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硕士论文: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一、教育实习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一)教育实习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1.以四项能力的总得分来衡量其整体心理资本水平,发现教育实习后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心理资本呈现上升变化趋势。2.教育实习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心理资本变化值作如下规定:大于0表示“心理资本呈现上升变化”,等于0为“心理资本不存在变化”,小于0为“心理资本呈现下降变化”。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教育实习后,62.5%的学生的心理资本呈上升变化,即教育实习对大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存在有利影响。12.5%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前后“心理资本不存在变化”,25%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在教育实习之后“心理资本呈现下降变化”。因此,教育实习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教育实习并非对所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生都能发挥提升心理资本水平的作用,表明教育实习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教育实习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因素
路桑斯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状态的个体特征,而非特质类,会因环境中的一些因素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国内学者张焱等人将心理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发现经济、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心理资本影响明显[3]。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搜集到的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变化的因素包括: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认知程度、高校以及实习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实习校中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与影响程度、实习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情况等。受访者A认为此次教育实习打消了她对从事教师职业的种种疑问,使其树立了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信心,同时也督促其及时制定职业和人生规划。她在实习及时日的日志中写道:“我们到达实习中学便受到了老师和领导的欢迎,学校后勤部门为我们准备了寝室,所有接待人员都热情而负责,尽较大可能地满足我们的要求。我感动于此并心生暖意,对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受访者B在日志中写到:“从我们实习生的交流中,我可以了解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了解到理科课堂与文科课堂的不同,学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对实习生来说是有用处的。”与二者相反,受访者E对此次教育实习的评价是“非常混乱、毫无意义”,认为教育实习并不像其他人所谈论的那样获益匪浅,“(实习)学校只是给了我们一间教室当办公室,我们所有的实习生听完课后都回这里,没有人来管我们,我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觉得自己好像不受实习学校欢迎似的。实习一结束他们(指实习学校)就迫不及待地通知我们返回,生怕我们干扰他们的教学秩序”。
(三)教育实习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
四项能力的影响程度心理资本四项能力都是状态类的个体特征,在一定的环境内会因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全体样本在“自信”、“希望”、“韧性”、“乐观”四方面的得分与心理资本总变化得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四对变量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笔者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四个变量及心理资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数据分析(见表2、表3)表明:(1)四个预测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式,联合解释变异量为100%,即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心理资本的四方面能力变化能够联合预测心理资本总变化的变异量。(2)就个别变量的解释力而言,“希望”方面的变化对心理资本变化的预测力较佳,其解释力为82.8%,其后依次为“乐观”、“变化”、“韧性”方面的变化。(3)四个变量的β系数均为正,说明四个变量对心理资本的总变化呈正向影响。将所有样本看作一个整体,测得“希望能力”的提升对心理资本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最为明显的作用。这说明教育实习在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确立未来发展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方面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让大部分教育硕士生在实习后对未来持积极的态度。路桑斯在《心理资本》一书中提到:“整体心理资本对人的影响比它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影响之和要大得多。”[4]虽然经过教育实习,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在“希望”、“乐观”、“自信”、“韧性”四方面能力的提升上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所组成的心理资本在发挥其作用时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教育实习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心理资本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二、在教育实习中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进行心理资本开发的策略
“心理资本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很多积极的结果”。在心理资本的开发中,一项能力的提升往往会促使另一项能力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对未来持积极乐观态度的人通常能够对一项工作充满信心,合理地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增强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开发一般有以下四种途径:熟练掌握与成功体验、替代学习或者模仿、社会说服和积极反馈、心理和生理觉醒及健康。对“希望”的开发,可以“设置目标”、“制定弹性目标”、“分步前进”、“参与”、“奖励机制”、“资源”、“战略协同”、“培训”等策略进行;对“乐观”的开发可以“包容过去”、“珍惜现在”、“寻找未来的机会”等策略进行;对“韧性”的开发策略是充分利用韧性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其他积极的心理资本),并充分考虑具有负作用的因素,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使之成为一套应用性较强的体系和程序。因此,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中的心理资本开发应围绕学生本身、学校(高校和实习校)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在教育实习中的策略运用
1.树立积极的实习态度。教育实习对教育硕士生来说是一次提前体验职场生活的宝贵机会,绝不是一次“走过场”的经历。教育硕士生是教育实习活动的主体,无论之前是否掌握足够的教学经验,被分配到何种学校实习,遇到何种指导教师与学生,都应积极转变心态,乐观地面对实习生活。“包容过去”、“珍惜现在”、“寻找未来的机会”等乐观能力开发策略同样适用于教育实习环境,乐观的心态会激励教育硕士生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及时调整,迅速复原并超越自我,最终获得积极体验。2.设置合理的实习目标。路桑斯认为“希望受到目标、路径和动因的影响”,因而在实习前设置合理的目标会促使教育硕士生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积极的行动,避免盲目地应对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所谓合理的目标应是“有明确的个人意义、合理的挑战性和清晰的时间起点与终点”,它能够为教育硕士生提供长久的动力,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教育实习之中。“有明确的个人意义”是要求实习目标要符合个人情况,对个人未来的学习及从教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合理的挑战性”是指实习目标应该有足够的难度,能够激发教育硕士生的斗志,挖掘其潜力,使之对成功有合理的期望。“清晰的时间起点与终点”一方面是指目标的达成应该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要求教育硕士生要珍惜短暂的实习生活;另一方面是指目标可以分阶段完成,设置相应的节点,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分解成难度系数相当的子目标,分步完成。合理的目标设置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硕士生的希望水平,而且阶段性子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增加教育硕士生在教育实习中的成功体验,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3.及时调整实习状态。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其他青年教师、同组内的实习生都是很好的社会资本,实习生应该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进步。当遇到困难时,这些资源往往能对扭转局势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实习中有的指导教师课程并不多,实习生所能学到的东西极为有限,此时实习生应尝试让指导教师为其提供观摩其他指导教师授课的机会,或者跟随同组内的其他实习生到别的指导教师的课堂上去听课。教育实习中并非事事顺心,运用好身边的资源能够有效地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升教育硕士生的抗挫折能力。4.积累并交流经验。高校开展教育实习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在入职前提前体验教师生活,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积累真实的教学经验。教育实习中随时记录实习所得能够帮助教育硕士生看清自身的变化轨迹,认清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对于研究者而言,这种详尽的文本资料最能真实地反映教育实习生活,是宝贵的一手资料。在实习中、实习后及时与同伴交流实习经验、分享所得,“当参与者听到他人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故事,这时就会出现替代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升教育硕士生对未来的期望值。
(二)高校和实习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实习中的策略运用
1.重视教育实习,让实习生感受到来自高校和实习校的支持。高校和实习学校在教育实习中主要扮演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如实习基地、师资力量、资金支持、交通工具等。实习条件的好坏以及校方对教育硕士实习生的关心程度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路桑斯指出,当员工处于良好、舒适的环境之中时,其心理上和生理上更倾向于保持健康的状况,其绩效也就相应提升。将这一观点引入到教育实习中,一方面需要高校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如组织召开实习宣讲会、介绍实习相关注意事项、请上一届实习生交流经验等;另一方面需要实习学校尽可能为地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如提供整洁的住宿环境、配备优良的师资、定期与实习生交流等。由于实习期较为短暂,若让实习生生理或心理上的消极感占据大部分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2.谨慎挑选指导教师,注重提高其素质。调查表明,指导教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实习较为成功的教育硕士生多反映其指导教师“教学很”、“人很好相处”、“很耐心”,而那些觉得教育实习比较失败的教育硕士生则认为其指导教师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愿意让实习生进入其课堂”等表现。教育实习中的指导教师多为学科负责人,其教学水平应当处于实习校教师队伍的上游,但他们对待教育硕士生实习生的态度则相差悬殊,对教育实习的影响至关重要。路桑斯认为,一个好的上司能够让员工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教育实习中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关系类似于上下级的关系,一个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不仅能让实习生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也能让实习生对教学工作产生憧憬。同时,好的指导教师也能够充分扮演榜样的角色,通过自身的良好言行来增强教育硕士生的自我效能。3.鼓励青年教师与全日制教育硕士生进行积极交流,为其共同进步创造条件。青年教师通常入职时间不长,与教育硕士实习生年纪相差不大,容易沟通。除了跟随经验丰富、年纪较大的指导教师学习外,实习生与年轻教师们相处的时间较多,许多条件允许的学校将教育硕士生与年轻教师安排在一起备课、住宿,以便为其提供更多的接触机会。年轻教师们虽然在教学技巧上给与教育硕士生们的帮助不如博学教师,但他们现身说法地向教育硕士生展示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能使教育硕士生感同身受。青年教师的今天很可能就是教育硕士生们的明天,教育硕士生通过对比自身与青年教师各项素质的差别优劣来规划未来,一方面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有利于促其进行自我审视,主动弥补不足。4.在教育实习中引入奖励机制。在实习结束后,高校应对那些在教育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实习生、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励教育实习的参与者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教育实习,并强化其通过教育实习获得的信心。路桑斯以在公司范围内培训员工为例,指出:“通过奖励那些对现有目标做出了贡献、主动有效地设置长期目标、坚持不懈地寻找多条有效途径解决问题的管理者与员工,就可以强化他们的希望。让人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如何与特定的奖励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会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因而,高校有必要在教育实习前制定明确的评价与奖励标准,明确规定各方参与者在经历自评、他评后若获得“”,会获得相应的奖励。
作者:王琳刘秀江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教育硕士论文:研究生实践性教育硕士论文
一、选择高水平的中小学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
所谓高水平的中小学,是指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原则上应该是所在区域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成果最突出的中小学校。研究生在教学水平高的学校实习,可以直接感知先进的教学理念,接受教学名师的面对面指导,集教师之所长,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及时,综合性。高等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涵盖中小学各学科,如果按照学科分别设立实习基地的话,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分散使用,影响实习基地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实习工作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应该以硕士点为单位建立多学科的综合实习基地。当前很多中小学的学科发展、师资力量并不十分均衡,有的中学文科强而理科弱,有的则理科强而文科弱。高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该综合分析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对拟建立实习基地的目标学校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估和比较,最终选择综合实力较强、各科发展较为均衡、领导教师较为负责并且愿意承担研究生实习任务的学校作为实习基地。第二,便利性。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除了担任研究生指导和教学任务以外,还承担了比较繁重的本专科教学任务,如果实习基地离高校较远,在研究生实习期间,两者难以兼顾,要么不能保障导师深入实习基地给研究生以现场指导,要么会冲击本专科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给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交流带来不便,客观上也会增加研究生在住宿、交通等方面的经济负担。所以,实习基地的设立要考虑各方面的便利性,尽可能选择在离高校较近的中小学校。一般来说,高校所在城市高水平中小学校云集,实习基地设在高校所在城市较为妥当。第三,规范性。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设立实习基地的目标学校办学的规范性,包括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设置、完善的办学条件、较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配备、一定数量的学科带头人及教研成果、良好的校风班风和校园文化、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等。二是目标学校能够为建立规范的实习基地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规范的教育硕士实习基地原则上应该有相对固定的办公、会议等活动场所,必要时还应该有研究生宿舍等住宿条件。
二、遴选的校外研究生导师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不同的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增加校外导师的目的主要在于体现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征。校外导师是身处中小学教育教学及时线的教师,他们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中小学教学和教改实践中作出了突出的成绩,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可以使教育硕士研究生迅速提升教学水平,为将来成为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实践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遴选校外导师时要慎重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师德素质。中小学教师担负着树人的崇高使命,在道德素养方面理应成为社会的楷模,公众的标杆。一个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显然,道德素养自然成为遴选校外导师的标准。二是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理论素养、禀赋条件、努力程度以及经验积累等因素。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评价体制下,升学率的高低无疑是人们公认的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尽管人们对这种观点有很多争议,但是客观地说,升学率的确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在遴选校外导师时,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三是教科研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校外导师,除了是一位教学能手以外,还应该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深入探讨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勇于进行教学改革。要承担一定规格和数量的教、科研项目,并有一定规格和数量的教、科研成果。
三、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性教学管理
加强实践性教学管理,一方面可以保障实践性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
1.严格考勤制度。
制定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考勤制度,对研究生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勤记录,将出勤情况作为评定研究生实践性学习学分和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这种培养模式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教育硕士研究生轻视实践性教学,把实践性学习活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通过严格的考勤,可以保障教育硕士研究生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到实践性学习之中。
2.加强教学检查。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性教学检查包括对教师教学的检查和对研究生学习的检查两个部分。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实践性教学大纲、教案、活动记载、教师出勤、教学效果、研究生学习态度、参与情况、学习效果、教学评价、调查报告、学习记录、听课记录、实习记录等。
3.健全教学档案。
要将实践性教学的纸质材料、电子材料、录音录像资料、图片图表、实物教具等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档。健全的教学档案既方便查阅,又有助于对实践性教学进行总结,积累经验。
四、制定和落实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涵盖教师实践性教学评价和研究生实践性学习评价两个部分。
1.教师实践性教学效果评价。
如前所述,除了研究生见习、实习等纯实践性教学以外,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学科也要求授课教师在理论传授的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由于实践性教学主要是通过见习、实习等活动体现的,因此,这里主要讨论研究生见习、实习活动问题。教师在组织研究生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完善、周密的计划和活动方案是实现实践性教学理想目标和效果的前提和保障。在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研究生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见习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和配备、经费预算、后勤保障等问题。其次是精心组织和管理。要按照专业方向分组见习和实习,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在实习前的模拟授课训练过程中,针对每一位硕士研究生,成立以导师为组长、本专业副教授和讲师参与的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工作。校内导师要加强与校外导师的联系沟通,明确校外导师在实习指导中的主要责任,提高实习效率。
2.研究生实践性学习评价。
教育硕士研究生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主体。研究生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实践性学习中去,通过实习实训,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熟悉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习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本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评价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性学习成效,关键要看研究生在实践性教学中的表现,以及本人的进步情况。导师在组织研究生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对研究生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学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努力程度、学习效果、进步情况,会同校外导师和其他相关教师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作为评定研究生实践性学习成绩和学分的依据之一。研究生要提供自己在参与实践性教学中的听课记载、调查问卷、调查报告、备课教案、多媒体课件、见习实习日志、活动图片、实践性学结等资料,供实习见习指导教师参考。要保障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作者:余维祥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教育硕士论文:专业学位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
一、何谓实践教学
(1)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即所谓“认知实践”,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情境设置,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动手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文本案例和视频案例)、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作业和练习、模拟教育情境的训练以及与课堂教学互补的其他校内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等;(2)与教学相关联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教学内容反映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需求,使学生不仅学习适当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参与一定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取知识,检验知识,了解中小学生活,熟悉中小学生活,以便顺利走入社会并积极服务于社会,如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等。这两个方面对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
(一)以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为基础,确立切实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目标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上看,教师的知识构成可分成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者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是教师根据某些外在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后者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实践表明,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与产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虽然国内外学者们的认识有所差异,但就其共性而言,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和能力知识、教育信念和反思性知识4个方面。因此,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为指导,以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具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切实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践教学目标。以下是我们细化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1)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应用理论、验证理论、修正理论,逐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2)培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接受系统的、正规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并使这种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认清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职业素质。(3)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4)养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增强教育教学观念、艰苦创业意识,促进良好职业情感和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固化。(5)形成反思性能力。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并提炼出遇到的教学问题,具备行动研究的能力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使教学更加有效。这个目标体系具有整体性,“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培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和“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基础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是核心目标,“反思性能力的形成”是表现目标,良好的反思性能力的形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体现。
