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医学检验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检验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技能大赛微生物医学检验论文

1技能大赛推动了微生物检验教学模式改革

1.1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整合教学内容

技能大赛紧紧围绕完成临床微生物室岗位任务的需要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以“标本采集→细菌形态染色→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为主线,在不同病原菌检验实验课中,对涉及上述各环节的基本技能反复进行强化训练。

1.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实验指导教师负责准备所有实验材料,实验课上教师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然后由学生操作,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学生没有压力,不用思考就能完成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开展连续性、设计性实验,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模拟临床标本进行实验,如将标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经纯培养后,与无菌的正常人血清及部分红细胞混匀制作成“外科引流液”标本,对标本中的病原体加以鉴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学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并完成实验器材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教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强化微生物检验技能考核,制定合理评分标准

技能考核是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行操作独立考核,考核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组成。平时实验成绩由实验课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占30%;技能考核成绩占70%,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根据规范操作的每个动作来制定,严格按评分标准打分,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理论考试。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普遍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思考,实验中注重操作能力训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微生物检验的兴趣

技能大赛不仅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促进各院校师生交流的平台。技能大赛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要努力的方向。参加比赛的学生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就本次技能大赛的体会与全班同学分享。学生体会最深的是:规范基本操作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比如细菌接种,由于接种环灭菌不规范,导致杂菌污染;细菌的革兰染色由于脱色不规范,导致细菌颜色难以辨认等。通过交流经验,分享体会,激发了学生学习微生物检验的兴趣,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争取在明年的技能大赛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3技能大赛推动了微生物检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是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检阅,也是对教师的考验。教师要强化自身技能,指导学生提高操作技能,争取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通过将临床一线专家“请进来”、将教师“送出去”的方式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行“双师制”,即将临床检验技术人员“请进来”,与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实践教学。因为来自临床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能够弥补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将教师“送出去”,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去临床实践,或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既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理论和技能水平,也了解了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能够及时应用于专业教学中,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举办技能大赛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对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技能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办学实力,加强了各院校间的交流,更扩大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定期开展技能大赛,不断深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叶霞 单位: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医学检验论文:免疫学医学检验论文

1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学生初到陌生的学习环境,会有一个新环境适应的过程。作为带教老师,在学习上及生活上应该多关心及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学生就更容易获得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

2临床案例与近期的免疫学理论有机地结合

现时临床医学免疫学教材中自身抗体内容与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与现时的近期免疫学技术有些“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免疫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解决的一些实例详解给学生,结合荧光显微镜结果,做到实践与理论一起讲解。同时,把临床意义与检查项目也作详细分析,例如:当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时,可以出现多个抗体,如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Sm抗体等,它们都可以出现在SLE患者血清中,但是前者的滴度高低与SLE的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而后者抗Sm抗体则与疾病的活动度无相关性,其出现只能作为一种记忆性抗体,可以较长时间出现在疾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作为诊断SLE的金标准。

3参与检验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意识

室内质量控制对于检验医学来说十分重要,是由实验室技术人员利用统计学去评价实验室的程度,是保障实验室所做结果的性,检验报告是否可以发出的主要依靠。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要培养学生做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室内质量控制的意识,具体如下:首先科学设定靶值,在设定时,各实验室必需对每一个测定项目要自行确定靶值;不能说试剂盒给出定值就算了,设定时先连续测定同一批质量控制品20d,每天测定一次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暂定靶值。而常用靶值的设立是要依据前面20个及后面3~5个月的累计平均值作为常用靶值。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控情况及原因分析,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检验质量意识,立足培养下一代检验人才的成长十分有必要。

4原始记录、标本的保存及预防职业暴露

在带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当天的实验原始记录及已经检测的标本保存好,以备临床及患者对结果有异议时查看原始记录,必要时把标本调出来再重做实验。根据我科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已经检测的标本要保存1周;在工作过程中还得要教育学生做好预防职业暴露意识,如果发生职业暴露,通常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及时处理、报告原则、保密原则及知情同意原则。

5培养学生危急值及时处理的意识

平常要认真教育学生掌握好本科的危急值界限,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就算实验室操作系统(LIS)有“危急值”自动报警,作为我们的检验人员,要随时跟踪结果是否临床有确认,如果发生临床延误确认,我们要教育学生要及时时间把“危急值”打电话报告临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作者:戴伟良 蔡早育 黄勤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及时人民医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医学检验论文:综合实验医学检验论文

1实验内容设计与实施

1.1实验预备阶段

按照课程要求开设的综合性实验有:肺部感染的实验诊断、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实验诊断、血液病的实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等共6个,每个实验安排8学时。病案的准备是由教师结合医院检验科工作的特点,与临床相关科室联系,每个病案从医院收集6-8个有代表性、实用性、可学性的病例,根据病案结合大纲要求共同协商、反复讨论,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问题,然后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确定开设的实验项目,无能力开设的实验项目需要提供检查报告等资料。学生每6-8个为一组,民主选举出组长,组长协调本组全部的工作,每次实验均要在组内推选出不同的汇报人和评委,组织本组同学针对提前一周所给病案资料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及参考书。此阶段既可使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内容有较清晰的了解,又能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学习如何获取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分工协作。

1.2实验方案确定阶段

首先由每组的汇报人根据所准备的资料对病案每一个信息点进行分析讨论,如病人的年龄、姓别、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拟检测的实验指标、初步诊断等,内容涉及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内容。分析讨论后由各组汇报人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其他组的组员进行提问、交流,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病案分析思路,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各组评委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评分,评分的依据由参与态度、汇报情况、结合案例材料分析、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及其他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对本次实验课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次课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课后学生进行下次相关实验方案的准备,包括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此阶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使同学们对病案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学习如何选择较佳的实验项目组合。

1.3实验进行阶段

医学检验综合实验与以前单科实验的不同处之一是实验中的操作老师事先并不讲解,全凭学生自己看试剂说明书或相关实验指导,而且组内每个同学所做的实验项目不同,实验结果组内共享。这既是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挑战。指导教师在实验巡查过程中发现学生遇到操作等此类问题或困难时,一般并不直接告诉他们具体方法,而是指导他们查阅有关参考书、试剂说明书等资料,帮助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启发思维,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1.4分析与讨论阶段

与传统的实验不同的是医学检验综合实验结束后,实验结果组内共享。组内同学结合所做的实验结果及老师提供的检查报告,对所给的病案进一步讨论,共同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所采取的措施,共同分析和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同时对所给病案给出的诊断结论。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使他们“做有所思”、“学有所获”,同时通过对病案资料的分析、讨论、检测指标的测定,培养和训练学生以病例为诊断中心的发散思维及综合判断能力。

1.5汇报阶段

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各小组推选出自己的汇报人。汇报人对自己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诊断结论、实验结果、所得出的诊断疾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其他等方面。汇报结束后各小组同学对汇报情况进行提问,评委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简评,并根据参与态度、汇报人汇报时交流与表达、回答问题情况、结合案例材料分析、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等情况进行评分。老师做的评价,对讨论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布置下次实验课的任务。

1.6实验考核阶段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传统的实验考核多以学生实验报告为主,导致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对实验操作敷衍了事,并且难以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医学检验综合实验的考核方式贯穿整个实验进程中,每次实验课结束时进行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组内互评、老师评价,最终本门课程结束后把各次评分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不单独设立考试。由于最终的成绩在平时体现,学生一直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期终考试时再突击复习。最终成绩评定时充分听取学生的自主评价,避免传统的教师主观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较为普遍的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差、难以将几个实验内容有机联系、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等共性问题,我们提出了以病案基础的医学检验综合实验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2.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医学检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以讨论方式进行学习,上课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进行讨论甚至辩论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弱点,提高了思考、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增强了勇气、自信,并能培养自主参与意识,从而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且教学所选用的病案为现有的已发生的典型病例,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求知欲,使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查找资料、翻阅书籍,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这样经过多次实验后,就会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培养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工作能力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能供及时、、的检验结果,而且对结果要有合理的解释及进一步检查提出合理的建议。综合实验内容涉及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涵盖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汇集了多门课程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设计综合实验,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相关实验,具有真实、生动、客观、针对性强等特点,将临床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保障了实验内容在综合性、实用性等方面的特点,培养了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缩小了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2.3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

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医学检验综合性实验具体的方案设计是一个独立运用多种专门知识的过程,方案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综合分析与团结协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解决众多富于挑战的难题和技术细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实验是架设在教学与临床之间的桥梁。

2.4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授人以鱼”,而主要是“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在病案分析讨论的整个环节中,学生自己分析病例、查找资料、相互讨论、确定实验项目、动手操作,结合已有的信息和操作结果,对病案作出判断的决策,避免了由老师代替学生归纳总结的弊端,锻炼了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1有利于教学队伍的建设

医学检验综合实验不仅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所开设的实验项目涵盖本专业的所有研究方向,涉及多个学科内容,既是对教学大纲主线的展开,又要按照不同教学能力和医学检验研究进展方向进行必要的更新。因此,为了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疑问,必须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我们在全专业进行选拔,选择具备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和良好临床工作能力,并熟悉各种实验操作原理的骨干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解答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确保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

