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济转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理论发展论文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世纪9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懂得,比较经典与广泛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及时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含了及时种含义外,还包含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懂得基础上还包含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懂得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及时种含义,即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懂得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合适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懂得,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方案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方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世纪8年代末,包含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方案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懂得,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鸣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鸣: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给量,实行高利率;保存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宏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持社会生活,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汲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本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鼓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杂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效、战略功效等,在满足这些功效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效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响。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
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宏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础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懂得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法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供给把持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方案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响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响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年的下降。改革方法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宏大反差: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法。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供给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响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转型过程将会存在一个较长时期。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国情千差万别,所以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统一的发展模式。但是,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许多共同点,处于转型时期的国家也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所以开展转型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不仅有利于转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于我们制定转型时期的经济政策也是十分有益的。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激进的“休克疗法”,还是稳妥的渐进式的演化,转型经济都将成为一段历史,转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也不可避免的与其他经济理论相互融合,虽然最终不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进一步发展繁荣,但它供给的经验、教训以及发展经济的方法思路,为我们今后的发展供给借鉴。
经济转型论文: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与农村经济论文
一、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环境分析
我国农村山区、丘陵较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机械化水平是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我国拥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占地约70万平方公里,其它区域一般为山地、丘陵等地形。对于我国农村地形,更是以山地、丘陵为主,这种地形结构不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看出,在1991~1996年机械化动力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从2008年开始出现急剧下降。从而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机械化水平发展的局限性。机械化水平低除了地形原因限制外,其它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如我国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我国农村农业从业人员较多,农村居民较多,而耕地少,人均耕地非常有限。大部分农村人均耕地不到0.4亩。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户不需要通过机械就可以完成,如果勉强使用机械化水平只会增加生产成本。城乡生活水平、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存在差距,但是差距逐渐变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是反映农村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而降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与生活条件差距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支持,99%的农村已经实现水泥马路到家,农村师资、医疗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并且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城乡资源共享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农村居民购物也较以前便利,很多农村孩子在县城读书就业。可以看出,在1990~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但是在2002年之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缩小,特别是在2007年之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大幅度靠近。但是,城乡的差距依然存在,并且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文化水平的差距非常大。我国农业生产产量持续增加,但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企发展困难。农业企业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农企结构和实力的改善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2001~2010年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幅超过20%,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经超过15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7.6%,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的年均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大。目前,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经超过22万个,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00万。但是我国农企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主要为农产品粗加工,深加工严重不足。第二,我国农业企业人才不足,管理水平有限。第三,我国农企资质不佳,在5万多个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100多个达到国家二级企业要求,所占比例不到3%。第四,我国农企规模小,融资困难,企业升级艰难,这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专业化、技术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农村商品贸易、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比较城镇发展情况,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基于农村企业发展的道路、水电等基本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第二,生活与娱乐设施不足,农村居民生活依然靠打牌等自娱自乐,缺乏政府引导,没有经常举办活动的娱乐组织;第三,医疗、教育、通信、购物条件不足,农村居民生活依然非常不便利。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服务的不足,很多农村地区只有邮政可以到达,其他快递物流服务缺失,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都产生了重要的限制;二是商品贸易发展的不足,农村商品存在质量无保障不合格商品充斥、商品种类与品牌单以及商品贸易环境不足等问题;三是各种中介与技术服务缺失,这对农村企业产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二、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存在的主要困难
及时,农村各种条件的改善需要大批量资金,但是基层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支撑。我国城镇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这期间中央、省市等各级政策和资金都集中在城镇发展中,农村的大批量资金也进入城镇当中。但是当前,各级政府虽然在倡导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但是我国对城镇的扶持也必不可少的。中央以及各级政府虽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是投入有限,主要依靠基层政府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医疗、教育等条件的不断改善基层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即使在上级政府的有限支持下也难以满足农村庞大的资金需求。比如说每一年一个县的农村道路设施、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的开支非常庞大,每年耗费数亿元。如果要增加其它各种设施,大多数县级政府都无力承担。
第二,农村企业效益水平较低,薪资水平等各方面的综合条件与城市企业存在差距,无法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吸引农户放弃农耕,导致农村土地无法集中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薪资水平一直是吸引劳动力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国劳动力大批量往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的关键原因。相比城市与农村企业,除了薪资水平无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外,企业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管理规范化水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但是农村富余劳动依然很多。农村企业对富余劳动力吸引不够,导致大量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中,导致小农经营的现状无法改变,也将影响土地的集中生产,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模式的实现,而这些是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
第三,农村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农户,信贷困难,满足率低,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不利于农户生产条件的改善。近年宏观经济不稳定,农村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但是由于规模小,资产有限,无法在正规金融机构实现信贷,而在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较高,生产的效益无力支撑,导致农村近年来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对于市场前景好的农村企业,由于信贷无法实现,融资不足,规模无法适时扩大,影响企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小额贷款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但是依然供不应求。同时对于农户来说,在没有关系和担保人的情况下,基本很难实现贷款。目前我国农村的信贷满足率不到40%,这还不包括一些有贷款需求但是没有贷款意识的农户。
第四,除了信贷业务外,其他金融业务发展严重不足,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生产风险的分散(保险行业发展不足),也不利于其进行投资和融资活动。城镇各种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一方面可以降低意外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投资工具,也可以作为集中零散资金的融资工具,可以说金融业务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各种金融业务在农村发展严重不足。首先是保险业务。保险对于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来说越来越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意外风险事故,降低个人和企业承担风险。但是我国农村保险业务除了基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生育保险、意外保险、大病险以及农业生产风险、企业生产风险等各种关乎居民生活和农村生产风险缺乏推广和应用。其次是金融投资与融资业务在农村的应用不足。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闲余资金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居民的投资意识却不高,一般存在银行等着贬值或者将现金留在身边,这样不利于农民增收,不利于改善城乡居民差距。实际上,农村闲余资金在增加的同时,农村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农户或者中小企业要扩大生产或者农户想从事非农活动,在自身资金不足时就需要向外融资,但是农村融资非常困难。这就形成了大量的农村闲散资金和农村融资困难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不足的重要体现。
三、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现状
为了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度,政策对农村金融支持在不断加强,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减免,如《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以下)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二是定向补贴和奖励支持。近年来政府对农村信贷实行贴息政策,即对常年亏损的农村信用社保值贴补利息给予补贴的政策。同时为了引导引导金融资金进入投入到农村地区,支持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啊站,对农村专项贷款实行贴息政策,例如自2008年起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费用补贴《;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达到一定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其上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2012年财政部将小额贷款公司也纳入了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的试点,以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财政向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定向补贴了36.21亿元,2013年已经超过了41亿元,增幅非常大。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已经覆盖了所有农村区域。可以看出,政策上我国对农村金融的支持程度越来越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支持依然集中在国有银行的涉农贷款定向补贴,针对个人的支持度较少,此外针对地区性银行的支持度较低;二是政策的实施与规定目标偏离,这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与县域经济的界限不明,很多银行将资金投入到县域经济而非农村经济中,但是其也能获得涉农金融政策支持;三是,虽然政府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持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其支持资金相对于农村经济转型的庞大资金需求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而实际上,我国财政力量有限,仅凭政策补贴来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满足农村发展需求的路径行不通。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依然供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及时,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比较城市各种商业银行,随处可见,包括国有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等各种规模的银行机构,但是农村的银行非常局限,主要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非常少,其网点也非常少,这不仅影响农村的金融规模,也影响农村居民办理金融业务的便利性。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在县级以下区域退出。在1998~2007年,四大国有银行相继撤出了3万个县级以下机构,近年来撤并还在继续。当前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空白。农村信用社成为勉强支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主力军。第二,金融机构业务规模总量的不足。我国城市经济依然在稳步发展当中,其中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很多金融机构的资金集中投向了城市,而农村的配额非常低。例如我国农村的贷款额度,从下表可知。2013年我国农村涉农贷款余额大约为20万亿元,同比增长率才3%,而我国金融机构总的贷款余额为72万亿元,涉农比重为27.8%。也就说,我国绝大部分资金投向非农领域和非农区域。第三,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首先体现在贷款上。我国农村贷款不满足率达到72.4%,也就说只有27.6%的满足程度,大部分的农村贷款得不到满足。同时在我国农村借贷中,正规借贷(金融机构借贷)的比例非常低,为27.6%,绝大部分贷款需要依靠民间借贷来完成。大部分家庭因为资质不合格不会提出申请,而提出申请的有三分之一的可能被拒绝。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借贷的缺口很大实际上,我国保险等其它业务的缺口更大,只是由于没有推广,潜在需求没有被开发出。
(三)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与影响
及时,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农村经济转型重要的资金来源。从农业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储备资金不足,如果要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行扩大生产,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而农业生产风险可以通过保险等业务来分散。从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来看,虽然通过项目来实现,但是项目的实施基本需要通过银行融资贷款来完成。目前基层政府入不敷出,很多提前支出也需要依靠金融机构来实现。从农村企业的发展来看,无论是中小企业扩大规模,还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都离不开银行的参与。农村经济转型的任何方面都需要资金进行依托,而金融是资金的主导者,因此农村经济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发展。
第二,金融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和方向。金融直接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这是因为金融的发展情况,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程度,是否满足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如果金融能够大力支持农村经济转型,能够满足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那么农村经济转型的实施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业影响了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这是因为资金的去向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就影响了农村金融转型的方向。例如,如果金融机构的资金大量流入某个农村区域的水稻加工产业,那么该区域水稻加工产业在资金充足下会扩大规模生产,在加工技术上也能够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加工需求下水稻种植需求也会大幅度增长。
