在线客服

中外文化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外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外文化论文

中外文化论文:面向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

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受今后的中国走向和世纪风云变化所制约。从当前的中外格局去观察,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会步伐加快;二是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来越来紧密。由此两点就必然引申出来一个基本的结论: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必然会更加扩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理由很简单,现代化就意味着走向世界,一个封闭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一个矢志不渝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不会把交流的大门关上的。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互为因果,世界对中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增大。一则世界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会难分难解地掺和起来,跨到中国和中国跨至外国的世界跨国公司将使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将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直接对西方乃至世界发生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对外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与中国的交流会越来越迫切;二则中国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必然继续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关注和广泛研究。古典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虽然难有惊人的魅力,但不等于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文化的暂时落伍不等于文化的无用。被封存了的古典文化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层面的关注,所以古典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辐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是永恒的,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关怀的角度有别。中国文化在现代化方面可能是低能儿,在后现代方面则可能会受人青睐。总之,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为世界各国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再加上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景无限广阔。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00年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 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中外文化论文:二十世纪中外文坛对精神分析学的文化选择

内容提要 精神分析批评,是二十世纪影响较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它是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精神分析学一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等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创作界,西方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遗留作家,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在批评界,精神分析学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弗洛伊德原著的翻译和介绍精神分析学说的论著亦相继问世,精神分析不仅多少影响到中国“五四”之后的哲学、心理学,而且在文坛上,在鲁迅、郭沫若等人的创作中也留下了明显的轨迹。精神分析学派,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广泛的而又是毁誉参半的影响。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乔伊斯、劳伦斯 鲁迅 郭沫若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从《释梦》(1900)开始,先后撰写了《延森·格拉底瓦中的幻想与梦》《列奥拉多·达芬奇和他的一个童年记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有关文艺批评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弗氏应用精神分析学说对索福克勒斯和他的《俄狄浦斯王》,延森和他的《格拉底瓦》,达芬奇和他的《蒙娜利莎》,米开朗基罗和他的《摩西》,莎士比亚和他的《哈姆雷特》,进行了分析批评。力图从作家童年经验、潜意识积淀中找出对他们的性格和创作的解释,力图从作品的表层结构中发现潜藏的深层结构。显示了精神批评的实绩。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有三个层次:最深层次的心理是无意识,它与人格结构中的本我相对应,主要表现为性冲动,他按快乐原则行动;中间层次是前意识,即可以召会的记忆,它与人格结构中的自我相对应,处于意识和无意识、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解的作用,一方面受超我的监视和约束,另一方面又保护本我,按现实原则活动;其表层是意识,与人格中的超我相对应,它远离人的本能,受人的良知、道德等社会原则的支配,压抑人的无意识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因此,人的本我与超我则经常处于矛盾之中。而人的本能有生以来就具有生和死两种,前者包括性欲、恋爱、建设的动力;后者包括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而这些都以人的性欲冲动为基础,或者说是性欲的表现形式,由于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欲总是受着超我的良知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抑制,便只有采取迂回的途径,求得变相的满足。于是,通过梦境、宗教、哲学、艺术等方式,间接地求得转移和满足,也就是升华。因此,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创作不过是人的无意识本能冲动(主要是潜在性欲)发泄和升华的一种方式。

继弗洛伊德之后,莎士比亚引起了其他精神分析批评家的兴趣。其中尤以琼斯的著作最为著名。在《哈姆雷特和俄狄浦斯》一书中,他认为正是哈姆雷特无意识中“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式的欲望,阻止了他向其叔父复仇的行动。这一批评成为了精神分析文艺批评的一部经典作品。30年代,柏克的《弗洛伊德和诗的分析》论述了把诗视为一个梦的精神分析阐释方法,认为应该把文学作品看作一个“祈祷者”和一张联想的“图表”。本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批评获得了迅速发展。伯格勒的《作家与精神分析学》深入探讨了作家幻想生活的婴儿期起源。克里斯的《艺术中的心理分析学探索》将精神分析学说扩展到了绘画和诗歌领域。莱瑟完整的精神分析文学观体现在他的《小说与无意识》中,格里纳克的《斯威米特和卡罗》把精神分析理论用于作家的专题研究中。60年代霍兰德的《文学反应的动力》则表明批评家正积极地把精神分析方法的视野扩展到文学的接受过程、读者的接受心理中去。

精神分析批评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的《释梦》和《性学三论》标志着其思想的成熟。弗洛伊德认为“梦”决非无意义的混乱意像的复现而是“通往意识的康庄大道”。之后,他又把梦的假说应用到文学创作的分析中。并发表了《创作家与白日梦》(1908)指出,作家的创作活动与儿童游戏一样是一种幻想活动。在 《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升华”说。成为其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二十年代后期,他把自己的假说应用到社会学研究中。向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学科渗透,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英国的恩斯特。琼斯(1879—1958)。是最早把精神分析用于批评实践的人。琼斯对历代莎评一一细镂,详加批驳,然后对《哈姆雷特》一剧的重要场景,对话和主人公的全部独白都作了精神分析。使之成为二十世纪“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荣格(1875—1961)创分析心理学。荣格对力比多的解释修正了弗洛伊德唯性欲论的弊病。他主张力比多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生命力,性欲仅其中一部分。他说:“力比多,较粗略地说是生命力,类似于泊格森的活力。”由此出发,荣格否定婴儿性欲、恋母情结的存在。第二,荣格提出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把人格的三个层次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二)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 美国的著名批评家肯尼斯。柏克,他受到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病人和释梦时采用的自由联想方法的启发,认为批评家在诗歌分析时也可以采用“自由联想的变体”。他说:“批评家抽取某一细节即兴评论时,无法请回作者,尤其是过世了的作者,迫使他讲叙自己的想法。但是批评家可以注意到意象合格观念的关联域,”意象就出现在关联域里。通过这种分析,他还可以注意到围绕‘穿过’这个意象的种种价值判断。注意‘穿过’的行为方式,伴随它的附属意象,它起于什么事件,导致什么事件,什么样的节奏和语调变化决定了他的特点,等等。这样就可以把握动因的意义。柏克还按照自己修正过的方法对柯勒律治的几首诗做了精神分析。

(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法国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1901—1981)。拉康对精神分析批评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他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运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术语来阐释精神分析学。拉康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他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把侧重点放在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上。其二,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也作了重新阐释。其三,在文本阐释方面,拉康通过重新评估语言的作用,对这种传统的批评理论及实践提出了异议,如果说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家注重的是文本和作家的话,那么拉康关注的则是文本、语言和读者。

(四)到了六十年代,又有以美国的诺尔曼。霍兰德为代表的读者反映论的精神批评理论。在他的《五种读者阅读》中,深入地研究了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家的幻想的投射,从无意识的需要与抵抗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构成了作品同作者的一致同格。读者个人的“主观”反应作为一种“相互关系”的经验,同作者的文本中投射的内容发生共时作用。这种反应大多取决于个人特殊的抵抗、期望,以及满足欲望的幻想,构成了读者自己的“认同”。

精神分析对西方文学之所以能产生深远影响,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比较清楚:一是精神分析主要研究人的无意识动机,而文学本身就特别要写人的性格和心理,二者共同关心着一个对象——人的心灵。精神分析作为系统的理论,其合理因素就被许多文学家运用于创作和批评:如弗洛伊德对性的问题的强调和研究,使得一些文艺家从他的学说得到启示和触动。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德语作家海尔曼·黑塞在1918年谈到精神分析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时说:“……自从精神分析直接转向民间神话、传说和文学以后,艺术和精神之间便产生了紧密而富有成果的接触。”又说:“今天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间比在医学家和专业心理学家中间有更多的人在讨论和接受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世界。”(《艺术家与精神分析》)黑塞的判断不仅来自于当时的文艺现状,而且为后来的外国文学发展历史所证实。劳伦斯、茨威格、海明威,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艺术流派,但在他们的创作中却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试引二十世纪中外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劳伦斯、鲁迅、郭沫若之创作为例: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14)生于爱尔兰,于1922年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尤利西斯》经庞德为首的巴黎一些先锋团体的相助出版后,他成为意识流文学中的泰斗。《尤利西斯》的写作正当欧洲心理分析方兴未艾之时,作品吸收了传统小说中已有的作者退出、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法,使意识流小说趋于成熟。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中,斯蒂芬艰深晦涩的理性意识流充斥着古代和近代的外语引文,于互文性的间隙中生发意义;充满七情六欲又无可奈何的布卢姆是个务实的人,他的意识流虽然也涉及科学、哲学和文学,然每有张冠李戴之嫌;莫莉丰腴娇艳,专写此人内心独白的第十八章被公认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它实际上是一种生命之流。创立原型批评的荣格自称用了三年时间才读通《尤利西斯》。他给作者的信中风趣地评论道:“但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应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我不知你写时心情是否畅快。我不得不向世界宣告,我对它感到腻烦。读的时候,我多么抱怨,多么诅咒,又多么敬佩你啊!全书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

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的一位很有地位的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他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作家。在短短的二十年创作生涯里,他著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数量众多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其中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被西方文学界公认是劳伦斯创作高峰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本人则认为它(Women in love)是“他的作品”.他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儿子与情人》完成于1913年,是劳伦斯及时部长篇小说,具有自传色彩,据有的学者判断,劳伦斯夫妇关于弗洛伊德的争论,增强了小说中母子关系的情节推演。小说主人公保罗是一个矿工的儿子,母亲是一位较有教养的小学教师。丈夫的粗暴酗酒,使妻子将爱倾注于儿子身上。由于长子外出工作,次子夭逝,三子保罗自然成了她的感情中心,甚至连儿子有了女友,也使她不由地嫉恨、反对。小说细致地描绘了保罗处在母爱和之间的心理矛盾,一方面由于对母亲的爱占据了他的心灵,不得不先后同两个女友分手;另一方面,他每次都抑制不住想与女友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肉体上亲密接触,但总因对方的拘谨而未成功,以至后来他写信对女友说:“我不是通过我的感官知觉同你对话,——而是通过精神。这就是我们何以不能普普通通地恋爱的缘故”。在对待精神和肉体的问题上,劳伦斯既反对迷恋于情欲,也反对从爱情中排除肉欲,变为纯粹精神恋爱。他主张灵与肉的统一。

当劳伦斯后来对精神分析有了进一步了解后,更加有意识地把《儿子和情人》同精神分析联系起来,觉得这部小说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悲剧……英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的悲剧。”这个旧式的儿子、情人就是俄狄浦斯,而新一代的儿子和情人则是这芸芸众生。这一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后期短篇代表作《美妇人》中再次得到表现。小说写了七十二岁的“美妇人”宝玲对她儿子精神上的控制,使他不能自主,一生只是个负数,连性本能也受到压抑。以至他自己也承认,“我就不会作一个情人”。

从劳伦斯所写的《精神分析与无意识行为》(1921)、《无意识行为者之狂想》(1922)、《性的展望》(1929)《色情文学与淫猥行为》(1929)等论著的题目就可看出他与精神分析的关系何等密切。劳伦斯在性本能的问题上与弗洛伊德一样始终强调性欲在人的本性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主张人应摆脱任何社会羁绊,放任本能冲动,以达到的人性。现代物质文明恰恰是扼杀人的本能欲望的,所以遭到他的抨击。

在《恋女》中,劳伦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机械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人的畸形心理状态,从而否定了这个没有人性的社会。他运用精湛、细腻的心理分析方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并运用象征手法,巧妙地揭示作品的深邃意蕴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在创作主题上,劳伦斯的基本思想是:对在现代工业社会里受到扭曲的人性进行揭示,进而寻觅现实社会问题的答案。

《恋女》中还描写了伯钦和厄秀拉恋爱成功结为夫妻的经过。劳伦斯从这对年轻人灵与肉的和谐结合中,表现了自己对理想人际关系、对人性的追求。书中的主人公皆因对方的存在而成为精神与肉体相平衡的完整的人,最终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伯钦一开始只注重精神生活,他因憎恨现代工业带来的污秽物质生活而憧憬超凡脱俗的精神满足。然而,精神上的追求毕竟不能使他满足,他的肉体的自我不时地提出要求,在同厄秀拉的接触中,他发现了她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美,这不仅是一个人因有了精神价值而产生的美,而且是自然的肉体的美。厄秀拉同他的接触,使他那个被压抑的肉体的自我得到释放和展开。在他身上,肉体不再受到精神的排斥,两者得到协调,渐渐得到平衡,他那人的完整性得到恢复,同时对人生也有了较现实的看法。尽管他后来仍一直对现实社会生活极度憎恨,可他已不再沉迷过去,而逃避现实了。

