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物理实验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物理实验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物理实验论文

物理实验论文:高中物理实验论文

一、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提问和勤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为实验而实验,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对出现的各种现象,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应精心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提出问题:(1)把铁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圆盘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两种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关系如何?(2)两个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说明什么?这样设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变为师生协同实验.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将物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边提出问题,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与应得的结论不吻合,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反复实验,直到实验成功,让学生在主动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探究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运用实验启示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相应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这里一定要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尽可能做到一个物理规律可用多个实验方案来探究.例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经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设计出多个方案:(1)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反映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一系列点迹来进行探究;(2)用光电门计时的自由落体实验仪进行探究(获得多组速度v与时间t数据,描绘v-t图象进行探究);(3)利用直尺、停表记录物体下落高度和所用的时间进行探究;(4)用滴水法进行探究(找一敞口输液瓶,在其下方放一个金属盘);(5)利用在本地拍摄的频闪照片进行探究;(6)利用单摆进行探究.通过多个实验探究同一个物理规律,不仅让学生感到通过探究所获得结论是的,更让他们感到课本上的实验不是的,而且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欲望,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培养的目标.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将同一套器材尽可能地应用于不同实验之中,凸显尽可能多的实验现象,发掘实验器材的新用途,从而实现创新.

四、拓宽实验方法.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常见的物理方法,如模型法(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叠加法(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后求平均值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殓技能,还要能根据典型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

物理实验论文:中学生物理实验论文

一、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及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不但要给学生灌输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针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积极探究和思考,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渐使学生能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第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概念,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促进学生分析、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实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突出了物理教学的方针、思想、实践性.从多方面、多角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追求真理的意识.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及时,要明确物理教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感知到物理教学实验的价值.

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实验观念,充分认识物理教学实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和以及提升物理教学的教学效率.

第二,完善物理教学器材,建立相对应器材管理制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器材的维护、保养、维修能够保障器材的寿命,同时保障学生的安全性.相关领导人员应该妥善制定出物理器材的保管制度,要选择责任意识强、坚持原则的教师保管实验室,以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

第三,摆脱传统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次数.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某个实验进行具体的演示、阐述、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从而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例如,在做“用量筒测5mL水的体积”实验时,很多学生都出现过这样的错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拿在手里读数,而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形水面相平,甚至量筒都没放平就读数.这样错误的实验过程,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让整个实验变得没有意义.但是,教师在观察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并没有指出学生的错误.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重复了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首先,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里面放水),使试剂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快到5mL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自尊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四,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带入到实验教学当中.

物理来源于生活,更扎根于生活,它和生活的的关系是不可分割、不可抽离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树立实验的意识.例如,将双手合拢,互相击打会发现两只手都有灼热和疼痛感,这折射出了物理教学中所描述的力是相互作用的;让学生拿出两张相同的A4纸张,用嘴在两张纸中间吹起,会发现两张纸在靠拢,这是在阐述气体流速越快,压强会变得越小.又如,生活中经常会看见注射器,当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会感到很费力.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就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以上例子说明,在生活中能够发现很多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物理现象,说明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和积极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总之,物理实验的探究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从教育部所下达的各项关于物理实验的通知和要求,能够充分地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认识到物理实验的价值,还原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论文:现代教学物理实验论文

一、学会物理关系的转化,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对于物理的学习,需要学会数据和关系的转化,比较抽象的理念要通过知识的转化,转变成直观的知识.高中物理解题的方法和思想颇多,针对物理问题的转换方法没有什么标准模式可以遵循,为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问题,因题而异,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在物理问题的处理上,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和参与到解题的过程之中,让学生领悟到问题的本质.例如,图中A、B、C是三种质量相同的小木块,层级叠放在水平面上.

其中水平方向的恒力F作用在B上,而A、B、C三个小木块都以同样的速度v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作用于B的静摩擦力是2F/3B.C作用于B的静摩擦力是FC.地面对C的滑动摩擦力是F/3D.地面对C的滑动摩擦力是2F对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认真的审题,找准研究对象.

从题干中分析得出,A、B、C在水平面上做的是匀速运动,它们的受力情况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来,合力和加速度都是零.在考虑C作用于B的静摩擦力时,将A与B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受力的情况,再根据力学中的平衡条件来判定,C作用于B的静摩擦力是:FCB=F,所以B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同样,按照既定的思维来分析地面对C的滑动摩擦力,可以把A、B、C视为一个物理整体作为整个研究对象,然后再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得出FC=F.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会实验的转化

物理实验开展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很多疑难的问题直接开展物理实验是不可能的,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头绪,要想轻松地开展物理实验,需要教师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认真地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钻研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规律,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有的数量关系和教学情境,创设针对性的物理实验方案.对于枯燥的物理课堂,面对死板的教学内容,学生看到之后及时感觉应该是没有兴趣,索然无味,对于学习内容也不易掌握和理解.

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一定的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学习和实验,那效果一定会非常的明显,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这样的问题结论.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趣为导向,活化教学过程,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完成学习任务,去参与物理实验,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于实验教学,往往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他们会乐在其中,也会和同学、老师一块去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去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发展问题,让他们去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三、结语

总之,物理作为一门具有实验性质的学科,教师需要较大限度地利用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其实,针对高中物理的实验来说,大多数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手脑并用,通过物理实验体验和观察来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并提高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有益于物理知识的活学活用,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物理实验论文:阶段性论文撰写物理实验论文

一、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的必要性

(一)阶段性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正是一种阶段性总结,它可以将那些很多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已经复现在课堂上的所学物理理论知识的原理与结果再一次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实现自我分析和思考的目的,这是一种深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很多物理知识得到了最为直观的展示和呈现,增加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进行及时的阶段总结式的论文撰写可以使得学生将实验中的种种物理实验现象进行纪录和分析,加深其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给出一个相对来说是客观和真实的总结。

(二)阶段成果固定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可以使得其阶段性成果得到巩固。大学物理实验不应该只是按知识分类简单串联起来构成的一系列的实验,而是一个有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能力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物理实验来感知物理知识的应用并亲身操作和体验,此后,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到解决的问题都得以记录和反思。这就是一个阶段成果固定的过程。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将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反映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并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三)阶段性修正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也是一种阶段性修正。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实验结果的客观和,往往会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许多干扰或是影响因素,突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其目的是使得物理知识的获取既要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可以说,它是一种发现物理学理论而又检验物理学理论的标准且具有性。然而,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会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即是对于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或是对于实验中各种结果的分析等,这些都可以在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中得到修正。

二、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形式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形式因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就其中的方法性论文、反思性论文以及结论性论文进行介绍,希望对于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有所帮助。

