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手工制作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手工制作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手工制作论文

手工制作论文:专业手工制作学前教育论文

1实地调研,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长期以来,很多专业教师在上手工课时,往往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忽视结合社会需求明晰教学目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着向学前教育机构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相关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需结合幼儿园现实需求,以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手工制作”这一课程,在开课之前,我走访了南宁、钦州几家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并对一些之前在我院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幼儿园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就我院开设的手工课程教学情况与幼儿园实际需求进行访谈。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了“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目标:(1)掌握不同阶段幼儿生理、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2)能根据需要制作玩教具;(3)能按要求进行环境创设;(4)能上好幼儿园手工课。在此基础上,我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时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2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教学内容应同时兼顾当前学习和未来教学要求的特点,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为使学生掌握更为实际和适用的职业技能,我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调研结果,选取泥塑、折纸、剪纸、布艺、拼贴画、废旧物品做教玩具、果蔬造型、种子贴画、树叶粘贴画、手指画等项目作为“手工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我采纳多位幼儿园老师的建议,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性,在该项目下制定详细的子项目,并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以保障整学期的教学有章可循,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3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参与式、探究性学习

3.1理论讲授先行,让学生掌握手工课学习的意义及要求

传统的手工课教学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忽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建构。然而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为此,在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玩教具之前,我安排六个课时就“手工制作”课程学习的意义及手工制作基本原则、注意事项、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等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几个课时的探讨,学生深切意识到“手工制作”这门课程对他们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端正了学习这门课的态度;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制作玩教具、进行环境创设时在材料选择及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要求,这为接下来的手工制作训练打好基础。

3.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为激发学生学习手工课的兴趣,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玩教具之前,让学生欣赏我课前制作的作品和往届学生及幼儿园制作的作品,并分析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网上收集相关主题的视频、图片,直观、唯美的画面及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这进一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创造性制作玩教具奠定了基础。

3.3采用教师传授与“小先生制”相结合授课方式

传统的手工课程教学中,以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技法与模仿作品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及生活背景、忽视手工制作的地域特殊性及学生的实践训练,使学习与现实脱离关系,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针对这一问题,在授课方式上,根据不同内容主题采用教师传授与“小先生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如与学生相比,泥塑、剪纸项目是我的强项,在要求学生针对该主题进行作品制作时,我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对该主题相关的历史、制作技巧及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并进行随堂指导。而有些主题如利用各种贝壳制作玩教具中,因我们学院地处沿海地区,很多学生从小在沿海地区长大,对各种贝壳种类非常熟悉,也见识过很多由贝壳制作的手工艺品。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该主题的指导老师角色交给这些自告奋勇的学生,由他们组织小组成员搜集相关材料,并结合制作的玩教具必须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环境创设的要求制作出多样化的作品。教师角色的双重转换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4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以个人、小组相结合方式完成

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手工课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他们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创设有利条件。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授、相关知识经验拓展及制作技巧演示结束之后,基于完成的作业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求,按照不同的主题要求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完成作业。针对较简单,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主题则要求个人完成,如泥塑等。某些手工制作有困难且不易达到效果的主题,如结合幼儿园教学要求用贝壳装饰主题墙,要求学生组建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具备互相学习,共同合作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完成的作业作品必须具备创新性的要求,也使学生主动探索、发散思维,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3.5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手工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升温,教师教学技能被视为与专业精神、专业理论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并列的“专业技能”。④幼儿园教师最根本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根据课前对已毕业的学生走访了解到,很多学生手工课理论知识、技能掌握很好,但是在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教学活动时,未达预定效果。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之前的手工教学安排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组织教学能力训练的培养。为此,我把每一个学生必须到学校附属幼儿园组织一次手工教学活动作为整个学期教学计划重要一环节。在学生到幼儿园组织手工教学活动前,组织学生编写幼儿园手工活动设计教案,严把教案设计关,落实课前试讲制度,全程参与学生组织手工教学活动过程,并请幼儿园老师协助点评、指导。学生通过亲自组织幼儿园手工教学的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3.6举办手工作品展,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互动交流

成果展示是以美术课程为核心的手工制作课程的一个很好的形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成果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手工课程开课之初,明确告知学生在将近期末之时将面向全校举办手工作品展,届时将分两个展区,一个是平时课堂作业展区;另一个是参赛作品展区,学生个人设计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的玩教具参赛,由专业老师组成的评委团对学生作品进行打分,分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奖励。手工作品展成为让学校其他专业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重要平台。

4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要求,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

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考核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情况下,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子目标。按年级、分阶段层层考核,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教学总目标。随着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启动,2012年广西省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申请幼儿教师资格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一考试标准、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涉及“手工制作”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为使学生顺利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证统考,把理论知识考核作为考核的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把各年级的考核评价分为四环节,即平时作业占20%,幼儿园手工教学实践20%,闭卷理论考试20%,技能考试40%。通过多角度的综合评判方式,有针对性地检测学生实际能力的达成情况,在较大程度上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农丽华 单位:钦州学院教育学院

手工制作论文:浅论民族手工制作艺术和学校艺术教育

一、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为例,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苏州及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剪纸、面人彩塑、糖人、泥塑、风筝、纸扎、漆画、漆艺、木雕、木偶、刻砖、刻砚、竹器、丝毯、扎染、玩具、戏曲脸谱、紫砂陶器、年画、草编、竹木根雕、绗缝布艺、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2.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

调训练。但是这种民族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心理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美术课时少之之少,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调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

二、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及时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学校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多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指导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三、结语

五千年灿烂文化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民族充满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在最近的几百年里,由于政治制度的腐朽落后,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羁绊了人民的创造力,而同时代的西方在历经“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科学进步、思想解放,人的创造潜力被充分发掘,使西方文化迅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一方面应以“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尽快移植和推广以中国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艺术课教育另一方面应该怀有普及和振兴祖国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实现l92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为现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的艺术教育理想。

手工制作论文:在残疾人手工制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残疾人绢花制作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其目的就是通过残疾人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值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单位、个人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县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良好的祝愿!残疾人工作是党和政府经济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围绕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和低生活保障等作了大量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协调运作的残疾人事业工作机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的同时,残疾人作为最困难的特殊群体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占全县总人口的5的这个弱势群体中,许多残疾人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种现状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和谐新贺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生活,增强残疾人劳动技能,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县残联、习岗街道办事处积极筹措资金,经过多方努力,在此举办手工制作培训班,以此来提高广大残疾人的致富本领,让我们再一次对他们的善举表示感谢。

技能培训班是推动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县残联、街道办作为主办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好培训各项工作,为参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使他们学会致富技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同时,要积极鼓励残疾人发扬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各有关部门要自觉做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和维权工作,全县各类企业、用工单位要想方设法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解决生活困难;各位学员也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遵守学习纪律,刻苦钻研,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做好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做好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各项工作,努力消除残疾人贫困,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预祝这次培训班圆满举办!

手工制作论文:浅论传统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

[论文关键词]创造能力,手工制作艺术;民间艺术;素材;课程开发

[论文摘要]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美育”的主要内涵,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则是最适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素材。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某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先进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怍艺术课程。同时就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制定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与教学方法.提出课程开设构想与课程架构。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等场合多次强调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艺术教育能促进形象思维发展,促进左右大脑均衡发展,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比较中西方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西方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课程开设侧重手工艺术教学。如日本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以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主导,开设泥塑、折纸、绞染、型染、木工等课程,注重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办我国50年代以来的美术教育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更注重美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侧重“纯美术”教育,如素描、水彩、中国画等。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西方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中国学生虽基础知识扎实,但思维不够活跃,动手能力差,创造欲及表现欲不强。教育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提出:“倡导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新版中小学教育大纲中纠正了以往做法,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培养创造能力,是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手段。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导下,为完成“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被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美术教育普遍接受和采用的,能很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势必成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干课程。

1、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1 以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为例,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苏州及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剪纸、面人彩塑、糖人、泥塑、风筝、纸扎、漆画、漆艺、木雕、木偶、刻砖、刻砚、竹器、丝毯、扎染、玩具、戏曲脸谱、紫砂陶器、年画、草编、竹木根雕、绗缝布艺、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选择课程素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适应性适应中小学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条件

②易学性简单易学、对材料工具要求不高且易出效果

③地域性一本地区特色民间艺术

④创造性一学习造物过程,使学生理解“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以民间艺术为素材开发中小学学校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一方面学生可通过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学习启发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把民间艺术引入中小学学校课堂,使之成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从根本上重新唤起民间艺术并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使之成为我们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使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通过中小学美术教育得以传承发扬。

