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新闻实践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闻实践论文:培养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20__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被列为部级精品课。他的教学中有六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对话式练习、作坊式课业、大篷车课堂、案例学习法、情景模拟练习和新闻现场练习等。他引进了“学在路上”的教学理念,带着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在课外实践中借鉴美国新闻学教育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受到多方好评。然而,“清华模式”在国内的新闻采访课教学中还只是个案。
根据检索到的论文及国内引进、翻译的西方新闻学原版教材(如《新闻报道与写作》、《创造性采访》、《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等),可以了解到发达国家新闻实务教育中的一些理念和模式。美国的本科新闻教育就是培养记者,有三个突出特点,即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以社会科学为依托、以人文主义为目的。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创立新闻学院以来,新闻采访写作一直是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必选的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培养目标,即课堂课程教学、校内传媒工作机会、校外传媒工作机会,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很多大学都办有自己的媒体,方便学生实习,还进一步要求学生到新闻机构实习,如马里兰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学期在新闻机构工作。加拿大的新闻教育普遍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如从基础报道训练如采访技巧、新闻写作,到一系列的制作课程,而且要有实践经验,要求有两个半年的实习期,广泛涉猎社区报纸业务和电视纪录片制作等。日本的新闻学教育同样强调实践重要性,朝日新闻、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从20__年开始接受实习学生,并作为制度确立下来,实习时间为半年,记2学分。①
鉴于国外的新闻学教育和国内“清华模式”的经验,根据笔者所在国际新闻专业的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新闻采访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使之成为具有强烈好奇心、高度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分析力的人。
构建新闻采访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英语采访实践四个部分。
课堂实践
利用课堂做一些简单的采访练习,如用电话预约采访等。具体设计如下:
1.采访熟悉的人,从身边人(如同学、老师)开始,理解采访也是沟通的艺术,捕捉个性化引语和挖掘精彩故事。2.课堂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一篇的新闻报道是如何产生的、感受记者在采写报道这篇新闻的时候所倾注的热情、享受阅读新闻的乐趣。组织学生观看、讨论采访影像资料,学习采访技巧。如讲授人物采访时,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找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拟定采访提纲,设计采访问题,课上再观看《鲁豫有约》、《面对面》等节目,体会人物采访的方法;讲授调查性新闻采访时,对典型新闻事件设计情景进行模拟采访,再观看《新闻调查》的获奖节目,学习记者的采访思路、提问方式等。3.结合课程进度,在讲授新闻会的采访时,组织学生观看两会期间新闻会的录像,并举行模拟新闻会活动。4.邀请嘉宾进课堂,让课堂讲授多元化。如邀请有丰富媒体经验的业界人士,结合亲身实践,讲授采访技巧,对学生的采访作业进行针对性辅导;邀请有精彩故事的人,作为学生采访的对象,既练习采访技巧又丰富人生经验。
校园实践
1.采访校园里的陌生人,如食堂的服务员、宿舍管理员等,鼓励学生树立和陌生人讲话的勇气,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在短时间内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学习如何做好的倾听者。2.鼓励学生自己办报纸、刊物、网站,由学生负责采、写、编,增强学生新闻实践的积极性,延伸学生实践的平台。3.充分利用校内媒体,如校报、校广播电台,作为实习基地。
校外实践
1.分成采访小组,按照课程进度,每个小组拟定选题,制定采访提纲,约见采访对象,进行实地采访,亲身从头到尾做采访。校园外的采访活动帮助他们深入认识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精神。2.鼓励学生通过面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方式,采访一位新闻从业人员,“班门弄斧”,了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挖掘他们的精彩故事,请记者对学生的采访做出评价,听取记者对学生学业的建议。3.媒体参观,这种真实现场的观摩学习也是实践环节之一。
英语采访实践
邀请外籍教师或者留学生做课堂嘉宾,请学生拟定采访提纲和问题,用英语进行面对面采访。本人所在学校有比较丰富的外教和留学生资源,可以邀请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英语采访实践机会。
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美国的新闻实务课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教师只有十分之一的时间上课,接下来就是由教师出各种各样的题目让学生去独立完成,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讨论和个别辅导。提倡自学和小组讨论,学生六七人为一组,教师配备2个,一个是大学的专职教师,一个是兼职辅导老师,由新闻界博学的记者和编辑担任。②以此为鉴,扩展、延伸新闻采访课堂空间,实践课堂可以在教室、在校园、在社会。通过营造采访环境以及让学生真实地进入采访环境,学习如何进行新闻采访。
教学方法上,需要注意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教师参与学生的采访小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从学生进入“新闻现场”问及时个问题开始,教师记录下学生的采访活动,并在学生采访结束时给予评价。要求教师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有针对性的辅导。
改变传 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经典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分类采访的内容讲授中,选择典型新闻事件,让学生学着作为职业记者来进行模拟操作。
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投入采访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程成绩分散在学期中间,让学生放弃考试背背书就拿学分的思想,特别增加实践环节在成绩中的比重。如采访校园陌生人写成的采访报告,作为期中作业;采访新闻业界人士并写成采访报告,作为期末作业的一部分;采访小组的新闻稿件也作为成绩的一部分。
,建立课程的讨论区或网站,把教学资料上网,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实现开放式教学。
总之,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英语采访实践四个环节入手,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闻实践论文:谈新闻记者的实践与思考
博士生论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源自学术环境、科研机制的引导,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学术自信的状态。传媒业界轻视理论研究,以经验总结代替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的浮躁,传媒业界普遍轻视理论研究,甚至排斥理论研究,从来不买、不读专业期刊、理论书籍的记者编辑大有人在。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评职称等有所要求,传媒业界也成为撰写论文的主力军。传媒业界的作者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即便观察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分析几点原因、设计几条对策,大多也是泛泛而谈的套话,或者感想式的、牢骚式的批评,较少生产出严肃认真、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更有很多作者,把工作总结、经验体会,甚至领导讲话当成理论研究。坚持问题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继续深究造成上述各方面问题的原因,牵涉到学科建设、教育体制、考评机制等复杂的方面,作为一本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当然不可能解决。但是,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倡导、引导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在这里,结合《新闻记者》的办刊实践,略作阐释。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Daily》停刊。《The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
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
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
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专业 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专业多维度立体实践教学模式质量监控研究
一、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思路
我们始终坚持"增强能力、强化技能、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此为指导思想建构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系统。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见下表)细分为四个教学环节:(1)专题考察。在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专题市场调查或专业采风,以此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交流的能力。专题考察一般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结合,在研究课题的指导下使专题考察逐步深入。(2)专业考察。学生在实践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专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由实践指导老师提前通过毕业校友与实习基地、行业企业取得联系,到专业发达地区联系好的单位开展为期2周的专业学习,通过考察使学生了解新闻传播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感受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以此为基础逐步明确和把握后面阶段的专业学习方向。(3)专业见习。由学生或老师指导寻找见习岗位,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了解自己知识结构与才能的缺陷与不足。(4)毕业实习。由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去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研究与锻炼,培养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深入到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包括企业核心过程),以此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二、实践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难,但并非不能监控,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委员会是实践教学监控的主体。在实践教学实施期间,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委员会可以实地考察、电话访谈、随机走访、与实践基地负责人座谈等方式了解学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真实开展情况。还可采用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实习的意见,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督促教师为实践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实践教学监控是要把实践教学管理和实施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其结构图见下图。
质量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运行进行监督与评估,其系统框图如下图。
质量监控系统是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委员会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对实践教学过程实施和运行进行测定和调查,监控应当遵循教学规律,按照严格评价程序和公开的评价标准,其系统框架见下图。
信息反馈系统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功能,其系统框图见下图。
三、加强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专题考察、专业考察、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等核心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齐全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文件,规范和指导四个关键环节教学活动,约束违规和未达要求的实践教学行为。二是修订实践教学计划,按照实践教学所设定的目标、要求做出调整更新,使实践教学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三是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形式、教学设施和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
2.抓紧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或实际操作技能都应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因而实践教学要求带教老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积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湖南理工学院新闻学院支持教师进行新闻知识、新闻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假期到新闻单位兼职培训,迄今为止我们共在湖南经济电视台、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等单位培训青年骨干老师15人,参加培训的教师占全院教师总人数的45%。
3.新闻实践基地建立与监控。全国大多数高校建立实践基地的做法是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部分有影响力的高校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而对实践基地的监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严格遴选品质的实习教学基地;选择实习条件好、设备先进、师资充足的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开拓建设为校外实习基地;与学校宣传部门合作,加大校内实习教学基地的投入和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实验室(非编、摄像)的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基地建设。为保障考察与实习各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截至2012年底,湖南理工学院新闻学院已在岳阳市内建立15个专业实践基地,长沙建立15个实践基地,省外(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建立30个实践基地。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赴湘西、湘南、岳阳、鄂西南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赴广州、深圳、北京、长沙及岳阳市等地媒体、广告公司、高校等单位进行了专业考察;大四学生分散到专业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为主)开展了专业见习,考察与实习涉及学生1800多人,他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严格实践教学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基础条件的改善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教学的最终效果如何,严格的教学日常管理十分重要。(1)日常实习监控。在实习期间,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应保持紧密联系,并按实践教学计划完成全部实习内容,学生每天记录好《实习日志》,带教老师审核学生填写的《实习日志》并签名。(2)严格执行实习考核。集中实习结束后,学生整理和完成有关实习成果,接受实习单位的考评。回校后交《实习日志》及实习单位鉴定意见,由学院组织实习学生开展实习成果 总结会议,保障实习教学质量。(3)学院与实习基地双导师合作培养。学院导师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毕业设计任务的布置,实习基地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实习期间实践技能的带教,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双导师合作培养,不仅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而且保障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达到教学计划的目标要求。(4)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委员会不定期抽查巡视。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委员会不定期抽查巡视实践教学各环节、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利用,既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执行进行监控和评估,又有利于与实习基地的稳定和有效的联系。
新闻实践论文: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2010)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品质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欧美关于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论,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英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向职业化教育靠拢。英国女王大学本科教学就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如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新闻学等专业,也大力提倡在职业化训练的基础之上培养创新人才。[1](P74) 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研究,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操作性。笔者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进行归纳分析,在“以人为本,知行并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培养模式。
一、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
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指在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这是构成新闻传播创新素质教育的四个主要内容。
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树立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理念:
1. 在教学哲学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
2. 在教学目的方面,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塑造其创新性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素质。
3.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专业知识与科技、人文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 在教学过程方面,以师生双主体的交往与互动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来获取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5. 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 在教学评价方面,在对学生评价时,采用“诊断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的有机融合。
为此,提出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素质提升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纲,以知识传授为目,以职业技能为用,以教学创新为体,以学生兴趣为源,开发学生潜能,增强竞争优势,培养善于管理的信息传播人才和精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人才。
二、建立系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通过对国外着名大学创新能力培养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根据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特点,建立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平台(如下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平台由专业培养体系、教学“软件”平台和教学“硬件”平台组成。[2](P152-153)
专业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适当精减课时数,以保障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明确要求本科毕业必须选修一定实践创新学分。同时,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纳入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建设之中,逐步使大学生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和过程之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软件”教学平台主要包括:1.理论课和实验课程建设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2.设立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指导纳入课程建设;3.开展假期业界锻炼,业界锻炼制可让学生拓展眼界,了解社会需求,接受社会考验,提前适应社会,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使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4.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为学生的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上述教学平台,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平台的建立和整合,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教学保障。
三、构建以四个课程平台为基础,互动式为特色的教学模式
根据创新实践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突破原有的专业课程结构,重新构建四个课程平台,即课内教学活动(含实验教学)、课外创新活动、校内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创新与课程平台相对应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1.课内教学活动:一是实施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二是实施应用需求驱动下的“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
2.课外创新活动:一是开展研究课题驱动下的互动式科研活动,二是开展实际问题驱动下的互动式科技竞赛教学活动,三是开展创业计划驱动下的互动式创业演练活动。
3.校内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主题驱动下的互动式人格塑造活动。
