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城市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设计论文:城市设计公共艺术论文
一、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
公共艺术是一种以雕塑、建筑、公共设施、影像艺术等为表现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其发展的空间不仅在于物质上对于城市构建的独特性象征,还在于对于人们心灵、精神上的引导。其基本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公开性、独特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公开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人们是一种开放、自由、交互的艺术,对于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没有限制和禁锢的。独特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设计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既是城市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又是城市标新立异的独特象征。民族性是指公共艺术的展示一定体现了某种民族文化因素,体现着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艺术是无国界的,公共艺术亦是如此。面对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相结合和碰撞的文化特性。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元表达
公共艺术是一种开放的、公共的艺术表现,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表现而言是一种有着特有的灵魂构筑的艺术,既有着展现城市样貌的公开性,又展现着艺术家的个性。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信息时代,城市作为文化的中心,借助公共艺术的表现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被界定为一种城市标志性的产物,既有着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又和当地的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突显出城市的设计风格和导向观念。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涵表现,人文活动的多元思考扩展了其表现的领域。公共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创新,还需要融合建筑师、环保学者等多方面的思考,从而达成现代城市的人文环境设计共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主要具备了装饰与纪念两个方面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取悦大众、美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强化与提升,而纪念性功能被逐渐削弱。写实与装饰风格从属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和思想性。自20世纪以来,为了与强调“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形式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造型艺术理念不断革新,以造型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体为视觉表达对象的抽象风格逐渐成为了新兴城市公共艺术的主流。抽象风格之所以风靡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与其在材料、工艺上的应用较为自由、简便,在色彩表达方面更易与环境色彩相契合等因素息息相关。这类看似简单的公共艺术作品却为现代化城市增色不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渐趋抽象化。公共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社会背景,对照当前艺术发展的趋势,公共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构成,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内,为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符号内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风格。从早期对于公共艺术雕塑的重视到提倡雕塑与建筑相结合的理念,再到现在呈现出的多种艺术的结合,公共艺术的表现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更加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强调大众化和自由化表达,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不仅成为环境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还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营造出现代与历史对话的氛围,创造出充满美感的公共空间,使得城市环境更具有人文气息和人性化特征,突显城市设计的生机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指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文化追求,公共艺术品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值得肯定的是,公共艺术对城市设计的风格与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艺术家热衷于表述自我意识下的个人感受和个人经验,对于公共社会的普遍理想与恒久性的文化精神的关切显得相对薄弱,使其作品与当代本土社会形态和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没有产生密切的关联。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强调艺术家对现实文化的整体关注,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表达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象征。艺术的公共性要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包括对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以显示出其对人性及尊严的普遍关切和维护,这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者和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者对城市整体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其形式、色彩等方面的运用能否与城市环境相和谐,成为衡量一件城市公共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是将公共艺术展露于公共出入的空间场所的行为,还有着和社会群众对话的艺术表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大众情怀和人文关怀。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关注作品本身的基础上,必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符合当地人文情怀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从而使城市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观念导向。这种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的公共精神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
公共艺术是一种被大众欣赏的艺术,其融合了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凸显了城市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文化观念导向,是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艺术概括。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正在逐渐唤起社会的公共精神和文化良知,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倡导对公众和社会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长久维护,从而指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发展方向,这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为塑造城市独有的特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将多元化的艺术形态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活的艺术。
作者:曹雄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城市设计论文:城市建设论文:城市设计理念思索
本文作者:许德毅 单位: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
绿色城市设计的原则是:不要轻易建造建筑,除非有的必要。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保护意味着对现状建筑进行扩建、改建以及移做他用。
“建或不建?保护,推倒还是重建?”这些问题困扰着建筑师。从过去可以找出许多建筑再利用、翻新、扩建的例子;在前工业城市里,一座建筑无论多有名,也需要为新的使用目的而改造(图1)。在欧洲许多城市,都会有许多经过许多世纪发展来的多种风格混合的教堂。在扩建时,旧的墙体、细部、材料都会被重新利用,并将当前风格纳入到原有质感中去。这种谨慎的做法倒是形成了一个个被后代所称颂的建筑。甚至在最为古典的帕特农神庙内,部分构件也是从一座更老的庙宇中移过来的。这种常识性的做法达成了一种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理想:就建筑而言,形成建筑的那些材料是难以获取的,当然就是稀缺的。在动辄大兴土木的今天,这种旧时的想法显得多么可贵。
这从建筑的角度启发了一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就是优先考虑保护和利用以前的老建筑;如果设计一座新的建筑,则要考虑到灵活性,让建筑可以容纳更多的功能。还要考虑到建筑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功能需要;,建筑应建在公共交通路线上,与现有城市设施发生联系,而且,好以填补的形式出现在建成区内。
城市交通设计
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是构筑城市的必要条件。机动车在成为城市居民普遍的交通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比起厂矿集中排放污染源,庞大的机动车群更像乌压压的蝗虫,随时随地制造污染,威胁人们的生命。
对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人来说,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要满足无限制的机动车使用需求是不可能的。因为,修筑新道路不仅远远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新的交通量的产生,并把交通堵塞的难题转移到道路系统的其他部分,情况更加恶化。英国著名城市环境专家Buchcman就这个方向曾提出过“环境区”的概念。在他的构想中城市被划分成4500平方英尺的区域。这些区限制机动车行驶,以步行优先。区域被运输量极大的道路包围,交叉口间断少,交通顺畅。为避免机动车对城市造成破坏,Buchcman提倡交通管制,拓宽步行道的宽度,降低车速等。构想提出结论:当城市超出一定规模,以私人交通为主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就变得不切实际,还是更多的要依靠公共交通来解决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框架下开展工作的城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不会专门为私人汽车的自由通行来规划和设计城市结构。满足可持续交通的城市形态应该是为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道而设计,私人交通是作为补充考虑的。从长远来看,这将促成一场重大的变革,从而对城市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在这场变革中人们将改变生活方式,一种不再依赖私人汽车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城市交通设计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交通领域,城市规划体制才能对可持续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该如何做呢?
越来越多的趋势表明,机动车出行的距离趋向于越来越远,这与城市道路建设以城市向农村的辐射越来越广泛的现象是吻合的。为了消除这样的局面,城市规划应使城市或地区内工作、服务、设施的自给自足较大化;城市布局应是密集型,而不是松散型;沿公路交通进行线性城市开发;在城市内多开发一些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当然,在非远程出行的情况下,私人机动车通行不占优势了。目前,城市中的短途通行还是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主;自行车,这一20世纪中国老百姓解决交通的主要代步工具似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只是时下蹬自行车的以年轻人居多———为了彰显一种环保、轻松、健康的生活态度。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俨然是私人机动车普及的抗衡力量。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在减少长途出行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增加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并将其作为城市运转的一种方式。
如果具体操作起来,城市面貌估计是如此这般:学校、商店、健康设施和工作点尽量靠近住宅,而且要有一个范围限定。从大量社会民意调查显示,以住宅社区为圆心,半径500~1000m形成的圆形范围是最理想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在城市中心区和住宅密集区实行步行优先,同时也鼓励自行车通行。这样就要求发展安全的步行道以及有效的自行车道,它们之间彼此依存,但互不干扰,腾出来的主要交通机动车道,应优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当然,在城市经济规模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地下交通,如地铁。同时,在开发土地方面,可试行每公顷土地,匹配建筑多少多少栋,注意,是栋,不是建筑面积,在建筑周边形成明晰和具有渗透性的街道和道路体系。步行区和住宅社区的核心,应是社区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中心。
对城市形态来说,实现公交、步行、自行车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意味着沿公共交通轴线集中发展。还意味着考虑公交站点之间的衔接,如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在换乘点衔接,舍弃在换乘点设置停车场,对城市设计本着密集城市设计的原则。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早有关于此种城市规划的试行,并形成一套规划策略。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坚持在现状城市建成区和周边地区进行新的高密度城市开发,以减少机动交通的需求,从而追求密集发展的城市。根据城市开发项目的需求对城市分区进行划分,专门为城区以及办公、商业、设施、娱乐、教育、文化、娱乐等主要出行的地点进行交通设计疏导。根据城市现状和未来用地将城市用地分成三类。及时类主要为公共交通,以一个火车站为中心,通过城际交通与城镇之间联系。通过停车限制来限制人们采用私人机动车出行。对步行、自行车、残障人士来说,该类地区是最主要的通行活动地区。第二类具有公共交通服务,并具有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带来的良好可达性。区域可以主要的地铁站和公共汽车站点为枢纽中心。停车限制主要限于商务活动。第三类用地主要靠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没有对公共运输的需要和规划。该类用地适用于就业密度低、依赖商业运作支撑地区经济的地方。
城市有机化
可持续意味着用一种生态的标准来判断城市、要求城市、设计城市;换句话说,就是把城市类比为一个活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不但有细胞组成,而且还可以生长、衰败、死亡。
在20世纪初产生了一种看待城市的独特理论,该理论与18~19世纪发展起来的生物学关系密切。追溯其源是对工业革命导致的城市快速增长发出的回应,当然这回应是反对的回应。一直以来,建筑教育的主导思想是机械美学。不管是建筑学专业还是规划专业的人士都是在密斯、霍华德、路易斯•康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而相应时期的大师们都沉迷于机械美学的浪漫色彩中来解决城市问题。当这种做法到了一个之后,新兴的思潮必将出现。很快,一种对自然界的有机规则开始应用于城市设计的领域中。这种规则追求一种在个人对环境的需求和整体对环境的需求之间取得一种的平衡。在北爱尔兰的格雷斯黑尔,当地人严格遵守一种有序的有机社会模式:以礼拜堂、墓地、学校、村庄绿地为中心;绿地周边以网格模式沿整洁街道布置住宅;住宅的规划设计及建造尊重自然而不是改变自然。这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态度也许只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理想,但这种方式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城市形态提供了典型的答案。
在现代看来,有机城市规划理论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有机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通过社区的模式来构筑城市,每个社区作为独立的单元满足日常生活许多直接的需要。在城市的有机模式中,强调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在一个协作的社区中,每个社区的成员都是独立的。社区的组成是由各种各样的人和阶层组成,每个成员都有独特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一些国家就遵循了这种有机的城市模式,这种充满活力的社区模式为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城市提供了自我修复的前提。城市各组成部分建造得有如生命的细胞,分数个主要分区,每个分区有自己的中心。区再分邻里,每个邻里也有自身的中心。邻里再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区再细分为居住组团,组团再由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住宅组成。这种从个体到总体共荣共存的方式充满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之道。有机城市模式发展到今天,补充了更多的内容。
作为有机城市的象征,最为明显的是城市周边的绿化带和城区内的开放空间。这些绿地的重要性包括:土壤及植被可以作为碳吸收器;树木作为空气清新器吸收污染;绿化区可以作为动植物保护区还提供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可以为城市提供娱乐场所,食物供应;在郊区,大量的自然景观则为城市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学享受,同时又为地区带来经济收益。有机城市的相关形式还包括利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与景观协调的建筑形式,让建筑作为环境的补充(图2)。城市摒弃几何学的构图方式,而是采用随意性的曲线的城市结构。从整体结构方面,有机城市的模式在城镇乡村之间及确定的中心和明确限定的区或邻里这些部分之间有着明确的边界。总的说来,有机城市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为吻合。它所采取的生态学特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既丰富又可实现的空间。
城市片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决策提倡公共参与,而公共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参与在片区、邻里的层面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城市设计的主要元素是片区。
将城市划分为片区是基于古代社会自然形成的城市认可,人们在无意识的介入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界限的邻里和片区。进入汽车时代以后,城市开始分散化,因为汽车的发展需要空间,而城市的分散化也促使人们使用汽车。一座城市想要肆意使用,必须不断开发广阔的空间。这种急性扩张必然带来一种粗线条的城市: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单一,夜晚死寂的城市中心变得极不安全,房产具有高度社会阶级同度性等等。今天,这种粗放型的城市令城市设计师们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应该回归传统的城市发展原则,而片区正是这样一种值得研究的传统城市元素。
片区并没有一个标准尺度,但是它还是有明显领域感的。对人们来说,空间的组成要素是场所、路径。路径把人们的生活环境划分成不同区域,这些区域就是片区(图3)。关于片区的理论,可追溯到英国的霍华德,美国的亨利•莱特,以及克拉特郎•佩里。其中,霍华德就建议把学校放在片区的核心位置。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在美国的巴尔,自然景观极其丰富,却在道路两旁布置豪华别墅,这在现今中国的城市也到处可看到这种做法。在20世纪早期的美国,受交通的影响人们开始受欧洲田园的启发从而产生美国城乡规划运动。在城镇片区内,设汽车禁行区。禁行区内的建筑不沿交通路线布局。住宅围绕一个中心景观公园分布。整个步行街区规划为一个大型独立单元,其被交通道路所环绕。每户人家都是一段道路的尽端。后来,又衍生出一系列步行街区的组合,每个区都围绕一片绿地建设,并通过步行道把这些绿地联系起来。步行系统还通往学校、购物中心、社区设施,汽车不会在这些地点干扰威胁人们。
正是基于早期的尝试,后来人们才摸索出一套关于城市形式的新概念。将城市设想为大量基本单元模块组成。每个单元模块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自给自足。这让城市更加文明有序,这便是城市片区的有效设计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街区
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程度与城市街区的形式相关紧密。城市街区的设计手法和区内土地利用方式都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街区的规模和片区一样并不是界定得十分。在城市空间多元化的模式下,街区的长宽不应尺度过大。
在设计街区时,有三种因素要考虑。一种是街区的社会经济功能;一种是街区在城市结构中视觉和物质的作用;是如何使街区正常运转以及组成街区的建筑如何设计。作为城市设计师,应当关注街区在城市中所起的视觉和结构作用并通过设计改造街区能满足城市绝大多数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城市、片区、街区应朝着混合型用地发展。至于混合到什么程度,尚无定论,但有一些标准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将大规模的、喧闹的、危险的建筑放在家门口,相信无论是谁都无法接受。但人们并不排斥小型商业设施毗邻住家,因为这样会让住宅周边更有生活气息,充满活力。当然,相邻街区之间如果能共享大型的就业、教育、娱乐、购物的城市资源,则既可加强街区之间的联系,又能充分反映城市用地的平衡。说到底,街区就是城中之城,它的用地平衡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用地平衡。
城市街区应考虑功能多样化。如安排住宅、商店、办公用房、幼儿园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进而有益于环境。尽量避免城市中出现单一街区。也就是说整个街区几乎全是住宅、商业、工业或是其他。生活在一个单一的环境里面,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幸福感。
结语
