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农村建设论文:加强党建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团结和带领基层党员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新县现有基层党委33个,党总支30个,基层党支部724个,党员14100人。近年来,中共新县县委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新县、魅力新县大局,突出特色,注重创新,提升水平,以党建促和谐,以和谐固党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和谐魅力新县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20__年被__省委表彰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一、在能力建设上求创新,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注重在培训中增强能力。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采取“外派锻炼、上挂学习、出国研修”的办法,每年选派一批35岁以下的乡镇副科级实职干部赴__、__、__等地民营企业挂职锻炼;四年先后选调了四批66名30岁以下的乡镇年轻干部到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和群团组织上挂学习,尤其是今年又将新提拔的60名副科级干部分期分批抽调到县委群工部(信访局)锻炼,有效增强了干部实践能力;多批次选送35岁以下青年干部,到国外从事劳务、研修工作,已有115名干部出国研修,另有120余名干部完成了前期培训。新县创新干部培训教育方式的做法,得到了市委组织部和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注重在选拔中激活能力。不断创新干部选任方式,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极大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20__年,实行候选人提名三次“海推”、县处级领导民主测评、县委常委会集体决定的方式,对县高中和职业高中校长进行了“公推直选”;20__年,采取百分制“量化考核”的方式,在全县公开选拔了2名30岁以下的乡镇长;今年,又进一步采取创新举措,以“全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试点为契机,实行“自荐票决”和“双议双推双考”两种形式,公开选拔了县人才办主任等8名正科级职位和60名乡镇副科级干部。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干部”选聘计划,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20__年面向全县成功选聘首批24名“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几年来,新县在干部选任方面大胆探索和创新,其做法经验得到省、市委组织部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广,其中自荐票决八名正科级干部的典型做法被《__日报》头版予以转发。
注重在管理中优化能力。把实施《公务员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做好公务员的登记、职务和级别确定、非领导职务设置、工资套改和参照管理等入轨运行工作。认真研究实施《公务员法》对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干部管理工作纪律的意见》。完善试用期制度,实行了新提拔干部一年试用期制。
注重在监督中规范能力。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了“三化”监督方式。重点岗位监督经常化。把监督党政“一把手”作为重点,聘请了10名德高望重、党性强的老同志担任监督员,定期不定期的到各局委和乡镇,对“一把手”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团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展等情况,进行多方位巡视和监督。重要时 期监督制度化。明确领导干部工作调动、职务升迁、家庭婚丧寿病、营建住房、因私出国等为“重要时期”,要求按《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如实向组织、纪检部门申报,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监督。重大事项监督专门化。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坚持做到广泛征求意见,并由组织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合开展审查,确保阳光操作,保障了监督工作效果。推行“三化”监督的做法,被省、市组工信息和有关党报党刊全文刊发。
二、在党建抓手上求创新,激发基层组织建设活力
抓整合,实施“金种子”培训新计划。针对目前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不强的实际,县委决定把加强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20__年开始,在全县大力实施“金种子计划”,努力把青年农民培养成新型党员的金种子,把农民党员培养成带头致富的金种子,把基层干部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金种子。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对现有的培训资源在设施、资金、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整合,使培训工作有固定场所,有资金保障,有师资力量。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培训农民党员1500人次、中青年农民8500人次;累计发展40岁以下中青年农民党员48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55名;为参训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书4000多份,每年实现劳动力定向转移5000人以上。吴陈河镇马鞍村入党积极分子孔令严在培训中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投资60万元兴办了5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成为县城和周边几个乡镇的主要“菜篮子”之一。__羚锐公司在陈店等六个乡镇累计推广种植中草药颠茄草300亩,填补了__省种植中草药颠茄草的历史空白。“金种子”计划得到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先后4次以市委组织部文件、组工信息、交流材料等形式专题印发新县“金种子”计划的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中组部《党建研究》、__《党的生活》、重庆《党员文摘》分别刊发了新县实施“金种子”计划的经验。
抓“双创”,延伸“双强”工程新触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全县开展了创建富裕村、和谐村活动,创新了“双强”工程载体,延伸了“双强”工程触角,赋予了“双强”工程新内涵。县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大力开展创富裕村、创和谐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双创”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双创”工作初显成效,目前已培育出浒湾乡游围孜村、千斤乡大吴湾村等22个富裕村,吴陈河镇朱洼村、箭厂河乡詹湾村等47个和谐村,这些富裕村、和谐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亮点村,成为广大农村党员脱贫致富的核心。浒湾乡游围孜村党支部在党员中率先推广香菇种植技术,现在已辐射到全乡及周边乡镇600余农户,种植面积达10万余袋,年产值180余万元,群众增收150余万元。箭厂河乡詹湾村原是信访多发村,在创建活动中,村党支部完善了村民理事理财制度,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重点解决了一大批遗留问题,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全村风气有了明显的转变,成为和谐村创建的典范。
抓带建,丰富“金桥”工程新内涵。几年来,新县采取属地建、乡镇党委自建、挂职锻炼干部领建、依托当地党组织挂靠建等方式,先后外建党支部26个、党小组14个。同时,新县还以外建党支部为阵地,大力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活动,组建工会组织39个,外建团支部18个,外建妇女小组31个。新县驻大连农民工工会在新县驻大连党支部的指导配合下,在大连市西岗区为新县农民工联系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积极开展农民工服务和维权工作,其事迹引起了总书记的关注,总书记批示:“大连农民工工会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因带建活动成绩突出,驻大连党支部书记、信阳(新县)大连工会联合会主席袁继斌今年获得了__省五一劳动奖章。吴陈河镇驻北京党支部书记陈复耀在北京创建了京豫陈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效益显著,影响很大。省委书记徐光春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前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先后到吴陈河镇驻北京党支部视察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肯定。外建党组织在带建中积极开展“回归”工程,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共兴办厂矿企业22家,先后投资达8000余万元,为新县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抓联动,培育“联帮促”活动新载体。围绕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今年,县委适时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帮促”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培育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载体。即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上下互联、党员群众结对互帮,整合“1+1”扶贫助残济困、温暖工程、千名党团员结对救助千名留守儿童、驻村帮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党建工作载体,依托农业、林业、科技、畜牧等县直单位在项目、资金、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结对走访、科技培训、扶贫解困、发展致富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开辟县直单位党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渠道,拓展党员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探索党内互帮互助和激励关怀帮扶新机制,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联促发展、互帮促提高,开创以城带乡、城乡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县直210个基层党组织、 2386名党员与205个村级(社区)党组织、783个贫困户、1566名困难党员、820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培训农村困难党员600余人,救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1200余人,捐款捐物40余万元;县直单位共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帮扶项目30余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600余万元。该项活动的实施,受到省、市委组织部的积极评价,并被市委组织部列为“20__年组织工作创新计划”。
三、在机制构建上求创新,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成果
加强组织设置建设。以社区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为突破口,完善了基层组织设置,实现了全覆盖。社区联合建。积极整合社区资源,联合社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新社区、新服务”集中创建活动。结合城市建设,在县城新建了长潭、叶林、潢河、金水等6个社区党支部;结合中心集镇建设,在吴陈河镇新建了吴陈河社区党总支。非公依托建。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后建立起1个工商联党组、1个非公党委、14个非公党支部,并充分发挥其在非公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先后选派了58名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青年党员干部到非公经济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协会延伸建。在农村,以行业协会为载体,调整组织隶属,在行业内部或行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延伸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和管理职能。目前,全县农村共建立个体经济协会、淮南猪养殖协会、银杏协会、板栗协会等协会党支部7个、党小组11个。
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新县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相继新建、改建了一批村活动场所和社区阵地,有效改善了村级组织的办公活动条件。特别是20__年,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县委强化组织领导、灵活资金筹措、狠抓规划建设,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上级规划两年建设的35个场所建设任务。市委组织部在新县召开了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现场会,对新县场所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借此东风,20__年,县委常委会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再投入4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其余157个村场所进行改造扩建和配套提升。目前,共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56个,新县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走在了省、市的前列。
落实基层组织活动经费。实行三个倾斜,即:财政向基层倾斜、党费向培训倾斜、政策向村级倾斜。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基层党委每年保障有6至10万元的党建办公经费。近几年,累计筹措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更新县、乡党校教育培训设备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建设;每年从留存党费中拿出30%,用于农村党支部电教设备、片库、示范基地等党员干部培训设施建设和农民党员专项集中免费培训活动。扎实推进中组部解决村级干部待遇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离职补偿制度,落实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确保村干部报酬待遇不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充分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县委围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管理、活动三个主要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对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统一的制度规范。完善了党委中心学习组制度、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制度等,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了县、乡镇党委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制度、村党支部工作记录调阅制度等,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汇编,并为各农村党支部统一制作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和工作制度版面。建立完善了党员服务保障制、党支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开展活动中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创新党建考核机制。对农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机关学校党组织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分别制定了量化考评细则。每年“七一”前夕均组织专门力量,根据考评细则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实施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七一”党建工作表彰的主要依据。20__年表彰“五好基层党组织”123个、“共产党员”102名,“党务工作者”60名,“双强村支书”10名。通过考评,加强了对全县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强化了各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紧迫感,带动了全县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了党建工作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机制,使全县各单位党建工作有据可依,同时也使干部任用有绩可查,促进了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
