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师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教育论文:教师教育论文
追根溯源,用智慧抓住发展的支点
一、追寻教师的“及时专业”,研究儿童。
近几年来,教师教育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无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主语和主题,然而,教师发展的主题及其逻辑起点到底是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位美国人曾说道:“我是教师”:我是教师,诞生在世界上及时个孩子发生疑问的时刻。我是苏格拉底,常在大街上与年轻人聊天,引导他们去追求与真理;我是伊索、安徒生,用童话与寓言,让他们去向往崇高与纯洁;我是海伦·凯勒,让一个盲人女孩用自己的心灵与双手去触摸这个神奇的世界……我相信,我的名字已融入我作为教师这个伟大事业之中去了。显然,他所提及的名字中,有的不是教师,但细想,他们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为此,我们可以问自己:教师的专业只是关于教育的专业吗?其实不然,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所有的具体的哲学中,有个“及时哲学”,它为其他哲学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在先性。知识,包括概念可以迁移,因此,教师发展中,也有一个“及时专业“,它为教师具体的专业发展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它决定了教师教育的起点和核心。
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及时专业“是儿童研究,它引导教师不断地去认识儿童、发展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自己“内在的儿童”,成为“作为教师的儿童”,这样他会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的教师;这样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才真正完成,才可能真正建构具有大智慧的教师教育学。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说,可以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的知识核心:不是技术性知识,而是非技术性知识。非技术性知识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二、理论宣导要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将他人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从培训者的角度说,“理论较的多不熟悉学科,只能侧重于‘通识’,难以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熟悉学科的,往往理论上有所欠缺,难以很有说服力地与教师一起探讨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状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培训者所宣导的理论常常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更多的是悬在半空中,使被培训者不得要领,而难以惠及实践与操作。从被培训者的角度而言,一部分教师忽视、轻视甚至鄙视理论,总觉得理论是空洞的、没用的,进而常常把本身就不多的理论丢在一边。这样,在实践中只能“跟着感觉走”,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一部分教师虽然知道理论的重要,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理论,但却不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致使理论与实践总是处于游离的状态,为此需要做好“理论”下架工作,让理论接地气,即与实践相结合,其难度在于由理论本身的抽象概括性和实践操作的具体性间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需施训与受训双方相当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功底的互动与互助。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认为:“一个人要幸福必须有好心态,必须把人生中重要的道理想明白,而这就需要智慧。我们要明确人生中重要和不重要的、能支配和支配不了的,对重要的、能支配的要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支配不了的要看得开、放得下,这样就容易感到幸福。”,不仅要求培训教师在传授教育教学技艺的过程中穿插人生感悟的内容,而且需要他们来讲“成长与发展”的故事,要注重个体“关键时空、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经历”的叙述与分享,这对于教师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想明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这又谈何容易,别人的人生经验毕竟是别人的,要将之转化成属于被培训者自己的人生智慧,要拆除这中间的藩篱和屏障,需要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双方作出巨大的努力。
三、抓住支点,找到基础点、根本点、着力点、中心点和关键点
1.激发原动力以持续发展
可能存在的六个缺失:一是缺失对教书育人价值观的独到认识;二是缺失高远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三是缺失对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是缺失较强的自主发展和完善能力;五是缺失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六是缺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方法策略,面对这些可能的存在,观念与态度始终是及时位,技术与方法始终是第二位。面对可能存在的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需要通过培训来唤醒、激活、释放潜在的原动力。
2.增强学习力以有效发展
《学习与革命》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那就是“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能保持的竞争优势”,学习力是一个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一个带有根基性的活力因子,通过培训,可以让学习动力得以增加,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得以调动,学习毅力得以增强,能围绕学习目标始终如一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得以增长,能将学习与运用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从根本上认识“学习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工作的过程;学习是生活的方式,也是生活的内容;工作是生活的形态,也是学习的路径。这样,对于成长与发展就会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
3.开发创造力以成才
创造力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是一位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外在呈现标志。只有不断激发其创造的热情与才能,才能真正实现共自身的可持续的永恒成长与发展。要让教师认识到“创造是教师职业得以不断发展的源泉,创造力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它使得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在培训中努力“提升创造自觉”,做自己具有多元、合理的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具有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性的智能,个有创造性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艺术等,并在此基础上享受创造给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尊严与欢乐,享受人生成长与发展的惬意与幸福。(编辑:圆圆)
教师教育论文:建设性后现代教师教育论文
一、教师教育与整体性
(一)教师教育的精神性保障了整体性
教师教育的场域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整个行业的宏观局面,另一个是微观界面的操作问题,前者涉及教师教育的定位、方向和性质,后者涉及教师教育的质量、出路和实践。无论哪一个层级,按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张,都应该以新的科学姿态来处理教师教育实际遇到的问题,关照这些问题产生及其背景的整体性。教师教育作为人为活动,具有社会性活动的共性,应然性的建构任务远远超过对实然形态或既成事实的抽象概括,因此教师教育的大多数问题本身具有开拓性和延展性。在这些问题中,最基本的是与教师教育场域层级对应的两大问题,一是对教师教育实质的解析,另一是如何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依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性的二元论思维和本质主义追求。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教师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类似场的存在,而不是割裂的、非连续性的阶段组合。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连续性,不只是前后的承接关系,而是教师教育作为整体存在应有的内容,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整体性。“由于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其他部分以某种形式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因而,认为部分只具有外在联系的机械论观点便遭到了否定。”也就是说,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是作为教师教育这一整体的部分存在的,教师教育既包含于职前教育,又包含于职后教育,正是因为这种整体与部分的关联,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包含,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前后承接。这种整体性正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奉行的新科学的主张。依据这种主张,我们对教师教育实质的理解将更趋向于其精神性,一种教育形态是否能够算得上教师教育,在于这种教育形态是否能够秉持教师教育的特定精神,因为只有这种特定的精神性才能保障其整体性。
(二)教师教育的生态学意义及内在关联
生态学主张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说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重新理解或重新构建世界的一种尝试,主张形成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后现代世界,超越现代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在现代社会,教师教育必然以组织者、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其中之一为中心,在建设性后现代看来,无论以哪一种存在者为中心都违背了世界的整体性,都割裂了教师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教师教育与其环境之间的密切生态关联。“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相互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因此,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必须明确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不是以其中任一要素作为中心来要求甚至扭曲其他要素,在生态学理念中,各种要素既相互关联又平等,事实上也是这样,即使教育目的这样的预设要素,如果没有其他要素的关联也将成为虚幻的存在。至于教师教育与其环境之间彼此融合的主张,更提醒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教师教育,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国度或哪一个时代的教师教育,都必然起码与所处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关系密切。在现代主义的视野里,我们也会分析教师教育及其环境的关系,环境一词就充分体现了中心主义主张的色彩,在生态学的主张中环境是消失的,整个世界是一个内在相互关联的有机体。于是,从根本上纠正现代世界中过分强调职业意识的教师教育,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使教师教育回到教育的轨道,教师教育的职业性追求不是消弱教育真意的充足理由;二是教师教育要与生活融合,而不是成为生活的“例外”,它应同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回归的意义重大,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童最早的“老师”,却从未意识到象父母这样的“老师”同样需要“教师教育”,而基本上任由现实生活承担了这部分责任,或者任由某些培训机构割裂生活的整体性,进行类似教师教育的育儿培训,全然放弃、背离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真意和生活本质。
二、教师教育的事实与价值问题
(一)教师教育的过程与事实
解答了教师教育的实质问题之后,需要考虑如何改善教师教育的质量。在现代主义的主张中,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牵涉系统内各个要素是否品质、搭配是否适宜,沿着这一思路提出的方案更是层出不穷,但终究没有解决问题,实现人们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期盼。因为,如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从来不是一个类似自然世界的物质性问题,而是一个基于人类活动的精神性问题,因此仅仅在如何组合教师教育要素上下功夫是无法达到目标的。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看来,物质形态与精神状态并不存在截然的鸿沟,把精神活动解读为物质存在的某种功能或机能多少显得简单,掩盖了精神活动产生的真相,因为人类的所有意识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其范围内的物质形态而单独成行。“实际世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各种实际存在物的生成过程。”“实际存在物就是最终的事实,一切概莫能外。”依照怀特海的观点,充满精神性的教师教育以一种过程的形态呈现其实在面貌,这样的解读符合基于过程哲学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所以能够弥补激进后现代主义的虚无观点,重要的理论原因就在于充分吸纳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主张。因此,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就转化为这一过程的合理生成问题,因为过程哲学主张过程是生成的,因生成而充满了创造性。创造性地解决教师教育作为过程生成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成为教师教育的事实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注重教师教育进行中的品质远远超过提前的预设和结束后的反省。因为提前预设虽然非常必要,但终究无法替代进行中的真实,接受过教师教育的人员所发生的变化十有八九来于过程的展开,而且这些变化笼统地说都是精神性的,而非某种简单的知识迁移。结束后的反省,严格说来应该划归过程,因为在过程哲学看来,过程一旦开启,就无所谓结束,结束永远意味着新的开始。教师教育即是这样,惯常的诸多形式结束之后,沿袭着其精神的教师教育以反省的方式在个体身上延续着。
(二)教师教育的意义
在休谟看来,从事实到价值过渡没有必然的滑梯,从“tobe”到“oughttobe”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从前者不能必然推导出后者,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明确反对这种基于二元论的割裂,通过解构事实与价值的对立试图实现二者的统一,最终实现“tobe”到“oughttobe”的自然过渡。教师教育的意义基于其价值,价值来源于教师教育过程自身,因为在过程构筑事实的同时,其精神性构筑了相应的价值,教师教育最终满足的不仅仅是某种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或传授,更是满足一种精神传递或拥有的需要。教师教育与其他人为事物一样,原本属于“oughttobe”区域,既成事实之后才进入“tobe”区域,成为事实性研究的对象,现代主义的科学观一味强调人为事物进入“tobe”区域之后,忽略进入之前的精神性建构。实质上,若没有之前的精神性建构,事实无法形成,“让我们记住同样重要的另一个事实,它同时也是后现代思想的核心,即精神价值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原因。通过我们有意或无意的活动,精神价值就在物质世界中得到了体现”,确切地说,精神价值更是人造事物、人为世界的原因;若忽略之前的精神性建构,我们面对的只能是事实与价值的割裂,现代主义下的教师教育就是如此,割裂带来了近乎自相矛盾的实际问题,比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对比。因此,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看来,教师教育的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从过程生成到精神附着是以整体出现的,而且是连续演变的。教师教育的意义无论如何实现从事实到价值的流变,终究要以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为基础,教师教育满足的是社会对未来教师品质的需求,对这些品质而言,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与训练,远远不及教育精神的塑造显得迫切。因为,作为教师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对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教育对教育精神的培育、传播和更新,是教师教育的意义根源所在。
三、教师教育的精神扩展
(一)教师教育的制度和传统
教师教育如同杜威所言,同其它性质的教育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如斯宾塞所暗示的一样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看来,精神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躯体、社会和自然。就社会表现形式而言,教师教育的精神最终表现为现实的社会形态,“通过社会,精神在时间中展现为历史,并凝结为制度和传统。制度和传统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社会的结构形式,后者则是对这些结构形式的历史记载。离开了这些结晶体,社会就无法存在。”教师教育作为社会的真实部分同样如此,考察其发展历史,从师范教育到今天,有关的教师教育制度和传统,同样是教师教育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一步而言,教师教育制度反映了教师教育的结构形式,以静态结构支撑教师教育的实质;教师教育传统反映了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历史,是静态结构运动轨迹的记载,而正是这运动轨迹成就了怀特海哲学理论所推崇的过程。建构新的教师教育或者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都首先需要改变这一社会形态的结构形式,其次才能记载这一结构形式的转变过程而形成所谓传统。从师范教育到“狭义教师教育”的演变即是如此,二者之间的演变,首先是结构形式的变化,其次才是基于新结构的传统,记载着新结构运行的轨迹。在现代政治学的视野内,社会制度的选择是个大难题,“现代性将自由与平等视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认为,我们获得或更多地实现其中的一个,就会失去或较少地实现另一个。“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试图以新的思维模式改变这一两难窘境,通过消除二元对立、中心主义、弥补物质与精神的裂痕等一系列的思维态度转变,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解决关于平等与自由之前被认为不能共存的困境。在教师教育领域,制度的设计与运行同样存在着平等与自由的二难选择。比如,对于教育者而言,如何在保障某一教育者充分自由的同时,维持其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维持其与其他教育者之间的平等?这种自由和平等包括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意义,如果要同时做到,将如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是一个具有内在性的整体世界,是一个教师教育精神的扩展过程,而不是无实质关系的碎片拼凑。教师教育传统的形成显然和记载有关,这种关于教师教育结构形式的记载,表面上是关于教师教育结构形式运行轨迹的描绘或抽象,实质上是关于教师教育精神扩展过程的归纳和概括,它们或以文献资料的形式存在,或以某种操作规范的潜意识存在。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当下的存在即是传统的主要构成成分,过程哲学所主张的成为过程的就成为现实的即是这个意思。教师教育的传统保障了教师教育精神的扩展成为可能,若没有传统,教师教育的新精神最终无法实现转换,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教师教育的新科学主张、新社会建构和新世界塑造就无法实现。
