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河南科技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河南科技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河南科技论文

河南科技论文:科技创新与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本文从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现状入手,找出文化产业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拉动居民文化消费、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选择。

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一、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现状

1.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居全国及时,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17项,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四个。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以科技为依托的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大力培育小樱桃品牌并形成完善产业链,产品远销韩、法、日多国,小樱桃动漫城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超凡影视公司制作的我国首部大型科幻儿童剧《快乐星球》先后创下央视8套同时段收视率新高和少儿频道较高收视纪录。河南天乐动画有限公司拍摄的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动画片。3.文化事业基础雄厚具备科技创新支撑条件。河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书法美术在全国占重要位置,新闻出版位居全国前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5%以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的产业群体也初具规模。另外,河南有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8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16人,这些都为河南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技术支撑。

二、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体。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河南省只有河南日报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传媒集团5家文化集团,且相互之间互补性不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河南文化产业迫切呼唤能够充分借助现代光电科技,依靠现代资本市场,实现文化、人力、资本有效对接的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体。2.文化消费总量和层次过低制约文化消费需求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河南省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恩格尔系数0.36,但文化消费比重仅占4.59%,说明相当部分的文化消费能力尚未释放,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开发和释放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层次,是全省文化3.文化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河南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需要能够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的企业家,需要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这些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直接导致网络、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更难以创造出高质量、品牌化的文化精品。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问题对策选择

1.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1.1利用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通过科技创新造就更多更完备的文化产业业态。动漫、网游、手机报、手机电视都是通过科技创新完成的,没有科技创新就不会有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出现。河南一定要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上找到更好的突破点,加快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培植开发数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1.2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文化产品原创力低下一直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内容的原创性已大规模地与数字技术结合,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河南应首先将文化研究与原创性工作纳人战略构想,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本省文化资源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开发出更富新意更具文化底蕴更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新型原创文化产品。1.3运用技术工具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河南省文化产业自主发展程度粗放原始,文化产品科技附加值低下,急需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急需充分运用高新技改造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储存和销售,加大文化产品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2.多头并举拉动居民文化消费

2.1转变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灌输文化消费理念,引导居民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满足精神享受、追求生活品质为目的,自觉培养文化消费的意识。同时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振奋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鼓励正当的文化消费,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2.2加快消费创新探索扩大文化需求的新途径。对目前居民最热衷的文化消费项目进行挖掘,提高热点文化消费项目的比重,提升内涵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从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增设、调整电视栏目、发展数字电视,扩大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注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培养潜在消费市场。2.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产品的消费环境。科技设施的普及化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是正相关的,网络使用普及化,手机研发平民化,电子终端消费多样化,能很好地刺激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我们应花更大力气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便捷的消费环境,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更低成本更便捷地消费文化产品。

3.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3.1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继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快运用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来配置人才。允许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突出贡献的人以管理、技术、专利、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实施文化人才奖励制度,形成合理流动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保护现有的民间传统文化高级人才,使中华的民间艺术可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3.2大力引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急需人才。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引进。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各种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契机,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艺术大师和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用这类人才掌握的前沿管理理念、创意思路、运营模式影响、带动、优化本省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3.3积极培养河南文化产业的后备人才。加强院校培养,尽快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设立文化产业学院,开设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策划等专业,建立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源。加强在职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选拔有潜力的中青年文化人才赴国外大型文化企业研修、考察,借鉴吸收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作者:张秦伟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科技论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助推河南经济创新发展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和转化能力相对偏低,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较高。本文从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评估机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转变政府科技管理与服务职能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加速河南经济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技成果 转化能力 创新发展

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率,进而不断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目标。目前,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针对加快河南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创新型河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连续性、风险性、资金密集性、高收益性等特点,转化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部门和机构,是一个集技术、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管理等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统过程,只有协调各个要素,使得各要素在转化过程中综合地发挥有效作用,才有可能产生理想的转化效果。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模式,主要有自行投产模式、技术转让模式、产学研联合三种模式。自行投产模式转化效率高,一般适合于完善的创业环境地区;技术转让模式其成果源与吸收体分离,双方以一次交易为主,无紧密合作关系,因此需要通过科技中介实现成果转化,该种转化模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但在我国目前科技、经济仍缺乏有机联系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转化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适中,其成果源与吸收体之间保持长期、连续、紧密的合作关系,且合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这种模式在当前我国科技转化资金短缺、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多,而且类型也多种多样,如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建立联合实体等。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综观各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科技成果物化为产业技术装备、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生产技能、转化为消费资料、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组织管理手段等多种形式。

二、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现状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领域在于企业,几乎所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基本上都要在企业完成。因此,要衡量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必须以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为基础。2010―2012年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结果如表1:

针对上述调研资料,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2010―2012 年河南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统计值分别为49.4535%、49.601%、49.5643%,处于较低水平。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连续三年出现科技成果研发能力低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较高的情况,说明河南省各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研潜力还有待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举措,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加速河南创新发展。

三、多策并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河南经济创新发展

(一)加快建立科技成果可产业化的评估机制

科技成果可产业化必须建立在成果可产品化、可市场化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科技成果风险评估机制,在科技计划编制活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充分地评估;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控制投资风险,提高风险基金利用效率。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可以通过股份的形式既可以吸纳国家资本,也可以吸纳企业资本、个人资本甚至国外资本,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共同承担,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收益共同分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以及后补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低息贷款、信用担保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金融资本的正确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过程中,改变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机制,扫除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不成熟、资金短缺与服务匮乏等障碍,不断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培育,支持科技企业改制上市与并购,推动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拓宽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体系

外部硬环境的改善对于内部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要改进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设定评价指标时,要以经济评价为主,加大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降低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河南省应尽快改革科技成果受益分配方式,提高专利发明和技术转让收入中成果持有人的收益分配比例,增强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另外,政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知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结合、使其顺利流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使其成为集信息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资、融资、招聘、评估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信息共享。

(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实践证明,科技中介服务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渠道之一,对于科技成果的转移、推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确保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者的交替循环。国外科技中介组织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如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和国家技术转让中心通过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推向工业界,顺利实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河南省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科技中介机构所采取的经营机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采用股份制和合伙制等多种形式建立科技中介组织,通过成果拍卖、成果转让等多种方式,活跃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创新、扩散和运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推广,加快促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转变政府科技管理与服务职能

相关科技部门需要切实转变职能,科学地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进行职能划分,明确界定政府管理部门和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边界,努力将完善科技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科技管理部门需要不断简化纷繁复杂的程序,对于科技中介而言服务机构能够承担的、带服务性的如科技计划评审、科技项目招标、科技统计与分析、技术合同认定等工作,简政放权,类似于面向各类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先进的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扶持政策工作的落实,全力委托有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另一方面,在办好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有互补功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其建立紧密的业务关系,促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与扩展,实现高效的管理以及品质的服务。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省科技创新建设的现状分析

【摘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从河南省的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以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系统地对河南省目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详细剖析,揭示河南省科技创新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各指标的总量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排名基本都在全国中上游位置,然而,多数指标的相对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关键词】科技创新 现状分析 定量研究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已成为产业界和政府广泛关注的命题。

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河南省将在更大范围内与科技能力较强的地区直接竞争。因此,加快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是河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二、河南省科技创新建设的现状

本文在相关专家的研究基础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新以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对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创新资源。

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报告中,创新资源采用R&D人员和R&D经费的规模和强度来反映。

1.人力资源

2012年,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共计128323人年,占全国总量的3.95%,排名全国第7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增加10282人年,增长了8.71%,低于全国12.62%的平均增长幅度,增幅仅排名全国第20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50%,略低于全国12.32%的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第13位。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河南省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共计145.63人年,低于全国213.09人年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15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增加4.95人年,增长了3.52%,低于全国6.53%的平均水平,增幅位居全国第19位。从近4年来看,该指标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4.95%,略低于全国5.35%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14位。

近4年来,河南省R&D人员数量持续增加,投入规模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R&D人员的投入强度虽然也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财力资源

2012年,河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共计3107802万元,占全国经费总额的3.02%,排名全国第11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增加462879万元,增长了17.50%,略低于全国18.55%的平均增长幅度,增幅仅排名全国第23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15%,高于全国21.08%的平均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18位。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05%,低于全国1.98%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19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略有上升,仅提高了0.0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14个百分点的平均上升幅度,增幅排名全国第17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27%,略高于全国5.21%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16位。

2009年以来,河南省R&D经费持续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入规模保持在全国中上游水平。然而,R&D经费投入强度虽然也保持着增长态势,但增长幅度不大,近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不高,因此,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二)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源泉。结合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标准指标和区域自身特点,我们选用专利申请量和科技论文来衡量区域知识创造能力。

1.专利申请量

2012年,河南省专利申请量共计43442件,占全国总量的2.30%,排名全国第11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专利申请量增加9366件,增长了27.49%,基本与全国27.51%的平均增长幅度持平,增幅仅排名全国第19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的专利申请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41%,略高于全国30.21%的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第15位。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河南省每百位R&D人员专利申请量共计33.85件,低于全国58.07件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21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每百位R&D人员专利申请量增加约5件,增长了17.27%,高于全国13.22%的平均水平,增幅位居全国第12位。从近4年来看,该指标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6.96%,高于全国15.93%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13位。

河南省专利申请量一直处于全国经验丰富位置,近4年来的年平均增长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处于全国中游水平。然而,每百位R&D人员的专利申请量虽然每年也在增加,排名却一直保持在全国第20位左右,增长速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科技论文

2012年,河南省SCI论文共计2567篇,占全国总量的1.88%,排名全国第18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SCI论文增加461篇,增长了21.89%,高于全国12.23%的平均增长幅度,增幅排名全国第5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的SCI论文数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67%,高于全国12.61%的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第5位。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河南省每百位R&D人员SCI论文数为2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排名全国第25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每百位R&D人员SCI论文增加0.22篇,增长了12.12%,而全国平均水平则稍有下滑,增幅位居全国第8位。从近4年来看,该指标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32%,高于全国0.26%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11位。