第三,金融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质量和效果。农村经济转型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农村经济转型的目标和金融支持的方向是否匹配;二是金融支持的程度是否满足区域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和要求;三是农村经济转型的战略和政府政策的正确性和匹配性。可以看出,前二者都与金融相关,并且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具体分析,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如下:金融机构与业务的丰富性影响农村经济转型后经济的稳定性,金融机构越多,其资金实力越雄厚,支持程度越高;金融机构和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影响农村经济转型实施的顺利程度。近年来经济不稳定,金融不稳定,导致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不够屡见不鲜。如果农村金融发展不稳定,存在各种风险,那么其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也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就不能为农村经济转型提供稳定的资金供应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这将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顺利程度。
四、基于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农村经济转型环境的改善需要依托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转型的问题需要金融来协调解决,而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实际上还是金融问题。基于农村经济转型的需要,为促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笔者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策略:
及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构建丰富的、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问题应该从多样性着手,允许社会资金进入金融行业,以需求为基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多样化金融市场。当前民间资金非常多,应该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正规金融机构,放宽农村的金融供给,同时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也需要不断规范,加强管理。
第二,鼓励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建立适宜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比如我国保险业应该针对农业经济设立各种保险业务,以分散农村生产风险。各种金融融资工具和业务可以适度创新,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和放贷能力。
第三,为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匹配性,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在此政府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农村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好三者联系的桥梁,实现资金与需求的对接,使得农村金融真正落实在农村,服务于农村。
第四,加强政府行政与司法监督,营造“有借有还”的诚信信贷环境,同时建立农村金融的监督和风险预警体系,保障农村资金借贷的安全性。呆账率一直是金融机构对农村实行谨慎贷款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要提高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必须打破呆账率高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政府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加大对恶意拖欠贷款行为的打击,以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降低农村呆账率。
作者:刘贵清 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中职教育论文
一、区域经济与地方中职教育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是地方中职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首先,区域经济满足了地方中职教育办学需求。从人才角度而言,区域经济的从业者主要来自于地方。虽然全国范围内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外来务工者不能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需要。而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无论是本土员工还是外来务工者,都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地方中职学校就是这种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机构。学校教育不仅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从业者,而且承担着本地务工者和外来务工者适应本地区经济岗位能力的培训任务。另外,地方政府有解决本地区适龄青年就业的职责,中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同时也承载着政府的这种责任。当然,区域经济接纳中职学生就业,也是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其次,区域经济决定着地方中职教育的规模和特色。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决定着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由于中职教育是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而地方经济的规模决定着对人才需要的多少。地方经济规模越大,需要的从业人员就越多,相应的中职教育规模就越大,学校的学生人数就越多;否则相反。同时,地方经济技术进步的程度,决定着中职教育的程度。地方经济发展越是先进,从业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就越高,中职教育的办学水平要求也就越高(包括师资水平、实习实训设备的水平),校企联系的程度要求也越高。二是地方经济的特点决定着中职教育的特色。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既有其面对大众生活的共同性内容,也有一些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地方。如计算机专业、汽车专业、饮食专业等,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不同地区的经济优势产业往往成为中职教育的特色,如珠三角地区的制造类专业、对外贸易专业等。这种特色不仅体现在专业方面,而且也反映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地区的中职教育中,由于地方经济科技水平不同,对于操作能力的要求就有很大的区别,反映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就形成自己不同的特点。
(二)区域经济与中职教育相互促动。区域经济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并非单纯的需求,中职教育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也并非单纯的服务。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使“需求”中有“满足”,“服务”中有“改变”。首先,区域经济在对中职教育提出“需求”中的“满足”。区域经济的运转和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数量和规格的需求,这种需求满足了中职学校的建立、运行和发展。而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税收的增加,政府对中职教育发展的经济投入越来越大,从而满足了中职教育深入发展和扩大规模的需要。其次,中职教育对于地方经济“服务”中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职教育不仅提高了企业员工整体的文化素质,而且提高了他们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中职教育能够促进企业从业者提高理论水平,从而由经验型从业者变为经验与理论结合的从业者,为改变操作程序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充分的依据。区域经济与中职教育这种相互促动,既是一种自然过程,也是追求双赢的结果。
二、湛江经济转型
湛江经济转型主要是结构转型,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构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布局调整等。
(一)农业主体转型为工业主体。
湛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人口约700万,其中农村居民占近80%。农业资源丰富,尤其是雷州半岛西部实施改水治旱工程和建设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大搞农业开发,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糖蔗、水果、外运蔬菜、水产、畜牧和林业几大类农业商品经济。但由于经济形式单一,结构不合理,农业的发展并没有给湛江经济带来显著的效益,影响了湛江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总体情况来看,湛江经济总量排在全省的第九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湛江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均GDP排在全省第十五位,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湛江经济腾飞,历史地摆到了湛江人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省提出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即“双转移”战略,将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西、粤东、粤北转移,这就为湛江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湛江市政府抓住这个时机,创造有力条件,积极接纳“双转移”,建立了“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尤其是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了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和中科合资广东石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园区建成工业项目101个,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特种纸业、机电通讯、生物医药、包装纸刷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农业主体向工业主体的转型已初见成效。
(二)湛江作为粤西及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中心的定位。
湛江地处粤、桂、琼三省地理中心和三省交通要塞,拥大西南出海主通道,为海南省进出大陆的门户,天然形成粤西和北部湾区域中心。在经济方面,北部湾经济圈的加快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提速,我国重化工业逐步向沿海布局等,都为湛江进一步发挥边缘区位和港口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截止到2012年,湛江有8大方面共80个重大项目同时铺开建设,总投资超过2000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提升在北部湾经济圈的战略地位,把湛江建成经济腹地较广、辐射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的设计正在实施之中。为了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湛江确定了“工业强市、以港兴市、生态立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并紧紧围绕“全力推动五年崛起、加快建设幸福湛江”核心任务,积极调整结构,着力发展15个产业,重点是“五大五新五特”产业,即大钢铁、大石化、大纸业、大旅游、大物流等五大产业,新海洋、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等五新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家电、特色农具、特色食品、特色文化等五特产业,使湛江经济发展的整体面貌清晰呈现出来,经济转型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三、中职教育的结构调整
伴随湛江经济转型,其整个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主体代替了农业主体,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湛江经济发展的全新面貌。为此,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必须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中职教育结构完善的和谐统一。
(一)湛江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湛江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它是在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背景中建立和发展过来的,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中职教育始终与这个背景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但这种经济背景对其影响依然是明显的。面对湛江经济转型,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现状,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抵触。第二,湛江中职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者和从业者观念保守以及其知识与能力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并没有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去办学,从而导致湛江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着普教化倾向,与湛江经济缺少联系。第三,政府缺少办中职的热情,投入严重不足,办学者和教师及家长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学生没有上中职的热情,各个职业学校之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以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等。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湛江中职教育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处于不死不活的维持状态。第四,湛江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缺陷,中职教育规模很大,高职教育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湛江市没有一所由政府承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这使湛江职业教育整体层次存在明显的缺陷,中职教育的学历层次缺少有效提升的途径。湛江许多中职学校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设置、无论是能力培养还是就业导向、无论是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还是层次性,不仅与原有的经济发展需要相游离,而且与转型中的经济发展和变化需要相去甚远。上述几方面直接导致了湛江中职教育总体结构不合理,其服从、服务于湛江经济发展的意识淡薄,就业导向缺乏。
(二)湛江中职教育结构调整、优化设计及实施。
首先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充分发挥统筹作用。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力度,树立“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就业和再就业,就是抓投资环境”的观念,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其具备充足的发展动力;二是在充分认识湛江中职教育规模优势的同时,要具体看到中职学校规模小、资源不足以及专业重复等问题,并通过政府统筹进行合并和重组,使规模优势变成竞争优势;三是伴随宝钢钢铁项目、中国与科威特合作的中科石化项目及晨明造纸等湛江三大主导产业项目的落实推进,加快湛江石油化工学校、湛江钢铁学校等建设进程。其次,中职学校借助政府统筹强化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发展自己的特色。根据湛江市委市政府的规划,要“打造一个职教基地,两个突训中心,五大职教集团”。目前,一万亩职教基地已在湛江市西部湖光农场开工建设,职教基地拟进驻十所学校,以工科为主,兼顾及时、第三产业服务院校,使各学校突出个性、优势互补,并带动其他学校和专业的发展。这种整合既是形式整合,也是内容上的整合。其结果就是各个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也在整合中获得凸显,扩大其价值和意义。湛江市借用有丰富办学经验、办学成效显著的学校带动和整合一般学校,促进湛江中职教育层次的整体提升。其中,“两大突训中心”是根据全市产业布局和支柱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建设的起点高、层次高、标准高、为职业教育和企业提供高技能实训和鉴定服务的大型工科教育公共突训中心。“五大职教集团”即以湛江机电学校为龙头,创建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以湛江财贸学校为龙头,创建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以湛江卫生学校为龙头,创建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以湛江高等技工学校为龙头,创建技工教育集团;以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打造粤西农垦三大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农垦职业教育集团。这既突出了湛江职业教育的个性和优势,又实现了对湛江经济领域的全覆盖。再次,伴随经济的发展,提升湛江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这是中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湛江中职教育应同样以经典引路的方法,逐渐向推开。机电、财贸、卫生、艺术、体育学校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条件,如湛江机电学校与湛江市业余大学合署办公,大专、中专两个层次并存;湛江财贸学校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大专班,积累大专层次的办学经验;湛江卫校与广东医学院联合招收普通大学生,培养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湛江艺术学校与星海音乐学院办成人音舞等大专班;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与湛江师院联办体育大专班等。这些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尝试使这些中职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对此今后应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这些学校的尝试成果,对其进行规范化升级,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一体化,改变湛江高职教育空缺的局面;二是充分利用这些学校尝试中所获得的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新建的湛江石油化工学校和湛江钢铁学校中加以运用,使湛江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层次调整,与湛江经济发展变化实现同步。
四、结语
伴随着湛江经济的转型,工业替代了农业成为湛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这种支柱产业的变化带来了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在以农业经济为支柱产业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湛江中职教育与当下湛江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很大的反差。湛江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反差,并对中职教育结构进行了大力度调整,使中职教育服务于湛江经济发展的取向更为明确。可以预见,中职教育对湛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来。
作者:杨泉良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期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一、教育管理的有效性评价
在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考量中,必然要回答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问题。首要包含着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这一实践活动结果的有效性评价,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否培养出了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的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便是这一工作结果的有效性,而对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这一工作结果的有效性。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结果的有效性,也应该关注这一结果对党和国家现实需求的满足度,关注这一工作与其结果效用性的确立之间的因果联系。在这一有效性评价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标准予以评判。
(一)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这一工作有效性的最终评判标准。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有思想、讲政治、有专长的党员干部,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党员发展的“新鲜血液”和“主力军”。但同时应当看到,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达不到党的要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化思潮在大学生党员中普遍存在,党性教育未能植根于每个大学生党员心中,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还不够彻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党的要求程度还有距离。
(二)教育管理主客观的统一度
在考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时,主客观的统一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一方面对象主体的培养改造须符合这一工作的主观要求;另一方面对象主体的改造结果须保障其自身主客观的统一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须保障培养出的学生党员符合党研究的要求,也要保障学生党员对党的主观认识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相统一。考察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发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客观未能达到较高的统一度,主要表现在党员入党动机教育效果较差,部分扭曲甚至错误的入党动机未能有效纠正;一些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难以凸显;部分学生党员思想认识与其实践活动脱节,言行表达与其现实行动未能统一。
