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社会工作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建设分析的论文
及时.专业的社会工作团体有足够的研究力量与经济力量以人力资源力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可以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而对社会工作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合理分配社会工作资源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即“引导性”功能
第二、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团体,必然会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与个别的、单个的、小群的社会工作者的微弱声音不能同日而语。因为社会工作团体有能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以至网络传媒对社团自身及各类社会问题进行大量的质量的有影响的宣传以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能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更好的展开。即“宣传性”功能
第三、专业社会工作社团有广泛的组织力量与成员,以这些成员为骨干可以与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合作,可以与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与个人产生互动效果,从而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及社会问题的变化发展,而且同样可以增进各个区域的各种职能的社会工作者在跨领域地交流互换,提高工作效率。即“交流性”与“促进性”的功能。
当然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肯定还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在人事利用,筹集资金,发起救助活动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方面。
(二)
进行有针对性,广泛的社会宣传
(1)针对性宣传——即“骨干论”
社会工作服务社会肯定要取与社会当时中国贫富差距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一部分人群经济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针对性宣传的目的即针对富裕人群,使他们乐意捐出或捐助一部分物品或钱财,用以援助贫困人群,以达到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中国社会工作目前缺少对这部分人的宣传,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要用宣传力量使私人捐助在扶贫基金中的比例增多,力求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而富裕阶层的捐助对普通阶层的偶发性,微量性,无论是捐助的稳定程度和捐助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目前对这部分宣传群体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加大宣传。
(2)广泛性的宣传——即“群众论”
对普通群众的宣传重点与富裕阶层不同。在宣传需要他们的支援力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接受社会工作是服务社会的一个行业。普通阶层是否真正了解社会工作的实质,对社会工作的顺利展开大为重要。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
一.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目的:
1.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而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PublishingCompany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出版由JoséB.Ashford编写的《HumanBehaviourintheSocial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为例,及格率为,平均分在75分,较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00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较高的,达到了47%()。
六.结论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是时代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特点要求的使然,本院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尝试证明它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分析的论文
“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的开展有着客观的社会背景。首先,社会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六、七十所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毕业,但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次,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方法已经不能完满地处理这些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就呼之欲出了。
这次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上海已受过或正在接受培训的总人数及其增长率,并椐此预测今后两、三年中具有社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因为这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这个调查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展开,主要集中在属于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机构中,如社区中心、福利院、青少年中心、民政科等。其次,为这些正在从事类似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的技术基础。一部分是社会工作职业今后在我国职业体系中的位置。参照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机构,使之成为事业单位并纳入制度结构框架之中,如青少年保护中心便是这一类。另一条道路是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中,按照服务对象群体的比例,必须有一定名额社工师,否则不能开业。
本次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及时部分的调查已经顺利完成。10月初,就会有3份有关的报告问世。10月下旬将会举行一个研讨会,研究者将和民政局、社会保障局、劳动局有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提交建议和议案。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发展前景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又是推动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工作论文:学校社会工作的论文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问题。各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要发展,其重要前提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行政系统的认可与支持,找准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体制及学校内部的学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问题。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大学生的问题日渐多元化、复杂化和棘手化,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学生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体系的表现差强人意。不仅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本身也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大、成就感缺乏、对职业前景悲观等严重问题。相比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在解决日渐复杂化的大学生问题时,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更有针对性,也更能适应解决特殊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功能和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因动机缺乏而导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更多动力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漠等,而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的则是个体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特殊需要。两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既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有助于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其结果是双赢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共同体的组建,来实现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创新。其方案构想是,将现有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团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独立出来,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整合,共同组建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为统领的服务与辅导体系。这一体系与现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和管理体系联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和长期并行的“协调合作模式”,从而搭建起既符合社会工作理念又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运行模式。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及时,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系统并行运作模式,即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协调合作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二,提出了构建“金字塔型”高校学校社会工作梯队的设想。专家顾问负责专业指导,专业社工人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服务,而兼职人员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和辅导员构成。第三,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双赢”模式,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既能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又有利于增强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
社会工作论文:探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论文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加剧。特别是农村中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获取家庭收入而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出现越轨的行为。
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数目越来越多。据2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问题的产生应该归因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就家庭而言,由于家庭困难父母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外出打工;就社会而言,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城乡对立的户口制度的确立,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加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能力带孩子一起进入城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其次,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再次,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
社会工作
对于何谓社对会工作,社会工作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而言,学者们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与其时代和场景紧密相关。顾东辉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指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卢谋华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专业和学科。而比较合适于我国现在国情的定义是王思斌的:社会工作属于应用社会科学领域,是以社会中特殊群体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专业性科学。它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和方法,一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
社会工作论文:关于社会工作推行双语授课研究论文
社会工作教育自2世纪8年代在中国的重新恢复始,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的发展时期。社会工作教育专业现已在全国近百所高校开展起来,社会工作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专业。人们对社会专业教育的不足与定位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设想(陈微,浙年学院,22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本身一样,受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影响颇深,这就注定了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独特性。本文将就社会工作教育双语教学做一尝试性论述。
一.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目的:
1. 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 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 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 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 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 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 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而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 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 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 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 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 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 Publishing Company 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 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由José B .Ashford 编写的《 Human Behaviou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 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 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为例,及格率为1%,平均分在75分,较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较高的,达到了47%()。
六.结论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是时代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特点要求的使然,本院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尝试证明它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
