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济结构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学论文
一、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特征是以资本理论为基础。在思想流派划分的问题上,部分经济思想史学者把奥地利学派简单地归类为古典学派的做法是欠妥的。尽管奥地利学派继承了古典学派思想中的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储蓄等于投资和充分就业等假设,然而,奥地利学派一旦把资本异质性和生产结构用于对市场过程的分析,就意味着与古典学派的决裂,因为它强调时间的作用和抛弃了货币中性假设。尽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尝试运用微观基础来巩固宏观经济学理论,并且承认理性行为人不会形成系统性错误的预期,但它是以瓦尔拉斯的均衡框架为基础来构建模型的,以此发展出一种分析总量波动的均衡方法。与其不同,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不是一个确定性的过程,不能用基于均衡的概念来解释。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是动态的,它把货币、时间、生产要素和企业家精神整合到市场过程的分析中,成为区别于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标志。与主流假设资本是同质的不同,奥地利学派假设资本是异质的。资本的异质性不仅仅因为物质上的异质性,更因为使用上的异质性。因此,在资本问题上,经济学家不能忽视企业家赋予资本品各种各样的功能。门格尔在《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开篇就提出“不同级财货理论”,用来说明人类欲望及其满足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门格尔将直接满足人的需要的财货称为及时级财货(消费品),将生产及时级财货的其他财货称为高级财货,离最终消费品越远的财货级别越高。门格尔把资本定义为生产期间保有的高级财货。门格尔强调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认为“若没有同时支配着其余(补足)的高级财货,则我们要用一个单一的高级财货来满足我们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同时,门格尔强调时间是市场过程分析中的一个“本质要素”,“一些高级财货,要在瞬间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低级财货是全然不可能的。”时间偏好理论是杰文斯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在《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中,杰文斯创造性地运用三角形图解的形式来表示资本与时间的关系,认为“资本的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劳动者能够等候长久工作的结果———使企业的开始至终局,可以距离一个时间。”这直接影响了哈耶克在《物价与生产》中提出的“哈耶克三角”跨期结构分析框架。庞巴维克是奥地利学派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迂回生产理论是基于时间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迂回生产的优势是人们获得的产品比直接生产的要多,以及它是获得某类产品(特别是技术含量高和结构复杂的产品)的方法。迂回生产是一种资本化的生产方式,迂回的过程越长,所产出的资本就越多,从而生产的资本化程度就越高。米塞斯和哈耶克在资本理论问题上整合了时间与货币两个核心要素,创立了商业循环理论。米塞斯指出:“资本是储藏起来的劳动、自然和时间。不靠资本品帮助的生产与利用资本品的生产,其区别在时间。”在《货币与信用原理》(1912)中,米塞斯将门格尔的主观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方法运用到货币价值的分析上,并揭示了信贷扩张如何通过相对价格扭曲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变化并引发周期性的波动。米塞斯突破了古典模型中的两分法(实际部门和货币部门是分离的),提出“货币非中立”的观点。米塞斯认为“中立的货币”这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货币如果其本身不具推动力,就不算是的货币,甚至根本就不是货币。”即使在长期,货币也是非中性的,货币本身就是引起资本结构变动的一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哈耶克的《物价与生产》(1931)首次提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结构”的概念,建立了被称为“哈耶克三角”的跨期结构分析框架,阐述货币—产出的因果关系及货币在生产结构中的传递机制,强调相对价格在决定生产数量和方向中的支配性作用。哈耶克的分析框架成为加里森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加里森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主要借助于三个图形工具,可贷资金市场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从主流宏观经济学吸收过来的,而跨期生产结构主要是以“哈耶克三角”为基础的。加里森认为该模型的新颖之处在于其整合性和运用性。右下方的坐标为可贷资金市场,它反映了不同利率水平下储蓄者的贷款意愿和投资者借入资金的意愿,可贷资金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利率,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右上方的坐标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用来分析替代性产品(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生产组合。其中,坐标纵轴描绘了消费品的运动轨迹,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在坐标纵轴的投影与跨期生产结构(“哈耶克三角”)垂直直角边上体现的最终消费品的产出相一致。坐标横轴描绘了总投资的轨迹。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投资与消费组合。遵循哈耶克在《物价与生产》的分析路径,模型的分析是从充分就业和资源被充分利用这一假定均衡状态出发。左上方的坐标是跨期生产结构,它具有两个维度:价值维度和时间维度。垂直直角边表示价值维度,用于衡量消费品产出的价值,它通过货币价值表示出来;水平直角边表示时间维度,即生产的迂回程度。水平直角边的左端是远离消费品(即资本化程度高)的阶段,右端是靠近消费品(即资本化程度低)的阶段。
从时间轴到斜边的垂直距离表示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价值。时间偏好的变化创造了获利机会,企业家的预期利润是决定生产结构变化的最现实和最重要因素。当市场主体的时间偏好降低时,人们减少当前消费,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S',均衡利率下降,原本无利可图的资本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现在变得有利可图,投资者把资源和劳动服务从相对靠后的阶段转移到相对靠前的阶段,从而使生产过程更加迂回,整个生产结构链条被拉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在图形分析上,均衡利率的下降引致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投资与消费组合沿着边界顺时针运动,“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更扁平了。从整个生产过程看来,在资本重构的初期经济增长率可能出现短暂性下降,一旦资本重构完成后,经济增长率将会比偏好变化前更高,资本重构(形状发生变化)后不断扩大的“哈耶克三角”。由时间偏好变化引致的资本重构,并不会使消费持续性地降低,而是未来消费增加得更快,因此,资本重构促进消费增加的结果与市场主体时间偏好变化的目的相一致,这种增长模式是可持续的。奥地利学派与凯恩斯理论的根本分歧集中在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以及利率的问题上。凯恩斯认为储蓄与投资是两个独立和相互矛盾的过程,他说道:“个人的储蓄行为不是用将来的消费需求来代替现在的消费需求,它是这种需求的一种净减少。储蓄行为除了会减少现在的消费需求以外,还会减少现在的投资需求。”在利率问题上,凯恩斯指出:“即使货币数量大量增加,也只能对利率施加相对较小的影响。因为货币数量的大量增加,会使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此之大,以致由于安全动机引起的流动性偏好会加强。”在凯恩斯看来,投资者的信心状态或信贷机构的信用状态的弱化将引致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并导致经济危机,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内在于市场经济中,国家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来直接组织投资”。奥地利学派则从资本异质性和生产结构的角度对凯恩斯的观点进行反驳。他们继承古典学派的观点,认为储蓄与投资并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它们之间彼此紧密相连,储蓄的增加直接反映投资增加。在解决“储蓄如何有效转化为投资”的问题上,奥地利学派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及时,在资金来源方面,商业企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不仅来源于消费者的直接储蓄,还来源于自身留存利润(自我借贷);第二,在转化方面,市场经济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金融工具,商业企业能够获得扩大经营规模和采用新技术的资本;第三,在因果关系上,认为凯恩斯所坚持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不是衰退的原因,相反,它却是此前信贷扩张和随后利率扭曲引致资源错配的结果。投资者信心的普遍丧失和流动性偏好的增强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它们并不内在于市场经济中。加里森运用引申需求效应和时间贴现效应,来说明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把引申需求定义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以及由此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在转向资本化程度更高的生产方法的过程中,时间贴现效应是巨大的,它有助于抵消引申需求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为在这过程中,生产手段作为产品本身,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引申需求效应主导较晚阶段,时间贴现效应主导较早阶段。在缺乏资本异质性的理论前提下,凯恩斯关于“储蓄与投资的矛盾性”否定了时间贴现效应,同时暗含着“投资的增加不需要牺牲当下的消费为代价”这一假设,因此凯恩斯往往忽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投资与消费组合沿着边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运动。在利率问题上,奥地利学派认为,尽管在信贷扩张的初始阶段,货币数量的增加确实会暂时性地降低利率,然而,从长远来看货币数量不会影响利率,除非时间偏好发生变化。储蓄—投资—消费的比例是由每个市场主体的时间偏好决定的。奥地利学派认为,信贷扩张是经济波动的制动机制,相对价格变动是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假设市场主体的时间偏好不变,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衰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用MC表示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引致均衡利率的暂时性下降,人为的低利率向投资者释放错误的信号,激励他们增加资本投入。然而,信贷扩张引起资源的跨期错误配置,生产结构在两个方向受到扭曲,一个朝向早期阶段,另一个朝向晚期阶段,中间阶段经历了相对下降(甚至下降),陷入了“双重失衡”。
投资在时间上靠前和靠后的部门中的过量资本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最终产品,因为并不存在足以完成生产过程的其他互补性资源和真实储蓄。“哈耶克三角”的两条直角边受到两股相反力量的拉动,斜边发生断裂,中间阶段的产出相对减少。根据资本的互补性,中间阶段产品的相对减少意味着市场过程正常运转的各生产要素的恰当比例遭受破坏,这预示着资本重构过程不可能完成。此外,政府的信贷扩张政策不可能无限期进行下去,信贷扩张引致的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压力必将迫使政府收缩信贷扩张力度,原本依赖于廉价信贷进行扩张的长期项目将出现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清偿银行的贷款。当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坏账时,整个金融系统和生产过程就会突然崩溃。根据加里森的分析,信贷扩张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投资与消费组合暂时性地偏离边界,一旦资本重构过程最终失败时,在边界外部的投资与消费组合就回落到边界的内部。及时,在跨期生产失衡出现之前,信贷扩张确实使原来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得以执行,这也是政府刺激性政策在信贷扩张初期能够获得暂时性成功的原因。第二,当经济出现跨期失衡时,投资与消费组合并不是简单地沿着原来的发展路径向边界上原初的位置折回,而是会落到边界的内部。在长期项目被迫终止时,尽管非专用性生产要素能够在各生产阶段进行转移,但专用性生产要素却不能被转移到其他生产阶段,而不得不被放弃。由此可见,信贷扩张政策在短期内能够刺激投资和扶持就业,但从长期来看却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
三、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
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
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在信贷扩张的效应下表现为规模扩张过快,这种扩张模式严重依赖于高负债来实现,在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经济复苏不明朗的情况下,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根据奥地利学派的分析路径,等到投资要清算的时候,危机必然爆发。在产能过剩引致结构性问题的条件下,单纯运用需求政策,往往使政府的宏观调控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选择信贷扩张的方式来提振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尽管在短期内有助于产业复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产能过剩的困境,相反只会恶化企业债务负担,并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另一方面,过度扩张的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与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产业网络,若政府放手不管,这些产业的收缩效应将进一步扩散,给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从增长速度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已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进入一个结构调整期。下一阶段的重点是,通过改革来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以优化产业结构比例。中国的结构调整是一个经济再平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改革可能会导致未来增长率略微下降,但这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发展现象。总理强调:“经济发展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长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后劲。”
2.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要求在良序运作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要求各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生产的目的,然而有效率的资本组合并不是自动达成或由某个超市场力量(如政府)的意志决定的,相反,它主要依赖于市场过程中的企业家活动。在动态的生产结构中,异质性资本的有效组合,实际上就是企业家头脑中分散的知识如何通过价格体系有效地实现跨期协调的问题。企业家依据价格和预期利润来配置各类资源,或采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工序,或引进更具盈利性的商业组织形式。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引擎,企业要持续地获取利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竞争优势上,他们必须持续地创新,避免模仿者的模仿行为终结企业家的利润。另一方面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至关重要。哈耶克明确指出:“经济领域中的政策应当由法治支配。经济活动的自由,原本意指法治下的自由,而不是说不要政府的行动。”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哈耶克强调:“重要的是政府活动的质,而不是量。一个功效显著的市场经济,乃是以国家采取某些行动为前提的;有一些政府行动对于增进市场经济作用而言,极有助益;而且市场经济还能容忍更多的政府行动,只要它们是那类符合有效市场的行动。”鲍莫尔关于“游戏规则在决定企业家精神配置到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活动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的分析,具有启发意义。实现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离不开法治和政府的监督作用。法治和政府监管职能的缺失,必然使企业家沿着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的路径去追求财富。政府在创设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充分利用好三大清单,即利用“权力清单”来限制政府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利用“责任清单”来限制政府的“不作为”,落实政府监管职责;利用“负面清单”来保护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利,以此来激活市场活力。在缺乏法治的环境下,放任市场自发力量所带来的破坏性经济后果,是个人和社会都难以承受的。
3.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政府在危机时期如何有效调控经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当经济发生系统性危机,政府不得不实施干预政策来拯救经济时,政府的调控措施必须尊重市场原则和生产规律,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手段。新古典关于资本同质性的过于简化的分析,并没有为政府的有效调控提出具可操作性的建议,那种认为只要增加投资就能刺激经济的观点,其实是一种误解,它忽略了“耐用的投资品并不代表增加产出所需要的一切资本”的事实。要实现预期增长,政府必须把与耐用投资品互补的其他资源投放到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各级资本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之间恰当的比例。因此,政府在对市场结构进行调整时,不能仅仅关注投资的货币数量,更需要关注生产结构中各种资本的合理配置,重点扶持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防止累积性的结构失衡。总理在谈到政府职能和调控方式转变的问题上,多次强调要“激活力、补短板和强实体。”“激活力”要求政府为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生产性作用优化宏观环境,激发巨大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补短板”要求政府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微刺激”政策(如定向降准)来修补生产结构中的缺环;“强实体”突出了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金融市场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实体经济是因,金融表现是果,两者决不能相反。一旦实体经济中的生产结构出现资源错配,最终其经济问题必然在金融市场上得到强烈的反映。
4.政策制定者需要理解总量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之间的关系。
利率对异质性资本价格的不同影响,可突破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为理解经济周期性波动提供新的切入点。主流宏观经济学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改变市场主体对未来前景的悲观情绪,起到鼓励投资和刺激消费的作用。然而,在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看来,即使货币当局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的措施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经济也可能出现跨期失衡,因此,政策制定者不能简单地将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标志。在市场过程的分析中,我们不能忽视通货膨胀对相对价格的扭曲效应:某类资产价格(尤其是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能够对信贷扩张迅速作出调整,而有些价格则调整得很慢。信贷扩张引致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向市场主体发出了如何配置资源的信号,这些扭曲性的价格将导致资源的低效乃至错误配置。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合理性。
四、结语
在哈耶克看来,“资本问题当然是超过一切其他经济问题的最重要的问题,自我们这门学科出现以来,就一直是理论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在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占支配地位的时代,奥地利学派在资本方面的贡献一直被经济学家所忽略。以资本为基础的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是市场过程的动态研究方法,它把整体社会经济运行作为考察对象,深刻地揭示了以没有真实储蓄为基础的信贷扩张不同于实际生产资本的增加,它并不会导致再生产过程的扩大,相反,只会导致资本结构的扭曲。同时,加里森的宏观经济学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有效调控和法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对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郑健雄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税收论文
一、保定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保定市经济规模与产业布局1.从保定市经济规模来看近年来保定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连年节节攀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199.9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720.9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在2010、2011年增速甚至达到了19%。统计数据表明:自“十一五”以来,2006到2012年,保定市经济平均增速都在14%左右,属于高速发展,2012年保定市经济增长率为11%,高于河北省8.04%的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2.从产业结构布局来看保定市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具有与河北省大多数地区相似的特征,其中,农业生产仍占据一定的比重,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经济贡献中居于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保定市实现生产总值27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及时产业增加值378.1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495.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846.88亿元,增长10.4%。及时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0%、54.98%和31.12%。人均生产总值24054元,比上年增长9.8%。可以看到:自“十一五”以来,第二产业对保定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在50%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迅猛增长,为保定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从保定市的支柱产业发展来看2012年,汽车、新能源、纺织、食品和建材五大主导行业完成增加值550.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业完成增加值2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新能源及输变电业完成增加值74.5亿元,比上年下降25.7%;纺织服装业完成增加值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食品业完成增加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建材业完成增加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二)保定市高耗能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成效2012年保定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8.1亿元,比上年增长94.9%。虽然高耗能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这些企业注重了环保建设,单位GDP能耗在不断下降,2012年单位GDP能耗1.034万吨,同比减少4.8%。保定市近年来单位GDP能耗情况,如表2所示。
二、保定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产业布局的关系分析
(一)保定市财政收入现状地方财政收入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的监测器,又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河北省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9年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3年税收收入达到3641.5亿元。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保定市的财政收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达到324.76亿元,从增长率来看,保定市财政收入规模增长与河北省增长状况大体一致,除2013年外,财政收入增长率均呈现出快于全省发展水平的状态,如表3所示。
(二)保定市税收收入结构现状近年来保定市增值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20.23%,下降为2012年的14.27%,营业税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大致维持在35%左右,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比重大致维持在8%~9%,其他税种的收入占总体税收收入的比重变化不大。