⒋ 校外实践活动:开展应用项目驱动下的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
(一)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
为了使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能有效顺利开展,要注意以下问题:
⒈精心设计课题。设计选题时,既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有事情可做,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让学生够能做得了事,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喜欢做事。
⒉明确各自责任。设计课题的目的是要实现团队学习、分工合作、 共同提高。大作业选题设计时,要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安排,形成人人参与、团队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⒊发挥学生的主动。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组织互动式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⒋强调学习成果形式。学习成果需要按大作业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内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认知系统化的目的。
⒌建立学习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标准既要起事后评价作用,还要起到事前引导作用。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大作业与小作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⒍策略性评价学习成果。在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他人长处的良好习惯。通过自评、互评和辩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和加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变书本知识演绎推理性学习为问题解决式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需求驱动下的“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
⒈讲授:通过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⒉模拟:通过情景的角色扮演模拟,以及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启发学生领悟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⒊实践:通过各种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理论化的技能还原到实际操作中;使学生掌握新闻传播专业领域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媒体等环境的深入了解,熟悉媒体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将一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操作中,以达到教学与实践相得益彰的目的,最终使学生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通过“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能够达到以下效果:一是通过互动式教学建立了各种学习共同体(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并有效地实现了“合活动学习”,即通过合作式活动,使学生从被动记忆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将外在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直接经验,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与能力方面,而且在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都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 二是有效地实现了教学重心逐步向学生主体的转移,由教师为主导的讲授过渡到师生合作的互动式模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有效地实现了课堂内教学向课堂外教学的延伸,实现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研究课题驱动下的互动式科研活动
研究课题是创造让本科生有机会在做研究中学习和提升,有效解决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问题。科研课题来源要不拘一格,有学生独立申报的省大学生创新项目、校大学生创新项目、学院本科生科研项目,还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院每年从教学经费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费用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专门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每年3月进行一次本学生科研项目申报。
活动流程主要包括:
⒈学院组织教师提出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围绕项目进行申报或自主选题;
⒉学生课外阅读文献和资料,并查找更多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阅读,阅读分精读和泛读;
⒊准备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文献和资料的主要思想、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⒋开展报告与研讨活动,学生报告,相互讨论,教师总结和点评;
⒌学生根据研讨的情况,进一步归纳并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⒍对于提出的研究问题,学生课后(包括假期)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⒎ 形成研究论文(报告)或作品。
(四)实际问题驱动下的互动式课外科技竞赛教学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活力、学习激情和比学赶超的动力。课外科技竞赛主要是技能作品类竞赛,如DV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摄影比赛、大型活动策划比赛等。
活动流程主要包括:
⒈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课外科技竞赛,并做好参赛前的知识的教学和培训,要求学生掌握竞赛的方法和步骤;
⒉学生明确课外阅读选题的策略及相关要求,并查找更多相关文献和资料,必要时还要开展市场调查;
⒊分小组进行实际选题的创作,并做好竞赛成品;
⒋每个小组向全体学生进行汇报,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然后要由教师总结和点评,将修改好的作品提交给竞赛组委会。
⒌每个小组根据汇报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竞赛作品。
以上阶段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分析问题,在分析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创业计划驱动下的互动式创业演练活动
创业计划为创业教育构建了一个演练的平台,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探讨成为必要和可能。围绕着创业计划开展的创业演练活动的实质是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精神和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和探索者,很多学生在创业计划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在创业演练活动中得到了模拟实施和评判,训练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六)文化主题驱动下的互动式人格塑造活动
主要通过四类校园文化主题,着力构建一种学习、对话、开放、探究、反思、创新的校园文化。
⒈学习型校园文化主题。学术讲座、杰出校友座谈、师生沙龙,学术节、读书活动等文化主题活动都营造出了学习型校园的浓厚氛围。教师的研究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相互交融激荡,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内涵。学生置身其中,可获到精神世界的升华和行动上的见贤思齐。
⒉对话型校园文化主题。在每年举行的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与名师面对面等文化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校园这个共同家园中通过文化对话、沟通与创新,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⒊探究型校园文化主题。组建专业学生社团和各种兴趣小组等学生组织,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系列化的科技创新活动,发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从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开始,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⒋娱情型校园文化主题。文化创意比赛和各种 征文比赛等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好形式。校园文化风、新闻采风、广告节、文化创意节等既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追求新事物、新思维的兴趣和能力。
在这些文化主题中,教师发挥着文化导向的主体作用,学生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主体作用,教师学生共为主体,既能避免校园文化中学生单一主体产生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同时也能使教师在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进而更新自我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4](P3) 教师是校园文化中比较稳定的主体,只有实现对学生主体的有效整合,才能通过师生的互动,努力塑造创新人格。
(七)应用项目驱动下的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基于实际应用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实际工作流程,感受了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认识了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实践了运用已有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新闻实践论文:对于新闻记者的实践与思考
博士生论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源自学术环境、科研机制的引导,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学术自信的状态。传媒业界轻视理论研究,以经验总结代替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的浮躁,传媒业界普遍轻视理论研究,甚至排斥理论研究,从来不买、不读专业期刊、理论书籍的记者编辑大有人在。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评职称等有所要求,传媒业界也成为撰写论文的主力军。传媒业界的作者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即便观察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分析几点原因、设计几条对策,大多也是泛泛而谈的套话,或者感想式的、牢骚式的批评,较少生产出严肃认真、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更有很多作者,把工作总结、经验体会,甚至领导讲话当成理论研究。坚持问题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继续深究造成上述各方面问题的原因,牵涉到学科建设、教育体制、考评机制等复杂的方面,作为一本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当然不可能解决。但是,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倡导、引导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在这里,结合《新闻记者》的办刊实践,略作阐释。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Daily》停刊。《The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
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
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
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专业 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新闻实践论文: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 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
论文关键词:新闻真实性 符号 语言
论文摘要:由于新闻真实性中的“真实”过于模糊,向来使其颇具争议。本文试图结合西方哲学理论和新闻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意在说明新闻真实性应该从新闻伦理和新闻实践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新闻真实性原则在伦理道德层面是一种追求和理想,而在实践操作层面的要求则是与客观。
一、前言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新闻真实性”为关键词进行简单检索,发现共有301条相关记录,从2010年4月24日到本文发表日期,共有143条记录。可见新闻真实性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般来说,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正如新闻自由主义的先驱约翰·米尔顿曾经说过,“哪有真理和谬论辩论时失败的时候呢?”可是对于“新闻真实性”这个问题,大家却有不一样的意见。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指出:“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在分析了几组概念如,“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及“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之后,他提出:“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1]
四川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元则用现象学的观点对新闻真实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新闻真实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与假新闻相对立的新闻真实,即新闻不能够造假”;二是与“假新闻相无关的新闻真实,即新闻报道与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同一性’问题——两者是否可能具有‘同一性’,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同一性’”。[2]
本文试图结合两位专家的研究,从西方哲学理论和新闻实践活动本身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期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对新闻真实性的追问与理解
既然提出新闻真实性这样一个原则,则其前提假设是该新闻真实性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广袤无垠的自然环境,即使新闻人身处事件发生现场,如实地反映事件全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没有人能真正地认识世界,除非有个万能的上帝。况且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纯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
(一)生活的现实——符号世界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重要著作《人论》中提到:“人是符号的动物。”在他看来,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者“象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符号功能),并构成一个文化世界。按照这一理论,我们认识的世界其实已经不是自然状态的世界了,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这样一来,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会打上符号的烙印。
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人呈现事实真相,如实反映事实。但是新闻人呈现的只能是对一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直接呈现该新闻事件。在“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三者之间,新闻人承担的并不是一个镜子的角色,并没有木然地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完完整整、不加挑剔地全部呈现给受众。即使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样的新闻也是没有人愿意去关注的。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从一出世,就一直通过符号来认识这个世界,那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已经戴上了一副隐形眼镜(或许不是隐形的,因为没有人能不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没有人不戴这样的眼镜)。我们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关注这个世界的,用“有色眼镜”对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编码,而受众也是用戴有“有色眼镜”的眼睛进行解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地反映真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二)认识的工具——人的感官
海德格尔在名著《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场”(present)进行了严格的现象学追问,理清了存在者与存在的本体论差异。他认为存在者也就是在场者,既有时间的规定又有空间的意味,是此时此地的呈现。作为存在的人无法直面存在本身,而总是借由在场者的不断去避而使之敞开,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澄明”。[3]
海德格尔的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敞开即遮蔽”。也就是说,我们敞开一面的时候必然遮蔽了其他的东西。新闻人在新闻5w的报道中,如果敞开了who也就会把其他方面遮蔽掉,手电筒在夜间照亮一片天地时会把更大的空间遮蔽。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新闻人的眼睛在睁开的瞬间就已经在进行着选择。当学生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课,突然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叫,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声源,而没有人去留意老师在干什么。
在新闻人眼中,如果他认为当事人很重要,他就会把who聚焦;如果认为有必要向受众解释发生的地点,他肯定会在报道中说明where的重要意义。
新闻人的选择就是帮受众聚焦。因为当受众面对一个很大的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该把目光投向何处,这时候新闻人会帮受众定位,而当所有的新闻人把探照灯照遍每个角落的时候,受众对于环境就会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
新闻人所做的事情就是选择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李良荣教授提到,“新闻真实性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很复杂。这种复杂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4]。
所以这个问题的悖论性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要经过选择,而一经选择,便无法做到真实,也就是说,既然无法做到真实,那这样一个真实性要求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表达的工具——语言与符号
20世界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为领袖,建立起后现代思潮中著名的解构主义,它以怀疑、反叛、消解为基本特征。解构主义声称,人类经验中只存在着概念( 诸如语言、知识体系和文化) 的“社会建构”。就是说,人是不具有脱离社会建构的经验和感觉的,所有经验和感觉形成一张关系网,而这张关系网的建立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代表统治势力的权力的。比如,我们在自己所接受的文化结构之外无法认识自然和我们的身体。
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当人说话的时候,人并不是在说或者控制语言,而是语言在控制人, 不是“我说语言”, 而是“语言说我”。换句话说,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人只是这种语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这一假说的基本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语言的面貌决定着世界的面貌。换言之,并不是世界的“客观性”决定语言的“表现性”,相反,而是语言的“表现性”决定世界的“客观性”。“所谓‘真实的世界’(real world),在相当程度上是被无意识地建构于(文化)团体的语言习惯之上。”[5]语言是建构现实的基石。有什么样的“语言”, 就有什么样的“存在”。
由于解构主义天生叛逆的品格,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众多的争议与批判,但同时也对许多学科给予有益的启示。对新闻传播学来说,应该注意到在“传——播”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不仅仅应关注传者——新闻人地认识事实并把自己认识的事实传给受众,还应注意播者,即受众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传者使用的工具——符号与语言(当然就传播工具的重要意义来说,媒介作为载体,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媒体的重要性经过多伦多学派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相对来说,语言与符号的功用就被忽视了)。
宁波大学王冬梅女士对新闻真实性从语言学角度进行了解读。在分析了真实和谎言之后,经过对语言的几种性质的辨析,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最的工具。新闻媒介在选择了语言的同时也选择了遗憾。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较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能做到与客观事实一致甚至等同。”[6]既然我们使用的工具都是有缺陷的,那又如何能反映整个事实真相呢?
三、结语
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被列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中,从该准则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新闻真实性其实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不是基于操作层面的硬性要求。如果从操作层面来要求每个新闻人都要做到真实,由于其意义的模糊性,既没有必要也不具有操作性。陈力丹教授说过:“我们总爱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种比喻,比喻不是论证,更不是现实。”
因此新闻真实性原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并从两个方面对新闻人提出要求。在道德伦理方面,要求新闻人诚实,不做假新闻,不欺骗受众;在新闻业务方面,要求新闻人做到客观、和不出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新闻真实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另一方面,可以对报道层面的客观加以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新闻实践论文:新媒体生态中的电视新闻思考与实践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势汹汹,无情地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使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变,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电视前景如何?在舆论传播多渠道、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电视如何加强传播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权?
