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乡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现在乡镇经济发展新局面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合肥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县强才能市强”的理念,不断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使合肥市县域经济和农业农村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及时年,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当前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必须继续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

及时,要深刻认识到,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县域经济不可或缺。从合肥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县域经济迎头赶上,提速发展。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是我们多年企盼的好局面。在今年保增长、促发展的各项工作中,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快,不能放缓。

第二,要深刻认识到,扩内需、保增长,农村的潜力很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其中,尤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如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以及乡村道路、电网、通信、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特别是今年以来,还实施了家电、农机、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扩大有效投入,开拓农村市场,都是很好的机遇。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调结构、上水平,县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就合肥的现实情况而言,郊县是城市发展的纵深腹地。近年来,相关县区之间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在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方面,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县产业一体化工作。特别是在决策层面,就要体现出一体化的思路。这几年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行政区划并非产业发展和要素流动的天然鸿沟。

第四,要深刻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民是重要群体。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影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影响到农民增收。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地区,也包括内地的一些企业,用工需求开始减弱,使农民外出务工受阻,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关心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从合肥实际来说,“十一五”以来,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大、投入大、动作大、成效大。及时,真正实现了城乡发展的规划统筹,把三县发展纳入了“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统一布局、统一推进,积极拓展城市的“四大组团”;第二,产业统筹,促进城乡产业、市县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第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构建起覆盖近郊的“一刻钟快速交通网”,城市公交、供水、教育的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通过前几年所做的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保增长这个首要任务,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牢牢把握扩大有效投入这根主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机遇,力争在国家新一轮扩大内需中,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向基础设施建设要投入,向民生工程要投入,向新农村建设要投入,在去年的基础之上,今年要继续把新农村建设与土地规模化整理结合起来,集中23个部门的有关资源,年内实施万亩以上规模的项目6个,计划投资13亿元。

牢牢把握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这一方向,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近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育,使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践证明,我们不能单纯就农业抓农业,必须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推动合肥农业在组织方式、形态布局、综合效益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从调查来看,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种植养、农业产业化、务工经商、惠农政策资金等,其中工资性收入已占到农民年收入的40%~60%以上。由此可见,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在就业。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要大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重点是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开展企业用工与返乡农民工岗位对接,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和新增公益性岗位也要尽可能多用一些农民工。

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这一任务,协调推进农村城镇化。无论是中国的国情,还是安徽的省情、合肥的市情,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减少农民,就必须大力推进县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我们要把农村的城镇化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加以研究。要按照“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在加快建设“四大组团”的同时,加快新村镇建设步伐,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浅谈当前乡镇经济发展思路

浅谈当前乡镇经济发展思路

伴随着世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经济大幅滑坡,财源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乡镇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根据伍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

“抓大促小带中间”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办实体,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励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镇村要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鼓励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发展地方经济。

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结合祥云县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整体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布局合理、区域集中、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格局。

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树立经营城镇的管理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和闲置资产,对城镇无形、有形资产进行转让、拍卖、租赁、参股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建立“投资——回收——积累——再投资”的良性运作机制。坚持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向城镇靠拢,加快发展乡镇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繁荣城镇经济。

把推进招商引资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努力造就一批专业招商队伍,实现招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引资层次的不断提升;围绕项目配套,在产业招商上求突破。要围绕伍明镇区位优势,在建材、商贸、木材加工、轻工食品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本文来源:文秘站 //进行项目包装和对外招商;围绕强化诚信服务,在以商招商上求突破。加大工业聚集区硬件和软环境治理力度,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围绕打造农字号品牌,在特色招商上求突破;把乡镇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创新特色和资源特色炒热、品牌叫响、形象提升,通过特色招商,实现资本和产业的集聚和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工业反哺,从而推动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乡镇经济社会中到底存在哪些滞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才能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为深入了解当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笔者先后深入一些单位和一些村,通过座谈、交谈等方式,了解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调研单位概况

黄集镇位于襄阳市襄州区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东接古驿镇,西连石桥镇,南临伙牌镇,北与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交界。辖村(社区)41个,共有村民小组283个。版图面积253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农业人口6.6万。全镇有耕地面积17.5万亩,农业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为主。工业主要以粮油加工储备、建材、金属管业、服装加工等为主,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00万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1、经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中心集镇建设缓慢滞约乡镇发展。以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为例:1998年,黄集镇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5个重点口子镇之一。也是襄阳市三个口子镇之一。黄集镇具有驻镇单位多(国家襄阳粮食储备库、湖北省襄北监狱等)、地处鄂豫边界的区位优势;境内有樊魏路207国道、黄老路省道、“汉十”、“许樊”两条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通过向四周辐射,可建成鄂豫边界的商贸重镇。近年来,黄集镇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了集镇的道路、绿化、给水、排水、市场、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与毗邻的河南各乡镇建设力度相比,黄集镇的建设力度还不足。作为襄阳市三个口子镇之一,黄集镇在边界中心集镇建设上日显后劲不足,发展较慢,一定程度上与所处的位置不符。在某些程度上也与襄阳市的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二)农村债务问题滞约乡镇发展。笔者对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的农村债务进行了解:黄集镇下辖41个行政村(社区),共有村民小组283个, 其中95%以上的乡村都有债务,存在着村村有债,村村欠钱的现象。而且村组债务存在巨额性、多元性、无序性的特点,截止2012年底,全镇村组债务合计117878427元,其中村64267512元,组53610915元,数额巨大。债权人呈现多元化,债务的形成复杂多样,有白条抵款的、有现金交易的、有行政干预的、有亲戚朋友介绍的,随意性较大。村组债务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容易造成干群关系恶化,不利于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因此需尽早寻求制度途径和长效机制。

两点建议:

(一)加强中心集镇建设,切实便民利民。通过大力发展中心集镇,完善集镇功能,形成产业支撑,以市场的方式吸引农民向集镇转移,使农民逐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进程。而不是用人为的或行政包办的方式逼农民上楼,赶农民进城。一是高标准的规划管理。建议上级部门切实加强对中心集镇建设的指导,对集镇建设高标准规划的编制、特色的确定给予技术支持。加强对集镇向农村辐射规划的管理,学习外省经验,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整合水利、交通、林业、能源、扶贫、畜牧等部门的力量,重点扶持集镇公路、供排水、绿化及垃圾污水处理、电力设施配置、文化广场兴建等宜居环境建设工程,着力改善中心集镇的镇容镇貌。三是加大资金上的重点扶持。切实加快中心集镇建设,出台专门支持中心集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四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工业园区。建立“中心集镇建设基金”,对建设中心集镇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发展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工业园区,扩大镇区规模,发展镇域经济,使中心集镇与产业园区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形成产业支撑。

(二)多措并举化解村组债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挤水”消债。通过清理债务中的虚假成份,挤掉债务“水分”,消除一部分债务,对村组债务,逐笔清理和审核,将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债务予以剔除。二是核实呆、死账减债。根据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建议区委、区政府对于已经确认为呆、死账的,或债权人主动放弃追债要求的,按照程序予以核销。三是清理债权还债。对乡村干部个人借支款项的,要逐笔清理,限期回收;对农民以前年度欠缴的税费,要登记造册,待有关清欠政策出台后通过基金会逐笔清收;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发包进行清理,重新发包、公开拍卖吸取资金还债;对乡村组以及个人之间形成的三角债,鼓励债权、债务人协商后相互抵账。四是筹资还债。对用于村内道路以及其他村集体兴办的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建议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按照程序,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资还债。五是补助还债。希望区委、区政府加大农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转移支付金额,专门用于乡村还债,减轻乡村债务压力。六是增收还债。化解村组债务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和问题,希望区委、区政府能在项目、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大力发展农村种养殖业和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

加工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消减村组债务打下坚实基础。2、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信访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信访调解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当前乡镇信访调解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一是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几千年官大于法的意识根深蒂固,老百姓法制意识淡薄,信“访”不信“法”,依然习惯于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不懂得或者不愿意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和途径来解决问题。二是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精通调解的法律专业人才太少,一些精通调解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充实到一线。三是经费不足。专班解决问题需要经费,一个案子有时候要经历多天或更长时间才能调解成功,用车、就餐、日用品购置等都需要经费。四是诉调、刑调对接不力。公检法单位参与调解积极性不高,受人员和干警精力限制,这些单位、人员不愿参加调解。

(二)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才能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石桥镇、古驿等镇位于襄北岗地,素有“旱包子”之称,一到干旱时节人畜饮食困难,田地旱情严重,农田水利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湖北省2011年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掀起兴修水利事业的热潮。但挖塘后续中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渠系年久失修,许多渠系已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末级渠系得不到维修,严重滞约了农业发展;二是水库私有化,一到干旱时节,用水灌溉农民都要支付高额水费,成本太高,不仅阻碍了农民增收还容易引起用水矛盾;三是农田水利投入弱化,现行国家水利投入基本上不考虑中小型农田水利,主要集中在防洪水库建设、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枢纽方面,对乡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太少。

(三)城乡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与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之间出现了一些反差。我们在调研中很多老百姓反映:近年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每年都增加,由当初的几百元涨到近千元,现在退休职每月工养老金能拿到一千多元,而参保农民的基础养老金一直都是原地不动,社会上流传多日的农民基础养老金上涨的风声刮了很长时间,可迟迟不见上涨的动静。

三点建议:

(一)建立调解中心,推进信访法制化。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调解经费,为大调解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统计考核工作,以案件调解成功率定考核。不要用一些形式主义的打分考核。三是加强信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把老上访户、缠访户特别是有过非正常上访行为和违法组织集体上访的人员作为教育的重点。建议上级信访部门要对上访群众做好信访法规、政策的告知工作,对一些明显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和要求群众走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重复的要求基层乡镇政府解决,既不利于诉求人问题的解决,也大大分散了基层工作的精力。四是积极推进诉调、检调、公调对接机制。建议上级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开展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和公调对接工作,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充分整合大调解工作资源,形成多种形式、多方联动、高效运行的调解模式。五是积极探索和建立专职调解员和专业调解小组,使他们能够不被其他工作牵绊,全身心投入调解工作中去。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稳定农业基础。要拿出水利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望天收”的状况,切记形式主义的短期行为和轰动效应,花了钱群众还不买账。一是各级政府将农村末级渠系整修和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二是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民通过出资、出劳的方式,共同搞好渠系、堰塘、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三是水利部门收取的水费一部分返给乡镇或村组,专门用于水利设施维修和管理。四是寻求法律或制度途径,实现农村水利设施国有化,使农田水利这一命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避免私有化恶意抬高价格以及为了利益发生用水矛盾。五是充分信任县、乡两级政府,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高度整合后由县、乡两级政府结合实际实施,而不是各自为政,花钱换来老百姓的怨气。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参保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逐年进行提高,这既是广大农民的长久期盼,也是党践行群众路线、为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所做的一件实事。

