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论文
1研究方法的结构不同
根据研究方法适用范围的大小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化分成三类。一类是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即哲学方法和逻辑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二类是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试验)、模拟、数学等方法(广义的观察、实验和数学等方法,研究社会科学也需要)。三类是适用于某一门或几门自然科学的特殊研究方法,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运用解剖法研究生物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根据人类认识过程的发展顺序和深度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模拟、调查获取感性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经验方法。二类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研究资料的加工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理论方法。例如科学抽象法、各种逻辑方法、想象和灵感、数学方法、科学假说等等。由此可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层次性,且在每个层次里,经验法和理论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在许多基础科学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将研究工具、仪器设备作用于研究对象从而获得及时手事实材料,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使用观察实验和模拟等方法。然后研究者运用经验方法进一步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再次研究者把通过经验方法加工获得的事实材料,通过科学抽象,使用数学、逻辑、模型、归纳、演绎、假说、等方法上升为科学理论,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即为理论方法。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是呈立体网络状结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三大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应用(如SPSS)。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有探索、描述、解释和评价四种。科学家在进行探索性研究时,往往采用定性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研究、内容分析等在描述性研究中较为普遍使用。解释性研究常常需要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而评价研究则较多的采用实验研究和比较研究。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构是平面化的。社会科学在研究过程中虽离不开理论思维方法,但更多运用的则是感性认识的方法。社会科学试图说明个人和群体的动机和行为,以及社会制度对它们的影响等复杂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不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直接观察到或者加以量化,而更多的是依赖于人们的感性认识。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呈现出大体上以感性方法为主,理论方法为辅的平面结构状态。
2研究方法的特性不同
2.1刚性与弹性自然科学较为关注数据,它总是在受控的条件下收集数据,并把数据作为检验理论的一种方法。其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可检验性。在同等的条件下,运用适当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上是一致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很高。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在运用同一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时要求严格遵循方法本身所给出的规则,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刚性。而社会科学的很多研究,尽管在同等条件下,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的。例如,两个研究者在同一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比较法对相同的两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在于研究者在比较对象时,待入了不少主观选择性,所观察和比较到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弹性。
2.2性与价值性自然科学的研究强调在同样条件下运用同一方法的可检验性,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更具有性。其研究结果依赖于实证数据的支撑。例如,在经典数学中,科学家用微积分方程将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等的基本规律一一地表示出来,然后运用这些微积分方程去解决问题。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具有性,是由于它本身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决定的。在对自然现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描述中,往往描述的是量的关系。事物的量虽然常常以变化的形态出现,但这种处于变化形态的量,在每个确定的条件下,也是有确定的值的。即使是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规律,其量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与自然科学不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们的价值观对研究目标、研究工具、研究路径的选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者在探索中渗透着个人的价值观,在数据中参杂着个人意愿。例如,为了考察城市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受性程度,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问卷的设计就会因人而异。由于研究者对这个题目的主观感受不同,所以所设计的题目的侧重点和考察点就会有很大差异。有的从邻里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有的从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评价来考察。其次,访谈中,即使访谈的提纲一样,调查者在记录被访者的回答时,也会因为个人价值的差异而使得记录的侧重点不同。调查很容易被个人情感所驱使,对受访者产生同情、怜悯等心理。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一再强调价值中立,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价值性不可能的消除。
3结束语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科学以实验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具有多层次性、刚性和性,呈现立体网络状结构。社会科学以调查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其研究方法具有平面化、弹性、价值性的特征,呈现平面结构研究状态。在二者的研究中,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正确的描述研究对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者:曾章帆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撰写的范式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一)学术研究是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某种具体化
学术研究是建立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联系,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某种具体化。这可以看作是学术研究的定义,亦是论文这一文体的核心特征。学术研究及其基础上的论文写作就是围绕这个核心来运转的。把变量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果性、条件性、中介性、约束性等)弄清,文章只不过是把它们讲出来罢了。如果研究中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联系,或者否定了别人所主张的联系,那这种研究就是创新性的。尽管仅从学术研究来看,中国在许多方面还不如西方,但纵观、横观中西方所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杂志的文章不过如此。只不过,它们所展示的、联系的有用性与性不同罢了。社会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地方就是,它探讨社会科学领域而非自然科学领域变量,比如社会和谐、经济增长,与其他社会科学变量甚至自然科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可分为3类:(1)解析概念的研究。既然学术研究是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每个变量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就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最基础的一种学术研究就是解析概念。解析概念自身可以成为一篇论文,也可以成为一篇探讨变量关系的论文中的一部分;(2)定性研究。许多研究由于研究者自身数学表达能力的欠缺,或者考虑阅读对象的需要,必须写成文字性的论文。这种研究可以称为定性研究。科学的定性研究一定能够写成数学的形式。所以,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用论文的数理化程度来衡量;(3)数理研究。数理研究明确地表达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它迫使那些受到过严谨化训练的人进一步严谨。所以,对于学术圈内人士来说,数理化的论文可以称为正式化的论文。它可以为学术人士的内部交流提供一种工作语言。但是,数理研究对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是不必要的。这表明,数理研究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古今中外学术研究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尽管学术研究是把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具体化,但许多具体化并不是科学的具体化。不管是解析概念的研究,还是定性、定量研究都是如此。比如,经济学中的理性概念的解析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由此耗费的资源何止是浪费而已。又如,今天,在西方,许多社会科学研究是在没有必然联系的变量之间建立具体化的联系。它们采用封闭系统、形而上学、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学术研究,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两个凡是”、“双重标准”、“宗教神学”、“约定主义”、“纯粹科学”、“数学至上”等伪命题之中。
(二)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对于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发现,因而它属于学术研究。从科学的改善世界的功能看,如果不把社会科学研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就会使其丧失改善世界的功能。学术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不是前者没有贯彻辩证法,而是它没有贯彻彻底的唯物主义。但如果无法贯彻彻底唯物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地使用好辩证法。辩证法是一切事物之间的包括静态和动态联系在内的一切可能的联系。在社会科学中,如果撇开了社会制度这一根本事物的可变性,就谈不上社会制度的动态变化与社会发展其他变量之间的辩证法了。而没有这样的一个理解为基础,其它任何的具体研究都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问题。把唯物主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实践的必然。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科学研究即使在研究水平上还有待提高,也好过非科学性的学术研究。毕竟后者对中国社会是破坏性作用,而前者只是贡献大小的差异而已。而且,后者的花样越翻新,对社会的破坏力可能就越大,因为其劳而无功,且占据大量资源,对社会发展方向、性质和手段还往往信口开河。
二、选题:社会科学论文写什么
论文是由标题、引言、文献回顾、正文、结论五大部分构成。在这五大部分中,首要的工作是要能大致确定一个标题。科学研究要研究关系,文章题目好就明确阐明一个关系,并加限定词。当然,题目的确定往往是文章写完之后的事。但明确性是一个重要原则。一些文章的题目并行地列两三个名词,如《某某、某某与某某》,这种题目只是给读者一个方向,没有表明观点,所以信息量不足。信息量不足即使不反映文章质量不够,也反映作者写作功夫和责任感的不足。从文字功能来看,文章质量如果上去了,确定一个清晰的诱人的题目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一个定稿的文章的题目将告诉读者,文章领域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甚至观点是什么。从实际过程看,标题的最终确定可能是正文全部完成之后,但在进行正文写作前,没有一个确定的选题也是不可能的。在写作过程中,标题的确定性程度与所写的内容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选题越明确,与最终的标题越接近,文章写作就越轻松、越迅速,而文章写得越好越快,题目确定得就越快。那么,怎样快速地完成从选题到标题的飞跃呢?
(一)大量阅读是确定选题的前提
这里,大量阅读是以现实社会中问题的文献为对象。比如,你可以阅读一篇现实研究文章,如果这篇文章直接谈论俄国、中国历史,那么,你可以直接到《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选集》等经典文献中去寻找相关材料。这种做法事半功倍,大概是最有效的大量阅读的方式。由于历史不断重演,今天的问题许多都可以在上述文献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韩愈说的“非圣贤之书不敢观”用在今天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中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国内大量文献研究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可是,它们都没有很好地与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还有一些文献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可是,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文字大师,不可能在撰写集毕生心血的《资本论》时犯很简单的逻辑错误。实际上,马克思根本否定新古典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已经有严谨的数理诠释,马克思的价值决定价格的理论也可以数理地表述为价格是价值的截距为0的仿射变换,假如货币供给适当,则价格在数量上可以等于价值。甚至假设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正确,通过构造一个无限序列,就可以证伪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而且得到马克思关于资本不提供价值创造的生产性服务的结论。很明显,如果没有大量地阅读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文献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上述那些收入分配研究以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责就必然是极为浅薄的。
(二)阅读的对象应逐步聚焦于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文献
研究者在成长过程中,一开始总是要泛泛而读。但随着知识的积累,阅读就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这时候一个问题引起另一个问题,结果导致问题遍地都是,俯拾皆成文章。实际上,任何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现状、主要社会矛盾与冲突以及由重大历史事件所引起的社会演变等因素分不开,它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实践手段与方法也因此而定。首先,它离不开对社会实际现状的科学分析。其次,它必须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不能确立理论的内涵,而且还可能因次要矛盾掩盖主要矛盾,延缓社会冲突的解决,甚至加剧社会冲突。第三,科学分析社会现状为抓住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奠定基础,而这两个环节又共同为具体指导社会实践以及科学制定有的放矢、切合实际的方法与手段提供了根本依据。第四,即便是科学地分析了社会现状并抓住了主要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还不具备全部条件。如果缺乏对主要矛盾之间、主次矛盾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分析,缺乏对要求变革的势力和阻碍变革的势力双方的内外部条件的科学分析,理论仍然不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这一理论建设和内涵确立的因素条件就犹如西方现代决策与管理科学中的SWOT分析)。第五,理论最终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否,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又独立取决于理论提出者的科学决策、领导组织、资源调节、实施运作和创新开拓能力以及他们的胆识与魄力。见图1。很显然,如果不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上述五点就做不到。上述五点做不到,具体问题的研究就没有一个合理的宏观环境和宏观框架。有了大量的阅读和对中国社会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了解这两大基础,论文选题就如有了活水之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不仅无需为题目发愁,也无需为论证时无米下锅发愁。因为这时,文章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方法论和历史、现实的(特别是定性)的数据作为支撑了。比如,马克思讲公有制取代私有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Ostrom就根据历史事实讲公共资源的集体所有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从而支持了马克思的理论,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怎样进行深入研究,虽然Ostrom本人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
(三)选题越熟悉,写文章就越容易
首先,从多个选题中选一个最熟悉的来做,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其次,要斟酌标题结构。这是一个修辞问题。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如果经典阅读得多,修辞功夫必定上升。因为太多东西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今天文章中要处理的修辞在前人那里肯定就有了。这里,有几个要点:(1)题目中的实词要吸引人,中央提出的核心词汇该用时一定要用,因为中央所提问题一定是大问题;(2)对文章中每个词都要有很深的理解。比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这一标题中有“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非线性”三词。一篇文章如果以它为题目,该文众多的地方讲的东西应该让读者对这三个词有很深的理解。如果文章的正文达不到这点,文章的标题就有问题,正文同时可能也有问题;(3)句式可长可短,但写法要符合中国习惯,而且要去掉冗字;(4)好能够在原有的用法的基础上翻出新意。比如,“非线性”并不陌生,但把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就翻出新意了。在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后,文章标题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如果为标题而绞尽脑汁,就说明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
三、结构:社会科学论文怎么写
(一)怎样做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反映一个作者的学术基本功和信息摄取量。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只有处理今天出现的大量的文献(信息)才可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1.文献回顾就是阐明文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对立面
所谓论文,必然是要立住一个观点,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种对立面观点。看文献就是寻找研究空间的过程,而做文献回顾就是确定、填充研究空间的过程。从严谨性来看,在文献回顾里,各种已有的观点都要陈述并加以评论。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量阅读,有时阅读量需要达到数千篇。这样,国内外已有观点就清楚了。如果不清楚正反面各种观点,就很难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论证角度。而在阅读大量文献过程中,同时可以学到别人怎样论证,从而使它们构成自己文章的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文献回顾是所有初学为文者必须经历的训练。文献回顾不是罗列别人的观点,而是要进行评析。通常说研究填补空白,确实如此,只有填补空白的研究才可能是真正的研究。因此,研究也就是挑战别人的智力、理论水平和方法论水平的过程。这种挑战从文献回顾就正式开始了。从逻辑上看,存在多因一果现象,这意味着,无法排除不同观点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同时,这又给一些似是而非观点的存在和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在文献回顾中,对正反面观点进行严谨的评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对立观点都驳倒了,文章的立论才能成立,只有把自己同意的研究的欠缺之处弄清楚,自己的论证角度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实际上,凡是重要理论文章,一定要分析现存的正反面各种观点,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否则,论文就会陷入不知所云之中。毋庸置疑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进行科学的文献评论的基本工具。一篇论文越涉及一个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工具作用就越强。同时,如果一个社会发展中出现巨大实践问题,就一定是由于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一定是理论研究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或存在欠缺,因此,一定有研究的空间。
2.文献回顾存在固定模式
首先,在确定选题之后,关键词也就有一些了。围绕这些关键词大量下载、阅读、浏览相关文献。对许多文献可以只阅读摘要,并看其关键词是否有启发。可以做一个表格来辅助对文献的回顾。其次,对这些文献按照观点的相似度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成3-4类。这是因为至少有对立的两类,另外可能还有一种“第三条道路”。所以,几乎总可以分成3类。一篇新的文章就是选择支持其中某一类的文献,但又对这类文献做出重要的补充或校正。再次,怎样具体写文献回顾呢?许多人简单地罗列观点,不加分析,不加评价。这是文章大忌。文章的观点越鲜明,就越有市场打击力,文章的观点越正确,观点表达就应该越鲜明。这样,也让其他学者阅读时,能够迅速得到要领。好的文章必然是这样的。那么,怎样分析文献呢?已有的文献的错误主要有这样几种:(1)论证正确,结论错误;(2)论证错误,结论正确;(3)论证和结论都错误;(4)论证和结论都正确,但二者没有逻辑性;(5)表述不严谨。一个作者所做的就是运用理论知识、方法论知识和逻辑知识指出已有研究错在哪里,如果没有错误,就指出研究空白在哪里。,文献回顾的开头要有对那三类观点的总结性的话,结尾也要有展示论文方向的小结性的话。今天,中国许多文章都是文献回顾性质的。如果会写文献回顾,就会写这一类文章了。实际上,文献回顾类文章应该是一个研究者首先要学会写的文章。因为了解别人关于某个问题都存在什么观点,都考虑了什么环境、情况、条件,都得出了什么结论,这本身就是研究。一些人说,西方人文献回顾类文章都是大家写的,而中国都是新手写的。但一方面,中西情况不同,另一方面,大家写出来的文献回顾也并不一定怎么样。中国的年轻人如果掌握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反而能够删繁就简,写出漂亮的文献回顾、评论性的文章来。不要轻易因为别人说文献回顾不算文章就自己认为不算文章。这样,就丧失了一条提升自己水平的途径。
(二)怎样做社会科学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似乎是最难的部分,其实不是。前面的工作做扎实之后,这部分的工作就很好做了。正文一般要分为几个部分。这基本上是一个分类学问题,把想要阐述的观点涉及到的问题分为几类。每类下的观点又可以分为几点。每一个事物都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交叉科学,足够分为几类或分为连续的几步。这样,根本不用担心无话可说。在这一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决定正文的成败。首先,定性和定量方法要均衡,即合乎某种比例。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偏爱西方数理模型及其基础上的计量方法。如经济学中的效用较大化、利润较大化、动态化、模式固定化(如回归方程固定为某种线性关系)。其实,这是那些不懂数理、不懂逻辑的人的故弄玄虚。所谓模型,通常也就是一组函数,从逻辑上看,也就是一组用数学表示出的关系。前面说过,学术的本质是建立关系,至于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那不是决定性的。可以说,只有那种能够用文字清晰地表现关系的文章(如的《论持久战》)才可能具有较高的水平。而在现实中,无条件的使用数量、数理研究常常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代名词,是方法论的不性、无普遍性、无指导性甚至荒谬性(如当前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社会主义短缺论、社会主义信息无效论、计划经济无效配置论)的代名词。定量方法可以用,但不能这样用。与自然科学领域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今天应该着力加强定性分析能力,而不是强调定量方法。定量方法的科学使用对于研究者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那种逻辑严谨地使用数量方法的人,才是较高水平的研究者,那些初学者如果使用定量方法,就与中放卫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美国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量定量的学术研究错误是由于其定性错误,而不是数学的错误;科学的定性分析可以直接转化为定量性质的研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Ostrom用结构化的编码形式“把定性的资料转变为一种合乎定量分析要求的、结构化的数据库”就是一例。对于政策的应用目的而言,定性分析就更为重要,今天社会问题已经如此突出,如不首先分析原因、性质、特征而去纠缠某个定量关系中的数理手段、方法复杂程度,既便再有“”的结果,逻辑性、严谨性都有可能丧失,更不用说解决问题的效用与意义了。定量分析能力依赖于定性分析能力,后者为因,前者为果。定性分析的任务是,对于相关变量分别进行释义,确立内涵,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条件关系还是约束性关系进行识别。没有定性的变量释义性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性分析,就无法保障定量研究的严谨性、合理性、性。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领域中许多概念(如资本)无法计量,因此,社会科学离不开定性分析。而有些极为重要的定性命题不一定需要用定量的方式来反映。比如,马克思《资本论》的资本积累和集中以及利润率下降趋势恐怕就难以用数量的方式来表达,但它构成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的逻辑链条(比如,相对卢森堡的消费不足引起经济危机理论)。其次,演绎和归纳方法要均衡,即要各得其所。基于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青年学生和青年学者好不要主要使用演绎法来进行研究。正确地进行演绎要求条件很高,至少有以下四个:(1)对数学的把握;(2)对逻辑的掌握,比如对决定变量、约束变量和中介变量、条件变量之类的区分;(3)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切肤之感;(4)对唯物辩证法的掌握。而归纳法不要求及时个,所以,实施起来更为容易。今天,国内也有一种误解,以为唯有演绎才是高明。实际不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去进行归纳,就无法进行科学的抽象。结果,只能借助别人(如新古典)特有的模型结构来进行演绎,可是,却对这些模型根本不了解。在经济学中,新古典的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最科学。新古典的许多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才比较正确。比如,资本主义越萧条,凯恩斯主义可能就越正确;资本主义越繁荣,凯恩斯主义就越错误。再比如,货币数量论方程在资本主义发生超级通货膨胀的时候正确,在其他时候,都无法正确。李嘉图被认为是演绎方法的使用者。可是,他的被萨缪尔森高度评价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的演绎理论,应该为独特竞争优势理论所取代。第三,在方法选择上,还有其他分类。在这些分类中,每一类的对立面之间也需要均衡。比如,是交叉科学性质的研究,还是单一学科封闭系统性质的研究,是建立在可比性基础上的比较研究,还是随意设定基础上的研究。但这些分类都上嵌入到上述两种分类中。做好上述两种分类,也要求在这些分类上不能犯错误。方法使用上的正误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三)社会科学论文引言和结论的功用
有了上面的知识,引言和结论的撰写就不困难了。这里,只需要指出它们的功用。引言和结论尽管相对正文和文献回顾都短,但依然非常重要。引言就是通常说的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理论的、实践的、方法的。它一定要针对中国存在的问题。当前,由于中国社会矛盾激烈程度上升,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好的文章就一定要针对中国社会的最重大现实问题、最重大理论问题、最重大方法问题。否则,文章的意义就必然不会达到较高。而一旦选择了具有较高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引言的组织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到它的时候,就感觉到进入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当今,在论文爆炸的中国,在引言中能否创造一个艺术殿堂的氛围,决定了文章是否有人读。因此,对引言要高度重视。结论是对正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是对引言所提出问题的回答。结论是否很好地做出,可以用来检验文章的好坏。如果结论非常清楚地、容易地做出来,文章通常都是好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那文章甚至可能需要推倒重来。
文章是科学探索的再现,是观点的阐述、论点的争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积累大量素材基础上,有一个字与文章整体的功能不一致、不协调,都要毫不留情地删掉它、换掉它。对词、句、段、表格、图形、公式、脚注也要如此办理。而对留下来的每一个字、词、句、段、节,都要仔细地揣摩它,互相联系地揣摩它。文章的要素之间的联系建立得越好,文章就写得越好。在阅读了这样的一些文章,在有了十余次这样写作文章的经历之后,写作水平、写作速度都将有的上升,写文章就成了工程化的事情了。
作者:王今朝单位: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