一、对新媒体挑战的认知
关于新媒体挑战的观点这些年在逐步演变:先是不以为然,认为新媒体只是暂时的现象,不会对主流媒体带来挑战;然后是惊呼,认为新媒体排山倒海的气势必将颠覆电视;到了这两年,开始出现了一种比较理性的声音--融合。
融合,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结果。
及时,新媒体不是洪水猛兽,它是伴随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新的媒体形式。媒体的进步是与技术的进步同步的,甚至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媒体的进步。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等颠覆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原有概念,与网络的结合,与云媒体的结合,与手持终端等各种传播载体的结合,使得纸质媒体从形态到采编流程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电视的发展更是技术进步的外在表现。
电视最初的拍摄设备是胶片的,那时的摄像机叫摄影机,拍完的新闻需要洗印,然后播放。电子化后有了摄像机(eng),但是它笨重的身躯使得操作的人必须是个壮汉,而且,摄录分离要求每名摄像必须配一名“苦力”助手。摄录一体化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原来只有20分钟存储量的录像带变成了30分钟、60分钟,采访编辑的机动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之后,信息传播快捷的要求使得电视新闻从录播走向直播,直播的设备从微波到卫星,现在,不仅有了sng(卫星直播),还有了海事卫星、3g直播。技术进步不断推动着电视生产力的提高。当然,技术进步也离不开电视发展的自我要求。
由此可以从两端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它既是媒体技术进步的必然产品,也是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衍生。新媒体是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产生的新的媒体样式,是改变传统采集流程并以不同方式和载体呈现的媒体样式。
第二,新旧媒体没有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新媒体不仅仅诞生于新的技术,也诞生于公众对于话语表达的新需求、传统媒体的经验以及不足,新旧媒体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广播和电视诞生到现在,即便是新媒体出现后,报纸依然有它的市场;电视曾经使广播走到了生死的边缘,但是汽车的普及使广播重新找回了好日子;网络的出现,尤其是视频网站的迅速发展,包括手机终端普及,都不会使电视走向消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这是未来一定阶段内的媒体生态。
第三,没有永远的强势媒体,内容决定媒体的号召力。新媒体的眼球效应曾经让电视媒体担心,过去聚集在电视媒体身上的目光会慢慢移走,公众不再讨论电视,不再关注电视。但是,当超女们集结起成千上万的“粉丝”,当网络上铺天盖地地追踪《非诚勿扰》的嘉宾和主持人,当新媒体纷纷找上门来希望与热门电视栏目合作时,我们发现,内容才是真正的王者。新媒体时代,谁掌握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就能成为强势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资源是什么?是内容,是创新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在创新求变,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涅??重生。
二、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的新媒体融合实践
电视媒体需要有整合信息资源和传播渠道的意识和能力。从2010年初起,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设立了新媒体项目部,进行网络、手机、iptv、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平台新闻内容的编辑、。2011年上半年,又将项目部升格为新媒体新闻部,切实推进多媒体融合工作,提升电视媒体传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一是发挥新闻资源优势,引导网络热点舆论,利用网络扩大传播效果。
目前,新闻中心除了在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开办新闻台以外,还与十多家门户、视频网站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拥有新浪、搜狐、优酷、酷6、激动五个网络视频播客专区,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个微博平台,以及无线江苏和激动手机平台等。
加强日常报道的网络推广。新闻中心每天会从自制节目中筛选热点新闻,向各家合作网站和手机平台推荐;同时将新闻视频上传到所有的播客专区,并在官方微博中推广,打破地面频道的区域限制。目前每天推荐新闻的累计点击量都在万次以上。
联手网络媒体策划公众活动。去年10月,江苏广电总台、苏州广电总台、凤凰卫视、台湾东森台联手推出的“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在新浪、酷6等网络媒体的推广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度,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今年5月,陕西一名因患有先天性角膜白斑而失明的男童小轩轩的家人发出求助信息,全家四口人愿意用“以眼还眼”的方式为小轩轩争取角膜移植。新闻中心联合陕西卫视、天涯论坛、新浪微博,发起了“借眼行动”,很快得到了苏州一家医院的反馈,在短时间内为小轩轩移植了一只眼角膜。今年以来,新闻中心还与多家网站合作了“温暖岁末”公益活动等,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参与。
全媒体互动直播延伸节目影响。今年以来,新闻中心在江苏公共频道进行了多次大时段直播--“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小时大型互动直播、“6·5”世界环境日8小时互动直播等,基本都采取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全媒体互动的形式。在环境日“守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直播中,新闻中心集结了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新浪、搜狐、土豆、无线江苏、手机激动网等网络平台以及部分纸质媒体,在线直播、网友互动、话题调查、深度追踪,使得直播影响推及各类社会群体。同时,新闻中心携手《现代快报》、新浪微博开展了“随手拍最美家园”活动,半个月里网友参与照片超过2000张,新浪微博量达200多万条,屡次出现在其“热门话题榜”中。有网友在线评论:微博+电视+网络三位一体、同步直播,打通了媒体平台的界限,直击新闻的本质,同时较大化利用了微博“病毒式传播”的特质。快速、及时、有深度,非常欢迎这样崭新的形式。
二是介入网络热点舆论,发表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增强电视媒体的话语权。
网络热点为我所用。每天,优酷、酷6、土豆、激动等视频网站和几家门户网站都会向新闻中心推荐原创视频。当栏目需要特定的新闻视频资源时,新媒体新闻部联系各家合作网站寻求支持。
对网络热点进行延伸报道。在获取了网络热点视频后,各栏目不仅仅停留在拿来层面,而是发挥优势,专业记者深入补充采访,并配发评论,在复杂的舆论场中掌握舆论主导权,整个报道更加立体丰富。
由记者报道转变为“我报道”。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随时记录和分享身边的新闻。新闻中心在江苏网络新闻台研发了视频交互平台,供网友上传自拍视频,并在相关栏目中开设“全民记者”专栏,让普通民众担当记者的角色,既丰富了新闻资源,也让新闻更加贴近民众。
三是利用微博,加强电视新闻栏目与受众的互动,增强电视媒体的贴近性。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常化和微博的日益普及,网络意见领袖引导舆论的能力越发凸显出来。新闻中心的节目由微博切入,既能使传统的意见领袖登上全新的平台,又能为新兴的意见领袖提供新的发声渠道,实现双向互动。
让微博成为信息搜集平台。微博中充斥着网友随手的各种信息,其中有不少可以作为新闻线索使用。由于微博的网友经常就是当事人,或者正在现场,他们的信息都是及时手资料。
利用微博加强与网友的互动。包括话题讨论和投票、实时互动微博墙、网络会议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同时连线多名网友,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将网友连接到电视节目中,相当于在海内外都设有分演播室,普通网友也能成为节目嘉宾,针对某一话题或事件阐述观点、发表评论。
电视与网络合办节目。今年,新闻中心《新闻夜宴》栏目与搜狐微博合作,开办了周末版《夜宴微波炉》,在电视节目中,梳理一周微博热点,并通过连线搜狐网北京演播室、搜狐网友等形式,提供公共平台,展示多维视角,主张多元争鸣,更加突出了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无缝对接以及微博达人与评论专家的平等对话,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传播的本质是分享,分享创造价值。全媒体时代,一个原本孤立甚至看似不值一提的事件,经过不同媒介的传播和受众的直接参与互动,很可能发展成为推动某个事物向前发展的重要节点,甚至推动时代的进步。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更是让这种特质较大限度地凸显。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分享和互动,已成为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多变的是媒体,不变的是新闻。全媒体时代,从内容为王到技术为王,再到渠道为王,都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了巨大便利,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只有拥有独家新闻、独立报道、独到见解,媒体影响力才会与时俱进。
新闻实践论文:浅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建立
【摘要】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李普曼就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了拟态环境的问题。他指出: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相”的描摹,并不是“真”的客观环境,与现实环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离。同时,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并非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经媒介的信息选择和信息处理所形成的模拟信息空间。对于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来说,将拟态环境的建立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拟态教学环境,并使其环境化,对于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将起到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广播电视;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环境化;教学模式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高等院校也积极着力培养相关人才。于是自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很多高校纷纷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在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和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也是该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借鉴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理论,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1 何谓“拟态环境”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由于其精力、注意力和实际活动范围的限制,不可能对日益复杂的整个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了人们了解未能亲身感受感知的事物的渠道。于是,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单纯理解为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对大众传媒所营造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媒介机构就成了这种“象征性环境”的制造者。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日本学者藤竹晓又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认为,“拟态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信息时代,人们的态度行为的依据往往是来源于大众传媒的信息,这些态度的积累和行动的结果又反作用于客观社会,使之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在现代社会,这种由大众传媒营造出来的信息环境造就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2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西部各广播影视机构人才结构与素质水平急需提升,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功底、理论实务都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从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来看,不少广播电视视专业学生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难以胜任大型题材节目的采编工作。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各地方高校纷纷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人数上就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尤其是西部等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方面更是先天不足。最为突出的方面是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中文以及其他社会学科改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稍嫌欠缺,更难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广播电视从业的特点,很多高校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大都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广播电视媒体一线的从业经验不足,课程讲授容易流于纸上谈兵。
2.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受开办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有限的限制,西部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对西部一些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学时设置中,公共课所占比例大、学分多,基本上占据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另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大多为背景性的知识,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这些知识虽然是必要的,但在学生就业时,与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还有,课程的设置跟不上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在媒介融合已经空前繁盛的今天,相当一部分西部高校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被学生认为是“炒冷饭”式的教育格局。
2.3 教学硬件条件欠缺
应该承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一个办学成本较高的专业,由于本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广播电视采编设备价格不菲,就需要办学单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管理。虽然各地方高校在创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投入,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扩招,这种需求的矛盾日渐明显。同时,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却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大量采用数字化采编的今天,仍然有一些高校停留在用模拟信号设备教学的尴尬状态。
那么,如何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较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科学地进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置,尽可能使教学效果化,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拟态环境”的建立,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3 从传播学“拟态环境”的角度阐释广播电视实践教学
实际上,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与相应行业的就业环境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将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引入高等教育的相关专业,可以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和阐释。
3.1 相对于就业的“客观环境”,实践教学提供的是一个“拟态环境”
与客观的从业环境相比较,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实践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是带有亲历性的“及时手资料”,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间接性。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既反映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能够对现实环境起到梳理和引导作用。这其实也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实践教学的“拟态环境”与行业客观环境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会首先在学生脑海当中形成对客观从业环境的象征性认知,然后逐步潜移默化成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内化过程。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其工作能力的相关信息再反馈到教学单位,可以形成对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互动性反作用。
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在工作环境里获取的相关信息,会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对从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行业环境的主观创新,亦会反馈到教学部门的拟态环境,这一互动的过程,即为传播学当中的拟态环境的“外化”过程。
与其他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拟态环境与行业的客观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建立,效果也更明显。传媒业的本质就是为大众采集、制作并传播各种讯息,其工作对象——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广播电视媒体采访的亲历性就更使得该专业的教育较其他专业更易于建立一个高度仿真的拟态环境,并实现环境化。
4 结语
实践证明,高等院校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拟态环境的建立,主要任务就是真实再现广播电视媒体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工作状态,尽可能减少与行业客观环境之间的差距,缩短学生工作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工作质量。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建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还处在摸索阶段。目前,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组织的安排方面,将拟态环境的建立更加科学,以期实践教学的效果更臻完善。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播报法在旅游经济学的实践
摘要:新闻所具有的真实性、时效性、性、简明性等特点,是青年人获取信息了解业态最简便且直接的方式。了解旅游新闻则是旅游专业学生打开旅游行业最便利的窗口。本文结合《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在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视角下提出新闻播报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近期的旅游时事,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归纳、整合能力,以及与用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解释旅游现象。因此推广本方法。
【关键词】新闻播报;旅游经济学;教学方法
1引言
基于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技能强,素质高,知识牢的学生是各大转型高校的建设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是能够为社会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因此在转型中,旅游专业课不断增加实训、实习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像《旅游经济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要试图改变和调整,虽然没有实践环节,但我们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做出改变。本文在高校转型的视角下提出了新闻播报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近期的旅游时事,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归纳、整合、团队合作等能力,以及用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解释旅游现象。让学生参与课堂,由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2旅游新闻播报在《旅游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方法
