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科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科学论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科学论文
一、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现状研究
1.从对课程的理解方面。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对课程意义的传播。不同教师保有不同的课程视界,面对相同的教材内容截取的课程信息和教学需求就不同。经调查,农村九成以上的科学教师是非科学教育专业背景出身,而且只是兼教科学课程,因此,他们习惯于运用主要任教的语文、数学等课程视界来理解和解释科学课程世界,科学课程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复杂性的课程,要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真谛,运用理解原有学科的程序与方法,必然会限制教师对多元化课程的理解和认识,75.62%的教师表示不能多方位挖掘课程信息,加上科学课程又是副科,教师们大多疲于应付,追求知识数量而忽视质量能力。
2.从教师的教学定位看。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身份定位与规范课程的过程。每门课程都有特定的课程教学规范以及要求教师扮演的课程角色,不同教师的现实自我与课程的教学规范之间存在大小不同的差距。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科学活动与实验是科学探究的载体,农村教师生活在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域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适应以做中学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其中更为细微的教学原则与要求不能灵活运用,譬如学生的前概念转变(49.86%,百分比代表不能灵活运用的教师百分比,下同)、课堂问题的提炼(40.53%)、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53.47%)、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64.23%)、探究过程的把握(60.37%)、学生问题如何转化为教学课题(67.18%)等,这些教学知识的较多欠缺使得53.84%的教师们产生自弃心理,教师自我的身份感脱离了科学课程的自身功能定位。
3.从发展资源的角度讲。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外在资源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75.93%的农村教师认为开展课程活动所需的教学设备与实验用品等非常欠缺,自己动手为学生设计制作实验用品的潜能又有限,科学课程的教学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有限,50.64%真正从事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都属于培训“专业户”,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培训完却没有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从科学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所依托的外在的信息与现代技术基本限于互联网的相关信息,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暇深入研究,只有四分之一的所属的区、县有配备专职的小学科学教研员,但仍需要对基础培训与学科教研活动组织的真正落实下番工夫。总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以及提供给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有效利用和开发才能实质性地影响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4.从教师专业自主来说。
教学成就感与自我被肯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成功的教学使教师个体得到学生、校方及其他教职工的认可后,教师服务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权利和愿望就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进行专业发展的动机也就不断增大。反之,就会削弱其发展的积极性,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农村科学教师的专业自主现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据统计,校方领导受科学课程的副科地位及评价体系的影响进而对科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成为教师个体能否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较大的影响因子,77.24%的科学教师激发不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能动力,认为在该门学科上下工夫属于“吃力不讨好”,提高支配他人的权利应体现在语文、数学课程上才能真正彰显自己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而从调查中看出其中49.06%的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享受着”简单、粗糙、低水平重复的教学,只有20.65%的教师因动机来源明显,希望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欲与愿望很大。
5.教师群体的归属感看。
提高教师的群体归属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之一。科学教师群体的归属感包括教师与所在学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教师与科学学科团体之间的“融为一体”。教师的归属感越强,教学责任心就越强,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就越积极。反之,就会削弱其工作情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难度就会增加。与所在学校之间的关系方面,73.85%的农村教师期待自己的学校应提高自身的办学地位与工作氛围,77.04%的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师参与学校制订、规划、实施整个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而不是搞学校“话语霸权”;与科学学科团体方面,93.02%的教师认为学校内部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学科教学共同体,甚至单枪匹马的不在少数,其余忙于其他主科的教学任务,所谓的教研活动只流于形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培训等方面,有54.82%的教师近乎没有。这样,教师个体所能体验到的群体归属感比较微弱,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就会比较低,教育部门及学校所要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就较难以实现。
6.从教师的期望回报讲。
教师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是教师愿意从事其专业发展的最现实和最根本的动机。根据投资学理论,教师所得到的期望回报超出其投资成本的话,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动力就会很强。反之,就会瓦解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对农村科学教师来说,影响他们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及时,从职称角度来说,80.03%的教师属于兼职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上将不会给教师带来正职学科教学上的更专业、更精深的教师素养,得不到自我“事业高升”道路上的收益。第二,从教师教学工作量上来讲,一节好的科学课,需要充分准备探究实验活动材料(材料包括易耗品或者可累积品),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课后付出更多的义务劳动来完成,75.82%教学任务本来就繁重的教师认为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调。第三,从家长、领导等外部支持方面来讲,以家长、领导为主的外部力量只注重评价体系,与主科明显造成评价等级差距,而忽视科学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79.13%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进而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消极情绪。
二、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通过以上对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调查与讨论,结果不容乐观,总体上呈现出盲从、倦怠的负能量,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先进教育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科学教师承担着培养具有此科学意识的未来文明人的艰巨重任,农村科学教育又是我国科学教育的软肋,必须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的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科学教育健康、科学成长。
1.教师自我对科学学科认同感的提升。
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学知识等方面的认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它可以促使教师认清其专业发展的方向。培养教师自我对学科的认同感,需要从激发教师的学科认同意识、认同情感、认同行为三方面入手:
(1)在学科认同意识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自我认知意识比较单薄,意识决定行为,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科角色、学科使命、学科行为等方面进行批判反思、理性分析、创新与超越后才能自明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身份,不断调整、改进、建构自己的教学行为。
(2)在学科认同情感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存有信心低迷体验、强化积极情绪有限等心理反应。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譬如教学目标的达成、科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实施等方面)都需要纳入积极的情绪情感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批判,才能保障学科认同的形成过程有效、顺利。
(3)在学科认同行为方面,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同感最终会映射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农村教师的教学现状表现出消极、应付的行为,教师与教学活动之间是双向的实践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科的认同会影响教师是否会主动地、深层次地开展符合科学课程要求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应的,教师的学科认同感也会在实践问题中不断重构、内化,从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与成长。以上教师的认同意识、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培养需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才能真正的落实与提升。
2.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的营造。
要使教师能合格地投入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较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除了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发展外,必须综合考虑问题,通过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主管部门等为专业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努力借助外部因素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具体表现在:
(1)培训机制的建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利用视频、讲座、办班等多种形式,为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努力;
(2)发展制度的保障,需要主管部门下决心利用法规、政策(如考试制度、证书制度、职称制度等)约束使得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稳定、有序地进行;
(3)管理机构的统一,需要从教师的任职、升职、发展、业务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构必须有一致的培养和发展标准;
(4)物质待遇的配备,农村大环境总体还比不上城市,需要加大教师们的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关照,农村教师才能无后顾之忧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5)社会环境的配合,农村开展科学教育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通过循环播放科普影片、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向农村人说明科普的重要性,创造农村爱科学的氛围,尤其家长要支持科学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3.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模式。
进行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农村地方特色、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一般由大学研究者和的教研员来承担)来验收教师的发展情况并与教师评职称紧密挂钩,本着农村教师专业自救、外部机构支持的总体原则设计了以下三种发展模式:
(1)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分布广、地域形式复杂,最现实的发展模式是激发教师个体的意识,实现教师自我教育。具体途径有:教育管理部门与大学教育机构要录制一套供农村教师个体发展的视频光盘,内容包括典型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农村教师开展讲课、说课、评课的现场实况等科学教师教好书必备的知识光盘配套给农村教师学习,学习情况由校长监督、落实。,教师要录制一节结合光盘知识所上的科学课与学习感悟供认证机构检验并作为评职称依据。
(2)进入城区小学实习的发展模式。城区小学师资力量较强、实验活动配备较好,是农村教师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好场所,教育管理部门与农村、城区校长要从工资待遇、教学任务、岗位填补等方面协调并提供条件让教师就近到城区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实习,向城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他们从讲座、培训、自我反思等方面积累来的教学经验,期间做好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并有一次参加市级以上科学课程教学比赛的经历。
(3)参与编制适合本地农村的教学案例的发展模式。农村教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需要本地教师运用特有的教学资源来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在农村教师已经经历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为有效促进教师学、思、研、行的统一,每个教师要编制10个运用农村资源开展过的成功探究实验活动的教学案例,并保障自己所编制的教学案例无论在观念引导还是“技术”支持方面都能起到专业引领农村校本教研活动的作用。,统一上交给专门的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汇总、加工后统一编制发放给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学校,供他们学习、参考,最终起到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目的。
作者:杨妙霞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小学科学论文:教师专业化小学科学论文
一、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内容
1.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理解科学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目前世界上大多采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公众舆论研究所米勒教授的科学素养评价体系,认为科学素养应包括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科学观点;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教师知识。
