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绿色经济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绿色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绿色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下低碳经济论文

1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原则

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正是基于低碳经济的背景所产生的。作为世界煤炭大国,每年世界前三位的煤矿开采量与生产量必然会带来矿区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所以重点研究绿色开采技术,打造带有循环性的绿色环保经济工业产业带是我国煤矿资源开采产业的必经之路。绿色开采技术的原则就是要体现开采工业与生态环境二者兼容的可持续发展,在保障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做到低排放。所以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涉及到土地、河流、建筑物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矿区资源安全检测、保水开发技术等多个方面。

2煤矿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从广义上讲是在开采时要尽可能降低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污染等不良影响,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讲,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保水技术”,即对水资源的保护。其次是通过离层注浆、填充和条带开采来保护土地资源和建筑物。第三点是安全合理地从矿井保护层及安抽取大量瓦斯,避免施工时发生突发爆炸等危险,同时也达到了煤矿与瓦斯共同开采的目的。第四,为了保护煤层巷道安全的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的技术。第五,地下气化技术。这五种技术共同构成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整体体系。实际上,由于煤矿开采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与安全问题都和开采后所造成的地质岩层运动有关,因为岩体岩层被开采所破坏。所以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主要要基于以下几点理论来展开,首先就是开采之后岩层内可能存在的“节理裂隙场”分布和离层规律。其次是岩体由于受到应力而被破坏,所以必须通过岩层的控制技术来保障岩体不会被进一步破坏。是要研究开采对岩层地表移动所造成的影响规律。

3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实践

3.1关键层理论

岩层在煤矿开采时受到巨大应力,导致被破坏,所以必须采用控制技术来保护岩层。近年来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岩层的关键层理论应运而生。关键层理论之所以被提出,就是为了研究覆岩中硬度较高的厚硬岩层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节理裂隙,这些裂隙的分布对瓦斯抽放、保水工程以及开采沉降控制可能产生影响。所以,关键层理论可以被视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

3.2卸压瓦斯抽放方案的优化

经过不断的实践得出结论,如果煤层开采导致岩层出现移动,即便是渗透率极低的煤层,其渗透率也会骤增数十倍甚至百倍,这就为煤层的气送运移及开采创造了条件,所以煤层的瓦斯抽放应该是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关键层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煤层气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利用于采煤过程中,通过岩层的移动和对瓦斯抽放的卸压作用来优化抽放方案,进而提高瓦斯的抽出率。所以要做到煤炭与煤层气的双向共采,就必须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瓦斯和采煤两套系统。借助岩层运动的规律与关键层理论中节理裂隙场的分布规律来抽放瓦斯。

3.3具体实践应用

通过关键层理论中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建立了抽放瓦斯的O形圈理论,在我国淮南、阳泉等重要矿区已经投入试验和应用,O形圈理论也是瓦斯抽放钻孔位置选择布置的理论依据。另外,邻层开采煤层的下位关键层会产生破断运动,这种运动有利于控制煤层裂隙的发育。例如阳泉3矿的13煤综放面,初期开采时它的上邻近层在瓦斯卸压及抽放时会遵循抽放孔巷随着开采进程由采空区中部移动到O形圈内的规律。所以阳泉3矿13煤的综放面邻近层的瓦斯卸压就应该采取瓦斯向高抽巷布置的方案进行优化。是煤炭的地下气化技术,这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绿色开采技术。它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很看重,比如通过对煤炭进行控制性燃烧来控制地下煤炭气化所产生的苯与酚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因为煤炭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的抽放处理等等。

4结语

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应用还有许多,这里仅仅介绍了冰山一角。特别是基于低碳经济的现实背景下,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应当更深层次地被研发和推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不断创新,最终实现开采与环保并行的经济开发体系,以低的成本创造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张洪峰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同发东周窑煤业有限公司

绿色经济论文:我国激励机制下绿色建筑经济论文

一、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了解肤浅,其有效需求的数量有限。

当前,众多的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更谈不上需求,这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障碍。有的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对建筑物进行装修绿化,是大量投入资金的建筑,大多的消费者更多的关注是房屋的价格,而对于建筑的成本节约性和舒适性却很少关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购买就显得牵强。因此,国家要重视绿色建筑的思想宣传,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和了解绿色建筑的益处,从而提高在建筑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绿色建筑的需求创设积极的氛围。

2、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产业不健全,影响绿色产业的发展。

建造绿色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产业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各方面产业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就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来看,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首先,专业的人才匮乏,技术开发缓慢就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就相对较少不能适应该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资金研发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口,影响绿色建筑的普及。其次,绿色产品的研发比较落后,难以适应该产业的推广。绿色建筑对于材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高端的技术材料做支撑,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对于该产品的制造还相对较少,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造成绿色成本的提高,不利于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政府对于推广绿色建筑所采取的的经济激励策略

1、在税收上实行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政府在税收上实行优惠来鼓励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具体就是减少绿色建筑纳税人的税费,以此来提高绿色建筑纳税人的收益,这是我国政府对绿色建筑行业的直接扶持。

2、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对于绿色建筑的帮扶。

财政补贴是是指政府通过财政直接补贴和财政贴息的方式直接对绿色投资者进行帮扶,增加绿色投资者收益,对于绿色建筑更是一种鼓励。

3、在信贷资金上实行优惠。

资金是建筑行业的命脉,没有充足的保障资金,绿色建筑行业将无从起步,为了实现对绿色建筑的真正优惠,政府规定了该行业在信贷过程可以实行优惠政策,包括贷款的数量、担保、利率等方面都相比其他建筑行业有所优惠,目的是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早在2007年我国就出台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对于节能减排的绿色经济在提高资金融资方面要优先考虑。

三、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经济激励的措施提出的建议

相对于发达国家过而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其发展也是比较落后的,我国政府虽然加大了对于绿色建筑的帮扶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激励机制,但是,其形式是比较单一的,某些经济激励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困难,不能够将一些好的激励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致使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比较滞后,为此,我们应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实现绿色建筑行业的真正春天。

1、通过强制性税收政策,积极引导非绿色建筑产业的改革。

政府可以通过对非绿色建筑产品的投资者实行高标准的收费,来引导其向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例如,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了对于污染企业的的惩罚力度,并严格了各项标准,这促使投资者向绿色产业发展。

2、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经济激励的各项规则,并积极落实到位。

不同的政策引导作用会引起不同产业发展,我国在绿色建筑行业采取了多种经济激励机制对于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但是,其激励机制并没有形成一种长效的规则,在具体落实方面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更大的力度,去落实好这项有利的政策,使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加大对绿色建筑的监管力度。

为了加大对绿色建筑行业的扶持力度,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法规来促使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如《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等,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但是,只有这些标准和细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加大对细则或者标准的监督力度,使绿色建筑的发展和管理并行前进,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够真正使绿色建筑行业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4、不断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越来越完善,但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的制定很难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需要我们逐步去填补绿色建筑等领域方面的法律漏洞,尽快制定和出台绿色建筑的有关法律法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结语

总之,我国的绿色建筑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和摸索阶段,各种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各种经济政策的调整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作为政府机关要树立起责任意识,逐步提高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扶持力度,并积极落实到位,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的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露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建筑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健全。

目前,世界各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推广普遍很重视,很多国家和相关组织都制定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比如美国的LEED、由加拿大发起的GBC、我国的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这些标准无疑都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缺失。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首先,从内容上看,条款中定性的比较多,而定量的比较少,这样一来,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和随意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估的结果。其次,我国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例如:一线城市的发展明显快于二、三线城市。而现有评价标准并没有考虑到这种的差异。采用统一标准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评价,必然影响最终评估的结果。最为重要的是,传统的绿色建筑评价主要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对环境的保护,而忽略了建筑的经济性及舒适性的评价。但经济性恰好是房地产开发商和使用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场最为敏感的问题,这种缺失导致了对绿色建筑经济性认识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当然,想要进行指标的计算,所需参数都只能从大量实际工程的数据中得到,而现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毕竟还比较有限,可供使用的数据并不充足,所以才使得大多数国家的评价体系中都缺少经济性评价。但随着绿色建筑在全球及我国的推广,实际数据资料会逐渐完备,这将给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a.高新科技的误区。以前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只单纯的在建造时使用过多的高科技产品,使得建筑造价非常高,而且能耗量同样也很高,这并不是智能建筑正确的发展道路。而这种现象也导致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区。当前的绿色建筑,应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尽量减少工程成本和环境代价,营造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造过程中,运用一些节能技术,使用一些节能设备、智能系统等,但使用这些技术最终是为了减少能耗和污染。如在南方,安装空调主要是为了能在夏季减少室外的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如果安装一个很小的智能测温设备,一旦阳光强烈超过某一温度时,室内的遮阳帘能够自动关闭起来,这样就能减少阳光的进入,从而减少空调能耗,同时增加的成本也比较小。再比如,现在可以通过安装特定软件,实现用手机来控制家中供热的目的。出门以后,可以利用手机关掉家中的供热系统,在回到家之前的半个小时,利用手机开启家中的供热系统,这样回到家时,家里已经很温暖。这种智能系统,节省了家中无人时的供热,能省近1/3的能源。像这些花费不大,却能极大减少能耗的智能系统才是符合绿色建筑长远发展的。所以,只有通过节约成本、减少能耗将绿色建筑的未来定位于大众化的层次上,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而定位在高端化的层次上是无法取得成功的。b.高成本的误区。目前市场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沾上“绿色”,建筑的造价一定会增加很多。即便是房地产、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也将绿色建筑的成本估计的过高,有的甚至可能高达300%。这是目前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目前,相比普通建筑,我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大约在100元/m2~400元/m2不等,而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住宅的销售价格来抵消,绝大部分由消费者来买单。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及时,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费用比普通建筑大,成本相对较高;第二,目前我国城市房价逐年上涨,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所以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比较谨慎,不愿意增加建筑的成本;第三,由于提高了成本,建成后的投资回报率有所降低;第四,由于售价提高,产品的市场需求风险会较大。所以,即便是开发商有资金和技术实力,都会考虑有意识地避免建设绿色建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及时,大众目前还比较缺乏主动节能的意识,又没有迫切的需要去购买节能住宅,所以消费缺乏动力;第二,绿色建筑的售价比普通建筑高10%左右,这个因素成为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的较大阻碍;第三,由于采用新型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消费者每年需要为物业管理与设备维护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在我国,绿色建筑的意识还只是停留在少数的精英阶层,还没有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共识。事实上,绿色建筑并不就一定意味着高成本的建筑。比如延安的窑洞冬暖夏凉,只需要适当的做些内部和外部的改造,就可以成为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再比如,新疆当地有一种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制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屋顶,进行简单改造后就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建筑,造价也不高。