(二)新的创造性
教师教育精神的扩展的过程,既是精神能量转化为物质形态的过程,也是新的创造性展现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其中一种主张容易引起人们的诘难,那就是对创造性的占有,否定现代主义也拥有创造性,这可能是基于对理性的责难。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前现代主导精神、科学、社会及由它们组建的世界的是神性,神性就意味着一切是注定的,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所以根本谈不上创造;现代主义的主导是理性,理性运用经验事实和逻辑来组建一切,机械化成为所有人为活动的标签,表面上看来,人类可以运用自身的能力组建新的世界,实际上人类在现代世界从无发明,所谓的发明只是一些发现或发现的运用而已,理性为人类划定了范围,也规定了路线。而后现代主义则不然,正如他们所主张的,“强调内在联系、有机性和创造性的后现代社会思想的另一个总体特征是,它力图克服致使现代社会机械化的方法。”相对于神性、理性而言,创造性是后现代世界的主导。建设性后现代企图用创造性超越神性、理性造成的一切对立、割裂、非连续性,还原世界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内在性。创造性对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冲破其传统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和模式,构建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教师教育整体,形成符合自由、平等理念的教师教育精神,定然是解决现代社会教师教育问题的途径。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反映的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新精神主张,教师教育的事实与价值问题反映的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新科学主张,教师教育的精神扩展对应的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新社会主张,基于此三者,我们才有可能构建破除现代性束缚的教师教育的新世界。跨学科的启迪永远是有限的,但意义却是无穷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景也许正如后现代主义所主张,“后现代主义致力于同一性的消解,以增强我们对差异性的敏感,从而促成我们对不同事物的一种宽容能力。”而这种宽容能力才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好动力,开放性、创造性终将与宽容有关,因为“知识的获得不是接受普遍真理或同意共识,而是不断地怀疑现存的范式,发明新的范式”。建设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师教育,必然也将从研究范式的演变开始,最终引起自身范式的演变,以找到最为适宜的“师之教育”模式。
作者:崔菲菲 单位:长治医学院思政部
教师教育论文:历史教学中教师感恩教育论文
一、前提:教师应心怀感恩,用心对待教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故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心怀感恩,牢记使命,用心对待教育,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给予帮助;当学生思想有波动时及时给予引导;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师者果真如此,学生一定会感觉到老师是负责任的、是爱他们的。学生自然也会心怀感恩,真心做人,用心对待学业。上历史课时,当有学生犯困,我常常轻轻走过去提醒他;当有学生犯了错误,我用引导替代无休止的埋怨和批评;当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我会及时与他们促膝交流,共寻根源并制定出改进方案;当班级有学生犯重病住院时,我会带领学生看望他(她),若该生家庭贫困,我还会发动师生一起为他(她)捐款……慢慢地,在学生眼里我看到了上进和感激的目光,班级也就变成温暖的家。学生这些细节的变化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
二、关键:教师要善挖教材,适时感恩教育
1.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人较大的事情,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性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丰富,历史教师要善于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
(1)荣耀中华的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发现:早在1400多万年前被视为人猿共同祖先的腊马古猿已在我国土地上生活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及养蚕缫丝的国家,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商朝的甲骨文留下了世界上有关日食、月食的最早观测记录;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光耀世界……从夏的建立、秦的统一、唐的强盛到康乾盛世,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一直经验丰富于世界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同舟共济、奋斗进取,“神舟”飞天,玉兔奔月,蛟龙下海……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及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2)“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
“人无志不立”。翻阅历史,中华大地英烈豪杰令人钦佩。屈原为挽救祖国危亡,竭诚尽智、以身殉国;西汉苏武面对匈奴威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民族英烈文天祥为国家、为人民自强不息,忠贞不渝;明朝戚继光抗倭,妇孺皆赞;林则徐勇击敌寇,虎门销烟,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励国人救亡图存;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等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教师依教学进度适时介绍这些先进人物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史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使命感,进而将这种情感升华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人民幸福、国家独立和富强贡献一切,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3)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历史上,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及统一,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其壮举动感天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勇驱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誓捍国土,英勇抗英,最终壮烈牺牲;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将士不畏劳苦,奋力杀敌,收复新疆,粉碎俄、英两国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诗人丘逢甲倾家财为兵饷,训练乡团义兵,抗击日寇侵台,誓维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针对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展现这些史实,让学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宏伟事业,任何阻挠国家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都将失败。
2.感自然之恩———生态文明教育
(1)人为破坏自然,惨痛教训当吸取。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若践之,必自食苦果。翻开历史,此类教训令人痛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到了两汉时期,黄河多次泛滥,危及百姓生活。隋唐时期,放火烧山、向山要田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环境恶化。中国近代由于战争频发、矿藏滥采等因素致使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泥沙淤积、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新中国建立后的“”、“”及改革开放之初人口惯性增长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三次工业革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排放工业垃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凸显,海啸、厄尔尼诺现象频发,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2)人地和谐共处,美丽家园是期盼。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离开了自然人类就难以生存。为此,人类感恩自然的给予,用心呵护自然。先秦时期,周文王告诫儿子武王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道家则以尊重自然规律为较高准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管仲在治国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呼吁“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孟子进一步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已有了约束乱砍滥伐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条文。由于多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古代蒙古族更是把自然环境的价值看得超过个人的生命价值,为了处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他们通过“游”保护生态平衡;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习惯法还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在蒙古族的精心呵护下,古代的蒙古大草原始终翠丽茂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建设小浪底、三峡、“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生态工程;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正反两方面史实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善于保护环境。面对潺潺流水、清澈的池塘我们才会有健康;面对悠悠蓝天、朵朵白云我们才会有梦想;面对参天大树、飘香的花朵我们才会有希望。
3.感社会之恩———和谐社会教育
(1)和谐之音当弘扬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对于和谐之音我们当加以弘扬。
历史上和谐思想主要有:孔孟提倡“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唐太宗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强调“存百姓”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主张建立和谐制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历史上和谐的实践主要有:中国古代西汉、唐朝及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不和之举应剔除不和之举有悖历史潮流,我们要引以为戒、坚决剔除。
历史上不和谐的典例主要有:商及秦隋王朝统治后期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印度独立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不仅阻碍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至导致印度政局动荡;当前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贩毒走私等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能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人类应当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携手努力,共建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辅助:举办各类活动,践行感恩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各种节日举办相关活动。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及重阳节举办“为长辈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活动,感恩家人对自己的养育;清明时节带领学生祭扫烈士们,缅怀先烈,让学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五一劳动节通过黑板报专刊,告知学生要热爱劳动、爱惜粮食、感恩农民;五四青年节通过举办歌咏及演讲比赛,激励学生做一名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教师节通过开展学生“为老师倒一杯水”等活动,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培养;建军节及国庆节到了,可通过举办联欢晚会或图片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此外还可以举办道德讲堂、编发教育读本、拜访老红军、走进社区、参观革命圣地及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践行感恩、落实感恩。
作者:赖厚爵 单位:德化第三中学
教师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培训农村教育论文
1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1.1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尤其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旨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养及专业化技能。但培训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培训针对性不强。首先,农村课堂几乎很少存在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其次,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与城市学校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应与城市教师的培训有所区别。目前,各级教育机构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推出了很多培训课程,但并不都适用于农村教师。由于农村教师所在教育环境不同,他们需要一套针对性强的、符合其教育实际状况的培训课程来进行学习。培训的内容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1.2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场所通常是县级的进修学校,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县级进修学校对教师培训的管理十分松散,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教师在培训期间没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对培训教师的奖惩力度都偏弱,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这就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时,教师所在的学校对培训同样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管理与考核机制。
1.3教师自身原因
首先,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尤其是很多偏远山村,一名教师身兼数职,不仅要负责日常教学,还要负责学生安全、校园管理等多项事务,根本无暇进行教师培训。其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差,教师培训与个人职业发展、教学质量的关系,乃至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所以,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师培训都存有倦怠及侥幸过关的心理,这些都导致教师培训质量不理想。
2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2.1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以往进行的农村教师培训,大多的培训课程都没有针对农村教师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角色来设置,应从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加以研究,设置适合农村教师的培训课程。其次,我们还可以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对培训的内容、课程进行选择和安排,使培训更具实际意义,提升培训效果。
2.2设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进行教师培训时都应制定实施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培训有章可循。同时,教师所在的学校也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对教师培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考核。将教师培训的表现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2.3坚持以人为本
教师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因此,整个培训应当以教师为本。由于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立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的实践性、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培训前的教师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教师范围内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确保教师培训的效果。
3结语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要相关部门,所在进修学校,教师所在单位以及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明确培训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切实将培训要求落到实处,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作者:徐晶 单位: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小学
教师教育论文:材料专业青年教师工程教育论文
1材料专业青年教师现状
材料专业青年教师具有高学历、高学位,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表现突出,但缺乏在材料生产企业的实践工作的工程背景和工程经验等工程素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对材料生产的发展现状不甚了解。在课堂上授课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材料生产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要求和材料专业青年教师具备的专业工程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培养学生同样缺乏工程实践能力。比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课程,需要授课者熟悉整个生产线每个环节的生产操作,熟悉实际生产现场的每台生产设备,尤其是生产原则“五稳保一稳”要理解透彻。然而青年教师没有实际对水泥生产线进行管理操作,缺乏对水泥生产的全局管理意识,对生产设备非常不熟悉,只能按照课本理论去给学生们讲授,在授课过程中缺少实际生产案例的讲授,缺少对生产全局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远远不够。开展CDIO工程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引导,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
