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世界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世界经济论文:油气资源开发世界经济论文
一、目前油气能源现状
1、国际原油涨价,油气开发压力大
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战略资源,关系国民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就油气资源而言,由于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布局上的极不平衡性,形成极大的国际间利益差距和巨大的获利空间,可以说目前世界上的“战争”,最主要的还是基于争夺油气能源的争夺战。在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加快能源的开发,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扶持各自国家的石油巨头和民营油气企业。如美国以天然气为主营业务的独立石油公司;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GazpromNeft)和秋明-BP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苏尔古特油气公司等等,都在政府的许可下,分别加大了石油勘探的资金投入和海外扩张。近年来,基于国际油气价格涨多降少的规律,所谓涨多降少就是说涨幅远远大于降幅,而最终还是涨势,中国的油气价格也随之上涨,从而促成水电煤气等公共产品的价格上涨,无形中这些依赖油气的行业的大幅度上调价格,做了通货膨胀的推手。如果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在很大比例上要依靠进口,那么这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保障就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有资料表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于世界前列,2008年出台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指出,如果不加强油气勘察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到2020年我国对石油的进口量将升至总需求量的60%。如何才能规避风险,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去思考,其一应加大本国油气生产的力度才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可行之路。其二要采取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拓展勘探开发技术,以技术换能源。才能有效降低或化解油气资源进口的风险。
2、金融危机恐惧感,纷纷追求经济快速复苏
2008年,一场国际间的经济危机,令各个国家机器都高度紧张。为了化解这一场让全世界经济疲软的金融危机,各国除了纷纷用各种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外,油气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不可避免的成了各国复苏经济的最重要的筹码之一。因为当油气短缺的时候,表现的就不仅仅是GDP的下降和环境状况下降,而是因为油气资源这一工业经济的血液,缺乏了血液的工业,从何而谈工业经济、工业发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以项目式的油气能源开发战,使很长一段时间内延迟停滞的油气项目,转眼间纷纷开战,如沙特阿美的Manifa项目、哈萨克斯坦的Karachaganak3期项目、阿塞拜疆的ShahDeniz项目,以及规模较小的澳大利亚Reindee汽田等。而我国的石油企业也借机走向海外,寻找新的油气能源开发市场,如在中东我国石油企业分别以各种经营和贸易方式参与了中东油气市场的工程承包和开采作业;其次计划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区域建立稳固的市场立足点,其中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被称为“第二海湾”的里海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油气储量最丰富的盆地之一,可开采储量为130亿桶;再次是在非洲的及时产油大国尼日利亚和贝宁等西非国家,拉美的委内瑞拉和秘鲁等国家参与市场竞争,已初见成效,并且战略意义已经呈现。
3、油气开发技术与环境保护投资出现严重断层,最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旗下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一声巨响,大量的原油泄漏至墨西哥湾,时至今日原油仍在以每天8000桶的速度向外泄漏,泄漏规模超过原先估计的10多倍,而且这一纪录还在不断刷新,酿成了震惊世界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终于震撼了正在疯狂开采油气的相关政府和油气企业的膨胀发热的大脑。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原油污染事件,在此之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奥巴马在2010年3月31日宣布,部分解除对近海油气钻探的禁令,扩大近海油气田的开发,以此来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有助于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当墨西哥湾漏油发生时,油烃就进入了海洋生态系统,而首先是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石油烃粘附在海洋生物甚至鸟类的身体表面,妨碍其正常的呼吸以及运动;其次,石油一旦在经济生物体内累积,作为经济生物的食用价值就已丧失;再次,无机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海洋生态系统,本身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危害不大,但其高浓度的无机营养盐却给海水中藻类赤潮生物的大量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导致赤潮。赤潮可使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产生异化,对原有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而如今“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成了“美国人请客,英国人买单,害了朋友坑了世人”。而且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铅、铬(总铬和六价铬)、铜、锌、镍以及过渡元素砷、硒等,是地壳的天然成分,在海洋非生物成分中有一定比例,如果人类活动使过量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海洋,逐渐富集,同样,也都将最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可替代能源还岌岌甚危
石油可以制造出重要的基础原料如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通过此类基础原料又可产出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和化肥等等,它们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可缺少的产品。虽说新能源可以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虽然从能量的角度上可以用风能、太阳能、核能部分取代,但是石油化工产品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却是难以取代。目前已有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技术和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的研发、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油页岩、天然气、海洋能和地热资源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生产乙醇的原料粮食有限;甲醇在动力、安全、替代及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明显,但有关毒性以及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有待以科学数据作依据才能应用于市场;在高油价情况下,煤炭液化技术优势明显,但是原材料煤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可以大力开发的替代能源来说,中国二甲醚的生产已达到单套装置生产能力250万吨/年的技术水平,超清洁燃料GTL柴油、油砂资源和重油(稠油)资源、油页岩资源的开发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开发,这些可替代资源的开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油气资源的紧张,但是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还只是起步阶段,生产水平也处在初级阶段,发挥的作用有限。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可获得量为73亿吨标准煤/年,而开发量却仅为5000万吨标准煤/年;煤层气资源量为36.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与中国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有着极大地开发空间。
二、油气开发与环境的关系
1、油气资源再生周期远大于环境再生周期。油气资源再生需要几千年甚至上亿年,而环境的可再生期恢复期短者几十年,长者几百年,可见前者见长,后者见短。我们应该着手现在,培育未来。科学探测表明:新生代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4.3%中生代占65.2%,而天然气的储量排序则是中生代及时,古生代第二,新生代次之。可见油气的形成经过了多么漫长的地质年代。而我们开采油气,却只是近百年间的事情。我们把亿万年形成的地质地貌,在短短几十年间就破坏了,虽然地表环境可以经过几十年上百年恢复,但是地质条件一旦被破坏,却是需要再经过亿万年的等待。
2、就目前油气开发而言,油气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油气的开发环境;而油气的开发环境又分地下环境和地表环境,二者是心脏与血脉的互为生存关系。油气的的开采是将地下深处的油气运送到地表上来,所以地表环境的保护与否,直接关系到地下环境的好坏。我们以美国为鉴:十九世纪40年代,石油勘探工人驾驶着拖拉机在阿拉斯加美丽的苔原上左奔右跑,造成苔原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变成了不毛之地;地质学家把地表的隔热植物翻起分析地质,且没有做善后工作,露出了下面的长期冻土层,长期冻土被阳光晒化,地面形成沟渠,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于失去了地表保护层,钻取上来的油屑又渗透到岩层,使得录井技术员无法对以后由周边钻取的含油岩屑做出分析判断。油气田的特殊地质环境和地理位置,决定了油气开发的环境:油气存在于地底深处,就必须钻井取屑,一直到能通过含油屑或者红光测气分析到油气为止。必然要通过有噪音的钻井和对地表的破坏才能完成。
3、从现实来看,油气开发与环境仍然是互为生存关系.油气行业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与环境的挑战,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油气开发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对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影响。在深海、北极、高原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和环境脆弱地区的作业直接导致油气勘探开发与环境的冲突。对油气开发前期可能造成的对植被的破坏、土壤的污染、水土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对空气的污染、产生的落地油、废弃泥浆、废岩屑等等,污染因素多环节多。油气开发在现有的勘探开发技术条件下,在生产过程结束或放弃生产时,仍然避免不了对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只能通过勘探和开采之后的及时补救措施,来修复、维护环境,以及不断的提高勘探和开发技术来保护环境。
4、油气开发与环境在经济中的位置.在现实中是“前者重后者轻”。笔者认为二者均应放在同等的位置;都应从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来同等对待,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体的意志、利益来确定;简单的讲,对待环境民众与总统同等。石油企业既要做到和谐生产,又要保护环境和限制地下流体的转移。对已开发井,设置“油气井资产报废环境处置费”的专项开支,以确保废弃油气井及相关设施安全和实现地表可以被重复利用。结合目前国内相关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石油企业现有的技术力量,在对油气井资产进行弃置处理时,首先要保护淡水层免受地层流体或地表水窜入的污染;其次要隔离开注采井段与未开采利用井段;再次要保护地表土壤和地面水不受地层流体污染;然后要隔离开处理污水的层段;达到将地面土地使用的冲突降低到最小程度的目的。对油气勘探,应由投资方给施工方增加“勘探施工环境保护恢复费”的项目投入,首先在勘探施工中因地制宜,缩小对环境的损伤范围;其次开发和使用对地表和水源无污染的环保泡沫剂,达到“清水+环保泡沫”的勘探钻井作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次在潜水面以上安全段激发,防止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然后在有条件的环境中,推行打一口勘探井,种植一棵“勘探树”,建造勘探绿色长廊;精心回填地表,以确保勘探作业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和培育。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识:环境一旦受到污染,遭到污染的环境将蔓延到更大的范围,形成所谓的世界性问题。现在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沙尘暴、水土流失等,这些污染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酸雨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并给世界的古代文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都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环境污染还给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使得一些稀有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而我们要去补救修复这些被污染的环境,需要投入的是比那些“油气井资产报废环境处置费”和“勘探施工环境保护恢复费”等等费用花费上千倍甚至万倍的代价,虽然其金钱的花费也许短时间内比不上所创造的利润,但是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
三、结论
油气开发与环境不能脱钩,应环环相扣;在油气开发前,应采取先投入环境培育,再实施开发的策略;在油气开发中,对环境有损伤的,企业应加大力度修复环境,增添环境培育措施,不见成效的政府职能不予放行;在油气开发后,从产值中定比例,拨专门的款项对开发区域内环境培育实施长期维护战略;实现开发一片油气田,培育一代环境的目标。回馈大自然,实现油气开发与环境和谐的美好局面。
世界经济论文:零售业发展与世界经济论文
一、世界经济发展基本特征
1.复苏缓慢曲折但趋势不变2013年,世界经济并未如年初所预计的那样(2013年4月份,IMF预测全球经济将增长3.3),实现较为强劲的复苏。根据IMF在2014年4月的《世界经济展望》,2013年全球GDP同比增长3.0,增速较2012年放缓0.1个百分点,但放缓幅度较2012年0.9个百分点,和2011年1.2个百分点有所收窄,表明复苏态势并未发生改变。根据IMF近期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实现增速4年来的首次上扬。
2.发展中国家经济占比过半,但内部风险显现
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4.5,尽管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发达经济体,后者增速为1.2,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在多年来的增速优势下,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13年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的5O.4,首次超过发达国家。但另一方面,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和重整制造业政策的引导下,新兴经济体风险加剧,资本外逃趋势渐显。2013年1月~11月,印度、巴西、印尼和土耳其月平均汇率对美元分别贬值12.3、12.8、23.8oA和26.8,其月平均股价波动幅度分别为13.7、20.6、17.2和22.8。
3.全球零售业增速放缓,电商发展势头强劲
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全球零售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主要零售企业收入增速持续放缓。根据德勤的《2014年全球零售力量》数据显示,全球前250家大型零售企业在2012财年总体收入实现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上一财年放缓0.2个百分点。二是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增长较快,我国零售企业在全球的地位有所提升。全球250强大型零售企业中,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零售企业收入增速达到两位数,美国、欧洲、然收入增速高于上一财年,但未超过5%。2012财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7家零售企业入围全球250强零售企业,较上一财年增加2家。其中,上海友谊、京东、大商和重庆百货为新入围的企业,而京东和重庆百货更是首次进入这一榜单。三是电子商务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7。2012财年,250强零售企业线上零售额平均占其总零售额的7.7。其中,北美零售商线上收入占比较高,而欧洲零售商线上收入占比低,亚太零售商线上收入增长最快。全球5O强电商中,有39家同时入围全球250强零售企业。
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运行和零售业发展情况
1.美国经济增速逐季回升,零售总额连续四年增长2013年,美国经济逐渐平稳,复苏态势更加明显。尽管全年GDP同比增长1.9,较上年放缓0.8个百分点,但这一放缓主要源于政府减支影响。进入2013年以来,美国GDP同比增速呈现逐季回升态势,1~4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3、1.6、2.0和2.6。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2013年,美国零售和餐饮业实现销售总额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2,增速低于2012年1.0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实现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2012年放缓0.8个百分点。从各品类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建材等相关商品销售增长情况好于2012年,其中汽车及其配件零售额同比增长8.6,增长幅度较高。和我国类似,美国服装类商品销售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比增速由2012年的5.5降至3.6%。
2.欧洲经济艰难摆脱衰退,零售增长略有改善
欧洲结束了自2012年2季度以来的持续衰退局面。2013年第4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0.5,并且2013年I~3季度GDP同比降幅也呈逐季缩减态势,但从全年来看,2013年欧元区GDP同比仍下降0.5,降幅较上年收窄0.2个百分点,复苏之路非常艰难。欧洲零售业逐渐回暖。根据欧洲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3年欧元区零售量下降0.9,但降幅比上年收窄0.8个百分点,并且在2014年1月~4月,欧洲零售量同比和环比均取得四个月的连续正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快速传导到消费品市场,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3.日本经济有所好转,零售市场存在隐患
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的作用下,实现了稳步增长。2013年GDP增长1.6,较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失业率为4.0,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年1季度到2014年1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0.1、1.3、2.4%、2.5%和3,呈现出逐季提升的趋势。日本零售业呈现逐步提升态势。销售同比增速从20136全国商情年8月到2014年3月实现8个月的连续正增长。从全球250强零售企业来看,日本入围的零售商共39个,仅次于美国,收入占250强全部收入的8.7,位列美、德、法之后。但日本宏观经济存在隐患将加大其零售业未来发展的风险。首先,消费税的征收,无疑使得近期零售业增长出现巨大波动。其次,持续贬值的日元将放缓日本大型零售企业海外扩张步伐。,安倍经济刺激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将对消费市场带来致命打击。图表42012年~2014年日本零售销售分月同比增速(%)
三、全球重点零售企业发展情况
1.沃尔玛业绩增长放缓,调整全球战略布局一是营收增速放缓。2013年,沃尔玛全年营业收入47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12年和2011年分别放缓3.5和4.5个百分点。2014年及时财季,沃尔玛实现净销售额114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8,增速较上一财季下滑0.6个百分点,创近年来低。二是调整战略布局。对于占全部收入3O的海外市场,沃尔玛从积极扩张转向追求效益,这在新兴市场尤为明显,例如在我国,沃尔玛在关闭一、二线城市高租金地段的门店同时,也在加速对三、四线城市的渗透。对于网购市场尚不成熟的国家,沃尔玛则采取快速抢占山头的扩张方式。三是引入比价APP。坚持低价竞争策略的沃尔玛已经在购物APP中嵌入比价工具,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对在售的8万多种商品与其他零售商进行比价,但与塔吉特和百思买不同的是,沃尔玛的低价策略并不与线上零售商进行比价,另外沃尔玛自有品牌商品、熟食、糕点和肉禽蛋等商品也不在比价范围内。
2.家乐福全球战略调整幅度较大,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家乐福排名有所下滑。2013年家乐福销售额为749亿欧元,同比下降1。在近期公布的全球250强零售企业中,家乐福的排名由第二位下降至第四位,而在BrandZ全球具价值百强品牌中,家乐福已经连续两年位于榜单之外。营业利润提升显著。尽管2013年家乐福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受益于提高商品价格及控制成本措施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达到22.4亿欧元,同比增长5.4,如果排除汇率波动因素,营业利润增幅将达到9.8。其净利润则达到9.49欧元,更是较2012年水平高出五倍以上。
3.特易购本土销售陷入低谷,调整价格应对网购竞争
特易购英国本土市场出现萎缩。根据特易购6月份公布的业绩显示,2014年2月24日到5月24日这三个月间,除去汽油因素,特易购在英国本土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陷入4O年来本土销售额低谷,其在英国食品杂货市场所占的份额也从一年前的30.5降至29%,为近十年来低值。特易购降低网购配送价格。为应对阿尔迪超市(Aldi)和利德尔超市(Lid1)等网购折扣连锁店的竞争,特易购将“一小时送达服务费用”由原来的3英镑降至1英镑。同时,“线上下单,线下提取”服务(Click&Collect)将向消费者免费开放,在这之前消费者需要支付至少2英镑。
四、海外零售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尽管电商对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无论是从全球250强零售企业收入构成,还是各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来看,来自线上消费的占比一般没有超过1O。这说明,近年来传统零售企业增长放缓,很大原因还是在自身,即没有针对消费者购物习惯和消费心理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例如,相对价格而言,8o后、9O后的消费者更加追求便利,而传统大型超市、百货都与居民社区相隔较远,并且停车、结账都比较费时,从而迫使这部分消费者选择价格同样、甚至更便宜的网上购物。针对小型店铺逐渐流行的趋势,沃尔玛、家乐福和特易购都在积极开发小型零售店业态。2012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0.2,但便利店业态却以6.8的销售增长率急速发展。沃尔玛则宣称,2013财年将在美国开设115家小型商店,社区店和便利店将占到沃尔玛商店数量的4O。和超市、大卖场等业态相比,便利店和社区店的经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毛利率更高,在大型零售业态遭遇瓶颈的时候,我国零售企业也可以从小型零售业态人手,另辟蹊径。
2.根据区域不同,提供分层商品组合
国外很多零售商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特点,布局自己的商品品类和品牌,甚至在同一城市,也会根据不同区域消费者收入情况和购买偏好提供分层次的商品组合。例如法国巴黎一家零售商,根据左岸和右岸居民的职业不同和消费特点差异,在左岸开设的店中提供中品质品牌的酒类、果酱,以及其他食品,在右岸开设的店中则出售经济实惠的商品。我国零售企业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改变千店一面的惰性管理思维,更积极主动地对消费者进行细分,从而为消费者精准提供其所需要的商品。
3.合理尝试多元化、特色化业态
近年来,百货店为应对其他零售业态的竞争,加快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从国外零售企业来看,梅西百货增加了商业视角十多种餐饮品牌,以聚集人气。风靡日本的“1O元店”业态也逐渐在大陆扩散。从国内零售企业来看,购物中心、购物街仍在快速发展,同时还出现了侨福芳草地和Kll这类打艺术牌吸引消费者的购物中心。另外,跨界经营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例如苏宁加速整合线上零售业务,顺丰开设网络服务社区店业态等。我国零售企业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零售业态模式,合理进行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
4.关注国内市场一样可以做大做强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海淘”成风,上到奢侈品下到婴幼儿奶粉,国外的商品给人的感觉就是“物美价廉”。以奢侈品为例,全球奢侈品市场总量将达到2170亿美元,预计增长11,其中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1020亿美元,约合6000多亿元人民币,甚至美欧零售企业专门配置会中文的导购已司空见惯,而中国奢侈品市场本土消费约为280亿美元,增幅仅为3。不只是奢侈品,就算一件普通的Polo衫,国内卖价竟然是国外奥特莱斯的近两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品质百货、购物中心的商品难卖出去也就很正常了。与我国不同,日本零售企业将消费者牢牢地留在国内。尽管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衰退,日本共有39家企业入围全球250强零售企业,仅次于美国。但日本零售企业全球化程度却是低的,39家零售企业总收人中只有7.7来自于海外市场,只在本国经营的企业数更是过半,这说明日本零售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需。因此,尽管我国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国内三公消费大幅缩减对零售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我国大型零售企业面临的较大问题还是缺少吸引消费者的商品。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与时俱进的进行合理变革,我国零售业仍将大有可为。
作者:殷夏 单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世界经济论文:跨国并购世界经济论文
