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育公平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科学发展观论文
教育公平科学发展观论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上积极思考、与时俱进。
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公平、划一的吗?均衡教育不能有品质教育吗?实现教育公平就得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吗?自提出公平教育以来,人们都在讨论这些话题,争论的实质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公平、均衡的教育。由于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对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教育公平就是要满足不同阶层人的需要,让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但教育公平不是平均教育,均衡教育也是指受教育的机会和基本条件的均衡。的平均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公平,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公平(均衡教育)不是平均教育,更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也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都享受一样的教育。平均或公平、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本身就是违背唯物主义、不实事求是的,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科学发展观下的教育公平或均衡教育是指真正能满足各阶层学生的教育需求,着力扶植和提升农村或弱势群体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品质教育机会,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经过多年的努力,沙区教育已经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职教与普教共同发展的完备体系,拥有各级各类各种层次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居于前列。我们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着力扶植、提升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学校,以“双高普九”为契机从最落后的学校入手建设标准化学校,提高相对落后学校的档次的同时鼓励七中、凤中、青中、树人小学、实验一小、莲光小学等品质教育自主继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品质教育资源以满足人民对品质教育的需求,才是以人为本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公平或均衡教育。
二、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求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是人人学有所教,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人人都能得到的可持续的发展,人人都能在不同的阶段接受到以满足自身和社会需要的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部门就要力争办好每所学校。政府要不断改善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主要是增加对薄弱学校的各种硬件投入和经费支持,关键是配齐配好每所学校的教师、校长队伍,保障学校在软硬件的大体均衡,为每个孩子能享受基本均衡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
实现教育公平学校应积极有所为。(1)学校要为每个孩子提供相等的教育机会,让所有学龄儿童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能因交不起学费或智力差点拒绝孩子入学,保障入学机会公平。(2)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让每个学生能享受大体均衡的教师资源。只有实现师资的均衡,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均衡教育才有其真实的意义。(3)学校要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也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每所学校都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革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人民满意了,也就达到了教育公平的目标。(4)学校要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规范行为、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少的家庭温情,增长知识。根据“水桶理论”,弱势群体学生发展了、进步了,教育公平也就基本实现了。(5)注意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常常想一位山区的孩子和一位城市的孩子同时考取重庆南开中学,能说明他们的教育结果是公平的吗?”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的话引起我的沉思。是啊,农村的孩子仅仅就学习语文和数学、外语考上南开,而城市的孩子不仅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还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的。从对人一生的影响看,能说教育结果是公平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教育结果的公平应该从对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影响来看。
三、实现城乡教育统筹
及时,干部、教师队伍工程应该是实现统筹沙区城乡教育的关键。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对薄弱学校干部教师培训的扶植力度,在培训经费和机会上给予倾斜,让薄弱学校学生享受品质的人力资源。除了采取集中培训之外,还可以让名校长、名师、市区骨干干部教师与薄弱学校干部教师结对子,给双方提出相应的职责进行考核。这既能充分发挥的这些市区骨干的作用以强带弱,提高全区干部教师的水平,还能整体提升沙区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加大西部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随着大学城的成熟、微电园的开园扩大、土主火车集装箱站点的建成,西部新城的中小学必将要随之调整,以适应发展。而加大加快对西部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能体现教育优先规划的政策,也能提高西部农村学 校软硬件的装备和加快沙区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以促进沙区城乡教育统筹的早日实现。
第三,强化特色学校建设。特色学校建要设立足于每个学校实际,抓好每所学校原生态的一个亮点。这次我们考察的西安长安一中对我影响很大。他们没有富丽堂皇的教学楼,没有很花哨的布置。有的是保留了及时任校长来窑洞形的建筑,有的是校园处处飘香的书法作品,有的是以学科竞赛推动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同样,曾家中学虽然是一所农村中学,其硬件远不如一些城市学校但却打造了自己“从细节如手,以文化浸润德育”特色。所以特色学校应该从学校自身入手、从细节入手,抓好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细节,真正挖掘出符合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论文
一、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调查显示,城乡小学间体育的周课时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是一周排课三节左右。但是这个调查结果只是根据各城乡学校提供的课程表统计的,事实情况与此并不相符。对城乡小学学生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乡镇的体育课程在完成课时方面表现得较差,体育课程的完成率不到3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体育课被占用,二是体育教师的空缺,三是体育资源的缺乏。
二、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失衡的原因
1.忽视体育教育的作用
造成小学体育被忽视的最关键原因,是应试教育大背景,所以不仅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包括高等教育,都存在对体育教育的忽视。与城市的体育教育相比,乡镇对体育的忽视度更高,一方面是由于乡镇学生家长与城市家长相比,在教育观念上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乡镇客观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将体育教育放在边缘位置,不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不仅对乡镇小学的教育发展造成危害,更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还出于长身体的关键期,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体育教育资源匮乏
(1)体育设施。
城乡小学体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体育经费,城市对于体育的经费投入较多,而农村的经费投入却几乎为零,这个差距大家可想而知。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育的物质条件,必不可少,如果一个学校连体育设施都匮乏的话,又何谈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设施又可分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不难发现,教学楼越来越多,体育场地却越来越小了。
(2)体育师资。
体育教育师资,包括教师的量与质。与城市学校相比,乡镇学校在这两方面相都十分薄弱。影响“量”的原因主要是乡镇教育的工作坏境与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与城市相比相距甚远,这就导致大量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城市工作,的乡镇教师选择去城市上班。影响“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量”的原因如出一辙。“质”好的教师都流失了,那么“量”自然就少了。教育公平在包括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又包括了师资,教育资源不公平,就自然无法使得教育公平。
三、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
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还担负着培养接班人的重担。虽然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相关政府并没有起到督导、发扬的作用。要想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要让领导、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2.提升乡镇体育教育的师资水平
提高乡镇体育教育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避免在校教师的流失,吸引的师范毕业生到乡镇学校工作。加强城镇体育教师的交流,定期举行交流会、培训会,不断提高乡镇教师的职业素质。
3.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社会活动进行和发展的前提,这点马克思就详细论述过。城镇体育教育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两者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随之就导致了教育经费的失衡。政府要加大对乡镇体育教育事业的扶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乡镇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步提升,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人对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要针对城镇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而缩短差距,促进教育的发展。
作者:朱文华 单位:泉州市泉港区玉湖中心小学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下弱势群体体育教育论文
1分析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所存在的因素
1.1教育模式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目前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其中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实质需要,重视书本知识忽略实际行动。如今的教育制度只是表面指出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任务是死板的掌握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课程的排版缺乏让学生实践社会,培养对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力。各个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是层次不齐,特别还有一些学校已经放弃了体育教学的这个课程,无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1.2学习因素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1)学习动机影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所有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有一定的动机来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也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成功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性。在于生活基础和教育模式以及个人因素、思维方式和人性特点的不同,同一个学生在学习才中往往受多类的动机影响,年龄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对学习动机发生变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如果受到错误的思想动机或者间接的思想动机的影响时,学生自然就不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效率影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当今教育重点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在很多学校以学习成绩为最终目的,以分数判高低,严重忽略体育活动,这样反而是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脑部活动非常激烈,消耗大量的体力。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受到体力消耗的影响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下降。根据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焦虑、恐惧、敌对、偏激、抑郁、精神病化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1.3身体素质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在身体素质上存在着各种制约因素:诸如身体过度肥胖、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身材矮小,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造成的运动能力缺乏的学生群体
1.4心理因素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1)感情受到打击
很多高校学生逐步进入了爱情的世界,无论是情趣相投,还是感情寄托,大学时代的爱情成功率不超过20%。大学生大部分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缺乏稳重的性格和冷静的思考,感情失败,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产生绝望和孤独的心理,严重者直接走向极端。
2)独生子女心理问题
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弱点大部分表现在独特的个性和意识品质上,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任性、孤独、意志薄弱等情况。这类学生不懂得与别人进行良好的心理交流,另外还有个通病怕吃苦、懒惰、受不了打击、经不起挫折等等。
3)竞争压力太大
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生活节奏紧凑,工作压力变大,高校学生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问题。各类竞争压力,学生如果失败或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
1.5经济因素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1)经济困难影响体育项目的发展
新兴时代的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对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他们更多的是愿意挑战有冒险性、时尚性、生活化的体育项目。比如,街舞、攀登、网球、跑酷、轮滑等项目,学校提供的体育场所和器械都非常有限,部分喜欢锻炼的学生都去校外的健身俱乐部或者野外集训营等收费的场所,贫困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参加这些活动。
2)经济困难影响学生业余时间的支配
部分高校比较注重贫困生的问题,为这类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校内勤工俭学只能解决少部分学生的贫困,而且这类机会有限,所以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在社会上做家政服务、家教、或者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在公司兼职,做产品的推销等脑力型的工作来寻求更多的机会。这样在某些方面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是也基本上占用完了学生所有的业余时间,所以这些贫困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
2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权益做好体育教学的研究对策
2.1采用“成功体育”的教学方式来帮助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成功体育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对学生负责,为学生积极开创条件,使每一个人在参加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体育关键就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获得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让身心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挑战新目标,不断的积累如何获得成功的过程和成功的感受,逐渐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敢于掌握运动技术的自信心。
2.2针对先天性因素不合适参加运动的弱势群体进行康复式的体育教学课程
在众多学生中有病痛、残疾、肥胖、体质瘦弱的学生情况,针对这类学生开创康复式教学课程,促进学生在参加恢复健康的体育活动的同时,享受运动的乐趣、培养顽强的意志、客服自卑的心理、勇于挑战困难的人生目标。在了解这类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可以开设比较轻灵的体育运动,如远足、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运动项目,同时多灌输一些有关运动保健健康知识,让这类学生慢慢掌握到简单的急救措施和方法,针对心理上对体育课程存在抵触的弱势群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2.3在教育公平下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当今社会教育公平下,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权利作为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学校重视不够,应该对此部分学生加强关爱,以他们的权益为主体,制定专门的教学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检测体系。
2.3.1构建完善的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问题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问题,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和丰富可行的教学课程安排;开创独立的弱势群体学生检测体系,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定期给予体质健康检测、指导,帮助学生量身打造符合科学的个人体育锻炼方案;加强体育保健课的教学。
