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村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文化论文:跨文化农村中学英语论文
一、跨文化交际功能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有利的动机。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产生排斥心理,尤其是在农村。农村信息技术不发达,学生很难接触到城市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的那些英语节目、英语电影、英语动画片之类的信息。这让学生很难感受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事实证明,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都会表现出对跨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例如,从跨文化的角度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英语中会有Youarealuckydog.Heworkedlikeadog.而汉语中‘狗’一词一般用于贬义”,学生就非常感兴趣,且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如果教师能在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大量跨文化知识,必然会激发绝大多数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阶段,有很多语言使用规则,学生不易理解。农村学生更倾向于将语法规则看做是语言运算公式,只会套用,出现例外就无法接受。而对此,农村英语教师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去特殊记忆,不知道怎样解释。对于很多中式表达的不恰当和语用失误的解释更是难中之难。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跨文化交际知识加以解释就会事半功倍,例如,从跨文化角度给学生解释为什么与美国人打招呼时说:“Haveyouhadlunch?”是不合适的,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再如,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那么学生可能就觉得与英国人见面打招呼就应该说:“It’srainingtoday,isn’tit?”而实际上,英国人在谈论天气时,总是包含人们对天气的评论。所以,打招呼时说“:It’srainingterri-blyhardtoday,isn’tit?”更为合适。这些例子,从语法的角度是无法解释的。必须结合跨文化交际知识来解释,才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途径
成功的教学改革必须从正确的教学目的出发。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交际。从跨文化传递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转变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让农村英语教师明确语法教学虽然重要,但它也只是为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打基础。只有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教学活动,增加有趣的教学内容,并以此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英语素质教育。
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功能的缺失
(一)课堂教学
现在的农村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仍习惯将语法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没有把外语的教学,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传递。从教学目标来看,记忆语法规则,记忆固定用法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从讲授方法来看,都是教师主讲的倾倒式传授,学生只能是记笔记和背诵;从课堂练习的形式来看,都是仿照课本内容做固定模式的对话练习,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学生仍然是依靠记忆在对话,而不是考虑交际语境在对话,书面练习几乎都是练习册讲解,没有交际的训练。在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只能将语言看做一系列的符号,不能将学到的语言与交际联系起来。课堂的对话教学内容都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呆板的,学生只会做对话,但不会交际。在现实中,虽然学过几年英语,但学生该说英语的时候却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学生背诵的课文只像背台词,这样的教学没有体现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学习到有关英美文化的知识和跨文化知识,这种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课堂几乎是他们接触英语的场所。因此,充分利用课堂传递跨文化知识,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搜集相关文化信息,融入课堂讲解。抛弃逐字逐句翻译的讲课模式,给学生呈现语境教学和启发式交际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的使用。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对话中的角色在该语境下应当说什么,应当怎样交际,这样的交际与中国文化中的交际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学习的是如何利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而不是站在语境之外观看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则。
(二)课后作业
农村中学英语作业基本上是背单词、课文和做练习册,没有给学生提供练习语言的机会,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交际,所以练习语言的方式必然也是模拟交际,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一定需要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因此,英语课的作业,不应当只局限于死记硬背的记忆和类似文字游戏的语法练习册。应当采取措施,让学生在课后练习语言的交际和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自主学习与积累。虽然农村学生的学习资料较城市学生少,但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安排几个学生一起完成一个选题的口语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给予点评,这样的开放式作业,能够实现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体会到文化的差异,体验到语言的实用性。这对农村的中学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尽量为教师提供读书、上网、交流及培训的条件和机会,教师也应当积极主动地钻研如何将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交际功能不断提升。
(三)考核方式
从农村中学英语的考核方式来看,题目过多地关注了语法规则的考查,对文化和交际的考查几乎没有,英语的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没有安排在考核范围内的知识,学生不会重视。因此,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必须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考核内容之一,这样教师才会重视,学生才会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口语考试和书面考试,在口语考试中,可以设定若干选题,由学生抽签选择。让学生在某设定语境下分别进行与教师会话和学生之间自编对话,以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是否顺利。与教师对话考查学生的随机交际能力,学生之间的自编对话考查学生对该语境的理解及在该语境下语言的使用,在书面考试中,可以给出不完整的对话让学生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语句填空,也可以给出交际对话,让学改错或加以评论等。在考试中增加这类考查内容,一定会提高学生对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正学习英语的目的,改进学习英语的方法。
三、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教学改革必定是从教师做起。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的调整,亦或是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对农村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必须先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培养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实现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前提。只有教师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文化敏感性,才能在教学中把握文化信息,捕捉文化差异,合理设置交际语境和场景,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丰富教师的跨文化知识
教师的跨文化知识的储备是课堂跨文化知识讲解的基础保障。因此,农村中学应当尽力解决教学资源缺乏的重大问题,创造条件让教师有充足的资料可以查阅。作为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的积累是无条件的。教师自身应当积极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如定期到市区的书店购买图书,经常利用手机、互联网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等。多看英文原声电影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英文电影体现英语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看英文电影时,只有时刻保持着对异文化的敏感,才能够及时抓住文化差异的讯息。要不断地针对捕捉到的文化差异进行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解。经过长期的积累,会有非常大的收获。跨文化知识储备越多,对英语教材中出现的跨文化信号越敏感,越能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发挥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功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把握和发挥实现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功能的方法和策略,并不断针对教学现状作出相应调整。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抓住教材中的跨文化信息,教师能够掌握何时应当展开,何时可以安排学生活动以及怎样安排学生活动。教师的熏陶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对异国语言的差异与美的展现,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农村英语教师来说,应当多找机会参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多与城市中学英语教师以及外教交流。多读书、多看英语电影、英语节目,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从电影中、文艺作品中体会不同的文化、体会语言的使用。多参加英语角活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运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总之,农村中学应当重视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功能。把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深刻剖析农村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原因,从根本上改进教学。只有意识到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端和劣势,才能体会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为农村英语教师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农村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任务。
作者:尚艳辉 罗明江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农村文化论文:农村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文化阵地名存实亡
乡镇文化站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依托和前沿,而且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和纽带,在继承文化成果、教育娱乐群众、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乡镇文化站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作用难发挥。各乡镇对文化站的财力投入微乎其微,中央关于“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1%”的规定难以落实,造成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二是活动场所被挤占,活动难开展。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独立办公场所,与其他站所联合办公,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基本成了仓库或其他办公室。三是基础设施简陋陈旧,阵地难巩固。由于活动经费投入不足,致使文化设施长期得不到维护和更新,没有文艺演出队伍,没有开展活动必须的器材,文化站基本成为“空壳”,名存实亡。
(二)文化队伍管理松散
文化队伍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一是管理人员短缺。许多乡镇文化站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常兼职乡党委或政府的其他职务,或者文化站工作人员非体制内人员,没有编制,其工作积极性势必不高,责任心不强。由于不是专门人才,一般很少举办文体活动,即使举办活动其形式往往单一枯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形成制度化。二是农村文艺人才不多,力量薄弱。由于经济、教育、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限制,农村有文艺特长的人才较少,专业文娱队伍更是匮乏。乡里村里组织的文体活动多数属于自娱自乐性质,其艺术性、观赏性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和影响力。
(三)文化活动少之又少
近年来,尽管每年各级政府都会组织“送戏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法律下乡”等活动,但活动的场次有限,难以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健康活动和陈规陋习在一些村镇仍然存在。早在2012年,我国就将“加快城镇化建设”列入了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概念,未来的城镇化更将成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而单纯从经济建设的层面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就真的会把农民变成市民了吗?他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方式、相对落后的生活习惯、单调枯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相对较低的道德标准会适应新形势下的文明标尺,与城市大环境水乳交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有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融入都市,生活习惯乃至行为准则真正进入文明行列,才会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城镇化。这就不仅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生活社区,更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民实施积极的精神层面的引导和带动,从而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拉近农民与城镇的距离。
二、双城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
2012年,双城市新兴镇着手撤村并屯,陆续建设农民新居。其中,新兴镇新民村建设的五龙源社区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为传播平台,在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尝试,率先创建了一个综合管理模式———“五龙源模式”,为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的文化传播打造了一个样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开启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新生活、新家园、新风尚”的“三新”进程。
(一)宣讲思想道德文化
住进五龙源社区的居民大多都是新民村当地村民,搬进楼房以后,很多旧有的生活习惯例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随意摘花、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电梯内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与崭新的居住环境格格不入。文化具有约束和规范行为和调控特定秩序的功能,行为上的文明也直接推动思想观念上的进步。为了帮助村民推进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五龙源社区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社区内开设道德文化大讲堂,加强农民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理解与认知,广泛开展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百善孝为先等道德文化教育。同时,社区还重点传播一些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降低违法犯罪率,传递社会正能量。宣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除了办板报、开座谈会、听报告会、观看教育专题片之外,社区内的农民还自编自演了以宣讲道德传统为内容的文艺演出,组织开展了义务劳动、十佳优美小区评比、身边好人好事评比、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效果显著。与此同时,社区还举办了生日祝福活动,当小区住户家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时,小区院内的LED屏幕上会出现祝福标语,并播放生日歌,这些活动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情谊,而且也为居民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五龙源社区立足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会举办各类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元宵灯展、中秋赛诗、端午画展等。为了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传播力度,每逢春节,社区还专门邀请省内书画名家送文化进社区,现场书写对联儿、字画,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一句句吉祥如意的祝福,让老百姓欢喜不已。社区居民们都说:“这样的春联不但年味足,也更有文化气儿。”除此之外,社区还专门建造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将社区内外的戏曲文艺爱好者汇聚一堂,免费提供场地、乐器等设施,大家在这里吹拉弹唱,才艺比拼,很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如三弦、大鼓书等都在这里得到展示和传承。如今,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面貌改善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过去打麻将、看小牌的陈规陋习,选择唱歌跳舞、读书阅报、写字下棋等健康而又有意义的休闲方式。他们也带动了周围村子的村民,大家纷纷主动加入到“人文社区”的文化活动行列当中,农村文化活动的作用日益凸显。
