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产品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论怎样强化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1)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运用西格玛公式控制产品质量。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80年代中期将西格玛管理公式应用到质量管理之中。西格玛是一个统计学符号:标准偏差值。把这一概念应用到质量管理上就成了:西格玛指标越高,则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占比例越高或次品所占比例越低。例如,假设公司要生产1mm厚的锡盘,误差不能超过0.1mm,再假定有95%的锡盘达到了这个标准,按常理说已经很不错了,但却只达到2个西格玛,即每100万个锡盘中有4.5个厚度误差超过了0.1毫米,而要达到6个西格玛,不达标的锡盘只能有3.4个,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质量管理上的巨大飞跃。目前摩托罗拉质量管理已达到6个西格玛,也就是说它们生产的每100万个产品只仅有几个次品。实行6个西格玛管理方式的关键是收集两种信息:即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公司产品的构成。及时项工作一般是通过调查来完成;第二项工作则需要把一个组织的工作分解为具体的过程,然后再测定每一过程的残次率。摩托罗拉公司在应用西格玛管理公式中,先培训一批工人骨干,教给他们先进的统计技术,然后再由这些工人把这种管理方式推广到整个公司。西格玛管理公式使摩托罗拉质量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是通过检查最终产品来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测定产品质量,而西格玛管理公式旨在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用企业管理的术语来讲,实行西格玛管理意味着从“可接受的管理水平”上升到“统计过程控制”的水平上。摩托罗拉产品是由成百上千个元件构成的,把质量控制的焦点从最终产品转向整个生产过程,大大减少了次品数量,提高了电子产品的精度要求。
(2)杜邦公司的1%=100%质量管理公式。
在杜邦公司的高层决策和经营人员中,流传着一个公式:1%=100%。这一看似荒谬的公式,却直接道出公司对待产品质量的严谨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企业100只产品中99只优良,只有一只有差错,只能算一等品(在杜邦的质量等级上,一等品是列为不良品的),那么,在买到这1只有差错产品的消费者的心目中,你的产品质量并不高,经过他的宣传,就会有更多的人认为你所有产品都有问题。为此,杜邦公司不断升级产品质量实现目标。80年代后,杜邦公司提出了实现质量“零差错”目标,要求以消灭不良品为原则,使所有的杜邦产品100%地达到优良等级。从那以后,他们借助科学管理,运用先进机械设备,特别是注重引入电脑控制机制,使产品质量优良率不断上升,很快就实现了“零差错”的质量目标.
(3)美国%⿵公司提出“宁愿不当及时,但是质量要及时”的质量口号。“宁愿不当及时,但是质量要及时”口号的意思是说,在产品开发上,可以不争先,不超时髦,但是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保持优良。美国HP公司深深懂得产品的优良是赢得信誉、提高竞争力、占据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为此,公司的质量管理是从产品的设计、研制阶段开始抓起,贯彻到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中去,并反馈回设计部门。这种闭路网络状的管理,要求设计、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对质量负责,绝非检验部门一家之责。在设计与生产阶段,技术人员常把产品正常工作的温度、湿度、振动等极限参数加在产品上,有意使产品出现故障,然后分析失效过程与机理,获得排除产品隐患的重要线索,采取正确措施,使产品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质量得到长期的保障。HP公司在世界60多个国家设有180多个经销处,公司规定必须定期报告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提供有关质量分析报告,这些信息很快反馈回设计部门,使新型号产品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
(4)美国西方电讯公司从客户的眼光中寻找产品的质量缺点。西方电讯公司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属的电话设备制造公司,公司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产品检验经理布雷斯直言不讳地说,必须从产品上找出缺点,才算尽到职责,所谓产品是否有缺点,是由客户的眼光来决定的,而不是生产者。为此,电讯公司专门雇用1100名检查人员,监督生产线上的质量管理工作。监察人员定期检验产品零件的生产设备,把不合格的送回重修,并把所有发现错误的数量,列成统计图表,以了解产品状态。如果错误太多,监察人员就把这些情形报告督导,督导可以立刻停止生产作业,直到找出症结,加以修整后才恢复生产。监察人员随时了解生产线上的作业情况,向督导作详细确定的报告,督导则须负起维护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双重责任。质量管理人员检查过的产品,由产品检查人员再次做最彻底的检验,除质量管理部门外,在佐治亚州的首府还设有维护中心,负责修理和检验产品。每5个星期,产品检验部门根据检验经过,写出2份报告,一份送工厂主管和执行厂务经理,一份转送公司总裁。由于产品检验制度的完备,客户们对产品根本不需再次验收。西方电讯公司本身由于重视改进质量,从而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5)奔驰汽车公司“精益求精”的质量原则。100多年来,“精益求精”一直是奔驰汽车公司的经营宗旨。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产品构思、工艺设计、样车研制、批量生产直至售后服务,“精益求精”四个字一直贯彻始终。为保障产品质量,真正做到不合格的零部件坚决不用、不合格的成品坚决不出厂,在奔驰汽车公司,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质量控制、监督网,各厂、车间、班组层层设立了质 量保障机构,派有专人检验质量。在奔驰汽车公司的工厂中,搞生产的工人有1炖7是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单一个引擎就要经过42道检验。随着专业化协作的加强,奔驰公司许多零部件由协作厂提供,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为此,奔驰公司检查协作厂商所提供零配件的工作人员有1300多名,并规定:如果一箱里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就全部退货。由于长期严格坚持这一制度,协作厂商都能自觉地提高零部件质量。为帮助协作厂共同提高质量,奔驰公司也经常组织技术力量对协作厂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还体现在奔驰汽车公司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上。
(6)日本精工企业集团的“全球质量保障书”。人们都知道精工牌产品质量好,这与精工企业集团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精工电子工业公司常务董事长永田保洁说,竞争越激烈,越需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否则就无法生存。精工企业集团从50年代开始实行质量管理制度,各个公司和工厂都设立了质量管理机构,从总经理到一般职工,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部门都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在车间,每8个人组成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有好的建议,可随时填写卡片上报,一经采纳,就根据经济效益给予一定奖金。精工手表组装后,要送到实验室反复进行耐高温、耐低温、耐光、耐热、抗冲击、防磁、防震、防水和防尘等700多项实用模拟试验,各种试验全部通过才算合格。精工企业集团销售的精工牌产品均附有“全球质量保障书”,它通过世界各地的钟表维修网点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7)日本松下公司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1984年,英国对欧洲市场上的电视机进行了一次抽检,结果日本松下公司的产品荣获及时名,开箱合格率100%。拥有20万员工、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国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把公司的各子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全体职工组织起来,围绕公司的质量方针,制订质量计划,确立质量目标体系,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实行系统管理,从而有效地建立了质量管理系统工程。松下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般企业都从经济意义上来对待质量问题,当次品率从10%降到5%时,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但从5%降到1%时,经济上就不一定合算了,可是松下公司却在达到1%后还要想方设法降到0.1%、0.01%、直到0。松下公司墙上的质量图表,废品率不是以百分之几表示,而是以万分之几表示的。松下公司目前的废品率为0.03%~0.05%,近期目标为0.01%~0.02%,而长远目标是0。松下公司还始终把产品开发中的质量保障放在极重要的地位。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及时章 总 则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为保障我厂质量方针的贯彻实施,达到产品的质量批批合格,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我们必须建立质量体系,完善质量唯体系,着眼于建立稳定的保障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从生产的全过程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利用必要的手段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监督、考核,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循序纠正。认真执行ISO9002标准,改进生产管理制度,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望全厂各单位调动全体职工对照管理实施细则各条款,认真实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来保障产品的质量。 第二章 质量计划 1、由销售部将市场所需产品等级,质量要求及计划销售量报技术部,并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2、技术部根据我厂生产工艺要求,既要保障焦炭质量,又要满足局、矿生产用气,结合生产成本,制定生产建议计划。 3、原料部根据建议计划提供所需配比的煤样,质检中心对其进行分析,包括胶质层试验。 4、技术部出方案,质检部用几种方案实施进行铁箱试验,对配合煤的质量指标进行分析。 5、由工程师组织技术部、质检中心、原料部、原料库、焦炉车间、洗煤车间、分析建议计划,确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6、原料部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对所需煤质组织进煤,严禁不合格煤入厂,原料库有权拒收任何不合格的入库煤。 7、原料库、受煤、配煤、焦炉等根据确定的方案实施前期批量试验。 8、要求配煤头24小时把配煤仓,煤塔的原方案煤种尽量用完,用改变方案后的煤种上仓,前期试验是配合煤以24小时的用量,一个结焦周期时间进行试验。 9、质检中心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落实,对生产出的焦炭及时分析,化验,及时反馈信息。 10、工程师、技术部、质检中心开会分析纠正确定投入正常生产。 11、方案确定后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单位必须步调一致,严格按新方案实施生产操作,否则对不及时执行推诿单位罚款50-100元。 12、质量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改变质量计划时必须制定质量工艺管理方案,经总工、生产厂长批准后下发有关部门执行。 第三章 生产工艺计划 1、销售部提供计划销售数量及销售焦炭质量等级,市场对质量的要求。 2、技术部根据销售量,计划销售焦炭等级,结合我厂生产工艺制定建议计划,A日产炉数,B配合煤比例,C 入炉煤质量指标,D结焦时间性,E工艺操作管理。 3、用试验确定炉温,确定用煤方案,焦炉车间测量焦饼中心温度确定炉温,测量炉项空间的煤气温度,测量机焦两侧交换间隔时间及冷却温度。 4、焦炉车间技术员收集以上测量结果,确定并编制焦炉加热制定,包括标准温度,全炉和机焦侧煤气流量,煤气主管压力,烟道吸力,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等。 5、制定温度制度,确定标准温度,横排温度,炉头火道温度,K安、K均。 6、制定压力制度,煤气主管,燃烧系统压力集气管压力等。 7、质检中心对全部过程,检查、落实、考核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集体会审纠正 ,对不能按程序规定执行的单位罚款50-100元。 8、确定的改产、提产、压产方案、加热制度、温度制度、压力制度经各单位领导、生产技术部门、总工、生产厂长等领导审批后投入使用。 第四章 原料煤管理办法 1、技术部编制的生产作业,质量建议计划按第二章、第三章的程序试验纠正后,经各主管厂领导及相关部门会议确定审核后,原料部根据建议计划所需煤种的数量、质量进行市场调研,采样回我厂,交质检中心做各煤种分析验证合格,经生产技术部门确认,厂领导确定后按要求进煤。 2、单煤种分析合格后,对配合煤做铁箱试验、胶质层试验合格后,原料部开始组织大批量进煤。 3、质检中心对进厂的原料煤必须车车采样,最多不能多于5车汇总一个总样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不多于5车时对进厂的单煤种上午一个总样,下午一个总样分析。 4、质检中心根据分析报告单,按照潞煤漳气字1999第16号文件《质量检测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当天的进煤质量考核,出具质量验收证件。 5、进厂的煤种如果出现质量波动,原料部要及时与供煤单位取得联系,通过整改稳定煤质,对原料部考核并限定原料部整改时间。 6、对煤质不稳定的供煤单位要进行停车化验、罚款等办法,对不能满足我厂煤质的应取消供煤资格。 第五章 原料库、煤场管理 1、原料库按质量计划内中确定的来煤标准与入库标准进行验收与卸煤,严禁不合格煤入厂。 2、原料库必须建立两本台帐《原料煤进厂台帐》详细记录,24小时进几种煤,各进几车、车号、多少吨、进厂日期,各卸在什么地方,与质检中心化验单对照,管理员要对各批煤种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累计多少吨,第二本帐是《原煤煤使用台帐》几月几日使用多少吨,使用的是什么时候进的煤,哪几种煤各多少吨,与配煤要形成领发关系,不允许随便使用。 3、原料库要根据作业计划中煤的种类、数量、进出车方便,新旧煤循环使用等合理地规划煤场场地的使用,并确定后不要随便变动标签。 4、原料煤进厂过程,原料库记帐卸车分两种情况:⑴新订购的煤种或连续出现几次质量波动的煤种,拉煤车进厂后不许卸车,由质检中心采样化验后再卸车,不合格时报有关厂领导,有关部门进行审评提出处理意见。⑵正常供应的煤种卸车要卸在本煤种大堆以外的地方待化验分析出结果后,合格推入大堆,不合格另行处理。 5、卸煤必须根据煤种分类,分堆堆放,同一种煤也要按进厂先后顺序堆放,便于循环使用。各煤种要堆放整齐,禁止混乱,煤堆之间的间距要相距3米以上,如果特殊情况改换煤种时必须将 原场地彻底清理,打扫干净,方可卸入新煤种。 6、停车化验不合格的来煤坚决拉走。 7、对没有停车化验,但已卸入大堆的不合格煤必须采取分堆存放,不能分堆的要做好标记。 8、卸煤过程中,原煤库管理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弄清来煤车号及煤种指挥卸车地方,如发现煤种不明,车号不对或煤中杂质较多,对煤质有怀疑时及时向调度、质检中心、原料部汇报,由质检中心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9、煤场管理人员必须有计划地安排使用煤的先后顺序做到合理地新旧循环使用。禁止当天的煤当天使用。对来煤情况,用煤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定期让质检中心对煤场各煤种分析煤质变化情况,煤场内禁止推入其它杂质和任何材料设备,对捡出来的矸石、杂物必须当班拉走。 10、为了对煤场煤质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贮存期间未达到规定期前20天应对煤堆取样化验做分析,测定各种指标变化情况,变化大的情况做铁箱试验已不结焦可定为变质煤处理。 11、煤场与配煤受煤要形成领发制度,受煤坑用票据到煤场领煤,煤场管理员根据领煤票上煤种质量要求,数量进行发煤指定地点安排取煤。 12、煤场管理员必须执行以上各条规定,对不负责任工作导致发煤错误,每发现一次/项扣款50-100元。 第六章 受 煤 1、运输车间受煤岗位根据技术部发的配比通知单到原料库办理用煤手续,原料库安排煤场管理负责按运输车间用煤单的要求指挥装载机上煤。 2、特殊情况如临时发生变更煤种或煤场煤种不够必须由技术部、工程师签字的通知单才能发煤。禁止随意取煤、使用煤, 禁止当天来煤当天使用,否则发现一次罚责任人50-100元。 3、受煤工要与配煤塔顶二部皮带岗位联系好,先上那种煤,上多少,用哪个煤塔心中有数,运输车间上满一个煤仓再上一个煤仓,禁止放错或放混,否则发现一次扣运输车间50-100元。 4、装载机铲来的煤要求依次放在受煤坑口,受煤工要核对是否是所要上的煤种,受煤过程中必须把煤中的杂质矸石捡出。发现有异常时要向调度汇报,上完后要清理现场,把余下的煤铲回原堆,才能上第二种,否则不清理现场,把余下的煤上到第二个仓内对受煤工罚款50-100元。 第七章 配 煤 1、配煤塔顶口,底部都要用标志标明四个煤塔各放的是什么煤种,一般情况下不改变贮煤塔的煤种。如特殊情况改变必须彻底对该塔内清理后才能上新煤种,正常情况下每月对配煤各塔内也要彻底清理一次,以保障塔内边缘光滑干净,塔内的煤不变质。 2、配煤塔下部室内要挂一块黑板,明确写明当天配比要求,上煤数量(以技术部下发的通知单为准)配煤给煤机闸板调节,要以通知单为准用跑盘试验核实放煤快漫。闸板的宽度是否。而且要在配煤过程中每隔两小时测量一下有无变化及时调节,配煤误差不允许超过5%,质检中心每天要不定时抽查三次以上,凡发现不准一次予以运输车间50元罚款。 3、在配煤过程中配煤工、皮带司机必须坚守岗位,发现给煤机有堵塞现象或下煤不均应立即处理。禁止配比不准或上单一煤种,否则发现一次扣运输车间100元。 4、配煤过程中,配煤塔下给料机筛出的各种杂质及矸石必须立即捡出,否则一次罚款50元,几种煤配合后3部皮带的总上煤量以破碎机能够畅通吃进为准,不许在破碎机前的入料口捅煤。要经常清除铁器上的铁渣、炮线等杂物,否则经检查发现一次扣三部皮带司机50元,皮带通廊、破碎机房内清理的卫生或杂物禁止倒到皮带上,否则发现一次扣款50-100元。 第八章 破碎机 1、只有破碎机起动后,才能开始配煤,不允许未经破碎机破碎的煤进入煤塔,发现一次扣破碎机司机100-200元。 2、必须设专人看管破碎机每班要两次筛分测试必须保障3mm以下的煤在75-80%之间,发现筛分不达要求时及时汇报调度室与技术部、通知检修车间调节检修或更换锺头。否则推迟24小时对运输车间罚款50元。质检中心每天要不定时抽查筛 分试验考核。 3、冬季每天上完煤后要对破碎机内部彻底清理一次,不允许积煤冻在破碎机、漏斗内壁上,影响下一班的正常使用,否则一次扣破碎机司机50元。 第九章 质量检查 1、对进厂的煤必须车车采样,最多不能多于5车一个总样,由值班领导监督下采样后进行分析化验,对于一种来煤每十日做胶质层一次,对于不正常的来煤要求每两日测量一次。 2、每班对配比不定时抽查三次以上; 每日对破碎机筛分做一次试验; 每日对入炉煤做两次分析(三炉一个子样,焦炉车间取样选样),每三日对入炉煤做胶质层一次。 每日对焦炭做两次分析,上、下午各一次。 每半月地煤场的各种煤分析一次以便掌握煤质有无变化。 每日对煤仓配比单独化验一次(运输车间取样送质检中心),入炉煤样由焦炉车间从装煤车上取样,质检中心取总样进行化验。 3、所有分析要及时反馈信息给厂领导及有关部室,以便作出决策,对分析出的结果中的不合格项目要找出原因、落实责任、提出处理意见,限期整改,调度会通报,否则每少分析一次扣款50元,人为造成误差罚款100元,分析报告信息反馈不及时一次扣款50元。 4、采制样必须按照《采制样标准》进行采制样。 5、质检中心质检员要对以前各章节条款进行巡查落实考核,尤其是重要的控制点,每日必须巡查四次,出现的问题及时信息反馈至厂领导及有关部室。否则留余形式检查不到位,考核不严格,每次罚款50-100元。 6、对当天焦炭的各种指标的变化要找出原因落实责任,质检中心要严格仔细对生产过程巡查,以保障工艺质量稳定。 7、质检中心每周对质量实施细则中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进行一次质量检查与分析,用三定形式下发有关单位,对反复出现问题影响质量的要批评并进行处罚,认真考核及时纠正,否则检查不到位考核不严格每次罚款50-100元。 第十 章 质量指标、工艺指标标 一、我厂出厂冶金焦质量指标要求: 二、入炉煤质量指标要求: 三、焦炉工艺指标: 1#、2#焦炉标准温度:机侧:1260℃,焦侧:1280℃ 3#焦炉标准温度:机侧:1290℃,焦侧:1310℃。 结焦时间:11小时30分钟,其余检查、操作与工艺指标按《焦化规程》进行。 焦炉三大系数:K3>0.9 K均>0.85 K安>0.8 四、配合煤质量: 入炉煤细度: 3mm以下75-80%,配煤比误差<5% 五、原料煤质量: 六、原料煤入库标准: 第十一章 质量事故的追查 1、凡发生焦炭质量指标与正常标准不一致,质检中心要及时汇报,并组织查找原因。 2 、凡发生为合格的化验指标必须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3、原料部对不合格的来煤指标要在次日调度会上通报情况与处罚情况,并把罚款单交财务执行。 4、各类质量事故也要同安全事故一样,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追查。 5、由质检中心牵头组织凡涉及质量的部门及有关责任者参加进行追查,特大型质量事故,由工程师牵头组织追查,分管领导参加。 6、以焦炭质量分析单为依据,反馈信息单自设计煤质煤场管理受煤配煤焦炉工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找,从实施细则的各个章节条款对照查,哪个环节出现错误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处罚哪个环节。 7、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对责任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十二章 质量事故的处罚 质量管理中的不合格分为两在类:1、一般违章;2、质量事故。 一、一般违章指违反操作规程或制度的行为可分为两上等级。 1、情节轻微影响不大的违章处以50-200元的罚款。 2、情节较重影响较大但构不成事故的违章处以50-200元的罚款。 二、质量事故指违章行为造成后果严重,达到《煤气化厂奖惩条例》中事故标准的规定,其处理按《煤气化厂奖惩条例》执行。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旅游产品质量管理探析
内容摘要: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及其提供过程综合作用的复合体。本文通过对旅游产品本身及其质量管理特性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旅游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旅游产品 特性 质量管理
一般来讲,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或欲望的消费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旅游业由于涵盖范围较广,旅游产品体现为多种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
旅游产品概念及特性
从旅游者角度看,在旅游过程中购买并消费的旅游产品大部分是接待服务和导游服务,所购回的除了少量有形物质产品之外,总体上是一次完整的经历,而不是一件实物;旅游企业要为游客提供包括行、购、娱、食、住等各个方面的一揽子产品,旅行过程中的所有片断共同构成游客的旅游经历。因此,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物及其提供过程综合作用的复合体,包含实现一次全程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组合。在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同等重要,在产品质量趋同的情况下,品质服务成为企业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由于服务具有不同质性,旅游产品质量不单依靠产品本身,只有一部分可由供应者自主评定,其余部分必须由旅游者亲身实践并依据自身感受来评价其质量和价值,因此游客的感受和评判标准异常重要,但是涉及主观心理因素,旅游者出游动机各不相同,难以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评判,目前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外部检验标准对服务进行评价,一般由政府或行业组织对该行业质量制定相应标准,使服务规范化和体系化成为品质服务的保障,旅游企业也在尝试引入一套完整的适合本身行业特点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旅游产品质量管理