近4年来,无论是SCI论文总量还是每百人R&D人员SCI论文数,河南省在全国的优势均不大,SCI论文总量基本维持在全国第18位上下,每百人R&D人员SCI论文数均在全国第25位以下。然而,这两个指标的增长速度都相对较快,说明这几年河南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在逐渐增强,知识创新活动逐步活跃起来。

(三)经济效益。

一项技术的创新,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润。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两大方面。

1.技术市场

2012年,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共计399435万元,占全国技术市场成交总额的0.68%,排名全国第20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增加11833.47万元,增长了3.01%,略低于全国30.85%的平均增长幅度,增幅仅排名全国第24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4.94%,低于全国26.87%的平均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23位。

综上所述,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在全国的优势不大,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近几年来,技术成交额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年均增长率不高。

2.产品市场

2012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共计1373208万元,占全国销售总额的0.54%,排名全国第18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9329万元,增长了0.68%,低于全国13.78%的平均增长幅度,增幅仅排名全国第22位。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在全国的排名一直在下滑,从2009年的第15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8位,年平均增长率为0.61%,位居全国第26位,低于全国23%的平均增长速度。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22%,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28位。与2011年相比,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2.49个百分点,而全国平均下降了0.68个百分点。从近4年来看,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及其在全国的排名均在下降,从2009的15.03%下降到目前的4.22%,排名也从2009年的全国第20位下降到目前的第28位。并且,这几年的该比重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在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和比重上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距,排名也不高,因此,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结论

综合以上对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的详细分析,我们看到,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各指标的总量上均占有一定优势,基本位居全国中上游位置,这主要是因为河南省是一个大省,各指标基数较大,这必然影响到各指标的总量水平。但是,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更大的因素是相对指标,而在各相对指标上,河南省基本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探讨

【摘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对科技园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创新型园区建设必须形成高新区的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协同效应。同时,提出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创新试点单位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 创新型 科技园区 创新高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发展导向,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实践和探索。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四个部级高新区,七个省级高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在科技园区内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但与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梳理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文献,挖掘影响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加速创新型园区建设,对河南创新型园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对科技园区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对科技园区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随着全球科技园区的蓬勃兴起,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探讨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了以安・马库森(Ann Markusen)、亚伦・斯考特(Allen J. Scott)为代表的新产业区理论。西方学者认为,新产业区的主要标志是本地企业内部形成的企业网络和表现出的根植性特征。Leonardo Becchetti(2000)认为根植性有利于推动“供应商―制造商―客商”在地理空间上接近,减少交易费用。Isaksen(2001)把劳动分工、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联系起来,强调在“柔性集聚”空间内产业链的垂直分离。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方式逐步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研究发展。Stephen Tallman,Mark Jenkins,Nick Henry and Steven Pinch(2004)提出增长产业区知识存量和知识流动,可提升新产业区科技竞争力。Antonio Guarino and Piero Tedeschi(2007)指出新产业区内的知识溢出和劳动力迁移是经济发展的源泉。Manuel Portugal Ferreira and Fernando A. Ribeiro Serra(2008)探讨了合作公司间的知识流动和动态社会网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2、国内对科技园区的研究述评

首先,对高新区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张范洲(2004)分析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优势与发生机理。易军(2005)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是创新型高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马颂德(2006)指出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形成科技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创新创业科技管理体制优势。徐冬青(2006)认为园区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市场运作体系,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马文辉、滕玉亮(2009)指出提高高新区科技创新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走优化存量、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赵明鹏(2011)指出我国高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创新要素集聚、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园区企业间技术转移和知识扩散,引导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向园区流动。其次,对高新区创新能力及创新型园区建设的相关研究。吴林海(2003)提出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支撑创新能力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三元结构模型。赵大平和李雪(2007)认为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自于市场发育基础上的产业集聚。付和方德英(2009)设计出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自适应评价方法,并对我国53个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和分级评价。吴友军(2010)分析了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等问题,提出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实践昭示出: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资源要素协同作用,实现优势的综合集成,才能适应当今环境风云变化、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1、加大创新型园区建设投入力度

创新型园区建设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和市财政税收返还资金支持,并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及时,设立“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专项资金”。该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建设,主要用于高新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配套设施建设。并利用产学研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资金、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和人才专项资金等支持创新型园区建设。第二,设立企业创业种子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支持科技创业,用于对创业期(种子前期、种子期、初创期)中小企业研发项目的支持。主要用于向种子前期的研发项目提供种子资金支持,形成知识产权资助、商业可行性论证资助,以及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研发和技术合作、信息获取和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等进行补贴。第三,增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规模。重点资助企业的贷款贴息、技术研发、科研设备购进、关键技术购买、产业共性平台建设等。

2、加速促进创新合作与服务平台建设

及时,建立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合推进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创新型园区建设中起决策咨询作用,指导和监督高新区创新合作发展资金运行,促进和协调政府与产业合作。第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围绕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需求,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鼓励成立各类产业技术联盟。第三,加速集群公共平台和创新网络建设。重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补贴,支持高新区内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实验平台等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的建设。第四,引导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加速园区科学技术中心、产学研结合系统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人才信息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专利产业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服务平台在促进合作联系、信息交流共享、整合聚集各类资源、提高创新绩效等方面的功能优势。

3、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园区集群创新高地

鼓励完善孵化器制度,引导孵化器管理模式创新和孵化器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速。加大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标准申请等工作。支持园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市场联盟建设,有力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制定中介组织资助计划,重点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新型产业中介组织提供资助。另外,制定知识社区建设计划,以科技新城和产业基地为载体,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创新型城区。

三、积极开展创新型试点单位建设,提高基层单位创新能力

1、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大范围培育创新型企业

及时,开展制度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机制和企业创新创业持续发展机制。第二,倡导和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新知识的商业转化与产业化。第三,企业界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竞争优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联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四,配合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推进创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构建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第五,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形成更有活力、更能凝聚企业职工创造力的企业精神,并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创新精神。

2、积极创建创新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培育区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科研机构要适应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合作开发模式。厘清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责权关系,建立有利于调动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积极性的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重成果轻转化”、“关起门来搞科研”的现状,打破大学与企业的院墙藩篱,变革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计划”、“工程”、“项目”等为名义依赖政府拨款科技经费生存的现状,为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较为宽松、自主的环境,有效整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提升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水平。

3、制定科技人才开发计划,为创新型单位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及时,要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尤其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造就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河南省创新创业。第三,继续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为主体,加快引进包括院士、博士后、博士、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在内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第四,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间互兼互聘,着力培养熟悉市场、具有较强创新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第五,以配套的政策机制、优越的学术环境、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优惠的工作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科技大学及时附属医院2008―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及时附属医院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收治的6 24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收住的急性中毒病例数呈增加趋势,2008-2013年平均每年递增16.01%,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80.03%;患者中男性3 040例(48.67%),女性3 206例(51.33%),男女比例1:1.05;发病年龄以居住农村(79.91%)的20~60岁(65.00%)青壮年居多;毒物类别以化学物(38.00%),如酒精和一氧化碳为多,农药(23.01%)次之;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61.98%)和自杀(24.94%);中毒途径主要为经口(76.00%)和经呼吸道(18.36%)。6 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死亡病例主要为农药中毒(55.88%)。结论:急性中毒病例逐年增加且发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针对相关发病特点采取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提高急诊部门诊疗水平等防治措施,减少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指对机体具有危害的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常规剂量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内各系统器官出现功能障碍以及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疾病。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频发。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对河南科技大学及时附属医院2008-2013年收治的6 24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及时附属医院急诊科2008-2013年收治的6 246例各类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等基本情况,以及中毒原因、毒物类别、接触途径和病情转归等资料。

方法:采用我院设计的《急性中毒病例登记卡》,选派专业人员于病案室调取患者资料,对资料完整的病例,按要求录入相关内容;对资料不、不符合登记卡要求的病例予以剔除。将最终数据录入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 果

发病趋势:统计资料表明,2008-2013年该院收治的急性中毒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80.03%,平均每年递增16.01%。见表1。

中毒人群年龄、性别分布:2 646例急性中毒病例中,男3 040例(48.67%),女3 206例(51.33%),男女比例1:1.05;0~20岁1 870例(29.94%),20~60岁4 060例(65.00%),>60岁316例(5.06%)。见图1。

职业与城乡分布:2 646例病例中,农民2 810例(44.99%),学龄前儿童687例(11.00%),学生1 106例(17.71%),工人750例(12.01%),职员437例(7.00%),退休人员312例(5.00%),不详144例(2.31%)。居住在农村4 991例(79.91%),居住在城镇1 254例(20.09%),城乡比例1:3.98。

中毒特征:①毒物类别:化学物品中毒2 373例(38.00%),其中以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最常见;农药中毒1 437例(23.01%),药物中毒1 249例(20.00%),食物中毒748例(11.98%),动植物中毒437例(7.00%),毒物不详2例(0.03%)。②中毒原因:最常见的中毒原因为意外性3 871例(61.98%),其次为自杀性1 558例(24.94%),药物滥用344例(5.51%),医疗性中毒225例(3.60%),职业性中毒156例(2.50%),蓄意犯罪84例(1.34%),其他8例(0.13%)。见表2。

接触途径:最常见者为经口摄入毒物,共4747例(76.00%),其次为经呼吸道中毒1147例(18.36%),经皮肤黏膜226例(3.62%),经静脉途径99例(1.59%),其他27例(0.43%)。

病情转归:6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死亡病例主要为农药中毒,占55.88%(266/476)。

