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时政新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的媒介融合论文
1时政新闻的传播观念概论
1.1主流媒体需要注重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在媒介融合普遍而深入的布景下时政新闻一直是我国媒体传播的首要消息范例。众所周知,时政新闻的传播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有其重大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党媒传播而言,时政新闻始终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等,反映着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总的来说,任何性质的传媒都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对于广义的时政新闻而言,时政新闻又超越了意识形态领域,譬如政府的全部传播行动都可以看做是时政新闻的传播。时政新闻的传播以传媒作为中介,具有“诉说”和“解释”两个重要环节,通过了解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来考量一个媒体的专业水平。长期以来,至少对于我国的主流媒体而言,始终是把政治宣传等同于时政新闻的传播,态度严肃,始终追求宏大的叙述观念和语态,这种明显的刻板印象受到不少群众的排斥。因此,若想实现时政新闻传播承载的重要功能,首先要保持时政新闻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和地位,其次要保障时政新闻在人民群众中的有效传播。这样才能表现时政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于此同时,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时政新闻是其主要的媒介职能。就如全国的“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的政治活动,主流媒体相对来说会承担更加重大的时政新闻传播任务。事实上,对于时政新闻的传播,应该更加注重其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而很多以往的媒体总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报道数目和规模上下工夫,并没有从群众的角度考虑这种问题。换句话说,缺少理想的传播效果,过多的传播机会只是在浪费机会。
1.2网络化共建为时政新闻的传播奠定了新的优势在当代世界时局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由此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呈现出新的美好前景。在媒介融合此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为媒介融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在此根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做简要概述。众所周知,视频是电视传播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先天的优势也使得通过电视传播新闻始终在各种媒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传播还包含了音频、图像和文字,这种各方面媒介手段相结合、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闻传播方式更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也有着更加明显的传播效果。当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媒体组织开始拥有更为有序的明确分工、合作,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也更为显著。在时政新闻传播之前,又涉及到了时政新闻的制作。无论哪一年,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会时常有重大的新闻或者历史事件涌现出来,奥运会、世博会、世界经济危机等,从这些新闻报道来看,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些许相似的特点:网络媒介推动着这些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并且看似星星点点的非官方的媒体在网络消息的采集等方面都提供着重大的线索,他们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充分可行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进而搜集正确的报道角度、挑选合理的素材、选择简单有效的报道方式,通过网络中网民对报道主题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时政新闻更具有趣味性、丰富性,更能够贴近民众,也有利于报道往更加,更加真实,更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发展。然而,时政新闻的制作并非是意义上的“拿来主义”,尽管在当今媒介日趋融合的背景下,仍然有网络、广播等同质化的问题,但是这可以看做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发轫期,因为这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当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发展趋势日益激烈,网络化共建的优势也将逐渐表现出来。如此一来,时政新闻制作的内容的说服力将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种传播方式。
1.3时政新闻的传播要求媒体多向度并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化的不断影响,我国时政新闻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是向大众文化转变,从意识形态方面影响受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大众文化极大的降低了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趣味性,严重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其消极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传播礼仪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首先,从传播礼仪的角度来看,若想抵御大众文化对时政新闻的消极影响以下两个重要途径缺一不可。1)时政新闻的源头;2)传播时政新闻的机构。对于及时个方面来讲,政府机构若想保障其自身的,就必须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政务礼仪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免更深层次的造成致命的硬伤。而另一个方面,时政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够以讹传讹,同时也有义务甄别来自网络上的不实的言论,以提高网络上新闻的真实性。否则由此源头衍生出的时政新闻就没有过多的性、神圣性可言了。注重传播礼仪的另一个优点有关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即在收集有关时政新闻的材料和传播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与受访者进行融洽的交流,这不仅能够更大限度的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材料,还能够传播时政新闻在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得传播的效果更佳理想。时政新闻的传播观念不仅要注重传播礼仪方面,还要考虑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在时政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最反感的就是其内容的枯燥无味,传播方式的古板老套。而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就是建立在时政新闻制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满足各类受众对时政新闻的接受习惯和条件。其指向性和普及性使得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2结论
客观而言,媒介之间经过长期的组织和联盟逐渐发展成一个共同体,即“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对于新闻界业务来说是其统一和发展的源头,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时政新闻传播就如同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工程,经过长期而复杂的不断发展,逐渐向集所有媒介优势于一身的多媒体形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时政新闻的传播从语态到形态,从理念到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往更具有影响力。尽管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促进着“媒介融合”,使媒介传播时出现了许多创新的元素,但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的传播仍然存在许多弊端,这就需要注重时政新闻的传播礼仪和多向度并行,从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上下功夫,尊重并认同新闻的传播规律,使时政新闻传播的观念得以回归。
作者:巴桑卓玛单位:《林芝报》社
时政新闻论文:广播时政新闻传播论文
一、现场典型音响是重要的制胜法宝
在文字新闻稿中,引语是新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多变的引语既能增加报道的人性化色彩,也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感,增加信息量和趣味性等。而对于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广播来说,现场音响可以说是广播新闻的“直接引语”,特别是广播时政新闻,如果能恰当运用现场音响,则能很好地提升新闻可听性。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央要求党政负责同志要在民生领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多倾听、多走访。由此,时政报道中的典型现场音响也随之增多,而这些都是广播时政报道很好的素材。比如: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就城乡接合部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农民转居安置等民生问题多次实地调研。调研中,郭金龙与百姓交谈的亲切话语,责令有关部门负责人时坚定的语气,以及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现场表态等,都是广播时政新闻可以运用的典型音响。如果这些信息仅仅是通过播音员叙述,显然达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同时也不能传递出时政新闻中蕴含的真实信息。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从7月21日当晚,市领导紧急出动指挥救灾到7月28日市领导在房山受灾最严重的河道向遇难者致哀,以及现场督促救灾安置房加紧建设的连续报道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大量运用了现场音响和领导讲话录音,广播现场音响的运用反映了现场气氛、当事人的语气,拉近了时政新闻与听众的距离,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报道
时政新闻可能会给人一种刻板、生硬的感觉,若要淡化这种感觉,除了适当运用现场音响之外,还可以对时政新闻进行延伸性的报道,例如对调研类事件做后续跟进、对政策类事件做解释性报道等。时政报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报道中的新闻主体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人,言语中能映射出一些隐含的信息或延伸性的新闻。比如:2012年5月3日上午,北京市政府领导来到正在施工中的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进行调研,并慰问建设者。调研中透露,今后北京轨道交通要与纽约、伦敦等世界著名地铁城市比肩。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一信息,记者随即进行提炼并做了延伸性采访,一篇《今后北京轨道交通将与纽约等世界城市比肩》的时政报道应运而生,丰富了时政新闻的信息量。要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性报道,记者需要提前做功课。时政新闻大多是预发性事件,时间、地点和大致内容事先要有所了解,记者采访之前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记者在拿到领导活动行程时,需要了解基本事实、搜集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捕捉到可以追踪或者深度挖掘的新闻点,从而丰富广播时政新闻报道内容。
三、多用体验式叙述和细节描写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多元,人们更喜欢接受个性化、轻松化的新闻语言风格。虽然时政新闻的定位决定了其严肃的基调,但是这种严肃也可以巧妙地进行“软化”处理。例如,可以多运用记者自我体验式的叙述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细节描述等方式,增强广播时政新闻的可听性,从而使新闻更加立体化、个性化,使领导人形象更加鲜活、富有人情味。2012年底,新华社记者采制的一篇时政新闻《冒雪再访老朋友》中,有一段叙述很好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时隔近五年,再次来到恩施龙凤镇龚延强家。他与龚家人围坐在火塘边,问收入多少、口粮够不够、儿子打工能寄多少钱回来。他还到卧房和灶间察看,他说,收拾得比五年前干净,年货也开始备了。“来,咱们以茶代酒,祝你们生活越过越好。”①在新媒体语境时代,这种简短、生动、信息量大的细节描写远比平铺直叙更吸引人,更具有感染力。时政新闻中使用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不但使报道变得生动,领导人的形象也变得立体、鲜活。
四、积极运用新媒体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38亿,3G用户总数达到4.19亿户。②据预测,移动新媒体用户数量还将继续扩大,内容的移动化阅读和多终端化阅读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而广播媒体和移动终端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为传统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为“移动”的人们提供信息奠定了基础。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比如:社交媒体用户在信息的时候是生产者,接收所关注用户信息时是接受者,将接收到的信息再转发或分享给其他用户时是传播者。在这样的舆论场中,广播媒体首先可以在新媒体上积极与受众互动,更多地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不断地让时政报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其次,可以对广播中播出的时政新闻音频进行碎片化加工,突出有效信息、突出鲜活生动的现场音响,让时政新闻离受众更近一些。第三,利用社交媒体针对重要时政新闻事件一些背景式内容,以此让每一条时政新闻变得更立体、信息量更丰富,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作者:郭攀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时政新闻论文:探索时政新闻的特性及民生化
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写作结构单一
从事时政新闻写作的记者在撰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多以时间顺序或活动流程来对事件进行报道。对于领导人访问类的时政新闻多按照访问流程进行报道,整篇报道都是事件、地点及讲话内容,缺乏趣味性,报道内容毫无新意。时政新闻都具有严谨的特点,旨在报道、规范、真实的新闻内容,很难以生动有趣的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眼球,采用该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虽然安全稳妥,却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阅读需求。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时政新闻报道包含的通常有政治层面的内容,以政治报道为主,对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可以从人们群众谈到,国家的工业、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等都能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从生活水平上升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都可以将时政新闻中提到的内容综合起来,将其作为延伸源头,在报道的过程中紧抓时政新闻的要点,从而有效把握政治时事的发展动向。