c本体性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科学方法的知识、科学本质观的知识和科学史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依据或原理性的知识,在类别上分为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在教育实践中生成的具有自我特点的一系列知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对特定年级学生的教学目的与目标的理解;科学课程独特的课程特点;学生理解科学的水平的知识即学生的学情分析;学习评价方面的知识;学科科学方法与策略等。博雅知识是指应该具备可能不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的、但属于人类发展中指挥结晶的知识。只有具备广博知识和高雅气质的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这四种知识中,博雅知识是基础,本体性知识是内核,条件性知识是方法,它们共同转化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3.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能力。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就是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特征,知道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必须掌握哪些相应的科学教学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这种能力。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概括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三个方面。教学设计是有关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实施教学措施等设计的总和。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是指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在教学中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把教学中发生的未能预见到的情况和问题变成教育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和条件。教学评价能力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甄别和纠正误解,为改进和调整教学提供指导。评价能力包括语言鼓励性评价一指导性评价的能力、语言活动表现性评价的能力、学习历程即学习成绩的总体性评价的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存在的问题
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整合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能力结构,即对自然科学有关知识有整体、综合的认识和理解,对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有所了解,同时还应掌握跨学科的专业技能,以及适应综合学科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科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的小学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师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小学对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科学素养总体偏低,分布不平衡。
首先,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明显的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各级教育部门、小学甚至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不够重视。对科学教育的科学教师没有较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学校也没有对科学教师进行严格挑选,老师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上课,不注重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其次,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具有地区不平衡性。无论从行政概念还是地理位置来看,经济、教育和文化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职业期望不同,给予的培训与激励的机会不同。,职前教师与职后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差异显著。职前教师的科学素养总体水平比职后教师低。职前教师对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的掌握较好,但在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方面有所欠缺。表明职后科学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科学素养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了教育的弊端:偏重知识的传授,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态度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
2.教师知识储备单一,继续获得知识渠道狭窄。
随着高中文理分科的高考方式和大学教育的专业化、独立化,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目前师资培养面临的较大挑战。首先,教师培养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等都只考虑到理科分科的独立严谨,但是对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考虑不够,使得科学教师不能够联系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相关现象进行学习,不利于科学地理解和应用。其次,多数教师职前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但受到实践经验缺乏的限制而无法理想落到实处,而职后教师理应是知识结构完善和优化的好时机,但由于教育部门和学校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和管理不够,使得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家培训、教育科研、教学观摩等无法实现。因此,职前教师的职业理想随着工龄的增加发生磨蚀,职后教师的知识面不能得到有效拓展,造成了教师知识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
3.探究教学能力不足,执行课程设置标准受限。
首先,教学能力与教师知识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没有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就不能形成整体的科学观,不能够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迁移和整合。其次,教师探究教学能力不足。科学课程的改革目的是打破分科的明显界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体验、实验的过程中,亲自发现困难并克服困难。,教师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深刻体会课程设置的标准,对科学课程进行定位,就不能很好地执行、设计、开发和创造良好的科学课堂,实施成功的科学教学。
三、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对策
1.强化科学素养的理念,公平分配各类教育资源。
首先,加强素质教育理念,重视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虽然科学课程的边缘地位短期内无法改变,但教师不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应主动提高科学素养,为知识经济将要带来的科学课程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其次,国家应正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在小学科学课程的体现。加大对边疆和农村地区的资金和人才投入,通过科学振兴区域教育,科学振兴区域文化,科学振兴区域人才。,增加职前教师的实践机会,加大职后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教学统一的原则,增加职前教师的实践、实习机会,使学生的职业理想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通过学术培训、科研交流和思想教育等方式更加巩固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并不断缩短职前和职后教师的素质差异。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教师的培养机制。
完善和优化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根本途径在于完善职前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机制,涉及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实现等诸多方面。应有意识地统整各专业课程的知识,既有各分科知识独立严谨的结构,又有其融合性。应当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并增加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对于在职科学教师知识的完善与优化,需要专家培训、教育科研、教学观摩、网络教研等有效途径。具体的完善与优化策略,就是认清学校目的,从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分析,基于学习者先前的观念和经验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调和。
3.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培养师生的探究教学能力。
首先,帮助教师建构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由于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在师范学习之初就有课程设置的局限。只有靠老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教学过程中,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积极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对各学科知识进行迁移、整合,拓宽知识视野,形成科学整体观。其次,深刻理解科学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和接受课程所倡导的先进教学理念,了解科学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及对科学教学的要求,能够提高教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对科学课程的正确定位。只有提升了“理念”,把握了课程标准,才能成功实施课程,成为科学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开发者、创造者。,培养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科学课程与自然相比,更强调科学的整体性,分科界限明显被打破,学科联系大大加强,而且增加了既作为教学目标又作为教学手段的科学探究的新内容,让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掌握探究教学的能力,通过设计方案,亲自操作材料,亲自发现各步探究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体验处理材料和概念是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想办法解决。
作者:吴喜春 单位:乌鲁木齐市第83中学
小学科学论文:学生创新能力下小学科学论文
一、通过科学事迹讲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家的各种发明创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合理、巧妙地利用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通过讲解,激起学生的创造兴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例如,教师可讲解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讲解他是怎样发明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电器的,使学生明白现在生活中应用且必不可少的电器均离不开爱迪生的发明,让学生从小立志,向科学家学习,逐渐培养学生平时留心观察事物、勤动脑、勤动手创造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还未成熟,在学习中没有足够的勇气创新、实践,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但同时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对每一个科学知识都有强烈的探索欲。在这种形势下,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及不断鼓励,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不良局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以一个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故事为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怀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做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是错误的。可见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也许会发现曾经某个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大胆质疑、猜测,不迷信课本和,鼓励学生向教师、家长提问,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由科学的探索者、质疑者渐渐成为发现者或创造者,使学生内心的创新愿望得到满足,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以节省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科学教学效率。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主要是要求学生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为是这样”等角度对课本内容提出疑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评价,最终筛选出合理、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探索实践,找寻问题答案。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传统说教式科学教学方式,通过科学小实验,使小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有趣性,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演示的科学实验活动。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准备一些卵石、摆、显微镜、通电线圈等小道具,让学生观察道具、使用道具,并利用这些道具进行科学实验,使其充分感受到科学的神秘性与趣味性。其次,将教学内容与科学实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科学实验中,在保障实验百分之百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讨论、去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科学概念与规律,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学生彻底弄懂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实践与实验现象观察,使学生总结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并培养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小设计与小发明,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结合科学教学内容,每周开展1次“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等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合实际的观点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将实验创新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四、结语
小学科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合理、有趣、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多观察、多实践、多想象,循序渐进地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刘苏华 单位:沛县杨屯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启蒙教育小学科学论文
一、观察生活是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
