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有效教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有效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有效教学论文

有效教学论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一、有效是现代课堂发展的趋势

一节有效的数学教学,结果是教师通过课堂的教与学达到或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家都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部分组成,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有很多条,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联系交流的场所。只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障教育任务的完成。虽然教学环境、每个教师教学风格和每个学生的基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课堂教学任务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根据教育家克鲁斯所做的观察研究,与课堂有效教学相关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即使教师必须做到的:①充满激情,富有耐心;而不是平淡无情,急躁心烦。②科学严谨,求实认真;而不是毫无准备,漫不经心。③循循善诱,想象丰富;而不是单调乏味,敷衍了事。克鲁斯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往往是师生都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投入到工作去,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收获。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①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②挖掘自身情商,能与90后00后学生坦然交流。③夯实自己所教专业知识。④掌握一套有助于学生学生的规律和技巧。新加坡教育家Gotbinathan先生指出: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收获,不然就谈不上课堂教育的成功。

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重要条件

行为学家认为:如果学生通过不断刺激和条件反应从事学习的,就要有所刺激才会表现。教育心理专家通过实验:学习过程是一个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通过大脑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根据上面理论观点以及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经历,觉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几个因素影响:

(一)和谐课堂,寓德于教

课堂是师生一起交流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在这里除了有信息转化过程,也有师生之间浓浓的感情交流的过程。据调查,98%的中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堂才喜欢这门课程。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玩心较重,上课、听课及课后作业都不能自觉完成;需要老师、家长不断提醒督促;学习上缺乏持续性和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这表明: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情感教育,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时,现代的学生民主意识强烈,对学生说风凉话甚至体罚学生将是非常失败的课堂。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充满热情,关心帮助每个学生,到处洋溢着正能量是老师需要的素质。教师每一个友好的动作、充满信任的笑容、每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以变为轻松和谐的一节课堂。现代课堂提倡教师三位一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思想教育。教材中也经常有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话和人物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克服重重困难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如在初中及时节课讲述负数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首先用负数的国家。战国时期李悝在《法经》中已出现使用负数的实例:“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公元3实际世纪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率先给出负数定义。而西方直到1572年,意大利数学家邦贝利在他的《代数学》才给出定义。讲到勾股定理时给学生详细的讲解定理名称的来源,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早了好几百年。学生听完这些古代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必然有所触动,可能还会唤醒,激励部分学生,这样将大大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理解教材,提升教研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经过反复比较,再三斟酌编写出来,它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基本理念,承载着丰富的数学内涵。一线教师只有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挖掘处理,按照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既要知道教材的表层意思更要理解教材的深层次内涵;教学不是简单的复制教材,而是丰富教材,完善教材。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充足了解,按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利用处理教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老师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设计一些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又与当前热门话题相结合就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去,学生也将不知不觉无意识的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课堂中去,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信息技术,合理利用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理解能力不一样,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即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也为我们更好地突破课堂教学难点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图形中折叠与展开时,有些初一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很快就理解。再比如:学到轴对称、图形翻折、中心对称图形、位似等这些章节时,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可以直观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了学生的空间概念。

(五)转变观念,科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评价方案也随着。数学课堂应当对学生的上课参与情况,小组合作探究情况,举手发表观点情况等进行评价。比如数学教学实践制定评价表;此表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自我测评,数学方法等,力争将学生的笔试和动手,动口能力结合起来;将平时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不断调整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想参与,敢合作探究,不怕出错,有效的完成学习内容,最终使数学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三、结语

总之,站在学生的角度,树立效益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马琼孝 单位:福建福州市铜盘中学

有效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一、职业高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描述

情绪是人心理的基本要素,常常伴随着一定的行为而产生。情绪通常是体育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实施体能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并不太重视学生的情绪,更加谈不上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情绪体验了。这种忽视学生情绪的教学,必然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绪之间存在某种距离,结果导致体育教学的低效性。因此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尤其是引发学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一般来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如上所说,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的时间与空间,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体育教学要求的距离感,他们喜欢体育课实际上是喜欢体育课的时间,而对真正的“体”“育”与“健康”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接受这些知识。应当说这是职业高中体育课堂上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在职业学习的影响下,往往呈现出消极影响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实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往往会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现象。此外,体育课固有的运动负荷、体育运动中严格的纪律与行为要求等,也会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即使对于部分真正喜欢体育学习的学生而言,也有可能引发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这也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不可忽视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也有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相对而言缺乏细心,严格的纪律与课堂要求往往是体育教师表现力量的主要途径,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又具有明显的叛逆性,这两者一旦对立,就会引发轻则学生消极抵触,重则课堂尖锐矛盾频发的情形。这样实际上教师也就陷入了一个消极的情绪当中,自然谈不上有效教学。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情绪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关键还是从情绪这一因素出发对学生积极引导,只有当师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享受情绪的高峰体验时,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首先需要阐述的是教师情绪。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情绪,笔者的经验是,不要看职业高中学生有着这样那样的叛逆性,其实只要体育教师真正能够以一个乐观、积极、阳光的情绪进入课堂,那这样的情绪就会点燃绝大部分学生的乐观情绪(极个别的学生则会由于个体因素而难受激发,这需要专题研究)。笔者在体育课堂上,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急于进行体育与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一些看似与体育无关的事情去引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要这样的努力持续五至八节体育课,那就会对学生的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一进入体育课堂,就会自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然后要阐述的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体验决定着一节体育课甚至是所有体育课的学习质量,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引导还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话,那学生自身的积极情绪激发,则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去客观理性地认识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笔者在教学中从来不教授纯粹的体育知识,而是努力将体育训练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只有有了这样的结合,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心理对于现在的学习(尤其是遇到学习困难时)与将来的工作(尤其是工作遇到挑战时)有多么的重要。一旦学生认清体育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任何一个对前途有希望的职业高中的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在校时间的体育训练与心理健康的学习。经验表明,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他们在课堂上的情绪就不会浮于表面,而是会有持久的驱动力。而这种产生驱动力且由这样的驱动力又反过来积极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甚至是文化与专业学习时,笔者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的境界。

三、小结

如文章及时点所说,情绪因素常常是体育教师忽视的一个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职业高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还是任何一个个体在社会上的表现,其行为与行为意义首先决定着情绪。因此,在体育课堂上重视情绪及其引发的心理体验,应当成为体育教师应当关注的一个内容。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如果说因为是职业高中使得学生有一种自卑心理的话,那职业高中的体育课更加容易让学生“放纵”自己。而要根治这一现象,关键就在于对学生在职业高中学校中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对职业高中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心理进行分析。从学习心理中最基本的因素——情绪出发,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些心理因素的研究与实际运用,客观上又会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认识,这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件极其有益的事情。这正是笔者所理解的体育教学真正的“有效性”——学科教学从来就不只是属于学科的,而是属于学生成长的!

作者:李明锁 单位:江苏省如皋及时中等专业学校

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推崇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适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的学习能力和心理需求,能够很好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这样无疑会大大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以猴王分蛋糕这一故事引入。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蛋糕了。有24小时,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蛋糕准备分给三只小猴子吃。猴王先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分给猴甲三块。教师问:猴甲分得的蛋糕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猴乙看见了说:“我要多些,我要6块。”猴丙更贪,抢着说:“我要更多,我要12块。”猴王听了很为难,它想既要满足两只猴子的要求又要体现公平原则,怎么办呢?我们同学能帮猴王出出主意吗?这时候,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为猴王解决这个大难题。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急于探索其中的数学奥妙。

二、搭建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平台

新课改下对于师生角色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实际上就更加强调我们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那就是本着学生的认知、收获和进步为基本原则,而不是教师教完教学就结束了这样传统的教学流程;同时,结合新颁布的小学课程的标准要求,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仅关注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根据这样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要仔细地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流程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探究性学习的趣味性,真正地使学生能够投入其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尽可能地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这样能够发挥集体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进而解决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的问题,可以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课下准备自制的长方体图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手中准备好的自制长方体学具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此时提出尝试性问题,面对新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吸收了。再如,在教学一堂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摆一摆用12个棱长2厘米的立方体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四人小组摆后反馈。生1:我们摆的长方体的长是24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还有长是12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还有长是8厘米,宽6厘米,高2厘米。生2:我们小组除了他们摆的三种外,我们还摆出了长6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教师问:你能求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吗?请选择一种进行计算,学生在动手摆的基础上列式计算基本没有问题了。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流程中来,这就需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可能无拘无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潜力;另外,从教学的整个流程来看,它应该是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的教和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效果无法真正呈现出来,这往往导致教和学之间的相互脱节,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氛围非常重要。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很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

四、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入门阶段,打好基础非常关键,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关键学科在学生未来学习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本着学生发展的需求,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园园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逸夫小学

有效教学论文: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一、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性教学的思想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一直是学校教学的死角,教师往往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积极性,在课堂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案的制作时仅仅是照搬硬套,不会创新。教师课堂内容的单调传授,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度。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课或者不配合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连学生家长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要。改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法可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互统一,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合理的思想觉悟。通过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增加学生思想政治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提升思想觉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使思想政治课堂高效学习获得长远发展。