二、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民生新闻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时政新闻开始向民生化发展。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此类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人们群众的生活,能够有效拉近领导与市民的关系。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现代化信息传播和发展的需求。例如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每天十八点播出的《直播海南》栏目和海口广播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热带播报》栏目,在整个海南地区的收视效果良好,内容贴近海南人民的生活,其真实感更强,更能吸引当地观众的眼球。这些节目向人们展示的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向人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受众的认可。要想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就必须在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老百姓通报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此外,还要在报道的过程中多与社会民众接触,以确保时政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真实的反映出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报道内容应该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从关注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角度对报道进行升华,时政新闻在报道会议、活动等新闻时内容要尽量包含鲜活的人物或故事,使受众身临其境,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述要做到平民化,并且从民众的阅读心理出发,拟定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在达到思想传达的目的的同时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媒体具有“政治晴雨表”的美誉,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在传达党中央的指导政策方针时生动有趣、直白通俗的表述语言更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老百姓在阅读时政新闻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当中的深厚情感,拉近国家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让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2008年6月,主席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是指,我国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报道内容的民生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利益放在首位,向其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思想和路线,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中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深情厚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激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党中央领导人们走向幸福美满生活的目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报道内容的创新,才能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使得时政新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政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受众在接收民生新闻信息的同时,其思维模式、价值观、认识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时政新闻给人一种呆板做作的感觉,只有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人们在党中央的关怀中充分认识并理解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及政策,从而实现国情民意传达的性目标。要想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有效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合理可行的途径使得时政新闻的趣味性更强,以平民的角度对时政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在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说空话、大话和官话,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观点和利益出发,用事实说话。
在进行时政新闻的选题时,应该以老百姓的角度和心理诉求为基础,报道内容应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报道语言的通俗化,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时政新闻的报道应该更注意关注民生、民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考察并剖析群众的生活工作状态,让老百姓在接受这些时政新闻的时候不会感觉内容的呆板和做作,让他们感受到党中央的深切关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总结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其内容严谨枯燥,但其特点十分鲜明。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找出时政新闻撰写的破发点,根据其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革,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转型。民生化的时政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其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更加简单质朴,必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时政新闻论文:电视时政新闻要加强亲和力
一、时政新闻对亲和力的需求 时政新闻,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亲和力,最早是化学领域的概念,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现在却要联系在一起。在主流媒体的编排中,时政新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新闻传播学领域最
早将“新闻报道亲和力”界定为“报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是新闻报道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元素,是报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吸引受众,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向受众亲和的能力。
亲和力提出无疑是改善时政新闻当前现状的一个重要抓手。从亲和力的角度来研究时政新闻报道,将使时政新闻的研究空间进一步扩大,使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二、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
时政新闻遭遇瓶颈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及时个是浅层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报道的层面,包括报道内容的单一、报道形式的呆板、报道效果的一般。第二个是深层次的原因,涉及政治、新闻体制和媒体的经营理念等。
其一、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首要表现就是报道重领导、轻群众。2013年2月4日,《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称,河南媒体千字新闻报道塌桥事故提及16位领导,1300字中1134字表扬当地部门如何辛苦工作,多次出现“迅速赶赴现场”、“全力以赴”、“全力救援”、“不惜一切代价”等字眼。又如,2010年6月,江西几条主要江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其中唱凯堤发生决口,严重威胁下游5个乡镇14.5万人的安全,然而,就在央视记者询问下游群众情况的电话采访中,江西防总相关负责人大谈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几分钟内提及不下10位领导的名字。不难看出,大多数时政新闻把视角投向了领导,而忽视了群众,从而使得报道缺少亲和力,老百姓不愿看。
其二、报道内容重工作、轻生活。
不少媒体将时政新闻等同于党政机关的公文。政府什么我就登什么,领导讲什么,我就写什么。只满足于不遗漏文件或者讲话的内容,甚至于把每个点依次罗列,这样的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工作简报的翻版。如长春电视台4月日一则时政新闻:《高广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项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全文1094字,用不足100字报道事件本身,领导指出、强调、讲话尽占900多字。
报道看似面面俱到,实际没有重点,更别说找到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记者在报道中却把大量的篇幅留给了领导、留给了工作,而把最重要的内容“隐藏”了起来,有点故意让观众找不到的感觉。
其三、报道语言公式化。
有些时政新闻的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套路。开篇总是“某某领导在会上指出”,接着“某某领导强调”,以“某某领导要求”结尾。甚至是领导的具体活动也搬进了这种“时政新闻模块”里,语言生硬、重复,>:请记住我站域名/民营经济“活”起来》,全文主题是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以一台节能缝纫机为切入点,本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却只有一个工人采访同期声,然后直接就过度到政府资金保障企业设备更新,又加上一个相关部门某某领导的同期声。而且其内容也是很空的口号,谈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的优惠政策,却没有说清楚,具体有哪些政策。这些政策有什么样的作用?这种模式化的以小带大的写法,已经被很多时政新闻所套用,毫无新意。
三、报道思维的转变是根本
时政新闻之所以“老面孔”,就是记者局限在求同思维中,主题重复,视角相同,写法老套。求异思维要求记者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色、视角,从常规中寻找特异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建议:
及时、报道领导活动,力求彰显亲民情怀。
一般而言,一提起领导活动,大家都会认为那是比较严肃的事情,需要板起脸来、端起架子。媒体也常常只写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重要讲话。而由此派生出来的官腔、官调、命令式的老话套话,读者不仅不爱看,有时甚至产生反感。因此,提升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就是要减少对领导干部“政绩”宣传,增加“人格魅力”塑造,将“服务于民”内化为领导人的人格特质,把领导活动写出“情”。
第二、节庆报道,追求宏观微观两种视角。
每逢重大政治活动、重大社会事件、重要历史时刻,往往是媒体发挥引导作用、展示独特风采的大好时机,而节庆日的报道在其中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1年春节,一个新的话题悄然成为热议的焦点,这就是出现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各大网站重要时段、栏目、首页上的“新春走基层”报道。2013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有百姓心声《过年回家最想和家人说什么》,流水线上的爱情《车间里的婚纱照》,有在岗位上《高铁检修 众人成“合”》,还有吾老吾幼《深圳老年人生活调查》,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春节期间,央视新闻频道因“新春走基层”栏目,收视率大幅提升,其他媒体的报道也赢得了受众的充分肯定。反映基层百姓的新闻进联播、上头条,而且得到社会各界受众如此广泛的好评,这个现象值得思考,值得总结。
第三、政策解读,立足民生、体现。
政策是时政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会议报道、领导活动、节庆报道相比较,政策新闻具有性、时效性、程序化和公式化的特点
时政新闻论文:新华社官方微博时政新闻“直播”特点分析
2013年3月22日至31日,中国国家主席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四国相继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第五次会晤。新华社在此次“主席首访亚非四国”的新闻报道中,专门派出前方报道记者团,打造出微博“直播”为主,网站整合为辅的报道方式,充分利用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媒体式新闻报道。
此次出访是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国事访问,这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新华社官方微博对于此次出访的新闻报道,兼顾政治性与生活性,注重预热性报道、“跟踪式”报道和总结式报道,打造出了生动的时政新闻微博报道新特点。其不仅完整呈现了此次出访的全部过程,更通过多种内容表现形式将此次访问背后的意义、价值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风范多角度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对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三个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对此次“出访”相关新闻情况的统计(见图1),通过图1可以看出,3月20日到3月31日期间,除了新华社外,《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也都对此次主席的亚非首访进行了新闻报道。但新华社利用多路微博平台,在报道数量上取得优势。特别是新华社国际新闻即时播报微博@新国际,共此次访问相关新闻微博314条,成为新华社主要的微博报道平台。本文就以新华社@新国际微博为例,分析此次“主席亚非首访”过程中新华社官方微博新闻报道的新特色。
一、预热式报道:铺垫良好舆论氛围
新华社官方微博此次对于主席的亚非首访报道,一个新的特点是,在3月22日正式访问之前便提前进行了一系列的预热性报道。报道内容有:1.预告此次访问流程和重点事项;2.增加被访问国家的相关信息介绍;3.采访各国领导人对此的态度;4.刊登评论解析此次出访目的和价值;5.报道新华社记者团的准备情况。
3月21日,@新国际连续微博预告主席的此次访问流程,如“微解读:非洲行程早知道”,利用“微分享”介绍了主席在非洲期间所要会见的人物和要在哪里进行演讲等内容;除此之外,新华社官方微博的“预热式”报道特别注重国际舆论态度的展现,专门报道了被访问国家不同领导人对于主席此次访问的看法及期待,如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表明此次访问将有利于中俄能源项目的合作和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表示“俄共真诚欢迎”等态度。通过国际舆论的微博报道,让更多网友从国际社会背景之下认识此次主席的亚非四国访问。
通过这些预热性报道,不仅使网友提前了解了此次出访的基本情况,对于后续的关注焦点有所重点选择和安排,同时,也为主席的首次出访制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效地引导了新媒体舆论场。
相较于传统媒体舆论场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传播路径更为多元和复杂,其既可以以传统媒体为发端,也可以以互联网和新媒介自身为发端[1]。特别是微博的出现和普及,公众意见交互集合得更加迅速,新媒体舆论场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传播特点[2]。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需要按照新闻规律对时政类新闻事件进行适时的舆论引导,依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合理地影响并引领社会舆论发展,有效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
二、“跟踪式”报道:重视记者体验
3月22日访问正式开始后,新华社利用多种手段和报道方式,在网络上对此次出访做了“跟踪式”的全程报道,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道内容的完整性。此次新华社前方记者跟随主席,对其出席的每一项活动议程都给予了相关的内容报道,信息密集,频率更快,内容完整。二是报道内容的细节化。此次报道除了关注主席出席活动的情况和各项发言外,更加重视内容的细节化和环境渲染。如主席演讲前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大礼堂是怎样忙碌准备的,主席和普京总统22日晚观看的文艺演出《美丽中国》的节目单是什么样的等。使得网友看到了不同于报纸、电视的更多的出访过程中生动的细节化展示,给人以新鲜感。