讨 论

中毒人群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从年龄和性别分布来看,男性所占比较较少,男女比例1:1.01;20~60岁人群所占比例较大,达65.00%。以上调查结果与卢筱洪等对武汉市某医院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2],青壮年在急性中毒病例中所占比例略低于葛宪民等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09年6 011例急性中毒病例的调查结果[3]。从城乡分布来看,居住在乡村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大,达79.91%;从职业分布来看,农民所占比例较大,达44.99%。以上结果与陈明等对玉林市1 712例急性中毒病例的调查结果相符[4]。上述人群发病数较高可能与生活环境有关,如农村生活条件较差,未对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导致误食而中毒。此外,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处理时,常与剧毒药物密切接触,而多数农民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口罩、手套等,导致药物随吞咽痰液、呼吸以及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

中毒特征分析:在6 246例急性中毒病例中,引起中毒最常见的为化学物品中毒2 737例(38.00%),其中以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最常见,结果与杨立山等[5]报道数据基本相符;其次为农药中毒1 437例(23.01%)。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性(61.98%),其次为自杀性(24.94%)。接触途径主要为经口摄入。河南科技大学及时附属医院处于河南省洛阳市,该市为山区地形,夏季气候炎热,烧烤流行,食客多因饮酒量大造成酒精中毒;而该地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农村多采取木炭取暖,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者也较常见。洛阳市农业人口较多,在进行农业作业时因防护措施不完善而引起中毒者常见。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者也较以往多见,且以经口摄入为主。目前,随着劳动环境的改善以及工人防护意识的提高,职业性中毒的发生率逐年下降[6],本次调查共发现职业性中毒156例(2.50%)。

总之,急性中毒病例逐年增加,患者多突然发病,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且目前已知的毒物种类繁多,诊治效果与患者摄入毒物的量以及治疗时间有关,病死率较高,本次调查6 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因此,针对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入对高发急性中毒类型的研究,针对相关发病特点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提高急诊部门诊疗水平,早期尽快明确诊断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推动科技协作进村入企助发展

3月29日至30日,河南省科协在郑州市召开全省科技协作会议,对发挥科协“桥”和“力”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科技协作,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交流研讨与安排部署。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徐济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科协主席、党组书记李建中作了题为《加强科技协作,形成科技合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讲话。省科协巡视员何凤莲,副主席梁留科、李宝红、谈朗玉、冯琦出席会议。

徐济超在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科技的强力支撑。全省各级科协组织要发挥优势,凝聚力量,加强协作,持续求进,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显身手;二是要开展“三创一带”(创建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县、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活动,努力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显身手;三是要加强省级科技思想库建设,努力在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大显身手;四是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努力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大显身手;五是要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努力在推进人才大省建设中大显身手;六是要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努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大显身手。

李建中强调,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加强科技协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科协组织要把握形势,积极服从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科协“桥”和“力”的优势,突出协作重点,积极推进合作,谋求联动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科技协作迈上新台阶。一是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创新队伍科技协作。二是要深化“三创一带”活动,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协作。三是要运用协作网络优势,强化现代信息服务科技协作。四是要推进“三讲一比”(讲科学、讲创新、讲道德、比贡献)活动,强化产学研用科技协作。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河南省各级科协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主题主线,紧扣惠及民生,积极培育协作载体,推动科技资源进村入企助“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三创一带”活动立足服务现代农业,影响进一步扩大,被列入省委、省政府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共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58个、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22个,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200多个,培育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600多个,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有效强化了农村科技力量协作,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博爱县禾润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园长、博爱县明亮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会长李宝玲,新安县蜗牛产业协会会长许亚同作为“三创一带”活动先进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讲一比”活动积极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全省300余家企业、8万余名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活动,产学研用结合更加紧密,有效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在企业、高校、医院和产业集聚区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组织院士专家和创新团队200余人次来豫调研指导,开展合作,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姚龙涛,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韩勇介绍了“三讲一比”活动经验和做法。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河南天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国农业科技110协作网,着眼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已在全省建设县级标准化服务中心80多个,乡村级服务站1 000多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进一步壮大了农业科技力量,提升了为“三农”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的水平。河南天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百忠介绍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协作、加快发展的规划打算。

会议要求,全省科协组织要把加强科技协作作为科协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式,把打造品牌载体作为加强科技协作的重要途径,把整合资源力量作为加强科技协作的重要抓手,切实把全省科技力量汇聚起来,用科技协作取得的新成效,科技协作水平的新提升,推动科协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

贡献。

各全省学会秘书长,各省辖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省内各部级、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科协主席,“三创一带”、“三讲一比”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河南天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技110协作网服务中心、服务站代表等参加会议。(万伏牛马玉宝)

(河南省科协)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还是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使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 发展 对策

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或实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智力、技术密集型经济实体。他们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分布广

目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截止2007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4839家,比2006年的13817家相比增加了7.4%,占全国第四位。从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来看,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技工贸总收入1486.2亿元,同比增长29.3%;资产总额达1169.4亿元,长期职工人数达17.9万人。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涉及机械、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环保、石油化工和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2.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截止2007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3650亿元,比2006年的2887亿元增长了26.4%,居全国第八位。从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来看,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实现工业增加值403.2亿元,同比增长32.1%,全年实现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91.9%,实际上缴税金48亿元,出口创汇6.2亿美元。

3.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据统计,2005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万人,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达35.3亿元,比2000年新增31.23亿元,增长767.32%,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达67.4%。从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来看,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科技活动经费为21.4亿元,占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29.3%;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4285万元,提高2742万元;技术性收入2712万元;五十强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4884人,占长期职工总数的13.9%。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共申请专利550项,占全省14839家民营科技企业申请专利总数的23%,其中,获得授权专利213项。

4.企业分布相对集中

从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来看,五十强企业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区域的有33家,占总数的66%。其中郑州市10家,许昌市8家,洛阳市和漯河市各4家。五十强中已有21家是省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

二、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环境政策有所改善但仍然有待优化和落实

尽管河南省近年来先后制订出台了《河南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若干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但是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上并不如意。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上级政策执行不够彻底,许多政策被束之高阁。如针对民营科技企业制定的某些优惠税收、注册政策都没有得到切实落实。另一方面,一些相关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仍显不够主动, 也存在着因相关部门宣传力度小、主动服务意识不够,而导致民营科技企业不甚了解,浪费了有限的政策资源。同时,有些法律政策对民营科技企业仍然存在不公平。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仍然受诸多限制。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初期和扩大规模阶段,资金及相应政策的支持极为重要。不平等待遇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严重制约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2.企业内部筹资能力有所提高但外部融资渠道仍然不畅

近年来,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以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来看,全年实现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91.9%,部分缓解了企业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缺口,但我们了解到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困扰、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瓶颈,而民营科技企业又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基本是依靠内部融资获取的,其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支撑主要依靠外部融资模式。只有少数像郑州宇通,瑞贝卡等能通过上市来实施外部融资外,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和手段单一。同时,河南省的风险资本市场和信用担保体系均不健全,因而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3.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加强

我省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及时,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有待清晰。到2007年底,全省将近三分之一的民营科技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但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要么财产归属权不清,表现为“红帽子”企业,要么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界定不清。产权不清使产权应有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还给企业的继续发展留下一系列隐患,譬如管理效率低下、争夺控制权、经营活动受到外界干预等。

第二,民营科技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与企业的发展阶段不适应,如当企业发展到集合阶段和正规化阶段,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是职能型或事业部制与其相适应,但仍有部分企业停留于简单型组织结构;另一表现为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模式不相适应。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没有制订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没有专项经费投入,未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经营者的主要工作。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和个人化的倾向。将企业文化构建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或等同于企业形象工程,他们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4.研发经费逐年增加但持续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截止2007年底,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研究开发总投入为73亿元,比2006年的31.6亿元增加了近41亿元。随着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从民营科技企业整个群体来讲,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且呈稳定增长趋势。但是从个体观察,相当数量的民营科技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不理想,他们由于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往往在经历了初创时期的短暂繁荣之后即陷入困境或倒闭。部分原因是内部原因包括人才、技术、资金条件普遍不足,多数企业无力创新。也有部分原因是外部原因,比如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风险大,多数企业不敢创;还有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享受科技计划基金、金融、人才优惠政策方面缺乏平等待遇。

5.员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高级人才流失仍然严重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进入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增加,其中博士、硕士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大幅提高。但调查显示,民营科技企业中人才流失率比其他民营企业要高,民营科技企业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的流失更为严重。这既有企业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原因,比如民营科技企业在人才引进、入户、子女上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限制;也有企业内部原因,比如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等。

三、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竞争力。

1.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及时,完善立法,确保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剽窃、篡改、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和其他科技成果,侵犯企业技术经济权益和商业秘密,应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第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排除不公平的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拓宽民营科技企业的领域,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在法律政策的取向上,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要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其他领域,与外商一视同仁,鼓励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投资和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第三,完善河南有关民营科技企业的地方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地位, 规范和保障其合法权益。比如严禁违反规定向民营科技企业摊派、收费、罚款、集资等。

2.以建立民营科技企业信用体系为基础,完善和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及时,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形成政府信用担保、民间信用担保和企业互助担保等多种担保机构并存的担保体系。

第二,在河南省引入和推动风险投资业。科技型企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相比处于传统行业的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成功率更低,但如果企业获得成功,将产生巨额回报。如微软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等,他们都为最初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要发展与民营科技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机构提供的、投资于具有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的权益资本,它具有以下特征: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股权,是一种权益资本;风险资本投资于新创立的企业;风险投资追求高收益。同时能承担较高的风险。它能很好地与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相适应。

第三,允许民间资本成立中小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体制背景,使其在获取民营科技企业经营信息、监控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运用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产生于民间的中小金融机构,能较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比较容易了解到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从而克服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控制问题。