(三)保定市经济结构变动与财政税收收入的关系随着保定市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税收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宏观上看,经济与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同步逐年增长;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对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呈现出“二、三、一”格局,即来源于第二产业的税收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根据增长速度进行分析,2008—2013年,来源于第二产业的税收平均增速为15.19%,来源于第三产业的税收平均增速为27.94%,来源于第三产业的税收收入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保定市财政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保定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加剧了财政税收收入的压力
(一)保定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与任务1.保定市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经过多年的发展,保定市立足于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中国电谷”为代表的现代新型工业,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但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紧迫性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还存在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问题。二是部分县(市)造纸、印染、制革、有色金属熔炼等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工艺、技术水平仍然不高,能源消费和排污总量大,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较重。2.保定市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河北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大幅度节能降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上。保定市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共涉及铸造企业3家,烧结企业1家,纺织企业16家,化工企业1家。其中16家纺织企业共淘汰1515型织机836台、2300型简易剑杆织机80台。
(二)经济结构调整对保定市财政收支的影响1.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引起财政税收收入的减少由于数据所限,不能够针对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对保定市财政税收收入规模进行科学测算,但据相关媒体报道,河北省此轮关停高能耗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对部分市县的就业以及财政收入影响颇大。类似钢铁、建材、水泥等企业,本属这些市县的利税大户,遭到关停后,部分市县的财政收入相比上年甚至缩水30%左右①。保定市的财政税收收入也将随着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受到相应的影响。2.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增加财政支出由于保定市节能减排数据所限,本部分利用河北省环境公报以及河北经济年鉴的数据计算出了河北省三废排放与财政支出的关系,以求对保定市有所借鉴。根据三废治理与财政环保支出的关系分析,假设废固排放增长1个百分点,财政环保支出会增加1.3个百分点;假设废水排放增长1个百分点,财政环保支出会增加8个百分点;由于数据所限,废气排放与环保支出的关系没有进行测算。由此可见,三废治理也将使保定市财政环保支出有所增加。综上所述,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以及环保项目支出的增加。与此同时,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财政还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持续投入,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地给予资金支持,这都将给保定市的财政税收带来更大的压力。
四、促进保定市财政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
只有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财政增收才有“源头活水”,财政摆脱困难才有“治本之策”。保定市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财政税收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探索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京津冀三地应该积极探索一系列的财税体制改革,探索跨区域GDP分计和税收分成机制、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保定市可以配合财税制度改革进行合理的财政转移测算,弥补由于自身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对保定市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配合当前税收制度的改革,积极争取政策,重构地方税体系,增强自身税收收入能力当前保定市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面临财政收支双重压力的背景下,合理划分税权、科学设置税制、明确税收征管,形成地方层级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才能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福利等目标。地方税系,按其构成成分来看,包括税权划分、纵向财力分配、税种配置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内容。我国“十二五”划纲要提出的“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是首次从政治高度重视地税体系。由此,当前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以节能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不断积极争取政策,完善地方税体系,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财政税收收入能力,提高财政税收收入水平。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财政税收增长协调发展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税收收入增长水平,使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及时,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保障区域增值税税收增长。首先,升级传统制造加工工业。改变传统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生产的生产方式,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方向发展。其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保定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以汽车、新能源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第二,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逐步增强所得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在税收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企业所得税带动了第二产业税收的增长,是第三产业的主要税源,同时也是受产业结构调整自发影响最显著的。第三,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规范房地产税收政策,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业对保定市税收增长的贡献。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但较大的市场需求仍将为房地产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保定市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与房地产开发措施,切实保持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让房地产业继续成为经济和地方税收增长的重要产业。
(四)推进化解产能过剩政策不能盲目化解产能过剩的目的是淘汰落后产能,保定市需要依据市场规律和供求原则为指导,有条不紊地推进,既不能盲目减排,也不能保留落后产能,最终实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增长的良性发展。
作者:李林刘倬君王义卿单位:河北大学
经济结构论文:计划行为理论经济结构论文
一、我国经济结构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国内已有学者就社会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越好。从影响程度来看,及时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较小,第三产业则影响较大。从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入手,探究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及高素质人才吸收力度不大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
(一)经济结构的所有制形式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据,2012年我国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及时选择是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事业单位也较受欢迎,而以前广受追捧的外企跌出前三位,排到了第五名。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时对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企业表现差异显著。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与职业稳定性高、收入待遇好、压力小的国有企业有着较大的差距。
(二)产业结构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人口就业结构,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合理的产业经济结构和粗放型的产业增长形式。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部分行业。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强的行业,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发展滞后,以一般服务业为主,对大学生的需求程度较低,缺乏以技术型人才为标志的高端第三产业。从经济效益上看,我国的邮电通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以及卫生、文化、影视等行业被国家垄断,降低了对大学生的需求度,导致其就业难度增大。
(三)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失均衡,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出严重的趋于同质化现象。我国大学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加之三大区域的社会资源和政府政策的差异,这些情况使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显著的方向性。目前要解决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它造成大中城市人才供过于求,而欠发达地区人才缺失。这种现状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
二、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却出现了人才需求和供给相背离的局面。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目前有关态度行为关系的国际知名理论,它认为执行某种行为的意向与个体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力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并且该种行为的意向越强,最终越可能执行该种行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针对大学生就业行为,把主要包含主观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等行为意向的形成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建立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决策过程。从当代大学生就业行为的主观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认知这三个角度,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系统分析,就业意向影响因素被归纳为国家、企业、大学生等三种类型。在当代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型基础上编制当代大学生就业行为度量表。根据基于TPB建立的模型,进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企业规模、信息透明度、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家庭背景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中国经济结构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加强政策演进与体制创新,促进深度开放。加快地区经济结构升级优化的进度,以提升本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增加对及时产业的投资,持续推进及时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调整第二产业内部投资结构,进一步梳理好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加快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落实产业政策引导,推动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便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应加大对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我国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对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和创业经营的扶持力度,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均衡大学生就业分布。
(二)促进企业行为的优化实施技术创新,改善用人结构,发挥大学生的学历优势和素质优势,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人才高消费”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战略高度适时进行人才储备,在公平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前提下,加强员工的在职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职能力,以吸引人才。
(三)完善高校助推大学生就业举措科研院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引领科技发展能力的培育,一般院校和高职院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操作技能。高校大力发展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其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转变其就业理念。通过设立就业指导机构,建立就业管理、教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要改变传统思维束缚,摒弃根深蒂固的“铁饭碗”观念,不要盲目追求进国有事业单位。脚踏实地,适度调整就业期望,不局限于专业对口,努力把自己锻炼成通用型人才。要通过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要加强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并积极实施。完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首先,大学生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还能帮助别人就业。其次,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并成功创业。再次,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创业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智慧,而不是蛮干。只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认真细致的对比分析、周全缜密的前期筹划,创业才有成功的可能。
作者:李瑛单位:黄山学院
经济结构论文:当前国际经济结构中金融的地位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科技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的原动力和基本内核,在当代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较量中,能否在高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是各国竞争的焦点。谁能掌握更多的高新技术主导权,谁就能赢得未来。
[关键词]经济体系国际贸易。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40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
一、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金融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全球高速流动以寻求较大利润。巨额资本的快速流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潜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健全、具体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可以说无处不存,无时不在。主要是因为:
1.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国际游资频繁在各国外汇、股票市场流动,具有投资、投机两重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形成“泡沫经济”,一旦出现逆差或货币贬值,资金便迅速抽逃,导致国际信用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子。据IMF估计,国际短期游资多达7.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0%。其投机性、流动性和逐利性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较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3.“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但借贷能力特别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投放市场。一批基金联手再加上众多世界级银行财团的支持及其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中的强大游说能力,足以将任何一个市场置于危机之中。
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美元霸权霸权。
虽然从理论上说,国际美元本位像任何关键货币一样,对于提高国际交换效率和降低国际交易成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中,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毕竟只是由美国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一种纯粹的、不兑现纸币,它的“生产”受到美国国家机器的控制,它所服从的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制订者所愿意奉行的任何国内规则。所以美国不会,也没有义务把别的国家的利益置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
三、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
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①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②要素流动的程度;③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④商品多样化的程度;⑤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⑥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⑦财政一体化程度;⑧政治因素。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近期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货币中立问题方面: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与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自然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中,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作为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总体上毕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反映了当今世界资本和技术流动快而劳动力相对不流动趋势下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跨国公司,还不如说取决于本国的政策。对跨国公司既要加以利用,又必须予以限制。而且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商业行销、科研开发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巨大复合体,是一种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只有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经济,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
经济结构论文:重工业企业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工业“三皮”缩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姻铁、电力、水泥子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首先,国家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全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削减,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国家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依赖量的增长,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差。由于长年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地质灾害、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矿区的生产生活。煤炭资源枯竭,次级资源、伴生资源大量废弃。煤砰石山自燃破坏了环境,影响了地下水、土壤土质和空气等的质量。以往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煤炭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煤炭企业是以煤炭资源为重点的企业,发展原煤洗选、型煤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大粉煤灰、煤砰石的综合利用,构建煤一电一建材产业链,引进关联度较高的技术、加大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应用,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韦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同煤集团用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积极推进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点,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通过拉长产业链,榨干废弃物,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资源所付出的代价降到低。在规划上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使煤流方向自高向低流动,各厂以园区主千道为中轴线,按原材料的来源进行合理布置,并力求工艺合理,系统简单,功能分区明确,减少环境污染。并设计上按照“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思想,形成以矿井为龙头,以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实现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链。
塔山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构成是:以建设塔山矿井为龙头,配套建设相应的选煤厂;选煤厂生产的精煤直接装车外运;选煤厂分选出来的低热值煤(包括煤泥、中煤)和煤砰石输送到4x5万kW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电,电厂产生的余热用于居民区的冬季取暖,同时建设装机容量为2x60万kw的坑口电厂,利用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和煤歼石为原料,建设水泥厂和建筑材料厂;利用采煤过程中采出的伴生物高岭岩为原料建设高岭土锻烧厂。这样,各个生产单位首尾相联,环环相扣,上一个生产单位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做到了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并且把废物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低。将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从经济效益上看,塔山工业园区具有较大的盈利能力。根据初步制定的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园区各个项目全部建成并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0亿元人民币,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39%,投资利润率10.57%,投资利税率14.78%,盈亏平衡点64.7%,12年即可收回投资,这些都大于(或好于)建设项目的基准要求。从社会效益上看,塔山工业园区建设将为改变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模式树立样板,做大了煤炭主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保障生产接续,促进矿区社会稳定;并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从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到煤炭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走传统工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可为煤炭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对煤炭企业来说,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重大改革,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充分利用废旧物质的回收与处理的适用技术,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少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单一的生产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