旅游产品的独特性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利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参与一系列自己选择的环境和背景下发生的活动,目的是得到不同的精神收益。不同于一般消费者,旅游者更多地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经历,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由于旅游经历由多种复杂的行为构成,服务质量的评判只能建立在个人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之上。 游客自始至终直接参与到服务生产系统, 不仅对最终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价,而且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由于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存在同时性, 使服务质量不可能预先“把关”,发生质量问题也难以“返修”,使顾客行为、顾客预期和感知、产品组合等变得较为重要。
旅游产品质量特性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服务产品质量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衡量顾客满意度和确定服务质量标准方面面临的困难。通常地,理论界将服务质量分成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客观质量是对有形因素进行客观评价;主观质量是指对无形因素进行主观评价,无形因素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技能及其服务态度等。
作为旅游企业,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质量差异,不仅与产品和服务本身有关,还与提供产品,增进顾客经历有关,在竞争态势、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以及技术等要素挤压下,旅游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无形要素方面,例如品牌、企业管理模式、销售网络等。对旅游产品来说,企业不仅对服务质量中的硬性指标负责,还要对服务的消费感受负责,而且功能性质量远比技术质量重要得多,为了更好地完善产品质量,旅游企业应当有自己的服务评价体系,将其与可感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在评价旅游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特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者的各种经历和体验被不断商品化,旅行社、航空铁路交通以及旅游目的地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旅游企业管理不仅是简单地提供旅游活动或设施,以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还应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进行柔性管理,承认顾客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旅游服务管理质量的基础。不仅如此,专业人员应当在特定旅游环境中给游客提供方便,并给予引导,旅游管理人员还应深入了解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服务管理的特点。
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评判
消费者评价服务产品质量标准
一般来讲,顾客对服务的评价取决于对所接受服务的感受与事先期望之间的比较,当顾客对服务的感知等于或超过了对服务的预期时,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低于顾客预期,就会认为是低质量的。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企业对这些期望的诠释存在差异 旅游管理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包含许多相互管理的行为,旅游营销中最重要的是让旅游者到来之后所感受到的比其预期的要好,这样不但使旅游者达到消费满意,还会向家人及朋友推荐,从而扩大企业的正面形象传播。
顾客和企业对服务质量的认知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企业对顾客偏好的重视程度不同,一些企业容易将少数顾客的要求或偏好看作是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而出现判断错误,可能会使用不合适的设备,雇佣不合适的人员等,最终导致企业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顾客期望。
企业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顾客期望存在差距 虽然企业理解了顾客需求,但在制定服务质量标准时,管理人员可能认为企业无法提供或不应当提供顾客所需服务;或者企业领导人会以其他方面为重点,去掉所谓多余的服务环节来提高服务效率等,导致企业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无法满足顾客需求。
企业提供的服务未能达到其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 企业正确理解顾客需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服务标准,但在服务过程中,一线人员因工作乏味或缺乏良好的奖惩机制不愿按照服务标准为顾客提供服务,或者因其能力所限不能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不能确切地知道如何给顾客提供满意服务,出现“角色模糊”或者“角色不明确”。
企业的对外宣传与提供的实际服务内容不符 企业在进行促销过程中,经常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技巧,以期美化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有时是企业为开拓市场而做出的服务过度保障,实际却无法做到,使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从而转向其它竞争企业。
旅游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特质
对于旅游产品来讲,由于很多旅游产品供应商同时面向一般消费者和旅游者,具有多重运营目标,所以旅游产品比一般服务产品提供的内容宽泛,服务内容和范围也会根据不同要求和不同价格确定不同等级。随着旅游市场日趋成熟,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越来越熟悉,消费经验日益丰富,消费预期相应提高,促使旅游企业一方面加速设施设备,一方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标准;同时,来自消费者协会组织和媒体等第三方机构对旅游企业包括景点、住宿、交通等在内的服务质量监督,也相应提高对旅游业产品质量的要求程度。因此,旅游产品供应商需要面临新的挑战,不断推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产品。
旅游企业质量改进方案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产业规模达到相当水平,旅游产品供给基本满足游客需求,已走过了数量急速扩张阶段,逐渐步入提升质量的成熟阶段,因此注重旅游产品质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法规,敦促旅游企业注重产品服务质量,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服务质量标准较难把握,服务质量波动较大,消费者对此投诉颇多,主要集中在宾馆、饭店和景点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服务不到位等方面,一些星级饭店尽管在硬件设施方面满足了顾客需求,但是在软环境方面却远远不够,例如酒店服务员在楼道内大声喧哗、马桶滴水等行为虽属小事,在日常管理中也常被忽略,大大影响了客人对酒店服务的整体印象,甚至会影响到对整个旅游过程的评价。因此旅游企业应注重顾客评价质量的软标准,并积极推进标准化运营体系。
软标准建立在消费者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 依据顾客评价作为判断标准,通过顾客与员工或其它人进行专门交谈收集确切信息,为企业满足顾客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信息反馈。但在实践中,由于实施成本过高,企业往往将软标准硬化,实行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具体内容包括:能够在任何时间与顾客保持接触;能够对顾客的各种要求做出实时反应;具有弹性保障系统和人员以满足顾客的实时要求;创造和顾客的双边对话机制。
目前,许多旅游企业已经根据这一管理体系以及行业自身特点,逐步改善旅游产品质量。例如,景点、饭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等部门采纳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先进技术,不断改善客房预订系统和票务系统以提高服务质量,广泛运用互联网搜取游客信息,从而改进服务体系。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能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达到相对一致的水准,消费者对所接受的服务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的需求日益迫切,建立并推行服务标准体系成为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所谓服务标准化,是企业为使服务达到效果而制定的可重复使用的统一规程和标准,从而使服务这一软指标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目前在旅游业中,一些国际大集团已实现了全球化经营管理,通过特定名称、企业信誉保障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准,将业务拓展到世界各国,如凯悦、希尔顿、莱麦丹等酒店集团。
对于旅游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服务标准体系,应由三个子体系组成,即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旅游企业作为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的行业,企业通过与游客在履行服务过程中的接触活动来展现质量,供应方以提供服务为主,服务工作即为其产品。因此,服务标准体系以服务工作标准为主体,涵盖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具体来讲,服务工作标准包含三个要素:服务标准,亦即服务所要达到的质量效果;服务工作规程,即为达到服务标准,在服务过程所应履行的操作程序;服务物质条件,即提供服务时所使用的物质标准。在服务标准体系中,技术标准主要指提供服务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等标准,管理标准则是为确保服务工作标准的实施所提供的一系列管理保障,包括履行管理(含监督与考核)必备的组织机构、人员、规划、信息资料、教育培训、后勤保障及信息化管理手段等。
在企业外部,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和监督一般采取体系认证制度,主要对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效果和企业排名进行认证,对不同企业的同一服务项目依据服务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征制定统一质量标准。这些不同性质的服务采取不同方式的体系认证,例如饭店星评、景区等级评定采取的评价方法是认证形式与IS09000族体系认证两种体系。此外,旅游业还应当吸取国外同行业经验,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结构建立并发展自身的认证体系。
实施标准化服务,建立外部认证体系,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支出,还可以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可信赖度。对于实施服务标准化的企业而言,这些标准在单位内部具有强制性,而在外部必须依法接受当地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客观上降低了消费者评判服务质量的难度,减少了主观不确定性的干扰。
实践表明,服务质量标准水平愈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愈强。因此,通过实现标准化体系,旅游产品质量将更加有章可循。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网购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论文
一、产品质量义务
(一)产品质量义务的概念
产品质量义务是指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和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要求。网购是销售者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过程,主要涉及到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根据《产品质量法》,销售者应当承担以下产品质量义务:
1.进货时的产品义务,即销售者在进货时必须查明货物的质量、合格证、生产日期、认证标志等是否完整齐全,拒收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的产品,坚决抵制伪劣产品。
2.销售前保障产品质量的义务,即销售者在进货以后、销售以前对产品质量负责,不能忽视可能引起的质量问题。
3.保障符合产品标识的要求,不可另起炉灶,假冒产品标志。
4.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不得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
(二)网络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表现
在实际网络交易过程中,违反上述产品质量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以伪劣产品假冒知名产品,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1.假冒知名商标。
例如,网上热销的“某”红枣产品,大部分为假冒产品,2009年,郑州市查封大量仿冒的“某”红枣产品生产销售窝点,其中90%的仿冒产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2.以伪劣产品冒充名牌质量进行销售。
以网购中日益兴起的海外代购为例,据报道,海外代购的许多产品均是名牌产品的真瓶子灌入假产品,海外小票、IP地址均系伪造。
3.产品与说明不符,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皮鞋、毛绒布制玩具、羊绒针织服装等14种电商产品进行抽检,502批次中近三成产品不合格。其中服装类产品成分含量不实情况严重,11批次号称羊绒服装的产品未检出羊绒成分。
二、网购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网购产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由于其交易平台的特殊性,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因此比传统交易中的商品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产品展示过程存在缺陷
网购产品以图片、文字说明进行产品展示,而图片和文字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一些商家的图片并不是实物拍摄,而是直接复制使用其他商家的图片,极易混淆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即使是实物拍摄的图片,也无法多方位展示产品的质量情况,且为了达到美观效果,多数产品图片会进行后期修饰,消费者仅通过图片也无法真实掌握产品尺寸、颜色等重要信息,给一些商家创造了销售问题产品的机会。
(二)网络数据易修改
多数网购消费者习惯通过已有的产品评价来确定产品的质量,由于网络数据可以任意编辑,一些商家会将差评更改为好评,或为自己提供大量好评,以此误导消费者的选择,掩盖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事实,使产品质量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
(三)商家身份难以确定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多数网络交易平台提高了商家入驻条件,要求入驻商家需提供身份证信息、工商注册信息等。但这些信息的提交只是以数据的形式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难以确定其真伪,而大部分购物网站只是向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功能,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对商家信息进行验证、把关,难以确保商家的真实身份,一旦网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相关监管部门仅根据商家在网上的注册信息并不一定能找到其本人,给后期的监管工作造成困难。
(四)法律的规定存在不足
作为新兴的销售方式,网购从出现到繁荣,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法律的制定却未跟上其迅速发展的步伐,直至2014年,网络销售者工商信息公示、发票出具等常见问题才在《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指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和部门规章中作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且虽然上述法律和部门规章规定了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的责任承担主体,但对于具体的赔偿方式、数额等并未作明确规定,不利于惩罚措施的执行。
三、网购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保障网购产品质量,维护网络交易秩序,需要平衡销售者、交易平台、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和义务,建立权责统一、三者各司其职的质量管理制度。
(一)制定法律明确销售者、交易平台的义务
1.销售者法律义务
网店商家是网络交易中的销售者,与传统实体商家相比,网店商家较大的特点是身份的真实性难以确定,这也是网购产品质量难以追责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颁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在其网站首页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但是却未规定违反“工商信息公示”义务的后果,对于个人商家的个人信息公示也未有体现,这使得“信息公示义务”条款缺乏必要的强制约束力和执行力。因此,法律应对网店商家的身份验证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完善网店商家“提供真实身份证明”义务的规定,并规定违反后果,对提供虚假身份证明和工商注册信息的商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2.交易平台的法律义务
交易平台毕竟不是专门的审核部门,通常情况下只是提供产品交易中介和技术支持服务,让交易平台确保销售者身份的真实性在实践中仍有难度,因此,法律应强化交易平台的网站管理和技术管理义务。如规定交易平台应发挥网站管理作用,完善现有的商家信誉体系,通过对差评或投诉次数累计到一定程度的商家拉入黑名单等模式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商家。
(二)发挥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
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两个部门也应“与时俱进”,针对网购产品的特殊性,采取对应的监管措施,解决日益凸显的网购产品质量问题。例如成立专门的网上管理部门,对网店商家的工商注册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审核;设立网购产品审核网站,要求商家对网络销售的产品在网上进行申报备案,网站审核部门对产品的生产批号、合格证等信息进行验证和审核,对合格产品加注专用标志,未经申报备案的产品不得在网上销售;并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举报和投诉途径,以及时发现问题产品。产品的质量直接涉及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对产品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互联网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也应加快完善网购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的稳步运行。
作者:李碧莹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电解铝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铝金属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交通、航空等重要领域,是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在社会经济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电解铝产品的质量管理已经成为铝产业产出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电解铝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增强电解铝产品质量管控力度的措施。
关键词:电解铝;产品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的电解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部分电解铝厂的工艺技术已经赶上世界水平。然而,当前我国的电解铝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电解铝产品的质量管理是制约我国电解铝产品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深入分析当前电解铝企业的产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妥善应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1国内电解铝产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技术装备落后
当前国内电解铝行业的技术结构分化为两种极端,一是大型的电解铝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进技术装备,使得更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得到良好应用,技术装备水平与国外相差无几;二是由于上世纪末出现了较多的小型电解铝企业,且自焙槽电解系列的技术落后,对于的产能占了较大比重。而国际上的电解工艺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大型化、节约环保方向转变,并取得了长足的记技术进步,而国内的小型电解铝企业的技术工艺仍占停滞在落后的技术工艺上。
1.2产品生产成本高
在我国电解铝产品中,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是产品的巨大优势,因此在产品的单项成本比较中,国内电解铝产业中人工成本占比低,而如电力、氧化铝以及铝用电极的成本却远远高于国际上一般企业。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作为全球五大铝业公司之一的加铝的原铝成本远远低于国内的企业,当前,伴随着国内人力资源优势的逐渐缺失,如何控制电解铝产品的生产成本,已经成为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1.3产品结构不合理
虽然国内电解铝产业的产量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是对于高附加值的铝业产品的研发和上产仍然极为缓慢,且较大高附加值的铝业产品至今仍然以来进口,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铝业产品的质量仍然存在较大问题,铝工业的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2电解铝产品质量管理措施