二、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思想政治课程虽然简单枯燥,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读,不可以仅仅针对字面意思进行陈述,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师生对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而且,将课堂内容联系实际,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实际,帮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课本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其最熟悉的生活中,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素质水平。例如,针对当前的时事政治,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析。如针对近期大家所关注的APEC蓝现象来讨论环保与国家的荣辱一致性;针对主席的反腐贪污行动总结当前的社会现象,以及我们需要牢记的政治思想。

(二)坚持思想政治继承与创新相互统一

学生是一群新生力量。对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多种教学元素,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添加网络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肯定和自我批评,并使学生不断创新思维,将良好的思想政治继承下来并合理运用。教师必须要学会推陈出新,用于帮助学生总结和创新。教师还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总结和相互反思。同时,教师不能盲目否定一切旧有的思想倾向,而要善于总结、创新结论,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如若不然,走老路,走弯路,过于盲目地学习思路,就会减少课堂教学时间,达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教学手段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如可以融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视频教学、语音教学相互统一,帮助学生更地了解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微课”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打造出全新的翻转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坚持教学改革,坚持有效“教”与有效“学”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积极独立思考,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之间展开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针对当前各种社会现象和课本知识开展一系列讨论、质疑、观察,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总结事物的辩证性,总结如何改善社会的不良现象。通过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积极交流的沟通机会,教师可以观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应积极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提高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同时,教师应促进学生产生终生学习的思想理念,拓宽思想政治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从自身出发将“教”与“学”相互统一结合。思想政治课程较为抽象,但教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所以必须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如可以让学生到敬老院践行爱护老年、尊老爱幼的传统思想;同学之间心连心,尽量多地举办各项团体活动;到医院、社区做志愿者义工,使学生产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

三、结语

课堂上,教与学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教师必须要确保教师行为的合理规范,也要确保学生学习的主动高效。因为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必须要注重教师和学生均为课堂的主体这一要点。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时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特点为核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同时学生也是学习的重点,要全员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来,并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做到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积极参与,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形成一系列具有个性特色、丰富合理的教学模式。鉴于当前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尽快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刻不容缓,也是尤为重要的。

作者:孙娜 单位:山东省定陶县及时中学

有效教学论文:国外MOOC教师有效教学论文

一、以精心的教学设计为根本前提

已有调查表明,绝大多数MOOC教师认为,较之于传统的面授式课堂教学,MOOC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前期的计划与过程性维护(Kolowich,2012),尤其是前期的教学设计往往需要教师投入较之于传统课程教学设计2~4倍的时间与精力,这对于MOOC教学最终的质量与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Weiss,2013)。一方面,MOOC教学也像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一样需要教师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MOOC教学又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因此更需要教师结合MOOC教学本身的特征与需求进行精心且有针对性的设计。

1.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设计

虽然MOOC主要借助技术平台服务于大规模学习者,但是MOOC教学本身并不是一个关于技术与平台的概念,在本质上它仍然是一个需要回归到对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系统设计的关于教育教学的概念。广义上,无论在何种教学情境下,有效教学的实施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实践原则与规律(Grahametal.,2001)。比如,学习建立在学习者自己的先前经验基础之上,教师需要连接学习者的先前经验与新的学习;有效的学习必然发生在社会化环境下,学习者需要机会展示、与他人讨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投入到集体学习行为中,由此需要支持学习者的交流与互动;另外,如果教授的知识被放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则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被连接的、组织良好的信息及活动不但能支持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而且也能帮助学习者发展高级思维能力;对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即时反馈、即时而有效地评价学习者的理解水平与技能发展水平,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绩效(NRC,2000)。MOOC教学设计同样需要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因此,MOOC教师首先需要依据这些基本规律设计MOOC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考虑以怎样的方式在MOOC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以促进其学习绩效的提升;另外还要对MOOC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系统设计。比如,MOOC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明确以下问题:需要为MOOC学习者准备详细的课程大纲以确定当前MOOC要教什么主题?MOOC教师自身打算怎么教?期望学习者从当前MOOC中获取什么知识、习得何种技能?期望学习者学会利用什么工具?期望学习者怎样利用所学知识?期望学习者以何种方式反思、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MOOC教师应该以何种方式促进学习者对学习经验的反思与利用(Weiss,2013)?

2.结合MOOC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设计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及已有的网络教学相比,MOOC教学有其自身的特征与需求,这就要求MOOC教师充分认识并认可MOOC教学的价值,在深入分析MOOC的本质内涵、特征与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Kolowich,2013),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提升MOOC学习者的完成率与学习满意度(Meyer,2014)。比如,由于MOOC教学面向大规模学习者,因此教学设计中涉及的学习者分析的内容与方式、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不能照搬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Fox,2013)。MOOC教学是基于对开放式教学平台与社交媒体的利用,要求教师能够客观分析MOOC教学中可能用到的开放式或封闭式技术的教学功用、优势与不足,在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技术媒体来表征、传递教学内容以及支持教学活动(Mclntyre&Mirriahi,2014)。由于大多数MOOC的教学实施并不是依赖于单一教师的力量而是借助教学团队的协同努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凸显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以便让MOOC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又需要在整体上进行协同设计以体现MOOC教学的完整性与体系性(Weiss,2013)。在实践层面,MOOC教学设计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内容(Mclntyre&Mirriahi,2014):一是要在整体上规划网络教学,明确界定期望的MOOC学习成果,规划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策略,选择适当的技术加以利用,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设计进行动态调整;二是要精心设计MOOC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在线活动的类型以及教学场景;三是要明晰学业评价策略,包括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与成果的评价,以及应该怎样设计这些评价,如何利用技术提升评价的效率与成效,尤其是因为MOOC学习者的大规模特征,更需要注重对标准化评价量表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评价反馈的方式;四是要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其对于支持学习者学习的重要性,既要符合道德规范地利用开放的学习资源,又要开发自己的学习资源;五是要提出具体的策略与举措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六是要设计课程评价策略,主要用于教师评价自己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情况以及课程教学的效果,通过获得学习者的反馈继续推进或改善教学决策,利用学习分析技术确认自己的教学与课程在整体上是否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效果。

二、以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为重要导向

无论在何种教学情境下,学习者学习投入(Engagement)的程度始终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高学习投入意味着学习者自身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保持较高的专注度,愿意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互动交流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为协同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开放性的MOOC,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尤为重要。一方面,由于学习者规模与学习背景的不可预计性以及师生的相对分离性,教师难以像传统课堂教学情境或以往的小规模网络教学情境下那样提前系统分析学习者的初始知识与能力准备情况,以及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与需求。在MOOC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MOOC教师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中那样随时关注到学习者的反应,及时捕捉学习者的需求与反馈,难以及时给予指导与支持。另一方面,即使MOOC教师发现了MOOC学习者的学习困难,由于学习者规模巨大、基础水平多样化,致使有学习困难的人数可能数以百计甚至更多,且学习困难的种类不一,教师也难以给予个别化的学习指导与帮助。因此,MOOC教师在推进MOOC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提升MOOC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投入度当成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充分重视。综合有MOOC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建议,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虽然MOOC学习者分析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情境下那样细致、具体,但也有必要尽可能地了解MOOC学习者;二是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与活动;三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指导与服务;四是要重视对MOOC学习者学习责任感的培养。

1.尽可能地了解MOOC学习者

尽可能地了解MOOC学习者以便提供学习者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仍然是提升MOOC学习者学习投入度的重要环节。如前所述,由于MOOC学习者规模巨大,MOOC教师不可能像在传统教学情境下那样通过知识与技能测试、多维度学习风格调查、面对面的观察与对话等方式去多方位、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与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与需求,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从更宏观的层面对MOOC学习者群体进行了解。

及时,对MOOC学习者整体上呈现的特征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解。比如,2012年MOOC开始受到关注时,据Coursera的调查,85%的MOOC学习者可能已经拥有一个或多个高等教育学位。而随着MOOC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企业开始提供MOOC教学服务,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了解MOOC,因此MOOC学习者的范围越来越大,现在30%以上学习者的受教育水平可能处于高中或更低层次,而这30%的学习者却可能是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主要学习者,实际上这些学科的MOOC往往要求学习者拥有大学预备知识。MOOC学习者也体现出性别差异,大多数MOOC学习者是男性,尤其在工程学或计算机科学领域,女性MOOC学习者往往低于20%;社会科学类MOOC学习者的平均年龄可能更大一些(ICEF,2014a)。MOOC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整体数据,结合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等特点,预先对MOOC学习者可能出现的特征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在正式开设某一门MOOC之前,可以借助MOOC服务平台或其他网络技术平台,针对当前MOOC的内容设计等进行开放式调研;在学习者注册MOOC后,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问卷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Weiss,2013)。第三,通过以下方式来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线索,包括所有与课程学习相关的行为,如观看视频、提交作业、参加测试、参与论坛讨论等;二是论坛的发言内容;三是论坛中形成的交互结构,包括社会网络结构、学习者是否主动帮助他人、是否主动提问、互动范围等(Rameshetal.,2014)。其中需要特别注意学习过程测试,并关注学习者在论坛里的发言及集中提出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嵌入式测试不但有利于检测与巩固学习者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以便调整教学过程以更好地契合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已有研究表明,MOOC学习者在论坛的发言为教师深入分析学习者的投入度、学习意图以及完成整个MOOC学习的可能性留下了重要线索。如果MOOC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水平较高,则更趋向于主动回答论坛中的问题,而且也更容易参与学习小组并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主动的社会性互动,相应地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更趋向于坚持,比如愿意反复参加测试以便通过测试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ICEF,2014a)。