2.3.2大学人文教育下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生命呵护
当今大学现状都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一般都是关注正常学生,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没有给与生命的关怀,教育是以育人为主,提升人的本质灵魂的传授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关心,尤其是普通学生对于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懂得照顾他人,学会欣赏生命,鼓励生命和完善生命。在教育公平下,没有人文关的大学教育是非常失败的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呵护和完善,无法对生命给与价值的提升。呼吁全校师生共同营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生存的温馨环境,提高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认识,加强校园内宣传报道、播放有关弱势群体的电晕,促使正常学生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交流,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要,体现大学教育下的人文关怀。
2.4和谐社会下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弱势群体在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中一直都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政府的职责,才能慢慢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支持和关怀的问题,逐步体现出我国整个社会的工作、公开、透明,维持社会稳定发展。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也是社会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务必发挥学校的优势,真正意义上建立保护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环境。
3.结语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问题不仅是高校的教育工作问题,也是社会一直很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出发点,关心他们的心理和思想行为的变化。以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提高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重视掌握和研究体育弱势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以心理教育为出发点,加强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克服体育心理障碍的信心,结合体育教学新方法和人性的评价标准,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形成积极学习体育的态度,从意义上落实素质教育,实现高校学生体育教学目标。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家庭教育论文
1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主要表现
1.1显性教育力缺失和偏离
显性教育力,主要指长辈、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影响的能力,包括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所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交流沟通能力等等。
1.1.1教养方式和方法偏颇
农村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一般呈现两种极端的方式。一种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所以对于孩子的教养一般采取放养式,任由孩子自然发展,不注重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另一种主流的教育方式便是“棍棒教育”。农村家长普遍认同不打不成才。在家庭生活中,只要子女出现过失或错误,家长不懂得如何理解孩子的错误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而较为普遍地采用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家庭教育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力,反而产生了偏离,形成教育的负作用力。
1.1.2交流沟通力低下
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达到数千万之多,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来说,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不能经常陪在孩子身边,直接导致这类家庭亲子沟通的减少,客观上使家长的沟通力的发挥受到限制,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对于流动儿童或随迁儿童而言,尽管他们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几乎是从早到晚在外工作,工作量大,生活压力大,回到家里几乎没精力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且大部分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与能力。
1.2隐性教育力的缺失
1.2.1身教的影响力缺失
天才儿童卡尔•威特的父亲曾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家长应该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素质就是反应父母素质的一面镜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大都没能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忽略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不少农村父母在孩子面前有酗酒、赌博、不务正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严重的还会导致父母身上的缺点在孩子身上得到继承和放大,从而导致子女走上歧途。
1.2.2梦想力缺失
一个精神世界强大的人,会敢于做梦,敢于接受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农村家长个人的思想相对闭塞,大多数农村家长普遍认为自己没有文化、读书少,这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永远都走不出脚下的这片土地,没有机会摆脱这种命运。农村父母大多丧失了做梦的能力,不敢去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对于他们而言也许就是天方夜谭。作为父母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没有去追逐梦想的能力,安于现状选择听从命运的安排,那孩子又何来勇气与激情去大胆做梦,为了梦想去拼搏、努力奋斗呢?
1.2.3学习力缺失
当今社会强调的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迅速地发展,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那就必须将上进心和学习转化成一种本能。农村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通过学习去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甚至有很多家长沉溺于赌博中,不愿意也没有意识去学习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久之,学习力便会越来越低下。
1.3物质环境推动力缺失
人是环境的产物,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的物质文化环境。农村家庭里的图书量少得可怜,几乎是空白的,其他的文化摆设,例如字画、文房四宝等这些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家长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物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很多农村家庭经济富裕,但家里一片狼藉,更谈不上文化氛围。自然而然,家庭物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推动力就显得非常苍白。
2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归因分析
2.1农村生活传统中教育意识和观念的先天性不足
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观念是形成家庭教育力的前提性因素。受经济、文化、环境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多数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所负有的不可替代的责任,父母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养大,把孩子“教育成人”自然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因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一种“养教失衡”的状态。这直接导致父母先天性缺失对孩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能力。
2.2农村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
通常来说,家长的文化素养与家庭教育质量是成正比的。家长的文化素养越高,掌握的科学教育理念与知识就越多,更加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就越有利于帮助家长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能力就越强。这也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样:“子女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文化知识,没有能力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力的缺失。
2.3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在大多数农村家庭里,家长必须为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奔波,根本没精力和时间来教育子女,家庭教育力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的父母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相关的教育书籍开展自我学习或者参加家长培训班来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力。也没有多余的金钱来给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家长不能给子女购买必要的课外书籍来满足孩子对课外知识的需求与渴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2.4农村家庭结构不利于教育力发挥
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以大家庭的模式生活,例如同宗家庭、主干家庭等。在这些大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由于祖父母过于疼爱孩子,直接导致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力受阻。同时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很多进城务工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子女的祖父母、其他亲戚,或者父母单方一个人来抚育,甚至有些把子女单独留在农村,这都导致了农村家庭结构的改变。在这些特殊家庭里,直接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教育主体缺失,也有些祖父母教育力匮乏,对孩子没有基本的管教能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力的缺失是农村家庭教育中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2.5社会转型导致农村家庭教育力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父母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产生的教育影响力会有不同的效果与作用。父母观念、观点不一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会出现父母双方教育力相互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不仅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同的教育力会相互抵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不了积极的作用,相反有的孩子会在两种相对的教育力的作用下,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迷失自我。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不同地位群体之间通过长期的权力关系,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资源与机会的分配原则。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分层也出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机会也不同。农村家长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处于社会底层,因而他们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与机会都比较少,缺少足够的资源与机会来提升自身的教育力。
2.6农村社区文化的稀缺
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相对狭隘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对农村社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无法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农村家长由于农村枯燥、单一的文化环境,其娱乐方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农村家长的娱乐方式主要就是看电视、打牌,那么他们的子女受其父母的影响,回到家后的及时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有些家长喜欢打牌,其子女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迷恋上赌博,同时由于父母喜欢打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影响自己打牌,就让孩子没有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或者上网。
3提升农村家庭教育力的策略
改善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现状,首先得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能力与素质,也需要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村家庭教育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持,从而真正地提升农村家庭教育力,为农村孩子创造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大环境。
3.1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农村家长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双重不足,更加迫切地需要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文化涵养。家长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都会得到改进。家长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去培养教育孩子,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现状,为子女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子女各方面健康发展。
3.2学校加强指导,增进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只有学校与家庭良好合作,才能发挥的教育效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教育的内容与责任,并向家长宣传当前近期的教育理念,给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学校和老师应定期和家长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让家长随时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而家长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遇到孩子教育上的问题,可以和学校、老师共同探讨。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力的重要性,并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提高家庭教育力。
3.3加大农村资源投入,增强物质推动力
政府应当进一步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要为农村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弥补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外在环境、物质推动力的不足。当地政府可在农村建设小型图书馆,满足孩子对课外书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轻农村父母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另外,农村不像城市里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可供父母选择,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和学校共同开办各类免费兴趣班,满足孩子的发展,同时弥补父母在这方面教育能力的不足。
3.4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外部文化氛围
农村的文化环境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根源。只有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村家庭的教育力,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从源头上促进城乡的教育公平。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开设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场地,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并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定期举办各类活动的比赛,提高农村父母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农民改掉不良的娱乐方式,抵制腐朽的文化,提高村民的自身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孩子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
作者:傅定涛 林姗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农村教育与改革发展研究基地
教育公平论文: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和谐社会论文
一、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的现状
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重任,应该是为全民提供公平教育的地方,然而各地图书馆的读者接受的教育质量却千差万别,其主要表现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和自身建设两方面。