2.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坚持不懈的抓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产品质量管理上努力,争取向国际标准看齐。因此,企业需要深入推行的产品质量管理,并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如进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建立经专业检验检测机构认可的专业实验室,以实现电解铝产品质量上的检测与保障。
2.2增强电解铝质量管理过程
2.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实现产品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现质量体系要素间相互协调的媒介。企业应该建立并长久运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权限,保障产品质量方针。
2.2.2采购、生产及成品检验程序的建立
通过严密的采购、生产和产品检验程序,保障电解铝产品的质量,以实现产品的质量管理。从原材料的入厂到产品的生产、出货,每一个流程、环节都需要遵照系列的产品质量程序,最终实现合格产品的销售。
(1)通过控制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采购,确保采购商品的质量符合产品质量管理程序的要求。采购中,包含对所需采购物的分类与调研、对供货方的评价调研、采购信息和采购产品验证四个程序。
(2)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检验程序:①操作人员的自检。操作人员需要依据成品依据工艺规定会文件,对所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自检,防止问题产品的出现,并及时纠正。②互检:当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时,操作者在接受产品时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移交检查。③专职检验:企业专业检测检验实验的的检验人员需要对关键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3)产品经过系列的检验后,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出厂前的终检,只有产品检验全部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后,才可以推向市场销售。
2.2.3纠正、预防措施
虽然产品在采购、生产等过程中,经过了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为防止不合格的产品出现,仍然需要制定产品的纠正、预防措施,以实现产品持续改进的目的。(1)纠正措施。针对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发现产品中的不合格品并查明导致不合格品出现的原因,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价,以进一步完善纠正措施。(2)预防措施。为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措施及消除不合格品的产生因素,应当制定有效性的预防措施。利用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反馈以及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抽查记录等信息,分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潜在因素,并反馈给质量评价部门、生产协调部门,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产品质量预防措施。同时,利用产品质量的管控有效性对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不断改进预防措施以实现其有效性。(3)利用不同的质量问题反馈信息,查明可能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进,以实现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从提高产品的综合质量。
2.3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3.1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由于原铝可以反映出电解铝生产的综合状况,因此影响最终铝产品质量优劣的一大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原铝质量的好坏。铝中含有金属杂质的多少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原铝中含有的Fe、Cu、Si以及微量元素均会降低铝的纯度,并最终影响铝的铸造特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下面几项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①选取符合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材料;②阳极的换块周期要更加合理,以防止出现阳极掉块、长包等现象;③良好的电解槽维护措施,防止电解槽发生破损,并调整品质铝产品的生产时间至;④避免阳极效应的出现。
2.3.2铝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铸造环节是完成产品的一道工艺,因此,把握好铝铸造的生产过程是控制铝产品质量的最终保障。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以提高铝铸造质量:①在进行铸造时,应充分搅拌铝液,以使得各种化学成分混合更加均匀;②做好铸造机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在铸造过程中,由于铸造机剧烈振动会使得铝液产生较大的波纹,因此,需要加强铸造机的润滑与检修工作;③应及时处理经长久使用铸模底部的坑蚀,防止出现凹凸不平的表面。可以使用氧化锌、玻璃水涂刷铸模内表面。同时,针对长期使用的老化铸模可以及时更换。
3结束语
电解铝生产工艺的研究、产品质量的管控,将为国内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宏观调控依据。电解铝产品的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电解铝企业应当提高技术设备水平,加强生产工艺的研究,并树立“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产品质量管理观念,以此不断提高电解铝产品的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成律 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旅游产品质量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从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分析入手,说明旅游者的感受和评判标准非常重要,所以旅游企业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并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者预期;旅游企业应对措施
一、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认识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经历,在其旅游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的事物及所接受到的所有服务都构成了旅游产品。
因此,旅游产品质量的好坏源于整个旅游过程,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同等重要。而正是由于旅游产品的本质是一次经历,对于旅游产品的质量的评定并不取决于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旅游企业,最主要的在于旅游者根据自身感受来对其进行的评定。因此,旅游者的感受和评判标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旅游企业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及时要务。
虽然旅游过程的每个环节在整个旅游经历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但根据旅游质量蛛网理论,旅游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对旅游者来讲是同等重要的,也就是说,看似十分微小的细节,例如马桶是否漏水、服务员的微笑是否真诚还是有某种意味等,都会影响旅游者对整个旅游过程的看法。另外,由于是主观判断,旅游者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以及出游动机等也会影响其判断。
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投诉情况总结了消费者对旅游业的十大不满意,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旅行社不遵守保障,随意减少参观景点或旅游时间,或者是不履行合同,旅游时食、住、行的档次低于事先约定的标准,为节省费用擅自将旅游者转团、拼团;二是有关接待单位强制收费、变相收费,或以增加景点为由向消费者收费,如不交钱,就在服务方面大打折扣,刁难消费者;三是对景点或参观项目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或者以“免关税”、“拍照免门票”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引诱购物;四是宾馆、饭店和景点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一些饭店宾馆向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出示不同的价目表。此外,一些景点环境“脏、乱、差”;景区内的旅游车任意改变路线,强行兜售物品;还有一些星级饭店尽管在硬件设施方面档次较高,但是经常出现旅游者财物被盗等安全问题以及服务员在楼道内大声喧哗等不雅行为,损害酒店形象,影响旅游者的游历感受。
二、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分析
一般来讲,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评判主要通过直观体验和接受服务后进行横向比较得出,根据差距分析理论,旅游者对服务的评价取决于对所接受服务的感受与事先期望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旅游者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实际体验的最终感觉与他对服务商的期望之比率,用公式来描述:客户满意度=客户实际感觉/期望值。
当旅游者对服务的感知等于或超过了对服务的预期时,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低于预期,就会认为是低质量的。旅游者的感知与其期望的比值越大,他的满意度越高。通常所说的“让顾客满意”,意思就是要让顾客的感知和期望相吻合;而“120%的满意”则是要让顾客的感知超过顾客的期望。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感知与其对旅游产品的期望之间的差异就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者对服务的期望与企业对这些期望的诠释存在差异
旅游管理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包含许多相互管理的行为,旅游营销中最重要的是让旅游者到来之后所感受到的比其预期的要好,这样不但使旅游者对消费感到满意,还会向家人及朋友推荐,从而扩大企业的良好口碑。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企业应该找出人们最看重的那些东西并狠下功夫,使消费者期望得到很好的满足,从而使企业形象得到提升。
(二)企业提供的服务未能达到其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旅游者期望存在差距
一些企业虽然能够理解旅游者需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服务标准,但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企业能力所限或为降低成本,无法提供或不提供旅游者期望的内容。
(三)企业的对外宣传与实际内容不符
例如,一些新开发景区在宣传促销中经常夸大其词,声称是“绝品”、“极品”等等,但实际仅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点,旅游者来后大失所望;还有的景区号称“世外桃源”,但是景点内外环境较差,烟蒂、碎纸、饮料瓶等垃圾遍地,与景致形成极大反差。
三、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
旅游企业运营的核心任务就是尽可能地缩小实际服务质量与旅游者预期之间的落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旅游产品人性化
旅游产品人性化就是要求旅游企业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在这里旅游产品已不仅仅局限于有形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管理等。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在旅游硬件和软件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1、硬件上,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的旅游设施。旅游硬件设施是人们用肉眼所能观看到的,而且也是人们在最短时间内能对它做出反应的,也就是人们的及时印象。及时印象对于旅游者是重要的,它能决定人们用怎样的心态完成这次旅游经历。舒适、醒目的设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预示着潜在的、长远的效益;相反,则会是短期的效益。在这里,旅游者的满意度取决于旅游者对硬件设施的及时美好印象,因此对旅游硬件设施要做长远的规划。
2、软件上,根据旅游者的感受提供符合人性需求的无形的旅游产品(服务)。无形产品往往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易被忽视,但事实上,较之于有形产品,无形产品对旅游者更有深远的影响力,而旅游企业履行道德的行为是这些无形的旅游产品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所谓道德的行为,在伦理学意义上,就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履行其有利于旅游者和社会的道德行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对旅游企业来说只是一念之差,但这一念之差可能导致企业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状况。道德的行为可以使企业走向良性的循环,而不道德的行为会使企业走向恶性循环,也就是僵死的边缘。道德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旅游者要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样,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企业的信誉是深入人心的广告,是不属广告的广告。企业信誉的建立和信誉度的不断增强靠的是产品质量,更要靠树立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责任心,靠多方位的服务保障的兑现。服务保障是企业信誉的直接张扬,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活动的竞争中,服务保障是增强信誉度的重要举措。这里的产品即旅游产品,也就是旅游服务。因此,旅游企业要对旅游者坚决地履行其服务保障,具体表现为旅游企业不降格服务,即不降低原来约定的等级标准;不擅自增减旅游项目;不延误游览日程和时间;不以次充好欺骗旅游者等等。对社会要有责任心。不要为了局部的利益而损坏社会整体的利益。比如说生态环境问题,旅游企业不应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而破坏自然资源。否则,是不道德的。
(二)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
包括服务环境、产品服务的设计、服务手段、服务管理体系、服务补救体系等。
1、加强对旅行社遵守合同保障的监控力度。对随意更改合同内容的旅行社予以重罚或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重合同、守信用的诚信环境。
2、适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强化现行法律法规的性。为有效治理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对违规经营、收费混乱、欺客宰客、服务质量低等行为和现象加大处罚力度,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另外,一些旅游管理方面的法规滞后于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一些企业钻了法律空子,应适时更新旅游法律法规,将一些新情况补充或增加进去,使行政部门在处罚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3、提供标准化服务,强制实行外部认证体系。对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效果和企业排名进行认证,对不同企业的同一服务项目依据服务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实行标准化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还可以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这些标准在企业内部具有强制性,在外部则必须依法接受当地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从而保障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目前,我国有一些旅游企业已实行ISO9001、ISO1400等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但仍属于企业自愿行为,应当逐渐推进,由自愿实行转为强制实行,使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运营体系。
(三)在服务中控制服务质量
在旅行中难免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件,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有一定的方法控制服务的质量,采取一定的措施。
1、对客户的抱怨做出快速反应。旅游服务人员应具有观察力,能预测可能引起顾客不满的情况,提前采取行动,将顾客的不满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诚恳主动地当场解决客户的问题是客户最需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客户的遗憾和抱怨,甚至为客户带来美好的体验。
2、授权服务人员快速解决问题。服务人员常离开总部陪同客户旅游,应被培训并授权现场解决客户的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旅游企业对有效行使了授权的雇员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3、为顾客服务投诉开辟途径。抱怨的顾客往往是忠实的顾客。那些对企业(沉默)的顾客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最容易转向公司的竞争对手。旅游企业应当给顾客提供便捷的投诉途径,这样既可能尽早发现服务质量缺陷所在,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并可监督服务人员的工作。旅游企业应该把对顾客投诉的处理看成一次新的对客服务,鼓励顾客投诉。在旅游企业内部建立尊重每一位顾客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顾客,企业尊重他们的权利。热线电话、投诉箱等都可以是有效的投诉渠道。超级秘书网
(四)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1、招聘具有服务精神的职员。乐于帮助他人、细心、喜爱社交等品质是服务精神的表现。招聘具有服务精神的员工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必要步骤。研究证实每个人的服务精神不同,只有服务技能而缺少服务精神的雇员难以提供品质服务。
2、增强员工培训。对各岗位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大力加强员工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思想教育;普及开发与管理、生态保护、地理、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基础知识以及礼貌礼仪、政策法规知识;还应培养基本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等,使服务人员真正成“游客之师、游客之友”。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
摘 要:我国是举世闻名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近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总体安全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在种植、养殖企业或加工企业的个别环节上存在,而是体现在整个产业链条当中。为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从农产品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方案。在这个电子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本文从物联网的角度出发,结合畜牧企业,对整个产品供应链进行监控,找出实现畜牧企业物联网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质量安全;质量管理;供应链;物联网
一、绪论
(一)本文研究背景。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00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占比50%。自2000年以来,我国猪肉产量一直占肉类总产量的62%以上,猪肉产量一直占猪牛羊肉总产量的81%以上。
但同时,我国层见迭出的猪肉质量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人生安全:自1998年起,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事件就频频发生,直到2011年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瘦肉精”事件,“瘦肉精”才引起大众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但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有安全质量保障的猪肉的呼声越发的强烈。但是保障猪肉质量与品质是需要养殖、屠宰、批发、零售等各个企业和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意识,严格控制质量水平。与此同时也需要消费者的有效监督和政府的有效监管。如何建立、完善猪肉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提高我国猪肉食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本文通过对畜牧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找寻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并结合物联网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二、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早在195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阿曼德・费根堡姆最早提出了质量管理的概念[2]。质量管理是指利用的方法管理的质量。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产品的质量决定于设计、制造和使用质量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必须从市场、产品、设计制造、材料采购到检验、运输、批发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关。而且,各个环节的配合和信息的反馈对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物联网与畜牧业
