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政治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政治课教学中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首先,导入妙趣横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能启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新致的导入。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高二哲学部份,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对高二学生来说要理解有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导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可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在讲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可引用《孙子兵法》里的:"避其锐气,击其惰性。""攻其无备,击其不意"。从而使学生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总之,通过以上导入,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从而由教师"情"的设计,引导学生"景"的诱入,达到主客观体的及时次碰撞和统一。
其次,讲授生动形象,有了"景"的角色进入,关键是"情"。如何产生景中情,情中景的境界,即情景交融,主体和客体的勾通?对主体来讲,关键是调动客体的参与和角色进入,经过前一阶段导入的统一,在讲授阶段,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重点讲解,难点化解,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师设计的提问,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不仅可以起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景的统一。
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契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过程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书直接影响着讲授的效果。如《经济常识》及时课的板书设计,主要住四个字,商品---货币,由此通过目录和提纲,就可以把本课内容连串起来,并辐射相关知识点,商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属性,规律,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职能、符号、与商品的关系等。如此言简意骇,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体系,而且从微观上明确了知识点及其联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汇。
重难点的讲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因此,重点的讲解,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可以分层进行,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这样逐层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此的理解。此外,难点的讲解,要充分重视中学以上学生学习的难点,注意分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还要巧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其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语言,渲染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理交融,教与学的统一的境界。
再次,结尾引人深思,"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经过前两次的交融,达到高潮。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已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到达"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可以号召式结束,诗词抒情式,含蓄式,引经据典式,谈话式结束,如哲学部份用图式说明法结束比较好,这主要是针对单元复习时使用,唯物论可以以物质和意识四个字为中心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辨证法以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为中心;实践论以实践---认识为中心,这样以图式中心来结束,从理论上可以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思想教育来说,唯物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辨证法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论用树立实践的及时观点。从其方法论意义看,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用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做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结束,既可以使主客体融知、行、意为一体,又可以达到"外施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总之,以上三方面---凤头,猎肚,豹尾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如果能较好的融入意境,达到意境、情景交融、心与物的交汇。那不仅能扣人心弦,深化教育内容,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政治小论文:创新教育高中政治论文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积极向上的情感、心境和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将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假设学生认为课堂气氛很紧张,害怕说错话被嘲笑、被批评,他们就不敢大胆地发表看法、不敢畅所欲言,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深入讨论和沟通,甚至不利于学生形成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思维。高中政治就其学科特征来说,本身就比较偏理论性,紧张的课堂气氛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尊重、欣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还应协调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不因为怕被同学嘲笑或者被认为出风头而抑制自己的表达欲望。教师应该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聆听每个学生的心声,深入到学生中间去。通过把创新的机会公平分配给学生并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尽可能地消除和化解同学之间的抵触、对立和不信任等负面情绪,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从而激发全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试图掌握某项技能或者知识,培养兴趣,参加这项活动,并且具有极强的积极求知的欲望。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那么他的能力能够发挥到8%以上,然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却仅仅发挥2%,学习也是一样。假如学生对某一个学科或知识点不感兴趣,不但会遏制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动性和活跃度,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善于旁征博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法,借用能够让学生身历其境的实例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比较生涩、趣味性不足,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思维情景往往不能取得内在统一,学生经常会发觉这样的课程比较枯燥乏味,创新就更谈不上了。比如,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哲学知识时,就可以通过通俗的方式讲解书本知识,把一些精彩的寓言故事,口口相传的哲学道理,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情意绵绵的民谣,优美动人的音乐,妙趣横生的谜语,发人深省的漫画,还有国内外比较重要的大事和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问题等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长久活跃的状态,增强求知欲和大跨步的创造能力,为学生创新进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其次,设置疑问要求学生回答,鼓舞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回答问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是够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法,擅长在每个关键时刻给学生设置问题是老师的一把宝剑,创造学习障碍和难点,从而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让他们思维的火花在头脑中迸发,鼓舞学生追寻真理,在自主发挥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养成创新和思维的习惯。上教育思想课时,教师可以融合教学内容选一个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这些好的学习习惯都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只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备课,不拘于格式,大胆创新和开拓,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上迸发最璀璨的火花。
三、教导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发展
高中政治教师应注意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同时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安排学生当次“教师”。高中政治课堂有很强的互动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人当一次教师。安排学生备课,指导他们独立搜集资料、处理教材,强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课,要求学生尽量在有间内清楚课本的教学目的、内容、重点及难点等。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鼓励每位学生当一次老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鼓励学生课堂讨论。创新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高中政治教师要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注重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出发,课堂讨论就是训练学生这两种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和辩论。课堂上的讨论可以通过全班集中讨论和分组讨论两种形式展开。其中,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都积极发言,踊跃表达想法。通过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发散思维,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想问题的视角,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而言之,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和契机,是一个国家兴旺不衰的不竭动力。中学政治教育担当非常重要的任务,推广创新的政治教育毋庸置疑。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政治小论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论文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出越发复杂的态势,而对于公费医疗管理来说,其面对的是不同形态的人,也面对降低公费医疗费用的压力,这更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也只有从一线员工到公费医疗管理人员整体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是解决公费医疗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二、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在公费医疗管理中应着重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点学习马列主义及其跟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逐渐促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并能不断提高解决和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第二,将单位的各项行为与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相融合,并加大教育力度,确保广大职工能够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统一到单位中来,提高对工作的事业心,自然地为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贡献力量。第三,进行法制和纪律教育,使职工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第四,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从各方面着手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措施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要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及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目前,不仅社会意识的传播规律、生成特点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层次的变化,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所处于的设置条件、工作对象和外部条件等均和以前不同,广大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选择也产生了变动,其迫切需要满足心理和谐、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环境,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要不断摸索完成这项工作的合理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心理疏导的特征,严格按照规律,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标准,建立人性化的流程,并定期组织谈心交心活动,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公费医疗管理中通过融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给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添加了更加科学的要素和人文精神,注入了不竭动力,对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实际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同公费医疗管理工作相互配合。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公费医疗管理这个中心业务工作服务的,业务工作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的标准之一。公费医疗管理队伍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职工队伍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最终要求是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促进业务绩效的提升。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建设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在公费医疗管理中树立的职工典型并及时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在公费医疗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善于发现和培养严格按照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就医的典型人物以及工作中的典型代表,并积极将这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力表彰和宣传,使单位中更多的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进而促进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引导职工规范就医。第四,建立公费医疗管理人员共同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目标,也就是通过一个团体成员共同的努力可以取得的预期成果,而各个成员在完成目标后能够得到其心理和生理上的慰藉和满足。可见,实际工作目标对于公费医疗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管理人员可以带领全体职工朝着明确的方向努力,并最终完成目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这个目标确定以后,管理人员就可以理所应当的带领广大职工顺利的朝着目标前进,这期间还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特别是要注意应用激励措施,多方位多举措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得全体人员团结在一起,在高凝聚力的作用下,就可以相互协作和配合完成共同目标。第五,培育管理文化,铸造管理核心价值观。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培育先进的管理理念、提炼的管理精神、塑造良好的管理形象、造就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管理文化建设首先应当提炼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主导和支配管理文化的其它要素。公费医疗管理的特点是价值不能以公费医疗费用的控制标准来衡量,工作成果带来的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为职工群众良好的就医条件。思想教育工作应当通过大力宣传加强和规范管理对职工群众公费医疗的重要作用,让员工看到、听到、亲身感受到加强和规范管理带来的好处,从而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产生持久的维护这一措施的动力。第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强化决策的科学性。在决策中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和规律,不能蛮干、乱干和瞎干。二是提高协调能力。对于公费医疗管理中的中心任务,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工作方针计划,而且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提高执行力;要注意协调好上下级、同级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更好地形成领导合力。三是要强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到公费医疗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与广大职工谈心交心,从而掌握工作情况及其思想动态,找准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四是要强化说教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尽力做到趣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增强工作实际效能;要提高自身形象,在注重言传的前提下更要采取措施使得身教效果发挥到。五是要强化分析判断能力。要能透过普遍现象,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具体的矛盾能够的对其质、量和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化解。
四、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后提出了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措施,表达了观点,提出了见解。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整体水平。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复习练习考试切实加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政治常识》复习
进入90年代后,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能力。题目的灵活度大、综合性强,材料题 占相当高的比重。这要求学生能地理解教材知识,并能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特别是 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要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根本上靠平时扎实的教学,同时也靠阶段有效的复习 。复习时,决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猜一些题目让学生去背,事实上现在已经很难猜到题目。正确的复习方法应当 是:及时,切实加强基础,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 注意纠正理解上的偏差;第二,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并学会如何恰当地运 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尤其注意把握解题的多角度。据此原则,《政治常识》的复习必须抓好以下两方面 的问题:
一、复习中特别要注意加深理解一些理论问题
1.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侧重点在于明确政治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包括两层意思。首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 现,就是说,政治根源于经济,一切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其次,政治由经 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和经济的密切联系贯串《政治常识》的始终,我们应当紧紧把握这条全书的主线。只有这样,才能从 根本上认识为什么社会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政治存在本质区别,才能从根本上认识我国为什么既必须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又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集中反映国家性质。现在需要进一步理解两个问题:及时个问题,怎样 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某些相同的国家职能,例如都要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都要捍 卫本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要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等。应当从表面上的相同中看到实质上的不同。资本 主义国家的这些国家职能说到底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些国家职能则反映了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应当明确,这种“不同”是由国家性质的不同决定的。第二个问 题,怎样对国家职能的行使作出正确的评价。判断的标准肯定不是管得多还是管得少,管得紧还是管得松,而 在于该管的是否管住,归根到底是能否体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如果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则在于是否促 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现实世界的情况 要复杂得多,同一国体采用了不同的政体,不同国体又采用了相似的政体,以致于学生怀疑国体决定政体的道 理。要使学生明确,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不仅决定于国体,而且会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还要使学生明确,政体的选用归根到底要考虑是否与国体相适应,是 否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有利,换句话说,政体还是决定于国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决不能理解为政体可以脱离国体而存在。如同任何形式都不可能脱离内容而存在一 样,政体都与实施阶级统治这一内容联系在一起。
