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哲学论文

一、启示之一: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垢病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为经济灾害钟光荣对经济哲学的研究,是从经济现实问题入手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系统地研究了改造传统农业问题。后来,他又扩展到了对资本原始积累,人为经济灾害,农民增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商圈,地方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中,他始终强调的是:凡是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经济垢病,一定都是人为的经济灾害。并且,都是经济制度缺失和经济权力滥用的结果;对于这些人为经济灾害,任何推向客观的理由,都只能是借口。为了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他在十多年前发表的《经济灾害论》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某湖区县年年兴修水利,但年年水害有增无减,使得当地农民苦不堪言。于是,这里就流传着一首民谣:“县里书记换得多,一个书记开条河;县里书记走得快,个个留下是灾害”。显然,他真实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为经济灾害,在农业方面,就是以类似“灾上加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钟光荣在调查研究中又发现,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人为经济灾害,不仅发生了形式的变化,而且也产生了种类的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有:一是巨额利润驱动下的现代“圈地运动”(如房地产开发等);二是不计后果地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三是产权制度改革掩盖下的国有资产流失;四是“经济克格勃”的俏然兴起;五是泛滥成灾的假冒伪劣商品;六是商业欺诈行为造成的“黑色恐怖”等等。所以,他在《经济灾害论》中,将其上升到一个体制层面,并进行了理论阐明。他在该文的“扼制人为经济灾害的对策”一节中指出:要真正解决人为经济灾害问题,就必须走经济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应当特别重视“经济发展科学化决策”。他还断言,对于这些人为经济灾害,如果不坚决加以遏制,势必后患无穷。所以,2002年《新华文摘》第11期摘发该文的重要观点后,在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来,事实确已证明,他的研究和论证是正确的。所以,党和政府在2006年,正式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这就表明,他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理论预言,确有先见之明。他还进一步推论,现在,经济发展的全球性人口过度增长,环境过度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分配过度不公,都会导致自然和社会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这些都是较大的人为经济灾害。为此,他向社会发出警告:人类这种非理性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人为经济灾害,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扼制,必将导致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其结局必然是,人类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自我毁灭的命运。

二、启示之二:凡是传统经济理论所引致的问题

归根于认识上,都是价值观念错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为何问题层出不穷,矛盾与冲突越来越尖锐呢?钟光荣研究发现:这一切都是源于经济学价值观念的错觉,所引致价值理论的错知,进而导致人们经济实践的错行。因此,他将传统经济学的形形色色价值理论归纳为“三域五论”:一是生产场域的要素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二是交换场域的均衡价值论;三是消费场域的效用价值论和稀缺价值论。对此,他的研究确证:这些价值理论,都是人们自利与偏私的自以为是意见。并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狭义的、局部的、环节的、从不同角度自知自识的主观片面事理,而不是自然本体本原的、完备和的客观真理。如果硬要说是真理,充其量,也仅仅只能看作一点微不足道的客观真理因素。真正客观的价值真理,是自然本体价值论。钟光荣经过几十年潜心研究与探索,发现和确证了这一客观价值事实和规律的创造与存在。对此,他用二百多万字的原创理论著作,对这一价值自然事实和真理,作出了最为充分的论证:

一是价值即效用。但它不是传统价值理论意义上狭义的、仅仅局限于人的消费对象的效用,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的广义自然效用。他指出:价值本无而有,是人类交换劳动对象物时产生的幻相逻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价值不是别的,仅仅只是效用的代名词。没有效用,就没有价值。进一步说,效用是形,价值是影,价值与效用如影随形。就是说,既没有无效用的价值,也没有无价值的效用。离开效用,价值荡然无存。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不要价值,但不可以不要效用。

二是价值是自然创造的,存在于自然一切事物之中。就是说,自然创造效用即价值,是从无到有的行为和过程,是从没有到实有的结果和目的,是从原有到现有的运动和存在。人和万物一样,也是被自然创造出来的物质效用,即价值之一种。自然并没有、也不可能赋予万物和人类这种被创造者,可以从无到有进行创造的功能。所以,人只能发现、认识、开发、改造和利用现成的、从有到有的自然价值,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任何从来没有过的价值。一切将人类改造价值的行为,说成是创造价值的结果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三是人们用劳动价值获取劳动对象的价值,是劳动效用即劳动价值作用发挥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价值是实体价值;这一过程完成以后,劳动价值就物化在劳动对象价值之中,变成了虚拟价值。况且,人类生活最终所需要的,并不是劳动价值,而是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劳动对象价值。这也就是说,是因为劳动对象有价值,才使人们值得为它们劳动。因此,劳动价值在本质上,是获取劳动对象价值的动力价值和工具价值;是人和人所需要的对象价值之间的桥梁价值和中介价值,并非别的价值。四是对于劳动价值的分配,必须以自然公平与正义法则为及时原则。因为,所有财富与价值都为自然所创造,自然财富与价值人人有份,人人平等,人人同权,人人可用。在所有人的劳动都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由于自然仅仅只是区分劳动能力和努力的差别,这时的劳动获取的劳动对象的价值,应当全得。这种全得,也就是劳动应得;但当生产资料被少数人集中与垄断占有后,这时,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劳动,只能应得,不能全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占有的生产资料,不仅是人人有份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超出人均份额的自然价值。所以,他必须拿出部分超额资源收益价值,返还给丧失生产资料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以确保天赋人权的自然价值平等。五是自然创造的价值即自然资源,其总量是无限的,但可供人类利用的却非常有限。因此,人类面对可利用的有限自然价值,以及面对自已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无限性需求,面临着二重选择:一方面是,人类要确保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减少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公正分配,确保自然价值长期利用;另一方面是,人类要满足当下无限贪婪的奢侈需求和欲望,就必然要以加速人口增长、环境破坏、资源消耗、分配不公作为代价。但这样做的后果,必然自取灭亡。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学各种自以为是的价值理论存在偏颇,所以,钟光荣进一步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才是科学原则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和有机统一。但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总原则以后,就将劳动价值科学的具体原则,交给了商品学和历史学去研究,他自已只着重研究价值的人文精神,即对产业无产阶级的人文关怀。也正是因为马克思深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即价值的自然本质,所以,他从来就没有笼统地作出过“劳动创造价值”,或者说“价值是劳动创造的”的论断。他所作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定论,之所以非常正确,是因为前者指的是价值的形式,即经过劳动改造后的、人为的自然效用价值的形式,而非价值的内容;后者指的是价值的职能,即经过劳动改造后的、人为交换的自然效用价值的现象,而非价值的本质。这就表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是:劳动本身有价值,劳动可以改造和开发劳动对象的价值,但劳动并不能创造价值。而且,由于劳动对象不能自我表白其价值,所以,劳动对象的价值,只能以人的劳动时间通约,来计算其价值及其价值量。这个事实真相表明: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自身的价值和劳动对象的价值相结合而构成的。因此,他在《资本论》一开头,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生产过程上,人只能跟着自然来做,那就是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①他还说:“劳动不是它所生产使用价值的源泉,换言之,不是财富的源泉”。②所以,钟光荣认为,后世有的经济学家,将“劳动创造价值”这个主观形而上学的观点,强加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上,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极大误解。现在,我们必须还其事实真相和本来面目,以正价值的自然真理。正因为传统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劳动价值论真理原意的误解,作出了价值是人的劳动创造,而非自然创造的不当判断,并且应用于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所以,其后果必然导致人们长期不尊重自然,不敬畏天地;必然引致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把自然不当数,进而疯狂地伤害自然,即无止境地增加人口,无止境地破坏环境,无止境地消耗资源,无止境地分配不公。从而引起自然以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最为严厉的惩罚和报复;引起社会以犯罪和战争等形式,对同类进行最为残酷的掠夺和伤害。然而,面对这些天灾人祸,现在,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却仍然执迷不悟。显然,对价值真理进行正本清源,将人类社会习以为常的种种传统价值观念,统统归结到自然本体价值论之中,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三、启示之三:凡是经济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冲突

在人性本质上,都是经济道德下滑钟光荣研究认为,经济道德是自然的经济法则,即自然经济规律,也即自然经济规则。对于自然的经济法则、规律和规则,人类跟其他自然事物一样,只能服从和遵守,不能悖逆和违反。这就是说,人类要在自然经济道德律令的规制下,克守本分地生存和发展。但是,由于人类进化出了超越万物的聪明,尤其是优先获得了自然恩赐的智慧,所以,源于自然,高于万物的人类,也就必然要突破自然发出的道德律令,超越万物,非常强势地生存和发展。为了限制人类的这种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自然给予人类以理性,命其自觉遵守自然的道德律令。然而,人类将事物自我保存的强大者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扩展到了无限化和极端化的程度以后,不仅不能自我抑制,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人类这种悖天逆道的经济行为,正地应验着“上帝要谁死,必先让谁疯狂”的可怕诅咒。现在,社会人口过度增长,自然环境过度破坏,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财富分配过度不公的经济事实已经证明,人类恰恰忘记和抛弃的,是自然赋予的经济道德理性。因此,在自然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并将大量自然资源转化为堆积如山的商品的今天,使得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经济虚荣中,都在努力地追逐着自已永不满足的贪欲和欲望。可是,在获得这种无限享受的同时,也就将自然赋予人的经济道德理性,早已从自已的经济意识形态中驱赶出去了。余下来的,就只有自利与偏私的感性功利主义意识。这种经济道德的严重下滑,在有的地方和有的个人的经济意识中,已经达到谷底,甚至丧失。面对这一可怕的严竣情势,钟光荣在他的《经济学本理》这部八十万字的巨著中,苦心孤旨地探寻到了解决办法。

及时,从理论层面上说,是他所建立的“自然实在论的经济理论总模型”。在这一总模型中,他将天、物、人,社会化为政府、富人、穷人三个层级。于是,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要复兴人类的自然道德本性,即人的自然道德理性,就必须象天赋事物道德一样,按其伦理和秩序,从政府永恒垂范、富人永远示范开始,然后达至穷人长期效范。

第二,从实践层面上说,是他所建立的“人口自恰、环境依赖、资源依赖、公正依赖”四个子模型。在这四个子模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人口自恰,就是人口恰合自然的生态,应当保持生态学确证的合理比例;所谓环境依赖,就是人口对环境要素指数的依赖,应当改善到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所谓资源依赖,就是人口数量对资源数量的依赖,应当达到可持续代际利用时间的较大当量;所谓公正依赖,就是对社会化的自然财富与价值分配的依赖,应当始终坚持以自然公平与正义作为及时原则。钟光荣在研究自然价值运动时,还发现和证明了公正的“自然分配律”。他将这一分配律应用于对劳动获取的自然价值,在社会相对公正分配过程中,效法自然法则的根据,就是他在《财富的价值》下卷提出并建立的:“国家及其政府、企业、家庭三位一体的新福利主义‘价阶分配制度’模式”:即设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个人生存与发展帐户”,将个人自谋和政府补贴两项收入,分解为可动收入流量支出和不动收入存量储蓄。然后,再将不动收入存量储蓄分作医疗支出和养老支出。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自然财富与价值社会分配越来越不公,穷人生老病死没有经济保障的根本问题。这也就是说,他的这一符合自然科学方法论与自然和谐目的论的自然真理认识论,特别是效法“自然分配律”的公平与正义价值分配原则,实行起来,也就好比唐僧给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只要我们将自然道德律令,转变为社会法律制度,并将这个制度之真“经”,不断地念下去,就会使人类悖逆自然道德理性的、无法无天的经济意识和行为,真正受到自然道德律令的约束。

四、启示之四:凡是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经济方式

在共同道路上,都是回归经济理性钟光荣研究发现,自然的理性,是自然的创设、确定和演化的精神形式和精神活动;人类的理性,是自然造化和进化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这种效法自然的理性,西方哲学称之为“逻各斯”。然而,由于自然本身就是经济的,所以,事实上,人类的经济理性,就是经济概念、经济判断和经济推理。因此,自然经济理性,才是自然一切经济事物的总根源与总集成。它产生了自然经济之爱;自然经济之爱,又产生了自然经济的道德。而自然经济道德,又是自然经济理性产生的。所以,自然经济理性不仅以创造万事万物来体现自已的博爱,而且,以事物交互的经济利益来体现其真爱。

作者:张思扬 单位:中共岳阳市委督办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围场社会经济发展论文

