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全球化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全球化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浅论经济全球化使非洲国际商法统一的论文

一 .经济全球化是非洲国际商法统一化与协调化的根本原因

正如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一样,法律的统一化与协调化运动是当今国际社会法律发展的一大趋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成因是多方面的,而经济全球化是其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跨国民商事关系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发生,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吸纳国际资金、技术和人员,无不在改善其国内法律环境,这样就需要各国法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这有利于各国法律消除差异,趋向统一;而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要谋求共同发展,保障国际社会正常的经济贸易活动的安全,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贸易交往的扩张和深化,则需要制定更多的国际条约来规范国际商事关系,努力建立起反映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法律环境。法律的统一化与协调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世界范围内法律的统一化、协调化首先表现在民商法领域。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国家商人交易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商人之间的跨国交易设立规则,进而推动世界范围内商法规则的统一。 因为“协调化的法律规则能降低交易成本,并因此促进国际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数十年来,国际商法的统一化进程已取得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 商人通过自己的机构如国际商会等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规则; 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法律规范,从而使商事法律规范趋向统一。

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大量的调整有关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公约,推动了国际商法的统一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这就意味着,处于边缘化状态的非洲国家根本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非洲国家积极推进市场的联合与扩大,而“市场的联合总是与努力对有关金融和贸易方面的法律进行协调的活动相伴而行” 。非洲国家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商法的统一化与协调化运动,才能较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潜在好处,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中,避免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二.非洲国际商法统一化与协调化的直接原因

消除法律的多样性,是非洲国际商法统一化与协调化的直接原因。法律的多样性在非洲尤显突出。非洲法律的多样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单一国家内部法律的多样性。在一个非洲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习惯法。在殖民时代,一些外国法被强加于非洲本土法中,且二者继续存在。独立后,许多非洲国家采用联邦政体,使一国内部各地区具有依据本地情况进行立法的权力,而各地区的立法并不必然是统一的。

非洲国家之间法律的多样性。伊斯兰教在非洲广大地区的传播使伊斯兰法对一些非洲国家的法律也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当今一些非洲国家的不同地区在历史上曾被不同的国家占领,造成现在一些非洲国家的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类型的法律。因此,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把当代非洲国家分为普通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及混合法系国家。它们之间的法律必然存在巨大的不同。3?非洲国家和其他大陆国家之间法律的多样性。尽管非洲国家的大部分法律制度源于欧洲,但不能就此认为非洲国家的法律规则等同于它们所采用的欧洲国家的法律规则。即使法律制度同属一个法系的不同国家,在处理同样事情所适用的规则上也常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此种状况的原因诸如:各国法律发展或改革的步伐不同,各国的社会文化因素对法律的影响有别;现在许多国家乐于从其他国家移植一些法律规则和概念,这些国家并非总和移植国同属一个法系。非洲国家接受欧洲法后,欧洲国家法律的发展并非总在接受国中得到反映,而另一方面,非洲国家本身也经历着内部的法律发展,这包括新的本土法的制定,对立法作出的新解释,以及对其他国家法律的移植等。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实体规范

(一)国际经济法中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规范。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经济法不仅仅只是指国际经济关系,其中还包括了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规范势必也会使国际经济法中的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经济全球化的一大标志就是“WTO”组织的建立,WTO的建立让一些原本属于国内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归置于WTO的管理之下,国际经济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发展与规范尽量能够保持一致,其中就要求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尽量的能够达到基本一体化,努力使全球的经济法都处在步调一致、目标一致的要求上,使全球的经济发展也趋同化,从而能够使经济全球化做到更好。第三,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目前,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各国的大力支持与发展,WTO的建立也使得经济全球化有了保障,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与WTO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国际经济法各部门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受到了关注与支持,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提倡经济自由化,促进了各国各种经济交易与活动相互融合、作用、甚至相互促进,从而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为各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自由的交流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国际经济法也必须顺应发展,相互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以确保各类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贸易与投资措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贸易与投资措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投资作为向市场提供货物与服务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的影响着贸易的规模以及构成,还能够决定着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贸易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影响投资的规模与方向等。其次,金融服务、服务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目前,金融业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当中的一种,是金融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向,金融服务涉及的领域较广,例如银行、保险、证券等等,这些领域都与投资贸易有着紧密的关系,金融服务采取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和投资贸易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三,投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现如今,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务必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绑在了一起,WTO也将环境问题作为了讨论的一大重要议题。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由于其发展导致资源开发过度或资源滥用加速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投资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执行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之前,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法规范往往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法的作用越来越具有实践意义,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保障有关规则的实施。

(一)WTO规则的实施方式

WTO组织的建立对于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之间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其规定的一些规则就可见一斑,特别是WTO对其规则的实施方式,WTO要求各国的经济法措施不得与其规则相冲突,以此来保障其他国家的利益。同时,WTO要求也必须秉承“统一、公正、合适”的原则来实施其规则。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实现不同国家的经济交流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不同的国家法律不同、信仰不同、习惯不同,这些差异通常容易使各国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产生争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WTO建立了强有力的解决争端机制。这个解决争端机制的建立是国际经济法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解决争端机制的监督之下,那些违反国际经济法的国家无疑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还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制裁。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发展与改变,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之间也会不断的产生各种变化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与变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也能够通过各种执行机制来解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能够顺利的发展。

作者:张镪 单位:浙江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的中小企业营销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营销的主要趋势

1.STP策划更加精细。

众多的实践表明,在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中,STP理论(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市场定位positioning)能够帮助只有有限的资源能力,相对较低的技术水平,竞争能力缺乏的中小型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一定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地定位到目标市场中去。更主要地来讲,更精细化的STP策划可以协助中小型企业在一些大型企业无暇顾及的领域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集中资源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以赢得更好的市场利益。

2.注重营销传播的整合。

在传统的营销传播环中,品牌营销是营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往往受到渠道、价格、包装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因此企业需要开辟多种营销传播的途径,如“免费试用+在线营销”的整合,或者是“线上传播+线上营销”的整合等等,多种整合方式相结合有助于快速有效地在市场中占得先机,维持资金链和现金流通的良好运转。营销传播更注重的是使企业以最小的投资谋取较大的利益,传播是一种方式,选好媒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充分运用网络。

品牌传播与品牌营销整合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利用网络平台。中国的市场环境日渐趋向于成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媒介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媒介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价值日益得到体现。可以说网络媒介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品牌传播的平台。

4.建立伙伴关系。

目前市场竞争加剧,为了减少风险、增强竞争力和节约成本,大多数纷纷结盟,一起开展营销活动。这不失为避免经济风险同时又求得优势互补的好办法。中小型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底子不是很厚,自我发展的能力比较差,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看来,与其它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如果是与大企业结盟,甚至可以得到大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从而能够为中小型企业日后的技术进步和自身的发展铺平道路。

5.综合营销成本分析。

在当下的市场,供大于求,没有良好的消费环境。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伴随着劳动力资源面临短缺,供应环境日趋紧张。许多企业在成本上进行控制,主要控制的方面有:广告投资成本、产品原料成本、品牌投资。如在广告成本上,要对广告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适合的广告模式,以最少的广告投资取得的广告效果,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转型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在提升社会就业率、满足客户多种消费需求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企业营销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也是促进中小型企业营销管理转型的重要途径。

1.营销观念的变化。

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由营销观念决定,某种程度上,营销观念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向。许多中小型企业认为企业营销只是简单的推销和广告,这其实是对营销的一个错误理解,而在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分析定位方面,一些企业的经验也不够充足。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应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上,不断追求产品或服务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更为品质的产品或服务。

2.营销人员的变化。

营销人员的管理上出了问题会导致人员流失的现象。营销人员在企业中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手中把控着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信息以及其他公司销售资料,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需要对营销人员采取合理的激励政策,适当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加入业绩考核后的奖励政策、适当设立营销月额度目标等方式,同时奖励政策的执行,薪酬保障的及时承兑,对提高营销人员忠诚度和归属感有着非常巨大的促动作用。

3.营销组织设置的变化。

企业的营销组织体系包含组织结构与制度两部分,健全的营销组织体系必须考虑到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要遵循“量身定做”的原则。从市场实践看来,中小型企业更适合采用集权制。中小型企业覆盖区域性市场的特点更有利于高层的决策,因此应由高层掌控决策权,以保障决策质量,做到营销的正规化,提高企业营销的运营效率。

4.品牌形象提升方面的变化。

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代表着企业品牌良好口碑的积累,可以提高客户的占有率,形成品牌优势。创立并发展名牌,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是必不可少的。要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必须抓住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以此进行核心定位,紧抓消费者的心理,将品牌形象感性地描绘出来,与网络媒介的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

5.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变化。

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维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但在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缺陷也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与大企业正面竞争抗衡。因此,中小型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能迅速融入市场的优势一面,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6.营销利益关注方面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费者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市场不断地扩大,企业之间也在不断地抢占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相比大企业而言,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所以营销利益的关注点应当放在更为细分的市场中,避开与大企业正面竞争,以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品质赢取品牌知名度,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企业不仅仅只是注重营销利益,更需要考虑到品牌口碑的积累,两者相辅相成。

7.渠道与促销方面的变化。

因经济理念落后、企业信用低,大多企业的营销渠道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扩展。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正从单一的销售渠道慢慢地向多种渠道扩展,并引进更多专业的营销人员进行更为精准的市场调查,从渠道的模式、中间商的数目、构建的条件出发,设计更为有利于市场拓展的销售渠道。

8.服务方面的变化。

现今,市场上更需要的是更为细化的服务,中小型企业应当抓住这点,拓展更多的服务渠道,打造更品质的服务。如果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也可以适当考虑服务方向的转变,以适应市场变化发展的方向。

三、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营销模式也正面临着其所带来的冲击。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小企业正面加强营销创新的需求,让我国中小型企业不断认识到需要了解新的营销观念,用科学且高效的营销方式为企业创造新的机会,正面面对新的挑战与冲击。只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做出有效的营销转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才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真正成为最终的赢家。

作者:何耀文 单位:广西云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商务英语论文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

商务活动是商务英语发挥作用的领域,西方国家对商务英语的认是较为高端与专业化的,他们对商务英语的称呼为BusinessEnglish,即在商业中规范使用并形成一种专业交流方式特征的从属于英语的一种功能性英语。商务英语在中国的使用是以中国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生活融入国际经济生活的条件下走进中国并得以发展的。商务英语涵盖商务活动全过程,它以英语为载体,由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构成。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基于英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加以独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搭配组合及固定用法,形成了独特地语言特征及语言现象,具体情境中使用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专业性高,知识性强,是由商务背景的内容和交际技能决定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性强,其内容主要包括经贸,金融,公关,营销等几大方面。它的实质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和语言三方面的综合运用。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相互联系并以普通英语为基础,将其格式化,特殊化,专业化,进而作为中外企业人员进行沟通的桥梁和媒介。商务英语的内容范畴从专业化的英语读写词汇听说运用逐步包含如何进行沟通交流,如何进行文化并存,乃至如何理解并设身处地体味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商务英语正以其广博而深,复杂而精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并在贸易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造福着中外企业。

二、商务英语的特点

(一)语言书面正式规范严谨

随着国内外交流的增加,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英式及美式文化,例如同西方人交流,观看美国原声电影及美剧。这些元素给我们的印象是地道的英语表达简短率性,且俚语众多,然而商务英语却大大不同于通俗化的生活语言。在商务英语中句子表达完整清晰,尤其是在商务洽谈和合同签署中,不光是要保障语句完整和用词正式这些基本要求,还要注意专业词汇的选用即用单一含义的词汇代替大众的。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举例来讲,普通英语中的buy,large,在商务英语中则采用pur-chase,substantial等词汇表达。

(二)专业词汇众多措辞

商务英语由于涉及领域专业性强,因而需要大量专业性术语,并且派生出较多的高级词汇,因而不同于普通英语的便是它广泛而精准的使用专业词汇包括略缩词,复合词以及多个名词够长的新词和多个词根词缀的使用。像经济一词商务英语中便派生出socialisteconomy社会主义经济,capitalisteconomy资本主义经济等等众多的表示。

(三)高端大气语气委婉

不同于传统的口语表达中句子成分的残缺和表达随性,商务英语表达大气体,且语气委婉正式。这需要对话双方的同等高涵养和对商务理解级相关领悟的共识理解。在对华中,一般多使用would句型,例如Wouldyoupleaseshowmethecataloguewithmoredetails?同时还有Iwish的大量运用都是使语气委婉让人易于接受的重要表达方式。