1、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教授在20世纪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将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物品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3]。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对“物联网”的涵义进行了扩展。
2、物联网应用于畜牧业的重要性。基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猪肉产品全程质量溯源系统的关键技术的实现,对今后生猪养殖的规范化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屠宰加工标准化、质量溯源、质量监控、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作用,是推进我国畜牧业发展、质量溯源、质量监控和物流溯源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和有效的举措[4]。
三、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从生产到销售的环节中缺乏有效的监管,这就使得畜产品安全的信息化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联网在加强监管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发挥重要作用,使食品安全隐患降至低。如利用RFID技术,对畜禽养殖、加工、批发、销售等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跟踪记录,以供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监管者查询和追踪[5]。
(一)养殖环节。现代畜禽养殖的集约化程度高、数量多,仅仅靠人工标识识别,难度高、效率低,不能满足养殖生产管理与控制的要求。而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就十分适合应用于当代养殖产业中,满足企业需求[6]。
(二)屠宰加工环节。屠宰加工环节由于其流程的客观复杂性,是猪肉整个生产流程中最需要把控质量的一个环节。猪肉屠宰加工的时间短,环节多、数量多。生猪被运送到屠宰场后,首先,检疫人员检查产地检疫证等合法证件,检查无误后,生猪即可送入待宰区,通过RFID模块装置集并记录生猪的各种数据,及时上传到屠宰加工信息采集系统中,用于建立生猪屠宰加工数据档案,并上传至中心数据库;而不合格的生猪将采取措施控制。通过RFID模块装置的数据采集,如屠宰时间、批号,屠宰场编号,胴体重量,宰后检疫信息,冷却信息将会上传信息采集系统和中心数据库,使得屠宰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三)批发、销售环节。猪肉到达批发市场后,批发市场检测中心会对猪肉产品进行各种相关指标的检测,不合格的猪肉立刻追溯问题来源,并且立马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合格产品即可进行批发进入市场。
在消费环节中,畜禽产品上会安装产品质量安全条形码,消费者可以利用超市的条码查询机,对条形码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品牌信息,产品生产地、加工地情况,以及检疫检测情况等一系列的生产信息,让消费者放心的购买安全食品。
四、畜牧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一)畜牧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顺应养殖模式的转型与政府监管的要求,从开发到实施,获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从物联网系统的技术环节本身而言,中国畜牧业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的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1)标准问题。一些基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系待修订。如地方标准在编码上的局限性很明显[7]。2)关键技术与产品缺乏。采集生命数据信息的专业传感器与识别产品类型少,产品价格高,大规模应用起来很有困难。3)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节点的本地数据安全问题、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等。
(二)展望。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感知中国”发展物联网的宏伟目标,随着相关理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必定会应用在各行各业[8]。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必将极大推动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水平和程度,更加促进农业食品的安全。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关于测绘产品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测绘产品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数字测绘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数字测绘产品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数据质量 质量管理
无论采用扫描矢量化或是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生产,空间数据的基础性决定了数据质量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1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1 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这项质量控制包括对数学基础、接边质量、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等部分进行严格的检查。
1.2 属性质量
要素属性说明空间实体数据的分类分级、几何类型、数据特征等, 是用于区分空间数据实体的基本信息, 包含有要素标识符、分类代码、几何类型(点线面)、数据来源及精度、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代码 (点线面的组成关系、相邻关系……) 等内容。
1.3 逻辑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是基础地理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的依据。建立正确的拓扑关系, 空间实体的点线面类型定义正确,保障多边形空间实体的封闭性、线状空间实体的连接性、各类编码不重复、组合实体与基础图形要素之间的正确相关性, 无不合理悬挂节点和伪节点,所有线状要素实交处,都应建立节点。
1.4 要素质量
要素质量的质量控制包括分层正确性和完整性、要素的正确性和完备性、注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部分的检查。
1.5 整饰质量
整饰质量的检点主要针对地貌、符号、线划宽度正确性等内容, 符号图形应完整协调,地貌表示应合理且无变形,要素相互挤压或压盖处应作适当编辑处理,图面不应存在适应性矛盾。
1.6 附件质量
附件质量控制包括元数据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文档薄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部分的检查。入库工作需将不同软件采集、不同方式生产、不同软件编辑处理的数据集合,集合过程应能确保数据精度、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要素间相关关系正确,并且保障分幅数据能正确衔接。
2 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订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保障各生产单位生产建库数据有一致的技术标准。
2.2 数据采集
为保障数据采集的质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是统一操作人员的技术认识、作业方法,使本工序产品质量尽可能达成一致的重要途径。采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有自查或操作人员之间的互查,既有利于缩短数据采集工期,又能使数据采集有质量保障。
2.3 过程检查
专职检查人员采取实时检验,预防与纠正错误,是一种典型的预防性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这实际上也是测绘生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中的及时步, 对数据作检查。检查人员对数据采集中出现的问题应作相应记录,也可设计各种统计图表工具记载质量动态,便于发现倾向性问题。
2.4 最终检查
最终检查由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两级检查一级验收”中的第二步,是建库数据采集及其附件制作完成后的质量控制部分,内业检查采用计数检验方式对数据及其附件进行全数检查,外业检查的方式可参照相应技术标准采用抽样检查,最终检查后宜对数据采集单位产品作出质量评价并做好记录。
2.5 验收
负责验收的检验机构应对提交验收的建库数据项目资料齐全性作认真检查,其中重点步骤是样本单位检验,着眼于对建库数据检验批中可能导致入库失败的严重缺陷、重缺陷和倾向性问题进行检验。
无论是目前的建库数据生产还是未来的数据更新,只有技术设计、数据采集、两级检查和验收各实施部门各司其职,作好各个阶段的工作,真正将测绘产品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落实到位,才能为建库数据的顺利入库提供保障, 才能确保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的数据支持。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浅议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机械制造行业飞速发展,21世纪必将成为质量的世纪。作为机械加工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轮机行业的机械加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与各项参数是否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多个环节入手,各个击破, 逐步提升产品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应对策略D
1 机械加工产品典型质量问题分析
从“人、机、料、法、环”这个五个生产要素入手,分析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方能又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工作。
1.1 人员因素
在生产管理五要素“人、机、料、法、环”中,人的因素位于及时位,基层操作人员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直接参与者。
(1)部分操作人员质量意识薄弱,低级质量问题频发。
通过对人为因素的不合格品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半以上的不合格品是低级失误引发的,如加工过程中计量数据读取错误、工件装卡方式错误、划线错误等。上述种种问题带来了许多非必要的质量问题,同时,为了处理由此产生的不合格品,往往需要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
(2)分厂技术交底制度执行不到位,重、难点工序问题频发。
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还发现,分厂技术服务人员技术交底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重难点产品没有进行技术交底,这样一来,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集中在基层操作工人身上,分厂技术服务人员的职能发挥不充分,相应的类似重难点工件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数量也居高不下。
1.2 设备因素
(1)产品生产设备随意变更,且未履行相关手续,导致质量问题发生。为了保障机加产品质量,工艺文件中均确定了各产品的加工设备型号。部分计划管理人员为保障总体进度,随意变更生产设备,且未履行相关手续,未经设计、工艺技术人员会签,由此产生质量问题。
(2)部分设备维护、日常点检工作执行不到位,导致质量问题发生。
生产设备的性与先进性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在机械加工生产中,经常发生因设备日常维护、点检不到位造成的临时停机、故障停机、甚至发生批次性质量问题。
1.3 原材料因素
产品标识管理不到位、混料问题时有发生机械加工产品尤其是中小件机加产品及在制品的标识管理非常重要。标识不清晰、标识移植不及时,都将导致加工产品与设计要求“南辕北辙”。在机加现场的日常巡检中,经常发现部分中小件加工操作者对此类问题不重视,单纯靠外形尺寸区分原材料,这种做法极有可能导致零部件材质错误。
1.4 工艺因素
(1)部分工艺文件过于简单,生产指导性不强。工艺文件是直接指导生产的过程技术文件,部分机加分厂的工艺过于简单,缺乏生产指导性,导致工人在加工过程中自由选择基准及加工参数。部分操作人员为了追求利益,选择较大的进刀量及机床转速进行加工,进而导致质量问题产生。
(2)产品技术状态管理不严格、更改落实不利,工艺文件与设计文件爱不同步,导致质量问题发生。产品的技术状态是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在机械加工过程,有关产品的设计优化也在并行开展,由于产品的技术状态未得到有效落实而发生的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
2 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上文中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下面,讨论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管理策略,以便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
2.1 强化全员参与的质量意识
(1)加强员工质量培训。质量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质量意识、技术业务和质量管理科学方法。具体实施时,要采取分层教育方式,即针对不同层次、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均有所不同。
(2)建立正向激励制度,将员工薪酬与质量挂钩。改变过去有关质量问题只罚不奖的方式,鼓励操作人员主动暴露质量问题并主动发现预防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同时,将员工薪酬与产品质量挂钩,将原薪酬的20%设为浮动质量工资指标,视加工产品质量情况发放。
2.2 重视产品实现过程策划
(1)加强工艺文件指导性,开展工艺评审。工艺评审是产品研制过程质量控制的三大评审(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和产品质量评审)之一,它是对产品研制中的工艺质量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检查、评定,以及提出改进意见的质量活动。工艺评审贯穿于整个产品研制过程的始末,它对保障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质量以及满足研制任务书和合同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工艺评审制度的执行,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工艺文件指导性,保障工艺文件质量。
(2)完善产品检验策划与控制。完善产品质量检验策划工作,首先需要制定产品零部件重要度分级清单,为各项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由质检中心牵头制定一套检验的策划文件及记录,经相关专家共同评审后,固化形成公司文件,作为检验工作的指导文件。同时,工艺部门在工艺准备时将专检要求落实在质量记录卡中,对于自检项目检查员按一定比例抽检并做好检验记录。针对专检工序,质检部门应重点策划通过何种检验方法与手段能够满足设计及工艺对检验精度的要求。
(3)加强产品技术状态管理。公司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指定有关技术状态管理的程序文件,并按程序文件要求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控制。保障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计图样、技术文件和标准协调一致并现行有效。同时,定期组织设计与工艺部门进行技术状态更改协调会,梳理技术状态的偏离情况并监督设计更改落实至工艺文件中,保障产品的技术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由于设计更改不及时产生的质量问题。
2.3 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管控
按公司相关程序文件要求,对内外部质量信息的报送渠道进行梳理,理顺内外部质量报送渠道,设计质量信息中心及分中心,保障质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性。通过每月召开质量信息分析会,对典型多发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将此项工作固化为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同时,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制定生产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人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免在夜班期间加工关重件产品。同时,合理安排加工人员,避免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导致人员疲劳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如遇及特殊情况必须通过增加作业班次保障进度时,必须合理安排夜班人员的作息时间,保障其在工作前得到充分休息。
3 结论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有保障产品质量,才能脱颖而出,赢得最终的胜利。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只有认真分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继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浅议提高卷烟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
【摘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根基,卷烟质量是卷烟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警戒线。本文结合工作具体实际,总结了提高卷烟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具体方法,为今后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经验。
【关键词】卷烟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管控
卷烟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卷烟企业的信誉、消费者的健康以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烟草行业提出将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落实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求行业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从快、从严做好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到每个环节,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助推“卷烟上水平”。为了贯彻落实好此项工作,卷烟企业必须实际出发,编制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管控要点和要求,建立卷烟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严把思想关,树立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理念
通过树立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引导企业全部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端正对待产品质量的工作态度,逐步引导广大职工把质量工作做好直到的成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升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还需要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同步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从事产品制造、工艺管理和提供服务的人的质量意识,所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需要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入到质量工作中的热情。树立质量理念必须认真落实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在全员范围内宣讲产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内容和精神,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分别落实好质量管理文件要求,通过系统培训和工作环境中质量标语的警示营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工作氛围;二是明确各个岗位的岗位质量职责和管理要求,明确告诉广大干部职工要干什么和怎么干,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工作实际中;三是开展质量风险识别工作,主管部门应该深入生产一线亲自参与到质量关键控制点的识别和管理工作,在识别过程中,实现各级部门的联动机制,推动质量管理立体化进程。
2.严把源头关,开展源头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把好原材料产品质量关,卷烟产品原材料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烟叶种植、复烤以及辅料的生产和配送等,对于卷烟企业来说,做好源头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作就是入库检验。一方面,涉及到原料、香辅料以及辅料入库检验工作,重点应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虫情、霉变、异味、水分、包芯温度等指标,确保入库产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料流入生产环节;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公司二级站的产品质量信息交流,及时掌握转基因物质、重金属、农药残留物及有害成分的检测数据,对于超标的产品要严格禁止采购。此外,还必须加大原辅材料质量考评力度,实施严格的原辅材料准入制度和分析改进机制,对不合格原辅材料形成最严格的抵制制度。
3.严把过程关,构建有效的质量过程管理体系