2.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

及时,重视MOOC作业的布置(Henshaw,2014)。虽然MOOC教师无法像传统教学情境下那样逐一检查学习者提交的作业,但他们仍然应该高度重视作业对于检查、巩固与促进学习的功用。MOOC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作业本身并不是为了为难学习者,也不是为了分出学习者的等级水平,而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回顾、反思、思考、提取、应用所学内容,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深度互动提供机会。在布置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如何提供一些有启示、有争论的问题,不必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要为学习者提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Devlin,2014)。对于学习者的作业可以采取MOOC平台自带的评价系统或同伴评价进行,便于学习者得到一定的反馈(Kolowich,2012)。

第二,重视MOOC中的小组协同学习。虽然现在多数MOOC都支持学习者的开放式学习体验——由学习者在课程规定时间内按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具体的学习时间与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精心设计一些小组学习则更可能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协同实践的MOOC学习则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可以通过鼓励MOOC学习者自行选择成立学习小组或者临时搭建在线学习小组,支持学习者在一个有任务分工、合作规范的小组中获得案例学习、协同设计、协同实践等学习体验,协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并形成小组协同实践成果(Schmitt,2014)。

3.提供个别化学习服务与支持

及时,在教学过程中让MOOC学习者有接受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体验。美国顶级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Norvig教授于2011年开设了关于人工智能的MOOC,共有16万人注册了该课程。Norvig教授认为,虽然MOOC主讲教师心里十分清楚自己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但需要教师时刻提醒自己在实施MOOC教学时要尽量给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获取个别化指导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为此,Norvig教授充分借鉴了可汗学院的做法,将教学内容制作成2~6分钟的视频片段,每播放完一个视频片段后就有暂停与小测试,其中所提的测试问题往往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期望MOOC学习者不要刻意去记忆公式或知识,而是改变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让MOOC学习者有一种面对面接受教师个别化辅导的体验,也让他们在继续后面的学习之前能够停下来冷静思考,这有助于学习者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并投入其中(Norvig,2012)。

第二,针对当前MOOC提供专门的学习导航与支持。比如,清晰描述整个MOOC的脉络,提供清晰的学习导航,告知学习者如何查询课程材料,让学习者清楚学习当前MOOC的基本过程及获取帮助的方法;创建常见问题解答区让学习者自行查找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创建集中答疑区,集中回答学习者提出的共性问题(Weiss,2013)。此外,还要帮助MOOC学习者理解在线学习的精髓与精神——自主学习与社会互动式学习;让学习者形成一种倾向,认识到远程学习环境下更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提升写作技能,因为在网络上提交作业、讨论等主要依赖于学习者的文字表达;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技术培训,其中包括如何熟悉、适应技术化MOOC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搭建适当的支架,及时提供学习支持(Burns,2014)。

4.培养MOOC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责任感

让MOOC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时间负有责任是提升其学习投入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有调查表明,虽然很多MOOC起初有很多人注册,但是只有一半学习者能够真正开始学习;到第5周左右,只有30%的学习者还在坚持学习;大概只有3%的学习者能够坚持查看每一个专题的视频与学习材料;相当一部分MOOC学习者不能坚持学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拖延而错过了学习时间(ICEF,2014a)。Norvig教授建议,MOOC教学视频不能像传统课堂辅助教学应用情境或常规网络课程教学情境下那样让学习者随时都能查看与播放,而是应该设置播放时间限制,要求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观看完毕,这样不但能促使学习者自主规划与管理学习时间,同时也让他们对课程进度有跟随感,体验到MOOC的互动特性,从而更容易自觉地投入到MOOC学习过程中(Norvig,2012)。在培养MOOC学习者的学习责任感时,可以利用学习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跟踪MOOC学习者的学习参与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学习干预以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的习惯(Burns,2014)。MOOC学习干预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嵌入式干预(EmbeddedInterventions)与发送式干预(Deliv-eredInterventions)。前者被嵌入在学习过程中(如嵌入的测试等),比较合适那些学习很积极、频繁参与学习和讨论的学习者;而对于那些不太积极的学习者,无论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拖延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空余时间,通过邮件方式发出“发送式学习干预”则相对更加有效(ICEF,2014a)。

三、以精致得当的MOOC内容为基本依托

内容设计与建设始终是MOOC教学的核心,绝大数MOOC学习者选择MOOC是因为期望学习“由世界的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Kolo-wich,2012)。精致得当的教学内容是MOOC有效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载体与依托。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学习者不固定、文化背景差异性大、学习起点不明确、学习时间相对集中等因素,MOOC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一是要对MOOC教学内容本身的构成进行精心设计;二是要重视MOOC教学内容的表达尤其是MOOC教学视频的制作。

1.MOOC教学内容的构成

及时,保障MOOC教学内容主题明晰、体系完整(Weiss,2013)。跟传统学校教育情境下的课程教学相比,MOOC教学时间一般在10周之内,不要试图在MOOC中提供所有关于课程的内容,以避免给学习者带来过重的认知负担。因此在内容选择方面必须精而又精,确保能够聚焦于某一领域核心的、具体而明确的主题;不要同时将开发的MOOC内容都呈现出来,这样容易降低课程的吸引力并且难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与变化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每一个MOOC主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学习视频、阅读材料、拓展资源以及配套的学习测试、讨论话题等支持性材料,确保体系相对完整。

第二,高度重视MOOC教学内容对不同学习者的适切性。研究表明,MOOC越来越与地域、文化相关。一方面,MOOC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另一方面,不同大学的教师设计开发的MOOC实则带有自己的观点与文化背景(ICEF,2014b)。例如,MOOC明星教授Duneier在2012年主讲“社会学导论”(IntroductorySociology)时,用“兴奋”与“紧张”两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因为与计算机科学或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与教师、学习者自身所在的环境与社会高度相关,Duneier教授非常担心自己作为一名美国教授怎样才能去主导来自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学习社会学,以及担心怎样才能保障在同一时间面对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几万名学习者而又能确保自己的观点没有偏见性(Duneier,2012)。因此,MOOC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了解MOOC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尽量开发一些与学习者来源国家相关的案例。在提供学习支持材料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MOOC学习的初始经验不同,MOOC教师需要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与支持。

第三,认识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内容在MOOC教学中则不一定有效。比如,有些教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以一个与教学相关的笑话启发学习者进入学习情境,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同一位教授在实施MOOC教学过程中也在每一个专题之初利用相同的笑话进行课程导入时,虽然教授自己认为笑话非常有趣,并且相信MOOC学习者也会认同笑话的趣味性,但实际上MOOC教授只是比较地预测到了大概有多少学习者会反感笑话的内容,却过于高估了自己所讲笑话的趣味性。可见,如果是面向实体学校的少数学习者,面对面分享可能效果较好;但是当面对大规模学习者时,则是很有风险的,因为有些学习内容的有效性不但涉及到文化背景,也关涉到语言表达以及学习者对现场体验与互动的需求(McGraw,2013)。

第四,重视提升MOOC课程介绍视频的质量与吸引力。课程介绍视频作为学习者面对的及时个视频,不但肩负介绍课程整体概况的功用,也负有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责任。许多MOOC学习者是否坚持学习某一门MOOC往往是在看完及时个课程介绍视频之后决定的,尤其对于那些及时次接触MOOC的学习者,及时个课程介绍视频显得更为重要。众多成功的MOOC往往花了大量精力制作及时个课程介绍视频,其中非常重视教师的语音语调以及趣味性,同时明确指出了对MOOC学习者参与当前MOOC学习的期望,回答了学习者可能存在的关于课程的疑惑,并且能够帮助学习者尽快熟悉MOOC学习的过程(Henshaw,2014)。

2.MOOC教学内容的表达

及时,有效利用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来表达MOOC内容(Henshaw,2014)。由于MOOC学习者的大规模性,以及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不同的媒体偏好,所以MOOC教师要合理利用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媒体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也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偏好与需要。

第二,利用MOOC教学团队不同的教学表达风格来提升MOOC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比如,可由主讲教师团队共同提供MOOC教学内容,让学习者每周都能听到不同的观点,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内容与互动方式,这样更容易让MOOC学习者保持新鲜感从而持续投入到整个MOOC学习过程中(Weiss,2013)。

第三,重视MOOC教学视频的制作(Guoetal.,2014)。整体上,制作MOOC教学视频涉及视频长度、教师语速、视频类型、制作风格——包括基于PPT播放的、基于教师手写的可汗学院式的、基于教室实录的、基于演播室录制的、基于教师头像等形式。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制作事项以便进一步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1)较短的视频更容易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建议在制作MOOC视频之前将MOOC教学内容分解成低于6分钟即可讲解清楚的视频片段。(2)如果在MOOC教学视频中适当加入主讲教师的头像(并不需要一直持续出现),学习者则更容易投入,建议在后期编辑中适当添加主讲教师的头像。(3)在非演播室环境下(如教室、办公室甚至室外等)录制的视频中教师的表现更自然且更容易让学习者感到亲和力,可见MOOC视频的教学质量并不一定取决于视频的清晰度。(4)类似于可汗学院的基于手写板的视频因为有动作性、持续性的视觉信号提示,因此比PPT类的视频效果更好。(5)即使MOOC教学视频是来源于对课堂的高清实录,也不如片段化的视频内容更吸引学习者,因此MOOC教师在打算利用自己的讲座视频来制作MOOC视频时,也需要预先设计其形式与格式,比如要精心规划讲座视频的哪一段可以被单独截取作为一个小主题等。(6)视频中教师的语速相对快一点并且充满激情更容易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因此教师在录制MOOC视频时应该讲得有激情且能够感染学习者,而不是为了让学习者听清楚而刻意将语速放慢。(7)MOOC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的MOOC视频的投入度有所区别,比如对基于教师讲授的面向概念阐释与理论学习的讲座类视频,学习者可能只看一次,所以要充分重视这类视频给学习者留下的及时印象;而对于演示操作类面向技能学习的视频,学习者往往会跳过自己已经掌握的部分,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入标签或标志点的方式来增强这类视频的交互性与可选择性。