第四,积极帮助具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参与海内外上市直接融资。

3.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要求为目标,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及时,理顺企业产权结构,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为民营科技企业今后的快速发展和“内耗”隐患清除障碍。

第二,合理设计组织结构。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如规模、行业特征等因素设计组织结构,避免跟风行为和迷信,并在保持组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时地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企业组织形式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第三,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看作是企业成功应对市场竞争,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使学习成为企业和员工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首先,企业家要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自身学习以及各方面修养;其次要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并保障足够的资金支持;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并将这些观念付诸行动。

4.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综合创新

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和核心载体。离开了技术创新,民营科技企业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进行持续有效的技术创新,才能够让企业快速的成长起来。一是政府要从出台相关的科技扶持政策,特别是技术创新奖励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二是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形成“科技联盟”。三是企业要提高创新意识,注重持续创新。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断充实创新型科技人才,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5.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要积极营造有吸引力的人才环境。健全民营科技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才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建立合理规范的人才流动机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和激励制度,重视智力资本价值,承认科技人员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在经济活动中的分配权,作好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工作,用股权、期权等手段留住高水平的人才。

河南科技论文: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问题初探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工业生产触底后快速回升,但高技术工业落后,工业持续发展能力有限;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对外贸易低位运行,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出口产品结构落后。在教育上,河南也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在此背景下,要有效拓展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投入渠道,就必须建立科学、灵活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投入经费的科学管理,建立税收、融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效能。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高等院校;科技投入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危机冲击后的世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化解金融危机风险、拓展科技投入渠道成为国内外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对处于经济欠发达的河南省的高校来说,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的经济形势和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的基本状况,就如何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能为河南省高校拓展科技投入渠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的经济状况

2008年,世界经济的主要基调是金融危机。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一年之中,全球股市蒸发市值30万亿美元,国际汇市美元指数在2008年7月15日创下71.32点的历史低点,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一直走强的人民币也一度出现对美元贬值的趋势。

进入2009年后,经过危机冲击的世界经济形势在总体上仍然是增长明显减速,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稳。以农业内向型经济为主的河南省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危机之后其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1.工业生产触底后快速回升,经济运行实现“V”型反转,但高技术工业落后,工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2009年6月,经济运行指数开始恢复,到12月,经济运行指数已进入回升向好轨道。这期间,工业生产加快恢复,截至第四季度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已连续10个月加速增长,全年累计增长14.6个百分点,第四季度较及时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提高11.5个、7.5个和4.1个百分点。但是,2009年全年高技术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却增长443.2%。另外,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及对碳排放指标的重视也对我省工业的持续发展形成约束,工业持续发展能力相对不足。

2.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

在“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有所增加,但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很突出。从工业品价格看,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9,远低于2008年112.1的水平。从产品生产销售看,全省重点监测的59种产品中,盐酸、金属切削机床、氧化铝等15种产品的产量低于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8年的增长33.5%迅速回落到12.1%,比增加值增幅低2.5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低位运行,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小,出口产品结构落后

2009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34.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其中出口73.46亿美元,下降31.5%;进口60.92亿美元,下降9.9%。同时,河南作为内陆省区,经济外向度较低,出口额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不足1%,从两年来河南省出口所占比重看,呈下滑趋势:2008年河南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为0.75%,2009年为0.61%。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河南省资源型大宗商品占全省出口额的35%,钢铁、有色金属类出口分别占河南省全部出口的3.6%和11.1%。2009年,上述产品出口同比下降84.5%和45.2%。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发达省份,也低于部分中西部省份。2009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7.3%,低于全国的59.3%和湖北省的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5.7%,低于全国3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湖北的21.4%和江西的18.8%。

总之,在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下,2009年河南经济发展已度过了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最困难时期,全省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

二、河南高校科技投入状况

由于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与此相适应,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投入也长期处于不足状态。总体来看,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呈现出如下三种态势。

1.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但总量相对落后

河南省重点高校少,仅郑州大学是“211工程”院校,因此,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河南省主要依靠本省的力量。2008年,全省高校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734个,科技支撑经费为11.2亿元,可以说,高校正在成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然而,从科技经费投入发展情况看,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到2005年,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分别为73%、71%、62%、61%、63%。与其他省份比较,河南省的科技投入总量也相对落后。与安徽、山西、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各省相比,河南省高校在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筹集、获得课题数量方面均处于落后的位置,其中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排在中部六省的倒数第1位,特别是人均科技经费数与其他五省相比差距更大。2005年,河南省人均科技经费仅是湖北省的七分之一,近两年来高校人均科技投入基本上没有大的起色。

2.高科技人员投入不足,科技成果相对较少

2009年,河南省共有高等院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高专院校52所。2008年全省高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二;省部级工程中心10个。但是无论是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河南高校都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高校,尤其是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落后。2001年至2005年这5年间,河南省高校科技人员的数量基本没有增长,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人员数量都停滞在1万人左右。2005年之后,数量开始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2005年,高校科技活动人员1060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9441人;2006年,科技活动人员1175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10512人;2007年,科技活动人员13320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12003人;2008年,科技活动人员13545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12107人。

2007年年底,河南省出台了“人才强校”的新举措,启动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目标是在5年内培养200名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之后,一些高校也出台措施,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比如,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在2008年全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在国际性科技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奖励10万元,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但从近年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成果看,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科研项目及科研奖项的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高校。在200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中,河南高校无一入选。在同年由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国家大学重点科技园评选活动中,河南高校同样名落孙山。从获奖情况来看,最近5年来,河南省高校仅在科学技术奖方面有所收获:2006年度高校科学技术奖中,河南省仅郑州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名列其中;2007年度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奖314项奖项中,河南省仅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高校的7项成果榜上有名;2008年度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前33名中,没有河南省高校。

再从科技情况来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204999篇,占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的85.35%。2008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河南高校排在倒数第8位;在2009年的科技论文统计中,首次引入了“表现不俗”这一概念;在2008年SCI收录的我国内地机构的9.23万篇论文中,“表现不俗”的论文为1.06万篇,其中80%由高等学校贡献,“表现不俗”论文产出较多的高校依次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南高校无一进入前50名。

3.企业及金融机构向高校投资不足,难以实现校企产学结合

近5年来,河南省高校共接受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600项,项目经费达3.3亿元;转让科技成果265项,合同金额8238万元,实现转让收入4454万元。河南省一些高校在校企联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河南科技大学广泛开展校地之间和校企之间的合作,近3年先后签订横向合同224项,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9项。

但是,从校企、校银联合的总体发展情况看,形势仍不容乐观。2004年至2008年,河南省企业向高校的资金投入分别为21651万元、10400万元、19940万元、30572万元、48439万元,银行贷款分别为737万元、1660万元、15万元、0万元、1000万元。从上述数字来看,企业对高校的投资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而银行向高校的资金投入数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2006年为15万元,2007年竟然为0元。加强高校与企业、银行间的合作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三、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渠道的建议

金融危机后河南省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对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渠道来说既有机遇也存在着困难。要科学、有效地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渠道,手段和方式就将涉及财政政策、管理机制、税收优惠等诸多方面。

1.建立科学、灵活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保障政府财政科技投入

因为河南省重点高校极少,自我造血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政府的财政投入就成为高校科技投入的重要来源。各级政府应根据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情况,有比例地确定政府向高校的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在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性科技投入。在确保政府科技投入规模的同时,还应根据各年度高校科技投入实际运作情况建立财政科技跟踪机制,即在科技投入需求出现相对增大或有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支出的情况下,适度追加科技投入量,这样就能以科学、灵活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维护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性和可发展性。

2.强化科技投入经费的科学管理

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技投入实际应用规模的大小。目前,我国及河南省现有的高校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政府、教育、科技等部门都参与科技投入经费的预算管理,虽然中央制订了科技发展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但每年的科技预算都是由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各部门独立提出,彼此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就造成了科技投入预算的无序、重复,进而造成科技投入经费使用低效和直接浪费。因此应根据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地建立科技投入的科学管理制度,在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制度保障下减少或缩小科技投入资金运作过程中不必要的低效率和浪费,提高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力求科技投入资金产出绩效的较大化。

3.建立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对高校科技的投入力度和积极性

以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是国际科技投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美国、日本等国际上科技发达的国家在科技投入政策制作中基本上均采用了这一政策,且取得了极好的成效。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对企业向高校投资科技研发项目时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以此激发企业对高校投资的积极性,并通过减免企业在缴税方面的支出,变通性地扩大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而融资优惠措施则是政府向符合科技重点资助政策目标的高校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融资的方式鼓励高校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其贷款主要由政策性开发银行来提供,这样就能用政府的融资优惠带动社会庞大的资产存量向高校技术创新领域的转移。

河南是一个教育欠发达省份,河南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金融资本市场也不是十分发达,这都将对政府切实推行并落实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如此,只要注重科技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注重科技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的重点、层次,有原则、有目标、有重点地制定政策,就能够保障河南省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的切实、有效推行。

4.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效能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金融投资手段主要有五种:一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扶持高校,二是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实施银行优惠信贷,三是建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四是发展支持高科技的资本市场,五是利用经营者期权、高新技术债券和知识产权抵押担保等新型金融工具扶持高校技术创新。

河南省由于资本市场不是十分发达,不可能照搬上述国际上发达国家科技投入中常用的信贷、融资手段,只能根据河南省金融、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科技研发能力,对其中的某些手段进行借鉴变通。例如: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信贷和融资给予支持,对风险投资实施银行信贷优惠政策等。在借鉴上述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可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利用人民币升值后民众储蓄意愿提高的趋势,以创建科技银行为手段,将闲散在民间的资金通过科技银行、小额信贷的方式和渠道吸引到高校。

