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和谐社会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道德教育和谐社会论文

一、夯实“法治”建设的基石

打造稳固的和谐社会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稳固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域下,要建立以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法律系统工程,只有法律系统能够良好的运行,才能使得社会运行机制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加强“法治”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深刻的法律和体制变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与之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持国家稳定的客观需要。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着法治的建设,同时法治的建设又促使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修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据各项基本法律所需的具体条件,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体系。一是要树立全新的立法理念。“法律是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对法律的认识虽然具有片面性,但也说明了法律与道德具有一致性,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不能脱离道德的基因,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分析,要注重树立现代法治理念,将社会主义道德因素与依法治国思想结合起来。二是要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立法法》及立法程序,不随便简化立法程序,加强立法工作的相互协调,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多种渠道,让广大公民参与到立法之中。同时,要加强科学论证、进行调研,提高立法的质量。三是要注重法律的实效性,注重法律清理工作。要基于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及时做好现行法律的清理工作。目前我国现行的有效法律中,有些法律需要进行一步完善和修改,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另外,一些地方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有的规定则与上位法相关规定不一致,有的法规缺乏实用性、形同虚设,因此要、集中清理现行的法律法规,把重新确定修改、废止旧法规与制定新法规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四是要考虑法律的前瞻性和适度性。制定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到现实可行性,要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同时在立法、执法过程中,不能朝令夕改,这就要求法律具有前瞻性。因此,要把握好法律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的关系,法律必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健全和完善法律运行机制

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是否成功,不是看规定了什么,而是要看在社会中如何实施这些法规。因此,法律要运用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中更为重要,其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方面健全和完善法律运行机制。一是要改革执法体制,实现规范、公正、科学执法。依法行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制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尺。实施有效的行政执法活动,能够将抽象的法律规范转换为具体的社会行为,发挥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二是,改革司法体制,切实解决司法公证问题。这就要实现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独立。比如,审批机关的人民法院就要优化法院的职权配置,确保下级法院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确保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范围,完善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审级体系。三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相关部门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强化公民的法制观念,使得公民能够知法、守法和用法。然而,提高全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多种途径,除了相关政府的普法教育,还要可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司法实践来进行普法教育。

二、完善“德治”建设的体系

实现“法”、“德”兼治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强大都需要深厚的道德来支撑。道德规范的载体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实施主体也是公民。因此,如何将道德规范内化为社会大众的意识,把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选择,是“以德治国”切实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大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树立全民良好的道德思想。当前社会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进而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要从成人道德教育和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两方面入手,对于成年人,要在全党全民范围内开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党史国史的教育,焕发社会公众的正确行动;对于中小学生要注重培养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教会他们从小懂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道理,使得道德教育能够良性循环,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生命力,给以德治国注入原动力。二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各项事业之中,形成引领社会前进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公民知荣辱、求上进的道德意识,使得人们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成为了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三是要积极推进“官德”建设,不断提升公职人员的道德素质。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过程中,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与基本准则。公职人员的“官德”对社会公职具有示范、警示、激励和导向作用,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下,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要通过对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来构建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新官德规范体系,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公职人员行使职务权力,逐步完善“官德”建设的自律机制,并要将权力道德法律化,逐步健全制约权力的法律法规,形成“官德”建设的他律机制,使得道德控制的自律性与他律性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官德”的建设。

作者:尚丽娟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和谐社会论文:社会保障体系下和谐社会论文

一保民生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说我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是为了让老百姓有工作、有住处、吃饱喝足、能够感受到幸福,那么社会保障就是为了保持和提升人们的这种幸福感。社会保障其本质就是出于对人的基本生存权的一种保障与救助,体现了对最基本人权———生存权的尊重和保护,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保障民生的“神兵利器”,只有每个人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都得到了保障,我们整个社会才能稳定、和谐。保障民生,从宏观上来看应首先建立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分别对待的做法不仅造成了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而产生“重视城市,忽视农村”的倾向,还出现了由于城乡制度的非衔接性严重损害了流动人口的保障问题,这既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因此我国应建立一个城乡居民普遍覆盖、城市和农村相互协调、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使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制化与规范化。此外、政府应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在加强社会保险费征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征收一定的社会保障税、开拓新的投资领域从而扩大资金来源、招标有资信的金融机构经营基金等途径使人们的保险基金步入良性循环。从微观上来看,一是要健全与完善好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保障人们在年老、患病、失业、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二是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推动建立城乡相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以“市场菜篮子法”来确定老百姓的低生活标准,并要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调整。三是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让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二安民生

为民生的发展营造安稳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前提在于社会安全,民生发展的成果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享受,安民生的宗旨就在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幸福民生创造出安稳的社会环境。保障国家安全,营造安稳的社会环境。国家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与保障,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应坚持科技强军,实现军队的现代化、先进化;坚持从严治军,实现军事过硬,部队不仅能打仗而且能打胜仗;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关键在于要依法治国,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还要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行为,严厉打击各种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犯罪活动。建立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应急机制。针对以自然灾害(如地震、旱灾、洪涝灾害等)、社会安全事件(如重大火灾事件、大规模的群体事件、学校安全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疾病的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动物疫情等危害人类健康的事件)为主的突发灾害事件,要加快相应预警机制的构建,从而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损失,在事件爆发后应有章可循,积极处理,救助与安置灾民。安全生产与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关乎的是人,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保障劳动人民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避免伤害和财产损失。生产安全关乎的是产品质量,我们的产品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质量合格,不会危害人们的健康。

三强民生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重民生、保民生、安民生强调的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强民生是对生存需求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旨在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强化人们政治生活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恩格斯曾说过:“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都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坚持。”可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的确实现了极大的飞跃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以GDP的增长作为首要目的,忽视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尊重,忽视了对民生问题的重视,造成了生态环境被破坏、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人们贫富差距大等现象。因此,我们应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经济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处理好资源、效益、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人们的生存需求基本得到保障后,人们就会产生对文化的需求,寻求其精神上的满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是传授人们知识技能、提高人们知识水平、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转变教育理念。育人先育德,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父母、爱社会、爱祖国;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大教育上的投入,推进素质教育。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经费的同时,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加奖学金鼓励学生进步,使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得以实现。三是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平衡各地资源配置,加大对偏远山区、贫穷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完善其教学配置,确保我国的青少年都能接受到义务教育。除了教育事业外,还应在学校、各单位、社会组织内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动人们的业余生活,满足人们的科学需求、艺术需求、审美需求等。推进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文明建设。“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她可以从政治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是代替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依法治国,是为了用法律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实现民主的法制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确保整个社会都能有效运作。可见,政治文明的实质与核心就是政治民主化,即以人民为主体,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人发展的政治保障,离开了自由民主的表达渠道,人们的需求将无法表达,人们的利益也将无法得到保障,更谈不上物质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满足,唯有实现政治上的民主,才能保障其它各种权利的实现,社会才能得以和谐。民主其本身就体现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社会形态的发展中可以得知,人民群众经历了被奴役、被管理,再到如今人们政治觉悟的觉醒,努力为自己争取各种合法权利,参政议政,人民群众实现了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身份转换,这些都说明了人们群众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成熟,各项能力都在进步与发展。

四和民生

完善民意表达与回应机制,顺民心,畅民意中国历来就有和颜悦色、和气致祥、和蔼可亲、和衷共济等富含哲理的成语,人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是我们中国人所追求的处事方式和人生境界,可以看出“和”思想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瑰宝。和民生是民生发展的较高境界,是和谐社会的精髓体现,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用心去倾听老百姓内心的诉求,解决人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处理好人们遇到的各种不公问题,消除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创出一幅官民互信,官民互助,和睦共处,共同为发展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而出谋划策的和谐景象。用心构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民意表达体系。在民意表达渠道方面,健全与完善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行政听证会制度、司法制度组成的传统民意表达渠道的同时开辟新式的渠道,如可以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党员在听取身边群众的需求与意见后将其反映给支部,党支部全力为人民解决,解决不了的再逐级向上反映;开通市长专线、省长邮箱之类的民意热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政府创办各种民意论坛、微博、博客等方式去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在民意的表达过程中,各部门要划清领域,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正确引导老百姓,避免各部门“踢足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百姓们“有病乱投医”现象的出现;在民意表达的意向方面,长期以来都是民求官,甚至存在着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时消极、冷漠、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仅打击了老百姓反映问题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相反,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民意,如果各个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都能及时主动地去走访了解人们的实际情况、了解人们的切实需求、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那么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整个社会的氛围也将更加地和谐。加强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理念是建设政府回应机制的重要前提,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回应,公平公正地对待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制度上要减少管理的层次,形成“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将权力下放,尽可能地让基层部门去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也扩宽了管理的整体幅度;政府在回应的过程中,要实现政务责任化、公开化、效率化,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并将处理的进程告知群众,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上为老百姓们答疑解难,了解人们群众的想法。