四、以重视MOOC论坛建设促进社会性互动为有力抓手

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生生之间的互动,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远程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Moore,1992)。对于大规模的MOOC学习者而言,如何促进社会性互动尤其是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更为重要。MOOC的起源在本质上是基于联通主义的,在服务于大规模学习者的同时又充分利用技术平台的优势,来创建大规模学习者社区,从而将学习者社区中的社会性互动变成了一种整合性的教育教学方式(Poplar,2014)。论坛几乎是所有社会性互动的主要载体。正是基于论坛的社会性互动才使得支持MOOC的互联网络超越了其技术属性与优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相同内容资源的工具,而是一个协同交流的平台,用以打破传统教学情境下知识给与者与知识接收者的互动模式,从而使得MOOC区别于一般的学习资源平台并体现其作为“课程”的本真价值。有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对MOOC论坛建设与利用的重视,使得MOOC教师从技能型“教学者”(Instructor)转变为真正的“教育者”(Educator)(Roberts,2015)。可见,如何加强MOOC论坛建设、促进社会性互动是实施有效MOOC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MOOC教师科学规划MOOC论坛的功用;另一方面,需要MOOC教师精心规划论坛的发展并利用适宜的推进策略促进MOOC论坛的利用。

1.明晰MOOC论坛的功用

及时,论坛的最基本功能是为MOOC学习者提供社会性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在论坛中实现社会性学习。MOOC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论坛中的讨论以促进社会性互动并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这对于提升MOOC学习质量至关重要(Henshaw,2014)。第二,MOOC论坛可以帮助MOOC教师及时了解MOOC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动态调整与优化MOOC的教学内容与进度。技术平台允许MOOC教师及时收集和整理MOOC学习者的提问、讨论等数据,获得更多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反馈;同时能够将学习者讨论得最多的问题集中起来,及时了解哪些问题对学习者最有意义;还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者在论坛里的互动情况分析其学习过程(Duneier,2012)。第三,MOOC论坛也有利于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从而使其更有效地投入到教学过程。比如,大多数教师在录制MOOC视频时都是在演播室或工作室,视频中并没有学习者在场,也没有学习者提问,教师观察不到学习者的表情,也捕捉不到学习者的任何反应,更难以预计会有什么样的学习者学习自己录制的视频,因而这种教学临场感的缺失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是很大的挑战。而论坛的存在可以让教师收集到MOOC学习者的反馈与建议,知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有助于MOOC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临场体验,从而提升其教学投入度(Duneier,2012)。

2.规划MOOC论坛的发展

MOOC论坛的发展需要精心规划,但并不是每一个MOOC都精心规划了其论坛的建设与功用,而这正是影响MOOC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者在试用19门MOOC课程之后,推荐用以下五个策略来规划MOOC论坛(Roberts,2015):一是明晰MOOC学习者通过参与论坛可以从MOOC教师以及同伴那里学到什么,可以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二是明确MOOC教师可以创建何种课程活动来推动论坛中的在线对话,比如不单纯以发言次数来评价MOOC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要设计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话题,让学习者持续投入到关于课程学习的对话过程中,这样有利于将MOOC论坛培育成为随课程持续而推进成长的社区;三是建设界面友好的论坛,便于学习者轻松快捷地找到对每一个讨论主题的线索;四是MOOC教师本身应该积极并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论坛,知道自己应激励讨论、抑制讨论、主持讨论以及总结讨论的适当时间;五是MOOC教师自身要充分明确论坛的价值,频繁与学习者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3.促进MOOC论坛的利用

MOOC教师还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培育策略与具体举措以促进MOOC论坛的利用。比如,一些成功的MOOC会对MOOC学习者进行7~14次提示,提醒他们要参与论坛讨论与同伴学习,同时鼓励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同伴互动方式并利用MOOC平台之外的社交媒体进行互动;MOOC教师自身要尽可能地卷入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及时为学习者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存在(Weiss,2013)。精心设计论坛的使用语言也有助于MOOC论坛的利用。比如,形成一定的讨论语言规范,坚持用术语邀请学习者参加学习(不管学习者的规模有多大),这样不但有助于MOOC学习者尽可能地避免无价值的发言,也有利于MOOC教师对论坛发言与讨论的整理与总结,便于论坛建设性内容的生成与共享(Roberts,2015)。还有的MOOC通过加入论坛荣誉系统,鼓励学习者进行高质量的发言。已有研究表明,虽然论坛荣誉制度的引入并不一定能够让更多的学习者坚持完成MOOC学习,但确实让MOOC论坛中的发言得到更快、更多的反馈,并且重复发言不多,而具有建设性的、有区分度的发言却增多了(Coetzee,2014)。另外,还可以为MOOC学习者提供一些实用的MOOC论坛利用技巧,以指导学习者如何参与论坛中的社会性学习(Roberts,2015)。这些技巧包括:清晰说明参与MOOC学习所需要的交流技巧技能;为学习者提供如何提升自己的参与技能和支持建议。教师还可采取为学习者的交流过程提供支持的技巧,如建议学习者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讨论反馈、整理与总结等(ICEF,2014a)。

五、结束语

MOOC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育者和教育机构不能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情境下有效教学的标准来测量和评价MOOC教学的有效性,而MOOC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确实是影响MOOC长远发展与深入应用的关键问题。虽然有众多教育机构与教育者开始参与MOOC教学,MOOC教学也吸引了大规模的学习者,但是MOOC的发展时间毕竟较短,目前尚缺乏对MOOC有效教学实施与评价的系统研究,尚未形成针对MOOC有效教学实施的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标准。本文亦不追求对MOOC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也不强调推荐整齐划一的MOOC有效教学原则,而是基于对国外MOOC教师教学实践与经验的分析,提炼MOOC有效教学的一些具体举措与做法,并从教学设计、提升学习者投入度、提供精致适当的教学内容、加强论坛建设促进社会性互动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期望不但可以为关注MOOC有效教学的研究者在理论层面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为参与MOOC教学的行动者在实践层面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期望通过基于对经验的质性分析可以促进对建立MOOC有效教学量化标准的相关研究。MOOC教学面向大规模学习者,大规模学习者必然产生大规模的学习数据。MOOC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为大规模学习者提供相同的学习内容与资源,而是指向大智慧的集成与生成。未来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式去观测与评价MOOC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量化的评价常常先基于质性的分析与预设,因此本文期望可以为未来在大数据环境下分析MOOC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作者:郑燕林 李卢一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有效教学论文:人文价值理念下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一、巧用图片,创设人文情境

基于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图片的使用有着更为深层和独特的作用。图片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而强大的人文关怀能量。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图片大体包括墙壁海报、课文插图和课件图片等。首先,通过在墙壁上张贴彰显人文价值教育特色的海报,通过有意或无意注意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知和接受五大人文价值,可为语文有效教学打下基础。其次,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而贴切的插图,插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人文价值教育的切入点。例如人教版第五册《掌声》一课的插图:图片形象地展示了残疾的英子上讲台讲完故事后,再一次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里便可以依据插图渗透人文价值:我们应心怀“仁爱”,同情并关怀他人,应践行“正当行为”,尊重和服务弱势群体,应向往“和平”,知足感恩并自重自信。,教师还可依据教学内容收集、筛选甚至是开发蕴含人文价值的课件图片,从而辅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挖掘和升华教材文本的人文价值。

二、渗透价值,丰富教材内涵

人文价值教育提倡教师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资源,在教学中渗透五大人文价值,并进一步指出:真理、和平、正当行为和非暴力并非相互孤立,而是从根本上依赖于仁爱。当仁爱与思想相联,就演变为真理;当仁爱被引入你的活动之中,你的活动就演变为正当行为;当你的感觉里饱含仁爱时,你的心灵就充满了高尚的和平;当你让仁爱指导你的理解与推理时,你的智能里就充满了仁爱。由此可见,人文价值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每个教师都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资源,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开展生动活泼的人文价值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和道德品行。

1.系统分析教材,挖掘价值渗透切入点。

首先,把整套教材中包含人文价值教育主题的相关课文罗列出来,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其次,在讲授某课前对教材涉及的人文价值理念进行梳理,并确立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目标开发体现人文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音乐、图片和格言等。

2.补充本土资源,提升价值渗透效果。

本土资源指的是学生身边的人事物,比如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图书中的“警醒教训”等,这样的价值渗透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时,可以让学生补充分享自己“圈养雏鸟”“24小时多次给金鱼喂食”等出于好意却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同时学到了“尊重”“关怀”和“同情”等人文价值。

