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体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体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体育论文

小学体育论文:社会开放小学体育论文

一、南通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南通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社会开放情况调查与分析

在随机调查的30所中小学中,有2所学校是自愿无偿对外开放的,而这两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结构单一,主要以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场为主,田径场都为土质场地。

(二)影响中小学体育设施社会开放的因素

1.上级部门没有开放任务。

目前,虽说国家通知、要求、条列明确指出在不影响本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应当向社会开放使用,但开放的仅是极少数,只有明确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外开放的义务性,才能保障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设施陈旧、学校比较偏远等也是制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客观因素。这与影响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开放过程中的调查结果是相一致的。

2.安全问题。

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过程的安全问题,是大多数学校最为担心的问题,它包括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的安全问题、及锻炼者的安全问题等。首先学生的安全及学校的财产安全,如果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进入学校的社会人员身份多样,情况复杂,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学生安全及学校财产构成威胁,而进入学校锻炼的人由于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机能水平、运动机能也不尽相同,在缺乏正确的体育技术指导,没有体育医务监督的情况下,难免会引起多种伤病的发生,如骨折、拉伤等。若发生意外伤害时应该怎么处理,该由谁负责,又有谁来赔付,这都是开放过程中所有学校面临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有效的监管体制和治安措施。

3.经费问题。

学校体育设施的损耗,日常维护和更新设备已经是学校不小的一笔开销,一旦对外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场地的使用率会大大增加,无形中加大了体育设施维护和更新设备费用的开支,加大了体育设施成本,在目前国家各种优惠补偿政策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这些费用使学校望而生畏。这也是所有学校担心的经济问题。

4.观念意识。

在调查中,有71.4%的学校认为“没有必要向社会开放”,仅有28.6%的认为“有必要向社会开放”。这说明,大多数学校在观念意识方面还有严重的缺失,意识方面还不到位。只有加强学校领导意识和改变学校的观念,才能使学校体育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南通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社会开放率较低,在对南通市随机抽取的30所学校中,向社会开放的学校只有2所,而大多数学校场地结构单一,体育设施缺乏,即使对外开放也不利于创造好的健身条件,影响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因素,从总体来看,分为安全、经费、管理、观念、政府要求与否、群众量等主观因素,而安全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教学区与运动区无法分离、上级没有明确开放任务、体育设施陈旧、学校偏远等客观因素。而这些问题与开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情况是一致的。

(二)建议

1.场地、器材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反映,也是学校对外开放的必要条件。

建议:在完善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下,添加体育设施器材,在保障常用体育设施的同时,要尽量建设体育标准场地。

2.要是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必须做好安全方面的措施。

建议:加强监管,及时,要对锻炼者进行身份认证,实行实名登记,做好相关的安全警告标语,明确活动的规则,做好损坏赔偿等规定。第二,设立体育医务监督,对锻炼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等进行临时处理。第三,设立治安措施,加强管制。

3.在经费的问题上可采用多方筹集解决经费不足。

如政府拨款、社会扶持、收取门票、体育设施部分有偿等,另招募具备指导条件的志愿者,如学校体育老师、有技能的退休老师对参加锻炼的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监管,同时对场地器材进行维护。

作者:葛磊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竹行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课堂教学管理下小学体育论文

一、小学体育课上学生的表现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认知及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有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违纪的行为。有些学生不听不看,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的吹哨动作毫无紧迫感;有的学生不按照体育课的要求,穿皮鞋及牛仔裤等进行体育活动,在老师吹哨进行指导时,更是不闻不问;此外,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所规定的练习任务。

二、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进度不尽合理,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讲课风格、声音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三、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促使学生更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学期之初,体育教师就应明确地和学生说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及不允许做的行为,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严格按照课堂教学常规规定来执行,使学生逐渐适应体育课堂的教学习惯。在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积极性。

2.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体育教师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3.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

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要求体育教师在发现这类行为时,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并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学生因为消极的学习态度而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皱眉、走近等方式,提醒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教师应立即暗示学生停止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教师的苦心,进而改变不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严明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时,要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究解决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郝俊鹏 单位: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小学体育论文:其他学科整合下小学体育论文

一、体育与语文的有效整合

在体育课堂练习中融入文化知识元素,实现体育和智育的有机整合,不仅能丰富课堂练习的内涵,活跃学习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巩固,进一步发挥体育教育的功效,还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和文化学习的双重兴趣,提升体育教育的目标价值。如在进行体操技巧学习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的头部运动活动方法,用头进行笔画写一首古诗,这样不仅进行了头部的准备活动,还复习了古诗。五年级学生在进行乒乓球团体比赛或接力比赛的时候,可以通过了解对手的水平,进而采用课外阅读的《田忌赛马》进行队员比赛的战术安排。

二、体育与数学的有效整合

体育与数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简单地说,体育的队列队形、口令下达都与数学有关系。在体育课堂中插入数学元素,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新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为实现课堂中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铺垫。在进行队列报数的练习中,引用数学的“奇偶”数,可以将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在进行队列队形变化的练习中,变化三角形(),菱形(),圆形()等图形走的队形,都得以数学知识为前提,否则无法进行。在体育游戏中也会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喊数抱团”的游戏时,可以改进成为“算数抱团”,将小学阶段的“加、减、乘、除、平方”等运算融入里面,提高学生的口算和反应能力。

三、体育与英语的有效整合

将时尚的英语元素添加到体育课堂中,将会给体育课堂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例如,可以模仿英语26个字母进行创编模仿操;可用classbegins或classisover来宣布上下课,用Goodmorning/afternoon(上午/下午好)来问好,Goodbye来说再见;在进行模仿动物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动物的名字用英语说出来,如兔子Rabbit、大象Elephant、鱼Fish等。

四、体育与音乐的有效整合

在小学的体育课中引入各种音乐元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上合理地使用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及能培养和发展的学生节奏感、韵律感,并且能够消除除学生在进行体育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在学习韵律操的时候,找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韵律操的节奏感。在学习武术内容的时候,配上《中国武术》或《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可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武术的精气神。

五、体育与美术的有效整合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通过构图、造型、配色等表现手法,创造出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空间艺术形象。在体育课中,根据学生好动,好模仿,想象力丰富等特点,有效引入美术元素,将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例如,在进行《轻物投准》情景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制作喜羊羊、美羊羊的头饰,然后去打制作好的目标———“灰太狼”,不仅完成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成功培养学生的美术运用能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六、体育与科学、品德、安全教育的有效整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学呈现出各学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科学、品德、安全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会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五年级科学教材中有《地震》这一课。我们可以联系这一课,设计防震演练的情景教学,进行快速跑、障碍跑等内容的教学。在《安全教育》教材中有《预防家庭意外伤害》的安全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联系到体育课的健康教育内容《运动场上的伤害》《小伤的简易急救方法》等。这样,学生不仅能解决在体育课上遇到的小伤,还能轻松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碰伤、扭伤等小伤。