(一)方法性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阶段性论文可以是以方法性论文的形式进行撰写。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实验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客观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因此,在此过程中必须通过某些方法来加以实验和研究,从而撰写出的阶段性论文。通过方法性论文,可以将大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和调查应用其中,以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重新认识和检验对于研究对象所形成的理论知识。由于物理实验会在实际操纵中受到实验条件等限制,或是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等,都会使得实验结果产生差异性,所以,一定要使得物理实验符合科学认识的需要,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观和方法论,将论文撰写之前的基础———科学实验按照要求和研究需要来操作和实践,借助各种可行性的方法技术来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性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展开实验和对比,从而完成的论文撰写。

(二)反思性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阶段性论文可以是以反思性论文的形式进行撰写的。如前所述,由于物理实验会在实际操纵中受到实验条件等限制,或是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等,都会使得实验结果产生差异性,这就需要在论文撰写中得到体现,从而有了反思性。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学生可以将物理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和检验,使得很多平时难于理解或是不好理解的物理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可以说,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许多理论就是多次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在我们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操作之后,必须要进行反思和深度思考,并将其展现在论文撰写之中,从而达到物理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在撰写中体现反思,凸显出实验者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误差分析时,论文中需要将其中的各种条件所限进行反思,例如,“为何每一次的测量值与真值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就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并在之后的论文撰写过程中进行诸如实验方案、测量技术以及实验条件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探索。

(三)结论性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阶段性论文可以是以结论性论文的形式进行撰写。大学物理实验通过总结性的方法对于物理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上升为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其撰写为结论性论文。需要做到:及时,通过物理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可以进行探讨性研究,然后进行讨论内容的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新的发现或是新的认识或是新的观点;第二,结论性论文中的对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和理论可以进行具有科学性和高度性的总结和概括;第三,总结性论文中还需要指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今后的应用意义;第四,在总结性的论文中还需要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可以深化的课题等。总之,结论性论文是以“讨论”为前提的,是对包括在整个讨论中所有研究内容的总结,具有确定性和概括性,给出最终的结论。

三、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内驱引领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内驱引领作用是指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会起到发现性引领、启发性引领和阶段成果驱动性引领作用。对大学生来说,论文是一个阶段的学结,也是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媒介。这种内驱动性引领,可以推动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快速的成长。具体到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的撰写来说,它可以起到帮助大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内省化,从而实现其内驱引领作用。

(一)发现性引领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具有发现性引领作用,这是指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对于大学物理理论以及知识在实验中的重现和检验,对于这种物理知识和理论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并到的书面表达的“物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的发现或是新的认识或是新的观点会随之出现,这就是发现性引领作用的体现。在大学物理实验中,通常某一物理现象被作为基本的探究内容并最终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完善,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完成对于新发现或是新认识或是新观点的发现,从而最终使得学生得到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可以说,当物理实验中有新的发现、出现新的结果时,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就会得到新的灵感和动力,以此来促进其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向广深推进。

(二)启发性引领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具有启发性引领作用,这是指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实验性的操作,很多物理理论和知识会重新给予论文撰写者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认识,启发他们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是科学实验能力的基础和最终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可以不断地促进学生对于以往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理论进行崭新的认识和思考,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启发并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其启发性引领作用。

(三)阶段成果驱动性引领

大学物理实验中阶段性论文撰写具有阶段性成果驱动性质的引领作用。通过每一次的物理实验,物理知识可以在有效的实践内得到检验和巩固,并使得其中的那些较为抽象或是晦涩的内容给以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得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尽快形成自己的学习观点并取得一些成果性收获。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阶段性论文可以有助于学生在接受物理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科学的研究工作,从而促进其物理学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的扩充和增加,从而在某一阶段中形成具有成果性的研究论文,并将其中的物理学具有崭新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研究成就得到体现和归纳总结。

四、结语

由于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消化与创新转化的过程,所以对于其阶段性的论文撰写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对学生起到内驱动性引领的作用,推动学生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迅速的成长和提高,加深他们对其中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理论的深化理解和实际应用。

作者:祝丹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

物理实验论文: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一、利用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部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发散——集合——发散的循环过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基于创新思维框架下的由发散到集合,再由集合到发散的循环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学生在进行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时,就要考虑到该固体是否规则,在液体中的悬浮状况,是否溶于液体等,因此,在多种可能的情况下,学生就要探索不同的实验方法,调动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过程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过程

物理实验是围绕一个既定的问题开展的,学生需要调动自身的多种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例如:综合、分析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实验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例如:在进行“偏振现象”研究实验时,要求学生设计出各种光路,使之产生不同的偏振光,进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并进行相互对比。实验前,学生要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假设,做好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一步步进行验证。类似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将逻辑思维融入其中,并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提出质疑,进而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传统的“一言堂”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批判思维的形成,恰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理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带着质疑在实验中加以批判、验证。例如在进行钠光灯波长测量时,有些学生发现测量值与理论值不相符,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钠光是由双黄线构成的,即两种波长的混合值,并受到实验环境的影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提出质疑,进而提升了批判思维能力。

(四)学生在物理现象分析过程中形成直觉思维能力

很多物理实验现象需要认真观察才能捕捉到,因此物理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时间,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预见能力。例如伽利略首先直觉地判断“重物先落地”是错误的,然后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得出物体的落地速度不因重量而改变的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物先落地”的说法。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备单一,实验仪器高度集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制约

物理实验仪器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实验仪器高度集成,很多实验步骤都无需学生动手,这样会使学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动手能力提升缓慢。机械的实验操作,也很难让学生对各种实验原理和设计方法有所了解,更别说创新了。

(二)教学内容陈旧,内容较多

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并且在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的原理、方法甚至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案都一一列出,学生做实验的任务就是机械操作,并得出已经知道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对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意义不大,甚至会使学生养成懒惰、不善于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模式落后

一直以来,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多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无微不至”的讲解,然后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实验。看似一片“和谐景象”,但是真正的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显得落后。

(四)实验教学过程限制颇多

由于实验教科书的指导相当详细,教师只要监督学生一步步完成实验即可,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起到了“监工”的作用,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却无从体现,学生也无法发挥创新能力,甚至还受到教师的诸多束缚,例如:当提出异议时,教师会认为学生不听话(书中已经写得清清楚楚,偏要提出不同意见),并认为是故意找茬。另外,由于实验课时较少,教师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也有意压缩学生探究、验证质疑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验效果看似显著,实则问题颇多。

(五)实验室缺乏创新环境

高校的实验室往往定时开放,并且很多实验内容也未能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指本科生)。学生的很多创新思想不是因缺少实验仪器,就是因仪器使用受限而被扼杀在摇篮里。另外,实验室在师资力量上,也存在严重不足,很多教师多年都未获得过继续深造的机会,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仍停留在多年前。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物理实验自身的研究方法和规律,建立从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视实验选修课的设置,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给学生创设创新活动的空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方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觉和想象,构思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开放物理教学实验室,提高实验经费投入