在很多学生看来,科学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在学生初学之时,教师一定要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呈现、讲解和揭秘,让学生在感受科学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它蕴藏在生活中的各个不同层面,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以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来看,他们在课堂学习之前了解的科学知识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孩子在潮湿的天气下偶尔发现了蚯蚓,他们会对其外形以及其行动进行观察,从而形成基本的科学经验。儿童形成科学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现实生活中随机感受,引导他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及时进行感知了解。这样的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鉴于此,作为科学老师,就不能死守着一本教材,按照固有的课表和内容进行教学,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体验他们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科学,从而形成最为有效的科学体验。例如,在姹紫嫣红的春天,柳絮漫天飞舞,这些就会引发学生的科学思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如果这些生活中的资源与教材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和顺序,不拘一格地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二、体悟自然是小学科学启蒙的关键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给学生发放各种实验材料。但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最为贴切有效的实践材料不是教师精心制作的,也不是随教材发放的,而是源自于自然。只有源自于真实自然状态的资源,才是学生的实践操作材料。但这些对于城市中的学生而言,却又是非常难得的。曾有有识之士指出:自然社会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感受科学的课堂。科学教学就必须链接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社会,感受自然生活中最纯粹的科学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而在科学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和善于想象的,面对大自然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善于从自然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入手,将学生的思维和关注力聚焦到自然生活之中。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可谓丰富多彩,从天气谚语中感受不同的自然现象所蕴含的天气预征,从仰望星空引导学生思索宇宙的无穷魅力,从天气的变化中感受四季的轮回……
三、学会探究是小学启蒙教育的保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已经越发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只有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真正契合学生内在认知规律。因此,新课程改革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而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其核心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增长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要通过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习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整个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观察、依托实验、凭借推理,从而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运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小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如果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将会形成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倦心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认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这对于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提升学习效益都有一定的帮助,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对于科学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其增加了多少的科学知识,懂得了多少的科学道理,更重要的是在让学生懂得在感知过程中,形成科学素养,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作者:郭玉定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有效探究小学科学论文
一、有效探究的起点——问题
1.设计具有驱动力的问题
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如果直接提出“铁为什么生锈了”或“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觉得问题枯燥无味,并不能让学生有强烈兴趣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如果让学生直接观察生锈的铁,并拿一块未生锈的铁与之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块铁怎么会生锈的吗?学生会把问题聚焦于“铁生锈的因素是什么”。于是学生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会迷失方向,探究就能有效进行。
2.预设问题关注学生前概念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在备课时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是什么,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在学生前概念干扰下怎么去引导。听过一节实验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上课教师拿出一杯装有水的烧杯,问学生:“一会儿老师往这杯水中加一勺食盐,食盐溶解了,老师继续多加一些食盐,还能溶解吗?”学生异口同声说“能”。教师再问:“我不断往里面加食盐,它能不断溶解吗?”学生还是回答可以。教师没办法了,只好说:“不断地加,食盐不可能无限溶解,下面我们来研究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位教师其实就是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四年级学生刚接触溶解,之前已经知道食盐可以溶解,但不知道食盐的溶解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饱和的状态。那么学生的前概念就是“食盐可以溶解,跟多少无关”。听课过程中多少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有的老师措手不及,搪塞过去后按自己的计划往下讲,但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解读出了学生的前概念,及时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有效探究的前提——材料
对于一堂科学探究课,材料是顺利进行的前提。材料使用合理让课充满生机,材料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
1.用材料提升探究的效度
材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的程度,是否能够成就高效探究。材料不宜求多求全,否则学生盲目动手会起到负面作用。在听《我们周围的磁铁》一课时,磁铁性质材料盒里面材料很全,各种不同形状磁铁和材料,教师将实验盒直接发给每一组。学生对五花八门材料兴趣很浓厚,有的同学整节课都在玩材料。教师没有在材料的选择上认真考虑,探究活动低效。
2.用材料推进探究的深度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好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们思考:我可以怎么用这些材料?为什么要这么做?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易拉罐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推进探究深度的材料。易拉罐本身是金属做成的,可以导电,但由于外面喷上了一层涂料,导电性能大大降低,用学生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根本测不出来。学生就会在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个金属材料不能导电呢?学生会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和讨论,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这里,教师提供的材料直接决定了学生探究的深度。
三、有效探究的保障——指导
1.指导自主探究,要由“扶”到“放”
有“扶”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有“放”才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扶要扶的恰到好处,放要放的张弛有度。让学生自主探究,一直是科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的干预、指导往往过多,教师“扶”的痕迹很明显,教师放不开,使得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很多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就算实验探究失败了也没关系,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深刻体验成功、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
2.有效指导,激发探究热情
兴趣是好的老师,学生对探究内容有兴趣了,就会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研究。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谁可以把书分开”。我课前就把两本书一页一页的纸张交叉重叠。我故意挑选了班上两个力气比较大的男生让他们去拉书,将书分开。两个男生很不屑去做这个游戏,认为自己力气大,区区两本书,很容易分开。结果他们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能将书分开。这是什么道理呢?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四、有效探究的支柱——体验
“体验”不能仅仅是个标签,教师应该努力放大其功能,让它成为学生生命感受的一部分,让“体验”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支柱。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就是学习科学的好课堂。在公园里,可以观察各种小动物、植物;在工地上,可以看到杠杆、滑轮、轮轴如何运作;在马路上,斜面、惯性、热胀冷缩的原理的应用随处可见……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1.开展“信息大观园”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各种科学资料、收看近期的科学新闻、捕捉近期的科学信息,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可以搜集学生中比较好的信息材料张贴在教室的一角。每周更新一次,让学生时刻可以接受近期、好的科学知识的熏陶,为今后学生创新探究精神的形成打好基础。
2.开展“小小发明家”活动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小玩具来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小小发明家”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创意十足,他们能利用废旧的雪碧瓶、酸奶瓶等制作小汽车,有的孩子还利用一些水果做成了水果电池和超人。只要教师引导合理、鼓励到位,孩子时时刻刻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作者:和旭辉 单位:河北省曲阳县下河乡中心学校
小学科学论文:有价值资源小学科学论文
一、创设动态生成空间,提“有价值的问题”
热爱科学教育的教师都知道,“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与核心”,也总是想方设法设置情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讲究的,有如相声演员,不断抛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包袱”,而他的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逗你开心,让你深思!然而在科学课上不少师生会不自觉地围着预设中的问题去执行,表面上探究活动也很热闹,但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就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学生也就不会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科版第六册第四单元及时课《磁铁有磁性》,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和问题:(出示磁铁)“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我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表格中的这些物质哪些能被吸起来?”这样的教学是应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的科学流程,但教学实践让笔者思考这里并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真正的价值,导致学生也不会自主提出跟探究有关的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已经早就告诉他们磁铁能吸铁一类的物质,反而他们对金属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而“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这一问题只涉及事物变化的表面现象,(只要用磁铁吸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果不进行挖掘延伸,就不能作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活动之后,除了按照教师的意思机械地过了一下动手的瘾,并没有比活动前有更多的收获。实验前让学生进行猜测假设是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好时机,如果教师并不去了解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猜测,而仅仅只为了猜对了几个猜错了几个,这样的猜测并没有多大意义。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更进一步,也没有排除原先的经验知识的一些模糊和误导,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金属与铁的区别,还是没有理解磁铁究竟能吸什么物质。教师蜻蜓点水式地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一带而过,就得出了结论,飞快地进入了下一个探究活动。学生并没有从活动中收获更多的东西,课堂探究也就变成了一种教条式的程序,整个活动也就变成了“有教无学。”如果教师设置这样的情境:出示一个封闭的百宝箱,里面装了教材上要学生预测的东西。“老师今天带了一个百宝箱,你们听一听,百宝箱里有哪些宝贝呢?你认为哪些可以被这个小磁铁吊出来呢?”打开百宝箱,观察没钓起来的东西。“为什么有些能被钓起来,有些不能?”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当百宝箱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所有孩子都想知道百宝箱里有什么。孩子们通过感官和已有的经验来判断里面可能有金属。三年级孩子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可以用磁铁把里面的金属“吊”出来。“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还有一些宝贝没钓起来。教师趁机追问“为什么有些宝贝钓不出来?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通过学生逐步生成的问题来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前概念。问题在活动中产生,学生的认知与想法在动态生成中逐渐明晰化与外显化。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对学生不明朗的问题进行解决,纠正学生的错误或者模糊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人们将外界现实与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一种新旧经验相互碰撞,新旧思维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过程。如果教师设计问题的目标产生偏差,提问过于单一,课堂就会出现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或者出现与个别学生密集对话的现象。一问一答,像打乒乓球一样拍来拍去,于大部分学生学习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之,教师如果找到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行的,有研究价值的,直接与科学探究相关联的问题,给课堂创设了动态生成的空间,那么就能把学生分散性思维引到问题本身,掀起学生思维高潮,推进学生思维深入发展。
二、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促“有价值的思考”