4.资本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是一种民主制度,不是专制制度,从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来看,它具有历史进步性。资本主 义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从政体角度说,资本主义民主体现平等的原则,是多数人的 统治;但从国体角度说,它又不可能是平等的,是少数人的统治。资本主义民主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 的不平等的特点,决定于其经济基础,是经济上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的特点的反映。在资本主义 民主制度下,劳动人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实际上难以实现,尤其是管理国家的权 力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享有民主的只能是资产阶级。以上这些基本观点,不仅适用于从总体上评价资本主义 民主制度,而且适用于评价资本主义民主的一些具体制度,如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
5.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民主,是更高类型 的民主,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区别的民主。在我国,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一整套制度。首先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其次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 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更好地反映了人民的意见。再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行使民 主权利。还有各种基层民主制度。以上这些制度从一个重要方面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否充分,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问 题。民主的本质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无疑有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既不应该因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不够而 否认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也不应该因社会主义民主在基本制度上已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而否认不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我们承认社会主义民主在原则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差距,但它与资本主义民主在原 则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是不同的,前者由民主的不完善造成,后者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 制度才能巩固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派的进步作用。需要注意,我国的多党合作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回答时 应当各有侧重。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西方的多党制,实行的是轮流执政,政党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与 在野党的关系、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明确共产党是执政党,政党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 与参政党的关系、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西方的多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社会 主义民主的重要制度。
7.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民族问题不是小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得好不好,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兴亡。现在 我国民族关系融洽,从根本上说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一致的,也因为我国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 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国情。应当明确,政策是根据原则制定的,它必须体现原则的要求。因此, 要把民族政策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沟通起来,看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平等,有利于民族 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宗教问题也不是小事,因为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而且宗教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 起,从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客观必然性 ,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需要进一步弄清三个问题:及时,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是有区别的。懂得:宗教信仰 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封建迷信则起消极作用;正常的宗教活动国家予以保护而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则都应制 止和取缔。第二,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联系我国宗教组织的性质和宗教组织成员的政治思想面貌 说明为什么能“相适应”,应地理解“相适应”的要求是什么。第三,我国并不鼓励人民信教,相反要加 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 教育。要从宗教的本质和作用以及我国的国家性质等角度对此作出说明。
8.当代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决定于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应当看 到,国家性质也是影响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只不过在目前它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罢了。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因为,尽管当代国际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但和平问题和发展 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而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安危和命运。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几乎世界各国 都提出要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但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我国 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并依据这些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促 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认识我国的对外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说明我国 在国际活动中包括在联合国的活动中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
二、《政治常识》复习中尤其要注意联系的几个
重大现实问题
1.要讲政治
首先,紧扣政治的科学含义来理解“要讲政治”意味着什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切政治活动归根 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因此,“要讲政治”就意味着要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经 济利益。政治是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在我国现阶段,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因此,“要讲政治”就意味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不同 性质的矛盾。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要讲政治”就意味着要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政权。
其次,依据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来说明为什么“要讲政治”。政治决定于经济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因此, “讲政治”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一点,政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可抓住两条:一是保障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 方向,二是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概括《政治常识》全书的内容指出“要讲政治”有哪些主要要求。大致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对敌人的专政;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宗 教问题;要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的主要国家职能之一。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句话应当包括两层含义:及时层含义,我国的 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我国 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国的 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 基本要求”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第二层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人 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立在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为民主建设创造必要的 条件,从而有利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3.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
香港问题即将解决,全国人大早已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国务院已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 区及时任行政长官,到1997年7月1日我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问题上,主要要注意两点:一是香港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必须充分尊重其自治权,但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具有主权实体性质,它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中央政府和它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驻港军队的派遣和其行使职责的规 定,行政长官的产生和任命,以及《基本法》的一系列条文,都体现了这一点。学生要能够根据“一国两制” 的基本内容作出具体说明。二是香港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有利于实现 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也为妥善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实例。
在台湾问题上,最主要的是明确,必须坚持以“一国”为前提,反对分裂祖国的言论和行为。鼓吹两个中 国、一中一台、,是明显的分裂祖国,我们坚决反对。主张“一国两府”,要求两岸“在互惠中不否 定对方为政治实体”,邀请李登辉访美,提出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等,实质都是分裂中国,我们也 坚决反对。有两个问题与此相关:一是我国确实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如果台湾当局违背“一国” 前提,公然分裂祖国,则我们要考虑改用其它方式,所以我国不能作出放弃武力的保障。二是台湾问题纯属中 国的内政,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是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联合国宪章》的,因此他们的图谋必然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而不能得逞。
4.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路开阔一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及时,现代国家一般是由政 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因此我国的国家政权也应由政党来领导。第二,我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是由我国 的国家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第三,实践证明共产党能够领导好国家。在“坚持党的领导”上有两个思 想问题需要引起重视:(1)国家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为什么还要提坚持党的领导?解决这 一思想问题的关键是从党的性质角度明确党是领导核心,认识到党的领导和国家的领导两者相辅相存、并不矛 盾。(2)党内存在腐败现象,党还能担负起领导责任吗?解决这一思想问题主要是要看到,党的主流是好的,党 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党正在努力消除腐败现象。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为了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明确提出,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 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对宪法的修改,对“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等,我们党都只是提 出建议,这表明党在实施政治领导,而不是以党代政。为了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十分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尤 其是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树立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典型,消除 党内的腐败分子,关心群众的生活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等等 。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改善党的领导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有力,提高执政水平,把我国的现代化事 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说,“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说,“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对这 两句话,应帮助学生从“坚持”和“改善”两方面加深理解。
5.维护社会稳定
保持稳定,是“基本方针”的内容之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 。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要维护社会稳定,需要重视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 济的发展;要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要切实加强农业, 保障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要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解 决社会分配差别过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为社会稳定打下 坚实的基础。
要维护社会稳定,还需要认真解决政治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要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 在人民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另方面,对敌人实行有力的专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 活动。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要维护社会稳定,还需要注意解决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要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 交流,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国际关系。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谈谈《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各学科的教学地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育人任务的主要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在各科教学之中的实施德育,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更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在学科教学之中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优势作用,因为它本身贵州省是以德育为根本目的。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所以,这种优势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具备的。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往往补单纯地传授社会科学知识所代替,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这种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优势作用的发挥,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
一、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到:不识字的人是文盲,不懂科学的人是科盲,文盲和科盲已严重阻碍祖国的社会义主建设。不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从小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废品和危险品。北京外语学院某大学生从学习尖子到校院死囚就是很好的例证。以事实教育学生思想课不学不行了。从及时节课就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教师绝不采用学校既然设了这门课,又要进行考试,你就非学不可的强制态度,更不能认为及时节进行了学习意义的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学习意义的教育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并逐步深化,有意识的揭示的教师的社会意义无和实用价值,要善于解答学生学一有什么用的疑问,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向往。其次,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教学“引进外资”的“得”与“失”时,先引用我们现在用劳动力,同世界资本进行交换,到底是“引狼入室”还是“引羊入圈”这个问题,通过设疑,在学生头脑中掀起波澜,以促使学生思考、在争论中将主信号以“来料加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如同把“羊”牵进来了,羊当然要吃草才以胀膘,便羊能生下小羊羔,还能挤奶、剪羊毛,因此,“引羊入圈”合算,是得在于失,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就能引起学习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就“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我闪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最多的要求就是名胜古迹懈们在教学过中一定要多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多给他们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机会,以澄清他们在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模糊认识,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总是教师不能回避。教师不能回避。比如在改革开放中,对党内存在腐败现象的客观现实,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牢骚了事,而应客观的、辨证的加以分析,可举一些我党惩治腐败的具有轰动效动效应的案例(如胡长清案),并更多的从下面举一些廉政实命名。使学生感到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极少数的,宫的主流是好的,从而对我党的反腐败斗争充满信心,对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谦洁奉松的的必要性的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我们讲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吸学生就表示怀疑,就会提出不少问题:资本主义在一段时期经济发燕尾服较快,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都在经济上存在一些总是两种制度到底哪种优越难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七十多年,到还是转向资本主义,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务淌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应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事实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
再次,必须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有不同之处,但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即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待,要求思想政治课突破课堂教育和局限性,与学校其他教育紧密配合,积极探索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思想政治课中强调对实如生业说,德育的最基本要求是:“按照五爱要求,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结合学校《守则》和《规范》的教育,开展《守则》和《规范》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又如,针对学校里少数学生比学生比阔气、比享乐、经吃穿,认为“艰苦朴素已经过时”和打电子游戏机等现象,如果简单地“只准这样,不准那样”是很难奏效的,对这种现象,也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可联系政治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开展诸如“电子游戏机的危害”、“谈谈艰苦奋斗、珍惜父母成果”等大讨论,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
