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社会工作实践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试析救助管理机构引入社会工作的可行性与实践路径
论文摘要 城市救助管理机构承担着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任务,现行的救助管理工作存在着资源协同整合不足、救助方式简单以及救助服务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将社会工作引入救助管理工作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可行选择,其具体实践路径主要包括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建构、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等。
论文关键词 救助管理 社会工作 可行性 实践路径
一、城市救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J市救助管理的基本情况
J市地处浙江省中西部,是浙江省和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沪昆、金温、金千等铁路干线和沪昆、甬金、长深、台金、诸永等8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金华成为了浙中较大的交通中转站,而周边的义乌市、永康市等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据统计,2014年全市流动人口数量已突破260万人,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导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日益增长,救助管理工作任务责任重大。
J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1958年,承担全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护送、教育、救治等工作职责。全站建筑面积8532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拥有救助用房16间,床位50张,设有警务室、值班室、接待大厅、医务室、观察室、男女救助区、室内外活动场所、储藏室、餐厅、洗浴间和卫生间等多个区域。1996年9月,成立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内设寝室8间,教室、活动室2间,救助床位18张。
随着《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金华市救助管理站本着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从被动救助走向主动救助,加大街头主动巡查力度,积极宣传救助政策,着力构建横纵双向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模式。一方面,与7个县(市)级救助管理站和乡镇(街道)社区救助点形成市、县(市)、乡镇(街道)、村四级救助体系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源头治理和妥善安置。另一方面,市救助管理站与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卫生局等横向部门建立联合救助机制。由公安、城管负责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前往市救助管理站,卫生部门负责将患病的流浪乞讨人员送往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助。每年的夏冬两季和发生灾害性天气时,市救助管理站都会定期开展上街巡查救助工作,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避暑御寒物品。同时,向社会公布救助管理站值班电话,并在车站和繁华地段设置救助引导牌,站内配备流动救助车2辆,形成救助服务综合网络。
(二)现行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切实改变了以往收容遣送制度的弊端,有效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权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成分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现行的救助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瓶颈:
一是救助服务的协同性不足,资源整合有待加强。新政确定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原则为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由于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站没有执法权,对于不愿意到站求助的人员,如职业乞丐、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或是违法现象,如胁迫未成年人行乞等行为没有任何约束力,只能告知公安部门进行管理。由于协调配合和资源整合不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常常难以有效解决。
二是救助方式简单化,难以满足救助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众多,且成分复杂,存在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但救助管理站的救助方式基本都是“食宿+通讯+车票”。这种程序化的救助方式,导致“跑站”和恶意求助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救助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升。来站求助人员大多因生活困苦、不被社会接受导致心理卑微。现行的救助过程中,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者主要以了解求助者的个人或家庭信息为主,缺乏与求助者开展心理上的交流沟通。这种讯问式的谈话使得求助者的心理变得自我封闭,不愿过多透露真实的需求和想法,导致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救助。
二、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工作遵循“助人自助”的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多数为弱势群体,工作强调以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价值和技能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面临的困境,整合各方资源帮助解决,提升服务对象自身能力。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支持力量,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国家的政策支撑保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民政部2007年3月下发《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从2007年开始,集中2年左右的时间……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储备社会工作人才,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积累社会工作人才评价经验,为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提供依据,为民政系统和民政范围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国家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和推动,是社会工作长期、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与救助管理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社会工作充分尊重服务对象个人价值的尊严;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发展潜力,鼓励和协助个人在顾及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运用社工的专业知识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待人真诚守信;注重服务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帮助建立良性沟通交流关系。这些专业的助人价值观同样也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精神所在,只有在这些价值观的指导下,流浪乞讨人员才能真正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关怀,逐步被社会接纳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三)社会工作具有助人服务的专业优势
由于救助管理站服务对象的多样性,社会工作方法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开展多样化服务,并与社区服务有效结合,实现流浪乞讨人员的源头治理和妥善安置。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承担起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资源筹措者、研究者等多种社会角色,从而形成了一套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助人技能,如:倾听服务对象的叙述并表示充分理解;整理各方信息材料,形成诊断报告;帮助服务对象获取自助技能;争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可利用资源并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形成评估报告并开展后续追踪等。通过专业的技能,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解决生活困境的同时,不断鼓励其提升和挖掘自身潜能,重新回归社会,从根本上解决恶意求助和 “跑站”现象的发生,最终建立起救助管理工作长效运作机制。
三、救助管理机构引入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
通过可行性分析,在今后的救助管理工作中,逐步改善传统的以解决温饱、护送返乡为主的救助模式,建立以政府救助管理机构主导,社会组织和社工志愿者广泛参与,以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为支持,采取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救助管理机构常规救助相结合的政社互助合作的救助管理格局,不断拓展救助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帮助流浪乞讨人员重拾信心,回归社会。
(一)转变理念,步入流浪乞讨人员的“同心圆”内层
流浪乞讨人员身处社会边缘,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救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社会工作者,都是社会地位高于他们的“外人”,因此他们在交流时常有戒备或自卑之心,不愿透露过多信息,而诸如“要不要回家”、“我们买车票送你回去”等程序化的问答方式就会拉开双方距离,难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这时,就需要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消除流浪乞讨人员的戒备心理,进入他们所构建的“同心圆”。社会工作者通过表露出真诚的助人意愿,以倾听、鼓励、感同身受等技巧,逐步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一旦步入服务对象的“同心圆”内层,便可进行高质量的互动。由于这类互动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因此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十分配合。此时再将救助管理机构的救助职能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助人技能介入救助中,在保障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激发服务对象潜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二)合作互助,构建社工介入的多元化救助管理模式
结合目前全国救助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借鉴郑州、济南等地社工介入救助管理领域的先进经验,根据金华市的实际情况,我们设想分三个阶段开展政社合作的多元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模式。
阶段一:以个案工作为主,初步实现站内社会工作介入。以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的在职人员为探索者,尝试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管理模式,开展一对一的个案工作模式,通过社会实务专业理念的技能,塑造“救助精神”。首先对上门求助对象实行生活救助,并选择合适时机与其开展沟通交流,分析困难发生的原因,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利用社会工作行为治疗和人本治疗等专业救助模式进行服务。针对想回家的求助者,可与流出地的救助管理机构联系协调,实施社会工作的个案转介,并做好追踪和回访工作。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转变原先救助观念和工作内容,加强站内社工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促进救助管理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阶段二:根据不同的对象需求,逐步实施分类介入。由于流浪乞讨人员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个案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可将社会工作根据求助对象的不同身份和不同需求分为多个救助小组,分类进行。如街头社工外展工作组主要负责上街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引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接受救助;妇女支持组侧重于开展妇女维权、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儿童协助组重点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提供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和心理干预,促进其健康成长;社会预防组注重家庭走访、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实行源头预防治理。各工作小组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模式,为不同类型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专业化的介入服务,开展物质帮扶,关注心理和精神层面,帮助其最终摆脱流浪乞讨的生活方式。
阶段三:以救助管理站为平台,拓展强化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充分介入救助管理的同时,救助管理站也要依托各社工组织,发挥社会工作对各方资源的整合作用,吸纳更多的社会救助资源和人才队伍,将救助管理工作由站内向全社会拓展,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营造一个相对良性的社会环境而努力。通过新闻媒体、志愿者和社工的积极宣传,树立大众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包容、关心和接纳的态度,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新树立回归社会自信,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强化核心能力,提高社会工作自身建设水平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组织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谋求社会工作和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一是需破除社工组织现有的行政依赖、依靠政府等思想,转变到自主发展、自谋出路的轨道上,倡导社会工作的活跃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身治理、创新、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建设。二是适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确保社会工作组织的公平竞争,促使各组织间赶超发展,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杜绝出现公共服务资源垄断等现象。三是加快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救助管理站在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并与当地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充实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道德力、专业力、创造力和敬业精神为核心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试论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论文摘要】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参与式教学对社会工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将参与式教学运用到社会工作教学中,要注重课堂讨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同时要设计多种参与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的参与空间和时间拓展到课外。
【论文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社会工作 课堂教学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法国教育家法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从这一角度来说,参与式教学则正好符合教育的意义所在。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俗语是与法斯普朗格不谋而合的,也是我们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目标。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理解领悟了才能将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创新知识。
二、参与式教学对社会工作教学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它是适应工业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无疑对社会工作的教学起到莫大的支持作用。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适应教师教学的策略,学生需要动手认真收集资料、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同时,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讨论中时,在共同的学习中必然能够增进交流合作。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教学都有明显的实务特色,而在有限的课堂如何体现实务性而非理论性,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实务案例,单纯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课堂,才能达到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反思
实践模式都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的,只有理解实践模式背后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模式的效用。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这一实践模式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参与式教学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之上,它通过一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借助一定外力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参与中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地参与。参与式教学虽然涵盖了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多维度参与,但依然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也可以采用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笔者在讲授《个案工作》课程中,尝试着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个案工作》的绪论课上,学生分为9组,每组学生6人。这个分组将直至本门课程结束才解散。每次上课涉及到讨论,做实验以及模拟剧情表演等都以此分组为依据。这种固定的分组激发起学生之间竞争的心理,对课堂投入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为了避免固定分组带来的组间隔阂,也涉及组间合作项目,使学生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既竞争又合作,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效果良好。
(一)注重课堂讨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直接方式,也是激发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积极参与课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如何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问题与案例的设置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一个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问题或者案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需具有现实意义,越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越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与专业基础是不一样的,如果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无从下手,也就失去了课堂讨论的意义;问题或者案例的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一点在于,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带有价值性导向,而人文科学的很多知识是带有一定的价值支撑的,只有选取具有争议性的例子,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真性,价值观念也才能越讨论越明并且能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实务性质,笔者在每讲授《个案工作》新章节时都设计案例引入,选用的案例既紧扣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价值观一章的时候,给学生一个案例,关于在13个艾滋病患者中选取7个作为资助对象的案例,这13个患者资料有的详细,有的简单,有的说明得了艾滋病的原因,有的则没有说明。将这个选取的权利交给学生做决定,让他们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小组讨论,再推举小组代表在全班将本组的观点、意见和想法进行交流、分享。选择的过程中,学生们讨论热烈,甚至在每组进行的陈述也引起其他组的热烈反应,全班学生都参与进价值选择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从而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基调——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尊重,接纳原则等。学生通过这一案例的引入,对于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和社会的世俗伦理价值观念之间的区别理解的更加透彻,印象也更为深刻。
(二) 设计多种参与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学生的“学习的注意曲线”规律: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一般是不一致的,刚开始时,学生可能期望值高,注意力相当集中,但当时间过半时,精力开始疲惫,注意力开始分散,课程很难进行下去;当快结束时,学生又产生了释放的期望,注意力再度提高。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符合学生学习注意的规律。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都是有效的形式。社会工作注重实务性,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都能很好的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作用,而且角色扮演往往和情境模拟是交叉使用的。例如在讲授个案工作的技巧同理心的时候,设计一个情境模拟剧—婚宴上的宾客,让组员都参与进来。为了达到让学生体会同理心的目的,如何去理解他人的心理,让学生每个人都抽选一个婚宴上的宾客角色,设计了有新郎的好友,前女友,弟弟,以及新娘的前男友,闺蜜等角色,这些角色组中的其他成员是不知道的,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去表达,直至组中的成员都知晓彼此扮演的身份为止。通过这一情景模拟剧,课堂沉闷的气息被打破,学生都想法设法的让组员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与组员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修正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最终达到同理心的效果,同时,这一性质的参与方式使得学生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例如有些性格内向羞涩的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以及其他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下,也放下了拘束进入到角色扮演的想象中,还有些学生是男生抽到了女性角色,也毫不扭捏的去诠释和扮演角色。通过这一模拟剧后,学生情绪高涨,也对同理心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后面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剧只要案例选择得当,在效果上比分组讨论等其他形式效果更好。但是由于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剧等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特别是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所以运用时要有更多的考虑,首先要考虑剧情的选择,剧情要根据组员人数,所选的剧情必须是所有的组员都能平等参与的,要尽量避免有主角配角之分,因为社会工作的实务课程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才是持平一致的,才能起到教学效果;其次是这种参与的方式运用要谨慎,因为这种课堂参与方式花费时间多,如果频繁运用会耽误教学进度,掌握的知识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且此种方式效果好时才选择。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的参与空间和时间拓展到课外
自1998年高校实行普遍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而在教师和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许多院校采用了大班上课的形式,大班上课虽然解决了教学资源有限的缺陷,但是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学生的被忽视增强,课堂存在感降低。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使得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到更好的应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大信息量;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的平台,如师生可以通过邮件,QQ等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在论坛上就某个问题进行多方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用互动式课件在网上答题或提问,让学生共同解决或把找到的答案在论坛上,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目标,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利用网络等作为知识建构的工具,提高自己在网络环境下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将课堂空间拓展到课外,不但可以改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推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很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就在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和老师探讨,有了邮件,微信,QQ等现代技术手段,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例如学生在福利院做开展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理想和现实相差是很大的,福利院的孤儿见到他们来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高兴以及和他们亲近,相反是冷漠和难靠近的,即使用了同理心,尊重,接纳,倾听技术等,设计了好玩的游戏,带了好吃的也没有很大的效果,这样学生很沮丧也很疑惑。做完活动后的当天晚上学生立即用QQ和笔者联系,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得课堂参与时间与空间拓展到课外,答疑解惑及时有效,在后面的学生实践活动中,一直用QQ与学生联系,跟踪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将实践活动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课堂的知识转化为更加具体可见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存在感。
四、结语
参与式教学范式的研究吸纳了教师的人生智慧和学生的人生经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真切、真心、真情的体验,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产生联系。”通过教师各种方式的鼓励、营造、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产生了真正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使知识真正纳入了学生心灵的轨道,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丰满立体,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
摘 要】体验式学习方法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本文梳理了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分析了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中的可能性、理念和介入方式,从教育理念、课堂效果、团队写作、学生改变等方面,对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反思。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社会工作 教学实践
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学是一个互动与陪伴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不仅包括了理论,更强调实践,如何能让社工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包容、开放的环境?给学生以“发声”的机会与权利?
