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资源环境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资源环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资源环境论文

资源环境论文: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环境论文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

(一)标准化因素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进程关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普遍存在目录格式不标准、标准化进程缓慢、数据库质量总体较差等问题。以文献著录格式为例,一些高校采用CNMARC格式,一些高校采用LCMARC格式或USMARC格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信息资源共享时,不同著录格式的存在增加了馆际间资源的整合与共建难度。例如,高校校园网建设实现了与图书馆的链接,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资源搜索功能,但许多本地信息资源无法良好接入互联网。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系统设计与开发、图书馆界面设计等方面尚不统一,独具特点。有的学校将图书馆选项设置在学校网站导航上,位置明显,结构清晰,易读性强。而部分高校则从图书馆信息资源功能入手,将图书馆选项设置于信息中心或信息资源一栏。此外,由于图书馆开发商采用的开发软件及建站系统不统一,整合共建信息资源时易出现兼容性问题,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稳定性。

(二)人才因素

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与能力尚有待提高。尽管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较早,管理队伍及服务人员素质也相对较好,但整体看来,高校图书馆员普遍学历低、素质不高。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建设,如馆藏图书数字化加工、图书馆资源远程访问、区域特色资源库建设等。因此,在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中,迫切需要一批熟悉图书馆业务、善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具备良好网络技术基础的跨学科交叉性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这类人才普遍短缺。数字化快速发展与专业知识更新缓慢间的现实矛盾,成为阻碍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瓶颈。同时,从用户群体构成来看,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用户群体比重较小。大部分用户信息检索能力较差,需要图书馆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对应的检索培训、讲座等。由此可见,建设一批符合现代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三)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充足的经费支持是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目前,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图书馆投入的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文献高购置经费。文献资源价格上涨和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是导致文献购置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且已成为影响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经费获得支持渠道单一。目前,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是高校图书馆外部资助的两大主要来源。通过政府资助,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资金;通过企业资助,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辅助资金。图书馆可采取有偿性资源共享等方式创收,如深化校企多维度合作,适度给予企业关于图书馆建设的一定决议权和决策权,缓解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压力,保障高校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新思路

(一)加速高校信息共享标准化进程

标准化、规范化是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高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文献著录格式和图书馆内容的标准化建设,按照国际标准建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要强化信息资源具体环节的标准化建设,如信息存贮、有关名词术语、字符集、数据格式等,应统一实行标准化,形成严格、规范的服务标准、编目条件等,使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标准化建设逐步向国际化靠拢。

(二)明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各成员在享受共享系统带来的权利和服务时,应履行对应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为共享系统提供本馆信息与资源、承担系统运营的部分费用。同时,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管理机制,对各成员馆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监督与管理,并制定详细明确的奖惩措施,有效避免实力较强的大馆不尊重小馆权益、小馆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现象。通过管理机制保障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维持高校信息与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系统建设,实现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经费保障机制,充分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经费支持,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崛起。因此,应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发展提供保障。及时,政府机构给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足够的资金支持。政府资助是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坚实后盾,系统运行与维护必须建立在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第二,社会各界的资金援助。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第三,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图书馆资源优势,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图书馆资源创收,补充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维护与运营资金短缺。第四,建立与科研机构、企业的稳定合作,获得科研机构、企业的支持,尽可能减少经费开支。

(四)加强现代馆员队伍建设,强化读者网络意识

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现代图书馆馆员应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信息资源,提高学习能力,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要加深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鉴于此,可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一方面,提升现有馆员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引进本领域人才入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同时,现代化馆员队伍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服务意识与敬业精神等。此外,工作人员还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和较高的文献检索水平。

三、结语

以网络环境为依托,构建高校图书馆运行机制,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馆际间资源同步共享的构想。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依赖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标准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明确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权利享受与义务承担,等等。唯有消除各种阻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因素,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间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科学利用。

作者:令狐素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论文: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论文

一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当前伊犁州森林保护中存在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问题,而且呈加剧趋势。每年都有大量的林地资源在减少,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森林病虫害、不合理采伐和毁林开荒等。基本建设和工业生产也占用大量的林地。

2林业产业效益低

林业产业效益低是森林资源保护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伊犁州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企业趋同,资源分散,重复生产,长期经济效益不高。伊犁州的林业产业与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建立健全的森林工业体系,实现林工结合的发展,实现了以工养林的发展,森林工业才可以反哺森林资源。而伊犁州森林工业不可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反哺,因为它正在不断萎缩,不断下降。

3自然灾害频发

森林资源保护中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长期遭受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尤其是在我国西部。我国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农田遭受旱涝灾害。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荒漠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伊犁州的个别地区土地盐碱化、草场退化等问题比较突出。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保护森林资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1做好勘察调查

做好勘察和调查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前提。必须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勘察和调查。对森林资源的勘察和调查必须、科学,同时勘察和调查应该是动态的,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时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新情况。勘察调查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资源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一套有效的保护方案。

2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保障。针对森林资源保护,国家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对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完善。对于滥砍滥伐过量采伐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毁林开荒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要有计划地使用森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要做好种植工作,有计划地造林。

3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国家应该加强对群众进行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工作。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让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来。同时,群众积极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也能够对政府、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保障相关工作的落实。

作者:肖克来提·尼牙孜 单位:伊宁县林业局

资源环境论文: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论文

1土地沙漠化

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其中99.6%分布在中国西部420个县镇。现正在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已有向东部漫延的趋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相当西北5个省1999年度财政收入的7.5倍;间接损失2700亿元。沙尘暴已殃及首都北京,不可忽视。

2解决荒漠的出路

①尊重自然规律,让其自然恢复。对与成矿条件优越:岩浆作用、火山作用、植被不甚发充的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可优先考虑。对于环境破坏严重,不好治理的矿区、矿田,可以留下来等待技术过关时再行开发利用。

②储量丰富,国民经济建设中及需的矿产资源可优先考虑开发利用。

③地质工作程度低,成矿条件好,潜力巨大(特别在覆盖层下)的地区,可以先进行地质勘查找矿,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开采利用。④开采运输条件好,采矿成本低,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地区可优先开发矿产资源。

3新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研究

①玄武岩:连续玄武岩纤维是前苏联经过30年的研究发明的高科技纤维。它是以自然的火山岩为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将其破碎后加入熔窑中,在1450~1500℃熔融,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制成的连续纤维,它的综合性能好,其它纤维难以比拟,被广泛的用于消防、环保、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制造、工程塑料、建筑等领域,堪称是21世纪无污染的“绿色工业材料和新材料”。

②珍珠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对一种轻、保温、隔热、防火的无机材料要求越来越强,这就是膨胀珍珠岩。珍珠岩在1200℃条件下体积迅速膨胀数倍~30倍。具有容重轻(40~250千克/米3)导热系数小(0.03×4.1868千焦耳/米•时•℃~0.06×4.1868千焦耳/米•时•℃),使用温度范围广(-250℃~+800℃)的特点是一种物美价廉,产地广的一种新型无机建筑材料。

4几点建议

①继续培加矿产地质勘查投入。②加强国内外合作,不断改近采矿、选矿、冶炼技术,尽量做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③做好远景区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合理开发利用。④综合开发利用,注重新的领域,有效合理的开发非金矿矿产资源。⑤既要重视地下矿产资源,也要重视地表环境的保护。⑥注要环境效应。使矿产资源开发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费平赵秀金海玉单位:辽宁省地质勘查院

资源环境论文:矿产资源核算下的地质环境论文

一、枣庄市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破坏现状

枣庄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工作程度高,区内现有采矿权149个,涉及煤矿、铁矿、石膏矿等9个矿种,矿区面积601.957km2,占枣庄市总面积的13.19%。其中,煤矿43个,面积542.4km2,占采矿总面积的90.11%。全市矿山企业318家,小型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88%。由于小型矿山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力量有限,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截止目前,辖区内已发生过地质灾害、含水层及地下水资源破坏、地质地貌景观损毁、土地资源破坏等多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间接引起生态系统功能损毁。所发生过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其中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岩溶塌陷在北方地区影响较大。受矿坑排水和洗煤水影响,柴里等部分矿区周围地下水SO42-,总硬度、矿化度超标。铁矿、石灰岩矿和砂页岩矿等露天开采形成大面积采坑,改变了原生农田、林地、草地地貌景观。煤矿和石膏矿的地下开采导致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和滕州市约8.14km2的地面塌陷,引起地面变形,造成地面积水,使原有土地使用性能发生变化。同时,现存的37座矸石山和大量的选矿厂、尾矿堆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除此之外,由于土地资源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耕地、林地、沼泽等土地资源破坏间接造成了生态价值的流失。