具体来说,其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记者感受内容增加:记者随手拍+记者高访日记。此次新华社官方微博对出访的报道开设了两个特别的栏目,一个是“记者随手拍”,一个是“记者高访日记”,从图片到文字,充分强调了前方记者参与其中后自身感受的直接表达,是典型的“体验式”报道。
“记者随手拍”是指前方记者用镜头聚焦正式场合与台前幕后的背景信息。正是强调了“随手”二字,其所拍照片既可以是正式场合中政治活动的新闻图片,也可以是会场内外的休闲细节、各个国家的街市风景、各国记者的忙碌模样等。如记者拍摄的会场下众多观众“粉丝”争相与普京合影的照片、金砖峰会上午餐的食物照片等。这一内容的设置,不仅为网友提供了更多新鲜有趣的新闻照片,同时也可以让网友感受到此次访问对于不同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多方位影响。
“记者高访日记”是指记者利用长微博平台,采用“日记体”的写作方式对自己在前方采访报道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和情感抒发。类似于评论,但风格较为轻松,所写内容也较为宽泛。
“记者随手拍”和“高访日记”不仅从侧面补充和丰富了此次访问的相关信息,使得时政新闻报道生动有趣接地气,稀释了官方政治性,让读者接收到更多在报纸、电视上难以见到的及时手信息,让其跟随记者的镜头和笔尖一起去访问的前方全程观看。
(二)解释性内容增加:金砖峰会热词+名言典故+要点梳理。除了突出记者的体验式报道外,此次新华社官方微博对于主席的出访加大了解释性内容报道,及时为网友释疑解惑。如其设置的“金砖峰会热词”和“名言典故”等话题,就专门针对整个访问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和主席讲话中的名言名句所做的解释性注释,为广大网友普及相关专业知识,使其在阅读时能更好地理解,贴近实际,做百姓看得懂的时政新闻。
另一种解释性内容就是新华社官方微博注重对此次访问中的会议、文件或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性要点梳理,如“中俄举办过哪些‘年’?”“德班会晤成果几何?”等内容,新华社记者就梳理出中国和俄罗斯先后互办的三个“年”和德班五项主要成果为读者作总结性报道。还有主席发言中的“精彩语录”梳理。这样的报道不仅使得新闻要点集中,更加方便了读者直观了解内容概要。
新华社官方微博此次增加解释性内容报道,正是考虑到时政类新闻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政治内容和历史内容,对于广大网友而言,这些专业知识如果仅靠单一的新闻报道是难以吸引其注意并让其理解的,因此,就需要解释性内容和总结性报道的梳理和辅助,这也是微博新闻报道欲在海量内容中脱颖而出赢得网友关注的有效途径。
(三)视频辅助,加大评论。此次对于主席出访亚非四国的网络报道,除了文字信息之外,视频播报也成为新华社官方微博和网站上的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微博上,除了新华视频中心和中央电视台的相关视频内容外,还有专门分享自“拍客”网的相关新闻视频,台网联合,网网联合,用视频来辅助文字,动态与静态相互结合,共同呈现此次主席首访报道。
利用微博即时更新滚动的报道特色,新华社官方微博在报道此次出访内容时将新闻与评论穿插,基本实现了重要新闻即时评论,通过单条微博的“微评论”和长微博的“分析评论”,注重新闻的分析与舆论引导。
除了视频与文字的双重配合外,在微博语态下,如何在每一条有限的内容中将时事政治新闻表述得更加生动且具有吸引力,成为微博新闻报道的重要突破口。
新华社官方微博对此次的出访报道不仅在内容上突出记者的体验式新闻,在新闻标题和语言的表述上,也都避免了以往时政新闻枯燥、老套的刻板报道风格,更加注重情感的渲染。如其微博新闻标题“八千里路云和月”“早餐会上的‘中国味道’”“真朋友最可贵 ”等,其不同于报纸和电视时政新闻的写实标题,其以评论性的手法进行直观生动的情感表达,使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即可直接感受到该新闻所要表达的浓厚情感,而这主要得益于网络环境和微博平台的大众化、草根性、娱乐性等特点。
三、总结式报道:评论升华主旨
在以往的时政新闻中,对于领导人出访的报道往往只侧重于其访问过程中的各项议程,但是新华社官方微博此次对于主席的出访报道特别重视后期的总结式评论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此次访问作总结式梳理;二是对其中具有重要双边或多边意义的内容作重新评论解读;三是补充此次访问过程中一些未报道过的内容。
3月31日,主席结束此次访问回京,新华社官方微博总结了此次出访的核心内容,用大量图片制作成回顾图集,与此同时,还专门增设了“解读”微博,如“数字解读”所统计的“这次访问主席出席了66场活动,与32位国家元首及政要举行了会谈和会见,发表了20多次演讲和重要讲话,出席了10多场人文和公共外交活动。有时24小时内不间断工作15个小时”。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对访问内容的评论性解读,有“解读:外交开局之旅 三大着眼点”“解读:首访发出的明确信息”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的“解读”微博评论并不像过去报纸或网站上的长篇大论,而是各领域专家等三两句话高度凝练剖析此次访问意义,这样的总结性报道更加从整体上加强了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
通过此次微博报道的整个评论可以看出,对于主席首访亚非四国,新华社始终将报道视角置于世界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坐标中,特别重视十八大以来“新政”给中国所带来的政治新风,突出强调了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关系和未来发展,策划完整,重点清晰,定位。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这对于新媒体环境之下时政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学者称这一规定的提出是要时政新闻报道做“减法”[3],各主流媒体也纷纷在对领导人的出访、外事会见、调研视察和一般会议的新闻报道上突出重点,压缩空间,积极践行十八大之后“改文风”活动中新闻报道的“短、实、新”精神,注重加强舆论引导。此次新华社官方微博对于“主席出访亚非四国”的新闻报道对新媒体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首先,弱化政治性,融入生活化,做通俗的时政类新闻报道。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新闻的更新频率加快,信息密布,如何让内容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从细节入手,挖掘有意义的背景信息,改变单一政治角度,稀释硬性政治色彩。同时,要对内容和读者的疑问及时作出分析阐释,让读者在完整的政治信息和国际环境大背景下阅读时政类新闻。
其次,营造“现场感”,做活时政类新闻报道“及时现场”。新华社此次的网络报道就是借助网站和微博的合力,呈现出一种读者跟随记者在现场共同观看的“过程感”,以此来吸引受众观看阅读。此次新华社官方微博的出访报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做“活”了时政新闻,拉近了时政新闻同网友的距离。
如何让党报微博成为融合、沟通“两个舆论场”的桥梁,引起了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陈芸认为,传统媒体刚进入微博,因为话语方式一时难以转变,难免会遭遇“板砖”。必须主动改变,适应微博的传播规律,才能有效引导舆论。[4]
,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要善于引导新媒体舆论场的舆论态势,让新媒体舆论场中的媒体言论和网民的“民间舆论场”交互重合,这不仅需要主流媒体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更要推陈出新,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有效议题,从而进行舆论引导
时政新闻论文:城市台时政新闻发展探析
摘要 本文以《厦视新闻》栏目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为电视的时政新闻的发展勾勒了一个轮廓。
关键词 时政新闻 城市台“大新闻”平民视角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视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视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
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台抢得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厦门广电集团《厦视新闻》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
《厦视新闻》是厦门电视台建台以后自办的及时个新闻栏目。在以往的操作中,《厦视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厦视新闻》的收视率与其他新闻栏目相比,始终未见优势。2008年3月31日,栏目进行改版,时长从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并且对其标识、色系、标题条、字幕等全部重新设计,同时在报道领域、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均进行了调整。2009年在新闻栏目群的收视数据呈整体下滑趋势,《厦视新闻》却逆势大幅上扬。2009年的市场份额为8.63%。改版收效成绩不俗,笔者认为,《厦视新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拓宽报道领域,树立“大新闻”意识
一直以来,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领域固定、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报道、会议报道、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重大节日报道。枯燥、乏味的报道不免使观众收视兴趣淡然。
《厦视新闻》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时政新闻关注点除了领导动态和会议报道,还可以是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发展各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冲撞与突破、经济、文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问题以及市民生活的新动态等等,特别是要抓住当地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为观众提供更有效更具可看性的新闻,并集中时间、力量、篇幅报道,形成声势,使之成为舆论热点和新闻亮点。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厦视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社会热泌话题等等。2008年,厦门确定援建四川彭州四镇之后。新闻中心主动联系厦门前方指挥部和彭州电视台,组织精干队伍前往彭州采访,推出系列报道“挺起彭州”,这组报道延续至今,反响不俗。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厦视新闻》推出“东进新曲”大型组合报道,反映厦门环东海域开发的新成就。新闻、深度报道、评论、言论多种体裁并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两大背景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振信心的力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流媒体的地位得以彰显。
二、调整报道角度,体现时政新闻的价值
观众之所以对时政新闻提不起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报道的切人点没有选择好,这让本来关乎民众的新闻看起来只是政府在自说自话。只要调整报道角度,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寻不少新闻点,也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1、新闻报道中突出“贴近性”,实现平民化视角
时政报道在操作中需要认真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收视心理,在党委、政府要传达的内容和观众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来处理。大体说来,时政报道切人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由热点问题与本地的关注点切人;由新闻背后的故事切入;由事件引发的反思切入;由社会健全发展的关系切入……切人的角度很多,关键是要从民众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在具体操作上,着力调整电视新闻的报道视角,重点选择“党委政府重视,民众关心”的事进行报道。比如,市政部门经常会举行各种新闻通气会,介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或者工作重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民众比较关注的兴趣点: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道路等等,一个工作简报因此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比如,在厦门人民面对交通难、就医难、就学难的时候,《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厦门模式再解读”,介绍厦门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破解“就医难”方面的做法。分别以厦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蔚然成形;社区医院“变身”,民众心态“转型”等为题目制成系列报道,通过这一系列报道给市民多方位地介绍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方便市民得到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救助。这一变化使新闻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以与人为善的姿态,建设性的思路出现在观众面前。
2. 挖掘观众深层需求,体现主流媒体的价值
除了在选择新闻时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来进行选择以外,时政新闻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观众需求的层次。很多重要问题,在它的初发阶段很难引起观众本身的主意。观众没有显示出强烈的需求,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热点、难点、焦点,这些问题就形成了观众的隐性需求。所以,要保持时政新闻类栏目在电视新闻中的主导地位,就要高瞻远瞩,深入报道,发掘难点热点,担当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众普遍对经济类新闻提升了关注度,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将镜头对准我市上上下下应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促发展的生动实践,并在《厦视新闻》栏目中开辟“坚定信心促发展”专栏,从政策解读、行业逆势成长透析、以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投资片区建设情况等多角度人手,为广大市民和企业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厦门建设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厦视新闻》通过“98贸洽会”、 教师节、中秋节、爱牙日、无车日等等节日为由头,制造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新闻,通过爱牙日、无车日等纪念目的新闻来关心平时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有益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生命的关爱。
三、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时政新闻的活力
当前,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固定、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这不但直接损害了时政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而且在观众当中也引发了或轻或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档节目的收视率。因此,不妨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形象化,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
1、缩短新闻篇幅,将几条会议精炼出最主要的内容,缉合成一组,以“要闻快报”的形式集中播发。如此处理,既避免节目出现拖沓的现象,节目的信息量也得以增加。
2、采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丰满新闻内容。如对某些有特点的、重要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对某些消息里面容纳不了的内容、不便容纳的信息,除了正常消息报道以外,就应该运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予以锦上添花,从而形成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立体的整体宣传效果。2008年中,厦门市委首次赴台湾参访,除了完成在台湾的报道之外,节目还主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同行联系,请他们采访当地台商、专家、市民,收集他们对厦门市委参访活动的评价,并在节目中及时播出。这组报道极大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新闻的辐射强度。
