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生物科技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生物科技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物科技论文

生物科技论文:作物种植论文:生物科技在作物种植的运用探析

本文作者:王靖1葛超1,2姜恩浩1赵成昊1,2卢秉生1,2作者单位:1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2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方面的发展前景

1生物固氮

氮肥是世界粮食生产和丰收的关键,土壤每年要失去大量的氮素供植物需要。农作物一般通过含氮肥料的施用和生物固氮来获取氮素,其中作物生产所需近50%的氮肥来自于固氮细菌的固氮作用,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生物固氮的研究已涉及到形态结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及遗传等诸多领域。我国农业生产中生物固氮的最基本应用主要是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而国际上生物固氮的研究较为先进,开发利用新型根瘤固氮菌剂,以达到增产效果[5]。

2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与传统农业产品相比,用各种农作物为载体的植物生物反应器产品可通过种子、果实或块茎表达,便于贮藏、运输和利用。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相比,农作物具有种类多样化、低成本、可再生等优势[6]。植物生物反应器这种低成本高产出的巨大前景,必将推动我国乃至国际生物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转基因植物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指将外源的疫苗抗原的基因导入植物基因里,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相结合,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被导入的疫苗基因即可在植物中表达出疫苗抗原,将此抗原提取,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植物细胞壁作为天然的生物胶囊,可使细胞内疫苗抵抗消化道的酸性环境和酶类讲解,使疫苗在人体小肠内释放,引起黏膜的免疫反应,刺激膜下淋巴细胞产生抗菌素到消化道、血液和呼吸道中,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转基因植物疫苗易于形成产业化规模,在筛选到高效表达植株后,只需增加耕种面积就能扩大产量,且价格便宜,植物易于栽培和管理,生产成本低。安全。植物病毒不会感染人类和家畜使用方便。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产品本身食用安全性的问题

转基因农产品中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使得原本沉默途径被激活从而产生毒素,传统食品中没有的毒素也可能因此产生。在转基因过程中使用大量抗生素标记基因,人畜食用后,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重组可能会扩散到肠道细菌及病原体中,产生新的病原细菌和病毒,并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同时,转基因产品中整合的外源基因不易被消化,如被细胞提取并整合,极易引起细胞突变,降低人畜免疫力,对人类健康存在危害。

2环境安全问题

由于基因漂移而使近缘种产生抗性。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占目前商品化生产的农作物转基因品种的主体,但由于基因漂移,有可能使与其近缘种如杂草等产生抗虫,抗除草剂的能力,从而限制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转基因生物易引发害虫、野草等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并具有可遗传性,从而产生“超级害虫”、“超级野草”,打破生物原有的平衡。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非靶标害虫危害,通过竞争消除原有的野生品种,使得种群发生改变。与此同时,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物种,改变了原有生物群落,诱发自然食物链的破坏。

3社会学问题

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所得效益非常明显,保护知识产权,更好地保护遗传工程技术公司的利益,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欧洲,甚至掀起了抵制转基因食品的运动。

生物科技论文:种质研究论文:种质研究生物科技运用简述

本文作者:王真真郭新苗辛杰张荣超郭庆梅周凤琴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生化标记技术

目前,同工酶标记和贮藏蛋白标记在栝楼种质研究中比较常用。

1用于亲缘关系的判断

不同品种、产地栝楼的蛋白电泳图谱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31]。孙稚颖等[32]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山东栝楼农家栽培品种、野生种以及湖北栝楼的种子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山东品质农家品种仁瓜蒌、牛心瓜蒌的种子蛋白电泳谱图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小光蛋与野生栝楼的蛋白电泳谱图最相似;湖北栝楼与各山东品种在蛋白电泳图谱上有明显差异。这些结果结合性状特征从蛋白水平上说明:仁瓜蒌和牛心瓜蒌属于品质品种;小光蛋与野生品种较接近,品质稍差;湖北栝楼与栝楼是同科同属不同组别的物种。

2用于栽培品种的鉴定

同工酶电泳图谱谱带发生多态性变化,反映了生物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多型性,可作为生物遗传变异的证据[33]。孙稚颖等[34]以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为手段,以山东栝楼的各农家栽培品种以及野生种的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各农家栽培品种间及与野生种之间的酶带数量、带级、位点及活性强度等的差异可作为品种鉴定的依据;根据其同工酶谱图的相似程度判断,牛心瓜蒌与仁瓜蒌,野生栝楼与小光蛋,大瓜蒌、八棱瓜蒌及地瓜蒌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近,这与贮藏蛋白电泳图谱相结合可以更的判断各品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3用于雌雄性别的研究

栝楼种植时雌、雄比例对瓜蒌的产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雌、雄植株区分方面生物技术优于传统的鉴别方法。于凤池等[35]对栝楼雌、雄不同器官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和电泳分析,成熟雌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比雄株多了第5条谱带(Rf=0.643);在成熟器官(叶片、卷须)中,雌株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比雄株强,但在幼嫩器官中两者差别不大。另有研究表明[29],雌、雄株的叶片、叶柄、卷须、茎尖的各种同工酶图谱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分析:叶柄的图谱中出现了4条相关谱带;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分析:幼苗叶柄、茎尖图谱中雄株各出现1条特征谱带,卷须、叶片、茎尖图谱中雌株各出现1条特征谱带。雌雄株的酯酶同工酶图谱、雌雄株不同部位的同工酶含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细胞学标记技术

细胞学标记技术主要是指染色体核型和带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用于物种的鉴定

根据传统的理念,栝楼染色体的核型对称性、随体大小和数目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作为分析栝楼不同基因型材料的亲缘关系及种质鉴定的方法。黄璐琦等[36]对国内栝楼属的8个物种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发现了中药瓜蒌和天花粉的染色体特点为表现为八倍体,二倍体一般不能入药或甚至有毒副作用;并且,多倍体与器官特化以及地理分布尚未发现有规律的联系。

2用于染色体倍数与次生代谢物质相关性研究

杨福红等[37]人研究了人工诱变不同倍性染色体栝楼的生长发育及果实糖、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四倍体栝楼的长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果实中总糖和总酸的含量明显优于二倍体;四倍体栝楼果实大小、质量、结实率和百粒重明显小于二倍体,差异极显著。黄秋波等[38]以五个不同产地的9种栝楼品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染色体倍性与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9个品系中一类是染色体数目为2n=6X=66的六倍体,另一类是染色体数目为2n=8X=88的八倍体。八倍体栝楼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六倍体,在盛花期时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二者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总体来看,以盛花期为限,之前,六倍体栝楼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八倍体,之后,八倍体栝楼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更高;八倍体栝楼叶片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六倍体,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差异幅度为4%~10%。这为栝楼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多倍体育种提供了指导依据。

种苗快繁技术

1外植体选择研究

在已有的关于栝楼试管苗快速繁殖体系[39]和外植体取材研究[40]的基础上,杨晓伶等[41]以栝楼茎段、叶片、块茎幼苗的茎尖和带芽茎段进行了快繁外植体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2mg/L苄氨基腺嘌呤(BA)+0.5~0.05mg/Lα-萘乙酸(NAA)可诱导块茎幼苗茎尖及带芽茎段产生丛生芽,在培养基MS+0.1mg/LNAA+0.2mg/LBA作用下生根,能够在移栽后实现快速繁殖,而茎段和叶片可形成愈伤组织,但不能形成根。

2快繁条件研究

余慧琳等[42]通过对茎段腋芽的离体快繁研究,确定了形成无菌试管苗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BA0.2~0.3mg/L+NAA0.1~0.2mg/L组合;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BA0.1mg/LNAA0.1~0.2mg/L组合;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组合。陈惠等[43]研究发现将不定根根尖,接种在MS+BA4mg/L的培养基上光下培养效果。兰伟等[44]研究并确定了适宜栝楼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与繁殖、生根的培养基条件。有研究[45]对不同激素对栝楼试管苗生根影响进行了研究,6-苄基氨基嘌呤(6-BA)为1.5mg时对芽的诱导效果好;采用MS培养基附加6-BA1.0mg/L+IBA0.3mg/L+NAA0.05mg/L增殖效果好;IBA比NAA更能促进生根。各种条件的确立对于栝楼品质种苗选育、大规模细胞培养以提取有效成分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3其它

近年对栝楼细胞培养、雌雄株组织培养和发根农杆菌诱导的研究也有报道[46],建立起了分散程度较好的栝楼悬浮细胞系,发现了雌雄栝楼愈伤组织的分化具有性别差异,培养基也有所不同。宁志怨[47]、丁婷等[48]分别对发根农杆菌诱导栝楼组培苗茎段和叶片生根、无菌苗毛状根发生进行了实验,发现该种方法可以成功地整合基因,后者发现LBA9402农杆菌对毛状根的产生诱导率较高,并且毛状根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6-BA(6-苄基氨基嘌呤)2.0mg/L+KT(激动素)2.0mg/L+NAA0.5mg/L。

