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类专业模拟电子的技术论文

1模拟电子技术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地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对于理解计算机硬件和通信原理方面的知识显得十分重要,为强化基础,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人才,我们必须给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有的重视。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理论、设计及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和实用性,在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十分重要。计算机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学时少,内容多

为了突出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压缩电路分析课程的学时数,甚至取消了电路分析课程。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多且比较分散,它集高等数学、电磁学、物质结构理论和电路分析等知识于一体,该课程的学时数(含实验)一般在80学时以下,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要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老师感到困难,学生也有很吃力。

2.2学生认识不到位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应该是电子、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他们在专业学习中一般都有重视软件而轻视硬件的倾向,而且,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成就感往往不及其他课程来得快和强烈,因此,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刚刚从中学过度到大学的学生,很多还没有找到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模拟电子技术主要以原理分析为主,而学生更多地相信的数值计算,他们往往认为只有经过严格的数学推算得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当实际结果与严格的理论演算结果有出入时,他们难免会感到困惑。学生的认识不到位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计算机类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2.3课程教学本身存在问题

计算机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套用电子、机械类专业的那一套,有些学校甚至由机电类专业的老师来教授该门课程。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与计算机类专业存在脱钩的现象,没有突出本专业的特色。近些年来,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同仁们对本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并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对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生,这些教学改革举措应该不尽相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切忌“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我们也对贺州学院的计算机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工作,实践表明这些工作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为了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更切合计算机类专业的实际,我们做了一定的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1教学内容的甄别与整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且知识面广,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依据“必用、够用”的原则甄别和整合课程内容。受学时数的限制,计算机类专业一般无法系统开设电路分析等先导课程,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贯穿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把电路分析课程的主干内容整合到模拟电子课程之中。在正式讲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之前,我们花4至6个学时重点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有KCL、KVL、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及密勒定理。经过对多部部级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比较,我们选定康华光教授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作为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该教材加强了基础理论,如加强了半导体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同时也注意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如加强了线性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包括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新增了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等内容。该教材历经多次改版以紧跟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步伐,但我们不是全部讲解教材内容,依据“必用、够用”的原则甄选讲解内容,其他内容留作学生课外阅读,以开阔视野。经过讨论,我们将教材内容整合成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信号产生与处理三大部分,将直流稳压电源的内容作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

(1)半导体器件部分简要介绍常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等基本知识,重点讲解它们的应用及经典电路的分析方法。

(2)放大电路基础部分重点分析三极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包括静态工作点的设计及稳定措施、输入输出特性、电压增益计算、输入输出电阻等特性,然后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等基本概念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等知识。

(3)信号产生与处理部分重点介绍有源滤波电路和正弦波振荡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部分知识是今后学习接口技术、理解芯片外围电路设计原理的基础,所以,不能简单地将这部分知识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中删掉。

3.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的及时个学期,由于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而且相当多学生的前导课程知识掌握不牢,所以,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畏惧感,鉴于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做了一定的探索。

3.2.1理论教学灵活多变

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发、启发式教学法等,要生动有趣讲解好本课程的内容,往往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启发式教学法。

课堂教学最忌讳的是老师一言堂,教师必须想办法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式教学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铺展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不断引出问题,启迪学生去思考、分析问题,直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比如,在讲解KCL时有学生对定律无法理解,教师就可以用水管中水流的特性做类比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借用中学电学中关于电流、电荷的知识来引出电荷在导线上不能积聚,从而得出任意时刻流进节点的电流之和必然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的结论。为了进一步巩固KCL相关知识,教师应该提出节点的相对概念,即电路中的节点既可以是一个

电路分支的交叉点,也可以是任何一部分电路。这样扩大了节点的概念,学生自然就掌握了KCL的更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讲到NPN和PNP型三极管时,发射极上的箭头标识的方向不同于集电极和基极上的电流方向,如果将三极管看作是一个节点,那么从宏观上就很容易得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极上的电流分配关系:Ie=Ib+Ic。有了宏观认识以后,再讲解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的微观解释就显得较为轻松。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工程实践性比较强,因此,当学生具备一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后,教师就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比如,当学生学完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后,学生具备了二极管半波整流的知识,然后给他们布置新的任务:查阅资料,掌握常用全波整流电路的相关知识。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掌握了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我给他们演示一台卡式录音机的故障现象:单独用干电池供电时,录音机工作正常;单独用220伏交流电供电时,录音机不工作。然后拆开录音机,让学生观察电源部分电路的结构特点,给他们布置任务:画出录音机电源部分原理图,分析各部分电路的功能。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以将教材中直流稳压电源部分知识的教学彻底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2理论与实验教学交叉融合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大多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因此,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SPICE仿真软件。有了此类仿真软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先用仿真软件演示有关理论或电路的宏观外在表现,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在用物理器件做实验前也可以先用仿真软件做一遍,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损耗。有了仿真软件,课堂上无法及时完成的实验,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所以,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交融,当然,为了强化理论知识,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必须是同一位老师的做法,这样,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3.3多角化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好的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中,我们以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学生德育和出勤率考查。课程考核项目包括出勤情况(占总分10%)、课堂表现(占总分20%)、平时作业(占总分20%)、期末测评(含理论笔试和技能测试,占总分50%)。按时出勤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遵守纪律的习惯,也是课程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笔者的做法是全勤记10分,缺席一次扣2分,缺席三次者给予警告,缺席五次取消该门课程考核资格。为巩固理论知识,适当加重对平时作业的考核是否必要的。笔者的做法是整个学期共布置、批改作业五次,每次4分,根据作业的质量分D、C、B、A四个档次,每个档次分别给为1分、2分、3分和4分。另外,为防止相互抄袭,限制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得补交,一旦发现存在抄袭作业的情况,抄袭与被抄袭者双方本次作业都做零分处理。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表现考核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的做法是主动回答问题者,正确的一次记2分,错误的不扣分;被点名回答问题,正确的计1分,错误的不扣分。期末测评包括试卷笔试和技能测试。笔试是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集中体现,占课程考核40%的比重,专业技能测试是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占课程考核10%的比重。通过多角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期课程的平均出勤率达到98%以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甄别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特色需要的教学内容,是该课程该教学改革的基础。创设教学情景,发掘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活动因人制宜,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课后的参与,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工程实践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类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论文

1模拟电子技术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地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对于理解计算机硬件和通信原理方面的知识显得十分重要,为强化基础,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人才,我们必须给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有的重视。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理论、设计及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和实用性,在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十分重要。计算机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学时少,内容多

为了突出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压缩电路分析课程的学时数,甚至取消了电路分析课程。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多且比较分散,它集高等数学、电磁学、物质结构理论和电路分析等知识于一体,该课程的学时数(含实验)一般在80学时以下,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要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老师感到困难,学生也有很吃力。

2.2学生认识不到位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应该是电子、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他们在专业学习中一般都有重视软件而轻视硬件的倾向,而且,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成就感往往不及其他课程来得快和强烈,因此,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刚刚从中学过度到大学的学生,很多还没有找到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模拟电子技术主要以原理分析为主,而学生更多地相信的数值计算,他们往往认为只有经过严格的数学推算得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当实际结果与严格的理论演算结果有出入时,他们难免会感到困惑。学生的认识不到位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计算机类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2.3课程教学本身存在问题

计算机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套用电子、机械类专业的那一套,有些学校甚至由机电类专业的老师来教授该门课程。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与计算机类专业存在脱钩的现象,没有突出本专业的特色。近些年来,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同仁们对本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并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对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生,这些教学改革举措应该不尽相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切忌“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我们也对贺州学院的计算机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工作,实践表明这些工作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为了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更切合计算机类专业的实际,我们做了一定的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1教学内容的甄别与整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且知识面广,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依据“必用、够用”的原则甄别和整合课程内容。受学时数的限制,计算机类专业一般无法系统开设电路分析等先导课程,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贯穿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把电路分析课程的主干内容整合到模拟电子课程之中。在正式讲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之前,我们花4至6个学时重点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有KCL、KVL、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及密勒定理。经过对多部部级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比较,我们选定康华光教授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作为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该教材加强了基础理论,如加强了半导体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同时也注意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如加强了线性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包括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新增了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等内容。该教材历经多次改版以紧跟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步伐,但我们不是全部讲解教材内容,依据“必用、够用”的原则甄选讲解内容,其他内容留作学生课外阅读,以开阔视野。经过讨论,我们将教材内容整合成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信号产生与处理三大部分,将直流稳压电源的内容作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

(1)半导体器件部分简要介绍常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等基本知识,重点讲解它们的应用及经典电路的分析方法。

(2)放大电路基础部分重点分析三极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包括静态工作点的设计及稳定措施、输入输出特性、电压增益计算、输入输出电阻等特性,然后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等基本概念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等知识。