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使围场的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本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和自然资源的原则,结合当前农村产业化建设和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围场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相应地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科技、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也要编制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切实做到统一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行各业协调发展,避免单打一,孤军作战。尤其是对较大的新上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的勘查设计,开展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召集有关方面的人士进行的科学论证。对于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有必要进行全县范围的在讨论,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见,进行论证,尽量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无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搞影响生态平衡的工程项目,更不能搞边呈报、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的“四边工程”。并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和市场需求,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合理利用物质流、信息流、科技流、妥善调整处理好农、林、牧、工、商、贸、科技等诸业之间的比例和发展重点,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情况下,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和涉农企业的改革,推行普及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地提高农业和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当前侧重发展林业,以林草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如果在既无草又缺肥缺水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牲畜数量,必须出现夏恢复、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俗话说的好:草肥水美则牛羊壮。所以,大力发展林业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草发展了才能为牧业提供充足的饲草和水源;林业牧业发展了,也就为发展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农业、林业、牧业的发展,也就为发展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条件,进而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全县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推进经济知识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知识化、产业化、市场化转化的变革时期。围场地处塞外,曾是清代著名的皇家猎苑,开围较晚,科学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围场的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地建立生态户,生态示范园区、生态农林场、生态村、生态乡、生态镇、把整个围场建设成生态县。在产业化方面,应在玉米、土豆制种、时差蔬菜、水稻、麦菜两茬等高产高效产业、小杂粮、山野菜、时差菜、林业及林副产品、山野味、土豆加工、牛、羊、兔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大做文章。在市场建设方面,依托棋盘山大牲畜市场和四合永、腰站蔬菜批发市场,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特别在畜产品较多的西三区建立牛、羊、马、驴、骡综合交易市场,同时市场所在地乡镇政府、乡镇经委要与工商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在国际国内增强围场农产品、畜产品、土特产品的知名度。通过县外贸部门和赵海楼、刘景文等养殖大户强化出口,将围场农产品、土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3林水结合,强化林业与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山区,它不仅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防汛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同时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人类的愚智,在绿色植物面前分得十分清楚,你掠夺它、毁灭它、大自然就会对你和你的子孙后代进行无情的报复:你管护它,珍惜它,它就让人们和你的子孙后代受益。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必须把绿化和保持水土放在重要地位。林业与水利的有机结合,是振兴围场经济的基础条件,林业水利上去了,围场经济也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水利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县8.1万公顷耕地中公有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9%,83.1%的耕地仍然是望天收。因此,水是制约围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围场的水利事业,必须大力开发利用围场水资源,为农业业和国民经济服务。重点建设三种类型的水库;一是森林水库。利用林草涵养蓄积水源,进而平衡河川迳流量,变季节性河流为常年性河流。二是工程水库。通过修建小塘坝、中小型水库拦蓄大气降水,以满足工农业业生产的需要。三是土壤水库。通过修水池、水窖、鱼鳞坑、水平沟、梯田、条田、台田储蓄雨水和不失时机的进行引洪淤灌、春灌冬灌,尽可能的让土壤多储存水份,以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如今围场每年约有0.7-1万公顷土地利用冬季固体水库蓄水进行冬春灌,效果非常好。

4深化畜牧业改革,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围场的畜牧业,一直是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长期以来在草场建设上重使用,轻建设;在养殖上重数量,轻质量;在经营上重发展,轻管理,忽视了对草场的保护与建设。围场草场产草率和承载率均比较低,每公顷草场年出肉率公11.25公斤。而一些先进国家,每公顷产肉率较高450公斤,低的也是220公斤,是围场每公顷产肉率的20-40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科技含量太低。所以必须普及和推广适用的养殖技术,强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调整优化好畜群结构,引进和改良牲畜品种,进而提高围场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5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围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

据统计调查表明,全县29.6万名从业人员中,仅有1.2万名为高中和中专学历,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95,而大专以上的仅116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04%。也就是说,围场农场从业人员中,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01%。农民科技人员全县939人,占全县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32%,全县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2078人,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7%全县非农业乡镇企业人员素质也不高。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为159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8.4%初中文化程度4890人,占56.4%小学及以下文化的2182名,占25.2%。初中和初中以下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6%在美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大学学历占46.5%,中专点44.6%小学为8.2%,文盲和不明学历占0.6%。目前,围场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围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纵观古今,国家的兴亡,事业的兴衰,事业的成败,核心问题是人才。为了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使用现有“显人才”挖掘“潜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县技校、县党校、县农广校、县电大和乡镇夜校以及社会学校培养好18-30岁的从业人员,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全县30岁以下的农民每人要掌握1-2门实用生态技术。对已毕业的初中生,县教育、人才、劳动人事以及农业、畜牧、水利、乡镇企业、科协、科委等部门要统筹按安排,分期分批的进行生态和环保专业技能培训;对在校的中学生要在乡镇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增设半年到一年制的技能培训,提高初中毕业生走上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只有农科教统筹,正规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短期教育与专门技能培训结合,才能从跟本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只有全民生态、环保等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围场经济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6结语

总之,必须运用生态、经济、市场、水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行政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分析、研究、探讨、揭示围场经济建设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内部之间的关系。狠抓人才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重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坚定不移的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而推动和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张明生 张玮 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水务局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知识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论文

摘要: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及时生产要素”,具有了及时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简要的论述了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影响途径。

关键词:知识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调整

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1.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的人力资源保障。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及时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及时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2.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培养了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资本,而且培养了大批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人才,从而缩短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在下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能够引起投入要素不断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当一个产业部门采用了一项新技术时,由于投入少、产出高、利润率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项技术很快就会得到扩散、发展和完善。这样,该技术的竞争优势很快会丧失。为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有利地位,就得不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加快了技术进步。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收入也快速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产品的供需出现不平衡,导致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导致相关产业的调整。所有这些调整,都要求有相关的新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的转型归根到底要通过知识的生产、使用和分配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知识生产率结合起来,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由低效率组合向高效率组合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转变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知识生产率,要使知识的不断生产、使用和分配成为进一步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扎实统计基础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统计执法举步维艰、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统计机构网络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法制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资料档案化”为目标,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及时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较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较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多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障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改善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环境恶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对于目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等,还是后起之秀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环境问题。有过经验和教训。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引言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及时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

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零,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一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手段大大强化,进一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一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一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二,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三,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四,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结合点,这样才能使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一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

摘要:玉米在明代晚期即已传入山西,但直到光绪年间,玉米才在山西得到普遍种植。本文通过对山西与相邻各省在玉米引种时间上的比较分析,对山西各县区玉米别称的来源及玉米传入山西的途径和时间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归纳,进而指出玉米这种高产作物对山西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山西玉米传播引种经济作用