二、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指标及方法

1、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方法选取原则由于矿山地质环境价值存在确定性、半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损失核算过程中,可灵活采用直接市场核算法、替代市场核算法和意愿价值核算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直接市场法运用货币价格计算可量化的环境代价,如土地性能破坏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替代市场核算法是对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估算其隐含价值。防护支出法、回填法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损害核算中最为常用。对价值不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可选用意愿价值核算法,通过调查对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或环境恶化希望获得的补偿意愿来解释环境价值损失。

2、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指标及方法根据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现状,将地质环境代价划分为地质灾害损失、含水层破坏损失、地形地貌破坏损失、土地资源破坏损失和土地生态价值损失五大类。矿山地质灾害损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致灾体本身的破坏力、活动程度、危害范围等;另一方面是受灾体本身,包括受灾体类型、抗破坏能力、数量,以及社会经济中的人口、建筑、设备设施、农作物等分布情况。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矿山地质灾害损失可有两种计算方式,即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核算法和防治工程费用支出法。如疏干排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水系破坏,储水能力下降,加大取水难度,造成用水困难,增加用水成本,其代价核算的方法可以用地下水污染恢复费用核算法、地下水资源价值损失核算法、地下水位下降经济损失核算法、含水层储水功能恢复费用核算法等。地形地貌价值包括旅游景区经济价值和景观环境价值,可用旅行费用法衡量人们对旅游景区的支付意愿,从而计算地质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经济价值。地形地貌破坏带来的景观环境价值损失则可以用恢复工程费用法进行核算。枣庄市土地资源破坏包括煤矸石、露天采坑对土地资源的占压和地面变形、土地质量变化引起的资源价值损失。这两种损失均可通过土地基价计算得出。此外,由于土地资源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地质量和利用方式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引起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土地资源破坏还会引起间接的环境代价。通过对土地生态价值代价的核算,可定量表示土地资源破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代价核算指标和可选核算方法。

三、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选用

上述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方法,对2012年枣庄市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代价进行核算。

1、地质灾害直接损失采用直接核算法,地质灾害损失=人员伤亡损失+家庭财产损失+公共基础设施损失+其他财产损失。其中,家庭财产损失包括房屋建筑损失和非建筑损失(如农作物)。基础设施损失主要体现在道路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2012年,枣庄市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其中,山亭区崩塌损毁树木11000多棵,损毁道路(含指示牌、防护栏等)200多米,造成经济损失125万元;北岭自然村滑坡损毁各类果树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约50万元;3次泥石流地质灾害毁坏农田32亩、果林20亩,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全年无矿山地质灾害人员伤亡记录,矿山地质灾害代价共275万元全由财产损失引起。

2、含水层破坏代价核算按照地质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地下水资源开采价值指未被污染时的总价值,一般按水资源销售价格的6%~10%计算。根据枣庄实际情况,该值取7%,则:地下水资源开采价值=7%×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水资源价格。枣庄市现有42家采煤企业,地下水资源开采总规模为3495.98万吨/年。当地水资源价格按照3.25元/m3计算,采用地下水资源价值损失评估方法,该地区采煤活动每年造成795万元地下水资源开采价值损失。

3、地形地貌破坏代价核算枣庄市受矿产资源开发影响较大的为塌陷地貌。当地露天开采塌陷区和井下开采塌陷区内不存在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无旅游消费价值。采用塌陷回填治理费用法核算景观环境价值损失。塌陷坑回填费用=直接费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其中,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和不可预见费分别按2.4%、5%、3%、3.22%和2%计提。枣庄市塌陷区总面积90.9km2,平均深度约为2m,按60%工程量回填,回填量为10908×104m3。工程施工以机械为主,按33元/m3计算直接工程费,则塌陷回填治理费用为409339万元。

4、土地资源破坏代价核算在土地资源破坏代价核算中,判断土地是否遭受长期性破坏是关键。若土地资源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部分甚至恢复,可在评估损失时只需要考虑对其进行清理恢复的费用,具体计算时用灾害破坏面积与该种土地类型基价的1%来进行估算;若土地资源破坏严重以致于无法恢复,则损失直接按照土地基价估算。枣庄矿山土地资源破坏代价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煤矸石、采矿坑等对土地资源占压破坏引起的,这部分的代价可以用清理费来估算损失;另一部分是地面变形、地面积水等导致土地的质量、用途发生改变,这部分可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前后的土地基价差计算。土地资源占压代价=∑(各类土地资源基价×占用土地面积)×1%土地质量变化代价=∑变化前各类土地资源价值-∑变化后土地资源价值2012年枣庄市矿山土地资源破坏情况全市煤矸石、露天采坑等占压工矿地、农田、林地分别为27.9公顷、363.9公顷、12.4公顷,共造成经济损失836.53万元。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用途发生改变,原有803.8公顷农田和11公顷林地变成草地131.6公顷、湿地131.4公顷、水域540.4公顷和荒地11.4公顷,土地用途变化造成经济损失约82620万元。该地区矿山土地资源破坏造成损失共计83457万元。

5、土地生态功能破坏代价核算土地生态功能破坏代价即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量,等于矿产资源开发后不同土地类型生态价值之和与矿产资源开发前不同土地类型生态价值之和的差。土地生态价值=∑(各类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各类土地面积)根据表2的土地破坏变化面积和各类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土地生态功能破坏损失为399万元。

四、核算结果

由以上核算可得,2012年枣庄市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破坏损失共计494265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493866万元,间接生态价值损失399万元。在核算过程中,地面塌陷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毁坏等直接经济损失,地质灾害代价中不核算该项损失内容。在地形地貌破坏损失核算中,以塌陷回填治理工程费用估算其景观环境价值的损失。含水层破坏损失只有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破坏的部分,缺少对含水层水位下降和其他矿种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地形地貌损失也只考虑了塌陷坑的回填,缺少露天采坑治理(面积3.225km2)的相关统计,因此实际损失要比上述计算结果大。

五、结语

通过以上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可知,地形地貌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是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中最严重的问题,两项损失占总地质环境代价的99.7%,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破坏严重。枣庄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长,尤其是煤炭资源,经过长期高强度开采,已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和大量煤矸石堆积,并且每年还呈增长趋势。全市累积煤矸石现有2165万吨,每年新产生400万吨,占压大量土地,环境破坏突出。近些年来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经费不足,未治理的塌陷地和未利用的煤矸石仍然较多。对于塌陷地质里难度较大的地区,枣庄市必须强化地质环境治理,复垦沉稳塌陷区,未沉稳塌陷区的积水可发展水产养殖,利用面积大、水域开阔的塌陷区建设城市“绿肺”。加强综合整治,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城市转型道路。

作者:侯冰冯春涛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资源环境论文: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论文

一、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准入制度体系构成

1、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增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2、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要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于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和潜在地质灾害威胁、危害的矿山项目要严把评估关,并对出具评估报告结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终生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进行督促检查。

3、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评审认定制度新建矿山在办理采矿权申请之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经采矿权审批机关审查批准后作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的必备报件之一。已建和在建矿山,采矿权人要分期分批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并作为采矿权延续、变更、转让等必备报件之一。

4、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制度国土资源部应将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制度作为采矿权申请人申领采矿许可证的必经门槛,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采矿许可证时必须出具由相应资质的核算机构编制,并经审核符合要求的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及代价控制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及代价控制报告应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如果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代价超过开采矿产资源的预期收益,采矿权登记发证机关有权直接驳回采矿权申请,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矿山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及代价控制报告书可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障金收取的依据。

5、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障金制度目前,从各省市相继开展得矿山环境保障金制度的运行来看,保障金收缴标准不一。另外对于收缴的额度是否足以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损害的恢复也缺乏衡量尺度。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颁发采矿权许可证时,可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代价核算及代价控制报告书中的地质环境代价核算数额,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采矿权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障金,作为采矿权人在采矿期间履行降低地质环境代价与地质环境治理义务的保障。对于未缴纳保障金的采矿权人不予颁发采矿权许可证。

6、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损害补偿赔偿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障金制度只能保障对矿产开发所造成的可以恢复治理的地质环境破坏的补偿。要遏制矿产资源开发总体效益低于总体地质环境代价的开发行为,对于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不可治理恢复的地质环境破坏,必须建立补偿赔偿制度。地质环境损害补偿赔偿制度就是针对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不能治理恢复部分的补偿赔偿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管理机制督促和责成矿山地质环境损害实施方对受损对象及其权益人进行补偿或赔偿。

7、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来保障矿业权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事故对矿区居民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有足够的赔偿能力和保障机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矿产资源开发责任主体是否投保了地质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业务,作为采矿权人在采矿期间履行降低地质环境代价与治理环境义务的保障之一。对于未进行投保的采矿权人不予颁发采矿权许可证。