(3)信号产生与处理部分重点介绍有源滤波电路和正弦波振荡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部分知识是今后学习接口技术、理解芯片外围电路设计原理的基础,所以,不能简单地将这部分知识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中删掉。

3.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的及时个学期,由于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而且相当多学生的前导课程知识掌握不牢,所以,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畏惧感,鉴于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做了一定的探索。

3.2.1理论教学灵活多变

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发、启发式教学法等,要生动有趣讲解好本课程的内容,往往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启发式教学法。

课堂教学最忌讳的是老师一言堂,教师必须想办法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式教学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铺展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不断引出问题,启迪学生去思考、分析问题,直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比如,在讲解KCL时有学生对定律无法理解,教师就可以用水管中水流的特性做类比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借用中学电学中关于电流、电荷的知识来引出电荷在导线上不能积聚,从而得出任意时刻流进节点的电流之和必然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的结论。为了进一步巩固KCL相关知识,教师应该提出节点的相对概念,即电路中的节点既可以是一个电路分支的交叉点,也可以是任何一部分电路。这样扩大了节点的概念,学生自然就掌握了KCL的更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讲到NPN和PNP型三极管时,发射极上的箭头标识的方向不同于集电极和基极上的电流方向,如果将三极管看作是一个节点,那么从宏观上就很容易得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极上的电流分配关系:Ie=Ib+Ic。有了宏观认识以后,再讲解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的微观解释就显得较为轻松。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工程实践性比较强,因此,当学生具备一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后,教师就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比如,当学生学完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后,学生具备了二极管半波整流的知识,然后给他们布置新的任务:查阅资料,掌握常用全波整流电路的相关知识。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掌握了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我给他们演示一台卡式录音机的故障现象:单独用干电池供电时,录音机工作正常;单独用220伏交流电供电时,录音机不工作。然后拆开录音机,让学生观察电源部分电路的结构特点,给他们布置任务:画出录音机电源部分原理图,分析各部分电路的功能。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以将教材中直流稳压电源部分知识的教学彻底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2理论与实验教学交叉融合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大多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因此,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SPICE仿真软件。有了此类仿真软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先用仿真软件演示有关理论或电路的宏观外在表现,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在用物理器件做实验前也可以先用仿真软件做一遍,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损耗。有了仿真软件,课堂上无法及时完成的实验,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所以,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交融,当然,为了强化理论知识,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必须是同一位老师的做法,这样,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3.3多角化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好的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中,我们以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学生德育和出勤率考查。课程考核项目包括出勤情况(占总分10%)、课堂表现(占总分20%)、平时作业(占总分20%)、期末测评(含理论笔试和技能测试,占总分50%)。按时出勤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遵守纪律的习惯,也是课程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笔者的做法是全勤记10分,缺席一次扣2分,缺席三次者给予警告,缺席五次取消该门课程考核资格。为巩固理论知识,适当加重对平时作业的考核是否必要的。笔者的做法是整个学期共布置、批改作业五次,每次4分,根据作业的质量分D、C、B、A四个档次,每个档次分别给为1分、2分、3分和4分。另外,为防止相互抄袭,限制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得补交,一旦发现存在抄袭作业的情况,抄袭与被抄袭者双方本次作业都做零分处理。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表现考核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的做法是主动回答问题者,正确的一次记2分,错误的不扣分;被点名回答问题,正确的计1分,错误的不扣分。期末测评包括试卷笔试和技能测试。笔试是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集中体现,占课程考核40%的比重,专业技能测试是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占课程考核10%的比重。通过多角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期课程的平均出勤率达到98%以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甄别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特色需要的教学内容,是该课程该教学改革的基础。创设教学情景,发掘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活动因人制宜,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课后的参与,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工程实践能力。

作者:谭晓东 单位:贺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一、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认识不到位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虽然重要性不及医卫类专业课程,但其毕竟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单纯地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出发进行改革,没有联系其他课程实际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求,导致改革成果无法符合其他学科发展,引起学科之间出现不协调。

2.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存在问题

制定改革方案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环节。但是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改革方案的制定往往比较草率,没有经过多方论证。不仅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与未来发展更是出现背离的趋势。总的来说,改革方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及时,改革方案整体思想前瞻性不够,对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未来发展考虑不到位。第二,改革方案全局观缺乏。没有对计算机基础以及医卫类专业课程进行全局考量,导致改革方案存在偏差。第三,对改革方案的论证乏力,没有对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发展性等进行论证,导致改革容易出现失败。

3.计算基础教学改革执行力度较弱

执行力度较弱是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改革存在的根源性问题。执行力度较弱首先表现在现阶段大部分医卫类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不关心,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想、方案以及其他工作都表现出漠不关心,只是简单地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时,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执行不到位,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注重如何完成教学计划和提升教学效果,没有在教学中执行改革方案,导致方案难以实施。

二、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1.强化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认识

强化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认识,端正教学态度,对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改革,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才能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处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其次,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完善教学内容和手段,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专业课程更加贴合,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2.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

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应该从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入手,这是因为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在改革方案中,应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革新措施,每隔一定周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教学内容保持全新状态。同时,广大医卫类专业院校应当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减少理论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在实践背景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3.加强改革执行力度扩大改革成果

加强改革执行力度,扩大改革成果,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改革执行力度,首先需要明确改革制度,按照切实的制度执行改革措施。其次需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确保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相关改革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加强对改革工作的评估,按时对计算机基础改革工作进行评估,审核改革成效,并实时对改革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其发挥出较大效用,扩大改革成果。医卫类专业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需要强化教师认识、优化教学改革方案、加强改革执行力度,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成果。

作者:罗雅丽 单位: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现教中心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一、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现状

1.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设置

以水产类专业大一阶段开设的两门课程为例,即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windows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不同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内容讲授上以C语言为主要载体,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在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仍存在问题,即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结合少。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继而,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显然,对所有学科专业使用相同的授课内容是不科学的。水产类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针对水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应该有其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然而,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水产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学生自身专业的结合很少,这必然导致学生抱怨课程内容抽象,晦涩难懂,与专业和工作没有关联,因此学习积极性降低。

2.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校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国计算机教育目前正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慢慢普及,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同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一致性。第二,学生普遍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慢慢普及,大学期间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是重复内容,导致这部分学生不重视这些课程。另外,也有学生认为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即可。这些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计算机操作,根本不需要花费时间上课。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除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外,还包括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不紧密,学完了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学习主动性较低。第四,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态度往往是混及格、混学分,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时死记硬背,不能积极跟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学步骤,因此,尽管考核及格了,也没有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大量采用面向水产类专业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的作用,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本专业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解决的形式,并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生产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其专业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应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分别负责收集、积累和不断更新水产类专业在实际生产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定期研讨,整理、归纳形成相应的教学素材库,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熟悉所负责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应用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藻类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例进行Excel统计工具的讲解,以海水污染沉积环境的生物修复为例进行Word流程图的讲解,以鱼类幼苗自动计数系统为例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讲解,教学案例的设置应注重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大量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案例和课后习题为载体,通过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效融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用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统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水产类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及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让他们习惯于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时安排上,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保持同步,使学生能够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加深掌握程度。综合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在水产类相关学科领域内进行创新及科研工作。内容设置采用计算机知识与水产类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题目。组织协调相关教师与水产类专业教师、工程师进行座谈研讨,深入实验室及生产一线,了解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并收集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际生产案例,继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三、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及水产类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及时,摒弃传统古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造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课堂上,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全权负责,而是结合知识点,给出一个水产类专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应用背景,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必要的时候,请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教师的职责转变为整体协调,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二,借鉴微课教学方式,适当采用视频形式的教学素材。微课将信息量最丰富、最直观的视频教学素材与传统的课件和板书授课方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ppt课件容量有限、形式单一的不足。第三,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结合制定的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体差异,在班级内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按摸底成绩分班给基础差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学到最多的知识。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我校水产类相关专业及该专业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针对该专业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将结合实际情况继续推进改革工作,切实加强水产类专业人才的计算机素养。

作者:吕显强 邢旭峰 吴俊峰 奚海波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1教学探索

1.1课程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否有讲授的必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常迅猛,到底要讲那些内容?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关系?为此,在航海类专业低年级的同学中进行了计算机水平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5%左右的同学上大学前很少使用电脑,基本没有用过;40%左右的同学,多少学过一点皮毛,掌握的知识不多;35%左右的同学,学的和用的计算机知识比较多,但不是特别熟练;只有10%左右的同学,很多知识都学过、练过,非常熟练。对高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内容的抽样问卷调查,普遍反映对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常用软件的操作、电脑基本的故障排除、电脑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和计算机近期技术等内容比较有兴趣和实用。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是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要多讲多练,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要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1.2教学安排

