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景观建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景观建筑论文:国内景观建筑学论文
一、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现状的思考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虽然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在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技术手段的发展上还需提高,对要把人类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些不足,但是中国有着广阔的国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造园史,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这些都为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本文通过对中山岐江公园案例的分析,给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如果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利用与保护资源;能够重视社会文化的作用;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景观环境。
作者:王伟 唐莉英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建筑工程园林设计论文
一、景观建筑的立意分析
1.1景观建筑的立意和作用
总体来讲,景观建筑的立意具体就是指通过对景观建筑的具体应用,能够将设计师心中的艺术构思及具体想法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园林工程的具体功能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环境条件,在这两者基础上将工程设计进行艺术化的表达。这种立意是分为两个层面的,不仅有主观层面,还有客观层面。主观层面主要是指园林设计师的艺术构思以及设计想法,客观层面具体就是指园林工程的环境条件以及工程资源等可利用条件。在进行具体的景观建筑设计的环节,立意以及构思是核心内容,总体来讲,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园林工程的主题概念,通过对这一点的深刻把握,充分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能够站在园林工程全局的高度上进行统筹规划,使得整体的景观布局科学合理。在整个园林设计的环节中,通过立意能够将整个工程的各项内容有机串联起来,通过整体的设计规划,来实现设计师的艺术构想,立意将对园林工程有着系统性影响,是整个园林的核心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准。
1.2立意的理论基础和手段
立意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环节的核心内容,通过科学精准的立意,使得景观建筑能够在发挥实际作用的基础上,更具有艺术内涵以及人文底蕴。但是天马行空的不顾客观规律的空想,是与立意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兼顾到工程的实际条件,其中不仅有自然环境,还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安排,通过对各方面内容的精准把握,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使得每一项资源和条件都能够科学合理的被利用,能够使整体效果更具艺术气息。总体来讲,设计时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立意,及时就是模仿立意,通过模仿使得景观建筑能够得到初步构建,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发挥,添加进设计师自身的构思和创意。第二就是生态立意,在这一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为基础,避免生态破坏的发生,使得生态环境能够与园林景观建筑和谐共融的存在。第三就是诗画立意,在这一过程中添加进文化元素以及思想内涵,使得景观建筑可以呈现出如诗如画的艺术效果。就是本土风情立意,在景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将本土化的人文风情进行适当体现,使得地域性特点以及地方性的本土文化元素能够在园林中出现,这样一来,整个园林将于这座城市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二、景观建筑的实际应用
2.1凉亭的应用
在园林中凉亭是必不可少的,凉亭是我国园林构成的标志性元素之一。通常情况下,都是将凉亭设置在园林的中心位置,从园林工程学角度出发,凉亭不仅有古典式凉亭,同时还有现代式凉亭。现代式凉亭的样式相对较为单一,古典式凉亭构成元素更加多样,而且样式也更加丰富。凉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也有利用石料以及木料的情况。通过凉亭展现出的层台累榭、雕梁画栋,人们将能够在凉亭之中感受到古韵古香,产生神游天外的感觉。凉亭是重要的景观建筑,在园林工程中不可或缺。通常情况下,都是将凉亭与山明水秀的景色相搭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湖光山色的怡人景色,还将在清风拂面之下,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游客必将会流连忘返。
2.2桥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中,通过加入河流的元素将能够使得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够扩展园林景观的心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河流还能够对园林的整体气候进行调节,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湿润,这将使得园林环境极大改观。不仅如此,河流的流动还将使得园林更加富有活力,使人们的视觉感受更加多样,同时还能够通过河流与大自然产生更加亲近的感觉。如果园林规模相对较小,桥梁通常都是用来对水面进行划分,这样一来就使得景观的整体面积有所拓展,同时还能够使水面焕发出幽深的感觉,从而使河流的景观作用进一步展现出来。不仅如此,在进行桥梁设计时,还可以设计成拱桥,这样一来就能够变得更加简约质朴,简化了人们的感官心理,能够更加沉静的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三、结语
对园林进行设计需要综合考量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仅涉及到建筑,还有自然景观,但是只有对人为因素更多的景观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够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富有艺术性。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景观建筑的核心元素的充分把握,以及精心的设计和构建,园林景观将更富有美感。
作者:黄汉玲 单位: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建筑论文:建筑物及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1校园景观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1.1校园景观与规划的关系
及时,校园的景观,应当纳入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阶段,要充分考虑校园景观的各种因素,在规划布局和设计构思方面,充分吸收景观设计的美学艺术。第二,要提高景观设计的层次和对立性,合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尊重自然美学规律,借助自然形式和气候风景,充分发挥景观的美学效应,植入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三,要在整体规划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切入景观设计,使二者保持一定的层次性。
1.2校园景观与建筑的关系
及时,从校园景观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景观的设计,都是依托相应的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和建筑物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可以说,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是景观设计与展示的载体,同时,景观的存在,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和艺术性。第二,景观不同于建筑物,其具有一定的移动性,景观与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对独立的。二者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也不相同,建筑物在设计方面,对于室内空间和外部整体结构的考虑较多,而景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美学艺术和人文精神方面的考虑较多,其功能也主要是提供观赏性,人们的视觉需求。
2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
从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层面来考虑,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富有人文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美学艺术景观,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如下目标原则。
2.1营造交往场所,强调可参与性
校园是一个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模式的社区,学生课余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体育活动、室外晨读、散步等等都处在特定的场所,根据这种情况,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增添一些室外景观,并且注意景观要有利于学生的聚会和交往,例如,外语角、音乐广场、晨读一角等,在这种景观环境下,学生可以学习、后动参与过程中,欣赏景观并充分利用景观。
2.2创造生态环境
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好绿化工作和环境保护,尽量依托校园环境的有利条件,在一些较大景观的设计建设方面,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确保不对原有的校园环境产生较大破环。2.3随时间变化,景观呈现一种动态的四季特色景观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配置不同物种,使校园不论冬夏都有活力的气氛,不会因为冬季的叶落呈现枯败景象,也不会因为夏季植物不够茂密导致遮荫功能不足。
3校园景观要素及其设计模式
3.1校园景观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植物、山石、水体等。植物在造景方面通常包括面状、线状和散点,面状主要指成片密集的树林,可用是几何形式形成较强的构图方式,往往用于校园非中心景观中。散点是指孤植和群植,一般选择优美、体形高大的树种。山石水体是历代造园的重要要素,它们形成的景观一种是参与性的。另一种是观赏性的,常常由人工堆积山石配以植物衬景,增加观赏情趣。
3.2校园景观的设计模式
中心区域景观,作为校园的核心区域,一般位于校园的几何中心,以校园的最重要的教学功能为主。建筑围和的院落景观,建筑围和的院落空间是较为亲近人的景观空间,由于其近人的尺度,其空间形态需要考虑人的观感和尺度,以及高宽比的关系。
作者:刘丽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建筑园林设计论文
