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与环境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人与环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与环境论文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关系

摘 要:本文从空间环境的角度,从人与空间环境的体验关系、空间环境中人的参与性、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性、空间环境设计的技术性着眼,探讨空间环境交互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空间环境;交互设计;以人为本

1 前言

人无时不刻地生活在各种空间环境中,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影响了人,在创造与影响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与人之间形成了各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无时不刻地进行着,所以,空间环境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那么它的交互性设计就更不容忽视了。但是现在关心交互设计的设计师们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和工业设计行业,所以我们看到当你搜索“交互设计”时更多的BLOG和文章是在谈论互联网,网站的导航,注册流程,弹出窗口或者就是产品等等。或许让人感觉互联网的交互设计和产品交互设计有点强势,其实我们忽略了很多其他行业的设计,比如: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本文主要就空间这一类型,来探讨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设计,希望环境艺术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行业一起来关注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设计。

2 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

空间在设计时必须与时代、环境、文脉等相互协调,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互动的,但实际上由于这种互动的长期和缓慢,看起来更像是单向的传递过程。空间的交互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建筑与人或人与人的关系上:使用者可以能动地获得空间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如功能的实现、美的感受以及空间表达的文化意义,然后反馈给设计者,甚至可能参与规划设计、决定空间未来的使用方向。设计师随后可以调整他的设计,如此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另外,空间环境中的诸要素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空间是要随着时间而有所发展的,纵向看是动态的,空间的物理环境会随着四季的更迭以及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环境的各个部分功能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空间环境的使用者的情况也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人们的行为、心理、生活状况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同时人们的审美思想与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人们对空间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这些动态的变化,以人的行为心理需要而存在,围绕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成长。所以空间环境交互设计应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以适应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时展的需求等。

2.1 体验关系

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知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关系就是一种交互关系。在一些居室设计的例子中,经常会看到许多按照设计师意图设计的房子,总在短时间内便被使用者加以改变,今天这里动一点,明天那里动一点,使用者在潜意识中不断将居住环境个人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设计师与使用者的沟通不是很成功;二是在于设计师在指导思想方面出了差错,没有顾及自己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三是没有留出可供使用者自由发展的空间;四是没有设计出能够表达使用者个人特色的细节,以至使用者无法对居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实这就是使用者对空间的一种体验,一种感知效应。深挖上述现象的本质可以看出这是人与空间环境没有产生良好的交互关系的问题。

2.2 参与关系

“人的参与性”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方式,参与事件和活动之中,与客体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人的参与性也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诱导空间环境使用者积极地进行“角色参与”和“活动参与”,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从而发挥人、空间的直接交换的作用。在空间环境的创造中,要调动人的参与性,应先从需求着眼,应当让空间环境关联到每一个使用者,使更多的人,从更多的方面参与到这种空间之中;其次还应当注意要为人们留有多种选择的自由性和选择的多层次性,否则曲高和寡,则会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

如若要在某雕塑公园中建造一个可供参与的小品,就可从下述的参与方式出发设计。例:在某两片水面之间的小径设计在人通过的小径旁设立一个可以吐水的喷泉式雕塑。利用感应手段,当人不通过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平常的“静雕”,有人通过时,感应点发生作用,雕塑突然吐出一口水,从这片水面射向那片水面,使人感到一种惊喜之情。

2.3 相互交流关系

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过程。空间环境中的各要素以明示、暗示、烘托、反衬、对比、隐喻等途径在人的反应中起到了集注、强化、淡化、分散、干扰、组织、削弱、归位、错觉等心理反应或引起相应的各种行为。

如每当我们进入一个空间,我们首先会环顾四周,然后下意识地决定自己将采取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举例来说,一进入历史博物馆中,我们就会不经意地开始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彬彬有礼,而且讲起话来也是轻声细语,并且产生肃穆的心理状态;当进入娱乐空间时,我们都会比平时活跃百倍,嬉笑打闹,无所顾忌,并产生非常放松的心理状态。这些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正是空间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影响,人在此种影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和心理,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这就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关系。再比如,要引导人们到达一个特定空间,以连续有韵律的线性景观设计,如铺地、水景、绿化等作为引导因素指导行人的无停留的前进,而在建筑入口空间,通过放大线性人行空间为面状广场空间、设置小品、改变铺地肌理、打断或改变连续绿化种植方式、改变绿化种类、扩大水景面积、设置适当尺度高差等方式,来提醒人们留意到建筑入口区域的来临,避免在前行过程中错过。到了目标空间所在地块,一些经过设计的有个性的栏杆、灯柱、大门、铺地、小品等环境艺术要素,也是增加空间领域性、增进建筑整体特色、增强目标性的有利要素。这也是空间环境对人的一种驱动行为和驱动心理的影响,相反,也正是人们有这样的一种行为心理,才有了这样的空间环境设计方式。

2.4 空间环境设计的技术性

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数字设备给空间设计带来了观念上的巨大变革,信息时代的空间正在融合数字技术,进化为技术的综合体。空间环境作为综合的技术和艺术,像多媒体一样集成了各种媒介,交互性也渗透于空间的本质中。交互空间,也通常和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紧密相连,这使得空间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互式信息流动。从种种交互空间的方案来看,这种高效信息循环的内在常常表现为种种形式的技术特征。如新概念智能住宅的多媒体数字设备,本身能够对居住者做出反应。当房子“看到”主人走近家门的时候,它启动“家居自动化系统”,按照人的习惯播放音乐,“虚拟厨师”给主人热一杯咖啡,甚至可以按他的口味烹调。在住宅单位内,房间的分隔通过电脑辅助的“灵活空间系统”,可以随意和方便地改变室内的布局,实现一室多用。

人与环境论文:基于体验背景下的会展设计中人与环境的“相融”实践

摘 要:从不同经济时代的重心转移入手,阐明当代商品经济时代以“体验”为重心的成因及其对包括现代商业会展设计在内的现代商业艺术的影响。通过对“体验”行为特征分析,归纳出商业会展传播语境下“体验”的定义及特点,延展出在商业会展环境中“体验”设计的构建要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会展实例,阐述在实践中贯彻“体验”手段、实现人与环境“相融”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商业会展传播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个经济时代的重心各有不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及其社会生产的重点及时次由“物”的层面转向“非物”的层面,主要经济体先后由工业主导时代进入服务业主导时代,商业模式也逐渐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和客户体验为中心转变。与此同时,面对网络虚拟世界给现实生活带来的重大改变、能源环境危机问题带给人们的巨大挑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关注生活体验带来的一切。重视“体验”已经成为当下经济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体验经济最早可追溯到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发表的《未来的冲击》一书。托夫勒认为,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近期的发展浪潮。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更高层次,是以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1]。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于1998年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就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来临[2]。

“体验”作为一种新的设计切入点,将会给包括广告、平面、媒体、展示等现代设计门类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体验设计所偏重的是产品被人操作、触摸等使用过程或是在不同。

1 现代商业会展传播中“体验”的定义与特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一词的含义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说,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3]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特征:1)心理学意义上的“体验”属于一种精神或者经验的范畴,具有虚拟特征;2)“体验”的产生与其发生主体“人”的状态、经历等内在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个体性。不同主体在应对同样的外部刺激时,其“体验”可能不同;3)“体验”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发生的,脱离了客观环境的“体验”只能是主观的臆想;4)“体验”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结果,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主体与所处客观外部环境的互动是“体验”产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这里的环境应当是一个泛空间的概念,时间、空间体、物质、以及特定或不特定行为对象等“体验者”所处空间内的一切要素都包含在其中。这些要素都通过与主体的互动紧密连接在一起。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完成体验的过程,并最终留下体验印象。一次的“体验”必然是让体验者通过交互行为产生超越“体验”自身的记忆,是“体验”三要素的相融。

现代商业会展活动的最核心职能就是信息的传播,其基本传播构成要素包括“人”与“媒介”两个方面。这里的“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受众;“媒介”则是此过程中负载、传播信息的结构与设备的总称。(图1)会展活动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传播者、受众经由“媒介”进行接触,从而发掘信息并互动的过程。这种接触与互动通常基于外在的媒介与内在的“经验”同时进行,其实质就是一种“体验”行为。行为人作为“体验”过程中的最能动要素,其自身的心理、经历对体验行为的最终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基于被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特定受众人群的心理特性诱发互动、构建互动环境,营造受众与商业会展环境“相融”的会展情景,才能极大提高商业会展信息传播的效率。现代商业经营者已将为顾客创造独具特色的消费体验作为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戴尔是“顾客体验,把握它”;在微软是WindowsXP;在惠普是“整体客户体验”。[3]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展示设计中体验设计的定义:在特定的展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根据受众的兴趣、态度、嗜好、情绪、知识和教育水平,以展品为“道具”、品牌理念与文化为“布景”、企业的服务为“舞台”,构建符合信源传播要求的主题环境,使相关的展示空间具备与受众互动的条件,受众在参观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方式获得美好并足以长久回味的体验的设计。

2 会展环境中“体验”诸要素的构建要点

在宋代张载提出的“合内外,平物我”的处理人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理念中,“人”只有排除物我的区隔,才能够使自己内心与外物相融。这里的外物即可指大而化之的环境,也可指具体而微的物象。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人与环境相融的基本路径:既通过对人的需求的调研,塑造会展环境;通过空间物象与展示手段给人以良性刺激,让人在空间中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愉悦,从而为信息的顺畅传达与互动创造条件。

2.1 关注“人”的心理与情感需要,实现人与会展环境的愉悦互动

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快乐原理”,即“外部刺激会使人的神经变得紧张,使其张力增加,神经系统使人痛苦,于是便设法消除这种紧张。消除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如果刺激来自外部,人或有机体就要设法逃避这种刺激,进入一个远离刺激源的安全地带,于是神经便放松,人重新感到安全和愉快;如果刺激来自人的内部,神经同样会紧张起来,人便会寻找目标,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在现实中找不到这种目标,便在夜梦、白日梦、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中寻找。”[4]从该原理中可以看出,人天生具有追求快乐,排斥紧张的心理需求。在会展环境构建与信息传递的各环节中应该避免过度刺激给受众造成紧张的情绪。

在1954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一书中,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归纳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七个层次。这些需要以“生理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逐级升高呈金字塔状排布,越往高层其实现的难度也越高,但是实现后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愉悦感也越强烈。因为自我实现的人,“他真正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他的存在的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5]无论何种层次的需求,其实现都会给人以“愉悦”,在商业会展设计中尤其需要注重展示空间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从而为信息的传播创造良好的心理体验。