七、结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大家普遍存在的学科本位现象,进一步摸索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让相关学科中对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关联的知识与体育教学合理进行融合,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融合度,使体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知识相互产生“共鸣”,服务师生,服务体育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空间”中自由“翱翔”,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作者:曾玲美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三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小组合作学习小学体育论文

一、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本要素

(一)选好合作学习的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首先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进行精心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剂万能的良方,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以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哪些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后有非常良好的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前提。

(二)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之后,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目标具有引领性的价值,它告诉我们教师将要教些什么内容,学生将要学到什么程度。尤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更要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要发挥哪些角色的作用,同时要明确不同的分工合作,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为了更好地落实体育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预设在体育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

(三)宽松的学习空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的重要性,越来越在课堂上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地余地,能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构建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

(四)适宜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合作形式,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创新和探索,让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在小组设置上,教师要不要拘泥于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较为固定的小组配置,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2~6人左右的合作小组。小组合作的灵魂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小组合作这种形式。

二、小组合作的技术性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的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给学生,也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把这种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需要教师在点点滴滴的学习中去不断地渗透。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开展过程中具有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够更好地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意识既是合作意识的深化,也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作为体育教师,更能充分认识到在体育竞技中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在体育课堂中落实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这不仅是让学生强身健体,也为体育输出后备人才。

(二)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的重要环节是小组的组建。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还要落实到实践环节,尤其是对于体育课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小组的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小组划分中要颇费一番周折,同时也要依据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不断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需要。小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已经区别于其他文化科目地成绩好坏,而是根据学生的身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性的表现等等,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区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同的成员要有不同地职责,但是这种职责是需要不断进行轮换地,便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较为地得到发展。

(三)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小组合作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形式,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要所在。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引入合适的教学内容,而且每节课的内容并不是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把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好技术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我们知道,体育课程虽然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但是动作要领背后的理论也非常的重要,学生只有在熟稔了理论之后,才可能在训练过程中更容易的掌握动作。其次,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初步训练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动作上的偏差,不要等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之后在进行纠正,这个时候纠正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四)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小组合作的目的和作用都是很明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但是,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小组合作的高效性。这要求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小组合作的具体过程中去,要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与纠正,让小组合作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例如,在学习篮球的简单的技巧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篮球的基本要领,然后通过学生是示范,教师的纠正,让课堂效率获得有效地提高。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小规模的篮球对抗赛,这样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强化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有效地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地各个环节,给学生构建一堂堂高效的体育课。同时,在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给自身进行充电,能够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

作者:李国柱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潘庄镇潘庄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伤害事故成因中小学体育论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首先,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就学校领导而言,对小学体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管理上,就很多小学体育管理制度而言,只是一种摆设与形式,根本就没有发挥管理制度应有的作用。其次,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政府拨款、学校自筹以及社会资助。但在我国很多小学,经费的来源比较单一,大多依靠政府的拨款,而这些所得的经费大多用于购买新的体育器材、维修旧的体育器材以及组织体育竞赛活动。有些小学经费开支中甚至没有涉及体育经费这一项,即使有,部分学校也没有专款专用,而是随意地开支;,学校方面缺少对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甚至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未能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理与整改总结。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体育教师总体学科素养不高。

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的,由于这些教师在体育素养上总体水平不高,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容易出现因教师的不专业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情况。

1.教师自身传授技术动作不规范,导致学生在练习时受伤。

如在短距离跑时,学生脚后跟跺地跑,导致小学生脚部的受伤;跳箱和跳山羊时,因为小学生的上肢力量弱同时又没有掌握踏跳与推手的时机,难以获得一定的腾起高度,导致身体绊在器械上跌倒;在做技巧前、后滚翻动作时,因头部位置不正,团身不好,造成颈椎挫伤等。

2.教师对体育活动的组织不够科学。

教学中,教师对危险性较大的教学内容,如做低单杠、支撑跳跃等练习时,缺乏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在投掷课时,由于教师的疏忽,学生对面站立,之间距离不够,造成学生被器材砸伤的伤害事故;另外,由于课的准备部分时间不够或流于形式,没有使学生承担主要练习的身体部位得到有效的活动,都容易导致学生在后续活动中发生意外。

二、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不管是生理、心理等都还不够成熟,就个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他们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或者是发生意外安全事故。为此,学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安全常识,分析活动要旨以及对伤害事故的规避,增强小学生的预防能力,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科学组织体育活动

教师标准的动作示范是学生模仿与练习的榜样。体育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示范动作要坚持课前预习,以便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规范的动作表象。另外,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安全要有所预见,对于哪些练习易出危险,要提前做好分析,从而合理选择组织教法。在教学中,每节课都应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选择有实效的准备活动,以保障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中还要健全各种安全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的作用,帮助其他学生做好各项防护工作。教学中运动量要注意由低到高,并在运动量较大的练习之后安排适当的放松运动。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要防止学生中暑;在冬季寒 冷的情况下,注意准备部分可适当拉长,并提醒学生在运动后保暖。

在我国小学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要想做到对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有效预防,就必须扩宽体育经费的来源,在经费的获取方面,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拨款,还要组织学校展开自筹或者是争取社会上的相关资助,这样才能切实增加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此外,学校要保障体育经费的专款专用,要重视对体育场地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障场地和器材在教学中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场地设施的原因而造成伤害事故。

作者:庄萍华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鸢峰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探究式小学体育论文

一、要探究学习更要还原小学生本真的探究学习

之所以要还原小学生探究学习本真,那是因为探究学习当在小学体育教学运用,它不是教科书式的,需要变化。尽管仍然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但是问题存在的环境更朴素,更趋向于生活,问题研究的学术与科学氛围不是过于浓重,发现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实践更接近于日常活动,更形象直观地指向问题,更注重身体体验,更需要反复实践,实践的途径更加丰富,方法与过程需要引领。参与性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和快乐,更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直接参与,更需要在教师引领下参与,表现的是在教师引导下肢体、思维与情感浅层次地联动,参与浅层次的多、深层次的少,参与的获得需要教师帮助提升。开放性,问题更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更需要调动与指导学生各种学习行为,更需要给足学生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而不活,活而不够,适应开放需要过程。作为体育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些小学生探究学习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好探究式学习。大家知道,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小学生参加体育课探究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经历探究过程以逐步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探究学习的素养,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学习建构体育运动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之所以将探究学习目标与小学生参加体育探究学习的目标一并阐述,目的就是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为还原小学生探究式学习本真立说。