新农村建设论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新农村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及时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而提出的关于中国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党在经济发展重要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央“一号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二十个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联。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等方面指导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为了缓和当前城乡差距过大的矛盾,而更重要的是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考虑,加以统筹协调,为城乡和谐、工农和谐提供保障。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我市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肇庆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结合当地的实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步显现:一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形成了金渡、金盛、金陶三大工业园和白金龙工业带、西区工业带以及镇级工业群体的“三园两带多群体”的发展格局。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业创品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孖宝”牌花生油获得省名牌产品和全国放心油称号,罗非鱼、罗氏虾、高岗围沙糖桔、金利剑花等农产品获得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一批 水利防洪设施建设,使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战胜了连续几次强台风的袭击,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农业抗御风险能力。加强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抓好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构建了严密的疫病防控体系,我市连续几年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同时,全市农村道路、电网、通讯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四是生态文明村创建成效显著。深入推进以“五改五有”为基本要求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创建251条生态文明村、11条广东省卫生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村务、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大局稳定。农村税费改革扎实推进,减轻农民负担取得明显实效。
但在肯定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个别地方和个别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存在偏差。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搞几条新村,只要建一批新屋,搞出一些新村,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就基本达标了;一些地方干部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简单以为只需一年二年或三五年可以完成。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__市是个农业市,农业人口多,山区面积大,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比较大,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慢。农村集体经济还相对比较薄弱,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委会还有相当比例。山区的一些农民还比较穷,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品质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比较慢,科技推广、市场流通、社会化服务等亟待加强。个别的镇农业主导产业不突出,农民增收没有一个长效的保障机制。三是农村的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依然比较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亟待加强。山区农村的脏乱现象还比较突出,村容村貌尤其是旧村的整治比较困难。四是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上不平衡。低朗地方与山区存在差距,城郊地区与偏远地区也存在差距;一些镇工作主动,通过办示范点,落实工作责任制等形式,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个别地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不够,进展缓慢,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及时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及时,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市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农村人口多,农村人均耕地、水面、可开发山地等资源仍然有限。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我市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规划管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构建优势特色区域农业产业带。其次要以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为导向,努力建设农业“六个一工程”,打造农业品牌。通过加强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支持,扶持发展农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发展和巩固扩大一批专业村、专业镇,打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再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大做强粮食加工、水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产业;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抓紧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招商引资载体,大力开展对台、对珠三角的农业招商,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辐射带动农民融入产业化经营;落实省、市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大力抓好农业科技进步。继续推动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镇。实施品质种子种苗工程,加大良种良法引进与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推进农业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和“移动信息村村通工程”;大力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建省级、市级、镇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水稻生产和主要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
第二,改善基础设施。要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发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用,示范推动农田标准化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江河防洪、人畜饮水及山洪灾害防御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创建林业生态市的成果,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加快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造住房步伐,深入开展省、市卫生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卫生水平。注重村庄建设管理,突出建立完善村庄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及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村规民约。抓紧村庄整治规划工作,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规划编制与建设,示范推动其他村庄的规划建设。
第三,完善治理机制。一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村账等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争取在今年4月底前 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使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二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建立村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并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努力建设和谐平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构建和谐文化。为着培养新型农民,要全力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民,帮助农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创新意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移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风貌。要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夯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市技工学校为主阵地之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民免费进行养殖技术、种植技术、计算机技术、农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转岗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创业能力,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长。三是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落实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政策意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要大力繁荣农村文化,通过加强镇、村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要稳定和充实农村文化工作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第五,注重社会建设,要以实施“五大民生工程”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此,我市各级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农村“一保五难”工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要落实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低生活保障水平;二要推进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三要大力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四要加快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建设;五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六要加快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含氟、砷超标的问题;七要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学制度,继续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八要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病统筹、门诊补偿和困难群众大病救助等制度,提高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抓好薄弱卫生院改造,落实“每村一个卫生站、一名医生”建设计划,强化村卫生站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另外,还要加快农村实现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步伐。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的目标、长期的任务,必须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坚定性、坚韧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既要充满热情,又要保持理性;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重点,稳步推进,使之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论文:浅谈选调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秉持的民本情怀
近年来,____省以多项措施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素质予以战略强调与切实推进,客观上坚定了被选拔的广大大学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念和决心。截至目前,____省共选调20__余名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投身基层,极大地充实了新农村建设队伍。这些大学生在基层大都能够自觉秉持诚挚的民本情怀,以自身的勇气和智慧站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高度,热切关注中国农业的历史处境,深刻反思中国农村的贫弱原因,积极谋求中国农民的现实出路。同时,大家能够殷切呼唤农民主体的解放,真诚推进农民素质的现代提升,从而高歌了一曲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依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美乐章。
当然,无论是对于中国农业历史处境的热切关注还是对于广大农村贫弱原因的深刻反思,抑或是关于底层农民现实出路的痛苦拷问,都异常清晰地蕴含着选调生真诚而执著的民本情怀,这显然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选调生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笔者认为,选调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中至少应秉持以下三个方面的民本情怀。
一、重新确立农民形象的主体地位。选调生扎根基层、深入农村,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认真体察和深刻感悟贫困农民、打工者及其他需要救助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貌、奋斗历程、理想愿望,并以文字材料、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出呼救的声音,努力践行重新确立农民形象主体地位的工作使命。要礼赞当代农民的创业精神,选调生中不乏文采出众者,我们可以通过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等)真实地反映农村改革的艰难历程,更以欣喜之笔描述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的光明前景,塑造新时期新农民豪迈的创业形象。
二、殷切呼唤农民主体的解放效果。选调生秉持民本情怀的另一表征,便是殷切呼唤农民主体解放效果的即时性实现。其重点仍然是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实际上就是对于农民弱势群体正当人权的切实保障。被《恩施日报》、《恩施晚报》评为“作者”、“模范通讯员”的____省建始县三里乡李娟同志(____省委组织部20__年选调生)在此方面可为表率。一年来,该同志遍访三里乡村,深入调查探访,亲历农村,真实、立体地记载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窘况。在此基础上,注重挖掘农民的出路问题:“我了解到三里的宣传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县的倒数”,所以“我一定要把三里的水稻、铁矿等资源优势宣传出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来,带动老百姓致富”。正如李娟所说:“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报考选调生的初衷——到农村去、到基层去,那里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三、真诚推进农民素质的现代提升。真诚推进农民素质的现代提升,是选调生民本情怀的第三表征。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人民在生活和文化上的主体地位的问题,确立了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革命思想。进一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不仅包括经济繁荣,还应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所以说,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科技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才能形成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人人求进步的生动局面,进而促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反之,如果听之任之,无所作为,漠不关心,放任那些不健康的、落后的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蔓延,将会造成农村的畸形发展,损害农村的和谐与稳定。作为有知识、有素质的选调生应当担负起帮助农民认识自我、鉴知社会,从而实现改造环境、提升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崇高使命。