1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的主体,景观建筑的设计要满足园林设计的需要,最终达到和自然风光的协调和融合。景观建筑可以通过多种组合形式存在,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布局,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合理应用景观建筑,能够有效调整园林景色的布局,使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通过选择某处建筑作为其中的重点,然后再布置相应的游廊等附属建筑,将景观建筑联系起来,这样能够满足旅客赏景的需要。人们在园林中游玩时不仅容易被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同时还容易被景观建筑所吸引,景观建筑往往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给人们提供小憩的场所。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借景的方式,增添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满足了艺术意境的表达和需要。景观建筑通过合理的规划,以花墙、庭院灯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能够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凉亭的设计
凉亭作为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建筑,它能够给游客提供短暂的休息空间,也是避雨和乘凉的好场所。凉亭在园林设计中包含了传统凉亭和现代凉亭2种形式,其中传统凉亭的形状主要有梅花形、多边形等形状,在凉亭的顶部主要有单屋檐、双屋檐以及多重屋檐等形式。现代凉亭的顶部主要有弧形、平面图形以及坡面对多种形式,其建设材料主要有木料、石料以及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凉亭的外观形式更加丰富,而且其姿态也更加雄伟、精致,能够给游客更加美好的意境和感受。凉亭一般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建筑伫立在园林内部,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凉亭要想发挥其巨大作用,一般应当设立在景色优美的地方,特别是周围有流水经过,能够给游客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例如,长春市南湖公园中的凉亭,其形式是传统的四角亭,屋顶是三层檐,亭柱是传统的红色,其顶部是尖锐状。在亭柱之间有圆柱形和长方形的缓台,能够供游客休息。其中4个凉亭两两连接在一起,凉亭下面是荷塘的流水,荷塘上面有绿色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这样的凉亭能够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发挥了凉亭建筑景观的作用。
2.2桥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常常需要应用到桥梁,特别是流水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的感觉,同时河流还能够达到湿润空气的作用,人们都希望感受到流水的力量。在这样的园林景观中,通过特意设计一座桥梁,不仅能够达到观赏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景观的艺术效果。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园林,通过设计一座桥梁,能够有效增添景观面积,增加了景观层次感。对于小园林来说,桥梁可以设计的更加精巧,并且和水面十分接近,这样能够使旅客的游玩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大型园林来说,桥梁应当作为整个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标志,在布局上应当和园林景观整体风格相适应。桥梁应当和周围的景色相互呼应,同时和整体的园林景观相互融合。
2.3廊的设计
廊在园林设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往往是连接景点的重要通道,具有连接建筑物和外部空间的作用。廊的存在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空间性,特别是不同的廊结构和形式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类型,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廊还能够和藤类植物结合,形成葱葱郁郁的外部结构,使游人走在里面感受到凉爽,具有一定的避阳效果。廊的存在延长了游客的观赏时间,使游客有更多的时间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在历史上有不少的故事都和廊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廊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
3结语
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画龙点睛和点缀效果,衬托出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景色。通过广泛的应用景观建筑,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感。
作者:李睿
景观建筑论文: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景观设计论文
一、水利工程建筑及其功能美
水利工程建筑主要是指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包括泵站泵房、配电房、启闭机房、管理及生活用房等。水利工程建筑景观与其他建筑景观不同,具有功利性,首先它要具有蓄水、发电、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其次水利工程建筑坐落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结构造型、材料色彩和现代技术等因素在运行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顺应了人们的感官刺激和精神需求。水利工程建筑宽敞整洁、美观大方的建筑环境,越来越成为一种景观建筑,满足人们游览观光的需要,具有观赏景观的功能美。
二、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绘画艺术是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师们最直接、最丰富的灵感源泉,每种艺术形式都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师们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提供借鉴。
1.整齐划一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在材料、色彩、造型等方面,整体设计呈现整齐划一、秩序统一。
2.平衡对称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造型设计要呈现既变化又一致、结构布局呈现等量不等形的对称平衡。
3.比例经典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结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总体要呈现8:5黄金分割经典比例。
4.对比调和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材质、色彩、亮度和空间等因素组合而成的统一体要呈现鲜明醒目、融合协调。
三、景观设计艺术在水利工程建筑关键点中的运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筑越来越多地注重视觉效果,要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环境和谐统一,逐渐成为人们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甚至成为游客的一个旅游景点。所以在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及色彩设计、附属设备外形设计等几个关键点上要运用景观设计艺术,使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的文化品位。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设计,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要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流线简洁、有序顺畅、联系方便,景观与建筑环境绿化美化、呈现移步换景效果。在泵站总平面设计中,房屋排列间距要达标,符合日照通风条件,满足环境要求和服务功能,较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功效。城市内的排涝泵站处因为它在城市之中,不仅是水利工程建筑,更是城市景观建筑,要综合城市交通、管网、周边建筑设施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环境因素,从设计到建设全程都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城市景观,与周边堤防、河道等城市景观相结合,融为一体,体现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品位。
2.建筑造型设计。
水利工程建筑造型设计是设计师根据水利工程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做到内部结构要安全实用,外部结构要美观大方,既要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又要表现地方的文化底蕴,既要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又要展现水利工程建筑特色,不能凭空想象、追随“时尚”臆造。水利工程建筑主要用于容纳和保护各种水利水电设施设备,过去一般就设计成火柴盒形,实用有余,美观不足。所以在现代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设计时,设计风格要与外界环境融合,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如在江苏、浙江等地的泵站造型,苏瓦粉墙,屋角翘起,中式围墙,洞形大门,古色古香、宁静幽雅。泵房、管理房、启闭房等建筑群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富于节奏感又不失均衡感,使水利工程建筑脱颖而出,与附近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3.建筑材料设计。
由于水利工程建筑多处在野外水下,常年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所以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其抗风性、抗热性、耐脏性和耐寒性。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感影响建筑造型设计、风格特色和保鲜时间,比如门窗材料要承受超常的风荷载,建筑表面装饰材料要选择不易积土、耐水冲刷的饰面砖、品质外墙漆、铝塑板等材料。颜色一般选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的色调,但局部可以少量增加红、黄等暖色调,以改变水利工程建筑物单调沉闷的感觉,具体要根据各单体建筑的功能和所处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使用色彩。
4.附属设备外形设计。
在启闭机房、泵房等附属设备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做到简洁明快、线条完整,减少视觉干扰。对机电设备的外形设计可以设计成不同设备不同颜色、不同色调,色彩不宜过浓过艳,总体和谐悦目、简洁大方。建筑物顶部要因地制宜,不一定要戴“帽子”,简洁平整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观效果。防浪墙、栏杆等辅助建筑具有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设计科学会产生锦上添花之效果。水利工程建筑还应注重夜景设计,突出夜景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的互动影响,在保障水利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水利工程建筑景观的观赏性,既要顺应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要表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观念,因地制宜发展景观水利、造福人类。
作者:李树森 张波 单位: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水利站
景观建筑论文: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论文