2对策

1)正确认识增量成本。

对于绿色建筑的成本,人们普遍关注的不是整个建设过程所花费的全部成本,而是相比普通建筑所增加的成本,即增量成本。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就是指绿色建筑与基准建筑两个成本之间的差值。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标准来设计的方案为基准建筑,以当地的材料和设备市场定价的产品为基准建筑的成本,项目实际设计中因为采用了更先进技术、更高效设备而增加的成本就是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其实,虽然绿色建筑的前期投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但是在全寿命周期的范围内,绿色建筑会带来收益。这种收益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样一来,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因为:a.运营期节约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用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的绿色建筑大致估算,这些绿色建筑在整个寿命期内都能极大的节约能源和费用,能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比如,一项建筑对外墙、门、天花板进行改造,对供热、智能化和水循环等系统也进行改造,每户总投资7000元左右。改造后,由于能耗的降低,住户一年就能降低3000元以上的开支;b.绿色建筑对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很好的改善,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带来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c.经过估算,其实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能够负担的,因为大多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静态回报期都小于10年,而绿色建筑寿命期是远远大于这个期限的。

2)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所以,建立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考虑到增量成本,还要考虑到增量效益。增量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开发商或消费者而言,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效益,而对于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因为难以量化,可以暂且忽略。所以,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从资金成本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来考虑。其次,要在全寿命周期内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收益,才能正确反映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全寿命周期是指从建设项目构思开始到建设工程报废的整个全过程。所以,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可以分为决策设计、施工建造、使用维护、回收报废四个阶段。因此,可以分别研究每个阶段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以此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一方面引导市场正确而的看待绿色建筑。看到前期投资增加的同时,也能看到全寿命周期由于能耗的大量减少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到哪一栋建筑更经济、更划算;可以指导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兼顾经济性,有效控制成本;也可以指导投资者选择最经济的设计方案,做出正确决策。这样可以极大的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建筑的生产,也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绿色建筑的优势,更好接受这种新型产品,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快速长远的发展。

3)奖励措施和税收政策。

绿色建筑各项技术的开发需要众多参与方的合作,涉及面很广。又因为初始投资较大,经济及社会效益需要长时间才可以看到,所以,对这些技术研发进行投资风险是比较大的,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意向。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配合,运用各种方法,对节能技术的开发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a.财政补贴。由于生产绿色建筑产品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应该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和消费者进行补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开发商成本,鼓励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另一方面,减少绿色建筑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在计算补贴值时可以依照某些指标来进行,比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绿色建筑一般这两个值相对较高,可以按照这两项指标来计算补贴值。b.税收政策。由于普通建筑相对绿色建筑来说,会消耗较多的能源,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所以对建设普通建筑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征税,促使他们向绿色建筑转化。国家征税的数额应该不小于该企业给环境造成的损失。例如对普通项目可以征收能源税,其数值可以不小于比绿色建筑多消耗的能源费用。又或者,对固定征税的项目,可以对绿色建筑项目少征税费,而对普通建筑项目适当多收取税费,这样进一步降低绿色建筑的运行维护期间的费用,引导市场行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c.奖励政策。可以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中评价的星级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直接奖励;也可以对达到一定绿色建筑规模的城市给予直接的资金奖励,这样,可以不同程度的抵消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大量前期投资,减少风险,极大的鼓励开发商去建设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结语

绿色建筑的推广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而绿色建筑经济性是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正确的认识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政府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来尽可能的鼓励开发商进行绿色建筑的开发,引导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绿色建筑,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

作者:王芳 陈良琼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会计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和绿色会计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的概念: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货币计量作为计量单位,记录核算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在整治环境污染的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环境的维护和开发时对企业和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与报告。环境会计把自然环境的内容纳入其中,将会计实务与环境科学相结合为决策者进行经济及环境决策提供大量有用信息。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关系

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低碳经济是目标,绿色会计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趋势。经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加以体现,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社会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显著,不解决这两个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体,会阻碍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会计发展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各项制度不完善,绿色会计总体建设比较薄弱,核算难度比较大,目前绿色会计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难题: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实务操作性差

自1979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法规,但是,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很难自觉地转化为行动。

(二)绿色会计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低碳经济条件下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没有开设关于绿色会计的培训,导致企业中专业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实施低碳经济会计核算的主要障碍。在我国各大高校也没有开设绿色会计相关的课程,社会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专业技能相对也比较单一。绿色会计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

(三)缺少环保意识,对绿色会计认识不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意识决定行为,我国大多数企业认为保护环境是建立在大众的共同努力之下的,它是全民的义务,它不是某个企业的义务,它更应该是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主要责任。目前,有许多企业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在追求企业利益较大化的目标下,肆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四)经济利益与环保支出之间存在矛盾

在企业建设中资金的缺乏,科技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矛盾是出现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面对环境治理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普通的中小企业本着利润较大化的目的,很难在资金的短缺的情况下增加环境治理成本。

(五)绿色会计实施理论不完善

在我国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致使我国政府机构对企业单位监管不够,政府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管理松散等问题。

三、大力推行绿色会计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提高财务实践可操作性

法律具有强制性,法的效力高于一切。国家应将绿色会计合法化,制定适合绿色会计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绿色会计试点工作,直至向全国进行推广。

(二)培养绿色会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绿色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门新学科,会计人员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悉掌握专业知识以外的多方面知识,如:法律、环保、科技等。只有具备了相关方面知识,才能在绿色会计核算中快速识别哪些是环境成本,哪些是低碳成本,帮助企业寻找降低环境成本的控制要点。社会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来应对日益严峻的恶劣环境。

(三)加强绿色会计文化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低碳经济条件下实施绿色会计需要社会各部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起到带头作用,协调好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工作,使他们增强环保意识。

(四)政府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和有效监督

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实施绿色会计中存在资金短缺、技术手段落后等困难,国家可以适当对中小型企业实行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如:补贴,退税,贷款发放等,来调动企业在绿色会计实施中的积极性。

(五)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强制执行

国家的政府监管部门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可通过立法以规范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对披露绿色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宣传,政府对于绿色会计信息披露还要增强监督。同时,企业也要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增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项目。

四、结语

尽管我国的绿色会计才刚刚起步,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政府的带领和监督之下,大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加大普及低碳环保知识,提高全民低碳环保意识,实施绿色会计,我想信发展低碳经济将指日可待。

作者:李俊卿 单位:正定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食品产业农业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1.1绿色食品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针对现代人们对绿色食品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只要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蔬菜都是绿色食品,这种对绿色食品的理解是错误的。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一种食品,具有一定的安全、营养的一种食品。无污染不仅是指在生产中不受到污染,而且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绿色食品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的食品,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模糊,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绿色食品是一种农业的生产过程。众所周知,农业生产过程通过使用化肥、农药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现如今的社会经济中,由于农业生产缺乏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认识,对绿色食品的生产不重视,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还制约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生产绿色食品的同时,滥用激素的现象越来越多,改变了绿色食品的概念,不仅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而且还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2绿色食品的问题

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没有一定的安全和质量上的保障,在生产绿色食品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虽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由于对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都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中滥用绿色食品的标志,假冒绿色食品,不仅对人们的身体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不利于本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绿色食品数量较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规模比较小、产品较为单一,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1.3生产绿色食品成本过高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想生产绿色食品,就必须要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不使用农业化肥,对土壤、气温等各种要求比较严格。绿色食品的包装,必须要进行单独包装,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发展了绿色食品产业,但是还要申报绿色食品产品的标志,在申报过程中,需要花费过多的费用,就会造成了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

2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要想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2.1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就是在无污染的区域内,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绿色食品。在绿色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如今社会发展中,绿色食品产业是一种有着非常大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现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是趋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由传统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还能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化,所以,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肯定是安全无公害的,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由于对生产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对生态环境和安全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2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

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通过绿色食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对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能够使得绿色食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只有绿色食品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3加强政府的调控

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宏观调控。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平衡的发展。政府要建立环境保护机构,通过一定手段来加强环保管理,能够把环保责任制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基地,能够保障绿色食品产业良好地发展。还要加强环保意识,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消费。在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的优点,还要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一定的宣传,这样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4提高市场营销力度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要越来越高,大多数的绿色食品只能通过普通渠道进入市场。需要拓宽市场,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市场,能够有效保障绿色食品流动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流通率,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质量等,同时还要杜绝假冒伪劣的绿色食品进入市场。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构建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平台,能够极大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进而能够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张会峰 单位:沛县栖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绿色经济论文:机械行业绿色制造视阈下低碳经济论文

1低碳经济视阈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扬州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十二五”期间,扬州市全力加快传统机械产业的升级改造,向规模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已具备了加快发展低碳绿色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从机械行业的结构看,以低碳制造、绿色制造为特色的高新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新的推动力。2013年,机械制造业为全市产值做出重要贡献。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610.4亿元,居行业之首,占全市总量的18.9%。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52.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3%。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正逐步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扬州市业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船舶及配套件三大产业集群。2013年,汽车产业实现产值939.2亿元,同比增长40.7%;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稳健,实现产值2562.8亿元,同比增长18.5%;船舶产业实现产值547.9亿元。这三个产业集群为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从行业碳排放情况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节能减排经验。机械装备业运用新技术设计制造的节能型内燃机已经在汽车产业进行广泛的运用。从地区产业政策看,低碳发展理念得以体现。机械行业不断增加对创新技术的资金投入,2012年,扬州市政府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资金1.5498亿元,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80%,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2%。此外,扬州实施企业“退城进园”政策,建设了汽车产业园等八大工业园区,为发展低碳机械制造业增加竞争实力。

2低碳经济视阈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扬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机械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也在明显增加。扬州机械行业要实现绿色制造,低碳制造还面临诸多挑战。

2.1机械制造业结构重型化、高能耗特征明显

扬州制造业以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件等机械类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及产值依旧占机械行业企业的大多数,对能源产品需求量巨大。扬州清洁能源及低碳能源资源缺乏,机械制造业能源产品消耗依然以煤炭为主,造成能耗居高不下,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困难。如下图所示,近年来,机械制造业一直占据扬州制造业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2.2扬州地区资源稀缺,需加快利用低碳能源

扬州市属于能源欠缺地区,矿产资源产量不足。近年来,能源自给率持续递减,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扬州必须开展低碳能源的开发,并且研究在机械行业用低碳能源替代矿产能源,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制造。

2.3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十二五”期间,扬州机械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资金不足。2012年,扬州市政府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费用,比2011年仅增加了19万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数有913个,仅占制造业企业数的36%;2012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博士、硕士学位人才数量为2418人,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的10.3%;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18996件,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4115件,占比为21.6%;全市发明专利申请4222件,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数为1287件,占比为30.4%。

3低碳经济视阈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发展绿色制造的对策建议

在整体经济发展放缓、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供需紧张的环境下,扬州机械制造业需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应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技术,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3.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制造支撑体系