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构成

1、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现场巡查制度现场巡查制度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和依法行使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制度,是督促矿产资源开发主体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重要措施,可以说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监督工作的核心环节。目前矿山地质环境现场巡查制度的实施不规范,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建议修订矿产资源法时对现场巡查制度进行较具体规定。

2、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监测制度建议尽快修订出台《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规划》,并指导各省(区、市)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层层落实。切实健全各级监测机构,落实职责,明确任务。有关部门应尽快起草和出台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尽快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成果质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社会地位。

3、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的内容与形式采取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相结合的方式。在内容上只设立信息公开的下限而不设立上限,同时要求必须使用通俗的语言,让一个平均文化程度的公民能够读懂;在形式上由政府指定一种或者几种的强制公开的信息平台,其他的平台可以由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单位自愿选择。为了防止信息异化,除矿产资源开发主体自行提供法律规定的信息外,必须由地质环境管理部门来审核信息的真实性。

4、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就是用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来保障公民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公共决策的权利。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有效制约矿山地质环境主管部门的权利,同时也可以促进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中各个利益方的合作。建立公众参与制度首先要明确公众参与主体范围,只要认为该矿产资源开发行为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自己利益的公民都有权利参加到公众参与机制中来,使公民的环境权得到切实体现;其次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为公众提供法律保障,即建立地质环境保护NGO、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公众参与程序的完善。

三、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准入与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中政府职能定位

1、明确地方政府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因此,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明确地方政府职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要是制定政策,出台规划,加强监督指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

2、强化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优化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的要求依法提高行政能力。地质环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行政管理必须定位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上,是一项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题的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地质环境保护领域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推进立法,明确地质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和管理要求。二是谋划基础工作布局,构建管理服务平台。主要是组织技术支撑单位,通过调查摸底,让公众了解其所处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根据调查成果科学制定满足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利用监测手段,掌握本地区地质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预报预警信息;加强保护与治理,保持良好的地质环境状况,使之满足公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三是强化监督指导,制定标准,明确各部门、各行业的地质环境保护职责任务,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四是组织科普宣传,普及有关科学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公众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3、加强地质环境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所以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也要进一步转变思想,从过去技术管理的框框中跳出来,要把握好宏观管理定位,善于谋划,把地质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之中。全国地质保护工作的部署是站在全国高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问题,分别谋划、分步推进的,各省、市、县的地质环境工作要在服从全国地质环境工作部署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一步细化。

作者:吴雅莹

资源环境论文: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下的网络环境论文

一、网络环境对军校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从获取方式、结构、传播范围到传递手段等方面都衍生出新的特点,对军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1、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理念发生了变化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收藏理念一直是以收藏为中心,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与封闭性;而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的出现,使图书馆不仅需要利用自己的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而且利用网上资源来扩大和补充自己的馆藏,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快的信息服务。因此,网络环境使传统单一收藏观念发生变化,收藏由静态变为动态,较大限度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各馆追求的目标。

2、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传统的馆藏资源获取方式主要是通过订购、交换、接受捐赠等途径,文献入藏后,便拥有了该文献的长期使用权和所有权。而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资源往往不是信息资源的实体,而是它的网络使用权,这里使用权和存取能力将成为比本馆实际拥有文献实体更为重要。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除了订购外,还包括入网、联机使用、租用、免费获取等多种方式。

3、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网络和信息资源存储等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向图书馆渗透,使图书馆赖以生存的信息资源基础定位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信息背景中。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藏信息资源扩展为两部分,一是现实馆藏(包括印刷型文献、磁带、光盘、软盘等电子文献),二是虚拟馆藏(网络信息资源),而且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两部分。这样馆藏信息的管理就由印刷型文献物质实体的管理演变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为目标的集成化信息资源的管理,突破了以住“以文献为中心”的束缚,实现了“以信息为工作对象”,这对馆藏发展及管理方式的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4、馆藏质量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馆藏建设强调的是书刊采访的质量,被评价的对象是文献本身,即实际入藏书刊的数量、结构、重点等。而在网络环境下,是评价图书馆在整个信息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信息的选择能力和存取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提供检索机会,其质量高低实际上反映满足用户需求水平的高低。检索质量成为评价馆藏质量的重要标准。

5、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以印刷型文献为基础、以馆舍布局为特征、以工作人员为中介,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互动式接触的服务关系,在网络环境下,馆藏资源的利用与传播将建立在以网络为依托、以终端用户独立的信息获取能力为特征的基础之上,强调“虚拟馆藏”的存取概念,文献信息利用与传播逐步由“以馆舍为中心”走向“以用户为中心”。

6、文献购置经费预算及其分配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经费预算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书刊,而网络环境使图书馆能够便捷利用网上各种信息资源,将有限的购书经费去购买最常用、最有特色的文献资源。同时网络使经费预算的分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将从过去以订购这种单一形式,转变为购买、租借、联机检索等多种形式并举,经费预算中将有一部分用于网络资源的存取以及数据库建设,而且随着电子信息源的增多,这部分经费所占比例将会更大。

二、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对策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随着2003升级为NM2000的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和2004年升级为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的建成开通,拓宽了军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但目前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经费不足,导致文献入藏量锐减,严重削弱了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二是数字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馆际间差距较大,形不成规模生产、服务能力;三是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存在着严重的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对此,我认为,要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应当创新军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服务。

1、增强开放意识和合作观念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意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图书馆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摒弃传统的“自给自足、各自为战”,“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观念,树立全军“大信息馆”的思想和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意识,把本馆的信息资源放到全军信息网建设这个大局中去考虑,充分发挥本馆信息资源的较大潜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需要合作观念的支持,不仅仅是军队院校图书馆系统内部的合作,还包括图书馆与技术单位的密切合作,与地方院校类似项目的合作,扩大横向联系,加强协作协调,加快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步伐。

2、加强馆藏文献特色化建设根据本院校的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本馆馆藏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文献采集。文献采集要求采访人员了解重点学科文献入藏的情况,征询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对重要学术文献的采购要力求并保持连续性,特别是要补齐重点学科的核心期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题数据库以及全文特色数据库的开发上网。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一环。

3、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仅仅是本馆所拥有的现实馆藏资源,更大部分是网上的信息,这就有必要对其进行选择、加工、组织成方便用户使用的本馆网络资源。网络信息要成为本馆的虚拟馆藏,必须经过技术处理,即用专业指引库技术、将网上信息进行集中、分类、整理,再以主题树的形式指引用户查找,把用户指引到特定的地址去获取信息。由网上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的虚拟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物质源泉,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网络地位的重要信息资源。

4、更加合理的使用配置经费网络环境下的购书经费,应当看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它由购买书刊、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购买数字化数据以及自建数据库等几部分组成。因此在充分利用文献信息网络和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合理配置用于文献订购、网络租用、馆际互借或复制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经费比例,加大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尽可能利用有限的经费满足用户较大的信息需求。

5、加强用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对用户的信息意识教育,积极宣传开展图书馆网上服务,也是军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手段和方式以及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都同传统图书馆有了巨大变化,用户的信息意识是提高图书馆地位,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前提条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捕获能力。在信息海洋里,能够搜集到符合馆藏的信息能力,这是在网络环境下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最基本保障。

三、总结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既要考虑学院的教学需要,做好传统文献的收藏工作,又要改变观念,走资源共享之路,做好虚拟馆藏建设工作;既要建立特色化数据库,又要开发网上信息资源;既要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又要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只有这样,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才能、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申世海齐文玉单位:总参炮兵训练基地训练部电教资料室

资源环境论文: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论文

一、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文献中使用过的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进行归类整合并进行统计,按照引用频率进行排序,然后采用专家访谈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以确定最终指标。在评价指标的文献分析过程中,根据国内外经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备选指标,国外参考了Litvak和Banting(1968)提出的“冷热国比较法”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Otto教授(1992)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全球及时家矿业咨询公司BehreDolbear(2014)的石油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费雷泽研究所(FraserInstitute,2013)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国内参考了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吴荣庆,2001)《拉丁美洲若干国家和地区矿业投资环境分析和比较研究报告》、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07)编制的《世界油气投资环境指南》、国土资源部每年的《2013年全球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中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相似指标归类合并的方式制定完成备选指标体系后,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总库和万方外文文献数据库为文献搜索目标,以油气投资环境为关键词进行了检索,遴选了具有一级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46篇,统计各备选指标引用频率后,按照各备选指标引用频率排序将备选指标以问卷的形式发给专家进行及时轮遴选(共聘请专家9名),然后以专家访谈形式进行第二轮遴选,根据专家访谈意见最终确定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法规及政策、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基础环境6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通过同样的遴选方式确定了6个一级指标的21个二级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量化方法。