一、世界经济中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世界经济中跨国并购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各种机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从对方企业直接获取所需的各种技术能力。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沃尔沃拥有的技术、稳定的产品零部件和原料供应商以及的研发人才。吉利的这一收购举措无疑可以获得这些有利条件。同时,吉利在中国品牌效应差,沃尔沃却拥有较好的声誉,在国际汽车品牌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安全性等也得到普遍认可,因此吉利通过此次并购可以获得良好的品牌竞争力,使其迅速融入国际市场。2013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规模超过600亿美元,与2012年的621亿美元相当。2013年下半年起,中资企业参与了88宗海外并购,创半年度历史较高。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并购后,全球化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文化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又浮出水面。并购后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如2009年上海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二、世界经济中中资企业跨国并购失败原因
1.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制
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对境外投资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在开展对外谈判前要向国家发改委报备,得到确认函后才能进行谈判。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非资源开发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这一系列的审核制度都比较僵硬,企业通过审核用时较长,甚至错失并购机会。例如腾中收购悍马时的计划资金超过一亿美元,I~B1,-悍马在节能环保方面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导致最终并购失败。
2.整合能力不足
美国商业周刊曾经指出,并购后的精明、谨慎的整合是交易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企业并购后由于整合不善导致最终失败的案例占据一半以上。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主要包含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整合。由于跨国并购后业务涉及到跨境整合,信息不对称会使大规模收购开展后业务难以进行很好的融合对接。无形资产在跨国并购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人力资源整合不够完善,会使企业丧失众多人才。文化差异越小,并购后的障碍越小,双方企业更容易达成共识,对日后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对2000--2004年间并购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并购失败的案例约50%与人有关。如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一案中,韩国的民族文化使他们只对国产产品推崇,面对中国企业的突然降临,双龙工人担心上汽将他们所拥有的技术转移出去,有损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因此他们通过罢工来反对并购。
3.并购双方实力不对等
世界经济中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为实现利益较大化的目标,大多是对已经濒危的企业进行并购,形成“优帮劣,强管弱,富扶贫”的并购模式。而国外自90年代以来强强联合的并购模式日益凸显。如美国波音公司兼并具有75年历史、总资产达122亿美元的麦道公司对全美乃至全球的民用客机市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的互补性兼并产生了极大优势。中国企业进行强吞弱的兼并后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立足,整体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4.缺乏团队和中介机构
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操作管理团队和中介机构具有重要作用。的操作管理团队具有专业性,能掌控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我国的操作管理团队没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信息滞后,风险来rl~B-,t不能及时防范。良好的中介机构可以极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企业有效完成并购。而我国中介机构往往资历浅,缺乏信息与经验,同时国外中介机构虽然具有资质但对国内的企业认识不足,最终同样造成并购不能高效进行。
三、世界经济中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1.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宽改善
企业应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宽改善,采取灵活的融资方式,提高资信状况及外部形象来为自己融资。充分利用海外市场,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例如在京东对于韩国现代进行并购的过程中,运用了资本杠杆的融资技巧,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政府也应该放宽政策的管制,为具有兼并优势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及优待。
2.积极提升整合能力
首先要让彼此产生信任,在最初阶段便开诚布公地说明并购的内容及并购后改变及状况,使双方不产生猜测心理。在进入整合阶段后,对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的评估,制定一个完整的并购整合计划。先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组成较高效的工作团队;再对业务进行整合,合并双方的优势业务;,针对文化整合,充分了解并购企业的文化背景,并对文化差异进行理解与协调,较大程度上构成新的和谐企业文化。
3.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在进行并购中,避免强吞弱决策。在目标对象的选择时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明确能够帮助自身提高优势的目标企业。同时考虑此次兼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目标企业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是否适合,目标企业是否拥有可利用资源。此外,在政策和体制上都应该鼓励优势企业的并购。
4储备人才.培育品质中介机构
储备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通过的企业文化及激励机制吸引外来人才,并对占据核心力量的高管团队给予激励,使其一直致力于服务企业。同时企业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参与并购。这些机构高效的信息渠道及丰富的海外经验,使得并购能高效进行,最终成功。中资企业跨国并购为其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企业获得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品牌效应的提升,同时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但我国目前的跨国兼并还处于初步阶段,同国外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运作经验的增加,中资企业并购优势将进一步增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作者:吴渊 单位:安徽大学
世界经济论文:稳定国际货币发展世界经济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主权货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主权货币产生金融动荡;全球化下的主权货币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金融集团和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翻云覆雨影响力、国际金融精英为获取国家的巨额财富,一般会采取“剪羊毛”式的掠夺手段、货币的发行权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一个国家的货币主权在国家中的经济地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的国家货币都会以该国的货币作为参考对象、美元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屡屡发生、主权货币所带来的货币兑换、货币投机以及汇率风险等问题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建立更加公正的世界金融秩序成为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货币主权是一个国家主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国家失去对主权货币的控制权,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必将为别人所控制。但是,货币主权也是造成许多国际金融动荡的根源,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是背道而驰,因此,只有超主权货币的建立才能在根本上消除主权货币带来的种种弊端,世界经济也必将在更加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主权货币金融动荡全球化
《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以小说般的笔调,描述了自英格兰银行成立的三百多年以来货币和金融的发展史,展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和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翻云覆雨影响力,深入揭露统治世界的经济精英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进而产生金融动荡,最终迫使美元与黄金脱钩,金融精英趁机在世界范围内攫取财富的过程。
一、主权货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国际金融精英通过控制的各国的货币发行机构,进而巧妙调节本国货币的供给,进而控制国内财富和国际财富的分配,因为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因此,美元的发行权就成为各国金融人士在世界范围内疯狂掠夺财富的主要武器,例如,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甚至追溯到前面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都是国际金融集团为获得美元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而策划的阴谋。
国际金融精英为获取国家的巨额财富,一般会采取“剪羊毛”式的掠夺手段,首先他们会通过在国家政府机构中培养的利益代言人去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而提高货币的流动性甚至造成流动性泛滥,在低利率的情况下,群众的投资消费热情高涨,经济出现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在经济的泡沫被认为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经济发展速度因为缺少资金而陷入萧条境地,然后金融精英们会趁机以远远低于实际价格的成本大肆购买品质资产。
通过国际金融精英所惯用的手法,我们发现,货币的发行权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而一个超级大国的货币的发行权一旦被一少部分人控制,则意味着世界财富资源的再分配,在该超级大国货币体系笼罩下的国家便必不可避免的沦为金融动荡的牺牲品。
二、主权货币产生金融动荡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主权在国家中的经济地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都会牢牢掌控着货币主权。但是,正是因为主权货币的大量存在,甚至处于泛滥的地步,造成国际金融动荡。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因为以泰国泰铢等为代表的货币大量贬值,造成整个东南亚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出现了动荡。
当一国货币,如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镑和法郎以及二战之后的美元,成为世界各国的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之后,大多数的国家货币都会以该国的货币作为参考对象,那么这个国家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是很难通过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去加以平衡很完善的,因为其它以该国货币为参照物的国家也会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从而降低该国财政货币政策影响力。
而对于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家来说,需要经常兼顾本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和其他国家对储备货币的需求,两者之间经常会存在较大矛盾,而当货币发行国家在此过程中是很难对两者采取一种两全其美的货币政策: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仅仅考虑国内的货币政策目标,也不能见过国内外的不同货币目标,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很少能够为本国货币在世界性的范围内提供流动性的同时而保障本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发展速度迟缓的时候,很多国家会采取货币贬值的方法来保障本国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动荡,许多国家因此而遭受巨额经济损失。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屡屡发生,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状况,世界各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是美国在此过程中,其国家财富增长速度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然牢牢控制着国际金融体系的发言权,因此,金融动荡虽然不是货币发行当局所期望的,但是却是不可避免的,是主权货币存在的必然性制度缺陷。
三、全球化下的主权货币的发展趋势
主权货币所带来的货币兑换、货币投机以及汇率风险等问题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国际部主任本•斯泰尔也在文中指出“把货币与主权挂钩的代价巨大,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货币国家主义与全球化水火不容”。
因此废除主权货币,建立更加公正的世界金融秩序成为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认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全球经济需要全球性的货币,只有在一个全球性货币的体系里,主权货币带来种种弊病才不会凸显,因为已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金融系统将不会受到任何人负责的世界权势集团操作。从本质上来说,全球性货币体系的建立将使得银行的权利超出国家、种族和语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将在摆脱与主权国家货币的挂钩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更加顺利的发展经济。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形势下的我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的策略研究
当今世界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迷惘探索中前进”。随着历史上科技革命的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开始不断繁荣,而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国际投资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荆棘重重,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到刚刚过去的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日益加重,同时给世界经济形势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投资形势下,我国正以稳定的增长速度,逐步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投资受到技术、人文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整体投资质量并不是很高,并且相对规模较小。在这些制约条件及负面因素影响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之路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我看来,我国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不能只看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而应该建立统一的考察投资指导意见,帮助对外直接投资者寻找正确的投资方向。最重要的一点是,努力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只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应对一些国家的非贸易壁垒中,甚至在经济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外表喜人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只会在一场风暴中化为乌有。在这之中,尤其需要加强对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统筹规划安排。
跨国公司,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国际性企业。根据资料统计,全世界跨国公司母公司数量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20000家左右,而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73000家左右,而子公司数量更是从90000家增长到了近100万家。从数字上不难看出,跨国公司的总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且其所占GDP比重正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单项跨国购并规模日益扩大,金额屡创新高,比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购并金额达到3500亿美元之巨。
而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截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在这么辉煌的成就背后,我国的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我国的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多集中于“国字头”企业。在中国跨国企业一百强中,民营企业仅仅占了不到15家,而大多数的企业,则是以国有或者国营企业身份露面的,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数据喜人,但是真正应该唱主角戏的民营企业却被挤在角落处,这也是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结构不均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我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质量有待提高。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额逐年迅猛增长,但是受到外国技术封锁等多方面条件制约,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和领域大多都集中于采矿、制造等技术含量低的方面,从而造成了我国对外投资基础的不稳定,如果产生经济危机,则这些企业最容易遭受重创,以至于增加对外投资结构的不稳定性。
3.跨国公司目标不够长远。我国跨国公司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长期企业跨国购并等形式,对外投资并不是十分理性,往往局限于公司声誉或者眼前对本公司所形成的既得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层面可能对公司发展的风险性威胁,盲目冒进,从而很容易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举步维艰。比如,跨国购并的过程中多数跨国公司都会忽视公司文化的问题,而这个看起来并不十分起眼的问题很可能导致跨国公司在购并后的发展方向与当初所预计的方向南辕北辙,偏离预期。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也与问题并存,只有真正解决中国对外投资发展之路上的障碍,才能够真正地在对外投资之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使用理论中,小规模技术理论无疑比较适合我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导向的理论基础。小规模经济理论主要强调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来自三个方面,即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三个方面的优势。对于我国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很好地将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优势和民族文化产品的推广优势发挥到较大化。同时,跨国公司应该尽量避免企业“虚荣心”作祟,而应该从实际层面出发,谨慎评估对外投资的可行性,从而避免“得了面子,失掉了里子”。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走势的分析
2004—2006年期间,在发达国家美、欧元区、日等经济持续攀升,发展中国家中、印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延续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同时,世界经济近期也出现了走缓和地区徘徊趋向。本文根据近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分析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需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和建议。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着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着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较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乎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
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较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随后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已经回落至60美元以下。2006年前8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一年均价上涨21.1%和21.0%;然而9月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期,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但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原油价格走势和近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状态。
5、全球通货膨胀适度变动不明显
200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加息、欧洲央行则一年内五次提高利率。目前,全球利率水平比2004年明显上升,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2006年年底以来,受暖冬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综合影响,石油价格显着回落。在世界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升幅有望减弱,从而为抑制物价上涨做出贡献。由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物价上涨将不太显着,而发展中国家价格涨幅则有加大之势。
6、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利率水平趋同
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在美联储不断频繁提高利率的带动下,欧洲央行也有规律地升息以保持物价稳定、避免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但是,进入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走势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走软势头明显,如果继续收紧货币,则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威胁金融稳定。而且,目前美国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仍需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下半年,如果经济走势明显恶化,美联储极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采取分步连续降息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欧元区经济景气仍保持上升势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正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德国提高增值税,将拉动该地区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继续适时收紧货币。同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将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利率差将显着减小。