《恋女》中还有相当多的篇幅来描写托马斯和杰拉尔德父子两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两代煤矿主的迥异性格;老矿主信奉基督上帝,想以虚假的慈善事业来拯救自己的灵魂,显示出他的伪善性格;新矿主却只推崇“机器上帝”,奉行无情无义的工业原则,显示出他那冷酷之心和只求实际的性格。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大段描绘,有助于读者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了解。

二、三 十年代,中国弗洛伊德原著的翻译和介绍精神分析学说的论著亦相继问世,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和理论也纷至沓来:达尔文、叔本华、尼采、杜威、罗素、伯格森、歌德、托尔斯泰、惠特曼、泰戈尔、以及无政府主义、泛劳主义和精神分析等。精神分析不仅多少影响到中国“五四”之后的哲学、心理学,而且在文坛也留下了明显的轨迹。如《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英国勒女士著,赵演译)张东荪的《精神分析ABC》,陈德荣的《变态心理学》等,着重介绍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梦、泛性欲观。尤其是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和高觉敷的译著《精神分析引论》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如高觉敷所言,“国内学人对弗氏的批判也颇相歧异。有奉为大师的,也有讥之为江湖术士的,有用其说以解释五常的,也有鄙其说为毫无科学价值的”(《精神分析引论·译序》)

“五四”以来,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的联姻,是与理论介绍同步的。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部分创作,都留有精神分析的印迹。精神分析也同其他西方社会思潮一样,在“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坛热闹了一阵子。鲁迅先生就是较早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表现的其中一位,其创作中显示出一种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趋同。

早在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将社会生活的深刻提示和狂人内心特有的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狂人日记》惊世骇俗的思想内容,正是通过狂人形象塑造出来的。《日记》中,“狂人”表现出精神病患者的特征:恐惧,他认为周围的人都想加害于自己,现实变成了“吃人”的世界,因此,对于四周的景象、自身的处境,都抱有极端恐惧的心情。他以恐惧的心理去观察分析一切人和事,恐惧成为他意识的核心。他见了月光的出没和赵家狗的眼睛,便联想到自己先前的“发昏”和现在的“怕得有理”,医生为他把脉,他认为是“揣一揣肥瘠”,认为医生是“刽子手扮的”。通过恐惧,写出了“狂人”与环境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显示出觉醒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同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根本对立。狂人的另一特征是敏感、多疑。“敏感”使他洞察事物的微末,“多疑”使他常生联想和幻觉。“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从赵家狗叫声所生的联想,它深刻而地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阶级本性,“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是狂人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的表现。狂人的各种妄想、幻想都离不开吃人和被吃这个观念, 福柯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德勒兹的文章中写道,思想是一种行动。它必须首先让自己从愚蠢中诞生;同时思想的诞生只能发生在它与愚蠢的关系中。愚蠢的反面不是聪明。哲学家并非聪明过人,而是擅长模仿愚蠢,让愚蠢慢慢长上身来,在模仿重复中等待异变突发的时刻。所以福柯将德勒兹的哲学比作戏剧,称它是“思想的场景(scene)”。鲁迅通过对狂人“思想场景”即分析过程中的建构,演示出旧中国精神领域内的野蛮、愚蠢、“吃人”的本质,从而导示出推翻这一不合理的旧中国的必要性。

鲁迅精神分析作品不同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之表现在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着较浓烈的反理性倾向。他们直面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丑恶和人性普遍的、严重的异化,认为世界本身就是荒诞的、非理性的。因此他们对于从理性出发反映社会现实兴趣不大。他们不独忽视对于社会生活的表现,而且忽视人的理性思维的表现,将开掘的着重点甚至全部都置于潜意识领域。致使作品呈现出明显的荒诞色彩。鲁迅虽然受尼采唯意志论等非理性哲学影响,其作品中虽有浓烈的现代主义色彩,但理性始终居于主导层面。他在将人的内心世界作为自己表现主旨的同时,并未忽略对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他相当、深刻地描画出狂人的内心状态,然而狂人的意识流动又为反对“吃人”——反封建这一理性思维所制约。

1922年,鲁迅又以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写成小说《不周山》,(后改名《补天》)。其创作动机,“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故事新编。序言》)又说:“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南腔北调选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一创作意图在起首一段表现的很鲜明。女娲从梦中惊醒,“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的有什么太多了”。望着色彩斑斓的天空和大地,她“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所谓“不足”,即性欲的不能满足,所谓“太多”即指蕴蓄于体内的性的能量“太多”,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力比多”过剩。“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和“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的身体,都是这种内驱力弥漫几乎快要溢出的体现。所谓“懊恼”、“无聊”就是一种性欲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心理。然而,当他把这种蕴蓄的能量用来不停地、费力地创造人类时,则感受到了“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长久的欢喜”。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认为,在人的诸种本能中,性本能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对于人格的成长、心理和行为都具有重大意义,“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较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补天》中的这些艺术描写,反映了鲁迅当时对弗洛伊德关于性欲可通过创造人类文化而得到宣泄排遣的升华说的赞赏。十分有趣的是,《补天》按原计划写了前一部分后,改变了构思,在小说中加上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让他“站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向上看”,嘴里诌着:“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国有常刑,惟禁!”而女娲“本已知道和这类东西板谈,照例是说不通的,”于是她继续她的创造和补天工作。在此,作者肯定女娲的创造力,实质上就是肯定作为人的本能欲望的性欲存在;对那些类似古衣冠的小丈夫一类企图否定性欲的道学家,则是剥去其画皮,显示其本相,特别是那经过压抑和伪装的性欲本能。鲁迅在批判泛性论的同时亦不忘对鼓吹禁欲主义的道学家们的“无欲”的批判。这一批判的背景,导致于当时年轻的道学家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汪静之《蕙的风》中因有一句“一步一回头瞟我意中人”,而被道学家科以《金瓶梅》“导淫”之罪。

1924年,鲁迅翻译出版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一件大事,也是对中国现代题材文学及理论批评发生了很大影响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虽自成体系,但源自弗洛伊德和与其观点相通的柏格森的理论,里面充满了“冲突”、“压抑”、“苦闷”、“本能”等性心理术语,并揭示出这种冲突压抑而生的苦闷便是文艺创作的动力

在女师大事件及对“现代评论派”的论战中,鲁迅用精神分析的解剖刀对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寡妇主义”的心理分析,更是入木三分。他于1925年冬写的《寡妇主义》一文,从杨荫榆独特的个人心理的角度进行精神分析时指出“潜藏着”、“萎落”、“甚且至于变态”的心理是导致其精神上“有着执拗、猜疑、阴险的性质”。鲁迅进一步分析这种变态的心理指出,原因在于性欲的受压抑“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事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看见有些天真快乐的人,便生恨恶。尤其是因为压抑性欲之故,所以于别人的性底事件就敏感、多疑、欣羡、因而妒忌。其实这也是势所必至的事,为社会所逼迫,表面上故不能不装着纯洁,但内心却终于逃不掉本能之力的牵制,不自主地蠢动着缺憾之感的”。当然,作为杨荫榆这一具体的人来说,决定她镇压学生运动的,主要是其政治立场,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包含着的她独特的个人心理因素。鲁迅对她的心理分析带有较强烈的弗洛伊德色彩。然而却切中了杨荫榆内心的隐私。

《补天》之外,鲁迅还创作过《肥皂》、《弟兄》、《离婚》等精神分析色彩鲜明的小说,并明确表示是借用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故事新编》序言),以及“描写性的发动创造,以至衰亡”(〈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载《南腔北调集》)。这既可以看出鲁迅文艺理论批评的自觉性,也可看出精神分析学的强大影响力。

《肥皂》的喜剧性的心理描写在艺术上堪称精妙绝伦。四铭是位假道学,他虽然写什么《孝女经》,要“表彰”所谓“孝女”,但却是满肚子邪恶的淫念,在“表彰”孝女的掩盖下他对一个讨饭的少女垂涎。他在街上看到女乞丐,便激起了性欲,又受到光棍的启发:“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呢。”然而清廉寡欲、非礼勿为的道学规范又制约着他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只好“移花接木”,回家叫妻子用肥皂遍身洗一洗,以满足他对孝女的邪念。鲁迅在四铭纸糊的假冠上戳了一个窟窿,让读者窥见到他那道然岸貌的仪表内男盗女娼的卑污灵魂。

西方现代派文学将开掘的着力点置于人的潜意识领域,而又特别注意这一领域的性本能冲动。这直接受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之影响。他们对这种潜意识中性本能的表现极尽直感、细致之能事。《尤利西斯》可谓到了登峰造极之地步。三位主人公斯蒂芬、布鲁姆和莫莱对性的追求和因不得、不快引起的种种感受,成为作品最重要的表现内容。乔伊斯以自然主义手法写性心理,直露、坦诚。鲁迅虽亦受弗氏学说之影响,《肥皂》中亦有潜意识中性冲动的表现,但却较为宛曲、隐晦。此种特点反映出鲁迅的作品拥有更多理性成分。

《离婚》中,冷静客观的心理描写,旨在探索人们灵魂深处的问题。作品先写爱姑在航船上的沉思,以至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之中,又写他们父女二人被安排在尉老爷门房里的待遇,马上就产生了一种自己也不明白的疑虑、局促不安,通过前后两种不同心情的对比,生动、深刻地写出了爱姑微妙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她潜意识中对统治者权势的畏惧,从而透视出统治阶级在精神上对人民的压迫。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言》中,鲁迅说:“以后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如《肥皂》、《离婚》等。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们所注意了。” 应该说《肥皂》、《离婚》虽然热情不如《狂人日记》,但在题材的开掘、挖掘的深度和立意的奇巧上亦有同工异曲之妙。

发表于1926年2月10日《莽原》第3期的《兄弟》,亦以精神分析的深邃见长。鲁迅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用梦与现实的对照,塑造出一位慈爱而又隐潜自私的兄长,小说通过对梦幻的描写,细微地表现了主人公张沛君的焦虑的心理。靖甫病后,张沛君如坐针毡,在夜的寂静中等待普悌思医生的一大段心理描写,将汽车的车笛、月光下的古槐、乌鸦的叫声,作为人物思绪的陪衬,人物凌乱的思绪乘机浮起。他考虑到靖甫“身后”的一些实际问题。在经济拮据下,他有可能薄待兄弟的孩子,也只好将靖甫的棺木“暂时寄顿在义庄里”。这中手法不禁令人想起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意识的流动无序而又超越时空,心理活动如同流水。现实中,一阵脚步声打断了张沛君凌乱的思绪,“微明里一个高大的人”出现,正是他等候中的普悌思。“他像是得了宝贝一般,飞跑上去,将他领入病人的房中。”鲁迅又通过潜意识的描写,解剖了这位兄长内心深处的隐私:“将钱财两字不放在心上”的虚伪,展示了张沛君“兄弟怡怡”关系之外的另一思想层面,当靖甫被疑为患了猩红热时,他不禁思潮流动“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读书吗?”送谁的孩子呢?送自己的,又怕大家批评。鲁迅运用精神分析批判的方法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圣人之徒”倡导的家族制度,已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弥留阶段,“中国家庭,实际久已崩溃,并不如‘圣人之徒’纸上的空谈。”

赵景深曾使用精神分析学的概念、术语和原理对鲁迅的《弟兄》进行评论,他从张沛君的无意识心理、梦的症候等角度透析他的自私与虚伪本质,进而形成了他对人性复杂性和立体性的特殊敏感与有效把捉的方法论。

郭沫若亦曾经有意识地运用过精神分析理论。他早期的小说《残春》,自己撰写《批评与梦》(沫若文集,第10卷;《创造》第2卷第1期,1923年))一文为之注疏。他之所以写《批评与梦》,是为了回答别人对他的《残春》的批评:“平淡无奇……没有climax(高潮),没有深意。”成仿吾则认为小说表面的平淡“正是他的妙处”,因为它表现的全部情绪“与内容渐增”,比那有较高点的作品“还要绕有趣味”。(《残春的批评》,《成仿吾文集》)”郭沫若解释道:“我那篇《残春 》的着力点并不是注重在事实的进行,我是注重在心理的描写。我描写的心理是潜在意识的一种流动。——这是我做那篇小说时的奢望。若拿描写事实的尺度去衡量它,那的确是全无高潮的。若是对于精神分析学或者梦的心理稍有研究的人看来,他必定可以看出一种作意,可以说出另外的一番意见。”《残春》基本上是依据弗洛伊德释梦学说构思的。作者认为主人公爱牟的梦“便是《残春》中的顶点,便是全篇的中心点,便是全篇的结穴处。”作者谈到《残春》的构思与梦境:梦中爱牟与S姑娘的山顶幽会,是他白日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正当他要与她肉体接触时,友人白羊来报难,是因为他白天隐隐感到白羊是自己的障碍(因为白羊也爱S),所以梦中白羊来拆散他们的幽会;妻杀二儿而发狂,是白天无意识心理所感受到的较大障碍在梦中消除了的表现。郭沫若曾正面阐述文学创作与梦的关系认为:“文艺的创作譬如在做梦”,“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所升华过的一个象征世界。文艺的批评譬如在做梦的分析。”“我郭沫若所信奉的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表现了与弗洛伊德文艺观之相通之处。郭沫若的《〈西厢记〉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性格》〔载《西厢》(上海:新文艺书社,1921年9月)〕亦直接借鉴精神分析理论解说文艺问题,把文本与创作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新鲜活泼,显示了较高的学术自觉。