2.基于SE-DEA的油气投资环境潜力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是在“相对效率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Charnes及Cooper等人(1978)给出了及时个DEA模型C2R后,DEA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2R模型在计算效率值时往往多个决策单元都是DEA有效(效率值为1),而对满足DEA有效的决策单元之间就无法再进行比较,为此Andersen和Petersen(1993)提出了SE-DEA模型(superefficiencyDEA),在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时将被评价的决策单元排除在决策单元的集合之外,满足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生产前沿面发生了推移,而DEA无效的决策单元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有效解决了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效率值无法比较的问题。在对油气投资环境评价时,传统的SE-DEA模型存在一些不足:(1)油气投资环境评价中产出性指标无法量化。油气投资环境的主要指标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可以作为投入性指标,产出取决于我国对被评价国家整体的投资效率、投资水平、投资充分程度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对投资环境评价时产出的多少是无法量化的。(2)效率值的概念不适用于油气投资环境评价。计算投入产出效率值对于评价具体投资项目是合适的,但当评价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时以该国家的投资环境潜力作为评价结果应更为合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传统DEA模型的产出变量处理为虚拟产出变量,假定所有决策单元的产出均为相同的虚拟产出值,即假设具有不同投入性指标的油气投资环境具有相同的一个虚拟产出,使用SE-DEA模型进行求解。当求出的被评价决策单元效率值θk<1时,非DEA有效,说明在比被评价决策单元更少的投入下能够获得同样的产出,这时被评价决策单元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条件对于所假定的虚拟产出而言是冗余的;换言之,若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投资效率达到,那么这个被评价决策单元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条件能够产生比假定的虚拟产出更多的产出,因此,这个被评价决策单元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条件潜力更大。θk值越小说明被评价决策单元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条件对于所假定的虚拟产出而言冗余越大,在所有被评价决策单元投资效率都能达到的假设条件下,被评价决策单元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条件潜力越大。当θk≥1时,被评价决策单元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条件对于所假定的虚拟产出而言不存在冗余,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投资效率已能达到DEA有效的相对较好水平。在等同的假定虚拟产出条件下,θk值越大,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投资效率越高,其投资环境条件的潜力越小。在所有被评价决策单元投资效率都能达到的假设条件下,θk值可以作为投资环境潜力的一个衡量变量。式(2)与式(1)中的相关变量和公式相同。式(2)中的ρk值为投资环境潜力大小,通过对产出变量进行虚拟处理后,可将传统SE-DEA模型改进为油气投资环境潜力测度线性规划模型,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大大增强。本文将使用改进的SE-DEA模型对中东、南美、非洲地区28个主要油气产国的油气投资环境潜力进行测度和分析。

3.样本及相关数据说明我国油气海外投资的五大主要合作区包括中东、南美、非洲、中亚和亚太地区,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中东、非洲、南美三大地区进行研究,在三大地区中以油气产量进行排序,本文选取了三大地区内的28个国家进行研究。BP公司2014年的《世界能源统计》显示,中东地区主要油气生产国家有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也门,以2012年为例,中东地区的原油日产量为2848.4万桶,天然气年产量为5455亿立方米,而这10个国家之外的其他中东国家原油日产量仅为18.3万桶,天然气年产量仅为26亿立方米。南美地区主要油气生产国家有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特立尼达多巴哥、委内瑞拉,以2012年为例,南美地区的原油日产量为727.4万桶,天然气年产量为1743亿立方米,而这7个国家之外的其他南美国家原油日产量仅为14万桶,天然气年产量仅为29亿立方米。非洲地区主要油气生产国家有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乍得、刚果(布)、埃及、赤道几内亚、加蓬、利比亚、尼日利亚、苏丹、南苏丹、突尼斯,以2012年为例,非洲地区的原油日产量为934.9万桶,天然气年产量为2163亿立方米,而这12个国家之外的其他非洲国家原油日产量仅为23.3万桶,天然气年产量仅为185亿立方米。由于南苏丹于2011年从苏丹独立,本文将两个国家数据合并进行评价。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使用2003~2012年数据进行研究,其中“教育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电力供应”指标中部分国家部分年份数据尚未或缺失,我们根据已有年份数据采用回归拟合的方法进行了数据补齐,“气候”指标采用1990~2009年平均值,由于这4个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实证结果分析

1.主要油气生产国家油气投资潜力测度利用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潜力线性规划测度模型(2),使用MATLABR2013b平台,计算可得2003~2012年三大地区28个主要油气生产国家的油气投资环境潜力。三大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整体潜力呈现波动趋势(图1),2003~2005年快速增长趋势明显,2006~2010年出现缓慢下滑,2010年后整体潜力水平呈现缓解趋势。各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潜力波动幅度有所差别,中东地区波动幅度较小,但近年来下滑趋势并未得到缓解,非洲地区在2006年后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南美地区2008年后出现了剧烈波动。2003~2005年,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形势稳定,油气勘探水平不断提升,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2006年后,国际政治环境不断恶化是导致油气投资环境潜力下滑的最主要原因,这段时期油气投资潜力与政治稳定性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值为0.784,而与战争风险指标的相关系数值为0.758。由于2007年之后金融危机的爆发,发展中国家较多的南美地区受到较大影响,导致2008年后油气投资潜力波动较大,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消退,南美地区油气投资潜力呈现复苏态势,而近年来不断恶化的中东和非洲政治局势导致中东和非洲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潜力持续下跌。中东地区油气投资潜力巨大,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03~2012年中东整体潜力值(表2)均高于南美和非洲地区,这源于中东地区巨大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其中,阿曼处于较高水平,科威特、也门、卡塔尔、沙特、伊朗、伊拉克处于第二梯队,而巴林和叙利亚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图2)。卡塔尔、沙特、伊拉克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其中伊拉克在战后恢复迅速,其油气投资环境潜力上升最快。伊朗和叙利亚由于不断恶化的政治局势和长期积弱的社会经济环境,其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南美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呈现均衡化趋势,潜力差距不断缩小(图3)。其中,巴西经济增长迅速,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呈现较好增长趋势;哥伦比亚优越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是其投资环境潜力较高的保障;秘鲁油气资源较为贫乏,处于南美地区落后水平,但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环境得到改善,因此油气投资环境潜力表现出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厄瓜多尔、阿根廷、委内瑞拉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呈现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厄瓜多尔经济增长较缓慢,投资政策表现不佳;阿根廷油气储量小,油气产量不断下滑,资源劣势明显;委内瑞拉是资源强国,油气储量丰富,但油气产量出现不断下滑趋势,同时投资政策表现不佳,导致投资风险有所增强。非洲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分化明显(图4),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埃及、安哥拉、加蓬、刚果(布)属于及时梯队,而赤道几内亚、突尼斯、苏丹、乍得属于第二梯队。阿尔及利亚表现持续稳定,位居及时;利比亚恶化的政治和经济局势导致2009年之后的投资环境潜力下降;加蓬和刚果(布)在油气储量、油气产量、经济环境指标方面发展缓慢,明显落后于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及等国家,因此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出现了相对下滑;赤道几内亚、突尼斯、苏丹和乍得在非洲地区属于油气相对贫乏的国家,同时经济落后、政治不稳定、种族局势复杂等因素都是导致其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居后的原因。

2.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差异的变动趋势分析在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潜力值(表3、表4、表5)的基础上,本文利用Theil指数理论对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潜力差异进行测度。Theil指数由Theil和Henri(1967,1972)提出并完善,最初用于研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Theil指数基于广义熵的理论可以进行不同空间不同尺度的差异分解,同时可以测度组间和组内对差异水平的贡献度。根据Theil指数的构建方法,投资环境潜力的Theil指数计算公式可表示。其中,TWR表示地区内投资环境潜力的差异,TBR表示地区间投资环境潜力的差异。通过Theil指数将2003~2012年各国家投资环境潜力以地区内和地区间进行差异性测度,计算结果。根据表6可以绘制整体差异变动趋势图5和各地区内差异变动趋势图6。从图5可以看出:(1)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潜力的差异主要来自地区内差异,而地区间差异所占比重较小。地区之间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潜力存在差异,中东地区明显高于南美和非洲地区,但地区内国家间的差异性更加巨大。(2)地区内总差异、地区间总差异表现出较稳定的变动趋势。各种因素对于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影响在各地区未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如金融危机、政治环境恶化等因素未导致较大的地区间差异。非洲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南美和中东地区内部差异较低,同时地区内部差异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动趋势(图6),各种影响因素对地区内部差异影响显著。中东地区在2009年后差异逐渐扩大,主要是由于中东政治局势恶化趋势明显;南美地区呈现差异不断缩小的趋势,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潜力不断趋于均衡,这是由于南美地区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稳定,各项指标差距不断缩小;非洲地区发展极不均衡,整体较为落后,这是导致地区内部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差异巨大的原因,2004~2008年差异不断增大,这是两极分化形成的阶段,2008~2012年差异则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这主要源于两个梯队内部差异的不断缩小,这与图4的结果是一致的。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了中东、南美、非洲3个地区共28个主要油气生产国家作为研究样本,测度了各国家的油气投资环境潜力演化以及差异变动趋势。结果显示:2003~2006年三大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快速增长,2006后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中东地区整体潜力明显高于南美和非洲地区,南美地区在短暂下滑后出现强劲复苏势头;潜力分布仍不均衡,潜力差异以地区内部差异为主,地区内部差异以非洲地区最为明显,地区间差异所占比重不大。根据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油气企业在海外投资进行区位选择时有以下建议:(1)在进行海外油气投资布局及区位选择时应以地区及国家的投资环境综合潜力为依据,中东地区除巴林和叙利亚外,其他国家都具有较高的投资环境综合潜力,南美地区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委内瑞拉以及非洲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尼日利亚也是海外投资挑选目标国家。(2)投资环境综合潜力排名较低的主要以南美和非洲国家为主,其中部分国家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在海外油气投资布局时应根据潜力动态演化趋势制定长远规划。这些国家共同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滞后,基础环境薄弱,同时这些国家也具备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强大需求,在未来发展中其投资环境的潜力也会逐渐得到提升。(3)油气投资环境潜力与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呈现较大的相关性,中东和非洲地区政治环境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较大改观,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减小,各个国家经济逐渐复苏并将在未来几年重新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因此油气投资环境潜力将会重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我国油企应充分利用好经济低迷阶段对海外投资进行布局,为未来海外市场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王信敏刘丙泉孙金凤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资源环境论文: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论文