《旅游经济学》是各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必修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视角来解释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该门课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缺少双向的沟通互动。学生缺少在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形成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只能应试,不能应事。因此,笔者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闻播报”的教学方法,以寻求《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突破。旅游新闻播报法是让学生利用每次课的前8-10分钟(含点评时间)以团队为单位,把自制的PPT格式的旅游新闻进行演示播报。然后由老师针对新闻和旅游的相关知识做出分析和展开,用专业知识来解释新闻现象。新闻从搜集、制作、播报都是这个团队每个组员共同努力的结晶。每个人都有分工且分工明确。下面介绍该方法在课堂中引入的具体操作方法。1.1组建团队团队形成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二是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队齐心协作的力量却是无穷大的。团队的数量根据班级的人数和教学的周数来决定。但团队的队员数量根据实践经验一般为4-6人为。因为人数太少任务完成会有困难,人数太多有的成员会分不到任务或者直接坐顺风车,得不到锻炼。团队的组建学生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以是按照学号自然排列。1.2内容选择团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各大报纸、旅游卫视以及国外新闻等渠道去关注并搜集近一周内的旅游业的动态、近期的旅游热点、新闻要事等有关的信息。并经过团队整理探讨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编辑制做成PPT格式的新闻。2.3课堂播报每次上课的前8-10分钟团队都会选出一名队员到课堂上进行演示播报。在演示过程中,新闻内容会用具有说服力且直观形象的一些图、数字、表、动画等元素来表现。在播报过程中要求学生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尽量脱稿,不可照稿读。可以加入对新闻的看法和理解。2.4教师点评学生播报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对新闻做出分析和探讨,把与新闻有关的知识面联系实际展开。帮助学生用专业知识来解释旅游现象和经济现象。
3旅游新闻播报在《旅游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每天都关注旅游新闻,了解行业动态,增强学生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3.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该方法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搜索知识,由以前的教师主导型课堂变成了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由以前课堂的教师全堂讲到现在的对分课堂,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去学习。
3.2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
学生通过新闻关注行业热点和前沿话题,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对未来行业的把控能力。学生可以及时的对行业前沿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这点是旅游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同时这种查阅、编辑、制作、播报的过程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大学生所必备的能力。
3.3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和团队的能量是1+1>2这样的概念。的新闻播报是要团队的每个人都要参与共同完成的。最终的PPT和WORD电子版的文档是要上交和留档的。团队的成绩决定每个人的平时成绩,这样成员之间就要加强协作,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收集、整合、编辑、制作、播报等环节都是要相互交流和探讨的,在此过程中同学之间的讨论是很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头脑的风暴和知识的碰撞。会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同学之间也因此会加深友谊,增强合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和团队意识。
3.4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
教师以前在讲授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很无奈和乏味。空讲理论学生不感兴趣,老师还很累。学生上课睡觉、看手机、玩游戏、发呆的现象很常见,授课教师的讲课热情也受到影响。实践了这个方法后学生在主导教师讲的内容,他们精彩的观点也会震撼到教师,激发教师的讲课热情。一些行业的热点问题教师也会在课前查阅很多资料来寻找不同的见解和视角,也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
新闻实践论文: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视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交互式的传播媒介及大容量数据存储方式不断出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产生巨大冲击。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通过优化采编模式、创新传播方式、强化深度采编以及重视新闻互动等措施,不断增强电视新闻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深度采编
“媒介融合”指的是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网络、传播平台以及接收终端等的融合所构成的形态演化过程。媒介融合加快了传媒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各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得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步消失,引起媒介生态的深刻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类传媒不仅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改变,而且传播方式进一步丰富,进而会对电视受众的交流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当深入分析这一形势,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应对,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凸显并发挥自身优势,以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智能手机以及自媒体等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而且促进了节目内容、网络技术、传播平台和接收终端的整合,使得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而媒介融合的这一趋势,必然会对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电视新闻采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应当说,媒介融合在促进媒介一体化、增强媒介之间的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提速,传媒市场的主体数量增多,不仅包括原有的传统媒介,如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体,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如网络媒体、户外媒体、手机媒体等,必然会对电视新闻采编环境产生强烈冲击。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传统的媒介发展方式相比,新媒体更加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发掘新闻热点,努力推动信息共享,导致电视新闻采编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明显滞后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为电视新闻采编带来一定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使电视采编遇到很多技术上难题。由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智能性以及交互性等方面的优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形态,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受到较大冲击。在互联网、智能手机、互动平台等技术的参与和竞争下,电视新闻采编技术手段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电视新闻采编时效性较差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速,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媒介更加丰富,新闻不仅可以借助于电视传播,而且也会通过杂志、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传播。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时效性较差,无法激发受众的共鸣与兴趣。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策略
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与相互融合,对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产生出重要影响。电视新闻采编应当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积极借鉴和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强化电视媒介的生命力,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增强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服力。
(一)优化采编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优化新闻采编模式,要在对新闻热点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探析赖德活(龙岩电视台福建龙岩364000)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从内容制作、信息传递、互动手段,到社会影响以及综合效益等的采编体系,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要力争快速及时进行报道。记者在采访时,要将拍摄到的及时手画面、视频等配上简要的文字传给后台编辑进行处理,实现即采即编即发,使受众在及时时间能够了解现场情况及新闻事件。例如,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制作的《新闻全天候》栏目,在整合各类媒体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电视新闻表现手段以及运作思路的创新,变过去电视新闻的单一播报模式为由主播播报新闻导语+新闻事件稿件+相关新闻链接+新闻当事人讲述+新闻观察员点评分析等形式,以立体化方式呈现新闻全貌。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改变记者采写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等模式,采取直播、微直播、视频连线等形式,不仅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灵活生动,而且这些即时报道使得受众更加及时地掌握新闻信息。
(二)创新传播方式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加快,电视新闻应当重视创新传播方式,积极打造全媒体平台。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改变过去电视新闻的单向传播方式,建立起综合性的多媒体采编平台,从而做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广泛传播。电视新闻采编要依托全媒体平台,使新闻以文字、图像、视频以及声音等形式进行传播,要充分发挥电视台、网站、电视新闻客户端等不同媒介的作用,借助于互联网络及时和广泛传播,从而使用户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获取新闻资讯。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重视用户的需求,新闻报道要重视与民生有关的信息,及时播发关系民生利益的资讯,及时解读新闻热点。电视新闻栏目要注重新闻内容的及时更新,丰富新闻报道内容,积极打造“民生新闻”、“舆论监督”以及“深度报道”等新闻栏目,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直面社会热点话题。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努力增强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三)强化深度采编
为了充分体现电视媒体的优势,电视新闻应当重视加强深度采编,借助于深入的新闻报道以及独特的新闻视角来吸引受众,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一般来说,根据受众的收视习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受众会关注信息的媒体,尤其是一些门户网站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随后,用户就会挖掘更具深度、更有新意的新闻报道。很多电视媒体在报道一些突发事件或者热点新闻事件时,都会先在电视台门户网站上发出新闻信息,然后再进一步推出深度报道。例如,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今日关注”新闻栏目,关注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坚持电视深度报道。例如,“众筹”这一词汇已经成为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而到底什么是众筹?怎样实践众筹?不仅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了解,甚至很多新闻记者也不清楚。2014年4月12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今日关注”节目《草根众筹能走多远》,记者深度报道了这一话题。在讲述了福州开展“草根众筹”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借助具体案例引导受众了解“众筹”的运作情况及其效果。同时,记者还通过采访“众筹”平台投资人以及法律界、经济界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对“众筹”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监管措施等。因此,对于突发事件或者重大事件,电视新闻必须要重视加强深度采编,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四)重视新闻互动
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激烈的媒体竞争,近年来,一些电视台新闻节目开始借助微博、微信或者新闻热线等方式与受众开展互动交流,接受观众对新闻栏目的点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浙江卫视开设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引导受众借助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与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该节目的参与者,既有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嘉宾以及借助网络视讯系统平台的评论员,又有在微博上留言的网友。电视新闻内容都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新闻事件,如“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团购网站”等话题。在新闻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观众正确地认识新闻事件,使电视新闻成为沟通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且培养了观众进行理性思考核和深入分析的意识,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进一步凸显了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时代的生命力。
三、结语
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形态、流程以及传播方式的融合,而且使不同媒介之间的功能互补和有效渗透。这既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又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改变和创新的重要机遇。电视新闻采编应当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电视新闻的采编模式,及时信息动态,加强电视新闻深度采编工作,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社会公信力。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发展进路
一、媒介融合:传媒生态的深刻变革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迅速跨入到信息化时代。美国学者AlvinToffle把这个时代定义为“第三次浪潮”(Thethirdwave)。第三次浪潮持续推进至今,对人类社会结构与发展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类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第三次浪潮自身也在不断裂变和内爆。“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多方位应用,导致原本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不断聚合。”[2]数字时代,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和结构性的重大变革,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成为当下传媒发展格局中的一个基本趋势。2014年8月18日,同志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3]这是我国较高领导层罕见地就传媒战略明确定调,为媒体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战略融合机遇。可见,从业界实践到学界研究再到顶层设计,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基本共识。不可否认,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变革构成了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媒介间融聚、汇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过程。“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4]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结果就是媒介生态的改变。在传播学的理论视野中,媒介生态(MediaEcology)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单来说,大致可以理解为媒介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总体关系。麦克卢汉在半个世纪前提出这个概念,是试图以环境作为特定的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传媒技术对文化与社会发生的生态式影响。随后,媒介生态学纽约学派的精神领袖———尼尔•波兹曼更明确地阐明了“媒介即环境”(mediaasenvironments)的核心观点,从而奠定了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基石。在媒介生态学派的眼中,技术、媒介与社会构成了媒介生态的三个重要元素。波兹曼还进一步强调:“技术变革不是叠加性的,而是生态性的。一种新技术并非仅仅是追加什么东西,而是改变一切。”[5]尽管批评媒介生态学派的技术决定论过于和狭隘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不可否认,与四平八稳的论断相比,“片面的深刻”也许更能体现一种理论洞见。如果从波兹曼的观点引申开去,我们不难发现,在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态性变革中,作为与媒介生态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传媒产业,当然也成为受到媒介生态变化的最直接影响的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近十年以来,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战国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终端不断丰富着新兴媒体的阵营并快速迭代,强势抢占传媒市场份额,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传播逻辑和商业模式则被颠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自然产生了对于传统媒体的悲观态度和对于新兴媒体的盲目膜拜。但按照媒介生态学的理论,“由于不同的媒介在物质和符号形态、以及随之而来的理性或知识、感性、时间、空间、政治、社会、哲学思辨和内容偏倚上的种种不同,所以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认知论(epistemology)的偏倚。”[6]可见,没有一种媒介能够足以满足人类所有信息诉求和传播欲望,只有多元共存、平衡互补的媒介生态才是人类社会传播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新兴媒体看作传统媒体的终结者,两者的关系也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需要深度融合,共同建构现代社会中媒介生态的多元化格局。
二、数字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转向