5.大力吸收民间资金和省外、国外投资

在当今科技发达国家的高校科技投入中,从投资来源来看,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国内其他机构、国外四类。在日本,企业及民间部门几乎提供了75%的研发资助,美国为63%。此外,国外企业或机构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已成为分析国家或高校R&D活动的一个新指标。在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研发的投入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

河南省的经济外向度较低,对高校大量引进外资存在不利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要河南省的政策决策层能够有效地协调好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条件,为外资投入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就能够吸引外国企业扩大在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投资。

河南科技论文:对河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摘 要: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每周参加2次以上,但时间偏短;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以散步和慢跑为主,其次是排球、足球、乒乓球和篮球;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其均种数为25%;场地不足、条件差、缺少体育教师辅导、生活规律性差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加强组织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活动条件、配备教师指导是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场地器材 体育兴趣 现状 对策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及其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检查高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及运动训练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高等学校无论培养的是哪一层次或哪一种类型的人才,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魄是必须的,而凭高校每周一次九十分钟体育课的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鼓励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是巩固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我院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并针对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科技学院本科生2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分析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的动机是积极健康而有理性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的学生一致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有益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占78%,他们普遍认为“每天应坚持一定时间的体育活动,单纯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做到课内外结合”。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目的动机调查表(见表1)可以看到:学生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进友谊、促进社会交际、提高运动技术技能、培养意志品质、陶冶情操的有利途径。他们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持主观肯定态度。调查发现,有85%的学生认为“每天坚持1小时的体育锻炼,能调节神经,消除由于学习紧张而造成的疲劳,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73%的学生有一定的锻炼习惯,每天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见表2)健身,课外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由表2我们还可以看到球类项目因其特有的趣味性、游戏性、娱乐性、竞争性和健身价值备受青睐。

2.2 影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2.2.1 客观因素

调查中,有6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少,不能满足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见表3)。近几年来,因国家教委对高校扩招的要求,校园学生人数增长较快,我院学生体育活动场地紧缺现象愈加严重,除部分学生能在学校体育场地锻炼外,大部分学生只能望“场”兴叹或另谋出路,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了课外体育锻炼。高校作为培养人材的重要基地,应努力积极为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器材,只有具备了物质设施条件才能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投入一定的经费,增加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已迫在眉睫。

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场地器材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占82%。学生对田径场的意见较大,认为大学的田径场还不如初高中的。对于体育馆的开放情况以及对篮球、排球、足球场的意见较大,场地不够用,条件太差,另统计有88%的学生认为如果场地条件好的话,会提高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其次对于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及自己缺乏毅力进行体育锻炼也有一定的比例。独生子女问题上更为突出,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教育,造成了其学生怕苦怕累、缺乏毅力,这也是一部原因。

另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除健身、娱乐、调节外,他们还想通过课外体育锻炼,进一步巩固提高在课堂学习中所学到的技术技能以及学习其它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并通过比赛检验自己、展示自己,因此,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技术指导,参加一些适合他们的比赛项目。

2.2.2 主观因素

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不足,这些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花在看杂志、小说、聊天、玩耍等方面(见表4),还有13%的学生感到学业紧张无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或存在“无病即健康”的观点,40%的学生由于惰性或怕吃苦流汗,课外体育锻炼凭兴趣、无计划,因而缺乏锻炼自觉性,没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加强教育引导。

3 对策

3.1 确立健康及时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应立足于健康及时。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不够,要么太多地强调运动技术的传授,要么单单提高素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我国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及时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高校体育应向健康教育转变,必须把阶段效应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学校应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密切联系结合起来,大力宣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并制定相应的内容、措施,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使之同文明意识、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无病即健康”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健康观念,促使他们“终身体育观”的养成。此外,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方式的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使校园充满朝气,建立和创造一种高尚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体育文化育人”、“体育环境育人”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和建设。

3.2 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当今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都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因此,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需要的、接近生活的、便于延续的运动项目为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及其未来发展,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注意处理好教育者的导向作用与受教育者自觉参与作用的关系,使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学内容从“三基”传授和学习转变为体育素质的提高和培养,给学生更多的发展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运动能力的机会和时间,为课余乃至学生走向社会后打好牢固的体育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基础,与体育结缘一生。在教学手段上,建议开设多种多样的选项课,打破行政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分层教学,甚至于打破年级界限、性别界限以利于因材施教。随着内容方法的改变,对于体育考核也要进行改革,提倡重过程、重参与、重进步的考核方法。

3.3 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基本功上,教师还应具有新思想、新思路和新观念,要大胆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模式,明确学校应以“育人”为中心,围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体育、在欢快中享受体育、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我国高层次人材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展开工作。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关心形势,及时充实新观念、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及科研能力水平,使自己由原来的单纯技术训练型向知识型、学者型、创新型等复合型人材方向过渡,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技能、良好的师德水准,为学生树立好学习的榜样。

3.4 完善体育场馆的建设,创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空间。

学校室内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优劣,对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影响至关重大。目前不少院校认识到运动场馆的重要性,新建、改建,使体育场馆有了巨大的改变。但不少的院校的场地设施相当落后,跑道硬如水泥地,运动场风刮尘土飞,雨后成沼泽,对教学、对师生的健康安全十分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兴趣巨减,没有锻炼的兴趣,限制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进行自我锻炼的发挥。为了体育教育的大目标,为了学生的健康,建议学校的场馆建设刻不容缓,让学生在明亮的体育场里随心所欲地运动,提高自我锻炼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5 鼓励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竞赛活动。

各体育运动项目的俱乐部是学生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自发组织产生的,是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自愿参加的学生团体。目前我院学生自发成立的俱乐部形式的协会有篮协、足协、排协、羽协、乒协等,这些俱乐部都由该项目的骨干分子挑梁,能单独举行一些校级比赛,但是由于练习场馆、经费、学生学习任务重等方面的限制,协会活动都不太正常,有些协会甚至已名存实亡。针对这一情况,我院指定有专长的体育教师直接参与指导俱乐部活动。据调查了解,学生希望课外体育活动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因而,这种新的体育俱乐部形式更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可,也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及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提高了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和质量。

结束语

课外体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坚持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系列化,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大众化的娱乐竞赛活动,淡化竞技项目,增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广泛地吸引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自办竞赛活动,鼓励开展以系年级为单位的系列健身竞赛活动,形成一种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年年延续,促进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进行和发展。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科技大学:加强产学研合作 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河南科技大学组建合并后,学校明确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内最早建立的工科大学之一,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3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的28个为工学。锥齿轮研究处于国际经验丰富水平轴承设计与摩擦学、新型功能材料、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各层次的科研基地。如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以学校共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带头人,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院士实验室。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又建立了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以上这些成为学校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

产学研合作的特色与优势

产学研一体化思路明确

河南科技大学组建合并后,学校明确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学校领导和科技人员都非常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在《河南科技大学2003~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方面都强调了产学研合作问题,同时学校制定了《河南科技大学横向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专利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保护知识产权规定》以及《河南科技大学产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全校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目前,学校已与河南省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又解决了教学、科研基地问题,实现了学校与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

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内最早建立的工科大学之一,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3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的28个为工学。锥齿轮研究处于国际经验丰富水平;轴承设计与摩擦学、新型功能材料、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创新平台高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各层次的科研基地。如“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研究基地以及“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学校还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院士实验室。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又建立了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以上这些成为学校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

产学研合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把洛阳确定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学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使学校成为先进制造业理念的策源地,学校在科研开发、成果推广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积极参与洛阳先进制造基地建设,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服务。

联合攻关,提高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攻关,是当代科技创新的两大趋势,只有通过多学科合作,产学研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洛阳有一大批高水平研究院所,这些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学校加强与研究院所的联合与合作,可实现学校和研究院所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洛阳有多家国内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加强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协助企业解决难题,争取企业对学校更多地支持,实现技术创新力量的合理配置。目前学校主要借助于政府搭桥,与企业和研究院所共同唱戏,实现双赢。洛阳市政府、涧西区政府多次举行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搭桥活动,浙江新昌县政府每年都要来学校进行项目对接和人才招聘洽谈会。通过政府“引线”,改善了过去主要由教师出面,以“小团队”出击的科研格局,大大提高了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科研力量进一步整合,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能力大大加强。近两年,学校签订横向合同300余项,合作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冶金、石化、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农业、畜牧等多个生产领域。

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获得了许多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如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多元微合金化高性能CuNiSi系引线框架带材的研究与开发”,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国家“973”计划“苛刻环境下润滑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基于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的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开发”,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十五”计划“轴承组件动态性能分析及试验”,与国家小麦种子工程中心合作的国家“十五”计划“旱作物小麦夏玉米节水抗灾培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与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电子用浮法超薄玻璃生产的智能技术及装备研发”等等。

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一是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学校主要搞研究和前期技术开发,产业化由企业完成二是校企结合转化,学校向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的同时,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合办科技型企业三是校办科技产业,学校分流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行产业化开发并组织生产经营;四是校办科技产业与社会上企业结合,学校进行关键技术和杨心产品开发,向社会辐射,带动一批企业开拓新的产业增长点或提高产品质量。

学校“逆向工程与数字化设计”科研团队利用CAD/CAE/CAM技术,在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进行了系列“轮式拖拉机和重型卡车”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仅70马力一个品种就达到月产2500台,年增产值17.5亿元。学校近期研发的“液压机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装置”实现了原地动力转向,较大限度地减少了拖拉机履带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该产品在东方红1302R橡胶履带拖拉机上装机使用,新增产值6亿元。

学校20世纪70年代参与开发的我国及时代401型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为我国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新型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在十几个厂