二、要情境更要问题情境

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探究学习讲求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小学生由于各种学习的素养不够,表现在探究学习中其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有不成熟的地方,这也是小学体育教学运用探究学习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所以,尽管小学生在学习方面还有这样或那样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以及从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来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地运用探究学习是一种明智选择。探究学习是基于问题而展开的学习,问题从何而来?根据小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还略显不足的特点和幼儿时期在生活中触景生情经常提出一些问题的经验,结合学习内容创设一种鲜活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导至问题情境中,容易发现问题。如水平一学习立定跳远,教师创设了青蛙跳荷叶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能力错落有致地用呼啦圈作为荷叶摆放在场地上,教师戴着用小青蛙图像制作的头饰示范青蛙跳荷叶。教师一边轻盈地跳着,一边问同学们,小青蛙由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说,我发现了小青蛙落在荷叶上特别轻(落地轻巧),教师接着说是不是因为小青蛙落地轻,才不至于掉到池塘里?学生回答是。教师引导同学们模仿小青蛙轻盈跳荷叶,同时思考怎样才能做到落地轻巧。同学们愉快地进行跳荷叶,练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落地屈膝缓冲,很快学生都能做到轻巧落地了。练习后,教师再提问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轻巧落地?学生马上说出屈膝缓冲。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在情境中发现了“轻巧落地”这个问题,其次在教师引导下经过亲身体验练习,建构起屈膝缓冲落地的动作要点,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是快乐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究学习的过程。

三、要尊重学习心理更要尊重学习心理的变化

我们之所以强调探究学习,也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小学生在体育课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心理随着探究学习发生、推进和维持而发生着改变,教师要尊重这种学习心理的变化,这是学生探究学习心理的需要,也是教师运用探究教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生在体育课程探究学习中,围绕探究主题通过运动技术或技能的练习产生丰富的身体体验,获得对探究主题的认知和对自身的认识。其探究学习过程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身体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身体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他们共同组成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身体认知因素的参与,体育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体育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体育接受学习就是忽略情感因素参与,强调机械练习,把一个复杂的学习活动给简单化了。小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生着学习心理变化,好奇是探究的开始,但好奇维持小学生探究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他们在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心里异常矛盾和复杂,如果不及时疏导学生的学习心理,他们对探究学习就会放弃或丧失信心。而当他们探究学习顺利进行的时候,则行动积极,思维解放,有时还会表现出一丝的沾沾自喜。所以当小学生探究学习受阻的时候,需要教师从心理上对他们疏导,帮助他们迈过心理这道坎,鼓足勇气迎难而上,教会学生破解内心世界难题。而当学生收获探究学习快乐的时候,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不能满足一时的学习成功,而要把学习的眼光放得远一些。如水平二学习原地持轻物掷远,课前教师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关注差异和便于学生探究学习,在场地上画出了不同的目标线,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各种方式投掷沙包,并提出让学生思考与体验怎样掷得远。学生自主练习后,教师示范原地掷沙包,哇!老师掷这么远,学生感到很好奇,随后安排学生模仿练习,并提出根据观察教师动作示范,结合之前自主练习体验,再思考怎样掷得远这个问题。及格线、良好线、线,一次次投,但大部分学生总是投不过线,学生很矛盾,一时找不到问题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投掷臂力量投并记住落点,练习几次后用投掷臂力量+腰腹肌力量投并记住落点,同样练习几次后再安排投掷臂力量+腰腹肌力量+下肢力量(蹬转)投并记住落点。按照这样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过程中,不仅探索、体验、建构了技术动作,也找到了问题答案,即从下往上协调用力才能掷得远,同时也破解了学生学习矛盾的心理。而一旦学生掌握了动作,一部分学生投过线后,可能就表现得不认真练习了,此时面对这样的学习满足心理,教师要引导他们进一步超越自我的练习,设置更远的目标线或增加沙包的重量等,进而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感受学习是一种永远的超越。

四、要关注学生差异的理念更要关注行动

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障每位学生受益是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落实这一理念我们停留在口头上的比较多,落在行动上的比较少,特别是常态课。探究学习是对学生学习的尊重,尊重学生探究学习,必须要尊重学生差异,因为尊重差异是尊重的主要内涵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要关注学生差异的理念更要关注行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既是对理念的正当诉求,也是对理念落实的一种强化。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如果没有行动支撑,那么就只能说是一种观念,仅存于头脑中,不会发生对教学与学习的指导意义。因此,要关注学生差异的理念更要关注行动,是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行为的匡正,也是对关注差异教学理念的正本清源。学生差异影响教学开展,制约学习进展,探究学习更是如此。探究学习关注差异,一般是要关注学习品质差异,关注构成学习品质要素的差异,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行为等。而对小学生尤其是体育学习,在关注学习态度方面要关注兴趣、情绪;学习能力方面要关注观察力、注意力、创新意识;学习行为方面要关注习惯和方法等。行动就是针对小学生体育探究学习差异的关注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对象,思考后选择合理的时机,采取有效方法去引导和培养,进而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如小学学习前滚翻,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如何做到“正、圆、快”时,面对小学生体位感、用力感差的整体差异,在小折垫中间画上一条线,引导学生沿着线滚,启发学生两手手指沾一些环保粉笔末,完成动作后观察自己左右手痕迹,思考痕迹与完成动作是否“正”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反复练习,会总结出沿着线滚“正”,两手手指痕迹一样滚动“正”。而教师针对学生观察能力有差异的现实,对观察能力特别差的学生,在教师示范时有意在两脚踝关节处系上醒目标志物,引导学生观察两脚快速磴地,学生马上就建构起了两脚快速蹬地的动作表象。这样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关注学生差异、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