论文摘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N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端正学风,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人民把产生于19世纪4O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思想理论,是经过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找到一条拯救民族危亡,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与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实践证明,无论是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还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不能救中国。中国人同俄国人一样,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才“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惟一正确的革命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指出,自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便为之一新。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8O多年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论都带有根本性,理论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正确,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理论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有两种马克思主义者:一种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教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孟什维克的策略,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因而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王明的“左”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认为俄国武装攻打大城市,中国也应走这条道路。另一种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杰出代表。他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独创性贡献。他紧紧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主题,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党领导人民正是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证明:中国人在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前,革命不免遭致失败;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由于没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也还是不免遭致挫折;而一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就无往而不胜。新中国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后来在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所以先后发生了“”特别是“”那样全局性的重大错误,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出在理论。如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等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着手解决的也是理论问题。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探索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关系党和国家的方向和前途命运。“工程”的及时项任务是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活水与源头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丢老祖宗,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不断创新理论,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坚持的条件,不发展就坚持不住。“工程”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三农”问题、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工程”的第三项任务,是要编写一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近期理论成果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教材。教材与专著不同,它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用马克思主义近期理论成果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是多元的了,但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只能一元化。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亡党亡国,原苏联已有前车之鉴。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几乎是任何一个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是这样,资本主义也如此。
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在有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领域不是真空的,也并不平静。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潮、思想理论应有尽有。重要的是坚持原则,区别对待,正确引导。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对于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应当有所区别。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决不给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以可乘之机。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同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科建设。这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社会科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公务员之家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应通晓历史唯物主义。其次,指导学科建设和处理学术问题,不能采取行政手段,给不同学派贴上政治标签,而必须用学术方式,这就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促进科学文化理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针。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为的是创造一个适合于科学、文化、艺术和理论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古语云:“欲致鱼者必先通水”,这是通水求鱼之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海阔”、“天高”的条件,鱼就无法跃,鸟就不能飞。“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是不可分割的。“双百”方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二为”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定要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线,不要把学术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重犯过去“左”的错误,也不应把政治问题当作学术问题。所谓政治问题,就是反对也要萋把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主学科建设搞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其它学科的建设。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提出的个别论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哪些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需要澄清。只有把这些是非界限搞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指导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要加强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学科建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在1942年时所作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及时次提出整顿学风的任务。他认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及时个重要的问题。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严重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风气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是反马列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今天重温的这些教导,对我们仍有重要意义。
端正学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期成果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根据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其服务人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加剧信仰危机,不仅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步入歧途,背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会引发社会动荡乃至政治剧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社会科学论文: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评价系统采用引文分析指标,但文献计量方法之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适用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命题。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新思路,尝试通过引用认同评价、引证图像评价与复合层次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论文评价文献引证关系 引用认同评价 引证图像评价
1引言
在发表科学论文或著作时,作者往往采用尾注或脚注等形式列出其“参考文献”或“引用书目”。这样就形成了科学文献之间的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引证文献是科学文献的基本属性之一,科学文献的相互引证关系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所谓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反映出一篇论文、一名科学家、一种科学期刊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反映出科学论文之间、科学家之间、科学期刊之间、科学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因此,引文分析方法在科研评价及知识关联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许多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在成功应用于测评许多自然科学研究之后,又被逐渐扩展到测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然而,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与发展规律的差异,为评价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文献计量评价方法,如果不经过审慎研究与反复测试,是不宜在大多数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使用的。
2文献计量方法之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特殊性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知识生产和引文行为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将文献计量方法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时需考虑其学科特殊性。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许多自然科学家是面向国际公众的科学家,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当一部分产出主要是面向国家或者区域的主题,它们通常出现在区域或国家的期刊、专著或者研究报告中。所以从一个国家的人文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不一定十分有用。这当然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将天然永远地受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但是这种倾向往往比大多数其他学科都要显著。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期刊发表文章相对较少,而以书籍或研究报告形式出现的成果较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出与参考文献,大都是以著作与研究报告为主,期刊论文的比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学科内部的差异性也很大。但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期刊引文数据在评价中发挥作用,大部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学者也越来越频繁地在期刊(特别是被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发表文章,这一迹象在中国高校表现较为明显。
再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发展步伐。与许多硬科学相比,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看起来有理论发展缓慢的特点。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可以由不同学科引文类型的结构与特征反映出来,比如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半衰期比较长,旧文献的引文率较高,而且往往比自然科学领域的参考文献量要少。我们常见的现象是,在物理和化学中,本科教材中重要的理论和范例都有共识,而在社会学教材中存在的共识很少,多半是随着社会需要而研究现实问题,针对某一专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且当前的各种热门话题都有可能被探讨。很显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既定的知识核心很小,研究前沿相对很大。
3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科学文献之间的互相引用,形成了学术交流中的“无形学院”,反映了科学知识转移的自然状态,同时也为文献计量中的引证关系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2001年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教授怀特(HowardD.White)在其论文Authors as Citers over Time中,把“一位作者所引用过的所有作者的集合”称为“引用认同”(citation identity)[2]。第二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Blaise Cronin与Debora Shaw在专业期刊《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上,将“共同引用一位作者的所有作者的集合”称为“引证图像”(citation image)[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引用认同从作者引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引证图像则从作者被引用的角度进行描述,二者是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
引用认同是该作者通过引用他人(或者自己)的成果,来形成自己学术活动与成果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人(或者自己之前)的成果对自己现在成果的影响;而引证图像描述的是他人或者自己如何利用自己作品的过程,反映的是该作者对其他学者或者自己所产生的影响。尽管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都隐含着一位作者的学术活动或者研究领域的社会关系。通过了解分析这些学术社会网络关系,可以发现对他产生影响或者被他影响的为哪些成果。只有综合分析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的情况,对作者的引用和被引用都进行研究,才能更地定量评价该作者及其成果。同时,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复杂性,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评价、同行评议、文献交流规律各因素,设计出复合层次论文评价方法。
3.1“引用认同”评价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不便如自然科学那样通过重复实验来检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只能从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阅读与吸收程度,来考察其研究的严谨性、新颖性与科学性。这些研究路径一般会在研究成果的参考文献(这里是广义的参考文献,包括文中脚注)中反映出来。由于同行专家对相关领域的近期研究前沿及有影响的论著较为熟悉,参考文献对该领域重要文献的覆盖情况及吸收程度,基本上可以作为专家主观判断的直接依据。
假设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流程是一个闭环结构。在这个闭环结构里,引用认同是作者引用的文献集合,它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路径;而这又可以为专家和编辑提供评价论文内容创新的依据;经过审核的论文可以作为经典论文进人数据库,以供作者写作时进行阅读、吸收、参考;其参考文献又会形成新一轮的引用认同文献与作者集合。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断促进学术交流与新成果的产生,也不断丰富引用认同与经典论文数据库。论文作者的引用认同,体现了作者对研究领域信息源的熟悉程度、对文献甄选阅读与知识吸收能力,基本描画出作者的研究路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果的文献覆盖程度与知识含量。一定程度上,如果引用认同的是高质量论著与杰出作者,说明其研究是站在高起点上进行的;如果引用认同的大多是陈旧过时的劣质论著,说明作者的研究视野狭窄,成果质量也不会太高。图1展示了引用认同在整个学术交流循环中所处的位置。
在传统的知识生产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与生活阅历,厘清知识流变,阐述自己观点,不断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成为后人反复诵读、参阅的学术经典。随着学科建制的形成及科研工作的职业化,大量的科研人员与论著不断产生。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作者需要从中甄别出可供参阅的有用文献,编辑需要审核来稿参考文献的真实性,评审专家需要评价论著的创新性。此时,由基本参考文献与学科领域核心作者共同组成的知识点地图(数据库)就成为一个很有用的参考工具。图2则是引用认同在知识生产中的作用流程图,涉及到作者、编辑、专家、论文、参考文献、知识点地图等要素。
这里的知识点地图(数据库),是通过大量作者的引用认同而形成的文献与作者集合,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而筛选出的知识创新点及作者布局图。专家与编辑在评阅一篇论著时,需要同时借助引用认同与知识地图,来评价论著的科学性与创新性。也就是说,编辑在编发一篇论著时,假设作者已经参阅了基本参考文献,发表才是合法的;专家在评审一篇论著时,假设作者已经找到了知识点地图的最前沿,并以此为起点,在知识地图上贡献出新的知识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重复验证,因此其科研成果的科学性检验只能借助其参考信息源来查阅成果的形成路径,以此判断论点是否言之有据。如果研究论据与信息源是真实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基本上可以认为该成果是科学的。从某种意义上,参考信息源的性程度,决定着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程度。
由于引用认同是通过参考文献反映出来,而参考文献是学术论著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与研究成果的正文内容同时产生与传播的,因此该评价方法不受评价时限及引文数据库的影响。在自发做学问的年代,可以不必借助任何信息工具,只要提供学术成果本身(包括正文和参考文献),学者个人就可以完成上述的知识生产与评价过程。同样,在学科建制已经很成熟的信息技术时代,某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仍然可以由领域专家借助知识点地图(数据库)来完成成果评价。此时,参考文献就与正文一起成为领域专家评价的客观依据。引用认同从作者研究路径的角度,为同行评议提供了最为、可行、方便的参考信息,这对于引文行为较为复杂、引文周期长短不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来说,不失为一种更为合理与可操作的评价方法。而且,引用认同比引证图像更能反映直观、、客观与方便的评价信息,适应了人们习惯于通过成果本身进行即时评价(相对于引文分析的延时评价而言)的习惯。这里的引用认同评价,主要功能在于充分挖掘与发挥专家的定性判断优势,而此时的文献信息系统平台,就为专家展示出一个全景式的学术交流状态信息。
在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呈现服务方面,目前国内做得较好的是中国知网(简称CNKI)数据库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系统把每一篇文献的参考文献、引证文献、同被引文献、相似文献、相关博文等都放在同一检索页面展示出来,用户一看便知该文的研究背景、探索过程、学术影响,以及与其他文献、作者或机构的知识关系。在论文评价方面,CNKI与万方数据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字化产品,每检索出一篇论文,系统就可以显示出该文的所有相关文献篇目列表,而且可以链接到论文全文。作为微观层面的成果评价,具体某一篇学术论文的评价更需要与精细,如此才会使评价结果相对客观。评价时,不仅要从被引文献审查论文的学术影响与价值,还要从参考文献查寻其研究路径与知识宽度。在多方位对文献信息展示方面,CNKI与万方数据平台以各自不同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引用认同评价方法的信息工具。万方数据服务平台还提供每篇论文的“添加到引用通知”功能,随时监测论文的动态被引情况,同时在线展示论文的相关检索词、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列表及知识链接。CNKI与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相比,在成果评价功能方面还有些不足,比如万方数据服务平台提供了论文的非期刊参考文献的题录信息,而CNKI在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中均没有显示出期刊论文之外的其他类型参考文献。另外,由于这些数据库产品中的信息加工还局限在语法信息层面,没有深层次的基于语义信息的知识挖掘,不便直接进行创新性评价与科学性评价,因此当其作为评价信息源时还需要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综合分析提取相关知识点。
国外汤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简称WoS)引文数据库在信息展示性与知识挖掘深度方面,也很有特色。该引文数据库来源文献也是以期刊论文为主,但是在每一篇检出论文的参考文献中都可以展现出所有类型的文献,并非只有期刊论文参考文献。与CNKI类似,WoS引文数据库在施引文献列表中也没有显示出被期刊论文之外的其他文献的引用情况,只在检索页面上注明是在WoS中被引用的次数。此外,WoS引文数据库还通过“引证关系图”与“绩效趋势”等技术实现了深层次的知识挖掘,为同行评议提供了更为深入系统的信息集成平台。具体检索结果网页截图如图3所示。
总体而言,无论引文数据库的结构与功能如何完善,整个知识生产与评价过程都离不开同行专家的参与和定性判断,并且需要通过同行评议做出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借助了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引用认同评价信息,才使同行评议结果在较高的信息集成水平上更具性。
随着情报学研究的深入与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智能化,上文所述的知识点地图操作系统应该不难实现。另外,除了技术层面的支持,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与约束,从作者、编辑、专家到读者,都应严格遵守基本参考文献制度,才会实现图1所示的良性学术交流循环。
3.2“引证图像”评价方法
引证图像主要从论文被引用的角度评价对其他作者产生的学术影响。论文被引用次数是国际通用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它对引文数据库的依赖非常明显。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引文分析经典理论及成熟运作的引文数据库,国外引文数据库如汤森路透的WoS与爱斯唯尔的Scopus等,国内引文数据库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HSSCD)与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等。
本文从论文被引用的视角设计出核心论文、高被引论文与经典论文的评价方法。所谓核心论文,是指进入某一学科核心区的论文,即被这一学科的来源文献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所谓高被引论文,是指被所有学科(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来源文献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所谓经典论文,是指既是某一学科的核心论文,同时又在所有学科中是高被引论文的高贡献率论文。经典论文不但在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还在其他学科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论文被引证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学术影响的国际通用指标,该指标反映了研究成果对其他作者产生的影响及发挥的学术价值。但是,由于论文被引是一个延时性间接评价指标,评价时段的选取是否科学,被引数据的获取是否,都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元论是国际上的三大引文数据库SCI、SSCI、A&HCI,还是国内的引文数据库,由检索功能衍生出的评价功能,在学界一直是褒贬不一,对其产生的一些负面社会影响也是非议颇多(主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其实,责任并非全在引文数据库,应该是使用者过分夸大了数据库的评价功能,没有客观认识到被引指标的局限性。要想充分发挥引文数据库的评价功能,就要遵循文献计量学原理及学术交流规律,在熟悉数据库的收录范围与数据结构的前提下,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的使用限制在有限范围内。因此,成果的被引评价是一种受限于引文数据库的有限评价,明确这一点对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很必要,否则很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评价结果。
如前文所述,通过文献引证关系评价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时,需要充分考虑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殊性及引文数据库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因此,针对数据库收录范围、评价时间段的选择、出版物形式的多样性这些问题,我们拟采用自建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方法与技术手段逐项排除与解决。
(1)数据库收录范围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更多地面对本国的实际问题,对引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与局限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如果盲目选用国外引文数据库来评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然会引起我国学术“被西化”的误导。因此,我国需要全力加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建设,选用本国的引文数据库来评价我们的中文学术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人文社会引文数据库,将会在我们后续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中,更加完善并发挥作用。
(2)评价时间段的选择问题
由于文献引文与科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着“睡美人”现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尤其需要历史评价与延时评价。影响因子(IF)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但是,由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各学科文献的被引周期差异很大,如果简单借鉴自然科学的做法,“一刀切”地将评价时段(时间窗口)确定为2年,或者为5年(近几年,CCSI、A&HCI及CSSCI等国内外引文数据库都将引文指标的统计窗口延长为5年)的话,就不太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结构复杂的学科特点。这样做的评价结果对某些学科(如历史学)必然会有失公允,从而影响到引文分析法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分别统计各学科的平均引文半衰期,测试出各学科领域的评价时段。
从表1可以看出,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的引文半衰期均在10年以上。考虑到评价的功能之一是引导与激励,而激励既要适度又要适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谓适时激励,就是管理者在适当的时机使用能为对象所感知从而引导其朝着某个特定方向或为完成某个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驱动力和紧张状态。适时激励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过早的激励会使员工感到激励的获得并不需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因而容易使员工产生“激励轻视症”和“激励麻痹症”;迟到的激励则会因为员工不能及时感知激励的存在,难以满足其预期的目标要求而产生防卫性行为和抵触情绪,从而给工作造成损失。虽然迟到的激励并不代表不激励,但其间由于员工防卫性行为和抵触情绪造成的损失已既成事实,无法挽回,其结果有时甚至比不激励行为更糟糕。因此,对于部分引文半衰期较长的学科,引文评价的延时性与激励的时效性之间需要有个平衡,二者的时间交点就是评价的时间。
(3)出版物形式的多样性问题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物及引文形式的多样性问题,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引文数据库测算出各学科引文类型及其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仅显示部分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等学科论文参考文献中,著作出版物所占比例较高,而心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学科论文参考文献中,占比例较高的是期刊论文,但也很少过半,仅是在57.35%、45.26%、41.59%、44.04%之间分布。这一数字说明,著作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出版物形式,如果仅从被期刊论文引用来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成果,难免以偏概全。此时,需要认真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中各学科的学术交流与文献特点,通过时间限制、空间限制与阶段限制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文献计量方法的“有限评价”功能,使其与社会评价、同行评议等评价方法一起参与学术评价活动。
3.3复合层次评价方法
综合考虑社会评价、同行评议、文献计量各因素,我们设计出复合层次论文评价概念图。具体如图4所示。
图4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指的是评价指标项的增加及评价因素的复杂性递增趋势,并非指向各级论文的产生流程。不同级别论文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严格的递进关系,其概念内涵存在着部分重复与交叉。核心论文、高被引论文与经典论文三者都是从论文的被引情况评价其学术影响。论文在被引的基础上增加了发表期刊与转载情况,属于综合性客观指标评价。获奖论文的评选涉及的因素最为复杂,不仅有论文质量因素,还会有利益平衡因素,评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评价目标与评价主体的影响。正因为此,本文设计出获奖论文的参评资格,即获奖论文必须是论文,是经历过综合性客观指标筛选出的论文(对于个别数据表现异常的论文可以申请单独评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获奖论文评选中的人为干扰因素,使获奖论文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分配与协调。