有的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魅力”,科学教师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准备各种形式多样,新奇美观的材料供学生探究。学生在教师准备的丰富材料中玩得很开心,在热热闹闹中得到了眼花缭乱的数据,课堂在动态中生成了许多资源。这时教师如果一味地追随着学生生成的问题不断衍生,逐一解决生成资源,而不是筛选对课堂有价值的问题去让学生进行思考,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反而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科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实验前教师的引导:“这块磁铁能挂几个回形针?”“究竟怎么来计算这块磁铁挂几个回形针?”“你们想不想做这个实验?”汇报时教师的处理:“你们小组挂了几个?”“为什么要做两次?”“你们小组两次做的数据都不一样,那么到底取哪个数据?”“平均数有小数,不大好吧,怎么办?”……类似于这样的师生交流,学生慑于教师的,刚开始还能勉强认真听,而他们的兴趣依然停留在器材上,缺乏对现象的思考,课堂会逐渐走向杂乱无序。小学生生性好动,兴趣不稳定,来得快,消失得也很快。他们无意识的学是多于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时候学生往往被器材的无关信息吸引,会被“活动的机会”分散注意力。某个探究活动已经结束,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停留在刚才的活动中,更多学生是对刚才的探究材料“依依不舍”,还有不少学生的思维已经想到了其他地方。这时,有价值的思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吸引过来。上述案例中,汇报时教师这样处理:“为什么同一个磁铁挂的数量会不同?”“如果给你两个磁铁,你觉得能挂几个?”“怎么样做更科学?”舍掉生成资源中非关键因素,注重学生对现象的思考,挖掘科学本质,形成有价值的思考,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建构的科学概念。
三、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选“有价值的活动”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主行动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必须将探究活动由“指令性”转变为学生自主的“选择性”上,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探究。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前概念”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前概念往往是基于日常经验对事物的初浅认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它的产生是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或没有把认识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抽象概括造成的,所以它往往包含着许多非共性内容。因此教师概念目标的确立首先要认识一个“度”的问题,即了解各年段学生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认识,在“前概念”认识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自主选择一些“目标”进行活动,以期更好发展个性,提高概念的认识深度。例如在“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探究活动中,学生制作电磁铁后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产生诸多问题,如:线圈匝数,铁芯大小,绕线方向,电池多少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的活动,但基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好不同,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开展选择性研究,并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对其他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通过交流论证,深入概念,突出概念,达成共识。因此,要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应选择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探究。
四、结语
总之,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有价值的动态生成,需要科学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如果没有科学的设计,深入的思考,以及教师灵活捕捉有效生成的能力,那么,“有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课堂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学生思维需要有层次有厚度的教学。“空间、资源、效果”是我们走向生成价值的起点,同时为学生的“科学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彭凤英 单位:太仓朱棣文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科学论文
一、对“问题解决教学”内涵的分析
通过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当中,学生在该情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观察、思考、实践、探索中寻找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科学猜想;在了解科学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课题结构有一个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学生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会形成一定的科学知识结构,学生在应用、发展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科学情感体验,并对科学的价值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建立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科学自主探索式学习过程中,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搜集筛选信息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的培养,所以说“问题解决”教学恰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学生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处于的主体地位,该模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意识。总而言之,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质量
1.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科学教师先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科学知识产生某种疑问,学生在困惑心理的驱使下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在该探索过程中科学教师一定要将引导工作做好。科学本就源于生活,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通过引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在科学实践中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科学教师在讲空气知识前可以创设以下场景:在某容器中装水,水进不去,此时科学教师让学生自行猜想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科学教师在讲物体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的科学知识时,可以事先准备竹牙签、泡沫、鹅卵石等生活常见的材料,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并探究其中原因,使学生对密度、质量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踊跃表达,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分析中学习新知识,并快速理解知识的内部原理,并将学习迁移理论渗透到科学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还应该注重运用前后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将学习迁移理论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该项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让学生成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学习主体,科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期间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此期间科学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做到认真倾听,对学生的想象、研究给予充分认可,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不仅可以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还要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忱。(2)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还可以通过游戏、趣闻竞答等诸多形式引导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3.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体。
在实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积极组织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要尽量避免大包大揽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可以以自我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摸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科学教师要对自身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科学教师要对自身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做出及时的改进,不断优化“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问题解决”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作者:陆健红 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课程目标下小学科学论文
一、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嬗演历程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进
(1)科学知识目标的演进。
上一时期小学的科学课程知识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大多只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但此阶段注重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属于关于‘科学概念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关于‘科学技术的实际工作方式’、‘科学技术过程’、‘从何处和从什么人那里能够获得科学技术信息和指导’等知识。”当时的科学课程,只是按照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大纲规定的只是对于一定群体最基本限度的知识方面的要求,只学习书本上固定的有限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条件较好的学生拓展新知识的可能。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阐释科学知识的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科学知识更加。在基础知识之上,加入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之外,更多地渗透了对与广泛的科学知识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2)科学探究目标的演进。
《试行草案》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要求涉及甚少,仅仅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自然教学大纲,对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做了如下诠释:“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能力等。”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规定了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想象5项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标准》对这8个活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并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应顺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且循序渐进地培养。2006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其方针和目标,“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不难看出,直到21世纪以后,一个较早期技术化的精英主义的科学教育思想指导的更完善的科学教育目标,才逐步真正形成,这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一种新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新的“科学素养”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培养,带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育仍然受到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实现从国家和社会向个人过渡。因此,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教育。80年代以后,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我国一批自然课程专家,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提出把“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并不具体和完善,当时的小学科学课程中,仍然缺少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民主精神,阻断了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发展之路,难以发挥其个性和创造能力。随后,国家教委于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强调小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熏陶的同时,增加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标。之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了调整,在上述基础上,重点强调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待科学、科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关系、科学学习、自然”。特别是较以往增加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等要求。新世纪以来的科学课程,已经把“科学探究”作为及时位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二位目标,把“科学知识”作为第三位目标。这里更加注重学生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以,科学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非智力情感因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实验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小学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等,提高其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演进
(1)科学知识内容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规定科学知识内容包括:水、空气方面的常识;动物、植物方面的常识等。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罗列出各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从中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空气和水,植物和动物,能源和环境保护,宇宙,力和机械,电、磁、声、光、热现象,金属,信息,生理卫生以及自然日记等内容。及时次对小学自然设置了“能源”、“环境保护”、“信息”等方面的课程内容。1988年的《初审稿》,分别呈现出小学阶段低、中、高年级各单元的基础知识要点。由此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和水,人体,植物和动物,生物与环境,认识土壤和岩石,地球和地壳变动,力和机械,电磁现象,声、光、热现象,金属共十大方面。特别强调在272总课时数中,留出10%~15%的时间,供各地补充乡土教材。在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按低、中、高年级,将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地球和宇宙。随后,1994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要求删去部分原有教学内容,共删去知识点21个(约占原有知识点数的40%),观察、实验、操作项目10个(约占原有项目的30%)。删去一些比较难的内容和学习其他知识点时可以兼顾的某些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设定的科学课程内容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最终又将其内容具体分为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地球与宇宙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演进。