1.2 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调训练。但是这种传统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心理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美术课时少之fR]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调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研究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并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提高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条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的电化技术装备。

②协调美术教学、科研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合作进行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课件研发,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提供多媒体软件。

③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应通过引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培养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与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的新型中小学艺术教育人才。

2、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及时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高师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多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指导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3、结语

五千年灿烂文化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民族充满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在最近的几百年里,由于政治制度的腐朽落后,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羁绊了人民的创造力,而同时代的西方在历经“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科学进步、思想解放,人的创造潜力被充分发掘,使西方文化迅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1902年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为始的中国现代美术师范教育,是西风东渐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一方面应以“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尽快移植和推广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艺术课教育另一方面应该怀有普及和振兴祖国传统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实现l92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为现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的艺术教育理想。

手工制作论文:幼儿手工制作指导方法探析

摘 要 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有一定空间的、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 幼儿 手工制作活动 指导方法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美感为目标,以幼儿绘画、手工为主的活动。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①手工制作是一种工艺创造活动,是幼儿美术学习与美术创造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幼儿身心成长和思维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绘画。事实上,幼儿时期很多孩子在对画笔感兴趣之前,就已专注于摆弄手中的物品。如:小班幼儿经常会拿出自己的手绢,一会折成帽子,一会折成老鼠,或者把手捐一根根接起来拔河。可见,幼儿的兴趣首先是在手中。许多成人,至今仍对幼儿时期玩泥巴、堆沙塔、折纸飞机时所享受到的快乐记忆犹新。可见,顺应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从兴趣入手,把握时机引导孩子多进行一些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促使智力的发展。

一、教师指导幼儿手工制作时常见的几种问题(一) 在美术教学中,重绘画、轻手工。

幼儿手工活动和绘画活动一样,也是有益于幼儿手脑发育的美术活动形式。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玩泥土是幼儿的天性。橡皮泥是泥土的良好的替代物,它卫生、无毒,颜色鲜艳,可以重复使用。幼儿也喜欢进行动手动恼的撕纸、剪纸、撕贴等趣味纸工活动。教幼儿制作玩具不仅是一项经济、实惠的活动,而且通过自制玩具可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 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的发展相互矛盾。

由于对新的教育观念有不同的理解,还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弱化,出现了不敢教、不指导的放任自流现象。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发展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辨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 评价方法不当,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手工作品。

最典型地表现在用“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惟一标准。幼儿作品里的每一块材料,形状,色彩都充满了幼儿独特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像力。我们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评价幼儿的作品,“你今天捏的小猪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粘的不一样呢?”如果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孩子手中的泥代替孩子完成作品。孩子不能亲自感受美、创造美的乐趣,也失去了体验成功的快乐,丧失创作的积极性。

二、指导幼儿手工制作的方法

(一) 意图阶段的指导。

幼儿手工制作指导方法探析

金哲伊(兰州石化矿区服务事业部幼教中心化工街幼儿园 甘肃省 730060)摘 要 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有一定空间的、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 幼儿 手工制作活动 指导方法 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意图制约着一切行为的方向和途径。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性,就是玩耍。如:幼儿拿到一张纸,把它撕成纸条、碎片,听到了撕纸发出的声音。

使幼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但其意图是不明确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地将意图明朗化。

(二) 构思阶段的指导。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构思与成人有显著区别。一般说来,早期的幼儿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借形造像”。首先,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幼儿表象的积累还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式来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其次,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应把具有表现力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是引导幼儿多欣赏佳作,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幼儿对于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的途径来获得。

(三) 制作阶段的指导。

幼儿的制作与成人制作的较大区别在于他们的操作受其生理发育的影响,不如成人那么灵活、。因而制作的手工作品显得粗糙,不整齐、不平滑。在活动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手工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的使用方法。

2.提供练习的机会,训练手的灵活性。在对幼儿进行手的灵活性训练时,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地掌握每一种动作方式的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3.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相结合。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增加绘画的内容,可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总之,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提高手工制作能力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只要我们在手工活动中,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自由表现的时间和各种材料,鼓励他们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积极地动脑动手、给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一定会让幼儿在美的天空中,创造出整个世界。

手工制作论文:浅论传统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

[论文关键词]创造能力,手工制作艺术;民间艺术;素材;课程开发

[论文摘要]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美育”的主要内涵,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则是最适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素材。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某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先进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怍艺术课程。同时就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制定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与教学方法.提出课程开设构想与课程架构。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等场合多次强调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艺术教育能促进形象思维发展,促进左右大脑均衡发展,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比较中西方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西方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课程开设侧重手工艺术教学。如日本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以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主导,开设泥塑、折纸、绞染、型染、木工等课程,注重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办我国50年代以来的美术教育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更注重美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侧重“纯美术”教育,如素描、水彩、中国画等。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西方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中国学生虽基础知识扎实,但思维不够活跃,动手能力差,创造欲及表现欲不强。教育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提出:“倡导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新版中小学教育大纲中纠正了以往做法,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培养创造能力,是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手段。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导下,为完成“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被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美术教育普遍接受和采用的,能很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势必成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干课程。

1、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1 以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为例,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苏州及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剪纸、面人彩塑、糖人、泥塑、风筝、纸扎、漆画、漆艺、木雕、木偶、刻砖、刻砚、竹器、丝毯、扎染、玩具、戏曲脸谱、紫砂陶器、年画、草编、竹木根雕、绗缝布艺、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选择课程素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适应性适应中小学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条件

②易学性简单易学、对材料工具要求不高且易出效果

③地域性一本地区特色民间艺术

④创造性一学习造物过程,使学生理解“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以民间艺术为素材开发中小学学校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一方面学生可通过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学习启发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把民间艺术引入中小学学校课堂,使之成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从根本上重新唤起民间艺术并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使之成为我们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使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通过中小学美术教育得以传承发扬。

1.2 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调训练。但是这种传统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心理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美术课时少之fr]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调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研究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并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提高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条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的电化技术装备。

②协调美术教学、科研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合作进行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课件研发,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提供多媒体软件。

③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应通过引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培养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与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的新型中小学艺术教育人才。

2、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及时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高师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多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指导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3、结语

五千年灿烂文化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民族充满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在最近的几百年里,由于政治制度的腐朽落后,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羁绊了人民的创造力,而同时代的西方在历经“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科学进步、思想解放,人的创造潜力被充分发掘,使西方文化迅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1902年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为始的中国现代美术师范教育,是西风东渐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一方面应以“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尽快移植和推广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艺术课教育另一方面应该怀有普及和振兴祖国传统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实现l92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为现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的艺术教育理想。

手工制作论文:浅论民族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

浅论民族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

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培养创造能力,是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手段。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导下,为完成“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被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美术教育普遍接受和采用的,能很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势必成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干课程。

一、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为例,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苏州及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剪纸、面人彩塑、糖人、泥塑、风筝、纸扎、漆画、漆艺、木雕、木偶、刻砖、刻砚、竹器、丝毯、扎染、玩具、戏曲脸谱、紫砂陶器、年画、草编、竹木根雕、绗缝布艺、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2.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

调训练。但是这种民族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心理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美术课时少之之少,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调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

二、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及时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学校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多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指导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三、结语

五千年灿烂文化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民族充满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在最近的几百年里,由于政治制度的腐朽落后,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羁绊了人民的创造力,而同时代的西方在历经“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科学进步、思想解放,人的创造潜力被充分发掘,使西方文化迅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一方面应以“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尽快移植和推广以中国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艺术课教育另一方面应该怀有普及和振兴祖国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实现l92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为现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的艺术教育理想。