“五四”时期,受精神分析学影响,推动中国精神分析文学理论批评进程的还有周作人、赵景深、汪敬熙、汪静之、俞平伯、壬秋等一批青年批评家。

周作人「五四时期受精神分析学影响亦较明显,他尤其关注与研究性心理学,因而被称为中国的「性学家(Sexoloyist)。继而又迈进精神分析学领地,并卓有成效地进行题材的文学批评。他以大量涉猎的西方各种性问题的心理学著作为基础,相当深刻地接受和领悟了弗洛伊德,他倾心弗洛伊德关于“人间的精神活动无不以‘广义的’性欲为中心”〔周作人:《沈沦》,《自己的园地》〕的看法,以此考察文艺与性欲的关系。周作人不仅从题材文学的意义上指出其发生机制,而且从更广泛的定义上揭示了文学发生的内在原因。这与弗洛伊德将被压抑的性欲视为艺术创作的动力,把艺术的本质视为这种性欲无意识的暴露的文艺美学思想一致。

汪敬熙在《新潮》连续发文评介《本能与无意识》和《心理学最近的趋势》,对与有关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鼓吹,为题材文学张本。而汪静之在《诗歌原理》中,将艺术是“隐意识的发泄”作为内核,时不时见出精神分析理论的生动表述。俞平伯作《诗的神秘》则根据弗洛伊德的意识结构和被压抑潜意识的三条出路来研究诗歌创作的灵感。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文饰作用”研究透视人的被压抑的意欲,使诗人于痛苦夹缝中,通过伪装、“文饰”来舒泄。此外汪静之《蕙的风》、郁达夫《沉沦》等题材小说亦借鉴了精神分析的手法。

在精神分析文艺美学中,本能欲望、梦、象征、升华、无意识、化装等概念皆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以这些文艺美学观为指导,精神分析方法力图要透过意识的层面去发掘无意识的底蕴,透过象征本体去发现隐藏的真谛,透过审美形式去发现性欲、本能的内容,从而使精神分析方法,形成与其他社会历史方法、形式本体方法等不同的特征。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的本质就是这种无意识欲望的替代性满足。人们在这里“继续享受着不受外界束缚的自由,这个实际上早已被舍弃了的自由。”在精神分析文艺美学看来,文艺首先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不是作家世界观人生观的表现,而是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一个脱离现实束缚的幻想世界中的避难所。虽然文艺是无意识欲望的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并不是直接的、赤裸裸的,而是经过化装、改造、润饰的,它使无意识、快乐原则、非理性、私欲隐藏在意识、现实原则、理性和社会价值的后面,轻易不为人所发现。因此,文艺的本体是一种象征本体,它是一种客观化、系统化、形式化,也即是审美化的梦。因此,文艺也有两种意义,即表层的显意和深层的隐意,隐意潜伏在显意之中,正是他们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文艺的象征本体。

精神分析学派,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广泛的而又是毁誉参半的影响。自从弗洛伊德在1900年发表《释梦》以来,精神分析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其在艺术领域里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和取得的进展,是不可忽视的。精神分析批评对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文艺现象的解释,尽管其中有许多错误或失之偏颇,但它毕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层次上,而是进入作者和读者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开拓文学批评的视野也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精神分析学本身存在的错误,尤其对泛性论和无意识决定论等唯心主义和反理性的思想观点,要以科学批评的眼光充分认识他的消极因素。

中外文化论文:关于虹的中外文化特征类析

论文关键词:彩虹 文化特征 信仰 传说 心理

论文摘要:虹是一种与气象有关的 自然现象,但在人类早期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将虹神秘化,并对其赋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已有学者对我国虹的早期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或因研究领域不同而各有侧重,而对虹的国外文化特征却较少关照,将两者进行类析型比较的文章也较为少见。本文即试图将虹从古至今的中外文化特征进行汇集,并按其文化意象分类,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尝试从文字、信仰、文化、心理等角度探寻其根源。

一、 文字中的虹

文字是语言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其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内容,尤其可以反映造字时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虹”字当然也不例外。

(一 )中国早期的 “虹”字

在甲骨文时期,“虹”字所用的造字方法为 “六书”中的象形,通用字形为 ,极像一条中部拱起,两端下垂的双首龙(甲骨文时期的龙字)。另外还有与蛇有关的虹字如:}i, ,像两条并行游弋的蛇(乞t:甲骨文时期的蛇字 )。这样 “虹”字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虹的外在形态,似弓形;第二方面是对虹的认识,认为它与龙蛇有关 ,因而又在弓形的基础上加了龙头,或干脆以双蛇为字形。可见,我国先民认为虹是有生命的双头龙、蛇, 或是与晴雨有关的神。

至小篆时期,汉字有了形声化的趋向,因此就出现了“从虫,工声”的形声字—— “虻 ”。“ ”表示其类属, “工”表示其读音,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 “虹”字。可见虽然当时造字方法改变了,但人们对虹的认识并没有改变仍然认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神物。

(二)英语 中的 “虹”—— rainbow

在英语中,是用 “rainbow”一词来表示虹的。rainbow是—个复合词,由 rain~ 雨和 bow——弓,两个词根组成。由这两个词根 ,也可见英语造词时人们对彩虹的认识首先 ,选择了虹的出现时机为雨后这一特点 ;其次 ,抓住了虹的形态像一张弓这个特征;并由此组成了 “rainbow” 一词。选择弓这个意象,其实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象形,其中还有着较深的信仰根源。在印欧语系的民族信仰中,虹有时被看作天神所用的弓。 汉字中 “虹”字的形体 “, ”,英语中 “rainbow”的词根 ,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外早期民众对虹的不同认识。除了在文字角度的反映,先民对虹的认识,更多地可见于虹的各种传说及信仰中。事实上,虹的多种不同的文化意象及特征正是基于这些传说和信仰的。

二 、 传说、信仰中的虹

在上古时期,人类看到大 自然的 日月运行,风雨雷电,虹霓变幻,洪水泛滥 ,感到惊奇不已,不能解释 ,认为这一切现象都跟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意志,是有灵性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显示了自己所不能具备的本领与品质。因此,他们会把这一切都当作神来崇拜。原始的宗教和神话 ,就是在这种朦胧意识中产生的” 。对于处在童年时代的人类来说 ,其思维是一种以形象的类比联想为主的混合型思维。他们由自身推及自然,赋予自然以神格和人格。因此,原始信仰和遗留至后世的民间信仰中,把 自然物象一般都解释为具体的动物形象或由神人操作的器物形象,虹信仰也是如此 。

(--)虹为蛇 的文化意象

虹为蛇是一个几乎遍布世界的主题,其起源很早。由上文可知,我国在文字初创的甲骨文时期即认为虹是双头的龙、蛇 ,而且具备龙、蛇的特征 能下河饮水。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即有关于虹饮水异事的记载: 世传虹 能入 溪涧饮 水,信然 。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 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绢觳,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所铄,都无所睹 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在更早的甲骨 卜辞中亦有此类记载。如罗振玉《殷墟书契精华》录有 卜辞:“王占云:‘有崇 ,八月庚戌 ,……昃,并有出虹,自北饮于河’。”正如郭洙若在 《通纂考释》中所说,虹 “啜水之说,盖 自殷代以来矣。”虹饮水的信仰直到现在还在全国流行。

在澳大利亚,虹也被赋予了蛇的意象。彩虹蛇(rainbowserpent)是澳洲土著信仰的神。关于彩虹蛇神的神话在澳大利亚各地都有发现,特别是在北部,描绘彩虹蛇的岩画可追溯到六千年甚至更早。澳大利亚人的彩虹蛇,就好像中国人的龙,他们相信是彩虹蛇创造了山川、河流、土地以及澳大利亚各地的人。彩虹蛇也会保护自然界,它是丰收之源。与彩虹在雨后出现的特征有关,澳州土著认为彩虹主宰着生命之源—一水,并且相信它是居住在深水中的。直至今天,蛇依然是澳大利亚所有土著民族都信仰、尊重的一种动物。由于蛇被看作神,因此蛇在澳大利亚就拥有了特殊的地位,人们都不伤害它,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多蛇的—个原因。

(二 )虹为弓的文化意象

雨后的天空,弯弯的彩虹挂在天边,状如—张大弓,通过相似联想,很自然地便延伸出了虹的另—个文化意象——弓。现实当中的弓是一种武器或者狩猎的工具,那么相应的,天空上的虹弓也就具有了相似的功用,所不同的是天上的虹弓是属于天神的法器。

在我国有将虹称为 “天弓…‘帝弓”的,《白虎通》云:“天弓,虹也,又谓之弓。明者为虹,暗者为霓。”慧琳 《—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又云:“天弓亦帝弓,即天虹,俗名绛” 。除了以上从字书角度的释读,也有传说认为虹是后羿射 日时所用的神弓,此联想点大概与虹总出现在太阳对面有关。在其他国家,也有大量关于虹为神弓的神话。印度神话中,虹是雷神和战神因陀罗 (indra)的弓,他用弓射出闪电,杀死魔鬼。在法国、以色列等地神话中,虹是耶和华的弓;在芬兰,虹又是雷神切尔米斯的弓,他能用虹弓把伤害人的妖魔们杀死。

虹为弓是人类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基础之上的,较为简单直接,因此各民族才有许多相似之处,即认为虹是天神的法器,多用于惩恶扬善。只是因各民族的神话体系或信仰不同,虹弓的用途才有所差异。

(三)虹为桥的文化意象

桥是一种跨越工程,遇到自然的障碍 ,譬如河流、峡谷,就要借助于桥来越过。虹与桥从形态上的相似点是呈拱桥形,并且虹跨越在天边,给人连接天地的感觉,因此在先民的眼里 ,虹也应具有桥的连接沟通功能,可以沟通天人之际 。

在i崴= 典籍中,天神们要通过天绳大索降临大地。什么是起沟通作用的天绳呢?在藏民的心目中,这天绳就是虹,人们要上天、下地就是通过彩虹作为媒介物的。在日本,《古事记·伊耶那岐与伊耶那美物语》记载了与彩虹有关的创世神话。传说伊耶那岐、伊耶那美二神接受天神的命令,站在一座天浮桥上,把漂浮在海上的大地固定下来了,自此才有了日本的国土,而这座天浮桥就是彩虹。

在西欧神话中,最著名的彩虹桥是地面的彩虹桥,仙宫即为北欧神的所在。在诸神与巨人的一次激战中,许多巨人冲上了连接天地的彩虹桥,把这座华丽的桥都压垮了。

艾里斯 (iris)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她是众神与凡问的使者,主要任务是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鸢尾花的英文名也叫 “ids”,希腊语是 “彩虹”之意,喻指花色丰富。至今 ,希腊人常在墓地种植此花,就是希望人死后的灵魂能托付艾里斯带回天国,这也是鸢尾花的花语 “爱的使者”的由来。在加蓬南部,人们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经由彩虹桥才到达那里的。西伯利亚的巫师相信他们是借助彩虹桥来向上天的神明传达消息的。可见,在人们的理解中,彩虹桥的功能主要是连接天与地、神与人。当然这座桥只供给神或特殊的人群使用,如神灵、勇士、善良人或特权阶层等,这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都是—个经常重复的主题。

(四)虹为双性的文化意象

虹是一条弧形的彩带,色彩鲜艳的在外,色彩较暗的在内,远看去就像是由两条彩带复合在一起的。由此人们不仅认为它是由天帝创造的有生命的东西,而且还是有性别的东西。这一文化特征在我国最为悠久,传说也最为多样。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色彩鲜艳在外的是雄性,叫虹,也叫正虹,色彩暗淡在内的为雌性,叫霓 ,也叫副虹。因此,在古人看来,天上出虹实际上是这种动物的雌雄交配。例如我国甲骨文中虹 (f )的字形,即为双头龙或蛇。在 《诗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诗经 ·廊风 ·蠛竦》蠛竦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隋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毛传》《诗集传 》均认为这是一首刺淫奔的诗。《郑玄笺 》解释说:“虹,天气之戒,尚无指者。说淫雨奔之女,谁敢视之。”究其原因,应是人们给虹本身赋予了阴阳两性的特征,所以成为男女淫乱的象征。