此外,我们还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德育因素,善于把握教材的思想性,抓住机会促使学生思考问题、通过点拔、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善于运豕情感因素,以情感人。在学法指导上,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尽目标及要求,让学生掌握系统性和整体化的知识,拓下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现、理解说明、分析、判断和综合等能力训练,把知识用活。要改变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的倾向,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最终落实到坚定学生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品德觉悟和品德修养上来。当前,随着改革开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和政
文化教育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传授知识和开展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把培养学生的觉悟、发挥德育优势作用作为最终归宿。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思想政治课是重要的素质教育课
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广义的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的和精神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美学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主必个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的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倾听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课既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及重大任务,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好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
等素质教育任务;数、理、化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任务;音、体、美汾别承担的素质教育方面多,任务重大。它的内容习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则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习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目前现实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使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经常外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是社会上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在学校教育上的反映。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未摆应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还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出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深的。随着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党全社会将对思想政治工作重新加以重视,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贩须坚行不懈地努力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它的每册书、每个内容无不承载着素质教育的任务。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认识不足,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收效。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走出对研究性学的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中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学好各门文化课,搞研究性学习应放在课外,不应作为必修课;搞研究性学习,农村中这的教学条件还不足、执行有困难,很难搞出名堂来;搞研究性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成绩,降低升学率……显然,这是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所产生的顾虑,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消除上述顾虑,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和重要意义。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注意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习惯于纯学科课程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要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要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性学习中课题实施的一般过程是:选题立题─成立小组、制订方案─课题实施─课题结题─成果展示。选题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从学科学习的疑难中找课题,如“浓硫酸氧化性的实验研究”、“水中含氧量的测定”;(2)从学生身边找课题,如“对人体无害的修正液”、“空调滴水问题的解决”;(3)从各种媒体上找课题,如“长江三角洲7000年来岸线演变和未来预测”等。成立小组、制订方案,主要是选聘好指导教师,确定课题组长、写好课题开题报告,开课报告应包括课题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人员分工、研究步骤、所需条件、成果表示形式等。课题实施主要为文献阅读─网上查找─实地考察─专家走访─资料整理─实验论证,课题成果可以是课题报告、论文、作品、产品或设计方案、建议等,课题报告主要有课题名称、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执笔人,正文包括引言、论点、论据、结果等。要学习本学科甚至跨学科的近期科研成果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逐步丰富适合本地本校实际、受欢迎的研究课题的综合性资料储备。
再后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来的一连串问题,教师不可能也不需要“全知全能”、事事都懂,所要做的是指点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答案。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检索查阅书刊杂志、上网、谈访、问卷等形式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研究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得出相应的结论;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信、电话、email等向专家请教,使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巳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使他们学会思考。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勇于探究的进取精神。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内容提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导学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导学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全员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即抽象的多,具体的少;遥远的多,现实的少;观念性的多,实用性的少;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往往不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一种注重成效的教育。教师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学生是离不开“识记-应试”的基本方法。而在教学评价上,往往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因而出现片面以学生的书面试卷的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则是缺乏实践活动状况的评价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实施素质教育,显然需要我们政治教师对既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
二、理论和实践依据
1、从教育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知和智力开发来说,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因此,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从心理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兴趣是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
3、从实践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导学式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是一种既不重教也不重学的“夹心族”。其教学流程图式是: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结。
及时阶段,自学教材。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通常自学教材安排在课前或课外,但这既占用了学生作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安排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是较好的,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中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有利于讲课中有针对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结论提出怀疑时,教师不作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如在高一哲学常识中讲到人生价值时,学生对“张华救老人有无价值(意义)”存在不同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认识到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不仅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不能只看物质贡献的大小,忽视精神贡献是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如在高二经济常识中,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提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是否还要坚持艰苦奋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消费情况,谈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
密的人际关系。为讨论寻找论据,必然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自已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他们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渴望别人耐心地倾听和肯定,不愿接受一般化的说教,要求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同时理解力、概括力、辩证思维也有初步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知识等现状,把师生关系确定为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耐心地说服教育,使课堂讨论达到和谐而有成效的境界。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并不时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思辨力,风趣的体态把讨论气氛引向和谐、激烈,避免讨论走入死胡同,或因缺乏气氛而停止。
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一些讨论的问题,为了寻找充分的论据,离不开事先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从实践中找真理。如在讲《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时,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讨论题:“究竟是价格围绕价值,还是价值围绕价格转?”,然后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或超市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情况作调查,再到课堂进行汇报,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依据自己在农贸市场的观察心得,很快能得出正确的观点,从而使学生信服。
,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小结,对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综合。得出正确的观点、结论,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乃至接受,并对讨论作一个评价,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练结,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达不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政治作业必须注意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平时的作业中,我尝试:
1、加强阅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把上面刊登的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通过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论一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2、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热点,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指导小论文写作。当今社会,学生接触的媒体越来越多,因而视野也广,他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政治小论文:煤炭企业思想政治论文
一、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
1、思想观念变化带来的标准变化
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是非标准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潮导致开展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日趋复杂,人们个人主体意识增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追求个人和局部利益较大化。这种个人和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撞时,矛盾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譬如,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有些更加注重对个体利益较大化的追求,只追求利益上的丰富性,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安全效能中的整体作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采用逃避、回避矛盾等方式,根本没有从源头上解决相关问题。
2、思想政治格局变化带来的工作变化
它们都是以往思想政治工作还未曾接触的新领域,它们不应该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和空白点,应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在积极探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建立新形势下的新格局。
3、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意识的变化
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积极面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课题,新挑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往往不注重思想工作者在薪酬待遇、继续教育、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培养,不能更好的满足煤炭企业思想工作者多方面的需求,这样,就带来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要求。
二、加强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
1、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手段上要创新
在继承吸收发扬原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切手段。如强化网络意识,建立网络宣传体系,抢占舆论宣传的制高点,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文艺宣传进社区、进基层、寓教于乐。
2、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实”字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从哲学上来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而只是空对空,那犹如隔山打牛没有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才能及时掌握各种社会思想动向,群众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跟矿职工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宣扬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误会。努力把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降低到低程度,使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1、转变观念,突出一个“融”字
当前,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所以与矿职工面对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顺应新形势,这就体现一个“融”字,通过“融”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一是煤炭企业的工作思想要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加深对“三个代表”、群众路线等重要思想和新时期、新形势的理解,把煤炭企业的思想凝聚到当前维稳工作的重心上来。二是煤炭企业要融入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要提升到品质煤生产、维护稳定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上。
2、把握内容,抓住一个“准”字
新形势下迫切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政策法规、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教育,特别是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使矿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各项工作之中,把煤炭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在实际工作找准切入点,把准着力点,讲实话、求实效、办实事,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朝着稳、准、狠方面纵深发展。
3、深入实际,体现一个“做”字
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矿职工意见,解决矿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对待提出的问题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解决问题要贴近实际,把思想教育同为矿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并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实行党政齐抓共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落实。同时,要注重继续以创建文明单位等为主,作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途径,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通过典型示范引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四、结语
通过了解新时期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需要,采用多种方式的运用模式,从源头上更好的控制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种种困难,促进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职能效果。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关于政治课的中考「扫描与对策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年一届的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而且对教学有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一般来说,考试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考试的内容是教材的精华。对于政治课来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围绕政治课的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于废弃“三大任务”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和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无情”的鞭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近十多年的中考实践表明,今年的中考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年中考应认真对待的一大难题。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会是今年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及时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还不等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于是社会就向前发展了。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还必须运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第二步摆出社会发展规律,然后用“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即说明改革就是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步摆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然后再用这个原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一步分析说明,即说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就发展了,随之整个社会面貌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向前发展了。第四步归纳小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既是教学的依据,也必然是考试的依据。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既是教学的宗旨,也必然是考试的宗旨。教学中只有扎实教学,克服“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明确方向,拾遗补漏,避免“猜题押宝”,中考中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政治小论文:[高中政治论文]结合时事搞好考点讲析