1.公民的平等权利方面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免费的馆藏资源,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人们并没有真正享有公平的教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中国图书馆人均图书占有率和流通量均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据统计,英国有约58%的人口拥有图书馆借书证。63%的美国成年人是公共图书馆的持卡读者,美国图书馆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来多年保持增长势头。而在中国持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人仅占总人口4.8%。虽然公共图书馆已多年免费向全民开放,但是需要知识的老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还不了解这个信息,即使进入图书馆也不知道如何获取所需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充分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享受不到应有的图书馆服务,仍然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第二,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机制存在诸多不公平因素。一方面,由于知识贫困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较少,所以知识阶层、高收入人群这些常去者占有了他们的资源;另一方面,读者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距,导致他们获取相同知识与信息出现不公平。正如蒋永福教授所说:机会平等并不是消除不平等的“灵丹妙药”,其原因在于机会平等对那些没有能力利用机会的人来说等于是一种“无机会”。要想真正实现信息公平,必须在信息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能力平等。第三,图书馆在人口覆盖率和地域辐射度方面设置不合理。一些欧美国家规定建设一个图书馆应在1.5km半径内,人们从住地最远出行10~15分钟应能找到一个图书馆。而中国以方便全民阅读为目的的近距离社区图书馆的规模还满足不了公众需求。学生、教师、学者等知识需求大的人群往往是省、市级大型公共图书馆的主流读者,占当地人口比重大的其他人群因地域限制、距离远、时间长等原因,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从而造成图书资源闲置、大量读者流失。
2.图书馆自身建设方面
图书馆建设包括馆舍、藏书、设施、人员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各地区图书馆由于多年在城市和农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致使自身建设的投入各不相同,造成了迥异的发展结果。有些图书馆规模宏大,造型独特,投资巨大,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地标式建筑;有些图书馆规模很小,发展前景惨淡,因得不到有关部门重视面临关门;有的图书馆资金充足,每年有高达千万的巨额购书经费,而有的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只能订购几种常用报刊,致使馆藏资源不断减少;更有偏远的西部图书馆“一年只订了一份广播电视报,一年未买一本书”。此外,各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因种种原因差距颇大,处于不公平状态。
二、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在和谐社会里人们应具有和谐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是这种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所以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其教育公平的缺失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及时,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形成知识、信息获取的“马太效应”,从而加大了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虽然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我国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状况在不断改善,但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人们仍需继续接受不同形式的“再教育”。比如,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人们不断地提高学历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人们不断更新原有的观念和知识、技能等。这些都离不开充足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图书馆是这些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了差距,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在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的今天,知识量和信息量获得越多的人则会在事业上有长足的发展,拥有丰厚的收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生活品质等,获得少者则处于相反的境况,这就直接导致个人发展出现差距,逐渐形成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第二,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加重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图书馆拥有不同形式的海量知识,具有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的能力。人们受教育离不开获得新鲜又充足的知识,所以图书馆就是除校园之外的另一个全民受教育阵地。在这里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分享馆藏资源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度地获取知识。然而,各地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读者平等地获取馆藏资源的要求,这使得民众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资源,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逐渐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加剧了国民再教育的不公平。第三,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扩大贫富差别,加剧权力倾斜,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源,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高素质人员的配备等决定了它会源源不断地积累更多的信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对拥有信息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会选择从图书馆获得更多的信息以谋求事业的长足发展。信息富有者会不断地提高能力,获得可观的收入,因逐渐地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而位居要职。信息贫困者的命运则恰恰相反。这使得原来同一起跑线的人逐渐产生贫富差距及权力差距。信息贫困者容易产生不满和怨恨,进而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及发展的稳定性。第四,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阻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决定了其天生就被赋予了一种教育职能,是改善国民素质的教育阵地。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全体国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所以图书馆就发挥了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图书馆公平的缺失剥夺了一些人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素质也丧失了再次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构建和谐社会呼吁图书馆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是需要人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图书馆公平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共同维护社会和谐。这种公平的缺失使一些人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教育公平能够真正实现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解决图书馆制度建设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存在差距。图书馆存在的教育公平缺失也与宏观制度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应首先从我国的图书馆情况出发,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制定并修改多部图书馆制度,形成一个既远见卓识又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制度体系,然后以此约束各地主管部门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确保民众公平地分享各类馆藏信息。其次,政府要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一方面,图书馆正常运行需要在书籍、报刊、设备、人员等方面源源不断的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事业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近几年政府加强了对图书馆的重视。然而,我国图书馆建设的数量及质量较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各地图书馆的建设也急需大量资金。所以,图书馆事业需要充足的政府经费投入才能充分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为弱势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这种职能对于全社会来说意义非凡。弱势群体是图书馆重要的教育及救助对象。每个图书馆人应该视为弱势群体服务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并将其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了解弱势群体的阅读特点和困难,为其提供特色服务,让图书馆教育公平的阳光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图书馆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缺失影响了人们受教育的公平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绊脚石。政府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共同维护图书馆的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的建成贡献一份力量,使图书馆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真正展现出自身价值。
作者:张丹丹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教育思想论文
一、孔子“教会做人”,陶行知“教人求真”,都强调道德教育
无论是孔子“教会做人”的德育方法,还是陶行知的“教人求真”的德育论,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展现“学做人”和“做真人”的崭新风貌,致力于培养知行统一的现代德育主体,将会使我们的德育踏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二、孔子讲“有教无类”,陶行知倡“平民教育”,都强调公平教育
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子弟。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并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上,他的弟子分布地区广、成分复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在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除了出生平民的,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弟子之中,各色人物都有,但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像他的弟子子贡是学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为他富有而特别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其谈的毛病。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做到的“教育公平”,激励并要求着今天的教师们也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公平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的全民教育。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极力推崇教育的公平性。他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障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步的科学方法。普及教育运动之较大使命,便是把这个钥匙从少数人的手里拿出来交给大众。”在《民主教育》中又指出:“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女、老、少、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陶行知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它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孔子和陶行知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他们都认识到:只有平等接受公平的教育,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孔子是“仁者爱人”,陶行知则“爱满天下”,都强调爱心教育
孔子这么严厉地批评学生,翻遍《论语》,这是的一次。但在《先进篇》孔子赞扬道:“言语:宰我(即宰予)、子贡。”我们看到对于宰予,孔子不仅没有放弃,还进行过赞扬。子曰“:爱之,能勿劳乎?”闵子骞是孔子学生中又迟钝、又贫困的学生,在家中常受到后母的虐待。孔子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给他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他,表扬他,并把他作为孝的代表。对待学生,孔子不看重成绩,不看重家庭出生,更不看重贫富,他看重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不幸早逝,孔子的伤悲超过父亲对儿子的哀痛。《先进篇》有两段这样的话“: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种对学生的爱是何等的纯洁和高尚。陶行知用几块糖感化一个学生的故事,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对学生的爱。他认为教师必须充满爱心,因为教师不仅是“经师”,更应是“人师”;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陶行知曾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对待学生,教师要像孔子和陶行知一样,给他们心灵的关注,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让他们感受到,无论教师的表扬或是批评,都是对他们的真诚的帮助,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为他们的未来负责,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动他们,使之产生学习的动力。“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的观念。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应该返璞归真,不仅要吸纳国外对中国有用的新理论,更要追寻并发扬自己祖先伟大的教育思想。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从孔子到陶行知,涌现了众多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家。来源于中国本土又服务于本土、深深扎根在本土的,孔子和陶行知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者,而陶行知则是现代平民化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开创者。虽然有的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变化黯淡了光彩,但在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中仍然有非常多的教育思想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其中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等教育思想很好的与当下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实践及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批判地继承这些宝贵的丰厚的精神遗产也必将是教育科技兴国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洁 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视野下成人教育论文
一、我国成人教育公平缺失的表现
1.在教育系统内被边缘化
我国四大教育类型中,目前唯成人教育的地位最弱,与时代“火车头”和“主阵地”的使命极不相称。国家对成人教育经费支持严重少于其他教育类型,且比例逐年下降。据统计,2012年仅占教育总经费1.71%。政府部门对成人教育的管理,也远不如其他教育类型。在教育部门,把成人教育看作是一种“副业”。在高等院校,把成人教育仅看作是一条创收渠道。
2.地域差距
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东部沿海及中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成人教育轰轰烈烈,而西部边远地区,接受成人教育,依然是一种奢侈。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
3.城乡悬殊
我国现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成人教育发展极不协调。据2011年部门对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接受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1.2%、初级技术培训的占4.8%、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以上的占1.3%,而从未接受职业培训的竟达72.7%。这还仅是对外出打工者的统计,若再加上农村留守人员,数据还会更惊人。另外,在教育投入上,如师资和教育设施等,农村与城市相比,差距甚大。
4.社会阶层间的失衡
改革后经济腾飞,阶层收入差别日趋明显。收入差别,影响成人教育的消费能力。接受成人教育机会最多且年限最长的,是国企高管和白领阶层。其次是教师、事业单位人员,再次是普通职工,低为城镇自由职业者及农村劳动者。由是“马太效应”显著,文化资本越多,受教育机会越大;资本越少,受教育机会越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代际效应”,成更大隐患。
5.成人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
一是成人教育系统内,“学历化”倾向严重,这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有关。国家的投入,很少用在非学历教育上,如职业培训、进修、社会文化及老年教育等,而这些非学历教育更接近成人教育的本质。作为成人学历教育子系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仿似普通高等教育的“婢女”。成人中等及初等教育,规模逐渐萎缩,生源持续下降,这与我国成教总体需求不符,削弱了公平性。二是在成人教育活动中,学科建设表层化。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僵化,脱离成人需求和身心特点,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基本是说教式授课,无视个体差异。三是教育评价呆板,难以客观评价成人发教育发展水平。
二、策略
1.加速成人教育立法
我国教育系统四大类型中,唯成人教育至今尚无一部专门系统的法律。当前,单独立法的时机已然成熟,一方面国际有先例可循,如美、法、英、德、日等。美国的成人教育法律最完善,“居世界各国之冠”。我国台湾、澳门等地,亦有系统的成人教育法。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立法在当前已有其可行性,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人力资本理论也日臻完善。涉及成人教育公平的一系列问题,如“边缘化”向“中心”靠拢、产业化向公益性转变、工具功利化向“本真”回归、弱势群体扶持、经费投入等有关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通过立法来保障。应以《教育法》为总指导,以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基础,以北京、天津及河南等省市的地方法为参考,加速成教立法,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形成政策保障
成人教育的诸多不公平现象,究其根源,均为“教育政策或制度的缺失”。为此,应注重以下政策的制定落实:一是继续贯彻扫盲政策,结合当前现实进行完善;二是加大弱势群体倾斜政策的支持力度,确保其基本教育权利;三是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协调东、中和西部经济发展;四是密切关注“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城乡和阶层间的成人教育公平;五是制定成人教育的就业政策,为人才流动创造机会。