五、要探究学习的虎头更要探究学习的虎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也是成功的重要表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也是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视探究教学的开头,却忽视结尾,于是就出现了探究学习虎头蛇尾的现象,这也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应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是从低层单纯的学习开始的,然后逐步地提升到高层次解答问题的学习。小学生体育课探究学习属于高层次学习,提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的意识,能体验、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学习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完整学习过程,只是重视学习开头,不重视结尾是对学习方式人为的肢解,是对学习方式过程与功能价值的离析。重视探究学习开头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重视结尾有利于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小学生归纳、总结、提升能力欠缺,在探究学习结尾中帮助、引领小学生提升、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让小学生领会怎样归纳、如何总结更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如小学生学习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组织学生进行怎样投得更准的探究学习,结尾环节教师这样处理: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分组进行了徒手练习、投移动篮筐练习、投固定篮筐练习,练得非常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怎样投得更准一定有了答案,哪位同学说一说?有学生说,篮筐大投得准,老师补充说,篮筐大就是暴露在球下面的球篮面积相对大,那么怎样使暴露在球下面的球篮面积相对大?教师演示不同弧线投近距离移动篮筐,经过演示学生发现答案是中弧线。另一同学说,如果投出的球偏了就进不了,老师说投出的球偏就是持球手型不正确。还有同学说,我一害怕就投不进,老师说,害怕就是心理紧张,也就说心理不紧张才投得准。老师总结说,影响投篮的技术要素有好多,刚才我们总结了出手动作、持球动作、心理因素等,并进行了分析。这样探究学习的结尾,不盲从,不草率,有归纳,有层次,有启发,有补充,是一种沿着方法提示总结、思维分析建构、以分析解决问题方法而结束的,这既是小学探究学习的期盼,也是组织探究学习注意的问题。

六、要探究学习的过程更要探究过程的反思

探究学习不是小学生体育学习之全部,也不适用于小学所有体育课程内容。探究学习一旦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中,引领学生体验探究学习过程,哪怕是推进较慢,感悟较浅,其过程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也是无以言表的。尤其是在探究僵持阶段,教师要有耐心,不要心急而越位,要用教育智慧启迪幼稚的学习行为,要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小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够逐步成熟与发展。探究学习是一个过程,只有在符合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有价值的真问题充盈下,在教师精心策划与组织下,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互动下,探究过程才有意义。否则就会将高层次的探究学习低层次化,做的只是一些表面文章。重视体育探究学习过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探究学习是一个组合概念,是一个由身体认知参与、情感参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打组合拳的过程。如果不给探究学习空间,选择的知识点又多,那么探究学习过程就是摆花架子,走过场。尽管过程重要,但是对过程的反思更重要。经验+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对探究学习过程反思+调整=对探究学习优化。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常态要求。反思小学生探究学习过程,反思什么?以上提及的问题都要反思,还要从情商的角度去反思,从学生是否学得好去反思。从情商角度反思就是指基于情商的沟通,沟通时是不是知道自己和学生感情,是不是尊重了学生的感情,控制了自己的感情。沟通换位到位不到位,交流是否引发了思维碰撞、情感交融。同时还要学会移位反思,移位反思是指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探究学习过程。这样对探究学习看得更清,特别是对越位与落位、错位与对位。从学生是否学得好去反思是指学生是否有兴趣,教师是不是用教材教,学生是不是能自由参与探究学习,是不是能学以致用,是不是对教师充满信任与热情等。如水平三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阶段练习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怎样通过快速助跑来提高跳远成绩。练习过程中虽然教师反复提示快速助跑,但是有的学生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成绩没有提高,学生对探究学习就产生质疑。此时教师应该反思,是跑得越快跳得越远吗?应引导学生探究认识助跑快是一种相对自己身体跳跃能力的快,不是的快。同时教师还应反思引导过程中,反复强调助跑快是一种错位不是对位,还有的教师心里急切,不去合理引导而是过早给出答案,这是落位和越位。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探究式教学,不要把探究想象的过于神秘,探究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按照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对发现的问题或者是教师提示的问题积极地去思考、去体验、去交流、去表述,进而习得学习内容蕴含的高层次的学习内涵,经受高层次的学习历练,获得高层次的学习感悟。

作者:李文江 刘培刚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五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安全隐患下小学体育论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一)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老化造成安全风险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虽然只涉及了简单的田径运动和体操运动,但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应用却不少。常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包括了篮球、足球运动场、单双杠、攀爬杠、跳绳、毽子、篮球、足球等,这些体育器材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例如,篮球架或者足球球门老化,有铁圈或钢管掉落的危险;单双杠扎地不稳,学生在上面运动平衡性难以掌握,容易摔倒;足球和篮球老化漏气,弹力不足,容易伤害学生的手腕、手掌和脚踝。

(二)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即使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体育运动设施和器材都比较安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活动仍可能给学生带来运动损伤。例如,由于学生运动鞋穿着不当造成的扭伤或拉伤、踢足球或打篮球时由于球的撞击造成的伤害、运动前热身不足造成的心肺不适等,甚至连学生在运动中配戴的眼镜由于学生摔倒而摔碎,都可能造成割伤。在体育教学中,很多细节都会影响到课程的进行,威胁到学生的运动安全,而这些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原因。

二、在体育教学中规避和应对安全隐患的方法

(一)积极了解学生的身体基本情况

为了有效规避由于学生本身身体状况造成的运动安全隐患,教师要主动进行学生身体基本情况的了解,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办法:及时,在正式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以确定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体育运动,问题应该包括至少三个方面:学生的身体是否处于特殊的状况(如女生的生理期、感冒期间、手术愈合期);学生是否有感觉到身体不适(肢体或器官疼痛、眩晕等);学生的饮食和休息是否正常。如果有学生报告身体或饮食、睡眠存在特殊情况,则教师应考虑学生有可能存在运动风险,应适当降低该生的运动强度或避免运动;第二,体育教师可以向各班的班主任求助,请班主任提供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在体育课之前通过短信群发或者在QQ群内提问的方式,请家长报告学生的身体状况,以便判断学生是否适合进行体育运动。

(二)及时检查和修理教学器材

为了规避由于体育运动设施和器材造成的安全隐患,在体育课程开课之前,教师应该对课程所涉及的体育设施进行细致的检查。而对于跑步类的体育锻炼项目,教师要注意检查操场中是否存在果皮纸屑、硬石块、坚硬物体等,观察是否有凸起或者低洼地带,突然低洼凹凸的地面会造成小学生跑步的过程中突然崴脚或者摔倒,不利于小学生的安全体育运动。

(三)进行运动安全准备并加强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准备,及时种方法是请学生自查:保障穿着合适的运动鞋、检查鞋带是否系好;检查身上是否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硬质物品,如钥匙、手表等,如果有,应交由教师保管。第二种方法是将学生组成固定的“安全小组”,可以将学生两两配对互相检查对方的运动安全准备情况,也可以形成几个学生为一组的安全小组,设立组长,请每个组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安全准备的一个环节,有学生专门负责检查运动鞋,有学生专门负责排查不利于运动的物品。这种安全准备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还能够有效规避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安全问题。