煤炭企业要认真树立和落实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开放思维和系统观念,采取强有力的政策与措施,精心培养与积极造就一大批研发人员,自主地研发循环工业产业链,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地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地推行清洁生产,立足技术、体制、管理创新,构建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建设以煤炭生产、综合利用为主线的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结构论文:建筑经济结构优化的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建筑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地方财政、集镇建筑和工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成了强县富民的重点支柱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今后一段时期,县级建筑业怎么搞,如何进一步推进其大发展、大提高,笔者认为,调优结构是重要的着力点。本文拟就此做些探究。
一、必须正视现状,增强调整的紧迫感
布局趋同分散。县级建筑业起步于70年代初,当时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小打小敲,粗浅简陋。进入90年代以来,状况虽有好转,但尚未根本改变,低层次重复现象仍较严重。行业层次比较单一,自我配套,自成体系;地区层次,不仅乡镇公司和县属建筑企业布局结构相似,而且各乡镇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组织结构、产业内部结构趋同的现象,建筑生产布局分散,综合费用较高,难以形成行业特色,既削弱了建筑经济的互补性,又导致了过度的盲目竞争。
规模发展滞后。目前,县级建筑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大多属于集体特别是乡镇集体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不理想:“盘子”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数量少,实力弱,缺少再发展的后劲。这种结构特点,在建筑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曾发挥了“灵活、便捷”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便明显暴露出来。县级亟缺能够起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中小企业和行业发展作用的龙头企业群。
专业水平偏低。县级建筑行业小企业居多、专业水平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在于人才匮乏,企业资质等级低,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专业化水平差,“小而全、小而低、小而散”的现象普遍。现在建筑企业正朝着“以土建工程为龙头,安装与装璜为羽翼”的方向发展,而我们有许多企业仍在沿袭“一把瓦刀打天下”的格局,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效益提高不快。县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产品数量较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较少;一般性工程项目较低,高、大、难、新项目较少,同时,由于行业结构单一,多元化经营发展不快,也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已成为直接掣肘县级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大力调优结构,加速提高县级建筑经济的运行质量,是县级建筑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应当切实抓好。
二、必须科学决策,明确需调整的内容
1.调整组织结构。根据建筑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县级建筑业较理想的组织结构,应当是少量的大型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以总包为龙头,以分包为纽带,专业分包和劳务承包为依托,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产业组织结构。应按照“抓大放小”的精神,切实抓好两头,即一头抓大,抓“关键的少数”、围绕规模化,花大力气,下硬功夫,培育大企业,发展大集团,使之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管理现代化水平高,以及有总承包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多产业综合发展,业绩和信誉卓著等特点,成为全县建筑业的“龙头”。另一头是放小,放活小企业,主要是抓专业化,向适应性强,小而专、小而精和小而特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努力提高专业化、协作化水平。组织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资产重组,但资产重组不是一味地组“大”,中小企业的专业化过程也是个资产重组的过程。组织和引导中小企业主动投靠大集团,为大企业配套,分包劳务,促其成为“小型巨人”。通过专业化,提高建筑经济的集中度。
2.调整门类结构。应当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的新分类标准,界定建筑业,调整建筑业的内部结构。现代建筑业应由勘察设计(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安装业(包括土木建筑业,线路、管道基础和设备安装业,建筑物和装修装饰业)和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及咨询业等三大类别组成。我们必须从县级建筑业的实际出发,积极壮大勘察设计业;稳建筑、拓安装;加快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和咨询业,做到三业并举,协调前进,努力形成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的建筑业发展新格局。
3.调整体制结构。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方面有新的突破,从战略上调整建筑企业布局。首先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建筑经济。应着眼于整体上搞活集体资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调整和完善乡镇集体所有制结构,大胆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建筑经济。其次积极探索公有制建筑业的多种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公有制来说,什么形式更有利、更有效,就可以运用什么形式。如企业公司制、承包、租赁、托管、托管经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等都可以采用;作为资本流动的方式,联合、收购、兼并、出售、破产等也可以采用。第三,继续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建筑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建筑经济,具体应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可以将部分国有和集体小建筑企业,通过出售、拍卖转为个体、私营企业;二是应大力支持群众新办的集体和私营建筑企业,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之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其脱颖而出。第四,理顺管理体制。县级建筑业由于多年的历史原因,目前仍是多头管理的状况。这种欠顺的管理体制亦应结合结构调整而妥善加以解决。
三、必须审时度势,落实调整的举措
及时,抢抓市场,搞好调整扩份额。必须十分重视抓好和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市场这个中心来调整建筑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门类和企业中去,实现优胜劣汰。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亦日益密切,建筑业的结构调整不能再满足于低层次、粗放型,而应提档次、上台阶;树立敏锐的市场观念,坚持始终瞄准市场调结构,优素质,强后劲,倾力扩大建筑业的市场份额。
第二,分类促进,加快调整壮规模。继续走“培育规模企业,承包规模工程,建立规模基地,创造规模效益”的路子,坚持扶优、扶强、扶大不动摇。对有市场潜力和特色产品的优势企业,对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大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继续给予积极的扶持,尽可能促使资产存量向这些企业流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企业改革,对重复布点,特别是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小企业,应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和破产等多种形式,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搞好资产重组,以利实现企业规模大型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内涵拓展专业化,对外延伸协作化。通过优胜劣汰,产权重组,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较大化,使建筑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同步发展。
第三,依托科技,提高调整含“技”量。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科技含量是推进建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必须把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科技兴建步伐。强化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思想上重视,政策上扶持,投入上倾斜,舆论上倡导,形成技术开发、创新的优良环境。强化队伍建设。制定科技兴建、人才兴建的长远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培养一支跨世纪建筑大军。强化装备投入。立足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改造传统产品和门类,武装新兴产品和门类,促进技术进步。通过这几方面的工作,加速改变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技术结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第四,盘活存量,力创调整高效益。我们应把增量投入作为存量调整的“启动器”,而把资产存量的调整重组作为更好地发挥增量效益的“扩大器”,以此促进建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立足于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以骨干企业为基础,以名牌工程为龙头,以明晰产权关系为重点,抓紧培育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兼并和联合,鼓励将经营不善的企业交由同行中的优势企业托管经营;支持企业间以名牌工程、名牌企业和名人为“龙头”进行资产重组,把“三名”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的调整结合起来,盘活存量,扩大资本,优化结构,从而达到调整的目的;鼓励企业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优势企业可将盈利投向新的领域,也可持有其他企业的股权,可以兼并企业,也可购买其他企业股权,还可以争取上市和发行股票等等,扩大企业的资本金。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背景下煤炭工业论文
1.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煤炭工业发展
我国煤炭产量从建国初期的0.32亿吨直到2013年底的36.8亿吨,与之对应的各种煤炭工业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而煤炭工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煤炭生产能力。相对于石油、天然气等其他一次能源,我国煤炭资源更为丰富,保障程度更高,因而使其在中国能源比重中一直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到2020年,其比重将约为65%,即使在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或替代能源的背景下,预计到本世纪中叶,煤炭人占有我国能源比重的半壁江山。这种结构除了受自然储藏量影响,还可归因于建国以来我国一系列能源政策。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生产,发展重工业,煤炭工业产品实行配给制,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国际水平,国有企业积极性不高。90年代,煤炭产品生产和价格管制开始放宽,乡镇煤炭企业开始恶性增加产量。为了遏制煤炭工业中的不良现象,国家审议通过了《煤炭法》,通过颁发采矿和生产许可证来规范煤炭工业乱象,并强制合并或关闭了40家国有和25万家非国有煤矿。近年来我国煤炭需求增幅逐渐减少,加上近期与俄罗斯签订的30年天然气合同等宏观经济背景,煤炭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有调查显示,煤炭企业前11个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56%;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同比增长了80.70%)亏损额比去年增加了16.7个百分点),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大。
2.煤炭工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必要性
对于煤炭工业企业来讲,发展混合所有制即为发展不同所有制成分协调作用形成的企业所有制,这对于煤炭行业十分必要:
2.1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需要。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各方面关系不协调,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牺牲部分人民利益,破坏环境质量等为代价。为改变这种状况,在2006年中央召开的征求对经济工作意见建议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要实现公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短期内有利于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等问题,从长远角度则具有避免进入“中等国家陷阱”、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竞争优势的战略意义。
2.2避免垄断,促进公平。
煤炭工业曾作为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存在,并出现国营企业利益独断的情况,而受损的民营资本却没有公平合理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当前中国许多企业政府色彩浓厚,行政干预过于严重,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仅凭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远远不够。调整分配结构,保护民族资本,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乃大势所趋。想一步到位破除垄断难度非常大,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使行业变得更灵活、更有竞争力,保障我国经济安全。
2.3调整产能过剩,规避行业风险。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已经陷入越是产能过剩越是拼命生产的怪圈。企业惟有继续生产才能保障现金流的正常,及时归还贷款。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高出煤炭消费量近1亿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已经凸现出来。虽然国企获得的利润比较高,但行业风险很大。
3.煤炭工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政策与模式分析
3.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由于民营资本的注入,煤炭行业将逐渐减少国家垄断的庇护。因此,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混合所有制煤炭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立足的重要保障。首先,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所有者的职责和权利需有清晰的划分,避免出现一事多管、责任推诿和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其次,保障政企分开,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科学的管理,不能把吸收民营资本成为国有企业变相融资的手段。总之,混合所有制后的煤炭企业要努力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保障恰当使用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资本能够,保障民营资本股东的利益。
3.2创造实施新型用人制度。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组后的煤炭企业,要努力建立科学
的用人制度,员工的升职加薪凭能力,管理层的行政级别若暂时不能取消,就使其与企业的业绩挂钩。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因此,要使混合所有制的煤炭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就要从企业内部用人机制入手,增强内部员工竞争意识和工作动力,推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适时推动逐步上市。
煤炭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就要适时选择股改上市,这也是混合所有制煤企最为理想的状态。在国内,已经有单纯的国有能源企业成功地进入上市行列,如中国石化、国电电力等。国外也有成功的案例,如新加坡的淡马锡公司,近10年来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有15%,其所有者权益就可在六至七年的时间翻一倍。混合所有制的煤炭企业不仅有着国家背景的支撑,上市融资的硬件条件较好。另外,成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还拥有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摆脱了以往国企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使上市筹集的大规模资金物尽其用,大幅度提升混合所有制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保障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和社会中小股东资本的利益。
4结语
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用实践证明,认为“国有”和“私有”相互对立的看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形而上学的观点。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事实上我国煤炭工业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一部分,国际上也并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不断摸索,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作者:周子娟 单位: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
经济结构论文:就业增长经济结构论文
一、经济结构调整中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矛盾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一是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1990年,我省第三产业的产值就超过了及时产业并且保持持续增长,而第三产业直到1999年,所占比重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分布不合理。合理的产业分布应该是产值越高就业比重越大,从发达地区的就业情况看,及时产业的产值比重低,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较高,大都在60%、70%以上,远高于其他两个产业的比重,就业在三次产业的分布也是如此。我省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及时产业的比重不足9%,从业人员比重占到33%之多,占产值比重40%的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为32.7%,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三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较大。及时产业为负偏离,表明该产业中就业结构份额大于产值份额,存在劳动力浪费的情况,而二、三产业为正偏离,产值份额大于就业结构份额,说明这两个产业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总体而言,我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不够协调,劳动力浪费和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并存,产业结构分布对就业的拉动效益较低。三次产业中就业问题相互关联。
一是及时产业需要的转移的劳动力仍然较多。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省及时产业产值比重迅速变小,从业人员却未能合理转移到二、三产业,目前仍囤积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没有起到促进就业结构发展的作用。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农村劳动力人口过分冗余,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低下,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影响到二、三产业的人员供给。二是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待加强。2002年以后,随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第二产业的就业状况得以改善,机械加工、通信设备等代表工业结构升级方向的技术密集型部门快速发展,制造业和建筑业近年来表现出巨大的就业需求。除了工业排除“富余人员”后就业弹性自然回升的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工业结构由传统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改变了工业依赖常规技术和资本的粗放发展模式,资本深化不利于就业的状况得到逆转。但总体来看,第二产业拉动就业的能力仍显不足,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弹性虽然有所恢复,但水平仍旧较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三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作用不足。我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2012年北京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5.6%,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6.5%,而我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只为32.7%。主要表现为就业弹性系数不高、就业偏离度较大、新兴服务业就业拉动不足等。
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由于劳动力供给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作用,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错位失衡的一种反映,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从供给看,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尽管出现连续下降,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2014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近19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占到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半数以上。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这既表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省劳动力资源依然充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更意味着就业总量压力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从需求上看,按照我省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7万人左右计算,年经济增长预期8.5%左右,能提供6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每年仍会有40万缺口。由于高校毕业生素质较高,对就业岗位的要求也较高,但因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尚不到位,高端岗位供给不足,同时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技能水平比较低,与中低端岗位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综上所述,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矛盾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峻。
二、对策建议
着力构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把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就业形势平稳程度作为评价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中,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继续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就业结构由“二、一、三”格局逐步改变为“三、二、一”格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提高吸纳就业能力。着力构建有利于就业增长的投资机制。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要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和方向,从而提高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把就业岗位增加、人力资源配置和就业质量提升等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内容;二是要积极扶植低端制造业和建筑业,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三是信贷机构要充分重视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的投资需求,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让各行业部门按照市场要求具有公平的机会获得资本要素。