3.2创新实验指导模式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突破以往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构建崭新的综合实验体系。医学检验综合强调让学生参与各个实验环节,实行以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之下,以所给病案为线索,学生开展资料查阅、讨论病案、实验方案设计、具体实验过程的组织实施、实验数据的总结分析处理、结果汇报等各个实验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审定实验方案,结合本实验室能提供的资源,启发学生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把握实验进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动手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将各门专业课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实验前老师详细讲解、实验中手把手教的模式,变为以学生小组长协调各小组实验分工、实验进度、汇总实验数据、组织讨论,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医学检验综合实验作为本专业单独设课的实践类实验课程,经过开课实践和不断改革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日臻完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有些项目规模控制问题、病案设置的新颖性问题、评价系统如何确立问题等。有些项目难度较大,在有限的时间里难以完成,而有些项目涉及诸多实验方法,内容繁杂,需要医学背景扎实的教师指导,这些问题都要在教学中逐渐改进克服。

作者:武文娟 梅传忠 李玉云 石玉荣 宋传旺 刘勇 王伟 单位:蚌埠医学院

医学检验论文:高职学历人员医学检验论文

1内容与方法

1.1内容

1.1.1调研单位基本信息

包括调研单位性质、科室工作人员数量及学历层次等。

1.1.2职业岗位需求情况

近3年和未来3年单位对不同学历层次人员的需求,高职学历工作人员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等。

1.1.3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

调研单位对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具体要求。

1.2方法

1.2.1抽样调查法

根据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抽取全市各区县各级别医院共20家。

1.2.2问卷调查法

向各医院检验科负责人发放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能力调查问卷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100.0%。

1.2.3访谈法

与部分调研单位负责人,即行业知名专家进行座谈,深入了解行业对高职学历学生的整体要求和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2调查结果

2.1调研单位工作人员学历现状及要求

2.1.1工作人员学历现状

本次调研的20家医院检验科目前共有工作人员926人。

2.1.2近3年录用人员学历状况

调研的20家单位近3年共录用132人。

2.1.3未来3年拟录用人员学历要求

调研的20家医院检验科未来3年预计录用人员126人。在调研单位工作人员中,高职学历人员比例较高(39.2%);在各单位近3年录用的工作人员中,也是高职学历人员比例较高(41.7%)。可以看出,高职学历人员能够胜任日常工作,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但从未来3年拟录用人员情况来看,各单位意向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46.8%)。

2.2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调研结果显示,高职学历工作人员主要承担10方面工作,不同单位有所不同。可以看出,目前在各医院检验科中,高职学历人员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标本处理、标本检测、仪器操作和结果报告等日常工作,其次为仪器维护与保养、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而在标本采集、检验结果解释及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高职学历人员涉及较少。

2.3高职学历人员所需专业知识

根据岗位任务,将高职学历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按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4个等级。调查显示,根据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从事临床检验工作需要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血液学检验等方面知识,此外还需要一定的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分子生物学检验方面知识。

2.4高职学历人员所需专业技能

针对高职学历人员的岗位任务,将所需专业技能按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4个等级。根据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将所需专业技能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为检验项目方法选择、显微镜下有形成分识别、标本采集与处理、常用检验仪器使用等;而高职学历人员涉及较少的工作岗位,如实验室管理,所需专业技能重要性也较低。

2.5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

通过调研,了解到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包括9方面内容,按重要性排序分别是: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团队合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礼仪规范、人道主义精神。

2.6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0家单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2家单位希望学生毕业时就取得,6家单位要求学生毕业一年内取得,其余单位要求学生毕业两年内取得。

3分析与讨论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提出,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培养与培训。北京市卫生局对2011—2015年北京市医学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预测,医学检验技术岗位每年需要补充300人,城市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将有一个持续、旺盛的需求。本次调研结果也显示,目前本市各级医院检验科仍以高职学历工作人员为主,过去3年引进最多的也是高职学历人员,但未来3年各单位的用人计划中已经将本科学历人员列为主要录用人员。因此,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外,还应突出高技能型特点,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职业岗位对高职学历医学检验人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注重体现以下4方面内容。

3.1注重综合素质提高

在与行业专家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及时的医学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医学检验工作直接为患者服务,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家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因此,医疗行业特别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把做人放在评价工作人员是否胜任岗位工作的首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除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外,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除开设人际沟通、医学生礼仪、美育、医学社会学等德育课程外,还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践中,按照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诚信、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3.2对准职业岗位要求

通过对高职学历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概况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对人才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搭建公共平台和专业平台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将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考虑行业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和方法,开设分子生物学、临床实验室管理等课程,突出实用、实际、实践、实效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卫生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以胜任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行课程设置综合化、教学内容实用化”,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实现“提前培养,同步使用”。

3.3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适应岗位人才规格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除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外,还应聘请临床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学生在临床顶岗实习前进行综合实训,学校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并使其在同台竞技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强化职业意识。在实训项目选择上,注重体现岗位所需专业技能,构建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3个训练模块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项目采取由易到难、螺旋递进模式排列,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训练,再到顶岗实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使其尽快适应临床顶岗实习要求。

3.4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及时学年,通过基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职业规划、历届毕业生事迹报告等增加学生职业感知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学年,通过医院检验科见习和校内实训基地学习,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岗位核心技能,提高职业意识;第三学年,突出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通过医院检验科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顺利就业。通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探索依托行业、特色引领的专业建设发展之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修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从而为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较强职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作者:李晖 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医学检验论文:导师制医学检验论文

一、9A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协作管理模式提出的背景

1.目前高校的辅导员的专业大部分是思想政治、心理学、教育学等,他们在管理学生日常事务和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而且辅导员队伍的年龄层次都较年轻,与学生交流没有代沟,能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群体,能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和指导,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然而,目前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辅导员人数远达不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1:200配备的要求。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琐碎、繁重,除了完成所在二级院系交给的工作任务外,还要完成学校、校党委、学工处、教务处、财务处等各部门分派的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对于应对日常事务已经相当繁重的专职辅导员,还要评职称、写论文,进行学生思政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因此,细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的专职辅导员所学的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或教育管理专业,与医学专业不同,这些辅导员在学生学业指导以及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提供学科专业上的帮助和意见,此外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2.兼职班主任岗位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专职辅导员的部分工作压力,兼职班主任通常管理1个班级。

配合辅导员做好所管班级的学生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和后进生。兼职班主任可以是学生的课任老师,也可以是在学校里从事其他行政工作的人员。由于兼职班主任有自己的专职工作,班主任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处理学生的事务,因此对学生工作的完成效率和用心程度参差不齐。用心的老师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也有老师只把当班主任作为职称评定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应付了事。

3.当今社会经济多元化,网络无处不在,在这种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有着这个时代的特点。

他们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创新意识强,敢于挑战新鲜事物;但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优越,从小到大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没有受到大的挫折,缺乏独立性,抗压受挫能力差。一些学生离开父母在大学里过集体生活,面对一些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上的小问题,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少部分学生甚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其次,部分学生责任心不强,做事不细心。而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医务工作,需要的正是用责任心和细心完成每一次的检验工作,确保检验报告无误。第三,喜欢以个人为中心,功力心强,做事情只考虑个人得失,不顾他人的利益,缺乏奉献精神,凡事付出要求有相应的回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社会风气也容易使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挥霍父母辛苦挣来供他们读书的钱。第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对于在校大学生,网络也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现在的学生对网络过于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不爱思考,习惯在网上“百度”。部分学生自制力差,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单一的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的工作模式都存在缺陷,还有待完善。因此尝试建立一种以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协作的学生管理模式,从各种不同的角色入手,三者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合作,把教学和育人相结合。

二、9A导师制的建立及具体实施

与以往的科研导师制不同的一种新的导师制———9A导师制。它是通过围绕导师对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就业力等9个方面的针对性培养,最终使学生达到“3个自信”,即理论自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自信(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业自信(就业力强)。选聘的9A导师来自医学检验学院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或附属医院检验科从事临床检验的老师及在检验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部分导师是该行业的专家,这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检验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9A导师制实行四年一贯、利用课余时间、师带徒式导师制。根据学生潜力和个性,有针对性选择“9A”中的2项及以上给予强化培养。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在1:2—8左右,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完成后,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评出、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同时,对所带学生获得的导师给予奖励,这样也能一定程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保障9A导师制的顺利开展。9A导师制与传统导师制的优势在于,导师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的过程中与学生有更多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更容易了解所带学生的学习、性格、爱好等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学习。

三、9A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协作管理模式的优势

1.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在短期内解决了学生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近5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我校检验学院的学生人数从原来的一个年级2个班扩大到最多一个年级7个班。虽然学校在不断地增加专职辅导员编制岗位,但要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要求,总有一定的滞后性。9A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协作的管理模式,使加入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数增加了两倍。在保障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减轻了辅导员工作量大的压力。这样,辅导员就不仅仅只停留在完成各种日常管理工作上,能有充足的时间,更系统、更科学的来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水平。所以,三者协作的管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2.分工明确,提高学生指导的针对性。

