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等教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自年以来,中国加入 wto后所保障的所有条款都进入实施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变得更大,与世界经济发展更为同步和紧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之间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进一步交汇和相互冲击,生源和师资的国际间流动不断加速,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国际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机遇。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提高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竞争力,积极采取措施,在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的同时,大力加强留学生素质教育,提高留学生管理质量,不断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

一、高校国际化下我国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要在新世纪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本着“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障质量、完善管理”的原则,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扩大海外招生规模。

1.各招收海外留学生的高校之间存在激烈竞争。虽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会逐年增加,但短期内增加幅度不会太大。由于开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高校也在逐年增加,这样一来,对各高校来说生员份额实际并没有增加。所以,各高校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必须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并加大对留学生教育的硬件设施的投入。郑州大学自开展留学生教育以来,投资兴建了一批留学生教育设施,但随着这几年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我校的教育设施都到达了极限。为了更好地发展留学生教育,郑州大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学校主管领导也意识到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决心尽快对留学生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以便使学校的留学生教育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2.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位生、高层次进修生数量增长较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日益提高,留学生教育正面临着从规模办学到质量办学的转变。特别是一些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内著名大学,已经在适度控制语言进修生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高层次留学生和学位生,并把留学生教学纳入到学校的总体教学规划和质量评估体系中,以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争创国内、世界知名的大学。因此,留学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关,留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留学生素质教育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素质、专业素质等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因此,从文化的层面来探讨留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留学生教育发展初期,由于受客观条件(如人数)和主观条件(如认识)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一直把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对待。没有真正把留学生教育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去,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忽视了留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留学生教育的一个瓶颈阶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下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1.留学生素质教育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到,素质教育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人文方面,也就是说,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别相对缩小的基础上,人文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人文素质方面,素质教育有着人文化的趋势。从留学生教育的角度来看,留学生的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语言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基本道德规范素质等。

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语言知识、技能、能力及专业知识方面,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因为,留学生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但是,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本国学生的培养目标又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留学生教育服务于我国的主要方式不仅仅是培养我们所说的有用人才,更主要的是侧重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国际交流。目前,随着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语言水平、知识水平和能力日益提高,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人文素质的教育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如自我文化优越感、基本道德规范缺失、交际中的自我封闭、环境与文化认同中的焦虑感、留学生之间交往障碍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已经影响到了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人文素质的提高来解决这一问题。

2.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留学生的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由于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复杂性主要来自于留学生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组成群体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又很大。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学习目的组合到一起。在学校管理要求的一致性和学生要求的个别性之间常常会出现冲突。对待他们,不能简单地依靠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说教或惩治来管理,遇到事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心服口服。当代社会普遍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也应逐步确立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平等沟通互动。不断探索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特点、研究新课题、摸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把留学生放在首位,避免了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影响或损害留学生的利益。

3.营造多元文化校园,培养国际化人才。经济全球化需要大批既熟悉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已不单单是为获得某一狭义的职业而进行的专业训练,而是转向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性、复合性人才。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如果能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校园里,则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应经常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留学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让他

们在参加活动中增加语言实习的机会,减少留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消除文化误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我校除课堂教学外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学校组织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学习气功、太极拳,参观名胜古迹,进行演讲比赛等。这样做既有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学习医学和中国文化,又有利于沟通感情,增进理解。这些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且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4.建立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留学生辅导员队伍,是保障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辅导员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因此一支稳定的、专业的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熟悉留学生教育的规律特点,而且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的角色是多重的,不仅是老师和管理者,还应当是留学生的朋友甚至是亲人。

在工作中,辅导员要真正了解留学生,和他们建立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要真正了解他们,不但需要以诚相待,还必须保持经常广泛的接触,做个有心人,随时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留学生远道来华求学,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与其本国差异很大的中国文化背景、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教育体制等,心理负担较大,情绪容易波动。同时几乎每个留学生平时总要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而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解决,情绪就容易低落,这样势必影响学习。这时候留学生辅导员就要及时采取积极疏导的方式,关心他们的学习,缓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和克服困难,使其树立信心,顺利完成学业。

在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各留学生招生单位都必须针对留学生的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推进留学生教育质量,使之能够与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和谐发展,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高等教育论文: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论文

一、相关概念

编辑出版学发端于我国20世纪中叶,之后,伴随着我国出版产业的形成、发展,编辑出版学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只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经过20多年,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院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所,为编辑出版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智库又称智囊集团或思想库,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运用他们各自的专业特长,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智库,是在国家决策层面有一定影响、为国家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各项决策进行跟踪研究、做出信息反馈。提高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在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等多方面,需要智库提供决策依据。

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与国家智库的关系

(1)国家智库的工作具有编辑出版活动性质。

国家智库,通俗来说就是国家决策的智囊团、顾问。而他们对于国家决策的作用在于,智库为决策层提供的自己的智力成果——各项有关政策制定的数据分析。智库的强项和生存的根本就是其对各个领域、各个问题所进行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在决策者面前。而完成的这一系列工作过程,就是一种编辑出版活动。智库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了编辑的角色,完成了编辑工作对资料的搜集、选择、整理。

(2)编辑出版主体是国家智库的组成部分。

出版主体是我国众多智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出版单位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扮演者文化部门国家智库的角色。例如,中央编译局,作为出版单位,其负责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领导人著作;同时,也是具有官方性质的智库机构,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的发展状况,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3)建设文化强国的共同目标。

发展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归结为一点就是发展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服务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而伴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布局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智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是对国家智库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两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三、发展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提高国家智库影响力

(1)编辑出版理论对于国家智库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编辑学就是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不仅从事图书、期刊等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活动,也积极研究与出版产业有关的各种传播机制,总结传播规律,达到提高传播效果,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的目的。对于需要借助媒介平台、注重传播技巧的智库组织,借鉴编辑出版学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中科研队伍是国家智库的重要力量。

高校中以进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依靠各高校的师资力量,组建的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其本质上已经是国家智库的一种。利润,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师资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在带动本校编辑出版学生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对编辑出版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和出版产业咨询”服务。②

(3)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为国家智库输送编辑出版人才。

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保障。编辑出版学是以培养编辑出版从业专业人员为目的,能够胜任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稿件编辑加工、校对等工作。国家智库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需要专业编辑出版人才,以帮助智库组织完成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形成或文字或音像等有形成果。

(4)编辑出版活动可以扩大国家智库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传播手段及传播网络是国家智库智力成果能否被公众知晓、获得公众支持,从而影响国家决策、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的智库只拥有的思想观点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借助报刊等媒介力量,形成自己的传播网络,这样,智库的智力成果才能够有更多的受众,也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为智库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通过这些媒体平台,智库可以将成果更广泛地传播出去,让研究成果有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多的支持。所以,国家智库的发展离不开编辑出版活动。

四、结语

如今,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正在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发展迅速,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形式更加多样。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已经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着的媒介变革,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新媒体专业(方向)的招生工作,伴随着我国社会巨变发展起来的国家智库,也将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介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出版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为国家智库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作者:李广超 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拨款咨询高等教育论文

一、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理论概要

(一)教育拨款咨询中介组织理论

在教育界中,中介机构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学界至今并未对其进行清晰的、性的界定,反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理论来表现教育中介的性质特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缓冲器理论、中间机构理论和信息不平衡理论。在国外对教育中介组织的表述中,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教授最早提出了bufferorganization/institutions,即缓冲器概念。缓冲器观念认为,教育中介实际上就是缓解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冲突的工具。由这一桥梁所连接,高校能够和政府展开平和的协调,使二者的建议及意见能够趋于一致。当前,政府希望高校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而高校却希望沿袭传统的自主管理思想,顺应时代进步要求而产生的教育中介能够妥善缓解这一矛盾的激化。然而,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与政府发生关系,同时与其他许多组织机构有联系,因而将教育中介组织当作大学和政府之间的“缓冲器”还不够,实际上,其所调整和维系的是社会、政府、市场、高校以及学生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关系。爱德加•弗瑞克曼就设计了一个图例,直观表现出了教育中介所处的社会位置,该理论的诞生使得教育中介所包含的内容变得更为广泛,使其界定范畴与作用变得更为清晰、。然而,该理论仅侧重于教育中介所反映的社会普遍性质,并未重点关注其教育意义。因为教育中介占据着非常特别的地位,相关人士对其考察和探讨范围变得更为宽广。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的观点来看,高校与政府及社会所获取的信息资源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首先,无论是高校还是政府,双方手中都拥有对方无法清晰了解的资讯内容。对于高校来说,掌握着大量的教学、财务流转以及科研资料,而政府拥有的是教育方面的财政资金、发展决策以及相应的宏观调控信息,在此环境中,中介的存在使得双方能够更为有效地共享相关信息,提升高校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其次,高校和整个社会所把握的信息内容更加不平衡,在社会领域里,拥有学界、机构组织、各类法人团体以及学习人员,而高校有权进行生源招录、学业设计,并能够得到大量的高科技研究信息和成果。立足于经济学来分析,如果信息无法充分沟通,广泛共享,就会导致成本不断提高,并无法维持良好的品质。所以,打造出合理、高校的信息沟通机构是有效化解以上矛盾的主要方式,这也促成了教育中介的诞生和发展。上述三大论点所处的层次有所区别,所以产生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缓冲器观点侧重于政治学思想,中间机构观点更重视社会学的论断,信息不对称观点所产生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思想。这也反映了教育中介的形成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产生的合理性

高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将可用之材传输给社会,其内部体系纷繁复杂,不管采用分权、集权还是二者兼顾的教育机制,政府的政策和行为都可能出现较大偏差,最终导致政府失灵。如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的失灵表现为中央和地方难以通力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中央所颁布的法规制度也无法获得地方政府的严格落实。对于我国来说,这种失灵现象反映在:政府无法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对高校教学活动过于干涉,导致大学变成了政府手中的附随产物;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并未掌握到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导致效率不高;相关的制度政策老旧、保守,无法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在干预的过程中未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因此,政府在管理高效活动时会形成一定的问题,此时,大力打造教育中介就能够有效增强教育效果。

(三)概念界定

随着教育组织与社会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教育中介也应运而生。从目前来说,高校需要高校自治、政府调控以及社会协调这三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从而增强管理的平衡度与民主性。调整权力时,为提升效率和公正程度,部分高校及政府责任开始由社会的里的中介组织来承担。其往往具备自主资本与明确的运作方向,其专业水准和管理能力也十分高,有效弥补了政府效能低下以及高校自治的局限问题,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某种意义上,妥善化解了大学和政府因差异化的目标利益而产生的冲突,在教育领域的深层次上,以“中间人”的身份发挥着自身的巨大作用。本文所研究和分析的教育中介是根据相关成文法律规范制度建立,严格遵守公正、独立、透明化要求,从属于我国教育系统,并合理地行使监督评估、沟通协调等职能的机构组织。