飞利浦公司为营造愉悦、随意的氛围,在2006年法兰克福灯具建材展展位中专门设置了游戏区(图2)。在2010年土耳其太阳能光伏展上,江苏苏美达集团针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土耳其光伏市场,从传播内容上刻意规避了当地受众不熟悉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体验形式上针对涉足陌生领域时人们通常具有的心理防御和精神紧张,从满足人的需求入手,以现场休闲PARTY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设置较大面积的休闲功能区,并配备专门的厨房现场供应酒水、饮料和小餐点。营造出较轻松的氛围。试图从满足受众较低层级的“口腹之欲”入手,通过创造最基本的愉悦体验,让观者感受到尊重进而逐步的向更高层次的“求知和自我实现”迈进。这种不以产品为中心的会展环境的构建理念,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短短三天的展会,接待了近3000位土耳其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并成功与土耳其当地较大的工程承包商签署了太阳能电站建设的框架协议(图3)。商业信息传播的“愉悦”体验十分重要。

放。注意具有体验的意味。

理解则往往是和注意联袂出现的。首先是引起注意,其次引发受众运用已有的知识解读所获取的信息。因此,注意和理解往往被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理解的过程是以受访者的过往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对于相同的信息点不同经历的人具有不同的解读。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注意”与“理解”是一个联动的过程。这个联动过程对商业会展的实际操作层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就商业会展空间的设计而言就是要根据传达内容,恰当的设置“注意点”引起受众的关注,从而引发理解过程,实现心理预期。图6为以投影设备生产为主业的MediaVision公司将其产品与金属材料相结合,焊接而成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在平庸沉闷的展会现场成为“注意”的制造者。为商业信息传播的心理过程提供触发点。

2.4 以“体验”行为参与人员的需要以及信源传播要求为标准,明晰“体验”方向和规范,安排合理的信息传播点与路径,以确保会展体验中“人”与信息的“相融”

会展“体验”行为的参与者,是会展传播信息的关键,他们的年龄层次、行为习惯、价格承受水平、知识和教育水平、产品使用状况、对品牌的感受等各方要素对于体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委托方、受众人群进行多方位的调查分析,有利于区隔受众人群和规范体验设计的行业属性与群体个性,明确设计的方向;有助于确定体验设计方案的互动特征。

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源的内容既包括有形可触的产品、品牌形象、服务模式等内容,也包括品牌故事与文化理念等无形的内容,有形与无形之间是不可割裂、密不可分的。通过对信源内容的合理归纳,有助于设计合理的“体验”方式与合乎传播习惯的信息发散与反馈点,让受众在愉悦的氛围以合适的信息传播路径体验和接受信息发起方所希望传达的信息。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将商业会展中人与环境相融的理想过程归纳为“受众在随意、放松的状态下,注意到会展环境中排布的信息点,通过互动形成一种愉悦的融入过程”。

3 在会展设计实践中实现“相融”的实践要点

在具体的会展设计实践要实现人与环境的相融就必须:

(1)根据会展传播信息内容以及受众的需求确定合适的主题,围绕主题安排信息点和环境特征。对于多数受众而言,能够使他们从心理上、肢体上获得较大放松的往往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或场景。可以是模拟自然的风光(图7),也可以是家庭或田园的小景,甚至是日常使用产品的状态(图8)。这种场景能够很快的拉近受众与展示空间的距离,营造放松愉悦的心理氛围。(2)在会展空间的功能设计中,围绕信源适当设置的娱乐与休闲区域,使受众与会展环境的交互充满愉悦。

4 结语

在这个充满着个性化、信息受众日益分层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人们纷繁复杂的“体验”经历。现代商业会展设计者必须不断丰富和关注自身的“体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体验”库。在具体的会展设计中将信息内容、信源及受众的特点、现代“互动”手段依据“体验库”有机编排,形成有效、富于节律感且贴近“体验”本源的传播回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的构建整体的展示环境与细节。从而实现会展设计中“人”与会展环境的自然“相融”。

作者简介:杨路(1974―),男,江苏人,硕士,江苏苏美达集团设计主管,主要从事品牌推广与商业会展设计工作。

人与环境论文:浅谈人与环境间关系对室内设计的若干影响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环境间关系问题备受关注,也直接影响着室内的设计理念。本文先简要说明了人对环境的感知效应,然后分别从湿热、气、光和声的角度讲解了其对室内设计的一些影响。

[关键词]人与环境;室内设计;影响;感知效应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是环境的一份子,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了室内环境的设计要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工作和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他们身处环境中时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所以室内设计思想要突出以人为本,尽量为人们创造一个美观舒适的环境。

对于室内的墙面、地面、窗子和天花板等环境因素的设计,都充分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不一样室内空间的环境因素要采用不同的设计要求。了解室内每一块空间的功能并把人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进去是成功进行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个设计的思路。

1.人对环境的感知效应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带给人们的影响,而效应是人们感知刺激所做的反应。当刺激到达一定程度时,人们会自动做出调节。若刺激量太大,人们会通过改变环境或者创造新环境来满足自己对环境的要求。

良好的室内环境要能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很多需求,应具备美观、舒服、设施齐全和合适的湿度与温度等特点,并且能够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噪声、辐射等,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们的效应达到的效果。

一个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室内设计师才能把室内环境和人的关系处理好。他们在设计时要充分研究人们的心理环境和情感因素,这样在创造时才能使空间的设计具有灵性,使人们在精神上能够与空间进行交流。由于湿热、光和声等物理环境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刺激,使人们出现皮肤、听觉和视觉等不同的生理反应,所以对室内的不同空间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2.人与环境间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人与环境间关系直接影响着室内设计风格,下面笔者将对其做具体分析。

2.1人和湿热环境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顾名思义,湿热环境是指室内的空调或暖气设施、室外的太阳照射和人们自身的穿衣指数与活动量所导致的室内湿环境和热环境。虽然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差都比较大,但是人体体温基本上是固定的,它是使各个器官都能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所以正常的室内温度要远低于这个温度,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舒适。

人和湿热环境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对窗子的设计,因为窗子是室内接收阳光的地方,所以室内设计师在对窗子进行设计时,要设计的科学、合理,朝南的窗子相对较大一些,以便接收较多的阳光,然后要挂有窗帘或者百叶窗,抵挡夏季的酷暑天气。朝北的窗子要设计的小些,可以设计成双层的玻璃窗来抵挡冬季的严寒,达到保暖的效果。

该关系还影响着对墙面、地面的设计。墙面对人的刺激主要体现在视觉和触觉上,对于不同空间的墙面设计也要采用不同的材料来装点。例如客厅和卧室等人们停留的时间较长且空气相对干燥的地方,我们可以张贴一些纤维质地的墙纸,它既能保温还能软化墙面,而且在触摸到时也不会有冰冷的感觉,充分考虑了住户的心理;而对于厨房、厕所等相对水汽较重的位置,选用防水防滑的材料较为适宜。地面是人和室内环境接触最直接的,所以它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卧室好采用木质地面,它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而且会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而厕所、厨房等地应使用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而且在装修时要涂抹防水材料,以免有水渗入地面影响到楼下的住户。

2.2人和气、光、声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气、光和声这三个物理环境也是带给我们最直观感觉的因素。气主要是指室内的空气环境,其中包含我们能嗅到的味道,如花的香气,煤气等,也包含嗅不到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一些微生物等。光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人们通过光的照射来获得外界信息的概率较高,这也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于声音来说,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噪声的控制,噪声主要指室外的交通噪声和喧哗的噪声。

窗子是用来采光和换气的地方,由于当今社会噪声污染的日益加重,它又要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为了便于空气的流通,南北窗子设计的位置要有重叠的部分,一旦有污浊的空气出现能够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散发出去。而且应尽量使用双层玻璃,有利于更有效的阻挡户外的噪声和有害气体,玻璃的颜色也好是透明的,保障能将光很好的过滤,不影响人们对色彩的辨别。

对于客厅墙面的设计,我们一般贴一些浅颜色的壁纸或者不做装点,这样即使没有自然光照射到客厅里也可以通过墙面的反射获得光照;卧室的墙面主要做暖色处理,这样有助于放松和休息;厨房和卫生间由于湿气较重采用瓷砖比较合适。

地面也是人们的感知效应最为明显的地方。充分考虑气、光、声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客厅地面,我们主要采用深颜色的材质,使得在夜晚开灯时不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卧室主要使用木质地板,木头有一定的吸声效果,能够降低脚步声,不影响家人睡眠。

当今时代,室内设计中对于天花板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既是自己家的屋顶也是楼上住户的地面,所以设计好天花板也是装修当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考虑到楼上住户所带来的脚步声或物品掉到地面发出的噪声,应使用微孔材料或者微孔石棉板材,因为它能够吸收噪声,还有透气吸湿的功能,能够自动调节室内的环境。

3.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室内设计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上面的分析和阐述充分的说明了人与环境间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创造人性化的设计,妥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室内设计师的要求和使命。这就需要室内设计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创造力,为人们提供一个舒服、美观的室内环境。

人与环境论文:论人与环境问题的合理性

作者简介:刘海涛(1984),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的“主义”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之所在。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以及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实践规律的角度对实践思维方式研究人与环境问题的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只有在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实践思维方式;对象化;和谐

人与周围世界(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也是人们在现实社会发展实践中所必须解决的中心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论是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以及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实践规律的角度,以实践思维方式研究人与环境问题都具有合理性。

一、合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

(一)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认识的发展历程

在19世纪,人类的环境问题还不像现在这么突出,更没有成为哲学家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马克思也没有对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但是,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中和在对共产主义的构想中,早已具有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思想[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也曾站在人本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认为所谓的共产主义就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297。继而,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又从人类的根本存在方式――实践出发,从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进一步思考真正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或斗争的问题,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表现和结果。在这种人的实践活动中,相应生成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对社会的改造以及人对自身的改造。人在这种改造中产生的人与环境的矛盾也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与人类本身的和解”[2]449的思想。所谓的“和解”,就是矛盾着的事物暂时达到对立面统一的一种稳定状态,也就是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矛盾的一种解决形式。马克思始终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达到人与环境矛盾的真正解决和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真正和解的。只有实现社会的高度发展,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合理的物质交换,完成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实现人的自然存在方式和人道存在方式的统一,达到人与环境矛盾的和解。后来马克思在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社会矛盾中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为人类的理想状态、人类社会发展的较高形态共产主义,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矛盾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又把共产主义视为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建立在个人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作为人的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这样,马克思就从人类社会的实践规律上论证了“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二)马克思对人与环境问题的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变革从表面上看是哲学理论和观点的伟大变革,但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看则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高清海先生就指出:“思维方式是无形的,它却像‘灵魂’一样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