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如何解决,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对于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网络成瘾问题的形成往往涉及到自身、 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单纯的说教、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等传统方式都很 难取得根本的实效。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的综合性的助人活动,是指社会工作者 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 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的一种服务活动。显然,陷入“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也属于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和群 体,属于处于危机之中的弱势群体,因而理所当然地也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会 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别化、平等、接纳等原则,运用专业的理论、 方法和技巧介入网络成瘾青少年,目的是协助其走出困境,同时能够使社会功能得到 恢复和发展。这种对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的双重强调,无疑更有利于青少年网络 成瘾问题的彻底解决。从实施过程和结果来看,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具 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独特的优势,但也有诸多需要反思的方面。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 在于,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介入,是一个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并重 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单纯地注重治疗问题,协助走出困境,而是更加注重服务对 象的进一步发展,致力于增强他们的自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更有利于青少年 网络成瘾问题的彻底解决。事实上,社会工作与其它学科介入的最明显区别表现在, 其对某种问题或者弱势群体的直接介入是通过三大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团体工作 和社区工作进行的,其中,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协助服务对象直接面对并解决问题,走 出困境,从而增强自身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团体工作的目的使其通过集体经验 分享而自助或互助;社区工作则是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强化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相 对来说,针对矫治工作,个案工作更容易开展。而网络成瘾的预防工作则采取小组与 社区工作为宜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 在研究网络成瘾矫治的同时,我们要给网络成瘾在社会工作上的一个定义,既什 么样的或者对网络依赖到何种程度的青少年是我们的案主或潜在案主。 首先笔者先阐述一下,本文中所指的青少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12-18 周岁的 未成年人,而指心理上与生理上向成年过度的阶段的人,区间在 12-25 岁之间。
1.1 界定网络成瘾的流行观点 1994 年,美国精神病医生伊万?戈德堡(IvanGoldber)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 疾病,并将它命名为“网络成瘾症” 他给网络成瘾的定义为: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 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 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网络成瘾虽然表现为长时间的上网行为, 但上网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网络成瘾的一个判断标准。 有很多人长时间泡在网上是因 为工作需要,如软件工程师等,而不是由于对某种网上活动不可控制的内在冲动。网 络成瘾的后果基本是消极的。对这一新型心理疾病尚无统一的界定,争议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成瘾是否存在。目前尚无法确定网络成瘾是一种新的瘾症还 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表征(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网络成瘾) ,但大部 分研究者承认其存在,并且美国心理学术会(APA)已于 1997 年正式承认“网络成 瘾”研究的学术价值。二是对网络成瘾现象的命名存在争议:主要在于是否用“成 瘾”来描述网络的病态使用。有的学者(Davis、Brenner 等)主张使用“病态”或 “依赖性”来命名,他们认为,只有对某种物质(如:药物、)有生理上的依赖时 才能称为“成瘾”;也有一些学者(Young、Keepers 等)认为,没有物质的生理依赖也 可以使用“成瘾”这个术语。三是网络成瘾如何界定: (1)网络成瘾是否只限于网络 过度使用: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网络的过度使用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界定,针对网络 使用不当或其它形式网络成瘾的界定并不多见, 仅仅考虑网络使用的过度性就对网络 成瘾的有无进行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 (2)网络成瘾是否只限于消极影响:对网络成 瘾的界定依赖于网络使用可能带给用户的心理行为发展的积极影响, 而不仅仅是负面 影响。事实上很多人更多的是受益于网络的使用,如何更好地受益于网络使用对网络 成瘾的界定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特点界定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笔者总结了如下观点: 1、网络成瘾青少年倾向单一。评价标准个体健康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心理内 部的多维评价体系,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与冲突。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 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倾向单一评价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或具体某 个老师的评价、或家长对自己的态度等某个单一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的能力、价值, 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乃至进一步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沉迷网络 等。
2、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功能不良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外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 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而差异显着的在于家庭内人际关系。这符合一些临床工作者的 经验,即网络成瘾问题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有密切联系。更有意义的是,研究发 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所谓“父 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 如规范性、力量性等。在项目组接触的大量案例中,75%以上有“父亲功能”不足甚 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 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 3、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心理测评结果提示,网络成 瘾青少年的总体情绪智力并不低,但显示出他们对于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相对更高。 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的同时,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并不够好,也便无法得 到他人很好的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总会遇到困难,常常处于不良 情绪感受中。加之情绪调控能力不足,更加促使了他们求助于网络空间进行缓解和补 偿。 4、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目的感偏低。<1>网络成瘾青少年相对同龄人缺乏生活目 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这可能反映出患者对自己缺乏了解(缺乏生活目的) ,同时 也不能够接纳自己。这同样可能是缺乏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所造
成的 5、网络成瘾青少年有表达、接纳的需要。<2>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格也表现出自 身的特征。表现出不甘寂寞。一个人无法很好的独处,即无法与自己面对,不能很好 的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6、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支持力度低。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 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 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 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会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二、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
1、注意功能特点。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 同时对网络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而且很难自控离开网络。外界铃声、他 人的呼喊与呵斥均不能奏效,甚至如饥饿、寒冷等重要的生理感受也不能使成瘾者离 开网络。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早 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 网络成瘾者的上述表现很可能与人脑信息加工的注意功 能变化有直接关系。
2、 情绪识别功能特点。网络成瘾者有很多的情绪、行为表现,其中最突出的特 点是出现冲动性的上网症状(CompulsiveInternet Use) ,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内 容产生难以自拔的沉迷,一旦上了网精神就较为振奋,且很难自主控制离开网络。同 时,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症状。譬 如,因停电突然被迫停止使用计算机,或家长老师的严格介入,被迫离开计算机停止 上网,或者是自己下定决心要减少上网,都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常出现的不良 情绪反应包括: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 安等反应。
3、自主神经功能特点。人类的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个体心 身交互作用的重要神经基础。心律变异性(HRV)可以有效而敏感的反映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活动特点,可以作为生理心理指标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机制。
4、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变基础测量时网络成瘾者 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着不相关, 可能长期上网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活动的协调性产生了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James 的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是对外 周反馈(自主神经活动)进行直接“感知”的结果,故网络成瘾者在非上网状态下情 绪可能因此而感受不良。 1.2 界定网络成瘾的几个指标 网络成瘾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喜欢使用电脑就是网络成瘾。研究者根据不 同的理论测量互联网使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已经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 果。 但仔细分析已有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存在很多的共同点,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它们都是从已往的“物质成瘾”或“行为成瘾”的角度去 界定网络成瘾;2、量表的项目主要来源于 DSM-IV 中的强迫性成瘾的标准,都是围绕 着网络用户的内在心理体验、外在行为问题展开;
3、测量主要是通过某些症状的有无来进行判断,即进行归因式的研究。事实上网络成瘾也有可能是其它身心健康问题 的衍生物,重叠性成瘾(overlapping addiction)可能会导致网络成瘾。单纯归因 式的网络成瘾的界定带有一定行为主义倾向, 可能会忽略一些影响网络成瘾发生的重 要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教授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分为 10 个问题,被试者 在其中 5 个及以上问题中回答“是”才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 10 个问题是:你是 否过于关注网络; 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你是否难以减少 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 无所适从?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你是否对家人和朋 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或朋友关系?你 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 而一上网就来劲?你上网时 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通过上述指标中结合青少年自我剖析,就可以对网络成 瘾进行针对性的诊断了。
三、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布分层 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因研究的时间、方式及人群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研 究显示,其发生率为 6%~14%,成瘾者以男性居多。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成瘾 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 20~30 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还有家庭手工业者及高 薪阶层。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 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 4%~ 13%,中学生高达 15%<3>。 2.2 青少年网络成瘾所迷恋的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玉龙认为把所有的网络成瘾者看成一个一致性的群体 是不正确的。不同网络成瘾者参与不同的网络活动,其满足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
根 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1、网络性成瘾, 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 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 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 家庭关系更重; 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 戏中获得成就感;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 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 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大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属于前三 类。 一般认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 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多是 6 个类型的混合体,具体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 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如不 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 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 2.3 网络成瘾原因 美国学者金伯利?S?杨认为,在网络交往中有三个特点——“匿名性、方便性和 逃避现实性” ,使上网者易于成瘾。匿名性是指在网络交往中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 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方便性是指参与网络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很小,只要坐在电 脑桌前, 世界就掌握在 “自己手中” 了; 逃避现实性是指网络用户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可以不顾现实社会的约束在网上尽情发泄、倾诉。
2.3.1 传统教育的缺失 一、21 世纪以来,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 “网吧”等营利性质的场所纷纷出现, 以迎合青少年对网络的需求,而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反应措施就显得相对较慢。在一些 欠发达地区,一所中学只能配备一个微机室,大约十几台计算机,根本满足不了一个 学校青少年学生的对计算机了解、学习的需求,学校也很难通过正面的引导来使青少 年合理的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 二、学校在网络资源教育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升学为目 的,对于网络方面给予的教育投入和师资投入明显不足,多数班主任教师对网络教育 的看法是可有可无, 同学也把一星期甚至一个月才有的一节 “微机课” 当作是一门 “副 科”来看待。青少年对网络的认
