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文地理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分析
目前我国初中地理的教学存在着缺乏专业性的教师,以及缺乏课外实践等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初中地理教师对初中地理的教学存在着不够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不仅仅要认识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也要对人文地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形成人文地理知识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人文地理的认识,本文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认识人文地理,从而发掘出如何从初中的简易知识得出对人文地理的认识。
1.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地理
初中的地理教学主要是集中对基础的地理知识的认识的基础上,初中地理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一次过渡,为此,如何实现初中地理知识的更加有效地涉及其人文地理知识,让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有着基础的认识和了解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目前的初中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此基础上,很难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需要让初中地理知识在不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将人文知识渗透进去,从而达到让初中学生认识和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作用。例如,在介绍沙特阿拉伯地区的自然气候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由于自然气候的炎热导致夏季酷热难耐,因此沙特阿拉伯人穿白色的大褂,由于白色反光,不吸热,从而沙特阿拉伯地区很少有人穿黑色,同时,白色的长褂是由于其中午的太阳十分炎热,如果裸露皮肤容易导致晒伤,因此沙特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多是穿白大褂,这样的介绍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把握到当地的气候特征,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到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这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学习中不少老师对当地的介绍存在着生硬介绍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失去对其知识的了解和分析,因此在学习中同时要注意到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环境,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是不同的,换句话说,自然环境是与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两者是无法脱离开来,单独去认识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交流,从而让学生不用割裂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是可以将其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对其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上的探讨与应用,在这一实际情况下,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面对黄河泛滥造成的洪水要如何防治”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由于当地的环境的不同仅仅依靠植树是不成熟的,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而且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洪水的泛滥依旧会爆发,甚至会将所种植的树木给冲走。在此情况下,学生进行分析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然环境,就单单拿种植树木来说,也是需要根据当地的物种结构分析的,柳树对水的需求很大,虽然有很好的固定土壤的作用,但是黄河处于北方,北方的土壤干旱,而且经受洪水的反复冲刷其中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其实已经大量流失,在这一情况下,要有效地治理洪水同样也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这一种提问,可以在不断地锻炼学习对待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初中地理教学学习人文地理
地图信息是一个很好的认识工具,由于初中的学生的空间概念还只是处于一个初步启蒙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要如何实现和完善学生的印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此阶段下,地图信息所表现出各个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区别性,对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此,在进行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地图来进行标注和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地图的印象以及加深学生的实际空间概念和认识。同时由于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它同样也是不断向学生介绍新鲜的知识和新鲜的环境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不得不说,初中地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其中各种环境之间的区别导致教师不能使用单一的环境解说和介绍,同样要根据不同环境的区别进行讲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学习中,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环境也导致生活习惯的不同,中国人生活在温带,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导致中国人喜欢群君的生活,由于中国人口密度大,导致城市的不断庞大。而美国地广人稀,导致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空间的扩大。
结束语:
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知识在新课标的课程改革趋势下的一种必然,由于地理知识它不仅仅是只是停留在书面之上,它同样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的一种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会逐渐认识待到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本质上是一个整体的形式,其中的知识体系是不断地完善的,在此基础上,对人文地理知识的认识同样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的一种认识,只有根据此才能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从而减少在认识上的误区,让学生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紧密相连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起到为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的铺垫以及打牢基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作者:吴娟 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人文地理论文:交互多屏人文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
当前,交互多屏教学是世界教育界在以科技促进教学的浪潮中的一大应用趋势,该教学模式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活跃性、学生参与性,同时也代表着高校未来课堂教学的方向。而在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中,交互多屏的应用,能更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也使师生于课堂、课后互动成为可能,为教学带来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大学人文地理;交互多屏;教学
21世纪以来,现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趋势。在中国,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训练,信息化普及和应用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砝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交互多屏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应用也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是对交互多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用性进行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建构理论模型,以对该技术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探索。二是以交互多屏为技术支撑,探讨新型课堂关系的形成,尤以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为主要研究取向,以此进行理论概括和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交互多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均已开展了一段时间,研究主要集中于互动类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主要是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特别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而就普及应用率及理论研究深度来看,中国在该领域还处于理论探索、实践研发以及试点实证研究等初级阶段,但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叶新东、陈卫东等对多屏与课堂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提出未来课堂理念,并直指多屏显示为该理念的主要指征,他们认为代表屏显技术发展趋势的交互屏的应用将给课堂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也为我们构建一个符合心流理论的学习空间奠定了技术基础。人文地理主要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大学人文地理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认识、分析、解决人类活动与地理文化之间各种关系的能力。目前,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多是大班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基本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加PPT演示为主,通过言语、图片等形式进行,授课内容均是对课本的一种重述和解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则认为当下大学人文地理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参与性不强,灌输、说教问题突出等。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寻求突破,充分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是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善现状,我们需要对人文地理提出交互多屏教学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基于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教育观念的进步,我们需要以交互多屏为基础构建新式教学空间,探讨教学空间的变化以使教与学得到促进和升华。
一、交互多屏教学趋向于科技与教学融合
多屏,顾名思义,即多块电子屏幕。在现代教学中,屏幕大致可分为手写屏幕(如黑板、白板等)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投影(如电子屏幕、幕布等)两类。其中,电子屏幕涵义甚广,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多触点液晶屏幕等。本文侧重讨论的电子屏幕,主要是指由教师掌控的多块电子交互白板或触控一体机白板以及由学生使用的无线终端电子屏幕组成的电子屏幕。电子屏幕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在于利用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将带有传感器的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在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将传感器上的感应变成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显示器上的操作结果呈现在电子白板上,从而实现操纵电脑或屏幕中的各个系统来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而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是由多套信息系统组合而成的信息教学空间,该空间围绕教师对电子交互白板或触控一体机白板的操作,形成一个基本的智能教学系统,从而使教师置身于移动讲台中。除此之外,活动桌椅、平板电脑(无线终端电子屏幕)与之形成一个互动反馈系统,从而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使教育与反馈系统在课堂中形成一个良性教学循环。众所周知,人文地理学科内容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与应用也在逐年提升,在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每位学生都配备有自己的电子设备,与教师的主屏相连。通过终端设备,教师将教学信息输送给学生,学生也可随时发送反馈。同时,学生可以在多个屏幕中任选其一自行组队,进行研究学习。另外,若有条件,教室内还可配备VR系统或全息投影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效果。
二、交互多屏教学趋向于提升学生参与度
本文以2015年春学期的人口迁移课程多屏教学为例,上课时按座位次序将学生分成三组,来讨论民工潮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弊影响,每小组均拥有独立的屏幕。同时,小组间也可完成交流和对谈,全班学生可以一齐体会民工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小组根据教师提问利用无线终端屏幕浏览网络资源并进行讨论,由于多屏教学空间给予学生极强的参与性,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课堂纪律也显著提升,每位学生都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得以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也明显得以持续。课堂提问从而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二维模式转变为教师提问—讨论—反馈、抢答、学生提问这一三维模式,教师因此也从授课者变成活动的组织和协调者甚至是裁判员。另外,分组讨论、交流这一课堂模式也使得竞争机制得以在课堂内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代表了各自所属的组别。在此背景下,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从而使各小组的整体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受网络技术支撑,各组别所讨论的问题均可通过登录网络来寻求答案,无线终端屏幕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信息获取、整理的学习平台,这一技术减轻了教师负担的同时也为学生探求系统性知识提供了便利。尽管讨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教学设计内容,但更有利于学科内容的延展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提升。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交互多屏教学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所缺乏的普适性和活跃性得以发扬,增添了教学的感官效果,也为现今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带来动力。
三、交互多屏趋向于推动教学设计的改革
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是互动教学活动在现实层面的延伸,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模式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教学策略体系也必须做出回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交互多屏教学空间的出现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变革与发展。在此同样以2015年春学期的人口迁移课程多屏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课纲,课纲包括课堂研究主题、人口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人口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教师仅提供课堂思路,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台主屏幕中一共出现三张图,分别为:繁华的夜上海,贫瘠的西部,辽阔的草原。同时,导入及时个教学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想住在哪里?与此同时,讲台两边的侧屏幕分别依次播放展示上海、中国西部地区以及草原地区面貌的图片和小视频,以多种形式来体现三地的特点与差异,便于学生观赏。
(二)案例列举,归纳总结
从学生的选择中明显可知,上海这一繁华都市是大家的,从而引申出人口在居住上存在的迁移观念。因为人口迁移有多种因素,因此讲台三幅屏幕可分别展示出人口迁移的三个外界因素:屏一展示的是因为生态环境因素而进行迁移的中国三峡移民,屏二展示的是因为战争等政治因素而进行迁移的巴基斯坦难民,屏三展示的是因为民族歧视等社会文化因素而进行迁移的叙利亚难民。这一类社会政治问题由于均是或曾经是社会热点,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学生很快对人口迁移的三个外界因素有所掌握。
(三)分组实践,分组交流
通过上文的展示,教师可以提问,引起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并作提示,希望学生兼顾考虑推力(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两方面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推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分别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讨论过程中,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从而可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来建立互动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左屏以PPT形式展示各个问题的理论、实例等,而右屏则通过投影方式展示部分学生的讨论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互相思考、补充、完善,通过中间屏来书写课堂总结。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学习空间可以指任何学习发生的空间。虚拟空间在近年作为新环境为教育界所接受,更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沟通,从而在一定范围内突破时间、地理的阻碍。交互多屏教学空间由于以信息网络作为技术支持,因此不局限于本校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通过远程教学,实现与不同地区的课堂相连接。课时结束,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后将作业至论坛。这一方面可方便教师检验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同时作业的网络共享模式也为下节课提供了备课参考,将学生反馈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使教学设计得以优化。
四、总结
交互多屏课堂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空间,满足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在此过程中,互动成为未来课堂设计的核心。多屏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多块屏幕,而是基于多屏式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下,使教室由原来的单向性变为多向性。多屏能更深层次地拉动课堂多角色之间的交流,尤具突破性的是其能满足学生间互动的需求,这对传统的课堂氛围和学习过程提出了挑战。同时,值得我们一再强调的是,在未来课堂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不再是单方面的教或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双方平等和谐的关系。也正是在此类技术的支撑下,如此革命性的转变才得以迅速实现。
作者:颜庭干 宋正娜 陈昌春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陕北民歌与山西晋北民歌的对比研究
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陕北民歌与山西晋北民歌的对比研究
陕西与山西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格局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文化的原创性、多元性、厚土性[1]都是不可替代的。为什么陕西和山西文化具有这样一种独特的品位和气质?为什么陕西和山西文化历久而弥新,在强烈的地域性、历史性特色中又总是蕴含着一种自然的传承与现代活力?从人文地理的视野的角度来看,这是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时空交融汇合的必然结果。
作为地道的陕北人,此次去仅隔一条黄河的山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深入生活,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山西民歌,并收集了大量的原生态民歌和相关的资料,与自己从小就耳濡目染的陕北民歌进行对比。
在对陕北民歌、晋北民歌了解与熟知、揣摩的基础上,试图以现代的人文地理学、艺术文化社会学等为理论依据和方法,对两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两岸,即陕北民歌、晋北民歌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两地民歌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与创新做出一些理论的思考与思索。