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不断完善,9A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通力协作,在我校检验学院的学生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后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分工更为科学和明确,辅导员负责整个年级的学生管理,主要从宏观了解全年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风气,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从班级学风建设、及学生个体入手,一方面协助辅导员从面上管理班级,另一方面又能细致入微为个别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9A导师则以导师组为单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开展知识小讲座,参与导师的科研研究,提前接触临床检验操作等。9A导师制在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和推荐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9A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通力合作,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该校检验学院选聘的9A导师90%都是来自本专业的老师及附属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技师,有丰富的学科背景,对行业的前景及专业岗位的需求比较了解,能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给予指导。在9A导师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氛围中,学生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学习兴趣。也能从与9A导师、班主任及共同参与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的同学交流沟通中学会人际交往、为人处世。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复杂而艰巨,作为管理者从学生受益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实行9A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协作的教育管理模式,给予学生辅导和帮助,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完善机制,创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何平 邹佳峻 曾永龙 单位: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学检验论文:便携式医学检验论文

1便携式医学检验箱的结构设计

此便携式医学检验箱采用不锈钢等材质制成,有2种规格,大规格箱体的外形尺寸100mm×60mm×50mm,小规格箱体的外形尺寸50mm×40mm×30mm。此箱为箱桌一体,展开为桌,收起为箱。打开检验箱后,箱体的一侧为操作平台,平台的上方为上盖,操作平台的下方有4个载物抽屉,载物盒和操作平台之间有扩展平台。医学检验箱打开时,操作平台上可进行常规医学检验操作,拉开扩展平台,可扩大操作平台的使用面积。上盖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性绳卡、弹性袋、载物板和挂钩。弹性绳卡用于固定放置吸量管等管状的医学检验器具,弹性袋用于放置镊子、小剪刀、载玻片等小型的医学检验器具,挂钩上挂放微量加样器,载物板可临时放置小型杂物。上盖的上端有照明装置,可提供采光,箱体的后部有电源腔,电源腔内放置蓄电池,为照明提供电源。扩展平台的相对侧有伸缩杆,且该伸缩杆可缩入箱体内部,伸缩杆上可套置塑料袋,用于盛放医学检验垃圾。箱体的下侧有可伸缩的支撑脚,可自由调整操作平台的高度,便于医学检验人员使用。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提手,该提手与箱体铰接,便于携行。

2便携式医学检验箱的功能特点

使用时,打开支撑脚,根据所放位置调节支撑脚,使箱体水平;打开上盖,抽出扩展平台和伸缩杆,将垃圾袋卡于伸缩杆上,医学检验过程中所需要的小型仪器如血糖仪及多种干式试剂可放置于抽屉内,吸量管、剪刀、加样枪等器具夹于弹性绳卡、弹性袋、载物板、挂钩上,操作平台上可放置一台小型离心机、小型显微镜及一只小型多功能试管架即可开始工作。检验工作结束后,将操作平台清理干净,从伸缩杆上取下垃圾袋,将伸缩杆和扩展平台缩回箱体内,盖上上盖,通过箱体上的卡扣将上盖扣实,收回支撑脚,提起提手携行。

3便携式医学检验箱的应用

各类干式仪器如干式电解质分析仪、干式尿液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干式血液分析仪、掌上血气分析仪、便携式干式血糖仪正逐渐用于野战条件下的应急医学救治,各种检测项目所需干式试剂及耗材如各种胶体金检测试纸条、ABO血型鉴定试剂可以归类放置。此检测箱的3个抽屉中分别放置部分生化、临检、免疫试剂,另一个抽屉放置一些耗材,配合各类干式仪器开展工作,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临检、生化和免疫3个方面。

3.1临检项目

临检项目主要包括血、尿、便3大项常规检验,另外,还可进行血型鉴定及配血。

(1)血常规。

可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检测、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疟原虫检查等常见野战条件下急诊及常见病的血常规检查。

(2)尿常规。

可进行尿液常规分析以及相关项目检测,包括一般指标、理化指标、尿沉渣检查。一般指标包括尿量、颜色、密度、透明度、酸碱度;理化指标包括尿亚硝酸盐、葡萄糖、酮体、尿胆红素、尿胆原、隐血、红细胞、白细胞等,这些指标可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检查,尿蛋白检查也可以使用20%磺基水杨酸进行定性实验;尿沉渣检查主要包括自然沉淀镜检和离心后不染色尿沉渣镜检。

(3)便常规。

包括一般指标和镜检两部分。一般性状检查包括形状、颜色、是否脓血便等;显微镜检查包括直接涂片检查、虫卵及包囊浓缩检查,隐血检查用潜血试纸法。

(4)血型鉴定及配血。

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红细胞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根据需要可作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方法有盐水介质配血法、酶技术配血法等。

3.2生化项目

结合野战条件特点,与干式仪器和试剂配合使用,针对野战条件下伤病员的伤情需要,利用干式电解质分析仪等仪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10项,包括血液中钾、钠、氯、钙、肌酐、尿素氮、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测定。

3.3免疫项目

检测项目9项,主要方法是金标法、乳凝法。包括乙肝5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等。免疫学检查项目主要是传染性疾病。

4便携式医学检验箱应用效果分析

多功能、便携式医学检验箱的研究,符合野战条件下的工作需求,在多次训练和演习任务中,为伤病员的快速诊治起了积极的作用。该多功能、便携式医学检验箱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临检项目。

只利用显微镜及一些简单的设备及试剂就可进行检测,基本满足了野战条件下急诊手术及常见病的常规检查。

(2)生化项目。

配合干式便携式生化分析仪等仪器,简便快速地完成多项重要指标的检验,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依据。

(3)免疫项目。

对多种传染病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在野外及应急情况下,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金标试剂诊断伤病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与各类便携式仪器配合使用,基本满足了紧急救治的需要,整体上达到救治保障有力的目的,特别适用于野外及应急条件下患者的检验,构成了一个移动式临床检验平台。

5结论

目前,我军野战医疗队的检验设备还是以湿化学检验为主,在野外恶劣条件下,常常发生断电、停水等情况,给检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野战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干化学检验技术迈进,使用的检验设备及操作平台应具备体积小、便于携带、自带电源、试剂简易、操作方便等特点。基于此,本课题组开展了这种自带电源的多功能便携式医学检验箱的研制与应用工作。该多功能、便携式医学检验箱是非常实用的野外快速检验平台,有着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符合野外快速使用的特点,符合有利于携带、展开与撤收快捷的原则。此便携式医学检验箱为箱桌一体,展开为桌,收起为箱。打开检验箱后,可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快速或常规检验工作,自带电源提供照明,携带多种试剂及耗材,同时又可收集医疗垃圾,工作结束后收起即可携行。使用便携式医学检验箱开展野外条件下的临床检验工作效果满意,为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的依据。在部队海训及安保演习中使用,赢得了好评,在完成部队卫勤保障任务和战备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该便携式医学检验箱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功能多样、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大规格检验箱置于战地化验室,小规格检验箱单兵携行,在战时、援外维和及灾害发生等恶劣条件下,可方便快速地从事急诊医学检验工作。

作者:郭满盈 罗雪平 罗媛烨 单位:解放军98医院检验科

医学检验论文:理实一体化教学医学检验论文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或者多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牢固掌握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

2.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零距离就业。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甚至学校可以与医院进行合作,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医学检验,经过这种方式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仿真的医院(实验室)环境下,提前体验职场环境,了解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逐步实现零距离就业,让用人单位满意。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实施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能有效促使专业教师主动地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钻研教学方法、通过下医院(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来掌握新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如多门专业课程、多个班级只能安排在少量的仿真实验室上课,在教学实施中会出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紧张、运转不畅的现象。

2.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亟需编写与完善。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传统的教材已无法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缺少用于医学检验的仪器设备。

医学检验的很多检查项目都是依靠医学检验仪器来进行检验的。但是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数的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医学检验的仪器设备大多价格不菲,因此学校想要配备像医院检验科使用的仪器设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进行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实践课程中,往往几个学生一组使用一台仪器,加之课堂时间有限等等因素,就会导致学生还没能熟练掌握使用仪器时,课程就草草结束。仪器设备的缺乏会降低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的教学质量。

4.教师的专业能力、责任心需要加强。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而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受各种条件限制,实践操作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责任心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教学过程中,老师认为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老师自己则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不管不问,这就不算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5.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学校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这种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的片面,而且不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此种评价方式,往往只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个了解,而对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就一无所知,只能反映学生片面的学习程度,而不能对学生综合掌握的情况做一个考核。

三、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及措施

1.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增加经费投入。

政府、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多方力量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地产经济和产业的重大作用,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经费投入。如学校可以向政府提交申请书,说明学校的情况,政府通过审核,专门给学校在购置仪器设备的款项上拨款。另一方面,学校和医院(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如可利用到医院检验科见习的机会开展现场教学;医院检验科在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后可以捐献一些不用的检验仪器设备给学校。

2.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适合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值得推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及时,学校要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宣传,不定期的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观摩,邀请教师去听课,让教师们真实的感受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第二,学校要加大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给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专业提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激励措施。第三,教师应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和自身情况,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要求,积极编写适用、可操作性强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第四,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向学生传授文明规范、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维持好课堂秩序,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

3.调整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

在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要改变以往以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需要对教学评价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强化过程考核,政府、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学生、家长应共同参与考核和评价。

四、结语

笔者认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任务、项目为载体,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但是笔者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策略及措施,希望能给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庆华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