二、高等教育拨款咨询机构设置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多样化竞争模式

(1)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

一直以来,在美国各州拥有教育权,联邦政府并不拥有此项权利。在每一个州,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不同于其一体化程度,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为私立高校,高校管理中体现出明显的分权特征以及多元化趋势。对于高校,州政府并未加以地控制,放手将高校至于市场之中,自主地参与各个方面的竞争,包括生源、科技以及劳动力等。董事会(主要为校外人士)具有最终决定权,其发展导向为社会需求。联邦政府明确指出,只有通过政府认可的评估中介机构所评估的院校才有资格获得联邦项目资金支持,这项规定把非政府的评估与申请联邦经费的条件联系了起来,不仅提高了高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更强化了中介评估机构评估的必要性。当然,评估机构寻求政府的认可是自愿行为,也可以随时退出政府认可,而且未经认可并不影响其开展评估活动。但是,因为高校需要联邦政府的各种资助项目,因而评估中介机构的政府认可就显得很重要,从而成了一种准政府行为。这也是美国高校评估制度的显著特点。针对高校,联邦政府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还有研究。所谓的学生资助指向学生直接发放助学贷款或者是奖学金;亦或是将款项拨给学校,再通过奖学金,亦或是助学金的途径发放给学生。所谓的研究资助指向高校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科学研究以及高校改革创新的顺利开展,多数研究经费由不同的联邦政府同时进行管理,并加以使用。在美国,政府将会为公立大学提供四到六成的经费,专门委员会负责拨款,因此专门委员会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负责协调政府同高校的关系。财政拨款在其具体模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地特征,但是只有得到立法机构的批准后,才能进行拨款。

(2)美国高校的各种中介组织。

在美国,教育部认可的具有全国性质的高校评估中介机构共有:8个全国性的院校认证委员会和近60个学科70余个专业评估机构以及6个地区性院校协会下属的8个院校认证委员会是独立的协会,此外,还有属于各州的高等教育拨款中介机构。院校若通过某评估中介机构的评估就可以成为其的会员,评估中介机构也就成了吸收许多院校会员的“协会”,评估机构的活动经费主要于来源院校缴纳的会费。成员院校按照章程规定每年向评估机构或协会交纳一定的费用,数额按照学校规模亦即学生人数交纳,其标准由协会组织的代表大会投票决定,每年都要投票重新确定,并及时公布在协会出版物或网页上。美国有三个主要的全国性评估机构:一是全国高校鉴定政策委员会(NPB)。1993年,克林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鉴定机构制度,强化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成立NPB,其任务是研究评估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构思评估方案。可见高等教育鉴定机构在美国政府和大学之间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协调大学与国家、受教育者和工商业投资者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无形的手”来鞭策大学的发展。二是高校鉴定认可委员会(CORPA)。CORPA是1994年l月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改善和确保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任务是制定评审和认可各评估组织的准则和条例、程序和方法,对各评估组织进行评审、认可和协调,为评估组织提供服务,帮助其改进工作。CORPA的核心领导由7人组成,以个人身份分别代表公众、各种评估组织以及学校主要行政领导人和董事会。CORPA下设负责常务工作的认可委员会(COR),负责接收评估组织要求认可或继续认可的申请,进行评审,并作决定,每年公布获得认可的评估组织名单。三是专业鉴定协会(ASPA)。ASPA于1993年8月成立,是一个非营利性自治组织,领导各专业评估组织,代表其利益,为其服务。ASPA可以自己制订对评估组织进行评估的准则和程序,可以监督全国的专业鉴定过程,检查各评估组织的评估工作是否负责、有效、严格、公平,维护学生和大众的利益,促进提高教育质量。1994年7月,由24所高校的校长等组成了一个校长评估工作组,1996年3月工作组将关于成立新的高校鉴定委员会(CHEA)的建议,连同CHEA理事会的选票分送2990所院校的校长,从而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及时次全国性公决,成立了CHEA。同年,新的高校鉴定委员会(CHEA)有序接管了ASPA的工作。在这三个全国性评估机构中CHEA影响较大。CHEA是一家以评估中介机构的资格为主要任务的民间机构,其理事会由高校校长、学校代表以及公众代表等15人组成。美国“高校质量认证理事会”是一个大学的协会,拥有3200所院校会员,是高校会员组织中较大的一个。宗旨是通过对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资格认可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和家长、政府与院校及赞助机构服务。由于其机构的独立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得到广泛认同,在学校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经费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以英国为代表的委托独立机构模式

英国于1992年出台了教育法案,自此成立了以高校为服务对象的拨款委员会,至此英国对高校拨款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统一。现阶段,英国以高校为服务对象的拨款机构总共有4个,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三家专门从事教育方面的拨款委员会,以及北爱尔兰地区的就业、学习部。中央政府负责确定拨款总额,此外政府亦或是一会有权确定分配资金时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比例,拨款机构的职责是将资金具体地分配到每一所高校。对高校进行的拨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拨款,另一类是科研拨款,对此拨款机构在原则还有方法上要有所区别,教学拨款一定要坚持公平性原则,其基础在于标准费用,采用对教学拨款和科研拨款实行不同的原则和方法,教学拨款体现公平性原则,以标准费用为基础,再联系学生规模以及所需要的基础成本来确定拨款基数;此外,科研拨款的主要方式为竞争形式,其参考标准为科研水平。实际上,拨款机构起到一个的作用,其主要职能在于按照政府制定出来的预定目标,对高校的具体绩效标准加以确定,并以此这些标准来评估高校。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不管是在目标上,亦或是在人员上,均反映出了高等教育市场不断实现市场化以及逐步朝着公司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基金委员吸纳了众多的外部人员,公司化导致大学治理方面,学术人员的地位不断地下降。并且基金委员同样会降低公共资助水平,从而加剧了竞争性,政府资助也形成了准市场,高校必须要在基金委员会的统一管理之下才能得到拨款。近年来,英国高校发展到评价型和审计型的新阶段,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及其基金委员会管理趋于成熟,功能更为完善,如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中的基金委员会(HEFCE):

(1)HEFCE的治理框架。

促进高校有一个健康的财政,是HEFCE的最终目标,从而避免高校出现财政赤字而难以弥补。对此,基金委员会对治理模式进行了完善,主要三个构成主体:政府、基金委员会和大学三者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政府通过政策对高校发展进行控制,同时负责审查财政拨款,并对其实行问责制,对教学领域还有科研领域的质量加以保障,并对其加以评价;基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公共资金进行分配,并制定出与政府目标相符合的战略;高校主要是在前两个主体所构成的工作体系当中进行合理的运作。问责制HEFCE治理所具备的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严格地审计大学财政,并对其加以监督,从而确保政府拨款的使用价值,有效地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还有研究质量。一是HEFCE支持大学教学。在进行教学自主的时候,主要依据是质量保障署所公布的教学排名。并且,HEFCE也会资助一些成年学生,以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虽然HEFCE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对高校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课程设置以及内容设置都取决于高校。教学资助还有一项原则,即高校将当年HEFCE确定的标准当成是依据,获取额外的资助名额。HEFCE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划拨一部分的独立资金,主要用来资助一些劣势学生,比如说没有传统背景,残疾,或者是存在不能完成课程风险的学生。二是HEFCE支持大学科研。对于英国高校来说,研究基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机构,一个是HEFCE,另一个就是各研究委员会,其中含有科学与工程、医学、量子物理学、自然环境、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委员会,从而形成了“双重支持制度”。HEFCE所提供的资金用途在于研究设施,以及图书馆建设方面,还用来支付IT费用,以及相关学术人员薪酬等。对科研的资助,HEFCE所坚持的原则为择优分配。对此,高校必须要证明自身的科研评估同阶段要求相一致。HEFCE会将科研评估的实际结果作为依据,来确定资金支持的力度。高校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将科研所取得的实际工作绩效提交给HEFCE。HEFCE负责对其进行打分,主要划分为六个等级,依据排名确定拨款的具体金额。对于英国高校来说,财政支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最近这些年,基金委员会对高校的拨款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在45%以下,以往的比例为90%,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由此可见,高校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源。

(2)HEFCE与高校签署的财政备忘录。

一是财政备忘录的工作流程。高校通过财政备忘录来对自身的绩效责任加以承担,HEFCE负责财政备忘录的制定,并对其进行颁布和实施。获取政府拨款时,高校需要同HEFCE之间进行财政备忘录的签订。总的来说,财政备忘录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对所有的高校均能够适用的要求,其次是从一定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的要求,每年都要进行更新的要求。财政备忘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体:首先,HEFCE的CEO,确保政府拨款的具体用途;其次,高校治理机构;,高校CEO(一般为副校长)。在高校内部,治理机构掌握着较高权力,其主要职能是对高校的各项内部事务以及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和协调。一般以1992年为界,之前由高校委员会来充当治理机构,之后就变成了董事会。不管是哪个组织,都有高校员工,也有学生,此外构成人员还包括工商业的一些外部人士。高校的整个发展战略取决于其治理机构,此外需要负责于公共资金。副校长担任Chief-Executive,主要要只能在于对HEFCE划拨的资金加以利用。高校的代表Vice-Chancelfor同HEFCE之间签订协议,倘若高校的行为中违背了备忘录的要求,一定要报告给治理机构;倘若治理机构无法妥善解决,那么就要报告给HEFCE。责任还有资金是财政备忘录的两大内容。财政备忘录对HEFCE以及高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界定,确保公共资金的正确使用;确保积极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机制,还有风险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一定要强化财务管理,确保高校的偿债能力,将赤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二是财政备忘录对大学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HEFCE于2007年对《高等教育机构问责制》进行了修订,其问责制框架反映出,其重点工作内容就是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评估。HEFCE属于公共机构,负责于议会,需要评估资助对象的风险。倘若HEFCE并未发现高校所存在的缺陷,无法为弥补缺陷提出有效地建议,却对此高校加以持续地资助,那么就属于不合理利用公共资源的行为,公共账目委员会就会对其追究责任,加以指责。在保险控制还有风险控制上,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高校于年底,即12月份将绩效情况提交;其次,HEFCE需要实地监督高校,例如对其进行访问;再次,HEFCE也要审计高校,同时需要提交书面报告。以上三个步骤对HEFCE评估大学风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HEFCE对大学的风险评估通常有两类结论:一种是“较高风险”,另外一种则是“较低风险”。HEFCE的风险评估是在分析研究各个大学市场和大学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上,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和问责制情况进行评价。英国高校大多数处于较低风险状态,只有极少数被HEFCE评为高风险类型。对高风险大学,HEFCE与大学在3月底达成一致的风险评估。被认定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大学,一般是财政和市场地位不能保障长期发展的需要,也可能是战略计划以及办学成本超过大学的自身能力。为体现信息自由以及公共问责制的原则,风险评估结果原则上要对外公开,但一般都在3年后公开,这样会给大学一个缓冲期,改善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结论

英美两国的社会实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双方还是存在着共性部分:一是充分考虑了效率和公平两方面的问题。虽然双方国情不同,财政情况也有所差异,然而针对大学所采取的拨款手段都会兼顾效率和公平,确保均衡发展。二是建立了起缓冲作用的部门。大部分国家都会成立专门的缓冲机构开展相关的拨款决策活动,从而保障高校自治和国家调控工作的顺利展开。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同步实行主导教学与自主办学。四是采取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并重的拨款模式。五是拨款源头分别来自中央与地方两级,有助于分权,缓解原本处于中央集权阶段的高等办学教育形势,也能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由地方引导向国家引导的职能转变。六是以法律途径保障其顺利实施。明确立法项目中对政府地位与高校权限的划分,既要保障拨款规范,也要保障高校独立。英美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宏观调控管理,既保障了政府对其进行间接管理,又为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系统也充分体现了自治的特点。二者共同保障了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对于我国正在规划的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有如下启示:

(1)政府要承担起管理职责。

首先,政府应当为评估机构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这使得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存在没有“安全感”,也无形中降低了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社会中的威信与地位,不利于评估机构顺利开展评估工作。因此,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转型时期,政府应当尽快在法律层面上确立高校评估中介机构的性质和定位,从而为评估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促进评估机构的健康发展。其次,政府应当运用多种手段监督、调控评估机构。政府应当运用适当的协调方法指导评估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在必要时运用行政、法律等硬性协调手段,对不同类型的评估机构实行不同的资格准入制度、注册管理审查制度等;但更多的时候应采用规划、指导、鼓励、培训教育等软性协调手段,扶持合法、守法的评估中介机构成长壮大。

(2)培育评估中介机构的自律机制。

从国外评估机构的发展经验来看,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不仅需要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也需要评估中介机构的积极努力。评估机构自律机制是评估中介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发挥中介功能的基础,也是政府拓展公共管理职能的前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应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和完善:一要强化服务观念,树立优良的自律管理意识和较强的风险责任感。二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努力提高评估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建立由评估专家、政府代表、高校代表等组成的评估人才资源储备以及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与程序,保障评估工作的科学、公正和合理。

作者:陈齐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不公现状中高等教育论文

一、我国高等教育不公现状分析

1.入学机会不均等。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应当是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主要任务。造成入学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地区的不公平。社会阶层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的差异。阶层之间的差异主要影响的是下一代的受教育机会的取得。优势阶层的子女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方面等方面较低社会阶层子女占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些因素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地位与选择高校的类型和层次成正相关。社会阶层的不同,其经济资本享有程度也就不同。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上来看,优势的社会阶层可以利用其本身的资本拥有程度,为自己的下一代获得更好的教育。比如当招生数量问题产生竞争时,优势的社会阶层可享有因其自身身份特征而产生的分数优惠政策。或者比如当不同阶层的子女进入同一所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优势阶层可以为自己的下一代因其经济资本的优越性选择质量更好的专业就读,而低社会阶层会考虑到学费等问题选择费用较少的专业就读。此外,由于国内高考的户籍制度,常常使得身为低社会阶层子女的学生如外来务工子女,在交纳高额借读费后仍然必须要回到原户籍地考试的问题。这些都是由社会阶层的不公所带来的入学机会不均等。地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取向导致教育不公平。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并不是统一全国制定,而是采用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式进行的。各省录取的数额是不均等的,并不是根据当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数量平均分布的。各地区的高考分数线的不同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公。以2011年为例,2011年河南省与黑龙江省的高考试题全部采用的是全国卷新课标卷,而2011年河南省本科一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562分,理科是582分。本科二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515分,理科是531分。本科三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460分,理科是455分。黑龙江省2011年本科一批文科分数线是540分,理科是551分。文科本科二批分数线是462分,理科是465分。本科三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277分。理科是279分。这样明显的分数悬差,地区之间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源入学机会的不平等。高考是通向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这样的不平等自然而然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再以清华大学2014年在部分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为例,这个统计数据是由国家教育部的,2014年清华大学在上海理科及时批次录取分数为533分,在广西省理科一批录取分数线为646分,在辽宁省理科录取分数为672分,在海南省为861分。而文科部分,在2014年,上海市的录取分数为529分,在广西省为623分,在辽宁省为654分,海南省为883分。由此可见地区之间的录取存在不公,在入学机会上是不均等的。同一高校的录取分数针对不同地区相差甚多,地区的不公是影响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地区之间的招生制度不平等是一个方面,其教育资源享有程度的不同是另一个方面。在教育资源上,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大致包括四类,及时类是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为代表,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较少的考生,而且录取分数线是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第二类是陕西、江苏、以及东北三省等为代表的省份,其教育资源的配置相对较高,仅仅少于及时类,考生数量居中,高考成绩与录取分数线就全国来看并没有太大波动,基本相同;第三类是以宁夏、青海、内蒙、还有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为代表的地区,其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但是国家的政策扶持弥补了不足。一类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以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为代表的地区,这一类的教育资源是缺乏的,而国家又未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导致考生的压力巨大。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是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另一重要因素。

2.教育过程不公平。

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主要是一个“质”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应当是平等的。高校贫困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不平等,社会实践方面的差异都是造成教育过程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知识学习与获取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不单单是指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应用技能也是知识学习的一部分。专业学习方面,高校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起点是一样的,在这个方面并不差异。但在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我国高中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考试获取分数,应试教育的色彩浓重。对于计算机,英语口语一类的教育并不重视,这使得高校贫困生在家庭缺少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的硬件条件基础上,更加的落后。先天条件的不足,后天的无法接触,使得其进入大学后,英语的听说能力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比较薄弱,起点的不均衡,使其在学习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考取资格证书是应用技能获取的一个途径,同时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资格证书的积累与涉及范围的广泛程度会被用人单位作为学习能力参考的重要标准之一,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仅仅是毕业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已经不能是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了,越是待遇优厚的岗位对资格条件的限制就越多,计算机证书,人力资源证书,托福雅思的考级证书都是在招聘时能为应聘者加分的项目。但是在资格考取方面,高校贫困生的表现并不积极。高校贫困生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这种资格考试需要支付一大笔费用。社会实践也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包含很多方面,兼职,实习,社团活动经历等多个方面。在兼职方面,高校贫困生的兼职经历多于其他的学生。但是在社团活动方面,由于社团活动需要经费支出,是一笔额外的开销,高校贫困生会放弃社团活动。而在实习方面,由于高校贫困生的社会背景原因,大多缺乏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能够得到的实习锻炼机会也就非常的少。

3.教育结果的不均等。

高等教育的结果表现在其就业方面,即能否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性别不同在就业过程的不平等对待是造成高等教育结果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一项由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的29.5%,可见在签约进展方面女生明显滞后于男生。该调查以2010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有效答卷共64589份,其中本科35071份,高职高专29518份。调查显示,签约国企的女大学毕业生占已签约女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低于男性的同项比例,约13个百分点。截至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1884元、1731元,较男性本科毕业生(2245元)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2063元)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并且,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性别上的差异对待是造成了高等教育结果上的极大不公。

二、构建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制保障

良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法治不仅要求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要求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也就是说法律不单单要在内容上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充分体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精神,同时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内容完备的基础上,还要在形式上兼备实体性与程序性的完备性。不单单要追求我国法律在数量上的充足性,更要在其质量上切实结合国情,针对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予以完善。

1.要完善教育立法。

高考招生所采用的分省定额制度导致入学机会的极大不公平,这样违反了高等教育平等保障原则。针对这一的录取机制,应当完善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由此可知公民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一律平等,这种权利的平等性是法律赋予的,并不因为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其他因素所影响。但是高等教育法中的平等原则具有模糊性,且《高等教育法》中并没有对招生录取和学生入学方面的具体规定。从《高等教育法》的实施状况来看,应当根据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出发,来完善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相关法律规定,在《高等教育法》中增设条款,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形成完备的高校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能够切实解决在目前高等教育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公现状。《高等教育法》应当对招生录取制度加以具体规定。考虑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国家应当针对高等教育考试制定《考试法》,加大立法程度,规范考试体系,立法上的公平才会有程序上的公平。高等教育立法的另一个要给予法律明确的就是关于高校学生与高校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当下的高等教育推进过程中,不难发现,目前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关系,制约与被制约的上下级关系。这样的关系的改变,推动了《高等教育法》的改革,故而在立法实施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应当明确。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的界定,内容的划分应当予以法律上的规定。

2.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了高校学生教育申诉权,然而在权利行使的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申诉权不能充分实现。探究其原因,是在其实践中缺乏严格的操作程序规定。具体来说,受理案件的申诉机关在处理相关案件时,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案件没有经过辩论,有的甚至不加以审查就作出决定。这样的形式化的处理让学生的申诉权受损,同时对国家的司法公正性也会造成信任危机。教育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要求加大对受高等教育权的各种侵权行为的司法干预,也就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大对受教育者的保护,对高校实施的行为予以监督管理。这种救济制度是针对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是保障高等教育公平最有效的方式。完善对高等教育的司法救济制度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要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法律监督,特别是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减少不公正法律行为所带来的损害;二是强化对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权的司法保护,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问题是造成高等教育不公现状的主要因素,国家应当加强对各种侵犯高等教育权行为的司法干预,对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这样对整个社会也回起到惩戒与警示的作用,防患于未然;三是完善高等教育行政赔偿制度,对于应当进行赔偿的情形、额度等进行详细的法律规定,保障受高等教育者在受到侵权之后,其损害能够得到国家赔偿。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立法。

加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把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把法制的约束与国家政策指导的有效性相结合。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目前的规定不够细化,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遇到的就业歧视,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性别的歧视,户籍、年龄等方面的差别对待。《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维护平等就业权利增添了法律保障,但是对于公平就业的规定属于欠缺状态。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不公平时维权艰难,因此,应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促进公平就业。以推进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化。就业政策不是孤立存在的,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行自由就业政策是公平就业的需要。目前就业市场上地区排斥、户籍排斥、学历排斥等就业政策仍然是影响就业公平的政策性因素,需要相关部门从公平的角度制定新的政策才能促进就业公平的实现。我国已经加入《反对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应该保障劳动就业领域的公平。反对就业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5条规定了劳动者就业不应受歧视。第26条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关于就业歧视方面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也没有建立健全具有实际意义的救助体系。因此,我国应当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就业歧视法》。完善立法对大学生就业环境中的歧视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是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有力保障。

作者:侯璐 郑雪莹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理论下高等教育论文

一、高校“思政课”教育:传道使命的担当者

教育为政治服务,体现出的是国家意志。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教育以传“道”为及时要务,这里的“道”主要是指规律、方法、信仰、道德、社会制度等。在不同社会制度下,“道”有着不同的内容。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其中传承的是儒学之“道”,从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来,经过漫长的封建传道士的不懈努力,从启蒙教育开始,一直到仕途科举,着力灌输、渲染孔孟之道,导致社会出现为官为宦、安邦治国均遵从孔孟之道,最终“儒术”被地确立起来,几乎妇孺皆知,达到贯穿国人灵魂,规范国人行为之地步。虽然后来经历了多次对“儒术”否定的社会革命,如辛亥革命等,但是,时至今日,它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今天,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传之“道”,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真理,在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永远传承下去。这就是党和政府要求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时,赋予社会主义高校的神圣使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学习、传播、丰富、发展这个科学理论,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修养作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地确立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在向高校青年大学生传马克思主义之“道”时,将传道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去广泛传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净化社会灵魂。

二、高校“思政课”教育:塑人灵魂的工程师

1.高校“思政课”教育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有部分学生认为,我既不信奉唯物主义世界观、也不信奉唯心主义世界观,我信奉我的专业,因为我将来只靠它吃饭。这种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在

实践中有害。虽然,大学生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人的思想都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不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所作的行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任何专门学问的研究只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研究,而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2.有益于大学生修炼良好的人格魅力。

要想将来当专家,不仅要受世界观支配,而且还必然受一定人生观、价值观支配。一个人不管他能否成为专家,学生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将来要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培养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格。即使成为专家,也存在着一个具有什么人格力量的专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专家,在个人的荣誉、地位、利益等系列问题上,如何对待?已经成为专家,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为自身个人利益而努力奋斗还是造福于人类社会?当科研受到挫折和失败时,是气馁、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直至成功?遇到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不理想,是抱怨、发泄还是积极克服、主动进取?如此等等系列问题,都需要作出明确的、毫不含糊的回答。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以它为思想武装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大学生只有以这样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人生行为的指导,努力学好专业,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受到国家和人民欢迎和重用的、有人格魅力的专才、专家。