着力构建扶持各类群体创业的助推机制。强化资金扶持,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贴息政策,加强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担保基金使用管理和持续增长制度。搭建创业载体平台,坚持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导向、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省培育扶持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服务。探索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投资引导资金,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发展。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公共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联手帮扶的机制,切实加强对创业者的创业孵化服务。着力构建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机制。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开发,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将有培训愿望和就业要求的城乡劳动力全部纳入职业培训对象范围,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培训模式,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实行分级培训制度,重点开展中高层次职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中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强化职业教育,建立需求导向型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强化实习实践。推进技工院校改革,搭建中职教育统一招生平台,扩大中职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互通”试点,开展技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合作培养试点,深化“一体化”课程改革和校企合作。
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机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发育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发育与完善,探索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的机制。一要逐步打破行政性的市场分割,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增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促进劳动力在省内自由流动,鼓励和扶持灵活就业。二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立经常性的职业指导、培训制度,增强劳动者的职业转换能力。三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保障机制。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使失业者享受的权利与其承担的义务相对等。健全就业失业形势预测预警机制。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加强对就业形势的监测分析。强化部门合作,做好就业失业基础数据监测,加强调查统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失业预警数据库和预警模型,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制度。积极开展失业调控研究,建立制度完善、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失业调控机制。围绕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转调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中失业风险,研究制定就业政策储备及应急对策措施预案。着力做好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综合运用稳岗补贴、转岗培训等政策,使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作者:衣军强杨卫华顾巍单位:省人社厅
经济结构论文: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论文
一、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模式转变、消费主导型经济与增长动力因素
(一)劳动力结构、金融市场开放、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1.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错配。(1)巴西农村劳动力难以融入城市资本密集型产业。巴西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大量人口迅速流向城市,但是城市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低素质劳动力吸收能力有限,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无法在城市就业,导致贫民窟大量涌现、城市生存环境恶化、社会生活秩序混乱,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负担。(2)印度农村劳动力无法进入城市软件外包服务业。印度效率低下的土地分配和占有制度以及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劳动力转移缓慢,即使进入城市的农村转移人口也由于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而被阻挡在就业大门之外,导致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3)俄罗斯劳动力与三大产业结构错配。由于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导致转轨过程中及时、二产业大幅萎缩,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俄罗斯及时、二产业分别是以土地密集型农业和资本密集型能源产业为主,因此人口因素在及时、二产业中的规模报酬都是递增的。在人口长期下降的趋势下,俄罗斯却把人力资源配置在收益低的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上,只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4)南非黑人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资本密集型产业。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未废除前,白人政府通过劳动税、茅屋税等政策推动黑人涌入城市。但是,城市工业结构却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难以吸收大量低素质的黑人劳动力,失业率常年保持在25%左右。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尽管南非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出口竞争力弱以及白人与黑人之间相互妥协和制衡的政治制度设计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南非难以改变高失业率现象。2.金融市场开放与经济结构固化。(1)巴西外资流入加剧原有经济结构固化。20世纪90年代,巴西由于遭遇经济增长困境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巴西为吸引外资不得不抬高利率,由此导致币值高估阻碍出口。利率过高既促使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贫困人口增多和社会不稳,也造成汇率高估和贸易逆差加大,结果被迫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最终使得巴西陷入利率更高、币值更硬、外债更多、偿债更难的恶性循环之中。(2)印度对外资的妥协和依赖阻碍工业崛起。印度自1991年推行资本项目开放政策后,原定只能由本国政府垄断的钢铁、铝、机械等重工业部门均向外资开放并在相当数量部门中保持支配地位,制约印度工业的崛起(周肇光,2004)。印度产业转型升级之所以独辟蹊径超前发展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其工业发展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状况无法满足通过大规模工业化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条件所致。印度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力不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3)俄罗斯对低成本外资的依赖加剧经济原料化。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形成经济原料化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导致国家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对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收入占外汇收入的比例由2000的71.5%上升到2008的79%(李新,2010)。另外,俄罗斯资本市场开放形成的大量“低成本”外资被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所吸引,导致经济日益陷入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比较优势陷阱”。(4)大量外资流入南非传统优势部门加剧经济结构固化。南非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困难的关键症结在于出口竞争力弱且缺乏多元化。相比马来西亚、智利和澳大利亚年均出口增长率在3%~5%,南非人均出口增长率自1980年以来就一直低于1%,其中关键出口产品主要是铂金、黄金、煤炭和铁矿石(格罗普,2013)。与此相对应,南非90%以上的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等部门(杨立华,2005),这对南非经济结构调整是不利的。3.技术创新能力缺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基础薄弱。(1)巴西技术创新能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1992年以来巴西整体技术水平始终与世界整体水平保持着一致的变化趋势,但都处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因此,巴西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明显低于世界水平,而中等技术含量以下商品出口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钟熙维和朱梦醒,2012)。(2)印度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印度技术创新能力具代表性的是软件产业,但是印度软件产业基本上属于应用型软件开发,依赖国外系统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技术含量低。印度软件产业出口只能依靠其廉价软件开发人员承揽一些利薄、技术层次低的工作,低附加值使印度软件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利润来自于税收优惠。另外,由于印度软件产业是一种“来料加工”的模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安筱鹏和郑宏亮,2001)。(3)俄罗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俄罗斯掌握了世界高科技密集型产品生产的50~55项宏观技术中的17项,却仅占据世界高科技产品市场份额的0.3%(关雪凌和程大发,2005)。在衡量国家技术创新的另一个关键指标百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上,俄罗斯不仅远落后于德国、美国、欧盟平均水平,甚至还落后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余南平和潘登,2008)。(4)南非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低。2009年南非百万人中研发人员数量为114人,远低于俄罗斯(473人)和巴西(601人);2007年南非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0.92%,低于巴西(1.10%)和俄罗斯(1.11%)。创新能力不足直接阻碍南非高端制造业和创新性服务业发展,削弱对外贸易竞争力,阻碍经济结构调整。
(二)汇率市场化、土地制度与增长模式转变1.汇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稳定性弱化。(1)巴西货币危机拖慢经济持续增长速度。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使得雷亚尔急剧贬值,一度跌到1美元兑换2.17雷亚尔,累计贬值40%以上,外资流失超过400亿美元,一些银行甚至出现挤兑风波,影响经济增长。1999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仅为0.26%。(2)印度卢比汇率波动削弱经济增长稳定性。当美国连续推出QE政策时,大量资本流入印度导致卢比升值、通胀高企、房地产泡沫化。随着美国QE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卢比汇率贬值,大量资本外逃。面对高通胀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印度央行被迫加息。高利率无疑对于印度国内经济发展不利,这既引发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的风险,也增加印度政府财政可维持性的压力。(3)俄罗斯卢布危机影响经济增长。1998年俄罗斯卢布危机导致汇率大幅贬值,经济发展陷入衰退境地,经济增长率为-5.3%。2008年俄罗斯卢布危机使得美元兑卢布汇率由2008年8月1日的1:23.4贬值至2009年2月6日的1:36.3,贬值幅度超过50%(刘军梅,2010)。卢布贬值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率由2008年的5.25%下降至2009年的-7.82%。(4)南非汇率波动拖累经济增长。南非汇率制度改革后,南非兰特同样面临国际资本冲击,并通过货币危机影响本国经济增长。2006年美元与南非兰特比价为1:6.77,2009年下跌至1:8.47,累计贬值幅度超过25%;相应的,南非经济增长率由2006年的5.6%下降至2009年的-1.53%。2.土地分配不公、负向产权激励机制与经济增长稳定性差。(1)巴西土地分配严重失衡。1950、1970和2003年,巴西占地1000公顷以内农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4%,98.9%和98.4%,他们拥有的土地占比分别为49.1%、60.5%和56.1%。1950年巴西占农户总数34.4%的小农户占有1.3%的土地;2003年占农户总数31.6%的小农户占有1.8%的土地(何中正,2010)。(2)印度落后的土地制度导致农业生产率较低。1949年印度实施以废除“柴明达尔”地主为中心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并不彻底,无地和少地农民约占农村人口的3/4(谭晶荣,2004),其中无地人口占农业人口近40%,大批农民实际上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杨东群和李先德,2007)。(3)俄罗斯土地制度阻碍农业生产率提高。俄罗斯农业生产最初实行的是集体农庄制度。但是,随着“休克疗法”的自由主义市场化改革推出,俄罗斯集体农庄制度被迫解体,土地开始变成私有。对于俄罗斯农业而言,土地资源丰富,与之相伴随的应是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俄罗斯集体农庄制度的解体直接造成了农业资本分割,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下降。(4)南非黑人和白人之间土地分配严重失衡。在种族隔离制度时期,南非占全国人口不到13%的白人拥有全国87%的土地,而占全国人口78%的3000万黑人仅拥有13%的土地(苏泽玉,1993)。在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南非政府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改善全国土地分配的极端不合理的状态。但是,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经济发展、劳动就业与消费主导型经济1.经济发展失衡与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1)巴西不同阶层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1990年巴西基尼系数为0.61,2007年为0.56,2009年为0.55,属于严重不平衡。巴西东北部的9个州人均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仅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1/3(王俊文,2009),区域发展差异较大。(2)印度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2004年印度南部月均工资在514-700美元之间,而广大北部地区则不到这个数字的1/6,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印度全国抽样调查组织进行的第七次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结果,2004~2005年印度农村人口人均月消费支出约13美元,而城市则高达24美元(杨东群和李先德,2007),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3)俄罗斯不同阶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在俄罗斯货币收入总额中,20%最富有居民所占比重已由1992年的38.3%上升到2010年的47.7%,而20%最穷困居民所占比重由1992年的6%下降到2010年的5.2%;1992年俄罗斯基尼系数为0.29,1993~2002年(1994年除外)基尼系数为0.38~0.4之间,2003~2010年基尼系数为0.4~0.42之间(高晓慧,2012)。(4)南非不同种族之间发展差距较大。1994年南非白人可供支配的人均收入是黑人平均收入的7.5倍(刘兰,2008),种族之间收入差距较大。1993年南非基尼系数为0.59,2006年上升为0.67;虽然2009年下降至0.63,但也是非常高的,属于收入分配结构极端不平衡。2.就业不稳与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1)南非和印度失业率较高,巴西和俄罗斯失业率较低。在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四国中,南非失业率较高,1993年失业率为25.6%,2002年上升至较高为27.2%,2012年下降为25%;俄罗斯其次,1993年失业率为5.9%,1998年上升至较高为13.3%,2012年下降为5.5%;巴西其次,1993年失业率为6%,2003年上升至较高为9.7%,2012年下降为6.9%;印度低,1993年失业率为4.3%,2005年上升至较高为4.4%,2012年下降为3.4%。但是,印度有70%人口居住在农村,其中近40%农业人口无地,大批农民实际上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杨东群和李先德,2007),因此印度的失业率被严重低估。(2)失业率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四国人均GDP比较可以发现,俄罗斯和巴西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就业水平稳定且比较高,居民消费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可以得到较为的保障,因此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处于已经和接近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印度和南非由于较高的失业率,导致居民消费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缺乏的保障,因此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处于中等偏上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二、启示与对策建议
(一)经济结构调整应综合考虑人口发展现状流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主要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问题,对于我国现实并不是一定正确的。我国作为人口及时的制造业大国,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人口发展现状的问题。我国需要思考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与人口发展现状、平衡产业转型升级与人口发展现状、平衡城镇化与人口发展现状、平衡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衡量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经济生产效率、产业协调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变化中的效率提升。但是,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率而忽视就业等社会公平也是不可取的。
(二)金融市场开放须避免加剧原有经济结构的固化随着我国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大量低成本外资流入国内很可能会进一步固化原有经济结构,导致我国错失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利窗口期。特别是,一旦遇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或者外国投资者预期改变,外资便会迅速撤离国内市场,加剧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我国在推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应着力强化本国经济竞争优势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以稳定外国投资者预期,妥善处理好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时序问题,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强在审计、会计、资本构成、风险投资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等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警惕大规模短期外国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2011年我国百万人口本地居民专利申请量约为309项,美国约为795项;2011年我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1.84%,美国为2.77%。我国要想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大力推动技术创新,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夯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基础。对此,我国政府应努力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鼓励企业家愿意且有能力利用现代技术所提供的发展机会,积极构建能够激励独立冒险和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机制平台,大力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大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和专利使用的有效性。
(四)汇率改革须避免加剧增长模式转变的波动性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四国不成熟的汇率改革往往通过货币危机形式引起出口规模下降、资本大量外逃和国际收支失衡,从而削弱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而缺乏稳定的经济增长又会影响外国投资者的预期,增加国际资本逃离的可能性,引起汇率非意愿性大幅波动,不利于汇率改革的顺利实施。另外,金砖国家的经济结构、增长模式很容易形成相互掣肘和危机传染。由于我国在汇率浮动弹性上要比其他金砖国家更落后一些。因此,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在汇率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稳定经济增长为政策基础,以减少汇率波动为政策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率为政策目标,采取渐进、谨慎和主动的管理方式,统筹协调推进汇率改革与经济发展。
(五)公平的土地制度有助于建立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的正向产权激励机制20世纪30年代晚期,韩国3%的地主拥有近2/3土地;经过,70%的农村家庭拥有土地所有权。1946年10月,日本开始,约80%的佃耕农地被出售;1965年日本的佃农数量下降至7%。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们发现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不公平的土地分配制度固化了原本分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阻碍增长模式转变的负向产权激励机制。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推动过程中积极构建公平的土地分配制度(特别是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权的公平分享等),推动社会经济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
(六)经济均衡发展以建立持续稳定的消费主导型经济经济发展失衡会导致居民收入结构不平衡,制约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难以支撑我国消费主导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们认为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通过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发展差异,可以通过金融、财税、人才等倾斜性政策重点支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通过产业转移方式推动落后地区加快发展,通过对口帮扶措施扶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对于行业发展差异,可以通过金融、财税、反垄断等政策措施,采取控高、扩中、提低的方式,改善行业收入差距。
(七)稳定就业确保消费主导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了确保消费主导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持稳定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环境是基础。要想确保消费持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就必须使得居民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其中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投资、就业与增长的关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释放出的人口红利、制度变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都将并行或先后面临见顶回落的趋势,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步入长周期放缓阶段。由于经济潜在增速主要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供给端的长期因素,因此作为短期需求管理工具的货币政策选择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目标将越来越不适宜。本文认为要想确保消费主导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货币当局应完善物价、就业统计指标设计,增强其合理性、性和灵敏性,选择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双重目标。