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在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相关任课老师与航海类专业课老师进行了认真地研讨。决定总课时数不变,将理论课的时间减半,变为4个班一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为12学时,实验课时还是两个班一起,分别为24学时。理论课内容力求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知识和近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结合,主要了解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机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本质。实验课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交替进行,每个知识单元按照4:3:2比例配置基础型、拓展型和提高型操作内容,为不同水平的同学设置,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索的能力。基础型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该层次中增加了综合型实验内容的比例,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拓展层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拓展型是实验教学体系环节中的核心层,要求学生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层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扎实的专业实验技能,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应用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设计型实验。提高型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技开发、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高层次实验教学环节。强调自主开发、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

1.3教学方式

理论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相关教学方法的介绍有许多,就不再赘述。实验课基本上以“案例驱动”教学方式为主,将计算机基本操作分为2个知识单元,Word分为4个,Excel分为4个,Access分为2个,讲解一个基本例子,马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然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不同的内容,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以Blackboard为教学平台,制作许多操作示范的“微课程”视频,随时进行学习,防止学生忘记具体的操作方法;建立讨论区,实现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帮助和相互提高;将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课件、教案、练习、预习、复习、作业等内容在Blackboard平台上供学生浏览和下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

2教学效果

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和方法,在航海技术2014级的4个班中进行了试点。因为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在理论课时,学生比较有兴趣,睡觉较少,听课率有显著提高;实验课时,边讲边练,积极性非常高,讨论热烈,不会的问题,通过交流能很快解决。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进行试点的4个班级平均成绩为74.84分,航海类专业的平均成绩为67.09分,其中,航海技术其他班级的平均分为67.13分,轮机工程专业平均分为66.49分,船舶电气的平均成绩为68.25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结束语

经过一学期的试验,充分证明按照这一思路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需要,促进同学们的互相之间的交流与帮助,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目前,仅对这一教学方案进行了初步实践,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作者:朱斌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IT类专业计算机英语论文

1.“计算机英语”对于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本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逐渐发现一个问题:计算机英语基础的薄弱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发展———当他们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如准备机器人大赛需要阅读英文的硬件手册、使用说明书;当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编程代码中最基本的变量、常量,各种控制语句、函数、类等源程序的组成要素都要求用英语进行定义说明;这些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编程较为熟练的学生来说问题不大,而对于大部分计算机英语水平较低的普通学生来说,只能望而却步;即便如此,到了程序调试阶段,需要对英文调试信息进行阅读和理解,才能进入下一步开发工作中。面对屏幕上全盘的英文提示、出错信息、英文菜单及帮助文件,即便是那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计算机英语薄弱,也会觉得茫然和难度。这对他们能力发挥、比赛成绩存在束缚和影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IT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各院校都非常重视本门课程建设。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2.1教材的选取

计算机英语教材有很多版本,如何选择合适教材,目前有相关文献已对其进行了描述,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性。教材好涵盖大部分IT类专业课程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理论不宜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时效性。需包含IT领域的新技术新名词。因此,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以上两点,我们选用司爱侠等编著的《计算机英语》(第2版),其特点是内容较丰富,主要是应用性文章,时效性比较好。

2.2专业术语和缩略语的讲解

单词是计算机英语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特点是很多单词在IT领域内被赋予了专业含义,如port—港口,在计算机领域中为专业术语“端口”;retrieval—恢复,计算机专业术语为“检索”;complement—完备,计算机专业术语为“补码”;reg-ister—登记,计算机专业术语为“寄存器”等,这就要求学生熟悉所学专业。不仅如此,派生词、复合词和缩略词的大量使用,也大大增加了计算机英语的理解难度。因此对于单词部分内容的讲解,建议采用联想式词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如讲multimedia(多媒体)时,可以尽量引导学生联想和multi相关的其他专业词汇,multithread(多线程),multiprotocol(多协议),multiplex(多路复用),multiprocessor(多处理器),multi-programming(多道程序设计)等,引导学生将结构相似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掌握相对高效的学习方法。

2.3长句语法:抓主干剖析法

计算机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来源于IT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不同于一般大学英语中的文章,具有科技英语的特点,常出现复杂长句如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从复合句、倒装句、被动语句等,语言客观、严谨、精练,但学生理解阅读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英语语法进行讲解,训练学生学会用语法分析法抓住句中的主干,才能对长句加以剖析。.系统崩溃和不稳定通常由操作系统中的软件错误引起,尽管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使系统更不稳定,甚至由它们引起系统奔溃。对于这种较长句,首先跟学生强调抓住长句结构:逗号后面的although引导一个让步状语从句;前面主句中的dueto是一个原因状语表示“由于”。

2.4注重专业知识的回顾

由于本门课以计算机专业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句子内容需要对学生已学的专业知识予以回顾。例如,Eachprogrammoduleiscompiledseparatelyandtheresultingobjectfilesarelinkedtogethertomakeanexecutableapplication.每个程序模块被分散的编译所产生的目标文件连接在一起生成可执行文件。讲到此句时要给学生回顾计算机程序的编辑、编译和执行过程。以C++程序为例,一个程序由编辑到执行经过*.cppcompile*.objlink*.exe的基本过程。

2.5适当延伸,加深记忆

英语学习本身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对于一些较难记忆的专业词汇或短语可以适当延伸,目的是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到短语systemfreezing“系统死机冻结”时,可以告诉学生freeze这个单词在英文谍战片中经常出现,口语中freeze表示“不许动”即“冻结”非常形象,那么学生对于systemfreezing的含义就会产生印象了。再如:BIOSorchestratesloadingthecomputer’soperatingsystemfromtheharddiskdriveintoRAMwheneverthecomputeristurnedonorreset.只要计算机启动或复位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就协调指挥计算机把操作系统从硬盘装入内存。本句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缩略语BIOS并明确它的主要用途,此外学生对于orchestrate“协调指挥”这个动词较为生疏,可以先介绍它的名词形式“orchestra”交响乐团;如ChicagoSymphonyOrchestra芝加哥交响乐团。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交响乐团的动词是表示协调指挥呢?因为一个乐团几十个人很多种乐器,要想使他们和谐演奏需要指挥协调。这样加以延伸学生就会比较容易记忆,对于BIOS的理解就会加深。

3.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英语本身需要很大恒心和毅力,学习过程较枯燥,而理工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再加上专业知识的难度,所以他们对专业英语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针对本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于IT类专业可以告知学生: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相应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或者行业认证,这是能力拓展和增强就业能力的必修学分;而计算机英语学习与行业认证密切相关,许多公司(Microsoft,Sun,Cisco,IBM)的IT相关认证(MCSE,MCDBA,SCJP,CCNP,CCNA)都使用全英文讲课与考试,而且有了这方面的认证就可以找到高薪工作。不仅如此,目前很多IT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如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网络程序员等都要考计算机英语。可在及时次上课时出一些程序员考试的英文选择题让学生做,抓住他们的心理,让学生产生紧迫性,觉得不学好就找不到好的就业职位。其次,可以结合教师的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兴趣。如向学生展示国外学习期间的一些经历和图片,介绍国外高校的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对国外的学习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鼓励学生申请国外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继续深造,这样学生自然会对计算机英语学习产生动力。

4.结语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英语的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结合笔者本身经验体会,探讨了一些该课程的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些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计算机英语是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英语的重要性,并以实际社会需求为指导,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把握本学科近期发展方向,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真正发挥该课程的作用。

作者:汪一亭 黄海生 单位:池州学院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论文

1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为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自身的特点,利用电子信息类专业有限的实验条件,在传统的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循序渐进,先通过对基础原理的验证型实验和操作型实验来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逐步涉及难度较大的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