把时事热点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是近些年来政治高考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一年的时事或以时事为情景材料设计题目,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卷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98年试卷为例,在总共39道试题中,除去纯时事题,以一年来的时事为背景材料设计的有24题,占试题总数的61.5%,分值占试卷总分的8%,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无一不是迎着时事热点、重点问题上,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将理论联系实际推向更高层次,并体现出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鉴于政治高考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就不仅要搞好“时事热点心题”部分的教学,而且在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及时轮复习的时候,就必须关注时事教育,把考点讲析与时政教学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将考点讲析与时政教学相结合,也就是要改变以往及时轮复习中只是对高考考点内容进行梳理的方式,把对考点基本理论观点的讲解同相应的时事材料分析结合起来,使及时轮复习内容更加深化。从具体操作方式来说,其一,要认真清理高考考点中所含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有而的理解和把握。凡《高考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都要逐个进行清理,并初步理出其内在联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识脉络清晰。其二,根据有关知识点挑选、准备好时政材料,凡时事热点、重点与高考点知识的结合点都应予以必要的关注。在进行考点讲析的过程中,或是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点对相关是时事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或是以时事材料作为切入点辅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复习。例如,在带领学生复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领导方式”等考点内容之后,向学生提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洪救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等重大时事材料,使学生明确党的领导作用在多方面的体现,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再如,以当前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启动消费的政策这一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复习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生产与消费、从实际出发、国家职能等多个知识点,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以时政材料印证和理解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基本理论来认识和分析时事材料,使基础知识复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其三,精心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题,讲练结合,巩固提高。训练题的编制,以时事材料体现基础知识为主,以多种题型、从多个角度命题,力求达到既能再现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效果。通过对训练题的认真深入的评析,帮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解析方法和答题技巧,使之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增强效果。
把考点讲析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有以下一些独特作用,及时,避免简单重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前对高考知识点进行一次认真清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只是把教材基础知识再向学生作一次讲解,甚至于只是将教材划一遍了事,无异于是“炒剩饭”,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复习课失去兴趣。把清理知识点与时事教育相结合,就会产生常学常新的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复习中去。第二,以时事材料为载体进行基础知识清理,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时事材料来印证和理解基本理论,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和分析时事热点、重点问题,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就让学生接触具体材料,更有利地克服考试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第三,有利于及时对教材基础知识作出补充和完善。《课程标准》指出“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随着实践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因此在带领学生对高考考点内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把时事中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政策补充进去。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难免出现疏漏甚至是认识上的偏差。第四,克服时事复习中考前集中突击的弊端,提高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的自觉性。不少学生认为时事政治学习只需要在考前抽出一点时间临时突击背一下就行了,殊不知现在高考试卷中即使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也离不开时事背景资料,以致于考过以后抱怨“试题超出教材范围”。由于时事政治内容广泛、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与教材知识有相当关联度的内容往往是命题的选材之处,用集中突击的方法是无法把握时事材料的主题的,也就难怪对材料题“面生”了。把考点讲析与时事教学结合起来,则能引导学生时时关注时事新闻,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主动思考,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占有时事材料,并提高自己对实际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当然,把考点讲析与时事教育相结合,也要注意:不能把基础知识复习课变以单纯的时事课,基础知识是“源”,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清理和落实;时事材料要精心选择,既要注意覆盖面,又不能太滥,同类材料中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考点讲析中的时事教学不能代替“热点专题讲座”,对于非常重大的时事热点,在及时轮复习以后进行多角度、的系统复习是必要的。诸如农业问题、抗洪救灾问题、修改宪法问题、宏观调控问题、以及两件大事等等这些99年高考复习中的重大热点问题,由于涉及的点多面广,即使在考点讲析中已有介绍,仍有必要通过专题形式,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综合,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加强整体把握,做到融合贯通。
总之,把考点讲析与时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使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定能使我们的复习更具吸引力,更富有成效。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
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活动应该满足教学主体的哪些需要。相应地,政治教学价值观就是政治教学活动和政治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政治教学活动能满足政治教学主体哪些需要。很明显,政治教学价值观关系到社会、教师、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价值取向,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因而,对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和价值设计是成功进行政治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例如,佐藤三郎从智力发展过程、教学结构、发展学习与直觉思维、内部动机与智力开发四个方面归纳了布鲁诺教学论的基本结构。另一位课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赞科夫则声明自己是按"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重视教学的方法的价值,有的教育家甚至用方法来概括自己的教学主张,例如布鲁诺的"发现法"、施瓦布的"探究法"等。布鲁诺明确指出:"发现法就是以培养探索性的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从教育的功能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看,其最终的目标也指向人才的素质。素质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政治教学的角度年看,政治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从政治教学内容的客观属性看,任何知识都是特定对象的反映,都是认识的结果。而从认识的过程看,任何认识过程都是在认识主体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克服各种认识上的困难形成的,至于对社会的认识,认识主体还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于认识的过程之中。因而,学生要深刻地掌握知识,必须在主观上再现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品格的训练。
诸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把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界定为"知识、能力、方法、品格"是适当的,有的学者在教学价值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来看,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及邓小平理论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民族、宗教、外交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政治教学的能力价值包括思维的内化能力、思想加工能力和思维的外化能力三方面。思维内化能力包括注意力、听解力、观察力、阅读力和记忆力,思维加工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思维外化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运用实践能力;政治教学的方法价值是与政治教学的能力价值相适应的,每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必然需要相应的方法,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内化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听解、观察、阅读、记忆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方法等等;思想政治教学的品格价值不仅包括学生的作为行为表现的品质、性格等方面,而且包括了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因而它有更广泛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但它们在政治教学价值构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教学要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必须以知识作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方法为手段、以品格为保障。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1.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三方价值取向: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这是社会对政治教学不满意、学生对政治学习没兴趣、教师认为政治难教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形成政治教学的合力,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而作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调节教学要素,才能实现三方的统一的价值取向。
2.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政治教学四项基本价值:
如前所述,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四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依赖,构成了严密的教学价值体系。每一项教学价值的效用性正在于它们的关联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项价值,只有在整体的联系中才能成其为价值。任何一方一旦脱离价值体系就无从实现,片面的价值追求必然是失败的追求。这是政治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它是客观的反映而非主观的产物。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前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人为地割裂了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从而降低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以前我们片面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
值,而没有从理性的高度上重视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从而使思想和觉悟缺乏方法和能力基础,提高觉悟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获取知识变成死记硬背,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观,可以让教师从整体上去把握政治教学的四项基本价值,深刻认识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和质量。
3.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为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因此制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重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政治教学价值体系的深入认识,人们只能根据自己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来制定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因而其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既不统一也不稳定。人们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的局限性,必然使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产生了相应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使教师在理性的高度上认识政治教学的价值,从而充分挖掘教学的价值,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利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五课第本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作用如下的简单价值分析:
知识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人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
能力点和方法点:本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展开,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和方法;在讲述"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的表现"和"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论述的,可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和方法;教材中许多基本结论是按照"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的方式展开的,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和方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它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正误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与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可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方法。
品格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和三个方面的表现"可提高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与联系"可培养学生善于实践、乐于实践的行为习惯;"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培养学生尊重客观、正视客观条件的行为习惯;"主观因素对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可提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自觉性。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之后,还要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关系联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基础和社会及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值取向进行分析。仍以上述,内容为例分析如下:
学生水平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顺利掌握,学生能够发现"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但不能弄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容易忽略"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要求,因而还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在辩证的高度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由于教材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很可能误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即使知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也未必能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高度去认识,从而影响其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
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和学生的水平基础进行分析之后,再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容易确定了。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现方案。它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很明显,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有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把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价值的有效度分析如下: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优点和局限, 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为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往往不是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意策略的复合与协同。我在教授上述高二政治第五课"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采用了范例教学策略与发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
3 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典型的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最富活力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改革中最广、最有潜力发挥的领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既互相关联、彼此互动,又有不同的形成过程。不同的形成特性要求教学采取与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知识价值的形成特性是主体反映客体,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认知;能力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是培养;方法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将关于操作要求的认识转化为主体的操作过程,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训练;品格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认识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的和谐发展,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与其形成特性相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养成。根据不同教学价值的形成特性,我们可以形成以下教学模式:
上述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请参看《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此外,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四项最基本的价值,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注意教学模式的复合和协同。根据前面所述高二政治第五课及时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学好本节的关键是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方法以及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因而其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能力+方法"模式。
