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园林景观规划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园林景观规划中的无障碍设计论文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设施需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这方面的努力,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50-88),发行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通用图集(88J12),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医院、学校、图书馆、车站大厅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上,很少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本文拟对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
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园林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园林化的进程中,园林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种类型游人的需要,体现对各类游人的关爱,创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园林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1.2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园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老年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一般都由主导变为辅助;由忙于工作无暇休息变为余暇时间大幅增加;由以社会工作环境为主变为以社区居住环境为主。这些变化又势必会对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走出居所,到园林中呼吸新鲜空气、淋浴阳光、锻炼身体、与人交流、愉悦身心并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1.3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
从现有的资料看,无障碍设计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更不妨碍总体设计布局,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上不增加造价。眼下关键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人员的无障碍意识,以及实施过程汇总细部构造的处理。因此,只要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游赏过程中给游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2、无障碍园林设计
2.1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
2.1.1无障碍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2.1.2易识别性系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来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2.1.3易达性系指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障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
2.1.4可交往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2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园林中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
2.2.1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好能设置盲文。
2.2.2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以保障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拦,护拦扶手上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2.2.3坡道和台阶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cm时,应每隔10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级高应在10cm~16cm,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2.2.4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总之,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这里因篇幅所限,不――枚举。
2.3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
老年人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园林植物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必要的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绿化覆盖。充分利用垂直绿化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地形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植物要适地适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碍。要选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虫害 、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作为园林骨干树种。园林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互相映衬的关系。提倡多植乔木,适当配置花色鲜艳、季相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注意营造出一丛丛、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种植芳香植物,积极招引益虫和鸟类,使所至之处鸟语花香,洋溢出生命的活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园林无障碍设计势必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它要求园林规划和建设者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并贯穿于园林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论硬质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程度大幅提高, 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变化, 影响、激励着中国园林行业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本文就硬质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设计的原则、设计风格的把握与协调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硬质景观; 构成分析;设计原则;设计风格
0前言
近几年, 中国园林设计行业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其中一层的含义就是随之而来的核心内容的转变, 从以植物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到以包括植物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环境规划设计。
1对硬质景观概念分析
景观规划设计处理的对象大致可分为硬质景观(Hard Landscape) 和软质景观(Soft Landscape)。英国人M. 盖奇(Michael Gage)和M.凡德保(Maritz Vandenberg)在其着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提出了这个概念,用以区分景观设计中人工材料的处理和植物景观的设计。
一般来说,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 泛指用质地较硬的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硬质景观在园林绿地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的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在硬质景观的要点分析
硬质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园林绿地环境的各个角落, 其构成元素可分为点、线、面3种类型。点的元素则更多地体现在景观小品上, 包含花架、亭、廊、喷泉、雕塑、假山与置石等设施。线的元素则主要有园林道路的造型、起伏及铺地的变化, 围栏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面的元素主要是广场造型的变化。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硬质景观设计的要点。
2.1点的元素
2.1.1花架。花架在园林中是最接近自然的, 而且也是中国园林特有的一种园林建筑, 是室内向室外空间过渡的一种形式。作长线布置时, 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联系作用, 形成导游路线, 用来划分和组织空间, 增加风景的深度; 作点状布置时, 本身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形成新的观赏点。另外, 花架布置灵活, 造型富于变化, 结构简洁, 可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 而且由于绿色植物及花果自由地攀援和悬挂, 成为一种具有生机的园林小品。
2.1.2亭。亭是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 是供行人停留休息之所。在园林中它是最为常见的建筑,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或是现代园林中, 各式各样的亭子都随处可见。园林中亭的功能有休息、赏景、点景、专用4种, 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眺望景色的需要。
2.1.3廊。园林中的廊是亭的延伸, 是联系风景点建筑的纽带, 随山就势, 曲折迁回, 逶迤蜿蜒。廊在园林中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 又可划分景区空间, 丰富空间层次, 增加景深, 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4喷泉。在园林中的动态水景形式中, 喷泉是最常见的一种。喷泉以它华丽的水声, 活跃的氛围和动态的、优美的、花样繁多的水形, 装饰着城市和公共园林。从造景作用方面来讲, 喷泉首先可以为园林环境提供动态水景, 丰富城市景观; 其次, 喷泉对旁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还有改良作用。因此, 喷泉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才能够不断地发展, 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喜爱。
2.2线的元素
2.2.1园林道路。园林中的道路, 即为园路。它是构成园林基本组成要素之一, 包括道路、广场、游憩场地等一切硬质铺装。园路除了具有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以外, 还有造景作用, 提供活动场和休息场所, 组织排水等作用。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地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结构、铺装材质、形式等从实用功能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2.2园林围栏。围栏是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 它是园林组景中大量出现的一种重要小品构件和装饰小品, 在园林中的作用主要有: 具有维护功能, 是划分园林空间的要素之一; 具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 用于园林景观的需要; 具有组织疏导人流、划分活动范围的作用; 具有改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效果, 从视觉上扩大绿化空间、美化市容的作用。
2.3面的元素
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场包括的类型比较多, 其分类主要是从使用功能、尺度关系、空间形态和材料构成几个方面的不同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在园林绿地中设置绿化休闲广场可以为各种年龄段的市民提供安静休息、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儿童游戏的场所。
3硬质景观设计原则的分析探讨
硬质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 与园林绿地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等。也包括园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硬质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3.1 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硬质景观的设计必须呼应园林绿地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也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绿地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硬质景观配置效果, 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硬质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大众游人服务, 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居住区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的意趣。
3.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硬质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硬质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 “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如到苏州, “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硬质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园林要地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
4结语
结合作者多年经验 总结,创新是设计师作品的灵魂与结晶。园林专业设计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 学习新的理念, 激放新的灵感,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生态、数字、建筑、人文等系统理念提高作品的科技含量, 才能满足时代变化、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对于园林景观规划思路探究
许多园林景观建设盲目追求外观和视觉刺激,认为大片草坪的绿色效果就是城市园林需要的关键,而忽视了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很多广场大多没有大树遮荫,游园内设置的座椅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看到的都是昂贵的铺装、繁华的罗马柱、华美的色块等,并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功能主题、担负起应有的文化职责。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其设计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因此许多城市或地区纷纷开始效仿,然而推崇它的人只是看中了其块状的广场分区、大片方格路网的草坪、纵横的步道设计、大理石的铺装等,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晨钟暮鼓”这一主题,也没有感受到古都的魅力,享受宝贵的休闲时间,更无法感受到晨钟暮鼓当年的恢弘气势,现在的钟鼓楼广场充斥着繁华之景,没有遮荫大树,也没有谈天说地的休闲座椅,游人们在这里实在是无法将14世纪的文化底蕴与这座古都联系起来,只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体现的心境是不同的,有些附庸风雅,注重诗画情趣,为了强调文化传播而设计了太多的主题。观赏者往往这一步还在缅怀古人怀才不遇的心境,下一步就跨入了开拓进取的时代浪潮;现在还在体会着中国江南小桥流水,转眼间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繁华。这种园林景观作品使得观赏者看到的文化信息太过于凌乱,也让他们失去了探寻和挖掘该景观主题和文化的兴趣。