(四)紧跟时代以市场为导向

语言的发展是需要紧跟社会步伐的,像在汉语中每年都会涌现出很多新的词汇,同时也会有很多旧的词汇因为不适于社会的发展哈儿交流的需要而慢慢淡出人们视野。商务英语也是如此,它的诞生是在市场经济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因而它的发展也一定伴随着当下的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作为导向,并持续自我更新,这样在商务英语本身的发展来讲,新生的实物焕发出的活力与蓬勃才能更好地沟通融汇全球商务贸易,作为使用者来讲,持续的更新发展词汇才能使交流细致化,沟通具体化。因此,日新月异的国际商务贸易环境一定会带来商务英语的革新与进步,长久并且持续的为经贸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做出其较大的贡献。

三、商务英语在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就是以金融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在国际贸易的大潮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及交叉领域,比如物流领域的革命,电子商业的崛起等等。但与此同时,这一切的全新领域兴起都离不开商务英语在其中的媒介与中外沟通。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得益于马云犀利精准的沟通言辞,他用字字珠玑的商务英语叩开了华尔街的大门,国际物流配送发展迅猛,年薪数十万的国际物流师必备的素质就是熟练掌握并具有独自运用商务英语的能力。所以,商务英语已经不再等同于简简单单的语言交流工具,它更是个人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步构成中一张不可缺少的王牌,更是中国人叩开外企大门,引入外资,出口商品所必不可少的一项企业必须提高重视的重要环节。

(一)以知识构建企业助力企业对外发展

商业英语的性从更高的层次折射出的是它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当今的社会越来越步入一个以经济为主导,以知识为主要保障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对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固有生产关系的发展已经不简简单单体现着推动剂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知识作为了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以知识为重要社会构成的这样一个知识经济体系下,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体的经济,智力,知识,决策等无形资产和脑力财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趋增强的趋势。当然,脑力劳动中的知识也是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已经成为了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商业英语就扮演了这样一个知识要素的角色,从而服务于当下的国际贸易,致力于国内外的经济融合与生产力高效发展。在国际贸易中,企业技术人员及销售人员利用英语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销售介绍,这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商务英语则是进行相关专业性学习与沟通的重中之重。商务英语体现的专业性及其严谨性使企业的发展环环相扣并决定了企业在外交及对外开拓合作领域的较高上限。而当下对英语的要求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简单沟通领会意思的初级目的。高效专业精准的较高要求才能使企业建设的利益较大化。

(二)商务英语的性促进商业信息正确传达和高效流通

在企业的合同签订时,对于合同中的每一款项可以说是双方慎之又慎,措辞力求无歧义,即便如此,稍有不慎下带来的合同纠纷依然不胜枚举。在如此情况下,便是商务英语发挥作用的场合,在合同签署,相关洽谈中,由于其高专业性和词汇的较为单一表达加之从业人员本身具有的严谨态度和踏实作风,基本可以实现中英文商业贸易语言的无缝对接。这样便从根本上减少了出现歧义和纠纷的可能。同时从英语的本身性质出发,同汉语相比,本身的结构词组构成及其语法使用就较为简单方便,句式长度也较为合理。因此商务英语的运用在根本上可以解决的是对外交流及合同签署中的语言问题,并且防微杜渐,用专业的语言减少了双方产生分歧的机会和可能。这一优点也从根本上诠释了及时点所说的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力量所贡献的财富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是十分重大的。

(三)商务英语的礼貌性可以提升外贸人员的气质及工作能力

假如抛开商业英语这一单纯的话题不谈,中国历史上最迷人的一批青年应该就是前后的那批新时代青年,无论是浪漫的徐志摩,癫狂的刘文典,还是沈博的钱钟书,即使是女子也不乏陈衡哲,张爱玲,陆小曼这样的非凡之人。究其迷人原因大抵是因为这些人都有过留洋经历,感受过西方教育,并且倾心于西式生活。排除崇洋媚外的影响来看,英美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对一个人的格调提升和情趣的陶冶都具有相当的积极影响。因而深入的了解学习英语在其背后耳濡目染所受到的西式熏陶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事对外卖艺这个工作的大前提下,除了相关的贸易知识,语言的差异所导致的沟通障碍无疑是较大的困难,在我们所熟知的生活英语,学术英语,翻译英语之外,商务英语是现在外资企业中最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这要求我们的外贸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外贸专业性知识及相关的实践流程,还应该加强对于英语专业性,技术性,高端性的学习,从而为贸易活动的沟通与交流创造出更加和谐融洽的环境,为成功进行贸易创造出有利条件。例如在接触客户前适当了解客户家乡的风土人情习俗习惯,这样的专业知识与文化沟通相结合,既揍技术路,又打感情牌,很快的就可以和客户建立起一中默契和和谐的关系。这样的过程对于从业人员以后开展对外工作乃至融入国外生活都具有极大地裨益。

(四)商务英语的专业性,有利于促成贸易协定的签订

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各行各业都形成了独特的专业术语和沟通词汇。通过使用行业内约定俗成且广为人知的术语就可以在贸易进行时得心应手,提高效率。从而更好地解决货物的检验包装运输保险及售后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整个贸易过程中的效率。在国际货物的买卖中,商务英语就成为了买卖双方在交易磋商和合同签订过程中所必不可少且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例如在股票交易中,openingpriceclosingprice就是指股市的开盘和收盘,在这样专业的说法下,每一行业的商务英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因此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的表达是提高效率,保障合同签订的重要手段。四、结语商务英语在中国已经起步并且日渐成熟,它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还将持续下去。但是与此同时,这个领域依然被外界认知不足,在英语领域内所占的权重不大,当然,我也相信这一切会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而改变。

四、结语

总之,我们对商务英语在这些年我国同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充分肯定,也希望商务英语会发展的更加专业,更加实用,更好地为经贸交流做贡献,不仅是沟通中外,更是服务于世界!

作者:李迎莹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论文

1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含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际经济中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合理规避,永远不能消灭的。对国际中一些“经济潜规则”问题、缩短南北经济差距问题以及国际经济体系广泛化问题等,需要采取一种成熟的规则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控及解决。在众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权力导向性的经济秩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及价值,逐渐由其“专制性”的地位转变为“大众化”的游戏规则,逐渐合理地进行竞争。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世界各国为对自身主权的捍卫,对经济自主性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体化”经济模式下,需要国家对经济自主权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样问题就产生了,这一矛盾现象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首先,各国认为,大量逐渐形成的国际性跨国公司是对国家经济的一种掠夺,在国家经济自主性控制上是一定的干扰。其次,大规模跨国公司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家经济主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自主经济的控制力逐渐降低。,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刺激,导致发展中国家存在走上不正常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风险。众多隐患在国家及政府控制中的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体现得十分明确。

2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现状

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化经济给许多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优良影响。随着自由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及服务等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依赖性极强,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增多及快速的流通量,致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不断交易的国际背景下,由于国家及地区的背景不同,所产生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在看似和谐的表面下,不和谐的因素时有发生。但是在国际秩序形式转换下,正造就一个比较成熟的经济秩序,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目前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此秩序,即规则导向型的经济秩序发展下,有效削弱了国家本身对经济的约束力。但由于对不良后果的规避,该种模式刺激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度,在政治的参与下,国际经济冲突的发生概率逐渐提升,对国际化的自由经济产生一定的干扰,产生了一定的国际经济纷争。目前业界对该种纷争主要分为政府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两大类。

3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冲突的造就点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政府的强烈控制是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原因。由于政府部门的强烈干预,对国内经济的开放力度逐渐减少,因此对自由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干扰,进而对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由于政府的干涉引起的各种冲突对自由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阻碍了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步伐。所谓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以整个世界为背景的,追求国际层面上的自由发展的经济模式,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或者说是对经济上的控制力,而对全球化经济的干涉,是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必要原因之一。在政府的“有力参与”下,对经济的控制是进行一定的经济政策以及一定的经济法律的制定,该政策的制定是在对自己进行保护的同时,在对其他经济的双赢上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在某些利益上是一定的牺牲,对全球化经济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障碍。首先,政府对自由经济控制的较大目的就是对国外经济发展及经济模式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干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避免任何的经济冲击。其次,政府的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是对国外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控制模式,在政策和法律的双重控制下,对经济的自由化发展进行一定的扼杀。,经济上的“自由”和“限制”的问题在国际经济冲突中存在良久的话题,在国际、国内背景的不同参考系下,对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存在一定困难。在追逐利益的征程上不是黑白分明的,从两方面说,政府是在较大限度地降低来自他国的不良影响,将风险降到低,将利益较大化。全球化经济是以自由发展的经济模式、以国际环境为背景存在的,因此为维护利益,来自政府的阻碍自然而然地、合理又不合理地存在着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由化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对政府控制力度合理分析及有效调解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一,政府控制是经济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鉴于此,本着“国家经济上进行合理的放宽,在主权上进行应有的控制”的原则,进行改革。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不是对各个国家及地区的主权进行控制,只是为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一原则进行有力的改革,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4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控制力

所谓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冲突之间的关系,是指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约束效应具体的程度有多大,国际经济法的适用性及广泛性的力量范围是多少。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解决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所谓经济是一个国家任何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地位的保障,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保障。所谓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是国家间的经济冲突和国际间的法律冲突的综合引起的。经济冲突是法律冲突的前提,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急需一套成熟的、合理的游戏法则,使各个国家及地区心甘情愿接受,并按照该游戏规则进行合理的经济发展,但目前的经济规则体系不是十分有力。在快速发展的一体化经济以及国际背景的大层面上,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更加明显,经济依靠性更加明显。按照该种趋势的分析,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理应是会向着更加融洽的方向发展,友好的国际关系是会被构建出来的。因此在以国家及地区的自身经济主权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出一整套合理的适用于各个国家的国际经济法案是规避国家政府对经济实行不合理控制的前提,是减少冲突加快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下,各方做出相应的牺牲,多赢的经济体制会被建立,最终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国际环境。在某种情况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先进的解决办法,在相互适应中前进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性的舞台是规避风险的好基础,在金融危机的形成时国际性的背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使其危害降到低,使经济回暖更快,因此经济发展必须放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5全球化经济下的经济冲突缓解途径

5.1构建合理的国际经济法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是必然的。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国际经济法案是缓解国际经济冲突的好办法,通过合理的游戏规则令各个国家及地区进行合理的健康参与,是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对于各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虽然目前对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法的建设饱受争议,在不同体制的国家中实行共同的法制存在风险,但是无论对象是什么,在国际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成熟的法律体系是必要的,是对国际经济冲突问题最小化的好解决办法之一。对于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法律体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首先通过国与国,以及地区之间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达成一定的协议,对其法律的适应性进行一定的评估。其次对法律权限的界定,参考国内及国际法共同制定,通过共同商议进行具体安排。为避免不合理的冲突发生,对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在国内进行一定的教育及普及,令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加强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际良好环境的构建进行的一定的助力。虽然目前这种规则还没有形成,但是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会产生一定的良好效果,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得更快、更好。

5.2正确面对冲突所谓正确面对冲突是指各个国家正确地面对自身以及他国的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从如何合理地面对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做起,进而面对国际经济冲突,是缓解国际经济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冲突解决的应对预案,了解其自身性质,通过合理的国家之间的协商及自我让步,确立管辖权范围及力度进行解决。对管辖权的让步,以及对管辖权的合理分配是国家之间健康解决问题的关键,各种优先原则在商议中进行合理调配,在多个方面进行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是有效规避冲突的解决方法,各个国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5.3区域一体化经济先行的解决方式所谓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慢慢地、逐渐地进行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由国家间的合作,以及区域性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该过程是必须的,但是要清晰化、透明化,避免国家之间的潜规则发生,避免经济全球化只发生在几个国家之间的现象发生。综上所述,在为了规避国际经济冲突时,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合理磋商,进行多元化合作,在各个方面进行双赢性合作,在多个方面进行合理性的让步,是解决政府对经济全球化控制的基本方式。在合作中必须制定出具有国际规范性的合作模式,尽量规避风险,使国际经济冲突的出现率极大的降低,抑或通过合理的办法得到解决。

5.4构建合理的经济摩擦应对体系在对国际背景、国家背景下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后,对行业及企业如何进行国际经济冲突的规避进行阐述,从企业层面分析,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一定的合理保护,对财务进行科学的提升,对专利进行自主研发。从行业层面上分析,为避免产生冲突,需要建立行业的组织,组织代表企业进行一定的发言权,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建立,进行积极调整。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必定是曲折而坎坷的,不同国家及地区之间相互的竞争及压力是避免不了的,因此在利益冲突必然存在的情况下,对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的构建是亟待解决的,处在这样一个经济与政治交织的时代中,对合理的、公平的、透明的、高效的、有秩序的国际经济环境的构建是每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及地区在内,共同的责任。