作者:唐弢王健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和谐社会论文: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理论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问题卢卡奇是进行了既又系统的探究。卢卡奇认为,物化意识其实是让人们对文化的追求逐渐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人们放弃了最开始的探索,放弃了积极进取,勇敢奋斗的对于文化的信仰,逐渐陷入了贪图享乐的境遇。在这样的时代人们感到的是社会的异化、人的异化,整个社会处于不和谐的一种状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他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分析,阐述了大众文化的本质、功能,并且揭示在西方社会中文化与人们逐渐分离的社会现象。他认为,文化最原始的意义是培育以及提升人性,可是如今的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商品并且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进行着操纵。在这些文化商品中,人们的灵魂在享乐,他们忘却了人世间的痛苦与无奈,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丧失了一切有关思考和反抗的能力。这种具有商品性质的文化是极其不利于人们的发展的,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不难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探究,揭示出,西方社会的高速发展却构建了一个在总体上是异化的、病态的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西方社会对人的统治是有问题的。这种统治不仅没有使各种社会关系得到缓解,反而使各种矛盾更加紧张,所以他们说西方社会并不是和谐社会。西方社会要想达到和谐,就必须让人们从灵魂享乐中走回现实,并且重新树立对个人自由以及自身价值的追求,使个人的人性、人格得到完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意义

1、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纵观资本主义历史,不难看出:资本主义之所以矛盾丛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发展观是追求利益较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单单追求资本的扩大,而这样的追求导致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党的十七大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内在要求以及重要保障。把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是在批判西方社会的人本思想的基础之上,两者都是强调把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我们要尊重人的利益。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有关的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吸收积极方面,来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当然我们要摒弃他们理论中不适合中国的部分,做到理论与实际地真正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被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并且为人类身存及发展提供了必须的物质以及精神保障,以促进人的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科学发展观亦然如此,代表着人民利益,体现着人民的需求。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扫除障碍。

2、构建健康价值文化取向西方社会虽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它们却忽视了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的地位。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不健康的发展,人们仅仅满足于物质的享受,使社会出现了危机。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积极地引进来以及走出去,我们向世界各个国家敞开了大门。不得不说,改革开放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有选择的引进来,吸收西方国家新进的、的文化,摒弃那些不适合中国的、文化糟粕。国家要积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引领人民群众树立正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的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使人们得到的发展。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人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想要主宰自然。资本主义在20实际出现了一种叫做“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这种观念较大的危害在于导致人对自然的盲目控制,而这是违背自然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的。想要做到社会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将以利润为生产的目的转为以保护生态为宗旨。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适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要求。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和谐社会思想是通过批判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和谐状况提出社会和谐,他们更加注重对抽象的文化价值以及抽象的伦理批判,但是他们始终坚持社会发展应该立足于人的发展之上,这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以及性。世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联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分析对于我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莹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工会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一、工会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工会发挥其自身作用,为此,工会需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较大限度地组织职工投身改革发展,完善工会制度,建立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制度,不断创新工会管理机制。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工会要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做到政治上保障、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较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队伍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会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的高度,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把职工的凝聚力作用用在为国家、为单位多做贡献上。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较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职工投身改革,促进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另一方面,是切实为职工着想,当职工的贴心人。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扶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直接、具体的体现。工会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当职工的贴心人。对困难职工,要从工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济难救困。要办好职工劳动福利事业,增强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能力,把职工想的、想做的提前想到、做到,体现单位的人性化管理。

二、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

牢牢把握实现“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当代工人运动的主题,更加广泛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动员起来,发挥职工的作用,虚心听取职工的意见,组织好各种座谈会、民主生活会、意见箱等工作,真正把他们视为单位的主人,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工会要适应党执政方式的改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发挥工会作为重要社会团体在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要坚持组织、动员、依靠、服务职工群众,及时征求合理化建议,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的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为他们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单位的亲情所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践行“中国梦”的执政理念。四、坚持以人为本,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职工所求,单位所谋,社会所需,是保持职工队伍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工会要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创新活动的方法、方式,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做群众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耐心细致地解释群众提出的每一个小问题,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从思想深处做工作,为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多召开一些与广大职工群众有关的座谈会、联合会及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拉近领导与职工间的距离,增进职工与职工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化解矛盾,营造融洽气氛,增进团结。同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生存综合素质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既充满发展活力又富有秩序、充满亲情的社会,而人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人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文明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加速“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刘学延单位:石家庄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和谐社会论文:民营企业文化变革和谐社会论文

一、民营企业文化变革的必要性

1.民营企业文化变革是建立信任机制推动利益相关者和谐民展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大都出身于“草根”且家族化特征较为浓厚,企业商业关系的基石明显地建立在亲戚关系或亲戚式的纯粹个人关系上面。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管理的复杂化,需要有更多家族之外的成员进入企业并任职一些重要岗位。但“自己人靠得住”的传统观念会使得非家族成员难以获得的接纳与信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那样,“儒家君子只顾表面的‘自制’,对别人普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阻碍了一切商业和信贷活动的发展”。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一书中也指出华人对外人的极端不信任制约了公司的制度化发展。这种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影响到了民营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有良好的利益分享机制。而许多民营企业基于剩余价值较大化的目的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并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如在针对娄底的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都是以低工资标准为参考确定员工劳动报酬的,一般员工的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有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有3~4年没有涨过工资;68%的被调查员工签订的是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劳动合同;实行双休日的企业不到15%,而多数员工的加班工资低于正常的工资标准。此外为了追求企业利润的较大化,忽视环境保护、忽视人身健康的事情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也屡见不鲜。因此,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变革来淡化家族色彩、彰显企业文化“治心”的本质功能,并通过“治心”达成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重构民营企业的信任机制,奠定企业和谐发展的心理与精神基础。同时也要通过企业文化变革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

2.民营企业文化变革是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邵东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度被认为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和缩影,邵东也一度被冠以的温州之称。然而近年来邵东民营企业已不复原有强劲发展的势头。究其原因,忽视企业文化变革、忽视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培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繁荣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文化”。现实中那些发展态势良好的民营企业,无论是三一、大汉还是晟通,它们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一不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传统的企业的发展模式基本遵循两条道路,一是内涵式的发展,一是外延式的扩张。这两种发展方式在本质上都强调对资本、资源的利用,但时展到今天,“文化”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文化作为一种“组织资本”,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交易费用,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凝聚、调适和辐射功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特别是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会产生极为强有力的经营成果。无论是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是为顾客提供服务,它都能使企业采取快捷而协调的行为方式,也能引导掌握知识者在欢歌笑语中跨越经营的险滩。”民营企业的调查也表明,在推动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多种因素中,属于企业文化范畴领域的企业理念、价值观、人才激励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乃至管理风格都对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起着润滑、推动和催化作用。

3.民营企业文化变革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如保守封闭意识、墨守成规、中庸之道的影响还较为明显,这与现代企业文化所要求的创新求变、开放竞争、公平竞争背道而驰;“家族式”与“独裁式”企业文化还较为明显、普遍;企业文化建设遵循着没有选择的“拿来主义”,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其独特性,不同的企业由于其创建历史、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会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因而不会有一种“普适”的、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有的放矢、顺势而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企业文化变革克服、消除既有企业文化的不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永葆企业文化的活力。

二、民营企业文化变革的对策与建议

1.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许多民营企业的创始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以及视野观念都还有着较多的不足。亚当·斯密曾说过,“经济行为者是一个具有善良意志、明智以及自制的人,他在基于道德、法及正义的社会以及经济的环境中开展既合作又竞争的活动”。Werhane则通过其研究强调企业家的道德品质是决定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民营企业的文化变革首先就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修养及道德水平,让民营企业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广阔的视野,实现由个人财富与企业财富创造者的角色向社会财富创造者角色的转变。在这样的企业家的带领下,民营企业的文化变革才能构建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推进企业外部的广泛和谐。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推进企业文化变革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属于正式制度的管理规章与属于非正式制度的企业文化,二者互为补充,共同管理和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离开企业文化,员工行为难以内化、沉淀为习惯,从而弱化制度的作用;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作用将变得软弱无力。缺乏约束、一团和气并不能建设真正的和谐企业。因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通过制度建设消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明确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对员工行为予以必要的强制性规定。针对民营企业疏于制度建设、管理松弛的现实,尤其要重视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在日常运营中落到实处,为企业组织文化变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成立企业文化变革的专门团队惯性犹如一驾巨大的马车,缺少外力的推动很难自行改变方向。与此相同,企业文化变革也很难自行发生。企业文化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涉及企业内不同的部门、机构和人员。为了破除障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必要组成兼具性与专业性的专门团队来推动、指导、协调企业文化变革。性有助于消除阻力,协调矛盾;专业性则更有利于企业文化变革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还可以借助于政府部门、专业咨询公司等外部智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活力与主动性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了共同的价值观、理念以及行为规范。这种“共同性”即要求员工尽可能多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来,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杜绝“雇工”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尼迪在其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中也将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在员工中树立榜样和英雄人物并大力宣扬,以促进企业文化变革的实施,推动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强化和传播。