生物科技论文:科技管理论文:浅议生物科技现状管理

作者:冯峨董荷娣陈卫高翔徐俊明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科技处

注意综合性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事实上,这种渗透与发展趋势在20世纪就已出现,现代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酶学,没有X射线衍射及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也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如果说过去的生物科技得益于引进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得到长足的进步,那么,21世纪的生物科技研究就更离不开这些相关科学技术了。生物科技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宽厚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物科技工作者中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已知识老化,专业狭窄,与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大量的人才。近年来,在国外每年学习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数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在近两年统计的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生命科学占到51%。大量高素质的青年科学家流向生物科技领域,是美国生物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尚不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适应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人才培养计划滞后于生物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国内生物技术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生物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导致相当部分的生物科技人才流向国外。因此,我国生物科技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足的。对此,生物科技管理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上述缺欠与不足,我们认为应采取三个措施:(1)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积极吸引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知识互补,相互协调,联合攻关;(2)根据目前生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时有效地对传统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培养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生物科技人才;(3)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有效地吸引和使用人才。

大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从生物科技的发展来看,生物科技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突破。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观念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科技项目的确立等方面应该尊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科技管理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计划和预测。这种作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甚至扼杀了创新性的思维与工作。按照上述思路,在生物科技领域自主性研究应大力提倡。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能够有充分的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何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研究创造条件,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目前科研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由于基金的申请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加之申请者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课题争取难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地从各个生产应用部门争取科研经费是个好办法。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上海新黄浦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侧重在人类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和上海新黄浦复旦基因有限公司(侧重功能基因的寻找和基因的功能开发)是一个例子。他们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不但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渴望将越来越强烈。管理部门应抓住这一良机,使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使企业设立各类研究基金,使科学研究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增加论文的数量

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检索系统已被国际上公认为评估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由于SCI主要涉及基础研究,而生物科技大多属于这个范畴。因此,目前生物科技的综合水平一般可以采用SCI来评价。1996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编制了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期刊引用报告》(JCR),以此来评价学术期刊的论文被引用情况。所谓影响因子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JCR编制的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见图1。由图1可见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较高,分别为1.959和1.755。从期刊的分布来看,生物学和医学的SCI期刊数量在各自然科学期刊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两者之和占到所有期刊的49%,见图2。这种统计充分说明了生物科技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从199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11584篇SCI论文来看,其中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论文数量仅占5.8%和10.55%。这表明,目前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其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前述的我国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和生物科技产业规模较小以外,我国现有的许多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及跟踪研究上,有创新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很少。由于科学论文的数与量(特别是SCI论文的数与量)综合反映了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水平高低。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还应该集中现有人才和财力,使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贴近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同时努力寻找和开拓新的生长点。由此努力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使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应有的地位。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强化专利保护意识

生物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在加强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国家有限的人力和财力用在能迅速加强国民经济的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方面是必要的。目前,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专利保护是实现投资补偿和保障良性循环的有力武器,因此,许多国家都视专利为生物技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前意识,他们采取强占基本专利,先期收购专利等基本战略,唯恐错失良机。作者根据《中国专利年度索引》,按国际专利分类(IPC),对1990~1995年在我国申请并授权的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变异或遗传工程的239项发明专利中的专利权人进行了统计,发现国内单位作为专利权人的仅有95项,约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40%;而国外公司或个人作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为144项,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60%。在我国某些投资巨大的生物技术研究的产业化过程中,已经遇到因国外抢占专利而造成法律障碍与纠纷的事件。目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关以后,如不注重专利保护,此类事件将会大幅度上升。因此,研究专利工作如何介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专利注册与保护方面,外国已有许多经验。例如英国的约翰-英尼斯植物研究中心设有专业公司负责本所基因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研究人员只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其他专利事务均由该公司办理,该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专利商业化机构,其最终目的是发现基因专利的商业前景并推销专利,加速商品化的进程。借鉴于这些经验,我们在大力倡导科技人员研究和开发生物科技产品的同时,应该建立公职发明顾问制度,在较大规模的研究机构内部中建立相应的专利机构,改变过去专利机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脱节的现象,使科研成果处于有效地专利保护之下。

明确研究目标,争取在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

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兴未艾,其触角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由于生物科技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我国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重点的选择若干研究目标,争取在若干个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就显得更具实际意义。对于如何选择研究重点的战略考虑,我们认为应根据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所谓内部标准是指欲确定的重点研究领域的发展是否已具备了取得突破的条件和能力,所谓外部标准是指该项研究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过去,我国许多生物科技方面的研究立项并不是依照这两个标准来选择的,许多研究者往往只注重内部标准而不太考虑外部标准,使研究变成了单纯的理论研究,或者只注重科学价值而忽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我们生物科技的发展应该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事关显著提高国家科技实力的要“为”;事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需要的要“为”;具有我国特色、能迅速实现突破的要“为”。有重点的选择若干重大问题,集中财力和人力联合攻关,争取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并形成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已逐渐认识并开始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93年启动的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与“863”计划中有关项目配合,以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和功能基因的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了我国人口和临床上的资源优势,收集、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民族遗传资源,克隆了一批制病基因及其相关基因,在一些相关领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人口与健康是21世纪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们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我国即将启动的“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中已将这一问题列入研究的重点,并希望以此拉动资源、环境、农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一选择无疑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正确选择,其战略意义十分明显。

生物科技论文:大学生生物科技创新学风建设

1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风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的体现。学风建设,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的营造。学风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然而,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信息和网络时代在给大众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主动成才意识不强,学习目标模糊,职业理想欠缺,治学态度不严,学习方法滞后;生活学习散漫,荒废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从事课业学习、选择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多是从是否容易取得学分等功利角度考虑,既想成功又不愿付出努力。

2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专业课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学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高校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性,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新欲望,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学风建设。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大学时间,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锻炼技能的创新平台,也促使大学生多读书、多读文献资料、反复实验、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更使那些经常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生被吸引到自习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活紧张有序,以此改善学校的学风。

2.2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把课内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课外的创新活动有效地集合起来,学以致用。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并进行补充学习,这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从学术论文与发明等科技成果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主动去思考、探索新问题,这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

2.3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或竞赛中,需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在试验条件摸索和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时,通常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实施的过程中要饱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有探索的毅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甚至是失败的考验,因而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另外,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时,往往是要加入到一个团队,需要经常与指导教师、师长及同学进行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改进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这将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4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娱及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将加大其在校园文化中的比例。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学术论文、科技发明、技术革新、社会调查报告等,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也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在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类创新实验项目时,在选题、设计、实验、制作,直至论文撰写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制度,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规划和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制定对大学生的激励政策。制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必修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科研实践、竞赛等取得2个学分;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并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通过制度规范,倡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提高科技创新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3.2浓厚创新文化氛围,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不仅讲述科研成果,还要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之路的经过经验,以此培养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信心与热情。扩大宣传工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当成一件普及工作来开展,使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充分挖掘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高育人水平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从大学生一年给就开始,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做的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全程。这样容易建立较强的责任心,使师生较早建立联系,有利于彼此了解,让学生更早更容易地进入老师的研究领域,成为老师的研究助手。学校应建立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认可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量,把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和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挂钩,设立科技创新课题,或设立指导教师奖,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3.4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各类科技活动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创新意识的强弱决定创新效果。然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有人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65.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大部分本科生在写毕业论文前基本没看过文献,更不用说英文文献,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中心实行了本科生文献汇报制度,要求本科生定期汇报和听取本专业的英文文献,使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查阅、组织材料,使其尽早地理解科研过程,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和国家的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大胆创新,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藏金萍 贾慧 司 杨学举 董金皋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技论文:初中生物科技活动课内容选择研究

摘要:

科技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安排好课程内容,关系到整体活动课的实施和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生物活动课程与必修课程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长期以来,必修课程主要是以学术为中心的课程,它体现了我国特有的教育价值观念,必修课以学科知识的接受性学习为主,更加强调学科的概念系统性。而活动课程以解决问题为主,强调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可以按照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力,灵活调整自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并能够迅速吸收近期的科学成果,使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更加紧密,因此,初中生物科技活动课程的选择非常关键,上什么样的课程,教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较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生物;科技活动课;兴趣激发

初中生物课程,尤其是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当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强调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课题和活动清静,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动手动脑并提高生物素养为核心。在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这一过程中,融合科学的思想,科学知识技术,科学方法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生物有关的道德、意志、情感、社会责任等。生物活动课程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和认识水平出发,充分发掘内容的兴趣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认为,在选择初中生物科技活动课内容中,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初中生物活动课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应当正确体现应用科学的思想,贯穿科学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人对科技活动课的内容,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归纳分析。通过实践活动验证真理、发现整理。我们要注重对活动步骤和技术进行明确要求,对需要的药品和条件进行量化,以保障实验的成功率和重要性。

二、身心发展原则

初中生物活动课的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水平。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比较迅速的阶段,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具有强烈参与活动的要求,活动内容以动为主,在动当中增加知识水平,在动当中培养兴趣、情操。但是它们的活动又受到实际活动能力的制约,因此活动课程必须难易适中、深入浅出,兴趣性强,实践性强,有使用价值。比如,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只对实验原理作简单介绍就可以,重在通过实验现象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三、综合性原则

初中生物活动课内容具有综合性。首先是学科上的综合性,主要从生物领域出发,涉及到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比如,彩色叶脉涉及到叶脉、叶肉等生物专用知识,脊蛙反射实验的残液如何处理,又涉及到环境污染;其次是能力上的综合,在活动中要涉及到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向日葵像样,就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教育的综合性,在活动中不仅是提高科学技能和素养,还要有机结合思想道德品行等非智力因素教育。

四、实践性原则

生物活动课的内容要选择有实用性、实践性强并和学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要能够解决一个个生活和工作中的生物实验小课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乐趣。比如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