医学检验论文:文件管理下医学检验论文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疗机构检验条件与技术配备不合理

医院里表现床位时常面临紧缺之势,房间设计格局不合理,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焦躁与暴怒。部分实验室布局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缺乏长远计划。检验硬件设备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仪器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和添置而有趋于老化之势。

1.2文件管理杂乱无章,不规范

文件管理在检验工作的基础上,使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文件管理能够让检验部门的检验工作开展更加有序,顺利,能够按照标准来执行,获得比较的结果。一些检验人员并没有重视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在进行文件档案的分类和书写时,并没有按照规范化要求,导致了检验原始记录不,有缺失,无法满足检验档案的保存要求。

1.3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缺乏沟通

目前医院检验部门和临床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导致了矛盾的产生,而且出现问题后,两个部门之间会有推诿的情况出现,对医疗合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临床医生需要通过检验来获得信息,检验人员也需要医生提供患者的情况来更有方向和重点的检测,双方之间本就是合作的关系,如果缺乏沟通就会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临床医生缺乏检验知识,混淆检验项目,长期的沟通不善,让矛盾积累,关系不和谐。

2解决对策

2.1完善管理,改善环境

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对检验环境进行改善,引用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仪器设备的先进度。检验室对检验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对仪器设备的购进、建档、使用操作管理、人员职责均作出明确规定,以提高仪器的护理质量,保障仪器的完整性和设备检测的率。

2.2建立检查制度,提升质控要求

医生和检验人员都要有比较高的素质,医生对检验项目和技术进行学习,掌握先进的检验项目和作用,检验人员接受业务培训,提升自身的检验能力和素质。对检验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情况进行训练,提升反应灵敏性,对新知识、新设备进行学习,掌握其原理和作用,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操作。

2.3规范文件管理,贯彻落实执行

建立科室主任负责制度,加强文件的规范管理。对检验单的项目填写交由医师完成,检验人员的报告签发必须是在科室主任完成了检验报告审批之后,完成检验项目后,将检验单以及检验报告均进行备份存档。对检验仪器的使用进行手册制定,根据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来对手册进行修订。检验管理人员定期的向科室主任来申请试剂,对仪器设备的运作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

2.4加强检验人员和医生之间的沟通

检验科室和临床科室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平时多交流,医院为双方的交流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互之间交流发展的新成果。检验人员对临床病例进行医学知识学习,积累临床知识,到临床中去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3结语

总之,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医疗系统的严格管理都使得临床检验要求有所提升。为了让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工作获得提升,我们需要对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积极的寻找解决策略,为降低检验误差提供帮助,避免检验误差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李丽珠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医学检验论文:高职卫生统计医学检验论文

1五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情和岗位需求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从业者的《卫生统计学》知识有较高要求,不仅包括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常用统计原理、统计方法的理解,还包括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和部分多因素分析等。因此《,卫生统计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2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

2.1改革教学内容

2.1.1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精选授课内容: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卫生统计学》知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对专业岗位需求有清晰的认识,认真研读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专业对《卫生统计学》知识的整体需求和知识结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卫生统计学》专业知识的需求主要包括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常用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很少用到多元回归分析、医学科研设计等统计方法。因此,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筛选。

2.1.2强调对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形成统计思维,避免死记硬背:五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差、喜欢死记硬背概念、生搬硬套公式等情况,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很容易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张冠李戴。作为教师,应在讲清《卫生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清、讲透几种最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统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式的应用条件上,让学生对统计内容进行对比、归纳,建立统计知识的整体观。课后让学生及时复习,以满足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2.1.3结合统计软件,淡化公式的数理推导和记忆《:卫生统计学》具有理论深奥、概念抽象、数据枯燥的特点,但它不是数学,不像数学那样着重公式的推导、证明、记忆,并通过大量的习题运算来强化公式《。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和实践应用性强,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适的统计软件能使复杂的统计过程简单化,更容易激起学生学好《卫生统计学》的兴趣。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等,使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不再拘泥于繁杂的计算过程,而是更加注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根据资料的类型,利用软件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熟练地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统计软件的操作使用能力。

2.2改革教学方法

2.2.1密切结合医学实例,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卫生统计学》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应用型学科,多数同学由于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认识不够,不能深刻认识《卫生统计学》的重要性,导致缺乏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实习、案例讨论。课堂上教师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和计算等,然后让学生采用手工法计算相应的统计指标,结果是繁琐的计算使学生对统计学这门课程越来越不感兴趣,对所学的内容似懂非懂,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所适从《。卫生统计学》授课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应用教学法等,通过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案例避开繁琐的运算,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统计学这一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流多,学生印象深刻,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2适当拓展课本知识:适当拓展对数据量较大的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能力训练,如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如何相互转换、导入,不同形式录入的数据如何整理分析,如何选用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只有通过具体的资料分析、统计方法的应用训练,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形成统计思维。

2.3改革教学评价的方式

2.3.1注重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应用性和操作性上,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务必摒弃简单的以期中或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做法。应做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调整考试结构,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测试。基本能力的评价要覆盖课堂考核、课后考核、课前预习、知识掌握、灵活应用程度等方面,以考查学生对《卫生统计学》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具体案例的统计分析能力。

2.3.2从知识评价的单一体系向知识、能力、应用分析等多元评价转变:目前,多数《卫生统计学》教材和各院校开设的《卫生统计学》课程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公式的推导、运算,很多时间花费在讲解基本原理和具体公式上,导致最终的考核评价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较少侧重对于统计思维的养成、具体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为此,对于《卫生统计学》考核的具体评价应该包括课堂知识的掌握、课后的总结归纳、统计软件的应用、具体的案例分析等多元评价。

2.3.3注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反馈于教学(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客体):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不仅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应该包括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等进行的定期评价,以期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卫生统计学》课程改革,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的更新,使本课程更贴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学生在掌握了《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提高他们对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形成严密的统计思维。

作者:张玉领 陈培 王季茹 许国莹 单位: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医学检验论文:检验仪器联机通信医学检验论文

一、四层结构联机通信实践探析

近年来,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为检验仪器和计算机提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在二者的通信中,语句是重要的组成元素,包含多名患者的检验请求以及检验结果等。通常,这些信息都会以垂直状进行呈现。这里的通信信息语句中,可能包含多名患者,使得每个样本中包含多条命令,又产生多个检验结果。而检验通信程序通过语句信息发现结果,就会视其为最近的检验请求结果,将样本、检验请求、检验结果等都通过语句表达出来。而不同环节的及时个数字将被记为序列号,以此检验当前层次的串行顺序,垂直结构的通信信息通过一维方式呈现,利于其进行串行传输。例如:上图的检验信息垂直关系中的病患1可以用语言表述为:语句开始-病患(病患1)-检验请求(检验请求11)-检验结果(检验结果111)-检验结果(检验结果112)-语句结束。基于ASTM的一维通信方式,进一步提出了四层结构通信模型,将医学检验仪器和计算机的通信过程进行描述,从低层到高层,通信结构分别为物理层ASTM低层、ASTM高层和应用层,其中ASTM高层将来自应用层的需求构建成消息,并传递给ASTM低层,低层在接收到消息后,将对消息进一步解读,处理成数据帧格式后,再转发给物理层。同时,低层接收来自物理层的数据帧,也会将其构建成消息,再分解为与传输特性相符的数据帧格式,再利用物理层的传输媒介,将接收到的消息进行传输,以此完成医学检验仪器和计算机间的联机通信。而四层结构中的消息构建与解构,都是依照一定的语法进行的,也就是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通常来说,消息都是通过记录组成的,也是消息传送的最小组成单位,以“消息头记录”作为通信结构的开始,“消息结束记录”为结束。四层结构中的通信消息单条记录的及时个字符,往往都是记录的ID,接着按照要求写入每个规定域内,在此之前要先写入域分隔符,在没有其他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不写入,而输入了无效值,就需要写入双引号。当然,如果输入的是元素域,它的编码过程则不同,在两个及其以上元素的情况下,要使用元素分隔符将其隔开,无效值也要写入双引号;而没有域存在的话,则元素域也将为空。在四层通信结构中,反复出现多次的域要用重复分隔符分隔,如果还有其他数据,就循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消息记录完成,这时才能够写入记录结束符“CR”,表示整条消息记录结束。在四层联机结构中,消息的构建与解析过程正好相反,解析消息时作为接收方,将会自动忽略不必要的重复,在不存在有效记录的时候,将会默认为没有数据。域和元素同样,出现无效情况下,就自动认为不存在域和元素,当然无法判断的数据,也认为是无效值。排除所有的无效值后,才能通过系统程序解析处理所接收的数据消息,完成检验仪器和计算机间的通信。利用四层联机通信结构,在医学检验仪器向计算机发出查询检验类别的消息后,计算机通过信息的解析会向检验仪器反馈检验类别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检验仪器需要发送<ENQ>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程序接收并确认<ACK>,这时医学检验仪器就开始发送样本消息,消息发送完成后,就会向计算机发送<EOT>,确认消息发送结束。计算机在接收到检验仪器的消息后,通过程序解析构建将发送检验类别的信息给检验仪器,而计算机反馈消息的发送过程与检验仪器相同,需经过<ENQ>,检验仪器<ACK>确认,<EOT>确认消息发送完毕等步骤。在医学检验仪器和计算机整个联机通信过程中,消息的构建、解析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四层结构保障通信的顺利完成。