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来说,城市空间形态、市区活力、特征、都市氛围、尊重传统、人文尺度等目标统统可以归结到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中来。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城市设计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城市设计给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体系和组合模式。反过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提供了功能上的合理性。可以说,它们的结合将未来的城市设计演化成一门深奥的美学。作为关注环境生态发展的现代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意识到这种趋势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城市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下进行并植根于社会与城市的需求。
城市设计论文:城市设计论文:近郊新城建设的设计方法研究
本文作者:李大平 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分析方法与设计构思
山、水、田园是莱山办事处片区的主要自然与文化特质,规划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将规划区现有的自然资源环境与传统农耕文化相融合,试图营造出山水田园现代化新城的意境,是本次规划设计的灵魂。
思路一:山水格局、田园生态要素整合从前面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片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基础资源,通过对相关资源作用与影响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提取出山、水、田这三类核心资源要素,作为构成片区生态基础设施骨架的主要内容。通过GIS技术手段对片区地形地貌进行三维模型分析,并结合坡度、坡向、用地分析等初步构筑了对片区山水田园生态格局的直观印象。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片区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地形关系,梯度变化明显。东部为自然山体,西部为大沽夹河的干流。东部山脉与西部夹河共同构成了整个片区的自然山水空间背景,并呈现出一山一河多水库的山水格局。通过土地利用分析得出,片区现状主要农业用地分为水浇地与旱地果园两类,水浇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夹河东侧,旱地果园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围绕光山形成集中的果园种植片,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个片区两类型农业分布区域泾渭分明,农业耕作肌理非常清晰。综合片区内外山水、田园要素分析,我们认为整个片区自然生态格局可以概括为“H”型的空间生态骨架,田园则作为主要的生态基质,覆盖绝大部分区域。
思路二: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相融合区位上,该片区毗邻莱山经济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主打生态休闲与温泉疗养的院格庄片区。区位和资源上的优势为发展城郊型产业提供了前提。因此,依附莱山区主城区形成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的功能组团将成为片区定位的主要原则。
思路三:人的行为活动的引入人的行为活动对于一个片区功能定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主导人群的定位主导人群定位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片区的主体人群,即片区常驻人口核心构成部分来分析。片区未来将融入到莱山区内部,作为烟台主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将成为该片区的主体人群之一。另外,考虑到片区内现有大量农业人口、较好的农业资源与农业产业基础,农业人口在未来仍然会占据片区人口的一定比例,因此从事城郊型农业生产的这部分农业人口也将是片区主体人群的一个重要部分。然后从片区服务人群分析。前面提到片区具备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与生态资源优势,这为片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前提。因此片区服务人群应该定位在烟台主城区人口。(2)行为活动类型定位从前面主导人群定位分析,影响片区功能行为活动的主要包括三类:城镇人群日常生活、出行、消费等活动;农业人群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来自于主城区与周边地区的流动人群度假、消费等活动。第三类行为活动由于受区位与交通条件的影响,多集中在周末与节假日,时间安排多在一、两天以内,活动类型倾向于休闲、健身、体验文化与自然这类参与性的活动。
思路四:绿道网络体系的构建综合前面的分析,此次规划对片区的功能定位应该是能融合生态保护、城镇建设、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因此寻求一种能实现这种融合关系的空间载体将对片区功能定位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体系。绿道网络体系就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城镇建设融为一体的规划手法,它的存在不受城市建设用地的干扰,可以很好地实现人、城市与自然三者的融合。就莱山办事处片区而言,构建区域绿道网络体系,对于加强水源保护、城镇空间建设品质、挖掘文化打造特色形象、发展城郊型休闲度假产业等都有非常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目标展望与功能定位
新城建设总体目标:山水田园休闲之城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与周边发展格局的剖析,再结合片区现状资源与产业结构特点,我们梳理出了新城建设需要整体把握几个关键词,作为确定总体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构成。关键词构成———“山水、田园、休闲”。其中“山水”为新城的城市印记,“田园”为新城的文脉特质,“休闲”为新城的都市气质。三要素融为一体,打造一个印象深刻、特质鲜明,气质优雅的生态新城。
“山水”———城市烙印从区域原有生态山水肌理入手,提取山水要素骨架,以确保片区原有的山水格局与生态肌理的特质保持不变,通过生态恢复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人工干预手段,打造新城独特的形象印记———“山水印”。“田园”———文脉特质文脉是一种文化与记忆的延续,是一种历史的挖掘与表达。是一个城市发展不可否认、不可丢失的东西,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本质血脉所在。胶东半岛位于黄河下游,是我国两大农业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的核心组成部分,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烟台市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农耕文化渊远流长,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根据对片区农业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深度挖掘农耕文化要素,并通过对一些主要片区与重点地段的景观、风貌的控制,构建一个农耕文化网络体系,打造新城独有的农耕文化特质。“休闲”———都市气质以区域绿道体系为支撑,结合片区步道、自行车道、城市公园、文化广场、湿地公园、滨水生态景观带、各类主题农庄、俱乐部等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公共空间网络,让休闲气息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通过对片区内、外部经济发展格局的分析,以及片区自有资源的梳理与研究,从烟台市与莱山区两个层面提出了片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1)新城在莱山区中的功能定位莱山区南部商物流服务中心与生态产业园区、以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为主导,体验式休闲为特色的田园文化旅游度假基地。(2)新城在烟台市中的功能定位烟台市域南部空间拓展轴上的核心节点、以水源保护与生态维育为重心,以山水田园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山水田园新城。(3)新城功能定位烟台城市南进的桥头堡,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联动发展生态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的现代山水田园新城。
规划理念
规划以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与农业产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纯朴的胶东民俗风情及农耕文化为基础,以生态保护、旅游休闲为特色,同时融经济发展为一体,提出如下理念:
山水—田园—城市”复合建城理念。通过对片区内生态要素的认知,山水、田园是片区生态格局的主要构成,因此,首先对山水田园要素进行梳理,构筑整个片区开发建设的“H”型生态主骨架,并辅以农田为主要生态基底,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与景观保障,打造独具特色的片区空间形象。
“整体保护与簇群开发并存”的可持续理念。通过GIS技术手段对片区用地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个基地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评价得出片区用地建设适宜度分区,作为此次规划建设用地选择的核心依据。结合生态主骨架确定了对片区东部以光山为中心、具备较好的生态基础的区域进行整体保护,以确保片区生态主骨架完好;另针对为主骨架控制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现有村庄进行簇群状开发,就地安置居民,并通过休闲农业、度假服务等产业,带动就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之外———休闲健身”理念。城之外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久居都市繁华,内心对自然、田园的渴望与向往。规划以田园文化为特色,重点打造,深度挖掘。通过绿道网络将文化与田园风貌景观结合,形成打造区域性的休闲健身网络,为市民与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载体。
“快慢融合的都市风情”理念。快与慢的结合是生活最美妙的旋律,城市作为都市生活的载体,理所应当为这种旋律提供舞台。规划通过吸收当代世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营造快、慢结合的一体化交通系统,为保障城市都市生活有序地进行提供了基础。
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
在空间结构上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山、河、湖的环境资源特点,以东部山体、西部夹河及夹河支流改造形成绿化网络,以城市干道形成城市发展主轴,形成功能区与绿化网络、城市发展主轴相互交错穿插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规划按照“一廊、两带、三轴、四片”的功能主结构进行展开。“一廊”指依托夹河支流改造,光山湿地公园建设,形成的生态景观功能主轴;“两带”指依托西部夹河与东部山体形成的两条自然生态功能保育带;“三轴”指依托林门高速路、莱院路、烟乳线形成的城市发展主轴;“四片”包括“南部生态产业片区、中部综合居住功能片区、北部行政商贸综合片区、西部物流产业片区”。
结语
规划基于当地山水环境及其农耕文化,构建出特有的山水田园意境,并融合以休闲娱乐等现代城市功能元素,使规划区成为现代化的山水田园新城,从而达到了城乡之间的协调。
城市设计论文:二次元空间环境城市设计论文
1引言
历史上的建筑大师们从未停止对建筑乌托邦构想的脚步:①19世纪,霍华德(Ebenezer.Howard)提出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即“花园城市”,就此“建筑乌托邦理论”有了雏形;②1932年美国建筑大师赖特(Frank.Lioyd.Wright)提出的分散式的“广亩城”设计方案,建议发展一种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来促进分散住所和分散就业岗位的趋势;③1964年英国建筑师库克(Peter.Cook)所提出的“插入城市”:人的居所可以简化至一个小型的房间如一个小型的capsule(货柜),这个移动的居所可以随时plug-in(加入)或plug-out(拆出)一个以45度角互扣的巨型结构……时至今日,未来的城市设计仍是人类居住环境学中永恒的话题,值得学者和研究者们不断的探讨。
2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开采能源的技术不断发展,但也引发了巨大的能源危机。《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表明,全球的能源消耗总量从1990至2010年呈增长趋势,预计未来的能源消费也将持续增加。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的多少也将影响到城市发展的速度。相关统计数据表明,1990至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预计城镇人口2030年超过10亿,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将高达220多个。社会人口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城市的规模。未来人口还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并向城市聚拢。因此,社会人口剧增带来城市密度的增加,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环境、能源匮乏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发展。设计其实就像居里夫人所说的那样,是把生活幻想化后再把幻想现实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科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的需求,利用日益更新的科技,对未来建筑进行“理想化”的设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除了能源、社会人口、科技等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很多影响未来城市发展的因素存在。例如,社会审美取向、经济,政治作为主观的人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城市的建设。
3二次元空间的“城市环境”
“二次元空间”有别于我们所生活的三次元的现实空间,是二维、平面的,即动漫人物所存在的空间。二次元空间的“城市环境”也不同于我们的现实空间仅存在于地面,而可以存在于水下空间、上层空间以及地下空间。
3.1水下空间的“城市环境”
探索水下空间的“城市环境”对当前的城市设计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由于海洋面积占全世界面积的71%,因此,人类可以考虑通过利用海洋来拓展我们的建筑范围,来缓解土地资源匮乏的现状。其次,水下的居住生活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居住模式,生动绚烂的海底奇观代替了单调的天空和白云。再次,居住水下的人类可以充分地利用海底的资源:如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为日常生活提供节能环保的能源。鱼人岛就是水下空间存在的一种城市形态。它是尾田荣一郎的漫画作品《ONEPIECE》中虚构的岛屿。鱼人岛位于圣地马力乔亚海底20000M。鱼人岛被巨大的双层式半圆泡膜护罩所包围,两层护罩中间设有一个空气层,可抵挡海水的入和压强,在鱼人岛的正面入口设有“贮气库”,可为全岛提供新鲜的空气。目前,水下建设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油田,海底隧道等已经可以实现,但是要建造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海底的压强。鱼人岛给我们的启示是可以利用新开发的材料编织一个巨网罩在城市上方,来抵御海水的压力以及海洋生物的入侵。第二我们需要做的是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水中提取氧分的机器,就像上面所提到的“贮气库”作为岛内基本生命的动力。第三,地处海底意为着可以利用地热资源,以及周边的生物资源,也可以利用水的推动力产生能量。,为了避免居民长期处于黑暗的环境中,如何在海底制造光也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3.2上层空间的“城市环境”
上层空间的“城市环境”这一概念的存在为上层空间的城市设计提供了启示和思路,是值得人类深入探讨研究的。并且其发展建设的空间更加广阔。在能源的使用方面,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甚至可以探索宇宙新资源。此外,与水下空间相比,天空或者外太空给人类更加强烈的神秘。因此,人们对未知空间的探寻拥有更多的遐想,而这一概念正好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探索。上层空间的“城市环境”的代表例子是“空岛”。它是尾田荣一郎的漫画作品《ONEPIECE》中虚构的岛屿,位于白海之上的白白海(10000M上空)。城市利用云层的浮力,加上本身产生的动力而克服了万有引力,使整座城市能够稳定的支撑于云层之上。在上层空间营造城市环境当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最为重要的是克服万有引力,方式大致有3种:①由巨型构筑物支撑起“空岛”:上层空间的城市通过巨大的支撑结构在空中架设出居住组团,组团之间通过高架桥相互连接;②靠动力维系的漂浮“空岛”:城市像一个巨大的诺亚方舟漂浮在空中,“空岛”的原动力由能量生成器提供,以维持城市的平稳;③游离于大气之外的“太空岛”:城市存在于大气层之外,是一个可供人类生存居住的“航天站”。此外,上层空间的城市设计有水供给装置和氢氧分离装置,满足太空居民的正常生活。城市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提供太空居民足够的能量。
3.3地下空间的“城市环境”
“地下城”的概念为人类对未来地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从发展前景看,“地下城”更加贴近现实,较水下城市和空中城市更容易实现。另外,“地下城”也缓解了土地资源匮乏而带来的人口压力问题。在发展地下交通、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的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武器对城市的破坏,有效地抗御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远离地面的噪音,地下空间也能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生活状态。地下空间的“城市环境”在在动漫《EVA》中有很好地体现。机密特务机关“NERV”为了抵御使徒对日本的进攻,建立了一个攻防要塞——第三新东京市。整个城市位于地坪面以下,主要为居民区和避难所。地下城市有森林和湖泊,并且利用地热维持温度。轨道列车为出入地面与地下的交通工具并未地下城市运输必要的资源。“地下城”的建造也存在着许多挑战。首先,地下城市会与外界的自然环境隔绝,但我们可以挖掘出地下水源,甚至地底湖泊。其次,城市可以运用科技储备太阳能解决采光和能量供给问题。,如何选取合适的地质环境,挖掘多大的空间,如何挖掘等都面临着挑战。另外,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利用也取决于法律制度、经济性、相关技术水平和安全性等因素,如何平衡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当前城市设计的探索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并具有审美的特性。乌托邦是建筑师们对未来理想城市的构想,但不具有真实性。二次元里的建筑与乌托邦不同,在一定技术的支持下具有可行性。因此,我们可以从二次元中得到启发,为未来的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4.1水下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发展
未来的海底都市,将是一系列的巨型球体,外层包裹着可防止海水入侵的膜结构。球体之间通过筒状通道相互连接,形成交通要道。大面积设置植被床,充分利用海底生物的光合作用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氧气。海底的核电站提供电力,海流发电、温差发电和潮汐发电将有助于海底构成一个强大的电力网。同时,利用微生物分解水形成氢和氧,以氢气代替石油提供海底能源,氧气供海底居民呼吸。还可以利用海底的发光生物为城市提供照明服务。人们对水下空间在城市设计中已经有了一些构想,例如:海底生物圈2号(SubBiosphere2)是一座自给自足的水下城市,它既可以漂在海面上,也可以潜入海底,并能根据需飘向指定的区域。城市由生活、工作与农场等8个空间围绕1个中心空间建造,后者有维持整座城市正常运行的必须设施。
4.2上层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发展
空中城市位于现代陆地城市的高空,整座城市就像一座漂浮的岛屿。空中城市的最外层是保护层,保护内为大气层,为城市提供氧气。空中城市采用立体多层次的交通体系,城市内的交通系统公路为主;小型的空中汽艇将逐渐投入使用,以增加空中城市交通工具的多层次性。空中城市之间的连接通过有轨列车实现;空中城市与陆地城市之间的联系则通过竖直的轨道电梯完成。空中城市的中心区域安置一个巨大的磁场,使整座城市在磁场的控制下具有一定的引力,能够平稳地停留在空中。例如马岩松设计的“北京2050-浮游之岛”是北京未来城市设计的概念作品。作品旨在表明:未来中国的高密度都市不是独立的个体,空中与陆地之间存在着自由的连接,空中浮游岛像陆地城市的雨伞一样在空中撑开。浮游岛将数字工作站、多媒体商业中心、独立飞行器停泊站、剧场、餐厅、公园和图书馆等公共建筑联合设置于其间,并通过软性形态将空中和陆地空间联系起来。
4.3地下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发展
地下城市位于陆地以下,地面设有地下城市的入口。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地下隧道连接,作为地下空间网络系统的骨架;地下城市的主要交通由地铁、地下步行道、地下快速路、车行隧道等组成,地下城市可以开发多层次的空间作为停车场,缓解陆地空间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地下水源易于储存,可以通过管道将雨水和地表水大量地收集起来,加以净化后就能为城市提供灌溉水以及饮用水;在地下兴建大量的热能转换站,将地热资源转化为电能和光能。例如蒙特利尔地下城——位于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威尔玛丽区地下,长达17km,总面积达400万m2,步行街全长30km,连接着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40家银行、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众多的步行街通道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上下可分五层的,建筑功能齐全的庞大系统。
5结语
目前全球的发展迅速,并趋于多元化,探索未来的城市设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当下的变革,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探索二次元空间中水下环境,上层环境以及地下环境,以及它们相对应的三种城市设计形态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虽然在当前这些城市设计的实现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攻克存在的水下压强、万有引力、以及为城市提供必要能源的途径等挑战,这些理念就将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于未来的城市设计中使未来的城市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吴智鑫 谢承平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
城市设计论文:传统街区城市设计论文
1街道