实验室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时间也不局限于上课期间。从设备的安全及使用效率考虑,可指定专门教师指导和管理,但不能扼杀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学生如需动用贵重仪器,可征得管理教师同意后进行。随着物理实验要求的提高,高校应加大物理实验经费的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还要预留出更新设备的资金。另外,高校还应该注意仪器设备的科学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设备。

(三)更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不是一时的凭空捏造,而是要具备创新意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由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理念,并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其次应加强创新知识的学习,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综合知识,掌握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注重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信息的了解,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去,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

要将科学发展史贯穿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科学思想发展史的教育。例如:在电磁感应实验中,介绍法拉第在仔细分析电流的磁效应基础上,认为电流既然能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也应该能产生电流,因此提出了磁能生电的假说。尽管在实验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信念坚定,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把学生融入到科学家的思维情境和发明创造的氛围中,促使学生将自身的学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人类社会的先进思想。同时科学家的创新思维方法又可以从方法论上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视角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创新思维空间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课堂上已经得到普及,并大幅度提升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能够在不延长教学时间的前提下,传递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根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实验视觉效果,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实现有效的“人机互动”,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吴小林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论文:师范生物理实验论文

一、物理师范生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具体内容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物理师范生都会进行教学,和学生接触多,交流多,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发展自己的标杆。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必须高尚。教师承担着创传授知识和学习方式的重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总的说来,教师职业对思想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对教师的思想品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乐于指教、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追求真理等。物理师范生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教师本人来讲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取得物理实验成果。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物理师范生需要做到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都可以控制个人情绪,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客观的生活。物理师范生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懂得如何在短时间内纠正自己的错误,提供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科学知识

现代的教育方式已经转变为主动、自由、平等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个人的需求和追求进行学习。但是,这种自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辅助。教师应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讲解,通过利用现代的新技术,对知识本质进行详细叙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合作研究也可以是个人创新等等,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和学生平等,教师要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个人思维力,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足时间进行思考,对问题的探索可以出现错误,可以存在差异,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每个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不同的,学生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配合学生的特色,努力扩大外延,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物理实验的具体研究过程中是复杂的,学生需要将实验和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从试验中找到乐趣,建立起自己学习模式,形成个人学习方法,将整个物理教学联系在一起,完成物理教学任务。

(三)教育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物理师范生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物理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知识基础。教学不单单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教材使用方式以及教学组织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从自身优势出发,将教学过程变得丰富有趣。教师作为一个长者还需要不断进行学习,知识是无穷尽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从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发现其中的教学规律,破解其中的困难,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阻力。

二、物理实验的改革对物理师范生的作用

物理实验改革使得物理实验不再死板枯燥,不必遵循一板一眼的实验步骤,学生可以按照多种简易方式进行操作。这样的改变使得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实验教学,从物理实验中可以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一)提高物理师范生心理素质

物理师范生在过去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试验的创新和改造对其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物理实验进行改革需要改变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器材甚至是进行试验的方案。这些改动都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修改完成后,学生可以在修改后的装置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的重要性,对学习和教育事业产生兴趣,对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物理实验的改进是一个枯燥并且难以成功的过程,每一个实验都是经过多少科学家实验过的,进行二次突破肯定难度重重,这就需要设计小组进行共同创作,不断修改设计方案,从多次失败中寻找突破口,冷静的思考,努力进取,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积极面对挫折,热爱生活。

(二)增加物理师范生的教育科学知识

物理实验是以物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进行物理实验的改革需要对物理实验的原理和结构以及实验器材进行改动,这些改动离不开物理科学原理,离不开前人的经验积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必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因此,物理师范生应在进行物理实验改进的时候,进行物理知识的再次深造,以便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

(三)提高物理师范生的科研素质

物理实验的改进和设计是对个人思维力和创新力的考验,对学生的动手动脑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物理师范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提高动手能力。物理师范生需要亲自进行试验现象的观察、试验改进方案的设计以及试验效果的比对,对这个创新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物理研究过程辛苦,工作量大、需要收集材料比较多,需要物理师范生可以耐心研究,将实际和理论进行对接,从中找到规律,发现科学奥秘。

三、结语

物理实验的改革可以大大提供物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改革为物理师范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对物理师范生心理素质、科学认知素质以及科研素质都有作用,使得物理师范生可以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大秀 单位:渤海大学数理学院

物理实验论文:反思性学习能力下物理实验论文

一、物理实验课程反思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以便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事实依据,作者对九台市及时高中的全体物理教师、300名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研究分析。调查显示: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好坏直接受到学校、家庭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该市高中长期以来坚持应试教育体制,一直将考试成绩的高低视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学校对物理实验课程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课时安排十分有限;课堂教学仍然延续“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完成学习任务,于是学生对实验内容不予深入理解,教师对实验问题不予过多纠正,实验过程缺乏研究探索和反复思考的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和学习能力不强,甚至还存在部分学生对实验讲解内容不知所云的现象。而且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学过的物理实验内容偶尔反思,能做到坚持反思的微乎其微,其中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反思的意识。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使是偶尔进行反思的学生,反思时也缺乏一套规范、、合理、系统的反思理论知识。反思引导和反思条件的欠缺直接导致学生反思意识的薄弱,反思毅力的不足,应试教育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更没有使其养成坚持反思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建议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此外还要认识到,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一)将反思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物理实验教学由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实验实践、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各个要素组成。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应将反思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因为设计环节不合理、实验缺乏创新和灵活而无法实验,或者课堂掌握很好,但课下却找不到重点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及时进行总结规律、合理分析问题,缺少反思造成的结果。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将反思贯穿于物理实验的每个阶段,尤其在实验结束后,对于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及时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清晰地总结和反思实验环节,归纳实验规律,通过对结论的延伸,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升华学生认知水平,以此提高其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为培养反思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外界环境对学生成长以及各种能力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本质上说,反思性学习是一种自我批判的过程,反思成效不佳极易造成情感波动,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学校方面

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反思性学习环境,重视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通过举办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比赛以及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激发热情与兴趣,从而使其将物理学习由外部督促转化为内在自省。

2.教师方面

教师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发挥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性学习能力和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水平,及时总结反思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讲解的是否清晰、透彻,学生理解程度是否深入,是否引导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反思,下次授课应注意的事项和调整的内容等等。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合作,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间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对物理实验内容交流反思,在增进情谊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3.家庭方面

家长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需求。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态度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家长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其说家长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督促者,不如说是鼓励者。家长要与学生及时沟通,面对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克服物理难题的信心和毅力。