园林景观就如同所有的艺术品一样,需要人们的鉴赏,有些园林让人感到恬静而舒适,有些则感觉清冷而宁静,也有些会让人感到端庄而华丽,这主要是根据设计者注入景中之情不同而引起的感官和视觉差异。一些的园林景观作品,大多就灌注了设计者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真切感受。但是也有一些“味俗”的景观作品急需要提高其文化品位。笔者看到有些城市甚至出现许多令人费解的雕塑,例如苏州金鸡湖畔前段时间就出现了2组6尊裸女座椅雕塑,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现已经被当地城管局移走。不仅如此,一些县城入口处也不乏有一些或“一手擎天”、或“搞怪抽象”的雕塑作品,都无法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联想和高雅的情趣,甚至没有办法让人享受到艺术之美。
园林设计者需要根据园林对功能和性质要求的不同,对其布局也要赋予不同的特点,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些园林作品的主题和环境无法真正融合在一起,只是盲目的追求大胆创新,而忽略了场所的功能要求和环境特征,从而使得该园林景观反映出的主题及文化都大失水准。例如,陕西的森林公园建筑风格就缺失了自然的审美情趣,许多森林公园大理石的山门上用瓷砖镌刻出景点的名字,服务区内的酒店也为瓷砖地面、铝合金窗户,与其他城市宾馆相比并无独特之处,就连景观内的指示牌都是用现代材质制成,公共厕所、果皮箱等都无不透漏着现代化气息,人们身临其境并不会感受到山中之景。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营造、文化内涵镌刻并非简单之事,其需要观赏者从“景”入“境”,然后再由“境”生“情”。具体来说,园林规划设计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融会贯通、统筹全局
园林景观规划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不仅把握设计总体,也要合理布局细节,在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者需要借鉴西方表现形式,但是也要遵循我国文化底蕴,重视古今结合、洋为中用,将现代化园林融合中国特色。与此同时,设计者也需要有一颗满足社会大众审美的平常心和诚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园林景观作品。
2要针对园林主题进行景观规划
一般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大多会突出园林中的一个主题,并由此主题来对园林进行命名。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设计者需要根据城市原有基础建筑风格来决定园林设计的主题风格,并在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在设计之前,设计者也需要对设计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园林原有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并为园林设计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形态特点、植物生长特点等也需要纳入到分析范围以内,并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该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并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工作。
3园林设计要融入生态保护的思想精髓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直接关系到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能否顺开展。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一些景观仅仅只是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并没有认识到园林中的植物是否会对该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设计者不仅注重景观主题及文化凝练,也需要注重园林内种植的植物是否会对该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此来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好能够使用本地植物,避免使用引入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为该城市打造特有的城市景观和植物景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规划需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为前提,利用园林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重点增加互动性景观,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提高人居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需要将园林基本情况与城市基础信息融合,改善现代城市综合居住条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城市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
摘要: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来说,园林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而它的主题与文化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要取得园林景观规划成功,必须要确保主题的新颖以及文化具有特色。此外,还要遵循多样性以及自然精神这些原则。在进行作品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能够突出它的主题以及它的文化和社会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这样才会被人们所接受,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
1引言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时候,我们要明确的是,它不仅表明的是一种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历史和价值的一种观念。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突出它的文化观念,此外,还寄托着园林工作者自己的情感,当观赏者在观赏的时候可以和园林工作者产生情感上面的共鸣,从而能够更好的欣赏这些作品。园林设计中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所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主题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依托的。对现代园林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它的主题以及文化。这篇文章在对园林设计进行进行研究分析的时候,主要以这个思路进行探究。
2主题和文化的重要性
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的是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知道的是它是由多种历史文化构成的,构成的历史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样的一种结构才能构成人们想要的生活环境。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他自身的一种功能性,此外还要表达出相应的文化特征,能够让观赏者对园林景观进行欣赏。在表达它的观赏性特征的时候,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及时个阶段就是相关观看者进行观看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观赏者进行广告的品位,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第三个阶段就是进行一定领悟,从而得到一点新的东西。这种分阶段的观赏性方式体现出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直观把握,在欣赏园林的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园林景观规划工作者在对猿人进行构造的时候,是采用多种手法进行构造的,从而烘托出不一样的主题,对主题的内涵进行升华,使它更具有文化性。而对于园林景观来说,它的主题和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它未来发展都非常有益。
3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中存在问题
3.1文化和环境缺乏一致性
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园林景观是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的,而一些园林景观在规划的过程中和环境缺乏一致性,就显得很突兀,并不能够体现出整体的美感。在进行园林规划的时候一味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一味强调突出自己的特点,对于环境的功能需求产生忽略,从而导致和环境产生严重的不同,影响了整体主题的表达。这种方式是不能真正的突出主题与表现文化的内涵。对于园林景观观赏也是有一定的阻碍的,不利于园林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3.2盲目追求形式美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当中,如果对一些园林景观进行盲目的规划,那么就会导致它的形式美存在问题,也不能够体现主题和文化的建设,也不能够达到整体的一个视觉效果。想要打造一个绿色的效果,就必须要进行绿色的规划进行形式美的统一。但是一味追求绿色效果,就会使得园林景观缺乏主题文化,从而不能给人们带来一定文化的影响。在进行人员使用的时候,人们只是看到它华丽的外表,使它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也不具有一定文化的影响。
4解决主题和文化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4.1因地制宜的策略
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它的主题和文化进行结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主题文化和环境不同意的问题。而采用的一个措施就是使用因地制宜的解决措施,依据自然条件和它的主体文化进行统一,将园林景观的规划归纳到整个一些结构当中,使园林景观既具有内容美,也具有形式美,达到一个高度的统一。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确定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功能以及它具有的特性,然后根据这些功能以及特性制定出相对应的主题,再根据相关的主题进行立意,从而对园林设计进行规划。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一个正确的立意。立意必须能够体现我国当今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特色。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园林景观的主题文化以及环境进行设计,使它达到一个高度统一,从而使它的主题和文化得到充分体现,促使这两方面共同发展。
4.2使用构造的策略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对它的整体进行规划,从整体规划到局部,必须要围绕它的主题进行安排。不能过多的追求它的形式。想要真正的反映出画主题,必须要对构件进行相关的处理,从而达到主要景观和次要景观产生相互联系的效果,形成一个景观的统一整体性。将这种形式对于欣赏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不同的园林规划所具备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园林规划者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到这个方面,让它的主题和文化进行结合,使得两者能够共同发展。此外还要注意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不要太追求特色,要对整体进行考虑,突出它的主题和文化,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特色。想要使得园林景观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注意它各个部分的协调性,对各部分进行考虑,实现它的统一,从而带来一个更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在对形式进行构造的时候,还要注重内容,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美,给观赏者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不同园林景观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在对景观进行使用的时候,要根据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景观,对功能进行构造,发挥园林的更大作用。
5总结
在对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在规划过程中要突出它的主题以及它的特色文化,对它这方面信心满足。目前在对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想要实现主题文化实现统一性其实还是存在困难的,这些困难阻碍了园林景观的进一步发展。想要解决这些困难,必须要使用一定的策略,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规划效果。此外在规划的过程中规划设计者,应该以一个端正的态度进行规划,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规划效果。才能够彰显出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以及特色,给园林构造带来新鲜的东西,促使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园林景观规划色彩设计应用初探
1园林景观色彩设计概述
1.1园林景观色彩组成
色彩有不同的来源,一般而言,它和载体的物质属性以及光线的照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就园林景观而言,最常见的三种色彩分别是自然色、半自然色以及人工色。
(1)自然色。
所谓自然色指的是园林景观自带的色系表现,也可以称为天然色,如天空和水体的色彩,它的本质特征是无外加修饰性。
(2)半自然色。
所谓半自然色指的是以自然色的核心,并对自然色进行适当加工修饰的色彩,半自然色的主体依然是原色,加工修饰主要是为了整体性更美观,如一些加工金属和木柴。
(3)人工色。
人工色指的是人为调配出的颜色,这种色彩一般来自技术生产,且普遍比原色更为纯粹,其色块基础依然是原色,只是说超出了原色本身的构建形态,如瓷砖和涂料的色彩。
1.2园林色彩设计中的植物色彩设计
在各个分层面的色彩层面上,植物色彩设计对于整体美的构建和呈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
植物在园林概念的表达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无论是作为单独的景观画面,还是作为其他景观形态的搭配,在具体的植物色彩设计中,各个植物色块层次要和整体园林气质以及局部园林环境相匹配,从而在视觉层面呈现出更加和谐的感觉。
(2)点缀色。
植物点缀指的是将植物作为一种搭配材料,在以增加画面层次度和美感为目的的前提下将其人为地挥洒在一些区域景观中间。较为常见的点缀植物是花卉和花灌木,它们的存在能让局部景观不那么平整呆板,而平添一些起伏和褶皱。另外,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植物点缀还能实现撞色的效果,如和建筑撞色,营造更好的空间效果。
(3)绿色基调。
绿色永远是植物的生命色,不论季节如何变换,通过合理的植物色彩设计、培育以及搭配,都要确保绿色以一种主题性的基调画面而存在。实际上,大面积的绿色铺陈除了能够彰显绿色本身的活力外,还能更好地凸显其他色系的表现力,如粉红色的花朵,彩度和明度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的主次更加分明。
(4)背景效果。
园林景观在欣赏层面具有延伸性,也就是说,不仅包括局部的植物覆盖和建筑布局,还包括远方天空、云彩的陪衬以及光线明度、空气稀薄程度的影响。植物的色彩设计从宏观上来讲依然是要营造一种背景效果,它需要和各种远景及近景因素相配合,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色彩的过渡。
2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策略
园林景观的配色,首先必须使环境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要想统一,色彩必须要有主次,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处理园林景观中支配色的问题。支配色虽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和周围环境取得一致的调和,但却必须保持某种调和的关系。公园、广场、绿地中,从整体来看都是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组合作为支配色的,其它景观元素的色彩一般都是穿插其间作为点缀色而出现。不管是绿色作为支配色还是其它色彩作为支配色,在研究色彩的组合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大面积和大单元来考虑。例如,当一块场地以绿色为基调色时,那我们可以先考虑使中间道路的颜色和绿色取得调和,再逐步深化其它景观元素的色彩以取得对比和调和,接着还要深入刻画不同深浅的绿色是否有对比,整体是否调和,是否还要加入其它的花卉颜色,铺地的颜色是否丰富,整体是否有冷暖,设色面积是否合适,明度和彩度是否符合场地气氛等。在园林景观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使景观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不管这样的装饰色彩多么的优美,前提都是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经过观察表明,这样的装饰色从整体的色彩调和看,都有过度的情况,在选择其色彩时一定要谨慎,不仅从单体上要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与周围环境更要协调。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可以加入其它颜色使色彩趋向丰富和柔和。如果加入有彩色时,则应选择色相接近,但能通过明度或彩度加以区分的色彩,或是明度、彩度接近,但能通过色相区分的色彩。取得色彩调和的方法是多样的,还需要我们多观察,通过实践多进行总结,才能使色彩组合更丰富、更完善。
