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自然地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教学高中地理论文
1.国内外自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1.1国内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地理教育走进课堂源自清朝末年,在讲述中国地理的同时也涉及外国地理。在民国时期,在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中各个年级每周都会有2节地理课,主要讲述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只有高三下学期才会专门开设自然地理课程。上世纪50年代,地理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拓展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常常会针对地理知识开展小组课外活动,这个时期是我国青少年地理知识比较健全的时期,也是建国以后地理教育发展最为健康的阶段,极大的提升了地理教育在文化教育中的地位。高中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经过人类作用和未经人类作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地理教育的独立分支,完善了地理教育的结构,丰富了地理教育的内容。
1.2国外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日本高中地理教材以世界地理为核心内容,其中主要针对世界地理的不同主题和不同区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英国高中地理教材立足于城市的现代化,并紧紧围绕本国工业生产为主的基本国情,以城市地理为核心,间接的引入自然自理知识。德国中学地理教材所讲述的内容相对独特,没有按照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重点集中在区域地理当中。因此从上述几个国家的地理教育形式来看,未来高中地理教育的内容将会朝着“主体式”内容体系发展。
2.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以及内容的关联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自理内容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因此开展本次研究意义重大。地理知识包含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对我国文理分开施教的教育模式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地理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过较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地理教材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主要分析自然地理知识在地理教材中占据的比重。
2.1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分布情况及比例当前,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上册中,第二单元的第七节内容讲述的是大气环境,严格来说这一节课程的内容属于环境学,则教材中其他课程的内容均属于自然地理学,而必修教材下册和高中地理选修一的内容则全部属于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二中,及时单元的第三节讲述的是我国三个主要的经济带、第四节讲述的经济带的特征与发展现状,在第二单元中及时节讲述国土整治与发展,第二节讲述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的应用。地七单元的第二节讲述的是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建设,第八单元第二节讲述的是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粮食基地的建设,除上章节内容之外,该教材中其他课程内容均涉及自然地理。分析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可以发现:高中三年当中开设的地理课程共有26单元,高一年级有8单元,高二年级有5个单元,而高三年级有13个单元,这26个单元共分成了107节课程,多数课程中都有自然地理学内容的分布和交叉,其中较为集中讲述自然地理的课程有38节,占据整个高中地理教育课程的35.5%。
2.2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关联性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情况来看,自然自理内容有明显的层次递进关系,首先是宏观地描述了宇宙的环境,并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宇宙中地球的特点和地球周围的宇宙环境,然后过渡到地球表面的自然自理环境,而且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讲解是从大的环境开始逐渐向小的环境延伸和拓展。
3.结语
总之,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分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自然自理内容不仅较为的介绍了宇宙环境的发展和演变,并由远及近过渡到地球自然环境当中,包含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以及陆地环境等,使地理教学系统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人文地理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入手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人文地理内容与自然地理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发展的基础,使人文地理教学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作者:张祥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
自然地理论文:我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分析论文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结构、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高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的最主要方向,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
综合研究有现代过程的研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较之人文地理学更强一些。20世纪50年代以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和《中国地理》[2]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在科学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1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此项研究遵循“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通过沉积、孢粉、同位素、冰芯、树木年轮、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等多种分析手段获取各种代用资料,对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行复原。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是随着近代地质学、近代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等地球科学的出现而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后,古地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3]和《古地理学》[4],分别为国内古地理研究的及时部区域性与原理性专著。80年代后,他将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改变的文化景观—未来景观的预测联成一体进行规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来环境变迁的方向,引领中国环境变迁研究。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对过去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古地理学研究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桢开创的基于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气候变化研究,刘东生、安芷生等领导的中国第四纪黄土及古季风研究[5],施雅风领导的中国东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汪品先等领导的中国海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及其他大量区域环境演变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纪黄土和考古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在国际上居经验丰富地位,备受中外学者重视。
古地理学研究的突出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过程与全球变化过程在总体格局上一致;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其自身从亚热带景观向干寒方向转化,还导致现代季风环流系统的建立与加强,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出现荒漠环境;新生代以来我国的环流系统经历了非季风、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演变过程;第三纪是我国自然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我国气候普遍比现代温暖,其后随着全球性的新生代衰退,温暖程度逐渐降低;第四纪时期,随着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我国自然地带发生多次推移;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气候干湿程度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亚于冷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西部和华北的干旱化趋势得到认证;第四纪时期,海面随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而升降变化,冰期时海面低于现代海平面130~150m,与此相应,大规模的海陆变迁成为第四纪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地理变化之一。
我国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研究恰与国际性的全球变化研究相接轨,积极参与了PAGES等国际研究计划,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在中国的表现与响应、以及中国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关注15万年来及两千年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注重分析技术的改进、新代用资料的开发、高分辨率序列的建立,及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2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10]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是对自然区域的划分、研究、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区划水平是反映对自然地理环境认识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出发进行的地域划分。综合自然区划不仅要正确认识地域分异规律,还要深入分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各级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与资源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综合科学考察的逐渐深入,各类观测站网的建立,比较地、系统地积累了许多基本科学资料,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因而有了长足的进展。先后有林超等[11]、罗开富[12]、黄秉维[13~15]、任美锷等[16,17]、侯学煜[18,19]、赵松乔[20]、席承藩等[21]以及郑度等[22~24]、傅伯杰等[25,26]几个方案。其中侯学煜、郑度、傅伯杰等的方案更多地渗入了生态学的观点。当然,影响较大的还是黄秉维方案。由于该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林、牧、水等事业服务,区划所采取的原则,一是先进行类型区划,然后进行区域区划;二是偏重现代的自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三是以地带性为及时性因素,非地带性为第二性因素;四是地带性因素先考察较难以人力改变的温度,然后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限度内可以人力改变的水分状况;五是在拟定温度带(原称热量带)和水分状况地区的界线时,一般先着眼由温度及水分状况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其他现象的地域差异,然后选取界线,再寻求较能体现地理相关性的界线指标。原则和方法既适合中国特点,又便于与国外相比较。综合自然区划的结果显著地显示出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将全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6个温度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这是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性区划,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60年代和80年代,黄秉维又对该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
50年代以来,中国各省区大多先后完成自然区划研究,并有专著出版。如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27],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一些特殊区域,如河西走廊、珠江流域、华南热带、川西滇北、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干旱及半干旱区、黄土高原等也都作了相应的综合自然区划。此外,还有为特殊目的服务的自然区划,如为水土保持服务的黄河中游黄土区自然区划[28],橡胶宜林地区划,为公路建设规划服务的全国公路自然区划[29]等。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自然区划的若干基本问题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和不同见解。例如,从时空角度综合来看,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地表最基本的分异规律。因此,在自然区划中,应该将贯彻始终、影响全局、决定分异本质和过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有机结合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总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划分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分异联系的主导规律,是否应如此就引发了单列系统和双列系统之争。发生学原则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已开始应用到区划实践中,但迄今国内外学者仍缺乏共同的理解和明确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发表了不少文章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此外,关于区域共轭性原则的争论集中在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上等。
对于区划原则和等级单位体系存在的观点分歧和方案的不同,集中地反映在各级区划单元界线划定上。为了解决热带与温带之间连续过渡所产生的困难,结合中国亚热带性特别显著的特点,借用气候学的概念,划分出一个亚热带,可以缓冲和弥补某些缺陷,更正确地刻画自然界的渐变。竺可桢[30]、黄秉维[31,32]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亚热带的北界接近北纬34°,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由于这条界线无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是在农业生产上,意义都比较明确,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但界线的具体拟定仍存在一些分歧。中国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地域广袤,两者之间无论在自然界的客观实际还是在农业生产状况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把它们区分开来是有意义的,但它们之间的界线划分至今仍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议[33~40]。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地表最基本的分异规律,亦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关于地带性学说,近百年来一直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不同的理解。黄秉维主张从广义来理解地理地带性分异规律,认为自然地理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3个组成部分。胡焕庸等主张狭义理解,即地带性主要是指纬度地带性,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属于非地带性。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1959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揭示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各类自然区划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而得到充分反映[41]。
在黄秉维1959年区划方案中,直至第三级的划分都遵守生物气候原则,即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广义的地带性,划分的结果亦基本上是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反映。低级区划单位的地域分异则是地方性差异,主要取决于非地带因素,以地貌、地质构造与岩性、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为划分依据。
在垂直地带性规律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由下而上的带状更迭,称为垂直自然带。发育在不同地域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具有各自特殊的带谱性质、类型组合和结构特征。发育在不同水平地带的垂直自然带的各类型之间,亦存在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它们在三度空间上的规律变化。黄锡畴[42]研究了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带结构类型,划分出大西洋沿岸垂直带结构亚纲、大陆垂直带结构亚纲和太平洋沿岸季风区垂直结构亚纲。姜恕[43]在划分川西滇北山地垂直带类型时,主张将垂直带谱分为纲、类、型等3级。
多山地和高原是中国自然界的突出特点之一。60年代以后,随着青藏高原自然区划工作的开展,高原山地自然区划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并日益深化。应用三维地带性观点进行垂直自然带谱分析,已较广泛进行。中国几大高原的地势结构不一,海拔高度不同,在自然区划中的位置也不一样,郑度等[44,45]认为,要阐明其自然地域分异,必须对高原各种地貌类型组合的基面的海拔高度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不同区域确定代表基面及其海拔高度范围,以便首先使水平地带性得到充分反映,然后再体现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张荣祖等[46]按照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带谱结构、优势垂直带以及温度、水分条件等特点,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带划分为季风性和大陆性两类带谱系统,前者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和高寒半湿润3个结构类型组,后者又分为高寒半干旱、高寒干旱、高寒极干旱、极干旱、干旱和半干旱等6种结构类型组。郑度、杨勤业等[41]认为,热量平衡随高度而改变是垂直地带性的起因,是在能量分布和水分作用等基本分异背景下派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既有与水平地带相同的成分,但亦有大量相似的和独特的成分,它不重现纬度地带的序列。同时,垂直带的类型结构存在于它所处的水平地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育和发展起来的。
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关系的深入研究,为高原山地的自然区划提供了可能。关于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长期存在不同观点。或认为水平地带性被垂直地带性所掩盖,或认为高原上的地带仅能由垂直带辨认,或强调高原非地带性明显,不应划分为自然地带等。郑度等[47]认为,从三维地带性出发,高原边缘的垂直带与毗邻低地的水平地带有联系,在内部其基带优势垂直带在高原面上联结、展布,反映出自然地带的水平分异,反过来又制约着垂直自然带的特点,是三维地带性在高原上的体现。从上述认识出发,依据大地貌的区域差异,温度、水分条件的不同组合,地带性植被、土壤和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的异同,高原被划分为9个自然地带。这一划分已经成为协调区域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亦为世界其他高原山地提供了借鉴[48]。
地表的自然地带性是复杂历史过程的产物,每一个地带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年龄。由于现代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四度时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张荣祖等[46]研究了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邢嘉明等[49]分析了更新世以来华北平原水平地带的变化。杨勤业等[50]绘制了黄土高原不同时期自然地带示意图,认为现代自然地带是第三纪以来地质历史演变的产物。但时间因素或残遗因素的研究仍然是初步的,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
3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