构建有效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的关键,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通过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1)加强原辅材料以及成品仓库驻存条件的管理。对照工艺要求调节环境条件,同时具有污染性或者异味的物品与其它物品分开码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同时落实好各种物料的保质期限。(2)加强设备和备件的使用管理工作。对于生产用的传送带、布带、吸丝带等材料应该进行产品质量评估;应避免维护保养使用的石蜡、溶剂油、酒精、润滑品等材料与污染物接触;在设备保养维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生产线附近部位造成污染,并于维护检修工作后及时清理;要对空调进出风口、排潮口、风管道以及厂房死角定期进行清理;积极倡导全员参与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3)加强设备保养工作。通过开展六西格玛、QC等先进的管理项目,在全厂范围内推动管理创新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设备保养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执行和监管体系,将设备保养工作的提升落实到实处。(4)加强生产用辅助设施的管理工作。保持工具存放地点包括工具箱、工具盒、工具柜以及过程物料周转设备、废料回收设备的干净整洁,避免将污染因素带入到生产环节中。(5)加强生产环境监管工作。通过动力主管部门对生产环境温度、湿度参数的监控将温度、湿度参数控制在工艺标准要求范围之内,做好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的处置排放工作。(6)加强回收物料管理工作。对于落地的半成品以及原料必须经过确认,确定其无污染之后才能继续使用,废烟支的处置工作也需要进行无污染处理,对于存放时间较长的物料必须通过感官以及仪器的鉴定之后再进行处置。(7)加强外来施工人员、车辆的管理工作。对于外来人员和车辆要在进入生产环境之前进行检查和登记,杜绝外来人员和车辆对生产作业环境造成污染。(8)建立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机制。辨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质量控制点,按照不同等级对质量控制点进行划分并分别制定质量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的隐患,并按照响应机制进行处置。(9)定期开展产品质量隐患排查工作。从容易发生质量隐患的源头入手加强隐患的管理工作,建立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质量检查体系,并针对不同的等级规定考核制度,落实不好质量检查体系工作的开展。(10)定期开展产品质量分析工作。通过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掌握质量问题出现的规律,通过质量分析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诱因,并有计划的采取措施,形成完善的质量缺陷发现纠正体系。
4.严把质检关,提高质量检测工作的程度
质量检验工作开展的目标是掌握卷烟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情况,建立基础的质量数据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因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开展质量检验工作:一是和省公司密切沟通产品质量检测信息和标准,提高质量检验工作标准;二是加强制丝和卷包过程检验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质量劣化的中间产品,实现质量检验工作的动态化;三是完善监测手段和监测设备,同时保障检验用设备的度,提高质量检验工作的性;四是创新动态品吸模式,实现品吸数据和生产工艺的联动。
结束语
卷烟产品质量是企业最重要的生命保障,是企业必须长期坚守不能放松的底线,这就要求卷烟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质量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常态化、数据化和改进持续化,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石油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的变革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石油作为人们生活之中的一种必需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石油作为燃料其销量和控制管理都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动摇社会的稳定,因此石油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受到人们的重视,若是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本文主要对我国石油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石油产品;质量管理;控制
中国的飞速发展,石油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能够提供能源支撑,还能够保障我国的经济稳定中快速发展,并且中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俨然石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石油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也要受到大家的重视。石油质量的好坏不仅是对企业的管理计划和效率、声誉有影响,更是关系到石油的生产秩序能够再继续正常运行下去。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的局面,只有不断的提高石油的产品质量才能够帮助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规范化,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 石油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石油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保障石油的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就现如今的石油产品质量现状看,情况并不乐观,从石油的开采到的销售,由于石油自身的质量问题导致许多的浪费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成本,所以石油的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
1.1 被动式的质量管理 石油企业在开展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之前,一般都是通过上级相关命令之后才开始进行的,上级明确工作要求之后,下级将其作为一项任务来看待完成,进行石油的质量体系认证等等,这种任务型的质量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强制性,所以员工在明确自己的任务之后,在质量管理过程之中,想要更快的完成任务,因此缺少对质量管理工作的热情,降低了主动性,同时,我们也发现质量管理制度中,缺少一个第三方的审查机制,也就不能够更加系统的对质量管理进行审定,这种漏洞的存在,不利于质量管理模式的展开,导致员工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主动精神降低。
1.2 质量目标不清晰 面对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工程项目质量,我们发现在监管的过程当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石油的质量管理具有模糊性和缺乏指导性,并且参与到石油质量管理的人员目标并不统一,一些质量管理的目标不够清晰,里面规定的“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或是“零事故、零缺陷、国内经验丰富、国际”的目标都没有办法让员工在工作之中有指导意义,无法具体的完成相关的质量管理控制任务,并且各个责任方可以在这种质量目标之下,在不明显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利益,最终将石油的化工工程质量降低,导致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下降。
2 石油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2.1 注重施工进度和质量实现质量管理控制一体化 不论是一开始的石油开采,还是最终石油的装车进行销售,我们都发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衔接松散的情况出现,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的质量责任管理体系。在每一个石油项目工程当中,都必须要将生产和经营相连接。在进行石油开采的时候,我们要将石油进行分类,根据油品的性质来区分判断油品的质量,API和油品的密度越高,相对来说石油的质量也就越好,通过生产方面来对石油进行质量控制;其次,我们需要对油品进行化验分析,分析后来确定石油的质量,以此来保障石油的顺利出库,这种通过检测以及周期性的监测方式,更能够确保石油的质量控制管理安全;再次,石油成品在入库的时候,也要进行管理控制,以此来预防窜油的情况出现,对进库的流程控制来加大石油的质量控制力度;,油品在销售的时候,也要进行管理控制,将油品的装车信息进行有效落实,真正实现油品运输的自动化控制,利用专业设备来自动检测装卸车内的油品,检测出不合格的油品设备将拒绝启动装车,真正的实现石油质量管理一体化,各家严格的控制石油的质量。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更加仔细的对每一个施工程序进行检查,不仅仅要考察它的达标量,也要检查施工的质量,在这一个方面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进度及质量,从而有效保障石油产品的质量。
2.2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理念构建质量监督运行机制 在石油项目质量管理之中,必须要将转变观念贯穿到整个质量管理之中,首先,每个人都必须相关条例内容,来保障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有效运行,各个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将石油的质量作为中心来开展所有的生产管理工作,也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定期针对石油的质量技术开展监督会议,有利于企业内的员工不断进行心得的研究,共同参与到石油的质量监管之中,形成一张覆盖整个石油企业的监督网络。同时,还要建立起员工竞争机制,结合市场的环境将企业的内部实现市场化,从而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员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中能够更快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加深质量管理意识。
2.3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技术监督思想 石油的生产方式要与时俱进,离不开科学的思想,因此企业也要加大对质量监督技术的科技投入,提高质量监督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帮助健全物资产品的监督检测控制,建立相关的体系来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更应该重视新工艺的应用,一项新技术的发明运用能够逐渐的改善落后的工艺技术,在引入更加新颖的“模型”和“样板”的过程之中,石油质量的控制将逐渐的被实现。
3 结语
任何企业的正常经营都需要建立企业产品的质量基础,企业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不论石油企业在其生产环节,还是在其的销售环节,我们都必须严格的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石油企业的生产是高风险的,石油的质量管理工作更是能够关系到石油的生存以及发展,更是关系到石油企业的社会和政治责任,石油企业对于社会和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更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在石油的生产、进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之中,认真的落实质量管理和控制,面对问题及时作出应对处理,从而有效的保障石油工程项目的质量。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物联网技术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基于高速发展的物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智能控制制造和质量管理的物联网技术,给出了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物联化靠拢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进行智能、精细控制和质量监督检测、数据汇总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质量管理;解决方法
0 引 言
电子元器件现在面对的是在科技水平发展大趋势下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产业更新,的物联网技术就是在这种趋势下产业生产过程中引进的,它为企业更高效的进行了资源整合,通过对电子元器件合理的规划利用,将整个电子元器件的经济利益达到较大化。
1 物联网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只有一个电子编码依附在物体上标记识别目标对象的RFID标签,获取标签信息可以变为手持式或者固定式设备的阅读器,还有给RFID标签中相互传送射频信号给阅读器的天线和处理从阅读器中获取的信息并且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应用系统是物联网的四个组成部分[1]。
所谓RFID,其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阅读器会通过天线发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而阅读器工作场可以迅速感应到RFID标签的进入,并通过天线产生感应电流以此激活RFID标签,同时发送出信息;当阅读器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时,就会自主处理所接受到的信号包括解调解码;当面对不同设定下的信号时,系统会根据标签是否符合逻辑运算来对其进行处理控制,最终发出相应指令信号。
2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元器件制造智能平台中的应用
2.1 利用信息互联实现真正的全自动生产
今天看来,自动化生产在经过了三次技术革命才渐渐成熟,及时次革命是从解放人们重复机械的动作让机器操作,第二次革命是将工序具体化细节化的流水线分解,而第三次革命就是现在仍在进行的由电脑设备独立操作完成的自动化生产。但是到目前为止,革命还在进行,因为自动化生产的目标就是脱离人工的操作指挥,由电脑设备自动将每个设备相互配合,然而现在在工件信息、材料信息和相关判断的处理方法上还必须要有工作人员的操作,也就是说现在的自动化是半自动半人工的[2]。的自动化生产现在就将关键放在了物联网上,通过将各个生产设备数据相互关联,使得全部设备的相互数据共享,使其相互配合更加灵敏,并且使用传感器电子标识读取的零件和材料信息更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第三次技术革命达成全自动化的生存。
2.2 利用数据监控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
将质量状况反馈给实时监控平台,首先通过数据自动采集平台给出的标准化设备信息,然后再经过智能质量评估平台对数据进行采样分析,跟标准数据进行对照,拿出产品质量评估结论反馈。通过监控平台实时输出的数据和警告信息,管理人员能清楚地看到产品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各个质量监控人员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监控的设备此时的运行状况和出现的异常,从而更加迅速的解决问题,更加智能化的管理质量控制系统。
2.3 构建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智能识别平台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帮助,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智能控制与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多方位管理,在面对企业生产流水线时,可以智能识别所有的生产流程以及设备。例如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出入库的智能识别、生产操作顺序的智能识别、运输托盘的智能识别、对当前厂房温度的智能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管理方式得到改善,尤其在面对传统方式易出现的管理效率低,操作方式老旧等问题时[3]。物联网技术展现了其科学智能的优势,使得电子元器件制造车间管理、物流控制都变得更加严谨简洁。通过采用RFID技术进行监控,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而智能设备也使生产变得简单,所有的数据以及行为都会通过该技术自动获取自动判断。
3 物联网技术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虽然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为增强生活幸福指数做出来不小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产品的质量检查这一块却远远落后,物联网技术就是解决这一落后现象的有利帮手。完成质量检测的智能化,需要通过产品样品、检测设备、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的相互关联,而这些在物联网技术下只需通过条码、射频技术和互联网就可以完成。以下就通过样品的接受处理、流通周转、检验检测以及报告的出示和远程智能化查询做出讨论。
3.1 样品的受理
样品的受理就是样品实物交接和信息确认的过程,在受理的时候通过采用编码技术,将每个企业每个型号的产品赋予一个特殊编码,这个特殊的编码只需要输入一次,也就是说以后在相同产品检测的时候不需要多次输入样品信息,只需要编码识别器的确认就可以了,这样提高了样品受理的效率。
这与我们的户口身份证管理制度相似,公安部门通过采集我们的数据信息,将我们的数据信息通过处理、编码,然后利用网络技术将信息整合串联。而对于产品,就将产品的生产信息、生产过程、产品销售等记录与数字准入标志相结合,从而使得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透明的管理,牢牢把握产品生产、销售的动向,从而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样品受理人员可以直接将样品信息纳入业务系统,通过智能扫描确定其所生成的编号,按照生产厂家、产品类别等分类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使样品信息管理统计变得简单快捷数字化。
3.2 样品的流转
在样品受理完成后,样品经过输送线流转到达检验区域的同时射频技术将产品信息自动记录并传送给相关的业务系统,例如流转的时间和数量等。如果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就会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人员,从而完成信息反馈。各个检验的内容不一样,所以样品传送的区域就不同,因此在传送过程中流转系统会发出提醒,提醒样品将到达检验区域,让检验人员能够及时地做出回应。
在这个流程里面,只经过专门通路的样品,减少检验员和样品的接触,使得人为因素对样品的干扰大大降低。
3.3 样品的检测
当检验人员接收样品以后,可以通过云计算对样品的信息资料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在综合设备自动记录数据及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环境参数的前提下进行计算。然后将所得结果输入基本数据库,软件将自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送至业务系统进行记录,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误差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劳动成本。
通过设备的检测,样品的所有数据都会自动记录在案,包括检验周期、时间以及检验人员资料等,这些都作为样品的基本资料发送到业务系统,作为原始记录使用,当检测人员对数据进行核实后,确认无误就可以登录系统,将检测结果及数据传上去,生成检测报告,并进行存档。
3.4 报告的出具和远程查询
,报告打印人员在系统中获取资料后就可以对报告进行封面并将报告打印成册完成装订。而企业管理人员则可以随时通过登录业务系统的方式来查询报告内容,这样就有利于管理者随时调度检验工作,同时为了扩大信誉度,可将检测状态发送至企业网站,供委托人以及产品使用方随时查阅咨询。
4 结 语
考虑以上因素,总的来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本身具有高科技性质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对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科技伴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速度的一日千里,智能化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身边智能化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此时智慧化的检测手段更加不可或缺。与民生、经济、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也需要不断跟上发展速度,通过引入能带来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物联网检测,减轻质检人员的负担,做更好更的检验。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思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在逐步加强,与各国的也就越来越激烈。在世界竞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拥有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使企业质量管理不断加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增强质量管理。这篇文章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首先对我国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查找,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对策或者建议。
【关键词】产品质量;管理;思考
一个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的体现就是看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人类社会不断取得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使得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成为了主体,而且也成为了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产品质量这个核心问题来着手,不断对产品质量管理进行强化,从生产出让人非常满意的高品质的产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之下,产品质量的竞争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竞争,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国内企业面前的发展战略上的跨世纪选择。所以,怎样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1.充分认识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意义
1.1加强产品质量工作是企业立足自身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
及时,产品的质量是企业长期生存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必须保障质量,才能使企业长期发展下去,失去了质量,就会失去生命。在商品经济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是看其能否向市场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品质产品。
第二,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就是质量问题。只有质量问题有了保障,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要想做到质量好,就通过低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给用户提供性能好、寿命长和的产品。所以,质量好就代表有更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就是企业文明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需要。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就是产品质量问题。抓产品质量就像抓企业管理的牛鼻子,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管理进行加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