1土地沙漠化

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其中99.6%分布在中国西部420个县镇。现正在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已有向东部漫延的趋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相当西北5个省1999年度财政收入的7.5倍;间接损失2700亿元。沙尘暴已殃及首都北京,不可忽视。

2解决荒漠的出路

①尊重自然规律,让其自然恢复。对与成矿条件优越:岩浆作用、火山作用、植被不甚发充的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可优先考虑。对于环境破坏严重,不好治理的矿区、矿田,可以留下来等待技术过关时再行开发利用。②储量丰富,国民经济建设中及需的矿产资源可优先考虑开发利用。③地质工作程度低,成矿条件好,潜力巨大(特别在覆盖层下)的地区,可以先进行地质勘查找矿,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开采利用。④开采运输条件好,采矿成本低,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地区可优先开发矿产资源。

3新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研究

①玄武岩:连续玄武岩纤维是前苏联经过30年的研究发明的高科技纤维。它是以自然的火山岩为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将其破碎后加入熔窑中,在1450~1500℃熔融,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制成的连续纤维,它的综合性能好,其它纤维难以比拟,被广泛的用于消防、环保、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制造、工程塑料、建筑等领域,堪称是21世纪无污染的“绿色工业材料和新材料”。②珍珠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对一种轻、保温、隔热、防火的无机材料要求越来越强,这就是膨胀珍珠岩。珍珠岩在1200℃条件下体积迅速膨胀数倍~30倍。具有容重轻(40~250千克/米3)导热系数小(0.03×4.1868千焦耳/米·时·℃~0.06×4.1868千焦耳/米·时·℃),使用温度范围广(-250℃~+800℃)的特点是一种物美价廉,产地广的一种新型无机建筑材料。

4几点建议

①继续培加矿产地质勘查投入。②加强国内外合作,不断改近采矿、选矿、冶炼技术,尽量做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③做好远景区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合理开发利用。④综合开发利用,注重新的领域,有效合理的开发非金矿矿产资源。⑤既要重视地下矿产资源,也要重视地表环境的保护。⑥注要环境效应。使矿产资源开发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费平赵秀金海玉单位:辽宁省地质勘查院

资源环境论文: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论文

1资源环境城镇化的约束关系分析

城镇化加速发展在获得资源环境巨大支撑和保障的同时,对资源环境本身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初期,城镇化发展速度越快,资源消耗量越大,环境破坏程度越严重.当城镇化发展到稳定阶段(城镇化率70%左右)以后,国家和社会将拥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治理中,城镇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大大减弱,它们之间关系将出现拐点,相关程度将大大降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快速城镇化造成的资源短缺和各种环境问题约束了城镇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城镇化的快速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大为增加,土地资源却相对有限,开发利用存在土地供需矛盾、集约利用率低、侵占农用地及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用水保障程度不断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3)单位城镇化水平所消耗的能源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越来越多,而且在节能减排紧迫形势条件下能源短缺危机将增大;(4)城镇化的进程伴随着产业结构偏低、技术含量低、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带来的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导致了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减少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有利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顺利推进.

2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

2.1模型建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如下:为了计量资源的限制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Nordhaus(1992)在理论上假设在长期资源的数量不受限制,单位劳动力平均资源量不变,即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一致,上述假设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上述假设下,分别计算劳动增长率为n时的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增长率。

2.2数据来源文中1985—2012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13》、《辉煌山东60年》、《山东省国土年鉴》、山东省情网.产出Y换算成2000年的可比价格;能源数量R采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土地数量T的计算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之和;水资源数量W采用用水总量;环境污染量P由SO2排放量代替;劳动L采用年底就业人数;资本K依照永续盘存法Kt=It+(1-δ)Kt-1计算,其中It使用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投资指数,换算成2000年的可比价格(1990年以前假设指数不变),K2000以张军等计算的2000年资本存量为基础计算,并通过推算定折旧率δ为7%.

3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计算与分析

3.1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计算用1985—2012年数据对(2)式进行回归,得到各系数的取值:α=0.13,β=0.01,γ=0.15,θ=0.41,η=0.46.劳动的增长率n根据公式a×(1+n)t=b计算得出,其中a代表起始年的年底就业人数,b代表截止年的年底就业人数,t代表经过的年数.通过计算可得1985—2012年27年间劳动的增长率为2.29%,1985—2002年17年间劳动的增长率为2.62%,2003—2012年10年间劳动的增长率为1.55%.根据山东省公布的城镇化率数据,计算各个时段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尾效.通过计算可得1985—2012年城镇化对单位劳动力平均GDP产出的弹性值λ为13.10%,1985—2002年λ为12.10%,2003—2012年λ为18.77%.计算1985—2012年,1985—2002年,2003—2012年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能源、土地、水资源、环境污染尾效和城镇化尾效.从计算结果来看,1985—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的速度因能源、土地、水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每年降低20.46%,分时段来看1985—2002年每年降低34.02%,2003—2012年每年增长1.20%.

3.2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尾效”分析从前文可知,1985—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的进程因能源、土地、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每年分别降低0.14%、2.96%、8.21%、9.15%,综合起来山东省的城镇化进程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每年降低20.46%.刘耀彬(2007)[9]对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是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进程的尾效分别为10.61%、0.36%、19.14%,对城市化进程的总尾效为30.10%.相比较而言,山东省在1985年以来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受资源环境的约束相对于全国水平较低[17],其中受水资源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环境污染和土地的约束;在1985—2002年期间城镇化进程受资源环境的约束较大,达到34.02%,其中受水资源的约束城镇化进程每年降低24.11%;近10年来资源环境对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约束作用减小,表现为资源环境的消耗在总体上促进了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3.2.1环境污染对城镇化的约束环境污染对城镇化的约束体现在原有大城市不合理的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及新兴小城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两方面.2012年山东省单位GDP废水、SO2、烟(粉)尘、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为9.58t/万元、34.97t/亿元、13.90t/亿元、0.37t/万元,从低到高分列31个省市自治区第6、14、11、10位.从山东省内部来看,2012年单位GDP各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均呈中西高东低的格局,因此,山东省现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相比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2.2土地对城镇化的约束山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约束作用体现在供需矛盾、集约利用水平低、质量下降等方面[19].首先,2012年山东省人均农用地约1194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从山东内部来看,2012年人均农用地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土地的供需矛盾突出.其次,2000—2012年山东省单位GDP地耗从18.85km2/亿元逐年下降至3.14km2/亿元,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2012年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山东省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单位GDP地耗高于江苏省的1.97km2/亿元,浙江省的3.04km2/亿元和广东省的3.15km2/亿元;从山东内部来看,2012年单位GDP地耗呈西高东低的格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尚处在较低水平.此外,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严重、耕地污染和退化4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山东省土地质量的降低.

3.2.3水资源对城镇化的约束水资源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供需矛盾和水污染两方面.2012年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83.9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99%;单位GDP水耗为44.35m3/万元,为全国水平的41.63%.近年来山东省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尾效计算结果也可看出,合理利用水资源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进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步得到了解决.从山东省内部来看,2012年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布格局可以形容为沿河海地区水平较高,这是由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决定的,但是单位GDP水耗呈明显的西高东低的格局,与城镇化率东高西低的格局相对应,说明生产性水资源的分布导致的供需矛盾是约束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水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减少,有限的地表水环境容量不能负担快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2012年山东省河流劣V类水质占28.8%,比值仍旧过高.