3、党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以黄集镇为例:黄集镇现有41个村(社区),近年来镇委十分重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每个村都建起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但目前只有三分之二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真正达到了服务群众的功能,仍有三分之一的村无标准的办公场所,许多是利用村小学闲置校舍改造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现在许多办公场所都是摆设,即便是农闲时也鲜有村干部在办公,这要靠制度制约。应多抽查找问题,使其达到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人气旺起来的目的。

(二)村干部工资待遇问题。襄阳市襄州区每名村支部书记每月工资岗位津贴仅有700元,村副职干部每月仅有400元,组干部每月仅有300元,工资非常低,导致工资积极性不高。现在农村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许多工作都需要村干部去协调,得罪人,受气的事时常发生,特别是许多人瞧不起村干部,让干部心里负担很重。现在农村干部现状是:一部分人凭着责任心干事;一部分人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得过且过的思想干事;一部分人觉得工作待遇太低,因此只干自己的私事,而无心管村里的工作。

两点建议:

(一)加强阵地建设,通过发挥村办公场所作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一是发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让

群众办事找干部很方便,群众心情舒畅上访少,还通过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其中的热情;二是电教设备不能睡大觉,选用有责任心的电教管理员外,强化电教管理制度、提升管理员的经济待遇,使其积极组织村民观看电教节目;三是杜绝形式主义检查,应该从“有没有人值班,有没有人办事,有没有人登记,有没有人气”这些方面检查。让村干部建章立制,有事找干部到村部,每天要有村干部在村部值班,让干部群众养成在村部办公、解决问题的习惯;四是坚持落实基层组织会议制度,从“”(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按时上好党课)入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村干部工资待遇应逐步提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一事逐步提高村干部工作待遇,使大家工作积极性更高;二是采取按实绩计报酬制度,多干事的干部能多拿,而不干事的则少拿;三是对退休村干部要多关心,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要给予资金扶持。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的难题

一、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级党员干部素质不尽人意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但现状令人堪忧。一是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偏低,个别党员抱有随大流、糊弄应付的态度,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二是大多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党员梯队建设迫在眉睫;三是大多数村干部因工资偏低,社会保障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已成为导致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二)农民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纯农业乡镇大部分农民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观念淡薄,种地的不懂集约经营只能粗放经营,打工的只能靠卖苦力挣钱。再加上各纯农业乡镇不重视农民培训,即使有的乡镇对农民进行了培训,也存在投入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等问题,使得农民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好不容易引来的项目难以落地,这些已严重影响了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

调研中发现,许多村级集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集体经济基本无收益的村就占到70%,收益较多的村集体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由于纯农业乡镇多数村领导班子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无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壮大集体经济的胆量和思路,依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来发展各纯农业乡镇经济还任重道远。

(四)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使土地实现效益较大化,只有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种植大户或企业手中,但各纯农业乡镇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受传统“靠土地吃饭”思想的影响,怕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生活没有来源;另一方面,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逐年上升,致使流转难度加大,给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了巨大的障碍。

二、加快沁水县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具体的操作中,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与困难。另一方面,应适时出台一些支持性政策,使各纯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可能多地得到政策上的保障,从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

(二)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一要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规范合同内容,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趋于稳定;二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合作的各方面情况,督促其履行合同,对不合格企业要坚决取缔;三要尝试建立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把龙头企业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壮大集体经济,为农村经济发展

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一要强化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解决好决策、债权、约束、激励等问题,确保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集体荒山、荒土、矿产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村经济发展规划,引进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三要落实好上级政策,加大资金、技术、财政、人才支农力度,积极扶持各村集体经济发展。

(四)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引领的本领

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必须想方设法提高他们致富引领的本领。一要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地先进典型,拓宽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思路;二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三要加强考核,向农村党员干部加压,把他们逼向书本、逼向市场、逼向项目,促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变消极等待为积极投入,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

(五)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是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纯农业乡镇经济的重要基础。一要强化政府指导,强化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农民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要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加大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外,还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民教育培训,改善教学和培训条件;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综合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开放式、多部门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四要突出培训重点,大力开展专业农民和创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人才培训等,为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要采取优惠政策,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到市场中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使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得到实惠,把农民吸引进来,促进土地经营权 规范流转。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向他们倾斜”,促进纯农业乡镇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七)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鼓励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本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二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三要建立和培育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介服务组织,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指导农民工就业,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四要落实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为他们在外地安心务工创造条件。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消债减负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新跨越

消债减负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镇村债务已成为困扰我区乃至全省、全国各级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镇村债务问题既是一个具体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一方面,债务的形成与近年来我区农村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相并存,是发展中的问题,最终也将通过发展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镇级财政包袱沉重,债台高筑,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在沉重的债务压力下,镇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跑资金应付“吃饭”、躲避债主逼债、打债务官司上,无力顾及其他日常工作和经济事业的发展。为保工资发放和偿还债务,镇政府拆东墙、补西墙,挤占挪用专款,甚至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已成为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化解镇村债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课题。

一、当前的债务现状

我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全区国土面积11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238个村。总人口47万元,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1。20__年全区GDP实现1720__万元,其中镇级GDP实现1220__万元,及时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元。20__年我区镇级地方财政收入2795万元,当年可用财力5608万元,财政供养人口5159人,人均可用财力10870元。(有关经济指标来源于20__年《纳溪统计年鉴》,财政指标来源于20__年财政决算报表)截止20__年8月份,我区镇、村两级累计负债17343万元,其中镇级15180万元,村级2163万元。每个镇平均负债1445万元,最多的护国镇负债2964万元,最少的合面镇890万元(见附表)。镇级人均负债456元,最多的天仙镇人均负债721元,最少的合面镇235元。债务是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6.2倍,是可用财力的3.1倍。沉重的债务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危及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下去必将会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受到损害。(有关债务数据来源于20__年7月纳溪区财政局镇村债务统计报表)

二、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性兜底。突出反映在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上,政府前期没有介入,但最终资金收不回,贷款还不了,按国家政策规定将债务全部转嫁给同级政府承担。我区12个镇为此新增债务2789万元。

(二)完成达标升级任务。近几年,区以上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加快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升级达标活动,如普九、三级路网建设、小康工作、科技示范镇、农电改造、计划生育等。在达标升级活动的推动下,各镇采取先建设后还帐、一年建设多年还帐等办法,主动或被动地盲目上项目、搞建设,不顾财力实际超前兴办公益事业,靠欠、挪、借、贷大量举债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仅“普九”一项我区各镇就新增负债3727万元,三级路网建设新增负债4115万元。

(三)发展经济。部分投资项目,在未考虑市场行情和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或者是“一窝风”,相同项目大家都上,结果导致项目失败,政府投资无法收回。在小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等公共事业的兴办上,未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建一个项目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落后,增加了经费支出,由于资金不足,不惜以高息向个人和民间贷款。据统计,我区因支持乡镇企业新增加的债务有1467万元,集镇街道建设负债1921万元。修建办公楼负债1077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负债346万元。

(四)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主要是因镇财政无可安排财力而只能靠举债来实现的支出。其中补充机关经费667万元,其他应付未付款1310万元。

(五)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从深层次分析,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对镇级领导缺乏约束机制。镇领导为了在任期内日子过得好一点,借债的积极性很高,还债的责任感不强,“只要能借到钱就是本事”的观念重,形成了“前任借钱,后任还债”的恶性循环。

三、化解债务的措施办法

根据我区实际,结合各地化解债务的经验,化解镇村债务要遵循“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积极稳妥、大胆开拓”的原则,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有效控制新债,消化旧债,在农村新型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彻底解决镇村债务问题。具体讲应分为清理锁定现有债务、处理消化老债,防止发生新债三个步骤。

基本流程:清理锁定债务:1、处理老债:⑴清收债权还债;⑵处置闲置资产偿债;⑶划转核销减债;⑷规范计息降债;⑸增收节支还债;⑹余额部分制定分年偿债计划。2、新增债务:⑴建立新增债务区政府审查认定制度;⑵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实施债务终身追究制;⑶建立达标升级项目审定制度;⑷建立偿债资金保障制度;⑸建立政府担保抵押行为控管制度;⑹严禁借款开支公业务费,控制非生产性 负债;⑺强化债务监督检查,严格实施还债目标考核制度。

(一)清理锁定债务

镇村债务形成情况错综复杂,必须进行彻底清理,为还债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由区政府牵头,区财政局组织实施,各镇组成“债权债务清理小组”,在财政局的指导下开展清理工作。在清理中,要具体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如实登记。按照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两大类型分别登记,明细到具体单位、每笔款项,对举债的时间、金额、利率、归还期限,以及原因或用途等,都要登记清楚,一项不漏。二是理顺关系。镇村债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清理登记的基础上,要按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分部门、按债务性质进行归类,将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剔除,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分清偿债责任。三是债务转换。政府债务由于以前是多部门操作而形成的。因此,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事项可能形成多项债权债务关系,甲欠乙,乙欠丙,丙欠甲,三角或多角债务关系普遍存在,债务清理后,由财政所统一管理,对三角或多角的债权债务进行冲消,应由个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按照规定相应转换债务关系。由区财政局逐笔复查核实,建立债权债务明细档案,锁定现有债务。