从论文评价指标的性质来看,核心论文、高被引论文、经典论文属于用文献计量指标评价出的高质量论文;论文属于用间接指标(包括文献计量指标)评价出的高质量论文;获奖论文则属于用复杂性指标评价出的高质量论文。这里的复杂性指标,是借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因为论文评奖不仅是学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对于研究处理复杂社会关系与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来说,很难用线性的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模型,而应强调人类认识的自组织性、多样性、非线性、整体性、不确定性特征。但是,从论文的质量与学术水平来讲,三种方法评价出的高质量论文并非有严格的高下之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紧密关联的齿轮关系,见图5。
4结论与展望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对该领域的评价与管理不能简单借用自然科学的做法,需要细致而审慎地运用文献计量指标,正确地处理与社会评价和同行评议之间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评价的进一步研究,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有效地开展。
(1)期刊的影响力评价不是预测每篇文章实际引用影响的良好指标,还需要设计出针对单篇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社会科学论文需要增加比自然科学论文更多的限制条件,如地域分布、引文年限、文献类型等方面。
(2)引文评价需要更多地依赖于引文数据库的地域及语种覆盖范围,因此要合理使用外文引文数据库,加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建设,赢得中文的世界话语权。与此同时,国际与国内引文数据库的智能组合与对接也很重要。目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已通过多种方式与汤森路透和Google等机构合作,进行引文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也应顺势而为,积极把中国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融人到世界交流平台,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融人世界。
(3)未来的科学研究评价应该是文献计量和同行评审之间的有机结合。同行评审方式需要参考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同行委员会也可以根据文献引证分析结果做出初始的判断。实质上,从到引用论文,文献计量指标已经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同行评审与专家推荐的过程与结果。
(4)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基于使用的评价指标不仅限于被引用,还应有网络浏览与下载指标,以及被政策吸收、社会反响等社会价值指标,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了研究成果在科学信息交流的不同阶段被使用的情况。这就需要将考察视域从收集作者信息拓展到收集用户信息,从引用文献拓展到阅览并采纳文献,从考察作者单位拓展到用户的账户名称,从引用次数拓展到网络影响及社会受益范围,等等。
社会科学论文:检察院社会科学发展论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 检察工作 机制创新
摘要:__检察工作近年来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队伍建设、检务保障、制度机制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立足检察职能,从多方面解决好__检察工作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问题。
20__年10月22日,较高人民检察院__检察长在高检院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交流会上强调指出:检察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二是如何实现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笔者结合近期的调研工作,在这里就__检察工作如何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正确看待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这种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形成和维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能量源泉”,对检察工作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检察工作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实现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是基础和前提,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根本要求。检察机关只有自身科学[:请记住我站域名/]发展才能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只有以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立足点才能实现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只有把握好二者间的关系,才能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上取得双突破、双成效。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应当成为检察机关的自觉行动。检察机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应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加强工作的主动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把检察工作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坚持“练内功”与“发外力”相结合,以加强自身科学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找准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二、__检察工作在自身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做法
如何引领__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落实好高检院的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是市院党组时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20__年以来,__市检察院党组始终坚持“三个强化”的工作思路,即“强化办案、强化素质、强化保障”。强化办案,就是以反贪工作为龙头,以办案质量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依托,促进检察工作取得新成绩;强化素质,就是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提高干警政治业务素质,使检察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强化保障,就是以“两房”建设为契机,加大科技装备投入,使检务保障取得新进展。
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建院发展目标,即:“以办案工作为中心,推进执法规范化;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推进队伍专业化;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推进管理科学化;以科技强检为抓手,推进保障现代化;以检察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把__市检察机关建成‘理念先进、队伍精干、执法规范、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现代型检察机关”。
为使工作思路和目标更好贯彻,__市检察院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相继提出 “四个切实提高” 、“五个确保”和“四个突破”的工作着力点。“四个切实提高”,即: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检察信息化应用建设得到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作风建设得到切实提高,干警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五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干警违法违纪问题,确保不发生办案安全事故,确保不出现错案,确保不发生超期羁押,确保不发生涉检集体越级上访。“四个突破”,即:查办职务犯罪大要案要有新突破;检察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业务能力建设要有新突破;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要有新突破。
这些思路、目标、举措是市院党组针对我市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凝练出来的,实践证明,它们是切合__检察工作实际的,对于统一全市检察干警的思想,指导全市检察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0__年以来,市检察院连续三次被授予“安徽省第六、七、八届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被授予“安徽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20__年又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__年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__建市五周年先进集体”,20__年市院“全省基层院建设组织奖”,连续几年在全省检察业务工作综合考评中,位居全省前列,市院反贪局被省委组织部、省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全市检察工作进入了整体推进、发展的好时期。
三、__检察工作在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形势、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检察工作在自身的发展以及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在自身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检察干警的执法观念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沿袭着旧的传统,存在重打击,轻保护的现象,过多依靠打击实现监督。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理解把握不够,实践中既存在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等同于轻缓刑事司法政策的片面执法观念,也存在不敢从宽,沿袭从严的思想倾向。法律监督的实效还不甚明显,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诉讼监督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诉讼监督手段比较简单。这主要是一些干警受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的限制,对法律政策把握不准,还不善监督;部分干警对诉讼监督存有畏难情绪,怕影响与公安、法院甚至案件承办人的关系,不敢或不愿监督。
2.检察队伍建设方面。__地方小,属欠发达地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难形成很好的人才储备。近两年来,通过公务员招录,__市检察队伍断层现象有较大程度的缓解,但在少数基层检察院依然比较严重,检察官后备力量依然严重不足。目前,检察队伍年龄结构还不合理,呈老化现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检察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有待提高,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工作亟待加强。检察机关编制、职级解决依赖于地方,对检察队伍的管理趋同于
行政机关,受职数限制,许多工作年限很长的检察干警职级都得不到晋升,职级待遇偏低,较大程度影响干警工作积极性。检察队伍纪律作风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受利益驱动办案的问题仍然存在,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隐患依然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还不深入,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现象。3.检务保障方面。随着犯罪的智能化、专业化等,侦查办案费用不断增大,办案成本普遍提高,对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应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检察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地方财政力量薄弱,有的县区院经费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落实,经费缺口大,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相对落后,跟不上科技信息化的要求,并且检察技术人员匮乏,使得科技强检迈不开步伐。
4.检察工作机制方面。办案激励机制和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队伍管理机制还不完善。自身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监督制约措施还有待深化。基层机构设置还不尽合理。业务考评机制不够科学,不少考评项目未能充分考虑到业务、地区的差异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际需要。规范化建设的任务还很重。
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少数检察干警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不够强,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__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识不清,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了解和把握不够,不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部署和开展检察工作。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不强,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找的不够准,缺乏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服务成效还不明显。
3、不少地方存在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等单纯业务观点,执法方式简单机械,影响了办案的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4、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上还不深入、不细致,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回应不够及时;另外在检察环节的便民利民措施还不完善,抓督促落实不够,在关注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__检察工作如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一)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__检察机关规模小,人手少,要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__检察机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从业务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投入、机制创新、形象塑造等方面来推进检察工作的开展。
1、业务立检,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夯实业务基础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归根结底要靠过硬的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必须把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把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研究新举措 ,找准着力点,谋求新突破,使法律监督的力度、水平和实效, 更加适应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夯实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根基。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坚持以办案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水平。首先,要充分履行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事判决裁定监督职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对批捕、公诉工作的认识,真正树立无罪推定的理念,突出监督的重点环节,眼睛向内,从查找自身监督方面的薄弱环节入手,增强不捕、不诉案件的说理性,不断提高诉讼监督能力。其次,要以提高发现和突破案件能力为关键,加大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力度。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促进廉政建设,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促进勤政建设。再次,要改变监督方式,提高监所、控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实效性。监所检察监督要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控申检察监督要坚持对外监督与对内制约并重,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中的违法行为,维护法律的。要拓展监督途径,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水平,深入查找执法水平、案件质量、自身发现错案能力及社会的认可度方面的差距,切实加大对法院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监督力度。
2、人才兴检,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检察人才是检察事业的及时资源。检察工作要实现、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实施人才兴检战略,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的检察队伍。首先要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建设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领导班子。第二科学发展要抓好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教育和干警思想政治教育,构筑有效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纪律性、廉洁性。第三要加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提升干警素质。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干警继续学习,为干警学历教育营造条件。采用集中培训、到高校学习、到其他检察院观摩以及开展练兵等方式提高干警业务水平。第四要构筑文化建设平台,通过《__检察》的创办、__检察论坛的开设,给全市干警一个理论学习的阵地和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干警们的理论水平、文化修养得以提高。还要解决好干警的职级待遇问题,确保人才能够留得住。
3、科技强检,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检务保障
向科技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是检察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要坚持检务保障、信息化建设为办公办案服务。以建设为基础, 以应用为目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办公、办案各环节。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干警的办公条件,实行检察业务管理系统网络化、电子化。要加大检察技术人才的培养,让现代科技手段在检察业务建设和队伍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使法律监督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机制促检,建立、完善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
构建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长效机制是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强劲动力。首先要在制度建设年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深入调研、理性思考,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再次完善和补充。其次要进一步优化检察职能配置,完善检察机关组织体系,规范派出检察室的建设;三要结合实际,重点完善四项机制建设,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机制、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建设、积极探索民行检察人员参与民行案件庭审监督机制、完善并实行科学的检察工作绩效考评机制”。
5、形象塑检,把执法为民作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执法形象直接决定着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和在人民群众中的位置,加强执法形象建设,事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也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一要自觉接受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和
政协监督。认真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对检察工作的部署,积极主动向党委汇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做好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执法执纪监督员监督工作。二要落实各项便民维权措施,树立执法为民良好形象。要加强控申部门窗口建设,及时化解矛盾,认真落实各项便民维权措施。要进一步完善权利义务告知、答复、接待、提供帮助等维权措施,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推行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等。三要深化检务公开,加强宣传力度。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活动和事项,健全案件办理情况查询机制,公开办案流程和办案纪律,增强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让群众了解、关心、支持和监督检察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职责重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__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司法服务,是__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检察机关在服务__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要能够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立足职能、强化服务措施,增强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能力和实效。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受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当前__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检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具体问题。全市检察人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以服务大局作为首要任务,更加自觉地把检察工作统一到__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来,把检察工作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把维护社会稳定、为__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站在这样的高度来总揽、谋划检察工作。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工作会、社会人士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宣传教育,使检察干警能形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牢牢把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目标要求。 通过职能作用的发挥,着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实效,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2、立足职能,把握重点,强化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措施。
⑴加强对民生诉求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救济。检察机关要通过检务公开、设立派出检察室、检察工作站等方式,进一步使检察工作便民利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要严肃查办在城镇建设、征地拆迁、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权犯罪案件,促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办理涉及民生问题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要建立对因犯罪侵害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刑事被害人实行救助的制度,加大执行刑事申诉复查纠正决定和刑事赔偿决定的力度,加强对民生问题的司法保障和救济。
⑵加强对政府投资安全的司法保护。保障政府投资安全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保障市政府政策顺利施行的关键。检察机关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的法律监督,积极做好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项目实施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通过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堵塞漏洞,避免在重点工程项目上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对于涉及政府投资安全方面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以及政府采购中的串通招投标犯罪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⑶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__市农业人口多,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稳定对于整个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检察机关要加强涉农检察工作,依法打击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活动,努力维护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继续深入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从严惩治破坏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犯罪活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的法律监督,保障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⑷维护和保障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需要坚决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行政执法和经济犯罪立案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犯罪活动;继续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加大查办城乡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力度;依法惩治、积极预防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的犯罪和加大对制假售假、合同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⑸营造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能的同时,要坚持办案与服务并行、惩治与保护并重、打击与防范并举,综合利用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手段,把提供司法保障和化解矛盾两手抓,优化__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展的大环境。同时,加强涉检信访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涉检重信重访治理,着力抓好源头治理。在执法办案中,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注重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积极参加“平安__”建设,为__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改进执法办案工作,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效能。
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对于检察工作也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检察机关应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基层群众的呼声,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新方法,改进执法办案工作,增强服务效能。
⑴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积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经济纠纷与经济诈骗,正常合法收入与贪污、受贿,资金合理流动与徇私舞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依法融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与非罪的界限,防止把经济纠纷、工作失误和一般违纪当作刑事案件来处理。要正确处理惩治与保护的关系,对严重阻碍发展、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和业务骨干的犯罪案件,轻微犯罪行为,能挽救的尽力挽救;对受到诬告、错告的
干部,及时澄清问题,依法保护。⑵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维护企业职工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出发,在查办职务犯罪特别是涉及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慎重选择办案时机,慎重使用拘留、逮捕强制措施;查办企业经营者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慎重决策。重视与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或者企业领导及时沟通,落实重大情况报告制度;既要坚持依法办案,更要注重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注重讲究执法方式方法。不轻易查封企业账目、暂扣企业生产流动资金、冻结银行账户,不发表有损企业形象的新闻报道,不间断企业指挥系统、生产经营,不影响企业稳定,维护企业发展。要严格办案纪律,严禁利用办案对企业吃拿卡要。
⑷加强对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组织领导。检察机关要把服务__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市检察院要加强对基层院服务工作的指导,对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遇到重大情况和法律争议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形成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合力。
社会科学论文:发挥人大职能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号召全市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跨越发展,为早日跨入全省先进行列而努力奋斗。落实市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需要全市上下共同