(三)推广先进文化
当下,许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将土地流转给大型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也有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进入合作社打工,这种“离土不离家”的务工方式得到很多农民拥护。为了提升这一群体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技术能力,社区每个月都会专门从县、市聘请科学技术人员,开设科技大讲坛,传播近期、最、最贴近群众生活的相关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社区还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其教学重点培训对象是家庭剩余劳动力。通过远程培训,他们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创业的积极性,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能。与此同时,社区还针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开设文明讲堂,这不仅有效地抵制了封建迷信之风,而且培养了广大农民爱动脑、勤思考、大讨论的良好习惯,在转变家庭教育方式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创办多彩文化生活
在建设“农村文化社区”理念的引导和带领下,村民们的思想意识更新了,生活习惯改善了,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了。为了帮助更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单身群体拓宽沟通渠道,五龙源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文化节”,吸引了五里八村的乡村青年积极参与。一时间,公安、医疗、空军部队、教育、金融等多个系统青年以及自由创业者加入到相亲活动中,上万人报名,场面热闹非凡。此外,社区还探索了很多特殊节日,比如“社区电影节”、“社区艺术节”、“社区环保日”等等,住在社区里的农民整天忙个不停,尽情享受多姿多彩的新生活。
三、双城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五龙源社区打造的农村新型文化传播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身体进城了,精神没进城”的农村文化建设难问题,更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可行性参考。分析推广“农村文化社区”的时代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营造氛围,激发了农民活力
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大多数农村乡镇文化阵地萎缩、文体活动贫乏、文化传播受阻的状态下,“农村文化社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的互动,充分激发出农民的热情活力和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自发地融入其中,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变“文化输血”为“文化造血”,较大限度地挖掘农民潜力,培养其主人翁意识。这种传播方式从扩大传播效果上说更具有优势。
(二)拓展传承,培养了文化能人
很多传承剪纸、书画、编织技艺的民间手艺人、东北二人转、皮影戏或其他民间曲艺爱好者和传承者,在农村地区都十分活跃,这些民间文化传播者更是农村传统民族文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他们的手艺、技艺更需要传承和保护。“农村文化社区”大力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注重培养文化能人。这些民间文化的传播者在这里得到尊重,在他们的引导和带领下,村民自发地投身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创作出更多反映农村新面貌、贴近群众新生活、适合大众新口味的文艺作品。“农村文化社区”还通过组织民间传统文化大课堂活动,拓展民间传统文化,培养了年轻的文艺骨干,打造了一支传承有序、资源丰富的队伍。
(三)科教兴民,繁荣了地方经济
新时期,先进文化更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跃文艺生产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靠农民掌握科技、改变生产方式来完成。只有较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村文化社区”的成功运行,开启了农民知公德、懂法律,爱传统、重先进,懂文化、信科学的生活新篇章,充分保障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向城市过渡并与之相融合的各项基本权益,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这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还打造了良性秩序和稳定环境,凝聚了重要力量。
(四)共建文明,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如果说,农民集中居住让农民的生活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从零散走向集中,是一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变革,那么在农村打造“人文社区”,更会让农民们的生活从相对落后走向文明,接受现代转型和改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区社会安定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际上,传播农村文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造就具有先进文化理念的新型现代化农民,进而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这与当前我国很多市、乡、村几级基层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倡导的“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这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总之,由单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到塑造适应时展的新型农民,双城市的做法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南。这种加快农村文明建设进程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晓梅 王旭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农村文化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论文
一、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及时,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较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较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障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24小时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及时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及时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在我国广大农村,老人们多固守“养儿防老”的观念。农村群众对社会保险机构的养老保险缺乏认识和了解,更不会有购买养老保险的意识。所以,政府应大力宣传社会养老保险产品,并在广大农村逐步推进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同时要加强立法工作,使新农村的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以消除村民对养老保险的疑虑,解决好制约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
作者:李芳 韩艳 单位:衢州学院社科部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
农村文化论文:农村廉政文化论文
一、福清市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重融入抓载体,着力在构筑平台上下功夫。
注重发挥各种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不断开辟和创新廉政文化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
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立农村廉政文化专栏,适时宣传廉政文化的知识、信息,同时利用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前播放廉政格言警句或廉政漫画等幻灯片,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2)借助“农家书屋”平台推动廉政文化传播。
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为农家书屋配购书籍时,把有关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书籍配送到“农家书屋”,在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4年重点对32家农家书屋进行规范提升,促进了城乡廉政文化建设。
(3)依托共享工程提升廉政文化宣传深度。
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增加道德廉政文化在资源库中的比重,推出了《廉政文化》专题资源库,设置了廉政漫画、廉政故事、惩腐案件、廉政文学、廉政作风教育影片、廉政作风教育戏剧等讲座。
(4)通过免费开放途径创新廉政文化形式。
以市图书馆和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在图书馆、博物馆组织举办廉政图片展览,有效发挥一线阵地廉政教育作用。
2.重特色抓亮点,着力在活动兴廉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区域特色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寻找区域特色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使区域特色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廉政文化,更加有效地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廉政文艺作品创作展览。
精心组织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大型展出活动,将书画艺术与廉政文化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配合市委政法委、市纪委举办以咏廉倡廉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以高雅的艺术形式陶冶干部群众的廉政情操。这些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从各种感官中感染着人们,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爱廉、敬廉、崇廉、尚廉”,使廉政文化进一步扎根社会、扎根群众,形成一种时代风尚。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文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惠民乐万家”文艺巡演等系列活动,对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基层文化基地示范建设,通过组织举办民间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形式,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廉政文化从机关的“深宅大院”迈向社会的“广阔天地”。
(3)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戏曲、说唱、相声、快板、小品以及对联、书画等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吸引基层群众参与,增强市民廉洁观念。
二、深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的对策思考
坚持把倡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工作放在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安排,寻找推动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持续有力地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廉政理念教育人、先进文化熏陶人、良好氛围感染人,在内容上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方法上要注重把握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在过程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1.要积极作为。
充分发挥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廉政文艺作品,使群众在艺术中受到廉政文化教育。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宣传廉政文化思想,使人们真正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2.要完善机制。
建立责任机制,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机地融入业务工作,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坚持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建立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以文养文、市场化运作等途径获取资金,为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经费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及时总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表彰和推广,从而激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3.要注重创新。
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注重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切实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努力做到廉政文化可听,让人听后犹感“余音绕梁”;可看,让人看后赏心悦目;可记,能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弥而不去;可学,能借鉴和推广;可思,让人回味深远,引发启迪共鸣。
作者:黄文喜 单位:福清市社会文化服务中心
农村文化论文:新时期农村基层群众文化论文
一、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当前,还有很多农村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基层文化部门形同虚设,文化活动以及文化形式比较少,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实也不到位。文化建设不能像经济建设一样立即就看到成效和收益,所以很多农村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2、文化设施落后
由于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所以农村的文化配套设备也就比较差,农村的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器材比较缺乏,也使得文化活动单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硬件设备缺少,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为难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监管不到位
在我国很多农村都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由于不重视文化建设,所以在文化监管方面也就能力不足。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正规的文化组织机构,文化活动的开展由农民自己决定,这就导致一些三俗文化在农村盛行,而且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也比较落后,很容易受到这些三俗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出现偏差,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薄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员少、素质低