五、探索性原则

科学的进步发展历史是人类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史,如果在青少年的脑海中播下一颗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在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由于探索的起点不同,层次有高低之分,本文认为可以让青少年养成探索科学奥秘的意识,初步掌握一些探索研究的方法,形成活跃的思维方式,这样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多出人才,早出人才。

六、教育性原则

活动课程一定要考虑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应当优先选择那些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和发展具有良好作用的内容。比如,由于草原过度放牧,对森林乱砍滥伐、对动物乱捕滥杀而造成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们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七、先进性原则

生物活动课程的内容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课题性,应当考虑把近期的技术信息传播给学生,让活动课的内容具有先进性。比如,无籽西瓜的选育,基因技术的运用。

八、因地制宜原则

生物活动课,应当考虑辅导力量的情况,也就是要考量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这是活动课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要统筹考虑学校的客观环境条件。比如实验场地的大小、药品、器材的来源、仪器设备等诸多因素。必要的时候可以发动学生因陋就简纸杯实验仪器、教具或者选用替代品进行实验,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九、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顺利进行活动的重要保障。在初中生物活动课程中,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还要接触使用玻璃仪器、热源、电源,化学药品当中有些是强酸、强碱以及易燃易爆有毒药品,注意安全尤为重要。除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和操作规范外,还要考虑选用安全系数较大的内容和药品材料。,应当在课程中重点突出兴趣性的原则。实践证明,能够被学生所广泛接受的课堂内容,都是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内容。要让学生的愉悦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活动,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显著兴奋点的教学内容,大力就加强直观教育教学。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生物学概念都是以具体的生物学形态、构造和生理现象为依据的,因此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必修课内容、调动学生上活动课积极性、巩固生物知识记忆的重要方法。同时,要结合生物前景和需要进行选择,向学生介绍生物学最前沿的发展成果,点燃学生的心情股指或,并尽可能寻找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体会较深的结合点,渗透它们关心并苦恼、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

作者:牛晓梅 单位:宁夏西吉县实验中学

生物科技论文:生物科技发明中的伦理道德争议

摘要 法律 是通过授予一部分人权利使其享有合理的利益从而使人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得到肯定,使人的社会本性与价值得到呈现与褒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它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平衡利益分配与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法律良心必须向道德要求开放,然而在专利法的传统中,被认为高度技术化的专利法领域,历来缺少伦理审视。功利主义成为影响专利法实践的主要因素。功利主义伦理观对专利法实践发挥着实质性影响。其内在的理论缺陷促成了分配非正义和忽视人权等基本价值的现实局面。本文指出专利法应该建立在伦理正当性的基础之上,从功利回归道义的专利法正义观,其中应包含社会利益的考量。

关键词生物海盗 遗传资源 伦理道德 孟山都

一、引言

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使生物 经济 成为了各个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着重投资并展开激烈争夺的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项 科学 技术像基因技术这样对人类社会既存的伦理观念与准则提出了如此广泛、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从转基因动植物、胚胎干细胞、克隆人到基因诊断、基因 治疗 、基因修饰,纷纷要求社会伦理道德给予正确的价值评判,继而要求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法律相应做出调整,专利法作为直接调整保护科技成果及其利用的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也要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

对专利申请进行伦理道德考量的过滤机制是通过专利法中的公序良俗规则得以实现。我国《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道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欧洲专利法公约和日本专利法也有类似公序良俗的规则。美国专利法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判例法的 发展 使得法律实践操作中将公序良俗解释为实用性的要求。

二、涉及生物专利权有关的重大事件

(一)种子终结者与上帝的职业

华尔街日报重要新专利的专栏里描述美国农业部和岱字棉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通过修改控制生长的基因片段,可以阻止植物产生能够发芽的种子而这项新发明加强了对种子的商业控制,使得农民必须每年从种子公司购买所需要的种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称这项新技术为“终结者”,是对农民,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的一种全球性威胁。如果终结者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赋予种子和农业跨国公司以控制世界食品供应的前所未有的,极其危险的能力。

当孟山都宣布收购岱字棉之后,孟山都和岱字棉公司的交易最终被政府反垄断管制否决了。

(二)金色大米

这种“金米”含有来自黄水仙和各种细菌的基因,这些基因产生胡萝卜素,它使胡萝卜呈现橘红色,为人体提供维生素a。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了将基因插入稻米植株的研究。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

在给投资者的信中,休·格兰特称:“当我们不能控制天气、生产面积甚至现货价格,我们仍然可以控制住那个直接使我们业务增长的因素——种子。”种子里面的转基因链,是孟山都持续裂变出金子的法宝。”

发展

四、遗传资源的保护与伦理道德问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遗传资源的利用应当遵循国家主权、知情同意、惠益分享的原则,并明确规定,专利制度应有助于实现保护遗传资源的目标。目前,一些国家已经通过专利 法律 制度保护遗传资源。为防止遗传资源流失专利法修改剑指“基因窃取”。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医药研发和动植物新品种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经生物资源来源地国家的同意,擅自利用他国生物资源进行医药开发,并申请专利,获得垄断利益。我国野生大豆遗传资源流失、“北京鸭”遗传资源流失,就是典型的案例。很多国人只知道“北京烤鸭”好吃,却不知道“北京烤鸭”是以