4.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总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是隐性方法和显性方法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内化"所使用的观察方法、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是思想政治课的隐性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外化"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是思想政治课的显性教学方法。我们平常所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显性教学方法。很明显,不同的教学价值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实现政治教学价值,我们将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作用分析如下:
以上教学方法必须 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一是指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与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相适应,二是指任何方法孤立使用都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教学价值结构,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合理的方法。
政治小论文:[政治论文]根据农村初中正特点,在思想政治课上提高学生素质
同志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展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他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总书记的话,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则是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远大目标;信息闭塞又局限了农民子女的眼界;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也片面地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干劲。在农村中学担承初中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对于农村学生在各种学习动机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的各种现象看的最透,体会也最深。
我是长期担承农村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自一九七八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共担承了毕业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反复而激烈地斗争过。升学考试这根绳索牵转了十年动乱而引起的教育界无政府状态,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然而,这根绳索又束缚着教育者的手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凭一张试卷定终身,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的学生确有光宗耀祖的威风,家长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落榜的学生沮丧、悔恨,甚至有抬不起头、难以做人的苦闷、终日意气消沉。学校、老师压力更甚:中考揭榜成绩蛮好,录取生家长待为上宾,满脸春光;如果各课成绩不如左邻右舍学校,那社会舆论哗然,怨声载道。这时,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只得闭门思过、难以见人。因此,各科教师平时只能拚命抓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曾出现叫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甚至出现猜题押题。这样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 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及时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
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 事理结合,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一不能加以训斥,二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善意引导,以理服人。如:我在教“一个国家的国格,是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形象表现出来”时,举例在东亚运动会期间,本市某校小陆同学为迷路的外宾引路,谢绝外宾的酬谢,受到外宾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就此请同学们谈体会。九七届三(6)班有两位同学说:“小陆真傻,外国人的酬谢该拿。”我听后没有批评他们,却向同学们说:“外宾伸出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占了小陆的光,都是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助人为乐的了不起的中国人。”这时全班情绪激奋,学生通过事理结合,澄清模糊,统一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的作品鼓舞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这个精神,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原来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自发地组织校外助人为乐活动小组。他们到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清理衣物、打扫卫生。三(5)班钱兵同学参加活动后说:“我这是在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丰产丰收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精神中指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能提高。也就是说要大面积丰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除了前面讲的以外,在教学具体实施上要做到:面向大多数,照顾后进生,推动先进生。尤其对差生要多给点温暖。在教学的要求上要减小坡度,增加台阶。这好比农民给庄稼施肥,对已弱黄了的禾苗施肥要降低浓度,增加施肥次数。这样做虽然麻烦些,但有利于禾苗的生长,让它们充分吸取营养,结果增加了产量。反之,如果一下子施浓肥,禾苗非但不能吸收,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经验丰富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经验丰富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经验丰富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经验丰富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我把这个思路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几年实践下,感到效果蛮好。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五年中,所任班级有二次获县级荣誉称号;有三位学生获县级先进;许多学生受到学校的表扬。
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知识质量和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自一九九一年至今,连续七年在国家初升高的考试中,消灭了不及格。每年所任班级的学生中考平均成绩都超过县平均数五分左右,率上升到86%以上,多次突破90%的大关。
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确有许多困难,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后天的欠缺。但并不是说不能实现,只要我们深刻领会十五的精神,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下,认清当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进行改革的实践,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能够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的。
政治小论文:石油化工企业思想政治论文
一、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石油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强化党组织建设力度,这是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抓手。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群众团体和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因此,一定要加强党组织的建设,要将党组织的每项活动制度恢复起来,并做到长期坚持,保障经常化、正规化,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要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将组织的号召力和示范作用充分显示出来。其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工作作风进行不断改进,改进工作作风要持续完善,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形式,要在传统基础之上持续完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拓展影响范围。要实现这些目标,就一定要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选择合适工作方法,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在良好的制度氛围中能确保工作事半功倍。所以,抓好制度建设工作是做好石油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一套完整科学的制度是从实际出发的,也是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和员工思想意识变化规律的,它是一个有机体,每项制度之间有机融合在一起。
二、创新工作工作机制,做好石油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其一要创新工作观念。石油化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社会为工作目的,确立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观念。必须具备开放、民主的时代精神,将陈旧、封闭、简单、片面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开放、多向性思维。营造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环境。其二,要创新工作思路。主要是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在思维上,不唯书、不唯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日常工作中,不在等上级部署,不在等任务安排,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要依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确定,争取在工作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开放性,鼓励创造性思维,提倡思路被进一步拓宽、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工作思路要密切联系企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实际,要密切联系员工的思际。争取工作的主动权,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其三,要创新工作内容。石油化工企业的中心工作是做好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工作中心开展,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就要选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以适应中心工作。要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服务的座谈会等,比如技能比赛、技术改革[,!]、建言献策等活动。在信息化的今天,变化日新月异,获取信息非常及时方便,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应用网络技术,在工作手段和工作形式上不断改进、自主创新。例如采用多媒体等形式开展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员工易于接受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在对员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中,要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确保员工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要做到有层次,保障工作内容能够从不同角度服务于企业和员工,我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进步提供科学的动力。其四,要创新工作方式。石油化工企业内外部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要采用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传统的统一、集中、大型方式转变为分组、多样、灵活的现代方式。工作方式转变后,可以打破传统的时间限制,自由安排思想政治工作,自由性更强、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得到很多员工的欢迎。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员工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思想状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重视娱乐化教育手段,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同时又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保障教育工作者能够灵活自如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第五,要创新工作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反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有机的结合企业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可以进一步凝聚人心,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彰显企业精神、创建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员工在教育培训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工作方面的成就感。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大的背景下,都开展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物评选及故事征集活动,对本行业、本企业的企业内涵、经营理念、道德情操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报道,给企业发展和员工的进步带来了正能量,促进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石油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唯有密切联系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从企业实际出发,破除旧有的教育模式,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才能在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员工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寻找新的方式和载体,密切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文化和战略目标,探索出创新又适合实际的机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政治小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论文
一、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微信对大学生造成的认知偏差
微信的时实对讲功能包括短小录音、表情、文字,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由性,并且微信无需付话费,只需开通上网功能就可以通过声音传达信息,让沟通更频繁、更亲近。大学生把这种沟通看作“潮流”,在对微信产生依赖后,将会对他们心理、人格、道德、认知等方面产生影响。在虚拟世界里,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甚至出现心理疾病。
(二)微信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影响
以往大学生接受教师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都是通过面对面或文件的传播模式。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更愿意接受互播模式,通过微信的沟通使他们的人际往来更为频繁,所接受的知识面更广,但无疑会产生大学生接收的信息渠道多、种类杂、层次不齐等情况,使他们的价值观念难以整合。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对自身约束力不强,很容易接受外来信息。如果学生接受的信息低级、直观且生动,会逐渐影响和改变他们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增加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难度。
(三)微信使大学生痴迷网络
学生通过微信不仅可以增加沟通,还可以向好友展示自己,这种一对多的朋友圈传播方式满足了大学生对自我空间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拓展了他们交流的平台,但也为微信网络监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跟风”心理使微信内容产生了趋同的局面,因此,在微信内传播内容性强、激发自我意识的教育性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偏激理念②。
二、应对微信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整合网络
新媒体的诞生可方便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院校方面需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理念,让传播的信息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建立。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将大学生的思想主张进行正确引导,同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跟进社会进步与发展③。
(二)走进学生、拉近距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是交流困难。为打破这种现状,教师可将所想所感通过微信形式传达给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发出各种活动,将活动尽量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图片、语言等丰富的表达形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此外,教师加强引导,利用微信使学生聚集网络,在网络上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关怀,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吸引力④。
(三)资源共享、共同讨论
微信的红色标注功能使每位学生在看到新信息时基本上都会点开观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让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来,使他们各抒己见。
(四)安全互动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很多大学生喜欢“宅”在寝室,对于这样的情况,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微信语音方式进行交流,使学生消除与教师沟通中产生的紧张感与约束感。教师还可以设置群聊,使学生与教师“聚集”到一起,让他们畅所欲言,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可以在沟通中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⑤。综上所述,微信推动了网络的发展,同时为人们建立了无障碍的交流方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基本离不开微信,教师利用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能有效帮助他们形成良好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与学生开展良性互动,可以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
政治小论文:言而无行世界的政治论文
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较大的毛病就在于念念不忘政治。于是乎就在纸上屠龙,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政治上的微言大义。搞政治时就改不了这种毛病,以为跟写文章是一回事。只会引经据典做长篇大论或者上万言书,对现实中的人性、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一无所知。或者是虽然有所知晓甚至极为精通,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到处推销,唯恐天下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坏。结果或者身败,或者名裂,甚至身败而兼名裂,连本该收取的知识专利费都泡了汤。中国战国时代的杰出的思想家韩非悲剧性的政治命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
教猱升木,养虎噬人。那些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的书生们真乃愚不可及!古今中外,凡是在思想上崇尚现实主义政治的观点,却看不清现实政治斗争本身,又缺乏政治心计与手腕,因而在政治斗争中惨遭失败的知识分子,无一不遭到后世的辱骂与误解。作为纯粹的思想家的尼采,他的悲剧也是如此。他被纳粹分子当成了精神偶像,被世界上的芸芸众生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地唾骂。其实就尼采本人来说,又何曾有过一丝一毫的种族主义与扩张主义的思想?
纵观中国历史,君主有权无限纵欲,臣子百姓们只有惟命是从的传统保留节目每一朝每一代都在上演,人们从来就乐此不疲。韩非不过是将这种专制制度下的普遍的政治行为模式加以理论化罢了,并没有做出什么真正出格的事情,后人又何必对他们视若寇仇呢?敢于做坏事的人不受谴责与伤害,只是研究了如何做坏事的人却身败而名裂,这样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学术上都是不够公正吧?
现实中利害关系冲突与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原本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并不需要人们去发现论证后才发挥作用。知识分子发现了那些大秘密后,便大声嚷嚷,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赢得社会的赞美,这实在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统治者一般都是相信,“邦之利器,不可示之与人。”何必对这些学说推崇备至,让天下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奥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隐真示假,为而示之不为,能而示之不能,这是统治者的不二法门。再加上统治者们一贯假仁假义,怎么会将那些戳穿一切道德伪装的大实话奉为神明?他们害怕会因此而损害了自己的公共道德形象,危及自己的统治的稳定与合法性。
统治者自有家传秘学与天赋,怎么要这些只会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者来教?表现得比统治者还高明,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这一向就是政治上的大忌。对于统治者来说,需要的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的愚忠之士或者无耻之徒,并不需要直谏之臣或者王者之师。统治者的统治手腕都是讲究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力求将那些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整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地为我所用。知识分子一门心思想做王者师,是一厢情愿!