三、规避和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教学质量由教学目标的达成效率以及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等多种因素决定。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运动中的安全隐患的规避,很有可能引发运动危险,即便是学生在跑步中的扭伤也会影响学生的运动质量,降低体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说,规避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能够从侧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规避和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还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安全保障越完善,体育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越高,学生就更有可能从运动中获得知识和精神教育;另外,体育教师对学生个人状况的了解过程以及对体育教学器材的检查过程、对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安全教育,都能够影响学生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观察,学生更有可能以教师为榜样,养成负责、认真、仔细的品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身体锻炼的教学固然重要,保护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更加重要。为了规避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学生的个人的身体状况,对体育教学器材进行检修并使学生主动进行运动安全准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安全教育。只有这样,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目的才能够达成。

作者:李清林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德育教学小学体育论文

一、充分利用体育教材的各种特点

小学体育教学中所用的体育教材与其他教材不同,它是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教材,教材内容所具有的理论部分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征。通过这种理论部分,教师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各种体育活动,树立不断锻炼的良好心态;还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科学稳定的锻炼原则、方法,不断提升他们对各种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各种体育教材进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教学内容的范畴。每个体育活动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体育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德育。例如,通过排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通过跳跃或者机械体操等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利用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体育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范围广、内容多、思想性强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体育教学项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让教师开展的各种教学项目所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能够不断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从而保障德育的顺利进行。例如,各种球类活动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顽强勇敢的精神,还能够让他们在实际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田径活动则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主题来开展各种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教育。

三、利用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德育

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活动,通过课堂各种常规类的教育活动,能够保障整个教学课堂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教学课堂向小学生贯彻文明礼貌、组织纪律、安全教育以及思想作风等德育。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就要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在结束之后,还要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通过队形队列等相关的练习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朝气蓬勃以及组织纪律,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动作的协调度以及度,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动作做出反应。

四、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进行德育

游戏在小学生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游戏都具有自己的思想性以及目的性,分为对抗、情节和竞争等不同类型。游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学生心理以及生理特点,也是很多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活动时,要发展他们的智力以及体力,重视教材所具有的教育功效,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勇敢、机智、负责、团结、活泼乐观、遵守纪律、创新以及进取等品质。教师在实际的游戏环节中,要进行正确的选择。可以通过“演练法”“故事法”等创设教学情境。在进行游戏练习或者教学活动中,要保障小学生能够尊重裁判以及各种判决,让他们明白游戏的公平竞争以及真实性。很多集体竞赛游戏有着较为明显的对抗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团结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尊重对方、尊重知识、互相学习的良好风尚。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独特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教学方式、教学工具、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抓住教育时机,让他们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中,养成独立、勇敢、进取、拼搏的精神,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目标。

作者:胡相扬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桃树坪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家长代表参与小学体育论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中出现难以处理的事故

体育教学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由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事故多属于偶然事件,因此很难判定责任的归属。这也导致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事故处理成为最棘手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互相推脱责任,互相扯皮的现象。

2.过分强调技能的学习

许多学校都采用以往的体育教学的标准,进行单纯的技能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情况,一旦学生将体育课堂和复杂的技能学习结合在一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而不能让他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无法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家长代表参与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育应该要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作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核心,使其身心和身体得到发展,增强其认知能力,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对于家长代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而言,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家长们可以选出负责人,负责人每月根据学生的学号或是其他的标准选择要出席的家长代表,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当月的体育教学的计划、教学内容、家长可能参与的课堂安排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务。

1.家长代表参与听课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家长可以像学生一样参与听课,家长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对教师的课堂教授方式以及课堂的活跃程度、孩子的接受程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要高于老师,所以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提出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听过课的家长还可以在课下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对孩子展开相应的辅导,从而巩固孩子对知识的掌握。

2.参与教学实践

小学生还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教学课堂中容易开小差或是说话,教师通常情况下专注于讲课而不愿意中断教学来提醒他们,此时家长代表就可以在不影响课堂进度的情况下进行提醒,使课堂能够更顺利地进行。同时,家长代表也可以积极投身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家长积极进行辅导,帮助教师构想新颖的课堂教学计划,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

3.家长代表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代表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不但能够体会童年的快乐,而且能够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有利于家庭更加融洽,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家长代表参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能够充分加强教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而且家长的带动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当意外的伤害事故发生时,家长代表能够作为第三方来公正地评判事故责任归属,真实地还原事故发生过程,为责任认定提供相应的依据。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向家长展示孩子的真实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在家长同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以及共同商议更好地教育子女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小学教学而言,使学生真正从课堂获益是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和追求。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旧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不再适应新的教育方针,一些弊端在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这也是当前诸多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体育教学上,要转变已往的教学观念,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家长代表进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家长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陆晓东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教学内容有效性小学体育论文

一、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1.在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体育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教材内容,实现运动技能生活化,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及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进行低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时,如果老师直接表述这个动作术语,大部分学生可以无法的理解,也不知道这个动作怎么做。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创设一个“参观动物园”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一些有跳跃本领的动物,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动一动,模仿一下,把自己了解到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贴近了生活,使枯燥的体育问题变为活生生的体育现实,也便于具体地了解了对立定跳远的方法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因材施教。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每个学生的体型、性别、身体素质、生理机能、体育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状况是所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方法前,要充分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根据个人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老师单纯的讲解或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学生都乐意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老师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手段,要大力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巧妙地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才能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儿童好动和好玩的特征,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内容要体现丰富多彩,比如一节课设计三个运动项目是比较适宜的,每个项目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组织教学的时间一定要连贯和紧凑,如果是同一个运动项目,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可以灵活变幻方式吸引学生注意。比如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一味地跑,他们会觉得枯燥,也会很快失去兴趣。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和花样,组织学生进行追逐跑、接力跑、分组对抗、往返跑、抢物跑、过障碍跑等等,使学生感到教学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2.巧妙运用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教学内容游戏化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了体育技能,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含有游戏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首先,要注重游戏内容的设计。小学生通常喜欢形式新颖、情节生动和竞争性较强的内容,这样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教师要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要求进行不断创新和变换,一个游戏就算再好,总是重复使用,学生也会厌烦,提不起兴趣。当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要不断的提醒学生遵守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适时组织课堂竞赛活动。

