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生科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生科学论文:深究网络环境下指引小学生科学学习决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各个层面较为普及的交流方式,也成为学校师生、家校互动交流的平台之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提升教学效率是当下科学教学的有益补充。笔者尝试在网络环境下引领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策略研究,通过网络展示课内学习风采、网络实施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的科学问题解决,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堂学习范式的网络引领
科学的课堂学习涉及科学实验范式、科学交流范式、科学记录范式等等,培养学生的这些科学学习范式,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浙江省特级教师、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多次提出,要培养学生静静地实验探究、静静地科学思考的学习习惯。但科学学习的标准范式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着一定的内在矛盾,如何让学生自觉遵守探究规律,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标准范式,笔者通过多元记录、定格经典、网络展示等方法,有效引领了科学学习的范式。
1.科学交流中即时定格经典
科学学习有着独特的学科特色,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开展的思考、交流讨论是科学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智慧的碰撞闪光点,学生会在这个时段产生众多非常有价值的经典表述,得到大家的赞赏。但很多时候,学生的经典表述都是在课堂上转瞬而过,未能将这种经典定格,“经典表述”记录卡则有效激励了学生的表述热情。笔者将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的“经典问题”“经典解释”“经典推论”以音频格式进行及时记录,并将“经典表述”在“小学生学科学”等网络平台以音频和文字形式进一步展示。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学生的“科学经典表述”个人电子册,大大激励了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课堂交流范式的自觉形成。家长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了解和关注,为孩子的科学学习增添了一个家校沟通的渠道。
2.实验探究后记录心路历程
科学学习的主要活动是探究活动,但是学生的科学实验到底做得怎样,是家长最想了解的,也恰恰是最难以了解的一个内容。它不具备科学知识具有表述性明显、记录性清晰的特点,也不是情感目标具有“态度”显性化的特点,它只是一个过程,经历这个过程的亲历者才有体会。“经典实验”展示的正是这样一个让外人知晓“内情”的途径,记录的是活动之后的内心体验、探究活动收获等等。笔者尝试在每周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自主选择1至2个实验进行“经典实验”过程的记录和整理,同时将学生科学探究后的心路历程在网站上以学生专页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开展交流、评价活动,定期进行“经典实验”的评比活动,并引导家长参与科学“经典实验”的网络互动评价,对于作品颁发“经典实验”奖励卡。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内科学探究范式的形成,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此外,科学记录的文本展示、探究材料的自觉整理等等通过视频、文字描述等方式开展网络交流,辅之评价激励卡,整体构建了学生科学课堂学习的良好范式。还使家长及时、地获知孩子科学学习的情况,实现了科学学习的家校沟通,增强了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动力和竞争性。
二、科学创新实践的网络引领
科学学了科学概念的生动建构外,还应有科学创新实践制作的效果体现,教科版小学科学课程大多在每一个单元设置实践制作内容。如六上及时单元《简单机械》就有“小杆秤的制作”内容,六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有“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此外还有科技节等小学科学创新制作内容的竞赛活动等等。但是很多实践成果一般都是随活动结束而结束,没有长期、积极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尝试基于网络引领的创新实践活动。
1.视频实景开展创新实践成果展示
创新制作成品包含着制作者的汗水、智慧,积极给予制作者一个中肯的评价并让制作品及时广泛的展示,其效果甚至超出评一个奖项。实物展示是最重要的平台,在展示中人与人之间语言的、眼神的沟通都会给制作者一种莫大的激励和支持。但实物展示会受到时空、参与者等方面的制约,网络视频展播是实景展示后一种最为及时有效的补充。笔者在每一次的学生成品制作后,都将学生的创新制作成品制作成视频三维照片,上传至小学生学科学专题网络平台,组织开展网络交流活动。促进家长、学生的参与情况,实现了多途径、多时空的参与优点。
2.网络时空实现创新实践成果评价
创新制作成品的评价活动在传统视野下都是教师评学生,家长和学生则等待评价结果。这种被动的评价模式,往往将学生置之评价系统之外,网络时空的创新制作评价将学生、家长纳入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评价的三维体系。笔者尝试将学生创新制作成品、科学实践报告在科学网站进行视频照片展示,学生、家长行使评价权。该模式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参与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在科学创新制作方面的积极性、实践制作品的创新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问题解决意识的网络引领
一切的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开展“问题解决”式的科学思考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在科学课堂教学之外,QQ在线实时传输、博客及时跟帖、论坛随时回复等网络沟通和传递有效实现学生的差异性成长、自主性成长。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形下,自由充分的表述对问题的理解,在具备即时性、快速性之外还具备了延时性、背靠背等优点,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
1.“问题发现”树立思考习惯
开展长期、分阶段的“科学问题”竞赛活动,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问题提炼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以及“科学问题”的互评活动,不仅增强了思维的发散性、表述的严密性,还增强了思考习惯。“科学问题”将课堂中的“经典表述”与课堂外的思考发现都纳入其中,使得“科学问题”贯穿课堂内外,联系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发现。使不同层面发展的学生,都有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思维碰撞”培养解决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启迪各项思维,发展各种能力,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开展了网络版“思维碰撞”专栏——“手指尖上的科学智慧”活动。这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自主根据生活问题、科学资源开设的具有一定科学挑战性的实践性、探究性研究专栏,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自主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科学思考。可以以探究报告、观察日记、小论文、小制作等方式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网络方式和实物展示进行答题和评价。在网络平台上的思维碰撞,激活了思维的灵魂、放飞了思考的翅膀、点燃了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思考、实践中,表现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证据的关心、分析问题的理性,和公开讨论中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精神。
笔者的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将引领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充分运用网络多维展示功能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建构科学学习范式,提升科学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交流水平和发展意识都得到了培养,为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实践中也还发现诸如网络研讨、学生团队组建等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分析和提升,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自我成长让我们充满希望。
小学生科学论文:小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一、自主观察,科学发现,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鲜和好奇,科学课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引导他们参与实践,让孩子们自己通过感官,独立观察。在观察的时候,教师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而是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去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现象,以及观察的过程、方式,把发现的秘密,尽量真实的描述出来,促进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达到要求。对事物的特征,有的学生不一定观察发现得很,可以由多个学生补充完善,也可以再观察,再发现。如在学习《小车的运动》一节时,教师让学生实验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拿到实验用品,首先充满好奇的把小车拿起来,看看车厢,转转车轮,放在地上往前一推,让小车向前滑动,玩个不停。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制止,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用易懂的语言、文字、表格等,把他们观察物体的过程、方式、特征以及实验数据描述或记录下来,当学生不能描述时,要学生反复观察,多次实验,互相补充,直到能、真实地得出实验结论,获得物体的共同特征,这样才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活动进行科学发现。
二、自己动手,科学探究,提升操作能力
小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直观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思维的核心,儿童常常依赖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和卓有成效的!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要让学生一进入科学实验室就有一个新奇的感觉,激发学生上好科学课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想看、想摸、想问、想研究、想动手、想制作。如在教学《摆》一课时,我预先让学生观察,了解自己家钟表的相关知识,自己准备了一座跑慢的落地钟,有个长长的摆,我说:这座钟有什么问题?有谁知道是什么原因?能帮老师修一下吗?由此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研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探讨本节相关知识!其次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教师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实验中,教师只是介绍一下仪器的用途、注意事项等,充分让学生去动脑、去操作、去探究,学生手脚放开了,思维活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如教学《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时,要研究硬币的弹性,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玩一玩硬币,看有什么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按照书上三枚硬币的弹法去做,而是自己把硬币像弹力球一样扔到地上或者桌子上,看能不能弹起来,也有的学生把硬币象直尺一样放到桌角弹一弹,看有没有弹性,方式是自己想出来的,异曲同工。再次,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进入探索知识的境界之中。我在教学前总会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到新颖、有趣的演示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探索知识的境界之中。如教学“大气压力”时,我准备了一满杯水,用一张厚厚的纸盖住,让学生猜猜看,倒过来会怎么样?同学们都在思考,议论纷纷,意见不尽一致,但大多数同学认为,水会洒在地上。接着让每位同学都拿起杯子和老师一起完成实验,结果很成功,杯子里的水安然无恙。同学们愕然,紧接着个个眉飞色舞,兴趣盎然,急切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奥妙。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精力集中,教学效果很好。