山西方志对玉米的记载,最初比较简单,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个别地区在物产中只记录了玉米的名称。乾隆年间,南部的绛县和北部的大同先后对玉米的形态特征做了描述,云“其苗叶胥似高粱,穗如秕麦,叶旁别出一苞,垂吐白须,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1]光绪年间,山西的一些地方志中对玉米的描述增加了新的内容:光绪六年(1880年)《闻喜县志》记有“玉蜀黍(山地园地艺,补麦缺)”;光绪九年(1883年)《怀仁县志》中记载:“玉蜀黍(不及秋霜,宜广种)”;在民国时期方志中,才见到如“玉蜀黍……颗粒有大小之别,小颗粒晚种合宜,大者宜早种”[2]这样一些对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比较详细的记载。一、玉米在山西的别称及来源玉米的别称甚多,全国约有70余种,在山西有玉蜀黍、玉稻秫、玉高粱、玉秫秫、玉秫、玉茭子、玉茭茭、包谷、玉谷、禹谷、舜王谷、御麦、玉麦、棒子等10多种。在这些别称中,以“玉蜀黍”通行的范围最广,其他别称通行的范围都比较狭窄,如表1所示,称“玉米”的地区只有山西北部的定襄县;称“玉蜀黍”的县份在山西全省各个地区中都有,从北部的大同、怀仁、繁峙,到中部的清源、昔阳、寿阳,再到南部的岳阳、安泽、翼城、襄陵、沁源、安邑、闻喜、绛县、新绛,都做如此称呼;称“玉茭”的地区有北部的定襄、繁峙、河曲,中部的太谷、平定,东南部的襄垣、长子、阳城;称“包谷”的地区有清源、文水、河津;称“玉谷”的地区有安邑、芮城;称“御麦”的地区有阳城和新绛;称“玉麦”的有南部的乡宁和翼城;而其他别称只出现在个别县的方志记载中。同治《建始县志·物产》曰“包谷,山陕曰玉高粱”,在山西大多数地区的方志记载中,玉高粱和玉蜀黍都是一起出现的,这是因为“……谷谱蜀黍,一名高粱,一名蜀秫”,[3]“……关西呼蜀黍为稻黍,今山西平阳、汾州诸郡人,余见其通呼为稻黍也”,[4]“……稷曰蜀秫,又曰茭子,即高粱也”,[5]由此可见蜀黍、蜀秫、稻黍、茭子都是高粱的别称,因为玉米“其苗叶胥似高粱”,[6]所以又被称为“玉蜀黍”、“玉蜀秫”、“玉稻黍”、“玉茭子”。对“玉秫秫”和“玉茭茭”这两个别称,光绪八年(1887年)《寿阳县志》中这样记载:“玉秫秫,茎叶似秫秫,为实大而有光泽,故名。一名玉茭茭,盖秫声之转,而字之认犹之椒菽同,从叔声而异读也。”[7]玉米之所以又被称为“包谷”,大概是因为“结实有皮包之”[8]和“《本草纲目》始入谷部”[9]这样的原因。中国直呼玉米的地区不广,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区,“包谷”是对玉米最普遍的称呼。玉谷也是玉米的别称,在清人的地方志中,也有禹谷或御谷的。章学诚说:“苞谷一名玉米,一名玉谷,谓合五而六也。”嘉庆《河津县志》:“包谷一名禹谷”,嘉庆《商城县志》也载:“玉蜀黍一名玉谷”。玉谷的称呼多流行于北方。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这样写道:“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10]玉麦之称,在明清两代多见于云南、贵州西部、四川西部、甘肃、陕西中部、河南等地区,另外,安徽、直隶、山东等省的地方志中也有所记载。为什么叫玉麦?据光绪《名山县志》的解释:“粒豆,色黄润如玉,故得玉名”;道光《城口厅志》曰:“麦者,言可磨面如麦也”;道光《新津县志》则说:“玉麦,言其粒如麦也”。看来,果实外形似玉,又可磨面如麦子,是玉麦称呼的由来。表1山西玉米别称及通行县区分布名称|通行地区玉米|(光绪)定襄县玉蜀黍(玉高粱、玉蜀秫、玉稻黍)|(乾隆)大同府、绛县(道光)繁峙县、大同县(光绪)怀仁县、清源乡、寿阳县、闻喜县、盂县(宣统)文水县(民国)昔阳县、岳阳县、安泽县、翼城县、襄陵县、沁源县、安邑县、新绛县玉茭(玉茭子、玉茭茭)|(乾隆)阳城县(嘉庆)长子县(道光)繁峙县(同治)河曲县(光绪)定襄县(民国)太谷县、平定县、襄垣县包谷|(光绪)清源乡、文水县(嘉庆)河津县玉谷|(民国)安邑县、芮城县御麦|(乾隆)阳城县(民国)新绛县玉麦|(民国)乡宁县、翼城县禹谷|(嘉庆)河津县舜王谷|(万历)稷山县棒子|(民国)安邑县表注:括号中朝代系后列府县乡志书的刊版年代。关于“御麦”这一别称的由来,在同治十三年《阳城县志》中这样记载:“以曾经进御,故名”。在两湖地区也有将玉米叫做“御高粱”和“御米”的,大概也是因为玉米曾经是贡品,而在称呼前冠以“御”字。总之,玉米在山西的传播过程中,名称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主要还是继承了玉米来源地的名称。二、玉米传入山西的时间和途径玉米在国内的传播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由明代中叶到明代后期是开始发展时期,到明代后期这种农作物已传播到全国近半数省区,清代前期全国各省县份多已种植。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稷山县志》的《物产·谷属》中列有“舜王谷”,这可能是山西古籍方志中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和相邻省份对玉米的记载时间相比,山西早于直隶,晚于河南、山东和陕西。另外,对玉米有较早记载的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刊《阳城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年)刊《绛县志》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刊《大同府志》。嘉庆、道光年间,南部的长子和河津县,北部的大同县和繁峙县在其地方志中对玉米有了比较简单的记载。[11]但是山西大多数地区的方志对玉米的记载却是在光绪乃至民国时期,即使是主产玉米的晋中地区也是在民国时期才有了关于玉米的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山西通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玉蜀黍,亦名玉秫,又名御麦,处处有之”,“……御麦,今潞属广植”,[12]这说明直到十九世纪末,玉米在山西的种植才具有了普遍性(但是在光绪年间的大部分县志中都不见有玉米的记载)。根据以上方志对玉米的记载时间的先后来判断,玉米在山西省内的传播途径是由晋南和晋北同时向晋中地区推进的。情况可能是这样:明朝末年,晋南的稷山县首先开始种植玉米;乾隆中后期,晋南的阳城县、绛县和晋北的大同府等地也种植了玉米;清朝后期,玉米种植分别由晋南和晋北逐步向晋中地区推广;光绪前期,晋南、晋中和晋北都已有了玉米的种植,但分布范围狭小;民国时期,在山西大部分县份的地方志中都可见到玉米的记载了。从玉米最初传入山西到玉米在全省范围内的普遍种植经历了几乎三百年的时间,可见玉米在山西的种植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其原因应与山西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清一代相当频繁的自然灾害有关,尤其是光绪三年的特大自然灾害对山西的影响极为严重。据方志记载,清朝前期的一些年份里山西省境内的任何地区都发生过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康熙《五台县志》卷八收录阎襄《饥荒行》,引言云:“康熙十九年,太原以北至云中,千里大旱,民饥转徙十之六七,斗米钱数百不得……”;民国《永和县志》卷一《祥异考》载:“(康熙)五十九年至六十年,晋省连遭大旱,永邑更甚……盗贼遍地,饿殍盈野,性命贱如草菅,骨肉等于泥沙。……”;光绪《长子县志》卷一二《大事记》载云:“乾隆二十五年春,大饥,民食树皮草根”;民国《万全县志》《杂记》载:“嘉庆九年,夏无麦,秋无禾,粮价腾贵,麦石价银二十五两,人民离散。十年,无麦无禾,饿死、逃亡过半。”所以,在玉米传入山西的最初时期境内各地区就遇到频繁发生的荒旱。这些灾害的直接结果就是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或绝收,饥不得食的农民或就地饿死,或流离失所,劳动力人口受到了很大损失。玉米虽系耐旱作物,但其生长期中要求高温,蒸发量大,需水量亦多,在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地区,灌溉条件好才能生长。山西南北地理气候条件迥异,农业生产条件差别很大。晋南与晋东南地区在农业生产资源及地理条件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临汾与运城两大盆地土地平衍肥沃,水利灌溉便利,无霜期长,气候较为温暖,因此,农业生产水平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北部地区略强一些,但该地区一直以生产小麦为主,外来作物玉米还一时无法取得主导地位;晋中地区耕地主要集中于太原和忻定两大盆地,地势平衍,气候适中,水利条件一般化,是山西最为普通的产粮区,但由于人口众多,粮食供给也相当紧张,每有灾害,人口流失也很严重;与南部相比,晋西、晋北地区土地贫瘠,无霜期短,耕作方式落后,水利灌溉条件极度低下,粮食生产依赖于气候条件,当地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所以,清朝前期玉米在山西的传播种植范围和速度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自我朝定鼎以来,迄今二百余岁,中间水旱交咨,在所时有,然或一州、一邑,甚至二、三郡而止,从未有赤地千里,通省旱灾如光绪三年之山右者。……”[13]由此可见,有清一代山西境内的自然灾害就没有间断过,直到光绪初年发生了“丁戊奇荒”这场波及山西全境的特大自然灾害,全省上百个县似乎没有例外地同罹惨祸,山西南部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张鉴衡《寿阳县灾赈碑计》称:“溯自乙亥(光绪元年,1875年)秋雨伤禾,谷米多黑,则晋灾之始也。至丙子(光绪二年,1876年),省南一带,饥谨荐臻,至丁丑,则赤地千里。”[14]山西农业生产条件最为优越的晋南地区尚且如此,更何况自然条件远不如晋南的晋北和吕梁地区,就更没有进行玉米种植的能力了。灾害造成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过半劳动力的死亡和逃移,[15]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光绪前期只有少数县份对玉米做了记载的原因了。“丁戊奇荒”后,在清政府劝荒和招荒政策下,大批外地客民来到山西,补充了严重短缺的劳动力,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产量高而稳定,又具有耐旱和耐瘠特性,适应范围广,高山、丘陵、平原皆可种植的玉米便以很快的速度在山西尤其是晋南地区普及开来,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就处处有玉米了。据研究,玉米传入我国的途径有海陆两路:陆路一自波斯、中亚至甘肃,然后流传到黄河中下游流域;一自印度、缅甸至云南,然后流传到川黔;海路则自美洲、东南亚至沿海的闽广等省,然后向内地扩展。这三路玉米传播源逐渐向中国腹地进行渗透并最终融合。[16]从玉米在山西通行的别称来看,山西接受的主要是云南和甘肃两股玉米传播源,因为江浙闽粤等沿海省份的玉米别称绝大多数都尾缀“粟”字、“豆”字,或带有“芦”字,山西对玉米的别称却不曾有这样的字,而是像陕西一样称为“玉蜀黍”,像云南一样称为“包谷”,或像河南一样称为“玉麦”。这两股玉米传播源相继抵达山西之后便开始融合,这种融合大概结束于光绪初年,其表现之一是在同一地区具有指示两种玉米传播源的别称,如地处山西中部的文水县,在其光绪九年(1883年)刊的方志中既有标志云南传播源的别称“包谷”,又有标志甘肃传播源的“玉桃黍”[17];表现之二是这时的地方志中也往往罗列多种玉米别称,如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山西通志》记载,“玉蜀黍,亦名玉秫,又名御麦,处处有之。”[18]玉米是如何传入山西的,由于缺乏相关的历史资料,不能确切考证。但根据山西在明清时期的情况推测,玉米引种到山西的途径可能有两种:一是由当时在外省的山西商人把玉米种子带回到山西,经过本地农民试种获得成功,继而在山西各地推广开来;二是外省客民流落到山西开垦荒地的时候,种植了在家乡时曾赖以糊口的玉米,收成不错,山西的农民也开始种植。关于山西商人的经商活动情况,清代大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纳妇后,仍出营利,率二三年一归省,其常例也。”[19]山西人经商以商品的长途贩运为主,明朝中叶以后,山西商人大量地向淮浙地区移居,逐步进入了全国范围的流通领域,南北各地都有其足迹。如山西票号总号所在地的太谷县,“自有明迄于清中叶,商贾之迹几遍全省。东北至燕、奉、蒙、俄,西达秦陇,南抵吴、越、川、楚,俨然操全省金融之牛耳。”[20]明代山西商人在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及新疆的经济活动史料中多有记载:山西潞泽二州是与三吴、越闽齐名的丝织专业区,“东南之机,三吴越闽最夥,取给于湖茧;西北之机,潞最工,取给于阆茧(阆指四川保宁府阆中县)”,[21]“潞绸所资来自他方,远及川湖之地。”[22]潞泽丝棉织物的染色,对颜料的需求很大,因而丝绵生产又推动了山西颜料商的发展。山西颜料商见于碑刻记载的有平遥和临汾县人,主要在京城、通州经营,所售颜料出自本地,或是贩自四川。日升昌票号前身山西平遥县西裕成颜料庄“所贩颜料中,有铜碌一种,出四川省,因自行重庆府制造铜碌,运至天津,以备销售,亦甚获利。”[23]明代,随着山西盐商在国内地位的日益显赫,河东盐销往“陕西之西安、汉中、延安、凤翔四府,河南之归德、怀庆、河南(今洛阳)、汝宁、南阳五府及汝州,山西之平阳、潞安二府以及泽、沁、辽三州。”[24]山西商人有明以来就参与了西茶市与西番的交易(交易地点在碉门、黎、雅抵朵甘、鸟思藏)。弘治十六年(1503年),明朝大臣杨一清向朝廷提出招商买茶,让茶商与西番直接交易,“自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始,听臣出榜招谕山陕等处富实商人,收买官茶五六十万斤,其价依原定每千斤给银五十两之数,每商所买不得过一万斤,给与批文,每一千斤给小票一纸,挂号定限,听其自出资本,收买真细茶斤,自行雇脚转运。”[25]我们没有发现山西商人在甘肃的活动资料,但在张掖、武威见到过山陕会馆和山西会馆的遗址,虽然已经破败不堪,却能充分说明山西商人在甘肃曾经有过长期的经营活动。四川、甘肃、云南、陕西、河南、新疆都已在明万历之前先后开始种植玉米,[26]在山西商人与这些省份频繁的经济往来中,玉米传入山西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按照晋商的经营习惯,分号与总号之间在人员和货物上的往来都异常频繁。另外,我们将玉米传入山西的时间、最初传入地与山西商人的发迹期、最初发迹地做一比较,发现在时间和地域上两者都相当吻合。如前所述,山西古籍方志对玉米做最早记载的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稷山县志》,稷山在明代隶属蒲州。而山西商人在全国取得显赫地位是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年间(1488—1619年),晋南的蒲州、平阳一带则是山西商人最初的发迹地,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沈思孝在其《晋录》、明万历进士王士性在其《广志绎》中都曾指出:“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这两个事件几乎是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地域,为我们的推测又提供了一个佐证。从明朝初年开始,山西一直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的移民输出地,但同时也有不少的外地客民流落到山西求生,“在僻远的州县,不少外地客民早已在当地从事耕耘”,[27]这些州县有隰州、吉州、岚县、岢岚、临县、永和、浮山、岳阳等。光绪六年(1880年)刊《续修岢岚州志序》中提到当地的客民问题:“第山高土瘠,绝少平原,地广人稀,苦无产殖,土人俭而不勤,业农贾者率多他乡外省之人,以故直、豫、秦、陇、川、楚客民错趾于境,来往靡常,而客富于主,又人丁欠旺,恒以外姓继螟蛉,岂五行有所克制欤?”由此可见,进入到山西的客民来源相当广泛,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等省份都有,他们在山西定居之后,勤于稼穑,善于商贾,所以玉米也有可能由这些客民引种到山西。当然,玉米引种到山西的这两种途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有可能兼而有之。总之,明清时期山西人口的频繁流动对玉米这种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起了决定的作用。三、玉米在山西的生产概况和经济作用清代山西有关玉米单产的记载极其罕见,根据表二所示民国时期山西玉米的平均亩产量,可推测清末整个山西玉米的单产水平在40公斤左右(1914年山西小麦平均亩产是44.2公斤[28])。玉米作为逐渐推广的作物,其种植面积在清代变化较大,但清代末年的情况可以参照民国初年的情况作些粗线条的估计。如表2所示,估计到清朝灭亡时,山西每年至少有150万亩耕地种植玉米,以40公斤的单产计,清末山西每年可产玉米60000吨左右。表2山西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及亩产年代玉米播种面积(万亩)总产(吨)亩产(公斤)1919年153.375420491947年663.4250200401949年536.5646395086资料来源: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通志·农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52页。在清代各县方志中虽然很少见到对玉米产量的记载,但到光绪以后,玉米成为“山农之粮,视其农欠”,[29]“为本地人之副食物,其出产亦颇不少,麦后种之,亦为秋粮之一”,[30]可见,玉米以其高产的特性在山西一些地区的粮食作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晋东南的潞安府,“今潞属广植,每炊必需”。[31]民国27年(1938年)《平定县志》记载了当地玉米的平均年产量,约为183750石,同时还记载了粟的年产为91875石,豆为18375石,高粱为36750石,小麦及其他年产约为36750石。[32]可见,抗战前夕玉米是平定县年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到1949年的时候,玉米在山西的播种面积为536.56万亩,年产量为463950吨,虽然只占到山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但在山西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中却达到17.9%的比例,[33]如表3所示。表31949年山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比例作物玉米谷子小麦薯类高粱比例17.9%29.2%23.4%13.3%11.0%资料来源: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通志·农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32页。根据以上玉米在山西的生产情况来看,玉米在山西的传播和推广对当时粮食的增产是有极大意义的:首先,玉米耐旱,能够适应北方的旱地,种植玉米可扩大耕地面积。山西农田一直以旱地为主,清代旱地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5%,约有65400万亩的荒山荒地尚待开发。[34]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山西耕地面积从53,285,401亩增至56,609,070亩,[35]增加了300多万亩,和当时玉米种植的推广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其次,玉米是一种优异的高产作物,种植玉米可“种一收千,其利甚大”。[36]对处于封建剥削压榨下的大多数农民来说,通过推广特别高产的外来农作物比改良土壤或培育新的品种更容易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总之,玉米的推广,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因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食粮,特别是有助于“丁戊奇荒”之后山西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民食问题的解决。玉米在山西的推广种植不仅促进了粮食的增产,还间接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玉米本身用途广泛,既可当粮,又可充作手工业原料,对山西农户来说,用玉米酿酒和养猪在光绪时期已是极为普遍的事情,“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豕,杆干以供炊,无弃物”。[37]玉米的传播种植对山西社会经济生活所起的推动作用远不止以上所述内容,还需我们做进一步地研究与探讨。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组织竞争力论文