识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在失去了学校的引导后,很容 易被网络游戏等娱乐消遣性工具俘获,渐渐迅速沉迷其中。 2.3.2 80 年代后家庭结构的转变与家庭功能的缺失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对网络游戏的反应是不一 样的,有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并不会上瘾,而有的却会。很明显的是自制能力好的孩子 不容易玩网络游戏成瘾,而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容易玩网络游戏成瘾。这里有一个延时 后效的问题,玩游戏得到的满足感是即时性的,玩的时候就能得到发泄,得到心理上 的满足感。而学习不一样,往往是过一段时间成绩才能表现出来,这样自制力差的学 生就倾向于选择玩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另外和父母之间缺乏交流的孩子也容 易玩网络游戏成瘾。 “一般来讲,性格内向、敏感脆弱、情感支撑不好(与家长交流 不顺畅、缺少亲情等)的孩子,相对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中。 ”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 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这些都导致青少年处于一 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与家长交流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如果孩子和家长缺乏交流的 话,孩子会找另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玩游戏无疑是较为方便的途径。孩子和家 长缺乏交流也导致家长不能及时的发现孩子不正常的上网方式, 往往已经玩网络游戏 成瘾了,才发现问题,错过了的矫正时机<4>。 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使传统家族概念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庭的 小型化成为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家族教育传统的丢失,二是家 庭成员势单力薄,三是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弱化。然而,独生子女政策更加剧了家庭成员的缺位和家庭功能的弱化,直接导致了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缺失。
2.3.3 青少年自身心理特点 1、 一个人因为进行了某种行为而得到奖励或惩罚, 可以强化其某种行为。 同样, 网络使用者在冲浪时所获得的任何回报(奖励) ,如得到爱、兴奋、生理上或感情上 及物质上的慰藉,并且了解到网络可以允许他逃避现实,同时有许多乐趣时,他就很 有可能在下一次有这些需要的时候而向网络求助。这会使他的逃避行为得到强化,他 们就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 2、遗传或先天因素、脑化学失衡及神经递质,包括染色体、激素及某些控制大 脑活动或其他神经系统活动的化学物质或神经递质的过剩或缺乏。此观点认为,这些 因素会导致某些个体对成瘾的易感性。已有确定的研究发现,有些药物可以起到填充 大脑神经突触间隙的作用,从而诱使大脑发出错误的信息指令,这被认为是那些易于 陷入药物滥用、赌博等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假设可以应用到网络成瘾上。研究 成瘾行为的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 叫多巴胺的物质上,它是大脑中一种与喜悦和 兴奋相关联的物质,当某些东西导致体内多巴胺水平提高时,一般希望能得到更多。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成瘾的模式之一—网上玩游戏可导致多巴胺的释放, 这被认为是造 成成瘾行为的重要神经生化事件。 3、从心理人格上来讲,通过与成瘾相关的儿童时期的创伤、其他某种人格特点 或障碍,可能易于形成对某种物质成瘾,如酒精、海洛因、赌博、性、购物或在线服 务等,他们也许可以安度一生而不发展为任何成瘾行为;但当适当的压力或是几种压 力联合作用并在关键的时刻影响这个人时,这个人将更倾向于形成成瘾行为。对于网 络应用行为,如果这是一个时间、人和事件的关键结合点,网络成瘾行为就会产生。 这个观点说明人是成瘾行为形成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喜欢新事物,自我控制能力差,对生活中的挫折 与打击不能够很好的开解自己,以至于向网络之中逃避,这些都导致了青少年成为网 络成瘾的高法群体。
社会工作论文:民政和社会工作论文
我将会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角度来探讨行政区划的地名管理,书本中此章分为行政区划管理和地名管理两个模块来探讨学习。我们也在老师的带领学习下,了解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将以论文的形式来总结我所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我所理解的行政区划:
大家知道,任何国家为了维护其政权,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政权体系,而国家政权体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结构。一个国家行政区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关系到中央能否有效地统率、指导地方和地方政权能否有效地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职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稳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鉴于行政区划在政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各国对行政区域的划分都十分重视。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划都由中央较高决策层负责,并以皇帝诏书的形式颁布实施,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一般由皇帝直接审定。每当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都会对行政区划进行较大的调整,以便建立相应的政权,巩固其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十分重视,针对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然后,我们先来一起和我一起了解行政区划的定义:
简单的说,行政区划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行政事务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行政区划,就是国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以便于在各级行政区划内设置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行政事务。
我国的行政区划框架是地方政府组织系统里的基础。现阶段我国行政区划框架除了中央一级、地方的行政区划是三级制和四级制并存,大多数地方是四级制,及省、市、县、乡四级。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分析论文
“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的开展有着客观的社会背景。首先,社会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六、七十所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毕业,但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次,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方法已经不能完满地处理这些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就呼之欲出了。
这次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上海已受过或正在接受培训的总人数及其增长率,并椐此预测今后两、三年中具有社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因为这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这个调查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展开,主要集中在属于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机构中,如社区中心、福利院、青少年中心、民政科等。其次,为这些正在从事类似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的技术基础。一部分是社会工作职业今后在我国职业体系中的位置。参照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机构,使之成为事业单位并纳入制度结构框架之中,如青少年保护中心便是这一类。另一条道路是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中,按照服务对象群体的比例,必须有一定名额社工师,否则不能开业。
本次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及时部分的调查已经顺利完成。10月初,就会有3份有关的报告问世。10月下旬将会举行一个研讨会,研究者将和民政局、社会保障局、劳动局有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提交建议和议案。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发展前景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又是推动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分析论文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
及时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社会工作问世前的酝酿时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急速发展的时期,在英国被称为“维多利亚盛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西方社会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大量贫民涌入城市,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同时,工业革命也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使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化﹑都市化带来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社会财富的骤增,它也给人们带来了观念上的触动,开始看到了人的能力和作用的巨大无比,更坚定了“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的人文主义主张。19世纪西方民主运动的影响,使人们从“权利”(TheRight)这一崭新的概念中看到了自己也有平等享用社会资源的机会和希望,英国失业工人因此在1860─1867年为争取权利发动了几次颇有影响的暴动。(古允文,1992)
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继1601年颁布《济贫法》(PoorLaw)之后,在1832年又出台了《新济贫法》(TheNewPoorLaw)。许多国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仿效了英国政府介入和干预济贫的做法(李增禄,1982)。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并没能解决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存在的各种慈善机构间功能重迭、资源浪费和政府介入效率低等问题。
在上述的背景下,欧美先后出现了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的新一代慈善组织,如城市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OrganizationSociety)等。他们设立了专事管理与联络的中央机构,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
早在1893年,美国水牛城的慈善组织协会就对机构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了疑问,认为应考虑以往由牧师承担慈善会社的工作是否适合,有必要找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承担“助人”的工作,并以此工作为职业。(林万亿,1983)1898年,慈善组织协会为慈善工作者开办了一个六周的暑期训练班;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1919年,“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校协会”成立;1921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这也是因为当时英国、美国等国家教育政策引导高等教育的范围不断向应用领域拓展,使对慈善工作培训也得以直接进入大学,获得了较高的学术起点,促使社会工作追求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的发展,以获得在专业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理查蒙(Richmond)在1917年出版了她的《社会诊断》一书,这本书被后人公认为是及时本对社会工作系统论述的专著(豪尔,Howe,1987;杰克逊,Johnson,1998;林万亿,1992)。因此一般也认为,《社会诊断》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社会诊断》一书是理查蒙将她在慈善组织协会工作和研究多年所得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以“诊断”为重心的,经由个案调查和诊断了解致贫原因后再给求助者帮助的个案工作方法。
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的早期,社会工作是以热情帮助弱势群体、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双重社会责任,开始了其职业化的进程。
当时,工业化急速发展的进程造成的贫穷、失业和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突出。在社会的组织层面,一批以通过建立社区中心的社会改革为导向的睦邻组织运动的形式出现。他们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性需要,提倡居民的自主自觉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强调对生存环境的改良,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杰克逊,Johnson,1998;古允文,1992;豪尔,Howe,1987)。它从社会自组织角度,弥补了因政府干预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这一时期,英、美两国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发展较多的仍然是针对个人的家庭服务、儿童福利和犯罪惩戒等辅导项目,一些家庭服务的志愿性机构或精神诊所开始大量聘任受过训练的个案工作者。而社会福利机构对社会个案工作的接纳也表达了当时的社会需求,成为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导向,促使社会工作不断完善其治疗性的个案工作方法和技术,以胜任此职业。
在这个阶段的后期,由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大萧条状态的出现,大量的工人失业,使原有的社会问题的加剧,从而导致社会政策的变化。1931年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依靠公共机构与公共资源来缓解贫困的综合性福利国家计划,用联邦政府协助福利服务体系发展来解决失业和贫穷等社会问题,以弥补以往由私人机构解决贫困的种种不足。政府介入福利服务体系的发展后,受过学校训练的工作人员更容易获得政府提供的位置,福利工作的任职出现专业的倾向。
社会政策的变化打开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他们开始试图超越以个案工作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团体工作(亦称“小组工作”)因为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结合起来,用于探讨团体工作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和对整个助人工作的重要性,并具体运用在帮助退伍士兵的心理适应和解决儿童心理困扰的工作中,发展出了团体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的另一方法,社区工作在社会改革(SocialReformer)与行动主义(Activities)的层面的努力也得到认可,同样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波普勒,Popple,1997)。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个原本是独立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在注重理论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到60年代初
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与经济空前发展。然而都市化、工业化、高科技及社会变迁,导致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反而加剧,战后军人的安置问题,黑人暴动,妇女争权、儿童教养、老年安置,等等,新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形成互相冲突的矛盾。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纷纷宣布简称了“福利国家”,于是,一系列解决老人福利,劳工失业,军人服务和积极性救助等旨在全盘改进福利制度的“新探求”(NewResearch)社会政策相继颁布。这个政策的核心是开始强调以整个国家的福利、计划和综合性管理为解决手段。特别是联邦反贫穷计划提出由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者联手办理一些大的项目,这些计划的许多方面都涉及到社会工作专业,同时也强调福利计划在社区的发展和推进。
社会政策的改变带来了对于社会工作的大量的需求。政府的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家庭,矫治机构和学校、社区开始引入团体工作者。在组成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的过程中,社区工作的方法正在发挥作用。因为单纯的个案工作方法难于应付广泛的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真正超越了此前由个案工作方法为主导的局面。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不仅在个案工作中,同时在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中也得到充分运用(廖荣利,1987)。反贫穷计划在福利服务实践层面提供给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的联合契机。1955年,作为大联合标志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NASW)成立。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福利国家普遍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高度的经济增长使人们享受到有史以来厚的生活保障与福利服务,但同时也因福利经费的膨胀潜藏着新的福利危机。在美国,由于政府坚持越战,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关注的是生存环境及公民权利。