1.2加强产品质量工作是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变化、保增长、调结构政策的必然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管是国内的市场还是国外的市场,如果一个企业在产品质量上没有优势,也就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不能进入市场,会被市场竞争的大潮所淹没,就会使企业在竞争中逐渐被遗弃,也就不可能在竞争中长足发展。所以说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成为了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支柱。
1.3加强产品质量工作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作为产品质量问题不但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且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就是质量安全状况,产品质量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只有充分注重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企业才能逐渐被消费者和社会所认可,才能为消费者和社会生产出更为健康和安全的产品。
2.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产品质量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进行控制,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所以我们平常都把质量管理叫做质量控制。只有对产品质量管理进行加强,才能保障企业稳定发展,才能对社会责任,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可是,当前在时间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的难点,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制约作用。
(1)企业中有些人对质量意识淡薄,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自然而然离不开人,质量管理首要的原则就是要全员参与,这就体现了人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个别产品的设计开发质量不完善。要想拥有好的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水平、“设计和开发”的控制分别从策划、输入、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等方面来规范审计过程。
(3)产品质量控制问题。特别是对外协、外购厂家产品的质量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3.对策和建议
3.1强化质量意识
首先,要提高认识,企业管理阶层在质量管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者加强了认识,才能做到强化质量意识。其次,通过会议宣传贯彻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着重强调人和 产品的关系,如果每个人的工作到不了位,则有可能导致企业产品的质量过不了关。再其次,定期制作警示的牌子,或者在企业的现场拍摄的图片制成幻灯片形式,组织相关的人员,特别是组织操作的人员进行观看。,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的教育工作,或者通过签订“质量责任书”来对质量行为进行约束。
3.2提高员工的质量素质
在产品质量系统中,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可是人员的素质是影响质量最基础、最活跃和最有潜力的因素。企业要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必须不断更新工艺技术和设备,这时,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3.3坚持“用户导向”质量观
产品和企业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就是要使用户满意。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很多的企业都意识到,只有产品质量赢得顾客的信赖和满意,才能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才能够长足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4提高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实现企业各种目标的源动力就是执行力。执行力对于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流程如果不好,可以通过执行发现不足并对其进行改善;不管多么好的流程,如果不去执行,也就成为了夸夸其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怎样才能让所以员工围绕着体系要求积极工作呢?在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不要让每个员工感受到质量管理体系是对他们的一种约束和制约,在推行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简单要求员工严格按照体系的规定做事,而更要帮助员工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找到更为有效的做事的办法。
3.5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对于产品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组织决策行为、经营行为、员工行为以及企业发展方向起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明确自己的优势地位,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重点。
及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企业要利用各大活动宣传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公开表面质量观念,真正把质量当做自己的生命,强化质量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关心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第二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他们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企业的未来和发展做到真心真意的关心,寻找一切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产效率,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做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宣传并及时奖励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形成企业员工人人关心产品质量的良好氛围,使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企业产品质量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成为企业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使质量管理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使社会效益得到更大的进步。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
摘要: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现均已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建立科学、完善、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各级检验机构于2007年底均完成了换版工作,按准则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以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的运行。但通过调查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不难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地建设和完善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质量要求,将检验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其他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协调地把影响检验质量的技术、人员、资源等因素及其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活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加以有效的控制,保障实验室工作质量,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并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充分的监督和适时的评价,维护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地运行,实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质量体系运行有效主要体现在:各项质量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依据质量体系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控、质量体系评审和审核、验证实验室等方式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具备减少、预防和纠正质量缺陷的能力,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实验室资质认定形式化。只有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各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才具有法定效力。因此,一些单位出现了为认证而认证的现象。在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前搞突击,甚至照抄照搬别的单位的文件来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性文件,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由于每个单位的组织结构、人员、设施环境条件各不相同,产生了很多不适合本单位的条款,在实际运行中有很多问题凸现出来。
②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习理解不够深入。管理体系能否顺畅地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通用准则,不是对某一专业、行业或某一实验室制定的,如果不认真进行宣贯和系统的学习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那么编写出的质量体系文件也仅仅是一个空架子,无法有效的运行。
③不能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过程十分重要,一些实验室资质认定过后,不重视过程控制,不能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使检验工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④较高管理者重视不够。
有些较高管理者常按自己的思路实施管理,不按工作程序办事和人员职责分工来分配工作,造成工作无头绪、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流于形式。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监督员设置多为兼职且多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日常质量监督的作用。
⑥质量记录不够及时、规范。存在事后补记、转记、不按规范格式记录的现象。
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各项条款,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因地制宜地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经常维护、不断更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目的。
2.2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建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实验室内部许多部门,是一项性的工作。领导对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改进资源设备等方面发挥着决策作用。而全体工作人员也要理解《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他们在质量体系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认识到在建立健全和运行实验室质量体系中人人有责,积极的响应和参与。只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严格管理、质量监督员层层把关、实验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将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全部处于受控状态,才能减少人员、仪器、方法、环境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才能高效地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
2.3 及时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是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性的手段,同时也是对体系文件符合性的有效验证,是管理体系的自身检查和完善,主要是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对本单位的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检查中发现不符合项,应要求受审核部门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验证记录和结果报告。内审员要认真学习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取得内审员证,要独立于被审核部门,以保障内审的公正性;内审工作要程序规范、记录齐全且需检查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要覆盖实验室的所有部门和场所。每年要制定年度计划,对关键过程和重要部门要增加审核的频次,找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再次发生,以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实验室较高领导者对质量方针、目标的适用性,体系文件的有效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检验活动是否受控进行的评审。它是实验室发现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借机进行改进的主要依据。各实验室应当制定管理评审程序,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计划、内容、方法、时机以及结果等工作要求。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增加频次。当发现体系运行不畅时,管理层应及时决策,开展管理评审。较高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管理评审工作,及时对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影响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因素进行纠正或改进。
2.4 加强工作过程的质量管理
每年年初,要制定完备、详尽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达到的目的、人员职责、责任科室,细化工作安排。日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质量计划安排,质量监督员要配合质量负责人,严格对各部门进行质量监督,包括检验方法、程序、检验结果及记录实施重点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一次内审或管理评审,及时整改。设立专门的质保机构,由专人管理,并保障独立开展工作,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承包经营机制下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的解析
【摘要】测绘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测绘事业能否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现代化的今天,以承包经营为主的测绘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测绘单位推出,这不仅能够促进测绘事业发展,还符合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值得广泛推广。当然,这一切理论性的设想都是建立在高质量测绘产品上。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质量管理作为保障测绘产品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就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测绘产品,将设想转化为现实。
【关键词】承包经营;测绘产品;质量管理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测绘事业受此影响有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大部分城市测绘单位所运用的技术经济责任已经逐步转化为承包经营机制的形式,使测绘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中更好运行,不断的发展。尽管如此,测绘事业中依旧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实施效果不佳就是其中之一,未能有效的做好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的规划、监督、控制,促使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针对此种情况,以下笔者深入探讨承包经营机制下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切实有效的办法。
1.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测绘单位质量保障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测绘产品质量为目的构建的,起能够对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管和约束,使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承包经营机制下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测绘产品质量管理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提高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质量创造条件。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落实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笔者认为应当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加强教育,充分利用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尤其是及时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促使生产者能够时刻注重产品质量;实行责任制,也就是将测绘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交由具体的工作人员来负责,实现责任明确,促使工作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2.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充分的、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来创新和优化测绘产品能够真正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承包经营机制为前提的测绘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能够辅助管理工作更好的执行。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测绘产品质量的外延和内涵发生较大的变化,其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科技含量,而合理有效的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测绘产品生产中,能够大大提高测绘产品的质量。所以说,充分的、合理的、有效的利用科学技术是承包经营机制下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测绘产品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3.构建质量监控考核制度
保障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质量达标,当然是需要通过规范的、严格的监测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够确定测绘产品质量真正符合要求。为了能够保障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质量,真正做到符合标准,构建健全的质量监控考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此制度能够对具体的测绘产品质量检查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约束,促使测绘产品质量检查工作能够规范的、的、深入的、详细的进行,保障检查结果真实有效。而要想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考核制度一定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承包经营机制的特点,的考虑测绘产品质量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具有使用价值的质量监控考核制度,为提高测绘产品质量而服务。
4.施行质量效益型发展路线
施行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线是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发展路线符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注重质量和效益,对于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的应用更有帮助,间接的促进测绘事业发展。而如何才能够施行质量效益型发展路线?就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实际情况来看,加强测绘产品的优化和创新、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质量监管部门工作水平、加强相关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等与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相关的各个方面,并在此过程中一直秉持着“保障质量、提高效益”的观念,相信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将逐渐走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路线。