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1、关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伴随房地产市场退潮,美国经济2006年增势明显放缓。2007年,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房地产的降温幅度还处温和尚可调控,对经济未形成严重冲击。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相对低水平,那么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将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打击消费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步伐。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连续增长是此次世界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欧洲和日本乃至东亚及拉美等地区的增长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近两次的经济周期运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后,私人需求增加,企业投资活跃,会逐渐拉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回升,并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欧洲仍处于结构转型期,需求增长受限;而日本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所以都无法承担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将相应牵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世界的经济回升进程,从而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隐患。
2、美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近几年,虽然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未消除,反而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200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653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485亿美元。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基本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联储从2004年起连续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的高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不断加大。加之美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流人,从而以资本项目的盈余适当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减速,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很有可能是不断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而滑入衰退边缘。一旦美联储停止 升息,甚至转而降低利率水平,美元贬值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加快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步伐,从而引发资本的外移和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元缓慢长期贬值有利于逐步减轻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促进国际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如果美元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则将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冲击。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态势
从2006年年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显着回落。进入2007年,受暖冬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库存充足,因此油价继续滑落,曾至50美元的低点。总体上看,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石油需求上升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抑制油价的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也很难长期维持低水平。由于前几年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方一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短期内,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提高,这种供应的刚性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油价一段时期内偏低,将影响生产国的利益,可能引发生产国联合限产。此外,除气候和自然灾害外,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也更为显着。伊拉克战后局势一直欠佳,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局面;而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争端仍在持续;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时常出现动荡。总之,石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波动,都会干扰经济的平稳运行。
4、国际游资规模扩大,流动方向变幻莫测
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范围内资本赢余和财富也相应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石油输出国以石油美元形式积累的财富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累积了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都使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资本显着增加。这些资本除消费以外,如石油输出国通过进口大量的产品平衡了其石油出口方面的盈余,很大一部分则投入国际商品、外汇、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由于这些资本规模庞大,逐利性和流动性强,其针对某一市场的集中和频繁进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逐渐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从而引发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并波及其他商品和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进程。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挑战
面临主要问题是:一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二外汇储备过快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趋势;三巨大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阻;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建议
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和调整。具体为: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尚好,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我国应利用此有利时机,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严格限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适时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缺的石油、矿产等资源,适当控制贸易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软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美元兑欧元及其他货币总体上将进一步贬值。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态,在美元每次阶段性回升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适当增加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持有量,以避免美元资产过多而引发的被动局面和资产损失。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美欧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要多作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
这些企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放宽对我高技术出口限制。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4、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五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数量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5、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产品。
6、适当增加重要资源储备。
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2000亿美元,这些储备全部以货币形式储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存在风险的。我们建议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为实物储备,择机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用于充实国家重要商品储备。目前石油应作为重点。在供给的有限性和需求短时期难以大幅下降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石油价格总体上仍将保持高位。因此,我国应加强对石油战略资源的市场研究,增强实时操作,在每一次油价进入周期波动低位时,分批购人,增加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另一方面也可减少贸易顺差,缓解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世界经济论文:分析世界经济关贸总协定问题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人教社2007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2课的内容,江苏省课标的具体要求是:(1)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史实及其构成;(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增强中华民族要领世界之潮流的领袖意识。本课是经济史内容,有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现象、结论,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现象、辨别经济概念,认识经济规律,进而找好切入点,把经济现象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联系在一起,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史论结合,得出正确结论,是本课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八单元的内容,请翻看目录:(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本单元共3课,呈现的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在二战后是如何发展的?从中我们得到哪些历史感悟?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本单元需要探讨的问题。意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对经济全球化概念早已耳熟能详,以学生熟知的经济概念为切入点,进入本单元学习,可引起学生共鸣。通过设置问题,以疑导读,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和探究欲。同时,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本目录不阅读,对单元结构不甚了解,只是孤立地学习每课内容。通过这种单元呈现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目录的习惯,帮助学生认知单元特征、理解单元内容及内在联系,从而做到高屋建瓴。过渡: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请看课本材料:P104本课课题下引言:“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第1、2自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较大的债权国。”“由于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问题2: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规律?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它提出了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什么计划?其真实意图是什么?这将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什么变化?意图:以教材为依托,根据教材的显性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从二战后西欧、美国的实力对比,得出“美国成为世界较大的债权国”结论,再联系、分析一战前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原因,进行知识迁移,得出“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认识。从材料中筛选信息得出:美国提出怀特计划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再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经济地位的提高,政治上必然会有何野心?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然会得出“称霸世界”的结论,据此让学生领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进而挖掘教材的隐性联系,释疑解惑: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必然打破原有的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战后期,为重建战后经济秩序,1944年7月,一些国家在美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问题3:布雷顿森林会议有哪些国参加?《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以谁的计划为基础的?根据此协定成立了哪两个国际金融组织?说明此时美国的愿望是否实现?为什么?意图: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落实课标要求(1),即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时间、地点、构成。同时提醒学生:布雷顿森林会议不仅有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参加,还有苏联和中国,因为苏联、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必要、更有资格承担国际责任。这样不仅可让学生反思旧有知识,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而且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为世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决心。该协定是以美国的怀特计划为基础,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此时美国的愿望基本实现,因为,这两个机构都由美国控制,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依据:(1)认缴资金;(2)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3)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建立稳定的比价关系。这样,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从而使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产资源向美国转移,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运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就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极大地增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固定汇率制”是本课中核心的经济概念,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而对其深刻内涵不甚理解,这样通过解析概念,就帮助学生理解了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的关键,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实现课标要求(2)。同时,讲述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20纪70年代后,该体系解体和现实中美国成为当今较大的负债国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过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执行机构,它们的职能不尽相同。
问题4:请看图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币标志)和材料(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受巨大冲击,一些国家,像冰岛,濒临破产,需要依靠国际组织的支援):冰岛应向哪个组织申请贷款?意图:根据两大组织的职能分析,冰岛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这是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时事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兴趣与欲望。为展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他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历史课堂面向现实的功能。过渡:呈现史料(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问题5:生活中你最常见的国外货币是什么?我们今天通常会称美元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福勒的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将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你能举例说明吗?此时的经济格局对政治格局又产生什么影响呢?意图: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切入点,引出“美元即黄金”。带领学生再 认《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也是其基本特征):一个中心,两个挂钩(略),强化基础知识。福勒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美元与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美国确立了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引导学生透过经济现象,探究本质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学生对课本结论难以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来看。积极:从全球来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课本),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补充)。举例:一方面,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也促进了支付办法上的稳步自由化,等等。另一方面,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消极:从对美国的影响来看,“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课本),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补充)。举例:一方面,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和资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一轮资本扩张,加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凭借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垄断组织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经济优势使得西欧各国在政治上都唯美国马首是瞻,在外交政策上都追随美国,如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就是一个例证,最终导致东西方冷战。通过史料补充,适当地对课本知识加以延伸与拓展,让学生学会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以史实验证课本论点,避免将结论生硬地强加给学生。通过对课本结论的补充,与单元特征“全球化”紧扣,与美国的对外政策相联系。,把历史现象与经济、政治活动联系起来: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争夺世界霸权)冷战—两极世界的形成,通过这样一个归纳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力度,提高了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和思辨能力。过渡:布雷顿森林体系现在还存在吗?让我们来阅读补充材料:特里芬难题美元成为国际核心货币后,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
问题6:布雷顿森林体系维系的基础是什么?结合这段材料预测,该体系能否持久维持?为什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新有何建议呢?请大家合作探究。意图:依据教材分析:该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国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美元与黄金等价的汇率意味着美国必须能够保障按官价固定兑换黄金,并能提供足够的黄金,因此该体系是建立在美国经济雄厚实力基础上的。一旦美国的经济实力出现相对的衰落,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下去。再从本则材料看出,该体系内部也存在严重的矛盾。1973年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旋即崩溃。通过教材分析和材料补充,教给学生如何把课本与材料结合,研究问题、表达看法的技能。通过对新的货币体系重构的建议,让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如何避免一国主导?什么样的货币体系才是比较合理的?多极化趋势下应由哪些国家主持构建?等等。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评判过去,预设未来,收获生成。过渡:以上我们探究的是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成立。在国际贸易方面,为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1947年,美国、中国等23国签署了什么协定?其宗旨是什么?它的性质如何?后来发展成什么组织?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意图:预料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误以为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因此通过预设问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适时捕捉学生暴露出来的缺憾,再重新设置问题,区别前后两个概念。强调: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后来发展为世贸组织。前者不是一个常设组织,是临时性的协定。而后者是常设性、长期性存在的国际组织。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纠正偏差,走出误区。同时,通过对有关贸易体系的前后联系,一方面为第24课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做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二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过渡:从本课内容可以看出,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的野心在二战后初期得以实现。但后来,伴随世界形势的发展,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问题7:到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个以美国一枝独秀方式存在的世界经济格局最终瓦解。对此你有何感想?给日益腾飞的中国什么历史启示呢?意图:思路引领:历史的启示(经济与一切活动的关系如何?)———现实的问题(全球化趋势下我们该怎么做?)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经济是基础,决定一切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只有发展经济实力,才能担当国际责任,领导世界潮流;面临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顺应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领导世界共建和谐,加强合作,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学生要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学史明志,由此激发学生感悟历史的激情,升华历史知识,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课标要求(3),也是本课的终极目标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
一、世界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增长态势,部分国家可能陷入衰退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9月已将2011、2012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世界贸易组织在2011年11月的预测中也将2011年全球出口增长预期从6.5%下调至5.8%。从发展态势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将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可能导致2011、2012两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在4%以下,低于金融危机前五年4.7%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新兴市场增速仍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亚洲开发银行2011年12月初预测,东亚地区经济增速2012年将略微降至7.2%。