作者:张立伟 单位:九台市第三中学

物理实验论文:本科微课教学医用物理实验论文

1医用物理实验的微课教学的前期准备

1.1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的思想统一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既要大力提倡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还要大力开展校内的教研活动,从强化物理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着手,开展交流讨论、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业务方面的交流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统一标准、取长补短的目的,此外还要开展与其他同行院校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教学名师来校讲解新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改动态;参观兄弟院校的部级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等。

1.2搭建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平台

首先要加强医用物理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制作物理实验微课网站,提供微课资源展示的平台;其次进行微课方面的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然后上传的微课作品,以便师生学习。目前各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实验的项目和数量各不相同,我校能开设的实验项目主要有10个,而医用物理微课教学的实验项目选取了五项:基本测量、血压计的使用、蓖麻油黏度系数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示波器的使用。从十位物理教师中选取五位教师,来尝试实验微课教学。五位物理教师一人选取一个实验项目,制作医用物理实验微课课件,一月内(2014年3月)完成。4月份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观看,讨论,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修改,一月内改完。5月份再集中观看、讨论,提出微课修改意见。然后交校教学督导专家组观看、观后讨论,提出宝贵意见,继续修改,直至专家满意为止。再公示在校园网上,征求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公示期一个月,再总结、修改,于2014年7月基本完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我校2014级临床本科医用物理实验课程的五个实验项目采用微课教学,与2013级临床本科医用物理实验采用传统教学相比较。实验班学生49名,男30名,女19名;平均年龄18.1岁。对照班学生50名,男30名,女20名;平均年龄18.2岁。两班学生均是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样本具有可比性。

2.2教学方法

对照班所用教材为2013年校内自编教材《医用物理实验讲义》,教学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法:每个实验指导教师主讲15分钟左右(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记录数据,数据分析、讨论,书写实验报告。实验班所用教材、授课计划、教学学时、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均与对照班相同。不同之处是:提前告知学生要做的实验项目,上课前在网上观看实验项目的微课视频;上实验课时,到实验室再观看微课视频,并提出问题,老师逐一解答。然后按照分好的小组(两人一组)做实验。

2.3教学效果评价

为客观评价微课教学效果,学期结束后,采用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进行评价。实验报告评分:每个实验结束后统一上交,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要求打分,满分5分,其中数据的度(误差)3.5分,讨论分析1.5。实验操作考试:期末。所有实验项目结束后,从五个实验项目中随机抽取进行操作考试,统一标准,满分10分,其中实验操作规范5分,实验数据5分。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向实验班49位同学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回收49份。问卷包含5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赞成、中立、不赞成三种选项,采用不记名的问卷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对象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

2.4统计处理

评估结果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11.5版进行处理。

3结果

3.1实验班与对照班医用物理实验报告成绩结果

通过t检验,实验班实验报告总成绩、实验数据分数、实验数据讨论分析部分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报告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实验班与对照班医用物理实验操作成绩结果

通过t检验,实验班实验操作成绩、操作规范和实验数据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操作规范成绩、实验数据成绩、总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3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赞成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的人数明显高于不赞成的人数,说明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不仅显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讨论

传统实验的一条龙授课方式让授课内容无法重复,学生没听明白的问题无法逐一解决,几十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疑问难以单独解答,若干天后学生对实验知识操作过程的全程回顾难以重现,致使学生对实验知识不易消化;教师教学手段不丰富,致使实验目的难以达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网络的家庭普及、视频压缩技术与传输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日渐流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学方面的“微”也应该紧跟时代,课堂也应该进入微时代。通过临床本科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的实施,医用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和尝试,临床本科医用物理实验采用微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不仅使实验仪器的原理、实验规范操作的全程可以再现,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以后还需认真总结、补充、完善,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以便继续实践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并在我校其他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进行推广、普及。经过不断的深入探索和努力,必将为医学生医用物理教学增添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为医学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宋清焕 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用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论文: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一、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

1.任课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有一定上好该门课程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工作起来才能有不竭的动力。

2.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向导,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没有适合某些专业留学生的成熟英文版实验教材,因此我们在借鉴了大学物理实验双语教程(邱春蓉、黄整主编)、大学物理实验(唐晋生主编)、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物理实验室编的大学物理实验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物理实验特点,参考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编写了适合本校留学生实际的实验讲义。讲义初稿完成后,仍然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及时地总结和完善。教师在选择实验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和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尽量开设一些与大学物理理论课知识、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对于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设了一些与传感器原理、示波器使用等有关的实验;对于土木工程等专业,开设了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转动惯量测定等实验项目。在实验项目选定后,好针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理论知识与理论课教师逐个实验进行沟通,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要充分准备好物理实验专业词汇。

物理实验课上涉及到的词汇超过理论课。一台实验仪器的每个部件的名称、功能以及如何调节都要做到熟记于心。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非洲国家,口音重,发音不规范,在上课前应有几次师生见面沟通的过程,使得大家熟悉发音习惯,必要时需要借助文字,较大程度地消除交流中的障碍。实验室内没有针对留学生专用的实验器材,仪器上的铭牌、标识以汉语为主。因此,对于操作复杂,按键、旋钮、档位较多的仪器,教师好在课前做一个实验仪器面板的中英对照说明,以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文字造成的不必要困难。例如在电位差计使用的实验中,做了两个操作面板的简易对照,学生对此方法普遍反应较好。

4.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实验的预习,准备预习报告。

该预习报告不同于中文教材上所要求的预习实验原理、目的、步骤等内容并将其书写在预习报告纸上,而是根据自编讲义了解实验的原理,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些讲义以外的相关知识,例如实验的意义,实验所需的仪器以及实验的实际应用有哪些等等,这些内容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纸上书写下来,但是在每个实验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发表对实验的理解和看法,以防止学生照抄讲义内容,达不到预习的目的。