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实质思想内核和较高本质,它使人们从物质(或精神)的世界观转变为实践的世界观,这也就意味着人们要用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去指导现实世界的改造问题,尤其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4]。这一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到处都闪现着光芒。马克思所倡导的实践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对实践活动对象化存在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关于属人世界(即人的活动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关于自在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然它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或者研究)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5]当今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而要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就需要运用实践思维方式来指导我们。这里所谓的实践思维方式,就是从实践去把握、理解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本质上是人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的一种哲学表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本质特征,以及马克思是怎样思考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我们要研究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思想,既不能从马克思所思考的客体环境中去理解,也不能从马克思所思考的主体――人去理解,而应该从马克思所把握和理解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双重对象化去理解。这种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理解方式,就是合乎马克思思考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道”或“理”的实践思维方式。

二、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一)合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

在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既定方针,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作为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样,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发展理念。因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个价值目标而开辟道路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其核心和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发展的主体是人,目的是为了人,其实施也是人的活动参与的,所以也就坚持了从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去理解政治、文化和环境以及人的发展,从而理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发展,不能单单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人的片面的发展,而必须是、协调的发展。也只有这样发展、协调的发展才会最终导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环境下我们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人与环境改变中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的解决的一致性”,才能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为基本的矛盾。从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来看,科学发展观及其根本要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

(二)合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实践是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的生成和发展方式。“和谐”不是对自然世界自在运动而言的,而是相对人的实践活动所生成的事物而言的,本质上是人在实践中一系列对立面的统一。我们在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时,也就可以将和谐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党中央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和国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构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这样,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坚持公平正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也就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和谐的主体和目的都是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人的活动参与的构建,这种人的活动又是实现自然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桥梁和通道,所以也就坚持了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在实践活动中人在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时,尤其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时,通过双重对象化的活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的环境,而这种环境的改造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也才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合乎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实践规律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复杂过程,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和科技的落后,人们认为自身所生活的世界――自然环境是受世界的本原决定的,如泰勒斯的“水”等;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灵的力量在主导着世界万物,上帝就是造物主、创世主,是决定万事万物变化的最终力量;在近代社会,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时期,哲学家逐渐意识到了人的作用,但是他们都把人的作用过分夸大。黑格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精神外化的产物;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去理解世界,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体性存在。由此可见,以往的旧哲学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都陷入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尤其在历史观上,不是撇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就是曲解人类历史,而在历史的现实基础上更是撇开了人的实践的力量,当然更不会有“历史的自然”或“自然的历史”的思想了。马克思用实践思维方式来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坚持了实践的自然观和实践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自然观上,马克思认为我们现实的自然界应是人的实践对象化的自然,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自然,同时这种自然还是人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及表现;在实践历史观上,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人类历史的主体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应是人民群众,相应地人的本质和价值的问题也应该从人的实践去思考。同时,人类历史也是实践改造的历史,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真善美统一等的实践规律。马克思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就是坚持实践的思维方式,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所规定和制约的“自然的历史”,同时这种人化的自然也是受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所规定和制约的“历史的自然”。与此同时,在历史过程中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自身的历史都是在实践双重对象化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马克思主义以实践思维方式研究人与环境关系问题,就合乎了人处理人与环境的历史实践规律。

人与环境论文: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看艺术设计的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们向往自然环境的心理被极大的抑制了,室内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让其中的人们得到身心放松,因此作为现代室内而言,要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入手,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室内空间,这也是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艺术设计;环境;自然

一、人与环境融合下的室内设计发展

人类进入到21世纪,工业的发展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使得人类的生存空间愈发的恶化,高楼挡住了阳光,稀缺的土地制约了绿树的种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愈发突出,很多都市人感到生活苦闷和烦躁,他们急需一种悠闲舒适的田园生活,从而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大自然中的阳光、绿水、植物等可以给都市人提供这样一种休闲生活的元素,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期待。例如世界著名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就很好的自然景色的优雅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来,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香港著名设计师梁志天先生,也一直十分注重将自然简约的设计风格融入到是室内设计中来,他十分善于将光影和空间有机搭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的设计作品中洋溢着浓浓的自然韵味,是现代都市人在紧张压力和快节奏生活下的很好的休憩空间(见下图3)。香港另一位著名设计师黄志达先生,也对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自然元素颇有心得,他的设计作品中巧用绿色植物作为点缀,绿色植物象征着生命力,走进这样的房间,看到室内墙壁上都是绿色的植物,人会感到十分惬意,就像走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好像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让人贪婪的大口呼吸,在自然与空间的邂逅之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二、人与环境融合下的室内设计之路

1、巧用自然材料

材料是艺术的载体,材料在表现室内空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环境所造成的视觉涵义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环境融合下的室内设计就要找到真正符合环境所使用的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造型,并加以巧妙运用,把材料的质感、色彩表现出来,才能使作品与空间更好地融合,对材料的运用影响整个空间的装饰效果,从而增添作品的生命活力。在室内设计活动中,材料的原生性特征是艺术家们首先关心的问题,早在很久之间设计师就利用一些从自然界中随意就获得的直接材料来装饰空间,例如兽皮、树叶等。之后在室内设计中就较多的使用原木、石材、板岩、织物、藤、竹、棉、麻等无毒无害的天然材料。最常见的就是天然木材和天然石材,天然木材做装饰材料优势明显,木材本身的光泽、纹路、质感等都给人自然和朴实的感觉和享受,而且天然木材也很容易和其他材料搭配使用,木材天生的保温性能能够随着室内温度变化而变化,给人温馨和干爽的感觉。天然石材给人的感觉就是朴实无华,有一种回归原生态、返璞归真的感觉,因此也得以在室内设计中广泛使用,例如利用天然河卵石砌成的墙面自然活泼,具有朴素的自然美,如果再配以绿化则可以获得园林的情趣。随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很多合成材料开始出现在设计领域,人们开始学会对自然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现了很多人工合成材料。如今在很多崇尚人本设计思想的作品中,使用竹、陶等材料的比例要远远大于金属、塑料,这些自然材料的使用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可以显示材料的纯正纹理和简洁线条,彰显着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大程度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出其“天然去雕琢”的本色,使人们审美回归和情感回归的心理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

2、利用表现自然光线的美感

自然采光是实现绿色自然的必要因素,自然光无污染、节能,阳光更能以其丰富的变化,对室内空间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具有消毒作用,是普通照明灯所不具备的优点,研究表明,自然光是人们心里舒适的重要因素,自然采光在视觉方面起到了生态作用。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设计是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关注的事情。在室内空间环境中,自然光照的选择处理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如何较大限度地利用和合理开发自然光资源,与室内的采光水平、采光口大小、窗的构造及采光材料种类息息相关。光照设计体现在室内空间中,能够影响空间的品质,使人在视觉上更为习惯和舒适,形成一个自然良好的、与自然更为接近和协调环境。影响采光设计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照度、气候、景观、室外环境、朝向等,例如采光好为南朝向,东南或西南朝向次之,东、西朝向再次,另外不仅要考虑直射光,而且还有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良好的采光设计也并非意味着大片的玻璃窗,在一般的自然采光的设计中,我们需要选择恰当的布置方式,同时,还要控制好采光,避免室内过分的照度,影响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层次。例如卧室、起居室等居住房间以及厨房均应直接采光,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气氛,以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卫生方面的需要。例如贝聿铭将北京香山饭店的八百余平米面积大厅的顶面设计成通透的玻璃屋顶,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光影使周围环境极其和谐。

3、巧妙利用绿色植物

在当代城市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巧妙地设置室内绿化,营造温馨的室内气氛。有了绿色植物还要讲求布置方法,室内植物装饰要做到主次分明、中心突出,居室内植物摆放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①重点装饰与边角装饰。所谓重点装饰就是将植物摆放于较为显眼处,如客厅正面墙的电视柜旁,而边角装饰则只摆放在边角部位,如客厅中沙发转角处等。②结合家具陈设等布置绿化,室内绿化除单独落地布置外,还可与家具、陈设、灯具等室内物件结合布置,如放在柜子转角的吊兰和放在茶几上的盆花。③沿窗布置。靠窗布置绿色植物,能使植物接受更多的日照,可以做成花槽或窗台上置小型盆栽方式。总之,要根据居室特点进行很好地设计,才能相得益彰,别出心裁。

三、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羡慕和向往之心也逐日俱增。在室内设计中加入更多的自然题材,建造一个符合人性诉求,让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感到自然和谐的居住空间,已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趋势。

人与环境论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摘要: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的状态。室内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它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作用。

关键词:环境 室内设计 空间 感知 人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作为室内空间主要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本质是人们为进行各种生存活动而对环境进行改造,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以支持人类生存的各种意义。室内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方面要求,应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必要的风速,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的不利影响。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的状态。

室内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环境的主题是活动着的人,而环境的感知效应是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它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其主题的象征性,文化内涵有着必然的联系。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它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作用,如果设计师没有这样的精神创造,室内的环境空间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内心活动的形式特征。人们也无法区别这类空间的特质;无法在情感上与空间进行交流。因而使得空间形式与意义的感觉效应模式无法建立起来。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市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在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人们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与环境空间相聚合的秩序。这些事例不胜枚举,如莱特的考夫曼别墅,米斯-凡德罗的范斯澳斯住宅,勒柯布西埃所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格罗皮斯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等关系的研究等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和谐,使人,环境,风格,形式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环境的气氛;一种完整的,自由的个人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境心理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更需要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和意义的赋予,把人们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环境中去,使其成为个性和时代性的环境模式,成为能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物质技术发展的新的历史。

环境创造的要求对室内设计发展同样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和工作,生活合适的环境,而且还要求创造性一个文雅,舒适,美观的环境,以美化生活。因此,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的必须要考虑人们的社会风俗,文化氛围,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并在室内设计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人们盼望着环境与人关系和谐,并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环境模式,人们基于对生存质量的深刻认识与反省以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异化”现象中,努力寻求情感上的平衡,而室内设计也正向着更丰富的环境设计理念发展,其环境理念包含了室内环境与文化;室内环境与形态构成学;室内环境与社会学;室内环境与民俗学等等。这些理念发展与研究必将开阔室内设计师的眼界,使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学科。在创作中体现了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它可以更广泛,更直接,更生动地传递各种信息。即将到来的21世纪正是处于分化与综合的辩证过程。它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去探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规律,从“室内环境学”的角度来研究和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调节,控制以达到利用,改造室内环境的目的。