土地类型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以及继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型研究,因而其形成、发展被看作是20世纪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陈述彭等[51]就开展了大比例尺景观调查与制图的实践。此后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广东鼎湖山、北京怀柔、内蒙古毛乌素、甘肃民勤等地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随后相继开展了中比例尺制图与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以来对许多山区进行的山地垂直带研究和制图工作,也是中、小比例尺的土地类型研究[52]。自70年代起,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并开展农业区划的应用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在林超、赵松乔、陈传康的倡导和推动下,吸取德、苏景观学派和英、澳土地学派的长处,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系统研究,已经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根据1978年制订的全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科学发展规划,在全国开展了编制1∶100万土地类型图、土地资源图和土地利用图的研究工作。此期的研究成果,一是提供了宜农荒地自然类型、质量高低、开发条件和面积数量,为国家农业开垦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在土地类型分级和土地系列制图上积累了经验,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独立的土地类型学体系,并为土地科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1981年1月成立了由39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组成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赵松乔),参与此项研究的专业人员200余名,至20世纪末,取得的进展包括:及时,确立了土地类型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明确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的类型综合体,具有反映地段综合特征和属性的功能。通过系列制图的实践,土地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级: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单元。从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的实际出发,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在土地类之上设立0级单位(土地纲),作为土地类型分级的控制单位,实际上也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单位。土地纲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水分、温度大尺度分异,将全国划分出:A湿润赤道带,B湿润热带,C湿润南亚热带,D湿润中亚热带,E湿润北亚热带,F湿润半湿润暖温带,G湿润半湿润温带,H湿润寒温带,I黄土高原,J半干旱温带草原,K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L青藏高原。土地类为土地类型分级单位的高级单位,反映了主导分异因素地貌的变化,如滩涂,低湿河湖洼地,海积平地,冲积平地……等。适用的制图比例尺为小于1∶100万。土地型是土地类下的续分单位,表示植被型(或亚型),土壤类(或亚类)的组合匹配形式,适于1∶20~1∶50万比例尺作图。土地单元是土地类型分级的基层类型单位,表示的是植被群系(或群系组)、土壤属(或种)的组合,或局部地段的综合特征,适宜于1∶5万~1∶10万比例尺成图;第二,具有大批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土地类型系列图件,适于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级别的精度需求。至1989年,按国际分幅出版了西宁等8幅彩图,鉴定评审通过了北京等23幅,覆盖面积达国土面积的40%以上。各省(区)同期为农业区划需要编制了大量1∶20~1∶50万比例尺土地类型图件,基本制图单位为土地型。以省区级独立完成的有宁夏等19个省区,大部完成的有四川等10个省区;第三,拥有大量典型区域以土地单元为制图对象的资料、图件,是深入解析不同自然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合理布局的基本依据;第四,对某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土地类型,如沼泽、海涂,荒漠、绿洲等进行调查、制图,在促进区域开发和环境整治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第五,亦有不少理论方法总结,如《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53]、《贵州省地域结构与资源开发》[54]、《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55]等。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不同利用目的的应用研究,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合理用地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面。《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主编石玉林),基本摸清了我国宜农、宜林、宜牧土地质量与数量,并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在若干地区的研究中,也取得成绩。如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56],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完成大中比例尺的现状调查,这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服务于单项目的的土地质量评价研究,亦有很大发展,如对水稻、柑橘、茶叶、橡胶的单项土地适宜性研究,均可视为土地属性深入研究的成果。80年代后,土地的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扩展到旅游、城市用地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旅游质量用地评价依据土地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采用景点、景观单元、游览线和景区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北京旅游区、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黄果树瀑布区等的研究,初步确立了我国旅游用地评价体系。城市土地评价在9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不仅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更多地依据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地租)进行评估,对于建立城市用地合理结构有积极意义。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基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有80~90年代在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林灌草布局规划、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水土流失治理设计、吉林西部退化土地恢复整治生态建设、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利用土地类型空间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自下而上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80~90年代完成了北京市、贵州省、青海省、云南省、甘青宁“三北”地区、江汉平原区、关中地区、秦巴山地等区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基础上,80~90年代相继开展了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以土地评价分等单元为依据的类型等级法,进行了柴达木盆地、黄河大柳树灌区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由静态研究转变为跟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的动态研究,以适应动态管理决策的需求。
由于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土地研究日益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利用假彩色合成卫星图像和彩红外合成航空像片逐渐普及,解译性和制图精度亦渐趋成熟,90年代开展了超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解译及应用。利用卫星像片编制1∶50万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图件在80年代已经成功,利用1∶10万TM卫星像片编制相应比例尺土地图件,已较广泛应用于若干重大项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和ARC/INFO软件制图的新技术应用,90年代亦日渐成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正广泛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57,58],成为土地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与环境效应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但是,不同驱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驱动力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定量化表述存在难点,从而严重阻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研究以及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运行[59]。
景观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最早是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为C.Troll首先提出,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作为位居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在景观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为所长。
景观生态学的建立源于西欧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1988年是引入介绍阶段。1983年林超发表了C.Troll的“景观生态学”和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两文的译文,在国内是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文献。1985年陈昌笃发表“评价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1986年景贵和发表“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陈昌笃发表“论地生态学”,对景观生态学和地生态学内涵作了有意义的探讨。1988年李哈滨等发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新概念构架”,重点介绍美国学派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60,61]。8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景观生态类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过渡带研究、以及其他方法研究。90年代,出版了几种景观生态学教材。以后,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被国内同行广泛接受。
4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秉维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他指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3个方向存在着外延部分叠合的关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并将导致对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及其地域分异秩序的了解[62]。这样,就突破了描述性的、以要素为主体的传统综合研究模式,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深入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开创了新路。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水力作用研究包括径流的形成过程,侵蚀作用与河床过程,则与坡地利用和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相联系,偏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科本身的系统研究只是在20世纪末才渐有起色。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开端,水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地方病和环境保护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后来,发展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综合研究。它包括蒸发过程、蒸腾过程、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运动、土壤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交换过程以及水分在传输过程中各环节和界面上的势能变动和阻力等在内的水分传输和能量传输研究。1956年,黄秉维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60年代初相继在石家庄、德州、衡水和延安、武功、民勤等地开展定位试验。又于1979年在山东禹城建立了禹城综合试验站,80年代筹建了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太阳辐射能、光量子能量、农田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状况、作物叶面温度、作物气孔阻力等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测定,还对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耕作和轮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研究,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融为一体。随后几年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建立了田间试验研究网络。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直接主持的田间试验网络包括从中温带至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试验站,在80年代进行了两整年的同步观测、其中作为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基本组成部分的太阳辐射分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观测研究在国内是首次开展;建立了计算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数学模型。这些定位观测试验的部分研究可以认为是黄秉维开创的热水平衡研究和左大康开创的太阳辐射研究的继续。但实验研究和测定技术仍然薄弱。1973年黄秉维首先提出了光合潜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项系数的数值。认为,光合潜力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他环境因素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具备最适宜于接受和分配阳光的群体的,高光合效能作物充分利用阳光所能生产的植物质(包括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含水15%的干物质)。所采用的光合潜力估算方法是将太阳总辐射〔卡/厘米[2]〕数值乘以0.124(后订正为0.123)便是光合潜力[斤/亩]数值。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每项参数的选择都经过比较仔细的考虑,又经过一些验订,总的倾向是偏保守一些。随后又完成了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就全国各区域的情况分别予以讨论。此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自然区域的综合研究工作中。过去几十年,点上的观测试验、方法论研究和过程模拟已经相当深入,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深入是无止境的,但工作内容过细,学科比较单一,已经不像综合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试验研究。似应建立更加综合的试验基地,开展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是正确的方向。同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显得十分不够,亦需要予以解决[63]。
5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区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国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自然区划(初稿)丛书、70~80年代的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的《总论》、任美锷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赵松乔的《PhysicalGeographyofChina》以及各大学地理系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等。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丰硕。《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64]从综合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动物地理等方面对干旱地区分别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讨。《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65]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概况,并对区划划分的各个单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西藏自然地理》和《中国的青藏高原》[66]阐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区域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西藏自然地理》是我国及时部重视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区域地理阐述的著作,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横断山区自然地理》[67]讨论了横断山区地域分异特点、垂直自然带谱、地形因素以及区划界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探讨了高原山地地区土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分区、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等子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中国绿洲》[68]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干旱荒漠区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绿洲地域系统及其类型、特征和演变,绿洲结构及其功能,绿洲经济与文化,绿洲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建设等。《中国天山自然地理》[69]是对我国境内天山系统论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较具代表性著作还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1]、《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74]、《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75]、《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76]、《广东自然地理》[77]等。可见,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始于边远、资料缺乏的地区,而后才逐渐向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同时,研究亦从单纯的自然地理学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此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坡地改良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以及环境脆弱与环境冲突研究等领域亦都取得成绩[78~80]。
区域地理学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综合研究与区域整合、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关注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81]。
6结语
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去其存在的依据[8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符合学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地球表层整体研究的需要。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系统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的,区域、类型和过程的综合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系统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专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资料基础。为了综合,需要分析。既要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也要发展部门自然地理学,重要的是要把它们联系起来[83]。但是在过去已经取得的进展中,分析的深度和综合的广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和不足。虽然我国已累积了地面台站观测、遥感对地观测、长期野外观测、实验室模拟与理化分析、社会经济统计等海量时空数据,但是,所取得数据、资料的地点不同、时间有异、方法口径参差不齐,要分析、综合这些资料来揭示自然环境的具体规律及其变化过程,难度极大,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今后,在研究的方法论上,需进一步强调以自下而上(bottomup)方法为主,以自上而下(topdown)方法为辅,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综合,把所研究的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力求与相邻部分的衔接[84]。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看,定位试验、数据库、系统分析、专家智能、计算模拟、对地观测、空间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为自然地理综合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促进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并提高到一个新的研究水平。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将日益丰富,也对综合自然地理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85]。在研究方向方面,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黄秉维先生晚年提倡的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理论、方法,在严密完整理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都有待深入;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将会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始终还会是地理学家综合格局和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操作平台[86]。传统的区域地理学多是要素的集合,如何实现跨学科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的突破口。地理学应该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如不与经济、人文结合起来,仍不能起到为社会出谋划策的作用[82,87],因此,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从应用实践的角度,今后应不断加强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在实践上,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综合自然地理学可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为国家建设和人类美好未来作出积极的贡献
.