作者:邓云赟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营销渠道论文

一、营销渠道管理的特点

关于营销渠道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下面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管理集成性营销渠道是营销主体与客体的充分结合,渠道不同机构和人员集合,人、财、物等渠道在空间以及时间的集合,若是失去了管理的集成,则不能够把资源、机构、人员等构成有机系统,整个渠道也势必会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进而将不能实现集成的倍增效应和协同效应。

(二)管理并行性制定、组织实施渠道方案,是营销渠道的管理重点。而渠道方案作为营销组合方案的子集,它势必会和产品方案、定价方案以及促销方案制定与实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互补性。实施渠道方案不能独立进行,亦不可和其他方案的实施采取串联式的办法,而应该是交叉并行实施。

(三)管理的动态性市场条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渠道因素也具有相应的变化特点。在对渠道进行管理时应正确把握其中动态均衡的原则,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从而使渠道建设目标和内部环境变化相适应,以此确保市场和终端分销能力达到动态平衡,商品流通和顾客消费习惯变化达到动态平衡,降低、防止风险的发生,进而提高经营收益。

二、营销渠道管理创新内涵及其特点

营销渠道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以创新制度作为基础,以创新技术作为手段,并利用推动营销渠道要素管理系统创新,建立起高效的渠道管理创新系统,以此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一)有效的战略管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有:重视眼前利益,而轻视长远发展目标;重视作业规划,而轻视战略制定;重视制定战略,而忽视具体落实。为建立起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将战略管理上升到企业工作的更高层次。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促使企业多方面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通过实施组织战略和反馈评价来带动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绩效评价。

(二)建立协同营销渠道关系营销渠道活动是凭借营销渠道内的人和组织来运行的,他们在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特定关系。建立起怎样的营销渠道关系,成为影响到渠道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传统营销渠道侧重于建立交易前提下的经济利益关系,渠道内每个成员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相互博弈,却不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创新营销渠道管理,便是要以实现双赢为目标,使内部成员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战友关系,共谋策略,共享收益。

(三)科学设计渠道结构渠道结构具体是指被分派分销任务的渠道成员关系以及组织结构层次和形态。渠道的结构直接决定渠道效率及效益,因此绝不能够随意建立,盲目发展。同时,关于营销渠道设计决策是目前我国渠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缺少比较、选择、评价意识,在实际创新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完善营销渠道设计作为科学渠道结构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三、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知识化以及全球化趋势不断得到加强,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生产与营销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此外,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产品同质化、技术外溢化、促销雷同化以及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这也因此改变了市场竞争策略的取向。过去重产品、重促销、重价格、轻渠道的观念逐渐过时,通过完善营销渠道,进而获得企业竞争力优势,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的工作重点。

作者:汤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国内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到的冲击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它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同时它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它给我国国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同时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和我国政治稳定提出了挑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这种趋势下,我国也必须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经济法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策略。

全球化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的动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革命,这为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二是生产关系和制度,资本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扩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综合起来说,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就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搞好了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搞不好则会遭到挫折和损害。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我们不断扩大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并通过这种开放的联系成功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应该说首先是利于我们,是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吸取国外经济及发展的好的经验和成果,引进和利用技术、资金等国际资源,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的,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种种压力和风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实力差距很大的全球竞争,同时还要面对同发达国家所主导的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不公平乃至苛刻的条件和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从8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为中国复兴带来了机遇,中国应抓住这次机遇,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克服困难的原则,主动、健康有序地参与和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之中,自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迅速发展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最终实现现代化。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科技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经济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而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越搞越穷。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要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事实上,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对外经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八五”期间,我国共吸收外商投资1845亿美元,预计“九五”期间会达到2300亿美元。“八五”期间,货物满意额由2808亿美元,增加到3606亿美元。2000年突破了4000亿美元。

(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

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解决原有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弊端入手的,经过放权让利、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等几个阶段后,现在进入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攻坚阶段,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做法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有很大出入,达不到国际要求的水平,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的贸易加以封锁和限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按世界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遵守国际规则、惯例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则的遵守中获得利益。因此,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定要解决改革中积攒下来的棘手问题。

另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在压力,也会变成改革的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压力有助于我们实现政企分开,机构精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深化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任务是个良好的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相对封闭和较为落后的状况。产品市场主要依托国内,也可称之为以国家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打破我国经济的自我封闭,促使其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其进出口贸易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快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也给我国获得了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更大经济空间。我国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对外开放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尽可能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扩大的投资和商品市场。同时只要发达国家不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采取保护主义的强硬政策,不对贸易自由设置阻碍,只要能够建立起资本流动的合理规定──保护生产性投资,预防如投机之类的负面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除了有赖于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此外,在贸易保护的条件下,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可以享受到许多来自政府政策上的优惠,实际上进行的是不平等竞争,使国内企业对提高自身素质缺乏紧迫感。加之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作用,企业的设立、经营和产出往往不根据市场的需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经营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相互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必然带来国外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大量涌入,从而对我国国内同类商品和服务行业带来冲击。为了把这种冲击减至低程度,政府、行业和企业都要抓紧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利用世贸组织允许的过渡期,实现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

(四)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能够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搞市场经济,我们还缺乏经验,这就要通过对外开放,在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和接触中,考察和总结各国活生生的实践,使我们更、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各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利弊得失,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以借鉴和选择的经验。8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体制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从体制上讲,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它在政府的作用、企业制度、市场规则、信用制度、贸易方式、国际协调等方面都实施了改造和创新,发展出了几种不同模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今天,我们已经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制度的思想束缚,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们应当向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汲取别国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但是我们不允许也没有必要从传统的市场经济开始,沿着西方资本主义老路慢慢地发展到现代文明、有序的市场经济。

此外,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等都有很大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综合看来,中国并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名列世界前八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属于发展中国家之列;中国对国际社会、世界问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世界经济事务中,中国现在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所以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也不断地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推进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和投资不断自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想在一国范围内保持我国经济的自给自足已经不可能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之中。我国的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的供求状况都有国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国民经济干预权的削弱正在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有关方面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产品和企业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冲击我国汽车、制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同时将取消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形成严峻剧烈的竞争局面。其中就汽车行业而言,汽车工业是受冲击较大的产业之一,主要表现在:及时,面临缺乏规模经济的冲击。汽车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规模上去了,价格才能降下来。而我国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是163万辆,轿车是50.71万辆,只相当于外国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产量,甚至只相当于外国汽车制造厂一条流水线的产量。第二,面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的冲击。目前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2000万辆,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几大生产巨头纷纷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中国目前200人拥有一辆汽车,显然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必然会受到外商的青睐并尽较大可能挤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威胁。第三,面临关税逐步下降的冲击。目前我国汽车平均关税为80%~,尽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关税降低20%是起码的,这意味着关税降低后的进口汽车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的轿车工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极有可能世界各国陷入失衡和危机的境地。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有个好的例证。这就要求我国务必提高经济管理智能,防范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的发生。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较为灵活的汇率安排是减轻失衡和外部冲击的有效手段。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组织的挑战,一是跨国公司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对诸多的贸易、投资等问题,哪个国家也无力单独解决,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组织。这就使国际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原来主权国家部分经济管理权利的消失或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国家的经济主权就会受到威胁。跨国公司对我国政策和措施有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它们经常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大搞投机活动。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受到国际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使其作用的发挥要困难得多。我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国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就会殃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

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和挑战加大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为西方的干预主义提供了很多的借口。美国一直奉行干预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更以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为借口,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子干涉别国内政。美国的一些政客和学者宣称,在冷战后的世界里,国家内政与国际问题之间的区别一直在减少,推广民主、对付动荡及非人道主义、建立集体安全是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三项内容。美国必须帮助那些“没有能力保护本国少数民族、种族和宗教的政府”履行其职责。北约就是以民族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动武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民族和宗教问题,还有诸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等需要处理,如果解决方法失当,就有可能成为西方干涉我国内政的借口。

2.为西方的经济政治化倾向提供了方便。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出于对抗的需要,为了笼络住盟友,将政治问题经济化,竞相对集团内部的成员实施经济援助。如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和日本进行大量的援助和贷款,帮助它们恢复和发展经济。苏联也用同样的办法使一些东欧国家与它靠近。冷战结束后,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经济成为较大的政治。发展中国家把经济的发展作为政治成功的标准,发达国家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比如,西方国家为了制止波黑战乱,通过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实施经济禁运;为了消除伊拉克的军事和政治威胁,迟迟不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在与中国的关系上,多年来西方更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压迫中国就范。1989年中国发生政治风波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制裁。在中国“复关”和“入世”问题上,西方更是漫天要价,把单纯的贸易问题变成了一个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使这一谈判持续了十多年。

美国国会把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每年审议一次,就是要把美国的人权观念强加到中国人民的头上。西方一些怀有“西化”和“分化”图谋的人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中国在这方面必须高度警惕。

此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性。西方文化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霸权化的趋向。西方意识形态正有计划有步骤的侵入我国,一些有害的文化价值观念也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愈来愈多地被输入我国。这些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极其严重地动摇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在理论的层次上,他们宣传“人权高于主权”、“经济自由化”、“政治多元化”等等,抵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他们把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手段传播进来,消除人们的意志;在民族宗教问题上,他们给分裂主义分子以国际活动空间,授予其“和平”奖章,提供先进武器,支持其分裂活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反渗透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在各种领域和渠道上表现和展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将始终受到来自西方的威胁和挑战。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应从总体上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不能也不应有任何的动摇。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继续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浪潮到来之际,我们决不能采取消极退缩的做法,而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此,在这里,我们的策略关注点也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网络化是当今全球化四大潮头之一,也是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动力。全球体系得以形成的现代科学基础是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而推动的信息工业的蓬勃兴起,微电子计算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的运用,将使世界进入一个信息革命时代。今天,以无线电话、电视、电脑、人造卫星等现代信息手段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已使全球结合成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这种信息传播、处理的共时性,不仅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通讯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的进程,而且也大大缩短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使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动范围和创造能力。根据有关资料,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每年以高达162%的年增长率递增,几乎可以说已在全球普及。如今,国际互联网络已扩大到155个国家和地区,它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片刻之间就能在国际间完成,这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正是因为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在“十五”计划中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事实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也是我们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对策。我们必须以积极、务实和奋进的态度,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给我国带来的难得机遇。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人类文明进程以及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态势,已不允许我们再次与机遇失之交臂。我们必须正视挑战,形成共识,整合力量,统一行动,努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我们别无选择,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与未来的重大抉择。

(二)加强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和快速融入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发生变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变为体制性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是全球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规则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必须遵守的规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还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

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的。努力搞好国计民生的国有大型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国有企业机制转化和结构调整中暴露出来的棘手问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三)努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在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必席卷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强化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知难而进的顽强斗志,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现在我们造成财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差距,就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自主创新和自己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技术依存度有50%是依靠我们自己国家,50%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知识包括标准、品牌,也包括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难用实物跟它比较的。比如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占领了技术的高点。因此,在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我们必须实行社会塑造与自我强化双管齐下,使我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得到真正的开发;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必须着力于创造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的创新两个层面,真正激发蕴藏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能,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我国兴旺发达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制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几年来,我们在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任务,根本的还必须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建立实行民主和法治所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机制、规则和形式。我们应该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超级秘书网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应注意将以下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固然要借助于全球化而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尽可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力求实现某种程度的“跨越式”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坚韧性上下功夫,要认识到我们得要面对的压力和冲击力会是很大的,只有依靠坚韧的努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以此为基础而寻求发展,寻求“跨越”。这两个方面应该是一致的和统一的。

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脆弱;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优势有限,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视差距,直面困难,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差距和困难中找到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上,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东欧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这样一来,原本的东西对峙因为缺乏对抗的基础而变得没有意义。新科技革命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经济贸易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国际贸易争端发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争端领域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障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要在充分认识国际贸易争端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争端应对策略,在国际竞争中有效的增强我国的实力。

作者:马润泽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多元文化经济全球化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