三、独立思考,科学创造,提升思维能力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小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促使学习活动层层深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更难。在我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句话,以前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现在这句话已经被张贴在很多学校的科学实验室里了。这说明提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他们独立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给学生时间去思考、研讨、交流、创造。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在思考后积极研讨,发言,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当学生在科学探索时,不论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要急于表态,只有多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发言的相互交流中,辨别是非,才能取长补短,形成共识,独立获取正确的科学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学习了科学理论和原理,学生就会产生创造的欲望,发明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冲动。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以科学绘画、小发明、小制作、科幻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了《摆》这一课后,学生掌握了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我就让学生到讲台上,给我修理钟表:我的钟表跑慢,学生给我缩短摆长;我的表跑快,学生给我增长摆长。学以致用,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理解!让学生成为小科学家,把科学课变成学生的实验基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手脑并用,不仅能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更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在将来,会独立探索、创造,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提出和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相信有24小时,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会从我们的学生中间产生。
作者:李效东单位:山东省青州市西苑小学
小学生科学论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科学本身是抽象的,而对于正处于思维形成初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具体的,二者形成矛盾。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在激发小学生好奇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他们具体化的思维方式,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探究“空气会占据空间”时,教师可组织两轮吹气球比赛:及时轮让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吹气球,学生能很明显的区分胜负。第二轮同样让这两名学生把相同的两个气球反套在空可乐瓶内比赛吹气球,结果学生发现不管怎么吹,就是把气球吹不大。学生马上会对原因产生一种强烈的想探个究竟的欲望。
二、组织探究活动,选择探究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以学生主体为根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自己学会探究方法,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去发现、探究,然后进行科学的观察、操作等,进而探索出新的科学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此时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做好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的同时还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例如,在实验“光的反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将所需材料如纸盒、小刀、三角板、量角器、两面相同的镜子等准备好,课上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如何运用我们学过的光的反射原理,并利用手中的材料去设计和制作一个潜望镜?”让学生自己根据原理和步骤进行动手操作。通过这样有趣的安排能把学生吸引到自主探索活动中,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
2.合作探究。萧伯纳曾说过:“倘若你和我各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自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思想,我也有一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这句话告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交流观点、发表见解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提供充足材料的前提下,组织并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形成集体式探究氛围,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将集体的智慧集中起来。比如,在对“如何使小车运动起来”的问题进行探索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动手操作,这时,每个小组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小组提出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有的小组提出用气球作动力,还有的小组提出用简单的推、拉方式使小车运动。接着让学生继续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是依据什么原理设计出的这些驱动方式。经过上阶段的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表现得十分认真和投入,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充分表达出来。在讨论的结果中,有的学生认为小车的动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还有学生发现小车的动力是气球喷出气体时产生的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反冲力。总的来说,必须有外力作用于小车上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继续讨论,对各自小组提出的方法、原理以及每个成员的不同看法进行归纳和概括,同时再探讨出别的可以使小车运动的方法,如安装电动机、螺旋桨等等。通过这样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结意识。
3.网络探究。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学校中的科学教学和学习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科学性、智能性,大力开发、引进先进的学习工具和渠道,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资源和途径,为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提供方便。例如,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上网搜寻关于“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方面的自己想了解的知识。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分析和讲解学生查找的材料。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材料被教师使用时会产生更高的积极性,要比研究教师提供的材料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料,还可以利用课堂的资料查询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及时评价鼓励,体验成功喜悦
教师只是激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强烈的探求欲望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促使其更有动力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其向着更大的成功努力,使其持续保持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同时给予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此外,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个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评价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和被表扬的喜悦,进而激发其更加强烈的、更加主动的探究欲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和控制“学”的权利、“想”的时间、“做”的过程。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学探索的持续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星光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中心学校
小学生科学论文:深究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
一、新问题的提出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和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探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探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策略,探究成果为探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前状况,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目前状况、存在新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探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探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探究为指导,以调查探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办法探究为归宿。
四、探究的方法
以行动探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探究和调查探究。
五、探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探究、调查探究、行动探究和初步实施和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探究
1、基础概念探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探究和行动探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熟悉如下摘要: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摘要: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熟悉是摘要: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熟悉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喜好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把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去解答和实践有关的新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猜测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摘要:
①熟悉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定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新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四个核心要素,即摘要:科学喜好、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喜好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方法指对熟悉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的了解或把握,以及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新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定、推理和决策,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和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难题;科学知识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科学精神则指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定、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能独立思索又乐于互助合作。
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和教学的统一。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喜好,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2、基础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巴班斯基的“化”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整个认知发展基本上可分为摘要:感知运动阶段、前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发展阶段均有一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论提供了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科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数学水平较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提高,自然常识等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探索也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教学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仅靠自发的探索对他们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够的,而科学教育才使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成为现实。皮亚杰所说的自然发生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在初等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功能。
根据巴班斯基的“化”原理,根据教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来制定一个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对该具体条件来说是较大可能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所说科学素养培养化是针对我区小学生这一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条件而言,以期遵循尽可能合理发展的进程及取得尽可能好的发展结果,尽量使我区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低耗高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摘要:“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上述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可以引为行动探究的指导性基础理论。
(二)调查探究
我们按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依据国内现行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和《科学(3、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参照《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国家教育部%26lt;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6gt;研制组)及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等,设计了评价工具《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及《五华区小学生实验技能考查办法》。其中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及时部分是受测查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周岁)、学校。第二部分由47道题目构成,分为判定题和选择题两大类,判定题共10题,用于测查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概念,其中有9题选自国际通用测试题,以便进行比较;选择题共37题,分别测查学生的科学喜好、科学方法(包括科学活动特征和动手能力)、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个体科学素养的总分是由47道客观题经赋值后计算而得的,而《五华区小学生实验技能考查办法》作为对科学能力调查的重要补充,另外,我们还设计了《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以便相互印证,反映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真实情况。
小学生科学论文:让实践成为加快小学生科学修养的摇篮
【内容摘要】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如仅局限于四十分钟的课堂,则难以使探究活动持续有效而深入地开展。今年我校申报了衢州市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课内外链接的实践与探索”。笔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立足学科知识,以经常性地开展“小制作”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就开展“小制作”活动的四个主要环节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制作构思制作交流展览
小制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制作作品的探究性过程。北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3-5年级)中有七个科学小制作活动。学生在这些作品构思、制作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并能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是极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开展“小制作”活动呢?根据笔者的经验,觉得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一、构思作品——将科学溶于生活
构思是学生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的及时步。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观察,以问题促发奇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拟制作的作品进行科学构思,具体可以围绕四个结合:
1、与日常生活问题相结合。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的终身学习和生存发展打下基础。
2、与所学科学知识相结合。一般小制作都排在每个单元的后半段教学时间,此时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已有所了解,启发他们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构思所要制作的作品。
3、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制作的选择必须从小学生喜爱的作品开始,如制作纸汽车、造一艘船、制一架红绿灯等。
4、与地域环境相结合。制作作品的材料选择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以方便为原则,倡导节约观、环保观,作品的用途也要体现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想象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要激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构想,要保护小学生敢于想象的意识,使之成为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起点。
二、制作作品——让过程提升素养
探究是开展小制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制作活动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构思好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小制作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解决办法,然后形成制作方案,并依据方案落实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提醒学生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开展制作活动尝试,并强调做好有关活动记录。这个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过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扶学生制订计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在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但小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不够,生活经验也不够,有计划地制作作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前提,所以必须由教师扶着学生制订计划。如造一艘小船,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不断完善计划:及时是准备,决定造一艘什么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第二是制作,应考虑到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船浮着?怎样才能使船装更多的东西?怎样才能使船在水中平衡?第三是改进和完成,把船放入水中试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放学生查找资料。这里包括两方面的资料:一是知识的充实。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查找制作作品时解决计划中问题所需的知识,对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如制作小船时,学生在解决计划中的问题时了解到浮力与材料有关、与体积有关,稳定性与对称有关。学生在兴趣与欲望的推动下,还会认识超越教材的若干知识,例如本节教材上重点讲的是浮力的知识,但学生想在船上设计船帆和指南针,这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气流、风力、升力等知识,还有地球南北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等。二是材料的选择。要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问,选择恰当的制作材料。如制作一艘船时,学生除了书本要求的用橡皮泥外,还想到用纸、木板、易拉罐、废盒子等,还有一位同学用积木搭好船后外面用彩油纸糊上,作品各式各样。特别一提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鼓励他们就地取材,并好能变废为宝加以利用。
3、领学生制作作品。引领学生分组,并明确各自分工,合作交流,根据计划所构思的船型,计划中所提到的问题,利用准备的材料,有步骤地尝试实践,并互相交流计划中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完成作品的制作。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在有些制作中,学生走了弯路,甚至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家长,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讲授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学生仍可以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4、帮学生试验修改。作品完成后要放在实际情景中试验,发现不足之处,查找资料,寻找原因,修改再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所用原理更深入地认识。如造一艘小船时,有一组同学用积木搭成一艘漂亮的船,但是放入水后,水渗进了船仓,他们后来用彩油纸把船糊好,成了一艘可入水的船。