一、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回顾与理论要点
现代人文地理学是19世纪中后期以来兴起的一门现代综合性、边缘化学科,它以人类社会和地理的空间关系(即“人地关系”)为核心,着重研究人文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等地理特征,并研究这些地理特征对该区域内的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变化的相应影响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衍生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概括的说,该学科大致经历了从描述到解释、再到预测的过程[2]。
德国人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现代的人文地理学侧重于分析不同民族的人类文化在空间上的衍生、流变关系。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于不同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之间的互动影响与交互作用,强调文化的空间组合机能和地域系统特征,突出地表所发生的文化差异对人地关系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陕北、晋北民歌
从音乐艺术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实际上就是承认音乐艺术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具体到此次课题的关键点,就是陕北民歌、晋北民歌与其所以存之地域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它包括民歌创作者、真实传唱者诞生、生存的地域风貌,创作者、传承者分布的地理特征,具体民歌作品的地域风格[3]。
(一)陕北、晋北民歌的历史渊源及其产生的地域条件
1.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及其产生的地域条件
陕北地处陕西省北部,包括榆林与延安两市,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这里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交流。历史上陕北一直是半农半牧,直到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所以,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陕北还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及、等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年,指挥新中国的革命运动,在这里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可以说没有陕北时期,就没有后来的新中国。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最亲近的生活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民歌流传于陕北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陕北人们用拦羊嗓子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种类很多,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具代表性。信天游旋律自由,曲调高亢嘹亮,这与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系。陕北地区长时间以来,生活条件艰苦,人们生活压抑,但这里的人们不为环境的艰苦所困惑,他们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通过歌声来发泄内心的感受,也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陕北地区沟壑纵横,一个山头到另外一地的距离都会很远,这里的民歌只有高亢嘹亮悠长,才能传的更远[4]。论文联盟//
2.晋北民歌的历史渊源及其产生的地域条件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活动遗址之一。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许家窑人等的遗址在山西境内达二百多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在山西更是多达上千处。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据统计,已经收集到的民歌就达两万多首。山西民歌分为晋南、晋东南、晋北和晋中四个音乐色彩区。
晋北民歌是山西民歌中很有特色的一个代表。晋北地区包括河曲、保德、偏关等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处于内蒙和陕北的交界地,所以晋北民歌自然也就会受到其他地区民歌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文化区域融合性,晋北民歌音调高亢,音程跳跃性大,有塞上高原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以憨直、泼辣、朴素与抒情见长,是老百姓在劳作时口头传唱或对唱的歌曲。
晋北民歌的都具有高亢、嘹亮、悠长、舒展等特点,富有山野风味。晋北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十年九旱,人民以农耕为本,交通闭塞,饥寒情况严重,许多青年人“走西口”过生活,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环境,孕育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里的民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那里的人们见什么,唱什么,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人们在歌曲中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兴、重叠、双关、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歌曲,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晋北民歌的曲调优美,旋律简单,音程跳度大,节奏自由,口语化的修饰很多,音调高亢且嘹亮,具有浓郁的山野风格。
(二)陕北与晋北地理环境综述及两者间的比较
陕北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包括延安地区,榆林地区等。榆林地区包括绥德、佳县、米脂、横山、子洲、清涧等12个县,延安地区包括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等12个县。这里土原、沟壑、沙漠遍布,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黄河纵贯全境,自然植被稀薄,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交通闭塞,文化落后。陕北的东边与山西隔黄河相望,西部毗邻甘肃、宁夏两省,南边与关中接壤,北部之外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草原。特殊的地形、地貌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位置。这种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影响着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晋北是指以大同为中心的山西省北部地区,包括:朔州、大同、忻州和吕梁北部,地处于黄土高原的东北部,多为高地山区,属于黄土高原地带。晋北西部与陕北的榆林地区隔黄河相望,东部邻河北省的张家口和保定,南邻山西晋中地区,北邻内蒙古自治区。海拔基本都在1200米以上。晋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各种自然灾害很多,其中主要以干旱、大风、霜冻、冰雹等最为严重。由于长期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季经常会有集中性的暴雨,在流水侵蚀下地面分割的非常破碎,形成了沟壑交错期间的塬、墚、峁、沟地貌。民众生活在多山地丘陵的生存环境中。
陕北与晋北两地同处于黄土高原,隔黄河相望。两地的地理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多山川沟壑起伏交错的塬、峁、沟、墚地貌。北部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毗邻。交通落后,文化相对闭塞,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灾害多。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必然使两地人们产生了许多相似的生活习惯。
(三)陕北、晋北的地理环境对两地民歌的影响与比较
任何地方的民歌都会有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影响,从一些陕北民歌和晋北民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有关陕北和晋北地理环境的痕迹。民歌作为生存于斯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渠道,无疑在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会受到所处的环境的制约[5]。
如陕北民歌《脚夫调》,就充分显示了当地的地貌特征。因为黄土高原地带交通不便,山路很多,人们运输东西主要依靠马、驴等牲畜,也因此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脚夫。脚夫们长年走山路,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行为不能按时,又不能和亲人相聚在一起,为了给乏味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排忧解愁,从而就产生了脚夫调这一种很有特色的民歌种类。脚夫调的音乐通常起伏较大,大起大落的旋律线正好就像是对陕北黄土高原地貌的描述。
晋北民歌中也有许多反映出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如晋北民歌《那是个谁》、《山高路远见不上》、《?不见妹妹山挡住了》,歌曲描写了年轻人内心对爱情的向往,但通过歌词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当地的地貌特征。
总体说来,陕北民歌生活气息浓,拖腔较长,自由奔放,高亢有力,而山西民歌形式短小、曲调优美、旋律简单、音程跳度大、节奏自由。前者大气,后者委婉;前者跌岩起伏,后者嘹亮舒展;前者是优美的抒情与凄苦的咏叹构成了永远的交响,后者似一阵清风侵入人们的心田[6]。
三、陕北、晋北民歌在当代延续、流传所面临的困境和可能出现的流变
音乐艺术就是对人的生命活动最直接、最贴切的反映。通过以上对陕北、晋北民歌形式和内容方面诸多阐释和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人文地理学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对于我们在认识和把握民歌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研究、发扬光大民歌文化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7]。
陕北、晋北民歌艺术作为一种典型地域农耕文明的文化艺术结晶,他们在产生的根源、表达的情感、传播的渠道等诸多方面都是当时时代和特定地域风土的产物。随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和演变,更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这种特定地域“原生态”的民歌艺术形式,却面临着走向衰落的尴尬境地,地方民歌所面临的困境正如研究者蓝雪菲所言:“中国乐坛目前正面临着不正常的生态污染,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音乐话语权被通俗音乐所垄断,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民歌成了无人继承、奄奄一息的遗产。
人文地理论文: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
环境史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继而在西方迅速发展的历史学新领域,是许多学科知识不断积累、相互结合的产物,其中地理学对环境史学的影响很大。对此,无论环境史学家还是地理学家都是直言不讳的。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的看法,环境史学家从地理学家那里获得了洞察力。沃斯特还列举了多位地理学家的名字,如卡尔·索尔、H.C.达比和吕西安·费弗尔,以及近来较为活跃的如唐纳德·麦尼格和迈克尔·威廉斯等①。威廉斯本人在“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的联系”一文中,也分析了索尔、达比等许多地理学家对环境史学的贡献②。
地理学在东西方都是古老的学问,无论《禹贡》还是《?W德赛》,都反映了人类先民的地理意识。地理学又是复杂的:从横向上看,这一学科存在着文化区域的差异①;从纵向上看,该学科从近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的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②由于其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因而与环境史学的联系十分紧密。人文地理学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③,依笔者的专业和目前的学识很难地把握它,因此拟选取某一方面来具体认识它与环境史学的联系。在选择过程中,我们的目光集中在了法国人文地理学大师阿·德芒戎的思想上。这么做的考虑,是出于德芒戎对20世纪史学或历史学家的不容置疑的影响。这从法国年鉴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创作的《地中海和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一书中可窥见一般。布罗代尔在开列需要感激的名单时,及时个提到的就是他在巴黎大学时的老师阿尔贝·德芒戎,我们从布罗代尔对地中海周围山区的描写中,很容易找到德芒戎笔下的“利穆赞地区的山地”④的影子。鉴于地理学对于环境史学的贡献以及环境史学同年鉴学派
一、定义问题
人文地理学是当前西方学界基本区分的地理学两大类别之一,另一类是自然地理学。《大英百科全书》2002年版则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三支,其中人文地理学包括了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和社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医药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因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解释人类的分布及其特点,这属于人口地理学的范畴。但是不对以下问题予以重视,就不能理解人类的分布:人类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如何谋生,属经济地理学范畴;人类的文化、社会价值观、劳动工具等,属社会和文化地理学范畴;人们在城市和大都会的聚居,属城市地理学范畴;人们的政治机构,属政治地理学范畴;人们的健康和威胁他们的疾病,属医药地理学范畴;当前的分布方式如何演进而成,属历史地理学范畴。”③
面对人文地理学的如此繁杂而又密切联系的分支领域,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和把握它呢?对于人文地理学问题,阿.德芒戎于20世纪初所做的论述,被视为是“指明了正确的道路”①。从德芒戎的论述中我们了解到,虽然西方人很早就看到了地表上人类习俗的差异,但是直到18世纪以前,“对那些被我们现在归人人文地理学名下的事实,即地球表面上人类生活方式和聚居方式的研究,只是一种单纯的描述……实际上它们只是一堆未经整理、未加解释的,也就是没有科学性的杂乱无章的知识。科学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起始于18世纪进行的发现航行和殖民活动所导致的我们对地球知识的增长:主要由科学家或具有科学好奇心的探险家进行的航行。”②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德芒戎强调不能泛泛地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因为“它包括不了整个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这些关系中有许多肯定不是人文地理学者所能研究的,它们属于别的研究部门。”③于是,他将人文地理学界定为“研究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④。他之所以用“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概念取代“人类”和“自然环境”概念,是因为他认为,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我们不再把人类作为个体来考虑。通过对个体的研究,人类学和医学可以取得科学的成果;而人文地理学就不能。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是作为集体和集团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人的作用。”第二,“地理环境这个词组比自然环境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可以表现出来的自然的影响,还包括一个有助于形成地理环境,即整个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影响。”①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定义以及他所运用的定义逻辑对于我们如何界定环境史学富有启发意义。
环境史学自诞生至今,对于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新的史学理念和视角,在学术界尚存歧义②。近30年来,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环境史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其作者都在按各自的理解具体地研究和诠释环境史,因而关于环境史的定义是见仁见智③。在美国,虽经多次讨论,学者们基本上认定环境史就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史,但是对于“人类”、“环境”等具体内涵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明晰和丰富的过程,对此,大家的理解还是不太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末沃斯特提出环境史研究的农业生态史模式,认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强调环境史学日益摆脱了初期的道德诉求和政治信仰,主要目标是为了加深我们对历史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即在时间长河中人类如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又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并产生了什么结果。在沃斯特心目中,这个自然仅指非人类世界。这一世界在原初意义上并不是我们人类所创造的,因此,它不包括社会环境(the social environment,只是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舞台)和人工环境(the built environment,无处不在,成了“第二自然”,这是一种文化的表现)①。应该说,沃斯特关于环境史研究中的“自然”的界定是清晰的,它特指自然环境——非人类世界。沃斯特的有关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的美国环境史研究。但即使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到了90年代,关于环境史的理论还是有着不同的声音和争论,其中最突出的,是乔尔·塔尔等人认为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城市或人工环境,并提出人工环境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成为地球环境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论断②。当然,沃斯特本人的这方面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③。
笔者认为。上述争论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影响着非人类世界的人类,以及人类到底怎样并在哪里影响着自然环境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辨析“人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对于历史研究中的人类概念的认识,我们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原点上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①。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历史开始点的总体假说。马克思提出从人类社会整体出发的假说后,具体考察历史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社会环境之中,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的统一构成了“人类社会”②。环境史学中的“人类”,也只能是结合着现实的社会环境,并进行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其内涵是指具有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社会组织程度的人的群体或集团,可以简称为“文化人”、“文明人”或“社会人”;其外延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构成的环境,包括由人所建造的房屋、道路、城市和各种设施组成的人工环境,以及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组成的社会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界中的人类子系统。与此相对应的,是由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土壤一岩石圈和生物圈所构成的自然子系统,即环境史学中所运用的“自然”概念。
至此,我们可以借用德芒我的定义逻辑来对环境史学进行界定。环境史学包括不了人类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各自内部或相互关系的全部内容,其中有许多方面肯定不是环境史学所能研究的。譬如,自然子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能属于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科的范畴。环境史学则是研究由人的实践活动联结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过程的历史学新领域。
这样来辨析,就可以明了环境史研究是否包括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问题了。作为环境史学中“互动”一方的“自然环境”不包括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是互动的另一方——“人类社会”囊括了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正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实践活动,在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着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或者在创造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并使原生的自然环境逐渐地改变了模样①。
二、研究对象问题
长期以来,不同学科的学者都有兴趣于人类与环境之关系的研究,各自对这一“关系”的具体把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环境史学与人文地理学在这一问题上同样如此。