二、实验讲授指导及实验报告

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将实验的原理、仪器、步骤清晰简要地写到黑板或课件上,用于讲解的同时也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如果实验中需要使用表格来记录测量值,教师还应该设计好表格,并标明各个测量值的单位,避免学生设计的表格不合理,增加教师评判实验报告的工作量。讲述实验步骤时,应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讲解步骤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们的面部表情,如果发现他们有迷惑,一方面可能是教师英语表达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实验内容没听懂,需要及时找到问题症结然后加以解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清、听懂。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但是持久性不强,因此实验理论部分的讲解时间不宜过长,主要以基本原理和基础技能为主,尽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的操作。我校留学生每个物理实验安排4学时,其中理论课占1学时,操作为3学时。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留学生基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实验。留学生们在做实验时活泼好动,喜欢同学间进行讨论,有时会两人共同完成实验,即使实验仪器充足。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另一方面,两人合作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实验形式,通过同学间的默契配合,能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协同合作的素质。如果条件允许,有必要要求他们改变实验条件得到两组类似的实验结果,以完成互不相同的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即使是两名留学生协同操作,他们也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老师解答。大部分学生的操作很认真、规范,他们希望把实验做到好,因此他们会不断地提出问题,甚至每做一步、每得到一个测量结果都会叫老师来检查是否正确。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耐心地指导,不要表现出厌烦情绪。对于正常的实验现象,教师善于通过表扬来鼓励学生,使他们感觉到得到肯定与支持,从中收获信心;对于有问题的情况,教师也不要急于直接动手帮学生改正,而是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一步步引导他们,使之明白为何会出错、如何去改正。实验完成后,留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此时需要他们整理总结实验的原理、步骤,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自的实验结论。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应该还包含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认识为主要内容的小结。由于留学生人数不多,教师须认真地逐一完成对实验报告的评判,对于报告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数据处理中的有效数字、单位、图标的规范性等要一一为他们注明。因为书写习惯的原因,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们在完成实验报告时认真书写,不能连笔。否则评判报告时可能只认识几个最简单的单词和阿拉伯数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实验报告批改完成后要以分数的形式做结论,并及时返还给学生,尽可能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使得他们在还有印象的时候做改正,以避免下次实验时出现类似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返还时间间隔越短,教学质量越好。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学物理实验开课之前,有必要对实验的基本概念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专门的讲解,针对留学生特点及将要开设的实验项目,重点讲解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及图表法处理数据两个方面,简要讲解对数学要求较高的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计算及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等方法。

三、成绩评定

成绩是判定学生实验结果的标准,也关系到留学生评定奖学金等的切身利益,因此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我校中国大学生的评分标准为预习报告、课堂操作、数据处理(这三部分组成了的实验报告)分别占10%,40%,50%。然而对于留学生而言不能生搬硬套。留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如中国大学生强,时有迟到、旷课现象。因此有必要将出勤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指标。实验完成后对于仪器的整理也需要占一定比重。上述两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的自律性。另外对预习做得好、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还可以有一定的额外奖励分数。最终,我们的评分标准为预习报告20%,课堂操作30%,数据处理20%,实验小结10%,出勤10%,仪器整理10%,额外的奖励分数不超过10%。这样的评分办法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拉开差距。

四、结语

留学生教育工作是高校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知识背景、习惯特点等实际情况开展适合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得留学生来我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作者:孟凡顺 李久会 闫鹏 袁泉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物理实验论文:学生表达能力中物理实验论文

一、初中物理实验中学生欠缺表达能力的原因

一方面,教师因素.其一,教师自身的语言不规范.有一些学校的初中物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及指导,由于他们自身工作经验的缺乏以及实验教学能力的欠缺,课上他们往往不重视自身语言表达的性,他们往往在公开课上才会精心设计探究过程,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实验,以便于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较低.教师在设计实验问题的时候,不重视实效性,教师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没有进行强调,导致学生的能力始终停滞不前,没有得到提高.其三,不够了解学情.教师有时候将学生评估得太高,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因素.其一,平时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碰到一些较难的简答题或者实验探究题时,他们就会放弃这些题目,等着老师在课上讲解获得最终的答案.学生长期不爱动脑、不主动探索,会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其二,当走进实验室,学生会被各种各样的器材所吸引,对老师所讲解的实验操作,他们仅仅是观看,当实验结束之后学生之间不去评估,也不去讨论,这就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较为欠缺.其三,学生缺乏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表达物理实验现象的时候,并不要求语言的精美,而是要求语言要简练、.比如当老师问学生:绿色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呢?此时有的学生会回答:除了绿色以外的光.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学生心里面明白这一知识,但是其表达不太严谨,正确的表达应该是:除绿光以外的光.

二、初中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措施

1.从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是要求学生要阐述物理实验原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自身所掌握的物理理论知识来阐述物理实验原理,当学生阐述完之后,教师要指出学生表达的不严谨的地方,及时纠正,确保学生在表达物理实验时、简练.二是要求学生陈述物理实验操作.物理实验中会用到不同的实验器材,并且每一个实验操作都是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的.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要自己组织语言将实验步骤描述出来,通过这种做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当老师要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实验的时候,教师首先先让学生选出此次实验中所用到的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毛巾等.然后教师给学生示范每一个实验步骤,当老师示范完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来将刚才老师的实验步骤总结出来.教师通过这样做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此实验的理解和认识。三是要求学生描述物理实验现象.教师要求学生用语言将物理实验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描述出来.然而由于物理实验现象较为复杂,所以教师要发现学生在描述物理实验现象时的错误,让学生的语言变得越来越严谨.比如:当老师要让学生描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实验的实验现象时,有的学生会这样说:摩擦力大小与材料有关,材料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要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且要告诉学生正确的描述方法: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通过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只是简单的将学生定位于听众或观众的角色,未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减少了学生自主操作和自主表达的机会.教师实验操作过程倘若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则不利于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而且无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因为:物理实验过程仅依靠教师单独完成,而教师操作的较为熟练,学生往往还没有看清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就出来了.而学生在这种演示实验过程,很难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很难展开深入思考,因而无法针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有效表述.对此,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克服这种弊端,首先,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实验的过程变为师生互动交流过程,让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实验的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的表述者,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其次,整个物理实验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表达自身的观念创设良好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巧设问题,鼓励主动探究,并且要求学生口头表述实验现象、实验目的等,对于有异议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借助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表达的逻辑性.

三、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的方法训练成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因此物理教师要将“做”与“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的主人。

作者:徐建强 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四中学

物理实验论文:注射器与气球物理实验论文

1气球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1利用气球进行力学实验

力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体受力发生形变,说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在进行相关的力学实验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最简单方便的气球作为实验材料.比如,将充气的气球放在桌子的表面上,然后用手掌压气球的表面,进行观察,发现气球受到力的作用后发生了变形,形状呈扁状,然后轻轻地松开按压的手掌,观察气球的状态,气球的形态会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这样的一个实验过程说明气球刚刚发生了弹性形变.另外,还可以利用气球进行压力实验的演示,不同的受力面积,物体受到的压力也是不同的,可以将气球同样放在桌面上,先用手掌来按压气球,发现气球只是上部变扁,然后松开手,用一根手指来按压气球,观察气球会发现气球表面会有明显的凹陷,如果加大力气的话,气球出现的形变会更加明显.如果为了加强实验的效果,还可以让气球的受力面积变得更小,将气球放在钉板上会发现在球没有破之前,发生的形变会变得更大,这样的实验效果能够说明压力的大小是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相关的.