韩非在自己的文章中宣称按照某某标准或某某法令这个应该杀头,那个应该斥退,其实只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并没有针对具体的人。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韩非这样说难免不会被某些人理解成为采取某些行动的先兆了!在人们尤其是既得利益者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中,言语就是行动的前奏。韩非的那些公开的言论已经等于是把自己的公共形象定义为贪官污吏、庸碌无能之辈,靠裙带关系与阿谀奉承来博取富贵之徒的嫌恶者与铲除者了,这岂不是自寻死路?那些既得利益者为了个人的私利可以不顾一切,公共利益与国家安危根本就不会关心,谁敢反对他们将遭到无情的打击,距韩非生活的时代不远的改革家吴起的悲惨下场还不能够警醒他吗?即便没有李斯的嫉妒与陷害,根据韩非的个性与行为模式,最终也难逃一死。
宦海风波可以吞没一切,仕途原来是如此曲折与凶险,这样我们才能够对那些有满腔报国之志与济世之才却因为个人小节而遭受误解的政治家抱有同情的理解。他们不得不自污其行,对那些奸臣们虚与委蛇,为的是获得为国尽忠的机会,免得打草惊蛇,四面树敌,以致遭受奸臣们的嫉恨与陷害。一个人要是一点欲望,一点缺点都没有,别人还怎么来利用你,跟你合作?较高统治者怎么能够驯服你,让你为之卖命?的品行在理论上是统治者的专利,一个人要是汲汲于这方面的修养,恐怕会被统治者疑心为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吧!
韩非在他的着作中写了一些“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的理论,却没有能力来实践,只能寄希望于别人的赏识与推行,这样等于就是将自己的生死荣辱都统统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了。要是自己有足够的权势来推行自己的主张,那些正人君子们倒不会抱怨与攻击了。中国人不分古人与今人在现实利害关系与力量对比方面都是极为清醒明白的,上至较高领袖,下至平头百姓,都深谙于此。先秦诸子,在谈及人性恶与利害关系冲突的时候,总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或者只有结论,没有推理过程。其实这些人都现实精明得很,唯恐自己的片言只语被那些道德至上论者抓住,纠住不放,整得死去活来,青史留污名,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就连善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的孟夫子都未能免俗,说出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这样的庸俗势利的话。至于孔夫子这个汲汲于名利,老谋深算的人更加不会把那些危险的词句挂在嘴边,一部《论语》全部都是些不用动多大脑筋就可以得出的老生常谈与世俗之见,全部都是些温柔敦厚的牢骚话。他们这些人都是打算往上爬,因此会时刻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决不会给当政者以误解,断绝了自己的晋升之路。
至于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说了很多揭穿老底的深刻的见识,几乎就是一部阴谋诡计的教科书。他既然聪明如此,又不愿意腆颜媚上,恐怕难容于当今之世。他干脆就辞去公职,乖乖地骑牛西行,出国考察定居去了。这样也是一个好办法,最主要的是可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只有寥寥几个人,如韩非子和墨子这两个本性纯真的人,才小孩家口没遮拦,由着性子乱说。其实,统治者看来,这些人不看风向,不察上意,四处乱说,令人极为厌烦。既然这种人对权术如此之熟悉,总有24小时会忍不住付诸实践,到时候无法遏制,总是个祸害。无权无势就敢这样狂妄,要是让这种人掌握了重权那还得了?不如趁其在羽翼未丰,势力未成之前将其翦除,免得尾大不掉,养虎为患。不如做冷处理,将其政治生命冻结,甚至终结其肉体的生命,这样可算是万无一失了,好歹是消灭了一个潜在的动乱分子。
孔夫子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本来,作为被统治者,对国家大事就不必投入过多的感情,自有肉食者谋之。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过分聪明对于其他较为平庸的人就是一种威胁。自我暴露又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技巧,实在不是处世之道。权势争夺者时刻在趁机铲除竞争对手。因为天下的财富、权势与荣耀是有限的,少一个竞争对手就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份机会。如果要求较高统治者的保护的话,那么就必须心甘情愿地做他们的驯服的工具,自己的独立意志、才华与尊严更要统统收敛。归根结底,没有权力就没有一切。为了获得权力,最终也将丧失除权力以外的一切。
我极为尊崇与热爱的思想家顾准先生,在其《评韩非》一文中对韩非子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似乎中国古代专制社会的一切弊端与惨无人道的毛病都要由韩非子一个人承担。顾准先生的文章一贯公允,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有失客观、公正与冷静的风度。竟然破口大骂韩非是精神错乱,有违学术规范。其实与那些对自己残酷迫害的人一样,顾准先生在这里恐怕也是同样犯了投鼠忌器的毛病。他对秦始皇不置一辞,对李斯没有一句批评,似乎是在避重就轻。韩非在与堂蹊公的辩论中声称要慷慨殉道,不也是做到了吗?
学术界的前辈张中行先生在评价法家学派的政治理论家与政治家时似乎不无幸灾乐祸之感,说什么,不给别人留条活路,在日暮途穷之时,自己就会发现自己也没有活路。话虽然解气,但是还是没有触及到事情的真相。事实上是,一个人要是对自己的信念过于执着,难免就会以身殉道,以身试法。因为思维的逻辑已经启动,行动的程序已经展开,自己就象一个被催眠的人一样,爱与恨,生与死都置之度外,对现实中的利害关系满不在乎,胸怀着伟大的信念与献身的激情而无法自拔,任由神秘的宇宙的规律与历史的意志将自己当作得心应手的工具,来实现某些先定的命运。
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一般都是刚愎自用,自负其才,类似于那种尼采笔下的具有超人意志的狂人。这种类型的人不善于以柔克刚,韬光养晦,自己有几分才华,就要统统地表现出来,一项都不能少,否则的话就会感到巨大的失落与烦恼。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理论会在现实中造成何等影响,其实也没有能力去加以干预,只求引起公众的注意,是非成败则任由他人评说。这种人其实还是处在那种青春期的表现狂热的情绪的状态中,并没有真正的成熟。伟大的思想家与精神病患者尼采, 就是这种人物的典型代表。他曾经对着黑暗怒吼——我是太阳!他的思想的光辉的确可以照亮自己的头脑,却无法照亮世界的黑暗。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被他愿意给予光明的同胞们当作了精神病人而送进疯人院,最终死在了那里。
这些惊世骇俗的知识分子们的见识远远地超出了一般的流俗之见,但是自以为偷窥到了世界的真相,自己就掌握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别人就必须对其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这种情绪其实是一种原始社会的巫师传统的残留。实际上,这类人虽然聪明绝顶,洞察一切,但是还没有聪明到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并且消除他人的猜忌的地步,洞察他人的隐秘却看不见竞争对手与敌人在自己前进道路上设置的陷阱。最聪明的人,使用了一切阴谋诡计,却不被人知晓,甚至还要嫁祸于人或者沽名钓誉。反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无耻的小人总是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韩非自己也认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夫贵人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则身危。”看来他并非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是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残酷与黑暗一无所知。之所以这样执着,是因为求真的意志在驱使着他不顾自身的安危,不顾世人的误解,将自己所探索到的残酷的真相公诸天下。尽管有这样的权力意志,韩非子本人对于祖国还是未能忘情,要他参加或者指挥灭韩战争,恐怕他就下不了手。这样看来,他并不是李斯这种趋炎附势的无耻之徒,李斯这种人有奶便是娘,根本不在乎什么仁义道德。只要是主子,他随时准备磕头并且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才华,不会有什么正义感或者自尊心。在较高领袖看来,还是这种奴才型的知识分子比较听话,容易驾驭。象韩非这种纯粹的书生,根本就派不上用场,留之无益,不如杀了干净!
对于韩非来说,真理的诱惑与荣耀,后人的质问与责难,这一切纠缠在心中,不得解脱。权力意志本是一个客观存在,建立在人性恶基础上的人类的行为模式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逻辑,任何人都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推行彻底的法治,就必须拥有一个的,但是主张君主拥有一切权力,不受任何制约,这就已经为君主有权无限纵欲无论在思维逻辑上准备了逻辑前提,在行为模式上提供行动条件了。既然已经挑破了这层薄薄的遮羞布,任何邪恶无耻的结论就是呼之欲出,不可阻遏了。
将自己的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太冠冕堂皇的见解向全天下人展示,希望获得肯定与赞扬,归根结底是一种童稚未脱的状态。只希望通过言论来获得天下人的关注与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知识分子的迂腐之见。他们不知道获取现实中权力就可以强制全天下人来关注,这才是一本万利、事少功多的大买卖。这个世界上,作学术的人就好比是生态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只有那些掌握了较高权力的政治家才是较高级的消费者,才能够将这些理论分解、消化与吸收,为我所用。思想上的制高点与政治上的制高点其实是重合的,占领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因此知识分子们打破头也要争取这个优越的地位。
韩非的也跟两千年后的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亚维里一样,在自己的着作大肆宣扬种种反道德与非道德的学说,自己的人品却无可非议,但是却被他人误解为毫无原则与节操的阴谋家。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坏事就是做得说不得,那些做坏事的人是最不愿意坦白地将坏事承认为坏事的,总要文过饰非,死不认错。总而言之,自己是无辜者,被不可抗拒的神秘的命运、领袖的意志与卑微的地位操纵与限制,不能承担任何责任;或者就干脆将责任推到那几个倒霉的知识分子的头上,说自己是按照某某的主意与学说行事的。中国人一贯是这样善于诿过于人,西方人在这方面也是毫不逊色。
在十九世纪时,伟大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假说,其思想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意是为了解释生物的进化的原因。不料,有一帮学术流氓将他的这些学说移植到人类社会的领域内,提倡强者生存,消灭弱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西方国家对殖民地人民进行野蛮屠杀与掠夺等罪恶行径辩护,其余毒余患至今未了。
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大师弗罗伊德的泛性论学说公布后,众多的纵欲主义者为自己的不道德的行径辩护时,总是振振有词地拿他的学说来抵挡一番。其实弗洛伊德本人的私生活极为严谨清白,泛性论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本质,把色情狂与流氓教唆犯的帽子扣在他的脑袋上,岂不冤哉?