3、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和特点,适时使用现场声、同期声、字幕、图表等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些政策公告之时,均可以用最鲜活的方式让民众对政策有最直观的理解。为展示福建铁路(厦门段)建设的全貌,新闻中心精心策划福厦铁路建成通车的宣传报道,连续七天推出展示福厦铁路通车的系列报道《舞动厦门》。《厦视新闻》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报道,采取现场采访与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福厦铁路沿途各站全貌图等手段进行展示,生动地介绍了福厦铁路建设以及厦门铁路的发展历程。
作为电视传播架构下最基本单元的城市电视台,将长期在我国的传播体系当中发挥喉舌功能、舆论功能以及党和政府与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和中央、省级媒体不同的是,城市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在地域和心理上的双重贴近性。时政新闻的创新与发展,要想有所作为,也应该在这两方面下工夫。因此。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勇于探索革新,才能强化城市台的主流地位,提高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时政新闻论文:探讨时政新闻的特性及民生化
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写作结构单一
从事时政新闻写作的记者在撰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多以时间顺序或活动流程来对事件进行报道。对于领导人访问类的时政新闻多按照访问流程进行报道,整篇报道都是事件、地点及讲话内容,缺乏趣味性,报道内容毫无新意。时政新闻都具有严谨的特点,旨在报道、规范、真实的新闻内容,很难以生动有趣的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眼球,采用该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虽然安全稳妥,却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阅读需求。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时政新闻报道包含的通常有政治层面的内容,以政治报道为主,对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可以从人们群众谈到,国家的工业、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等都能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从生活水平上升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都可以将时政新闻中提到的内容综合起来,将其作为延伸源头,在报道的过程中紧抓时政新闻的要点,从而有效把握政治时事的发展动向。
二、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民生新闻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时政新闻开始向民生化发展。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此类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人们群众的生活,能够有效拉近领导与市民的关系。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现代化信息传播和发展的需求。例如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每天十八点播出的《直播海南》栏目和海口广播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热带播报》栏目,在整个海南地区的收视效果良好,内容贴近海南人民的生活,其真实感更强,更能吸引当地观众的眼球。这些节目向人们展示的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向人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受众的认可。要想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就必须在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老百姓通报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此外,还要在报道的过程中多与社会民众接触,以确保时政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真实的反映出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报道内容应该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从关注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角度对报道进行升华,时政新闻在报道会议、活动等新闻时内容要尽量包含鲜活的人物或故事,使受众身临其境,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述要做到平民化,并且从民众的阅读心理出发,拟定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在达到思想传达的目的的同时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媒体具有“政治晴雨表”的美誉,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在传达党中央的指导政策方针时生动有趣、直白通俗的表述语言更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老百姓在阅读时政新闻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当中的深厚情感,拉近国家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让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2008年6月,主席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是指,我国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报道内容的民生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利益放在首位,向其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思想和路线,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中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深情厚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激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党中央领导人们走向幸福美满生活的目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报道内容的创新,才能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使得时政新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政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受众在接收民生新闻信息的同时,其思维模式、价值观、认识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时政新闻给人一种呆板做作的感觉,只有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人们在党中央的关怀中充分认识并理解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及政策,从而实现国情民意传达的性目标。要想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有效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合理可行的途径使得时政新闻的趣味性更强,以平民的角度对时政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在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说空话、大话和官话,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观点和利益出发,用事实说话。
在进行时政新闻的选题时,应该以老百姓的角度和心理诉求为基础,报道内容应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报道语言的通俗化,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时政新闻的报道应该更注意关注民生、民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考察并剖析群众的生活工作状态,让老百姓在接受这些时政新闻的时候不会感觉内容的呆板和做作,让他们感受到党中央的深切关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总结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其内容严谨枯燥,但其特点十分鲜明。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找出时政新闻撰写的破发点,根据其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革,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转型。民生化的时政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其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更加简单质朴,必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时政新闻论文:对时政新闻的特性及民生化探索
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写作结构单一
从事时政新闻写作的记者在撰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多以时间顺序或活动流程来对事件进行报道。对于领导人访问类的时政新闻多按照访问流程进行报道,整篇报道都是事件、地点及讲话内容,缺乏趣味性,报道内容毫无新意。时政新闻都具有严谨的特点,旨在报道、规范、真实的新闻内容,很难以生动有趣的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眼球,采用该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虽然安全稳妥,却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阅读需求。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时政新闻报道包含的通常有政治层面的内容,以政治报道为主,对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可以从人们群众谈到,国家的工业、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等都能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从生活水平上升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都可以将时政新闻中提到的内容综合起来,将其作为延伸源头,在报道的过程中紧抓时政新闻的要点,从而有效把握政治时事的发展动向。
二、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民生新闻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时政新闻开始向民生化发展。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此类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人们群众的生活,能够有效拉近领导与市民的关系。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现代化信息传播和发展的需求。例如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每天十八点播出的《直播海南》栏目和海口广播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热带播报》栏目,在整个海南地区的收视效果良好,内容贴近海南人民的生活,其真实感更强,更能吸引当地观众的眼球。这些节目向人们展示的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向人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受众的认可。要想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就必须在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老百姓通报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此外,还要在报道的过程中多与社会民众接触,以确保时政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真实的反映出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报道内容应该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从关注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角度对报道进行升华,时政新闻在报道会议、活动等新闻时内容要尽量包含鲜活的人物或故事,使受众身临其境,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述要做到平民化,并且从民众的阅读心理出发,拟定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在达到思想传达的目的的同时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媒体具有“政治晴雨表”的美誉,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在传达党中央的指导政策方针时生动有趣、直白通俗的表述语言更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老百姓在阅读时政新闻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当中的深厚情感,拉近国家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让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2008年6月,主席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是指,我国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报道内容的民生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利益放在首位,向其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思想和路线,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中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深情厚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激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党中央领导人们走向幸福美满生活的目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报道内容的创新,才能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使得时政新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政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受众在接收民生新闻信息的同时,其思维模式、价值观、认识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时政新闻给人一种呆板做作的感觉,只有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人们在党中央的关怀中充分认识并理解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及政策,从而实现国情民意传达的性目标。要想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有效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合理可行的途径使得时政新闻的趣味性更强,以平民的角度对时政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在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说空话、大话和官话,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观点和利益出发,用事实说话。
在进行时政新闻的选题时,应该以老百姓的角度和心理诉求为基础,报道内容应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报道语言的通俗化,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时政新闻的报道应该更注意关注民生、民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考察并剖析群众的生活工作状态,让老百姓在接受这些时政新闻的时候不会感觉内容的呆板和做作,让他们感受到党中央的深切关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总结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其内容严谨枯燥,但其特点十分鲜明。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找出时政新闻撰写的破发点,根据其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革,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转型。民生化的时政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其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更加简单质朴,必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时政新闻论文: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