二、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四层联机结构模型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利用语法解决医学检验仪器和计算机通信的兼容性、局限性问题,并有效的完成二者间的通信,具有广泛的实践推广应用价值。这样将大大提高医学检验仪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为医生确诊提供依据,有效的降低因人工检验而出现的错误,为广大病患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侯艳 吴道群 张铭超 高巧珍 王继博 黄金侠 单位:佳木斯大学检验医学院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2012级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论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医学检验论文

1课堂教学

1.1课堂教学引入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病例讨论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为促学”。课堂教学引入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堂上给出一个临床病例,如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根据该病例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课堂教学;课后,给学生1~2周时间完成病例分析。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讨论、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知识及知识来源,这就要求学生设计出符合个人需要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病例分析期间,同一小组的学生需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反复讨论。通过小组的讨论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成为有效的合作者。这对将来检验技术人员与患者间、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护间的人际互动、学习互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大量的病例分析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临床病例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是综合了检验医学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学生在完成病例分析后,需要在课堂上讲述他们的学习和讨论的结果(体会),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及演讲能力,这对于那些平时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PBL教学法的优势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1)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较为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从中可获得其他同学及老师的相关信息。(2)尽可能地暴露一些相关课程的学习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其正确理论的理解,并且可以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3)除了对理论学有帮助,还可以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检索文献、资料查阅、总结归纳、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等能力,这些综合能力都将为以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PBL教学法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作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有待加强:(1)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单一,大多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教材上现有的信息,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2)团体合作能力不强,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立完成的。(3)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1.2加强情商培养

情商是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需要的一种平衡心态以及同情共感的能力,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逐渐养成的。有研究表明,影响一个群体工作效率的因素有3个:(1)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2)群体特性;(3)群体的效能意识。积极的、愉快的情绪能使人充满着信心,并努力工作;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行为效率。高情商有助于提升团队的道德、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检验技术人员完成每一个标本的检测往往都需要与其他同事、同行共同协作,检验技术人员的自我发展需要依托所处的检验医学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生存、发展,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体现;而这个群体也会随着每一个人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个人与群体都将得到提高。因此,加强情商培养,才能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更好地提升到检验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血液学检验实践教学中,当学生观察到疑难细胞及少见细胞时,一般先按实验小组进行自由探讨,并由学生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将所见细胞拍成照片,实验结束后做成PPT课件,由任课老师按临床病例讨论的模式进行指导、分析及讲解,在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成就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情商培养可以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心理调控能力、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的情绪可以帮助检验技术人员在实际医学检验工作中更加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较高的工作效能。新毕业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由于在校时教师们的正面教育使大家对未来的职业过于理想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而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对工作流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也未掌握。因此,在情商培养中,要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播种成功的种子;要通过情商的培养,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在日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更加积极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与不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此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2实践教学

2.1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教学中,教师进行规范的操作示范,是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以及获得实验成功的关键。其次,就是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操作,使学生逐步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对显微镜、尿自动化分析仪、血小板聚集仪、血液自动化分析仪等临床检验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故障排除等能力的训练也需要加强。在操作仪器前,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检测原理、方法、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仪器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独自实践操作仪器并处理一些常见仪器故障。实践教学是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联系临床检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开设的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时教师先讲述,学生再按照教师所讲的步骤进行实验,而实验所用到的器材、试剂等物品都是由带教老师事先准备好,并有秩序的摆放在学生实验台上,学生做实验时不用过多的思考,只需按照黑板上的操作步骤操作就可得出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对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作者在实验教学中增开了设计性实验,由带教老师提供设计性实验题目的范围和总体思路,并把实验室所具备的实验条件告知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总体思路、时间和实验室的实际条件,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合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提交一份按照科研论文格式书写的实验报告,最终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验设计、实施、结果报告等情况作出综合评价。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因此,开展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之一是操作项目众多,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检验各项操作技能,除了在实验课上给学生传授操作方法外,利用课余时间,将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自己设计实验,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做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岗位实用的操作技能。

2.2加强和规范临床教学

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式”高等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加强与临床基地教学的融合。让学生进校后的第二年即进行临床基地检验科(检验中心)见习,尽早接触临床岗位,让学生先有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带着应用性问题回到课堂学习理论,使学生感到在校的理论、实验教学内容不再空洞,有利于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时期,更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向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转换角色的阶段。因此,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临床实习要达到满意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1)选拨高素质的临床带教老师;(2)定期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培训;(3)各教学点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详细的带教计划;(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带教方法;(5)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评价(系部评价+学生评价);(6)对实习学生进行出科考核评价。将临床实习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本课题组成员将继续本着“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形式多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带教,务必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刘艳 刘丹 朱瑾 黄泽智 李小民 单位: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系 湖南省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学检验论文:检验流程中医学检验论文

1基层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标本管理存在不合理性

标本管理是一项大工程,医院所有需要检验的患者的标本都汇集到检验科室,管理工作非常繁杂,如果稍微不慎,就很可能会出错。目前许多基层医院实验室的信息系统比较落后,标本管理还没有实现条码化管理,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没有实现电子化,使得实验室在进行标本管理的时候就不能实行条码化管理或信息化管理,导致在标本管理中经常出现差错。

1.2检测结果确认繁杂

在临床诊断中,经常会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同一项目进行多次检验的情况,而检验结果呈现动态变化,甚至出现同一患者两次血型不同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查看检验报告是否出现差错。在这个环节上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流程,要查出是哪一个环节出错,会比较困难。检验报告出错很可能是临床医生送错了标本,也可能是检验员工作失误,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结果的确认检测就会变得很繁杂。

1.3漏检、错检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医院每天需要检验的患者非常多,以抽血体检为例,在体检中,抽血检验存在多种项目,而抽血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如果这些工作都进行人工操作的话,很容易出现漏检、错检的现象。如患者名字贴错标本,体检的项目弄错,患者多报、少检项目等。

1.4医院内多个实验室并存

有些基层医院为了方便各个科室的检验,设置了多个同一性质的检验室,如门诊检验室、临床检验室、急诊检验室,这些检验室的工作性质一样,但却分属于医院不同的科室,除了这些较大型的检验科室之外,还有很多小的专业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分散的检验室不但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让流程复杂化,很多患者要拿一个检验报告就要在医院内来回奔走,给患者带来很多不方便。而且同一性质的检验室并存,增加了检验流程的复杂性,虽然是在同一个医院内,但不便于管理。

1.5标本处理缺乏规范性

在检验前需要对标本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检验的规范性、性。检验结束后,标本也需要进行规范处理,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带来诸多污染。在标本处理环节上,很多基层医院都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由检验人员负责检验的标本,但是检验人员每天的检验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检验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标本处理上,如果让检验人员兼顾标本处理,就很容易导致标本处理工作出现无序的现象。

2优化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流程的策略

2.1改善实验室信息系统,促进标本条码化管理

检验科担负医院所有患者的检验,在信息时代应该实施信息化管理,与各科室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标本管理信息化、条码化。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医生开检验申请单着手,为此医院应该对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将挂号者的卡换成带有条形码或者ID号的卡,这样一来,医生在开检验申请单的时候,可在信息系统上建立电子检验申请单,当标本送至检验科室,即可进行条码化或者ID号管理。通过改进、升级或者引进信息系统,推动管理过程信息化,规范标本管理。

2.2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检测结果管理

要加强检验结果的管理,就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所有的管理环节都可以在管理系统中一步到位。当患者在某一时间内同一个项目有多次检验结果,而且结果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况,那就可以在系统中对这些检验结果进行确认、核查,从医生申请、检验员检验、质控把关,每一个环节在系统中都可以清晰查询。在进入系统后,还可以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分析,检查录入的结果,然后审定报告,确认没有差错之后再发送报告,如果存在差错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核实。

2.3促进仪器、设备双向通讯,简化人工操作

在检验标本多,检验项目繁杂的情况下,对标本进行分类,并归类到对应的检验项目需要花费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很容易出错。例如,一个体验者抽一次血,就化验几个项目,如果要人工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错检、漏检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需要促进仪器、设备实现双向通讯,即是抽血的时候将不同的标签贴在不同类别的试管上,这些标签代表的是不同的检验项目,通过一起扫描即可辨别是要做什么项目的检验,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检测仪器还可读取条码信息进行检测,并形成报告单,以避免弄错患者姓名,降低错检、漏检的几率。在仪器、设备双向通讯的环境下,还利于优化检验报告的查询,如一些丢失、找不到的检验报告,可以在系统中找回。

2.4对同一性质的实验室工作进行整合

医院设立多个实验室,初衷是为了方便各科室的检验,但是检验室分散,也会让检验流程复杂化,增大检验科室管理的工作量,同时还给患者带来不便。对于同一性质的检验室,尽可能的合并,简化流程和管理,通过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提升检验工作效率。

2.5设置样本处理室

样本处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样本是否进行规范化处理,关系到样本是否会给环境带去污染。每天汇聚到检验科的样本众多,检验完成后,样本就需要进行处理,这个工作量非常大。为了优化这个流程,应建立样本处理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避免检验员一边负责检验工作,还要一边兼顾样本处理,既可以规范样本处理,还可以提升整体效率。