3色彩设计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1暖色系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暖色系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中一般运用于某些主建筑上,如广场花坛以及池边庭院。色系的选择和它所要营造的氛围有关,暖色系给人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从物理学角度上讲它的色彩波长较长、可见度高,以红、黄、橙三色为主要代表。所以它能起到的效果是能从远方映入眼帘,给人一种心情的前置性调动。
3.2冷色系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冷色系的特点在于能给予人宁静、庄严的感觉。一般来讲,冷色系不适合用在景观的主要部分或者说中央部分,因为相对于暖色系,冷色光波长较短、可见度低,处于画面中心会给人比较模糊和遥远的视觉体验。它更多地被用在局部景观的边缘部分,以形成对中间植物色彩的包裹和保护。
3.3黑白色及金银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黑白色一般是建筑环境的主色调,包括应用在雕塑、护栏、围墙等方面。黑白色的优势在于它们的色系基调非常纯粹,一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识别度;另一方面对于端庄、威严气质的营造也比其他色彩更加出众。金银色一般作为一种混搭色系被使用,其中金色偏暖而银色偏冷,两者搭配在一起使得其色系兼容性更好,以金银色为主体的合金材料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非常普遍。
3.4同类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指的是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比较接近的颜色,如蓝色和紫色、黄色与橙色、蓝色与绿色等。除此之外,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也被称为同类色。同类色的使用在园林规划中非常常见,因为和不同色系的搭配比起来,它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在于对画面整体色调的破坏性非常小,也就是说,画面在整体上能呈现得更加纯粹,同时在局部又保持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能增加同类色系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比如碧绿草地上存在的深绿色和浅绿色草皮的搭配。
作者:张茜童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经常会运用到生态绿道,具体说生态绿道对生态环境能够改善,是一种线性走廊,并且能作为人们一种户外娱乐场所。生态绿道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建设生态绿道期间所存在着不足之处要加以克服,对于相关的原则要求要科学遵循,如:地域性原则、科学化原则等原则,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生态绿道,理念进行不断更新,要和城市发展步伐步调一致,这样才能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城市形象,城市生态环境才能得到及时改善。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园林的品质美感效果,使其人们能够有良好的体验。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运用到生态绿道,这样才能对环境质量起到改善的作用且能为人们提供户外娱乐的线性通道。通常情况下,生态绿道其内容具体可以分为四方面:慢行交通景观、节点园林景观、服务设施景观、绿廊园林景观。要对生态绿道特别重视在规划设计园林景观期间,这样才能使园林景观达到良好满意的效果。
1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绿道的具体作用
(1)有助于完善生态系统:每座城市通过生态绿道这种形式来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建立一套具体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经过建设城市绿道,使其各个城市被河道、树木与建筑等等所阻隔的绿化道路可进行恢复,各个城市间的绿化功能等能够逐渐完善。(2)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对于城市生态绿道加强建设,使其人们能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促进人们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有利于提高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人们的生活品质。(3)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首先,多在城市道路种植花草与树木等等绿色植被,使其能够美化环境、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形象。其次,各个城市间通过生态绿道将道路连接起来,这样有利于增强道路的规范性,人们的出行更快速便捷,进一步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在生态绿道建设中将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融入其中,从而城市的文化识别度能够得到提升,这样城市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得到宣传。
2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科学化原则:要严格按照绿道建设规范与制度来进行城市对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建设生态绿道必须严格根据绿道建设制度进行设计生态绿道,并且还要坚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要结合现有的绿道园林景观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城市的绿化资源,对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路线与方向要进行科学规划,对于已有的园林景观规划体系中要融入有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的内容。因为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也才能设计出符合城市特点,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护,使其生态绿道能够作为城市的绿色通道。(2)生态化原则:城市建设中一项很重要内容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当中作为一个被动动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现如今生态系统被很多城市道路的建设划分为很多部分,这对大量迁徙生物的生活规律造成了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进一步的破坏。而通过规划园林景观中生态绿道,从而设计出更多的人工绿化道路,城市人们的生活范围也得到扩大,给人们设计出更多的健身与娱乐活动场地,从而尽可能减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要不断加强,促进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更加融洽。(3)地域性原则:每个城市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城市其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特色。而城市文化的继承发展会受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整体素质等因素很大影响。不同城市的形象标志是文化道路,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绿道的建设,对于改善地域环境与城市历史文化氛围有着特别的作用。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能够进行有效保护,对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促进城市文明有着重要影响。
3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措施
(1)依据城市特点:要根据当地的道路规划布局、人文与自然特点、地貌特征等等来规划设计生态绿道,经过了解这些因素,对绿道的建设要结合城市原有的规划设计系统进行建设,这样不但能减少建设成本,还能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保护作用。要详细清楚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在规划设计期间,并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护好城市特色进,改善好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进而使其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生态绿道的规划设计要以设计原则“以人为本”为主,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不同地方特点进行设计,不断增加服务居民生活的功能。比如:用绿化带对车流量多的道路上隔离出一部分人行路,这样不但能减少环境的污染还能确保人们的安全;可以增加服务设施与休息设施在城市的中心道路上;可以用花草树木的形式来进行布置成城市标志、城市道路小品、创意造型等。要体现出多样化与人文原则特点在规划设计生态绿道时,这样既能队环境进行美化,也能增加城市的趣味性。(3)完善建设体系:我国的生态绿道建设体系进行完善后,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生态绿道规划的一体化程度。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引入生态绿道管理制度,具体由社区居民到主要的社区道路,其次引申到整个城市的市政道路,再扩展为城市的整体区域,并逐步确定由微观到宏观多方位的绿道规划建设体系。
4结语
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生态绿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景观规划中的生态绿道,把园林景观规划和生态绿道两者要充分进行融合,这样合理应用生态绿道才能为城市添城美丽,提高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詹丽梅 单位:福建睿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合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使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从前相比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和创新,设计者们开始更加注重园林整体设计的美感,利用美学原理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探讨了将针对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为将来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更加符合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
关键词:美学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审美
1引言
园林景观若要实现真正的美学突破,首先应该与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园林的设计既可以体现视觉上的美感,也可以体现听觉上的享受。所以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来说,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感官,只有真正将其与美学原理进行结合,才能够更好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突破。
2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美学原理的融入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首先美学原理中提到了许多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如如何进行规划可以使得园林看起来更加的整齐,如何通过植物的搭配衬托出园林想要营造的整体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园林的打造,实现整体意境的美感等,都是需要通过美学原理的融入来展现的。所以美学原理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将美学原理更好的融入其中才能体现出园林景观规划的高水准。
3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美学原理
3.1对比衬托手段的运用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体现出的美学原理就是对比和衬托。在园林景观当中提到的对比和衬托不仅仅体现在植物安排的颜色上,还可以体现在外观和形态的对比,通过这种既统一又有所差别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园林主要想突出的特点,主次关系可以更为一目了然。
3.2组合美的呈现
组合美即是要求在一个园林景观当中,需要多种植物共同组成一幅具有美感的画面。如果只是单一的植物会显得单薄,若是有太多的植物也会显得繁杂而纷乱。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排列,以一种相对规则的状态呈现出一种组合的效果,这就是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体现。
3.3意境美的体现
意境美是园林景观规划中追求的较高境界,体现在整体环境和氛围的打造。园林景观在设计完成之后,是供人进行欣赏的,所以需要相对的美感让人感觉到园林的意境美。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利用景物营造美感,利用氛围来烘托美感,需要园林设计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实现对景物以及园林的全身心情感投入,这样才能在设计的园林景观中,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4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对比衬托原理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当中,对比衬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美学手段。通过对比和衬托,可以有效实现对园林景观当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物的色彩对比安排、园林空间当中整体的弯曲与笔直乃至景物的大小和明暗对比,通过这样的比较看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和次要点,体现出主次关系。主要是体现景物背景和主体的关系,这样更容易激发人们对审美的一种情感。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对于景物、路面以及相关设计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要求的:广场最小坡度为0.3%,较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丘陵和山区为3%。道路纵坡应控制在0.3%~6%之间,每隔50~80m设收水口,实际上,园林景观局部区域内密度要更多些。按照这些严格的要求来进行对比设计,往往更能够符合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视线中的景观疏密程度最为合适,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4.2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就体现在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有机的排列,组成的一幅自然生态图。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框景、借景等手段来实现美感的体现,用这样的方法来对园林本身进行分割,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效果。另外园林景观当中应实现借景,还可以借山水之景,将这些景观都借用到园林当中。甚至连一些声音都可以进行借用,如拙政园中,在进行园林景观打造的时候就巧妙地借用了清风和明月,为园林景观自身的情感体现就增添了一丝意蕴。
4.3意境美在园林规划中的运用