努力,真抓实干。区人大常委会要立足自身职能,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发展找位置,积极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局
当前,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党的中心和大局,区人大常委会必须全力服从、服务好这个大局。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开展人大工作,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把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支持政府全力以赴抓发展上。要主动了解党委决策的落实情况和政府工作的推进情况,积极谋划人大工作如何为其服务,为其提供保障,使人大工作与形势任务合拍,与中心工作合拍,同“一府两院” 唱好发展的“大合唱”。这样才能找准位置,有所作为。
二、加大监督力度,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1月1日起,《监督法》正式实施。区人大常委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选准监督内容。在确定每年的监督内容时,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扣紧发展及时要务,抓住重要的、迫切的、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监督,做到重点突出,切中要害。今年,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旅游兴区、农业稳区”战略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确定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工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新农村建设、平安东港建设、旧城改造等情况的汇报,对《土地管理法》、《食品卫生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税收征管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二要注重调查研究。在执法检查和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前,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听汇报、看现场、走访座谈等方法搞好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尽可能多地掌握及时手材料。这样在监督中才能做到言之有据,有的放矢。
三要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对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执法检查意见),要转交“一府两院”限期办理并反馈办理结果。办理过程中,要责成办事机构抓好跟踪督办,确保其落到实处。必要时,可以采取主任会议听取办理情况汇报或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要加强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都掌管着一个部门的工作,他们履行职责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既定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区人大常委会要抓好工作评议,实现监督事与监督人的有机结合,每年可有重点地对3--5名被任命干部的工作进行评议,以此督促被任命干部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发展为己任,恪尽职守,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
三、做好代表工作,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添活力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常委会各项职权的行使、职能作用的发挥,归根结底要靠全体人大代表来完成。可以说,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要提高代表的素质。今年下半年,要进行区、镇人大换届选举。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要注意把好代表的“入口”关,既保障代表的构成比例合理,又注重代表的政治素质和议政能力。同时,要引入有序竞争机制,加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使那些热心为选民服务、有较高素质的公民通过竞争当选为人大代表。代表选举产生后,要利用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代表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代表的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二要为代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按照“四有”标准加强代表小组建设,使之成为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的主阵地;要有计划地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有关视察、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要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坚持每年集中走访代表和常委会领导分工联系代表制度,经常听取并及时反映代表的意见,畅通民主渠道;要注重发挥代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代表开展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扶贫帮困、带头维护和谐稳定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在代表中形成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去年,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在组织的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活动中,都吸收了部分人大代表参加,在代表中产生了良好反响。今年,我们更加注重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定于7月份组织部分代表,对全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同时要求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集中视察每年不少于2次,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
三要健全代表监督机制。要利用代表履职情况公开、向选民述职、建立履职档案等形式,加强对代表执行职务情况的监督,增强代表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挂名代表”、“举手代表”的出现。前期,东港区人大常委会抓了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的试点,目前正在面上推开,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四、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
搞好自身建设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要以抓好“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主线,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常委会的思想政治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为充分履行职责提供保障。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请记住我站域名/
一是加强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动力、一种责任、一种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人大工作业务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倡导“任职有期,事业无穷”的信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使人大工作不断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摒弃人大机关是“二线机关”、“没有硬任务”等错误认识,真抓实干,提高效率,对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人和承办人,加强调度检查,确保每项工作善始善终,抓出成效。
三是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适应形势发展和适合人大机关特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努力培养和锤炼爱岗敬业、谦虚谨慎、严谨细致、雷厉风行、求真务实、团结共事、廉洁勤政的作风,为常委会履行职责提供品质高效服务,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社会科学论文:政治学在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摘要:政治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以研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应用性学科,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价值。因此,政治学在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实际上,在欧美各国,政治学已发展成一门理论成熟、体系完整的独立学科。
就现代中国而言,本世纪前40年曾开展过以引进和介绍西方政治理论为中心的研究工作,但彼时的政治学毕竟未能摆脱西方政治学的窠臼,严格来说,学科性质的中国政治学并未形成。而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学更一度被取消,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也随之而中断。直到20年前政治学在改革开放这一大的时代前景下才得以重建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灿然可睹。本文拟对这20年中政治学的发展成就及不足作一简要总结,着重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推动中国政治学和中国政治的跨世纪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1979年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政治学要补课”以来,短短的20年中,中国政治学就经历了恢复和发展这两个历史阶段,其间虽多有曲折甚至反复,但成就十分显着:
首先,开展了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中国政治学在恢复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为起点,甚至为基本框架的,这使得80年代前、中期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没有多少区别,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为改变这一状况,政治学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80年代后期一些政治学者开始以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思考政治学问题,出现了一批以《权力政治学》(李景鹏,1993)、《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1995)、《政治学原理》(汪锡奎等,1997)等为代表的政治学力作。中国政治学开始形成相当独立、自成体系的范畴体系。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已经无可动摇地确立下来,社会科学界已经普遍认同政治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大量引进国外特别是西方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决定了西方政治学在世界政治学发展中处于经验丰富地位,对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政治学而言,西方政治学中无疑包含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有鉴于此,中国政治学界80年代以来翻译了大量西方政治学名着名篇,并对西方特别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方法如政治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系统理论、政治团体理论、政治精英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和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理论与方法以及政治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法团主义等政治思潮作了初步的整理、分析与研究。这些工作为初创时期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营养和推动力量,也为其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第三,拓宽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中国政治学恢复和发展的20年,也就是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不断充实、丰富,学科领域不断拓展的20年。这种拓展和丰富又表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从广度上看就是逐步涉猎政治学的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政治文化学、政治发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传播学、生态政治学等;从深度上看,则是对一些传统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行政学进行细化和纵深研究。如对行政学研究细化为行政学原理、比较行政学、行政制度、区域行政、部门行政、层级行政等等。与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相关联的是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除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机构制度分析法以外,也开始运用现代实证研究方法,如社会学研究方法(如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角色分析及政治文化分析等)、经济学研究方法(如理性选择分析、博奕——联盟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等)、心理学研究方法、政治行为研究方法等,对政治生活中的微观现象如个人或集团的政治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准。
第四,愈来愈注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根本生长点和立足点。中国政治学在重视学科建设和体系建构的同时,逐渐加大对中国现实政治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对政治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做了研究和回答。如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与内涵;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强化中央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步骤和突破口;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虽然从总体上讲,政治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还是初步的,但是政治学对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肯定中国政治学20年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对存在的不足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毋庸讳言,政治学自恢复以来的发展,不仅远逊于经济学,而且与同时恢复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也显得缓慢迟滞,后劲不足。
在研究内容上,还有不少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回答和解决,政治学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政治、权力、民主、国家、共和、宪政等,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在研究的取向上,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还不够和深入,有许多应由政治学回答的问题,政治学没有去研究、去回答。如民族问题是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对民族政治问题的研究则很薄弱,迄今尚无一本《民族政治学》的专着问世。此外,政治学研究中的“两张皮”现象仍较普遍,或者以政治价值裁剪政治事实,或使政治研究仅停留在制度表面,无法深入。造成此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学研究队伍以学者型为主,从事实际政治工作的政务型人员很少,学者和政务人员的分割非常厉害,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合作。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研究对研究方法的创新重视不够,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缺乏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科特色,仍未能实现从“应然”研究方法向“实然”研究方法、静态研究方法向动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向定量研究方法的根本转变(注:参见李景鹏:《论权力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地位》,《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因而,从总体上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
在研究的学术性上,政治学研究的总体学术水准和科学性还较低,缺乏现实感和原创性。如对国外政治学发展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客观介绍上,甚至还存在着“食洋不化”的问题,尚未能做到分析、批判、借鉴为我所用。因此,中国政治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瞻
面对着世纪之交的中国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政治学同样处在不进则退的学科调整和创新的转折关头,它能否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既充分考虑到中国政治学本身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总体走向,将直接关系到政治学研究能否走向繁荣兴旺,能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中国政治学界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
首先,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必须把政治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政治学的“政治性”就是政治学必须根植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土壤之中。这一命题包含着两方面的涵义:其一,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政治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社会政治生活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结晶和升华,它必须也应该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及时地观察和研究政治现象变化、发展的过程,解决社会存在的现实政治问题。与实际的政治生活相脱离的政治学,只能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物而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应有活力。其二,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它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里最核心的部分,它所涉及的政治生活比其他社会生活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更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因此,政治学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集中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或者说,主导政治学各种理论、思潮变化、兴衰、沉浮的因素,归根到底是政治发展规律,简言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就中国而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给我国的政治学提出了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予以正确解决的重大新课题,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目标模式、外部条件、系统体制、结构机能、法律形式、具体政策和管理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突破口和重点、途径、步骤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政治学研究必须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贴近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围绕着上述各种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进行深入的开拓性研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及时、科学而富有成效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为此要克服以下三种错误倾向: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原着中寻求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现成答案,或是僵化地、教条主义地拿着某些具体结论任意地规定、查照和裁判政治学的研究;二是生吞活剥地引用、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学的一些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以此来裁剪中国政治现实,把复杂的中国政治发展概念化、公式化。三是把政治学的政治性片面理解为对现实政治特别是现行法律、政策的单纯注释和论证。总之,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只有深深扎根于政治实践中,努力从实际政治生活中获取及时手资料,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规律,预测我国政治发展的前景,从而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我国的政治学科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才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这方面,需要实现政治体系和知识界之间的广泛沟通、交流与合作。所谓政治学的学术性,是指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和方法体系,它对于社会政治实践的研究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严谨的研究,以揭示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政治学对政治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治首先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是服务的对象,政治学研究并不仅仅是提供直接解决具体政治问题的“药方”,更重要的是提供分析和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有鉴于此,政治学研究就应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要按照学术活动的固有规律开展其研究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是构建中国政治学的关键,迫切需要理论的创新:一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政治思想,真正从理论体系、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层次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作为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原则;二是对西方政治学理论特别现代西方政治学的新思想、新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分;三是总结中国历代政治学说和政治文化,清理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源流和脉胳,从而科学地吸收其精华,使之成为我国政治学理论中的有机内容。在前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和时代气息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逻辑严密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其次,当代中国政治学仍应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
当代中国政治学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这首先意味着必须正确认识执政党和政府在我国政治发展中的功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改革现行政治体制,但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故而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坐等这些条件的成熟才能有所突破。此种看法实际上忽视了执政党和政府的能动作用。从最终意义上中国的政治发展固然受制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但执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制度或政策正确,措施得当,便可以成为其强有力的推进器。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应正本清源,更深入地研究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政治体制中的弊端究竟有哪些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又有哪些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有关,如何克服。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早已明确规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在国家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的权力和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和法律规定等方面均有与其职能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原因,仅仅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恐怕难以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要真正做到十五大报告所要求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我们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方面,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应紧密结合政治现实,深入调查研究,并进行科学缜密的论证,及时向党和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思想和具体方案。
当代中国政治学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还意味着必须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研究。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 和长期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虽然作为根本性或基本性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也已经确立,但它们并未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与其相适应的具体的政治体制更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弊端。因此,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成为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能,改善人大的组织和人大的工作方法;二是要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共产党与派的关系,扩大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派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派的政党功能;三是要研究如何加强直接民主制度建设,主要是加强城乡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四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选举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选举法,并在基层民主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五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政治监督制度,包括同体监督制度与异体监督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当代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制度的研究还要把静态方法与动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制度问题的研究并不仅限于静态的规范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而且也包括动态的政治运行机制,例如既要研究在宏观政治结构中如何使党、政权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各国家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关系,依据民主原则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又要研究在微观政治结构和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如何把民主原则同执政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同政府的各项职能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同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群众的民主实践联系在一起,用沟通、创议、协商、选举、决策、监督、罢免、复决等具体的、制度化的程序来体现人民对国家的统治权和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运行机制。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正是中国政治学的现实性和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应将规范方法与经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和自然科学既有某种相似性,又有着迥然不同的一面。说两者相似,是因为它们都以揭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界和人类思维等领域)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己任。就这个意义而言,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它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现象作尽可能的量化研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深入探求政治活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应该说,这是政治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是,政治学毕竟和自然科学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重大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盲目的、不自觉的、根本无需人参与的自然过程;而政治研究的则是社会领域这一大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其中活动的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激情的能动主体——政治人,这就决定了政治学所涉及的对象在量的表现上大都呈现出模糊性和规范性。因此无视两类科学性质的不同,醉心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人的政治行为,对错综复杂的常常是随机的政治现象作微观上的“数量确定”和描绘,企图使政治学成为一门和自然科学一样的“纯科学”,是失之偏颇的。在西方政治行为主义从风靡一时到陷入困境,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过分强调了政治学的实证性和性,限制了政治学研究的范围所致。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则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经验—科学方法和规范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研究个人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政治精英这类微观的政治现象,又研究政治制度、政府组织结构及其变迁,政治体系的目的、形式、政治理想等宏观的政治课题(注:参见拙作:《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述评》,《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3期。),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的缺陷,弥补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使当今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更趋严密、完整、成熟。