【摘要】地方党报不仅是当地一举一动的见证人,为地方建设留下宏观的、主流的记录,更是当地发展的思想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无论何时,地方党报都应站在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深入挖掘、勇于创新、构筑精品,大行“民生之道”,打造出让百姓信任、依赖的“贴心报”。
【关键词】地方党报 时政新闻 民生新闻
地方党报毫无疑问与地方发展存在相得益彰的关系,它不仅是当地一举一动的见证人,为地方建设留下宏观的、主流的记录,更是当地发展的思想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始终把握前进的脉搏,并及时将之反映到新闻报道中去。
“十二五”规划,从中央到地方,无一例外地将“民生”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新闻舆论宣传做到位,则能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多层面素质的提升,民生发展得到保障;对于民众来说,新闻舆论监督到位,关注的问题就获得反映的渠道及解决的帮手。由此,地方党报如何谋篇布局,对当地的发展具有“润物无声”的影响。
本文试从理念及方法上,探讨地方党报应如何做好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
及时、由于身份定位,地方党报的首要责任始终是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公布重要决策方针、通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主旋律。
在各类新型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语境,主流新闻舆论的地位、作用显得更加举足轻重。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报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党报的职责所在。处在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地方党报,只有导向及时、正确,才能树立公信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虽然如上所述,地方党报拥有与生俱来的严肃形象,但其强大的生命力根本上来自其自身“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即贴近中央大政方针,“地利”即贴近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人和”即贴近本地民生民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民众才是各级执政者存在的根基,同样也是地方党报存在的前提及运转的根本动力。
第二、地方党报在履行政治责任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与民众接触多、信息及时广泛的优势,忠实地反映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在政府与民众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
地方新闻必然植根于本土文化,携带了本地资源的基因,这其中就包括政府推行的政策措施及其效应。为百姓发声,将呼声传送到管理层,进而实施媒体舆论监督的义务和权力,为民生问题献计献策,提供帮助平台,地方党报才会赢得民心,更具说服力与影响力。
实际上,地方党报的报道正是当地管理层行政决策的试金石——“正面新闻”可树立施政信心、提供行动指南,而“负面新闻”则敲响警钟,提醒三思而行。这其中,又以提出质疑、揭示短处的报道尤为宝贵,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等于为执政者分忧。
地方党报在运作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呢?现以2011年8月份及时周的《马鞍山日报》为例,撇开该报专门的民生新闻版,专注于分析头版。因民生专版聚焦“草根”理所当然,而以时政报道为主打的头版如何与民生相结合,才是最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在报道内容上应当平民化、大众化,从影响市民生活的角度切入,从市民关注的角度深入,从服务市民的角度升华。报道政要活动、会议等类的新闻,尽力涉及到鲜活的人物或故事,通过现场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现场,使时政报道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
譬如,8月1日头版的一则报道《丝丝关爱送清凉,殷殷话语寄厚望》,实则写马鞍山市高层的慰问活动——看望在酷暑中奋战一线的城市建设者。该报道将视角投向了劳动者,描写了晚间工地仍忙碌的场面,同时介绍了工程进展情况,字里行间描绘出工人在高温下挥汗如雨的情景。如此把工作报道、政务报道人性化处理,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另外,8月4日的头版刊登的《我市隆重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则更加鲜明地将普通百姓作为新闻主体推上了显著位置。
与此同时,在内容层面,成功的时政报道更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把新闻的重点放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和意义上,做有观点、有思想的新闻。以8月3日的头版为例,头条新闻《解难题,鼓干劲,促发展》报道的是市委书记开展服务企业活动,稿件将其为企业“解难题”的目标摆在了重点位置,着重阐述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思想意识和政策措施。而另一篇《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全力打好“关键一仗”》则介绍了市委书记深入社区和集贸市场,督查积压问题整改等与民生更加紧密相连的活动。
其次,在报道形式上,应尽量做到表述平民化,标题越吸引人越好,语言越通俗越好。有些时政报道,百姓不爱看,只因套话官话多,充斥着“指出、强调、表示”之类的政治话语,内容抽象、篇幅冗长、形式呆板,给人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若要塑造一篇既能吸人眼球又能达到宣传目的的报道,应以民众的心理为出发点。
8月2日的头版头条《博望新区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主旨是宣传“百名干部推进百个重点项目”活动,但在标题上抓住“保姆式服务”的新闻点,吸引读者去探究其中详情。8月3日的头版上一则通讯《“爱心时间银行”让爱汇集传递》,标题令人眼睛一亮,从整个版面脱颖而出,契合普通百姓的阅读心理。又如8月5日头版的通讯《新跨越·新面貌·新起点——独具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渐行渐近》,宣扬的是当地加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居性工程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但在行文上,以一对普通的村民父子入题,描绘他们的真切感受,继而引出“城乡面貌巨变”的主题。
在形式层面,报纸版面在设计定位上还应以人为本,贴近当地读者的阅读习惯、欣赏品位和风俗民情等。值得一提的是,《马鞍山日报》的头版,在版面上居中的新闻大图都是以百姓或者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人或物作为主角的,而不是当地政要开会、握手的照片。纵观该报一周的头版,新闻大图片分别为:8月1日的《军民同庆“八一”节》、8月2日的《新市镇军民桥建成通行》、8月3日的《市民踊跃参与健身运动》、8月4日的《清华博士团来当涂实践服务》、8月5日的《老工程师退二线进一线创业有成》……“窥一斑而知全豹”,令读者感受到该报自觉强烈的民生意识。
,本文尝试探讨地方党报当下演绎的一种趋势——“政要活动不发头版头条”。媒体是政治的晴雨表,地方党报的开放、亲民姿态,是地方政治文明的体现。长期以来,地方官方媒体习惯于在头版头条等显著位置跟踪报道政要活动,致使执政者几乎占据了最显著的位置,新闻成了管理者的专属宣传渠道。事实上,业界已经开始探讨大规模地将百姓推至头版,让读者“习惯到二版找政要”。
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各级党政负责人和机关都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主张把党报上的“要闻版”多多留给民众,让百姓的身影和声音占据主导。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已率先“转身向民”,把关乎民情、民意、民生的新闻放在重要位置。这不仅关系到报纸版面如何排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彰显了一个地方的管理理念中服务意识、民本意识的回归。如此突破,提升了党报的亲和力、公信力和竞争力。
除了政治意义,从新闻专业角度来说,党报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媒介,拥有各类媒体共享的公共属性。遵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职业精神操守,这是任何新闻媒体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原则,党报也不能例外。归根结底,地方党报,无论何时,都应站在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深入挖掘、勇于创新、构筑精品,大行“民生之道”,打造出让百姓信任、依赖的“贴心报”。
时政新闻论文:城市台时政新闻发展探析
摘要 本文以《厦视新闻》栏目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为电视的时政新闻的 发展 勾勒了一个轮廓。
关键词 时政新闻 城市台“大新闻”平民视角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视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视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
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台抢得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厦门广电集团《厦视新闻》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
《厦视新闻》是厦门电视台建台以后自办的及时个新闻栏目。在以往的操作中,《厦视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厦视新闻》的收视率与其他新闻栏目相比,始终未见优势。2008年3月31日,栏目进行改版,时长从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并且对其标识、色系、标题条、字幕等全部重新设计,同时在报道领域、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均进行了调整。2009年在新闻栏目群的收视数据呈整体下滑趋势,《厦视新闻》却逆势大幅上扬。2009年的市场份额为8.63%。改版收效成绩不俗,笔者认为,《厦视新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拓宽报道领域,树立“大新闻”意识
一直以来,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领域固定、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报道、会议报道、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重大节日报道。枯燥、乏味的报道不免使观众收视兴趣淡然。
《厦视新闻》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时政新闻关注点除了领导动态和会议报道,还可以是地区社会和 经济 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发展各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冲撞与突破、经济、文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问题以及市民生活的新动态等等,特别是要抓住当地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为观众提供更有效更具可看性的新闻,并集中时间、力量、篇幅报道,形成声势,使之成为舆论热点和新闻亮点。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厦视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 金融 危机、抗震救灾、社会热泌话题等等。2008年,厦门确定援建四川彭州四镇之后。新闻中心主动联系厦门前方指挥部和彭州电视台,组织精干队伍前往彭州采访,推出系列报道“挺起彭州”,这组报道延续至今,反响不俗。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厦视新闻》推出“东进新曲”大型组合报道,反映厦门环东海域开发的新成就。新闻、深度报道、评论、言论多种体裁并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两大背景下。成为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提振信心的力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流媒体的地位得以彰显。
二、调整报道角度,体现时政新闻的价值
观众之所以对时政新闻提不起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报道的切人点没有选择好,这让本来关乎民众的新闻看起来只是政府在自说自话。只要调整报道角度,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寻不少新闻点,也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1、新闻报道中突出“贴近性”,实现平民化视角
时政报道在操作中需要认真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收视心理,在党委、政府要传达的内容和观众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来处理。大体说来,时政报道切人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由热点问题与本地的关注点切人;由新闻背后的故事切入;由事件引发的反思切入;由社会健全发展的关系切入……切人的角度很多,关键是要从民众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在具体操作上,着力调整电视新闻的报道视角,重点选择“党委政府重视,民众关心”的事进行报道。比如,市政部门经常会举行各种新闻通气会,介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或者工作重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民众比较关注的兴趣点: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道路等等,一个工作简报因此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比如,在厦门人民面对 交通 难、就医难、就学难的时候,《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厦门模式再解读”,介绍厦门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破解“就医难”方面的做法。分别以厦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蔚然成形;社区 医院 “变身”,民众心态“转型”等为题目制成系列报道,通过这一系列报道给市民多方位地介绍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方便市民得到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救助。这一变化使新闻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以与人为善的姿态,建设性的思路出现在观众面前。
2. 挖掘观众深层需求,体现主流媒体的价值
除了在选择新闻时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来进行选择以外,时政新闻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观众需求的层次。很多重要问题,在它的初发阶段很难引起观众本身的主意。观众没有显示出强烈的需求,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热点、难点、焦点,这些问题就形成了观众的隐性需求。所以,要保持时政新闻类栏目在电视新闻中的主导地位,就要高瞻远瞩,深入报道,发掘难点热点,担当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全球 金融 危机的背景下,民众普遍对 经济 类新闻提升了关注度,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将镜头对准我市上上下下应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促 发展 的生动实践,并在《厦视新闻》栏目中开辟“坚定信心促发展”专栏,从政策解读、行业逆势成长透析、以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投资片区建设情况等多角度人手,为广大市民和 企业 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厦门建设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厦视新闻》通过“98贸洽会”、教师节、中秋节、爱牙日、无车日等等节日为由头,制造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新闻,通过爱牙日、无车日等纪念目的新闻来关心平时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有益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生命的关爱。