体育本身就是竞技运动。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场地特点,适当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还能够在竞赛过程中巩固运用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如在上“报数”课时,我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比赛。在报数过程中,如果小组成员有答错的就扣一分,根据每组扣分情况排出名次、错少的进行奖励表扬。这样,学生在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中感受到就有乐趣,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三、给学生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是有效性课堂生成的关键。小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喜欢被人表扬的心理特点。如果学生能够按老师要求完成一个动作要领和教学内容时,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和同学的喝彩,内心会觉得特别愉快。这种成功的体验,可以很好地增强该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促使其在其它方面也要尽可能地表现好。因此,老师要善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要时常以“表扬式”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让其树立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当然,课堂上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在给学生以鼓励、勇气和信心,也应让其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我,积极地去探索教学方法,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充满生机、充满创造的课堂,才能提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张宏伟 单位:内蒙古阿尔山市五岔沟学校

小学体育论文: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论文

一、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调查显示,城乡小学间体育的周课时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是一周排课三节左右。但是这个调查结果只是根据各城乡学校提供的课程表统计的,事实情况与此并不相符。对城乡小学学生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乡镇的体育课程在完成课时方面表现得较差,体育课程的完成率不到3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体育课被占用,二是体育教师的空缺,三是体育资源的缺乏。

二、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失衡的原因

1.忽视体育教育的作用

造成小学体育被忽视的最关键原因,是应试教育大背景,所以不仅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包括高等教育,都存在对体育教育的忽视。与城市的体育教育相比,乡镇对体育的忽视度更高,一方面是由于乡镇学生家长与城市家长相比,在教育观念上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乡镇客观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将体育教育放在边缘位置,不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不仅对乡镇小学的教育发展造成危害,更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还出于长身体的关键期,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体育教育资源匮乏

(1)体育设施。

城乡小学体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体育经费,城市对于体育的经费投入较多,而农村的经费投入却几乎为零,这个差距大家可想而知。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育的物质条件,必不可少,如果一个学校连体育设施都匮乏的话,又何谈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设施又可分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不难发现,教学楼越来越多,体育场地却越来越小了。

(2)体育师资。

体育教育师资,包括教师的量与质。与城市学校相比,乡镇学校在这两方面相都十分薄弱。影响“量”的原因主要是乡镇教育的工作坏境与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与城市相比相距甚远,这就导致大量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城市工作,的乡镇教师选择去城市上班。影响“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量”的原因如出一辙。“质”好的教师都流失了,那么“量”自然就少了。教育公平在包括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又包括了师资,教育资源不公平,就自然无法使得教育公平。

三、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

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还担负着培养接班人的重担。虽然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相关政府并没有起到督导、发扬的作用。要想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要让领导、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2.提升乡镇体育教育的师资水平

提高乡镇体育教育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避免在校教师的流失,吸引的师范毕业生到乡镇学校工作。加强城镇体育教师的交流,定期举行交流会、培训会,不断提高乡镇教师的职业素质。

3.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社会活动进行和发展的前提,这点马克思就详细论述过。城镇体育教育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两者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随之就导致了教育经费的失衡。政府要加大对乡镇体育教育事业的扶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乡镇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步提升,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人对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要针对城镇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而缩短差距,促进教育的发展。

作者:朱文华 单位:泉州市泉港区玉湖中心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课堂教学小学体育论文

1创新备课,灵活教学

在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时,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趣味性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改编教材。在进行小学体育长跑训练时,为了帮助学生消除长跑顾虑,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快乐中使学生达到长跑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学生进行热身,然后沿着跑道进行训练,并且对跑步的时间进行了规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上课的压力,这种教学模式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以五个人为一组进行比赛,在操场上每间隔150米设置一个障碍,并且不规则地设置障碍,比赛中按照任意图形进行练习。在跑步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将跑过的点连成图形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进而帮助学生找出的跑步练习路线。在练习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训练难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同时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从教学效果来看,大大提升了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并且可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投身于教学过程中,并且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

2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2.1游戏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法可以帮助学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活泼好动,对一切事情都充满了新鲜感,将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游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由于学生还没有从课间活动的状态中调整过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老师在上课伊始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调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趣味性游戏使学生注意力短时间内集中,通过小游戏改变单调定位徒手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变变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兴趣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种趣味练习,同时配合优美旋律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玩”法队形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接近孩子们“玩”队形,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通常情况下,能够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3合理安排,采取小组提意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其意志力主要集中在课时中后部,并且情绪在课时后半部达到高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组织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半部分,便于学生学习新教材;将竞争性、游戏性比较强的内容,安排在课后半部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将主教材与辅助教材进行合理的搭配,把握主教材与辅助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发展学生智力是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儿童爱模仿特点进行充分利用,通过仿生、仿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模仿能力以及想象力。在使用器械时,组织学生进行拆装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利用适合的管理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上课组织纪律性、课堂精神面貌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思想管理水平。在课堂上体育教师的管理不能一味地呵斥,而是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管理。为此,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强调课堂纪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与班主任进行联系,将学生的信息反馈给班主任,通过与班主任合作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备好课,同时注意时间的管理,那么体育课教学就会顺利进行。

6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善于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灵活运用教材,其教学效果将会非常理想。作为新世纪体育教师应改变观念,有科学态度、求真精神,每一个过程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让孩子发挥各自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锻炼身体又发展能力,轻松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梦云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回民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下小学体育论文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8名体育教育学专家(副高以上职称)、5名省市级名师以及40名小学基层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根据所收集的访谈资料确立本研究的初选指标集。专家访谈一共分为两轮,及时轮访谈的主要内容是请专家将评价一节小学体育课的主要指标进行阐述,确立本研究的的预选指标集。第二轮专家访谈主要是请专家根据自身的课程评价经验对本研究确立的预选指标集进行修正和补充。在两轮专家访谈后初步确立,本研究的指标集。研究运用SPSS21.0版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算术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了修正。课题组根据两轮专家访谈所收集的资料,编制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研究调查问卷》。问卷包含所有专家访谈后所确定的一级到三级指标,采用里克特7点问卷评分法对问卷的指标进行赋分,问卷中指标的分值“7、6、5、4、3、2、1”分别代表“非常重要”、“重要”、“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研究对120名小学体育教师发放该研究问卷。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12份,问卷有效率为93.33%。在问卷施测的三周后,课题组对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随机抽取25%进行了二次问卷调查,第二次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及时次测量的数据相关系数R值为0.857属高度相关,说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指标体系指标的初步选取