―― 一个社工老师的声音
社工游戏、角色扮演等传统的社工实践方式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对教学方式做些改变。文章基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以体验式学习为切入点,探索体验式等多元教育手法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 体验式学习概念
Kolb(1981,转载于库伯著,王灿明等译,2007)认为体验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整合先前经验和新的体验,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习情境的相关知识”。从过程角度而言,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反思,并将体验转变为概念,再反过来成为向导的过程(Saddington,1987)。集美大学林海燕等老师指出,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身体感官进行认知、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知识、理解、态度的过程(林海燕,1999;岳锋利,2003)。首都师范大学的周婷(2009)认为体验式学习“提倡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调整知识结构适应个体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知识富有个人经验性的重建和内化,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发展观。”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官体验和反思的过程,它强调知识和信息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实践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个人经验的重建与内化。
二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运用的可能性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发展来看,体验式学习强调体验、行动、学习和反思,杜威曾明确指出“体验加反思等于学习”(周婷,2009),体验与反思有助于学生梳理感受、构建认识、内化感悟。
2014年世界社工联合大会指出: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强调“实践和反思”,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实践和感受,进行反思,检验理论,并从实践中发现理论。
团体康乐辅导是社会工作实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强调“在做中学”,即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总结反思,从而将自身经验、理论知识、价值伦理等内容进行整合。
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体验式学习的理念是非常类似的,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体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重构和内化,从而真正实现“生命影响生命”。
三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
1.创造情境,发挥想象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个“场域”中,是一个互动与影响的过程。然而,一贯的教育方式是由老师主宰课堂,而没有给予学生“发声”的权利和机会,如何真正做到平等和开放?即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方向与内容,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根据团体康乐辅导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规定若干个主题,例如未婚怀孕妈妈、亲子关系等①;其次,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8~9人,选定某一主题,在了解和学习该主题的前提下,策划一次小组活动②;再次,活动开始前一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策划案,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修改和调整;,课堂实施环节③,教师扮演观察者角色,由该组同学自主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活动。此外,在所有活动结束后,教师与该组同学进行分享与反思,深化体验过程。
将课堂的主动权“出让”给学生,为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机会和空间,更给予学生“发声”的权利。
2.共同分享,促进反思
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反思”,尤其是在体验学习之后,及时反思能够促进学生将感受性知识转化为理论性知识,从而达到个体经验的重构与内化。在团体康乐辅导课程实践中,强调集体反思、小组反思、个人反思。集体反思,即课堂活动结束后,分别由该组组员和教师带领大家共同分享和反思;小组反思,即主题学习、制定策划、活动完成,教师和学生相互陪伴,共同分享和反思;个人反思,即通过个人反思报告等形式,督促学生完成个人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通常运用“4F”提问法,即事实(Fact)、感受(Feeling)、发现(Finding)、未来(Future),帮助学生梳理身体感官感受到的情境和事实,描述对所处情境的真实体会和感受,从而反思在情感和事实基础上所获得的认识,以及未来实践中的改进措施等。
3.重构认识,付诸实践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手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解构,打破了传统教师和学生的不平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手法的改变就是一种认识的解构与重构。
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重新认识过往的知识体系、社会观念、处世模式等,对其自身而言,已逐渐开始思考和反思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在体验和反思过程中,不断重构认识并且内化,并在生活中开始付诸行动,尝试改变。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运用于社会工作教学中的理念及方式如下图(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将个人经验重构和内化,从而影响行动,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即为学习的过程。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
四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反思
1.教育理念的改变
一道三尺讲台,不仅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建构了师生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体验式学习理念和方式则通过由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自由、包容和赋权”的教育理念,探索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批判”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平等自由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对于社会工作学生探索自身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有重要的意义。
2.课堂效果的反馈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想象力,更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将理论学习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与此同时,自主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多角度分析能力。
非常棒的一门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且也学到不少东西。
此外,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并尝试用专业价值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3.团队协作的改变
课堂分享中,学生多次提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彼此之间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开放自由的教学手法,也给予培养团队意识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矛盾和分歧,但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技巧。
对教师而言,教授知识固然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与合作,也应该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体验式学习通过灵活、自由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4.学生成长的体验
通过不同主题学习和反思,学生们都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站在不同群体的角度上体会和思考。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手法为学生创造了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思考。
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彼此之间可以互为一面镜子,从情境中发现“我是谁”,感受社工的本质“助人自助”和“生命影响生命”,从而真正认识生命。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摘要: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价值导向的工作,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工作。近几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广东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力推动街道成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职业蓬勃发展。在肯定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的时候,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工作专业所遭遇到的四类伦理困境。一是西方移植与社会系统多元;二是专业的独立性与依附性;三是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与资源缺乏;四是量化的绩效评估与缺失的人类关怀。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 伦理困境;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价值导向的工作,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工作。在审视社会工作实践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实际工作原则都涉及伦理原则,或者是建立在伦理原则基础之上。作为一门在西方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学科和职业,社会工作有着很强的职业守则和伦理要求。近几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广东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力推动街道成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职业蓬勃发展。在肯定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的时候,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来自于西方语境的社会工作,在这种快速引进与移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工作所遭遇到的四类伦理困境:(1)西方移植与社会系统多元;(2)专业的独立性与依附性;(3)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与资源缺乏;(4)量化的绩效评估与缺失的人类关怀。本文的研究并不在于给这些伦理难题以明确的解决方案,而旨在帮助社会工作从业者能够深刻而敏锐地察觉到社会工作实践中每个决定都可能涉及伦理问题,协助社会工作者审慎思考伦理问题,帮助他们澄清专业上对其伦理行为的期许,使其在实践中能有更符合伦理要求的立场。
一、西方移植与社会系统多元
社会工作专业是源于西方基督教慈善服务,并从工业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助人自助的
专业,其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来源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伦理。20世纪80、90年代,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逐步开始发展。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化优先于职业化,即先开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再到当今由政府主导推动下的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当社会工作专业走出校园象牙塔,成为国家社会福利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者成为社会服务和社会政策的传递者、实施者时,就必然与当地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卷在一起。正如王思斌教授所言:“社会工作的务实性决定了它必然面临本土化的任务。对当今中国来说,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但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也要考虑到计划经济体制解决问题方式的实质性影响,考虑到集体主义和福利主义影响下人们的心态。”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专业伦理守则》(1999)在前言中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植根于一套核心价值观中。”
回到中国的现实,情况可能更复杂。广州市各个街道设置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就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根据区域服务需求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郭景萍将其概括为“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 [4]顾江霞、罗观翠中肯的指出当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这种形式,“经费提供方、服务提供方以及服务需求方之间仍在博弈之中,各方之间的契约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从事一线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包括了案主、社区、政府、服务机构等多重当事人的系统,各方之间又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对问题的界定和需求。如图1。
当系统内各方的诉求、目标不一致或发生冲突的时候,社工必须决定对谁负有首要义务,而这个决定的过程,往往涉及到职业伦理上的难题。专业伦理守则要求社工在一般情况下要优先考虑自己当事人(案主)的利益,社工的服务目标要与居民的需求匹配。但是政府作为项目的购买方,提供经费及场地后,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社工该如何满足政府的目标?即使同样面对服务对象,在社会服务、福利资源如此紧缺的现实条件下,社会工作者究竟要挑选考虑谁?谁应该成为案主?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在考验着社工的价值底线。道德、价值扎根在一个文化系统中,专业伦理规范也是在特定的背景中被解释和实践的。社会工作服务是一项扎根本土的实务专业,当地的环境、文化、制度甚至居民心态都会影响到社工的决策,同时社会多元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之间也是相互影响与妥协的过程。
二、专业的独立性与发展的依附性
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最终来自于社会的需要。专业既是现代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现代科学和教育发展的产物。社会工作专业源自宗教关怀慈善服务,从事慈善服务的人虽然有助人之心,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也确实有其进步意义。但是,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权利的要求,只有慈善之心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成为必要。格林伍德(Greenwood)在《专业的属性》一文中比较系统地指出了专业的基本特征: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所认可,具有专业,职业群体内部有伦理守则,有职业群体的专业文化。自20世纪初,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化努力,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并具有专业的全部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社会工作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乃至在国际上,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已被认可,并在社会救助、危机干预、人类与社区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社会工作从业队伍,则基于专业理念形成了价值体系和清晰的伦理守则,专业人员以此自律,专业机构则以此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约束。专业伦理是一个专业确立的重要标志,除了主要职责是保护受助者,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之外,它还担负了其他的作用,包括可以创造和维持从业者的专业认同,区分专业群体内外,建立专业的独特性。
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种“量子跳跃”(quantum leap),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政府购买服务”是推进这种跳跃式发展的较大动力。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累积爆发,而政府组织内部又缺乏“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和解决。因此,政府以契约委托的形式,将公共服务转由民间机构来生产与供应。在国外,这通常被称为“购买服务合同”( 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简称 POSC)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代替由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服务供应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可以分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模式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模式。目前,在广州市各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就属于后者,即由政府根据社会群体服务需求实际情况,设定特定的社会服务项目,以合约的方式,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按要求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为。
尽管“政府购买服务”被称作是20世纪后半叶在公共服务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但它也受到了许多的质疑。其中一个不断被反复提及的问题就是:非盈利组织处于独立与受制于政府控制的两难困境。曼瑟(Manser)将非盈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概况为这样的规律:“受委托方的自由和社会行动的效力与从政府那里获得的经费是成反比的。”即获得的经费越多,非盈利组织反而越缺乏自由度。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可能会迎合政府的期望或为政府干一些原本属于政府工作人员分内的工作,并且也存在着社工和政府工作人员职业地位上的不平等。
在探讨中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时,王思斌提出了嵌入性理论,他指出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以来, 其发展基本上呈政府主导下专业弱自主嵌入状态。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深, 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的逐步形成, 社会工作将走向政府―专业合作下的深度嵌入。嵌入就是一种发展,例如在社区建设中,随着政府谋求社区建设方面的创新和转型中社区工作任务的复杂化, 专业社会工作越来越多地进入诸如社区老人服务、儿童服务、促进社区就业等方面, 它在社区工作中的地位开始中心化。他指出在同一个领域中, 甚至在整个社会服务领域, 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是由边缘化向核心化发展的。或许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期望,但是作为社会工作研究者也必须清晰地看到在这种依附性的发展中,社会工作也开始出现行政化的趋势。部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基层政府附属单位,社工机构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例如协助街道完成上级工作任务或指标,成为基层政府的“社会动员专署”或“助力办公室。”在各种投标、招标书的背后也不是社工的专业自主性和居民的需求,而是政府的要求。在谈论社会工作的伦理问题的成因时,多戈夫(Dolgoff)言简意赅地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价值观的冲突和忠于谁的问题。
三、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与资源缺乏的困窘
社会工作专业诞生于对“科学的慈善”的追求,因此其使命的最初表达与慈善性和科学性紧密相关。慈善性起源于宗教思想,即凭着博爱精神去关怀帮助社会中的弱者;而科学性则是作为专业存在的要求,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达成可见的积极变化。无论专业初生时,其慈善使命宣称和科学使命宣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张力,现今通过“助人自助”这个表述达成了两者之间的融合。对坚持慈善使命的人来说,《圣经》中也有“God helps people who help themselves”;对坚持科学使命的人来说,它宣示了自己的专业是要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帮助人们实现自己帮助自己”。 [17]
现今,在国际社会工作领域,普遍接受“助人自助”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理念。“助人自助”也代表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态度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变。相信当事人具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并且肯定当事人在改变工作中的作用,即社会工作的服务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助人自助”也体现了对当事人自决权利的尊重。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权自己做决定,有权管理自己的事物。社会工作者按照专业判断,认为当事人的行动或者可能采取的行动对自己或他人构成严重的、可以预见的、近在咫尺的危险时,才可能会限制当事人的自决权。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决定应当培养个人的自决、自助、独立和自由。
在凸显当事人的自助能力和维护其自决权利的时候,是否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可以将改变的主要责任推给个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助人活动,实质上包含在一个系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的。从英国的济贫法开始,就奠定了以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开展社会救助的保障。20世纪中期,福利国家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专业服务,也是一种福利制度。史坡林(Siporin)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实务概论》一书中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方法。
在借鉴国外发展社会工作的经验时,必须注意到社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这种社会技术的使用与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工面临的伦理困境可能是资源如何分配。而在我国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可能是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广州市政府的拔款主要是用于支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运作,例如人工费、督导费、培训费、办公费等,而用于开展活动的费用一般比例较低。再加上一些机构为了压缩成本,限制活动经费开支。即使能够申请到活动经费,也是非常少量和严格限制的,主要用于场地布置和购买小零食、纪念品等。在香港各个机构中的社工可以直接与政府的社会福利署联系,帮助自己的案主申请、链接资源,解决他们的困难。而在广州,作为新生事物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只是建立了场地,召齐了人员。而社会对社工的认知度、认可度还没有形成,政府各个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与社工对接的制度和模式,使得社工在践行“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上常常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尤其在开展个案服务时,社工的挫败感更强。因为面对案主的困难,社工能做的就是谈谈心、聊聊天,专业的叫法是心理安慰。社工既无法对案主提供经济支援,也无力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链接到其他免费的资源。社工一方面在不断推动人们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权利的“有限”而感到无奈。由于资源缺乏造成的无力感,也在不断地消耗着“助人”职业的光环带给从业者们的自豪感。
四、量化的绩效评估与缺失的人文关怀
本文中所谈论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正是由民办非企业机构所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购买式服务的基础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策略,尽管无论是购买方还是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社会工作从业者都清楚社会工作服务不等于普通的商品,它是波兰尼所谓的“虚假商品”(fictitious commodities),并不适合在自由市场交换。艾斯平安德森(G.Esping-Andersen)认为商品化、社会阶层以及家庭化是资本主义的三大致命伤,并且他以去商品化(de-comodification)作为区分福利体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之一,认为在社会民主体制的福利国家更少依赖市场提供福利服务。 但是在当下的中国,市场化的强势主导作用,使得原本应该充满人文关怀,追求实质理性的社会工作过程充满了市场竞争的味道。政府部门的采购,已经将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商品来明码标价。招标过程中,各家社工机构纷纷以在政府预算经费内,能多做多少个案、多做多少小组和活动来竞标,将每一个可能服务的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当作没有差别的商品,以更低的价格兜售。作为机构能够获得项目的重要能力体现在了项目计划书和成果报告书上。行业内不少社工抱怨,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在文书工作上,做各种各样的记录、计划书、建议书、报表资料。原本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工作”(people work),现在变成是“文书工作”(paper work)。这造成了社工与服务对象或案主的接触时间不断压缩,面对面的服务时间越来越少,能够发挥专业技能的机会也相对减少。而社工开展服务的前提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没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必然会影响社工服务效果。而现实情况下,多数社工整日忙于在办公室写文书,极少有机会到社区中走访和调研,对社区基本情况的知之甚少。即使开个案,也是按照个案流程,完成5~6次面谈(许多社工将打电话也算在面谈次数中)就匆匆了事。