可以看出,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举措。正因为如此,选调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民本情怀便必须拥有并同时具备和谐的旨趣。我们也不必讳言,当前选调生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总体上还显得有些乏力。这主要表现在:工作参与力度相对偏低、人文关怀情怀时显不足、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强调选调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具体说来:首先,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之中。针对目前选调生对此一问题关注不足这一事实,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呼吁广大选调生以更积极的姿态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一伟大工程之中,尤其应该为生存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鼓与呼。这就要求选调生要敢于“铁肩担道义”,使自己在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浸润忧患意识,在表现人民当下的生存境况中体现出人文性的终极关怀。唯其如此,我们选调生方不负组织的重托。其次,对农民的根本利益予以更多的人道情结。我们希望广大选调生深入生活,贴近民众,虚心学习,掌握政策,拓宽知识,提高境界。在工作中,如果仅仅满足于停留在事情的表面,或者运用陈旧的观念和方法去对待农业、农村和农民,找不到新的环境下与农民根本利益的连接点,找不到农民需求的敏感点,那么,就很难真正为农民搞好服务。再次,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有不怕引火烧身的勇敢精神,有为民请命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有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底层社会和底层民众,像冰山一样浮现和呈现在全社会的目光中。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没有“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小康生活,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社会。
以上所论,只是对于现今选调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秉持的民本情怀的粗略考辨,离精细的理论分析距离尚远。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十一五”时期,这是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康社会建设加速前进的关键时期。当此之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隆重发表,这是20__年以来我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再次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借此东风,作为选调生队伍中的一份子,我满心期待着广大选调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更为本真、更富活力的未来的到来。
新农村建设论文:围绕新农村建设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围绕新农村建设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我镇党委下设3个街道党委和1个农村片区武安党工委,以及1个教育党委、1个经委党委和1个机关党委,有党总支17个、支部107个,有党员4595人。其中农村党总支2个、党支部23个(村级支部15个),农村党员908人。我镇基层党支部绝大多数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群众中口碑较好,且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
(一)有的支部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活力不足,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我镇农村党员908人中,35岁以下59人,36—45岁193人,46—54岁231人,55—59岁116人,60岁以上309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503人,初中291人,高中(中专)89人,大专以上25人。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无法补充鲜血液。同时,村干部待遇很低,生病、退职等无保障,难以留住农村年轻能人,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
(二)有的支部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步伐越来越快,农村党员是村民中素质较高、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流转更加频繁。农村党员大量外出,他们有的在外打工经商,有的长年在外务工,流动性很大,增加了常规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有的支部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服务功能弱化,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有的村在教育“普九”时还留下许多债务。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四)有的支部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作风不民主,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事务管理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
(五)少数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
二、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内涵深刻,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个方面的建设,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斗保垒,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承接载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基层党组织亟需提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物质基础坚实了,才有条件实现其他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心,把强村富民作为及时职责。
(二)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民主,就是要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形成农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务决策、村务监督的机制。
(三)提升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能力。农村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观念和文化上。事实表明越贫穷的农村,封建迷信越盛行。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对策及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认为,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和一个“领头雁”。“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注重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支书。只要支部书记是强有力的,思想是活跃的,这个村就是有希望的,就有前途。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必须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选配村党支部班子的渠道要拓宽。既可以从乡镇党政机关及所属部门选派,也可从县市所属部门或先进村中选派,既可公开向社会招聘,也可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让有能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为村干部队伍补充新的血液。近年来,我镇先后在太空村、王爷庙村、磨嘴村、大堰村选用了4个农村“能人书记”,今年“七一”,这4个村分别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向全镇17个农业村都下派1位大专文化以上的年轻镇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协助抓好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以适应农村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建立起现任、后备、离任于一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新机制。我镇每年都坚持表彰一批农村“爱民书记”、“爱民干部”,由镇财政每月给予50元的特殊津贴。
(三)加强村级阵地建设。要把村级阵地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 规划之中,加大投资力度。各级都要配套一些资金用于村级阵地建设,力争每个村都要有一个活动阵地,要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筹资渠道,督促、指导村级组织新建、改建一批层次较高、功能较全的村支部活动室,达到建筑要求标准化,装饰内容规范化、组织活动制度化的目标要求,确保村级组织“阵地不丢”、“有处议事”、“有处活动”。20__年以来,我镇每年坚持投资10—15万元,改建2到3个村级办公阵地。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深化“三向培养”,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的农村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要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的青年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
(五)强化村级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基层组织要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创新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村党支部要在提供致富信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劳务输转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促进服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化村党支部的龙头作用,继续整合完善农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村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多业兴村的方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坚持创业富民,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按照自我投资、单独创业,股份合作、联合创业,土地入股加盟、借力致富的方式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带领农村党员创办致富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技术示范、市场服务等方式,带领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同时,坚持就业富民,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就业技能。
(六)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他们的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他们的思路,用党章约束他们的言行,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比如“开培训班,进农广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培训方式进行。全镇已经培养大专文凭的村(社区)干部30人。
(七)不断推进民主管理,提高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建设文明乡风,努力形成农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紧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不断完善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支委(党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凡属村里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坚决防止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落实群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八)创新农村党员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解决党员干部个人待遇“差”的问题。要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上下功夫,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任职多年的村干部,积极探索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按工龄发放补贴等多种形式,解决好他们的保障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经济状况好的时候,还要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对新任村班子成员,要通过“两推一选”、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办法,定岗位、定职责、定报酬,有进有出,把机制搞活。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党员权利的保护,在政治待遇、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注意体现组织温暖,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对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的村支部书记择优招聘为乡镇干部或者乡镇副职领导岗位,让“能人书记”有奔头。
(九)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着重抓好村党支部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积极支持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要抓好文化、文体设施和活动载体的建设。
(十)乡镇党委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处在农村及时线的乡(镇)党委,对于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负有直接的责任。要把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党委书记实绩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提高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真正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整顿好、建设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建设论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杜青林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回顾2005年的好形势,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5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些理论、方针、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单产提高成为总产增加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我国粮食增产由过去主要依靠扩大面积,转向稳定面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轨道。
农民增收扭转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6%左右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可达5%。农民增收来源发生新的变化,来自种养业的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品质农产品集中度提高。品质粮食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不断壮大,园艺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1.4万个。农民就业结构非农化进程加快,非农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082亿。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经验丰富水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工作深入展开,农技推广机制不断创新。农业先进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38%。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200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启动品质粮食产业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实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重大财政专项,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农村改革开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发展完善。农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加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资源浪费较大,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三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稳定粮价的难度加大,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外出就业稳定性较弱,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造成的损失增加,形成的威胁增大。