虽然经济全球化为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学习与借鉴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与其相伴随的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中的腐朽成份也通过各种途径渗入进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警惕意识与文化鉴别能力,西方腐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严重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冲击和异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危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造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一部分过分推崇西方腐朽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大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表现为较严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据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不信任马克思主义,他们只相信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另外,我国腐败现象的频发,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持怀疑和漠视的态度,将我国主流的集体主义、社会责任等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抛置脑后,转而崇尚西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从而逐渐偏离了人生方向。

(二)过分张扬个性,社会责任感淡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他们崇尚自我主义,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希望凸显自己的个性,而并不考虑过分张扬自我个性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是否符合我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否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另外,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消极主义等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产品、恶性竞争、欺行霸市等,这些是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行为主体是大学生,他们过分张扬自我,崇尚金钱万能,是非不分,逐渐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使得我国的社会问题日益多样和复杂,也增加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盲目崇洋媚外,民族意识弱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逐渐丧失民族自信,被眼花缭乱的西方文化深深吸引,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很多大学生逐渐崇洋媚外。例如,许多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过度热衷,而对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不以为然。大学生弱化自身的民族意识,盲目推崇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并不加任何取舍地移入我国,并在自己的行动中极力展现,极易引导更多的人养成崇洋媚外的心态和行为,十分不利于我国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和弘扬,削弱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效性,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网络文化的泛滥,社会交往危机凸显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把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信息都及时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网络本身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色功能博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深刻影响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徐柏才、张俊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倾向会导致他们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网络因其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向网民呈现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较大限度的自由满足感。网络的虚拟特点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他们沉湎于虚拟世界中,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痴迷游戏等就是典型案例,更有大学生轻率的谈网恋、见网友,深受其害。大学学生盲目、过分依赖网络,非常不利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沉迷网络,不断模糊自身原有的社会认知,“必然会使人产生去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

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的可行路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针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努力消除腐朽文化与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概括地说,就是要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正能量。同时要注重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提供和创造平等的学习与发展、开展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营造多元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学会以的视角、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和人类各种文化成果,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养成开放的胸怀和多元的思维。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车更多的合格的的人才。

作者:刘丽林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外汇风险经济全球化论文

1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外汇风险也正采取多种方法积极管理应对,如改为非美元货币结算,运用多国货币周转支付,降低美元货币结算比重;贸易融资、灵活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同时加大产品国内宣传力度,增加国内销售比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以品质产品博得更多销售市场,从而获得更多利润等。其中,贸易融资以其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我国企业防范外汇风险所普遍采取的办法。通过贸易融资,企业可以提前收付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外汇风险,并且提前回笼的资金可以加快企业运转,解决涉外企业现金周转问题,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为企业采取这一途径提供了相应的便利。在运用远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中,众多中小企业敢于积极尝试外汇掉期业务,风险规避成果显著;同时远期结售汇交易也颇受欢迎,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外国有分支机构的中国涉外企业使用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来规避外汇风险。这些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运用,反映了我国企业外汇风险防范态度有了质的改变,进步显著,联系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在应对外汇风险时有了初步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对汇率连续波动的潜力日益展现。

2我国外汇风险管理中暴露的诸多问题

受我国外汇政策限制和金融市场的一系列影响,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实际发展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制约首先,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汇政策的限制,众所周知,中国金融市场资本项目本身没有彻底开放。恰当地说,我国外汇市场目前的发展十分不成熟,与西方发达完善的资本主义外汇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不能称之为市场条件下的金融性外汇市场,资金流通就受到必然程度上的限制;并且,我国外汇经营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滞后了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加之人民币不允许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外汇市场以几家国有银行为主体,也毋庸置疑地造成了外汇市场的垄断性和排他性,偏离了国际化完善外汇市场的发展方向。其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服务设施不配套,外汇风险规避工具品种单一、结构也相对有限,自然在企业遭受外汇风险的摧残时,不能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立法机关至今也没有正式出台一部十分完善的关于涉外企业国际经营的风险管理法律或条例,这无疑加剧了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宽国际经营时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法律的缺失不仅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更给国家相关部门的执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国家毫无疑问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给企业提供良好的避险环境,而企业作为外汇风险承担者的主体,更应在外汇风险管理中一马当先,但是目前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水平及成本支出都不容乐观。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一个单方面上涨的稳定态势,且我国的涉外企业、外贸公司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庇护下运行,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成长,缺乏自负盈亏的经营理念与文化管理氛围,因此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愿意在外汇风险治理上投资,普遍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强烈的危机感,因此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可作为企业风险防治的一道突破口。同时我国风险管理的教育起步较晚,在应对实际的外汇风险问题时,必然缺乏一些能够从战略制高点出发应对外汇风险的管理人才,从而导致外汇风险防范达到的效果常常不能尽人如意。此外,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外汇风险防范中,企业总体对汇率工具不够了解,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认知也存在误解和偏差,简单地把衍生工具等同于炒汇工具,企图在汇率的波动中投机获利,一味盲目操作,并不把风险管理放在及时位,结果是便导致更大程度上的亏损。企业只有牢固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才能积极主动管理外汇风险,而不是将汇率风险归咎于一些政策性因素,以及一些非人为因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外汇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3.1强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外汇风险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才能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业务中积极主动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损失,这也是应对外汇风险的根本所在。为此,要加大汇率风险防范的宣传力度,大力普及国际金融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企业广大员工理解汇率风险,明白企业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分子,不能在盲目押赌中承受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升我国涉外企业竞争能力,就要脚踏实地搞经营,通过产品盈利,为我国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3.2企业发展中礼聘高级外汇管理人才地预测汇率变化趋势是有效防范外汇风险的前提条件,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自由化的升级,使得汇率更加复杂多变,地预测汇率趋势无疑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活动。这就更需要外汇管理人才熟练掌握各类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方法,具有渊博的国际金融知识、敏锐的政治感知能力、专业化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及时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技术性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最品质的生产力,积极培养尖端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是防范外汇风险的重中之重。因此,聘请以及培养高级外汇管理人才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治研究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3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设立风险防范部门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型涉外企业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外汇风险问题,但是由于风险意识的薄弱、外汇技术人才的稀缺,都没有设立起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汇率波动预警机构。正是由于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才致使外向型企业在面临外汇风险时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案措施加以补救,增加了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所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管理机构,有效规避外汇风险在企业内部的发生,之前国内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并未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计划中应将这一方案措施提上日程。

3.4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联系,实现互利共赢外汇风险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企业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与智力,如果只是企业单打独斗,势必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黯然失色。而金融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专业优势,对汇率波动风险的实际掌控能力较强,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金融机构的优势,在实际经营发展中,与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利用金融机构推出多样化的外汇管理及服务项目,辅之以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避险工具,如此定能在外汇风险管理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同时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给企业提供借鉴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经验、策略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日渐加深,跨国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外汇风险的问题如今已不单单是个别国家的发展性障碍,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面临的一道难题。谁能在弱肉强食的市场化经济中,找到抵抗外汇风险的合理应对措施,便能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脱颖而出。中国作为及时大发展中国家,势必应激流勇进,摸索出一套适应本国特点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本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艳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论文

一、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和问题。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受发达国家的制约。在经济全球化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他们在世界市场上投资之后,打着贸易自由的幌子来保障自己的超额经济利益,然而当他们的市场受到中国产品的抨击之后,又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来阻止中国廉价商品的进入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发达国家为了保障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保护国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他们的生产基地,为他们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而中国为了参与国际竞争,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发达国家提供大量价格低廉的产品,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社会问题还有环境问题。

二、针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做出的策略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不能躲避,只能接受挑战,勇于面对。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优势,尽量削减甚至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不断的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强大起来。

1.应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不够完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真正的做到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加快速度转变政府的职能,让政府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资产的完善重视起来。企业的经营机制要从本质上进行转变以适应规范、科学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完善市场体系,还需我们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市场环境。

2.中国应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贸易大国,不仅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国际市场经济。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将外商资本的吸引重视起来,更要将国际投资质量的提高重视起来,想方设法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激发出来。为了给予企业追求新技术更大的动力,中国应当加大国内的部门和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力度,从而使企业管理的方式有进一步的完善,使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在国际市场上使中国获得更大的利益。降低我国的经济运行成本,有效地将国际市场利用起来,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原料、半制成品以及制成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将我国的自身能力有所提高和创新,将我国民族工业的经济层次提升到一定高度,自力更生。我们要在发展国内经济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向国外扩展,更好更快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

3.注重产业转移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就业等都被国际产业转移所影响,这些影响是负面的,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都关注着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影响,及时分析及时避免,从而改变中国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的位置。密切关注国际游资,扩大开放规模,加强经济监管,避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时候有漏洞出现,导致中国的经济出现不良现象。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贸易大国却有着非常高的外贸依存度,这是与经济大国的本范相违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将我国的国内市场的开拓加大力度,将我国国内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提升我国的供给能力和有效需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很大的比重,这种良好的经济前景势必会遭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抢占先机,守住国内市场的地位,在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的情况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4.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是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则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因此,中国应坚持科教兴国,加快速度发展科技,提倡科技的创新,提高科技的技术含量,增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理应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中国的技术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结语

上述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的影响有三个方面:有利于中国经济吸引外资、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有利于中国劳动力的分配,消极影响有:使中国经济受发达国家的制约、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针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做出的策略有:应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应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注重产业转移所带来的问题、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作者:赵远兴单位:甘肃省中共庆阳市委党校

经济全球化论文:价值共识经济全球化论文

一、研究价值共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关注并研究价值共识问题,是深化价值哲学研究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以往的价值哲学研究中,我们对主体价值认识的差异性、多样性、相对性、对立性关注并强调得多,而对价值认识的同一性、统一性、性、共通性关注并研究得少,这种倾向忽视或掩盖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群体达成共识以及价值认识求同存异的可能性,无法保障对价值认识的性、客观性、辩证性。事实上,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价值认识恰恰是差异性与同一性、多样性与共通性、对立性与统一性、性与相对性二个方面的辩证统一,缺一不可,二者是互补的,离开其中任一方面,都是片面的、机械的、不完整的认识。只有深刻地把握价值认识两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形成辩证、和科学的价值认识。从“存在论”的立场看,无论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现时代,人们的价值分歧如何明显,价值冲突如何复杂化、尖锐化、多样化发展,但透过纷繁复杂的价值世界之现象,我们仍然会看到,价值共识的客观存在———无论在群体或组织层面,民族国家层面,还是在人类社会(国际社会)整体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共识,其客观存在的深刻根据在于价值主体(不同层面上的主体)具有共通的情感与共同的生活实践。因此,正视价值共识,重视价值共识,积极探索并寻求达到价值共识的途径、方法与手段,就成为价值哲学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运用价值论的理论、方法与研究范式研究价值共识问题,揭示其存在的根据、现实条件、生成机理、功能、作用与意义,对于我们、深刻、辩证地把握价值认识,更加理性地对待价值认识,进一步深化并拓展价值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关注并加强对价值共识的研究,是生活实践的现实要求。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文明多样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各民族国家、各区域间的价值分歧、价值冲突更加明显并长期化、复杂化、尖锐化。但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各国在资源、能源、技术、信息和资本等方面的依存度不断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利益相互交织,难解难分,在竞争中谋优势、在合作中求发展成为一种发展格局与趋势。各国在多领域的交流、协商与合作互动中逐步搭建起“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利益的根本思想,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是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价值分歧是人们利益分歧和信仰分歧的认识表达,相同的利益关系必然构成价值认识的深厚物质基础。因而,“利益汇合点”的形成和“利益共同体”的搭建必然有助于各国在多元化、差异化的基础上寻求并协商达成一定的价值共识。当今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共生共存、竞争合作、共赢发展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实践方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在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背景下谋求平等而富于建设性的思想对话,在尊重差异与搁置争端中寻求社会共识成为一种实践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的理论支撑,就是去发现并找到一定的价值共识。例如,不同文明之间之所以能够平等对话、协商沟通,就在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和平共处有共同的价值认识(即彼此认可和平共处的价值观)。所以说,在多元化时代,我们既要有对立性思维、差异化思维、求异性思维,又要有统一性思维、同一性思维、求同性思维。研究价值共识问题,无疑是多元化时代,实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存共赢”生存模式的切入点,它在宏观战略层面上将为我们理性智慧地破解各种时代难题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思维,它是一种问题导向的、务实的、理性的、辩证的价值思维方式,以“求同”为价值致思方向(异中求同),试图在包容中实现存异,在共识中实现求同,从而凝聚和提炼出彼此价值认识与诉求方面的“共同点”,为和平发展、共存共赢提供价值支撑。从国内情况来看,价值共识的研究更为重要和迫切。在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凝聚价值共识。从社会整合理论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由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心灵世界带来了多元诉求的精神焦虑,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基本态势是多样化与多元性。这一态势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社会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道德的失落、心灵的失序和价值世界的混乱无序。社会多样性与多元化并不排斥统一性、同一性和价值共识的必要性,愈是多样化,愈是需要凝聚一定的价值共识来实现统一、统摄与主导。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矛盾与困境亟待发挥精神因素、文化共识(核心是价值共识)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亟待通过国家精神的社会化,将规范、价值和信仰与文化因素内化成为个体的价值自觉,从而发挥消除隔阂、弥合分歧、化解冲突、增强认同的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合是社会整合中最为根本、最深层面也是最为持久有效的整合方式,而价值整合的核心与灵魂是凝聚价值共识,实现价值认同。只有凝聚和塑造一定的价值共识,形成占据社会价值制高点的能够被民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实现有效的价值整合,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研究价值共识,可以为加快社会转型、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具有远见卓识的处理价值问题的精神智慧与理论支撑。

二、价值共识的可能性与生成机制

价值共识何以可能呢,其生成、发生的机制如何呢?