自然地理论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然地理教学效果研究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及时中学,云南 昆明 652113)
摘 要:高中自然地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将抽象转为具体,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中的知识点。在教学中,要利用资料进行直观教学、注重复习课与新授课并举、处理问题化繁为简、鼓励学生动手参与。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创新;教学方法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具有一个特殊圈层。高中自然地理中有关昼夜长短变化、潮汐涨落规律、地质构造对于找矿的意义等,有许多概念表述都不够具体,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当学生无法理解的自然地理问题逐渐增多时,也就降低了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切实有效地创新和改进自然地理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利用资料直观教学
科学高效的资料,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找到的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变得更快。例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看看地球在银河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再看看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让学生观看关于地球的纪录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宇宙的宏阔,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从而上好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启蒙课。
二、复习课与新授课并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如果直接进行新课程的讲解,部分学生会对新知识的学习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新课程时,需要对学生的旧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的新旧知识能够更好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疑问更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时,有些学生对于“经纬度、经纬线”的区别都已经忘了,甚至有个别学生连经度、纬度都分辨不清。因此,在进行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进行复习,才能够让新课程的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处理问题化繁为简
在改版后的教材中有许多自然地理知识是通过活动或是阅读部分来体现的,有些知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例如,“地球的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与恒星日属于阅读内容,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的阅读内容充满兴趣,也想探索一下这两个周期的内容,但这个知识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较为难懂,教师解释起来也很复杂,没有资料来辅助学生理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多媒体中的视频功能给学生播放这一周期的运动视频。W生通过视频的播放,能够直观地看出地球是如何进行自转与公转,其中的太阳日与恒星日分别指的是地球转到哪一部分。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当中的几何画板功能,为学生画出恒星的运转轨道。在黑板上为学生讲解,不仅让学生难懂,教师在画图的过程中也会浪费大量时间,利用几何画板,教师能够快速地画出太阳系中不同恒星的位置,再采用动图功能,让其中的地球与太阳进行运动。在几何画板中,学生可以看到当把太阳作为参照物时,太阳离我们比较近。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太阳的时间内地球的公转也不能忽略,这段时间地球大约在公转轨道上公转了59’,因此要连续两次看到太阳地球就必须多自转59’,也就是360°59’。这样有关时间上的差异就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在利用多媒体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知识的感官认识。
四、鼓励学生动手参与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学科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时,要设计相关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动手参与。例如,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地球仪,教会学生快速地画中国地图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自己的地理学习。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重点是能够实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将不熟悉的图形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图形来解决陌生的难题。同时,自然地理并非是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科目,它囊括了许多物理与数学的解法,所以让学生能够理解题目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教学“大气环境保护”一课时,教师就要教授学生看到题目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其中的图形,要通过图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图形找到正确的答案,自身的成就感与自信也能够得到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和提升自信,遇到难题时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不再对学习地理充满恐惧心理,而是对自然地理充满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自然地理论文: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该文通过对国内外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其演变过程的梳理,结合中国现实的自然地理问题,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完善了高校自然地理学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实践案例,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案例;实践;课程改革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它既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信息科学群的重要基础内容,是一门具有应用性和现实性的学科[1]。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建设、理论体系架构以及内容体系也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以有效地促进自然地理学的内容体系、科学化、信息化,并推进对现实环境各类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化。
自然地理学是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自然地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要求自然地理学教学需要承担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达到为社会不断输送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品学兼优的“技术+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尝试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十分必要。为解决本科生学习自然地理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提高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效果,促进自然地理学与其专业课程的融合,笔者以满足学生需要与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尝试进行了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1 研究方法
为提高《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及应用自然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课题研究遵循现状分析―文献梳理―资料收集―分析问题―案例、实践的课程改革―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图1)。本研究主要应用比较分析法、文献检索、专家咨询法、调研法等方法。“现行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部分,在构建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调研与深度访谈方式来获取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发展时期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学》著作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部分,则主要以访谈与个案调查方法的研究结论为依据,采用系统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加强自然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2 研究现状
2.1 关于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体系 自然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课程内容有诸多交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把握重点、合理取舍,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某一区域内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夂颉⑺文等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通过与其他课程有效整合后,将“自然地理概念”、“自然地理结构”、“区域自然及地域分异规律”、“土壤污染”、“气候变化”、“植被分类”、“空间分布体系”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点。
2.2 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通过课程讨论和实地调查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研究的认识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并具有引导作用。过去我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引用国外的理论较多,但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内容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构筑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的“授课―模拟―调查”的实践平台[2],结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特点与讲授内容,以地统计学理论解释地域分异等问题,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3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研究 有学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式”、“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自助式”等教学方法,同时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3]。其中,以“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专家提出综合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启发引导式提问、自助式课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4];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以实际调查为核心的综合实习制度的实施,搭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平台。
2.4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有学者强调以先进性、创新性教学理念和适应性、引领性原则改革课程教学内容[5];以宽厚的地学背景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依托,重视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激发,造就“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本着“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理念,设计与改革课程内容。
纵观自然地理学教改研究现状,从研究内容、教学方法、模式、教学内容等角度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现阶段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导向、目标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二是对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基于现状的定性归纳总结,缺少当前各地热点研究问题解决的鲜活案例及实践经验支持;三是研究方法大多为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未能为研究结论提供良好的方法支撑;四是对实践和案例式教学多为设想及建议,没有充分试验进行验证。
3 课程改革
3.1 现行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从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学生先修课程、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制定评价教学效果的三级指标体系,对安徽科技学院已修自然地理学学生或毕业进行抽样调查,多方位了解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对国内自然地理学任课教师和教学专家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从学科专家和授课教师角度了解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分析其原因。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现行教学内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3.2 培养目标设定与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设计 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结合本科教学大纲对学生培养目标等基本要求,从以下步骤对现行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首先,培养对象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培养对象专业基础、先修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以达到明确培养对象基本情况的目的。其次,在明确学生基本情况基础上,以专业的培养要求和社会实践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在保障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满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对自然地理学的现实要求,并培养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学以致用的能力。
3.3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 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分析,以及进一步的访谈结果为依据,以课程体系的培养目的、目标为准则,确定匹配的教学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首先,建设“相关人物”档案库:由于课程内容所限,学生无法了解有关知识,为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自然地理学发展情况,在绪论教学中都增加了相关人物的详细材料。其次,建立一套详细的“文献解读”:为了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学相应领域的观点和理论,选取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并由老师进行点评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再次,建立一系列的“学生学习记录”:包括照片、录像、演讲及讨论记录,以便更好地总结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有效途径。,根据对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更新,结合现阶段我国自然地理问题特点和解决要求,补充全国及区域地理问题案例。
3.4 实践教学改革 打造调查研究的平台,拓展发现问题视野的实践教学,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学生营造研究气氛,挖掘研究问题的潜力,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互促的态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整体提高课程的学习水平。学生能运用课堂理论结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特点设计调查研究路径。如土壤一章中“关于地力评价的调查研究方法”,学生设计出按照“随机选点,辐射扩散”的调查研究方法,即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满足采样点的需求,然后插值获取该地地力等级的评价(图2)。
另如,讲解地理区划章节时,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地图数据资料,鼓励学生采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通过绘制地形图、专题地理图等图幅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形态及其分布范围、分布特征、分布规律等认识。指导学生读图、识图,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该图所反映地理事物的位置、数量、大小、分布范围、分布规律、特征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以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认识并探讨解决路径的能力。图3为学生所做淮河流域位置图。
3.5 分析总结 主要就上述调研结果、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优化、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并根据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更新。
4 结语