二、“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认识
回顾“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加深了对党的新时期“三农”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深化了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些理解和认识集中体现在“五个必须”上。
一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三农”问题,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及时要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逐步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利益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十五”期间,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真心诚意为农民办实事,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和保护,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
三是必须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来开展。为此,必须抓增粮促增收,抓增收保增粮,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靠综合措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科技进步、优化结构和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增粮增收“双赢”。抓住了增粮增收两大目标,我们的工作就赢得了主动权。
四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业由弱变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抓好战略性大事入手,强化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构建农业“七大体系”,实施品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开展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年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必须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 力建设。加强各级农业部门的能力建设,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水平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提高统筹发展能力;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健全抓政策落实的机制,提高执行政策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实践表明,只有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才能够从容地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取得新成就。
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推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新的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阶段性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及时,从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看,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第二,从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战略转变阶段,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第三,从农业农村的重大任务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攻坚爬坡阶段,必须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抓住历史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切实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机械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三要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和生产模式,加大治理农业污染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四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六要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完善工作落实制度,健全和完善涉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
(二)实施“拓展”战略。重点是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要拓展农业功能,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农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保护自然资源等功能。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农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三要拓展农产品市场,大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四要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狠抓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实施“提升”战略。重点是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健全农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一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高技术研究,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保障食物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三要提升农业政策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要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以制定“十一五”规划为契机,设计大工程,谋划大项目,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五要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三增”为目标,以实施“三大战略”为重要举措,实施“九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科学规划,集成资源,省部共建,以点带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工作重点,在于把各方面建设的内容在示范村综合集成,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在行动推进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评价建设效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实施重大粮食项目工程为手段,以主攻单产为核心,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和抗御风险能力,切实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力争“十一五”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50斤,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2006年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力求做到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稳步提高,品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本增效有新进展,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好步。同时,要加强粮食加工转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遵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律,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2006年,选择黄淮海专用小麦、三江平原水稻、新疆棉花、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浙南闽西粤东柑橘、桂中南双高甘蔗、东北奶牛、黄渤海出口水产品8个产业带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四)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要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促进科研攻关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放在农业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和核心技术上,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集成农业核心技术,形成一批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对农民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
(五)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大力推广健康养殖,重点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利用,加快畜牧水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使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转变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的关键是要提高自主育种能力。要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场、原种场、资源保护场,培育一批水产良种示范户。同时,大力推进畜牧水产的产业化经营。
(六)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大突破,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有大提升。关键是要不断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生产要素入股,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加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要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例行监测,强化市场监管,建设安全流通渠道,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和经营的品牌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当前,要加快农业标准化,重点制订修订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深入开展农药、饲料、兽药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志管理,强化对农业品牌的监管和保护。
(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要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设乡村物业,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构建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和循环式组合。
(九)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要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农业部部长)
新农村建设论文:新农村建设价值管理论文
摘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是在农村环境下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对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价值;作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就是在农村环境下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将弘扬井冈山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把握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实质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
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必须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精神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和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井冈山斗争时期,在四面白色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在国民党反动军队频繁的进攻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边界军民坚定必胜的信念,粉碎了敌人四次"进剿"、三次"会剿",不断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显著标志。艰苦奋斗成大业。在国民党反对派频繁的军事"进剿"、"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下,井冈山军民正是依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极度困难,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决定了它的长期性、渐进性。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加上农村人口众多、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和不平衡的状况,解决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就是一个通过渐进的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的长期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办法,艰苦创业,不断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巨大财力,中央也对新农村建设也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城市支持农村、工
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这意味着农民在做出牺牲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后,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奉献
井冈山斗争时期,无数革命英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塑造了一座座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高耸丰碑。在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两年零四个月井冈山残酷的斗争中,有四万八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现已查实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5744人,还有3万多革命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其中永新县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7575人,无名无姓的8000余人。郭沫若1965年在《宿永新》一诗中曾写道:"领袖亲征三度来,前驱人物费栽培。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正是革命烈士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井冈山的腥风血雨中,留下过、、何长工等一批留学生,王尔琢、伍中豪、朱云卿等30余位黄埔军校生,何挺颖、李却非、谭梓生等诸多大学生和、毕占云等起义军官艰辛而又执着的足迹。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指战员常在颈脖上系着一条红丝带,取名"牺牲带",表明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他们为了追求革命的真理,自觉抛弃优厚的生活环境,在偏僻闭塞、艰苦卓绝的井冈山地区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的生命。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我们选择了牺牲广大农民利益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量向城市倾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的大量资金就是靠农业、靠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起来的。国家实行的工业、城市偏向分配政策和制度,使农民受到了歧视性的"非国民待遇",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和负担的严重失衡。根据利益均衡理论,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农业应该支持工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部分积累,但当工业有了相当程度发展后,就应回过头来反哺农业,扶持农村,从而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美国、日本、韩国在通往现代化过程中都经历过这种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不断发达的工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化正处在中级或中期阶段。此时,国家就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向农村、农业倾斜,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分配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广大农民这个主体,但仅仅农民的参与显然力量过于单薄,它需要国家财政的倾斜性支持,需要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倾力奉献。