2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近期成果。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体现了作为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究到运行改良的全过程所需拥有的基本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存在局限在理论层次,难以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且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材料科学的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3工程教育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CDIO采用了12条标准作为教学改革和评估实施CDIO的基准。其中有两条明确提出了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1)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要求教师在学习经历和人际关系技巧以及产品、生产流程、系统构建技能方面提高能力。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求在提供综合学习经验,运用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方法以及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方面提高教师的能力。
3.1工程实践能力要求
CDIO工程教育要求教师在产品、生产流程、系统构建技能方面提高能力。材料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陶瓷、玻璃、水泥等工厂生产一线进行管理操作的技术人才,需要操作师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能够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产故障,具有全局生产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材料专业青年教师掌握材料生产工艺,能够对生产故障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程度较高的水泥生产,需要青年教师从原料车间、熟料车间、水泥车间生产全局要有整体思维构建的能力,不仅熟悉生产现场操作技术还要掌握远程生产控制室的生产操作。青年教师具备了这些工程实践能力,会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朝着工程人才方向发展。
3.2教学能力要求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工作是教好学。CDIO工程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在进行传统授课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立体性评估。随着企业生产竞争压力加大及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进行研发生产,企业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特别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
4青年教师能力培养对策
4.1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直接从其他高等院校引进的硕博研究生。他们没有企业生产工作经历,缺乏对产品的生产管理经验。在企业实践的内容包括现场学习、参加企业技术培训、承担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几部分。
(1)现场学习
青年教师要真正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来到生产现场,向现场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工艺原理及相关的操作技术要领。通过现场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找自身的差距,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学习之后,由企业工程师现场进行考核,给出学习效果评价,达到学习目的。经过现场观摩学习,合格者进行上岗操作。上岗操作能够深刻领悟学习到企业的岗位操作规程、用人标准和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知识。参与到材料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了解专业课程知识在生产运行中的运用,对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提高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有明显效果。材料专业青年教师在企业学习目的是培养青年教师掌握实际水泥、陶瓷、玻璃等产品生产流程、生产管理制度,拓展他们的建筑材料工程研究视野。经过企业实践,青年教师会对材料专业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参加企业技术培训
材料新技术发展迅速,应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进行新技术讲座交流。培训后组织专业教师对新技术进行交流学习,对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通过新技术培训,使青年教师掌握材料专业技术前沿技术,培养其工程创新建构能力。青年教师到企业去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拜企业的工程师作为生产实践导师对自己生产实践能力进行辅导。青年教师不但能够丰富了自己生产工艺知识,获得企业专家的帮助,还能及时与导师沟通获得及时手生产技术资料,积累了较多的生产案例,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承担企业技术服务项目
青年教师还要去企业的研发中心,了解该企业的近期生产技术、近期的产品研发结果,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动态。与企业合作承担技术服务项目。通过对企业技术服务支持可以深入学习掌握行业的技术前沿,同时能够将实验室的实验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进行有机结合,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技术研究能力。参与企业项目,不仅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技术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最近发展,近期的研究热点。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提高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
4.2教学能力
(1)开发课程项目。
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与教学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项目。比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开发了“预热器结皮堵塞生产故障处理”、“回转窑红窑分析”、“煤粉燃烧器火焰调节”等项目。树人先树己,承担项目教学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娴熟的项目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做出工程师的榜样。提高项目教学能力。通过课程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
(2)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每位青年教师配一名副教授以上导师。导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写教案和教学日历、协助指导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所有的教学环节。导师应深入到课堂听取青年教师课程,课后要有交流并记录。培养结束后,由督导组进行听课验收。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生产案例进行教学;在课程设计等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以实际工程设计项目作为题目进行设计;在创新实验的指导过程中,可以以实际生产问题为出发,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可以结合工厂生产实际进行对接,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
4.3职业道德修养
大学的职能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一名合格的工程高级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操守、正确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那么这就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具有同样的职业道德和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进行工作和生活,给学生做好表率示范。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其教学风格和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5结语
利用CDIO教育模式进行材料专业教学,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工程师人才。要求青年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只有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才有保障。
作者:郁建元 李悦 王秀文 单位:唐山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教师教育论文: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论文
1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互动的迫切性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适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在转型发展中,必须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立足地方,履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职能,保持和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优势.大学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与中小学进行深入合作,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数量充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后进行培训,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1.2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队伍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场域上,由封闭的学校、单一的理论课堂走向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体现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要求,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谋求发展.
1.3学生发展的需要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是可以言说、表达的“符号化”客观的显性知识.而教学能力、教育智慧等这些无法清晰表达的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理论学习获得,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情境中去,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获得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教育智慧,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工作,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职业,增加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2发展中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适切性偏失
我们应看到地方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本地方培养体育师资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相对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导致“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工作的种种窘境”,这与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品质的师资是不相符合的,其主要在于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实践的割裂.
2.1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与基础教育实践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一方面,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以抽象的系统化知识为主,过于理论化,缺少案例教学,教学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联系较少.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教育理论课程没有反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内容、新思想.许多学生依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等基本问题.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没有充分发挥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学习者进入教育者的中介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基础教育教学教研一线机会少,以“书斋式”研究居多,就理论而理论,“田野式”研究欠缺,对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理论学习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操作练习,导致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却不会运用,没有达到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学了《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还不会备课、写教案,教学思路不清,不能有效组织教学等.许多学生往往凭自己已有的运动训练经验,将体育课上成专项训练课,难以适应具有丰富、复杂教学情境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要求;而《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缺少“体育”特点,联系基础教育实际更少,许多学生学了后仍不会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更不会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处方等;导致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对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形成低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2.2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结合不密切
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容忽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和集中实践性教学.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机会较少.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等理论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作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在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意或无暇进行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是理论课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大班上课,组织实践性教学费时、麻烦,教师不愿过多付出,另外,某些教师自身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历,无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集中实践性教学包括教育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因没有足够的见(实)习基地,体育教育实践课程缺少真实的教学情境.校内的见习或实习,其教学对象是同龄的大学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中小学不同,由于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化的“在场”感,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高不大;至于教育实习,中小学对实习的接受处于被动满足高校“学”的需要,少有与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高校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无明确的要求,且学生由过去的统一实习,因近年招生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过少,学校对实习进行“分散”,以致有的学生找所学校盖个章以应付,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从教适应期延长,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2.3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少有基础教育参与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注重的是对未来体育教师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培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得以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几经历练才能逐渐成熟.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就明确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三大基本理念,确定了涵盖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的三维目标体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重申“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教师标准,共同一致的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放眼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和培养的空间模式已由大学为本的模式向以大学为本和学校为本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我国部分高校也在试点,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以逐渐成为教师培养的主流.可见,培养合格体育教师不是体育师范院校能独立做好的,将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通力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教师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培养主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局限于大学课堂培养教师的封闭模式,少有中小学教育共同参与,这种单一、封闭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3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互动的挑战性
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管理者,不同主体面临着与基础教育对接的适应性转变.