(二)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设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各高校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哪些?如何系统科学地组织这些内容?学者们还在探索之中。教学内容是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育结果。要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关键是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理顺实践教学内容的内外关系,构建具有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高效能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使之有机地统一于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见图2),这个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完整,层次分明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导向,从基础目标到核心目标再到表现目标,构建了系统完整、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而且使实践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为实践教学过程有序合理的安排提供了依据。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理论知识之间也形成了链接的桥梁,这为建设实践取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改善课程体系中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实现内容上的实质整合提供了明晰的思路。2.重点突出,调整灵活每一实践教学内容对实现每一实践教学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这里强调的是每一内容在实现目标方面具有的主要功能以及各主要功能之间的渐进性和互补性,以便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各功能之间有机结合。同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灵活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其目标。例如,阶段1中如果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缺乏训练,我们就可以把“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调整到培养职业技能目标方面,与“模拟教育情境的训练”有机整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阶段2中的“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行动研究”既可有机整合起来,共同实现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也可对内容和目标进一步细化,如可把“教育见习和实习”定位在重点实现“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以达到高效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以理论和实践的实质融合为指导,构建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在结构上将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分成各自独立的模块,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了一座连接的桥梁。课程学习方面基本上沿用着教育学硕士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实践性环节。教学实践方面以教育实习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如教育见习、教育行动研究等较少。而教育实都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缺乏反思性教学实践环节。全日制教育硕士虽然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但获得的只是知识的内在逻辑而非实践逻辑。理论很难在实践中产生迁移,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后想要进行反思、改进和提高却没有机会,以至于理论与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自然统一体,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教学全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实践,帮助完成实践。而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增加个体的程序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提供可能性。为此,应以理论和实践的实质融合为指导,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这种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首先要注重同课程学习的整合,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到理论学习中,将理论学习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强调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体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其次,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合理有序地安排实践教学的过程。根据上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将实践教学过程大致上分为循序渐进的3个阶段。及时阶段是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这是以教师为主、研究生为辅所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作业和练习。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应用理论、验证理论、修正理论,逐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第二阶段是以掌握教学技能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这是以研究生为主、教师为辅所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职业技能,主要内容是模拟教育情境的训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接受系统的、正规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使这种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第三阶段以研究实践问题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育调查研究、教育行动f究:将教学实践研究扩大到中学课堂、辅导作业、课外活动、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实地教学活动中,研究生以准教师姿态观察和发现教学实践问题,并学会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开展准教师行动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此外,要增加反思性教学实践环节并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始终。让学生通过行动反思发现“不好教”或“无法教”的东西,持续不断地锤炼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实践”在教育硕士教育中的重要性,改善以往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实现内容上的实质融合。研究生在“理论一实践”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引导下,将迅速成长为高层次应用型的中学教师。
(四)以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为目标,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现阶段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评价没有作出明文要求,大多数学校制定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与规定也是不完善的,对于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并未明确交代。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个性特征制定相关实践教学评价的具体文本政策,对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怍方向性指导。学校的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也应认真吃透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积极幵展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完成有效评价的核心,没有量化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效用价值无从谈起。在学理上,评价指标体系应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逻辑内容:目标、过程和结果。目标是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评价目标的制定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过程主要包括实施评价的人员、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式。实施评价的人员应来自教师、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评价内容要以实践教学内容为依托;评价方式不应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即重视学生在实践中最终结果的获得,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实践技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等项的评估。结果应包括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和奖惩机制。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在评价中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奖惩机制要注重评价在实践教学中正确、有效的引导作用,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整个评价过程应该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始末。从实践教学开始,实践教学的评价工作也就开始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应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实践教学开展评价,才不会因为内容、手段单一带来评价结果单一的问题,使得结论过于片面或武断。
作者:郭永峰张祥沛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硕士论文: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经验谈
东北师大05届温州部分教育硕士将于本月底和月初赴师大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很多学员对答辩的应当注意的事项不是很清楚,心理有点不安。我就本人答辩的经验,整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全力消化自己所写的论文
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的论文。对论文内容要了如指掌。写好5-10 分钟的答辩陈述。陈述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下面附上我的英文陈述稿)
(二)物质准备: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
1.硕士论文的底稿。2.答辩陈述稿。3.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
(二)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1.研究生向答辩委员进行陈述(约5-10分钟,具体时间由答辩主席决定)。
2.答辩委员会专家(5位)提问,每人基本上有2-3个问题;
答辩老师一般的提问类型:对选题意义提问、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对论文新意提问、对论文细节提问、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对建议可行性提问、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对格式是否规范化的提问。
3.答辩委员会专家讨论、投票。4:1勉强通过;3:2不予通过。
整个程序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教育硕士论文: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体育教育专业硕士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育和管理人才,具备发现体育教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育教学人才。针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培养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跨专业生源过多,不利于人才培养;理论课程设置过多,专业技术课程设置较少,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培养;论文选题有部分指向性不强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硕士;培养;体系
1前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硕士是国家特需项目试点单位,有五年的建设期。在没有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切都是在借鉴有培养经历高校的基础上,来摸索构建我校的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完善的。体育学院也是在探索中不断修订、完善的,存在不足在所难免。通过对教育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的深入解读,以及教指委对特需项目的建设指导,针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现有的培养体系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分析成因,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改善培养过程中存在不足,完善培养机制,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找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文件、检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理解,为本研究提供参考、支撑。2﹒2﹒2逻辑分析法对教育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文件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可行化分析,提供合理建议。2﹒2﹒3实地调查法源于自身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秘书,亲身参与专业硕士的培养体系构建,以及四年来的培养工作总结,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教育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指导理念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模式分析3﹒1﹒1招生指导意见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招生情况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研[2013]3号《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要求是重点考查考生综合素质、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拓宽和规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渠道。不难看出,专业硕士首先要具备本专业素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对该专业问题进行分析,才能进行更好的培养。从表1生源学科背景来看,本科是体育专业有7名,9名学生本科不是体育专业生源。不是本专业的生源的体育专业知识匮乏,不具备专业技能,对体育教学知识欠缺,是陌生的。即使部分学生对某一项体育项目有所精通,但对相关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手段存在较大的缺失,给后续的培养带来诸多困难,即使在两年培养中加强专业培养,也很难胜任中小学的体育教学。3﹒1﹒2完善培养方案与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分析《意见》中对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完善要求是培养单位应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挑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使学生掌握职业领域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要立足于教学或教学管理,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技能,着重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全局考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1]。体育学院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在2012年制定,2014年进行修改,是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不足进行修改和不断完善。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符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分。在课程设置中,不是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而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2]。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偏多,体育专业技术实践课程设置过少,不能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提高教学能力,与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加大实践课比重要求相悖。3﹒1﹒3改进课程教学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课程教学现状《意见》中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有了指导性的意见,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多以讲授、讨论式为主,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模式运用较少。有些课程安排学生观摩中小学体育教学课,也算是模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3﹒1﹒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实践基地现状《意见》要求培养单位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明确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障实践质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有固定的研究教学实践基地,对教学实践的内容进行规定并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实践考核评价由院外指导教师考核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监督检查相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各项设施都能满足学生教学实践,但是实践基地教学模式多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一些较好的教学模式很少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大部分只是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新型的课堂教学了解缺失,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进行相关的改革,不利于学生的培养。3﹒1﹒5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届学位论文选题分析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是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还存在着较大问题,突出表现在选题缺乏针对性,偏向于学术性而缺乏实践性,创新力不够,不能有效联系实际等等[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已毕业的11位研究生选题中有9篇调查性的选题,1篇关于校本教材,1篇关于学生学习评价。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问题相关的选题有9篇,关于学生营养1篇,关于教师的1篇,基本上符合要求,但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审视,有两篇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方向性不够,有些偏离要求,所以在选题方面还要严格把关。3﹒1﹒6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教师能力培养分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五届研究生及时志愿报考被录取5人,本科体育专业4人,调剂11人全部是跨专业生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两年,及时学期课程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全部是理论课程。第二学期开设的都是专业课程,但是专业技术课程较少,不能满足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理论课多对学生的相关领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较好,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力,如何谈得上教授能力,所以在第三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限制,教学领域狭窄,效果不好,与职业资格衔接更难得到保障。3.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3﹒2﹒1严把招生关,招本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短,要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如果没有本专业技能的学生,很难进行教学实践,即使增加专业术科课程,也很难达到要求。在招生时尽可能招本专业的学生,即使跨专业学生也要对专业技能进行严格考察,专业技能差或少的学生不应该录取,做到宁缺毋滥。3﹒2﹒2减少理论课程学分,增加术科课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掌握职业领域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的,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其能否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规范技术动作、良好的教师素养是能否胜任体育教学的关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业硕士理论课学分过多,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3﹒2﹒3面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选题学科教学(体育)研究生是培养中小学高素质体育教师,对基础教育教学有较好的审视、思考,以发现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努力解决,发挥其所学的优势,为我国基础体育教学良性发展做出贡献。选题前要通过深入中小学调研,发现问题后再确定研究方向。论文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可写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4结论
4.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业研究生跨专业太多,不利于培养体育专业要求较高,专业技能广泛,短时间很难掌握多项目的专业技能,跨专业生源很难胜任将来的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还不如专科生或本科生,也就失去培养意义。4.2理论课程设置太多,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较少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两年,在有限的时间内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有一年的时间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在这一年的时间内,专业技术课只占总课时的14﹒9%,其余的都是理论课程培养,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教师技能、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足,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4.3讲授教学方法采用较多,讨论分析的授课方式用得较少讲授式课堂教学学生单向接受知识,很少对知识有自己思考,缺失内化过程,学生如果在课下不进行学习的话,很快就遗忘掉,效果是最差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安排作业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学习,效果会更好。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批判思维、沟通能力、交流能力、指导能力,同时学生经过思考、内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果更显著。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研究生授课方式上采用讲解授课的方式较多,安排学生讨论的较少。4.4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较少,多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习是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关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习应该是向教师转变的过程。作为的体育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体育教师的关键。所以,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也要对教学模式运用进行探索,掌握适合自己的,能使课堂效果较大化,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模式。由于校外导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实践基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所限,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多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学培养存在不足。4.5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位论文选题大部分符合要求,少部分对教学、管理研究不足体育教育专业硕士选题要依托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硕士在选题方面有少部分偏离了教学或教学管理的方向,不太符合要求。
教育硕士论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培养的层次和招生的数量看,其学科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达到空前的繁荣。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承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太多责任,而学科地位扣的受重视程度则相对下降了。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现代化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1984年。十二所重点大学招收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此后各高校开始招收本、专科生,成为众多师范院校的特色专业1988年起始招研究生.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归属为政治学学科下。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和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思想政治教育归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学科归属。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有三类:一是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是教育硕士(思政):三是高师计划。在研究生招生院校中,大致分为几类:及时类是有本科专业背景支撑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第二类是有本、专科专业的教育部直属和省属师范院校:第三类是开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本科院校:第三类是专业型院校:理、工、农、医、财经、民族、地、矿、油、艺术、体育等院校,它们是该专业领域突起的重要力量;第四类是中央和各省委党校:第五类是军事院校。至2009年10月,除西藏外.各省(区、直辖市)参加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院校共280所(含军校、党校),位居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之首,招收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点也达到了60多个从培养的层次.招生的数量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达到空前的繁荣.学科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对于学科的繁荣固然可喜,但我们也必须冷静理智的看待.更要看到繁荣背后的隐忧