这里仍以德芒戎的思想为例。德芒戎从他的人文地理学定义出发,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抽象问题进行了具体阐释,由此构想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了其范围和界限。他认为,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包括四大组,即:1)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人类社会对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所作的不断演进,即文明类型的演化;3)随着自然条件及被开发利用的资源而变化的人类分布;4)人类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集群或定居的方式①。德芒戎强调,这些就是人文地理学专有的内容;人文地理学的全部研究工作和著述都不出这一广阔的领域。不过,从他之后的学科发展来看,不仅人文地理学本身研究的问题随时展在进一步拓宽,而且他界定的内容也并非只为人文地理学所专有。譬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史学同样致力于对人地关系的思考与研究。
在抽象意义上,环境史学是“关于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历史”②。而如前所述,环境史学家对于相互关联的“人类”与“环境”涵义的认识是逐渐明晰和不断丰富的。从目前欧美环境史学家关于环境史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种种规定来看,我们认为沃斯特关于环境史的三层次分析模式比较典型:
及时,对自然本身的理解,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自然是充满生机并发挥作用的;这包括自然的有机体和无机体,当然少不了人类有机体,因为人类是自然的食物链中的一环,他时而是子宫,时而是胃,时而是吃客,时而又被吃,时而是微生物的寄主,时而又是一种寄生物。
第二,引入社会经济领域,因为它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这儿我们关注的是工具和劳动、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设计的从自然资源中获取产品的各种方式。一个被组织起来在大海捕鱼的村社与一个在高山牧场养羊的村社,其制度、性别角色和季节周期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决策的权力,无论是环境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在一个社会内几乎不可能平等地分配,因此对权力结构的探寻是该分析层次的组成部分。
第三,独特的人类经历的象征一一纯粹的精神或思想层面,其中,感知、伦理、法律、神话和其他意识结构成为个人或组织与自然对话的组成部分。人们不停地描绘他们周围的世界,界定资源是什么,判断哪些行为会导致环境的退化,应该被禁止,并且对他们生活的目的做出选择。①
这三个层面即三组问题,是沃斯特构建的环境史研究纲要,他自己认为“这个模式仍然是好的、有活力的”②。笔者大体上赞同沃斯特的研究架构,因为其他学者提出的分类大都是这一基本框架内的局部调整。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比较和认识环境史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就沃斯特的环境史纲要和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对象来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叉域。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可归结为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生活、生产、居住和迁徙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为环境史学所看重,沃斯特的第二个层面与之联系最为紧密,而这一层面正是目前环境史研究的重点所在。已出版的关于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著述大都属于这一层次①。由此我们可以领会二者间的关联和环境史的学术渊源。然而,环境史学和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之间又有着显见的不同。这突出表现在它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路向和研究目的上。
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止于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利用方式与地域的变化等。这些问题所折射的有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观念,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认识,即局限于人类在不同的时空中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德芒戎的思想是一种“可能论”(possibilism)的论点,这种论点是他的老师、法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维达尔·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可能论”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因此人在与环境的关系中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力量。“可能论”虽然是一种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人地关系观,但它与决定论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认为,人类处于一方而环境处于另一方,两者不相容;二者的目的是要确定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或影响。可能论与决定论的这一共同之点被称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亚里斯多德学派的观点”①。这类论点的提出和持续,与直到20世纪初的科学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当时发展中的科学方法还是以探索简单的、单线的因果关系为标志,即A引起B,B引起C,如此类推,而尚未认识到形成当今科学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②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文地理学家在探求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原因时,做出的大都是与线性科学相一致的简单的、直向的解释——要么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性作用,要么侧重人对环境的改造与适应能力③。
环境史学恰恰要从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止步的地方起步。它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开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探讨人类如何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又如何影响了自然环境,并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等问题,以此来再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环境史研究使得历史学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超越了固有的抽象的历史观层面,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达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一方面,环境史学不同于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等史学模式,而重新界定了环境因素在历史解释中的地位,认为“环境”是历史中的一个活跃要素,而不只是人类活动的前提或工具;其他生物、大自然发展进程等都与人一样具有创造历史的能力。环境史非常明确地将自然要素纳入历史写作的范畴,从而拓宽了历史研究领域,丰富了历史思考。这正如海外中国环境史研究专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论述人与疾病双向互动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对这种社会与自然间因果回馈循环之发现和阐明,正是环境史相对于其他历史分支最重要的特征”。①
另一方面,环境史学反对将人与自然割裂的机械自然观,强调世间万物的有机联系,证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始终不断地发生的是相互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分野是不明确的,要理解一方就要了解另一方。这显然是一种关于人地关系的双向认识,因而有别于上述人类与环境之关系的亚里斯多德学派的观点。当然,环境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双向认识也是随其研究的发展而逐步明晰的。欧美环境史学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片面狭隘的污染或灾难史到宽广的环境史的转变,其研究日趋成熟,标志就是认识不再片面,也不再受到政治动机的影响②。这反映了环境史家从对紧迫的环境问题的关切转变到对人类与环境关系史的审视。
以英国环境史为例,在1970--90年代初,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或城市化与工业污染等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彼得·布林布尔库姆、比尔·拉金和劳伦斯·布里兹等人先后发表了诸多专题性成果①。及至90年代中后期,有关的研究从污染史拓展到环境史,其中戴尔·波特的《泰晤士河河堤: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环境、技术与社会》是这方面的佳作。波特认为:“泰晤士河与伦敦的关系并非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简单对照。一千多年来这条河与这座大都市共同将自然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的事业调和起来。人因为对食物和原料的需求而以他们的建筑物和周围的乡村发展了城市。人们通过堤岸、码头以及他们对清洁水的需求和废弃物的排放而塑造了河流……泰晤士河河堤作为一项公共工程,展示了技术在以文化价值观、社会组织和制度为一方,以自然环境为另一方之间的调节作用……当然,技术作为一种分界面,其本身受环境条件和使用技术的社会的态度与习惯的制约。它充满了变数。泰晤士河河堤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建构’,并且它还要因应意外的气候、高潮、流沙和这一地区可资利用的原料的质量而作变更。”①波特的研究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既展示了人类如何塑造了自然环境,又展示了自然要素在影响和改变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这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向互动观,它凸显了环境史学的目标,即“认识人类如何受自然影响,又如何影响自然,以及影响的结果。”②
环境史学的这种双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学科发展的态势。20世纪中后期,不仅地理学本身在努力克服过去只重视研究“地”对“人”或“人”对“地”单向作用和影响的局限性,开始地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诞生了数门以“人类一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如环境科学、人类生态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等,它们一致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③。环境史学从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其中生态学尤为重要。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集中体现在环境对生物的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对环境的改造等方面④。环境史学受到了生态学的巨:大影响,较某些前辈学者而言,“环境史学家更看重自然的作用,并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视为一条‘双行线’(two-way street)”。①这一分析非常适合于就德芒戎的思想与环境史学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所作的对比。
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同相联系,环境史学又具有不同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目的。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要“阐明各国、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预测其发展的趋势。例如,为什么当前世界上有的国家工业高度发达,有的国家工业依然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②这显然是对地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作客观的描述与探讨。德芒戎对法国农村聚落的类型、法国北部与美洲的联系、北海的渔业和渔港、尼日尔河流域的土著殖民和整治工程等问题的研究即是如此。与之相比较,环境史学作为历史学中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史的新领域,除了要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因果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比较和反思人类对自然的历史认识和态度,尤其要检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对待自然的种种方式。环境史学要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来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不同人群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比较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文明中人们关于自然的思想、概念和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此来认识人们对待他们周围环境的不同态度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结果。由于历史上自然曾以各种各样的灾变对人类有悖于自然规律的开发活动予以了报复和惩罚,因而透过各种各样的灾害而揭示人类对自然的毁灭性开发和戕害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探寻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以使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途径,必然是环境史学的主要任务。由此,环境史学持有鲜明的批判立场。它反对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观,提倡网开三面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试图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史的反思和评析,来寻求人类与自然互惠共生之路。沃斯特的环境史纲的第三个层面突出地反映了这一诉求,《尘暴》一书则是他从文化批判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典范。沃斯特认为,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发生的尘暴,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恭荡涤殆尽,并以人类对自然的极端狂妄与自负取而代之。它与北美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的敬畏草原、感激自然并自我约束的环境伦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①,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沃斯特提醒第三世界国家不要迷信和盲从美国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以免重蹈美国的覆辙②。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国际背景之下,他的这一“盛世危言”是发人深省的。
与沃斯特的作品一样,欧美环境史学界的其他著作大都饱含着对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的机械自然观、科学与理性崇拜、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等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如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该书从性别的视角描述了人们关于自然概念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麦茜特将以往科学史中许多被忽视的问题突出出来,尤其是通过对科学革命及其背景的考察,发现在产生近代科学革命的16、17世纪之际,“一个有生命的、女性的大地作为其中心的有机宇宙形象,让位于一个机械的世界观,这里,自然被重新建构成一个死寂和被动的、被人类支配和控制的世界。”①由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人类怎样将自然概念化,以及有机的自然观如何转变为机械的、死寂的自然观的历史过程,从而加深了对人类“合理地”支配自然并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根源的认识。像这样的对现代文明及其对自然之态度的评判,正是环境史学有别于人文地理学的重要之处。
因此,从研究对象来看,环境史学与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基础在于二者都在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区别的原因则在于它们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研究目的的不同。从这种联系与区别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界定环境史研究的对象与侧重点,以把握不同时代学科发展变化的脉络。今天,环境史学已表现出更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合理地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但环境史不能自诩解释了所有的问题并提供了好的答案,也不应被视为“至今所有的编年史的逻辑发展的一个顶峰”。②因为历史学研究的问题像任何其他学科一样,也是变化的、不断发展的,并需要多样化的解释。人类行为如此复杂,以至不能靠简单的因果分析来解释。同样,对人类与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也不应采取简单的、一对一联系的取向。
三、方法原则问题
关于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原则,德芒戎是这样规定的:
及时原则 不要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一种粗暴的决定论,一种来自自然因素的命定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具有意志和主动性的人类自身,就是搅动自然秩序的一个原因……第二原则 人文地理学家应当依靠地域的基础进行研究。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不论何处,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总是包含着他们与地域基础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使人文地理学不同于社会学的,正是这种对地域联系的考虑……第三原则 为了地说明问题,人文地理学不能局限于只考虑事物的现状。它必须设想现象的发展,追溯过去,也就是求助于历史……
德芒戎规定的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原则对环境史研究同样具有启发。尽管如前所述,他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上是单向的,但他关于“人文地理学中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的提法依然值得我们注意,而他将人类看成是影响自然秩序的一个原因,由此而否定环境决定论,这种看法本身在今天尤其值得环境史学家所重视。由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已有千万年之久,其中的因与果事实上乃是相互纠缠和渗透的。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沃斯特纲要的及时个层面“对自然本身的理解”即包括对人类有机体的理解。
人类是生态圈中颇为独特的物种,一身兼具三重身份: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成分,又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和创造者①。因此,人类既具有自然禀赋,又具有社会与文化属性。人类的捕食、生殖、与其他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等基本生物功能,属于自然秉性。就此而言,由于人在体力和许多器官的功能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人甚至比许多其他生物更不能适应环境。但人有思想意识,有发明创造能力,并组成了一种社会和不断完善这个社会,这是人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人的这种属性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源(食物、衣物、居所、能源和其他物质材料等)来维持生存,可以发明各种手段和方式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去获取,这使得人类成为了惟一能够威胁以至于摧毁自己生存所依赖的环境的生物,而且是惟一的进入了陆地所有生态系统,并通过技术的使用来支配它们的生物②,因此,人类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干预和极其深刻的影响。
即使如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所作所为仍不得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是因为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节律和功能,人类的作为必须符合自然的规律,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要归结到一点,即地球能否承担和接受人类的发展速度,或人地关系是否统一这个问题。一方面,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方面,人类将从自然索取的物质消耗以后,又会将废弃物归还自然。人类与自然之关系的本质即在于相互之间进行的这种物质、能量乃至信息的交换。由于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人类的技术水平、组织规模和文化程度是很不相同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关系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经历了人类从诞生之初的依赖自然并敬畏自然,到利用、改造、破坏与藐视自然,再到今天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强调保护与亲近自然等阶段。这一历史进程表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并在对立统一中前进和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的问题已成为如何遏制人自身种种的超越了各类生态系统能力的需求,以缓解乃至消除由此而造成的种种压力的问题。由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因人而起的不和谐及其消极后果的认识与研究。
由于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之上,并往往会超越领土、领空的界限,如跨境的水体污染、沙尘暴、酸雨等,这样,德芒戎提出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应当依靠的地域基础,也是环境史研究应当依靠的基础。