3结语

因此,检验科流程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让流程复杂化,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在信息化管理的时代,基层医院检验科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简化人工操作,以确保检验工作质量。

作者:李明英 单位:沾益县人民医院

医学检验论文:临床免疫学医学检验论文

1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用书为《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电子版),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康熙雄主编)的配套教材。我们根据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目的,尽量按照临床免疫实验室常用的技术操作方法来设计实验课程。首先实验内容要突出本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其次,从医学检验学生的特点和大部分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基础研究工作的需求出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术上;另外,根据免疫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科研领域中的特点,增加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项目。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我们将实验分为:(1)验证性实验,包括经典抗原抗体反应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免疫细胞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提取;血清补体活性的测定;(2)设计性实验,包括ELISA法的建立;临床相关实验:包括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临床实验室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全自动分析仪的操作在实验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定期带学生到医院临床实验室见习,让他们了解临床免疫学检验动态及近期的检验仪器、检测方法和发展趋势。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落后,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难题。

2分配实验学时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们根据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考察和分配,每次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99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5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1。

3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充分利于临床医院的资源优势

良好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条件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临床免疫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免疫学技术的成熟,以及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医学的各个学科均与此学科发生广泛的交叉和渗透。相应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实验教学要为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我们的实验课充分利用旧有设备,同时也争取了新的投入。近年来,实验室增加了教学设备包括显微镜、离心机、自动酶标仪、洗板机、水平电泳仪、分光光度计等。另外,由于自动化的进程加快,很多高精尖的设备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这些设备价格昂贵,教学实验室无力购买。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各个教学医院检验科的资源优势,将部分实验课和见习课设置于教学医院的检验科,用临床资源优势来弥补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4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讨论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对于设计性较强的实验,我们运用了PBL教学模式,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由教师提出与本次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学生问题,维持实验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于相对复杂的实验内容采用LBL教学模式,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等。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比如“凝集反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完成实验内容。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加入讨论式教学模式。针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在教师指导下,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交流,相互探讨,以求得真知。由于我们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验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变得形象。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操作、实验仪器拍摄成录像进行播放。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所用的仪器等,还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将科研融入实验教学

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实验教学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及医院越来越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各等级的科研项目数逐年增加。我们也尝试将科研融入的临床免疫实验教学中。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就是我们教师自己正在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

6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实验技能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加大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操作中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有意识的纠正错误的手法;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能认真思考,讨论实验成败的原因,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学生对实验课的内容感到有兴趣,并加以重视,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也得到实习医院指导教师的认可。当然,在两轮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1)实验资源的相对不足:在实验课时我们一般将三名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实验,有的同学主动性不强,不能参与每一次实验的操作,而是看同组的其他同学操作。我们应该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手来。(2)实验内容不够充实:免疫实验总会有反应和等待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总感觉无事可做。教师应该丰富实验内容,比如增加多媒体动画,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等等来丰富实验的内容,让等待的时间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3)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要固步自封。临床免疫学检验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教师也要多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7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我们要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内容,分配实验学时,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完善实验考核机制。这样,才能使实验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检验人才。

作者:邵春青 刘志伟 卜颖 侯丽贤 陈彤岩 杨薇 李萍燕 杜洪涛 娟 张国军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

医学检验论文:专业建设医学检验论文

1专业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

①课程体系设置中注重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相对薄弱。②检验医学相关临床课程设置求广求全、培养重点不突出。③专业必修课程过多,学科交叉、岗位需要的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极少。④课本教学、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学网络化与数字化水平低下。⑤课程体系由5年制“医学士”改为4年制“理学士”,原有课程体系明显不适合现教学需要。

1.2实验教学

①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存在设备陈旧、利用率低,管理水平差。②注重理论课程学习,对临床实验教学和管理关注不足。③实验课教学偏重教材知识讲授,科研精神与科研能力等创新性能力培养不足。④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与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现状脱节。

1.3实践教学

①实践教学管理松散,专业技能培养方式落后。②未及时与实践教育基地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实习同学思想动态。③因为实习基地师资、管理水平不同,实践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1.4前、后期教师缺乏交流

进行基础课教学的前期教师缺少机会接触临床,对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来自医院进行实践教学的后期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教学方法、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检验专业建设的初步尝试

针对培养方案调整,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的改革,主要在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经验。

2.1课程与教材建设

①课程体系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培养目标和时间均有改变。如何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我们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进行改革,以专业课贴近临床实际应用为目的,突出临床应用型专业课建设。例如利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和校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以及省级教学团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团队、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省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课程建设时,突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以达到打造成医学检验精品专业课目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基础学院和临床学院教师共同担当,利用各自教学特长,取长补短,切实达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保障教学工作与临床实际应用相一致。加强教学改革工作,将临床医学各相关学科内容合并成《临床医学概要》进行讲授,即保障学时不足与临床课程教学任务过重的矛盾,又满足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了解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加大人文科学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类课程中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社会去积累经验;积极有步骤开展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建设成为网络课程或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专题网站,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②教材建设:各级部门重视教材的建设,学校教务部门设教材建设专项经费,积极支持和鼓励检验技术专业各学科教师参与教材的编著工作。本专业多名教授近年以来编写出版了多部规划教材,在已有的编写基础上,现正组织编写适合医学技术发展的专业教材或讲义,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2教师队伍建设

①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团队:a.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务实、创新、凝聚力强的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三高一强”(学历高、职称高、综合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型”兼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b.培养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和激励奋斗目标。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鼓励教师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开设专业选修课和1-2门双语教学专业课,努力把医学检验专业打造成有特色的专业。c.重视科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教学、科研、特殊贡献在内的团队管理制度和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努力营造积极和谐、公正合理评价体系的团队内部环境,提高团队整体精神面貌,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体现在晋升、晋级、年度考核之中。②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相应规章制度:a.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实施教师考核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讲课讲座记录、教学会议记录、授课试讲记录。b.加强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由相关专业领导和教授组成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指导、监督小组配合学校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并开展教师之间、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活动,保障专业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维护教学工作的严肃性。c.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学生实纲的修订;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鼓励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务部门指导下不定期举办教学计划修订会议,不断完善不足之处。d.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完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考核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教学实习检查。e.完善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程,修订和规范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包括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答辩情况记录等;

3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建设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包含两个实验平台,分别为医学检验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检验医学微生物、临床基础检验、骨髓细胞学、染色体检查等形态学实验教学。机能学实验室主要负责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担负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检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的开放性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选择性的开展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即满足检验医学实验教学需要,又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添置贴近临床实际的现代化实验设备:购置贴近临床实际使用的现代化实验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液检测仪、PCR仪、尿液分析仪、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流式细胞仪等。为配合检验专业教学的需要,打破原来依附于教研室的实验室管理旧模式,建立检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促进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发展;将实验仪器集中组成仪器实验室,集中管理和使用。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到既能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满足教学科研使用要求,又能有效维持仪器的安全完好。建设相关网页: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介绍实验中心所拥有的仪器设备的性能、配置,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全天候的科研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检验课程内容的“虚拟实验室”,改善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及自主设计实验提供虚拟化平台。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①通过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定期召开实习医院领导、主管部门、各带教临床教师参加的现代教育思想的讲座,更新教育观念。②规范教学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业务讲座或座谈会进行现场指导;每年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医院进行教学检查;不定期进行教学抽查,加强与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③强化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质量,在临床教学基地遴选出一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完成对同学进行业务指导的教师担任实习同学的导师。同时,根据实习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实纲和实习手册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实行导师指导下的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①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并不断改革。规定每届本科学生实习阶段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参加答辩。②在临毕业实习前一个学期,配合文献综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课题文献查找方法、综述撰写格式、开题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论文撰写的正确格式,为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初步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③规范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如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论文答辩情况等,并制订了毕业论文管理条例,论文成绩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纳入学生成绩单。④强化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为防止出现论文抄袭的现象,每篇论文进行上网核对检查。⑤组成专家组负责学生论文审核和答辩。专家根据学生的论文完成的内容、课题相关综述、论文质量、答辩等情况,现场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可以评价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按照评分标准评分,记入成绩。

5小结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自2012起即招收4年制学生,经过近年专业建设,医学检验教学团体取得多项成果,其中获批校、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编写教材和讲义5本,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篇、科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教学成果3项,获得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8项等,这些成果为今后培养出有特色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和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学检验专业具有多学科理论交叉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医学检验作为近年新开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传统的医学检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成立有完整逻辑、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出能适应未来人才需求、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培养能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医学检验检验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作者:浦春 冯钢 武其文 黄丽珠 张鹏 黄建军 单位:皖南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医学检验论文:医疗机构检验流程医学检验论文

1基层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标本管理存在不合理性

标本管理是一项大工程,医院所有需要检验的患者的标本都汇集到检验科室,管理工作非常繁杂,如果稍微不慎,就很可能会出错。目前许多基层医院实验室的信息系统比较落后,标本管理还没有实现条码化管理,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没有实现电子化,使得实验室在进行标本管理的时候就不能实行条码化管理或信息化管理,导致在标本管理中经常出现差错。