三、结语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文化中。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竞争,而且越来越体现为企业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竞争。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大背景下,民营企业文化变革必须紧紧围绕价值观这一核心,通过企业文化凸显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始终注意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以此为目标来建设和谐的企业与和谐的企业文化。

作者:杨振宇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构建新农村体育文化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阻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1.地方政府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这就使得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宣扬政绩而只做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却忽略了对当地尤其农村范围内一些健身场所的修建;还有的地方官员不经过民意调查,只为了所谓的政绩就强行要求农民盖别墅或盖楼房,对农民的经济条件和主观意识不予以考虑,使得农民无心无力去留意健身场地;有些健身场地的设施极其简陋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在体育文化建设上的要求。

2.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党中央从20世纪末就已经展开了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偏远地区的助贫、扶贫工作,这些工作和相互惠农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些明显效果,可是并没有从根源上对农民贫困的现状问题进行解决,导致城乡经济差距逐年加大,城乡贫富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再加上生产方式比较单一,农民收入只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实现,这样就导致农村经济严重阻碍着国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民生活水平要想得到很大的提升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起到阻碍的很大的因素就是农村日前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和比较差的经济基础。

3.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农村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民参加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我国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这样农民群众的休闲时间就日渐充裕,但他们的休闲方式、休闲观念及休闲文化各方面活动比较单一。据调查,农民群众的主要休闲时间主要是睡觉、看电视和打牌等活动为主,这些活动对农民的身体健康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对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引导,使他们在劳动之余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和谐社会中新农村体育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1.对政府职能进行强化,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部分的保障体系,加强和完善农村体育文化相关体制各个地方政府的基础职能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人民群众的体育事业,一个地方的体育文化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是鉴别在新农村建设中其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是否能够组建好的关键因素,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需要从大局考虑,建立健全新型农村体育文化保障体制。及时,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够在劳动之余体会到较为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而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应的农村体育文化管理机制。第二,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够放心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对农民生命健康进行保障,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救助系统和必要的应急措施。第三,对农村体育文化潜在的环境进行改善优化,全力支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体育文化的建设。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民体育健身项目在比较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已经初见成效。在农村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种因这种趋势而带来的“中心镇”的现象,这种“中心镇”就渐渐发展为附近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体育建设的核心地带。在这种以中心镇为核心的各项文化发展进程中,对本地及外地的体育投资项目的吸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这种中心镇的形成对本地及其它一些体育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吸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以乡镇为主要实施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大力举办相关体育活动,将农民体育建设的热情激发起了,形成良好的农民健身的氛围,积极引导城市体育文化活动向农村地区的开展,最终可以让农村和城市的体育文化建设以健康、科学的方式进行融合,并达到使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力发展的目的。

3.加大体育文化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为了使农村广大群众的基本消费观念、体育意识和工作之余的进行娱乐活动的陈旧观念得以改变和提高,需要以电视宣传、广播宣传或报纸的方式对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做好必要的宣传,让农民群众对体育的功能及作用方面得到全新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较为主动的参与到农村各项体育健身项目中去。当前,我国传媒市场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级政府需要对传播制度及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科学的规划。对农村范围内比较先进的体育文化思想进行大力传播,促使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快速及健康的发展,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在我国的大力推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需要将现代化体育与农村本土化项目进行有效结合为了使当今农村体育文化被抛弃一边的现象得到改善,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我们需要采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扭转目前的局面。在举办农村体育健身活动时,可以将农民较为熟知的在广大农村较为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形式与体育健身活动进行很好的融合,比如:赛马、赛龙舟、扭秧歌、舞狮子或摔跤等农民较为喜欢的活动。由于这些活动有传统型、可操作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比较容易让农民群众接受和参与其中。由于如今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再加上农民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比过去更充裕,农民对各种文化需求尤其是体育文化的需求也在朝着多样化、现代化及标准化的方向延伸和发展,现代农民群众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像过去本土化这种比较单一的体育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并且满足更多农民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将现代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兵乓球、足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引入到本土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过去较为陈旧的娱乐方式而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达到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本土化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结论

构建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良好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农民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能够对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同化、整合和规范。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这些内容都是其它社会文化无法达到的重要内容。虽然农村体育文化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大力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其体育文化水平还不高,这种现象和当地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乡镇政府的管理和组织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体育文化发展方面的保障体系相对来说是一个多元素合理组合的综合系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必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目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广大农村文明进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村体育文化构建。在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构建越来越体现出比较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汪阳帆单位: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

一、科学发展观教育蕴涵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

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及时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及时要义是发展,这是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前提准备。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这个经验要求我们要用发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热切呼吁和谐社会的到来,但随发展而来的贫富差距大、教育不公平、就业问题严峻等不和谐因素的凸显,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平衡,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教育我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仍需在发展中解决,只有通过发展彻底改变历史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通过发展实现人均生活水平整体明显改善后,发展不均、发展不公等问题就会自然消除,人的内心和谐才得以构建。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理论支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人民的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强烈呼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也亟待迈上新台阶。人的内心和谐是人生命的写照,是人的生活质量的真实反应。内心和谐的构建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崇高的人生境界。内心和谐的人能善待自己,包容他人;能知足常乐,朝气蓬勃;能淡泊名利,平心静气,能创造并感知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妙之处。科学发展观教育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必然要推动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在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有利保障。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的方式方法上要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持续等现实提出的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和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打破不公平、有差距、不平衡、不持续等现象,有利于构建人的内心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教育视域下人的内心和谐构建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内在地蕴涵着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构建人的内心和谐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教育视域下找寻解决和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途径。总理曾在与季羡林先生关于“和谐”话题的交谈中说到:“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可见,人的内心和谐是多方面的和谐,要做到内心和谐也需从多方面努力。发展自我。科学发展观强调及时要义是发展,发展的方式要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实现人的内心和谐也要尽可能较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实现人的发展而奋斗终生。发展自我,使人的各方面才能都得以彰显,人生的价值才得以实现,人的内心才会感到满足、安宁、快乐。端正人生态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发展。人人都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发展途中往往有失落、不如意、挫折、苦恼、生活拮据等种种问题的困惑,势必会造成人的内心失衡,造成人内心的不和谐。加强自我修养。内心和谐需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不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完善自我,尽量地使自己能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提升思想境界。科学发展观追寻的是一种协调的发展方式,个人要想内心和谐也需要协调的发展方式,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处在一张社会关系的大网里,内心和谐就需要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物质利益的引诱下不能唯利是图,要以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为重,积极地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美国一位环保学家的话:即使明天就会死去,今天我也要种我的小苹果树。这就是内心和谐,我们也应怀有这样的心态,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己,积极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到来。

作者:李艳军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城市体育和谐社会论文

1城市体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1城市体育能有效地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人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体育文化的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自身体质,加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生活压力,释放不良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育运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体育不分种族和国界,是各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与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促进我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体育作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很好地为不同文化和国籍的人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例如,我国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壮观的体育盛宴,更是难得的国际文化交流盛宴。通过举办这场奥运会,各国人民展现了各自的体育文化魅力,也展示了各国的其他社会文化。

1.2城市体育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保持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其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例如体育器材的生产与销售、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维护等等。除此之外,应运而生的一系列体育活动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例如体育广告、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休闲娱乐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城市体育的发展能扩大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创造社会财富,体育事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3城市体育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体育文化的发展应该与生态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确保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地不破坏其他生命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进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承载能力。体育通过对人们的感染,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大力发展城市体育事业,能够扩大体育精神对人们的影响力,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态体育的重要思想,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充分地优化资源,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体育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者,加强城市体育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

1.4城市体育能降低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人们通过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够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的体育竞赛为人类社会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提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改善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体育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还能够开阔人们的胸襟、放飞人们的梦想、使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减少人们生活中的摩擦和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体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矛盾的产生,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促进城市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建议