在园林意境美的体现中,主要是通过对园林中整体美感的把握,实现了对园林整体环境的烘托。意境美的主要承担对象就是欣赏者,所以需要依据一些具体的原则,进行一些意境景观的打造。比如在一些座椅的建设上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规定的:座凳高度一般38~40cm,座面宽40~45cm,单人座椅长60cm,双人长120cm。所以意境美的体现,首先也应该以欣赏者欣赏场所的打造做为基础。其次意境美的打造不能够只是局限于某一景物之上,要明确意境美不同于景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是需要欣赏者用心来感受的。就是一处园林景观设计图,在图中对于基础景观的营造基本都可以体现出来,包括静态的道路植物和动态的水等等,同时在构图和设计上也能够不拘泥于传统的笔直构图方式,选择了半圆的规划,符合了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供儿童玩耍的滑梯,也有供成人休息的座椅,所以该景观可以说满足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大多数要求,也能够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美和享受,意境美的营造就相对成功。园林设计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以观赏者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创造。对于这种无形的、无限的而可以让观赏者尽情想象的内容,做为园林的设计者,都是要充分考虑到的。所以意境美的营造,首先就要考虑大众对于美的理解,只有迎合大众口味的景观设计,才能够体现出意境美在其中的展现。
5结语
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景观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规律。美学原理的融入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可行性的建议,同时更加符合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享受,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准。所以利用美学原理做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可以推进我国园林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打造出更多的园林景观做出努力和贡献。
作者:刘洋 单位:四川省成都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当代园林景观规划性的设计手法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主要的设计方法是“艺术设计法”。“艺术设计法”是城市园林规划的主流趋势,其倡导将艺术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方案中,体现出“自然、绿化、优美”等基本的艺术要素。
1.布局法
结构布局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在空间布局上把握住景观的分布形式,才能从宏观上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之美。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而言,首先,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再进行合理布局,并依低挖湖、据高堆山或适当平整土地,使园林地形富于变化;其次,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通过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优美的空间景域。布局法要求设计人员从局部、整体等双方面考虑造景规划,尽可能使园林区与周边规划区相互协调起来。
2.自然法
园林景观是来自于大自然灵感设计的人造景观,遵循大自然规律是城市景观艺术性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师应当掌握充足的自然元素,根据绿色景观中吸取的灵感展开设计,以保障城市景观规划达到预期的美观效果。这些都是自然法设计应当掌握的生态理念。
3.修饰法
并非所有的园林景观都要重新设计,为了节约城市绿化改造的成本耗资,政府可以采取修饰法进行设计,合理地利用原有绿色景观的空间区域。从绿化属性进行划分,园林景观主要有软质、硬质等两大类别,修饰法在两者间的应用方式略有不同。软质景观主要是自然保留的物质,包括花、草、树、木等原生态植物,设计人员只需对其稍加修饰或扩大空间,便可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硬质景观是人工改造形成的景观区。修饰法在设计时要考虑人工工艺的改造要求,减小手工造景规划的难度。
4.综合法
随着园林艺术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有了多方面的认识,这也使设计师工作面临着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来说,设计师必须要懂得如何运用综合式的手段调配景观区域,才能发挥出的景观绿化效果。以水陆造景为例,设计人员先以水景设计为主。选定某个水景区域展开布局之后,再考虑陆地造景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例如,先设计水域景观的给排水结构,对管道布局详细地考察规划;再对周边配套景观植物实施绿化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的改造效果。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搞好城市环境不仅能提高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也是改善城市风貌的有效方式。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将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改变旧城市风貌的有效措施,也是带动区域环境优化的可行性方案。设计人员应深刻体会艺术性设计方法的内涵,并结合城市园林景观要求拟定设计方案。
本文作者:陈英桦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园林景观论文:园林景观规划思路探究
本文作者:林静 单位:浙江省温岭市风景旅游管理局
许多园林景观建设盲目追求外观和视觉刺激,认为大片草坪的绿色效果就是城市园林需要的关键,而忽视了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很多广场大多没有大树遮荫,游园内设置的座椅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看到的都是昂贵的铺装、繁华的罗马柱、华美的色块等,并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功能主题、担负起应有的文化职责。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其设计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因此许多城市或地区纷纷开始效仿,然而推崇它的人只是看中了其块状的广场分区、大片方格路网的草坪、纵横的步道设计、大理石的铺装等,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晨钟暮鼓”这一主题,也没有感受到古都的魅力,享受宝贵的休闲时间,更无法感受到晨钟暮鼓当年的恢弘气势,现在的钟鼓楼广场充斥着繁华之景,没有遮荫大树,也没有谈天说地的休闲座椅,游人们在这里实在是无法将14世纪的文化底蕴与这座古都联系起来,只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体现的心境是不同的,有些附庸风雅,注重诗画情趣,为了强调文化传播而设计了太多的主题。观赏者往往这一步还在缅怀古人怀才不遇的心境,下一步就跨入了开拓进取的时代浪潮;现在还在体会着中国江南小桥流水,转眼间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繁华。这种园林景观作品使得观赏者看到的文化信息太过于凌乱,也让他们失去了探寻和挖掘该景观主题和文化的兴趣。
园林景观就如同所有的艺术品一样,需要人们的鉴赏,有些园林让人感到恬静而舒适,有些则感觉清冷而宁静,也有些会让人感到端庄而华丽,这主要是根据设计者注入景中之情不同而引起的感官和视觉差异。一些的园林景观作品,大多就灌注了设计者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真切感受。但是也有一些“味俗”的景观作品急需要提高其文化品位。笔者看到有些城市甚至出现许多令人费解的雕塑,例如苏州金鸡湖畔前段时间就出现了2组6尊裸女座椅雕塑,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现已经被当地城管局移走。不仅如此,一些县城入口处也不乏有一些或“一手擎天”、或“搞怪抽象”的雕塑作品,都无法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联想和高雅的情趣,甚至没有办法让人享受到艺术之美。
园林设计者需要根据园林对功能和性质要求的不同,对其布局也要赋予不同的特点,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些园林作品的主题和环境无法真正融合在一起,只是盲目的追求大胆创新,而忽略了场所的功能要求和环境特征,从而使得该园林景观反映出的主题及文化都大失水准。例如,陕西的森林公园建筑风格就缺失了自然的审美情趣,许多森林公园大理石的山门上用瓷砖镌刻出景点的名字,服务区内的酒店也为瓷砖地面、铝合金窗户,与其他城市宾馆相比并无独特之处,就连景观内的指示牌都是用现代材质制成,公共厕所、果皮箱等都无不透漏着现代化气息,人们身临其境并不会感受到山中之景。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营造、文化内涵镌刻并非简单之事,其需要观赏者从“景”入“境”,然后再由“境”生“情”。具体来说,园林规划设计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融会贯通、统筹全局
园林景观规划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不仅把握设计总体,也要合理布局细节,在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者需要借鉴西方表现形式,但是也要遵循我国文化底蕴,重视古今结合、洋为中用,将现代化园林融合中国特色。与此同时,设计者也需要有一颗满足社会大众审美的平常心和诚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园林景观作品。
2要针对园林主题进行景观规划
一般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大多会突出园林中的一个主题,并由此主题来对园林进行命名。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设计者需要根据城市原有基础建筑风格来决定园林设计的主题风格,并在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在设计之前,设计者也需要对设计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园林原有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并为园林设计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形态特点、植物生长特点等也需要纳入到分析范围以内,并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该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并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工作。
3园林设计要融入生态保护的思想精髓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直接关系到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能否顺开展。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一些景观仅仅只是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并没有认识到园林中的植物是否会对该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设计者不仅注重景观主题及文化凝练,也需要注重园林内种植的植物是否会对该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此来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好能够使用本地植物,避免使用引入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为该城市打造特有的城市景观和植物景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规划需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为前提,利用园林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重点增加互动性景观,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提高人居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需要将园林基本情况与城市基础信息融合,改善现代城市综合居住条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城市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的思考
摘要:当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民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既要舒适美观,也要生态环保;在此前提条件下,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单位与设计师,应当从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究优化园林景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从事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经验,针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私密性;心理学;园林景观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如何实现城市发展与人类生存的和谐统一,如何在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点,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员需要认真思考与总结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体现私密性的设计要素,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园林空间的休息、放松、精神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温馨、愉悦的园林景观空间。
2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的情况综述
所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园林规划私密性,是指有选择地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园林景观布局进行设计,从而起到控制城市公共空间作用与性能的预期目标。因此,研究者认为“私密性设计”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能动的积极选择和创造,打破城市公共空间的距离感和封闭性,确保城市居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享有舒适、自由的个人领域。根据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当城市居民的经济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生存权利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将转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设计标准可以确立为,向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生态环境、劳动环境与其他活动环境相互交融的私密园林景观场所。
3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在我国经济水平普遍较低的时期,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园林设计不够重视,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业生产与劳动力发展方面,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小、布局狭窄,呈现出私密性特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建筑开发商过于看重经济利润,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导致部分园林景观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设计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4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设计的注意事项
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重视细节空间的设计,才能真正达到使用者的满意,有效提升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4.1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小群生态性
通常情况下,在园林景观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交流都是三三两两一组的,这种交流方式就是社会学中提到的小群生态。从私密性应用的角度看,私密性不仅针对个人还针对这样的小群,小群生态也不喜欢受外界干扰,而小群体的大小有差异,则相应的空间形式也存在较大区别,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私密性应用的层次性和多样化特征,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空间选择的多样性。
4.2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私密空间的可视性
园林景观中向私密空间通行的路线应当是可视的,要尽量提高空间的使用率。针对不同程度的私密性,可设计不同程度的可视度。可视化通常指对园林景观边界入口的处理,所设置的边界入口空间,能够直接影响到使用者是否顺利进入空间及进入的数量。与公共空间比较而言,私密空间的入口应当设计更多限定条件,既要充分考虑空间感,也不能从视觉上隔绝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疏密有致的组合性质,延长道路和场地间的距离,增大空间私密程度。