提到街道我们不得不提到历史是延续的,保护历史传统就是要保护原有好的东西,包括原有的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以及社会网络结构等所谓的历史文脉街巷空间的古城居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街巷的家庭化使用,使得街巷空间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同时也使古城环境体现出一种场所精神。(如图6)万寿宫传统街区街道道路交接很多并非正交关系。街道比较狭窄。主要街道有翘步街(长190米,宽3.5米),翠花街(长213米,宽5.5米),醋巷(长122米,宽4.5米),萝卜巷(长68.3米,宽3.3米),合同巷(长175米,宽4.5米),广润门街(长50米,宽5.4米),棋盘街(长87米,宽3.3米),万寿宫巷(长80米,宽2.9米),萝巷(长95米,宽3米),可见街道尺度大致不宽。旧城市街区,较大的魅力在于其亲切的尺度所带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相对狭小的尺度为公共交往带来了可能性和必然性,人与人之间被这种城市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强烈的地域感.安全感和场所感(如图7)。而关于传统街道问题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关于其尺度的把握。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的街巷空间尺度和比例。(如图8)它通常可以用巷的宽度与围合它的建筑的高度的比值来描述。芦原义信认为,当街道的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5~2时是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空间尺度比较亲切。而在苏州的街巷和水巷空间中,D/H通常在1左右,有时甚至小于1,但是在这种空间中行走,人并不感觉到压抑,反而感觉很舒服。我们所改造的道路并不能真正做到这样,然而在传统街道中我们并能没有拥挤狭窄的感觉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图8①传统街道,并非笔直通畅,而是曲径通幽,层次感强;②相对于现代道路,传统街道运用白墙较多,利用光线反射,即使街道本身狭窄,同样光线充足;③传统的建筑窗花,木门,檐口变化丰富,建筑看上去并不单调。实际上我们将这些这些传统街道的处理手法运用到万寿宫街区改造中去,也同样能起到相同的效果。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地铁带来的现代文化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建筑的冲击还是很大的,保障街道的延续能从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传统的延续性。
2空间节点
现在城市设计中提到的关于城市节点的缺失问题实际上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失,城市节点是重要的道路交叉口,公共广场等核心地段,作为区域之核,它是各类公建设施和人群聚集处,同时也是城市认知意象中的要点。公共空间决定了城市整体面貌和市民生活质量,所以小公园,小广场和人行道的更新与建设,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我们面临的整个这块区域是旧城区,房屋密度大,建筑拥挤,人们感受不好,需要大量的公共空间。研究场所是一个十分拥挤的老久街区建筑占据大部分空间,所以不可能去早大规模的广场。对于这个难题我们可以借鉴欧洲巴塞诺那城市的改造经验。巴塞罗那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其市民有着典型的地中海的文化性格,热情友善,非常愿意享受户外生活,享受城市空间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城市通过国际招标或者当地艺术家创作等途径创作大量的雕塑,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如图9,10)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同样面对空间紧张,需要提高利用率才能够在拥挤的环境中改造出公共空间。这点也是万寿宫传统街区需要面对的问题。巴塞罗那街景小品的做法或许可以引入到地块当中成为居民生活休闲的城市空间节点,同样可以丰富空间,吸引人流。这些不失是一些改造的方向。
3建筑
在谈到这片老街区建筑本身方面,整个这片老城区除了断断续续的街道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建筑的感觉就是很乱了杂乱的感觉一目了然。随着地铁的到来,人流必将大量到来,整顿建筑形象让其风格上统一,会给外来人流带来全新的感观。这里建筑仔细分析其实大部分建筑都处于砖墙结构,外加一些木结构,但大都年久失修,必须加以改造。(如图11)这里以居住为主型:一层的以红砖材质带雨棚者多见,或是立面改造后的混凝土结构;两层的也多以一层为砖结构,二层为木板结构为主;三层的红砖和青砖铺面,木制阳台为主。建筑大部分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上的丰富多样是保持传统街区吸引人的地方,白墙灰瓦加上木头的点缀应该是这片区域可以运用的一种造型手段另外可以考虑整体建筑形态以低层高密度的布局方式为主,将建筑的层数控制在2层~3层,将D/H控制在1左右;另外可以在近人尺度内增加一些一层的坡顶、檐廊以及花窗等,既使人产生亲切感,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4组团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社会人更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同时每个个体只有依附于一个团体时才会产生心里上的安全感。从传统里坊制中我们可以发掘出,(如图12)实际上院落的组织是组团的关键。当然,万寿宫街区的土地随着地铁开发的到来必然很大程度上带来升值。处理好其中的关系也是建设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居民的活动现在是在街道一些相对隐蔽,放大的空间,自发形成了娱乐场所。(如图13,14)如果新规划让大家在一个很大广场上休闲,即不太可能实现,也是不适宜的。因为适当的尺度非常重要,广场面积太大,也破坏街道格局,邻里感觉。当然我们对这里的大拆大建是持反对意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应居民的需求便可以做到兼顾。同时舒适度很高的生活品质,虽然短期内该地区要实现这样是不现实的。但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因此我们设想,今后现代化的商业空间兼容休闲空间。促成居民在其中发生商业休闲行为的同时,继而推动居民交流。
5人文
一些无形的东西,内容涵盖广泛,社会发展创造文化,社会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社会文化的传承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要素。万寿宫传统街区的文化由于地铁的新建必将给这块大隐于市的街区带来文化上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传统观念上的改变必定带来新的问题。地块上的中学原来是古万寿宫的遗址,历史上翠花街的繁华,合同巷的忙碌都是历史遗留给这片区域的宝贵遗产。事实上这里的街区还是很有特色的,所谓“大隐于市”,(如图15)街区给人的感觉与外面繁杂的商业氛围是与世隔绝的,它自有它的一份安详。原有地块上残留了很多历史的遗迹,我们应当加以保护,至于重建个人是不赞同的,毕竟这块的老的历史已经成型,大规模新建会使区域失去原有的沧桑,或许保留稍做修饰才是对这些历史好的处理。
作者:张盛友 单位: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论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政府组织了大量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城市设计工作,但效果不佳,仅有金湖广场片区的城市设计起到局部的指导作用,其原因之一是城市设计的成果未能落实到项目建设上,无形中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
1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1.1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初步认识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要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手段,使管理的各单元、高效、协同及持续运行,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较大效能;需要对常规系统进行细化、改进、提升、优化,改变过去审批项目,特别是详细规划项目中凭经验、感觉、判断进行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1.2核心内容与总体思路
在所有的人类需要中,对聚居来说最重要的是人类对空间的需求,因为这类需求是形成聚居的最主要的“力”。
1.2.1核心内容
空间形态方面:在用地性质与建筑限高的刚性控制下,如何塑造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具有个性的街道风貌与建筑形态。土地使用方面:城市设计层面如何引导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建设,体现土地的有效混合利用。开放空间方面:在20世纪初,城市美化运动宣称,美国城市的绿化是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城市环境中的开放空间是城市营造中最明确的独立设计元素,如何创建或重建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内容。交通系统方面:在控规确定了交通结构前提下,如何构建对行人友善的绿色出行系统。
1.2.2总体思路
采用“系统规划—空间设计—图则控制”的规划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项目,对规划对象提出“整体—分区—地块”的导控体系,做好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的衔接,并通过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层次规划和地块设计。首先是进行系统规划,将项目置于更大区域内分析,扩大研究范围,落实上位与相关规划,统筹梳理各系统结构。其次是进行空间设计,这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营造出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创造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从用地功能、交通、空间、景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将规划片区的整体空间意向归结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大要素。同时提出对视觉与主要界面的天际线控制要求,在整体空间设计确定的框架内进一步完善分区设计与重要节点设计。针对系统规划与空间设计的要求,通过图则进行管控与落实,作为设计条件的有力补充,直接有效地指导下一步建设,突出城市个性,体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2项目实践
2.1项目概况
五象大道两侧区域不仅承载着南宁现有中心城区向五象新区的空间拓展过渡功能,同时也是五象新区乃至整个南宁城市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立足于大量已批用地的现状,协调周边山水环境、优化用地功能、塑造空间特色、协调周边重大项目与交通设施,是本次城市设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及时层次为规划研究范围,以统筹和协调周边重大项目为目的,将研究范围适当向外扩展,总面积约50km2;第二层次为规划设计范围,具体为五象大道两侧各一个街区,总面积约842.54hm2。
2.2项目定位
五象大道沿线片区定位为五象新区“现代、生态、便利、特色”的示范地;广西文化产业聚集区、体育产业创新区、生态科技试验区与人居特色区。
2.3规划策略
(1)环境策略。通过对外围环境格局的分析,梳理影响基地设计的生态控制点,保障区域建设显山露水;在区域开敞空间体系基础上,加密末层绿道水网,优化节点利用,构成富有趣味的开场空间;针对地块开发提出场地布置、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水环境系统、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控制指引。(2)功能策略。强调用地功能混合,提升区域城市活力,由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商业、文化、休闲综合功能转变;借力轨道交通,选择合适站点设置综合体,积极利用地下空间,倡导站点及周边地块综合开发;打造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等重点项目产业集群,强化规模集聚效应,凸显片区特色。(3)交通策略。用地开发强度与道路交通支撑系统相协调,倡导公交出行,同时保障多种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构筑完整的慢行系统,创造舒适宜人的交往空间,建立灵活的立体步行系统,缝合道路两侧功能区块。(4)空间策略。通过三维模型对主要视线通廊进行推演,确定地块塔楼位置、通廊控制、对景要求等空间要素;合理有序地布局地域性标志的建筑及景观,突出重要节点及门户空间,优化滨水及大道沿线天际线。(5)景观策略。针对性地提出商业街、广场、滨水、休闲地带等场所景观的设计导控要点;对片区内建筑提出生态绿色应用原则及要求;将体育、文化特色主题元素引入雕塑、坐椅、广告、灯具等街具小品,塑造特色街道景观。
2.4系统规划
(1)打造特色街道景观风貌。提出不同的街道主题特色,并对环境要素提出控制要求,突出生活、运动、户外康体、商业、民俗文化等街道景观风貌,为片区带来人气和活力。(见图1)(2)优化建筑室外环境。综合考虑绿地可达性、通风廊道、河岸缓冲带、缓解热岛效应等多项要素,引导各类绿地的合理布局,保障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温度、通风等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科学设置通风廊道;利用垂直于邕江的城市道路与开敞绿地,打开通向邕江的通风廊道。(3)完善开敞空间控制体系。制定严格控制、指图1街道景观风貌分析导控制与协调控制等不同类别的开敞空间控制要求,通过精细化设计,将原控规确定的网状绿地景观结构演变为棋盘式结构,丰富城市开敞空间的内涵。严格控制的开敞空间即控规确定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街旁绿地等;指导控制的开敞空间即地块内绿化庭院与开敞空间景观通廊,关注通过控制节点、通廊位置,强化规划片区开敞空间系统性、序列性。具体包括居住、公共建筑地块内的庭院节点、景观通廊;协调控制的开敞空间即处于规划区范围外,但与规划区具有一定联系的山水环境,应与其建立生态逻辑关系。具体包括五象岭、青秀山、滨江公园。(4)构建绿色出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以公交优先为原则,结合轨道交通方案,以地铁站点为依托布置城市综合体。整合常规公交、自行车、慢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集快速、便利于一体的公交体系。
2.5空间设计
2.5.1空间意向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规划认为,可从“九条路径、五条边界、四片区域、六大节点、十大标志物”结构中感知五象大道沿线片区的空间意向。九条路径:平乐大道、五象大道、龙堤路、龙岗大道、博艺路、彩凤路、体强路、良庆大道和丰庆路;五条边界:邕江、青秀山、五象岭和两条铁路;四片区域:金融与现代居住区、体育与滨水居住区、文化与休闲娱乐区、商务与生态居住区;六大节点:东部门户、北部门户、西部门户、金融广场、湿地公园和良庆坊;十大标志物:龙象塔、凤凰阁、南宁大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艺术博物馆、广西体育中心、金融街双塔、五星级酒店、摩天轮和龙象立交。
2.5.2主题演绎规划以五象大道和邕江为空间轴,以现代都市的繁华及自然山水为主律,以建筑、景观为音符,在五象大道上谱出一曲富于魅力、充满活力的绿色乐章,塑造一片文化繁荣、和谐宜居的城市新区。
2.5.3分区设计导控(1)开敞空间。57号路西侧、国粮公司地块东侧50m范围内由居住用地调整为带状绿地(绿地1与绿地2),形成体育中心—邕江—青秀山绿轴,带状绿地可参与开发地块的指标计算,但必须向公众开放。(见图4)(2)底层公共建筑。重要节点地块、广场、公园、林荫道的沿线布置休闲型商业设施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文化建筑。区域内主要形成了南宁大桥桥头区域的公共建筑界面,五象大道公共建筑界面,平乐大道公共建筑界面,以及龙德街、龙村路、平江路、金龙路居住生活商业圈。(3)塔楼位置及高度。为保障邕江水岸良好的视线效果,滨江一侧建筑高度控制在60m以下,以邕江为起点,由北向南,呈现出逐渐升高的高度面;沿五象大道界面,重点控制150m、120m和70m三种高度层次的建筑,沿平乐大道,重点控制110m、80m和60m三种高度层次的建筑。
2.6图则管控规划
区内的地块大部分已出让,因此该次设计的图则管控主要是加强了交通组织、空间形态及环境要素等方面的控制,其中部分内容定为刚性控制。(见图6)
3结语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城市设计应侧重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公共空间的营造,应采用“系统规划—空间设计—图则控制”方法,提出空间形态、土地使用、开放空间、交通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构想,并将城市设计成果转译为加强对片区建设的有效手段,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营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作者:李毅艺 单位: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论文:基于暴雨频率参数优化的城市设计论文
1引言
暴雨强度公式是市政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市政雨水排水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而暴雨资料的水文频率分析大大影响暴雨强度公式的精度,因此暴雨资料的水文频率分析计算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城市暴雨资料的水文频率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2,3]:①经验频率法,即直接用实测的经验频率强度统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②理论频率曲线法,即对实测各历时雨样资料进行调整,得出i-t-T经验数据表,在此基础上制定城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由于前者忽略了实测值的偶然性,从而影响城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的精度,故现在一般均采用后者。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将P-Ⅲ型分布曲线应用于城市暴雨资料的频率分析中,70年代后期指数分布曲线和Gumbel分布曲线亦应用于城市暴雨资料统计中。但由于一个地区的理论频率曲线线型未知,特定的分布曲线线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地区,因此关于采用何种分布曲线至今尚无定论。在水文频率计算中需进行数据排序、数据统计计算、估计分布函数的参数等,包含大量的计算与试算。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可大幅提高水文频率计算的效率。为此,本文以Y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水文工具集对Y市降雨资料进行不同类型频率曲线的拟合,并按照不同优化准则对理论频率曲线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城市设计暴雨频率曲线适线问题,以期为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2城市暴雨频率优化重点
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确定本文暴雨频率优化重点如下。
(1)增加资料年限长度。降雨资料若取用年限过短,则可能会使其数据系列处于丰水年或枯水年时期,计算结果会显著偏大或偏小。为了使选取的降雨资料样本具有较好代表性,且计算结果较,增加资料年限的长度是关键,即样本数量越多,统计参数将逐步趋于稳定[4]。本文研究取68年降雨资料作为统计计算的基础数据。
(2)改变样本选取方法。样本选取方法主要包括年较大值法和非年较大值法,其中非年较大值法又包括年超大值法、超定量法和年多个样法[5]。自20世纪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暴雨资料比较齐全,且城市室外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标准也比较高,开始采用年较大值法选样,90年代开始改用年超大值法选样;国内由于自记雨量站建立相对较晚,资料缺乏及当时计算技术落后等,我国排水规范建议采用年多个样法。该法可避免暴雨标准的不确定性,也有效克服了降雨资料序列年份较短的缺点[6]。但自60年代后期起,我国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只统计年较大值,不再统计年多个样值,这使得年多个样法的样本资料很难直接获取。相比之下,年较大值法的资料容易得到,且目前各地的资料系列较长,资料积累已大大超过年较大值法的低需要。因此,本文研究采用年较大值法选样,这样既可与水利工程设计进行横向的同条件比较,又克服了两者在暴雨频率互通性上的问题,同时采用年多个样法选样做对比分析。
(3)增加降雨历时时段。年较大值法选样的计算降雨历时一般采用5、10、15、20、30、45、60、90、120min九个历时时段[7]。但由于近年来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因此汇水面积也不断增大,按设计暴雨流量公式Q=167iΨF(i为设计暴雨强度;Ψ为径流系数,即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F为汇水面积)计算所得设计流量与实际将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本文研究增加了150、180min两个历时,共十一个历时。
(4)提高重现期设计标准。过去的降雨重现期建议按0.25~10年,资料条件较好时可采用高于10年的重现期。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加之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地面硬化、热岛效应等诱发因素频增,导致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现象频发[8],低重现期设计标准已远不能保障市政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性,对我国大中城市近年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暴雨重现期已超过10年一遇,因此本文研究计算暴雨重现期按2~100年统计。
3优化采用的资料与方法
3.1降雨资料选取本文以Y市的中心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靠近中心城区的雨量站作为代表站,采用站点68年(1941~2008年)连续的雨量资料作为基础数据。
3.2优化方法
3.2.1选样方法将雨量站的降雨资料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min11个历时统计,再分别按年较大值法和年多个样法选取样本序列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数据。
3.2.2理论频率曲线选取在暴雨强度公式的统计中,常用的有P-Ⅲ型分布线型、指数分布线型、Gumbel型分布线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曲线[9],城市暴雨资料整理统计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前三种,关于各频率线型在水文资料中的应用一直处于争论中[10]。其实,我国各个地区的水文气象、地理位置及降雨分布规律并不一致,并不能采用同一线型来拟合不同地区的水文资料,选用何种分布线型关键取决于分布线型对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误差越小,精度越高越具有代表性。本文对各历时样本的概率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用来辅助判断频率分布线型。年较大值选样法除45、90min以外的各历时密度分析柱状图基本相似,本文以5、45min为例,见图1。年多个样法各历时密度分析柱状图基本相似,本文以5、10min为例,见图2。P-Ⅲ分布曲线频率分布密度线型呈抛物线状;指数分布曲线频率分布密度线型呈乙型,常用于非年较大值法选样的水文统计中;Gumbel分布曲线是根据极值定理导出的,其频率分布密度线型呈偏态铃形状。图1(a)形状恰似抛物线,图1(b)的形状呈捺形,图2的形状则呈偏态铃型,由于该统计柱状图只是辅助选择频率分析曲线,因此为了保障模型的严谨性,本文将采用两种模型分别计算比较,以获取拟合效果。
3.2.3频率曲线拟合方法本文利用水文工具集—水文频率智能分析系统(V3.0),该软件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用独创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优化适线,自动计算经验频率,支持多曲线模式;②直接给定参数,可绘制理论频率曲线;③可根据统计参数,设计频率与设计值互查;④支持多种频率分布类型,成果可导出为Excel表格。软件的操作步骤包括添加原始系列数据、初步选择频率曲线、选定优化准则及设定智能算法参数、使用智能算法优化适线、获得优化后的X、CV、CS(X为样本统计参数均值;CV为样本统计参数离差系数;CS为样本统计参数偏态系数)参数。由于上述分析结果只起一个辅助判断作用,因此在应用软件时选择了P-Ⅲ分布线型和Gumbel分布线型,分别在离差平方和(OLS)、离差值和(ABS)及相对离差平方和(WLS)为最小准则下对样本系列进行优化适线,通过比较拟合均方差得出结果。
4优化结果
采用年较大值法和年多个样法,基于OLS、ABS和WLS最小准则的P-Ⅲ型和Gumbel型分采用年较大值法和年多个样法,基于OLS、ABS和WLS最小准则下的单历时和总历时曲线拟合均方差见表3。由表3可看出:①从单历时计算结果来看,均方差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呈逐步减小的趋势,OLS准则拟合的均方差最小,其他两种准则的拟合均方差精度相当,均略低于OLS准则;②从总历时计算结果来看,两种选样方法均在采用P-Ⅲ型分布线型、OLS准则时获得的拟合结果,且年较大值法计算结果的精度优于年多个样法。年较大值法选样比较符合P-Ⅲ型分布线型,与降雨强度密度分布柱状图初步分析结果相一致,而年多个样法选样虽符合Gumbel型分布线型,但与其分析结果不一致。由此可见,年较大值法在OLS最小准则下的P-Ⅲ型分布成型适成精度较高。为此,本文将年较大值法在OLS最小准则下的P-Ⅲ型分布线型得到的拟合结果作为结果,其i-t-T关系见表4。