虹为什么会具有性别的意象,这可能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有关。过去,如果没有雨水,华北地区就没有收成。饱含水蒸气的云可以滋润大地,因此雨水和繁育属于同一个东西。另外,“云雨”一词是男女合欢的古代雅称 。由于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再加之虹本身色彩上的双重性,因此虹就具有了双重的性别意象,而这种意象在古人看来是淫乱不健康的。

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中也存在此种文化意象 ,认为虹是蛇和他的妻子,每逢大雨过后,一道闲游,双双的躯体形成一个巨大弧形 ,跨越天空,就是彩虹。

(五)虹的预示性文化特征

虹的出现具有不定性:雨后的出现几率不定 ,有时出现 ,有时不出现;出现的方位不定,东 、西、南、北各方位都有出现的可能性。再加之虹状态华美、出现时间短暂、又不可近距离接触,所以这一切都给虹增添了神秘色彩,被划入了 “自然异象”之列。人们也就会认为它的出现一定有什么或吉或凶的预兆。

在我国,古人往往用天象来占验、隐喻人事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盛行,虹霓出现时问短、视觉冲击力强,所以就容易导致人们把它同突发事件、大规模的流血兵乱和大旱瘟疫联系起来。据 《史记 ·邹阳传 》记载,西汉时邹阳在狱中上书申冤,提到: 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划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

《战国策 ·魏策》也有相关记载: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 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稷降于天。 在 日本早期 ,彩虹有时也被看成是坏运气的前兆,因为人们认为虹代表了邪恶的蛇。

但虹有时也被看作是吉兆。在我国有 “天生双虹,人寿年丰;双虹升天,无战不歼”这样的说法。台湾泰雅族人有一个神话,传说他们有一位名叫伏塔那维的祖先 ,死后化为彩虹保佑子孙,至今该族人以彩虹出为大吉兆。

在国外同样也有将彩虹的出现视为祯祥的信仰。根据《圣经 》的记载,诺亚从大洪水中拯救了动物之后,一道彩虹出现了。彩虹的出现象征着上帝保障将永远不再有万物被杀死的大洪水发生。《创世纪》是这样描述上帝的保障的 :

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是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 血 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 再不泛滥 、毁坏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现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纪念我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

虹本身并无关于吉凶,人们强加附会,但角度又各有不同,其根源或许与如下三个方面有关 :一是人们赋予虹的文化意象本身的吉凶。例如:在认为虹是天桥、天梯的信仰中,虹的出现自然是祥瑞的象征。但如果认为虹的意象本身即为邪恶的,如日本认为虹是代表邪恶的蛇,那么虹的出现就是凶恶的征兆。二是由事件性质的偶然性所决定。如果虹出现后,恰恰发生了较大的灾变,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虹是凶兆。相反就会认为虹是吉兆,例如虹入人家 ,全家祯祥等。三是源于事物的相对性和两面性。例如古人通常认为的,出现虹国家就会有大的动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旧的国家崩溃 ,必然会有—个新的国家取而代之,新旧更替对于 “新”来说又是一件有益的事。

(六)虹的禁忌

由于虹本身的神秘性,因此出现了对虹的禁忌信仰。虹的禁忌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传承最悠久、传播最广泛的是禁止用手指指虹,尤其是小孩子。在我国即有不能指虹的禁忌。如《诗经·风·媛螓》“嫒竦在东,莫之敢指。”现在,在我国民间仍有这样的说法,用手指虹,手指就会弯曲或腐烂。

在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人们都认为虹是妖魔。只要虹出现,大人们就会把他们的孩子藏在屋子里,以免看到虹或指点虹。在缅甸,虹被看成—个彩绘的专吃小孩子的恶魔,小孩子见了虹就要躲开。非洲加蓬的芳族人认为借助于先知的力量,他们就可以到达虹的中心,并且能够看到他们美好的未来。但芳族人也禁他们的子女看彩虹。

为什么会有虹不能指点的禁忌,其实还是根源于虹的信仰或传说。首先,大多数人以为不能指虹是因为虹是神用手指点不恭敬 ,冒犯神灵,必遭惩罚。还有的说虹的两端是蛇的嘴 ,如果指它 ,手指就会被咬掉。还有古人认为虹是妖气,象征着淫乱灾祸。

总之,在先民看来,不管是神灵还是妖异,都不是凡人所能冒犯的,成年人都要退避三舍,不敢正视,小孩子就更要禁止了。

三 、现实生活中的虹

如上文所述 ,虹在各国的传说和信仰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也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特征。今天,虹做为一种 自然的天象,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除了作为气象的客观征候外,它又承担了新的文化内涵。

(一 )虹与天气

在我国,先民除了对自然认识不清而对虹产生的超自然的信仰外,也对虹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观察,总结出了虹出现的方位与晴雨的关系,有许多一直流传至今。例如《诗经》中就有 “朝i膺于西,崇朝其雨。” ,也就是虹意思是说早晨虹出现在西方,不久就会下雨。这是三千年前商周时代群众积累起来的经验在 《诗经》中的反映。这条经验至今还在民间流传,就是谚语 “东虹日头西虹雨”。 其他类似的谚语还有:“龙扛东,雨不定;龙扛西 ,干断溪。”(湖南)“东虹轰隆 ,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 ,北虹出来刀兵起。”(河北 )等等。今天看来 ,先民对这些 自然规律的总结仍有一定的道理。

(二 )虹与理 想

虹是绚烂美好的,人们的理想也是美好的,借助相关联想,虹也就成了理想和未来的象征。并且彩虹恰恰出现在雨后,这样经历风雨见到彩虹,就和经过奋斗取得成功产生了类比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 虹。”

有的民族将彩虹作为理想、目标是以某种传说为依据的。他们认为在彩虹的末端有—罐金子。现在 ^们不再去追寻彩虹末端的金子了,但彩虹却成了理想的代名词。因此“rainbow”就有了这样的用法:

(1)t (他们不惜放 弃社 交生活,减少与家人共处的时间,为的是追求理想彩虹尽头的那一桶金 。

(2) (曾几何 时,这座城市是美国人夙望得偿之所,通向该城的道路上挤满了各种各样满怀梦想的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是切合实际、能够实现的,正如彩虹稍纵即逝、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在彩虹的文化意义 中又加上了 “幻想、虚无缥缈”等内容 ,这也正是“rainbow”一词的义项之一。

(三)虹与色彩

虹是五彩斑斓、美丽空灵的,因此人们也用虹来形容五彩缤纷的颜色。我国在唐朝时即用 “霓裳”来形容艳丽华美的衣服,那支著名的 “霓裳羽衣舞”,即因其名称而引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摁 。

在英语中,也用虹来形容色彩的丰富、艳丽,如:atthe garden party the guest s seemed to be dressed inal 1 the colours of the/’ainbow. (在 园会上 ,客人 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

(四)虹与多元组合

虹是由七种颜色组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也用虹来象征多元事物和单位的组合,并 目.这种组合一般都具有美好、和谐的内在含意。例如 :

1.彩虹政府。曼德拉是受人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因反, 被南非白人政府囚禁在罗宾岛监狱长达 27年之久。1994年 4月他当选为第—位黑人总统,以他为首的南非新政府 ,废除了种族歧视制度,采取了种族和解、民族团结的政策。曼德拉把南非称为 “彩虹的民族”,希望建设—个黑人、白人互相宽容共同生存的新家园。人们也把南非政府称为 “彩虹政府”。

2.彩虹组织。有一种叫做 “minimwfamily”(彩虹之家 )或 “rainbowtribe” (彩虹部落 )的国际松散性组织 ,其中的成员被称为 “rainbowpeople”。这种组织被命名为彩虹是因为组织成员可以是任何肤色、任何种族的人 ,他们没有系统性的组织和领导,各个组织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宗旨: 爱地球、爱和平、拥护平等和自由。

3.彩虹旗。在欧洲国家,经常可以看见有人家的阳台上飘扬着彩虹旗,这些彩虹旗可以表示和平、喜庆、节日等等。但彩虹旗还有—个特殊的意义 ,即它是同性恋者的旗帜,彩虹的色彩代表了同性恋社区的多元性。1978年,旧金山的艺术家吉尔伯特·贝克尔(gilbert baker)从一面五条纹图案的 “种族和谐之旗” 中获得灵感 ,设计了一面八条纹的旗帜,八种条纹的颜色分别是: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八种颜色分别代表:性、生命、愈合、太阳、自然 、艺术、和谐和精神。贝克尔亲手染制了这面旗帜。

结 语

“虹”本是一种普通的自然气象,但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赋予了它多种文化特征,其中有共通之处,这应基于人类对事物近似的认知方式、思维特征等普遍规律。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又给 “虹”附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由此才有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及至今天,人们对 “虹”有了科学的认识,从 “虹”自身客观特征的多个角度,又延伸出了许多新的文化意义。

总之,从古至今 ,在人类的各个认识阶段,“虹”都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景象,正如它的美丽和多彩一样,无论在任何时期 ,“虹”在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承担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籍由彩虹传达给我们的各种文化意义,我们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应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中外文化论文:试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各领域合作的深化,正确对待我国古老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由于民族历史问题而产生崇拜或排斥等诸多心态,本文认为对待中外文明应秉持承认、尊重、学习、理解、互补、共荣的基本态度,才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外文化;异同;交流;理解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各种文化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各有不同于他者的独特之处。中国自百年前被迫打开国门,三十多年前自主对外开放以来,关于中外文化异同的讨论就一直是热门话题。既有长期旅居海外人士乃至华裔后代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也有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学者的潜心研究,深入分析,更有许多“老外”也乐此不疲,这对于我们的思考和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仅就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对怎样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异”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承认、尊重

文化主要指某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不合理的一切,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可以说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各种文化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我们对中外文化要一视同仁,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能采取“鸵鸟”态度闭上眼睛当作不存在,也不能自我否定采取民族文化上的虚无主义态度认为外来的一切都比本土的好,更不应采取文化沙文主义,视一切外来文化为蛮夷,唯我中华文化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不利人,也束缚自身的发展。

比如希伯来文化,已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虽然犹太民族两千多年来散布世界各地,直到二战后才有了以色列这个国家,但却能保持自己的传统,维系着民族的延续。靠的就是文化的强大力量!伊朗总统内贾德先生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怎么可能?犹太民族受到的迫害,遭受的苦难还少吗?有文化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谁能把深入骨髓血液中的文化轻轻抹去呢?

承认各民族文化,就要尊重它。深谙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就说过要和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联合相处。你不尊重人家甚至蔑视冒犯,怎么与人家相处?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才会换来人家对你的尊重。

二、学习、理解

承认了尊重了各种文化存在的客观事实,就有必要去学习它理解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带来了经济、生产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随着交流的增多,多种有着不同底蕴的文化交流碰撞就不可避免。我们要学习、研究、理解外国的文化,寻找中外文化的共同之处,也要尤其注意差异性。

例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有很大不同,思维物化后形成的文化差异更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讲,中国人比较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所以中国文字造词比较注重形象;而西方人更重理性,重逻辑思维,所以英文更多考虑实用价值。同一个东西,中文叫做“明信片”,而英文直译为“传递的卡片”(post card)。绘画上,西方的油画注重写实,讲究色彩,光线变化,透视效果,而国画讲究的是写意,意在言外,留下更多想象空间。中国人画一个人骑马,周围有纷飞的蜜蜂,表现的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中国人不直言你儿子落榜了,却说“一名是孙山(我),你儿又在孙山外”(名落孙山)。再有,中国的饮食文化讲的是“色香味形”,而西方人偏重于营养的保障,24小时摄入多少卡路里、维生素、蛋白质等。

学习、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更要理解差异性其来有自。例如中国人说某人“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英文中要表达同样意思却是用“马”。那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而早期英国人是用马来耕作的,都是好帮手,词语中却不同了。这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差异。可以说中外文化中几乎所有的差异都有其不同的原因,地域、人种、历史、宗教、生产生活条件、甚至气候、人数都会对文化的形成造成许多不同的影响。

三、互补、共荣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是客观事实,文化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我们既要互相尊重理解,更要学会包容,吸取各自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和谐相处,互利共荣。在各民族相处,各国家交往,各种文化交流中,最要不得的是傲慢与偏见。

例如在政治文化上,西方人就常犯这样的毛病。有些西方人士一心要让世界各国都变成和自己一样,他们采取的是“非我族类”“党同伐异”的政策,强制推销自己的制度、文化、民主。比如在中东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而中东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民族宗教情况复杂,发展程度不一。你一概打为“异类”而代之以“民主”,而非当地人民的自主自愿选择,那么“突变”的结果只能是混乱甚至倒退。中东和中亚闹过“颜色革命”的一些国家反美反西方情绪高涨与此不无关系。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的后遗症由此可见一斑。