(三)教育管理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的契合度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和内容能否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广泛地接受、践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否真正有效,最终决定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是否契合,直接决定着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的———内容系统是否有实现性、有效性。纵观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已经落后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较之于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已明显滞后,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新的科技变革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仍因循旧的思维与模式,与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各要素有较多冲突,致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实现出现偏差。从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但是这一工作在主客观的统一度和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的契合度两方面还有欠缺,说明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须把握“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需要性”的原则,以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讲求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客观的统一性,并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相契合,最终保障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影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学生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组织环节、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实现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究其根源,主要含摄政治、经济、科技和观念四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
政治方面表现在当前阶段社会生活中总体政治色彩较淡,政治敏感性减退,全民政治意识不强,高校政治教育地位不突出,导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在高校日常工作中重视度不够,政治理论学习质与量两方面均有欠缺,经常被知识性、技术性学习所冲击。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
经济方面表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价值观和自由主义思潮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有所抬头。由于受市场利益的驱使,公民社会活动中经济利益的考量比重增加,经济浪潮进一步冲击校园文化,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三)科技方面的影响
科技方面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造成冲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对科技发展成果的利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新媒介、新技术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正面影响十分有限,而教育主体对科技的过分依赖和沉溺导致政治信仰的弱化,进而影响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四)观念方面的影响
观念方面表现在学生党员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工作成效未显,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延续旧的理念和方法,重视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未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渗透性教育、隐形教育的观念尚未被真正接受和采纳,教育的传统面具比比皆是。
三、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碰撞、渗透,给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冲击较大。加之学生党员年龄尚小,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锻炼机会,有些负面影响必然在学生党员的思想中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给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以下问题。
(一)学习形式单一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政治理论的学习是党员教育的基本要素和着力点,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学习中由于政治理论难点较多,理解不易,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导致政治理论的学习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突出,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性的学习,高校教育的政治性不强,总体政治意识较为淡薄,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有所欠缺。据安徽农业大学在对600名学生党员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反映学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以支部集中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为主,注重文件、政策的宣讲和传达,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学习效果较差。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讨论时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理论支撑,讨论无重点、无深度,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学生党员的学习浮于表面,单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不能保障学习活动的新颖性、深刻性和先进性,导致学生党员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显,极大地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
(二)再教育机制缺乏持续性
学生党员的教育应该涵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党员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将工作重心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上,在积极分子培养阶段,党组织通过团员推优、专人考察、马列主义培训、党校学习等形式,对其进行层层考察和重点教育,而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和培养工作明显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得力。预备党员的转正秉承无错误期满即可转正,对预备党员的培养学习没有更高要求,客观上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成为预备党员就是进了“保险箱”的思想,导致这部分学生“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思想松懈、动力不足、纪律散漫、学习下滑,甚至出现个别违纪现象。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大都以党支部为载体开展,考虑到教育教学实际,各高校党支部的建立一般以年级或者专业来划分,这就导致学生党支部过于强调专业或年级的归属,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支部间的沟通交流很少,对党员的教育过分的依赖上级党组织的安排,支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学生党支部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监督体制,学生党员党内民主权利意识淡薄,教育学习活动流于形式。
(三)主体地位缺失
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不少学生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入,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受物质社会的影响,对自身作为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存在偏差,错误的认为入党能带来利益或方便,扭曲了入党本应有的崇高信仰———坚信共产主义。一些大学生在入党前表现非常积极,尽心竭力为班集体和同学服务,特别是在党组织面前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入党后,甚至还是预备党员时,就经常不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觉得党课培训枯燥乏味,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都要一催再催。少数党员缺乏党员意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党组织队伍后,思想松懈、政治觉悟不高,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自身在纪律、学习、工作方面的表现放松了要求,未能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模范作用。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强化,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不少学生在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足,尤其是不能将成材动机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联系起来,一味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的培养目标有明显差距。
四、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途径
现阶段存在于学生党员教育中的这些问题具有深层次原因,只有深度剖析、考虑,才能更进一步加深认识,提出对策。一方面要讲求方法,把握规律,紧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根据新情况,不断改革教育手段和方式,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另一方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必须紧扣时代主题,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做到党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促进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提高。
(一)教育管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在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的同时,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注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的教育要涵盖党员培养的各个阶段,不断提高党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如:苏州大学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通过举行党内辩论赛、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和学习实践活动重点,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加深对党的现阶段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平湖市用“微故事”讲党性,用党员“微故事”传播正能量。该市广陈镇各基层党组织每月会结合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党员“微故事”交流点评,党员之间互相介绍交流,会后,再将党员“微故事”在党务公示栏上公示,并上传至党组织微博。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励故事中的人、写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更能让党更贴近群众,真切感受着党就在身边。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管理的推动作用
突出实践锻炼环节,丰富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活动载体。采取邀请老革命、老干部、模范党员作报告的形式,让广大学生党员与先进模范面对面交流学习,接受活生生的模范教育。通过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战史馆、革命烈士陵园等活动,让他们走近党史、了解党史、亲身感受党的发展历程中的艰难困苦,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通过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形式,整合校内外党建教育资源,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党员投身社会实践,从而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系学生第三党支部与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弘扬中国梦,我们在行动”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该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义务服务5000小时以上,使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党员深入社会,真切体验社会生活,体察民情,了解国情,拉近了与党、国家及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以新媒介和新技术促进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新媒介、新技术的发展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以互联网技术为表征的新技术革命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载体及方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微博、微信、飞信等新的通讯媒介在大学生中应用广泛。因此应该以校园网为主要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媒介,建立健全党建教育网站,设置“红色网络”站点并由专人管理,通过“党建之家”“党员社区”“党建BBS”等形式,大力推进网络党建工作,使之成为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阵地。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优势,建立党建QQ群、党员朋友圈等网络小环境,积极开展党组织与党员网上互动,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可以互动交流和倾诉请教的途径,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次尝试将主题为“中国梦•青春的选择”的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在其官方微博、“联小络”微信平台相关事迹,校内外网络中反响热烈,网络浏览量超过2.2万人次。
(四)再教育与管理工作链条的完整性
党员教育和党性培养应该贯穿于一名合格党员的一生,必须覆盖党员发展和培养的各个阶段,然而现实工作中,普遍存在党员教育管理重心前移,重视党员发展而忽略入党后的再教育。针对当前党员发展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链条。首先须从思想和工作中切实重视入党后的党员再教育工作,认识到党员教育和党性锤炼是一个合格党员终其一生所应该从事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几次党课和民主生活会就能解决的问题,高校在制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纲领性文件和指导原则时,应对这一环节从理论高度予以重视;其次必须使入党后的再教育工作制度化,按照各个高校实际,结合当代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完善的入党再教育工作制度,做到思想上重视、有组织原则、有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党员入党再教育的长期性;再次必须完善预备党员退出机制,对于在预备考察期表现不好、接受教育不积极、党性培养不合格的预备党员,要取消资格,重新考察培养;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确定为预备党员的学生建立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对考察期内的教育培养工作和预备党员的实际表现,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做到对党员发展工作严格监督,积极纠偏,合理改进,促使党员发展工作有序、高效运行,保障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链条的完整性。
作者:杨灏 张婷婷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时期投资研究论文
2009年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是经济复苏,经济转型则是2010年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结构应是目前较好的组合结构。
经济转型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身”。
首先,整体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模式;其次,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传统的过剩产能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育,节能减排、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再者,区域的协调发展再度提上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反映了宏观政策的这一取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的则是区域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相继登场和估值中枢的不断抬升。
经济转型带给资本市场的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话题。目前,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和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高点。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这条投资主线呢?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把目光转向3—5年后的中国。那时,我国将经历怎样的剧变?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进而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并传导到市场估值?超级秘书网
首先,老龄化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左右消失。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将走向衰退.而医疗保健、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
其次,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项挑战。为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发展节能照明、智能电网、建筑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将是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第三,资源瓶颈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对资源瓶颈,发展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在内的新能源,推动煤电一体化建设,改变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施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政策。
第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路网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五,城镇化进程带动了二三线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展,同时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总之,未来我国势必逐步向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因此,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结构应是目前较好的组合结构。核心组合应配置代表经济转型大趋势的产业、主题板块,选择基本面良好、具有竞争优势,增长确定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卫星组合应配置短期趋势性明显的投资主题、具有阶段性交易机会的投资标的。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时期管理会计论文
一、我国管理会计当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单一,不注重多学科交融发展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组织行为等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性综合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管理会计的发展又受到众多关联学科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然而,我国在运用管理会计时,仅从其自身出发而忽略了管理会计与别的管理学科成果的交融,致使管理会计变成“信息孤岛”,无法结合不同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在未来发展中,管理会计应打破“就会计论会计”的桎梏,在管理会计原有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融入其他管理工具的技术和方法,整合全新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坚实的保障,激发出管理会计强大的实践能力。