1.2利用气球进行大气压强实验的演示

在学气压强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大气压强又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就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演示.利用气球可以验证大气压强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比如,准备一个吹起来的气球,一个塑料杯子,适量的开水,准备进行实验,现将气球表面均匀地沾满水,然后在塑料杯子里面倒入一定量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将开水倒掉,然后接着将塑料杯子倒扣在气球上,等一段时间之后,待杯身已经变凉之后,就可以将气球翻转过来,然后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可以看到气球会吊在杯子上,不会掉下来.学生首先就会被这样新奇的实验现象所感染,急切地想要知道实验的原理.教师接下来就可以借助这样的实验想象更加直观形象地为学生进行原理的解释.这样的实验现象主要的原因就是塑料杯经过开水烫之后,会使整个杯子内壁上充满热的空气.将气球扣在塑料杯上,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等到杯子中的空气冷却之后,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就会使杯子内部的压强比外界的压强小,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气球就会被牢牢地吸在杯子上,如果按压气球和杯壁紧贴的部分,让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杯子当中,杯子内外的大气压强差逐渐减小,杯子对气球的吸引力也会逐渐减小,气球就会脱离杯子.

1.3利用气球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

物理教学中浮力方面的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影响浮力的因素是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浮力影响因素的探究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主要的探究话题.利用气球同样也能够完成浮力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根据浮力的公式可以了解到,密度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密度越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会越大.利用气球可以进行这一实验的验证.例如,可以在一个充气的气球中放入清水,然后将这个气球缓缓地放在水中,观察气球在水中的状态,然后接下来在气球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再将气球放入水中,观察气球在水中的状态,然后再将气球中放入盐水,同样放入水中观察状态,由于气球中放入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气球在水中呈现的状态也是不同的,根据在水中下沉的情况来看,可以知道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和密度有密切的联系.利用气球不仅可以验证水的浮力作用,还可以验证空气浮力,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在天平的两端放上篮球和待充气的气球,观察在充气的过程中天平的状态,当气球端天平上升,就能够验证空气也对物体存在着一定的浮力作用.通过这样的简单气球实验可以了解到水的浮力以及空气的浮力,明显的实验现象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

2注射器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

2.1利用注射器可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用注射器同样能够进行大气压强实验的验证.其实在生活中,学生接触注射器的机会是比较多的,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现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注射器来进行大气压强的验证.比如,首先将注射器的针头去掉,然后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到末端,然后缓缓地推至底端,接下来用左手将注射器的管口堵住,然后拉动活塞,会明显发现比之前拉动活塞要费力得多,这就是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作用造成的.将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管口没入水中,缓慢地拉动活塞,使水进入针管内,当水进入到一定量的时候,取出针管,让管口朝下放置,可以观察到并没有水从管口流出来,然后向上拉动活塞,直到将活塞全部拉出,这时候可以看到水会从管口处流出来,这也是大气压强存在的一个证实实验.

2.2利用注射器,可以粗略地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

一直以来,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大气压强到底是一个多大的数值,在学生的心中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也只是简单的记住大气压强的固定数值,机械地进行计算,很少由学生知道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方法.其实利用注射器就能够粗略地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一般医用注射器上面都会标注一定的刻度值,利用这上面的数值就能够测量大气压强,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排出,将活塞压至底端,然后将管口用东西堵住,将管内的空气排净之后,用一根绳子固定住注射器的尾部,然后利用弹簧测力计与管口的挂钩相连,在水平方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注射器的活塞会随着弹簧测力计的拉动缓慢地移动,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记录当时的活塞所处的位置的体积,根据体积和受力情况可以算出大气压强,根据不同的刻度值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多次实验能够让实验结果更,减小实验的误差.

2.3利用注射器演示液体气化的方法

利用注射器进行气体液化的实验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实验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明显,选取一支比较大的注射器,利用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然后将管口用橡胶塞堵住,接下来向外拉动活塞,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够观察到管内的乙醚消失不见了,此时的乙醚已经全部转变成了气体,然后将活塞向里推进,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观察到乙醚液体又出现了,这一简单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物理变化,首先是液体气化,接下来是气体的液化,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够有力地证明大气压强的作用是能够使液体发生液态和气态的转化的,只需保障管内是密闭的,推拉活塞就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3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在物理实验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也能够进行各种实验原理的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利用生活用品来进行物理实验,这样的实验过程更加贴近生活,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同时还能够影响学生在生活中利用身边的事物设计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石乔明 单位:如皋市实验初中

物理实验论文:实验教学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

1.1教学课时少

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足够的时间,然而,目前初中课程较多,根本无法安排足够的物理实验课时,严重削减了实验课教学时间,致使教学内容无法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实验器材落后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具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之外,还要具备配套的实验器材.但是,现阶段很多实验器材均比较落后,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太过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验教学内容,致使实验器材资金投入较少,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展开.

1.3实验方法单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重视实验教学的展开,虽然一些教师组织了实验教学,但是因为其与生活脱节,实验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比如,在学习测试浮力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游泳,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但是,教师经常故作高深,列举生活中不常见到的事例,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常组织实验教学,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液体的压强”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学目标就是初步了解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后理解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为此,在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为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关实验,让学生展开的学习.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清水、有颜色的水进行实验设计“清水变色”,因为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演示成功,教师可以进行多次尝试,将两个吸管改成较细的三通管,之后逐渐加大流速,将清水与有颜色水进行混合,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清水在混合之后,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样就表示实验成功.通过这一实验的演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清水变色现象非常好奇,进而展开探究,也就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说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生活实际现象进行充分的利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重视实验器材选用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选用一些学生没有见过,或者非常复杂的器材,尽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器材陌生,导致学生操作不熟练,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操作,这样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选用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操作,在确保实验结果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有关压强知识的时候,一些大型器材无法搬到教室,加之实验课时较少,并不能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实验,如铅笔、尺子等,通过受力面积的不同,感受压强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还可以做到物尽其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物体还可以做哪些实验,逐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入社会”的理念得到了广泛推广,并且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切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创新能力,成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慎重选择实验器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性与规范性,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

2.3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橡皮泥放到水中,结果发现,橡皮泥沉底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怎样让橡皮泥能够不沉底呢?”学生就会充分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就不会沉底,有的学生认为将橡皮泥中间淘空就不会沉底.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结果发现橡皮泥真的没有沉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向橡皮泥上放石子,看看哪种做法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并且提出问题:“怎样让橡皮泥承受更多的石子呢?”学生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增加橡皮泥重量,就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有的学生认为增加橡皮泥淘空的面积,就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结果发现,相同橡皮泥重量做出的淘空部分越大,承受的石子越多.这也就说明,排开的水越多,承受的浮力也就越大,充分验证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4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针对以上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对力学知识进行实验,如用力推桌子,桌子就会移动,这就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接住抛起来的铅笔,铅笔的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改变了.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针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力掰铅笔,铅笔可能会断裂,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学生也会感到手疼,这就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这些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身边物体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对身边其它物体的利用进行研究,有效促进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化的实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展开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与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王汝智 单位:献县第二中学

物理实验论文:学生学习兴趣下物理实验论文

一、利用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课堂导入.在每节课的开始,大部分学生精力和情绪状态都很好,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实际情况,将物理实验引入课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以有趣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注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讲“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一个瘦小的女同学和一个高大结实的男同学同时去按压放在沙子上面的易拉罐,易拉罐陷入沙子中深者获胜.出乎所有学生的意料,结果瘦小的女生赢了,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猜测可能的原因.教师趁机引入课题,让学生猜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再回过头揭开女生赢的原因,原来是女生压的易拉罐没有底,受力面积小.