进一步优化产业园区,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同类型企业对能源需求相近,园区可以集中供应电、水和热等能源。在园区设立集中废弃污染物处理中心,降低制造业废物处理成本。上下游制造企业就近安排同一个园区,减少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重点开发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将产业结构向低耗能产业转移,培育更多的生态型、节能型机械企业;对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进行资本运作和技术升级,实现规模经济。积极解决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企业耗费能源、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积极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向集约化生产制造要效益。

3.2落实配套政策和资金,引导企业开发运用低碳资源

3.2.1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扬州可利用地热、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台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清洁能源开发企业,积极组织开发地热能、光能等清洁能源,为本地区机械行业能源结构清洁化、多元化提供动力。

3.2.2制定企业低碳制造管理办法,实施奖惩制度

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是督促企业积极运用低碳资源的基础。根据扬州市工业现状,制定相关环保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的环境测评和节能监察。对于运用低碳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扶持。对于高耗能、减排效果不明显的机械制造业依据管理办法整顿或关停,从而有效约束扬州机械制造企业向规模化、低碳化方向转变。

3.3研发低碳技术,实现机械制造全流程绿色工艺

长三角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拥有科研院校众多的科研优势。近年来,众多名校来扬州与地方机械企业合作,开发低碳技术。扬州应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优厚待遇,建立优势行业的人才、技术高地。同时,针对低碳技术投入巨大,企业无力承担的问题,政府可以实施产业补贴等政策,帮助企业将低碳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在消耗能源,排放废弃物。对于机械行业而言,低碳绿色制造不仅局限在产品生产阶段,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产品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的问题。扬州机械行业应全流程贯彻低碳理念,实施绿色工艺。以扬州的汽车产业为例,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零部件选材的环保,还要不断研发创新,设计能耗更低的汽车以及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制造阶段,需要及时运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材料,减少资源损耗,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做到科学管理,减少不合格产品。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扬州市机械行业应继续结合地区资源和经济优势,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研发运用低碳技术,实现全行业的绿色制造和产业升级。

作者:王波 张崎静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概述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建造使用周期内,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以达到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目的。它倡导的是人们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相融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鉴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往往能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方面比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它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欢迎。在发达国家,这种绿色建筑已得到有效的推广,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绿色建筑的应用是建立在其经济评价体系能够为人们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基础之上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在国外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发展。如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加拿大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GBC),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等,都有着较为详尽的评价方法,丰富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起步较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导则》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作了一些说明,而《住宅性能评价标准》作为我国及时批相关评价标准,于2006年3月开始实施。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以设计者为基础的,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广绿色建筑的覆盖面,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经济分析,建立一套的经济评价体系是必然。

2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2.1评价体系建立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涉及费用较多,因而经济评价指标也必须由多方面确定。为此,根据相关文献设置了一次性造价、维护费用、建筑全寿命期运行、绿色投入率和绿色投入产出率等评价指标,由此构成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系的初步基础。同时,为保障评价指标的性和科学性,依据相关资料又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技术难度和社会效益这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以上两个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在技术和功能上,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做一些客观评价。文章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础,结合当前绿色建筑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从环境、能源、节水、材料、运营等方面对其成本进行经济分析。

2.2绿色建筑的费用指标研究

对绿色建筑而言,建设期费用会比传统建筑费用高。同一项建筑物,运用绿色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相比,在初始阶段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高5%-10%。在建造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运用绿色建筑设计,会增加大约2%的费用。在建筑物完工后的运行阶段,由于绿色建筑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自然资源,能源消耗低,同时绿色建筑节约水资源,公用设施的维护上费用少。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综合考虑到建筑建筑中和建筑后的一系列费用,在综合前提下总结各项费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在衡量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寿命周期较长的特点,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计算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费用。2.3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研究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环境对绿色建筑的影响较大,反映在评价体系上就是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从效益的角度考虑,通过对比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带来的环境效益,在节能、节地、节水、运营管理众多层面综合考虑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效益差别。绿色建筑的一个典型效益就是缔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通过人性化的设计,采用先进的建造技术,运用节能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构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第二个显著效益就是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低能耗的建筑方式,在后期运行中,绿色建筑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绿色建筑的效益衡量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列出各个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权重,把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个人舒适度、环境效益等转化成能够进行度量的效益性指标,通过对比不同的权重,按照轻重程度对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进行量化。

3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通过比较方案费用系数、方案效益系数和方案费用比,用以衡量绿色建筑的可行性。方案费用系数=本方案费用现值/各方案费用总现值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效益/各方案总效益方案效益费用比=本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费用系数由方案效益费用比的计算结果,比较系数大小,系数比较大的,就是方案。

4绿色建筑在经济评价方式上的不同

传统建筑经济评价模式是以投资者的利益作为参考标准,通过列出投资者利益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投资的一种形式。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综合考虑投资者、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在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受益人直接影响着经济评价指标的衡量,受益人产生变化,评价指标也随之改变。传统建筑经济评价在前期的建筑规划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对环境、技术和其他条件进行了论证,对整个工程的意义重大。然而这种评价容易忽视设计使用年限和其他问题。绿色建筑费用初期投入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费用越来越小,能耗低的优势显露无遗,保障了每个受益方都获利。

5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在全球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较大因素是短期内资金投入较高,因而在看待绿色建筑时,要着眼于长远收益。文章运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评价理念,以一个的系统分析了绿色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成本,同时结合绿色建筑的概念、与普通建筑的区别对整个绿色建筑进行分解,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经济评价体系。如何更地确定绿色建筑的可行性,进一步对绿色逮筑的经济性进行研究,还有待同行们的继续研究。

作者:刘青 单位: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建筑生态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与经济优势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不断更新。在当今注重生态和谐、环境舒适及科学合理建筑的背景下,引发了人们对优化的空间利用与建筑设计的新追求,同时也对建筑综合症提高了警惕并加紧防范,这一切都使得具有节能效应和健康性能的绿色建筑备受追捧。绿色建筑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具备着许多潜在的经济优势。及时,由于绿色建筑对能源消耗较低,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建设成本。第二,由于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上符合保护自然生态的时代趋势,能够带来长远的环境效益并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因此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经济优势并不会直接转化为市场动力,众多开发商不愿主动进行绿色建筑投资。因此,绿色建筑本身的经济优势和实际的经济效益之间就形成了极大的矛盾,亟待政府部门和建筑学家的解决。

2绿色建筑在生态经济优化中面临的困境

2.1全生命周期优势难以实现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绿色建筑对环境效益的实现和降低资源消耗方面具有其他建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若从短期效应来看,这种优越性则表现得并不明显,经济及环境优势会被极大程度地削弱。这一优势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全生命周期价值与使用主体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由于一栋建筑的使用寿命与每位使用者的使用期间相比显得极其漫长,在这漫长的生命周期内会涉及到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物业管理及各个用户等多方利益主体,而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在和经济需求是多样化的,例如他们需要在各自的使用期内履行义务,追求各自的经济目标。这就造成了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在实际分配中变得复杂,无法使自身的经济优势得到应有的发挥。

2.2国家标准与操作协同不一致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以建筑专家设定的权重系数为参照而形成的框架体系。目前这一体系在解决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问题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体系中对生态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且生态目标的组成与相互关系也比较固定。然而,实际的建设和操作中,情况往往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地区的资源和地理环境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难以按照统一的目标加以实施。同时,这一目标在不同环境下实行的结果,往往是对促进生态和谐发展初衷的背离。其次,该标准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等要素缺乏必要的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在这一标准的限制下显然难以实现。

2.3协同工作的复杂性

在理论上,绿色建筑对环境效益的实现是有序进展并合理搭配的。但落实到实际的设计会商时,则会面临种种复杂的情况。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指标权衡的复杂性。由于对环境质量的评定标准各不相同,又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常常引起各方在节能、节水、空间优化等不同方面的争议,这一问题在受到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尤为突出。通常的解决办法是以建筑师或甲方的经验为依据进行取舍,而这些经验往往缺乏技术上的保障。

3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

3.1时间层面

为了解决好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效益与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首先应从时间层面的角度,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进行优化。首先,应重点对整体起始端组分进行优化,原因在于起始端的一切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引发乘数效应。举例来说,在对某节能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外围优化列为先行解决的问题,其次才是空调或供暖设施的优化。这是以较低成本换取优化效果的解决方案。其次,应注意技术措施实行的时间性。采取技术措施的时间、次序和步骤都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针对绿色建筑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全生命周期,因此可考虑实行相对应的实时优化方案。既要保障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完成总体优化,也应注重周期内各个阶段的优化措施;既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也应在之后的建设和使用中进行优化,形成系统化的优化方案。

3.2制度层面

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成功将其经济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不仅要依靠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措施,同时也对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完善的生态经济优化方案应是技术与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建筑产品,其市场推广严重依赖于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绿色建筑能够在我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应努力争取制度上的支持,从而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应该在指标评价标准、生态目标划定等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能够在制度的推动下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

3.3内容层面

面对专业协同的复杂性问题,应在内容层面进行优化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根据多重收益原理,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措施加以整合,使其应用到同一个设计当中,力求使各个措施能够协调运作,发挥整体效能,最终使多个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还可以提高每种措施的效率达到的设计效果。这一原理可应绿色建筑在环保的不同侧面的措施得以整合优化,从而有效解决协同工作复杂性的问题。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以及目前发展中的瓶颈,揭示了绿色建筑在生态经济优化中遇到的种种困境。通过对这些困境的研究,提出了跨出困境的相关策略,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指出了方向,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及开发机构提供帮助。

作者:夏磊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绿色经济论文: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

1.1低碳要求带来的高成本

相对西方国家,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专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技术比较落后,绿色设计费用相对较高,绿色建筑的建材产品种类不多,数量也比较少,国内没形成产业化。因此,要推广和实现绿色建筑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进口先进建材,这就直接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1.2外部性导致内部收益较低,外部收益不确定

绿色建筑所产生的公共利益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但是这部分收益是通过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在绿色建筑当中进行绿色设计以及使用绿色建材所产生的,因此,绿色建筑的外部性导致生产者的内部收益降低,且公共收益也要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难以将其进行量化。

1.3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大

绿色建筑的初始投资成本比较高,而高成本投入势必要转嫁给消费者,形成绿色建筑价格的上行。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银行银根紧缩,刚性需求客户都难以获得贷款,房产需求受到严重的打击,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难以回笼,增加投资无疑成了开发商的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上行的风险,房地产价格走势很不确定。在这样的环境下投入高成本是否能够成功转嫁增量成本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迫使大多数的开发商不会选择绿色建筑开发。