由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受重视,所以文化工作人员也比较匮乏,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艺术能力比较差,还有很多是业余水平,很难满足新时期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由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差,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也比较差,严重制约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新时期,要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必须提高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明确其对农民素质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配套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场所,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强化人才投入,使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2、保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新时期,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当前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各种不良风气也在逐渐传播和扩散,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品质的精神文化活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管,坚决抵制低俗、腐朽、迷信的文化思想和活动,强化积极健康的文化形式,引导农民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袭。
3、强化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所以应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强化文化部门的建设,并在其中选择的、熟悉农村情况的高素质文化人才投身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指导和帮助农民进行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在当地农民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有文化影响力的领头人,带领农民一起进行基层众文化建设。此外,强化农村文化教育,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引进新鲜的血液,加强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从而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顺利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4、创新文化内容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必须保障文化成果由所有农民共享,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化特色,增加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活动,使全体农民都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传统的农村戏曲、秧歌、舞蹈等表演外,还可以增加农民运动会、农业知识竞赛、农村文化建设演讲比赛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强邻里之间的和谐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新农村。
5、树立农村文化品牌
在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特色,打造富有农村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农村明星,大衣哥朱之文、阿宝、小沈阳等,还有许多出色的农村表演团队。他们表现出了农村文化的真实和情感,并融入了全新的元素和特色,使农村文化更加广泛的受到重视,所以应努力挖掘农村文化的新力量,实现农村文化建设。
三、结束语
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由政府、社会、农民等共同努力,使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更好的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作者:张向东 单位:新疆哈密市南湖乡文化广播站
农村文化论文:沙地文化引领下农村德育论文
一、国内外以文化引领行动德育的趋势分析
文化引领德育,就是要利用有效的文化资源,借助先进文化的导向功能,唤醒学生主体道德成长的主观能动性;用文化浸润德育,让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心灵的滋养;以文化引领学生品德成长,达成“文化润德”的育人目的。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行动德育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建设和弘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价值观,弘扬东方文化,在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我国国内近年来以文化引领德育的课题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苏州等地学校有“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的研究”、“丝绸文化背景下培养少先队员创新精神的研究”等课题活动;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以学校文化引领,推出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州自古传承着骆驼与丝绸文明,该校弘扬“骆驼精神”,旨在弘扬湖州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用骆驼般的健壮体格、生活习性和内在品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效果都很好。借鉴其他地方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我校以沙地文化为背景,借助沙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行动德育的实践研究。用质朴的地方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必将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沙地文化引领行动德育的课题研究的动因
沙地文化是一个很专业又很具区域特色的群体文化现象。在大自然的时序变迁中,江海明珠启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沙地文化,集中体现了启东人民“围涂、垦牧、包容、汇通、创新”的沙地精神。学校以沙地文化为引领,一是考虑与地域文化相契合,勤劳质朴的沙地人开垦围涂,传承了特有的地方特色文化沙地文化;二是考虑与学生的实际相契合,中职学生基础弱起点低,就业与创业都需要学生具有脚踏实地、刻苦耐劳、敦厚诚信、坚忍不拔、负重奋进的拓荒精神;三是考虑与学校教职员工多年来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为学校改革发展与创新创业传统相契合。沙地文化引领下职业中学行动德育的课题研究,一方面让学生立足于沙地人的具体生活,融入沙地,探究实践,体验沙地文化的魅力,感受沙地文化的熏陶,积极自主地理解生活、锻炼心智,感悟生活、体验成长,提升人文素养。在整个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于行动德育的研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行动德育中,通过沙地民俗及江海文化的濡染,在其童年生活记忆中烙上家乡印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传承的家乡文化,最终达到弘扬我们沙地的沙子精神、垦牧精神、滨海精神、创新精神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使我们的老师也受到沙地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德育修养,更能使老师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以坚忍不拔的沙地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把沙地文化中的垦牧精神、创新精神融入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三、沙地文化引领行动德育的课题研究的反思
本课题摒弃了传统空洞的道德说教,实施了“做中学”的德育策略,通过具体的德育行动实施,实践了德育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实践了一种“让行动发生”的德育。学校首先开展的“培养绅士淑女,打造学生品牌”的活动,提升了亲和力,在“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正确引导、媒体的宣传报道、社会的良好反响,让学生面貌和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在“培养绅士淑女”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打造“魅力中职生”活动。不仅要教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发展个性,参加合唱队、舞蹈团、运动队、各类社团等各项中心活动。去年学校举办的“魅力中职生”大赛,向家长、企业、社会等展现了“魅力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才华。文化引领德育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上的人本管理,通过建立灌输了文化因子的德育模式,使学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用文化引领德育,解决教育的困惑与茫然,从而塑造出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操守的人才,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及德育工作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它增强了我们进行农村职中德育教育的新经验,填补了我们农村职业中学行动德育研究的空白,对农村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师生共同提高德育素养,提高德育教育综合实效,摸索出一条对农村职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渠道。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同类职业学校有很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为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蓝本,提升了职校内涵,建立了文化因子的中职德育模式,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创建。业已开展的德育活动证明了文化引领德育的实践之路是行之有效的,今后逐步开展的体验教育活动和传统的德育教育活动也必将有力地开创我校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施裕平 单位: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农村文化论文: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化论文
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
当今我国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该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构建了农村培养群众文化的氛围,突出了群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将农村群众文化提升到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多方扶持和注入资金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于全国各地搭建无数培育农村群众文化的新地标。在这一新地标的建设中,中华民族的群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并不断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二、农村文化礼堂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1.农村文化礼堂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石
农村文化礼堂推动群众文化深入迈进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农村群众长期居住在农村,其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统一管理和建设。文化礼堂在农村的设立就奠定了群众文化培养的契机,让广大群众有了文化交流的场所,有了提升自我文化底蕴的空间。农村文化礼堂让群众有了归属感,多方位建设农村文化礼堂能够让群众文化形成聚集,向群众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满足了群众文化的多方需求,陶冶了大众的情操,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乡村百姓浓郁文化的乐土。
2.农村文化礼堂始终将农民群众文化作为主体
农村文化礼堂面对的农民群众,它涵盖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多重文化活动方式,诸如:图书吧、表演场、书画室、棋牌室、播映场、科普讲座、养生讲座等。这些方式的实施主体是农民群众,所以农村文化礼堂始终是农民群众文化的家园,它随时为农村群众开放,以农民群众熟悉的方式,让群众对农村文化喜闻乐道。农村文化礼堂培养本土文化气息,深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将地域文化活态呈现,增强了农村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因为农村文化礼堂扎根我国各个乡镇、村,村民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普遍群体,文化资源的汇集也来源于群众传承与创新,所以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农民群众文化精神富有,打造他们共有文化家园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是百姓叫好的免费大餐。农民群众文化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密切相关,农村文化礼堂促进多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吸引众多村民参与,让他们在文化活动中得到放松和精神享受。而这种以群众文化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3.农村文化礼堂对群众文化的引导作用
文化礼堂建设是农村群众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活动引领农民精神追求的方向,正确的文化引导是培育农村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导向。当今,一些通过农村文化礼堂展现的群众文化活动已经上升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在农村广泛建设文化礼堂,深度挖掘、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礼仪多重形式,实现对群众文化的熏陶,以具体化的文化活动实现推动与创造性转化、发展,势必引导农村群众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掀起农村文化的新风潮。
4.农村文化礼堂是群众文化的有益平台
伴随农村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精神追求更为迫切,一些农村传统思想带动的空虚寄托:如信奉寺庙、宣扬迷信等现象抬头,在农村群众文化中呈现优劣并存之势,一些不良文化滋生,有益文化急需传播平台助长,以消除不良文化,倡导有益的群众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一个积极向上,有益村民身心健康的平台。这个平台之上的表演者就是农民本身,群众文化中的“忠、孝、仁、礼”成为文化礼堂的主题,在农村文化礼堂展示农村村民新形象、新文化,传递新知识、新思想,让具有现代文明的有益文化在农村文化礼堂得以传播,势必让不良文化无法立足。
三、农村文化礼堂凝聚群众文化,促其长足发展
“百川入海”用来形容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凝聚不为过,农村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不同形式农村群众文化的汇聚性“文化地标”。我国地方管理部门正多方联动,合力规划、建设有品位、有特色的标志性农村文化礼堂,设置文化礼堂传承文化的功能,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的设施配套,严格按照“村级文化综合体”的概念打造文化礼堂,突出农村文化礼堂的整体感、集中性,促进群众文化的扩散与长足发展。农村文化礼堂的大力建设,是“提升群众文化、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兴农”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巩固群众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大举措。农村文化礼堂给群众文化注入了活力,让群众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道德内涵,树立了农村群众文化的全新品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和联合化,都能够发挥较好的推动作用,促进群众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实现群众文化的跨区域服务联动。
作者:来妍 单位:江山市峡口镇政府
农村文化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论文
一、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群众文化的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乡土文化的社会认知度,部分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且将其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文明,并在农村这块净土上继续繁衍,但是却没有形成社会价值,也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在农村开展群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还可以将隐藏于民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挖掘出来,从而实现继续传承的目的。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通常是以娱乐休闲的方式展开的,虽然其中饱含着浓烈的乡土气息,但是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感。农村群众文化在分类上,因其功能性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源于农村生活的艺术、以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服务、加强农民健身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促进农村科学化发展的文化科学,其中文学艺术是具有感染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各种形象的塑造都源于农村的日常生活,经过了艺术加工后,就形成了本土的特色艺术。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真实感染力的故事情节,看似发生在身边,但是经过了艺术升华后,就会让农民产生文化认同感。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建立卫生室、文化室、老年活动室、购物中心及体育活动场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村风民风明显好转。而且,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我国的群众文化基础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完善相承的。进入21世纪之后,群众文化的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实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的理论宝库。群众文化,是指除了人们的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首先,要提高对农村文化教育的重视。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要改变已有观念。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在群众文化建设上可以组织农民群众自演自唱他们喜爱的地方戏曲,组织农民集体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其次,农村的文化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保持发展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文化建设的形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开展不同程度的文化建设活动。再次,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工作待遇和服务意识。目前,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而且,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所以,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就要强化文化队伍建设。,在管理上要实现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方式科学。农村的文化管理还处于盲区,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