本研究对参与本研究专家访谈的专家进行及时轮专家访谈后,将几位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并根据相关文献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初步确立了本研究的预选指标集,详见表1:由表1可知,根据访谈专家以及教师的意见,小学体育课的主要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教学组织设计、教师教学表现、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生理负荷与思想教育四个方面。这四个一级指标中教学组织设计包含了8个二级指标、教师教学表现包含了10个二级指标、学生课堂表现包含了7个二级指标、学生的生理负荷与思想教育包含了4个二级指标。在进行及时轮专家访谈初步确立了预选指标集后,课题组进行了第二轮专家访谈,本论文访谈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同类拆分异类合并的原则将及时轮专家访谈所确立的指标进行合并拆分,以避免出现指标高度同质化现象和指标的涵盖范围过小的情况出现。第二轮专家访谈的结果表明,专家根据同类拆分异类合并的原则将原有的4个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进行了合并和重新划分,A组教学组织设计所包含的二级指标由原来的8个二级指标合并为5个二级指标,B组教师教学表现所包含的二级指标由原来的10个并为6个,C组学生课题表现所包含的二级指标由原来的7个合并成6个,D组学生的生理负荷与思想教育有原来的4个二级指标合并为3个。同时专家建议为了保障测量指标的性,每个二级指标下应建立2个三级指标以保障测量指标体系的性。在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建立完成后,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指标集初步确立完成。

2.2评价指标集的修正

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意见集中度和意见协调度两个指标对本研究的指标集进行了修正。其中问卷调查对象的意见集中度用问卷调查结果算术平均数(M)表示。M值越接近于7说明被调查对象越同意该指标的重要性,M值越接近于1说明被调查对象越不同意该指标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为了考量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的意见是否统一,研究用变异系数(CV)来表示所收集数据的离散程度。CV值越趋近于0说明该指标的调查对象意见越集中,所收集的数据可信度越高。本研究课题组将对120名研究对象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算数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对研究对象的对指标集三个级别的指标的认同度进行了描述。指标集的4个一级指标的意见集中度M值均大于6.5,意见协调度CV均在0.1上下波动,说明了指标集的一级指标能够地测量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几方面因素,且被调查者的意见协调度较高说明了被调查者对4个因素的观点较为一致。因此,本研究的4个一级指标应予以保留。由表3可知,指标集的二级因素中共有5个二级指标的意见集中度M<5(重要),5个指标的编号分别为B4、B6、C5、C6、D3。在五个意见集中度较低的二级指标中B4、C5、C6、D3四项的意见协调度CV值均大于0.2,变异系数较大,说明问卷调查对象对这几项指标的意见不够统一,应予以保留。在意见集中度较低的二级指标中B6的变异系数CV值为0.0911,说明该指标的数据离散程度较低,被访者的意见较为集中,应予以删除。

3结论

本研究根据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教育学以及《体育课程教学标准》,从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模型。该指标评价体系在研究方向、结构布局和研究内容上负荷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的实际需要,能够为今后小学体育课程的定量与定性评价提供具有一定方向性的理论指导。本课题组研制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辽宁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当中结合数学评价模型可以在今后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作为一项实用的教学评价工作。

作者:解超 金成吉 崔春山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小学体育论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小学体育论文

1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研究

在整个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对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划,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价值是不可忽略的,教学目标所具有正确的方向引导性能让小学体育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越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趋近于价值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从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思考,结合多种教学价值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综合体育健康教学的大纲合理制定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体育学习,可以从本质上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策略研究

2.1课程的开头需要设计一些情景引入内容,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情节来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去

教师需要考虑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情景引入的内容和模式,比如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跑、跳、爬”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假设一个情景,可以利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来带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认为是“在花果山水帘洞陪美猴王一起玩耍”,这样的情节设定可以直接提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的热情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来,教师就可以顺利进行课程开头之后的内容。

2.2课程中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条件

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添加游戏教学,游戏可以带动学生的运动,让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更丰富,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形式的体育运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灵活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活跃体育课程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设计好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前达到热身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有跳远和投掷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打靶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争取做好投掷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再设置奖励可以让学生争做神射手。在跳远的教学中可以加入青蛙过河的教学游戏,在这些小游戏中把教学内容完成,不仅有很高的教学价值,还提高了小学体育课程的高效性。

2.3班级体育课程内容竞赛

经常性的组织有效的体育内容竞赛,可以让班集体的气氛更活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在竞赛的同时就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对学习体育内容产生更多的有利条件,体育从其本身来说就有很高的竞争价值,所以适当组织班级的体育课程内容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2.4教学评价的实际效果研究

教师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对学生正确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完成体育学习的成就感,当学生的心情愉悦之后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可以对体育学习更有信心。这种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有更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素养,更好的完成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在完成之后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和正确的表扬,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课程学习中有更良好的表现。

3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

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学模式,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价值的正确性,能让学生通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作为标准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发展自身身心健康的目标,在教学的同时树立起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素质和身体要求,在教学的同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文化性质和教学价值,选取适合当前教学背景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要从各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安全,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让学生受益终生。

4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研究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方法并不抱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通常是运用局限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灌输,这样的情况是不适合当前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理念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的同时吸收到更多有利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更趋近于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只有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从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体育的有效性。

5结语

通过以上粗浅的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笔者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建议。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研究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课程中真正实现,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体育学习中去,热爱体育学习,学会学习,让小学体育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于秀杰工作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制学校

小学体育论文:大课间活动中的小学体育论文

一、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能有效地通过体育的课堂训练以及课间活动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有效地坚持下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的意识,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爱好。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同样,学生能通过体育大课间的锻炼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强化训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

2.有利于提升教师水平

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自身教学的不足,并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从而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能有效地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来有效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爱好以及不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制订体育训练计划。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

1.没有真正地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运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健康教学的教育观念,但是小学体育教师并未从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教学模式及观念仍然停留在技能教学中,并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因此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将体育大课间落实到体育实践中,从而没有达到体育大课间开展的最终目的。

2.没有真正地同体育教学接轨

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他们接受的教育仅仅是专业的技能教育,而在体育大课间中,教师更多的是向学生阐述体育理论,这便让体育教学明显的程序化,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单纯、想法狭隘、观念顽固,这样的教育是古板无趣的,而体育大课间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场所以及时间进行体育实践,这样,教师在固有教学模式下失去了创新能力,一味地按照旧有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只会逐渐让学生对体育失去信心。