1.1验证型实验优化和整合传统的验证型实验,将验证型实验分为初级验证型实验和高级验证型实验。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基本概念如协议、数据帧和算法等,观察和评价网络性能指标。初级验证型实验主要利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截获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验证网络上数据包的基本结构,通过观察分析数据包的传送认识和理解协议的运行机制。高级验证型实验依托网络仿真软件进行,首先由教师给出实验的仿真核心源代码,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关键部分的提示对网络仿真脚本做相应的修改后运行,利用网络仿真软件中的可视化工具观察网络协议运行过程的动画演示。在高级验证型实验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修改某一参数观察网络各性能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领会协议和算法的含义。以Wireshark软件抓取网络上的数据包为例实现初级验证型实验。该实验的硬件配置要求比较低,配备网卡的PC机和局域网环境即可,操作系统Windows2000或者XP都可以。通过Wireshark软件抓取网络上的数据包,可以得到封包的详细信息[3],如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Frame、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EthernetII、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传输层TCP的数据段头部信息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和应用层的信息HTTP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等。学生可以通过每层捕获的数据包清楚地验证数据包头部信息的嵌套,数据帧或包的格式,进而理解网络协议分层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而不是被动验证所学知识,可以用Wireshark捕获到的实验数据分析TCP/IP连接的三次握手情况,识别Wireshark截获到了三次握手的三个数据包。高级验证型实验中的网络仿真软件目前使用较多的有OPNET、Matlab、NS2和OMnet++等。由于NS2是开放源码的网络仿真平台,不需要额外付费,可以运行在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上,能够在计算机网络各个层次上模拟网络运行,并支持目前计算机网络教材中出现的大多数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所以可选择NS2作为高级验证型实验的主要软件工具。以NS2为网络仿真软件的高级验证型实验的硬件配置要求比较低,配备网卡的PC机。如果现有实验室的PC机已有Windows系统,又想在Linux下运行NS2仿真,可在PC机的现有操作系统上安装虚拟机,虚拟机上再安装Linux操作系统运行NS2即可。在运用NS2做高级验证型实验时,重点是验证网络协议或算法的动态运行和变化过程。由教师给出TCL脚本实现对模拟仿真场景的产生和控制,并对关键控制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学生依据图1所示实验流程完成实验。在这个实验阶段,学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编写网络控制脚本的能力,对NS2网络仿真软件使用不熟练,所以学生主要是观察和验证已有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修改关键网络仿真参数,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和分析NS2的跟踪记录文件,得到网络性能如何变化,深层次领会网络协议和算法。

1.2操作性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电子信息类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在传统网络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操作性实验,适当购置一些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硬件设备,如双绞线夹线钳、双绞线测试工具、小型路由器、网络检测设备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实验,如网络线缆的制作与测试、网卡等一些常用设备的安装、设置及使用,路由器的设置、小型局域网的配置等。操作性实验不仅能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操作性实验包括3个步骤:①布线实验。主要是掌握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使学生明白双绞线与直通线的不同点,能够使用测试仪测试网线,制作出合格的双绞线[5]。②组网和建网实验。主要是掌握如何利用小型路由器、PC机和在步骤①做好的网线连接形成一个小型局域网。通过这一步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路由器的级联方法、理解冲突域的概念等。③测试和管理网络。主要是掌握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应用,如Ping命令、Tracert命令、ipconfig命令等。对学生在步骤②中组成的一个网络运用基本的网络测试命令进行网络测试和管理。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常用网络测试命令通常都放在验证型实验中,学生实验的目的性不强,通常是把每一个测试命令敲一遍看看结果就结束实验,大约20分钟不到就可以完成,实验的效果不佳。将基本网络测试命令的运用放在操作型实验中,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布线和组网成功的网络进行测试,检查网络是否连接成功,如何通过命令修改网络配置等。这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比较浓厚,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操作性实验结束之后建议学生在家里组建自己的有线或无线小型局域网通过ADSL上Internet,也可以鼓励学生实验在笔记本上配置无线AP(接入访问点),手机接入WiFi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实验内容。

1.3设计型实验电子信息类学生一般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因此设计性实验是电子信息类学生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掌握网络基本编程技巧。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三和大四开设,此时学生一般都已熟练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和Java语言,学生具备顺利掌握网络编程技巧的基础。设计性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用Socket套接字进行网络程序设计,让学生能运用Winsock提供的API函数接口进行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网络程序设计,实现网络数据传输。通过该实验学生可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UDP及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TCP和UDP方式的网络编程模式。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通常是侧重网络应用层通信的设计,即实现网络聊天程序,FTP客户端/服务器端程序开发等[6]。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底层通信技术,因此其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需要侧重网络底层的通信实验。针对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设计型实验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基于Socket的异步串行通信设计。电子信息类的课程设计中会大量用到串口通信测试,可以让学生设计基于Socket的异步串行通信,通过这部分实验不仅让学生了解串口通信的原理,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Socket编程方法。②基于原始套接字的通信设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进行硬件设计特别是嵌入式开发时,通常要对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和IP层进行开发,而原始套接字可以用来处理数据链路层及IP层数据。这部分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Ping程序,完成数据链路协议设计和修改等。③基于流式/数据报套接字的客户/服务器通信设计。这部分实验是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于TCP和UDP方式的网络通信设计,如设计FTP客户服务器程序。

1.4研究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主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自主研究实验,采取2~4人为一组的形式,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高级验证型实验中学生已对网络仿真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通过高级验证型实验学生能了解网络协议的动态工作工程,分析网络性能。研究型实验可以在高级网络验证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修改和设计自己的网络协议,并观察、测量和比较其性能的变化。以NS2网络仿真软件为例,图2给出了NS2的网络仿真模型,由上至下可以针对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层分别展开研究。(1)在网络层上,重点研究动态路由。在有线网络环境中,研究动态路由的路由信息更新过程。以距离矢量算法的动态路由为基础,研究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之间的差异。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在分析无线Adhoc网络路由协议(如DSDV、AODV以及DSR)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设计无线网络路由协议。(2)在数据链路层上,重点研究链路层协议。在研究以太网基本协议(如滑动窗口协议、停止等待协议、CSMA/CD协议等)的基础上尝试修改链路层协议以改善网络在某方面的性能(如吞吐量、延时、数据包投递率等)。(3)物理层上,重点研究无线传播模型和能量模型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不同网络环境设计不同的无线网络的上层协议。

2结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有必要独立设课,规范实验教学,并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引入多种实验教学形式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实施,笔者完成了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班的实验教学任务,对比没有实施上述实验教学的班级学生,发现这两个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掌握更加熟练。下一步,将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网络通信协议的独立开发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李晓卉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必要性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就在你身边,它的应用无处不在。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从单纯的数值计算过渡到信息处理和管理。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计算机独立的工作方式就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无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磁盘、磁带等外部存储设备在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极大地影响了信息交流的时效性。为了适应这种信息共享的要求,计算机网络诞生了。人们似乎认为,向网络方面的转移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但事实上,早在1982年,sun公司就已经播下了网络革命的种子。sun作为网络计算技术的先驱者,其宗旨是为客户突破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的局限。sun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mcnealy曾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java具体体现了sun microsystiems公司自其十几年前创建以来所追述的目标,从而验证和实践了“网络就是计算机”这句名言。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要实现用户信息资源的共享,而用户本身无需考虑自己以及所用资源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别是internet的应用。其主要用途表现在:①发送电子邮件,也可以召开分散于全球各地成员的电子会议,通过交换电子邮件研究工作;②发行电子出版物,如发行报纸的网络版,这样中国的用户当天便可看到美国出版的报纸,还可以交流学术论文、报告和软件程序等;这几年,网络日志也成了人们交流的一种很流行的形式;③检索信息,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人们几乎可以从这里获得无所不包的信息,自从出现了浏览器软件,使检索信息变得容易;④进行远程登录,用户可方便使用网上的资源;⑤开拓多种多样的商务用途,等等。计算机作为网络的终端也必然走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可见计算机就是网络。从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应用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论文。

通过咨询和调查,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的情况不容乐观。从网上下载的一些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计划分析看,计算机网络课的开设也不理想。笔者学校共11个教学系,40个专业,其中非计算机类专业只有电子商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占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课率的2.5%。果真没有必要开设这门课吗?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从现在大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结构来分析,在一般性大学,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课是非常必要的,也十分紧迫。一般院校在非计算机类专业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从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来看,他们掌握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笔者翻阅了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方面的教材,其实,笔者也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某计算机基础教材的作者之一。计算机基础课所介绍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结构,主要是windows和office的应用,网络知识有些教材根本没有介绍。而现代大学生十分需要网络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门操作课。事实上,计算机类专业的某些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得也不够理想,许多知识需要到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更何况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呢?有些人总认为能上网,能登录到internet,能从网上浏览网页,甚至能上网打游戏,认为就懂网络了,或者说就具备网络知识了,这是一种误解。他们不知道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知道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不知道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甚至还不知道internet采用的是tcp/ip协议。什么是交换机,什么是路由器也不一定清楚,更谈不上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一些名词理解起来也未必正确,例如,描述网络快慢的名词是速率而不是速度;osi/rm七层中物理层是协议,而不是物理设备,更不是物理网络;osi/rm是七层协议,而不是具体网络,也不是组网的实施步骤;同样无线通信介质,也不是网络通信不需要通信介质,而是这种通信介质是你的眼睛看不到的无线电、微波、卫星、红外线和激光等。有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相当好,但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不认识lan、man、wan;不一定知道internetn与intranet,以及ipv4与ipv6的区别是什么;也不一定知道unix、linux、netware、windows server2003等代表的是什么;dns、dhcp、/network/">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网络”,这句话应该说包含着十分专业的内含。所以,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首先要从理解网络开始。要搞清楚个人pc与计算机网络的区别与联系。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心得,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用途,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关键在这里有几个知识点:如描述网络快慢的速率,组网使用的通信介质及常用的网络通信设备(网卡、交换机)等;协议的概念、三要素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七层协议;局域网组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组网的工作模式:工作组模式和域模式;vlan、wlan和ieee802的意义;广域网,特别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的分类及使用;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区别;dns、dhcp、ftp、/dangdai/">现代网民应具备的网络课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浅谈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艺术类 信息素养