[摘要]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A.Marchand)与霍顿(F.W.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2、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3、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

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3、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经验丰富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

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4.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和知识的商品化,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有时变得十分复杂。两种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例如,在通用汽车公司,小轿车部与财务部没多大关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单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体化的企业,则需选择一种作为主导策略,以另一种作为辅助。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则取决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及企业所雇佣的人。正如一些咨询公司所发现的:强化错误的策略或试图同时使用两种策略,将会迅速地损害本企业;80/20法则是实际决定主辅关系的一个有益参考。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对浮梁整体土地利用状况的一个形象描述。我县的特点就是山多、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山区人口的比重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农村还处于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经济状态。一直以来的道路状况也是相当低下,到20__年底,全县还有22个行政村未通公路,2个乡没通硬化公路。786.3公里县乡公路只有105公里是硬化公路。20__年底县交通局新的领导班子到位后开始了农村公路建设大决战。20__至20__三年共完成村村通砂石路工程93公里,油路、水泥路改造工程534公里,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已实现,又有13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县乡公路硬化里程达到了445公里,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率达到了60。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抓住规划这一龙头,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规划的纲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一)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实现区内路网规划与国家大交通规划的协调,我们在制定农村路网规划过程中始终以二0六国道、九景、景婺黄、景鹰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国家干线公路为依托,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路网的主导作用和效益。(二)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农村公路网络规划中充分考虑小城镇的辐射作用,以小城镇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源,以公路为媒介,优先安排城乡之间的公路建设项目,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道路交通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特色旅游名县、工业经济强县”的目标要求,一是抓好了重点工业企业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工作;二是抓好了重点工业乡镇和工业园区交通环境的改良工作;三是重点旅游景区交通条件的改良工作;四是按照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好道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来充分发挥我们道路交通的先行官以及环节和纽带作用。(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建设绿色交通。具体来说,就是在农村公路网络规划过程中,严格按照“一要发展二要保护环境”的原则,注重公路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对土地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的集约利用。二、领导重视,政府支持“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现在基本上大家都懂,作为领导也比一般人要清楚,但是领导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支持并不都一样。我们深切地感觉到任何一项工作开展的好不好,能不能取得成绩和领导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一方面主动为县里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订阅交通方面的报刊杂志,让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新的政策和动态;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地加强考察和调研工作,并把我们考察调研的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多为领导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__年我县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实施、目标要求、县乡村各级的责任义务、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近三年的时间内,县政府主要领导已两次来我局召开专题调研会,不仅仅是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公路、水路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就连我局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部分的解决,为我们全县交通系统能够放下包袱,安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我们能够大胆地开展好我们的工作,我们认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三、加强指导,跟踪服务我县的农村公路有绝大部分是没有列入养护计划的乡村公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只能说是机耕道,那么这些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基本上是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但是有很多村委会,特别是村民对农村公路建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序根本不清楚。为此我们的公路管理站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深入到各个乡镇村进行调研,了解公路的通达情况,乡镇村以及村民的积极性,向村委会和村民讲解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政策,特别是对于大家关注程度比较高的资金问题,一是讲清政策,二是积极为村委会出点子想办法,有力地激发和保护村委会和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其次是切实转变职能,热心为群众服务,及时进行公路的勘察、测量和设计工作。在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公路交通部门业务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减轻乡镇以及村委会的工作压力,让群众放心,也让群众满意。四、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农村公路建设最难的是资金问题,特别是我县原来农村公路的基础就差,建设和改造的投资相应的会提高。为尽可能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近几年我县在财政没什么大的发展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了不少资金作为地方配套,并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为农村公路建设广开渠道,这也是推动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大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一)积极争取项目。近三年来,我县共争取到村村通砂石路工程项目92.8公里,国债、农村水泥路等项目445公里,在项目安排过程中我们在严格按照全县农村公路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三个积极性”即乡镇、村委会、及村民的积极性,“谁积极,谁先上”,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按时完成。(二)组织财政配套。由于领导重视、政府支持,近几年来我县财政共为农村公路建设筹集配套资金800余万元,各乡镇也根据各自的建设任务和才力情况给予了一定的配套,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也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一切手续从简,费用减免,无偿拆迁。(三)鼓励社会捐资。各地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有的通过召开本乡在外人员座谈会、修建功德碑的方式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捐资,有的乡镇或村委会还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 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来广泛争取外界和社会的支持。这些方式方法也是我县农村解决公路建设村级配套的重要途径。(四)开展资源置换。近几年,我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也开展了资源置换筹资工作,一是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公路沿线的受益单位出一部分资金;二是利用公路建好后沿线土地增值的收益来弥补公路建设资金不足;三是部分山区利用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解决配套资金。农村公路的发展是我们地方交通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也是事关我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所在,虽说近几年我县农村道路交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全县203个行政村中还有82个行政村未通油(水泥)路,13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对于我们来说是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按照上级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扎实工作、稳步实施、加速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保障。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和利用现状

(一)土地的基本国情。土地作为一种稀缺并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相对数量小,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1.7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截至20__年底,全国农用地98.55亿亩,建设用地4.73亿亩,未利用土地39.22亿亩。其中耕地18.37亿亩,人均1亩多,城镇建设用地0.51亿亩。

从国土本身的自然结构和地理结构看,65%是山地和丘陵,33%是干旱和荒漠地区,35%受到土壤侵蚀或沙漠化影响,14%是耕地,20%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我国土地利用的生态脆弱性比较突出。

从土地利用结构看,农用地所占比重较小,约为土地总面积的66.7%,低于美英等国的70%以上水平。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反的是,农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据测算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提供了人类85%以上的食物,50%-60%的轻工原料)。同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宜耕后备资源只有1.2亿亩,按照60%的垦殖率计算,可开垦耕地7200万亩,而且其中60%分布在西北地区,土地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态环境的约束。土地资源禀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较突出。

从土地利用的变化看,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未能逆转(从1987-20__年建设占用耕地量为3915万亩,年均245万亩),居民点工矿用地和园地、经济林等农用地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用地持续高速增长,林地面积扩大,但牧草地大量退化为沙地或荒草地,土地退化呈扩大趋势。加之我国与土地生产相关资源如光、热、水等的分布不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从土地利用的影响看,土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的转换,不仅仅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建设占用耕地的趋势还在继续,如果按照《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的目标,按粮食自给率95%计算,到20__年,耕地保有量必须达到18.24亿亩,2030年必须达到18.50亿亩,而目前我国耕地的保有量只有18.37亿亩,土地资源瓶颈制约非常突出。

(二)土地利用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土地利用的演变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利用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截至20__年底,全国建设用地4.73亿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0.51亿亩,村庄用地2.48亿亩,独立工矿用地0.54亿亩,交通运输用地0.33亿亩。从土地的产出效率看,我国主要城市与世界其他部分城市的工业用地存在不小的差距(见下表)。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现象屡见不鲜:

1.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城市存量土地粗放利用。从总量看,1990年到20__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近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4万平方公里,同期全国41个特大城市主城区用地规模平均增长超过50%,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2.28,均高于城市用地增长合理弹性系数1.12的水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己达130多平方米,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用地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说明目前我国建设用地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城市土地利用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布局松散,疏密失调,集聚性差;二是宽马路大广场太多,空间利用率低下;三是圈大院,自成体系,设施使用封闭,公共服务性差;四是住宅需求不适当,户型面积过大,严重超前消费。

2.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匹配性差,浪费土地资源严重。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综合考虑协调力度不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的建设没有统筹考虑,加上地方政府各自为战,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如在北京和天津相距不远,已经建成京沈、京哈、京津唐三条高速公路,加上天津机场和铁路,交通已经相当便利。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与天津之间的铁路客货运规模逐年减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已经在下降,但有关部门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正在规划建设两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港口方面,重复建设的现象更加突出,在南京以下约300公里的长江沿岸,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万吨级码头有110个,最密段为江阴以下40多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一个码头。由于靠江必建港,一些建成港效益低下,常州市货运港设计的年吞吐量为248万吨,实际1997年仅完成6万吨。基础设施的综合布局不协调,必然会造成土地和资金的巨大浪费。

3.开发区总体数量多、规划面积大、闲置土地多。作为城市的延伸,开发区用地粗放是我国多数城市用地粗放的集中体现和问题的焦点。一方面,走外延发展的开发区数量多、规划面积大。据全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近期调查数据,全国原有各级各类开发区6866个,平均每个省份有各类开发区220个以上,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3.4万平方公里的规模。另一方面,开发区数量多,但开发程度不够,投入资金往往不足,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也低,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少。一般开发区基础设施到位每平方公里将投资1.5亿左右。开发区起步区按规划面积的10%计算,需要投资近6000多亿元,远远超过各级地方政府现阶段承受能力。

4.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据近期统计,20__年全国村庄用地2.48亿亩,按20__年底农业人口75705万计算,人均村庄用地达218 平方米/人,约是特大城市人均用地的2.9倍和2.05倍,超过规定的城市人均用地面积较高限98平方米。同时,全国各地农村都普遍存在着空心村和空置房的问题,农村宅基地超占现象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各类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时间、调整范围等方面不统一,从全国情况看,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旅游规划等许多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二是各产业技术标准、设计规范都是参照原苏联的标准,对中国国情考虑不够,占地指标普遍偏大,已经不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三是土地市场运行的政策、机制还不健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未得到发挥,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土地收益人的权利不明确、不具体,为有些地方领导提高政绩创造了条件,不惜浪费土地来搞一些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等等,无形中扩大了用地规模,如在房地产开发中,别墅、低密度和大户型住宅、品质宾馆、酒店、大型商场、人造景点、高尔夫球场开发过热。土地的粗放利用,已经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影响当地稳定和发展的严峻的现实问题,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已经刻不容缓。

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实现途径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规划。借鉴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欧洲空间规划的成功经验,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以土地利用为调控主体,整合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强化区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利用空间控制作用。在编制时间、调整范围、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协调,重点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城市发展控制区规划,并明确其界线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总量,遏制城市规模的盲目膨胀与占用耕地的势头。

(二)完善建设用地指标标准,加强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按照建立集约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用地指标和面积定额,建立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并加强管理,对各地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一是要根据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对城市、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分区域制定人均用地标准。二是对各类项目用地明确和细化用地标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除了对工业项目要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工业产值和税收等集约利用指标以及开发进度等要求外,尽快出台其他类建设项目控制标准,如对大型商业城等经营性项目用地,也应该制定参考控制指标,在政策控制的同时,从用地标准上有效限制其用地。三是要分地区区别对待。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产业发展进程的差异,要根据经营类别、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因素,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建设用地标准,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应提高建设用地标准。四是明确工业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配套项目的用地比例。对各类开发区和大学城项目,严格住宅类配套用地,严格制定绿化率等指标,对于培训中心和农业园区项目,从严控制,防止利用这类用地建设旅馆类项目。五是加强对项目建设后期的跟踪管理。在项目建设竣工投产后进行科学评估,对未达到标准的予以相应的处理,并核减本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同类建设项目的建设,提高建设项目用地标准的约束力。

(三)建立和完善集约用地的利益约束机制。一是要改革征地制度,适当提高土地取得成本。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征地制度和补偿机制;征地补偿费用要根据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价格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合并计算,严格界定征地范围,严格履行法定程序,按价征购。二是改革土地税制,提高土地保有环节的税负,对单位和个人占用和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进行经济制约。三是建立土地收益基金制度,控制各级政府使用土地收益的规模。国有土地收益不得在当期全额支出,从而控制基本建设规模,防止重复建设,并建立起地方政府在任期内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的经济约束机制。四是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按照“归属清晰”的要求,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实现方式。尽快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将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落到实处,并将实践中已出现的土地权利纳入到法律体系中,系统规范我国土地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与限制、取得、丧失等问题。