三、高校“思政课”教育:授业育才的引路人

1.解决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

长期以来,有部分人认为高校教育是通过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来实现,与“思政课”教育没多大关系。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偏见,好多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明证。事实上,专业知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特征之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专业课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授业育才的双轮车。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能够解决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为谁服务、代表谁的根本利益的专家、学者,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带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所有的学科、所有的领域的知识,大到宇宙天体演化、社会形态更迭,小到基本粒子的结构演变,还无一不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都可以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思想,去进行分析与研究。当然,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普遍原则,不能等同也不能取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以具体科学方法的不可取代性,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指导作用。

2.引领实事求是作风的树立。

任何学科科研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引领。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这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出发点,坚持实事出发就是坚持唯物主义。求,即探索、研究,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其对象的未知领域进行求证、求解、求新。一个“求”字凝聚了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精神,如严谨治学精神、刻苦钻研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是,即规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建立关于规律的知识体系。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之,任何取得成功的科学研究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结晶。

3.引导健全人格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长达40年的友谊绝无仅有,在创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过程中,他们都作出了无私的、的贡献。从高校“思政课”教育学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领悟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胸怀宽广、舍己相助、无私奉献等高尚的道德人格,这是我们青年大学生进行自身修养时,不可多得的活生生教材。所以,通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还会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健全人格的熏陶,他们获取科学知识、创建理论时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谦虚、合作的治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作者:李景春 黎育松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民族地区科学高等教育论文

一、理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职责是前提

地方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职责中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根源在于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未理顺,政府角色定位不,职责不明晰。因此,首先要明确其二者之间实质上是委托人与者的关系,学校受政府委托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其次,要改变政府管理高校中的行政本位思想,由控制变为调控。政府管理方式要从直接、微观、策略管理转变成间接、宏观、战略管理,要综合利用法律、信息服务以及评估等手段进行管理。第三,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要从简单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产权上的举办者与经营者、办学运作上的宏观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积极参与地方高校的建设,又各司其职、权责有度的良性互动。这其中就要求政府在高校发展中要扮演好举办者、管理者的角色,既要赋予其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不能过多干预,又不能任其发展,要借助法律等手段给予其必要的约束。权力分配和职能定位问题是政府与高校矛盾的根源,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因此,明确政府职责十分重要。既要明确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中的总职责,又要明确其在不同类型、不同性质高校及无高校地区中应发挥的职能,才能进行有效综合统筹平衡、分类指导。要从政策上保障普通高校和职业高校之间的交流协调。要把握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服务民族地区,支持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所需人才是政府文化职能的重要部分,要在政策上向少数民族考生倾斜,其他各类院校对少数民族考生要给予特殊照顾。要发挥地缘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云南为例,要加大边境州(市)高校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及质量,以吸引周边国家生源。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是基础

一是深化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握首要和关键环节,即转变政府职能,而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模式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市场、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政府仍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力量,要做好引导和服务。政府应对高校布局进行调整,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要合理,不断促进管理水平与办学质量的提高。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建立起高等教育面向社会自动调节的机制,保障外部适应性和内部平衡性,使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要完善地方高校的财政机制。政府高等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健全应为从预算规划到结算评估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国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由“基数加发展”发展到了“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但以“综合定额加专项拨款”模式为例,就存在定额标准低、定额不足、学校可支配资金少等问题。特别是对高职高专等更是由于层次低、规模小等原因获得的经费更少。因此,应改革完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加大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增加资金、政策的投入和倾斜,健全投融资机制,积极拓展办学经费的筹措渠道,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要积极响应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号召,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增加教育投资的来源和总量,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政府要加大教育拨款中高等教育经费比例,专项经费数量、形式增加,还应加大学科建设、科研等专项资金的投入,促进高校区域经济创新动力角色的充分发挥。另外,还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高校的债务问题,为高校贷款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加大无息贷款力度。此外,还应完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构建起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三是建立人才长效机制。要对人才实施工作进行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为人才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处理好人次引进、培养、使用之间的关系,继续实施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规范人才引进,把好人员“入口”关,吸引高层次、高学历、懂管理、懂教育的人到高校任职,高校内部做好培训,提升技能和服务质量,鼓励提升学历层次、进修。对高校管理人员在职称上有机会参加教师、科研、管理类的职称评聘,两条腿走路,调动积极性。要积极为人才搭建平台,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制定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任免标准、任用制度,加快推进高校正副职主要领导公开竞聘的进程。

三、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是保障

一是监督机制的完善。它既包括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又包括对政府是否科学有效履行职责的监督。这其中监督主体既应有上级政府部门、本级政府自身,又应有高校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方式要综合运用定期与不定期、综合与专项相结合。完善的监督机制既要推进督导机构的建设,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又要建立起从审计、投融资、工程招投标到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教育问责等,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的教育监督管理体系。二是激励机制的完善。激励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动力,要让地方政府看到具体的实惠,改变以往以精神激励为主的情况,变为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情况与官员晋升挂钩,由中央政府制度定合理晋升标准,促进地方政府积极投资地方高校。此外,有奖必有罚,对于履职效果差的也要给予适当惩罚。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要对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努力程度和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监督也是促进地方政府科学有效履责的有效方式。要将教育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改变政府绩效考核重经济政策而忽视教育政策的布局,变原则性评估为强制性评估,提高地方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员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评价要注重效能,即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益,要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最终实现追求综合效益的目标。评价体系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系统过程。应建立起除上级评价、公众满意度评价以外,还包含地方高校评价、地方政府自评在内的四级评价体系。在评价实施前,要明确评价主体、对象,确定评价指标、内容等;实施评价时要按步骤,建设好监督保障机制,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进行;在评价实施后,要运用好评价结果,对不切实履行职责的要进行问责,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要关注效果反馈,不断修正完善。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责的有效履行是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边疆民族地区要抓住机遇,用好对口帮扶政策,依托对口帮扶、政策倾斜等优势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者:段丽萍 张世强 王瑜 胡红霞 王俊程 单位:大理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暑期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多样,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国际化目标。Maringe区分了五种形式的教育国际化措施:留学生招生、学生和员工流动、合作办学(联合学历教育、海外分校、远程教育)、合作研究和实习、教学计划改革。除了学生到海外留学外,各国也在开发其他形式的国际教育,提供成本较低的国际学习机会,包括远程教育、合作办学、开办分校和交换项目。有研究表明,很多高校在国际化过程中均采取两种主要形式:本土国际化和海外国际化。已经建构的一系列国际化模式也表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高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国际化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给高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Maringe&Gibbs发现,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机构往往收入来源多样、年收入高、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就业面宽、吸引更多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人才和世界公民,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则是课程,而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课程改革,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性内容,课程也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我校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凝练出四个方面: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校园氛围国际化。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就是对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具体实践,而且国际化课程对国际化的四个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化课程教学组织

1.制订管理办法。

我校由外教授课的国际化课程最初主要是各学院邀请教师,给指定的学生开设某些课程。这样的教学组织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分散性等特点。2013年,在组织及时批暑期国际化课程之初,学校就指定具有长期国际教育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起草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以规范课程的过程管理。草稿完成之后,学校多次召开有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和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参加的管理办法研讨会,逐条讨论其中的每项内容,最终形成定稿,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或提出修改意见。2013年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暂行)》分八章二十条,对我校国际化课程的目标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并就课程设置、课程修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学分认定、课程保障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校国际化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外籍教师聘请。

组织国际化课程的首要条件是聘请外籍教师,高水平、多元化的教师是国际化课程质量的必要保障。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国外高校教师,外籍教师主要来源包括: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外高校、来校洽谈合作的国外高校、赴国外洽谈合作意向的国外高校、与本校学院和教师有科研合作的国外高校和大型企业。学校制定政策,要求各学院通过联系和沟通确定来校授课的教师。由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制作来校授课申请表,统一联系国外教师,要求提供个人简历和简易课程描述,并提供两门课程备选,明确课程层次(本科或研究生)和开课时段(7月或8月)。根据外籍教师提供的课程信息,汇总全部计划开课课程基本信息,会同教师简历和课程描述,送交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组织专家确定各门课程所属学院、适合听课对象和层次,并由学院安排课程辅导教师。2013年暑期,最终来校教授国际化课程的外籍教师19人,分别来自7个国家,开设19门国际化课程。2014年暑期,来校授课的外教包括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教师,开设48门课程,较上年显著增加。

3.组织学生选课。

为了使更多学生在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组织中受益,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我们对学生选课过程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2013年,学校召开了有分管教学副校长参加的宣传动员会议,介绍课程实施方案、基本情况,讨论可能问题和处理方案,提出相关要求。针对2014年暑期国际化课程,2013年12月专门召开布置会,总结经验,肯定成效,分析问题,布置任务。2014年6月,召开了暑期国际化课程相关问题协调会,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案。选课前期的广泛宣传和准备,为学生自主选课做好充分准备。进入选课阶段,学校在教务处、研究生院网站选课通知,并通过制作展板、纸质宣传页和其他网络系统进行宣传,随通知上传所有课程基本信息。本科生在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选课,留学生和研究生填写表格进行选课。2013年,19门国际化课程的选课总数为730人次。2014年,48门国际化课程选课人次增加到2236人。

4.课程教学组织。

我校国际化课程分学期国际化课程和暑期国际化课程,前者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后者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暑期国际化课程分两个阶段实施和两个校区进行,每个阶段两周时间。及时阶段是7月初暑期开始的前两周,时间上紧接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之后,第二阶段安排在新学年及时学期开始前的两周时间。课程教学组织的及时步是条件准备,包括课程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了保障各门课程教学顺利进行,遇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我们为每门国际化课程配备了一名辅导教师,准备了课程表、点名册、成绩册、外教和辅导教师联系信息表、辅导教师听课记录表。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明确了辅导教师负责。此外,在国际化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关人员还不定期地到课堂巡查,加强过程管理。目前我校的国际化课程属于选修课,学生可以选课,也可以退选。因此,课堂出勤记录主要目的是调查国际化课程出勤率。2013年的国际化课程出勤记录表明,大多数课程的学生出勤率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学生对课程不够了解,尚未培养出对国际化课程的兴趣;全英语授课难度较大;暑期上课,学生不适应时间调整;课程修读与其他暑期活动时间冲突;暑期天气较热。2014年7月25门课程中的21门课程,平均出勤率达到71%;8月23门课程,总平均出勤率67%。两个阶段的44门课程学生平均出勤率为69%。照此计算,全部选课学生中有约1500人次修读了这些国际化课程。这表明我校的国际化课程教学已经在学生中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7月出勤率在50%以下的2门课程分别为“机场管理与规划”“、云计算与应用”。前者授课教师为华裔澳籍,选课51人,较高出勤31人,低出勤14人;系统选课34人,评教14人,评价等级分91.3。后者教师也为华裔澳籍,选课46人,较高出勤30人,低出勤19人;系统选课33人,评教8人,评价等级分91.6。概而言之,两门课程出勤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选课时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课程相对于全校工科学生的专门性程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对课程兴趣等有关。