家生产,年创利税近亿元。

学校与中铁隧道集团公司、中铁十八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使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实现了第四次跨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学校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铸渗表面合金化导卫板”项目已转让9家单位,生产的复合金属导卫板占全国市场的60%,累计产值超10亿元。“半连续铸造高钒复合轧辊”寿命是现用冷轧辊的6倍,目前已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

学校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钢铁磷引线框架铜带”制造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引线框架铜合金的综合技术水平,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改变了我国该类产品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降低了我国电子行业的制造成本。

“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研究”项目,建立了以学校为技术支撑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推动了脱毒甘薯在洛阳、三门峡、南阳、焦作、平顶山等地市的推广应用,年推广面积4。万亩以上,平均增产幅度达到78.5%,较高增产幅度达269%。

以产学研为载体,多方位服务社会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利用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发挥为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库”作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

学校参与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与《洛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洛阳市骨干财源“十一五”规划》、《洛阳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洛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洛阳市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规划》等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承担的“新时期河南省扶贫战略模式研究”、“洛阳市制造业信息化推进模型与实施研究”、“洛阳偃师城市一体化规划研究”等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主持完成的“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已经被市政府采用并实施三年,巩固了洛阳钢制办公家具产业在全国销量及时的地位。

同时,学校面向企业、医疗、农村的生产及时线开展广泛的专业技术服务活动。学校作为省市牡丹研究项目的首席单位,承担的牡丹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加快了产业化进程,使“甲天下”的牡丹为洛阳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与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数字化文物保护中心”,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学校的司法鉴定中心已开始在法医病理、法医中毒鉴定等方面为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全国各类司法鉴定3000余例,鉴定的典型案例曾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的“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三年来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200余名,为河南省制造业向信息化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及时附属医院面向豫西地区免费培训乡村医生,并坚持向偏远山区、重病区、社区派出义务医疗队,完成了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学校每年都承担有近20项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农学类专业的教师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场,培训农民都在1万人以上。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2年以来学校已把“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作为制订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学校利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长期坚持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仅2007年就外聘教师272人;学校与合作单位一起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共同进行考核、记录学分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比例逐年提高。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中,有93.93%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学校连续多年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全国及河南省“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河南省组织单位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总成绩排名全国高校第59名;在近三年部级学术科技类竞赛(含省级赛区)活动中,学校学生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20项。

学校设有国内惟一的轴承设计制造专门人才培养专业方向,被业内人士誉为“轴承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轴承专业方向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多年来学校与轴承行业的紧密合作。从1978年招收及时届本科生起,学校就与全国轴承制造行业许多厂家密切合作,为轴承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的轴承制造企业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同时,通过与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这两个国内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长期进行产学研合作,结合我国航空、军工、机床、铁路、汽车等行业的需要,攻克了航空发动机、卫星导航系统轴承等关键技术,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国防及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利用校企合作建成了轴承CAD/CAE创新设计室、轴承专业实验室、美国ENERPAC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设备先进的研发实验基地,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2004年,学校在中国轴承行业协会的支持下,联合30多家企业,在学校建立了“中国轴承陈列馆”,成为全国行业产品和中国轴承发展史的展示中心。

为了增强医学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领域和力度,学校先后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和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合作,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及时、第二和第三附属医院。学校还与洛阳不孕不育症医院合作共建了“河南科技大学生殖医学科研教学基地”,与这些医院的合作实现了学校与医院的优势互补,为推动学校医学科学的研究和学生教学实习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宽广的平台。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加强科技创新 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产学研合作多方面开展工作,坚持抓重点带一般,坚持走出去与校外单位密切合作,使学校产学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在获得全国专利奖之后,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学校近年国家奖的空白。

河南师范大学在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同时,十分注重产学研合作,为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首先从基础工作做起,大力构建科研支撑体系,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三个层面,构筑科研基地,产学研相结合,搭建产学研平台。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经验如下:

强化社会服务意识 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

为使学校产学研合作工作推到一个新高度,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及科研工作者通过学习中央有关精神,强化产学研合作,使大家认识到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需要,使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不竭的动力。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构建校企科技创新平台

产学研合作工作最基础的是建构一个良好的体制与机制。一系列管理办法中体现强激励、硬约束原则。如学校先后出台一系列强化应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设立了《河南师范大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基金》,规范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与企业保持经常性联系,对于校市、校企合作项目学校给与多方支持,将横向课题与国家、省市等项目同等对待,最近学校与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管委会的技术合作正在洽谈中,初步协商合作筹建河南师范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创业创新工程、河南师范大学财经金融实践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河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教学实践研究基地五个合作平台。

为使学校在研发的同时,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育人、科研开发多功能并举。学校采取与企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教育体制的高分低能,缺乏实践的弊端,大大提高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学校化学与工程学院渠桂荣教授为主的研发小组,尝试在企业中创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让学生一同参与研究,在培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的同时,也完成了产品小试,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又培养了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学校与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腺苷、胞苷、尿苷等30多种核苷新产品。这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化产品已经销往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在国际核苷市场上打出了中国的品牌,“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荣获200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完成的9项科技成果鉴定,均转化为工业生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化学合成法生产腺苷新工艺”达到了国际经验丰富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奖,该奖项是2006年河南省高校的一项,也使学校在该奖项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学校近年国家奖的空白。

以抓重大重点项目为核心,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为使学校知识产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研发队伍,只有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开发团队,有了一批自主创新影响较大的成果,才能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李伟、戴新志教授为主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从事医药及医药中间体研究,烧伤创伤药物磺胺嘧啶锌及其软膏是他们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克服了学术上、技术上的重重困难,首先在世界上研究成功的治疗烧伤和创伤药物,达到国际经验丰富水平,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创伤外科学会把其“抗菌和促进创面愈合”的双重功能写入会议纪要;并受到国际烧伤创伤会议的好评,曾在会议上层示了《磺胺嘧啶锌临床应用》电视片。卫生部根据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和药典会的审查结论,批准投产;并连续载入法定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治疗肠炎药物5-氨基水杨酸锌是以发达国家研究成功的治疗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的5-氨基水杨酸类化合物和含锌化合物为先导,优化组合,改造而成的创新化合物。动物试验表明,它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原来的药物高得多,而毒性却较低。中国专利局给该药授权中国发明专利。该项目被列入国家新药基金项目;被国家新药基金委员会评为新药基金在研项目及时名,并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归国家科技部直接管理,成为“‘九五’期间重中之重”项目之一。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对其原料药和结肠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前研究资料进行了审评。2003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试验。另外,研究小组与天方药业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也已投入批量生产;杨书庭教授与过去的新乡第八化工厂展开合作后,使得八化由一个小厂,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一个拥有近7亿资产、年销售能力近8亿元、年出口创汇能力近2000万美元,年创利税4000万元的高科技企业环宇体系。环宇集团目前是国内惟一具备完整二次电池产业增长链的企业集群,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二次电池行业的知名企业。金龙公司与学校签订协议,进行产、学、研项目联合研究与开发,主导产品已经列入部级新产品计划、国家电子工业科研试制计划和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之列。

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拓宽研究领域

在如何拓宽研究领域方面,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广大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往应用开发领域渗透,大力提倡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首先让他们认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交叉科学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因而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本着这样的认识,缕清了思路,就有了原动力,学校在医药及医药中间体研究领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后续研发团队有待扩大;二是应用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只有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只有真正把产学研合作研究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切实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学校的应用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高校科技创新的效果与对策

摘要: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科技创新效果是衡量科技水平的一个标志。研究河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高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问题,针对如何完善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给出了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 地方高校 成果转化 学科建设

1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十五”期间,河南省高校共计发表学术论文6万余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654篇,被SCI、EL、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139篇。出版科技专著973部,鉴定科研成果2387项,申请专利717项,已经获得专利授权238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508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3项(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83项,高校获奖总数约占全省的1/3强。近五年,全省高校共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600项,项目经费达3.3亿元。转让科技成果265项,合同金额8238万元,实现转让收入4454万元。

从上述数据看,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的部属院校相对较少,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主要靠本省的力量。2009年,河南省共有高等院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高专院校52所。但是无论从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无论从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还是项目和科研奖项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区,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问题

2.1 科技创新团队的实力相对较弱

河南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力相对较弱,拔尖人才较少。虽然河南省采取了积极的柔性引进政策,吸引两院院士、引进省级特聘教授(2002-2005年的三年间,河南省高校引进和培养的两院院士由17人增加到51人,分布在全省14所高校,引进的省级特聘教授由1人增加到26人),但是,院士和博士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各个高校的需求。由于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导致科技创新团队不稳定,不能围绕政府目标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建高水平的科研攻关,在国家大的项目和基金申请上处于不利局面。

2.2 科技剑新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河南大多高校对科研创新的成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论文、项目,获奖、著作等高校科研的主要成果,无非是先给出额定科研指数,然后计算个人总的科研完成指数,再给出相应奖励措施,其弊端一目了然。在科技创新的激励措施上,往往文科和理工科、科研周期较长的数理科学和其他理工科没有区分,项目的意义和价值也缺乏合理的分级与甄别,这种“一刀切”的科研管理政策极易造成利益分配的不公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积极性的下降。

2.3 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大多河南高校都存在科研资金难以到位的尴尬。在市场经济下,没有资金就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就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就难以在科技创新中积累优势。而且,资金是高校科技创新的血液,不论是前期的研究,中期的试验,还是后期的成果转化,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源源不断地供给,才能保障高校科技创新的持续,顺利开展。如何争取政府、企业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是今后一段时间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2.4 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太低

整个“十五”期间,河南高校与企业共签署技术转让合同265个,技术转让金额总计约8236万元,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仍很低。除了原来一些工科基础较好的院校与企业有横向的合作外,大多高校与企业的横向合作较少。同时,河南高校的纵向科研合作大多停留在高校之间学术会议的层面上,缺乏更深层的科研合作,在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上往往无法形成“拳头”的力量,不但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也制约了众多地方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