手工制作论文:论手工制作的生活陶瓷艺术

论手工制作的生活陶瓷艺术

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传统的陶瓷生产开始日渐的分成两种,一种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为主的日用陶瓷,另外一种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主的艺术陶瓷,大批量生产的日用陶瓷使陶瓷的艺术美感大大削弱了。而当代陶瓷艺术中那种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语言与风格,又使这种供人们欣赏的陶瓷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相去甚远。手工陶瓷艺术既不同于日用陶瓷的那种大规模的产量,更不同于现代陶瓷的那种远离生活的艺术境界,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美化生活,给普通的人们以美的享受,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艺术生活化,是生活陶瓷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生活陶瓷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它巧妙的将陶瓷艺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有机的结合,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具备了艺术陶瓷的审美功能,同时还具备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可谓是一举两得的艺术。从分类上来讲,生活陶瓷艺术无外乎一下几种,茶具,餐具,花器,香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随着各朝各代不同饮茶习惯的影响,茶具也经历了很复杂的变化过程。当今的趋势是功夫茶文化的广泛化,从之前的南方一直向北方延伸,因此茶具有很大的市场。手工制作的茶具可以分为紫砂类,青瓷类,白瓷类,黑瓷类等等,紫砂茶具具有大方质朴,细腻委婉的特点。青瓷茶具胎白釉绿,细腻温润,有美玉一般的特点。白瓷茶具能够更好的衬托出茶水本身的色泽。到了现在,喝茶仍被看做是一种高雅的行为,陶瓷茶具更是一种能够记载中国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在当今最求个性化的时代,大批量,机械化的生产出来的茶具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品位,在这样的形式下,手工制作的茶具产生了,很快的受到人们的追捧。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人们很热捧手工制作的茶具,但是陶瓷制作者们还是需要不断的领会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以及陶瓷文化的内涵,仔细揣摩其中的高雅意境,同时要与当代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和文化的审美要求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陶瓷茶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逐渐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上的消费,追求一种个性化,情趣化的生活品味,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与人们生活关系紧密的手工餐具,开始受到这一类人的青睐。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饮食文化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相对于可口的食物,餐具更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讲求生活品味的人,在进入一家餐馆的时候,往往会很在意餐具的品质,就算是事物再美味,可是少了精致的餐具,也会使原本高雅的饮食环境显得平庸了许多。正所谓美器衬美食。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食物搭配不同风格的餐具,两者相互衬

托,更能激发人们的食欲,同时也能带来愉悦的饮食心情。不过,如今的很多餐厅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比如一些农家菜馆多选用一些质朴淡雅的餐具,咖啡厅则多采用一些描金的餐具,以显示其高贵的质感。与此同时,很多普通人家也很注重餐具的选择,以前的那种机械化生产的餐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大多会从餐具的装饰,造型,实用性等等挑选。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景象,因为,他们认识到,餐具不仅仅是为了盛装事物,更多的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运用得当也可以使居家环境变得更加的有情调。

说到幸福的气息,也就不得不提到香炉了。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他们比较喜欢使用香薰,光是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香炉数量就很惊人,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使用,例如印度。香炉的作用无外乎供奉佛祖,日常生活中多用来净化空气,香薰炉中可以安放许多中香料,如檀香,沉香等等,从香炉中散发出来的阵阵香味,不仅可以使人安定放松,更可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因此很受都市白领一族的喜爱。还有一种备受人们喜爱的手工器物,那就是花插。花插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家具摆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绿色,同时也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多增添一些大自然的气息,因此,花插作为一种绿色植物的载体,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线。手工制作的花插,造型多变,装饰风格更是多种多样,从粉彩,刻花等等不胜枚举,十分的迎合当代人们追求个性的特点。因为一些大众花瓶的那种古板的造型,单调的装饰,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欣赏品味,选择一款合适的花插,使居家生活变得精致起来。

中国的传统制瓷工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追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眼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手工制作的陶瓷开始受到关注,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也些问题,比如设计还缺乏合理性,品牌意识不够强烈等等。这从一个侧面提醒这我们,我们国家的手工陶瓷生产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需要我们更多的陶艺工作者们从事到这一事业当中来,把握机遇,开创一个全新的陶瓷时代。

手工制作论文:高职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分析

摘要: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可操作性、实用性强。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研究现状进行归纳。通过浅析高职手工制作课程在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是一门以传授手工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操作、应用为活动内容的一门艺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手工制作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技能课程领域内具有上承《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课程,下启《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功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实际运用到的地方是最多的,如最常见的五大领域课程中的教具制作、幼儿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程、幼儿每日相关的教室环境创设和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因此它的实际运用价值是最直接的。

一、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研究现状

以“高职”“手工制作”为关键词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了4篇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并没有相关的硕博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后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其中从课程改革出发(丁晓景,2012),对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实训项目、考核机制进行了浅析。[1]通过调查发现《手工制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孙平燕,2014),从课程实施过程入手提出了课前调研,创新教育理念;课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课后总结,完善课程评价。[2]从教学模式出发(段浩然,2011),提出了将网络资源合理地利用到《手工制作》的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课程教学模式。[3]在教学模式方面提出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丛娜,2015),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欣赏课、情景课、体验课、实际操作课、集体创作课等,通过多种形式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手工制作学习空间。[4]

二、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结构问题浅析

从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总课时1343,手工制作课程课时数占总技能课时数的0.25%,与普通话训练、玩教具制作、思维训练、幼儿英语口语训练各科占总技能课程课时数基本相同。其中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课时数占总课时数最多。手工制作课程作为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的延伸学科,与其他美术类的延伸学科相比课时数基本相同。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技能课程,其课时数可分为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其中理论课时数占手工制作总课时数的30%,实践课时数占手工制作总课时数的70%。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理论课程课时数占22%,实践课程课时数占78%相比,手工制作课程实践课时数相对较少。

三、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内容问题浅析

(一)课程内容陈旧、创新性低

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剪纸、折纸、粘贴画、泥工、编制画等。由于课时总数的影响,对这五大类内容的知识只是浅尝辄止式的学习,集中于教材内容的学习,不能及时补充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教材内容陈旧,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可操作性低,创新性低。

(二)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分布不均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门操作性极高的技能课程,实践课程课时数应该多于理论课程课时数。但过多的实践课程也导致了一种现象的出现,只追求实践忽视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掌握制作方法。

(三)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在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内容的学习。这种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效率较低,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掌握制作方法,这也体现了手工制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四、结语

(一)设置技能结构分支,培养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技能结构分类,培养专门的人才。对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学生而言,头三年可以进行基础技能知识的学习,第四年根据技能课程的考核结果综合个人志愿进行自主选择,进入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主要分为三大类:音乐类、美术类、钢琴类,手工制作属于美术类的一个分支。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二)综合五大领域知识,丰富课程内容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应该抓住其特点,将其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知识相结合,开展模块化的手工制作学习。例如:社会领域关于交通领域的内容,结合手工制作可以制作相应的交通工具,交通指示信号灯等相关教具。把手工制作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手工制作课程的趣味性,及时补充手工制作课程的空缺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内容呈现方式

由于班级人数增多,单一的传授与示范方式并不能保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了解与掌握每一步的制作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手工制作进行提前录制,学生可以边看边学,更加细致地了解每一个步骤,也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手工制作论文:探析幼教中手工制作教学的可行性

一、师生互动,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

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多的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自主探究法”“主题创作法”“集体创作法”“转换创作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策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与学习主动性,从而为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前提。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应非常注重情感的培养,因为情感是每一个人的内在催化剂,良好的情感反应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行为的互动,还要强调情感的互动,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纽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鉴于此,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

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分别组织以布艺、泥艺、纸艺、材料画、废旧材料再运用等为侧重点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鼓励同学们利用所学习的手工制作知识,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同学们一起制作玩具、教具等,还可以引导同学们集体创作“微型幼儿园”,促使同学们“群策群力”,以富有趣味的创作性行为进行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创作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同学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手工制作的学习。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造动力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行为空间,引发学生的创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手工制作时,应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即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而是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手脑并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知识,不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将所学习的手工制作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总之,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灵活利用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观念,开展师生互动,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创造动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美术教学人才。

作者:黄淑文 黄清华 单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

手工制作论文:幼师美术教学手工制作课程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利用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执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幼儿创新能力的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格,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手工制作课程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动手能力,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结构,给予幼儿充足的实践时间,使其能将美术学习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优化美术手工制作课程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美术手工制作课程的内涵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是较为重要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其设置符合幼儿学习的课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学习品质。幼儿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美术知识没有过多的接触,幼儿美术课程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培养幼儿较为基础的审美能力,使其美术素质得以提升,在幼儿美术手工课程学习效率增强的过程中,幼儿的思想素质也会得到优化,这对幼儿的发展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同时,幼儿美术手工制作课程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的是幼儿动手能力的养成,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幼儿动手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制作开发美术思维能力,使幼儿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