作者:胥爱欢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经济结构论文:新常态视域下经济结构论文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机遇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是城镇化潜力巨大。所谓城镇化,本意是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即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的基础设施较差,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不如城镇,人口城镇化意愿较强。同样一个人,在农村传统农业中劳动,因分工协作不发达等原因,每年只能获得五千元的收入。迁移到城镇后,因进入到更发达的分工协作体系中,每年就可以获得三万元以上的收入。因此,人口城镇化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效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过去三十多年,人口城镇化和对外贸易一起,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动力。201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4.77%,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6%,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介于30%到70%之间时,属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显然,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按照目前每年大约提升1%的速度,城镇化加速阶段还有15年左右。今后,人口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将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并促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低端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中高端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从而使产业附加值提高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一是消费结构升级了,产业必须随之升级,二是要素成本提高了,产业不升级就无法消化高成本。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逐步取代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成为主体。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及时产业增加值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7.3%,第三产业增长8.1%,第三产业的比重高达48.2%,第二产业则降低为42.6%。尽管如此,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明显低于印度。因此,第三产业存在较大上升空间,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工业信息化加速推进,信息产业和环保、低碳行业的大发展,以及农业部门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广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不同城市、地区或国家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分工协作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和产业同构,降低交易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有利于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分工协作效应,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共赢发展。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过去已经成型的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需要继续发展,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大战略,兴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热潮。“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是我国首倡、高层力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此后又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涉及的60多个国家,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倡导“一带一路”战略。随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以“一带一路”为主旋律的外交战略,也标志着以“一带一路”为契机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正式重构,可能在我国兴起第四次投资浪潮,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虽然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存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但由于以往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原因,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还面临四个方面的阵痛:一是钢铁、水泥、造船电解铝等制造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制造业要“去产能化”;二是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金融业要“去杠杆化”;三是房地产调整阵痛;四是资源环境压力。这些阵痛决定了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增速还有可能进一步放缓。为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消除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以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在新常态下,要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是深化改革。无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蕴含的巨大潜力都要通过改革释放出来。因此,在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趋于衰竭,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改革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二十年过去了,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质量、低效益、低附加值为特征的传统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因素所致。
从理论上来说,只有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市场主体和政府的行为形成有效激励,使其主动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才能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我国,过去三十多年已经形成了适应传统增长模式而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型的制度藩篱。比如,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导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市场竞争不充分,垄断和歧视民营企业的体制、意识和政策广泛存在,阻碍企业优胜劣汰和经济结构调整。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商品、劳动力、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实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深化改革,多方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释放出来。当前,重点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和去利益化为目标,逐步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实现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还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民进城资源。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允许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土地市场,实现土地资源可流转及市场化配置,使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为他们参与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供应为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现代产业新体系由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有机整合而成,它是传统的三次产业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良性市场需要政府来培育,市场经济离不开有为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创造、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因此,政府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保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着力克服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所面临的评价体系和诚信体系缺失、对多层次服务的包容性差等诸多制约因素,建立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扫清阻碍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和政策障碍。
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区域差距略有缩小。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分工协作关系比较混乱,区域规划凌乱,区域政策“碎片化”等问题。因此,要逐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建立完善的区域规划和政策体系。要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利用财政、税收和信贷金融政策,引导资源流向,在宏观上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充分利用2014年以来的结构性减税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框架。“一带一路”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坚持市场导向,合理界定和发挥市场、企业和各级各地政府的作用,力争形成合力。要树立企业贸易投资合作主体的地位,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同时引导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守法诚信经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外,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财政金融体制、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能否尽快形成。为此,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林成单位:西安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经济结构论文:服务业经济结构论文
一、与全省情况比较
在2008-2012年间,对比全省十三个省辖市的服务业单位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发展情况看,我市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呈现以下变化:
1.单位总数排位前移,单位增幅名列前茅。2012年,全省服务业法人单位数601694家,我市占全省7.6%,从十三个省辖市单位排位情况看,我市由2008年的全省第六位前移至第四位,超过了南通和徐州二市,继苏州、南京、无锡之后;四年间,我市服务业单位发展迅速,单位个数增长较快,服务业单位数增加21028家,增长86.1%,比全省服务业单位增幅高7.1个百分点,增幅在省内十三个市中名列前茅,列第四位,仅次于无锡、苏州和连云港市。
2.单位占比排位靠后,总量支撑相对不足。2012年底,全省服务业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达57.4%,而我市虽由2008年的45.5%提升为51.2%,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倒数第三,全省仅二个市比重低于50%,分别为南通和泰州。而从全省十三个市GDP中三产比重来看,我市位于全省第四,可见,我市服务业单位数对经济总量的支撑度极弱。
3.现代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服务业共涉及14个行业大类,其中我市有10个行业四年间单位数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三大行业高速领涨。尤其近年来我市围绕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的企业逐步增多,至2012年末,全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及专业技术提供的企业有2055家,比2008年增加1304家单位,增幅达173.6%。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建议
1.完善产业管理机制,全力提升竞争实力。目前,全市服务业单位数占比在全省仅排在第11位,单位的支撑度明显不够,而且,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偏小,档次较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与我市经济发展形象定位严重不符,同时也说明我市服务业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常州在区位和资源上有一定优势,经济发展也具备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应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在服务业发展的定位上,一抓单位数量、二抓规模实力。要实行部门归口管理,综合统筹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管理、行业策划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有利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方面,加快完善和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实施二、三产业剥离,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深化服务领域的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放开市场准入,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在常投资,并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以品质服务吸引国内外服务行业企业落户常州;另一方面,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休闲、房地产、金融信息、教育文化等重点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出新兴服务业单位,形成“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充分挖掘农村潜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由于受到资源、交通设施、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城区相比,金坛、溧阳服务业单位发展存在显著差距,二地服务业单位占比不足全市的二成。2008-2012年四年间服务业单位数增幅68.9%,低于城区20.8个百分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区的核心经济地位稳固,产业高度聚集,集群效应突出,但产业链尚未有效延伸,向西辐射作用、以及核心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都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进程。我市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空间结构,找准地区之间的互补点,看到发展速度落后地区的潜在优势,实施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大力推动项目西进、产业西进、科技西进,进行合理的“消长、对接、整合、优化”,调动和激发金坛、溧阳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使各辖市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据2012年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金坛、溧阳47.0%的城镇化率,不仅低于全市平均16.4个百分点,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还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契机,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努力提高农村商贸、流通行业发展水平,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针对一、二产业的各类服务业,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村服务业产值和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建立健全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如农机合作服务社、农技服务社、瓜果、蔬菜种植、养植协会等三产服务业组织,发挥协会在农民种植与市场上的纽带作用,既发展农业经济,又发展农村服务业。
3.推动新型行业发展,增强城市服务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市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其内部行业结构虽有所调整,但还不够合理,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首先要采取导向性或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就业容量大的旅游业、社区服务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信息产业、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科学研究等基础性行业。其次要继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咨询、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商务、广告等服务业,进一步扩展服务业领域。第三要加快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业和卫生保障等事业。发展社会服务业在保障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建立完善包括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业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引导社会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龚天敏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统计局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金融市场论文
一、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制度
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制度约束,存在较多市场欺诈和内部交易等不法行为,在市场操控、利益保障和信息纰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证券市场制度。我国的证券市场指数受到较大的政策影响,长期在低位徘徊,行情的涨跌并不能充分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许多的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合理收益,企业债市场的滞后发展,造成证券市场缓慢的发展速度。许多民营企业并不能满足上市条件,又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只能依靠长期的企业资金积累和民间融资,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制定和证据市场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速度,但经济总量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也出现许多严重问题。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现象,储蓄和投资出现失衡,不协调的投资和消费环节,造成了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的内部失衡。而国际收支的增强,提高了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而消费水平却始终较低。我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扩大内需,让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居民的消费水平,但并没有取得相应成效,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使得我国经济无法保持稳定发展。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政府对经济发展过度干预,没有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金融市场的完善关系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通过完善金融市场能够加强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分散控制风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完善储蓄与投资的转换机制,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高储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人们加强了资金的保值增值意识,更愿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不完善的金融制度导致金融市场高风险、低收入的特点,大量的内部交易和市场欺诈现象,使得居民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推高了我国的储蓄总量。
(二)高投资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作为各地的发展中心,强烈的经济发展愿望与低成本生产资料相结合,提供了投资所需条件,而我国利率并没有市场化,资金定价没有反映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并且受到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偏失的影响,许多行业出现投资严重过剩现象,国有企业的投资扩张速度极快,造成了我国投资结构失衡。
(三)低消费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决定因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使得居民工资收入无法增加,中小企业往往通过高留存、低工资的手段进行资金积累,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不发达的今日融市场,也使得居民很难获取财产性收入,我国个人贷款和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而金融市场不均衡的分布现象,也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相同金融支持。
三、结语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较为复杂,完善金融市场是解决我国境界结构失衡的重要手段,并不能高估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只有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才能改善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的制度环境,通过金融市场改革,改善经济结构失衡现象。
作者:韩延萌徐凯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论文
一、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政策的措施
(一)将居民消费作为基础,调整需求结构需求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动力,财政政策要明确拉动需求的重要性,并从两方面入手,扩大内需,一方面,适度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提升低收入群体整体消费能力;另一方面,适度调整财政支出深度和广度,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特别是教育、医疗等方面。通过在政策方面给予居民一些基础性支持,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还能够实现投资、消费等方面在经济结构中的合理配比,合理调整和优化需求结构,从而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完善现代产业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重要。首先,积极提高中高端产业整体实力,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其次,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控制工业生产能耗及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重视环境保护。引导企业逐渐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实现长线投资,将技术与品牌作为发展核心,增加差异性竞争产品,利用产品独特优势抢占更多市场,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基础产业,形成完善的资金链条,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完善投融资体系,提供金融支持完善投融资体系,要从政府入手,促使其有效发挥职能,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并积极拓展投资渠道,丰富投资主体,促使市场在投资结构中发挥引导作用,增强企业风险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另外,财政政策还需要在各项税收制度上加以调整,通过调整税收,激活企业内动力,促进企业将科学技术作为发展核心,并制定、系统的规划,为经济结构调整指明方向,进而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四)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发展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作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积极协调城乡经济,实现共同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因此,财政政策要明确城乡协调的重要性,适当向农村倾斜,逐步完善农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加强区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沿海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立足于农民需求,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目标,避免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引发矛盾,从而为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