二、硕士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招生考试
研究生入学考试方面.专业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等课程.但死记硬背的东西多.应试色彩较重由于初试比重过高.复试阶段很难短期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术潜力,师生对双选的结果满意度不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归属于法学大类,对考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一些的思政本科生只能选择报考其他学科。从近几年的实际招生情况看.一般院校都需要大量调剂,而招生单位为了保障一志愿上线率.被迫降低专业考试难度。加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他5个二级学科没有本科专业,且研究生生源不好.用公费的吸引大量学生从该专业考生调剂,分流了部分生源。因受现代行为学科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强调实证,要用到大量的数理统计和变量分析.这正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弱点;同其他文科专业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入学免考数学,而忽视数理能力的考察,将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带来影响。
(二)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影响
自1999年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迅速有其客观原因.首先是党和国家的重视,其次是客观需士点的数量对大学排名具有重要影响。现在.许多高校都力争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需要平衡文理科比例.尤其是理工强势院校.普遍争取在有一定教学水平和历史积淀的“两课”教学部寻求突破.申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取得高层次学位授予权.使该专业硕士点迅速增加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招生、培养.取得一定经验和成绩后。部分院校逐渐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立即开始开设同级的5个二级学科.这样客观上分散和稀释了原有的教学资源.教师们承担了更大的工作压力.而学科的受重视程度则相对下降
三、硕士研究生生培养中的问题
(一)培养单位缺乏学科梯度
目前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部门主要是高校的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列部、社会科学部等.以及一些高校的党团机构、马列研究所、德育研究所等。一般都有较强的教学科研水平历史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却缺乏培养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经验。
考察现有的硕士点不难发现.除师范院校和部分重点大学外,多数招生院校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专科的办学经历.跳跃式的进入研究生教育目前.本科阶段约有300所院校开办该专业.其中多半是普通师范学院.不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使得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没有形成自然的连接.彼此分隔。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的泛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中的统计.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有19个研究方向。而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则更多.比较成熟的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育、公民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体现了学科的开放性和学术研究的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还要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专业研究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结合得很紧密.这也造成了学科一定程度的泛化,偏离马克思主义指导,使学科迷失自己的边界.出现一些学科挂靠,如一些院校将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挂靠旗下.进行关联不大的研究,有名无实,即“借窝生蛋”。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困惑
由于一些有招生资格的院校没有本科层次教学专业.加上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热门,毕业生除当教师外.大多转向其他行业,因此学生生源复杂,跨专业占相当的比例学生们因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和经典著作的学习困难.使导师指导时非常为难..部分人难以快速建立起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学术前沿.几年下来,仍不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在后来的学习中.对专业学习渐渐失去兴趣.而转向其他研究研究生们试图在研究和毕业论文中创新,但在实证调查和方法的可行性上仍存在问题.还有的研究急功近利.直接脱离了学科的范围。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还缺乏比较系统的基础必修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中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暂时列为10门(略),这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专业的基础人民大学也编写过一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教材.但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基础教材目前公认的、采用较多的是张耀灿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刘建军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许启贤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其他课程则大多采用专题形式教学.随意性很大。
综观各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只是在书斋中做学问.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具有开展工作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学生们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从学生就业去向看。有中学教师、大学“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及其他就业形式。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当中学教师在教学技能上不如专业硕士.做“两课”教师在理论基础上不够.当辅导员则缺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使得这个“万金油”式的专业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毕业生多.就业难的事实。
四、理性回归。重塑政教辉煌
众所周知.学科的繁荣离不开众多研究机构的支撑.学术研究的推动。也必须看到,有限资源条件下无限扩张的隐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承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太多责任多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都是它上面发展起来的.在它经历了无数次调整,为其他专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6个二级学科之一.师资力量和学科重视程度相对弱化了。曾经的政教为各条战线贡献了无数人才.现在却陷人幸福的困境,人们渴望重塑政教的辉煌.而非虚假的繁荣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各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师资要加大投入.必须摒弃那种投人少.见效快,而且国家重视学科发展,无明显的淘汰机制的想法.努力完善学科建设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多是面向教学和学术理论研究的人才.缺乏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级人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面临挑战.仅凭一张嘴就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已不太现实.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和个人魅力要求更高。因此.在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必须让研究生从课堂到社会,拓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技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克服研究泛化、庸俗化和学科边缘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较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较强的科研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所以标准是比较高的。要学生认识到.不是简单的背几本教材就可以考进来并学好这个专业考虑到专业学习的困难.要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这个专业.学生要先说服自己.克服空洞的教学内容和枯燥的说教,激发兴趣,考虑学生特点和能力,引导其有针对的研究性学习。所以.在培养的初期.对培养活动的目的有一个超前的估计.总体的设想和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硕士论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活动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青海师范大学2014级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内容摘要】有效设计活动课的教学过程,这可以给英语课堂注入一些新鲜元素,不仅可以实现轻松愉快的整体教学氛围的营造,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积极效果。教师应当让初中英语活动课有更多展开的空间,要设计更多富有趣味化的教学内容来丰富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学过的语言点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更符合语言教学的特征,并且可以真正达到训练学生语言素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 活动课 作用
活动课的教学效用有很多体现,作为英语课程的活动课的教学展开过程而言,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给教学过程引入更多有意思的环节,这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英语教师要意识到活动课的教学价值,并且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展开活动课教学,这对于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一、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语言环境中
活动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有很多体现形式,首先,它能够迅速让学生融入到英语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让学生忘掉自己的母语,在英语的整体氛围中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教师在设计活动课的流程与展开过程中要认真考虑这一点,尽可能的让活动过程轻松有趣,贴合学生的兴趣点,这样的设计会发挥更为理想的活动效果。教师首先可以确立活动课的重点语言点,然后结合这些内容来设计融趣味化与实效性一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参与时可以充分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点,并且可以在慢慢融入活动氛围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才是高质量的活动课教学应当起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给初一年级学生讲解介词in,on,behind,in front of的用法时,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采用直^的课件教学,把色彩鲜艳的几个小盒子放在屏幕上,伴随着一曲曲诙谐、快乐、充满激情的乐曲,一只可爱俏皮的小猴子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们看见小动物就会立刻激动起来。小老鼠一会儿钻到盒子里,一会儿窜到盒子上,一会儿又躲到盒子后,一会儿又找不见了。这时教师引出问题:Where is the monkey?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纷纷尝试用方位介词进行描述,课堂氛围也跟着活跃了起来。这就是一个灵活自然的活动课的设计过程,这种轻松的氛围下学生会对于活动课十分投入,并且可以在过程中锻炼与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活动课的逐渐展开同样有助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会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建立师生间的情感,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活动课的展开中给予学生相应引导,可以以和学生交流对话的形式来进行问题的探究,尤其是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交流话题,这会让学生参与的热情更加浓厚。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体现自己的引导作用,注重对于学生语言智能的开发,让学生多自如的进行表达。学生好的表述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才会更加强烈,在活动课上也能够更加放松。
有一次在进行活动课教学时,我引出了一个生活化的话题:What could you do when you were five years old?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慢慢产生了遐想,于是我先用英语缓慢地讲了我儿子五岁时的生活趣事。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吃惊,时而大笑,不时地还有学生大声问我小时候的事,我也借此把自己经历的趣事说出来,然后鼓励学生们说说他们家人的情况:父母、姐妹、朋友等在多大年龄时会做什么。学生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了,大家纷纷分享着自己的一些有趣经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课的组织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与语言技巧才是活动课教学的任务。
三、让学生对于语言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问题大概就是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缺乏参与热情,教师即使不断启发,学生还是不愿意开口表达交流。如果能够适当融入活动课的环节,这些问题可以很大程度被化解。活动课的轻松氛围会让学生相对更加放松,尤其是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激发下,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参与热情都会越来越浓厚。这才是高质量的英语课堂上期待实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多组织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以这样的形式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综合语言素养。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找他们关心的话题讨论,开展各种小组竞赛等,这些都会让学生慢慢放松下来,并且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环节中来。如果班额较小,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在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度过一节课时光,轻轻松松学习语言。在活动中,无论学生平时英语成绩怎样,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不甘落后,积极地参与。学生即使表述上有问题也不会有其他同学嘲笑,在这种健康的氛围下学生更加愿意表达,也更乐于表达,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语言交流的乐趣,不知不觉中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言素养也在得到提升。
教育硕士论文: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现状及保障体系构建
摘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正式招生以来,我国的教育硕士吸引了众多培育单位参与,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教育硕士培养中的教学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影响教育硕士质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地方院校尤甚。了解和学习国内外高水平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地方院校在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构建相对完善的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这也对提升本地区基础教育层次和教育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 引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是一个以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的,并且职业性很强的硕士学位,于1936年在美国设置,此后,许多国家相继设置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6年4月,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于1997年起正式开始招生,标志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正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启动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招收非在职本科生攻读教育硕士、推荐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等政策,这表明了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早期单纯地面向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逐步开始形成面向在职和非在职人员两大类型发展的格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处于基础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位、攫取新知识、提升自我开辟了新渠道。自正式招生以来,我国的教育硕士吸引了众多培育单位来参与,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1月,全国拥有137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覆盖了除澳门、香港、台湾以外的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9个专业,20个领域,教育硕士累计培养了20万名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不断扩大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品质教师资源和管理人员、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随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很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教学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问题尤为突出,这引起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如高校等)和教育硕士接受单位(如中小学校等)的共同关注。普遍认为高校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与教育硕士质量水平直接相关,普遍相信较好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较高知名度的我国985、211高校更能培养出符合预期的教育硕士人才,这对有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的招生带来较大冲击。目前,地方院校教育硕士生源严重不足已是普遍的不争事实。
对于本地区致力于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的基层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干部而言,地方院校培养教育硕士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吸引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地方院校教育硕士队伍,完成地方院校的招生计划,具有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要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地方院校首先应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找出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然后,构建相对完善的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这也对提升本地区基础教育层次和教育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路径,大体都遵循“课程――学术训练――学位论文”的思路。经验证明,上述任何一个环节不完善,都不能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最终影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事实表明,我国具有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在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普遍出现以下问题。
1.1 课程设置结构失衡
1.1.1 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
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不同的是,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对象主要来源于基层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干部。因此,在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就应充分考虑硕士学位学生的职业背景,在课程学习基础上,更强调其实践和应用。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仍偏重于理论、与教师职业现实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以我国地方院校为例,教育硕士课程一般有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校要求教育硕士生学习期间至少要修完上述三类课程中的12门课程,修满34学分。这本无可厚非,但具体实施中存在三个需要完善之处,及时,学位课和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太注重理论;第二,学位英语课程所占比例过大;第三,选修课范围较窄,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的课程。这种课程不利于教育硕士个性的发展和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1.2 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再培养,改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师资状况和学历结构,改变目前我国基层教育战线上高层次人才普遍匮乏的现状,并通过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加快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进程。因此,针对这群具有特定工作背景、实践经验的培养对象,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需要更加注重他们的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然而,现实情况是,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学术硕士的没有明显区别,依然是实践课程过少,不利于提高教育硕士自身实际教学能力。
1.1.3 缺乏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
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且具有教育职业背景,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同时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对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学校为了实现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应在课程设置时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都是独立发展的学科,对综合课的开发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系统、融会贯通的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
1.2 培养方式单一,教学方式陈旧
1.2.1 教育培养方式单一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可知,教育硕士可“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各种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可根据培养方式的不同从二年到四年不等。”从全国各试点院校看,在职兼读较为普遍,课程通常被安排在老师劳累了24小时之后的傍晚或晚上,或是本来应好好休息的节假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作为“积极而活跃的学习者”。这也和师范类的本科函授这类继续教育在教学实践上极为相似,忽视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层次和质量上要高于师范本科教育的要求,因此2至4年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习,如果没有脱产学习时间是很难保障培养质量的。
1.2.2 课程教学方式陈旧
教育硕士培养对象是有丰富教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的基层教师及管理人员,他们缺少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的是经验和理论的升华。培养的、合格的教育硕士离不开地方院校更出色的硕士导师的指导,尤其在教学工作上。教学工作是一种智慧,针对教育硕士实践性要求更强的特点,导师在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上应进行巧妙融合。但目前在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导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个性化的、多样化的、灵活多样的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现场教学、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设计。
1.3 学位论文质量偏低
普遍认为,学位论文更能体现出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有研究者认为,一篇硕士论文是否符合培养教育硕士的质量要求,最主要看两条:一是检查论文的撰写是否符合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程序。二是对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观点、是否有新论据,是否运用了新方法。有学者从问题能力、理论运用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和学术规范驾驭能力四个维度去评价教育硕士的学术成效,在质量结构框架之下,学者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出现了太多偏失:或失之大而空,或失之洋教条,或失之不专业,或失之经验论。地方院校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整体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育硕士论文质量不高原因来源于学生、导师和管理三方面。首先,近几年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对地方院校这类二本院校的生源质量影响很大。有的基础不扎实,有的学风不正,学习不下功夫。其次,由于扩招速度太快,地方院校师资紧张,新任导师缺乏必要的选拔和培训,有些自身没有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加之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力,要求不严,论文审查答辩走过场,使教育硕士对论文有侥幸心理,不把论文当回事。,地方院校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图书资料不足、学术氛围不浓等都影响教育硕士论文质量。
1.4 师资队伍配备不完善