5结论
a.以Y市中心城区连续68年降雨资料为依据,分别采用年较大值法和年多个样法选取样本序列,然后利用水文工具集在不同准则下对样本序列进行频率分布线型的拟合,得出年较大值法在OLS最小准则下P-Ⅲ型分布线型的拟合结果。b.利用水文频率智能分析软件简单、快捷,省去了一次次优化适线的繁琐,且无需查表和编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崔俊蕊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城乡建设学院
城市设计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当前城市设计论文
1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当前城市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1.1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实践和探索。1991年10月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将控规编制纳入法定规划编制体系。此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逐渐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强调控规在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一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着重强调了控规的强制性作用,规定“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1.2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及作用控规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的土地使用分配和安排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为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开发管理提供依据。控规是“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章第4节第四十二条)。即:它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最直接的依据,也是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它一方面对总体(或分区)规划加以深化,以定位、定量等方式将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功能意图等宏观的内容转译为对城市建设三维空间的微观控制要求;另一方面对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建筑平面造型、道路基础设施布局、环境小品布置等做出指引。
1.3城市设计的内涵及特点城市设计是对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使城市的各种设施在空间和功能上达到协调一致,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原理。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城市设计注重城市形态环境塑造,具有弹性化、艺术化等特点。
2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当前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
2.1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的困境
2.1.1难以满足土地混合使用的弹性发展需求城市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对土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促生了诸如生活综合体———既具备居住功能,也兼具商业、公共服务等多种用途,控规仅仅以增加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2.1.2控规欠缺对城市形态环境的塑造随着城市的发展,新技术和价值观变化迅速,而控规仅以引导性规定控制城市形态显得过于单薄和无力。
2.1.3管理实施程序不完善,成果可操作性弱控规成果的实施性、操作性不够强,面对现实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快速不得不进行经常性的调整。
2.2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外延式的扩张转变为内涵式的质量提升。强调数据平衡、偏重于二维平面的控规需要与具有立体性、艺术性、文化性的城市设计相互借鉴与融合[2]。一方面,城市设计能够将控规中抽象、空乏的技术经济指标转换成可视、可触、可感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城市设计不仅对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组织和再创造,还可指导区域内的整体开发和有序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经营和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职能,是对控规的有益补充。
3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当前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
3.1南海公园概况南海公园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南侧,黄河之滨,占地面积2000hm2,其中水域面积580hm2,湿生草地面积1000余公顷。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科普宣传于一体,素有“塞外西湖”之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包头市东河区的“内湖”,在包头市具有重要的休闲和对外宣传作用。
3.2南海公园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南海公园不仅是在包头市有着重要的知名度,而且在国内也享有一定的声誉。近几年在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指导原则下,景区建设有序不紊的开展,景观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其周边的景观环境与景区差异明显,周边地区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编制科学合理的、能用于指导该区域的规划,避免传统的控规编制侧重于指标的控制,对区域的建设空间结构、建筑形态、景观色彩体现较弱,不利于后期规划实施管理中控制和落实等问题,在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规划编制中采取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思路如下:1)优先编制概念性城市设计。先期以包头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在不触碰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对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进行了概念性城市设计,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天际线、环境塑造等方面。2)在概念性城市设计基础上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包头市总体规划,结合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区域的用地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进行量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对道路进行优化,配设工程管线。3)进行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工作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细化,完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的控制,明确核心区的建筑风格、色彩和界面控制。
4结语
此次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规划编制工作较好解决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羁束性与城市设计的非法定性的有机结合问题,使二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该区域的规划由“二维尺度”向“三维尺度”转变,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再组织和创造,更便于指导下一步该地区的开发管理工作。
作者:雷占礼 单位: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论文: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论文
1 城市设计的含义及内容
1.1 城市设计的含义
人们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城市的发展源泉。为了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的接近大自然,提高城市的韵味和品味,设计师们开始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和优化,并且将城市的整体形象打造成带有艺术气息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质量、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特色越来越重视。因此,城市设计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城市设计是一项富有艺术气息的学科,有效的掌握城市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城市设计水平,还能对城市的规划、布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而有效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1.2 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设计又叫做都市设计,城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的面貌设计、景观建筑、城市的功能设计、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规划在城市设计中是比较抽象和数据化的,但是,城市设计是具有具体性和图像化的。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城市进行设计,首先就要将城镇与城市的布局设计好,进行城镇一体化设计。城市设计与乡镇设计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城市设计更重视城市的自然景观规划与城市的文化特征体现。
2 建筑设计的含义及内容
2.1 建筑设计的含义
人类的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建筑物,建筑物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其内容、过程、整体规划、整体布局、整体设计等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重视的不仅仅只是建筑质量问题,还有建筑的艺术性和美学感。进而使建筑设计能够与时俱进。
2.2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主要是建筑方案的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绘制等。方案设计主要就是了解建筑的需求,获得相应的设计数据,与此同时还要绘制出楼层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对建筑物的尺寸、高度以及门窗的位置,都需要绘图表示。技术设计,主要是协调建筑结构、水、电、取暖、电气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还要将建筑的技术与工种技术,需要的尺寸,进行标明,并且还要编写出部分的建筑技术说明。施工图的绘制,是建造设计中工程量较大的一步,也是建筑设计的一步,主要就是绘制出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图纸,将工程的材料、造型、尺寸等全部进行确定。
3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3.1 两者之间的差异
城市设计比较注重面与线之间的发展,建筑设计注重的是点与线的发展。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的整体性,而建筑设计注重的就是局域性发展,从这两者来看,这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较大的不同点。在层次设计上,城市建筑设计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城市设计的层次感比建筑设计要强烈,建筑设计更重视建筑的审美性和完整性[2]。从广义上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没有城市设计发展。但是,建筑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像建筑的艺术性、建筑的美学感、建筑的色泽饱和度等。两者除了在层次性上存在比较大差异,在设计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效果设计上,城市设计更注重城市的成熟性发展,因此,在对城市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加大对城市设计的幅度,通过一定的考核和实地考察,再来制定城市的设计方案,而且,城市设计在短时间内,是根本看不到具体的效果,因此,人们很难感受到城市设计的艺术感和城市文化的特色。建筑设计相对于城市设计来说,艺术的变现力度强烈,而且更加灵活,能够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进而有效的体现了建筑的艺术性。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设计效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2 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目标大致相同。城市设计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城市的发展,将城市进行不断的优化,进而提高城市生活的水平和质量,让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生活给其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建筑设计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建筑的发展,让人们居住好的建筑物,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让人们在视觉和感观上都能够得到美的熏陶。在一定的角度上可以发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是促进各自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充分的发挥自然界的特性,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美感。两者除了在设计目标上有相似之处以外,在设计的实效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没有设计的上限,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现有的设计幅度和设计精度,再进一步的提高,让人们更好的享受美感的熏陶[3]。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其对象,能够得到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融合,是必然的。城市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还能够是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具规模化;建筑设计不仅能够将建筑构造的更加,还能够将美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更具有艺术性。由此可见,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发展,同时,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喻贵兵 单位: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城市设计论文:集体理性城市设计论文
一、作为城市设计创作逻辑基础的集体理性
1.与城市设计创作密切关联的“集体”构成
“集体”一词源于社会学,是指为一定目的而紧密结合起来的许多人,构成集体的三个要素为目标、关系与主体。首先,集体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的主体。对于城市设计而言,与其关联最密切的主体有二,一为方案创作的设计团队,二为日常生活的市民大众,两类主体都具有多元量化特征。其次,集体的形成需要主体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毋庸置疑,城市设计上述两类主体内部存在密切的联系,设计团队内部的关联主要体现为现代职业分工基础上的“技术关联”,而市民大众之间的关联则比较复杂,诸如血缘关系、职业关系、教育关系、地域关系等。关系,是集体理性形成与存在的基础。再者,集体的形成需要主体有共同目标。对于城市设计,设计团队的目标在于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市民大众的目标一为空间生产辅助,通过合理参与城市设计的空间塑造过程,辅助设计师营造适于自身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二为合理空间消费,依据自身的条件,创造合理的、多元的空间需求(图1)。
2.以效率与公平为内核的城市设计集体理性
依照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经济人”的理性分为两种,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个体理性的本质是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较大化,是个体在既定信息下追求较大化效用的行为。而集体理性是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追求效用的行为,目标是高效率、内部稳定和成员间的公平。[1]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两者之间存在博弈。个体理性应以集体理性为基础,集体理性须以个体理性为前提,个体理性与的集体理性都不能达到帕累托,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达到系统的基本策略,应在客观现实的制约下,在集体理性的指导框架下,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与机制设计使个体理性得以生成和扩展,即在满足一定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效率与公平是集体理性的内核,集体理性的效率在于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2]集体理性效率获得的基础为集体的良性存在,而前提条件为集体内部利益主体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可持续的动态平衡关系,在此关系形塑过程中,公平是其核心的基础支撑。当代城市设计具有多学科交融特性,其创作不应单单是城市设计师的独秀,依照其个体理性去塑造城市,而应是在一定效率支撑下,通过较为公平、公正的机制设计建构具有合理知识架构的城市设计团队,依照团队的集体理性去合理地塑造人居环境。城市物质空间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较长的延续性,在空间维度上具有多元的复杂性,具有时空维度上的多元利益主体。为了合理协调与平衡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实现对城市开发的有效动态控制,城市设计应在集体理性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机制与方法建构具有效率的实践操作体系。
二、集体理性指导下的城市设计创作机制
为了追逐较大化的群体效用,集体理性指导下城市设计应建构知识结构完备的创作团队,使其能够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应建构有效的作用机制保障创作团队的内部稳定与平衡,使其既能够产生有效的集群合力,又能够发挥个体的专业能力。
1.多元专业人员与利益主体有机融合的创作团队
塑造和谐的空间关系是城市设计的作用主旨,和谐空间关系的塑造除了受美学的形式法则作用外,还受到空间与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尺度下空间之间关系的塑造需要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及市政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空间与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析与整合需要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城市开发的过程控制需要管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由此,依照城市设计实践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其创作团队应包括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及管理学的相关专业人员。除上述依据知识结构确立的城市设计创作团队构成外,按照城市设计服务对象与实践宗旨,尚需市民大众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参与。当然,两者在参与方式、参与过程上与核心创作团队不同,市民大众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及方案评价等方式间接参与,行政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前期调研的配合、方案阶段汇报的评价等方式间接参与。
2.垂直指令与扁平网络管理有效结合的作用机制
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转变必须依赖合理的制度安排。城市设计创作团队,依据参与方式与实践特性的异同,可分为核心创作主体与参与创作主体,直接参与主体与间接参与主体。核心创作主体包括城乡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市政工程师,参与创作主体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及管理学的相关专业人员。核心创作主体与参与创作主体之间应采取垂直管理的作用机制,即核心创作主体是团队的中枢,参与创作主体为核心创作主体服务。由于参与时间相对较短,参与创作主体可以采取“一对多”的参与方式,即同时服务于多个核心创作团队,参与节点、参与方式依照核心创作主体的要求而设定。核心创作团队内部采用扁平管理的作用机制,即创作主体之间是对等关系,不同专业之间只是思维角度、设计尺度、专长内容的不同,相互之间应通过集体商讨的方式求同存异,整合出方案的主体架构,在此框架限定下,各专业的创作主体再对自身的专业内容进行深化(图2)。间接参与主体是指与设计有利益关系的市民大众及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主体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他参与主体。间接参与主体的相关诉求是指导城市设计方案创作的重要因素,应在创作的不同阶段建构合理的平台吸纳公众与相关行政人员的参与,如前期调研的公众调查、方案形成后的市民公示、方案实施后的公众使用评价等。参与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与问卷调查,也可以依托多元的虚拟网络技术。
三、集体理性指导下的城市设计创作方法
当前城市设计的方案创作基本上是由规划师或建筑师独立完成的,多呈现出“一支笔”现象①。这种创作模式能够使方案体现较好的整体性,规避多个设计师不同设计思想与处理技法之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设计生产效率”。众所周知,城市设计涉及的空间规模较大,基本以几十公顷为基数,有的甚至达到几或几十平方公里;其次,城市设计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较长的跨度,其核心在于对城市空间营造进行动态控制;再者,城市设计的利益主体具有多元性,主体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利益关系。纯粹的“一支笔”设计创作模式,并不能满足上述客观诉求。缺乏设计弹性与包容度,缺乏设计的集体理性支撑,容易使城市设计陷于个体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窠臼。为了促进城市设计的实践操作性,切实提高城市设计的“真实效率”,其创作模式应由个体理性指导下的“英雄模式”转向为集体理性指导下的“集群模式”,创作方法应由总图为先转向为多元系统的理性建构与有机整合。