2.1完善城市体育基础设施

为了适应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注重体育场地的开拓,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体育建设虽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我国因为城市人口众多,城市体育场地和设备的缺乏是阻碍城市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加快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各大城市应该积极地发展体育事业,确保城市人民能够正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城市人民的体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2加强市民体育文化教育

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完善城市体育基础设备的同时应加强体育文化教育。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人们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应注重体育文化主旋律的养成,注重体育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体育与美育的结合,提倡体育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建设城市体育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加强人们体育文化的教育,加深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印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素质,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2.3健全城市体育管理制度

开展城市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有的建设方案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城市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建设方案,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健身场地规划不科学、体育设备购买不合理、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后期设备的维护不落实等等。因此,开展城市体育事业建设,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确保社会所投资的每一笔费用都能够为城市体育事业起到良好的作用;切实将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员;实行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以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

3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活水平;同时,体育能够强身健体,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体育更是人们之间交流的融合剂,能够有效地为人与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加强城市体育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陈国文单位:商洛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

和谐社会论文:交往理论和谐社会论文

一、交往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人与人和谐

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被工具化了的科学技术、金钱、地位成为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目的。这种观念使人们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充斥着人们对于现实的选择,双方互相怀疑,不信任,自我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被过度放大,以互相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被以追求金钱和权力的行为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和目的逐渐产生了质的变化,这对于社会的整合、人格问题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诱惑和欲望的出现势必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从而诱发一系列不安定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发现自己的自由和解放已经被束缚和压抑所代替。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善这种状况,社会将朝向糟糕的方向发展,商品经济的市场化将使资本和商品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生活世界也将被科学的物化模式渗透,成为支配生活世界的重要力量。交往的主体是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并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交往理论的研究能够有效帮助人们正确审视人际关系,端正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和谐,从微观层面上看则是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构建人与人之间和睦与和谐为核心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相通之处,提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真诚的“对话”方式来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争端和冲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并就意见达成共识,从而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在交往过程中,当人们就社会、主客观世界中的问题和事物进行沟通和协商的同时,需要始终遵循言语的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要求交往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不应该将对方当作工具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要在满足各方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自由基础之上实现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是实现彼此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交流之前个体本身必须具有自由,强迫、禁锢和单方面的控制个体将破坏人类正常的交往。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在构建人际交往方面规范了基本准则和行为指南,也为保障人权方面作出了重要的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互动和社会化能够加大文化的再生产、社会的整合和人格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加强培养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使人们能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得到的发展。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方面的和谐体现在社会分工方面社会能够公正公平的分配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并且也能够给每个个体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意识、个性的机遇和平台。每个人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与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基础之上,使二者之间能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统一,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在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方面应遵循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使得公众能够在公共领域发表意见,形成一个社会共同监督场所,使公众的意见能得以有序、自由地表达。因此,应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交往主体的沟通和相互之间的理解提供相等的条件和必要的物质保障。使所有人都能够享有自由、平等地参与对话中权利和进入相应的表达场所的资格。惟有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制度,才能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从而扩大人民群众对政治的参与度和热情度,才能有效减少矛盾和冲突,使得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困难就是人类的需求和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纵观历史,人与自然的和谐曾多次被破坏,主要原因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严重失衡。在当今的世界上,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和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亟待解决来自自然和社会发展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通过全人类的相互交往加强合作,一面关注人类,一面关注自然,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兼顾自然的平衡发展,从而共度难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

(四)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和谐

国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复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避免和减少了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在国际交往中,要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为理论基础,倡导用平等的文化对话方式去解决国家与国家的问题,尊重不同文化传统、政治和宗教信仰,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相互理解,真诚相对,通过加深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相沟通与协作的能力,促进人类社会在交往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总结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鲜明地提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为建立平等、理解、互助的人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研究与借鉴。

作者:周莹程守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新农村体育文化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阻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1地方政府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这就使得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宣扬政绩而只做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却忽略了对当地尤其农村范围内一些健身场所的修建;还有的地方官员不经过民意调查,只为了所谓的政绩就强行要求农民盖别墅或盖楼房,对农民的经济条件和主观意识不予以考虑,使得农民无心无力去留意健身场地;有些健身场地的设施极其简陋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在体育文化建设上的要求。

2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

党中央从20世纪末就已经展开了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偏远地区的助贫、扶贫工作,这些工作和相互惠农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些明显效果,可是并没有从根源上对农民贫困的现状问题进行解决,导致城乡经济差距逐年加大,城乡贫富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再加上生产方式比较单一,农民收入只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实现,这样就导致农村经济严重阻碍着国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民生活水平要想得到很大的提升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起到阻碍的很大的因素就是农村日前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和比较差的经济基础。

3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

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农村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民参加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我国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这样农民群众的休闲时间就日渐充裕,但他们的休闲方式、休闲观念及休闲文化各方面活动比较单一。据调查,农民群众的主要休闲时间主要是睡觉、看电视和打牌等活动为主,这些活动对农民的身体健康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对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引导,使他们在劳动之余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和谐社会中新农村体育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1对政府职能进行强化,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

中体育文化部分的保障体系,加强和完善农村体育文化相关体制各个地方政府的基础职能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人民群众的体育事业,一个地方的体育文化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是鉴别在新农村建设中其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是否能够组建好的关键因素,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需要从大局考虑,建立健全新型农村体育文化保障体制。及时,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够在劳动之余体会到较为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而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应的农村体育文化管理机制。第二,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够放心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对农民生命健康进行保障,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救助系统和必要的应急措施。第三,对农村体育文化潜在的环境进行改善优化,全力支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体育文化的建设。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民体育健身项目

在比较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已经初见成效。在农村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种因这种趋势而带来的“中心镇”的现象,这种“中心镇”就渐渐发展为附近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体育建设的核心地带。在这种以中心镇为核心的各项文化发展进程中,对本地及外地的体育投资项目的吸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这种中心镇的形成对本地及其它一些体育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吸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以乡镇为主要实施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大力举办相关体育活动,将农民体育建设的热情激发起了,形成良好的农民健身的氛围,积极引导城市体育文化活动向农村地区的开展,最终可以让农村和城市的体育文化建设以健康、科学的方式进行融合,并达到使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力发展的目的。

3加大体育文化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农村广大群众的基本消费观念、体育意识和工作之余的进行娱乐活动的陈旧观念得以改变和提高,需要以电视宣传、广播宣传或报纸的方式对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做好必要的宣传,让农民群众对体育的功能及作用方面得到全新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较为主动的参与到农村各项体育健身项目中去。当前,我国传媒市场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级政府需要对传播制度及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科学的规划。对农村范围内比较先进的体育文化思想进行大力传播,促使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快速及健康的发展,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在我国的大力推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需要将现代化体育与农村本土化项目进行有效结合

为了使当今农村体育文化被抛弃一边的现象得到改善,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我们需要采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扭转目前的局面。在举办农村体育健身活动时,可以将农民较为熟知的在广大农村较为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形式与体育健身活动进行很好的融合,比如:赛马、赛龙舟、扭秧歌、舞狮子或摔跤等农民较为喜欢的活动。由于这些活动有传统型、可操作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比较容易让农民群众接受和参与其中。由于如今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再加上农民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比过去更充裕,农民对各种文化需求尤其是体育文化的需求也在朝着多样化、现代化及标准化的方向延伸和发展,现代农民群众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像过去本土化这种比较单一的体育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并且满足更多农民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将现代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兵乓球、足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引入到本土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过去较为陈旧的娱乐方式而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达到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本土化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结论

(1)构建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良好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农民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能够对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同化、整合和规范。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这些内容都是其它社会文化无法达到的重要内容。

(2)虽然农村体育文化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大力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其体育文化水平还不高,这种现象和当地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乡镇政府的管理和组织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体育文化发展方面的保障体系相对来说是一个多元素合理组合的综合系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必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目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广大农村文明进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村体育文化构建。在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构建越来越体现出比较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汪阳帆单位: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一、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

1.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不但吸收了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即对环境、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在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又没有像生态中心主义那样抛弃“人的尺度”,而是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才构分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2.资本主义制度

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才能建立一个公平、绿色的社会,才能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它过度扩大生产规模,为此就需要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恶化生产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其环境、生态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更严重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移这种负担和压力,或者把这种生产方式带到其他国家,或者直接就把其他国家变成原料产地和垃圾填埋场,由此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行径形象的称之为“生态殖民主义”,深刻透视了资本主义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内在本质联系。