导师水平高低决定着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地方院校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但是,我国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来源单一、高水平导师数量不足、指导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一方面,许多地方院校的导师主要来源于本校本科教学的专业教师,他们中大多没有指导专业硕士的经历,不熟悉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研究基本方法,不熟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欠缺所属学科(如语文、数学、历史等)的专门知识,因而不具备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养。为了尽量满足不断扩展的硕士教育发展的需要,部分地方院校不惜降低遴选标准,使得一些与教育硕士专业无关的教师也成为了导师。另一方面,大部分地方院校还缺乏对导师培养硕士的激励机制,使有资格、有能力指导教育硕士的导师积极性不高。
2 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针对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影响教育硕士质量的现状,了解和学习美国教育硕士在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申请及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培养特色,立足于我国地方院校基本情况,在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基础上,本文构建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如下:
2.1 建立多元化教育硕士评价体系
鉴于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过多强调课程和过程,而忽视结果和绩效的情况。应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完整、多元化教育硕士评价体系,既包括地方院校内部严格的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和质量评价措施,又包括政府、专业团体采用评估标准进行宏观调控;既有对培养过程的评价,又有对培养结果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应充分参考各项因素,比如院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院校的管理能力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过去评价工作多注重选择和甄别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多注重其教育功能,从而实现改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2.2 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
2.2.1 倡导课程体系综合化、实践化、创新化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课程要遵循一般的研究生教育规律,还要充分考虑到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拓展性。课程设置综合化既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对象以及委托培养单位的实际要求。要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地方院校面对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跨学科、多学科综合课程,使他们获得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发展。课程设置实践化要求从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出发,紧密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多设计一些教育实习、模拟教学、组织随堂听课、学术讲座或观摩教学、承担教学研究项目等教学实践环节。创新化指课程设置还应及时更新专业理论和思想,开设一些和社会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与时俱进,较大限度的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2.2 改革教学形式,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育硕士的教学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即尊重教育硕士的实践优势,弄懂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管理的实践,学习并运用案例教学等适合专业学位教育的新教学方式。因此,学校应在传统课程传授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补充和配套一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比如讨论式教学、反思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应尽量灵活多样切合实际。
2.3 选择满意型决策模式的培养方式
所有满意型决策模式,指决策者充分考虑决策风险和目标的制约因素,充分考虑决策的可行程度高低,制定决策目标不一定必须和理想,能基本满意即可。其基本要点和实施原则是:鉴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可采取灵活多变的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相结合的多种培养方式,总学习年限为2~4年,其中脱产学习的年限不少于为2年,按1年的时间安排课程学习,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为1年;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在教学方式上可采取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适当运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手段教学,达到无需增加学员集中学习时间,也能实现学员在业余时间和工作时间里进行自修,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实行远程指导,密切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间的联系,这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和指导水平
教育硕士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硕士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和指导水平,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建立严格的教育硕士遴选与培养制度,确保每个在任的教育硕士教师都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胜任自身的岗位,较好的教学任务;二是为有效提高教育硕士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应加大宣传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政策,如此一来教育硕士教师才会更加愿意兢兢业业的留在自身的岗位上,学校才不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整体教学和指导水平才会提高。
2.5 建立目标监控、过程监控与导师监控三位一体的学位论文保障体系
对地方院校而言,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必须坚持以目标监控、过程监控与导师监控相结合。目标监控是论文质量保障的方向,过程监控是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屏障,导师监控是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导师应负责对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的全程指导,主要包括:指导研究生选定论文题目,指导研究生做好文献综述,指导研究生拟好论文提纲,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指导以及对研究生的论文初稿进行审定。
教育硕士论文:教育硕士,不妨来点“教育说事”
摘 要: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薛晓阳院长在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开展“教育说事”沙龙活动,通过说“在职”的事,说“教育”的事,说“硕士”的事,开辟了一片尝试改革的园地,建立了一座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条疏导宣泄的管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在职教育硕士 培养 教育说事 思考
一
2010年暑期,扬州大学和山西大学(扬大班)教育管理专业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齐聚扬大瘦西湖校区参加第三次课程集中面授。7月7日至9日开设的是《教育哲学》,由教育科学学院薛晓阳院长亲自主讲。他在完成应授课程内容之余,特意利用连续三天的晚上或下午时间,以沙龙的形式组织学员们就当前教育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我们戏称为“教育说事”。习惯了听、记、考一条龙的学员们似乎还不能一下子适应这种教学风格的转变,一开始应者寥寥,但后来在组织者的精心安排及受前面演说者的感染下,从第二天起广大学员参与的热情逐渐高涨,越说越有心得,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规定的五到十分钟时间。我们这些在职教育硕士在为期三天的“教育说事”活动中共探讨、同交流,一起分享着教育的快乐,倾诉着为师的困惑,活动一再被推向高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近20名学员“说事”的内容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说“在职”的事
全体学员均来自教育及时线,其中既有负责学校管理的行政领导,又有担任学科教学的普通教师,且小学、初中、高中各段俱全,因此说起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教育或管理工作对于大家来说自然是驾轻就熟,滔滔不绝,这也是谈论最多的话题。如扬州市职业高级中学的蒋老师和叶老师分别介绍了这所三星级职高学校管理的成功经验,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的高老师介绍的该校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的诸多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中学的陈老师介绍的该校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更是令人心动。中小学一线教师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工作都是繁琐而辛苦的,在职期间产生一些困惑、遇到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很多老师抱怨现在“只是活着,而不是生活”,因而借此机会倒倒苦水的也大有人在,如一些老师谈及的小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缺失,农村中学学困生的转化的艰辛,学校对教师评价体制中的诸多弊端等问题都引起了广大学员的强烈共鸣。
2.说“教育”的事
学员们的眼界当然绝不会仅仅局限于说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还都有意无意地将视角伸向更远更深处,共同评述我们当前教育的成败得失。句容市实验小学的王老师以“一个小学教师眼中的素质教育”为题,探讨了“现今学生学习为什么不快乐”的问题,含蓄地指出了素质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江都市吴桥中学的杨老师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各校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管理刻板化的现象及成因,振聋发聩,令人深省;句容市第三中学的张老师针对江苏省高考方案的数次调整的好处及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江都市职业教育集团的陆老师表达了对当前职业教育学校“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价?”的困惑;句容市白兔中学的张老师以如何培养儿子成为当地2010年高考状元为例,谈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的独到做法,令大家收获颇丰。
3.说“硕士”的事
学员们在说的过程中,自然会谈到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求学感悟。涟水高级中学的徐老师介绍了他参加在职教育硕士考试的曲折历程,语言生动风趣,让人倍感人到中年的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易;江苏省前黄中学的陈老师介绍了自己学习硕士课程,尤其是《教育哲学》的心得体会,满腹经纶,令人称道。还有许多学员就我们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大家互相鼓励要调整好心态,处理好进修与工作的冲突,安心学习,共同进步,着实令人感动。
二
对于此次“教育说事”活动,大家从开始时的欲说还休,到后来的畅所欲言,其热烈气氛和真知灼见确实有些出乎组织者的意料,也给我们每个参与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甚至震撼的感受,颇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但在细想之下,该次活动的偶然成功也是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必然体现,这样的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启示。
1.开辟了一片尝试改革的园地
目前在职教育硕士课程学习以假期集中面授为主,时间紧,任务重,一般一门课程只安排三天,并随即进行考核,因此学员多为被动接受学习,兴趣较难激发,缺乏主动求索意识,仅仅满足于通过课程考核。培养在职教育硕士的目的绝非只是让更多的一线教师手中多一张学位证书,而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使之能为贯彻国家教育大计,深化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广大学员来自教育的及时线,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其共有的优势,其中还不乏科研、管理的精英,部分学员甚至是该地区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探索已达到了较深较高的层次。如何将我们所学的课程与所从事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教育硕士“在职”的特点,充分发挥每一位学员的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教育硕士培养的功效较大化,是值得每个人深入思考的问题。应该说,这次“教育说事”活动是我们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内容和形式上一次很好的改革与尝试,为今后的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素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做出了可贵的试验。
2.建立了一座学习交流的平台
大家虽然同为教师,但由于地区、学校、学段、学科的不同,再加上平时各自忙于学业,疏于交流,彼此之间的了解并不深入。在这次“教育说事”的过程中,正是大家的知无不言,才使我们接触到更多平常未曾涉及的层面,掌握了更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无论是重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还是薄弱学校的不懈坚持,都值得学习;无论是教师个人情绪的倾诉,还是群体问题的揭示,都值得重视;无论是中学教师的辛苦,还是小学教师的繁琐,都值得尊敬。通过这次“教育说事”活动,大家的学习交流更密切了,心更近了,情谊更浓了。活动过后,很多学员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继续讨论,有的甚至准备将“教育说事”中某些内容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再作进一步研究。我想,如果大家能把这种凡事都深入思考的做法延伸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无论是对于更好地教育学生,还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必定大有裨益。
3.提供了一条疏导宣泄的管道
教师中已然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忙碌了一学期,即使到了寒暑假,能真正用来休息调整的时间也不多,有的教师暑期还得补课,有的教师还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有的行政领导还要处理考评、招生、上报材料等诸多学校事务,而较长时间地远离家庭、牵挂家人,更使得我们心生烦躁,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快节奏的课程安排和紧随其后的考试也让人焦虑难安。种种汇聚而来的压力急需一条疏导宣泄的管道。这样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但说出来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减压与释放,这恐怕也是广大学员后来想说、敢说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扬州大学和山西大学联合办学,在管理上难免有不到位的情况,有的学员在活动中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院领导倾听后非常重视,立刻想方设法予以协调解决,如晚上开放学院电脑房和阅览室,为学员查阅资料提供方便。后来又请刘副院长到班上来与学员面对面地真诚交流,进一步听取学员们有关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疑问,并一一予以解答,从而消除了大家的种种疑虑,使大家能心平气和地继续学习,受到了广大学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一次“教育说事”的沙龙活动虽然不能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毕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是引发广大学员深入思考的契机。如果我们都能以这样一种以探讨的方式和反思的态度去面对大家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问题的习惯,就一定能够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进程。
教育硕士,不妨时常来点“教育说事”。
教育硕士论文: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应明确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创新型”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科研创新、学术创新,而是要更为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创新”。从理论教学拓展、实践能力培养、科研促进教学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发展储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超卓、教学科研配合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教学;实践;科研
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本专科生数量不断增加。在2009年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为了拉动内需、提高素质、缓解本已十分紧张的就业压力,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连年激增,早在2012年招生数量就已接近60万人。但是,硕士研究生在数量连年增长的同时,就业率却在不断下滑,甚至从2009年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连年低于本科生的就业率,研究生就业难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师范类教育硕士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就业率显得更为惨淡。除了社会经济低迷、用人单位选择、就业期望过高等原因外,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能力的局限性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传统学术性教育硕士培养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之教育硕士群体规模发展过于迅猛,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和方式仍然困惑着当今高校”[1],传统的教育硕士培养方式已经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是大势所趋。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以能力培养应对时代需求。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改革和创新为例,探索当前社会环境下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如何构建起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以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突破就业困境,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良性融合。
一、理论教学拓展
首先,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改革的及时步恰恰是理论课绝不能只局限于历史专业的范畴,无论本科生还是硕士生都是如此。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教育硕士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学生是自身信息量极大的一代,单一的历史专业知识将不足以应付未来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设置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时,必须“符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点,突出职业性、实用性、过程性、实践性等特征,贴近行业单位实际需求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2],如开设历史专业课程的同时必须向横向多方位拓展。陕西理工大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课程改革除了要求基本的研究型历史课程外,地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部分硕士课程都被要求作为平台课开设,三个专业的全部硕士生都必修平台课程。在一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后,学生在历史、地理、旅游管理、英语、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通才”硕士生应对将来的择业困难。
其次,教育硕士的培养点集中在培养未来的教育教学人员上,“众所周知,教育硕士的生源通常来自于广大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他们本身就已经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渴望能够加强理论修养,以便在其工作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实践”[3]。先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培养出实际的教学能力,因此除了各种专业理论课程外,相关教育教学知识的研究课程也属于必修课范畴,如《历史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等旨在培养教育硕士教学研究思维和教育教学思想的课程。同时,很多教育硕士在本科阶段并非是师范类专业,也没有考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针对这一情况,陕西理工大学专门开设了针对教育硕士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论》等选修课程,确保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在毕业之前都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以帮助教育硕士顺利参加地方上的教师招聘和特岗考试,使得教育硕士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再次,教育硕士不同于本科生,其课程改革也应当与本科教学有所区别。本科教学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体系的构建,而硕士教学则应当倾向于主动分析和细化研究,这一点就对教育硕士导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师在开设专业课程时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研究方向开设和传授课程知识。如陕西理工大学濒临汉水流域,历史专业导师就开设了集中于汉水流域研究的《汉水文化研究》等课程,既传授了细化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方向化、具体化的科研思维,还为具体地方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储备。
,在学分制通行的今天,对于教育硕士的教学培养应当打破专业壁垒的学分制。选修课的学分不应再强调本专业,也不应强行区分教育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而是在全校范围内将各个不同专业的教育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教学课程开放,给予教育硕士更多的选择权,包括历史专业在内的文科硕士可以主动选择理科课程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增添更多的选择基础。
二、实践能力培养
前文中提到,教育硕士的培养重点是师范类人才,比本科师范生知识体系更广、科研能力更强的教育硕士未来发展的着眼点仍然是教师。作为一名的历史专业教育硕士,除了学历、知识、科研能力层次更高之外,教学实践能力也必须更强。面对“重实践、轻学历”的社会大环境,各级各类学校选择应聘者时都在强调教学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各培养院校把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将知识“讲出来、讲得好”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储备最重要的技能。陕西理工大学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体系中加重了实践环节的培养力度,以各种措施加强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能力。
首先,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培养方式,彻底摒弃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教学技能培养的传统模式。在导师申报历史专业的教育硕士课程时,学校可以要求每一门理论课程都必须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由导师亲自指导研究生的试讲。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在短期内灵活讲授新学知识的能力。如导师开设的有关地方史研究的课程,将部分章节的内容提前安排给学生讲授,既能促进理论学习又能强化学生对地方历史知识的讲授能力。
其次,在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教学实习上,陕西理工大学采取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双导师制是指一名研究生分别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理论导师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等,实践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等。”[4]因此,除了高校校内指导教师外,学生可以自主联系一名校外导师,在实习时可以得到校外导师的直接指点,也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硕士生导师长期在高校内工作,科研能力和高校教学能力都很强,但是未必了解目前中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受众特点。“双导师制”的实行避免了“学用脱节”这一棘手的问题,如历史专业的学生自主联系一名中学博学历史教师作为校外导师,实习时就能够在校外导师的帮助下清晰地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和要求,对中学应试教育体制下历史课程的讲解方式和重点有更直观的感受,在实习阶段切实增强教育硕士应聘中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陕西理工大学一直重视教育硕士实习基地的建设,“有了品质的实习基地作为后盾,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作为保障,才能有效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提升”[5]。
再次,陕西理工大学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中加大了历史遗迹考察活动的力度。每到一处历史遗迹之前,带队教师都会对教育硕士提出相应的要求,既有科研方面的要求,又有如何通过考察促进教学方面的要求。如在参观半坡遗址时,教育硕士必须结合中学课程内容进行参观,对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母系氏族村落、“埙”等涉及中学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并要求学生当场模拟讲授一部分相关课程,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本小节的授课水平,在历史考察的实践中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校必须尽可能开展与其他院校的交流活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是理念创新,既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学生。教育硕士的培养院校在与其他院校开展交流活动时,从学校、导师、学生三个层面上都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模式。以本校培养为基础,兼容并蓄外校的新思维,更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陕西理工大学鼓励教育硕士参加各类赛教活动,通过赛教寻找与其他院校的差距,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积极参加全国、全省、西北地区的各种赛教活动,通过“走出去、比一比”的方式革新教与学的理念,培养出理论功底雄厚、实践能力超卓的人才。
三、科研促进教学