3.1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认识上.教师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为平台,“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认识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就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显得空洞和抽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将理性的理论感性化,在理论课讲授中,结合中小学实际的进行案例教学.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投入上,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实践的安排等等.教师相对于单单只是课堂理论课的讲授,则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在理论课教学环节的投入,为精选案例,备课量的增加;最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化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无论是分组、看课、评课,尤其是高校扩招后的大班教学,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需要教师周全考虑,才能让教师教育课程在与基础教育对接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理论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这对缺少实践背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还要深入到进行一线,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小学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高师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如何应对.引导学生建立对体育教育的职业热情.围绕着能力培养改进教学.
3.2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上课习惯带着耳朵去听,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是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生头脑中的体育课非常好上,就是整队、集合、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学不学理论都能上体育课,且普遍认为理论课对实践的指导并不大.将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对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实践中,体验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步骤,体验体育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近距离感受体育教育教学,得到教师和基础教育体育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在体验中自我感知自己知识的不足,在运用中自我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原来上好一节体育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主动去思考,作为教师如何上好课,思考如何去改进自己的学习,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3转变管理者人才培养理念
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作为管理者,在认识当前时代背景下,关注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研究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为指导,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紧密联系,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从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思考如何围绕学生发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开放办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如何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等,这都需要管理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才能做精体育教师专业,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师资,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4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适切性互动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互动与适切,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促进高师体育教师教育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重申“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的教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走出以“教师教、课堂教科书”为中心,走向以“学生学”为中心,采用讨论、启发、参与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以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专业教师要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将理论与中小学实际结合,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促进学生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教学实习中去,发挥其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中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相联系,如目前体育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等,增加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体育理论课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程同时,注重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即不放弃对理论的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实践技能熟练,专业知识,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构建完善的及时课堂实践教学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加强实训案例库建设,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体育教师教育
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体育教师要求为指导,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深入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师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适合当地体育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体育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形成地方特点,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签订双向教育合作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双向教育合作的核心工作,在邀请基础教育高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体现“校地合作,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生,突出加强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到中小学学校调研,分析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制定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三是根据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实训和实习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既解决了体育师范生培养问题,同时解决了在职教师的新发展.与基础教育建立多个的实践基地.为避免实习进行流于形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基础教育建立紧密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借助一线的教学资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助学生能力提高的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实际教学的流程和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体育教师教育理论老师与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制定学生见习、实习过程的要求细则,指导教师的职责.
4.3建双能型教师团队,体育教师教育者与基础教育教研联系互动
教师教育变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离不开科研的指导,研究也离不开教学实践的丰富土壤,“教研相长”是教师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选择.体育教师教育者应将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教学科研互动,一方面,体育教师教育者在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理论指导鲜活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为教学实践服务.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教育者深入实践,深入实际调研,与基础教育教师探讨体育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提高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有更丰富的案例,使理论研究更有在针对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教育者将与基础教育体育工作者合作进行教学实验,将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对教学实际中的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概况,上升到理论层面,完善体育教师教育理论,让其理论更加鲜活、具有生命力.二是理论实践共融,一方面,体育教师教育者应该主动深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线,亲近教学对象,深入中小学课堂,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参与教研活动,提高亲身实践、体验,拥有更直观的感受,通过听课、访谈,实地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及客观需求,只有经过实际体验,积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并对这些经验用理论加以解释,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目的才能更明确;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教育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回答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教与学中的问题.践行自己的教学理论,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渐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并向学生介绍这些经验,做教授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榜样.
作者:赵利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论文:普通高师教师教育论文
1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困惑
1.1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淡漠
由于历史原因,人们认识的普通高师只是“师范教育”,这单一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和思维在普通高师根深蒂固。虽然现在也承担教育硕士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但这仅仅是从单层次到多层次、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化。终身教育思想、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和意识并未在普通高师领导和教师头脑中形成,也未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更多的是表现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教师教育机构并未真正建立或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施仍限于学校层面。观念的淡漠带来教师教育工作定位模糊,绝大多数地方高师在性质上把教师教育机构定位为培训或实践基地,这种偏移造成了教师教育机构的职能与工作任务上漂忽不定,工作方向偏离教师教育轨道,工作内容和教学功能上除了传统的“师范教育”这一教师职前培养外只是完成某项教师在职培训任务而已。定位模糊带来体制混乱,职能含糊不清自然形成了一种多头并行管理体制,学校教务、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学院系、各教学院系等部门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使得教师教育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利益上的分配,教师教育工作又被人为肢解,诸如单设教师教育中心、教师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教学资源,使教师教育研究与应用无法多方位展开。
1.2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缺失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教育机构缺乏自上而下的宏观指导与统一规划,致使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不确定性,即培养和培训教师应由什么机构和组织来实施。许多普通高师尤其是地方高师没有设置专门实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机构,教师教育资源仍分散在从事各相关学科专业活动的院系中。由于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缺失,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就形成了多头并行的管理,致使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教学内容重叠交叉,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只是教师职前培养的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上级部门的规划不力有关。由于宏观管理不力,微观管理不畅,教师教育机构缺失,组织分散、效率低下,使普通高师教师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也使得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成效不高。
1.3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普通高师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上以本校学科专业教师为主,他们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培训者)。由于长期在高师院校工作或硕、博士毕业刚入职,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倾向于封闭式的学科专业教学。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所限,他们没有,也无法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缺乏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直观的、的了解,更缺少与培训对象(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沟通。由于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紧缺,只能用学科专业教师来代替,导致校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教育专业教师重复聘任,资源浪费,甚至竞争资源。普通高师正因缺少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导致因人设置培训课程、在职培训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培训内容是大学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补遗等等。还有不少因为“运动式”的培训任务重,虽然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不同,但聘任同一培训者使用相同培训内容。单纯地完成培训任务,使得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不强。
2推进普通高师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针对目前普通高师尤其是地方高师教师教育发展的困惑,分析教师教育体系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可知,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2.1在观念上树立教师教育的一体观
教师教育是对教育者本身实施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性表现在使受教时段延伸即终生教育,使从教素养提高即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也就是要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一体观,其核心“在于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和培训,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受到连贯的、符合其阶段发展特点的教育。”一体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可持续性,表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动态性。教师教育一体观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体化的进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普通高师首先要正确树立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和完善一个体系完备、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管理得当、培养培训衔接连贯、运行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
2.2在体制上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
“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机构的一体化。”普通高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设置专门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并不意味着学校层面领导的削弱,而只是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应结合本校的现状,正确定位教师教育机构的性质和机构的归属,对原教师教育中心、教师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学院系、继续教育学院等职能管理和教学资源部门进行整合。同时,建立与校外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化、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机构应建立起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支持体系,要把提高教师职后培训质量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要条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应符合各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要显示教育的阶段性,又能体现终身教育的整体性。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机构更应主动融入国家教师职业制度中,积极参与国家教师资格的认证。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面对的是教师人才市场,必须加强教师教育研究,打造自身的教师教育品牌,以品牌和特色在教师人才市场中立足。