1.2检测结果确认繁杂

在临床诊断中,经常会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同一项目进行多次检验的情况,而检验结果呈现动态变化,甚至出现同一患者两次血型不同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查看检验报告是否出现差错。在这个环节上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流程,要查出是哪一个环节出错,会比较困难。检验报告出错很可能是临床医生送错了标本,也可能是检验员工作失误,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结果的确认检测就会变得很繁杂。

1.3漏检、错检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医院每天需要检验的患者非常多,以抽血体检为例,在体检中,抽血检验存在多种项目,而抽血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如果这些工作都进行人工操作的话,很容易出现漏检、错检的现象。如患者名字贴错标本,体检的项目弄错,患者多报、少检项目等。

1.4医院内多个实验室并存

有些基层医院为了方便各个科室的检验,设置了多个同一性质的检验室,如门诊检验室、临床检验室、急诊检验室,这些检验室的工作性质一样,但却分属于医院不同的科室,除了这些较大型的检验科室之外,还有很多小的专业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分散的检验室不但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让流程复杂化,很多患者要拿一个检验报告就要在医院内来回奔走,给患者带来很多不方便。而且同一性质的检验室并存,增加了检验流程的复杂性,虽然是在同一个医院内,但不便于管理。

1.5标本处理缺乏规范性

在检验前需要对标本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检验的规范性、性。检验结束后,标本也需要进行规范处理,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带来诸多污染。在标本处理环节上,很多基层医院都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由检验人员负责检验的标本,但是检验人员每天的检验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检验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标本处理上,如果让检验人员兼顾标本处理,就很容易导致标本处理工作出现无序的现象。

2优化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流程的策略

2.1改善实验室信息系统,促进标本条码化管理

检验科担负医院所有患者的检验,在信息时代应该实施信息化管理,与各科室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标本管理信息化、条码化。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医生开检验申请单着手,为此医院应该对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将挂号者的卡换成带有条形码或者ID号的卡,这样一来,医生在开检验申请单的时候,可在信息系统上建立电子检验申请单,当标本送至检验科室,即可进行条码化或者ID号管理。通过改进、升级或者引进信息系统,推动管理过程信息化,规范标本管理。

2.2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检测结果管理

要加强检验结果的管理,就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所有的管理环节都可以在管理系统中一步到位。当患者在某一时间内同一个项目有多次检验结果,而且结果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况,那就可以在系统中对这些检验结果进行确认、核查,从医生申请、检验员检验、质控把关,每一个环节在系统中都可以清晰查询。在进入系统后,还可以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分析,检查录入的结果,然后审定报告,确认没有差错之后再发送报告,如果存在差错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核实。

2.3促进仪器、设备双向通讯,简化人工操作

在检验标本多,检验项目繁杂的情况下,对标本进行分类,并归类到对应的检验项目需要花费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很容易出错。例如,一个体验者抽一次血,就化验几个项目,如果要人工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错检、漏检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需要促进仪器、设备实现双向通讯,即是抽血的时候将不同的标签贴在不同类别的试管上,这些标签代表的是不同的检验项目,通过一起扫描即可辨别是要做什么项目的检验,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检测仪器还可读取条码信息进行检测,并形成报告单,以避免弄错患者姓名,降低错检、漏检的几率。在仪器、设备双向通讯的环境下,还利于优化检验报告的查询,如一些丢失、找不到的检验报告,可以在系统中找回。

2.4对同一性质的实验室工作进行整合

医院设立多个实验室,初衷是为了方便各科室的检验,但是检验室分散,也会让检验流程复杂化,增大检验科室管理的工作量,同时还给患者带来不便。对于同一性质的检验室,尽可能的合并,简化流程和管理,通过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提升检验工作效率。

2.5设置样本处理室

样本处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样本是否进行规范化处理,关系到样本是否会给环境带去污染。每天汇聚到检验科的样本众多,检验完成后,样本就需要进行处理,这个工作量非常大。为了优化这个流程,应建立样本处理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避免检验员一边负责检验工作,还要一边兼顾样本处理,既可以规范样本处理,还可以提升整体效率。

3结语

因此,检验科流程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让流程复杂化,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在信息化管理的时代,基层医院检验科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简化人工操作,以确保检验工作质量。

作者:李明英 单位:沾益县人民医院

医学检验论文:无机化学医学检验论文

1介绍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无机化学课程内容

首先介绍化学的定义,不同的教材对化学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表述,笔者采用的定义是: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离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然后从“原子、分子、离子层次”、“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几个方面逐字逐句解释其内涵和联系。强调“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组成和结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辩证关系和基础理论对化学及相关课程学习的普遍指导意义,这一规律对于单质、无机物和有机物普遍适用。之后,介绍化学的四大分支,使学生对化学类后续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其中,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化学元素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两大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分子结构)、四大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平衡)、元素化学。同时介绍各章节分配的理论课时及其实验课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及重点章节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对化学发展史和无机化学的研究趋向做简单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可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

2化学与医学及检验学的联系

作为医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化学与医学的联系。历史上,化学家很早就努力为医治疾病制造药物(如麻醉药、抗生素药物等),为医学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显然,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而人体包含着由八十多种元素构成的上万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间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人体的一切生理现象(如消化、吸收、排泄、循环等)都是这些复杂化学变化的外在体现。此外,人体内元素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必需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导致人体化学平衡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如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缺铁会导致贫血、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治疗疾病要依靠药物,而药物本身也是化学物质,其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药典中有很多无机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氯化铵等,可举例让学生了解。下面介绍化学与检验专业的联系。由于大一新生刚入校,还没接触检验专业课,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检验专业: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化学基础。接下来让学生了解经过检验得到结果是治疗疾病的首要及关键步骤,激发学生学习检验专业的热情。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如临床检验常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测定血、尿、胃液等生物标本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以帮助正确诊断疾病,来说明检验专业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重要性。这部分可选择播放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一歌来活跃课堂气氛。歌词中的“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这几句形象地说明了化学与人体的紧密联系。

3进一步强调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其学习方法

首先,向学生介绍无机化学在化学类后续课程及检验专业课程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强调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既然无机化学对于检验专业如此重要,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呢?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方式延续了高中的特点,过于依赖教师讲授,所以绪论课有必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具体来说:及时要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课堂学习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要专心听课,记好课堂笔记。这是因为大学教材中很多内容设计得过于庞杂,不易分清主次,而课堂笔记是教师讲授内容的精简和概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要时学生需要在课后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笔记。第三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第四,学生学有余力,可以适当阅读课外参考书(教师介绍几种参考书)。以上是大学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无机化学课程本身而言,还有其自身特点,如元素化学部分知识杂多繁难,学生不容易抓到要领,教师应再次强调“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让学生学习这部分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归纳,才能化零为整,化繁为简。又如在学习几大平衡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平衡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教师还要强调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操作规范和训练要求,是检验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检验领域必备的基本技能。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做到“预习实验,弄懂原理,操作,真实记录,及时总结”。进一步来说,临床检验中,检验者基本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性。所以,检验专业学生要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从无机化学实验开始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作者:丁素君 张会芬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检验论文:高职实践教学医学检验论文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1.1实践教学模式传统

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除临床实习外,主要以校内实验实训为主,而实验实训又以重复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落后

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不健全,尤其是实践教学标准没有与生产对接,出现与职业岗位脱节的现象;实验实训指导书缺少与医疗行业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与本地医学检验技术现状不吻合;医学检验的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更新不及时,不能满足医学检验岗位需求。

1.3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失效

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技能考核存在:一是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在实训时,“一人做多人看”;二是以实验报告记成绩,代替考核的现象;三是课程考核偏重理论化,实践成绩比重偏低,一张试卷考核理论和实践等现象。

1.4实践条件建设滞后

由于医学检验设备更新换代快,设备价格昂贵,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跟不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4个部分组成,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各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保障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整个体系核心,起着驱动作用;内容体系是目标体系的具体体现,是各实践教学环节呈现出的具体内容;评价体系主要是对过程进行监控,对效果进行反馈,对质量进行评价,起调控作用;保障体系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和环境建设、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手段等,是对实践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黄冈市及其周边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的访谈、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理论,具备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它主要包含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

(1)职业基本素质:主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地工作态度;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医学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与医学检验服务对象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等。

(2)职业基本技能: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人体结构和功能等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临床基础检验、血液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等专项检验能力。

(3)职业综合技能: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细胞形态辨认、体液化学成分含量检测、病原体检测和免疫功能检测等技能,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优化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项目,按照职业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有序组织而成,见图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实践课程,优化实践内容体系,共确定173个医学检验实践项目,并规范其实践内容和要求,避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盲目性。

(2)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医交替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借助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环境交替开展早期接触临床、临床现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生产性实践活动;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深入开展基本专业技能、单项专业技能、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开展临床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3)优化实践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实践内容;调整实训室的功能和布局,构建虚拟医院环境,营造医学检验职业氛围;把教室与实验室、实训室建设于一体,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