德芒戎特别强调人文地理学不要忘掉人和土地的关系,不能离开人所居住的土地去研究人。他说到:“为了清楚地看到一般现象的全貌,好从特殊的、局部的现象开始去观察这个区域内包含的特殊植物、居民……,去明确某种由一片土地和一群人类的结合而产生的有活力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对世界认识的起点,回到我们的物质存在的直接基础上。人们常常要在对组成一个区域面貌的各个特征进行分析以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把人类和环境结合在一起的那些关系。”①德芒戎的上述思想和认识方法也可以为环境史学所遵循。环境史研究同样要回到“对世界认识的起点”上来,这即是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原貌的认识。因为自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今天我们眼前的山川大地和气候条件远非其原貌。只有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原貌,我们才能找到衡量其变化的基准或坐标,弄清其变化的幅度。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记载的出发点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②当然,自然基础或自然环境的初始状态是相对的,其时间断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别的,这由文明出现的早晚而决定。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不同地区的初始状态,有的早就被破坏了,有的在不久以前尚可以见到。③这样,在具体研究中必然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而选取不同的地域单位。明确地说,环境史学除了继续运用传统的国别研究单位外,还要加强区域研究(Regional Studies)。这是一种方法原则。
至于如何确定所研究区域的范围,则要视研究的问题而定。区域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小见大,化整为零,而是为了获得对一个区域的人、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对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将涉及到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尤其要注意联系社会文化环境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它们往往是通过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来体现相互作用的。这样,突破学科界限,将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融人具体的研究过程,是环境史研究的必然要求。
由此我们看到,环境史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环境史学家尤其需要运用生态学、生物学、林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来理解自然界在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但反过来,作为地理学家的德芒戎则强调入文地理学必须“求助于历史”。他说道:“人类在时间中发展,为了理解这种发展,历史的证明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对我们同样是必要的。”①这一思想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历史研究在一切学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环境史研究中应如何处理历史学与其他需要借鉴的学科的关系。环境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并不意味着历史学的学科特征的泯灭,因为其本质上仍然是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史料的发掘、整理和解释来再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并理解其现;伏。环境史学家也不必成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们要做的只是跨越学科边界,熟知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术语、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环境问题。①不仅如此,由于环境变迁具有长时段的、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一变迁本身及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影响并不是计算机模型或实验室的实验可以地模拟或实验出来的,因而就愈发需要深入有关的历史变迁之中去梳理、归纳和认识,从而为现在和未来提供有意义的启示。此外,如前所述,环境史学具有不同于人文地理学乃至其他研究自然与人类关系之学科的目的,因而不要充当自然科学或别的什么学科的婢女。环境史研究者不要东施效颦,而要清楚自己与自然科学家的不同。这样,环境史学应是以历史学为基础和主体的跨学科研究。环境史学家要做的是在固守历史学阵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拓宽知识结构,扩大史料收集的范围,并提高处理各类资料的能力。
今天,人类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远离了自然,却又越来越剧烈地干预了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自然,而是愈来愈深刻地融人了人类活动的意蕴。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弥散于诸如技术体系、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等各种人类事象之中,成为社会分化和文明演进不容忽视的动力之源。”②因此,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现时代,我们认识和研究自然环境在什么程度上并以什么方式参与了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人类社会又在什么程度上并怎样干预和影响了自然环境,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途径,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而贡献史学的智慧,是非常必要的。国际史学界已表现出对环境史研究的浓厚兴趣。从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来说,笔者认为,我们应摈弃中国世界史学界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宏观中文话语处理的一贯做法,弘扬并改造中国学术界历来重视灾害史研究的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开展精细深入的理论建设和问题研究。我们既要研究他国以及世界性的问题,更需要研究中国自身的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分析模式和理论框架,实现学术创新,以对国际环境史学和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人文地理论文: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分析
【 论文 关键词】:人文地 理学 ; 自然 ; 区域; 趋势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 发展 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 经济 、城市、人口、部落、 旅游 、社会、文化、 政治 、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 科学 ,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 现代 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 哲学 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 理学 、 旅游 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 发展 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 规律 、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 经济 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 农村 工业 化的研究。
人文地理论文:演绎式学习在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人文地理学》是现行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介绍了演绎式学习的涵义,阐明了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运用演绎式学习的原则,主要有以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相互合作为主要方式、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适度性等原则。探讨了演绎式学习的途径,变“抽象”为“具体” ;从理论到案例,变“共性”为“个性” ;利用实践活动进行演绎,变“理论”为“实践”。
关键词 演绎式教学 内涵 途径
在目前的地理教学改革中,比较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老师采用多种渠道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检验假说形成结论交流评价提出新问题。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此方式。人文地理学是理论学科,学习理论但并非到此为止,还要求学生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形成更深入的思维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演绎式学习比较利于达到此目标。
1 演绎式学习的内涵
演绎法是相对归纳法而言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得很广泛。具体地说,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演绎推理也就无法进行;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没有演绎,归纳就没有方向,归纳的成果也得不到扩展和加深。另外归纳和演绎可互相渗透、相互转化。
地理演绎式学习是在理解、记忆老师讲解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一般原理考察特殊的人文现象,敏锐地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思考周围区域的实际问题,强调“地方的个性与独特性”。这也呼应了社会学之父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在文化科学中,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知识价值并不高。
2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原则
2.1 演绎式学习以思维为核心
演绎式学习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该方式知识组织形式而不是目标,进行演绎活动的目标是思维性,重在提升思维价值。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人文地理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将一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推演到特殊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思维的形成过程,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清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学习理论―总结案例―巩固理论”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掌握。
2.2 演绎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地理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地理演绎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主动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扩展思考的任务,给学生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地理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想法,了解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2.3 演绎式学习以相互合作为主要方式
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往往是多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人文地理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定完整、严密,往往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整个演绎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演绎者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这样,演绎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学会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合作中,演绎者各自的想法、思路更清晰。
2.4 演绎式学习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把握,理清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确定该部分内容是否选取演绎式学习方式教师在布置演绎任务前,先向学生介绍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讲清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等,给学生剖析清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文化理论体系,然后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后续各章节中。在讲理论时可打破教材编写顺序几个专题进行,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文地理学理论知识,此为学生进行演绎式学习的基础。”
2.5 演绎式学习需遵循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所设计的演绎式学习活动的难度适中,使得学生能比较自如地采用此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所设计的内容要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较强的关联性,要让学生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过渡要新的领域,使其内在知识体系的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是选取的内容难易要适度,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内容学生兴趣都不太强,唯有选取难易适度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思考。是必须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运用演绎式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演绎式学习,所以,教学中的演绎式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限定,不要为演绎而演绎,使演绎式学习活动形式化。
3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途径
3.1 从已知到未知,变“抽象”为“具体”
人文地理学中有部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在地理演绎式学习中,教师可将难点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清楚后,向学生演示自己对此理论的演绎,表达出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考过程,而后请同学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再回顾所学理论,此为一完整的演绎式学习过程。
3.2 从理论到案例,变“共性”为“个性”
在讲解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现象或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评价,培养多维度思考方式。如学习人口移动动力机制时,教师先讲解不同学者提出的见解,主要介绍“推力与阻力”理论,考虑迁出地相关联的因素、迁入地相关联的因素、中间的障碍因素、个体因素,给出案例“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之后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思考影响该地域人口移动的因素,与所学理论和区域进行比较,教师要注意创设学习情景,提出能够激励学生思考的问题。
3.3 理论结合实际,变“理论”为“实践”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学习,学生可以制作调查问卷,走出教室,对本地实际进行实践调查。
演绎式学习是诸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创造了实践的机会,搭建了激发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的习惯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素质。
人文地理论文: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地理课程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知识点的多元化与广泛化也使学生记忆起来容易出现偏差,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记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文章从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程导入、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总结几方面,研究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人文地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地理中有许多复杂的算法、深奥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也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程导入
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进入到情境当中,主动融入到新课程学习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文化与文化景观”时,教材中有不同文化下的景观差异,但光靠一两幅图片是无法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印象的,而通过多媒体进行导入则能够让学生看到更多更细致的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可以放映不同国家的习俗视频,让学生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选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桥段,找到在不同国家拍摄的电影情节。例如,《印象云南》就可以让学生看到云南的自然环境,《北京北京》就可以让学生看到长城与北京四合院。同时,利用视频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书中的文化景观,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可以看到地图就分辨出地点、气候以及当地的风俗文化。因此,学生的识图能力是提升地理成绩的基础。但教材中的图片较少,而且是黑白图片,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记忆,在考试中除非碰到了一样的图形,不然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图片生动起来,给学生以立体感。例如,在教学游钱塘江时,教师可将地图上的地点设置在钱塘江上,开启地理地图模式,让学生认识综合地图,然后再将地图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示,进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能够让传统的纸质地图“活”起来。教师通过对多媒体中的地图的动态分析,能够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总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点都会,但一到考试时就觉得自己会的都用不上,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地理学科的拓展知识不足,使得他们只记忆教材上的内容,无法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材有限的知识进行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交通”时,除了教材中给出的五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给出例子,让学生通过实例对知识点进行拓展。例如,公路运输的交通工具可以有卡车、货车等,水路运输的交通工具有轮船、货船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勾画出不同交通工具的优劣对比图,让学生了解运输不同货物时采用哪种运输工具好。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总结