(一)人类共存共赢的生存样态,反映在价值认识层面,必然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的一切认识(包括价值认识)深深地植根于生活实践之中,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现实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换,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当今社会,全球化问题(诸如气候问题、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粮食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等)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性更加突出,作为“地球村”中的村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生存,各民族、国家之间有矛盾、有冲突、有对立,也有妥协、有沟通、有互利,共生、共存、共赢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客观要求。共同的生存环境、统一的实践方式及其耦合互动的社会行动体系,使各民族国家彼此间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必然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如对“共生”的价值认识)。再进一步讲,人类的生产、生活、精神与生命是相通的,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通性(这就是解释学家所谓的精神同质论)。所以,价值认识既具有特殊性(个性),又具有普遍性(共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可见,价值共识具有共享性(兼容性)与普遍性。在人类的实践中,社会行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共识逐步凝聚和重叠的价值认识过程。例如,人类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共同实践中,必然会逐渐形成对自然、生态的共同价值认识(如承认并尊重自然的价值等)。又如,在当今国际社会舞台上,国与国之间在交流与合作、竞争与博弈的反复交往实践中,认识到国与国之间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超越冲突,建立一种共存互惠关系,逐渐凝聚和形成了合作共赢的价值共识,从而使国际交往更加理性化。

(二)全球化实践、世界性普遍交往有助于达成价值共识。价值主体共同的实践活动与频繁而普遍的交往关系是价值共识形成的现实根据。全球化实践、世界性普遍交往使人们打破了传统的民族性、地域性、本土化思维,确立了现代的跨民族、超地域、超时空、全球化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人们从更高更广的层面(世界整体层面)上重新认识、理解和看待诸如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资源、环境、创新等问题,并在网络化实践行动中不断强化对这类事物的价值体验与价值情感,形成一定意义上的价值共识。各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实践中,由于普遍性交往的作用,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对话、沟通、协商与谈判的良性互动,消除了人们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使人们在某些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生态问题、国际金融危机、核威慑等)上更易形成价值认识的交集,达成价值共识。此外,全球化实践、普遍性交往以及网络化社会生存背景下,不仅要求我们拓展视野,着力于全球化视野的高度关注和研究重大现实问题,而且,由于当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整体性、相关性与综合性越来越强,迫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方法”甚至于“学科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与综合集成方法;在研究方式上采取跨区域、跨国间的国际合作与世界团队联盟方式,这种研究视野、方式、方法,有助于视域融合以及多种认识方式方法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构筑价值思维的融通性,使人们从宏观和整体高度形成共同的价值认识,达成一定的价值共识。

(三)日益频繁而紧密的文化交流、碰撞与互动,推动了价值共识的形成。每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认识都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观念文化系统诸因素共同作用、熏染、熏陶和塑造的结果。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各种文化激荡、交融、交流与竞争互动的文化生态园,构成了价值共识形成的社会生态条件。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而深入,伴随着资本、技术、人才、贸易等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市场化配置,世界舞台上搭建起了一个多元化、立体化、多方位文化交流与对话、碰撞与融合、竞争与发展的大平台,使各民族文化在平等交流、理性对话和深度碰撞中实现了文化的沟通、价值信息的传递、情感的共鸣、偏见的消除,心理鸿沟的弥合。各民族之间的精神交往越来越深入,为不同文化间发掘、发现并欣赏彼此相融相通的文化共同点以及深层的价值共同点提供了极好的土壤与环境。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践表明,文化的多样性、交融性是文化进步发展的动力。在世界性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人类的某些价值认识与价值观是可以融合的,是可以找到价值交集的。事实上,随着各民族国家之间经济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日益加深,各民族国家在文化与价值层面总是在主动地、不断地相互吸收、借鉴、融会与贯通,进而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所以,只要我们以人类现代文明为立足点,以人类共同的福祉为参照系,不断发现、挖掘并提炼那些超越本土文明、引起其他文明价值共鸣的、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优良文化因素与价值基因,就能够找到人类的价值共识。例如,人们对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共同认识,就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国家在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共识。在当今的全球化实践中,各民族国家又在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中形成了“平等、合作、共赢”等价值共识。可以说,价值共识是人类在文化交流、碰撞、交融、互动的社会文化场域中,不同文化在“包容存异”的多元认知中,不断筛选、提炼和凝聚价值契合点的价值认识过程,是人类价值认识的智慧沉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人民主体论的改革观有利于我们达成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当代中国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人民主体论立场,以人为本,着眼于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价值旨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理念。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创与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亿万人民群众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切身感受中,深刻领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巨大创造力与现实感染力。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为中国社会获得广泛而深厚的价值共识的社会基础与现实根据。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的“中国梦”思想更是以平实、生动、直观而又浪漫的百姓话语形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框架,提炼、凝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价值目标与理想,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它在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复杂社会场域中找到了民族、国家、个人的利益汇合点和价值共振点,找到了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多元认识基础上价值认识的较大公约数,使得社会价值、民族(群体)价值与个人价值高度统一起来,构建起了较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的一个重要管道(精神价值管道)。价值共识是社会共识的精神支撑与价值指导,人们通常是以价值共识为指导铸造社会共识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这就明确确立了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改革开放价值取向的人民主体论改革观原则。这一重要原则的确立,为我们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普遍的价值共识奠定了正确的价值论基础(价值观立场和方法论原则)。我们相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沃土,坚持人民主体论的价值立场,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通过平等研讨、理性沟通、心灵对话和深度碰撞,就一定能够凝聚并形成深化改革发展的价值共识。

三、价值共识的作用与意义

人是一种精神性动物,在一定的文化中生活,受制于特定文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一定的价值共识的凝聚与确立,具有重大的实践作用与意义。由于价值和价值观具有凝聚、导向、激励、规范、评价和调控等作用,所以,相同的价值认识(价值共识)的形成,在实践中往往具有指南针、粘合剂、凝聚剂、推动器、规范器、调节器等作用,它为人们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关系、价值困惑与价值冲突提供价值智慧与行动指南。

(一)价值共识具有信念意义与规范作用。价值认识不同于事实认识,它是对某种价值现象、价值关系的认识与反映,因而与主体性(情感、体验、信念、意志、需要等)深度相关,往往凝结和体现着主体的强烈体验、情感和信念,具有信念意义。例如,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认识(价值共识)就饱含着无产阶级的价值情感,凝结和体现着共产主义信念(实现人的自由而发展),因而具有信念意义。价值共识又是一定的价值规范的基础和灵魂,一定的社会群体一旦达成了某种价值共识,就会强化一定的价值认同,在处理问题时就会采取更加一致的做法,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规范,并转化为人们如何行动的规则,具体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例如,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凝结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共识,不仅强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集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而且,这种价值自觉规范和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形成了关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规范与道德准则。可见,价值共识促使人们实现价值自觉,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一种规则、标准与模式,直接规范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提供一套可操作的价值框架与秩序结构。

(二)价值共识可助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谋求价值共识的价值思维与方法是一种积极面向未来的、建设性的、高度务实的辩证思维方式。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文明多样化、世界多极化成为时代趋势与发展潮流。面对社会高度分化、异质化与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我们无法也不能消除文化差异与社会矛盾,但我们可以面向未来,立足于共同发展,尊重差异并包容个性,从多元、多样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发展一种“求同存异”的同一思维(共识文化),即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性、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适当关注各种文化、不同文明背后的全球统一性和同一成分(价值认识共同点),以凝聚、发掘和发现“多元”背后蕴含的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共同精神智慧与价值认识成果。这种致力于寻求价值共识的思维与实践,有助于从世界文明交往的世界历史时代高度找到各国彼此交往与互动的较大公约数与价值联结纽带,为各民族国家的平等对话、合作竞争、互惠共赢搭建一个价值支撑平台。

(三)价值共识有助于人类在尊重差异化前提下推动文明的多样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寻求价值共识的思维与实践要求人们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平等交往,在发掘和发现价值共识的现实实践过程中,较大限度地凝聚和整合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与共同发展的各种现实力量,在共存共赢中促使不同文明各自得到充分发展,形成文明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大力研究、探索不同民族、国家、不同主体、不同立场、不同文化高度差异化场景中的价值共识,就是要淡化差异、尊重并包容不同文明的价值诉求,以融通性价值思维找到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得以交融、对话、沟通、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价值平衡点与契合点,构建起和谐世界的价值通量(类似于经济世界中起货币功能作用的价值元素),架起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价值沟通与融合的桥梁,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在不同文明的交往过程中,善于捕捉、发现、发掘、提炼和总结其价值认识中所蕴涵的共通的元素(价值共识),可以形成可持续交往的共同价值和规范(例如共生的价值与规范,和平共处的价值规范等),避免对抗与冲突,和谐共生。可见,价值共识更易于成为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共享价值规范,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此外,从价值共识出发,还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思考全球治理的方案问题。例如,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倡导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TRIPS),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恰恰需要的是从共生价值这一价值共识出发倡导与贸易有关的发展问题,可见,肯定并弘扬共生价值这一价值共识,〔4〕无疑为我们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难题、寻求全球治理的合理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四)价值共识有助于社会认同与社会整合,维系社会团结。价值共识是执政党获得广泛和坚定的社会支持,取得政治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价值(认识)基础,也是强化政治认同,维护社会团结,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价值共识(价值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社会共同体的粘合剂。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在顺利的情况下,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价值共识基础上的齐心合力,在逆境、挫折与面临困难、风险挑战时奋斗更需要凝聚价值共识,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团结力量。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化、市场化、多样化、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语境中,面对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我们更需要凝聚和塑造统一的价值认识(价值共识),以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认同,以实现社会结构高度分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格局下的社会整合与团结。价值认识是理性、情感和意志的高度统一体。一定的价值共识不仅具有凝聚、粘合、规范、引导作用,而且具有激励、鼓舞的精神动力作用,它可以实现人们在一定的价值框架内的高度社会认同,使社会更加团结,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激发主体的各种潜在能力,驱动主体发起实践活动,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李永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经济全球化论文:国际经济全球化论文

一、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举措

(一)加强统一各国经济法的力度要求世界各国统一机构及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及时,各类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法逐步趋向统一。第二,在WTO协定、国际公约以及其他国际贸易协定共同的约束下,各国的商法和经济法都已经逐渐开始呈现出统一的趋向[2]。第三,自由贸易区中形成和发展的经贸一体化也促使各国商法和经济法逐步形成了统一。当前,对各种国际经贸关系进行处理的国际公约,不仅在数量方面有所增加,同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了。

(二)促使国际经济立法和其相关领域的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促使各经济领域的国际法在功能方面实现了有效的整合,并且,国际经济立法和其相关领域的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性联系和规范性联系。所谓的规范性联系主要是指不同领域的国际法在对法律原则本身以及各自的对象进行调整时会促使其相互牵连。那么策略性联系主要指的是部分国家或者是国家集团,在交换投票权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谈判结果而促使各国经济法产生联系[3]。比如,在某个领域当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一个国家具有优势,这个国家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内签订对其有帮助的国际协议;然而别的国家虽然在这个领域不具备优势,但有可能在别的领域就具备相对的优势,所以,如果谈判双方的出发点都是本国的利益,那么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种双赢的谈判结果。如果能够将两个领域中互有优势的两国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进行打包谈判,那么就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双赢的结果,这样一来,在这种互有优势的领域中,两国签订的协议以及条款就可以在国际组织制定的协议体系中顺利成章地出现,从而促使国际经济法与相关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三)促使国际经济法和国内经济法实现更加深入的融合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导致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国际条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主要的几个国家或者是国际集团进行谈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只要哪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拥有越高的谈判技巧以及越强的综合实力,那么其国内的法律就会对国际法产生越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旦国际法成型,那么其就会反作用与成员国的国内法。在不断总结各国的经济法之后得出了一种清晰度越来越高的规律,即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界限的模糊度已经越来越高,国内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融合度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结语