二、利用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做实验,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

物理科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将物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课堂和生活的联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基础进行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选择透明的果冻为实验器材,用激光灯照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物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三、利用教材“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本中的“小实验”,通常来源于生活,更加直接简单,容易操作,既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例如,在讲“电磁铁”时,教师提供了自制电磁铁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后制作电磁铁,下次上课时在全班同学前展示自己的磁铁.这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四、利用分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分组实验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发挥着引导和指挥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实验目的、原理、方案、器材以及操作过程,独立分析实验结论,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热情.例如,在讲“欧母定律”时,好安排学生分组探究,并通过讨论获得结论.学生通过合作收集证据、总结和归纳规律,提高实验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五、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物理实验无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也不具有教师演示的条件,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些物理实验是宏观或者微观的,是极快或者极慢的,不能操作和演示,而多媒体教学可弥补这些不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模拟实验场景,在学生面前展示生动形象的实验过程.其次,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教师都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组织.物理课堂经常要做实验,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实际规范,约束学生在课堂实验中的行为,避免学生只关心各种奇妙的实验现象而忽视对实验现象的思考.教师可以在实验之前就提出学生在实验时需要观察的现象以及在实验之后需要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思考,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之,物理学科是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各种概念和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凤霞 单位:济南市十六里河中学

物理实验论文:合作学习物理实验论文

一、促进实验教学的创新

想要让合作学习有效辅助实验教学,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各种开放性的实验设计,也可以鼓励学生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性实验.教师要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实现实验教学的创新,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有更多新奇的发现.这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外开展多种迷你小实验,如用废旧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饮料瓶制作潜水艇、用排液法称物体的质量等.这些趣味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体验.又如,在学习光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外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制作幻灯片、针孔摄像机、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察;在学习电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外设计安装各种要求的电路、对电学中的规律深入研究,并且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检修家庭照明电路、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实验.在这些开放式且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充分的发挥舞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实验教学和生活相联系

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实验教学是实验课程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并且能够地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中一些好的案例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来渗透物理学知识,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与体现.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于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进行探究.这不仅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趣味化的实验资源,让实验教学能够达到良好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联系实际的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师生讨论和学生练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运用二力平衡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和根据已知力来确定未知力的实验活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的解释,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情况的判断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探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事例,通过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实验教学和生活相联系,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验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这将为课堂知识教学以及课堂实验教学提供推动作用.知识教学是让学生从理论层面对于相关物理学知识有所了解,课堂实验是简单地对于这些知识进行验证,课外实验活动则是对于知识的深化,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验活动,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知这些知识的应用模式,并且能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例如,在学习噪声后,我组织学生到工厂了解、体验噪声危害,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分析、讨论噪声的产生原因,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学习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后,我组织学生走访了解通常家庭的节电情况、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情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开展实验探究,并提出合理的节电措施,有的学习小组制作出太阳能热水器模型;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外完成一些小制作比赛.此外,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等.这些都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拓宽,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实验教学成效.教师要勇于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要挖掘一些新颖多样的教学素材来丰富实验教学.同时,教师可以选取那些和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实验题材,这能够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这些方式都会为课堂知识教学以及课堂实验教学提供推动作用。

作者:陈友亮 单位:江苏射阳县初级中学

物理实验论文:五维一体教学改革下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1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重理论知识理解与验证,轻实验实践能力培养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将重心放在大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与验证,忽视大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1.2实验教材偏理论性,实验思想和方法不足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工具,直接影响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大多理论性偏强,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大学物理实验更应注重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的教育.

1.3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辅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相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类型的实验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氛围会比较呆板沉闷,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测出所需的实验数据,完成格式化的实验报告.

1.4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验较为被动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由于教学形式的固定,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时比较被动消极.

1.5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忽视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应不断求思、求变和求新,要给大学生营造和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比较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灵活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五维一体改革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五维一体综合改革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维度和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维度这五个维度构建形成一个综合改革体.

2.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从传统的学生接受性学习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大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使大学生能够将大学物理实验中学习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能等运用于其专业领域,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通过学习、反思与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及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帮助,减少实验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束缚,以提高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2.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改变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局面,过多的验证性实验会束缚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质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及其兴趣特长选择实验,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方式向实验教师和实验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调研,以更好的设计并确定适合本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开设了尊重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基础实验,综合应用实验,设计研究实验”课程体系.开设的压力传感器实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实验、电表的设计和改装等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热情不高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还将大学物理实验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深入研究探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设计性实验相关的研究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效果显著.

2.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多的采用教师讲解→教师演示示范→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固定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特别不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更多的采用实验探究法、提问解问法、小组研讨法、课题引领法、课内课外融合法、师生团队法和设计创新法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具有创新因子,有效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教学方法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建立了信息平台,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实验教师及实验内容;其次,教师实现了网上评定成绩、网上教学质量分析;另外,针对创新意识及能力较强,且对科研具有较高热情的学生选择性地开设与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相关的研究性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科前沿实验内容,展示物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并为学生将来走上其专业相关的研究领域及研发岗位培养浓厚的兴趣,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切实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能够通过大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也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相对固定,都是格式化的模板,大学生依次填入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误差分析与讨论以及对实验的体会就完成了实验报告的撰写.有特色、有创新的实验报告很难见到,很难体现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面对雷同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师也很难给出科学恰当的评定成绩.要结合本校的条件和特色,对具体形式不做过多固定要求,不采用格式化的实验报告模板,采用形式多样化的开放式实验报告形式,增加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实验提问、实验扩展、实验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和实验创新等板块,还可设置一定比例的按照科技小论文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来完成实验报告.目前对于少部分设计性实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采用开放式实验报告.以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实验及核磁共振实验为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最终以小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这和传统的实验报告撰写方式相比,能够更多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这种实验报告完成方式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扩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上.