(二)多渠道、多形式清偿已锁定的老债

清偿老债,降低债务水平是镇政府及财政部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只有把镇村债务降到正常水平,摆脱债务包袱,镇政府才能甩开膀子搞经济建设,财政经济工作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1、清收债权。按照“有钱收钱,无钱收物”的原则,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依法追收单位和个人的借款,坚决查处逃避债务和清收欠款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对有财政拨款的借款单位和为借款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的,在保障个人部分及时拨付的情况下由财政予以扣收。凡区、镇干部个人借款或提供担保借款未还清的,通过纪检、监察部门限期清收。特别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要严格按照原有的追收规定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税改后的农业税要全部收起来,税改前的农业税及提留统筹尾欠要造好册、建好帐,为将来清收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2、处置闲置资产。对镇政府的资产、村社集体资产、向政府借款无法偿还,按规定抵押给政府的企业资产以及闲置土地、林地、茶场等进行处置,并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资产进行清理集中,能卖则卖、能抵就抵,该盘活的想办法盘活,所得收益主要用于还债。

3、划转核销。对以政府名义为企业直接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与债权人协商,并履行相关手续后,明确由企业偿还,划转政府债务。对债权人已撤消或已放弃追偿债务的,依程序核销债务。年深日久的应付未付款按规定予以核销。对“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债务,本着“谁受益,谁还钱”的原则,分摊偿还。

4、规范计息。与债权人协商,采取挂帐停息、降息还本、停息还本、先还后借等措施,尽量减少利息支出。

5、增收节支。各项预算收入要征足征齐,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应征收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一项不漏,足额收取。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产生的增值收益要部分用于还债,收取的各种附加、社会抚养费等应不低于30用于归还教育、交通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借款。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统管各级各部门资金,统筹安排各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增强收支透明度,强化资金的监督管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财政财务管理措施集中财力,在保障政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挤出资金化解镇村债务。今后每年各镇在20__年非生产性支出决算数的基础上压缩10-20的资金偿还。对资金来源未落实的基建项目,要停建、缓建。逐步形成开源节流的良性循环。

6、制定偿债计划。对于通过各种措施后仍无力偿还的债务余额,根据各镇财力状况制定分年度的偿还措施,严格执行。偿债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安排、部门缴纳调剂金、发展经济创收(特别是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的增值收益)等,教育、计生、交通、农发等事业发展债务,政府、财政与各单位、各部门要分摊偿还。还债顺序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先农民后单位、先重点后一般、先零星后大额、先直接后间接”的原则。

(三)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控制新债

1、建立新增债务区政府审查认定制度。凡各镇修建、维修、购置和兴办公益事业等需举债来进行以及举新债还旧债的,必须实行报批制度,由区财政局初审后,报区政府审查认定。凡未经审定产生的新增债务,按照“谁决定谁负责、集体决定主要领导负责”的原则严肃处理。

2、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实施债务终身追究制。将债务变动情况列为镇领导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对债务形成或损失无法说清,债权无法落实的,不得离任,并由相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经济责任。

3、建立达标升级项目审定制度。凡要求各镇达标升级的项目,必须在事前报区委、区政府审定,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更不得要求各镇解决工作经费或奖励资金。各级各部门凡需承办开展的建设项目,必须事前将资金组成、建设规模及方案报经区政府批准,否则,计划、建环、交通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计划报批手续。

4、建立偿债资金保障制度。各镇应制定和落实可行措施,每年从地方财政增收留成中安排一定资金,从预算外收入中集中一定比例资金,从发展经济的收益中划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还债。

5、建立政府担保抵押行为控管制度。镇政府不得直接兴办企业,不得为企业、单位、个人借(贷)款(包括其他形式的筹资)提供担保和抵押。如确因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需要由政府提供担保或抵押 的,必须报区财政局初审,经区政府批准后才能实施。因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由各镇提供担保和抵押的必须报区政府批准。

6、严禁借款用于公业务费的支出,切实控制非生产性负债的增加。各镇均应建立机关食堂,严格遵守“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接待、会议等非生产性的支出。

7、强化债务监督检查,严格实施还债目标考核制度。区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债务专项检查,督促镇、村落实还债计划和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同时对上年债务管理情况实施考核:完成了债务考核任务的,由区政府给予化解债务金额1-5的奖励,其中30奖励有关人员,70用于还债;有违规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债务总额5以内的处罚,同时在资金调度上给予相应制裁,组织、人事部门对镇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在当年的考核中不得评优、调动、提拨。

化解镇村债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目标任务重,我们既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手段去解决,又不能暂时搁浅绕道而过;既要防止在高涨的政治热情下“强力推进”,搞成数字游戏,又不能在复杂的债务里消极应付,使矛盾激化。为此,应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司、人事、财政、审计、农业、粮食、体改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镇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减负就是增收,还债就是政绩”的观念,切实把化解镇村债务工作抓紧抓好,务必使此项工作收到实效。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策略

一、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经济的特色不够突出

农村地区有很多有特色的人文、特产以及环境方面的资源,可以用来发展乡镇经济,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目前乡镇经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比较明显,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较为盲目,企业同质化状况较为严重,这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和相对成熟的城市企业竞争,依据乡镇实际状况,发展特色经济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说明民间资本越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社会就业和群众生活水平也就越好。民营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用来衡量本地区县镇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的快于中西部地区,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异常的活跃,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发展乡镇经济

首先分析本地是否存在有乡镇经济发展的资源,了解本地区和其他乡镇比较的主要优势,这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地理优势、人文特色等等。在考虑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依据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些发展机会。如果本地区乡镇资源没有任何的优势,则可以考虑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积极有效的发展集体经济,拓宽乡镇经济发展的思路,或者是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发展乡镇经济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引入竞争的机制。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够有效的推动科技和管理方面的的进步与发展,强化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近乡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外的竞争与合作,则能够使得本地区的企业吸收经验,引入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促进本地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还注意要强化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在营销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内容,创建乡镇特色品牌,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本地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促进本地区乡镇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三)发展乡镇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发展乡镇经济需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致使环境遭受到破坏的经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小结

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品的提升和基层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同时本文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更好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解放思想推进乡镇经济发展

综观近年来__镇在思想观念、突破困难、关注民生与发展经济的实际,__镇的经济发展确实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突破思想障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__镇曾创下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和省中心镇的业绩,但未能乘胜追击,却因金融风险和特大洪灾袭击的波及,陷入经济低迷的波谷,致使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针对这些严重的思想障碍,__镇委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两个重点,推进三项建设”的工作思路,对全镇“三级干部”进行解放思想的教育,端正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突破“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发展特色产业。__镇在制订镇经济发展规划中,把发展陶瓷定位为特色产业放到重要位置而发展,是充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经过20__年的实践,先后引进了会德丰、新锦成等几家大型陶瓷企业,投资总额达10多亿元,更与全省重点陶瓷产业基地南庄镇达成结为友好镇实现优势互补的意向,进一步推进__陶瓷产业的发展,使__镇初步形成陶瓷产业聚集。

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实践证明,__镇在发展经济中充分关注民生问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一,选择招商项目中,吸取了发达地区“先发展后治污”的教训,将环保问题与引进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对陶瓷企业定下较高的准入标准,舍弃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协调了发展与环境保护。其二,重视企业的社会效益,所上项目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就业和收益,追求“政府有税收、商人有利润、农民有工资”的三赢局面。其三,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社会公共建设,政府在取经济成绩时不失时机地投入圩镇的街道、影剧院、基础设施等的社会公共设施。

充分发挥华侨华人作用的思路与对策

牛江镇委书记吴炎稂

据今年的侨情调查统计,牛江镇总人口2.3万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总人数却达3多万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工商巨贾不乏其人。海外侨胞众多,是侨务工作的宝贵资源。如果发挥好这班华侨的作用,大家都为牛江镇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牵针引线,这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可以把牛江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要树立长期不懈地开展工作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侨务工作的认识,健全侨务工作的队伍,充分发挥侨务部门的职能作用,营造做好侨务工作的氛围,形成侨务工作的合力,促进侨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联系,进一步巩固老朋友,发展新朋友。要加强与华侨华人重点人士的联系,开展海外重点人士的调研工作,加强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

三是积极做好“引资”与“引智”工作。要善用“侨牌”增后劲。充分挖掘和发挥年青一代华人、新移民、留学生在资金、智力方面的优势,以互利为原则,引导他们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

四是努力保护好海外侨胞的积极性。要真正树立侨胞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达到团结侨胞、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的目的。

继续解放思想推动良西经济协调发展

良西镇委书记何焕仍

近年来,良西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社会大局稳定,但是,与一些先进地区、先进乡镇相比,无论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仍然比较滞后,因此,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必须正确评价、审视自己,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促进良西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主要是抓好“三个全力推进”,促进良西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解放思想,坚定加快发展信心。要通过解放思想,做到“三破除三增强”,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即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增强开拓创新意识。破除畏难退却思想,增强攻坚克难意识。破除坐而论道的思想,增强真抓实干意识。

二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今年要抓好省道s369线良西段的改造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公路改造的规划、测量、征地和施工等有关工作。同时,今年要争取接驳恩城自来水,改善企业和居民的饮用水。争取建设良西变电站,改造良龙线10千伏供电线路,解决企业的用电制约。争取改造三夹朗至帝都温泉、良西至福坪至帝都温泉正门道路和那湾桥,改善投资环境。

三是全力推进“四大经济板块”实施,实现良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抓好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要抓好旅游经济发展,打造旅游支柱产业;要抓好沿路经济发展,推动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要抓好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挖掘文化积淀打造那吉镇旅游业的特色品牌那吉镇委书记岑仲平

如何打造那吉镇旅游业的特色品牌?我认为要重新定位其发展方向,发掘文化积淀,提高景点的文化含

量,并以文化积淀为主线,突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促使各景点联成网格,才能形成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特色品牌。一是提升“一水一石”的文化含量。“一水”就是温泉水,“一石”就是石屋文化。要以文化主题重新定位,重塑温泉旅游的品牌。对于石屋文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切入点,增强石头村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特色。

二是发掘“一山一林”的旅游价值。“一山”是指那吉金山,“一林”就是七星坑原始森林。在开发金山方面,要满足顾客的猎奇心理和财富欲望,以丰富那吉旅游业的层次。在开发七星坑原始森林方面,要充分利用七星坑原始森林的旅游资源优势,按市场定位,品质次、高起点地认真做好休闲、探险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三是提高“一软一硬”的整体素质。“一软”就是管理,“一硬”就是设施硬件建设。要培养和吸纳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畅通融资渠道;规划并开放农、林、牧、茶、电等工业园区项目,营造良好投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民资投入到那吉的旅游业发展之中,使那吉旅游业的规模得以扩大,得到进一步发展。