尽管教育硕士不同于学术硕士,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以教学为主而不是以科研为主,但教育硕士毕竟仍是硕士,绝不能放松对科研的要求。只是教育硕士的科研重点与学术硕士应当有所区别,在科研方面“不以研究高深的学科学问、教育学问为取向,而侧重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和技术”[6],应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为主攻方向,如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就应当主要进行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和改革研究。这种研究工作必须以教学实际为基础,结合应试教育要求,通过教师的自我探索、反思、实践,得出符合实际的理论指导。导师在下达科研任务包括毕业论文时也必须从教育硕士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实际的教学发展,教育硕士针对教育教学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也可以得到实践教学的检验,以科研指导改革方向,以教学检验研究成果,实现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其实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发展不平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广大高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方面。但是教育硕士不能如此,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时时强调“未来的中学教师”这一根本目标。教学能力是教育硕士未来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教育硕士必须构建“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的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是为了提升教育硕士教学能力而存在的。如陕西理工大学也鼓励学生多做科研,但在教育硕士的培养上并不认为科研是“创新型”的标志,而是一直强调教育硕士的教学能力。经过学校正确的指引和二级学院的积极指导,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行发展,以教学引导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为未来各级中学的发展提供了的人才储备。
四、结语
“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拥有较强的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与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水平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是我国教育硕士的主要培养目标,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7]。面对目前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面对如历史专业等偏冷门专业的就业困境,对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亦是迫在眉睫。对于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而言,“创新型”的含义并不应局限于科研创新、学术创新,而是要更加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创新”。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培养方式改革的探索中从理论教学拓展、实践能力培养、科研促进教学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了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中学的教育教学发展输送了大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超卓、教学科研配合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硕士论文: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培养
内容摘要:本文从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建议发挥“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联盟”的纽带作用,利用地缘优势,合作办学,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苏州大学 教学技能 江浙沪教学联盟
2015年4月24日,我很荣幸代表苏州大学参加由“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联盟”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15年“首届江浙沪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此次比赛,我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技能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现状检视:需求与培养的相脱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目前高校扩招现象十分普遍,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凸显出很多问题,其现状令人堪忧。
二、困境出路: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
(一)培养模式的创新
1、定位培养方案
2009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2、创新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应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转变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理念的应用性,处理好汉语本体知识的教授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汉语教学能力。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应当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这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强化教学技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参加“2015年首届江浙沪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我准备了近二十天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教案的创新与修改以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在文学院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创新自己的讲课思路,在一遍一遍的试讲中不断塑造自身的教学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参加比赛的只有我一个人,如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都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本专业的整体素质一定会有巨大飞跃。所以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当在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上下功夫。
1、在综合指导的基础上强化见习
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组成教学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前期主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也就是教学导师团队授课,学生观摩、见习。
2、用微格教学的方式来试讲
微格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前期见习阶段主要是观摩教学导师团队上课,后期试讲阶段主要是教学导师团队制定专题、安排学生试讲,以短时间微格教学的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得到试讲的机会,通过录像以及回看录像,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以实践为导向,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见习与试讲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门道,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实习中不断历练,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目前苏州大学文学院选拔安排的实习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海外实习的四种途径:孔子学院志愿者、蔚山大学校际交流实习生、老挝苏州大学汉语教师、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汉语教师。一类是国内实习的三种途径: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教师、苏州市洪恩汉教中心汉语教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暑期项目助教。
四、结语
就我校来说,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在以实践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思路,完善见习、实习机制,建立海内外实习基地等策略,同时发挥江浙沪地区的教学资源优势,这对加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具有巨大作用。
教育硕士论文: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摘 要: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提高偏远地区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教育硕士采用“3+1+1”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如何使农村教育硕士充分利用工作业余时间,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效率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工作状况的调查,分析他们的需要,针对需要来设计、开发支持农村教育硕士学习的可视化学习平台,希望对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可视化;学习平台;系统开发
教育部2004年起开始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支教,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农村教育硕士师资的培养提高了当地的师资水平,改善了教学质量,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鼓励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教育岗位,提高了农村师资水平,创新了农村教师补给方式。从2006年起,农村教育硕士采用“3+1+1”的模式来培养,即前三年在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到注册学籍学校集中学习一年,第五年回到农村学校边工作边自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多数时间要通过自学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所以,具有良好交互性、可视化、学习资源丰富的远程学习管理平台深受农村教育硕士的欢迎。作为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学校,开发这样的学习平台就尤为必要了。
一、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及特点
农村教育硕士对于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直到现在农村教育硕士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教育硕士因为本身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全日制在校生的模式进行培养。通过对农村教育硕士工作和学习现状的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农村教育硕士职业现状
农村教育硕士处在国家政策的基层,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些学生当年选择农村教育硕士只是为了缓解当时自身的就业难题,对于农村教育硕士并不是很了解,真正出发点是想为农村教育做贡献的比例较小。在进入岗位后,由于所处学校的外在环境原因,农村教育硕士工作压力较大,“能者多劳”的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在偏远中小学尤为严重,劳动量将近普通教师的两倍。受困于学校的教育基础,农村教育硕士教学工作开展面临较大的压力,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之外工作量较大,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从事与教学不相关的工作让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和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在面临以上多种问题时,有些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最终将近半数的选择离开,由此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2.农村教育硕士心理需求问题
农村教育硕士在入职初期都会经历一个适应阶段,在适应的过程中,由于农村较差的条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作为新手教师在教学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中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所学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距离时,很多教师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对职业的发展充满困惑。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和工作,作为新手教师和刚毕业的学生,他们需要合理的心理辅导,需要与更多的教师、农村教育硕士交流沟通来帮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走出困境的出路。
3.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需要
农村教育硕士主要服务于农村基层,当地教育机构或学校组织的关于专业学习培养的活动较少。当进入农村教育以后,就很难在获得深入学习的机会,农村教师从另一个侧面来讲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与高级培训学习,繁重的课业任务也成为制约教师深入学习的枷锁。由于外出学习机会较少、课业任务繁重,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硕士的个人学习。农村教育硕士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身份的转变带来了责任的变更,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一位从来没有走上过讲台的新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学习,需要专业教师为他们指导。当适应新角色以后,农村教育硕士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时还需要更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在课堂上也要传递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这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农村教育硕士迫切需要学习平台,需要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不是把自己限定在学校内,做一个课本内容的传授者。农村教育硕士,相对于普通农村教师,他对知识有更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农村教育硕士对网络平台的需求分析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受限于外在条件,需要在没有专业教师面对面指导的情况下完成部分内容的学习。这要求他们在每天繁重的课业任务之外合理组织自己的学习。他们对学习支持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学习资源需求、交互功能需求和教学管理需求。同时远程教育学习平台作为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的一种重要途径,还需要为农村教育硕士提供体系完整的课程学习支持。
农村教育硕士集中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其他时间多被基层工作占用,培养学校通常在寒暑假期间组织集中学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因为假期参与学习的教育硕士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帮助农村教育硕士通过网络来进行自主学习。虽然不能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但是网络的交互功能也能满足学生的沟通需要。网络学习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学,使课余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1.网络学习资源需求
作为农村教育硕士,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业余时间的学习来为一年的集中授课打好基础,并且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学习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成为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获得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学习支持,包括专业学习内容、专业学习知识、电子图书资源、专业学术动态、本专业近期研究成果和论文指导等。学生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更能够多方位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希望教师针对课程的性质,提供可视化的教学体系结构和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支持,及时满足学习的需求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的支持需求是长时间的、持续性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及时获得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学习时间不仅局限在上学期间,专业学术动态和电子图书资源是学生后续发展的必要支持,学习平台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后期学习的需要。
2.教学管理信息需求
以往网络学习平台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为农村教育硕士远程教育平台来说因为学习者在集中入学学习之前就属于学校学生,学生需要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获得相关的教学管理信息,而不仅是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去搜索,学生对于教学管理信息的需要时仅次于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环境获得校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和所述学院的各种教学通知和教学安排,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3.交互需求
协作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交互。交互的类型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学生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等。网络学习平台多数情况下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非实时的、留言板性质的交互平台,学生通过在留言板留言获得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回复作为交流的方式。留言板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的平台。学生除了与其他学生交流之外还希望能够与教师交流关于课程内容、学术发展、近期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平台同样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与资源的交互本质上是学生在学习资源创建的环境下同化知识、获取技能的途径,与资源的互动学生更倾向于多媒体的刺激。学习者对于平台交互性的需求还体现在学生对于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上,通过与其他学生共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交流以及获得专家针对某些话题和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等。
三、远程学习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该系统的适用对象为农村教育硕士、教师和培养学校。平台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化可视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的资源支持,为学校管理农村教育硕士提供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帮助基层学校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教师水平。网络平台的使用不但为农村教育硕士业余时间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更是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作为系统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负主要责任。管理员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平台上的课程内容和公告信息,并对相关模块进行修改完善;管理员的用户管理功能负责注册人员的审核包括教师、学生,同时还负责用户信息维护,添加删除用户以及用户权限的设定等功能;管理员的公告管理动能模块主要负责及时更新农村教育硕士的相关新闻,通知公告、招生信息等内容,保障及时将学生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到网络平台上来。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管理要求管理员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将要开设的课程及相关资源及时传递到平台上,并对相关资源进行维护,保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根据在线平台的调查反馈组织归纳,对教师、教学方式和资源类型等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引导教师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教师模块
教师是在线教育平台的资源“提供商”,要对学生学习要求作出应答。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和督促学生完成自我学习。教师模块的设计主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学资源、考试试题)、反馈管理(学生作业、问题答疑)等。学生管理主要是了解选择我的课程的学生基本信息,课程管理和反馈管理是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设课程供学生选择,并提供大量的教学支撑材料,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支撑材料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促进学生学习。考试试题库的设计可以用在课程学习前,作为前测,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学生自我测试的工具,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反馈管理也是教师功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面对学习者对交互功能的需求分析可知,交互是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平台的重要需求,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交互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作业的反馈让学生自己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师的意见作出修改。问题答疑则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给学生针对性的回复,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的研讨内容让所有的学生讨论,最终给出正确的指引,引导学生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3.学生模块
学生是学习平台的主要使用者,是网络平台开发的主要针对对象,是我们平台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结合农村教育硕士的自身特征,学生模块所设计的主要功能有:课程管理(包括选课、课程学习、资源下载、课程测试)、交互管理(提交作业、参与研讨、向教师发问)和问题反馈功能。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择教师开设的课程,并通过选课开始自己的课程学习。学生在选课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针对平台提供的课程测试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交互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其他学习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互的过程中,完成自主知识的建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针对性的答复,提高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四、系统功能的实现和运行维护
系统平台基于B/S模式,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访问平台内容,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主体内容清晰,结构模块划分合理,操作性良好。同时平台还为普通访客提供学习和资源浏览的功能,极大可能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如下。
1.教学资源提供功能
教学资源是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只有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学习平台主要通过课程信息、教学案例和资源下载模块来提供教学信息。其中课程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工作过程需要的内容如:课程标准、教学案例、学习理论、课程整合和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程理论和学习目的,提高在工作学校的工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教学案例主要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实例,通过教师总结研究,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和学习中的案例推荐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案例更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资源下载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向学生提供先进的、易使用的教学资源。同时配备专业课程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通过学生的下载,自学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其中课程管理结构如图2所示。
2.教学管理信息实现
教学信息管理模块是本系统与其他网络学习平台的区别之处,本系统除了提供大量教学资源以外,还重视教学管理信息的管理。教学信息管理功能主要通过讯息导读和公告栏模块来实现。公告栏向学生及时发送学校相关信息和动态,学生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学校近期动态和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安排,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近期课程情况等信息,提醒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学习。讯息导读模块主要是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进行解读,对国家地区对于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政策、方案进行解读,方便学生理解。对教育硕士相关领域前沿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趋势,能适应专业的发展,并通过专业的发展为自身进步指明方向。
3.交互平台的功能和实现
交互是学生自我学习之外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之余,将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向教师、同学、专家提问,通过教师的解释、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最终得出满意的答案,交互的方式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提问回答,还可以通过研讨会、完成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该平台提供了留言板、作业提交和在线答疑的交互方式,进行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论坛允许学生发表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基本看法,学生和教师也都可以通过教育论坛来进行相互的交流。各种交互方式的实现满足了学生与专家、教师和学生交互的需求,促进学习成果的共享,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交互方式如图3所示。
五、小结
农村教育硕士远程教育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方便了农村教育硕士的管理。平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该平台在以往远程教育平台提供大量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摆脱了以往从资源出发的束缚,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设计,在教学资源支持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管理模块,缩短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学生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教学管理信息、教学科研动态,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促进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又好又快的发展。