5.教学质量保障。

在国际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校还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课程教学质量。除上文提到的制订课程管理办法、召集国际化课程工作会议、管理人员巡查、配备听课教师、考勤制度外,另外还进行了学生评教、外教评课、辅导教师评课和课程总结、全部国际化课程教学总结报告等环节,对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和学期中间的国际化课程,均有至少一名辅导教师,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对辅导教师职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辅导教师职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辅助,一是教学科研合作。在课程教学中,辅导教师随堂听课,担任助教,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记录,了解、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外语表达能力,撰写课程小结,提交课程资料。课程教学记录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特点、学生出勤等。在教学之余,辅导教师作为学科与专业同行,与外籍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交流,发展有效科研合作,促进学院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学科专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可见,辅导教师在国际化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对课程进行问卷调查时了解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2013年,针对国际化课程设计了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对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国际化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014年,全部国际化课程进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实行学生网上评教。数据显示,除两门课程未生成评教结果外,其他课程的学生参评率为53%,46门课程的学生评价百分制得分均在85分以上,总平均得分为88.3分,其中29门课程得分在90分以上,占比63%。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于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满意度比较高。为了了解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还设计了由外教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征询外教对课程组织、听课学生的评价,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其中有43位教师提交了问卷,在“一般评价”、“评价学生”、“评价组织工作”、“存在问题”、“对课程组织的建议”和“其他”等六个方面,均提供了很多评价信息,为国际课程的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结语

综上,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多种途径迅速开展。围绕国际化课程和课程国际化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献,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也在得到有效实施,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开设国际课程。上文论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以及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开设中的主要环节,包括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我们将在未来的国际课程组织中加强研究,总结课程组织过程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有效地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作者:范祥涛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绩效模式下成人高等教育论文

一、绩效模式体系构成

“绩效评价准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追求质量的模式,即绩效模式。评价准则由11项核心价值观,7个类目组成,类目下再细分出23个评分项、43个着重方面。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为指导组织的计划工作提供了一种框架,是一种绩效的设计图,为组织勾勒出了必须重视的各个主要方面。它不仅是组织认清现状、发现长处、找出不足,并知己知彼的一个“听诊器”或“诊疗仪”,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驾驭复杂性的一个“仪表盘”。在实践中,绩效模式常常可以起到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的“平衡计分卡”的作用。有助于实现管理的重点突出与兼顾的结合,有利于正确的评价和引导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和全体成员的行为,从而使管理层的努力能够真正用到引导组织成功的正确方向上。

二、绩效模式的评价理念

绩效模式可以从“道”和“术”两个层次来理解。就“术”的角度而言,该模式由7个类目“要求”构成一套评价准则。7个类目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绩效评价准则建立在“大质量”理念之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策划”与“关键过程”的运行,追求的“经营结果”,宣扬“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的“社会责任”。准则通过这7个类目即七个维度对组织质量管理进行充分评价,评价准则覆盖了组织经营全过程,充分体现了组织的质量管理标准与要求,为企业追求指明方向。从“道”的角度来看,绩效模式是一套价值观的载体。打个比方,如果把绩效模式看作是一个注射器,其所承载的一套价值观便是治病救人、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如果不理解,甚至不接受这些价值观,而单纯地强调或重视准则类目的要求,就如同是在注射一个未装药液,甚至是装错了药液的注射器一样,其效果和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绩效模式的评价方法

绩效模式采用“诊断式”评价方法,既包括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的定性评价,又包括总分为1000分的定量评价,以便多方位、平衡地诊断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所以又叫“成熟度”评价。评价方法围绕模式的7大类目从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对组织运行质量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对管理过程按照“方法—展开—学习—整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对管理结果按照“水平—趋势—比较相关性—差距”的方法进行评价。这为实现组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尺和互相学习的比较标杆,同时也为第三方评价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准。绩效模式的评价方法是以顾客为导向,追求绩效的管理理念。它关注组织整体绩效,不仅可用于组织对外申请相关奖项,诸如国家质量奖、质量管理奖等,更重要的是可用于组织管理绩效的自我评价,有利于组织更好的获得经营绩效。

四、绩效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应用价值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高等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如质量管理理念滞后、质量监控意识不强、质量过程管理不到位、办学行为不规范、办学机构过分追求利益化、教育产品不能更好地适应大众需求等,导致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无法取得与传统高校相同的质量声誉,社会认可度不高。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冷遇,归根结底在于其教育质量没有相关保障。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仍然停滞在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从政府、市场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只有通过市场认可的质量保障方式,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绩效模式作为市场认可的“提问式”和“开放性”的国际标准,即组织有多,标准就有多高,被引入和应用到成人高等教育,在指导成人高等教育建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追求绩效质量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价值。

1.有助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建立绩效质量管理机制

绩效模式是一个始于组织使命,从组织战略高度系统评价组织运营绩效的评价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自我评估和外评工具,为组织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和的现代化质量管理框架。在高等成人教育领域涉及的领导与战略、学生及利益相关者与市场、过程管理、教职员工、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和组织绩效结果,为高等成人教育机构在更高的层面上展开和探讨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理想的架构。模式以学生和受益者,以及教职员工为重心,强调全员积极参与管理,通过绩效评价及时检查、发现和改进计划活动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组织计划工作中的优势和改进机会,促进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组织整体绩效和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可以通过绩效自评清晰了解自身的强项和弱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并制定改进的方案措施。促进组织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过程控制,及时纠正错误,力争一开始就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促使组织充分利用一切恰当的教育资源来改善内部和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谋求各种力量的支持,建构共同合作的基础框架。进一步加强组织重视内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鼓励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调动大家的创造性。促使机构实施管理创新,以客观数据分析为决策基准,强化质量意识,激发责任感,保持质量持续提高。通过绩效评价标准在高校成人教育机构的针对性内化与灵活运用,构建教育特色鲜明的绩效管理运行机制,提升组织绩效,实现管理创新,助力高校成人教育机构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

2.有利于构建和阐释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文化

绩效模式的标准本身就是,以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在组织内部,表现为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据此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做的各种工作的互动上;在组织外部,表现在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据此所负的社会责任程度上。绩效模式提供了一个企业治理的文化。成人高等教育机构通过构建的组织文化,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和主人公意识,为教职员工提供远大的理想和强劲的动力,促使组织不断创造。

3.有助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成人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决定着成人高等教育产品质量,决定着组织的生命力。通过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绩效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大力提升机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绩效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基于事实的管理属性,其过程管理和检测分析是最并具有凭证效力的资源,具有很高的性和真实性,为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客观凭证依据。其次,绩效模式检测评价能够动态地、地反映员工思想、工作与学习等基本状况,使组织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员工成为可能,使员工的职称评审、工资晋升、年度考核、选优评先等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也为组织合理配置和任用员工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信息。再者,绩效管理体系具有激励与凝聚作用。员工的工作呈现为个体化,当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一致时,便会产生动力,推动组织事业不断前进。绩效模式要求具有前瞻性的领导因地制宜地规划符合员工队伍实际条件的战略计划,促进战略的有效执行,从而增加组织凝聚力,有效激励员工荣誉感与责任感,促进组织良性发展。

4.引导与规范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更加深刻地履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绩效模式所体现的11个核心价值观之一,将社会责任以国际标准的方式展现,这是绩效模式同其他标准的显著差异。标准明确要求组织应履行社会责任,并明确表达其在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等方面的规范。同时,在组织运营过程中,在所关联的领导、战略、员工和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等领域充分地体现了组织社会责任。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也是其办学活力的重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优势,在依据绩效评价模式进行绩效测评时,有效地进行社会责任自我识别,改进社会责任实践,更加深刻地履行社会责任,彰显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与社会价值贡献,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追求的同时,反哺社会,为机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目前绩效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随着模式引入和实施的不断深入与成熟,模式在指导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深入推行质量管理、不断追求质量经营等方面势必将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深远影响。

作者:刘廷廷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高等教育论文: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论文

一、人才培养和跨越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全球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并且发挥着战略性、决定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因素就是人才。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的初始发展阶段的新疆来说,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对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日益明显;并且,新疆要想在经济转型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成功,完成产业优化升级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实现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都对新疆的高等教育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新疆要加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水平建设。也就是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最根本、关键因素是人才培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人才培养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中有战略性、决定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二、新疆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新疆高等教育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是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愿望日益强烈,进一步推进了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自1999-2007年,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即每万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从30.96人增加到103.28人;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7所增加到32所,10年时间增加了32所。西部大开发10年来,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增长。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8852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548254万元;社会捐资经费从2005年296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714万元,虽然中间有增减波动,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高等教育学费及杂费为2005年的74705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41604万元;其他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42633万元增加到72085万元。新疆自治区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把握节奏、控制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积极引导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反思

(一)新疆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相适应师资队伍的水平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水平。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不相适应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缺乏新疆普通高校教师人数

尽管新疆普通高校师资总量不断增加,并且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普通高校相比,新疆普通高校教师总量还明显不足。

2、新疆高校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

大学本应是各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基地。然而在新疆高校普遍存在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流失现象,对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重。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997~2004年,新疆普通高校人才共流失1017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流失253人,占流失人数的24.88%。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流失223人,占流失人数的21.93%;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流失60人,占流失人数的5.9%。

(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

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实力相对薄弱,导致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足,并难以对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因此,大部分财政性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

(三)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

财政性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经费是以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在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以学杂费为主的格局,其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并没有形成适当的比例。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筹集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普遍趋势。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非政府的收入来弥补公共财政收入的不足。

四、优化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在新疆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校人才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首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对于的教师给予鼓励及表彰;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承担授课任务,并且加强开展新疆自治区教学团队,以及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其次,从制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约束。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教学制度相关规定,将教师教学活动中从事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写入高校教师教学管理规定中,严格执行教学工作的监督制度、评价制度和考核制度。再者,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年轻教师多要参加各种教师的培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努力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调整高等教育投入比重,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内陆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疆应该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落后的现状。目前,新疆的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在根本上决定着新疆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做支撑。因此,我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需要充分发挥新疆高校的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大量紧缺型专业人才,为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以评估为主要手段的多层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评估即可以起到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又可以有力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实施。国内外有很多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取其精华”。首先应以新疆的实际状况为根本立足点,以认真总结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新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制定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方案。一是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同时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又能实现评估的导向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估办法,进而达到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的综合性评估体系的目标;二是要求社会评估机构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各个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估体系,科学合理的运用分类评估办法,改进提高评估性的方案,帮助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自治区普通高校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新疆高校自身评估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和加强内部的专业办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估,来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改进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新疆高校自身评估体系的目标。

作者:娜比拉·海萨尔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高等教育论文: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论文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的方式,主要对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上王各庄村和于古庄村中青年农民,就关于农村自学考试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对自学考试是否了解及怎样看待,学习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平时怎样参与助学辅导,对自学考试的意见及建议。调查发现,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参加自学考试人数很少;二是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四是社会总体对农村自学考试不够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

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中青年。统计显示,只有3.5%的农民了解或者知道自学考试。

2.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问卷调查显示,自学考试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农业生产有差距,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如湖南省,在理论教学方面,多为短线式的应试辅导,学生机械式学习,深度广度都不够。大多数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忽视实践教学,忽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生实验能力和职业技能不高。

3.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考生只能到市里参加助学辅导,距离远、交通不便,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有农民表示,当初想参加自学考试时,不知道向哪里咨询,经多方打听才得知,但又需要到市里,还有后期参加助学辅导、考试等,因为太麻烦就取消了参加自学考试的打算。还有农民表示,前段时间给区自考办打电话询问报名事项,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上网报名,结果自己在网上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能报名成功,现在都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些东西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懂。农村大多助学辅导体系不健全,造成了考生咨询、参加辅导、毕业等环节的困难,加上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考试通过率极低,致使一些考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4.大学生就业难、农民个人自信心、厌学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报名热情