傲慢与自信是两码事。自信是应该的,必要的。因为资本主义二百多年的成功发展而产生西方文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却不该由此否定其它道路与其它文化。同理,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近百年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基本统一的历程,有近几十年的快速的巨大的发展,而更加自信是应该的更是必要的。但绝不意味我们可以傲视其它国家,看不上外国文化。自信再前进一步就是傲慢与偏见了。

中国需要中华文化的自信,中国也从不讳言自己文化中的短处。中国提倡的是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文化上的征服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中华文化就从来没有被其它文化征服,也更没有征服其它文化的企图,而是和平共处。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等带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是互相学习吸收;郑和下西洋也并非如哥伦布那样去征服占领。今后也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多样的文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冲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发展才是必由之路,共赢之路。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中外文化接触,大交流大发展的时代,也可以说是再次呈现出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们应该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更多的自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的自觉,发扬中华文化历史中互相取长补短的优良传统,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我们的努力。

中外文化论文: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

摘要: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行为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达到有效交际的目标,就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本文将基于中西文化层面的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的差异,希望对跨国商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商务礼仪 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

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行为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达到有效交际的目标,就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去了解跨国商务礼仪的差异。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以及语言习惯等。本文将基于中西文化层面的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的差异,希望对跨国商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价值观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人生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社会价值之中,总是把个人或者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否定个体的自我主体性,人生意义常常与“忘我”或者“牺牲”相联系。它追求的是这一种群体和谐的、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可以弘扬个性,但不能将自我置于国家、集体之上;西方则不然,其主张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是社会的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主观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实行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有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它是决定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因素。

二、时间观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因此,中国人利用时间比较随意,比较灵活;西方人奉行的则是线形的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烈,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这种差异表现在国际商务礼仪中,主要导致例如以下两个方面的中西差别:首先,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候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预约时间,而西方人则注重预约,且严格按照预约时间安排活动。其次,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且在谈判中不喜欢停下或者保持沉默,而是习惯于速战速决。然而,中国人则喜好感情投资,喜欢宴请或者送礼物,在交杯换盏中达成一致,商务活动进程一般比较缓慢。

三、饮食观差异

在中国,饮食已经上升到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民以食为天”是其好的表达。中国的菜肴讲究“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追求美味,而忽略营养均衡;西方人饮食追求科学搭配,营养均衡,菜肴的“色、香、味”是次等要求。他们喜欢清淡少油、原料新鲜的食物,只是将饮食当做一种摄取营养的手段,吃得比较简单,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与客人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在形式上形成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然而,西方的宴会则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西方则以“右”为贵,

“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此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语言习惯差异

在中国,谦虚被奉行为一种美德。所以,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中国人常以“哪里”、“不好”、“不行”、“还不够”等来回应。这不符合西方传统,尤其是美国。西方人会对别人夸奖做积极的回应,常说“thank you”。另外,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高见”、“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在英语环境里,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鄙人”等敬谦语。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的谦虚与贬己常常让西方人感到不礼貌。

行为语言差异也是语言习惯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比如,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总之,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商务人士要想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就必须文化层面理解和认识国际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最终存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中外文化论文:跨国经营中融合中外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管理

摘要: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员工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因此,跨国经营企业必然会经历一个两种管理文化、文明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该过程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因此无法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并极大地危害企业生存发展;随着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逐渐使“二元”淡化,进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在界定二元组织文化的基础上,从战略管理入手,以消除二元组织文化为目标,通过“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的跨文化管理界定,并探索了新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跨国经营;企业文化;二元组织文化;跨文化管理

一、跨国经营中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及其危害性

1.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管理范畴。在中国“文化”一词产生时就是一个管理的范畴,“观文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将一个人群的行为本质展示出来是为了“化成天下”,是用人的本质整合成组织行为并实现组织的整体生存、发展。与“文化”相对应的则是“文明”,“文明”是测量“文化”的尺度,它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在“化成天下”时的历史发展水平或人类的进化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的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存在于组织活动背后,并对“化成”组织行为起着重要的本源作用,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实现为员工的行为互动,也约束和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组织行为。

2.跨国经营导致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与员工构成,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过程同一般的企业管理过程一样,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旨、信念、经营哲学;需要一个一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范畴,它是通过其包涵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互动和组织行为。当不同本源的文化在某一企业组织内处于交遇状态时,它们通过各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分别化成不同的行为互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中,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按照他们本国文化和环境的经验来整合各自的行为时,企业内部就必然形成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而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管理过程。所以在跨国经营中,当两种本源文化和文明被人为地组合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文化主体在行为互动中所遵循的不同的行为规则就必然形成组织文化的“二元组织文化”形态或“二元企业文化”。

3.二元组织文化对跨国经营的危害。企业跨国经营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而二元企业文化必然无法使企业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体现在: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使企业无法达成统一的战略。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前所形成的战略无法在跨国经营的新的环境中实施,这是由于企业现行的二元组织文化使员工无法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形成共识,使企业丧失了共同的经营理念,因此既不能贯彻原来的经营宗旨,又不能达成新的统一的经营哲学。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导致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经营宗旨,也就无法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信念和准则;一旦企业失去了统一的信念和准则,也就无法“化成”企业的组织行为,无法凝聚员工的行为取向并实现员工的行为互动,无法整合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形成企业事实上的两套信念和行为准则,必然导致员工无法共同遵守原来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名存实亡。企业规章制度的破裂,其危害小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内耗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危害大时,甚至会使无序的组织行为发展为混乱,致使组织结构破裂、企业解体。

二、跨国经营消除二元文化的有效措施是跨文化管理

1.跨文化管理的界定。跨国经营中必须消除二元组织文化,在跨国企业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则是有效的对策。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国外学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并试图找出理解和改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同事、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效率。它可以用来解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并指导人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一起工作。国内学者认为,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也有学者将跨文化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些概念总体来说没有追寻到二元组织文化的本源文化,没有追寻到跨国企业中“矛盾和冲突”行为背后的文化要素,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消除员工的行为矛盾和冲突上,只是试图通过各种硬性的手段措施来消除员工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行为冲突,没从深入到文化本源进行跨文化管理。

鉴此,本文将跨文化管理界定为一个企业文化塑造和战略管理的过程,它并不是要消除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源文化的客观差异,而是要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文化,以取代企业跨国经营时形成的二元组织文化,使二元组织文化逐渐淡化和新企业文化不断成长的跨文化管理过程。

2.跨文化管理的实施。首先,实现跨文化管理要从企业跨国经营后的战略转型开始,新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形成必须以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逐渐形成蕴涵二元文化的经营哲学,进而树立起企业统一的使命、宗旨。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是提供员工行为动力、行为取向、约束和收敛员工行为的基础,通过寻找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使全体员工达成最基本认同,才能使员工的行为互动形成最基本的组织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上的认同使得企业宗旨、使命、愿景逐渐形成,员工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在新企业文化的成长中,逐渐明确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树立起来的企业宗旨、使命、信念、准则不仅使员工逐渐淡化了二元本源文化的差异,而且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组织行为规范。跨文化管理的及时步,正是在企业战略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的战略管理入手,首先使全体员工在经营哲学上达成共识和认同。第二,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认同不断实现为企业的组织行为。以员工的认同与共识为内在核心,以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形式,让全体员工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将共识和认同从行为的背后淡出前台,并使之先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约定俗成,后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行为准则,最终使蕴含在员工头脑中的新文化转变成企业新的行为规范、新的形象和新的组织行为。上述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岗位关系和组织行为联系)使员工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依照企业的宗旨、信念和准则(共识和认同)不断地进行着组织行为互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等,可以增加员工间更广泛文化空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共识,拉进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更广泛文化空间的行为互动。第三,将稳定的组织行为中可以固化的约定俗成、行为准则,通过民主形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一旦约定俗成、行为准则被提炼成规范化、程序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也就把企业的经营哲学变成了可以指导实践的经营程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深化发展企业的经营哲学,也使企业的使命、宗旨和员工的经营理念、觉悟都随之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跨文化管理实质上是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通过战略的转型,全体员工在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宗旨下达成认同、共识,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内核;行为背后的文化的改变必将推动企业行为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员工行为互动和新的组织行为;新的行为准则及其组织行为,又将沉淀为企业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则会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个“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循环过程——跨文化管理模式,最终会使跨国经营企业摆脱二元文化的困扰,会使其二元文化在上述的循环中不断淡化、变小;而能够融合两种本源文化的新企业文化便随之生长壮大。

中外文化论文:浅谈中外文化产业比较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资源;中外

论文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对中国相对落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影响和冲击。对各种影响和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对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方向。

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己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2007年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一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扩一大文化市场的准人,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人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总体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人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在必行。

二、国外强势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而中国则属于弱势产业、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态势下,国外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哪些影响和冲击呢?

一首先,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阴文化发展一旦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独有的资源不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其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满足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费。这是开放条件下中国文化资源开放带给世界的积极的一面。然而,文化资源的开放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加剧了文化资源争夺,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过去,人们经常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资源是无限的,但是在今天,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空前膨胀,它在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引向虚拟空间、虚拟人物的时候,也把它的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木国的文化产业利润。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支持下,从技术角度讲,它对一国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几乎趋于的境界,而对于该国的文化产业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差的文化生产单位来说,对同一素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消费者旱已经认同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品,由此引发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产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选取的题材就可能不同,对同一题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间,也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为例,欧美文化市场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费呈增长趋势。在对阿拉伯文化的消费土,有两类作品特别受西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一类是有争议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欢迎,有的甚至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另一类是表现阿拉伯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的风俗和日常生活图景的作品。从这一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角度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文化市场的控制力,使得以它们为主体的标准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表现出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单一性机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文化资源,从自己的角度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作品必然会很快传送回文化资源的所属国,进而对所属国的文化产品生产产生负面的诱导,威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由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一性的消费倾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中国的文化市场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然要履行相关规则的要求和保障,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必然贯通,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权将逐步放宽,进出口手续也会简化,中国文化市场将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集团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文化产品将大规模进人中国,文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虽然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消费者会从中受益,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新兴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活动领域和文化产品交换场所的文化市场也面临着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本土有12亿人口,海外还有7000多万华人,对作为以传播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华语市场。国外文化资本绝不会放过这一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人,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力。“文化经济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级阶段。这首先表现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条件,从而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还表现在文化经济代表了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将文化产业当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发展必将实现双赢。

2.以市场为中心,塑造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中生存,才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企业在公开、平等、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展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形象。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完善文化市场的游戏规则,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对于文化市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护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中国已经建立了以《著作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文化产品维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维权制度建设必须在与中国国情磨合的过程中,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高其针对性和对现实的适应性;注意政策、法规、制度的配合,提高相关维权制度的整体合力。另一方而要继续建立和健全文化产品维权机构的建设,加强文化产品的维权力度,提高维权机构的社会地位,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使之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4.加快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中国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正如集科学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达·芬奇所说的那样:“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高新科技融人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是铸就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因此,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既需要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也需要政府在文化管理上从实际出发,运用法律的、政策的、经济的、行政的等一系列有效手段,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把一切可能的现代科技成果都尽快地体现在文化产业之中,实现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里的转化,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是缩小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差距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加快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才能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由落后向先进的转变。

中外文化论文:房产广告中的喻体和中外文化价值观

1隐喻的运行机制

众所周知,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无处不在,传统上它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是非正常的语言使用,属于文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然而,在1980年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中,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隐喻的世界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本质就是“以一件事物的角度来了解体验另一事物”[3](P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个不同概念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在本质上便是隐喻性的。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P106)隐喻的方式就是把始发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样的映射是以经验为前提、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正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亦即目标域和始发域之间的关联。隐喻通常是用具体的、可视可触的、可闻可嗅的形象强的词语作喻体,来表示相对应的另一概念(常为抽象概念)这一本体。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概念似乎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Businessiswar.(商场如战场)。这个论述我们可以称为“根隐喻”,由此会延伸出更多的隐喻表达。很明显,原本“商场”和“战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战争”概念的类比下,复杂的“商业”就变成了“你争我斗,精密部署,划分天下”的战场了:Localretailersarenotaloneinthebattletowinoverthehearts…(ChinaDaily)中美货币论战暂时鸣金收兵,人民币将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山东网)由此可见,“商场”这一概念在隐喻的作用下变得更加丰满,更易为人们所理解。

2房地产广告隐喻中常见的喻体

房子只是冰冷的建筑,要让它有情,必须要通过语言的修饰去激发人们的想象和共鸣,这时,广告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广告语又常常是带有隐喻特征的,所以,喻体的选择对隐喻的运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告人能否成功地为产品定位或突出产品特色,关键就在于喻体的选择。本研究在东亚经贸新闻、武汉晚报、北京晚报及网站中搜集了60则广告文本(英汉各30条),通过分析和归类,发现言语性房地产广告语隐喻中的喻体按出现频率高低排列主要包括7大类(附例):