(四)强化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要完善现有市场规则,加大市场信息公开。一是完善现有市场规则,要进一步修订《划拨用地目录》,缩小划拨用地范围,明确界定非营利项目,将经营性的基础设施用地和不符合划拨条件的存量划拨用地逐步纳入有偿使用范畴;强化对协议出让行为的监管,科学制定协议出让低价并严格施行,防止低价出让土地;要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扩大市场配置土地范围;研究出台规范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意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要在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土地供应计划、供地政策、出让公告、出让结果等进行公示,引导理性投资,发挥市场信息对盲目投资、无序用地的“警示”作用。大力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转变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扭转土地利用效率低和闲置浪费局面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近期,我们要重点抓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典型经验的推广、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的构建:一是要在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具体办法;二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各地正在进行的一些集约用地的好的作法,无论是昆山市的“三集中”模式,还是目前江浙地区的“无地招商”模式,都是各地在实践中坚持市场化改革趋向,积极改革创新的结果,我们要学习好、总结好、推广好;三是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本部门入手,更重要 的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多研究,多出主意,多提建议。重点从土地粗放利用的源头环节入手,以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大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从健全建设用地审核监管机制、完善项目用地的准入机制、较大程度推进土地市场配置等方面,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地方文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地方文献,也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们对地方文献的认识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对地方文献概念说法不一,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笔者赞成这样一种说法,即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而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也就是说地方文献是记录有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所谓地方知识,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基于对地方文献概念的这样一种看法,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文献的重要性。应该承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文献工作已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各县市都在编史修志出书,这不仅使地方文献工作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有利条件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图书馆只有抓住社会急需大量信息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优势,将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加工,产出更多更新的信息,参与信息市场的竞争,才能探索出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图书馆的模式,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能。可以说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有利条件很多。首先,图书馆有一定的地方文献资源,其次是图书馆存有先进的设备,如复印机、计算机等,另外还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包括领导层的需求、民间的需求、投资经营方面的需求等。

以珲春市图书馆为例,作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历来为我馆所重视,早在1985年,就向市政府提交了报告,并以政府文件印发了《关于地方文献实行呈缴本制度的通知》,规定全市各单位在出版各类刊物时必须呈缴2本送市图书馆收藏。特别是1992年3月19日,珲春被国家批准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后,受“珲春热”的影响,反映地理、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的一些地方文献资源被挖掘出来,《话说珲春》、《东北亚明珠珲春》、《中国珲春投资指南》、《奔向二十一世纪——珲春》、地图等正式、内部出版物成了国内外客商了解珲春的窗口,被国内外客商争相购买。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直线上升。面对形势,我们在经费、人力不足和诸多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从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抓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提供工作。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广泛接触社会有关人士,了解征集渠道,掌握征集线索,走访市属有关出版物单位,建立联系,如档案局、市志办、文献、党史办等。由于收集地方文献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工作主动深入,文献的收集工作比较顺利,目前已收集地方文献4500册980种,并向读者提供经常性阅览和咨询。

1.2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图书馆包括我们珲春馆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一些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还没有进入科学的轨道,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一是许多图书馆尚未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认识不足,使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对地方文献收集不够。一些图书馆只重视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忽视了活资料、内部出版物的收集;只重视到出版社、档案及史志部门收集,忽视了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经济部门去收集。三是在管理方式上仍沿袭着传统的做法。例如:一些图书馆因地方文献馆藏量较少,没有对地方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对本来就有限的地方文献资料重藏轻用,致使一些地方文献书刊的利用率很低。此外,由于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馆际之间,包括公共馆与科技馆、档案馆和学校图书馆之间没有协调组织,各自为政,缺乏联系,无法品质高速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2 地方文献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的崛起,图书馆工作和研究的新领域不断被开拓和创新,市场经济的迅速社会化,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图书馆的情报和信息;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图书馆事业重新定位提供了历史契机。那么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地方文献资源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会给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谈到地方文献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许有些同志会认为,太牵强了些,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制约条件。而笔者认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一个阶段,因而也是图书馆向前发展的一个新的基础。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开放、改革、创新、信息、效率等新观念、新意识、新思维,正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的问题。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文献工作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必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2.1 地方文献价值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客观体现

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是一种价值客体,它的客体属性是文献及设备等,而社会需要和人们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需求是实现价值的主体属性。图书馆文献资源(地方文献)的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其实,地方文献一经产生,其价值就已经成为客观存在,只是它的价值何时被社会所开发利用,如何被利用,需要一个过程。图书馆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其发展是受社会经济制约的,而作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一部分,地方文献工作同样受地方社会发展的制约,因为地方文献工作是社会性的,社会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地方文献的社会性表现在它与社会的交换价值,把搜集来的地方文献通过整理、加工和提炼,将其潜在价值挖掘出来,并采用一定的手段“发散”到社会中去,使文献与社会能量实现转换,产生新价值,再把新产生的价值通过转换,形成文献资源,不断充实图书馆。当然这种文献与社会转换的过程是复杂的、多样的,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但通过转换而产生的价值是无疑的。

2.2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地方文献工作要适应社会的需要。首先,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纷纷参与市场竞争,为了把握市场行情,在商业中站稳脚跟,人们增加了对地方经济文献信息的需求。其次,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国际合作开发的需要。珲春地处三国交界,有国际陆路口岸(中俄、中朝)、铁路口岸(中俄)3个、国际中朝互市贸易市场1个,开发国际贸易前景十分广阔。

2.3地方文献工作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地方文献是地方社会及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曾在《基层图书馆学》中看到一篇文章,文中所述潮州市图书馆是如何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正是由于近年来潮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它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工作才有了新的发展。作为边

境开放城市的珲春,1992年以来,受图们江下游开发的形势所迫,地方文献的出版应该说是相当快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利用也应该说是跳跃式的。诚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利用也有平稳发展和停滞的阶段。也就是说,地方文献工作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当地方经济形势好时,文献的收集、开发和利用都会有明显的进展,而地方社会经济萧条时,则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 3 几点启示和思考

通过上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地方文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我们可获得如下启示:一是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文献需求的必然产物;二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必然对地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在地方文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和经济又对地方文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地方文献收集、开发和利用,必然向正规化、高科技、高效率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在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更新观念,明确指导思想;扩大地方文献输入内涵,延伸其输出外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探讨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种手段。它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会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作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 社会经济 生产力 关系

一、 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快感。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及时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二、 经济属性贯穿于艺术设计活动过程的始终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 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 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 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着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快感,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 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较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 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着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经验丰富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一、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不断加强了组织的规范化管理,逐步确立了建设的思路和规划

2001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就编制了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了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分别达到了自治区建设标准要求;2008年3月又了《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活动工作的通知》,要求注重基层农村文化管理,做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公共文化政策的出台表明新疆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向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建立了激励和监督机制。近年来,新疆还陆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使新疆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例如,2010年7月8日通过了《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草案)》;2013年3月30日批准的《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等。从“十一五”开始,新疆系统地制定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并于2006年12月和2011年10月分别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围绕自治区所确定的思路和制定的规划,各地州县以及乡镇也纷纷制定了反映本地实际的文化建设思路和规划,普遍提出了富有县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具体措施。例如,叶城县、莎车县的“文化塑县”战略,库车县的“大文化”建设思路,特克斯县启动了“现代文化促进周和促进月”活动等。

(二)组织实施了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为了推动全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自1994年以来,由国家相关部委倡导或组织实施,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文化厅牵头,在全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具体包括自治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西新工程”及“2131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此外,2003年起,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又实施了“送书下乡”工程、流动文化车工程;自治区自1996年起实施了新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截止到2012年,全疆基本达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村县、乡、村(行政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③全疆14个地、州、市辖下的858个乡镇、8932个行政村及300个农林牧渔场已成立了9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截止到2011年4月,全疆的行政村通了电话,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88.3%,行政村、乡镇通宽带率分别达到64%和99%。④截至2010年,全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已完成县级支中心试点和5078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基本形成以自治区图书馆为中心,以各地州市、县图书馆为分中心,社区、乡镇文化站为基层站点的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平台。各地、州、县实施了适合于本地的文化建设工程。例如,昌吉州实施了包括“文化兴边”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四大惠民工程”;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实施了文化传播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现代文化引领工程;莎车县实施了文化引领、文化素质提升、文化惠民、文化精品以及文化净土五大文化建设工程等。⑤

(三)强化和优化文化机构服务职能,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首先,专业文化机构或单位充分发挥文化职能部门专业指导作用,对基层文化站及文化室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活跃丰富青少年假期文化生活、组织力量挖掘民间艺人、派业务骨干帮助各乡(镇)场开展农牧民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等,同时还实施文艺精品下乡工程;其次,政府相关机构组织指导农民开展百日文体竞赛活动、节日假期文化庆典活动、日常健康文化娱乐活动及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第三,用心打造以墙壁文化为主的“景观”文化;第四,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诸如各地的诺茹兹节、塔什库尔干县的肖贡巴哈尔节、泽普的金胡杨红枣文化节、托里县的“万人同奏冬不拉”、查布查尔县的西迁节、经贸文化旅游节等。一些乡镇也开始打造庆典品牌,例如,2012年6月23日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举办了首届沙漠风情旅游文化节,并确立了“大庙古汉寺、大漠胡杨林”文化品牌。⑥再如,哈密市陶家宫镇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挖掘,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哈密木卡姆和新疆曲子”文化为主的艺术品牌等。

(四)普遍推开了农村科技服务和针对农牧民的科技文化培训

自2007年在全疆范围大规模开展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以来,自治区各级政府都建立起农村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的组织机构,有序开展了内容丰富、以农牧业技能为主的培训。各县、乡、村也创建了农村科技服务与培训的载体或平台,如“科技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科技之冬”、“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结合农时开展内容丰富及形式多样的培训。此外,利用“科技大篷车”、“三下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⑦

(五)逐渐形成了一支包括专兼职人员在内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逐步落实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更加注重加强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专职文化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的同 时,从农牧民群众中也涌现出一批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的人才。他们是来自农村且不脱离农民本色的业余文化工作者,亦即农民中的文化带头人,主要包括“小康文化户”、“文化中心户”或“文化专业户”及民间艺人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精心培育,他们与前者一起逐渐成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此外,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一些群众文化团体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团体。

二、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由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使得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理解、认识不够和深入

在认识上普遍存在单纯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产品的外在形式或物质性载体的倾向,即忽略其实质内涵,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缺少对新疆农村整体精神风貌、各族农民群众观念或思维方式及其精神文化诉求等内涵方面的研究。

(二)场馆建设缺乏持续性和长效性

在文化场馆的建设上,虽然修建速度较快,但整体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全。如大多数文化馆只有办公室而没有开展辅导、培训、教育等活动的功能场所,特别是村一级文化室,面积狭小、设施简陋、设备不够、藏书不多、阅读条件不好、功能不全等。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致使后续保障资金缺乏。目前,新疆农村各管委会文化建设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农家书屋为例,一次性资金投入建设后而没有后续资金补充,使得书屋建成后,管理人员报酬、水电暖等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出版物补充更新等问题凸显,直接影响到书屋的正常开放和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场馆的管理不规范

文化站、农家书屋特别是村级文化室,相当一部分不能持久性、规范性地开放。从2010年至2012年7—8月间,课题组成员在南疆、北疆和东疆等地的一些农村调研时,看到村文化室都常常锁着门。当问及原因时,有关工作人员回答说是农民农忙时节,没人来看书;而问及农民时,则回答是因为没时间、没兴趣或太远不方便,家里有电视或有网络等。

(四)服务网络没有实现覆盖

无论是从区域而言,还是从人群来讲,亦或是从文化服务的项目或品种来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点”或空白。有的地方相关机构或部门不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有的地方即使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地村民的参与度也很小,参与面也很窄,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群体,如文化教育程度很低者(包括不懂汉语者)、经济困难者、得不到其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者及一些老人和小孩等。

(五)管理的方式、方法简单、落后

在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管理的方式、方法简单,这也体现在文化管理上,文化组织管理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在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对普通农牧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听得不多,对其内心诉求了解不够。因而,相当一些文化活动是行政命令式的,农民不感兴趣,故参与度不高。

(六)政府的影响力还较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或功能仍然不够强大。其突出表现是文化活动开展不正常,政府有能力时才多举办几次,农民群众无法全部参加文化活动。因而,很多农民群众的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形式还是聊天和看电视。

(七)文化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健全

一些地方管理层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仍未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的不健全、文化建设被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文化建设工作难以专职性、独立性、系统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八)乡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乏力

文化站、农家书屋有工作人员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少且多为半路出家。许多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其中多为兼职干部,一人身兼多职,而且文化工作不是重点,没报酬,缺乏激励和约束,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文化活动。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重视程度不够,村一级随意指定、随意调换文化室管理员的情况比较普遍,个别行政村还长时间没有管理员。此外,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对民间艺人或团体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由于平时扶持力度较小,特别是补助资金少,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和水平的提高,致使人才流失严重。