1人类与景观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的居住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否则对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不利的。随着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日益加强,像原始森林和极地那样的原始生态系统已很少见,人们正以大量的养殖湖、薪炭林和乡村等半人工生态系统及城市、工厂等人工生态系统所取代。不过,人类已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是一个整体,把自己的事和环境联成一个系统来考虑,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以便更好地保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1.1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设计的目的
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包括如何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如何尽可能多地使被破坏的景观恢复其自然的再生能力,如何较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设计。可持续设计就是在生态学的指导下,将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强调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在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开发绿色资源,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使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2城市化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不注重生态保护。随着城镇的繁荣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却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目前许多城景观设计作品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过分追求个性的张扬,急切地想证明自身的存在,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而破坏了自然原有的统一和谐;然而,生态的平衡破坏起来很容易,却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有的和谐状态。在景观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其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作用。保护生态原貌就是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使其不断延续下去,而这正是现在景观设计中较缺乏的。同时,设计缺乏整体理念和协调艺术。许多人认为景观就是对已有空间的一种美化,是随意性的附加物。目前很多景观设计毫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随便种种树栽栽花,这是缺乏整体景观概念的行为。景观应是更高层次上的一种统一。美好的景观是一种和谐、一种完整,任何将环境割裂成部分来设计的思想都是不对的。
1.3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坚持的原则
1.3.1保护和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
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或者多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它的可持续性会受到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就必须以保护和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维护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生态系统的的可持续性是由于有再生能力,再生能力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物物种的可持续性。
1.3.2注重景观的地域性.民族性
景观设计应尊重传统文化,将带有当地特征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并且尽量多采用乡土树种,从而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类型以及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和符合当地人们审美标准的空间场所。
1.3.3运用现代技术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技术和材料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要考虑美观,营造宜人的健康环境,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而且更要注重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构建社会发展与现状环境相协调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绿色景观与建筑分析
2.1绿色植物的视觉魅力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2.1.1独特的地域景观
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
2.1.2四季更迭的形与影
绿色景观四季变幻的姿态、颜色、气味和随风飘动的秀影使建筑外部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其微妙的动态变化使原本凝固的音乐也变得灵动起来,并在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丰姿和魅力。绿色景观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不仅为建筑创造了绚丽多变的空间环境,而且架起了人与自然交流的桥梁。其或优雅、或自然、或绚丽的外观自然而然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呼应和限定。
2.1.3绚绚丽变幻的色彩
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情感联想,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间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建筑造型和空间环境在一年四季变换出生动的表情,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2.2绿色植物的人文魅力
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因其姿态、生长特性的不同常被人们赋予独特的个性和品格,从而表达出一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以及时代文化背景。纵观各个时代的建筑文化,都能觅到植物被赋予神圣象征含义的踪迹,并且它们所具有的含义往往取决于人们在时间和社会变迁中对其的评价,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因素和个人经历,其内容复杂地盘绕于个体和人类发展进程之中。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互借和融合而显现出的整体性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精髓。植物历来是文人造园表意的主角,在传统文人逸士的私人园林中,植物的选择极大地反映了他们的意趣。精心配置的蓊郁花木配以意义精到的楹联匾额,使人产生无限遐思和美妙想像,为园林增添了非凡的自然魅力和人文魅力。
3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在人们有意识地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同一性关系逐渐发展为对象性关系。马克思认为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自身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当然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但在这种初级的人与自然界的意识中,人们同自然的关系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动物式的服从意识,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则表现在人与自然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狭隘关系的相互制约,以及对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这一现象的意识。而建筑环境设计思想作为一种意识也必然遵循主观意识发展的规律,经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3.1古代朴素的建筑环境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讲究顺从自然、依附自然。儒家的入世之境、道家的自然之境、佛教的出世之境三家美学思想的相互揉合,使中国美学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和深沉,合流之后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建筑作为社会文化取向的物质形态表达,很明显地反映出这一点,例如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私家园林:室外空间中建筑与自然元素的组合极为精妙,形成相互掩映的多变化、多层次的空间效果。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性使中国园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含情至深。传统风水学对所勘察的风水区位的地貌、水流、水质特别重视,其中许多道理与现代水文地质学也是相合相通的。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系统地将传统风水学的数千年经验与现代水文地质学知识相互联通,从而研究出山川河流,地质地貌、山脉走向,水土关系及其产生的各种化学元素,对人类生理与心理、健康与事业的正反影响,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视庭院风水,认为庭院建筑、花草树木、假山流水的组合布局,要符合风水的要求,这样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财运事业,这是传统风水学中朴素的环境景观意识。如苏州园林就是人造环境景观风水的典范。风水学将传统风水学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相互嫁接,不仅研究环境景观的美学规律,建筑学规律和植物学规律,更要进一步研究环境景观的结构、方位、材料、色彩、外形及其场态信息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各种作用力,从而探索选择和营造出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和事业发展的环境景观的科学规律和方法。
3.2现代建筑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和转变