最早的针对危机的社会政策的调整,是1963年美国约翰逊时代所谓“大社会”运动的庞大计划提出的,它包括了教育、训练及提供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协助穷人使之获得自立的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同时,政府开始削减福利经费、并强调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这与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矛盾。
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对于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冲击,因为受助者的问题已经从一般的物质需要转到对社会环境和基本权利等精神需要的层次,以往关于人的问题的成因的主流性解释[1]和强调个案治疗性的方法,已经不能令人信服(林万亿,1995)。
社会工作在自身发展上开始寻求对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突破和选择新的理论立场。社会工作人员开始运用系统理论,提出整合观点,探讨将不同的方法结合到一起来解决问题的一体化新途径(杰克逊,Johnson,1998)。[2]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到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时期。经济增长的急剧变化和不稳定,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丛生。
在社会政策的层面,由于福利国家理论受到普遍的质疑,在新经济政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经济复兴计划”和社会福利政策。美国政府开始提倡“小政府”计划,以减少政府的直接服务,鼓励福利服务私营化。
公众意识形态开始提倡和号召“抑制欲望”、“限制所得”,人们也因此去考虑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关联,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在整个西方开始受到关注。而在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上,又充满了对自助和互助传统伦理的“复古”情绪。在此冲击之下,促进了人对于人与社会自身的再度反思,形成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又促使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体系在七十年代已经获得了发展完善”(约翰逊,Johnson,1998),但是受到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是以不同的理论支持来提出对社会工作的解释,如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生命模式”(LifeModel)就是以行为科学和生态的观念作为专业助人的理论依据。同时,各种治疗性的社会工作方法,行为矫正取向(BehaviorModification)、任务为本取向(Task-centredApproach)以及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精要治疗(BriefTherapy)等等,将已有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模式推向更专精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激进社会工作取向和结构社会工作取向,对传统的社会工作的目标发起了背道而驰的挑战。。
总之,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工作更注重从不同的学科、学派的理论中吸取营养,建立严密的理论论述和程序,向多元化、综合化同时又更为专精的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起,整个世界的发展日趋全球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多元,而且更是尖锐和复杂化。
社会政策发生的变化是出现多元福利模式。在欧美,福利政策的制定更强调政府与民间在福利提供方面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个人和家庭也要在福利资源上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福利主张导致的结果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福利服务减少,而转向鼓励多种形式的民间承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即志愿服务和服务的私有化扩大。
社会工作的发展为顺应社会环境与社会政策的变化,必须作出响应并积极调整。面对福利资源的短缺与竞争,专业社会工作也开始接纳“管理主义”,如以“个案管理”、“紧缩管理”等工作取向来建立品质服务,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保持自己承担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地位,这一取向实际上更加重视了技术化和程序化。同时,为获得社会认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注册制度普遍发展起来。
但在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于传统的、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的反思,社会工作者开始更为关注存在社会工作之中的文化差异,以重新思考社会工作者在承担“对人与社会服务”实践中的道德伦理角色(麦萍施,1995;曾乃明,1995)。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与地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一些社会工作者正在修正百年来社会工作从事“社会治疗”的形象,更为务实地将社会工作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取向结合起来(米齐利,Midgley,1998),探索社会工作与国家制度的关系以及新的理论与实践方式。
二.研究结论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从欧美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过程来看,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相互承接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等等,都在影响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变化:
1.在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来,在社会政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出了一个政策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从国际经验看,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主要是通过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体系,即社会工作体系来实现的:政府中有政府社工构成的政府社会工作体系,民间有社会工作团体和社区社会工作者构成的非政府社会工作体系,而后者是社会工作体系的中坚力量。社会工作以其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与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基础的方法论为社会政策的贯彻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2.社会工作的发展轨迹明显是受到环境制约的。一般来说,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变化,从而导致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的变化。当然,社会工作也有其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积极地试图引入当时流行的社会科学理论,以为己用。社会工作的这种从对科学方法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政策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其成功地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其先谋求的是本身的职业地位,这种职业地位是与其在与社会政策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为解决社会问题作出了贡献后才获得的。在职业地位得到社会认可后,社会工作在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领域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包括应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变化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与手段,同时用近期的社会科学历年和方法来武装自己。专业地位的提升无疑也巩固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
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更多的是在大学里作为一个专业来发展,作为在中国社会政策过程中贯彻和落实政策的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2001年社会工作教育年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专业从1980年代后期恢复发展以来,已有上万的毕业生,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专业能力。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缺乏一个明确的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工作论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及时,我要讲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
其一,无论在香港还是在美国,影响我们的是社会环境、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这是最重要的,这个社会变迁影响我们社会工作的回应。比如美国30年代的经济衰退,既是危机又需社会工作的回应,如果社会工作与教育不理睬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由于这种危机需求为本科教育课程提升提供了条件;另外当时的课程也从较微观层面走向了宏观,而且它与社会关系也比较紧密。当时香港社工教育发展得那么快与政府的取向密切相关,课程变迁也符合社会问题需要,有时我们发展新的选修课就在于发现新的社会问题,如新移民等。现在我们香港遇到的危机,对我们社工教育也会有大的影响。
其二,影响在于政府政策的影响。比方香港规定某一职位的人都要受社工专业培训,这一政策很大影响了社工教育的发展。在美国,一些法律如精神健康方面条例规定,精神病人要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不照顾,其家人与团体就要负责任。所以一些条例也在不同层面影响社会工作与教育的发展。
其三,财政来源的影响。比方政府投资多少在社工教育上,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社工教育步伐大小问题的。香港80年代是政府就给了好几笔巨资,加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面对社会大需求情况下,政府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人才。而现在紧缩了,产生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在美国,政府亦曾有几次拨款。在美国有许多私立学校,它们受财团与富翁的影响,若后者对社会工作某一方面比较感兴趣,他们会把资金投往这方面的社工教育。比如有些基金会特别有兴趣搞健康医疗事业,他们就资助了很多这类的培训与项目;一些财团希望搞有关精神治疗或家庭治疗方面的项目,这些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其四,就是就业机会的影响。比方在美国最近十多年的辩论,他们有许多的私立社会工作机构,许多社会工作者面对个体需求(咨询、心理治疗),在社会上自主择业。这也算是不错的出路。所以一些大学的培训也注重个人理疗,心理治疗等方面培训,因为市场比较大。当然不少社会工作者不喜欢这种取向的。故就业机会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工作培训的方向。另外,在香港我们还要搞一些培训,如艾滋病等。这方面既有就业机会,也有需求,但没有培训。还有社会保障方面,不少人员需要培训。就像我们文凭课程以前没有关于怎么做社会保障的培训,以前他们是不请社工的,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社工开始涉及这个领域,做一些派钱性工作。因此,在我们的课程里也有了相应的回应。
其五,社会工作专业群体和社工教育的群体的取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见在美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或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长期受到他们的工会或专业团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刚才谈及的美国的几个协会或议会,他们很大地影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不同院校在培养本科生还是硕士生从事社会工作问题上产生分歧肘,社会工作教育议会就出面解决了这个分歧,可见专业的团体对社工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香港,我们的发展好几次得益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社会工作总工会的帮助,政府因财金短缺想“砍”大学里的一些社工教育课程,但协会与工会坚决不能让政府“砍”,他们认为现在暂时不需要这么多专业人士,但现在不培养一批人才,将来社会有需要怎么办?就算这些人暂时找不到工作,但将来一定是有用的。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协会和工会常与政府辩论,以保障社工教育不会因经济衰退而受到大的冲击。
一个因素在于学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外在因素固然重要,内在因素更不容忽视,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是很重要的,在美国社工教育历史里面,有许多重要的人物是影响社工教育的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社会有需要却没人、没钱来做时,他们就亲自动手。如及时个暑期班。另外专业取向上往往也会受个人的影响。这些社会工作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怎样去改变历史,怎样去分析、去演绎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讲讲有关社会工作的辩论。
这些辩论在整个发展历史里面是不断发生的,这些辩论在国外、香港都是影响我们取向的,不一定有肯定的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查找与探寻。
及时个争辩是,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这个其实是每一个搞社工教育的国家都会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培训还是一个学术教育,这引起了很大的辩论,比方重视学术教育的人通常会觉得社会工作应该具有很好的学术基础,他们希望做社会工作的人要有很好的社会科学基础,要有很好的理论,很好的研究水平。因为没有理论与研究你单单做实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一派就不太注重实务性的工作,比较注重象牙塔内的传教,他们面对社会问题就分析社会问题,然后向政府提出相关措施,却往往不参与改变这些社会问题的实践活动。美国社工教育在最初发展中,巳开始了关于这个方面的辩论,即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怎么搞。20世纪初,一派人认为教育应该是很学术的,培养的人应该注重分析的能力,注重对社会科学的理解,以此提出建议,当时有些大家是以此为取向的,后来没人读,就只好作罢。而原先一些大学的课程注重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分析,几乎没有实务的,学生不用到社会上从事实际工作。另外一派人与此针锋相对,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应当紧紧与社会实务相扣,不可仅在象牙塔里讨论问题,应该注重专业性、实务性,主张整个社工教育所受的培训应建立在实务的基础上,但是在实务上并不是简单工作,而要去分析、去反思,在实务中发展出实务理论来。在美国这一派获得了成功。我们看到在美国的社工培训中他们是比较实务的;英国相对而言学术性就要强点,实务性相对弱些。这对美国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美国社会工作的培训是一个十分注重专业性课程的设计,而且也十分注重专业的素质,如价值观培养、社会工作有关知识、有关技巧的传授’,注重整个社群的建立,这个取向一直影响着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按照这个基础,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议会清楚规定每个课程该有什么内容。在评审课程中注重这些内容:有无社会科学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对于社会环境分析,社会行政和研究;实习。在英美,对实习有个严格的规定:如果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你在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一定要有某一时段的实习——实习不仅是出外看看,而是一定要有专业督导的。1997年香港成立的注册规定我们承认的课程,包括国外的与香港的,都有硬性实习要求,而且如果我们承认他作为我们注册对象,他若是本科社会工作毕业生,就必须要有800小时的实习,要文凭的,至少要达到600小时。其实,这个有关学术教育专业教育之争,在各国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专业的培训不同于学科的培训,是要建基于实务之上的,但也有很强的学术基础——它是服务于我们的专业的。虽说这个辩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教育界还常谈及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就这么窄的专业化,所以我们希望现在的院校的社工教育专业化不要太窄,希望它的社会科学的基础能拓宽一些,也希望我们社会工作不仅是学社会工作科目而是希望它是有很好社会科学的基础。比如我们学系现在叫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总之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当然叫社会工作系也可以,不过要小心避免一个危机:教授的社会科学不能太窄,而且不能仅由本系老师来教。否则你的领域永远走不开社会工作的圈子,而它的好处在于利于自身强大,能建立一个很好的专业基础。两个各有千秋。