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更加深入。它已不再仅仅是对环境空间的美学要素或是主观情感的某一方面分析,而是在识别室内环境的各种构成要素时,不只是去分析情感的本身,而是在分析产生情感的复杂的刺激物,这样,人们就可以研究环境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是把人的情感和环境实体空间放在一起研究。室内设计师在进行环境空间的创造时,把客观对象的性质与人的心理因素结合在一起描述,并加以综合分析,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及交叉的研究方法。

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从室内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位置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具有更高的素质,修养,知识,技能和文化心理结构。应具有丰富的室内环境的工程设计的经验。其二,从室内设计师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它是丰富人们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室内设计师捕捉创作灵感的重要手段。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直觉的理解能力;其作用是在整体把握感受的基础上,抓住审美信息所传递的特有意味,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其三,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除了培养自身的情感效应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直觉注意,从对环境的细致观察,细致分析入手,大力地扩展想象的空间。

从室内设计发展前景的展望上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室内设计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多因素化与复杂化,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的室内设计师的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观念与方法。对室内环境本质的研究就是室内环境如何体现人对环境的把握,如何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环境氛围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所以,为了创造人们心中理想的而又美好的室内环境,需要室内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也同时需要室内设计师的艰苦创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祖国已经成为了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人为本源’’社会思想模式,这也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室内设计将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也出现了极大丰富,科学技术也有迅速发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就是以“物为本源”的价值观转变成以“人为本源”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及时次在建造空间时,首先考虑的是人们在这种空间活动中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适宜程度,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应用物质手段圆满解决建造中的技术问题。基于这种“人为本源”的思想,人们在建造空间中,也就改变了过去更多关注建筑功能与外部形象为重点的创作方法,逐步转移到了更多关注建筑内部形态与组合为重点的轨道上来。从而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以“人为本源”思想观念,正好是成就了当代室内设计运动今日大发展的契机。并为它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形成大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其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赢得了几乎社会所有阶层认可,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设计力量,向传统设计发起了有力挑战。

环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它伴随着我们走过生命的每一段历程,因此,环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室内设计这门学科将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设计出适合人的合理的环境,而不仅仅是注重一些表面的东西,要以“人为本源”的思想为向导,这样我们的室内设计才会有发展,而且是突破性的有创造的发展。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不断提高,景观概念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景观就是土地上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环境空间的结合,是地上物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景观设计就是合理恰当的安排土地上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物体,追求其环境的艺术性,使建筑与环境能的融为一体。

【关键词】:和谐艺术园林设计

引言

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 园林是人造自然,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从几千年前作为盛世园林的唐宋和康雍乾, 到20 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经济发展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繁荣, 园林设计的意义使得园林设计本身在新时代中负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崇尚自然之美, 好的园林设计应该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空间上的有机结合, 园林不是征服自然,也不是无限制向自然索取,也非是忽视自然条件、扼杀自然特性,而是寻找一个和谐和平衡的形式,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一、和谐艺术园林设计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自然之美

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质之美。借景于山水创造景观的层次感,山水的秀美为远景,将视觉美感拉伸至一个更深远的层次空间。借用自然之美是出于应用自然美学优势创造景观,美大概可以分为:形式美、具象美、意蕴美三种。引用自然之美,是关注美的意蕴,更是在意于亲近自然的美学趋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发掘自然景色资源,以一种熟识的美感赋予景观之中,以借景的法将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连接起来。

2. 学会意会空间之美

空间之美在于空间自身的魅力给我们以情感的波澜,也在于空间和谐的尺度关系带给我们轻松、顺畅的行为方式。园林景观的空间之美在于空间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间自身是否能够唤醒人们对于这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意会空间之美是设计的原则,也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它却是滞后的,只有公众在景观中快乐享受生活与游憩之时,我们的空间之美才会真正美得其所。

3. 善于创造界面之美,

界面因空间而生,是界定空间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景观中的竖向界面往往决定了景观空间的性格,而顶界面却是相对开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关乎景观空间的整体美感,小面积的底界面也会影响到受用者的视觉感受,而竖向界面的形式美则关乎公众对于视觉美感认知的大部分体验,因为相对于单一的底界面与开放的顶界面,侧界面更充满着无限形态的变化与丰富的肌理表达。

4. 学会隐喻人性之美

美最终要被人感知,隐喻人性之美是贯穿园林设计过程始终的核心线索和所要景观创作的美学重点。人性之真善美。隐喻人性之美的原则是我们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环境艺术性的最终目的。

二、现代住宅小区和谐园林设计;

景观的设计首先是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各种设施、设备及相关的配置均符合使用功能,设计要充分人性化,处处人为着想,同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更大程度地成为使用合宜的设计,发挥景观的较大功效。

1.统一规划设计,协调布局

住宅区绿地种类多,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步移景异,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是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地造林,借景于情才是园林景观的精华。合理利用就是要较大限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这样可以减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并且显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比人工堆砌的平面整洁的地形要更贴近自然,更令人感到轻松,因此,有时保存现有的景致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实际运用中,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树种,以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整体和谐统一。

3.植物品种选择、配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之后再进行品种选择和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居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洁的植物配植在边际或外围,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乡土树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低,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通过配植,能够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4.园林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提倡多元化,创作出真正符合小区文化背景和氛围的景观表现。文化生活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特色功能区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进生活的元素。

三、现代和谐园林的艺术体现

1.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在追求环境艺术性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确立生态价值观是环境艺术性设计原则的核心,生态的价值观更是我们设计中必须尊重的观念,它和人的社会需求一样重要。改善景观周围环境,周围环境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景观环境的艺术性,其中噪声、尘土等都会对景观的艺术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改善景观周围环境设计原则,通过栽植茂密乔木群景观可以控制噪声与不良空气等等。师法自然、因地制宜,真正的艺术性环境景观设计是从环境自身挖掘契合乡土,使景观和当地环境和谐。契合乡土是一种意识导向,是艺术性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关键在于根植乡土环境于景观设计之中,契合乡土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并且经济、文化、美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从场景的角度考虑

园林景观是可以释放情感的场所,这一场所应该能够较大程度上使公众得到享受。在实践中,我们要建立无障碍的交通系统、艺术性的休闲景致、环境优美的景观。园林景观是情感的聚集,一切景观营造的目的都以包容宽泛的公众的为主旨。这是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景观艺术性的原则,更是景观设计的价值所在之处。文化是引导园林景观聚合的及时要素。艺术化的景观设计也正是基于文化原因,将历史、地域、民族以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积淀转化成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园林景观设计空间组织的依据。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亲近自然。因此在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艺术性上要满足景观设计。

3.从人的角度考虑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这种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深刻也是最真实的理解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 更重要、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它同一种所谓“道”和“规律”的契合。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和设计师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对环境的艺术性追求,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兼有艺术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人类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设计就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不断的研究和设计从而达到自认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园林设计就要求尊重自然的同时,尽量不要盲目的认为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这样不但可以调确保自然环境的自然美感也可以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的造价。更要做的是根据具体区域的实际的环境和特点塑造园林的景观,减少对已有环境的破坏,保障满足其他物种的生活必须,利用和保护所有的资源,减低消耗。从而达到和谐的生态园林。然而生态园林的设计还是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这就需要人们不断的发现和进步。

人与环境论文:论环境育人与小学书法教育

摘 要:“环境育人”是指环境可以影响人教育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到教育活动,既对小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校园书法文化是营造小学书法教育氛围的心路之途。它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练字动机,培养耐性恒心与意志;培养审美创造能力;提升做人道德品质。

关键词:环境育人;小学书法教育;影响因素;传承

一、环境育人的重要性

(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

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因此,作为体现小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小学育人的重要方式。

(二)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新的课程可以提供很好的引导和支持,尤其是校园内的物质文化呈现,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小学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有利资源,包括校园的大门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楼梯文化等等。

二、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现状

书法教育是我国教育从古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书法教育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各级教育系统都有相关提倡和措施提升小学书法教育的质量,但如今欠缺之处也颇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如下两方面:

(一)书法教育必要性的思想认识不足

小学的书法教育出现了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表现出为书法老师不足,有些学校没有书法老师,已经到了无人能教学生书法的地步。这样势必使小学生对书法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造成小学生养成随意写字的毛病:做作业潦草,错别字连篇,这对小学书法教育的断层造成直接的负面作用。这直接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够、教师缺乏、教材不规范造成的。

(二)学生的创造个性缺失

创造个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写字和书法两个概念的本质矛盾上。字不会写,何谈书法?小学书法教育主要通过描红、仿影、临帖三阶段,长期维持写字规范、端正、清楚的要求,艺术创造个性会受到压抑。小学时期是学习书法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阶段,如果把握不好,导致当今的书法艺术作品没有生命力。

三、环境育人对小学书法的影响途径

环境主要有主观、客观两种,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之间相互约制,又相互促进。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空间,小学校园是营造小学书法教育氛围的心路之途。可以让小学生在校园书法环境中更好的学习书法,使身心得到放松。

(一)创建书法校园环境,培养兴趣与注意力

小学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校园的书法氛围对小学生学习书法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书家肖像、石刻、名家名作等书法作品。这样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激发孩子练字动机,培养学生耐性恒心意志

小学生学习书法是在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中提高书写水平, “意志”“耐心”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用“耐心、用心、专心、信心、恒心”克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坚持住,时间要有保障要天天写,天天练。这样才能在学习书法中看到成效。

要触动孩子的心弦,唤起他们对学习书法的兴趣,营造学生澎湃激越的心境。另外,在学校的宣传窗、艺术长廊中能留一份天地给书法,设置“名家书法博览”、“小小书法家”等栏目;每学期在班级、学校里都能搞几次象样的现场书画比赛、作品赏评,掀起书法鉴赏的高潮;可用星级制来激励学生,给他们以动力!