三、交流提炼——辩论中提高科学品德
交流提炼是小制作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亲身制作体验,有了许多收获和新的认识,但这些收获和认识比较零碎,不够,有些也许是错误的。在交流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开展辩论,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交流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交流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的品德。
四、成果展览——体验成功与快乐
成果展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制作作品的成功与快乐,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作品做比较,有些在制作中的疑问可能会有醒悟,参观同类作品会产生联想,会产生灵感。这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开展成果展览的范围可以是班级,也可能是全校性的,还可以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有关比赛。如我校艺术节就要举行全校性的科学制作作品展览;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都获得优异成绩,特别是江山市2007年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有22个作品获奖,其中五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通过展览、比赛、表彰,学生的创作热情更高涨、更持久。
总之,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能克服课内没有足够实践的材料和时间等方面的困难;有效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和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操作实践和创新能力。科学小制作是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摇篮。
小学生科学论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问题剖析
摘要: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追求目标。反观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实际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经济教育观、科学主义知识观、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和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这导致了科学素养被曲解、学生发展片面化、教育背离社会需要等后果。学校教育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和恰当的知识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建立起宽松的学习氛围,以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多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及时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较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小学生科学论文:探寻小学生科学问题意识培训途径
[摘要]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改革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严重约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下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对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失重现象等。此外,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持。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自觉的进行判断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打破一切以教师领导为中心的束缚,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问题会显得无知或者遭到嘲笑等自卑或恐惧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和悦的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问有创意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在肯定他的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讲清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学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结论性内容,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欲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若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人们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前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使学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的节奏在教师的调控之下,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于别动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上课只需按老师的提问回答就可以的惰性问题意识。
五、结语
问题意识不仅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同时也激发产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注重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科学论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探讨
摘要: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追求目标。反观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实际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经济教育观、科学主义知识观、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和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这导致了科学素养被曲解、学生发展片面化、教育背离社会需要等后果。学校教育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和恰当的知识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建立起宽松的学习氛围,以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及时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较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议如何帮助小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摘要 科学课教学注重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在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我们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相关科学概念的认识仍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教师对此也深感头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通过“整理收集前概念、借助完整探究过程、突显主体性教学、组建知识网络”等方法来引领学生有效地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 小学生 科学概念 科学素养
一、整理收集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概念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头脑中的那些已经存在的概念由于先入为主而且大多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对自己的观点往往深信不疑,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了解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已有理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已有概念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
二、借助完整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过程要遵循概念发展的顺序和学生个体科学概念发展的实际水平,要一步一步地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下,借助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亲身的探究和实践,科学知识在其心中才能真正获得新生,才能获得“深层理解”并形成科学概念。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引入概念。在科学课中如何将概念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的。因此,教师的课堂中重视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欲望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前提。
(2)直观操作、深化思维、理解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形成科学概念的中心环节,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只有在概念引入之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激发、深化学生思维,才能理解概念。
(3)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形成概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概念的抽象、概括、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一系列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
三、突显主体性教学,组织学生发展科学概念
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容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及应试教育中的机械记忆的共同特点就是单向的信息传送,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疑并没有得到交流,心中的疑团并没有得到解开,思想并没有得到升华。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总之,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着学生转,帮助学生干”。