论文摘要:实施针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我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遍及社会各行各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是当代大学生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高校都已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年级的普修课程,这说明了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无论对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1]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于进一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的精神和高教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我院从2003年起,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本科一年级学生修完该门课程后,全部参加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以下简称cct),并将取得cct合格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既在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同时,要求我院本科学生达到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核要求,达到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综合素质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及时门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基本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院计算机课程设置采用三层次原则,即及时学年开设《计算机基础》大公共课必修课程;从第二学年起开设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按学科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例如《非线性编辑》在我院不同系均有开设;以必修课、院级选修课不同形式开设《计算机音乐技术》、《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专业课程。

作为计算机大公共课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广度,涵盖更多的计算机领域,同时考虑作为其它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先导课程,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针对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多媒体技术,二进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类型,例如,我院舞蹈系的学生受集训、排练、文艺活动的影响,课后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在课堂内被消化并相对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院自2003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cct考试以来,由于首次参加规范考试的陌生性,加之教师、教材、大纲、备考辅导等方面准备不足,因而初考结果不尽理想,总结前几届考试组织及教学复习指导的正反经验,2004年以2004级本科学生为主参加cct考试成绩获得显著提高,及格率较上届提高了48个百分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cct考试成绩总体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院系本科学生的cct过级率已达到了96%-98%。以下就该门课程教学结合cct考试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部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考试大纲,讲授教学内容时强调基本性,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避免简单性,由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较大,如果面面俱到,看似什么都教了,实际什么都没学会;讲授内容应有侧重点,根据不同专业,求同存异;坚持系统性和动态性,由于计算机知识不断发展,后续课程知识点可能需要调整。这就要求后续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必须有效衔接,动态调整,不断迭代优化。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初步、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时数为72课时(即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开展。为了促进学生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目的。

本课程教学(讲授,实验)过程均在实验室完成,通过投影教学,学生实践来完成相应教学内容,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能力,强调自力,思路创新,应用为本”的原则,从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始,做足课堂100分钟有间的“文章”,教师“精”于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学生有事可“做”,自然兴趣注意便会由“负”转“正”,课堂学习氛围及学习效果因此大为好转。同时集中所有软硬件资源,力争在有限学时内实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针对性教学。

(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由任课教师自行开发软件、并配套建立的各类客观试题,无纸化民、汉界面实践训练试题,任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指导教学,行课答疑,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基础性积累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十分具体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教学反馈系统,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时,更应重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本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等基本情况,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系统还可以对收集学生意见、形成常见问题、对改进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2011年我们分别对本科一年级的开课班级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一次网上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上大学之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占到42%,课堂希望有更多师生互动,例如问答,同学讨论,报告等占到36%,建议增加团队合作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51%,喜欢比较简单而且要求明确的实验题目占到76%,对于本学期所完成的实验练习中,觉得练习的难易程度还可以占到84%,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占到81%,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喜欢学占到60%,认为教材中网络和windowsxp章节需要修改和补充占到34%,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同时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结束语

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因此,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体系的改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现行的课程标准之中。我国的教育改革也从基本的课程内容调整,逐渐加入了创新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机制。文章从计算机专业的个性化学习过程进行分析,为其教育体系和环境设计提供参考理论。

关键词:

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社会竞争还在不断加剧,因此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是适应社会优胜劣汰残酷事实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自身的学习优势和劣势,也有对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学习热情,因此加强计算机类专业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是提高人才能力的教育基础。

一、个性化学习环境教育方式的发展现状

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教师应当使用助产术提高学生的教学成果,而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也曾提出了因材施教,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决定教导的内容。传承千年的因材施教理论是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习替代讲课成为塑造学生个性的基本构成。以学生个性为区分的学习环境设计,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留出适当空间,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更加高效的知识吸收。在过去的教育课堂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没有资格选择喜欢的知识进行进修,也不能因为课程的不适用而放弃,期末考试是学校对学生价值的直接评价,也是学生被强迫灌输知识的原因。虽然目前的教育机构也在努力的推广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但是人口基数和社会竞争让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举步维艰。我国很多院校开展了小班和分班的教育方式,但是其本质还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能力进行分班,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到没在重点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给重点班的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平等的教育方式也是目前青少年走上绝路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的计算机类专业是在1956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设立的,同年党中央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中表明其了对计算机新兴技术的肯定和重视。计算机类专业有着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弥补很多传统教育的不足,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体系发展时间还不充裕,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类课程,顾名思义是需要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和手段对行业领域进行拓展和规划,但是很多院校不能从以往的教育结果中吸取经验,应用过于单一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讲师方面使用理论过硬但是没有实际经验的专家,让学生的在毕业后还需要根据时展进程继续进修,既浪费了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都是理论课程的课时高于实践课程的课时,即使是开设实践课堂的过程中也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沿袭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不能从中得到希望学习的部分。在学习环境上很多学院都出现了计算机配套教学设备和教室不足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过多的高校,很容易出现课程“撞车”让一部分学生长期得不到计算机的实践学习,对文化课是的理论知识毫无落实过程,也就成为了实践课程却要死记硬背的学习窘状。

三、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现代化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要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习风格开展设计过程。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策略的制定和课程开展后的反馈等等,其中研究学生的个性需要需要放在教案预备的重点部分。开展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且细致的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再从不同的角度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严谨的授课。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学生个性特点的收集,以便在课程开展的同时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向的收集是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首要工作。通常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首先是传统的调查问卷的形式,也称作异步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的项目可以设置姓名、年龄、教育程度、计算机接触时间、信息化水平、感兴趣的领域等等,这样的简明的问卷调查方式能帮助教师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提供信息基础,也能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掌握和追踪。另一种学生兴趣信息收集的方式是采用网络活动调查的方式,通过参考学生经常点击的学习链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数据的调查项目还可以包括学生在该页面停留时长的统计、该页面经学生访问的频率、经常搜索的关键词等等。在收集学生的个性需求信息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其需求制定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学习者能力变化后的教育策略的改变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完善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还需要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机构对学生个性追求的掌握不足是造成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教育部门一定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区域内的教育改革政策,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竞争力的支持。

作者:赵智超 吴铁峰 单位:佳木斯大学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不断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均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模式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教研教改,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通信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计算机通信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院现有的教学模式没有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导致理论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学生的实践创新与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的创新速度不协调,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当前社会对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我院该专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创新意识,与企业技术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现毕业后找工作困难或从事了非通信行业工作的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为我院该专业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一、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前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仍然相对比较传统,教学手段也相对陈旧,以教师的授课为中心,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在低年级基础专业课学习时被枯燥的理论击垮,最终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另外,学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导致学生重考试轻实践,缺乏实践创新能力,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也就无法掌握过硬的技能。

2.教师团队建设不完善。

和多数新办高校一样,专业教师呈现年轻化,很多教师刚走出高校,又进高校,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素质不够扎实,不熟悉教学课程,这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另外,教师队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导致课程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更加突出的是,个别教师在临近考试时划重点、圈范围,提高及格率,出现了学生成绩不真实、学生自我安慰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3.学生学习不主动。

作为独立学院,我院的生源较二本院校相对要弱一些,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同时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理论课程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导致缺乏兴趣,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学生没有束缚、压力和学习上的成就感,出现了波逐流、从众的现象,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高中的“口号式”教育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缺乏自信,没有冒险精神,缺乏学习主动性,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形成了依赖心理,无法自主学习。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缺乏灵活性和性。

4.学院提供的实践机会不足。

虽然我院有省级示范中心的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完备,但是学院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学院还缺乏完善的实训基地。另外,学院在设置教学课时的时候,没有按照专业特色设置学时,导致实验课时不足,学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于学院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导致学生在实训期间,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实训岗位,就算找到了对口的岗位,也只是在其中“跑跑龙套”,没有真正地得到提高和锻炼。

二、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内容

制定和实施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使学生从传统的闭门造车培养模式向以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持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水平,课程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首先是根据深入调研,贴近市场需要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同时增加学生选课范围,激励教师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把科研成果引入日常教学,成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其次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反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走向讲台与同学讨论,变教师授课为学生讲课,变学生被动听为学生主动学,学生相互研讨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讲师的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实践能力训练。