(三)鉴赏古今书法作品,培养勤奋好学精神

古今凡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无不注重观察体验,从大自然中吸取美的因素,融汇于书法之中。在校园环境中融入书法元素也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书法中有所领悟,有所进步。

书法艺术不仅可以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形式美,而且也可反映出书法艺术的动态美。例如点的书写,时如高峰坠石,时如圆润之水珠;横画时如一叶孤舟,时如千里阵云;一捺,可形成马蹄、金刀、游鱼等美的形象。总之,小学生欣赏书法艺术,可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从书法的笔画、结构和章法中,发现和感知到现实生活中的形式美和动态美。使小学生在学习书法中有个好的开始。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人地关系理论

摘要:人地关系系统内涵演变到今天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为其核心内容,这些问题正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人地关系调控的主要途径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新提出的生态建设概念等。

关键词: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相互作用

1.人地系统的演化

人地系统就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系统。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前者是由岩石圈、 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是人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地。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同自然环境进行索取与返还过程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人地系统是由“人”和“地”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开放性、层次性、自组织性、整体性等特点。

人地系统的演化表明,人类不能把自己局限于直接消费者,也不能局限于改造索取或改造征服者,因为这样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自然的报复。人类与环境做为人地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和母系统一样都在向前发展着,两者对立又统一,处在相互制约当中,因而要求相互协调并持续发展。人类做为地球的主人,来自于环境,作用于环境,两者只有协调进化才能变相互制约为相辅相成。

2.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调控

人类的发展已使人类自身明确感受到了地球的有限性和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威胁,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人类社会危机,包括人均空间、资源的急剧减少,地球环境的日趋恶化及生态系统的更加失衡等,制约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给出了一个解决人地关系矛盾发展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从根本上缓解乃至消除人类面临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全球性问题。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的就是调控人地关系。人类必须认识人地关系系统,进而探索出调控人地关系的途径,最终解决矛盾。

3.人地关系的调控途径

人地关系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新提出的生态建设概念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环保战略,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更是21世纪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发展模式。清洁生产的大潮正逐渐在全球掀起。总体说来清洁生产就是为了缓解人地的矛盾关系,起到调和作用;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及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理念自提出以来,既突破了传统的环保理念,又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循环经济实现了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及产业间的废物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是变废为宝,其目的是减轻人类工业活动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建设是人类理性行为参与下积极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指在自然力无法实现修复或者需要加速修复过程的情形下,以积极的人为参与和调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

生态建设的直接目标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并使之达到健康的状态。因此,生态建设是解决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后的生态环境问题,修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结语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奇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人地关系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协调性等特性,决定了人地关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从人地系统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发展道路 ,必须采取全球的一致行动,否则只能停留在良好的愿望上。同时,全球的持续发展是有区域层次的,只有在各个基层区域上实现了持续发展,上层区域才能实现,这实际上就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层次性和有机联系。另一方面,构成人地系统的的各个要素(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中也存在这种性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要素不是相互独立或孤立的,四者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可持续目标的实现 ,都必须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几者的关系,局部性的问题只能通过整体的协调处理才能得以解决。

人与环境论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六盘山贫困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情况进行探究,报告了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森林草场逐年减少,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通过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等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制约因素;生态危机;环境; 发展

西北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了西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种生态危机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核心是水资源的短缺,突出地表现为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渍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呈现出荒漠化“局部逆转、整体扩大”的总趋势。

固原市地处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腹地,西安、兰州、银川三角中心地带。辖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四县一区。全市人口155.3万人,回族人口71.8万人,占总人口的46.2%,是全国主要回族聚居区之一。境内地形复杂,主要有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川道区和土石山区三大地貌类型,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区。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29亿元,人均8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44元。

一、制约固原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固原发展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生态环境脆弱是主要因素之一,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较大“瓶颈”,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全市地表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径流379.6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92.3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和5%。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总水量2.8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仅为0.65亿立方米。7-9月降雨量就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4-6月农作物生长季节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5%,有效降雨季节与农作物生长季节极不协调。全市尚有351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而且未治理区均处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降雨量较低的干旱地带,林草成活率低,工程建设投入高,治理难度大。贫乏的水资源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率低。

2.人畜饮水仍较困难。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共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39处、人饮机井330眼,完成泉水改造758处。按照国家现行农村人畜安全饮水标准,还有46.7万人、9.2万头大家畜、7.7万只羊饮水未能达标。

3.全市造林面积总量小且分布不均,不能满足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林业建设的要求。受退耕还林指标限制,全市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及其外围地区尚有300万亩宜林荒山、150万亩坡耕地需要造林。

4.污染减排任务重。各河流无环境容量,排污既造成污染。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减排能力差。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任务重。

5. 由于人口增长,造成对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破坏,本来就稀疏的山林被砍伐殆尽,大面积地表植被被开垦和滥挖,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日趋肆虐,所以,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固原市是贫困地区,也是阻挡风沙南侵,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泥沙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要改变固原贫困落后的局面,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立足于特殊的区情以从根本上防止荒漠化为目的,从关键的水问题入手,制定出固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近期目标、远景目标,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去实现。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思路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步伐。我们着眼打基础、管长远,制定实施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按照不同类型区生态和资源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在原州区重点推广“三化两提高”(宜林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平川高效集约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三大技术体系”(以结构调整和水肥高效利用为中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体系、以适宜干旱温凉山区种植名优经果林等的高效庭院经济技术体系、以退耕种草舍饲养殖为基础的农牧结合体系);在隆德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西吉县发展“坝、窖、池、田联网”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在泾源县坚持走生态与产业“合二为一”的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草畜和苗木产业。同时,在全市河谷川道区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内基本实现“雨水不下山、泥土不出沟、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综合治理目标。

2、切实保护水源涵养林和天然灌木草原植被。特别是重点保护六盘山等地的原始森林植被。我国虽然颁布了《森林法》,在西北主要林区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并进行大面积的封山育林,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追求眼前利益所致,盗伐林木、毁草开垦事件仍然屡见不鲜。所以加大天然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大力提倡种树种草,适时适地种植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薪炭林。林草植被能最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和荒漠化。根据有关研究,植被覆盖度达到30%以上是有效防止沙漠化发生的指标。植被覆盖度达到5 %~15%。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退耕还林是我市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90万亩,其中退耕269.1万亩,荒山造林220.9万亩。同时,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142万亩,天然林保护封育78万亩、县乡村道路绿化1660公里。 坚决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逐渐将一些地方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特别是坡度超过25°的山坡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今后,要在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通过水库加固、打井窖、田间工程配套,充分利用“三水”,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着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4、坚决执行封山禁牧政策,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在巩固封山禁牧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政策措施,对于组织领导、责任追究和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组成封山禁牧督查组依法开展工作,坚决遏制反弹。同时,组织实施围栏、补播改良等天然草场植被恢复与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山变绿、水变清”的生态景观。全力解决禁牧后的饲草短缺、棚圈简陋、牲畜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饲草加工机械不足等问题。

5、积极实施生态移民,有效改善贫困片带的生态环境。按照自治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扶贫开发方针,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十二五”期间全力完成23万生态移民,在移民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有效改善贫困片带的生态环境。

6、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市已建成了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云雾山、火石寨、党家岔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由“九五”末的107.8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28.6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6%,形成了森林野生动物、草原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地震遗迹、湿地类型、水源涵养等比较的保护区格局。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固原市生态环境功能区中最重要的板块,涵养了清水河、泾河两条河流的源头,也构成了阻挡风沙南下的绿色屏障。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监管,全力守护保护区绿色宝库。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不断提高,景观概念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景观就是土地上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环境空间的结合,是地上物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景观设计就是合理恰当的安排土地上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物体,追求其环境的艺术性,使建筑与环境能的融为一体。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指运用艺术设计的方法,对室外环境景观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它的主要对象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文主要对现代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环境艺术性;景观设计

前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改造地上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和筹划过程。具体来说,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工程手段和园林设计艺术,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艺术性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和设计师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对环境的艺术性追求,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兼有艺术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人类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园林景观设计与环境艺术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追求环境的艺术性设计来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从视觉上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艺术性;

(1)善于利用自然之美,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质之美。借景于山水创造景观的层次感,山水的秀美为远景,将视觉美感拉伸至一个更深远的层次空间。借用自然之美是出于应用自然美学优势创造景观,美大概可以分为:形式美、具象美、意蕴美三种。引用自然之美,是关注美的意蕴,更是在意于亲近自然的美学趋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发掘自然景色资源,以一种熟识的美感赋予景观之中,以借景的法将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连接起来。

(2)善于创造界面之美,界面因空间而生,是界定空间

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景观中的竖向界面往往决定了景观空间的性格,而顶界面却是相对开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关乎景观空间的整体美感,小面积的底界面也会影响到受用者的视觉感受,而竖向界面的形式美则关乎公众对于视觉美感认知的大部分体验,因为相对于单一的底界面与开放的顶界面,侧界面更充满着无限形态的变化与丰富的肌理表达。

(3)学会意会空间之美,空间之美在于空间自身的魅力给我们以情感的波澜,也在于空间和谐的尺度关系带给我们轻松、顺畅的行为方式。园林景观的空间之美在于空间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间自身是否能够唤醒人们对于这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意会空间之美是设计的原则,也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它却是滞后的,只有公众在景观中快乐享受生活与游憩之时,我们的空间之美才会真正美得其所。

(4)学会隐喻人性之美,美最终要被人感知,隐喻人性之美是贯穿园林设计过程始终的核心线索和所要景观创作的美学重点。人性之真善美。隐喻人性之美的原则是我们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环境艺术性的最终目的。

2、从环境上的生态性角度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艺术性;

(1)在追求环境艺术性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确立生态价值观是环境艺术性设计原则的核心,生态的价值观更是我们设计中必须尊重的观念,它和人的社会需求一样重要。

(2)改善景观周围环境,周围环境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景观环境的艺术性,其中噪声、尘土等都会对景观的艺术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改善景观周围环境设计原则,通过栽植茂密乔木群景观可以控制噪声与不良空气等等。

(3)师法自然、因地制宜,真正的艺术性环境景观设计是从环境自身挖掘契合乡土,使景观和当地环境和谐。契合乡土是一种意识导向,是艺术性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关键在于根植乡土环境于景观设计之中,契合乡土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并且经济、文化、美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3、从场所上的包容性角度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艺术性;

(1)园林景观是释放情感的场所,这一场所应该能够较大化公众得到享受。在实践中,我们要建立无障碍的交通系统、艺术性的休闲景致、环境优美的景观。园林景观是情感的集合,一切景观营造的目的都以包容宽泛的公众的为主旨。这是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艺术性的原则,更是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2)文化是园林景观聚合的及时原因。艺术化的景观设计也正是基于文化原因,将历史、地域、民族以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积淀转化成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园林景观设计空间组织的依据。

(3)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亲近自然、亲近绿色。因此在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艺术性上要满足景观设计。

4、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的设计首先是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各种设施、设备及相关的配置均符合使用功能,设计要充分人性化,处处人为着想,同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更大程度地成为使用合宜的设计,发挥景观的较大功效。

(一)统一规划设计,协调布局

住宅区绿地种类多,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步移景异,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

(二)植物品种选择、配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之后再进行品种选择和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居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洁的植物配植在边际或外围,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乡土树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低,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通过配植,能够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是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地造林,借景于情才是园林景观的精华。合理利用就是要较大限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这样可以减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并且显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比人工堆砌的平面整洁的地形要更贴近自然,更令人感到轻松,因此,有时保存现有的景致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实际运用中,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树种,以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整体和谐统一。