生物科技论文: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特点与进展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半部。国土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920万。瑞典虽然只是偏居北欧一角的小国,但其科技创新能力却誉满全球。欧盟委员会在2008年2月14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瑞典是具创新能力的国家,它的表现不仅超过其他欧盟成员国,也优于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瑞典促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方法很多,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加强优势产业的发展。二战后,瑞典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运用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因势利导,及时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逐步培育成生物科技、信息通讯、汽车制造、清洁能源和环保设备等研发实力强大的优势产业。本文拟对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和优势等作些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1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瑞典由生物科技、生物工程、医药、医学技术、医疗器械、诊断设备等组成的生物科技产业,以世界的大学及它们培养的专业人才为基础,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推出了呼吸器、人造肾、移植心脏起搏器、超声波、生物传感器、伽玛刀、局部麻醉、静脉营养学、阻滞剂等许多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这一领域共有4000多家企业,其中生物科技与工程方面的企业900家,制药企业1500家,医疗器械企业900家。瑞典生物科技产业以药物研制为主,占行业总量的54%,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瑞典就有两家。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除了产品研发和制造外,还有许多从事原料采购、市场销售、技术咨询和业务分包的企业,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瑞典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1斯德哥尔摩与乌普萨拉之间的产业集群 首都斯德哥尔摩与北面的大学城乌普萨拉之间,大约相距70公里,这里是瑞典生物科技产业最重要的聚集地带。该区域内拥有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皇家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它们培育了许多生物医药方面的高新技术公司,并直接或间接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服务。该区域形成的产业群,聚集的生物科技企业占瑞典全国的56%,产生过法玛西亚、阿斯特拉和安玛西亚等著名公司。1995年,法玛西亚和美国普强药厂合并为法玛西亚普强公司。2000年,它又同孟山都公司合并,成为世界较大制药企业之一的法玛西亚公司。2002年,法玛西亚公司并入美国辉瑞公司,在制药企业中名列世界及时。2009年1月,辉瑞公司以6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惠氏公司,进一步巩固了世界较大制药企业的地位。1999年,阿斯特拉公司和英国捷利康公司合并为阿斯利康公司,在世界制药公司中位列第三。该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后盾,致力于研制、开发、生产和营销优越的产品,在心血管、消化、麻醉、肿瘤、呼吸等五大领域处于世界经验丰富地位。2004年,安玛西亚公司所有股票,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组建成通用医疗集团,拥有全球经验丰富的医学影像、服务和信息技术,并拥有医疗诊断、患者监护、疾病研究、药物研发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专业技术,长期致力于病症的早期探测,并为病人确定“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目前,辉瑞、阿斯利康和通用医疗集团,都把瑞典作为研究、开发和制造生物医药产品的重要基地。 1.2以哥德堡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哥德堡是瑞典西南部海岸著名的港口城市,在瑞典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二。位于卡特加特海峡、约塔运河畔,与丹麦北端隔海相望,产品向世界各地扩散十分便捷。当地哥德堡大学的健康科学研究院,是瑞典著名的医学院,在干细胞等领域研究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还参与了阿斯利康公司畅销的抗溃疡药品研制。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生物科学研究,把自然科学理论与工程科学知识融为一体,并使其向纵深推进。这里聚集了全国20%的生物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其中重点是药物的临床研究。 1.3隆德与马尔默之间的产业集群 瑞典南部斯康纳省的隆德市,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保留着中世纪的街道布局,同时又是一个繁荣兴旺的国际性现代化科学城。该市的隆德大学及其附近的科技园,集中了当地生物科技产业的主要研发力量。离隆德不远的马尔默市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它踞守波罗的海海口厄勒海峡东岸,对面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两城之间有火车轮渡相通。在瑞典和丹麦两国政府的联合规划下,这里形成了北欧著名的“医药谷”,推动生物科技产业迅速发展。除了上述三个产业集群外,瑞典北部的于默奥和东南部的林雪平两市周围,也集中了相当规模的生物科技企业和研发力量。 2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瑞典生物科技产业是个非常活跃的经济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吸纳的资金数量巨大,科研实力雄厚,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延长,容纳的企业类型越来越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产业经历了并购、重组,以大吃小、强强联合等演变,形成一些巨型跨国公司。同时,由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又不断孕育出许多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目前,瑞典生物科技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集中分布在这一产业技术链和价值链的高端领域。 2.1占据医疗药物的高端领域 在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中,规模较大、数量最多的是医疗药物企业。它构成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内圈层次,两家较大的制药公司又构成这一层次的核心部分。该层次的企业,除了瑞典本国成长起来的科技型企业外,也有不少是国外大公司在当地设立的研发机构。它们与瑞典大学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科研机构提供经费,同时,又把大学研究出来的发明成果及时开发成新产品。它们主要针对肥胖症、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和中风、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肿瘤等各种疾病研制治疗所需的药物。还有一些企业不是开发某种药品,而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已有药物的治疗效果。例如,怎样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直达体内的靶分子,如何使已有药物在病人体内达到令人满意的溶解效果等。#p#分页标题#e# 2.2进入诊断设备的高端领域 瑞典从事诊断设备制造的企业,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诊断工具与技术的开发、检测仪器的研制,以及血液分析设备的更新等方面。瑞典这类企业,与大学或医院的科研机构关系密切。它们经常以相互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些科研项目。其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过程,往往比制药企业快得多。 2.3攻占生物科技开发所需仪器设备的高端领域 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药物研制,需要许多高科技设备和工具,如生物芯片、生物分子分析仪、生物传感器、生物分离机、基因扩增仪、定量PCR基因检测仪、基因分析系统、核酸蛋白紫外检测仪、DNA测序仪,以及发酵设备等。瑞典拥有覆盖整个生物科技领域的仪器设备研发机构,拥有分析基因、蛋白质和生物制药等方面较大的设备制造商,拥有世界经验丰富的生物分子设备组装的探测与监控技术。 2.4拓展生物制品的高端领域 瑞典的生物制品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分子、微生物或细胞等方面的开发和生产。近年,这类企业不断向高端领域拓展,它们的产品包括:国际经验丰富的蛋白质胺基酸胜太键复合物、单克隆抗体、熔化蛋白和其他重组蛋白,以及生产青霉素制品的原材料等。 2.5进入基因作物改良的前沿领域 瑞典企业运用基因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改良,或进行生物性作物保护工作,已形成可在田间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它们已在油菜、芹菜、马铃薯和甜菜等方面培育出10多个基因改良作物。 2.6进军生物保健的高端领域 瑞典企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各种功能食品、保健营养品和美容用品等。其中一家较大的生物保健品公司,以雷特氏乳酸菌为原料,制造人和动物的前生素食品。前生素是一种非消化性食物成分,到达后肠道后,可被有益菌利用,而有害菌却无法利用。前生素包括多种物质,如含氮多糖或寡糖、辅酶、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甚至包括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瑞典企业研制较多的是寡糖类物质,如低聚糖等。大量研究表明,低聚糖能明显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显著提高动物的日增重量。 3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 瑞典通过发掘生物科技领域的深厚传统,大力整合制药行业,激发众多创业者涌入生物科技领域,建立风险资本的畅通渠道等措施,促使生物科技产业迅速成长为本国的支柱产业,并不断增强自己的特有优势。 3.1拥有整体实力强大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资料显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与乌普萨拉区域、哥德堡周围、隆德与马尔默区域存在的三个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名列欧洲同类产业集群前茅。它们拥有世界的生物科技工具、生物科技供应链,以及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3.2拥有雄厚的生物科技领域研发实力 瑞典生物科技领域,通过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医疗保健单位、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等,组合成一个强大的研发群体,既深化了科学研究,又促进了应用开发。瑞典科研人员在干细胞、神经系统科学、新陈代谢和传染性疾病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新发现,特别是糖尿病、肥胖症、新陈代谢综合症、动脉硬化症等研究,一直保持世界经验丰富水平。 3.3拥有优越的生物科技产业成长环境 一是瑞典政府把生物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制定长期发展规划,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和许多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其快速发展。二是众多企业积极参与生物科技领域新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覆盖着从基础科研到临床药物开发的各个阶段,使企业获得节约费用的聚集经济,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三是风险资本市场功能完善、渠道畅通,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商,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的资金动作。四是根据个人身份证号码建立的瑞典公共医疗保健体系,便于对病人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 4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创新进展 4.1基因领域的新成果 瑞典生物科技专家与丹麦科学家发现,一种帮助农作物抵御真菌感染的基因,同样有助于农作物吸收有毒的亚砷酸盐。这一成果有望应用于开发不吸收砷的转基因农作物,降低人们因饮食而导致慢性砷中毒的概率。砷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致癌物质,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亚砷酸盐等形式存在。在世界许多国家,砷导致水、土壤和农作物污染。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和农作物中的砷含量较高,砷中毒成为严重问题。 4.2蛋白质领域的新成果 ⑴瑞典生物科技专家和美国科学家通过一项合作研究揭示,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一种叫做p11的脑蛋白联系密切。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里有种化学物质5-羟色胺,能够调节人的情绪,也与产生抑郁症有关,还有一种1B受体在诱发抑郁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发现,p11蛋白控制着大脑细胞是否对5-羟色胺做出反应,它还能增加细胞表面1B受体的数量,并调动这些受体与5-羟色胺一起工作。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起因,提供了新思路。⑵哥德堡大学的生物科技专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波兰弗罗茨瓦夫医科大学等学者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从血浆中分离鉴别出18个信号蛋白,能用于作为鉴定阿兹海默症样品的生物标记蛋白。同时,对这18个信号蛋白的生物学分析,也为进一步了解阿兹海默症提供了重要资料。 4.3细胞领域的新成果 ⑴哥德堡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的生命科学家发现,如果一种叫做星型胶质细胞的脑细胞不被激活,那么植入鼠脑的干细胞就能够产生更多、更成熟的神经细胞。这一发现,对干细胞研究是一个重大进步。目前,给大脑植入干细胞和激活人体自身干细胞,是对医治多种神经紊乱疾病疗效显著的新方法。⑵哥德堡大学的生命科学家,在人类大脑中发现一种物质,能对新神经细胞的生成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叫做GIP,是一种缩氨酸。由于该物质分子适合用于传统的鼻腔喷雾剂,科学家们希望今后能用含有新成分的鼻腔喷雾剂,来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和痴呆症。#p#分页标题#e# 4.4疫苗领域的新成果 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的联合研究,对于疟原虫本身是如何在胎盘中隐藏的现象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有望开发出针对性更强的疟疾疫苗。⑵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开发新型癌症疫苗,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这种疫苗是利用基因技术制成的,它通过模仿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功效来发挥作用。血管生长抑制剂,能够通过阻止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这种治疗方案,被称为抗血管生长疗法。有专家称赞道,它是一种利用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来打败癌症的方法,意义十分重大。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生命科学家,发现一种能用于研发对抗癌症肿瘤的疫苗分子。他们对一种免疫T细胞进行深入分析。T细胞能够识别具有在转移细胞中常见缺陷的其他细胞。他们找到一种短的肽分子,它能够被T细胞识别。利用这种肽,研究人员能够接种疫苗,并防止不同组织肿瘤的扩散。 4.5药物领域的新成果 ⑴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发现,补充OMEGA-3脂肪酸,可减缓轻度早老性痴呆症,但对重度病症则没有这种效果。补充OMEGA-3是安全的,病人的血压没有变化,验血结果除了显示出血液中脂肪酸含量高外也没有别的变化。⑵哥德堡大学开发出治疗白血病新药物。据瑞典《每日新闻》报道,哥德堡大学研制的二盐酸组胺(Ceplene)的药物,获得欧盟药品委员会的检测通过,允许在欧盟地区使用。二盐酸组胺是骨髓移植的一种替代药物,用于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AML)。经过化疗的病人服用此药18个月就可维持约5年的生命,有40%的病人可以摆脱白血病。此药为治愈白血病又提供了一种可能。 4.6医疗仪器领域的新成果 中瑞典大学科学家,在数字彩色X射线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数字彩色X射线技术的机理,与核物理学家用来探测新的基本粒子的先进技术是一致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大型探测设备缩小到普通X射线相机的尺寸。为此,研究人员把X射线相机感应器每个像素点的电子读出装置,压缩到55×55微米大小。进而在减少X射线装置放射剂量的同时,发明了一种提高彩色X射线成像质量的方法。这样,X射线相机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并能高质量的显示出更多的色彩。这项成果,为医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4.7植物领域的新发现 ⑴瑞典农业大学的生物科技专家揭示植物开花之谜:植物中有一种叫“FT”的基因。它活跃在叶子中,能够制出一种在叶子和根尖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分子”,然后“信使分子”刺激植物的基因程序,产生花蕾。此外,温度和土壤条件是植物适时开花的重要原因,它们与“FT”基因一起影响植物开花。科研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水稻。通过揭示植物开花的秘密,人们将来能让水稻的花期提前,通过控制它的花期时间来增加每年的收获次数,提高产量。⑵于默奥大学的生物科技专家,在位于瑞典达拉那的浮露山上,发现一棵携带有9550年前遗传物质的云杉。由此推算,它是在约公元前7542年开始生根的。据考证这棵云杉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树。此前,人们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是在北美有4000多年树龄的松树。这颗树的发现,把活着的古树树龄延长了5000年。 4.8动物领域的新成果 哥德堡大学的生命科学家成功地让子宫移植的实验羊怀孕,研究人员先把母绵羊体内的子宫完整地取出来,再让子宫在绵羊体外保存一段时间,然后将子宫重新植入母绵羊体内,结果被植入的子宫恢复了先前的功能。这是瑞典医学界,首次在大型哺乳类动物身上做子宫移植手术实验。不久前,已经有4只接受上述手术的母绵羊在农场中与公绵羊交配后怀孕。专家认为,这项实验的成功,为实现人体子宫移植手术的目标,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4.9食品领域的新成果 ⑴隆德大学的生物科技专家开发出一种可降低胆固醇的啤酒,它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β-葡聚糖。有专家认为,由于该啤酒中存在天然抗氧化剂β-葡聚糖,具有潜在的保健和预防疾病作用,将使其成为促进心脏健康的营养型酒精饮料。⑵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与脱脂奶制品相比,长期食用全脂奶制品不仅不会使人体重增加,反而有助于保持体形。他们选择近2万名瑞典妇女,从1987年开始对她们的饮食习惯进行记录,并计算她们的BMI体重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之后每隔10年对她们的BMI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坚持每天喝一杯全脂牛奶或食用高脂肪奶酪的女性,其BMI指数与实验初期相比有明显下降,而高脂肪奶酪的瘦身效果比全脂牛奶还要明显。⑶瑞典隆德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过多食用高脂肪食品可能会阻碍脑细胞再生,从而影响记忆力和思维发展。