近几年,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400名中青年农民中,有农民表示对于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感到自己基础薄弱,担心学不好,不能毕业。有农民结合自己以前的上学经历,觉得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自己很不擅长学习,成绩也不好,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农民根本就不想继续学习,认为没有时间、学费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各种渠道多方位宣传,使农民了解自学考试的性质、助学服务、考核方式、毕业条件、政策、专业及课程设置等。同时,对于参加自学考试人数比较少的地区,干部可主动上门动员,耐心讲解,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规模。可聘用当地有威望的能人,经过岗前培训后作为村级联络员,专门负责宣传、咨询、动员等工作,联络员所需工资费用由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每村聘用一名,由乡镇自考办负责管理。大力宣传因自学考试而获得成功的先进人物事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农民明白要持续地学习才能更有能力建设新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以跟上正在不断变革的社会。

2.更新专业及课程设置

专业及课程设置应突破现有模式,考虑到实用性,因地制宜,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有些地区的农民大多以进城或村庄附近工业园区务工为生计,主考学校可以开设建筑、室内设计以及与园区产品生产相关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可以开设食品加工、水产养殖、鱼虾病防治等专业;在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就可以开设一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开设旅游管理等专业。在教学上应借鉴职业院校的经验,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对考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并用,让考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助学体系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指出:“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关键措施是助学到农村,好到乡镇。否则,面向农村将是一句空话。”1999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立农村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纳入大教育的管理范畴。同时,明确了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因此,就目前助学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对于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经调查一些地区发现,有乡镇没有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如果需要助学辅导,必需到城里。农村相对城市,信息、交通、经济等较不发达,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此,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将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建到乡镇上,有条件的可建到村上,做好协助报名、宣传、咨询服务、助学等,将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特殊情况下,没能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地区,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如开办民办学校等,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2)采用分层教学法,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农村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城市较低且参差不齐,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考生主体性作用,这样一方面缓解部分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助学辅导的效率。同时还能培养考生的自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对于师资建设,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要联手打造一支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队伍,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种植或养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农民为专兼职教师,认真研究自学考试的教学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应牵头搭建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研讨教学、考核等的长效机制。

4.改进考核方式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适度减少理论课考试或者将考核改为考查,增加实践课课程、过程性考核课程所占比重,降低考试难度。可以将考场设置在田间地头,特别是对果树修剪、拉枝整形等技术的考试,这样在现实的环境里考核,一方面更能检测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引导考生平时学习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有些理论课考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考核,由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考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5.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自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并顺利毕业的考生,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应召开表彰会,利用宣传栏、网络、电视、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媒体宣传考生先进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自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取得自学考试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由地方政府协调,在自主创业、就业、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

6.把自学考试作为一项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

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考学校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推动农村自学考试的发展需要政府财务、人事、宣传、税务等各部门所形成的合力。有的地方政府只重视短期内容易出政绩的项目,对效益慢的自学考试不够重视,如果把自学考试作为一项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就会在制度上约束政府重视自学考试,督促其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

作者:赵海豹 蒲文忠 单位:天津职业大学继续教育管理中心

高等教育论文:学籍管理下成人高等教育论文

一、成教的特性

1.生源的特殊性

成教的学生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是已参加工作的在职人员,年龄层次跨度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部函授生为例,从2009级至2013级的学生年龄结构看,入学年龄跨度一般在21—43之间,入学年龄在22—28岁区间的占班级总人数的70%以上。另外,生源地域分布分散,大部分学生隶属于就近的教学点,也有部分学生远在外地甚至外省工作或生活,学籍管理过程除了面授期间的集中管理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学生都不在校,常规管理只能隔空联系,无法适时面对面交流。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职学习,而且大多数学生除了在岗工作,还肩负着家庭责任,“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2.求学动机与目的多样化

成教属于继续教育性质,相对于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而言,成教生的求学动机与目的更加多样化。有些是因为岗位工作需要,单位要求员工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或提升学历;有的是自身有这方面的主动需求,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也有的仅仅就是为了混一个文凭,至于学什么则无关紧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干、转岗或增加工资待遇,或者是职称晋升。不同的求学动机导致学生对待学习形成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间接影响着管理的难易度和复杂程度。

3.学习形式的独特性

成人教育对象的年龄、资历、文化素质等差异性很大,对成教学生不可能像普通全日制本科生那样整齐划一、按部就班地进行管理。由于成教学生大都是在职人员,时间有限,只能通过函授或业余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大部分时间不在校。

二、成教学籍管理的特点

由于成教生源的特殊性、学习动机与目的的多样化以及学习形式的独特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相比,成教学籍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对象参与程度差异性大

求学目的与动机不一样,学生对待管理的态度和参与程度也明显不一样。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较为明确,比较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主动,对学校管理各个环节的事项比较配合,比如按期报到、办理注册或毕业相关手续等,能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完成;少部分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对求学期间需要自己负责完成的事情缺乏主动意识,对自身利益缺乏必要的关心,往往依赖学校提醒甚至是反复催促。

2.信息沟通不及时

函授或业余的教学性质决定了成教学生绝大多数是在高校设置在各地的教学点学习,隶属于就近的教学点直接管理。学生大部分时间不在校,信息交流很难做到及时。成教学生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工作流动性大,因缺乏主动沟通意识,有些学生更换联系方式后没有及时告知学校。当学校因涉及学生本人利益的学籍问题需要与学生沟通时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延误时机、耽误工作进程。

3.管理难度大

由于成教的特殊性,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繁琐,影响因素多,管理难度大。上级主管部门对成教学籍管理要求日益规范化、透明化,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必须在教育部信息管理平台上体现,学籍管理不再单纯是学校内部管理问题。而且,教育部信息管理平台上的各项操作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那么在此之前,学籍管理人员就必须做好前期相关的准备工作,如基本信息核对、数据整理等。单就新生注册前专升本学生前置学历清查这一项工作,每年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有部分学生学制年限较长,比如5年制高中起点本科,因时间跨度大、过程性管理时间长,在此期间学生变化性因素多,学籍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4.管理成本较高

一是从站(点)对学生直接管理来说,除非是授课期间管理者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其他时间遇事联系学生都必须依靠其他媒介,比如电话、传真、信函、邮件等,管理方面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二是从高校与站(点)之间的联系来说,学籍管理过程中双方需要频繁地相互联系,有些工作仅需要通过网络、电话等就完成,然而还有一些工作环节必须通过邮寄、快递等渠道,管理成本高,比如新生报到注册的相关材料、学生成绩登记表、毕业生资格审核材料、相关证书等。

三、学籍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成教学籍管理日趋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成教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各高校自身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成教学籍管理工作中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招生、轻管理

目前,全国成教机构众多,发展良莠不齐。除少部分学生外,大部分成教生日常管理都直属于高校成人教育学院设立的校外函授站或教学点管理。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对有些机构的办学目的和实力并不了解,而有些办学机构为了继续生存下去,想尽一切办法广泛吸纳生源,利用各种途径把学生录取进来之后相应管理却跟不上;有的重经济利益轻过程管理,在招生工作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在学籍管理方面却吝于投入。有的由于生源萎缩或因离主办高校较偏远、沟通交流不便,疏于管理。有的高校对教学站(点)也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学籍管理不规范,影响教育质量。

2.管理制度滞后或制度执行不力

成教学籍管理制度必须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在制度规定与具体管理方式方法上理应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大多是照搬普本学籍管理制度,只是在某些方面放宽了条件。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没有根据成教形势和社会发展变化及时修订,时过境迁,致使有些管理办法和措施难以与时俱进地跟进执行。有的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执行过程中的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制度与实际执行不相符。

3.学籍管理手段较落后

很多高校都缺乏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学籍管理系统,工作中多采用常用办公软件和简单开发的单机模块管理,造成各个环节衔接不畅通或者工作程序繁琐。由于学籍管理软件不整合,成绩录入、统考报名、学位申请与审核等工作与学籍管理模块互不衔接、关联,每项工作都要人工操作进行数据传导、转换,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有的学校虽然开发了学籍管理系统,但由于开发投入较小或开发初期对于系统的需求分析不够,导致操作不便捷,对使用者的软件操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一般管理人员难以胜任,或有的系统功能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学籍管理队伍不健全

成教学生基本信息核对与维护、前置学历审查、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等工作较为繁琐、工作量大,需要充足的人员,然而有些学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造成工作中疲于应对。有些学校人员配备虽然充足,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学籍管理人员平时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没有时间学习,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

四、成教学籍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方面,成教办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成教学籍管理也因此具有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本科的显著特点,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学籍要求日趋严谨和规范,因而,各高校成教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改进方法与对策,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意识、制度、硬件、软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方面)等几方面着手。

1.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是成教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全过程,对掌握学生情况、及时改进教学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实行学籍、学历信息电子注册后,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已不再单纯是学校的内部管理问题,所有的学籍管理必须在教育部的数据库和管理平台上予以体现,毕业证书要在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并上网供社会查询。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籍管理质量也是反映高校成教管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观测点。然而,成教因生源组成复杂、办学形式灵活、教学点分散等特点给学籍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是共性问题。尤其是网络学习、远程教育大趋势大背景下,更需要我们不断努力,逐步解决和完善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籍管理规范化

建章立制是搞好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基础。各高校必须根据国家政策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成教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形成一整套包括收集、整理、归档、交接等环节的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者岗位职责范围,要求学籍管理者熟悉管理规章的内容、各项办事程序。同时要明确成教管理部门与各院(系)、教学点在学籍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和相应要求,以确保各项制度有力执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及时修订、不断完善。

3.开发、完善网络版学籍管理系统

学籍管理过程中常会涉及大量的数据转换、统计、导入导出等工作,工作中常会遇到学生需要查询或咨询某些问题、领导做工作报告或相关决策时需要某些数据做参考的情况,凭借功能相对完善的网络版学籍管理系统,这些问题都会高效、及时地得到解决。而单向的管理系统只有具体管理人员才能操作、查询,既耗费管理人员精力,又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缺乏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学籍管理系统,严重制约着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开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很有必要结合成教的特点,开发、完善网络版学籍管理系统,针对不同对象,比如学籍管理人员、学院领导、学生、教学站(点)等,相应赋予不同的权限,实现信息共享和分权管理,以此更方便、快捷、高效地开展学籍管理工作,促使成教管理更趋向规范化和现代化。

4.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要配齐管理员,不仅仅是高校成人教育部门要配齐、配足学籍管理人员,各个函授站(点)也要注重学籍管理人员的配备。二是要尽量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在人员变动时要做好业务交接工作,必要时要有一个老、新人员的“传、帮、带”过渡期,以便新接手人员能尽快熟悉业务,不至于延误时效性强的工作。三是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和交流,特别是对函授站(点)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培训。

5.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让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充分了解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了解整个学习过程中相应各个环节自己需要做什么、大概的时间点以及相关办事程序,这样便于学生心中有数,提早做好准备。管理过程中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重视宣传和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籍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其由被动变主动、由被管理变为积极参与者、合作者。如此,可以大大减少因不了解管理规定、不清楚办事程序而导致的被动、无视或者是主动参与过程中的频繁问询,为学籍管理者节省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崔彦 宋桢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下高等教育论文

一、高等教育水平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水平的定义

1.存在事实。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运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是否进行对比分析,它的水平也是既定事实,只是通过比较来评判它的高低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例如,2011年、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了3167万人、3325万人,这两个数字表示了在2011、2012两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数据。

2.发展事实。

发展无分高低、大小,变化即发展。从时间的视角将高等教育相关要素进行自我比较,得到的就是发展的水平。仍以在校生人数为例,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158万人。