1863年,美国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建筑的观念。伊恩•麦克哈格是及时位将生态概念引入建筑设计的建筑师。近年来,植物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绿色植物的生长范围更加宽广;屋顶种植和室内种植的发展,使得建筑和绿化的融合更趋多方位和立体化。屋顶栽培中,比较早的是藤森照信的“韭菜住宅”与“蒲公英之家”,在设计中追求自然与人的“寄生”关系、人工物与自然物之间的微妙平衡点。绿化不再简单、安分地仅限于屋顶,蒲公英成为住宅立面的主角。这种为了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不仅可以看做绿化与建筑由寄生关系到共生关系的发展,而且这种探索也可以看做是对未来建筑的一种发展方向的预示,暗示着建筑绿化已经走向立体化和生态化。19世纪80年代,屋顶绿化就在欧洲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现象”也可以通过大面积植被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得到缓解。在一些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绿化屋顶通过其保持雨水的能力可以控制暴雨雨水流量的70%~。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另一大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2000年,安藤忠雄在大阪湾淡路岛东北岸建成了“淡路梦舞台”,在其规划中安藤忠雄明确提出“要建设,先种树”的方针。1994年就开始了24万株苗木的栽种工程。“淡路梦舞台”的设计从整治建筑环境着手,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治愈山体开采留存的伤痕,恢复和彻底改善山体的生态环境。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目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所有这些都表明建筑绿化已经从原先单纯的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逐渐向建筑中生态要素的角色转变。
4.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统一
4.1景观设计优先的理念
现在的很多设计往往把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分开,把景观设计理解为建筑设计的附属物,这里搞一点水,那里搞一个小品雕塑等。不研究规划布局而先确定园林小品,不考虑交通、消防、停车等硬技术指标而先去考虑平面布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难免会出现问题。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紧密联系的,是相互依存的,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方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空间的营造。从建筑角度来说,建筑不是游离于环境的,它只有与外部环境形成一定的关系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建筑必须与外部空间相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这也有利于建筑个性的表达。建筑独有的特征除了反映在建筑本身外,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在外部环境中得到体现。因此,室内外空间的结合、呼应,不仅完善了建筑空间,也使内部空间得以延伸、扩展,特别是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的结合,可以大大丰富建筑本身的空间。所以,当代建筑设计不仅要完成自身主体设计,对环境、景观的理解和把握更应先于建筑设计。把场地的景观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限制性、前提性条件,使建筑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因素,设计成为有机的整体。就此而言,建筑设计是否应该树立景观规划为先的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的始终,是否贯穿对景观的参照、理解、协调与统一,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4.2树立整体设计的思想
建筑整体设计思想是一个新概念,其特点是地考虑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技术装备等协同关系。城市中的建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从时间上说它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断面。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建筑与景观的有机整合。
4.3寻找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点
在中国城市建造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先建建筑,然后再考虑景观环境的美化;另一种是在已有的环境中添加新的建筑,包括建筑改造及扩建,导致建筑的独立性非常强,很难形成整体的景观形象。因此,建筑应从被动地单方面追求环境和谐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策略向环境延伸,寻找与景观的结合点。首先,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建筑师在深入建筑单体设计的同时,对整体的建筑环境提出设计导则。分析基址环境、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导则内容应该包括具体的风格、主色调、环境铺装、景观设施等设计建议,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产生辐射式、制约式的影响,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其次,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元素并进行适度调整以保障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
4.4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首先,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问题。它使得景观设计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饰、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对漏洞的简单的遮盖,而是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其次,以建筑手段实现造景创意。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可以采取的手段有:一方面,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另一方面,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在城市建筑高密度的狭窄区域,以彩色喷涂地面的方式划分出进出的道路以及人行与车行的路线,既满足道路的功能要求,也为高层居民提供了视觉对象。这种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也是源于建筑思维。
5结论
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这意味着设计应尊重自然,尊重物种多样性;要顺应自然,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破坏,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保持营养和水循环,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以有助干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在景观设计中综合的进行环境和生态分析,努力把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改造成美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居住环境,设计师的作用是把那些不美的环境,遭到破坏的和存在缺陷环境,运用设计的各种手法,把它们改造成既生态又美丽、更能、适合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景观建筑论文:建筑景观设计论文
1体现出人文精神的各个方面
1.1地域民族文化传统
每个名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每个民族的特色的体现。一个民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并且是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种族族群,地域特点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形成固定的形式,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了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比如,在我国,个民族都有属于代表本民族的“图腾”、传说、文化节日、不同的民族服饰等。这些就是能代表本民族的“标志”,并对本民族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化传统还可以对建筑景观的设计建造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陕北地区的窑洞等,都体现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1.2历史文化积淀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受地域特点、生活状态、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就拿中华民族来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例如,处于夏商周时代的奴隶社会的艺术品多以神话传说为主,突出体现统治阶级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物初步形成,并以木质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比较单一,风格、形式也没有太多的变化。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最强盛的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发展,并与世界上很多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反映在艺术上的成果就是这一时期的艺术品体现出了荣华富贵、流畅华美的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建筑物则吸收了外来民族的文化特点,形势趋向多样化,建筑物的风格庄严雄伟。再到后来的鸦片战争,使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使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新式的“洋房”或者是中西结合的建筑不断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对建筑景观的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3不同的信仰追求
信仰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思想情感的寄托,对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起着团结这个民族力量的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追求,对建筑景观的影响也不相同。拿东西方的宗教信仰对建筑的影响作比较,东方的建筑景观追求的是心灵的和平与安宁,多以庙宇、道观为主要表现形式;而西方的建筑景观则注重物质层面和外部的感官,多以庄严肃穆的教堂为主要表现形式。
2如何在建筑景观中体现人文精神
2.1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注入新的思想和生命力
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建筑景观的设计者更要吸收汲取建筑物的设计理念,从中揣摩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要赋予建筑物的灵魂内涵;运用适当的建筑材料,结合超前的审美理念,将材料选取与美学设计充分融合在一起,将体现时代特性的人文精神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对建筑景观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体现设计者自身的素质和建筑物人文内涵的把握的一个考验,因此,建筑景观的设计者不仅仅要“修炼”自己的技术,更要学会把握建筑物的内涵,从而赋予建筑景观以灵魂。
2.2充分利用地域和民族特色