(九)文化产业的作用尚未发挥

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上,政府有关人员思想解放程度不高、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传统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农牧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此外,缺乏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和具有创意的人才,外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贸易等专门人才也极其短缺。

三、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经验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和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探讨及其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对我们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韩国学者认为,政府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并应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形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还有一些韩国学者认为,要想把政府的意图长期、正确地贯彻实施下去,变成全体国民的自觉行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教育全体国民树立勤勉、自助、协同、自立的精神。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日本学者谈到,日本村民曾自行对社会生活进行检讨,重新省思农村文化的价值,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而且维持了社区固有的社会秩序,并通过社区文化的振兴来提高社区的凝聚力。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对乡村的整体发展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乡村社区的凝聚力,而加强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开展多种社区活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频率,大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和经验

国内学界的研究更为和帖近实际,许多可以直接“移植”过来。首先,在供给主体及其方式上,应采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方式。当然,有些偏远落后的乡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仍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其次,在建设保障上,提出三方面措施,即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力度和加大人才队伍保障力度。第三,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致认为必须增加资金投入,修建、重建、更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同时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形成社会化共建态势,从而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第四,关于农民主体意识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农民不仅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而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的评判者,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从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农民的参与能力及管理意识的提升、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着手。具体而言,既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又要推进制度创新,以拓展农民主体性实现的空间。⑧第五,有学者专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规范化建设、统筹整合资源以及建立考核机制等建议。⑨有的学者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理念及模式问题,提出了“1+N”免费开放模式,即由文化中心组织机构、文化中心管理人员、文化中心功能配置、文化中心服务项目、文化中心经费来源等五个关键因子组成的运作模式系统。⑩与之相关,在建设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上,有学者提出应以最终创造的公众价值为评判标准,群众的满意度原则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和内在动力,评估主体应是多方参与评估。第六,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学者提出了从西部农村文化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系统建设着手,强调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并提出其培养途径。有的学者提出,需要借鉴现代公共管理 的先进理念,以开放的思维和前瞻性的战略举措来推进。具体包括重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式、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等;瑏瑢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构建政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等;瑏琐还有的基于文化安全视角,就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提出必须从政府和基层多方面加强建设,构筑新疆农村文化安全屏障,提出提升核心价值理念并增强对“四个认同”意识的培养和巩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加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实践方面,许多地方探索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突出的如已步入全国乡镇文化站建设先进行列的杭州市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注重创新性,明确机构,创新组织机制管理模式;强化能力,创新文体干部管理模式;以等级评定为载体,创新文体团队管理模式。注重导向性,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立足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支撑体系;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保障体系;以推进整体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体系。注重带动性,带动了村级文化设施增加、群众活动的广泛开展、群文创作的日趋活跃、文化遗产的深入保护和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注重科学性,保障制度设计、阵地运行、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上述研究和经验对于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在明了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或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建设的实质内涵

当前,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在继续加大场馆、项目等物质性载体建设的同时,明确并强调其“公共性文化”(也就是公共精神、公共价值)这一实质内涵,充分认识到,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必须以现时代的先进文化为引领,促使新疆农村形成充满现代气息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塑造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及能力素质、具有现代先进思想观念、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和情智心理及现代健康人格的新疆新型农民,从而为新疆农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注入精神“灵魂”,以便提升其内涵发展水平。

(二)着眼于建设的总体思路

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完善纳入到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进而形成科学的总体思路。首先,夯实经济基础。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物质达到较高富裕阶段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因而,首先必须致力于增加新疆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物质生活,以便为新疆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及其文化消费水平奠定基础,使其由物质富裕而进入精神充实层面,以此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其次,面向基层农牧民,以建立完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阵地为重点,倡导、启发、感染新疆广大基层农牧民在享受健康娱乐的文化服务中逐渐形成与现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信念;同时,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第三,综合推进各项相关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公民道德建设及民族团结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稳定以及反对“三股势力”等工作紧密结合的综合一体化模式,不断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各方面相关工作综合整体推进的目标。第四,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即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以满足农民文化精神需要为要旨,进一步精心打造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从地方到自治区品牌,进而形成全国性品牌。

(三)重点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按照《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要求,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做好系统性建设规划,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并努力将新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成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其次,完善农家书屋配套保障机制,建立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财政经费负担的出版物保障机制,以满足农牧民群众的多样化阅读需要。第三,增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能力,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语言出版物出版的扶持力度,丰富农家书屋民文(语)图书及音像制品品种。第四,我国的通用语———汉语的学习和使用水平是新疆农村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要在农村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第五,大力实施数字新媒体项目,努力实现“数字文化村村有”;同时,实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项目,作为传统农家书屋的补充,以实现传统农家书屋的升级换代。第六,建立健全跟踪、了解和掌握新疆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机制,并据之形成科学评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估体系,以便进行科学研究,使其成为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乡村的文化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及时资源、人才储备是及时储备、人才工作是及时工作”的理念,明确培养人才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服务队伍。同创建场馆、投建项目一样,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也是为新疆广大农牧民服务的,是农村形成文明乡风的需要,也是满足新疆广大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注重吸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注重发挥返乡毕业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作用,尽量将他们吸纳到文化建设队伍中来。除了发挥政府机构专职人员的作用外,还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建设庭院文化,鼓励发展农家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民间业余剧团等。其次,要发动社会其他各界力量,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政府有关部门要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以利于各方参与,使之形成合力。再次,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正确引导和发挥其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公众的影响作用,使之为新疆农村社会公共性文化的构建、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或建议。

(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和手段

大力加强同外省区的交流,引进先进经验,积极创新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探索基层农村文化工作的新方法。遵循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在服务平台和载体上求突破,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扩大规划范围,较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新疆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体包括: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创新农村出版物配送和宣传方式、拓展基层农村共建共享数字资源新途径、探索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新方式等。同时,政府要深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注意适时引进政府不养人但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适当奖励的方式,即政府不设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对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其他社会主体(包括村委会、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农民文化中心户等)由政府通过奖励方式给予适当的补偿和补助。政府还可通过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方式提供持续的购买补贴,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

(六)不断改善乡村政府的管理方式、方法

一是管理者观念意识的更新及其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服务意识,要重视倾听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并不断加强自身与普通百姓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文体活动形式;同时,做好跟踪调研,以不断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治理方式。二是要提高农民的自觉性,注重和加强对新疆农 民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既包括意识形态教育、现代美育熏陶、审美评价标准的转变等,也包括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更新其观念。

(七)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必然会创造有利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起步、成长、壮大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才创新环境、市场培育及企业孵化的社会环境等。因而,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当出台政策措施、制定规划方案,以便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取得加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效果。首先,不断提高新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新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或首要的条件。其次,自治区、地州相关部门或机构应当尽快出台关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及规划,各地农村,特别是有条件、有基础者,应抢抓机遇,尽量使自己纳入自治区的规划当中,积极参与到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第三,鼓励城市文化企业向农村扩展,同时鼓励农村学习城市,创办富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企业,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在政策上,应将农村文化产业产生的财政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自身反哺,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四,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为新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服务,也为新疆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做好充分准备。第五,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积极促进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从而促使新疆农村文化产业潜在增长点的培植。第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激发人才积极投身于新疆农村传统文化的创意开发事业中来。尤其要重视返乡、回村的大学毕业生,应当把他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使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政府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自己创业,立志创造新疆农村品牌。第七,政府还应不断扩大和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范围,助力于培育一个成熟的文化市场,进而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小议审计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也是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也是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民主依法、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特性。审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专司监督机构,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和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必需牢记科学发展使命,树立和谐社会观念的要求,充分利用审计机关的自身监督基本特征,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在实现和谐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部门应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审计法》开宗名义阐述审计工作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可见审计的法定职能直接指向了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严格意义上讲就是一部“财政审计法”,因此审计机关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先搞好财政审计。20__年,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及时将扩张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是由于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是结构问题,城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中协调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众之间的矛盾等几乎都与经济社会的结构不合理有关系,政府的财政政策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结构协调发展,从更多地刺激经济增长,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移到更多地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关注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上来。因此,审计机关的财政审计应紧紧围绕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审计促进稳健的财政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的审计力度,促进财政预算体现公共财政观念,体现公众意图,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促进财政预算的公开度、透明度,让广大公众成为政府预算的知情者、决策者和监督者;二是加强财政收入的审计,围绕财政收入审计政府负债,促进有效控制财政风险,促进国家关于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的政策落到实处,以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创业积极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三是加大财政支出审计力度,通过审计,促进财政支出要加大对农业、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对与经济过热,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压下来、退出来。通过财政审计,促进依法理财,依法用财,并不断提高理财、用财水平,促进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在促进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成因,寻求对策,提出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切实发挥审计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加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从源头上遏止腐败的有效手段”,是审计部门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干部考核任用的需要,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永恒主题。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为党委、政府用好、用对干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审计机关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对权力相对集中,自由裁量权较大,涉及“权、钱、人”较多的部门、领域和环节的领导人任期、离任的审计力度,促进“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观念的形成,将其涉及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经济决策权、管理权和政策法规执行权等权利的运行置于有效监督和制约之中。使经济责任审计真正起到“从源头上遏止腐败”的作用,形成人民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氛围。

审计机关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这种载体,在干部管理与监督中发挥独特作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促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作用。

三、加强对投资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

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重点工程等项目的管理使用、实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的效益审计和调查。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等违法违纪的重大问题,切实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四、加强对关注民生民权的审计

和谐社会是一个既能激发社会创造力又能保障社会公平的社会,是一个公民既知道维护民主权益又能理性合法参与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探索创造安定有序社会环境的制度、机制和保障措施,必须把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责任和提高社会自治能力结合起来。审计机关要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报务,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执行《审计法》的基本着眼点,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更多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将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土地出让金、城建资金、环保基金、涉农专项资金及救灾救济资金等作为审计关注和首先考虑要监督的对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审前调查、审前公示,审计结束时开通报会,使审计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实行“阳光下作业”,自觉接受被审计单位及有关群众的监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对审计实施中的群众来信来访,审计将不受时间和范围限制,对举报人和被举报人负责,为建立诚信社会服务,在审计处理阶段,做到尊重审计组意见、尊重法律依据、尊重被审计单位实际,使审计处理处 罚前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合情合理,保障审计决定执行,审计建议采纳,同时为审计机关赢得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促进社会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和谐社会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基础,审计部门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自有的“参谋”、“经济卫士”、“啄木鸟”的作用和作出贡献。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与人身权民法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人们对民事主体人身权的民法保护问题日益重视。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我国目前人身权立法的现状及缺陷,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人身权民法保护体系的建设,对于民法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课题。人身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法律产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使人身权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本身对人身权构成的威胁,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高度危险工业所造成的工业事故和环境污染,给人的健康权、生命权、身体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二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科技,使侵害某些人身权成为可能,例如公民肖像最初仅为艺术品,创作目的是为满足人的欣赏需要,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为把肖像用于商业领域提供了条件,因而使对肖像权的侵害成为可能;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社会观念,不仅使人们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也认识到了人的一般价值,因而使一些人萌生以至采取侵害他人人身权以为自己谋利益的思想和手段,使人身权受到更大的威胁,例如,毁损他人名誉、信用、限制他人自由,等等,都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使自己处于优势,或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维护人的社会主体资格,必须强化人身权立法,完善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体系。法律一方面必须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必须保障人的社会主体资格不受侵犯,维护其社会主体地位。对于后者,各部门法都负有重要职责,但尤以民法职责为重要。民法在这方面,一是确认人身权,赋予公民、法人以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和身份权,二是以其独特的财产责任方式和其他责任方式,发挥保护人身权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法通过这些手段,使人之所以为人,维护其主体的资格和地位,保障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其人身权不受非法侵害。社会经济越发展,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就越应当完善;人身权的法律保护越完善,就更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一、我国目前人身权立法的现状与缺陷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 迟迟没有制定民法。 至1986年,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时候,在其简短的篇幅中,专设8个条文规定与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相并列的“人身权”一节,对人身权作了专门的、集中的、具体的规定,并且在“民事责任”一章除用第119条和第120条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作出专门的规定外,还在第106条、第109条、第110条以及第121条至133 条的侵权责任规定中,都规定了对人身权保护的内容。由于《民法通则》立法体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可以不愧地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的立法,是新中国民事立法的一个创举。它改变了传统立法格局,开创了当代民事立法关于人身权立法新体例的先河,将人身权与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相并列,作为相对独立的民法组成部分。这不仅将影响、决定我国民法典的基本立法模式,而且对各国关于人身权立法产生积极的、历史的影响,其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的立法虽然具有上述开创性的贡献,但其内容却并非尽善尽美,确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人身权两大系列的人格权和身份权配置不够协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民法通则》在“人身权”一节中规定的人身权利,除荣誉权以外,都是人格权,因而给人造成荣誉权也是人格权、人身权就是人格权的错觉,甚至得出我国民事立法没有身份权概念的结论来。应当强调的是,婚姻法亦为私法,应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当将亲属法上的身份权纳入人身权的体系,不应将其独立于民法之外,认其为其他性质的权利,而否认其人身权的性质。