改善交通条件破解发展难题

大田镇委书记罗帜雄

大田镇是个山区镇,经济一直都较为落后,整体规划布局很有局限性,尤其是交通条件不尽人意,到大田旅游观光的客人基本上是从开阳高速公路和325国道进入大田,大田西北面省道369线至阳春,东南面省道276线至新兴由于宏观交通架构不完善,至使阳春、新兴两市的游客未能引进大田镇,造成客源大量流失,连接阳春、新兴的省道369线和276线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为破解经济发展面临瓶颈问题,大田镇积极与相邻的阳春春湾镇、新兴天堂镇、六祖镇联系沟通,积极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20__年,省道369线完成改建工程,连通了阳春市,改善了两地的交通条件,较好地实现了恩平、阳春两市的旅游互动,而大田镇通往新兴市的276省道全程长也只有50公里,但大部门分的路段建设在半山腰,由于弯道多,急弯多,道路险要,交通条件不便,因而两地互动少,缺乏良性互动,双方的旅游资源未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建议政府加强与新兴市沟通联系,争取上级及有关公路交通部门的支持,尽快改建276省道新兴线,改善两地交通条件,进一步拉近两地的距离,促进恩平、新兴、阳春三市交流沟通,充分发挥三方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加强三市旅游互动,促进三市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破解用地难题推进君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君堂镇委书记钟东成

结合君堂镇的实际,我们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共建和谐”的发展思路,但近年来随着服装、纺织、建材工业企业及配套企业加盟我镇集聚发展,我镇无工业用地、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缺乏等发展中的难题突显,因此,科学破解用地难题,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工业用地难题,打破发展中的瓶颈是加快发展我镇经济社会迫切要解决的难题。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树立一种强烈的发展意识,确立积极工作、敢于负责任的意识,用冲破一切困难的勇气,采取一切可行的模式,去破解发展中遇到的用地难题。

一是争取工业用地指标,支持大工业发展。重点抓好君沙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开发的土地调整和修编工作,设置纺织工业和建材工业特色工业园区,让从珠三角产业转移出来的特色工业“入园”集聚发展,推进我镇纺织工业和建材工业两大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

二是集约、节约用地,注重投资强度,提高工业园地的效益。一方面工业用地集中安排在工业园区,以“集中”促“集约”,保障引进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要节约用地,要求企业尽量少建单层厂房,建多层的厂房,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

三是依法依规盘活和整合闲置土地、厂房资源,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迫切用地的需求。一方面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推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旧厂房进行改造,做到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其建设用地的潜力。

四是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尝试走“无地招商引资”的路子。

发挥区域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横陂镇委书记苏锦凡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域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横陂镇实际,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区域的交通优势、沿海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我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建设一个“临港经济园区”。要发挥港口优势,着力规划建设恩平港周边的土地,积极配合恩平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两个5000吨级泊位的码头,提升港口码头运输能力,大力发展物流业。同时,把横陂镇位于恩平港附近的鹰咀湾水泥厂申报技改建设为年产水泥200万吨、产值5.6亿元的旋窑水泥生产线,把恩平港建设成以物流、建材为主的“临港经济园区”,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打造“二沿”经济。一是打造“沿路经济”。要充分发挥省道s276公路贯穿本镇全境、连接开阳高速和西部沿海高速的交通优势,千方百计盘活沿路闲置土地,整合土地资源,将省道s276公路虾山至恩平港路段规划为工业带,把嘉维化工厂周边土地建设为“纳米碳酸钙产业聚集基地”。二是打造“沿海经济”。要充分发挥我镇沿海优势,把镇海湾21公里的海岸线规划为港口及工业用海区、红树林生态旅游保护区、水产品养殖区三大功能区,并科学抓好规划建设,将其打造成集工业、生态旅游、水产养殖于一体的“沿海经济带”,并通过招商引资兴办“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

培育“三大特色”产业,即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第三产业。在特色工业方面,要重点抓好“建材、化工、陶瓷”三大特色工业,促其做大做强;在特色农业方面,要按照“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水果、水产品、蔬菜”三大特色农产品,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特色第三产业方面,主要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通过打造“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创新思路加快发展

圣堂镇委书记吴文广

近几年来,圣堂镇经济工作取得一定发展成效,但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仍离上级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针对圣堂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圣堂镇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本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对症下药,确保实效”的精神,我们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突出重点,培育“四大”产业。一是做大做强中星工业园的灯饰制造业;二是培育树脂化工产业;三是做大做强电子产业。圣堂的电子产品生产有一定的基础,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要引进技术、人才和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把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四是要做大做强造纸产业。要协助造纸企业增加投资,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促进造纸业快速发展。

抓好服务,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圣堂镇

经济中活跃并具潜力的增长点,圣堂镇现在只有民营企业35家,要想加快发展,今后还需从抓好服务、落实“四心”工程上下功夫:一是坚持优惠政策跟项目走,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商人,让投资者“动心”;二是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制、服务保障制、投资项目代办制,做到新上项目“办理手续客商不出门,通水通电客商不动手”,让投资商“省心”;三是完善政策机制,以诚实的态度留住人,让投资者“放心”;四是关心体贴投资者,努力使每一位投资商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投资者“舒心”。特色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向内向外共同发展:一是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有本地特色、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项目。二是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要把初具规模的香蕉、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等五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三是要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政策,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四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

力抓思想大解放完成今年各项经济任务

东成镇委书记冯国暖

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东成镇针对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现从力抓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完成今年各项经济任务角度,谈谈一些工作体会。

一是抓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解决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问题。要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为契机,破除各种影响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研究对策、加快发展。

二是拓宽思路,着力解决工业用地矛盾,突破发展瓶颈。一是利用我镇可用的山地面积多的优势,积极向上级争取用地指标;二是通过整合资源,盘活闲置土地,加紧回收个人或单位的闲置土地,回收无效益企业和闲置厂房等办法,缓解当前工业用地紧张问题。

三是认清新形势,找准新定位,着眼新发展。充分认识我镇的区位优势,找准我镇工业发展的定位,结合区位,资源特点,以项目为支撑、以特色为为突破口,确立旅游、房地产、纺织、电子电声器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其形成我镇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抓项目建设,增强镇经济发展后劲。今年内,全力抓好中澳豪庭、青南湖旅游区、锦江新城南区、中横灯饰厂和超达电声器材厂等10多个新上项目的建设。

五是抓招商引资,走借力发展之路。外资民资共同发展,并利用各种方式抓招商引资,引进和储备新项目,使我镇经济发展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

六是抓好园区建设,打造承载经济发展平台。当前,着力办好“四大园区”建设,计划年内通过园区完善和扩展工作,再安排一批新上项目在“四大园区”落户。

七是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切实把硬环境做强,软环境做优。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它一头连接着城市,一头连接着农村,几千年以来,我国乡镇机构的基本设定不断的发生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我国行政机构的改革的需求,我国乡镇机构的基本设定进行了多次的重大改革。文章简单介绍乡镇经济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镇经济发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机构的基本体系经过了很多次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潮流发展,乡镇已经不仅仅在农村,甚至在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关系的纽带。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对于乡镇的改革是我国农村发展历程中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里程碑。我国对于乡镇的改革任务已经与2012年全部完成。

一、乡镇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预示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民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一切提高、扩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乡镇的经济发展上的,因此,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比经济增长的意义更加广泛。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一系列与乡镇有关的规章制度、税收之后,按常理上说,乡镇的经济发展应该像打了鸡血一样飞速发展,但是我国的西部乡镇的经济发展依然停滞不前,造成这一切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各乡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优势以及科学技术都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我国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在经济发展上步调不统一,因此,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经济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不同,对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的人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差异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演变也逐渐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就导致了他们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东部乡镇的人更喜欢在自己的城市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发展乡镇的经济建设。而西部的乡镇的人则更加自由,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喜欢去大城市发展,不喜欢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我们无法评论东部乡镇的人与西部乡镇的人哪一边做得好,哪一边做得不对,他们都是从小接受着各自的教育理念,并将各自的教育理念身体力行罢了。因此,这也是造成了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原因,要想改善目前的这种情况,还要从根本上解决深深刻在人们脑子中的教育观念以及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二、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

由于我国人民对自己能够行使的权利的意识不高,再加上我国的乡镇地区多为教育水平不高的农民,就更加不知道要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导致了乡镇的服务人员的热情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农民们经常会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现象,不仅耽误了农民的时间,还降低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形象,使得以后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得不到农民朋友的支持,阻碍政府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乡镇服务增加难度。要改善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公信力,就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民服务上,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凡事都以农民角度去考虑,让农民感受到政府在办实事、办好事。

(二)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强

由于我国乡镇地区的村干部大多是来自于农民群体,他们能够接受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造成了乡镇政府职员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政府内部没有的领导人来带领他们,他们本身也缺乏主动型和积极性,因此,无法彻底的解决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并且,乡镇政府也只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一个辅助的部门,其本身并没有权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制约。

(三)政府对乡镇中的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对乡镇的彻底改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在改革完成之后,政府就对乡镇的经济发展不管不顾,将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对城市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上,大力关注城市中的大企业的经济建设,因此忽略了乡镇的经济发展,对乡镇中的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相比于城市发展而言,乡镇中的大企业不管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资金流动上都比不上城市中的小企业,乡镇的经济建设过于传统,没有创新意识,就算有创新意识也没有能够完成创新意识的团队,从而导致乡镇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四)乡镇的卫生环境差

由于乡镇政府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乡镇人民的生活垃圾,乡镇企业的工业垃圾都随意排放,没有专业的人员治理,造成环境污染,乡镇居民对于这些垃圾也是持置之不理的态度,就算是有人向乡镇政府举报,由于乡镇政府在职能上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此,并不能做到实际的为乡镇居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垃圾的堆积越来越多,直接造成了乡镇的卫生环境差。