自然地理学历来都重视实践课程,翻开全国各有关高校的教学计划,无一例外地都有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受实验课课时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开设选做的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因此,有必要增设一定量的创新性实验,这对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就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进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增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将实验和野外实习与教师纵横向课题、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及毕业论文相结合,以改变学生心目中自然地理学课程实验以观察、描述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仪器落后的观念,提高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的兴趣,使得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教师专业化对《自然地理学》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师必须具备自然地理专业素养、指导实践的专业素养以及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提出建立促进自然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强化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深入打造《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等解决途径,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自然地理学》是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自然地理c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部分自然地理课程开设之前的专业入门课,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并巩固专业思想的重要责任[2]。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代表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而正确认识《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师专业化的制约因素,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对《自然地理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具备自然地理专业素养。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突出对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地域性和人地关系研究[3]。《自然地理学》一方面注重当前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大学生宏观环境意识的培养[4];另一方面也强调着重解决淮安市盐化工、发电厂、秸秆焚烧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知识教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所以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自然地理专业素养,首先要精通自然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知识,熟悉自然地理学科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学科的近期发展动态、近期研究成果和近期知识体系,使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区域分析与部门分析结合[5]。只有把授课内容放到更为深广的自然地理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上,才能理解《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
2.具备指导实践的专业素养。淮阴师范学院开设的《自然地理学》选用教材为伍光和主编的《自然地理学》,内容涉及到地球概论、地质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性强是课程的突出特点,也是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具备较强的指导实践能力是《自然地理学》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包括野外实习教学和室内分析实验。野外实习地点选择在江西庐山,实习时间为期一周,实习内容较多,要求熟悉掌握地质罗盘使用、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和岩层产状测量方法,具有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主要矿物成分特征观察鉴定能力以及常见野外植物辨识能力。室内分析实验主要涉及到雾霾颗粒分析、水质分析以及土壤结构、组分及污染程度分析等,因此要求教师掌握雾霾测试仪、水质分析仪、凯氏定氮仪、火焰光度计、激光粒度分析仪等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要求《自然地理学》教师具有实践实习指导书编制能力,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3.具有较强的科研素养。教师作为课堂的负责人,从行为主义角度来看,课堂不容置疑将是衡量教育理论成败的实验地点,而对于从事自然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来说,更是名副其实的有效的实践观察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更加丰富的研究机会。尤其是《自然地理学》课程大部分内容略显枯燥和无趣,科学研究的机会就更为重要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自然地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还要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把教材知识进行深入拓展、提炼,并广泛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些学术性、研究性较强的问题,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而且也易于展现教师个人在教学、科研上的风格与特色。
二、促进自然地理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建立促进自然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来看,主要包括外部促进机制以及内在机制。前者强调随着国内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的提高,使得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后者则强调教师的自我完善过程。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师,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教育投入,这也是实现自然地理教师专业化的首要根本保障。特别是在OBE教学理论的背景下,部分专业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将衍生出很多分支学科,因此要在着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自然地理专业教师上投入更多的力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各种条件,确保每一位授课教师都接受适当的、有效的培训,并有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自然地理教师具备新课程所需要的观念、知识和技能。
2.强化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基础,也是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学校定期印发一些近期的有关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或思想教育的文章,让教师课余进行阅读,并要求专业教师撰写并发表有质量、有水平的教学教育论文。《自然地理学》教师也是如此,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教学团队的教师近年来先后发表了“提高高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环节教学效果的途径”、“高校自然资源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生态学网络课程建设方法与实践研究”等文章,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充分提高。
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研究项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提升科研能力。目前淮阴师范学院很多学生参与到“江苏沿海开发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调控模式研究”、“湖泊湿地土壤碳组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以洪泽湖湿地为例”、“丛枝菌根对玉米根际土壤碳矿化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机制”、“淮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等科研项目中,同时教师也利用自己的项目经费支持学生完成部级、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也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深入打造《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自然地理学》课程团队的打造,将更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首次授课《自然地理学》的新教师,学院将为他们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负责对他们的教学过程进行跟踪指导,指出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改正的方法。同时,在学院开展集体备课,针对授课进度安排,教学细节方法研讨,课本内容研究以及学生上课状态分析,这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学院也会定期请来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相关专家以座谈会或者报告的形式与本院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兄弟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成长经验,以弥补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院还可以经常拿出一些经费定期输出教师出国交流,学习世界著名高校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以提高《自然地理学》的授课质量。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分析与意见解读:本节的两条标准侧重于思维训练和环境教育。“举例”是行为条件,“说明”、“理解”是行为动词,“某自然地理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主题内容,“作用”、“整体性”是后置限定。及时条标准旨在要求学生说出自然地理要素,举例分析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第二条标准是联系各个要素,例举某个区域来理解整体性的原理。“说明”、“理解”体现了学生要能应用整体性去解释地理现象、掌握综合分析的能力,将“整体”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举例说明”指出案例教学法是本节的基本方法,因此,可开发师生身边的课程素材,以体现生活性与应用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教材分析
整体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不仅是必修1模块的枢纽,也是整个人地关系体系的转换点。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大气、水、地貌三个要素的基础上,讲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整体视角认识地理环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只有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的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才能更好的在生产生活中促进人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本节又是必修2、3学习的基础。
具体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教学因子。其一,“地理要素g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其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其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前一个教学因子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产生的原因,后两个教学因子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三者是递进的关系。教材从地理要素的物质与能量流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逐步深入阐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表现。
三、学情简析
本节授课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高一学生,对江西省本土自然环境较为熟悉,之前已经学习“大气、水、地貌”以及生物学的相关内容,为理解地理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奠定基础。同时,在学习“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时已经初步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但之前的学习内容相对宏观抽象,对具体的区域地理案例分析较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欠佳,加之本节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因此,需要使用案例及相关熟悉的资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整合。
四、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导入的学习,能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整体性的基本内涵;通过鄱阳湖的演化过程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案例学习,理解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能绘制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示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鄱阳湖湖泊面积萎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到亚马逊森林的砍伐,尺度空间的扩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重难点和方法媒体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乡土地理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中图版教材、Prezi课件、google earth软件、黑板。
六、教学过程(如表1)
从江西省自然风光中综合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乡土地理环境入手,建立“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承转过渡地理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障了自然地理要素的协调发展。但是,如果某一要素受到外界干扰而变化,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会发生什么改变悬念存疑,吸引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
学生讨论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小结: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各个要素的演化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以及绘制思维导图,将内部知识显现化,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建构知识体系。地理环境的发展需要各个要素协调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奠定基础。树立整体意识,学习辩证动态地看待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小结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某一自然原因或者人为原因使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况发生改变,即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另一表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延伸延伸:不仅在我国存在体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案例,全球其它大洲也存在
播放“亚马逊森林砍伐致巴西干旱恶化”的视频
提问:江西省兴国县的水土流失、酸雨、厄尔尼诺的影响等也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吗?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思维拓展,辨认判断举例说明案例如何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抒己见如何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全球视野,完成知识学习进阶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表现,通过鄱阳湖湖泊面积萎缩、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亚马逊森林破坏,理解整体性的表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时,要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回忆整堂课的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及转换升华,给学生精要、深刻的印象,以起到整理知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促进思维的作用,达成教学目标布置作业收集赣江的水文特征及洪涝情况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实践活动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立足学生所在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板书设计
专家点评:本教学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分析中图版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其它版本的地理教材资源、师生资源以及乡土资源作为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材“二次开发”,优化整合,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理性知识进行应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教材的“乘数效应”。在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中,教学方法多样,使用典型案例法、google earth和图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多元智能,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通过知识原理的学习,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用知识,开阔思路,动态、辩证地看待地理现象,逐渐达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进阶、地理素养的培养。(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教授刘金星)
自然地理论文:浅谈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内蒙古自治区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
摘 要:高中地理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总体而言,地理学习可以简单也可以很难。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在学习时都会存在相应的难点。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需要学生运用数学计算、数学思维等进行理解和思考,这对文科类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分析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并就其中的难点提出突破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点;突破