1.4建筑与设计偏离

我国的建筑节能首先强调的是设计节能,2010年底,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未来通过逐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到2020年,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到2010年,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都已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但在施工阶段却做的不够好,监督也不够,导致建好的建筑与设计偏离。王庭阳(2013年)调研发现,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约65%的绿色技术运行效果良好,达到设计目标要求,但35%的绿色技术存在大量问题,运行效果欠佳,如,外遮阳系统损坏或遮阳效果不佳,透水地面破坏较多,灌溉设施破坏严重,屋顶绿化缺乏维护管理,可再生能源、非传统水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情况不理想等。

2绿色建筑消费者面临的问题

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90%的时间是消费者在使用建筑,绿色建筑的外部收益包括节能直接降低的生活成本和优化的环境带来的无形收益(如健康的身体和福及子孙后代等),因此,消费者是绿色建筑较大的受益者。

2.1消费者的观念陈旧,接受程度不高

虽说绿色观念在我国已经推行数年,但是我国居民低碳绿色的观念仍然比较弱。而且,我国目前房地产需求当中仍然以刚性需求为主,大多都是需要贷款买房,更多的选择价格实惠的住宅建筑,因而对绿色建筑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2.2消费者认识不到位

目前,对于住宅建筑,消费者在自己装修的时候越来越注重环保建材的使用,但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标准基本上是无知,也就是说对于建筑物来说,应该通过哪些指标来衡量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消费者是不清楚的。另外,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外部性效应认识不到,且大多数的消费者只关注眼前利益,而不会考虑绿色建筑所带来环境保护效应,也不愿意为公共利益部分来买单。

3政府和研发机构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相应的绿色技术研发中心,但是成立时间还比较短,技术人员短缺,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且研发费用比较高,绿色建筑产品数量少价格高,不适合全国范围的推广。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不够细致精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及时个绿色建筑评价的国家标准,它分为3个评定等级。根据我国现有国情,评价标准在主要项目上更强调节约的概念,缺乏量化的评判标准,同时评价指标没有主次之分,不利于评级的实施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

2)政府方面已给予绿色建筑行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包括强制性政策当中的法律法规,激励性政策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以及金融支持。但我国现有政策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强制性法律法规有形无实,不执行或者敷衍应付的行为普遍存在;二是法律法规设立不够,形成执行真空,难以监管;三是已有政策与我国绿色建筑的初始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导致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比如,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4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现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让生产者有利可图,也要使消费者能低成本的享受绿色建筑带来了低碳生活,由技术研发机构研发低碳技术,政府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来完成。

4.1推广绿色建筑观念,明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首先,只有将低碳建筑的观念推广开来,提高绿色建筑的关注度,人们认识到低碳绿色的重要性和优势,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激发企业的开发动力。其次,应明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简化控制指标,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提供空间,增强绿色建筑的评级的可操作性,才便于我国绿色建筑支持政策的落实,也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有利于绿色建筑经济体系的构建。

4.2加强金融支持绿色建筑项目的全过程

尽管大部分银行正在争夺绿色信贷的资源,但是在贷款利率放开银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较高的贷款利率又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因此,应该由中央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以及利率优惠政策对绿色建筑进行倾斜支持。其次,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投入需要金融支持,不管是绿色建筑生产企业还是研究机构都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来解决其资金投入问题,同时政府应该构建绿色建筑投融资平台,提供担保,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4.3提高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度

最终是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将绿色建筑所产生的增量成本分担到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在前期的推广阶段,需要政府利用财政收入给予绿色建筑企业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以分担企业一部分成本;另外,将消费者可能节约的生活成本提前计算以预付的方式支付给生产企业,这需要生产企业与能源部门进行合作,并签订长期合同,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保障也对绿色建筑生产企业提供了约束。而后期则应该完善绿色建筑市场依靠市场的竞争机制维持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朝霞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金融低碳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的意义

1.1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是有利于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实施绿色金融则有助于在金融服务上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二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可以在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经济行为,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

1.2促进生态环保与能源节约

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环境治理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资金短期又是影响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而绿色金融则是将环境治理作为工作的发展方向,通过绿色金融为环境治理提供大量的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境治理企业,这样可以强化企业的节约意识,规范他们的环保行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绿色管理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比如银行机构进行的账单无纸化方式,节约了纸张的使用,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1.3促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绿色金融为银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良机。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社会对环境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投资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行业,而绿色金融业务则是将绿色概念与金融产品融合为一体,丰富了银行金融服务的内容,拓展了银行的业务;其次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绿色环保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切入点,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因此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势必会降低银行机构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力。实施绿色金融虽然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评估成本,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短期盈利。但是长远看,绿色金融符合国家的根本政策,优化了信贷结构,实现了金融机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路径下绿色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2.1政府部门对发展绿色金融缺乏动力

虽然“低碳”“、碳金融”成为当前最热门的名词,人们也意识到发展碳经济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表现得明显不足,而更多的是依赖外界的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绿色金融创新,比如中投公司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事碳交易,却以碳交易市场规模小、制度不完善等由,拒绝参加碳交易,没有为我国额碳交易市场建立提供应有的力量。

2.2绿色金融实施的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实施绿色金融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银行机构开设的绿色信贷业务,而其它一些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的探索则非常有限,比如证券业虽然对上市企业融资设立了环保要求,但是其主要针对的是“两高”行业,同时对低碳、环保企业的激励制度也不完善,导致上市企业实施绿色金融存在较高的难度。保险业虽然也在绿色金融实施方面进行着局部试点实验,但是其仅限于环境污染责任险,使得绿色金融在保险业很难获得推行。

2.3绿色金融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

作为绿色金融运行过程中的两大职权部门:环保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一方面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布无法满足银行部门对环保信息的需求,影响绿色金融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与银行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模式不科学。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为单项运行,导致信息反馈机制的不健全,同时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也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

3低碳经济路径下的绿色金融创新模式

3.1加强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

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国家要制定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建立与绿色金融监管体系相适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并且要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规模;二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机构,国家要鼓励各大银行进行绿色金融改革,积极推广绿色金融服务,拓展绿色金融产品;三是要建立绿色信贷体系。实施绿色信贷体系既可以实现对绿色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可以限制与淘汰高污染的企业,实现经济的发展。

3.2加强环保部门与绿色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针对环保部门与绿色金融机构、司法部门与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我国政府部门之间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首先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企业信息的检查力度,并且将污染企业的各项数据提供给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则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对污染企业进行信用授权以及信贷审批。同时金融机构也要及时将企业的信贷情况信息反馈给环保部门;其次建立新更新和异议处理机制。环保部门要及时对要求整合的企业进行重新审核,并且将审核信息反馈给金融机构,如果企业对于重新审议的结果存在异议,环保部门则要对企业进行评估与重审,并且将重审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3.3开拓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发展绿色金融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一是银行机构要完善绿色信贷,在信贷行业、环境评估等方面制定统一的绿色信贷标准,并且创新信贷政策,比如在还款方式、还款周期上进行创新;二是保险业在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比如对于环保达标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保费等方式开展保险业务产品;三是证券业要完善上市公司环保门槛,同时建立可环保板块,为环保企业提供融资环境。

3.4加强绿色金融社会组织的建设

目前我国以“绿色良友”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绿色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我国还可以尝试发展更多的绿色金融的社会组织,投向绿色公益事业,如绿色企业家协会、绿色环保基金会等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发挥监督作用,对金融机构实施绿色金融的社会责任进行全程评估,促使环保部门和金融业认真务实地落实绿色金融各项制度。以广泛交流协商为前提,积极探索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组织,进行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着力开展绿色金融的规则制订、标准协同、机构发展、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和绿色认证。

作者:傅程华 单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绿色经济论文:现代农业绿色经济论文

一、绿色经济视角下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湖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长株潭一体化以及衡阳承接产业转移区的建设,衡阳市及其周边衡南县、衡阳县、蒸湘区等县区绿色现代农业园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衡阳市充分利用武广、湘桂高铁、在发挥大湘南中心城市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突出发展特色等方面,重点建设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然而,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1、政策扶植力度不强

政府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大。如在现代农业园区企业的税收优惠、三农财政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仍不够完善。同时,在引导上、下游联动方面,没有形成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且在给予绿色产品的绿色通道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2、人才储备不足

绿色经济视角下现代农业园区运作的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不多,经营管理机制滞后。高校、科研机构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不多,对农业园区的经济模式、生态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园区的生态链和产业链比较短,也还没有形成相关得理论知识,这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农业产业工人、农民、政府公职人员、消费者等都缺乏对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学习。

3、没有形成区域特色

衡阳城区、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以及周边衡南、衡阳县等农村地区,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目标,园区建设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和科学的总体布局,项目建设重复较多,布局的随意性太大,甚至项目因人而定,造成同质产品泛滥,市场差异化程度低,竞争力低下,造成了区域性的优势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优势。

4、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关软、硬件服务体系不完善,硬件建设不多,软环境建设较差,招商引资能力不足。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密切的相关产业服务体系还尚未形成,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的沟通不畅,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难以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二、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衡阳市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并尝试适合区域经济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农户主导型等模式。

1、政府主导型

政府在总体规划、发展方向、政策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委托市场化的主体开展具体的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农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与政府的发展目标相稳合,农业开发区可以摒弃眼前的利益,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衡阳市各县区设立的农业开发区是由有关职能部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市场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各项事务。

2、企业主导型

依托由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建立的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政府部门坚持“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手抓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一手抓扶持产业化经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祁东县黄花集团、香芋集团、金鹏草席集团等。此模式是比较适合于资源丰富、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园区。

3、农户主导的合作生产模式

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的主要方式,或者提供自己的劳动力。此模式农户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土地使用费及经营管理,通过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把其他周围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租赁过来,实现规模经营,既保障了农村土地在农民自己手中的流转,又保障了生产效率。例如,衡阳县角山镇的水稻园区生产的水稻,该品牌以水稻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将20亩以上的大户和零散的农户相结合,以农业合作社为平台,打造“角山米”这一大米品牌,促进水稻的销售。

三、绿色经济视角下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策略

1、完善软环境与硬件设施,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

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衡阳市及县市区的绿色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合理规划现代农业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乡一品,一县数品”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格局,避免项目重复、恶性竞争发生。运用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流入,对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给予重点扶持,完善人才吸收机制。政府、企业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让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位、零距离。

2、注重产品多样化,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园区应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区位优势吸引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农业企业或机构,实现企业规模和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以一家核心龙头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链设计,带动其上下游产业聚集和发展,不同利益主体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将某种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而又不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如衡阳市雨母山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区域的整体产业链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3、加强市区与周边郊县的良性互动

从生态经济角度出发,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市区、城郊、县域地理环境不同的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现代特色农产品在城市的商业规划、行政管理、企业发展、产业一体化中,系统地进行规划,重视市区和周边区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避免基础设施和农业项目的重复建设,以防出现同质产业园,同时避免恶性竞争导致本地区经济利益受损,应当发展本区域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和农业园区的双赢局面。