1988年的《初审稿》,将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年级,分别记述了其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对于小学自然课程提出了“知识要点”和“观察、实验、操作”的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小学自然课程内容为:“知识”与“观察、实验、操作”。进而将“知识”部分的内容划分为“了解”、“知道”和“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而将“观察、实验、操作”部分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初步学会”和“学会”。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两者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其内容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因此,应伴随着科学知识,将能力与态度内容穿插在“生命世界”等具体的知识内容中,使其有机结合。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内化,培养其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五大领域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二、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演进的特点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逐渐明晰
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及时次将科学课程的性质阐述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重点在于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更加具体到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2001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新定义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学问中心课程,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即“双基”落实。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始,小学科学课程“双基”教育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批评,认为它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体系,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造成其课业负担过重。后来,我国开始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从“双基落实”逐渐转变为“学会学习”,即在继承“双基”落实的传统之外,注重学生的一般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知识架构。
(2)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理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科学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也包括科学处事方法,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思维与行为方法。当今的小学科学课程,尤其重视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掌握科学技能和方法,这不仅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也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奠定基础,为提升全体国民科学素质提供可能。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
2001年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了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用科学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新课改实施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首次提出“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的课程模式,同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逐渐形成正确的科技意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技术观;逐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价值观。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趋于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中,把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鼓励儿童探究和发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规定小学自然课程内容包括“知识”和“观察、实验、操作”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对科学知识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的要求做出了层次划分。随后,本世纪之初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把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目标引领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局面,更多的探究式活动被引入科学课程中。90年代以后,“我国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层次要求划分,提出了一个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能反映科学知识间关系的课程内容整体结构模型”。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下的8个单元组成。其科学探究内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低、中、高年级,初步做到了知识和能力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不断被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注重科学史知识的渗透,增加技术教育的内容等。同时,课程内容的不断增加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需要适当地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在设计任何新产品和使用任何新技术时,都会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注入产品结构之中。如此就要求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中,适当合理地增加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与人合作、敢于创新等良好品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趋于合理,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力求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传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明的成果,从而促进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曲铁华 张啊媛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小学科学论文:学生实验观察能力下小学科学论文
一、小学科学课中实验观察的分类
1.自然实验观察。
自然实验观察是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现象进行观察,例如科教版的小学科学中《校园中的树木》就是属于自然实验观察,通过对学校的树木进行观察,记录下树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对树木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自然实验观察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观察之一,学生对于这种方法非常感兴趣,让教学从教室走向户外,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逐渐让学生培养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感官和辅助工具进行观察。
2.定性实验观察和定量实验观察。
定性和定量实验观察是根据实验结果是否需要用数量进行表示确定的。一般来说定量实验观察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定性实验观察不需要。
二、小学阶段学生实验观察的特点及现状
在现阶段小学生受到知识和年龄的限制,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表象观察的比较仔细,比如颜色、声音变化。但是对于一些细微的实验现象观察不足,有时候在观察中的实验现象来不及记录下来,或者是不知道怎么描述实验现象,导致实验观察记录不。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很难通过某一种固定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比如在《把种子传播到远处》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观察苍耳和蒲公英种子,并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种子的外形描述出来,但是描述的方式不一样,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记录下观察结果,还有部分同学擅长语言描述,部分同学是通过绘画进行的记录。所以在实验观察中,不要限制学生的记录方式,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实验观察记录方式。
三、如何培养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实验观察能力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实验观察中的顺序观察法。顺序观察法是指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对观察对象进行排序,还有在心中的排序。在顺序观察中一般包括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多种顺序观察方法,加强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重点观察能力。重点观察是在观察的过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心。例如在上《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中,老师切下芹菜,将其放入染色的水中,让学生对其切面进行观察,记录特征,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观察,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植物的根茎是水分运输的主要通道,明白植物根茎的作用。再次,要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整体观察一般是先从整体观察,然后再对各个部分进行观察,更好的形成整体认识。例如在对蜗牛的实验观察中,首先就要让学生从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通过整体的观察产生更多的疑问,例如蜗牛有没有牙齿,然后再对这些细节进行观察,更好的去认识整体,对蜗牛的整体认识进行补充。,要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比较观察法在实验观察中应用的较多,在试验中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记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观察发现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缜密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观察能力的注意事项
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积累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在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及时,在实验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中要重点观察的部分;第二,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养成客观记录的好习惯;第三,在实验之后要认真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要适度开放实验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第五,老师在实验观察课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保障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的深度和广度。
五、结语
影响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作者:王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乐群街同兴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导入案例小学科学论文
一、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设疑导入
适时设置疑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大脑中会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例如,我在讲解《生活中的真菌》一课时,拿出了金针菇的实物,对学生说:“有的同学抱怨自己学习不好,上课总也不能专心听讲,现在老师手里的东西要是吃了就能改善你的上课不专心听讲,还能帮助你学习好……”当我说到这里时,那些没认真听讲的学生伸着脖子看我手中的东西。他们此时内心一定在想:“是什么好东西这么神奇?”我抓住机会,马上提问:“我手里的东西你可看好了再买啊,要不然买的不对可不起作用!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啊?”环顾四周,我叫了一个都几乎站起来的学生来回答。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渴望了解真相,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生活中的经验是每个人生活积累的结果,这些经验的积累有时候能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来听讲。如讲解《变色游戏》一课时,我叫学生通过苹果被切开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的现象,去回忆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水果或蔬菜也发生类似的现象?这个问题给了学生极大的热情去思考,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简短的回忆,他们有了以下的答案:生1:酸梨;生2:李子;生3:香蕉;生4:土豆;生5:茄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又继续我的提问:“那你发现了变色现象后,你或是你的家长是怎么让这些水果和蔬菜不变色的,比如你家切土豆时?”这样,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集中到了一起。之后,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生1:我妈妈把切开的土豆放到了水里;生2:我妈妈也是把切开的茄子放到了水里;生3:我妈妈把切开用不了的土豆蒙上了保鲜膜。
三、通过趣味幽默故事导入
故事本身就很有诱惑力,如若教师能将故事讲解得更风趣,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被调动起来。如讲解《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时,我这样引入:在忙忙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月球是另外一个有人类足迹的星球,但登上月球的根本不是报道中所说的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而是中国的一位女飞行员在不乘坐宇宙飞船就上去了,你知道这个“勇敢的女飞行员”吗?其实,这就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我说完之后看见学生眼睛在不停地转,我知道了他们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答案。一个故事的导入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导他们去思考,这就是我们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
四、通过实验现象导入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讲解新课时,做一些精彩小实验,可把学生引入到奇妙的世界,激发兴趣。如讲解《变色游戏》一课,我先叫学生认识到水果有变色的现象。后来,我就将一个苹果被切开两半,一半上叫学生涂了一种药水,另一半什么也不涂,一段时间后学生观察现象。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以及他们等待实验现象的过程中,他们都很专注地看着实验材料。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兴趣以及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那就是他们想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几分钟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涂药水的半个苹果不变色,不涂药水的半个苹果变色了。通过本课科的教学要求我叫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中挑选出不能使切开后的苹果变色的药水。