生物科技论文: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探讨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探讨

高中生物学教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一个选修模块,适于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的高中生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共五个部分。

一、本模块的教学意义

1.进一步开拓教师及学生的视野

生物科学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是20世纪,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生物科学融入了数理科学并引进运用了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通过这部分选修内容的学习,其中涉及到许多现代生物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与生物技术发展相关的理论基础。例如,基因工程操作必须理解dna的理化性质、dna在体内复制和体外扩增原理、基因重组、遗传信息的流动和基因表达的机制。通过这些原理的学习,不仅体现理科选修模块的教学意义,更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生物科技领域论文联盟//的一些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开拓的学生及教师的视野。

2.增强科技意识,激发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必然与应用科学相结合。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深入发展将有可能从更深层次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各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并为医学提供防治策略、途径和方法。“水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开展,对21世纪农业的发展,解决粮食问题,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认识到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研究生物科学的动力,基于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以后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阶段做出适宜的规划。

二、本模块的教学策略建议

1.宏观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课程定位是“以专题形式介绍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从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共选择了五个专题,分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及生态工程,还编写了14个小节的内容。五个专题中,前三个专题重点是关注技术理性,后两个专题则责众与安全伦理等人性化问题。本模块的教学内容的联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细胞水平到个体水平、个体水平到生态系统水平及关注技术到关注伦理。理清本模块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建构合宜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好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2.设计教学活动,强化必修和选修部分的联系

由于选修部分没有安排学生亲手实验和亲手探究等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从而强化学生活动的设计意识,做到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锻炼学生自主搜索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小栏目如问题谈论,设计一些题目开展话题交流,辩论会等活动。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和必修作为学生学习的共同内容本身有许多的内在联系。一旦将二者割裂开来,一方面不利于科学和技术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必修部分的概念和原理是理解选修部分技术流程的关键,运用必修部分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现代生物科技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必修与选修的综合和联系,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和技术的有机联系,一方面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实验,而科学实验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因此科学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技术改进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和引领,科学在促进着技术的发展,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来说,加强两部分的融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过程。

3.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任何新的技术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生物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说生物技术有利有弊。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在带来安全性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道德等问题。由此,在《课程标准》中除了重点介绍生物技术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外,还要说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部分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 结语

总之,本模块虽然是选修部分,其与整个教材的脉络体系还是有许多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端正学生对于本模块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对于现代科技的认识。

生物科技论文:郭上源:从连续失败到创建跨国生物科技企业集团

因为被骗做传销,他一度成了彻底失败者。但“能受得了多大委屈,就能获得多大成功”,如今他创建的“碧水源”已在13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并开展业务,成了跨国生物科技企业集团。

他说:那时,有人按一下就淹死了,有人提一下就活下来了

20多年前,当郭上源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老家当英语老师、开面条厂的时候,他再也猜不到以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做英语老师受人尊敬,开面条厂更让他成了当地颇有知名度的小老板。那样的生活已成遥远的梦境。因为与人打架,他失去了教师岗位;因为经营不善、三角债等原因,他的面条厂也最终倒闭了。

那时是1990年代末,郭上源陷入了彷徨的境地。一位朋友来自广东的电话,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在朋友的描述中,广东遍地黄金,于是郭上源踏上了开往广东的火车。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朋友竟是骗他去做传销。这注定了他将度过相当长的一段痛苦时光。

他在广东及时个落脚的地方是惠州市淡水镇。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除了打电话叫他来的朋友,他再也不认识第二个人,不熟悉任何一条路。虽然已意识到是受骗做传销,但没有办法,他只能暂且住下来。只是,他不想再像朋友骗他那样,去骗家乡的亲朋好友来做传销。于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没能拿到一分钱收入。

郭上源觉得,他的一大优点是喜欢交朋友,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正是在新结交的朋友带领下,他脱离了传销组织,先到东莞樟木头谋生,后又到了广州花都。在花都,经朋友引见,他进入某知名保险公司做起了保险业务员。

每天,他穿上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衬衫,扎上同事送他的旧领带,穿上擦得锃亮的、从地摊上讨价还价5元钱买来的二手皮鞋,精神抖擞地出门跑业务。可谁都知道,保险业务难做,一个不会粤语、没有熟人的人,要做出成绩来实在是难之又难。每天早上满怀希望出门,每个夜晚带着失望进门,那是一段吃不饱饭,天天遭人无数白眼的日子。有24小时,郭上源回到住处时发现,与他合租房子的小伙子竟然不辞而别,偷偷搬走了,关键的是,他把做饭用的煤气罐也一起偷走了。饿着肚子的郭上源看着面前的面条、豆油,却无法做饭;想出去吃,翻来翻去,身上却只剩下1元钱!这时的他,成了标准的彻底失败者。沦落到如此境遇,思念着远方牵挂自己、自己也牵挂着的亲人们,这个东北汉子不由得悲从中来……

“既然来到广州,你不牵挂,我不打电话,不做成番事业,我就不回家……”郭上源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起这段经历,当场唱起了这首借用别人曲调、自己重新填词的歌曲,豪迈中,眼角仍会流下泪珠。

苦难,会把一些人打垮,但对强者来说,吃的苦越多,动力就越大。那段时间,郭上源靠着借钱填饱肚子,每天仍坚持穿上那双二手皮鞋,精精神神地出门跑业务。在至少穿烂了三双这样的皮鞋后,一个开理发店的女孩终于从他手里买了近3000元保险。按当时的提成制度,他大概拿到了900元。钱不多,但他活了下来,坚持了下来……

“那时我就像在水里挣扎的人,有人按一下就淹死了,有人提一下,就活了下来。我会终生记得及时个买我保险的那位女孩,虽然早已不知她身在哪里!”他说。

他说: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有了及时单,郭上源更加精神百倍地去开拓业务。仅仅两三年,他就成为广州花都保险界小有名气的业务员。2003年,经朋友强力推荐,郭上源进入广州泰康人寿,并做到了业务总监的职位。

2004年,经过深思熟虑,郭上源入职健康产品直销企业“北京新时代”。在两年时间里,他做到了该企业的较高级别―――“十级经理”,管理着9个团队。从一文不名的彻底失败者,到企业较高级别的团队领导,郭上源创造着逆袭的传奇。所受的苦难,是他前进的动力。他的经历,验证着“受得了多大委屈,就能成为多么的人”这句话的真谛。

但如果把郭上源当作一个为了改变生活而不顾一切全力打拼的奋斗者,那就错了。做过英语教师的郭上源,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学习。就在他的职业生涯转好的时候,学业也取得了喜人成绩,他获得了中山大学EMBA管理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其后担任了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研修同学会副会长。全力以赴的拼搏,夯实了郭上源上升的基础;广博的学识与深邃的思考,则给了他更大的视野与发展空间。

2006年9月,郭上源赴美国洛杉矶,开始了独立创业的历程,于这年11月注册成立了BSY美国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美国的生物科技技术,经营保健、美容产品,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BSY诺丽酵素。

翌年1月,郭上源在香港创办美国B-SWAN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在香港创办碧水源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008年9月,他回到广州,创办了广州碧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当时注册资金50万元的公司,发展到今天注册资金已达8000万元,是他的生物科技企业体系中的核心企业之一。

他走在了迅速发展的路途上,但甘苦只有自己知道。实际上,那时他的产品并没有真正打开市场,而由于脚步太快,他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链危机。当他想于2008年下半年去马来西亚拓展市场的时候,他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了……故事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郭上源的夫人刘静。

2008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讲一口流利英语、在一家外贸企业供职的刘静使用了碧水源的诺丽品牌产品,觉得对调理身体很有效果,自此认识了郭上源。其后的几个月,她被郭上源的企业家精神以及他所描绘的宏伟愿景所吸引,两人开始了恋情。郭上源年龄比刘静大了许多,而刘静家庭条件优越,家人坚决反对她与事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郭上源恋爱。而她,却认准了郭上源……

于是,当郭上源想去马来西亚开拓市场却连机票都买不起的时候,刘静跟着他,带着借来的5万元,一起奔赴马来西亚。初到马来西亚,他们遇上瓢泼大雨,随后又看到了罕见的双彩虹,刘静对郭上源说:“我们的好运气就要来了!”好运气确实来了!只不过,好运气必须要有努力的辅助。那时他们带的产品,包装上都是中文,连说明书都没有。他们拿着中文包装的产品去推广,由于不懈的努力,竟然一炮而红。根据郭上源的说法,“在马来西亚,终于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及时桶金!”在这个过程中,刘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9年,刘静嫁给了郭上源。如今的刘静,任碧水源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合作金库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外贸总经理,是碧水源科技生物企业体系中的关键人物。