2.2建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教学资源建设:①根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制订专业课程标准,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并经行业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后使用;②通过学校与医院间的合作,按课程标准要求开发专业校本教材,特别是专业实训教材,制订专业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方案,印发毕业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将实践教学与医学检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③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专业教学任务、实训教学项目、技能训练目标、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专业技能达标要求等资源上网,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多种途径积极培养“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①利用暑假采取专业培训、业务进修、进医院顶岗等形式,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进医院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教师的职业岗位技能,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积累医院岗位工作经验;②聘请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为“校外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的建设,引领专业发展;③聘请一批各医院检验科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带教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和毕业顶岗实习;④在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把黄冈市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在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教师“结对”活动,每位教师对接一个市、县、区,与全市医院检验科长期开展学术、技术层面的紧密合作,使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紧跟技术的发展。

(3)实践条件建设:在市临床检验中心的指导下,通过校院合作,引入行业的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按医院检验科工作环境布局校内实验室,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在医院建设教室和学生宿舍,完善教学条件,把医院建设成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市临床检验中心的作用,从低年级学生开始,增加接触临床、专业见习的时间;利用真实检验项目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4)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并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习指导工作管理办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早期接触临床实施办法、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标准、毕业实习课程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教学文件,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2.3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完善技能考核方式:①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实践技能成绩的比重,把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引入职业态度的考核,引导学生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②把平时的专业技能考核、实习前的综合技能达标和毕业前的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考核体系,保障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由学校专职督导员,兼职督导员、学生、家长、医院带教教师等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实践技能的培养进行多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纳入评价体系,评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万德年 丁海峰 周剑涛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论文:实习生门诊医学检验论文

1实习生提高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在很多医院,实习生已不是可有可无的群体,他们直接参与日常工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以我院检验科门诊常规室为例,正规工作人员有7人,而实习生长期保持在4人以上,占工作总人数的40%左右,一旦穿上白大褂,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代表整个检验科甚至医院的形象,尤其是在门诊常规室这样的窗口部门工作,但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后面临着从单纯的校园教育模式转变到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实践,很多实习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技巧,缺乏对服务流程的了解,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临床应用,缺乏自信和应对纠纷的能力,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以门诊常规室为例,从2012年10月~2014年3月共收到患者及医护人员投诉32起,其中15起也就是近一半是由实习生引发的,所以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刻不容缓。

2科学的岗前培训是基础

2.1自信心培训

在刚进入门诊常规室实习时,很多实习生面对临床和患者的咨询或质问时,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紧张和胆怯的心情暴露无遗,这将会直接导致患者对实习生的抵制和严重不信任,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所以,树立自信,消除心理障碍,勇敢地站在患者面前不卑不亢地面对他们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及时步。而树立这种自信心需要带教老师的帮助:首先,要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尊重,不能当着患者和医护人员面指责实习生的错误,不能把他们当成“累赘”或当“小工”一样随意使唤。第二,做好学生的“保镖”和“后盾”,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当他们不小心犯了错误,还有老师能够补救,让他们勇敢地迈出沟通的及时步。第三,让实习生树立“视患者如亲人”的理念,当患者来到门诊时,尽量用通俗和蔼的语言进行交流,取得患者配合,虽然目前医患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如果你真诚对待他,他会对你的小小失误较大可能地包容和理解。

2.2基础知识培训

实习生的基础知识越扎实,就越能为患者分析病情和检验结果,患者对其信任程度就越高,实习生就会越自信,沟通的障碍就越小,因此,扎实的掌握检验及临床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实现自信沟通的基础。实习生应认真阅读检验科各种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行业参考书的书籍,还应注意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较大程度满足患者咨询需要。遇到疑难问题时,多查阅资料,多请教老师,切忌不懂装懂,给患者以误导延误病情。

2.3门诊检验流程培训

在门诊常规室,患者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下一步该干啥?”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在实习培训中详细地向学生介绍门诊流程,掌握工作流程是给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品质服务的保障。具体来说,要熟悉医院就诊流程、各个科室位置设置、检验科检测项目设置、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门诊抽血流程、不合格标本的清退流程等。带教老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讲解各个流程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合理的实习安排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实习生在检验科门诊常规室的时间仅有8周,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沟通技巧呢?合理的实习岗位安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大部分医院的门诊常规室分为三部分:采血室、血常规化验室、体液化验室。在这三大部门中,采血室是业务最繁琐、涉及专业知识最多、与患者接触最多的部门,对沟通要求较高,而另两个部门相对简单。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学生门诊常规室实习的8周内,前四周首先在常规室和体液室实习,在这里最主要是与医护人员接触,即使出了错误,弥补的空间较大,经过前四周适应,实习生有了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知识储备,四周再进入采血室实习,这样的实习安排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适应工作,减少恐惧带来的沟通不畅。

4专职带教

以往的带教模式都是带教老师不固定导致学生没有归属感,老师没有责任感,可选择对教学有经验、有热情、沟通能力强的老师专职带教,这既能增强老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又易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便于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可大大提高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带教方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因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鼓励批评或引导,使他们逐渐树立自信,敢于和善于与临床和患者交流。

(2)发挥主观能动性:

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示范后应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他们带着“爱护心、同情心、忍耐心”真诚地与医患沟通。只有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高医学沟通能力,建立和谐关系。但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应“放手不放眼”,既要敢于放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能撒手不管,要随时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指导或引导,充当监督指导的角色。

(3)言传身教:

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规范行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应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尊严,只有学生崇拜你才会模仿你、尊重你,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带教老师应避免不规范的医疗活动,不给学生的不良行为提供“借口”。要利用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感召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良好的沟通中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患者、医护人员对检验科的服务满意率应高于90%,缺少实习生的默契配合很难达到这一目标。每一位即将走上岗位的实习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做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希望通过本文的几点建议能够为培养出高质量全方面的检验工作者出谋划策,为学生们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铺平道路。

作者:杨焦峰 王伟娟 郑辉 贺志安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

医学检验论文:质量控制下的医学检验论文

1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1检验人员、患者、医师之间系不和谐

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频繁发生医患纠纷的事件,有些甚至危及到了医生的生命安全。同时检验人员和医师之间也会存在着不和谐因素,但因为其对于检验技术的非专业性,使得对于高度专业、高难度的检验手段不甚了解,容易出现混淆项目检测的现象。检验人员却希望临床医生理解这些高难度的专业技术,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在检验工作中双方有着交流障碍,导致了检验工作出现矛盾,继而引发错误。

1.2检验条件和技术配备不合理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检验技术质量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检验技术,任何检验都将可能存在误差问题,而目前很多技术不成熟的检验人员直接上岗更加重了误差发生的几率。同时,部分设备的不先进以及老化问题,同样严重影响着医学检验的结论。

1.3文件管理出现规范性错误

文件管理,是对于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的基本准则,唯有科学与规范的文件管理模式与制度才可以保障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检验结果的有效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文件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其概念和意义并不熟悉,编写建立档案时存在分类不清,书写不规范,原始记录缺失等问题,其严重影响了错误发生的几率,以及失去补救的条件。

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全过程控制

2.1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医生开具化验单时,应明确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以免在送检过程中发生差错;还应标明患者诊断、标本来源,确保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免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采集标本前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采集标本部位、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患者的一些生理因素(饮食、餐后禁食、应激、病人准备、锻炼、周期性变异、怀孕、药物等)对标本采集及检验结果的影响,如患者过于紧张或恐惧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饮食饮水可致某些检验结果不。因此医护人员做到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因素,要求患者予以配合和服从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必要的解释、安慰、鼓励措施,使患者了解正确采集标本的意义。当医护人员执行标本采集时,应有详细文件规定抽样的方法。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2)采样器材要无菌无破损;(3)标本采集要保障质量;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查,不宜存放过长。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闭性、避光、注意安全,尤其微生物标本应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

2.2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规范临床检验标本的取样操作流程。(1)取样时,一定要保障取样容器的干净,需加强对取样所用器具的消毒措施,针对要求较高的样品,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护理人员在取样时,一定要采用标准化的操作。例如,在血液取样后送至检验科检查时,需严格按照规范加入抗凝剂,以避免血液凝固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而在尿液收集中,也需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以不同方法在不同时段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收集,尿液标本的收集包括1h尿、2h尿、24h尿与随机尿等等,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收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性;采集大便样本时,需对试样尺寸规范操作,采集时一般取大豆大小样本即可,也可以采用多点取样法,以确保检验样本的性。(3)医院也可对临床医护人员开展定期的讲座,对样品的采集、存放、送检等工作的规范化流程进行详细讲解,使其能够意识到检验样本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本职工作的规范,有效地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样质量的提高。

2.3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检验后的质量控制过程包括检验结果的系统性评审、规范的检验报告和结果解释、授权检验结果、检验报告的传递及临床应用、检验原始标本的储存及废物的处理等。检验结果完成后,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检查,认真分析和核对每个项目的数据,根据临床提供资料进行分析。出据检验报告时,一定要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结果真实。科室应指定具有高级职称资格或科室负责人经认真审核后签发报告。规范保存原始记录也是十分必要的,各项检验结果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验结果的记载,也是最直接反映检测过程的数据资料。实验室应对原始标本作规定期限的保存,以便复查和与重新采样的标本进行对比。对不在进行检验的标本应进行安全处理,对废弃的标本应登记在册,做到有据可循。

3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保障医学检验结果的性,更好的做好临床辅助工作,是我们广大医学检验人员的心愿和责任。由于质量控制人为因素较多,所以应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时、正确、有效的检验结果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促进医学检验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尚巍 尚峨 单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 北京市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