二、幼师美术手工制作课程重要性

1、培养幼儿的智力

在幼儿美术手工制作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手的活动带动细微的神经进而刺激大脑中的相关组织,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开发,智力得以增强。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幼儿动手过程中,可以刺激智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使其将自身的智慧发挥在手工制作课程中。幼儿美术手工制作课程,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养成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使其美术素质得以有效提升。在幼儿自身发展过程中,大脑的发育需要幼儿接受较多的动手机会,幼儿可以自主制作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同时,幼儿处于好奇心理较强的成长阶段,可以在美术手工制作课程中自主探究课程内容与制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手工制作与玩游戏结合在一起,教师如果能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就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2]。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美术手工制作课程,为幼儿提供剪、贴、折等一系列的机会,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幼儿不能将手工制作中的纸片等胡乱仍在教室,要引导幼儿处理手工制作的一系列程序。在废纸较多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撕纸,要求幼儿将自己想象的撕纸结构自己制作出来,教师要对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一旦发现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即上前制止,使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自身品质,教师要适当的表扬与夸奖表现良好的幼儿,鼓励表现较差的幼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其美术素质的提升努力[3]。

2、激发幼儿潜能

幼儿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是较强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在幼儿学习美术手工制作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发展能力,同时,也给了幼儿学习与创新的机会。首先,幼儿美术手工制作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幼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折叠、撕纸、剪贴等活动,这对幼儿的发展产生良好的作用。其次,幼儿在参与手工制作课程过程中,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取较多知识,手工制作中的小游戏都是幼儿较为喜欢的,幼儿在游戏的体验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幼儿在创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显现出自身的个性,有利于幼师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在幼儿美术手工制作过程中,可以主动的观察手工制作的过程,在幼儿创造以及想象的时候,幼师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可以找到良好的教育时机,使幼儿的想象能力更加开阔,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4]。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对手工制作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幼儿的学习特征,不指定幼儿学习标准,不对幼儿的手工制作课程进行硬性的规定,为幼儿营造较为良好的开放式课堂。在幼师开展手工制作课程之前,向幼儿提出手工制作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激情,幼师应该引导幼儿探索手工制作知识,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要求幼儿关注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丰富自身的想象能力,制作出精美的美术手工制作作品。

3、重视幼儿品质培养

在幼儿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幼师可以在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首先,教师在手工制作课程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使幼儿对手工制作学习更加自信,在困难中逐步完成自己的制作任务。其次,在幼儿完成制作任务之后,可以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表扬,使其对自己的制作充满信心,提高对美术手工制作课程的兴趣。,幼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自身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幼儿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个性特点。另外,幼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与同学或教师相互探讨,不能因为困难放弃制作,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学会与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在与同学合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互相帮助的习惯[5]。

三、结语

在幼儿美术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幼师应该重视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创作的时候,找到适宜的契机,培养幼儿的自身品质,使幼儿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潜能得到发挥,在手工制作课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作者:苏彦芝 单位:靖远师范学校

手工制作论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

一、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

现今一些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材的内容难以满足该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技能的需求。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开始对如何开展手工制作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今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以便培养符合现今时展需求的学前教育人才。在这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训,通过参观、交流、实习等,了解手工制作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对手工制作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如,在教学内容上将原来分散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关环境设计的内容,以及原来在绘画课中涉及的墙饰设计内容进行整合,突出幼儿园环境装饰的实践性,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幼儿园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室区域环境的创设、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三个模块。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针对性,较易被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接受,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该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此,应该对其进行创新。教师应该重视转变教育观念,重点培养学生手工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进而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另外,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时,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欣赏课、情景课、体验课、实际操作课、集体创作课等,通过多种形式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手工制作学习空间。具体做法如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在实际操作课程中主动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应讲解手工制作的相关知识,做好教学示范,并通过观赏、制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创新形式的教学活动。每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均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行认知与思维的整合,使其能够自觉掌握手工制作的相关内容,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依照教学目标,多方课堂评价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经常采用的典型教学方式为自主探索、思考、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该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教师需要在学生该种学习状态下,关注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并且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评价,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恰当的调整,进而获得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课堂评价的广泛性和多面性。首先,将手工制作教学模块进行细分,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都进行考核评比;定期举办手工技能比赛和各种形式的展览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采取为成绩者颁发证书的激励措施;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手工制作的质量进行评价,亦需要进行随堂评价、作业评价、学生互评等,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采用多方课堂评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其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评价的机会,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要进行正确的指导。每一位手工制作任课教师均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对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需要予以肯定,并且要积极进行引导,最终培养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主动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发展的学前教育人才。

四、结语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教师要主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且要制定符合现今时展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实践与自我评价、综合评价中树立手工制作的信心,锻炼综合能力,成为符合学前教育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丛娜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手工制作论文:浅析手工制作对小学生空间智能开发的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生空间智能的特点和小学生手工制作教学活动,阐述了小学生手工制作在内容上综合多学科知识,在形式上灵活多样,探讨其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等方面发展小学生空间智能的价值。对手工制作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过程、活动参与,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作出了阐释。进一步指出,小学美术手工制作对于培养小学生自身空间智能的开发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工制作;小学生;空间智能;智能开发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智能基础,与手工活动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小学生主要通过对物体的立体状态在现实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来形成物体在空间中的存在形式――形状、大小、远近、深度等表象,形成空间知觉,发展相应的空间概念,实现对客观事物空间形式的认知。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某个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或视图的观察、分析、想像,在头脑里建立起该空间图形的表象,实现认知。下面从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过程、活动参与、作品展示中,谈手工制作对培养学生空间智能的几点意义。

一、综合素质体现的载体

传统手工业和民间艺术是进行课程开发的资源宝库,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包含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内容,现代手工制作课程则可提供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手工制作过程中,程序性、合作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很强,它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更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但思路狭隘,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取长补短,则是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价值,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品德。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金钥匙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手工制作课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熟悉各种材料特性,掌握制作工艺,增强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把艺术感知同工艺制作手段、制作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们在玩中学到知识,体验到经过脑手并用把普通材料变为一件艺术品的乐趣和喜悦。手工制作课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美术课程之一,教师要在上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此中掌握各种手工制作的方法,也就是培养挖掘孩子的创造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手工课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例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你还能设计成什么样式?你还能怎样装饰自己的作品?你还能给作品设计出怎样展示的方式?等等。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就会大胆展开想象,学生们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就会被释放出来,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当然也就绚丽多姿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自然发挥出来了。

三、综合多学科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媒介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大脑两半球既有特定的机能又是协同工作的。手工活动中,十指的动作与脑的协调配合,使得大脑获得积极有效的刺激,这种刺激有利于大脑皮层主要机能的发育与完善。因此说手工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手工制作活动虽然可以单独作为一门学科,但它与其它学科是相对统一的,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无论语言文字的交流与阅读,还是数学的计算,推理与空间想象力;不管是自然、社会、生物和理化、史地知识的应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手工制作可以选择一些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的内容。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中的《菜园里》一课,可以让小学生们提前按照课文中的内容,用皱纹纸之类的材料做成菜园里的蔬菜,上课的时候采取朗诵、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教学。自然课,音乐课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手工制作的内容。通过制作学具,既可以培养小学生手工制作的能力,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学习兴趣。将手工制作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儿童喜欢游戏,把手工制作寓于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使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上述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手工制作对于发展小学生的空间智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不论环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材料的选择,我们都可以借助手工课去发掘儿童的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意识。结合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图像识别、空间定向、环境设计、雕刻艺术、几何绘图等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设计,使手工制作课真正促进小学生空间智能的发展。

手工制作论文:初中美术课堂手工制作教学的探索

[摘 要]当代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多方位综合发展。学生应当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开展多种活动,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可从趣味导入、结合范作、收集废品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美术 手工制作 导入 范作 废品


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手工制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手工制作。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入手,谈谈自身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开展手工制作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一、趣味导入,激活好奇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年纪的他们头脑活跃、精神饱满,但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控能力也不强。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美术就成了开展美术教学的关键。初中美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应当增强导课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听课、学习。

比如,笔者在讲解初中美术教材中《霓裳之舞》一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系列的服装,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不同服装之美的把握。相比于直接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直观观赏到不同风格的服装特点,从而调动起学生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欣赏完服装之后,笔者又为学生介绍了服装的具体分类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在逐步了解和熟悉手工制作的过程中,理解服装制作的具体含义,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增强课程导入的趣味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此外,学生带着好奇去学习,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十分活跃,这也提升了教师的讲课积极性。