三、对于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勇于探索,增加项目投入

由于乡镇政府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国家就要定期派出教育小分队,对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的改造和义务教育,必须要加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的基本文化素养,积极的扶持乡镇的教育建设,同时,国家要下放资金,大力增加对好的项目的投入,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只有乡镇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才能将城市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地基打稳。

(二)政府要注重合理的招商引资

就乡镇经济发展而言,招商引资属于低成本、见效快、高回报的捷径,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可以吸引很多行业的支持并且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地方由于招商引资监管不到位、方向不对,对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破坏,浪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科学的、合理的招商引资也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前提是有投资就要有资金,单凭乡镇的经济水平是不可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的资助与扶持。

(三)企业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

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跟城市相比,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少,技术含量不高,以及乡镇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高,因此,企业必须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建设,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占有一席之地,才有资格能够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竞争当中。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讲,要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昌盛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科学合理的改善工业布局都对建立新型的乡镇企业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将会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四)对乡镇的卫生环境进行彻底的整顿

要对乡镇的卫生环境进行彻底的整顿,首先要提高乡镇居民的不乱扔垃圾的意识,定期的开展与保护环境有关的主题讲座,培养乡镇居民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活场所、以及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意识。另外,也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的规定乡镇企业的排放地点以及排放量的有关制度,其次,乡镇政府要起到带头的作用,科学的、合理的整顿垃圾排放的源头,让乡镇群众和乡镇政府团结起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制度健全赏罚体系,真正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虽然我国对于乡镇的整改已经完成了,但是对于乡镇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对的不足之处,在乡镇企业的经济建设上也存在这很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做到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国家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对乡镇政府的监察力度,还要在资金上对乡镇政府加以扶持,真正做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魏文梅 单位: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经管审计中心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消债减负 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镇村债务已成为困扰我区乃至全省、全国各级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镇村债务问题既是一个具体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一方面,债务的形成与近年来我区农村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相并存,是发展中的问题,最终也将通过发展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镇级财政包袱沉重,债台高筑,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在沉重的债务压力下,镇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跑资金应付“吃饭”、躲避债主逼债、打债务官司上,无力顾及其他日常工作和经济事业的发展。为保工资发放和偿还债务,镇政府拆东墙、补西墙,挤占挪用专款,甚至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已成为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化解镇村债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课题。

一、当前的债务现状

我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全区国土面积11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238个村。总人口47万元,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1。2002年全区GDP实现172000万元,其中镇级GDP实现122000万元,及时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元。2003年我区镇级地方财政收入2795万元,当年可用财力5608万元,财政供养人口5159人,人均可用财力10870元。(有关经济指标来源于2002年《纳溪统计年鉴》,财政指标来源于2002年财政决算报表)截止2003年8月份,我区镇、村两级累计负债17343万元,其中镇级15180万元,村级2163万元。每个镇平均负债1445万元,最多的护国镇负债2964万元,最少的合面镇890万元(见附表)。镇级人均负债456元,最多的天仙镇人均负债721元,最少的合面镇235元。债务是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6.2倍,是可用财力的3.1倍。沉重的债务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危及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下去必将会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受到损害。(有关债务数据来源于2003年7月纳溪区财政局镇村债务统计报表)

二、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性兜底。突出反映在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上,政府前期没有介入,但最终资金收不回,贷款还不了,按国家政策规定将债务全部转嫁给同级政府承担。我区12个镇为此新增债务2789万元。

(二)完成达标升级任务。近几年,区以上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加快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升级达标活动,如普九、三级路网建设、小康工作、科技示范镇、农电改造、计划生育等。在达标升级活动的推动下,各镇采取先建设后还帐、一年建设多年还帐等办法,主动或被动地盲目上项目、搞建设,不顾财力实际超前兴办公益事业,靠欠、挪、借、贷大量举债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仅“普九”一项我区各镇就新增负债3727万元,三级路网建设新增负债4115万元。

(三)发展经济。部分投资项目,在未考虑市场行情和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或者是“一窝风”,相同项目大家都上,结果导致项目失败,政府投资无法收回。在小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等公共事业的兴办上,未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建一个项目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落后,增加了经费支出,由于资金不足,不惜以高息向个人和民间贷款。据统计,我区因支持乡镇企业新增加的债务有1467万元,集镇街道建设负债1921万元。修建办公楼负债1077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负债346万元。

(四)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主要是因镇财政无可安排财力而只能靠举债来实现的支出。其中补充机关经费667万元,其他应付未付款1310万元。

(五)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从深层次分析,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对镇级领导缺乏约束机制。镇领导为了在任期内日子过得好一点,借债的积极性很高,还债的责任感不强,“只要能借到钱就是本事”的观念重,形成了“前任借钱,后任还债”的恶性循环。

三、化解债务的措施办法

根据我区实际,结合各地化解债务的经验,化解镇村债务要遵循“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积极稳妥、大胆开拓”的原则,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有效控制新债,消化旧债,在农村新型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彻底解决镇村债务问题。具体讲应分为清理锁定现有债务、处理消化老债,防止发生新债三个步骤。

基本流程:清理锁定债务:1、处理老债:⑴清收债权还债;⑵处置闲置资产偿债;⑶划转核销减债;⑷规范计息降债;⑸增收节支还债;⑹余额部分制定分年偿债计划。2、新增债务:⑴建立新增债务区政府审查认定制度;⑵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实施债务终身追究制;⑶建立达标升级项目审定制度;⑷建立偿债资金保障制度;⑸建立政府担保抵押行为控管制度;⑹严禁借款开支公业务费,控制非生产性负债;⑺强化债务监督检查,严格实施还债目标考核制度。

(一)清理锁定债务

镇村债务形成情况错综复杂,必须进行彻底清理,为还债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由区政府牵头,区财政局组织实施,各镇组成“债权债务清理小组”,在财政局的指导下开展清理工作。在清理中,要具体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如实登记。按照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两大类型分别登记,明细到具体单位、每笔款项,对举债的时间、金额、利率、归还期限,以及原因或用途等,都要登记清楚,一项不漏。二是理顺关系。镇村债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清理登记的基础上,要按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分部门、按债务性质进行归类,将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剔除,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分清偿债责任。三是债务转换。政府债务由于以前是多部门操作而形成的。因此,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事项可能形成多项债权债务关系,甲欠乙,乙欠丙,丙欠甲,三角或多角债务关系普遍存在,债务清理后,由财政所统一管理,对三角或多角的债权债务进行冲消,应由个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按照规定相应转换债务关系。由区财政局逐笔复查核实,建立债权债务明细档案,锁定现有债务。

(二)多渠道、多形式清偿已锁定的老债

清偿老债,降低债务水平是镇政府及财政部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只有把镇村债务降到正常水平,摆脱债务包袱,镇政府才能甩开膀子搞经济建设,财政经济工作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1、清收债权。按照“有钱收钱,无钱收物”的原则,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依法追收单位和个人的借款,坚决查处逃避债务和清收欠款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对有财政拨款的借款单位和为借款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的,在保障个人部分及时拨付的情况下由财政予以扣收。凡区、镇干部个人借款或提供担保借款未还清的,通过纪检、监察部门限期清收。特别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要严格按照原有的追收规定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税改后的农业税要全部收起来,税改前的农业税及提留统筹尾欠要造好册、建好帐,为将来清收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2、处置闲置资产。对镇政府的资产、村社集体资产、向政府借款无法偿还,按规定抵押给政府的企业资产以及闲置土地、林地、茶场等进行处置,并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资产进行清理集中,能卖则卖、能抵就抵,该盘活的想办法盘活,所得收益主要用于还债。

3、划转核销。对以政府名义为企业直接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与债权人协商,并履行相关手续后,明确由企业偿还,划转政府债务。对债权人已撤消或已放弃追偿债务的,依程序核销债务。年深日久的应付未付款按规定予以核销。对“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债务,本着“谁受益,谁还钱”的原则,分摊偿还。

4、规范计息。与债权人协商,采取挂帐停息、降息还本、停息还本、先还后借等措施,尽量减少利息支出。

5、增收节支。各项预算收入要征足征齐,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应征收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一项不漏,足额收取。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产生的增值收益要部分用于还债,收取的各种附加、社会抚养费等应不低于30用于归还教育、交通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借款。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统管各级各部门资金,统筹安排各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增强收支透明度,强化资金的监督管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财政财务管理措施集中财力,在保障政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挤出资金化解镇村债务。今后每年各镇在2002年非生产性支出决算数的基础上压缩10-20的资金偿还。对资金来源未落实的基建项目,要停建、缓建。逐步形成开源节流的良性循环。

6、制定偿债计划。对于通过各种措施后仍无力偿还的债务余额,根据各镇财力状况制定分年度的偿还措施,严格执行。偿债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安排、部门缴纳调剂金、发展经济创收(特别是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的增值收益)等,教育、计生、交通、农发等事业发展债务,政府、财政与各单位、各部门要分摊偿还。还债顺序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先农民后单位、先重点后一般、先零星后大额、先直接后间接”的原则。

(三)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控制新债

1、建立新增债务区政府审查认定制度。凡各镇修建、维修、购置和兴办公益事业等需举债来进行以及举新债还旧债的,必须实行报批制度,由区财政局初审后,报区政府审查认定。凡未经审定产生的新增债务,按照“谁决定谁负责、集体决定主要领导负责”的原则严肃处理。

2、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实施债务终身追究制。将债务变动情况列为镇领导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对债务形成或损失无法说清,债权无法落实的,不得离任,并由相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经济责任。

3、建立达标升级项目审定制度。凡要求各镇达标升级的项目,必须在事前报区委、区政府审定,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更不得要求各镇解决工作经费或奖励资金。各级各部门凡需承办开展的建设项目,必须事前将资金组成、建设规模及方案报经区政府批准,否则,计划、建环、交通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计划报批手续。

4、建立偿债资金保障制度。各镇应制定和落实可行措施,每年从地方财政增收留成中安排一定资金,从预算外收入中集中一定比例资金,从发展经济的收益中划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还债。