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创新与发展
为适应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要求,必须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发挥在企业经管活动中起基础支持、战略支撑的管理会计的功效。以下针对管理会计观念、管理会计内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转型时期现代管理会计观念创新
1.整体、动态管理观念的更新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基于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管理系统,从不同管理层面出发,又可具体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子系统。各子系统目标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服从于整体目标。若相互之间发生不可调和因素,企业必须站在整体管理的角度,客观合理地分析评价经管活动,以保持内部目标的一致性,增强各系统的协调运作。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会计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强大,信息在各系统、部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传播、处理愈发便捷,企业可随时依据内外环境近期动态作出相应决策。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决策支持和控制系统,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协调以满足企业管理活动的需要,树立动态管理观念,在变化着的环境中不断分析、抉择,寻找动态中的平衡点。
2.人本、智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传统的管理会计是基于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背景下产生的,那种将人视作只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经济人”的想法如今已不合适。在21世纪的知识年代里,人们愈发认识到在生产管理实践中,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机器设备,而是人的智慧、才能和技巧。人作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管理的任务在于激发人潜在的才智和能力,较大限度地调度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在的能量。唯有人的智能得以充分展示,物的价值才能深度开发,人尽其才是物尽其用的基础。在此新环境下,管理会计的系统设计也应更多的考虑到人的因素,推动人本观念乃至更高层次的智本管理的观念。
3.战略导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更新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内外部复杂环境的严峻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和创造市场价值方能立足于整个行业。以往那种仅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长远发展的狭隘观念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现代管理会计要求企业需站在战略的高度,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深入分析自身所处地位,协助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以取得竞争优势;在追求利益较大化目标的同时,努力维护生态平衡,灌输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二)管理会计内容新领域的扩展
1.培养战略管理意识,构建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传统管理会计仅重视企业内部管理而忽视外部环境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决策失去战略相关性,已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是传统管理会计在当前新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作为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它避免了传统管理会计因忽视外部环境所带来“目光短浅”的缺陷,积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反馈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并用战略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综合利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协助管理者制定合理战略的规划,因此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就目前我国企业的ERP、电子商务和IT的发展,企业未来可在网络价值流基础上,将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价值流系统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集成构建一个更高层次、复杂的新型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朝高层次智本管理会计转变当前高层次的脑力劳动者作为企业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要素,在企业经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提升。唯有充分发挥人的智能,物的潜在价值才能被深度挖掘,企业能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由此形成了以人的智力乃至智慧为核心的智力资本管理。但与化、规范化、定量化的物本管理系统不同的是,智本管理认为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情感世界和人际关系的复杂社会系统,由于是动态的有机体,难以用的数据来表现。正是由于智本管理的灵活性、非规划性和不确定性,衡量和报告智力资本成为管理会计面临的新挑战。为了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价值,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新型智本管理信息应打破传统财务信息的界限,融合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等多维度信息于一体。智本管理会计通过量化企业智力资本,为智本管理提供存量和流量信息,考核和评价智力资本投资效率,利用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价值。
3.普及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环境管理会计创新近年日趋增多的生态环境事故给人们敲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而要考虑到以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管理会计系统的建立,能克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主观性和分摊标准单一的不足,将与环境相关成本单独核算以量化企业经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与收益等财务信息,也提供了污染排放等非财务信息,从而有效抑制企业短期行为,促使管理者从社会和企业双重角度出发,做出符合生态发展的科学管理决策;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环境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了解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动,及时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的监控,发现不足,寻找差异,分析原因及改进,从而保障企业减少环境风险的威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业绩。
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多方协调发展当前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压力日益凸显,竞争格局多变,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成为社会财富的破坏者。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现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责任更多地渗入经管活动中。从管理会计视角出发,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所承担对股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那种社区和社会环境的责任;其基本要求是以法律责任为底线,依法经营、安全生产、遵守环保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更高层次则包括关心员工健康发展、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等。企业社会责任难以用技术性指标和原则去规范,其发展依靠自身经济行为和经营行为的道德约束。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就是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通过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测定,计量和揭示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社会效益较大化,最终实现人类资源、经济和社会多方协调发展。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创新
(一)研究视角更加广阔,交融多学科理论发展
传统单一学科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需求,倡导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在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重点。如经济学研究中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有着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其中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为解决战略成本和战略管理会计研究问题提供分析框架;心理学研究的认知、动机、社会心理子领域理论对管理会计实践的动机效应和信息效应研究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学研究中的权变理论不仅涉及到管理控制系统,还利用交互项检验了其业绩后果,丰富了管理会计研究内容;运筹学、数理统计学的许多方法被引入管理会计决策和控制模型的构建中,促使管理会计研究朝精密的数理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在现代管理方法基础上,整合原有理论并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广泛应用能力。
(二)研究方法相互结合,迎合管理实践情境
实地研究有助于科研人员深入组织内部获取组织运作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为实现研究提供小样本数据和创新实务提供便利;问卷调查能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可以扩展局部研究成果以观察结论外部有效性;实验研究在数据难以获得,计量不够的情况下创建一个研究场景并产生客观数据;分析性模型化研究逻辑推导研究,假设检验完善,有助于建立数学模型的关系;档案研究应用定量方法分析数据,将档案数据作为主要来源,可获性和可用性很高。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因此在管理实务中应多管齐下,互为补充,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水平。
作者:胡雨驰 王璇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经济转型论文:工业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13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068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7%,实现利润6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随着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工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国际形势看,当前全球经济还处于调整期。世界经济依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美国正在通过“振兴制造业”、“再工业化”战略,着力推进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欧盟大规模发展绿色能源,推动经济从“高碳版”向“低碳版”转型。新兴经济体也都在积极寻求转型之路。二是新的科技革命带动全球产业链升级。数字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都在向制造业渗透,我国企业形态如不适应这种变化,将面临大规模制造能力被淘汰的风险。本文拟对技术创新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探讨。
1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较多的的研究,但在建立计量模型时较少考虑自相关、异方差等问题,同时对转型升级的内涵论述较少。因此,本文从转型升级的内涵入手,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方法,结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转型的作用,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
2技术创新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来自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将传统的加工组装主体形态转向以研发为基础的制造,大幅度提升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供应链管理、品牌等环节在价值链增值中的比重,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图1显示了技术创新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自主开发战略是指企业内部开发,具有率先性,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积累和突破;模仿战略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其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做法;合作开发战略是指若干企业联合投资建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或者是使用合作开发的某种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为追求发展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其重点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上游和中游。
3计量经济模型本文选取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而不是所有工业企业的原因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较有代表性而且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明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通过实证分析和检验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验证技术创新的三个指标: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产出效率是否有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7]。采用回归分析模型来估算研发人员投入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研发活动产出情况对于万人平均产出的相关系数。在构建回归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很有可能出现异方差。因此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以使数据趋势线性化和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同时其回归系数又代表了弹性的意义。计量模型设定为:lnPETU=C+αlnRDFD+βlnRDOP+γlnRDHR+δlnPESC+ε.其中,PETU表示企业转型升级情况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人平均产出代替。万人平均产出,反应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转变的程度。RDFD表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R&D经费。RDHR表示研发人员投入情况,这里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来表示研发人员投入情况。RDOP表示研发活动产出情况,这里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每万名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表示研发活动产出情况。PESC表示平均工业总产值,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其中,α、β、γ、δ、C为回归常数,ε为模型误差项。
4技术创新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人平均产出为63.06亿元。然而较大值和最小值差额比较大,达到66.38亿元。这说明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由离散系数也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波动也比较大,较大值与最小值的倍数都达到三倍以上。
4.2参数估计
采用eviews6.0计量经济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从表2可以得出,该方程的判定系数为0.702,拟合优度较高;F统计量为15.277,其对应的P值为0.000,说明该方程在5%的水平下显著。该方程的各个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下也显著。另外,该回归方程的DW统计量为2.380,属于判断盲区,因此需要做自相关检验,同时还需要做white异方差检验。首先做LM自相关检验,得到检验统计量为1.633,其相应的P值为0.201,所以接受无自相关的原假设,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再做White异方差检验,得到检验统计量为16.359,其相应的P值为0.292,所以应接受无异方差的原假设,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3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判定表2得到的回归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异方差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表2得到的回归模型来分析技术创新对转型升级的影响。2企业平均工业总产值对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说明企业的规模越大,经济转型升级的效果会越好。其次,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活动产出对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这两个变量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下显著。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科研经费增加1%,万人平均产出增加0.546%;科研活动产出每增加1%,万人平均产出仅增加0.195%。,参数估计结果显示科研人员投入指标系数为负,并没有对企业转型升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这与相关技术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并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解释为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进程。很大一部分科研人员仅仅为了成果去做科研,并不考虑实际的有用性,使得科研成果与实际脱离,并不能给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正向影响;另一种解释为,科研人员质量参差不齐,数量上虽然有所增加,但质量远不如以前。总体而言,技术创新对转型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5结束语
本文利用回归模型对转型升级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规模、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活动产出对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人员投入对转型升级产生负向影响。根据以上结论,特提出如下建议。及时,企业规模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很重要。企业规模扩大,研发支出增加,利润总额提高,企业才能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进行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工业企业,要重视企业规模整合,做大做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技术创新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新产品、形成新方法,企业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一要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平台。二要改革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强化教育和人才支撑。加大对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投入,培养更多技术工人充实到生产一线。完善鼓励创新的各项配套政策,鼓励科技要素向企业流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第三,改善科研环境,制定科学的分类考核评价方式,营造宽松和谐、学术自由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创新条件和氛围,以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为核心。同时要注重科研人员的质量提升,不能仅要求数量上的增加。
作者:展明明 王新华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低碳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论文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界定