二、结合范作,类比学习

美术课堂中的手工制作不能只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和想象,还应当借助一些好的作品,使学生仔细体悟这些手工制作范作的之处,学习其色彩的搭配、形体的表现等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多借用一些的范作,让学生通过学习范作中的表达手法,来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比如,《清明上河图》一课,教学目标为认识、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实际教学中,笔者先与学生共同赏析了《清明上河图》中以形写神的特点,进而整体感知中国古代风俗画中通过人物的冲突来解决画幅与内容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风俗画的认知。与此同时,笔者要求学生对比学习这幅图中的创作手法,并选择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范作对主题内容的诠释方式进行类比学习,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范作进行手工制作的学习,打破了学生心中对于手工制品范围的桎梏,帮助学生拓宽了自身对于手工制品的认知。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范作,也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收集废品,充实材料

开展手工制作中材料准备的好坏以及充分与否直接关系着成品的效果。而手工制作所需要的材料也不一定非得是买来的或者是专门用于手工制作的,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用剩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充当手工制作材料。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品并将之应用于手工制作的实践课程之中。

比如,笔者在讲解初中美术课程中《装点生活》的内容时,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来装点生活。笔者要求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的废品材料,并将其拿到课堂中制作身边的物品。于是,学生积极地寻找生活中可以充当手工制作材料的废品。课堂教学开始后,笔者发现学生准备的材料十分丰富,如用过的易拉罐、塑料瓶子,家里不用的五颜六色的扣子和布料等。手工制作课程开始后,学生纷纷利用自己收集的废品进行手工制作。准备易拉罐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了创意笔筒;准备塑料瓶子的学生则是用几个瓶子搭配组合制作出了烟灰缸;准备扣子的学生则是根据扣子的不同颜色进行了色彩搭配后,制作出了一条条美丽的手链;准备了布料的学生则是自己裁剪制作了沙包。

让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废品来充当手工制作的材料,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跳出固有手工制作材料的桎梏,创造出更加精美的手工制作。

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上开展手工制作,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美术、钻研美术的兴趣,还能够加强学生对动静态美感的把握,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高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拓展研究

摘 要: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及课程体系,要根据高职层次《美术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将手工课程与学前教育其他课程有机结合,结合幼教环境氛围,不断提升幼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实用性,注重教学实践方式方法的创新,合理确定教学方案,尊重学生手工等美育方面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乐学、爱学和会学,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成为幼教学生真正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 高职 学前教育 手工制作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幼教行业具备初步学前教育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而《手工制作》是该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将手工制作创新能力培养与其他课程结合搭建多元化艺术教育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本文就高职学生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及课程进行拓展研究。

一、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及课程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调研,目前的《手工制作》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从实际教学实施的情况看,学前专业招生的对象,多数性情活泼有较好的艺术感觉与亲和力,但普遍缺乏专业的美术训练,动手能力弱。虽然对美术手工创作课程有浓厚兴趣,但往往心存畏忌,主观上不愿大胆尝试。用于美术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过多,忽略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大多用书本等平面教程以课堂教学形式教授,不能结合手工课特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手工制作流程,以及手工作品的立体现实效果,其趣味性大打折扣。同时由于书本教程没有直观的立体作品形成,手工实用性较难体现,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手工作品的取材、内容、形式,与幼教实际无太多关联,在现实中实用性不强,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案处于不确定性与摸索阶段。

高职学前专业虽然有书面教材,也有授课计划,但对授课内容、形式、效果、评价标准等尚无明确方案。手工制作材料选取、设计、难易程度、能力培养导向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艺术素养、手工技能优劣等因素的影响。显然,手工教师在教学方案的制订上有很大教学空间,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在客观上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大纲对此又无精细化的教考评体系,增强了教学方案的不确定性,时时处在变化与摸索阶段。手工制作课程导向性、开拓性不强。缺少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觉得手工仅仅是雕虫小技,可有可无,学校决策层也会认为手工技能还不能上升到课程体系的高度建设,更忽视手工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进而影响课程的不确定性和教学质量。

3.手工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与幼教实践脱节。

很多教师认为幼教学生的手工主要是技能训练,学生只要会做就行,还有的老师认为只要训练学生临摹的能力就行,不需要太多的创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程度过浅、范围过杂、重复性大,内容零散不系统,手工实践硬件资源匮乏,实践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幼儿作品里的每一块材料、形状、色彩都充满幼儿独特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孩子如果不能亲自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就可能丧失创作的积极性。而目前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生硬枯燥的书本作品,以本为本的教授方法,脱离幼教环境氛围的教学方向,缺少有针对性的手工实践环节的培养,势必影响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的幼教技能的综合提升。

二、构建手工专业能力培养及实践课程体系的路径建议

手工制作要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基本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与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1.提升手工制作的教学目标定位。

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有一定空间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单项手工的技能,而应提升到凭借手工技巧掌握在现实环境中运用各种材料加工转化成手工艺品的综合能力培养上,使其有能力应对幼儿提出的各种手工制作要求,授之“鱼”更应授之以“渔”,使学生触类旁通。要通过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提升幼教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手工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幼教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技法,更要涵养学生美学素养和尚善思想情感。

2.课程设置提高实用性,适应幼教实践。

手工制作课程是眼、脑、手协调合作的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实用美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融美术欣赏、创新意识、绘画技能、手工制作技能于一体的课程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幼教需要选择幼师手工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开设诸如剪纸、染纸、折纸、纸立体造型、粘贴画、泥工、编织、废品利用、墙饰设计、自然角综合设计、游戏区综合设计、校园综合设计等特色课程。除了传统工艺制作外,还可增设对学前教育专业更具有针对性的幼儿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布置等专业课程。所以对幼师生在教学中常用的手工内容,在课时安排上做到有的放矢,对常用手工项目讲多讲细,让学生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对材质的认识、利用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要更新教学手段,提高趣味性。

“兴趣是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能积极主动。要将学习兴趣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手工教学看似是一门传授基本技能的课程,实际上它是一门领航思维、享受结果、愉悦心情的课程。可以在授课方式上,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教学示范演示、教学辅导相结合,通过制作、观摩、实践、欣赏、集体创作等教学环节,渐进展开教学活动,力求教学形式新颖有趣。可以创设情境,选取手工教学范品,如民间玩具、装饰材料、娱乐用品、游戏用品等,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精神状态。可以运用示范演示法、自主探究法、集体创作法、主题创作法、实验创作法、转换创作法、案例教学法、实践创作法等有效措施,着重教法的创新与手工作品的创新,培养学生扎实的创作能力、灵活的信息捕捉能力、敏捷的思维转换能力及生动活泼的教学能力等理念。

4.注重培养方式的创新。

依托《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等能力。要在实践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在制作手工作品中抒情达意,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引导幼教学生通过欣赏途径学习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训练手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人的生活成长背景、知识积累程度、智能情商的不同组合而区别培养,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手工活动,遵循审美规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多给学生感悟手工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涵养人文精神。

5.手工课与学前教育其他课程有机结合。

要把幼教活动中玩具、教具、幼儿园布置等手工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方法,用系统的、成型的、针对性强的课程模式指导教学。通过与音乐课、语言教学、数学认知、游戏活动等课程相结合,合理配置基础造型能力训练、色彩训练、中国画线描与水墨实践、装饰画与图案设计、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布置、书写能力训练等科目,使各类课程科学整合为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系统,定期举办手工作品展,让手工制作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应用审美能力。还可借鉴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美学课程,充分挖掘并汲取各类课程在开拓思维、促进手脑协调、涵养艺术情操方面的有益成分,不断融入手工课的教学实践中。

高职手工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探索研究课程教学方法,在手工创作中引导学生乐学、爱学、会学,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成为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段浩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J].辽宁师专学报,2011(5):104-105.

[2]黄丽.如何提高中职幼师专业手工课的教学质量[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139-140.

[3]马云霞.贴近心灵快乐手工―浅谈如何增强幼教专业学生学习手工的兴趣[J].美术大观,2011(7):174.