3.2.4能源对城镇化的约束分析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能源构成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即能源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两方面.首先,山东省石油、煤炭储量分别占全国10.59%、3.43%,2012年生产总值占全国9.69%,低于能源储量比值;从2000—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能源为1770.20万吨标准煤,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和一次能源消费量均上涨了两倍,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有限性,相比消费量的增长终将受到约束.其次,能源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能源生产设备的更新将是降低能源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从山东省内部来看,2012年万元GDP能耗呈西高东低的格局.

4结论与对策

资源环境的约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进程中面临的约束之一.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约束导致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产生了尾效,山东省的城镇化进程因此每年降低20.46%.集约节约资源,打造良好人居环境,解除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引导资源环境系统和人口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降低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优化.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推行资源集约节约的城镇化之路,推进因地制宜的区域差异城镇化道路、因时制宜的城镇化资源替代战略.以人文资源替代自然资源,以可更新资源替代耗竭性资源,以丰富的资源替代稀缺资源,以洁净型资源替代污染性资源,推进人地关系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2)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型城镇,建立城镇化相应的资源环境安全预警机制,完善城镇化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健全城镇化相应的资源环境绿色管理体系.淘汰工业生产中高耗能的工艺和设备,支持节能低耗技术的研发和相关产业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引导绿色消费,推进环境友好型、生产清洁型和消费低碳型城镇化道路.

(3)完善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节约型城乡建设的区域集成和技术综合运用,完备以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技术支撑体系,以低碳技术构建城镇化低碳经济网络,以循环技术疏通城镇化生态价值流,以科技创新搭建城镇化服务平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城镇化道路.

(4)调控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速度,根据不同城镇发展条件和阶段制定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的建设,避免不合理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发挥核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环境统筹规划和整治,着眼城乡生态系统源头保护和综合治理,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5)明确区域重点,实施分区管理,根据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实际情况,施行区域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政策.山东省城镇化率呈东高西低的格局,相对应的资源环境约束作用呈西高东低的形态,因此应当以西部为重点管理地区,尤其是济宁市、菏泽市、聊城市、德州市等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低碳生产.同时在东部地区继续完善低碳生产措施,建立新型城镇化试点,带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推进.此外,要结合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区、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都市圈、西部隆起带等区域的政策实施,合理规划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王琳任建兰程钰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论文:基于法哲学观变革的资源环境论文

一、从经济法律观到生态法律观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只不过是经济关系的记载和表述,是直接将经济关系翻译为法律原则。这是一种经济法律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其实,并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相对于经济来说,自然资源环境更为基础,它是经济基础的基础,对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资源环境是体,经济是用,经济只不过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占有、开发、转化和利用。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自然资源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没有自然资源环境作基础,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经济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环境这一终极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包括法律等的决定作用,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念变革为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经济法律观,片面地强调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它把自然资源环境简化为经济,把经济视为尺度,目中无它。只有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才值得考虑,舍此,都是毫无经济价值的东西而不屑一顾。如此势利地看待自然资源环境,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无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并非人们认为其没有经济价值就真的没有经济价值,也并非它们在当下没有经济价值就永远没有经济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歧视破坏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和谐性,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其不能内在平衡、生生不息。这种经济观貌似经济其实很不经济,是竭泽而渔、釜底抽薪,严重地损毁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源。

由于现代经济主要是市场经济,所以现代经济法律观主要是市场经济法律观。市场经济是一种逐利经济,它追逐利润的极大化,极大化的普遍方式常常是对自然资源环境只索取不保护,或者采取排污等方式把成本转嫁给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使人更加见钱眼开、利令智昏,更加无视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在优胜劣汰的铁律下,不进则退,它迫使人们永不知足、永不停歇地去开辟市场、创造市场,商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有的是“换汤不换药”,导致物事频仍,快速折旧,未尽其用,如电子产品等就是如此。这不仅很不经济,而且严重地危害自然资源环境,既浪费自然资源环境,又污染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它使人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甚至揠苗助长。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自然资源环境的自然进程,超过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程度和修复能力,直接导致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这种经济效率导致自然资源环境的衰退、枯竭,看似效率实乃速朽。市场经济是一种科技经济,与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等相比,它具科技含量,也最有威力征服和改造自然资源环境,它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前所未有,自然力量已不敌科技力量。严格说来,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就是从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开始的。

这种无视、破坏自然资源环境的经济观,与生态观是严重对立的,不但很不经济,而且从根本上侵蚀了经济的基础,使经济发展不但不可持续,而且前功尽弃。必须实现从经济观向生态观的变革。生态观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提供了持续的源泉。目前,人们不仅认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且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的世界观从经济观向生态观的变革,相应地也要从经济法律观向生态法律观变革,对法律制度不仅甚至主要不是经济分析和效率追求,而是生态评价和生态预防,为此需要对法律制度进行和重大的变革,让法律制度生态化,用清新空气驱逐法律身上的铜臭气味。不是经济观而是生态观才是科学的法律世界观。

二、从见人不见物到见人亦见物

马克思主义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关系时见物不见人。①但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在分析经济关系时,甚至在分析一切问题时都见人不见物,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人的根本,才是深刻入理。但任何极端都是片面的,真理往往在两极中间,分析问题的真确方法是见人亦见物。因为人是一种物质性存在,根本就没有无物之人和无物之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独立平等、权利自由等都建立在物的基础之上。物之如何直接决定着人之如何,物之不存,人将焉附?物之不见,焉能见人?不见物,就不能见人。由于见人不见物,目中无物,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无物的世界,只剩孤零零、光秃秃的人,不依于物的人;人是万物之主宰,自然资源环境只是人所主宰的对象;一切为了人,为了人,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人定胜天。但“物极必反”,人怎样对待物,反过来物就怎样对待人。人们没有把自然资源环境放在眼里,自然资源环境又怎么可能把人融入其中?人不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又怎么可能尊重和保护人?可以说,目前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它对人类的报复,正是源于长期以来的见人不见物、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极端漠视。

要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就必须实现从见人不见物到见人亦见物的重大变革。物是人之所依,物是人与人之间的牵线人和黏合剂,人与人的关系,几乎都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关系,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几乎没有无物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的丰富发展而丰富发展的,由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物不同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这直接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后者之物远比前者之物丰富复杂,从而决定了后者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远比前者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复杂。要认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能就人论人,而应透过物去看人,以物度人。物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基本视角,一面镜子,见物以见人,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物不是一般的物,而是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的栖身家园、衣食父母、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提。自然资源环境的上述性质决定了,一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都是在自然资源环境中得丧变更的,立足其中才有客观真实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类根本不可能无视自然资源环境,充其量只是对它熟视无睹。无视、破坏自然资源环境,人类就会迷失家园而无家可归,就会无处安身立命,就不能生存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不是一般的物,它不仅是先决性、客观性的存在,而且是拟人化、意志化的存在,因此人们不能像对待一般的物那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人怎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反过来自然资源环境就怎样对待人,这种反作用力使得理性的人不敢慢待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认识自己和检讨自己的一面镜子,人怎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是人性、人的德性的试金石,自然资源环境演化史构成了人类的道德谱系。自然资源环境教育了人,教育人类必须善待自然资源环境,善待自然资源环境正是善待人类自己。人们正是在不断改善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态度和关系上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的,如从“天人相参”到“天人相斥”,再到“天人相睦”,实现“天人合一”。①在这些演进过程中,人才真正成之为人。见人亦见物,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环境法的最终目标———天人合一。

三、从部门法到基础法

自然资源环境法作为一个部门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在我国直到不久前才刚刚将其忝列为十六门核心课中的一门,这还得益于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我国的“五大建设”之一的基本国策。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自然资源环境法仅仅是一个法律部门,并且是一个新兴的、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只是随着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严重起来才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法律部门。这是对自然资源环境法的极大误解。其实,自然资源环境法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部门,它还孕育着、体现为一套与传统法律部门及其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调整原则,集中地说就是生态观。哲学的意义在于其普遍性,法哲学的意义在于其普适性,自然资源环境法哲学的意义在于它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值得广泛借鉴和普遍遵循的生态观。生态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所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困境的理性反思、时代精神和必由之路。生态观已成为当代人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也应是当代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正因为自然资源环境法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生态观,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许多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的共同基础,所以自然资源环境法已由部门法升华为基础法。