三、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时政新闻的活力
当前,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固定、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这不但直接损害了时政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而且在观众当中也引发了或轻或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档节目的收视率。因此,不妨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形象化,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
1、缩短新闻篇幅,将几条会议精炼出最主要的内容,缉合成一组,以“要闻快报”的形式集中播发。如此处理,既避免节目出现拖沓的现象,节目的信息量也得以增加。
2、采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丰满新闻内容。如对某些有特点的、重要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对某些消息里面容纳不了的内容、不便容纳的信息,除了正常消息报道以外,就应该运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予以锦上添花,从而形成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立体的整体宣传效果。2008年中,厦门市委首次赴 台湾 参访,除了完成在台湾的报道之外,节目还主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同行联系,请他们采访当地台商、专家、市民,收集他们对厦门市委参访活动的评价,并在节目中及时播出。这组报道极大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新闻的辐射强度。
3、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和特点,适时使用现场声、同期声、字幕、图表等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些政策公告之时,均可以用最鲜活的方式让民众对政策有最直观的理解。为展示福建铁路(厦门段)建设的全貌,新闻中心精心策划福厦铁路建成通车的宣传报道,连续七天推出展示福厦铁路通车的系列报道《舞动厦门》。《厦视新闻》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报道,采取现场采访与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福厦铁路沿途各站全貌图等手段进行展示,生动地介绍了福厦铁路建设以及厦门铁路的发展历程。
作为电视传播架构下最基本单元的城市电视台,将长期在我国的传播体系当中发挥喉舌功能、舆论功能以及党和政府与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和中央、省级媒体不同的是,城市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在地域和心理上的双重贴近性。时政新闻的创新与发展,要想有所作为,也应该在这两方面下工夫。因此。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勇于探索革新,才能强化城市台的主流地位,提高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时政新闻论文:浅析地方台办好时政新闻的途径
浅析地方台办好时政新闻的途径
当前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多空话、套话,致使报道冗长干涩,味同嚼蜡。有人笑淡,如果把某些时政报道的时间、地点、人名去掉,跟以前的论文联盟//新闻相比,甚至看不出区别。这是因为时政新闻报道往往原则性很强,要求高,清规戒律多,来不得半点闪失,媒体往往因责任重大而忽略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记者因程序化和规范化而不注重新闻报道体裁和写法的创新,结果造成了报道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改善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寻找政治家眼光与百姓感受的结合点
从事时政新闻的管理者和采编人员可能会对一个问题产生困惑,就是这个节目到底是办给领导听的呢,还是办给老百姓听的呢?时政新闻是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这是信息的发出方,作为信息的有效传播,这就一定要有信息的接收方,那就是我们的听众。没有老百姓的接收,那党委政府的声音都将成为空谈,所以,时政新闻既要办给领导听,更要办给老百姓听。领导希望把声音传递给老百姓,老百姓也希望得到官方的指导与引导,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时政新闻是一个地方台新闻信息类节目的重中之重,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大事要事时政新闻应该全部囊括,树立栏目的性。同时,在报道写法上,让时政新闻民生化,多从民生的角度来报道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素材看似枯燥,但通过民生角度来进行解读,就会培养公众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很好的解决时政新闻冷热不均的状况。
二、深度参与大型活动,打造栏目品牌
时政新闻栏曰可以充分发挥它在新闻类栏目中居于“重中之重”地位的优势,策划组织和深度参与市内的一些大型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现场直播,同时配合直播活动推出大量的报道,这样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一个比较集中的宣传报道兴奋点,形成舆论声势,由此增加栏目的公信度,扩大栏目的社会影响。遇到大型活动,时政新闻栏目可以考虑在活动的现场设立直播室,给广大观众以更鲜活的新闻资讯。还要重点投入人力物力,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做好策划性报道。如2006年,在湘江流域遭受前所未有的镉污染时,湘潭电视台策划的“开辟第二水源”系列报道播出以后,每天收到的电话短信达100多条,湘潭市人大常委会还为此通过了“关于湘潭市饮用水安全的决议”,市委书记、市长也亲自过问此事。以大胆的策划不断推出大型活动,不断制造兴奋点,形成栏目的持续关注度,这些都能很好地提升了栏目的影响力。
三、注重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1 不断创新报道视角和手段,努力开拓报道新空间。时政记者要在报道过程中不断拓展视野,尝试性地选择独特视角,大胆创新形式,深化主题,切实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可读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既要放眼全局,完整地将主题思想报道出来,还要多侧面、多视角地体现和突出时政活动的精髓,用创新性的视角升华主题,在热点、难点、疑点的聚焦中延展,摘取受众最关心的新闻线索,打造出新颖、鲜明、生动的有特色的新闻报道。
2 深挖时政活动内容、发掘新闻线索,更加地实现时政新闻报道的价值。当前,有些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比较单一,不注重会议新闻的延伸,不少时政新闻报道尤其是会议新闻报道经常是一事一报,不注意事件的关联度。事实上,会议是新闻的富矿,透露出多方面的有用信息,涉及多方面的相关事件,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由头,可以形成新闻报道的深度效应。这就要求时政记者在跑机关时,不仅仅是拿材料,参加会议,还要学会做“加法”,注重时政新闻价值的深化,让时政新闻实现增值。时政记者要通过悉心观察和平时的素材积累,将领导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线索,划相关事件进行深化和链接,并对于可能涉及到或已经影响到的个人和群体进行深入采访,挖掘出会议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3 报道方式力求灵活,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在时政新闻的采编中,曾经存在板着脸孔说教的“八股式”文章,到处充斥政府文件、领导讲话中的书面语言,与受众的接收格格不入。时政新闻要有好的收视效果,就应当改变过去的模式,具有灵活的报道方式,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拉近新闻与老百姓的距离,使之产生强烈共鸣。
四、为了提升新闻联播节目的品位,可设立“本台新闻评论员”,开辟“记者手记”、“今日观察”等,让时政新闻更有深度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中经常出现的“胡湘平评论”,就使新闻的外延得到扩伸,深度得到加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时政新闻栏目组,要培养一批有深度评析能力的记者,每有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政策措施出台,依靠评论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时政新闻还可借助各种力量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注重节目策划与包装,并与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关系,使影响范围尽量扩大。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措施的施行,对每一位民众的切身利益、生活轨迹,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谁还会对此不闻不问呢?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日,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编辑革新讨论
编辑的职能就是对所有的稿件进行加工编辑,拟定标题。但是对时政新闻的标题拟定的过程中,编辑通常是畏手畏脚,不敢下手。对于现在的编辑工作已不仅仅是审稿与编定节目,拟定标题,而是要对新闻的审阅发行负全责,利用现代化的操作程序序系统的驾驭新闻的采集与发行工作。编辑工作如何创新,就拿总理会见网友的新闻为例,在新华社发的稿子都是以消息和侧记来拟标题,然而在新京报与燕赵都市报去以总理与网民“面对面”“谈心”来拟题,这就形象的表达出了总理亲民的形象,更富有感情色彩。通过一个标题可以看出,编辑在对材料拟题的时候需要创新的勇气与气魄。
提高时政新闻的收视率,提高时政新闻的水平的前提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实行观念创新。长久以来,在对时政新闻的选择与制作过程中,都是循规蹈举,墨守传统。改变观念就是改变思想观念,一切创新源自观念的改变。在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中,普遍注重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类似的报道铺天盖地,如何做到让群众爱看,提高其收视率这需要做到三个统一:首先是新闻与时政统一。时政新闻体现的政府政策与群众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时政性,这就需要编辑在处理相关新闻的过程中,在保障其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还得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不是政治性,找出新闻与政治的共同点。找出当下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进还能体现的新闻价值,这样的新闻报道就迈出了成功的及时步;其次,收视率与宣传性的高度统一。新闻在对政府的动向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得注重收视率,如何引导群众关注所宣传的内容,得帮助群众解析新闻的实际意义,这需要编辑在处理新闻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保障群众的话语权与社会舆论的统一。在传统的时政新闻创作过程中,创作与社会关系脱离,创作者拥有的发言权,真正新闻所在表达的真实意义,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群众只有服从没有说话的权利,导致群众与政府没有沟通的平台。如何体现民主,就要从根本上让群众有话语权,时政新闻的报道一定尊重客观事实。在网络媒体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网络平台给广大群众说话的权利,表达出了不同的心声,做为时政新闻的编辑更要利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主流思想意识。提高媒体的公信度,客观的报道社会突发事件,民众观心的热点问题,时政新闻传递是社会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在传递正确信息的同时,引导社会舆论与平衡舆论,发挥其新闻媒体本身职能。
时政新闻不但具有政治性,还具有时代性,时政新闻的技术创新,是时政新闻跟时代同步的保障,先进的编辑技术是编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不同的新媒体相继诞生,同时给传统传媒带来新的生命与挑战。在多元化传媒的今天需要编辑工作者掌握多种电视编辑技术与手段,新闻的采集方式也演变成电子新闻采集,编辑系统运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虚拟演播技术等。导致时政新闻在播报方式、报道手段以及种类上不断丰富与创新。尤其是“新闻跟踪”、“现场直播”等各种新闻形式出现,凸显出了时政新闻的大众化、时效性及深广度等各种特性,有效增强了时政新闻传播效果。
本文作者:田恒作者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广播电视局
时政新闻论文: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探究
摘要: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的主流工具之一,在新闻传播方式和受众接收新闻两大层面上都与传统新闻传播有了较大不同,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新闻传播渠道。时政新闻是受众关注的热点新闻内容之一,在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借助手机新闻客户端来进行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反馈和衍生传播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媒体时期有明显区别。文章探讨新媒体时代,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新现象和新策略,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手机新闻客户端;新媒体;时政新闻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随着传播载体的更新发生重大变化,智能手机成为新的阅读终端,而集专业性和便捷性于一体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则成为了重要的传播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新闻客户端得到了高度重视,无论是传统媒体、专业新闻网站还是门户网站、资讯网站等均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力。时政新闻作为受众关注的热点资讯,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更加引人瞩目。
1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传播的时代意义
1)时政新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时政新闻一般属于“硬新闻”,这类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多为国家大事、政策法规、重大活动、重大时事等,有着较高的性。在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一般出现在党报党刊和各级电视台的本地新闻节目中,和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软新闻”相比,硬新闻和受众直接关联性相对较弱、受众兴趣度相对较低、受众反馈相对较少。但是,硬新闻的宏观性和性,使其在社会重大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时期,时政新闻要想继续发挥这样的不可替代作用,就需要主动融入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中。2017年3月1日,全球经验丰富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2016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中高端用户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下半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为5.9亿人,增长率为4.4%。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占到了手机网民用户的85%。由此可见,时政新闻积极融入手机新闻客户端,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2)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从受众角度来说,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传播是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分析CNNIC第37、38、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不难发现,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并且也是主要趋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单个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高于2.7小时,接近3小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受众通过智能手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新闻资讯。对比提供新闻资讯的一些主流App,微信、微博侧重于社交及娱乐;浏览器内容较为杂乱,用户侧重使用其搜索功能;手机新闻客户端就成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渠道。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新闻客户端中高端人员群体满意度分布中,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分别以8.6和8.5的得分位于及时梯队。而凤凰新闻和人民日报的主打特色就是时政新闻。由此可见,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来阅读时政新闻,已经成为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