根据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任何一种人文理论一旦公布,其阐释与发挥的权力就不归发明者所有,只能由最强势的集团任意取舍,为我所用。知识分子往往陶醉于自己的聪明才智中,只求自己的学说广为人知,对自己学说的社会效果往往不加关注,或者被心怀恶意之徒歪曲滥用,或者好心办了坏事,甚至为虎作伥。以古鉴今,舞文弄墨,着书立说者,不可不慎也!
文章写到这里,又想起了伟大的爱因斯坦在面对人们的质问他为什么公布质能方程式,从而为制造原子弹开辟了道路时所表现出来的至大至刚与真实坦白的态度。原子弹是一种巨大的杀伤性的武器,它的使用是毫无人性的,不过寻根究底,发表质能方程式的爱因斯坦恐怕就是始作俑者,他在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爱因斯坦目睹了自己的发现被政治家与军事家们滥用,亲眼目睹了原子弹在实战中造成的巨大破坏,清夜静思,扪心自问,是不是也觉得惭愧,觉得需要忏悔呢?是不是也会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悔恨呢?是不是也应该有负罪感,觉得自己就是帮凶呢?
这一段故事,朱健老前辈的如椽大笔,写得荡气回肠,我实在万分钦佩,不惜整段整段地抄录如下。
当爱因斯坦遭受这样的质问时,“他以一种谦逊的态度说,自己具有‘一个不可救药的标新立异者的顽强品格’,但没有‘冒被人看作只不过是一个老伪君子的风险’的那种‘勇气’。那么,今天像‘街上流行红裙子’一样腻烦人的‘我别无选择’,四十年前,爱因斯坦如此郑重地说给全人类听,便决非矫情,也非妄语;而是直面历史质询时巨人式的坦诚,是他顽强品格的真实体现。
“历史的质询并未一次性了结。在他生命的黄昏岁月,又来了新的、更根本性的‘挑战’。这次是来自法国。一九五五年一位博学的历史学家在与爱因斯坦的并非不友好的通信中问他:当他在一九五年首次发表相对论时,难道没预见到他的方程式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他在二月二十八日的复信中(五十天后他与世长辞),把他的顽强品格发扬到了——无私无畏、至大至刚人性之美的。这位即将走完他漫长的人生之旅的老人,面对触动他的功业与荣誉之‘基石’的诘难,回答得既轻松,又庄严;表现出他成熟了的睿智,从容而真诚的自信。他自嘲自谑是‘一个可怜的家伙’,似乎被认为‘因发现、发表质能关系式而在造成我们今天所处的可悲形势上出了大力’。他平静地指出,在一九五年科学研究的水平上,预见到会‘发展出原子弹’,是‘根本不可能’的。然后,他毫不含糊地宣称:但是,即便知道会有今天,要想隐瞒由狭义相对论得出的特殊推论也是荒谬的。这个理论一旦存在,这个推论也就存在,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
爱因斯坦的回答显得即沉重又幽默,包含着一种自嘲的智慧,但是还是有推卸责任之嫌。还不如干脆地承认,作为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家,自己的求真意志就是人类的求真意志的最集中体现,想要探求与掌握客观世界的奥秘,主观上想要为人类造福,却必然给人类带来较大的灾祸!
韩非大概也是属于这种具有强烈的求真意志,而且真诚有余、老练不足的知识分子。他一心想以法治来代替人治,为了维持逻辑上的一致性,不得不先确立君主权力无限的前提,再一帆风顺、毫无障碍地推理下去。不料却把专制的魔鬼从瓶子里放了出来,世界为此遭殃,自 己也深受其害。韩非就象浮士德一样,为了获得无限的智慧与权力,不惜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一切知识分子类型的政治家,要获得较高权力来推行自己的理想,恐怕都要经过这个过程。韩非也未能免俗,只是他还不够精明老练,因此而丢了性命。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对韩非加以同情的理解,客观真理,无论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还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真理一旦被发现,就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否则,研究它的人将成为某种在道德上不真诚的人了。不管这个真理带来的是福是祸,人类必须承受,这是人类获得智慧的必然付出的恰如其分的代价。这种矛盾也纠缠在韩非的心中,他与堂蹊公的激烈辩论,既是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也是为了将内心中的矛盾刻意压制下去。他未必不知道这些理论都是非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但是自己既然已经开始了这种探索,无论有什么危险与矛盾,他是不肯知难而退,浅尝辄止了。
这也是知识分子的可爱或者可憎之处,丈夫嫉没世而名不称也,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实际上,权力意志的较高的表现就是死亡意志,那些胸怀大志,不愿意与草木同朽的人,最终都是生死置之度外,日暮途穷,倒行逆施,最终不能全身。看来,奋其私智,谋其私利,贻害于己,贻害于人,这是某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的命运了。这也是整个人类的命运的一个缩影,也许人类获得智慧,就是为了更快、更彻底地走向灭亡的最终结局吧。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任何一个有志有为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与弱势者的命运结合起来,自觉自愿地从事扶弱制强的伟大事业,在学术上得出了反人民的结论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怪事。既然不愿意站在人民一边,无法获得与掌握人民革命的伟大力量,就只有将自己的满腹经纶与文韬武略货与帝王家了,因此不得不对君上大拍马屁。韩非就曾经写出了君主有权无限纵欲,无须害怕任何天地鬼神与报应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光辉篇章。以现在的观点看来,这难道不是进步与科学的吗?正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但是从人民的立场来看,这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真理,其实谁也不能说清楚。任何一个政治家以及知识分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说话,这就是追求真理、自由与正义的途径。至于升官发财,争名夺利,到底是否能给追求者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尊严,是否能够避免灾祸,则非我之愚所能知也!永远以人民的利益为较高标准,自觉自愿诚实地工作与正直地生活,也许这样就可以保全性命。即使不能保全性命,也能在历史上留下清白无暇的名声吧?