1)生活(关键词:浪漫,幸福,理想,假期,享受,free,dream)我们的长假在摩天引,我和我的幸福在淡水摩天引,山盟海誓化为实际理想。(摩天引)Nowthatyouarereadyforamaintenancefreelifestyle,whosaysyouhavetomovefarawaytoaretirementcommunityinthedesert?(VillageCourt)

2)景色(关键词:玫瑰,花园,盛宴,森林半岛,公园,paradise,poem)南海玫瑰花园,在城市海岸形成了一道风景,有如华业•玫瑰东方,成为陆地上的风景盛宴。(华业•玫瑰东方)Soakyoursightsinthelovelybeachessurroundingthisisland,whilebaskinginitsmellowsunsetsandtakinginitssoftandplushymarshes.(TheGeorgia’sSeaIsland)

3)家园(关键词:家,孩子,家徽,home,nest,refuge)我们的新家?是不是国王住的地方!(丽宝经典)TodayisthedayIfoundtheperfecthome!(RylandHomes)

4)身份(关键词:主人,豪宅,独享,私人领地,岛主,top,luxury)让每一位主人幸福享受才是丽宝经典的初衷,一栋人性豪宅懂得友善它的主人。(丽宝经典)Exquisiteoneofakindmarvelouslyrenovatedluxuryhouse,everythingisincludedandtobesoldasseeninthephotos,justneedtotakeyourpersonalbelongingsandmovein.(BayviewTerrace)5)地段(关键词:中心,发展带,精华,时尚,residentialarea,urbancore)凤凰城三期花开桂香,由实力雄厚的万基置业开发,位于城西高尚生活区,地处潜山北路,将为424户高尚人家营造诗意栖居地。(凤凰城楼)Fromhere,you’rejuststepstothefutureshopsandrestaurantsofthedynamicurbancore.(WestEnd)

6)设计(关键词:圣殿,宫廷建筑,联手打造,身段,Mediterraneanstyle,stylish)日本国宝大师与台北企业家的感动相遇,从禅艺盎然的京都意境走进生活圣殿,坚持在好的地点与世界级的团队合作。(御松园)Weareselling10newlybuiltvillasintheMediterraneanstyleinaprivatecommunitywithguardian′shouseandashared130m2pool+childrenpoolandplayground…(NewLuxuryVillainAlanya-Turkey)7)价值(关键词:收藏,大埔,投资,hotspot)“中央公寓”,面对沌口各行各界,公用私用,居用商用,合用共用的强大需求,以其低门槛,全功能,赢取绝佳投资前景!(武汉沌口泰合中央公寓)BerlinisEurope′smostinterestingHOTSPOTforinvestors.Nowisthetimetoinvestandtakeadvantageoftheseunbeatableprices-Berlinwillalwaysbeasecureinvestment.(Europeanrealestate)

3房地产广告蕴含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3.1“家”作为喻体被广泛使用汉语30则广告中,有15则提到了家园的概念,英语房产30则广告中有11则也提到home或者family.这反映了中西方观念中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的理解和向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中古时期流传于敦煌一带的《宅经》有这样一段话“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盛,若不吉,即门族衰微”,从这段话的表述中,不难发现安家建宅对于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重要到以宅为本的程度。作为人之根本的宅,即现代社会中的住宅,是“家”这一概念的物质载体。家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切事业的根基,只有以家为根本,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安居利地,才能乐业人和。从这个角度来说,“家是社会形式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的社会形式是家庭,而它的物质形式则是住宅。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房屋和住宅就是社会的空间单元,房屋作为家庭生活的基本空间,构成家庭的“城堡”和“外壳”。一个“家”字包含了太多的意义,它意味着温暖、安全、自在和团聚。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温馨港湾。对于这一点,从英语广告中透露出来的“家”的气息和汉语广告是趋于一致的。虽然西方文化被大家熟知以个人主义为主,但至少从研究中的房地产广告可反映出西方文化中同样爱家和恋家的信息,以及房子之于家的意义。如:Thisisyournest.Yourrefuge.Yourretreatfromtheeveryday.Animpeccablyeleganthomecenteredaroundalushcourtyardandatranquilpool.WelcometohomeatMadrone.(TheMadrone)现代人对住宅的期待和渴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对“家”的期待和渴望。因此,房地产广告要打动消费者,它的诉求形式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层面,而是要充分运用感性诉求的形式,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原本冷漠、毫无感情色彩而言的建筑物,变成一个容纳人们情感、精神以及个性的所在。

3.2对“生活方式”“,身份”等喻体诉求英汉基本一致笔者发现以生活方式为诉求主题的广告多达38则,是房地产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诉求主题。这类房地产广告通过把住宅和某种人们渴望的生活方式任意的联系在一起,如远离繁华,归于宁静的生活,或自由前卫的生活方式。这使住宅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意象。这类房地产广告实质上是在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并借助语言符号向消费者暗示,购买广告中所推销的住宅就可以获得这种生活方式。关于景色,身份,设计,商业价值等喻体,在英汉广告中所占比例趋于一致,这反映出其所代表的中西方价值观的相似性。

3.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房地产广告中的体现经过比较分析,汉英房地产广告反映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即东方人偏模糊型思维,西方人偏具体的型思维。这一点在房地产广告中得到充分证实和体现。汉语广告大多描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梦想浪漫的“意境”。如:“地中海风情建筑,纯低层社区,独享式花园洋房、叠加别墅,在香溢•溢景园,一切都是浪漫的经典。推窗远眺,教场山公园郁郁葱葱,中轴水系生机盎然,邵家路江景色琳琅。光影斑斑驳驳,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经典的浪漫。(慈溪香溢•溢景园)”而西方房地产广告30则中,有19则都交代了很多数字化的信息和具体描述。如整个小区占地面积,有几间卧室,浴室,房高多少,阳台多大等。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房屋地理位置的描述加入了当地著名地标和到达时间的表述。如“900meterstoKemertowncenterand350meterstothewonderfulbeach.(ModernDuplexApartments)”再如,“Allroomsaretiledandceilingsareover3mhigh,whichmakesthehouseairyandcool,evenonhotsummerdays.Ifyoufeellikegettingsomeadventureordoingsomeshoppingorgoingtothebeach,youcandrivetoSanRemoinlessthan30minutes.(ItalianRivieracountryvilla)”这些广告也从侧面反映出房屋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反映出西方人对时间的看重和支配欲。而在汉语广告中很少有这方面的宣传。

4结论

以上讨论显示了房地产广告是如何通过隐喻的使用来建构房屋商品魅力的新世界。对于各种诉求主题,英汉房地产广告趋于一致。而其中所反映的中西方模糊型思维与型思维的差异,却值得广告商们借鉴,如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在对西方潜在客户宣传房屋广告时,有必要加入具体的量化信息。而国外开发商在中国宣传时,应在广告中加入更多“意境”元素。笔者希望通过对房地产广告中的隐喻的探讨引发研究人员对隐喻作更深入的研究,进而让人们更好地利用隐喻为自身服务。

中外文化论文:中外文化交流漫谈

“西域”这个词儿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约略言之,可以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西域包括古代中国以西的地域,没有什么一定的边际。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讲到了今天的新疆一带一直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甚至阿拉伯的一些地方。狭义的西域则多半指今天新疆一带。

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中间偏东的地带,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横贯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地方。人类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共创造了四大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在新疆交汇,在全世界这是的一个地方。只从这一点上来看,西域之重要概可想见。

纵横十万里,上下五千年,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民族,民族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但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文化不是哪一个民族单独创造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对人类文化共同的宝库做出了自己的

贡献。

文化有一个特点:一旦产生,它就要传播,在民族内部传播,又传播到民族地区以外去,这就形成了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民族间弃短取长,互相调剂,互相补充,把许多民族的智慧汇集在一起,又从而发扬光大之,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上这种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文化,使全人类皆蒙受其利。

这里所说的“西域文化”,主要是指广义的西域。追溯西域文化的根源,十分复杂。就其大者而言之,不外三途:一是印度,包括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二是伊朗,即中国古代史书上的波斯;三是阿拉伯国家,即中国古代史书上的大食。

印度

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头绪万端,其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彼此所受的影响之大,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可以说是的,千言万语也难于说得清楚。我在这里只能简略地加以

叙述。

谈中印文化交流,首先是佛教的传入。我们对于佛教以及其他的宗教,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看法。它有它的糟粕,这不容怀疑。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中国的儒学素来是辟佛的,但是,事实上许多儒家的大学者都学过佛,佛教的教义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口头上是辟,骨子里是吸收。中国哲学史上的光辉的顶点之一的宋明理学,是吸收了佛教的一些东西,才能成其大,才能成其深。此外,佛教还带来了不少副产品,中国如果没有佛教的话,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建筑艺术,我们的绘画艺术,我们的雕塑艺术,决不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此外,在天文、历算、文学、艺术等方面,印度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彰明昭著的。一直到今天,我们的语言中还有不少从印度来的词汇,例如佛、菩萨、僧人、尼姑等等一系列的宗教术语,仍然是老百姓嘴里常常使用的。

在物质文明方面,印度同样对中国有巨大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是一般人不注意的。这个例子就是糖。

糖是我们今天天天吃的东西,看起来微末不足道,不值得去伤脑筋,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一部持续时间很久、内容异常曲折、头绪纷繁的文化交流史。它牵涉到很多国家,我在这里先谈中国同印度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蔗(最初写作“柘”)而无糖,蔗只饮蔗汁。古代的“饴”是用粮食熬制成的。“糖”这个字本身出现得比较晚,《说文》中没有此字。用蔗汁熬糖,大概在南北朝时期才有,工艺比较粗糙。到了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派人到摩揭陀(印度的一部分)去学习熬糖法;从印度学来了熬糖法,诏扬州贡上甘蔗,然后按照印度的配方榨甘蔗汁,熬糖,结果无论是在颜色方面(更白了),还是在味道方面(更甜了),都远远地超过了

印度。

这可以说是中国制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中国的熬糖法还不就到此为止。以后中国又从波斯学习,从埃及和伊拉克学,从西洋(明代的“西洋”和那以后的“西洋”)学习,熬糖技术日臻完善。明末,中国的白沙糖已经输出国外了。

波斯(伊朗)

在西域诸国中第二个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是波斯。

伊朗是文明古国,历史极长,成就极大,在西域时盛时衰,起过重要的作用。伊朗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可以分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部分。在精神文明方面,伊朗的摩尼教在西域一带兴盛过一阵,后来也传入了中国。这个宗教同佛教不一样,兴盛过一段时间以后,逐渐衰微,终至灭亡。传到了中国以后,也是如夏夜的流星一样,在一些地区有过信徒,后来也消亡了。摩尼教的许多经典残卷,在中国新疆一带被发掘出来。另外一个伊朗的宗教祆教,也传入中国,后来也灭亡。伊朗宗教在中国留下了影响和痕迹,在建筑和艺术上有所表露。中国农民起义很多,有的利用宗教的形式,其中也有伊朗宗教。中国古籍中所谓“吃菜事魔”者就是。

伊朗艺术的风格和图案,在丝绸之路上,影响极大。在中国境内的一些洞窟中、壁画上都有伊朗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方面,我首先还是讲一讲糖。从汉末起,中国古籍中就出现了“石蜜”这个词儿。石蜜是一种蔗糖,估计比较硬,所以名之以“石”。同“石蜜”相联系的不是“西国”,就是“西极”,足征这是外国来的。唐代一些《本草》中常说:石蜜,西戎、波斯来者良。可见这东西是从波斯来的。唐代大历年间(766―780),四川遂宁来了一个“西僧”邹和尚,教当地农民制糖霜。不必实有其人,不能说没有其事。我怀疑,这个和尚来自伊朗。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话,这件事也与波斯有关。

石蜜以外,还有一些植物和矿物从波斯传入中国。我们今天所食用的一些菜蔬和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部交流传播史。有时候,我们只知道,它是外来的东西;但是,究竟是从哪一个国家来的呢?我们却往往说不清楚。今天我们的舶来品往往冠以“洋”字,比如洋葱、洋火腿、洋酒、洋烟等等。古时候这一类外来的东西往往冠以“海”字、“胡”字,比如洋药称为“海药”,又有“胡桃”等带“胡”字的东西。有时候也冠以“番”字,比如番茄。从波斯来的或者在传播过程中同波斯有某些瓜葛的果菜花木颇多。我举几个例子:苜蓿、葡萄、胡桃、安石榴、黄瓜、茉莉、胡椒、菠菜、巴旦杏、无花果、水仙、西瓜、胡萝卜

等等。

阿拉伯国家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是源远流长的。至迟到了汉代,中国就同阿拉伯有了往来,当时还不叫阿拉伯。到了唐代,中阿交通达到了顶点,中国古代史籍中的“大食”,就是阿拉伯国家。回教在唐初传入中国,到了今天,中国56个民族中有不少是穆斯林。阿拉伯国家的旅行家,有几个也到过中国,在他们的游记中记载着中国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拉伯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当然会传入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我想举的例子仍然是糖,这我在上面讲到印度和伊朗时已经讲

过了。

古代的埃及和伊拉克的熬糖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根据《马可・波罗游记》和其他的材料,阿拉伯的熬糖技术也传到了中国。在制糖方面,所谓技术高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色与味。颜色是越来越白,味道是越来越醇而且甜,因为杂质被熬掉了。一部中国制糖史就是沿着这个方向向前发展的。

此外,阿拉伯的动、植、矿物有一些也传到了中国,阿拉伯的天文历算也影响了中国。

我极其简略地介绍了西域文化东渐和佛教、回教传入中国的情况。那么,了解文化交流的情况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值得我们三思的一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如果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没有从印度、伊朗、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的西域地区或国家接受我在上面叙述的那样一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东西,今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简直连想也不敢想。只此一点就足以证明文化交流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我屡次提到一个观点: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这一点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地

方吗?