在我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注意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学研究的近期成果,避免重走其在探索过程中走过的弯路,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既不能囿于“学究式”的、“高层次”的研究,局限于抽象笼统的哲学式分析方法,也不能片面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而忽视了对政治现象的定性分析,不能过分追求政治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了政治学经验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的探讨。
当然,由于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基本停留在类似于政治哲学的思辨水平,基本遵循着经典解释、规范性和定性研究、制度和机构描述以及历史探讨的方法,因此亟需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和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经济方法、阶级方法和历史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经验研究或实证分析方法及技术的研究与引进,把定量分析方法及技术放在突出的位置,借鉴并应用当代科学方法论和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所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奠定经验研究方法论基础,以及时捕捉政治生活的细微变化和发展,、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进而把它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加以认识,这是繁荣我国政治学科的当务之急。必须花大功夫改变以往对政治问题研究的那种抽象的、往往是纸上谈兵的方式,要重视调查研究,应用经验研究或实证分析的方法及技术,形成可供检验的经验理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这方面,我国一些政治学者已经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深入社会政治生活,采取典型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新制度主义研究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各种方法,剖析我国政治的实际运作机制和运行过程,探索政治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项工作无疑应长期坚持下去,希望有更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加入,形成合力。
社会科学论文:六中全会学习心得—社会科学方面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社会科学方面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文秘站版权所有
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相当繁重: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加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重;人民内部矛盾有所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加大。而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内在联系;哲学社会科学界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是党和政府的人才库、智囊团。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规律,特别要深入研究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近期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明确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主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围绕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研究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把收入差距、征地拆迁等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课题,深入研究改进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稳定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积极回击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文秘站版权所有
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真正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切实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规划体制改革。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加强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在引导他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社会科学方面》
社会科学论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叙事特点
20 世纪后半期,空间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核心的概念,这种空间凸显的趋势被称为"空间转向"。与"空间热"相契合的是,文学叙事的空间维度日益受到叙事学界的关注,空间叙事研究得到迅速发展。某些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甚至认为,"无视空间向度紧迫性的任何当代叙事,都是不完整的"。
《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指出,叙事理论出现了一场"空间转向",这场转向主要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位的贡献:其一,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借用了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的形象对叙事风格、叙事组织和叙事结构展开讨论;其二,约瑟夫·弗兰克提出并讨论了文学"空间形式"(spatial form);其三,巴赫金提出艺术"时空体"概念(chronotope);其四,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和加斯东·巴什拉提出的"生活空间"(lived space),专门用于讨论文学与人类知觉框架内的空间。国内关于文学空间叙事的研究比国外起步晚,直到 21 世纪才开始提出叙事学"空间转向"的问题。
"空间叙事"这个概念于 20 世纪末开始出现,21 世纪后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类论文标题的高频词汇。不过,不同着述中所讨论的空间叙事,所指往往不同,有的指文学作品中空间的功能,有的指空间的意义,有的指叙事的空间形式。那么,空间叙事究竟有何特点?本文将以小说叙事为研究范围,以卡夫卡的《地洞》为例,将"空间叙事"视为一种叙事模式展开讨论。
一、小说空间叙事的特点
对空间叙事的研究应建立在对空间概念的讨论基础上。自古希腊时期,西方对空间的研究就已涉及"虚空""处所"和"广延"这三个基本概念,古希腊晚期,已出现融合这三种意义的概念"space"。这三个概念"涵盖了空间的基本内涵:容纳性、范围性、方位性、参照性、秩序、层级、关系、三维等"。这些基本内涵渗透在所有空间中,是把握空间的起点,也是理解文学空间、开展空间叙事研究的基础。空间具有不同维度,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这三个维度。
文学叙事中的空间主要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大类。物质空间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物体,也包括作为物质存在的人本身。心理空间是一个内部的、主观的空间,是人的知觉、情感和意识对外部世界染色、过滤、变形、编辑后所建构的空间,也是人的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投射。社会空间是人际空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构与结构化。这个空间主要强调政治、经济、权力、种族、阶层、文化等因素,强调人的实践及其影响。基于空间的丰富意义,空间叙事有何特点呢?较时间叙事而言,(小说的)空间叙事以空间秩序为主导,以空间逻辑统辖作品。叙事通过空间位置、空间顺序、空间关系、空间描写、空间的意义等得以组织、表达和完成。
在空间叙事中,空间秩序超过了时间秩序,或者空间因素超过了叙事的其它因素——或时间,或人物,或情节。空间叙事既是关于空间的叙事,也是通过空间来叙事。小说空间叙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及时,以空间为叙事"前景";第二,以空间组织叙事;第三,以空间为意义主体。以空间为叙事"前景",即空间在小说叙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小说叙事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场所,情节展开的舞台,或衬托人物性格的环境。如果将叙事作品比喻成一幅油画,那么,在空间叙事中,空间不再是模糊的"背景",而是处于叙事的"前景"。空间的"前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及时,大比重的空间描写。
传统小说叙事中,空间描写是衬托性的、背景性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描写往往出现于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或者人物的出场;用以渲染气氛,或者衬托人物形象。19 世纪的小说中描写的比重越来越大,功能也更多。但,总体而言,这个世纪的空间描写依然处于背景的地位。常见于 20 世纪小说的空间叙事模式,则颠覆了描写的附庸地位。空间描写从背景变成"前景"。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以及法国"新小说"的许多作品中,空间描绘占据了极大的比重。第二,空间的独立性。在有些小说中,空间描写并未占据很大比重,却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作用,占据着叙事的前景。这种独立性来源于何处?斯密顿(Jeffrey R. Smitten)在研究霍桑的《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时讨论了何为空间叙事的问题,他认为,只要小说中的环境能脱离人的控制并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就是说,只要地点(places)具有自己的力量和意义,那么该叙事就可称为空间叙事。也就是说,当某个空间(地点、场所等)摆脱了附属地位,具有自己的意义、力量与独特功能,不再仅仅是容纳事件与行为的场所,而且是产生事件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空间也就具有了独立性。
米克·巴尔也曾谈及具有独立性的空间。他指出,空间在故事中以两种方式起作用:结构作用与主题化作用。作为及时种作用,空间只是一个结构,或一个行动的地点,作为第二种作用,空间被"主题化"了——空间"自身成了描述的对象本身",这样,空间就成为一个"行动着的地点"(acting place),而非"行为的地点"(the place of action);"行为的地点"指的是"这件事发生在这儿",而"行动着的地点"则指"事情在这里的存在方式",它使得事件得以发生;巴尔将这两种空间分别称为"结构空间"和"主题化空间"。
巴尔的"行动着的地点",即"主题化空间"突破了空间的背景化地位,成为描述的对象本身,成为具有独立性的叙事"前景"。从斯密顿和巴尔的论述可以看出,空间的独立性在于空间的作用、影响力及其自身的意义。如卡夫卡《城堡》中的城堡,《地洞》中的地洞,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高粱地。以空间组织叙事,指的是以空间为叙事单元,以空间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化来组织叙事。讨论这一点,是以空间成为叙事前景为基础的。以空间组织叙事,并非像流浪汉小说那样以地点的变化串起主人公的不同遭遇,却将地点置于叙事的背景。很多小说都会以不同地点串连主人公的经历,甚至以地点为不同章节的名称。但,如果这些地点只是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场所或意义产生的背景,这样的小说并非本文所讨论的"空间叙事"。
在 20 世纪的许多小说中,空间不仅成为叙事的前景,而且发挥着组织叙事、推动叙事的作用。在这些作品中,空间之间的关系成为组织叙事的脉络,叙事在空间转换中得以展开,空间之间的变化推动着叙事的发展。如,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冯志的《伍子胥》等。以空间为意义主体指的是,小说的意义主要来源于空间的意义和空间的关系,主要是空间——而不是时间、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叙事元素——在言说意义。正因为空间是叙事的重要对象,是叙事的"前景",是叙事的组织性因素,因此,不同范畴、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的空间的意义成为意义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小说中,离开空间的意义,就无法理解整部作品的意义。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残雪的《黄泥街》和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空间为意义主体。
二、《地洞》中的空间叙事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地洞》以及时人称"我"为叙述者,叙述了一个只有一个人物的、关于地洞的故事。故事以"我造好了一个地洞"开始,然后整篇小说围绕着地洞展开,内容涉及地洞的构造、"我"修建地洞的目的、我对地洞的扩建与改造、我为防范敌人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等,在我对"敌人"的想象、惧怕、寻找与等待中结束故事。小
说没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束,没有清晰的情节线索与时间线索,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小说采用了整体性的空间叙事的模式。可以说,如果将空间元素剥离,小说就失去了叙述的对象,作品也失去了核心的意义。 首先,空间是叙事的前景。这部小说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空间:"我"所居住的地洞。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描述这个地洞:有伪装的入口、盖着苔藓的真入口、各式各样的通道、许多用以迷惑敌人的迷津暗道、五十多处圆形广场、中央广场、城郭和腔室、防御设备、食物储备站……小说中几乎对每一事件的叙述都离不开对地洞这个空间的描写。地洞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而是整个叙事的焦点。不过,真正将地洞推至叙事前景的不是详细的描写,而是地洞这一叙事元素本身的"独立性"。在这部作品中,地洞绝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所,而是叙述的对象本身,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有其独立的意义和影响力。地洞的封闭性、防御性和自身的缺陷,"我"对地洞的不断扩张与修缮,都是某种存在方式的象征,象征着现代人的焦虑、隔阂、孤立、自我封闭与无法平息的危机感,也象征着作者所处时代、所属族群的独特生存状态。地洞的特点,地洞与外界的关系,地洞所代表的生存状态,正是引发不同事件的内在力量。因此,也可以说,小说中的不同事件都受到地洞这个空间的影响,又都共同建构了地洞这样一种生存空间。由此可见,空间是小说叙事的前景,是整部作品的核心。
其次,空间是组织叙事的主要元素。该作品没有清晰的时间次序、时间流动和情节发展,叙事的组织主要依靠物质空间的转换与心理空间的建构。物质空间的转换表现为"我"在地洞的不同部分活动,以及"我"不断离开和进入地洞。这些空间转换推动了叙事的进展,也提示了时间的变化。比如,小说叙述"我"有一段时间经常进进出出,检查洞口,尝试洞里洞外的不同生活,直至"耷拉着脑袋,步履踉跄",回到洞里。在这一段叙述中,时间的变化和情节的线索都十分模糊,是空间的变化——"我"不断进洞出洞——提示着时间的变化,推动着叙事的发展。叙述者的叙述是断断续续的回忆,并没有时间与情节的完整性和接续性,也没有明显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如此,"我"在地洞里的生活似乎也缺乏时间维度而只有空间维度。"我"不清楚也不在意时间的变化,"我"只在意自己在空间中的行走,对空间的体验和占有。这是空间的变化显示着时间的流逝,推动着叙事的发展。
除了以物质空间的变化推动叙事的进展,小说还通过对"我"心理空间的建构来组织整个叙事。小说的中心线索和叙事动力的根本来源是"我"的危机感:对敌人的恐惧,对天地间一切灾厄的恐惧。小说正是围绕着"我"的危机感和相关心理活动组织不同叙事片段。这些心理活动的组合与叠加共同建构起"我"的心理空间,建构这一心理空间正是组织叙事的核心所在。小说的及时段是关于洞口的设计,其实是在叙述"我"惧怕敌人发现洞口,考虑在敌人靠近时如何快速脱险。第二段谈到"我"在地洞中和平宁静的生活,其实也围绕危机感展开。一方面,"我"建造地洞是出于对露天生活中各种灾难的恐惧,另一方面,我始终担心这宁静的生活"说不定什么时候中断"。三段叙述"我"如何建造城郭,储备食物,实则是对我充满恐惧的心理空间的建构:我"常常觉得以城郭为防御基地是危险的",觉得目前的粮食储存方法也是危险的。
接下来小说叙述了"我"到洞外巡视观察、修缮地洞、"听见"并寻找敌人、思考对策等事件,都围绕着危机感建构起"我"的心理空间。再者,空间是作品意义的主要来源。空间的意义有不同维度。在物质维度上,地洞是一个封闭的、难以被发现的空间,占地广袤,内部四通八达,结构复杂,像一个巨型的壳供"我"躲藏。"我"自从建造地洞以来,活着的目的似乎就是不断扩建、加固并扞卫这个"壳",这个家宅。确实,地洞于"我"就是家宅,像软体动物的贝壳,又像鸟的巢。地洞中以中央广场为核心的四通八达的通道,宛如贝壳中从中心向外扩展的漩涡;"我"建造地洞的方式,又恰如鸟儿筑巢:鸟通过不断转圈以胸部挤压的方式,用自己的身体筑巢,而"我"通过用头夯实泥土的方式来建造地洞。地洞的物质维度揭示了其精神维度的意义,也揭示了"我"的存在状态:孤立,隔离,焦虑,危机感,对和平稳定家园的渴望。
根据巴什拉的论述,家宅是庇护所,藏身处,充满安定感、幸福感与儿时的梦幻;家宅既是回忆,又是展望,既可收缩(一个小小的贝壳),又可扩展(整个宇宙),既是休息的地方,又是腾飞的地方。然而,"我"的地洞却无法给我安全感,我时时担心敌人的入侵。地洞于我而言,有回忆,可休息,却无法展望未来,更不是腾飞之地。我蜷缩在地洞中,时时躲避和防御敌人,与外部世界隔离,根本谈不上将家宅向周围展开,更不可能享受"宇宙家宅"。地洞空间的精神维度的这些意义与我的心理空间也是一致的。巴什拉指出,家宅是一种"灵魂的状态","表达着内心的空间"。作为"我"的家宅,地洞恰恰表达出我的心理空间:缺乏沟通与安全感,时常担心敌人的入侵。地洞空间的社会维度也揭示了类似的主题意义。这是一个有问题的社会空间,其中的社会关系被极端简化——只有想象中的"敌我"关系。敌人是想象中的,连朋友也是如此。
"我"曾经想象如果有一位朋友为我做观察哨,"我"就可以安心地独享洞穴。然而,"我"并不信赖这位朋友,因为"我"担心他想进入地洞。因而,这种人际关系的可能性被彻底否定了。一个缺乏人际交往与人际信赖的病态的社会空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存在困境:缺乏平衡、健康的人—人、人—地方关系,无法克服的孤立感、危机感和绝望。此外,小说中的各种空间对立也是作品意义的来源。小说建构了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封闭—敞开、逃跑的通道—进攻的通道、敌人的洞穴—"我"的地洞等空间对立关系。这些对立有着丰富的意义,并在对立中揭示出一种深刻的悖谬与无奈。比如,为了安全感,"我"不断扩建地洞,但地洞越大,通道越多,敌人进攻的入口和通道也就越多,要堵住所有入口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地洞越大,被敌人无意中发现的概率就越大。此处大与小、简单与复杂、安全与危险之间的对立已成为一种可以互相转化的无解的悖论。
由于"我"心中从未停歇的危机感,"我"始终处于一种空间对立的悖谬之中:宏大的也是脆弱的,安全的也是危险的,逃跑的通道也是进攻的通道,堵住进攻的通道也是堵住逃跑的通道,防御也是禁闭和坐以待毙。其中,地洞的内与外的对立关系,意义尤为深刻。在地洞内,意味着安全:"当我设想我是处于危险之中时",这是我救命的窟窿。在地洞内,也意味着安宁与休憩:"我的地洞的较大优点是宁静"; "我"在地洞里想睡就睡。在地洞内,还意味着占有和归属,因为"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我对之如此了解和熟悉,"这里是我的城堡"。然而,这代表安全、宁静、休憩和归属的城堡,却常常让我感到危机与恐惧,又是不安全、不安宁的。
与之对照的是,当"我"在洞外巡查,却并不担心外面的危险,而只是在意洞口是否会被发现。"我"在地洞里时时感到危险,无处不是敌人;我在外面,与野外的环境浑然一体,没有了敌人。但,地洞于"我"是身份,是归属,是家园,"无论如何也不能归任何人所有"。 "我"必须在地洞内。问题也恰恰在这里。"我"永远在地洞里,与外界隔离,与他人切断联系,因此,"我"(及地洞)之外的一切都在"我"的想象中变成了他者与敌人。此处内与外、安与危、我与他者的对比蕴含着多么深刻的哲理,又承载着多么丰富的意义。
三、结语
卡夫卡的《地洞》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将空间置于叙事的前景乃至核心,通过空间来组织叙事,言说意义,以空间为作品意义的主体。一言以蔽之,在空间叙事模式中,空间元素、空间逻辑与空间秩序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叙事模式通过对空间的强调,揭示了空间的重要意义,描绘出现代人生存的空间状态,勾勒出人—人关系的空间分布,叙说着现代人的空间体验、空间焦虑、空间危机和空间矛盾,体现了存在与空间之间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当然,这种叙事模式绝不仅限于这部作品,还有更多的小说可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或借鉴相关空间研究与叙事学理论
加以分析。
社会科学论文: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决定”和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县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肯定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自然生态和环境形势还十分严峻,工作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距离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以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指导,积极探索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新道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大环保工作力度
建立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以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环境损失,对提高环境质量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力争将环保工作列入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逐步建立完善的综合决策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安排,统筹部署,对全县重大经济决策、规划、举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能耗高、污染重、对生态环境破坏大的项目,不论利税多大,坚决不上,以避免“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不良现象发生,以环境保护为重要支撑和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抓好污染减排,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竞争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和目标。当前,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资源环境的代价过大。要扭转这一状况,就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通过以污染物减排为突破口,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和下降,缓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加的环境压力,进而以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扩大环境容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必须不断加大污染减排的力度,要在强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的同时,不断加大科技减排的力度,推动环境保护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污染物减排为抓手,全力削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有效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当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提供切入点,将环境保护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渗透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互促进。
三、 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将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与资源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统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节约环保型生产体系,将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项目进程,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排放和高效的节约型生产增长方式。同时,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加快开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建立环境友好的科技体系。
四、 切实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促进生态文明
继续完善河湖治理、造林绿化和生态能源建设工程。退渔还湖,加快微山湖湿地保护规划的实施进程;退耕还林,加大圣人窝自然生态保护区和汉王生态农业建设;强化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维护群众利益。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突出植被保护、流域治理,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渔还湖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重现蓝天碧水新__。
五、 强化监督,依法保护环境
要继续抓好环保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强执法监督和监察工作,提高执法效果。要加大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限期治理的处罚力度。人大及执法执纪部门要介入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对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重大污染事故的责任人员,要依法予以严惩,依法保障全县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科学论文:引入效益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引入效益理念,促进__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效益一词源于经济领域,指效果和利益,在我们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有时往往注重效果却忽视利益,从而引发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违反科学发展观。我县经济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引入效益理念,以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大化为发展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讲求政治效益。政治效益就是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致,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集约用地双赢。
一是要改变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等作为主要经济考核指标的政绩考评体系,避免部分领导为完成经济指标而随意接纳污染企业、高能耗企业,并违法占用耕地。
二是成立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审核、督查小组,从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中挑选专业人员对新引进项目及其合同初稿进行科学发展观审核,制约随意引进行为;对已引进项目要按照合同或法律法规标准监督其落实。
三是盘活存量土地、减少新占地。土地是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县在用地极度缺乏的同时,也存在土地闲置、部分企业圈地的情况,一方面我们要依据政策法律对闲置2年及以上土地依法收回或督促业主按规定投资密度迅速开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全县未利用或企业内剩余土地进行摸底,并根据新项目用地情况,促成企业与企业间采取土地转让、入股、出租等方式合作开发利用土地,盘活存量土地。
二、追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地方政府和群众要从经济发展中取得收益,其关键是发展,重点是降低成本。
(一)坚持招商引资与培育扶持并重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一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促进其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提升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二要建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基金,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政府要做企业与科研单位、院校及知识产权部门的媒介,促使高新技术在我县转变为生产力。三要摸清并熟悉全县每个企业的产品名称、型号、主要用途、服务范围等要素,建设__经济信息网,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帮助企业推进网上贸易;我们的招商引资队伍也要承担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两种职能,为企业扩大市场服务。
(二)控制成本求效益
1.控制并核算好经济发展成本。为招商引资,我县乃至全国很多地方都是采取低价出让土地和优惠税费两种措施吸引企业入驻,致使很多利用低价土地抵押骗取贷款或者享受尽优惠政策就搬迁的情况发生,导致国有收益大量流失。在全国各地恶性竞争招商的现实下,我们一要改变土地出让方式,与其低价出让土地让企业拿土地抵押贷款,不如政府利用土地抵押贷款修建厂房租给企业;二要掌握土地使用权证办理时机,绝不能让企业有机可乘;三要认真核算成本,实行新项目成本核算及风险评估制度,政府要从经济发展中取得收益。
2.控制并管理好政府投资项目。一是要控制政府投资项目规模,政府投资项目要根据财力逐步逐年实施,负债额力争控制在gdp的15%左右,避免负债过多影响吃饭问题的情况发生。二是管理好政府投资项目,首先要科学规划和设计,我县的红宇大桥、原有的璧南河综合整治等工程都因规划或设计问题造成重大损失,所以要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不要为赶工期促使工程急于上马,出现失职、渎职的要启动行政问责或纪律手段,追究责任;其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我县很多政府投资项目从开工就纠纷不断,项目超预算、追加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投资项目纠纷受损的始终是政府,受益的始终是承包商,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打造廉洁工程,遵守项目实施法律程序、完善合同条款,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政府利益,在项目追加预算前要经有关机关审查并经县人大批准,限制随意增加预算行为。