前面提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会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惯,建筑景观也有体现不同民族特色的不同形式。就像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四合院,融合了阴阳五行和八卦思想等风水学说设计的,是对封建的礼仪秩序,门第观念的体现;而陕北地区的窑洞则是结合当地厚实的黄土层、干燥的气候特征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建造出来的,适合当地人民居住的建筑物,是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深厚历史文化的沉淀;又比如充满客家风情的福建土楼,则是对客家文化的真实缩影。
2.3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念
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尤其以西方的建筑最能体现人文精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就宣扬通过艺术创作来体现人文精神,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建筑领域的代表人物就是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他的作品大都融入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因此,他的作品能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人们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建筑景观的设计者要学会感受人文精神的真正含义,并结合本民族的民族特色,设计出代表本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作品。
2.4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留原有的人文精神
要想使人文景观不断发展,除了要遵循本民族自身的民族特点之外,还要不断交流融合新的思想观念,对其进行创新。但这里所讲的创新,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成果,也不是达到某种目的,在技术和外观上对别人的盲目“模仿”,而是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民族特色,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打造一个的,能体现本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的建筑设计。
3结语
每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的建筑景观,而这些建筑景观体现的则是不同的人文精神内涵,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建筑景观的设计当中,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的人文精神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培强 刘立丰 单位: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生态建筑学论文
1生态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概述
在科学技术引领下,现代建筑设计师日臻自觉地注重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关照,他们开始追求自然界所固有的和谐美,并顺理成章通过一系列手段有节制地对其加以修饰,将风景景观用于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划中。景观建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正视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回应自然,将自然用于适用它自身的发展之上。在基地选择方面,首先要求详细测量有关地形,勘察当地的自然环境景观构成因素,之后绘制分析基地自然因素:明确哪些是景色,哪些是不良景色:应保留哪些树林,移走哪些树林;洪水水位是多少;基地中建筑用地合理进出口;强风与微风;基地以外讨厌物的评价和处理。总的来说,景观建筑学更为注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环境固有的景观美进行开发和利用,但其主要着眼于自然景色的保护,并不是从整个自然环境系统上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生态学应运而生。所谓建筑生态学主要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以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争取对自然的关系,从而对自然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使其符合自然生态平衡原则,从而创造出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建筑生态学在三方面与风水理论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及时,建筑生态学提倡合理地借助自然景观保护山水之美,衬托建之美,通过建筑,将人、社会、自然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风水倡导人地协和,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在山水上做文章。第二,生态建筑学具有一定环境保护思想,风水不仅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造,还引导人们如何种植,如采掘,如何保护形势、保护山水、保护生态和自然。第三,生态建筑学要求建筑和规划设计建立在将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上,其研究对象是人、建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目标是寻求、创造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风水要求建筑、园林、目的的规划布局与地形、风、水的运作相联系,这其中蕴藏了非常深奥的精神感应,生态筑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有机观。
2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回归
风水不仅体现在建筑、道路、乡村、坟墓等的选址、装饰、空间组织和布局中,还体现在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意向和文化取向上,而且风水学中的很多论述正被现代相关学科论述。在思想上如何看待自然,在实践上如何通过利用自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获取生态效益,这是风水的生态内涵。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在建领域中出现了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思想,这就促使建筑设计师改变物质、有形、硬件的建筑眼光,开始探求从建筑上继承无形文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方法。这种情况下,风水中关于建筑与人、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就发挥了绝妙作用。然而历代甚至现代民间应用的风水与风水本身的自然科学本意和价值相违背,人对风水的认识也由此陷入了迷信的窠臼,而风水与建筑规划设计、布局等工作本是不可分割的,但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由于目的、需求不同,风水和建筑规划设计被割裂成两个对立面,很多人总在试图绕过风水,深怕沾染封建迷信,导致的结果就是规划设计、风水各执一词,制造形体诡秘、靓丽却有扭曲、变异,这样的建筑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实现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真正回归。风水的基本取向是关注人、建筑、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从风水理论来看,选择宅居的外部环境,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筑是否处于一个“阴阳枢纽”这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而选择阴阳枢纽,需考察生气,辩证方位,这种选择方法和过程从本质上兼容了与现代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学科相符合的内涵,与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分析和选择环境的主旨不谋而合。另外,依据风水理论,对于建筑的经营,不论是坐向方位,还是规模大小,亦或是内外空间的界合和沟通,应与大自然景观、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细腻处理,使自然参与到建筑规划中,最终使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协调运作。我们应通过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的理论和客观评测寻找生态建筑学与风水、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交集,同时,剥除风水理论中不严谨、不科学内容,用科学的眼光从传统风水中获得具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规划设计依据。基于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认知地域的地形,寻找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的共同点,并找出气候环境上风水与生态建筑学的共通,从建筑整体朝向、建筑设备上的设施、建筑内部功能格局、细部设计等方面考虑,实现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融合和补充。
3结语
总之,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研宄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只有打破思想误区,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风水自然、和谐、平衡的原则,以该原则考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周围环境本身的自然条件,结合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风水学理论,对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改善,建立起人工生态系统,以其健康的、和谐的、物质的交流,力争达到关系。
作者:刘焱单位:张家口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建筑设计建筑学论文
一、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现状的思考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也在不断进步着,其中不乏有一些的景观建筑设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虽然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在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技术手段的发展上还需提高,对要把人类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些不足,但是中国有着广阔的国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造园史,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这些都为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本文通过对中山岐江公园案例的分析,给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如果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利用与保护资源;能够重视社会文化的作用;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景观环境。