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是培养具有现代化通信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通信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应用、维护管理网络的能力,实现通信信息化的专门人才。首先,制定详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由教研室制定,工程训练中心与教研室共同检查、督促和考核。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认证,强化实践技能。督促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考试,加强实践研究,以积累经验。组织社会上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对该专业学生进行的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学生了解专业动态,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在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后,可安排一些项目交给他们完成,并全程跟踪完成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能独立完成本专业领域内的工程项目,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第三,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参与项目开发,并力争使学生参与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都能全程参与,在项目中得以学习,得以提高。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校内实验室的建设、管理。

制定教师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教师聘用机制,重点为培养青年教师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条件。通过让教师在国内外大学开展短期研究、访问或合作研究,接触学术前沿,提高创新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青年教师的作用。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地,验证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基础,积累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创新。实验室建设与产业的发展能够互动,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可以增加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性。实验中心应做好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详细规划,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在学校建设中的比例,保障实验室建设经费按规定比例增长。同时又要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改革实验教学手段,为培养具有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技术保障。

4.重视学生生产实习环节,提早进入自主设计阶段。

优化学生生产实习环节,建设和巩固生产实习基地。学院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生产实习活动拓宽知识面,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项赛事,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小组”和其他专业专项研究小组,相互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重视“产学研”的合作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研究项目当中,通过研究交流,挖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院应增加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让师生得以深入实际,自主参与到企业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通过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得到很好锻炼,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5.实际效果问卷调查。

为了评估学生对培养模式的看法,我们选取了2个改革试点的教学班,共120名学生,与没有参加教学改革的相关2个专业教学班一起以问卷方式开展调查。通过对比结果,改革试点班在各个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在培养模式是否切合学生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否强化实际动手能力、是否有利于掌握多方位的技能、是否可行和值得推广等主要调查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实践证明这套教学改革模式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认可。

三、总结

本文针对我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以工程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从教学改革入手,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结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一致赞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围绕课题目标,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尽早形成一套真正能够培养出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作者:周玲 李湘文 袁连海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阐述常熟理工学院与企业深度融通,提出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介绍计算机类专业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经验,说明完善、提升和推广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校企融通;教育共同体;工程教育认证;复杂工程问题;课程体系改革

1改革背景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工程教育认证[1]的目的是各国不同教育背景下人才接受教育的“实质等效性”,符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目前,我国基本采用以《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ccord)为核心的国际协议体系[2],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在内的专业开展了专业建设,旨在顺利通过国际专业认证。高校日益重视工程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现代工程是跨多学科的综合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依赖性强,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人才[3-4]。培养复杂工程问题求解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协同工作能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需要由多人一起协同工作,包括同时合作、循环合作两大类,尤其是循环合作,组织和沟通非常重要。(2)复杂工程项目优化求解能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可分解成一系列工程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解复杂的工程问题并优化组合是其关键之一[5]。为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学生在该体系中首先能够受到专业的计算机工程训练,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在某一应用领域进行软件、硬件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其次,学生能够掌握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化方法、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具备协作和工程化能力。一个软件生命周期大致分为6个阶段:①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②制订计划;③需求分析;④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⑤程序代码实现;⑥系统测试及运行维护。大型软件开发问题的繁复性表现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将这些能力培养拆分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2改革思路

面向复杂问题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课程方向及相关内容的设置。(2)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编排以及评价问题。我们遵循“文献分析—实践调查—理论假设—现状探讨—理论建构—原理归结”的逻辑顺序,按照以下思路开展研究:(1)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共性特征,调研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查阅文献,对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提出问题和假设。(2)对金融、轨道交通、电信等服务行业进行调研,了解这些行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实践依据。(3)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研究成果、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以及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以获得理论依据。(4)结合学院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成功经验,针对学院工程师培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立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5)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回访,了解课程体系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3校企深度融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指标包括3个主要的方面:(1)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2)课程设置对于满足毕业要求的支持程度。(3)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关企业或者行业组织参加[6]。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根据指标的第二个方面来建立课程体系,制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创新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学时学分,从而达成毕业要求。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是否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的合作企业的参与度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企业中复杂的工程问题为案例,构建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必须要与企业进行深度融通。学院要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计算机类专业的国际化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专业+外语+岗位”柔性培养机制。3.1“订单式”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学校和企业需要深度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订立,根据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强化企业技能与参加企业岗位实训,实现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为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便利,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对接。校企合作课程在大四集中实施,开设课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且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师资也由双方共同配备。企业方主要负责实践环节的教学,学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负责学生的就业,合作企业每年都从学员中挑选部分学生充实到自己的技术队伍中。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也能挑选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双赢的结果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3.2“课程嵌入式”培养借鉴国际先进培养模式,构建符合软件开发工作要求的课程体系,采用课程嵌入方式组织教学。常熟理工学院与IT企业共同研制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企业课程与现行专业课程加以整合,将企业课程分模块嵌入到培养计划中,制定取双方之长的全新方案;企业对学校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的方案和体系进行评估。部分课程聘请企业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一方面通过与甲骨文、微软、恩智浦、ARM等国际知名的公司成立合作联盟,在这些联盟公司的建议下设计基础课程和创新课程,并编写有针对性的系列教材;另一方面,以培养复合人才为主旨,采用各种成熟的现实软件开发案例和软件公司订单进行层次式教学,重视学生软件工程思想的形成和软件开发经验的积累,使学生熟悉软件工业标准流程,具备承担国际软件开发业务的能力。3.3“校企互动型”培养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注重“企业主导型”的培养方式,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百科德条码有限公司、中科龙梦等IT企业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专业教师和学生以成立创新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有意向的IT公司加入到团队中,企业将现实的开发项目引入到团队中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以“导师和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软件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同时注重团队中学生工程化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团队作为纽带将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和学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教”和“学”,真正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与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为教师“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与合作企业建立了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机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上工作和锻炼,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为更好地投入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4构建基于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以金融、教育、服装、电信等大型服务行业为背景,与行业内若干企业合作,提炼出各行业的共同特征,构建了“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学校和企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导,有目的地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如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实习、在毕业设计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等,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文化,融入到行业中去。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程参与了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建设,学生在完成本专业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程、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后,加入到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以强化解决某类复杂问题的能力。经过校内具有工程背景的职业训练、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团队实战型的综合训练,以及合作企业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培养模式的创新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模式创新。在不具备行业背景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形成“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行业、主干企业、政府和高校组成“教育共同体”,突破与单一企业的“项目化”合作形式。(2)探索合作教育的新机制和体制,使人才培养组织与管理较好地适应业界的“市场化”机制。(3)业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催生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的改革。(4)使校企合作的“课程模块”、实践环境、师资等成为“自有资源”。2)理念创新。学院秉承“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与业界的合作教育,同时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并将理念贯穿于学校定位、发展战略、培养路径、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中。3)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信息服务外包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需求,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相应行业的发展又透过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带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发展,同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5面向复杂工程问题,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认证标准要求,在整个培养阶段要保障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去,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7]。然而,如何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需要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在课程体系建立中,我们强调以下3方面的能力培养:(1)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基础知识。如学生需要掌握算法分析与设计、优化组合这类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具备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基础。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进一步调研了复杂工程问题的共性特征,合理设计基础理论体系。(2)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综合素质。重点解决协同能力培养,如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项目开发模式,以项目组形式开展教学等。(3)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专业技能。除了强化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外,还要强调借助新工具、新手段、新平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当前近期的技术创新课程,如大数据处理平台等。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着力构建了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背景,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适应IT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采用“6-1-1”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1-1-1”的实训教学模式。“6-1-1”模式是指大一、大二和大三的6个学期以理论课程学习为主,而第7学期的课程教学包括选修课程、实践项目、人才定制培养,一个学期安排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主要由学校负责完成,而企业课程、工程技术课程则主要由企业工程师负责组织教学。实训教学“1-1-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的每个暑假安排(2周)的实践短学期,采用企业开发项目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为此,学院打造了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服务于教学、满足实训需求的实训平台。实训内容贯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实训分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3个层次,分别在不同学年的实践短学期进行。实训内容从基础实训到综合应用开发实训,从基础的知识点到系统化的整合。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并完善了“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的渐进式实训方案。实现了“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校内、园区、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实践实习有效机制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6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无缝对接为目标;同时,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实践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对校企深度融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进行了尝试,提出了优化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和具体策略。不可否认,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离顺利通过国际专业认证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改革构想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改革构想

1.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突出应用特色,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去向明确的实用课程;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类专业适应的职业岗位群,研究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明确各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和院校自身目前的师资和设施优势确定课程结构,选定合适的岗位群,确定几个职业方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也要跟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建立动态课程体系,适时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1.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各职业方向所需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六个阶段:课堂上机练习或实验、课程综合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在这六个阶段中,都要进行精心规划和安排,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1.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高职高专院校应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形成相应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以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送培现有教师,选送具有某个主攻职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每位专任教师至少主攻一个职业方向,精通该方向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努力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某一职业方向的行家、专家或能手。加强校企合作,接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通过合作,也能更好地了解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4加强适合职业特点的教材建设