2.3在师资上建设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师资队伍是关系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成败。普通高师应高度重视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以本校教师为基础的教师职后培训团队。在职称晋级、课时待遇、职后教育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并给予充分保障,鼓励学科专业教师深入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和定期支教,使之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有直观的、的了解,以弥补在教师教育研究和职后培训方面的经验不足。同时,注重选拔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教育专家和中小学一线骨干参与教师职后培训,形成动态更新的职后培训团队。通过对校内外品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吴江萍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论文:语文教师创新教育论文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以多样化的、有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班会活动和团队活动相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来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产生新的想法。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课外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因此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逐步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如在诗歌朗诵、作品讨论、艺术演出、影视欣赏等活动中,他们主动体验种种情感,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掌握许多再现美与创造美的方法,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才能。再如,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辩论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教师及其他外请人员地位平等,大家随意交流、热烈辩论,这种自由宽松的思想交流氛围,常使学生超越教师,对某些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想法,即使有些观点和想法还显得幼稚,但对他们来说已属难能可贵。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够产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一)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为了有效地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需根据现有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比如,教师可根据时节组织不同的活动,春天让学生去郊外踏青,冬天下雪的时候,让学生去打雪仗、堆雪人。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以后再去学习课文,思维会更加活跃,理解将更加深刻。此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进具有时代性与教育意义的时事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有益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创造之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积极评价,激励创新
学生的知识、技能需要得到表现与认可,从而体验成就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或指导学生相互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就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发展给予评价。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与活动,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与标新立异。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创新的决心。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三、结语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张绍雨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教师教育论文:专职教师社区教育论文
一、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胜任素质的理论与特点
1.专业胜任素质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专业胜任素质中是由资源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行动能力组成。(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是能够尽可能地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增殖教育资源;(2)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是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并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推断,从而进行综合分析;(3)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行动能力是能够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用新思路新办法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面对工作的压力,能够有必要的抗压能力,能够在行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2.个性心理胜任素质
个性心理胜任素质主要包括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公关、自信与进取心等因子。(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公关能力是要能够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对某一种公共关系进行实践;(2)对于完成任务或是解决问题,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要有对自己能力有信心的信念;(3)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需要拥有能够完成设定较高工作目标的进取心,并对未来要有所规划以及建树。
3.职业品质胜任素质
作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职业品质胜任素质中主要包含了关注细节与自我控制两大因子。一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工作中要能够对事实与细节综合考量,深入了解细节的考虑问题;二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每天都会跟不一样的人接触,因此在工作中遇到了矛盾,就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避免冲动。
二、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为稳定社区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内涵建设,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与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完善培养与引入制度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只有不断地造血,才能够健康发展。要造血,就需要从源头抓起。在培养上,可在相关高校设置社区教育学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我国目前在教师的培养上,还是集中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师资培养上,对于成人教育教师培养,还是有所欠缺。以宜兴为例,在未来的宜兴社区专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可依托本省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本地开放大学,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或是宜兴开放大学等,在学校内出台相关培养高层次社区教师的制度。
2.建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资格证考试以及上岗制度
当前我国对于教师的相关法律条文中,对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并没有非常硬性的规定,且在《教师法》中,对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学历要求。为了能够建立统一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的国情,可制定相关专业的社区专职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以及持证上岗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促进社区专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3.建立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基于成人学习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可以针对学校的实情和教师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关注教师的初期、冲突、调整等阶段分别进行帮助式培训、分层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反思式培训等,来有效促进教师各个阶段的专业发展。
三、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前文中,已经简要地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胜任素质进行了分析。为更加鲜明地了解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发展情况,笔者将以本校一位从事社区教育工作两年,具有中级职称的语文教师王老师为例,对其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不同阶段的历程进行分析。王老师是一位在宜兴市推进社区教育实验过程中转岗的一位语文教师,与她同时转岗的还有其他几位教师,由中小学老师转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普遍有以下特点:热爱终身教育,对于终身教育的未来前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勇于尝试新事物,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热情。
1.初期阶段
在初期阶段,王老师学会了如何用可移植性的专业能力应对工作中的问题。例如在育婴师项目培训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以身作则,不仅参与购买教学用婴儿肚兜、玩具、毛巾等,还自制了游戏用教具。全程与学员在一起,在实操课程中,配合做好专业老师的助教。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王老师在成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后的初期阶段,通过这种可移植性的专业能力,学会了如何策划、组织以及协调,这也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空间以及能力。王老师作为一名拥有25年资格的博学语文教师,拥有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等角色的经历,因此对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所需要的个性胜任素质与心理胜任素质都有过硬的实力。也正是因为这样,王老师在转岗时能够很快地适应过来。并且王老师认为,在教学期间经过系统性地学习与培训,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做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通过王老师初期阶段的情况,可以了解到初期阶段的专业成长特点有:专业成长的内容涉及到了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同时通过系统与正规的培训学习,可有效地提高工作能力。
2.冲突阶段
任何的新员工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后,都需要建立起角色认同以及社会认同,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公共关系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融入到新环境中。王老师表示,在进入新的环境中时,她更多的是对新环境的了解,学习新的专业知识,通过心理磨合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调整,对周围领导、同事以及人际关系的适应。并且在这一阶段,王老师主要是对自己工作的区域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以及管理。正是因为通过了初期阶段的磨合,王老师的知识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3.调整阶段
由于经过前两阶段的锻炼,王老师在调整阶段更多的是投身到策划以及组织中。在这一阶段,王老师在教学管理上,主要是以提高教学组织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为主,并且王老师的活动策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且通过冲突阶段的心理磨合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王老师逐渐树立起了引导居民学习的专业理念,清晰了定位。类似王老师等几位从中小学转型过来的教师,除了教学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外,其专业认同与专业情感也在不断地加深,并根据自身岗位进行充电,对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和先进方式进行学习,并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工作,充分展示了教师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快的成长和发展。由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区教育有其特定的性质。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方案,才能够有利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才能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作者:周良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社区教育中心
教师教育论文:专业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论文
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障.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学阶段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进行等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是依据培养方案确定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由教师职业意识、通用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构成.教师职业意识主要是指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意识、师表意识、育人意识、胸襟意识、质量意识和自省意识等.教师通用职业技能主要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技能、自我控制等技能.教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教学基本能力(汉字书写、普通话、口语表达、演讲与示范、简笔画等);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调控、使用多媒体技能、教学评价能力等);班主任工作能力(班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组织班队活动、组织课外活动、与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评价等);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基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故事叙述、个案研究、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等);教育实验能力(玩教具制作、教育实验设计与指导、实验创新能力等);艺术表现能力(声乐、绘画和舞蹈能力等).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是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我们从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及评价主体等方面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价并公布相应的评价结果.这样既注重了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1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性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对象上,除了对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包括对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的评价,既有大学指导教师,也有小学指导教师,.二是在评价领域上,既有对师生双方组织协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三是从评价内容上(主要对学生),既有对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教育能力水平的评价,当然也要对学生所形成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2.2创新实践教学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实践教学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应采用行之有效、灵活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在评价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例如将过程观察、等级评价、书面评价与学生面谈相结合;建立学生实践教学“成长记录袋”或“实践档案”;综合运用技能竞赛、基本功考核、合格证发放等手段.
2.3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评价主体太窄的局限,往往限于专家或教师的评价,其它相关成员或组织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形成多因素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是实践教学评价科学、正确的重要保障.既要重视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也要强调见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合作性.尤其是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保障
有效的保障措施是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为了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需采取如下措施保障:
3.1组织与制度管理
在组织管理方面,我院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形成了信息畅通的教务管理平台,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首先,强化决策功能,实践教学主管领导高度重视;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功能;然后是强化执行、督促和检查功能,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小组科学规划和指导.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使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形成层级管理、职责明确、衔接紧凑、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制度规范方面,为了保障实践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本着依法依规施教的原则,学院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实习管理制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教育实验实训管理制度;教育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这些措施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一是加强院内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微格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添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使实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二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了保障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院与当地及旗县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市区内有赤峰实验小学、红山区三小、实验三小、赤峰回小、赤峰蒙古族小学等10多所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同时我们也把实践教学基地延伸到旗县,向农村、牧区等基层学校延伸.所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都充分考虑了实践教学的需求与实践基地的可接受能力,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指导教师数量与质量、接受学生的专业面、学生数量等方面考察,尽量做到“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既要确保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又为基地学校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3.3联动机制保障
在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学校和教师参与见实习指导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校际协作、联动辅导”的实践教学指导机制,积极建构了由大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研究共同体,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形成“双师型”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联动辅导机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各方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任务,明晰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工作内容.2、强化合作意识、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定期协调制度,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实施,自始至终,贯通全程;3、建立实习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小组,构建学习和发展共同体,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促进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4、制定实践教学指导激励和奖励制度,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杨凤林 单位:赤峰学院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论文:青少年宫职初期教师教育论文