(一)美国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态势
受失业率高企、房地产市场低迷、技术创新短期难有重大突破和新经济增长点不明朗等影响,美国经济近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的可能性较小。然而,美国私人部门仍具有缓慢增长的动力,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美国经济预计保持缓慢复苏态势。首先,美国失业率已降至2009年4月以来低,2011年前三季度美国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未来随着美国失业率逐步下降和私人可支配收入上升,美国居民消费能力预计得以提升;2011年以来美国居民信贷消费扭转上年下降态势,前三季度持续正增长,未来随着美国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逐步改善和居民举债能力增强,美国居民信贷消费预计将渐趋活跃。其次,美国公司利润持续增长,一方面为私人投资提供了较充裕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企业家的乐观预期。宽松货币政策和银行资产负债表逐步改善,也将为美国私人投资创造较好的信贷环境。第三,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美国出口管制体系改革,将为美国扩大出口创造新的机遇。同时,奥巴马政府推出了总额高达447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计划;美联储在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又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国债期限,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继续维持在0-0.25%的历史低位,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另外,201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现任执政党预计将力促经济增长以赢得选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9月预计美国2012年经济增速为1.8%,略高于2011年的1.5%;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11年11月初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5%-2.9%,失业率为8.5%-8.7%;费城联储2011年11月中旬进行的经济学家调查预测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4%。
(二)欧元区经济已开始呈现衰退趋势
2011年9月以来,欧元区综合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compositePMI)一直在基准线(50)以下,11月为47,表明目前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已处于萎缩区间。同时,欧债危机已从希腊等外围国家蔓延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并呈现迅速向金融部门蔓延的趋势,欧元区部分金融机构已濒临倒闭。从目前形势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即便欧元区国家能够携手延缓债务违约,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信心不足仍将导致经济活动低迷。特别是一旦意大利出现类似希腊的债务违约,将会导致整个欧元区金融体系的崩溃,欧元区经济将大幅度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2012两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1.6%和1.1%,并且进一步下行甚至衰退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三)日本经济难以延续三季度增长趋势
尽管灾后重建有助于带动经济缓慢复苏,但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日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日本经济将下降0.5%,但2012年有望实现2.3%的增长。2011年10月日本央行已将2011财年经济增速预测0.4%降为0.3%,2012年从2.9%降为2.2%。
(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的趋势仍将持续
印度2011年10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滑5.1%,为两年多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12月13日《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本财年(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印度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7.5%下调至7%,低于印度财长近期预测的7.5%,将印度2012-2013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从8%下调为7.5%。俄罗斯2011年10月工业生产增长3.6%,为2011年以来低,IMF12月初将俄罗斯2011、2012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由4.3%和4.1%下调至4.1%和3.5%。巴西2011年10月工业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6%,已连续三个月出现下跌。巴西全国银行联合会近期数据预测显示,2011年巴西GDP将增长3.2%,2012年将增长3.6%,较2011年9月的预测值3.8%有所下降。墨西哥银行近期将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值由3.8%-4.8%下调至3.5%-4.0%,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3.0%-4.5%下调为3.0%-4.0%。南非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委员已将2011-2013年南非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从3.2%、3.6%和4.4%降低到3%、3.2%和4.2%。
二、全球宏观政策趋于宽松,新兴市场政策核心由防通胀向保增长转变
2011年8月之后,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紧缩货币政策开始趋于放松。8月初土耳其央行率先降息,巴西央行于8月和10月两次下调利率,俄罗斯、印尼、澳大利亚等国都纷纷降息,除了越南和印度等国因持续的高通胀而坚持货币收缩政策之外,其他国家均已停止加息步伐。即使升息最为激进的印度,鉴于11月通胀压力出现缓解,其财长公开宣布政策重心将转向保障经济增长。美联储2011年12月13日宣布,将继续执行包括将零利率维持到2013年中期不变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欧洲央行11月和12月已连续两次降息,将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历史低点1.00%。此外,为应对经济稳定增长面临的严峻挑战,部分国家已经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巴西于2011年12月初公布减免税费金额76亿雷亚尔(约合42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菲律宾也公布了金额为721亿比索(17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预计2012年全球宏观政策将更为宽松,新兴市场注重保增长的政策主调仍将持续。此外,如果欧债危机持续升级导致欧元区陷入衰退,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停滞,欧洲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美联储也可能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各国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也将纷纷出台。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亦将导致流动性猛增,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被推高,新一轮通货膨胀可能被引发,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和
复杂性。 三、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崩溃、欧元区解体和引发全球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从中长期看危机解决前景并不乐观
首先,欧元崩溃的可能性不大。欧央行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可能性较小,IMF估计2012-2016年欧元区经济仍将保持正增长,国际社会因欧元区经济陷入长期严重衰退而对欧元失去信心可能性不大。其次,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区解体可能性不大。对于希腊等发生债务问题的外围国家而言,若欧元区解体,将面临极高的货币转换成本、较大的经济衰退风险和沉重的债务融资负担;对于德、法等核心国家而言,欧元区解体将不利于其出口增长,也不利于其有效利用区内其他国家的储蓄。因此,欧元区各国将尽力维持欧元区的存在与延续。最近结束的欧盟峰会23个国家达成新的强化财政约束协议,说明欧盟各国在维护欧元区稳定方面已形成共识并开始付诸实施。第三,欧债危机引发全球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看,欧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仍有能力扩充欧洲救助资金规模,一定程度上控制欧债危机对欧洲乃至全球银行系统的严重影响。然而,从长期看欧债危机解决前景不容乐观。据IMF估计,受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影响,一直到2016年,“欧猪五国”经济都将持续低迷,无法恢复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同时,由于无法大幅提高财政收入,也无法大幅削减财政支出,2016年前五国财政仍将持续处于赤字状态,债务仍将不断累积。
四、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震荡幅度进一步上升
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将为大宗商品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预计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将处于高位。但201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较2011年将更为剧烈,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幅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若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再次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高速回落状态。2012年,地缘政治等突发事件仍可能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从目前形势看,2012年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仍较紧张,不能排除伊朗、叙利亚等国和西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性。伊朗在原油等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伊朗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欧元区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其总进口量的5%左右;另一方面,伊朗所处的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大宗商品的重要运输通道,约40%的全球石油运输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倘若伊朗和西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甚至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石油价格可能会上升一倍左右;即便伊朗局势仍在可控范围内,各种小规模冲突也会影响石油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信心,在短期内对油价造成一定的上行压力。
五、金融市场仍将剧烈动荡,新兴市场面临资本外逃的风险
2011年9月以来,资金持续从新兴市场流出,引发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俄罗斯、印尼、韩国、印度、阿根廷等国的央行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多次干预,但收效甚微。2011年1-10月,俄罗斯资本净流出640亿美元,仅10月资本流出额就高达140多亿美元,俄政府预计2011年资本净流出量将超过850亿美元。目前看,未来欧债危机的每轮升级、对欧债危机救助不力的担忧都将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加大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与此同时,避险需求可能导致资金大规模撤出新兴市场的股市和债市,资本外逃将是新兴市场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货币构造影响
一、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顺利完成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过程,另一个是货币在进出口商之间的转移过程。国际间对跨国货币运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便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间对跨国商品交易活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便形成了国际际贸易体系。因此,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体系是紧密相连的。一定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与同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体系相适应的,合适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货币体系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及时,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的供给。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国际经济的计量单位和支付手段。国际储备货币应当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可以信赖的货币。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国际储备货币应当具有公平、公正、独立和稳定的特性。
第二,汇率制度的安排。汇率制度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次国际货币体系的创新调整都涉及到汇率制度的变革。汇率制度的选择关系到经济是否能稳定健康发展。适当的汇率制度能够有效地反应国际贸易的变化,有效地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调节,有弹性但幅度又不会引起大的市场波动。汇率制度不应成为投机者扰乱国际金融市场秩序的工具。
第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要求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既是一国范围内的相对平衡,又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各国间的相对平衡。国际收支失衡会导致一国国内失业增加、经济受滞、物价波动、进出口比例失调,不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制订、执行,也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健康发展。
(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作为制度基础,而且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支持。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手段、稳定的汇率和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它不但可以使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降低,也可以使国际贸易的效率提高(巴里?艾肯格林,2006)。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但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却并不完善,由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缺陷所引起的近现代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屡见不鲜,次数越来越频繁。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以下弊端。
首先,国际货币缺乏统一的标准。国际储备货币的确定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部分,现代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继承,尽管目前的发展趋势已逐步向多元化靠拢,但形式上依然是美元本位制。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但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涵盖了多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主权货币在政策安排上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处理上一定会存在利己主义。因此,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国际货币格局错综复杂,给国际贸易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郑淑君,张盼,2009)。
其次,汇率体系的不稳定性。现代货币体系由牙买加货币体系延续至今,承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使得国际汇率制度比固定汇率制度时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但浮动汇率制度也同样受到各国汇兑关系的影响。现代货币体系中,全球至少有1/3国家实行独立浮动制和管理浮动制,其余国家实行盯住汇率制,国际储备货币主要是美元、日元、德国马克、英镑、法国法郎。但由于英镑、法国法郎相对较弱;美元、日元、德国马克之间的汇兑关系经常发生波动,从而使整个体系缺乏稳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频繁,许多弊端显现。
1.汇率变动不定影响国际贸易和世界生产的发展。频繁剧烈地汇率波动会使各国生产商难以估计生产成本和计算利润,从而蒙受外汇风险损失。在国际借贷关系上,汇率的反复变动会使债权方蒙受损失或者使债务方加重负担。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约2个百分点。从2005年7月至2009年9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由于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定,以及人民币汇率调整出现新变化,汇率风险成为外贸行业的普遍问题。很多外贸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遭受了巨额的汇兑损失,不仅造成企业自身的经营困难和财务亏损,甚至影响到外贸行业的正常发展。
2.汇率选择浮动制就会有机会自由选择向下浮动,容易造成通过膨胀。
3.浮动汇率制度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由于固定汇率制度是稳定的汇率制度,因此在汇差上没有任何可以投机的地方,而浮动汇率制却能助长外汇投机活动。投机者在商场上买卖外汇牟取暴利,这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汇率的大起大落使得套汇、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加剧了外汇风险,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当因汇率浮动引发的外汇风险加剧时,金融衍生产品出现用来规避外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本意是要规避外汇风险,但是在金融监管失利,造成外汇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的脆弱性,在投资风潮的不断冲击和汇率波动加剧的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混乱,成为整个风险的组成部分。
,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突出。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一直是制约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国际收支平衡则全球经济相互协调,和谐健康发展,否则,国际经贸秩序就会受到破坏,国际间贸易就会遭到重创。牙买加体系至今,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收支失衡长期存在,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均证明,长期的汇率机制的运转失灵、利率机制存在副作用,国际基金组织又没有能力指导和监督顺差国和逆差国的国际收支调节工作,导致逆差国储备锐减,顺差国储备巨增,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秩序,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益严重。
(三)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于国际贸易而言,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
1.超主权国际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
2.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建立相关的发行监督机制, 有利于稳定超主权货币的币值,稳定汇率。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其发行国发行该主权储备货币应该受到各国或者相关组织的监督。但事实上,现在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发行货币时,往往首先考虑国内的经济形式,以国内的经济稳定增长为前提来发放货币。因此,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建立相关的发行监督机制,有利于稳定超主权货币的币值,稳定汇率。
二、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一)美元“霸主”地位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当前美元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流通货币,同时也是各国外汇储备篮子中权重比较大的币种,各国在对外经济金融往来中对美元的依赖性很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资产配置都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多数外汇储备只能以美元资产为主。IMF的SDR虽然被认为是“纸黄金”,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是其本身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主要是发达国家进行的游戏,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时,又往往对援助国设置了许多限制,而且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SDR虽然作为IMF的储备货币,但未能有效地行使其功能,实际上当今国际储备货币已经是美元为大,因此“特里芬难题”不可避免地产生。美元成为全世界初级产品定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使得美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是无效的,因为多数国家货币都以美国货币为参照。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不仅储备货币的使用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就连发行储备货币的美国所付出的代价也在日益增大。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因此建立一种超主权国际货币来抑制美元的地位尤为重要。
(二)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1.相对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储备货币带来的汇率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追求目标是力求克服显着的汇率的易变性对国际金融运行的影响,汇率的相对稳定。汇率的大起大落使得套汇、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汇率的不稳定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的动荡和混乱,加剧了外汇风险,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黄泽明,2009)。因此,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也就极大地降低了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2.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有利于国际金融协调问题的解决。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关于汇率、国际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的国际性协调与合作往往仅体现出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追求。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有利于其努力争取参与国际性的货币金融协调与合作,追求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对等地位,以表达自身的利益主张。
3.建立超主权货币有利于平衡各国经济和储蓄地位,避免主权货币国通过其特殊地位转嫁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不断的延续,暴露出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从此美联储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滥印美元,而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货币的主导地位,不但向全世界输送美元,还利用国际力量化解其因滥印美元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作为一国货币,美国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自己的宏观经济目标。但作为国际货币,则需要美元币值保持稳定,以维持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稳定。两者的矛盾使得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美国就会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美元贬值,这将使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资产缩水,美国的经济风险以此转嫁给其他国家(陈青,2009)。因此,超主权货币的出现,将使得美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减小,各国经济和储蓄地位也能得到相对平衡,也使得转嫁危机的情况得以避免。