生态观应是当代所有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的核心元素,生态化是未来法律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看,一切法律部门都应生态化,都是程度不等的生态法。如目前已有人提出了“绿色民法典”的主张。但我认为,可以而且应该“绿色”或“绿化”的法律部门绝不仅仅是民法典,还应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等许多法律部门,乃至一切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毋庸讳言,我们过去和现在的许多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都是非生态的,也可以说是无生态观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最起码缺乏明确的主导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环境法得不到重视就是明证。我们应以生态观为抓手对当代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和重构。绿色的法律才能为人们、人类缔造绿色的家园,在绿色的家园里人类才能生生不息、持续发展。法律绿化是自然资源环境法对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的重要启示和重大贡献。

作者:邱本谢遥单位: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资源环境论文:绿色经济效率转变下的资源环境论文

一、资源环境约束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

(一)资源环境约束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界定图1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当只有期望产出时,根据产出较大化原理,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凸向原点的,而当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应由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共同构成。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因此,假设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构成的生产边界用函数g=f(b)所示,其中g表示期望产出,b表示非期望产出①,则该生产边界具有以下特征:(1)当且仅当b=0时,g=f(0)=0。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是相伴共生的,即期望产出的产生伴随着非期望产出。(2)g''''=f''''(b)0,期望产出对非期望产出是单调不减的。非期望产出的产生归因于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而不计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的“高投入”型生产能够提高“好产出”的总量,这也符合希望“好产出”越多越好的经济学基本假定。

(二)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假设在初期,经济总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g=f(b),某经济体由于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等原因,生产水平处于A点(期望产出水平为g0,非期望产出为b0)。该经济体为实现利润较大化,在现有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改善管理效率、生产技术或排污技术就可使生产规模扩大到A1和A2之间的任一点B上,实现微观技术效率的提高。宏观经济体内部各企业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总体的市场环境,使初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推移到曲线g=fn(b),促使企业微观技术效率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实现总体市场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微观技术效率的改善点B的位置决定了该经济体的发展模式。若B点接近于A2点,表明经济发展以尽可能提高经济总量为主,不顾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而若B点接近于A1点,则表明经济是在保障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性。但对微观企业而言,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为实现利润较大化,它们在改善微观效率时往往倾向于A2点。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期望产出尽可能高而非期望产出尽可能少,因此,政府实施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是必要的。通过环境管制使非期望产出控制在b2水平,企业就会面对经济增长和实现减排目标的“双重”压力,在保持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促使其生产技术和排污技术得到改善,也实现了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当生产可能性边界达到曲线g=fn(b)时,通过进一步实施环境管制,控制非期望产出在b4水平,使生产水平由B点提高到C点,从而实现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持续提高。于是,一个经济体在技术条件不变时,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取决于微观技术效率、市场运行效率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其增长路径是由A点向C点的移动。

二、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方法和区域特征

(一)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方法其中,EFFCH测度了从t期到t+1期地区i对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TECH测度了生产前沿从t期到t+1期的移动情况,衡量相邻两期的生产技术变化程度,代表了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或创新的程度。GMI大于1的部分,即为该地区从t期到t+1期的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选取除港澳台及西藏以外的30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生产决策单元,以2000—2010年省际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数据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投入产出变量如下:1)将资本存量、劳动人口和资源消耗作为投入要素。劳动人口数等于当年和上年年末就业人数的平均。资源消耗量等于折算成标准煤后的能源消耗总量②。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以2000年为基期,初始资本存量的计算、折旧率的估计以及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均借鉴张军等的做法[26]③。2)将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期望产出,以2000年为基期用各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3)将各地区工业废气④、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作为污染物,利用熵值法得到污染综合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

(二)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特征表1给出了2000—2010年两种情形下经济效率的平均增长率。情形I是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效率增长率,即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全国平均水平为3.47%;而情形II是未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效率增长率,全国平均水平为2.5%,与郑京海和胡鞍钢的计算结果[27]类似。显然,情形I的增长率高于情形II,表明资源环境管制对改善经济效率有积极作用。表2给出了2000—2010年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平均增长率及各项分解。在样本期间内,全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改善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这与董敏杰等的结论[23]一致。从东中西各地区来看,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东部较高、西部次之、中部低,且东部地区的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从效率增长的各项来源看,技术进步也是提高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源泉。

三、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化模式

(一)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计量经济学中一般采用Moran指数判断某一属性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其表达式为:表3给出2000—2010年全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相关Moran指数及其检验P值。计算时权重矩阵采用简单的二元相关矩阵,若两省市相邻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①由表3可知,绿色经济效率在区域间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而且相关程度有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受梯度发展模式和空间战略的影响,各地区经济效率通过“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产生空间联系[13],而要素、环境污染物也具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28],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

(二)模型设定收敛性分析有助于研究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化模式。经济学上的收敛分析一般采用β收敛或σ收敛,前者针对的是总产出增量,后者则是针对总产出存量。本文研究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问题,因此采用β收敛分析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的演变情况。结合样本数据的特点,采用空间面板的滞后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的误差固定效应模型。β收敛分为收敛和条件收敛。β收敛假设经济体初始禀赋仅存在资本水平差异,各地区在收敛后具有相同的稳态条件,即,若存在β收敛,落后地区有追赶发达地区的趋势。空间β收敛的检验模型为:式中,α为常数项,gi,T为地区i从初期到T期的年均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β是收敛系数,若β显著为负,则表示存在空间β收敛,绿色经济效率低的地区会追赶绿色经济效率高的地区。条件β收敛认为经济体存在初始禀赋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在收敛后的稳态也不同,它们会向各自的稳态收敛。空间条件β收敛的具体表述为:式中,α为常数项,gi.t为地区i从t-1到t期的年均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β是收敛系数,若β显著为负,则表示存在空间条件β收敛,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会趋向于各自的稳定值。另外,为检验资源环境约束下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的实际效果,设定模型(6)和模型(7)中的控制变量Dj为:1)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SCALE)和技术改进状况(R&D)的变量,分别由人均GDP和各地区专利授权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2)反映市场运行环境的变量,由经济开放度()和产业结构(HEAVY)作为变量,其中经济开放度用各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表示;3)反映宏观环境政策(WRZL)的变量,由各地区污染治理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需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①。

(三)估计结果采用Elhorst提供的空间计量模块分地区估计模型(4)—(7)。本文还将空间模型与OLS模型、普通面板模型进行了对比,发现空间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似然比均优于OLS模型和普通面板模型,说明样本数据更适合于空间模型。由表4和表5可知,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无论是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空间相关系数ρ/φ都显著为正,说明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局部集聚特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缺乏考虑空间相关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是不的。由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两类模型对参数的估计较一致,因此下面结合两个模型进行分析。由表4可知,全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β收敛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绿色经济效率低的地区会追赶绿色经济效率高的地区,最终会趋向于稳定状态。而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的β系数也显著为负,说明在各个区域内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现象,这与林伯强和黄光晓对区域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得出的结论[30]一致。由表5可知,空间条件收敛系数β在全国及各地区均显著为负,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空间条件β收敛,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各自的稳定水平,且收敛于相应的稳态。与吴军的研究[16]相比,考虑空间关联后,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收敛系数值变大,而西部地区变小,表明空间关联性促使效率形成集聚,加快了东部和中部地区收敛速度。在控制变量上:1)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的系数均显著为正,验证了微观技术效率改善绿色经济效率这一机制的存在。经济增长仍能拉动绿色经济效率不断提升,微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提高效率具有正向作用,研发创新带来的技术变革是每个地区提高微观效率的源泉,尤其对中部地区而言,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市场开放程度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而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负,部分验证了改善市场运行效率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根据回归结果,全国范围内第二产业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将提高0.4个百分点,但在中西部地区,加大第二产业的比重对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却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可能原因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整体较低,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3)污染治理系数在全国范围内为负,但不显著,说明政府采取的环境管制措施没能达到预期的改善效果,陈玉桥也得出了类似结论[9]。宏观资源配置效率对绿色经济效率没有起到预期作用,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各省历年来的污染治理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较低(小于0.5%),且相邻年份变动较大,环境管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应对性,即,加强环境管制则增加污染治理投资,放松环境管制则降低污染治理投资;另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且环境污染对微观主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企业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方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积极主动性。这就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持续性、连贯性,未能达到预期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效果。

四、结论

本文结合非参数DEA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改善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区域特征以及空间收敛模式,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由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共同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三个特征。2)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改善,即改善微观技术效率、市场运行效率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实证检验显示微观技术效率和市场运行效率的作用显著。3)资源环境约束下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平均增长率为3.47%,高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形,资源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有积极作用。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具有区域差异,东部较高、西部次之、中部低,且东部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4)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局部集聚,在东中西部分别具有空间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即低效率省市会追赶高效率省市。但是在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绿色经济效率会收敛于各自的稳态。在中国改革的新时期,各项经济改革政策都应重视资源环境因素,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寻求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提高绿色经济效率需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出发,结合中国的梯度发展模式和区域的空间收敛特征,首先,通过改善微观企业的生产效率、节能效率、管理效率、排污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改进;其次,国家应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合理吸引外资,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配合实施资源环境政策,保障资源环境管制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作者:钱争鸣刘晓晨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资源环境论文:首都人口资源环境论文