(1)指导学生注意科学概念的相关属性。把学生对非本质的属性的注意引导到对本质特征的探究上。如找果实的共同特征,学生在自行探究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果实的颜色、形状、大小、有无果柄等非本质属性上,当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观察发表对果实特征的看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构造上观察果实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述科学概念。如果学生表述的是与探究的事物相关的属性,就更有利于他们进行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从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如果学生表述的是与探究的事物无关的属性,他们也能从中得益。因此,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发言,并且指导他们用的言语来表述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中,在探究《谁更硬一些》的一课时,学生在观察橡皮、海绵的软硬后,描述了橡皮的硬度为“较软”、“橡皮比海绵稍硬”、 同样,对于海绵,学生描述有“软绵绵”“比橡皮还软”这样的相关属性。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说说描述物体软硬的词还有哪些,并把它们一一写在黑板上。如“更软”、“较软”、“软”、“硬”、“较硬”、“更硬”等词语。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木头、塑料、铁、纸等材料的软硬后,又用刻划的方法比较了材料的硬度,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概念,用自己的言语表述了科学概念。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得出的认识要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述,这需要根据事物的本质特性给概念下定义或作恰当的解释。小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是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比较简单、笼统的初级概念。例如对物态的表述是:“像水一样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像石块那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固体。”“像空气这样会在空中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这样的定义虽然不深刻、严密,但是很具体,不违背科学性,适应了儿童的水平,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要引导他们进行各种练习来运用概念。可以变换说法用不同的语言表述概念,举出有关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等。
四、组建知识网络,有效建构概念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学生自身的经验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新知识。但它强调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知识现象的发现,则要把学生个体知识作为建构的基础,通过师生的对话,抽取本质特征,形成科学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要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交流中制定完善而科学的研究方案,教师可能通过分类,比较等手段,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由点成线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会使探究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带领学生认真经历每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概念水平,当发现学生已有的概念与事实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提供与现有概念作斗争的平台,引导学生分析,从中发现最合理的观点,把学生领向新的科学概念道路上。同时,将新学的概念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建构知识网络,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生科学论文:多元指导,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应注意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让儿童了解科学探究涉及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过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问题,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性,进而热爱科学。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不仅仅是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究”才有“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能力
一、优化课堂的导入环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人就是一个导火索,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对科学课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动机,对所呈现的科学知识表现出积极的认知倾向与行为,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振奋的智力状态投身于探究性活动中,这样才能为探究性活动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媒体导入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精美的课件,使学生的视野里充斥着新鲜而有趣的事物。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贰⒀だ龆嗖实奈淖终庑┒伎梢杂行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得他们眼前为之一亮,对多媒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专注于多媒体,从而进人学习知识的状态。
(二)生活背景导入
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讲教材,而是要将学习的空间向丰富的生活延伸,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既要让学生调用生活经验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二、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
获得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掌握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因为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维、任意猜测,教师从中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积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转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例如在“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各种办法使保鲜袋发出不同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从而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使学生能感受到科学现象在身边的出现,引发其善于思考的热情。进行教学“电磁铁”时,在完成电磁铁制作后,让学生充分猜想,大胆提出问题,如“什么因素决定着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是否存在南北极?”等问题,然后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由于这些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学生的探究过程也会更加积极。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培养其探究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身边发生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地球内部有什么这一节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首先使用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做一个小球当作地核,之后施用另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将小球包裹起来作为地幔,用第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包裹在最外层作为地表。这样学生们就得到一个三层包裹的球体,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观察地球内部结构,我们让学生用小刀切去球体一个三角,从而直观的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运用这种方法,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知识,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从不同视角来看问题。
又如,我在讲《电和磁》的内容时,首先向学生提问: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家家户户的生活都离不开电,那么大家知道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好处呢?学生们立即开始交头接耳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有电可以在夏天的时候开空调,有的学生说有电可以洗热水澡,还有的学生说有电可以让机器运转……这时我再要求学生思考:大家知道电给我们生活会造成哪些危害吗?当有人触电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学生讨论之后我请几名学生上台模拟了有人触电后应如何抢救,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在学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通过课堂活动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才能获取更多直观的信息,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推动学生展开探究性活动。如果学生不会观察,无法获取信息,那么就无法展开探究性活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在学习气候与季节这一内容时,我收集四季具有典型代表的图片与视频等,在课上进行播放,学生都知道是四季的图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观察。此时就需要我们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就描写春天的图片采用问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夏秋冬的观察,并让学生回忆自己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印象,课后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个季节来写观察日记。这样的活动集学生的观察、语言与思维于一体,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观察,为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深化课外的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小学生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科学探究计划,组织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从而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此外,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实验探究融入学生课堂课外的所有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寓乐于探究,更高效地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必须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探究式活动,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小学生科学论文: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若干思考
摘 要:自然界是蕴藏无穷智慧和给人心灵启迪的宝藏。今天的小学生对无限美好的山山水水少于跋涉,对广阔的自然缺乏了解。小学生可以从自然界汲取无限的智慧养分来获得不可思议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周围的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如果把周围的世界作为儿童身在其中学习思考、识记和推理的环境,那么随着儿童的入学,他的记忆的敏锐性、思维的鲜明性,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更加增强。”纵观今天的小学生,鼻梁上架着眼镜,每天背着蜗牛壳一样的书包,行走在满是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总是匆匆地往来于家和学校之间。他们多么渴望能走近绿油油的草地,踏入清澈的河流,爬上连绵不断的山梁,领略大自然的妩媚,获得大自然慷慨的给予……
自然界是蕴藏无穷智慧和给人心灵启迪的宝藏。今天的小学生对无限美好的山山水水少于跋涉,对广阔的自然缺乏了解。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创造一个这样的氛围、一个环境,给学生一个个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认识,去亲近精彩的自然世界?