3.相对事实。

单纯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水平我们不能直接确定它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低,但我们对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它的相对水平,从而确定其在整体范围内的位置。例如,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他各国高等教育水平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各国高等教育的相对水平,从而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4.动态事实。

在评价高等教育水平时,假如选择的参考标准不同,得到的结论是有差异的。例如,选择的比较时间点不同、比较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论都有可能不同。

(二)人作为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1.时代背景。

“以人为本”是个顺应时展的主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迅猛发展,“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渐渐地被人们重视、研究和讨论,人们将之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付诸于实践。近年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几乎都在强调以人为本。我国在执政方面也一直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治国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顺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前知识经济引领全球,世界各国拼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具有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储量。究其根本,我国要建成小康社会,就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也是基础、前提要求。

2.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最终的根据和本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内在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据和本质。从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高等教育是将人作为培养对象的社会活动,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从头到尾都由人来参与完成,人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人,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中的“本”其实质就是根本、动力、目的,说的就是社会活动中要把人看成是发展的根本要素、动力源泉、最终目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一点正迎合了“以人为本”的内涵。由于人才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目前被国际上或是国内广大专家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具有三项基本职能:人才培养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将人才培养视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必要的、科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人才培养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后而演化出的新的职能,并且也都包含着人才培养的本质内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决定了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所以培养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始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核能”。

3.评价中“人”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懈追求而又永无止境的目标。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注重“人”的社会性,因此活动水平的高与低就要以“人”作为评价基础,针对人的发展情况做相应的分析。人的社会性本质是人们各自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根本性质,是人们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显现出来的个人社会特质、群体社会特质。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此活动“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和教师。“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是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动力,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把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发展的指标作为重中之重,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以生为本: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高等教育水平最终体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评价高等教育水平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各方面水平的评价。二是以师为辅: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研究为何强调教师方面?因为教师是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劳动者,是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力量。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拥有高素质、高效能、高创新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使高校人力资本循环模式良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的各方面水平是保障品质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高等教育水平的外延

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通过对人的培养过程的研究,探寻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外延。高等教育水平的外延包括高等教育投入水平、高等教育过程水平、高等教育产出水平。本文将人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投入、过程、产出。因此,从对人的培养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过程和高等教育产出三个基本要素。高等教育投入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形成提供了入口保障,为高等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是保障高等教育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它制约着高等教育过程的实施及高等教育产出的实现,直接对高等教育的水平产生影响。高等教育过程是实现高等教育水平的途径,为高等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平台,对高等教育水平起到了长期影响作用。高等教育产出是高等教育带来的结果,是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的最重要依据。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基于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过程的内涵和外延的合理认识,从影响和关系高等教育的种种因素中去分析概括。结合以生为本和以师为辅两方面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等教育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遵循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了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的目标层是高等教育水平;准则层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组成;子准则层分别将学生和教师下设三个维度即投入、过程、产出;指标层在上述三个方面细分为若干个终极指标。通过对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对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和完善,初步的指标体系作为预选指标集包括23个指标。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性原则,并且体现文章的主旨思想“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笔者在预选指标集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指标构成了符合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方面:在“投入”这一子准则层中剔除“生均专项补助经费”,更换成“专项补助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重”这一指标,专项补助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值能够综合反映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定项目、特定领域的重视程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入“城镇在校生与农村在校生人数之比”揭示了国家或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普及状况,若城镇新生的比例过高,说明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体现国家的宏观战略思想“公平正义”。在“过程”中加入“获得奖学金人数比例”,设计合理的奖学金获得比例会增强激励作用。在“产出”中加入“岗位需求数与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契合度”,我国高等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不对接等问题。岗位需求数与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契合度能够真实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在哪些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作为评价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方面:在“过程”子准则层中加入三个新的指标,包括“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奖励制度的合理性”、“考评制度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进入窘境。例如: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交叉课程过多、方法雷同,导致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无异,不能更好地选拔人才,区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才能达到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用教学方案的合理性来反映这一现象,并从中得到改进的启示。如果针对教师的奖励制度和考评制度公正合理,就能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最终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综上所述,最终确定的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

四、总结

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内涵与外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将高等教育水平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分别于高等教育投入、过程和产出三维度组建了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是一套错综复杂的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后,还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指标设定权重、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等环节的工作。

作者:李德立 柏雪梅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高等教育论文:学生学习模式下高等教育论文

1高校学生调查的兴起与现状

1.1国内学生调查现状分析

国内的学生调查还处于初级阶段。北京大学从2006年开始对首都6所高校展开学生调查,到2013年发展到60多所高校,其重点了解学生在3个方面的自我报告数据:大学期间的学习参与、社会情感参与程度;对大学环境的感受和满意度;大学期间的学业成果、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发展。2008年清华大学等全国24所高校参与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其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重点、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为目标的评价模式及理念,为我国业已形成的本科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内部质量评价、问题诊断和改进工具。南京大学、西安交大、湖南大学也已经正式加入SERU联盟。在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中,“课堂参与与创新”“同伴合作与互动”“批判推理与创新思维”3个维度上,南京大学的学生明显弱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中山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直都致力于探索评估学生学习质量的工具。中山大学本科生学习调查始于2009年,通过研究设计、需求分析、问卷测试、修正等过程,于2012年上半年正式投入在线调查系统展开全校范围的学习经历调查。基于I-E-O理论(TheoryofInput-Environment-Output)和“环境-经验-发展”模型,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自由选择学习与生活模式,其学习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学习经历当中的收获。了解不同学习投入类型学生学习经历与成果的关系,探索规律,可以更好了解和预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为符合学生发展的决策提供支持。

1.2学生调查形式

目前,清华大学为主的NSSE联盟、南京大学为主的SERU联盟和中山大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主要采取在线调查的方式。在线调查的方式与传统的调查相比有很多的优势:较低的管理成本;基本上没有占用课程时间;数据收集过程快速,且储存在数据库中;不要求浏览和存储大量的已填写问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地选择答题时间。除此之外,研究者认为在线调查与纸质调查相比,在开放性问题上能提供很多的信息。然而,与纸质问卷相比,在线调查最明显的一个弱势就是其应答率低于课堂上的调查。

1.3学生调查应答情况

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评估调查的应答率呈下降的趋势。中国学生调查的应答率也表现出同样的下降趋势。中山大学学生调查课题组针对不断下滑的应答率,采取了“师生参与”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获得更高的应答率必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参与测量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那些可能感兴趣的学生。很多学者认为,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调查疲劳”是低应答率的深层次原因。然而,研究数据表明,低的应答率并不是出现了调查疲劳,而是问卷没有提供反馈的行动,学生不愿意参与调查。例如,Leckey和Neill提出,“封闭循环”是整体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如果学生没有看到任何结果反馈,那么他们就持怀疑的态度,并且不愿意参与调查。Harvey进一步补充,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看法是否采取行动,而且他们需要相信变革会发生

2中山大学学生调查案例分析

2014年,中山大学重新构建了新的在线调查系统,将服务器设置在中山大学下,一方面是为了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调查。

2.1调查实施方案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全校启动在线调查系统。全校一共36个院系分校区开展调查工作。一共8784名学生参与调查工作,传统在线调查方式应答率基本上是30%(Dommeyeretal.2004)。根据中山大学学生处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在动员学生参与调查方面,班长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题组采用以班长为中心的调查方式。学生处向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正式通知,调查中心工作人员给每位班长发送文件,并且组织四校区的班长和辅导员参加学生调查与研究中心召开的宣讲会,宣讲会内容主要涉及调查的意义、国内外调查的现状介绍、中山大学的调查经验和2014年调查工作的安排等。中山大学学生调查工作开展的形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方法策略

通过长达半年的研究,笔者总结出提高高校应答率的策略:1)与学生工作部门讨论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向各校区教师和学者表达本次调查的重要性。2)构建班长工作平台,将邮件发送到班长的邮箱,强调非常需要班长来联系到每一个学生。3)在学生处的网页正式通知,告知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通知所有学生在校调查问卷的网址。4)每天向各学院辅导员和班长公布各学院各年级的答题人数和比例,提醒答题人数过少的学院及时作答。5)班长通过短信形式通知到各个班级,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提醒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并且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参加,如何回答及如何与工作人员反馈。6)在调查期间不断发送邮件给各个院系的辅导员,告知其学生的答题情况。7)告诉各个应答率较低班级的班长和辅导员本次调查的意义和工作流程,以此引导他们通过邮件或者其他方式来鼓励和提醒未完成调查的学生。

3讨论

从反馈结果来看,调查联络人员和行政人员更倾向于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减轻了行政人员的负担,另外花费也较少,节省了雇佣额外的处理课堂调查问卷的人员,也不需要印刷问卷,没有安排问卷的发放环节和邮寄问卷。然而,研究表明,在线调查的答题率并不是很高。在线调查问卷必须通过与教师和班长交流的方式来强化整个调查管理过程的积极性。

作者:陈雯雯 夏一超 单位: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旅游师资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1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概述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便是要将国际化的理念贯彻到旅游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中外学者就其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BakerAyoun提出包括学生来源、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科研互动、网络组织与组织支持等六方面的内容框架;杨卫武提出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合作伙伴国际化、学术科研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以及活动平台国际化等八方面的内容框架;尽管目前学界对此还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界定,但学者们都一致认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指的是建设一支具备国际知识和经验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及时,要树立国际化教学的理念,积极了解国际上旅游高等教育的前沿问题,能够向学生传达世界旅游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促使其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就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第二,在教学方面,能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本国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讲授,实地考察学习、行业热点探讨等,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在学术研究方面,能积极参与学术国际交流和科研国际合作,通过加入国际性专业研究组织、创办与投稿至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开展国际性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等途径,与国际学界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四,师资评估方面,应做到师资评价指标国际化,即通过构建一系列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测评专业教师的国际知识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2中美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对比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也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等旅游院校已有1097所,在校生数57.62万人,专职教师数2.47万人。尽管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相当差距。BakerAyoun等曾对美国旅游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做过问卷调查(2010),笔者将问卷翻译后,发放给国内5家旅游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共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4份。其中华北85份,华中39份,华南130份。由于条件所限,发放问卷的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也以华南地区偏多,但调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普遍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在学校也鼓励他们以国际化的视野讲授课程,在招聘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然而,部分学校只是设立了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却只是机械地将其搬到自身的发展战略中,缺乏切实的实施规划、支持政策与激励措施,从而导致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国际化的理念还停留在喊口号上,没有发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第二,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低,构成上极度缺乏外籍教师,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教育与工作背景的比例也很低;

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不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这体现在:专业教师较少参与国际化性质的项目和课题研究,教学对象基本局限于本国学生,几乎没有通过网络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远程授课(条目18:Mean=1.02,SD=0.125)。陈旧的教学手段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更加难以适应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第四,教师参与加国际交流的机会有限,进行科研国际合作的机会更少,科研成果的发表也往往局限于本国。

3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在参考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及时,确立共同愿景,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国际环境,进行国际交往。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让教师理解到国际化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们更新观念,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来。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内培、外引”并举,面向全球外招聘教师,优化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派遣教师赴外接受培训的机制,培养现有教师的国际交往能力。

第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迅速地了解学科理论的前沿状态,及时把握本领域的近期的研究动态和走向;还应鼓励教师向国际学术杂志投稿或发表著作,以促进学术成果在国际平台上交流共享。

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争取与国际接轨,开设具有国际化倾向的课程,视条件逐步增加双语课程与全英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辅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第五,建立合理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鼓励专业知识扎实、国际交往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应注重这部分教师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以便为其余教师提供指引,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4结语

教师是教育传播的主体。只有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从而在国际化进程中带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肖璇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高等教育论文:双轨制高等教育论文

一、大学校:法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绊脚石?