3.降低行政管理费。制定公用经费节约控制办法,根据上年度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额度,制定不同标准的公用经费同比下降率,确保各单位公用经费总额不超过上一年度,逐年降低行政管理费。
三、兼顾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就是要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往往会增加生产成本或降低生产效率,企业或劳动者会因过于自信而疏于防范,检查后隐患整改不到位是引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原因,监管部门要采取
教育、技术服务、法律等手段做到在保护人民生命前提下保护投资环境。
二是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法实施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但由于我国劳动力过剩的现状,致使雇主与劳动者的地位不平等现象在近期无法消除,克扣工资、不签合同、不缴社保的现象未因劳动法的实施而得到根本改善,劳动保障部门要坚决以劳动者利益为重,大力实施劳动监察,确保劳动者权益。
三是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确保财政支持“三农”增长速度快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财政投资方向从城市逐步转向农村,扩大农村低保和社保范围,真正让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落到实处。
四是严控新的不稳定因素、逐步化解信访老户。在实施重大决定或改革措施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实行信访稳定评价论证制度,减少新的不稳定因素出现;另外要通过心理咨询、制定政策等方式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信访老户。
以上仅是个人认识,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社会科学论文: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宁乡一中:彭惠才
[内容概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学教育教学当中,在升学考试当中,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笔者如实地反映了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期引起各方关注,自中学阶段开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更好的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中学教学 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繁荣
问题 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见》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意见》的这一论断,把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高度,有利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研,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中学教育教学有没有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义务?答案是肯定的!现行中学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学艺术、伦理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能否教好这些内容,学生能否学好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今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可见,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对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但是,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状况又如何呢?在此,笔者抛开成绩看问题,如实地说,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副科”地位难以动摇
中国对待哲学社会科学,自近代史开始,逐步形成两种极端的认识。至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仍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代表“格物”的自然科学知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为是“末业”。当时读书人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体现。鲁迅在《<呐喊>自序》对学业的选择及其母亲的态度,便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这种思想。同时,一方面由于西洋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破了晚清政府“大清帝国”的美梦,屈辱之中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西学之路;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看到西方工业革命所取得的巨大物质成就,对自然科学的伟力顶礼膜拜!他们回国后,不断向国人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然科学逐渐取代了“经世之学”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统治地位,成为“本业”。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更加体现了自然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当代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又为“理科至上”提供了外在而有力的注解。又由于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直接创造物质文明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也就变成了不少人们心目中的“副科”!总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副科”地位根深蒂固。中学生选择文理科时,选择文科在不少人心目中是无奈的选择。
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中,哲学社会科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表现形式较单一,不象自然科学那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试验、实物、公式、定理等多种途径来表达和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既难激发教者的施教兴趣,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严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当作纯知识教学和学习,忽视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思考,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伦理道德、思想政治、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升考“指挥棒”,削弱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学、社会上的地位
目前,高中文理分科,高校分科录取的招生体制,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的理念、选择和行为,也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的理念、选择和行为!升学考试“指挥棒”作用决不亚于科举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高中文理分科时,学文学理人数比例的依据直接受制于高校录取文理学生的比例。这个比率大致在文理1:2左右,因此,文理科的班数比例和人数比例也大致如此。这种分科,强有力地影响整个中学教育教学。初中,由于高中招生考试中,升考的主要课程是语、数、外、理、化,政、史、地要么干脆不考,要么考而不计入总分,要么计入总分而所占比例极低,导致这些科目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主动放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学生也自然放松了这些课程的学习。高中,“升学率”的高低更是学校存亡的关键,是考查学校领导政绩重要砝码,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各科的课时安排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置国家课程开
设计划而不顾。上述问题,影响了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积极性,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中学政治教师,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为此,笔者建议各方,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辟崭新道路。
一、 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具有先导性、革命性、指引性。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种作用尤为突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社会学这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无情的揭露了教会的腐朽,把人们从封建教会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继续对封建神学统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深入的批判,对未来社会作出了许多天才般的构想,进一步掀起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人文学者的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像黑暗中照亮人们心田的太阳,像瓦解封建神学统治的利剑,像指引人们不断前进,冲锋陷阵的旗帜!他们的光辉思想,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指导之下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不仅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影响、指导改造着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末英国多家媒体通过网络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雄居榜
首。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伟大的主义,以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由此观之,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巨大而深远的,是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在此,作者并无意否定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旨在唤起我们对中学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
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热情是兴趣之源,兴趣是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方面来自学生本身对学科的认识和爱好,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科的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人非生而知之者,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一开始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这个社会,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教育青少年的问题上,带有太多的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色彩!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钱指挥棒”的影响和导向。青少年不大喜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这些学科将来不能给自己“一技之长”,不能给自己带来高收入。我们在重视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同时,也要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上来。这里好有一比,自然科学知识好比人的躯体,社会科学知识好比人的灵魂,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躯体,没有灵魂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其实,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家,不仅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就,而且其人文精神之高尚可与日月同辉,诺贝尔、爱因斯坦、钱学森便是典范。他们研究成就的取得,本身就是与他们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献身精神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学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使自己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三、培养大批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敢于开拓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
振兴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中学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大多是“门外汉”,兼课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报道,有一所初中,20个教学班,教政治的老师就有18个!这些学科自然被“边缘化”了!思想政治课,名义上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说起来重要,可在实际工作当中,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重要了,成了其它学科教师的“搭头”!为考试而教学,教导学生标标划划,死记硬背就是兼课教师的天职!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学生也就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这些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成了死记硬背的学科,只注重其知识的记诵。一句话,老师与学生都忽视了这些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失去了教的兴趣和学的兴趣。笔者每接到一届高一新生,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来矫正学生对学科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的学法。笔者认为,中学阶段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重视培养一大批的专业专职教师。再次,作为教师自己,也必须不断加强自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上成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
四、改革考试制度,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考查力度
发挥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是加强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研工作,提高学生素质的现实选择。根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而在现行的升学考试当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存在着不利于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做法,笔者在前面已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由于高考科目的设置是整个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重理轻文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招生考试体制下,推广文理大综合考试是治本之策。这既能促使学校文理并重,又能促使学生文理兼治,克服三分之二的学生重理轻文,三分之一的学生重文轻理的中国特有的“跛脚”现象,也能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文理并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种观点认为,升学考试科目越少,学生的负担就越轻,大综合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殊不知,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升学考试,存在竞争,哪怕只修四门功课,学生负担也一样沉重!所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在于课程的增减,而在于考试内容、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的改革和规范,在于竞争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如
对现有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我们可借鉴西方的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实行学分制,把集中的考试科目分解到各个学期,取消三年“毕其功于一役”高度集中的考试方式。这样,既能达到适当分散学生课业负担,又能达到学校、学生、社会“文理并重”,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社会科学论文: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一、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呢?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它们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回答的是“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回答的是“什么叫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显然,科学发展观是管总的。但是,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要求,却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中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考察这两者关系,可以进一步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障,同时它也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十六大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用20年时间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一要牢记“机遇”这两个字,即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二要贯彻落实“”这两个字,即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了贯彻十六大精神,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要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因此,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等范畴,有一个的理解。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发展”首先指的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因此,我们所讲的“建设”、“发展”等范畴,应该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发展的含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它所强调的“五个统筹”,以非常鲜明的态度和语言,阐述了我们所讲的“建设”、“发展”都是的建设、的发展,满足了实践的要求。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再次,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属性或特点,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形成,同样也需要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才能完善和巩固。今天我们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这就是,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从利益关系、经济结构到社会生活出现了一系列“多样化”,进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党中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理念:一是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及时要义;二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综合起来,就是要在统筹兼顾中达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在发展中不仅要协调好国民经济内部的各种关系,而且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当前工作来讲,是为了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从其理论内涵讲,又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这一近期奋斗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二、那么,怎样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当前,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使社会更加和谐。
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呢?五中全会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建议》在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时所强调的四个着力点:一要在扩大就业问题上下功夫;二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下功夫;三要在理顺分配关系上下功夫;四要在发展社会事业上下功夫。
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领导能力等方面着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要学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三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样抓下去,就一定能够积极地促进社会越来越和谐。
三、需要指出的是,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有许多问题是要深入探讨并加以注意的。
及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都是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而且他对我们工作中出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非常重视,说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个“失误”;他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来是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历来是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联系在一起的,历来是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心中的较高利益、较高标准就是让人民群众满意和高兴;他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重大举措,其目标就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如此,既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及时要务,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还包括人的发展;既强调发展要有较快的速度,又强调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强调一部分地区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又强调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等等。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正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靠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的问题,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不讲发展的发展观绝不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及时要义就是发展;不在发展的基础上求和谐不可能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上。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还是要牢记十六大报告中一句十分有影响力的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地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问题是对于“以人为本”这一高度抽象的命题,要有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理解。首先,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等。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是与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有根本区别的。其次,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力量的来源。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发展作为我们的长远奋斗目标。第三,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也就是说,不能把人民群众单纯地看作是被同情、关爱和救济的对象,而应看作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创造性社会力量,看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第四,以人为本的“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的主宰。用历史的观点来看,“人是中心和目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形成的。这一观念不仅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神学统治的中世纪,而且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是,人类主宰和征服自然的严重后果,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经济难以可持续地发展。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尤其在强调“以人为本”时,要把“以人为本”与“、协调、可持续”统一起来,而不能有意无意地形成两者的逻辑矛盾。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发挥人的作用,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关系。
第四,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决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可以这样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只能分阶段、有层次地循序推进。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提出的目标和口号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往往是欲速不达、群众不满;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则发展迅速、人民满意。只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求真务实,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总之,我们要根据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条件来解决好社会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
【内容提要】本文由社会科学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出发,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方法:借鉴自然科学资源的开发模式,发挥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做好网络布局。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络
1 社会科学(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基本问题
1.1 社科信息的涵义
社科信息从广义上讲,包括社科领域的科学信息与社会现象描述信息两大类。前者是指凝聚在社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法律等领域)研究成果中的学术信息,这些信息在社科活动中产生,多以文献信息为主。社会现象描述信息则是指对于社会中种种现象、事实等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后形成的信息。
1.2 社科信息的特点
从内容上讲,社科信息具有以下特点:主观因素较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且精度不高;综合性强。与自然科学信息相比较而言,社科信息又具有以下特点:社科信息往往比自然科学信息分散,社科领域的同一专题信息常存在于各个相关学科中,甚至在一些非学术性书刊中。文献单元的信息冗余度大,在同样篇幅中,有用的新内容一般比自然学科少;社科研究的积累性与时效性决定旧的文献并不一定被新的取代。社科文献还具有篇幅大,不同文种之间翻译难的特点,同时翻译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1.3 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
20世纪初出现的中心图书馆或贮存图书馆,可以算是最早的信息资源网络。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科研究日益活跃,社科文献增长速度加快,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主要靠图书馆来承担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无法适应需求,专门面向社科的信息机构或网络开始出现。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联机检索的日益普及和数据库的大量生产及商业化,为建立现代化的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网络不断涌现。而因特网的普遍应用,为建设社科信息资源网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新型的开放式的资源网大量涌现。
当前构建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就在于,从社科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对社科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较大效益。
2 构建角度一:借鉴自然科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2.1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联系