三、结语
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保留地,并且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保护价值。目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不仅使自己的差异化被同化,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也被忽视甚至遗忘。现今的新农村建设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很好地解决,地方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政府鼓励和各级领导重视的,不然可能会造成部分地方文化被时代遗忘,被历史淡化。发展群众文化不仅包括地方文化的传承,还包括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知识可以使人建立更加科学的观念,有利于构建和谐新农村。群众性文化的管理在宣传上要建立文化宣传队伍、疏通宣传渠道、掌握宣传技巧、抓好宣传效果的评估。群众性科普活动要通过文艺载体进行管理、培养大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摆脱愚昧、提高文明程度是根本任务。民间文艺活动要依靠社会管理的方式管理、引导民间文化活动由非组织型向有组织型转化、加强民间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抢救和改造工作。
作者:毛红丹 单位:白城市群众艺术馆
农村文化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论文
一、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适应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人口分布广、居住分散
为了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许多学生选择了寄宿制学校。2006年全国中小学共有寄宿学生近3000万,其中,西部地区小学寄宿学生占10%,中西部地区初中寄宿学生都在40%以上,农村地区寄宿学生比例更高,西部农村寄宿学生比例达到52%,其中,西藏、广西、云南的比例超过70%。事实上,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布局稀疏,大多数学生选择寄宿。
(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仍然巨大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家庭关爱与社会关注的缺失是留守儿童的共同问题。重视并正确对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问题,不仅关乎农村儿童的美好未来,更关乎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以及我们整个国家的进步。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儿童来说,寄宿制学校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研究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必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方面,寄宿制学校有明显的优势。为改善青少年生长环境,促进其积极发展,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最合适的选择,但前提是要办好的寄宿制学校,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解决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教育均衡、有效发展,拉近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校园文化适应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学生的人生关键期,尤其是寄宿在学校的学生,他们是这个阶段孩子中特殊的群体,处于“心理断乳期”,心智与人格都尚不够健全、缺乏基本的自主生活能力,在进入寝室集体生活后,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学校适应问题,尤其是在生活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适应问题,在农村寄宿学校中的学生此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校园文化适应与否,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类型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的职责,也承担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寄宿校园文化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从适应的角度剖析学生的学校文化适应,包括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一)积极适应
所谓积极适应是指,在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依据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以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积极适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寄宿制学校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积极适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都能获得身心的发展。
(二)消极适应
所谓消极适应是指,学生无法自身环境的变化或是适应程度相对消极。消极适应包括两种状态:一是适应不足,即学生始终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过程及结果;二是适应过度,即个体丧失主体性,毫无主见地全盘接受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结果。无论是适应不足还是适应过度,都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寄宿制学校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学生的积极适应能力,不仅关乎“现在”,更关乎其“未来”。促进学生的积极适应,使个体在不适应中保持积极进取的过程与状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是一种宝贵的人格,更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生活状态。“教是为了不教”,成功的教育应使师生双方都处于积极适应的状态,学生建构自己的主体性,教师建构自己的主导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向积极的适应。
三、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对策
(一)强化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圣地,也是学生生活和娱乐的场所,为提高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丰富其课外活动,为其营造一个温馨、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至关重要。良好温馨的校园文化与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寄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校的建设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养成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高尚情操的形成,强化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对于学生文化的养成适应更为关键。
(二)重视生活教师队伍建设
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极其重视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岗位训练,提升寄宿制学校教师职业素养。要想有效提高寄宿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大势所趋。生活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学生家长的角色,充分地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温馨、快乐、积极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是寄宿制学生积极适应校园文化生活的关键所在。因此,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专业的生活教师,在配备专业教师的同时,更应不断地加强生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专业素质。给予生活教师与任课教师同等待遇,享受同等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发挥生活教师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中积极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增强学生的自我适应意识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较高级的技巧和艺术”。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不仅要依靠教师的帮助与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使自己在寄宿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主动状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积极应对寄宿生活的不断变化,勇于迎接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者。自我适应的重要部分是主动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谐、融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感,提供同伴的情感支撑,弱化生活与学习中不安与焦躁的消极情绪。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儿童是一种压力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本身和相伴随的缺乏社会支持使得儿童在面临其他生活压力时更加脆弱。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在寄宿生活中,积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更能在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密切关联的问题。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适应的策略等内容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农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立国 杨梅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农村文化论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传统文化论文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表现
1.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都推行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收效甚微,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沦为“零碎或失效”。首先,进校园的传统文化内容常常是能够“技术化、程式化”的农村传统文化“大拼盘”,最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练、双语教学或各类民族文化知识文本阅读”等。虽不能说这些活动无意义或价值,但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定位于此无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学只得传统文化之“形”而遗其“神”,因为传统文化之“神”必须得在“活”的文化环境中“浸入”学生的“大脑”,化为其思维或行动的自然、自觉,而非单一的记忆或训练之“获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濡化”过程。其次,与“拼盘式”的教育内容对应的是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化或应景性”,许多情况下农村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为了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开设的,并非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选择,其结果是农村学校、教师或学生都应付式地来完成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将其当成一种“娱乐或消遣”活动,而缺乏精心组织设计或连续性的贯彻实施。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培养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碎片化”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优势。
2.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
毋庸讳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社会发展质量“水涨船高”,相反却存在着众多社会矛盾问题。其中之一即为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破坏,如农村传统人生观或节日礼俗、语言、建筑、服饰、音乐歌舞及传统民间组织等不断受到“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而“消逝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缩减、异化”以至消失,而这种趋势往往一方面使农村社会成员以“文化旅游增收”为“旗帜”而对农村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地“拆卸包装”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则存在着一种“敌视”的态度,将传统文化当做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踢开”,视物质现代化的生活为价值圭臬。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熏陶”过程日益降低,他们或者过着“半吊子”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远离其精神,或者不断被充满物欲的现代化价值所裹挟。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意味着一种“活”的潜移默化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认同的教育形式不复存在,代之以深受外来植入式“主流文化”价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为代价。
3.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化”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的“染缸”,农村家庭村落生活则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设计者,以农村家庭和村落成人为主体成员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生活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观察、参与、体验、模仿的对象和时空环境,而传统文化生活内容、方式对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产生作用离不开成人榜样的教导和指引。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处于“割裂化”状态,一方面为了增进家庭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而使得农村村落的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双方经受着“骨肉亲情分离”的“煎熬”,此外还带来了承担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础单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断裂,因为在作为家庭文化生活组织者或核心的青壮年缺位下,许多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被“简化”。另一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公共生活逐渐远离了村落,被当下一个个家庭为了“盖房、购车”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员互动、互助、互爱的温情乡村“集体生活”不复存在,农村社会生活不断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内敛保守”而无“开放性或交往性”。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社会人员、生产结构的变化冲击了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加以“维护”,农村中小学生不断疏远于宁静、亲和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被所谓的“攀比、名利”的现代生活所捆绑。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现为孕育其传统文化价值或精神生长的教育时空环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困境的产生、存在及延续呢?