政府为了保障购买服务的质量,目前主要采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在一年的购买期内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两次评估,即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受到科学主义范式和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影响,评估机构会运用标准化的运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简称SOP)来考察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经过评估后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都会参照评估方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服务流程、服务计划和服务成效等。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如今再去走访广州市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会发现原本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家综,却变得越来越相似,从场地的装修装饰、工作坊的名字、个案室、小组室的布置,到墙上的工作守则、工作流程图以及文案的表格、档案的归档方式,甚至连社工书写的文书内容都越来越相似。美国学者乔治・里茨尔在反思现代性的时候,提出了社会的麦当劳化这一概念,并且总结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麦当劳化”的社会,具有四个清晰可见的指标: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控制和理性中的不合理性。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评估机构能够看到或者主要检查的“证据”就是文书和照片。为了迎合这种证据为本的评估,社工不论做什么,说什么都力求记录下来,或者拍照留念;居民每参与一个项目,都要填写各式各样的多份表格,一方面证明自己使用了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对服务进行意见反馈。如果过度的采用这种证据为本的实证主义方式,那么干预的效果,可能会使得社会工作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失去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所追求的神圣使命。
社会工作是一门具有强烈价值伦理观念的学科,伦理问题的解决是专业实践成败的关键。作为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从它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轨迹来考察,不难看出它具有深深的西方社会文明的烙印。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要在中国社会得以确立和发展,就必须跨越中西文化和社会制度存在的差异,寻求的结合点。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所经历的种种不适应和遭遇的伦理困境,或许至今我们依旧无法找寻到的解决方案,但这种来源于对专业伦理的拷问,其实也是让每一个社会工作从业者重新反思和审慎自己专业伦理的过程。面对现实和内心的职业价值追求,时常让社工处于一种迷茫和困惑之中。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时常反思、澄清自己的价值观,熟悉专业伦理守则,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运用助人技巧与优势,协助案主解决问题。社会工作是一个追求改变的专业,它与心理学、医学等其他助人专业不同的是,它在关注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恢复其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努力于促进环境与社会的改变,使这个世界与个人都能变得更好,而这也正是社会工作这门专业的魅力所在。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浅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的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机构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过于关注指标的完成、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者认知度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弹性任务指标,借助政府和社区领袖的力量提高宣传效率等对策来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服务;弹性任务;提高宣传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工作机构也得到发展。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社会工作机构通过项目申请和竞标,来获得政府投入资金,为社会群众提供服务。但是,随着社会工作项目的不断深入,其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关注指标的完成
在社会工作者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前,社会工作者就被告知每一个人需要完成的服务数量,包括个案、小组和社区的服务数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明确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在开展服务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效率也会相对的提高。但是,因为明确了服务的数量,社会工作者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候,会过于关注指标的达成,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居民的实际需求。
除此之外,过于关注指标的完成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项目组在数量上作出规定,在服务的难度却是很少有规定的。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不一样,本身具有的资源也大不相同,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程度更不一样。比如,有些服务对象可能只是简单的不能出门理发,需要的是社会工作者帮忙链接资源,寻找愿意为服务对象提供上门理发的理发师。而有些服务对象不仅仅存在的是不能出门理发的问题,还有日常的生活起居照料等的问题。在数量上同样是一个个案,但是社会工作者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却是不同的,有可能会出现为一个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时间比几个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时间都长,耗费的精力更多。这服务的难度是极少被考虑到的。而正是因为服务难度不纳入考核的范围,如果遇到情况复杂的案主,可能也会产生道德风险,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选择避开这些不好开展服务的案主,选择较为容易结案的案主。
(二)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认知度较低
整体而言,我国处于社工发展的初期阶段,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不高,社区工作人员也不例外。社会工作者进入到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是需要借助社区工作人员的地缘优势才能更好地开展服务。但是,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不深,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不能够很好地把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职业特征介绍给居民,另外,社会工作者也缺乏对自身的宣传,因此,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候,居民把社会工作者当做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享受到的服务也当成是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的。
(三)项目时间较短,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在整体上,社会工作机构承接项目的运行时间都比较短,有些项目甚至就几个月或者半年,在这几个月中,社会工作者要对项目进行宣传、选择服务对象、跟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为服务对象展开专业服务。在项目开始运行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入驻到服务的区域,社会工作者对于广大的居民来说是陌生的,让居民从陌生到接纳需要耗费社会工作者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位居民都接纳,只能选择先熟悉一部分的居民,为了获得这些居民的信任,社会工作者需要经常入户,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对重点的服务对象每周都去入户,每次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大概测算一下,如果社会工作者要对十户重点服务对象服务,每周一次,一次一个小时,加上在路上的时间,24小时能够走访四户,那么,这十户的重点服务对象在每周就需要占用到社会工作者的两天半的时间,社会工作者还要进行小组和社区的活动,还要写服务计划等等,加上项目时间的限制,可能服务对象还没有取得有效的改变,在项目结束之际,社会工作者只能仓促结案,服务的质量难以保障。
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弹性的任务要求,并且对服务的难度进行划分
对社会工作者进行社会工作伦理的培训,树立好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在具体完成的数量上,不能硬性规定,设置的较为弹性一些,在低的数量要求上,如果超额完成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社会工作者积极地面对工作。
除了在数量上建立弹性的任务要求,还要对服务的难度进行划分,预防道德风险的发生。项目组在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的时候,不能够只是简单的考虑到数量的问题,应该也考虑服务的质量和深度。可以把服务的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不同的难度等级,对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进行一定的加权,难度的等级越大,加权的系数就越大。这种改进,也是对社会工作者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也是鼓励社会工作者正视需要服务的服务对象,规避了一定的道德风险。
(二)借助政府和社区领袖的力量进行宣传,提高宣传效率
在宣传的时候,一方面,政府给予宣传的帮助,在项目的筹备阶段,应该对项目进行宣传,并且突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作用,让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会社会工作者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社区书记在社会工作者入驻的时候给予帮忙,可以请在社区影响力较大的居民把社会工作者带入到社区居民的群体中,借助有领袖的居民帮助社会工作者奠定群众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缩短社会工作者的宣传时间,为提供专业服务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借助政府和社区领袖的力量进行宣传,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居民了解社会工作,熟知社会工作者,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居民认知度,为后续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群众基础和充足的时间保障。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实践路径探析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庞大自闭症患者群体及其家庭面对的困境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自闭症患者需要家庭终身的照顾,这使得很多家庭不堪经济和心理的重负,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功能不良,甚至因为孩子的自闭症,使得家庭也逐渐走向“自闭”。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闭症儿童家庭为对象,探寻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家庭的实践路径,修复家庭功能,消减社会排斥,增强其社会融入的能力,为自闭症家庭和社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自闭症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已占中国各类精神残疾首位。2013年重庆日报报道,过去10年,儿童自闭症呈爆发式增长。2005年,美国筛查数据表明,每166名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症儿童。国内专业研究机构数据表明,20年间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上升百余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在160万以上。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1.01‰,其中自闭症儿童36.9,约为4.1万人。2006年,我国首次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并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与此同时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被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
庞大自闭症患者群体及其家庭面对的困境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自闭症患者需要家庭终身的照顾,这使得很多家庭不堪经济和心理的重负,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功能不良,甚至因为孩子的自闭症,使得家庭也逐渐走向“自闭”。对于自闭症者家庭而言,如何应对社会排斥?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对社会大众而言,如何才能接纳这一特殊群体?对于社会的工程师,将怎样搭建自闭症者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才能营建平等和谐、包容发展的社会环境?
由于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整体不高,缺乏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的关注,该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尚不完善。社会工作的本质要求社工帮助自闭症群体,同时自闭症家庭也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其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发展。因此对社工介入自闭症群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闭症家庭为介入对象,探索研究社工介入自闭症群体的实践路径。
二、家庭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现状分析
心理学认为,当人遇到压力情景时会引起情绪冲动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人往往会不自觉的运用习惯性内隐的和外显的行为来处理主客观的冲突,以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环境的适应,这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人在遇到内外部的刺激时的一种不自觉反映认知评估理论认为,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估为了解决超出自己能力和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不断作出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行为就是“应对”,应对是人面对内外部刺激时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调节内心平衡和适应环境的表现,应对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的态度和行为过程。人首先对压力情境进行认识和评估,产生态度,不同的态度态度影响着压力情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程度和时间差异。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人“知难而进”;消极的态度促使人“逃避”在此基础上,个体将对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为。在调查中,不同的家庭对自闭症本身的感受和接纳程度是不同的,继而影响着他们对待自闭症儿童和社会反应的态度和方式。
1.自闭症者家庭对自闭症的态度
在调查中,面对“您和配隅是否接纳孩子是自闭症”“您和配偶接纳孩子患症经历的时间”“您对孩子自闭症的认知”、“您对患症孩子的感受”等问题时,被调查者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程度较高,超过87%,被调查者本人(通常是主要照顾者)比配偶接纳比例高出8.7%从接纳的时间来看,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时间在“1年及以下”超过72.5%,被调查者本人比配偶接纳所经历的时间总体上要短。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度较高,其所经历的时间也较短。自闭症者家庭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越高,家庭成员态度越一致,接纳时间越短,对自闭症者的康复和社会融人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2.自闭症家庭对自闭症的认知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10.6%的人认为“自闭症终身不能治愈,孩子是残疾的”;53.2%的人认为“终身需要辅助,通过干预能减少辅助依赖”;有34.0%的人认为“可以积极干预,能恢复常人的基本功能”,还有2.1%的人认为是“其他”。 从认知上看,超过4/5的被调查者的认知是相对积极或积极的认知的积极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自闭症者家庭努力面对现实,并为社会融人提供动力。
3.自闭症家庭对自闭症儿童的情感
调查显示,面对自闭症儿童“是我的孩子,我有责任抚养并照顾其未来”占85.4%,“是家里的一个宝贝,让我成长很多”占58.3%;愿意用自己生命的时间换取他(她)的健康”占52.1%;“非常着急,尽较大的努力密集干预,不惜牺牲自己正常生活”占52.1%。这些家庭在情感体验上具有正向和积极的方面,体现出家庭的“责任感”、及“奉献感”同时,统计也显示,依然有部分家庭对此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无奈”、“自卑”、“罪过”甚至“厌恶”等,这对自闭症者的成长及社会对家庭的接纳及反应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比较而言,自闭症者家庭积极的情绪体验明显高于消极的情绪体验情感的接纳能给予自闭症者更多的正面情感支持,也利于自闭症家庭更好应对社会的压力。
三、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实践路径分析
自闭症儿童家庭所面对的困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难题,它不仅需要依靠家庭本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厅力量的支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是社会冲突化解的安全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润滑剂”。社会工作的功能在于协助个气和社会解决问题,发展个气潜能,改善个灰生活和促进社会福扯其直接功能是提高人们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改善人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和调整社会政策等;其间接功能是促进社会整体运行和良性发展因此,社会工作对保护社会的安全网络、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调节市场与人性的冲突、促进社会团结与整合、参与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社工介入政府方面的支持。提高政府的关注度,推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层面上,社工扮演倡导者的角色,促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倡导政府部门积极采取行动,解决自闭症群体的社会问题。社工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的宣传、倡导,借用媒体的力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协助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社工可以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构,协助监督政策实施,进行相关评估报告。
2.社工介入医院方面的支持。联接医务社工,提高治疗诊断水平。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社工作为连接资源的桥梁,可以联系专家来对医院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助帮助医院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完善医院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的诊断―康复―评估系统,为孤独症群体的康复提供帮助。
3.社工介入机构方面的支持。鼓励倡导为主,资源提供为辅。在机构方面,社工主要扮演鼓励倡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社工要促进现有机构科学发展,鼓励成立更多的机构。同时帮助机构争取政策支持,协助机构更好地科学发展,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4.社工介入学校方面的支持。协助提高培训水平,推动建立全纳性学校。一方面帮助培智学校提高康复水平、教学水平,鼓励培智学校发展,重视自闭症群体的康复。另一方面,联系学校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呼吁政府建立全纳性学校,保障孤独症群体的受教育权,正视孤独症群体的利益,给予孤独症群体上学费用优惠。
5.社工介入家人、亲朋方面的支持。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同时使用,解决家人朋友支持困境。一方面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组建自闭症家长活动小组。通过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孤独症家长减轻心理压力、拓展就业途径,缓减经济压力。同时,通过社交工具建立QQ群等,促进家长交流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孤独症家长面临的问题,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孤独症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6.社工介入社会方面的支持。开展知识宣传,创新企业帮扶,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在社会层面,社工主要扮演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提升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度,呼吁社会大众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自闭症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其次,社工在和企业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家庭―自闭症儿童”的帮扶模式。企业为自闭症家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能力,进而可以为孤独症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同时企业也可以进行捐款活动,直接为孤独症家庭提供帮助。再者,社工可以组建专项的志愿者服务队,吸纳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特别是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为孤独症群体提供帮助。同时社工本人也可以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推动“社工+志愿者”模式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负责组织管理志愿者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孤独症群体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更好的康复,更好的成长。
基金项目:
本文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社工介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1230020。
作者简介:
梁欢欢:(1992-),女,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2级学生。
蒋振:(1991-),男,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1级学生。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探索
摘 要: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实务推进及发展的是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匮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需突出社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化训练,需突出智慧的寻觅和智慧的应用。社工人才可以在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特色社区中提供综合性、针对性服务等方面独辟蹊径。把准社区工作的"脉",可以实现社工人才与社区的共同成长。社工人才对推动城市创新建设有积极作用,尤其对流动人口子女品质义务教育、失独困境、社区矫正、养老关爱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突出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创新人才;生态系统;实践智慧
[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权利保护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3CSH100)]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但是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这些瓶颈问题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使用、岗位、待遇等相关问题。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培养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艰巨任务。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实务推进及发展的是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匮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历史状态。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迫使社会工作必须注重生态系统大环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需突出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化训练。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时代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工作近年来处于蓬勃发展而又困难的探索阶段。比如大多数企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社会工作人才的紧缺制约着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及深层服务;另一方面,像广西南宁2013年将在市、区、社区三级配齐青少年事务社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和绿地商业集团共同主办"绿色阳光"志愿行动公益项目,上海社工首次进驻商场;失独特殊群体是国家之痛,社工和社区人员可以共同伸出爱的双手,扶持失独家庭尽快走出阴影,重新迎来家庭的幸福和人生的春天;全国"两会"关注老龄工作,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两亿大关,老龄化水平达14.8%。[1]培养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应设置福祉专业,以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这些领域催迫着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形成了"社工:急需!"的国情。[2]目前关注的焦点是民生、社会管理和社工。"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新形势下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下简称:社工人才)培养是一项紧迫任务。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工人才队伍,特别是培养有实务经验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本质需要。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