4、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

现代农业产业链能否取得成效,决定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又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和“公司+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没有最终产品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且规模化必须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园区应统一设计制定生产标准,公司为主体,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农户是生产主体,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方法、内部分配等。

作者:贺旭红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能源体制改革下绿色经济论文

一、能源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存的能源体制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分散的管理机构和落后的管理手段。使能源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素。其中,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从建国开始到现在,我国的能源体制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我国能源(油气和电力)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各种价格扭曲和政策补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背景下,集中全社会力量建设发展而成的产业。但是,对处于发展早期、资本相对匮乏的经济体而言,资本密集的能源行业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也缺乏自生能力——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在改革开放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需要以行政性垄断的方式对能源行业进行补贴性保护。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是能源行业存在严重垄断现象,当前能源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解决这些问题,不打破这些桎梏,能源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其次是,行政性垄断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对行业价格进行管制,以谋求公共利益和国有企业政策性保护的平衡,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价格仍由政府制定,价格杠杆还不能很好地引导资源配置,调节供需、鼓励竞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这对企业的正常发展非常不利,没有竞争的企业就无法再市场中长期生存,严重来讲,这间接损害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急需大量能源用于生产和消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能源行业的及时要务是及时、有效的进行能源供应,保障经济的顺畅运行。而来不及就能源领域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改革,社会资本不容易进入,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受到限制。以行政审批制为特征的能源项目管理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政府也通过价格管制手段长期压低能源价格,以能源低价来保障工业发展,这就导致能源企业的官僚作风,势必影响、阻碍能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进入、快速、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及时,我们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战略定位尚未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环境建设滞后,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难落实,各方利益协调机制不畅,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二)国家对能源体制改革的高度

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能源领域落实改革任务时应抓住既有方向性和全局影响力,又有高度社会共识,且改革成本和风险小的关键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盘活能源改革发展的全局。2014年6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指出,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能源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供应能力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建成世界较大的能源供应体系,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能源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必须加强全局谋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和行动纲领,推动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2014年6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三)发达国家对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启示

2014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这引起了人们对空气污染的高度重视。据科学现实,造成雾霾的原因,主要由化工厂未净化气体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厂未覆盖所产生的扬尘等。其实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都出现过污染的现象,19世纪60年代伦敦的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等。这些都是人们高速发展经济,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但是却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但是不可置疑的是,中国在能源体制这个问题上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雾霾天气只是能源问题导致的冰山一角,我国经历的这一阶段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因素,其不合理的能源体制是经济粗放发展、能源粗放利用的重要原因。要想深入发掘能源问题,首先要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能源体制的差异。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雾霾看到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等属于消费数量较多的国家,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中国和印度是煤炭比例占大多数的国家,美国、日本是以石油为主,俄罗斯、加拿大等主要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美国2003年至2013年各种一次能源消费的百分比,从2003年到2013年,美国的原油资源在所有能源中比重较大,约35%至40%,在10年内其比例下降了约5%。2003年到2008年煤能源和核电能源的比例相当,但是在2008年以后,煤的比例由25%下降到了20%,天然气的比例由25%上升到了30%。此外,核电和水能发电的比例都在小幅上升。另外,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从2009年开始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的比例由零上升到了2.6%。众所周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要利用石油能源。目前,美国正在准备开发页岩油气,其页岩油、气开发将对全球油价及石化业将带来巨大影响,预计未来不会再看到三位数(每桶1百美元)的油价。日本是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费国,但是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相对缺乏,其化石能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所以日本输送便利、发热效率高的石油,而且其核能占了很大的比重。70年代以前,日本经济高增速,能源消费弹性在1以上,受福岛核事故影响,2012年能源自给率下降为6.5%。除此之外,日本在新能源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财力,最近日本北海道别海町利用家畜粪便进行生物质发电的样板项目,通过利用家畜粪便发电,不仅能够获得原有方法无法获得的新能源,还能够实现有机质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所以用家畜粪便制造沼气的呼声在日本国内不断高涨。德国联邦能源与水工业协会2014年12月29日的消息显示,201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占到总发电量的25.8%,将首次成为德国电力供应较大支柱。据悉,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是因为相应发电设备增多,并且天气有利。中国目前已经遭遇到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能源消费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突显。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我国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能源供应长期紧张,但能源利用却相当粗放浪费,且高度依赖于煤炭,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趋恶化,不断逼近环境容量和民众忍耐的极限。面对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我国应从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煤炭消费占比高达68%的能源结构迫切需要调整,要遵循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提高它们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以达到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又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的。充分考虑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为此所付出的高额代价,积极地调整现有的能源发展政策,制定出可使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

二、小结

我国的能源体制是历史的产物,其垄断的价格和行政审批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新中国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容置疑的是,目前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著,我们一定要跟随潮流,顺着历史的发展长河而前进,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审视这种能源体制。另外,可以看出我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我国能源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推进我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与制度。我们要确实贯彻四个战略,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一节约优先战略,把节约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集约高效开发能源,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节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二立足国内战略,坚持立足国内,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牢牢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新能源产业必须要在全球配置资源,企业在“走出去”时必须管控好风险,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不能单打独斗,要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外交政策以及产业自身优势。发挥国内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完善能源替代和储备应急体系,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三绿色低碳战略,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创新驱动战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的理念,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重大工程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能源科技强国,能源科技总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作者:孔琳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绿色经济论文:环境约束机制下绿色经济论文

一、环境约束机制下市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

(一)培植绿色企业

企业是绿色经济的实现载体,是绿色经济的主要实践者和受益者。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能否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践行环保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将决定着区域发展绿色经济的成败。绿色企业是指在生产、管理、技术、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等各个部门中始终以发展绿色产能为核心的企业。建立绿色企业,应从改变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入手,提高企业对绿色经济的认识水平,鼓励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开发绿色商品

绿色商品是指符合绿色经济发展需求的、在生产和营销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绿色商品是区域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在市域内发展绿色产品,应当从本区域内的环保实际出发,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有利可图,比如发展生态林业、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开发等,并以其为基础纵向发展相关产业链,在区域内形成产业优势。

(三)培养绿色消费方式

培养绿色消费方式是建立绿色企业和开发绿色产品的外在条件,只有消费者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培养绿色消费习惯,绿色经济才有发展的动力。绿色消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及时,消费者倾向于消费绿色环保的、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第二,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意识地减少环境污染,如合理处置垃圾、循环利用等;第三,消费者有资源节约意识,理性消费,如使用节能灯、开小排量汽车等。绿色消费方式的培养需要在教育上强调和建立相关制度加以规范。

(四)健全绿色制度

找寻环境污染的制度诱因,完善环境保护的制度规范,是创新绿色制度的着眼点。绿色制度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保障,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实现框架。政府应当对区域内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确定其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制定相关制度进行激励和约束,引导企业和其它经济活动参与者践行绿色经济。

(五)创新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是绿色经济向前发展的引擎,是区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减少资源依赖的技术支撑。一是绿色科技会给企业带来价值。作为绿色科技的开发者,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或更新产品,技术转让可以使自身获得收益。二是绿色科技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效益,绿色健康的产品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效用。三是绿色科技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在自然环境上的收益可以被整个区域共享。

二、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一)绿色经济意识不强,重形式轻本质

一些地方通过建立绿色产业基地、绿色产业园区、绿色经济带等来发展绿色经济,但这些绿色产业区的生产技术、产品、管理方式等与其它企业无明显差别,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并不显著。在环境约束下,一些企业由于观念落后,开发绿色产品意识不强,导致企业缺乏活力、技术创新乏力、产品单一,不能发挥出绿色经济原本该有的效益。

(二)缺乏长久且清晰的战略规划,导致绿色经济发展进程不稳定

绿色经济的建设周期较长,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一些地方急于改变环境污染现状,希望通过集中而紧凑的投资在短期内实现绿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困难考量不足,因而不能根据实际制定规划。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过渡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渐进过程,缺乏基于清晰战略规划的长效建设机制将使得绿色经济发展进程不可控,也会降低地方政府投入资金的效率。

(三)只注重城镇,忽略了对城乡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统筹

一些地方在发展绿色经济时只重视对城镇的投入和对工业的改造和引导,却忽视了农村特别是农业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相关制度和环保标准的制定上也只重工业不重农业,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工作不到位。另外,一些政府将原本已经无法存活的、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的工业企业迁往农村,这类企业原本在效益上已经不具有存在价值,对农村经济发展并无大的益处,落后的生产技术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市域内大部分的山林、草地、水源等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农村,农村环境的恶化将使得市域环境的承载力愈加脆弱,加重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四)绿色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未能形成区域优势

绿色经济发展除了注重对环境保护,还应该能够创造出比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更多的价值,但一些地方建设的绿色经济或是产能较低、形成不了规模,或是效益较低、产品不具有差异化。市域内各个区域建设比较重复,市域之间建设相似度较高,这既加重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又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些地方在发展绿色经济时会同时扶持多个项目,进而导致有发展潜力的项目难以得到有力的支持。

(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对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

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提供支撑,企业不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只能由政府提供。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绿色经济发展规划,但未能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或设施建设不,减缓了绿色经济的发展进程和产出能力。

三、环境约束机制下市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可行战略选择

(一)从环境约束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

地方在制定本地区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当充分考量本地区资源分布状况、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水平清晰地对发展目标、发展途径以及风险应对策略作出规划,以使规划可操作、可监督、可持续。

(二)增加区域内人力资本投资,加速绿色科技创新

发展绿色经济,改变以往忽视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就必须抛弃资源驱动型产业,发展科技驱动型产业,积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资源供给和消费已经达到区域和环境约束边界时,地方经济将很难发展。增加市域内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创新绿色科技,提升资源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为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和福利保障,吸引市域外人才进入市域内工作,这是快速增加本区域人力资本的方式;其二为培养市域内人才,这是区域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根本方式。

(三)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质上保障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基础设施上的保障,绿色经济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林业、垃圾处理、水源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绿色经济发展的节奏同步。

(四)统筹城乡发展,确定绿色经济的发展重点

在加强城乡经济联系的同时,发展贯彻城乡的完整绿色产业链,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确定优先发展方向,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作者:靳微微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师

绿色经济论文:林业绿色经济论文

一林业经济发展优势

1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1)澜沧县是一森林资源大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7万hm2,其中公益林面积15.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3%。有原始林及其它天然林面积13万hm2,其中万亩以上连片原始林有6.96万hm2,常绿阔叶林占全县有林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