对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来说,国际经济法都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而言。依靠他,不仅可以加强发展中国家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减轻世贸大国对其施加的压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使其在国际市场中能够占得一席之地。中国如果想要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实现利益较大化,那么就一定要加强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力度,将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制定出来,最终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广辉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经济全球化论文:基本原则下的经济全球化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主权的削弱,发展公平以及强化合作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体现在可持续健康发展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所以国际经济法要为这种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了削弱。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各国的合作与发展都会多方平衡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某些时候往往所受到的限制比发达国家要多,发达国家在经济资源,技术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势必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造成一定的侵害。而且,现在不断增加的国际经济组织也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经济的公平互利原则。法律与规则是促进公平的制度保障。在市场中,公平交易一直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所以为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对贸易的公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历史的进程看国际合作的进程一般为多边合作,这样也提高了国际合作的效益,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双边合作和区域地区的合作也逐渐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合作方式。

二、结语

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一切的根本,经济作为基础是各国发展的及时要务。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下,既要兼顾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现状又要满足发达国家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国际贸易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所以经济全球化对于当今的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家主权的弱化,多边贸易与多边合作,经济的公平互利得到不断的强化,为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际贸易领域中面临不断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正在不断的强化和完善以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

作者:王喻程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全球化论文:资源管理经济全球化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一)加剧了对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在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国市场在空间上的距离,而企业的生存目的就是要取得足够大的市场,获得市场先机,而这一前提就是企业要有足够强的竞争实力,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取决于内部人才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当前的企业竞争中,竞争的重点开始转变为对人才的争夺,尤其是对技能且熟知国土文化的综合型人才的争夺,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就增加了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力度。

(二)员工组成的多元化员工组成的多元化是每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所面临的必须问题。员工组成的多元化主要是由母国员工、外派员工、本地员工以及第三国员工构成的。这些员工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其自身的教育背景、文化构成以及价值取向各有差异,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企业在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取长补短,增强企业活力,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讲,这种多元化结构会导致不同文化间发生冲突现象,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加大对这一层面的重视力度。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经济全球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工作来说就要根据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立足全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位置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经营思路和方针需要放长、放远、放大,要有全球化的思维和理念,立足于全球来开展经营活动,这样才可以保障管理思维的先进性,把人力资源管理以战略性模式开展,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提升人力资源在企业结构中的地位,对人力资源的结构构成要做到详细的科学化分析,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政策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激励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是否一致,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能否促进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实现进行探究。

(二)加大对人才的管理人力资源虽然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但是仅仅拥有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激发出内在的创造性,可以采取人本管理的模式,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肯定员工在企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为员工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舒适的条件,同时也要制定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增强对企业的忠实度。

(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经济全球化虽然缩短了企业间的市场距离,但是并不代表采用国际化经营就必然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家化的经营策略会导致市场分散、机构分散以及员工的分散,给管理和沟通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快捷手段,通过企业内部的构建,借助网络技术可以把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有效的连接,给沟通和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人力资源的管理信息传递更为及时高效,而且在一些专业性的软件辅助下,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有序,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经营范围进一步延伸扩大,竞争加剧,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层要立足于全球化这一基点来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使其更为协调有序。

作者:高蓓单位: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探讨论文

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看不见之手”机制,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的微观经济主体可通过分工和交易而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像重商主义者声称的那样,一定是非赢即输的,而是可能实现“双赢”的。经济主体的“利己”不应通过损人去实现,而应通过利他来实现。具体途径为,社会各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社会福利较大化。显然,交易活动一旦越出本国范围,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出现了。斯密的这一理论被称为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虽然解决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但却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即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没有优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参加上述国际分工?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比较成本的关键在于比较。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回答了斯密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与此不同,李嘉图的理论则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之差别造成的,也即各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这类不同性保持不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市场结构为竞争。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这两个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的投入,但生产规模报酬仍然不变,市场结构仍为竞争。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无论是“古典”的,还是“新古典”的贸易理论(我们不妨将这两者合称为传统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

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理论,其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但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并不一定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

由于传统贸易理论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竞争”为基本假定的,故很难解释二战到1975年间出现的大量新现象: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新技术保护主义、产业内贸易等。事实上,这些现象都可以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竞争”予以概括。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2年提出,即使不同地域之间要素禀赋条件及生产函数并无不同,但由于需求偏好的区际差异也可引致互利的贸易。他指出,许多国家相互出口的往往是种类相同、但品牌不同的产品。它们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消费者由于买到了所希望的特定品牌的工业品而获得了效用。故产业内贸易可以得到解释。在这类贸易中,产品差异化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产品差异化是指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中,厂商通过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广告、售后服务等环节上的努力使自己经营的一种具有某种特色。它与不竞争,尤其是垄断竞争相联系。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产品之间的类似性会使它们互相替代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导致竞争;而产品之间的差别性则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差异程度越高,产品的可替代性越小,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低,其结果是厂商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而这是以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传统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针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以不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除了产品差异化以外,该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规模经济。即指企业在不竞争条件下因参与国际贸易导致市场扩大从而使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新贸易理论仍然没有兼容传统的比较优势,故其对贸易现实的解释能力仍然没有一般化。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贸易理论趋于成熟。该书综合了各种新的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而把新贸易理论提升到基础理论的高度,使其适用性进一步增强。该书提出的一个贸易模型不仅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符合垄断竞争假设的条件,而且还兼容了传统比较优势,从而使新贸易理论更一般化,解释力更强。该模型表明,及时,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国之所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即使两国具有同等的技术水平和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率,两国同产业的厂商仍将生产异质产品,消费者对外国差异制成品的需求仍将引致产业内贸易。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贸易双方一般只能生产种类有限的产品,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来增进双方的社会福利。第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是可以共生并存的。

新贸易理论的上述改进使其成为当今的主流贸易理论。但由于该理论是产生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背景之下的,故其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问题。对一些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例如(1)新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市场制度基本健全,以一般均衡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从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之角度考察国际经济和贸易,因而对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由产权清晰的企业和市场机制自动实现的,国内贸易机会假设已被利用故不再予以考虑。(2)新贸易理论揭示了技术对贸易之间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对后起发展国家如何利用技术因素实现“赶超”没有深入探讨。(3)新贸易理论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跳出“比较利益陷阱”指明方向。

比较优势内涵的三个层次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显然,中国经济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带来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认为,要避免落人“比较利益陷阱”,这种比较优势的内涵不可局限于传统的狭义的层次,而应突破现有理论的窠臼,拓展为以下三个层次。

1.比较优势I: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利益驱动观念普遍增强,市场机制将经济资源更多地配置到能体现和发挥中国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这些产业之产品的出口,实现了大规模的“资源转换”,即以本国的低位资源换取国外的高位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当前及今后中国仍需继续充分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其理由有:

(1)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入的约束。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若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

(2)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

宏观经济学的原理表明,宏观层次上的资源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都是经济缺乏效率的表现。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意味着实际GDP低于潜在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持。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随着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越来越多的产业渗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会大大提高。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故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是发挥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努力方向之一。此外,我国企业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应重视在更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中积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在纺织品生产中,我国企业已经在加工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高质量面料及辅料、设计等生产环节尚不具有优势。再如,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既取决于生产环节,也取决于流通环节,有时后者的附加值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开拓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就更为重要。

2.比较优势Ⅱ: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一方面,中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可以预料,国内市场化进程愈快,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也愈快,转换出口商品结构的要求愈迫切。同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弹性低,随着中国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力显著上升。低档、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今后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动态利益。

一般而言,技术变动的源泉有二:一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而产生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1nnovation),它一般是R&D的结果。另一种则是通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Spillovers)而学来的,称为“干中学”(Learningbydoing)。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而只是通过接受“技术外溢”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应。通过贸易活动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并将其“外溢”到国内产业。实际上,贸易是与企业家及技术专家的进进出出相关的。由于他们的进出,信息流更快地形成了,技术穿过国界得到了更有效的转移。此外,出口商品必须了解国外的市场需求,外国买主的订单往往涉及需求商品的设计、款式、生产工艺、用料,成本等多种有价值的信息。这类“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可构成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世界上存在众多发达国家的条件下,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或轨迹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避免走“先发”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以更短的“捷径”、更快的速度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上的距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仅仅依靠从内部演化出现代经济结构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恐怕等不到演化成功之日就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出局了。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更好地利用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是发挥中国原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国今后在发展经济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国内的区际贸易。

中国地域辽阔、区际间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发展尚有很大潜力,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可以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为了加快国内统一商品与生产要素大市场的形成,提高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应大力发展全国区际交易网络,允许企业跨地区发展和兼并,切实推行政企分开以使地方政府失去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冲动,从而降低自然及人为原因引起的区际交易成本。

(2)重视扩大开放,积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这实际上是国际经济社会对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肯定。我们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升级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在“入世”、外资跨国公司大量进入情况下,我国企业与外资跨国公司的相互关系,既有激烈竞争的一面,又有密切合作的一面,外资企业的当地化战略往往需要寻求中国当地企业作为合资合作伙伴。在合资、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我国企业有可能通过股权纽带与外资跨国公司形成某种“激励兼容”机制,从而加快我国企业进入国际销售网络的步伐和创新进程。

(3)重视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高技术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对于传统产业,应该利用现代适用技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试金石的,它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也是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技术成果在技术上并不自动等于经济上也是。如果某项成果实施成本过高或难以产业化,就只能处于“样品”阶段。在产业内贸易量趋于增加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与出口什么产品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要看运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生产这种产品。例如,同是生产谷物,既可以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生产,也可用机械甚至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去生产。欲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两条途径。其一,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这两条途径也可兼而用之。

3.比较优势Ⅲ: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

在不竞争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是按包括了竞争优势在内的广义比较优势进行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构在竞争的世界里,而竞争优势则建构于不竞争的基础之上,这是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所在。在现实世界中,传统比较优势仅仅表明了价格竞争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事实上,比较利益的获得是要以产品实现价值为前提的。在竞争的世界里,不存在规模经济与公司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故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因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一致的。但在不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我们认为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波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作用。

波特提出的有关竞争优势的上述决定因素对于一国提高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对广义比较优势概念内涵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视制度因素为给定的前提而没有予以关注。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由制度创新来推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构成了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内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制度创新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有形资本一旦形成后可重复地产生收益相类似,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投资后,一旦拥有了熟练的技术,也可凭借技术不断获取较高的收入,故可把劳动技能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克鲁格曼在阐述新贸易理论的论著中多处引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基本上将人力资本视为某种“存量”。经济理论中的另一概念“学习曲线”也内含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可导致动态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但这一概念没有把技术进展与科研支出及教育或培训方面的投资联系起来。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国的制度因素制约了该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那么该国的社会发展和财富积累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反之,则可能形成某种良性循环,即一国的制度创新可更多地激励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由此导致该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财富的增多,能使它有更强的能力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因此,由制度创新所致的人力资本增多可以构成一国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的“内生变量”。

在企业层次,人力资本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企业家作用的发挥上。在国际商务领域,交易比国内商务更加复杂,履约保障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交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企业家才能。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视为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而企业的规模实际上是企业家能力的函数。企业家能力的发挥是企业规模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可见规模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因此,若一国的制度因素能对企业家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形成提供足够的激励,就可以更快地产生一大批熟谙国际贸易和海外市场的企业家,从而直接影响该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其原有比较优势的发挥。