三、实施静思,提升教学效果

人文价值教育把静思看作渗透人文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前2至3分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心境平和的价值观。而语文教学则认为静思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教学形态,主要是营造安静的读书场和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可见,两种静思的理念是一致的,巧用两种不同理念的静思将能较大程度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下的课前静思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和进入课文情境。静思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它以静坐数分钟为主要形式,过程中一般伴以音乐或引导语,研究证明它具有提高注意力、放松心态、促进记忆和认识自我等作用。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第九册《慈母情怀》之前,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平稳而有节奏地深呼吸,静心聆听乐曲《懂你》;然后在大脑中回忆并想象母亲关爱自己的场景,温习母爱,感受母爱;待学生进入状态后教师吟诵导语“:爱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给人温暖;爱是沙漠里的泉水,给人希望;爱是给予,爱是力量。有份爱一直温暖着作家梁晓声的记忆,今天我们就和他一起用心去品味那本《青年近卫军》中蕴含的母爱吧!”语文教学中的静思是一种教学形态,其作用是营造安静的读书场和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书声朗朗与静思默想》一文中也曾论述“:‘读’”并不只是表现为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因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个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课堂要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也就是营造一个‘静静学习的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动静结合的、张弛有度的。因此,教师要协调搭配动与静,化、最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合作前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对话前静思默想,为有效对话积累谈资;疑难处静思默想,为深入感悟扬起风帆。各类图片所创设的人文情境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发展;人文价值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静思提升了学生心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学业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品德的综合发展证明了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能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作者:刘仲轩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朝亮小学

有效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师道尊严变成了现在的平等、民主、朋友的关系。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当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才可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也由以前的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才能够把课堂的人际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也能够欣赏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不同差异,能够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我认为主要是这些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精心备课讲课。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备课的重要性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课文内容备厚,对教学的环节要做到清晰化,能够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所预测。其次就是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每次授课的内容都会有所变化,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程,都要有多重的教学方法。有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教师就不需要再做无用功了,如果有的课程需要学生的演示和合作,我们就要带领学生对广泛性的有标志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再次的进行讨论和综合分析。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死板套用。而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1.媒体教学可以传递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等多方面的感觉体会,赋予知识以具体的形象,从而使知识更容易的被学生理解和体会。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倾向于中等的学生,造成饿的吃不饱,饱的吃不下,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发展。但是当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介入语文课堂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家都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节课比作是一次旅程,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受益,收获满满。我们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上应该经常运用多媒体工具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当我们实施了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肯定,教师应该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引领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学习。

2.信息技术使语文更具美感,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更具有人文性和美感性,我们怎么来将一节语文课上的风生水起,使学生能够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开心和感悟呢?一节好的语文展示课,不仅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样的学习课堂经常是课上完了,但是我们还有余音绕梁,欲罢不能的感觉。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就很好的扮演了教师助理的作用。首先是字词的展示,我们传统的课堂经常是以读和背为主,如果来默写的话就会耽误时间,影响整个课堂的进度。但是当我们用多媒体就很好的避免了这样的不足。其次是课堂内容的展示。现代的语文教师几乎可以不用板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一组组真实的图片、音乐和视频,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了解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色,然后再通过问题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我们探究的内容做积极的讨论,从而总结语文学习的规律来应用于生活。就拿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的难啃的骨头诗歌赏析来说吧,我们知道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节奏型、简洁凝练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展示朗读的方式来背诵,再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来进行介绍说明,然后借助于画面的形式来表现,就能够很好的了解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名家的赏析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很轻松的解决了问题。我们不必要把诗歌讲的支离破碎,应着重欣赏诗歌整体的美感。所以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怎么在课堂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课文的内容展示中怎么运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随着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发展和改善,多媒体开始进入课堂,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教学中,成为世界各国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一个新挑战。我认为教师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应该恰当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平常的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操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控,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微视频、博客、搜索等多种工具,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结语

总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决定着学习目标的完成。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而也就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当确定了教学目标,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有效教学法的使用,可以使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收益,从而取得突出的成就。

作者:陈红亭 单位: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中心小学

有效教学论文: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有效教学论文

一、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现状

大学尤其是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的教学改革,是基于其教育教学目标及解决目前的教学困境提出的。我国独立学院的创办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因此,贴近市场和社会的要求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上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也与高职高专有别。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多数学校均仿照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这就造成了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既脱离学生的实际基础,又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数学课程为理工科专业课程学习提供预备和服务性的知识及技能,教学效果的低效甚至无效,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至为关键的是影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成为包括高等数学在内的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很多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对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予以高度重视,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建设了一批精品基础课程,诸如高等数学等主要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形势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问题也日渐凸显,老问题没彻底解决,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不乐学、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研究者对独立学院学生转入高校重点专业选拔考试的数学成绩与总成绩的相关分析表明,学生的专业成绩相差不大,而高等数学是影响其总分的最突出因素。学生学习成绩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指标和尺度之一,造成学生高等数学成绩不良的因素很多,在该研究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39.1%的学生不喜欢学习高等数学,认为跟不上教学进度、欠缺分析能力的占到45%,希望教师以“讲授、交流与互动方式”传授高等数学知识的占到56.5%。这说明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能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独立学院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对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有着相对集中的认识:“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各学科的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三是教学模式老套。在普通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及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定位不适当,内容偏多偏深,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忽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陈旧,对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等问题。应该说,传统高等数学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教学内容不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不仅仅是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特殊问题,普通高校包括高等数学在内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同样陷入相同或类似的困境。在实践中,针对教学中高等数学等主要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独立学院都在积极探索应对性改革措施。有的通过改造教材内容,增加与实践结合的例题等形式,还有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措施。这些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两门基础课中开展的分层次教学的改革实践,为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制定有一定差异的教学要求和标准,实践效果良好。但是,多数教改还缺乏理念创新性和改革的系统性,影响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诸多关键问题仍有待于研究。例如,高数教学中的教授与学习的关系问题、化高数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与板演的功能互补问题,等等。没有对这些问题的实质性突破,高效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难以形成。毋庸置疑,在当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传统数学教学与现代数学教学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理念和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是一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策略。在知识学习的效率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也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增进,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应用能力上相对而言又是低效的。因此,在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培养目标,引入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寻求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之间的互补点与契合点,就成为当代高数教学模式变革的重中之重。

二、“有效教学”理论及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适切性

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衡量“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追求的基本价值“,其实,教学作为一种传递知识、培养技能的社会活动,从它存在的那24小时起,就不可能不关注和讲求是否有效的问题。如果某种形式的教学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那么它将无法得以存在和延续。人们之所以提出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正是说明现实中的教学存在着无效或低效现象,需要进行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代教学论重要概念的有效教学是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随着科学主义思潮的泛起,教学科学化运动兴起,研究者通过研究教师的特征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的关系等以探究教学的效率问题,并逐渐通过系统研究如何提高教学全过程的效率,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策略、标准和模式。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追求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实现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教学准备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研究者概括了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包括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和激励学生。而这种促进是有效果、有效益同时又是高效的。这样说来,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有自身“多元的、综合的评价课堂的指标体系”,有效教学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概念,换言之,有效教学是好的教学,“通俗地讲就是‘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的问题”。这样的判断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有效教学仅仅是个教学技巧、教学技术的改进吗?比如,有效提高应试能力的教学是否就是有效教学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有效教学理论,是在20世纪以来知识自身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生长起来的。“知识转型推动着教育改革,构成教育改革的一个深刻动力和社会背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有效教学模式,着眼点在于有效提升学生素质,而不仅仅是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衡量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李兴洲概括有效教学秉持的理念,一是强调给予学生真正的帮助和提高;二是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能力。因此,有效教学模式中,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主体参与、合作学习,注重差异发展,是促进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教学目标中心式的教学设计,重视“有效教师”的研究,关注“教”向“学”的转化,重视对教学效能的即时化控制等。这些观点对于探寻有效高数教学模式与策略提供了理念支持。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引入有着特殊的意义。前文所述,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改革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对问题的分析往往就数学而谈数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本科应用型的人才,要求重视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个总目标如何落实到各科教学中,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方案。一般而言,参与教学过程的诸如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教学过程及控制影响因素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师群体,一般来自培养学术、理论型教师的师范院校。而其生源与普通高校相比,既包括普通高中生,又有职业高中学生,知识背景和基础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较低,且参差不齐。在高等数学等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如果照搬普通高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教学的低效在所难免,自然也就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导入有效教学理论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也具有理论与实践的适切性。按照有效教学理论设计与改革数学教学模式,是对数学教学的系统性变革,因为“有效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材料、学习者活动及其他课程资源(如学校环境等)有机结合,使课程获得生命形态的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密切结合实践,将问题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维持学习的动机,实现学生的意义学习。另一方面要设计学生学习目标,重心由“教”向“学”转化。在这方面,以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CDIO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CDIO教学大纲将学习目标分为四个层面:(1)技术知识和推理;(2)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3)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工作和交流;(4)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在课程计划改革中,要求“首先学科课程之间必须像实际工作中那样是相互支撑的;其次,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必须交织到学科教育中去。”独立学院高等数学通过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导入,可以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在实现数学的工具意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充分展现数学内在蕴含的教育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索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效教学模式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选项。