五、多种感官相互结合导入
正因为多媒体丰富的感官冲击,直观的图文表现才使得多媒体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如可以在《小鸟和小猫》一课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小海马的孕育过程”。这样,学生会了解到海马从孕育到出生的整个过程。动画播放《雨的形成》,这些都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更直观地把学生的注意点集中起来,更好地进行以下的教学。
六、结语
总之,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目的是使学生们愿意去学,主动去学,去自己思考问题,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课程的导入最根本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注意点或是兴趣点激发起来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那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作者:李志强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太平庄乡东蛇探峪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
一、试验的对象和学科内容
(一)试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的试验对象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品小学四年级的29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9岁到16岁,其中10到12岁的人数比较多,16岁的有一名学生,年龄的差距比较大,适龄入学的儿童比例占69%。学生的民族主要是汉族、苗族和壮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1.7%。学生的性别情况是女生有8名,其余21名都是男生。
(二)学科内容
本次试验选择的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新生命》,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新生命的感悟,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认识花的结构,花和不花、单性花和双性花。
二、策略
(一)细化小组协作设计
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发挥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花的结构”时,教师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查找油菜花的结构特点,然后进行实物解剖验证,让学生观察自己解剖的结果和网上查找的是否一致。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每五名学生为一组,让各个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分组的时候,依据学生的性别、口语表达及PAD操作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组合,并由各个小组自主推选一名学生为小组长。接着进行协作的细化分工,每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进行角色选择,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把角色设定为了计时员、记录员、汇报员、资料搜集员、资料整理员和监督员,工作内容较少的学生可以承担多个角色,由组长填写分工表。分工细致、具体,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就给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完善探究任务设计
如果任务布置得空泛,学生无法理解要做什么,这样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盲目地进行;二是无法全部完成任务;三是不做任务。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细化、饱满。任务要贴近生活并且细化。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当地的一些特产和少数民族文化,贴近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一个小组发放一张任务表格,任务表中的每一条信息和资源均要注明信息的贡献者,鼓励学生多做贡献,增加学生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任务的完成总结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学生可以用画画或者是文字的形式,利用PAD,甚至可以用拍照和电子展示的形式呈现任务成果。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而受到限制,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和汇报任务。
(三)多样化评价方式
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发现:评价指标学生难以认可;评价的指标太过笼统,没有针对性;评价的过程中师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所以,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应只是教师点评,更要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让学生做评价的主导。而在本次的试验中,我主要用了三种评价方式: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得到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都有所提高。1.个人评价制作一张类似Webquest中的评价量表,根据任务的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客观地评价自己,不仅让学生对自已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还让他们养成了客观对待自己的习惯。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表主要从参与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搜集资料的丰富、信息陈述、表格填写、绘画展示、提出见解和分享展示几个方面进行评价。2.组内评价本次试验中采取了三个方面的评价:参与讨论、贡献信息、倾听思考。在协作设计的时候,设置了一名监督员,组内的评价主要由监督员组织开展,同时组内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同意之后由监督员进行打分评价。3.组间评价组间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试验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对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了前后测(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测试量表采用台湾师范大学龙麟如论文《国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与相关变项关系之研究》中设计的科学态度问卷,在定稿前,根据广南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了细微的调整)。科学态度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科学生涯、科学探究、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科学生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择业等方面对科学的态度。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学习中动手和自主探究活动的态度。科学学习: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态度。科学价值:学生对科学能创造出的价值的态度。运用PAD的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试验,通过采用上述三种策略,从学生的科学态度来看,发生了一些变化。科学态度的前后测对比,相对来说变化大的是科学价值(前后两次测试的均值差为:1.172),其次是科学学习增加了0.421,其他两项均值的变化都不大,但总体来说学生科学态度后测的分数比前测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变得更好。这就说明在此次的试验中所采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我还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在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中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的sig<0.05,说明在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两个维度,学生的前后测试显示具有显著差异,而科学学习和科学生涯则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其中,科学学习维度中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
四、小结
在基于PAD的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在本次试验中采用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三个策略: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完善探究任务设计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科学态度的前后测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对以后运用PAD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郭晓英 林芸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小学科学论文:我国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论文
一、利用“模型化”功能,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规律等往往感到难以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就可将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模型化、具体化,很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在“光的反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展示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具体过程为:画面上呈现从物某一点S射出两柱光线到达平面镜,再经平面镜反射形成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并生成两柱反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为S的虚像S′。同理,物体上其他各点也分别像上面那样生成虚像点,这些虚像点合在一起即在平面镜中呈现出整个物体的虚像。这样,就将较为抽象的平面镜成像原理以课件形式形象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轻松地认识和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上述做法能帮助学生降低想像思维难度,促其在脑中形成直观的认知模型和建立相关科学概念,从而增强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利用“缩放”功能,实现对宏观和微观事物的有效观察
对宏观和微观事物的观察活动是小学科学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利用信息技术的“缩放”功能可以克服传统教学观察不、可见度不足的问题。例如,在“微小世界”教学中,若采用光学显微镜,则其放大倍数有一定限度;而改用多媒体投影仪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细节图像呈现给学生,则其很容易就看清楚“微小世界”了。上述例证表明,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对观察对象有更、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超时空”功能,创设科学教学情境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超时空”功能,轻易地营造、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科学问题的热情,达到震撼其内心、改变其认知的效果。例如,在进行简单电路教学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呈现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璀璨迷人的圣诞树,以利于激趣设疑;再用两个设问(“是什么使夜间城市如此美丽?是什么使圣诞树如此璀璨迷人”)引导学生直奔主题,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该节课的研究内容上。
四、利用“快速信息反馈”功能,及时纠正学习中的偏差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信息反馈”功能可实现及时的教学反馈,克服常规教学难以及时反馈的局限性。例如,在“观察校园里的大树”一节教学中,教师可收集一部分学生所画大树的简图,然后选择几幅典型画图加以展示、点评,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时的画图与美术画图是有区别的,即科学简图要尽可能地客观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
五、利用“漫长和瞬间”的时间转换功能,能在短时间内轻松呈现科学现实中“漫长”的变化过程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在短时间内将事物的变化过程快速地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进行“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时,学生经历的观察周期都较长,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观察不连续、认知缺失等问题。对此,利用课件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模拟展示出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生命历程,帮助学生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更且连续的认知。
六、利用“因特网”功能,扩充科学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发展
笔者认为,学生可借助因特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让个体得到自由发展。例如,在六年级“宇宙”一章教学中,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知之甚少;但将教学内容与网络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学生就能查阅相关信息,效果非常好。该模式能照顾到学生个体兴趣的差异,有利于层次化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作者:冒维华 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思维导图与小学科学论文
一、定向诊断,找准思维起点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科学概念,这些科学概念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之间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和专业性。而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它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使得科学知识的结构更简明,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对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修改,获取新知概念重建,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新概念的构建是在学生原有概念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地构建对新知识的概念认识,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在这一教学内容中的原有概念做一个定向诊断,然后再根据诊断结果创设特定的探究性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所以在上《观察树叶》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让他们课前搜集不同植物的叶子,每种植物的叶子各一片,搜集的越多越好。上课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各自搜集到的叶子进行汇总、分类,并阐述这样分的理由。绝大部分学生会从颜色、形状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导图的方式对树叶的特征进行归类梳理,如树叶的形状一般有椭圆形、扇形、心形、圆形、带形、针形、掌形等几种。树叶的颜色一般有绿色、黄色、红色等。这个过程学生对树叶认识的思维经历了一个从感知广泛、杂乱的具体事物到分类梳理的归类整理事物,再进一步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到对树叶的形状、颜色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