5、建立政府担保抵押行为控管制度。镇政府不得直接兴办企业,不得为企业、单位、个人借(贷)款(包括其他形式的筹资)提供担保和抵押。如确因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需要由政府提供担保或抵押的,必须报区财政局初审,经区政府批准后才能实施。因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由各镇提供担保和抵押的必须报区政府批准。

6、严禁借款用于公业务费的支出,切实控制非生产性负债的增加。各镇均应建立机关食堂,严格遵守“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接待、会议等非生产性的支出。

7、强化债务监督检查,严格实施还债目标考核制度。区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债务专项检查,督促镇、村落实还债计划和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同时对上年债务管理情况实施考核:完成了债务考核任务的,由区政府给予化解债务金额1-5的奖励,其中30奖励有关人员,70用于还债;有违规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债务总额5以内的处罚,同时在资金调度上给予相应制裁,组织、人事部门对镇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在当年的考核中不得评优、调动、提拨。

化解镇村债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目标任务重,我们既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手段去解决,又不能暂时搁浅绕道而过;既要防止在高涨的政治热情下“强力推进”,搞成数字游戏,又不能在复杂的债务里消极应付,使矛盾激化。为此,应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司、人事、财政、审计、农业、粮食、体改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镇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减负就是增收,还债就是政绩”的观念,切实把化解镇村债务工作抓紧抓好,务必使此项工作收到实效。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初探

【摘 要】 乡镇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面临发展拐点,经济增速放缓更是给乡镇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当前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各种困难,需要乡镇政府完善自身的职能定位,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立足本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在工业发展质量、特色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资源,从而推动乡镇经济未来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乡镇经济 发展

前言: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农民增收和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尽管乡镇经济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发展速度。但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1.我国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业质量待提升 目前很多乡镇地区工业经济存在大而不强、质量不高的典型问题。尽管部分乡镇地区工业发达,并且工业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规模快速扩大,但是发展质量却不是很高。乡镇经济工业发展质量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企业效益不高、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差、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社会效益低等, 实质上反映出来了乡镇经济发展依然走的是一条粗放发展道路。加上近几年经济发展状况不景气, 导致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意识不强,从而逐步形成恶性循环。再者,虽然我所处乡镇拥有较大工业园区,但是厂区之间产品合作不明显, 不能形成很好的产业链以拉动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只局限于个体发展而忽略了群体产业的共同进步。

1.2 环境保护不力 随着乡镇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很多乡镇发展重心局限于经济建设这一领域, 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的理念根深蒂固。举例而言, 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中, 对于引资项目的环境危害不管不问,没有设置环保层面的招商引资门槛, 导致一些重污染企业的落户, 同时也不注重本地区企业污染方面监察,结果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态承载力濒于崩溃。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乡镇园区周围居民的生活,从而导致环境纠纷时有发生。近期国家制定环保政策严格控制产业准人机制, 企业也不得不投人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周边环境及控制产业“ 三废” 的排放。

1.3 特色产业落后 特色产业强调“人无我有”,这是乡镇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乡镇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重视不足、支持不够, 结果导致了特色产业的落后, 并给乡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举例而言, 一些乡镇虽然在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但是这些特色资源并没有得到较好开发利用,没有形成特色产业。此外,尽管部分乡镇拥有大型化工厂及地炼产业,但由于贸易范围很少涉及本区域,从而带动不起相关产业的发展, 缺乏有效的导向指引。

2.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1 发挥比较优势 乡镇经济发展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通过SWOT方法来对于乡镇经济发展进行而深人的分析,通过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 把握好发展机遇以及威胁, 集中精力发展自身所具有优势的产业。举例而言, 如果具有自然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等等, 就需要围绕这些优势来大做文章, 这样乡镇经济发展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 能够更好的应对其它地区的竞争。

2.2 注意产业聚集 产业聚集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协同效应、聚集效应等等, 这些都会给地区经济发展注人更多的活力。因此乡镇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a业聚集区的打造, 重点选择某一优势产业,围绕这一产业来打造产业聚集群, 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充分享有产业聚集效应, 提升这一产业的竞争实力, 推动地区经济更好的发展。

2.3 重视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是乡镇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这是乡镇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这意味着乡镇经济发展中需要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中注意投资项目的筛选, 对于那些环境危害大的投资项目要果断拒绝,从而保护好地区生态环境。

3.我国乡镇经济发展具体策略

3.1 提升乡镇工业发展质量 “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工业对于乡镇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乡镇经济发展不仅仅要追求工业规模, 同时还要注意工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工业大而不强对于未来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乡镇工业发展重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进一步的优化工业布局, 促进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依托技术创新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工业发展质量的改善。

3.2 大力发展乡镇特色产业 乡镇经济发展中需要依托本地区的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从而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举例而言, 如果本地区在特色养殖、种植等方面有优势,那么就可以以这些特色产业为依托,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这些特色产业来进行产业布局,从而实现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

3.3 推动乡镇经济结构调整 现阶段,我国很多乡镇地区的经济结构不是很合理,其具体表现为及时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高,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优化的大背景之下,乡镇经济发展中也需要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加大的投人力度,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实现及时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比例的更加优化,分散因经济波动而引发的风险。

结束语

总之,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反映出所在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强弱以及所辖农村的经济水平的高低。没有乡镇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难以真正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只有解决和克服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乡镇经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快发展。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策略探讨

【摘 要】 乡镇是直接面对乡镇居民最基层单位,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还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高对于乡镇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采用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从而确保乡镇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乡镇经济 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前言: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严重失衡,加之很多农村地区的很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因此对乡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阻碍。此外,由于乡镇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加之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这就直接导致了乡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到抑制,从而对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谈论,希望为乡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1.1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

在乡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优势资源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土地存在的优势来对其独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些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以及外贸出口等等,现代农业开发主要是通过对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产品进行种植、加工、开发等等,逐渐的开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市场,形成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销售链,这样能够保障农产品的大力发展。另外,针对乡镇经济的旅游行业开发,主要是针对当地一些具有特色人文、特色地理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乡镇地区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来对其进行开发和保护,并且加对旅游地点的宣传,从而带动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比如乌镇、周庄等等,都是比较具有典型的乡镇旅游开发资源。外贸出口主要是为了能够将乡镇自身的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吸引一些外资的资金投入,不仅能够给乡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将外向型的加工工业逐渐的发展起来,对乡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1.2 创新性发展模式

创新性发展模式在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与发展自然资源不同,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在针对乡镇现有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工业来进行创新,让其更加具有特色,从而推动乡镇的整体经济。比如以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作为例子,其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以集体所有制作为主要的发展基础,利用乡镇居民自身的智慧来将乡镇企业共同的发展起来,并且利用周围一些城市效应,来带动乡镇企业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另外一种则是以浙江温州等一些地区作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个体以及私营经济作为主体,将商贸市场和乡镇工业进行有效的结合,较大限度的将两者的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不仅能够将两者的作用力充分的展示出来,而且能够有效的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

2.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2.1 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在针对乡镇经济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对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深入考察,对乡镇地区的独有特色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比如人力资源、矿产、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特色等,这些都是能够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对乡镇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思考和规划的时候,也要注重乡镇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不能够将发展目光局限于眼下,要保障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乡镇自身的一些优势特点,抓住乡镇经济长效、持续发展的机会。在实际的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过程中,如果当地地区的乡镇资源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优势特点,那么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利用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激发民营经济的整体活力,逐渐的将民营经济发展起来,形成产业集群,这样不仅能够保障乡镇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乡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

2.2 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在乡镇经济的实际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的结合,引入一些良性的竞争机制,在乡镇经济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都是能够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管理、经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且能够在良性竞争的影响下,企业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品牌价值和效应,从而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能够保障乡镇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而对于一些区域外的竞争以及合作,本地区的乡镇企业要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促进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品牌意识的强化。乡镇企业注重品牌的创建,能够提升自己品牌的辨识度,不仅能够保障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而且能够推动乡镇的整体经济发展。

2.3 乡镇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在乡镇经济的实际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很多政府和企业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却对乡镇的环境缺少重视力度,特别是在一些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给乡镇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导致环境被严重的污染,这样即使乡镇经济发展起来,但是为了在对环境进行保护,就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乡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影响。因此,在乡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重视对乡镇整体环境的保护,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观,将乡镇经济发展和乡镇环境保护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发展,在保障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起到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存在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乡镇居民生活水品的提升和基层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同时本文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更好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广大乡镇居民群众。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关于乡镇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

摘 要 当前,随着国内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提升,再加上政府部门对乡镇建设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加速了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是令乡镇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现阶段,国内的乡镇发展过程中依旧出现了很多问题,该作笔者主要对乡镇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乡镇经济 问题与措施 分析探讨

1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探析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乡镇经济对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乡镇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目的是更好地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乡镇作为基础性的行政单位,政府机关通过乡镇可以增进自身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有助于及时将有关的政策规章传递到基层当中,推进各计划方针的有效贯彻落实。乡镇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群众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我国现如今的乡镇发展状况来说,乡镇的发展水平和城市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二者的发展依旧不平衡、不完善,例如:农村中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健全,加上交通闭塞不便等,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进一步造成乡镇发展水平和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除此之外,因为各类资源的匮乏以及文化水平的束缚,使得农民群众的人均收入较低、生活质量更差,不少基本的权利均未能获得有效保障。所以说,要想尽快解决上述难题,就应当更加重视乡镇经济,加大其发展力度,更好地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目标。

2现阶段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今,在国内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显而易见,这种不平衡性的反映十分突出,主要是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进步速度远远经验丰富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乡镇。具体而言,国内各地区乡镇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2.1乡镇特色不够鲜明

现阶段,在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环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即为乡镇特色不够鲜明。一区域必须在拥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前提下,才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自身的优势,达到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但是,现在我国的大多数乡镇仍旧未能发现自身特色,所以也便无法获取到足够的投资额,进而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此问题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较为普遍,而东部地区则几乎不存在这一问题。“一镇一业”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模式,为此,各乡镇领导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努力发掘自身的特色资源,为实现该区域的特色化发展、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2民营经济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是任何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基本反映,它也代表了民间资本。所以说,我们应当更加关注民营资本的建设,展现出民营资本的自身优势,从而起到让民营资本带动乡镇经济发展的效果。但是,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尚未对民营资本的引导及建设工作形成足够重视,因此造成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多样性缺失、经济缺乏足够的活力。