三、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结合上述理念,我们认为:在独立院校中,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和教学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一)提高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素质

有效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及教学风格提出了要求,有研究者通过对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研究发现,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是所有有效教学的教师都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教师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石,“有效教师”的关键品质就是卓异的教学素质。对高数教师而言,其教学素质的有效性就体现在教师设定的教学计划及其对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有效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优化教学诸要素,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支配下进行的,“高校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科学认识高校教学价值,确立整体有效教学观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有研究者也指出,有效教学不仅仅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和代价掌握了所学内容,学习过程中是否是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等方面的问题。要将教学过程视为生活方式,在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具体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在转变教学观念、实现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之外,最关键的是围绕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传统备课环节重点关注教材的研读,重点、难点和知识体系的掌握。有效教学模式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系统整体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中,要明确自身教学任务,重要的是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这个目标是具体的,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教材为主,但不唯教材。作为理、工、商等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的数学,要在内容设计中根据学生专业类型及发展的方向,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教学的内容,要注意体现以下特点:(1)教学内容中要包含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2)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重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用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近似计算,进而求取值。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贯穿高等数学始终的极限思想的具体体现。(3)突出从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将数学建模课的相关内容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从实际问题提炼数学模型,进而通过计算机求解模型的能力。

(二)摆正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又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听或看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条件,以问题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掌握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有研究者总结了三种有效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模式:一是专题学习的模式,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二是问题解决学习模式,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链”、“问题串”,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三是系统自主学习模式,其中高等数学有效教学中,前两种学习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应用的。如微分应用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引入:一个半径为1cm的小球,在表面镀铜,厚度为0.01cm,估计一下需要铜多少克?(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直接计算体积的增量,进而求取镀铜的质量:二是利用微分近似计算体积的增量,进而求取镀铜的近似质量。在教学中可以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微分在近似计算中应用的理解。总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经历数学学习,学会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有赖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体把握。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引导学生在不断质疑、主动探究中掌握学习的内容。

(三)选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追求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设计,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创建有效教学的主导策略。其次,教师要善于通过旧知导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改变讲授的叙述方式,将集体教学、小组研讨等形式结合,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学生的理解与体验,通过实践学习,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中发现和创新,培养创新意识,等等。这些教学策略都是实践证明对独立院校学生有特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三重积分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如下:一个正圆锥形的零件绕对称轴转动,如何固定在转轴上,使之能够克服转动所产生的震动影响?分析:转动产生震动,应固定在重心上。如何确定正圆锥的重心?也就是如何求重心坐标?这就需要应用三重积分的知识。这个问题提出后,接着引入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立体重心坐标的求法,然后讲解上例。整个过程学生感觉非常有兴趣,既理解了三重积分的概念,更理解了三重积分的实践意义。再将本例改动为正圆台求解重心坐标,让学生练习,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重积分的理论和实践。总之,有人预测21世纪好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是用内心体验去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要提供每个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同时,数学教学评价不应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反应过程,而是应该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的过程。[15]当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引人有效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不仅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直接意义,同时对以理工为主的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

作者:邓薇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有效教学论文:文言文有效教学论文

一、首先默读,初会大意

我们知道,在文言文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文本读得不够,就不能够熟悉文本,即使教师讲解得再仔细、再精彩,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必然理解不透,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及其韵味更是无从谈起,背诵课文当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要么死记硬背,要么勉强记忆。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差,同时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不能包揽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求知心理,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默读去整体感知文章,体会文章大意。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篇幅不长,文中难解的字词也不是太多,只要反复诵读,结合课下注释,学生就不难理解文本的大意。当然,如果要理解作者在文章末尾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怀,是需要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才能够做到的。我认为,这一点学生不难做到。

二、辅以抄读,加强记忆

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将课文的注释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这样做,既切实帮助学生疏通了文意,又使他们加深了印象,且便于以后的复习。有研究表明边抄边读,胜过只读不写,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宋朝的苏轼,读《汉书》就抄过三遍;明代的张溥,每读一篇文章都要抄七遍,他还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七录斋”。这些事例都说明抄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紧随范读,创设情境

如果说默读、抄读都是学生在课前做的准备,那么教师的范读则在课堂上起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愉快地感受文本,快乐地学习,我们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创设某种情境,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或舒缓或激越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这便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有必要先引导学生读好:要读出节奏感,读出音韵美,读出抑扬顿挫、高低有致、轻松和谐的美感,从而培养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热情。还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声中,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听者感觉情与景会,景与心合。为了强化这种感受,背景音乐可重复播放,让学生跟读,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想象作者以错觉造就的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四、熟读精思,深悟内涵

默读、抄读、范读仅仅是文言文学习的准备阶段,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诵读才是重中之重。苏东坡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诵读,可以把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表现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进行监督、指导,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确诵读中的停顿、重读、语气、语调,并对情感有的把握,从而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无穷的魅力。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让我想到我们平常听过的一些公开课上的情形。课堂上花样百出,学生的活动热闹非凡,教师的讲解精彩绝伦,但热闹之余,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寻觅再三,才发现所缺的正是师生对文本的充分诵读。学生对文本尚不够熟悉,教师讲得再精彩又能如何?这样的课,上完了总让人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近日,我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的观摩课,感触颇深。赵老师倡导“绿色语文”,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重视对文本的熟读精思。他讲授的是文言文中的名篇《五柳先生转》。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诵读课文,在教师讲解过重点词义之后,学生已经能够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五柳先生的率真性情和高洁品格就能够深入理解了。再辅以减字背诵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当然,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并不只是掌握几个文言词义或是会背几篇课文,而是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其内在的魅力,从而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提升自己的语言鉴赏能力。据赵老师讲座中展示,他的弟子已经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有了扎实的功底,可以出口成章,挥笔成文。这些成就都得益于赵老师坚持熟读精思的教学方式,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摆脱了乏味、沉闷、低效率的窠臼,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那就是在文本了然于心的前提下,品读文章的精髓。

五、品读感悟,鉴赏提升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自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还应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领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体现的人生哲理,以培养其审美鉴赏的能力。如《出师表》《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名篇,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感,想象文中之景致,领悟文中之道理,感受文本之雅韵,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较高境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也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六、拓展迁移,积累延伸

当然,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初中教材中有限的课文和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在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而且有趣的课外文言文读物,这也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

七、结语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只有多在教师的如何教、学生的如何学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懂文本上下工夫、想办法,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知识,同时在精神上也获得了熏陶,还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正确教育观,适应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启发作用。

作者:张玉风 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二中学

有效教学论文:学生欣赏音乐有效教学论文

一、整合教材内容,要用好且用活教材

合理地开发教材内容,就好比品葡萄酒,一口下肚后,并非只是过过嘴瘾,而是还要通过酒味品出酒存储的年代或者产地等。教学音乐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上课时并不是让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相反的,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具体再结合新教材的要求以及新课程理念的倡导,灵活地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活用教材,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的形式美

音乐除了声音美之外,还有形式美。形式美主要是为人的感官服务的。因此,在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效的教学,为丰富学生们的音乐资源,多呈现一些具体的音乐情境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去欣赏音乐的形式之美。例如,我在组织学生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这段音乐内容时,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风景或者相关人物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这节知识的同时,更加轻松地去理解这首音乐作品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感。其中也有一些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通过我提供的一些相关的音乐及画面,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勾画出故事的大概梗概来。在这个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欣赏到了音乐的形式之美,而且还能够在无形中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体态律动与音乐的欣赏有效地相结合

在音乐中,体态律动是聆听者对听音乐作出的即时反应,体态律动不是强调音乐作品的材料和结构,而是要注重情感状态及其变化,通过具体的动作模仿再现音乐的状态。比如:旋律的高低,就可以通过身体的简单动作来表现,当听到低音时,就可以将双手放在下方,身体稍微下倾,当听到中音时,可以让学生们的双手自然地运动到胸前;同样的,如果听到高音的时候,身体就可以向上伸展,脚尖掂起,双臂向上展开。这种律动并不是程式化的,学生们通过音乐的响起尽可能地沉浸在对音乐的体验当中,让动作自然流出,进而更地去把握音乐情绪的自然发展。

四、联系生活,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学习音乐时,每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之间的个性,留给他们一些想象的空间,充分地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能够推动世界,想象力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尤其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更需要学生对作品的意境以及描述的音乐内容以及传达的情感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逐渐地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比如,我们欣赏《瀑布与溪流》这首音乐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再如,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音乐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演示一些大草原,让学生结合图画去想象一下辽阔的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壮观形象,这种生动的画面能够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壮观的图画来。在组织学生欣赏《祭献之舞》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等,学生在边欣赏音乐边展开想象,通过想象让学生们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在提高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促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益。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初中阶段开展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促使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期,因此,上好音乐课则显得非常重要了。在音乐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只要能够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置的话,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也有相信相信,有了对教育的坚持以及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学习,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更多的音乐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去熏陶自己的情感,进而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以及表现音乐,不断地促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王建宁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六中

有效教学论文:化学错题管理有效教学论文

一、错题管理意义

1.体现思维过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方便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而错题就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思维所存在问题的一种方式.教师和学生通过加强化学错题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解决化学题目时思维中所存在的错误,使教师可以地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增强理解能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错题其实是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理解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错题管理,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反映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二、当下化学错题管理所存在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强调错题管理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进行相关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于错题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使得化学错题管理相关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阻碍了错题管理进一步发挥作用.