1.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学校教育持有“复制城市教育”的评价,也即认为农村学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应试升学”的道路,而这背后无疑与“学历化”社会不无关系。因为学生只有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农村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于让学生获得一个升学的“好分数”,其主旨不是为了培养完整人的生命质量提升,而是一个客观的目标“分数”。当然,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内容主要集中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的部分学科知识上,为了让学生获得“较高的分数”学校往往运用“题海战术”的强化训练方法和“封闭式”管理,而与考试分数提升无关的学生“身体健康、情感交流、社会体验”等内容都被学校“拒之门外”。可以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物质性”日益强化,因为农村社会成员对“品质教育”需求不断增强,并坚定持有只有进“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价值信念。而在其观念中所谓“品质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点的“升学率”,于是农村中小学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而更加强化学校的“分数门面”。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陷入“目中无人”的状态,学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为“物”,与学生生命相关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剥夺”和“抽离”,学校和学生都被异化为“干瘪”的“数字僵尸”。因此,虽然农村学校存在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往往被置于“墙上”课程表里的“装饰”,即使间断性地被学校所开展也是出于一种“任务完成”,而且时常被“升学考试课程”所挤占。
2.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性”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化意味着外显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及活动的缩减,那么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后继无人”将终致农村传统文化的“覆灭”。因为文化的灵魂深藏于人的价值思维中,人们“无心”再过一种“传统文化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情坚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则农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农村社会成员心理形成“冰火两重天”之态,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将不断被挤压而淡出农村社会时空环境。当然,这不是说当下农村传统文化已“奄奄一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由于农村社会成员“权力地位”转换之后,以往作为农村传统文化主体的老年人虽然“忧心”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但其社会角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变为留守儿童或中小学生的“保姆”,以及其对农村社会和家庭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而导致他们“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们不再是过去村落和家庭事务处理的“”,他们“无社会和经济实力”去组织并号召后辈“中青年人”过一种有“传统文化”的生活,这就意味着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势必被强势的得到“中青年人”认可的“现代物质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辈人的离世而产生农村社会熟悉或继承农村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少的状况,则危及整个农村传统文化生境的存续问题,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农村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重大而深远。
3.农村社会核心价值的“失序性”
农村社会成员生活中延续的“精神”或“信仰”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与社会(人)关系中的“亲仁善邻和以和为贵”、人与自我关系中的“平和坚毅”等,而这些恰恰与当下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诚信、友善、和谐”等。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农村社会成员只有建立起人人认可的基本价值信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表现出“诚信、敬业、友善”,并自觉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他们的生活才有了意义目标。可是,城镇化在不断将农村社会成员推向“现代化浪潮”的同时也“遮蔽”了人们的“心灵”,农村社会成员被“物欲”所役使而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变成了实现某一“实体目标”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核心价值是“失序”的,发展上表现出“人与物”的倒错现象,造成农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导向“分裂”。许多农村社会成员为了长久以来摆脱贫穷、拥有财富的梦想而争相离家出走、“骨肉分离”,一旦他们“踏出家门”就会用“三年五载”的时间来“累积或创造”财富,而这种举动一致被农村村落成员视为有“决心意志”而大加赞扬或模仿。当然不可否认农村社会成员进行如此生活行为选择是一种现实趋势使然,但这一现象如果变成一种连锁反应引致大部分农村社会成员或家庭以长期“隔离亲情”的代价来筑就“梦想”,使得农村社会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儿童数量不断扩张,那么农村社会成员、家庭虽增长了经济收入却因失去文化滋养而“迷失方向”或变得“外强中干”。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影响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维的,且不独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还包括了校外社会教育环境的参与作用。所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须采用系统性思维视野,而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方式来围堵“漏洞”,理应通过“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设进行标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观
农村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让农村中小学生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知识内容和主流价值乃其理所当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为代价,否则农村学校教育就成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杀摇篮。而要改变这一状况,让农村学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应将培养和谐健全的农村中小学生视为使命,为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质”,而非把农村学校变为个别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桥梁而“淹没”了大部分学生。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状况呢?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发展的内在促进作用,从招生、考核、评价等方面凸显农村学校教育的“人本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能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激情在学校中得以积极地培养和保护而非扼杀,并使其从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续生长而非被迫异化为割裂的“双重性格”。因此,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它关注农村中小学生文化认同自觉的培养,让他们在积极学习主流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同时,也能坚守自我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所以,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会就业、评价学生等应从“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中摆脱出来,让学校教育变为培养人的自主独立和身心和谐而非改变人命运的场域。而社会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正气、公正、宽容的环境来施展个性或才能。
2.凸显农村文化个性,建构农村学校和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
农村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农村社会成员在与周遭环境互动适应、调节基础上形成的稳定反应系统,包括外显的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组织、歌舞音乐、节日习俗等,以及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濡化而成的内隐的价值思维和心理活动。可以说,农村传统文化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殊异而逐渐建立起了不同的社会生活系统,也即农村文化是“个性化”的,这是其自然和历史属性的体现。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现代化”,需要在城镇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个性或精神”,这需要依靠两方面的统一协调。首先,农村学校教育必须要树立起“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引导、校本教材的编写、文化生活的实践参与等方式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情怀,让其成为一个有“文化血脉”的生命个体,而非“无根”的“漂浮者”。其次,学校之外的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资源,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中小学生在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的传统文化事项活动中形成价值和心理思维的趋同。因此,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文化个性的生成,农村学校、社会、家庭要在意识上自觉地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保护,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的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的互补机制,发挥它们对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精神孕育生长的统一作用。
3.加强社会成员启蒙,形成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系统
农村中小学生虽然有着“学生”的称谓和角色,但他们依然是一个社会人,影响他成长的社会主体绝非是仅为学校的教师,然而不少农村父母或社会成员理所当然地认为学校、老师是学生最为理想的学习“场所和对象”,而忽略了学生成长中所需要的“人类的学习”是一种交往式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内化过程。如果生活里中小学生不断地受到社会主体不良榜样的错误诱导,那么他们价值意识、思维心理则会“良莠并杂地社会化”。所以,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得以积极进行,有必要对农村社会成员进行“启蒙”,如同《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有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坚信和自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诚信、友善作为自我行动的指南,在村落生活中贯彻自由、民主、法治的生产生活关系,农村中小学生才能通过与具有“正能量”的社会成员交往而获得发扬农村传统文化的积极引导力量。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有必要建立起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让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职业的农村社会成员都能获得相应的教育支持,从包括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在内的教育结构体系中受到“启蒙”。他们才能把教育当成生命的组成内容和存在方式,积极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和教育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使命。
作者:田夏彪 单位: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农村文化论文:新农村市场管理下文化建设论文
1农村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农村文化涉及面广阔,其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一般通过农村风貌、村民素质、乡土风情得以体现。一般来讲,农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同时,农村文化实则具体表现为农民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行为价值、处世态度、生活方式等,是农村人民精神状态的反应[1]。农村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以下四方面特征:①乡土性。乡土性表现出农村人民以村为居,以土为生的生活方式,其中又以家庭为单位,在村落之间形成交流、合作、认同、共创等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为煤价,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活动。②归属性。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农民群众在接受新文化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过程,但一但认定了某种文化思想,就会积极投入并融入自身生活。③直观性。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导致农民对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力只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之适应,发杂的文化难以接受,简单的文化乐于接受,呈现明显直观性。④季节性。农民以土地为主,土地以作物为主,因此农民的文化活动与中制作物季节有关,只有在农忙后的空闲时间,才能积极乐于接受新文化,体现其季节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定的地域风貌形成独特的农村文化,因此不同地域农民受其各自的地域风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都会导致农村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2当前新农村文化现状及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农村氛围,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并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但由于目前农村还处于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有必要认清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并从中找出问题。
2.1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与城市文化生活差异显著明显,而当地政府也存在着重城市而轻农村的发展理念。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域的农村文化差异拉大,体现在农村文化经费、文化设施、人才分配投入趋与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导致各地域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2.2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
我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站,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至今尚未实现。某些农村尽管有“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但利用率极其低下,名存实亡,体现不了建设当初的预期效应。由于文化设施的不完善及利用率小,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文化生活简单乏味。
2.3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善
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村文化市场冷清,某些乡镇无书店、放映厅。且由于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扭曲了正确价值观念,从事一些非法经营的文化活动,如宣传暴力、色情的书籍或音响制品,使农村很难享受到健康的文化饮食,与农民群众需要的正当文化娱乐生活相偏离。
2.4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保障与基础。现有农村人才队伍多是改革开放30年的老一辈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少数年轻的文化人才也缺乏专业培训,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低下,与现今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与之适应的文化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组织能力还相差甚远,从而导致文化市场人才缺位,影响文化建设发展的提升速度。
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上述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我们必须以有效措施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3.1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区、村、乡、镇的文化设施与文化场所,切实完善“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同时还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推广并加以利用,以使建成后不至于荒废,使整个文化设施能以相应的预期效应渗透于千家万户。
3.2利用农村资源规范文化市场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同量资本获取同量利润,这要求管理者和经营者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选准项目,锁定消费层,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演出团体,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在审批民营文化产业时要注意市场经济的缺陷,合理利用农村资源,避免农村文化供给与消费失衡、群众文化建设大起大落,促进农村文化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使农村经济在和谐文化中又快又好地发展。
3.3打造多元农村文化的活动
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有效提高人的文明素养,使自我身心得到长久的健康调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要广纳意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使他们远离低俗的牌桌、赌桌活动,参加丰富自身素质的高雅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参加”,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走进实际。同时,在开展文化活动当中,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医体的对口文化支援活动,建立活动的互联网,并根据当地农村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优势,开展当地具有浓郁风土人情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实践中,要注重将文化活动与乡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农民“读书工程”,支持农民自发成立群众性读书组织,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吸引企业购买图书等方式建设图书室,为乡镇图书室和村级图书室增添科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引导农民多读书,使农民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传统文化实行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格局,大力丰富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如在原有的传统文化上开展农民歌手大赛、红歌秧歌比赛、农民时装比赛、农民礼仪大赛等等,从而达到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修养,提升文化水平的目的。
3.4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农民是新农场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例如各族人民的节庆文化,在各自节日中举行的文化活动;二是大众的民俗文化,即能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并主动参加的节日类民俗、生产类民俗、生活类民俗、礼仪类民俗等;三是农村自然山水景致、地域风光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新建农业生态园区等,这些既是农民群众的生活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四是各地乡镇建立的企业文化、乡镇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渗透,为建设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理论基础,承担着建设村镇文化的重要责任。以上这些文化的相互衬托,必定能打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从而调动农民参加热情,形成乡、镇(区)、农家为一体的良性网络农村文化系统,让农民以自我喜乐的方式来深化发展文化活动。例如在兰州永登县苦水的“高高跷”社火。由于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当地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每年都主动倡议、筹划、组织、表演“高高跷”社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5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
农村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投入难以收到奏效。因此应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一方面组织城市各级文化机构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义务帮助,帮助培训人才及建立定点定是联系;另一方面引导企业与农村进行合作,鼓励企业与私人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渠道。