媒介融合正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涌现,已然成为现代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大趋势。在媒介融合的巨大潮流中,今天的大众传媒与新闻传播的主体结构和信息来源机制都产生了深刻变化,大众传媒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流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美国西北大学副教授李奇•戈登将媒介融合分解为七大方面:“1.媒体科技融合;2.媒体组织融合;3.媒体所有权融合;4.媒体战术融合;5.媒体结构融合;6.采访技能融合;7.叙事形式融合。”[7]媒介融合的内涵看似复杂多维,而且近年来学界对其研究也似乎日趋泛化,其实,当我们真正去挖掘媒介融合各种类别背后的深层要素时,不难发现,这背后的核心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只有人,才是一切媒介融合形态的直接操盘手和真正孵化器。只有当人的观念和能力真正与全媒体时代对接之后,媒介融合才能够最终成为现实。因此,如何应对数字技术背景下媒介生态的根本变化?———这不仅是现代传媒生死攸关的问题,更是培养现代传媒人的新闻传播教育无可回避的巨大挑战,而这种挑战又尤其体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正如Toffle指出,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社会在适应这些变化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8]。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适应这些转变,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人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及时深刻体现业界的人才需求。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类型进行条块分割式的传统业务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融媒时代的根本需要。在新的媒介技术基础上重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媒介融合的技术特征,培养具备跨媒体传播能力的“超级记者”(Superreporter)成为传媒教育的当务之急。何谓“超级记者”?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快速融合的大趋势下,超级记者特指掌握了多种媒介传播技能,能够同时为不同类型媒体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报道形态的新闻记者。在美国,超级记者已经成为传媒行业热烈追捧的“超级人才”,而现代传媒对融合新闻人才的这种迫切需求,毫无疑问,将成为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媒介融合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在学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就信息技术目前发展现状而言,简单来说,是指信息采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符号系统,借助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的三网融合平台,利用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网络媒介、新媒介等不同媒介形态的业务融合,实现用户以电视、PC、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多元化的终端设备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满足人们跨越时空限制实现信息传播诉求的媒体形式。数字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媒体发展趋势使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变化,这促使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媒介生态。基于本文对全媒体的理解,不难发现,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对接全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我国高校目前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普遍脱胎于传统媒体主导时期,基本属于以媒体形态为单元而构建的单一形式,实践教学中不同媒体业务间的壁垒成为实现这一全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较大短板,因此,构建新闻传播学专业跨媒体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当务之急。基于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对传媒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新闻传播学专业亟需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变革与创新,而当务之急在于改变按照课程孤立设置实验课程的传统做法,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内涵的转型要求,应将实验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专业基础实验能力、专业综合实验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三大单元,分别对应基本、提高、创新三个不同的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将专业能力融合在专业素质培养这个总体目标中,循序渐进,实现传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变革。所谓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可见,要实现媒介融合视阈下人才培养的技术转向,课程体系的重构是基础和关键。基于这一认知,新闻传播学专业可以按专业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逐步递进,深度体现人才培养的媒介融合能力导向,实验课程体系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满足学生专业创新实践的需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力求提高新闻传播学子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融合传播能力。
三、平台融合: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跨媒体路径
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要成功达成目标,也必须以教学平台的科学构建作为前提条件。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业界现实,高校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与业界实际高度对接。要体现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融媒时代内涵,首先需要构建实践教学的媒介融合技术平台。堪称全球新闻教育翘楚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MissouriSchoolofJournalism),办有自己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为传媒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平台。与国内高校的新闻媒体基本都是局限于校园师生不同,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生媒体,从新闻题材到受众定位,全部都面向社会公众,所以,为新闻传播学子的专业训练构建了一个真刀实枪的现实环境。学生在这一平台上得到的是从技术到理念,从职业心态到专业精神的多方位锻炼,这种与社会公共媒体、商业媒体直接对接和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显然更能适应今天传媒产业的现实需要。密苏里新闻学院给我国新闻学院,尤其是地方院校新闻院系的启发在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素材来源和实践教学的效果检验都应该取决于社会,学生需要在一个与社会传媒发展运行现实高度融合的实践平台上多方位锻炼。我国的一些地方院校也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北民族学院为例,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植根于现实情境中的专业实践机会,湖北民族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创建了一系列高仿真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如实验电视台、实验新闻网站、实验广播台、视觉传达艺术工作室等,这些平台按照社会媒体与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制度规范进行建设,按照节目部室和栏目组进行规范建制,设置固定栏目或频道,从信息采集到编辑制作全流程均以学生为主体,按固定的周期制作栏目,并面向公众播出或传播。通过高仿真的情景化教学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直接与社会大众传媒相衔接的能力与经验,这可以说是密苏里经验的中国版本。作为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院校,如何克服缺乏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原生资源这个较大短板?湖北民族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结合民族地区产业特征和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服务并融合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校企协同培养为基础的“一体两翼”实践教学协同平台。“一体两翼”格局是指以一个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省级重点示范中心)为主体,以校内创新基地(民族文艺创作与传播大学生省级创新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恩施州文化传媒中心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为两翼的多元实践教学平台。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创建使得湖北民族学院拥有了覆盖武陵山区的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新媒体的综合立体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体系,能够有效满足媒介融合的实践教学需要。1.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以各个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完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任务。以系统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设置专业基础实验课,优化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较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与传播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专业探索的欲望。2.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利用实验电视台、实验广播台、实验新闻网站、大学生通讯社等高仿真平台,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传播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建立高仿真的校内实验媒体平台,将传统传媒类专业实验教学中条块分割过细、实验内容重复的十余门专业实验课程有机整合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块,以培养学生能充分跟现代传媒人才需求对接的综合能力。3.实践创新教学平台:以民族文艺创作与传播大学生实践创新省级基地为核心,整合校内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等资源,通过与地方传媒机构、文化及旅游等部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参与传媒实务、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在培养其实战能力的同时,提高实验成果质量,促进实验成果社会转化。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扎实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为目标,设置与专业与学科背景紧密关联的系列学科竞赛,架设与社会媒体和产业资源联合打造的现代传媒协同创新平台,以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的形式,使学生得到一次较为的创新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实施文科类实验教学的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媒介融合是当下全球传媒发展的总体走向,也构成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媒介环境。全媒体的现代传播态势需要我们在传媒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的技术转向,通过构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跨媒体平台,全力培养能够深入体现媒介融合理念的全媒体传播人才。
作者:罗翔宇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实践论文:高校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
一、建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和目的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全媒体”人才
建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参与到媒体的实践运作中,使低年级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一踏入大学校门就接触到新闻的采、写、编、摄、制等流程,通过对传媒工作微观的接触,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闻传播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闻媒体的技术革命,传播媒介、传播规律发生了新变化,有了新发展,新的媒介环境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内部多元的媒体在帮助学生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捕捉到了媒体发展最前沿的信息,使之认识到当代传媒对“复合型”、“全媒体”人才的渴望和需求,从而增强学习掌握传媒新技术的动力,更好地满足新闻行业的需求。
(二)增强教师新闻专业性,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新闻传播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授课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进行技术操作示范,这就促使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和能力。由于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增长过快,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普遍存在教师配置不足现象,现有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理论型”教师,他们理论功底扎实,但缺少媒体实践经验。虽然一些院校纷纷聘请媒体记者、编辑担任教学工作,欲弥补这一缺失,但是这一措施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相应的效应。这是因为,一方面记者、编辑本身承担着媒体的工作,一旦有采访任务就无法保障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记者、编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教法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从理论高度阐释其原理,学生自然不买账。自2013年起,教育部和启动了“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开拓了新途径,但作为地方院校来说,能分到的名额太少。因而,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可以为地方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有益的尝试。
(三)整合校内媒体资源,提升校内传媒传播水平
新闻传播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是建立在校内已有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基础之上的,虽然这些校内媒体都在有序运转,然而就传播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校内媒体基本不按照社会媒体程序运行、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比如,各高校校报都是校宣传部办公人员兼办,既无总编、编辑主任,也没有报道方案和策划,“按主流价值观办报”更是无从谈起,版面内容就是学校“大事记”。建设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使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进入这些校园宣传机构,不仅可以带动校内媒体与社会媒体接轨,按新闻传播规律运作,而且可以促使校内媒体之间互动和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在便于学生快速掌握现代传媒设备特征和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性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利于开辟校园宣传的新渠道、新模式,引导校园正确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
二、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成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目标体系
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其主要职责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性特色也要求培养符合当代传媒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因而,新闻传播学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就是为培养掌握传媒技术、熟练新闻传播业务、具备创新精神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提供实践教学保障。
(二)内容体系
1、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制定校内实践教学大纲,并将其纳入到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之中。实践教学大纲要对目的、任务、实施步骤、时间安排、设备条件、考核方法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要考虑可执行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将实践教学计划中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时间调整到大学一、二年级,以便于学生一入校就能接触操作技能。同时应规定实践课程的理论与操作实践的学时比例,给予操作实践相应的学分。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时,要考虑校内实践平台的设置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相一致相配合,实践平台既要有个体上的独立性,又能体现出整体上的性、系统性。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学专业依托学校广播电视台、校报记者团、校影像部和新媒体运营中心,分别建立新闻采写模拟实战平台、电视新闻采编模拟实战平台、新闻摄影模拟实战平台和新媒体运营模拟实战平台。学生在入学及时年根据兴趣选择一个平台工作,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系列日常新闻实务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学生在掌握了单一媒介操作的技巧后,就可以在四个平台之间流动。通过两三年的校内综合媒体平台的训练(完成在四个平台的轮流实习),学生形成了“一专多能”的新闻实践能力结构,完成了全媒体的实践要求。
2、明确实践内容
采、写、编、摄、制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基本技能,实践内容必须围绕职业基本技能开展。以学期为时间单位,根据班级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位学生在两年内经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视频制作等环节,了解新闻工作流程。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内大型活动,完成一定数量的新闻作品。同时积极举办校园新闻竞赛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完成各实践平台训练后的学生记者,要鼓励他们与校内报刊、广播台、电视台、微博、微信等媒体签订“供稿合同”,按照编辑方针和报道计划,采写符合宣传意图的新闻稿件。在此基础之上,开放校内实验室,鼓励学有余力、专特长生进行拓展与创新训练,设立自主创业项目和参与DV大赛、广告设计大赛、摄影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形成示范效应。
3、加强专业教师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媒体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记者和通讯员,他们直接受校内媒体兼职编辑管理,由于这些编辑大都是非新闻传播专业人士,他们的指导往往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有时还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建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促使每位新闻专业教师都参与到实践环节指导之中,而教师要进行操作技能的指导,首先自身需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为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三)监控、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检查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可否认,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都开办了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可是就效果来看,往往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控、评价机制,以致于校内实践、实习流于形式。一个完善的监控、评价机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监控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和质量反馈机制。
1、监控机制
组建校院两级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等工作机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和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制定监控和评价的办法、奖惩制度。专家组聘请社会媒体记者、编辑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其职责是观察、检查实践教学各环节,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发现问题,将反馈信息提供给领导小组或教学管理部门,配合领导小组完善实施方案。
2、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应由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四个要素构成。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特点,它包括院系、教研室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校内媒体评价。评价内容既有对指导教师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实践基地建设的评价,而对学生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能力评价则是评价的主体,其中操作技能评价是核心环节。评价时,既要考虑学生对每一类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又要注重对媒介传播过程的考查。评价标准有两个:一是依据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参考社会媒体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要求,毕竟校内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新闻从业的能力。由于实践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因而其评价方式呈多样性,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等。