作者:王伟唐莉英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建筑园林设计论文
1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1.1景观建筑能够满足设计意图的需要
景观建筑能够帮助设计师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借助现有的环境,结合园林的功能和要求等达到设计需要。景观建筑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园林设计的需要,能够从整体上呼应园林整体景观,突出园林设计的特色,同时还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味道。景观建筑的设计意图与园林设计的整体思想具有密切关系,它关系着园林整体设计的成败。
1.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的主体,景观建筑的设计要满足园林设计的需要,最终达到和自然风光的协调和融合。景观建筑可以通过多种组合形式存在,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布局,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合理应用景观建筑,能够有效调整园林景色的布局,使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通过选择某处建筑作为其中的重点,然后再布置相应的游廊等附属建筑,将景观建筑联系起来,这样能够满足旅客赏景的需要。人们在园林中游玩时不仅容易被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同时还容易被景观建筑所吸引,景观建筑往往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给人们提供小憩的场所。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借景的方式,增添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满足了艺术意境的表达和需要。景观建筑通过合理的规划,以花墙、庭院灯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能够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凉亭的设计
凉亭作为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建筑,它能够给游客提供短暂的休息空间,也是避雨和乘凉的好场所。凉亭在园林设计中包含了传统凉亭和现代凉亭2种形式,其中传统凉亭的形状主要有梅花形、多边形等形状,在凉亭的顶部主要有单屋檐、双屋檐以及多重屋檐等形式。现代凉亭的顶部主要有弧形、平面图形以及坡面对多种形式,其建设材料主要有木料、石料以及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凉亭的外观形式更加丰富,而且其姿态也更加雄伟、精致,能够给游客更加美好的意境和感受。凉亭一般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建筑伫立在园林内部,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凉亭要想发挥其巨大作用,一般应当设立在景色优美的地方,特别是周围有流水经过,能够给游客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例如,长春市南湖公园中的凉亭,其形式是传统的四角亭,屋顶是三层檐,亭柱是传统的红色,其顶部是尖锐状。在亭柱之间有圆柱形和长方形的缓台,能够供游客休息。其中4个凉亭两两连接在一起,凉亭下面是荷塘的流水,荷塘上面有绿色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这样的凉亭能够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发挥了凉亭建筑景观的作用。
2.2桥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常常需要应用到桥梁,特别是流水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的感觉,同时河流还能够达到湿润空气的作用,人们都希望感受到流水的力量。在这样的园林景观中,通过特意设计一座桥梁,不仅能够达到观赏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景观的艺术效果。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园林,通过设计一座桥梁,能够有效增添景观面积,增加了景观层次感。对于小园林来说,桥梁可以设计的更加精巧,并且和水面十分接近,这样能够使旅客的游玩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大型园林来说,桥梁应当作为整个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标志,在布局上应当和园林景观整体风格相适应。桥梁应当和周围的景色相互呼应,同时和整体的园林景观相互融合。
2.3廊的设计
廊在园林设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往往是连接景点的重要通道,具有连接建筑物和外部空间的作用。廊的存在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空间性,特别是不同的廊结构和形式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类型,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廊还能够和藤类植物结合,形成葱葱郁郁的外部结构,使游人走在里面感受到凉爽,具有一定的避阳效果。廊的存在延长了游客的观赏时间,使游客有更多的时间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在历史上有不少的故事都和廊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廊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
3结语
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画龙点睛和点缀效果,衬托出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景色。通过广泛的应用景观建筑,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感。
作者:李睿
景观建筑论文:城市景观规划中建筑设计论文
1、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是否舒适,而城市化的建设需要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但是怎样借助人为的手段把城市有机的融入大自然中,是当今城市景观规划的重点,而这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园林,把自然的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之中,为人类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环境,不但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提供美感,更改变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给予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2、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2.1多样性和综合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不同造就植物类型不同。而这种多样性是通过生物自身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的,也可以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和专类园来实现。而景观综合性是指,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最终结合多种因素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2.2遗留地保护原则
自然遗留地之内的有价值的景观植物需要保护好,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或者自身特点的植物,更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利用和保护。
3、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的策略
3.1加强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建设首先需要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积极展开生态保护首先是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这就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这是因为绿色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能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当地小气候,达到冬天暖和夏季凉爽的目标;还可以适宜地增加城市湿度,更能有效吸附空气中有害浮沉,抵御风沙的侵袭,保持水土,进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3.2合理用地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原有的植被和自然地貌
3.2.1依据城市用地性质,合理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用地规划需要合理的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的面积。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不能忽略的方面。它对城市绿地的不断发展提出总体的方案和目标,进而调整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机结合,这是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之所在。
3.2.2园林设计需要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
当前的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部分地区在进行经济开发时大范围的推土、移山造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自然植被,接着建设住宅、厂房、休闲娱乐场所等。这样的行为在生态学角度看来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城市近郊必要的植被保留是很重要的,这是地区特色植物的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的社会迁移、生态环境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3.3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绿色植物覆盖率
优化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用地性质进行,而当地建筑群落功能和城市景观以及具体气候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的配置。这就需要合理的选择绿地的设计风格和种植植物的种类,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植物。以保障不同植物群落共同组成了多样的园林景观,从而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目的。
3.4建立健全衡量现代园林绿地的科学标准
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的需要,园林设计者需要在规划城市景观建设时遵循一些标准,针对一些能够体现园林环境质量的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建设和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和价值。