我个人觉得,这一点认识异常重要。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爱国心,另一方面又能激发我们的国际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恰当地结合起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够做好,我们就能够无往而不利了。

(选自《皓首学术随笔――季羡林卷》,中华书局。有删节。作者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在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中外文化论文: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摘 要】文化间的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留学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传播

一、中国留学生概况

于中国而言,留美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1872年至1875年间,由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倡议,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了四批总计120名留学生赴美留学。

时至今日,中国留学生群体不断的发展壮大。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及时大留学生输出国。截止2013年,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达到了305.86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人数除了在2004年有小幅度下滑外,一直呈上升趋势,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长。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较2012年增加约14300人。

二、中国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文化交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总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外交活动和战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留学生究其本质属于一种文化交流的传统形式,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他们对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留学生远赴他国求学,作为某个留学生个体来说,他停留在他国的时间有限,造成影响的范围较小。但放大到整个留学生群体来看,他们在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国已成为世界及时大留学生输出国,留学生所赴的区域范围很广,可谓遍布世界各地。“如此数量庞大的留学生,作为跨文化传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置身于与自身成长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学习生活中频繁地与同学及教师的交流使得跨文化传播活动不可回避。”一代又一代留学生在海外生活求学,加之他们在此过程中自身对当地文化的不断适应,促使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大大地延长了其影响的时间跨度及深度,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推动双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三、中国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已有一段时间,但处于当下文化多元的社会,新文化不断衍生并冲击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不断对其成果加以巩固。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作为一个留学生,他们自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他们在无形之中展现着母国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向世界传播。留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二)有利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威胁论遭到大肆渲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是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学会融入所处国家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践行是对此价值观好的无声传递。文明、和谐、友善……外国友人在与中国留学生的接触中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品质,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民族,而是一个有责任,追求和平的民族。

(三)有利于我国吸收借鉴外国文化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验。“近代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不仅刻苦求学,努力促进中外人民的友谊,同时还充当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留学生群体在传递我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学说引入国内,这大大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

(四)加强公共外交

我国的公共外交主要以“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标,以“尊重、理解、共融”为理念,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文化交流、艺术交流、公益慈善、民间对话等公共外交方式,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互动共融,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一个爱好和平、推动繁荣的中国。在公共外交活动中,留学生群体是一股不可取代的力量。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在他们留学的国度,常有国人组织联谊活动、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吸引他国民众参与进来。无形中逐步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留学生群体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留学关乎一国文化的大局,中国留学生群体既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亦大有可为。

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留学生群体是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可忽略的、强有力的助推力量。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此之下蕴藏的巨大力量。周棉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文中概括说:“虽然这期间也有许多迷茫和教训值得加以研讨和总结,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告诉人们,他们在近代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的贡献和特殊的地位,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化交流与繁荣之路艰苦而漫长,但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中外文化论文: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及众多国际组织使用的官方语言之一,用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点、民族风情的不同,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产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也会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不同语种之间的互通使用。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习惯于把表示方位的词语按“东西南北”排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习惯于“north,south,east、west”。在汉语中常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表示方向,而在英语中通常用为“southeast,northeast,southwest,northwest”。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在1840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这必然对语言习惯、语言用法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人比较谦让而西方人比较直率,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于问“你吃了吗?”,西方人见了面习惯于说“见到你很高兴(Nice to meet you!)”,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通常都是优先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而西方国家通常为“I don't care.(我无所谓)”,这似乎显得有点不尊重对方,但在西方却是家常便饭。

(三)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自古勤劳、朴实、勇敢,牛是中国古代人用来生产劳作的工具,牛向来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汉语中通常用“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扬人的勤奋,而外国人主要靠马耕作,所以西方人通常用马的精神来表示一个人的吃苦耐劳与勤劳,“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work like a horse(像马一样劳作)”,另外西方人航海业比较发达,所以与水、鱼、船相关的词语也较多,如“to miss the boat (失去机会)”,“an odd fish(怪人)”等。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中国人信仰佛教,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这两种信仰对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及各自的本土文化影响是很大大的,处处能看这些信仰的身影。比如:中国人喜欢双数,认为双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而西方人认为单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千恩万谢)”。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有“玉皇大帝”、“阎王”、“龙王”,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不存在这些说法,只有从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种借来的宗教词语,如“monk(僧侣)”,“angel(天使)”,“dean(教长)”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姓名中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在写信时地名通常由大到,西方人则是由小到大;中国人习惯于按时间顺序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由论据到论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论据材料证明论点,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与汉语中的差别。

二、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一)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想把握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在国家、所在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本民族语言的形成、演变及使用习惯,英语也不例外。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的民族风情,了解这些民族风情与我国的民族风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样才能做到在学习、使用英语时更加灵活,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要表达的思想。

(二)掌握汉英词汇之间的差异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汉语和英语中有些词汇在很多情况下其意义和内涵是不相同的,因此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词汇的内涵,才能有利于理解掌握。如:在表述颜色上,西方文化就比较理性、科学,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比较直接。如:“red(红色)”主要是血的颜色,而“blood”则是人身体的生命体液,一旦血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生命也就随之凋谢,所以在英语中“red”通常含有“恐怖、暴力”之意,而中汉语中“红色”则有“热情奔放”之意。

(三)在语法学习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有时差异还比较大,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有:英语中常常有时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英语中有单数与复数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中有动词结构变化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和汉语中的副词都可以修饰形容词,而英语中的副词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而汉语中的副词只能放在形容词与动词之前;英语中的从句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主词之后,而在汉语中修饰语句则放在修饰之前;英语结构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主,变有例外,而汉语主要是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四)在口语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口语是日常的交际语言,其语言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但中文与英文的口语使用时有很大的差别,学习口语时应该把语言放在其实际的背景下去掌握。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好!”而西方人则说“Hi!”,“Hello!”,“Good afternoon”;中国人喜欢问“你今年高寿”等问题,而西方人对这些问题则讳莫如深,他们常常说“Nice weather , isn’t it”, “How are you (getting on)”。中西方口语表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追根究底是因为其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决定的。

(五)掌握更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翻译是指在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文化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翻译是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的。由于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所以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要考虑语言的文化因素,应当熟悉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文化的客观差异性,在翻译时要充分把握、理解语言表面下所以隐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如原文语言与文化因素基本一致时一般采用直译法,不一致时可采用添加注释、意译法等,力求让翻译之后的内容真正体现原文内容风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中外文化论文: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下中外文化特点分析

【摘 要】文学源于现实,由于地域与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说中国文学是悲与喜、哀与乐、魂与肉的结合,而外国文学则是悲与喜、哀与乐、魂与肉的分离。本文分别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探析当下外国文学与我国文学特点的差异。

【关键词】外国文学 我国文学 对比

目前中西方文学间的差异一时还是无法消除,文学源于现实,受地域与文化的影响较深,虽然中西方文学对各自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它们还是有各自的独特之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在文学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多,可以说网络文学是后现代主义较高的文学表达,中西方网络文学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传统文学特点的对比研究

(一)文学内在和谐的对比

就内在和谐这个层面来看,中国文学的特点是悲与欢、哀与乐、魂与肉的结合,而外国文学的特点则是悲与欢、哀与乐、魂与肉的分离。孔子曾经这样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是中国著作《诗经》中的及时篇,孔子这里的评价“淫”,不是狭义上的“淫秽”,而是指“过度”,大意是指《关雎》对人物情感的控制极为得体,不会大喜也不会大悲,凡事适度才是文学的较高领域。从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不难看出中国文学的写作特点,中国文学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读者习惯用中庸之道来评判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习惯以“中和之美”来审视文章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可以说“无过与不及”是中国文学的较高境界。在内在和谐上,外国文学则恰恰相反,古希腊文学艺术是西方文学的起源,古希腊神话、戏剧、雕塑、诗歌等都是后世创作的灵感源泉,至今还是创作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古希腊戏剧大都从神话故事演变而来,其中多为英雄故事或者历史传奇,所以整个故事的格调较为严肃。

(二)文学审美形态的对比

就审美形态而言,中国文学讲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而外国文学讲究的则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分离。中国文学作品中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审美倾向,但相比较而言,中国文学更多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即使其中存在许多矛盾,讲究中庸之道的创作者也能使两者合二为一。外国文学从古希腊神话开始就存在着酒神与日神的对立,创作者使用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善与恶表现出来,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感性与理性、魔鬼与天使的对立在外国文学中较为常见。

二、中外网络文学特点对比研究

(一)中外网络文学技术性的对比

现代网络技术与上世纪7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便逐渐形成现代电子艺术,网络文学就是在现代电子艺术的文学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当前网络文学主要以超文本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超文本是90年代后期由美国先锋文学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包含有图片、文字、视音频等多种内容的电子文本,可以说超文本是一种新的传媒工具,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范畴。在当今的英国网络文学中,超文本小说占据较大的比例,许多英国网站都收录有大量超文本小说,同时还有许多关于超文本理论知识的文章,这些文章为网络小说的创作者提供了引导方向。如一个名为“超地平线”的网站就收录了许多超文本小说,其中既有团体创作,也有个人创作,同时还有许多关于超文本实验研究的理论性文章。在欧美国家,许多的超文本小说已经被制成光碟在市场上销售,超文本小说创作在欧美国家成直线上升的趋势。受外国网络文学的影响,我国台湾地区的许多作家也开始创作超文本小说,不过此类小说较少,较为著名的有李顺兴的《猥亵》。中国内地研究超文本小说的人较少,超文本文学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当前中国市场上的超文本小说大多模仿的是外国作品,就如内地作家榕树下创作的《仲夏情人》就是模仿的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作品《谎言》。欧美网络文学中超文本小说的创作日趋兴盛,但中国网络文学的技术性创作却一直难以有较大发展,这就是中外网络文学在技术上的重要差异。

(二)中外网络文学的游戏性

网络文学产生于后现代时期,它也就拥有了后现代文学最为显著的特征――游戏性,后现代社会文化工业化与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民众开始注重文学的娱乐性与游戏性,而网络文学正好满足了民众的这种心理需求。中外文学都具备一定的游戏性与娱乐性,但不同的是英文网络小说的游戏性主要表现在超文本小说的表现手法上,而中国网络小说的游戏性则主要表现在其中无厘头的搞笑手法与故事情节上。超文本小说大都配有图片,所以这类小说就相当于一个电子游戏文本,外国游戏制作技术较为发达,其网络文学的游戏性主要体现在文学与网络游戏的结合上。相比而言,中国网络文学由于缺乏相应的游戏制作技术,所以较少有超文本小说的问世,中国网络小说中充斥的主要是无厘头式的搞笑风格。

(三)中外网络文学中的情爱小说

情爱小说是网络小说的主要类型,因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主要是青年作家,所以情爱是网络小说共有的主题,但是不同国家的网络情爱小说也有所不同。亚洲地区诸如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的网络情爱小说以纯爱为主,日本市川拓司的《现在,很想见你》、韩国小说《狼的诱惑》《那小子真帅》等掀起了纯爱小说的高潮;欧美国家的网络情爱小说主要有网恋小说、小说等,这些小说是欧美传统小说在网络上的延伸,更为地说它们就是传统小说的另外一种形式,只不过相对于传统小说来说分类更为细致。有人曾经评论说日韩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纯爱小说,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充满着暴力色彩,作者渴望内心的平静。中国内地的纯爱小说相对于日韩来说较少,但并不等于中国社会不存在暴力。中国网络爱情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以对爱情伤痛的倾述来表明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而外国网络爱情小说则是传统小说的延续。

三、结束语

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这也就导致中国创作者大多抱着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审美观进行文学创作;同中国文学恰恰相反,西方国家大都崇尚浪漫主义、新感觉主义,所以外国文学大多都将善与恶表达到。从总体而言,中外文学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其背后文化的区别、社会现实的区别,一个国家的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文学发展。