总结是整堂课程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对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才会让学生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的认识,从而产生意犹未尽之感。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不仅直观简洁,学生接受度高,还能节省时间。例如,在教授“我国高原的特征”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这堂课所学的内容做一个短小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加深对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还可在视频观看后,给学生拓展两道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对于如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应该如何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这样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在课后也会乐于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五、结束语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是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让学生沉迷于老师创设的情境,反而缺少了师生之间的直观交流,让学生忽视了教材的重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正视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在n堂中合理恰当地运用,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文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效果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地理的学习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激活自身思维,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情境;策略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讲解虽能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点,却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思考机会减少,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拘束。而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当中,使学生主动去进行思考,从而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考、探索中发现知识,构建理解,从而实现学习效率提高。另外,创设问题情境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轻松地去学习高中地理知识,进而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设计新颖问题,诱发学生思考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就要创设新颖、趣味性强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创设情境问题时,可以借助一些其他的工具和手段来使问题更加的具有吸引力,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情境之上,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密度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讲故事的方式来导入问题,使学生对这个问题以及知识点更加的感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1944年德军对诺曼底有着严密的监控,但英美联军还是成功的登陆了诺曼底,英美联军是如何躲避德军的监视的呢?上述故事问题情境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学生去积极的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得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除了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的形象生动性,将问题情境用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多的去关注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另外,多种方式的呈现知识点,也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计科学实用问题,体现学科特色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使地理课程学习讲解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地理对实际生活的帮助不大等错误认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且脱离实际的教学,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知识点时。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之中,要科学创设贴近生活的地理情境问题,将学科与我们的实际教学想糅合,让学生体会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实用问题时,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从而可以活化自身的思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创设实用性的地理教学问题,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使学生能活学活用,将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之中。例如,在教学《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这一个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太阳的直射点与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在我国农业生产、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了解到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内容,也知晓了二十四节气对我们实际生活的影响。
三、设计渐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通常是对概念的提问,学生很容易就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之中,要更为有效地去设计问题,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从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之下,逐渐深入的进行思考。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学生已知的、比较熟悉的问题着手,再逐渐的增加问题的难度,既不会使学生在面对教师的问题时无处下手,也能带领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通过设计渐进的问题,可以逐渐的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再局限在某一个知识点之上,而是可以将各个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时,不仅有深度更有一定的广度,从而使学生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采取新颖有趣的情境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实用性的问题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人文地理论文:地方高师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摘 要:针对地方高师院校的特点,以韶关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培养创新应用人才;以地方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扩展学生就业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思路。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
0 引言
国家教育部2013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成两个本科专业即“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以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1]。在新形势下,国内众多学者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2-6],但鲜有学者从 “地方高师院校”的视角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相关研究。传统上,地方高师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是师范类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基础教育教师即中小学各科教师,但在高校转型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高师院校结合自身特点,逐渐开始开设非师范类专业,培养非师范类人才,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根据地方高师院校的特点,有效开展非师范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韶关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培养创新应用人才;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扩展学生就业面;以地方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思路,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1 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7];教育部高教评估中心函[2012]22号文件明确指出,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突出服务地方或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在国家政策驱动下,我国将有众多高校向应用高校转型,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面向生产、 建设、管理等领域的需求,介于“学术性与理论型”研究人才和“职业性与技能型”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量急需的人才类型[8]。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和良好创新能力,具有基础知识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特点。
韶关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以师范类为主),主动融入国家政策需要,学校现在办学宗旨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韶关学院于2012年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2013年开始招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专业建设和发展,依托韶关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建设基础优势与办学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服务区域(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培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基本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较好地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对中小城镇及村镇进行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大学毕业后能在地方国土管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企事业单位部门从事城乡规划、村镇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工作,也可进一步报考人文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 以地方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信息化特征(3S技术现在被广泛用到城乡规划各相关领域)和社会化实践特征(融合了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学、园林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非常强的学科,地方高校由于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的影响,很难在这些方面达到,更多地要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实践教学。韶关学院积极与韶关当地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如韶关市规划局、韶关市旅游局、韶关市规划设计院、韶关市测绘院等进行沟通和协调,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校地”、“校企”合作氛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在这些单位进行长期或短期的专业实习、实践,并得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为以后迈入社会奠定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了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3 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扩展学生就业面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和地方高校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多数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业压力大、就业难成为了当下毕业生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9]。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培训成本,需要的是“招之即用”的人才,其看重的不仅是毕业生理论课程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
相对于“985”高校和“211”高校,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较难得到相关行业的认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地方高校的职前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以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针对市场需要,面向地方和行业经济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及时,加强基本功的实践。如针对城乡规划中较多的会涉及到相关制图软件的应用,开设了多门制图软件应用课程如CAD、ARCGIS等,在手工绘图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第二,让学生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实操。一方面,根据韶关学院与韶关各县市政府部门签订的“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相关规划项目如旅游规划、主题公园规划等的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图件制作、文本整理等工作;另一方面,韶关学院积极与韶关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如城乡规划设计院、丹霞山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等进行“校企”合作,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解决了这些企业某种程度上的人手不足问题,实现了彼此间的“双赢”。第三,结合师范高校的特点,提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师范能力。韶关学院是传统的师范类高校,师范生占了很大部分的比重,对于有意愿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他们可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同修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可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1TJK351);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5年);韶关学院教学改革项目(SYJY20151652)研究成果之一。
人文地理论文: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服务地方,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为目标定位,依托地理学科、突出实践应用,建立起基于“基础+技能+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群,采取“多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双师双证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基于“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三维评价体系、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奖惩激励办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性及其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地理学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理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管理和3S技术为支撑。其核心知识体系涵盖地理学、数学与信息学、规划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有着丰富自然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性综合学科。该学科具有地理学的三大学科特性:综合性、区域性和社会实践性。
人文地理c城乡规划专业区域性和社会实践性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道路。国家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已清晰地为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构建了“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在此专业指引下,毕业生应具备三大基本技能:通用技能,即所有专业学生大学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即学生必须掌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专业创新技能,即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2]。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例
韶关学院地处粤北山区,为典型的地方高校。该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础上,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要求拆分,于2013年开始专业招生,目前已招收在校生近150人,制定并实施了2013版、2014版、2015版共3个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指引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明朗、清晰。
1.以“三性、两需”为目标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植根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和未来需要,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这需要认真分析专业和社会需求关联性,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变化,及时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未来。以“三性”(即地方性、实践性、创新性)、“两需”(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遴选、调整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
充分考虑到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对人才需求,以及珠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不愿入职粤北的现实情况下,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确立了“立足粤北、面向广东”、“强化应用、凸显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扣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强调主动对接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为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方向与地方特色的凝炼,紧紧围绕粤北山区城乡建设、旅游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学院实际,以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遴选出“社区规划与房地产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2个专业方向,得到韶关市城乡规划局、韶关市城乡规划与市政工程设计院相关专家的认可。
2.以“依托学科、注重实践”为原则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建设。地方高校“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坚持“厚实基础、适度口径、注重实践、提炼特色”的总体原则,通过厘清职业岗位、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起面向职业需要的、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以及基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突出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在核心课程群中的地位,减少或删除与专业能力培养无关的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和校内课程的设置。增加实训(实验)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校外课程比重。通过“三减”、“三增”,进一步优化课程群内部“基础”、“技能”和“应用”结构,形成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行业特色的理论基础适度、专业技能厚实、应用实践凸显的专业课程体系。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地理学科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为原则,构建起具有专业适用性的“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实践应用”、“2年厚实基础、1年专业方向分流、1年实习实践”的211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减少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性课程课时数,增加数字测图、画法几何、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技能型、实践型课程。突出快速手绘、微观空间设计与宏观空间规划在核心课程群中的地位,构建从单功能景观设计混合型街道(片区)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的自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实践、实操性课程体系。增强三性(即“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三型(“技能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在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3.以“多方位、立体化、开放式”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体系,重理论教学考核、轻实践教学评价的传统教学理念,建立起课内外联动、校内外协同、产学研相结合的多方位、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需要更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强大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教学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实验、实习)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促成课程实验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的体系化。课程考核需要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考评制度,增强考核自主性、过程性和创造性。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通过将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结合、教师主讲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三结合”,积极探索和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阅读”和“小组学习汇报”、《村镇规划》的“真题剖析”与“规划实践”等,即是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科技创新、暑期“三下乡”、“挑战杯”、“专业技能大赛”等为平台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具体科研、教研和行业规划项目实践,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多方位培养。校内院系间、校地间教学资源、实习实践基地的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实用型课程的共同分担,规划实践活动、规划项目、人才培训的校地对接,促进了本专业教学模式的多方位、立体化开放。