基金项目:汉中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科研项目“《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院园一体化’实训方法研究”(HZYKY201514)。

油画外框的手工制作解析

【摘 要】早在14-15世纪,意大利就开始了画框的制作。油画发展至今,一件完整的油画作品都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外框,欧洲早期油画装裱经历过纯手工时代。与之相匹配的油画外框也因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美,所用材料也是昂贵的木材和金粉等贵重材料,所以价值就高。单独的将这一时期的油画外框剥离出来,也可以成为一件值得与画同时收藏的艺术品。中国的油画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从事制框行业的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各个装裱店的装裱技术良莠不齐,大多数都只是用木线条框住油画,难以对作品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对作品价值的提升也微乎其微。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我们也提出了我们研究的油画外框手工制作工艺。

【关键词】油画框;制作;手工画框;

一、画框制作的测量方法、设计选材及纹样选择

(一) 画框制作的测量方法

在面对一幅油画作品时,要对其进行无误的测量,这一步骤是不能忽视和省略的,有些极其精准的标准内框尺寸,也会因为其木材及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有略微的差异,而所绷在内框的画布也有厚与薄之分,所以一定要以测量数据为准。

在对作品进行精准的测量之后,还要对所要做的内衬进行计算,内衬尺寸的精准关乎于外框的尺寸。

(二) 画框的设计选材

画框的外围视觉形态是根据你作品的形态以及你想要的效果来确定的,其中方形或矩形为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形态。

外框横截面的造型主要有外高内低型,特点是由外向内易给人的视觉造成挤压感,能将人的视觉引领到画面中。内高外低型,特点是能够给人视觉造成透气,轻松的感觉。两低中高型,特点是能带给人视觉上以丰满、平衡的感觉。两高中低型,特点是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层次更为丰富,给人以动荡起伏的视觉感受。平整型,平整型能带给人视觉上以舒缓的感觉,并带有平衡、稳定的感受。

画框的选材有很多种,最为常用和最为适宜的为木材。其他材料可以做为选择,如代木、聚酯类材料、合金材料等,要满足画框的材料需要满足以下特点:1.易加工性,要满足加工条件。2.稳定性,关乎到是否能能够长久的与油画作品保存下去。3.质量轻,质量过重搬运携带会麻烦,挂画的条件也会更高一点。3.柔韧性,太脆受到外力容易造成开裂等问题。5.硬度,这样在它之上的附着材料才能有一个好的基底。基本满足以上属性的材料有白松木、桦木、椴木、樟木等,其它人工类合成材料质量也可以作为画框材料,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要要慎重选择。

(三)画框的纹样选择

画框的纹样选择决定着画框的风格是奢华艳丽还是古朴大方,是简洁粗旷还是复杂精美,都是与作品有关系的。、也可以自己设计花纹、样式在油画外框上,形成的油画外框。我国是一个图纹大国,在丝织、印染、陶器、壁画、器物、建筑等有许多精美的图纹,也可以在这些图纹中汲取灵感。

在中国大规模生产的油画框条中,几乎很少见到独立纹样的木线条,大多是很长的连续纹样的木线条,在四角的接口处很难做到对花(既花纹与花纹贴合)。国外的油画外框作品中大多都是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相结合,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外框的制作工序及内衬盖板亚克力版的选择

(一) 外框的制作工序

外框的制作需要使用大型的木工机械来加工,尤其是很多起伏弯曲的剖面线条用手工的方法很难做出来。可以将设计好的线条等交给专门生产线条的生产商代为加工。尺寸要,材料满足油画外框材料的条件。

外框的连接结构。外框的四角连接结构直接影响到外框的实用性及牢固性。总结了下面几个连接结构:(1)斜角半榫,制作简单,有大部分榫面处于受胶面,可用铆钉从背面在加固,增加牢固力。(2)加榫舌的斜角榫,具有很强的机械结构。但是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非常高,制作难,但外观无瑕疵,美观大方。(3)榫片斜角榫,有强壮的结构又有华丽的外观。连接强度主要来自于多层的榫片,且制作简易。(4)用机器打V型角钉。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但是对木材破坏较大且牢固度没有榫卯结构坚固稳定。

画框基层的保护,有些画框材料对潮湿干燥等特点非常敏感,还有些木质材料特别吸引虫子,所以要做好画框的保护措施,如刷清漆等。

画框花纹的雕刻与制作。自己手艺欠佳可以找专门的木雕艺人帮忙代做。(1)凿粗坯,将画框的图样与花纹用简练的几何形体来概括形成花纹简单的起伏变化,然后由浅入深进行雕琢。(2)凿细坯,对先前加工出来的粗坯花纹在进行细化。(3)修光,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痕,使花纹表面更加细致。(4)打磨,顺着木的纤维方向反复打磨,使刀痕消失。

油画外框的上漆。 (1) .用半湿的布将要上漆的油画外框擦干净,防止粉末灰尘等异物残留在画框上。(2) .刷漆,要做到均匀、平整、不能一块深一块浅、一块厚、一块薄。(3).晾干,将刷完漆的外框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不宜暴晒,否则会造成起皮等问题。(4)打磨,等漆彻底干燥以后可以用打磨机或者细砂纸把画框从头到尾打磨一遍,保持画框的光滑度。

油画外框的贴金工艺,贴金要求画框表面得光滑平整(一些肌理效果不做要求)。(1).刷贴金胶,水性贴金胶干燥速度快,在刷完后晾置一会就可以进行贴金,油性贴金胶则干燥时间慢,一般为5-12小时才可以进行贴金。(2).贴金,贴金环境一定要处于封闭无风的室内进行,金箔都非常薄,非常容易碎,容易被吹走。待胶水干后轻轻将金箔附于画框上,用羊毛刷将金箔压平,将没有贴到的地方用小块金箔进行补贴。(3).磨平上光,贴金工艺完成后,可以用羊毛垫或干净细纹的布将金箔压一遍,效果会更好如果金箔下面有底漆,可以将画框凸出部分打磨,直至透出底漆,会出现做旧的感觉,也是非常漂亮的。

画框中石膏的运用。石膏干后非常硬,但也易于雕琢,在画框制作中石膏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可以填补画框中的缺陷,填平结疤的部位,也可以在雕刻过程中对错误的地方进行弥补,也可以填高很多部位更加的易于雕刻花纹,其上漆等步骤与之前木框上的工艺一样可以进行,所以要灵活运用。

(二)内衬

内衬,内衬是位于画框与作品之间的一个连接层次,它的主要作用有:避免外框与作品直接接触(在视觉上也存在)。在颜色上能让作品的色调和外框的色调有一个过渡。如画框不慎掉落,内衬的存在对作品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作品不易受到损伤。

(三)盖板

盖板,位于画框的背面,连接于油画外框,无美观要求,但对坚固等要求较高,作用:可有效拆卸来自后方的撞击,保护油画作品脆弱的背面。防灰防尘,减少湿度对作品背面的损伤。对油画外框有再加固作用,抗撞击,性质稳定等等特点。

盖板的材料主要有铁板和铝板。也可以使用亚克力板作为盖板,铁板和铝板都具有坚固抗撞击的能力。

(四)亚克力板与角垫

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可夹在内衬与外框的中间,这样就可以在亚克力板与作品之间有一个密封区,防止灰尘及潮湿气体的进入,有效的保护作品,并且不会影响观赏。角垫:角垫位于画框四角防止摔落而导致外框破损的东西,采用橡胶制作,有一定弹性及韧性,材料简单且易于安装。可以用胶或钉枪进行固定。

三、画框的各部位的组装方法

将画框各部位都按的尺寸准备好以后,就进行安装工作了。(1)将外框放好,防止刮坏画框表面的漆层或贴金层。(2)将尺寸刚好的亚克力板装入外框中,并用热熔胶枪轻轻地在亚克力板四周密封好,工作环境应在无灰尘的室内进行。(3)将四角都固定好的内衬装入外框中。(4)将作品装入内衬中,放一张卡在作品的背面吸潮。(5)将盖板盖在作品背面,用螺丝拧死。(6)将角垫安装在外框四角上,用钉枪或胶固定。

参考文献:

[1]《六胖子油画技法》,刘 溢2012-8

本文系项目资助:西北民族大学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742037.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摘 要:手工制作活动在启迪和培养幼儿基本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积累知识经验为手工制作提供素材、提供培养创新意识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四方面研究大班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75-01

幼儿手工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各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幼儿自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对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对结构、比例、空间、位置等要素的感知与理解,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耐心、细致的好习惯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积累知识经验,为手工制作提供素材

(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和社会。通过多渠道丰富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经常带领孩子走出教室,通过散步参观等方式,接触公园、动物园、商店、街道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植物、建筑、车辆等等,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