4.建立超主权货币可以预防全球性通货膨胀。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大力印制钞票,其一举一动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密切相联。当前的全球经济仍处于泥潭之中,美国政府应对经济衰退的强硬姿态将给全球其他国家施加更多压力,其他国家央行也可能采取相同政策,竞争性地开动印钞机。2009年3月18日,日本央行表示,将把购买日本国债的规模扩大近1/3,从每月1.4万亿日元增至1.8万亿日元。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使得美元被无限放大,这种主权的地位使得美元的信用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灾难。如此趋势将令全球金融市场孕育难以预料的严重通胀。建>文秘站:
世界经济论文:谈世界经济国际货币影响
一、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顺利完成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过程,另一个是货币在进出口商之间的转移过程。国际间对跨国货币运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便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间对跨国商品交易活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便形成了国际际贸易体系。因此,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体系是紧密相连的。一定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与同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体系相适应的,合适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货币体系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及时,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的供给。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国际经济的计量单位和支付手段。国际储备货币应当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可以信赖的货币。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国际储备货币应当具有公平、公正、独立和稳定的特性。第二,汇率制度的安排。汇率制度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次国际货币体系的创新调整都涉及到汇率制度的变革。汇率制度的选择关系到经济是否能稳定健康发展。适当的汇率制度能够有效地反应国际贸易的变化,有效地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调节,有弹性但幅度又不会引起大的市场波动。汇率制度不应成为投机者扰乱国际金融市场秩序的工具。第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要求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既是一国范围内的相对平衡,又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各国间的相对平衡。国际收支失衡会导致一国国内失业增加、经济受滞、物价波动、进出口比例失调,不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制订、执行,也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健康发展。
(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作为制度基础,而且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支持。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手段、稳定的汇率和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它不但可以使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降低,也可以使国际贸易的效率提高(巴里?艾肯格林,2006)。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但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却并不完善,由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缺陷所引起的近现代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屡见不鲜,次数越来越频繁。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国际货币缺乏统一的标准。国际储备货币的确定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部分,现代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继承,尽管目前的发展趋势已逐步向多元化靠拢,但形式上依然是美元本位制。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但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涵盖了多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主权货币在政策安排上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处理上一定会存在利己主义。因此,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国际货币格局错综复杂,给国际贸易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郑淑君,张盼,2009)。其次,汇率体系的不稳定性。现代货币体系由牙买加货币体系延续至今,承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使得国际汇率制度比固定汇率制度时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但浮动汇率制度也同样受到各国汇兑关系的影响。现代货币体系中,全球至少有1/3国家实行独立浮动制和管理浮动制,其余国家实行盯住汇率制,国际储备货币主要是美元、日元、德国马克、英镑、法国法郎。但由于英镑、法国法郎相对较弱;美元、日元、德国马克之间的汇兑关系经常发生波动,从而使整个体系缺乏稳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频繁,许多弊端显现。
1.汇率变动不定影响国际贸易和世界生产的发展。频繁剧烈地汇率波动会使各国生产商难以估计生产成本和计算利润,从而蒙受外汇风险损失。在国际借贷关系上,汇率的反复变动会使债权方蒙受损失或者使债务方加重负担。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约2个百分点。从2005年7月至2009年9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由于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定,以及人民币汇率调整出现新变化,汇率风险成为外贸行业的普遍问题。很多外贸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遭受了巨额的汇兑损失,不仅造成企业自身的经营困难和财务亏损,甚至影响到外贸行业的正常发展。
2.汇率选择浮动制就会有机会自由选择向下浮动,容易造成通过膨胀。
3.浮动汇率制度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由于固定汇率制度是稳定的汇率制度,因此在汇差上没有任何可以投机的地方,而浮动汇率制却能助长外汇投机活动。投机者在商场上买卖外汇牟取暴利,这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汇率的大起大落使得套汇、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加剧了外汇风险,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当因汇率浮动引发的外汇风险加剧时,金融衍生产品出现用来规避外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本意是要规避外汇风险,但是在金融监管失利,造成外汇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的脆弱性,在投资风潮的不断冲击和汇率波动加剧的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混乱,成为整个风险的组成部分。
,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突出。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一直是制约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国际收支平衡则全球经济相互协调,和谐健康发展,否则,国际经贸秩序就会受到破坏,国际间贸易就会遭到重创。牙买加体系至今,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收支失衡长期存在,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均证明,长期的汇率机制的运转失灵、利率机制存在副作用,国际基金组织又没有能力指导和监督顺差国和逆差国的国际收支调节工作,导致逆差国储备锐减,顺差国储备巨增,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秩序,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益严重。
(三)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于国际贸易而言,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
1.超主权国际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
2.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建立相关的发行监督机制,有利于稳定超主权货币的币值,稳定汇率。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其发行国发行该主权储 备货币应该受到各国或者相关组织的监督。但事实上,现在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发行货币时,往往首先考虑国内的经济形式,以国内的经济稳定增长为前提来发放货币。因此,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建立相关的发行监督机制,有利于稳定超主权货币的币值,稳定汇率。
二、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一)美元“霸主”地位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当前美元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流通货币,同时也是各国外汇储备篮子中权重比较大的币种,各国在对外经济金融往来中对美元的依赖性很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资产配置都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多数外汇储备只能以美元资产为主。IMF的SDR虽然被认为是“纸黄金”,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是其本身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主要是发达国家进行的游戏,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时,又往往对援助国设置了许多限制,而且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SDR虽然作为IMF的储备货币,但未能有效地行使其功能,实际上当今国际储备货币已经是美元为大,因此“特里芬难题”不可避免地产生。美元成为全世界初级产品定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使得美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是无效的,因为多数国家货币都以美国货币为参照。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不仅储备货币的使用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就连发行储备货币的美国所付出的代价也在日益增大。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因此建立一种超主权国际货币来抑制美元的地位尤为重要。
(二)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1.相对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储备货币带来的汇率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追求目标是力求克服显着的汇率的易变性对国际金融运行的影响,汇率的相对稳定。汇率的大起大落使得套汇、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汇率的不稳定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的动荡和混乱,加剧了外汇风险,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黄泽明,2009)。因此,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也就极大地降低了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2.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建立有利于国际金融协调问题的解决。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关于汇率、国际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的国际性协调与合作往往仅体现出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追求。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有利于其努力争取参与国际性的货币金融协调与合作,追求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对等地位,以表达自身的利益主张。
3.建立超主权货币有利于平衡各国经济和储蓄地位,避免主权货币国通过其特殊地位转嫁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不断的延续,暴露出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从此美联储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滥印美元,而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货币的主导地位,不但向全世界输送美元,还利用国际力量化解其因滥印美元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作为一国货币,美国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自己的宏观经济目标。但作为国际货币,则需要美元币值保持稳定,以维持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稳定。两者的矛盾使得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美国就会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美元贬值,这将使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资产缩水,美国的经济风险以此转嫁给其他国家(陈青,2009)。因此,超主权货币的出现,将使得美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减小,各国经济和储蓄地位也能得到相对平衡,也使得转嫁危机的情况得以避免。
4.建立超主权货币可以预防全球性通货膨胀。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大力印制钞票,其一举一动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密切相联。当前的全球经济仍处于泥潭之中,美国政府应对经济衰退的强硬姿态将给全球其他国家施加更多压力,其他国家央行也可能采取相同政策,竞争性地开动印钞机。2009年3月18日,日本央行表示,将把购买日本国债的规模扩大近1/3,从每月1.4万亿日元增至1.8万亿日元。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使得美元被无限放大,这种主权的地位使得美元的信用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灾难。如此趋势将令全球金融市场孕育难以预料的严重通胀。建立超主权货币,降低主要国家增发货币的可能性,能一定程度上预防全球性通货膨胀。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政治素养教学法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特点
1.1学科综合性
从课程名称和内容上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内容既涉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军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正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才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并在此基础上用独立的观点和视角客观地分析现实热点问题。
1.2时效性
从时间上来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但课程名称中的“当代”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时间也一直在向前推移,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战前的有关部分只作简要回顾,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重点是介绍现实的发展变化,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因此,除教材中涉及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所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外,还需要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尤其是国际社会的一些热点时事问题必须让学生了解。
1.3政策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也是一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理论课,除了要讲述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外,还要分析各国的外交政策,也包括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阐述我们党和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斗争中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治敏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注意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对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有深刻的领会。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提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任课老师的专业素养
2.1拓宽知识面
教师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载体,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依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不断进行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同时还需要拓展知识面,具有而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多关注有关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形成而丰富的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的授课内容更有深度和吸引力。
2.2把握时事前沿动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决定了任课老师必须把握理论和时事前沿动态,还要关心时事,不断地给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案例和资料。“当代”教师如果死捧教材,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能及时将国内外最近、近期重大事件融合到课堂中去,并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讨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也最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变化态势。因此,我们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不仅要讲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还需要把握时事前沿动态,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当代热点问题相衔接。
2.3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是一门简单的国际形势课,它有自己特定的课程体系、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当代大学生又是对新事物、新观点最敏锐的群体。“当代”课程的内容倘若不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采用何种先进方法,都不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教师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社会问题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学者和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也必须把理论教学的着眼点切实放到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最终能达到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修养,又增强其分析和观察国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效果。
3采取多种方式改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选好教材,分专题组织课堂讨论
教材是一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当代”课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材版本的可选择性也较多。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是冯特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因为这本教材不局限于讲授当代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局势,还包括当前主要大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内容。并且相比较其他版本的教材,这本教材把美伊战争等近几年发生的国际热点问题补充进来,更凸显了课程的时效性。另外,在“当代”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世界局势的思考,比如采用分专题讨论的方式。专题讨论是对教材的深化和进一步梳理,有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分专题讨论首先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确定专题讨论的主题,然后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材料、思考问题,是教师按照专题的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并在进行总结补充。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教学内容。
3.2以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
热点问题是国际社会现实的重大或敏感的问题,是国际舞台上的焦点、亮点。针对热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是把“当代”课程理论和现实结合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能 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主体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以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以及国际热点问题为材料提供讨论的中心,比如:如何看待普京对俄罗斯政治的影响?如何看待“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分不同的角度去找资料、分析,写成小论文或发言材料,按照观点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由老师根据学生讨论或辩论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3.3多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教学把生动鲜活的事例带入课堂,把理论和实际、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代”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要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可读性和知识性的案例;其次教师要把案例教学融入到相关的各个章节,把有些重点问题作为案例来讲解以帮助教学。比如在讲述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这一章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借助被称为“世纪瘟疫”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给全世界人民所带来的威胁这个案例来讲解;在讲述冷战后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时,可以结合俄罗斯的政治现实选取“普京的新政”和“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等案例来讲解。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更能突出课程某些章节的生动性和重要性,并且可以更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