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今天,承包经营机制形式的测绘产品越来越广泛,这不仅符合我国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还能够促进测绘事业发展。可以说,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的推出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能够有效的应用,保障其质量是非常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对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质量管理进行强化,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作用,合理而有效的规划、监督、控制测绘产品,促使承包经营机制下测绘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
作者简介
赵桂琴(1975―)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投标工作的技术指导与投标文件的编写。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摘 要: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备受广大消费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信息化的设计方面。对质量管理系统的概述、重要意义以及功能板块等方面论述了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如何发挥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之在激烈市场形势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对于强化企业产能效率,提高企业产品生产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质量系统概述
质量管理系统是基于ISO/TS体系管理要求展开设计和开发的管理系统,其核心价值为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该系统以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产品处理效率和工作效率。另外采用信息化的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产品的相关信息,保障高效利用产品的质量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激烈而变幻莫测的当下,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久不衰,有自己的一个立足之地,不仅由企业的规模、产品、领导、资金的因素决定,产品的质量问题更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企业的永恒生命,是产品竞争的有利基石,它关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良好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改进产品质量、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企业信誉和竞争力,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赢得市场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三、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1.系统需求分析。作为产品管理系统首先应具有实时性,该功能是指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而保障企业的各个部门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实现产品质量信息的统一获取和管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具有查询和统计的功能,方便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快速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同时该系统应确保生产流程的模式化,另外通过系统相关的指标保障其对生产的约束性管理,从而提供有完整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只有使现企业中各部门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介绍。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中包含以下各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产品质量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产品质量信息流转管理模块、查询与统计模块。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在对操作人员上有着明确的硬性规定,即只允许管理员进行操作使用。由于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涉及的是用户和后台操作两个管理模块,所以管理员的操作工作主要是对数据库内容的增删改,同时还包括通过后台管理对产品质量信息实施维护,其余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则主要是为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2)质量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新建、编辑和删除三个子模块。拥有相关权限的用户通过该模块能够新建产品质量信息单,该信息单内保存完整的产品质量信息,以文件形式传递产品的质量信息能够更加方便信息单的监察和流转。
(3)质量信息流转管理模块。产品质量信息流转管理模块在监察部的评审下进行工作,监察部负责通过此模块对已经提交的产品质量信息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则将该信息单交给各个相关部门,等待处理。若在审核过程中监察部门的意见一致,则对信息单进行保存之后将其传递到下一处理部门并指导检测中心对产品质量进行复检。如果在审核中出现不同意见,出现分歧,则将信息单流转至监察部,就需进行评审,最终达成一致评审意见。
四、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模型的设计研究
1.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活动的设计研究。系统中的活动研究主要是以主界面实现用户和程序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参与系统活动的包括程序、设备和用户。活动研究与系统间的交互如下所示:登录系统中包括评审信息处理(添加)、基本信息管理(新建和修改)、公司查询统计、评审信息管理(添加和修改)、追索信息管理(添加和更新)、整改信息处理(添加),这其间的交互过程代表了用户的需求。在系统活动中的管理员以及质量处理部门等用户均为系统所服务的对象。各个部门的操作员在此过程中均负责不同的活动,处理部门的操作员负责对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添加;检测中心的操作员则对已有信息进行增删改的操作;同样的监察部门的操作员也有增删改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则主要负责系统的维护管理。
2.系统对象的设计研究。针对实际需求,进一步识别系统对象,从对象中抽象分类,从而确定对象的属性以便于后续操作。对象是该管理系统的基础单位,其描述了事物的抽象属性。在对象的确定过程中要保障系统功能的实现,从而确定对象与各个功能和设备之间的联系。
3.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实现。该步骤为将需求分析中的功能需求转化为系统实际功能的过程。在该系统实现过程中,首先应从面向对象的设计开始,确定系统的主界面,之后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将各功能模块与系统主程序通过相应的接口进行连接。系统设计采用B/S结构,开发工具选择Visual Studio .NET 2005,数据库管理采用SQL Server 2000。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分析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过程能够发现,采用产皮质量管理系统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RFID技术在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一项高端的无线射频技术、防伪识别系统“RFID”技术问世,它的出现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并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各行各业。作为红木家具企业,也逐渐的将RFID技术运用到了产品的质量管理之中。本文首先对RFID技术的原理、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次对目前我国红木家具产品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与短信、电码防伪技术和二维码防伪技术的比较,来体现出RFID技术的优势所在,详细的总结了RFID技术在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RFID技术;红木家具;质量管理
引言
对于RFID技术而言在红木家具的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最早使用的是在上海市,今年,这一项技术在红木家具行业中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众所周知,对于红木家具的材质而言,它的辨析是非常专业的工作,而作为消费者而言,要成为“行家里手”从而选购出材质较好的红木家具,显然很不现实。很多黑心的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生产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以假乱真,来欺骗消费者。正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屡次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本着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RFID技术的推广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一、RFID技术的原理及功能
(一)原理
1、阅读器、电子标签、应用软件系统这三个部分是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所具备的基础功能,其工作的过程主要是通过“Reader”来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传输到驱动“Transponder”之中,再通过Transponder驱动电路对内部数据的送出,从而达到接受解读数据的效果,最终应用程序根据所解读的数据来做出相应的处理。2、 RFID技术对标签的认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接收其自身的解读器所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电流的感应所获得的能量来得出相应的产品信息(产品信息都被储存在了设备的芯片之中);二是通过对某一频率信号的主动发送后,设备解读器经过信息的读取、解码之后,通过中央系统对于有关数据的处理之后最终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功能
1、射频识别读写。对于RFID系统中的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它又被称为“阅读器”,是整个RFID系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重点、中心。它主要通过无线电信号来将数据输率和标签进行信息的交换,其作用范围从几厘米至十几米不等,设备主要分为固定式和手持式。2、射频识别标签。对于RFID系统中的射频识别标签设备,它又被称为“电子标签”和“射频卡”。它主要是通过收发天线和具有识别代码的集成电路芯片组成。此种功能可广泛运用到红木家具的防伪工作,其主要的操作过程是:质检工作人员通过RFID手持读写器将质检报告中的质检报告号、品牌名称、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等信息写入标签并且长期加密。3、中央信息系统。中间件、数据管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是组成中央信息系统的三大部分。其主要的功能是对数据信息的储存和管理。一般来说,其主要运用在特定行业的专业化数据库中,而对于比较特殊的应用领域,需要对数据库软件进行自身的开发[1]。
二、RFID技术在红木家具产品管理中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红木家具质量管理信息化发展而言,社会各界都倡导其具备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信息管理模式。但现实情况却恰好相反,很多企业只是将信息化、数字化营销模式的推广作为一种“嘘头”,仅仅是将推广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真正的去实施工作,在意识形态上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整个家具行业在信息化建设问题上,多年以来都形同虚设[2]。
(二)信息化程度较低
RFID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数据的精准快速采集,这些数据采集后,必须结合企业既有的其他信息系统进一步分析处理,才能发挥作用。而就目前我国的形势而言,不管是红木家具企业,还是整个家具行业来说,虽然这么多年来,几经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大多数都还处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时代,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为落后,阻碍了RFID的应用及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产业链构建不够完善
并没有与类似“RFID”技术的制造商、研发商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存在着诉求不一、利益冲突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整个的推广应用工作始终停滞不前。
(四)RFID实施成本还比较高,使部分红木家具企业积极性不高
尽管近两年来,RFID电子标签价格下降很快,但是从RFID芯片以及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系统维护等整体成本而言,RFID系统成本依然偏高,由于目前实际使用量少,直接增加了开发成本,影响了一些红木企业的积极性,不过通过该技术的大量使用,开发生产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三、RFID技术在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管理应用中的优势
(一)性的优势
1、短信、电码防伪技术:企业单方面的制作,容易出现被复制、短信平台和服务平台被伪造的现象。2、二维码防伪技术:由企业印制,能够被轻易的复制,防伪效果较差。3、RFID防伪技术:由质检中心提供的检验报告以及的验证平台。
(二)防伪性能的优势
1、短信、电码防伪技术:通过刮掉涂层的方式来获取隐蔽在内的序列号,然后短信、电话验证。2、二维码防伪技术:通过对关联企业验证网站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来做出有效的验证。但作为二维码,仍然有可能被伪造。3、RFID防伪技术:RFID技术下的标签具备了“全球性”以及“不可复制性”的独特优势。
(三)验证时间的优势
1、短信、电码防伪技术:在消费者对其产品购买以后,才能对产品进行有效的验证。2、二维码防伪技术:在产品的流通之中,与消费者的购买之后,都能够对产品进行有效的验证。3、RFID防伪技术:在产品的生产之前、流通之中、消费者购买之后均能够对产品进行有效的验证。
(四)操作方法的优势
1、短信、电码防伪技术:一是通过刮掉涂层的方式来获取隐蔽在内的序列号,以此序列号来对产品进行验证。二是通过短信或者电话的方式来对产品进行验证。2、二维码防伪技术:通过手机对二维码的扫描来登录相应的网站中进行对产品的验证。3、RFID防伪技术:一是通过手机的“NFC”(进场通信)功能来扫描RFID标签,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到本产品的源信息、质量认证等诸多的信息。二是由质检中心提供的验证平台以及专业的检验报告,不存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以及企业自身造假的情况。
(五)实用性的优势
1、短信、电码防伪技术: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容易被复制、伪造的验证方式并不适用于家具企业当中。2、二维码防伪技术:这种不稳定性的验证方式,适用于中低端的家具产品,特别是办公家具产品,对于高端的家具产品的验证而言,并不适合。3、RFID防伪技术:国家的认证,以及RFID特制标签的表面覆盖了“PET”塑料以及特有的防水防潮特点,在各种档次的家具产品验证中能够长久、放心的使用。
(六)附加价值的优势
1、短信、电码防伪技术:并没有其它附加价值。2二维码防伪技术:通过对二维码扫描的防伪验证,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网站的关注度,从而带动企业产品的营销。3、RFID防伪技术:质检中心的性,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品牌的形象,有效的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优良的服务通道,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新客户的信赖度以及老客户的忠诚度。
四、RFID技术在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一)工厂送检---质检中心检验
1、产品材质送检工厂将产品所用木材样品送到质检中心检验。2、质检中心检验(1)检验产品各项指标;(2)填写检验报告;(3)将检验报告登入检验报告系统;(4)将报告系统数据同步到质检中心品牌保护平台。
(二)RFID标签粘贴,选择产品适当位置进行粘贴,尽量贴在红木家具使用过程中人们不易触碰的部位(不影响产品外观,避免粘贴于产品的正面,表面)。
(三)RFID标签信息写入
质检工作人员通过RFID手持读写器将质检报告中的产品质检信息写入标签并且长期加密。
(四)RFID标签信息上传至防伪服务平台
质检工作人员将RFID号上传至防伪追溯平台对应的质检报告中。
(五)工厂建立内部质检报告信息库,存储RFID、质检报告号以及产品信息。
(六)经销商或消费者收货验证
1、经销商收货时扫描货品RFID标签,在质检中心品牌保护平台进行货品验证,比对商品信息。2、消费者收货时可用NFC手机扫描RFID标签,通过网页链接打开质检中心品牌保护平台,查询货品的检验报告、生产记录、历史买家的收藏记录。
五、RFID技术在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一)产品防伪,品牌保护的价值
1、“RFID”电子标签具有ID号全球性,为每一款红木家具产品建立单品单号的防伪ID,让每一款家具都拥有自己的身份可辨识号码,永不重复。2、已经加密的专业检验报告写入终端以及信息锁定的功能,杜绝标签信息篡改的情况发生。3、品牌和品质的防伪,保护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4、电子标签与质量监督中心的检验报告进行绑定,有效地保障了商品的质量。5、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放心消费,放心交易。
(二)产品溯源,品质保障的价值
1、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只需要通过手机的“NFC”功能来扫描被植入家具的RFID标签,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到本产品的源信息、质量认证等诸多的信息。2、生产企业通过查询产品植入标签的记录,可以追溯本产品的详细生产流程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生产日期、拆料批次等。为出现的问题提供出相应的分析依据,从而起到了改善产品质量的关键作用。3、RFID标签和质量监督中心检验报告的绑定,可以有力的保障商品的质量。
(三)质检提供保护平台的价值
1、由质检中心提供的验证平台以及推广的方案,企业如虎添翼。2、标签的质检信息由质检中心工作人员亲自写入并对信息进行锁定。3、由质检中心提供的验证平台以及专业的检验报告,不存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以及企业自身造假的情况。
(四)消费者亲自参与防伪的价值
1、验证方法简便,易操作。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只需要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对被植入的家具RFID标签进行扫描,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到当前产品的材质真伪以及质监部门所出具的检验报告。2、提升企业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企业联合质监部门进行防伪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含量竞争力。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极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最终有利的提高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度、忠诚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RFID技术进行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红木家具产品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将有效的实现红木家具产品高性价比的总体目标,为红木家具企业带来更多、更高的附加价值,同时消费者的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浅析水泥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摘要: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泥行业在生产、产品使用及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泥质量管理 问题与措施
一、水泥行业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行业产品质量特点
1)大多数企业产品质量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水泥是由熟料、缓凝剂(石膏)和混合材一起研磨而成的胶凝材料,根据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水泥品种主要由混合材的种类及掺量来决定。
由于我国水泥产品国家标准对品种、强度等级划分较细,因此各类型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水平和市场需要生产不同品种、等级的产品,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现行适用的、符合国情的水泥产品国家标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大型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
大型旋窑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仅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而且多数企业为适应市场、抢占市场,其产品质量远高于国家标准甚至达到优等品的要求。为了控制产品质量,目前企业的作法是,除执行国家的水泥标准外,还制定了企业的质量控制规范。据调查: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无论从生产工艺、技术力量到检验手段都明显强于其他企业。
2、水泥行业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认证
我国从1988年2月开始对水泥产品质量认证,1995年开始对水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十多年来,水泥认证在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引导消费、服务政府、企业、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泥认证模式有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国的产品认证制度分为“自愿性认证”及“强制性认证”两种,水泥产品认证为“自愿性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的认证模式为初始工厂完整质量体系审核十获证后部分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