4.3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辅助设施的灵活性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充分满足使用者扩大空间及多样化使用功能需求。园林景观公共空间的标签并不明确,空间的公共性或者私密性由使用者的使用状况决定,比如可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使外部景观设施的灵活性显著提升,像园林景观中的观景踏步、花台边缘以及矮墙等等都可设计成座区,但设计时要考虑与人的尺度相符,使人们选择形式及范围拓宽。
4.4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空间范围的适度与合理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注重呈现空间范围的适度性与合理性,避免公共园林空间过于狭窄,产生打扰他人休息活动,进入他人私有空间的感受;公共园林空间也不能过于宽广,给人们一种疏离、荒凉、空旷的孤独感。因此,有关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应当合理把握空间范围的规格与合理性。
4.5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科学设置过渡空间与边界
作为设计公司及其所属的设计人员,在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私密性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过渡空间与边界的科学设置,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联系起来,既不能让私密空间独立于公共空间的整体之外,应当做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面材质、高差和标志物等因素,将对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与限制,容易让居民产生走入其他空间的感受想法和心理活动。因此,设计人员应当灵活应用上述设计对象,赋予景观园林强烈的心理感观,营造空间感和私密感,为城市居民打造既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又具有独特性和私密性的公共空间。
4.6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呈现自由与舒适的空间性能
作为设计公司及其所属的设计人员,在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私密性设计过程中,还应当保障公共空间的自由与舒适属性,满足人们休息、放松、休闲的心理要求,设计出便于沟通交流、进行活动、安全自然、视野开阔的城市公共空间。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的私密性设计过程中,应当从自由与舒适的空间性能、科学设置过渡空间与边界、空间范围的适度与合理、辅助设施的灵活性、私密空间的可视性和小群生态性等方面加强注意与思考,既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还要注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作为设计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与技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打造优美、舒适、愉悦的城市公共空间。
作者:孙静潇 单位:大连老撒园林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一、项目概况
改项目位于望城县星城镇与黄金乡交界处,属于大河西先导区域内,金星北板块。周边道路完善,交通发达南、东、西三面均为城市道路。用地西面面临金星大道,东南面临金潇路,东北面为规划中的梓木路,金潇路已形成毛路,梓木路已在规划之中。用地面积148.8亩,净用地面积137.6亩。东西向长约350米,南北向长约360米,大致呈一梯形。场地内标高略高于周边道路。
二、概念构思
及时,设计目标。打造灵动、感性的生活空间。创建绿色、生态的生活通道。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第二,设计理念。金色阳光邀约你共度柔软时光。第三,设计原则。功能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的水乳交融。整体与局部的互为呼应。开放与私密的和谐统一。
三、区域设计
及时,设计重点:其一,构建完整的体系景观;其二,运用景观手法,转化场地品质;其三,打造有向心力的中央景观;其四,注重人居交往,强调阳光生态:首先,景观结构。通过对“金,色阳光”项目建筑规划格局的理解和提炼,从而形成了景观的一个宏观格局,即:一中心、一轴线、三组团、多节点;其一以中心景观带动主入口轴线,对各组团及节点形成辐射和渗透,由此引导项目内部向中心凝聚,形成一种整体的向心力;其二以三组团连接中心景观及宅间多节点景观的均好性与差异性,从而丰富景观的竖向空间,增强整个景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其三,向外开放的商业带形成景观上的内与外、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其四,蜿蜒的景观通道连接起功能各异的组团及节点,更使其凸显出整体的架构。整个构思基于“太阳系周围的行星通过引力绕着太阳在各自的轨道上旋转”这一理念。这一理念既与“金色阳光”的名称相吻合,也独特而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生态、健康、灵动、感性等诸多原素;其次,景观分区:一是一人行主入口。大气华丽的跌水景观,商业广场上别具一格的水上活动舞台,绚烂的灯光设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欢快热闹的跌级水景;而广场上气派的树阵林荫道,在给购物的人们提供停留休息空间的同时也导引着人们回家的幸福之路;精致细腻的材质,简洁现代的小品,灯柱,营造一种现代高品质的入口区域;同时,也将商业景观和社区景观有机地过渡联系到了一起;二是社区中心广场:特色的树阵结合,现代时尚的入口岗亭以及休闲的亲水平台围合出了社区的中央活动广场,既解决了设计中的功能需求,又很自然地将中心泳池景观和入口的叠水景观很好的串联起来,形成了整个社区的一条主要景观轴线。利用其轴线合理的将各个景观空间进行了自然的转换。使得各个景观节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三是中心景观。中心景观的设计上采用了叠进式的手法。在中心景观与入口中央广场交接处,利用一个自然式的山石叠水来与中央广场的亲水平台相结合在满足人们浅水系亲水的欲望同时形成景观轴线在空间上的对景关系,将中央广场的空间层次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在叠水的两边设计了层次丰富而精细的台阶式绿化,围合出景观的视线焦点,从而形成景观上的及时个层次。接着,一个高差上与自然山石叠水相同的阳光草坪将景观空间导向第二个层次——充满现代时尚感的无边际中心景观泳池,从而形成整个景观的高潮部分,使其成为整个社区景观规划的核心亮点,在提升社区环境品质的同时它也将成为本项目商业价值的较大卖点。,以一个微地形造坡并结合层次丰富的植栽形成一个生态的绿色背景,作为主轴线上的一个端景将整个景观空间收住,达到景观空间上的收放自如,层次丰富的效果。阳光之翼:(A组团)利用各个建筑单元围合出来的开敞空间,采用局部台高从而形成宅间节点间的休闲广场,结合阶梯式的活动空间以及休闲廊架和情景式的小跌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微地形结合植物的造景,有效地软化了建筑边缘,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阳光之舞(B组团)纵向垂直的趣味小品,干净整洁的微地形,生态自然的景观矮墙,层次丰富的植物配置,等等,将本组团的景观空间整合为一个充满活泼气氛的、安全的儿童游乐场,给整个组团的景观用地带来清新明快的空间感受;阳光之歌:(C组团)坚持清晰明朗的生态设计原则,将大树、灌木地形等各要素分层次组合,让各个空间都散发出大自然自身的纯粹美感。道路与疏林、草地的结合,如同一组组美妙的音符,谱写出一首和谐美妙的歌曲。宅间节点:在满足消防需求的前提下结合流动的微地形、开敞纯净的生态草坪配以休闲的宅间活动平台空间,加上多层次多季节有色植物的搭配形成一个个不同特色的花园式宅间空间,给邻里间提供了极好的交往平台;商业街:利用景观花池柔化建筑与商业景观的生硬界面,在规划车位处间隔性的种植乔木,自然的将商业界面与红线外的市政绿化进行结合过渡,同时也为停车位起到了遮阴的作用;售楼部: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绿篱结合树阵围合出停车空间和户外洽谈区,结合入口情景式的标示跌水加上广场树阵下的特色小品,既营造了售楼处销售的气氛又满足了相关功能。绿化定位和目标:绿化定位:生态、低碳、简洁;绿化设计目标:生态自然、四季分明、简约时尚、精致。绿化设计手法;为达到绿化设计目标,植物设计分六大类型植物景观和空间景观形态。具体为生态密林:以高大乔木为骨架、配置丰富的中下层植物,密实空间;疏林草地:大树结合草地,林下空间通透,半开放空间;树阵:根据景观形态规则布置同规格的乔木形成的统一美;花林:同一种开花乔木片植成林;花境色带:花境植物和观叶地被的组合应用;草坪:以草坪为主的开放空间;将以上六大植物景观类型有机组合,做到开合有致,色彩搭配合理,视线收放有序。
作者:张玲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研究
【摘要】对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从忽略了主题与文化的内涵、忽略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统一、主题的缺失等多个方面,解析我国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
1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发展园林景观工艺,但是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只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部分的人们只会认为园林景观仅仅局限于花草树木,堆山涉水罢了,并没有对园林景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使得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过于单一性。有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只是达到提升城市的美观度的作用,并没将人文需求和功能化需求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中。这些弊端的出现,不仅将园林景观原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违背,同时也导致园林景观缺乏原本的观赏价值。因此,为了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景观设计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规划主体,同时还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要给城市居民带来三种感受,及时种是视觉感受;第二种是品位感受;第三种是领悟感受。在进行观赏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要给城市居民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好坏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园林景观品位的过程中,观看人员除了要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进行品味之外,还要利用自己的思维对园林景观进行充分的想象,进而领悟园林景观中独特的美。
2当今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有关问题
2.1忽略了主题与文化的内涵。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原有的城市绿化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因此,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人们开始将新型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应用到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中来。虽然这对城市园林景观的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园林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园林景观多以广场为主,这虽然给城市绿化方面带来了生气,但是也使得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园林工程过于关注园林建设的档次,却没有过多重视园林设计的主体和文化涵养。
2.2忽略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统一。由于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园林景观的各项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园林绿化人员忽略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统一,只是一味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这就导致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将主题和文化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来。
2.3主题的缺失。由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不同,就会导致园林景观所表达的已经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一味地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就会使得在进行园林主题设计时,存在一定的繁琐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会给城市居民的视觉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导致观看人员的对园林景观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出现反差。
3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
3.1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进行原理景观规划的过程中,为了将主题和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展现,就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要求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不断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表达,同时也能将地方的特色进行充分的展示。例如,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增加,这就给人们带来一种疲惫感,进而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就要将当地的特色融合到园林经管的规划中来,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一种积极的心态。就拿浙江的园林景观规划为例,他们的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及时个是烟雨;第二个是植物;第三个是园林;第四个是村舍;第五个是古迹。对于桂林的园林景观规划来说,他们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围绕着自然景观,这样不但可以将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充分的展示,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
3.2统筹全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的过程中,为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景观的设计主题以及文化内涵,就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全局统筹,保障园林景观的整体内容与部分内容做到协调统一,例如我们可以将假山、流水等设计到园林景观中,进而构成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氛围。在进行假山设计时,要体现出假山的高低起伏的状态,进而将假山的特色进行充分的展现。就要著名景观狮子林进行举例,它就是将假山的各个特色进行充分的展示,狮子林中不仅排列了大量的景观长廊,同时还设立了大量的湖山奇石,进而其又被人们称为“假山王国”。狮子林中,具备近十条的假山群路线,洞口的数量就高达二十余条,这不但给人们构建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同时还达到了较高的审美效果。
4结束语
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将主题形式和文化内涵融入到设计中来,这不仅可以将各个地域的地方特色进行充分的表达,同时也能推动城市建设的更好发展。通过将主题形式与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展现,可以将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体现,同时还能把传统的观念融合到现代的生活中,进而将园林景观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马荣芳 单位:春晗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培正学院园林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文章从地理位置、季相变换、观赏类型三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培正学院景观配置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行性方向。笔者鉴于此,提出增加园林小品、注重植物管护和生态习性、合理配置资源的建议,以期建设更美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培正学院;景观规划;建议