3.4借助多媒体资料,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声音、图像、文本、数据图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直观、生动、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代”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资料,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大知识量和信息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角色的转换,进而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因为当代课程讲述的重点是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状况,历史性与时效性都很强。例如,讲到二战后美国的遏制政策、苏联解体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播放相关简短影像资料,使学生更为直观和生动地了解历史事实。在讲述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图表和数据资料以增强生动性和说服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这门课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讲述“当代”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室的课堂教学设备,借助多媒体资料,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当代”课变成一门能吸引学生眼球的课程。
总之,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课程的内容特点出发,结合课程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争取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的变化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世界眼光,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世界经济论文:从新视角解析世界经济失衡问题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探究
关于金融市场发展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分工格局,是对全球经济失衡微观基础研究的新视角。基于全球失衡的主要经济体(美、英等发达国家与东亚和产油国)之间金融市场发展巨大差异的基本现实,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的研究已经日益深入和成熟。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种路径实现的:一是经由储蓄与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二是经由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在宏观路径的研究中,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对储蓄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金融一体化将引发全球失衡。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度和深度都较低,因此其过量储蓄不可避免地流向更发达的金融市场国家,同时引入它们的高风险投资,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的国家将出现大规模的贸易顺差。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在长期将逐渐积累来自不发达金融体系的资金,储蓄率会更低。那么基于金融市场差异的国际分工是如何导致全球失衡,进而为全球失衡提供微观基础的呢?核心思想就是基于金融市场差异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原理。在金融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出口金融资产从而具有经常项目逆差,而在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制造业产品从而具有经常项目顺差(徐建炜、姚洋,2010)。二次大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分工形态。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国家的金融业发达,相对于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而德国和日本这两个重新崛起的大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所形成的分工就是:美、英等金融强国进口制造业产品,出口金融服务,其表现就是经常项目的赤字;而德、日这两个传统制造业强国以及后起的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制造品,进口金融服务,其表现就是经常项目盈余。金融资产与货物一样,也存在“贸易模式”的问题,产出情况和禀赋特征、消费者的时间偏好、风险厌恶程度以及主观信念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影响风险资产的国内相对价格,而当某种风险资产的国内相对价格低于国际水平时,该国就具有这种风险资产的比较优势,进而出口该资产。在资产市场不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在风险资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出口风险资产,进口无风险资产,这会造成该国储蓄下降;上述结论说明资产市场完善程度更高的国家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强,因而拥有更低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更容易出现贸易逆差。以往的国际分工理论一般认为商品是可贸易的,而服务业是不可贸易的,因此只关注实体经济,忽略了虚拟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服务不可贸易的主要基础是认为其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发生,但事实上有很多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如金融、保险服务、数据处理、法律服务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远距离提供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服务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75-2010年间,全球服务贸易总量增加了近20倍,以全球的服务贸易出口来看,增长最快的为保险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可贸易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金融服务海外输出只是服务业出口的一个例子。以往在研究经常账户平衡时,通常将经常账户的平衡等同于货物贸易的平衡问题,但事实上服务业的贸易平衡问题对经常账户的调整意义十分重大,并且对一国的产业结构、就业、价格水平、汇率变化、贸易条件和贸易平衡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服务贸易的增长对全球的生产结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个国家如果制造业(工业)生产能力特别强,生产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它就会成为制成品的净出口国,服务产品的净进口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德国、80年代以来的日本和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是这样。如果服务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基本平衡。但是如果服务产品不可贸易,则给定国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一个制造业生产能力特别强的国家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即制成品的净出口远大于服务产品的净进口。由于现实经济中大量非贸易品的存在,一国在发生债务危机及需求冲击时将使得调整过程比产出都是贸易品情况下更复杂、更痛苦。非贸易品的国内供需必须平衡,没有国际贸易,当地需求的下降无法通过净出口增加来解决。当吸收相对于收入上升或下降(从而贸易余额上升或下降)时,经济中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组合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和资本会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部门间转移,从而引发生产业变动,这会对一国经济甚至政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当一国经济中非贸易品份额下降即可贸易性提高时,在面临债务危机或需求冲击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将变得更快速。就中国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生产能力提高的速度远快于消费能力提高的速度。贸易的数据反映出来的是我国主要在出口制造业产品,而进口服务业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我国不同行业生产能力的变化,用各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行业就业人员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总体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的年增长率和累积增长程度均超过了第三产业。用第二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除以第三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1978-2010年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涨,这说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产品的出口,中国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生产领域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就我国情况而言,在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于服务和货物的消费支出比例稳定,就会出现货物生产大于需求的局面,在开放的条件下,就会出现贸易顺差。
二、结论
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全球一体化,美国贸易赤字的扩大主要还是源于美国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美国这样的贸易大国的逆差问题不可能依靠国际资本的移动来填补,而主要是通过可贸易产品的需求调整来解决。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方法最终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完成。由此看来,全球经济失衡是结构性的失衡,仅仅依靠局部的调整,如汇率的调整,是无法达到解决失衡的目的,全球经济失衡必然还将长期存在。而不恰当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伤害到已取得的成果,还会降低世界增长速度,且无益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当前的不平衡实际上是反映了各方的比较优势,是与全球储蓄的更高效的分配相一致的,再平衡必须随着各国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成,相信市场的全球化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美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展望策略
仍存在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可能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恶化。欧债危机已经从冰岛、希腊等国家的问题逐步演化为系统性的债务危机。2011年4月6日,葡萄牙向欧盟寻求财政援助;7月21日,希腊形势再次恶化,欧元区向希腊提供第二轮救助;10月6日,全球较大城市银行德克夏银行破产;10月8日,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和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遭遇主权评级降级。总体来看,目前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救助方案并未取得切实成效。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洲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如缺乏统一的财政联盟、经济结构日益僵化等,但面对日益恶化的危机,欧洲采取的对策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2011年绝大多数时间里,欧元区所做的努力是提供对危机国家的流动性支持。2010年5月欧元区成员国和IMF共同出资设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欧元区各国共同出资4400亿欧元。在2011年,随着欧债危机的逐渐发酵,EFSF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例如,2011年10月,在EFSF施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后,其可贷余额仅剩约2500亿欧元,这与“欧猪五国”超过3万亿欧元的主权债务相比只是杯水车薪。10月27日,欧盟峰会通过了EFSF杠杆化方案,试图将其可贷资金扩充至1万亿欧元以上,但最终实施细节还未落实;12月9日,欧盟峰会通过了联合声明,同意加强财政融合,并且欧盟各国同意向IMF提供2000亿欧元双边贷款。即使这样,EFSF与IMF可用的资金规模仍相当有限,目前出台的救助措施总是赶不上市场流动性需要。若要根本性地解决欧债危机,不能依赖外部的救援资金,而是要基于经济增长或者财政转移支付。
12月份欧盟峰会中关于财政融合的建议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在目前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财政紧缩措施能否取得效果还有待观察。倘若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处置不力,欧债危机具有演变为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可能。2011年欧债问题中就蕴含了两个风险引爆点。及时个是意大利。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属于系统重要性国家。它在EFSF中占有787.84亿欧元的出资额。如果意大利出现债务危机,它在EFSF保障的出资将无法兑现,会使救援资金出现较大的缺口。意大利危机所引发的市场信心崩溃,也将进一步传染到法国、比利时等更多的欧洲国家,引发更为严重的系统性危机。第二个引爆点是欧洲银行危机。欧洲银行业在欧洲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系统重要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11年及时季度,欧洲银行业总资产为16.48万亿美元,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52.57%。一旦因主权债券评级下调或是债务重组恶化银行资产质量,将迫使银行降低财务杠杆,抛售风险资产,导致风险资产(股票、公司债)价格下跌,这将使市场信心不断恶化,打击银行相互借贷的意愿,引发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局面,甚至将传染到新兴经济体,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海啸。2012年上半年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惊魂时刻。从2012年2月起,欧洲迎来偿债高峰,仅意大利从2月到4月就将面临超过1500亿欧元的到期偿还额,其他“欧猪五国”也有近1000亿欧元的到期债务规模;2012年4月法国将举行大选,政党之间纷争往往使得决策效率低下,法国政府可能难以制定有力的财政政策。财政问题涉及不同集团的利益分配,决策程序复杂,出现事与愿违结果的风险加大。各种事件在及时季度集中发生,将再度拉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警报。面对数量巨大的偿债规模,一旦市场的信心突然崩溃,或者发生难以预料的交易对手风险、评级下调风险和各种黑天鹅事件,极易产生第二轮金融危机。2012年还有一个风险点在新兴市场。新兴市场金融体系出现动荡的迹象已经出现。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出现了贬值。2011年下半年,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超过10%;印度尼西亚盾、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吉林特纷纷触及近两个月的低位。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资本大量外逃的现象,并导致了股市的大幅缩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表现远远好于发达经济体。一些人认为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出现了“脱钩”,事实上并非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国家,导致新兴国家面临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和货币升值的压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引发了国际资本的回流,这使得新兴市场陡然出现资本外逃的压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截至2011年6月,欧洲银行对亚洲的贷款大约为1.5万亿美元,对非洲和中东约为5000亿美元,对拉美为8500亿美元,对东欧和中欧为1.3万亿美元。本次资本外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欧债危机前景的担忧以及欧洲银行业对资本要求的提升,导致欧洲银行从海外抽调资金回国,满足较高的资本需求。可以预见,2012年如果欧债危机再有风吹草动,新兴市场大规模资本外逃的风险仍然存在。
世界经济将陷入长期低速增长
欧洲的债务问题使得全球存在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可能,而美国和日本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两国复苏乏力,世界经济或陷入长期低速增长。就美国来说,2012年美国经济形势将略好于2011年,但经济的整体活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美国在未来10~15年难以解决债务问题。美国财政支出中有55%以上的支出属于法定支出,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等,这部分支出不随政党的更替而减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了老年,这又极大地增加了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据美国政府的预计,未来10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总规模将达到7.1万亿美元,联邦政府不得不继续发债,甚至借新债还旧债。另一方面制约美国长期增长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率。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使美国经济获得发展的动力。而目前,支持美国长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美国面临的挑战还有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劳动力市场迟迟难以恢复。2011年10月美国失业率依然高达9%,这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和居民消费;房地产市场难以从泡沫重创中走出。2011年9~10月美国的新开工房屋数量仅相当于战后平均水平的39%~44%。
只要房地产业不走出低谷,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就难有根本性改观。尽管目前美国企业资 金充裕,真实利率处于历史低水平,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日本经济复苏对于经济回升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未来美国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的局面。就日本而言,2011年经济增速预计在-0.4%左右,2012年会有所反弹。日本也面临着沉重的债务压力。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资本市场泡沫破裂,日本反复使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但是经济持续的低增长率,使得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变得越发沉重。根据IMF的数字,日本政府的净负债率由1991年占GDP的11%增长到2010年的117%,由于2011年地震灾害后所需的重建工作,预计2015年政府净负债率将达到占GDP156%的高位。同时,日本国内投资和消费信心十分脆弱,过度对外投资导致的产业“空洞化”严重,这都降低了对于日本经济恢复增长的预期。利好的消息是日元汇率开始走弱,由于日本贸易已出现逆差,为支持灾后重建,预计逆差在中短期得以继续维持,日元汇率的总体转弱使得日本经济得以依靠外需支持经济的反弹。2012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发达经济体一方面深陷债务泥潭,另一方面短期内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IMF研究显示,预计2015年G20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将占到GDP的115%。为维持债务的可持续性,各国将不得不制定较为严格的“灭赤计划”,增加税负并降低开支以巩固财政状况,这无疑会打击脆弱的经济复苏。
同时,在巨额美债面前,美元贬值或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因为在国内经济形势并未好转、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的情况下,仅依靠提高税收偿还债务已经没有希望,利用通货膨胀把债务稀释风险很大,较大的可能是美元贬值,将风险转嫁给债权国。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会因外部环境恶化而明显放缓。一旦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将出现过剩,热钱大量涌入经济状况较好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推高这些国家的通胀水平。与此同时,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将高涨,加大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为维持自己本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各国可能会打起贸易保护战或者货币战,这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
中国的对策
短期内,中国要注意规避欧债危机带来的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风险。贸易领域,2011年,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显着下降。在2011年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都高于中国对全球的出口增速。但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增速分别是17.1%、16.6%和18.9%,显着低于中国对全球出口增速的26.5%、22%和20.4%。2012年欧元区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恶化,这意味着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金融领域,近期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欧债危机。一则欧洲的银行和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急需从世界各地调回资金;一则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进一步提高并撤出新兴经济体,影响了对人民币的信心,这大大减少了离岸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的下降导致在岸市场上外汇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12年及时季度,受欧债危机困扰的国家债务还本付息高峰期到来,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受此影响,中国外汇市场可能还会面临资金外流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债务问题也值得关注,中国所积累的外汇储备时刻存在着缩水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加快结构转型。
“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然而,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投资和消费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我国投资率连续八年上升,2010年达到48.6%的历史高位;最终消费率却连续四年下降到50%以下,2010年47.4%的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70%以上的水平。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居高不下,2010年我国贸易依存度高达51%;过度依赖外商投资,又造成资本账户顺差。我国制造业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早,激发了企业活力,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但服务业尤其是支柱性的现代服务业,如医疗教育、金融保险、交通通信等行业,由于政府垄断或过度行政管制,造成效率低下、供给不足,形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需要进行结构转型,发展内需,改变依靠出口的现状,加快研发和高科技投入,争取在下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来临时走到前沿。这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放宽投资机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展望未来二十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是城市化列车。城市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楼房和道路的建设,而且意味着生产要素在地域上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同时服务业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一体化途径
一、横向购并战略
这在近六七年来的国际汽车、石化、信息等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横向购并,使原来生产同类产品(不同型号)的跨国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而进行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公司内贸易。
二、垂直一体化战略