3.绿色社会是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个绿色社会。这个社会将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物质与社会的自由能够充分实现,社会能得以发展。他们强调,生态高于一切,人类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和自然法则。建设未来生态社会主义要符合“生态原则”,按照社会“生态重建”标准进行变革,利润较大化的经济标准要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只有致力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统一,才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出路。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将克服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较大化与生态的矛盾,继续坚持经济效率,但要尽可能使经济的理性服从于社会生态的合理性,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杜绝经济总体的浪费、劳动的异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障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合理性的目标。

4.强调民主和平,反对暴力霸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仅就近代历史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无论从自然环境上,还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这种灾难不仅是心灵上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自然界的一种漠视。生态社会主义者极力反对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各种反战运动,主张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各类国际争端,同时,生态社会主义怀着一种普世情怀,对第三世界、不发达国际与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主张消除贫困与不平等,用全球生态平衡的观点来处理国际矛盾。此外,基层民主政治思想也是生态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他们反对精英政治,各种政府的决策必须充分表达民意,不能将政治决策集中在少数政治精英手中。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个“基层民主充分发展的社会,认为基层民主的充分发展源于生产者以联合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生产资料的重新占有,只有基层民主才是符合社会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合理的行政体制。”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对社会思潮,突出的表现了西方国家民众意识的初步觉醒,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主张及在社会实践层面上的成果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实践意义。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一个从相对走向的运动过程。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哲学作为其政治哲学的基础,以人的解放、自然的解放为目标,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会解放发展观,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1.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他方面和谐发展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大要义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了,生态系统保持在良性循环水平,生产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空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已经相当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界滥用和破坏到什么程度,自然界对人的惩罚和报复就会达到什么程度。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我国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

2.大力发展公平正义及基层民主

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享有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都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更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平正义的贯彻和实现,有利于社会整体和谐的实现,也是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保障。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以此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习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使基层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执政党和参政党面关系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促进人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者关于促进人的发展的主张,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推进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尊重人的自由发展应成为我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历史过程,而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是人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共同财富,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努力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作者:何涛刘翔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和谐社会论文:中庸思想与和谐社会论文

一、“中庸”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运用

“中庸”思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体现。

(一)人与自然和谐中的“中庸”思想

即在可持续发展中追求和谐。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性、协调性的发展。“持续性发展”要求当代的发展应当着眼于未来,兼顾未来的发展,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且使二者相统一,从而确保人类自身具有长期不断发展的能力。而“中庸”中的“时中”境界,即有效把握“度”而取得理想“中”的思想可以充分的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即人类开采资源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得其宜,不可过度,使资源可以持续被利用。

(二)社会结构和谐中的“中庸”思想

即体现在社会控制以及社会的综合协调功能上。在社会制度、政策的制定上,应该注意“中庸”的运用,不能片面、单独加大某一方面的管理,而是要权衡轻重缓急与利弊得失,把诸因素均衡、协调起来,充分认识事物的矛盾性,认识到矛盾的和谐统一与它们之闻的相互转化,对事物的两端加已的把握,把握对事物控的度,傲到制度与组织相互之间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之中的“中庸”思想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过分的强调市场化、商晶化,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金钱关系和利害关系。有的践踏良知人性、天理人情,亲人、朋友之间相互猜忌和仇恨,相互算计和伤害,由此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太多的不便。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之间和谐的“中庸”思想

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充分展示了党在政策制定上的“中庸”思想,不孤立发展任何一方面,这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体现了改革、稳定、发展三者的结合,相互统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政策是对像对应的两个方面而提出的,这是“中庸”思想的深化和体现,是党对和谐秩序是“中庸”至高境界的深刻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决策基础,是“中庸”思想在我国现代建设中的发展,是与中国现状和国情的结合。

二、结论

综上所述,“中庸”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局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的历史进程客观上已进入制度创新的阶段,我们要充分运用“中庸”思想这一基本准则,用它的理论指导来正确调整基本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利益摩擦和冲突,尽快提高利益整合的制度化水平,从而建立起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新秩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的和谐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而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中,只要我们对传统的“中庸”的和谐观进行批判改造,仍可获得现代价值,以和谐为需要和目标追求,以适度竞争为手段,通过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独立创造精神,实现人、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组织充分而和谐的发展,进而缔造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作者:马君赵勇单位: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和谐社会论文: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大学生就业不公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危害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不仅会严重阻碍和谐社会建设,也会造成人才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不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屡见不鲜的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必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严重阻碍

和谐社会建设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如果就业环境公平,即使仍然会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不会因此对社会心生不满和怨气,社会仍然是和谐的。但是如果就业环境不公平,部分大学生凭借社会关系就可以找到满意工作,就会使部分大学生因为没有公平就业环境找不到理想工作,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进而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反抗心理。如果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不能及时得到有效遏制,就会使大学生长期被就业不公平问题所困扰,必然导致不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势必会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其后果必将严重阻碍和谐社会建设。

(二)大学生就业不公平必然

造成人才和资源巨大浪费如果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处于公平的自由竞争状态,不受任何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那么大学生劳动力市场配置的结果必然是大学生人得其位、位得其人,大学生可以凭借个人能力找到理想工作。但是不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学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再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低能的大学生凭借社会关系就能被配置到重要岗位上,高能的大学生因为没有社会关系找不到与自己专业或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迫于生存压力只能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或能力不相匹配的工作谋生,使得所学的专业知识处于闲置或荒废状态,劳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限制,个人的积极性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获得发展的机会大大减小。其结果只能造成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股逆流。

(三)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不利于整体国民素质提高

每个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投资高等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理想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果读书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就会在孩子的父母中产生“读书无用论”。现实的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使孩子的父母感到忧虑,使他们常常陷入经济成本与回报的痛苦思考中,挫伤他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如果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理想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其结果不仅会影响父母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也会使许多青少年选择不进入学校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必将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这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势必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实现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对策

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与促进社会和谐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会促进社会和谐因素的不断增加,促进社会和谐又会为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党和政府既要一手抓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又要一手抓促进社会和谐,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为实现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公平各司其职,努力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

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为大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环境。一是构建合理社会流动机制。要努力构建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使大学生在现行制度框架内能够自由合理流动,并通过自由合理流动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专长。二是规范招聘行为。招聘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对招聘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尽量减少人情因素对招聘行为的干扰,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竞争。三是惩治大学生就业不公平行为。严肃处理利用职权干扰大学生就业公平竞争的腐败行为,及时制止大学生就业不公平行为,保障大学生公平就业的合法权益。四是消除人为限制因素。消除人为就业歧视,将不必要的身高地域限制排除在外,避免大学生由于身高地域原因受到不公平的就业待遇,更好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五是缓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在产业政策上加大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容量,缓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

(二)进一步制定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

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更需要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做坚强后盾。虽然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还没有只针对保护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只有通过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强制性保护作用,大学生就业公平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实现。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顺利实现,要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加快对大学生就业公平的立法工作,制定一部只针对维护大学生就业公平合法权益的《大学生就业公平促进法》,才能为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提供法律依据。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领域做出明确具体的法律适用规定,使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有法可依,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内被选择和选择,使大学生在受到就业不公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就业权益。只有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得到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大学生这个特殊的人力资源才能通过市场公平就业竞争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配置化。

(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不规范,是导致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的主客观环境,使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的人为分割,打破限制大学生自由流动的种种行业性和区域性壁垒,加大对人事工作的改革力度,消除大学生以人事档案为核心对单位的依附关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人事制度,使大学生能够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公开化,实现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就业信息公平,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对称,遏制权力和财富等社会资本“那支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运作,防止出现“权力寻租”。三是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就业信息的调研、反馈、监督、把关,减少投机行为,使就业信息提供形式更为多样、就业内容更为丰富、就业成效更为明显,形成统一、开放、公平和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公平监督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公平监督,是大学生就业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公平的监督,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只能是一句空话。一是要利用媒体的影响,发挥媒体影响面广、速度快的优势,使大学生就业潜规则及时曝光在广大民众面前无处藏身,使许多在当今制度框架下貌似合理的就业歧视行为和不公正就业行为接受公众的评判,使就业歧视行为和不公正就业行为无立足之地,保护大学生的公平就业权益;同时,要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了解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不同形式、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社会危害性,使大学生了解在就业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大学生就业权利保护意识,使大学生平等就业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解决大学生就业公平这一难题。二是要善于运用行政监督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劳动人事职能部门要通过依法行使就业行政监督权,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和途径制止侵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有害行为并及时加以纠正,对于那些任人唯亲、不按规章选人用人的单位与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和必要的纪律处分,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照法律追究有关责任,才能达到警示作用,把侵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行为降到低限度。