1.多元系统的理性建构
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由要素系统内部及多元系统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在城市设计研究范畴内,其要素系统包括开放空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活动组织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及建筑形式与体量系统。土地利用系统与活动组织系统是城市设计方案创作的基础,创作过程中应注重不同功能土地量的合理性、多元土地功能之间的有机衔接及不同土地功能的科学理性布局;应注重活动组织的合理规模与理性布局、活动组织的序列性与关联性、参与活动与类型空间的适应性。开放空间系统与道路交通系统是形塑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要素,也是城市设计方案创作的核心要素,创作过程中应将绿地、水体、广场等元素有机整合为相互关联的开放空间系统,注重不同等级系统的尺度与功能关系,强调系统内部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嵌入关系;应依据不同功能区设计相适应的路网结构与道路密度,注重不同等级道路的合理布局及多元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强调步行空间的系统化。建筑形式与体量系统是形塑城市三维空间的核心要素,创作过程中应注重街道界面空间系统的建构、近人尺度下人性空间的塑造、高层建筑的集约化(线性集群或区域集中)布局,强调宏观尺度下城市天际线的塑造。
2.系统之间的有机整合
城市设计创作不是单一要素系统的专门化设计,而是多元系统的理性叠加与有机整合。在上述五要素系统中,由于活动组织系统与土地利用系统的叠合度较高(即活动组织系统植根于土地利用系统,是其在人的社会行为层面的外在体现),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较弱,在系统整合时应着重考虑土地使用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及建筑形式与体量系统之间的关系。四要素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垂直结构关系,而是扁平的网络结构关系。土地使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区域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而内部道路交通系统设计需考虑不同土地使用所产生的交通量;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要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受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反之,开放空间系统又会影响土地功能的布局,而开放空间中的步行体系亦是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构成。同理,建筑体量与形式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也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多元系统的叠加不可避免会产生部分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有可能是局部的要素冗余,也可能是片段的要素缺失,由此,需对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的梳理与解析,一则有机整合冗余要素,明晰系统结构主体,形成等级分明、相互嵌入的系统整体;二则合理调配要素等级与分布,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较为平衡的系统整体(图3)。
作者:刘代云孙志学钱芳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设计论文:哈尔滨城市设计论文
一、城市设计会战背景
2009年,哈尔滨市委提出了城市发展新战略,要求“无论是北跃、南拓、中兴,还是强县,在实施中必须搞好城市设计,以城市设计指导规划审批、建设”。[1]2010年初,在市政府主导下,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城市设计“百日会战”活动,针对实施新战略的60余项重大支撑项目,以“特色、和谐”为理念,集中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工作思路是:通过同步开展宏观、中微观实施项目城市设计,加强对实施项目的指导,提高实施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力争做到“功能好、形象佳、交通畅”。中微观项目的规模从新区规划、片区规划、街道城市设计到重要节点设计,基本都是近三年政府计划实施的项目,具有提前管控和现实操作意义。
二、互动设计工作方法
所谓互动设计,即总体设计与中微观项目设计同步开展,过程中交流、修正、完善成果,即“自上而下的指导整合”+“自下而上的反馈吸纳”。总体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哈尔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牵头完成,中微观项目的规划设计由海内外30多家专业机构承担。为了协调上下位关系,政府层面设立了总指挥部和16个分指挥部,总指挥部由市规划局和总体设计单位联合组成,负责推进总体设计研究,与多方沟通协调;总体设计经过独立研究,提出城市设计目标、策略、分区功能和景观定位及设计通则,作为审查的依据,指导和审查中微观项目。分指挥部由区级政府部门和中微观项目设计机构组成,具体推进中微观实施项目的规划设计、落实总体设计要求,并反馈于总体设计,来丰富、完善其内涵。互动设计过程包括4个层次的互动,即总体设计与决策者互动,总体设计与中微观项目互动,设计成果与公众互动,设计成果与专家互动。其中,第二个环节的互动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组织、协调工作最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里进行重点介绍,其他常规环节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环节的互动式设计分为一个平行过程和一个交互过程。平行过程——即总体设计研究与中微观项目设计同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设计机构独立开展设计研究,根据各自理解,分别对所承担的项目提出设计目标、对策和初步方案。总体设计则要完成与政府主要决策者之间的初步沟通,对设计目标、思路和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交互过程——平行过程完成后,总指挥部与分指挥部进行沟通,就总体设计初步成果对分指挥部和中微观设计机构进行宣讲解读,开展互动研讨和征求意见,进一步矫正、完善总体设计内容。在达成共识后,总指挥部开展1~2次设计指导,相当于对中微观项目方案进行预审,及时指出问题、归纳总结好的方面并吸纳到总体设计中,对有争议部分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多次交互研讨,总指挥部与分指挥部对重大问题的判断达成一致,提交专家和政府审查。
三、城市设计焦点辨析
确定共同的价值目标,提取共同关注的焦点并提出富有理论性、实践性的解决方案,是互动设计指导和成果审查中各方达成共识的基础。设计焦点缺失或准星失调,上位规划无法对下位规划提出具体要求,总体设计的性、依据性将受到直接挑战,会战效果将难以保障。为此,总体设计从目标、问题双导向出发,通过对城市特色、目标的理解,从特色塑造与系统性设计问题梳理入手,找出哈尔滨城市设计需要解决的如下焦点问题,提出对策和引导方法。
1.建筑风格与风貌分区
哈尔滨的历史是多元文化交织的历史,建筑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而且由于形成年代、建造者、使用者和主导功能的不同,这些文化载体的分布有规律可循:道里区、南岗区以俄罗斯风格为主,道外区有中华巴洛克,老香坊区和文庙地区中国传统特色浓郁,学府路沿线大学校园密集,“三大动力”厂区周边和平房区保持着前苏联风格,呼兰区以萧红文化和呼兰河为代表。这为实施风貌分区塑造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图1)。总体设计根据历史形成的特色和功能导向,结合行政区划和自然边界,将规划城市建成区划分成三圈层,24个特色片区,其中包括3片历史风貌核心区、8片传统风貌特征区、13片新城风貌特征区。对应三圈层,分别采取“传承”“发展”“创新”为主的策略,明确各片区的主导风貌及其代表性街区、建筑和景观,制定详细的分区导则,作为审查管理依据及与中微观设计之间对话的平台(图2)。对于争议较大的建筑风格问题,总体设计通过研究哈尔滨地域特征并借鉴以往城市设计成果,提出控制窗墙比、门洞及窗的比例、主导色及点缀色、屋顶形式、建筑转角处理等设计通则,并加以示例,在审查中微观项目中严格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建筑风格指引只是一种底线管理,实际效果还要依靠设计师的创造,规划师无法越俎代庖。设计师对城市的理解力、创造力与业主给予设计师的自由度高度耦合,才能诞生的设计作品。同时,还必须依靠更加科学、透明、严谨的审查制度和严格的事后监管。
2.高度控制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轮廓的主宰,其分布实质上依循的是城市经济与功能空间的关系。纽约曼哈顿、香港维多利亚港湾、芝加哥中心区、上海陆家嘴、北京CBD等,都是经济空间、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重叠的产物。功能空间结构不清晰,高层建筑的分布必然呈现无序状态。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便无法有效引导城市空间轮廓和景观的形成。目前,哈尔滨的高层建筑已经呈遍地开花之势,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街道生活的舒适性。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哈尔滨的高层建筑分布呈现以下特点:其一,整体分散、局部密集,呈现出沿主要干道、沿主要街道路口、商业中心区集中的特征;其二,沿江建筑高度不断突破,已形成“簇群+点式”高层的局面;其三,道里区、南岗区等老区核心地区高层建筑密布,对天际轮廓、街道空间影响较大,对保护建筑造成视线影响和压力。通过对哈尔滨产业及功能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认为哈尔滨下一步的发展需要强化商务、科技、信息、交通等区域中心职能,外围会进一步强化工业、服务业经济并形成生活配套的多中心格局。针对于此,总体设计从构建城市合理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打破现有以老城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打造西部新发展轴:通过新的景观大道设计,将松北新区、群力-哈西、平房新城串联起来,在功能上形成哈尔滨区域竞争新优势,在景观上形成具有时代感的新轴线,类似巴黎的拉德芳斯、伦敦的道克兰、马德里的新区,高层办公、酒店、公寓类建筑以及大体量的商贸会展、交通物流等项目将因功能西移而重新集聚,形成新的多中心地标景观,而建筑形式也可以摆脱“穿衣戴帽”的怪圈,向新地域风格发展;老城将因为经济功能外移而减压,土地价格得到平抑,传统街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图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总体设计将城市划分为六类控高区域,分别提出控制要求。对于已经形成的高层建筑集中区,提出分片、分线完善原则:通过调整土地使用和高层分布,完善局部地区的高层建筑布局,形成优美的标志性轮廓,摆脱高层建筑无序分布的状态(图4)。
3.公共空间系统性及其尺度
公共空间承载着哈尔滨人的生活。这里的人热衷户外活动,啤酒节、音乐节、冰雪节、广场舞、江边垂钓、户外野炊、江畔漫步,不一而足。哈尔滨的公共空间也多种多样,特色十足,诸如自然湿地、江畔公园、广场、步行道、街心花园、三角绿地等。随着城市框架拉开,出现了各级开敞空间分布不均、小型绿地广场被侵占等现象,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受到破坏。同时,新建广场、公园、街道尺度失调,空间缺乏围合感,舒适度尚不如老城。总体设计延续总体规划结构,提出以“一江一岛、四带六楔”的自然基底空间与特色街道、广场为骨架的人文空间叠合,构成哈尔滨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使社区公共空间更具均好性,步行环境更加连续,市民活动与大自然的结合更加紧密。为了使人们在户外公共空间获得舒适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总体设计对街道、滨江、广场、历史街区周边建筑尺度提出控制要求。
4.沿江开发
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江畔公园开放、舒朗、自然、惬意,江畔餐厅、青年宫、友谊宫、江上工人俱乐部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倍受市民欢迎的场所。如今,沿江新建、插建了大量高层住宅,“墙”效应阻碍了江、城功能互动,也遮挡了从城到江的视线通廊,滨江公共属性有下降之势。高层建筑距江过近,改变了江畔舒朗、开阔、自然的风格。总体设计对滨江建筑高度提出分段控制要求,总体思路是保持道外区58至经纬街段既有前低后高的空间形态和天际线不再升高,保持大江两岸眺望视廊,高层建筑群及制高点向群力新区滨江段转移。根据这一原则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和不断修改,如:经纬街尽端的时代广场及其周边开发,经过多轮研讨确定降低建筑高度和强度,保持建筑和场所的公共性;对群力滨江段提出结合商务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和沿江天际轮廓线,打造西部新的地标;滨江公园向东、西延伸,保持足够的绿地宽度并延续绿化、景观特色等。
5.基质地区引导
基质地区是一个城市占地面积较大、承载城市最基本功能的地区,由于它“绿叶”的身份而往往被忽略。但毋庸置疑,没有基质地区的整体风貌作为“绿叶”,标志性景观也无所谓“红花”;没有基质地区的人居环境,居民的生活品质将无法保障。因此,重视基质地区的风貌和人居环境提升,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社会、文化、生态角度来讲,基质地区问题甚至比其他问题更加重要。哈尔滨的基质地区主要为居住型地区、工业型地区和科教型地区。街区和建筑肌理是基质地区具备识别性的条件,建成环境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总体设计按照肌理、建成环境质量提升目标,将居住型地区划分为重建、改善、较好、新建等四类,将工业型地区划分为传统、新型、搬迁改造等三类,科教型地区依据集中度划分为不同片区,分别提出设计导则要求。
四、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重构建议
内因决定外因。一座城市外在的形象,取决于其内在的城市功能和土地经济性。城市设计只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找到正确的引导方法。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等传统城市,就是在金融、贸易发展的商机面前,卓有远见地谋划了新的中心,不但争取到成为全球或区域经济中心的机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而且有效保护了传统文化并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反观中国很多城市,昆明、杭州、济南等,老城厢高楼林立,传统街巷房屋毁损殆尽,城市景观单一乏味,文化生活缺少了灵魂和载体,经济转型从何谈起?这是典型的因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不兼容造成的恶果。总体设计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的这种规律性,首先从认识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功能转型与景观形态转型的关系,进而大胆提出哈尔滨要实现功能重构、空间重构,并带动景观格局重构的设想,从而疏解老城、培育战略性新兴功能区,这是解决城市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背离矛盾的根本途径(图5)。尽管这种思维超越了总体设计的研究范畴,但仍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同。总体设计作为一项专项规划,无法改变上位法定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但在实践中仍指明了引导思路并坚定地贯彻下来:建筑风格与风貌分区引导、高度控制、沿江开发引导等,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找到了答案。希望哈尔滨新的空间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功能与景观的结构上达到高度协调和统一,使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带动城市迈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高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总结
互动设计方法因任务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其核心是上下位规划之间同步开展,上位指导下位并互为补充、矫正。共同的目标理想、开放的合作心态、理性的沟通技巧是互动设计成功的前提,对焦点问题的共识是互动设计的基础。在会战中,哈尔滨市政府开展了航拍及“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将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方案植入模拟的真实场景中,使设计方案与相邻环境的表达更加直观。我们希望这一技术能够应用在重点地区建筑、规划、景观方案设计和审查中,提高方案审查的科学性和性。此次互动设计的成功收获在于:其一,确保了在短时间内,对大量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性把关,提高了方案的合理性和整体性,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其二,通过总体设计研究,明确了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策略、方法和导则,不但为实施项目提供了设计审查依据,而且为今后的城市设计管理提供了技术工具(图6);其三,众多设计机构、专家学者和富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云集,学术思想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为哈尔滨的规划建设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并被吸纳到设计中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足:首先,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大量项目在短时间内审查通过,成果质量难免会有问题;其次,囿于设计和审查参与者专业背景与认知的差异,在建筑风格引导上各方经常发生意见分歧,留下很多悬而未决的争议;,一些强势部门不予配合,导致设计管理局部失效,造成长期的遗憾,如滨江一些高层建筑的出现。但不论如何,互动设计应该成为未来城市设计管理的常态,而不是临时性的“运动”。互动设计能够促进各层次规划设计之间的高效对接,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整体性、公共空间的系统性、特色区域的多元化,是有益的城市设计全过程实践活动。
作者:张险峰张云峰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论文:网络理论城市设计论文
一、当代城市设计与专业培养体系
1.当代城市设计的“综合性”特征
城市设计起源于专业人员对三维空间环境形态与尺度的兴趣,注重从使用者的角度理解与建构空间秩序;随着城市环境建设问题的复杂化,研究者认识到城市设计与经济基础、地方社会的深层次关联,并将城市设计推入了更深层的社会实践研究领域。如阿里•迈达尼普尔(AliMada-nipour)通过论证对比城市设计概念中的许多争议,得出城市设计是“塑造与管理城市环境的跨学科实践,其关注空间环境的塑造过程以及相应的塑造成果”;[1]马修•卡莫那(MatthewCarmona)等人通过对近40年城市设计相关论述的分析,将城市设计定义为一种以创造人性场所为核心观念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行为。[2]亚历山大•库斯伯特(AlexanderR.Cuthbert)指出,建筑设计依托建造技术“自下而上”开展营建活动,城市规划遵循治理目标“自上而下”布局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在两者之间,既是约束建筑设计的公共政策,也是反映社会诉求的专业代言(表1)。[3]可见,当今的城市设计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需求,合力策划、建设与经营良好的空间环境,不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的手段,更成为引导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健康生活、延续地方文脉、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工具。
2.当代城市设计师的“多面手”角色
传统的城市设计注重形体的组合与尺度、空间的连续性与可识别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等感官特征,城市设计师多出身于建筑设计师,在形态塑造方面有着很强的专业能力。而随着现实社会对城市设计的需求逐步转变,城市设计逐步承担起复兴地方经济、协调相关者利益的社会职能,相应地,城市设计师的角色也日益复杂,其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形态塑造能力,还需要掌握经济学、系统工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具备策划营销、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4]由此,当代城市设计师在项目实践中需要至少承担如下角色:作为策划者与设计者,为片区发展定位,并结合宏观环境与地方需求开展创造性的布局设计;作为咨询者,为地方政府、社区、开发商等利益相关群体提供发展策略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思路;作为协调者,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诉求,并通过谈判协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作为项目组织者,为各方执行者制定合理的行动路径与建设规则,促进项目落实。同时,随着城市设计师与各种群体及项目的交流与互动,其类型也日益多元,如为政府、开发商及社区服务的专职城市设计师,为某一重点地区提供长期咨询服务的驻地城市设计师,为某些特定群体(如弱势群体)服务的专业城市设计师等。
3.当代城市设计专业培养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福尔摩斯•珀金斯(G.HolmesPerkins)首次提出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共修课程—城市设计,这被普遍认为是城市设计教育的开端,[5]20世纪60年代,欧美高校开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尝试开设城市设计课程,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培养体系与方式各异,为对其进行规范,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城市设计教育标准,将城市设计定位为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受教育者需得到建筑学或相关专业学位,教学人员需密切接触城市设计实践,教学过程需与地方政府合作等。[6]20世纪80年代之后,城市设计课程从教授向实践转变,[7]推广以实践知识、问题驱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8]以培养应用型城市设计师为目的,学制1~2年。当今欧美高校城市设计硕士培养大都采取这一思路,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联不够紧密,[9,10]学生缺少介入设计全程的机会,[11]难以建立较为的知识框架等。[12]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设计开始进入中国城市环境学科专业教育体系,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城市设计教育没有独立的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部分。具体来说,在本科生教学阶段,城市设计主要作为一门城市规划专业理论与应用课程在高年级开设,而在研究生教学阶段,城市设计则作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内的一个附属研究方向,没有专门的硕士学位。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城市设计往往被认为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个子集,存在忽视职业道德观、能力培养片面、设计方法落后、教学安排松散等问题,[13]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城市设计的职业化特征,也难以承担真正意义上的复杂综合的城市设计实践项目。