3、考核机制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内容、形式不同,其考核方法也应不同于理论教学考核。根据新闻传播学专业和传媒的特点,实践教学考核可以采取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形式为单一设备操作加作品刊播、视频制作、自媒体创办,或撰写实践调研报告、创意设计书等。考核需要量化管理,同时也应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的指导教师、学生必须予以表彰奖励。
4、质量反馈机制
新闻传播学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该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呈现出动态发展特征,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完善深化,因而需要一个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反馈机制应将社会媒体专家、指导教师、实践学生以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纳入进来,一要有实践过程情况的反馈,可采取日常督导、综合督导、专项督导、跟踪督导等多种形式,对实践教学实行全程督导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实践教学不足的方面。二要有实践教学结果的反馈,可通过毕业生毕业前职业技能大检验和社会对毕业大学生工作表现的反馈情况及学生就业反馈表,研究实践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对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
(一)引入社会媒体运行机制
校内媒体如果不能够按照社会媒体的程序规范,遵循新闻的价值规律,那么学生实践就不会产生实际效果,自然对学生的就业也不会有任何帮助。因而利用校内媒体实践教学,首先必须要使校内媒体与社会媒体接轨,把社会媒体的规范程序移植到校内媒体,成立编委会、编辑部、采访部、评论部、技术部等机构,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担任部主任、编辑、记者,定期召开编委会、编前会,研究策划报道选题、报道思路。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微博、微信要及时播出学生采写摄制的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稿件。其次,把社会媒体精英请进课堂、请进实践基地,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现场示范等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为校内媒体发展出谋划策。第三,要选派青年教师赴媒体“轮岗”,为记者讲授学科前沿知识,参与媒体转型研究,增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性,组建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
(二)校内实践教学的地位
校内实践教学只是整个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以校内实践教学取代毕业实习。校内实践教学虽然具有较强的仿真性,但它毕竟不同于毕业实习,“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深化了解基本原理及实践操作的基本程序”,而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个检查,也是对学生即将转入到一个人生历程的岗位培训。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实践教学的本质是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的具象化体现,它必须以理论为指导,不能一味强调实践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否则就会违背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初衷。新闻实践证明,过于重视业务技能,往往会影响理论的功底,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看问题浮于表面、见解缺乏深度、没有说服力。
(三)实践教学的主体
以往我们的实践教学大都强调对学生的考核、监控和评价,而忽视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新闻实践教学有其特殊的专业性,如果没有新闻行家的指导,往往会流于形式。因而,建构校内新闻实践教学体系,主体应该是新闻专业教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必须全程参与实践指导,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要示范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运用新闻的视角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建构校内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产物。其建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具有挑战性,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为地方高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
作者:宋亮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
新闻实践论文: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新闻摄影实践教学
一、转型背景下新闻摄影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局
(一)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实践对象、范围相对狭小
目前,新闻摄影普遍作为新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广告学、摄影、影像工程等传媒相关本科专业也普遍开设了本课程。要在限定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与新闻摄影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并具备相当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传媒单位的摄影相关岗位胜任工作,实际上非常困难。大部分院校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课程按照1∶1的比例进行学时分配,不同程度上还是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现有的新闻摄影实践课程,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普遍采取演示教学和模拟训练的方式。课堂演示教学基本只能在教室或者实验室进行,而模拟训练由于受学时和课堂时间限制,基本上也只能在实验室或者学校以及学校附近进行。就笔者了解,如果是2学时的新闻摄影实践课,以110分钟计算,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发放相机需要10分钟,讲解、演示10分钟,学生上传作业20分钟,拍摄实践的时间(包括来回路上的时间)也就70分钟左右,非常紧张,很难达到训练的预期效果。但是新闻摄影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现场开放性和题材的丰富性,新闻摄影“追求影像的开放性和视觉意义的延伸”[2]。新闻现场往往情况复杂,拍摄工作需要足够的能力储备和应变能力。而新闻摄影题材丰富多样,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实验室内的场景设计,很难模拟现实环境的复杂性,而学校以及学校附近的狭小范围也很难让学生在摄影主题、摄影题材、摄影拍摄角度等方面获得足够的训练。因此,对于新闻摄影实践课程来说,课外实践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课内训练。另外,课外实践没有配套的相关制度和条件。大多数院校除了课内实践以外,也鼓励课外实践和学生摄影创作,但是提供课外实践设备相当困难。一方面是设备满足实验教学就比较紧张,很难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课外实践需求,另一方面是有设备管理上的制度和人员安排上的难处。这些是很细节但又迫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授课教师一般会鼓励学生自购相关摄影设备,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购买相机和其他摄影设备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
(二)实践教学未能很好做到校地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往往存在闭门造车、脱离地方实际的现象。只布置简单的任务或者简单地模拟新闻现场,而忽略了学校、学院所在地广阔的社会空间和丰富的新闻资源。学生在训练中很难接触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新闻摄影场景,只会简单的摄影技术操作,简单按下快门,机械式的重复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新闻摄影是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门技能,要想获得更多的艺术性,接触更多的社会层面,接触现实进而引发思考非常重要。产学研结合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所提倡的措施之一,产业行业、教学科研相结合,突出教学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目的。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得到锻炼,进而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成为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新闻摄影因为大多数属于传媒专业开设的课程,而传媒专业隶属于文科这一大方向。产学研结合从文科角度来说处于弱势。但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各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的角度,从文化传播、文化宣传的角度,新闻摄影也大有可为。现有的新闻摄影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多集中在采风、创作、展览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上,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和结合。采风、创作、展览往往一晃而过,缺少持续的跟踪和深入的挖掘,尤其缺少常态的合作机制。例如,常态的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常态的产业、科研相互结合并且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台等,往往只重视大的专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大而全”盖过了“专而精”,也成为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三)实践教学落后于行业职业技能要求
从行业动态看,新闻摄影实践教学普遍落后于行业职业技能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设备先进程度落后于新闻摄影一线配备。以笔者本人挂职锻炼的单位映象网为例,两名一线新闻摄影记者配备的是佳能1DX套机,另有镜头若干。一套设备总体造价近10万元。高质量的设备装备让记者能在光线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摄影照片。而大多数本科院校的实验设备较为陈旧或者低级,能配备足够数量单反相机用于实践教学需求已属不易。这就导致学生甚至教师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落后。没有接触过较为高端的单反及其他摄影设备,为以后实习、就业能迅速上手,拍出高质量新闻摄影照片留下了障碍。二是教学理念落后于新闻摄影职业观念的进步。新闻摄影教学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理论教学在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室外进行,虽然有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但是教与学的相对性,传统课堂的规范和秩序没有改变。而新闻摄影职业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全媒体的报道方式,让时间变得宝贵。摄影记者现场拍图、现场编辑和传送成为现实需要,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让抢新闻甚至抢占摄影角度成为常态。新闻摄影记者更加职业化、全媒体化。视觉要素观念、抢新闻观念、及时性观念是现有新闻摄影记者立足的法宝。而视觉化表达方式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推陈出新。“亿像素”新闻图片在南方都市报首先进行尝试,360度全景式照片开始用于新闻照片拍摄等,而且新闻摄影后期编辑、编排、处理同样重要。但是我们的新闻摄影课堂教学理念还集中在新闻性、艺术性相结合,挖掘新闻价值,提炼新闻敏感等传统领域。三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钩较为严重。新闻摄影实践教学一般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理论教学讲授新闻摄影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进行新闻摄影实践。由于学生进行摄影实践操作时间较短,对相机等设备较为陌生,虽然有学习兴趣但是很难在实践中联系理论知识,脱节现象严重。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提高有限,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学生很难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反思和提高,由此陷入恶性循环。笔者认为,现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忽视理论课学习的倾向,其背后恰恰是实践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仅仅处于实践的初级阶段,当然联系不了理论,更体会不到理论对实际操作的重要指导意义,理论课的学习动力自然丧失。
二、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新闻摄影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如何做到校地结合,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新闻摄影实践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资源,不失为校地结合、产学研结合的一条新思路。当地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资源,例如历史文化古迹、文化体育设施、地方特色建筑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资源,例如民间传统艺术、民间传统活动、节日庆典、地方特色戏曲等。
(一)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扩大实践对象及范围
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能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采取现场仿真、情景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3],避免传统的演示教学、模拟训练教学的单一性。而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把我们新闻摄影实践的对象扩大化,面向广阔的地区空间,深入新闻摄影现场,寻找更多的新闻摄影题材,寻找新闻摄影角度,遵循新闻摄影的基本规律和特性,进行新闻摄影实践教学。以河南淮阳为例,一年一度的庙会,就为新闻摄影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数字化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互惠互利
文化产业大发展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利用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平台,充分挖掘和开发本地文化资源,尤其是在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方面展开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新闻摄影实践教学提供内容、题材和实践场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同时,结合展览以及网络数字化平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起到传播和推广作用,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浙江工商大学公开课《专题摄影的文化呈现》,“通过摄影语言与人文阐述分别介绍杭州西溪、浙江钱塘江、四川丹巴文化、中国廊桥这几个专题的文化意蕴”①,同时也很好地揭示了摄影这一文化传播手段对于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宣传和推广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模拟新闻摄影实践战场,训练职业技能
融入地方文化资源,新闻摄影实践充分介入当地文化体育活动、民间民俗传统活动等,能较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摄影实战,能短时间内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拍摄环境中完成新闻摄影实践训练。现场的可操作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迅速反应能力,持续的现场实战和锻炼,让其充分体会新闻摄影的现场开放性,稍纵即逝的新闻摄影瞬间、摄影角度带来的视觉效果差异、摄影语言和技巧的利用等问题能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并促进学生新闻摄影职业技能的提高。(四)引入问题、项目意识,有利于拓展摄影理论深度贴地引领,重视民生题材的新闻报道是现今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在新闻摄影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当地实际问题,结合当地文化资源进行项目挖掘,利用问题和项目展开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并适当引入理论教学课堂,有利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增强对新闻摄影理论的学习积极性,并延伸至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甚至通识教育课程,能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体会理论知识所带来的反思的力量,并进而指导和改善实践。
三、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新闻摄影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新闻摄影实践教学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从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考核等方面切入,探索合适路径,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一)建立实践基地和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多次采风
应该建立专门的新闻摄影课程实践训练基地,这种类型的实践基地应与专业实习、实训场所有所区分,体现专业能力建设的专业性,增强课程实践训练的针对性。合作机制应该长期化、常态化,至少针对课程实践训练应该是开放式的,对某一个文化项目的长期跟踪,能发挥新闻摄影视觉传播的较大影响力。应该为定期、多次采风创造条件,定期重在时间节点的选择,尤其是在节日庆典、活动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定期参与,及时介入。另外特别强调多次,不能停留在表面文章的合作,而要深入多次的实践和拍摄,挖掘新闻摄影专题和项目的价值,也能较大限度地创造传播价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授课案例结合地方文化资源
在新闻摄影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搜集和利用现有当地文化资源相关的新闻图片素材,也可以尝试让学生成为主体,参与新闻图片素材的搜集和选取,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评价。可以通过专题和项目任务,不断的采风实践积累新闻摄影素材,引入课堂,结合学生的拍摄情况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应该充分利用和参与地方媒体机构平台、地方文化资源宣传平台,引入教学素材,输出实践教学成果,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尝试。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文化资源平台
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资源。可以借用以图片为主的自媒体、地方城市客户端、学校或者院系自有网站、专门的地方文化资源网站或者平台,进行教学、创作和传播活动。以图片为主的自媒体,可以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社交自媒体如时光流影官方账号等方式,搭建新闻摄影作品传播平台,进行视觉图片传播和交流;尝试与当地城市客户端的合作,推出文化传播新闻摄影专题项目,例如当地美食文化专题等;利用学校或者院系自有网站,尝试建立图片资源数据库;与当地文化资源网站合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项目等,互联网手段的充分利用,可以节省传播成本,获取快速而便捷的传播渠道,建立实践成果输出平台。
(四)探索考核制度改革,建立创作、展览、比赛激励措施
新闻摄影实践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的建立也很重要。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考核方式应该尝试结合项目、专题成果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受益面应该是整体学生,是整体学生新闻摄影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不仅仅是个别拔尖的学生,个别的纪实摄影作品和新闻摄影作品。应尝试改变原有的较为宽松的考核要求和机制,尝试建立新闻摄影创作、作品发表、参与展览和比赛的激励措施,尝试建立新闻摄影作品创作与学分直接挂钩的评价机制。任何一项能力的训练,如果只寄托于一门课程,尤其是课内时间的讲授和训练,是很难做到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能力训练,应该思考如何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完整的训练体系,应该思考更具开放性的实践课程训练方式,应该思考传媒专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与传媒行业人才需求对接。现有的培养方案大多数注重整个培养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各个单项尤其是其中与学生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完整训练体系的建立。据来自学生的反馈,传媒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数大而全,有关于新闻传媒方面的理论、业务、历史课程都学过。但是传媒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精”,而传媒就业市场的反馈是“我们想要的人才,你们提供不了”。面对大学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迫切性以及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一门具体课程或者一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能否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教学体系?这一问题,对于从事传媒专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来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持续关注。