一、在一年的春、夏、秋、冬每个季节,让学生去远足
春天里,同学们走向小溪、河流,走向田野、山川。在游玩中,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一些问题。例如,风筝为什么迎着风容易放飞?为什么有些风筝总飞不起来?为什么人们在春天放风筝,其他季节可以吗?为什么天上的风比地表面的风速度快?等等。学生依据自己的发现,假设、分析、总结,并大胆地动手操作,调整或者修理自己的风筝,使自己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春风徐徐吹拂着同学们可爱的脸庞,小河边泛黄的嫩芽儿抖擞着手臂和同学们招手,向阳背风处几棵不知名的草儿已伸直倔强的身躯……春天,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同学们,在冰雪消融的河边透亮的溪水潺潺流入小河,远处一只羽毛蓬松的小鸟在还没有叶子的刚刚泛青的枝条上打扮、梳理着自己……
过一段时间,去杨柳树下制作柳笛也不失是小学生的酷爱。同学们踮起脚尖,挑剔地选择一根可心的枝条儿,小心地剪下一截,用手Q上几拧,小心地将嫩白的木茎儿抽出,确定长短后,用小刀将树皮的两端切齐整,小心刮去一丁点儿枝条外面油亮葱绿的外皮,里面出现了纤维状的韧皮,柳笛初步成型了。但要柳笛响起来,声音效果是高亢、婉转还是透亮、低沉,还需要一些技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蕴含着知识、经验和智慧。
夏天,同学们出现在乡下,和小朋友们呼朋引伴,和昆虫为友,与小猫、小狗为伴,聆听树林中小鸟的呢喃……同学们知道了村边水草飘摇的河水有多深,水中除了有可爱的蝌蚪、青蛙和小鱼,还有吸人血的水蛭;还知道哪个窝的蚂蚁爱打架,哪处的土崖住着野兔,燕子低飞要下雨,下雨如何躲避,藏什么地方最安全,下雨后土路光滑,操作自行车需要缓缓地制动等等。
秋天是同学们户外活动最有趣的季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爬山赏美景、去田野采摘,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二、有计划地安排,丰富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
学生在课余时间采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采集回的石头中,有的像使用过的橡皮,有的像土豆,有的像陀螺,有的像乌龟等等。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创作:他们先分析石头的模样,然后进行设想,接着对石头进行打磨、上底色,而后进行一步步的装饰,晾干。这样,有的制作成“小汽车”,有的制作成“足球”,有的制作成“文具盒”,还有的用多种颜色在石头上描绘出“彩虹”等等。同学们在石头的方寸之间,将自己的生活、心灵的寄托、美好的想象以及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刻绘在石头上,同时也永远镌刻在自己的心坎上。
制作风车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他们将山沟带回的草杆、家里拿来的报纸裁开、翻转,用糨糊粘好它们,再用草秆把它们的中心串起来,前后用纸板固定。甚至还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这样一架风车就制作好了。迎着风,风车就咕咕噜噜地转动起来。在体会到成功喜悦之余,还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例如,如何进一步改进使风车转动更快、更灵活?将风车的叶轮加大会怎么样?在草秆上涂抹植物油或润滑油风车转动会怎么样?将风车叶片涂一些色彩又会有什么现象等等。整个制作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手的精细加工能力,同时还伴有灵感的萌发和智慧火花的迸射。
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能够培育和养成学生的科学素养。大自然母亲神奇的奉献,可以帮助学生从自然界汲取无限的智慧养分并获得不可思议的灵感。这些活动还培养了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敢于探究的习惯,同时强健了同学们的身体,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由于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知识、经验的获得,所以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知识面广、思维缜密、想象丰富,有时还会产生让人瞠目结舌的创意。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议提高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摘 要:小学科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科,有着极强的探索性、新奇性和无限的想象和探索空间。科学学科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启蒙性的学科。它主要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望与冲动,因此科学课堂中一定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注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近科学、亲近科学、了解科学,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开心地学、主动地学、学有所获、越学越爱学。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领略科学的乐趣呢?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经历,特从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成就感;科学;认知兴趣
一、合作学习,激励学生体验学科成就感
小学阶段,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极为重要。我们知道,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比较成功的孩子,因为他会在交流与合作中,或与同伴产生共鸣,或对科学知识产生求知欲望,并因此而学会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这是我们在科学课中愿意看到的。科学课上需要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动手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学生独立完成会有一些难度或耽误一些时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对某些现象的发生或一些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等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启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各抒己见,虚心学习他人的方法或想法,然后经过充分论证选出方案。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合理分工、共同合作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取得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联系实际,引领学生感知科学奥妙
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认识自然事物,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我们无论学习什么,最终都是要使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我在教《纸能吸水么》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生动的小课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中,捕捉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正确的结论。再如,教《观察大树》一课时,我根据教学的节奏进程,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图片与真实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有生活所见,又有动画延伸,学生将生活经验与科学动画讲解结合起来, 效果颇佳。这样,很好地启发学生动脑思索,解决了生活中的认知疑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科学知识的神奇,他们自然觉得这门学科的奥妙之处。
三、实验操作,令学科教学更加妙趣横生
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熟练的实验技能技巧,又能在试验中验证相关的科学规律。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实验,既能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在科学实验课中,教师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且引导学生透过科学现象总结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并引领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反复的训练能较大程度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
学习。
四、评价总结,促进学生认知兴趣的延伸