教育硕士论文:论新媒体背景下教育硕士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其路径
【摘要】新媒体时代不仅要求教育硕士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素质,而且对其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硕士不仅自身应该具有较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素养教育的兴起 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 论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下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 新媒介背景下高校教育类期刊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加强新媒介生态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论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教育硕士论文: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考察背景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学校集中进行培养教育和管理人才的一种专业学位,学制一般为两年,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关系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成败,乃至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又和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状况息息相关,“生源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实状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制定和完善的关键点。因此,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以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河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从不同专业、不同群体展开调查与研究,以期能够由点到面地概括出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况及成因。
在综合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制定了《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其中在河南师范大学校内发放纸质版问卷300份,并全部收回;对校外毕业生主要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以2015年、2014年、2013年毕业的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为发放对象,共发放200份,并全部收回。
二、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考析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学历的考析
评价学校生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学校招生中入学学生的学历,学历是评价一个学生知识素养的重要标准。一般而言,在河南省内,入学研究生及时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学习动机和兴趣取向也比较明确。而及时学历为专科的入学研究生,尽管有些学生通过专升本接受过两年的大学本科教育,但这部分学生的基础仍然比较差,在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处于劣势地位,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也远不及及时学历为本科的学生。据《调查问卷》显示,近5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的学历整体不高,只有少数推免生和部分调剂生的及时学历相对较好,其他入学研究生及时学历情况并不乐观。
(二)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后专业的考析
考量生源质量的另一个标准是入学研究生(特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本硕专业的相关度。入学研究生本硕专业的相关度越高,入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就越深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越能突出成效。跨专业研究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多年的系列化训练,在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环境知识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在进入新专业学习时易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现象。从总体上看,河南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大部分入学研究生本科专业与硕士所学专业并不相近,跨专业入学研究生较多,约占75%。
(三)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学习目的、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考析
研究生入学前的考研目的、考研动机以及主要学习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入学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高低。考研目的明确、学习动机正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都处于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不断努力实现目标的状态,这样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也相对比较负责。为此在这500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又重点分析和综合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入学前的考研目的、动机和主要学习态度。其中在入学前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方面:只为了获得硕士学历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40.7%,不愿过早参加工作、逃避就业压力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29.8%,随大流、同学都考自己也跟着考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17.4%,为了满足父母期望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9.6%;在入学前主要学习态度方面:认为学什么、怎么学不重要,只要能顺利找个好工作就行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55.2%,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最重要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22.4%,认为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18.4%。
由以上三点考析可见,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整体相对低下。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的成因
以上500份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近5年河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发放的,其调查结果虽然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但对于国内大多数普通二本院校来说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参照性。就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考录比例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也并非一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其生源质量低下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量。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从宏观上来看,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人数持续下跌,招生规模与报考人数所形成的“剪刀差”使得地方院校受利益的驱动冒险选择“宁滥勿缺”的招生习惯来完成招生任务。据《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低下化。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近年来国家政策主要偏向于学术型学位,给予学术型研究生极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硕士起步较晚,国家的支持力度也较低,尤其是在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上,国家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扶助力度明显不如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帮扶力度大。由此,专业硕士学位的社会认可度与可信度普遍偏低。虽然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逐渐倾向于专业学位,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规模。但专业学位的逆袭并未改变人们一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学术型硕士学位仍然是“自信+实力”考生的。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相对过少,每年不到GDP的4%。其中对中小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投入的物力和财力更低,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技术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也不乐观,教师在社会中地位也不高,社会群体对教师职业并不太看好,因此大部分学生一般避免选择教师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培养质量严重下滑
从中观上来看,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下滑。一方面,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结构有所调整,一些高校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招生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通变性,硕士研究生教育“宽进”趋向加剧。另一方面,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并未注重制定合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再加上高校培养制度所引起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宽出”状况,最终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从历届录取和毕业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可能高达30%~50%。”而作为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边缘专业,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更是无目的性、无专业特性、缺乏教学实践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以学术型硕士培养为依据,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既没有注重培养强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也没有着重锻炼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导致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的不衔接。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难以满足中小学对教师素质和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加剧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的困难,进而使本科毕业生的报考志愿更偏向于学术型硕士专业或其他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
(三)考研目的不明确
从微观上来看,由于文化心理因素,个体对自身考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目的和动机认识不清,尚不明确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最终职业归宿。有的考生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盲目、随大流、听父母安排。大多数考生个体在“不自知、不知他”的情况下以“拿学历”为读研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生在复习考研时的不系统和不。当然,也有考生把教育硕士专业作为报考研究生的及时志愿,他们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相对容易好考,复习难度小,竞争力也不大,读研之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这部分考生个体在很多情况下对自身缺乏自信或只是抱有试试的态度,他们在复习考研过程中也极为懒散和不专一。除去极少部分推免生教育硕士外,大多都是以跨专业考生或调剂生身份入学,严重缺乏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的积累。“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既包括一系列的结构指标,如招生规模、报名人数、及格率等,也包括一系列的素质指标,如统考总分和复试成绩分布情况、报考者动机、知识结构与技能……”一些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类考生由于基础雄厚,在考研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选择报考难度稍大一点的学术型研究生,然而这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从事中小学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浪费了研究生教育资源和个体自身的时间和精力。也有一些立志终身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他们看来,大学本科毕业生有能力担任中小学教育教学,没必要考取研究生学历,从而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
(作者马艳艳的单位为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范德章的单位为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论文:协同创新中教育硕士导师团队建设对策
【摘 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因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导师团队尤为重要。
【关键词】协同创新;教育硕士;导师团队;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多采用“一主多辅制”和“联合制”的培养模式,而这两种模式在教育硕士的培养实践中分别表现出了各自的问题。
“一主多辅制”的导师团队,是由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担任主导师,由中高级职称的年轻教师担任助理导师构成。这种模式由于年龄、职称、经验、威望、自身的学术造诣等因素,助理导师往往只是辅助、协助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无法产生协同效应。
“联合制”的导师团队,是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的团队。在这种模式中,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依赖校内导师的学科方向和校外导师所在基础教育单位的业务需求,但在实际培养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往往把研究生当作他们之间资源互相补充的一个桥梁,导师之间对培养目标认识的不一致反而不利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因此,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构建的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不是单个导师去完成研究生的培养,而是基于团队成员,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力量整合,通力协作实现的。久而久之,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团队意识,提升协同能力,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
二、解决对策
(一)构建“双导一助”的导师团队培养模式
“双导一助”模式是指结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为每名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的理论导师,指导其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其专业能力。同时,在校外聘请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担任研究生的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的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以培养、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为每名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助理导师,以帮助学生协调、处理日常学习生活,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发展。
首先,要严格校内理论导师的选聘标准,在坚持学术水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的基础上,选聘那些具有较先进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理念、较高的专业素养、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的教师成为校内理论导师。其次,要引进更多基础教育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校外实践导师。校外实践导师的引入,可以改善和优化导师团队的年龄、学历、知识、专业等方面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导师团队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以利于学位层次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要吸纳具有一定教学经验、比较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年轻教师成为校内助理导师。在辅助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工作、辅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同时,助理导师参与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其自身也得到了积极锻炼和快速成长。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导师团队培训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是指通过培训进修、基础教育单位合作培养等途径,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加强与基础教育单位的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导师团队的专业实践经历,提升导师团队的整体专业化水平。
首先,要加强校内理论导师和助理导师的培训,促进学术型导师队伍的转型。高校应成立校内导师培训班,每期培训可设立不同的专题;还可定期邀请具有丰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和学者来开展讲座,加强不同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要加强校外实践导师的培训,提升实践导师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高校应针对实践导师定期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建立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并定期对实践导师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促进实践导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形成“动态管理”的导师团队考评制度
“动态管理”的考评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约束导师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能够为导师自身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考评标准、考评周期以及考核小组。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强调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的考核标准应以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为主、科研学术水平为辅;考核周期应兼顾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教学和工作时间安排来确定,不宜过长或过短;对校内、外导师进行同行评估、网上评教,以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改进和提高。其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制定灵活多样的奖励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发放津贴等物质奖励之外,还应给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精神方面的奖励,如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导师一定的倾斜政策、优先考虑导师公派出国访学和进修等。
教育硕士论文:全国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述评
[关键词]历史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求真,历史课灵魂
一、本次大赛决赛综述
为了提升历史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增强他们的从教能力,促进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了本次大赛,并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决赛。竞赛的宗旨是激励历史教育硕士高度重视基本教学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引领他们成为的中学历史教师。作为首届竞赛活动,参赛的多为部属重点师范大学与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共43所高校200余名选手参加初赛,初赛优胜者84名参加了决赛。
决赛内容较为,每位选手须经过说课(10分钟的教学设计展示)、讲课(40分钟的模拟课堂教学)、答辩(10分钟的评委问题回答)三个环节,考察参赛者的执教能力与基本素养。比赛采用岳麓书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历史必修1教材,限定在第8课至第16课(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选手们可以提前熟悉决赛内容,然后现场抽签,抽取参赛的具体一课,以及参赛场次、出场顺序。决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以及“选手、评委双匿名,同校选手、评委不在同一组”原则,严格要求、从严管理。评委由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授、与中学历史密切相关的历史学教授,以及正高级历史特级教师组成。
经过两天半激烈、紧张的比赛,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获奖者遍及部属重点、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类型的大学。作为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等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又是首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整体而言,选手的表现相当不错。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也能注重传统媒体的应用;语言表达流畅,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的史实材料;能注意师生、生生互动,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等等。说课阶段,能把执教的理念、教学的立意、教学的流程架构等阐述清楚。讲课中,能把握课标与教科书的关系,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能有意识地积极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答辩时,能有针对性地阐释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物,思路清晰。尽管还带有些许学生稚气,但很多选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有望成为一名的中学历史教师。
但在这里还需指出,部分选手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选手讲课20分钟就结束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基本史实,缺少相关史料。有的选手是在背诵教案,而不是在讲课,更不是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这些选手虽然仅是一小部分,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须引起高度重视。问题主要在于他们没能学好历史学,没能好好掌握历史学的基础性知识,包括两门通史基本构架以及历史学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了解,这些选手中的大多数本科非历史教师教育专业,甚至也不属于历史学专业。对本科非历史专业背景学生的培养,看来是当前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更是亟待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
冷静观察与深入思考,还会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本次历史教育硕士的赛会中出现,在历史本科生的全国教学比赛,甚至在全国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比赛中也同样存在。归结起来,一是对新课程教材改革的认识与把握存在问题,为“新”而新,忽略了历史课的本质内涵。另一则是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没能把重点放在对基本史实的学习与认识上。这些问题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都需加以克服。
二、历史课的价值追求与历史课的求真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参赛者对“中学生为什么要上历史课”“历史课程任务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说到底就是对“历史课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不甚明了。
关于历史课价值追求的命题,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开设历史课,昨天人们会问,今天也会问,明天还会有人间。从教育史的视角来分析,历史课的价值追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启动之时,人们就提出了这一命题。当时的价值追求关注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以应对“知识爆炸”带来的对传统教学的巨大冲击,提出了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即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三项任务,把能力培养作为一项单独的任务提了出来,以改变历史课作为一种“笨”课、只要求死记硬背的传统形象,让历史课插上智慧的翅膀,让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翱翔。21世纪初,新课程教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三项任务与三维目标提法是不同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与视角提出来的,现在看来属于较为传统的提法;而后者则是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与视角提出来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基本理念,这是时代的进步。
时下历史课的价值追求关注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历史课的本质内涵是求真,在历史课上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一堂历史课的真谛所在,这也就是历史课最为根本的价值追求。今天我们来研讨历史课的价值追求,就需要比以往更为关注历史课的本质内涵,更为关注历史课的求真。当今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正是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另外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原本就存在的封建意识还没有清除掉。“历史是什么玩意儿”“某某可以说不”等说法,在网络上、在平面媒体上肆行。宣扬皇权、戏说历史、恶搞历史的影视剧也不时在社会上放映。或是民族历史的虚无主义,或是走向极端的民粹主义和所谓的“爱国主义”,这些看法扰乱了人们的想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在这样错误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叙事是不真实的。若失去了真实性,历史课不仅会变得毫无价值可言,而且会造成祸害。曾几何时,一部中国历史变成了阶级斗争史与农民起义史;更有甚者,变成了“儒法斗争”史。为一时一势的政治之需而改编历史,或受社会影响满足某些人的心理偏好而改写历史,这样的历史教学不能为人们接受。