2.5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参考出勤、预习报告等情况给出成绩;实验成绩的评定则根据实验操作、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给出.这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忽视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要增加以下内容:(1)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写出自己对于本实验的理解,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2)实验中可以4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位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每位学生都要完成整个实验),针对不同实验,学生轮流进行实验讲解,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验讨论的情况判断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程度及学习积极性,据此给出相应成绩;(3)实验完成后,激励学生把实验改进、实验与自己专业的联系、实际应用链接、实验设计及实验创新等写入实验报告,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已进行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成绩评定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评定成绩.基础实验仍根据预习、操作和报告三个模块评定成绩;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则通过实验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和简短答辩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打好基础,又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小论文和答辩方式成绩评定的进一步大范围推广也有赖于实验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和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方面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进行改革——实践——再改革的循环,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推广,对其他专业课实验课教学改革起到辐射和推动作用.

3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报告改革和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的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实验的教学状态,激发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了学生做实验的发挥度和创新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提问能力、实验解问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多人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物理知识竞赛奖,并在学术期刊多篇,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李明雪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物理实验论文:物理教学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一、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和规范。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主要以基础实验为主,实行统一的大纲、教材和统一的考试,主要对一些成熟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和练习,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维局限性太强、缺乏个性、缺乏创新。

2.实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老师先讲解实验原理,然后根据实验内容讲解实验仪器及内容,有的实验还会进行实验演示,这样,学生只是被动地被灌输实验原理及内容,机械的模仿实验过程,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实验,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创新,而且,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兴趣,只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得到实验数据,拿到学分。3.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实验内容拓展性较弱,教师也只能根据学时安排一些相对经典的实验,对一些难度高、复杂的实验,老师也只能忍痛舍弃,学生也失去了很多进一步学习的机会。面对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有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达到对大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改革思路与实践

1.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学生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根据“大学物理实验”的定位,我们紧密围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个中心任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根据专业将本科生的实验分为工科、理科和农科三大类。在每一类里面,结合学生专业和课程设置,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及时层次,是必做的基础类实验,如传统的力、热、电、光等单项实验,如“扭摆法测刚体的转动惯量”“电源特性研究”“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的测定”“通用示波器的使用”等。其教学目的是在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基础类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类实验,要求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般实验。第二层次,为综合类实验,本阶段实验涉及理论面较广,相对复杂,同一个实验可能会涉及到力、热、电、光和近代物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比如,“密立根油滴实验”“电流磁场的测定”、“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光谱定性分析”等。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只起到解惑的作用。通过方案的设计、完善及实验的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加强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完成综合类实验,从失败中补足知识的漏洞和操作的缺陷,从成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此阶段,学生运用知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第三个层次,是设计类实验,是选择类实验,有意愿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点,提前申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调研、选择课题,并根据查阅的资料写出调研报告、实验方案,通过老师和实验小组的充分讨论,确定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设备,完成实验。比如,植保学院学生设计的“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资源环境学院学生设计的“土壤粒径的测量方法改进”,机电学院学生设计的“光电检测技术应用”,生命学院学生设计的“望远镜及显微镜的组装”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层次主要以科研方式进行,主要引导、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精神。在上述“渐进式”实验教学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主导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老师会解惑、辅导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学生所需实验设备和仪器,从而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中老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动力和潜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2.“大学物理虚拟实验远程教学”的应用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保障。虽然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也会受实验场地、仪器及时间等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思维,我们教研组设立了“大学物理虚拟实验远程教学”,选用了基础类、综合类、设计类等50余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方法、原理、内容及实验模拟及结果分析等模块。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登陆,选择实验内容并进行网络模拟。有一部分实验和实际操作实验吻合,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后通过模拟实验还原实验过程。还有一部分实验是近代和综合设计类实验,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暂时没有开设,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选择、设计及模拟操作。虚拟实验远程教学可以巩固并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思维的开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大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系统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训练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让学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的系统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而选择“渐进式”实验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法、开放的网络教学环境,将创立新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这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铺垫了很好的基石。

作者:党亚爱 王立青 王国栋 张敏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物理实验论文:高中物理教学物理实验论文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物理实验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理学包括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物理实验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重理论讲授而轻实验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生只要在考试时会答实验题即可。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难以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时教师讲实验代替了学生做实验。比如,演示实验有时甚至没有实验器材,仅仅是教师讲实验。还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只是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看实验的过程,不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虽然能够突出实验重点,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细节,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实验教学模式僵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高考实验,而忽视了非高考要求的实验;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很好动地因材施教,往往对一个班的学生长期采用同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做出同样的实验要求。这种应试式、齐步走的实验教学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不思考、不动手、不留心观察实验,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4.程式化实验教学方式呆板。程式化的实验教学是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步骤,进行程式化的机械操作,获得实验数据或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虽然动手操作了,但这种操作是简单机械的,学生不需要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以机械操作为主的程式化实验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二、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1.转变实验教学观念。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多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要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识,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操作,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师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其次,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介绍实验器材时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和原理,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制仪器进行实验,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原有的器材做各种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以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3.加强学生实验,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同时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做试验的过程中,设计、操作、观察、分析、总结,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孙晓国 单位:河北省平乡县及时中学

物理实验论文:创造思维物理实验论文

一、应高度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必须重视对其思维逻辑性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步入良性发展道路,才能使思维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能正确运用物理概念、原理等来推理是思维的逻辑性重要表现。在物理实验中,学生能通过观察获得直观经验,但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必须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学的基本规律直接影响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所以要重视物理规律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在探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电压U如何保持不变?用什么器材来控制,操作步骤如何设计?(当导体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这些实验的结论应该出自学生的思维体验,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得出,比用老师的直接教授强一百倍。让学生思维获得的良性发展,思维才能有高度,从而为今后创造思维的发展做足准备。强大的创造思维反过来促进学生得出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物理知识及其相关结论。

二、应采取“收放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争论、辩论,老师一般不要轻易给予置评,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保留自己的观点,如在实验探究串联电路规律时,除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及电阻规律,借机引导学生对各个物理量的比例关系进行验证和推理,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和书本上的结论对比更能牢牢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比如:科学阐释除电流之外,各个物理量的比例都与电阻成正比,即电阻大的导体分到得电压大,耗的电快,相同时间内耗电多。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规律,加倍注意反常规的现象,大胆选择角度提出新思路,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其实并不等于电源电压,提出自己的猜想,大家共同探究,即使解决不了,也是成功的表现。再次,促进学生要在课后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并进行实验研究,积极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如:白炽灯泡的灯泡壁为什么会发黑,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电阻如何变化?实际功率又怎么变?亮度又怎么变?如何理解国家提倡使用节能灯具的号召?利用身边的小物品,自主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实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发展,不必拘泥于实验形式,比如摩擦力的利弊的应用。

“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经常观察社会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好点滴积累,要尽力营造创造思维的环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辅导、交流讨论,设计课本实验以外的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不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更高级学校、参加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江方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