3.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

当前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缺乏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及方案,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整体把握不够完善,究其根由就是现如今的教育供求失调造成的,现如今,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自身努力,仅仅重视教学结果以及体育成绩,以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努力,这样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忽视了学生本体,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教学的主体,没有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而如今也只会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旧有的教学理念制约了体育的发展以及进步。

4.没有完善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设施

随着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确立,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不断地改革,但现如今,小学体育场地无论是修葺还是运动器材的购买或者是体育设施的完善都还需进一步的改善与加强,但,由于各种经费的缺失,场地与器材都无法得到改善,甚至连学生喜欢的运动都无法得到实施,这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的解决对策

1.以学生为本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发挥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热情,从根本上将体育课转型为素质教育课程,并且在教学中逐渐偏向于对学生有益的事项的教育,同时重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有效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其次,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上应该更加贴近生活,重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做到兴趣与健康并存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根本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主动吸收。并且还应遵循新课标要求,加强体育基础建设,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

2.转变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

改革便是改变固有思维,发展新思维。首先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识改革,让教师真正地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在教学中精炼规则、降低学习难度等,同时可以将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形象化、生活化以及娱乐化,通过借助其他外部工具来改变固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并不仅仅是运用寻常的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而是让学生身入其中,乐在其中,让体育大课间活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加强师资素质建设

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务必提升自我价值以及能力,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体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其近期的成果,还要求教师不断地积极涉及与体育相关的其他区域的知识学习,多角度地看待学校体育教学,深入了解“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学生更是社会的未来,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在面临高考升学压力下,往往只关注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将体育课视为可有可无,这样一种错误的理念只会让学生更加忽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如何改变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中之重。根据上述的相关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及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识,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改变现在的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从而达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标准。

作者:张国兴工作单位:浙江省绍兴城西小学

小学体育论文:游戏化教学中的小学体育论文

1.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般来说体育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1.1普及性

在小学体育课中所使用的游戏都是一些小游戏,灵活性较强且规则简单明了,比如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规则就是前面的学生保护后面的学生不被“老鹰”抓到,规则十分简单,非常符合小学生当前的接受程度,而且其中所包含的规则带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够避免小学生在游戏中受伤,因此可以大范围地普及。

1.2目的性

小学体育游戏是具有意识的行为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小学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并加快其新陈代谢,从而提高反应能力。另外,体育游戏有体育相同的人格塑造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及爱国精神,符合体育教学的大纲及目标。

1.3娱乐性

小学体育游戏包含娱乐性,可以满足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需求。在各体育项目和动作技巧的学习中,重复枯燥的学习会使学生降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善于运用娱乐性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使其积极愉悦地学习,这样教学效果将大大增强。

1.4竞争性

小学体育游戏的过程经常是为了获取胜利。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进行体力的竞争而且要进行智力上的技巧性竞赛,让学生胜在体力与智力的结合上,不能单一地用数量、质量和速度进行评判。所以,体育游戏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并增强学生应变、进取、思维和创造等能力。

2.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1教学场地的选择和设计

不论是什么程度的体育教学都需要一定范围的教学场地,场地的大小要按照参与教学的学生人数的多少和游戏活动的范围划分。首先必须注重场地的安全性,体育游戏基本上都有比赛性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是游戏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其次场地的划分界限、规则制定等都要讲清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混乱,并且要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影响其他人的体育活动,还要和安静场所保持距离,不打扰别人休息和学习。

2.2创设游戏情境

体育教师要妥善地将体育教学的活动置于创设的理想教学情境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提高教学成效,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功能,对增强体育教学成效有显著的效果。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言语,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再为他们组织荣誉性比赛,让学生主动认真地学习。比如在做“占领领地”这个游戏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完成这个游戏,这几个小组的获胜者再强强对决,决出最终的胜利者,这个胜利者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做体育课代表,帮助老师一起照顾小朋友,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性。

2.3注重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是其独特的趣味性,体育游戏之所以可以特别吸引教师学生,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教师对体育游戏的挑选和创新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编排,只有让体育游戏富有趣味性、娱乐性、新奇性,才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地学习。一些常见普通的体育游戏虽然一开始会让学生喜爱,但长久之后仍然会让学生厌倦,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认真改进,让学生持续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站圈游戏里,老师可以逐渐缩小学生可以站立的圈的大小以增加游戏难度,从而让学生认真思考在这个圈里如何站下更多的小伙伴,这种挑战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戏兴趣,但是老师应当注意控制难度,避免学生觉得游戏太难而放弃。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学,不但教学内容更吸引学生,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使学生有效掌握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体验到乐趣和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非常适合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应用。

作者:王晓峰工作单位: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总校

小学体育论文:教学与游戏结合下的小学体育论文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小学的体育课程沦为“鸡肋”,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体育教学形式单一。部分学校以“教师讲授动作要领、学生单纯模拟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过于注重体育规范化教学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学习兴趣、良好习惯的培养。

2.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目前学校安排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一成不变,并呈现固定化、枯燥化、模式化倾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尚未纳入教学体系中,甚至还有学校并未为学生订阅体育教材,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

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学期考试为主,教师主要考查学生体育动作的规范性,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只以期末考查作为参照标准,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监督。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学校不安排体育考试的情况,不能测查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促进身体发展的活动性游戏、与专项体育运动有关的专门性游戏,使教师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本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及技能,从而促进自身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游戏融合,通过趣味化、娱乐化、教育性的游戏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及公平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并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解决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三、小学体育教学与游戏的融合策略

针对上述提到的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意义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实施体育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具体策略如下。

1.根据课堂进程选择适当的游戏内容。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却必要的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讲解外,还可根据课堂进程的特点选择一些游戏活动作为辅助教材。比如在课堂准备部分选择的游戏应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体育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主体部分选择一些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小学体育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有利于跳高的起跳、摆腿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舒展。在课堂主体部分,教师讲解完基本跳高知识和跳高技能,可给学生安排一些发展上肢力量的游戏,如“抛实心球比赛”、“推手比赛”等,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平衡。

2.体育游戏教学的形式要有创新性。体育游戏教学要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保持基本传统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趣味游戏因素,但游戏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相匹配的游戏类型,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互帮互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游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还陶冶学生情操、塑造优良品质。

3.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要体现创新性。教师在创新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这种教学方法要体现创新性。具体来讲,可采用儿童化角色任务法、结合多种新奇游戏法、以游戏激发自由发挥法等,教师通过设置新奇、创新性游戏,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信心。综上所述,将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生活实践结合是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合理组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发展。

作者:孙腊梅工作单位:淮安市博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