3.加大经费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成人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目前,成人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应以政府为主体,加强财政投入力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应达6%。我国2012年才达到4%,尚不如古巴、泰国等中等收入国家。用于成人教育的更少得可怜,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71%,北欧丹麦则达教育总经费的14%。大凡发达国家,都大力支持成人教育。如瑞典、挪威和丹麦三国,除全部承担公立成人教育机构经费外,对私立民间组织,也给予经费扶持。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达一定水平,应加大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凸显及时责任主体的责任,实现长远公平发展。
4.转变观念
人的观念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而决定事物的发展。成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各级政府“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进而转化成行动,带动社会成员的观念转变。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坚定信念,不因当前成人教育的不公现状而失却信心希望,甚至妄自菲薄。一般社会成员,当有独立之思想人格,摈弃“学历至上”的功利意识,以自身知识技能及道德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5.完善自身
加强理论和学科研究。成人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时展,进一步研究成人教育的概念、本质、特点和价值等基本理论体系,进一步探讨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阐明特性及地位功用,进一步发掘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关联,取长补短,融合创新。科学设置课程。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又满足成人的个体需求。在内容上,以成人现有知识水平和实际需要为依据,合理安排,调动成人学习积极性。在结构及梯度上,应根据成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恰当设置。教学方式及评价。在教学方式上,不宜输灌说教,应考虑成人身心特点,采用研讨互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应包括对课程和学生两方面的评价。努力做到评价角度多元化、标准个别化、种类多样化及形式灵活化。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是坚定信念,以教师职业道德为灵魂。其次是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掌握各门专业知识及授课技能等。要不断内省,保持一种自我更新的活力与张力。要参与校本研究,提升自我综合素养,争做专业化的新型教师。机构建设与完善。现有的成人教育机构,大都依靠民间或个人投资,师资参差不齐。而依附于高校的成人教育,往往忽视成人心理需求,机械照搬高教模式。因此,成人教育部门,应优化现有成人教育职能的管理,如教育部职成教司成人教育管理职能的分配,地方与中央的职能协调等。成人教育机构的创办,要符合当地人才需求;高校的成人教育,须凸显成人特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成人教育的公平,是新世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既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又与个体生命发展、自我价值的圆满实现息息相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作者:朱国庆 单位:北京电大石景山分校
教育公平论文:经费公平性高职教育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分析对象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共有45所高职院校,其中,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因办学特殊性不列入分析范围。列入分析的44所高职院校中,公办院校35所,民办院校9所;省级及以上示范校22所,非示范校22所。
1.2数据来源
2012-2013学年浙江省高职院校状态数据平台。其中经费收入为2012年度发生数。
1.3分析内容
从2012-2013学年浙江省高职院校状态数据平台中提取“学校总收入(万元)”和与政府投入相关的“财政经常性补助(万元)”、“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万元)”等3个字段数据,并以“折合在校生数(人)”计算生均经费后进行收入公平性比较分析。同时,从经费支出中提取“日常教学经费(万元)”、“设备采购经费(万元)”、“教学改革及研究经费(万元)”、和“师资建设经费(万元)”等4个字段数据,同样以“折合在校生数(人)”计算生均值,分析经费收入差异对院校日常教学运行、办学条件改善和内涵建设等方面投入的影响。
1.4分析指标
国际上用来度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有多种,最常用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C.Gini提出的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它是以洛伦兹曲线(LorenzCurve)为基础的一种统计指标。现已广泛用于评价收入、资源、人口、教育等社会状况的集中程度。我国已有多名学者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公平性分析。本文选择基尼系数作为评价浙江省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公平性的指标。
1.5计算方法与评价标准
基尼系数的具体算法有很多,根据44所高职院校折合在校生数的分布情况,本文采用非等份分组的计算公式:G=1-1PW∑ni=1(Wi-1+Wli)×Pi式中,G为某分析项目(如“财政经常性补助”)的基尼系数,P为44所高职院校折合在校生总数,W为44所高职院校该分析项目的合计数,Wi为该分析项目上44所高职院校按照生均数由低到高排序后累计到第i所院校的合计数,Pi为第i所院校的折合在校生数。应用基尼系数评价收入差距时,我国绝大多数学者采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衡量标准,即:G≤0.2,为高度平均;0.2<G≤0.3,为比较平均;0.3<G≤0.4,为比较合理;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以上则属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本文以此对2012财政年度内浙江省44所高职院校生均经费的公平性进行评价。
2结果
44所高职院校在2012财政年度内生均经费的基尼系数及有关统计指标的计算结果。浙江省44所高职院校的生均总收入、生均财政经常性补助和生均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等3个办学经费投入项目,其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接近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其中,财政经常性补助主要是政府按照在校生规模和专业性质确定基数后对公办院校的一项经常性补助,因公办与民办院校间学费收费标准不同,民办院校收费标准明显高于公办院校,一般没有此项补助,因此“生均财政经常性补助”在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间没有可比性。但在生均总收入和生均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等2个办学经费投入量上,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间存在明显差异,公办院校显著高于民办院校。尤其是在“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上,民办院校的生均数仅为公办院校的14.41%(742.19/5149.94),其中有一所民办院校的财政专项投入为零。44所高职院校在2012年财政年度内生均支出经费的统计结果。
3分析与建议
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有多种来源,而且也应该是一种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但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的情况下,其办学经费的主渠道仍是学费收入、举办方的投入和政府专项投入。可从表1数据的直观分析,无论是总收入(当年度可用于办学的总经费),还是财政专项投入(用于办学的专项建设),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间相差悬殊,就基尼系数而言,44所院校在经费总收入和财政专项投入上的集中度均已超过0.4的警戒线,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上述办学经费上的差异,最终将落实到受教育者学生的身上,接受同一类型和层次教育的受教育者在教育上的公平性也将打上问号。2012-2013学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折合在校生共计328006.30名,其中,公办院校272873.50名,占83.19%,民办院校55132.80名,占16.81%。但院校总收入,公办院校为623254.935万元,占90.46%,民办院校为65715.854万元,占9.54%。在财政专项投入上的分布差异则显得更为明显,公办院校折合在校生占全省的83.19%,却占了全省财政专项投入的97.17%(140528.204万元),民办院校折合在校生占全省的16.81%,却只占全省财政专项投入的2.83%(4091.927万元)。可明显看出,由于经费收入上的差异,民办院校在日常教学运行、办学条件改善和内涵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均低于公办院校,尤其是在设备采购上的投入更为明显。而这都将对民办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造成上述公办与民办院校间办学经费上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浙江省现有省级示范校、部级骨干校和部级示范校共计22所,但都集中在公办院校,9所民办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均没有争取到这一重要的建设项目,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财政专项投入。加之前几年扶强不扶弱的财政资助倾向,使得民办院校在专业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财政专项投入上也较公办院校少。另外,不可否认,民办院校举办方在院校建设上的投入也显得不足。这些因素累加在一起,最终造成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间办学经费上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公办与民办高职教育都理应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这一历史机遇中获得共同发展,而办学经费则直接关系到院校相关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是支撑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方面,应该承认现阶段民办与公办高职院校在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上的差异,但另一方面,院校、举办方和政府都必须为缩小两者差异、共同提高,而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因此,本文分析所得出的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间生均办学经费上的差异,虽仅是一个点,但应当引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这一趋势不加以改变,将对民办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这种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投入上客观存在的差异,也对院校举办方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办学资金投入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应引导并要求民办院校的举办方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应当在完善高职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的过程中,依法制定并落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在改革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制度时,对民办高职教育以更多的关注,研究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以改善公办与民办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均衡性,从而为公办和民办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作者:高越明 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村家庭教育论文
1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主要表现
人是环境的产物,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的物质文化环境。农村家庭里的图书量少得可怜,几乎是空白的,其他的文化摆设,例如字画、文房四宝等这些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家长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物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很多农村家庭经济富裕,但家里一片狼藉,更谈不上文化氛围。自然而然,家庭物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推动力就显得非常苍白。
2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归因分析
2.1农村生活传统中教育意识和观念的先天性不足
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观念是形成家庭教育力的前提性因素。受经济、文化、环境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多数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所负有的不可替代的责任,父母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养大,把孩子“教育成人”自然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因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一种“养教失衡”的状态。这直接导致父母先天性缺失对孩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能力。
2.2农村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
通常来说,家长的文化素养与家庭教育质量是成正比的。家长的文化素养越高,掌握的科学教育理念与知识就越多,更加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就越有利于帮助家长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能力就越强。这也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样:“子女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文化知识,没有能力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力的缺失。
2.3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在大多数农村家庭里,家长必须为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奔波,根本没精力和时间来教育子女,家庭教育力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的父母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相关的教育书籍开展自我学习或者参加家长培训班来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力。也没有多余的金钱来给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家长不能给子女购买必要的课外书籍来满足孩子对课外知识的需求与渴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2.4农村家庭结构不利于教育力发挥
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以大家庭的模式生活,例如同宗家庭、主干家庭等。在这些大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由于祖父母过于疼爱孩子,直接导致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力受阻。同时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很多进城务工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子女的祖父母、其他亲戚,或者父母单方一个人来抚育,甚至有些把子女单独留在农村,这都导致了农村家庭结构的改变。在这些特殊家庭里,直接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教育主体缺失,也有些祖父母教育力匮乏,对孩子没有基本的管教能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力的缺失是农村家庭教育中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2.5社会转型导致农村家庭教育力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父母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产生的教育影响力会有不同的效果与作用。父母观念、观点不一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会出现父母双方教育力相互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不仅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同的教育力会相互抵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不了积极的作用,相反有的孩子会在两种相对的教育力的作用下,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迷失自我。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不同地位群体之间通过长期的权力关系,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资源与机会的分配原则。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分层也出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机会也不同。农村家长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处于社会底层,因而他们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与机会都比较少,缺少足够的资源与机会来提升自身的教育力。
2.6农村社区文化的稀缺
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相对狭隘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对农村社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无法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农村家长由于农村枯燥、单一的文化环境,其娱乐方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农村家长的娱乐方式主要就是看电视、打牌,那么他们的子女受其父母的影响,回到家后的及时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有些家长喜欢打牌,其子女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迷恋上赌博,同时由于父母喜欢打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影响自己打牌,就让孩子没有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或者上网。
3提升农村家庭教育力的策略
改善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现状,首先得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能力与素质,也需要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村家庭教育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持,从而真正地提升农村家庭教育力,为农村孩子创造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大环境。
3.1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农村家长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双重不足,更加迫切地需要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文化涵养。家长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都会得到改进。家长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去培养教育孩子,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现状,为子女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子女各方面健康发展。