双剑合璧,谁与争锋

郭上源继续负责企业的整体掌控和拓展,刘静则负责企业内部管理及海外业务保障。双剑合璧,碧水源生物科技企业集团的后续发展,就都顺理成章了。2009年1月,BSY斯里m卡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12月,广东创新工场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7月,BSY文莱营销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1月,BSY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成立,BSY印度尼西亚国际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4月,BSY印度营销有限公司成立,广州碧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云分公司成立;2012年1月,台湾创新工场国际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9月16日上午,在众人企盼的热切期待中,广州碧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华南地区具规模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股权代号890749。

至此,碧水源集团已拥有了保健品系列、洗护产品系列、护肤品系列、量子信息系列四大系列产品,并同时形成了四大事业部销售团队。为了配合新的发展形势,碧水源又投入巨资兴建生物科技园,建成了华南地区规模较大、设备、全数字化控制的10万吨级GMP净化工厂,并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技合作中心和科技产业基地。同时,碧水源集团响应政府在广东清远产业园推动产业升级的方案,购置300亩土地建设厂房,计划透过全球化采购,将最天然、最纯正的天然草本配方与技术引进中国生产产品,继续推动世界健康产业的发展……

吃的苦越多,动力就越大;受得了多大委屈,就能成为多的人。郭上源用自己的传奇经历,诠释着这些格言的含义,并以不懈努力,持续地为人们的健康美丽做着贡献!(责编 孙礼勇)

生物科技论文:Google公司食堂的生物科技美食

“枝繁叶茂的绿色机器”

管饭,一日三餐都免费,这是Google早期赖以吸引人才的重要法宝之一,现在更成了Google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是,Google在硅谷山景城的总部Googolplex拥有近两万名员工,赶上一个小型城市了;Google食堂团队在全球各分支建有185个餐厅,每天要做出十万八千顿饭出来(这是Google官方的实数),光设在总部的餐厅就有30个。

要让这些人饿不死,容易;要让他们吃饱,也不难;但要让这些人不但吃饱还要吃好,那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Google食堂团队从建立之初就以此为宗旨:喂员工以营养搭配科学的膳食,让他们从早到晚能量满满、心情愉悦,而不是随便打发他们,然后让他们一整天昏昏欲睡。

还有一点――这可是Google呀,一家始终被耀眼光环笼罩着的公司!所以食堂团队也不能只是24小时到晚买菜做饭,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他们内部在运作着一个高科技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使用前沿生物技术进行有机农作物栽培。

这个项目叫作“从农场到饭桌”(Farm to Table)。Google公司早就拥有了很多菜园子,而这个项目更多地带有示范性质,让员工们对现今食品工业发展到何种地步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立马步入量产,自给自足供应全体员工。这个项目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放在总部食堂不远处的一个名叫“枝繁叶茂的绿色机器”(Leafy Green Machine)的、用大集装箱改建而成的高新农业示范装置。

Christa Essig是Google公司食堂“Farm to Table”的项目经理,她以前在CDD(参与起草与公共健康有关的食品政策的组织)工作,在营养学领域有着深厚积淀。尽管Essig的简历很漂亮,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正式加入Google前,她仍足足经历了五轮面试,因为这是个具备实际意义的重要“面子工程”。这个项目的实际意义在于让大家了解当前生物技术背景下的食物是如何生长的,食物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食品工业上的创新。“Farm to Table项目对于Google来说,是用来激励员工和合作伙伴的。”Essig说。这个“枝繁叶茂的绿色机器”实际就是一个设在大型航运集装箱里的、全水培无土种植的花园,所应用的全部技术都居于当前全球种植业的前列。Ben Kutchur是一位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园艺专家、有机作物种植小能手,他负责这个绿色机器的日常照看。

这个对Google员工进行食品加工与技术教育展示的项目,最初只是几个人的头脑擦出来的火花。Google食堂总监Michiel Bakker就是其中之一,他是2012年从餐饮服务业加入Google的;Google食堂的大厨Scott Giambastiani对这个主意也卓有贡献;另一位大厨Quentin Topping也是该项目的主心骨之一,他每年要在Google搞一次海鲜节,对当地水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命题非常热心。

“枝繁叶茂的绿色机器”就安静地停靠在Google总部一个沙滩排球坑的后面。Ben Kutchur介绍说,在Google总部有很多类似的有机菜园,但这个供展示用的有机花园可以灵活安顿在城市里,在寒冷的天气下,甚至在一些土壤已被严重污染的地区。

此“绿色机器”使用可调节温度的集装箱改制而成,里面亮着粉色LED,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两侧是植物种植区。植物一行行摆放在水栽架子上,无需土壤即可生长。水从植物上方流注而下。这些架子都是可以移动的,以方便照顾植物。使用这种方法,一个集装箱可以种植上百株植物。 Google使用这个“绿色机器”种植用作调料的鼠尾草、百里香以及不同种类的罗勒。从播种到收获大概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一个集装箱所生产的调料,可供Google总部食堂一个星期之用。

另外,Google员工们也可以参加免费的烹饪课程。课堂设在某一间Google餐厅的后面。烹饪课程非常受员工们欢迎,几乎场场爆满。

美味环保的新技术素食

无论是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是高举环保大旗并志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Google都不甘落于人后。最近这位搜索巨人宣布:正在考虑在Google公司食堂里使用人造虾来代替真虾,而它与真虾吃起来的味道一模一样,并且不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种人造虾是由硅谷生物创业公司 “食品新浪潮”(New Wave Foods)提供的。这家公司的创立者是一位材料科学家和海洋保护专家。面对日益严重的过度捕捞、水污染,他忧心忡忡,于是决心研究使用基于植物原料来生产制造水产食物的替代品。“我们的科研成果顺应了环境保护的潮流,属于可持续性发展类食物。所以Google公司的大厨们决定,一旦我们能够量产,就会使用我们的产品来替代传统的动物虾类。”该公司人员介绍说,他们同时还在研究如何人造鱼翅、金枪鱼、扇贝等。

人造虾是由红藻分解后的成分结合植物蛋白粉制作而成的,其成品在外观和口感上可以“以假乱真”,包括水腥味和咀嚼时的弹性都能真实还原。红藻是虾类的主要食物和营养来源,所以也成了人造虾加工的最主要原料。

虾是美国受欢迎的海鲜类食品,占美国人每年吃掉的40亿鱼类和壳类水产的四分之一强。但是,据说每捕捞一磅的虾,就会有其他15磅的水生动物(如濒危海豚、乌龟、鲨鱼等)因缺乏相应的食物或人类的误捕而死掉。所以“造虾”新技术才会备受瞩目。 Google公司的食堂

“我们已经去Google拜访两次了,并在他们的餐厅进行试吃。”食品新浪潮公司的创始人和CEO――Dominique Barnes说,“因为我们的产品还没进行量产,所以每次只能提供一小部分。Google公司的领导对我们的虾非常感兴趣,愿意使用我们的新技术配方,帮助我们扩大生产规模,这也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标。” 当然,并不是只有Google一家公司对此产品感兴趣。“我们也有其他客户,从当地犹太人开的寿司加工厂到想要把我们的产品加入食谱的小饭馆都有。这真让人激动,我们现在可以把产品从实验室送进各种厨房了。”

此外,Google还试图以2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一家名叫“不可能的食物”(Impossible Foods)的公司。这家公司这么值钱的原因,是他们拥有独家秘方,能够在实验室里培育人工合成蛋白的“牛肉”,也就是以全素的方法做出连最爱吃肉的家伙们都分辨不出来的像真牛肉一样的汉堡,那肉里甚至能像真的牛肉一般浸出“牛血”来……这家公司曾获得来自比尔和李嘉诚总共7500万美元的投资。他们的技术原理是“植物血”――从有固氮能力的植物根部提取血红素,而这种血红素正是复制红肉味道的关键。目前这家公司不满足于只做出吃起来像牛肉一样过瘾的素汉堡,在研制喝起来像牛奶一样好喝的植物奶,吃起来像鸡肉、鱼肉、海鲜一样美味的素食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

硅谷从事前沿食品工业技术革命的人都认同这一条:当前人类的食品结构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以构成食品工业主体的畜牧业来说,畜牧业已经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18%,并严重威胁到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未来人口爆炸会带来粮食危机,无限制发展畜牧业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素肉作为一种可持续的食品,将会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食品革命,因而为高瞻远瞩的创业者们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Google公司的食堂

生物科技论文:初中生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初探

【摘 要】生物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物科技活动承担着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任务,更是培养青少年热爱大自然,理解和关心生态保护,了解生物与农业、生物与医学、生物与工业及环境保护等的关系的首要途径,它还挖掘和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研究人才,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筹备力量。生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具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一切特点,在各学科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笔者运用行动研究法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过程,对学生较为困惑的选题环节,采取集中培训、个案分析、跟踪调查等形式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和积累案例素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论【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其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看其创新能力或创新才能,因此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初中生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生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既可以给学生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实现塑造人格、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选题阶段的探索与实践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的理念,笔者充分利用所在学校现有教育环境条件,结合初中学生特点,探索和研究初中生物科技创新实践中的操作性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科技创新课题研究。解决在此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期为科技教育和广大一线科技活动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积累一定实践路径和方法。