4结语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各面的帮助,农村政府只有发挥自己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因时设策就一定能建立起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论文: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文化论文
一、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在提高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
文化站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对广大人民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农村的主要文化传播单位,乡镇文化站成为了政府向农民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基地。
(二)乡镇文化站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基地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学习、遵守,在对农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乡镇文化站将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基地,乡镇文化站通过开展各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学习先进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中得到启发,在活动中加强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法制和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农民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讲法律的新思想。
(三)乡镇文化站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力军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重要的文化传播单位,其宗旨就是为广大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它以文化工作为基础,面相广大的基层群众,以各种文化服务设施和各种文化服务活动为方法,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文化素养,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化场所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人们自主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效率。
二、当前乡镇文化站面临的困难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虽然国家相当重视,但是很多地方的基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却普遍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乡镇文化站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在对基层领导的政绩考核中,乡镇文化站工作并没有列入考核范围。
(二)文化设施建设落后
当前,虽然国家对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任然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文化传播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创新。当前,很多地方乡镇文化站的活动形式任然沿用以往的唱歌、跳舞、秧歌队、鼓乐队的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参与者大多是都是老年人、尤其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这种单调的活动形式,面相群体的狭隘,都严重影响了文化站文化传播的效率。
(三)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乡镇文化站是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食粮供应点,作为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往往要担当多重角色:既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老师,又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文化服务的服务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必须具备各项从事文化业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不说是面面俱到,至少也要样样都懂,专精一门。但是,当前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乡镇文化站的应对策略
(一)领导要重视
乡镇文化站工作要想搞好,领导的真正重视是关键。要然领导真正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首先必须要让领导充分了解,建设好乡镇文化站的积极作用,让领导明白,办好乡镇文化站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可以为经济讲述搭桥铺路。其次,要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上级要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情况列如对基层领导政绩考核的范围,要将之作为基层领导的考核、提拔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增强基层领导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视。
(二)要加大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本身并没有经济效益存在,要想做好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开展好各种文化活动,就必须由各级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各乡镇领导需要将文化站活动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文化站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优化队伍结构
由于文化站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特殊,一般的培训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要想解决文化站内人员欠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从源头出发,优化队伍结构,杜绝随意占用编制和挪用编制的现象发生,通过各种招聘平台,吸引在文艺方面有特长的人才。
(四)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已不再是问题,人们都文化的需求也就不断提高,原有的文化站文化传播模式已不再适应人们的需要,文化站员工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站工作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文化站员工,首先需要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近期、最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其次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要参加各种关于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小结
乡镇文化站是政府派往农村的文化传播信使,对于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时非常有必要的,广大基层领导和文化站工作者,要积极把握时机,借国家新农村建设这一东风,表决心、下功夫,积极搞好乡镇文化站建设。
农村文化论文: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论文
1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社会与领导对其没有正确认识,没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文化工作,以乡村干部为主的一些干部并没有正确认识,觉得它并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到一起。而且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随着其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也在逐渐提高,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文化娱乐活动能够使生活更加充实。
1.2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能满足于文化下乡活动
当前,很多不断增加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乒乓球、篮球、太极、舞蹈、瑜伽和秧歌等,都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下乡活动是由文化馆和文广新局组织的,虽然因其具备的特点被农民欢迎,但举办的频率并不频繁,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不能因这些贫乏的文化活动而得到满足。
1.3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其基础设施薄弱
在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所占的比重偏低。建成文化站后,因为人员和经费等原因,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形式的发展与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场所不符合。因为是由干部兼职管理农家书屋,导致其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不能方便农民借阅书籍,其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在建设发展新农村的规划中加入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进行加强,将建设农村群众文化融入其中,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为了鼓励创新,可以建立机制来激励文化的发展,将村庄休闲旅游、庭院经济、生态农庄和农村文化相结合。同时,要给予进行创作的民间艺人、基层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队等一定的鼓励,使他们创作越来越多的作品。
2.2转变方式,实现投入的多元化,提供足够资金来发展农村文化
为了使农村发展的方式改变,要投入足够资金在农村的建设中,将农村文化事业与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定期培训农村文化人才,建设与文化有关的基础设施。要积极进行探索,实现投资机制多元化,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得更加兴旺。鼓励个人、企业或是社会加大对农村娱乐文化场所的建设,定期组织演艺团队在农村进行演出,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2.3坚持“三贴近”原则
为了使文化活动真正融入农村,就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对于群众、生活和实际都要贴近。在建立农村群众文化时,要贴凡的生活,在文化工作的基本素材中加入丰富的生活场景与平时的生活细节,使文化工作在生活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永远保持新鲜,也更能让群众接受。
2.4进行机制创新和服务优化,加强建设农村文化的人才队伍
要对选人渠道进行拓宽,招纳更多艺术人才。制定计划来引进人才,加强减少基层文化队伍,并培养出队伍的领导,带动开展文体活动。要加强建设文艺人才队伍,要才品俱佳、德艺双馨,使文化人才变得更加。要对教育培训进行加强,提升群众文化队伍中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培训时要分层分类分批进行,注重文化骨干的培养,使他们能带动文化发展。
2.5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管理的强化,加强建设农村群众文化
要使已经存在的文化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将新设备添置在文化场所中,如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和村民广场等。要建设新的文化阵地,使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更好地管理已建阵地的同时,也要以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建造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队伍,更好地培植文化品种。领导们也要引导和组织农村建设,促进不同村庄和乡镇间的交流,使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农民的文化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其文化自信不断提高。
3结束语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给予其足够重视,并进行方式的转变,使投入更加多元化,为促进发展,要遵守“三贴近”原则,同时进行服务优化和机制创新,再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进行管理的强化,这样就能够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加快速和健康。
作者:关凤 葛兰 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文化站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站
农村文化论文:农村女性文化社会生态论文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类成长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社区等)看成类似生物周围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与生活周围环境之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发生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自生来就有与环境系统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他用公式D=f(PE)阐明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关系,指出D(Develop-ment)即发展,P(People)即人,E(Environment)即环境,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这些环境系统从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生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中观系统是指家庭、群体等组织,宏观系统一般指大的社会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个体微观系统受到中观系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受诸如社区、社区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同样微观系统对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有学者将这一生态环境又做了具体归类:即“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滋养性的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给个人。不友善的环境则缺乏或扭曲了资源支持的提供,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依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并非是经济原因所致,更主要是长期不友善的环境的压迫及资源享受不公等原因所致。生态系统理论主张提供多层面、多元化的全人服务,为研究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措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框架,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从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成因,思考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及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
联合国开发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贫困”(human poverty)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经济贫困,更深刻的是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知识缺乏、参与不足、能力低下、素质不高、权利无法保障、健康状况差等的“文化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明文指出: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2000年联合国开发署进一步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发展能力的丧失,包括文盲、营养不良、预期寿命不足、母亲健康恶化、可控疾病感染,其间接衡量指标包括缺乏获取维持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能源、卫生、教育、通信、饮用水)的途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学者秦存强等人分析指出文化贫困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中国农村实事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往往更易陷于贫困,即我国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相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事实存在。而且从本质上看,农村女性贫困并非是单纯的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她们更多的是处于文化贫困状态。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就指这一特殊群体或个人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作为占农村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女性,她们的文化贫困不仅在家庭内部形成代际恶性传递,对其后代产生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总根源,消除女性文化贫困,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提升农村女性个人的文化素质,进而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1.个体微观系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导致其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
个体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或决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在分析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现状及成因时,需要深入分析微观系统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许多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生育的生理功能,是她们受剥削的根本,也是她们无法摆脱弱势地位的症结。因为从生理因素上看,女性较之男性,肌肉生长较为细腻,骨骼较小,力气不足。由此限制农村女性多数只能留守农村,导致农村女性不仅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生活范围、生活内容也十分狭窄和单一,进而致使其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低、眼界狭窄、自卑心严重等心理偏差。在这样的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的互相影响下,逐渐走向自闭,拒绝社会交往,进而逐渐被限制在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之外,而农村女性这种参与公共生活不足的状态又导致其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加重了其自卑心理。此外,农村女性自我认知生理性别意识的弱者定位,使女性人格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她们缺乏自主、自立意识,缺乏独立开辟事业的精神。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事业又会导致其经济收入的有限和不足。这种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致使其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使其陷入视野狭窄、缺少主体意识、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境地。
2.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文化贫困状态。
家庭系统和社区系统是对农村女性生存发展状态影响较大的中观系统。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农村女性婚前、婚后都很难获得对家庭的土地、财产的支配权力,接受教育权也极易被剥夺。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
农村家庭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导致对女性充满了偏见和禁忌,使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造成了深刻影响。中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女性人口中,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占农村妇女总数的60.9%,远远高于城镇妇女22.7%的水平。农村妇女中文盲、小学、初中文化比例分别为67.7%、67.0%、51.2%,均高于农村男性相应的32.3%、33.0%、48.8%的水平;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中,农村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7.3%,远低于农村男性61.2%和72.7%的水平”。农村教育的男女差异,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农村女性易于陷入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
(2)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使农村财产仅由男性子嗣继承,子女随父姓,婚嫁从夫居,对女性的经济状况与地位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如,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中明确要求已婚妇女退回承包地,或规定出嫁女的户口所在地进而剥夺其土地分配权。同时,从夫居的家庭体制导致了女性社会网络资源的流失和弱化,农村女性一旦陷入困境,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
3.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使农村女性处于“失权”文化贫困状态。在探讨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过程中,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将其放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分析。纵观农村女性生活的宏观环境,发现问题表现在:
(1)农村女性可参与分配的社会资源缺乏。
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如社会性别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农村女性参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待遇集中体现在物质资源、受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社会参与资源不足等方面。这些都表明农村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与男性一样享有社会资源和占有发展机会。