3.2学校加强指导,增进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只有学校与家庭良好合作,才能发挥的教育效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教育的内容与责任,并向家长宣传当前近期的教育理念,给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学校和老师应定期和家长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让家长随时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而家长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遇到孩子教育上的问题,可以和学校、老师共同探讨。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力的重要性,并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提高家庭教育力。
3.3加大农村资源投入,增强物质推动力
政府应当进一步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要为农村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弥补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外在环境、物质推动力的不足。当地政府可在农村建设小型图书馆,满足孩子对课外书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轻农村父母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另外,农村不像城市里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可供父母选择,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和学校共同开办各类免费兴趣班,满足孩子的发展,同时弥补父母在这方面教育能力的不足。
3.4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外部文化氛围
农村的文化环境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根源。只有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村家庭的教育力,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从源头上促进城乡的教育公平。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开设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场地,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并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定期举办各类活动的比赛,提高农村父母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农民改掉不良的娱乐方式,抵制腐朽的文化,提高村民的自身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孩子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
作者:傅定涛 林姗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农村教育与改革发展研究基地
教育公平论文:课堂教学的教育公平论文
一、从课堂教学中的空间分配情况看教育公平
从目前的学校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座位的安排往往不是以学生的身高、视力等生理因素来进行的,而常常是把那些教师平时比较喜欢的、学习成绩好的或者是与教师有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排在前排或中间等比较容易与教师交流的位置。而把那些平时上课爱捣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排在后排或是两边,这样的安排就具有明显的偏见性,从这点也能看出优势学生与劣势学生在学校是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坐在前排及中间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而坐在后排或者是两边的学生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看客”,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即使学生的座位是按照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来进行安排,也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按身髙排列座位从形式上看起来是比较公平的,但是事实上,那些中等个子的学生常常占据了课堂的优势位置,而个子比较高的学生则往往处于课堂的边缘位置,这往往是导致教师疏远学生、忽视学生的一个原因。座位客观上存在中心与边缘之分,所以,往往处于中心位置的“好座位”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有了这种稀缺资源,就必然存在竞争。而这种所谓的“好座位”往往不是学生自己能够选择的,选择权在教师手中。而我们知道,教师如何去安排学生的座位往往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而这套标准往往不是那么公平的。通过访谈,笔者的内心很有感触。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围着“公平”(包括座位安排的公平)在绞尽脑汁进行“合理”设计尽可能“客观地”创造出平等环境的时候,真的显得有点多余或者说太过于斤斤计较。和受访者的交流,让笔者感到了人性的美的一面。充分信任并尊重每一个个体,给予每一个个体积极的充分关注,其实座位的前后、优劣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这使笔者想起了很多学生设计的座位排布方式,马蹄式、圆桌式等看似比较公平合理的座位安排布局,却在中小学课堂几乎从未被采纳。为什么如此看似合理的设计不被采纳?并不是老师们不接受,相反没有人觉得不合理,而是现实的可能性太低。既然如此,那种被专家们称作“插秧式”的座位安排必然有其很理性、现实性的一面。而今,通过对这位老师的访谈,让我们又一次回归到教育的“人本”的一面。真的,“尊重”“信任”“坦诚”富含着人性美,不是一切表象上看似客观或者人为制造的客观所能解决的,这是更深层次、更为本真的“公平”。
二、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看教育公平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不公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及时,重教法轻学法,教学方法单调。重视教法,而忽视学法的探讨,使学生的“学习权”受到了侵犯,不能真正地参与课堂,这使课堂教学首先失去了公平、公正的基础。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促进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具有不同个性、不同资质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因材施教”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应试教育下这种理论往往是流于形式。第二,师生互动不公,主要在互动对象、互动内容、互动评价不公等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取的是选择性交往。这种选择性往往有这样的特点,他们选择互动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成绩比较好,或者是在班上比较有优势地位的,比如说班干部或者家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学生。而那些成绩一般,在班上没有什么特殊优势的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频率是较少的。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限制,教与学往往就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内容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这也间接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不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其评价是不同的,对于前者,教师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而对于后者教师的评价则不够积极,有时甚至不做评价。在谈到课堂教学中的公平问题的时候,被访者的自信、从容给了笔者太多的震撼。说实在的,仅用“震撼”一词真的都不足以形容笔者当时的感受。被访者看似一个极其普通甚至柔弱的一个人,但是他的话语却非常有力。他好像不屑于很多人对于课堂不公平的质疑和鞭挞,而他的课堂不刻意追求公平,却更显得自然而然的公平。当许多人在大力批判课堂教学的不公平性,大力斥责现在教育的功利性的时候,可否有过这样的思考:只有批判能促进公平吗?只有细枝末节上为公正平等而制造出(请原谅我用制造这一词)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达到的教育公平的理论或者说叫条条框框的时候,再看看这位教师——他的课堂甚至忘记所谓的公平或者不公平。对此,“自然而然,和谐成长”,是笔者对公平的重新定义。作为研究者、观察者甚至局外人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考虑得太多了,事实上世间真的没有时时事事处处的公平,关键在于“心”的公平。
三、从学生参与学的机会看教育公平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机会不等,是由教师的不公平分配造成的。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讨论、演示中。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偏向于把机会分配给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有这样做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有研究发现,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10%左右的所谓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只是成绩好的学生的1/4。而教师往往将课内3/4的问题让班级中的活跃者或是成绩好的学生来答。除此之外,教师给予学生理解知识的时间也是分配不均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学习机会、思考时间留给了那些自己喜欢的学生,而给不喜欢的学生留的时间很少。回顾许多专家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进行的批评,在这位被访者的眼里却显得无足轻重。事实上,那些统计出诸如“10%左右的所谓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只是成绩好的学生的1/4,而教师往往将课内3/4的问题让班级中的活跃者或是成绩好的学生来答”,“教师把更多的学习机会、思考时间留给了那些自己喜欢的学生,留给不喜欢的学生的时间很少”等等这样的评判,在这位被访者面前就真的太过于较真和教条了。难道一节课中对每一位同学的提问次数都一样就公平吗?难道成绩好的学生提问次数多就不公平吗?反思我们的教学,笔者倒是觉得对于优生来说,回答问题的机会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差生”以楷模和示范引领作用。机会的均等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与先天资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匹配的。那种只图形式上的所谓的公平平等只能贻误不同学生的成长。
四、从教学评价标准看教育公平
教学评价的单一也是造成课堂教学不公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使得教学评价依然比较单一。无论是社会、学校、家长还是教师,更多关注的仍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这就造成了那些分数高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而那些分数不高的学生就处在了边缘位置,这就造成了很多机会的倾斜,从而造成教学的不公。一般来说,更多的人一味批判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批判应试教育仅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关注,甚至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家长角度,对一线教师给予更多的指责,却很少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校教育、课堂教学。至于“那些分数高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而那些分数不高的学生就处在了边缘位置,这就造成了很多机会的倾斜,从而造成教学的不公。”这样的判断并不能给予教育公平以积极的正能量。试图通过批判构建出一些理想化的评价标准是徒劳的。被访者的言谈举止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值得我们深思。结束语课堂教学公平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随着宏观教育公平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微观上实质性的教学公平问题逐渐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作为研究者在微观层面考察教育公平的同时应该更多从生态课堂角度去思考“公平”,而不是盲目批判和构建细枝末节上的所谓不切实际的“教育公平”体系。事实上教育是一件复杂工作,如果一线教师都如本文被访者那样用“心”去教育,而不是埋怨不公或者又过于追求公平,那么公平自在人心。当为人师者真正沉醉于教育工作的时候,公平已经无形中刻在你我的脑海里,它,不喜不悲,因为,大爱无声。
作者:周树奇单位:珠海市实验中学
教育公平论文:当前基础教育公平论文
一、当前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审视
(一)教育过程: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品质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区域间的不均衡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形成的,从人均教育投入等公用费用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基础教育基本指标是中西部的一至两倍。”[2]东部发达地区不论是师资、设备还是教育信息的来源都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学校方面来说,近年来,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改进薄弱校,但重点校历史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不减,校际间资源配置的差距一时还很难改变,这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二)教育结果:招考制度的不对等
正是由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导致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差别很大。从调查研究中不难发现,目前的高考升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地区越是发达,招考控制线越低,升学率越高。而在西部及中东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招考低控制线却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并且,许多名牌大学在其所在的省份、城市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名额较多;而对其它省份、区域的录取分数过高,且名额有限。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大学在其所在区域的招生名额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且达线分数很低。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那些想踏入名校,却受地域限制的学子的负担。虽然接受的是一样的教育,但是入学的门槛却有低有高。这对那些成绩优异却因地域限制而进不了名牌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及其不公平的。
二、当前基础教育不公的消解路径
虽然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成因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在如此大环境下,我们的思想在历史与现实中挣扎徘徊,我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历史给现实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而在现实中可以窥见人心更多的是在追逐既得的教育利益,最终使得我们教育的执行力以及道德标准大打折扣。正是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我们才会努力寻找基础教育不公的消解路径,给那些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弱势群体子女提供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
(一)路径一: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学前教育是一项公益性较强的事业,亟需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不能套用经济与行政思维。考虑到当下国家的财力,可以选择部分经济困难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对于那些整体经济较发达而内部发展不均衡的地区,可以用政策导向来积极鼓励省内县市之间的横向联通,通过省内转移支付制度来缩小城乡之间、园际之间的差距,如将用于公办园建设的赞助费按比例进行提成、二次分配,重点投放到部分困难地区的薄弱幼儿园。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幼儿园的开办条件,推行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准入制度,规范办园行为,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路径二:合理配置当前基础教育资源
政府作为国家一切事物的总调控者,应加强对教育的宏观调控。针对城乡以及东西部之间的差异,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和中部地区的资源投入。引用经济领域的“城市反哺农村,东部扶持西部,推动城乡以及东中西部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对口协作。同时,着力加大对农村及城镇薄弱校的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另外,国家还可以将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从原先的九年延伸到十二年,将幼儿园或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之内,凡公民达到法定入学年龄后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发展教育,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学习。利用远程教育和网络学习,将教育资源传递给农村和边远地区,为他们提供享受品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三)路径三:着力改革教育招考制度
任何教育都需要一个标准,并依据标准进行招考、选拔。我国现行教育招考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试标准忽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往往只是检测代学生一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招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实行多元化招考模式,以此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教育培养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为了更好地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教育招考机制,今后将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支援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招生协作计划,继续扩大农村欠发达地区定向招生计划,降低中东部地区部属高校的属地招生比例,进一步严格高等院校规范自主招生行为及相关高考加分政策,为农村学生营造公平竞争的教育发展环境,将更多品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作为全社会的一项共识,把扶持最贫困地区和最困难群体基础教育发展作为优先任务,把合理配置资源作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汪杰锋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教育公平论文: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论文
1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过程公平