(2)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澜沧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西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海拔悬殊较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殖,林地上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全县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700mm,年光照时数2056h,明显的立体气候,湿润的林下环境,为发展多种林业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具有保护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辖区内的惠民景迈芒景古茶园、南岭野阔原始森林、发展河大叉河原始森林和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等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是澜沧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重要资源。

2具有有力的林业政策保障机制优势

县委、政府把绿色经济产业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来推进,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实施了“绿色经济强县”战略,着力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问题。县人大先后制定出台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条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关于保护景迈古茶园的决定》、《关于保护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王的决定》、《关于保护野生茶树的决定》、《关于保护铁力木树的决定》、《关于保护景迈芒景古茶园的决定》及《关于对野生竹实行隔年采笋的决定》等11个保护森林资源地方性法规及决定。

3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增强

在国家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全县的交通、通信、通电等方面都有力非常大的改善,与外县连接的公路实现了“国家二级”路面,20个乡(镇)和168个村民委员会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建设,民用机场和高速公路及通往缅甸的境外公路正在规划建设,预计5年内可建成使用;通信设施实现全覆盖;电力完成并网。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和完善,有力地推动着澜沧县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林业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1)在发展资金投入、宣传、技术指导服务、林业科技推广应用、资源利用转换等方面与林业发展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投入分配有待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为了解决农村温饱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广大山区的资金投入,大量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对林业的投入相对极少,大量的林地缺少强有力的资金开发,林地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显现,广大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仍然缓慢。

2林业经济市场运行滞后

(1)林业市场狭小单一,林木交易变现微薄,制约了林业市场的发展。林业市场狭小单一,林业企业少,没有林产品精深加工,“大资源、小产业,高消耗、低产出,经营加工粗放”的情况长期存在。

(2)由于林业资源变现能力低,造成广大林权所有者的伐造意识、荒山造林意识、提高林地生产力意识不强,生态保护观念淡薄,许多地方只伐不造或应付式更新造林现象普遍存在。

(3)森林资源评估市场未形成,林地林木流转、盘活缓慢,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难以变现,全社会参与办林业的积极性不高,林业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

三林业经济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及对策

1科学认识,把握

确立林业产业发展地位林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林业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澜沧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储备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发展特色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发展产业基地。

(1)加大林竹材基地建设。以公司造林、大户造林、农户造林、公司+农户造林等多种经营模式营造速生林竹材基地。

(2)稳步推进木本油料林建设。把木本油料产业建成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产业。

(3)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项目支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林下资源,主要以发展草果、砂仁、刺竹、森林药材、藤条(竹)、林下养殖等为主。

3积极争取林业建设项目

提高林业经营能力项目是增加社会投资的载体,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基础,是提升林业功能与发展的支撑。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林业的发展,要确保林业经济出成效,关键要看如何抓林业项目建设。抓林业项目建设,要学会经营林业,跳出思维定势发展林业,用市场经济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林业,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资金;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发展林业。

4培育龙头企业

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在林业产业链延伸的同时,着重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县域资源的可利用情况。以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发展潜力大的林浆、林化、林板、林副产品作为突破口,按照“节能环保”和资源、资产、资金相对集中统一的原则,引进、培育、壮大林业特色企业。

四结语

澜沧县在实施“绿色经济强县战略中优势与困难”并存,时遇与挑战同在。全县要在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克服和战胜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实现“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造就文明、富裕、秀美的拉祜山乡而踏实工作。

作者:李和彪单位:普洱市澜沧县林业局

绿色经济论文:现代化绿色经济论文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原因

1自然条件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阔,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占据着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但是中西部地区多沙漠戈壁,而且多高寒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导致该地区人口分布非常不合理。中西部地形通常比较封闭,而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生存、气候等条件也比较差,离经济中心的距离也比较远,尽管其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因为这些原因,很难进行经济发展,导致生产力无法实现。

2历史因素我国经济

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一直处于比较贫困落后的情况下,而且,历史上也是从中原地区向四周进行扩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非常的快速,导致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于比较缓慢。西部地区地貌比较复杂,交通比较闭塞,而且信息传递比较缓慢,导致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

3环境影响西部地区

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数量非常大,但是很多资源都处在环境比较险恶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平原比较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西部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导致经济发展出现了受阻现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但是,很多的经济政策都是给予了东部地区,导致东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速发现现象。政策倾斜导致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了有计划的开发西部。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的对策

1国家的政策干预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说明这项国策的实施非常成功,而且,为了缩小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政府在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控制,对不发达地区进行了更好的投资,并且对经济落后地区进行了扶持,希望能够更好的实现地区间的和谐发展。

2加强东西部的合作

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东西部之间的优势进行了互补,企业行为的自主选择是政策效应必然形成的。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在经济以及整治方面都具备非常大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十分多,但是,还是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利益的争夺也日益白热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占据一定的有利空间,但是,相对于比较落后的西部,在经济方面却比较薄弱,这样会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技术、质量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使得西部在竞争中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

3突出地区优势

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策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就使得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导致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比较大。对东部发展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提高、对经济差距进行缩小。东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1)市场优势

东部地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间比较早,因此,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金融优势

现代化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金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东部地区的人们金融意识比较强,金融体系比较完善,资金也比较充足,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

(3)人才与技术优势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发展动力,人才是核心,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和人才不能缺少任意一个,东部在发展过程中应用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经费远远超过西部,东部在发展过程中将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重视,因此,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现代化建设也以后了明显的改善。西部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要对地区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对交通事业的发展给予重视,只有保障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保障经济发展,对东部发展经验也要进行借鉴。

三结束语

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经济发展成为了必然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问题,人们生活质量等因素进行了重视,这样在发展经济时才能避免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现象。我国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非常重大的变革,因此,出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差距非常明显的问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幸福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对出现的地区差距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作者:崔晓莉单位:黑龙江建三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绿色经济论文:排污权交易绿色经济论文

一、排污交易权的概念

排污权交易,又被称为排污指标交易、环境容量使用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条件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环境有偿使用为前提,通过核定区域内排污总量,建立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建立供求双方交易市场等措施,探索出来的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保护,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排污权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Dales在1968年提出。他在《污染,财产与价格:一篇有关政策制定和经济学的论文》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排污权交易(Emissions-TradingProgram)的理论设计:把环境当作一种商品,政府是这种商品的所有者。作为环境的所有者,政府可以在专家的帮助下,把污染废物分割成一些标准的单位,然后在市场上公开标价出售一定数量级的“污染权”。排污权的发放由政府机构的有关管理部门负责,政府代表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拥有人,出售排污权,排放企业从政府手中购买排污权,同时企业之间也可以彼此交易。这样,使得在政府的宏观控制下,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污染排放的交易,利用了市场的调节自愈机制,达到资源配置的化。所谓的“排污权交易”,其实质在于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这种污染权政策,后来发展成为‘买卖许可证制度’。它首先被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源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践。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等发达国家把排污权的初次分配逐渐从无偿转向有偿(拍卖、奖励等),还出台了排污权交易政策,使排污指标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流转。”

二、可交易排污权的经济学分析;

(1)环境资源的产权化

环境的产权化是对环境的有偿使用权利进行明晰,并采用经济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前提,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对于企业来讲,他们要进行污染物的排放,就要在几种情况中进行选择:要么去购买排污权,要么自己去花钱治理污染,要么去出售自己从政府那里获得的排污权。当治理污染的成本高于购买排污权的成本时候,企业就会放弃治理污染,转为购买排污权;当治理污染的成本低于购买排污权的时候,企业就可以出卖自己的排污权,转而治理污染,这样,企业在利益面前,通过产权交易,遵照市场规则,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2)排污权交易的经济价值

在政府环境目标的制约下,排污权的总量在政府的调控当中,而且这样的排污权总量随着环境治理的好转是在逐步减少的。由于总量控制,所以在市场中排污权价格的变化并不会造成环境排放总量的增加。由于企业对排污权的需要取决于其治理排放的边际成本,在市场竞争中,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需求减少就会降价,需求上升就会涨价。一些经济效益差或者治理污染成本过高的企业,在排污权交易中就会处于不利位置,导致被市场经济淘汰,促进了市场的优化配置。

(3)排污权交易的环保价值

排污权的市场交易,使得企业对治理污染有了积极性,因为高效益的污染治理工作就等于减少了企业经营的成本。所以,促使一些企业对环保治理污染进行投入,寻求更加先进的污染控制设备。同时,也促进了一些环保企业的发展,因为更加先进的、效益高的污染治理设备更加适合市场需求。有的企业甚至会把自己的排污权节省下来,到市场出售,这样排污权就成为企业收益的一部分。排污权的总量控制原则使得政府在污染的控制上得心应手,而且工作更加具有目标性。随着环境的改善,技术的发展,政府可以逐步削减排污总量,这样政府的排污总量控制工作就成为促进市场中企业进行排放竞争的动力,促进环境的改善。同时,这还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污染治理的政府投入的资金。

三、国外可交易排污权的先进经验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首先被美国环保总局(EPA)用于大气污染及河流污染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践。早在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保局就制定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并将此政策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等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体系,取得了经济和环境效益。世界上最有名的排污权交易事件是1990年以后美国推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整个政策以一年为周期,通过确定参加单位、初始分配许可证、再分配许可证和审核调整许可证四部分工作来完成污染控制的管理目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美国的酸雨计划是排污权交易最的成功案例。该计划用最小的社会成本,将传统的控制手段进行创新,用排污权交易来控制大气污染。根据资料:2003年,电力工业企业的SO2排放量比1980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酸雨计划的控制效果显著。在水资源排放权方面。1996年美国环保局正式颁布《基于流域的交易草案框架》,在《框架》的指导下,流域排污权交易在美国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截止于2009年2月,美国已有18个州实施或开始规划,另外还有州际间的流域排污权交易,如切萨皮克湾流域的水体营养物质排放权交易。就目前总结而言,美国的水排污权交易实施情况有以下特点:

1.开展试点的范围广

2.以流域的水质标准作为控制目标

3.实行定期的实施效果评估,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四、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或实证分析

我国从1991年就已经开始了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工作,但目前仅限于制度层面,在实践工作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1、背景分析

(1)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环境问题严峻。2007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对黄河、长江等四大流域的污染调查得出了惊人结论:四大流域的整体污染现状已成为常态。研究统计表明,全国大于10km2的天然湖泊已经从《中国湖泊志》统计的656个减少到目前的581个,总面积从85256.94km2缩小到目前68671.58km2。重点监控的9个大湖泊中整体水质为V类和劣V类水质的就达7个。V类水已不能和人体接触,劣V类水更是丧失基本生态功能,甚至不能用作农业用水。低碳时代又面临着削减排放的沉重负担,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寻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治理污染的手段无疑具有环境和经济意义。原有的排污收费政策起不到控制排放的效果,一些企业缴费排放,同时企业对收费认同程度低。环保部门只收费不治理,政策起不到整体控制排放的目的。企业对于治理污染没有积极性。