二、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财政政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加强对财政政策进行调整十分必要,通过调整需求结构,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协调城乡发展等方式,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孔萍萍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办事处
经济结构论文: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结构论文
1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上,比如洪涓、刘甦等通过与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对比,认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社会文化环境、人才培养、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法制环境等方面需要提高。宋泓明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从产业前景、园区政策以及政府推动三个方面提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量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文嫮,胡兵等以200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人才、技术、宽容、政策、基础设施这五个因素对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发现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作用主要是通过邻近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来体现,技术因素在推动当前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韩顺法,陶卓民等设计了一套能够反映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31个省区市的文化创意指数空间分布状况,回归后发现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本身发展模式和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另外有少数研究试图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经济结构转型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无相关研究。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文化创新产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否对经济机构转型过程带来影响,经济结构转型是否又会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相互影响。
2实证研究
本文中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经济结构转型效果,用TS表示;用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用CI表示。2004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历年《北京市统计年鉴》,2003年以前的数据不可以直接获得。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指标,选取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来代替。虽然两者在指标统计上有所出入,但并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质内容。本研究数据取样区间为1992~2013年。相关计算和分析均在运行Eviews6.0的基础上完成。
2.1单位根检验由于进行协整检验前,要求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序列都存在“趋势性变化”,这可能导致伪回归,因此有必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又由于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可以有效消除样本的异方差性,因此单位根检验的序列为取对数后的序列。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置信区间下LNCI和LNTS均存在单位根,均为不平稳序列。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置信区间下,DLNCI数据平稳,在5%的置信区间下,DLNTS数据平稳。因此判断,在5%的置信区间下CI、TS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
2.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两个变量,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它们是协整的,或者是D阶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第二步检验的单整性。如果为稳定序列,那么Yt,Xt为(1,1)阶协整,本文中我们用ADF检验方法检验残差项的单整性。如果平稳,则说明协整关系存在,从而确定经济结构转型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别说明协整关系不成立,变量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对残差项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如图所示,在1%的置信区间下残差项为平稳序列,表明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但这种关系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需进一步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2.3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短期均衡关系,滞后2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3所示。检验结果表明,经济结构转型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5%的置信区间下,文化创意发展是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格兰杰原因。
3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考察1992~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长期均衡关系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我们得出结论: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格兰杰原因,经济结构转型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另一个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作为文化之都,北京市应该发挥文化中心的优势,积极贯彻实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文化与科技、金融、影视艺术、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北京市拥有全国较高的高校密度,拥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发达的金融市场,大量的影视公司以及影视从业人员,便捷的现代服务业,这些保障了文化产业与之融合的基础条件。通过产业融合,产业渗透能够积极发挥其他产业的优势,比如科技产业的研发优势能够对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持,大量影视公司、影视从业人员的存在能够促进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大量金融公司的存在能够保障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方便文化产业避开较长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使文化产业拥有良好的运营基础。
(2)积极贯彻实施已出台的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件,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来扶持不同区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北京市不同区县已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差异化集聚。针对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来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形成当地的强势产业,快速推动其具备造血功能。
(3)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出口,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具有相当优势,通过创造便利条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出口,不仅能够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厚的回报,还能扩大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形成良好的国家形象。
作者:单奎朱洪兴李璐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经济结构论文:战略性调整的经济结构论文
一、广州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配结构的僵化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从总量数据看,1999—2012年,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均在35%—45%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例。与此相对应,企业盈余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30%左右。资本凭借其强大的支配地位大量挤占了劳动者所应获取的报酬,如图1所示,除2004—2007年这一经济较繁荣阶段外,企业盈余与劳动者报酬间呈明显的反向变动关系。此外,2007年后,生产税净额所占比重呈相对走高的趋势,固定资产折旧呈不断走低的趋势,这表明资本利得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对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挤占,企业经营环境相对恶化。依据广州统计年鉴的数据,广州近800万户籍人口2007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万余元,人均年消费17000余元;2011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万余元,人均年消费28000余元。依据受教育程度的合理外推,2012年底,在广州的80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中,有600余万人均年消费在20000元左右。因而,截止2012年底的1600万登记人口中,有近1000万人口月均消费支出1000余元,这些低收入人口每月形成了100多亿规模的低端需求,该消费结构严重制约了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
(二)劳动市场的分割削弱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广州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劳动和资本的大量投入是个不争的事实,并在客观上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蔚为壮观的春运和招商潮。通过对广州“十一五”期间三大支柱产业内部结构和能源生产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变化这一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十一五”期间广州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资金和劳动的投入这一判断。同时这一判断也能通过广州固定资产投入变动和人口数量变动的数据得到证实。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广州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依赖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经济结构调整又离不开技术进步。没有必要的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由于中国特有的户籍、人事和档案管理制度,导致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压制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场动力。这一点可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专利授权量的数据来展开分析。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2006—2011年,广州市专利授权量与深圳市相比,一路走低,从2006年占深圳市专利授权量的55.9%,下降到2011年的46.59%。而广州拥有广东三分之二的高校、集中了全省所有的国家重点高校和97%的部级重点学科;汇聚了全省大多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共有91万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从数据中,我们还能看到,北京市专利授权量除了2011年外,其余年份都比深圳市要低,而北京市几乎集中了全国所有的顶级高校、顶级科研机构和极大多数院士。这表明,要素市场的分割和相对固化,导致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与企业生产严重脱节,使生产领域的产业结构丧失了自我优化的力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政府的干预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政府干预经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从历届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的实施效果看,近年来广州市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的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过度和天真地认为政府能引导资源发挥较大作用。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和培植主导产业。希望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实际上,只有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依据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阶段来选择和培植主导产业,并协调利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才有可能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广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明显的资本弹性和税收弹性。这种偏资本弹性和税收弹性的主导产业选择有利于经济总量和税收的增长。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偏资本弹性和税收弹性的主导产业选择具有较强的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偏向。
二、加快推进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思路
(一)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有全球视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而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产业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没有产业和产业群支撑的城市,只能走向衰败。美国曾经辉煌一时的钢铁中心城市匹兹堡、汽车中心城市底特律就是经典案例。因此,广州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紧密结合广州城市定位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要摈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在历史的图表中、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在全球城市竞争力的培育中定位广州,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二)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立足广州工业化发展阶段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和“拉美化”现象在全球的肆虐深刻地表明:任何超越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赶超都注定以失败告终。因此,广州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科学界定广州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虽然相关职能部门对广州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进行过多次研讨,但笔者认为,目前广州工业化阶段的定位依然较为模糊,这也正是近年来广州主导产业屡屡无法转化为支柱产业的症结所在。目前广州是处在加速工业化阶段,还是后工业化阶段?这需要建立在严谨、科学的分析基础上,要以真实数据和系列指标为依托。在目前各种真实数据依然处于相应密级的情况下,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及各种研究机构就只能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州所处工业化阶段的争议,可以考虑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成立三个层面的课题组。一个是以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等一线政府职能部门为基础的课题组,一个是以市社科院、市委党校等介于高校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研究机构为基础的课题组,一个是以高校教师为基础的课题组。以统一数据为基础的三个独立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不管是一致的,还是存在巨大分歧,都将为科学界定广州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角。广州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必须实现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要实现这一转变,政府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要从目前制定产业扶持规划、选择扶持对象、确定扶持标准的做法转到体制机制创新和提供相关要素等方面。要通过对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方向的指引和政策导向,为政府倡导的相关产业提供充足、合格的技术工人。利用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春风,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长期脱离生产和产业的论文式科研转化为围绕政府倡导的相关产业进行特定技术攻关的产业式科研。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可以在市属院校和科研机构中推行科研人员进企业战略,让有志于去企业检验自身研究成果的高校科研人员每3年或5年带薪去企业工作一年,通过制度变革激活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积极性,推动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的有效结合。
(四)实现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要向“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转变,尤其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本质上是实现生产要素向符合城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方向流动、进而实现城市功能与生产要素有效匹配的过程。但现阶段的广州,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仅受到这些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受制于所有制、户籍、教育、档案、人事编制等相关的制度安排,还受制于正式就业与非正式就业之间的福利差异、体制内与体制外社会认知度不同等因素影响。严重扭曲的要素配置机制不是以价格引导生产要素向产业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领域流动,而是以所有制、体制、人事编制来主导资源流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市场力量受到严重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要素市场的干预力度和干预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应将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转向对相关产业的市场要素供给的间接干预;从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干预向“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转变。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心要从“招商引资”、重点关注世界500强的引进,向培育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骨干企业的方向转变,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
作者:章泽武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及财政政策研究论文
一、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与目标
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换而实现的。在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换、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也清楚地显示了结构调整和转换推动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原有分工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要转变。发达国家在调整,新兴工业化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也在调整,尽管调整的内容、难点各不相同。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处于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或者说,已经到了一个不经过大幅度结构调整经济将难以获得进一步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进行的新一轮结构调整,与前两次大的结构调整相比,在发展阶段、体制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显著不同,因而就有了同以往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在短缺经济结束、传统产业普遍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升级型”的调整。供求关系格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在90年代初、中期经济高速增长后出现的。当然,相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依然具有的增长潜力,供过于求、生产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的。这恰恰构成了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的理由。近几年来,出现了某些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家实行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对稳定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要把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和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问题区分开来。发掘我国经济中蕴含的巨大潜力,使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关键在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重点在于结构升级。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的结构调整是“补课型”的,90年代初的调整是“填平补齐型”和“升级型”的结合,那么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主要是“升级型”的。
其次,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进行的“适应型”调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范围的生产、采购、销售、金融和企业组织形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强强合并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加入WTO,实质上是按照一套国际社会认可的规则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应对战略和策略,取决于国内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状况。就结构调整而言,其重点是在已有对外开放水平上,依据我国国情,进一步扩大、加深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明确哪些行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应重点发展,哪些行业具有潜在竞争力而应着力培育,哪些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难有竞争力而应“积极放弃”,从而进行“有进有退”的结构性调整。从这个角度看,新一轮结构调整应当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致力于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适应型”调整。
第三,是在技术进步加速,正在对经济全局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背景下进行的致力于技术结构升级的调整。近年来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发展,给传统的交易和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我国正处在传统工业化尚未完成的阶段,如何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缩短与发达国家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差距,同时更多地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其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如何形成基于企业和市场,同时得到政府合理指导和支持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机制,都是新一轮调整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由此带动的技术结构升级也将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