2.3城镇功能不足

众所周知,乡镇是将城市与乡村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环节,除了可以令城市的产业得到延伸和辐射外,还有助于乡村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最近以来,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并且城镇选用了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响应政策号召。目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均转移到了城市,这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所以,应充分展现城镇的作用,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给城市减轻负担。然而,因为目前城镇功能依旧不足,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劳动力,进而无法实现产业聚集和发展。

2.4二、三产业不够发达

乡镇经济要想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更加注重第二、三产业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才能拉动及时产业的发展,为人们创造连更好的就业条件,当前我国大部分乡镇企业的二三产业并不发达,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乡镇经济的发展措施分析

3.1乡镇政府应立足于当地实情做出分析,选取更适宜的发展模式

要想推动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各地区政府必须立足于该地区的实情做出科学分析,并选用更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的方式。因此,我们应当提前进行调研工作,同时对其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掘,借助各项优势资源带动其他工作。此外,还应当将本地区的优势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进而凸显出自身特色,像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等。在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应当长远考虑,避免走弯路。

3.2各乡镇应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构建特色品牌

为了使乡镇经济朝着高效性、长远化的方向演进,相关人员应当制定出更健全的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从而令乡镇企业发展获得有力保障。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更加主动地引入有关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不同企业间的竞争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目标。还有就是,乡镇还可以同周围区域寻求协作,对某区域或者某资源进行共同开发。区域特色品牌同样是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也是企业营销的必要策略,政府部门应当在大力扶持本地区龙头企业的同时,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增强市场认可度。

4结语

综上,乡镇经济发展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政府及企业首先应当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和谐乡镇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民的生活质量状况,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必须不断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促进乡镇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档案工作如何为乡镇经济发展服务

(即墨市金口镇人民政府 青岛即墨 266200)

摘 要:档案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独有信息资源,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重点对服务内容进行创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只有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促进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乡镇;经济;必要性

档案作为乡镇发展历程的记录,为政府日后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同时加强对其的管理,不仅能有效推动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科学开展。

1 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档案以图文、音像等形式记录了乡镇各级政府开展工作、进行管理、处理日常事务的情况,是乡镇工作的珍贵史料,不仅能为政府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还能为乡镇的未来规划提供参考。就目前来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1 有利于工作的总结

首先在档案管理当中,部分档案资料记录了乡镇的历史变迁,是乡镇历史发展的镜子,而通过这面镜子可还原乡镇每个阶段发展的情况,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同时档案作为重要的参考材料,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是客观存在的,例如领导人和相关人员的亲笔手稿、机关单位的盖章信件,特别是照片、录像、录音等形式的档案,对我们了解乡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1.2 可更好满足乡镇建设要求

由于乡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无法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在乡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务必要真实记录实践活动的点点滴滴,它是推进乡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参数和参考依据,对创新、传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乡镇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其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把一些工作经验及成就长期保存下来,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应把践行乡镇规划建设的瞬间变成永恒,以便为后人观察、研究乡镇的历史、探索规划和建设规律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 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2.1 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

首先致使乡镇领导不重视档案工作的因素有很多,最关键的是上级考核部门在考核乡镇目标管理工作时,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中,且没有明确的档案工作考核办法,缺乏目标责任和约束机制,从而使部分乡镇领导主观上产生了档案工作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不抓也不影响政绩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对档案工作不问不闻,没有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计划,档案工作不研究、不安排等问题,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使场所、经费、人员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致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乡镇各项工作中最薄弱、最滞后的环节,影响了乡镇经济的有效发展。

2.2 信息水平尚不能满足管理要求

要想加强乡镇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电子计算机等硬件材料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乡镇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管理工作的投入资金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资金使用困难的问题,加之档案工作任务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致使业务档案的采集、整理和归档难以做到整齐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由于乡镇人员变动较频繁,人员少,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因而在档案的接收范围、保管和利用、服务的对象与方式等方面局限性^大,加之缺少专项经费,设备不完善,致使档案归档整理和管理缺乏科学性。

2.3 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不合理

目前,许多乡镇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对象上,仅对文本类的资料才会予以足够的重视,对碟片、磁带、录音机等实物档案的管理采取忽略的态度,管理方式不规范、不合理,加之实物档案在相关工作中具有更加直观和客观的参考作用,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因此忽视对其的管理,就会存在档案损坏的情况,而这就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不便。其次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来进行工作的开展和交接,一些人员为了省事,根本不关注对档案的整理和检查工作,并且只有上级指定其完成这些工作,才会被动的去做,没有工作责任意识,而这样的工作态度势必会给档案管理带来许多麻烦。

3 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档案管理对策

3.1 对服务内容进行创新

档案管理的服务内容是针对相关人员所开展的关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创新的前提是具有实务性而不是空口而谈,因此通过把档案的管理和乡镇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结合,对于提高乡镇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其资料的收集关系到乡镇的未来发展,所以在资料的选择上,应关注一些对乡镇政治改革具有影响力的资料,并要对资料进行分类管理,这样才能保障档案的管理质量。其次随着信息化的逐渐发展,档案管理部门应对现有的档案进行深入的调查,并要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将有效的档案资料上传到相关部门,在保障乡镇资料完整性的同时,也达到了资源的共享。

3.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大大缩短了工作人员的手工时间,为档案研究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不断提品质案管理水平,可促进乡镇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乡镇的整体提升。首先新时期档案的利用,不能只是被动的被利用者所接受,而应当做好档案的开放和编研,并注意做好监督工作,尤其是保密工作,同时科学管理和正确利用档案,能更好地服务基层建设,促进乡镇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要想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完善与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关的设备,而这就要求相关单位不仅要通过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以使其有能力积极引入一些操作简便快捷的设备,而且还要为档案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工作场所,并配置熟悉计算机操作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提品质案管理的性与安全性。

3.3 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

对于乡镇政府而言,其档案管理工作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教育、党建、治安、人口管理、社区规划、卫生治理及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并且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也需要较多人员的参与,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障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手段来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充分调动起大家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3.4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健全各项档案制度,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障碍。具体为:(1)档案工作机构应列入编制,并要对应一定的级别,同时对于乡镇档案工作机构来说,其每个科室必须有一名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辅助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完成档案收集、保管、交接等任务,以防止档案丢失现象的发生;(2)就村级档案工作机构来说,至少应设立专职的档案信息员,并要将村里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上报给上级档案机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档案形成、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借阅、保密、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3)鉴于乡镇档案机构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应加强档案保管工作,一旦发生档案丢失情况,应立即查明责任所在,同时还应实现档案库房的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防火、防盗等“八防”安全措施,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4 总结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琐碎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因此要想使其在乡镇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如何建设乡镇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乡镇经济的发展问题及策略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乡镇经济;发展问题;发展策略

一、引言

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乡镇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乡镇经济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安定繁荣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乡镇经济已经刻不容缓。

二、我国乡镇经济的现状

乡镇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农村经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国家一直对“三农”问题进行着不断深入地讨论与探究。当今我国国民经济的改革已经进入了相对饱和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情况下,振兴乡镇经济,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发展乡镇经济的道路上也充满着种种问题。一方面,乡镇地区对于城市来讲相对落后,各种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并不完善;另一方面,乡镇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如公路、铁路等交通设备没有及时的完善,极大地阻碍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乡镇经济的意义

在我国,乡镇属于最基本的行政机关单位,对于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发展乡镇经济关乎我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关系到我国城市发展与乡镇发展之间的平衡。所以,发展我国乡镇经济、振兴乡镇企业是维护我国乡镇与城市的安定繁荣、增强国民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我国乡镇经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缺乏乡镇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的乡镇经济发展中,具有乡镇地域特色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这也导致了在发展乡镇经济的道路上,乡镇企业的地域特色不够突出,无法在较大程度上发挥乡镇企业的自身优势,打造乡镇地域特色品牌,从而降低了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许多产业与项目上,尤其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乡镇企业无法与其他同行业的企业相媲美,极大的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乡镇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实际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乡镇干部的工作效率低下,极大的限制了乡镇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相较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建设,乡镇企业的财力问题也尤为突出,而这一方面则需要我国乡镇政府相关政策体制的扶持与帮助。在这一领域,乡镇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不够,也是限制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乡镇产业比例失衡

在乡镇的产业结构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的问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太低,许多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仍然使用着原始落后的耕种方式。乡镇工业也存在着多而不精的隐患,工业产品价值含量少、经济效益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技术,难以树立企业知名度;自然资源消耗高,对环境破坏严重等。从实际情况来看,乡镇经济中的及时产业、第二产业是走粗放型的建设路线。

4.乡镇民营企业发展不善

在乡镇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所占比例不高。就质量而言,乡镇民营企业也相较落后于国有企业,没有发挥出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应起到的作用。这也是限制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发展乡镇经济策略

1.因地制宜发挥乡镇地域特色

相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乡镇经济具有相当明显的地区特色,我国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和人文资源。想要较大程度的发展乡镇经济,就必须充分开发当地所独有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地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挖掘乡镇地区特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较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乡镇经济的活力,提高乡镇企业的吸引力,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镇知名品牌。

2.加大乡镇政府的扶持力度

就当前的乡镇经济发展道路来讲,现存的乡镇政府管理机制已经相对落后,已无法满足当前乡镇经济发展的步伐,进行乡镇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要发展乡镇经济,一定离不开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一方面,优化乡镇政府机关管理结构,统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协调各相关机构的经济发展工作,增强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乡镇干部的办事效率,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亮绿灯。

3.优化乡镇经济产业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重点已经由及时产业和第二产业逐渐过渡到第三产业上,这一转变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尤为明显。但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仍然在走过去的经济发展道路。就当前我国乡镇产业的结构来看,应当逐步与城市发展建设接轨,将经济发展中心由及时产业、第二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上来,提高服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优化及时产业、第二a业的经营模式,为及时产业、第二产业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工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逐步将过去传统的乡镇工业、农业转化为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经济效益高,产品质量好的新兴产业,实现乡镇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4.鼓励乡镇人民自主创业