原有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此从以下三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内涵:1.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的较大化及产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原有的理论将实现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只把资源禀赋作为先提条件,并未考虑它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也未考虑产业结构变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显然偏离于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一方面要求产业结构不仅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使资源配置能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还需要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以便满足最终需求,且能符合产业系统所处的环境,以便抵挡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关联深化。当今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影响了原材料的可持续供给,俨然已是产业结构内在矛盾的重要诱因。低碳经济转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出新的要求,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再是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系,而是类似于自然界各种生物体之间的有机的联系(袁纯清,1998)[21],通过产业之间资源的多级递进和循环利用,实现在产业系统内的闭环模式,这种关联关系加强了产业之间的互补和转换能力,促进了产业间协调能力的提升,诸如通过产业间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再利用实现产业间供给和需求数量的协调,通过加强产业间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促进产业间技术水平的协调(LamherAJD、BoonsFA,2002)[22],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3.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经济和生态的综合影响因素。针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原有的评价指标无论是单一指标还是多指标体系,多忽略了资源环境问题,未能体现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因此,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衡量产业结构水平高级化、合理化水平,还要能衡量其生态化水平,从而有效考量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
根据以上所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内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本文重构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结构生态化、合理化和高级化3个部分共6个指标,如图1所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指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产业系统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排放的过程。产业结构变动会直接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史丹,1999)[23],为研究这一影响的程度,本文采用低能耗、低污染产业产值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衡量。现有的关于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研究,涉及到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多是简单地将各区域资源、能源消耗总量或环境污染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并不能有效地体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各产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变化。本文选用这两个指标能反映出低能耗和低污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做的贡献,从而有效地体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指数,这两个指标与产业结构优化结果呈正向关联。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工业部门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部门,因此这里选择39个工业部门作为评价对象,其中低污染产业是指工业部门中污染排放强度较低的产业(39个工业部门中取前19个),需要说明的是,污染排放总量为“三废”排放之和,但为了统计的方便,仅选择污染较大且排放比重较高的排放物,工业废水中选取化学需氧量和氮氧的排放,工业废气中选取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工业固废直接取其总排放量。同理,低能耗产业是指所有工业部门中能源消耗强度较低的产业(39个工业部门中取前19个)。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相应地发生规律性变化的过程,主要呈现出产业结构重心从及时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具体内涵包括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和高服务化(苏东水,2010)[24],因此,本文尝试从以上三方面选择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高技术化是指产业系统内部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部门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25],国家统计局对于基于技术和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的统计也主要集中于制造业①,因此,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更能反映产业结构高技术化程度。高加工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以采掘、原料工业为重心向加工工业为重心演进的过程,制造业即是加工工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由此本文用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加工度化的水平。高服务化是“经济服务化”的一大特征,也称为产业结构软化,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快于及时和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吴敬琏,2008)[26],因此,本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高服务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通常用体现产业关联水平和协调能力的指标来衡量。然而,评价产业结构协调性常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这一单一指标(ZhouXiaoyan,ZhangJie,LiJunpeng,2013)[27],易陷入均衡化,而并非所有区域都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各区域都有若干优势产业,并通过这些优势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关联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选择常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衡量产业结构关联度。其中,感应度系数衡量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影响力系数衡量的是国民经济某一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体现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然而正如刘起运在文中所述(刘起运,2002)[28],原有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分式的分母均是采用算术平均法,这一算法不具有充分的经济内涵,因此,这里借用刘起运的改进方法,将分母的计算改为加权平均法,各部门的最终产品实物系数作为权重,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当年一个最终产品的平均影响力和综合最终产品对各产品的拉动作用。为了计算方便,本文将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相加作为产业的关联度值。关联度值越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因此这一指标与优化结果也呈正向关系。
三、中国历年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演变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投入产出表》(2002—2010)、《中国工业经济年鉴》(2001—2012)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6—2012)等年鉴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2001—2011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投入产出表仅有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度的数据,因此采用就近原则。
(二)实证结果KMO值为0.63,大于0.6,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概率为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两个检验结果均表明所用样本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从表2的主成分提取的结果看,前2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83.64%,说明这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来所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载荷矩阵,求得特征向量,继而用标准化后的数据乘以特征向量求得各主成分的特征值,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为了便于观察,本文将各年的综合主成分得分画成折线图。
(三)结果分析从图2的综合评价结果看,中国2001—2011年间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趋势,“十一五”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整体优于“十五”期间,2008年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不断下滑,但下滑速度逐渐趋缓。本文根据这一整体趋势,分别对“十五”期间(2001—2005年),“十一五”期间前半段(2006—2008年),金融危机后(2009—2011年)这3个阶段的演变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十五”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缓慢上升,结合表1中的数据,主要源于产业结构高技术化水平的改善和产业结构关联度水平的提高,20世纪末,国家把发展高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首先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的“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863”计划培养中青年科研队伍开始成为高技术发展的骨干力量(徐冠华,2001)[29],因此2001—2003年,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同时,自20世纪末开始中国经济开始由“内需依存性”向“出口导向型”转变(国务院,2007)[30],同时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开始迅速地发展,众所周知,重化工业多是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均高于平均水平的产业(刘瑞翔、姜彩楼,2010)[31],因此“十五”期间产业关联度也迅速提升。到“十一五”期间的前半段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迅速提升,直至2008年达到较高值。这主要源于产业生态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工度化水平的改善。结合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低污染产业产值占工业的比重自2003—2006年间一直徘徊50%~51%之间,但2006年后该比值明显上升,2008年的低污染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1%,较上一年度提高7.1个百分点。同样低能耗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2006年之后也有较大提升,2006年该比值为52%,首次超过50%,也就是低能耗产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首次超过了高能耗产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到2008年该比值迅速提升到57.3%。这是由于“十五”期间力图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环境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没有改变,因此党中央在“十一五”期间将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环境标准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并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作为约束性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32],从而提高了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水平,2006—2008年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工业在节能减排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袁富华,2012)[34]。同样,从表1中还可以发现,产业的加工度化水平在2005年迅速提升了10个点,达到78.9%,此后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基本维持在80%左右,由于“十一五”阶段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深化发展阶段,必然带动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进程中,加工贸易快速崛起,制造业中的加工工业的发展也快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的高加工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并保持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不断下滑,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和高技术化水平下降造成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尽快振兴经济,中央在2009年初短短44天内,迅速启动了包括钢铁、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2009)[33],虽然使中国率先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走了出来,却也使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再次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而使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直转急下,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再者中国的产业结构高技术化水平自2004年开始就一直下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更是不足15%,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赶不上中、低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全球产品内分工中,中国仍然更多地承载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这些环节的技术含量往往不高,从而使得产业结构的高技术水平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影响了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四、2011年各省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比较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在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下,为了对中国各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更为的评价,作者根据本文重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工业经济年鉴》(2012)、《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10)等年鉴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数据如表3所示。
(二)实证结果KMO值为0.73,大于0.6,Barlttle球度检验给出的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两个检验结果均表明所用样本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从表4的主成分提取结果看,前2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2.1%,说明这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来所有指标的绝大部分的信息,如表4所示。为了对30个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计算了2011年各省市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并对这30个省市进行排名,如表5所示。
(三)结果分析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从地域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整体特征。从表5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浙江、福建、山东、重庆、吉林位列全国前10名,其得分均高于0,说明这些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相对较高;而河南、广西、黑龙江、云南、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山西和青海这10个省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均低于-0.3,其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相对较低,位列全国倒数10名。从区域的分布来看①,排名前10名的省市中除了重庆和吉林,其余8个省市均来自东部地区,而排名后10名的省份中除了河南和黑龙江,其余均来自于西部地区。其次,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与袁富华的研究结果相似[35],但中国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匹配,山西、河北等省份的经济发展仍依赖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四川、贵州等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尚可,但经济发展却显得较为疲软。本文通过比较各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发现,部分省份在这两方面的名次明显不一致。这里用人均GDP②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吕健,2012)[35],其结果可以分为4种情况,如图3所示。及时种情况是,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排名相当,且都位居全国前列,例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其中北京、上海的产业结构高技术化水平远高于其他省市,江苏的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水平位列全国及时,且这3个省市的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和关联度水平都较高,因此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优于其他各省市,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状态。第二种情况是,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排名都位列全国倒数,例如甘肃、云南,这些省市的总体经济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也相对较差,其中甘肃的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仅次于山西,处于全国倒数第二,云南的产业结构高技术水平和高服务化水平都欠佳,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及时种情况相反,这两个省份呈现出极不健康的发展状态。第三种情况是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排名相对靠前,但人均GDP的排名却较为落后,例如四川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在全国排在第12名,但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却位列24名,贵州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排名与人均GDP的排名相差16名,江西省也有类似情形,可以说,这些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尚可,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第四种情况是,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排名远落后于该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例如山西的人均GDP排名位列全国第18名,但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排名却为29名,宁夏等省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排名与人均GDP的排名也具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较低,例如山西的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17.82%、17.27%,仍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严重影响了其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各省域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呈现显著差异,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在反映高级化指标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在10%以上的省市在全国只有9个,较高的是广东省,其比重为30.8%,其中2/3以上的省份都位于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而高技术化水平较低的省份,例如新疆,其比重不足1%,与广东省相差37倍之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代表加工度化水平,这一指标各省市均在50%以上,其中较高的是江苏省,达89.8%,而低的山西省其比重仅有50.7%。