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方式。在直接的股权控制模式中,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对于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比较优势已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和高级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比较优势已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能力,则集中于不同国家具有国际能力等。这样,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资源贫富、成本高低不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并因普通、标准零部件,则采用全球采购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导致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对应于前者,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应于后者,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研发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研发已经不再一味地局限于母国,当地研发(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新产品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那样有一个生命周期,从而使原来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中产业梯度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遇到挑战,并且给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行技术赶超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取代静态利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但国际贸易还有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动态利益,包括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和吸收先进理念和制度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动态利益的地位上升,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着眼点。
1.国际投资的收益将逐步超过贸易的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国际投资收益不能再通过国际贸易的利益加以体现。这是因为国际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这一纽带所进行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为了利用某一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如品质劳动力),它可能到该国投资设厂,但中间零部件、机器设备则可能来自他国而非母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出口收益则记在东道国的贸易收支上,跨国公司得到的是投资收益(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将利润汇回母国,则资本输出国得到了投资收益。
2.外汇增加额、原产国贸易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反映国际贸易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为加工贸易出口国的出口,很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如果采用原产国标准,计一算出口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率、外汇增加额,则能够比较地衡量一国的出口收益、出口创汇状况。
3.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应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追求。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在一国市场上从事生产和出口的企业,不仅有“本国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出口收入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不可避免的会使用转移价格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将大打折扣〔但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十分显着,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现念的普及和社会现代化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自主性减少,贸易保护政策效果下降,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各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得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环境发生变化,单纯考虑本国利益的自主贸易保护政策难有生存余地。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市场相互开放,要求各国对跨国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允许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否则经济全球化的链条将会中断。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贸易对方国的利益,遵循国际惯例,双边、诸边和多边因素对一国外贸政策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单边保护越来越困难。
世界经济论文:谈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
一、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根据各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以及相互依存关系所形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及时阶段是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时代也宣告结束,世界经济形成了以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为首,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共存的“一超多强”的格局。因此,在这个时期,美国并没有对其他国家拥有的指挥权和控制权,而是建立在其他世界经济强国讨价还价基础上的博弈型霸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失。具体影响有以下三点: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级共存趋势,美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力被减弱,也宣告了美国称霸世界想法的破灭。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问题。二是美国经济(包括主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失。金融危机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集中爆发。而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打破了依赖美国经济失衡而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体系。[1]三是美国的软实力受损,“美国模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那些参照“美国模式”发展经济的国家开始动摇。
但即使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受到重创,超级霸主的地位有所动摇,但美国仍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超强地位。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美国的GDP总量仍然高居世界及时,而且经验丰富。2010年,美国的GDP总量达到了14.6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10排在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的中国、日本和德国的GDP总量之和。二是美国仍然是全球较大的国家贸易体。尽管2010年美国的进出口总额的数据还没有,但预计将达到32000亿美元以上,这一数字仍然位列全球及时。三是美国仍然是全球较大的国家金融体。目前,美国拥有的金融资产要占到全球金融资产的1/3左右。四是美国仍然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科技大国。目前,全球排名较高的10所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8所。每年,美国都会吸收50%以上的全球技术移民。而且,二战以后,美国就一直是公认的全球最发达的制造业国家。[1]目前,美国制造业的附加值要占到整个世界制造业附加值的22%左右,继续排名世界及时。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重创,但美国转嫁危机的能力也非常强。历史上,美国曾经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但美国常常通过转嫁危机使得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受到重创,从而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损失。比如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突然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20世纪80年代中期,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从而将自己的经济危机转嫁到别人身上。目前,美国正在通过迫使以中国为首的相关国家货币升值,来实现转嫁自身经济危机的目的。
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定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使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有关中国经济的各种言论也随之而出。之所以会有这些针对中国经济的言论,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妒忌和担心。事实上,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包括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内的这些经济曾经高速发展的国家都受到过这样那样的指责和议论,因此说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笔者认为,不要被这些言论所干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定位,变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定位,首先就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综合竞争能力的差距
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的人均GDP水平还很低。目前,占全球人口不足5%的美国拥有了世界GDP总量的30%以上,而占全球人口22%以上的中国却只拥有全球GDP总量的8%左右,尤其是相比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仍然差距较大。按照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排名,中国在2008—2010年的竞争力排名为17-20位。[1]虽然我们不必太在意这种竞争力排名的高低,但有些指标所反映的问题还是很深刻的。比如,在影响中国竞争力排名的一些指标中,像企业经营效率、企业信誉、企业形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公民道德、政府管理效率以及官员廉政等排名就比较靠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排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2.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
1978-20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将近10%。但和快速的经济增长率形成反差的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模式是“粗放扩张型”的,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的巨额资源消耗的基础上的,这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社会矛盾越发突出。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要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单位产值投入成本要达到美国的4倍左右。在消耗巨额资源的同时,中国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尽管中国有大量的加工贸易出口,但由于缺乏专利和核心技术,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价值创造能力低。
3.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以此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70%。[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的提高。目前,中国的研究开发人员以及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排在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二。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7个国家签订了103个政府间合作协定,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3]
但是相比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研究开发经费总量增长迅速,但人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过低
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该国研发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而且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能力的核心指标。尽管中国的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已经位列全球第二,但中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和GDP之比要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从人均研究开发经费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研究开发经费大约在10万-20万美元/年,而中国研究开发人员的人均研发经费支出额还不到3万美元/年,也是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研究开发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用于基础研究的和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偏低。我国用于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全部研究开发经费的比例还不到10%,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一般要达到20%左右,这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的基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研究经费的来源来看,尽管我国的主要研究开发活动主体是企业,一般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要占到全国研究开发经费的70%以上,这一比例基本达到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国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外资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外资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比已经达到了30%以上;其次就是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比偏低,目前还不到30%,这要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3.装备制造业水平较低,限制了中国装备制造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定位为全球的“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心,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水平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主要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新技术装备的,一般包括计算机集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大型科学仪器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等。近年来,尽管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引进等方式和手段,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很多核心设计和制造技术并没有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不得不依赖于国外的进口产品。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整体的装备制造业水平仅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由此常常导致我们受制于人。正是由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落后,使得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仍然显得非常弱小,尤其是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投资。2010年,尽管中国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上升到了181.7亿美元,但也仅仅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7.4%,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亟待提升。
4.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相比与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相比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要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382美元,位居全球第94位,这也是中国的人均GDP首次跻身前100名之列,但这还不到美国和日本的1/10。目前,我国有大约7亿多人的年均纯收入只有750美元左右,年均消费水平还不到600美元,而且我国还有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
5.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尽管中国的贸易总额和GDP都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的话语权还不够强。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根据GDP、经济生存能力和国际储备来对其成员份额进行分配,长期以来一直向西方发达国家倾斜。尽管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有所上升,目前已经占到6.19%,位列世界第三,但美国仍然拥有超过15%比例的一票否决权。
三、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的发展对策
1.正视当前的外部国际环境,正确处理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关注、妒忌和猜疑。尽管这些国家也在发展,但他们还是一时很难接受中国的强大,尤其是在一些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这更是让美国人焦虑不安。今后,中国的发展将会受到来自外部世界更多的约束。比如通过采取直接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抑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像提高进口中国产品的关税、迫使人民币升值、限制进口中国的某些产品等等。或者是利用舆论媒体的力量,寻找一些所谓“合理”的理由,制造像“中国威胁论”、“人权论”、“中国产品质量”等问题,以此来达到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中国必须理智的处理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包括和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俄罗斯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核心就是中美之间的关系。中国和美国的政治体系不同,而且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美之间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多方位的互信关系,但这并不影响中美双方的互惠。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中美两国已经形成高度的依存关系,中国和美国都需要对方的市场。中美关系可以有矛盾、摩擦和冲突,但这并不影响两国的互惠互利。尽管由于中美综合国力的差距,造成两者的关系并不对等,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只有加强两国的合作,互惠互利,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2.正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硬伤,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尽管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矛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贫富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大众能够忍受的限度。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社会性问题,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只有实现包容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让整个社会共同分享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样中国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继续加快多方位的改革步伐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尽管里面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根本上还是由于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彻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对很多深层次问题进行彻底的改革。同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体制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也严重滞后。因此,在目前的这种状态下,只有继续加快多方位的改革步伐,中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多方位的改革。在经济领域,进一步优化生产资源的配置,打破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提高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和能力,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让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公平、合理的分享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缩小贫富差距,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在政治领域,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政府运行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使政府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府,使政府官员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在社会领域,要敢于割断利益集团的垄断,不同的利益主体要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要倡导理性、包容、帮贫救困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的整体保障和服务能力;在文化领域,要努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营造出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国际上,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吸引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资源和条件,而在国内,则具体表现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包括意识价值形态、政治价值以及文化感召力.它是整个社会互相信任的基础。中是的历史文化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改革开放也有30多年了。因此,中国必须以构建和谐文化为出发点,大力宣扬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防止“唯物质论”的拜金主义理念,重新塑造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体系以及诚信道德评价标准,才能使中国在大力提高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同时提升软实力的水平。
自从2007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更加尖锐和突出。面对这些内外部压力,我们只有变革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机遇,把握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大好契机,解放思想,加快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顺应我国经济长久、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形势研究