三、中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习惯、风俗及其复杂,没有统一模式,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各地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大力创新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一直是将工作重心放在大城市。秋收起义受挫后,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气概,引兵井冈,带领工农革命军来到湘赣边界开辟了及时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也开始了中国革命的及时次历史性飞跃。为此,1927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还受到了处分,被撤销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共湖南省委委员。但矢志不移,在艰苦的战斗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首创精神和开拓勇气,才开辟了一条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篇之作的井冈山道路。邓小平后来总结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就是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1]P27
分析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我国不能走单纯城市化、工业化的路子,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是一个教训,也不能仅仅依靠增加财政投入解决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努力抓政策、增投入、上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成经验,加上中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习惯、风俗及其复杂,没有统一模式,因此,必须通过创新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要创新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方式,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工作指导,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建设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创新财政投入体制,实现财政政策转型,提高财政投入比例和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要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渠道,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要素支持。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农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革命成功,尽在民众"。"边界的斗争,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以宁冈县为例,井冈山斗争时期宁冈总人口仅5万余人,而参加红军和各种地方武装的就有1万余人,其中参加红军的3596人,暴动队3804人,赤卫队1115人,少先队1625人,儿童团1348人[2]P155。边界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内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一个关键因素。边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建立和保护井冈山武装割据政权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才形成了一道道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是我国较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参与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显示着我国政治文明状况。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满足农民参与的愿望和利益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的普遍推行,农民的参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很大突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作为一个在全国人口数量中一直占优势的社会群体,我国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程度和水平与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仍存在极大差距,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是一个严重制约。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教育是基础。是否受过教育以及受教育的内容和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农民参与的重要因素。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项任务,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要完善农民参与机制,疏通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渠道。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当前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建立和健全农民参与机制,不断拓宽农民参与渠道,使农民参与制度化、法制化、有序化。其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应适当增加农民代表的名额,增强农民在公共事务决策机构中的话语权,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善选举制度,尊重并保障农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利,保障农民能选出自己的利益代表,真正反映农民要求和愿望。其二,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实现当家作主,表达和维护自己利益的一条基本渠道和途径。当前,尤其要健全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完善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管理等制度,建立和健全村民自治权保障和救济制度,使村民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有序参与本村政务,真正落实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制度。其三,确立农会的法律地位,培养和增强农民在参与格局中有效博弈的能力。现代政治实践证明,一个阶层或群体参与的程度、质量以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利益表达的力度和有效性,而利益表达的力度和有效性则往往取决于自身的组织化程度。我国农民至今仍缺乏专门代表自己利益的社团组织。因此,成立真正意义上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会组织,对外代表农民参与社会的各类活动,不但能发挥其应有参与功能和整合、统领各经济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教育等经济功能,还具有直接的社会功能,如防止农民各方面利益被侵害以及侵害后帮助农民获得及时救助,进而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弥补当前农民在各级代表中的人数偏少、话语权较弱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论文:妇联组织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是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妇女实现自身发展作出贡献,我们结合本镇妇女工作实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中履行好服务职能,帮助妇女增收致富。
1、加大引导和竞赛力度。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妇联组织能够立足乡镇实际,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园区,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在“生活富裕”中建新业。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妇女致富本领。几年来,妇联组织一直把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农村妇女技能状况、培训意愿和家庭情况,结合政府有关培训,分别组织她们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她们适应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3、加强妇女就业技能的培训,加大转移力度。每年春季,妇联对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健全用工及需求信息,做到劳动力情况、培训意愿、择业方向、技能状况、家庭情况“五清”,实行动态服务。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建立了一批妇女劳动力输出和接收基地,通过开展劳动力就业大集、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经常与用工单位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及就业人员的情况,为妇女劳动力解决后顾之忧。这些工作既能帮助闲散妇女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
4、抓好女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通过发挥她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延伸妇女工作范围,使她们成为农村妇女工作的骨干和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领头者。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致富水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二、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履行好教育职能,倡导家庭文明新风。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妇联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有作为。
1、利用庙会、节日等人员集中的日子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今年,妇联组织通过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牌、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帮助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农村妇女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积极加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队伍中。
2、组织妇女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并帮助农村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各村在妇联的牵头下,都积极结对进行帮扶,由各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妇女结对,通过技术、资金、信息方面的帮扶,使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3、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先进的家庭文化,提升家庭文明程度,以家风文明促乡风文明,以家庭卫生促村容整洁。妇联组织积极推行“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爱读书、读好书,逐步提高妇女们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并帮助妇女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4、利用“母亲节”,宣传母亲事迹及孝亲敬老的典型。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母亲、孝敬老人、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成材,促进家庭的和谐和乡风文明。
5、积极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系列家教实践活动。突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主题,实施母亲教育工程,在广大妇女同志中掀起了“八荣八耻”学习热潮,使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从而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广大家庭,进而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6、关注贫困母亲,开展“资助贫困母亲行动”。对贫困妇女进行调查摸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分别采取在技术、资金、物质方面进行扶持,帮助贫困母亲,特别是贫困单亲母亲走上致富道路。
7、关注贫困女童,加大实施“春蕾计划”的力度。建立贫困女童档册,多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结对资助贫困女童,确保农村适龄女童完成义务教育学业。
8、积极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村庄”的创建活动。妇联组织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此项活动,畅通信访和救助渠道,联合执法部门,坚决打击家庭暴力行为,为维护妇女权益尽职尽责,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平安做出贡献。
三、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在“管理民主”中履行好维护职能。
妇联组织抓住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机遇,认真履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的职能,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好妇女的合法权益。一是在乡村治理机制中要有席位。我镇近年来,在妇联的参与下,加强了妇女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发展妇女党员的力度,进一步推动发挥妇女干部在村委会的作用,同时扩大村民代表中的女性比例。二是在民主决策中有声音。妇联组织教育和帮助女代表、女委员提高议事意识和能力,代表妇女利益,反映妇女诉求,维护妇女利益,在民主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在“一事一议”中有内容。在妇联组织的推动下,将事关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维护的共性问题纳入“一事一议”的内容,做到所“议”之事符合包括妇女在内的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议事结果能依法维护妇女权益。