一、青少年宫职初期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管理要求较多,人文关怀较少
随着各地青少年宫的规模扩大,年轻教师与青少年宫管理层的距离有所拉大,管理方面自上而下的要求和规定比较多,关心了解新教师思想动态的对话交流相对不足。新教师的苦恼、思想波动,往往只能靠新教师自我消解。同时,传统的理念认为,新教师应该更加严格地遵守规章,甚至会从严格的层面上升到比较苛求的层面。这些都不利于新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以老教师的文化形态来影响同化青年教师
年轻人本该有体现自己年龄特点的文化形态。然而目前各地青少年宫并没有较多关注这一问题,而是强调融合适应,过早地消磨年轻人的创新精神,教学行为仿效施行,生活态度归于平庸。假若机械地套用师徒结对,让一些仅具年龄大、教龄长特点的“师”来带新教师,会客观上强化一些消极观念与行为。
(三)过早强调教学竞争
目前全省各地的青少年宫面向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比较多,有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上课比赛、论文比赛、案例比赛等。以往比赛的参赛对象往往是具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最近几年,有些青少年宫把新入职的教师也列入参赛对象。这样,分散在相对成熟的教师群中的职初期教师,很早就开始了与同事的教学竞争。这样的开局会使新教师的个人成长路径出现偏移,心理体验走向孤独焦虑,同时会更看重功利性的成果,许多本该深入理解的教育理念,来不及细细体会便已惯熟了传统的“步势”,这会影响其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
(四)过程管理较为欠缺,相关规定落实不够到位
调研发现,全省大部分青少年宫中无专门师资培训机构,无专人专责对相关规定进行落实、监督、反馈、考核,部分青少年宫虽有《新教师职责》《新教师的师徒结对》等相关规定,其中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写论文案例、读书反思等都有要求,但并不能都落到实处。因此,部分新教师因缺乏具体实在的管理,不安心工作,不求上进,对备课、听课等事项敷衍了事。更有甚者,认为科研、学习等是多出来的事情,因此在听各类科研、教研的讲座,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时,部分新教师或批改作业,或制作教具,或做些教务,干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二、完善青少年宫职初期教师教育的策略
(一)细化职初期教师教育的实施方式
1.实行双导师制。
校外教育因其特殊性,教师既要具备与项目相关的较高的专业能力,又要具备开展项目的培训教学能力和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因此,对职初期教师的培养应兼顾这两方面能力的发展。可采用“借脑”和“杂交”的方式,聘请宫内相同项目的专业老师担任其专业导师,同时聘请青少年宫内或宫外的教学、活动方面的骨干教师担任其教学或活动导师。
2.以实践为导向进行培训。
实践体验性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特点。校外教育是一种实践体验教育,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实践是培养青少年能力的基础,体验是孩子获得真实感受、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与校外教育特点相一致的青少年宫职初期教师培训也应基于实践。同时,教师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情景化的教师精神与教育智慧的传递。这个特点也决定了青少年宫教师的发展需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且培训内容要以实践为导向,结合兴趣培训课堂,结合活动现场展开,使培训课堂和活动现场成为新教师学习的主要场所。
3.专人专责为职初期教师教育培养做保障。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青少年宫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而职初期教师更是青少年宫的新鲜血液,是青少年宫最蓬勃的力量,是事业发展的希望。在校外教育事业发展迅猛的今天,为确保职初期教师快速成长,各青少年宫需要有专人负责,对新教师教育的运行提供保障,负责计划、调控、评估、制度编订、材料整理等多项日常管理工作。
(二)健全与深化管理及评价机制
1.构建学分管理考核机制。
学分是学习者完成某科目的学习所获得的分值单位,是记录学习者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学分制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满足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需求。对职初期教师的教育培养可采用学分管理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与研修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个性化特点,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各青少年宫可把职初期教师的学习任务转换成学分的形式。每个新教师可根据学分管理考核表修学分,“多劳多得”,每年完成一定学分的学习。对需要加强研修的部分,可适当增加权重,以突出针对性。
2.实施以教师自我反思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是影响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构建职初期教师评价机制应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为目的。在以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评价制度中,必须关注被评价者(职初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让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成为新教师自我改变的起点。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外在的评价,如新教师教学竞争可适当降温、放慢节奏,让新教师明确适应教学岗位、活动辅导岗位的及时步是对校外活动理念、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形成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避免直趋功利结果的简单做法。
(三)丰富“师徒结对制度”的内涵
师徒结对是一种传统的教师培养方法,实践证明,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途径。它缩短了由大学生到新教师的角色过渡期,促进了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但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流于形式的倾向。因此,导师要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青少年宫要有管理部门专人介入师徒结对过程,加强过程管理;对带徒要有反馈、评优、激励等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导师深入徒弟兴趣培训课堂或活动现场,加强诊断。
导师首先要深入徒弟的兴趣培训或主题活动的现场,进行高度个别化的灵活指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二是系统观察,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三是诊断行为,澄清教育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由导师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教育教学困境的具体操作性办法。四是教师为本,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在诊断过程中,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判断及最终解决,导师并不能代替,只有新教师自己感悟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
2.增加师徒间的教学对话。
对话哲理源远流长,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教学,成效显著,意义非凡。教学对话一般是导师或专家与所带新教师之间的坦诚的漫谈讨论。因此,对话既是一种引导职初期教师和导师思考教育本质的理念,又是一种教师培训的有效手段。导师与新教师的教育对话是一种智慧碰撞,是一种民主自由的争鸣,是现实教育教学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的获得。教学对话一般以半天为一个时段。对话地点一般选择在能让人放松,有着宽松、自由、平等氛围的地方。对话内容可以是针对一个主题,一堂有争议的兴趣培训课,一场主题活动,一本专著或一篇文稿,一个观点说法等等;也可以将相互关联的几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学习讨论。
3.导师带领徒弟读书交流。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我们生来是软弱的,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无助的,需要礼仪;我们生来是愚蠢的,需要理解;我们在诞生时所缺乏的,而在我们长大成人时需要的,这些都可以在读书中获得。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而精神的缺陷,也可以通过读书来修正。”读书与教学相得益彰,导师可以带领新教师读三类书籍:一是项目专业类书籍。青少年宫教师在专业上往往精湛于校内教师,但只有不断修炼自己的专业,才能突出自己的专业优势。二是教育类书籍。青少年宫教师中有一部分是从专业院校毕业,未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课程,因此,有必要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工作中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时通过阅读就能豁然开朗。三是旁观涉猎的书籍。无论政治、社会、哲学、美学、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都可以阅读,丰厚底蕴,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拓宽自主发展的途径,增加专业伙伴的交流
1.撰写教育教学日记,增强分析思考能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受到限制。而反思能力的获得也需要训练,撰写教育教学日记则是训练和提高职初期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新教师将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与感受、经验与困惑进行真实地记录,这个过程能促进自己做、读、思、写的有效整合,促进自己对原有的认知与思考进行梳理。新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日记,除了记录教育教学事件,还要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分析,寻求理论依据,和同伴加强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提升认知,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见解、想法。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同伴交流的多样化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为职初期教师培养带来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同伴交流的多样化途径。新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导师等不同维度建立QQ群、微信群,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发挥QQ群、微信群在线学习、即时研讨、同伴交流的功能。这个在线学习共同体有其自身优势:首先,在线话语的记录和各种数字制品(音频、视频等)很容易保存,并形成学习资源的档案,从而使这个共同体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再生产。其次,QQ群、微信群因其开放性特征,可吸引不同层面的成员,成员关系具有异质性和多样性特点,成员及其身份会不断发生变化,并在不同情境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有时是师傅,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召集人。再次,在线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成员队伍成长、发展和能力再生产的群体。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已有成员加入其他共同体,本共同体的文化被带到其他共同体中,同时其他共同体的文化作为新鲜成分也会嵌入到本共同体的传统中,这两种更新途径,可使成员不断保持生命力。
作者:陈岚 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教师教育论文:电力学院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一、高等教育中电力专业教师培养面临新诉求
(一)基于价值观的实践困境,面临培养具有科学人文主义素养的电力专业教师新诉求
面对价值无涉的电力科学本质观的实践困境,电力学界的专家、学者、教师培训专家等提出“培养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素养的电力学界教师”的要求。他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只有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电力学界教师才能具有更高的电力科学教育视野,才能有能力将电力科学教育教学与道德、伦理及精神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基于教学侧重点的变化,面临培养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兼具的电力专业教师
基于电力专业教学特点,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应通过基于团队合作的教学诊断以提升电力高等学院的教学领导力和发展力。在电力类高等学院中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业务,也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而学院的教学领导力是影响学院效能的重要因素,也往往成为薄弱学校与品质学校的分水岭。而这种分水岭性质的质量生存意识,取决于电力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的契合。
(三)基于教学理念的深化,面临培养既掌握电力技术探究方法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电力专业教师的新诉求
对电力专业教师的培养而言,为满足教学理念深化的需求,必须同时具备独立科学探究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能力,这是时代赋予电力高等学院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基于电力教学新理念的深化,采用项目化活动组方式改善电力专业课教师掌握电力技术的探究方法和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团训、素质拓展等对其责任感、团队、心理素质等进行重点培养;还可以通过跟其他的项目组交流学习来提高电力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工作技巧、领导力等。(四)基于课程内容组织观念的转变,面临培养综合知识与专业知识兼备的电力专业教师的新诉求在电力专业教师培养过程中,应围绕核心概念组织课程,以克服“广而不深”的弊端,促进课程的深入、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知识的迁移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等。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对电力专业教师而言,综合与高深专业知识兼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现阶段我国电力高等学院专业教师培养的新途径
(一)侧重电力专业教师人文主义科学本质观的养成
理性的科学本质观是实现电力学界科学教育目的、培养公民良好的电力科学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电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大众的行业,电力专业教师应具备为民服务的科学本质观,帮助学生在面对基本问题时能更清晰地做出科学决断,并能促进学生对传统科学主旨有明确而有深度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建设电力文明国家。因此,侧重对职前电力专业教师科学信念和态度的培养,帮助他们在职前阶段形成符合我国科学社会发展观需要的人文主义科学本质观,是新时期我国电力高等学院教师培养的新特征之一。
(二)侧重对电力专业教师教学态度和信念的培养
作为一种隐性机制,电力专业教师教学的态度与信念在班级实践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指导教师在班级教学中的行为规范。好的教师会不断扩展自己的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也会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学总结来科学规划与引导自己的专业教学,并最终基于学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与其建构稳固的教与学关系,共同成为“电力学习社区”中与时俱进的成员,而这一切的根基需要电力专业教师具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持久的教学自觉自信。实践证明,教师良好的师德和对电力专业执着而扎实的基本功,对学生而言就犹如磁石般引领他们走向电力事业前沿。因此,电力学院领导层和指导专家团队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干预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电力学界专业教师的核心理念培养目标,使电力专业教师在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电力科学教学态度及信念,形成自身宽阔的电力知识教学视野是现阶段我国电力学院教师培养的新特征之一。
(三)侧重电力专业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电力专业教师在班级系统中的作用是掌握并利用电力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技术工具,营造科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实中由于电力专业教师在职前专业技术方面缺乏必要的电力行业实战操作技术与工作经历,从而缺失了对学生指导的真实案例和从业示范作用。如果在电力专业课教学中,能够通过使用支撑材料、电力实验及富有创造性的电力学习环境来培养职前教师的电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水平,或者通过开设电力科学模拟实验室课程的方式来培养独立专业课教师,并提高他们的从业信仰,促进其电力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有效对接,依然成为我国电力高等学院教师培养的新特征之一。
(四)注重电力发展前沿高深理论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培养
综观我国电力高等学院教师培养的变化,已经从最初的单一高深专业知识发展到现在的电力综合学科教学知识。在电力专业知识教学中,应让师生均具有能力和水平结合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在实践中培养电力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已成为目前我国电力高等学院教师培养的又一个特征。
三、我国电力高等学院教师培养未来发展走势
(一)培养理念将从“标准”保障走向合作文化保障,形成电力科学价值判断力
时代文明的科学进步与高度密集化发展需要强大、稳定、安全、无污染、可持续的电力支持及供应保障。因此,作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龙头——电力高等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就应走在时代前列,创新动力教育教学理念,从标准保障走向世界电力合作文化保障,用文化电力促进电力文化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用文化电力促进电力文化的高度文明创新发展,并围绕电力行业核心概念展开,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广阔框架下,形成电力科学的超前价值判断力,以文化电力、科学电力、创新电力的大电力文化视野创新电力专业教师的培养新蓝图。
(二)培养电力专业课教师掌握“电力生成性知识”
电力生成性知识是指融汇于电力科学的、拥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和行动,即电力专业课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接受正规、系统的电力科学知识培养,还要接受电力学科教学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以及接受生成性知识的理解与传授的教育,并在传承本土化电力学科知识的同时,继承和发扬电力业界内的前沿科学,运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行为并生成学生的内化行动,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电力行业健康科学发展。
(三)电力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应尝试更多地利用非正规教育机构资源
非正规教育机构包括电力博物馆、发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电力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电力QQ群及其他类似的平台。相关资料表明,电力职前教师是非正规电力教育机构资源的较大受益者,因为非正规电力教育机构为教师教育机构扩展电力教育资源提供了场所,为电力职前教师树立正确的电力教育教学信念奠定了基础,并对未来电力专业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四)参与电力专业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者身份更加多元丰富
由于未来电力行业高等学院教师培养项目将会更多地融入电力生成性内容、学科教学知识内容、电力人文主义内容,因此参与高等电力专业教师培养的教学团队将会更加多元,如电力学校教师、电力科学家、电力爱好者、电力文化工作者、电力行业管理者、电力报刊杂志编辑等。因此,培养具有人文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电力专业课教师需要电力教育工作者、电力文化学者、电力爱好者等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研讨。在未来的电力专业课教师培养中,每位参与者都可以畅所欲言,通过合作使得电力专业课教师的科学境界得到增强,促进电力教育教学,增强电力文化理解。
作者:侯春阳 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教师教育论文: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论文
一、多元文化对英国教师教育的挑战