高中阶段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考入大学,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态度,总之高中对学生来说十分关键。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世界,还能帮助学生对世界有更为逻辑性和人文化的思考。该课程比重虽不大,但无论是教还是学,其总体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该问题形成的原因非常多。以下就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1.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湘教版高中自然地理的内容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口与环境等,在这些内容中都涉及相关的数学计算,并且该部分的内容对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教学经验及相关调查,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难点包括:
(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难点:地方时、区时、时区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机应用;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地球视运动图的认识与信息判断。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学难点:高低气流状况带来的天气现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影响;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形成过程及受其影响下的天气变化;全球气压带风带成因等。
以上就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难点,由于篇幅有限就简单对其中的两项内容进行阐述,而这两项教学的难点对众多学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两大难点内容。当然在其他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也存在许多难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2.自然地理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
自然地理教学难点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材内容、教师、学生紧密相关的,以下就主要从前两者主体进行原因分析。
(1)从教材内容来看,由于高中地理与数学计算、数学思维是相互联系的,对学生来说自然地理的内容会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尤其是针对地球\动中的相关知识和计算,如计算时区、太阳高度角等,这些内容有其数学公式,但是在地理公式以及规律之下,题目变化多样,其内容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的确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教学难点的原因主要与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法有关。在教学侧重点方面,教师大多会在先对学生进行概念、规则等方面的初步讲解后,就采取习题锻炼的方式进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在还未理解的情况下大量做变化多端的地理习题,习题的正确率不高,从而使得学生认为自己对这方面的内容掌握不足,信心下降。此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学习存在欠缺,致使教学难点增多和加大。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对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然地理知识,并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知识去解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突破其中的教学难点,具体建议如下:
1.图示法
自然地理中有许多内容和作图是密切联系的,例如教学中涉及四季的地球图形,其中的昼夜情况可以充分显示图中具体显示的是哪一个季节,从而可以分析出昼长、夜长、日出日落的时间等,这些信息在一张图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为此,为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图形的判断、作图的形式锻炼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图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明了的内容。就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锻炼学生作图的能力,当然前提是让学生知道作图的规则。
2.情境创设法
由于自然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并且涉及数学计算,为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带到特定的场景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例如,在涉及区时、时区等方面的计算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点时空的变化,从而更快更地计算出时区或区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京时间为早上8点,英国伦敦时间是什么时候几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时间的图片,以退回的方式营造情境,让学生有大致的感知,学生在感知后可以结合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计算得出答案。当然,以上只是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结合班级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
综上所述,高中自然地理对学生来说刚开始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当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后,实际上自然地理还是比较简单。而要达到这一结果,则需要教师、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突破其中的教学难点。
自然地理论文: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 要]高中自然地理理论性强,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怎样帮助高一学生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尽快适应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简论 自然地理学习中手势法的运用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然地理学习中的难点 加强高职师范院校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地理学 论自然地理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GIS与自然地理学的结合与应用 自然地理学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自然地理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高校地理相关专业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评价 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师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召开 自然地理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途径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 高校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浅析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高中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 document.write("作者: 杨小龙")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高中自然地理理论性强,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怎样帮助高一学生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尽快适应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高中 自然地理 学习困难
高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被安排在高一上学期进行,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运动、地球的圈层、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地球的大气环境、水循环、洋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内容。由于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高一自然地理学得好差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的后续学习。
一、造成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现行的考试模式和社会对地理学科的认知。
高考是初高中教学安排的指挥棒。江苏现行高考模式是“3+选修等级+必修学业水平”的模式,选修科目高考只划等级不计入总分,学业水平考试得A加1分,其他等级不加分。这导致初中地理学习在初二就结束,许多初中缺少专业地理教师,学生地理基础薄弱。地理学科被边缘化,地理无用论是全社会对地理的普遍认知,这极大影响学校、家长、学生对地理课程的态度。
2.学生地理基础和学习态度。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只在七、八两个年级学习地理知识,而且初中地理知识十分基础、浅显。学生经过九年级一年紧张的中考冲刺,地理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初中地理学习和考试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
3.初高中课程差异和教材编制。初高中地理课程要求有着断崖式差异。高中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内容多、时间紧、教学速度快、理论性强、思维要求高。高中自然地理注重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对思维的要求明显高于高一学生心智的发展。而且现行教材的编制体系性不强,语言描述高度概括,文字过于精炼,阅读障碍多,可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4.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艺术和教育教学理念。
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教育对地理教师的要求不高,学校对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很多地理教师转投其他行业或地理学科教学由其他专业教师代劳。也有许多地理教师由于任教高三无望而疏于对自身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亟待提高。
二、帮助学生破解自然地理学习困难的措施
1.纠正认识偏差,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强有力的内驱力是任何外力无法比拟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内驱力?当然是让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帮助。地理知识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相关的知识,它来源于生产生活,也运用于生产生活。无论是就完成学业、升学而言,还是就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基本素养养成、思维品质提高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都是无可替代的。
2.明确学习内容,培养吃苦精神。
学生最怕的不是现在吃多大的苦,而是不知道还有多大的困难摆在他们面前。若课堂一开始就能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就会有确定的预期,就算现在再苦再难,他们也会竭尽全力。高中自然地理需要学哪些内容,需要达到什么要求,它与初中地理学习有何差别等,这些我们要告诉学生,让他们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数:我的地理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多大的付出。
3.分解课程标准,做到层层推进。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心智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自然地理难度大、内容多,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时,我们要科学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将高中三年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部署。对一个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在高一年级一开始就挖得很深、很V会适得其反的。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将它的要求科学分解。在每个阶段将教学难度降低到当前学生认知水平能达到的相应难度,让所有学生都有探求的动力,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的水平逐步提升。
4.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时,可以利用生活经验、时事热点作为引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绝不是将知识庸俗化。我们浅显的引入是为了深入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本身放在首位。
5.关爱学生,促进快乐成长。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有人的地方,人和人之间就有差距。我们要用尊重、信任、帮助、理解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施予学优生的爱是锦上添花,而惠及学困生的爱应该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赞扬褒奖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我们施予学生的应该是真爱而不是溺爱或放任自流。爱也要能守得住底线。
6.加强学习,起示范引领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时代在发展,知识更新十分迅速,无论是知识还是学生都在不断地变化,如果我们故步自封,就会失去吸引力。更何况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学习永无止境,因此教师要加强阅读、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艺,让我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理的教学一直是很多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地理的教学内容对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价值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然地理;高中地理;教学;价值
高中地理学科是高中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然地理作为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是当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学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育发展历程
(一)国内高中地理教育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尤其在中国地学会组建之后,我国高中地理学科的发展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在东南大学进行了地理教育教学方案的改革,并将自然地理教学纳入教学方案当中。虽然我国的自然地理教学整体质量落后于西方,但在自然地理知识强烈的兴趣驱使之下,很多的自然地理学科发展速度较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同国际教学领域的密切程度不断提高,自然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自1957年以来,由钱学森等注明科学家倡导的自然地理教学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地理学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更加系统的整合。因此,自然地理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价值得到了更高水平的重视。此外,高中地理教学领域也在系统科学和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使得自然地理的教学能够与现代地理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进行良好对接,使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领域担负起促进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其价值已经不简单的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向着其它社会价值方面迅速拓展。
(二)国外高中地理教育发展历程
在日本的高中地理教育领域,世界地理是其教育活动的中心,很多常规教学活动依然停留在世界各地的基础性地理知识学习方面。在自然地理的教学领域,美国等国家的重视程度较高,已经不简单的局限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地理结构的构造研究,而是将地理知识同自然科学进行了有机结合。日本同美国在自然地理价值认定方面的差异源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日本的高中地理教学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品质资源配置的理念,使得自然地理这种难以实现有效量化的因素难以成楦咧械乩斫萄У闹鞯肌6在美国的现有社会法系影响之下,自然地理已经在高中地理教学领域拥有了核心地位。
二、高中地理教科书中自然地理内容分布及内容的价值
(一)高中地理教科书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情况
目前,在高中地理的必修教材当中,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自然地理教学相关。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地理课程的学习质量,因此,自然地理教学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教材编修方面拥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高中地理的必修课程当中,人文地理则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另外,在高中地理的选修课程当中,自然地理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在选修教材当中,无论是我国经济地带的研究还是国土资源的状态和治理,都使得自然地理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并从水土流失等具体问题出发,进行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设置,使得自然地理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因此,自然地理丰富的关联性使得自然地理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性。
(二)高中地理教科书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关联性
在设计高中地理教育程序的过程中,地理教科书的设置拥有较强的实用性。
及时,对自然地理教学进行了层次感的设置,使有关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能够循序渐进的加以应用,使高中学生可以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自然地理学习,充分发挥自然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价值。自然地理教学方案的设计先从宏观宇宙环境入手,对自然地理实施了基础性教育,使高中学生可以在具备对宏观自然地理知识掌握能力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开展自然地理的学习。使自然地理教育能够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科学性。因此,自然地理教学在这一阶段能够起到其它地理知识学习的铺垫作用。