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前,笔者曾对学生作过问卷调查,65.38%学生认为选题环节是最为困惑的,选题难成了影响或制约“课题研究”开展的瓶颈。我决定运用行动研究法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行动研究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在制定总体实施计划时还要考虑行动步骤的计划。先进行及时轮行动,并进行监测,了解其效果,根据监测获得的资料,分析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修改总体计划,尤其对下一轮的行动步骤作出调整。具体行动研究步骤如下:

(1)拟解决的问题。经过知识的积累,学生已经挑选了一些课题,但选题过于盲目,不清楚哪些课题其他人已经做过,自己可以做什么样的课题,怎样把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2)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学生的课题主要来自于日常生活中,要在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能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

(3)设计对策及行动方案。利用科普讲座这个宣传阵地,发挥典型案例的辐射功能,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选题,指导学生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4)行动反思。从上交的课题名单中,我们发现科普讲座起了预期的作用。70.5%的选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说明学生已经在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但存在的问题是选题角度、选题范围大小、研究的可行性等问题。

(5)新一轮行动研究方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每个课题制定的出发点、研究计划等详细情况,帮助学生找准研究方向和角度及切入点,缩小研究范围,通过分解、细化、改进、综合,提炼出可行性强的研究课题。

(6)新一轮行动实施及监测。针对选题范围过大的课题,笔者采用的是分解、细化的方法。

(7)行动研究阶段性评价和总结。通过对比前后课题名称分析发现,修改后的课题名称更确切、具体,学生明确了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切入点。教师也可从课题名称中迅速掌握课题的相关情况。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小组共产生了24件作品,全部推荐参加了第五届鹤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4件作品均荣获市级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

三、开展活动的建议

(1)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选题。生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的相关学科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

(2)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可以考虑学校和周围社区中哪些是可利用的资源,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3)提高生物教师的科研素质。生物教师要多参加各级科技活动的培训,多阅读科学研究方面书籍、报刊、杂志,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多收集相关案例,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只有教师自己具备科学研究能力,才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

生物科技论文:西藏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政策初探

【摘 要】西藏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西藏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更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物科技产业因其研发资金需求大,耗时长,政府政策成为扶植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其他地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对西藏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西藏;生物科技;政策;藏药材

一、政府在生物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生物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多个著名的经济理论中都有详细的论述。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Michael Porter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国家能创造并持续企业的竞争条件,政府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决策,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

1987年,Christopher Freeman在研究日本的创新活动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由公共和私人部门共同构建的网络,一切新技术的发起、引进、改良和传播都通过这个网络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和互动得以实现。他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型和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政府政策、企业及其研究开发工作、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产业结构等四个因素的重要作用,强调政府政策在促进创新及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西藏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西藏高原地域辽阔,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的绝大多数动植物种类都是藏药材和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资源种类,不断挖掘这些资源种类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受极端寒旱生境条件,特别是低温、强紫外线辐射和低氧环境作用的影响,西藏高原动植物自身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年生长能力极为有限。如果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资源消耗速度过快,将对种群繁衍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部分种类的衰退和灭绝。因此,在研究开发高原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多途径对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加强对高原生物资源状态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通过规范化人工栽培、生态抚育及生物技术快繁等途径进行高原生物资源的繁育,增加资源供给量。

1、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引领藏药材生物科技发展

2010年以来,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共建重点实验室、参与有关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与专业培训等方式,与区外生物研究机构进行密切合作,为高原生物研究领域注入了新活力。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共建成立了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先后选派科研人员到北京微生物所学习真菌的分类鉴定知识及实验操作,逐步开展我区大型食用真菌的驯化工作,已摸索出双孢菇生长的培养方法,为扩大其人工栽培和推广提供了科技支撑。通过开展植物内生菌研究,对从毛瓣绿绒篙等藏药材中分离出的400种内生菌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发酵初筛和抗菌活性研究,为我区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与青藏高原研究所共建成立了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联合重点实验室,为植物学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向试验和微观层面扩展、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目前,计划从分子水平对藏药材“索罗马布”的质量及代用品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研究。

2、联合区外先进发展平台,促进西藏生物科技产业孵化

自2007年9月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在成都高新区顺利启动以来,经过5年的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创新型企业的整体发展和盈利,推动了我区科技经济发展。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自启动以来,一方面入孵企业借助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平台,依托孵化器现有条件加快项目研究进程,使得企业的“国家I类新药红景天苷注射剂”、八味獐牙菜胶囊产业化等项目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经过5年的孵化,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与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形成亮点,形成资源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长期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的沟通和联动,降低了企业创新与创业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入孵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三、西藏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政策初步探究

1、制定规划方案,加强生物科技产业推动

制定适合西藏特色的生物科技产业推动方案,可作为各部门推动生物科技产业的指导原则,并相应成立生物科技产业推动指导小组,协助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沟通、协调、整合各部分的资源,加强生物科技产业推动。

2、提供生物科技整合育成服务平台

提供生物科技整合育成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咨询与辅导,引进专业人才、技术与资金,协助研发成果产业化。

3、建立生物科技产品审查机制

建立生物科技产品审查机制,强化审查效率,保障生物科技产品投入市场的产量与质量。

4、完善生物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完善生物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得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有规范的发展平台,相关问题能够合理的得到解决。

5、政府政策带动投资

政府相关对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和政府投资可带动民间投资等投资方式,促进生物科技产业规模壮大,发展集群。

6、促进生物科技产业的区内外合作

促进生物科技产业的区内外交流与合作,使区外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很好的促进西藏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发挥西藏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

成都高新区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创新型企业的整体发展和盈利,推动了我区科技经济发展。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自启动以来,一方面入孵企业借助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平台,依托孵化器现有条件加快项目研究进程,另一方面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与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形成亮点,形成资源的良性循环。

上周环球股市表现反复,最受投资者关注的便是欧洲中央银行 (ECB) 利率决策会议。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降低基准利率至0%,再将存款利率降至负0.4%。同时,每月量化宽松规模扩大至800亿欧元。

德拉吉还暗示,今后央行不会再进一步降息。同时,投资者对新刺激方案重拾信心,令环球股市上扬,美、英、法和德等股市均录得显著的升幅并升至2016年高位。此外,油价表现做好。虽然原油供求失衡等因素仍然持续及困扰市场气氛,但国际能源总署(IEA)于上周五发表报告,指出因美国及其他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愿意减少产量,加上伊朗的供应逊于市场预期,令油价出现触底的情况。

然而,该报告令投资者纷纷入市,刺激油价做好。结果,纽约期油上周累升逾7%,伦敦布兰特期油亦升逾4%。随着国民收入上升,公众对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因此,医疗产业将会出现庞大的市场需求及潜力,并预期迅速增长。有见及此,汉港控股(01663.HK)亦先拔头筹将集团基础业务进行改革,加入医疗药品相关业务。新业务分为两大类:一)医疗药品检测业务;二)研发干细胞治疗及培殖等高端技术。

干细胞进入临床阶段

在2015年,中央政府亦大力推行有关改善国民健康的计划,如《广东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及《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等。在国家有利的政策驱使下,预期生物产业可以在将来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在中国放宽一孩政策及年老人口增加等情况下,相信生物医疗产业之需求将会出现持续的增长。

汉港旗下子公司「汉港生物科技与「浙江工业大学及「Irvine Pharmaceutical Services合营成立新公司「浙江美测药品。目的是为中国及亚太地区提供独立第三方药品质量研究及标准检验、客户定制合成、处方技术、新药品研究、药品安全评估及临床试验等服务。

此外,汉港生物与「汕头大学医院、「浙江金时代生物及「北京三有科技合营成立新公司为「汕头汉港生物科技。

目的主要从事发展综合性干细胞业务,包括干细胞采集、储存、增殖、移植及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与开发,目前其合作伙伴的部分干细胞制品已进入临床阶段,而干细胞库已营运两个多月。

生物科技论文:医药与生物科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这主要源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医保覆盖增加、政府投入增加、人均收入增加等多方面因素。根据统计,2015年中国医药终端市场约为1.38万亿。但随着监管加强、医保控费和行业调整,未来5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从过去五年的16.1%放缓至10.6%。

审批从严,政策趋紧,增速放缓,抱团取暖

放眼下一个五年,预计中国医药和生物技术市场将出现以下几个趋势性变化。

2015年年底,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了史上最严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对提高仿制药审批标准、优化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等药品审批、严惩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等进行明确规定。许多药企的在研在审新药将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招标改革、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及医保控费将会实质性影响部分药企的销售与经营。在审批与政策双重趋紧、医药市场增速持续放缓的情况下,同质化的仿制药企业将寻求抱团取暖,那些有雄厚研发底蕴、健全销售网络和强大整合能力的药企将有机会逐渐发展成为平台型药企集团。

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二胎政策的放开带来了慢病药和儿童药等细分市场的机会

2015年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人口占比提升到29%。由于老龄群体免疫力较低,导致患病率较高;且老年人多发慢性病,需要持续用药,耗费较高,老龄人口将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为医药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0-2014年,我国每年新生儿约1600万。放开二胎后,预计头五年新生儿每年增加500万左右。我国制药企业总计约6000家,但专业儿童制药企业却只有10家左右。我国12岁以下人口已经超过2亿,且儿童免疫系统处于发育健全阶段,属于易患易感人群,儿童用药市场需求量巨大,蕴藏着众多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创新空间。