二、问题驱动,助力思维活跃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投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树叶怀抱中,“问题”是好的助推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就有这样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积极学习的主动权。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所以在《观察树叶》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一个逐级递进的任务,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4片颜色、形状、大小几乎相同的完整树叶,人手一片。及时步要求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自己的树叶,然后小组内混合树叶,1分钟再重新找回自己的树叶。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基本上都能抓住树叶的局部特征,重新找回自己的树叶。渗透了学生观察发现树叶的共同特征(有叶柄和叶片)的契机,同时点燃了学生观察树叶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细致观察树立了信心。第二步,难度加大要求学生用文字和图画等符号给自己那片树叶“画像”时间5分钟,然后小组间交换“画像”和树叶,小组合作根据别组的树叶“画像”找出相应的树叶。刚开始要细致记录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当要完成依据“画像”找树叶时,由于别人的记录不够详细,特征描述不具体等导致无法找出树叶。这时学生心中的问题油然而生“如何画像才能使别人根据画像找出自己的树叶?”再次给学生时间完善自己的“画像”时,学生在记录单的提示下,综合应用看、摸、闻、量等方法的思维火花得以绽放,深入细致观察的状态顺应产生了。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教师做适当的梳理和小结依次在黑板上写下看、摸、闻、叶柄、叶脉、叶肉等,作为导图的雏形,将学生的生活概念转变成科学概念。这一过程是学生的原有概念向新的科学概念过渡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概念重建的关键环节,理清知识结构,向着预期要达到的概念目标前进,完成新概念的构建。即:不同植物的叶子在颜色、形状、形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一片完整的叶是由叶片、叶柄两部分构成的,叶片由叶脉和叶肉组成。由此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整合,初步完成本课的知识目标。
三、丰富导图,提升概念重建水平
新构建的概念要想在学生脑海中占领阵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去巩固,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标有1~16号的十六片叶子,他们分别是4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叶子:嫩叶、成熟叶、老叶、枯叶,组织小组竞赛,按照植物种类及树叶的成长阶段分别排列树叶。引导学生分享分类的过程和结果,用文字和符号表达所应用的观察方法、观察顺序等,并把自己的方法补充完善在自己的观察记录单中。这是对所获得的新概念的检验和应用,能有效强化新概念的记忆程度。再引导各小组将之前所做的初步思维导图进行丰富和完善,探讨其概念之间的关联是否,内容是否完整,修改不足之处,并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制作出专属于自己小组的课程思维导图。例如:有的同学将导图画成了一棵树,主题是树干,每一个枝桠则代表一个次要概念,不仅很好地处理了主概念与次概念的关系,清晰地呈现了学生对观察方法的应用及所观察到树叶的特征认识。当然,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指导思维水平相对较弱的同学,如尽量把主题放在中央,并加上彩色图案或用加大加粗字体等方式来凸显主题;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不同的次要概念,方便区分辨认;每一个分支只写一个关键字,并将关键字写在支干线条上面;使用线条联结不同分支的概念,合理运用箭头、括号等符号来强化导图的简洁性。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画思维导图的质量,对今后的复习效果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二次绘图结束之后,再次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激发同学对同伴的思维导图提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其作品进行一定的修订。然后再根据同学和老师所给的建议对自己的导图做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个共同构建完善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而且在相互讨论中加强了团队合作的形成。
四、结语
基于思维导图概念重建教学模式是通过概念的逐级修正和完善来构建新的科学概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经同化与顺应得到发展,实现了学生的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而且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思维导图如何与概念重建过程有机融合,取决于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水平等等。对于不同的概念、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导图融入的时机,需要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科学探究与概念重建的有效融合。
作者:林芹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实物教具中小学科学论文
1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事物好奇,才能对其产生兴趣。科学教学中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而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手段。特别是使用一些学生没有见过的实物进行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在讲授“感知声音”时,可以利用音叉发出的声音,让学生体会声音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声音。学生通过听不同音叉发出的声音,感到很好奇,而且伴随音叉发出的不同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学习当中,使学生能用高、低、强、弱等词语来描述听到的声音,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离讲台较近的学生还发现了音叉上有数字和字母,便问这代表什么意思。老师就可以告诉他们,数字代表音是音调,字母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学生在总结本节收获的时候讲到“不仅明白了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音叉调试不同的声音或调试自己想听的声音,音叉的功能强大”。从学生的收获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实物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地研究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
2提高操作能力
科学教学中提倡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实物教具可以满足学生动手的欲望。在老师任务布置后,可以借助操作实物教具完场教学任务。特别是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教学中的难度,比教师讲解或直接告诉学生要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准备的教具有鼓、钢尺、橡皮筋等。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方式动手操作,操作鼓:①用力按鼓;②用木棒击鼓。操作钢尺:①用力弯曲钢尺;②轻轻拨动钢尺。操作橡皮筋:①用力拉橡皮筋;②轻轻拨动橡皮筋。问题:①这些操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②结果又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进行分小组活动。学生得出的操作相同点是都用了力,不同点是及时种操作手都没有离开,第二种操作手用力后离开实物教具。结果是第二种操作实物教具发出了声音,及时种操作没有。然后再设问:你认为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回答与用力有关,这时教师反问:“还有吗?”细心的学生回答与手没有离开有关。教师再布置任务并按刚才的要求进行操作,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第二种操作是实物教具在振动,进而得出了物体发出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学生利用教具通过不断地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反复思辨,最终突破教学难点,完成了学习任务。
3拓展发散性思维
激活学生的旧知识和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进行感知、思考和分析,进而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是科学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法,同样,同一种教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结果。在研究“声音的变化”时,我们使用的实物教具还是钢尺。首先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钢尺发出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把钢尺放在桌子上,桌子上的那一部分用手按住,另一部分用不同的力弹能发出声音。然后鼓励学生“你们还有其他的玩法吗?你们先试试,然后再回答”。结果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可以把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短,用同样的力弹尺子。在进行科学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以后再回答,或交流讨论再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需要动手实践的课,要激发在动手中思考,集中精力去研究,而不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实物教具易于准备、操作简单,学生边动脑边动手去探究学习中问题的效率是很高的。学生在这里用了这两种方法,得出了及时种方法随着用力由大到小,声音由强到弱;第二种方法随着尺子伸出桌面的越长,声音越低。这时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操作,思考尺子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带着问题认真操作,细心的学生发现及时种方法尺子振动的幅度不一样,用力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用力小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第二种方法得出尺子振动速度不同,尺子伸出桌面短则振动快、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则振动慢、声音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和拓展后,持续有意观察实物教具操作时发生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
4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具进行探究,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研究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并由此提升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乐趣。在利用教具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实物教具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分析教具的特点,还可以动手操作教具,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在教师及时、合理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利用实物教具进行学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探究“简单机械”时,利用自行车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先找到了自行车上简单机械,研究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基于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可以采取骑自行车亲自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接下来各小组对简单机械的零部件进行再次观察,或骑在车上体验。
①车把的作用。
车把是一个轮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用手握住车把进行体验。学生发现,车把上部手捏的两端构成一个无形大轮子的直径,下部是小轮,中间是一个轴。手转动车把,就改变了前车轮的方向。学生体验到改变方向时很省力,利于控制,并且能够控制自行车的平衡。
②自行车的刹车系统用到了杠杆原理。
为了体验刹车系统,学生把小车推到教室的空地骑行体验,分别找到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受力点。刹车系统以车把上的刹车柄的转折关节为支点,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刹车部件的前闸和后闸都是杠杆。学生发现用力点到支点距离长于阻力闸皮力到固定点的距离,所以轻轻地捏住闸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使车停止行驶。刹车非常省力,是一个省力杠杆。
③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
学生找轮轴时遇到了困难,花盘一看就知道是个轮轴,另外脚蹬的轮在哪里?提示学生寻找脚蹬连在哪里,学生才发现是在中轴上。中轴连接脚蹬是一个大轮子,大轮子带动花盘小轮就是一个轮轴,而且是省力的。
④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
学生对这个轮轴掌握得好,因为飞轮带动车后轮比较直观,容易发现。小轮带动大轮子是费力轮轴,但是加快了速度。因此简单机械的作用不仅省力,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⑤不太容易发现自行车的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应给予提示:把人力到小车运动的零部件看成一个整体去探究用到了什么简单机械?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是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可以省力。踏脚飞轮上用到了齿轮,以防止链条打滑。自行车上的链条与车子的后轮之间也采用了齿轮传动,并且应用了比踏脚飞轮更小的齿轮,可以节省踏脚所用的力。同时,还提高了自行车后车轮运转时的速度。这个踏脚的力传到后轮上是通过多个部件组成起来的,整体是一个杠杆原理,既省力又加快了车轮转动速度,是一个非常的构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实物教具比较经济、安全性好,且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取用方便,不需要进行加工,可以直接在教学中使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有效学习。使用实物教具教学符合科学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实物教具辅助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实物教具的使用要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促进科学教学的化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王俊卿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及时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论文
一、激趣导入,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首先以猜谜形式拉开课堂序幕、揭示课堂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设疑引发学生对新知识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如果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探索科学的能力,让学生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比课堂上的死记硬背,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三年级上册《纸》这一课为例,对纸这种材料,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比较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比较书写纸和卡纸,比较挂历纸和报纸,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将一张纸轻轻地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边,会有什么发现?再把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小心地把纸团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会有什么发现?挂历纸、报纸、卡纸、卫生纸,哪一种纸吸水性更强?为什么纸的吸水性有强有弱?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的教学活动中探究,通过实验找出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革新了传统班级“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体现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较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三年级上册动物的《蚯蚓》一课为例,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然后分发工具: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放大镜、纸、玻璃板、尺子、绳,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看到了蚯蚓外形上的什么器官?如果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蚯蚓有脚吗?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水和光对它刺激时,蚯蚓会有什么反应?再将自己小组对蚯蚓的认识表达出来。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以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了思考和交流,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体验获取科学知识的快乐。