2.《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作为公民、法人的一项基本民事权利,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调整功能。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1 〕《民法通则》对《宪法》已作原则规定的人格尊严这一一般人格权,却纳入名誉权的范围之内,在名誉权的立法条文中予以规定,显然是不合适的。

3. 具体人格权立法尚不完备。 《民法通则》明文规定的具体人格权,包括健康权、生命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尚缺少身体权、自由权、隐私权、贞操权、信用权等。这些具体人格权对于民事主体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权利。《民法通则》对于这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未作具体规定,属于立法上的明显疏漏。

4. 对于各种具体人格权的具体权利内容,没有具体规定, 目前主要靠学理解释。这种办法,使实务掌握上没有确定的标准,各行其事,不能做到严格执法。

5. 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手段不尽完备。 尽管《民法通则》对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作了相当程度的努力,但对于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仍有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是:(1)对侵害生命权、健康权、 身体权造成精神创伤、精神痛苦的,没有创设慰抚金赔偿制度,对此种精神损害无可行的救济方法;(2)对侵害健康权、 生命权的财产损害赔偿的法定标准过低,难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利益,如规定侵害生命权仅赔偿丧葬费, 显系不足;(3)在侵害名誉权、自由权等精神性人格权的法律保护中,没有区分人格利益损害赔偿和精神痛苦慰抚金赔偿,导致精神损害赔偿性质不明,甚至认为法人无精神损害赔偿可言;〔2〕(4)对于身份权,尤其是亲属法上的身份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手段。

6. 对于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缺乏明文规定。 关于著作人身权的延伸保护,《著作权法》规定作者死后保护50年;对于死者名誉,司法解释规定予以延伸保护。除此之外,对于公民出生前的健康权益、身体权益、生命权益,对于民事主体消灭之后的身体权益、姓名权益、名称权益、信用权益、隐私权益,立法和司法均未予以切实的延伸保护。这种情况,不利于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

二、对完善我国人身权民法保护体系的构想

(一)近年来立法对人身权立法不足的补救

《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立法者通过一系列法律,对《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立法不足的缺陷进行了大量的补救。诸如:

1.对于一般人格权的立法不足,通过《残疾人保障法》第3条第2款、《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第2项、第15条和第40条,作了重要的补充。尤其是《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将名誉权和人格尊严严格予以区分,体现了立法者确认人格尊严为独立权利的明显意图。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一般人格权的规定作了更进一步的努力,在第14条、第25条和第43条规定了享有人格尊严、何种情况为侵害人格尊严,对人格尊严受侵害应如何救济等详细的规范,已经确认了一般人格权及其法律保护制度。

2.自由权。具体人格权中的自由权是人身自由权。对此,除宪法有规定之外,《国家赔偿法》第26条专门对侵害人身自由的民法救济作了具体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4条规定“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第43条规定,“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这些法律确认,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具体人格权。

3.信用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均是信用权的基本内容,在实务中,通常将其概括在名誉权之中。本法将其独立规定,意在肯定信用权。

4.隐私权。《妇女权益保障法》仍将其规定在名誉权之中,实行间接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隐私权表露了确认其为独立人格权的意向。

5.身体权。《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有身体权的内容, 但不明显。《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4条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第43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25条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明确了身体权为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规定了相应的民法保护方法。

以上述立法情况看,具体人格权和一般人格权,已经基本上有了初步的法律依据。但这些新的民事特别法律规范的主体及适用范围均有局限性,仍需民事立法的确认。

(二)对完善人身权立法的基本构想

从我国人身权立法现状观察,既有立法体例的先进性和开创性,又有内容的不完备性,形成了我国人身权立法的矛盾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立法机关采取措施,对人身权立法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补和充实,但尚不能适应从根本上使人身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需要。这种立法的矛盾状况和立法不断进行修补和充实的现实,也说明了人身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现状,说明了人身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相协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跳跃性的特点,而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而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在其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的自身保护需要以后,是基本稳定的。依据这一规律,立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创立超前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环境,使之相协调。正因为如此,我国人身权立法应当总结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的经验,借鉴国外的立法例,使我国人身权立法尽快完善起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公民、法人的人身权能够得到完备的保护。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完善我国人身权立法提出以下基本构想:

1.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身权法》。我国现阶段民法立法的模式,采分散立法模式,现在已有的民法部分如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及目前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其体例、规格,实际上是债法(不含侵权行为法)。按照编制民法典的整体构想,目前尚未见端倪的大块部分,主要是物权法和人身权法。物权法的立法,已在立法者的构想之中,对于人身权法,目前尚未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学者的更多议论,现在分散制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等单行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身权法的单行法,实际上它们并不能替代人身权法的原则规定。因此,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身权法》。其依据是:

(1)国外立法依据。在国外的立法实践中, 各国多有关于人身权的专门立法,如法国的《人权宣言》、俄罗斯联邦的《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宣言》等。在这些法律中,虽然只是就人身权及人权作原则性的规定,但其在法律上的地位,决不是单行立法所能替代的。我们的人身权法,不应该是这种宣言性的法律,而是既包括人身权原则规定,又包括人身权及其保护的具体内容的规定。其基本规格,是民法典的一编,与物权编、债权编、亲属编、继承编相对应的一个相对独立组成部分,在民法典未编制之前,应是一个独立的法律。

(2)国内的立法依据。民法通则在“民事权利”一节中, 已经将人身权与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相并列,这为人身权法的制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3)实践需要。 将人身权的立法概括在民法总则的人法之中的作法并不成功。其主要缺陷,就是在总则中规定人身权,只能规定一般人格权,无法就具体人格权和身份权作出详细的规定,不适应实践的需要。真正从实践需要出发,就必须制定一部独立的人身权法,使其具有详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成为真正实用的法律。

2.必须规定一般人格权的民法规范。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我国立法已经采取了一些补救的措施,但在民法的基本规定中,还没有加以确认。可以采取两个办法解决:一是修改民法通则,在总则性的规定中,对一般人格权作出原则性规定;二是在人身权法中,对一般人格权作出具体规定,包括确认一般人格权的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的具体内容,确认一般人格权的解释功能、创造功能和补充功能,使一般人格权真正成为具体人格权的母权和渊源权,使一般人格权真正成为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

通过这样的立法,改变目前将一般人格权规定在名誉权内容之中,使名誉权行使了一般人格权某些功能的错误作法。〔3〕同时, 也改变目前关于人身权的单行法规主体不完备的缺陷,真正使一般人格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补充规定新的具体人格权。在新的人身权法中,对于目前尚无具体规定或者已在单行法中有所规定但还不完备的具体人格权,作出具体规定。应当纳入新规定的具体人格权有:

(1)明确规定身体权。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中, 应当包括身体权,对此,多数民法学者都是承认的,但在文字上尚不十分明确。应当对身体权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对其具体内容及其法律保护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

(2)具体规定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为具体人格权,宪法、 国家赔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有规定。现在仍需要在民事立法中作出具体规定。在制定人身权法时,应当以明文规定这一权利及其具体保护方法。

(3)补充规定信用权。信用权与名誉权并非同一个权利, 现在的实务作法,是以名誉权的保护方法保护信用权,实际上是把信用权包含在名誉权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的信用权。但信用权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不仅经营者享有信用权,一般的公民、法人也都享有信用权。因而在制定人身权法的时候,应当补充规定信用权,规定其内容和保护方法。

(4)应当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为人格权。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具体人格权,但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实务中,司法解释将其扩张为名誉权的内容,实行间接保护方式。这种方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是不完备的。应当将隐私权单独规定为一种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实行直接保护。

(5)明确规定贞操权。我国目前对贞操权的保护, 主要由刑法承担,民法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德国民法典》对贞操权作了明确规定可以参照对比。在人身权法中对贞操权及其民法保护方法作出具体的规定。

4.明确身份权为人身权的组成部分。结构人身权法,应当确认人身权的两大系统,一是人格权,二是身份权。确认身份权为人身权的范畴,首先,必须将身份权从亲属法中划分出来,作为人身权法的组成部分,以明确身份权的性质。其次,应当对身份权的基本权利作出规定,规定配偶权、亲权、亲属权、荣誉权、著作人身权和监护权,规定这些身份权的派生权利,尤其是要规定身份权的具体保护方法。

5.完备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体系。目前民法通则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只规定了人身伤害的赔偿制度和侵害名誉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和荣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在制定人身权法的民法保护体系时,应当完备其体系,完整地规定人身伤害赔偿、人格利益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三大保护系统。在人身伤害赔偿中,应当增加赔偿项目,提高赔偿标准,尤其是对身体权侵害的赔偿,应当规定具体的方法。在人格利益损害赔偿中,应当扩展到一切人格权受侵害的场合,不能仅仅保护名誉权、名称权和肖像权。在精神损害赔偿即慰抚金赔偿中,应当扩大到所有的人身权受侵害的场合、即把慰抚金赔偿作为人身权的一般法律保护方法予以规定,赔偿的是人身权受侵害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和创伤。在完备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体系中,还应当对人身权延伸法律保护的范围、方法、期限等,也作出完备、明确的规定。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就*县而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关键在党、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在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完成现阶段的具体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的执政能力。

*县位于云南西部边陲,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没有边境线的县份,县域面积1159平方公里。辖3镇7乡,62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万人。*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70.8%和25%,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元。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与全国全省全州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呈继续拉大的趋势。如何破解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发展,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是一个严峻考验,也是检验我们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强不强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大、县乡财政困难、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落后、交通闭塞、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发展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毋庸置疑,*的出路在于发展,*的希望在于发展,然而怎样发展?应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怎样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等?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如果只讲发展,而忽视怎样发展,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再好的动机也很难实现,甚至会误入歧途,事与愿违。

我认为,*县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必须按照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总体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州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新气象、三年大变样、十年跃上新台阶”的要求和县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突出抓好“治山、治水、治路、治城、治教”。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区位条件,充分依靠周边县市边境口岸和市场,多方位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开发,努力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努力实现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一是要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干部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机制,让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弄虚作假者受到惩戒。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按照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的要求,考核干部的政绩,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四是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防止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重大决策失误的发生。五是实施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六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决策责任追究制、行政问责制、巡察监督制等制度,强化监督,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及时要务,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为了加快全县经济发展步伐,我们重点抓了几方面的工作:

1、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增加项目投资。确立了“干部抓项目,群众跑市场”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搞好项目投资。一批重大项目,如水电开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龙潭公园和县城1号路建设为主的市政工程建设等先后开工。

2、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列入国家重点扶贫县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的发展机遇。主要是,国家在制止重复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有利于我们解决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全国范围的结构调整与资产重组加快,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我们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建设用地短缺、电力紧张和用工紧张等情况,有利于我们利用相对充足的土地资源和电力资源吸引外来资金和项目。

3、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在巩固提升粮油、蔗糖、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抓好滇皂荚、魔芋、松香、姬松茸、畜牧、仔猪等六项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保护农民利益。

4、是要紧紧抓住全省对十个重点行业进行整合的机遇,进一步推进糖、锡、茶、药等重点行业的整合,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切实落实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完成,县域经济将以非公经济为主,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非公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好发展,全县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树立了*县人民政府新形象,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在实践中提高了执政能力。

三、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进步。切实抓好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加快依法治县进程,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努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三大创建”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创建活动。在全县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庭院”、“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文明行业先进单位”、“五好文明家庭”等达标创优活动,提高全县人民的文明素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模范户”社区评优活动。

同时还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下大力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建立完善社会治安综治网络,严厉打击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搞好“三大纠纷”排查调处,搞好信访接待工作,设立书记县长信箱,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

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从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出发,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扎扎实实、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宣传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做到“两个确保”,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城镇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不留死角。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通过加强扶贫工作,贫困人口每年减少6%以上。四是坚持为民办实事好事。重点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村镇住房规划建设,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年,由政府筹资,对县城龙塘公园等10项工程进行改造,使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以来,保障办好9件实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心内容。各乡镇党委也公开保障每年为群众兴办若干件受益面广、影响较大的好事、实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在基层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体现。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高职院校社会经济发展功能探索