(四)园林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提倡多元化,创作出真正符合小区文化背景和氛围的景观表现。文化生活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特色功能区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进生活的元素。

总之,作为住宅小区景观由于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景观要素间的流动复杂,景观变化迅速,更需要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和管理。 以达到结构合理、环境优美、和谐、健康的目的。

作者简介:

魏英,(1984年—),性别:女,籍贯:浙江省衢州市,单位: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园林艺术。

人与环境论文: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由环境引起的问题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如何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则成为当前人们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本文针对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这一问题,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绿色理念;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1 绿色环保理念

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发展的加快,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水泥林立,天空日益变得灰黄,空气的污染程度每每亮起黄灯,国家对绿色环保开始逐渐重视。我国的环保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通过环境法的制定和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工作仍处于落后阶段。

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合法的开采,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几个方面,这些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污染甚至通过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形成循环,最终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氧气、淡水、食物等生活资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的物质保障。面对人类这个大群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脆弱的状态,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上到大气环境,下到地下水资源污染,都使环境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局面。究其原因,多数在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及环保意识薄弱,无法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为了一己之私,肆意开发、破坏环境资源,使其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直接打破了人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对人类的发展及环境保护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不仅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甚至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多稀缺物种濒临灭绝的窘境。

3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措施

3.1 倡导低碳生活

在整个低碳生活中,主要倡导“节能减排”,即通过改变人们往常的生活模式及消费习惯,一点一滴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恶化的趋势。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介绍,水母爆发也是因为人类社会对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造成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溶解于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海水酸化,导致珊瑚礁的破坏和贝壳类海洋生物的减少,温室效应甚至影响了北极熊的生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物种也会因为人类的作为而灭绝,种种自然现象表明低碳生活已经到了必须要执行的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主要应从节电、节水等几个生活细节出发,减少用量并减少光污染及合理的污水排放及回收再利用。

3.2 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过程中,首先,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率应保持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人类在开采这些资源时,应结合着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率,科学、合理的安排开采时间、开采量,在保障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在开采完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避免再生资源出现枯竭局面。

3.3 加强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废旧物品的回收,同时宣传回收的重要性,将其集中处理,在避免分散污染的同时,减少回收利用成本。在美国及日本卓有成效的垃圾分类回收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再利用的例子,我国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其次,在整个废旧物品的利用技术中,我国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薄弱环节。在影响废旧物品利用率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回收利用成本,甚至呈现出“得不偿失”的利用局面。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

3.4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环保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果,非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配合。这就要求环保部门能够有效动员人民群众,使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在其动员的过程中,首先,加大宣传,使人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学校宣传栏、电视、报纸、网络等多个途径开展;并可在固定时间内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及趣味问答,而且环保意识应该从基础抓起,在学校里应该让学生共同参与,只有这种意识深入民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其次,环保部门作为一切环保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在整个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核心理念在于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污染降到低,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能将资源的使用价值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与环境论文:结合人与环境浅谈现代城市雕塑的设计

摘要 雕塑是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雕塑应与环境相结合,城市雕塑应与人互动方面探讨,发挥了现代城市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在现代都市中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城市雕塑 环境人

城市雕塑作为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指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广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地的室外雕塑,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公共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现代艺术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带来对城市文化的新需求,城市雕塑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巨大的,代表城市形象的工艺品。因此,对待城市雕塑的设计应当是严肃和慎重的。

从古至今,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变得不可代替,并普遍存在于城市公共场所之中。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而且,现在有些建筑物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现代雕塑,如广州的西塔、北京的鸟巢等。的城市雕塑往往被视为该城市的市标,甚至代表国家的形象,反之,一些城市或地方的雕塑作品忽视了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而孤立存在,仅仅只是摆设,其表现形式及艺术造型都让人无法理解,城市雕塑原本所应具有的作用和意义被忽略。

根据现代城市雕塑的特点以及特殊的地位,我们在做城市雕塑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以下两点:

一、城市雕塑应与环境相结合

城市雕塑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人文气息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精神,在点缀环境,增添生活情趣的同时缓解都市生活给人带来的紧张、拥挤和呆板的感觉。在现代城市环境、城市景观中,城市雕塑作为重要的艺术因素之一,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现代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象征,城市雕塑凝聚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是一个城市精神的代表,表现着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代表。雕塑与环境结合,并切实对环境发生积极影响的作品应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该作品在建筑和雕塑之间找到了一个和谐的结合点,体现了当时艺术家和建筑师对空间环境极其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使得狮身人面像以其庄严、对称、均衡、肃穆的气势,震慑周围环境的气氛。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要融入环境,应当考虑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特点与工艺美术相融合,进行雕塑造型的艺术创作,而不是像某些城市雕塑,往往只求高大、宏伟、气派、新潮,却不管整体的协调。

二、城市雕塑应与人互动

城市雕塑应该存在于公众的生活环境中,是能和人们在文化、娱乐,甚至情感方面产生互动的沟通物。城市雕塑是否具有大众的亲和性,是艺术家进行作品创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人与雕塑密切相融的观赏模式,使观者可以融入雕塑其间,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界面趋于淡化,而在欣赏过程中,观者的内在情感趋于愉悦,城市雕塑以公众可自由参观,可触摸、依偎或更为互动的形式来展示,以缓解城市高密度、高层化建筑群构成的居住和办公环境对人造成的压抑和排斥,从而成为一种公众性的带有更多民主和自由色彩的艺术形式。

城市雕塑作为美化和装饰城市的重要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美化了我们的城市,装饰了我们的环境,往往成为城市环境中的点睛之笔,成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介。现代城市雕塑像一个城市的眼睛,最能反映出城市建筑的风采和神韵。用雕塑陪衬空间,空间便有了动感,人们的视线也有了着落。每件微不足道的东西都会对空间环境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有节奏地安排它们,发挥它们的特性,这样才能激发出人们的美好情感,发挥现代城市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在现代都市中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时间的载体,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城市雕塑对于城市、对于城市人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只有我们将新的艺术思想贯穿在作品中,城市雕塑应与环境有机结合,应与人和谐共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艺术思想付诸于实施,才能发挥城市雕塑的较大作用,为人类造福。

人与环境论文: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两个体现新的发展观的重要历史文件,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和体制保障,也对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环境资源法的历史使命

自及时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尝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危机的苦果,而酿成这种苦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干了许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蠢事。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和“十年动乱时期”,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搞什么“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退田还林还草,治沙治水治山,但由于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恶化的趋势。实践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谁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失衡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影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及时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2]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4]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和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同年秋天由联合国第42届大会审议并接受。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6]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共同的未来》在其第二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李瑞环同志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他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香港城市大学发表演讲时将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称为绿色革命,强调这种绿色变革“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是一种‘大转变’,需要采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大战略’”:“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要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体系中,把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与‘人’一样公正、公平对待的‘主体’,同自然平等相处,崇尚简朴的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10]200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强调,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2003年10月,同志在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

目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生活和重要目标;各有关行业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各有关学科正在努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环境资源法是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法律保障,应该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应该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伟大时代和实践对环境资源法提出的要求。

二、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资源法十分有效。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也是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和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包括环境资源法在内的法的共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环境资源法的特性。从具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关系;从总体上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的基本原因、发展的决定因素、长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环境资源法的主导方面、本质方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是指作为主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特定对象(包括人、人的行为、状态、关系、事项、工作和秩序等)的活动。在这里,主体是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所谓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环境资源法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作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原因或理由是因为环境资源法律是人们的环境行为的行为规则。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法律中的人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人等于他自己的一连串行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11]行为是法律世界中最经常、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贯穿法律运行过程的一个具活跃性、能动性的驱动器和关键因素;法之产生、存在的初始动因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化;行为是法律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法实现其价值功能的立足点;行为是法的根本内容──权利的载体。法律规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即法律规范规定人应该如何行动,包括禁止什么行为、限制什么行为和鼓励什么行为。所谓人的环境行为(环境资源行为的简称),是指作用或影响环境资源的各种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简称,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或行为。显然,环境资源法律中的人的法律行为都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结果(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生联系。人们的行为既可以作用于人也可以作用于物(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下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包括形成、维持和改变等,下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作用于物的行为可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直接作用于物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前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通过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此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于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以为人调整的关系这一基本性质。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一定程度,无论当时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是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会要求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与日俱进的、也是可变的,在某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不愿意或不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成为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愿意或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的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达,以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就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就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另外,法律具有调整、保护、教育、指引和评价功能,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法的作用或功能。随着法律的发展和演变,法律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功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任务、作用和功能。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因为在环境资源工作或环境保护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同时产生这两种关系。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2] 恩格斯在批判那种“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时指出:“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3]“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5]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

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当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随意污染、破坏、浪费、掠夺自然环境资源)调整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尊重、热爱、保护、改善、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法学主要研究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法律调整机制。

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主要指环境资源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方式。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方法、调整对象、调整要素和调整过程等内容。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方法是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制是各种调整方法的集合或整合,是对各种调整方法运作的动态反映、系统控制。

随着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兴起,环境资源法正在形成其富有特色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简称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仅指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广义上是指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所采用的各种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所采用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以及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渊源的总和。环境资源法律部门包括环境资源专门法或专门法律规范,以及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法专门法)是环境资源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体部分。环境资源专门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专门机制、主要机制、核心机制。与环境资源专门法相比较而言,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有关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较少、较分散、较单一。研究阐明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的特有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是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化”是原苏联学者创用的一个词,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具体情况,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调整机制特别是生态化调整机制,是区别于传统法律调整机制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它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主要采用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方式(强调政府行政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结合,提倡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达到保护人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和可持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二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将其他法律部门的传统调整方法和机制予以绿化或生态化(指用生态观点、环境观点进行改造、完善),而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运用生态化方法,目前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整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或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具体来讲主要是: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制度;环境资源信息显示(报告、统计、公告、牌示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公告等制度;环境资源问题预防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功能分区和预警),包括环境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资源功能分区和其他预防预警等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机制(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行为规范等),包括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等制度;环境资源整治、补救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治理、恢复、补救、补偿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各种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以及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法律司法监督、环境资源公众参与制度等。

各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环境资源法不仅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出发,研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点。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与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相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6] 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7]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环境共存发展--珠海发展模式初探