1.大学校的招生制度

在招生制度上,法国大学校与综合大学截然不同,前者主要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其对高中毕业生的筛选,一是通过设立大学校预科班来选育专门的生源,二是开设具有竞试特色的入学考试。上预科班是法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校的最重要途径,但其想进入大学校仍需付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努力,这是因为大学校有着非常严格的招生制度。入学考试是大多数大学校所采用的招生方式,也是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的必经之路。法国大学校以其激烈的入学考试而著名。我国现任中央外办副主任孔泉曾在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进修,对该校的招生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写道:“每年都有上千名考生争相参加国家行政学院的入学考试,竞争70个入学名额。……总计逾20小时的考试涉及的题材之广———从历史到现状,从神话人物到某工厂罢工的原因,从企业生产能力要素到拉美外债前景,往往使幸运的被录取者产生在学校已无可学的感觉。”除了入学考试外,大学校还有两种招生方式:一种是个别大学校通过直接审查学生学业资格,从高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历的学生中择优录取;另一种是大学校录取普通大学及时阶段或大学技术学院的文凭持有者、获得高级技术员合格证书的在职人员,以及具有学士、硕士学位的学生。但这两种方式录取学生的比例均很小。正是通过上述严格的竞试和生源选育,大学校不仅确保了其高质量的精英教育地位,而且向世人展示了其“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入学机会公正性,然而事实究竟如何?

2.大学校入学机会不平等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法国大学校就是少数优势阶层子女所享有的精英型高等教育。1984年~2002年间法国政府进行的就业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1919年~1968年间,不同年代出生群体中考取大学校的比例始终低于6%。其中,大众阶层子女考取大学校的比例约为1%,优势阶层子女的考取比例高达18%,两个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十分显著。在当今高等教育的民主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法国优势阶层对大学校的垄断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演愈烈。在大学校日益成为法国普通民众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地”的同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法国民众都意识到这种“精英生产”的状况已不利于法国社会基础的更新和多元化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校的入学机会不平等问题亦受到了法国当局的重视。1998年,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其《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的改革报告中承认,大学校招生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极不平衡,报告还指出:“尽管30年来历届政府都竭尽全力,状况仍在恶化。大学校学生中工人和职员子女的比例下降幅度大大高于这些阶层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今天的状况已经是这样,一个在不利郊区环境中读小学的儿童,实际上无任何机会进入名牌大学校。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许多社会阶层将无丝毫机遇在某24小时进入经济和管理精英行列。对于民族统一,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二、大学校:为何不能“人人平等”

1.经济因素

法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免交学费的,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高中、大学校预科班,以及大学或大学校也基本上只需缴纳少量的注册费。如此看来,在法国接受教育的经济花费貌似是比较少的,但实际上,有关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直接影响。2005年,法国教育部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主要科目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小学五年级中工人阶级和优势阶层子女的法语成绩相差9.2分,数学相差13.3分;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的差异更为明显,法语相差14.5分,数学相差16分。对于预科班和大学校的招生而言,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发挥着其潜在的影响。尽管除少数私立预科班外,大学校预科班基本上是免收学费的,但相关资料显示法国预科班学生的花费实际上是非常高昂的。例如,2004年综合大学的大学生年均花费约为6700欧元,而大学生预科班学生的年均花费约为13760欧元。而法国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统计表明,2008年,法国人均年收入为1.9万欧元,其中占人口总数10%的富裕阶层年均收入为35550欧元,占人口总数10%的低收入阶层年均收入为10520欧元。据相关调查与分析,大学校预科班花费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预科班大多位于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特别是享有盛誉的几所预科班基本上都坐落于法国的大城市,例如约有19%的预科班位于巴黎,31%的预科班位于大巴黎地区,生活在大城市中,学生的生活成本自然会相应提升;其二,预科班的学习强度大,学生需要购买参考书等学习工具。由此可见,大学校预科班较高的学习和生活成本对工薪阶层家庭构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费用相对低廉的普通大学或者职业技术类学校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的选择。

2.文化因素

除了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业产生的直接影响外,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学生的学业成功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2002年考入大学校的学生中,59%的入学者家庭中还有别的成员同样具有大学校学历。伯德洛从学生家长受教育水平方面对学生的学业选择和学业发展做了更为详尽的考察。他就2002年高中毕业优等生的学业选择与其父亲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父亲拥有硕士、工程师或博士学位的高中毕业优等生中有49%选择进入大学校预科班学习,28%选择进入综合大学,只有3%选择进入技术大学或高等技师学校;而父亲无高中学历的高中毕业优等生中只有26%的学生选择进入大学校预科班,44%选择进入综合大学,选择进入技术大学或高等技师学校的则有16%。可见,同样是的高中毕业生,其父亲的学历水平对其未来的学业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这从某种角度表明了父母自身的文化特质可被下一代继承或转移。法国参议员雅克尼•伯丹在2006~2007年也就大学校入学分层问题做过类似的分析,他认为大学校及预科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仍是“黑匣子”,信息的缺失让他们无所适从……只有具备知识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握并进入这一系统。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伯丹发现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常常具有自卑的情绪,他们会认为自己不是上“大学校”的料,即便愿意接受高等教育,也大多选择了大学技术学院或高级技术员班。上述分析表明,看似公平公正的大学校招生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充当了“过滤器”的作用,它有效过滤了在经济条件或文化背景方面相对落后的大众阶层,并为优势阶层上升为国家精英群体保驾护航。社会学家皮埃尔•麦乐(PierreMerle)因此犀利地称法国高等教育为“有区别的民主化”。

三、调适中的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

1.政府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思路

1998年,雅克•阿达利领导的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其《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的改革报告中客观分析了法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危机,提出了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特别强调大学和大学校要相互靠拢,要成立共同的“高等教育校区”,设立共同的或协调一致的课程,建立等值的学科文凭,交换和流动教师,共同使用设施。该方案提出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地理位置上应相对集中、平均分布,并设计了由8个“省区大学集团”组成的新的大学分布图。方案还建议改革法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学制,施行高等教育的“LMD”(又称“358”)模式,即高等教育划分为2个基本阶段、设置3个基本文凭。及时阶段为3年,学习结束获学士学位;第二阶段分为5年或8年,5年获新硕士学位,8年获博士学位。大学和大学校将共同组建博士学院,共同培养新硕士和博士。1998年和1999年,法国先后签署了《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和谐建构联合宣言》(又称《索邦宣言》)和《博洛尼亚宣言》,并在新世纪伊始就开始了包括“LMD”模式在内的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2006年,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法国议会支持并通过了设立“高等教育与研究中心”的法案。随着社会民主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机会均等亦成为法国执政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例如,法国政府将2006年设为“机会平等年”,并于2008年调整了对“大学校”中贫困学生的社会救济标准。新的标准更多地倾向于收入平平的中产阶层以下人群,规定凡是家庭年收入低于32440欧元的学生均可享受这类按社会标准颁发的奖学金,而2007年享受同类奖学金的家庭收入要求是低于27000欧元。该政策使进入大学校学习成为了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企及的目标。除此以外,法国还推行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这一政策为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或是缺少第三方担保的学生提供贷款,学生在还贷期到后可申请延期,如确实无法还贷,将由政府承担其中70%的还贷责任。2008年,法国大众银行、合作银行等5家银行共发放了1.5万欧元的贷款,2009年总计6800万欧元贷款获批。

2.大学校采取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新举措

在社会的关注与压力下,大学校自身也逐步认识到了其在入学机会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一些大学校先后采取了新的措施,试图从多个方面改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的现象。鉴于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是大学校入学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学校首先实施了对弱势家庭出身的学生进行文化资本方面“补偿”的“文化资本补偿计划”。2001年,巴黎政治学院开展了一项名为“优先教育公约计划”的“文化扶贫工程”,由此开创了“文化资本补偿计划”之先河。“文化扶贫工程”旨在使来自贫困地区或弱势家庭的子女获得进入精英学府的机会,为他们带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希望。“优先教育公约计划”创立了针对“优先教育区”高中生的特殊录取制度,规定“公约”高中的生可以一次“严格的口试”替代巴黎政治学院的传统入学考试进入该校。这一特殊的录取制度不仅限于在录取考试上为贫困学生另辟蹊径,也体现在教学中的实质性合作和指导中。巴黎政治学院委托合作高中的教师在毕业班中挑选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并派出学院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特别辅导,以帮助他们获得通常只有富裕家庭的子女才能在课外获取的知识。学校同时还与一些赞助商合作,为这些学生提供听取讲座、参观博物馆或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的机会。尽管巴黎政治学院的“文化扶贫工程”在一开始引来了众多怀疑,但几年的实践表明,通过“优先教育公约计划”进入巴黎政治学院的贫困学生在成绩和就业竞争力方面均不亚于通过传统考试录取的学生。在巴黎政治学院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大学校也相继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例如,法国最著名的商业大学校巴黎高等经济与商业学院设立了“大学校:为什么不是我?”这一项目,旨在为弱势家庭背景的高中生提供文化方面的“补偿和护送”;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理工学校和国家统计与经济行政学校联合实施了“跳板计划”,计划通过选派志愿者学生赴合作高中担任学生辅导员,帮助高中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起信心。2005年1月,参加大学校联席会议的57所大学校还签署了《争取精英教育机会均等宪章》。尽管各个大学校进行文化资本补偿的具体做法和侧重有所不同,但其所采取的措施均旨在帮助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挖掘潜力,以弥补其家庭所属社会地位给他们造成的“文化资本”的不足。大学校的这种做法显然比单纯降低分数线“特招”弱势家庭的学生更有意义,它不仅能帮助弱势家庭的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从而在学业上树立起信心和目标,同时在客观上为学校争取了更多品质生源,确保了其培养“精英”的地位不受动摇。除了“文化资本补偿计划”以外,大学校还对其招生制度进行了调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通过传统的大学校预科班进入大学校的学生比例显著降低。据统计,2010年法国大学校的大一新生中,只有约50%是通过大学校预科班考试后入学的,其余的学生则主要来自综合大学大一、大二年级。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LMD学制及学分互认系统,其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双轨之间的学生交流,为大学校扩大生源创造了条件。此外,大学校内部还出现了一种“直升系统”,该系统通过成立专门的教学组织开展大学校预科阶段的教学,而后不经考试或仅采用面试方式就可直接升入大学校学习。例如,格勒诺布尔、南锡和图卢兹三地的综合理工学院联合推出的“综合理工学院预备班”,学制为2年,所有获得高中理科会考文凭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就读,校方通过一对一面试决定是否录取,其中约有85%~90%的学生可以直接升入理工学院,而余下的学生则被转入综合大学就读。2010年,在机会多样化和平等委员会的见证下,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部长、高等商校联合会和法国工程师学校校长联席会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进入品质高校的机会平等的特别协议,该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提升了高等商校向社会的开放度。

四、结论

200多年来,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一直都是双轨并行,作为精英教育之载体的大学校在客观上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和社会分层现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伴随着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兴起,法国历届政府和大学校自身均意识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不容忽视,并都在实践上付出了努力。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法国学校的社会再生产功能不可改变,但是法国政府和大学校对于教育平等的追求及其在帮扶弱势群体方面做出的努力却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作者:钱虹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世界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