4.以“双师、双证”为重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水平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任教师既具有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科技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能力[3]。“双证型”教师是指专任教师拥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又有行业岗位所需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双师双证型”教师是支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相比较而言,他们跟行业联系沟通密切,熟悉行业动态、操作流程,更容易把行业、岗位上的相关信息、知识和技能带入课堂,指导实习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师资队伍中拥有众多“双师型”、“双证型”教师,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中的骨干作用。这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以实施并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发展中提出建设一支行业职业素质高、教学科研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证型”教学团队的师资培养方案。一方面,通过外聘途径,邀请规划、测绘、园林、地理等专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行业相关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实践指导,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随岗培训和挂职锻炼,激励专任教师考取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人才招聘注重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历或具有行业执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教师。目前,本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其中,3人拥有“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证,2人被聘为“韶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4人有在规划设计部门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随着“双师双证型”教师比例大幅度提高,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服务”的特性和水平进一步得到加强。
5.以“两体系、一办法”为抓手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过程管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提出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督导监控与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等,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机制和质量反馈机制。尤其是需要“两体系”、“一办法”教学过程管理,即建立和完善基于“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三维专业评估、人才评价体系,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生评价、实习实践、教学竞赛、毕业论文、社会反馈等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奖惩激励办法。
为此,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改变了传统课程成绩的3∶7(即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比例设置,创新考核模式,设计开卷考试、小组作业、课程设计、实践实训等多种考核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30%∶50%∶20%”的三维评价体系,突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型(技能型、应用型)和两性(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特色。建立起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生评价、实习实践、教学竞赛、毕业论文到社会反馈等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奖惩激励办法。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校地协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与变更制度;教师教学效果的学生、同行与督导专家的“三S”考评制度;学生能力考核的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机制等。
人文地理论文:高师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课程建设浅探
摘要:野外实习对于人文地理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意义和内容,以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教学为例,提出建设皖南古村落实习基地,在分析皖南古村落实习基地文化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皖南古村落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1]。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工作对于人文地理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意义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能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学生将来从事地理教学和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从专业学习方面看,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观察和独立研究人文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习地及时手资料的收集与获取,为学生探索人地关系规律打下基础[2]。从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看,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有利于激发新的研究视角和兴趣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险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因此,各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都非常重视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教学。
二、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内容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内容丰富,涉及人口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聚落地理、历史地理和政治地理等内容,学生应在系统学习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人文地理野外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具体内容包括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和交通概况;实习区域工农业生产发展趋势和布局原则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当地民俗的表现形式及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观察沿途聚落的形态,沿途交通状况和聚落的关系;理解城市等级规模法则和城市地域结构理论,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地区城市化;了解当地旅游业的特点和旅游资源状况;了解当地宗教的形成、发展以及影响,了解宗教景观[3]。
受实习时间和实习经费等因素制约,人文地理野外实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实际的野外实习中,实习内容会有适当取舍与侧重,本文结合南京晓庄学院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进行具体分析。
三、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示例――皖南古村落实习
人文地理实习基地一般选择人文地理现象比较典型、研究比较深入、资料比较齐全的区域,长期安排学生实习。作为徽文化的载体,皖南古村落是进行人文地理实习的理想实习基地,非常适合开展人文地理野外实习。选择这一实习基地最主要的原因是皖南古村落人文地理现象典型,有着古徽州地域的特色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入选的其它原因还有距离近、消费水平低、包容性强、生活便捷等因素。皖南古村落距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约200千米,同时,该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可降低实习成本,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著名的皖南古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南屏、呈坎、昌溪等,本院选取了西递、宏村两大有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进行实习考察,同时还选取屯溪老街、徽州古城、戴震公园、棠樾牌坊群、徽商大宅院等辅助野外实习教学。
1.实习基地特点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其内容广博深邃,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作为徽文化的载体,皖南古村落因其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获得了诸多肯定。皖南古村落的形成有赖于徽商的兴起和发展,徽商将其经商获取的巨额财富投入非经营性消费,这些巨额奢侈性消费主要流向了建筑业、精神消费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皖南古村落就是徽商非经营性消费的体现[4]。皖南古村落保存下来的徽派建筑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较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和工艺的高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绝唱,凝结了徽州古老而的历史文化。徽派建筑坐北朝南,以堂屋为中心,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梁承重,以u、石、土砌护墙,其总体布局讲究依山就势,平面布局讲究规模灵活,空间处理注重造型丰富和韵律美,最有特色的是马头墙、小青瓦。徽派建筑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注重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显得富丽堂皇。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2.实习过程设计
依据南京晓庄学院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该专业第3学期开设人文地理学,第4学期开设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课程,第5学期开设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学等课程。第6学期结束后,学生已基本完成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任务,具备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第6学期期末、暑假是组织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理想时期,实习时间为一周。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准备阶段、动员阶段、野外实习阶段、总结阶段、效果评价阶段。①实习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深入介绍徽商的发展、兴盛与衰落,描述徽杭古道和新安江航道两种进入浙江的方式,详细介绍皖南古村落的特点和形成,重点阐述徽派建筑的特点。讲解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方法的诠释,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给学生指定书目,确定好框架,引导学生去查资料。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人文地理研究的主要社会调查方法,掌握实习要领。教师给出3~4个选题大方向,还可以展示一篇相关实习论文的样本,有利于学生明确实习任务,提高实习针对性。学生则应根据自身兴趣和教师给定的选题方向,自由分组,确定好小组长,确保野外实习的顺利进行。②实习动员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强调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实习纪律,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强调每天实习结束随机抽查实习日志。尤其要注意讲授实习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格式等具体要求,详细告知实习日程安排和实习计划,并将实习计划、实习日程、实习报告的要求等资料上传班级群,以备学生随时查看,使实习有的放矢。③野外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有效组织和管理野外实习,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深入思考,收集及时手资料,为实习报告的撰写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强调安全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选题,选择收集资料。为有效监督实习质量,教师还可以随机抽查学生实习情况。④实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学生处理数据,梳理资料,根据自己的选题撰写实习报告。教师监督各小组相互交流实习报告初稿,提出修改建议,小组成员根据讨论结果,认真修改和完善实习报告,并提交最终成果。⑤效果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认真审核实习报告,将实习报告与学生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相结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并推荐的实习成果投稿。教师组织实习经验交流会,指定实习成绩的同学分享成功经验,并广泛征求学生对今后野外实习的建议。
3.实习内容分析
结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皖南古村落的实际,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应侧重于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等分支学科。文化地理注重研究徽商、徽州村落、徽派建筑等选题;结合当地环境特点,探讨徽商兴起的原因和经营特点;研究徽州村落的布局与特点;分析徽派建筑的特征与成因。聚落地理注重探讨徽州村落的形成、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经济条件等对徽州村落布局的影响。旅游地理主要探讨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皖南古村落的游客来源调查;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
人文地理论文:“大数据”热潮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摘要:大数据已经渗透至全球政治经济的各领域,提高了全球各部门、各行业的创造力、竞争力、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人文地理与城市学科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这一新的科学研究机遇期,这对于理论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人文地理学;研究
1“大数据”的定义与类型
总的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形成对“大数据”统一的定义。早在17世纪,哲学家们使用“数据”这一词汇,专指真实的、反映事实的相关信息。长期以来,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指的是依据某些传统调研方法(例如:问卷、访谈、日志等)收集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所抽象表达出来的意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信息的存储、交换与计算过程。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遗留下大量的数据“痕迹”,而且产生的速度也是日益增倍。据Hilbert等的研究表明,仅2007年人类大约存储了超过300 EB的数据,而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这一海量的数据被形象的称为“大数据”,这一定义突出体现了数据规模大的特征。
简单来看,“大数据”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观测型、自动获取型与自愿贡献型。①直接观测型主要是指由各种电子监视器等(例如道路卡口摄像头)直接观测的数据,往往针对某一特定地方或人(群)。②自动获取型数据是由于电子信息设备或相关网络应用程序的使用而自动留下的网络“痕迹”。例如网络中留下的搜索与浏览记录;网络购物留下的交易数据、快递包裹留下的转运记录;出租车GPS记录的时空出行路线、智能公交卡记录的上下车出行记录;手机基站检测得到的手机用户位置、手机用户间的通信记录等。③自愿贡献型数据是人们自愿在网络上或分享的数据,主要是社交网站上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例如社交网站签到留下的时空数据、社交网站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络、社交网站用户的相关言论,以及Frickr等分享网站上游客上传的照片信息等。
2“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变革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Schaefer)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由国家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3大数据应用于人文地理研究的总体框架
大数据已经渗透至国家、区域及城市经济社会与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文地理的研究应抓住大数据这一机遇,对城市居民活动、企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供给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总体来看,人文地理研究或应用的框架构建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或信息设备采集等手段获取主题网站、社交网站、智能手机及城市传感器等行为活动数据,利用传统人文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信息科学GIS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并结合部分传统数据对研究主题内部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把握,从而构建以居民个体或群体组织行为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基础上,城市地理学研究应重点关注居民行为、活动等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的变化;社会地理学研究则需要集中分析社会群体特征、网络、活动等及其影响的社会空间分异或融合;政治地理学研究则通过基于舆情分析的国家或地区间地缘政治关系判断政治现象发生和影响规律;旅游地理学研究应强调旅游者行为分析在旅游出行方式、资源选择、旅游w验及设施应用等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交通地理学研究可以以基于电商大数据的物流组织分析为切入点来优化区域或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经济地理学研究应系统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迁移等行为活动及其对区域或城市生产力空间的影响;文化地理学研究则需要从大量居民活动或情感数据中分析城市文化特质或结构来探讨人类文化活动对区域或城市的影响;军事地理学研究可以侧重对大体量地理环境、政治因素、突发事件等信息进行安全评估来制定军事战略方针。同时,还应借鉴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情报科学、心理学、数学及城乡规划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研究框架或体系。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关于全球化的研究
摘要: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 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代人文地理的研究在全球化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当代人文地理