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在30个省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和上海的服务化水平分别高达75%和57.3%,经验丰富于其他省市,这是因为中国整体还处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依然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其他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低于50%。产业关联度体现区域产业间技术经济关联水平,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的产业关联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在反映生态化水平的数值中可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等省份的低能耗产业和低污染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相对较低,生态化水平较高,而山西、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的生态化水平远低于其他省市,说明这些省份仍是资源导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稀缺资源出口换取经济增长,这种低级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将进一步恶化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基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重新定义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内涵,并重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低污染、低能耗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生态化指标,将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技术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共同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将改进的产业关联度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2001—2011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历史演变及2011年各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1年间,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总体水平有所改善,但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9年以来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下降,主要是源于金融危机后大力振兴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下降造成的。2011年,中国各省域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技术和生态化各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从综合能力得分和排名看,东部、中部、西部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呈现依次降低的态势,且大部分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诸如山西、河北等省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排名远低于人均GDP的排名,可知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还是依靠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而贵州、四川等省份的经济水平远滞后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因此有必要尽快提高经济实力。基于前面的实证结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有必要防止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保护落后产能,从而使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不进反退,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短期内不宜过度刺激投资,需要有序地淘汰粗放型的产业,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其次,培育、扶持低碳产业链,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以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敏锐观察世界发达国家在低碳产业方面的技术进展,构建官、产、学,产、学、研的技术公关联盟,共享经济利益,依据“微笑曲线”原则,培育低碳产业链两端的企业并提供技术、资金和政策支持,将中间阶段转移,加速产业结构高级化。再次,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园,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兴建生态工业园,使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学习卡伦堡工业园,建立产业之间的深层关联,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循环利用,逐步将对环境的负外部性降到低。当前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必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不仅需要分别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协调三者的关系,不可顾此失彼。
作者:贺丹田立新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大学理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的科技创新论文
1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对照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1)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健全。资金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的现状是政府和企业仍然是创新资金的2个主要来源,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民间资本以及风险投资等共同构建的多元投资体系尚未形成。国家、省市对县域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同时,现有的风险投资规模、贷款保障业务种类又无法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
(2)公共平台建设还需强化。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是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的举措,它既能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又能减少企业在创新投入上的风险,提供一系列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供给,在提高区域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作用明显。海安目前还缺少应用层面更宽泛、更具性的公共技术平台、技术检测认证平台等。
(3)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县实施的“525”人才工程,为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高校院所缺乏、高端资源不足制约了人才引进,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2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1)加快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格局。在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高校院所是源泉,政府是推动者、服务者和策划者。深入持久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加快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者、科技成果的吸纳者、高新成果的创造者和产业技术的引领者。深入开展“县级机关服务企业科技行”活动,引导企业配备科技副总,设立科研部门,落实好各项科技政策,真正发挥好政府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快各类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产业研究院创新转化功能,提高企业研究院研发水平。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三站三中心”,加快构建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主体,公共研发平台为补充的平台体系,每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以上。加大“三创”园区建设力度,每年新增入驻科技型企业不低于100家,真正让各类研发载体成为成果转化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技术创新的高地。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利用高校院所人才集聚、技术密集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大企业、大集团开展以项目为纽带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加大高端技术、高端环节、高端产品的攻关力度。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2)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创新型经济。推动科技创新,核心是要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让产业结构变得更轻、更高、更强、更优。强化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力度。深入科技人才资源高度集聚的高校院所,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项目。瞄准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知名高新企业,持续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努力吸引更多的“高、大、新”项目。加大对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力度,每年招引各类高新技术项目不低于100个。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认真落实好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势头猛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培育,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逐年提升。
(3)努力打造人尽其才的人才高地。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多渠道引进人才。坚持“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舍得花大价钱把领军人才吸引到海安,把先进技术引进到海安,真正实现产业集聚人才与人才引领产业的互动循环。深入推行全员引才、中介引才、以才引才,通过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深入高校嫁接人才、建设人才工作站网罗人才等方式,每年吸引高层次人才15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5000人以上,努力开创我县人才广泛集聚、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动的生动局面。合理化使用人才。要切实转变用人观念,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压担子,给机会,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才的潜力,充分释放他们的能量,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县财政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和引导企业定期选派人才赴高校院所、研发机构锻炼深造,加快造就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多方位留住人才。人才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对于人才,要以优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及时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切实解决好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提升各类人才对海安的归属感。加快建立健全以实绩和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分配机制,不断提升人才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作者:陆从俊单位: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论文
一、经济转型动因及其劳动关系运行特点
(一)作为劳资关系运行载体的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架构重塑企业既是劳资关系运行的载体,也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经济主体。伴随经济转型,企业基于竞争力的资源重塑行为不可避免,这些资源重塑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企业出资人变更,常见的方式是并购、重组和清算等;(2)企业资本结构变动,包括调整生产经营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重,更专业的说法叫“资产负债表修复”①;(3)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动,比如,通过出售长期资产来换取流动性不足的问题;(4)企业管理结构的变动,包括通过缩减管理链条、优化管理职能以及调整岗位职责等;(5)通过迁厂等方式调整经营区域等。理论上分析,企业基于竞争力所需的架构重塑无可非议,但现实的问题是,作为劳资关系聚合的载体,其架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劳资双方有关劳动合约的变化,作为劳动合约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人权益也必将受此影响,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企业架构重塑(不仅仅是经济转型需要)时往往会诱发劳资利益诤诉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工人的集体利益诤诉是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资纠纷或冲突的主要内容经济转型之需的企业架构重塑所涉及的工人利益具有群体性特点,尤其是在资方单独主导下的企业架构重塑过程中,工人将作为一个群体成为事实上的企业架构重塑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如果工人预期企业的架构重塑可能会带来自身福利的不确定时,理性的策略将是以群体联合的方式进行利益抗争,并以集体压力的方式迫使资方在企业架构重塑时充分关注工人的利益诉求。当然,工人的群体利益诤诉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即使是在工人内部,“搭便车”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某些时候,即使对自身权益感受并不明显的个体性工人,甚至可能会借此机会向资方寻求既往权益未兑现或未满足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在企业结构重塑时已有意愿离开的工人,这一动机可能更为明显。但是,不管基于何种动机,企业架构重塑给工人带来的权益影响均是集体性的,基于集体权益诉求可能形成的行动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资方主导下的结构调整,即使能够调整,其成本也将会大幅上升,这在已有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印证②。
(三)基于集体权益诤诉的行动效应扩散明显与集体权益诤诉密切相关的是工人的集体行动。虽然,工人的集体行动有助于迫使资方关注工人的利益诉求,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好处,但无疑也会迟滞企业架构重组的进程和更多的成本支付;更重要的是,如果资方在此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倒逼理性度本就相对不足的工人将以更加激烈的方式表达抗议,使得微观层面的企业劳资风险向社会释放并形成行动效应的扩散,进而迫使企业之外的力量,如政府、地方工会乃至一些从事劳工权益关注的NGO组织也加入其中,使得问题解决的程度更加复杂,这显然不是利益各方希望看到的结果。
二、转型背景下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路径
没有企业,就没有就业。因此,转型背景下企业架构重塑的初衷是通过竞争力保持和提升来促进就业稳定的冀望,而实现冀望的根本就在于企业自身能力的培育。
(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冷暖荣萧的首要感知者是企业,因此,应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层面,要充分尊重企业基于竞争力培育的、包括产权结构调整、管理架构重塑和劳动力资源重分等在内的各项资源配置行为;政府层面,要创造包括财税政策改革等在内的良好制度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为应对转型所需要的帮助,某种程度上,对因结构调整而导致就业压力较为明显的企业或行业,政府应有兼具就业安全和企业或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方案,尤其是因企业转型短期所可能带来的就业阵痛问题,政府要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包括失业保险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聚焦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竞争力重塑创造积极条件。
(二)借助资本经营等诸多手段,逐步建构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财务结构企业层面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是对原有产业所依赖的制度、技术、市场以及劳动力等资源沿循可持续竞争力培育方向进行调试与重组,在此过程中,其财务结构必将出现变化,原有产业结构下的建立在承债式基础上的“重资产”财务结构要进行适度调整,而包括股权出售等在内的资本经营手段将被广泛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增量资金的不断聚合,逐步建构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财务结构,在抑制财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的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在企业内部营造因经济转型所需的共识和行动,降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为转型成功创造积极条件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往往是推动重大变革的契机,因为,危机状态下的理性利益相关者更易于抛却纷争而达成共识。就现实的经验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路径依赖”的管理困境,打破困境的不二砝码就是主动或被动地制造危机,换句话说,任何理性的个体一般不会主动迎接变革。就经济转型而言,企业更多地困境是现有的经营态势难言乐观,在不想被市场抛却的前提下,除了突围别无它法。因此,作为转型主体的企业,应在转型之初进行充分的意识动员,让企业所依赖的不同要素所有者感受困境,并据此形成共识,减少转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摩擦成本,在事涉企业财务重组、劳动力调整等方面,相关的利益主体要做出适度的让步,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的转型过程,为企业可持续地自生能力培育提供切实支持。
三、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调整策略建议
没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经济转型将难以完成,因应经济转型之需,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劳动关系调整策略。
(一)广泛动员各类资源,较大限度地消解劳动者对经济转型可能带来的利益担忧,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资合作创建信心基础观察到的事实和前述案例均表明,经济转型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劳资争议,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者对事关个人经济福利的前景充满了担忧,某种意义上,是劳动者对企业主动或被动的经济转型有某种不信任感,即使企业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利益保障,但相较于短期利益偏好较重的工人而言,这些保障也将难以取得工人的信任,理性或非理性的集体维权行为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企业也不得不面临经济转型和劳资稳定的双重压力,如果压力的应对策略不当,劳资双方利益受损将不可避免。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有必要动员各方资源,尤其是政府和资方更有责任去引导、说服和教育工人正确看待经济转型背景下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兼顾问题,至少在这一过程中,要清晰地告诉工人,企业的转型并非简单地“减员增效”,也并非简单地“甩包袱”,相反,而是要让工人相信,经济转型是一个事关劳资利益重组和双赢的必然过程,合则两利、败则两伤。当然,要让工人相信包括资方等在内的游说信息,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双方缔结一个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合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由独立的第三方对合约的缔结、执行和评估进行监督和审查。
(二)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工人的集体谈判权,并通过集体谈判权落实工人的知情权,为经济转型中获取工人支持创建沟通渠道集体谈判权是工业化社会利益相对弱势的工人一方抑制资本强势力量的制度安排,也是确保劳资动态合作、争而不破的有效制度。就经济转型而言,其不可避免的后果将会涉及到包括劳资在内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重塑,利益主体间的纷争是难免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就已经观察到的案例来看,面对可能的纷争,资方采取的策略要么是对工人进行信息屏蔽,任由虚虚实实的信息自由传播;要么是借助所谓的资本强势一味地强行压制,但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带来工人集体性的维权行为,尽管这些维权行为在某些时候还具有非理性的特征。而消解工人因应经济转型可能出现集体维权行为的可行办法就是:在转型之前和之中,尤其是转型之前,充分尊重工人的集体谈判权,并通过集体谈判,告知工人企业要干什么、准备怎么干、有哪些后果、需要哪些支持等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交流与互换,在听取工人意见的同时,更好地完善相关方案,尽可能地将转型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和对工人福利的冲击降到低或工人可承受的范围。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体谈判这一机制,可以让工人感受到尊重与尊严,这既是工人劳动权利的应有之义,也是现有劳动关系法律制度赋予工人的应有权利,如果工人无法知晓其服务对象将何去何从,又将有多大的意愿、能力和行动去投入其中为其服务呢?