作者:詹木生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养老环境和谐社会论文

一、建设文明和谐小区,是营造良好养老环境的核心

营造温馨和谐养老环境,使数万退休职工和家属安居乐业,使石化生产经营的“大后方”平稳安全,是我们物业管理企业义不容辞的担当。为此,我们对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敢于接受挑战,善于化解矛盾,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小区这一核心推进养老环境建设。打造安全小区。安全是小区居民的及时位要求,也是退休老人最为看重的。我们近几年在茂名石化支持下,完善安保设施建设,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和实时电子监控,增强了老人们的安全感。同时,小区的安全不仅有赖于物业保安部门的严格管理、安保力量的健全有效,更得益于居民的道德感与爱心。一个人心冷漠的社区必然缺乏安全感。在一些小区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偷窃者进行搬家式的盗窃,邻居居然视而不见。其实,关心他人也是关心自己,小区治安好大家得益,否则就会导致集体沦陷人人自危的境况。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的一些石化小区多年零发案,并非只靠建高墙和装防盗网,而是居民自觉以小区为家,以关心邻里为美德,相互照应,守望相助,使犯事者无隙可乘。因此,退休职工在维持小区安全上发挥作用既有利于小区安宁也能发挥余热,得到心灵慰藉,应当大力倡导。营造文明社区。一个宜居小区要有优美舒适的公共环境和有利于居民交流沟通的活动平台,使小区居民在交往中将淳朴的传统道德升华为良好的睦邻文化和文明习惯。尤其是退休职工具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让他们有交流沟通的平台,对退休职工保持健康心态和增进相互交往尤为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与文明习惯养成是个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过程。我们管理的小区里大多建有宣传栏、图书馆、健身点之类的文体休闲设施,定期组织社区文体联谊活动,对居民特别是退休长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锻炼身心,增进相互的认识和了解,密切邻里人际关系不仅大有裨益,而且有助于培育居民的公共意识,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减少乃至杜绝违规放养家禽、深夜喧哗扰民等不文明行为,使凡事以德为先成为全体居民自觉遵循的公序良俗,为打造温馨养老环境注入更多正能量。构建和谐家园。一个温馨小区是居民的精神家园,也是退休人员向往的养老乐园。近年来,我们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平安铃”,结对帮助等活动,为老人办实事解忧难,营造了和谐相助气氛。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居民间的以诚待人,传递爱心,是建设和谐小区的精神基础。最近,石化小区一位年过七旬的独居老人身体不适,被定期上门探访的志愿者及时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心脏病前兆,于是做了手术化险为夷。象这种充满爱心的事情,在小区里俯拾皆是。其实,社区里的志愿者并非都是年轻人,组织起来结对探访的大都是退休老年人,只不过相对年轻的探望年纪大点的,身体好点的帮助年老体弱的,这种真诚和关爱令人动容。正是这种关心他人的善意和美好道德的坚守,使社区处处洋溢着“厚于德”的氛围,使养老环境变得更温暖。

二、改进创新公共服务,为退休老人提供周到良好服务

营造良好养老环境,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投入。尤其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创新公共服务,为退休老人提供符合他们心愿的服务,是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必须交出的答卷。这就要求政府的街道居委机构、公正的社区服务机构和物管公司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服务合力。

首先,培育公仆意识,增强服务老人的主动性。服务退休老人的热忱和主动,论到底是来自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只有处处为老人着想,想方设法改善服务,尤其是根据老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专项”服务,才能赢得良心。在茂名石化支持下,我们公司从照顾老人出发,在部分住宅楼增设了不锈钢护栏、设置供老人活动的户外锻炼器械和供老人休息的椅子等,投入不多,收效大,老人对此十分满意。相反,现在一些公共服务上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说到底是公仆精神的缺失。如某单位通知辖区内申请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人,必须持资料在两天内到该处现场审查,过期不候,结果每天几百名老人在大热天排队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轮得上。一位苦不堪言的老人提出是否改进受理申请的办法,而办事人员一脸不屑地回答:“你不想排队就别拿这个钱。”为什么体现政府关怀的好事没办好呢?这就是我们一些服务人员“给你奖励金是对你的恩赐,让你咋办就咋办”的恩赐意识在作怪。这与中央领导提出的“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改进公共服务必须首先以公仆意识取代恩赐意识,这样才会处处主动为民众着想,公共服务与老人的需求才能找到更多契合点。

其次,要有人文情怀,给退休人员送去更多温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炽热的为民情怀履职尽责,而不能对民众冷若冰霜,只为自己方便不管民众麻烦。其实,只要有一颗热诚为民的心,就会想出既履行了职责又方便民众的办法,许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譬如,茂名石化建立对退休职工的定期探访制度,尤其是对独居的退休老人由志愿者定人定时探访联系,不仅常常给他们送温馨关爱,也利用这些机会协助有关部门办理了社保年审之类的事情,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更受长者欢迎。我们公司长期以来,由工会组织对退休老人的探访,及时为他们解决了大病诊治、生活困难等问题一百多项,还建立了退休企业补贴制度,受到退休职工广泛好评。

作者:张浩单位:茂名华达企业有限公司

和谐社会论文: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论文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较高准则,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健在于落实“以人为本”和人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在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潜能提高,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挥,并从这种自由中获得较大的幸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进步中去,保障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栖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才能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生存、健康等自然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能努力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等社会需求,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依靠人有目的的、为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活动来推动的。所以,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让全体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肯定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是否体现人性、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根本尺度,处处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文明的发展,以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经济增长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反作用,造成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必然要求我们既关心人,也要关注自然,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指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能够各尽其能地劳动,各得其所地生活,人的差异性得到尊重,个人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认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各个环节的核心内容都是人,和谐社会首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四、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人与人的收人差距不断扩大,人与自然关系发生矛盾,人际关系发生冲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赢;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实现以人与人的和谐促进全社会总体和谐的目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关心人民群众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要,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总体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既要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较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让人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以人为本是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且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去。

作者:郑颖莉单位:河套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霍布斯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摘要:霍布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平主义者通过对恐怖状态的描述,唤醒人们的理性,并寻求一条确保人民和平共生的道路。人类在对死亡恐惧的基础上发现的自然律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条件,社会契约是维护社会和谐的方法和手段,强大的国家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工具。这就是霍布斯和谐思想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霍布斯;自然律;社会契约;利维坦;启示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美好期冀。而对于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却是智者见智。霍布斯这位近代政治哲学的创始人、哲学和神学上的勇敢斗士、颇有争议、不易理解的思想家,其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并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人类社会和谐的条件:自然律

霍布斯认为:“幸福乃是较大的善,但是不存在至高无上的善,享有了它,人的心灵就可以进入和谐宁静的佳境。”[3]18在《利维坦》一书中,他从“论人”入手,指出人的生命也不过是四肢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在可怕的自然状态中。“然而这种状况却有可能超脱。这一方面要靠人们的激情,另一方面则要靠人们的理性”。[1]96霍布斯告诉我们,使人们倾向于和平、和谐共生的激情是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自己勤劳取得一切的希望,而理智则是提示出人们要取得和平、和谐共生的条件,即自然律。

1、基本自然律:力求和平

霍布斯认为:“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诫条或一般法则,这种诫条或一般法则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1]97霍布斯通过举例、分析、概括出及时个同时也是基本的自然律——寻求和平、信守和平。他指出:“于是,以下的话就成了理性的诫条或一般法则: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1]98在霍布斯看来,人类应尽一切可能寻求和平,而在战争中寻求救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内在条件。

2、第二自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指出:“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当一个人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会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而在对他人的自由权方面满足于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所具有的自由权利。因为只要每个人都保有凭自己想好做任何事情的权利,所有的人就永远处在战争状态之中。但是如果别人都不像他那样放弃自己的权利,那么任何人就都没有理由剥夺自己的权利,因为那样就等于自取灭亡(没有人必须如此),而不是选取和平。这就是福音书上那条诫律‘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也就是那条一切人的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8“一个人停使对任何事物的权利便是捐弃自己妨碍他人对同一事物享有权益的自由。一个人放弃或让出自己的权利时,并不是给与任何其他人以他原先本来没有的权利,因为每一个人对任何事物没有一件是不具有自然权利的。他像这样做不过是退让开来,让这人不受他的妨碍享受其原有的权利而已,这并不指不受其他人的妨碍。所以一人消失权利使另一人得到的效果只不过是相应地减少了这人运用自己原有的权利的障碍而已。”[1]99