构建多方位、立体式、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借鉴其它专业成功的经验,研究其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才能确定以实践教学信息监控为纽带,以常规管理监控、教学督导监控、评价激励监控为手段,以教学目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结果监控为核心的多方位、立体动态、完整闭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3]尽情发掘思路,开创有特色的服务模式和训练模式是社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的关键。
1. 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生态系统大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压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永续发展。生态系统理论源于西方20世纪30年代的系统理论,其经历了理论发展、学科整合、模式建构与应用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系统视角成为社会工作一个广泛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框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特别是"生活模式"、"生态模式"。目前将生态系统理论与其它社工理论整合在一起,已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流模式,如:青少年服务、灾后救助、大学生适应问题、流动儿童等。当今社会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环保意识。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但若生活环境越来越差,生活质量也就不可能真正提高。环保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社工是这个时代解决社会矛盾的开拓者,承担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责任。机遇与挑战增添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潜在动力,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工在服务中要特别强调人类必须珍爱自身,必须爱护自身家园的大局理念。
2. 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职业化训练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工作职业化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社会工作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三个突出问题:片面追求专业素养,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片面追求技术理性,忽视"人文-实践"取向;本土化研究不足,文化适切度低。为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应加强"主体社工"理性实践能力培养,确立"人文-实践"取向,在实务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依赖于社工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意义不大的教学训练,必然造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训练资源的不足,从而影响甚至降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只有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对案主提供帮助才能有效弘扬社会工作宗旨,这对提高社会工作职业的认同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探索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凸显时代精神,面向社工实战,以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和训练学生从事社会管理和业务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整体框架。以职业化训练为实践教学基础,和其他的社会机构结成联盟,逐渐形成社工专业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社工人才的职业化训练需把重点放在社工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才能开辟社工职业化素养全景实战的全新途径。
3. 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是社工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的良好开端。通过真实项目、真实场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使学生具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璞玉需要雕琢。组建项目团队,可以为社会工作学生积累实务经验提供平台,可以激发项目组成员的创造潜能。理工科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为大学生成才就业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可以借鉴理工科的成功经验,开辟一条崭新之路。组建项目团队,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获得较深的核心竟争力。在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中,需要培养社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颀长的专业技能,需要培育团队精神和团队理念。在项目团队中,要挖掘团队成员的潜能,燃起他们心中的热度,把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融汇到团队的项目任务中,并能分享到团队创新成果。目前我校已与27个社区建立了每周一日的定时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制度,不同年级的学生成组搭配每星期有24小时安排在社区实际实务体验。双休日还建立了像"向日葵"青少年健康成长小组、"康乃馨"老年健康快乐小组、"常春藤"亲子关系和谐小组深入社区,为社区促进家庭成员自我成长与发展、增强社区家庭功能、和谐家庭关系、大大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等方面贡献力量。社工人才通过在校四年完整系统的训练,可以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释放能量的专业技巧。面向项目化训练的社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体系,可以点亮创新型社工人才美好的未来。
三、收到的效果
培养社工人才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对其教学过程中有效实务的实践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追求智慧的寻觅和智慧的应用。社工人才可以在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特色社区中提供综合性、针对性服务等方面独辟蹊径,特别在城镇"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示范区域"创建中找到自身的地位,并散发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近几年的创新实践我们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创新实践突出了人才培养质量。就是超绝出众。每个人都会被崇高的目标所引领,不断地追求。 [4]按照"追求"和"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构建社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总思路。在视野下,社工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意识、实务素质和实务实践能力。通过累计一年时间在社区和企业的驻点实践,完成基于就业岗位的项目化课程、实务实践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逐步在实践中增强想象力、联系力、观察力、变通力、交叉组合力、风险承受力和坚持力,逐渐掌握社工的实务技术,实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通过城镇社区合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多样的地域文化,并将其与学校文化相互交融。社工人才越过高校象牙塔,多接近社区,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实效之路。[5]在创新实践中培育社工人才,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善于钻研,凝练创新精神的品格和意志,练就适应和谐社会创建的管理才能。同时在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中,注重考虑在社会工作培养"人力"与培养"人"之间取得平衡,取得了的人才培养质量。[6]
创新实践突出了实践智慧探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拥有自己的实验室。[7]专业社工技能的训练要在注重细节、寻找突破口、点滴渗透等方面下功夫,要在如何提高社工实务质量、美誉度和影响力方面创新思路,尤其在社会管理创新智慧应用方面独具匠心。专业社工要在领略当地文化,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工作仿、社区活动、热线咨询、培训讲座等手法为儿童、老人及家庭提供有效服务上下功夫。通过优化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可以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验与经典实务,并可以不断探求有效实务的实验教学实践智慧。[8]将社区、学校、企业变作社工人才彰显才华的场所,可以共同演奏出创新社会管理激昂的和谐乐章。
创新实践突出了求解城镇社会矛盾能力。社工人才在城镇管理创新智慧应用行动中,要突出社工角色,拓展城镇社会矛盾的求解能力,2010年起,我们逐步开展了学校社工驻点新市民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开展了老年社工服务进驻社区的养老关爱实践、开展了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社区矫正实践等等,实践证明专业社工走出校园,进驻社区参与城镇管理创新,是可以开辟一条实务创效之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社工自身素养。把准社区工作的"脉",可以实现社工人才与社区的共同成长。2011年6月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常州永红街道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建立了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专业社工连续几年提供的优良服务,给社区老年群体送去了精神关爱,提高了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同时帮助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服务信誉,并博得了常州市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养老工程催生了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帮助老人过好人生的"白金时期",新形势下社工人才可以激发正能量,肩负起老龄社会的国家责任。
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进程中,社工人才对推动城市创新建设有积极作用,尤其对流动人口子女品质义务教育、失独困境、社区矫正、养老关爱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是新型的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探究目前正在广州、上海、广东、天津、厦门等地蓬勃兴起。实践证明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智慧应用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镇社区及企业的快速繁荣,必将引起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推动社区、社团、社工的"三社联动"建设、互动发展、提升城镇社会管理水平的进程中,离不开社工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及社工人才创造力的激发。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案主自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困境及选择
【摘 要】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于人的尊重及对案主自我改变的信任。然而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案主自决会遇到多方面的困境,因此,在多种困境中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选择,成为解决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工作;案主自决;困境;选择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的活动过程,需要有具体的价值观和理论的指导,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艺术。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实务中必须遵守的准则。能否实现案主自决关系到是否尊重案主和挖掘其潜能及是否最终能达到助人自助目标的问题。然而,将案主自决放在多方互动及利益的环境中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境,面临很多重要的选择。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表明,案主有自决权,即案主有为自己的利益做决定的权利,然而,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案主自决面临很多价值冲突。前人做过很多关于案主自决在社会工作本土化中面临的难题和选择的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观点:(1)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价值冲突不可避免,需要在价值的基础上作出选择;(2)社会工作注重具体层面的事项,社工的价值介入影响案主对客观事实的理解以及相关的决定;(3)案主自决基源于西方哲学,在中国的服务实践中要从中国人本身自我和道德发展相关角度去理解和运用;(4)案主自决既是社会工作基本价值体现,又是解决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矛盾与价值选择的有效方法。
从前人的相关研究中看,研究者都一致认为案主自决在中国本土实践中存在困境,受本土文化和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限制和影响及解决方法。从这些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多数从理论层面出发,较少涉及实践操作层面,社会工作的个案服务过程中是双方合作、互动的具体服务过程,不能仅仅从理论知识的阐述角度出发,案主自决也是在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具体的互动情境过程中选择和发生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如何系统分析案主自决的困境,并在多种困境中做出选择,将成为解决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目标的关键。笔者结合研究者多方观点及具体案例,对案主自决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困境和选择进行分析尝试,并以此提出一些浅见。
一、案主自决在实践中的困境
在案主自决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案主本身、社会工作者、社会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和选择。
[案例]:某校一高二女生,5个月前做了人流,事后,禁不住男友的花言巧语,控制不住青春的激情,又多次和男友发生性行为。最近,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看到医学上说流产会影响日后的生育之后,决定不再去流产,也不想让家里和学校知道此事,为此很苦恼。,她找到了市内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陈某寻求帮助,希望陈某帮助完成她的决定。并要求为其保密。
案主自决是对人的权利的一种尊重,是个人权利的迎伸,是强调人有价值和尊严的一种价值体现,陈某在服务本案例时,将遇到该不该让案主自决,怎样让案主自决等一系列问题,在让案主自决的过程中将面临以下各种困境。
(一)案主自决与社会利益的冲突
案主自决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和社会利益发生联系的。在上述案例中,如果让高中女孩自决,即不流产把孩子生下来,那么案主自决将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女孩子未婚并且还没有达到生育年龄,而国家政策倡导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优生优育,并且也不也许未婚先有或早育,女孩把孩子生下来就会违法计划生育政策。显然,社工很难满足案主自决去践行违法国家法律政策的行为。
(二)案主的理想主义与使其自决的冲突
在中国社会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在本案例中高二少女怀孕,从学校或家长的角度看,都会认为这是一大丑事,事情一旦被外扬将影响学校和家庭的声誉。高中女孩可能怕影响学校和家庭的声誉或是说免于他们的责备和惩罚,而提出要为其保密,但案主又说要把孩子生下来,而社工要完成案主的决定,即让高二女孩把孩子生下来,且不让学校和家里知道是难以做到的,保密要求也是案主的一种决定,但在这种情况下案主自决和保密原则就很难同时满足。案主在求助社会工作者的时候,往往会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社工很难以案主的决定提供帮助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当案主求助于社工时就意味着案主遇到了麻烦或是问题,必须做出一些选择,进行恰当处理,满足案主意愿,理想主义的决定很多时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同时,中国社会也强调互帮互助,强调人情,“从助人行为的受助者角度看,受助者多期望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以施助者为主导的帮助。受助者不习惯仅依靠不断的自我调节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希望施助者给予性、专业性的指导。”认为社会工作者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像案例中一样,高中女孩即想把孩子生下来,又不想让学校和家里知道,认为社工都可以满足她的决定。相反,“若社工坚持所谓‘案主自决’原则而拒绝,则易于被案主认为是不愿意帮助其解决困难或是在推卸责任。”
(三)案主自决能力与尊重案主自决的冲突
高中女孩理想主义的决定也与自身的自决能力有关。案主求助于社工时,应本身的困惑和问题多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或者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而想当然的做出决定。在本案例中,社工让案主自决是否可行?那位高中女生是否有行为能力,她的决定把孩子生下来违法了计划生育政策,违法了将会受到惩罚。把孩子生下来是否有照顾的能力,在学业上是否会受到影响,家里是否能接受等等,案主没有意识到以上问题的后果,而且没有承担的能力。如果尊重案主的自决权,那将可能给她更大的伤害。因此,在案主自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真正让其自决是不现实的。
(四)社工价值介入与案主自决的冲突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案主的过程中,想通过与其互动和交流挖掘其潜能,让其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社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服务过程中,常常会有自己的方法、技巧和价值的介入,可能认为案主自决不是最重要的。“社会工作者在务实和反思时有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然这并非说我们的社会工作者不尊重别人的自决权利,只是不一定会视自决权利是人类存在的较高赞礼,也大概不会把自决与自主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陈某可能会认为尊重案主自决不是首要任务,站在案主的角度为其考虑长远的利益才是关键。从女孩的长远利益出发,让其把孩子生下来是不可取的,或觉得这么大的事情不告知家长是不可取的,不告知家长,是否会受到他们的指责和控诉,是否要同家长和其他方的沟通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等等方面的考虑和判断。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为了达到助人目标,会有自己的价值介入和判断,从而可能与案主自决发生冲突。
二、案主自决在实践中的选择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既要充分尊重案主的权利,最终又要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如本案例中,案主自决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境,要在多种困境中找到合理的选择,首先应该对案主自决原则有正确的理解。“所谓案主自决原则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尊重案主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确信具有能够改变的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给案主自身潜能的机会,帮助案主对当下情况作出分析,鼓励案主自我做主和自我决定的工作伦理守则。”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案主自决并非意味着让案主决定。本案例中,当案主自决遇到困境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让案主更多的表达,寻找可能解决的方案
案主的想法是其作出决定的依据,在案主做出具体决定之前,社会工作者要深入的同案主互动交流,可以使用“引领性技巧”促进案主在相关问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索,增进社工对案主的认识和理解,协助案主做深入的自我探索以达致更深入的自我知觉。社工陈某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如: “把孩子生下来的原因是?”“事后有什么打算?”等提问加深女孩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知觉。当然,由于女孩年龄小及对自身问题的焦虑,面对这样的问题可能会非常混乱,措手不及。王思斌教授说过“案主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及时,案主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案主无害。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案主的自决才是被允许的。”这就需要让案主更多的表达,并帮助案主分析和澄清问题。
(二)协助案主分析问题,寻找可能解决方案
案主在面临麻烦时,对自身问题的认知表达往往是不的,对问题的解决路径也很难保持清晰的思考,更的是期待施助者帮忙解决。尤其是对一个高二的女生来说更是如此。这就需要协助她进一步分析问题,对自身、家庭、社会环境有个清晰的了解,帮助她面对认清自己的问题,引导她发现自身的潜能,寻找更多可能解决的方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社工始终只是而且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
社工李某可以从多方面启发高中女孩的思考,如给出以下的问题:1.如果把孩子生下来,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应该承当什么样的责任。学校和家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2.如果再去流产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怎样降低风险?3.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通过问答式的互动和交流,并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让高中女孩充分了解各种方案的利弊,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启发和引导案主澄清认识,让其自我作出决定,是社会工作者应有的作为。”
(三)让案主认识自决的责任,尊重案主的决定
在案主澄清认识,了解多种解决方案并清楚选择某种方案的决定将要承担的责任的前提下,社工要尊重案主的决定。也就是说高中女孩必须在认清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清楚她选择某种方案将要承担的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在本案例中,社工陈某的重点应该是告诉女孩问题的实质及多种解决方案的选择可能的后果,而对最终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应进行积极的干预,除非涉及到生命安全。因此,案主自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遇到困境时,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避免案主做出想当然的选择,引导案主发现自己的潜能及多种选择的可能,并让其清楚的认识选择的行为后果及将要承担的责任,再让其做出的选择,社工尊重其最终的选择。也就是说,当社会工作实践中案主自决遇到困境时,社工有义务引导案主对自身的问题有的清醒的认识,但最终还是要以案主自决原则来践行服务或解决问题。
三、结语
社会工作服务是在具体互动情境中完成的,案主自决不可能是的,自决不是想当然的决定,而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过程。
案主自决原则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困境也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可以在困境中做出的选择,当发生困境时,社工有义务引导案主对自身问题的再次认识和深入的自我知觉,即通过互动和交流,加深案主对自身问题的理解,发现多种解决方案的可能及后果,最终做出合理的决定。在这一过程中,案主是问题的主体,也是问题责任的承担者,社会工作者是引导者,而所谓的引导者只是促进案主多角度的思考及认知,不应该对其最终的选择进行干涉。也就是说,当案主自决原则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遇到困境时,社工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但最终做出决定的还是案主,并且社工应该尊重其合理的选择。这说明案主自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困境,最终仍然可以用案主自决原则来践行。当然,案主自决之后社工还有很多跟进和协调,本文仅以自决这个过程论述。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从就业困境反思社会工作专业校外实践教学