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行业要求或行业实际工作流程、工作项目编写适合职业特点的特色教材和实验手册。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教学特色,编写自己的特色讲义或教材。

1.5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特点,不只限于笔试,可采取机试、设计、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另外,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或通过面试、作业、项目调查、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考试形式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结束语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及时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提升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现状,给出了一些专业改革的粗浅看法和建议,以期促进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作者:唐干武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建设和革新探索

1.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现状剖析

1.1专业定位欠,职业方向不明确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多,每个职业岗位在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计算机知识、技能体系较庞大,学生在三年时间内不太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学生毕业后似乎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样样可做,但一涉及到具体岗位时却似曾相识,很难较快进入角色。

1.2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由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乃至课程内容大多参照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过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性强,甚至课程内容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急需的,应用前沿所需的课程没能及时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造成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1.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实训方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学生动手机会较少,而且这种“动手”多为一种模拟的或是辅助理论学习的过程,真正的动手或实践教学占的比重就更少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方针。当前,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与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脱节,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内容往往没有与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口,甚至存在着学生到工厂车间的流水线实习或顶岗实习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多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难以较快适应行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环境。

1.4教材选用偏重理论,缺乏职业针对性

很多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多选用通用的相关教材,甚至选用本科院校的教材。由于通用教材考虑的是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而缺少与行业的关联性,没有考虑侧重点,缺乏职业行业针对性。

1.5考核方式陈旧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尽管一些院校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课程考试方式仍然较为传统,考核内容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涉及的较少。上述考核方式和社会对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目前社会急需的是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弱的就是动手能力,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困难。1.6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教师专业素质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换代迅速,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中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缺乏或无行业从业经验,动手能力欠缺,难以满足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教学需要。1.7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偏低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一边是用人单位或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另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是大多数毕业生不能较快适应单位或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环境,快则需要两三个月,慢则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或适应期,而单位或企业一般又不乐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经费来培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近几年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毕业生大幅增加;其次,学生就业的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再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发展,既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又满足不了社会的人才需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

2.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改革构想

2.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突出应用特色,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去向明确的实用课程;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类专业适应的职业岗位群,研究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明确各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和院校自身目前的师资和设施优势确定课程结构,选定合适的岗位群,确定几个职业方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也要跟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建立动态课程体系,适时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2.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各职业方向所需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六个阶段:课堂上机练习或实验、课程综合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在这六个阶段中,都要进行精心规划和安排,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高职高专院校应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形成相应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以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送培现有教师,选送具有某个主攻职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每位专任教师至少主攻一个职业方向,精通该方向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努力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某一职业方向的行家、专家或能手。加强校企合作,接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通过合作,也能更好地了解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2.5加强适合职业特点的教材建设

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行业要求或行业实际工作流程、工作项目编写适合职业特点的特色教材和实验手册。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教学特色,编写自己的特色讲义或教材。

2.6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特点,不只限于笔试,可采取机试、设计、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另外,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或通过面试、作业、项目调查、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考试形式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结束语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及时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提升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现状,给出了一些专业改革的粗浅看法和建议,以期促进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作者:唐干武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化研究

摘要: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两旺两难”的办学情况,分析当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项目教学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和具体办法,并给出实训教学项目化案例。教学实践表明,项目化能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实训教学;项目化;计算机类专业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的数据,2008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6%,计算机专业类是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之一。计算机类专业出现了一方面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而另一个方面却出现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这种情况被称为“两旺两难”[1]。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办学目前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问题[2],尤其是当前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培养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1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实训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笔者认为我国目前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将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相混淆,实训教学不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如“验证实训”的说法。实验教学应以验证知识为目的,而实训教学应以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这里的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实现各种算法是实验,而要求学生使用这些算法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则是实训。

2) 教师为实训教学的准备工作不扎实,学生无法顺利开展实训,实训教学效果不佳。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有些实训教学内容在实施前需要许多准备,如数据结构课程实训教学在实施前需要有已经实现的算法库,否则学生在实训教学真正开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编写那些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基本算法程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在真正的实训开始前就消失殆尽。

3)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脱节,无法有效实现“教学做合一”,增加了实训教学的难度。实训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而加以选择,只有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裁剪、转化,才能使学生在实训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4) 实训教学内容零散,层次不合理,缺少合适的载体来实施实训教学。在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针对知识点设计简单的实训内容,因而很难针对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将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实训教学单元”。实训教学单元的含义是实训教学内容紧凑,各组成部分均服务于同一个目的,且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5) 教师对实训教学过程管理不严格,对学生实训考核标准不完整,存在随意考核现象。实训教学要求教师参与到学生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需要很多师生互动,这给不少教师带来了挑战。另外,实训结果的考核点很多,待考核的学生人数也很多。因此,不少教师对实训过程疏于管理。

6) 单纯依靠国内外各类IT职业资格认证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3]。IT职业资格认证的体系十分复杂,而且一般都有较强的职业取向,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无益。

2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化

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面对一个实践性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任务,学生们独立地(相对于教师控制而言)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4]。建构主义理论是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是解决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5],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严重的简单化倾向。计算机类专业实训项目教学需遵守以下主要原则:

1) 项目原型必须来自与产业一线接轨的案例,而且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

由于计算机技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变化速度非常快,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去企业现场实习操作难度很大,必须通过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实训教学,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所学满足企业需求。由于实训对企业现场设备的依赖性不强,来自产业一线案例能保障实训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项目的原型进行转化、加工,使之符合实训教学的需要。

2) 项目教学所需的时间要符合课程教学计划要求。

目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按照传统方式,将教学任务分散进行;另一种是仿照培训认证企业的做法,将教学任务集中实施。在及时种教学模式中,一次实训教学的时间可能是2~4个课时,或者是一个礼拜(用于综合实训);而在第二种教学模式中一次实训教学的时间可能是一个礼拜或者更长。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如果不考虑教学时间的限制,就不能保障项目实施的完整性,项目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3) 项目涉及的多个知识点需形成有机整体。

项目教学不只是实现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合起来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能够形成有机整体,才能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如何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4) 项目实施需遵守软件工程的要求。

首先为项目设计一个情境,然后按照软件开发模型设计好各个环节的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仿真企业的开发环境,严格执行项目的过程管理,使项目实施尽可能接近实际岗位的要求。另外,重视实训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可考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需要将学生分组,降低项目实施的难度,确保项目能按期按质地完成。

5) 加强对项目完成质量的考核。

根据弗隆姆的期望理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期望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根据期望理论,教师应该通过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继续完善项目的动力。质量考核需推后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修改过程后进行,这对提高实训效果至关重要。实施有效考核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项目启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力求提高学生完成项目的成功率;二是要按照实际项目的要求制定评价指标。

根据以上提出的几个原则,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3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化案例

数据结构课程的实训教学实施一直是使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下面以数据结构课程中的“线性表”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项目设计。

1) 知识点要求。

本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线性表的初始化、求线性表的长度、读取线性表中的元素、按值查找线性表中的元素、插入元素、删除元素等。

2) 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并能够在软件设计中熟练地使用这些基本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时间。

按照传统教学,线性表一章可以安排教学时间4~6课时,其中理论授课与算法实现2~4课时,实训教学时间为2课时。

4) 项目原型。

火车票信息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售票、退票、查询、统计、改签、打印等功能,每个车次的车票最多可提前5日购买,车票的信息主要有车次、目的地、开行日期、开行时间、座位号、车厢、价格等。

5) 项目裁剪。

根据知识点、能力要求和教学时间(只有2课时)对项目原型进行裁剪。经过裁剪,火车票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内容调整为:要求系统具有售票、查询、统计等功能,只考虑一个车次,每个车次的车票最多可提前5日购买,所售车票一站直达,车票的信息主要有目的地、开行日期、开行时间、座位号、车厢、价格等。如果课时多,还可以增加内容。

6) 项目实施基础。

根据项目实施的要求,教师需要提供以下函数供学生调用,这样能让学生专注于系统的实现,提高实训的效果和效率。

4结语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两旺两难”的现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在实训教学中,实施了项目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开始,两个专业有2人拿到了软件设计师证书,25人拿到了程序员证书,26人拿到了网络工程师证书,162人获得网络管理员证书。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2008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实训教学项目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促进“教学做一体化”,促进了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摘 要:高职教育的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文章提出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必须注重行业特色,设置与行业相关的专业,构筑与行业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总结了实践遇到的若干问题,为其他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业建设;行业特色;培养方案