四、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课程标准提倡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地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就可以打破课程局限,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间的共同促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通过有效的学科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推动了学科创新,更利于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常规模式,在指导学生操作训练的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以及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中体验获取科学知识的乐趣,为以后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
作者:夏炎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情境性小学科学论文
一、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试题设置的内容严重超出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内容超标,造成小学生接受能力的下降,不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其次,科学情境性问题设置存在凭空捏造或者仅仅是装饰点缀的作用。实践调查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科学情境性试题存在凭空捏造、肆意编写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学习进入误区,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被严重地扭曲。同时,科学的情境性试题没有发挥主导性作用,而仅仅起到装饰花边的作用,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区分侧重点,导致学习误区的出现。
,生活化的情境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的情境试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有些科学情境性试题中常常会出现个别试题与生活实际不符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学生在认识上的错误,导致试题教学目的和效果无法达到,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
二、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改善策略
1.严格把控评价内容的设置。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目标的设置、评价目标的设定以及评价内容的选取是相辅相成的,课程目标决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同时影响评价内容,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为此,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编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科学的内在要求,将科学的概念、科学思想、科学的方法等内容与小学生的情感态度相互结合,让评价内容服务于课程标准,对评价内容中涵盖的知识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生在试题的作答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严禁虚假情境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中的出现。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沟通过程,是适应环境后的结果。为此,试题中的问题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导向,坚持反映真实的情境,杜绝凭空捏造和违反客观规律等现象发生。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应重视情境问题的引导和教学作用,而不仅仅是花边修饰作用,情境问题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的,推动问题情境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价值的普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重视问题情境与学生认知的联系。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可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过于陌生的问题情境,会造成小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导致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下降,影响学生长远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问题情境设置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示意图、小故事等方式帮助问题的展开,从而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搭建联系平台,推动学生对科学情境性试题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郭玉定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基于课堂教学的小学科学论文
一、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操作要具有科学规范性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奥妙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学习《溶解》单元“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在给蒸发皿加热时使用石棉网是不妥当的。在化学中规定,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需要使用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等;不可以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这样才能对每课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二、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有效调动,可以明白更多的科学道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日常的教学行为。传统的课堂,就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有时候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兴趣,整个课堂没有生气。这些都不利于新课程改革下的科学教学,不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手,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尽显科学课的有效教学。使科学课堂教学较大限度的有效化。
(2)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电和磁》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笔者让学生自己进行提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电和磁的转化的学习积极主动,进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究问题,并且提出相关的疑问;诸如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周围产生磁场?封闭的导体在磁场中作截割磁力线的运动会产生电流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也为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奠定了有效的学习基础。
以上几点教学,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的内容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教师只有多渠道多途径并且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素质的有用人才。
作者:郭瑞芬单位:内蒙古卓资县河南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学校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论文
一、物质科学内容,如何选择信息技术?
在需要数据分析的实验中,老师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汇总每一个小组的数据,并能进行快速的求平均。如在教学“形状和结构”单元中的《抵抗弯曲》一课时,首先要引导孩子们明确纸横梁承受的垫圈数量越多,表示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强;接着引出矛盾,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有强有弱,这跟什么有关呢?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出:可能和横梁的宽度、厚度等因素有关;接着,每个小组要通过实验分别测试出不同宽度、不同厚度的纸横梁能承受多少垫圈。在统计每个小组的数据时,笔者采用了Excle电子表格的方式,每个小组自己上台填写测试到的数据后,直接运用公式求出了各组的平均值,数据的计算方式一目了然。
二、地球与宇宙中,如何选择信息技术?
而对于地球和宇宙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抽象了。像这样的内容,单凭老师们滔滔不绝的讲解,苍白而无任何的意义:再生动形象的语言,都无法把孩子们的视野拓展到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去!所以笔者认为,这样的内容,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强大的技术支持来进行教学,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一款“googleearth”软件,由于它整合了Google本地搜索、访问Keyhole的航天和卫星图片数据库,来实现来鸟瞰世界的功能,是一款实时更新的动态虚拟地球软件,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实时更新的特点,所以它给孩子们带来的都是近期的时代信息。
Googleearth软件将知识性、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于一身,它模拟了地球、星空、火星、月球四个宇宙环境。“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等内容能够借助软件中的“地球”环境进行,孩子们通过鼠标和键盘,弹指间就可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地貌:只要输入“地址”,按下“搜寻”,马上就可以放大所寻找的位置,3D地形立刻呈现在眼前。打开软件中的“月球”,不断放大,环形山清晰可见。“在星空中(一)(二)”,软件中的“星空”环境,即刻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浩瀚的星空、无边的宇宙和那神秘的星座,孩子们可以通过注解认识不同的星座……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我们要较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同时依靠信息技术,提高孩子们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学习中的难点,创设生动、互动、主动、灵动的科学课堂,不断提高每一位孩子的科学素养。
作者:宋敏芳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论文:合作学习运用下的小学科学论文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
1.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我们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前提,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合理的分组模式:一种是常规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情况就是,教师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将各类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保障组内异质,但是组间同质,这种分配模式比较有利于良性的竞争,能够激发各个小组的合作动力。第二种是学习任务型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师要组织班级内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对相同的内容进行科学化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特质,让学生们自主尝试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第三种就是按学习方式划分的组合模式,这种组合里,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自主选择想要探究主题,学生们会形成一种主动意识。
2.完善分工。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教师要保障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求知性,每一名学生都需要的发展,对于每一名学生的任务安排,教师可以采取轮换制,使学生们体会到每一个环节的乐趣与艰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使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教师指导。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要充分扮演好导师的角色,不仅要明确指导好小组学习的任务和操作的程序,还应该具体地安排小组合作的时间和形式,将小组学习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上面,保障小组学习的正常进行,以及学习的正确方向。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运用意义
1.激发学生兴趣。在科学课上实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及信息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们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热情和信心,应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目标完成。小学科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合作学习实现了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学会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了共同进步,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3.增强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需要培养的,从小学科学课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好处和乐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也会将这种团队意识继续发扬,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发展。
4.营造良好氛围。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活动,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当中,没有了硬性的规定,学生们充分表现自己,进而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本次论文中,我们分析了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须注意的问题,总结了合作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模式,阐述了应用合作学习的优势,希望能够使更多的教育界同仁关注到合作学习,进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婕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及时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