第二,自然地理教学程序的设计还对环境因素的重视程度较高,很多自然地理的教学都在科学知识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人文精神的有效渗透。使得自然地理教学起到了促进地理知识整体学习质量的重要作用。不仅保障了高中学生能够更加的掌握地理知识,也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对环保理念的掌握程度。因此,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已经由基础性知识教学上升至人文理念培养的高度。
结束语:
自然地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也能很大程度上提升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喜爱。因此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拥有决定高中生地理学习整体质量的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一、考点解读
1. 识别位置。根据自然景观特点识别所在的省区及地理位置是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式。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完整,识别地理位置主要根据基带(也就是山地山麓所在的自然带)和海拔高度。譬如,就我国而言,海拔高度6000~8000m,一定是西部地区的高山;海拔1000~2000m,可能是东部地区的低山。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则山地位于亚热带;基带是荒漠带,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等,在粗略判断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及世界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判断的省区及地区位置。识别某水平自然带的地理位置,需要根据自然带典型植被和气候推断所在的地理位置。譬如,我国的落叶阔叶林带大致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即东北和华北平原地区等。
2. 判断名称、特点及成因。自然带的命名采取“热量带+典型植被”的方式。如热带荒漠带表示地理位置在热带地区,该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每个自然带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如热带荒漠带是回归线附近大陆中西部地区,在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根系发达,叶茎矮小,植被稀疏的荒漠植被,有袋鼠、沙漠狐活动的东西延伸带状区域,土壤为贫瘠的荒漠土。根据地理位置,可以推断自然带的名称、类型、特征及成因,如秦岭北坡山麓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南坡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阿拉伯半岛及埃及绝大多数地区是热带荒漠带;澳大利亚东北部为热带雨林带,东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等。
3. 判断分布规律及成因。
(1)水平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规律指从低纬到高纬变化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变化的经度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表现为低纬到高纬的变化,典型的分布地区是低纬热带地区和高纬寒带地区。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随纬度的变化而更替。我国东部地区纬度地带性表现为从南到北自然带的更替是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非洲从北向南纬度地带性表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经度地带性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是海陆位置变化导致的降水的变化;表现为沿海到内陆的变化,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随经度的变化而更替。如我国北方地区从东向西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等。
(2)垂直地带性规律。垂直自然带是海拔差异导致水热气候变化而出现的分异规律,其实质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在高山地区(海拔大于3500米)表现最为典型。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包含下列要点:
带谱,带谱是从山麓基带到山顶自然带的排列及数量。受海拔、相对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在海拔一定的情况下,山脉所在纬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多,纬度越高,带谱数量越少;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山地垂直带谱越多。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低,为恒河平原,南坡垂直带谱数量多,从基带到山顶依次是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矮曲林带、高山草甸带、地衣带、冰川带;北坡海拔高,是青藏高原,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地衣带、冰川带等。带谱与水平自然带存在对应性。
雪线,即常年冰雪存在的低海拔高度,该处冰雪的消融量等于积累量。雪线高低受气温、降水、地形、人类活动等的综合影响。迎风坡雪线低,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背风坡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阳坡雪线高,如天山的南坡,阴坡雪线低,如天山的北坡。人类活动,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雪线升高。
山地南、北两坡垂直自然带差异显著。如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热带雨林带、耕地和牧场、热带稀疏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和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川带;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耕地和牧场、热带稀疏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和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川带。除了基带差别,各自然带垂直范围和海拔高度也有明显的差异。阳坡基带位置偏高,阴坡偏低;迎风坡雪线位置偏低,背风坡雪线位置偏高,也是山地南、北坡差异的基本原因。
相同海拔高度处,山地南、北两坡气温和降水不同。如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000~5000m处,北坡年均温0.4~1.0℃,年降水量为200~300mm,而南坡年均温-2~2.5℃,年降水量350~600mm;海拔5000~6000m处,北坡年均温
同一垂直自然带在不同地区海拔高度不同。如我国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反映了海拔、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对林带分布位置的影响。
(3)非地带性。河流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海陆分布都能导致非地带性现象的出现。如绿洲地区由于高山冰雪融水的存在而出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流域内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变化等。
4. 整体性原理的运用。整体性原理反应气候、地形、土壤、生物和水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高考通常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命题,考查生产者变化对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的影响。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称为“生物泵”,可缓解全球变暖。或从某自然要素出发,分析该自然要素的变化对整个环境变化的影响。如美加太平洋沿岸地区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等。
高中地理知识可分为几大部分,其中学生认为最难学的是自然地理,这部分在考试中丢分也最多。主要的原因有两点:及时,从内容方面看,自然地理的知识较为抽象,涉及到的原理以及规律等较多。第二,为了增强地理知识的连贯性,高中地理教材通常会将自然地理的内容放在高一上学期。此时学生刚进入高中,又同时需要学习数门课程,学生还没能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很多学生反映地理比物理化学还难。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借图形
地理课堂上的图包括了地图、挂图、表格以及景观图片等,是地理教学中最经常借助的“外援”,是地理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可从图上了解地理知识。在地理教材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因此教师应当精心安排,充分利用好这些地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用图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例如,在总结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后,教师可借助地图来进行归纳。如下(图 1):
而在讲解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时,要让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点,不同季节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不同,对应的地区风向画法也不同,等等,说起来比较复杂,此时,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地图要素进行简化,使用下图(图 2)来表示,学生就比较容易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教材中一些抽象的文字,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就变成了直观的示意图,如此便可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这些“外援”学生都非常熟悉,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如能顺手拈来,强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那么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地理兴趣。就是在课余时间,学生利用“外援”来学习地理知识,也会事半功倍。
二、借教具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自然知识的除了图之外,还有物。这里的物除了指常规的地球仪以及经纬仪,还可以是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教具,使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如在讲解月亮形状及其位置变化时,可通过如下方式开发教具。在开始制作前,教师先让学生每天观察月升月落的时间,观察月亮的地平高度以及亮面凸出方向等。然后将观察结果制作成表格,内容包括:月升月落的时间、每日月相情况、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与观察时间等。观察结束后,尽管学生还存在很多困惑,但对月相变化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制作教具,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具体措施如下。
及时,准备工具与材料。主要包括 30 厘米的三合板两块,铁钉、彩色即时贴若干,直径为 30 厘米的透明塑料片、50 厘米长的细线、剪刀,等等。
第二,制作步骤。先使用铅笔、线与铁钉制作圆规,在三合板上画出两个圆,直径分别为 30 厘米。接着使用木工刀分别切出一个完整圆形与一个半圆形,用黑色的即时贴把完整的圆的圆孔贴好,同时准备半圆环。随后使用小刀与简易圆规从塑料片上取下一个圆,直径控制在 27.5 cm,用白颜色的即时贴剪出 12 种月相,用红色即时贴剪出太阳,然后把太阳与月相粘贴起来,用手电钻在中间打一个小孔,把贴好的月相图进行固定,并将其安装在槽中。
第三,制作时的注意事项。道具的制作可让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完成,当学生固定月相图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透明胶片可以转动。在演示过程中,要规定好相关位置。在操作透明胶片时,需要按照顺时针进行。
第四,教具的应用。在演示月相化的规律时,月亮半球从西向东慢慢地转动,转动的角度为 12°/天。这时,上半月就是月盈时期,下半就是月亏时期。在演示日月运动规律时,月亮的角距会逐渐增加,递增的角度为 12°,在 180°角距时慢慢增大,到了 360°角距时就可相合。在演示月升月落的现象时,月亮从日月结合位置与太阳一同升落,到了 15°时,就会出现月升日落的现象。
三、借场景
在地理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仅凭地图或者教具等,无法有效地解释清楚。如借助一些问题情景,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借助“古今变迁”法来创设情境。“古今变迁”通常是指地理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学生无法产生直观的感受,这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因此假如教学内容涉及到长时间尺度的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时,教师便可将“古今变迁”当做情境创设的入手点。一方面,可借助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的兴趣,实现学习迁移;另一面,还可借助现实中地理事物与学生经验的冲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新白娘子传奇》中水漫金山的片段。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大家都很熟悉,‘水漫金山’的桥段更是将全剧推向了高潮。金山寺初建时叫‘泽心寺’,位于小岛上,如想去金山寺就必须乘船。在宋朝时,苏轼曾写道‘羁愁畏晚寻归楫’。正因如此,采用了水漫金山的剧情。但之前老师曾去游览,发现金山寺已经在岸上了,且离河道还有一段距离,这是为什么?是否是古人记载有误?还是千年古刹移动了?或者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由此作为导入,便可调动学生的地理兴趣。河流地貌的发育属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地理过程,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在教学中,恰当地选择影视作品与诗词中关于金山寺环境的描述,并将其与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就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
四、借实验
地理这一学科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很多地理事物与规律是无法通过实验再现的,但有些却是可以用实验来模拟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知识。
如学习“海陆热力差异”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两个烧杯,分别放上等高度的水与细沙,然后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插入温度计,并同时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做好记录。接着把烧杯移回室内,过一段时间后,再来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通过整理数据,学生发现,在阳光下晒了 30 分钟后,细沙的温度为 37°C,水温为 29°C。移回室内 10 分钟后,细沙的温度为 25°C,水温为27°C。水温变化的幅度为 2°C,细沙的变化为 12°C。学生由此得出结论,水温变化比细沙小,表明海洋升温较慢,降温也较慢,如此便可很好地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成因。
在实验中,每一步都要有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过探究合作完成。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看听记等上,学生还要动手,使其动手能力也同时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借助“外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观察与思考,多与学生沟通,从身边发现好用的“外援”,并用它来帮助教师教活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论文:基于智能手机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摘要:功能十分齐全的智能手机已经占用了高中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智能手机又如何发挥其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值得高中地理教师深思和尝试研究实践的问题。地理教师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好手机等新媒体的优势,适当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关键词:智能手机;腾讯课堂;微信;同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必淦贰9δ苁分齐全的智能手机已经占用了高中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让这些被占用的时间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智能手机又如何发挥其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值得高中地理教师深思和尝试研究实践的问题。地理教师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好手机等新媒体的优势,适当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本学期由于主要涉及到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和实践探究,将智能手机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工作,整理下来供大家参考。