(三)建立和完善与经济转型相关的劳动者利益补偿机制企业经济转型必然会涉及到包括财务结构、人力资本以及产业结构等在内的诸多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包括“减员增效”等在内的管理手段也将不可避免地得到实施。也就是说,为了经济转型的需要,企业可以裁员或者减少雇佣,但前提是必须依法进行。因此,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劳动者利益补偿机制,凡是事涉劳动关系合约解除或终止的工人,企业应按照制度的规定将劳动者的福利进行足额补偿,尤其是在事关劳动者养老保险等方面,要做到应补尽补;对那些尚留在企业的工人,也应对其因转型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做出保障性安排,比如保障企业效益到一定程度将给予适度的利益补偿等。当然,要想与之相关的补偿机制做到位,政府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服务:一是要在社会层面建立更广泛地、包括失业救济等在内的社会安全网;二是要加大对企业因经济转型可能带来的劳动关系运行监督力度的消弱,尤其是要监督企业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是否按照制度的规定得到了严格遵循。
综上分析,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运行特点必然寻求与之因应的调整策略,在企业自身能力培育的基础上,以劳资合作为基础的劳动关系调整策略应积极寻求工人的理解与支持,较大限度地消解其对经济转型可能带来的利益担忧,高度重视集体谈判权在经济转型中的有效运行,充分尊重工人的知情权,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为此,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在事关产业关系稳定、劳资合作乃至社会和谐等事涉劳动关系稳定运行的诸多方面,应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
作者:任小平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发展中劳动关系论文
一、政府承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责任
1.加强劳资矛盾的预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劳资矛盾的预警,是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对预防重大劳资矛盾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闵行区在劳资矛盾冲突预警的机制中,基本采取充分发挥各镇、街道、工业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协调信访、综治、工会、司法、公安相关部门,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稳妥处置劳资纠纷。首先,健全预警防控机制。一是拓宽排摸渠道,工作中各基层调委会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日常排查、接访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区域内劳资矛盾动态。二是完善预警管理,对采集信息中的不稳定因素,实行“红、橙、黄、绿”四色预警动态管理,确定预警等级,采取分类管理。其次,推行指导服务机制,加强培训、宣传政策,结合预警主动出击,上门开展指导服务。第三,探索社会参与机制,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工作联动,邀请社会力量共同调解,提高调解工作群众满意度。浦东新区采取的预警政策同闵行区有类似之处,为及时掌握劳动关系动态,以街镇劳动监察协管网络为依托,安排人员对辖区单位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不间断地排查,要求各网格重点关注企业“关、停、并、转、迁、裁”信息,并加强分析研判,对供应商追讨贷款、租赁场地经营企业拖欠租金(2个月以上)、企业突然停业(经营者隐匿)等敏感信息,要求各街镇在及时时间上报。另外,结合上海市人保局部署的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示范企业推选工作,以大企业为重点,做好推荐工作,发挥大企业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
2.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加强劳动纠纷的处置质量加强劳动纠纷的解决质量,避免劳资纠纷的再次发生,各级政府在这方面也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例如,闵行搭建“一站式”调处平台。2011年汇聚人保、工会、司法、法院合力,成立闵行区人事争议工作对接中心,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消除了劳动者四处奔波维权的弊端,根据当事人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立法律咨询援助、心理援助、争议调解、执行申请四个工作室以及区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推进调解规范化建设,实现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运作;拓宽基层调解渠道,坚持“调解优先,调裁并举”的原则,探索开展先行调解和委托调解的有效方式。
二、上级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突出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其基本职责。在上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上海上级工会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在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和化解劳动争议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职工权益,预防劳资纠纷事件突发在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总工会更加注重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并发展劳动者各项权益,推动实现体面劳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首先,制定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积极主动地反映职工意愿和诉求,推动上海市在劳动合同、收入分配、职代会制度、安全生产等劳动领域的地方性立法进程,形成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广大职工群众更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其次,建立健全群众性劳动法律监督制度,积极会同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工作力度,确保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到位,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除此之外,上海市总工会开展上海市职工队伍总体结构的研究,为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管理提供参考。
2.因地制宜,各区工会制定针对性措施由于上海市各区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不一样,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的产业格局也大不相同,因此各区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区劳动关系改善。例如闵行区,在2009年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区企业关停并转现象普遍,为预防本区劳动关系状况的恶化,该区政府投入5000万元,由闵行区总工会负责,在本区企业内进行为期三年的“和谐企业”的创建活动。该创建活动主要意义体现在创建过程对企业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能更公开公正地评估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建立企业劳动关系信息化数据库,为企业的劳动关系的评估与预测提供技术支持,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让企业参与创建,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与指导,提高企业对劳动关系的自主管理。浦东新区金桥开发区则注重关注员工需求,营造快乐和谐环境。一是满足员工创新发展需求,每年开展各类劳动竞赛、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二是满足员工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高师带徒等活动。三是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文化活动品牌,凝聚和激发广大职工生活和工作热情。四是满足青年员工交友择偶需求,组织一系列工作措施和活动,使员工有归属感、有被关爱感。
3.在群体性劳资纠纷的事件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关系的行业特征以及区域特征,需要工会在劳资纠纷事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浦东新区的金桥开发区在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中积极主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至2013年6月,共处置群体性劳资纠纷124起,涉及员工11930人,没有一起事件扩大至园区外,全部就地化解。应对的核心是把关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利益作为首要职责。在处理劳资纠纷过程中,坚持运用三大工作机制:预警机制——企业工会组织及时时间预报,及时掌握案件实情,使矛盾纠纷处在可控状态;协调机制——上级工会等有关部门快速介入协调,了解情况,稳定员工情绪,防止事态发展;处置机制——依托社会资源如新区劳动、仲裁、律师等部门,就地化解劳资矛盾。除此之外,在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的处理中,工会的作用不可替代,这表现为,协调企业与劳动者的各项利益,推选职工代表,推动企业工会重建,履行职能,推进集体协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劝阻劳动者不合法不理性的利益诉求等都促进了群体性劳资纠纷的事件的解决。例如2013年闵行区神明电机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中,上级工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工会推选了职工代表,与企业方协商,对员工代表进行培训,推进集体协商的进行,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该事件的平息。更为重要的是上级工会重塑该企业的工会职能,使企业集体协商机制建立,为预防群体性纠纷事件的再次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责任
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的和谐,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增强企业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责任,是和谐劳动关系成败的关键因素。
1.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发展是国家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是企业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与方向。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是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转型优化的基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过程中,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责任体现。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增强对员工人力资本投资与培训,使得员工掌握新技术,增加企业自身转型成功的概率。例如上海宝钢自身的转型升级道路,就验证了其配合国家与上海战略发展的需要,降低产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妥善安置员工,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
2.以人为本,注重民主化管理以人为本,注重民主化管理是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根本路径。民主管理的实践形式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基本制度形式以及实践中存在的多样的沟通表达机制、参与管理的机制。尽管近年来受到世界经济运行下行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集体协商机制,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搭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使企业对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多了关注,职工对企业工资、福利等事项的行为多了理解,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避免了不少职工对企业管理行为不满引起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也推动了因少数企业转、关、停、搬等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除此之外,针对企业职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真正促进企业员工的发展,最终使得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互为促进。例如上海丹爱法集团公司以人为本注重民主化管理,劳动关系和谐,公司同员工一起成功渡过企业发展的困难时期。
3.建立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的预警监控系统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建立内部劳资矛盾的预警监控系统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经验。基于企业劳资冲突具有一定的内因性、可防性、隐蔽性、突发性以及风险不可转移性,企业内部劳资矛盾预警监控系统的运用能有效预防企业劳动关系的恶化,有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该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系统采集、收集反映预警对象状况的警情、警兆,通过一定技术进行整合、分析等措施,对预警对象运行态势进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评判,并针对分析的结果及时地提出早期预防、控制等措施,将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为使预警监控系统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企业内部应该首先建立劳资预警管理的组织机构,该预警组织机构应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主要包括,车间班组基层信息员队伍,主要负责定期征询一线人员意见,争取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车间部门负责人队伍,负责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劳资冲突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企业内部劳资冲突事件的应急组织领导和决策指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是取得劳动关系其他相关主体的支持与协助。这种劳动关系预警监控系统在很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宁本荣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机制的中小企业论文
1强化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认识
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产生与发展,既与生产力有关,又与生产关系有关。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管理的近期知识和方法,要求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传统的会计基本职能只是核算,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需重新认识。企业转型带来了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会计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变化,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企业外部环境的日新月异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向企业的部门领导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决策,提升会计管理职能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能。
2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对策
2.1强化会计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会计预算管理是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实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才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为保障企业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会计人员要通过制定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变传统的事后核算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财务管理,安排,并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业务关系,对企业未来时期的供、产、销进行综合平衡。①以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为核心,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会计核算,杜绝账外资金循环。通过资金收支预算,盘活资金,加快资金投入和资金周转。②在成本核算方面,推行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注重数字化管理,设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特别应当注重成本控制目标与相关绩效目标的博弈。③加强预算管理,将资本预算与业务预算动态结合,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企业的销售逐级编制预算报表,预算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政策和规则,优化预算编制程序,注重预算的跟踪,将差异分析及时形成管理建议,促进会计管理职能提升。
2.2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细化核算体系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微观管理方面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信息化管理也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而且要能够将获得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至相关业务部门,形成有效决策,改善管理环境,提高运营效率。①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必须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构建制约机制,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内部核查,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强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强化整体风险控制能力,适应企业转型发展要求。②实施综合管理,突出事前成本与成本过程控制。综合考虑机会成本与质量成本;控制好成本费用的开支,实行限额管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优化成本控制的顶层设计,强化跟踪和监控力度。③开展清产核资,规范资产明晰管理。建立健全核算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有章可循,做到了各个岗位和操作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之下,做好项目资金的核算管理工作,有效节约建设成本。④清理债权债务,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对往来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做好往来款项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和收现率分析,针对结算账户管理混乱、不规范的现象,开展结算账户的清理工作,减少坏账损失。