(2)引导幼儿欣赏手工制品。首先,欣赏不同材料制作同一主题的手工作品,如纸卷菊花、果冻盒菊花、毛线菊花、包装带菊花等等;其次,欣赏一种材料制作出不同主题的手工作品,如一次性盘子可以做母鸡、孔雀、金鱼等手工作品;再次,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各种形象的作品,如带领幼儿参观各班用果壳、麻绳、布等废旧材料布置的主题墙面。通过欣赏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在造型、色彩、材料形成的选择和组合上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了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

(3)集废旧材料,引导幼儿联想。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注意收集手工材料,比如树叶、贝壳、随手丢弃的盒、瓶、纸等。然后组织幼儿谈话,启发幼儿思考:饼干盒可以用来做什么?有的想象成汽车、有的想象成帆船、有的想象搭建楼房等,使幼儿获得不同的启示,培养灵活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供培养创新意识的环境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首先,确定手工制作的主题后,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将收集的有关主题的图片、图书、录像等资料分类计数,布置一个“资料馆”。幼儿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阅读“资料馆”的图书、图片,相互交流各自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对主题充分地感知,为下一步制作做铺垫。其次,提供手工制作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为幼儿提供丰富可变的操作材料,使孩子们通过更多途径投入到手工制作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探索中独立获得制作经验。再次,让幼儿一起参与设计和布置外墙环境,商量如何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2)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在制作活动中,不能用一些条条框框束缚他们,应该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材料制作的机会和创作时间。帮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尝试,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使其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特征。

三、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

(1)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在组织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要改变以往的机械方法,采用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技能方面,不要刻意去教制作技巧,而是让他们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形成技巧。在制作活动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范例进行启发引导。例如,制作“螃蟹”时,出示一只用一次性饭盒、夹子制作的,另一只用一次性盘子、吸管、叉子制作的。这两只“螃蟹”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对制作螃蟹的材料孩子们议论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自主探索,迁移经验。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继续尝试其他材料的制作,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的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给幼儿继续探索提供条件。此外,要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的制作方法,当孩子们将各自带来的材料摆放在桌上时,他们兴趣盎然地讨论着:用橘子、泡沫、月饼包装盒等做螃蟹的身体,用牙签、生日蜡烛等做螃蟹的八只脚,用小铲子、冰糕棍等做螃蟹的两只钳子。通过交流,扩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幼儿的经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了创作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

父母的参与会增强孩子的创作热情,通过家长会请家长观摩手工教育活动和家长交流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手工制作对幼儿的作用。另外,孩子的创作热情感染了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巧妙构思、精心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家长们无不感到惊叹,纷纷加入到孩子们的创作中。每次手工制作活动中,都把教育内容书面告知家长,提出配合的要求,还要经常开展亲子趣味手工制作活动。家长提醒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有了新的想法,随时可以动手制作。但是,要强调制作过程尽量由孩子独立完成,家长不能处处代劳。要更多地给予鼓励和称赞,实现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锻炼孩子们的合作制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亦丹.幼儿大班手工制作教学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2]于开莲.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的问题解决与教师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摘 要】手工制作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后备军的学前教育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手工制作;培养目标;动手能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专业能力方面提出,能够“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这些知识和能力都与环境创设、手工制作、玩教具制作等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手工制作实践能力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

一、学前手工制作课程的内涵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以创造性思维为指导,是融美术理论、艺术欣赏、绘画技能、手工制作于一体的课程教学。对各类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纸材、布材、泥材、废旧物品)进行加工、改造,自主设计制作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艺术作品。着重强调学生对材质的认识、利用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墙面装饰、玩教具制作等活动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岗位要求,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动手能力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各种纸材的特点,掌握折、剪、贴、塑等纸艺造型规律;掌握彩泥制作的基本表现技法和泥塑的成形规律,具备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布材料的基本制作方法,达到构图和形象的性。掌握幼儿园环境布置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制作方法了解玩教具的相关概念、特点、种类和设计构思的方法;熟悉各类废旧材料的特性,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能尝试使用各种新的工具与材料。

2.能力目标

(1)手工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制定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是开展好幼儿教学活动的保障。在手工创作课程中培养学生把握手工活动目标的能力、选择制作内容的能力、编排制作过程的能力,并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

(2)玩教具制作的能力。玩教具是幼儿课堂中的辅助教学材料,可以使儿童更好掌握所学知识,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手工创作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各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设计适宜的玩教具,另外还可以满足幼儿园文艺演出和综合活动中辅助工具的制作。

3.情感目标

手工制作课程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能够合理运用不同材质制作各类手工制品,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也要重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安全操作的能力,触类旁通的创新能力及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和强烈的自信自豪感,这些是学生进入职场以后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手工制作课程动手能力的教学实践

1.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结合幼儿园手工教学的需要,在内容上尽可能系统反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手工实际的成果,将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运用到各种教育环境创设、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手工创作的课堂应该是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要实现由教师的一言堂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动手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教师不要讲,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讨论不能完成的再由教师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做到“课堂学生化”,让学生愿意动手去制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帮助学生解决障碍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成果。

3.作品评估鉴赏,增强自我价值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成功的评价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在作品评价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与“灵感”,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挖掘出蕴含于“作品”中的个性化优点,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增强学好手工制作的信心,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互评,以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勉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新媒体的运用,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手工创作课程具有新颖多变性,课本内容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及美术、手工专业知识技能与幼儿教育基础知识为一体,既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意的培养,突出以用带学,以学促用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洪波.对学前手工制作课程改革的儿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4:83-84.

巧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

【摘 要】 在幼儿的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内容中的重点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类的创作,来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利用废旧的材料来给幼儿开设一门手工制作的课程,对于幼儿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地将废旧材料的利用与幼儿的手工制作课程相结合,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废旧材料;手工制作;创新能力;方法策略

手工制作和音乐美术类课程一样,都是一种以艺术为主的课程教学。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可以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个亲身的实践和创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训练。让幼儿学会自己用工具和材料来实现自己的一些艺术上的灵感和想法,从而进行艺术的创作。利用废旧材料来进行手工制作,不仅能让学生对身边的一些废弃的事物重新产生新的认识,让学生养成节俭环保的意识,也会让学生明白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一、培养学生进行手工艺术创作的关键

1.兴趣是好的老师

任何课程的学习,我们都要注意学习的初始阶段。在利用废旧材料对幼儿进行手工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如何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废品变废为宝,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会在手工制作的课堂上,将一些废旧的塑料瓶,利用剪刀和胶布来将其制成一个精美的笔筒;或者将美术课堂上用剩下的画画的彩色卡纸,来随性地拼成一副具有个人风格的画画作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了很大的集中,他们开始自己动手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来创作出形形色色的作品。

2.注重创作过程中的构思

我们在幼儿的手工创作课堂上,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地进行构思和创作的能力。尤其是在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时,由于废旧物品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它的制作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利用废旧物品对幼儿进行手工课程的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去自行进行创作,而不是死板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这个需要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来创作一个作品。

3.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的手工制作课上,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来,让他们亲自来利用废品进行创作。这个需要教师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废品的功能以及制作工具的基本使用。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些瓶装类的东西,我们要能反应出它们能做成一个收纳的东西或者各种动物和昆虫的身体;当我们将各种制作时用的工具摆放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们要能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帮助自己完成一个作品。因此,我在手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先给学生做一些基本的知识普及,比如剪刀、胶水等日常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学生的手工制作学习内容

网络是一个有着丰富学习资源的地方,不管是正统的学科学习还是各种以兴趣为主的学习,都有着大量的视频教程。我们也可以将这些资源和视频教程运用到幼儿教育的手工制作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教程来进行一个手工艺品的学习,这样不仅让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例如,我在教学生做《向日葵的剪贴画》时,就是采用的这种学习方式。先在网上搜索了一个向日葵剪贴画的学习视频,然后在正式的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等学生观看完以后,我再对视频中的制作步骤进行一个总结,理清楚制作的基本过程,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步骤从而完成自己的制作。又如,我在教学生做《简易收纳箱》时,也是在课堂上采用的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进行具体的学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制作活动中去,因为幼儿在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教师要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制作上的指导,纠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失误。另外,这样还可以帮助学生来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三、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在幼儿的手工制作课堂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不要过分地限制幼儿的行为和活动,尤其是在这种艺术类的手工实践的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在幼儿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无论是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作为计划的基准。例如,我在教学生用彩色卡纸做蝴蝶的拼画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的成员来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这种方式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讨论、沟通和交流,从而为了完善一个作品做出更多的努力。