2)水泥行业质量监督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网。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质量工作的要求和行业质量管理法规的规定,各级企业和相应级别的水泥质检机构之间有一套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制度,产品的对比检验结果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依据,并纳入企业质量考核统计,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对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自1985年起,多次安排国家监督抽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排的国家监督抽查,对提高全行业的质量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3)质量政策法规情况
水泥产品是一种涉及国计民生,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产品,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水泥产品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在总结我国水泥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目的就是将最终产品质量把关变成产品生产过程把关,即从原材料进厂、生料、熟料、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采取层层把关,对化验室条件、人员素质以及检验结果比对均进行统一规范。
4)水泥标准体系
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其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水泥标准关系到水泥生产、使用、监督等各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水泥的标准化工作、规范水泥生产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促进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具体对策
1、要加快推进水泥工业技术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水泥工艺的力度。
2、水泥企业用于质量管理的软硬件普遍投入不足,要制定相应政策规定企业每年提取质量管理的投入费用,并对是否专款专用进行检查。应对水泥厂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技术装备、质量控制和监测设施做出具体规定:对质量控制投入不完善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应要求其尽快追加投资、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完善质量控制设施和管理手段。
3、制定水泥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优化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许可证发放办法中关于生产质量检测控制设施和实物质量水平的标准。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外,新建水泥厂核准中要把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的配置作为必要条款,对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投入不足的企业,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
4、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修订并行业管理规程。为适应新的形式需要,需对“水
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明确界定水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管部门,规范化验室制度,强化企业化验室对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5、规范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应加强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质量的管理,实施强制性认证和红黄牌制度;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和水泥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充分考虑水泥和外加剂相容性的间题。
6、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安全地利用废弃物。建议未被允许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的工业废渣应经过技术鉴定、相关部门审批、建立标准后才能使用,并在行业检查、生产许可证审批、质量认证中将该项列为重点审查项目。对于掺加混合材,除已做过工作的可掺加外,为发展循环经济、增进废弃物综合利利用、节能减排,没有做过工作和研究的,在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无害性试验和检测、研究其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供足够的数据并经过专家鉴定和工业性试验后,准许其利用,但应由政府部门审批批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7、改革水泥质量监管体制。分离和调整质检行业的职能和利益关系,明确技术监督部门执法和监管的职能,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重视发挥并确立行业协会在水泥质量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8、建立健全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对监督抽查不合格品的后处理。
9、建议国家认证监管部门加强对认证机构入门、运作的监管,提高认证机构认证的质量和有效性。
10、建议建立混凝土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但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成为建设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
结语:
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也证明,产品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建材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虽然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间题。特别是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不断提高我国水泥的产品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早在1996年国务院便明确提出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由此可见标准对于现代企业产品生产的重要性。文章深入的分析了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并结合标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标准 质量管理 作用 对策
质量是产品价值的体现,标准是产品质量的目标,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有了标准,才能有效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要求,才能保障产品质量,才能依靠质量优势树立品牌,形成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标准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一、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标准的产生,将商品的生产厂商与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企业依靠高质量标准的产品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根据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以此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从另一个角度讲,现代商品的产生依赖于工业化的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无论是工业化的生产,还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标准的支撑,有标准才能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也才能顺利的开展市场营销。从当前世界的经济贸易局势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的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就必须要掌握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以此来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抢占世界市场份额。
对于产品质量管理而言,标准有助于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对标准的科学管理,能够合理控制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对标准的管理还能促进企业加强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从而积极进行改进,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促进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标准的管理还能强化预防性质量控制,通过审查、复查产品标准来推动企业完善标准的节奏,使企业深刻认识到标准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对产品质量的预防性控制。在标准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编制标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产品控制的科学性,为产品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避免了标准编写错误的发生。例如保健食品的标准编写有生物制品和植物制品之分,如果该保健食品本身为生物制品,若是按照植物制品标准进行微生物检验,将无法控制食品的质量,导致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相悖。通过标准管理能够避免这一问题,将产品质量统一规范的进行检验和区分,不仅便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而且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对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产品质量管理的工作量,完善产品质量管理的环节和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管理的效率,使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标准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在标准编写、落实、修订等方面出现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充分发挥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尽量消除不良影响。
(一)标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编写问题
编写方面的问题多为编写不规范,或是标准内容不完整,或是与国家标准差异过大。标准格式不规范的现象很多,不少企业在编写企业标准时都未能严格参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编写格式,尤其是细则编写有很多不规范之处;标准内容不完整体现在编写标准时未给出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包装贮运规定等;与国家标准差异过大表现为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比不一致,过高或过低,分析其原因有些企业在编写标准时早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些企业为降低产品成本而压低产品质量标准,有些企业不了解国家标准而使企业标准高出国家标准,还有些企业考虑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而提升企业标准高出国家标准,未能严格贯彻国家标准。另外,很多企业编制的标准没有质量分等,仅有合格品指标,而没有给出优等品、合格品等之分。
之所以出现标准编写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定程序不规范,很多企业在制定标准时仅安排几个人起草,负责人批准后即予以,还有的未按照标准手续,调查、审查等制定标准的环节都被简化,个别企业标准制定时甚至未验证技术要求等重要内容。
2.落实问题
有些企业在编写完企业标准后,没能将企业标准有效落实,有的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和客户而走形式,还有的企业本身没有制定企业标准、检验产品质量的能力,也未委托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负责产品检验。由于企业对标准的实施不够重视,想蒙混过关,导致有的产品标牌、说明书指标和标准不一致,甚至使用虚假合格证。
3.修订问题
在企业标准实施后,随着产品的改进应更新标准号,然而发现有不少企业因缺乏检测手段,不重视对标准的修订,仅仅将标准作为应付检测的手段,导致改进后的产品仍使用原产品的标准号。
(二)解决措施
1.要建立标准化组织网络,结合企业情况配置标准管理所需的人员和设施,尽量设立专职机构来保障标准管理职能的落实,为标准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人员、资金的支持,并重视从思想观念上给予教育疏导,以保障标准化管理的有序运行,充分发挥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注重对标准化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只有提高标准编写人员的能力,才能保障企业标准的水平。目前多数企业十分缺乏标准化编写人才,从外引进的难度和成本也很大,因此可以通过培训来逐步提高标准化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议有关部门给予人员培训方面的支持,保障培训的质量。
3.规范标准的编写和修订程序,在编写标准前要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多方面征求意见,及时对标准草案进行审查和复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品的改进,标准也要随时进行修订,紧跟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步伐,以保障标准的适用性。另外,在编写和修订标准时,要注意向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靠拢,标准可以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样能够促进产品的改进。
4.企业在标准管理过程中可以积极向标准化协会等组织咨询,发挥中介组织的指导带动作用,借助标准化中介组织的力量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以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关于标准化服务的中介机构有很多,包括网站、服务咨询机构等形式,企业可以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中介组织合作,这样不仅标准化管理的成本较低,而且质量和效率有所保障。
5.企业的标准管理不应局限于企业自身,还可以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既可以选择制定企业标准,也可以选择行业标准,这样有助于增强企业自身的标准化管理能力,更有助于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标准化管理起步较晚和部门职能交叉的缘故,标准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整优化,标准化管理将得到有效的规范,其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浅谈产品质量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摘要: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只有占稳市场,并能保住市场,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产品如何能让用户认可,除了价位、售后服务等因素外,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产品的内在质量。我厂的主要产品面向铁路部门,产品的质量性命攸关,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是我们永远要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产品质量;管理;企业竞争;铁路运输
引言
产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它包括了产品设计、工艺水平、企业管理等一系列的因素,从一定程度上讲,产品的质量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现就以上三方面因素,阐述一下产品质量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一、管理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1.质量管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直接因素。首先是观念问题,或者说态度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越来越引起质量管理者的重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根本,但有时我们在面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能冷静的分析,这样难免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我们以前遇到一些质量问题总是要考虑一下生产方面的问题,总是先想到这些质量问题是否会影响产品性能,是否会影响生产进度。这样就容易给质量管理人员一个错觉“只有影响性能的问题才是质量问题”。其实则不然,小到工件的尺寸超差,产品的外观不合格都应归结到质量问题的范畴。所以,提高质量意识,不是个人的事情,从领导者到基层工作者,只有大家的意识统一在一起,共同努力,才能使产品质量提高到新的高度。
2.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还要注意如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中出现失误是难免的,追究责任也无可厚非,但在处理责任方面,要分清主次,错误的处罚起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可能带来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工作。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要给于相应的奖励机制,这样能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工作开展,质量隐患的及时发现,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细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可以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严格的控制,避免质量事故,使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的信誉度。因此,合理的奖罚措施是调动质量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利器。
综合以上两点,质量管理可以归结为对人的管理和对问题的管理。我们往往在处理人或事的时候,只注意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方面,质量管理工作要将人和事统一在一起,找到一个的处理契机。我们不妨试着采用“人情管理”方式,使员工和领导间建立一个融洽的关系,让工人理解领导的用意,让领导了解工人的困难,相互沟通,建立一个和谐的管理氛围,这样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是有促进作用的。
二、产品设计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各厂家为了能抢占市场,千方百计的研究是市场动态,应用先进的技术,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新产品投入市场后要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会认为是质量问题,而经过调查发现并非质量问题,而是产品的设计缺陷。这就要我们质量管理人员及时的把问题反映到相关技术部门,对产品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良好的产品设计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根本,产品的设计部门应积极的与质量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努力完善提高产品品质,要认真考核运用试验,尽量减少设计中的缺陷。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使用户更加信任我们的产品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声誉。
三、产品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产品加工工艺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与产品的加工直接联系在一起,当产品设计完成后,必然有一定的工艺来保障产品的生产,所以,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质量管理部门与工艺部门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在验收产品时会发现加工工艺不十分合理,使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这就需要质量检验人员及时与工艺部门沟通,发现产品生产中的不合理工艺步骤,做出合理地完善修改,保障产品的质量。
从产品设计到工艺保障,归根结底质量管理师与技术是分不开的。技术是保障质量的前提,质量管理是保障质量的直接作用力。而产品的质量如何,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实力等各个层次,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实力。
四、结论
用户可以从产品的质量来衡量企业的实力,市场讲究“品牌效应”,好的品牌的树立,归根结底还是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所以,一定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在市场竞争中的重大作用,制定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产品的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需要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作为生产铁路制动机产品的专业企业,我们的制动产品的品质,不但关系到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度,同时与铁路的客货运安全息息相关,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更要重视产品的质量管理,为工厂发展和铁路运输的安全做出有力的保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