正本清源,努力还历史的本来面貌,坚持历史求真,是历史课根本的价值追求。唯有求真,历史教学才能真正具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在探求历史本来面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与批判精神,探求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课的灵魂
1.历史观与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或指人们对历史总体运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也是史学理论的基本内核。
古今中外,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撰写著述时,都有自己的历史观。司马迁撰《史记》是汉武帝时期,当时的政治发展提出了“通古今之变”的要求,需要整理古今历史,用以说明当代社会的状况。司马迁继承父业,“2由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完成不朽著作。《史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内容完整,结构周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在记载历史人物时所持的褒贬态度与评价表现了这一著作的杰出思想价值。把项羽同秦始皇、汉高祖一起列入本纪,把农民领袖陈涉同诸侯一起列入世家;在称赞武帝功德的同时,也斥责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即便是19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被誉为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在撰述历史时也有其历史观。兰克曾在他的成名作《拉丁和条顿民族史》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他的治史原则:“历史向来把为了将来的利益而评论过去、教导现在作为它的任务。”从兰克起没有哪位客观主义历史学家的著作中不带有道德情感。客观主义史学家只要不承认自己仅仅是史料编纂者,他就不能说自己是“客观主义”史学家,甚至编纂一本史料都一定会表现出编纂者在选材时的主观意图。以致到了20世纪,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批判的历史哲学派的代表人物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更是明确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断:“我们知道,历史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因为,只有在我们自己的胸中才能找到那种熔炉,使确凿的东西变成真实的东西,使语文学与哲学携手去产生历史。”另一位代表人物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则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论断:“剪刀糨糊历史学或剪贴史学就是排比过去的现成史料,再缀以几句史家本人的诠释……真正的史学绝非以剪贴为能事……不理解过去人们的思想,也就不能理解过去的历史。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历史就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在我国的中学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都在强调坚持唯物史观。我们认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是历史“求真”的根本要求,也是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所在;若没有正确的历史观作指导,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都难以求真。当今,不仅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工作者以之作为指导思想,即便是年鉴学派、新经济派,抑或是历史主义派,都深受其影响。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伊格尔斯在集世界史学研究之大成者的《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导言中写道:“马克思主义史学明显地影响了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把他们的视线引到历史中的经济因素,引导他们研究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前任英国历史协会主席巴勒克拉夫也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之所以日益增长。原因就在于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排列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基础。”
而当下我们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及相关教科研人士都十分熟悉的、并有不少人在教学实践或教学研究中曾运用过的历史观――全球史观,就是由前文提及的英国前历史协会主席巴勒克拉夫提出来的。他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发生的急剧变化,审时度势,明确表示要重新研究欧洲和整个世界的历史。他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他写道:“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平心而论,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受到过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思想的影响。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前者也影响了后者,两者是互有影响,难以割舍。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成为体现巴勒克拉夫倡导的全球史观的典范之作。《全球史观》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犹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截然不同。”作者打破了以兰克和黑格尔为代表的欧洲中心论(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史体系,从全体人类的视角来考察世界史,从全球观点和全球范围出发,服从该书追求的全球格局这一宗旨。作者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文版前言中写道:爱因斯坦既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广岛、长崎事件发生后,他立即警告我们,“原子弹的杀伤力已改变除我们的思想方式以外的一切,这样,我们会逐渐陷入空前的大灾难之中”。不幸的是,爱因斯坦告诫我们所要避免的向大灾难的陷入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有责任使人们警觉并认真考虑爱因斯坦对我们的警告。人类的前途取决于人们的觉悟程度;我希望,我的书能对人们的觉悟有所贡献。
2.历史课的灵魂与历史课三维目标的达成
我们知道,历史观是史学的灵魂。同样,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引导他们形成并发展正确的历史观是历史课的灵魂。历史课的灵魂,是从正确的历史观中提炼出来的。相反,若历史课没有灵魂,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或是资料的堆砌,或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死记硬背,没有多大教育价值;若没有正确的历史观作为核心思想,历史课就不会具有正面的教育价值。
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引导他们形成并发展正确的历史观是历史课的灵魂。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历史课的灵魂与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认为,历史课的灵魂,即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它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包括以往三项任务的完成),自然而然会遇到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问题。经过多年来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在某些地方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首先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含历史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整体,它们统一于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历史课程进行教学,若离开了历史的知识系统,也就谈不上是历史课程了。其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理应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学习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在信息时代尤为重要;当然,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在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发展起来的。,历史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提升是在学习历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的,相伴着历史学科能力发展、历史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而达成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说历史知识掌握是基础,历史学科能力(含历史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发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核心、是灵魂。
试举一例(高中历史必修l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本课有两个子目,其核心历史知识有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和英国议会的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以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选举两党制的发展等。上述以年代顺序(年代学,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列出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清晰地显示出了英国人追求、形成、完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过程。一个大西洋上的岛国却可以成为一个原创性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成为一个世界性强国“日不落帝国”,并且对美国、法国等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年代学,以及历史比较方法)。在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宪章》的签署,1215年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共有61款。其中典型的条文如下:1.英国教会应不受拘束,享有全部之权利与自由而不可侵犯……2.吾人为本身及吾子孙,业以下列全部自由权利,颁赐吾国全体自由人…14.关于其他津贴或免役税之厘定,应以敕令个别通知大主教、主教、僧正、伯爵及较大之男爵(此处所指五个集团其后即形成了英格兰的上院)。“《大宪章》因奠定了今日英语世界享受各种自由的基础而闻名。它确实是有限制的,主要确定贵族与神职人员的权利,而非所有人民的权利;与其说是民主政治的胜利,毋宁说是封建制度的得势,但他却明定及保障基本权利;确立了人身保护令及陪审团审判制度;它使专制的君主政体转变为立宪的君主政体。”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杜兰在其宏著《世界文明史》中如是说。《大宪章》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存在着重大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都与《大宪章》血脉相连。从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具体的历史观,即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具有创新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点,不仅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而且为英国曾为世界及时强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历史课的价值追求更为关注其求真;历史课唯有求真,才能具备积极的正面教育价值。历史课的求真,必须有正确的历史观;若无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课就不能求真。而引导学生形成并发展正确的历史观,正是历史课的灵魂,更是历史教育的核心。并由于历史课程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在学习、掌握、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达成的,所以我们说历史课要有灵魂,它为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根本保障。
[作者简介]李稚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本次赛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陆叶,上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本次赛会秘书,主要从事赛会记录与资料收集分析工作。
教育硕士论文:全日制教育硕士本科教育实习助教模式初探
摘 要 当下师范类院校本科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针对现下师范类本科生教育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本文探索出一种全日制教育硕士担任本科教育实习助教的模式,既解决了本科教育实习中的固有问题,又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本科教育实习 助教制
1 当下师范类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师范类专业本科教育实习是实现高师院校培养品质毕业生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师教育计划中具有其自身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教育实习的贯彻与否以及质量的高低,是师范类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指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不断扩招,从而带来毕业实习生人数激增、教育实习资源(如指导教师,实习经费,实习学校等等)相对短缺,不能满足于日益增长的本科生的需要。加之基础教育改革,传统集中式教育实习模式受到冲击,高师教育实习面临极大压力。在新形势下改革原有的教育实习模式,以适应高师院校的发展要求,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目前沿用的教育实习实施模式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教师不够分配。通常来看,每个指导教师分配15名同学,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很多院系还是出现了教师人数不够的情况。即使人数分配足够,也会出现指导教师精力不足,只能泛泛指导而不能逐一针对。(2)学校联系难度加大。与学生数量日益增长相对的是,学校所需实习岗位月来越少。学校教师招聘已经属于过饱和状态,中学已经没有足够岗位来支持本科生的实习。另一方面,实习学校也要经过筛选,不能满足实习需求的也不能予以选择。(3)课堂实习效果不佳。随着社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职位已经不是非高师学子莫属,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会参与到教师职位的争夺之中。师范生的优势在于,除专业知识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经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培养。然而在大学学习了充足的理论知识之后,实习中学所能提供的只有8~9节的实习课程,导致本科生理论能力很强而实践能力偏弱,在日后真正站到教师岗位时很难独当一面。(4)实习经费短缺。每个单独学生的实习经费主要有教材,食宿,交通等等,虽然现在大部分由学生支付,但是学校也有所支出。而这一数字在乘以庞大的学生基数,便成为了一个经济负担。
2 研究生担任助教的管理模式
研究生助教也称研究生兼任助教,指研究生在住校学习期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增加知识、提高能力,按照相关规定聘任研究生帮助主讲教师完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或教学辅助工作。国外很多大学都把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作为帮助研究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工作,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我国助教制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才产生,1986年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贯彻落实理论研究实际原则,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安排教学实践”,“积极建立研究生兼作助教工作的制度”;1988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又下发了《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的试行办法》,正式揭开了高等学校试行研究生兼职助教工作的序幕。
我国的高校只是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来寻找研究生辅助其做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另有部分高校将研究生教学计划列入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是研究生必须完成的,如讲授大学本科课程的部分章节,参与指导课程设计、实习、辅导、答疑等等,但这种教学实践如何开展没有固定的规定。
助教系统是一项学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三赢的项目。在研究生助教的不断发展中,研究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在高师院校中,在校外实习的同时,也能在本学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是有目共睹的进步与优势。然而当下研究生助教也存在一些问题:(1)岗位规模偏小,从事工作的人员不多,且岗位类型趋于单一。(2)研究生参与工作热情不高,研究生一方面在学校内参与助教工作,另一方面在学校外寻找兼职,分散注意力。(3)没有确定的类型职务,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导致助教效果不好。(4)经费缺乏保障,部分高校和院系缺乏明确的经费保障,而由学院和教师“自由裁量”。
3 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担任本科教育实习助教的模式探索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要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研究生相辅相成的一种学位设置,但是目前我国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考生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知程度不够,人们总有一种这样的误区,即未能考取学术型研究生便退而求其次,才去攻读专业学位。
师范类高校本科生本身就有实习的需要,这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加强实践正好契合。本科生在实习中缺少的单独辅导可以由助教补充,减少教师的压力,充分提高本科生的实习质量,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研究生的教育实践水平,在课堂外完善自身,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为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了良好铺垫。
上文指出,高校的助教模式并不完善,现在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把助教模式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效地结合起来,扬其长处,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为学校作出贡献。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探索出几点实施方案。
3.1 严格遴选程序
岗位招聘作为研究生助教的首要问题,助教工作发展壮大的最关键一环。当岗位出现空缺时,只有适时引入适当的人才,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遴选过程也颇为关键,如果纳入人员能力与其职位不符,便会造成教学水平下降,学科发展减缓等诸多问题。为了避免产生此问题,就应当引进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遴选制度,一方面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因为面向的是所需实习的学生,所以也要充分调查好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普遍需要指定方案,以保障研究生能够和本科生顺利配合。
3.2 提升培训水平
培训主要是主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对助教研究生做知识上的辅导,并没有过多的职业规范与职业发展。这一现象导致现在研究生自身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但却不能良好地把知识传授给本科生,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一方面主讲教师需要高质量的助教,学生需要有真正辅导作用的老师,对于助教自身来看,也有提升自身的必要性,对于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大有裨益。
然而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研究生助教培训意识淡薄。很多研究生存在着只要自己自身专业水平够硬,就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错误想法。虽然很多研究生在本科时就已经经历过教育实习和教育培训,但是在培训本科生方面或还有欠缺,这就需要学院制定出培训方针,积极寻求学生配合,做到能力达标才能上岗。
培训研究生助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详细的助教培养方案。从政策上予以支持,可以鼓励研究生参与助教培训计划及课程,在研读期间,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2)与教育学院相合作,制定一套完成的培训系统。建立助教培训机构,各个学院互通有无,做到学校内部资源充分利用。(3)制定助教计划和项目,有序地实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助教培训之中,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
3.3完善评价制度
研究生助教评价工作主要是由自己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由院系听取专业教师和学生意见,主讲教师写出工作评语,导师检查实践和学习情况。所任助教的研究生也要做好自身评价,对自身进行认真考核,写好总结。由所在院系领导批复,写出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做到本科生,研究生自身,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四方面相结合,充分做到汲取各方意见。研究生助教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否按时完成助教工作,评价标准按,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划分。:助教时间普遍为遍为80学时10个工作日,能全部按时完成,对工作认真负责,耐心辅导学生,履行其全部责任。合格:能完成工作日的任务,出现缺勤情况较少,履行大部分职责,对学生负责,完成其教师职务。不合格: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缺勤情况较多,职责未能完成。(2)能否履行助教责任,对工作认真负责,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助教工作中,随时和老师交流意见,充分做到联络老师和学生,把学生情况及时反映给老师,同时听取老师教导,不断改进自身。(4)在作风上做到为人师表,端正自己身份。在实习过程中,自己不仅是研究生更是一名老师,做到身份转换恰当。
在评价之后,应由所在院系统计研究生工作情况,提交相应分数,在工作档案中记录,日后评定奖学金和工作档案时有所备份。
在评定时,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助教自身评价的趋利性,学生评价的盲从性。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做到客观,公正,给予多方面监督,指出研究生工作的不足,帮助其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中可以担任本科生实习助教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物,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发现不足加以改进。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助教增加其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专业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能切实地使应用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接轨。另一方面,在师范类高校中实行此措施,不仅仅能帮助研究生提高自身,还能帮助本科生提高实习质量,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实效性。
教育硕士论文:论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中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
[摘 要] 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浪潮。以往的教师教育只注重教师理论或实践的培养,而“反思性实践者”则注重教师通过实践批判地反思自身理论、消除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因而更加符合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因此,拟借助U-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平台,探讨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反思性教育硕士的现实意义,从而唤醒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激发反思行动。
[关键词] U-S教师教育共同体;教育硕士培养;反思性实践者
0 引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舍恩明确提出“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以来,培养反思型教师日益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焦点。与此同时,教师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寻求培养教师的新途径,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应运而生。“简单地说,教师教育共同体即将教师教育定位于共同体的脉络当中所形成的团体。其中,‘U-S’点明了共同体的实体形态主体,即大学与中小学,而‘教师教育’则点明了共同体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即实施有效的教师教育。”[1] 以大学学术文化与中小学实践取向为基点构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全日制教育硕士是我国为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教育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型硕士。因此,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不仅符合其培养目标,而且顺应时展对反思型教师的需求。鉴于此,笔者拟把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与U-S教师教育共同体有机结合,从教育硕士培养的视角,探讨如何在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体平台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使教育硕士早日成为具备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动的“反思性实践者”。
1 对“反思性实践”的解读
1.1 反思性实践的提出
杜威(John Dewey)是及时个把教师看作反思性实践者的人。他于1896年建立了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教师实习的场所,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师实习学校。杜威在20世纪30年表的《我们怎样思维》的著作中,界定了教学行为。他认为教学行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规行为,一种是反思性行为。杜威认为,反省思维驱动反思性行为,反省思维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2]。可以看出,杜威认为教师的反思性行为是源自于某种怀疑或困惑。如果没有这种怀疑或困惑的精神状态也就没有所谓的反思性行为。这种反思性行为是教师在遇到困惑时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反省思维的表现。在这里,杜威提出了反省思维的三个显著特征,即开放性、责任性和执著性。开放性,即不拘泥于一种观点,能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究多种可能的答案;责任性,即坚持道德取向,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并能考虑行动的长期结果;执著性,即始终全身心地投入。这三个特征构成了杜威所谓的反省思维,同时也是反思型教师的特点。虽然杜威没有明确提出“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但是从杜威关于反思性行为的阐述中,还是可以看到“反思性实践”的一些影子,奠定了“反思性实践”发展的基础。