当然,受文化教育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以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基层妇女组织的战斗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越来越需要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妇女干部,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但农村有文化、有水平的妇女基本都外出打工或自主创业,现有的村妇代会主任多数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缺乏带动作用,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建议今后在选拔村妇代会主任时,提高对她们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使基层妇女组织的领头人,有能力带领农村广大妇女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积极落实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鉴于个别村委会中女性太少,建议组织部门能够出台文件,使村委会成员中女性占有适当比例,村民代表中女性能够占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各种形式保障农村妇女的政治权利得以落实,为农村妇女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江西地处中部,又是林业大省,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江西的林权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推器,对于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样本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江西林权改革;新农村建设;启示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2004年开始试点、2005年铺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2006年,林改配套改革在赣启动,进一步唱响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主旋律。光阴荏苒,一场山乡巨变。今天的江西大地,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好,农民更富裕。
江西的林权改革引来了全国的广泛关注。2007年4月20日,总理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同土地家庭承包改革一样,在山区林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2007年5月中旬,中央党校、国家林业局以及湖南、安徽、云南等近20个省的专家、同行,纷纷前来考察、学习。中央党校调研组这样评价江西的林改,“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林业本身,不但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而且对加快包括林业在内的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解剖江西的林权改革,对
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具有样本的意义及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江西林权改革的主要经验
由于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江西省在改革的具体实施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具有成效的措施。
1.精心设计,分步实施
为了稳妥起见,江西省林改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先试点,后推开。经过深入调查和周密准备后,2004年9月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铜鼓、黎川、武宁等7个林业县先行试点。主要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试点至2005年4月底基本结束。通过试点,进一步统一了改革的思想认识,坚定了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探索了改革攻坚的路子,完善了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4月在全省推开。
2.还权于民,民主推进
江西省在林改中,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充分体现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保障广大林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际操作中,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要求必须做到“两个2/3”,即召开村组会议讨论改革方案时,必须由2/3以上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到会,林改方案必须由2/3以上的到会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统一才能通过。为了对历史负责,同时要求坚持“四签两不准”。会议通知要签收、开会要签到、林改方案要签字、票决要签名,不准搞代签名、不准用铅笔或者圆珠笔签字。坚持“两榜定案”。制定方案之前要张榜公布山林权属现状,勘界勾图之后要张榜公布林权落实的户主姓名、坐落位置和实际面积等。通过这些措施保让广大林农在林改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保障了改革内容和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规范操作,依法有序
江西省在改革中根据林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专门制定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操作规范》,对确权发证的范围和对象、发证机构的组建、林权边界勘察的步骤以及发证资料的建档、工作质量的检查、发证之后的后期管理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各地也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按照这些规范和制度进行具体的改革操作,保障了改革工作的有序进行。
4.加强保障,稳定和谐
为了不被群众误解,防止大规模的乱砍滥伐。江西省有针对性地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把宣传发动工作彻底做到位。各地通过各种手段、形式、方法,将改革的意义、政策、措施、原则、办法、过程等说深说透,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二是把山林纠纷调处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分工负责、分级调处。在调处工作中,充分发挥民间调解机制的作用,成立了“三老会”(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林改理事会等组织,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5.整体推进,完善服务
林权制度改革是以完善林权制度为核心的,但又不是仅仅限于林权制度,必须整体推进。为了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完善服务为宗旨的配套措施。具体讲就是“一个中心,六大体系”。一个中心,即林业产权交易中心。针对林权制度改革后,有了自主权的林农有山林流转的现实需要,他们有计划地在一些重点林业县建立一批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或林业要素市场。六大体系是:(1)森林资源管理体系;(2)林业政策法规体系;(3)林业投融资体系;(4)科技人才服务体系;(5)新型林业产业体系;(6)林业支持保障体系等。通过建立“一个中心、六个体系”,达到整体推进、完善服务的目的。
二、江西林权改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江西省通过改革,确立了集体林的经营主体,明晰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保障了收益权,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森林资源的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的林权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推器,对于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林权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省份,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全省国土面积2.5亿亩,全省2/3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59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3.5%;活立木总蓄积量3.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0.05%;全省4200万人口中,2/3的人口在山区农村,林农有3000万;全省99个县(区)中2/3的县(市、区)是重点林业县,,200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307亿元……林业、林区、林农这“三林”问题是江西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现了林农奔小康,就抓住了江西奔小康的大头。因此,林业在江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
2.林权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江西省通过林改,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造林难、抚育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从“要我造林”变成了“我要造林”,很多地方出现了“争苗造林”。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投资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林改更使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间资本大举进入林业。林业投资由原来的以国家集体投资为主向企业和个人投资为主转变,各种非公有制主体投资林业快速增加,逐步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非公有制林业投资总量增加,据调查,林改以来全省新增非公有制林业投资项目769个,计划投资达48.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06亿元,占计划投资的68.8%。在非公有制林业投资中,加工业投资占主导,占61.5%。社会造林面积显著增加,2004年全省社会造林面积只有121.20万亩,林改后的2005年全省社会造林面积达到了213.13万亩,增长了75.85%;2006年社会造林面积达到了273.30万亩,比2004年增长了125.50%。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林改让林农真正得到了实惠,特别是在广大山区,林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过去林农税费负担重,林农没有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江西林改伊始,试点地区就把减轻税费作为林改工作的切入点,减轻税费,取消了除育林基金、检疫费以外的一切涉林收费项目,让林农在林改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仅2004年,江西全省林改政策性让利就达7.52亿元,2005年让利11.27亿元,2006年让利14.61亿元。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370.26元,比2004年增加91.93元,增长33.03%。2006年达到490.70元,比2005年增加120.44元,增长32.5%,比2004年增加212.37元,增长76.3%。林改激发了林农造林营林的积极性,林木、林地升值;荒山拍卖由林改前的平均每亩50元提高到120元,有的高达200元;荒山租赁由林改前的每年每亩不足8元提高到20多元;毛竹的年租金由林改前的每亩15元上升到58元。农村基层财政明显增收,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民由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向种植苗木、花卉、香菇等多品种发展,绿色食品以及生态旅游等林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打破了林区“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林业产业活力明显增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了森林资源的资产化,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林权改革为构建和谐社会找到了有效途径
通过林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状况得到改善。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入,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收益在不断增加,许多地方出现了返乡务林和改行务林的现象,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林业生产的转移。可以说,这次林改为推动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林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林业劳动力总人数明显增加,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省从事林业生产人员112.03万人,比2004年增加16.61万人,增长17.41%;2006年全省林业从业人员达135.51万人,比2005年增加23.48万人,增长20.96%,比2004年增加40.09万人,增长42.01%。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了森林资产,增强了道路、自来水、电网、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和基层民主管理、乡风文明也得到改善。
林改前,多年来由于林业体制机制不顺畅、管护不到位,乱砍滥伐、乱垦滥占、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通过此次林权改革,林农爱林护林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已成为林农的自觉行动。农民保护森林的自觉性极大提高,护林难、防火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2005年,全省森林案件发生数同比下降45%,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和受灾面积分别下降56%和74%,违章运输木材案件下降22%。通过权改,江西解决了5万多起山林纠纷,调处率和满意率都超过90%,有效地消除了林区不稳定因素,林区治安明显好转,林政管理秩序井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
4.建立长效机制,把林改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中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其核心是为农民建立长效的增收机制,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将林改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林权制度及其配套体制、机制、制度改革的力度。林权制度改革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改革,为推动整个农村改革的深入,将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组织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如何去改革政府的管理制度,如何来改革要素市场,如何去完善金融支持农业的制度,如何来发育农民的合作组织等等。集体林权改革进程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认识深化农村改革构成一个很重要的蓝图。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把林改主动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践表明,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林业产权,减轻了林业税费,打破了木竹垄断限制,激活了经营机制,规范了森林资源流转,林业发展出现了林地林木升值、林农收入大幅度增加、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充分说明了林权改革为江西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广大山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突破,林改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农村建设论文:农民社会新农村建设论文
[摘要]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着重论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农民素质
我国农村现有2.4亿农户,8亿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一、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受益者,如果不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那么新农村建设就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
(二)广大农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农民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从当前农民受教育情况看,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很少,绝大多数是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占有相当比例,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技能素质,留在农村的农民文化技能素质普遍较低。而大批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因缺乏就业技能而就业不稳,必须进行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些情况表明培养新型农民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三)农民自身素质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道德意识和信仰意识。一些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而导致犯罪,一些人由于缺乏道德意识而损人利己,还有少数人由于缺乏信仰而参加邪教组织。二是农民缺少现代劳动技能。一方面,留守在农村的农民没有经过专门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而是依靠父辈经验的传授,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而这种生产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劳动技能培训,不能从事复杂和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其中大部分是脏活、累活、苦活,而报酬却很少。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持久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增加收入的问题。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广大农民所掌握,才能够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大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新型农民的要求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对新型农民的要求简单的说就是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心友爱、知法守法。走进知识、走进文明,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