4.当代城市设计师的专业培养需求
随着进入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日益丰富,实践任务越来越贴近现实社会,其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因此较为迫切。这些均对当前高等院校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且更为具体的要求。首先,城市设计是市场需求较大的实践应用型专业,“职业化”是城市设计教育的核心任务,即创造、存储与传播专业实践知识,并通过教学体系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走上职业化道路,支撑城市设计师职业的良性发展;第二,城市设计虽然根植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两大学科领域,但其涉及到城市开发行为与社会利益分配,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专业化”是城市设计教育的本职任务,即将城市开发、公共管理、社会学、系统工程等与传统空间设计理论相结合,为学生搭建凸显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框架;第三,城市设计实践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是团队合作、集体决策的结果,“协同性”是城市设计教育的专项任务,即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组织、交流、引导、合作、协调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城市设计师的专业素养。由此,基于专业化的知识架构,以专业实践为核心,提升各类职业技能,最终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生涯的一体化对接,成为当前城市设计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发展网络理论与城市设计专业培养新思路
1.面向职业发展的发展网络理论概述
发展网络(developmentalnetwork)是教育学领域中研究培养模式的一个新兴概念,指通过为学员提供发展方面的辅助从而引发学员兴趣、提升学员职业能力的一系列群体行为的集合。发展网络理论于2001年由哈佛大学教育系莫妮卡•希金斯(MonicaC.Higgins)与凯西•克兰姆(KathyE.Kram)提出,[14]其跳出“导师—学员”这种一对一的教学关系,探讨整体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作用。这一研究借助社会网络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网络关联的多样性与关联强度来表征学员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并探讨教学环境与个人职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多样的网络关联与较高的关联强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学习水平,还能够显著拓展职业领域、水平与满意度。[15]基于此,研究从个人成长这一发展需求出发,倡议通过建构“发展网络”建立动态、社会化、多元化的师生关系,提升个人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网络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诸多后继研究。[16]
2.发展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特征
该理论基于网络关联多样性与强度两个维度,将个人发展网络分为以下四种模式。其一,被动型网络,对应较小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弱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的从师面小,教学关系较弱,知识流通范围与频率均较小,学员只能获取有限的知识与技能;其二,机遇型网络,对应较大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弱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的从师面广,知识的涉猎面广,冗余度高,学生自主获取与加工知识的可能性大,创新能力较强,[17]但由于松散的教学关系,学员的专业学习质量可能较差;其三,传统型网络,对应较小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强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从师面小,但由于较强的教学关系,知识传授与接收水平较高,学员的学习质量较高,但接受知识的范围小,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可能较差;其四,企业型网络,对应较大的网络关联多样性与较强的网络关联强度,即学员从师面大,同时教学关系强,知识的涉猎范围大,流通水平与冗余度高,学员可以自主获取知识,获得相应的辅导,并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开放环境,因此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较快。从如上四种模式可以看出(图1),在一定专业领域范围内,具有较多关联与较高强度的发展网络能够为学员职业发展与综合技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土壤,即企业型网络更适合实践应用型专业的职业化培养,其具备如下两大特征。其一,较大的网络关联多样性,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多元导师群体,即通过教学网络关联多样的授课群体,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信息与广阔的专业资源,有利于学生获取综合性知识,发展。其二,较强的网络关联强度,指顺畅、频繁的师生联系与知识传递,即建立稳固、常态化的师生关系,疏通知识传递渠道,优化传递方式,促进传递效率。
3.发展网络理论下对城市设计教育的思考
当今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复杂、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构成,需要与多样的利益群体合作,具备协调统筹、融会贯通的能力。而在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对一”的传统培养模式、以导师为中心的工作坊模式不利于提供开阔、融通的视野,以讲授为主的各类专业基础课也经常由于脱离实践需求而削弱了知识、技能的传递效率。为推进城市设计教育与职业发展接轨,发展网络作为提升职业化、综合化培养效能的理想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促进城市设计的专业化、职业化教育水平所需要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适合时代需求的专业教育支撑体系。那么,当我们将城市设计教育看作是学员的专业发展网络,并将企业型模式作为发展网络的理想模型时,就必须首先思考回答如下两个问题。城市设计发展网络需要怎样多样的教学关联?城市设计发展网络中的各种知识如何实现顺畅、频繁的传递?
三、城市设计发展网络的构建
1.网络关联的多样性—多学科的知识网络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专业,具有很广的知识外延,专业实践是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过程。因此,为了促进城市设计师的职业化发展,基于发展网络理论,专业教育必须提供多学科的教学关联。城市设计作为塑造与管理城市空间形态的工具,运用专业技能塑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相契合的空间方案,并依托公共管理手段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将其落实,除了直接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之外,至少还涉及到地产开发、公共管理、社会学与城市地理等学科群。由此,城市设计教育应该构建一个面向城市设计实践应用的多学科知识网络(图2),主要包括:一是核心课程,即城市设计基础理论,包括城市设计历史、价值与原则、理论与方法等;二是社会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社会文化,包括地方的社会文化特征,以及城市设计对社会生活的支撑作用;三是经济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地产开发,包括地产项目的策划、开发与经营,以及城市设计对地产开发的约束与扶持等;四是管理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公共管理,包括城市公共管理体系,以及城市设计的定位与作用;五是环境专题课程,即城市设计与宏观环境,包括生态、交通等各类宏观系统的运动规律,以及城市设计对系统的遵从与改良作用。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员有机会接触到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各类学科理论,在其中建构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融通的综合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自己的专长。
2.网络关联的强度—以实践为核心的知识传递
事实上,现有的规划设计培养体系中,国内外诸多高校均开设了诸如城市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城市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往往遵循自身的专业学科体系,学生虽然接受到了大而全的专业信息,但难以切实将其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有用的知识,知识传递的效率不高,也就是形成了较弱的“网络关联”。对于实践应用型学科,知识最有效的传递方法是付诸实践,由此,为实现较高强度的网络关联,应持有围绕实践开展教学的以下基本思路。其一,在实践中传播知识,即以城市设计实践为主线,运用真实的项目实践串联专业课程与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当今欧美高校的城市设计硕士培养计划基本均采取以实践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如华盛顿大学的城市设计培养由“领土与利益”“居住空间”“公私领域”3个城市设计主题工作坊组成,每个工作坊均围绕实践项目穿插讲授相应的专业理论、分析技术与设计方法①,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同时,促进学生充分吸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而在中国,项目实践贯穿整个专业培养体系的案例还不多见。其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践课程中,知识的选取与传授也非常关键。高校教师往往注重系统、深入的知识积累,以形成扎实的教学基础,但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同时,在这一问题上,参与专业实践的各种社会群体往往持有更加贴近实践的专业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有效补充高校教师授课方面的不足。因此,结合实践项目,在教学中引入专业设计机构、政府、开发商等相关社会群体,可以有效对接各种专题理论课程与现实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现实,以多元的视野参与实践,理解当代城市设计的作用与价值(图3)。其三,团队合作促进交流,除了推进师生之间的关联强度之外,学生之间的网络关联对于信息的传递与知识的获取也非常重要。城市设计是一项团队型的实践活动,其根本出发点就在于统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充分的横向知识交流,形成满足多样需求的综合性方案。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来自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将多样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合成团队,能够形成内在的知识交流,从而促进知识传递。以实践为核心开展专业教学,究其根本,就是在受教育环境下,将学生前置于社会实践中进行培养,这样的方式既能保障知识的高效传递,也能提升学生应用、转化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高校严谨的教育氛围也可以保障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系统的指导(表2)。[18]
四、面向职业化培养的城市设计专业培养模式
以面向培养职业化、综合化城市设计师为目的,借鉴发展网络理论,本文认为,在城市设计专业化培养过程中,应以建构关联多样、关联度强的城市设计发展网络为目标,即搭建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网络,并以实践为核心开展知识传递。基于这一结论,研究提出如下面向职业化培养的城市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优化策略。
1.以实践课程为核心
选取典型的城市设计项目,将实践课程贯穿专业教育全程,使学生贴近城市设计实践,了解掌握实践的基本构成、主要任务、设计对象、设计方法与技术、成果构成与实施策略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项目特质嵌入相应的专题理论模块(表3),使理论传授贴近实践应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化与应用。
2.以地方实践为平台
为了使实践课程更加贴近现实需求,鼓励教学机构与地方政府或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地方可持续提供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实践项目,并且为城市设计实践课程提供真实的项目环境与相关社会群体;而学校也可作为顾问机构,为地方提供长期稳定的咨询服务。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合作不同于生产性实践项目,其以专业教育、科研与服务地方发展为主要任务,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合作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欧美高校开始倡导“服务式学习”(servicelearning)计划,[19]许多规划设计院系均成立了社区、邻里设计研究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开展科研、服务地方的共同平台(表4)。这种方法将科研教学融入地方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学习模式。
3.以多元理论为基础
围绕城市设计基础理论,拓展学科外延,与社会、经济、管理、地理、环境等相关院系共享教学资源,将其中与城市空间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城市设计专业教学,建构开放、融通的知识体系与多元的知识土壤,开阔学生专业视野,使学生能够根据实践所需或兴趣获取相应的理论支撑,辅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并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借鉴跨学科技术手段,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开展城市设计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4.以合作指导为骨架
结合实践项目或长期合作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分担不同职能的专家,与高校专业教师一起组成稳定的导师团队。教学环节中,专家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基于其所属的专业领域为学生讲授专业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理论与技能;实践环节中,专家从自身立场出发提出实践要求,并通过项目评审活动给予现实的专业指导。高校导师则主要负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深入与系统性,保障高校严谨的学术氛围与知识体系。当今,在欧美专业院校中,社会实践专家参与专业教学环节的比例越来越高,如密歇根大学在城市设计培养计划中特别强调将地方从业人员、设计师与政策制定者引入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体验与交流。[18]组建由高校教师与社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的常态化导师团队,并建立相应的合作指导机制,将是培养职业化城市设计师的新模式与新趋势。由此可得出,以城市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为核心,扎根于多学科融合的理论知识体系,密切接触与融入地方专业实践领域,引入相关机构、群体传播社会实践经验,实现地方社会实践与系统化教学科研的充分结合,是当今培养“职业化”城市设计师,综合提升学生设计、研究、表达、合作能力与总体实践水平的模式所在(图4)。
作者:刘堃宋聚生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设计论文:地域文化城市设计论文
1文化对城市设计的意义
文化是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城市文化区别的根本所在,具有其地域性与历史性特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其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地域风貌孕育了徐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在经过了注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文化带给人们心灵的满足感.汉代是我国民族精神确立的时期,是民族自信力最为强盛的时代,雄浑豪放、民风纯朴、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是汉文化精髓之所在.汉代也是兼容并蓄的时代,注重文化交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各民族文化,使得许多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也需要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容易感知自然之统一、阴阳之和谐,理解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内心所缺少.“以文化建构城市,让历史服务于现代”[1]把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加以利用,展现汉文化主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打造“文化徐州”的品牌.
2徐州汉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四百多年的两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汉文化的遗迹.除了汉墓、汉兵马俑与汉画像石以外,还有项羽的戏马台、刘邦的拔剑泉、子房山等.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石雕、砖雕、玉器、金银器、漆器、陶器、建筑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具有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这些是汉文化研究的物质基础,反映出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汉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是汉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从汉文化遗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浑厚豪放的汉代精神,这也是融入城市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之所在[2].对于徐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可供研究与借鉴的实物,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源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徐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建造了许多仿汉文化景观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作为传递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树立两汉文化品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文化景区的建设是徐州汉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两汉文化精髓.融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动漫展示与互动形式的融入增加了趣味性,使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建筑设计突出汉文化主题,以仿汉建筑为主,突出汉代建筑雄浑、大气的特点,这也是汉文化精神的一种直观展现.除此之外,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汉城等景点分散布局,以点带面,营造出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公共艺术方面的汉文化展现,主要体现在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例如,三环路环岛的系列雕塑、云龙山隧道口的浮雕、泉山断崖壁画等.汉文化作为徐州现代城市设计之精髓,在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都应有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个性与魅力,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去进行现代城市环境的构建,真正使城市精神与内涵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3].
3现代设计理念与徐州汉文化的结合策略
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当代设计从业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化存在于精神,反映于物质.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文化媒体的传播,都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化体现.人们置身于城市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汉文化要以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现代与传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徐州汉文化,就是要把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
3.1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与公共艺术等,这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呈现,人们置身于其中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体验.汉代距今历史久远,留存下遗迹多为墓葬.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汉文化精神的融入.例如,简洁方正的整体风格的营造与自然材质、有代表性色彩的运用,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汉文化中的古朴与庄重.要使汉文化能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经过抽象与重构的过程,古为今用.例如,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的设计,融汉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方法为一体,既注重方正简洁,又不拘泥于讲求对称的汉代建筑形式,依山而建,运用古朴自然的浅色石材融于周围山水之中,建筑周围园林景观的设计洒脱而写意,使得建筑整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在建筑形式上以粗犷的直线条似刀削斧劈般建构出整体形态,体现出雄浑豪放的汉代精神,如图1所示.建图1徐州汉画像艺术馆新馆Fig.1Fig.1XuzhouMuseumofHanDynastyStoneRelief筑中既有代表汉文化特色的汉阙形态作为视觉符号,整体上充满时代感.建筑内部注重自然光线的运用,顶部及墙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透光性,使得内部空间通透而明亮,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到汉文化与现代科技方法的融合.