Scholte(1997)指出全球化内涵包含3个层次:跨越边界、开放边界和超越边界。跨越边界意味着国际化,侧重于描述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开放边界意味着自由化,侧重于从政治与制度的角度分析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秩序的变革,以消除要素流动的壁垒。二者主要以地域为基本分析单元。而超越边界则强调以全球为整体,在超越地域概念的基础上重构空间。从全球层面上看,全球化重塑了全球生产、国际关系、文化交流、知识传播等过程的空间结构,并且参与主体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进而导致结果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背景下, 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 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代人文地理的研究在全球化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人文地理学家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包含三种不同的态度-超全球化论、怀疑论和转型论。超全球化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不可抑制的巨大力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度发达的技术和全球化消费观念的扩散使得信息、资本和创新的"流"达到较大的状态。较大化的自由的 "流"建了一个生产、贸易和金融的跨国网络,这使得世界经济成为 "无边界的"状态。怀疑论者质疑了已经存在的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过于夸大的思想和分析的概念。他们认为全球化不是决定性的,而是被决定的。区域主义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有力的证据。怀疑论者认为国家政府在全球化经济的构建和管理行为者中仍占有中心性的地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者从不同维度开展了全球化研究:既包括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分析要素流动、经济增长、区域发展、世界城市等,也涵盖了对政治与制度的解构(制度变革、国家转型、城市治理等);既涉及对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扬弃,也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学者尤为重视对尺度与空间的理论重构,反对全球化意味着"地理终结"的论调,指出全球化不仅代表着跨国联系的强化,同时还推动着代表异质性的地方力量崛起和国家力量变革。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转换由物质-政治-文化的转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当代全球化阶段,国家已经无法维持持续的社会繁荣和经济的增长,个体开始突破国家尺度的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文化的"普遍化 "显示文化的全球化和渗透性,突出了全球化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历史主要体现在全球化文化的扩散和渗透,全球化文化由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的不断加深。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是文化结构要素的自身出现的发展危机导致了全球化阶段变化。Murray 的全球化波动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结构性危机是每一次波动产生的动力。欧洲的贸易殖民导致了工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加强,这种文化的改变对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后殖民主义文化"培育了全球化的政治制度。在现代化阶段国家发展主义大力推进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文化扩散的主要动力;1970年的石油危机则导致了全球 "新自由主义"文化兴起,国家的力量受到全球制度和市民社会的挑战。其核心是致力于缩短资本循环周期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其导致的空间结果是通过技术的革新带来的 "时空的压缩"。独立于领土空间的力量的存在使得全球化空间力量的结构表现越来越复杂,同时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他认为:一是全球化并不是像地毯一样均匀的铺展开来的。二是全球化也不是什么新的现象,但不同的全球化波动阶段存在一些明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总体来看,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计量地理学、后结构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女性地理学、制度主义地理学和关系的地理学,它们在全球化的研究主题、态度、分析的框架上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交叉。分析庞杂的 '全球化'的概念,可以发现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全球化态度的演化经历了 "超全球化论-怀疑论-转型论"的演化。对 "空间 "概念的理解经历了 "空间-相对空间-比喻空间"演化;空间辩论走向了 "真实的空间(地方空间)和比喻空间 (流的空间)共存"。总之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作用的观点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关于全球化空间辩论的主导方向。对于空间规模的理解,全球的 、国家的 、区域的和地方的多种规模空间权利存在,关于制度 (权力)空间结构的理解经历了 "分离的层级性-协调共存的层级性-网络的交织"的演化。从全球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上,对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后结构主义的方法得到较多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将 "空间"研究作为研究的核心。即人文地理学关注解决 "what"和 "where"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解决"why"和"how"的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性显示,"空间"开始由 "研究的对象"转向了"研究手段 (way)",研究的对象则转向解决"why"和"how"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全球变化,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家也需要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关于全球化的研究,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主要是关注经济层面的全球变化对区域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FDI 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就实质上看,就是思考如何被动"响应"全球化,而不是如何积极的"牵制"全球化。全球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仅仅从单方面,单层面入手是无法发现问题的症结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因此,多尺度的空间规模,多元化的行为者以及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需要在全球化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体现。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其他更多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入,如社会学,管理学等。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探析*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三结合”的专业实习模式,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总结了其近十年来的“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
根据教育部2012年版本科人才培养专业目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方向拆分而来[1],原来100多所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此专业,但各个学校所依存的学科背景大不相同,但是培养目标都基本相同,要培养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该专业的专业实习普遍存在着“实习”与“就业”分离、“实习”与“设计”分离、“实习”与“论文”分离、实习模式单一等现象,如何将这些结合起来,探索一体化的专业实习模式,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关实习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实习基地[2]、实习方法[3-5]、实习指导教师[6-7]等内容,但是,缺乏对实习模式的综合统筹考虑。因此,开展“三结合”的实习模式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实践意义。
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改革背景
1 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校资源超负荷运转和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等因素,使得专业实习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不愿支付培训成本。基于各种因素,很多规划设计单位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城乡规划行业属于技术门槛高行业,生产中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员工培训,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往往不能够马上进行规划设计,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还会增加企业的食宿成本和培训负担。
(2)传统集中实习模式单一。传统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模式,学生人数多,规划设计公司接受能力有限,很多企业仅能容纳3~5人,能够有时间指导学生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有限。在当前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而集中实习的单一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就业压力影响学生实习投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所有的理论课程都已经结束,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正是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因此,学生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思考各种就业的可能机会、尝试各种心仪的行业,导致不能够全身心投入专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实习效果。
2 专业实习的改革背景
目前,国家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出台了很多政策,目标指向都是为了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转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践教学模式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通过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应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制图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认真思考。合理地制定毕业实习模式,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回应。目前,全国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学校大约有100多所,绝大多数学校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确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很强的同性,错位发展应该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地方应用型学院应该将人才培养定位为能够做村镇规划的应用型人才。
二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实习模式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由“专业实习、就业创业、论文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系构成,具体包括专业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专业实习与论文设计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三个部分组成。(图1)。
1 生产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
生产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即学生的专业实习领域、毕业就业方向、毕业后创业意向相结合。生产实习阶段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度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有很多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参与了实习单位的很多实际应用项目,通过这个阶段的培养,很多学生能够胜任其工作,实习单位每年也要引进一批人才充实自己的工作队伍,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就会将实习学生中业务能力强的实习聘为员工,特别是那些本地生源的实习学生更是受到特别的青睐。同时,在这个万众创业的时代,实习学生更是充满期待,因此,在这长达8个月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更是将其作为创业的试验田。特别是我校设立的创业园,可以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免除租金两年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学生在其进行创业。从2008年开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利用专业实习时间进行创业的每年有5人左右,占全部实习学生的10%。
2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毕业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即把实习单位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实习单位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既增强了实践动手的真实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弥补了校内毕业设计与校外生产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即把实习单位生产中面临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在实习单位师傅负责指导学生实际数据的处理,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研究,既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提高了研究的兴趣,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研究的实际应用度。从2008年开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一整个学期,与毕业设计结合,同时毕业论文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完成。我们在实施时采取有实习单位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学生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双导师(实习单位师傅、学校指导教师)、校企联合汇报制度,企业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学校指导教师也要具有讲师职称和硕士生学位的教师。
3 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结合
集中实习即集中式实习教学,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带队,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有指导教师对生活安全进行安排,有利于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分散实习即学生自我联系实习单位,主要靠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网上指导,由实习学生家长进行实习安全管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定点就业。无论哪种实习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培养才是关键,因此,我们认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应该结合进行,l挥各自的优势,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分散实习,特别注重过程管理。在学生提出申请、提交实习单位接收证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后,经过实习指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实施,实习期间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管理,通过电话、微信与学生及实习单位、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实行“三导师”的指导。
本文总结了我国目前本科人才培养的实习模式特点,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存在问题与改革背景,提出了“三结合”的专业实习模式,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总结了其近十年来的“三结合”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希望提高应用型、创新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中“案例分析”新课课型模式构建
摘要:在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案例分析课有很多,这类课经常很难上出味道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人根据上课的经验总结出案例类课型的有效教W模式。用一个课例来说明这个课型模式是如何构建及具体操作过程,希望能为高中地理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分析 课型模式 人文地理
一、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归纳应用”教学模式
二、理论支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1]该文提出的课型模式的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部分,正在是符合了利用情境要素,让学生行成主动学习的愿望。环节二在阅读案例,明确方向上,是利用学生的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对当前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环节三角色扮演、总结对比环节,正是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协作及会话学习环境要素,提供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环境,分享智慧,打破或完善原来学生的自我建构,实现提升。环节四方法归纳、迁移应用则是学生应用完善了的意义建构进行再运用,实现进一步的应用提升。
三、教学实例:人教版《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农业地域的形成
[创设情境,由学生提出主要要研究的问题]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及时大组是澳大利亚农场主,他们将要负责接待来自中国的农业考察队,让他们准备好要向中国队介绍的材料,第二大组为中国的考察队,他们需要将澳大利亚之行中带回学到的经验,并分析在中国的可行性。
[学生阅读案例,明确案例分析方向]
阅读案例《混合农业的形成》,提炼案例中的信息,思考自己介绍的方向及内容。学生在阅读后发现可介绍方向可以有农业地域类型在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特征。
[角色扮演,总结评价]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扮演农场主组的同学确定了他们主要要介绍的几个方面如下: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结构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成混合农业典型区形成条件介绍。3.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优势及发展方向介绍。扮演中国考察队的同学讨论考察过程中的收获,会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发言: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存在的问题及需发展中需注意的事项。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优点归纳。3.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评价。
在学生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极积主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案例分析不再是看材料回答而是融入了学生的思考及智慧,学生是在主动地进行着案例分析,之后则能更好地进行迁移应用。在进行中国发展澳式混合农业的可行性分析中,学生对比了两地的条件,总结在中国发展还有很多条件受限制需改进或解决。教师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肯定及建议,并将学生一些不够恰当的地方进行纠正或与学生进行商讨,提升认识,再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方法总结。
[方法归纳,迁移应用]
案例分析完后,大家一起总结了农业地域类型案例的学习方法。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2.该农业发展类型的特征探究。3.该农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
对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又可归纳出以下方法:农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分析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光、热、降水)、土壤、地形、水源条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方面的条件分析。