生物技术持续火热,精准医疗孕育万亿级市场

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决定在2030年前政府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全球范围内,CAR-T、CRISPR、ctDNA、单抗等生物技术逐渐得到验证,并应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及精准治疗。虽然该类技术处于探索阶段,但这些技术的研究探索、临床试验及验证后的诊疗应用都将创造巨大的市场机会,初步估计可达万亿规模。

传统中医药即将重获新生,迎来爆发

近期,国务院加大对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放宽中医服务准入、放开中药制剂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种种政策利好为中医药行业即将迎来的爆发期进行了充分的铺垫。2015年,仅在A股市场便发生了超过80起中医药领域的兼并收购事件,合计交易金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中药以100亿元的估值收购天江药业,中药企业的价值正在显现。

生物科技论文:当代蚕桑生物科技发展现状综述

近50年来,我国蚕桑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蚕丝蛋白生物材料开发及应用、家蚕基因工程技术、家蚕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技术、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家蚕变态发育的人为调控、家蚕营养生理与人工饲料研究、蚕体作为生产重组蛋白的生物反应器、桑树栽培与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发和蚕桑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蚕业生产向深度与广度拓展。蚕桑生物科技发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蚕桑生物科技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养蚕业的发展,为广大蚕农增加收益,带动丝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蚕桑生物科学的发展,也为生物科普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使传统蚕桑业焕发生机活力。

回顾中国蚕业科学的发展历程,展望世界蚕业科技发展趋势,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蚕业科学是为蚕丝生产有关产业(栽桑、养蚕、制种、制丝)提供方法与原理的应用科学。面向未来,蚕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蚕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使养蚕业从劳动密集型迅速向知识密集型转变,而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蚕桑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创新。

1 蚕丝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

丝蛋白分子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将为增产蚕丝、改进丝质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飘逸润滑的桑蚕丝衣服是许多人的最爱,但让人苦恼的是,桑蚕丝很娇气,不耐穿,打理起来也格外麻烦。2014年11月,我国西南大学科学家培育重组基因蚕宝宝首次吐出了人工合成蚕丝蛋白。在家蚕16 425个基因中,有一个叫做Fib-H基因,它是控制丝蛋白产生的关键基因。研究者在家蚕的生殖细胞中“剪切”掉了其中的Fib-H基因,没有Fib-H基因的家蚕丝腺,叫做“空丝腺”。研究人员将事先设计好、与Fib-H基因类似的人工丝蛋白基因,显微注射到被敲除Fib-H基因的蚕卵中,人工丝蛋白基因转移成功的蚕卵发育成“蚕宝宝”后,吐出的丝中就含有人工合成丝蛋白。通过对蚕丝纤维的人为改良和重新设计,以后桑蚕丝可能会像棉质衣服一样,既保持桑蚕丝的舒适感,又像棉质衣服一样耐穿、好打理。

2 家蚕丝蛋白生物材料新功能的开发及应用

家蚕丝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气与透湿性、无毒、无刺激、与人体相容性强的生物材料。家蚕丝蛋白不仅可作为人造皮肤、血管、肌腱、韧带、骨骼和牙齿等人造组织材料,以及作为手术缝合线、隐形眼镜、角膜、抗血凝剂、药物控释材料、功能性细胞培养基质、固定化酶载体和生物传感器等生物医学材料还在环保新材料、化妆品、保健营养食品等日化和环保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家蚕基因组研究工作的重大进展,以及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快速进步,家蚕丝蛋白的生物功能有望在军事、航天、医学、环保等领域得到更深、更广地开发和应用。

3 家蚕基因工程技术

桑蚕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而且是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模式生物之一。将外源基因转移到桑蚕中以实现其在蚕体内的表达,最终是要将外源基因整合桑蚕染色体,这样才有可能稳定遗传,获得转基因蚕。目前关于桑蚕的转基因报道主要有:桑蚕品系间的基因转移,其他动物的基因转入桑蚕体内,以及桑蚕的基因转入其他动物。例如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陆长德等利用“电穿孔”法,将荧光蛋白基因及蜘蛛拖牵丝基因注入蚕卵,获得了吐出荧光“蜘蛛丝”的转基因蚕。蜘蛛丝中的拖牵丝是强度十分高、弹性十分强的天然蛋白纤维,若制成防弹衣则“刀抢难入”,织出降落伞牢固耐用;产生荧光的蚕丝则可用以开发天然夜光衣及各种防伪标签等。

4 家蚕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技术

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势,一是体质强健,容易饲养;二是食桑量少,饲料效率高;三是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可缥制高品位生丝。专养雄蚕比目前的雌雄蚕各半混养,可较大幅度提高蚕丝的产、质量和蚕业经济效益。因此,专养雄蚕被称为继一代杂交种利用之后最有价值的一项创新技术。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应用已有很大进展,俄罗斯科学院斯特隆尼柯夫育成的桑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在此基础上经转育改良培育出多个雄蚕品种,雄蚕率达99.85%,可实现专养雄蚕的目标。专养雄蚕将成为21世纪提高桑蚕产丝能力和改善丝工艺性状的重大突破口。

5 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

蜕皮激素(MH)、保幼激素(JH)以及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在调节桑蚕生长发育、增产蚕丝及生产超细纤度生丝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例如,应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可提高夏秋茧的品质,并较好地解决桑叶的余缺问题。发现了几种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成功地诱导出三眠蚕,开发出了超细纤度品质茧丝。此外,使用抗保幼激素,可以缩短蚕期,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6 家蚕变态发育的人为调控

家蚕变态发育的人为调控是蚕丝业科学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人为调节家蚕的变态与发育对蚕丝业的生产结构与整体生产效益有重大影响。由于家蚕是变态昆虫,蛹期很短,仅为2周,而蛾口茧不适合于缫丝,生产上必需在蛹化蛾之前完成鲜茧的收购和烘干工作。人们希望通过人为调节家蚕的变态与发育,延长蛹期,减轻鲜茧收购和烘干的工作压力及强度,甚至希望蛹期发育中止,实现鲜茧缫丝。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采用精子介导法将带有蝎毒素基因的载体导入蚕卵,在蛹期特异性表达,杀死蚕蛹。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鲜茧收烘与蛹期过短之间的矛盾,使提高生丝品位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约烘茧所需的能源。

7 家蚕营养生理与人工饲料研究

家蚕属于植食性昆虫。家蚕除嗜食桑叶外,尚能取食桑科的柘,菊科的蒲公英、莴苣,榆科的野榆等。但桑叶以外的植物叶,很难使蚕健康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在过去40年桑蚕摄食行为与营养生理学研究基础上,对广食性蚕品种选育及低成本人工饲料设计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用低成本人工饲料在全自动化的工厂内实现全年养蚕,从而促进养蚕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例如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功选育出了嗜食低成本线性规划设计饲料的多对广食性蚕品种,日本的其他现行品种也都经过了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均具备良好的摄食性。我国蚕业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和广食性蚕品种的选育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山东省农业大学林学院蚕学系,近几年也开展了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的选育工作,并初步选育出摄食性较好的杂交组合广食一号和广食性饲料(主要成分:桑叶粉30%、豆粕粉25%、其它有淀粉、防腐剂、维生素、无机盐等)。

8 蚕体作为生产重组蛋白的生物反应器

“家蚕生物反应器”,是指将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植入家蚕的蚕蛹体内进行培养,蚕蛹会主动对植入基因进行转录和翻译,自然生成对人类有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高新技术(如超低温冷冻、低温干燥、高速离心等),将生物活性成分萃取并制成相关剂型,以满足人类疾病的治疗、预防和保健需求。家蚕易于饲养,成本低廉,它1天内可合成3 169 mg外源蛋白;其血淋巴具有储存蛋白的能力,淋巴内含有蛋白分解酶的抑制物,对目的蛋白起到保护作用,且外源蛋白又很容易从家蚕体液中分离纯化出来;还可以将家蚕直接磨碎用作药物或食品添加剂。因此,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有用蛋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如用家蚕来生产皮肤生长因子、乙肝疫苗等有高附加价值的蛋白质。

9 桑树栽培与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发

桑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是改良桑树品种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单位面积产丝量的重要途径,而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也将为桑树育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全世界26个桑种,分布在中国的至少有15个,目前我国保存的桑品种资源达2600份,已选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养蚕要求和其他用途的优良桑品种50多个,其中栽培面积最多的是鲁桑系的荷叶白、桐乡青、团头荷叶白、湖桑197,育2号等品种。桑树栽培主要采用低杆密植、立体栽培管理模式,提高了桑叶产量、质量。

10 蚕桑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由蚕桑副产品加工成的许多产品已进入工业生产阶段,如利用桑叶、桑葚果制作桑叶茶、桑葚膏、桑葚酒,提取植物醇、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利用蚕蛹制备蚕蛹蛋白粉和多肽,分离家蚕抗菌蛋白和诱导生产生物活性蛋白,生产蚕蛹氨基酸及氨基酸络合物,提取蚕蛹油与壳聚糖,开发蚕蛹蛋白纤维、蚕蛹虫草等;利用废丝研究开发出了丝素粉、丝素膏、丝素液、丝素洗面乳、洗发护发剂等美容健肤化妆品。不仅提高了蚕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蚕业产品附加值,转变蚕桑生产经营目的,做大做强蚕桑产业,让蚕桑更好地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