1.缺乏充分认识

认识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提高认识,才能使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对于化学管理来说,缺乏有效认识,会直接导致学生没有对错题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错过的题目一错再错,影响学习效果,也浪费了时间.

2.管理方法落后

通过化学教师督促,很多学生已经开始了错题管理工作,但是其管理方法却十分落后.学生虽然准备了专用错题本来记录错题,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总结工作,却没有很好地进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简单地将错题抄到错题本上,直接附上答案.这样学生只是完成抄写工作,没有整理归纳,错题管理工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三、化学错题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化学错题管理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是督促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错题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且采取相应调整策略.

1.以预防为主

错题管理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减少错题.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有时为了整理错题而整理错题,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教师应该将错题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在做题时,学生应该认真检查题目中的条件和细节,尽可能杜绝因马虎粗心所造成的错误,从而使错题可以真正反映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及时进行归纳

对于整理的化学错题,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整理.做错的题目需要反复拿出来做,从而强化相应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主动督促和帮助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错题只有经过整理,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因此,教师的着力点不应该仅仅放在错题收集工作上,而是应该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归纳和总结上.对学生的错题本,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对于有困难学生,则应帮助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得到提升.

3.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教师来说,应及时对学生的错题情况建立相应档案,甚至是一些简单记录.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复习和引导.

四、结语

总之,虽然从近年高考政策调整中可以看出,化学所占比重正在不断下降,但是化学依然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考核科目.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错题管理体系,从而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曹凤芹 单位:江苏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有效教学论文:学生自学能力有效教学论文

1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自学意识是指主体能在没有教师或其他人要求、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地、自觉地自我学习的意识。自学能力是指主体能在没有教师和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自学意识是一个人学习内在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动力才能前进;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极为重要,其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1从人的根本特征来看,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最根本特征之一。

人可以有目的地、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一般动只能本能地、被动地适应着外在环境以求得生存。一个人发展水平是高还是低,最根本的发展标志不是其生理年龄的大小,而是其自主性、能动性被唤醒程度的高低。一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发展的水平越高,其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发展程度就越高。反之,一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发展的水平越低,被动性就越大,其发展速度就越慢、发展程度就越低。

1.2从教育最终目的来看,“千教万教,教会做人。”为何?

因为“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教会学生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那么,教师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教师若能把学生自主意识、自学意识高度唤醒和培养起来,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发展到主动地学习,从“要我学”发展到“我要学”了,这样的教育才是较高境界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较高水平的教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较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1.3从小学教育的特点来看,小学教育的重点不是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而是激发与呵护学生求知欲望,开发智力,培养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低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会儿童学习。”小学学习的内容相对于中学、大学而言,那是很少的,学习知识不是主要任务,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却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儿童人生发展之根基,如果这个根基打得牢,其人生之树才能高大而蓬勃。反之,只为了追求考试分数而教学,不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则如同竭泽而渔或拔苗助长,把学生的求知欲扼杀在萌芽中了,把学生的思维等能力禁锢在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藩篱中了,如此追求短期效应,又何谈素质教育,何谈人的可持续发展?

1.4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在当今以及未来这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在信息和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一个教师如果只是急功近利地教书,就正如魏书生所说的,“只把考试分数作为果实去精心培养,结果使许多学生舍本逐末,不顾大的方向,而用全身心的代价去挣分数。结果分数到手,学历到手,学习到头。许多知识漫不经心地丢掉了,至于更新更谈不上了。”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里,一个人倘若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没有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拥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等待他的将是很快地被时展的浩浩大潮所冲垮、所淘汰。魏书生在他成名之后,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奔赴各地作报告、上公开课、开会,介绍经验。很多人担心,长期不在学校上课,他的学生们怎么办?魏书生却很放心。因为,他已经教给学生一个受益终身的法宝,就是“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探究世界的金钥匙。魏书生说:“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如果学生把探求科学当成了自己较大的乐趣,较大的幸福,较大的利益,还有什么能阻挡住他们学习的步伐呢?”老师都能体会到再没有比学生厌学更头疼的事情了,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对学习没有信心,对学习持敌对的态度,要不是家长逼着,老师管着,才不要读书呢!厌学情绪负面影响太大,由它引起的其他种种问题会接踵而至,不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一切都是空话。

2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规律和方法

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都要经历“知、情、行、恒”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魏书生便是按照这个规律去培养学生的。

2.1提高学生对培养自学能力的认识。

培养学生自学意识的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的问题,这是动力问题,也是价值问题,这是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教师教育的方向选对路了,让学生对自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就有了好的开端,教育也成功了一半。魏书生反复强调,教书必须育人,将学生培育成学习的主人,所以,他是花大量的时间做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分析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分析自学成才的可能性。他说:“曾经有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但我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就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相互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的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代替学习的动力。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及时位。我教语文极为轻松,根本原因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2使得学生从感情上体会到自学的幸福和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都是感情动物,有激情才有动力,有快乐才有追求。魏书生在《再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文中谈到通过筛选实用的信息、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个竞赛情境、经常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从情感上体会到自学的幸福和快乐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根据具体学生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可行性策略。

2.3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魏书生在他的《教学工作漫谈》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他是如何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他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定向”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提出新课的学习目标,确立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学生个体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找到答案;如果仍不能解决或者存在分歧,便请老师“答疑”;问题解决后,学生自己出题或相互出题进行“自测”,检验学习情况;是“自结”,若“自测”的效果很好,就可以略去“自结”的环节。这套教学法,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六步课堂教学法”是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把握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魏书生还教给学生怎样画语文“知识树”、怎样自学整册教材、怎样自学一类文章、怎样自学一篇文章、怎样分析文章、怎样记忆和思维、怎样制定语文学习计划、怎样养成高效学习等等有效的方法。

2.4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计划。

魏书生花大力气教育、动员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去,采用榜样教育法、自我管理法、同学监督法、教师陪读法等等。魏书生培养学生具有坚强意志力的秘诀有三条:其一,要求学生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等不同时间段的自学目标,目标、步骤和方法要清晰可行。其二,是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写日记,要学生真正做到日日反省自己、激励自己、提高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其三,学生犯了错误,他惩罚学生的措施和方法是让学生写自我反省书,让学生深刻剖析自己犯错的原因、症结所在,找出改正错误的有效对策;错误越大,要学生写得字数要越多。如此一来,再顽劣的学生也会被点化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高手了。魏书生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意识和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育人的方法,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是授学生以“渔”的方法,我们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应该虚心学习他的教育方法,更要诚心学习他对教育事业这种执著追求的精神。

作者:叶玲 单位: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中心小学

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论文

一、采用灵活的数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包含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具体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对学生具有的实践、操作、探究、活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加以考虑和了解,改变传统的只依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现状,提高数学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例如,在讲“简单随机抽样”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班级内随机选择10个同学,布置如下问题:如果从这10个同学中随机抽取1位同学的话,可能会出现几个结果?如果从这10个同学中随机抽取2位同学的话,可能会出现几种抽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分配来得到结果.通过这种灵活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抽样取值的理解,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突出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以人文本,使学生发展.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在此基础上能使学生脱离传统教学的禁锢.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讲解,发表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解,在加深学生理解以及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例如,在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表看法,说说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的位置关系,如平行、相交等情况,然后让学生介绍生活中出现这些位置关系的具体情况,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扩散与延伸.例如,在讲“简单多面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多面体相关的知识以及其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多面体具体的应用情况展示出来.这样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对教学结果实施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获取的知识量以及质量,并对其知识的认知与迁移能力提升与否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实施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机、反馈意见以及自主能力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使用教学评价方法时,教师应该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使用不一样的评价手段,使用多种评价手段来保障评价信息的正确性.例如,在评价“圆与圆的方程”的教学效果和方法时,其中问题如果这样设计:在讲解圆的方程时,老师的讲解方法:A.简单易懂;B.没有讲解清楚;C.听不懂.通过老师讲解,你理解了圆的概念:A.理解;B.当时能懂,过后不太懂;C.不清楚.像这种涉及情感与主观意识的评价,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感情因素,采取不记名的书面调查问卷方法.又如,如果想了解学生学习“概率”的效果时,可以采用360°多方位互评方法,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自身的评价来完成评价工作,保障信息的合理性以及真实性.