由此可见,对于人性的认识贯穿于霍布斯思想的始终,且他以自己独特的视野,以人性恶作为自己对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假设。而人与人战争的自然状态就成为了霍布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基础,只有在对死亡恐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才能和谐。那么,人类怎样才能摆脱自然状态中的无序、恐怖状态?面对这一困境,霍布斯提出了在自然状态中社会和谐的方法——自然法。自然法作为道德的原则正是一种理性的箴言,为人们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遵守道德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自然法中,为实现社会的和谐,霍布斯提出的最初的设计规则,其核心就是对权力的放弃和转让。

二、维护社会和谐的方法、手段(或外在条件):社会契约

自然法虽然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指向,但自然法本身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力量,要维护社会和谐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种外在的规范,基于此,霍布斯假设一个恐怖的自然状态,作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提出了维护和谐社会的外在规范,即社会契约。

1.履行契约,是订约双方的责任

霍布斯认为:“权力的互相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1]100这种权利的放弃与转让之间,在具备了自愿转让权利者和自愿接受权利者两个条件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契约关系。“让出权利可以是单纯的放弃,也可以是转让给另一个人。当让出的人不管其中的权益归于谁时就是单纯的放弃,当他要把其中的权益赋予某一个或某一些人时就是转让。”[1]99根据霍布斯的契约理论,一个人不管以何种方式放弃或转让出其权利,放弃或转让以后,他就有义务和责任不妨害对方接受他所放弃或转让出的权利的权益。因为“信约的内容或主题始终是深思熟虑中的事物,因为订立信约就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它是一种行为而且是通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一次行为。因之,这种内容便经常被理解为未来的事情,同时也是立约的人判断为可以履行的事情。”[1]104-105因此,订约双方应当不使自己出于自愿而订立的契约归于无效,或订约双方应当保障契约的有效性,这是双方的责任,否则就会破坏社会和谐。

2.履行契约,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霍布斯指出:“根据人们有义务将那些保留起来就会妨碍人类和平的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自然法就产生了第三自然法——‘所订信约必须履行’。没有这一条自然法,信约就会无用,徒具虚文,而所有的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也会仍然存在,我们也就会仍然处在战争状态中”。[1]108在霍布斯看来,履行信约、坚持正义、讲求诚信,对维护社会和谐是如此的重要。如果社会成员不履行信约,那么,社会将仍然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中。因此,霍布斯强调:“要是有一个人宣称他认为欺骗那些帮助他的人们是合理的行为,那么,他有理由能够期待的保障安全的手段便只是从他一个人单独的力量中所能获得的手段。因此,破坏信约之后又宣称自己认为这样做合理的人,便不可能有任何结群谋求和平与自保的社会会接纳他,除非是接纳他的人看错了人。”[1]111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履行信约,只有这样他才会被社会所接纳,反之,谁破坏信约,谁就会被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抛弃。

三、维护社会和谐的理性工具:强大的利维坦

霍布斯这位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他以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的论证,从思想上反映了英国新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代表着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从中世纪向近代迈进的社会发展趋势。他的著作颇多,影响较大的是《利维坦》一书,所谓“利维坦”,是《圣经》中描述的一种力大无比的巨兽,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霍布斯在其理论体系中构建一个强大的利维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和谐。

人类为了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到一个有序的社会状态,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力量作后盾。而人类在自然法基础上形成的契约并不具有强大的力量后盾,寻求这一强大的力量后盾便成为社会契约的内在要求。霍布斯认为:“社会契约之所以有约束力,并不是由于其本质,而不过是由于畏惧毁约后所产生的某种有害后果而来的”。[1]99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信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这样订立的契约就叫做社会契约(信约),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就是主权者,而象这样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组成了国家。霍布斯说:“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国家的职责有三: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三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强大国家,即伟大的利维坦的建立,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和平和社会和谐。霍布斯式的伟大的利维坦,其目的在于拥有强大的力量以实现国家的和平。在拥有了和平的条件下,人们能够保全自己因此而得到更为满意的和谐社会生活。霍布斯认为:“在任何政体中,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自由都是同一的。统治权在每一个国家都是的。每一形式的目标或目的都是统一的,即为了和平与安全。”

和谐社会论文: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在新世纪,面对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人素有社会和谐的理想;西方人自古也向往社会和谐;借鉴东西方两种和谐社会思想的经验、教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关键词:和谐情感理性形而上学辩证法儒家思想感恩宽容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牡会更加和1R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哲学角度谈谈对和谐社会理论建设的几点认识。

1.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分析

1.1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中国人素有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如《左传·襄》写道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也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对和谐社会理想的向往。陶渊明描述的‘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记》更是千古传颂。特别是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充满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如《论语》中的‘真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于舞云,咏而归”的社会和谐场景早已成为中国人关于社会理想的经典表述之一。

据史学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其中有600年是战乱分裂时期,1400多年是统一、安定时期,统一安定的时间远远多于动乱分裂的时间。我认为这与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和谐思想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1.2中国古代传统和谐社会思想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点

一是重家庭、重情感。以儒家和谐社会理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和谐思想巧妙地利用天然的血缘关系资源,并强化这种关系,建立起家族内部牢固的感情和伦理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秩序。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维护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手段。

二是追求天人合一。如《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于舞云,咏而归”的描述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里,既有“莫春,、‘析,,水等自然条件,也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大,的人文因素,更有‘‘浴乎.沂,风于舞云,咏而归”的天人和谐的境界。

1.3中国古代传统和谐社会思想中的缺陷

也许是因为儒家和谐思想太有效果、且过于强调和谐了,而扼杀了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的萌芽,扼杀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也存在一定缺陷。

具体来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一是形而上学性。在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中片面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一面,忽略矛盾转化的一面。如在‘执两用中”观点中,一方面‘执两,正确的指出了对立,或纂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点论、两分法;而另一方面,‘翎中”岁的是“中和”,维护矛盾统一体,片面强调维护矛盾体的统-而否认矛盾的转化,即使有一点‘预益,,也是在维护事物!质的条件下,有所‘损”、‘监”。也就是说孔子主张奴隶制f}亘古不变,反对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化;由此推理也5对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化,这个作用就表现为育文提到的明朝中晚期扼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召我国社会的封建制度又延续了300多年。辩证法告诉多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转化,封建制度向资本主夕制度的转化是历史的必然性。但儒家形而上学的和谐社尝思想,因片面强调统一、否认对立面的转化,从而阻碍、延绍了这种转化,儒家思想成了延缓中国古代社会制度转化创条件了。

二是忽视理性。这一点同样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书点。中国古代哲学同西方哲学比较,它的特点之一是重撼性,轻理性;重综合,轻分析;重整体,轻部分。我们读《论语》,很难看到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论证,而只能读到双告人们应‘七者爱人”、应‘流己复礼”以及‘君子和而不同”等说教,缺乏逻辑论证内容。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缺乏逻辑论证性,使得人们很难在理论上真正抓住传统和谐思想中的不合理性,因而很难从理论上推翻它以便形成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和谐思想,只好由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来摧毁它了。

我们说宇宙整体上是和谐的,同时也认为人类整体也可以说是和谐的。这一观点在世界文化上也适用。如有偏重感性和综合而忽视理性和分析的东方文化,就有偏重理性和分析而忽视感性和综合的西方文化来补充它,就不需要什么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了,这不也是一种和谐吗?下面我们来分析西方传统和谐思想。

2.对西方和谐思想的分析

2.1西方的和谐思想

西方人自古也向往和谐。如古希腊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个主要观点之一就是:.是最美的?一和谐。”并且他们进而提出了‘厌体的和谐,和‘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命题。

如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将社会分为执政者、守卫者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当这三个等级在国家里面都有节制,‘客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国家才有“和谐一致”,..,原则也才能得到贯彻,否则,就会导致‘乱民政治”。

又如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否定了势力强大的宗教支持的、由亚里士多德创立了1000多年、在人们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的‘地心说”。这需要极其大的勇气,这勇气的来源之一就是他对和谐的信仰,开始哥白尼也相信‘她心说,但他在分析地球、月亮、太阳等天体的关系之后,总感到‘地心说,所描绘的地球、月亮、太阳之间的关系不够简单和谐。

突然有24小时,他猛然意识到,如果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个世界就和谐了。后来他又以此设想为指导进行了大量观察,并且以严格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论证了‘太阳中心说”。哥白尼由‘地心说’’向‘日心说”转变的重要原因是他继承并坚信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简单和谐的传统思想。