大量移民的涌入改变了英国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和族裔结构,使得英国少数民族人口成分具有多样性。在学校教育中,多元文化最明显的表征为语言使用情况复杂。1989年伦敦教育当局提供的数据表明,除英语外,有28万名学生在学校里讲184种不同语言。在英格兰,除英语之外的汉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乌尔都语等12种语言都在被使用。移民也给英国的经济与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族裔间的差异与冲突开始出现并扩大,外来移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很难融入英国经济与社会的主流,成为游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但同时,基于英国的民主传统、制度和思想,在反种族主义力量的努力下,尊重与保护多元文化的思潮也开始出现。为了促进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英国政府出台教育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为不同族裔的人群享受平等的教育提供保障。1976年,《种族关系法》指出,对于种族、肤色、国籍和民族,在教育领域内的直接或间接的歧视都是违法的;2000年,《种族关系法(修正案)》规定,包括政府和学校在内的公共组织,在教育领域内直接和间接的歧视是违法的。这两个法案构成了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律基础。1985年,英国少数民族儿童教育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斯旺报告》———指出:教育“必须体现对英国社会多样性的思考并且切实反映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倡导“统一中的多样性”;教育必须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的“任何特殊需要”;多元文化教育应当帮助儿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且避免他们受“不科学的有关其他民族的传说和成见”的影响。报告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只有“多元文化视野”与学校的整体工作和课程融为一体的时候,这些目标才有可能达成;这种“多元文化视野”也相应地推及教师的在职教育与职前教育;就教师教育制度而言,教师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形式上改变民族教师比例低及地位和待遇低的问题。教师教育应强调培养教师多元文化视角,满足不同族群的特殊教育需要,将学生的文化差异视为一种资产,并试图弥补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学习障碍或学习成绩差距,最终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学生观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即: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归结为个体的出身、家庭、经历,还要置于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来认识。教师要正视每个学生的文化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成为多元文化的理解者,学生的关怀者、倾听者和对话者。以上这些对英国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基本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即教师教育不能再满足于培养只具备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的技术型教师。长期以来,英国教师教育是建立在科学文化和欧陆主流文化基础之上的,“文明中心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对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较为欠缺。教师对于如何因材施教,以促进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习做得不够。直至今天,在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中,少数民族的比例仍然较低。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还经常受到种族主义的影响,且在教育者中,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更低。教育学研究生的教育课程安排中,多元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仅占极小部分。同样,教育学本科阶段培养方案中,多元文化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课程安排主要集中于让学生学习及时学位课程,掌握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学实习、见习和研讨专业问题。新合格教师也不能胜任多元文化教学工作。2002年,英国教师培训署发现,只有30%的新合格教师认为他们做好了教少数民族学生的准备。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学生少的地区,一些提供了充分的相关培训的学校,如北安普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Northampton)和北阿姆布瑞大学(North Umbria University),44%的学生认为做好了适应多元文化教学的准备。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转变
学校教育的文化多元性要求英国的教育政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在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有一个稳定、向心的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体及外来文化,促进种族及亚文化群体的融合。为了促进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回应多元文化对教师教育的诉求,英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手段,针对教师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国民珍视自由、公平、团结,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尊重所有社会群体。这也正是英国政府高层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指向。英国政府1981年颁布文件《学校课程》,公开宣布英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教育政策上开始奉行多元文化教育。1985年3月,英国威尔士事务部、教育科学部向议会提交《把学校办得更好》的白皮书,其中对英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培养作了一定程度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和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为所有教师职前培训所制定的新标准中。《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将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因此,英国教师在职前培训时会接受相应的多元文化教育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成为英国培养合格教师的组成部分。1992年,英国教育部制定《教师职前培养改革方案》,提出27项教师基本技能以及对各项技能的鉴定方法。其中,对多元文化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将解决文化问题的基础放在使新手教师能够形成个体性的社会和文化差异的意识上。”英国新近颁布的关于《合格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参考文件提出,教师应“知晓学生如何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和健康会受到成长、社会、宗教、种族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及“无论个体差异,包括性别、文化背景及语言背景,都要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掌握可行的知识并理解和反对关于歧视的立法”,这些要求与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直接相关。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教师教育的基本经验
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为促进民族间相互尊重及与亚文化的融合,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包括教师专业标准修订中,对教师多元文化理念的关注、对教师语言能力的关注等,旨在通过此不断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模式,适应时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确立合格教师的专业标准
2007年9月,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颁布的新修订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以下简称《标准》)对职前教师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取代了2002年以来实施的要求和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将原来的“专业的价值观和实践”、“知识与理解”、“教学”3个一级指标分别改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理解”和“专业技能”3个有内在联系的部分,具体内容凸显了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视野和素质的要求。其中,“专业素质”部分首先对“师生关系”作了描述性的要求,要求教师保持积极的学生观以及对学生学业和人格发展的期待,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个人潜力;与学生建立互信、平等、互相尊重的良性师生关系;通过积极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影响学生。第二部分“专业知识与理解”中,在“教与学”部分明确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具备的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陈述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第三部分“专业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要“充分运用与整合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满足多样性,以促进公平和全纳”,“教师教学语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呈现知识与概念的基本结构,并能进行对于问题的阐释以及提问,有效地通过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标准》体现了英国教师教育对教师文化能力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培养学生不仅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以获得参与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与成长的技能、知识、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对于统一国家的“认同感”,还要形成对于他民族文化的“认异感”。教育要承担这一使命,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信念上做好准备,尊重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出身以及来自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学生,并努力为学生的学业成功与人格发展尽职尽力。《标准》不仅强调教师对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与文化也提出了要求,推动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二)规范教师的语言能力
在英国的学校中,学生语言使用的多样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英国语言教学和研究信息中心发现,每100万英国在校生中有至少四分之三的学生讲除了英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超过300种语言在英国学校中被学生使用。这样的语言在英国被称为社区语言(Community Language),即那些在英国少数族裔所在社区共同使用和共享的语言。在英国的学校教育中,为了彰显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社区语言开始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英国还设置了专门培养胜任以社区语言为及时语言的学生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机构,在英格兰,至少有8家类似的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主要培养阿拉伯语、日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等社区语言教师。而在英国的GoldsmithsCollege,职前教师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一种是社区语言,另一种为现代语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学习之间的联系。当然,在英国,教师的语言能力提高对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需求而言,总是显得滞后。英国的培训发展机构进行的研究表明,新手教师感到培训并没有让他们做好应对来自各种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的准备,不能适应他们所教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跨文化语言能力不足。因此,英国的教师教育尤其是初等教师教育必须树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理念,必须把专业性与多元性结合起来,同时,需要教师将多元性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一起,通过教学实验与行动来发展双语教育能力。
(三)探索教师的培训模式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培养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的课程被纳入国家教师教育学习计划中。班克斯的4种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在英国跨文化教育模式中影响较大。目前,英国的教师教育主要采用整合模式、单独学程模式、三阶段模式来培训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三阶段模式是贝克(Baker)在总结多元文化背景下师资培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三阶段即学习、发展和参与3个阶段。及时阶段是“学习”,即知识内容,包括有关文化的内涵、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化的发展与形成的知识,同时,还包括针对某一文化群体有关该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语言的知识,关于学校、教学及学科知识的文化基础等。第二阶段为“发展”,也即态度情感内容,包括随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体认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学业表现的影响,对学生一以贯之地保持高期望值。第三阶段是“参与”,即行动阶段,包括文化敏感性,对学生的个性、知识、技巧、能力以及文化和社会性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知识结构确定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根据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族群学生的特殊要求,适当选用课程和教材、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等。跨文化教师的基本特征集中在教师的知识、意向、情感、技术4个方面。三阶段模式也正体现了跨文化教师的基本特征。“三阶段模式”在英国教师教育具体运用过程中被加以了改造。受英国大陆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英国的教师教育培训更加注重教师的参与与行动,其课程主要体现为“报告会、研讨会、实践调查、课题研究”等,在师生关系上更加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培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训的课程也注重满足不同参训教师的需要,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既有时间较长的课程,也有时间较短的课程。但总体来看,关于多元文化的理念与知识在英国的教师教育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化的课程体系。以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关于多元文化问题的课程仅占研究生课程比例的很小一部分。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教师教育近些年来强调以建构主义、反思性研究为基础,关注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技术能力,理解学生、理解文化,寻求和维护社会平等与正义,促进多民族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通过他们现行的知识或信仰和新的思想或他们遇到的情景之间的交互来创造知识的。最近几十年,全世界教师教育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似乎是促进教师反思,反思和技术的能力对于初任教师都是重要的。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教师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教师理解身边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而这正是多元文化教师所需要的。在西方,社会重建主义者阐明,需要把职前教师教育看成为寻求更民主的学校和社会改革的有效人。社会重建主义有助于把诸如反思教学、行动研究和批判教育学的重要观念带给教师培养,使教师将来有技能和动力去寻求学校和社会中的平等与公正。社会重建主义基础上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有助于教师反省教学过程,追求民主和平等。多元文化教育在英国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它启示教师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处于多元文化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跨文化的视野,并对多元文化持包容态度,同时要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异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进而促进民族融合。
作者:李俐 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师教育论文:教师教育论文
关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相关建议和思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于20__年3月1日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进入到21世纪,国际上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发展趋向,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许多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推进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这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要素,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教育信息化旨在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教师信息化教育和教师教育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其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对象。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如果教师不懂多媒体计算机、没有教育信息化观念,学生很难学会应用计算机的相关技能和具备信息素养,就会影响一代人。目前,我国现有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都与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适应社会教育需要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国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上加快步伐,加大力度,不仅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更要引导和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在师范院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使未来的教师在接受专业培养期间就耳濡目染,接受信息技术的熏陶,为他们日后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铺平道路。
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师范院校对于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半直接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如果学生们在学期间就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就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成为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中坚力量。否则,在中小学教学中面对信息技术不知所措。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师范院校应该采取积极姿态和行动,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所谓教师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主要是指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它包括以下方面:1、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的能力
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文字录入技术,掌握教学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数字信息资源中检索与选取自己写作所需要的信息材料,并能进行信息资源的重组。2、教师进行信息化课程整合的能力
要求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信息化教学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教学资源,掌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方法,从而能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创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3、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如何培养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观念、意识、习惯和能力,即“学会学习”;如何对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评价;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等。