本着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想法,决定让学生将所学方法用来分析乡土地理,实现迁移应用。用多媒体播放《中国荔枝之乡――灵山》视频,并发放案例材料: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年降水量1500-2000 mm,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让学生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分析灵山荔枝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学生们在图文并茂的材料中,很有成就感地用刚才学到的案例分析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案例分析。
四、实例评价:
1.从教学目标看:教学目标具体,科学性强,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
2.从教学素材看:图文资料、视频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到好处,充分地利用了这些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及能力提升服务,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3.从教学程序看:教学设计脉络清晰,有层次感,符合学生的水平。课堂安排较合理,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效率高。
4.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看:总体呈现了多样性,充分地利用了课本、图文素材及视频,恰到好处地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开展了课堂角色扮演活动。特别是灵山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让生活中的素材进入课堂,学生感觉耳目一新。
5.从学法指导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后教师四归纳总结,很好地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的作用。
6.从教学效果看:这堂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考活动得到了充分保障,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在角色扮演中活动时间稍紧,还可以设计得更细致。
五、课型特点及评价:该课型模式适用于人文地理中案例分析的相关课题,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的相关内容的案例分析。这类课型有大量的阅读资料,图文材料丰富,但没有一定的学习环境,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还因为案例信息多散,学生难以理解到位。该课型“案例分析―归纳应用”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案例阅读、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打下了基础。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总结评价及方法归纳环节等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多媒体材料视频、图文等使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学生在角色扮演的交流沟通中,实现了学习意义的建构及提升。该课型模式的有效开展需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提出的问题要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通读案例前不要限定目标,让他们主动找到学习方向,以免限定学生的思维降低学习兴趣。3.在信息提取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协作整合信息,为进行表达做准备。4.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避免中途插话,影响学生表达的流畅及完整。5.通过师生间的信息(智慧)共享,交流沟通,点拨归纳,实现完善提升。抓住了以上几点,学生会爱上案例分析课,从以前害怕看太多材料里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及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学习能力。笔者用该课型模式在实际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文地理论文: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实践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首先分析了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方法,以期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能力;课程体系
1 引言
前,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克服与化解发展中的问题,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1]。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以适应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强化综合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能在与专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基于目前实践课程体系现状,阐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具体做法,以期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2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设计院所、国土部门、房地产公司等从事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测绘、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工作,这些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系统的实践课程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自身的素养,为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和参与职场竞争做充分的准备。
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个全新专业,虽然能够延续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和口碑,但始终还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办学尚处于探索状态[2]。因此,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实现专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
3 实践课程体系现状
3.1 专业发展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3-4]。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于2013年9月正式招生。自2013年招生以来,该专业招生形势良好,生源稳定,2013―2016年该专业共招生7个班、337人。
3.2 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楚雄师范学院2006年在地理学背景下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虽然已经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2.1 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沿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是2011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个不同的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面向的行业不同,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当有所不同。
3.2.2 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较少,针对性不强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5]。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为36学分,占总学分158的比例仅为22.78%,明显低于教育部的标准。除此之外,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存在着所设置的实践课程针对性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如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组中设置的学术与科技竞赛活动课程,该课程学分为2学分,只要学生听8次学术讲座并撰写听后感或者参加4次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并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学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学生听学术讲座大多流于形式、只为交差了事,所听的学术讲座和专业联系不紧密,而且听后感还有剽窃、抄袭的现象。学生所参加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和专业、今后职业发展关联度不大,而且级别不高。
3.2.3 实践师资缺乏,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实践师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现目前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实践师资非常紧缺。目前的情况是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年龄偏轻、职称偏低,真正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教师不足3人,专业教师年龄均在在35岁以下,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下,这些教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均存在城乡规划从业经验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每年招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相比省内外重点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相对差、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4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现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楚雄师范学院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重新审视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面向行业(职业)”的思路,构建了以实验课程、素质拓展、实习课程、综合实践、实训课程等五大模块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见表1)。实践课程学分合计为74学分,占总学分172的比例为43%,符合教育部的规定。
4.1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开展的实验、实践环节(见表2),主要是巩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能力。
4.2 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主要包括军训与国防教育、三生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见表3),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3 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见表4),通过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使学生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管理、运行、工作标准、职业能力要求等有较实际、深刻的认识;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初步培养学生从业的职业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就业、从业做好准备。
4.4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见表5)。通过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掌握野外调研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能敏锐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解解方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经历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4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4.5 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见表6),通过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能熟练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绘图软件绘制规划图,能运用熟练GIS进行空间分析。通过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获得城乡规划专业方面的职业技能和能力。
5 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构建该专业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面临转型发展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人文地理论文: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以喜爱度、对专业的贡献度、重要度为指标,调查不同年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对各类课程的认知程度,从学生视角分析不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兴趣爱好差异较大,而兴趣与课程对专业的贡献度有相关性,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增强操作性较强、实用性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将公共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等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急需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问卷调查
一、引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决定该核心的是教与学的交融与课程体系,作为“授体”的教师和作为“受体”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不少高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单一地强调学生的地位,并未将学生融入教学体系中。即使再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学、不努力学,也很难培养出的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忽视了作为课程“受体”的大学生,“授”与“受”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优良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原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新专业,调整后的新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保持了一致性,但如何使两个新专业及能延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和形成特色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始于1998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已形成了具有各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向。2016年,及时批新专业学生已进入大三,很多高校已在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赵映慧等对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强化了实践课程,杨立国等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R档氖导教学体系建设,李春妍等和宋红梅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对于新专业课程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但部分高校新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以原专业为基础,强调各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忽略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教学中出现的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程无兴趣、不主动、应付考试的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鉴于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探讨课程建设中“授”与“受”的平衡与和谐。
二、研究方法
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和2013级、2014级、201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所有开设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喜爱度、对专业学习的贡献度等指标选择。选取贡献度、重要度、喜爱度三种指标,贡献度(大与小)、重要度(重要与不重要)、喜爱度(喜欢与不喜欢)=各指标选择人数/调查问卷总人数×100,通过选取比例排序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参与调查的学生141人(2012级49人,2013级35人,2014级28人,2015级29人),收回有效问卷141份。
1.对公共基础课程的看法。各高校对公共课程设置基本相似,通常包含外语、数学、思想政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军事、体育等必修课程。在调查的12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中,个人喜爱度和对专业能力培养的贡献度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排序差异较大外,其他课程差异均小于3(表1),说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课程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作用有很好的相关性。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英语在两项指标中排前三,但次序不同,大学体育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列喜爱度和贡献度的及时位。不同年级学生对同一课程的态度也不同,大一和大四之间变化较大,大四学生对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喜爱程度远高于大一,而大一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喜爱度又高于大四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别排在喜爱度的第四、五、六位,而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分别排在专业贡献度的第四、五、六位。这一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态度,也反映了公共课程对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程度。公共基础课有近50个学分,700多个学时,占总学分的1/4,1―2年级,学生主要和公共课老师接触,公共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但多数公共课老师忽略了自己教授的课程与学生专业的联系与交融,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贡献不大,一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很可能使有限的教学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学生厌学或形成其他不良习惯。排在喜爱度后三位的思政课需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寻求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2.对专业基础课的看法。地理学、测量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要基础性课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基础课基本涵盖了这些课程。在调查的20门专业基础课中(表2),计算机制图技术Ι在两项指标中均排首位,计算机制图技术是规划专业的技术基础,与工科的城乡规划专业比较,由于缺少素描、平面设计等专业训练课程,绘图是本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弥补这一短板,在新专业中,我们将计算机制图技术课时由56学时增加到120学时,分计算机制图技术Ι、Ⅱ,将原来分散的专业实验中与制图相关的课程都并入计算机制图技术Ⅱ,保持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上递进和延续,使计算机制图技术Ι的CAD、PHOTOSHOP等制图技术与计算机制图技术Ⅱ课程专业训练有机结合。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改革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喜爱度列2―5位的地理科学导论、气象与气候学、地质学、土壤与植被系统;贡献度排2―5位的气象与气候学、测量学、GIS运用、地理科学导论中气象与气候学和地理科学导论与喜爱度排名接近,测量学和GIS运用在喜爱度方面分别排9和10位,这两门课都是实用技术性强的课程,学生认为它们对专业知识掌握很有帮助,但理论学习的难度会降低他们的兴趣。喜爱度排后五位的遥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经济地理学、资源评价与管理、专业英语均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课程的淡漠。贡献度排名后五位的是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基础,除人文地理学与生态学基础在喜爱度指标中分别排12、13位外,其他课程与喜爱度排名基本一致,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喜爱度及贡献度排名较后的课程是下一步课程改革的重点,通过科学评价它们的作用调整教学课时及内容,如专业英语可以和大学英语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