第二个争辩是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取向之争,这其实并不局限于社工专业内的争辩而是整个社会工作的争辩。最初社会工作开始之时,已经有这个问题的争论,当时美国的Richman,是社会工作之母,他的书《社会诊断》就是注重较个人化的,注重个人治疗等。当时另外一个派别则注重邻居社区的运动,注重在贫穷社区内建立一些中心,工作人员生活其中,帮助居民们,常是新移民、妇女、童工等。当时社会工作的取向还是比较注重社会改革与变迁,但到了30年代,佛罗伊德等影响较强。此后就受个人心理咨询与分析影响很大了,这在后来社会工作发展上表现为对个体关注性强。但一些社会动荡,如30年代的经济衰退、60年代的战争问题,使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我们不应太注重个人取向,而应该注重一点社会取向,如社区等宏观层面的东西,其实这十多年在美国,社会工作取向还是比较个人性的——在于不少社会工作者是私人择业,这多少会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取向。最近美国出版的一些书多是《家庭治疗》、《认知治疗》等治疗层面的,这个取向也影响到了香港,所以很多治疗的模式在香港都很盛行。常会缺乏思考地照搬外来的东西,其实这类治疗有其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如果我们照搬过来是会产生问题的。让我们回到美国。199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内容简单只涉及一个问题,但对整个美国社会工作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本书叫《反叛的天使》,即谈及我们社会工作者已经背叛了我们以前的使命。它提醒美国的社会工作者不要再沉湎于个人的治疗并从中追求个人利益,而在美国许多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忽略的。这本书里说其实社会工作刚开始时是基于回应整个社会问题而逐步发展壮大的,是十分关注社会贫穷、社会压迫的,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却一步步在变化、变质一一为了个人利益(或金钱)忘记了你本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时的理想与使命,这本书对整个美国福利影响极大,引发了许多讨论:我们是否背叛了我们的使命,我们是否迷失了方向等,这也包括不少辩论,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美国的《社会工作期刊》,它有一个一百年的特刊,在这儿有很多文章反思这个问题,批评美国社会工作迷失了方向,忘记了他们本为公益、为社会改革的理想等。这也影响到我们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微观或宏观的取向是影响课程的设计的。70年代末在加拿大是分得很清楚,我是社区工作,你是个案工作等。彼此间没有合作余地,而且关系不好,他们认为我们只注重社会改革,我们认为他们太个性化,但这似乎是学校的错,而不是学生的过失。当时受欧美潮流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上分微观与宏观,然后按你兴趣取舍微观与宏观,互不干涉。而且往往课程的设计也影响毕业生以后的择业取向。所以微观与宏观之争其实很大地影响了我们课程的设计。比方美国最近的期刊讨论中多了许多文章关于社会发展取向方面,如何使课程设计与社会发展取向互为体现。可见这个争论是影响社会工作及其教育的,我们怎么样看社会工作的定位,怎么看社会工作的使命影响到了我们的课程设计,如果我们看到我们的使命不单单是为个人,是为社会改革、社会变迁,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一定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取向,否则会影响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取向的。以前的课程设计太窄了,宏观与微观是分割的,从而使学生们没有一个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三个争辩是专门与普遍化教育之争。这个争辩基本上是说你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是很专的还是普遍化的。如果专门化取向的话,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很专门的,是能够抓住一个很专的问题,如青年工作、家庭治疗或者是社区工作等等。用这个取向去理解我们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那便围绕它了,恰似以前我读的专业,是宏观的层面,从未涉及个人、家庭等问题,那时我们很专门地学习怎么做社区组织工作,而未做个人取向的个人辅导等,而我那同学是读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她读的全是环绕个人,心理、家庭关系,家庭动力,家庭治疗等。如果是专门化培训的方向的话,结果是那帮学生会比较精专,对某一范畴了解很透彻,但他却无法适应于其他的环境。我个人就不太喜欢这种太专业化的培养。普遍性取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培养每一位社会工作员使之成为全才,方方面面他都懂,所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有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他处于任何一个环境,无论是社区,还是面对老人或有问题的家庭,他都可以解决,但是他不可以太专,可以在具体实践中继续求知。但是基本上赞成普遍化取向的教育方法,我们会觉得不单使他成为全才,懂得社工方面所有的知识,理论、技巧,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帮助他能够学会如何转化的能力,即怎样把这个地方学的东西能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你相信是专门训练的话,那么通常你就要给他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人是可以自己学习的,他毕业后他还要自我学习,那我们就要帮助他一些学习的能力。让他毕业后不用再依靠你的培训,可以自由地去获取知识、技能。其实在美国或香港,这个问题差不多已解决了,即初步的培训我们基本注重普遍性的培训,使其有个基础的能力,而高层的培训才进入专门性培训。
第四个争辩,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为谁服务,争辩是我们应不应该让我们雇主——我们学生的雇主牵着鼻子走,还是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搞社工教育时,我们发现我们若要回应社会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很多要求,比方雇主,在内地就是政府,不同部门等,在香港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他们提起意见没完没了,当然我们要很快地回应他们的问题。如果我们被他们拉着跑的话,便会失去方向。我们常做。雇主的调查,我们学校两年就做一次,看他们的要求,看他们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他们希望我们增加什么内容,但我们并不会全部听他的,全听了,就不会有方向了。有些人认为我们的顾客永远是对的,永远应听他们的话,但是我们发现毕业生的雇主所说的要求是好的,但他们要求是比较短浅的,只着眼于现在问题,比如,学生要懂得评估,要懂得会计、财务等。有一阵他们要求加电脑课程,有时又要我们加一些研究多一点的课程,有时加治疗模式等。若全部听他们的话,我们的课程极易膨胀,会没完没了。如果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我们就要有一个能力去分辩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做。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我们有的不听你的,这是不好的,是脱离实际的,但我们若全部听他们的也是不好的现象,使我们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方向。所以这也是一个争辩,所以我们在顾客为主取向,还是我们教育者为主的取向的辩论上,我们也是要找一个平衡点,而不是站在任何一个极端。
第五个争辩是交代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向自己交代还是向公众交代。在香港地区、在美国、在全世界现在有一个很强的潮流:管理主义盛行(另外加上经济不好就更惨了),给我们钱的人包括政府、公众等,他们都对社会工作教育有很多要求,也要求我们的交代。因为以前在香港交代制度很严格,我们课程方方面面包括我们教学水平、教学素质、研究成果、学术管理等均要交代。学生多了要交代,学生少了更要交代,学生就业好不好也要交代(每年都要看我们学生的就业率数字)。所以有一些同事不太喜欢这个制度,为什么我们要向外人交代,我们可以向自己交代嘛。我们常强调学术界的自由度,包括无上的、无上的自由,但是我们现在已无能力辩了,其实辩论也无用处,外面社会就是这样要求,什么东西都要交代,为了这个交代,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我们有许多方面要去做评估,内地将来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方方面面的评估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与工作成效。通常我们的辩论是这东西有没有用,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评估,如果我们教的好的话,其中效益是很难评估的,它往往是处于社区之中的或对人的,社会工作教育究竟能不能影响我们的学生,令他们工作有成效是更难评估的,而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些。现在对这个辩论少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能做得更好,怎样去证明我们的存在,怎样证明我们学生的素质是好的。我们辩论的方法是希望不用那些传统的、政府的或者是机构给我们的很硬的、非人性化的方法去评估我们,我们希望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发展相关评估,去证明我们学生素质是好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包括就业数字、包括个案、学生好的影响等(如他在社区中运用方法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第六个辩论是关于社会工作教育层次问题。在内地这种辩论不太厉害,香港有,美国就更厉害了,究竟社工教育应当放在什么层次,是文凭,本科还是研究生层面。在美国以前辩论得很厉害,最初认为他有一个基础的大学培训,先成为了有教育的人——懂思考,有人文教育基础等,然后他才进入硕士研究生,我个人来看是比较理想的,但现实很难做。现在他们也与现实协调了——需要太大了,无法一步步进入。现在在香港、美国已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这种辩论在内地也是需要的,至少要辩论一下不同的层次有什么定位与目标,一二层次间有什么关系,怎么交叉等。
第七个争辩,社会工作教育应不应该有立场。这是近十多年来比较激烈的讨论。因为很多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无价值立场的,但是最近的很多辩论提及社会工作是不可能无立场的,其实在我们帮助他所做的决定都是有价值立场的。比如帮他讨论一个家庭问题,他决定离不离婚,或你帮助一个社区如何去解决问题等,这些时候往往有价值取向的。若说工作者价值没有影响他,这是比较假的,其实我们工作的过程里,常有价值隐含着去影响他们,有时不明显罢了。香港一些机构和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有很清楚的价值取向。面对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或处于边缘的人士,如果我们不去帮助他们,什么都没有价值取向,什么都没有立场的话,我们叫我们的学生没有立场的话,他们(边缘人)就永远得不到帮助。他们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立场的,就是帮助那些受压迫的,处于底层的人们。这是他们的价值取向,我们不一定听他的。但这是针对辩论而言的,在香港我们还没有那么激进、进步,所以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很清楚的立场。通常,我们的立场只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去注重社会公益或者去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等。但是没有英国社工教育界那层次分明的价值立场。这个,我们也可以讨论,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应该有立场,比方在内地有那么多贫穷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注重社会发展呢?或在取向上帮助他们扶贫,协助他们用社会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等。这需要你们更多地去考虑。
刚才说了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里的好多争辩问题,曾有的或现在仍进行的,这些重要的议题我估计也还是有些意义,有一些问题也是比较实际的,比如立场问题、培养人才是专才还是全才、教育层次、或者是为谁而服务、社工教育是微观还是宏观、学术与专业关系等,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反思一下。
一点是说未来的趋势
这点比较难做,对将来的预测是无定数的,我想将来的趋势是大家一同去建构。何去何从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我只可以预测出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及时个趋势就是社会问题的极端化、矛盾化与复杂化,我发现在香港、在美国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贫穷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这些问题突出了成为很大的社会矛盾,我们看见的问题是很复杂,是很难去解决的,这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在英国之所以注重社工教育,反压迫立场是与社会矛盾尖锐化离不开的。没有了这种取向,这个问题永远得不到平衡。你的立场永远那么斯文的、君子的、没有立场的、是永远无法解决问题的。我认为对于世界上很多地方,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也强迫我们去思考社会的定位,社会工作的立场,及其使命体现。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掌握也要比较好一点,如果我们就是很空泛地对问题了解是无用的。李宝库部长那天说了,面临很多问题,这是我们的机会,社会问题越多,社会工作者越有事情做,如下岗问题、贫穷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都是越来越厉害。这对我们来说,我们触角要敏感,知道研究这些问题,并有很好的回应,而且在我们的课程里也要有所体现。若我们无充分地理解问题,我们怎么帮助我们的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二个是价值真空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社会的一些层面里我们发现价值不见了。在美国社会,好多人迷失了价值层面的东西。许多人在文章上论及重新寻求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是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怎么样,是不是我们就安于一些治疗模式,一些技巧、方法。难道单有它们,我们就能解决问题吗?最重要还是我们价值观,我们价值观定位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一定要去考虑的问题,所以重建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另外一个趋势。在国外期刊里有许多讨论,重新谈及这些最原始的问题:价值观、使命感、定位等问题。第三个趋势就是经济紧缩和管理主义抬头的问题。这在欧美与香港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趋势影响到我们社会工作者和搞社会工作教育的人要注重评诂,要讲效能,而不能仅讲“心”,其实对这趋势是应该肯定的,我们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教育是该讲数据、讲成果的,用效益来证明我们的工作。第四个是知识膨胀的问题。整个世界,知识日益增多,推陈出新,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我们要加什么东西在我们课程里,常会产生没完没了的走向,比如在我们课程里雇主通常要求加很多东西,我们老师也希望能多加点,比方做了什么研究,但这不太可能,我们没时间,没空间插入,另外我们也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反思,这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包在里面的。其实知识膨胀的问题是整个社工教育界遇到的问题,现在通常我们解决的方法就是坚持持续或终身教育的观点,教授给学生们基本的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怎么做人,如何思考,当他懂得这些之后,我们可以帮他建立持续教育的途径,他掌握了这个途径之后,便能够持续地学习,而不会把什么东西都放到课程内来接受。一个不可不讲的趋势便是全球化趋势,很多人都清楚这个趋势,不少人说了他不好的地方,也说了好的地方。对社会工作教育来说,我认为至少有一个好的地方,比方最近出了一些书,讲全球化对社会工作影响的书,这些书从正面帮我们认识社会上的各个问题,而不是仅局限于美国或发展中国家等,注重于网络间互惠合作,看见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平均,讨论发达国家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等,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比方在美国,如果影响这些企业减少破坏第三世界环境,破坏他们的就业等,就是从全球的网络去增强全球的团结,令社会问题不单是地区化解决,大家也能通力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我希望大家想几个问题。刚才我们讲了社工教育的历史和给我们的启发,涉及了几个重要辩论及一些趋势,其实这些东西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些启发,需要我们从中互相学习。我们也希望从国外社工教育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的处境,去寻找我们应有的方向。当然,还没有任何可遵循的规律我们可跟随的。社会工作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是建基于它的文化与社会背景的,所有社工教育模式并不能单方追随美国或香港的,社工教育是服务于我们的国家,为国家尽使命的。基于这些,我想问几个问题:社会工作教育的方向、目标是什么?我们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我们的课程培育出什么素质的人来)?如何定位我们教育者自身,如何培养我们自己才能使我们达到上述理想?我们希望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从历史、现在乃至将来的视野,我们的投入可以对中国有什么长远影响,这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建设分析论文