民营企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关乎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收社会闲散人员,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极大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因此积极鼓励乡镇百姓进行自主创业,增加乡镇民营企业数量,也是促进乡镇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六、结论

乡镇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针对乡镇经济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构建新型乡镇产业模式,发展振兴乡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是大势所趋。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与财源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当今,我国农村的财政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也逐步向深度和广度上发展,这就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家为了使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免除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并给予农民一定的退耕还林补贴、种粮补贴,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稳定了农民的生活,使他们安居乐业。因此,新时期乡镇政府作为农民服务的重要机构,要做好乡镇经济的发展工作,而且还要大力建设乡镇财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乡镇要不断发挥自身职能,组织好和建设好经济和财源,发展乡镇经济,给农民带来更大实惠。首先介绍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路径,然后再介绍乡镇财源建设路径,从而促进乡镇的发展,引领农民走上小康之路。

关键词: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财源建设;路径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它接触和服务的对象是百姓。国家政策要想落实好,必须紧紧依托乡镇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对国家政策是推行者,是连接国家政策和农民的桥梁。乡镇政府对政策推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今,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快速发展轨道,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善农民生活,我国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政策,从减免农业税到破除特产税,再到退耕还林补贴、种粮补贴,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存在很大挑战。现今,在新的形势下,乡镇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环境,对乡镇政府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大阻碍作用。所以,乡镇政府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和财源建设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保障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促进乡镇经济发展途径

乡镇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二者同等重要,要确保二者的协调发展,二者的发展是相互的,是统一的,对二者要同等重视。乡镇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这样才能为财源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中需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建设。

1.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要想加快乡镇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付诸于行动之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乡镇资源丰富,面积大,土地资源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基础。乡镇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使乡镇的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也要发挥土地资源等无形资产的优势。在建设小城镇中,要积极改变观念,创新思想,积极问题的积累建设资金,为小城镇建设提高资金保障。城镇经济的繁荣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要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及时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乡镇也要建立支柱企业,并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乡镇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1.2调整经济结构

要想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加快乡镇经济结构调整。当前,乡镇中农业结构非常单一,而且不适合农业发展,也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要实现升级,需要利用科技力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规模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的环保、节约化经营,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农业。另外,乡镇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化,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风险,减少对农业的冲击力,更好的保护农业发展。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适应新的形势下的一种调整,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是乡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1.3建设特色经济产区

乡镇经济发展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特色产区。我国有很多的乡镇,每个乡镇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在山区,有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山清水秀,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的地区非常适合种植林果,可以带动农民发展林果,创出自己的品牌,发展特色林果。因此,乡镇经济要想腾飞,就需要挖掘自身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建设特色经济产区,实现经济飞跃发展。

1.4加速农村网络化建设

为服务农民,创新农业,以农村淘宝这个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充分搭建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开辟新的服务模式和领域,实现农产品进城的网上流通功能,较大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5壮大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在乡镇中是一支新生的力量,也是具活力的,它使乡镇经济活跃起来。乡镇要根据自身优势,带动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给它们优越的政策,鼓励兴建民营企业,盘活乡镇经济,带动乡镇发展。要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对小企业发展要进行扶持,要使农民树立起经商的意识,开拓新型的民营经济市场。另外,要鼓励农民回到自己家乡创业,并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在当地创业,带动当地乡镇经济发展。因此,民营经济要不断进行创新,利用科技力量,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搞活民营经济,带动乡镇进档升级。

1.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想发展乡镇经济,就需要进行招商引资。在乡镇要成立一支专门的招商队伍,在招商的层次上要不断提升,对招商引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在招商引资上要做到良性循环,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慎重,引进之后,要做好后期工作,为这些企业服好务,要做到诚信,并在跟踪机制上逐步完善。另外,要对乡镇文化深入、透彻的了解,建立特色商业,形成特色招商,从而更好汇聚资本,繁荣乡镇经济。

2促进乡镇地区财源建设途径

乡镇财政体制在不断改革,现在财政面临机遇和挑战。乡镇要想解决财政所面临的问题,就要不断强化乡镇财源建设。

2.1深化改革,完善体制

要想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对现有体制进一步完善。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不但提高了乡镇机构的办事效率,而且还减少了乡镇机构人员,财政支出缩减。乡镇在进行税制改革的同时,一定要保障乡镇积极性,做到乡镇稳妥发展。要把优惠政策优先放到重点的乡镇和落后的乡镇,加强小城镇建设力度,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工商的税收比率不断提升,补充乡镇财源。

2.2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乡镇财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乡镇财政机构要对市场进行缜密洞察,了解市场需求,依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产业结构做出及时的调整,并根据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产区,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另外,还要注意产业的规模化经营,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

2.3转变观念,树立新意识

观念对于乡镇的非常具有很大作用。如果观念陈旧,就会阻碍行动发展,农民就放不开胆量,就做不到创新发展。因此,要乡镇要依据新的形势,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转变观念,促进乡镇财源建设。乡镇要把发展放在首位,要时刻用发展眼光去看待财源问题,要时刻把财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理财观念有所转变。因此,观念的转变,新意识的树立对财源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强化征管、合理运用

乡镇要对全部的税源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税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税种的管理,积极探索税收征管新方法,完善税收的征管,确保各种税收到位。

总之,新的形势之下,乡镇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发展中要适应新的形势,利用乡镇特有特色,大力发展经济和财源建设,促进全乡的发展。只有经济和财源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乡镇的进步,农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乡镇经济发展论文:乡镇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它一头连接着城市,一头连接着农村,几千年以来,我国乡镇机构的基本设定不断的发生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我国行政机构的改革的需求,我国乡镇机构的基本设定进行了多次的重大改革。文章简单介绍乡镇经济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镇经济发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机构的基本体系经过了很多次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潮流发展,乡镇已经不仅仅在农村,甚至在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关系的纽带。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对于乡镇的改革是我国农村发展历程中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里程碑。我国对于乡镇的改革任务已经与2012年全部完成。

一、乡镇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预示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民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一切提高、扩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乡镇的经济发展上的,因此,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比经济增长的意义更加广泛。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一系列与乡镇有关的规章制度、税收之后,按常理上说,乡镇的经济发展应该像打了鸡血一样飞速发展,但是我国的西部乡镇的经济发展依然停滞不前,造成这一切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各乡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优势以及科学技术都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我国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在经济发展上步调不统一,因此,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经济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不同,对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的人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差异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演变也逐渐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就导致了他们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东部乡镇的人更喜欢在自己的城市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发展乡镇的经济建设。而西部的乡镇的人则更加自由,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喜欢去大城市发展,不喜欢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我们无法评论东部乡镇的人与西部乡镇的人哪一边做得好,哪一边做得不对,他们都是从小接受着各自的教育理念,并将各自的教育理念身体力行罢了。因此,这也是造成了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原因,要想改善目前的这种情况,还要从根本上解决深深刻在人们脑子中的教育观念以及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二、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

由于我国人民对自己能够行使的权利的意识不高,再加上我国的乡镇地区多为教育水平不高的农民,就更加不知道要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导致了乡镇的服务人员的热情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农民们经常会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现象,不仅耽误了农民的时间,还降低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形象,使得以后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得不到农民朋友的支持,阻碍政府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乡镇服务增加难度。要改善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公信力,就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民服务上,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凡事都以农民角度去考虑,让农民感受到政府在办实事、办好事。

(二)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强

由于我国乡镇地区的村干部大多是来自于农民群体,他们能够接受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造成了乡镇政府职员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政府内部没有的领导人来带领他们,他们本身也缺乏主动型和积极性,因此,无法彻底的解决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并且,乡镇政府也只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一个辅助的部门,其本身并没有权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制约。

(三)政府对乡镇中的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对乡镇的彻底改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在改革完成之后,政府就对乡镇的经济发展不管不顾,将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对城市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上,大力关注城市中的大企业的经济建设,因此忽略了乡镇的经济发展,对乡镇中的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相比于城市发展而言,乡镇中的大企业不管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资金流动上都比不上城市中的小企业,乡镇的经济建设过于传统,没有创新意识,就算有创新意识也没有能够完成创新意识的团队,从而导致乡镇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四)乡镇的卫生环境差

由于乡镇政府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乡镇人民的生活垃圾,乡镇企业的工业垃圾都随意排放,没有专业的人员治理,造成环境污染,乡镇居民对于这些垃圾也是持置之不理的态度,就算是有人向乡镇政府举报,由于乡镇政府在职能上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此,并不能做到实际的为乡镇居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垃圾的堆积越来越多,直接造成了乡镇的卫生环境差。

三、对于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勇于探索,增加项目投入

由于乡镇政府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国家就要定期派出教育小分队,对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的改造和义务教育,必须要加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的基本文化素养,积极的扶持乡镇的教育建设,同时,国家要下放资金,大力增加对好的项目的投入,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只有乡镇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才能将城市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地基打稳。

(二)政府要注重合理的招商引资

就乡镇经济发展而言,招商引资属于低成本、见效快、高回报的捷径,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可以吸引很多行业的支持并且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地方由于招商引资监管不到位、方向不对,对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破坏,浪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科学的、合理的招商引资也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前提是有投资就要有资金,单凭乡镇的经济水平是不可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的资助与扶持。

(三)企业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

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跟城市相比,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少,技术含量不高,以及乡镇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高,因此,企业必须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建设,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占有一席之地,才有资格能够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竞争当中。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讲,要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昌盛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科学合理的改善工业布局都对建立新型的乡镇企业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将会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四)对乡镇的卫生环境进行彻底的整顿

要对乡镇的卫生环境进行彻底的整顿,首先要提高乡镇居民的不乱扔垃圾的意识,定期的开展与保护环境有关的主题讲座,培养乡镇居民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活场所、以及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意识。另外,也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的规定乡镇企业的排放地点以及排放量的有关制度,其次,乡镇政府要起到带头的作用,科学的、合理的整顿垃圾排放的源头,让乡镇群众和乡镇政府团结起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制度健全赏罚体系,真正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虽然我国对于乡镇的整改已经完成了,但是对于乡镇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对的不足之处,在乡镇企业的经济建设上也存在这很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做到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国家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对乡镇政府的监察力度,还要在资金上对乡镇政府加以扶持,真正做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单位: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经管审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