古今中外的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是权力意志的崇拜者,只要当世弄权,后世留名,自己的学说被那些心怀恶意的人歪曲滥用也不在乎。一般说来,那些有极度的才华与超人的见解的知识分子傲气凌人,贱视一切在才智上不如他们的人,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天生的指挥者与统治者。他们向往的是杀伐决断皆取决于我的自由意志,内心崇尚的是超人哲学——“吾一生之活动服从自我之活动而已。”“吾只对于吾主观客观之现实负责,非吾主观客观之现实者,吾概不负责。”崇尚超人哲学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鄙视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为弱小的群体服务的种种举动。象尼采就认为,“只要是出现牺牲、服务以及仁爱的眼光的场合,那里就同时有欲主宰别人的意志。在那里,弱者沿着秘密的小径,偷偷摸摸地进入城堡,甚至是进入最强者的心中——并获得权力。”
他们不愿意采取以柔克刚,收买人心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利益,鄙视政治家的种种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认为这是弱者或者是虚伪的表现。他们给一般的民众以及比较平庸的知识分子造成了威胁与侮辱,使他们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其实这些人一盘散沙,懒散成性,根本就不是什么强者,这样的骄傲与孤立,简直是在自寻死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的命运都证明了这一点,并不独韩非是这样。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愿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说话,是曰无品行。心里怎么想,嘴里竟然就怎么说;嘴里说出来,行动上又做不到,是曰无行动。品行与行动,合称二行。此二行者,乃安身立命之根本,着书立说之宗旨,任何一个读书人,希望有所作为而失此二行者,鲜克有终矣!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道德原则上是较高尚的,在政治立场上是最安全的。任何政治势力以及任何个人,不管抱有什么动机,只要承认这一条的较高,我们就应该支持与赞美他们,自己也应该尽力去实践这个理想。难道至高无上的美德与正义竟然害怕被别人模仿?即便那些人是在利用与歪曲,那也没什么。西人云,伪善是邪恶向美德所作的敬意与让步。的确如此,伪善总比赤裸裸的暴力与邪恶好多了。何况大道容众,大德容下,走这条正道的人多了,正道才会越来越宽广,才越有利于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但愿这个世界上就只有美好的道德风范流传了下来,至于其它的那些见不得人的种种阴谋诡计与权术,是否绝传,是否有人继承事业,又与我们何干?如果人人都忘记了这些邪恶的东西,难道不是更好?难道不是更有利于那些善良正直的人们生存下去?当然,如果人人都是些邪恶无耻之徒,那些邪恶的理论流传下来倒也没有什么,因为斗来斗去,发现势均力敌,彼此之间谁也没吃亏,就不必要采取极端的行动来讨回公道。但是问题就在于有些人极度精明残酷,有些人则比较懦弱善良,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以强凌弱、以智诈愚的现象,那些邪恶的理论就起到了火上浇油与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大局糜烂而不可收拾。不得不以独裁权力来扫荡一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了。这种结局谁都不满意,但是怎么也避免不了。
呜呼,吾道穷矣!夫复何言?欲闭口而无语,将息交以绝游。德人无累,知命不忧。齐死生,忘荣辱。随波逐流,和光同尘可也
政治小论文: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
一、正确把握工作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内涵。
工会组织是上级政策指令的传达者,也是基础问题的反馈者。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够把握基层单位和上级单位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做好工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工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内涵。例如在工会组织信访案件的办理原则中,按实际求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是核心原则,把办理疑难信访案件作为工作重点。工会组织接到上访后要积极与具体单位达成意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出矛盾的关键,并做好向上一级领导的汇报,由上级机关和具体承办单位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并积极进行跟踪随访,以结果衡量信访工作的效果。因此,把握思想主线是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二、注重工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工会组织是与职工群众接触最直接的单位。同样,广大职工群众也始终把工会组织当成维护其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思想领域也会受到强烈冲击,思想意识变得活跃丰富。工会组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思想。物质条件的提升加速了职工需求的多元化和高层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需求和更高要求。强调针对性,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归纳总结,以满足多方面层次的需要。
三、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群体广泛,在实施具体的教育活动时,应该积极建立必要的组织领导机构。在传统的工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是按照固有的领导模式进行组织设置。但是,随着新形势的需要,工会组织领导机构应该根据现实情况而进行必要的设计。健全的领导组织能够保障工会活动有秩序有步骤的进行。组织机构能够保障工会组织履行职责的完整性。同时,在工作机制方面,逐步实现具体化和精细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在职工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加强组织领导和健全工作机制,能够保障工会组织在履行教育职能时有制度可循,有规矩可守。
四、密切联系群众,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影响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会组织是与职工最为贴近的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尤为重要。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职工的思想提升为主,以拓展职工的视野为中心任务,以实现职工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要点,能够保持工会工作始终围绕着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会组织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有效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在具体实际操作上强化学习效果,把培养职工的多方面能力作为重点。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做到位,就会在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工会组织在职工的发展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会组织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步是职工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模式。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以人为本的概念提出以来,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广泛关注,尊重人权,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工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创新工作模式,就需要工会组织根据各个时期的生产任务和发展内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延续传统的教育活动过程前提下,进行新形式活动的开展,例如进行社会性交流活动,开展主题性讨论等,将思想政治工作变为丰富多彩的活动模式,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有正确的方向,热忱的工作热情,有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处理特殊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都是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工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要的以时展为依据,才能够发挥新时期工会组织的作用。
无论在任何时期,工会组织都担负着职工基本利益的维护者和开拓者。工作组织能否发挥其优势,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党群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十分重视的工作内容。工会组织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能够促使各项工作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动力。工会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一切工实际出发的原则,利用有效的活动形式,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形式,以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工作学习模式,进行日常教育活动和特殊教育活动,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工作的意识领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和规划作用。
政治小论文: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论文
1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研究的意义
1.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社会管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刚性管理,一类是柔性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做群众工作。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仅靠刚性管理难以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管理的目的,在特殊时期甚至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则能够更地把握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发展趋势,是柔性管理方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社会管理形式,以把握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社会道德规范和舆论导向为前提,能够保障社会管理措施的施行始终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
1.2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建设,和谐的教育理应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教育者置于客观环境中,在受教育者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3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为师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师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在这个深刻变化的时代,高校师生承受的工作、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极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发展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确保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的构建纳入其视野,建设和谐校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1.3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创新。应当看到,我们既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和谐”的品质。在观念上,缺乏民主,忽视个性。在方法上,以灌输为主,训诫为主,批评为主。多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误区就在于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以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作为智育教育的支撑点,难免带来了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不和谐。缺乏“和谐”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也能有效,当然,其效也难以牢固、长久。但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面对已经“觉醒”的人们,既往的缺乏“和谐”品质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就难以为继了。因此,积极构建以“和谐”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已迫在眉睫。
2创新社会管理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社会管理创新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多方面具有内在联系性。一方面,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归宿。社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社会管理的有效运行需要通过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才能起作用,社会管理创新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人和塑造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能,因此也可以说社会管理创新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柔性社会管理方式,能够通过非强制性的沟通和引导,“润物细无声”地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这很好地弥补了以法律、制度为主的刚性管理方式的不足。社会管理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内在联系性,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适用社会管理理论提供了现实可能。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对于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理当为之呐喊,为之导向,为之保驾护航。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必须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为创新社会管理和实现社会和谐服务问题。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具有创新和完善工作模式的要求和任务。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来推动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对积极回应师生员工诉求、满足师生员工需求、更好地促进校园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1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创建与之适应的目标体系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力量的源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应与和谐社会管理的目标配套。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和谐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将其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和谐社会管理教育,引导师生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从而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和谐社会管理的新力量。
2.2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根本,尊重、了解、理解师生,从师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性格、特点出发,努力激发、调动师生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体现出师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出其主体作用,既让师生接受、掌握社会规范,又保护、培养其个性,让师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展,让师生亲身感受、体验以人为本,增强师生的以人为本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以在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原则。
2.3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必须坚持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与自身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
师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往往因实际问题产生,因此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实际就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要抓住结合点,找准切入点,从师生关心的事情入手,将教育内容渗透到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之中,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于各项主题活动之中。要深入基层,深入班级、宿舍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地办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3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师生的思想问题,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问题的综合反映,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具有无法估量的不可全部控制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打总体战,各方面相互配合,各守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和组织一切教育力量,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多方位育人、全过
程育人的和谐模式,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和谐的理念、意识,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必需和谐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处在一个孕育着的时代,它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而且也是诞生一种新认知图像的熔炉。”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我们必须建立整体论的新认知图景。而这个新的认知图景需要人类自觉地努力,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构建也正是在建立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知图景。 3.1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的内涵
所谓模式,就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表征活动和过程的一种模型或形式。一种模式蕴含着一定的理论倾向,代表某种活动结构或活动的范型。而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一种日久弥新的思想。我们所构建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就是在和谐理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工作,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师生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构建的较稳定的工作结构或程序,具有性、实践应用性的稳定范式。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是以“和谐”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新的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它与既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重大的区别。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古老的社会现象,是自阶级产生以后各个社会所重视的社会活动。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或面对不同的战略任务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态是不同的。概括既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把它们分为这么3种形态:强制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统称为强制的思想政治工作。说它为强制的思想政治工作即指它是在强力控制下的、贯彻权力意志;没有对受教育者的理解、关怀和人格尊重,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客体,强迫其接受教育。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指突出和强调人的本性与尊严,依照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特点而实施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我们党既往的和我国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概括。简单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以社会为本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个人的需要与发展;以政治或人为的政治教育为基本内容,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品德教育;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处于被支配的被动地位。我们党现在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促使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有重大的变化———展现出新的形态。我们所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态,就是适应了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与的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实现的新的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坚持“和谐”理念、民主意识、主体性观念;以“和谐”为主题、为原则;在教育的机制、模式、方法、艺术、载体、评价上,都贯穿、体现、渗透着和谐的思想、意念、情感。即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以和谐为主旨、为统领、为主导。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所展现的是:和谐的思想;融洽的关系;和蔼的气氛;真挚的情感;自然的流露;坦诚的交流;自觉的内化;积极的行动。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是“斗争”、简单、生硬、粗暴、训诫、压抑、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否定,它注重和谐思想的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注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的协调一致。正因为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是教育对象易于、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是具有良好的教育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3.2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的构建
我们认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的根本价值,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的基本原则,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还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实效性原则等。鉴于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的机制和范型应为文化型、服务型、关怀型、疏导型、参与型“五位一体”。文化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文化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得到充分彰显,思想政治工作以文化的魅力增强吸引力与说服力、以文化的品质提高感染性和实效性的工作形式。构建文化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指导,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具有文化魅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具有文化品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具有文化特征。服务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以师生为主体、以服务师生为工作目标、以完善服务体系和构建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规范健全服务制度为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服务体系、规范的服务制度、高效的服务方式、专业的服务队伍,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以培养造就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队伍。关怀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充分尊重和落实师生的主体地位,切实从政治上关怀、精神上激励、工作上扶持,生活上关心,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师生关怀机制,形成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四位一体”的格局。使广大师生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思想政治基础。疏导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传承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引入心理疏导机制,通过有效的沟通疏导交流平台,及时地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师生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达到思想统一、执行有力的目标,实现学校基本关系从利益和谐向心灵和谐的升华。为确保疏导型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必需建立目标主导机制、政策辅导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典型倡导机制和心理开导机制。参与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推进民主建设,通过鼓励师生参与、服务师生参与、激励师生参与,实现“在教育过程中,把选择的机会尽量交给师生自己”“,给师生提供‘自学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作的机会’,让师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较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最终实现师生教育管理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创新平台,组织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实践活动,并使师生在实践中提升社会适应性,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对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模式的构建,同时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实际行动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较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以师生群体的思想健康、政治稳定、发展引导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