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注重知识创新的信息素养的教育,以培训教师信息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方式是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教育创新进程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思想。只有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才能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 文化素质。那么,怎样进行教育创新呢?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为此,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认识目前,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向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教育创造了无限机遇。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实现教育的一次革命。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广大教师还缺乏准备,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的意义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教师不可能游离于教育信息化进程之外,教育的信息化也不能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师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应当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教师应该首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意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掌握和利用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2、转变观念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时代,观念必须先“走进”,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新教材、新方法、新设备,也将走样、走味。所以,要致富先修路,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中首先要修心路——教育观念之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使用信息技术媒体,而且包括运用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媒体(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结合)的运用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化,其中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思想实践的关键所在。因为信息技术是靠人“驾驭”的,技术再先进,但人的素质跟不上去,仍然是一句空话。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媒体的作用、教学过程发生了转变。特别是教师的角色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只有据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具备符合信息时代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地融合到课程中,“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成为学术探索的典范、合作教学的领导者、学生的情感发展的指导者。3、建设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标准是各地加强教师教育信息环境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考察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能否真正满足信息化教学与管理需要的主要依据。从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基础设施条件来看,在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未雨绸缪,利用教师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统筹规划当地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构筑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推进教育创新进程。在硬软件建设上,要强化措施,加大投入,确保添置信息技术教育硬软件资金到位;要建立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形成“数万站点精彩纷呈,数万网址包罗万象”的一“键”钟情、一“网”深情的亮丽风景,合理调整和协调现有教育技术硬件设备,优化配置,科学化管理,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类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已有的建设条件,重视卫星数字广播在教师教育信息化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教师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较大限度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4、抓好培训
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人才,在于培养大量的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因此,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要采用新的思维和超常规的方法,跨越发展,加快培养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开展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加深他们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认识,为他们在积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过程中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一方面应大力对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制订“学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方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整合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最终是体现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之中。后者是前者的职业体现,作为一种专业要求,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应当成为未来教师职业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培训考试合格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发放培训合格证书,此证书将作为今后认定教师资格和申报晋升中小学教师高一级职称的有效必备证件;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也要为适应新形势作出相应的改革,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对师范生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各专业课程的教材法应尽快增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重点应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有机整合,把“未来教育”的一些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传递给我们的师范院校,激发广大师范院校的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热情,改造他们的教学,通过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使师范生----未来的教师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熏陶,能够自觉地将信息教育的观念和能力迁移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
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中,笔者提出下述培训策略供参考:①注重理论性目前在培训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等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校校通工程、校园网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都需要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需要的,理论的提升,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当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通识培训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②提高有效性在培训方式上,要打破过去“报告”式的培训,除了组织理论学习外,强调教师的参与,提倡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平等交流与对话。通过参与式、体验式、案例研讨、任务型教学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培训实效。按照“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开展技能型(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实践型(教学观摩、案例交流、教学反思、写教后记)、评价型(课例评析、听 课评课、教学竞赛等)、理论型(专题讲座、写学习心得、做自学笔记、组织理论学习等)、研究型(课题研究、问题探究、策略研究、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探索出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新模式,③针对层次性要遵循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根据不同职能,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设计不同的培训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⑴普及层对于全体教师,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使他们能够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⑵骨干层对于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初步知识的教师而言,学习编制和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的理论与技能、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的建设、维护等。⑶核心层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小组,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具备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整合的能力,具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能力。要关注那些具备较高信息技术水平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些人往往既有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他们接受培训之后很快就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④考虑年龄性根据对象年龄层教师的理解、认知、记忆程度不同,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应该分年龄层来进行。如分为二十多岁的青年教师、三十岁至四十岁左右的教师、四十岁至四十五岁左右的教师以及四十五岁以上年龄层的教师。同时,制定出不同年龄层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⑤强化行政性为了促使教师们更好更快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对教师培训加上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教师的培训均有记录在案,参加培训的教师将作为教学检查的跟踪对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整合的情况将记录下来,作为评优、晋级的硬条件之一。⑥区分地域性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培训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及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对不同的地区和学校的培训目标提出不同的标准,如可区分为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欠发达地区和教育不发达地区或者城市与农村等,这将有利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真正富有成效。⑦兼顾学科性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中还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教理科的教师和教文科的教师在理解问题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学习和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有所不同,集中培训的结果是使得理科教师不够吃,文科教师吃不完;而在理科教师中,数学教师和化学教师理解问题也不一样。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关的培训措施,力争让文、理科教师都有所获。⑧保障评估性培训结束后,应该以实践为主适时跟进培训服务,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把所学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教学中;同时也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进行评价,保障培训的实际效果。
在笔者撰写该文完稿之时,从《中国教育报》(20__-9-5)上获悉,由教育部直接推动和组织实施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将于20__年教师节前夕正式启动。按照预定目标,教师网联将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为办学主体,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联合协作,优势互补,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相互融通、系统集成,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沟通,共建共享品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国城乡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从而实现教师教育的创新、集成和跨越式发展,为中小学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与支持。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大步骤,将进一步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1]《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一书序言《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__年12月29日第1版[2]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N]《中国教育报》20__年9月9日第1版[3]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__年3月1日[4]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__年11--12期[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马立司长就“教师教育信息化”答记者问[N]《网络科技时代》网站[6]如此“充电”,焉有实效可言?[J]《中国教育报》20__年7月13日第3版[7]时晓玲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即将实施[N]《中国教育报》20__年9月5日第1版
作者简介余武(1957--)大学本科。1983年从事电化教育工作,现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教育技术学科副教授。20__年~20__年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做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教授(教育部教育技术学科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改革、教师教育信息化。有20余篇论文(著作)发表。
教师教育论文:教师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根本谈不上创新;个性的基础是人性。因此,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备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培育健康的心态,是我们课程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偶像”的文章,文中提到,她一直崇拜足球健将范志毅,欣赏他在绿茵场上的英姿,但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改变了她的看法。一次在麦当劳的邂逅,她被范志毅的傲慢无礼震惊了,他场上的英雄气概被他场下的粗鲁表现粉碎了,偶像在她心中坍塌了。
关键词:教师 教育理论 走进学生 __市苏霍姆林斯基 读后感 语文教学观 业余时间 读书 行为
正文:《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这本书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当初吸引我从书架上取下它的就是书的标题。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好教师就是好教育。__,__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__市建平中学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__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带头人。他用自己的行为与业绩告诉我们,不要动辄就埋怨社会,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给“体制”。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只要坚守内心的良知与理想,自觉抵制世俗的诱惑与时尚的挑逗,一个有追求的教育者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甚至可以走得足够远。
在书中,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讲教师的职业修养“爱满天下”;二是讲育人之道——生命之爱、民主思想、人文情怀;三是讲学校管理——努力打造学校的品牌;四是讲语文教学观——让心灵自由呼吸;五是介绍部分语文教学的课堂实录;六讲作文指导——创新思维写华章。看完书,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谓受益匪浅。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要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学习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一要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要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要读学生和为学生写的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想想自己的业余时间,忙是事实,但也不至于真的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在心里对读书不够重视,习惯没有养成。“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不是读书天。”不想读书,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师工作者的实质所在。”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还要求我们教师要“爱满天下”。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赏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区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关注的不能只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其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等。教师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学生当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种种成人的规范去束缚他,而应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创新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必须赢得学生的爱。
__认为,是英才们专一的训练使他们过早地“专业化”了,使他们无暇旁顾其他,因而根本不可能形成丰富的文化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没有这些,将不可能造就创新人才。
英才教育走入误区,那么我们的大众教育又如何呢?__认为,在“应试”的主导下,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书本知识,并常常很狭隘地将之孤立起来,穷追猛打,忽略其他而不顾,导致我们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让学生自由地支配闲暇时间,我们就做不到,甚至学生连闲暇时间都没有,全部排得满满的,这对学生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既需要英才教育,也需要大众教育,问题是如何抓好,让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自然而健康地的成长。
__说:“用功利的心态对待教育,对待学生,我们将失去更大的功利。”这句话是对“急功近利”的好诠释。我们是看眼前还是看未来,是看分数还是看发展,是看重个人得失还是关注民族命运,这需要每一个人深入的思考并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