2.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的规划,而且要从组织层面和战略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由哪些部门制定,修改与实施的程序,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本身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应当提升财务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加强业务培训,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制度意识和新的管理意识。
推进企业转型,实现会计信息化,加速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就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首先,我们不能仅仅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会计的职能,要明确会计人员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设置财务机构和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会计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学会税务筹划、资本运作、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会计人员要善于交流和沟通,能适应不同人的人际交往风格,较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灵活处理工作事务,做到工作的真正有效。会计人员在具有专业技术水平、高尚职业道德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董杰单位:青岛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莱西分公司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视域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1强化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认识
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产生与发展,既与生产力有关,又与生产关系有关。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管理的近期知识和方法,要求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传统的会计基本职能只是核算,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需重新认识。企业转型带来了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会计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变化,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企业外部环境的日新月异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向企业的部门领导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决策,提升会计管理职能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能。
2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对策
2.1强化会计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会计预算管理是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实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才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为保障企业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会计人员要通过制定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变传统的事后核算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财务管理,安排,并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业务关系,对企业未来时期的供、产、销进行综合平衡。①以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为核心,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会计核算,杜绝账外资金循环。通过资金收支预算,盘活资金,加快资金投入和资金周转。②在成本核算方面,推行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注重数字化管理,设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特别应当注重成本控制目标与相关绩效目标的博弈。③加强预算管理,将资本预算与业务预算动态结合,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企业的销售逐级编制预算报表,预算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政策和规则,优化预算编制程序,注重预算的跟踪,将差异分析及时形成管理建议,促进会计管理职能提升。
2.2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细化核算体系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微观管理方面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信息化管理也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而且要能够将获得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至相关业务部门,形成有效决策,改善管理环境,提高运营效率。①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必须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构建制约机制,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内部核查,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强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强化整体风险控制能力,适应企业转型发展要求。②实施综合管理,突出事前成本与成本过程控制。综合考虑机会成本与质量成本;控制好成本费用的开支,实行限额管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优化成本控制的顶层设计,强化跟踪和监控力度。③开展清产核资,规范资产明晰管理。建立健全核算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有章可循,做到了各个岗位和操作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之下,做好项目资金的核算管理工作,有效节约建设成本。④清理债权债务,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对往来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做好往来款项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和收现率分析,针对结算账户管理混乱、不规范的现象,开展结算账户的清理工作,减少坏账损失。
2.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的规划,而且要从组织层面和战略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由哪些部门制定,修改与实施的程序,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本身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应当提升财务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加强业务培训,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制度意识和新的管理意识。
推进企业转型,实现会计信息化,加速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就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首先,我们不能仅仅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会计的职能,要明确会计人员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设置财务机构和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会计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学会税务筹划、资本运作、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会计人员要善于交流和沟通,能适应不同人的人际交往风格,较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灵活处理工作事务,做到工作的真正有效。会计人员在具有专业技术水平、高尚职业道德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董杰单位:青岛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莱西分公司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国际金融论文
一、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影响
1.是增长和结构调整共同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保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就是进行结构调整,这也成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的两个重要调整目标。我国的经济增长任务需要针对这两种目标进行统一的努力,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极推动结构转型,使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在关系处理等问题上能够保持一致,同时针对不同地方出现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要正确看待,要重点研究保持增长速度的因素,并且对其进行最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降低政府行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干扰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了世界经济十分剧烈的冲击,这使世界各国的很多政府都针对其进行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并且将国际金融为作为主要问题来抓,同时针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救助。但是在解决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对经济活动影响,包揽了较多的问题。
二、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和推动经济的主体
经济增长需要有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要素的消耗还是主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的管理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由此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物质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巨大消耗,事实已充分证明,这种靠资源消耗的发展不可持续,必须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进行坚决调整和转型,转型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由要素投入推动型发展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发展,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由之路。
三、结束语
通过在本文中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我国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就算没有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转型也是进行的。国际金融危机只是经济转型的一剂“催化剂”,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经济转型问题,要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同时作为重点项目来抓,要消灭转型过程中的不良倾向,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特色的前提下,顺利完成经济转型。
作者:郭志宝单位:渤海大学经法学院
经济转型论文:经济转型继续教育论文
一、继续教育在经济转型升级情况下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有机融合,课程设计更为精准继续教育机构要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了解各个领域的发展与人才需求类型的相关性,将教学课程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使得学员接受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利用到自己向往的企业之中,在企业中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课程和教学内容要统筹兼顾:一是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他们的能力和专业技术必定会有高低之分,开展继续教育必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让低水平的学员听得懂,高水平的学员想听,使得每个学员的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二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环境下,大部分劳动者都渴望能够获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机构不仅需要关注大的群体,还有对于小群体的继续教育进行不断地积累,每一条河流都是由无数的水滴聚集而成。三是在对继续教育的课程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当前的产业结构对于人才的需求,又必须展望未来,合理的分析产业经济的未来发展,使得课程的设计能够顾及到现在和将来学员的发展,在未来的继续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四是继续教育在课程设计时也要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将各种好的资源进行融合,打造的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
(二)探索互动演进,师资队伍更为多元面对着继续教育的巨大市场,单独的某个继续教育办学机构不可能对所有的学员进行的专业教育,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师资队伍。因此继续教育机构必须加强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适应多种需求的全能化师资力量,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落实以下几点:一是优化存量:通过分析继续教育的特点,鼓励专业在职教师再次进修,考取更高的资格证书,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要让教师到一些企业去进行实习,让他们了解到这些行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等等,让他们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能让学生接受教育之后能够进行企业取得巨大的成功。二是引进增量:为建设一支有特色、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师资队伍还要多渠道引进人才,要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引进人方面,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可以从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招聘一些符合学历要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充实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三是专兼互师,以生为师:一般来说,在职的专业老师老师理论知识掌握较为,而实践水平比较差,相反,兼职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欠缺。因此,可以让他们之间相互交流,互为教师,传授经验,让整个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得到一个的提升。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考核,了解学生的具体能力,让技术水平高的学生指导技术相对较低的学生,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学资源,还能够让学员亲身体会到自己水平的提升过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员之间的沟通比较方便,没有任何的约束,自然亲切,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加的明显。四是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专家双向交流机制,校企协同培养,切实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发挥整体功能,教学实践基地化在学员的实践中,尽可能地让其实践学习的环境与生产环境相似,贴近实际的工作过程,让实践工作对学员起到实际性的帮助。因此,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实践活动,实践位置的设备和整体布置都应该与学员具体的工作场地是一致的,不能做到一样,也要尽可能的做到逼真,学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就像在自己的单位上班一样,不会产生陌生的感觉,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员学到实际性的东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让行业高层满意,在自己公司的地位自然就会提高,薪水自然也会涨个不停。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通过向社会开放学校品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与企业共建继续教育联盟,参与社区教育等方式,努力为以劳动者职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继续教育提供条件,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二、结束语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继续教育机构要狠抓继续教育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采取合理的发展策略,构造强大的师资力量,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不断地提高继续教育在教育行业中的地位,为我国的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政策的实施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为我国培养大批的专业技术型综合人才,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山红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