【内容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有四种,但是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包括资金、师资、运行模式、思想观念、行业企业参与度等问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与其目标定位息息相关。服务于社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每个市级地区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服务地方经济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必然的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外,能否充分有效利用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各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作为新建立的实训基地,主要的功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资源闲置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发挥多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方式

高职院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各种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互联网+时代,对技术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中心,加以调整与变化,为地方劳动生产、经济建设与服务及时线培养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支持地方行业与企业发展。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担负着直接为“三农”服务以及“扶贫开发”的重要职能,使传统农民实现技能多样化、专业化,转变为技能型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四是实现地方教育向均衡化、专业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限制

相对于国家示范校或者行业院校某些专业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技术设备落后,无法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实训条件、环境急需改善,并且由于新技术变化比较快,学校资金有限,无法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

(二)师资队伍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较少,虽然很多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证书,但是实际操作技能有限,教学中更重视理论,轻视技能训练。高职院校聘任的企业兼职教师水平有限,而高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时间少,不能满足教学的时间要求。

(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的不同带来不同的效果。

(四)企业参与度不高

学生顶岗实习难以进行。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严控成本。学生在实训中很难接触实际工作任务,实践技能的培养无从谈起。

(五)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功能

(六)思想观念

通过调查显示,南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强于北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强于普通院校。

三、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的对策

(一)资金保障与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资金投入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最基本的保障。实习实训环境条件的改善,实训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各种条件是做好实训工作的前提,既有利于培养在校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调研发现,完善与充实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具有必要性,只有加强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使实训基地更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目前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智”,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技术力量;二是假期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挂职等;三是派遣专业教师参与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的国培计划;四是出国学习;五是每年很多高职院校都举行校内技能大赛、参与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措施。

(三)探索适宜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建立特殊的服务模式,加强校、企、政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运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与运用上述的运营模式。高职院校的各种专业实训基地都具有某一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所以在完成实践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暇资源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四)创新实训管理和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在实训基地管理上,一是要引入企业实际管理经验,可以寻求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二是要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按照国家的政策积极与政府协调,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建立能够调动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度,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狠抓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学生培训、鉴定与考核严格纪律,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考核,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五)提升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职能,为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起到积极引导和打基础的作用,为大学生在实训基地创业落户创造积极良好条件,从而增强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以及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温床,搭建了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企业合作的创新创业保障。

(六)宣传、引导与支持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离不开解放思想观念,高职院校就是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二要行业企业的参与;三要高职院校主体作用的发挥,解放思想顾虑,勇于承担责任。

四、结语

在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转型、经济全球化受阻以及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大国工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技术技能,未来高职院校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为行业、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其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张明哲 于恩顺 李岩 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仍然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管理问题也成为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基于当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城管执法管理模式进行探究,提升城管执法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居民由农村转向城市,这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由于工业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暴露也使得城市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居民的矛盾激化,如何有效进行城管执法管理对于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管作为城市执法管理的重要角色,执法管理模式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有必要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执法管理模式进行探究,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保障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二、当前我国城管执法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一)当前城管执法过程通过授权进行,致使合规性不足。首先,当前城管执法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执法力度等都并非由法律规定,而是通过授权的方式将权利下放到行政执法机关,这使得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城管执法方式千差万别同时执法力度和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使得城管执法是否合规、合法难以进行有效界定。其次,在城管执法的垂直管理方面,由于未建立完善管理体制,使得多部门联动和运转能力较弱,沟通成本较高,容易产生执法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城管执法的社会环境仍然不利于进行严格执法。城管的执法水平不单单和城管的人员队伍建设、城管执法管理规范有关,还和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联系。当前我国城管执法的社会环境仍然不利于城管进行严格执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执法人员即使按照法律规范执行,也可能会受到舆论导向的不利影响,最终造成执法环境的恶化。其次,由于过去城管执法存在诸多不合规行为,使得民众对城管执法的不信任,在执法过程中容易造成民众和城管的冲突。

(三)当前城管执法缺乏监督,管理滞后。当前我国在进行城管执法时,对于城管执法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城管执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当前城管执法在监督环节仍然存在缺失,相关管理滞后。首先,城管执法的决策和执法均由同一部门进行,难以进行权利制约。其次,对于相关城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解释也由同一部门进行,使得如果执法不满足合规性,受害人难以进行维权。除此之外,管理滞后也造成出现纠纷时,民众维权成本较高,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解决。

三、提升城管执法管理水平的举措

(一)加强城管执法管理过程的程序性建设,提升合规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城管执法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想要提升城管执法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城管执法管理过程的程序性建设,不断提升其合规性。首先,授权性制度建设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建立一套执法程序和规范,但是由于授权性制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因此民众对其产生质疑也在所难免。城市管理职能需要受到严格的规范,否则必然会对民众的权利带来损害。其次,在减少授权性制度建设的前提下,还需要完善城管执法管理制度的建设。详细的城管执法管理规定将大大减弱城管执法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避免因自由裁定造成的不利于民众权益事项的发生。除此之外,城市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多部门联动机制的建设,降低部门间的沟通成本,促进执法效率的提升,最终保障执法合规性。

(二)改善城管执法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行,城管执法管理将对居民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因此,改善城管执法的社会环境,并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将会对城管执法管理水平带来提升。首先,当前社会上存在诸多声音表示了对暴力执法和恶意执法的不满,这对于城管执法带来了一定阻力。城管需要改变自身执法形象、避免使用暴力手段处理纠纷和执法,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逐步提升城管执法的形象。其次,社会舆论不得大幅宣扬暴力执法的个案,对于暴力执法的现象理性看待,也不可断章取义,对于故意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民众,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切不可手软,应照章办事。除此之外,城管执法还应公正对待所有民众,不能弄特殊待遇。无论是法律还是部门规范都是具有普适性的,给予某些民众特殊待遇必然会对其他民众的权益带来侵害。

(三)加强对城管执法的监督,提升管理水平。城管执法的监督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城管执法的合规性和效率等,也会提升城管执法过程中的服务态度,减少摩擦的产生。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城管执法的监督来不断提升城管执法管理水平。首先,城管日常工作任务的部署和城管执法的监督权利应进行划分,避免同一部门同时拥有两项权利,造成权利失衡。其次,提升对于纠纷的处理效率,定制纠纷处理时限,不可出现内部袒护的现象。除此之外,城管执法过程中如果出现违规现象,主管部门在查明事实后应按照内部处理规范进行处理,对于违法行为需要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置。

作者:梁丽 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摘要: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具有多重影响,不仅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还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对我国劳动力、资本、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经济发展因素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产业结构调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以期为广大社会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诸多影响。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4)》指出,人口老龄化会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也将挑战公共政策,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公共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按照联合国人口报告的标准,老龄社会分为进入、深度和超级三个阶段,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10%或65岁以上占到7%,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及时号)》,至调查结束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当时已进入老龄化的门槛。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比10.1%。从以上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呈加速度上升的状态,并且形势日益严峻。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社会经济效益等也具有一定的刺激与促进。具体来说:

2.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始终是社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国内外人口老龄化情况及研究来看,其确实对经济发展具有多重消极影响。一是会减少劳动力供给,降低劳动生产率。有效劳动力供给是确保经济发民的基本保障,人口红利是我国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则会导致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使我国丧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二是会制约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懂技术、有文化、掌握多重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支撑。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必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的减弱,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城市老龄化,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大量外流,这就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整体下滑,不利于现代先进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障碍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缓慢也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四是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深入,社会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抚养比将越来越大,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必将加重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内地劳动年龄人口总抚养比2010年为34.2%,而2014年则达到38.1%。五是会影响税收政策和政府财政支出。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劳动力的减少,相应的就会减少纳税人的比例,而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收入,只能提高税收,从而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政府为了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将大幅增加用于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服务的财政支出,从而减少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六是会减少社会储蓄。社会储蓄是经济建设投资的基本保障,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及老年人收入的减少,其更倾向于消费,从而导致社会储蓄的减少,并引起社会投资的减少,而影响经济发展。

2.2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会拉动老年消费领域的发展。老年人消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吃、穿、用、精神享受等方面均不同于年轻人。老龄化的加剧会使这方面的需求愈加迫切,从而拉动老年人消费品、家政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和保健器械、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消费,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二是促进消费品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政府、社会、家庭在养老保障的投入不断增加,消费市场规模和经济结构也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使老年产业不断发展,促进了所涵盖的医疗保健、老年人用品、护理、文化产业等的快速发展,从而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3结语

从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来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因此,广大社会工作者应、科学地对待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吴成德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引入了社会法的概念,从社会法的视角探讨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希望能够整合社会力量,从整体上平衡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法;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本位;公共利益

一、社会法中的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法律关系是社会法的调整对象

社会法是国家为了平衡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权利,通过国家机关及有关主体干预、调节社会特定关系的立法。社会法自产生以来,关于它的调整对象以及性质就引发了学界的讨论。发展到今天,对于社会法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种。及时种是社会法是区别于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第二种认为社会法是调整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就其调整对象而言,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社会法调整的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大,主要有狭义说、中义说和广义说三种不同的学说。依据狭义说的观点,社会法仅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义说认为,社会法调整的范围除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外,还包括了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例如残疾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广义说则认为,除狭义和中义之外,还包括了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法律关系已经成为了社会法调整的对象之一。

(二)作为社会权的环境权

社会权又称生存权或受益权,它是指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社会所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经济权,受教育权和环境权三类。对社会权的概念进行剖析,可以看出社会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社会权是公民“对社会享有”的基本权利,社会权只能在社会中实现,也就是说公民有依法从社会中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权利;二是社会权以国家积极作为为价值诉求,社会权对应他人、社会和政府的负担。在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公民有权要求国家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社会权不同于民法中的人身权等权,排除他人干涉。相反,它要求国家能够积极作为,为公民实现社会权提供条件,充分保障公民享有的社会权。环境权是社会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指人类或其他有关主体对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物质因素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以及由此所承担的在他们之间产生的各种义务。公民环境权是伴随着生存权的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人权,它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的。环境权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公民,还包括国家与法人。我国目前的立法对于环境权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宣布,但已有对于环境权的法律规定。那么,为了保障公民、法人以及国家的环境权,在协调环境保护和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就必须注重整合国家、法人企业和公民等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各个主体享有的环境权,创造良好、舒适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人民对于生存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也逐渐演变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环境友好的文明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如何更好地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也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一方面,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不仅关乎社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社会文明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环境,使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生存的美好环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社会的更大进步贡献力量。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随着社会文明成都的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这也为环境保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如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必将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了,技术不断地更新,才能促进环境保护,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为实现环境保护提供了条件。因此,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能片面地强调一方必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持久发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社会法在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法在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法的宗旨,社会法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维系民生。随着社会法理论的不断完善,这一法律部门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它本身立足于社会,是关注社会问题的法律,所以,社会法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法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得不承认,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类社会向前飞跃了一大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从立法层面来看,近年来,关于环境保护的立法不断出台。由于环境法律关系是社会法的调整对象之一,所以,这些法律都属于社会法的范畴。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实施,为保护环境,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立法依据,使政府各部门、企业以及群众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能够及时地预防环境污染,加快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另外,社会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民主社会。这就要求正确地处理好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的关系,而社会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其本位,尊重公民个人权利,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解决社会问题主要依靠,社会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和谐社会相契合。总之,社会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立法保障,在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必然发挥关键的作用。

四、社会法视阈下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涌现出来。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而社会法的目标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在社会法的视角下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不仅要坚持权利本位;又要坚持社会优位,处理好社会整体和公民利益的关系,确保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坚持社会本位,着力解决环境问题

社会本位原则是社会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协调环境保护和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要坚持社会本位,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另外,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兼顾,使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和谐,真正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

(二)保护公民环境权,切实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环境权作为社会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必须受到足够的保护。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必须重视公民的环境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人民在环境良好的社会中生活创造条件。另外,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对于由于环境问题引起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及时处理、化解。对于侵害公民环境权的行为,要运用民事和司法途径加以救济,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和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三)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环保新机制

社会法是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力救济的法。政府干预是社会法的特征之一。因此,在协调环境保护和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政府部门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贯彻《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企业,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鼓励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另外,保护环境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立法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使公众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大潮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新型环境保护综合机制,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形成环境保护的较大合力。

五、结语

环境保护和社会及经济发展既对立统一又可以协调发展。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要坚持社会本位原则,树立社会整体观念和社会全局观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另外,在协调这两者的关系是要充分地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将《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总之,环境保护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其次要加强政府的监督指导,更重要的是发挥群众的力量,使人民群众和各个企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地行动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这一社会问题。我相信,在当前建设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只要社会各个阶层都为保护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必定会得到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凡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