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就读学校主要有两种: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城市公立学校。对于在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接受的课程和教学都是与当地学生一致的;而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相对城市公立学稍有不足。此外,在教学组织上,部分学校也存在着差别对待的现象,如“分班”、“分座”、“分教师”等做法。这些做法容易使农民工子女产生排斥和隔离心理,阻碍了其融入城市教育的步伐,更容易产生情感隔阂。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不仅要给予农民工子弟学校必要的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均衡的教师队伍配置,保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安全和教学质量。
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人,可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工具性支持。例如,设立农民工子女奖助金制度,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学杂费减免等。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监护方面存在缺失,一些孩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就特别建立了“农民工子女之家”,不仅有专职轮岗教师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更为他们提供文艺课程教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环境。这种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广受好评。教师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执行人,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直接帮扶。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及时为他们释疑解难,以达到感染、培养的教育目的;课后对各班学生实行“包保制度”,建立成长档案,将学生完成学业、社会实践、遵守纪律的情况填写到“学生成长卡”,每周交由学生带给家长,及时让家长了解情况,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补偿活动。
2制定补偿政策,维护教育结果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质量优劣的集中体现,取决于政府无差别地配置教育资源和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无差别教育。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谈及教育结果公平时指出:“为了实现教育结果的真正公平,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不足和社会身份较低的人们”。因此,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能动性。在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已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政策,如2003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由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负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断规范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收费标准。此《意见》给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给予政策引导,但部分地区也存在将问题推给地方政府的嫌疑,在地方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无差别地接纳农民工子女,这无疑需要政府更多的补偿政策来实现。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无差别教育的实施,首先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在选聘时要严格把关,推进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淘汰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不断鼓励教师深入农村偏远地区任教,拓宽农村教师来源渠道,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质量差异。
3结束语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解决路径不仅依赖于政府给予政策指引,还需合理协调学校、家庭和教师三者关系,同时还要增强农民工子女自身的独立自主意识,从心理上克服负面情绪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活动中的公平权利,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范茂安单位:安徽省全椒县实验小学
教育公平论文:招生考试模式改革的教育公平论文
一、教育公平的发展轨迹:高考制度改革的脉络
高考自产生之日起,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就从未停歇,而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6月,教育部规定,首次明确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实行本、专科统一招生考试。至此,以统一高考、统一录取为标志的高考制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具有封建科举制无法起到的在人才选拔、振兴科技、发展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对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奋读书、报效祖国有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高考制度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而且不同程度地损害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同时高考不考什么便不教什么不学什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其他各类教育只能沦为其附庸,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因此,高考自1952年建制迄今的60余年间,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几次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改革。
1.招生体制的改革。如在招生来源体制方面实行定向、委培招生;在收费体制方面实行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1994年7月,国务院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深化了我国招生计划的体制改革,拉开了以国家教委所属40余所高校为主体的招生并轨改革序幕,1995年试点高校增至257所,1996年又增至660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2/3,此后的改革步伐逐年加快,至2003年以后,高考改革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进入了改革深化的探索时期。
2.考试方法的改革。198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广东省试行数学、英语科目的标准化考试改革,随后逐渐在全国推行。高考的标准化,其实质是实现从传统考试向现代考试的转变,是考试内部多项工作系统的整体改革。通过考试命题的科学化、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手段的现代化,来克服传统考试命题的盲目性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尽可能公正地反映考生掌握考试内容的真实情况[3]。与此同时,推行各省自主命题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激活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工作机制,有利于各省市对各类考试的统筹协调,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指挥棒”对基础教育积极的导向作用,也带动了整个高考制度的改革进程。
3.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内容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目标,进行了标准化考试改革以及命题立意的革新,强化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题目设计上注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考生的实际,并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考试形式的改革近些年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开考的次数是当前社会关于高考形式问题讨论的热点。由于它是一个社会影响面十分广泛的宏观制度层面问题,尽管前些年一些地区和高校进行过高考多次化的改革探索,但始终未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高考多次化改革还是势在必行的。
4.录取与评价制度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天津率先进行网上录取试点,并逐步推广至全国,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高考改革新思路不断推出。其改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适应以普通高中新课改逐步推广为标志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客观上对高校招生改革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二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人才的迫切需要;三是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办学层次、类型的多样化对人才培养选拔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考试评价制度也一直是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进行改革的重点。但高考既然是分配原则,就需要分配参数,考试评价制度为录取制度这一分配规则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在这些参数中,通过统一高考所产生的高考成绩是现阶段录取制度所采用的重要参数之一。考试评价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制度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为高考注入了多元色彩与活力。
二、教育公平的发展前瞻: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模式改革的对策
1.要改革高考教育评价机制。高考从表面上看尽管只是一种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但由于它同时肩负巨大的社会功能,致使其发展与制度以外的方方面面有着各种牵连,尤其与学校教育有着无法割舍的巨大关联。比如,考试成绩是评价教育结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明确的指标,追求好的考试成绩便与高考如影相随,成为教育施行过程中的一个直接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以分取人”的单一标准,就是伴随着高考的激烈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不正常教育现象,它作为对高考教育评价功能的一种反应,成为笼罩在每个考生头上一块长久不散的乌云,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制造了“应试教育”和“以分数论英雄”,阻碍了素质教育并导致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于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学将素质教育宣传得轰轰烈烈的同时,也将应试教育开展得扎扎实实。其实这并非考试评价功能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激烈竞争强加给考试的产物。即当考试成为获取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乃至手段时,考试在教育中占据轴心地位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考改革的必然,其改革方向应该不断朝着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推进,朝着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迈进。即将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年级排名和所得的荣誉级别等因素进行量化,将学生的个性以及其他品质等无法量化的进行定性评价;这两部分的因素构成学生的综合特征,将综合评价建立在综合特征基础之上,并充分考量不可量化的学术成就、个人品质、课外活动等其他因素,把学生作为一个饱满的个体进行考核选拔,向“唯分数录取”的高考制度迈出“破冰之旅”的坚实步伐,这将对推动知识的繁衍生长、培养开拓性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要创新高考的形式与内容。高考形式改革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大众接受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往往是以招生考试的方式、形式为起点,因而建立符合特定时期社会发展与大多数人利益的考试形式是教育公平和高考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我国现有的统一高考,利用一次考试为所有层次、类型高校选拔生源,尽管效率很高,但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上根本无法兼顾所有高校的需求,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创新高考的形式与内容,以高校和考生为服务对象,针对高校的实际需要“量身”设计考试,更加注重体现高考的“服务性”与“适应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和选择机会,并反映考生的实际,实现高校和考生互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以进一步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招考体系,从而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这就需要在坚持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体的基础上,对部分地区的考试组织(命题)主体、考试次数以及考试类型进行系列改革。如通过分散性分类考试、高校的单独招生考试与国家统考相容的格局,形成国家统考与地方统考并存、国家统一高考与高校单独考试结合的局面,使高考形式逐渐从统一走向多元。在高考内容的改革上,应当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与素质等“综合能力测试”,包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尤其是要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文化、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的发展,突出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相关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3.要加强高校自主招生模式改革。我国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育制度创新与演进的过程。自主招生不仅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人才选拔方式转变社会对高校选材的观念。高校自主招生的前提是大学真正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个体能够自主行事的前提条件;同样,缺乏独立性的大学,很难使人相信它是否具有自主招生的能力,是否在招生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性的原则。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被认为是一种公平、公正、客观的选材模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深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自主招生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目前依托高考制度的自主招生,无法体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对考生的要求,人们看不到高校招生方式的可比性,认为自主招生模式会带来很大腐败,在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方面,高校自主招生比不上统一高考。因此作为自主招生的高校,无论从思想观念、体制创新和利益格局上都需要进行调整,尤其是现阶段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不能废弃现有高考这一相对成熟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应通过改革完善形成高考和自主招生取长补短、互补共赢的格局。使统考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用适合自己的考核方式,录取适合和志愿报考该校的学生。使所有的高校挑选到最合适的生源,使所有的学生选择到最合适的高校,充分体现双向选择原则制度,达到多样性地选拔人才目的。同时,需要建立独立而负责任的治理机构,以及信息通畅、反应便捷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通过舆论监督和公正的高校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高校招生中的“黑箱”操作。只有社会各方面的相关配套机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机制才能健康、和谐地运行。
作者:陈海利付孝泉单位:南华大学人文社科处招生办
教育公平论文: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公平论文
一、民族地区县域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县域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现状1.创办历史与规模。从幼儿园的创办历史看,样本幼儿园创办时间最长的为16年,最短的还不到1年。如图一所示,于最近5年创办的民办幼儿园有13所,占样本幼儿园总量的40.6℅;创办年限介于6年和10年之间的有10所,占31.2℅;办园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有7所,占21.9℅。民办幼儿园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该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相吻合的。从幼儿园的发展规模看,小规模民办幼儿园拥有优势。如图二所示,样本民办幼儿园的班级在6班及6班以下的有20所,占样本总量的62.4%;班级介于7班到10班的有6所,占样本总量的18.8%;班级在10班及10班以上的有6所,占样本总量的18.8%。样本幼儿园的在园幼儿总数在200人以下的有20所,占样本总量的62.5%;在园幼儿总数在300人以上的仅有3所,占样本总量的9.4%。2.园所布局。该地区民办幼儿园的园所布局极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如图三所示,本民族地区的61所合法经营的民办幼儿园中,仅有7所位于各乡镇,其余均分布在城区的各街道。位于城区内的民办幼儿园的园所布局也极不平衡,在城区的54所民办幼儿园中,有25所位于河西,而位于市中的仅有12所。此外,在走访调查的幼儿园所中,绝大多数的民办幼儿园均位于临街,外界环境嘈杂,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3.园舍情况。在调查的民办幼儿园中,有30所的主办者即举办者,拥有的自主权;有28所民办幼儿园的经费来源靠主办者个人出资;有13所幼儿园是主办者自己买地建筑,其余59.4%的幼儿园用地均是租赁,有园长就幼儿园用地的租赁问题表示出了担忧。统计显示,该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园舍平均占地面积为759.8平方米,幼儿人平均占地面积为4.29平方米,但是,不同幼儿园之间的幼儿人均占地面积差距较大,较高的幼儿人均占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低的仅有1.3平方米。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即没有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4.教师队伍建设。从表一可知,该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比较年轻,40岁及其以下的就占91.5%。教师的教龄呈现年轻化态势,3年以下的以及3-5年分别占62.6%和23.8%,两者共计86.4%。教师的现有学历水平较低,具有初中及以下的占10.3%,高中(高职)或中专的占46.0%,两者共计56.3%;具有大专学历的占40.6%,而本科学历仅有3.1%。从教师的配置情况看,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配置严重不足,一教包班、一教一包、两教包班、两教一保的比例分别为9.5%、60.7%、9.5%、20.3%,每班配备两名保教人员的比例为70.2%,而每班配备三名及以上保教人员的比例仅为20.3%。