3.2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CIS系统
城市CIS系统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予城市定位.通过独具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与特色,从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4].城市CIS系统是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简练概括的视觉设计语言;突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其中,既应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应反映时代气息与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又能通过简练而概括的符号语言;使人们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应,进而加深记忆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5].城市CIS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标识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应充分体现汉文化的内涵,使传统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形式之中.
3.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汉文化
汉文化品牌的传播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树立汉文化品牌,要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和广告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必须打好文化牌,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产品形象包装上去.选择合适的品牌传播时机,采取平面、户外、展览会等形式的广告媒体和互联网、手机APP、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新兴广告媒体,以合理的搭配使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要在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增加投入,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在品牌传播上,要借鉴外来成功品牌的经营理念,系统、科学地调整品牌推广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并逐渐成长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汉文化,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政府应建立有关城市形象及相关内容传播机构,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运作.要调动区域内媒体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驱动要素进行统一设计.要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传播和汉文化的传承.
3.4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推动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
汉文化艺术节作为徐州汉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调动各方力量,以汉文化作为载体,展示徐州文化底蕴与发展变化.以歌舞、民俗、餐饮等形式,共同营造文化气氛,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弘扬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利用舞台剧形式展现徐州汉文化特色.借鉴平遥古城的《一把酸枣》、云南昆明的《云南印象》、皖南宏村的《宏村•阿菊》等具有地方特色且制作精良的歌舞剧,以直观的展示与极富艺术感的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游商品开发亦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来到徐州不仅要看汉文化的遗迹遗址,领略地域历史特色的人文风俗,感受到独特的城市建筑设施,还应购买到特色旅游商品,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徐州现有的旅游商品包括汉画像石拓片、金银箔礼品、线装书籍、兵马俑文物的仿制品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丝巾、领带、扑克牌、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从形式及内容上都过于陈旧与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需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把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对接与融合[6].
4结语
现代社会是历史的延续,现代城市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物质体现,而城市精神的塑造是现代城市发展之关键所在.在越来越重视城市设计的今天,对于徐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汉文化方面的研究、利用与展示方面也还有很多欠缺与不足,文化旅游方面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品牌的塑造需要在现代城市设计领域中,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把现代设计与历史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充分体现出徐州汉文化精髓与内涵,塑造独特的城市精神.
作者:李晓楠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设计论文:集群化运作城市设计论文
一、当代城市设计运作面临的挑战
1.面向精细化管理——如何协调复杂的局面?在当今新型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建设过去重效率而轻品质、重“增量”而轻“存量”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精明利用“增量”空间,有效盘活“存量”空间,改变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局面,营造可持续、高品质城市空间,是当前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改善局面需要精细化的管理:从城市的物质环境来看,城市设计面对的是公共空间、建筑组群、绿化景观、公共设施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城市环境,需要对各要素的关系进行协调;从社会经济环境来看,城市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理想的城市空间,既要有清晰易辨的城市空间结构、便捷的交通系统、完整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要有反映经济价值的城市活力、蕴涵地方历史的文化意义和体现公共利益的社会意识。而中国当前规划设计的运作模式由旧的计划体制发展而来,一方面,制作编制规划的设计团队专业背景相对单一;另一方面,各相关专业的管理职能部门均为纵向的行政体系,分庭而治。这就导致在面对城市复杂局面时,规划设计难以适应对城市建设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这是当今城市设计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2.涉及多参与主体——如何平衡多元的利益?由于思想与制度上的“惯性”,中国当前的规划设计运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将规划设计的过程视为一个技术性的过程,导致了规划设计过程表现出“封闭性”的特征。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某种程度上虽然适应了城市快速发展的对“效率”的需要,却往往只考虑了政府的发展意愿,无法及时获取开发机构的开发意愿,更难以反映公众的真实需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规划设计由原来仅仅对政府负责变为要对政府、开发机构和公众负责。这就意味着当前的规划设计运作过程需要由“封闭”走向“开放”,各相关利益群体均需要了解设计过程中的有效信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设计的决策提出要求,参与到规划设计的决策过程中来。如何使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透明化、公开化,使相关决策能够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是当今城市设计面临的第二个挑战。3.应对动态的过程——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投资只占城市开发的一小部分,多数投资来自于市场,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集体、个体、外资和合资等多渠道资金投入的状况,同时,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城市建设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中,面对政府、开发商、公众等多元的参与主体与不确定的投资环境及项目完成期限,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政治和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城市建设机制表现为一种供给导向型的模式不同,仅仅依靠美好的蓝图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如何有效贯彻、落实目标,保障城市设计实施的合理性与灵活性是城市设计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在“不确定”的建设环境下,城市设计需要利用灵活的作用手段,制定弹性的城市设计实施框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然而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仍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过程之中,计划经济的思想与做法仍存在并影响着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在中国虽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获得发展,却同样不能独善其身,体现在规划管理部门在推进城市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反映市场与社会的需求,缺乏主动有效的运作手段。这是当今城市设计面临的又一挑战。
二、城市设计运作的“集群化”倾向
在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流动与组合机制的改变,营造了激烈竞争与充满不确定的环境,单一作战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集群化”的协作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当代城市设计根植于市场经济的特性使其先天具备了“集群化”的倾向,并具体体现在“倡导多学科协作”“兼顾多主体利益”和“注重全过程协调”三个方面。1.倡导多学科协作城市设计师面对的是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这个极为复杂的研究对象,这也就意味着城市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应对问题和挑战。首先,与城市空间设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城市设计师的专业基础和看家本领;其次,良好城市空间的形成仅仅依靠设计本身显然不够,城市设计师还需要了解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交通规划、市政规划等相关知识并与城市设计建立起联系;第三,城市设计的实施要求城市设计师必须了解城市的政策背景和管理机制,善于利用或创造方针、政策来保障城市设计实施的实效性;第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离不开开发机构的支持,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师要了解城市开发的市场需求和机制,并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来引导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往往是围绕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的,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诸多方面,还须借助其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领域的方法理论来加强对城市设计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能掌握上述所有这些知识与技能,可见,单凭城市设计师的个体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城市设计工作的,必须依靠城市设计集群化的团队。尤其在复杂的城市设计工程中,城市设计师必须与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组合作,[2]以形成综合的解决方案,更有效地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这决定了城市设计团队是多专业的集群,除了城市设计师,还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市政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等,他们有不同的专业背景,通过密切的协作共同为设计目标的实现做着自己的努力。2.兼顾多主体利益城市设计运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开发活动的公共干预来获得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而城市开发的目的总是为了一定的利益,这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其中,政府部门是整个运作过程的管理者。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出发,政府部门对城市建设进行设计导控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障城市环境品质,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另一方面则为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开发机构是城市设计的导控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机构以保障或增进自身利益作为较高目标,追求利润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专业人员是城市设计的编制者。集中了专业智慧的专业人员,通过问题分析、提出设计概念与方案并转化为导控规则,为运作过程提供基本的依据。公众是城市空间的最终使用者。作为城市设计最终的服务对象,公众是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方,关注的是设计方案、项目开发对其自身生活环境的改善。各参与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城市设计运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相互交织,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在全局的观念下,城市设计运作就必须从整体、个体多角度来思考公共、团体及私人等多种利益的平衡,通过协调来保障公共和私人的利益,使各利益主体认识到城市设计所带来的益处,积极参与并通过公开公正的沟通与协调争取自身的利益,将各种意见融合到一起,形成各方认可的共识,才能使城市空间的建设获得更好的品质。3.注重全过程协调当今的城市设计已经不再是仅仅提供美好的蓝图,而是提出实现蓝图的一系列的行动计划,这些行动是在城市设计目标的指引下的一种手段选择,是在城市设计目标和行动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个设计的过程,而是一个“设计”加“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制定、设计与表达、成果转化、成果审批、成果实施、监督检查、管理维护、评估反馈八个阶段,各个阶段在不同层次上是循环往复的,并由此构成了城市设计的“全过程”。在城市设计全过程中,涉及专业设计、管理操作、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开发机构、专业人员、公众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各方的参与不应该是片面性、阶段性的,而是整体的、全过程的。一方面,城市设计面对的是公共空间、建筑组群、绿化景观、公共设施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城市环境,其运作需要在多专业协作中通过协调来获得理想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在空间形态的背后是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政府、开发集团和其他利益群体,为了自身的政治或经济目的,围绕着利益分配这一主题展开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目的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提供足够的激励,使各参与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政府部门所希望实现的社会效益,也需要加以一定的限制,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公共利益不受损害。在这一意义上,当代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不是政府部门之间的片断、封闭的过程,而是注重全过程的、开放的协作过程。
三、城市设计运作的集群化协作策略
从城市设计的集群化倾向可以看出,城市设计运作的成功与否与城市设计集群的有效协作息息相关。面对当代城市设计的挑战,封闭、单一的城市设计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发挥城市设计的各参与主体的作用需要在平台建设、组织机构、技术手段、参与环境等各个方面采用相应的协作策略。1.建立切实有效的协作平台机制的建立首先应保障协作的有效性,成功的协作取决于:①根植于地方背景;②各参与者在一开始就明确自身的角色、权力与职责;③如有需要,整个过程应该对所有相关利益者开放;④加强信息的管理与流动使其有效为各参与者服务;⑤参与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技能和专业的意见。[3]在中国的实践中,面对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效的协作应该在开发过程的早期就将各参与者组织起来,各方的协作应和整个开发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做有利于及早发现可能导致冲突、造成延迟的障碍并做出应对的措施,而非在变化发生之后再做出反应。作为城市设计的组织者,政府部门在整个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积极为各方创造参与的条件。政府部门需要对过程中涉及到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收集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和意见并对其中的共同利益进行识别,通过规划组织、提供信息与交流、积极调动广大的民众,监察与反馈等具体环节来达成共识,将一些必须遵守或有益的建议体现到城市设计的导控规则中,或强制执行,或进行引导,从而保障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能得到各方的支持与理解。另一促进协作有效性的方式是政府部门建立或委托一个专职的规划设计顾问机构,由于规划管理部门未必有精力、有相应的技能来管理整个运作过程,因此,一个专职的顾问机构能够为参与各方提供相应的信息,有效地协调各方的意见从而促进城市设计的运作。2.改善职能部门的协作效能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集群化协作对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并不仅仅是规划管理部门的事,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城市设计运作具有直接影响的部门主要指计划部门、土地部门、财政部门,有间接影响的部门则包括环保、消防、卫生、市政、园林、建委、房产等。各职能部门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代表着城市政府的立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建立有效协调机制的关键在于:①将需要共同执行的重要的城市设计成果上升为公共政策,给予一定的法律地位,一旦城市设计导控规则获得法律地位,也就意味着城市设计成果将成为各部门共同遵守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文件,运用到未来的城市管理中去,从而促进了城市政府不同部门、机构之间以及政府和开发机构、市民之间行动的相互协同;②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部门间的冲突常常表现在一些责、权、利模糊的“边界”上,在城市设计的执行过程与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各部门的具体管理形式缺乏明文规定,不但开发机构需要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疲于奔命,规划部门也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管理成本来进行综合协调,大大降低了城市建设的效率;③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信息是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一个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促进信息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传递,减小规划管理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并为城市设计的运作建立一个协商的基础。3.提供整合集群的技术支持在当前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多学科的协作在技术上往往表现为规划设计、市政、交通等不同专业繁复多样的设计类型和设计成果,成果之间存在重叠甚至矛盾的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城市设计多专业协作有效发挥作用。为了避免“规划打架”,应对城市空间的综合发展和多元的专业学科作用,城市设计的集群化协作在技术层面上需要以具有“综合性”的成果作为载体,为各专业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参与城市设计的技术平台。首先,除了功能组织、公共空间、建筑形态和交通组织等常规的城市设计内容,还应加强与规划、建筑、市政、交通等各专业之间的协作,对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公共空间的整体性构建、立体慢行系统的连续性组织、市政交通设施的一体化衔接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城市设计目标的达到需要可付诸实践的具体行动,而行动应该能够使片断式开发所产生的效益与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并由小到大产生连锁效应,这些实施城市设计的行动与策略应该在设计阶段就有所考虑并体现在技术成果中,其中既包括对城市设计运作过程中开发时序、重点项目、近期建设等的统筹安排,还包括对城市设计运作在公共投资、经济导控手段方面的市场策略和对工作组织、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4.营造多方参与的良好环境城市设计作用的发挥与一个支持城市设计的良好社会氛围相关,其有效实施离不开城市设计各参与群体的理解与支持。“在任何领域,我们都必须为更高质量的城市设计赢得言论上的胜利”。[4]城市设计参与各方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影响着其对城市设计的支持程度。各参与方对城市设计的关注程度与其切身利益有关,关键在于让其认识到城市设计与自身的利益关系密切,好的城市设计能够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为开发机构带来更多的利润,为政府带来城市管理上的成功,进而改变各方对城市设计的看法,鼓励其关心、支持甚至积极投入到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城市设计运作过程中推动好的设计的程度取决于技能、知识和参与者的态度。[5]也就是说,在专业知识技能之外,城市设计各参与者素质的提高对于促进城市设计的实践意义重大。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来自于政府的引导,通过关于好的城市设计的大众教育、对好的城市设计进行鼓励、积极提倡公众参与等方式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设计运作的氛围。同时,良好参与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开放的信息平台建设。城市设计的相关成果作为一种公共信息,应及时为各参与方所了解,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各方对城市设计的认知和参与,也能够增加规划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防止决策过程中腐败行为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的表达对信息能否被有效地共享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安妮•贝尔(AnneR.Beer)认为,设计决策制定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通常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同的参与者经常使用不同的语言,各个专业拥有自己的“行话”,而这些“行话”对于大部分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的普通民众而言都是难以理解的。[6]鉴于此,信息要为各方所共享就应该尽可能地消除这种人为导致的“隔阂”。因此,城市设计过程中相关信息应针对不同的受众调整表达方式,使更多的人能够真正参与、融入到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中来。
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多元的设计对象与复杂的利益关系,让各相关主体都能参与到城市设计运作的全过程中是建设高品质城市空间的关键之一。而这一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协作,更是其中的重点,有效的协作一方面有利于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化解掉,避免项目建成之中或之后,由于城市开发的不可逆性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另一方面通过公平的协调过程,有利于让参与城市建设的各方明确了解自身所能获取的利益和应负担的责任,使项目开发与公共利益并进,保障城市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中国的城市设计实践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城市设计运作的集群化无疑是我们迈向更美好远景的落脚点之一。面向未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戴冬晖魏哲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设计论文:基于空间问题的城市设计论文
一、在城市规划中看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按照不同的专业背景,有不同的定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所制定的城市的目标、规模、发展方向、土地使用及空间布局,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而进行的一种部署。城市公共资源中最核心的是空间资源,因而空间问题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城市设计的核心同样在于引导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解决城市空间的问题。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评判,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管控手段来塑造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即使存在蓝图式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也仅在于侧重的方法与手段不同,其目标是一致的。与城市规划相比,城市设计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解决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及城市内部空间问题上具有深入聚焦的优势。而城市规划的优势在于以城市理论为支撑,通过经济地理研究、区域研究、政策引导等手段对城市进行总体资源配置。因此,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也是城市规划界的主流观点。按照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要加入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使得原本在各个规划层次均要加入的城市设计内容,缩减到仅限于建筑体量、体形与色彩的控制导则,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已经几乎淡出法定规划体系。然而,在缺乏公共审美范式的当下,规划目标指向也最多是程序或形式的公平,而非指向理想的城市空间。[3]大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所提供的是一种针对土地开发的底线,控规指标所反映的限定也主要体现了空间塑造的“天花板”。而探索什么是美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往往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引导,或者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控规,体现在控规的引导性导则中。在淡化了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对于空间形态的困惑。因此很多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先做城市设计研究,很多城市需要做总体城市设计、总体风貌规划、城市空间特色研究,以及指导实施的街景改造设计和户外广告系统设计等。这些作为非法定规划的城市设计的变体,都是围绕城市空间塑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规划实践中城市设计这一规划类型被分化为若干其他规划类型或研究,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衍生出一系列以“空间塑造”为导向的非法定的规划类型。