经济史表明,在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各种制度安排中,产权明晰界定且可得到明确保障是最有效的。萨伊曾指出:“安稳地享用自己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果实乃是诱使人们把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用途的最有力动机。”从理性预期的角度来看,产权明晰的制度可为人们进行人力资本自我投资和积累提供确切的预期,故可对一国具有国际水准之企业家群的产生提供可持续的有力激励。欧洲诸国早年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家的涌现及由此导致的海外商贸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中,注意用创新的制度将货币收入、股权、住房、福利等一揽子综合经济利益与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家)的贡献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并予以保障是极为重要的。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既应看到相当一部分人口素质差、就业人口文化程度低这个严峻事实,也要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可塑性。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更加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无疑是培育中国经济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2)制度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必须改善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由单纯的买卖观念转变为市场介入的现代国际营销观念,建立信息来源、渠道通畅、反映灵敏的国际营销网络,从原来只能把产品卖给中间商、转口商,转变为把产品直接卖给进口商、批发商,甚至大型超级市场和连锁店,努力提高单位出口额的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需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产权明晰的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得以进行的根本条件和逻辑起点是允许并鼓励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合法的追求,并通过制度对人们以贡献性努力而得到的正当利益予以维护。舍此,经济主体就会失去追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动力,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的活力源泉就会被堵塞。产权明晰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断探索建立一种更能节约交易费用、生产费用和组织费用的新的组织结构。其二是资产重组的效率导向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托拉斯还是康采恩,其形成的主要动因就是人们对提高经济效率的追求。对于参与国际经贸的大批中小企业而言,可以股权或契约等方式将自己的产销活动纳入大企业(集团)的经营体系,还可以通过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相互支持、补充、服务的横向联系,以形成某种“群效应”(clustering),从而大大降低参与国际商务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3)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战后50余年的经济史表明,政府不再是斯密意义的“守夜人”。刘易斯曾指出“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明智政府的积极刺激下取得进步的。”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及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体上经济欠发达,但从局部看,仍有经济上较为发达的地区。只要政府积极予以引导和扶持,可以使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和转移技术的机会,加快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和适用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结合本国的资源优势,进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争取更大的比较利益。

第二,政府可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例如,外贸的发展不仅可以更多地引进及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而且能使本国企业由此掌握国际市场上更多的经贸信息,更多地了解国外的技术、生产和市场需求态势,感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励技术创新的增多。这在高新技术变化与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现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政府可以依据“窄幅移动带”(TheNarrowMovingBand)原则,尽可能正确地选择特定的关键产业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是人们努力创立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政府在支持高技术产业领域问题上经过慎重决策是可以避免失误的。一般而言,任何一国政府在选择那些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等产业方面发生信息不完备的可能性较少。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对这些产业大多予以支持。此类产业一旦获得成功,通常可产生广泛的外部经济,且能占领相应的国际市场份额。这种战略贸易政策的着眼点不是一般的保护幼稚产业,而是在关键产业领域内创造比较优势。当然,政府的“保护”必须是暂时的、积极的,必须与促进企业努力参与竞争结合起来,而且应尽可能取得别国的谅解。同时,政府也要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应该指出,国家是国际经济潮流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主体,国家之间的差异,政府效率的差异也可纳入一国比较优势的范畴,而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本身应构成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虽然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但只要民族国家存在,国际贸易就不会是自由的。由于国际市场的不竞争性和现代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而制度又是由人们创造并约束人们的游戏规则,因此,制度创新不仅可使中国更好地利用其已有的比较优势,而且还能启动其潜在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具有激励创新功能的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理解的比较优势。

[内容提要]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进展。我国要迎接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有必要先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进而剖析了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部经济及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予以拓展。本文试图以此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要素集聚论文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要素的国际流动,使传统的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化。要素集聚已经成为获取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但如何集聚全球生产要素就要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具有较强的要素集聚力。

要素集聚与要素集聚力

(一)要素集聚的内涵

要素集聚是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制度、政策等经济要素在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要素合作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素集聚就是各种要素的国际流动,是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技术、管理、品牌、专利、跨国经营网络等要素集聚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使这些国家或地区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主要生产者。通常所说的要素在地理上直接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这是狭义的要素集聚。本文所指的要素集聚是一种广义的要素集聚,是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

(二)要素集聚的特征

要素集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素集聚实际是要素的移动过程。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的基本区别在于,开放经济体系可以突破国内资源的约束,在国内资源不足时,从外部输入,国内资源充裕时向外输出,通过资源的国际流动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

要素集聚不是简单堆积。要素集聚不是简单把外部要素聚拢过来,或拥有或占有,而是让各种要素协同作用,进行要素合作,实现要素的价值。经济全球化解决了一个国家或企业仅仅依赖单一国家资源的问题。

要素集聚是不均衡的。要素集聚状况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都是不均衡的。实际上,之所以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很大程度上是要素集聚不均衡造成的。

要素集聚模式决定了产业发展模式。发达国家集聚了科技创新、资本、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往往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发源地,当这些产品标准化及产业成为夕阳产业以后,就会被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所以,发展中国家只好成为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上的生产者或者组装者,生产和加工低端环节的产品。

要素集聚模式决定分工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标准、品牌、人才和跨国经营网络等高级生产要素,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大量集聚,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纷纷把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甚至研发中心向该地区转移。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成为了世界要素的主要集聚地,由此也成为了世界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三)要素集聚的途径

要素集聚主要有四种途径:自然集聚、人为集聚、近程集聚、远程集聚。不同国家在这些途径的应用比例有所不同。自然集聚是指一个经济体由于具备初始的资源禀赋,从而拥有吸引资源的能力。人为集聚的主体是各国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组织,包括主动挖掘、吸引、管理、配置优势资源,以及对退化资源的处理。近程集聚指的是区域经济体积极的挖掘、利用和整合积累内部及邻近区域资源,而远程集聚则是破除地理的限制,积极从较远的国家或外部地区集聚优势资源。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实现国家集聚环境的补缺和扩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激励。

单纯的要素流动比商品流动要困难一些,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要素流动的背后会涉及军事、政治问题,比如移民限制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使在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欧盟内部,包括资本在内,人口的流动也受到很大的控制。所以,要素集聚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以企业、产业为载体的要素流动过程,主要表现为:

1.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种要素集聚过程。现实中,贸易的确是要素流动的替代品。中国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意味着美国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表明中国利用了国外的技术、资本要素。国际贸易作为间接的要素交换,美国集聚了中国的劳动力,是要素的“远程集聚”。外包就是一种典型的远程要素集聚。

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带动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为其本身就是资本跨国集聚的结果,并且随着跨国公司业务的开展,它会带动技术、人才、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向东道国集聚,以及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活动也带动了中间产品和资金的流动和交易。

3.外包。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是企业的外部寻源。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近年来,中国承接了大量的国际外包业务,使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等国远程集聚了中国的劳动力要素。

(四)影响要素集聚的因素

影响要素集聚的因素,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变换。要素流动会受到种种限制,“国界”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即便没有正式的贸易壁垒,国界就是实际的贸易壁垒。因此,要素集聚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

安全因素。保障生产要素的安全是一切要素目标的前提条件,这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方面体现得最明显。

自由的市场环境。要素集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增值机会,提高要素收益,而流动性是保持要素获得盈利机会的前提,自由的市场环境则是要素流动的保障。所以,互通有无是要素的根本。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都与外部要素流入有关。

开放程度。较高的开放状态虽不是要素集聚的充分条件,但却是要素流动的重要基础。因为,高度开放的条件下,要素能够较自由的流动,提高了要素流动的效率和社会收益。经济全球化下,价值链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增加了要素之间合作的机会和要素配置效益。

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地理位置、交通及通讯等条件,甚至还有良好的外围环境。

政策、法规。政策要素能人为地或有意识地创造要素集聚环境,法规则是要素集聚的法律保障。

其他条件。宜人的气候、清洁的空气会成为要素集聚的理由。全世界的对冲基金经理都集聚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和英国伦敦的梅费尔,但近几年来不断向新加坡集聚,因为该国宜人的气候、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优越的生活方式,还有人才、法律环境和免税政策等要素环境。

经济全球化与要素集聚的相互关系

要素集聚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和基础。一方面,要素集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要素集聚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要素集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涵就是要素的跨国流动不断增强。众多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如罗肇鸿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的一种运动状态,主要是讲生产资源的配置已经超出民族国家的范围,在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余永定也指出:“全球化的本质是生产要素跨国界的自由流动。在世界处于一种理想状态的情况下,全球化作为这动过程的终点,意味着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了它的空间极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帕累托优化”。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系列导致要素、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统一整体,并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

战后,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将世界各国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素的国际流动把各国独立的生产过程变为真正的世界性生产过程,并促进了跨国公司这一全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因此,要素的国际流动才是经济全球化区别于世界经济以前发展阶段的本质。

(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要素集聚机制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要素的国际交流将世界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体系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交流中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制度安排、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机制促进了要素交流。要素的交流能力既反映一个经济体的硬实力,又反映其软实力。

全球经济多边规则与制度安排,规范了商品、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马丁•舒曼在《全球化陷阶》中指出,“这些组织框架和制度的出现,本身就是特定时期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博弈的暂时均衡的结果”。由于经济实力和相应的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大不相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化经济运行规则,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发达国家具有全球化的国际制度优势,不断利用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推行本国意志,保护本国利益。

要素集聚机制就是引领要素顺利集聚的法律规制,它影响乃至决定要素集聚方式和效率。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制度效率的约束。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地区要素集聚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加快体制转轨。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显示,一个好的、有效的要素集聚机制可以顺利实现要素的自由交流与配置,降低要素交流成本。

在当今世界,国际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多层次、多领域、高效率的会晤、协商机制和多边合作机制及其载体,世界各国在一个制度化的框架内,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决策、执行和监督,从而使一国无能为力的问题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解决,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球要素集聚能力和集聚效率。

在国际要素集聚机制框架内,除了上文提到的国际组织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要素集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要素的有效集聚,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欧盟是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1993年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以及1999年启动的单一货币欧元,部分实现了要素的无障碍集聚。

要素集聚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一)要素集聚能力决定国际分工地位

全球化经济要素流动的本质与基础性特征决定了开放经济通过要素的流入(或流出,但当前中国主要是流入)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本国的组合。由于这种组合,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概念。上世纪后半期以产业的国民差异为基本特征的国际分工深化为以产品的国民差异为基本特征的分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不同国家所有的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中进行组合,形成某一产业,生产出某类产品并出口。在这个意义上,分工可称为“要素分工”,即各国以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生产要素参与全球化经济下的国际化生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国际分工,即要素供给的国家专业化,可称为“要素合作”型的国际分工。

尽管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要素集聚的全球化,但是,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仍由要素的稀缺性决定。发达国家拥有资本、技术、管理、国际营销网络等稀缺要素,发展中国家则拥有劳动力、土地等低级要素,发达国家支配了国际分工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要素集聚与区位优势

硅谷、新竹、剑桥、深圳、浦东等很多地区的发展经验都证实了要素集聚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企业、区域经济、宏观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旦某个区域、某企业成为整个经济国际当中的经济极和经济场,往往就会有资源集聚而来,创造出更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努力,将其拓展为发展优势,形成的增长态势。英、美、日之所以成为大国,是因为有利的要素集聚环境,包括:安定的社会环境,政府与民众互信,文化、制度、人文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凝聚力。世界银行曾经对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分类测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占64%,远远高出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本和工厂道路等人造资本。劳动力与教育相结合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越多,吸纳外商直接投资能力就越强。吸纳外商直接投资能力越强,也越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因此,要形成良性要素集聚机制,就要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现有人才资源,并通过“筑巢引凤”,集聚各种外部生产要素。

(三)要素集聚与比较优势

城市集聚了过多的社会经济要素,农村则被边缘化。反过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容易集聚各种要素。城市具有较强的要素集聚力和完善的分工体系。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带,教育、科技、人才、资本大量集聚此地。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就源自城市集聚的经济效应。同时,要素集聚的不均衡性严重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在中国,制度和政策是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并不是收入差距恶化的根源,它只不过是把本来一直隐蔽存在、更深层的制度机制问题以更夸张的形式表露出来。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是问题的表象,权力制约机制缺乏才是收入差距恶化的本质。而权力制约机制最根本的是支配要素的权利。因此,要素的不均衡集聚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实质就是发达国家发挥高层面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发挥低层面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主要生产高技术含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集聚了高级要素,发展中国家集聚了低级生产要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集聚创新要素的规模与层次。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资源要素流动不断加快,这为我国集聚国内外要素提供了有利条件。人才是自主创新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有了人才,自然就有科研成果、科技信息等创新要素。集聚人才,一靠培养,二靠引进。