一、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人口膨胀加剧资源消耗速度近几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2013年常住人口达到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45.5万人和28.9万人,增速分别为2.2%和3.7%。外来人口的增加已经成为北京人口膨胀的主要原因。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首都带来能耗、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从能耗看,2013年北京每天消耗2.6亿度电、2707.7万立方米天然气、3.1万吨成品油和1000万立方米水,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加0.6亿度电、707.7万立方米天然气、0.8万吨成品油;从排放看,2013年北京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4万吨、排放污水425.5万立方米,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0.04万吨生活垃圾、51.5万立方米污水。从出行情况看,2013年,每天仅公共交通客运量就达2204.9万人次,与2009年相比,每天增加400万人次。初步测算,常住人口每增加1人,平均会带来大约2.6次的出行。目前,北京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特别是中心城区人口过度聚集的状况仍在延续,而新城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作用并不明显。

(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加重城市承载力北京作为资源输入型的特大城市,自然资源匮乏,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近年来,虽然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等城市顽疾仍然大量存在,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1.垃圾处理出现缺口。2013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671.7万吨,比2012年增长3.6%。全市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24座,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2.1万吨。根据2011年北京市环保支出项目调查结果:全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填容量占设计容量的58.5%;生活垃圾焚烧场实际处理能力为1955吨/日,超过设计处理能力1835吨/日。市环保局公告指出,未来两三年内,北神树等7座垃圾填埋场均将填满封场,而目前新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压力巨大,全市或将出现近万吨处理能力的缺口。2.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矛盾加剧。一方面,北京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目前又处于历史上较大枯水期。北京的供水结构,已由2000年前的以降水和外来水等新水为主,转变为目前的以地下水为主。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对经济产业发展的硬约束不断增强,而且也造成地下水超采日趋严重。2013年末北京平原地区的地下水平均埋深24.5米,比1980年末下降18.1米,储量相应减少92.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同时,地下水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由于缺乏河道稀释用水,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水环境质量十分堪忧。另一方面,生活用水浪费明显。2014年5月份,北京开始实施阶梯水价。在此之前,居民用水一直实行统一价格,对价格不敏感。同时,节水技术创新和节水设施开发不足,节水政策法规不够完善,节水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生活领域用水浪费明显。3.环境污染情况严重。2013年,全市PM2.5为89.5微克/立方米,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PM2.5年均浓度安全值(10微克/立方米)差距更大。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足全年一半,五级和六级重污染天数累计占比高达15.9%。能源结构低端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北京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比重仍然偏高,清洁能源比重偏低,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2012年,煤炭在北京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15.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比OECD国家高12.1个百分点;而从国外的情况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首都煤炭使用率极低或基本没有煤炭消费。

二、缓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正处于质量与速度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城市化管理和人口服务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北京作为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人口高度聚集膨胀、日益被“城市病”困扰的特大城市,必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把握首都市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稳妥推进人口规模调控。

(一)多层面做好人口压力的疏解1.创新人口发展调控体制,统筹人口服务管理。加强人口发展和调控综合决策体系建设。成立由国家有关部委、驻京部队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首都人口发展协调机构,负责统筹人口的综合管理与服务,督促检查人口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形成更为健全的首都人口工作体系。建立科学的人口规模调控指标体系和人口调控责任制。目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已将调控人口规模的目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还需加快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的人口评估机制。建立北京市与中央部委、军队进京落户工作协商机制,研究制定统一的进京落户标准和审批办法。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调整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人口分布压力。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切实按照城市战略定位,加快产业布局优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继续深化落实、调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的产业进行疏解调整,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北京各功能区之间以及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整个首都经济圈的产业竞争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多手段治理环境问题1.增强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控制PM2.5,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相关部门应抓住时机,采用多种形式适时宣传。例如通过各种媒体制作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宣传片、公益广告、漫画等;让公众参与到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中,如不燃放烟花爆竹、不随意街边烧纸、减少餐饮油烟、出行时尽量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2.做好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垃圾分类。建议相关部门做好餐厨垃圾的分类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垃圾分类,确保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处理厂时已经处于分类状态,建立从源头分类、储运到终端处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在此基础上优先采用综合处理、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降低垃圾填埋处理量。3.引导研发向节能环保项目倾斜。一方面加大政府引导,增强企业对科技节能环保项目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把部分科技力量投在节能减排上,从前期减少污染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周边地区联动,对服务对象在周边地区、享受不了北京优惠政策的节能环保企业给予关注和支持。

(三)多角度做好相关统计监测工作1.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与区域空间布局相结合、与城市承载能力相结合的要求,加快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监测评价体系。重点反映区域人口分布、就业形势、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能耗与经济贡献等内容。为反映全市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2.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体系。大气污染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我国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的迫切需要,也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工作比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考核需要。要加强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方案,尽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制度,为全市及分区县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3.加强资源环境领域基础统计工作。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个层次,改进和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探索多方位反映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北京市循环经济重点指标监测评价制度,为“十二五”期间开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提供较为完善的参考依据。二是配合相关部门完善主要废弃物产生量的统计制度及核算方法。梳理主要废弃物产生量统计指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会商机制,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废弃物统计制度,为今后建立循环经济监测评价制度奠定基础。总之,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亟需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政策协调、机制衔接以及整体制度设计,亟需全社会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只有上下齐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文杰单位:北京市统计局局长高级会计师

资源环境论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论文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的原因

(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但是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1978~201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53.73%,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长到73111万人,35年间城镇人口增加了55866万人。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会将生存发展的需求转化为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发一系列失调问题,城市的生态系统逐渐超出负荷,由此产生的城市生产、生活垃圾、工业“三废”排放量剧增给原本就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带来巨大的压力。例如,上海已出现标志气候恶化的“五岛”效应;北京人口密度颇大,高层住宅过多,城市上空空气流动受阻,产生热岛效应,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此,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的一大因素。

(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出超载的现象,与我国之前所采取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割裂了城市系统内物质流动网络关系。在传统工业时代,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是线性的,这种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开采与消耗为前提,各产业之间少有联系,资源利用率较低,并且各环节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同时,工业文明推行生产及时和高消费战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污染”的发展范式,我国很多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都采用了这种范式。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割裂了城市系统内部产业生态系统,造成了物质流动的单向性,其后果就是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生产、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其次,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适当合理,才能体现城市综合效益。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忽视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地方政府决策失误,满足投资商的不合理要求,在河流上游布局污染工业,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大规模建设工业园,盲目求大,既造成了土地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而且由于工业园过于分散,不利于工业“三废”的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大多数法律法规都是政策性的,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执法的依据。这就使得很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人或单位,因缺乏具体的量刑标准使得他们逃脱了法律的惩罚,因而无法有效地遏制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另外,一些从事环境保护的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是从其他管理部门和技术岗位上调过来的,难以胜任专业性的环境管理工作。

二、新型城镇化中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

(一)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长期性的过程,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应当与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这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向非农业转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倾向于大中型城市,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需要转移的农村人口将会超过2亿,仅仅依靠大中型城市来吸纳这部分人口是不现实的,会给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二)制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由于以往所采用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摒弃这种发展模式,取而代之的将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首先,需要改变城市物质流动的单向性,建立城市内物质流动的循环网络,促进城市工业生产由线性经济走向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的生态效率,减少污染的产生;其次,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这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节约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举措;再次,采用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益模式。以往我国城镇化建设一直坚持的是效率模式,这种模式以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为导向,以GDP增长率作为衡量的标准,忽视了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尽快摒弃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模式,采取效益模式,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发展也要控制。保持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放弃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人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无论是对城市建设还是环境保护,人都起着支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自组织、自协调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邱俊钦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资源环境论文: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一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卒叶I足清洁生产。总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娌沦是从2003年起才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2.1.1发展生态农业。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1.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2.1.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赣州一瑞金一于都~会昌一长汀一上杭一古田线、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洲线和黄山一婺源一上饶一弋阳一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树立了一系列井冈山斗争题材的雕塑,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转贴于2.1.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_3oo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吨。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作为被国家授予的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贵阳市分批启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6大类254个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可见,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为主体的大循环体系

2.2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肖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O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是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据统计,美国20世纪90年代,用于环保投资的额就占工业总产值的12;英国电力公司计划耗用70亿美元的防治费用以达到欧共体SO排放指标;我国每年用于改善环境的经费高达2830亿元。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必然是各大中型企业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应增加补充考虑绿色资产、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绿色利润等诸多问题,特别在编制会计报表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情况。

总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保障,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