[摘要]目前,社会的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社工,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却持续走低。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种种弊端,影响了实践学习的效果,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改革现行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拓展实习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设置科学的校外实践环节层次,完善相关实践管理制度等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问题,并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 就业困境 校外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宾(1977- ),女,河南南阳人,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刘新荣(1974- ),男,四川营山人,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重庆 401331)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困境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催生了更多的社会工作领域和岗位,国家和政府也愈加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发展的紧迫性,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极其困难,特别是在内陆地区。在大陆社会工作最发达的上海,即使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门望族”,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10%~30%,专业人才流失严重。①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困境形成的原因很多,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造成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实践教育形式化的倾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相对落后,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专业社会认同度的提高,最终会严重阻碍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闭门造车”,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二、社会工作专业现行实践教育模式及弊端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社会工作实务能力为本位,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但在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大多注重理论教育,实践课程通常仅占全部教学学时的两成多,且教学开展常流于形式。
(一)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进行的课内实验和实习实训课程,以及校外开展的实习活动。
校内的实验实训,主要是在校内的实验室进行。理论上,校内的实验实训能够帮助学生依据其学习的理论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和进行,以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事实上,实验室的学习仍然是一种模拟,仅使学生在感性上对专业有初步的认知,学生学习和提高专业能力,以及实际感知职业环境、薪资待遇等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仍然需要深入到社会的现实场境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校外实习,种类繁多,理论上可以实习的范围广泛,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实习期过短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校外实习中,专业实习通常为1~2个月,而时间最长的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又忙于四处求职,往往刚熟悉实习岗位就必须离开,对专业形成的认识通常较为片面。
2.实习范围过于狭窄,可利用资源过少。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条件成熟的实习地点通常是街道办事处、养老院等机构,而这些机构工作对象特殊,事务繁杂,且薪酬较低。对于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独生子女来讲,无疑认为将来的工作范围就是这些机构,将来的工作就是和护理人员相同。从而在心理上形成抗拒,直接影响到实习态度以及实习的积极性。
3.实习地点距离学校过远。国内高校的“大学城热”导致部分高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和教师组织实习的积极性,交通、住宿、安全等问题也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4.实习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学校对校外实习的漠视和监管制度上的漏洞,使学生在思想和态度上轻忽怠慢,直接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二)现阶段的实践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建立和提高
1.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深入了解。由于内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不甚了解;大学期间的教学和实践往往又使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相当粗浅且多是悲观消极的信息。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对专业(职业)缺乏热情,无法调动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更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引发学习和就业的恶性循环。
2.学生缺乏对职业前景的预期。在广东、深圳等社会工作职业较发达的省市,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关于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方案,在政府政策逐渐倾斜的条件下,社工人员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平均薪酬逐渐上涨。但目前,我国社工的薪资普遍起点低,上升空间小,工作在福利院或街道办的社工,其收入甚至和护理人员差不多。对于要结婚买房、自力更生的毕业生来说,在社工领域就业无疑成为不明智的选择,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对职业前景往往形成比较极端的印象:过于悲观或过于理想化。前者,往往选择直接转行;后者,繁杂的工作现实与低薪水之间矛盾,促使其把社会工作职业作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一块跳板。
3.学生缺乏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职业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学生只有认同并内化了社会工作的价值,才能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和增强学习兴趣。但是,事实证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现行注重理论教学的教育模式下,理论教学的说教极易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实践教学的缺陷却导致学生对专业的片面认识,致使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前途无亮”,因而矛盾、苦恼、丧失信心,浪费了大学的宝贵时光。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课内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开展与社会工作专业化密切相关,只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结合当地实际和部门经验,发展出适合本土需求与文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内核。面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蓬勃发展和西部地区独特的区位资源,西部地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内核?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实践教学?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中,本文试图总结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开设、存在问题及反思,希望能够对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改革与改进提供一点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西部地区 社会工作 课内实践教学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实践教学总体水平较低
作为一个实务实践本位的专业,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强调和重视是专业教育的应有之义。[1]自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以来,专业教育方面被诟病最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性过强,并且有西方理论脱离本土实践之虞;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既无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也没有机会从实践中学到切实可行的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2]除去职业建设的不足,这两方面产生的较大弊病就是――学院派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并没有生产出真正适合本土需求的专业毕业生,使得社会工作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社会工作人力资源,从而使得全社会无法从效果上认同社会工作专业,又反过来影响社工专业的发展。
社工教育届因此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对实践教学进行加强与改进。国内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时数,“800小时”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注重实践的硬指标,体现于诸多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各种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展开。
目前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指安排在正式课程教学时数之外的实践教学及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结合:及时是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毕业实习相结合,毕业实习往往从大三第二学期结束的暑假开始,到大四及时学期的前一个半月,加上暑假的一个半月,总共有三个月时间,除去实习安排和实结,毕业实习的实际时间有两个月,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60天=480小时。第二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实践中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比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3]时间基本在半个月之内,有效时间10天,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10天=80小时。剩余的时间240小时则以零星的见习实习作为补充。
这两种结合基本上可以保障大多数社工专业学生以社工专业学生的身份参与实习实践,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能够见习到实务领域的事务,但最基本问题在于有效时数不足和专业效果欠缺。从专业实践教学角度来看,社会实践范围太过广泛,无法做到对社工专业有针对性的实践。这对于需要有专业督导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专业训练和指导的专业实践来说,效果上是大打折扣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就课外实践教学效果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环节不足,内容简单。专业实践教学从机构探访、机构了解到服务见习、专业演练等有诸多方面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其主要形式是专业见习,最多能够完成机构探访的任务,大致了解一下实习单位及其业务范围,深入实践做不到,学生了解到的都是皮毛。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实习与实践教学其实是异名同实的。这就需要重新界定社工实习与社工实践教学的区别,明确二者的内涵及其操作环节与流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2.与教学体制不相契合。目前高校的教学体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学分在课程内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其教学与科研,教学方面主要以授课时数为评价基准。课外实践教学,既然是课外,由于其无法与教学评价体系挂起钩来,使得总体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学生活动或社团活动,更多像一种第二课堂,其中的教学性大大降低,专业性之低更不言而喻。是逐步改变教学评价体制以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还是继续修订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以适应目前的教学评价体制?是亟需回应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3.实践中的理念错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可以涵盖志愿精神和爱心奉献,但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或“助”+“人自助”,[4]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也应该坚守这一点,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接收实践教学的单位对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并没有确切的认知和理解,自然无从要求;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工作的课外实践教学中没有做到对其核心理念的贯彻。理念的错位使得课外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性演变为慈善救助、献爱心之类的志愿或爱心活动。
4.缺乏有效督导。实践教学中的督导在形式上都会配备,往往也会有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之分工,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学校督导除了对基本理论有所掌握之外,对要去实践的机构或单位的实务状况并不了解,而实践教学单位的机构督导则对社会工作理论有所空白,往往依照此前的经验和机构内共享知识与行动惯习开展督导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督导与考核。在暑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介入的角色是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做不到专业督导的层面。有效督导的缺乏是一个历史问题,源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舶来性,本土化程度较低,尚未培养出的督导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源于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的滞后,专业督导目前没有岗位设置,自然无法实现有效督导。[5]
5.参与面受阻,参与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宏观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发展的前景,有良好前景则有专业能力提升的竞争性需求,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每每号称“社工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未见起色,所以不论从学校教育,还是实践基地接收上,参与面都不是很广泛。微观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热情一部分来自专业学分体系的评价方式,另一部分来自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自我认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总体认同较低,有志于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的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总体比例较低。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参与度呈两极分化状况。
6.缺乏标准化的专业评估体系。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进入的“公检法司律”等岗位相比,社会工作课外实践教学进入的机构和岗位是多元化的,每个机构和岗位的要求与标准都各不相同,如果仅从服务性来界定的话,显然范围太过广泛,专业内核无法体现。虽然这体现的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领域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尚未统一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层面的现状,但面对不同的机构和岗位,结合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要求,从实践内容、环节、标准、效果等方面提炼出标准化的专业实践评估体系,的确是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6]
总体上,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分化不充分,体制内的传统社会工作基本包办了所有社会事务,在传统社会工作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没有统一规范,专业边界与职业内涵模糊,导致无法提供确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对应实践岗位和领域,而新生的社会组织在规模和类型上也很难满足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因此,按照传统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专业实习来开展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二、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及其开展
(一)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
课内实践教学是专业实践和专业教学在课程内的结合,不同于实验教学,也不同于专业实习,是指为提升锻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在教学计划之中的,与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相配套的,严格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求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课外实践教学较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属于专业实践活动,而前者属于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在考核体系中属于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选择了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就会有确保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就教学改革的内容来说,课内实践教学目前有社区工作(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有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来确保实践教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课程。教学时数基本在周4左右,即确保每周有半天时间能够带着所学课程的知识和问题进入到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的支持下,接触了解学习掌握专业方向课的基本内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技能。课内实践教学是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开展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有如下考虑:
1.弥补目前专业实习实践的不足。目前实践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学时数,时数不能保障则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要保障教学时数,就需要有比较刚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机制设置,课内实践教学是一种尝试。其次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这五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具体有何区别,不论在理论上如何说的清楚,在实践中可能都存在边界模糊的现实操作,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果不进行框定,恐怕就会沦为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的混同体,消弭了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再次,目前实践教学督导方面的空缺很大[7],主要是对督导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建立统一认知,只是停留在带队和指导层面,课内专业实践可以确保理论课任课教师作为学校督导,相应的部门负责人作为机构督导,在身份划定上更进了一步,下一步可以继续细化督导的职责和内容。
2.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相衔接
在实践教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较大的阻力在于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传统的学院式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为辅,课程评价以“理论教学(上课)―知识考核(考试)”为主要方式,教学机制上主要也以上课任务量、修读学生人数、教改论文等评价教师,这些与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导致总体上教师由于“吃力不讨好”而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要衔接这两者,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机制之间做出改变,目前的做法是将实践教学基本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然后探索如何使二者更好融合,激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动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针对性在此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针对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课内实践教学,比如“矫正社会工作”,开设的实践教学就得去社区司法所观摩社区矫正、进入社区直接接触矫正工作等;其二,根据所学的进度,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即有计划地针对理论学习的进度、专业实践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进度。
4.社会工作办学院地合作的机制创新
实践教学的微观逻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活动,宏观上则涉及社会工作办学的理念问题,即应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与传统社会工作领域的接触,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发展与特色方向课程向契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5.为社会工作本土专业化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来源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其实不仅仅是把一个专业介绍到本土来,而是要在本土开展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分化,或者说从公共服务中发展出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评价体系来。这种专业究竟从何而来?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实践。课内实践教学在这一点上勾连了学院的“理念社工”和传统的“经验社工”,[8]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带入实践基地进行检验和验证,将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带回课堂,同时学习实践基地的做法和理论并进行反思与修正,这两个过程融合所产生的东西就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内核。
(二)如何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1.建立与特色方向有关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和高校的专业教育的连接点,课内实践教学的此首要之义是应当建立与学校办学特色一致或相关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还处于粗放式建设阶段,从建设范围上来看,往往能够签协议接纳实习实践学生的就可以作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在设置和规划上,建立与办学特色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既是一种专业发展的选择,也会促成特色专业进一步与实务部门结合产生更为贴近实际和有效的教学成果。
2.开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课程
第二步在于如何设置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目前很多西部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普适型培养阶段,虽然有了特色发展的理念,但落实效果并不显著,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总体特色,也有其既定的师资构成,同时还有深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传统,对于社会工作教育来说,以上因素会自然延伸至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相关课程的开设上。课内实践教学总体上应该开设与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特色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政法类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就可以侧重司法社会工作或矫正社会工作来开展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师范类院校则可以开设学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等等。
3.实践教学基地与学校专业教育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采用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相结合的“双督导制”。其问题在于不同机构或单位的评价方式不同,而作为实践教学又是从学校方面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当以学校为主体,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可以采用聘用制,将实践教学基地的机构督导聘为学校的督导,使之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单位或机构员工,有单位或机构的相关工作要求,有作为学校的外聘督导,能够在教学环节上给予学生相应的督导。
4.严格设置和把控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内实践教学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需要把学生带入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设置和把控好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9]比如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各阶段时间节点及流程、督导规程、实践日志、实践教学考核、实践基地评估等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细致设计,并且按照规范流程执行。