作者:曹健敏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新闻实践论文: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实践教学模式
一、学生实践上手快、后劲不足
新闻教育一向强调新闻专业具备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既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实现无缝对接。然而近几年新闻业界开始普遍反映一种现象,即毕业生对采访编辑等业务比较熟悉,能很快进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但是要写出一份有分量的稿件,还远远不够。现在的学生除了容易上手的采编能力以外,其他能力还不能掌握。实际上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的记者,首先就要解决学生上手快、后劲不足这一问题。
二、地方高校实训基地不完善
随着新闻教育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新闻专业。新闻专业学生人数剧增,但各地新闻媒体的实习名额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是说将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办法前往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习。因此,一些重点院校趁着热潮开始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但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却要想得到一个实习单位困难重重,甚至还有一些高校把帮学生找实习单位的任务指派给了任课教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需要实验室来进行授课和实践,但实验室的设备投入耗费大,动辄就是上百万的资金投入,一些地方高校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电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三、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能力
(一)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广电新闻专业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要想学会如何正确并熟练地使用采访设备和制作设备,就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基础。这就需要高校为学生提供基本设施,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指导学生熟练操作器材。高校还应该创造和广播电视台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当中,使得学生亲身感受节目现场录制的氛围,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
(二)利用校内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应有效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尝试接触校园广播站或者是校刊校报等一些校内新闻传播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和和鼓励,并且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能使得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通过独立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需要极高的专业实践性,所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是教学的较大要求。教师可通过安排学生独立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无论学生制作的是毕业设计还是专题纪录片,都要力求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学生还应当在寒暑假前往广播电视单位进行实习,近距离地接触新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感受和熟悉以后的工作气氛。前往媒体单位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之后要从事的媒体工作进行铺垫。
四、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新闻教育现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鉴于学校硬件、软件资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高校应全新开展教学模式,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拓展与新闻业界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提高高校的新闻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刘波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单位资料管理与实践
(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想要改进与做好新闻单位资料管理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新闻单位尤其是新闻资料的各主管部门,都必须学会从思想层面上深刻领会新闻资料工作的本质内涵,要切实转变以往资料管理工作中重事轻人、重物轻人以及重典型人物而轻普通人物的观念与认识,要重视涉及人的全部资料价值所在,要逐渐地建立覆盖新闻人物与本单位所有职工群众资料资源的体系;要切实转变传统资料管理工作中只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老做法,努力学会从利用者的这一视角来考虑问题,使得新形势下对于新闻资料的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主动、方便、快捷、有效,切实服务好本单位所有职工,服务好各类新闻人物,服务好社会实际民生,服务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新闻单位要切实建立与完善落实各类新闻资料的归档、整理与借阅等各种规章制度,依照《资料法》和国家与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资料管理工作的详细规定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新闻资料的管理工作逐渐能够走向法制化与制度化的轨道,从而确保资料具有完整性与安全性。
(三)及时做好归档收集工作
新闻资料的管理人员要依照具体的归档范围,定期定时切实做好各类新闻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新闻单位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闻报道,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分类、收集、归档,避免资料出现遗漏与损坏。归档工作由于涉及很多部门,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归档工作,及时归还上送。
(四)新闻资料的科学管理
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把所收集到的各类新闻资料材料及时有效地进行科学的整理:一般的文字稿件可以按刊登、刊播时间,节目以及栏目或者事件等进行分类整理,要分别装订成册;整理好的资料应该按照年度与类别有序地进行固定存放。新闻资料当中除了文字资料之外,还有很多录音带、录像带与图片等资料,保护管理一定要按照它的实际特点来进行科学的管理员,从而保障新闻资料的实际质量。新闻单位资料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当地在宣传工作活动中的历史,反映各新闻单位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也反映全国各行各业不同时期建设的面貌,是进行工作查考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新闻单位资料管理工作是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新闻单位一定要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贾泽浩
新闻实践论文:谈新闻记者的实践与思考
博士生论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源自学术环境、科研机制的引导,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学术自信的状态。传媒业界轻视理论研究,以经验总结代替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的浮躁,传媒业界普遍轻视理论研究,甚至排斥理论研究,从来不买、不读专业期刊、理论书籍的记者编辑大有人在。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评职称等有所要求,传媒业界也成为撰写论文的主力军。传媒业界的作者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即便观察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分析几点原因、设计几条对策,大多也是泛泛而谈的套话,或者感想式的、牢骚式的批评,较少生产出严肃认真、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更有很多作者,把工作总结、经验体会,甚至领导讲话当成理论研究。坚持问题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继续深究造成上述各方面问题的原因,牵涉到学科建设、教育体制、考评机制等复杂的方面,作为一本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当然不可能解决。但是,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倡导、引导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在这里,结合《新闻记者》的办刊实践,略作阐释。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Daily》停刊。《The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
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
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
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专业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刘鹏
新闻实践论文:探究院校新闻学实践教学
摘要: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对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要特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分析高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就业导向;新闻传播;实践教学
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要特色的新闻传播学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网络传播方向专业等,属应用型学科,要求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而,实践教学是该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大学生毕业时面对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动手能力弱使他们在求职时处于劣势。社会大环境和就业的需求,要求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的需求。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实践性、应用性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特色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1]。这一切都使得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增大,要求新闻专业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到媒体里特别能干活,一毕业就能上手,就能适应,并且独当一面。
(二)传媒领域的产业化凸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新闻传媒领域的产业化,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呈现新的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不仅国内业外资大量投入新闻媒体,形成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大潮,而且外国资本也已多方渗透到我国的新闻传媒中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形势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媒人才市场上,要求他们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有完成任务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这一切也引发了专业化程度相对不是特别高的新闻专业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三)广泛意义上“大传播”的需要为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
传媒产业引发人才大战,从近两年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媒体、出版、广告、营销策划这一类的人才需求量总的来说还比较大,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直接去媒体的人数锐减,而就业于企业(包括广告公司)、党政机关(包括事业单位)的人数增长迅速。中国企业的逐渐壮大及企业文化的提升,使得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求贤若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宣传、企划、公关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我们现在所讲的“新闻传播”,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它包括企业传播、政府传播等[2]。
二、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综合实践教学开展不够。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性要求高,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学往往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不到位,综合实践教学开展不够,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受到严重影响。
2.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受经费等原因的限制,在校内一些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设施建设不全,尤其是经费投入大的数字实验室更是严重不足。
3.实习方式单一。在校外实践这一环节,很多院校沿用的是让学生进入新闻媒体,并在媒体从业记者、编辑的指导下开展实习。由于近年来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多,随着实习学生的增加,而新闻单位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接待能力有限,使得实习流于形式。一些院校对待学生的毕业实习还存在“放羊型”的状况,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毕业实习的组织还不够,没有起到实习的作用。实习渠道不畅通,学生锻炼机会少,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毕业实习达不到效果。
4.实践教学跟不上媒介正日益提升的用人要求。
从分析目前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需求以及主要就业去向来看,我们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尤其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还不能充分满足如今媒介正日益提升的用人要求,他们对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型,具有国际化视野新闻人才的要求,以及对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广泛意义的“大传播”对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科学的校园实践计划的实施是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素质的首要条件校园实践是指在校园内进行的实训、实验、实习,可在校园内一切与专业有关的场所进行,也可在校园专业模拟实验室内进行。校园实践的目的,是要达到实践教学经常化,课外活动专业化,模拟实习规范化。在校园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完善实践教学,在不间断的校园实践中,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大学四年。
1.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经常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如利用校学生刊物、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功能,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用新闻理论去分析媒介运行规律及新闻实践工作,使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校报成为文学院新闻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被吸收为校报学生通讯员,还有校园网、文化网、广播电台都成为了教学实践平台,宣传部会同新闻广告教研室,对通讯员考核,评聘为学生记者,同时进行好新闻好版面评比,以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2.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训练等课外活动,使实践教学专业化。一个的记者之所以能够进行成功的采访,在于他有深厚的各种文化积淀,是各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新闻采访让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是为了使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获取新闻采访知识、提高能力,完成采访任务,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我提高的能力。各种校内的模拟训练活动,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如主持人大赛、团队意识训练、召开学生记者招待会、现场新闻采访,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理论学习提供用武之地,其目的在于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程,以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让模拟训练成为教学的一大特色,学生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使学习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在第二课堂的编校大赛、专题的策划比赛以及成立广告创意策划组、写作组、平面设计组、新闻采写组、新闻摄影组等课外兴趣小组,实行导师制,使一些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这些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了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3.建立高水准的新闻传媒实验室,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性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是新闻类专业的共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课程设置中要强调实践环境,加强实验课的分量,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媒体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面对21世纪新闻产业的种种变化,新闻的传播学科的个性化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没有与信息时代同步的硬件,学生毕业后进入实践领域还得从零开始。就业导向下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必须扣紧时代,扣紧市场。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过去一个称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只要会使用电话、传真就可以了,但现在,用人单位提出了许多附加技能的要求,如电脑操作、自动化办公、汽车驾驶,甚至图片制作等等。因此,为学生生成更多的技能创造条件,已经成为新闻学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因此,为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掌握一整套新闻采、写、编的技能,必须建立数字化的模拟实验室,建设配有不同专业软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观摩审片实验室、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等,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3]。没有现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装备的实验室,就不可能建设成特色专业[4]。
例如作为平常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系统编辑报纸,进行报纸编辑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训练,掌握电视片制作、非线性编辑使用、节目主持人培训及网络制作等,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上新闻理论课,大量布置一些东西让学生自己考查资料,作一些科研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外实践是训练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