二、“蓝图式”城市设计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蓝图式”城市设计所塑造的空间效果体现了较为主观的美学倾向,那么,究竟如何评判蓝图的好坏?中国当前公共审美范式缺位,导致关于美学的评判标准混乱。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解决路径,就是将个人主观判断通过组织活动转变为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判断,也正是基于这一角度,当代城市设计追求的目标从“终极蓝图”转向“对终极蓝图共识的达成”,“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应运而生。[4]“蓝图式”城市设计倾向于注重空间形态、特色以及设计的美学。这种建构型的设计方法借鉴了欧洲大陆的设计理论,在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尤其是新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欧洲文艺复兴后所形成的各时期的美学范式,由于产生语境不同,都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实践。中国地域广泛、历史悠久、文化多样,要形成统一的美学范式非常困难;地方性的个案探索虽然也有成就,但尚未形成可资参照的范式。因此,“千奇百怪”与“千城一面”在中国同时存在。“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在“公共政策”理论基础上形成,继承了凯文•林奇(KevinLynch)以集体判断评价“城市形态”优劣的观点,在国外已经形成完善的操作方法。城市设计框架(urbandesignframework)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最主要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所依托的是西方国家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确权,并具有法律保障。而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不仅将城市设计淡化,而且严格执行上级对下级的审批制度,因此关注的不是目标共识达成的过程,而是目标层层落实执行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蓝图式”城市设计刚刚引入中国时,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纳入既有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引发了很多地方性探索。例如,深圳借鉴英国的“特殊政策分区”和美国的区划法(Zoning),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设计法定蓝图体系,属于细化导则后的“蓝图式”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种变革方向,但一直没有在全国推广,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更是多停留于学术研究阶段。
三、“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两种不同视角
1.时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国外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基于单个开发项目的不同操作阶段的全过程,包括对固定范围的前期的策划、组织,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的实施,类似于开发商从拿地、报批、策划、设计、宣传、营销的一系列步骤,是以开发商为主导的,以“开发营造”为目标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图1)。[5]这种以时间维度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及时,建设目标贯彻始终;第二,项目推动的主体全程不变;第三,由城市设计团队主导项目进展。这些条件只有在单个开发项目中才可能具备。而在中国,即使是单个开发项目,为了应对规划体制的层级报批制度,各个操作环节会因为规划编制要求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规划目标,设计团队也会根据规划类型的不同刻意将项目分割成若干小项目,还要面对团队成员更迭频繁的现实状况。例如,国内某个大型建设项目,作为单一委托主体的单个开发项目,已具有实施“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条件特征。但是,在完成首轮多家方案征集之后,由于规划目标的调整又进行了第二轮方案征集,同时为了确保成果被纳入法定规划体系,由专业团队分别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报批,而各阶段的报批成果都是由城市设计成果进行专门的转化而形成,其过程繁复,已然失去了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优势。
2.空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空间”既是城市设计的核心,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空间是具有维度的,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和广域空间除了尺度上的区别,更在空间问题上各有侧重。城市规划体系是建立在不同尺度空间层次上的各类规划的组合,城市设计虽然也有不同尺度的空间层级与类型,但是由于缺乏法定地位而一直从属于规划体系。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后,城市设计就更局限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空间尺度了。在以总体规划为代表的宏观层面,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基本不在于城市形态,而更多是功能与资源配置,其所谓的点—线—面结构,与城市设计框架中的空间形态要素几乎没有关系。景观体系规划中对空间视觉网络的营造与城市设计框架比较接近,例如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景观带、风貌分区与城市设计五要素相通,是具有建构性的空间效果的引导。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中观层面,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城市形态也比较有限。各地城市设计有不同做法,有时以单独的篇幅提出城市设计的空间框架,有时以建筑体量、风格、色彩等的导则被纳入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有时将城市设计形态示意的空间效果作为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无论是城市设计框架、城市设计导则,还是直观的空间效果示意,都是一种弹性的控制引导,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指标要求的“锦上添花”。在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微观层面,详细的总图设计以及建筑选型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空间效果,但由于过于细致,往往难以呈现宏观的空间结构和总体意图。城市设计实践按照空间层次一般划分为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虽然空间的尺度、实施引导的方式均有不同,但基本都含括空间结构框架、空间形态布局与空间建设导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到成果中,就是城市设计框架图、总平面图和城市设计导则,也就是“蓝图式”城市设计,它是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主流,在过去的30年对城市形态的形成作用巨大。而在中国,城市设计成果从蓝图式向全过程式转变的过程中,基于现有规划体系的不同空间维度的视野更具有发展前景,即从总体规划的宏观维度,层层落实到控规的中观维度,继而落实到修规的微观维度的全过程。以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设计依托于规划体系,可以在各个层次的空间维度上对空间问题进行聚焦式研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现行规划体制并行的、体现在法定管控程序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种“管理控制”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与国外“开发营造”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有本质上的不同。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所做的总体城市设计,会经过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专家共同协商,确立一定的发展目标、基本的空间结构框架和形态,是具有全局观的总体纲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往往体现了对于上位规划中空间结构规划的遵循,由于本阶段工作更侧重于为“一书两证”提供开发建设条件,因此发展目标与设计要点更多以建设导则的形式体现。与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协商不同,这一阶段的城市设计体现了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共同协商的全过程特征,其成果纳入控规导则的程度在不同项目中有很大差异,有些对空间形态要求不高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仅有对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的要求,而具体地块分图则中的城市设计引导更是难以细致到位。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最重要的设计意图体现在总图中,空间结构可能不成系统,只能反映更大结构中的局部,而发展目标等文字性的内容在总图中很难直观反映。空间形态虽然是最容易通过修规落实的,但是从总规、控规到修规各阶段,总图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各不相同,彼此间相互衔接演进的效果也难以保障。因此,只有通过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聚焦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研究贯穿始终,才能更有效地将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中的目标及空间结构信息传递到控规层面的空间形态塑造及导则中,继而再传递到修规层面的空间形态表达。因此,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以空间问题为导向,层层聚焦,自上而下地传递空间策略信息,是一种更适合中国规划体制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图2)。
四、结语
城市设计的特点是在“空间问题”导向下寻找空间应对的策略,而不拘泥于程序、形式和方法,在应对不同地域文化、社会经济条件的城市空间时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空间本身具有经济属性、物理属性、历史沿革、组群关系、感觉影响、意象记忆、管理技术、建设使用方法等各种问题,因此应对空间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有很多,空间的结构、形态、特色、视觉、心理、经济、环境、文化、管理、策划等都可以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的路径。也恰恰由于城市设计更关注解决“空间问题”,没有法定规划的程序约束,因此围绕空间问题的应对策略更多元,解决方法更灵活。相比法定规划的性、程序性、制度化而言,城市设计具有更深入、更聚焦的特点,更适合作为研究性的规划类型。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即使在中国当下规划体系中的地位被削弱,但依然在深化研究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更强调人文关怀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开门做规划”的先驱,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应始终处于城市规划的核心。
作者:顾玄渊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论文:城市设计美学研究论文
摘要:试图从范畴、结构和观念三个方面建构起城市设计美学的研究框架,并从真、善、美,自然、人工、社会,环境美、空间美、生活美等方面论述了城市设计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美学环境
一艺术范畴
1“真”的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1]。
总结城市形态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真的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会合;真的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在城市形态的图底关系中,虚体形态(城市空间)往往比实体形态(城市建筑)更重要。
城市具有了真的形态,就具备了创造美感的基本条件。一个城市如果结构合理,我们便说它在美学原则上体现了合规律性。它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合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有些城市具有诱人的形象条件,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却认为城市的结构有问题,生活不便,所谓的吸引力纯粹是一种城市的作秀表演;有的城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备感亲切、温馨,居民不肆张扬,乐得逍遥。在这样的城市中待得稍微久一些,你就能感受到恬静、舒适带来的愉悦和快感。很多欧洲城市和我国江南的一些中小城市之所以让人难忘,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就说明了一个城市美的问题:高层林立、“现代化形象”突出的城市未必就能给人们带来美感,而结构合理的城市却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城市形态的真,必须要首先做到结构合理,然后再考虑在真实的形态下去塑造形象。只有惹眼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城市的结构脱节,那这个城市的形态就属于不真,而不真的城市是无法创造美的。
2“善”的城市环境
我们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主要指的是城市的文脉环境。
城市的文脉,是城市赖以存在的背景,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那些背景。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城市的显性形态是由那些可见的要素组成,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而城市的隐性形态指的则是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显性的形态,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体验,可以感知,特别是城市中公共领域的形态,它的使用和体验,决定着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的感知,强烈地影响着对城市的使用;隐性的形态是设计者所不能控制的,它受文化形态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很复杂。凯文·林奇指出,认知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认知要求为目标。人是城市景象的一部分,城市形象是人的一切感受的合成,因此,我们必须将建筑、城市与人的知觉三者拉近,放在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加以看待,强调人与环境的统一[2]。
善的城市环境除了要在文脉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如果一个城市功能不健全,效率低、质量差,而消耗又大,就无法满足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那又如何能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呢?有些城市和地区,虽有着良好的环境资源,但是连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都无法保障,人们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美。城市应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也就无法体现城市环境美的合目的性,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欲求。
3“美”的城市意象
艺术的创造,首先需要构思。而构思的中心,就在于建构意象、经营意象,其目的还是要实现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
人类对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当然,城市不是作为一件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讲,城市设计关注的多为城市环境艺术的组合,关注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关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
在艺术构思中,意与象如何结合为意象,是创作者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象”是客体对象的映像,无论是直接感知的映象,回忆过去而来的表象,还是由联想而来的印象,尽管各自的清晰度不一样,但都要求符合客体对象,要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来再现对象,要求真实。“意”则是艺术家、设计者主体自身的意向。主体依照自己的意向来感知、改造客体对象,把客体的外在尺度和主体的内在尺度统一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把意与象结合为审美意象。
美的城市意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设计师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意象世界,决定于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同时也存在着无数的假、恶、丑。好的城市形态塑造,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快感,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直接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相联系,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处于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对审美意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意象是城市设计美学艺术范畴的三个主要方面。真的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的基础;善的城市环境是实现美的合目的性的关键;而美的城市意象表述的是城市形态的艺术创造与情感体验。总之,城市的艺术形象不是城市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艺术综合体。
二物化结构
1自然要素
既然城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那么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自然状态与人工物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由于平原、峡谷、盆地、丘陵、滨水地区等的自然环境状况不同,城市形态的构成手法与美学意境也不尽相同。城市设计应把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突显出来,包括峭壁、山峰、高原、河流、湖泊、地平线上的连绵轮廓等。这些特征景观是城市建筑形式的补充,应当较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
园林艺术是城市形态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风景区、公园、绿化等。城市设计美学不但要研究园林艺术的特征和基本规律,还要探讨园林艺术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城市形态的构成和环境美化中,园林绿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公园、绿地、绿化带、林阴道等,除了它们自身的生态作用之外,对于营造城市景观、丰富城市色彩、提供休闲场所、创造舒适环境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使生活环境更接近于大自然,已成为城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使城市环境美大为增色,而且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
2人工要素
城市空间是城市特性和特征的物质表现,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魅力的展示场所。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来实现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一样,可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空间,也可能是相互有联系的序列空间。与建筑空间不同,在城市空间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它是由不同功能、不同面积、不同形态的各种空间如广场、街道、园林、绿地、居住庭院等相互交织的具有一定体系的序列。”[3]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考虑的就是秩序问题。
建筑是城市人工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建筑的高度密集,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部分。沙里宁干脆说:“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可见建筑在组成城市形态和城市景观的诸要素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建筑实体对于城市整体美的贡献不在于建筑个体,而在于建筑群体和空间的组合。沙里宁在分析了欧洲中世纪著名城市和它们的建筑设计之后得出结论:这些城镇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生动、美好的面貌,不是仅靠多建漂亮的房屋,而是得益于这些房屋在形式上的相互协调[4]。现代建筑从整体观念提出:不但建筑个体的形象要尽善尽美,而且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也要和谐统一。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形态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城市空间的比例、尺度、序列和建筑群的色彩、高低、体形、质感和韵律等,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通过对建筑实体负责任的设计,可以成功创造出任何形式的城市空间。
环境艺术,顾名思义包括环境和艺术两个方面,是利用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对实体环境进行总体艺术设计,以创造空间形态美的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创作一方面是依托实体环境,从实体环境出发;另一方面又要将实体环境艺术化,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城市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达到统一。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按艺术方式改造环境,就是环境艺术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城市环境艺术几乎涉及所有物质形态的环境构成要素,诸如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工艺美术、广告装饰等等。但是,环境艺术并不是这些构成要素和门类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3社会要素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会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历史文脉的体现和文化特色的反映,对观赏者、游览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开发建设和改造中急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集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城市设计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探讨城市社会美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
城市大众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主体。他们不但参与城市形态美的欣赏,从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也参与美的创造。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居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城市居民的社会闲暇时间总量以及闲暇休憩在社会总时间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从而为居民按照个人兴趣参加各种文化娱乐、艺术、体育等审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因此,城市设计美学既要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形态的客观存在,也要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城市大众的审美意识包括在城市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等。它们是城市大众在感受、认知、欣赏和创造城市形态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又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美的欣赏和创造起支配作用。
三观念体系
1环境美论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幅画、一张明信片或一幅照片惊叹自然的美,而当你真正身临其境时往往会觉得失望。这是因为,在先验的意义上,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给予了一种理论化的图式,把自然美恒定为一个概念,其结果必然是相反。自然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对它的审美感知应当是一种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先验的标准。
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人的行为的改变会带来视点的改变,由此形成的空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并具有了时间的顺序。这样,空间不再是三维的形式,而将以四维的形式出现,环境艺术因而就同时具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序列。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
2空间美论
美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城市空间的美体现在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园林绿化、建筑、小品、雕塑、壁画、装饰艺术、广告艺术等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上。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是形成城市环境整体美的重要条件。
首先,整体观体现在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上。只有当空间从它所处的历史事件、社会文化、人类活动等特定条件中获得了文脉意义时,它才能被称之为场所[5];其次,整体观表现为对城市空间可变化形态的控制。城市不可能停留在固定的形态上长期不变,“拼贴”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变化和拼贴的过程中,城市需要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它们是城市认知的关键点;,整体观是城市空间特征的统一和协调意识。很显然,没有特色的城市,哪里能谈得上美呢?
人的行为是从感觉、知觉、认知到空间行为的一系列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指人的外显行为。例如知觉和认知虽不是外显行为,却是人们认识和使用空间的重要因素,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审美过程也主要在视知觉中进行,因此,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对空间环境的创造将会起到有益的帮助作用。人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程度也就决定了空间创造的成功与失败。
行为体验是人们形成环境意象的途径。积极的行为体验能够有助于人们形成头脑中的认知地图,了解空间的意义;能够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加人们对环境的信赖感和依附感,鼓励人们相互交流,减轻环境的压力,并积极参与到环境的改造之中去。积极的行为体验可以激发联想,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并密切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
3生活美论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对不同城市的评价,比如野蛮、粗俗、文雅、得体、素质高等等。其实这些词语描述的都是城市居民在文化观念和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但是城市美的欣赏者,也是城市美的创造者。因此,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形态美的创造。
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市居民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感知到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美之所在。而审美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和培养。城市审美教育是通过城市的审美和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它和城市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铸造城市居民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艺术的表现还要依靠创作者的感觉、想像、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就等同于艺术家,他们必须深入现实生活,获得深刻的社会体验和生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去发掘美,才能把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凝聚,同时加上丰富的情感,从而创作出艺术的典型形象,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也同样符合城市的艺术创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