2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新现象
1)硬新闻,软处理,注重互动与反馈。在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有着相对固定的写作及编辑模式,尤其是在涉及政策法规、重大事件和领导活动等相关内容,多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在保障了性和严肃性的同时,也存在受众认知性不足、受众兴趣度不高等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不够“接地气”。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许多时政新闻开始进行“软处理”,采用更加亲和、接地气的语言解读“硬新闻”,形式更贴近生活,风格更为亲民。首先,在标题上的“软处理”最为直接。比如,“2017年7月1日起,有一大批政策法规开始施行”这类新闻,在传统媒体时期,通常采用的是类似这样的标题“2017年7月1日起××政策法规施行”,这类标题虽然已经将事件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但是受众并不清楚事件与自身的关系。相反的,在新媒体时期,同样内容的新闻标题截然不同。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经常出现的是“7月1日起,一大波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是更为明白的“国家××部:你的××权益将于7月1日起有新变化”等,直接将政策法规的内容定位于受众最基本的需求,这样的标题更加“吸睛”,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较难接地气的时政新闻。在内容上,软处理的方式更为明显。还以上节同样事件为例,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的写作模式通常为,导语“六要素”说明情况,接下来阐述政策法规的概要内容,简要阐述意义等。但是新媒体环境下,手机新闻客户端通常在导语中除了六要素外,会直接点明某项政策法规直接关联受众的哪些权益,接下来结合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来对受众需求进行详细解读,简要阐明意义等。与此同时,在传播上,时政新闻传播有了革新的成果。传统媒体时期的时政新闻,主要依靠报纸、广播、电视进行大众传播,受众之间的传播较少。新媒体时期,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时政新闻的传播与受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时政新闻在客户端上被受众阅读后,受众可以即时通过页面中提供的评论功能及时反馈意见,受众和时政新闻互动性得到大大加强。另外,受众可以将任何一篇时政新闻根据自身喜好,通过页面中提供的“分享”按钮,一键分享到微信、QQ、微博、易信等诸多社交软件上,这就完成了受众之间的二次传播,甚至是多次传播。这种传播的影响力已成为大众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坚力量。2)转变以“编者为中心”理念,注重互联网思维。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发生变化,理念和思维的转变是重要原因,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媒体时期,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如何传播时政新闻,是由传统媒体及媒体编辑来决定的,媒体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受众就阅读并传播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在新媒体时期,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非常激烈,必须将“编者为中心”理念转变为“受众为中心”理念,通过对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结合受众的不同喜好,有意识地进行“议程设置”,即将受众愿意阅读的时政新闻优先推送给受众,或者针对不同的受众喜好来设置并推送不同的时政信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行为,实际上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互联网思维中,用户至上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而时政新闻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转变理念,“有的放矢”进行传播,就是主要针对用户进行的,实践证明,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效果是非凡的。
3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目前时政新闻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发展整体向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时政新闻的整体阅读量相对于民生新闻仍较少、时政新闻的来源管理还需加强审核等。今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仍需要不断完善、加强。1)时政新闻在标题和简介上要更具吸引力。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编排,符合当前受众的阅读习惯,以新闻标题列表式呈现,标题下方附有简短的内容简介。受众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标题和简介来决定是否要阅读这篇新闻。因此,时政新闻在标题和简介上要更具吸引力,一眼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吸引受众点击详细内容阅读。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民生新闻的标题,但是既不能形成“标题党”,也不能削弱其性。这需要时政新闻编辑多学习多借鉴。2)手机新闻客户端要加强时政新闻的来源审核。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来源众多,一些社会机构或者个人,以注册公众账号的方式也来进行新闻传播,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网易号,头条新闻的头条号等。在2017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个人类账号时政新闻,但是仍然有一些顶风作案的现象存在。因此,手机新闻客户端一定要对这些公众账号进行严格审核,坚决杜绝个人类账号时政新闻,对时政新闻进行评论的,要防止出现内容不正确、导向有偏差等情况,维护时政新闻的可信度和度。手机新闻客户端需要时政新闻,时政新闻也离不开手机新闻客户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媒体的浪潮下,时政新闻要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同自身优势融为一体,适应时展勇于变革,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赵雪莹 单位:包钢公司新闻中心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和路径探索
摘要:近年来,时政新闻因“高大上”的冷漠面孔和多年不变的僵硬模式,加之受众要求多元化,导致时政新闻传播效果受到制约。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希望能给时政新闻传播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时政新闻;良性发展;探索路径
一、时政新闻的定义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界定
有研究人员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政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动与政策的报道。”[1]笔者认为,关于时政新闻的新闻价值应有广义、狭义之分,但报道内容可以有更多外延。时政新闻应侧重于政治角度,对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读者未知而应知的内容进行报道。
(二)时政新闻的发展现状
1.舆论环境的变迁。在计划经济时代,数量不多的传统媒体是受众接收信息的基本途径。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百花齐放的各种媒介平台,都为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巨大的动力。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了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给媒体从业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同时,也赋予了时政新闻全新的发展方向。2016年2月出台的《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同时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新理念给媒体创新时政报道营造了更加宽松的舆论氛围。十八大以来,对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很多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论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还没有跟上,管好、用好新媒体的能力还不够强。面对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一些媒体还是按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2]这些论述给媒体从业人员做好时政报道指明了方向。2.时政新闻的界限拓展。笔者认为,除了党政机关及其负责人的重大活动和日常活动等重要事务外,时政新闻的报道范围还可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等与政治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上来。我国新闻媒体必须遵循政治需要的宣传引导,倾向于正面报道结果,进行比例合理的正负面报道,不仅能增强受众的信任度,也更有利于事件的解决。当下,时政新闻中关于高层领导的生动报道频频出现。2014年,和夫人在荷兰、刚果、西班牙等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国内多家媒体将闪光灯和文字的着力点放在了和夫人的着装上。《新京报》记者闫欣雨写过的《夫妇“外交情侣装”主打中国风》,以及《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的报道《时装总监:夫妇着装细节体现“情侣”搭配》,通过对服饰内涵、色调搭配来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用亲民的笔触将出访背后的故事写得生动自然又接地气,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领导人的风采。当那些会议报道的时政新闻因时间推移都已经失去光泽时,这两篇用细节事实留下的稿件却为活动注入了永恒的意义。
二、当今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时政新闻在传播效果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时政新闻传播的现状是“冷热不均”,党、政府和媒体一头火热,党、政府和媒体极为关注的报道受众却很冷淡,并不领情,没有阅读、收听的热情。李良荣教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发出了沉重的呼唤:“时政新闻不突破,我们国家的新闻改革难言成功。”[3]深究其中存在的弊端,主要在于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认为时政新闻以宣传为主,喜欢套用经验形成的条框行文模式,套用公文式的“高大上”语言。当然,时政新闻对报道的政策性要求也确实较高,受到制约较多,使时政新闻陷入了空话和套话多、报道形式单一刻板的“怪圈”。
(二)时政新闻在报道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据考察,大多数的时政新闻在报道内容的处理上,在面对过程与结果、主体与背景这两组关系时,很少随着报道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大多套用“公式”。同时,要领不清、舍弃重要内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1.在“过程与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政新闻关注的新闻价值应该存在于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之中。有的新闻价值存在于过程中,而有的则在结果中。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时政新闻还是只注重过程而忽略结果,真正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以经常占据重要版面的会议报道为例。“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各种会议理所当然是他们所关注的对象。”[4]有些会议的议程中包含了重点信息,就需要在报道结果的同时也要报道过程。当然,报道过程也是为了加深受众对结果的理解。但大多数一般性会议的新闻价值都在于结果的内容,此类报道还关注过程就显得本末倒置了。2.在“主体与背景”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时政新闻的主体和背景,真正的重点方面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对于内容充实的新闻事实,报道落脚点放在主要事实上就能让受众感兴趣。但有些会议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可能反而是在会场外,或者在会议的前后。这些情况下,还集中报道会议的精神或相关决策就显得不够分量。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很多都是常态化的工作,像高温季节向劳动者“送清凉”的报道就很常见。但大多媒体从业人员仍然只关注这一过程,一般多用领导行程中慰问的只言片语来平铺直叙。其实在这些慰问背后,深挖政府部门出台的涉及劳动者的相关保障措施、资金投入等背景故事才更能体现新闻价值。
三、时政新闻传播良性发展的路径探索
其实,很多时候受众关心时政新闻的原因在于某条时政新闻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是否契合了受众的所思所盼。“构建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新闻传播体制”,[5]可以从新闻理念、内容、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突破传统报道理念
观念的改变不仅决定了时政新闻改革创新的高度,也能助推时政新闻传播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1.要严格区分时政新闻与党政领导的政绩报道。首先,要把有新闻价值的时政报道与唱“赞歌”的政绩报道区分开来;其次,要与党政机关的公文进行本质的区分,打破带有公文倾向的总结报道,改变会议程序化报道的现状,将受众关心的内容通过数据、鲜活的事例等进行多角度的呈现。2.要大力拓展新闻报道的内容覆盖面。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时政新闻创新的方向,所以必须摒弃罗列空话、套话。重点关注领导决策和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二)转变报道方式
1.以小见大。时政报道要吸引受众,要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大处着眼,小处下笔。“大”是指主题重大,有一定高度或较强指导性、普遍性和针对性,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小”则是指文章短小精悍,选材精当,切入点小,通过细节流露真情实感。以小见大要善于抓取典型事例。如何进行材料的取舍,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更要有新闻敏感。要走到普通大众的身边,感受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需要得到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具有价值的新闻素材。2.转变文风。转文风,首先要转变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往常见的大多数时政报道习惯将文件语言的形式套用到新闻中,而时政报道最直接有力的创新方式就是要用受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要让受众喜闻乐见就要用受众喜爱的语言来“讲好故事”。此外,还需要转变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除常见的新闻消息外,将重点内容进行通讯、人物访谈、现场侧记等各种体裁的多角度塑造,更有助于解析新闻主体,使之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有过程、有互动的报道模式。