大量手机APP的涌现,对学生和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与APP相结合,在课堂上有效性的体现,课后延伸的操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本学期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利用QQ软件中的腾讯课堂功能,在群里学习任务视频《锋与天气》,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写出相关学习心得,在课本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通过观看视频又学到了什么,理解了哪些知识点,还有什么困惑,将记录的内容交给学习小组长汇总,留待课堂展示,还可以将心得发在群里进行讨论,很多学生在及时轮视频观看中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内容,到QQ群中通过大家反复交流讨论,将大部分知识自行理解掌握,教师通过截屏记录学生的讨论交流,制作成PPT留待课堂使用,当本节课程知识和规律掌握较完善后,再《热力环流》实验小制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可分小组制作视频,具体操作过程:学生分组手动操作实验,利用智能手机将实验操作过程全程录像,将全程录像过程给教师,教师再通过连接相关成功视频,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展示成功操作的视频,并与大家分享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通过本节课的操作,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课程设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互动性,对智能手机在自然地理教学应用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提供了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智能手机除了相关软件进行课前导学和课后延展之外,在课堂上也体现了其强大的功能,此次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常见天气系统》习题讲评和课堂知识能力延展提升课。准备工作:通过4G手机的快速网络传输功能,教室范围覆盖WIFI,手机与电子白板通过同屏器相连接。课堂过程: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将需要展示的习题汇总拍照,通过网络传输到电子白板以供展示,其他小组与电子白板展示的内容进行对比补充,做出相应的评价,通过手机拍照与展示小组互动,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最终结论。习题处理完成到能力提升环节,同前面环节一样,学生当堂训练,教师将学生答案拍照传输至电子白板展示比较,教师通过学生互评后进入精讲环节,将学生对应的训练答案当堂进行剖析,指出在审题、分析材料和图以及归纳总结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教师精讲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后续: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在微信群中交流讨论,完成课后延展。总结:本次教学主要运用4G手机强大的网络传输功能,学生的展示对比,交流互动由学生自主掌握,通过智能手机与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功能,完成了过程与方法,提升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效率,根据学生的课后反馈,本次智能手机与课程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教学过程实验,真正体会到如果能充分利用手机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和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弥补现有教学环境的弱点,智能手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课后作业也可通过互动及时评价解决,课堂展示的效率也能极大地提升,教师教学手段方法也能够多元化操作,当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与地理教学整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抓不住重心,可能将交流讨论主题淡化。甚至出现另一个和教学无关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又如教师在课堂利用手机与电子白板整合交互使用时,由于网络问题可能导致延时,从而影响正常教学过程,这些都在实践教学中出现过。当然,总的来说,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相结合,的确能取得提升效率的作用。
自然地理论文:论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对内蒙古地区民族服饰的影响
摘要:旅游自然地理环境会对一个地方的旅游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民族服饰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环境的制约。本文在分析内蒙古地区的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文化;民族服饰
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文化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民族服饰作为旅游文化的具体内容,也受到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服饰是人类最基木的物质文明之一【1】。传统民族服饰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反映,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和艺术特色。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服饰是在蒙古高原特有的旅游自然环境中,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当地自然经济相适应,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
一.内蒙古旅游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一)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
(二)旅游地貌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较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二.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和服饰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服饰是在一定得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里的气候变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长期以来,他们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一)旅游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形制的影响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蒙古高原上人类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遥远年代。草原先民最初依山傍水而居,他们最初的服饰很简单,在《蒙古风俗鉴》中有“昔者,蒙古人之祖先制做一种呐莫(护腰儿)衣物,束腰挡裸体”“后来又制做了有领口有系带的衣着,可以把它系在胸前披着走。而后人们逐渐醒悟过来,制做起适合人体的直领子、袖子、直开杈的长袍,穿时用系带固定……”的记述。
约公元七世纪左右,蒙古族远祖出现在史籍记载中,他们开始脱离森林狩猎,转向草原游牧。他们早期的服装,基木是单一的皮毛质地,其形制装束同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的留有辫发、左袄窄袖长袍、小口裤、高勒靴大体相同。从现在仍能见到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穿戴的兽皮服装和兽头帽中,可窥测出他们最初的皮装形制。为便利马背颠簸驰骋、护腰防寒,他们发明了束腰的革带;为上马、涉草之便,以及防湿、防虫蛇,他们发明了用动物皮制作的高勒革靴,冬季在里面套上毛毡袜套,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根据传教士威廉•鲁不鲁乞(W illiam of Rubruck)的说法, 蒙古人的冬装是利用从“斡罗思、摩薛勒(Moxel)、大不里阿耳、帕思哈图 (pascatu 即大匈牙利) 和乞儿吉思(Kerkisi), 并从在北方的降服于他们的许多其它地区, 给他们送来各种珍贵毛皮。他们在冬季就穿用这些毛皮做成的衣服。在冬季, 他们总是至少做两件毛皮长袍, 一件毛向里, 另一件毛向外, 以御风雪;后一种皮袍, 通常是用狼皮、狐狸皮或猴皮做成的。当他们在帐幕里面时, 他们穿另一种较为柔软的皮袍。穷人则用狗皮和山羊皮做穿在外面的皮袍。”[2]从以上资料得知,13 世纪初蒙古人已经普遍使用皮毛做皮袍。
蒙古汗国时, 南宋使者彭大雅在《黑鞑事略》对蒙古人袍服的形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服: 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 新以丝金线, 色以红紫、绀绿, 纹以日月龙凤, 无贵贱等差。”并进一步解释:“正如古深衣之制, 本只是下领, 一如我朝道服。领所以谓之方领, 若四方上领, 则亦是汉人为之, 鞑主及中书向上等人不曾着。腰间密密打作细折, 不计其数, 若深衣止十二副, 鞑人折多尔。又用红紫帛捻成线, 横在腰上, 谓之腰线, 盖欲马上腰围紧速, 突出采艳好看。” 可见13 世纪初蒙古人袍服的形制标志: 袍服在前面开襟掩向右面, 衣领呈方形。使用软绢之类的丝绸做成腰带, 紧紧系在腰间。这种长长的腰带就象柔软的紧身一样, 层层紧围在腰部。蒙元时期蒙古人袍服的总体形制是无垫肩、长及踝部, 腰间配束腰带。领式多见于右衽交领式和圆领式。腰间佩带鞘的餐刀、火镰和燧石, 把装有火绒的小型荷包和火镰用大型扣子或细条带等连接起来, 掖佩在腰带上。
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蒙古高原地处我国高寒地区,其服饰的共性是外穿长袍,足蹬靴子。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而部。斜襟、右枉戴左枉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为了防止冷空气的上卜对流,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此外,不同地域及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能不同,袍子的穿着及样式也有所差异。蒙古袍腰身肥大,男女长袍都小少卜叉,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又能在夜间当被盖。由于蒙古高原特殊的环境气候和游牧狩猎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北方民族服饰的基本形制,即:长袍、窄袖、束腰、头戴风帽、足蹬革靴,这种装束比较适合北方的自然环境, 塞北草原,气候寒冷, 着窄袖袍、束腰带, 便于骑射, 利于保暖;大漠草原, 春来草长, 浅没脚踵, 夏日草茂, 深及膝盖, 穿合F、登皮靴, 宜于行走。
(二)旅游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用料的影响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
远在旧石器时代,蒙古高原的人类就已经创造了遮体护身的服饰。正如上面提到的《蒙古风俗鉴》所记载,古代的蒙古人曾用叫桑达利的一种树叶做纳莫,围在腰间,即护腰儿。后来,作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多生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绿草如茵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他们打猎取皮做衣或以毛毡做衣。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独具浓郁的草原风情。周朝以后,北方草原开始传入布匹。《蒙古风俗鉴》中有:“后来……周朝的绸缎、扎格尔布盛行起来。……于是蒙古地区的人们制做起华丽的长袍……”的记载。
唐朝以后,传入各种绸缎,衣服的质料与样式开始发生变化。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同时也促成了欧亚之间的贸易互动,带来了更多新鲜的服饰原材料,服饰的质料和款式逐渐丰富起来。他们将饲养的牲畜皮毛,猎获的貂鼠、银鼠、河狸、水獭之皮,还有棉布和丝织品,当中有种产自中亚的名为“纳石失”的织物,以其鲜艳的外观,良好的质地、手感深得蒙古族的宠爱。同时,他们将煅冶的金、银、铜、铁制成各种带饰、首饰、佩饰等,使服装更增添光彩。
明清时期,随着蒙古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蒙古族的服饰进一步得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只限于羊皮,貂皮等皮料,各种面料相继出现。
(三)旅游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色彩、图案的影响
大多数民族在他们的生活和服饰中都有其相应的习惯用色,即‘民族固有色”。其产生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蒙古族民族服饰的色彩观也体现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特定的群体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异,对色彩都有各自的偏好。蒙古族服饰的色彩多采用青、白、红、绿等颜色。这些色彩的运用都有它深层的寓意和内涵。例如,青色是天空的颜色,蒙占人的敬天思想有了永恒和坚贞的寓意;白色是乳汁、羊毛、白云的颜色,它含有神圣,纯洁、吉祥、美好的寓意。红色和绿色也都是蒙古人所崇尚的颜色,这此颜色的偏好多与蒙古人生活习俗方式息息相关。蒙古族的对色彩的喜好多为对比色的搭配。《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鞑人……用红紫棉捻成线横在腰间,谓之腰线,……腰线紧束突出,彩艳好看。”后来腰线由腰带所替代,这些腰带的色彩往往与袍服的色彩呈鲜明对比色。如蓝色的蒙古袍配橙色的腰带、绿色的蒙古袍配红色的腰带,这样的搭配充分利用了色彩对比的跳越感,使得这个服装呈现灵动奔放的动态特征。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首饰、袍子、腰带和靴子四个部分。因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也呈现出地区上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其中妇女服饰的差别较大。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及时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内蒙古各地区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
自然地理论文:试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设计文化的影响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设计改造的对象,与设计关系密切,甚至对设计存在一定的制约与决定作用,但这种制约与决定并不是的。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设计;设计文化;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所有设计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是设计的客体。人类在依赖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在极力将“自然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尽管设计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改造自然地理环境,但并不等于设计活动可以脱离自然地理环境的束缚而随心所欲的进行,因为任何设计,都不可能在超越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发生、发展,换言之,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设计存在制约作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从延边到北海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正如成文于周秦之际的《禹贡》中所描述的我国古代的地理环境:“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些天然屏障为我国文化独立发生发展提供了可能,并且减缓了域外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使其保有很强的连续性,从而形成了一脉相承、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但同时,这种隔绝也滋长了“足乎几无待于外”的封闭自足意识。
正是设计文化的多元一体,才更折射出地理环境的丰富与复杂。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国土上,56族人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在不同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食物来源于不同的动植物,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从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生活习俗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思维方式、社会生活习俗、社会制度又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有这些反过来又决定着对设计产品的不同需求。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带有地域特色的设计产品应运而生。因此,不同自然地理化境下的设计与设计文化是各异的。
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河汊较多,为了出行方便,人们的房屋也通常采用房前街巷而屋后为水道的样式,舟船为该地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相反在北方地区,则是平原为多,四通八达的马路使得车辆成为人们的出行工具。《史记•河渠书》中“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正是交通工具(设计产品)因地而异的好写照。
中国西高东低的自然地势走向,决定了河流由西向东的基本流向,与之相反,山脉则多为南北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东西向文化上的交流。由于我们众所周知的地大物博之由,先祖对于海洋的重视程度自古以来就远远弱于对河流的重视程度,换言之,中国是一个注重大河文化的国家。在重多的河流区域,如黄河、长江等几乎都有人类文化的遗迹发现。但由于地域不同,各文化遗迹所属的文化类型也不尽相同。
黄河流域出土有大量彩陶,半坡、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彩陶上多饰有鱼类纹,而同处黄河流域的半山、马厂文化类型的彩陶则以几何纹为代表,其中神人纹尤引人注目。长江流域则以玉器为多。以玉琮、玉璧等为代表的良渚文化,器物上则以夔纹、饕餮纹等为多。由此可见,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并被发掘的文化遗址各有典型器物,不同器物上或绘或铸或刻有各不相同的典型纹饰,这些器物及纹饰在向世人展现先民们生产生活用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该地区的文化及习俗。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与外界的交往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地区与外界交往频繁,相对开放,在此我将这一类型的自然地理环境归类为开放型的。而边远地区及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的接触甚少,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我将其归类为封闭型,两种类型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设计的影响各有利弊。
地处交通要道、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人们与外界的接触频繁,经此地南来北往的人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从而带动该地经济的发展。除了新技术的注入之外,人们的思想也更为开放,思维方式不再固守旧式,相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对该地区发展有利的一切事物,更有可能做到“海纳百川”、“包罗万象”。这类地区的设计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无疑,这样的变化对设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这种开放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设计,由于受外来种种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所保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就相应的在减少,所呈现的是一种多元文化交流后相互融合的特征,如唐代的长安,长安可谓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商业的空前繁荣使之成为世人皆向往之地,长安城内胡汉杂居,这使得本就处于丝路重地的长安城多元文化杂糅共存。我们从胡、汉共乘一头骆驼的三彩骆驼俑就可见其一斑
与外界接触少的封闭型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设计又呈现出另一番特征。由于与外界的几近隔绝,必然与外界的接触机会甚少,更谈不上相互交流。这就导致新的技术不能引进,从而造成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并且很难出现新的设计产品,那么设计也只能或维持原样或在原来的基础上缓慢发展。当然,由于当地经济的落后,人们对于新产品的要求并不高,更多的只是世代相传的手工艺。
自然地理环境的长期封闭,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人们思想的相对保守,思维并不是很活跃,并且人们习惯性的将眼光聚集在本地区内,他们更擅长继承和发扬本地区、本民族的手工艺,同时也对新事物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甚少,该类地区更好地保留了自己最原始、最本真的习俗与文化,套用现在我们常用的一种说法就是“更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东西”。这些灿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无疑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我们现在大力提倡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主要存在于这些地区。正是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养育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与设计的关系密切,有时甚至对设计起决定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功能的设计产品为人类所用,但这种决定作用并不是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自然地理化境对设计的影响则相对减弱,同时,人类在不断将自然之物改造成为我之物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与设计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因此我们只能说二者关系密切,无论谁决定谁,都是相对的。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摘 要】本文结合制作课件的经验,介绍了PowerPoint在自然地理学课件制作中的应用、设计和制作过程,提出课件制作功能实现的几点要求,并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中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课件制作 自然地理学 PowerPoint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应用到这一教学环节,可使费时、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直观生动,同时,还有助于对抽象的反馈调节之间关系以及构效关系的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一、课件制作的软件选择