及时.专业的社会工作团体有足够的研究力量与经济力量以人力资源力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可以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而对社会工作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合理分配社会工作资源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即“引导性”功能
第二、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团体,必然会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与个别的、单个的、小群的社会工作者的微弱声音不能同日而语。因为社会工作团体有能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以至网络传媒对社团自身及各类社会问题进行大量的质量的有影响的宣传以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能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更好的展开。即“宣传性”功能
第三、专业社会工作社团有广泛的组织力量与成员,以这些成员为骨干可以与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合作,可以与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与个人产生互动效果,从而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及社会问题的变化发展,而且同样可以增进各个区域的各种职能的社会工作者在跨领域地交流互换,提高工作效率。即“交流性”与“促进性”的功能。
当然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肯定还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在人事利用,筹集资金,发起救助活动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方面。
(二)
进行有针对性,广泛的社会宣传
(1)针对性宣传——即“骨干论”
社会工作服务社会肯定要取与社会当时中国贫富差距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一部分人群经济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针对性宣传的目的即针对富裕人群,使他们乐意捐出或捐助一部分物品或钱财,用以援助贫困人群,以达到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中国社会工作目前缺少对这部分人的宣传,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要用宣传力量使私人捐助在扶贫基金中的比例增多,力求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而富裕阶层的捐助对普通阶层的偶发性,微量性,无论是捐助的稳定程度和捐助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目前对这部分宣传群体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加大宣传。
(2)广泛性的宣传——即“群众论”
对普通群众的宣传重点与富裕阶层不同。在宣传需要他们的支援力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接受社会工作是服务社会的一个行业。普通阶层是否真正了解社会工作的实质,对社会工作的顺利展开大为重要。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学年论文是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定位不准,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某高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论文的培养实践为例,从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等环节入手,提出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社会工作
在文献研究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且研究颇为深刻,或者只是集中在选题上,对学年论文的探索研究十分少,那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年论文研究就更缺乏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解剖了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在摘要中已简述,并就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深入探索,望能给大家寻找一条有效、顺利实施学年论文的道路。
一、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撰写与指导是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选题,设计社会研究方案,实地开展资料收集,并在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其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问题调查与研究能力,运用资料与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开展培养计划。
目前,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开始了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但是很多部门、师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年论文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及时,部分高校学年论文实施的相关部门布置仓促,未能给师生留余充分的准备时间,只要按期收稿,不计学年论文质量和实施效果。
第二,一些院校老师仅把学年论文写作当成一次课程作业,要求过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第三,大部分学生也趁着将其作为一次课外假期作业,出现学年论文写作内容雷同、平泛、松散,如:(1)学生大面积的“百度粘贴”;(2)论文泛泛而谈,没有真正深入主题,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3)论文结构松散,主题性不明,脉络不正确,没有具体的结论和写作目的等。论文选题更是缺乏深度、创新性和实用性,如某同学学年论文选题“浅谈中国应试教育”,首先,乍一看选题挺大的,细究到底是谈中国应试教育的好还是坏,还是别的什么方面,没说清楚;其次,中国应试教育近几年一直受到批判,显然,这个题目选的毫无新意,更不提创新点了;,谈中国应试教育最终将论点落在哪里呢,从题目看不出。
(二)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力度把握不当
在实际的论文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年论文发展时间短且实践少,部分指导老师对学年论文的概念意义欠缺深虑,导致在指导学生时模糊不清,应付了事。另外,在较短时间的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易出现选题太具体,过于专业,无法继续写下去,如一同学学年论文写“参与式治理在陌生人社区普遍运用的探索研究”,在此说明参与式治理是社区管理的创新之举,目前发展尚不成熟,只在少数地区的少数社区开展,也是很多专业社工师和老师学习的内容,那么一个初学者能将其“研究”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或者选题过于宽泛而夸夸其谈,如某学生写“公务员热与大学生就业”,就简单围绕公务员热的原因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泛泛而谈等,以上这些都深深影响到学生完成学年论文的质量,与最初的期望背道而驰。
学年论文的正确定位要讲究“中庸”,简单说就是学生要把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互联系,符合自己所处的专业水平,实事求是,既不能将其看作专业的学术性论文,又不能将其看作简单的论文实践作业。当然这个定位不是的,要求老师视教学进展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定,学生自己也要视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定,最主要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的学年论文实践达到效果。
(三)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衔接不明
学年论文的设计是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做基础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同一教学环节(论文教学环节)中的相继而又相隔的两部分。要实现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很好的衔接,当前最紧急的任务还是深刻认识到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之间的正确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平时操练与准备,要使两者紧密接轨。其次,师生都严格要求学年论文的撰写,选取具有深入研究意义的题目,使得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能够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的工作量也减轻了。
(四)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模式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尚未形成完备的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如没有建立相应的学年论文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学年论文写作过程的抄袭问题缺乏应对机制、没有统一的训论文管理规定等。故应形成一整套学年论文管理方法和培养模式。
从2010年开始,社会工作教研室开始进行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社会工作教研室十分重视学生学年论文的写作,形成一系列规定,比如,学年写作时间、指导教师安排、写作规范等。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教研室把学生学年论文写作当作一次重要的检验理论知识学习的机会。在学年论文写作过程中,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特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实际运用,比如到社区进行调研,参与社工服务机构的日常项目。虽然该教研室已经具备开展学年论文培养的一定经验,但在培养制度建设、培养模式总结和相关理论探讨方面仍然不够。
二、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培养实践
(一)选题:既量力而行而又尽力而为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并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限于本科学生的研究能力。题目的研究的范畴过于广泛或过于专业,将很难驾驭,故要求选题时要量力而行,选取一个具体适中且具有实践性的论文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是合适的,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性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则经常存在,这样选择的实用性就很强,可行性大,在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可保障论文的质量。
同时选题要尽力而为,学生要具有足够的自信和动力,老师也要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才能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和动力。在论文的选题时运用创造性思维,让论文有新意,有吸引力。尽自己较大可能为论文选择题材。
(二)文献研读:明、甄、敬
学生在开始学年论文写作之前往往并未深度阅读相关资料,另外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限,有学术价值的新资料较少,学生们也较少关注学术期刊,所以在知识储备和信息支持方面相对薄弱,必须进行大量文献研读,否则在论文正式展开写作阶段会感到资源不足、证据不充分,使自己力不从心,难以推进。
老师应组织或指导学生阅读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尤其重点介绍社会工作文献和社会文摘等检索期刊,让学生甄选出比较好的论文加以参考;进行文献研读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所选课题的研究程度也可以更进一步研究将其补充完善,敬重他人研究成果。简而言之,文献研读要做到明了、甄选、敬重。
文献研读可为文献综述做基础,学年论文对学生的学术性要求低于毕业论文,对于一些研究较为深刻、成果突出的课题,学生再拿出来进行研究时,可进行一个完善的文献综述,并指出自己的研究亮点会给论文添色。
(三)研究设计:准备充分,不断修炼
学生在文献研读一周左右要开始下一步的研究设计,此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案和方法。其中包括调研材料拟用到的工具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施方案,并且根据具体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补充,达到研究设计的目的。
(四)资料收集:全、准、精
学生根据研究设计,利用调研工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调研。做到资料收集,在资料收集全过程中,学生要敏锐捕捉收集大量有用的材料信息,做到随调随录,收集;其次,面对复杂的材料,学生要善于归纳处理,与命题关系紧密相关的,需在论文中详细阐述的要保准,关系不大的要舍得去除;,资料收集过程中要做到语句精炼、明了,表意清楚无歧义。
(五)论文撰写: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经过上述的准备就到且最重要的论文撰写环节了,写出提纲是论文写作的及时步,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已得资料数据进行分析、进本逻辑构架进行组织。在建立了论文写作的提纲之后,对整个篇章结构进行谋划,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文献、致谢等重要部分,从而形成初稿。是定稿,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论文符合格式规范,这个格式规范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学生要具备应用主要的文字处理、排版编辑的能力。这样下来,一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格式规范的高质量学年论文就形成了。
三、做好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实训
整个学年实训应分为三阶段:讲座阶段、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反馈阶段。做好三阶段的实训对应对学年论文实施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顺利完成上述实践有指导意义。下面详细表述:
(一)讲座阶段
专业教师就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等知识点开展讲座,教导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学年论文的写作认识,提高学生的学年论文写作能力,为学年论文的实际写作奠定基础。
(二)论文写作阶段
本阶段采用导师负责制,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写作小组,这要注意合理控制每个导师带领的学生个数,这样才能保障每个导师辅导的质量和满足学生的相关写作需求,当然论文写作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同时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的论文调研、写作任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年论文。
(三)论文反馈阶段
本阶段由专业教师挑选出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现象或问题,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反馈,学生也可向老师反映自己在学年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写作困惑,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比较和总结中进一步加深对学年论文的理解,提高认识,为下期写作打好基础,最终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基。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督导,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加研究方案设计、调查的实际开展等环节,单独列分,多方评定考核;也可因材施教、可根据社会关注问题的重心的变化进行调整调查研究内容。将整个实训落实到位,扎实推进。
四、结语
学年论文的写作,学生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具体题目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都需要加强学生的论文写作功底,学年论文的实施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故在此呼吁:重视学年论文写作的培养,建立并完善相关一系列的制度、管理办法,让学年论文实施规范、有效。
作者简介:程鹏立(1977- ),男,安徽池州人,社会学博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崔亚笛(1992- ),女,河南陕县人,重庆科技学院2012级社会工作本科在读。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公共关系论文
一、公共关系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公共关系学引入教学实践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他们是一定社会组织的代言人,要与特定的社会公众进行交往和沟通,其工作具有明显的公关性和实务性,因此公共关系学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不可或缺。许多研究公共关系学的学者提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研究表明,公关意识是一种现代经营管理思想、观念和原则,是一种综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公共关系意识能使人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具备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公共关系课的实践性极强,所以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在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吴倩和明在其文章中提到了六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语言艺术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它们都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自主参与、多种方式教学的重要性。丁光梅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身教与言传相结合”阐述了公关实践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潘彦维在其文章中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等公共关系实践性教学的好处。