一、世界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增长态势,部分国家可能陷入衰退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9月已将2011、2012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世界贸易组织在2011年11月的预测中也将2011年全球出口增长预期从6.5%下调至5.8%。从发展态势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将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可能导致2011、2012两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在4%以下,低于金融危机前五年4.7%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新兴市场增速仍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亚洲开发银行2011年12月初预测,东亚地区经济增速2012年将略微降至7.2%。
(一)美国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态势
受失业率高企、房地产市场低迷、技术创新短期难有重大突破和新经济增长点不明朗等影响,美国经济近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的可能性较小。然而,美国私人部门仍具有缓慢增长的动力,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美国经济预计保持缓慢复苏态势。首先,美国失业率已降至2009年4月以来低,2011年前三季度美国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未来随着美国失业率逐步下降和私人可支配收入上升,美国居民消费能力预计得以提升;2011年以来美国居民信贷消费扭转上年下降态势,前三季度持续正增长,未来随着美国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逐步改善和居民举债能力增强,美国居民信贷消费预计将渐趋活跃。其次,美国公司利润持续增长,一方面为私人投资提供了较充裕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企业家的乐观预期。宽松货币政策和银行资产负债表逐步改善,也将为美国私人投资创造较好的信贷环境。第三,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美国出口管制体系改革,将为美国扩大出口创造新的机遇。同时,奥巴马政府推出了总额高达447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计划;美联储在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又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国债期限,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继续维持在0-0.25%的历史低位,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另外,201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现任执政党预计将力促经济增长以赢得选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9月预计美国2012年经济增速为1.8%,略高于2011年的1.5%;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11年11月初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5%-2.9%,失业率为8.5%-8.7%;费城联储2011年11月中旬进行的经济学家调查预测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4%。
(二)欧元区经济已开始呈现衰退趋势
2011年9月以来,欧元区综合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compositePMI)一直在基准线(50)以下,11月为47,表明目前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已处于萎缩区间。同时,欧债危机已从希腊等外围国家蔓延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并呈现迅速向金融部门蔓延的趋势,欧元区部分金融机构已濒临倒闭。从目前形势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即便欧元区国家能够携手延缓债务违约,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信心不足仍将导致经济活动低迷。特别是一旦意大利出现类似希腊的债务违约,将会导致整个欧元区金融体系的崩溃,欧元区经济将大幅度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2012两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1.6%和1.1%,并且进一步下行甚至衰退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三)日本经济难以延续三季度增长趋势
尽管灾后重建有助于带动经济缓慢复苏,但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日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日本经济将下降0.5%,但2012年有望实现2.3%的增长。2011年10月日本央行已将2011财年经济增速预测0.4%降为0.3%,2012年从2.9%降为2.2%。
(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的趋势仍将持续
印度2011年10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滑5.1%,为两年多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12月13日《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本财年(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印度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7.5%下调至7%,低于印度财长近期预测的7.5%,将印度2012-2013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从8%下调为7.5%。俄罗斯2011年10月工业生产增长3.6%,为2011年以来低,IMF12月初将俄罗斯2011、2012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由4.3%和4.1%下调至4.1%和3.5%。巴西2011年10月工业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6%,已连续三个月出现下跌。巴西全国银行联合会近期数据预测显示,2011年巴西GDP将增长3.2%,2012年将增长3.6%,较2011年9月的预测值3.8%有所下降。墨西哥银行近期将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值由3.8%-4.8%下调至3.5%-4.0%,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3.0%-4.5%下调为3.0%-4.0%。南非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委员已将2011-2013年南非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从3.2%、3.6%和4.4%降低到3%、3.2%和4.2%。
二、全球宏观政策趋于宽松,新兴市场政策核心由防通胀向保增长转变
2011年8月之后,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紧缩货币政策开始趋于放松。8月初土耳其央行率先降息,巴西央行于8月和10月两次下调利率,俄罗斯、印尼、澳大利亚等国都纷纷降息,除了越南和印度等国因持续的高通胀而坚持货币收缩政策之外,其他国家均已停止加息步伐。即使升息最为激进的印度,鉴于11月通胀压力出现缓解,其财长公开宣布政策重心将转向保障经济增长。美联储2011年12月13日宣布,将继续执行包括将零利率维持到2013年中期不变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欧洲央行11月和12月已连续两次降息,将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历史低点1.00%。此外,为应对经济稳定增长面临的严峻挑战,部分国家已经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巴西于2011年12月初公布减免税费金额76亿雷亚尔(约合42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菲律宾也公布了金额为721亿比索(17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预计2012年全球宏观政策将更为宽松,新兴市场注重保增长的政策主调仍将持续。此外,如果欧债危机持续升级导致欧元区陷入衰退,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停滞,欧洲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美联储也可能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各国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也将纷纷出台。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亦将导致流动性猛增,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被推高,新一轮通货膨胀可能被引发,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崩溃、欧元区解体和引发全球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可能 性不大,但从中长期看危机解决前景并不乐观
首先,欧元崩溃的可能性不大。欧央行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可能性较小,IMF估计2012-2016年欧元区经济仍将保持正增长,国际社会因欧元区经济陷入长期严重衰退而对欧元失去信心可能性不大。其次,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区解体可能性不大。对于希腊等发生债务问题的外围国家而言,若欧元区解体,将面临极高的货币转换成本、较大的经济衰退风险和沉重的债务融资负担;对于德、法等核心国家而言,欧元区解体将不利于其出口增长,也不利于其有效利用区内其他国家的储蓄。因此,欧元区各国将尽力维持欧元区的存在与延续。最近结束的欧盟峰会23个国家达成新的强化财政约束协议,说明欧盟各国在维护欧元区稳定方面已形成共识并开始付诸实施。第三,欧债危机引发全球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看,欧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仍有能力扩充欧洲救助资金规模,一定程度上控制欧债危机对欧洲乃至全球银行系统的严重影响。然而,从长期看欧债危机解决前景不容乐观。据IMF估计,受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影响,一直到2016年,“欧猪五国”经济都将持续低迷,无法恢复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同时,由于无法大幅提高财政收入,也无法大幅削减财政支出,2016年前五国财政仍将持续处于赤字状态,债务仍将不断累积。
四、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震荡幅度进一步上升
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将为大宗商品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预计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将处于高位。但201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较2011年将更为剧烈,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幅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若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再次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高速回落状态。2012年,地缘政治等突发事件仍可能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从目前形势看,2012年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仍较紧张,不能排除伊朗、叙利亚等国和西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性。伊朗在原油等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伊朗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欧元区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其总进口量的5%左右;另一方面,伊朗所处的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大宗商品的重要运输通道,约40%的全球石油运输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倘若伊朗和西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甚至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石油价格可能会上升一倍左右;即便伊朗局势仍在可控范围内,各种小规模冲突也会影响石油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信心,在短期内对油价造成一定的上行压力。
五、金融市场仍将剧烈动荡,新兴市场面临资本外逃的风险
2011年9月以来,资金持续从新兴市场流出,引发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俄罗斯、印尼、韩国、印度、阿根廷等国的央行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多次干预,但收效甚微。2011年1-10月,俄罗斯资本净流出640亿美元,仅10月资本流出额就高达140多亿美元,俄政府预计2011年资本净流出量将超过850亿美元。目前看,未来欧债危机的每轮升级、对欧债危机救助不力的担忧都将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加大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与此同时,避险需求可能导致资金大规模撤出新兴市场的股市和债市,资本外逃将是新兴市场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结构重建
动向
发达经济体被迫改变负债消费模式。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经济总量的2/3以上。今后这种基本格局虽然不会改变,但以住房次级按揭贷款形式为标志的负债消费和过度消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美国消费信贷2010年连续7个月放缓,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倾向于更为谨慎。在欧元区,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低迷。而且,欧元区各国为了遏制主权债务危机所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补贴等,又对居民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日本,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表明,民间最终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民间企业投资和货物劳务出口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仍然疲软。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的缓慢复苏更多得益于投资与出口。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加上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恢复并弱化了经济增长对消费拉动的依赖。新兴经济体开始更多转向扩大内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额从2008年的16099.6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12419.1亿美元,下降了22.9%。2006年和2007年中国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8.3%和15.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1个和2.0个百分点;而2008年至2010年,净出口的贡献率依次下降为1.7%、-41.8%和-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3.8和-0.3个百分点。相反,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增加。其他新兴市场国家2009年货物出口也都大幅度下降,如韩国下降13.7%、新加坡下降20.2%、印度尼西亚下降14.4%、印度下降15.3%、巴西下降22.7%、墨西哥下降21.1%、南非下降22.7%、俄罗斯下降35.7%。进入2010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内需出现增长势头,如俄罗斯1月—10月固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4.7%;巴西依靠内需拉动,前三季度实现了GDP同比增长8.4%。资源输出国开始调整过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最明显的是俄罗斯。2010年1月—10月,俄罗斯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进口同比增长30%,出现了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以及经常项目顺差逆转的趋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资源输出国提高了本国固定资本形成额在GDP中的比重,如沙特从2008年的19.6%提高到2009年的24.8%,印度尼西亚从27.7%提高到31.1%。这表明,资源输出国的发展模式开始发生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目标的转型。
挑战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各国纷纷根据本国实际进行政策调整。这些调整有的将使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对我国发展形成新的挑战。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不振使外需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减弱。这主要表现为全球贸易增长势头减缓。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量及时季度环比增长5.2%,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放缓至3.2%和0.9%。因而,我们对外需快速回升不应寄予过高期望,仍然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从2010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启动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开始酝酿2011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这导致美元对日元等西方货币一路下跌,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接近3%。人民币汇率上升,使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经营困难,贸易顺差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更具有现实意义。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出现上升趋势,对我国稳定物价形成新的压力。由于美元贬值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上升,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上升,已恢复到衰退之前的峰值水平。世界市场谷物如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势头。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压力,巴西主要粮食产品的价格2010年以来上涨了6.59%,豆类价格翻了一番。2010年10月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CPI涨幅分别达到4.4%、5.2%、7.5%和9.8%。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这些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由于美元流动性泛滥,促使国际资本转向大宗商品,转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基础坚实的发展中国家,即出现了软货币向硬资产的转移。2010年三季度,约有115亿美元外资流向印度、印尼、韩国、菲律宾、我国台湾、泰国和越南等地的股市,是2010年二季度净流入20亿美元的5倍多。2010年前9个月,投资者已向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基金投入395亿美元,创下历史较高增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流动性过大、推高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处境。这不仅增加了宏观调控的成本,而且压缩了宏观调控的空间。
机遇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使我国发展面临新挑战,但也带来了新机遇,而且这些新机遇正在孕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人民币币值稳定孕育国际化的新优势。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减弱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最终要靠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结算和支付的硬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历史性起点。2010年12月,中央银行宣布,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版图”大幅度扩大后,试点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为67359家。这将大大促进人民币结算业务跨越式发展,并加快把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扩大,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持有人,有的还会以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2010年12月,白俄罗斯国家银行宣布,其11月国家外汇储备新增60亿元人民币。这是在货币互换基础上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步骤。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需求结构发生新变化。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超过50%,改写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与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进入新的建设高峰期。这不仅产生商品和服务需求,而且产生对投资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更大需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工程建设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优势。工程建设企业对外承包业务的发展,将带动出口贸易和实体投资的同步发展,成为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新优势。
世界 需求结构变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由于发达国家需求恢复缓慢,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的出口产品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变小,而体现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变大。这种新的需求将带动我国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我国应利用这一机遇,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此外,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提高增长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成为重要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提出的低碳排放要求,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各类降低能耗和排放的新产品提出新的需求,从而带动这些新兴产业发展。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我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优势。世界需求结构变化的又一个表现是,国际市场区位结构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的市场重要性不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报告,2010年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新兴市场,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达到10%,印度的增速为8%—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速将达7.1%。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仅为2.7%。这不仅将加速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而且将促进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和多方式的经济贸易合作,有利于我国保持贸易大国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孕育我国加速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新优势。立足于扩大内需,是我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战略方针。在扩大内需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规模具有很大空间和潜力。201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仅占全球消费市场的11%左右,而美国和欧元区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的3/4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条件日趋成熟。应加快把国内消费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形成以国内市场为支撑的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孕育我国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才流向不均衡,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穷国人才流向富国。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业机会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对海外人才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许多地方政府派团到欧美国家招揽留学人才归国,取得很大成效。预计“十二五”期间,将会有更多海外人才来到我国参加建设。这些人才对增加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