中外文化论文:品鉴东西爱情,浅析中外文化

[摘要]从古至今,爱情悲剧电影数不胜数。《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东西方爱情悲剧电影的代表之作。两部电影由于相似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等种种原因有着奇妙的异曲同工之处。然而,在被两部电影震撼的同时,我们品味出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巨作,不同的作品又可折射出东西方独特的文化。本文着重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分析两部影视作品在大体相似的情节脉络中为何又千差万别。

[关键词]爱情;悲剧;文化差异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恰是这一主题的东西方经典代表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力作,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悲剧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两部作品都被多次改编,以戏剧、电视剧、电影等多种形式呈现在世界广大观众眼前。尽管多次改编的剧情稍有不同,但大体剧情观众都耳熟能详,并至今盛演不衰,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绝唱。这两部影视作品经常被观众、影评家们津津乐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这是因为虽然源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两部巨作却有着很多不谋而合之剧情。比如说两剧都取材于民间真实发生的故事,有着大致相似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女主角都是出身于封建社会中的大富大贵之家。自由恋爱的两对有情人都是由于封建大家长的横加阻挠,结果双双殉情。并且都是男主角先离世,女主角毅然随之而去。另外,虽同为悲剧,但两剧却都有着令人慰藉的结局。梁祝二人死后化蝶,缠缠绵绵永世不再分离;而罗、朱二人死后两大家族也宿怨顿消、握手言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分别被世界戏剧大师卓别林和我国的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尽管两部爱情悲剧电影有着许多奇妙的异曲同工之处,然而经细细品味,毕竟滋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两部影视作品又有着许多不尽相同之处。

一、东西方价值观差异导致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

数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从思想到行为上都严格控制着人民。广大群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三纲五常,注重伦理和孝顺,女性更要“三从四德”。再加上经济上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个人发展主要依赖其家庭的兴衰和成败,这一方面造成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人们独立性,导致逐渐养成了安于现状、避免冲突、不敢反抗的软弱性格。当时的社会,个人要服从整个家族的利益,年轻人要服从封建家长的安排,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婚姻也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梁山伯与祝英台》整个剧情涵盖了同窗三载、十八相送、求婚逼嫁、祭坟化蝶等情节,时间跨度长达多年,两人的感情缠绵悱恻,耐人寻味。梁山伯是个被封建伦理道德观毒害很深的书呆子。求学期间,他一心只读圣贤书,以期他日能够通过封建科举光宗耀祖,从不曾也不会想到身边多年好友竟是女儿身。即使晓得祝英台原为女性后,也一直谨守古训,发乎情、止乎礼。在得知英台被迫许配给马文才时,也曾有过些许言语上的反抗,也曾想通过官府鸣冤。只可惜封建官场黑暗,官官相护;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又极其深重,像梁山伯这样无权无势的穷秀才又能怎样对抗有财有势的马家和急欲巴结的祝家,以至于只得服从命运的安排,相思成疾、抑郁而亡。祝英台在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里,敢于女扮男装外出游学,可谓是胆大的创举,也反映出英台对于封建礼法的小小叛逆心理。然而中国地位颇低的女性既要三从四德,又要把贞洁和名声视作一切,因此,祝英台的个性也只能似昙花一现,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恪守封建礼仪规范,不敢越雷池半步。祝英台虽然深爱着梁山伯,却只能将这份爱深埋在心底。在与梁山伯书院共读期间,时刻谨记“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尽管二人“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却“衣不解带”。在返乡途中,明知这是一次向山伯表白爱情的机会,却仅敢用樵夫、喜鹊、鸳鸯等来暗示。无奈山伯一直不明英台心意,却依然遵循“哪有闺女自订亲”的古训,不得已杜撰出个九妹来,力邀山伯前去求亲。后来面对重重压力,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只能选择与梁山伯“生不同帐死同坟”,以死表明心迹。梁祝的死固然是一种反抗,但死前却一直屈服于封建礼教的支配。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的时间跨度不过五天,在这短暂的五天里,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历了一见倾心、互述衷肠、秘密成婚到果断殉情的整个过程。两人相识于家族舞会上,一见钟情并迅速坠入爱河。舞会散后,为了见心上人,罗密欧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朱丽叶家的花园。两个家族的深仇大恨阻挡不了爱情的狂潮,两人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为了爱情,罗密欧甘愿抛弃家族姓氏,朱丽叶也愿意随他弃家走天涯,厮守终生。两人的爱情受到家庭的强烈反对,这反倒使他们的爱情之火更加炽烈。在相识的第二天,他们不经双方父母的同意就私下请求牧师为他们主持婚礼,共结连理。,为了爱情,他们还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待爱情的赤诚与无畏主要是因为西方文明起源于开放的商业社会,西方民族从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传统。希腊文化推崇的是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每个人都有通过自身抗争以改善生活状况的权利。另外,从深刻反映出其文化的古希腊神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及时代神王――宙斯的祖父到第三代万神之王――宙斯子孙三代都是靠子弑父以取得权位,因此,西方家庭观念较之东方淡薄许多,讲究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父亲没有的强权,子女也没有必要像东方人那样对长辈事事顺从,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世俗观念这些沉重的包袱,爱得轰烈。

梁、祝没有像罗、朱一样的悲壮反抗,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爱不及后者强烈,是由东西方价值取向的不同所决定的,他们表现的是当时整个社会所认同的一套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他们只能以死的方式顺从礼教又捍卫爱情。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造就人物语言不同

地理环境对社会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其地理位置的影响,西方文化是一种海洋文明。广袤的海洋激励着人们勇于冒险,敢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崛起,但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两者的矛盾逐步激化。在文艺复兴的进一步影响下,西方新兴资产阶级追求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因此,西方人都比较敢于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对待爱情的态度比较开放,很早就有爱情至上、爱可以征服一切等说法。爱情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几乎没有哪个文豪不曾歌颂过爱情,像柏拉图、莎士比亚、雪莱、拜伦、裴多菲、普希金、雨果等等。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着许多经典的台词,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倾心,坦率地说:“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朱丽叶也勇敢地表达:“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当罗密欧得知朱丽叶竟是仇家之女时,毫不犹豫,立即说:“我的生死现在操在我的仇人的手里了。”当朱丽叶知晓对方身份时,大胆地说道:“恨灰中燃起了爱火融融。”此部电影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情节片断就是二人的月夜私会。朱丽叶月夜在花园中大胆而又热烈地独白:“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并保障将其整个命运交托给罗密欧,随他到天涯海角。罗密欧赞美朱丽叶是“光明的天使”,这对恋人把对方互比作光,比作星星、月亮,甚至太阳,他们称自己的恋爱是“火星的闪烁”。

局限于狭隘的地理环境,东方文化属于内陆文明。这样的环境里孕育出来的老百姓深受封建传统礼教束缚,不主张矛盾冲突,更不敢向封建统治发出质疑和挑战,因此,中国人在表达情感方面要保守、内敛得多。《梁祝》中含蓄采用《诗经》的诗来描绘祝英台的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祝英台在临别之际也只是通过暗喻的方式来点化梁山伯,“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等到山伯辞世,祝英台心灰意冷之际,语言才稍显大胆,“此生分离,此情不渝,生不同衾,死当同穴。”《梁祝》爱情最扣人心弦之处也就在于它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 也正是由于这种含蓄的爱,才使得这对情侣的爱情更加令人唏嘘感叹,也对封建礼教有着更深的痛恨。

三、中西方独特的审美观造就结局不同

受儒家和谐、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不习惯展现强烈的感情。因此,即使是悲剧,也不会那么惨烈,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另外,笃信佛教的中国文化注重因果报应,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东方民族对纯真爱情的一种美好祝愿。因此,好人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哪怕是虚幻的,以此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慰藉。英台结婚当日特意途经山伯坟墓,她的血泪控诉感动了上苍,在英台哀恸的感召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裂开,英台毅然跃入坟中,坟墓合拢,狂风暴雨骤歇,一道彩虹横跨天边,两只美丽的蝴蝶从墓中翩然舞出。梁祝二人死得悲壮但也唯美,充满了浪漫和虚幻主义的色彩。这种类似的情节在中国古代悲剧电影中屡见不鲜,像那《牛郎织女》中蔚为壮观的鹊桥,《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孟姜女》中那被轰然哭倒的长城等等。

西方电影文化中对于死所刻画出来的凄惨、沉重是其对悲剧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悲剧就要有死亡,只有轰轰烈烈的死亡才能衬托出主角的英勇与伟大,才能使剧情得到升华。另外,西方影视作品比较注重科学,强调事物的客观性。罗密欧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朱丽叶假死的信息,痛不欲生,毅然服毒自杀;当朱丽叶醒来见到爱人的尸体,也果断地拔出匕首自尽,用鲜血和生命追随爱情。令人震撼的殉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西方弘扬个性、提倡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价值观。两人的鲜血唤醒了人们的良知,两大世仇家族握手言和,这样的结局寓意着爱情能够战胜仇恨,爱能战胜一切,彰显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结语

东西方民族所特有的儒家文化及基督教文化背景决定了主人翁对爱情的态度、对爱意的表达以及为爱情而抗争的意识全然不同,决定了观众审美情趣的不同,也使得这两部经典的爱情电影各具独特的魅力。《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将永远是东西方电影史上两颗相映成趣的璀璨明珠。

[作者简介] 张波 (1980―),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交流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外贸英语。

中外文化论文:小议中外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和兰花,女,纳西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摘 要:本文从语言中的中外文化差异、食物上的中外文化差异、节日上的中外文化差异、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四个方面来讨论中外文化差异,分析了文化差异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讨论了中外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食物;节日;日常谈话;语言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很复杂的。

结合笔者多年与留学生交流的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中外文化差异:

一、语言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与汉语的文化上,语言上很多文化差异的例子。比如cat猫,中国人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且带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cat用来比喻坏心眼的女人。与cat有关的成语有: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坐立不安);It rains cats and do~(倾盆大雨);fight like cat anddog(吵吵闹闹)。hare野兔,但有时变成了“野鸡”。而汉语中的“野鸡”又与“野妓”谐音,结果成了俗语中的“娼妓”。在《罗米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戏剧)中,Mercuf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的对话:Romeo:What have you found? Mercufio:No hare,sir.罗:你发现了什么?墨:倒不是野鸡,先生。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如译为约翰不但,不吃鱼,还玩游戏是误译。其文化内涵是: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斋Et(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则这天拒绝吃鱼,表示忠于新教,“不吃鱼”就成为了“忠诚”之意,“玩游戏”变成了“遵守规则”。Hame duck跛鸭,文化含义为:将卸任而未重新当选的官员或破产的证券投机者,残废无能的人,说这些人失败后,垂头丧气,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活像一只“跛鸭子”。owl猫头鹰,英语中有“聪明”的象征,如as wise as a owl、A wise old owl lived in an oak;但在汉语中,猫头鹰表示不吉利,常与死人有联系。

二、食物上的中外文化差异

“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了解饮食文化的差别,可以看到许多文化差异。当今世界上有三大饮食体系:中国饮食体系、法国饮食体系和意大利饮食体系。从中国的饮食体系来看,特别注重形式,所以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在中国的烹饪上,各类菜系千变万化,食材多种多样,方式丰富精彩,但都讲究形式,这是一个本质特色,也反映出中国文化种形式。而就法国体系和意大利体系为代表的欧洲美食体系来讲,并没有过多注重形式,注重的是质量。跟中国的饮食相比,欧洲饮食没有那么多千变万化的花样,但特别注重的是饮食的质量,比如营养的搭配、保留等。这点区别也是中国的饮食和西方的饮食的最根本的区别。

另外从用餐的工具来看,中国的饮食和西方的饮食也有很多的区别。中国人用的是筷子,西方人用的是刀叉,筷子和刀叉的使用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筷子是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食物是装在碗盘里共通分享的,并没有分配食物属于谁,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文化,所以在中国流行集体主义。而西方的刀叉制度,必然导致食物是必须先进行分配的,每个人都吃自己盘子里已经分配好的食物,所以西方流行的是分配以后形成的个体主义的个人主义,强调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清晰的产权关系,强调独立性。

三、节日上的中外文化差异

中国与西方在节日上也有很多的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都有大量自己特色的节日和假日。但从根本上来说,二者有一个根本区别。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中国的节日中,有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的特征。由于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所以气候又跟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节日跟农业、气候有了密切联系。比如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都是气候、农业的重要标志。

四、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在日常谈话中,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文化,希望大家都好,于是会关心对方的生活,没有隐私的概念,所以打招呼习惯说“你吃了吗?”“去哪里?”,跟人聊天很容易问“什么时候结婚?”“一个月赚多少?”而这些问题在西方文化是忌讳的。西方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性,强调隐私权,打招呼简单的“Hi”“Hello”“How are you doing?” 就可以了,都不带实质性的问题。(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