(二)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工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实行同步实习。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后,每周前两天在学生上课期间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针对实习计划讲述相关公共关系理论;周三到周五的实习期间,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在实习现场利用电话、电邮等形式进行指导,并同步在课堂进行讨论讲解。
1.根据同步实习进程和相关作业,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公共关系概述及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目的是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逐渐适应以后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公共关系人员和机构,设计情景模拟,进行案例分析。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答辩,如怎样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以及案例分析中要注意的事项等。进入实习机构后,学生在服务案主时,会自然进入角色,快速适应机构工作。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和公关评估。我们在并行实习中设计了学生参与组织和策划实习机构的大型活动环节,让学生根据各自实习机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定某个主题策划一次活动,按照公关四步工作法进行。公共关系传播与沟通。让学生们选定一个主题策划一场新闻会,围绕主题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新闻会的策划书和组织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表演,完成评估报告。整个过程当中,既锻炼组织策划能力,还能提升组员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危机管理。利用网络收集近年来与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运用公共关系的知识与原理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具备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出解决危机的初步思路。公共关系实务。举办各种活动,如与社工专业相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2.实施过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对每个知识点,从公共关系案例讲起;将案例进行提炼,概括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及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的进入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重点、讲难点、讲知识结构,而且理论知识讲授要想着为实践活动做铺垫。针对性的作业讨论、案例答辩,策划活动和角色扮演。首先,理论讲授后布置复习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要有开拓性,除了课上的知识外,还要有引申的实践性较强与社工专业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上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引申内容要求合作完成,老师批阅后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质疑和思辩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感知、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其次,除了作业之外,要布置相关的案例,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高。在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即按照老师督导小组组成,每组6~7人左右。小组是固定的,案例分析报告将以小组为单位呈交。每位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报告撰写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和课堂宣讲等工作。再次,设定和社工专业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基本划定每个督导小组为一组。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案例或情境要有两个小组参与,因为不同组别人员不同、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不同。分析方法的思路多样性,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案例的分析没有统一的方法或标准,没有规范性的东西,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往往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同时,在案例分析时,要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地归纳、整理、分析,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是答辩环节。学生要对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有演示风度、组员合作、逻辑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生动、沟通、问题回答和总的感觉等八个方面,然后老师给出报告和演示成绩。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说服、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延伸所掌握的知识,在并行实习中具体应用。让学生领会知识,也就是把学生通过听课、作业讨论、案例答辩、角色扮演和策划活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实习机构实习时领悟所学知识,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行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公共关系学的精华所在。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效果评估
通过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追踪观察及调查,我们发现,把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在同步实习过程中,能使实习效果得到很大改观。学生很喜欢同步实习前公共关系内容的讲解和演示,活动参与度高,师生常有互动,讨论氛围热烈。从实习作业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公共关系的能力与技巧,策划社区活动详细,小组活动有创意,个案访谈公关沟通协调比较专业。许多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个人成长和专业知识上都有所收获。我们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效果评估方法主要是比较试验法:选取一个小组及其他学校同专业实习学生进行比较试验。我院小组人数共计7人,实习期的主要工作是社工;比较组的学生也是7人,实习期的主要工作也是社工。两组人数相同,所在实习单位、实习职务大致相同,因此排除了不同机构评判标准不同、实习要求不同等主观性因素,以期评价结果达到最可信。通过比较试验法发现,把公共关系学的知识引用到学生同步实习中,尤其在人际关系处理这一点,实习机构对学生的评价明显提高。往年,实习机构对我们某些社工专业学生评价是沟通协调能力欠缺,说话办事能力不足,策划组织项目或会议时无从下手等等。2014年我院小组的实习机构评定表以及学生自己的阐述状况,实习机构负责人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同时,通过实习过程中的追踪观察以及后期访谈两个督导小组(不同的督导老师)之间的比较发现,我们组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组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实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小组同学更好地合作完成实习任务和调整与机构的关系。根据同学们的集中反映,普遍认为:
1.公共关系学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关系。公共关系学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最主要的是人际沟通。社会工作面向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老人)以及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机构和服务对象所处的机构,都是与人打交道;公共关系的运用也存在于小组中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团体合作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2.公共关系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实习期间同学们的心态有了明显改变,从语言表达、礼仪等方面逐步完善了自己。
3.公共关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由于平时的公关训练,设计一些情景模拟,包括危机公关等,学生们在实习期间遇到突发状况时比较冷静,反应也比较快。
4.公共关系的客观存在,覆盖面广。公共关系更多的是隐性作用,在公关实务中到处都能感觉到它的作用。接受过训练的同学把公共关系学知识与同步实习相结合,实习时显得比其他人更得心应手,感受也更加深刻。
5.公共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很重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中的感悟可以带到实习工作中。同样,在同步实习中加入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理论知识,印象深刻。在同步实习期间,我们对教学实际效果做了追踪调查。在公共关系学与社会工作是否有关系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关系;在并行实习中,大部分同学愿意接受公共关系训练;在学习公共关系学对大三的并行实习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帮助或有潜在帮助。很多同学表示支持和喜欢课堂情景模拟教学及课堂案例教学,对课堂角色扮演及课后学生分组活动表示支持;还有同学希望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在了解并行实习中实习单位对学生有什么公关能力的要求时,同学普遍认可的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及谈判的能力、公关交际能力、善于公关调查策划和能够组织大型公共关系活动。在我院并行实习中,学生们认为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在实习单位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更流畅地与服务对象沟通;可以帮助他们组织协调大型公共关系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也有同学认为同步实习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征求对公共关系学教学方式意见中,有学生希望增加课堂的师生互动,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有学生希望考核方式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们写下对公共关系学教学方式的喜欢之处在于:课堂氛围比传统课堂更加轻松、快乐、平等,让人更加有安全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增强与同学的沟通,收获实际操作的能力;体验式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感悟道理、学习知识和专业技巧。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注重课堂的实践和反馈,也使学生获益良多。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改进的建议:有学生提到课堂教学应当教学相长,要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对每一位同学给予关注;教师要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总结与提升;教学活动设计上,从学生与专业结合的特点出发,注重社会实践性。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中教师思考
这次公共关系学在同步实习中实践性教学的尝试,不论是追踪观察还是后期调查,学生反映出来的不同感受和收获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公共关系学教学中思考:
1.此次教改的有利之处是教师督导一个小组,在同步实习过程中给予关注、指导。由于教师对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教师面对的成员是一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可以对每个学生关注到位,如果换成大课后是否还能像这样小规模教学效果一样好值得思考。
2.无论是从本组学生收获的反应,还是从其他组学生需求的反应,我们认为公共关系学可以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带来收益。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公共关系的学习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更有效的经验,能够让他们比较从容地与同事配合、与机构相处、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经过公共关系教育的学生,能够比较独立地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学生能够冷静地思考选择解决方案。
3.实践性的教学比较适合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从评估效果看,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实践性的教学,不仅能够让他们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要点,还能激发他们对公共关系学学习的热情。单纯的理论式教学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而且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乏味枯燥。在此次同步实习督导中加入的情景模拟等实践性教学方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从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吸取。
4.公共关系教学方式还可以更加丰富。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学生实习的结果可以看出加入公共关系学督导明显的效果,不管是从理论学习还是实务能力上提升都比较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的教学方式在得到多数同学肯定的同时,也有个别同学表达了对于该教学方式的反对。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继续拓展与完善。
作者:许艳丽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发展下的公共关系论文
一“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公共关系活动作为一种面向公众的活动,首要任务就是公共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对于双方的具体职责和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才能保障服务水平和效果的提高。针对这一功能,我国社会工作组织及地方机构也应该对所服务范围的需求进行的评估;只有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才能够为受助者提供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确保资源的预算与有效利用。其次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广了社会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加老百姓对社会工作的进一步了解,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二“咨询建议、参与决策”。
公共服务部门不只是信息的采集者,更要为其他社会团体和公众及时提供信息,同样还需要参与到公共决策当中,这不只是体现了民主决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说,我国需要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本土化理论的研究,培养有关人才和学者,对于具体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出的参考意见和具体的、科学的、可行的实施方案与服务计划。好比产品推广,只有产品质量好,市场销量才会高;也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才会增加社会工作的“品牌知名度”,打破人们对社会功工作的传统的质疑态度,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专家学者实践中逐步建立完善适应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
三协调关系、联络感情。