近年来,有关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鉴于此,笔者于2014~2015年间,针对广东培正学院进行实地调查并记录相关数据,探讨了高校园林景观配置的情况,分析了地理位置、季节、观赏类型三个方面的景观配置方式,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研究区概况
广东培正学院创建于1993年,原名为私立培正商学院,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黄母山下、集益水库旁。东经113.22,北纬23.40,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1.7℃,全年无霜期246~349天,年平均降雨量1754.9mm,年日照1800h以上,土壤为红土壤。广东培正学院占地1700亩,校园被培正大道分为校外和校内两个区域,校外为学生公寓区,植物层次简洁,以乔木和草本为主。校内又分为南北中区,南区依附自然山体,林木繁茂;中区地势平缓,有两个小池塘;北区为老区,氛围浓郁。研究区绿化率82.34%,有独立的苗圃和后勤管理人员,校园绿化以常绿植物为主,彩花彩叶植物为辅。
2景观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列植、对植、丛植与群植等几种。园林景观配置要素不仅包含绿色植物,还包括其他建筑小品,配置效果有着美化环境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2.1景观区域多样性
由于培正大道的穿插,广东培正学院在地理上共分校外和校内两个校区,校内又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校外主要是学生公寓,绿化简洁大方、视野开阔,多以乔灌草的方式呈现。校园南区依附自然山体,主要依托学生生活和休息,造景上遵循近自然式绿化。本区有植物种类共有115种,乔木29种、灌木48种、草本28种、藤本8种、竹类2种。复合层群落结构,乔灌草均无优势种,无明显的分层结构,多为自然种植,较少人工种植的迹象。整体上林木繁茂,环境静谧、空气清新、视野清爽,适合休息生活。校园中区地势稍有起伏,主要为办公区和教学区,造景上突出庄严整洁。本区植物种类共有67种,乔木22种、灌木34种、草本8种、藤本2种、竹类1种。复合层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人工种植,多采用对植和列植的规则式手法,乔木层优势树种为羊蹄甲、亚优势种为杜英和芒果树。草坪映衬树丛营造出整齐有序、视野明朗的氛围,突出教学和办公的庄严性。校园北区地势平缓,主要为学生和教工生活和休闲娱乐区,景观配置随和。本区植物种类共有46种,乔木16种、灌木14种、草本13种、竹类3种。复合层群落结构以小叶榕为优势种,考虑风向、光照等因子,混合园林小品中的步道和奇石,创造出休闲娱乐的空间。
2.2景观区域季节变换
广东培正学院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气候利于植物生长,植物种类达数千种,主要为四季常绿物种,随着季节的变换,每一季均有不同的突出植物种类。春季主要有观赏性白色的大叶杜英、毛白杜鹃、栀子花,红色的紫荆、石榴、垂枝红千层、杜鹃,粉红色的桃树,淡黄色的含笑。夏季主要有红色的夹竹桃、垂枝红千层、一串红,白色的蜘蛛兰、广玉兰、凤尾兰、栀子花,淡紫色大叶紫薇,黄白色鸡蛋花,黄色蟛蜞菊,蓝紫色蓝花楹。秋季主要有白色的杜英、蜘蛛兰、凤尾兰,暗红色的秋枫、三角枫、乌桕,黄色蟛蜞菊,黄白色鸡蛋花、淡紫色牵牛花,红色一串红。冬季主要有金黄色的无患子。夏秋冬三季观赏植物橘红色美人蕉;全年观赏植物红色朱槿,橘红色希茉莉,紫红色红花羊蹄甲,黄色黄槐,红色洋紫荆,红橙黄白多色龙船花,黄斑点的洒金珊瑚,红色红桑和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金边虎尾兰,杂色花叶假连翘、艳山姜、变叶木和吊竹梅。
2.3景观区域观赏类型
依据植物的观赏部位和形态特征,一般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观茎。调查发现,观花植物82种,观叶植物49种,观果植物18种,观茎植物13种,且部分植物同时具有多种观赏特性。观花植物又包含花色和花形,典型的观赏花色植物有大叶紫薇、红花羊蹄甲、黄槐、朱槿、毛白杜鹃、樱花、美人蕉、香彩雀等,观赏花形植物有白兰、红花荷、木棉、鸡蛋花、金合欢、鸡冠花、吊灯花、向日葵、牵牛花、麻叶绣线菊、紫荆等。观赏叶色植物有秋枫、枫香、花叶艳山姜、红桑、红背桂、一品红、金边黄杨等,观赏叶形的植物有鱼尾葵、软叶刺葵、破布叶、龙舌兰、驳骨丹等。典型的观果植物有荔枝、芒果、莲雾、龙眼、蒲桃、无患子、木瓜、天门冬等,观茎植物有垂柳、鹅掌柴、常春藤、佛肚竹等。
3建议
3.1注重园林小品的应用
景观配置讲究整体上的协调美观,培正学院景观配置上多考虑植物的配置,忽略了园林小品的应用。园林小品有着点缀、衬托、美化全局景观的作用,应依据周围景观特色,增加相应的羊肠小道、板凳、亭台、花灯等饰品,使景观配置更和谐、更美观。
3.2加强管护,注重生态习性
植物种植应以“三分种、七分管”为原则,如集益湖畔的垂柳、串钱柳的成活率不足50%,且长势不佳,应加强全校绿化的管护工作,充分考虑土壤、水肥、光照、温度等因子,保障景观配置优美舒适。景观空间配置上应注重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如羊蹄甲树下栽植一串红,这种情况就缺乏考虑一串红的光、热、水等生态需求。
3.3合理配置资源
培正学院校外公寓和北区植物种类比较少,可引进一些新品种,彰显区域功能特色。季节变化上,以春夏两季为主,应适当添加一些抗性强的冬季植物,使得四季皆如春。观赏类型上过于注重观花和观叶植物的栽培,应适当的引入一些姿态优美、香气四溢的植物类型,使得一区一景。合理的分配地理、季节和观赏类型的植物资源,一区一景、一季一景、一型一景优化分配,让景观配置更均衡发展。
4结语
总之,校园景观配置为高校发展而服务,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配置方式,在遵循传统的空间、季相、层次变化基础上,营造一个特色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别样的舒适环境,同时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作者:孟蕊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校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新思路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各类用地也随之紧张。而高校的用地面积不仅在减少,周边的环境也已是高楼林立、繁杂喧闹,周边日趋复杂的环境无法保障教学所需的环境及文化氛围。高校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周边环境下,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迫在眉睫。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现代高校校园园林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园林;景观设计;新思路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其建设必须考虑教学与人文环境的结合,创造一个人性化、综合性、有内涵的大学环境,让莘莘学子能从高校的每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教育。而这其中,高校的校园景观环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育人环境的标志,最能体现一个大学的品味。
1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现状
如今高校所处的位置大多是市区,周边的喧嚣繁杂、高楼林立已经把高校校园围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校园园林景观的改造来提升大学校园的内涵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周边环境恶化的新形式下,高校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有新的思路。只有拥有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才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激励师生的进取意识,培养严谨的治学风气。大学生的许多思维方法和行为意识,都是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悄然养成[1]。
2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总体构思
因各高校专业性质、学科特点、地理位置等有所不同,因此,高校的校园环境景观建设要结合高校本身特点。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够直接体现学校当地的地域特点、学校类型、办学特色及文化内涵等,使之成为学校乃至当地一个展示自我的窗口[2]。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先确定一个发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来达到提升内涵建设的目的,而内涵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学术和教学方面,整体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将知识传达给学生的有效途径。针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性高职院校的特点,确定校园景观的主题定位——“生态校园、特色校园、文化校园”展示自然、阳光的校园风光。
3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3.1校园中心广场规划设计
学校南门入口属于校前区部分,是进入校园后比较独立的空间,也是校内较大的一块绿地,是改善周边因高楼林立而产生压抑感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校园入口与其他校园景观的联系所在。这一部分是整个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该部分设计成校园入口广场即校园中心广场(见图1)。整个校园的景观设计确定自然式园林的风格,校园中心广场的设计首先选择自然式的高地形,抬高该处地形主要是为了能平衡校外高层建筑的高度,降低在校内形成的视觉压抑感。在抬高地形的过程中,还把握住地形与两侧建筑之间的空间平衡,在两侧建筑的前部空间里同时设计与中心广场风格统一协调的微地形,同样赋予自然式园林的风格。当然,在处理两侧的微地形景观时,也把握了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原则。比如,在植物的选择上,主地形主要选用高大的乔灌木,达到以绿色为主的比较庄重的效果;而两侧微地形选择了色彩比较明快、树形低矮的花灌木,形成与主地形互补的轻松活泼的效果。这样不仅丰富了整个校前区部分的植被类型,而且从色彩上也有了变化,使得主地形与微地形相辅相成,形成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的独特风格。这3个部分的组合完成了校园南门入口中心广场区域,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协调中有特色,因地制宜,宛若天成。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师生感到与大自然的距离拉近,心情愉悦,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每天清晨久违的鸟鸣声伴随着师生的朗朗书声,确有心旷神怡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育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融入环境,环境辅助教学,得到的教育远远超出知识本身。
3.2校园教学区小游园规划设计
教学区小游园本是一片银杏林,因为过密,银杏树的生长势都很弱,没有形成景观,且银杏林中没有活动场地,造成空间的浪费,学生无法利用。在新的规划设计中,我们采用自然式可进入园林的形式(见图2)。具体的做法是,在原地形的基础上改造微地形,与校园主景区保持风格的一致性。该区域面积较大,同时肩负着师生晨读及休憩的功能,所以在设计时注意“静谧”的要求,植物的选择多以树冠丰满、树形高大、隔音效果强的树种为主。为达到可进入的目的,设计各种类型的汀步,同时兼顾景观美和文化氛围,在路灯、雕塑等园林小品的设计上,增加文化元素和自然野趣。改造完成后的小游园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地方,在优美的园林中享受自然和文化的熏陶,这是新时代的教育者更应肩负的责任。
3.3校园生活区景观规划设计
生活区的景观设计主要围绕餐厅与宿舍区域,主体风格依然是自然式园林,因为餐厅周边人流量较大,在保障正常交通及集散的前提下,尽量增大绿地面积,在原地形基础上增加比较平缓的微地形,植物的选择上保留原有的大树,其他树种以中乔木及灌木地被花卉为主,形成具有野趣的田园风格。师生在就餐及返回休息区的沿途可以欣赏到美景,在诗情画意中放松心情。
4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不仅仅是要有教育模式的突破,同时还要兼顾利用有限的资源塑造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使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们能沐浴在大教育的环境下,不仅是学业上,更要在综合品质上,在点点滴滴的熏陶中逐步成长和发展,高校的校园是培养学生高素质情操的阵地,一个科学、生态、优美、宜人、有文化的校园环境将给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通过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能给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豆惠敏 任增文 周传璐 王以达 孙晓慧 刘国娟 徐宁 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过程的几点探讨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园林建设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城市建设规模化扩张发展的现实中人们认识到,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恶化的危机。许多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方面。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地域性
引言
高水平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改善生活环境,制造适合人类现代化生产和居住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需要。现代化城市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作指导去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亦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一、园林景观规划的作用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决定的。
1、主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商业占地面面积的不断扩张和工业废物的严重污染,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格外疲劳,如果能够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中,添加一些人造绿色设施,让人们在忙碌之余能享受一下自然气息,这将会无形中减轻生活压力,益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够使人们保持宁静、乐观的态度,满足人们向往大自然的愿望。
2、客观因素
新世纪注重强调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方面、调节气候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提高人们居住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在缓解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间存在的矛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对提高其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
1、遵循园林生态学的原理
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要遵循园林生态学的原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的这些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城市园林的开发建设,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城市园林是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在其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城市园林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人们可以享受到美丽的园林景观,体会轻松愉悦感。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美感的需求,还要保障人们活动的安全和个人隐私。
3、因地制宜的原则
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所在,越有特色的城市,其对人们的吸引力越强,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越强。因此,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结合每座城市的实际,以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景观为中心,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突出民族气息、历史文化特色。
4、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城市文化生长于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征,将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具有活力的要素,进行组合的结果,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着眼于地区特色,创造城市文化,是对城市文化高层次的追求,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压倒一切的趋同性的压力,城市个性的觉醒。