3.4.1功能标准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进而维护人们生活的健康。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功能标准必须是以维护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的。
3.4.2
系统与连续性标准
园林绿地的建设不是一个独立休闲游玩的空间,应作为人类生活的地方与自然过程有机结合的连续体来进行规划设计安排的。
3.4.3地方风土特色标准
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进程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而园林绿地恰恰是地方文化精神珍贵的保存地,它对于地方文化来讲不是形式上的表达,而是深层次的内涵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应用在城市景观规划中,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美观性,更可以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进而推动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而这就需要将园林设计理念应用在城市景观规划里,首先,要明确其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原则,创建丰富的园林景观。其次,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应用策略,以便园林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效用,进而提升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水平。
作者:鄂晓丹宋雪丽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建筑下园林设计论文
1、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立意分析
1.1立意的简述及其作用
立意指的是园林设计总的思路,就是设计者根据园林的功能、艺术和环境等条件而萌生的设计意图。立意可以分为主观意图和客观意图,主观意图是指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客观意图是指设计者对环境的充分利用。景观建筑的设计首先是要立意和构思,景观建筑的设计要服务于园林设计的主题,要在整体上呼应园林的全局景观,既要在整体上相互交融,又要突出各自的特色,展现独特的韵味。在景观建筑的设计中,立意关系着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所以,立意在景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优劣关系着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成败。
1.2立意的依据和方法
俗话说“凡画山水,立意为先”,景观建筑的创作也是如此,没有好的立意,就谈不上的景观建筑。但是,立意并不代表着凭空胡思乱想,这是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园林的自然条件等方面,并通过整体的把握,创造出良好的园林意境,要根据不同景观建筑的功能划分,同时有效结合园林的文化等方面立意,当然,也可以根据设计者个人的意图立意。立意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包括这样几种方法:首先,模仿立意。即模仿类似或者相同的建筑进行立意,并加入自己的元素。其次,生态立意。从自然地角度出发,要求将破坏自然降到低,充分展现自然的和谐。再次,诗画立意。着重表现文化的深远,将诗画融于建筑。第四,地方风情立意。这是用来表现地方特色,反应地域性文化和风俗的立意方法。,历史立意。将历史文化的元素加入到景观建筑中,可以有效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怀旧情绪。
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2.1凉亭的布置与设计
作为园林中重要的人文建筑,凉亭是游客休息、避雨或者乘凉的场所,也是必不可少的景观。一般情况下,凉亭往往坐落于景观园林的内部,它的设计通常包括:现代凉亭和传统凉亭。现代凉亭的设计思路一般为平面图形或弧形等形态,而传统凉亭主要以梅花或者多边形等形状为主,亭子的顶部经常设置单屋檐和双屋檐,甚至是多屋檐。主要以木料、石料以及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构成材料。凉亭的形状因此千变万化、雅阁精巧、样态宏伟,给乘凉的游客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凉亭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凉亭应当设置在景色秀丽的地方,有水的地方更佳,这样不但能够保持整体的美感,还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亭内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是游客欣赏风景、休息的绝佳场所。
2.2桥的建筑与设计
河流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河流对于调节气候,润湿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人们能够接近河流,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的方案就是设计一座桥梁,在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也使桥梁达到了很好地渲染美景的美术效果,良好的融合了交通和艺术。在规模较小的园林中,往往把桥梁作为划分水面的景观,用这种方法来扩大景观的面积,着重突出水面的悠远与幽深。面积较少的园林可以将桥梁设计成质朴、简约的拱桥,并尽量接近水面,让游客在观赏园林景观的时候,能够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园林,桥梁的设计要以作为园林的重要标志为指导,桥的设计要与整个园林的景观相呼应,同时要和自然的景观相呼应。为了丰富景观的人文艺术,可以将桥的形状设计的丰富多彩,例如,可以设计在悬崖上方,衬托山的陡峭,水的幽深。
2.3廊的安置与设计
廊的作用是连接建筑物外部世界,是狭窄的通道,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廊不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交通作用,还能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廊的设计使得园林景观更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回廊具有遮阳避雨的实用价值,能够有效保护游客。游客在游廊上漫步,可以看到廊外的风景,可谓是一步一景,在不同的季节可以感受到不同景色带来的不同心情,充分感知自然的和谐,延长了观赏的时间。
3、结语
园林的设计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还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涉及到景观园林的宏观把握,同样关系到微观的设计。在园林中设计景观建筑,可以有效提高园林的观赏性。静态的建筑景观与动态的自然景观有效结合,可以让游客感觉到大自然的和谐,达到景观的空间之美、层次之美。
作者:勾越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建筑论文:水体景观运用下的公共建筑空间论文
1公共建筑空间水体景观运用的主要原则
1.1文化性原则
要通过水体景观设计,增加公共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通过将山石、树木、花卉与水体的合理搭配,创设出充分文化气息的建筑空间环境,增加建筑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用水体的柔性与静态水体景观及动态水体景观的巧妙结合,构建生态文化的建筑空间,有效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
1.2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的水体景观设计中,要坚持安全性原则。譬如在进行激光喷泉设计时,要避免激光可能给人的眼睛造成的伤害,故此不能直接射向人流方向。在水体经景观的水下照明设计过程中,要按照规定电压设计,用高度的灯具壳进行保护,并做好接地措施,避免发生触电安全事故。对于游泳池等水体景观,应该对其中的水进行定期净化处理,以免给水体接触的设备和人体造成伤害。
1.3生态性原则
在公共建筑空间的水体景观运用中,必须坚持生态性原则。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水体景观中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关系,充分发挥水体景观中生态活性的重要作用。不论水生动植物还是微生物,可以有效确保水质清澈。
1.4可持续原则
在公共建筑空间的水体景观设计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通过循环用水设计,使得喷泉、水池、瀑布、壁流等得到水体景观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同时,还要巧妙地利用自然降雨、中雨的合理利用,通过水体景观设计,强化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公共建筑空间中水体景观的主要运用形式
2.1静态水体景观
月华之下,静水如镜。静态的水体景观给人一种安然、宁静、祥和的气氛,非常适合人们独处、静思。静态水体景观将周围建筑物、植物等倒映期间,如建筑空间之画,微风轻拂,波光粼粼,荡起圈圈涟漪,与公共建筑中涌动的人潮、嘈杂的人声、匆匆的脚步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是闹中取静的绝妙之处。从静态水体景观来看,可以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一是规则式静态水体景观。水体景观应该与整个建筑的风格相符合,因此,规则式水体景观一般多运用于比较规则的公共建筑中。规则式静态水体的规则外形,可以给人温文尔雅、整齐均匀和规则严肃的感觉。这种水体景观要求建筑材料及色彩必须与整体建筑环境相协调。二是自然式静态水体景观。从自然角度入手,创设出各种具有自然形态的山水景观。这种自然式静态水体用植物和柔和水岸曲线搭配,可以营造出自然之美,使用沼泽植物来模糊水体四周外形边界轮廓。将大块岩石和卵石放置在浅水区域或水边,通过水体自由曲线与岸边驳石的配合,形成了虚虚实实、高低错落的景观。在进行水面处理上,要注重聚分结合,大面积的静水面比较辽阔,产生水气弥漫的感觉,而应曲折的水形来解决其空洞松散的缺陷。小面积的静态水体景观则清新小巧,能够以小见大,让方寸之处方显天地之大的美感。针对静态水体景观中水体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必须切实保持水体具有足够的清洁度。
2.2动态水体景观
动态之水是活泼灵动的,也是变化多端的,并有一定的声响。从公共建筑空间中的水体景观来看,动态水体景观的运用更多。在室内动态水体景观中,主要有喷泉、水帘、水幕、壁泉、涌流、管流、叠水等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态水体景观形式,使公共建筑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魅力。一是喷泉设计。在动态水体景观中,喷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水体主要从喷泉的泉口喷射出来,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和方向感。通过对水流压力、泉口形态及喷射方向的控制,就能出现各种喷泉。在公共建筑空间进行喷泉设置时,必须坚持突出主题,以确保喷泉形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要根据公共建筑的实际来考虑喷泉的形状,如对于娱乐场所、旅馆、饭店、宾馆、展览会场等公共建筑,应该选择以方形和圆形等比较规则形状的水池,水量宜大,水感宜强,要讲究变化的喷水姿态和颜色。例如可以应用程序和电子技术来有效控制喷泉,可以将喷泉分为直线喷泉、抖线喷泉、花样喷泉、变化的喷泉,如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的音乐喷泉,呈椭圆形、面积小,设置在商场中心的底层大厅,顾客在购物的同时还能欣赏水景。二是涌泉设计。涌泉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自然水体,其泉口较小,被植物和山石覆盖。因为涌泉不要较大的水压和建筑空间,可以与周围景物形成自然协调景观,涌泉的跳动如活泼的孩子,给人一种自然烂漫的感觉。如北京崇光SOGO的室内涌泉,从方形水池中溢出来,形成较强的向上推动力,从而使石球体不断转动起来。转动的球体可以让我们感受的球体的存在,这种自然含蓄的方式,形成涌泉水景的独特风格。三是瀑布设计。人们比较亲近自然,对于仿自然的水体景观比较感兴趣。通过山石、植物和瀑布的相互搭配,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惊喜之感。在宾馆、酒店等公共建筑内部,可以设置瀑布,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落水。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大厅内“故乡水”的瀑布景观,通过“线状”瀑布造成飘然欲动的感觉,给人以赤子回家的感觉。瀑布落水浪花四溅,所以需要修建落水池,并在水池里放入小鱼以供观赏,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形成彩色立体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体景观是公共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水体景观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空间格局,美化建筑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水体景观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静态、动态水体景观的设计。在静态水体设计中,要根据建筑风格来设计自然式和规则式的水体景观。在动态水体运用时,要充分运用喷泉、涌泉、瀑布、水池、壁流等多种形式,用丰富多彩的动态水体景观增强公共建筑的魅力。