2.5 科研与教学的定位不

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通过对教育发展环境,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把握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定位。河南不少高校不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现象突出。单科性学校想办成多科性高校,多科性学院想办成综合性大学,以求得所谓的“综合化”,“化”,片面追求论文、项目和成果,导致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 完善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3.1 加大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

科技创新既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又可以为学校持续发展积蓄能量。但科研和实验早期的投入存在风险,所以政府应主动承担起责任。一要从认识上把科技创新提到应有高度,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额度,加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急需的设备,仪器和实验室应抓紧建设,为科技创新创造优良环境:二要把“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从计划制定、团队培养,项目支持多个细节上下工夫:,作为高校一方面要为每年科技创新经费做好预算,科学高效地使用这些经费,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府扶持之外更多的经费支持。

3.2 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坚持如下原则:

(1)科学化原则。高校应当建立科学的、易操作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在科技成果量化积分的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防止“唯SCI、EI检索化”。对于那些科研上有重大突破,或为国计民生带来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利益分配政策上予以倾斜。

(2)公平化原则。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必须坚持公平和公正。科研奖励涉及多数人的利益,但“平均主义”绝不是公平。科研激励政策要在广泛征求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严格考核考评,保障公平,公正和透明。

(3)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及时资源,是产出科研成果的及时要素。科研政策中应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骨干长远发展的扶持,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原有人才队伍的稳定。

3.3 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创新成果转换成物质成果。这种转化不但有利于增强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可以为后续的科技创新打下基础。当前,缺乏科技成果培育机制已成为制约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

(1)高校系统要强化自身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育功能。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这一观念,企业和高校既要紧密结合,又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转化前期的培育阶段,高校要加大成果转化的培育力度,掌握培育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提高可供转化成果的成熟度,造就一大批高新技术的种子企业,研究了解市场,加快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企业应主动把握和高校合作的切入点,利用自身在市场推广,物流网络、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好高校科研的平台,争取形成双赢的局面。

(2)高校应尽快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中介服务机构就像科技成果的营销部门,其经营方式是成果“转化”,目标是要取得的转化效益和为成果方获取较高的回报。河南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所以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培育中介服务市场,推进中介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形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中介服务机构,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3.4 科技创新要和学科建设相结合

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没有雄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做基础,科技创新就是空谈: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源泉和动力,离开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当前形势下,科技创新也成为高校学科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失去创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面临重大问题。高校在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确定本校的科技创新目标同时,不能忘记自身的教育功能,必须把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

提要 本文主要从系统化集群管理、未来发展战略、核心战略优势培育三个方面阐述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出构建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化集群管理

成长性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是培育区域强势企业群的微观基础,也是推动河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政府在可调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民营企业的扶植应着眼未来,使成长性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符合全省的整体发展战略,同时在较长时间提高政策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政策资源综合平衡利用,实现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提升经济实力并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一、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化集群管理发展战略

(一)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构建。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的能动主体包括两个:政府和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边界是河南省政府通过政策与权力对成长性民营企业产生可控影响,不可控影响归属于系统外因素。由此,通过政府对成长性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有效的激励与引导机制,促使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在这关键时期实现快速高效的成长,最终从规模上和竞争力上都上升到新的水平,并在将来不断发展,提升河南经济水平。

(二)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组织结构分析。在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中,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是系统发展的核心因素。民营科技园区是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聚集大量的民营新科技企业。一方面为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资源约束、政府效率约束提供更好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为民营企业战略联盟构建与利用、企业集群效应体现提供宽松环境。政府各职能部门是系统内部环境的主要构造者,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当前各类协会等需要政府提供支持与扶植。

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将利用科技园区这种紧密的企业联系方式,解决其快速发展中供应、生产、技术创新、营销及后期战略管理等诸多问题。政府也正是利用园区这特殊的载体,为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效服务提供保障。战略联盟这种企业间半紧密、半松散的组织机构为成长性民营企业跳出各种发展瓶颈、提升层次提供各种资源整合途径。各类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成长性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与技术的主要支撑力量。以上系统要素统一于民营科技企业园区这一特殊载体,成为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全球市场的保驾护航的好队伍。

二、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发展战略

(一)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战略管理重点和途径

1、战略管理重点。战略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利用省内产业集群的优势,发展集约生产,确定其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其次,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合理的科研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由单向技术创新向综合集成创新转变形成自己技术核心的关键部门;再次,组织变革过程中要以开放的组织建设为主,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未来的发展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多渠道的融资并不能够缓解资金不足的劣势,而战略联盟将能够提供解决方法,同时更能利用产业集群与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政策所带来的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关键,河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将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致命的危害。

2、战略管理途径。从战略制定上,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战略管理,要立足于河南这一区域特有的资源与企业自身当前的“SWOT”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明确企业的远景与企业目标;通过组织的不断变革,塑造特色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战略执行上,企业要利用近期的战略管理理论,通过企业的不断学习与成长,优化企业的内部流程,实现技术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价值。

(二)“新竞争”条件下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对策。近年来,河南很多民营科技企业依靠的“成本洼地”优势、薄利多销优势成为畅销全球的竞争法宝,价格优势策略而非价值创造策略,是河南企业最近几年赢得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策略。然而,自从2006年年底以来,综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单一的价格竞争手段将逐渐被核心盈利模式所替代。企业实现价值链升级时将不可避免地依靠其不同的资源禀赋、专属资产或比较优势、特殊技能等,来获得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定位。产品同质化的价格竞争条件不复存在,产品价值定位终将替代原先成本定价。

未来的竞争中,企业的决策者要想通过了解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升级路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条升级,抓住时机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施振荣的微笑曲线中不难发现,无论如何移动,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且需要持久的积累与沉淀才能形成相应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跨国巨头和国外金融资本早已对各产业资本虎视眈眈,留给企业“自由生长”的时间与空间早已不多。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新开辟既有可操作性,又有长短期目标兼容价值的产业升级路径,成为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步骤。

(三)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职能战略。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为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民营科技企业自身要想真正利用系统优势,避免不利因素,还需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使战略得到有效执行,才能最终为河南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企业自身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验丰富者提供保障。

1、技术创新战略。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在当前的发展中,在利用不同的产品与服务策略,扩大市场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在新产品开发战略确定自主创新的目标,走由吸收引进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道路,或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利用知识产权政策,通过自主创新占领高端市场。

2、市场战略。当前,河南的快速发展使得河南市场供应与需求都比较大,而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才得到快速发展。在未来,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必须面对河南区域之间竞争的压力,采取有效战略对策而对河南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3、组织战略。随着河南经济大省地位的确立,出于竞争的需要,河南需要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来支持未来的发展,取得管理优势、规模优势适应未来的竞争需要。当前在竞争中表现出色的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将更容易获得区域政府的支持,通过并购等手段代替发展过程中效率相对较低、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

4、财务战略。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虽然河南省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因为不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而被其他企业所并购。企业要想更好的获得资金,不仅要规范财务管理内容,而且还要有很好吸引力的项目。

企业未来战略管理对策的制定与执行还必须进行统一的计划与管理。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未来战略应统一于竞争战略之下,以更好地应对竞争的环境,利用核心战略来规划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结合企业特有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培育方法归纳到边界战略管理中以区别企业核心战略管理。

三、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核心战略优势培育对策

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增长或不被淘汰,必须在总成本经验丰富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中做出选择,根据当前的企业产业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核心战略,集中于一个方面,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才有能力进行战略调整进行下一层次的竞争。目前,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中要采取这种战略,首先应该比较区域内竞争者与自身相比的管理优势与差距,然后同国内及国际上相比,并密切关注行业内各企业的战略动向,进行管理创新,确保此战略的可行性和未来的成功。

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中大多由专一化战略起步,而后进行产品同心多元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刚开始的低成本和最终产品的高利润,并由此使很多企业走上了错误的战略道路。因此,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必须跳出这一错误认识,重新找回以前的战略,在管理上做出努力,通过国际化市场战略成就企业未来。

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要做的就是战略的执行问题,不论采取哪种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在战略管理中首先要了解客户需求,确定企业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价值,找到流程改进方法,并通过企业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战略管理能力,才能最终取得战略上的成功。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科技论文: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评估研究

提要本文阐释了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内涵,分析了对其进行评估的必要性,确立了基于改进GEP评估法的遴选体系,从而对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评估

一、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内涵

1999年3月,河南省政府了《河南省科技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根据上述条例,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评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四条:(1)从事的业务符合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政策;(2)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3)科技投入(指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及人才培训、科学管理的投入)占企业年总收入的3%以上;(4)技术性收入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研究开发与引进成果转化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0%以上。

企业的成长性,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持续实现潜在价值的生产能力,是人们依据企业的现有发展状况和其他内外部客观因素所做出的对该企业的一种未来发展预期。

从成长性企业的研究理论和河南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河南未来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持续挖掘利用资源的能力,即企业内部具有成长性;二是企业呈现为扩张态势,即收入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三是未来将会不断发展,即增长的可预期性;四是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

二、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评估的必要性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研究人员对成长性科技民营企业在其成长性的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1)对资源的管理过分重视有形资产忽略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恰是成长性企业最有价值的优势所在;(2)企业的管理上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张与短期的收入增长,忽视企业文化建设,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资源挖掘能力的最终体现;(3)对于成长的类型,企业的成长状态可分为成长和相对成长,成长是指相对于企业自身的进步成长,相对成长是相对于某些同行业或类似企业等参照企业的成长,这里的成长性企业是指成长和相对成长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企业相对自身的进步成长。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进行研究,我们一方面要正确理解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具有的特点;同时,要能够有较好的方法对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判定,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在这里,我们通过改进已有的成长性企业的评估体系,对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判定和评价,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和当前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三、基于改进GEP评估法的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遴选体系