三、目前课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反思
(一)学校方面
1.督导与教材缺乏
首先是师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师资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短板,课内实践教学的师资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督导的缺乏。一方面是督导数量的缺乏,目前西部地区受到此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大多刚刚从高校毕业,刚刚走上专业社工的教育岗位,才开始进入理论教学环节,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督导工作的师资数量不充足;另一方面是督导的专业性欠缺,如果勉强配备了实践教学督导,由于受教育者并未受过系统的督导训练,甚至此前在自己的受教育阶段也没有安排此种实践教学环节,如何督导就成为一个空白的、有待开发和创新的领域。高校传统专业(诸如法学)的实践环节往往采用的是“带学徒”的方式进行专业督导,社会工作需要的督导方式在西部地区的社工实践基地内部尚未达成共识,此前的传统方式于是成为一种路径依赖。由于机构督导本身也缺乏理想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性,所以目前在机构督导方面,也主要以各单位实际情况而定。教材建设的问题紧跟其后,课内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新尝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资、教材等都需要做出重新调整和改进。目前的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仍然主要偏重理论教学,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就是没有实践类教材,社会工作教育从其服务地方社会的角度来说,在实践方面除了体现普适的专业性之外,应该体现一定的本地性和当地性,这对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教学机制欠缺
如前所述,高校的教学体制机制在实践教学开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性障碍。开设课内实践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机制上改善这一障碍。从教学场域上来说,院校式的教学基本上发生在校园内教室内,教学资源、场地、条件都可以保障,同时教学监控与管理也可以正常进行,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教学则主要发生在实践基地,这对目前的教学机制来说有些鞭长莫及,院校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教学流程,而目前的课内实践教学则是参照这种模式建立的,二者之间存在融合与一致性问题。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逻辑是,学校督导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机构督导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教学指导和专业问询,学生携带问题返校后再向学校督导反馈实践中的问题,由学校督导予以最终解答,并给出专业意见。目前教学机制上最显著的问题在于:课内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来实现。
3.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课内实践教学在学生参与度上的问题可做两分:其一,比照此前的专业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进入社会、了解相关机构或单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专业上的“进入”,因此学生比较有积极性,这一点在实践教学的“机构探访”阶段体现尤为突出。其二,一旦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实践基地本身专业性的问题、需求摩擦问题,以及缺乏督导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后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懈怠,参与度不高,整体效果也随之降低。
(二)实践基地方面
1.实践基地本身的建设现状
课内实践教学需要选择与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相关的社会工作类机构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但从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建构性需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类机构偏少,新成立的机构更多地停留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层面,尚未达到“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的内涵要求上。实践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不一,规范化、专业性建设还有待提升,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强调的是实务和务实,主要以“做事”为主(行政方式),而非“以社会工作的方式提供服务”为主。因此可以说,虽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政策已经惠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总体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建设及分化还远没有达到可以承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求的程度。传统的社会工作部门则专业性推进在西部地区还处在观望状态,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到的是“实际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专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2.实践基地与高校教育的需求摩擦
课内实践教学是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这个点上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从高校和实践基地来看,双方视角并不一致,高校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为基本需求,而实践基地要配合高校教学工作,就有自己的需求。具体来说,传统社会工作类部门,比如民政、司法、社区等,需求在于有学生和老师参加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能够“区校联建”、“院地合作”,做出相应的新政绩;新成立的社会服务组织的需求则在于既可以通过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来推动服务项目的完成,也可以通过高校的教育活动为本组织提供一些培训和宣传。实践教学过程中诸多需求上的摩擦使得课内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外联式的合作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专业性则体现在了资源整合和关系协调上,但回过头来看,这也成为一种社会工作的范例。
(三)反思与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社会工作及社工教育界一直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10]其中最内核的是专业化,最关键的职业化,最终的要求是本土化。所以在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之前是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化与分工的体现,意味着面向不特定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服务走向专门化和分工技术化。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身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巧的移植,而是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的参照,以此来推进中国社会服务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因此不应当以“向外取经”为主而不观照当地的、本土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毋宁说,社会工作教育主要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向导,这一向导将舶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当地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旨在培养出具有本地化、当地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呢?需要能够从实践教学中展开和践行社工理念,尝试社工技巧,验证社工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需求、本土特色和专业内核,最终为“未完成”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新的内容。
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青年项目《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C840029。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妇女社会工作课实践教学初探
摘要:妇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笔者在比较综合性的新疆大学开设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作了一定理论思考。妇女社会工作有着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不同教学环节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妇女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要提高实践中运用并操作得能力。这就对妇女社会工作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妇女社会工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目的[项目:第三期教研课题:“新疆大学民汉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XJU2013JGY30
作者简介:阿孜古丽・吾斯曼(1969),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含义
妇女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帮助妇女特别是弱势妇女挖掘潜力不断成长,它以社会性别意识为分析问题的视角,以妇女群体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帮助妇女挖掘其潜能,享受其应有的社会权利和社会资源及福利,并最终达到两性平等的目标。
社会工作在国外发展较早,其专业性很强,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在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刚刚兴起阶段,随着改革逐渐深化,大量问题沉到社区,社会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区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将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从定义不难看出两者是辨证统一,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关系,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工作,依赖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外延大,涵概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方面,妇女社会工作以社会性别意识为分析问题的视角;以妇女群体为服务对象,目标是达到两性平等。
二、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定位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政府工作要法制化、民主化、专业化,其中,专业化是至关重要的,实现妇女社会工作,首先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妇女工作者队伍,妇女社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生不但要掌握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甚至更多的基础知识,熟悉妇女工作,更主要的是精通社会工作方法以增强处理各种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校妇女社会工作最终要把大学培养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因此如何讲受妇女社会工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该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与作用。
《妇女社会工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我校办学思想的展现平台。社会工作专业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应用型女性专业人才,在学校开设一系列提升社会性别意识的课程的基础上,《妇女社会工作》将社会性别意识与专业服务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和提升社会性别意识的同时,能够充分运用到为妇女服务的工作中。此外,《妇女社会工作》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屏障,在一门课程中整合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中的作用。《妇女社会工作》将社会性别作为基本的分析范畴,贴近女性群体的特殊需求,凸显女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本土化特征,系统地讲授女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服务妇女的专业能力。
二、目标和效果
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目标注重的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具有较熟练的社会工作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具备知识技巧能力的专业工作者,更要培养善良,有正义感,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灌输,对它的掌握了解,关系妇女社会工课程的讲授与学习的整体效果涉及和影响整个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解。妇女社会工作价值问题作为课程教学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该课程的主线和重要知识点,整个课程讲授之中围绕“理念指导方法,方法体现理念“,反复强化,根据课程总体内容,每章,每节,每个部分有不同的侧重。所以在理论和基础知识部分,采用讲授的方法给学生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妇女社会工作价值的意义,地位的认识。在妇女社会工作课程讲授中需要始终灌输给学生的就是对妇女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地位,意义的认识。认识到,妇女社会工作最精髓和核心之点,是它的理念和方法是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主线和灵魂。价值是妇女社会工作的灵魂。“妇女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任何讨论中都离不开价值这个主题。(2)内化妇女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对于学习社会工作学生来说,对妇女社会工作职业的了解,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直接影响到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认同的问题。(3)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强烈的价值介入。与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性相关联的价值介入。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中,充满着对弱势群体,问题个人,群体的人文关怀,对现代文明,平等,公正的弘扬,增经社会福利的行动理念以及妇女社会工作独特的尊重,平等,接纳,不批评,案主自决等专业价值都已超越了一般的专业知识范畴。无论对于作为讲授者的教师,还是作为听讲者的学生“妇女社会工作”不是已一般的只是讲授和学习了,常常产生专业情是对学科意义的追寻,有着强烈的“价值介入”它直接影响着讲课的质量,状态,学习状况,理解程度。这是保障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的亮点。旨在有意识地探索以社会工作职业理念培养,价值观教育制为取向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
妇女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应用性教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据此,专业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
(1)将理论与实践整合与课堂教学内容中,生动、信息量大,分析透彻,站在该领域的学术前沿,使学生有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会知识,在实践中学会知识;提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社会工作实务水平。
(2)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应用型女性专业人才的必要手段,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训练。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法。在《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中,实践教学活动是通过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来体现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首先采用教学参观考察的方式使学生对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的场所、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状态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快速熟悉实际工作的程序和管理手段等。
(3)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手段,高校运用讨论式教学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依据启发式原理而确立。与运用一般讨论法不同,讨论式教学更具恒常性和启发性;学生活动也更具主体性、实践性。实行讨论式教学对于高校实现培养目标有独特意义。要实行讨论式教学,高校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建立相应的保障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的方式使得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能够很好地实现。
(4)在妇女社会工作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被运用进来。特别是利用一些视频资料,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现实。特别是我们将一些电视中的访谈节目或者新闻等录制成教学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使用。
结论
受社会问题复杂性和可变性的影响,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往往是多维度、综合性的,涉及到多学科、多种服务以及多类机构。《妇女社会工作》将专业服务界定在妇女领域,理解和解决妇女问题,这就势必将学生的服务思维局限单一的服务领域中。为此妇女社会工作在教学中在教学中采取了专门的措施。首先是在理论部分的教学中坚持整合的视角理解妇女问题,提供综合服务;其次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扩展案例,特别采取了与学校社会工作方向、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共用案例,一起进行汇报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综合性、复合型和复杂性,培养学生建立解决问题需要跨学科、整合机构资源以及工作方法的意识,强化学生对服务的整合性思维。
(备注:阿孜古丽・吾斯曼 是课题参与者,本文是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老年社会工作之临终关怀的实践分析
【摘 要】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死亡是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无可回避的话题,死亡与濒临死亡问题是老年社会工作重要部分。如何帮助病痛中的老人面对濒临死亡的过程,如何帮助老人家属面对丧亲的现实,这就得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在此,探讨分析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临终关怀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及临终关怀实践案例。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临床关怀
一、老年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的关系
老年社会工作包含许多内容,涉及不少领域,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死亡就成为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不能回避的话题。因此,死亡与濒临死亡问题是老年社会工作重要部分,也是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一个挑战。如何帮助病痛中的老人面对濒临死亡的过程,如何帮助老人家属面对丧亲的现实。这些决定了要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个是帮助老年人面对死亡,包括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死亡和亲人的死亡;二是帮助家属或其他相关的人面对老人的死亡问题,如一些善后事宜等。这一切都汇集于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如,面对死亡,协助老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应用个案或小组的工作方法,与老年人一起探讨死亡的话题,使老年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二、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工作实务
(一)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一个临终的老人,在即将辞别人世的岁月中,身体通常已饱受病痛折磨,不仅身体丧失了部分或全部的活动能力,疾病与死亡的预期,也给临终的老人带来了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其次他们通常久卧病床,久违了朋友交往等社会活动。因此,临终老人需要他人给予身体、心理情绪、精神乃至社会生活方面的关爱与满足。
临终老人的家属在照顾老人,陪伴临老人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包括在长期照料生病的老人的艰辛过程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和身体的劳累,另一方面,面对老人死亡的过程与现实,均能引发家属悲伤的情绪,带来精神上的震动。因此,临床终老人家属也需要被支持和帮助。他们需要社会帮助其舒缓因照料临终老人而产生的种种压力和负担,需要获知临终关怀的理念、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知识。
(二)临终关怀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的工作中,承担着案主情感支持及组织与协调作用,其次还承担部分资源整合作用。
社会工作者要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在临终服务开展的过程中,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所面临的较大的问题是心理情绪上的困扰。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帮助临终老人及其家属认识死亡,让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和谈论死亡这一话题。同时,对于临终老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感,及老人家属的悲伤情绪等,也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这种支持,当然是建立于临终老人及其家属对社会工作者充分的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之上。
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担负协调者的角色,是临终老人与其他老人之间、与家人、与照料机构之间的协调者。因为,老年社会服务工作的临终关怀,本质是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建立一个社会性的支持系统,这个社会支持系统需要相互联系和协调。这种协调能带来尽善尽美的临终关怀服务,满足临终老人尊严、自信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让其在的岁月中生活得更好。如在制定临终关怀服务计划时,多方探讨与考虑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为临终老人提供最需要、最合适的关怀服务。
再者,是对临终老人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基础,也是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的保障。死亡教育可以帮助濒死病人做好迎接死亡的思想准备,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精神痛苦。死亡教育不仅针对临终老人和其家属,也涉及其它的专业工作者。
对临终老人家属的关怀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临终老人在世时,使家属尽早对病情进展及预后形成正确认识,做好心理准备,并指导家属参与对临终者的护理,使其得到安慰,减少将来的遗憾和内疚。二是老人去世后,对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心,帮助老人家属接受现实、尽快回到正常的现实生活中去。
(三)临终关怀实践案例简析。某位患重病,即将离世的老人,我们对其开展了临终关怀。过程如下:
首先对其需求进行的评估,发现老人的需要主要在个人与家庭方面。临终关怀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临终关怀初期,主要是说服老人积极的接受治疗,工作方法采用怀旧法,就是引导老人回顾过往生活中重要、难忘的时刻和事件,从回忆中重新体验生命中的快乐、尊严和成就等,帮助老人找回荣耀,以调节老人不佳的情绪和心态。我们有意识地谈起老人过去的骄傲事迹,但起初老人一直沉浸在病痛的阴影中,少有回应。经过几天时间里与老人多次的聊天,当一次提及老人退休前工作的成就时,引发了老人的自豪与成就感,慢慢使其找回信心和勇气,开始勇敢面对现实,积极的配合治疗。
临终关怀中期,观察临终老人的感受与变化。老人不害怕即将到来的死亡,主要是当心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为自己患病给家人和朋友偿带来负担,而充满内疚和羞愧式的自责。老人期望在人生的阶段能像正常人那样活着。这时,我们主要通过组织和协调家属、老人朋友、医生和护工等。给老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老人提供能够平静地面对一切的优良环境。
临终关怀晚期,主要针对老人家属进行服务。针对老人一些家属进行相关的死亡教育,帮助老人家属理性面对老人已经故去的现实,帮助他们理性管控老人离世后的哀伤情绪,顺利度过亲人离世后的悲伤期。至此,完成了老人生前的照顾、护理,再圆满做好善后的工作,为临终关怀工作画上了句号。
三、结语