作者:郝建娟 单位: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建设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1优化道路桥梁景观建设设计的措施
在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工程中,将桥梁与道路景色融为一体具有重要影响。将其有效进行融合,就能够有效延续地方文化。
1.1桥梁环境景观
在道路桥梁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桥梁景观可以分为线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肌理设计以及色彩设计[2]。在桥梁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地景、城市景色掺杂在内,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意义。例如,沈阳一环内的东西快速干道高架桥、天山高架桥等。景观的半生效果其实就是将环境中的景观和谐进行设计。当然,此过程中的环境包括了人文环境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在道路桥梁景观设计中,桥梁应当选择最合适的地形、地貌。桥梁景观对人文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及桥梁颜色对建设地点自然原声景观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1.2桥梁景观元素的组织与设计方法
在道路桥梁景观形象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将市民的行为准则、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城市的精神体现在桥梁景观设计的理念中。在对道路桥梁景观形象定位之后,桥梁上需要有相应的标志物与标志图案。标志物与标志图案应尽可能多样化,进行多样化设计,更能体现城市生活的原动态。但是,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设计应当依据桥梁的尺度确定标志物与图案的尺度。选择合适的纹样进行设计。针对桥梁的标志颜色,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沿用城市的标志颜色。当然也可以依据城市环境、文化标志确定标志颜色。在此过程中,应当选用一个量化的标准,还必须与标志物和标志图案保持协调。另外,在道路桥梁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景观元素应当依据道路桥梁的附属结构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道路桥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还有助于整个桥梁建设的和谐统一。常见的道路桥梁景观元素有座椅、广告牌、电话亭、人行天桥、垃圾桶以及灯具等传统元素。各种元素的相互统一,促进景观效果的形成。
2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规划注重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道路桥梁的景观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解决道路桥梁景观建设中的问题,促进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协调,促使城市发展的更和谐。
作者:刘阳 单位: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景观建筑论文:景观式保护历史文化建筑论文
一、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一)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对安庆市区历史文化建筑开展景观式的保护,要在分析认识清现状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和相关配套法规制定保护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讲,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历史文化建筑本身只能进行微创手术式的返真修复,并増强其对历史文化信息的视觉传播新功能;修复要严格按照原来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进行要“修旧如旧”,为了増加历史文化信息的含量,可以在建筑内部安排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展示及其互动体验项目。另一方面,对其存身的周围环境,一是要切实遵守规划、保护法规的要求,严格执法,二是要尽可能地采用艺术化的造型手段,创造新旧之间过渡衔接的视觉面貌和观赏的空间环境。可以选用改变立面造型、色彩呼应、添加形体分割等艺术设计方法,避免采取拆除、降低高度、限制使用性质等措施。
(二)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实践
在安庆,对历史文化建筑本身进行微创手术式的返真修复,并增强其对历史文化信息视觉传播功能的景观式保护实践已经开展。如,坐落于孝肃路和锡麟街交汇处的安庆天主堂,1871年动工,1893年落成。近年来,因主体建筑老旧化严重,曾经屡次修缮,现在看到的是2009年那次大修的成果。?在修缮中从保持建筑主体立面装饰的牌坊、宫廷式护栏、石鼓等形制、造型不变人手,从细节上保障了主体建筑耶稣圣心堂中西合璧的风格不变。仅仅修整了部分斑驳的墙面,小心地劍除了岁月的痕迹,使老建筑仿佛返回了百多年前的原真面貌。在修缮后的神甫楼二楼设立安庆天主教爱国主义展馆,通过图文集中展示建国以来,安庆天主堂爱国主义活动史料,包括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和典型人物的爱国事迹。修缮后的安庆天主堂在更具观赏性的同时,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功能也得以实现。大修后的安庆天主堂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愈久弥新的“新景观”。美中不足的是修缮中也对原建筑的历时性和附属建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有两处国保单位:国立安徽大学红楼和敬敷书院。1935年3月落成的红楼,两层砖木结构,建筑质量很好,一直使用至今。建筑外观墙不粉化、屋脊不塌,正门柱廊等西式建筑的造型形制、细节均保存完好。红楼的使用功能也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因而,内部结构也基本没变。因此,对红楼的景观式保护的具体工作,体现在对红楼周围环境的设计营造上。具体措施是在红楼的周边进行绿化并栽种香樟树。目的是要为红楼营造一个可以遮蔽周围现代景物的独立空间环境。经过多年的不断营造,今天可以看到,在红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广植的香樟树,已经形成了老红楼与校园新建筑之间的成片樟林间隔。簇拥影映着红楼的樟树林,为历史文化建筑与新建筑形成的现代环境提供了两者之间的清晰分界和过渡景物,并在多个观赏角度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空间背景。红楼作为景观的效果被衬托突显。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暮春移建于现址的敬敷书院,1933年大修过一次现在看到的模样是2002年重建的。拆除时对进深、檐高、梁架、门窗等等进行了拍照、测量、放样。这些工作保障了重建后整体建筑的原真效果。但门楼由于没有历史资料对照,现在的样式有猜想的成分;外墙的粉饰、卵石的铺地,有些画蛇添足。为了解决书院与北面教学楼的视觉冲突,重建时保留了书院内外的古树,借用古树和书院外高耸的杉树,成功地遮蔽了周围的现代景象,塑造出亦幻亦真的历史场景。新的敬敷书院内部设立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校史馆,展示着学院教书育人百年薪火相传的历史。重生的敬敷书院焕发出崭新的旧貌,增添了传播历史文化的新功能。如今,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里,新旧建筑相映成趣。师生和游人徜徉其间可以享受到移步换景、时空切换的视觉乐趣;可以感受到学校百年育人、薪火不息的光和热。
二、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意义
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意义,体现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关系上。安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但是,承载这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老建筑却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没能展现出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个性特征,更谈不上很好地体现出城市的精神文明内涵和视觉艺术品位了。对残存的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景观式的保护,是安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的抓手。是实现继承悠久的文化遗产,展示光荣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扩大城市的国内外影响,发展旅游、促进就业等宏观层面目的的核心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深厚的人文历史与残缺的物质遗存不匹配的基础性工作。安庆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还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景观式保护可以通过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修复实现对历史信息的记载确认,为文明及其进程留存不灭的物证。使曾经的历史记忆可以凭借追忆,经过景观式的保护安庆的老建筑才能实现历史文化载体的功能。景观式的保护还有利于巩固、传承、创新安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视觉风貌,丰富安庆旅游文化的景观资源,增强安庆的城市历史文化个性和吸引力。在安庆,如果将这些盆景一样的历史文化建筑当做景观保护好,这些数量众多且相距不远的建筑景观,便于通过观赏路径的设计形成连续的景点线。这样也能形成如街区一般吸引人的时空效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含量。以相对较小的投人,同样也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类别繁多的不同建筑形态也会丰富安庆城市的视觉风貌,使人流连忘返。这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弓I发具有创意文化特征的旅游工艺品设计、制造业的进步,惠及餐饮、娱乐、土特产销售等行业,必将推动安庆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给安庆居民带来好处和实惠。必将给安庆的进步,带来生机与活力,使安庆的文化特征与城市个性得到持续发展。
作者:朱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