(二)民族地区县域民办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1.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缺位。自《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对民办幼儿园的各种扶持政策纷至沓来,在访谈中很多主办者就表示已经深切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民办幼儿园的倾斜。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地方有关行政部门仅是“消极”应对上级部门的各种政策,而没有主动地、积极地制订促进本地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适宜性政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各级部门没有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特征宏观统筹民办幼儿园的布局,导致该地区民办幼儿园的布局严重失衡,有些位于偏僻乡镇的适龄幼儿无园可上,而在闹区却是园所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地方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重在监督,没有对民办幼儿园的真实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业务指导,比如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的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亟需解决的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2.“两极化”现象严重。从幼儿园的建筑面积看,各园之间幼儿人平均占地面积差距悬殊,较大的达到7平方米,最小的仅有1.3平方米。从幼儿园环境看,园所之间的环境创设优劣差距甚大,有省级A类一级示范园(纯蒙台梭利教育机构),环境舒适、光线明亮,玩、教具种类丰富;也存在环境恶劣的小作坊式民办幼儿园,光线昏暗,室内仅有课桌椅及简单的简单的动物卡通墙饰,二十几个孩子像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地坐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全园幼儿共用1间卫生间,办园条件较为不规范。3.民办幼儿园“特色”泛滥。由于民办幼儿园的“盈利”性质,为了在市场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诸多幼儿园打出所谓的“特色教育”,诸如“双语幼儿园”、“珠心算实践基地”、“国学”、“艺术幼儿园”等称谓的幼儿园琳琅满目。这些泛滥的“特色教育”其实质就是让幼儿过早、过度地进行某种技能、技巧的强化训练,有或甚者会对幼儿身心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违背幼儿教育内在的价值取向,即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4.教师整体素质薄弱,小学化倾向严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教师资源配置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从表一的统计分析来看,该地区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教龄、学历、班级教师人数配置严重失衡。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呈现年轻化趋势,没有形成较为合理的老中青教师梯队,不利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化成长;班级教师人数配置少,每班配备两名保教人员的比例为70.2%,幼儿教师的工作量繁重;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大专以下学历的占到56.3%,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幼儿老师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学材料极度缺乏,环境的创设内容多为汉字、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等,小学化问题突出。5.本土民族文化缺失。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渗透,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地被侵蚀。地处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里面应该到处充满民族文化的“影子”,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管是隐性课程还是显性课程,在这些幼儿园里民族文化缺失现象极为严重,幼儿园课程已经被“大众化”、“西化”了。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双语教学”备受崇拜,英语老师备受幼儿园管理者青睐;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成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如此等等。相反,该地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苗、侗、土家族文化却被幼儿园课程设计者遗忘。
二、民族地区县域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切实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地方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责任,制订促进民办幼儿园良性发展的奖励性制度,为民办幼儿园、园长以及幼儿教师提供参与各种创优、评优的机会与平台。比如可以该地区民办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情况提供星级考评制度,不同的星级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由不同部门组成考核小组,每三年考评一次,增强民办幼儿园的良性竞争意识。还可以为民办幼儿园教师提供各种关于教学、玩教具制作等的业务竞赛,满足幼儿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明确扶持性制度,不能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应“雪中送炭”。充分发挥示范性公办、民办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对于一些发展缓慢的幼儿园,应通过政府的宏观统筹制订相应的倾向性政策,给予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实质性的帮扶,理顺办园理念、规范办园行为,为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本地相关部门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做出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倾斜性”政策,分期、分批地使一些条件符合的民办幼儿园逐步改善办园条件、降低收费标准,达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标准。此外,还可以为民办幼儿园派驻公办教师或提供机动的教师编制,按照考核优先的原则,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免费培训,以此推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稳定性建设、满足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
(三)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进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关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首先,有关管理部门应对民办幼儿园试行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对新建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包括地理位置的布局、硬件建设的基本条件等。其次,对现有的民办幼儿园应规范其办园行为和收费行为,遏制泛滥的“特色教育”,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再次,加强民办园负责人的上岗培训,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提高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完善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岗前培训体系,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幼儿教师师德、教育方法、家园合作工作”。,协调统筹“幼小衔接”工作,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努力,应加强小学的衔接工作,减轻幼儿园面临的家长、社会双重压力。
(四)建立教师对等式交流的网络体系为民办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平等、宽松的交流、学习、研究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互动载体,建立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学习共同体,比如组建“一对多的公、民共同体”,由公办幼儿园形成多个团队分别与民办幼儿园一对一组合,也可以由示范性民办幼儿园组建团队分别与公办幼儿园一对一组合,幼儿园的管理、教学可以经过双方的共同探讨统筹计划,教育资源亦可以统筹共享;还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有益经验,比如建立“县域姐妹型民办研究会”等,可以邀请公办幼儿园走进来,共同商讨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本土民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文化乃一个国家、民族之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生命启蒙的幼儿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奠基石。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又是建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的无穷宝藏。只有建构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幼儿教育才能完成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的使命,才能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因此,作为多种民族文化聚集的民族地区,应该把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挖掘出来,将民族文化教育作为特色教育,加强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整合与利用的研究,用理论研究引领幼儿教育实践。
作者:李红霞李锦江单位:铜仁学院
教育公平论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浅析论文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而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本文拟从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现状出发,阐述实现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不公;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分配不公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但是比较而言教育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因为受教育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不仅是关系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和谐关系、化解矛盾的最直接手段。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
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发展的倾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我国“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指导思想及时次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它可以具体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均等;二是教育资源占有的均衡;三是教育质量的同质;四是教育政策的平等;五是教育体制的公平。其中教育机会均等是其核心内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进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的接受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大量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当今世界,教育公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则被视为“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政府也为保障教育公平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教育不公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不公平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
(二)择校生问题依然存在。择校生大约有三种:一是“以分择校”,即以学生升学考试的成绩来选择学校;二是“以钱择校”,即高收费生;三是“以权择校”,即条子生[2]。虽然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明文规定限制择校,并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而采用“就近入学”原则。但是“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学校、家长都有自己的理由,学校认为,由于我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获得足够的办学经费,如果我们不收择校生,我们的学校就不能办下去,就不能办好、办强。家长认为,孩子进什么样的学校,决定他受什么样的教育,从而决定他争取到什么样的机会。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观点“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因此为了选择一所好学校,很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各种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受利益驱动,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校中校、校外校,这使有钱有权者在竞争中就处于优势,无钱无权者就处于劣势,最终导致“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盛行,使学生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受到很大冲击。
(三)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在我国不同省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一般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省区。例如,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河南、山东等地低100多分,比其他地方也低得多,由此造成了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一些地方连重点大学都进不了,而在北京能上其他重点学校的考分,在一些省市则无学可上。这种按户籍划定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导致了“高考移民”现象的大量发生,势必影响教育公平。[3]
(四)高校分布不均。东部和其它发达地区设置的学校较多,中西部和边远地区设置的学校较少,这造成不同地区的学生入学机会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现象短期来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部分学生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从长期来看,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重大影响,同时,在深层次上也导致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五)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相应的其随行子女也聚集到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规定,孩子在居住地“就近入学”是他们的权利。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是很难进入当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即使能进入,也只能“借读”,而且要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而大部分家庭往往没有供子女“借读”的经济能力,这客观上造成了城市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教育不公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加速矛盾激化,谈何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基于上述教育不公现象的存在,教育公平已经不是局部和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和谐的制度性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来实现教育公平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在战略上重视、宏观上部署、微观上落实、体制上搞活,来实现教育的公平。
首先,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不使农村孩子输在起点上,实现起点上的公平。有了起点的公平,才可能有过程的公平,最终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即实质的公平。二是,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间的巨大差距,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三是,取消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制度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
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促进教育公平。因为许多不公平问题是政策、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解决所有教育不公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调整和协调。我国近年出台了许多政策,来缓解教育的不公平,如针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针对教育乱收费的“一费制”政策,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生的“两免一补”政策,针对高考招生舞弊的“阳光工程”等等。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做得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加强教育立法,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颁布实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也将陆续修订。此外,《学校法》、《考试法》、《教育投入法》等均在起草制定中。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教育决策、执行及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大大改善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和谐。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因此,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采取切实措施,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公平论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而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本文拟从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现状出发,阐述实现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不公;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分配不公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但是比较而言教育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因为受教育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不仅是关系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和谐关系、化解矛盾的最直接手段。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