临终关怀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工作实务包括分析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情感支持、担负协调者角色和对对临终老人及其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等,关怀对象包括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本文,结合实践分析探讨了上述内容,除了工作思想理念、方法的指导外,如何根据不同的案主,开展适情的临终关怀,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关键所在。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多种介入方式,灵性社会工作是近年来受到大家关注的一种方式,主要强调灵性对人的重要性,注重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与幸福。灵性在人生的不同时间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促进个人“身、心、灵”的统一。宗教是灵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反过来,灵性社会工作也可以在宗教信仰问题的介入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真诚地接纳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使中国的社会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关键词】灵性;社会工作;社会公共服务;非盈利机构
一、灵性与社会工作的渊源
在新纪元运动之后,人们的精神与信仰得到解放,人们已经不愿再局限于只听从主流的观念,而愿意将个人的观念与大众观念相结合,更多地去探索人本身之外的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以寻求精神的满足和超脱的幸福感。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宗教就成为了灵性的载体。然而,盖瑞(Garrett)(2003)指出,新纪元的宗教源自个人自由的膨胀和社区归属的缺失。新纪元运动倡导个人自由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也在降低,使个人降低了对生活的安全感。在这时,灵性社会工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主张人的身、心、灵达到统一,实现内心的宁静,以达到幸福。
二、灵性社会工作在特殊实务领域的运用
卡洛尔(Carroll)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作为本质的灵性是指灵性作为人的核心本质,能够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转换提供持续性的能量;而作为维度的灵性存在于一种关系中,尤其强调个体与较高实体(如上帝)的关系,通常是指个体的超越层面(Carroll,1998)。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有高度相似性。灵性社会工作已在很多实务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领域根据卡罗尔(Carroll)对灵性从两个维度的划分也可以分为两方面。
其一是针对个体具有解决自身问题、促使自身发展的能力,灵性社会工作可以应用到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以及促进个体发展的其他社会工作领域。从某种角度讲,灵性社会工作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某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的发展,这样,也可以把灵性社会工作应用到家庭治疗当中。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认为,家庭本身也有自我发展的力量,在家庭遇到问题的时候,这种力量会因为家庭成员沟通不畅或个体故意破坏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运用,所以造成家庭的困境。这时,社会工作者应作为一个探索者,去探索该家庭中的可用资源和其本身的力量,并用沙盘模拟等方法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了解,以达到成员之间相互理解。解决家庭问题好的办法就是使家庭成员能自己使用这种力量,去维系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也是社会工作者所提倡的“助人自助”。
从卡罗尔(Carroll)对灵性的另一个维度入手,即运用超越个体本身的力量,以寻求个体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这主要针对于临终关怀、老年社会工作、有宗教信仰的个体和家庭。临终关怀的个体主要是指距离死亡还有几个月甚至是几周时间的患者,一般是癌症晚期的患者。癌症晚期患者本身已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疼痛,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其家庭不仅要忍受亲人即将离去的痛苦,还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用,这对患者本身和其家庭都是一种灾难。由于现代医学对癌症晚期的病人也爱莫能助,所以社会工作者可用灵性社会工作,从患者的精神角度介入,辅助于身体关怀,使患者的时光能安详度过。首先是减轻患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并使患者对家人将来的生活没有牵挂,接受自己将要去的未来世界,对自己的未来怀有希望;其次,可以通过灵性关怀寻求生命的意义,这大多是透过宗教来实现,如基督教所说的天堂等;,针对患者的病症,与医护人员商议,给患者配合健康的饮食,尽量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
除了对患者本身的工作外,患者的家属成为了社工的第二案主,他们在面对失去亲人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灵性社会工作中有一种称之为“灵性资源”的概念,即能够激发个体、集体或社会谋划某种灵性生活的资源。在福格尔看来,灵性资源并非只局限在宗教领域,而是涵盖了所有的非物质资源。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可做两件事。及时,开发患者家属的灵性资源,如宗教信仰等;第二,从专业的角度倡导患者家属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与意义性。
三、灵性社会工作在案主宗教信仰问题上的运用
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而对于智障人士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却少之又少,A机构就是其中一家针对智障人士与自闭症人士展开社会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机构(NGO组织)。机构中学员最小的是12岁,较大的有40多岁,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一些学员有自闭症。该分部有9名学员,配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2名专业社工,1名助理社工,1名天主教的修女。在这9名学员中,有一名学员家中信仰佛教,一名学员家中信仰基督教。在A机构中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信仰佛教的学员非常喜欢听歌,由于他的家庭成员都信仰佛教,所以他MP3中的歌曲大部分都是佛教歌曲,在机构中,他时刻都拿着MP3播放歌曲,社工一旦将MP3拿走,该学员就会躁动不安,并且想方设法从社工手中拿回MP3。但是,在机构中还有另外一名信仰基督教的学员。起初,社工并没有意识到宗教信仰冲突对两位学员的影响,当信仰佛教的学员在机构中播放佛教歌曲两三天后,基督教学员的母亲找到社工,要求社工从中干预,好是劝退播放佛教歌曲的学员。原来,信仰基督教的学员在听到佛教歌曲后感到很内疚,她和妈妈说她在机构中听了“坏”歌。这时,社工的回应就显得很重要,作为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要以案主为本,尊重每位案主的宗教信仰,但是关于案主之间的宗教信仰冲突又该如何处理。灵性社会工作在此时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及时,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所有的宗教信仰。一九九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据不统计,中国有一亿以上的人有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所以,出现案例中的冲突是很常见的。并且,由于中国现状的限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共用着中国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在所难免。关键是社会工作者面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案主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介入。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中规定,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及其他同行人员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可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如针对案主及其他同行人员的民族、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等。
第二,遵守案主本位的原则,这是指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怀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切以人为主;其次,要尊重案主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要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综上所述,提升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是必要的,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当事人所在的特定的文化圈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在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偏见的前提下,用一种比较批判的,开阔的眼光去看,去理解当事人的文化。简单的说,就是对当事人的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异质文化根源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第三,引导案主进行换位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机构中的学员都有一定的智力障碍,在正常的学校中已经遭到排斥,老师为了升学率和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而其他学生见到他们的行为不太正常后,也都会产生排斥。但是在这个针对智障人士的服务机构中,他们会被接纳,社工会从人本的角度去平等看待他们,而学员之间也可以从容相处,并且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关系非常紧密的小团体。对于机构中产生的宗教冲突来讲,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两位家长接受现状,在外界已经被排斥的学员在这个公共服务的机构中应该受到大家的接纳,这也是佛教与基督教中都讲求的“善行”与“善心”。
第四,给每位案主都有合理性解释,真诚地对待他们的信仰,分别从佛教和基督教的角度介入,通过两者的共同点将两位案主联系起来,使他们都可以得到平等的服务,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信仰与生活。
另外,在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中,有很多志愿者来机构做志愿服务。其中一小部分是社会志愿者,他们普遍都有宗教信仰,还记得曾有一个信仰佛教的志愿者和我说,她做志愿者服务的想法来源于曾经听到的一段话,大意是众生都是平等的,但是芸芸众生中有百分之三的人承担了所有人的苦难,他们就是残障人士,在社会竞争中表现出的弱势,所以其余百分之九十七的人都应该帮助那百分之三的人度过苦难,去帮他们分担一些痛苦。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学校青少年早恋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与思考
【摘 要】引发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问题,并不是直接干预青少年早恋。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的途径与形式有介入学校课堂教育和小组工作。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性健康教育,转变老师性与恋爱观教育的不正确观念,及配合学校建立早恋预防及干预小组等。
【关键词】青少年;早恋;社会工作;实践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与异性交流、渴望接触异性是成长的必经阶段,而早恋是这一阶段出现的特别现象,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进行考虑,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问题,并不是直接干预青少年早恋,而是考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各种问题的交杂,尤其是安全问题与学习问题,需要关心隐藏在早恋问题背后的家庭、社会以及朋辈关系。本文将对以上问题展开探究。
一、青少年早恋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社会,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一定要考虑青少年早恋的特点,青少年早恋存在复杂性、动态性、整体性的特点,因为引发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与青少年自身的性格特点有关,也有可能与青少年生活的环境有关,更可能与青少年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关,同时青少年早恋问题也在发生动态性的变化,有时候因为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青少年会很排斥早恋问题,但是青少年早恋关乎结构与整体,不仅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也会增加家庭的困扰与负担,引发很多安全与学习问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的途径与形式
(一)介入学校课堂教育
学校社区教育主要以课堂的形式开展,通过以恋爱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明白生理的变化,对性别意识有基本的了解。青少年一般渴望了解与接触异性,同时渴望与异性建立关系,在课堂上,同教师一起需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有基本的认同,同时关心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积极解决青少年关心的问题。学校课堂的介入教育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即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以及如何健康的建立男女关系。在学校课堂的课堂上,社工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人生阶段,探讨青春期后身体、情绪心理的变化以及特点,引领学生在如何正确建立男女关系的现实角度进行考虑,及青春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问题。
(二)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一种主要的社会工作方式,小组工作关心群体化的生活方法,同时注重团队经验,协助个人积极的了解社会,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处理个人、团体以及社区的各种问题。恋爱使青少年承担很大的风险,面临着复杂的空间结构,早恋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学校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恋爱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生的精力,学生因为怕被家长以及老师知道,内心充满恐惧,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面临更大的辍学风险。小组工作的途径,主要是招募恋爱的青少年,帮助恋爱中的青少年解决问题,使青少年了解恋爱的风险,让早恋的青少年一起互相学习与帮助,以对内公开的方式化解早恋的问题与矛盾。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分析
单纯的以学校或者社会一方的力量开展社会工作,所带来的成效往往是不够的,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必须是一个共同合作、共同探究的过程。学校是学生社会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同时学校的氛围以及管理风格都会对青少年的性格产生影响,老师对于青少年早恋的态度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恋爱行为。以此,需要配合学校需要开展相关的社会工作服务,同时老师与学校需要支持社会工作的开展。
如,在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形式,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告诉青少年什么是性知识,根据青少年的关注点,进行适当的讨论。除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性教育外,还帮助一些思想滞后的老师建立起正确的性与性别观念,使其在学校内部,不应该过多的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回避性教育,而是要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并且接受性知识。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问题的过程时,让家长与学校进行合作,积极地支持学校工作的开展,家长的教育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同时也能更好地辅助学生工作的开展。引导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孩子,为学校与介入的社工提供孩子的相关动向,辅助学校更好的配合开展社会工作。通过学校的渠道,我们社工需要定期的访问早恋问题学生与其家长,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特点,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与老师一般对早恋这个话题比较敏感,而在许多老师的观念里,如果经常谈及这类话题,学生可能会去实践早恋的行为,这种认知已经被事实证实为错误的,因此,我们积极去纠正教师的这些观念,通过将教师集中一起,以小组工作的方式灌输正确的认识观念。同时,我们配合学校建立早恋预防及干预小组,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行为,阻止部分教师给早恋的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以防止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对学生出现的早恋相关问题做好观察与记录,同时设计干预方案。
四、结语
引发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与青少年自身的性格特点、生活成长环境等有关。在目前的学校与家庭教育条件下,单纯的依靠学校与家庭教育已然无法真正有效的引导、纠正青少年早恋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对青少年早恋问题的教育工作一大补充与完善。在介入实践中,我们以学校课堂与小组为基本载体,通过纠正部分教师不正确的性与恋爱观教育观念,及配合学校建立早恋预防及干预小组,将介入工作扩展到社区等具体措施,使得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早恋问题取得一些工作成效,期望与广大同仁在这一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再行努力获得更多相关的社会工作方法与内涵。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对策
摘 要: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价值和伦理,强调道德特质的专业和职业。在学校社会实践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伦理困境的问题。本文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案例对伦理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困境;对策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这种服务活动是一种伦理价值相关的社会互动。
伦理是指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包括保密性、隐私、案主自决和对机构的忠诚等。它关注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或行为是否适当;在现实中如何践行价值的标准。伦理的核心要素是善,来源于价值并且与价值保持一致。而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的理念则为价值。
一、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即在学校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在学校领域实施的一种专业服务,以实现学校教育为目的,协助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塑造健康心理,培养乐观品质,优化社会关系,实现满意人生。
学者文军认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包括:(1)有各种困难的学生;(2)学校的教师与管理者;(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者;(4)学生家长;(5)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其中主要以“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为服务对象,在实践过程中,协助学生与“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学生在社会和情绪方面的困扰或问题,调适其偏差行为,帮助学生积极成长,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
二、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概述
社会工作伦理是应用伦理学分支的职业伦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工作职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工作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并为评判专业社工的道德行为提供一定的依据。当一个从业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诸如公正与平等、服务效用与效率或能力与平等。因此,当社工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种在道德上难以取舍的模糊和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称为“伦理困境”。
弗瑞德瑞克・瑞玛(Frederic G.Reamer)提出“所谓伦理困境是指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我国学者罗肖泉认为伦理困境指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的带有伦理特性的困难或问题。
产生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观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和机构价值观之间产生的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决定困难,是价值观的性与相对性、个体与群体、个别与一般、革新(或变迁)与传统之间冲突。
三、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在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会遇到一系列的关系,诸如学校领导、教师、父母以及社会等关系,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协调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在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就诱发了具有伦理特征的问题和困难,即伦理困境。因此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专业社工需要正确看待各种伦理困境,在具体案例的操作化过程中能保持理性分析与判断。
(一)案主自决
案例一:高三学生陈某家境优越,成绩一般,一心想创业,无心学习,并打算做出退学的决定。但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均不同意,认为只要努力补习就有可能考上二本院校。小蛮遂向社工求助。
若社工遵循案主自决原则,同意案主退学创业,这是否有利于案主未来人生的发展?是否创业就一定成功?当案主坚持创业的观点与社工的专业判断不同时,应如何是好?如果社工以案主的利益作为考虑出发点,坚持反对案主退学创业,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对案主有利?如何衡量这个利益?
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工作者对人的尊重。但是案主自决的价值观并不能无限度地适用。例如,对于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就不适宜使用“人本疗法”,因为的“案主自决”很可能会威胁到案主的生命。然而,对于一般性问题前来求助的案主,我们应该尽量尊重其选择的权利,将社会工作者的控制力降到低,美国伦理守则规定“除非工作者有充分或强有力的证据显示案主的行为或潜在的行动具有严重的、可预期的和立即的危险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时,工作者不可限制案主的自我决定。”事实上,在尊重案主自决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对案主的行为稍加控制和修正,既可以发挥案主的潜能,也能使治疗的效果达到好。
这种状况常见的做法是社工并不认为案主的决定是好的,但基于案主自决原则,并没有过多干涉,或尊重案主自决,但会考虑启发和引导案主澄清自身能力和认识。
(二)是否保密
案例二:案主李某,初二学生,一年前父母离婚,自己跟奶奶生活。近来觉得学习压力大,生活苦闷,前来找社工辅导。社工与李某之间建立较好的信任关系。但在最近的一次辅导中,社工发现李某有服食摇头丸的习惯。李某怕被他人知道而希望社工替他保密。
那么,社工是遵循与案主的协议替案主保密?还是尽快通知司法机关或者学校和家人,避免案主继续做出不利自己的行为?怎样的做法才是对案主负责?
服食摇头丸是违法行为,理应向司法机关举报。但如果直接向司法机关和学校说明案主服食摇头丸的行为,向上级揭发,那就违背了社会工作伦理中的保密原则,况且社工有可能失去案主的信任,服务工作将难以继续,同时也会对案主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不上报,则不符合社会道德观念,不但属于纵容犯罪,还会在客观上助长案主的吸毒行为,同时也有可能伤害到案主身边的人,比如案主会诱导朋友服食摇头丸,经常向他人借钱等。
(三)价值观差异
案例三:职业技术学校的女生小美恋爱后经常与男友发生性关系,一年堕胎至少四次。在小美的班主任委托下,社工对小美介入后发现她的性观念非常开放,并把人流当做堕胎的简单方法。
社工能否严厉批评小美的堕胎行为,并强烈纠正对方的价值观念?
对于社工来说,要在实践过程中做到既维持自己价值观又避免批判案主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方面,在助人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不对案主自身所持有的价值观做出批判,也不把自身价值观强加给案主,是社工本着平等精神服务案主,遵守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对案主接纳并不意味着社工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不代表他原谅或赞同案主的违法、不道德行为。在此过程中,社工的任务应设法引导案主觉察到自己的偏差行为,帮助案主从内心产生改变的动机。
(四)多重关系困扰
案例四:徐某是一所中学的社工,为人真诚,充满热情,常获得案主们的信任,并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但有些案主结案后仍然与徐某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而且会不定时地赠送礼物或邀请她参加聚会等。
结案后,社工能否继续与案主保持“朋友”关系?如果不能,是否选择冷漠对待?
社工服务的案主大多数是需要获得帮助的学生。案主在同社工接触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包容与关怀,使他们极易对社工产生“移情”,从而真诚地把社工当做朋友。而对社工来说,和案主建立良好关系是为了进一步开展专业服务。与案主建立专业以外的关系是违反专业伦理原则的,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第106(C)条款规定:“社会工作者不应该与服务对象或前服务对象保持给他们带来剥削或潜在伤害风险的双重或多重关系。当双重关系不可避免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措施保护服务对象,并有责任设定清晰、合适和具有文化敏感性的界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案主对社工的信任通常是以私人之间的关系作为衡量标准,且在服务结束后大多数都愿意与社工保持较好关系。若社工和案主存在多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极易影响治疗目标和进程,模糊专业关系和私人空间的界限,从而使社工的私人空间被侵犯,对案主的“控制力”不断降低,不论对于案主或是社工来说都不利。
所以,社工要把握专业关系的度,学会控制与案主之间的关系,有意识设定清楚、维持一定界限。这种界限具有多重保护的效果,既保护专业关系,又保护社工,还有利于案主。同时因为界限和距离的存在,社工才能判断对方的问题,以免给案主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五)利益冲突
案例五:李某是市重点中学的初三学生,成绩差且经常违反纪律,同学和老师都讨厌他。社工介入后并未见成效。为了维护学校声誉,校方要求社工劝说李某主动转入普通中学。
在这种情况下,社工该如何做出抉择?把谁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是学校,还是学生?