——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技巧,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使用技术和转岗的专业技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直接的动力。
——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培养新型农民主要措施
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采取以下措施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
(一)科学规划,将新农民素质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庞大工程,而且由于时间跨度长、投资大,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其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惠民工程,采取各种措施,争取一定的经费投入,并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培训规划,培训的内容、方式、地点、经费等要周全细致。同时,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其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培训,从而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从源头上抓好新农民素质教育。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广大农村中小学校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前沿阵地,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绝不能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为此,要努力整合优化现有的农村教育资源,积极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创造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培养造就更多的农村未来新型农民。
(三)突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新农民素质培训要因地制宜,重点要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切实组织实施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要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要充分利用各级党、职校等阵地向农民传授科技信息、商品信息,帮助他们提高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乡村两级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让农民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区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一是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稳定是前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树立农村文明新风。三是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要以“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使干部能积极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及时化解思想矛盾,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切实发挥乡土拔尖人才的带头作用。乡土拔尖人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与周边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感情,他们有文化、有威望、有特长,说话做事令周围的农民群众信服。而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先发展起来的富裕户、示范户,在致富奔小康上走在了前面,是周围农民发展生产的样板,能够带动一片、辐射一面,引领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乡土拔尖人才本身是一把好手,又是农民致富的帮手和乡村两级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抓手,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势必带动出一批又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农民。
作者简介:杨宣宁,女,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新农村建设论文: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入,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及时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发展。
,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及时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新农村建设论文: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论文
摘要:我国日益严峻的城乡发展不失衡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中较大的障碍。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原因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以新农村建设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城乡;新农村;不平衡;
一、引言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等方面。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这种制度安排造成了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沉淀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等问题。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主要要从农村入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变现为农民的总体状况堪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弱势地位明显,社会稳定面临考验;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弱质特征凸显,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升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弱化趋势尽显,城乡矛盾更加突出。
三、我国新农村建设措施
1新农村就业环境改革
新农村就业环境改革首先在于在农村经济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招商引资,引导向农村二、三产业投入,并使农村二、三产业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走农村城镇化道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在用工政策上,需要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既可以离土不离乡,也可以离土又离乡,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在农民进城就业的过程中,要创造更多机会和公平环境,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就业体系,取消种种限制性甚至歧视性的就业政策,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形成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同时,在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制下,我国可以进一步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大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乡村或者城市创业办厂。
2新农村教育制度改革
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我国必须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网点,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启动“教师素质提升”、“送师下乡”、“城乡双向交流”等工程,力求农村学生都能念上书、念好书,同时完善和健全以教育科研、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为一体的新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同时,我们需要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建设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为主体的文化设施网点,努力逐步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此外,依托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特色村创建活动以及演出、电影进农村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培育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培育新型农民。
3新农村福利保障制度改革
在农村建立新社会保障制度,首要考虑的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可以缓解当地政府一次性支付补助费的资金压力,同时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逐步解决,将壮大社会保障资金的实力,缓解城镇养老保险因隐性债务而负担沉重的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保障全民化”目标。社会保障的城乡对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我们需要着眼于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不断健全农村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帮困五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系上“保险带”。例如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方面,提高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并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在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方面,则应该努力提高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
4新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制度改革
在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政策环境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财税政策。财政预算上应该逐步将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纳入财政范围,把农村村落作为社区来看待,将村级组织运作经费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财政支出上需要坚持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逐年增加农业建设财政预算内投资,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改进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较大的效益。在税收方面,则必须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以税惠农,不要开征新的税种,给农民一个长期休养生息的机会。
四、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新农村建设论文: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入,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及时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发展。
,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及时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新农村建设论文: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总的目标,明确基本要求,提供科学的基本思路、价值判断标准和方法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以协调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指导意义;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清楚为什么建设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及时要务。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从而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简单地改变村容村貌或村风的形象工程。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此为总目标来确定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在实践中应避免盲目性、形式化、短期性的做法。
(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判断标准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这项事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问题,也是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价值判断或者说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坚持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就是广大农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只有始终坚持这个标准,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新农村建设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既要注意统筹安排,又要主次有别,轻重分明,缓急有序,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协调而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只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其正确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根本方法就是既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真正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又要总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避免片面发展,还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好主要工作,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破解突出难题,解决关键问题。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这种基本国情下建设新农村,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城市支持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二)必须坚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一是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工作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二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三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践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而不能包办代替,要民主商议,而不能强迫命令;四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行使主体权力,履行主体义务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三)必须坚持以农村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农村的进步。农村的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民和农村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人们首先必需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要实现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还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品质服务。