总之,利用废品材料,来丰富幼儿的手工制作课堂是一种节能又充满创意的教学方式。幼儿通过认识不同形式的废品,明白身边一些看似无用的事物也是蕴含着潜在的价值的。而且由于废品本身所具备的创作性和自由性,不同的学生在面对一堆材料的时候,脑海中衍生的创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样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让学生学会培养自身学习的个性和自我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让他们学会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凯杰.如何将废品材料应用到幼儿的手工制作课程中来[J].教育周刊,2009,(06)

[2]李娥.探究巧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的方法[J].科学教育,2014,(05)

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手工活动是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的用双手或简单的操作工具,对具有可塑性的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手工活动包括纸工(折纸、撕纸、剪纸),泥工(泥塑、泥绘),自然物废旧物品成型(粘贴、布艺、自制玩具)等,此次制作小汽车的活动是一次自然废弃物品成型的活动。

一、中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说明

(一)导入阶段

此次制作活动是一次教研活动,在幼儿园音乐厅进行。除了从中班随机挑选的8名幼儿(4个男生,4个女生)之外,还有一位对小汽车制作活动进行讲解指导的W老师和参与教研观察的几名研究生及幼儿园老师。在活动开始之前,W老师先让几名幼儿进行自我介绍,以此来减轻幼儿与教师、环境之间的陌生感。W老师在自我介绍结束后,向小朋友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活动,请小朋友猜猜看?老师让幼儿观察了放在桌子上的材料和工具,有卡纸、A4纸、压舌板、吸管、尺子、瓶盖、勾线笔、胶水、剪刀、双面胶、裁纸刀和放置在地上的一些硬纸盒子。在观察的过程中,W老师简单讲解了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操作,特别是裁纸刀的安全使用;紧接着让幼儿观察各种汽车的结构特征,有救护车、警车、消防车、挖土机等;让小朋友回到原来的位置,说说老师预留的问题――今天要做什么?幼儿回答出了今天的主题――制作小汽车,老师让幼儿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今天的计划,并说出来。

(二)制作过程

活动开始时,8名幼儿自行结成小组或者个别进行活动。笔者选择观察的对象是单独活动的3名女孩,她们要进行的是设计性风格的小汽车制作。她们拿来卡纸用勾线笔将自己要制作的小汽车的形状画下来,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在此过程中,3个女孩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画小汽车时线条的流畅性,剪小汽车时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及剪出来的轮廓的吻合性,如何使小汽车站立起来(即立体小汽车)等问题。笔者在这3个女孩子身上看到了茫然和想要寻求帮助的眼光时,想着要写出一些指导性的东西。

(三)结束后的讨论

在这次将近1个小时的制作小汽车活动中,除了3个小女孩个别制作没有完成外,另两个小组的科学性风格的小汽车制作也没有完成。W老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制作小汽车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两个小组的成员都很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问题。如:使用胶水或是双面胶更可以使小汽车的轮子粘合住;使用尺子帮助量小汽车的尺寸,方便裁剪;使用裁纸刀很困难等问题。唯独3个小女孩什么也没有说,大概是小女孩觉察到了自己的制作风格和另外两组的不一样,或许是自己没有完成作品而产生的沮丧心情。笔者看在眼里,更坚定了认为教师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进行适宜指导对幼儿发展十分重要的认识。

二、教师指导的方式

教师对幼儿发起的求助或是老师主动提供的指导,一般包括三种方式。

(一)言语指导

这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间或带有目光、表情、姿势对幼儿手工教学活动进行指导,主要包括讲解和提问。如:小汽车制作活动中,A小女孩已经画下小汽车的模型,但是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告诉她要把这个小汽车的模型剪下来,这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指导。

(二)动作指导

这是教师以动作为主要手段,还可能同时伴有表情、目光、姿势等。如:B小女孩剪小汽车轮廓时一直剪得不够顺畅,超出了所画小汽车的轮廓范围,老师观察到这个现象就走过来拿起她的剪刀,示范给小女孩看,协助小女孩进行操作。

(三)复合指导

这是一种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的指导方式,运用语言同时伴随范例式的动作操作。如:C小女孩已经把所画的小汽车模型剪下来,但是接着她并不知道要做什么,W老师就走到她的身边,弯下腰对她轻声说:“你只是有小汽车的样子是不行的,你想想平常我们看到的小汽车都是怎么样的啊,是不是可以跑,可以站立起来的啊?你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立起来?”(边说边用两只手拿着小汽车的前后,把它支起来)小女孩顿时明白了,于是拿来一个硬纸盒把小汽车模型贴到上面,使它站立,这就是老师运用语言指导和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解操作、示范提示。

三、对工具和材料的投放

首先,笔者想先说明一下工具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裁纸刀对中班幼儿是有一定难度性的,尽管在活动前教师已经示范裁纸刀的使用方法。有幼儿就提出了:“老师,我害怕这个东西。”在另一个一男一女幼儿组成的小组里,他们是用硬立体纸盒拼接成立体小汽车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硬纸盒有一些多余的部分,需要裁去,由于过于坚硬,幼儿不得不放弃剪刀而使用裁纸刀这个相对锋利的工具。在使用时旁边观察的老师后来说觉得胆战心惊,因为幼儿操作时好几次裁纸刀都离自己的身体很近。后来W老师走过来,帮助这组幼儿削去纸盒多余的部分。这就涉及到了工具的投放的适宜性与安全性的问题,在教研讨论部分,我们也谈到了这个裁纸刀的危险性问题,认为下次活动中,应该把这个工具剔除。

还有对于剪刀的使用,首先也是注意安全性的问题,其次是如何使用的问题。一些幼儿可能由于前期经验不是很充分,所以在剪的过程中,屡次出现把直线剪得曲曲折折。遇到需要转弯的地方,幼儿往往把握不了尺度,一会儿调整剪刀的位置,一会儿调整纸的位置,都不是很流畅。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对于使用剪刀不太熟练的幼儿,应该一步一步有梯度性的进行,先是剪最简单的直线,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剪细线条,能力稍弱的幼儿可以剪粗线条;接着是剪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一些直线条的图形;然后是剪一些波浪形的形状。这样难度层次一点点升高,对于幼儿顺利掌握使用剪刀的技能会有帮助。

关于材料的投放,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使用开放的活动方式以及低结构化的材料进行操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结束后,8名幼儿几乎都没有能完成自己的作品。我认为中班幼儿在精细动作、手的灵活性程度以及思维能力方面都低于大班幼儿,应该适当为中班幼儿提供稍高结构的材料以及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这样适于中班幼儿的操作,也可以调动幼儿更大的兴趣。

四、操作活动的经验与计划性

在这次制作小汽车的活动中,很明显男孩和女孩的工作风格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场域下,女孩子倾向于画出来然后剪下来,男孩子是要把所制作的车轮车厢拼接起来,这里很大部分是幼儿经验的多与少的问题。男生通常喜欢玩一些操作类的汽车、飞机等玩具,见过的相对来说较多,女孩更倾向于画画、折纸这类的活动。所以老师在活动开始时应该做安排得更细致一些,比如:多留一些时间供幼儿观察汽车的种类、外形特征、功能以及构造,这样幼儿有了小汽车的整体轮廓与特征,制作起来就了然于胸了。在这次活动中,以小组进行制作的幼儿很令人意外的就是都在汽车尾部安装了排气管,这是跟平常的经验与细心观察有密切关系的。

在制作小汽车的活动中,很明显3个小女孩往往是做了这一步而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做什么,这也与经验有很大关系。不太熟悉小汽车的孩子思维肯定受到局限,教师应该在正式活动前,组织幼儿园分享小汽车的经验,增强手工活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知道每一步都该怎样去做,而不是在活动过程中观望,茫然。

五、指导的适宜性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应该是怎样的,是幼儿拿着东西主动提出来让老师的帮助,还是老师走过来直接帮助。我想这个问题是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来说的,一些主动、性格外向的幼儿很可能就主动提出来让老师帮助自己;另一些胆怯、内向的幼儿很可能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不会主动找老师进行指导,而是被动等待老师过来帮助自己。我想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观察和等待,让幼儿尽可能尝试错误,尝试错误是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尝试错误可以为幼儿有计划、有目的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条件,幼儿在尝试错误中可以明确活动的目的,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