在知识呈指数趋势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科专业化加强,许多人被限制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从事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工作,无力顾及科学的整体,对知识的其他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人为隔阂,使不同领域的从业人员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困难重重。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来自人类社会实践的积累总结,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的反映,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分类。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者无论是从自然世界的发展,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们在人类社会经济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借鉴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的可能性
在我国信息资源的建设上,自然科学和技术起步较社科为早,直到目前,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无疑将有助于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奋起直追。当前的信息资源建设,实际就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离开网络来讨论信息资源建设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无法实现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由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等不论对自然科学还是对社科都是相同的,在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并没有差别,所以借鉴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是可能的。但由于社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研究方法、评价、信息收集、知识组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差别必然会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是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上反映出来。
2.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实现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多方面的差异性连同两个信息系统间检索语言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应在保持各系统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兼容。采用具有转换机制的兼容模式部分相近领域采用标准化兼容模式。
在检索语言上,可采用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中介词典兼容方式、集成词表兼容方式和抽象词表兼容方式。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是两词表间相互对应的词直接转换,当词汇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时,有一部分词汇可由机器自动进行匹配转换工作。通常,两词表结构原则越相似,学科覆盖重合率就越高,可自动转换的词就越多。中介词典兼容方式实质是一种转换中心,它通过不同系统词汇的协调转换以达到系统间的兼容。它的功能是用任何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的文献内容毫无遗漏地转换为用另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然而当参与转换的主题覆盖面不同时,其转换困难增加。集成词表兼容方式来源于对若干分类和主题体系结构兼容及“集其大成”的检索思维,将某些特定主题领域的若干叙词表与分类法汇编成一个含全部款目词及相关参照的词表。而这里提出的“抽象词表”是一种“属”上层结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词表,而是对各类词表进行一般性的抽象概括,形成实用性较强的词表构建模板,具有通用规则的特征。可以作为设计、建立、维护词表的依据,也可以在各词表间起到调控转换的作用,从而达到兼容词表的目的。但任何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方式均有利有弊。这需要技术上(如人工智能)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包括相关领域以及信息科学本身理论发展。
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因此仅仅在检索语言上建立兼容是不能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的。这样就需要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系统间建立一个转换系统,从而方便系统而而非语言标识方面的兼容:设计友好界面,当用户进入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等自由决定适合自己的检索界面及检索方式;建立关联知识库,在所有文献资源库之外再建立一些知识库,选择科普形式与专业形式并存的模式,逐一排除用户在文献获取和应用上的障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各专业领域在这一基本网络的带动下,积极参加交流。
3 构建角度二:发挥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
3.1 图书馆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反复观察获取数据和信息,再通过反复实验获得结论,正如印度学者莱尔所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实验。因此人们直接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行为规律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活动也受到限制。然而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人文社会现象信息,对已有文献中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进一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而,文献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取代的资料。社会科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文献,没有文献,就没有社会科学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 社科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上升的趋势,对图书馆、情报所等信息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比较专一,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但图书馆是公共机构,面向广大读者,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要比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发挥作用大。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已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
3.2 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1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它们的智力储备与知识传递职责;与传统的纸介质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存储和检索能力上有巨大的提高;同时,数字图书馆研究也将促进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并促进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着眼于人类的整个知识范畴,它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存储、存取和利用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科。因此,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2 数字图书馆是开发潜在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潜在信息资源是指个人在认知和创造过程中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它们虽能为个人所利用,但太容易忘却而消失和无法为他人所利用,是有限再生的。它是未来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数字图书馆的很多特性可以满足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未来潜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先天优势和重要作用。
潜在信息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性质:隐蔽性、随机性、模糊性、有限再生性、短暂存在性、冗余性、创造性和“人性”。
一个互动并且开放的信息环境给潜在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实信息资源和信息栅栏或者信息门户。现实信息资源是作为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前提,或者是催化剂。一个人只有掌握或者是了解了一定的现实信息资源,才能有效和清楚地形成对身边事物和周围环境的一个明确看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自己独创的思想。因此创造一个能让人方便、容易地利用现实信息资源的环境,并且能让他方便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图书馆实际就是这样一种开放、互动的环境,它已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范畴,尤其强调了人(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用户)的因素,因此它更加突出了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的功能。图书馆给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能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它丰富的现实信息资源的积累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能够让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这种环境还是一种可以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过滤、筛选和组织加工的环境,并且能及时把各种新的、现实的信息资源及时和反馈给这个信息资源的参与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4 构建角度三:做好网络化布局
4.1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意义
国家信息化的本质就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此也就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这样的信息资源建设必然是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因为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网络本来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也就无所谓信息化,还因为信息化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网络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地实现。因此国家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当然,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资源,而是包括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特别是数字化的所有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和非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在内。
4.2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布局
一般地说,信息资源的布局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混合式三种类型。所谓集中式是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其优点在于:①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②专业人员集中,便于组织人员培训;③信息资源利用率高;④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及随着系统规模增大,管理、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系统比较脆弱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相互通信并进行资源共享,服务于同一个共同目标,就构成了分布式信息资源系统。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②有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③系统健壮性强;④系统扩展方便。其主要不足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分散造成系统管理和维护困难,有关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各场地由于利益冲突在管理协调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同时,增加了安全措施的实施难度。
对于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针对总体资源情况和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规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可能是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布局和结构较为恰当。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常识普及政策的论文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科学论文: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
有人主张将已往的“哲学社会科学”改称“人文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用以指称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一大半(有关人、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科学领域,这是目前一股国际性的学术潮流。其用意在于强调哲学和各门社会学科的本性是面向人、社会、文化的,从而倡导立足于人、关心和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导向。采用这一提法的好处是,强化这些学科的本意,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但其中有几个具体的理论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带有人文性质的研究和创作是否属于“科学”。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关键是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以西方一些人的标准,一个学科只有达到了对象的可重复性、描述的客观化、形式化和定量化、知识的可积累性等一些自然科学的特征,才属于科学。这种狭隘观点目前仅承认现代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少数社会学科是科学,而把政治学、史学、法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哲学等统统排除在外(当然,这也与有些社会学科的工作和发展水平尚不到位有关),或宁肯叫“人文学科”,也不叫“科学”。这种观点影响了不少人,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界有一定市场。
按照另一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实质在于“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马克思),在于通过“实事求是”(罗素)的研究去追求真理,凡符合这一实质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就属于科学范畴。因此,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也应该是科学,不应因为有某些形式上或程度上的差别,就否定其科学的实质。邓小平同志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无疑体现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
二、在学理上,“科学”与“人文”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
科学,是以强调事实、理性、描述性知识和真实性、真理为主旨的规范体系。科学仅以符合事实及其客观规律为根据,而较排斥人的主观意向、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虽然在总体上,科学与人类的价值追求正相关(对人类有益);但在具体研究过程和具体观点上,则要求必须不带任何主观倾向,首先要如实地反映客观。科学的直接成果只给人提供可能的选择空间,并不直接规定或代表人的价值选择,自然科学最能体现这种特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活动可以没有价值导向、人文负载。事实上,科学总是要走向人文价值的,而技术本身就已经是科学向人文转化的一个阶段了。科学愈是走向发展和应用,就愈是离不开人文导向,这一点正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至于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问题(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显然属于社会人文领域,而不是自然科学问题。
“人文”这个概念,有“人的(人本的、人道的等)+文化、文明的”意思。其特点恰恰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即“人文精神”。“人文”的核心是价值,对于阶级、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来说,它们的人文倾向、价值观念体系如何,则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特点在于是从一定人的立场出发,一切为了现实的、具体的人。因此,它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同于科学:反对“价值中立”,要求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价值权利、价值选择,要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不能停留于冷冰冰的事实描述,更不能容忍依据事实和理性而得出不利于人的结果。政治、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最能代表这种特点。当然,“人文精神”说到底也有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之分。排斥科学的“人文精神”,往往是野蛮落后的。
因此严格说来,“科学”与“人文”的区别并不在于对象,不在于对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不在于对象中是否包括人(科学也是人在活动)等等,而在于研究的方式、性质和直接的目的。因此,我认为,不宜以“科学”和“人文”作为外在的标准,去机械地划分学科类型,而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切思想和知识的内在要求,并用它们来反映各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程度,即:一切科学都应该严格遵守科学原则,贯彻人文精神。
在历史上,曾有人(如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等)主张全部科学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有人(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和极端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把“人文”与“科学”联在一起,犹如“方的圆”和“黑的白”一样,是不成立的。从哲学上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有共同的毛病,就是未能地理解和把握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两个提法,我认为名词之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关于人文和社会领域(以它们为对象)的研究,应该和能够成为科学,应该使它们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科学本质和功能。
②以人和社会为对象的学科,不能仅仅以科学性的描述为满足,更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并向一切科学技术领域普及这样的功能。这一点,正是当前国际性人文学术思潮所强调的重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就有了双重的身份和意义:一方面,它是科学,具有科学的本质和功能(经济学、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在这方面更突出)。在关于社会和人的问题上,自然科学不可能代替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价值观体系,有比自然科学更突出的人文性质和功能(伦理学、美学、政治学、法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学等更明显)。哲学既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也不属于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两方面的综合功能(把哲学列入人文科学,仅仅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涵盖面更广、功能更多、意义更深远。因此,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无疑应该更重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更依靠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四、承认人文学科是科学,是就这些学科领域的总体和实质而言,不等于认为在这些领域中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体系都一定是科学的。就像并非每个物理学家的观点在物理学上都能成立一样。“学科”与“学说”之间,不能简单等同,这一点有普遍意义。但我们以往似乎不够注意。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代表了人类已取得的较高成就,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学说体系。这一点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历史和实践的证明。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用以来指导和推动我国的各项事业。
五、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必须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不是非科学,因此要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它们的这一社会地位。如果说,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及时生产力”,在于它如今已经成为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软件要素”,那么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整个社会的“软件要素”,是生产力中的“软件的软件”(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序)。当我们考虑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决不能忘记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科学观将是不完整、不充分的。
同时,要进一步指出:仅仅把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当作科学还不够,它还有超过一般科学的意义和功能,即人文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功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自由和幸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代表。因此,在谈论社会发展时,我们更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将是不完整、不正确的。
总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先进的学说体系,从而高度重视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这方面成果的检验、推广和应用。在我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和价值领域里将要面临的变革和建设任务、将要迎接的挑战和机遇,丝毫不比科学技术上的任务更小、更简单。对此,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社会科学论文:生态学视野中的若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
【摘 要 题】生态文化与环保意识
【正 文】
科学的精神是统一,社会运动与自然运动的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间有许多值得相互借鉴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甚至可以用更加简练和统一的语言来描述,生态文化的核心观念为此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在生命科学发展历程中,先后取得过两个对人类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使人们心目中静止不变的客观世界转变为动态、进化的客观世界;另一个成果就是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生态文化观念,它使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梦中醒来,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上来。具体讲,生态文化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基础。因此,从生态学视角认识和理解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寻求可能的、合理的解决途径,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了。本文试图以生态工作者的视角审视和理解若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然是研究生态学和生态文化的基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对其有一个比较恰当的理解。
简而言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生命是环境的产物。在地球形成之初,表面笼罩着原始的还原性大气,没有氧气、臭氧层,紫外线强烈地照射着地面,地球上没有任何生命;经历漫长的化学演化过程,大约在35~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生命——光合自养生物蓝绿藻(Cyano phyta);原始的生命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形成了现存的多样性的生物类群。二、生物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中繁殖、蔓延,消耗CO[,2],释放O[,2],地球表面逐渐形成氧化性大气和臭氧层,地表紫外线辐射减弱,昼夜温差缩小,为原始生命的演化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形成土壤,为陆生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质,也为其登陆创造了条件;在大约4亿年前,绿色植物登陆成功,从此陆地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三、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现存的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环境又需要生物的调节来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影响着全球环境的变迁和人类的命运。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水平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及时个阶段,从人类的产生开始、到文艺复兴之前,为神秘文化阶段,相当于人类文明的蒙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和恐惧,人类是自然的附庸;在这个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局限在局部和较低的水平,以宗教为代表的神秘文化是文化的主流,社会、经济及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第二个阶段,从文艺复兴开始到20世纪中期,工业文明阶段。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具备揭开自然界神秘面纱的能力,人类在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方面,出现了意识上的偏差,摇身一变以自然的征服者和驾驭者自居,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少年时代;在这个时期,以工业化大生产为背景的工业文明成为人类文化的主流,社会、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渐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危及人类的长远发展与持续生存。第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生态文明阶段。在此之前,以自然的征服者和驾驭者自居的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人口、能源等危机,促使人类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逐渐形成了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实现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基础,这是人类文化走向成熟的阶段。
人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发展过程的产物,这种认识水平体现在人类文化、科学的方方面面,形成纵横交织的人类文化与科学谱。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形态可能同时并存,各种文化形态在文化谱系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决定了文化的现状与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类的一员,无论在那一种文化形态的背景下,只有溶入主流的先进文化之中,个人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生态位理论与社会生态位现象
Whittaker(1975)指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进而获得较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间的恶性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够获得比较的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
生态位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经济、教育、政治等领域。事实上,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领域均存在“生态位”定位问题。只有正确定位,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减少内耗和浪费,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促进社会良性与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态位重叠现象。以教育为例,教育部对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师培养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确保全国人民在不同地区受到整齐划一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就业取向、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多方位的生态位重叠,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缺陷都大同小异。这与美国各个州政府负责管理地方教育,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相比,我们的教育实在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目前中小学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可望逐步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但高等教育的改革却显得畏缩不前、无所作为。