三、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模仿,缺乏民族特色
在城市的规模化扩张发展中,很多城市的领导者崇洋媚外,盲目地追求城市建设的高大上,不顾城市历史文化的背景,不管城市的地域特点和整体风貌,规划建设了大量的仿欧、仿美等西式建筑,造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上的盲目模仿,使得城市失去了城市的地域特色,
2、严重忽视生物多样性
为了突出城市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许多大中城市都评选出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市树市花,市树市花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大量使用,以突出城市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过于追求这种特色,而忽视了生物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
3、过分追求景观的美观
受国外发达城市的城市建设观念的影响,许多城市的领导对于城市园林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特别是对生态园林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一味去追求大,求气派,不从生态园林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市民的需求出发,盲目追求景观的艺术性美观性,忽视了城市园林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
四、改进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几点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设计出适应该城市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方案。可以参考其他规划方案,但应有取舍,设计出具有本身特色的、的园林规划。为改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坚持创新发展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园林建设中出现的崇洋媚外,盲目模仿国外的城市园林建造风格,照搬国外园林景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坚持洋为中用,借鉴吸收,创新发展的原则,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外好的城市园林建设形式,园林设计模式和成功的经验应该学习借鉴,但必须结合我国城市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设计就能取得好的效果,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同时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学习和吸收古代园林设计建造的精华,使中国城市园林具有民族特色,不失去城市的地域特色。
2、增加园林植物的种类
针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严重忽视生物多样性,造成园林景观雷同的问题,采取增加城市园林植物种类的措施,考虑每个街道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商业经济的状况,注重街道景观的差异性来开展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不同的街道规划栽种不同的乔木作为行道树,同时增加一些落叶乔木,配置的花灌木的种类注重多样化,使园林景观多样化,同时使景观呈现四季的变化,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生动,避免园林景观的雷同。
3、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一些优生树种
城市园林绿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主体是自然生态群落或模拟自然生物群落.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多样性”的原理,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园林的多样性。因此在植物配置上要掌握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营造明快通透的氛围,反映时代特色,搭配时掌握常绿、落叶树种的合理配比,乔灌花、乔灌草的合理布置,注重季相的变化,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环境景观。
4、注重城市园林的实用性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设过程中,针对过分追求景观的美观,忽视城市园林实用性的现象,采取注重城市园林的实用性,追求景观美观性的方法,同时关注广大市民的需求,不去过于追求景观的艺术性、美观性,从生态园林的功能和作用出发,开展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
5、园林景观建设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理论
(1)应注意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
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应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协调好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将自然引入城市。因而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2)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植物群种
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的不同,本地野生树种或者栽培的植物群种是成活率较高、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也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重要载体,适合大面积推广,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3)应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植物本身并没有低劣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尽量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切实增添园林的色彩及其个性特色。
结束语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体表现,现代化带来了城市文化创新的契机,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应把城市看作一种文化存在,以自然为底蕴,理性地对待科学技术,使城市不仅成为人们生息的场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园。而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首先要遵循坚持园林生态学的原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借鉴创新发展的理念,突出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其次,要注重城市园林的实用性,重视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艺术性,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的地方特色和城市景观的差异性。做好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园林,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探究住宅园林景观规划建设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景观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景观设计面临空前的挑战。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主要对住宅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组成部分作出相关分析,强化园林景观的生态特性。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前言:
住宅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随着住宅建设舞蹈速发展和扩大,市民对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住宅区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比率日益增大,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闪光点。
1 园林景观
1 . 1 园林景观特性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则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1 . 2 园林景观的生态特性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于植物体内,这一过程是生物圈与太阳能发生联系的环节,也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林设计目的,是为了创造人类理想的家园。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近些年,人类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
2 当前住宅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误区
2. 1 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城市,聚集科技人才,专门的设计公司和资质较高的园林绿化设计公司较多,园林绿化发展的较快,规划设计水平高。但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科学技术较薄弱,缺乏专门的设计人才,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相对欠缺,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 000 多家园林绿化公司,有些园林绿化公司根本就没有专门设计人员,存在粗制滥造园林绿化工程的现象,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2. 2 景观建设缺乏整体考虑住宅区开发规划中常用的组团模式要求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公共绿地。中心公共绿地是住宅区的门面,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住宅区住宅的卖点。因此不少住宅区规划中对此类共享空间关爱有加,而对其他局部,如房前屋后,道路两侧,住宅区边缘关照不足,存在住宅区绿化的死角,结果造成整体不和谐,各个景观孤立、不连贯,从而显得住宅区凌乱、芜杂。
3 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建设的原则
3. 1 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园林绿化的主体舒适和惬意。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思路,以前很多小区实际上是以景为本,只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雕塑、喷水池、西式柱廊矗立在公共绿地中,挤占面积,使实际绿地面积很局促。同时,有些楼盘把大面积草坪定为欧式景观基调,绿地内鲜见林阴,在炎热夏日,人们很难进入草坪内休憩。
3.2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3 .2. 1 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材料与环境间长期的共存,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3 . 2.2 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蔗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3. 2.3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
园林植物的配植以美观为目的,植物与植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是设计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影响而有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深人到某群落内部,乔灌木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的层次上,通常所说的摹拟自然植物群落就是要求人工栽植计划合乎自然群落构成规律。
3.3重视水景设计,实现动静合一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的,因此,住宅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那么,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 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难的是成景。“一潭死水”会让住户掩鼻而过,叫苦连天。住宅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做到真正的“活水”。因此,在“水景”设计的同时,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古谚:“流水不腐”,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高低起伏,即体现自然,又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等,让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如丽水正达“阳光城”的设计用的水系作为景观主体,串联起步行空间和绿化空间,并巧妙地运用石、阶、栏、廊、亭、桥、树木、花草等景观构成元素,以各种形式加以点缀、延续,加大景观的深度。从叠水涌泉到春色满园至游泳池,从荻水流瀑至秀水林荫到水韵轻风,以龙形水系的动感渲染着建筑之神韵,使水的灵性、建筑的韵律、草木的生机在动与静中相融透。
4. 发展
今天的景观设计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装饰、形式一直备受关注,传统园林的价值也继续得到尊重,古典的风格可以被接受,其它学科的介人使其知识领域更为广阔,技术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又使得景观设计出现更多的可能性。由于学科背景和文化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各有自己的侧重方面,但是一个景观设计作品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几个要素的平衡。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与时代要求相符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的追求文化、艺不性,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无法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的设计。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领域,其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现代景观正变得富有包容性,社会的发展使景观的内容不断发展,对景观设计概念的理解也应当不断发展。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浅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摘要: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基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展开论述,为城市设计更好的园林景观,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把城市与园林景观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城市中享受自然生活。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园林设计
城市园林景观无疑是体现城市活力、展示城市魅力的最基本、与人最贴近的场所,如公园、厂房、街道、居住区、游乐场所等等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场所设计,它深刻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并对城市的整体景观形成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建立顺应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1.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植树、种草、摆雕塑,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空间来达到良好的效果。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求景观的美观,更加注重的是功能的体现。科学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为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性奠定了基础。