教师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的好保护和激励,因此,我在教学中本着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获得激励,让有个性差异的孩子都有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拥有自信,获得提升。我在教学中注重不同教学环节不同学生群体的科学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注重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是否能尊重事实、是否有独到的见解、能否设法解决问题等。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科学探究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对小学科学的科学精神的探究有了更新的诠释,作为本学科教师,我们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担负起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科学论文:例谈小学生科学课实践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小学生科学实践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家长与老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教育的重点。本文以小学生学科学习活动实践案例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小学生科学实践课的现状,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问题、实践效果、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本文笔者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小学生学科学习活动实践;学习能力;实践效果
小学生科学实践课是一门蕴含丰富的实践性内容课程,是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能够较大限度的发挥学科的作用,提高小学生实践能力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使学生在科学课实践中能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小学生科学课的现状及突出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教学的新课改,小学生科学课的教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学生及教师反应如今小学生使用的教材较传统的教材更为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较大变化为教科书中出现大量的插图,能够更加形象的突出教学主题,更好的讲解小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有时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还有部分教师新教材要求把握不到位,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方法还需更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在实践学习中更好体验、思考、总结和归纳知识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学科实践中的解决方法
2.1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途径
小学生科学实践课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实践机会,体会实践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体验学习实践的乐趣,进而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科学课虽不像初高中科学课那般复杂,但基本的科学实践设计还是较为重要的,一般科学实践过程,要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决问题等步骤开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实践的引导者应对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给予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辅助学生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电磁铁》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先通过某种教学情境的设定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情境的设定好要贴近生活,例如魔术表演、趣味的视频等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动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观察到现象的时,让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亲手制作电磁铁来进一步观察,验证自己猜想。同时在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将表象具体化,条理化,概况化。
2.2教师实验示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学习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科学课实践实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老师教学演示实验、另一种为学生分组研究实验,虽分为两种,但都以教师示范为前提展开实验。如《电磁铁》一课中,在制作电磁铁时,教师规范的演示和对应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做法,只有在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模仿,进而自己动手实践。在科学课实践中,有效的给出实验示范对于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帮助,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动手、记录实践的程序、过程及结果对于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其次,分组实践也是提高小学生实践性学习能力提高的主要部分之一,小学生在完成实践过程中,会经历分工实验、共同合作等步骤,与团体小组共同完成时间内容,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又能够锻炼团结学习意识。
三、实践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可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实践性学习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有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小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均有所提高,其对数据的整理、归纳能力在不断的科学实践中提高,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学习意识的提高,在实践的观察、记录、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实践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是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实物操作完成实践,让每一位小学生真正的接触实践,真正完成实践的每一个步骤。
四、反思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实践学习能力是此课堂需要完成的教学指标,科学实践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主学习意识,能够使学生在其他课堂中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是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老师在小学生生活及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应努力适应新教材,组织规划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科学学科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把知识能力转化成创造能力。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摘 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科学素养应从娃娃抓起。从降低目标做实做细、优化材料适时呈现、注重过程适时指导等方面阐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实践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降低目标,做实做细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高、太笼统,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把大目标小目标化、细化、具体化,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目标;不能目标太高、太笼统,要有针对性。
例如,教学“大树和小草”一课时,先在三(1)班教学时,给学生介绍完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后没有作分层指导就给孩子们发了整株的狗尾草,学生小组内观察记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不是那么理想,学生不知观察什么,不知观察顺序,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简单一点说就是教师定的目标太高、太笼统,把整个观察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自己,自己体验观察过程、总结获得的小草的特征,缺少了教师的具体指导。通过课后的反思,在三(2)班我尝试了降低目标,活动做实做细。带着学生分层观察,可以把整株的狗尾草都给他们,先观察整株狗尾草,再让学生分部分观察:根、茎、叶……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等。同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提高科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材料,适时呈现
小学科学课程应该说还是属于科学启蒙教育的范畴,是以孩子们动手为主在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活动。因此,要给孩子们一个个真实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但真实的探究过程是靠材料的,只有有了材料,孩子们才能动手做。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收集材料,如:三年级要用到不同的木材、金属、纸、布陶瓷;四年级的岩石、食物包装袋、不同的花并做成标本,等等。收集到的材料多了,孩子们的活动也就充实了,但在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用来研究,只有根据实际活动优化材料。材料的优化根据课堂孩子们想研究的问题实时地呈现给他们。