国家拥有丰裕的科技资源和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及资本、人才,从而拥有产品研发阶段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的普通工人和相对较低的环境标准,或教育程度,因而拥有产品装配阶段的比较优势。要素集聚能力决定发展潜力。在中国,东部地区率先对外开放,集聚了大量的外部要素,经济率先发展,这里的人也率先富裕起来。反过来,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对资金、资源、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相反,人均收入低的内陆地区,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方面处于不利位置,影响了经济增长,结果人均收入的改善速度不快。区域间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差距也较大。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还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经济布局在区域上的均衡,可以有效缩小不同区域民众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从要素集聚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改善贸易与投资环境,减少了要素流动的障碍,为要素提供了广阔的增值空间。外部要素的大规模流入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扩张和以加工为特色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除了外部要素的流入,中国内地的各种要素(如人才)也集聚东南沿海,形成了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区,成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生产中间产品的重要基地。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中国的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低端,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增值率低,处在加工工业“微笑曲线”的底部。中国劳动力与发达国家技术交换时的相对价格(即交易条件)处于不利境地,造成规模经济下的贸易条件恶化。在中国的出口创汇中,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最多拿到8%的微薄加工费,换来的却是环境严重污染、劳动力条件恶化的不良后果。

造成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主要是由于要素集聚模式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的资金短缺问题,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国民收入,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要素集聚过程中,国外的资本、技术、标准、品牌、人才、跨国生产经营网络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形成偏向性产业扩张,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与出口。在优惠政策和外资推动下的对外贸易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价格比较优势。但是,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参与国际分工的路是走不远的。因为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涨,且还有比我国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必须集聚更多更高级的生产要素,才能形成真正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贸易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就要改变要素结构,通过培育、集聚等各种方式获得自己的稀缺要素,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造要素优势,改变国际分工地位。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不仅要集聚外部要素,而且要考虑对稀缺要素的创造。在集聚内部要素的时候,要对本国劳动力要素进行投资培养,提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形成“动态要素富裕”,改变要素弱势地位。

内容摘要:要素集聚已经成为配置资源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要素集聚内涵的界定,以及要素集聚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要素集聚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要素集聚已经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要素集聚决定一国的分工地位,而且影响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要素集聚是造成经济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决定比较优势。本文认为,我国只有改变要素集聚模式,才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要素集聚要素集聚力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论文: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探讨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作为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伴随20多年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而渐成潮流,伴随l0多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利益大调整而越加变化多端。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形象地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

一、谁坐上了经济全球化列车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通过制定规则受益。迄今美国在推动世贸组织、经合组织框架下投资自由化谈判的同时,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超过40项双边或区域投资协议,广泛制定与投资相关的国际制度、法律、规则等,以求在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过程中维护和扩大其利益。2004年,美国GDP占全球的34%。根据美国财政部近期数字,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口占其经济增长的25%,支持了1200万人就业,20%的工厂就业直接依赖于贸易。农民1/3土地上的作物用于出口,占总销售额的25%。美国每年还大量出口技术、专利、商标和标准.获取的特许和许可费逐年增加.仅通过版权贸易每年就赚取5000多亿美元.占GDP的5%。美国又是世界上较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2005年美国海外投资收入增至4656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大量开发性投资,控制和利用海外自然资源.保障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促进其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

我国也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超过1.4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16.8%。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1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加入世贸组织4年吸收外资2200多亿美元,占1978年以来外资总量的l/3强。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150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400亿美元,已有49家企业进入全球较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我国进出口税收占全部税收的18%,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20%。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及时。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目前,我国95%左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大国共同利益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水平迅速提高.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广泛参与了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亚欧会议、“10+3”等多边和区域经济活动。目前,我国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对外贸易的25%。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瓶颈,明显提高了国际地位。

印度和墨西哥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分别推行了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化改革,走上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印度积极发挥本国在语言和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积极承揽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成为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墨西哥则于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与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使经济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国际市场和资本、技术来源,由于国内政局动荡、资本市场开放过度等原因,墨西哥曾在1994年底出现过金融危机,但经过短暂调整,经济重新恢复平稳增长。

国际社会上的一些国家,尽管希望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其经济结构以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缺乏现代制造业,也缺乏有效的促进投资和积累的机制,而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之外。也有少数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仍持否定态度,主张回避经济全球化,甚至对抗经济全球化。

二、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改造战略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欧美发达国家通过提高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巩同全球化竞争中的先发优势。美国是世界上制定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并把信息技术的扩散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也看准信息革命契机.加大科教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涌现出爱立信、诺基亚等通讯业巨头.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航空工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历来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和以色列等国和地区加大对航空科研的支持力度,甚至以政府补贴方式投入巨额资金,极力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

2.增强“政府”在经济全球化治理中的作用,保持各阶层的利益平衡与社会稳定。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一直沿着两条主线来展开:一条是跨国公司主导的贸易投资全球化.另一条是国家层面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政府在维护产业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发达国家经济社会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特别是西欧各国政府面对经济困境,纷纷着手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北欧国家在享有高福利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经济增长,政府与雇主、工会等社会伙伴建立了通畅的对话机制,维系了相对灵活的劳动力市场。

4.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贸易与投资的保护。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泯灭“民族国家”的政治使命。美国虽以贸易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自居,但仍竭力对落后产业实行保护;欧盟长期以来都是全球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最为频繁的地区;日本的许多重要产业一直以来就是“保护重于开放”。当前,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上升,主要表现在:

(1)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而且在主要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加剧。欧盟在频频启动反倾销程序,对来自中国、越南的皮鞋以及中国的彩电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还与美国就农产品和客机补贴问题摩擦不断。

(2)投资保护主义。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通过修改相关投资法规,对可能影响其自身利益或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设限。2003年,美国出台《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和资产的国家战略》.确定12个重要基础设施部门,其中,包括农业、水资源、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国防T业、申信飞能源飞运输、银行金融、化工、邮电、信息技术等。2005年法政府颁布法令,列出外国公司须得到部一级批准才可投资的战略性部门的清单,其中,包括赌博、证券、研发、窃听设备、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审查服务、重要基础设施的信息体系、密码服务、武器装备生产、涉及国防部合同的设计和设备供应等。目前,加拿大议会也正酝酿修改《加拿大投资法》,将外国投资的审查范围从某些价值很大和敏感部门扩大到任何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部门。

(3)更加苛刻地限制劳动力流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达国家允许甚至强制资本自由流动,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员特别是普通劳动力的流动。美国为保护国内就业市场,2005年底通过新移民法.严惩雇佣非法移民行为。

5.强化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疏缓政府的外部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在企业内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共赢的氛围,在企业外要主动承担对生态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制订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如美国的SA8000、英国的AAl000、德国零售贸易外贸联合会的AVE等,对解决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

三、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亟待调整哪些利益失衡

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当务之急是要高度重视和调整日益突出的五大失衡利益:

1.上下游产业利益失衡。由于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成本不断降低.下游产业常常从国外购买质优价廉的资源,致使部分上游产业在国内的市场受到挤占,处境艰难。2002年以来.我国棉农至少损失183亿元。2005年,我国进口大豆2659万吨,拉低了国内市场价格。2006年硫酸进口是量增价跌,国内部分磷复肥企业的硫酸装置停产,新建大中型装置开工率仅维持在60%左右。

2.消费者和商品与服务提供商利益失衡。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提高.进口快速增加,国内居民能够消费到种类更多、价格更廉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加剧了很多行业的竞争压力。不少名优产品、老品牌或被国外品牌吞食.或被市场淘汰。零售业开放后.我国流通企业与国外零售业巨头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实力弱的企业将面临困境。

3.区域发展利益失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对抑制地区差距扩大产生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势头。中西部与东部人均GDP的差距.由1978年的1:1.6拉大至1990年的1:1.8.2005年又进一步拉大至l:2.9。人均GDP较高的上海与低的贵州之比达13倍,远高于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1.5~3倍的水平(美国历史上较大差距是7倍)。

4.能源资源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与价格形成能力失衡。我国能源和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与采购量不成正比。2005年,国际市场主要能源和资源价格上涨,我国多支付300亿美元。2006年前5个月,因油价上涨我国多支出86亿美元。国际价格波动传导,还引起国内产业利益失衡。交通运输行业是石油消耗量的大户,全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5.“走出去”和“引进来”失衡。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平均比例为1:3左右.远高于中国1:l的水平。我国对外投资总额仅占世界投资的0.5%.对外工程总额仅占世界的2.1%,劳务输出仅占国际劳务市场的1.5%。“走出去”严重滞后,企业不能较大限度地利用全球资源,也加剧了国内产业竞争,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不仅开工不足、利润下降.而且还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

四、如何顺应来势凶猛的经济全球化潮流

经济全球化竞争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之争。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获益程度取决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群体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进一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要存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工夫:

1.提高谋求高端分工利益的能力。目前.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不到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真正掌握研发、营销等利润丰厚的核心环节的产品不多。以美国罗技公司在我国生产的旺达无线鼠标为例,该鼠标在美国的售价为4l美元,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商和零售商拿走15美元。摩托罗拉等原料供货商也拿走15美元,留在我国仅3美元,工资、能源、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等均包含其中。

2.提高保障我国全球利益的能力。截至2005年底,我国境外企业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境外中资机构和企业1.1万家.存外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分布存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每天平均有近40亿美元货物进出国境,1.7亿美元的资金流入,8.5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我国利益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反全球化”运动有一定市场。近几年来,危及我国境外资产和人员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进一步深人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海外利益将更加广泛.迫切要求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障体系。

3.提高与世界各国和谐发展的能力。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贸易分别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倍和4倍的速度增长,对国际供求格局带来巨大影响,贸易摩擦增多。因此,只有实现与世界各国和谐发展、互利共赢,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深入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及缓解之策,借鉴和吸取其已有的经验教训。当前.尤其要跟踪研究重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改革动向,关注国际上有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动向。

(1)立足于建立内需主导型的开放型经济。对大国经济而言,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内需.因此,必须抓紧建立以居民消费为主的内需主导开放型经济。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投资和资本积累仍是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要加强对我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的研究,把重点放到如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挖掘巨大消费潜力等现实问题上来。

(2)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遇到了快速发展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客观来看,数量扩张成就了我国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但今后应选择优化外贸(包括出口)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优化外贸结构.在优化商品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包括运输、设计、咨询、软件开发、旅游、广告、金融、保险、银行等。另一方面.要大力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当前应适当提高三个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强制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制定低工资等:提高国内资源成本,应调整资源税:提高环保成本.让制造污染的企业无利可图,失去出口竞争力。在不丧失基本竞争力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提高这些成本,推动简单加工逐步升级。

(3)利用规则对关键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积极参与并推进全球化,符合我国的利益取向。但全球化不是简单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对外开放更不是放任自流。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警示我们,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各国尚不愿出让本国的重要产业和市场,发展中国家更不能过度出让战略产业控制权。我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要确保国家对真正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在国际贸易中,要熟悉和运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规则,增强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力和发言权,维护我国正当的贸易利益。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妥善处理我国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型、体制转轨与融入全球化这三个过程相互“叠加”。借鉴美欧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有助于我们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特别注意兼顾效率和公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5)在提高社会福利与保持产业竞争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之间寻找平衡。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较为活跃,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了发挥。但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保持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成为“两难”。对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要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财政预算应继续向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6)坚持发展中大国的战略定位。通过务实合作,努力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加强与新兴大国协调与合作,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差异。在竞争与合作中善谋长远,强调以互利促进合作,以共赢实现发展。

(7)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支持重新启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进程.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充分利用多边机制,参与全球重要经济政策的讨论和制定,提升我国对市场经济规则制订和修改的影响力。引导和推动全球化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8)筹划区域贸易安排国家战略。以东亚为龙头、推动形成一个能与美洲和欧洲大体平衡的区域经贸合作板块。把与中亚、中东国家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放到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先领域。积极探讨与非洲、南美等地区深化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方法。稳步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门户的区域经济合作网络。

(9)构建安全的外部资源交通和运输体系。以更大决心和更大投入.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加快油气管道、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国际性战略通道建设.尽快形成我国通往世界重要资源富集地区的安全通畅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加快发展远洋运输船队,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运输外部资源能力,降低远洋运输成本。加强相关建设,为远洋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问题研究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近期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东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较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但是,在中国参加WTO的最初这段时间里,难免要受到来自于外部的冲击。中国的贸易流量势必会增加,不管是进口商品的流量还是出口商品的流量,都会因为关税的下降而趋于增长。然而,由于进口(也就是需求)的增加不存在时滞,而出口(也就是供给)的增加是有时滞的,因此,在短期内便有可能发生储备外流的冲击。

针对来自于国际储备方面的冲击,可以采取人民币贬值或开放资本项目的方法予以缓解。至于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机制,可以是现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官方贬值,也可以是变现行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后的市场调整。另外,还可以通过开放资本项目,用资本项目的顺差来弥补经常项目的冲击。为了安全地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来缓解储备冲击,深化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前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