2.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
2.1科学布局,协调统一
城市园林景观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城市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不值得绿化景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2.2就地取材,合理利用
园林景观设计合理利用就是要较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而且显得真切自然。在园林景观植物选择上,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择一些驯化的外来树种,以丰富植物品种结构。
2.3以人为本,科学设计
景观园林的设计和规划要考虑通风、光线、日照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需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活动娱乐融合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2.4艺术造景,生态优先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要运用植物造景的生态艺术手法,营造复合式种植结构,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设计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和城市市容。
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3.1充分认识城市园林内部结构
园林景观规划是在传统园林景观和现代园林景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顺应城市和当代人的需求。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是以保护当地生态平衡为目的,以实现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园林景观。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人居住的环境。公共绿地、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等等再国民经济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产业体系。
3.2科学合理地做好园林绿地的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是从生态园林角度出发,遵循生态设计原则,根据国家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着重于建设城市整体的大环境,再结合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园林建设和规划中国始终考虑到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园林景观建设中对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感受与需求,在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反对不合理的开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3.3加快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进程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具有社会性和群众参与性。城市景观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和休闲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配套设施,提高园林绿化意识,力争把爱护环境、强化管理宣传工作作为群众的行动路线,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3.4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由于现代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园林面积多以小型园林,这使得绿化面积较小,因此,在设计中要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长植物运用的原则, 以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持续打造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墙体、灯柱、棚架、凉亭等建筑小品打造独特的立体空间。通过立体结构增加园林空间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利用立体景观达到吸附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4.体现生态,厉行节俭
4.1城市景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以生态换环境脆弱区为重点,以小流域、山头地块为单位,综合应用各种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以遵循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不仅要体现生态功能,而且要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使景观生态与自然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中要把对自然的影响降到低,尽量创造自然生态景观,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各区域资源优势,达到景观区的融合协调。
4.2生态适应技术,城市景观设计要设置各种便民的设施,体现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建筑中要有公共配套设施,公园内要设置坐凳、垃圾箱、各种灯具等便民设施。为了克服气候对植物的影响,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施工中可以在绿地内铺设自动喷设施。
总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顺应自然法则合理的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不以机械的力量去征服,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以生态为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理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节能型也要有科学合理性,这是作为景观设计师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是造景手法成熟、形势和内容比较丰富,植物配置表现出兼收并蓄,再吸收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又要注重传统的文化现实意义,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都要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为人们休闲和工作提供更加富于观赏性的城市园林景观,通过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园林景观规划论文:试探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生态园林集艺术美和生态美于一身,生态园林给人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示了植物与建筑相结合的艺术美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植物配置、建筑小品设计、低碳设计及规划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 园林 景观 规划 设计
1 前言
生态园给人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示了植物与建筑相结合的艺术美感,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园林建设的工艺水平与环境质量,因此,作为园林设计的专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艺术触觉,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
2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涵义
2.1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指的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园林系统,是将生态学融入园林设计的一种新式园林设计理念。生态园林集艺术美和生态美于一身,将灌乔木与草本植物群进行科学化、复合式规划种植,使植物搭配融洽、相互协调,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
2.2 生态园林的涵义
根据以上概念,笔者将生态园林的涵义归纳如下:
(1)能美化人们的生活、休闲环境,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2) 运用富有美感的植物配置方法将人工种植的植物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能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品质;(3)将植物进行科学配置,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有效调节,包括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防风、净化水体、吸收有害物质等[1]。
3 生态园林设计遵循的原则
3.1 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曲线等,尽量让植物组成的景观丰富多样,线条和构造不能太过僵硬。同时,植物的搭配必须和谐统一,不能突兀杂乱、没有系统,既要让植物群显得富有变化性、层次感,又要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草木虽无声,但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不同的配置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境。如果植物的形态和色彩搭配过于杂乱,就会使人感觉心烦意乱,但太过整齐划一、缺乏动感又会使人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在对生态园林进行设计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法,使园林景观丰富而统一。
3.2 景观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中,各处景观应该同时具备图画美和音律美。图画美是指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观从任何角度看都能独立成景,从园林整体来看也十分和谐;音律美是指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如音律一般结构完整,富有节奏感、层次感。另外,园林设计既要表现出独立景观的个体美又要表现出各个景观相互搭配的群体美。作为园林设计专业人员,在布置园林时,要熟悉植物的特性和造景功能,整体把握植物群落,除了要遵循美学原理外,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审美,对植物群进行科学配置,营造植物群与四季配合的动态变化[2]。
3.3尊重自然原则
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 要尊重自然, 依托自然。 对地理条件要合理的利用,少动土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让景观真实自然。自然起伏的地形更加富有诗情画意。在对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将植物作为主体,植物具有丰富的自然色彩,是生活环境中无法或缺的一种景观。 在配置时,要注意到植物的生长规律,随意但不能杂乱。在规划园林景观时, 要体验地方特色,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设计时要把握好地方区域的特色,创造出有个性的景观空间。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小区原生态的地形以及景物精心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居民的心理要求和活动的规律, 因为居住的主体是人,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大,在设计时,要对残疾人、儿童以及老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进行考虑,合理的设置休息、锻炼、交际的设施和场地。 让各个空间既有区别又能够相互融合,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
4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形式
植物的种植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决定, 要种植一些好维护、病虫少且对人体没有危害的植物,要做到虚实相衬,与自然相融合。 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到植物的自身生长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的布局要求。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在搭配时,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 在引进植物时,率先考虑能够改变生态环境和能够适应特殊环境的植物。
4.1 自然式
自然式植物配置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孤植、丛植和群植。
(1)孤植,是一种凸显单株植物个体美的种植方法,是指在考虑图画美和构图美的情况下,对单株植物进行独立种植;(2)丛植,是一种既能体现植物的个体美感又能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的种植方法,是指按照自然化配置和艺术构图的规律,将4~6 株或8~9 株不同植物混合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丛;(3)群植,是一种体现大面积植物群群体美的种植方法,是指将1~2 种乔木与灌丛按组合原则搭配在一起,组成大面积植物群。
4.2 规则式配置
常见的规则式植物配置方法主要包括六种:(1)行植:将植物排列成直线,进行等株距、等行距种植;(2)正方形种植:按照方格形状进行等距种植;(3)三角形种植:将植物排列成等边三角形,进行等株距种植;(4)与正方形种植相似,但行距要大于株距;(5)环植:将植物围成圆环形状,进行等株距种植;(6)带状种植:通常用于大面积的植物种植,将多行植物种成防护带形状。
5.建筑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和园林建筑的设计能够增添人文色彩, 体现小区的文化底蕴,也可以缓解居民的压力。 对园林建筑的设计,比如亭子、花架等,可以采用层次错落以及回环曲折的方式来让园林景观环境变幻多端,让园林环境的外观形象多姿多彩。对园林小品的设计比如灯具、雕塑等,要简单且要突出特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可以让文化艺术氛围得到充实,能够很好地反映小区特色。
6.低碳设计方法
对进行规划设计的小区特色要进行分析, 然后设计出符合此小区的景观,在设计中,若是想要节约成本并且有良好的景观效果,那么就要充分考虑到对景、借景的表现手法。在选择材料时,不要盲目的选择高科技的材料,可以将乡土材料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可以突出当地的特色,尽较大可能的运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7.其它规划和设计的手法
为了让生态园林能够展现出优美的环境, 因此就需要利用各种规划设计的手法。
7.1 平面和立体的手法
绿化中的基本形式是平面绿化, 但是城镇小区内可以进行绿化的地十分少,因此,为了小区空间美感的增加,就需要提高绿化量,所以就要利用立体面和空间来延伸绿化,从而达到此要求。 对绿门、绿墙以及绿柱等进行修剪,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进行艺术处理。 用植物来刻画和点缀,空间色彩也得到了丰富,主体面的动感景观也增加了不少。
7.2绿化和文化的结合
绿化和文化两者是不能分离的, 只有在绿化中有了文化色彩,景物才会有生命,才会有丰富的内涵。 绿化中采用不同的文化就能体现出不同的理念。 可以用字画、雕塑等来表现文化。 用故事来表现文化,才可以让景观活灵活现充分的展现出来,才能将小区的主体和思想的显示出来。
7.3 绿化和硬化的手法
绿化和硬化是互补、促进的关系。 常常有人抱怨硬质的铺装不舒适,但是却很少听到有人抱怨说植物太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以适量为前提,若是无法做到适量,那么植物就要尽可能的多,而不是尽可能的少,因为植物多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 而铺装太多不仅浪费了钱财,还会让人厌恶。在硬化部分可以利用绿化来让此空间更加的生动, 绿化部分可以利用硬化来丰富此空间的活力。 在小区的规划中,要尽量避免人工因素,要尽可能的保障景物的自然形态。
8.结语
总之,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设计生态园林时,要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生态园林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实现为人们建设良好居住环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