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发展的倾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我国“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指导思想及时次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它可以具体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均等;二是教育资源占有的均衡;三是教育质量的同质;四是教育政策的平等;五是教育体制的公平。其中教育机会均等是其核心内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进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的接受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大量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当今世界,教育公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则被视为“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政府也为保障教育公平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教育不公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不公平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
(二)择校生问题依然存在。择校生大约有三种:一是“以分择校”,即以学生升学考试的成绩来选择学校;二是“以钱择校”,即高收费生;三是“以权择校”,即条子生。虽然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明文规定限制择校,并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而采用“就近入学”原则。但是“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学校、家长都有自己的理由,学校认为,由于我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获得足够的办学经费,如果我们不收择校生,我们的学校就不能办下去,就不能办好、办强。家长认为,孩子进什么样的学校,决定他受什么样的教育,从而决定他争取到什么样的机会。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观点“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因此为了选择一所好学校,很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各种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受利益驱动,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校中校、校外校,这使有钱有权者在竞争中就处于优势,无钱无权者就处于劣势,最终导致“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盛行,使学生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受到很大冲击。
(三)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在我国不同省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一般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省区。例如,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河南、山东等地低100多分,比其他地方也低得多,由此造成了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一些地方连重点大学都进不了,而在北京能上其他重点学校的考分,在一些省市则无学可上。这种按户籍划定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导致了“高考移民”现象的大量发生,势必影响教育公平。
(四)高校分布不均。东部和其它发达地区设置的学校较多,中西部和边远地区设置的学校较少,这造成不同地区的学生入学机会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现象短期来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部分学生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从长期来看,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重大影响,同时,在深层次上也导致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五)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相应的其随行子女也聚集到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规定,孩子在居住地“就近入学”是他们的权利。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是很难进入当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即使能进入,也只能“借读”,而且要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而大部分家庭往往没有供子女“借读”的经济能力,这客观上造成了城市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教育不公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加速矛盾激化,谈何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基于上述教育不公现象的存在,教育公平已经不是局部和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和谐的制度性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来实现教育公平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在战略上重视、宏观上部署、微观上落实、体制上搞活,来实现教育的公平。
首先,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不使农村孩子输在起点上,实现起点上的公平。有了起点的公平,才可能有过程的公平,最终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即实质的公平。二是,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间的巨大差距,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三是,取消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制度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
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促进教育公平。因为许多不公平问题是政策、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解决所有教育不公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调整和协调。我国近年出台了许多政策,来缓解教育的不公平,如针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针对教育乱收费的“一费制”政策,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生的“两免一补”政策,针对高考招生舞弊的“阳光工程”等等。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做得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加强教育立法,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颁布实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也将陆续修订。此外,《学校法》、《考试法》、《教育投入法》等均在起草制定中。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教育决策、执行及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大大改善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和谐。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因此,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采取切实措施,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公平论文:路径依赖视角研讨户籍制度改革公平教育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户籍制的产生;户籍制度造成的教育不公;户籍制度的改革的阻力——基于路径依赖理论;户籍制的改革方向与教育公平的实现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确实曾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重工业的发展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考“同分不同校”、“同分不同校”不仅仅侵犯了考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也将不利于最人才的选拔、外地人员子女就学难、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是“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的原因——利益因素的影响、不要让户籍歧视成为较大的教育不公、欲行户籍制改革,先改其它附加制度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作为新中国存在50年的户籍制,其弊端已日益显露,其中之一就是造成了教育不公平。自1992年国家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至今,改革步履维艰。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遇到的阻力,并试图提出改革的建议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户籍制;教育公平;路径依赖
1户籍制的产生
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走农业补给工业的道路,同时为了应对冷战需要,我国于1958年1月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确实曾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重工业的发展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户籍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诸如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居民就业机会不平等、城乡社会保障权利不平等。其中,户籍制度造成的不同省区的居民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2户籍制度造成的教育不公
2.1高考“同分不同校”
高考作为中国当之无愧及时大考,牵动着无数家庭和寒窗学子的心。能够步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是每一位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选拔和培养最的人才也是高考和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以严格的省市划分单位,同样的考试,报考同样的大学,户籍分属于不同省市的考生却有着不同的录取分数;不单单是地方院校,所有的大学,包括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在内,对于本地的生源都有预留较多招生计划的特殊照顾。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南,2007年高考报考总数达近90万之多,录取率只有52.3%,而高等教育和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上海,高考报考人数只有11万多,录取率高达84%。下表是复旦大学对于上海本地和河南考生的招生情况统计。
从上表不难看出,仅仅由于考生“户籍”的不同,上海考生和河南考生考取复旦大学的难度有着天壤之别。以上数据并非个例,“同分不同校”不仅仅侵犯了考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也将不利于最人才的选拔。
2.2外地人员子女就学难
接受9年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的权力,而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一个孩子如果离开了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那么他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就随之被剥夺了。因为非本地户口的外地子女要想上条件优越的公办学校,只能缴纳数倍于本地学生费用的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
对于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人群,其子女就学更成难题。统计显示,北京市外地户口人员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上学的不到64%,而这个比例还主要是针对白领阶层和相对富裕的农民工。月收入八百元以下农民工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非常少,各种名目的借读费、赞助费让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民办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这些学校大多存在“四低”问题——“低投资、低收费、低薪酬、低质量”。政府不补助,社会不支持,教师的工资比农民工还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3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在我国,政府垄断着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但是教育资源再分配的时候,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掌握着更多的财力和权力,因此他们能够在利益博弈中获胜。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大多用于支持少数名校的建设。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果是教育资源和成果主要被所谓的经济发达省市占有,这也就意味着被相对富裕、相对强势的社会阶层占有。教育资源配置上日渐生成“权贵集聚效应”。当那些有权力背景和有金钱实力的孩子轻松地走进大城市的“名校”、重点学校时,就意味那些家庭贫寒的孩子被剥夺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经济落后地区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终究难以走出贫困的阴影。教育是用来缩小社会阶层差距的,可是建立在严重的地域区划上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教育成为了保持乃至扩大城乡差距的可怕的筛选机制。
3户籍制度的改革的阻力——基于路径依赖理论
早在1992年,国家就成立了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1993年6月,起草小组草提出了“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的改革目标。然而,10多年过去了,国内户籍改革总体进展依然缓慢,改革目标也远未实现。户籍改革的阻力究竟源于何方?
3.1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来源于物理学和数学的概念,指在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模型中,一个系统的潜能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决定性因子,或者可能因为一些小概率事件和无关紧要的事件而发生锁定。在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了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作为一种存在了50年的制度,其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
3.2路径依赖的原因——利益因素的影响
社会组织的状态深刻的影响着制度引起的报酬递增状况,从而决定着制度变迁的轨迹。然而,这些组织都是存在着自身利益需求的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对现存的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在户籍制之下的教育体系中,诸如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的城市享有着更多的利益。
如果废除户籍制度,在高考中允许全国考生以同一录取分数进入大学,那么教育发达城市的集团利益将遭受损失。如下图所示:
横轴R为考生的人数,纵轴C为考生成绩。B为报考人数,成绩越高,相应分数段考生数越少,所以B为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已基本不再扩招,录取人数L可以看做是一定的,即缺乏弹性,是一条垂至于横轴的直线。如果户籍制度取消,那么现在所谓的“高考大省”的考生对于发达教育城市的名牌大学的报考将会大大增加,报考人数从B1增加到B2。在录取人数不增加的情况下,考生的录取成绩就会从C1上升至C2。如此一来,大学所在地的生源将不再享受到可以以较低分数考入名牌大学的利益,而与全国考生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所以,虽然废除户籍限制,以统一分数可以录取到更品质的生源,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教育发达地区为了维护本地居民的利益仍然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比现存体制更有效率。
4户籍制的改革方向与教育公平的实现
4.1不要让户籍歧视成为较大的教育不公
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应依法平等享有的权利,也是国家得以振兴和强大的后盾。在呐喊科教兴国口号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育的公平性的实现,为兴国选拔更多的栋梁之材。高等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以居民所属地为限定条件报考的户籍制;基础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户籍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体系和区域发展失衡。所以,不要让户籍制成为较大的教育不公。
户籍制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达地区的公共财产拒绝外来人口的占有。虽然,户籍制的废除会使得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集团受损,但是其它的广大地区将会受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计划经济的平台,更多地更自由的劳动力流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户籍制的废除存在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户籍制的改革是必需的,顺应历史潮流的。
4.2欲行户籍制改革,先改其它附加制度
要想改革户籍制度,必须解决其路径依赖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说,必须先对其赖以生根发芽的各项制度进行一系列的革新,才能真正推动户籍制改革。户籍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中国户籍制度背后承载的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规定,整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体系。政府的许多部门都围绕这一制度行使职能。彻底的改革,绝非改掉一纸户口所能解决。
要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的公平性,首先,先应进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引进教育人才。其次,国家不应只对少数重点大学的建设进行资金支持,应更多的关注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要从根源上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增加地方财政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支持。只有当地区差距逐步缩小之时,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减少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换汤不换药”的阶段止步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