四、优化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课堂设置的时间有限,通常只有45分钟的时间就要完成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使用这段时间,避免课堂时间出现浪费情况.有些高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点,一些无关本课堂知识的言语过分占用了教学时间,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及时完成,从而降低了课堂时间利用率,不能确保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五、结语

总之,为了使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下能够提升,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使用灵活性的教学手段,而且需要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为了及时了解并掌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张庆松 单位:江苏溧阳市竹箦中学

有效教学论文: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与有效教学论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一门难度系数大的学科,我们知道,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都较低,在中职阶段接触到物理知识时势必会感觉困难,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好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懂就问、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

2.善于探索和创新中职物理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的技能型人才。而物理学科正是一门实验性、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科,所以中职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对于掌握好专业技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死记硬背公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中职学生发展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改善和创新,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单纯的理论指导不足以引导学生获得扎实的物理知识。针对这种问题,物理教师要把物理课堂搬到实验室去,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验,在讲授一部分基础知识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获得问题的答案,如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学习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创新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中职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社会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而更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物理情境,提出问题后,教师和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检验一起探讨,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使师生情感得到了交流,学习气氛更加融洽。另外,对于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提出表扬,微笑授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对提高中职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实验教学,同时实验教学也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础,即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理论知识的发展,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将实验教学重视起来,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实验教学的作用是任何绘声绘色的讲解和系列习题训练所不能替代的,强化实验教学是实施物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挖掘实验的潜能,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做好教材要求的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常用的物理思想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小实验中领悟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强化合作学习

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解释的更加清晰透彻。所以,我们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将物理知识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来提高中职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根据每一个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自由的发挥,积极探索,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5.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

中职学生的物理教学安排要体现实用性,物理知识的学习应该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以便中职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可以尽快应用于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授学生专业的不同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加强相应专业方面的知识讲解,突出专业的学习重点,必要的时候还要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业的教师。比如:在电气信息类的专业物理课学习中,要注意电路方面的物理知识学习,课堂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确定哪一部分的知识应当重点讲解,哪里可以一带而过,避免知识学习的重复,也避免出现学习上的漏洞。

6.结语

综上所述,技能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作为中职物理学科教师,应该善于打破常规,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断努力。

作者:肖会金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有效教学论文:顿悟及延展效应有效教学论文

一、有效教学中的顿悟

1.有效教学中顿悟的阐释

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并非凭空产生,它汇聚了佛学、心理学之精华。佛学中的顿悟。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首先提出“顿悟”说的是晋、宋间的道生,他认为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对它的觉悟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也无需按次第修习。唐代禅宗创始人慧能对“顿悟”的阐释更为着力,在他看来,本心与本性,人们先天就有,平时不被发现,而在突然听了他人的高明见解后,在自身意识的一念周转之际,顿悟菩提,领悟了本心与自性。慧能的阐释道出了顿悟产生的源头(他人见解)以及顿悟到来的突然性。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有先天的智慧,只是因为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所以不能自悟,只要得到“善知识”的开导,灭除妄念,就能内外明彻,顿见真如本性,自成佛道。道生的“顿悟”在于“悟理”的连续性,慧能的“顿悟”在于“善知识”的启发。可见,他人的高明见解、“善知识”是“顿悟”产生的先决条件,值得今天的有效教学借鉴心理学中的顿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认为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动物实验对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在格式塔派心理学家看来,这种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所以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脑本身具有先天的自组织功能”,顿悟产生的条件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学习者只有在刺激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为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顿悟,“整个问题情境设置的整体性”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到有效教学中来,设置问题情境是学生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中的顿悟。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无论是佛学中的“善知识”还是格式塔派心理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它们都是有效教学中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由此,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可定义为:在教师的“善知识”引领或动人心魄的话语情境感染下,学生思维、情感受到触动后在其灵魂深处瞬间产生的由内心波及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的感悟方式。

2.有效教学中顿悟实现的路径

一是“善知识”的引领。所谓“善知识”就是能够打动学生心扉,给学生精神以鼓舞,敦促其不懈探索、不断进步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说:“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这种真知识应该是“善知识”,而这种“善知识”来自教师长年累月的日琢月磨,来自教师永无止境的博观约取。可以说,“善知识”是教师辛勤汗水、上下求索的结晶。“黄金分割”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不应把它看作数学的专利。教师讲授时,可从人体结构的14个黄金点、环境温度中的黄金分割(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音乐艺术中的黄金分割(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为和谐和悦耳)、建筑艺术中的黄金分割(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方面切入,让学生览尽“黄金分割”在各个领域透射出的流光溢彩,他们顿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兴趣骤增,眼睛发亮,表情愉悦,急切需要投入到“黄金分割”的学习当中。上述由老师精心荟萃的知识,无疑是“善知识”,是激发学生顿悟产生的“引信”。二是情境的浸染。情境的浸染这一路径的实现需要通过营造一个浸润情感、启迪思维的环境来完成。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醒其沉睡的潜能。第斯多惠说得好:“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但是你本身要是没有激发性,没有主动性,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去唤醒睡眠的人,又怎么能去活跃别人呢?”这段话中的“激发”、“启迪”就是构筑情境,用情境唤醒学生的潜能。穆旦的《赞美》是一首颇有难度的现代派诗歌,主题颇难把握。特级教师李镇西授课的时间恰好是“九•一八”———一个让人幽恨暗生的日子;伴奏的乐曲是《黄河大合唱》,让人自然想到抗日战争;上课的主要方式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课后,他颇为感慨地写了一段话:《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在我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穆旦的诗句把我带回到了阴霾密布、战云乱飞的年代。我忘记了我是在朗读,我的眼前是如流的难民,是一个个朴实而坚忍的农民,我就是诗人,走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一句读完了,音乐却还在流淌。我抬起头来,看到所有同学都被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都表情肃穆而沉重。李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那支令人五味杂陈的曲子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承载着中国百姓善良、坚忍、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之精神的环境,在这个情感、精神充裕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决堤了,思维之堤却筑起了。在这个环境中,晦涩难懂的意象、底蕴厚重的人物形象,含蓄的主题,都变得易于理解了。这一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顿悟,而且带给了学生厚重的民族精神。上述两种途径诱发学生产生了顿悟,而顿悟的产生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学习欲望,也为其后续学习带来的延展效应奠定了基础。

二、有效教学中的延展效应

有效教学中的延展效应,就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产生的精髓对学生课后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间、甚至终生都产生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拓展效应。有效教学能否在学生身上产生这种效应,取决于教师在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延展的有效程度。人格代表一个教师的整体风貌,影响着学生对老师的初步看法;教师的个性、思想难以分开,它们关乎学生后天特立独行品质的形成;教师的生命、精神相辅相依,是其个性、思想的内容载体,和学生的生命质量、精神境界息息相关;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其生命、精神的表达方式,它决定着学生生命、精神沉淀的厚度。可以说: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及艺术构成一个“教学链”,环环相扣。

1.人格的延展

人格的延展,通常通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来体现。刘良华教授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如果我们教师自己是跪着教书的,则会有一些后果:及时,我们的学生可能跟你一起跪着;第二,可能学生坐着,你跪着,你在你的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残疾人,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可见,教师人格的高低优劣,从骨子里、精神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质量,它具有延展性。当然,我们需要的是教师人格的延展。这种延展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淀,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既要严谨治学,又要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正视磨难,笑对坎坷,用自己的人格延展学生的人格。

2.个性、思想的延展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思想,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名教师只有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产生独特的、丰富的思想,简而言之,个性催生思想。被称为中学语文“叛徒”的黄玉峰老师,他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中一种是“放羊式”。他说:我把我的学生带到一个水肥草美的地方,让我的学生像羊一样去寻找好的水、草,这有什么不好?黄老师的追求就是让他的学生自己往前走,引领他的学生不断开发新的学习资源。他的学生可以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看,可以创办刊物“读书与做人”,可以去“文化旅游”。他这些特立独行的做法深受同学们喜欢,高考成绩也很出色。究其原因“,因为他有个性。一个真正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他不会容忍,他一定要把教材变得有他自己个人的精神痕迹”。黄老师的这种带有“精神痕迹”的个性,伴随着教学的脚步,会沉淀为一种具有魅力的思想,影响同学们一生,自然也延展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3.生命、精神的延展

生命因精神而精彩,精神因生命而升华,二者共生共长,很难分开。查理德•利文斯通说“: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利文斯通将精神提升到国家层面,可见精神对教育、对学生生命个体的重要性。而精神是通过生命赋予的,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有没有使其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了增值、提升和扩展”。主张“语言是人的生命”、“语文教育即精神教育”的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让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课后他说:“我在诵读时,我的心目中的确历历在目地幻化出这些物是人非的叠影!所以,我的诵读才那样饱满,那样富于张力,那样撼人心魄!我是艾青,艾青是我,我坐狱中,漫天飞雪,我思念大堰河,思念妈妈一样的大堰河。”韩军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悲苦身世、艰辛劳作、挚爱待子、凄凉离世所产生的浓情厚意,融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朗读之中,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诠释着大堰河的厚重精神、多味人生。韩军的一堂课将自己从作者、主人公身上萃取的多味生命、厚重精神长期地延展到学生的生命、精神世界中。

4.艺术的延展

艺术的延展就是教师用充满智慧、日臻成熟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上进心的基础上,引发其课外在能力、思维、精神等方面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延伸拓展。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教育艺术使儿童的心灵从平静状态中激动起来,给它以信任与爱,使它能随意地被控制与激发起来,并在时间尚未来到之前就把它投入到未来岁月的漩涡中去。”赫尔巴特对“教育技术”的分析毁又精辟: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关照儿童“心灵从平静状态中激动起来”的“点”的发展,又要关注儿童在“时间尚未来到之前就把它投入到未来岁月的漩涡中去”的“面”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和关键看作是激励儿童的发展,他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句话道出了教学艺术不仅要关注教学技巧,更要关注学生发展,应带给学生一种融智慧、生命、精神于一体的发展。《静悄悄的革命》提及的原田老师就是在教学艺术方面既讲究教学技巧,又注重学生发展。他没有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将寻常的蒲公英用艺术点缀得精神葱郁,这种承载着执着、坚韧、顽强之精神的教学艺术不仅拓展了课堂的生命,而且延展了同学们生命的长度和厚度。

作者:逯慧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山西垣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