常用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Author ware、FrontPage、Dream weaver、Flash等,不同软件特点鲜明,各具特色。如Author war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能将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有机地组合起来。FrontPage有强大的网络功能,是制作网页最易上手的入门软件。Dream weaver,同样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但操作使用比较复杂。所以仅作为课堂教学使用,PowerPoint是不错的选择。
二、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设计
PowerPoint 是以页为单位制作的一张张幻灯片,能方便制作文字、图形,在此基础上可加入图片、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课件制作前应对课件中所呈现的教学信息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结合PowerPoint软件的特点预先就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媒体信息和课件结构。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可以设计成以下两种结构:
1.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的PowerPoint课件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由一页页的幻灯片组成,缺少媒体信息相互之间的交互。媒体信息以文字、图片为主,适合作为简单的演示文稿的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线性结构课件
2.非线性结构
非线性结构课件是由页、分支和链接组成,具有超媒体链接和交互功能。媒体信息可以为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适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结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非线性课件结构
三、应用PowerPoint制作自然地理学课件
1.母版中设置和课件首页的制作
(1)选取母版
直接应用PowerPoint中的母版,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应用设计模板…】命令,选择合适的模板,也可在幻灯片上单击右键,通过快捷菜单选择【应用设计模板…】命令。
用PowerPoint导入母版,如果是导入已制作好的母版,先将已做好的PPT存在桌面上,点击【格式】,点击【幻灯片设计】,点击最下面的【浏览】,在路径中找到你存在桌面上的文件,点击【应用】。
用PowerPoint模板,打造“母版”,启动PowerPoint,点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对母版进行编辑,可以加入文本框、线条、背景,如图3。
(2)在母版中设计背景、字体
选择菜单中的【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即可进入母版视图。从菜单中选择【格式】【背景】命令,设置背景色或背景图片,就能使每张幻灯片具有同样的背景。选中“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或“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再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就能让每张幻灯片具有同样的字体风格。
(3)制作课件首页
1)插入艺术标题文字。如“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运行PowerPoint2003软件,选择幻灯片的版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中【插入艺术字】按钮【A】,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选择一种样式。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输入文字,选择字体、字号等。打开【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点击【出现】设置文字效果和属性,如图4。
2)插入声音、动画、设置页面切换等。
2.课件页的制作和切换
(1)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步骤
1)新建文稿,启动PowerPoint,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选择【空演示文稿】。
2)选择版式,在选取版式对话框中选择【空白版式】。
3)输入文本,选择【插入】菜单中文本框中【文本框】命令后,在编辑区拖动鼠标,绘出文本框,然后输入相应文字。
4)格式化文本。
5)调整文本位置,通过调整文本框的位置来调整文本的位置。
(2)设置课件页的切换效果
选中及时张课件页,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在【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设置【单击鼠标】时课件页【从中间向左右】【慢速】展开或其它切换效果,然后单击【应用】。若选中【单击鼠标换页】则在放映时,单击鼠标可连续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3.创建超链接
创建超级链接时,起点可以是任何对象,如文本、图形等,如果图形中有文本,可以为图形和文本分别设置超级链接。激活超级链接的方式可以是单击或鼠标移过,通常采用单击的方式,鼠标移过的方式适用于提示。
(1)使用【动作设置】创建超级链接
打开演示文稿,进入幻灯片视图,切换到要添加超级链接的幻灯片。选择用于代表超级链接的文本或对象,打开【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动作设置】命令,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有【单击鼠标】和【鼠标移过】两个选项卡。如果要使用单击启动跳转,单击【单击鼠标】选项卡;如果使用鼠标移过启动跳转,单击【鼠标移过】选项卡。单击【超级链接到】,再选择跳转目标,单击【确定】按钮。
(2)利用【插入超级链接】创建超级链接
在幻灯片视图中,选中幻灯片上要创建超级链接的文本或对象,单击【常用工具栏】中【超链接】按钮,或打开【插入】菜单,选择【超级链接】命令,弹出【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链接到其他目标位置的方法与Word中相同,链接到其他幻灯片时单击【书签】按钮,系统按幻灯片的标题自动命名书签名。单击所需的幻灯片,就可以创建到某张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创建超级链接后,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编辑或更改超级链接的目标。首先选中代表超级链接的文本或对象,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选择所需选项。另外,也可以选中超级链接,单击鼠标右键,在显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超级链接】选项,然后选择【编辑超级链接】选项。如果需要删除超级链接,可先选中代表超级链接的文本或对象,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选择“无动作”选项按钮。
4.动 画
PowerPoint把动画功能分为四大类:“进入”、“强调”、“退出”和“动作路径”。在标题文字制作中选择“强调”,声音制作中触发器的应用突出标题文字,离子运动主要是展示“进入”、“退出”等动画效果,然后利用绘制路径来制作离子运动路径。
(1)预设动画
1)在幻灯片视图下,单击幻灯片中要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
2)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预设动画】命令,然后在子菜单中选择一种动画效果。
3)如果要修改某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只要选中该对象后,重新设置动画效果即可;如果要取消该对象的动画效果,单击【预设动画】子菜单中的【关闭】按钮即可。
(2)自定义动画
1)在幻灯片视图下,单击幻灯片中要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飞鸟。
2)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然后在效果中选中动画效果,【进入】、【强调】、【退出】和【动作路径】,并为对象飞鸟选择飞翔的路径,如图5中的倒S形状的路径,在开始中选择【之前】,【速度】中选择10.0秒,同法设置水中白色鸭子的向前俯冲的动作路径。
3)单击【预览】可看到动画效果,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四、自然地理学课件制作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内容的包容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引入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媒体运用日新月异的现代高科技能把众多的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内容显示出来,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些内容的变化与转换,使颜色、声音、形状融为一体。多媒体的这些优势与地理学科的固有特性就有了契合点。它不但能轻而易举地展现地理图片、图像,而且能将自然地理教学内容表现得更生动有趣,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目标。
1.PowerPoint课件可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生机盎然、趣味横生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手段,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运用PowerPoint精心设计的课件,优化了教学环境,并且可以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有趣的地理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高等植物演化顺序时,很多学生总是记不住先后顺序,这时应用PowerPoint将其用动画表示出来,并加上附有代表植物的彩色图片,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2.PowerPoint课件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制作的课件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科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而PowerPoint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地理课在学习等高线一节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直观了解等高线的绘制过程,运用教学课件,将地形层层分割投影在平面上与动画相结合,形象地展示了等高线的绘制,使老师好教、学生易学易掌握,突破了教学难点,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3.PowerPoint课件可应用于教学难点突破
地理有更多的图片、图像需要展示,这些都是用语言难以替代的。而PowerPoint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等优点,对于时空跨度大或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点,可以恰当地运用PowerPoint对地理现象素材进行分割、旋转平移、闪烁对比等一系列加工,变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喻的空间想象转换为直观的客观画面。这样,拓宽了教学的时空维度,调动起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强化感知效果,降低抽象思维坡度。如在学习生物之间的关系中的寄生与共生关系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这时利用PowerPoint的图片超链接功能,链接出两种生物关系的代表图片,如寄生在百里香根中的列当(寄生关系图片)和地衣(共生关系图片)。这样,抽象的宏观运动便以简洁的动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动画的表象素材中很容易理解两种生物关系的区别。从而化难为易,使重难点迎刃而解。
自然地理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内容摘要】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具备较大难度的教学内容,想要深化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要灵活的选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在知识讲授时化繁为简、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展开知识教学。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这将会极大的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能够将一些十分理论的内容清晰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同样应当善于优化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将会是很好的巩固。
【关键词】高中 自然地理 教学设计 研究
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上也存在各种障碍。在针对这部分知识展开教学时,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透过生动形象的讲授将复杂问题清晰化,将繁复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逐渐对于这些知识有所理解与掌握。学好自然地理部分非常重要,这不仅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这也非常有助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一、知识讲授由浅入深、化繁为简
自然地理知识之所以较难,一方面在于它的理论性较强,很多知识点的复杂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在于这些知识点学生们从前通常都没有接触过,这也会给学生的理解上构成一定的障碍。想要逐一突破知识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善于在知识讲授时化繁为简、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展开知识教学。教师要善于对于复杂问题展开剖析,对于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要引导大家而深入的展开对其的探究。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要有耐心,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这些都会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吸收带来影响。教师要善于对于知识进行拆分,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且用清晰直观的语言加强学生对于教学点的理解与领会。这样才能够让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更好的被学生吸收。
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之前,必须要复习好两个基础知识:一个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另一个是关于风向的判断。当学生对于这两个基本点有良好的掌握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大家对于更复杂的问题展开剖析。从只考虑地表的冷热不均,形成简单的赤道极地间的单圈环流;到叠加上地球的自转,风向发生偏转,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在环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四个气压带,并分析高低纬度气压带之间的风向,确定风带名称;再到叠加上地球公转的影响,直射点季节移动,形成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这种层层深入的知识分析与探究模式将会让学生们对于三圈环流这个知识点有更好的获知,并且能够引导大家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良好的分析,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要点。
二、运用辅助工具,化抽象为直观
正是因为这部分知识理解上较难,所以教师才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来消除学生的理解障碍。多媒体课件对于地理课程教学的辅助效用特别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借助图片来分析的问题,多媒体往往能够起到极大的辅助效果。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展示清晰的图片,也可以透过教学软件制作一些动画,让学生们了解大气以及风向的运动形式等。这些都会极大的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能够将一些十分理论的内容清晰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容易,对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仍然以“三圈环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辅助知识的教学,这会极大的提升实际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用箭头表示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气流,并分用冷暖色系表示来自极地与副热带的近地面气流,为箭头添加动画效果表示因冷热不均导致的空气垂直运动、发生偏转的水平运动、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先后顺序,展示动态效果。其次,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传统板书、板图这些很有效的教学手段。板图是地理学传统上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图,能够把地面和垂直大气运动以及高空大气运动联系在一起,使得这种地面、高空和垂直大气的这三个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化对于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的有效利用,这不仅能够很好的实现将抽象知识直观化的教学效果,这也会让学生对于相应的教学难点有更好的突破。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对于自然地理的教学内容,教师同样应当善于优化教学方式,并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将会是很好的巩固。教师在知识讲授时要善于利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细节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应用提供平台,这也会极大的巩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仍然针对“三圈环流”的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透过创设情景,合理的利用假设模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不断得出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规律,使学生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中,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的作业,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这也是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以及设计水平的一次综合性考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这也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