(2)发展情况分析

2002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环保协会开始在中国实施排污权交易项目的第二阶段实验,选取了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上海市、天津市、柳州市、华能发电集团作为试点,简称为4+3+1。如今这项实验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试点由第二阶段试点地区的点状分布转向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三个地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实验。

在2006年上半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督促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或服务价格,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成本企业化。2006年4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水权制度框架下排污权分配和交易管理研究”项目启动,通过收集资料、赴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调研、召开研讨会。课题组就国外实践和我国水污染排污权交易试点进行了总结和经营借鉴,提出了我国实施排污权分配和交易制度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和推进的启示,从水功能区划分、排污总量确定、水污染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水污染的排污权交易等方面对水污染排污权分配和交易制度进行了设计。为我们政策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可能性

在法律上,我国对排污权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进行了确认,并定点南通、太原等城市进行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同时,近年来在排污权交易方面的国际合作等条件已经逐步成熟,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奠定了基础。

(1)总量控制制度

1996年9月,国务院的《“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正式提出地规定总量控制的要求。例如: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具体规定了国家在淮河流域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办法。在试点城市本溪制定“本溪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条例”,确立了总量控制的法律基础。

(2)许可证制度

我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从1989年起开始实施。它是以企业排污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了许可排放物的种类、数量和去向。许可证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法律管理的开始具有法律效力,意味着排污工作受到法律约束又受到法律保护。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构成了我国排污权的基础。

(3)成功经验

其实,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10个城市进行过排污权交易工作的试点。1987年,上海的钢铁十厂要在塘湾乡新建一家联营厂,每天需要排放10吨废水,而该地区的排污许可证已经分配完毕。在当地环保局、乡政府的协调下,将一个经济效益不太好的车间关闭,将排污许可证转让给联营厂,由联营厂每年支付4万元的经济损失。上海市闵行区环保局的行为首开了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先河。

(4)2008年,江苏省环保厅在太湖流域开展COD排污权有偿取得试点,建立有序的排污权交易市场。2009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长江论坛上,国家水利部透露:将抓紧制定长江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做好流域水量的统一调度。实现一级市场初始水权分配,二级市场,水权可以交易。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状况十分严峻,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国际环境大会中,我国做出了减低碳排放40%的保障,但是低碳问题只是我国环保严峻形势的一个方面,水资源浪费及污染情况同样需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建立一个由市场主导的,政府调控的水资源排放交易制度,建立资源排放交易的市场是弥补政策缺陷的一条好的渠道。目前,在我国水资源排污权交易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一些试点城市已经进行了几年甚至近十年的政策探索,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良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合理的水资源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水资源排放权交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实行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发达地区开始,从条件好的地区开始,在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和各方面条件逐步加强后再大范围地推广实施。三家不同企业的污染量Q越大,其生产成本越高,而治理污染的水平越差,治理费用MAC越高,其成本价格P也越高。所以,当一个企业的排污量低于政府给其的排放量的时候,可以出让排污权,排污权成为有利可图的商品,这对企业改进治理工作是一个动力。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治理成本高,就不得不去购买排污权,导致企业成本更高,这符合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因为政府可以从宏观上控制排污的总量,所以在总量内实行可交易排污权制度,可以利用市场规则促使企业对治理污染问题进行经济权衡。“在健全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有多个排污者参与并进行自由交易,则当排污权的供需达到平衡时,企业个体的污染治理成本减少到最小,最终实现治理总成本的最小化。

绿色经济论文:草原生态绿色经济论文

一、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总面积中,草原是绝不能忽视的,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地)我国共有各类草原60亿亩,占整个国土面积的41%,约为森林面积的2.5倍、耕地面积的5.2倍。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势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地处上风向,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风多且大;夏秋季节降雨集中,多暴雨,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的发生区,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草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就十分重要,若建设良好,则是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固土蓄水,紧锁沙龙,保护东南部地区冬春无沙尘之忧、夏秋少洪水之患。而若保护不力,植被覆盖度显著下降,固持水土能力大幅降低,夏秋多雨季节极易形成洪水,泥沙俱下,滚滚东流,使东南部地区河道和水库淤积,河水暴涨,酿成洪灾;而冬春季节极易起尘扬沙,“沙尘暴”东侵、南下,很容易给东南部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另一重要性来说,由于我国的草原大多地处边疆,且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草原也具有保护少数民族居民的美好家园,建设边疆,维护边疆稳定,巩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草原生态状况却并不能如人意,由于多年来的超载过牧,牧民将草原生产的绿色植物质全部让牲畜“吃干耗净”,造成了中国90%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由此诱发了沙尘暴等生态危机。当然有人会问,难道如此广阔的草原就“喂饱”数量仅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牧区牛羊吗?原因是这样的,按生态学上的十分之一定律(即初级生产者的能量约10%进入次级生产者,这样利用才能保障草原生态系统不退化)也就是说,从质量看,在健康的生态条件下,中国大陆全部草原生物量只有干重约3亿吨,按照上述十分之一定律,全国能够利用的天然牧草产量只有3000万吨左右,但按中国现行草原流行的畜牧量计算是将草原生产的干物质全部让牲畜“吃干耗净”的,这显然很有问题,况且在实际操作中,牲畜的养殖数量还大大超过按我国现流行的绿色植物所能承载的蓄牧量,这样草原绝没有不退化的道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不仅使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广大牧民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而且,还对我国的华北(包括北京地区)、中部、东部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研究如何使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重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草原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8%,提出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设计出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近几年,由于草原生态所面临的危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但在具体的实施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期待完善与可持续性

在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上,目前还存在草原生态治理政策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不强,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走一步、看一步”的倾向,政策预期和项目前景不明确。草原生态治理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制度,休禁牧制度及项目等草原生态治理方式都囿于一定期限和范围。同时,在制订政策与项目时,往往优先考虑了以草为本,而非以人为本,草原生态治理往往以草和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却偏偏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以致政策和项目常常得不到牧民群众的支持。

(二)需加大治理与监理中的经费投入

经费问题也是目前草原生态建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各级草原监理机构的事业费来源是财政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而许多牧区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只能保障人头费,各省区基本不能保障草原监理专项经费,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拖欠草原监理人员工资和差旅费的情况。由于经费不足,草原治安派出所、草原经济民警队缺乏必要的执法设备,执法过程中取证困难,制约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国家必须加大重大的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如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移民(围封转移)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的经费投入。

(三)亟待科技水平解决牧民的经营性问题

草场家庭承包到实行后,牧民也面临着许多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尤其是纯牧区,当地工业、服务业都比较落后,就业机会少、收入渠道窄,牧民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草原畜牧业,靠畜吃饭、靠草吃饭。在这种条件下,牧民想增收致富,又无其它科学技术指导,也无其它途径与道路可想,只有靠牲畜养得越多越好,而且随着近年来牧区和外界沟通的增强,牧民的交通、生活、通信、教育等成本日益上升,也更加需要牧民从有限的草地上获取更多的收益来维持其相对于以往的高消费,结果导致对草场的进一步掠夺,这样下面必然导致草原不堪重负,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增收致富与生态保护间矛盾激化,所以帮助牧民通过科技手段增收致富就显然极为重要。

(四)监理体系建设迫不及待,监督权力急待加强

由于草原管理机构位势低,草原监理部门在执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处理草场纠纷、工业征占用等问题时,往往执法能力弱,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根本无法完成执法任务,或只能听之任之。而且在草原管理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重农轻草、重林轻草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些都需要监理体系的建设,与相关监督权力加强。

三、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对策与新思想

(一)退牧还草,利国惠民

对于草原保护和建设,要“小草,大事业”,即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极理想的对策还是退牧还草,通过退牧还草,完善生态屏障,改善经营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这项工程在项目实施地区,既有效益、又能保护生态,还能得到实惠。从国家层面上,以政策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也是国家从政策层面保护草原,保护自然资源,是利国惠民的一项政策。从农牧民角度来看,退牧还草项目存在以下一些暂时性的问题:一是补偿标准低,饲草料及资金短缺。二是增加了养殖成本,减少了牧民收入。三是违禁放牧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后续产业发展不足也是影响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还有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偏远,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相当大,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直接制约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使得牧民的生产、生活费用支出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牧区干旱缺水使相当多的旗县人畜饮水困难,制约着饲草料基地的建设,使这些区域普遍面临人畜饮水困难和饲草料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生计等等。另外,还应加大对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的投入,在某种情况下,对牧区应重点扶持才对。这也是中央的政策。不仅农业上要加大投入,还应从环境和生态方面加大投入。在重大项目、起引导作用的是国家投入。此外,还应发挥国内国际慈善机构、基金组织的作用,吸收民间的投资。治理盐碱,治理沙漠,本身就是国际性的。总的来说,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投入会逐步加大;实用科技的普及以及对牧民的培训,在科技研究上既要重视基础研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促进草原协调发展。面对草原的实际问题,最需解决的还是实用技术问题,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特别注重加强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科技素质,重视对牧民的培训。

(二)“畜南下、禽北上”的新思路

“畜南下、禽北上”的思路也成为了目前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新思想。这一思路主要针对畜禽所食植物的特点与植物所分布的特点来解决目前的草原生态退化所面临的难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牧区和农区各自的优势,使得单位土地面积的光合产物增值,土地增值,节约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生态保护。由于全国18亿亩农田除了生产了约5亿吨粮外,还生产了7亿多吨的秸秆,其中玉米占38%,小麦22%,水稻19%;另外,豆类、薯类、油料类各占4.8%、2.8%、8.3%,利用微生物将农区秸秆转化成饲料。但在农区,大量牲口的饲料被作为废弃物在田间地头焚烧。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不准烧秸秆,但因为没有给秸秆找到一个很好的出路,秸秆如果全部转化成饲料,将是草原合理利用生物量的22倍,足以喂饱全国的牛羊。相反全国养鸡47亿只,平均每人年需求3.7只。但糟糕的是,农民们将鸡的生存空间缩小到几层铁丝笼子里,滥用饲料添加剂使其“速肥”,将生理周期由散养的300多天缩短到不足45天。这样违背生物规律产出的鸡肉造成了城里出现了大量“肥胖族”;狭小的生存空间造成禽流感的蔓延,给食品和卫生安全造成大量隐患。而草原较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很好,但生产力很低,延续了几千年的畜牧业没有科技投入,牲畜一年里2/3的时间吃干草,甚至连干草也吃不上。如果将鸡等家禽转移到草原养殖,几百平方米养一只的空间都够,且草原虫害可得到控制,还可节省1/3的粮食。“畜南下,禽北上”,这是既能解决草原退化、又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在草原解决的是沙尘暴、生态退化的问题;在农区解决的是烧秸秆、农田污染、农业生态不可持续的问题;同时,对农牧区来说,这还可以解决当前农牧民共同的致富问题。