2.2西方和谐社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西方和谐社会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有:一是注重逻辑、理性。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理性是灵魂里最的部分,理性统帅意志和欲望。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的理想世界中,理性具有.至上的地位;而哥白尼不仅信仰“天体的和谐,也非常注重观察、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论证的作用。二是注重制度的作用。如西方社会的法律和行为规范体系比较健全。西方人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中的缺陷主要有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认识到,中国人自古素有和谐社会的传统理想;西方人自古就追求社会和谐;也就是说,追求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的美好梦想。但东西方文明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又都失之片面。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对和谐社会形成了科学的认识。马克思曾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观点,为社会和谐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马恩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的时候,就曾明确地指出:“提倡社会和“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志zoos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和谐的理论。那么从文化哲学层面看,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呢?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且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扬弃中国古代儒家形而上学社会和i杳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必须继承中国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合理思想。如注重伦理道德的作用,注重家庭的教育作用,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肯定社会基本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退居次要地位的阶级矛盾的存在。同时还必须承认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如当有大规模外敌人侵时,斗争、流血、冲突和对抗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相反,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沦同儒家形而上学的‘始终如一的、只有和谐的和谐沦的较大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和谐论是和谐与不和谐(斗争、冲突)的同有,人民利益需要和谐、客观条件允许和谐时,我们就选择和谐;人民利益不要求和谐、客观条件不允许和谐时,我们就选择斗争。要重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关注中国人传统的重视伦理道德的心理,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要提倡尊重人的意识。只有尊重人,才能肯定人,才有可能和谐相处。过去我们也讲尊重人,但往往只强调尊重他人,这里我们讲的尊重人,既包括尊重他人,更包括尊重自己,只尊重他人而不尊重自己的人,不会真正尊重他人,不会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相处的关系。

要提倡感恩、宽容意识。最近上海市修订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增加了学会感恩、珍惜生命等内容。作为孩子应感谢父母给予的无私关爱。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应感谢农民的辛勤劳动。有人说,我们和农民是商品交换关系,因而我们没有必要感谢农民,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我们的确是花钱去买农民生产的粮食,但没有农民哪来粮食;当然,你也可以当农民自己去种粮,但如果是那样,你就无法像今天这样享受城市中的比农村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了;所以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感谢农民(他人)。此外,要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论文:和谐社会世界意义分析论文

摘要:站在世界的视角上,从中国出发来思考世界,由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给世界以“世界启示”;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关系的状况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时代机遇”。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和谐应该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同时,和谐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形式。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平与发展现代化文明

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我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我们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新思想。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它不仅具有中国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图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一、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带给世界的新理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产品十分丰富、社会充分发展、各方面关系都十分和谐适应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之间、自然、人和社会之间互相融洽、彼此协调、关系良好、有机整合、社会运行没有冲突的状态,这是有机统一、和谐互动、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中国是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的和谐,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大业。

协调处理好利益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这场改革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秩序,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伟大祖国巨大的发展的成果,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和谐中国”是现阶段我们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在现阶段要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互相和谐、适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6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国家主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这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的理念,而应该成为区域的发展理念。“和谐亚洲”就是为了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尊重各国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和谐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其中,这是合乎亚洲实际的,因为亚洲各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实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和谐是的理念。

和谐世界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是把和谐理念扩展到世界范围,这是站在世界视角上推广这一新理念,它适应了当今世界的现实。2006年,主席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他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的特征是和平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多样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多种差异的世界,怎样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和谐”与“中庸”、“和合”和“天人合一”等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从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给了“世界启示”,和谐理念有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二、和谐世界:中国复兴的时代条件

从中国思考世界来看,中国给了“世界启示”;从世界思考中国来看,世界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机遇”,即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有利于中国复兴的国际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上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战争与冲突,但一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是主旋律。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之后,更加珍惜和平环境和和平的生活,这是世界和平的群众基础。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日益向着多极化的发展,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使和平有了力量保障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虽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却更加坚定了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因此,和平是时代主题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一体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能在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和平也有它的辩证法,当前的和平的环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又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个主题之一,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发展,两者面临相同的主题。同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而且更需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些。然而,世界发展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贫富差别日益悬殊,贫困与饥饿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世界分化在扩大;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摩擦频繁不断。当前,全球化时代的贫困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那样是“丰裕中的贫困”,一些国家丰裕,另一些国家极端贫困,丰裕和贫困并存,富裕与贫穷同在,穷与富对比鲜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的共同的普遍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广大不发达国家极端贫困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的国际环境中也不可能长久。所以,当前世界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理念来指导,即和谐发展。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契合的,中国的主流与世界的主流“合二为一”,必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尽管世界还不安宁,局部战争曾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时表现的很突出,恐怖主义和贩毒、国际犯罪等还影响着国际社会,但是,国际形势比以前缓和得多了,那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势不存在了,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国际竞争。目前,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科学与技术和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比以前更有活力。在国际关系中,解决矛盾、冲突和摩擦等问题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靠对话来解决,并且大量的国际组织(例如伙伴关系)为此提供平台。国际关系中虽有对立和矛盾,但共同利益却日渐增多。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理念。

中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复兴的一部分,是世界走向复兴和共同复兴的必要步骤。这与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特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共同和的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行。

三、和谐:现代化的历史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股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转变。自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作的问世,人们对现代化现象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在此后,现代化的步伐被推动得进一步加快了,理论成果也大大丰富了。

现代化是什么呢?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了,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993年,A.R.德塞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尽管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当代社会特征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等,特别是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目的,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能动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是无主体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不断向更先进和更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考察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和谐是现代化到今天的必然的内容,因为早期的现代化是片面的,内容上是不的,形势是单一的,因而是不和谐的。现代化到现在应该是渐渐走向和多样,因而,和谐应是其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现代化最初的开始,一方面,人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人对人是狼”的局面,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不仅使人被极端异化了,而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地对立,同时,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对立和对抗时时发生,现代化异化成了人的对立面。然而,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持续紧张是危险的。因此,现代化一路风雨走到现在,再也不应该是它最初的样子,和谐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历史选择了现代化,现代化选择和谐,和谐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既是世界的又是历史的,和谐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到现在的历史特征。

四、和谐社会:人类进入自由王国入口

文明是人类的特有现象,因为有了文明,人类才告别了野蛮、无知和愚昧的状态,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开端,人类才开始用文明来书写自己的历史。考察人类的文明的历史,人类的文明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和谐文明、对抗文明、和谐文明和自由文明。人类文明的4次转型告诉我们:人类现阶段的和谐文明是人走向自由王国的人口,和谐文明是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准备,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必经的阶段。

文明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的成果的综合和总和。文明是人类自由自觉地活动的结晶,是实践的产物,因此,文明是人的主体性的实体化和对象化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它是物,也是人的本质力量。文明具有积累性,人类生生不息,一代代地创造,是后一代人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进行,文明一代代地积累文明具有扩大性。文明程度与人的自由程度是一致的,所以,文明是人的自由的尺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文明经历了4次转型。及时次是原始的和谐文明,这是与人类的不发达的状态是相对应的。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类还没有从自然中脱离出来,还没有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这时,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居优势和支配作用,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无能为力,还受自然的奴役和支配,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活动还带着自然的性质而存在。人的活动显现出整体的原始性、自然性,人与客观对象浑然于自然的一体中,为了生存和面对自然,人只能相互依赖,“人的依赖关系(起初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

阶级产生之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对抗的状态之中,随着人类真正的文明时代的开始,出现了国家和阶级对立。这种国家共同体是在前一阶段的共同体中演变过来的,以服从和统治的对抗性关系为基础。人的发展和人类便进入对抗性的时代,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充满对抗性,在对抗中前进。这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的开始,尽管充满罪恶和残忍,但毕竟在前进。“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立上,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此阶段,文明彰显出特有的辩证法,文明进步的对抗性和对抗的进步性是统一的。一方面,进步具有对抗性,进步是在阶级斗争的对抗性中进步的;另一方面,对抗具有进步,因为在阶级的对抗中,文明在不断地积累,社会在不断发展,自由在不断地增加,人类在不断进步。尽管如此,这种社会是一个不和谐的文明。

历史的巨人历经沧桑、饱经忧患一路走到今天,如今焕发出全新的面貌,人类的文明又在经历又一次转型,即和谐文明。现在,人类尽管处处、时时还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但是,只要我们和平相处,和谐共存,我们就会有美好的明天!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历史留给人类共同的新理念!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敏、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正在共同生成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和谐文明,这必将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示范作用”,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理论贡献。和谐文明是人类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产物,也将为人类迈入自由文明做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