(三)借助新媒体推动时政新闻创新发展
以前,最近发生的事都可以作为新闻,但在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的事才是新闻。当前,很多传统媒体也在尝试借助新媒体改变传统单一的报道模式。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有媒体从业人员认为,在中国有两个舆论场:一是以党报、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形成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另一个则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民间舆论场”,通过微博、微信、BBS、QQ等平台品评时事。但是“自我”的舆论场戾气较重,而“自律”的官方舆论场往往趋于自我边缘化。[6]要让“自律”的官方舆论场成为主战场,就要加速改变边缘化的现状。时政报道要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灵活性特点,当好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强化互动才能吸引受众眼球。当前,已经有不少的传统媒体通过数字新媒体在网上开辟“网上问政”“公仆坐堂”“互动问答”等各种栏目进行报道,或者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微博、微信等,就群众关心的问题与群众进行互动反馈,从而化解矛盾。在“微平台”四起、全民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互动平台颠覆了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与民生新闻趋同,真正开始走向大众。在探索时政新闻传播良性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过于媚俗和软化,从根本上违背时政新闻的报道原则。所以,在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还必须在追求新、鲜、活的过程中做到帮忙不添乱、“出彩”不“出格”。
作者:徐军霞 单位:江苏工人报社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的特性及民生化探索
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写作结构单一
从事时政新闻写作的记者在撰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多以时间顺序或活动流程来对事件进行报道。对于领导人访问类的时政新闻多按照访问流程进行报道,整篇报道都是事件、地点及讲话内容,缺乏趣味性,报道内容毫无新意。时政新闻都具有严谨的特点,旨在报道、规范、真实的新闻内容,很难以生动有趣的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眼球,采用该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虽然安全稳妥,却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阅读需求。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时政新闻报道包含的通常有政治层面的内容,以政治报道为主,对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可以从人们群众谈到,国家的工业、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等都能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从生活水平上升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都可以将时政新闻中提到的内容综合起来,将其作为延伸源头,在报道的过程中紧抓时政新闻的要点,从而有效把握政治时事的发展动向。
二、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民生新闻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时政新闻开始向民生化发展。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此类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人们群众的生活,能够有效拉近领导与市民的关系。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现代化信息传播和发展的需求。例如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每天十八点播出的《直播海南》栏目和海口广播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热带播报》栏目,在整个海南地区的收视效果良好,内容贴近海南人民的生活,其真实感更强,更能吸引当地观众的眼球。这些节目向人们展示的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向人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受众的认可。要想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就必须在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老百姓通报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此外,还要在报道的过程中多与社会民众接触,以确保时政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真实的反映出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报道内容应该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从关注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角度对报道进行升华,时政新闻在报道会议、活动等新闻时内容要尽量包含鲜活的人物或故事,使受众身临其境,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述要做到平民化,并且从民众的阅读心理出发,拟定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在达到思想传达的目的的同时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媒体具有“政治晴雨表”的美誉,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在传达党中央的指导政策方针时生动有趣、直白通俗的表述语言更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老百姓在阅读时政新闻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当中的深厚情感,拉近国家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让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2008年6月,主席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是指,我国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报道内容的民生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利益放在首位,向其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思想和路线,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中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深情厚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激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党中央领导人们走向幸福美满生活的目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报道内容的创新,才能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使得时政新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政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受众在接收民生新闻信息的同时,其思维模式、价值观、认识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时政新闻给人一种呆板做作的感觉,只有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人们在党中央的关怀中充分认识并理解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及政策,从而实现国情民意传达的性目标。要想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有效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合理可行的途径使得时政新闻的趣味性更强,以平民的角度对时政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在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说空话、大话和官话,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观点和利益出发,用事实说话。
在进行时政新闻的选题时,应该以老百姓的角度和心理诉求为基础,报道内容应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报道语言的通俗化,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时政新闻的报道应该更注意关注民生、民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考察并剖析群众的生活工作状态,让老百姓在接受这些时政新闻的时候不会感觉内容的呆板和做作,让他们感受到党中央的深切关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总结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其内容严谨枯燥,但其特点十分鲜明。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找出时政新闻撰写的破发点,根据其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革,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转型。民生化的时政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其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更加简单质朴,必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作者:覃 雄 单位:海口广播电视台
时政新闻论文:谈论强化党报时政新闻吸引力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如何不断增强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鄂尔多斯日报》把公信、亲和作为办报理念之一,在彰显公信力、增强亲和力方面作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创新。
1维护性,打造公信力
公信力和性是党报的核心优势。《鄂尔多斯日报》通过改革创新,在时政报道中不断强化党报的这一优势,努力使时政报道更具可读性。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时政报道做够份量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点,抓住这个核心,实质上也就把握了党报的性和公信力。因此,在时政报道上,要做到高角度、重份量。2010年鄂尔多斯科学发展观摩会后,为宣传好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科学发展的成果,鄂尔多斯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采访组,深入基层采访,创新手法写作,随后在《鄂尔多斯日报》推出“开拓城乡统筹新局面—沿河行”大型系列报道,回顾和总结了鄂尔多斯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鲜明的主旋律和时代强音,报道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间引起良好共鸣。把时政新闻做够份量,同时突出地方性,不仅是弘扬主旋律的需要,实际上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维护性,打造公信力的需要,通过有份量的时政报道,充分展示党报在引领社会舆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加强新闻策划,把时政新闻精细化
党报应加强时政新闻的策划,提升舆论的引导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读者比较关注主题时政新闻。党报的性和公信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党报对主题宣传的策划能力和操作水平。《鄂尔多斯日报》在主题新闻的策划上,从创新宣传手法出发,从大局着眼,立足读者需求来策划选题,把党政中心工作同读者的需求统一起来,把重要的时政信息同读者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时政新闻的报道水平。如在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后,《鄂尔多斯日报》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策划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邀请人士就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开设“走基层,访亮点”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抓活鱼”,以图文并茂形式推出回顾总结性系列报道“辉煌十一五”,等等,就一个主题在一个时间段集中进行集中组合式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3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坚持时政报道及时,维护党报的公信力和性及时地时政报道,既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核心的要求,也是及时传达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需要。为此,鄂尔多斯日报社专门制定了重要时政报道次日见报、其他时政报道三日内见报的工作制度,同时,在重要时政稿件的编发上,坚持编辑部主任、总编、社长三级审稿制度,从源头上确保党报时政报道的性和性。
2强调贴近性,彰显亲和力
鄂尔多斯日报社在时政报道的改革中,重点强调贴近性,通过增强贴近性,从而彰显党报时政报道的亲和力,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时政报道的贴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时政报道要突出地方特色
一份地方党报关照一方水土,与当地读者的贴近性是其他媒体不可比的,因此,地方时政新闻唱主角是增强时政报道吸引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保障地方时政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一般来说,地市党报的一、二版包括头条都应该是当地的要闻。其次要抓“热点”,抓当地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提高时政报道对读者的吸引力。第三,地方时政报道要有自己的“文化味”,在向读者传递重要时政信息的同时,承担起培植和塑造地方人文精神的使命。
2.2时政报道要关注民生
民生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民生新闻也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之一。鄂尔多斯市每一项惠民政策的出台,《鄂尔多斯日报》均开设《科学发展惠民生》专栏进行报道,如《鄂尔多斯市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鄂尔多斯市城乡低保再提高》、《鄂尔多斯市投140亿改善民生》等等,并邀请相关人士对政策进行解读。这些报道既是重要的时政信息,又贴近群众生活,所以对于读者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言而喻。
2.3时政报道的语言要社会化
长期以来,不少时政报道面孔严肃,亲和力差,读者看起来有如鸡肋。因此,要想使时政报道更具吸引力,还需要在语言风格上实现社会化,群众化,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从而增强时政报道的受众范围和吸引力。此外,在突出时政报道贴近性方面,我们还努力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进:一是要求记者要深入基层采写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稿件;二是注意将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群众性实践结合起来,与读者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采写新闻报道;三是要求编辑在编辑组稿件时,在重要版面多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稿件。不断改进时政报道,使时政新闻更具吸引力不仅是报纸媒体当前的一项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闻工作者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可以把党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就可以更好地服务读者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