五年级的“蚯蚓的选择”,研究的是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在孩子们猜测后,选择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设计了方案。在动手实验时需要材料:纸盒、土、蚯蚓等,对于所需的土,教师该怎样准备,是不是随便准备点湿土、干土就可以了,不是的,在课前,教师要根据蚯蚓生活的环境准备合适的土壤,而不是随便挖点土来就可以,这就是材料都有的时候要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学生实验时才能够真实有效。
如,教学“电和磁”一课时,把正常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放在小磁针上,学生观察小磁针发生的现象再进行描述,学生描述后教师提出疑问:怎样使效果更明显?学生可能会想到:加电池、换导线、把小灯泡拿掉,等等,在学生想到很多方法后,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设计、汇报、验证。在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后,验证要有材料,所以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材料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经历一个个真实的探究
活动。
材料的呈现不光合适、充足,还得分层才能使学生研究起来更真实,如果把材料一起呈现给他们,那么探究过程就是无效、不真实的过程。如,四年级“简单电路”,从圣诞树导入,孩子们观察说出要使小灯泡亮的各种材料,想让孩子们重点先认识小灯泡,那么教师在给孩子们材料的时候就不能够把导线、小开关、小灯泡都给他们,而要先给孩子们小灯泡。
所以,没有了材料就没有了观察、实验,那样的活动是不真实的探究,作为教师要给孩子们准备合理有效的材料,在合适的时机呈现给孩子们,从而保障孩子们探究的真实性。
三、注重过程、适时指导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放手不动,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学生在研究了冷水受热发生了什么变化之后进一步研究水的变化过程。教材的开始部分利用上一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学生去观察,发现现象不明显,从而改进实验装置。我上这节课的时候,从实际生活:烧开水导入。没加热前观察,加热后水溢出时让学生去观察,两次观察从中比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水为什么会溢出来?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哪些方法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思维的训练,问题的提出、预测、讨论交流,学生也体会到了科学仪器的发展史,从不合适到合适,亲身体验了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总之,要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仅仅这几方面是很难穷尽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课型,灵活地运用真正的实施探究活动,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小学生科学论文: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摘 要:兴趣是好的老师,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幽默化、情境化、生活化、直观化等,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培训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前言:兴趣是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知识、能力、科学志趣、思想品德纳入小学科学教育之中,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对科学基础的体验过程。因此,在小学学科教学当中,笔者特别重视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入手,并不断强化引导,使之发展成为志向,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培养儿童科学兴趣的基础教育为目标。只有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激趣和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
一、教师要把幽默带进课堂
小学生天真活泼,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包括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等,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适当增加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之中,使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幽默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使枯燥乏味的科学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无穷而具有教育意义的智慧。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则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与幽默,教师语言应该体现哲理性的幽默。一个幽默的人总是能博得绝大多数人的喜欢。这对于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学生,效果尤其明显。基于此,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做,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要做到严谨、简洁、,在科学探究课堂上,教师适当引入生动的场景,用形象贴切的类比,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这无疑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课的及时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这一特点,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是要把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向学生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时,事先准备好两个气球,和两个矿泉水瓶,一个瓶底有洞,一个瓶底没洞。然后将两个气球放进瓶里,并将气球的口扣在瓶口上。在上课的时候,先请两位学生上来吹瓶里的气球,一位是班里公认的最有力的学生,一位是班里最弱小的学生。结果发现班里最有力的学生并没有把气球吹起来,反而瘦小的学生却把气球吹得胀满了整个水瓶。在此时学生就会对此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欲望。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学纳入都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所以,在进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的经验,合理的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学生把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学习知识。比如在“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准备两包白色的粉末,分别装的是淀粉和白石灰,然后故意将他们混在一起,装作自己分不清,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帮助”,“那位同学能帮老师区分这两袋东西哪个是淀粉,哪个是石灰啊?”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讨论,想要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磁铁”的教学当中,教师准备一些钉子,在上课时故意把钉子散落在地上,然后向学生们“求助”,“谁能帮助老师又快又好的捡起这些钉子”,这时候,学生就会积极的想办法,思考,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
四、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思维特点使小学生在接受抽象事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游戏是一种形象的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具体的活动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有利于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磁铁为什么没有跟铁直接接触就能吸住铁时,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磁场,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此时让学生把一些铁屑放在薄塑料片上,把磁铁放在塑料片下方,隔着塑料片移动磁铁,学生惊喜地发现铁屑会跟着磁铁运动并且排列出一条条有规则的线。告诉学生铁屑排出的线代表磁力线,磁铁周围确实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结语: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兴趣是先导、是前提;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科学学科的内容本身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它包罗万象,只要屋面教师善于组织这些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