1.2 反思性实践的发展
当代教育家唐纳德舍恩(Donald.Schon)首次明确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他指出反思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行动的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一种是“在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对行动的反思” 包括行动前和行动后的反思,即在行动之前对其周密地计划及深入思考和在行动之后回顾行动所取得的效果并分析产生此效果的深层原因。“在行动中反思”指在行动开展的过程中,实践者在具体情境中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当实践者在具体情境中遇到与之前计划不相符的情况时,积极思考,及时调整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者通过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不断地自觉深化、发展自身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从杜威和舍恩关于“反思性实践”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虽然两人的观点存在分歧,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解决“理论与实践二元对立”的现实问题,因而提出“反思性实践”作为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反思性实践”运用于教育领域,致力于从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培养反思型教师,对师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在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培养教育硕士 的现实意义
U-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旨在实施有效的教师教育而构建的合作共同体。共同体中的成员怀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各方利益的较大化。其中,大学与中小学共同构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沟通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方面,使教育硕士在共同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反思大学的教育理论,实现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良好运作。因此,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2.1 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
教育硕士作为明日的教师,应具备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培养教育硕士的过程就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有学者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所遵循的是“反思性实践者”的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师在以“参与”、“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思能力,进而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3]。因此,教师为了获得专业上的发展,应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理论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提高实践能力。教师教育共同体为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一方面,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大学为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储备了教育理论。教育硕士在大学的理论学习中,既要掌握关于某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又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教学管理的方法与学科教学的理论。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中小学为教育硕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教育实践的机会。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两种不同的范式,所以对于在大学中对教育理论应对自如的教育硕士来说,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面对着与教育理论不一致的真实教育情境,必然会产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这时,有必要引导教育硕士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有目的地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教育硕士在教育现场中对面临的疑惑、问题进行反思,联系自身具备的教育理论,不断进行“质疑-思考-行动”的往复循环,有助于使其真正成为“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发展”的“反思性实践者”,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这种反思不仅包括教育硕士对自身教学的反思,还包括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和其他的教育硕士、教师之间一起交流,对某些质疑之处进行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成员一起探讨问题,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不断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硕士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2.2 保障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良好运行
大学与中小学是教师教育共同体主要的参与主体,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改进与发展,保障了共同体的良好运行。
首先,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变革了大学的研究方向。大学重学术轻实践的教师培养模式使教育硕士倾向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忽视了教育硕士培养重视具有实践优势目标的初衷。而且大学往往倾向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的宏观研究比较多,却很少把中小学真实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取向,导致大学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教育硕士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是空泛和干瘪的,缺少对丰富教育情境的解读和分析。而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教育硕士有机会置身于现实的教育现场,可以亲身感受丰富、鲜活的教育实践,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激发教育硕士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思教育实践,不断获得新的教育研究资源。
其次,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提高了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彼此了解和互动,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承担对教育硕士的培养职责。在具有合作积极性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指导下,教育硕士多方位地参与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以真实的教师身份亲历教育过程的发生,有许多机会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反思,使教育硕士在接受大学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同时,在中小学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对自身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反思,形成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教师角色做好充分的准备。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不断反思、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其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育硕士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保障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如何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对教育硕士进 行反思性培养
3.1 唤醒反思意识
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培养一个人的意识、态度和能力远比传授固定的知识更为重要。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一个教育硕士可能会有意识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但却不一定具有对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的意识。反思本身就是一种意识行为,反思意味着一种敏感的觉醒状态[4]。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始终伴随着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教育实践。在共同体中,需时刻唤醒教育硕士的反思意识。教育硕士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用固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情况,而这恰恰为唤醒教育硕士的反思意识提供了契机。大学与中学指导教师应善于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教育硕士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之处始终保持一种不断审视的意识,并能敏感地建立教育情境中的意义联系,从而提升教育硕士对教学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加强对教学的控制能力,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育硕士的反思意识越强烈,教育意识就越清醒,就越能试图重新审视教育实践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揭示和考察大学传授的各类教育理论,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就越具有自觉性、主动性。
3.2 提高反思能力
提高教育硕士的反思能力,意味着培养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一种对自我和教学活动开放、积极、主动的监控能力。这种监控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计划,即教育硕士在教学活动之前要对教学进行充分的规划,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等,还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二是教学过程,即教育硕士在教学过程之中如何调整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于学生的疑问应该及时反思并引导学生的思考;三是教学效果,即教育硕士在教学后应对教学计划与教学过程中的差距进行积极的分析与思考。若在教学设计阶段没考虑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出来了,这时需反思为什么成功了;若在教学设计阶段考虑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表现出来,这时需反思为什么失败了。教育硕士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的这种积极、主动的监控,有利于其反思能力的培养。
此外,要培养教育硕士的反思能力,还需要培养一些其他的能力,如观察、表达、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等,以促进反思能力的积极发挥。反思源于怀疑、疑惑,没有观察怀疑也就无从谈起。教育硕士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留心观察教育教学的一些细微变化,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观察到教育教学中的细微变化后,还要运用批判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进行加工,用清晰、的语言把自己深入思考的问题表达出来,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分享。反思并不只是自我的内部对话,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对话活动。教育硕士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度剖析,还要和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成员对话交流,深刻地审视别人的教学行为以及通过别人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对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激发反思行动
反思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反思行动解决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存在的问题是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不仅要唤醒其反思意识、提高其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反思行动。先进的教育理论只有与教育硕士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经验相结合,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而未经实践的理论将很难内化为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教师教育共同体为教育硕士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育硕士通过定期的公开课展示、教研组的交流等活动向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同学充分地展示自我,在他人的肯定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逐渐坚定反思信念,并不断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行动的激发,使教育硕士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课堂、学校的影响,能主动地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批判性地质疑,从而获得对原有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价值和影响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反思行动中,通过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理论与实践间的相互磨合与调整,使教育硕士的反思素养得以体现。
4 结束语
在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策略。共同体为教育硕士的反思性成长提供了沃土,使其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滋养,从而加快其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应该认识到,反思性培养不只是培养一种意识,还应该是培养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为的培养。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是反思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反思素养三位一体的关系。反思意识是进行反思的基础和前提;反思能力是保障反思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反思行为是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体现。只有具有敏锐的反思意识和一定的反思能力才能开展真正的反思行动。因此,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缺一不可。
教育硕士论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架
摘 要: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构架趋向的研究,探讨其课程体系构架的基本思路,即“四大模块+一大环节”的构想,以期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来加强学科建设,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地”资助;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外汉语视域下的语言实践与地域文化体验创新模式研究”(11D060)的成果。
作者简介:李国慧(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于2007年设立,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5所高校被作为试点培养单位,2009年扩大到了63所高校。这个专业是在加快汉语国际推广,解决汉语师资匮乏的背景下产生的,还是个新兴事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认为,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是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核心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前沿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重学科的属性于一体;在课程设置上也具有综合性,既要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又不能放松理论探讨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具有综合性,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1]为了推进汉语国际化,使汉语尽快走向世界,必须加强汉语师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些环节中,课程建设是关键。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架趋向
虽然我国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及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很多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还囿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比如,很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几乎等同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的培养方式,缺乏实践性、技能性。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课程体系的构建趋向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体现开放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战略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向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重心也由把外国人“请进来”学习汉语转变为“走出去”推广汉语。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应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反映在课程建设上要灵活多样,具有创新性,不能生搬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教授汉语和走出国门讲授汉语是两个概念,社会环境、教学环境、语言环境都不同。国外教学对象学习动机复杂多样,需求也多元化。[2]这就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让我们的学习者在知识储备方面、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及技能操作方面做充分的准备,而不仅仅是只掌握汉语知识。
(二)内容组合注重知识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主要面向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专业等一些文科专业的本科生,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理工科学生。因而生源复杂,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差异很大,这就给我们的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3]因此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论意识,培养理论素养,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梳理整合,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成果,推动教学模式更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4]
2.教学知识。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语言知识、中华文化知识、二语习得知识等,拓宽学习者的思路,完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走上讲台做充足的准备。[5]
(三)课程设置强化技能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后将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在世界范围内教授汉语并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技能上必然要求严格。除了要具备一般汉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外,要精通两门以上外语,还要具有在异域文化背景下推介中国语言文化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素质,更要学会比如剪纸、制中国结、打太极拳等技能。这些能力素质的具备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
(四)体系构建突显实践性
教学实践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时限一般是两年(也有少数高校是三年),其中有一年的时间是实习,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的技能。
(五)整体设计突出跨文化意识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博晓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在文化传播上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比如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等人文精神以及勤俭、孝道等传统美德。更要传播当代文化,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但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播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这样在异域文化背景下,本着求同存异、入乡随俗、沟通协作的原则,才不会造成尴尬甚至发生冲突。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架思路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因而课程设置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培养经验,梳理并整合了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四大模块 + 一大环节”的课程体系构架思路是比较科学的。具体来说,“四大模块”是指:预备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延展课程模块、操练课程模块;“一大环节”指实践环节。以预备课程为先导,核心课程为基干,操练课程为侧翼,延展课程为补充,加上有效的实践环节,将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体系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预备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以汉语及文化知识为主线,兼顾外语课程,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华文化、当代中国概况、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学习者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细化知识点,比如现代汉语课将细化出四个板块: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并拓展出一些与汉语国际教学相关联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夯实语言基础。
(二)核心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论、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育心理学、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分技能设课教学等课程。在这一模块中,学习者将系统学语习得与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探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学习者还会获得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避免在交际的过程中发生冲突和障碍;另外学习者还会有针对性地掌握语言要素及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课堂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三)延展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与语言教学、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等课程。在本模块中,学习者将系统学习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不同国籍留学生偏误实例的研究,增强预测偏误、识别偏误、纠正偏误的能力;并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研究困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材瓶颈问题,探讨汉语教材编写的国际视野、教材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还将研究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教学中去。
(四)操练课程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主要开设课堂观察与实践、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展示等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反复观摩不同课型的教学示范录像,了解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程序,对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进行反复模拟、操练,并对教学活动加以调查分析,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考试命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华传统才艺,比如剪纸、制中国结、太极拳、篆刻、书法、民乐等进行训练,为今后开展课外活动做好准备。
(五)实践环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期间,约有一年的实践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汉办”的考试,被派遣到国外的中小学或孔子学院任志愿者,但大多数在国内实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
及时阶段:观摩见习期。走进留学生课堂,观摩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听课前由导师布置听课要求,包括先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听课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听课后整理笔记,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听课笔记”,评析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第二阶段:模拟试讲期。通过前一阶段对不同课型的观摩之后,学生对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感悟。由导师选定试讲内容,指导教案的撰写,学生分组试讲,先由学生自评,然后导师评议,个别环节导师做示范。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期。一部分学生通过“汉办”择优考试或是校际交流,去海外顶岗实习;另一部分学生留在学校或联系其他高校及教学机构,在国内顶岗实习。虽然实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压力,但却是对他们所学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考验。顶岗实习期间要和导师保持联系,每月至少做三次书面汇报,借以把握学生的实习状况。
学生在实践环节始终不离导师的视线,导师要充分发挥有效监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