第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形成结构调整新机制的调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初步形成,但旧体制遗留下来的某些深层矛盾依然存在,经济转轨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上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就不仅有助于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成功,而且将有助于形成基于市场和企业的对经济结构动态调整的良性机制。既重视结构调整本身,更重视形成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应当而且也可以是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显著特点。
从以上的特点出发,通过“升级型”调整和“适应型”调整,使我国经济获得在较长一个时期(如10年左右)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如7-8%)的动力;通过调整中深层体制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能够对结构问题做出积极反应和调整的新机制应是新一轮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二、调整的主线:产业升级和城市化
我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由来已久,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研究目前的结构问题,首先要找出那些全局性、根本性的矛盾及其联系,并分析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现阶段我国经济中大体有如下一些主要结构性矛盾。一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未得到根本扭转,而在就业结构中及时产业比重过高,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停留在农业领域。二是城乡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这不仅表现在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80年代以来“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城市的聚积效应,且表现在城市类型、功能等方面的结构不合理。三是地区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在省、市、自治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产品与生产要素市场分割、对外封锁、对内自我保护的现象。四是产品和生产能力结构的矛盾。一方面技术含量、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和生产能力过剩,同时许多技术含量、附加价值高且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二者并存是产品和生产能力结构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五是产业组织结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低水平过度重复、分散、小规模等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行政性条块之间的重复建设。一些年来在引进竞争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竞争与行政性垄断并存的现象。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六是消费结构矛盾。我国城镇居民吃、穿和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满足,但在向以住、行和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需求结构升级中遇到困难,从而出现了低层次消费过剩、高层次消费不足的“消费断层”现象。在农村,也存在着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使某些消费难以实现的问题。七是金融结构矛盾。经过多年金融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但依然维持了以几家大的国有银行为主渠道的金融结构,主要服务于传统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大企业,而难以对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有效服务。八是所有制结构矛盾。我们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鼓励多种形式非国有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重要变化。但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功能错位的问题在某些领域仍很突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很艰巨。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存在着规范、提高等问题。
以上八个方面结构性矛盾之间也存在看内在的逻辑联系。我国统计上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完成前最为重要,最为艰难的任务。由此而导致的城乡结构矛盾,表现在产业和地区层面上,就是三次产业结构矛盾和地区结构矛盾。城币化进程缓慢,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村,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就是及时产业就业比重过高。东南沿海与中西部他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者城市化水平显著高于后者。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收入和消费增长减缓,主要是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减缓所致。究其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遇到困难,行政性过度重复建设,以及低效率产业和企业的退出障碍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受阻。这些问题又与现有的金融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矛盾密切相关。所以,从解决消费结构升级、行政性过度重复建设和退出障碍等问题入手,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加快整个城市化进程,将构成新一轮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其主线在于产业升级和城市化。
我国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如现实原因。首先,是历史上发展战略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长时期实行城乡隔离、以牺牲农民利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平衡,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忽视城市化倾向,包括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离土不离乡”现象,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应延缓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现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是形成某些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周。从规律性看,市场经济有一个“自然发育”的过程,我国市场发育和完善的时间总体上看来较短,这种局限性不能不对某些结构性矛盾产生影响。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旧体制遗留下来和转轨过程中新产生的体制和政策问题的影响。国有经济战线上长,竞争性领域介入过多,国有企业政企不分,资源缺少流动性,激励、约束机制不力,特别是行政性的条块分割,是低水平过度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行政性的银行与企业依赖关系等,是产业、企业和人员“退出”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包括住房、养老、医疗、就业等在内的旧的福利、保障制度的延续或改革中的不确定性,对居民以往、行为重点的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重要消极影响。此外,传统体制和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抑制性消费政策,也对居民的消费升级形成制约。
总之,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体制和政策问题是导致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新一轮结构内战略性调整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些体制和政策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三、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政府在应该摆正位置,积极发挥作用。政府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其中财政政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公共财政,但决不意味着财政就是消极的,财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可发挥以下作用:
1、大力支持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公益企业,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同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坚决从财政越位的领域退出,不要继续对国有企业不分青红皂白的补贴,否则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又固化了旧体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阻碍效用。简而言之,在对国企的支持方面,财政要十分注意越位与缺位的问题,这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较大支持。同时,财政也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应在所有制方面搞区别对待的政策,允许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在平等的外部环境中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完善。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西部大开发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但区域经济发展地不平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上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包括“税收返还”、“专项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等并存的比较混乱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结构不合理,力度不够大的缺点,尤其是结构不合理,落后的地区得到的转移支付额竟然比富裕地区要少,所以财政不但没有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地区的不平衡,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就是财政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实行均等化为标准的转移支付制度。
3、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重点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迟迟搞不好,主要是一个资金的问题,国家以前在这方面是欠了债的,财政应负担起自己该承担的部分,变卖一部分国有资产,一方面可以调整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可解决国家在社会保障上的历史欠债,但社会保障资金最终的来源,恐怕还是离不开社会保障税的支持,因此,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非常有必要。
4、加紧解决制约消费结构升级的一系列体制和政策问题。我们有许多抑制消费的政策现在还发挥着作用,比如消费税中一些税目不合理,急需调整,否则消费结构不能提升,经济结构的调整就失去了需求的支撑。财政要鼓励人们消费,引导消费,以消费来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5、对衰退行业和地区实施必要的财政援助,从税收等方面加强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对一些衰退性的行业和地区,特别是那些面临资源枯竭的单一资源城市进行必要的援助,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点,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予以支持。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假冒伪劣及其它危害经济和社会的产品、企业,应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税收可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6、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能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财政增加投入以及国家制定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在税收上,困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型”增值税模式的实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资本有机构成高,在“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其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造成了其税收负担加重。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在税收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解决其购进固定资产抵扣问题,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能力。
7、合理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和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深化改革,逐步改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的方式,合理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引导和吸引社会投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则,合理配置资源,刺激能够产生外部正效应与滋生经济新增长点并有广阔市场需求的经济项目的投资与投产,从而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体现结构升级、能够带动结构调整的直接生产性行业的发展。设立和开征社会保障税,扩大和增加社会保障资金,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设立和开征环境污染税等税种,限制减少造成外部不经济项目的投资与投产,削减落后过时的过剩生产能力和由此产生的无效市场供给,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经济结构论文:经济结构调整税收政策论文
摘要:税收政策是政府指导和诱导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它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在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改进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税收政策主体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订和实施税收政策;弱化税收收入目标,保障税收调控目标(特别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改革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机制形成的税收政策及政策手段;推行以产业导向为主,区域导向为辅的复式税收优惠政策等。
关键词:经济结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一、税收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培育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经济结构自我调整、自我转换的机制。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税收政策是政府指导和诱导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及时,税收政策要保障市场机制对经济结构调整基础性作用的发挥。税收政策最基础的作用始终是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外部制度条件,对纳税人来说应尽量减少除税额和奉行成本之外的税收成本,对征税人(政府和税务机关)来说应尽量减少税收的征收成本。此外,税收政策还应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采取鼓励性的税收政策,通过经济利益诱导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经济结构向预定目标调整。鼓励性税收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鼓励研究与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2)鼓励企业兼并联合、资产重组,鼓励企业集团化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3)鼓励投资于落后地区,发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税收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实施城镇化战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第三,采取限制性税收政策,抑制某些经济行为,辅助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福利较大化。比如: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限制某些与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的品质娱乐消费行为等。
总之,税收政策的作用在于通过中性的税收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经济主体的市场选择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通过鼓励性和限制性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
二、当前我国税收政策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
(一)当前税收政策不利于经济结构自我调整、自我转换机制的形成
1.1994年税制改革时面对的宏观经济形势是通货膨胀,表现为投资过热,因此税制改革侧重于用重税抑制投资,调控宏观经济。为了达到此项目的,国家对增值税的税基和征税范围作了一定的限制。从税基角度看,我国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其结果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增值税税收负担一直较重,这导致各行业增值税税负不平等,扭曲了资源配置,使资源过多地流向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从征收范围角度看,我国对在本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而对在本国境内提供增值税征收范围以外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由于大部分的劳务被排除在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外,增值税链条不完整,其“中性”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和劳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司要消耗大量的劳务,但对劳务征收的营业税并不能作为劳务使用者的进项税额来抵扣。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会因为增值税不广泛的征收范围而承担较重的税负。可见,我国当前的税制不利于产业重心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产业转移,这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税制抑制投资的另一措施是通过企业所得税实施的,即通过限制可扣除性的费用来高估应税利润,以减少企业税后利润抑制投资。费用不能在应税所得中扣除,致使税后利润不能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要达到预定盈利目标所付出的成本因为企业所得税的存在而加大,这可能会使企业改变经营方向。例如,计税工资制较低的标准工资扣除不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实现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
2.地方市场分割的存在使要素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不利于确定地区比较优势,更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培育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地方市场分割的重要根源则是分税制的不合理性。另外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的标准不是按事权财权一一对应原则来确定的,再加上当前政治体制的某些不合理环节,使得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的地方利益,推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造成地方市场分割。此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结构自我调整、自我转换机制的形成。
(二)税收政策缺少对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支持
1.缺乏实现企业集团化的税收政策。除了源于分税制不合理的地方市场分割使要素不能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自由流动,阻碍资产重组外,另一个不利于企业集团化的因素是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劳动力流动风险难以化解,劳动力倾向于滞留于原来的企业,企业为解决冗员问题困难重重。社会保障资金以收费形式而不是以税收形式征集,性、强制性不足,拖欠现象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
2.缺乏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吸纳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政府应采用一定的金融、财政(包括税收)等政策扶持其发展。但我国目前却没有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专门税收政策。现行税法规定: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企业,减按27%的税率征税。此规定的对象并非是全部小企业而只是盈利少的企业,这会诱使企业避税。这种以应纳税所得额,而非企业规模为标准判定适用税率的做法,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营业税优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中观税负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不符
理论上讲,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应有较优惠的轻税政策相配合。可是我国目前三个产业的实际税负率分布并不符合这一理论。如表1所示,1996年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率大大高于及时产业,也高于第二产业。
同时,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逐年上升,而第二产业则逐年下降。从税负方面来说,相对其它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重税政策,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矛盾的。
表2中列出的部分产业的“两税”税收负担率中,基础产业较高,而轻工业和商业则低的多。主要行业中与产业政策意图相左的税负分布状况反映出税收政策未能及时根据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形成一定程度的偏离。
(四)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单一,产业导向薄弱,对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不足
税收优惠可分为税率式优惠和税基式优惠。税率式优惠以降低税率的形式存在(免税可视为零税率的税率式优惠),而税基式优惠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扣除)、投资抵免等方式。我国税收优惠(1)的主要形式是税率式优惠,税基式优惠较少且力度不够。
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不明确,产业导向作用差。主要表现为:(1)以区域作为界定税收优惠对象的依据,急需税收政策扶持的西部地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税收优惠。(2)以资金来源作为划分税收优惠对象的依据,使内、外资企业面对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待遇。(3)以所有制作为划分税收优惠对象的依据。由于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受到多重条件的限制,企业资源难以按照产业导向进行配置,产业结构难以向预定方向调整。
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应发挥一种基础性的激励作用,但现实中税收优惠政策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而非对科学研究和中试过程的支持,同时对转化阶段的支持也不够;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偏重于新建高科技企业,而忽略了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使高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成为空中楼阁。
(五)税收收入目标与税收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我国税收收入中采用比例税率的流转税占比重,说明税制的累进性不太强。按理论分析,税收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应大致维持在1左右。但是通过实证考察我国历年来GDP与税收收入的资料(见表4),可以看到与以上理论分析相悖的结论:1994~1996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弹性系数却一直低于1;1997~200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弹性系数却快速拉升至2左右,1999年甚至达到了3.37.