珠海经过20多年的创办与建设,由一个落后的渔农小县发展成为颇具综合实力的中等城市,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珠海发展模式。珠海的发展是新兴城市运用后发优势,科学规划城市的一个典型范例,它的基本经验对我国新老城市加快实现城市化、现代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1、确定绿色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兼顾,构建合理的自然生态系统,努力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观点,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注重抓好环境保护,保持两者协调统一,是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珠海以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花园式的海滨城市为目标确定城市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并科学地预测城市发展需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的要求,避免经济建设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陈规老路。2、实施人本战略,致力于社会进步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较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人的生存、自尊和自由,其宗旨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实现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珠海努力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的投资,为市民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运用多种形式营造特区文化氛围,积极促进文化精品生产,积极筹建大型文化设施,预示了未来珠海在建?quot;精神家园方面,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3、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遵循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和持续性原则,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地发展。珠海摒弃了关于发展单纯指经济增长的传统观点,珠海积极控制人口增长,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第三产业,实?quot;再就业工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安排问题,深入发展城乡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私营经济,拓宽就业领域。二、未来发展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珠海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发育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准,投资环境日趋完善,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但是,同珠海要在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珠海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1、基础资源短缺,经济总量不足,经济质量偏低,基础工业薄弱,成为制约珠海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追赶知识经济的列车的压力和巨大的跨越正等待着珠海人去勇敢地面对和肩负。

2、经济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层次上还有许多不协调之处,人口、环保工作和相应政策还有待调整。3、文化积淀上先天不足,内涵不够丰厚,品位也不高。文化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如何较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需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自然环境发展途径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论文百事通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新晨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1概况

金鑫住宅小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南临四纬路,北侧为市内交通主干线东二环路,整个小区总用地面积60807m2,容积率为1.58,建筑密度17.0%,其中1~11号楼为高层住宅,12~17号楼为多层住宅,在高层住宅的中央围合区是一块25000m2的中央绿地,其余均为宅间绿地。

2设计理念

居住环境是人聚居生活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分析居住环境对设计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只有通过对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的特点以及小区建筑风格等等一系列情况的分析,才能创造出符合居民行为活动需求的合理且具有特色的空间氛围。由上述分析,本小区设计理念为:①在小区环境设计中,以不同类型的空间和氛围来定义场所,布局运用现代手法进行空间处理,强调互相间组合关系,形成完整的结构。②从居民的功能使用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③将生态概念引入小区,通过对植物材料的质感、色彩以及生态习性的合理利用,把“绿色的旋律”这一设计主题在景观中得到较大的体现。

3设计构思

音乐经常被我们称之为人类灵魂深处的呐喊,而本居住小区整体方案的构思就是由音乐中五线谱的高音符演化而来,运用流畅的曲线线条巧妙的将小区的中央绿地与宅间绿地有机的连接起来,使之在具有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构成了合理的交通网络,让小区的环境景观与居民的现代生活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在设计中注重人的感觉与生活化的情趣,强调空间的设计与视线的组织,始终贯彻“大众参与”的思想:绿草地上有汀步,池底有卵石,小朋友既可以在水池边玩耍,也可以涉水嬉戏;浓荫下的铺装广场适于人们坐憩交谈,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让居民在放松的心情下,体味休闲文化。

4详细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包括景观功能分区、道路交通、景观设施、照明设施、竖向设计、植物配植等内容。

4.1景观功能分区

整个小区分为中央绿地、入口空间绿地、西侧较大的宅间绿地和东侧较小宅间绿地四大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4.1.1中央绿地

中央绿地依据平面的线条划分及实用性大致分为中心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安静休息区及闲庭信步区四个区域。中心活动区:是中央绿地的主景,景观采用台地式造型设计,整体地势高于周边绿地,由富于现代感的大面积特色铺装、雕塑喷泉等所组成,为小区的居民提供一个景观环境优雅、方便、舒适的集体活动空间。儿童游乐区:以玻璃马赛克镶嵌的水幕墙涌泉为主景,添加各种儿童游戏活动所需的器械,为儿童创造一个玩耍游乐的美好天地。安静休息区和闲庭信步区,分别分布在主景区相对的两侧,为居民活动休息提供方便。景区通过植物对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使其成为独立安静区域,以散置的天然景石镶嵌河岸及造型轻巧的木制廊架为主基调,营造出纯净自然的景观效果。

4.1.2入口空间

小区入口空间的外环境,由一组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中心水景绿地组成。水景墙采用镂空处理,跌泉里水流叠级而下,置身于此,视线不会形成对小区内部的通视,而是无可避免地被水景墙上镂空水幕中若隐若现的小区内部牢牢吸引,使人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在这仿若从电影中搬下来的布景中缓缓穿游,细细品味。入口空间的周围是生态坡地区,几组姿态优美的自然坡地围合着凉亭、景墙、置石等园林小品。在西面将地下车库的入口置于绿荫之中,让喧闹的现代机械藏身于自然之中,为小区更添一份安静祥和。整个入口广场尺度宜人,收放自如,规整而不呆板,开放中兼有含蓄,及时眼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小区入口的美观也增强了它的标识性。在中心轴线上的是基座抬高的灵璧石,气势巍峨而又不乏灵秀,沿着广场缓坡向上,小区主景观中央绿地轴线尽收眼帘。

4.1.3西侧宅间绿地

本区域的设计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空间组合,将“感觉园”的主题作深入的尝试和体验,给人以轻松、情趣、惊奇、感悟等不同感受。考虑靠近住宅的绿地更多服务于行动能力有限的老人和儿童,因此设计多为小尺度空间,使老人和儿童在行走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仍能享受到舒适的环境。众所周知,人有5种生理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在感觉园里,这5种感觉被划分为2个区域,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最终形成第六感觉直觉。嗅觉、视觉区:该区为老年人活动区,以丰富的植物,按照春、夏、秋、冬排列组合,互相渗透,各个季节不同的香味植物及色彩变化给人不同的嗅觉、视觉感受。春园为椭圆形的休息空地,周边布置丁香、榆叶梅、连翘等春花植物,芳香植物为丁香等,并以入口花坛作为视觉焦点。夏园在弧形的道边间种珍珠梅、红瑞木、小叶女贞,构成夏之景观,秋园是一个矩阵树池的广场,是嗅觉、视觉区景观轴线大道即是视觉区的主要部分。近20m长的矩阵树池,形成人的视线的聚焦。中心的树池植物配置是国槐,将人的视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增强了人的视觉感觉,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延续性,周边植物有火炬树等秋景植物,冬园也不寂寞,有油松、红皮云杉等植物,人们徜徉在这四个园中,连续起伏的地坪,层次鲜明的灌木丛,无论是立体的层次,还是平面的布局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同感受,既对比强烈,又有植物芳香四溢,令人陶醉,从而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触觉、听觉区:该区为儿童活动区,孩子早期的感知体验都应该源于生活。而听觉、触觉的刺激在孩子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所以在居住区设计触觉、听觉区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通过触摸植物的枝、叶质地(草质、纸质、革质、蜡质等)和形状(锯齿状等)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这就是触觉区。同时,敲打乐器位于该区景观轴线大道,在敲打各种乐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产生质地对比的体验,由此产生好奇心,得到知识和乐趣;鸟声、树叶声、风声交织在一起,则又构成了一曲曲美妙而动听的自然交响乐。味觉区:味觉令人引起食欲,民以食为天。味觉和食欲仅是一种意念,即人们面对结果的植物会产生某种联想。如看到苹果、杜梨、枣树杏等果实,会使人联想到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具有精神疗法之效用。当人们体验了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味觉的感受后,带着回味与遐想,再回到居住区的中心区,坐在水景广场上时,或许会产生第六感觉直觉,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个中滋味细细品来妙不可言,然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样最终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无上享受。

4.1.4东侧宅间绿地

本区域由四块绿地所组成,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方面要在整体风格上与中央绿地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息娱乐的功能要求,使其具有观赏性同时实现其使用价值。设计时,硬质铺装与绿地交界的边缘采用将中央绿地道路曲线直接或间接延续,形成平滑的线条,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节。运用园林中的各种造景手法,将此区域的四块绿地进行深化设计。北面的绿地是其中较大的一块,在此区域设计一圆形铺装小广场为居民提供就近活动区域,设一半圆廊架,一方面增加景观效果,另一方面可为居民提供休息设施,广场一侧设有专为儿童活动圆形沙池,将其下沉30cm,方便管理。沙池中一旱景溪流蜿蜒曲折而过,增添趣味性。其余绿地设特色景墙花架,供居民观赏游息所用,汀步布置于楼间,居民活动行走提供方便。

4.2道路交通

小区内道路的规划根据总体的布局,在中央绿地,集中绿地和互相间的联结地带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道路,并结合居住区考虑无障碍通行。目前私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居住区内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一个问题。“人车分流”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我们采取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的分流方式,所以在小区的入口附近利用地形设置集中的访客停车场,采用自然式布置,在提供60个标准停车位的同时,将停车场隐匿于绿树和花丛之中。结合现有的地下停车场,把大量车流消化在园区入口附近,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小区的需要,更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在道路广场铺装与材料选择上,依据不同的景观分区,道路广场铺装采用五种贴面材料:花岗岩火烧板、斧剁板、碎花岗石、卵石子、仿青石砼铺装和广场转。道路广场的铺装图案及色彩变化是环境绿化的硬质景观,与树木华彩所形成的软质景观相辅相成。

4.3景观设施

居住区内的景观设施和建筑小品的尺度是按照人的尺度进行建造,它们所强调的不是气派的恢宏,而是溶入环境,与人和谐共处。建筑材料多选用本地材料,饰面材料与建筑外墙面所用材料相呼应,并适量的运用原木以加强环境的郊野气氛。

4.4照明设施

小区内主要道路单侧设置庭院灯;集中绿化带、小广场、小游园等场所采用草坪灯、地灯相结合形式;水景下设置水下彩灯;大树及雕塑下设投光灯。

4.5竖向设计

居住区在设计时注重利用微地形设计来营造一种高程变化丰富的景观,这同时为居民欣赏景观提供了不同的观赏点,丰富了空间形态,活跃了空间气氛并改善小气候。

4.6植物配置

小区所在地呼和浩特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在树种选择乡土树种为特色,引进少量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考虑到植物具有丰富的变化,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取充分的考虑突出其季相特色景观。春天连翘、紫丁香、榆叶梅、山桃等竞相开放。夏季树木苍翠欲滴,花团锦簇,红王子锦带、东北山梅花、芍药、牡丹、大花萱草、丰花月季正值花期。秋季五角枫、白蜡、桃叶卫茅、火炬树等秋色叶树种,渲染出色彩斑斓的秋景。冬季落叶乔木苍劲的枝丫,展现着天然的雕塑美。云杉、侧柏、桧柏、铺地柏等植物仍然碧绿,金银忍冬、天目琼花等满树红果,为冬季的庭院增添了一抹亮丽。小区内乔、灌、花、篱、地被、草相映成景,栽植形式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形成复层生态群落。不同宅间绿地栽植重点不同,特色各异,植物群落间的变化,由背景植物品种来统一,栽植手法的统一也使得小区内尽管植物品种丰富,但在视觉感受上依然和谐统一。植物群落与草地间的界面呈现自由曲线形式,典雅而生动。