从事科学研究也同样存在“生态位”定位问题,人云亦云、附庸风雅的跟屁虫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科学家应该将自己热衷的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而不是当成一种职业仅仅用于换取养家糊口的资本和安逸舒适的生活。就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家的任务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以其严谨的科学性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为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新中国建国后发生的一系列失误,社会学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道德与社会价值重构的历史转折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可谓大有可为。人云,科学家是社会的良心,社会科学家更是如此,他们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混同一般的民众,而应该勇敢地肩负起社会责任与科学道义。
三、生物重演律、文化重演律与社会重演
生物重演律:1866年海克尔(E.Haeckel)提出,生物的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演化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生物重演律”。如,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囊胚、原肠胚、蝌蚪、幼蛙(有腿、有尾)、成蛙等几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群体生物、腔肠动物、鱼类、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等阶段,这说明蛙的个体发育反映了蛙的系统发育过程。
文化重演律: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简短而迅速地重演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人类文化的重演。在人类5000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有无数先人、巨匠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现存的多样化的人类文明。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传承给后人的过程。但这种传承并不是机械地照单全收,而是对人类文化的精华和重要文化成果的传承。因此,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对人类系统文化成果形成过程的重演。这个过程相对于人类5000年文明史,简短而迅速。
与生物重演相似,文化的重演也绝不是机械的或的。作为个体文化的发育,实际上应该是在继承人类系统文化成果基础上的发展,个人的学习阶段正是接受人类系统文化成果的时期,相当于文化的重演阶段。名师出高徒,为什么?之所以成为名师,因为他们对系统文化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具有独到和高明之处,能够帮助学生多快好省地跨越了文化的重演阶段,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指导和支持。其实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教师的素质对教育及人口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些教育专家提出,教育不应该只是继承。文化的继承或重演与创新并不矛盾,人类系统的文化成果是巨人的肩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成为伟人。对于人类系统的文化成果,不是需不需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的问题。而是创新的继承和继承中的创新,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扬弃。因此,教育必须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保不使教育这一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成为制约文明开拓前进的障碍,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重演律:社会的重演并非新的发明创造,马克思关于社会运动与发展趋势的理论,其实也就说明了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个案,其发展过程在重演整个人类社会演化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并非的重复。在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和解决过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发展阶段也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来。
四、生物的进化与文化的进化
1、生物进化 种群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微观表现形式是种群的基因频率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连续变化,这是物种进化的量变的过程。当这种量变的积累超越了物种质的界线时,就产生了新的物种。一般来讲物种的形成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突变、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通过突变为自然选择提供素材,对物种有利或无害的基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并在种群中逐渐扩散;个体迁入 (基因流)也可以增加基因素材,个体的迁出与基因漂变会导致基因库的萎缩;种群基因库数量、质量逐代变化,当该种群中某些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的物种。
比如:美国就是一个人口基因库质量发生连续变化的例子,这与其长期实行移民政策密切有关。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吸引了各国高素质的移民,这种移民流的生物学实质就是品质的基因流。因此,其人口基因库质量和整体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美国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为美国长期的发展与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大国,拥有大量的发展机遇,这是吸引外来移民的重要条件,如果我国也能实行严格、适度的移民政策(千万别腐败),同样也会对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助一臂之力。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的进化、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等条件下的生物进化所遵循原理是相同的,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力量是自然因素(自然选择);选择的标准是生物的适合度;生物进化的速度缓慢,但其遗传机制稳定、遗传结构均衡,有利于生物长期发展与生存。以野猪为例,在自然条件下,野猪通过发展快速运动能力来逃避捕食者和猎人的伤害,其体型紧凑而强悍,适于奔跑;体表粘有沙粒和树胶(在树上蹭痒、粘上树胶,在地上沙浴,粘上沙子),一般的子弹都难以穿透;野猪锯齿獠牙,十分凶猛,可以捕食小型动物,并可以与虎狼对抗,这都为野猪在自然界中很好地生存创造了条件。
人工条件下,生物驯化过程中的选择力量是人为因素(人工选择);以人类的好恶作为选择的标准 (生产性能、经济价值、娱乐观赏价值等);生物驯化的速度快;但人工选择会导致生物遗传结构的失衡,限制了生物进化的潜力,最终可能会导致物种的崩溃。仍然以猪为例,野猪是家猪的祖先,但家猪与野猪已经表现出很多方面的不同,家猪的体形臃肿,行动迟缓、性情温顺,这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但是这种选择导致家猪育种潜力或遗传潜力的衰退。比如,比利时培育的皮特兰猪,其瘦肉率达到了70%以上,经济价值极高。但其抗应激的能力极差,从种猪场运到养殖场、或从养殖场运到屠宰场,就可能导致其死亡。显然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是一种有限的进化,不能保障物种的长期进化与持续生存。
无论是哪一种条件下的生物进化,即使对于相同的种群,可以仅仅因为选择的力量和标准不同产生截然不同的进化结果。
2、文化的进化 文化进化的规律可能更复杂,生物进化的规律虽然不能简单地挪移到文化进化领域,但是生物与文化进化两者之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把作为文化构成单位的个人的思想、观点、方法等视为文化的基因,某种文化基因的总和构成了该种文化的墓因库。文化基因库中基因频率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连续变化,这是文化进化的微观表现形式。文化发展的前景取决于文化、思想来源和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统一行动对于社会发展的有序化是有益的,而统一思想,却从源头切断了新思想、新文化形成和扩散的途径,对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危害。
对于文化的进化我们也尝试从文化基因的突变、文化的选择和新文化的形成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文化基因的突变。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产生,可视为文化基因的突变。文化基因的突变为文化的进化提供选择的素材,是文化进化的动力源泉。但是新的文化基因能否在文化基因库中扩散,并成为文化进化的动力,还取决于文化的选择力量,不同的选择力量,塑造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此阶段,应该减少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传播和扩散的人为限制,言论和思想自由是推进文化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先进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文化的选择。与生物的进化不同,文化选择的力量更多地属于人为因素。从这一点上看,文化的进化与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在选择标准、进化潜力、进化前景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不同的选择力量和标准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选择力量和标准的革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
下面从文化选择的力量和标准、选择类型两个方面对文化选择予以简单介绍。一、文化选择的力量,可以是国家机器、宗教力量、学术力量、民众力量、随机事件、其他力量等。这其中,取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原则的学术力量是文化选择最良性的选择力量;国家机器、宗教力量以及国教合一的选择力量,往往导致文化发展的畸形;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当迷信战胜科学、蒙昧战胜理性时,如以宗教或国教合一的力量对文化进行的选择,导致文化形态的滞后更为严重。另一方面,某种文化选择力量在社会中渗透的越充分,对文化进化的影响就越大,当这种选择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去的时候,这种文化发展的方向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逆转了。比如:适宜的文化选择的力量,直接导致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的例子自不必说,就单以我国为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化与思想空前繁荣;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陆的思想文化激烈论争,导致文化巨星群星灿烂;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治学理念,曾经造就了北京大学的一度繁荣,并成为当时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成为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排头兵。
文化选择的类型有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分裂选择三种类型。定向选择的力量和标准只有利于文化谱系中偏向一端的部分,促使文化朝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这种选择类型一般是良性的和趋前发展的,以学术力量、民众力量作为选择力量的文化进化属于这种类型。稳定选择的力量只有利于文化谱系的中间部分,偏离文化谱系的中心越远,被淘汰的压力就越大;这种选择促使文化谱系高度单一化,稳定地长期处于某种文化形态,其文化进化与发展都十分缓慢,以单一的意识形态作为选择力量的文化进化多属于这种类型。与稳定选择正好相反,分裂选择的力量不利于文化谱系的中间部分,而对文化谱系的两端有利,导致社会文化形态的两极分化,进而导致文化形态的分立。世界各地民族主义的抬头,就是这种文化分立的典型现象。由于文化进化的选择力量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形态。
文化选择的结果。在过去由于交通限制,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沿着一定的发展路线稳定地发展着,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这些文化形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敌入侵、朝代更迭,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文化选择标准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其实也是这种文化形态形成的必备的条件。在现代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条件下,各种文化形态之间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融合。相反,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依托的优势文化的扩散,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别,导致了文化形态之间的持久的冲突。文化形态的不兼容,正如生物的生殖隔离一样,它是文化进化的结果,也是不同文化形态分型的依据。
五、生物进化中的遗传瓶颈与文化进化中的文化瓶颈
遗传瓶颈是指,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害或人为过捕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这必然会导致种群基因库质量的下降。经历遗传瓶颈后,如果种群数量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就会由于遗传漂变其基因库质量迅速降低。如果经受连续的选择(捕猎、灾害等)压力,种群最终可能走向灭亡。如果经历遗传瓶颈后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并不断积累新的遗传变异,补充和扩大基因库的数量、提高基因库的质量,种群就会重新发展和兴旺起来。但是,一般而言,经历遗传瓶颈后,种群的恢复需要相当长(多个世代)的时间。比如,由于过度捕猎,19世纪90年代北方象海豹只剩下了20头,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100多年后,其种群的数量增长到3000余头,数量仍然很低。如果不是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仍然大量捕杀,该物种可能已经灭绝了。
文化瓶颈现象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瓶颈的形成通常与文化进化的选择力量的变化有关。与生态学的遗传瓶颈相似,一旦形成文化的瓶颈,其文化基因库的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连续遭受强大的选择压力,就会形成持续的文化瓶颈,导致文化的衰落,甚至消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文化瓶颈持续现象较为突出。秦朝灭六国统24小时下之后,焚书坑儒,杀戮了大量的文人雅士、长期性地毁灭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巨大的文化瓶颈;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进一步限制了百家争鸣,形成了秦汉以后两千余年、持续的文化瓶颈现象;大清王朝灭亡前后的百年间,军阀混战、外族入侵,民族命运风雨飘摇,各家学派、思想论争激烈,文化思想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可谓群星璀璨,精彩纷呈,这是中华文化大恢复与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某一段时期,由于文化政策方面的失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曾经导致一种文化、一种思想长期作为文化选择的准绳,国家机器成为文化选择的主导力量,文化发展的单元化趋势压制了文化的进化与发展,形成了文化的瓶颈。这种局面在结束以后才逐渐得到缓解。
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阿拉伯文明的没落可能与其政教合一(伊斯兰教)的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印度文明的衰落也与佛教不无关系,当宗教意识成为文化选择的力量时,文化瓶颈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而这种文化瓶颈的长期持续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落。
突破文化瓶颈的限制,是文化走向兴盛的基础。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封建制度的逐步瓦解,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瓶颈,形成了清王朝灭亡前后100余年的文化振兴。日本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文明,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大发展。而美国南北战争打破了奴隶制度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限制,形成了随后美国长达100余年的大发展。文化瓶颈效应可以用来解释人类文明兴盛与没落,勾勒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轮廓。
六、群落的演替、顶极群落与文化的演替及顶极文化
生物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自然界中生物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而聚集成的有机整体。每个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结构(空间、时间结构等)和功能。
当群落内外环境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生物群落中的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的组成、结构、形态、内环境向着一定的方向发生连续的有序变化,结果一种性质的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这个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任何一种群落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就形成了与当地气候、土壤、生物等条件相适应和协调的群落,这是演替的终点,也称顶极群落。在群落顶极形成之前,群落的演替过程持续进行。如果我们要求群落的演替停留在某一阶段,比如,农田生态系统、湿润地区的草坪(自然演替可形成森林)等,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除草、灭虫、修剪等。如果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状态,群落的结构、功能趋于完善,此时,群落的生物量存量达到较大,而群落生产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顶级群落的适度利用,有利于打破平衡关系,刺激群落生产力的提高。
文化现象虽然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上相互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所谓的文化群落。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自身新文化的产生,文化群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有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一种性质的文化取代另一种性质的文化,导致文化形态的更迭,这就是文化的演替。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文化的西方化、我国文化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以及现代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等等,实际上都是文化演替的实例。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稳定状态时,也就形成了文化顶极。文化处于顶极状态时,其发展与进化潜力降低,文化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在相对封闭、缺乏交流的条件下,在文化单元化(包括宗教化、神化等)条件下,在国家和政权强制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文化的顶极。比如: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文化顶极现象往往明显而持久。
生物群落顶极形成之前,群落的演替过程持续进行。与此相似,文化顶极形成之前,文化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变化之中的。同样,如果我们人为地要求文化的演替停留在某一阶段,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压制、阻截和控制。期间,这种倾向就十分明显,导致文化的倒退。
与人类中心主义相比,生态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和革命性的文化形态。而“现代”文化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上讲,生态文化是一种反“现代”文化的文化形态,这也就注定了生态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现代”文化的抵抗和阻挠,包括“现代”文化对生态文化所作出的消极和迟钝的反应。但是,生态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其发展趋势是无法逆转的,未来人类的文明必然是生态文明。
社会科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
论文摘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N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端正学风,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人民把产生于19世纪4O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思想理论,是经过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找到一条拯救民族危亡,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与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实践证明,无论是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还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不能救中国。中国人同俄国人一样,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才“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惟一正确的革命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指出,自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便为之一新。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8O多年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论都带有根本性,理论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正确,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理论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有两种马克思主义者:一种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教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孟什维克的策略,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因而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王明的“左”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认为俄国武装攻打大城市,中国也应走这条道路。另一种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杰出代表。他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独创性贡献。他紧紧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主题,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党领导人民正是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证明:中国人在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前,革命不免遭致失败;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由于没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也还是不免遭致挫折;而一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就无往而不胜。新中国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后来在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所以先后发生了“”特别是“”那样全局性的重大错误,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出在理论。如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等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着手解决的也是理论问题。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探索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关系党和国家的方向和前途命运。“工程”的及时项任务是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活水与源头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丢老祖宗,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不断创新理论,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坚持的条件,不发展就坚持不住。“工程”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三农”问题、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工程”的第三项任务,是要编写一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近期理论成果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教材。教材与专著不同,它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用马克思主义近期理论成果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是多元的了,但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只能一元化。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亡党亡国,原苏联已有前车之鉴。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几乎是任何一个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是这样,资本主义也如此。
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在有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领域不是真空的,也并不平静。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潮、思想理论应有尽有。重要的是坚持原则,区别对待,正确引导。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对于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应当有所区别。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决不给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以可乘之机。
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同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科建设。这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社会科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应通晓历史唯物主义。其次,指导学科建设和处理学术问题,不能采取行政手段,给不同学派贴上政治标签,而必须用学术方式,这就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促进科学文化理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针。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为的是创造一个适合于科学、文化、艺术和理论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古语云:“欲致鱼者必先通水”,这是通水求鱼之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海阔”、“天高”的条件,鱼就无法跃,鸟就不能飞。“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是不可分割的。“双百”方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二为”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定要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线,不要把学术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重犯过去“左”的错误,也不应把政治问题当作学术问题。所谓政治问题,就是反对也要萋把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主学科建设搞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其它学科的建设。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提出的个别论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哪些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需要澄清。只有把这些是非界限搞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指导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要加强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学科建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在1942年时所作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及时次提出整顿学风的任务。他认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及时个重要的问题。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严重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风气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是反马列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今天重温的这些教导,对我们仍有重要意义。
端正学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期成果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根据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其服务人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加剧信仰危机,不仅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步入歧途,背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会引发社会动荡乃至政治剧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