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点是协调好以下几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障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着力建设农村和教育农民,使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其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大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中,不管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农民新村,或是发展农村文化,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要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应起到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规划制定和投入支持上。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引导社会力量回报农村,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氛围。总之,要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三是必须坚持农村的永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的事业。我国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多被粗放利用,甚至造成耕地、林地日益减少,牧草地沙漠化严重,农村还面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为突破口,大力加强节约型农业建设。要让农村地区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村道,最终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必须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解决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矛盾,破解阻碍农村发展的难题。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经济建设和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问题;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整体滞后于城市发展,目前农村发展和城乡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城乡差距犹如木桶上的一块短板,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等“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单靠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难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巨历史任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二是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既不断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农民健康安全的需要,提高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真正使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也为农村的永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做到科学规划,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四是统筹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从广大农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教育农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切实维护好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农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维持个人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是一种福祉,对农村是一场变革,对农业是一次发展机遇。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摘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为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相对落后,乡村面貌相对落后。可以说,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及时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及时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头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等等这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了以农民为本的思想。
生产发展要依靠农民,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是生产发展的及时要素,同时生产发展也是为了农民,造福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生活富裕就是让农民生活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乡风文明,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通过农民的文明,来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指村庄形象必须清洁、整齐,生气勃勃,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出一个友好型农村;管理民主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农民必须具有科学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民主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就是要以“二十个字”为目标要求,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要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民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
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政府包揽一切,而是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搞好服务上,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为此,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要强化创新建立新形势下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和制度。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一切从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扩大农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滞后,只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才能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的政治保障、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着力推进村务公开,加强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上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要在农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化,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加强农村社会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与城镇的差距,让农民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医疗保障,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4.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的硬件建设,还包括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的软件建设,绝不等于单纯的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新村建设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建新房、盖新楼等都只是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内容之一,而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的目标,是一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要求农村不断增强生产、生态、人居、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要求农村逐步建立起结构均衡、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现代经济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要求建立起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果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理解得不深入、把握得不,就很容易把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搞成所谓的“新村建设”,甚至导致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新农村建设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内容提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的要求。
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及时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使用;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障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较大社会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城镇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探索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积极将城市品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品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与重叠,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三农”工作的抓总部门,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城乡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因此,应把完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
新农村建设论文: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论文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镇新农村建设中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为了认真具体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精神,我镇在《决定》下发的第二天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所有班子成员及所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协调督导组,具体负责“五新一好”的组织实施。与此同时,镇还下派九个工作组,深入到全镇各村组,加大宣传讲力度,并与村组干部一道协同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快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协调督导组应及时制定了车头镇“五新一好”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工作重要干事日程,纳入车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
二、强化村镇规划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在已完成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着手编制省道沿线的三排、车头、跃进、官溪以及村道旁边的龙头、水西的中心村规划,确保明年之前完成辖区内所有村庄的规划工作。同时,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我们拟定了加强村镇管理的十条工作细则,严格按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完成规划编制的村落,一律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现在着手筹建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同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的热情,以求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在建筑形式上,力求实用性、多样化,结合各村的特点,既可生态庄园式、农村社区式,也可分散村落式,城效集中式。目前,已初见成效。
三、培植主导产业
结合车头山多田少的镇情、村情。近几年来,我镇在农来产业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实施“山上再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行“15843”果业生态开发模式,目前我镇已形成了独立岽、乘龙山、官边山三年万亩无公害脐橙基地,拥有全省闻名的大棚无土基质栽培西甜瓜,全镇已有果业面积亩,大棚西甜瓜面积亩,全镇户农民已有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园。
四、提高农民素质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竟争能力和自主民展能力,我镇大力实施“3+10”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镇党校、果业协会、县职来技校三年培训阵地,强化镇村干部等三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每个班子资助1名以上农函大学员,每名镇干部资助1名以上贫困学生,每位干部掌握电脑初级操作,每位镇村干部抓好一块10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等10项服务,强化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能技能的培训。目前全镇举办农业知识讲座,220期(次),培训果、瓜农26000人(次),80%以上的农民已基本掌握了一门以上的瓜果实用技术。
五、壮大新经济组织
按照“先运行、多扶持技,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我镇切实培育、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我镇果业协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目前会员已民展到928名,大棚瓜菜合作社社员68名。协会内有完善的章程,,成立了修剪、嫁接队、营销公司、病虫害研究会、经纪人协会等7个专业服务队伍。本着“而不包办而不包揽”方针,镇里强化对协会的阵地建设,配备了办公培训用房,添置了电脑、电视、vcd等电教设备,解决了村组果技员工资待遇,协会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经常化民展轨道。与此同时,我镇成功探索了一条加强协会党建工作的新路,通过开展“三带三比”(党员带会员、大户带小户、富裕户带贫困户;比技能、比民展、比奉献)活动,增强了协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镇还拓宽党员发展渠道,把协会中的产业能人,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已有17名会员(其中女性6名)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六、塑造农村新风貌
在塑造新风貌工作中,我镇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实施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工程。在“三清三改”工作中,我镇。在实施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工程工作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镇涉及8个村的12条村道硬化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可望在短期内解决。
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作为“三项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我镇已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同时,我镇应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三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干部长期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