5结束语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小区内所有居民提供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公共区域,我们在设计中多方位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多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运用堆土成坡、铺地落差、抬高的水景和植物配置等等手段进行高差的创造和空间转换。平面构成线条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再加上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幻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小区的建成,增加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今后居住区的建设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1生态主义的现实意义

人类已经为自己无视自然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工业化的加剧,后工业化时代的深入,竞争饱和性地渗入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人类对自然随心所欲地掠夺,忘记了自然母亲的感受,贪欲让人类忘记了回馈和感恩,利用自然母亲宽广的胸怀肆意妄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沙漠面积增大、湖泊减少、森林面积缩小、旱涝不均、植被物种消失、城市雾霾、龙卷风、海啸、白色垃圾等多种灾难表明人类一直在为人类中心主义买单。许多地区既没有跟上工业化的脚步,也没有因旅游业的开发而脱贫,而祖辈世代依赖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田园牧歌却消失了。全球贫富差距依然在拉大,区域战争从未止息。人类甚至在构想是否可以抛弃这个蓝色的地球家园,迁居到别的星球上。这是何等的悲哀。人类已经麻痹,忘却了自己是自然之子,和万物生灵手足情深。

生态主义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的内涵包括:人和周遭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一花一树、鸟兽虫鱼、山水草地沼泽、多样化的物种共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类不可以对自然环境大肆掠取、涸泽而渔;人类不可以怀着人类中心主义,只图自己生活方便;人类在以自己的家乡物产富饶为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工业制造业时,就该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以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个进步的现代人应该保护环境,一个现代人应该意识到人类的衣食住用行都是建立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做到物尽其用,不应奢侈浪费,应以奢侈浪费为耻。人类如果无法与自然共存共荣,那么“人是高等动物”不过是一种自诩。

2小说内容综览

《野性的呼唤》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容、扣人心弦的情节和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成为伦敦五十部作品中被翻译次数最多、读者最多的杰作。在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集中读到了有这样的作者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作家。早年当过报童、工人、水手。代表作有《热爱生命》等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海狼》《铁蹄》和自传性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其作品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人在困境中的自强不息精神。”[2]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尽其用、物尽其才”。这样的价值竞争是残酷的,适者生存,适者才是强者。巴克原本是一条遗传基因良好、生活环境优越、养尊处优的狗。巴克是人的伙伴,而且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的伙伴:它出生在米勒法官家,生在那儿,长在那儿。它陪伴米勒法官散步、陪伴法官的儿子打猎、陪伴法官的女儿嬉戏,它得到了人类社会中地位较高的人的宠爱,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伙伴。但是月有阴晴圆缺,狗亦有旦夕祸福。米勒法官家一个有孩子老婆要养、却爱赌博的家丁(可以说他是人类社会中的败类),因为急于还赌债,设计卖掉了巴克。巴克无论昔日多么风光,多么得米勒法官和家人的宠爱,但它终究是人类圈养的家犬,它的命运掌握在人类的手中。

3用生态批评理论纲要性的剖析小说

人类贪婪预设下的巴克的逆境———这部小说以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克朗代克地区的自然环境为背景。[3]人类是贪婪的,据说在“北方”发现了金矿,于是人们怀着发财梦像疯了一样涌向北方,却全然忽视了自己的生命安危。对于自然,人们除了攫取还是要攫取。家犬巴克———“狼”与“狗”的标签由人类掌控,服从、遵守人类所规定规则的就是“狗”,否则即是“狼”。[4]温良、友善”的巴克是优裕生活的衍生品,是安逸的南方生活的道德观熏陶出的家犬,它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员,是人类的伙伴。它有着美好的心灵,它单纯,对人充满了信任,与人类亲密无间。在优裕的环境中,巴克本是温良可爱的,是人类的朋友,通人性,识温存,有智力,能与人良好交流,和谐相处。人、狗、米勒法官家的优裕生活和南方适宜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自然画卷。然而,危险悄然而至。命运的转折———遭卖。一个嗜赌的园丁轻易葬送了巴克原有的一切。这个人类中的败类有着老婆孩子却嗜赌如命,轻易地把巴克推下了命运凶险的深渊。由此来看,一只狗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它的命运被人易如反掌地掌控,它的命运永远岌岌可危地悬在主人、家人和家仆手中。从一个角度上看,它似乎受宠备至,似乎是人的亲密好友兼家庭成员,但它却毫无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

一个园丁就割断了它原有的与人类家庭的联系,割断了它与人类家庭优裕生活的纽带,割断了它与南方自然环境和谐的关系。全新的险恶生活———人类的棍棒。人类的棍棒无情地落在了巴克身上,让巴克深刻地领会到了棍棒法则。弱肉强食,强者支配弱者,人类中心主义让人类无所畏惧,怀着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能支配一切,能战胜一切,能奴役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如果这些生灵稍有违逆,便大打出手,大施淫威。因此,笔者不禁要问:人对自然的畏惧之心到底在哪里呢?人对自然界施加虐行时,不怕自然有24小时施以报复吗?人对除自己以外的欣赏之心到底在哪里?与其他生灵的共鸣又在哪里?适应北方的冰天雪地———巴克来到天寒地冻的北方,做政府邮政局的雪橇狗,和其他的雪橇狗踏上了茫茫的北国之旅。巴克和它的同伴们是何等的有灵性,有勇气!它们的身躯和活力是造物主施的魔法,这些生灵和人相比,哪里有相形见绌的地方呢?

定额配给的食物———在冰天雪地里,巴克赖以生存的是两个邮差定额配给的食物,这跟法官家的伙食是天壤之别,它时时食不果腹,忍饥挨饿,而它就是在这种境况下为人类服役的。狗是自然界的物种,它们对人类是有益的,人类对它们应该是欣赏的,怀抱感恩之情的。人类的鞭子———人类的鞭子用来阻止巴克和它的同伴们相互掐架。两个邮差在巴克和它的同伴面前俨然一幅世界警察的形象。他们试图干涉巴克和它的同伴们的“业余生活”,其实这是他们试图对巴克和它的同伴们进行多方位控制。巴克和它的同伴们无疑是两个邮差的私有财产,把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当做私有财产买卖、役使和管理,这无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关键词。同类中强者的欺辱———巴克和它的同伴是人类临时组建起来的团队,它发现,团队中的伙伴们有强弱之分,弱者不断受到强者的挑衅、威胁和欺辱。所以,巴克要被迫学习如何应对这一状况。巴克不过狗队中的一份子,是所有这些狗的一个缩影。它经受住了这种磨砺,一只经受住这种磨砺的狗和在逆境中求生存的人并无二致。同类间的杀戮———巴克目睹了同类间的杀戮。“一旦倒下,就会被撕得粉碎。”巴克记住了这一点。巴克是只聪明的狗,它会从别人的“以身试法”中汲取经验教训。这点足以让人类汗颜。

学会雪地挖洞睡觉,想睡在人的帐篷中遭拒———巴克这只家犬原想依赖主人,去主人的帐篷里睡觉。这里巴克对人的依赖不止是物质上的依赖,还是精神上的依赖。巴克在这点上的表现说明它是只内心幼弱、对人类的友谊和关怀充满渴慕的动物。对友谊的渴望是人的本能,狗也如此。人与狗之间有多少共性之处啊!人类又缘何能认为自己是凌驾在万物之上的,从而冠冕堂皇地劫掠自然呢?岁数大被卖掉———巴克见到同伴中一只年龄较大的雪橇狗因为体力无法满足雪地劳役的需要而被卖掉。人类对自然的榨取手段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偷熏肉而赖给同伴———道德是特定环境下的道德,在异地恪守原生地的道德无法生存。巴克偷熏肉而赖给了同伴,并因自己未被发现而洋洋得意。人类对待狗的态度就是:狗是低成本的服劳役者。冰天雪地中的苦役———身份的转变:人类的好伙伴———服劳役的雪橇狗(学会拉雪橇)。奔驰过两边遍布动物死尸的雪地———狗的劳动强度通过“奔驰”二字跃然纸上。艰难险境,雪地攀登———狗的劳动环境太过恶劣。无休止的雪地劳役———白日全速前进,夜晚扎营,狗的劳动时间在无休止延长。做邮差狗在驿站中的休整———狗在驿站中得到了短暂的、休整。人加于狗身上的劳役是以强度和时长为特点的,短暂的休整不过让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出劳役节奏有多么紧张。全速前进以创造新纪录———劳役节奏紧张到无以附加的程度。休整不过是为了彰显劳役的紧张,而休整之后迎来的不过是“周期加速度后的劳役。”

与史匹兹的决斗,做强者中的强者———高强度的劳役、极端恶劣的环境和定额配给的食物让狗与狗互相杀戮以获得更高待遇。“怜悯适用在更柔和的地方。”———史匹兹死去。狗受的驯化消失了,野性在萌发,高强度的役使让狗失去“理智”。它们不再是动物,它们成了机器,逐步机械化。巴克成为雪橇队的头犬———巴克因其基因优异、精力充沛而成为获得较高待遇的头犬。人类给予少量的食物,让狗群内部产生竞争,从而产生更能干的狗,让更能干的狗带领狗队,以使狗队产生更大的生产力。一个同伴死在北方冰雪消融的育空河旁———这只狗被人类奴役至死。詹姆桑顿的营地———巴克以其敏锐的预感感知前方的危险,决定不再前进,被詹顿解救。雪橇队的其他狗和三个驭狗人掉进育空河的冰窟窿里。狗的聪明与人的愚笨、残忍和刚愎自用形成了对比。狗得到了又一恩主。

救主人的朋友出冰窟窿———狗是知恩图报的动物,人是高级动物,狗也是。主人桑顿死去———狗发现恩主死去时的心情跟我们人类丧失亲人时的感情何其相似!为主人复仇———古人有云:有仇不报非君子,狗何尝不是。回归自然———恩主的离世让狗回到了自己近亲狼群中,在那里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归属感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人与狗在这点上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巴克”代表着作家激越的精神追求———对社会和统治者的叛逆反抗,对自由、独立、尊严的追求,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常帅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英才校区外语系公共英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