绿色经济论文:水资源管理绿色经济论文

一、征收水资源费的法律、法规

依据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是国家调控与管理水资源、保护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措施,随着法治建设的健全,水资源费征收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完善。目前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及时、二款规定: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缴纳水资源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部分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3、《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超计划取地下水和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超计划取地表水的,对超计划取水部分,按照累进加价原则加收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十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加收二倍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资源费;㈣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资源费。另外,第四十条及时款规定: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收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二、水资源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困难比较多,通过对征收工作人员的调查走访,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在于:

1、法律法规不健全

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复杂,虽然国家在1988年制定了《水法》,国务院出台了《管理条例》,江苏省出台了地方《管理条例》,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均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统一的、性的征收标准。导致各地区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清,执法盲区与较差执法现象时有出现,很多地方对水库用水、矿泉水、地热水、城市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征收问题还在争论不休,有的地方水政部门在执法中还承受了败诉的结果。使得水资源费的征收严重缺乏性。

2、取水户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水资源和空气一样,不应当交费。同时,在实践中出现各地水资源费政策不统一、征收程序不规范、使用方向不合理等问题。而地方性的收费标准给人一种乱收费的假象,导致水用户对政策不理解。有的用户认为自己已经交了水费,不应该再交水资源费,对水资源费的概念都不理解,因而部分用户拒绝交费。

3、执法力度不足

过去受立法限制,对于无证取水者只能“责令停止取水”,对于不按规定取水的只能“责令限期纠正违法行为”。水政部门的这些处理手段对当事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也难以实现纠正当事人违法行为的目的,给水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当前,虽然执法的法律依据已经解决,但是无论是执法者与违法者在接受上还需要宣传教育。

4、地方行政干预严重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除了经常遇到的人情阻力之外,更多的是来自行政部分的干扰。一些政府人员把干扰水资源费的征收作为对企业的保护措施来对待,给水政部分增加压力。这种至上而下的压力,严重干扰水资源费征收,也影响了征收的性。

5、执法人员信心不足

执法人员在本身在长期的执法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执法信心不强,在征收过程中有畏缩现象。缺少与违法现象做坚决斗争的信心,导致了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有的“意思意思”了事,有的比之不谈。

6、管理监督难,标准不统一

一方面,对于用水的监管与定量不,存在过大的弹性,例如:一些工业企业取水普遍采用包年协议收费方式等。另一方面,存在着监督难的现象,例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偷偷打井,或者在打井的时候避开执法人员的检查,甚至不让执法人员进门;一些用户私自更换计量表等等。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这种现象与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工作的改进。在工作中我们具体的策略是: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严格执法力度。同时,对执法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加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过去,我们每年的水法宣传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利用很少的时间在沿河乡镇、村庄醒目位置拉挂几个条幅,散发一些传单。这样做的效果是:群众只知道有“法”,但是不理解“法”。为此,我们加强对群众与干部的水法咨询工作,让他们了解具体的水法知识。尤其是对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村镇干部,加强对他们的宣传力度,争取他们的支持。强化队伍建设。当前,水政执法缺少正规的法律专业人才。有的执法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和水利专业知识都很薄弱,学习自觉性也不高,业务能力差,执法不规范。所以要加强业务知识与执法方法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与原则非常重要。严格依法办事。水资源费的征收需要大家对《水法》的高度性的认同。要提高《水法》的,首先我们要执法有据、执法必严。执法有据,就是要做好执法的证据收集,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建立好水网监管系统,做好用水标准制定工作。

执法必严,要求我们严格依法办事,避免人情与干扰,这样才能让百姓服气,同时对于个别“刺头”,要采取强制措施,办好大案,一查到底,起到震慑作用。强化联合执法。要取得公安、行政等部门的支持,进行大的联合执法,强化执法,提高执法的宣传效应。让执法行动成为执法宣传活动与震慑活动。让取水户知道水资源费是靠法律保障的。要用好水费。指导思想要明确,水资源费是国家规费,征收工作是水利部门的工作职责,不能想着钱收来自己怎么花,要严格执行收支分离制度。让取水户了解水费的去处并不是发了执法人员的工资,而是国家收入。另外,对于上级立法部门提一些建议:针对执法难的问题寻找一些法律上的漏洞,为基层执法提供便利,提高法的性。例如:“水表走的慢、大门进不去”等问题,提供一些法律上的依据,让执法人员有法可依,避免执法中的难堪与无奈现象等。

绿色经济论文:快乐幸福绿色经济论文

一、关注人的幸福是经济发展的本来目标

资源配置应该是财富快速增长的途径,但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看,则有可能不同集团之间在利益分配上是存在分歧的。在分歧之中只有通过利益博弈的公共选择实现新的资源组合,而实现的也许不是使财富最快速增长的组合,却可能是社会幸福指数较高的组合或一部分弱势人群痛苦指数得到有效降低的组合。追求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人的自由的发展,是以人的快乐幸福为基础的。试想,如果一个人不快乐幸福,处在痛苦之中,又怎么能发展呢?正因为快乐幸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那么当前中国要推进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更应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理念。从理论角度来看,以人的快乐幸福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追求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虽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而的发展,但我们通过研究“幸福指数”,可以为经济决策提供新思路、新视角,可以了解什么才是全民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可以方便我们找出主要矛盾并按轻重缓急来解决,为我国认识非经济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供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并在此基础之上,改进我们现有的发展模式,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正是在追求人快乐幸福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顺应进步潮流,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这正是一种“快乐幸福”的追求,在追求GDP不断增长的同时,追求绿色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二、绿色经济美丽中国的新境界

绿色经济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传统现代化过程批判反思的结果。它强调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和亲近自然,其核心价值观念是和谐,蕴含着把水净、天蓝、地绿的美好家园留给子孙后代的责任,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转换。千万年来,在与自然的斗争和相处中,人类经历了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和熟悉自然、利用和征服自然,以及最终认识到保护自然的全过程。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从畏惧自然到人定胜天,从无视自然到敬畏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反复复,几经位移与变迁,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没有大自然庇佑,人类社会的发展终将走向末路;破坏自然环境就无疑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是人类永远的家园。所以,发展绿色经济是欣赏和爱护自然,赞美和保护自然,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人类的情感基石。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总结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经验教训,更是中国传统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时代性阐释。绿色经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新境界。

三、绿色经济是实现快乐幸福的必然选择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既包括追求经济利益较大化,更包括对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追求。然而,以自然资源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和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增长,仅仅满足了少数区域人或当代人的物质利益需求,往往忽略了其他欠发达区域人或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将全人类或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用以满足部分当代人的物质上的奢侈,这是极端不公平的。而绿色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环境的生态保护,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自净能力,从理论上而言,可以同时兼顾当代人之间的区域利益平衡,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代际利益平衡。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重资本而轻劳动,重GDP、重财富的增长而轻人的自由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已日益凸显。无可否认,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能相应带来一定的快乐幸福,然而,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比如3000-5000美元)以后,快乐幸福感并不一定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一方面,收入的提高,期望值也在提高,相互抵消;另一方面,像环保这样的公共物品,不是个人能够改善的,若由个人选择,几乎人人都选择多赚钱、然后多消费,就造成了多污染,结果谁都不快乐。有许多东西比GDP更重要,正如这样的统计数据——新加坡的人均国民收入是印度的82.4倍,折合为实际购买力为16.4倍,但是两个国家的人均快乐幸福却是相近的。由此说明,并不是国民财富越多,人们的精神就一定快乐幸福。收入(财富)对快乐幸福的影响是相对的,收入(财富)的增加也可能意味着交通拥挤、噪音、污染等导致负性情感的过激事件的增加,这可以解释为某些国家或地区的GDP在增长后,但人们并不快乐幸福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当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时,绝大多数人都开始消费私家小汽车。如果人人都忽视环保,那么人们就将不得不面对:下面是寸步难行的交通堵塞,上面是黑色的、浑浊的空气笼罩,中间是烦杂的噪音污染和频繁的交通事故这样的社会病态。也许拥有了小汽车的个人拥有了眼前的、短暂的快乐幸福,但是从集体的、长远的利益看,我们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与人类健康状况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指标包括:预期寿命、性格、消费结构、人均医生数、人口增长率、国民体育运动状况等,这些指标都与人类健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谈到健康,每个人及时反应就是身体素质如何、是否有病、预期寿命长短。在所有这些健康状况指标中,预期寿命的确是衡量快乐幸福的较高指标。而与预期寿命紧密相连的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饮食状况,人类的“吃”对于快乐幸福的影响系数很大。因此,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将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因素。如今市面上很多食品都是经过质量检测的,是合格的,但是从“绿色”上来考量,很多食品那就“不合格”了。随着化肥、农药施用量的增加,绿色农产品覆盖率已越来越低;大量的人工饲料饲养家禽、家畜,使得类似“土鸡”、“土鸡蛋”样的食品几乎从市场上消失;食品加工企业在产品中色素的添加、防腐剂的使用等等原因,导致人们消费原滋原味的绿色食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有这样的问题都变得越来越紧迫,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强化全民绿色意识,已成为人类追求健康的必然选择。要想增加预期寿命,要想更健康,人类不得不回归自然,走绿色路线,为人的——“铁”提供绿色的饭——“钢”。

绿色经济可视为环境友好型经济,“绿色”意味着人类经济行为将受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约束,发展绿色经济目的是向人们提供无公害、无污染的劳务或产品,以让人们喝上清洁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人类追求的目标就是快乐幸福,要实现长期性的、较大化的快乐幸福就必然要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消费的目的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但如果我们盲目地生产,盲目地消费,缺乏“绿色意识”,忽视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那么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有24小时带来的却是没有得到幸福,而是自己为自己的幸福挖掘了一个坟墓。常言道“健康是福”,没有健康谈其他的一切都将无能为力。因此,健康与否,对于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其快乐幸福指数的大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对快乐与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绿色食品能给人们带来健康,人类要追求快乐幸福避免痛苦,生产和消费绿色食品是途径,我们应努力建设以绿色为特征的经济体系和居民消费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安(全)健(康)(ESH)”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那么,消费就必然包括阳光、空气等在内的广义消费而绝非仅仅是商品与劳务的狭义消费,生态、环境就应当受到非常的重视,因为它具有人类命根的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绿色世界的24小时,因为只有绿色才环保、才健康、才真正快乐幸福。

四、结语

总之,发展绿色经济是为了使人类精神快乐幸福较大化、持久化,这恰恰是社会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核心思想,绿色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取得快乐幸福的必然途径,幸福要通过绿色的发展来实现,发展绿色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追寻幸福的终极选择。

作者:龚凤群 单位:中共桂林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