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校外参加的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习等。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锻炼。
1.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访”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
2.假期见习与实习。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进入新闻媒体,在媒体行业的记者、编辑指导下开展实习。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认识了社会又了解了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提高了专业兴趣,为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奠定了基础。
3.毕业实习。目前高校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比较长,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要避免实习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的放羊型情况[5]。学校要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联系实习单位、实习项目,都要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很可能成为就业的方向,倡导学生把未来就业趋向和毕业实习挂钩。
4.富有特色的“项目制实习”、“主题实习”。校外实践除完成课堂教学的延伸,了解今后工作的内容和程序,更可以策划一些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主题实习”、“项目制实习”。
“项目制实习”,是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某个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独当一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实地考察,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和数据资料库,在短时间内得到“真刀实枪”的锻炼,并取得成果。“主题实习”,是根据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策划组织特色鲜明的“主题实习”。如可围绕某个主题集体体验未来传媒人的实际工作等,培养传媒人特别需要的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这样的实践模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有益锻炼[6]。
(三)开设专业特色班,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但各类型媒介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有着特别的需求。具体看,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为了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开设一些专业特色班,这些特色班的实践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建立完善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变化,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充分的实践能力,在平时课堂教学上应努力把实践引向课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把课堂练习和课外训练及寒暑假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新闻系先后开设了专业特色班级“穆青新闻班”和“国际新闻班”。“穆青新闻班”是从二年级结束后的非新闻专业本科生中选拔,后两年进入新闻系学习,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传媒人才;“国际新闻班”,则是兼修外语和新闻学,主要培养能够用双语进行熟练工作的传媒人才。在相应的实践安排中,他们也根据学生的特色和专业特长精心组织。例如安排有理工专业背景的“穆青新闻班”同学进入科技报实习,安排“国际新闻班”同学进行一些新闻外刊的编译工作等。
(四)在实践中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提高大传播就业需求下的务实性新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有一种务实性,媒体、广告公司可以去,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去。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对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强烈的实用性上,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这种实用性是建立在人才的实践性创新型基础上的,因而要考虑社会问题,让市场去制约它的发展。
作为就业导向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不要忽视了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实训。当今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极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上规模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大都办有企业报刊和网站,这就为新闻专业人才就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要求我们树立大传播就业观念,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规化上,就是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办的媒体中去实习实训,甚至可以签订就业合同,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多渠道地提供出路。
在市场化过程中,新闻教育成为一种特别强调实践、强调管理、强调创新的教育,新闻传播学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和实践紧密结合。如编辑出版专业组织学生参观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书市书店等,使学生了解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和产业的近期动态。出版产业的全球化的大趋势给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7]。如河南大学在培养学生方面充分利用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发挥河南大学出版社资源优势,老师在出版社挂职,学生要了解出版的全过程,同时要求在校学生要能够在学习期间编一本书和期刊,上一次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等。我们的教学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激发创新灵感,创新理念,创新构想,创新实践,取得成效。
四、完善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场地问题,没有必要的实习基地,再好的规划设计也实施不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要完善实习设施,使校内实习有特色。加大投入各类实验室尤其是数字实验室的建设,要形成特色,如在校内投资新建配有不同专业教学软件的实验室。
在建立校外新闻实践基地方面,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借助外部社会力量和资源帮助发展,开门办学,利用各种资源联合,互助互利。各新闻传播学院必须和媒体进行有效合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充分机会接触鲜活而多姿的实践生活,如陕西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与华商报联合建立新闻业务培训基地,合作共建,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选择。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跨地区组建校外实习基地,实现跨地区的合作。在实践基地的开拓方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近年的实践阵地已经从浙江为主拓展向全国,让学生到传媒业发达的南方等地实习。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
当然,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对师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实习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具备新闻从业的经历,这也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改革人事制度,使用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有资历的记者、编辑聘为实训教师;二是有计划地安排新闻传播教师到各种媒体去挂职锻炼,好能取得上岗资格和第二职称;三是请博学媒体人士来学院讲座,从实践角度为学生作不定期的辅导报告。总之,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阔思路,创新机制,为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执政”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
《西北大学学报》2015年第四期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从幼年走向壮年,其间新闻宣传是活跃而强大的显性力量,在国内树立了公信力,同时形象也为全世界感知和理解。党关于新闻宣传的若干基本原则在此得以确定,于是延安时期也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时期。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靠着一系列政治观点议题传播的广泛性和稳定性,靠着符合着传播规律的传播,使得党在延安时期的执政能力中,关于“新闻执政”理念和实现路径显得清晰而朴素。“新闻执政”似乎是一个新兴名词,但在党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一直运用着。执政的理念,“是指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是产生执政纲领、主张、方略、政策以及工作思路的思想基础,是执政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于是笔者认为新闻执政理念,实质上就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宣传原则和原理的认知,也代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新闻宣传总体价值观取向。当然除理念之外,实现和印证理念的延安时期新闻实践的特征,以及在当时各种新闻文本中体现出的风格也是重要的方面。
一、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的事实原则与人民利益
党的新闻执政理念集中体现和反映着执政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诉求。延安时期关于新闻宣传最基本的原则和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真实,符合客观事实规律;二是强调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在战争环境中总结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的。强调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和其他党派的宣传鼓动有基本的原则性区别,具体体现的及时条,便是“我党所宣传的理论、纲领、政策等,是符合于客观真理的,符合于客观发展的规律的”[2](P103)。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原则,就是说实话,“只有大喊大叫地去宣传实话”,“在那里面才存在着和生长着我们的全部希望,全部力量”①。在延安的这一段时间里,曾经有过新闻虚假和失实,《解放日报》社论认为这是主观主义作风,要“作坚决的斗争”;也有过夸大,《解放日报》有论点鲜明的社论《新闻必须真实》,直到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确定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事实是及时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的基本原则,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中国新闻学的基本理念。接下来的1944年,《新华总社关于通讯社工作致各地分社与党委电》中对分社希望的及时条便是:“新闻的真实性关系党的宣传工作的信用,应引起较大的注意,在新闻宣传上,我们同样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是发扬成绩或是检讨错误,都应老老实实讲求分寸,不应夸大吹嘘。解释为什么做的理由时,对外,是“要知我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愈高,各方对我们所发消息的注意愈切”;对内,是“对中央供给不的材料,将使上级难以正确了解情况,如根据此指导工作,势必招致错误”。从中可以看出,其实新闻真实已经不仅仅限于新闻宣传报道,更成了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对自己形象和信誉自觉维护和传播的价值观取向的及时标准。选择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简洁、最核心和最基本的执政起点和理念,则是延安时期一直强调和不断明晰的。1944年9月8日,在悼念张思德会上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使党在历史上及时次明确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45年4月24日,在党的七大会议的政治报告中,系统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在这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次被提到了“党的宗旨”并被写进党章。从此,这一政治准则或曰执政理念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所在,也自然成为新闻宣传的目标与使命。延安时期,哪怕是类如当下的“负面舆情”。主席曾因一位农民的“怨言”引起重视,立即派人深入调研并调整相关政策②。直到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三提此事,特别强调和提醒党的政策必须以人民的满意作为依据。当时在延安,边区经济发展是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一系列发展措施如实行减租减息、开垦荒地、组织劳动互助、发展工商业等实施,到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组织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都是基于“为人民”的目的,而这些理论、政策、措施等广泛且长时间地通过报纸、电台、各种乡村小报告知、沟通,对边区干部百姓增强积极性和凝聚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成为党“执政为民”理论的先期实践和新闻报道的总体准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建设、维护、传播,最主要的理念保障就是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前提便是强调客观原则,尊重事实。延安时期理论和实践都在证明,延安时期的新闻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党的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
二、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的文风改进
党在延安时期执政过程中如何保持政治性议题广泛性和稳定性几乎是一个奥秘,在探秘的过程中,文风培育和自觉改进是一个有价值的观察点。联系延安时期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当时的中国还未实现真正的新闻事业大众化,共产党执政的方针政策等一系列政治议题不可能主动进入社会底层民众的活动区域,特别是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和文化水平都非常落后的陕甘宁地区。从传播需要的物质条件而言,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下,政治议题似乎并不能够广泛、持久、有效地传播,然而党最终将稳定的执政议题和革命方针传达给边区民众,使之成为唤醒民众国家、民族意识的重要精神武器。斯诺在去延安之前,听到的传说中的延安所谓“红色中国”是“更大的谜”和“更混乱的传说”;所谓“红军”,只不过是“几千名饥饿的土匪”,南京方面的解释,“红军”是“文匪领导下的新式流寇”,是“共产”“共妻”,斯诺列举了70个问题决定了他的“延安之路”,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延安镜像的“妖魔化”程度。这其中文风似是一个表征,但其实无论是当时落实执政理念、工作作风或传播效果,还是现今判断其延安的新闻宣传是否暗合传播理论和规律,文风都是关键性因子。延安时期需要团结联合、组织动员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行动起来,争取自身解放。于是党延安初期关于宣传方式与方法上的及时要求便是:“一切的宣传必须普遍深入、通俗简明,改正过去一些高谈阔论使人厌烦的宣传。”
延安时期的一向重视文风建设,他所倡导的运动整顿的“三风”之一就包括“文风”,他的文风和对文风的独特见解极大推动了延安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深入人心,这集中体现在反对党八股和力倡并且身体力行生动活泼的新闻文风上。批评空话连篇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倡导“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延安时期写消息、写评论、写发刊词、写按语、写征稿信、写研究报告,留下众多名言佳话①。他借批评说明了什么是所需的文风,并且提出,“洋八股必须废除,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延安时期乡村治理的三大渠道是报纸、识字组、黑板报。1943年5月19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来自绥德县延家川二乡张家村“村民公约”②借助鲜活的语言进入乡村,有了读得懂记得住的全新的公约和生活制度,生产、支前、读报、识字、卫生等行动便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延安时期留下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话语,有“小米加步枪”和“飞机加大炮”的比喻,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豪迈。初到延安的几年,延安经济困难,描述:“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这严峻的现实还有什么更好的表述么?自然地,在1939年,“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大生产运动蓬蓬勃勃开展。自然地,斯诺的红色中国印象也得到了彻底的刷新。同志在2010年号召革新官话和文风体系时提倡党员领导干部要力戒长空假,力求短实新,他总结道:“我们党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以来,一直为培育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同志笔下的愚公、白求恩、张思德,我们今天记忆犹新,就是因为这些人在他的心灵深处产生过激烈震荡,所以讲出的话饱含深情、富于哲理,能深深植入人民心里,引起共鸣”,这也就阐明了党在延安时期官方话语和文风的创新意义。
三、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的动员引领
重新回顾延安时期的新闻媒体角色定位,在于其虽居喉舌和工具地位,却能够艺术地保持与党的决策目标一致而表现出的同向平行关系。新闻宣传是延安时期党中央联系群众的纽带,党运用新闻宣传报道与人民沟通、互动,进而动员引领,“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报就是党的教科书”[4]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发事件最能集中体现当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是事件传播中与各方的沟通对话,以及在失速情势下的舆论引领能力。延安时期,有一例典型的“媒介事件”便是“黄克功案件”①。这一案件的关键的环节在于,借给当时审理此案的审判长雷经天同志信件,阐述和解释了中央的处理决定,信中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这封信即时公开发表,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坦率和近乎赤裸的信息公开回应大为震惊。之后又化危为机,引领舆论,在抗大作了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的“三原则”———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后来李公朴先生也称赞其为“为将来的共和国树立了很好的法律榜样”。黄克功事件的新闻传播中,处置决定和处置的过程,对决定的解读和决策的过程,都借助当时并不发达的多种传播渠道广为传播。中,《解放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提出了党报基本的采访方法规定,注重调查研究,崇尚实事求是,提倡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同时,还要求新闻工作者注意自觉地深入群众,虚心地向群众学习。1942年3月18日,他为《解放日报》写了“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鼓励解放区新闻工作者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延安时期,党运用所掌握的传播工具有效有力展现出自己的媒介形象,获得了理解与支持,更凝聚起不可战胜的民族力量。
四、结语
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和民族救亡的媒介记忆,而且也成为新中国建立后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的源泉和标杆。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体系具有思想宣传与信息传播同构并体、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同形合一等特点,其中一些经验对当下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效能。当然,本文的一个认识起点,便是基于现今对党在过去的新闻宣传历史中形成的某些好传统、好经验,存在着淡忘甚至丢弃的问题。无论是在历史和现实背景中评判,延安时期具有魅力和活力的新闻宣传以至于从中体现出的“新闻执政”理念与路径,价值与意义都非常显著。如何深度解读延安时期党的新闻执政方式,创造多样化的、具有亲和力的官方话语和文风,也是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如今政府执政的媒介生态业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府提高对新闻事件的议程设置能力和国内舆论的驾驭能力正在成为加强执政能力的突破口[5]。政府要学会把政治价值变成新闻价值,把政府工作变成新闻工作的一部分。对执政者而言,运用新闻传媒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它来体现执政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达到两者的统一,并在政党执政规律与新闻传媒运行规律之间寻求统一[6]。延安时期的经验也给今天网络背景下如何管理运用媒体提供了基本精神营养。所以,梳理其理念,探求其路径,完善党的新闻执政理论,就成为一件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作者:韩隽 单位: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