首先,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协调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不只是针对公众或社会而言,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更有利于组织的稳定团结和各方面工作的展开,畅通组织内部沟通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公共关系有助于协调组织外部的公众关系。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公众的关系,能为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社会工作组织来说同样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就外部关系而言,社会工作组织需要协调与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更多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此外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努力疏通受助者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逐渐的从内心接受社会功能工作;同时对于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组织要做好反馈工作,对于经验和不足要及时总结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沟通引导、凝聚力量。
理想的社会组织应该是一个开放、井然有序、运转快速的组织模式,应该有良好的人员结构管理和安排,不论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关系,都应该处于一种“无阻状态”。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发展速度与层次参差不齐,普及性不够,服务项目于领域亟待扩展,服务水平预计能仍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工作需要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政治经济改革转型力度日益增加,社会工作事业也必须得要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协调社会工作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促进自身发展。同样社会工作机构组织与体制体系内部也要不断的进行转型与调整,优化内部结构与内部关系,明确职责与目标、规范与章程,运用有效手段加强内部交流学习,增加团队凝聚力等以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作者:申珂瑜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企业人力资源论文
1.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行性
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经营环境势必面临诸多变迁,就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势必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正视环境变化给人力资源带来的变动,尽可能的消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压力,为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需求空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创新全新的价值主张,如工作生活质量、人本管理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员工协助计划等价值追求理论,以期在企业实现自由的人性发展价值导向,为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理念背景。社会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作为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实践,不断发展完善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员工发展模式、员工帮助计划、生活辅导室、家庭-工作平衡计划等,将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为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方法优势。
2.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的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领域,是在考虑社会工作内容基础上,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探寻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交叉领域,具体应用如下:及时,合理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系统是有效分析职务工作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第二,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想要获得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平台提供支持;第三,完善的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机制,在合理的社会工作系统下,坚持“三公”原则(公平、公开、公正),以完善的人力资源招聘机制,为企业招聘正确的人才;结合企业人力实践,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构建实践性高的培训体系;第四,制定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和社会工作者深度沟通,基于企业员工工作现状和职业发展前景,共同制定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将企业员工真正融入企业,增强员工的企业责任感,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第五,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依据工作说明书,结合绩效考核标准,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最终得出绩效考核结论;第六,人力资源薪酬激励,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需要结合人力资源不同特征,实行差异化的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动态激励员工,较大化激发人力资源创新性;第七,企业员工职业安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求制定相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做好企业员工劳动保护工作,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3.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应对方法
3.1提升企业人力专业素养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素质,针对现有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笔者主要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和加强践行企业人力资源变通能力两视角分析企业人力专业素养。及时,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中,往往受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不足影响介入契合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面对不同部门、环节的员工对象,还需要满足不同员工、家庭的诉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兼具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专业社会工作知识,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这就需要强劲的人力资源作为工作的支撑,从教育源头做好对人力资源专业素养的知识输出,高校教育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完善员工知识储备;同时企业可开展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员工的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注入社会工作新的活力,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第二,加强践行企业人力资源变通能力。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两大应用学科在企业实践中的整合,因此要注重对企业人力资源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中,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主要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因此,企业应正确认清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创造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机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探索社会工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契合之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解决问题的应变、变通能力,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社会工作方法提供空间。
3.2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需要构建完善 的介入模式,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笔者主要从服务嵌入的方式和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两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及时,服务嵌入的方式。服务嵌入的方式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实际需求的差异,在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时,尽可能将其引入领域具体细化,如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福利待遇等领域,或者直接将企业这些领域的需求以外包形式发包给社会工作机构,不断完善企业人性化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嵌入的方式需要社会工作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合作,在双方合作交流的信任基础上,实现社会工作更好地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和目标。第二,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便于提供便捷社会工作服务。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各模块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为人力资源各业务提供服务支持。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下,社会工作者以岗位工作形式常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优势就是充分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了解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具体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愿意承担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的成本(人力成本、组织成本和物质成本),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结论
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往往忽视人力资源隐性需求,为了更好地践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逐步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实现社会工作和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发展,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弥补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缺陷,真正践行企业人本管理思想,辅以企业人力资源身心发展、幸福感为基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幸福感。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不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者,应以企业人力资源专业素质和合理的介入方式,应对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稳步推广专业社会工作,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方法。
作者:鞠新宇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新曙光教育培训学校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行政者社区管理论文
一、在我国大陆,很多人对社会工作为何一无所知
了解社会工作的人目前仅限于相关的学者和接受专门教育的学生及有限的社会人员。而在台湾和香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词汇。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就是社区管理还需要专业的人员,这从我国大多城市的社区管理人员都是大妈大叔这样的鲜有具备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的人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有学者调查表明,居委会组成人员大多是退居二线的原政府、街道办工作人员和企业的下岗再就业人员。新兴的物业管理公司中工作的人员也主要负责社区硬件系统的设施维护和管理费用的收付,多是一些技术工人。居委会传统上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基层单位,被人称为政府的嘴和腿,这种管理实质上是控制。在某些新型社区,服务性的物业管理公司填补了居委会的空缺,但管理较为混乱,服务不到位,近年出现了许多物业侵犯业主权利的事情。Teicher认为,一个社会工作行政者比其他的行政工作者更能胜任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他说,一个社会行政工作者的成就在于运用知识和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这种为了针对人们的服务,富有智慧地履行职责和领导机构的能力,必须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和经验以及我们一直坚持的社会工作价值和理论的结合才能实现。既然是服务,社区管理机构可以是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者的任务是实践、贯彻社会福利机构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探询、发掘社区的社会福利需要,确定服务目标,获取各种资源,指定详细的服务计划,组织协调工作人员,评价服务的效果等。
二、学校接受社会工作行政教育的人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技巧
只是可能缺乏管理学的知识和社会工作的理念。所以,如果专业的社会工作行政人员如果多一些实践经验,基层社区管理人员多一些专业知识,则相得益彰。而且,我国更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行政者,这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传统上,我国社区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政府对社区有自上而下的监控能力,虽然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居委会的自治性一直没能得到落实。目前,居委会实际上仍然是街道办事处的一个执行机构。从居民看来,他们缺乏民主意识,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管理和建设中来。儒家文化圈内的新加坡和日本的社区管理都具有类似的特征。所以说,我们现在迫切的任务是需要有更多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一方面,我国很多的大中专院校(有近两百所)开设了(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其中都会有社会工作行政课程。另一方面,我们很多城市社区的管理人员接受了长短期社工培训。
三、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很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的社会工作的学生不愿意去社区工作,在我国,这种工作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还不够理想。再者,根据笔者带学生去社区实习的经验,学生并不认为社区的很多工作是“值得”他们做的。学生在社区的工作大多是琐碎的杂活,比如录入、整理资料、写黑板报,甚至是打扫卫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有可能的话,提高社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金水平;其次,鼓励学生从基层干起;第三,让学生尽快地上手其本职工作。从国外经验来看,很多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看好,薪酬较高。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在1968-1972年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专攻社会行政领域的毕业生未就业率低于3.3%,薪水较高,40%以上的人每年的工资超过14000美元。全美社会工作协会的调查表明,全职的社会工作行政者的年薪超过其他种类的社会工作者,1958年,超过50%的社会工作硕士已经或要申请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职位。问题是,社工行政专业教育这种培养目标是长期的,不能在短期内解决我国目前社区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所以,现在最有效的办法是:一是对现在的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位于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培训社区管理的干部上面做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社区管理者有了理论并进行反思之后,可以成为非常有能力的人。二是推广社会工作职业认证资格考试,使之发动和吸引社会的智力资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的社会工作行政者在社区管理中的意义重大。我国应重视社区管理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这于国于民有利。
作者:毕文章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