(2)农村女性可消费的文化资源有限。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科技文化图书阅览室,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广播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更没有针对农村女性特点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来对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进行、系统、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女性文化、科技技能的获得。农村贫乏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造成了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
(3)二元分割的体制限制了农村女性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由于二元结构制的存在,尤其是现代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大多数农村女性无法随丈夫一起进城,不得不留守农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文化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现代文明和先进思想,消磨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致使农村女性的生存方式、生活模式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农村妇女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这些都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村女性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上社会性别歧视的存在,限制了农村女性个体的发展,使之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处于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文化贫困状态。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治理途径
(一)微观层面:
在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激发农村女性文化自觉,培养其主体意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问题来自个人与环境之间交流的失衡,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生态环境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价值理念源于生活内容的基本观点,要改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状态,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为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解决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使女性从实实在在的主人地位上产生主体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女性与男性平等地开展竞争;通过各种社会化途径帮助农村女性进行角色塑造,从而成为主体价值发展的导向与支撑。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认可与追求的理性起点和支撑,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女性的解放和发展关键在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即女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贫困”呈正相关关系,即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会使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了解自身的文化处境,进而促使其主动获取和接受先进文化。反之,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缺乏或不足,会极大影响或制约主体文化落后状况的改变。由于历史以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女性长期以来习惯于“别人的附庸”这一畸形社会角色。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对策就是要不断提高女性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水平,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积极宣传健康、文明、进步的女性性别意识,努力实现农村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通过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培养反文化贫困主体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的能力,使她们从传统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良好的现代性别意识,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改变其命运的自觉愿望,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进而真正帮助其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脱贫。
(二)中观层面:
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发展农村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鼓励弱势群体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家庭———社会”联动互动体系。研究与事实表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农村女性智力开发的主要障碍。家庭生活和政治公共领域的决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多数农村家庭血缘的逻辑依然是,只有男性后代才能绵延宗族,而女孩是外姓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受传统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农村女孩从小就受家庭的歧视,受教育权力被剥夺,导致女性受水平普遍较低。按照生态系统理论,实现农村女性文化脱贫,需要政府主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
在全社会层面开展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教育,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每个家庭,让“男女平等”理念从村民生活层面深入村民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女性的氛围,向农村女性和男性宣传社会性别意识,唤起农村家庭性别平等意识。同时,在社会性别意识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电视、广播等媒介积极介入,形成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社会氛围。
2.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消除文化贫困根源。
保障农村女性实现文化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鉴于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分布不合理以及男女参与学习的性别差异等因素,应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工作:一是发展女童教育,消除“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通过法律保障以及制度安排确保农村女童教育机会得到真正的实现;二是发展多样的农村社区文化,通过潜移默化使其受到文化的熏陶;三要加强农村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获取经济收入的本领。
3.通过政策法规减少父权制家庭制度对农村女性应有权力的剥夺。
对于无法可依的家庭问题,国家有义务在保障社会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不受损害原则下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减少父权制家庭制度对女性实现功能性活动自由的困扰;坚持有法必依的原则,特别是在关于土地分配与补偿的问题上,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回应女性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利益受损问题;切实维护农村女性合法权益。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如农村女性土地承包权被剥夺、财产权受侵害等问题。
作者:赵金子 周振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农村文化论文: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一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
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环境。农村体育活动地点所处的地理和气象环境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农村社区体育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水平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农村社区体育的人工环境既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场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由此看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是由农村社区体育观念(心理要素)、体育制度(行为要素)、体育器物(物质要素)、自然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统一和协调,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系统。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相关政策指导
不到位、实践相对落后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小到地方政府,大到国家政策层面,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步伐相比,体育经费投放、场地建设、人才保障等远远落后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其它领域,且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笔者于2013年底查阅了两型社会获批以来长沙市体育局、株洲市体育局、湘潭市体育局、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两型办等主管部门以及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布平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结果显示: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政府颁布的1005个文件中,涉及有关两型社会的政府文件为20个,体育方面的文件为1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湖南省体育局及长株潭地方体育局颁布的文件14个,其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文件8个。从高校科研来看,有关两型社会的研究为9081(个/篇),其中论文6753篇,硕博论文1358篇,课题970个;有关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体育方面的研究为1093(个/篇),其中论文476篇,硕博论文476篇,课题141个。由此可见,体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依然停留在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中,而与两型社会对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还没有得到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对重视,其生态化建设没有与两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步推进。这与笔者2011年初所检索的结果基本一致。调查同时显示: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体育论文、有关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立项课题,在数量上居高不下,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育及体育文化的生态化,态度是积极的和有信心的。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欠缺整体规划、无借鉴经验
根据湖南省“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两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首先应当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特征,长株潭的人文、自然、体育发展等因素去规划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以长株潭的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对长株潭建设过程中已经编制且审批通过的14个规划和已经编制但在待审的4个规划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18个规划中,只有4个规划涉及到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且都语焉不详。例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管治规划》中只涉及“运动”“体育场地建设预留用地”和“奥林匹克运动”等简单的词语;《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中笼统提到了把洞井-跳马作为体育休闲区,并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承接体育培训,把昭山打造成体育休闲公园,把湘江列入体育休闲区域等;《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有简短两句话涉及把长沙的圭塘规划为体育中心、株洲河西打造成文化体育基地、湘潭酝酿体育休闲等;《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也只有寥寥数语要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城乡文化体育均等化。由此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既无具体规划,也没有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两型社会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期的经验借鉴,其范围内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探索性和曲折性很明显。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都缺乏整体规划和经验借鉴。
(三)农村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差、生态观念淡薄
湖南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和“二八月乱穿衣”的俗语,长株潭处于湖南省南高北低马鞍型的中、北低地势地带,成“品”字形排开,其广泛的农村居住范围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在体育习俗的养成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体育文化的形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体育陋习根深蒂固、体育生态意识贫乏、体育生态规范或缺、体育生态教育贫瘠等状况,促使农村居民对体育器材的保护、体育场地的维护、体育行为的约束、体育活动的组织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同,从而出现体育场地的随意占用、体育器材的恶意损害、体育广告牌的任意涂改以及乱扔垃圾、烟蒂、随意吐痰、破坏周边绿化等情况。调查显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情况较为严峻,有87%的体育场地被部分或全部占用,略低于湖南全省农村体育场地全部或部分占用92%的水平。同时,长株潭范围内有湘江、洞庭湖、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等名山名水,给农村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和选择性。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长期分散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在体育生态观念、体育生态意识、体育生态项目选择等方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外。
三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策略
(一)强化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政策指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应重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文件,如有关加强长株潭农村居民体质监控工作和开展“全民健身示范乡镇”工作的政策和文件,以保障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有序推进。从运动场地建设、运动器材配置、运动环境维护,到村落、社区、乡镇的体育生态运动场所的配备,都应当指示到位、政策到位,保障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乡镇文体办要在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如《ⅹⅹ乡关于体育文化周开展工作实施方案》《ⅹⅹ村关于成立“健身秧歌队”“腰鼓队”的通知》等,并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以保障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循序渐进,也保障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步并行。
(二)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发展规划,加强试验区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要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两型社会建设同步推进。要通过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试验区建设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快整体规划。从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放、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从业人员的配备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尽快出台相应的规划,如《长株潭城市群体育资源共享规划》,以保障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在其生态化及发展方面有章可循。试验区建设,首先要围绕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以大河西、天易、昭山、云龙、滨湖等先导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列入绿心地区和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中。出台相应的如《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来加快和规范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建设,再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规划、布局、实施。其次,通过对绿心地区及先导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试验区经验向周边农村社区辐射,编制出台《长株潭3+5城市群体育发展规划》,以点带面,推进。生态体育运动项目,要以长株潭农村社区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以洞庭湖、湘江为经线,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为纬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网状覆盖面,力求打造一个集赛龙舟、登山、自行车于一体的原生态体育运动项目。
(三)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态意识,加强体育生态行为规范和体育生态道德建设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低碳生活发展为理念,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同时要督促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院校学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深入农村,指导农村居民通过对体育生态知识的解读和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体育锻炼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文化生态化有一个总体认识;并通过对农村社区居民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体育场地器材的介绍、运动技术的正确指导、运动环境的维护等,逐渐让他们习惯和认同体育生态化的发展或进程。同时,要在农村社区居民中开展体育文化生态化竞赛,开展体育生态化运动会等。通过对体育生态化知识的掌握及器材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生态知识的认识,进而促进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建设和发展。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在其生态化及发展过程中,应在强化政策指导,加强整体规划,提高居民生态观念等方面进行整合与提升。此外,应尽快着手编制《长株潭城市群体育场地、体育设施规划》,以此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体育工作者应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为契机,着力打造长株潭体育文化品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探求长株潭体育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彭永群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农村文化论文:小康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论文
1.新农村与农村体育文化
农村体育文化是农村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所有农村群众所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思维模式、价值观、态度、人生追求、认知风格等等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上的深层次的结构,它可以表达出一个农民的性格特征、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陈建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中,对体育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具体界定,即:物态文化层,指的是农民群众所使用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状况;制度文化层,是由在农村地区体育活动中集中的各种体育行为规范构成;行为文化层的基本特征是农民群众在参与体育运动显现的;心态文化层指的是农民群众对于体育的态度与认知情况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意识等等”