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指令性税收计划的存在。指令性税收计划的弊端在于:一是税收计划的编制存在问题。我国的税收计划编制和分配一直采用“基数×系数+特殊因素”的方法,税收计划任务逐年加码。二是税收计划过于刚性,灵活性差。在我国,税收收入是各级政府执政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允许财政超支但不允许短收,并且更为严重的是税收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层层追加任务的情况,这使得税务部门疲于应付收入任务,而执行税法、落实经济调控的职能难以贯彻。在不发生税制调整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地方就可以“藏富于纳税人”,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完不成任务的地方便会发生“寅吃卯粮”、征“过头税”的现象。
指令性税收计划歪曲了税法利用税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意图。税收脱离经济状况的独立发展,篡改了市场形成和税法修正过的税后受益的部门分布状态。更进一步,由于指令性税收计划的存在,各地区形成了不均衡的中观税负分布。地区间税负水平的不统一引起资源低效率流动,容易导致地区分割,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受此影响,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自行调整、自行转换机制也难以成熟。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一)税收政策主体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订和实施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税法表现出来的,为了保障税收政策的合理化,首先,应改进立法授权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对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进行评价,对达到要求的行政法规及时上升为法律,消除立法主体与执法主体一体化现象的长期存在,增加税法的性。其次,根据《立法法》规范税法的立法程序。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代表公众利益,所以税收政策的制订要坚持平等原则,即使是歧视性的税收政策,其前提应该是能增进全社会的福利,而不应是某些利益集团的福利。这要求税收政策的制订要民主化——充分听取来自各部门、各地区、政策执行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公开制订过程,防止集团利益的产生。
一项科学的税收政策,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率的守法的税收政策执行主体——税收机关的贯彻执行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税务机关的正确执法是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保障。为了保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的效果,就应严格执法,加强征管,但不能就征管论征管,还应做一些其它工作,比如,修正和改变影响税收执法和征管的因素(如税收计划等)和加强司法监督。
(二)弱化税收收入目标,保障税收调控目标(特别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
弱化税收收入目标的关键就是改革指令性的税收计划,主要建议如下:(1)改指令性税收计划为指导性税收计划,尤其是税收计划不能硬化为任务,其关键是将税务机关的考核标准由收入改为执法水平。(2)实行零基税收计划。零基税收计划的主要特点是取消基数在计划编制和分配中的基础作用以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重新编制每个年度的税收计划。从效果来看,零基税收计划优于基数法中的税收负担率法。零基税收计划的编制必须以科学的税收预测为基础,为此必须在税务系统内部建立健全税收预测机构。
指导性的以税收负担率法编制的税收计划或零基税收计划的目的是使税收计划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有利于实行依法征税,确定税收收入目标的恰当位置,完整、地贯彻税收政策。
(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不利于经济结构自动调节和优化机制形成的税收政策。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的目标首先是为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水平竞技场”,保障同类企业公平税负,维护经济结构自我调节和优化机制的运行,实现优胜劣汰。因此,必须消除和改革阻碍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
——改革增值税制度。及时,尽快实现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以减少税收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鼓励产业重点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第二,尽快拓展增值税的覆盖范围,完善增值税链条,进一步发挥其中性作用。当前应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提供劳务(如广告、技术和无形资产转让)的部门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以解决由于企业投入不同而导致的税负不公平问题。第三,扩大一般纳税人的范围,以解决当前一些小规模纳税人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
——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按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标准改革现有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特别是应废除计税工资制,放宽对其它费用或基金的税前扣除,让税后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激励企业的发展。如果考虑到收入因素和会计核算水平因素暂不废除计税工资制的话,则应适当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数额,以促进企业引进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改革消费税。与当前的经济形势相比,消费税的部分税目有些过时,而应当征收消费税的一些劳务或产品却迟迟没被纳入征收范围。对此,及时,废除过时税目,如工业酒精、医用酒精、护肤护发品、轮胎等。第二,新增税目。有些产品或劳务如桑拿浴、高尔夫球、夜总会服务等已达到了甚至大大超过了消费税调节的标准,为了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应对其征收消费税。
——改革与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相关的税收。在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土地增值税与增值税会发生重复征税。土地增值税的存在不利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应考虑废除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印花税也有重复之嫌,建议合并,以促进房地产交易的进行。房产税和城市房产税是对房产的价值或租金征税,而房产中包括地产的价值,同时租金是房产价值的现金流,自然也包含地产的价值,而另外一个税种——城镇土地使用税恰好是对土地征税,所以两个税种有重复征税现象,建议协调两者关系,通过改革,降低房地产成本,刺激房地产消费,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
——改革现行分税制下的税收返还机制,尽快建立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机制。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量化后的比例,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机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财力,满足各地执行事权的需要,以期达到全国各地公共服务水平一致。为此就必须改革税收返还机制,淡化地方收入与地方产值的联系,打破地方市场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2.改革与产业组织有关的税收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社会保障费拖欠严重。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开征社会保障税,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及时收缴。但是,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只能保障收入及时入库,却难以解决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解决此问题还得依靠其它措施,如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或国有股份减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联合,实现企业集团化,同时也可促进国有企业进行结构调整。
为了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应将现行企业所得税按应税所得额划分适用税率的做法,改为按企业组织类型决定税率,为小企业专门设立一档低税率,小企业不论应税所得额的高低均适用低税率。同时由于目前小企业的判定标准为产值、产量等指标,不包括雇佣人员数量标准,为鼓励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建议修订小企业的判断标准。
3.确立以产业导向为主,区域导向为辅的复式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税率式优惠(包括免税),较少运用税基式优惠政策,特别是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扣除)、投资抵免、税收信贷技术开发基金等方式。“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广泛的税收激励措施(如免税期和公司税率的降低)是成本很高的促进投资的方法”,但“在激励投资政策中,目标定位于机器设备以及研究与开发等新投资且提供预先激励的选择性税收激励具有成本效率”(2)。而且实践中西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正在从侧重于税后优惠的税率式优惠向侧重于税前优惠的税基式优惠发展演变,其原因是税基式优惠总能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科研及技术开发和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加其资金来源,充分体现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推动作用。因此,我国的税收优惠应努力实现由税率式优惠为主向税基式优惠为主的转变。当前已有的一些税基式优惠(如加速折旧)运用范围较小,力度不够,今后应面向高科技企业和科技改造的企业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加快资金回流速度,加快其发展。
要发挥优惠政策的产业导向作用应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确税收优惠的效力范围。税收优惠政策应在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内起作用,那些不适宜税收优惠政策的领域应交由财政支出政策来调控。为此;我们应该清理当前税收优惠政策中效果不明显、漏洞较大且易引起税收套利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福利企业、高等学校后勤实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简化和明确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主线中税收优惠政策“以产业导向为主,区域导向为辅”的目标,使全国的税收政策系统化、条理化,废除对享受税收优惠所规定的无谓限制,如区域限制、资金来源限制、所有制限制、盈亏限制等,保障凡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均能享受税收优惠待遇。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农业开发项目、技术过硬竞争性强的出口产品项目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
在产业为主导的前提下,税收优惠政策重心应从东部向西部转移,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并且东西部优惠方式可以根据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已具备了相当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在原来基础上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应成为其优惠目标,所以宜采用税基优惠,其效果会更好。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当前应侧重于对其增量结构的调整,保障新增投资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结构,所以,税收优惠采用较长时间的税率优惠(包含免税)会更有利于吸引投资,并在新增投资中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应进一步改革。及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已是当前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我国对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重点也应从对企业、科技成果的优惠转向对科技研究、中试和转化过程的支持。增加R&D费用扣除、加速折旧、提取科技开发基金、税收抵免等都是可采用的方法。另外,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对风险基金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应当实行优惠。第二,放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扩大优惠额度。除了软件业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企业外,生物制药、化学制药、新材料、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电工程等新科技行业都应划入税收优惠的范围甲。
经济结构论文:农业经济结构特点分析论文
摘要: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势在必行。然而如何操作,才符合国际国内实际,是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实际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环境分析,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可操作性问题,即筹建农业项目筹备库、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采取农科教结合,采取科教兴村等。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十年动乱”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及时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及时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高潮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及时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障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
统计,截止到1999年9月,全国已有5个省、18个乡、1251个村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在迈向小康村目标的过程中,达到“生产好、生活好、环境好”的标准。《农民日报》在1999年9月报道:“科教兴村3年富民百万”,累计增收15.1亿元,参加试点的农民平均增加收入100-500元。科教兴村中,有2400名科技人员走村串户,为农村培训技术15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800多项,建立主导产业120多项。北京上庄乡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实施科教兴村,大学教授不仅为该乡规划并实施翠湖水乡的“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而且开展遥控航模,水生植物园、昆虫标本、鲜花干制等多项技术,以旅游业项目为切入点,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总而言之,如能在广大农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限,突破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限,重点搞好农业项目储备库,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科教兴村,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会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经济结构论文:农业经济结构可操作性论文
摘要: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势在必行。然而如何操作,才符合国际国内实际,是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实际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环境分析,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可操作性问题,即筹建农业项目筹备库、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采取农科教结合,采取科教兴村等。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十年动乱”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及时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及时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高潮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及时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障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
统计,截止到1999年9月,全国已有5个省、18个乡、1251个村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在迈向小康村目标的过程中,达到“生产好、生活好、环境好”的标准。《农民日报》在1999年9月报道:“科教兴村3年富民百万”,累计增收15.1亿元,参加试点的农民平均增加收入100-500元。科教兴村中,有2400名科技人员走村串户,为农村培训技术15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800多项,建立主导产业120多项。北京上庄乡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实施科教兴村,大学教授不仅为该乡规划并实施翠湖水乡的“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而且开展遥控航模,水生植物园、昆虫标本、鲜花干制等多项技术,以旅游业项目为切入点,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总而言之,如能在广大农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限,突破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限,重点搞好农业项目储备库,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科教兴村,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会顺理成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