1 背景

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强调高校办的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而学校特色的主要载体是特色专业,所谓特色专业就是具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并为社会所承认的独特风格的专业,特点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1]。我省乃至全国几乎所有学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类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设置频次极高的专业。高职类学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从本科课程体系移植过来后降低要求或浓缩而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基本相似,人才结构失衡,课程设置较少反映不同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及科技发展的近期成果,导致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近年来,各学校又纷纷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效果如出一辙。研究表明,形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对高职院校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没有针对行业应用领域的需要,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

2 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2.1 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

高职教育的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为了满足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拓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岗位范围,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目

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我院是山西省以土建类专业为主干专业、服务于建设行业的一所行业特色非常明显的高职学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于2001年开始设置计算机类专业,最早申报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专业。从近几年的办学情况来看,呈现出发展不力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需求脱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培养目标没有考虑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本行业的需求,行业特色不显明,就业市场的倾向性不明确是主要的问题。

2.2 构筑与行业融合的专业培养方案

针对行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应用需求,构筑融合性专业培养方案,为行业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方向。为使计算机类专业能够服务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如下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引进该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并加以改造,形成适合本地经济需要的实施性强的教学方案。同时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对方定期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强化了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为学生去外企、合资企业、软件外包企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申报了“电脑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方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信息管理方向)”两个新专业,与学院的优势专业相呼应,建设了各具特色的三个专业,保障了

作者简介:魏怀明,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体系结构、高等职业教育。

多渠道生源和就业市场空间,扭转了与其他学校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

2.3 专业培养方案实践

我们从职业岗位出发分析职业能力要求,进而分

解出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由此推导出支撑课程体系。我院电脑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方向)专业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信息管理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分别如图1、图2所示[2]。

3 专业建设改革成效

经过近年来的专业建设工作,本系的招生专业数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三个;学生数由2006年低谷时的28人增加到现在的500余人,形成了具有“建筑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群”。从高考填报志愿情况、及时志愿录取学生数、就业情况、新生入校后专业思想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说明,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前景广阔。电脑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方向)及时届学生已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均有千元以上工资,就业情况非常喜人。今年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信息管理方向)及时届毕业生也在实习,持有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有多人,学生都在建筑行业顶岗实习,实践证明本专业毕业生在建设行业有了就业市场。从招生就业的反馈信息来看,专业的特色及行业倾向性吸引了不少生源,扩大了就业空间。有很多外地学校通过校园网了解到我系关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方案后,来校访问学习。我们承担的“依托优势专业建设特色计算机类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科研课题于2010年11月通过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审核结题。

4 实践中的问题

1) 专业教育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的,由于专业跨度大,师资是由多个教学单位(院、系)选派的,对培养方案的整体性把握有一定难度,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从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2) 由于行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

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面向市场建立以需求导向的动态教学机制[3]。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复合型”决定了带头人本身是“复合型”的,要求带头人对相关专业领域有较深的了解。

4) 建设一个复合型教学团队是特色专业强有力的保障。这要求教师队伍学缘关系广泛,团队不是多学科专业方向或课程类别的松散组合体,而是集成团队中各成员的强势,形成跨专业跨课程的有机整体,要能够形成为特色专业教学服务的合力。

5) 要将建立毕业生就业的跟踪机制作为一个长期任务。通过毕业生就业反馈,进一步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使岗位设置更加适应市场需要。

6) 简单的堆叠课程对于教学是不利的。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任务是整合师资资源,编写适应融合性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使融合性课程真正地融合起来。

5 结语

把计算机类和土建类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利用学校专业师资、教学设施等软硬件资源,面向行业就业大市场背景,针对人才的岗位要求,使本校品质教学资源较大化,面向行业经济设置专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建筑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群,为建筑行业IT复合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个理念为其他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专业建设模式。

计算机类专业论文: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财经类院校学生计算机知识面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我校作为一所注重培养财经类人才的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已将计算机基础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主要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与“VFP数据库及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应用”为主,有些专业开设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后续课程。前者侧重软件的应用,后者侧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根据我校实际,该文主要探讨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要求与定位

1.1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要求

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财经类各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都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在大学生人数激增,面临就业困难的今天,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很多专业来说依然比较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中的市场营销、财会、管理一直处于经验丰富。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针对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财经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学会应用财经类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工具处理财务工作的能力。

1.2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定位

为办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应该明确我校财经类专业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此背景下,我校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 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实地考察了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具有财经背景的大学,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障。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围绕着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标的体系的利弊

我校财经类专业大多开设一年两学期的计算机课程,主要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与“VFP数据库及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应用”为主,有些专业开设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后续课程。目前财经类专业中的有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需要更加紧密地和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一个衡量指标,有利有弊,我校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设备资源也比较紧张。个别系的某些专业开设的有关计算机课程,要么与专业关联度不大,要么理论性太强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2.2 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在校学生多,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不能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完成,造成整个教学计划不能完成。这几年来本人常感觉到,到了后期总是在赶计划,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其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不能保障,目前大多数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上是安排在及时学期,每周4节课,实际教学周数为每学期17~18周左右,实际总课时为64节左右。而有些班级劳动与实习要花去2~3周,那么该班实际周数为12~13周,课时总数减少。

2.3 教学内容滞后、实际应用少

很多学生和老师也感觉的,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在校外的实践中难以得到应用,突出表现在:

1)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版本速度的更新及相应新技术的出现,所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不相匹配。“软件技术基础”内容的设置和财经类院校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不匹配。

2) 和中学时代的计算机教育衔接不紧密,出现重复知识的学习,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给教师传授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

2.4 实验授课方式欠妥当,理论与实训课比例不合理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本校的授课方式采用:理论课堂讲解实验课堂练习的实验授课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可取性,但在某些知识点上,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上机的过程中往往就记不得理论的内容,从而无法体会其中的奥秘,造成在实验的过程中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无从下手。按照大学课程设置要求,一般理论与实验课课时为1:1或1:2都是应该的,但有些财经类专业开设的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按照该课程的性质、内容及教学要求,也按1:1开设,实训课课时过多,学生上机时无事可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浪费了机房资源。

3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中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3.1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与改进

1) 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采用以应用为向导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体现在知识内容的灵活和新颖。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了解和掌握近期计算机的发展动向,将其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不仅止于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有重要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即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 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某些地区均已经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导致在部分学生的眼中都觉着这部分知识重复针对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来分阶段授课,个别学校可以考虑根据成绩分班进行教学,或者制订细化的、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内容,并选择专用教材上课。

3) 不定期开展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讲座及计算机技术近期发展的学术报告;开展各式各样的计算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3.2 实验授课方式方面的改革与改进

1) 应以应用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授课方式上。

根据不同应用能力的需求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验课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在次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师提出与专业对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导的启发式模式。适当结合我校目前的网络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相关部门正在筹划双向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2) 开设计算机专用教室,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合二为一,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的案例、多媒体教学系统,即演示案例、讲解分析、实践操作,做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将教学实施大纲与计算机有关证书考试大纲相结合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员工除掌握本身专业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用人单位开始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员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各种计算机证书,是学生求职一块有力的敲门砖。结合我校的实际来确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并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把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教学实施大纲相衔接,制定一个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又能适合学生学习提高操作技能的计算机实施大纲。本人认为,对各非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除特殊专业外,应该按照现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两学期开设,这样也能真正按照各专业计划的要求达到计算机等级二级的培养目标。具体安排可分为:及时学期所有专业都开“计算机文化基础”,每周4节,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要求;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按专业进行分类分别开设,如财经与管理类专业开设“VFP”或“ACCESS”、理工类开设“C语言”或“VB程序设计”,每周6节,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要求;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对上机操作要有具体的目标,如及时学期要求打字达到英文100~130字符/分钟、中文30~40字/分钟的及格标准,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高新考试汇编每单元考核评分,第二学期按等级考试仿真题要求加以练习考核评分。在后续课程中,减掉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计算机课程或与第二学期类似的课程,开设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应用软件等课程,如CAD、网页制作、商务软件等,确保课程的持续性,可以使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以适应毕业后的专业工作需要。

3.4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培训相结合

及时,网络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开发建立我院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学生的课后自学作业练习疑问解答等,这样既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直接向在线教师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同学们在网上进行互相讨论和交流、网上作业布置和网上批改等。第二,课外培训班拓展教学内容。开展计算机专项课题学习班,使有余力又想多学计算机知识的同学能够有学习去处。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3.5 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考核相结合

作为财经类院校,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技能,取消传统的笔试理论考试,对知识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改为无纸化的计算机考试;加强学生技能的考试考核,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进行网上考试、计算机自动评卷等考试模式。

4 结束语

总之,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既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这几年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中感觉到:改变教师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抓好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