从社会道德标准来看,社工不能随意让案主转入普通中学。因为案主并不一定会从普通中学获得良好的教育。但社工违背学校的意思,则有可能得罪校方领导,从而面临被解雇的危险以及影响社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如果社工遵从学校命令,促使案主做出转学的决定,就会违背以案主利益为重的原则,严重背离社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四、解决学校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对策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是贯穿社会工作实践过程始终的重要问题,它既是对社会工作者的考验,也是检验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的尺度。能否恰当处理学校社会工作中所产生的伦理困境,决定着社会工作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工作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同时还将影响到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校的认同感和社会工作者的声誉及地位。
社会学家拉尔夫・多戈夫和弗兰克・M・洛温伯格提出决策模式:(1)要认清伦理问题及问题涉及到的人和机构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2)澄清在特定情境中发挥影响的社会价值、机构价值、案主的价值观及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3)确定解决伦理问题的目标。(4)寻求替代的目标和策略。(5)评估和权衡实现目标的可能结果。(6)列出行动的伦理原则、价值优先序列。(7)在以上基础上做出的、适当的行动选择。(8)执行选择的行动方案并监测整个过程。(9)评估干预活动的结果并追踪。
鉴于社工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社工应做到:(1)遵守生命优先原则;(2)对社会背景和学校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看待;(3)对案主澄清专业的价值和伦理,找到案主问题的介入点,如果不能,应及时向督导求助或者转介;(4)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巧,在现有法律和政策支持下,根据实际状况,以维护案主利益和工作可操作化实效原则为指导,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五、结语
社会工作是一项很重视伦理价值准则的工作和学科,社会工作伦理对于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虽然伦理困境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并且让专业社工在实际工作中举棋不定,陷入伦理两难的境地。
在学校社会工作中,伦理困境是客观存在的。学校社会工作者须要严格遵守社会工作的伦理准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应尽的义务。同时,还要正确看待现阶段学校社会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伦理困境,避免让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困恼和混乱心境。(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下的城市社区治理实践探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城市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位制趋于解体,城市管理亟待改革,社区的管理模式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社区治理应运而生。
“助人自助”理念城市管理社区工作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城市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位制趋于解体,城市管理亟待改革,社区的管理模式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社区治理应运而生。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研究、社区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指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三种模式
1.政府主导的强政府、强社会的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包括了两种理论,一是“行政社区建设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单位制解体导致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疏离,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国家权力的基础。因此,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其基本路径是以居住规模为核心标准把城市区域划分为若干社区(即居住区),力图通过重建基层党组织及其能力,行政权力向下转移以及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来重建对基层社会的掌控。因此,在行政社区建设理论中,社区是一个以居住区为分界基础的行政控制单元,社区关系的主导性质是行政性的。此理论认为,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指导、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核心地位及主导作用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原则。
政府主导的强政府、强社会治理模式的第二个理论依据是“政府主导论”,认为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治理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但是政府是治理的主要主体。在社区管理的实际运行中,政府通过对社区居委会财务的控制,使其具有行政组织特色。
2.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自治型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社区的优先性和自主发展性,认为社区自身的发展才是城市社区建设的要义所在。强调社区的相对独立性,认为城市社区建设的要义是培育社区自身的发展,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力主“去行政化”“还社区于社会”。认为社区内社会关系的主导性质不是行政性的,而是情感共同体或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互助关系。
这一结构中典型的两种理论观点是基层民主论和NGO参与建设论。基层民主论强调人民群众是社区治理的主体,政府发挥指导性作用,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社区大服务”的思路进行改革。王琳、宋晓辉认为社区民主决策的主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以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形式进行决议。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大多强调党建的重要性,认为党是推动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是党实现有效社会参与的组织前提。郑杭生教授也指出当今社区建设是在一个陌生人世界中进行的,在陌生人世界中构建和谐社区需要以党建带动社建,社区凝聚的核心力量主要是社区共产党员组成的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或党总支或基层党委)。
NGO参与建设论的学者主要认为非政府组织作为一项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通常具有五个特性,即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这些决定了他们和政府、企业不同的角色、地位。非政府组织主要致力于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其基本宗旨是满足城市社区公民的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就在于其扮演着把家庭和城市社区与广阔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中介和催化剂角色。
这些观点具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即源于西方传统政治学的以强调行为主体自主权为核心的自治理论,即公民个体表达权利的自主权和共同体管理自身事务的自主权。这一观点对不太重视公民及其组织的自主权的中国具有积极的意义,也符合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
3.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主张政府通过向社会赋权、分权,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交由社区内社会组织来承担,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强化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职能。这一治理模式看到了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主体之间面对面的协商合作关系,其理论来源是国家与社会合作互动的公民社会理论和个权力主体参与共同事务管理的治理理论,理论视角是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的混合。
三、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两者间的关系
社区治理是一种实践活动,其主体是社区(包括组织、家庭和个人),并具有既定的资源和目标。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就是成就。相应地,据此得出社区治理的一般性定义,它是一种培育社区秩序、优化社区组织运行、整合社区系统的集体行动,是引导居民、家庭或组织遵守社区规范、协调社区利益关系的过程。总而言之,社区管理就是对社区(居民、家庭、组织和制度)的管理。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归结起来,社会工作是以现实社会中实际发生困难的人以及由个人所组成的组织和社区等生产和生活单位为工作对象,采取科学的专业手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助人自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工作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设置,理应与社区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因为社会工作本身具有的助人自助的根本价值属性,决定了它会对社区管理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可见,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概念。一方面,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说,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因为社会工作兼具个案、团体和社区三大专业方法,所以社区工作治理属于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之一。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对社区管理还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它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区管理的重要推手,这是本研究的立论基础。
具体来说,以“助人自助、服务社会”为理念的社会工作,兼具“寓服务于管理,寓管理于服务”的特征,它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维系社区中个人、家庭、组织、制度和规范的互动,整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它与社区管理在实施内容和主要目标上的契合程度甚高,也成为社区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志愿服务的逐渐推广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培养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意识,从而对培育整个社会的互助精神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下的社区治理实践
1.以楼门自治为代表的居民自我管理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本居住地区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基层社区在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居民自治促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并已实现居住楼宇的自治与管理。而社区公共事务集体决策的居民代表会议制也是实现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的尝试。社区治理离不开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管理与服务工作,也离不开公众的自我组织化。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治理活动、提升他们自我组织与服务的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社会工作理念指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协商正是在一种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建设过程实现居民的自我组织化的体现和尝试。可以说,社会工作恰在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治理活动,提升他们自我组织与服务的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建立社工与义工的联动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社区应倡导并积极组建居民志愿服务队伍,例如一些社区实行的“和谐促进员”志愿队伍,正是助人自助理念下的居民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现。社会工作者是指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具备系统的助人服务理念、方法与技巧等知识体系,因此其优势主要在于专业性。然而,与现实需求相比较而言,专业社工的力量还相对比较有限,无法、深入地面对所有服务对象。因此,志愿者在其中主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批志愿者提供的集体性、目标明确的行动是对专业社工的有效补充。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下的社区工作,通过社工倡导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可使志愿者在自助或助人的实践中与有需要的人士产生互动,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认可与接纳志愿精神,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提升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支持存量,从而实现增进个人福祉与增进社会团结的积极功能。
3.动员社区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社区内各种资源富集,但传统的单位参与和邻里互助的参与模式总是难以突破原有的架构,使社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从而造成了社区内资源浪费与资源贫乏并存的尴尬局面。助人自助理念下的社区治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社区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困境,强调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现有的资源,整合社区居委会、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商业服务业等组织的力量,本着自愿互惠的原则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优化了社区资源配置。从理论上讲,动员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是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有力保障。要促进社区参与的提高,就必须转变“单位参与意识”,培育“社区自治参与意识”。各单位在为社区发展添砖加土的同时,营造一个适宜自身发展的优良社区环境,从而也能为单位组织的长足发展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五、“助人自助”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指导理念
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饱含价值色彩的社会设置,其助人实践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践行其专业价值观的过程。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推手,社区工作者始终坚持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践行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上传递一系列有益于个人、社会的规范性价值。这种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居民互帮互助精神,二是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增强居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与水准。
强烈的互助与团结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是现代新型公民的全新形象,后者是现代社会秩序中不可或缺的要件。在当前我国社会秩序转型的特定背景下,运用现代社会工作事业培育社会互助团结精神、新型权责观念以及社会参与意识的工作,进而塑造新型公民是创新社会管理进而逐渐实现善治的有效途径。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台湾社区营造对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
【摘 要】本文就对台湾桃米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此为基础,讨论社会工作者进行整合社会工作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营造;整合社会工作;桃米社区
一、桃米社区的震后重建
桃米社区是台湾社区营造当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社区营造是1994年台湾“文建会”推出的政策,是指促成社区居民意识变化的一系列行动的设计、安排、执行和成果分享以及这些行动后成效的观察、检讨和修正。社区营造作为社区的公共事务而推进,需长期、集体地加以经营、重视创造性,反映出社区营造是需要花费人财物力等资源开展的长期工作,也是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创造性的实践。
桃米社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西南方前往日月潭的中潭公路旁,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地形多为丘陵谷地,海拔高度为420-800公尺之间。居民有1200人左右。该社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绿色植被和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厚。但桃米社区一直是非常落后的地区之一,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把桃米里的青壮年一批批吸引走,它日益变成一个人口结构老化、农业经济衰退的老旧社区(陈统奎,2010)。在1999年地震中,桃米社区损失惨重,半数以上的家户受灾,整个社区陷入忙乱之中。桃米社区的灾后重建,着实是一大挑战。
草根NGO――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积极带领当地人民进入了重建桃米社区的进程。一方面,它整合各方资源,协助淘米人民自己探索自己社区的优势自然资源作为社区营造的切入点。在专家、教授的引导之下,桃米人民探索出适合本社区的发展道路――走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的“生态村”。渐渐地,桃米社区渐渐展露“新颜”:污染减轻、人物共生,成为生态之乡;另一方面,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在社区居民身上煞费功夫,发掘社区居民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促进社区感不断积累和加深。10年之后的桃米是游客青睐的“世外桃源”:环境优美,生态和谐,适宜人类居住。
二、以“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
整合社会工作是学者张和清提出的概念,它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元素,将政治和经济等宏观社会结构整合;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综合运用,将工作手法整合;将各方资源整合,搭建的人财物力资源的平台,是开怀包容的工作理念。作为一个中层系统,社区的改变既可以影响微观层面个体、家庭及邻里的发展,又能作为一个原子推动宏观层面社会政策、经济政治结构的变革。因此,整合社会工作强调“社区为本”。它以人和社会最基本的场域――社区为行动策略基地,以社区公共议题为行动突破口。整合社会工作强调生态和社区的双重视野。“生态”体现的是类似“生态链”中的有机关联。整合社会工作尤其遵循“人与自然共融共生”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桃米社区营造对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
(一)理念的生态性。桃米社区震后重建的定位具有非常鲜明的“生态性”特征。其提炼出“青蛙共和国”的生态文化符号,将社区定位为“生态村”。“生态”贯穿从重建之前到重建再到重建完成的整个过程。如在重建之前社区成员与专家学者们一道,经过学习、思考和讨论,发现社区具有十分丰饶的生态资源,在商讨如何构建新社区的过程中,秉持的共同的信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除此之外,桃米社区中对“人”的营造,也渗透着生态理念: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人类与其他物种地位平等而且息息相关。桃米社区的震后重建创造性的诠释了整合社会工作的生态视野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永续发展的理念,与整合社会工作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价值立场的批判性。在桃米社区震后营造推进过程中,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作用功不可没。创办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廖嘉展和颜新珠夫妇本是台湾某杂志社的记者,但是多年的记者生涯让他们发现:不管笔锋多么犀利,现实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总不能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后俩,他们决定通过实践和行动推动目标的实现,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得以创立。在其陪伴之下才有了新桃米社区。只有坚持批判的立场,随时随地觉醒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更的认识自身的处境,掌控行动的方向,实现目标。台湾的社区营造其实是一种“基进(radical)”运动――一种回到土地、回到社区、回到生活的主张(陈统奎,2011)。敢于批判的面对自身处境,明确真正想实现的梦想,才是改变的前提。对一个社区的发展如此,对一个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桃米社区的案例为我们展现了批判的价值立场所带来的改变和成功。
(三)资源的整合性。桃米社区的震后营造过程是跨专业合作、多方资源整合的行动实践。这与整合社会工作的“整合”意涵不谋而合。首先,台湾政府的政策和物质资源是桃米社区营造坚实的后盾和基础,其次,桃米社区居民将智慧和创造力化为震后营造社区的行动,尤其在建立特色民宿和生态讲解项目当中,社区人民齐上阵,都是重要的人力和才力资源。再次,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发挥了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它集聚了一批社会精英人士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并鼓励居民讨论和规划方案,并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社区以“纸教堂”等发展社会企业的形式为震后建立起来的桃米“生态村”提供资金支援和宣传,这是非常重要的无形资源。总体来看,桃米社区营造是以多方资源支持、跨专业合作的形式开展的,更是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并最终实现社区的效益。
(四)强调对居民意识觉醒的刺激。“社区总体营造”的核心是“人”的营造。在桃米社区再建过程中,以“震后重建”这个居民最关心的公共议题出发,满足最广大居民的需求。进而从文化建设入手,实施软件建设,强调“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社区文化”的培育。通过精神伦理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意识,使生态意识内化为居民自身的意识,推动居民自发实现永续经营。透过“实质工作内容”的推动,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的人文气质(程又中、李增,2011)。在桃米社区的震后营造中,社区发展方案、开设生态课程、进行社区考察、开展生态讲解员培训等社区再造中的每一个关键步骤,都出现着社区居民的身影。整合社会工作虽然并未过于强调居民的意识觉醒,但是协助一个人形成批判立场的关键就在于此。
(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虽然台湾社区营造中并未出现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身影,但却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桃米社区营造的故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学习和反思在进行整合社会工作实践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做好自身定位。整合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要扮演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仅要将社区情况掌握于心,还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使社区居民集思广益,并愿意接受社会精英人群的行动策略。另外,社工要引导社区居民发现和识别社区最迫切的公共议题和共同需求,激发居民的意识觉醒。社会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具备批判的意识,也要鼓励居民敢于与现实做抗争、批判固化模式,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设立适宜的服务目标。整合社会工作强调“生态”和“社区”的双重视野,这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把握“生态中人”和“社区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制定出一个人与自然有机发展的生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