2.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挥的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村体育是在体育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在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强健体魄的需求上有着直接而积极的作用。新时期的农村体育具有新的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中其意义是非凡的。
2.1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从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下手
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议指出,小康社会是社会、自然、环境和人协调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同时,新时代里,农村也将作为重点和难点在体育领域中出现,没有农村体育的小康也就是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小康社会,是不完善的。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三农经济发展上的努力是卓有成就的,但人们的精神需求并没有随着物质的分别丰厚而有明显的改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是越发明显的。
2.2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体育文化
进行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里,当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观念等思维模式上产生差异的时候,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可以增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的向心力,促进团体内部个体的团结和整合。这样的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可以形成一种十分高尚的道德,在提高人的素质,磨炼人的意志,修缮人们的精神起着深渊影响。由于健身活动所形成的组织形式更加轻松,人际情感更加融洽,因此,体育文化建设对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道德价值观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排除不健康的文化,以及摒弃农村落后的观念,促进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3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离不开体育文化建设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给人以健康的机体,这是大家所共识的,同时,良好的精神面貌能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保持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和坚强的承受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占了绝大部分,那么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就制约着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作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主体,广大群众的健康状况也就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是有效地强化农村民俗和民风建设的途径,对于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群众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效力。
3.阻碍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在经济高速运转的当下,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体育,处于不、不平衡的状态,还不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分析其原因,制约因素有如下几点:
3.1农村体育文化的资源投入不足
首先,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在物质上存在短板。全国第五次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的体育场地约850080个,但是,占全国总人口一半的乡镇人口,只拥有体育场馆69537个,仅仅占了总数的8.18%。很难想象,有许多农村孩子是未见过单杠和足球的。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基础设施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育人才的不足导致了体育文化建设在引导上的欠科学性。很多地方,由于学校条件艰苦,造成了农村体育师资力量长期缺乏,这让大部分的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不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才类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直以来是数目珍贵的。2003年,在我国的9亿多人口的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18000名,平均5万名农村人口只有1名。这些都使国家在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2农村体育文化的组织机构不完善
政府管理系统和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组成了我国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体育行政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时,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的增长量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工作引导还有于增强,体育协会自身管理职能更有待于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还需要继续大规模地挖掘。
3.3农村体育文化的意识缺失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对体育是缺乏了解的,对体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仍然较为肤浅和保守。时至今日仍深深沉淀在农民头脑中的还是类似“劳动就是身体锻炼”,“无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念。农民群体对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深入发展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从客观到主观,除了上述状况阻碍小康社会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外,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状况因为未能受到重视而会在未来变成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像有限的农村体育场地资源存在着闲置与浪费的现象等等,都是现在需要重视起来的地方。
4.构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科学对策
4.1加大农村体育事业的多方面投入力度
首先,加强资金投入,加大对建设农村体育设施的支持力度,实践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元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建立由社会、集体和个人等多方面投入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开放型的运作风格。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因为国家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体育场地建设跟不上的状况。其次,人力资源方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各级体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力度,组织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院校学生等多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扩大全民健身的志愿者队伍。
4.2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农村体育管理工作县、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和带动功能,加强对农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农民健身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可以成立体育工作小组,加强体育服务意识建设;定期举办体育知识培训班,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等等,总之,任何有利于发展发动农民群众健康体育的方法途径都可以积极运用,有效发挥。除此之外,农村体育要充分发挥农民体协、文化站等的体育组织机构和爱好者协会等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与政府行政机关相互配合,自下而上地进行民间体育文化的开展,形成和谐的互动氛围。
4.3加大体育活动宣传力度
促进农村体育生活化、社会化可以利用现代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宣传体育文化。各级体育组织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普及健身知识,形成崇尚健康科学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出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努力打造喜闻乐见、感召力强、影响力大的活动品牌,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宣传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及时,宣传体育健身理论知识,如健身方法、运动技术、健身常识等;第二,宣传体育文化,如体育新闻、逸闻趣事、体育赛事等;第三,宣传新的生活观念,如体育休闲观念、积极人生观等。通过参与这些内容丰富的社区体育,农村居民得以更深层次的接触体育,培养观念。
4.4因地制宜搞农村体育文化的特色建设
长期以来,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我们所强调的,更多的宣扬城市对农村的表率与导向作用,同时却忽视了对农村特有的文化的整理挖掘。我们常在在理论上承认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却“一刀切”地规划成了毫无特色的模样。其实,我国民间的体育活动是有很广阔的开发潜力的。如舞龙灯、赛龙舟等在内的许多的体育项目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至于在少数民族农村里,其绚丽多彩的体育项目就更加夺目了,包括射箭、摔跤等在内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多大977种。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够从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光投向各地在发展进程中创造和成长起来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不拘泥于现代体育的书本化指导,而去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或许能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的同时,开辟出一片农村体育发展的新天地。
5.总结
小康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全社会来说都是一项复杂的作业,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达到措施一下就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广大的群众的共同努力,着重对于现实的把握,着眼于长远的策略规划,才能实现体育文化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成长。
作者:代春敏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军体部
农村网络文化论文
1电子商务改变农村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
现代社会,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便捷迅速,应用广泛,除国家法律限制之外的所有的现实交易都可以成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对象。近几年,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农村的普及,农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业务在农村文化市场的开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传统的农村文化消费,主要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往往交易渠道狭窄,搜集信息时间长,而且信息量小,文化产品单一,消费者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网络普及以后,信息量骤增,网络文化产品数量丰富,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参与性文化节目和反映各地风土人情的地方文化产品,备受农民的青睐,农村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逐渐由以前单一的“一对一”模式向以网络为平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的开放式、多样化模式发展。
2我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广阔,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无限。但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整体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农村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文化产品不丰富,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度不高。近几年,农村网络文化逐渐发展,但受内外在条件的制约较多,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
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相对于城市来讲,整体上而言我国农村网络的普及较晚,且普及率较低。虽然我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并向纵深发展,但农村网络文化站的设立主要集中在电力供应比较稳定、使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所在地或者各村村委会所在地。这一方面便利了管理,但另一方面由于电信等基础设施的不到位,也导致偏远地区农户或者一些散户难以实现安装网线的愿望。同时,从网络运用的情况来看,农村的网络宽带能力显得不足,网速较慢就是其显著特征。网络使用和维护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一部分地区,使用网络还被农民认为是奢侈品。
2.2农村网络文化管理不规范
规范化的管理是农村网络文化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从目前农村网络的使用和管理来看,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政府在推动有关工作方面更看重的是显而易见的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方面的管理。当地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往往受思想、能力等的影响不重视网络文化的管理。一是忽视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走访调查来看,一些乡镇村干部及管理人员更加看重网络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网络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就很难保障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将网络文化管理视同对网络文化载体的管理,认为保障网络的畅行就是对网络文化的管理,不了解网络文化管理的特殊性。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受经济收入等条件的影响,农村网络入户的比例较低,大多数网民都是去网吧上网。农村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差,突出表现在对经营性网吧管理不善,从准入到经营到监督漏洞不少,无证无牌经营的网吧不少,收费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网吧管理混乱,尤其对未成年人上网管理不到位等等都是农村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3农村网络文化市场建设薄弱
农村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相对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显得十分不足。一是农村网络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且质量不高。打开各地的农民网,更多的看到的是有关经济和科技富农的信息,有关文化的信息不多,尤其是缺少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民心声、体现农村新变化、展示农村新面貌、凸显当地民俗民风的特色网络文化产品。与健康需求相反,由于监管不严,一些非法网站还在宣传低级媚俗的文化产品,还有以高科技包装的迷信欺骗的迷信等产品,五花八门,农村网络文化产品市场显得较为混乱。二是市场管理体系极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监管不到位,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管理的自发状况。三是农村网络文化市场的开发力不足,没有形成投融资活跃、运行健康、要素流动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2.4农村网络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互联网的发展最早兴起于城市,在农村的普及较晚,而且信息化的日新月异,让从事该工作的人员都有赶不上发展的感慨,而对于刚刚熟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农民来说,更是跟不上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农村网络建设人才就更显得不足。从走访调查来看,当前农村从事网络管理的人员多为返乡就业的初高中生,部分是接受过初级电脑培训的年轻农民,专门受过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系统培训和学习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仅仅懂得基本的网络操作,因此,农村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3我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但网络普及入户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电信、移动和联通等大运营商的良性竞争,形成整合力,节约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推动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尤其是要积极鼓励运营商发展农村手机网络市场,当前手机上网已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3.2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网络文化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首先各地政府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发展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清晰的认识到网络文化发展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应对以适应网络时代要求,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能因其有弊就将其视为异物予以排斥。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议政府制定有关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门管理制度,明确农村网络文化管理的目标、原则、方式、监管的措施等等,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职责权限。再次,加强已有制度的执行和监管。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体宣传已有制度,公开信息,引导个人、组织参与网络管理,形成全民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严惩农村网络文化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整治不良市场,提升管理效力。,建立完善的政府评价反馈体系。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量化考核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以评促建,引导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3.3多方联动繁荣农村网络文化市场
繁荣农村网络文化市场,积极培育丰富多彩的产品市场,一方面当地政府要采取各种扶持措施,积极鼓励和挖掘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努力创作反映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的作品,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广泛宣传作品,激发民间草根文化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对不良农村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监管,通过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建立防火墙,启用过滤软件等对网络内容进行甄选,屏蔽过滤有害信息,还原农村文化市场的清新面目。同时,培育农村网络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特色区域文化产品,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4加强培训促进农村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政府要通过农村“阳光工程”等项目,在农村进行网络普及教育,让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认识网络会用网络。其次,要加强专业网络管理队伍的建设,基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议充分利用农村进城读书的大学生资源,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在寒暑假对农村的网络经营户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再次,建议在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者在有关部门指定专门专业人员管理农村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络、电话咨询等方式对农村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技能支持。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势必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以前瞻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重视和加强农村网络文化的建设,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作者:展海燕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