(一)国内企业成长性评估体系简述。2000年初,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和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共同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专门评估成长性中小企业的方法――GEP评估法。它以企业实绩财务指标为直接依据,建立包括发展状况、获利水平、经济效率、偿债能力和行业成长性五大类定量指标,以及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成长环境三大类定性指标的综合体系,然后运用二维判断法来科学、规范地对成长性中小企业进行综合评估。

为了科学、地评价河南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根据企业成长理论,研究过程中,结合河南实际情况,基于GEP评估法,对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遴选体系进行了改进。

(二)改进GEP评估法的主要内容

1、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指标体系设定原则。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指标体系遵循了以下四个原则:(1)综合性原则,即所选指标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均适用,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总体情况;(2)可取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设计,力求与现行的统计制度相衔接,基础数据在现有统计报表体系中比较容易获取;(3)低相关性原则,即各项指标所涵盖的经济内容尽可能保持低相关性,功能上力求相互配合补充;(4)连续性原则,即指标不受时间、统计范围大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可连续观察性。

2、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的指标体系。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十五个指标体系:(1)发展状况(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新产品研发投入产出比率);(2)盈利水平(权益投资报酬率、总资产贡献率);(3)经济效率(销售净利润率、可持续增长率、工资增加值率);(4)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5)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6)行业成长性(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

除采用上述定量评价之外,为了确保评价结果更加符合河南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还采取了一些定性分析标准,如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企业信用、产品创新、出口创汇和环境保护等指标。

3、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主要采用二维判断评估法。所谓二维判断法,就是从两方面同时考察企业的成长变动状况:一是空间,即正确反映企业在全产业时点状态所处的地位;二是时

间,即尽可能考虑一段时期内企业连续成长的速度和质量。

四、基于改进GEP评估法的评估实施方案

(一)GEP评价认定方法的效能。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注重企业运营与偿债能力、创新能力、企业的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核,同时减少指标间的相关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1)在运营能力方面,增设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2)在偿债能力方面,增加了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3)在创新能力方面,增设了新产品投入产出比率指标;(4)在社会效益方面,将总资产报酬率改为总资产贡献率,即在该指标的分子“利润总额+利息支出”中加入一块税金,即为“利税总额+利息支出”,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综合效益。用股权收益率代替内在投资价值和资本收益率这两项相关度极高的指标;(5)在计算成长指数时,采用评估期企业各指标所得总分除以用评估期前两年平均指标计算的各指标所得总分,而不是用各指标的分值直接相除后再相加,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改进的GEP评价指标体系在利用定量指标计算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成长指数的同时,可进一步对其整体状况进行分析。(1)利用发展状况指标反映河南成长性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进步状况和企业当前的发展态势;(2)利用盈利水平指标了解企业财务管理能力;(3)利用经济效率指标判定人力、物力等成本与产出的关系;(4)利用偿债能力指标寻找企业未来融资战略的有效对策;(5)对运营能力的分析判定企业管理的效率,并与定性分析结合确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6)对行业成长性(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指标的分析用来确定当前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与同行业相比的优势与不足。

当前,对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研究表明,河南很多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所在的行业在快速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是形成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统计资料表明,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利润率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3~5倍,这表明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要远高于行业对其成长的影响。研究认为,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在利用行业优势与区域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自身核心战略是其未来成长的关键所在。

(三)定性分析。除采用上述定量评价之外,改进GEP评价认定方法利用定性分析指标,还可以更好地确定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1)管理能力指标从质量管理、产销网络、对市场的熟知程度、信息化水平、战略实施等方面分析企业的管理现状;(2)人力资源状况指标从人员流动状况、绩效管理、高管的构成等指标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不足;(3)利用研发机构考核、研发人员的构成、产品研发周期、关键技术模仿难易程度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创新能力;(4)通过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的信用等级等来判断企业现在与未来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5)通过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企业的外部环境、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服务等指标对企业的成长环境进行判定,以期战略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外部条件,实现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不断飞跃。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科技论文:虚拟团队与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提要 民营科技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产学研合作是当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而加强对虚拟团队的管理,则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虚拟团队;民营科技企业;产学研;技术创新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由于大多处于竞争性行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发展很快,数量和技工贸总收入稳步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的生力军。

一、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并采取多种形式,如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机制、建立民营科技园区和科技中介机构、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项目等,进一步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政府的引导鼓励和帮助下,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通过与其他先进省市的比较,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1、收入仍然偏低。从整体上来看,技工贸总收入还不够高,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2006年全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虽然位居全国第七,但与前六名相差甚大,如位居第六的山东省,技工贸收入为5,535亿元,约是河南省的两倍。并且,实力较强的企业大多集中于郑州、洛阳等较为发达的地区,不利于实现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2、规模小、融资难、研发投入低。河南民营科技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以上企业仍然不多,技工贸总收入更多地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面临重重困难。融资困难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研发投入,中小企业创新后劲不足。例如,2006年全省13,817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中,技工贸收入前50强的企业研发投入就达7.7亿元,这就占去了全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的24.4%。

3、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市场,创新模式急需改革。河南众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大多未能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市场。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受思想、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陈旧落后,在开发新产品时单兵作战,以劣质模仿为主,在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成果上下功夫不够,特别是在与院校、科研部门合作、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结合不紧密,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突出。

二、产学研合作是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

针对河南多数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缺乏、内部管理落后等问题,利用外脑、发挥多主体优势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明智之举。

首先,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实现多赢。一方面企业存在创新需求,但缺乏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外部引进技术又存在信用风险、交易成本高等局限性,利用与学、研的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但由于资金不足无力进行研发,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市场因素考虑不够,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难以推广。而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其次,产学研合作可以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通过合作,可以拉动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并在这个更高、更大的合作创新平台上主动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使民营科技企业的经济发展更有效的建立在科技进步之上,实现生产的技术更新和方法更新,提高要素劳动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河南省目前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已有深刻的认识,政府注意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如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的企业则与郑州大学或武汉理工大学等结成科技战略伙伴,组织产学研暨科技成果对接会。此外,河南省重视发展企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颇具规模的民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园区里除了企业之外,也聚集了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为合作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后应进一步推动集群园区建设,继续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发挥集群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引导产学研合作共赢。处于创业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也要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集群环境,利用集群内的资源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科学管理虚拟团队,促进河南民营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

产学研合作创新要真正落到实处,创出效益,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针对某一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微观运行机制就是围绕创新项目和创新目标,使不同创新资源主体密切配合,实现协同创新的结合方式。技术创新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创建合适的运行机制,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过程。每一种创新资源都归某一主体支配、控制或使用,这一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也可以是企业外部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其他组织。虚拟团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持的各种核心研发能力的动态联合体,主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沟通来实现跨越职能部门、企业和地理边界的协同工作,成员具有文化和角色上的差异,拥有共同的目标且彼此高度依赖。

产学研合作创新虚拟团队属于特定目标式团队,合作伙伴按需柔性组合。合作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创新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决定了虚拟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种不确定性越大,互补性越强,成员间的依赖性就越大,他们的协作就越重要、越复杂。因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及时,成员应共享团队的研发宗旨和目标。有了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后,各合作单位就会制定相应的被成员认可的规章制度、技术平台、基础技术标准和研究进程等,进而围绕它们进行合作创新活动。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团队目标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可以通过设置“团队资料库”,定期公开信息,以及简报交流等措施来解决。

第二,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虚拟团队以互联网为基础,团队成员在交流时必须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如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通讯技术、通讯技术、通讯语言技术、内部协调技术以及通讯安全技术等。只有具备这些技术,才能保障团队成功运行。

第三,建立以信任为基础、彼此尊重和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成员的向心力。虚拟团队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其运作是基于个体分工基础上的合作过程,对联盟内各成员没有行政约束力。这就要求必须形成良好的虚拟团队文化,使其在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中健康发展。在文化构建时,应注意信任是润滑油,是提高团队成员忠诚度和凝聚力的关键。

第四,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规制虚拟团队成员的行为。首先,要给予充分信任,并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等,保障个体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其次,探析虚拟团队成员的需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在团队整体产出的基础上,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冲突,同时还要重视如工作环境、晋升机会等非经济性报酬。

第五,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虚拟团队的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分散作业,有效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工作绩效。首先,应重视虚拟团队技术支持系统的作用,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其次,除了利用通信技术进行交流之外,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应设立会面日程和预约规则,实施周期性的面对面聚会。

四、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当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重视对其微观组织模式即虚拟团队的管理,这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于对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把握,给出了虚拟团队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科技论文: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河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要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农技推广在农村税费改革后遭遇的尴尬现状,进而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关于农机投入效率及政策上的国内外相关理论,指出在新形势下除了国家应加大相关财政转移支付外,改革目前的农技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对农技的有效供给推力和需求拉力,以期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率,建设集约型的现代农业。,提出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共同推进,国办科技与民办科技多元化发展,拓宽农技推广经费筹措渠道,将农技推广经费编列政府财政预算,不断推进农技推广方式创新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投入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B370)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及时推动力,要实现农业高效,毫无疑问必须依靠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原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难以为继的现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村科技投入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村科技的有效投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一、河南农业科技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要转化为农业经济,必需经过技术成果产生、成果推广和成果商品化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又必须由相应的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产后服务三个部门来完成,这样才能顺利转化,产生效益。然而,河南目前农业应用技术科研体系尚不健全,在税费改革后,问题尤其突出。基层技术推广部门人员、资金都得不到落实,工作陷入半瘫痪状态。相应的,农业技术设施也十分落后,基本上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上。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中,及时学历农业专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4.1%,多数推广人员没有受过农业院校的正规教育,加之50岁以上有工作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全部退居二线,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年纪轻、经验少,学历高、素质低的不良现象,难以承担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任务。

(三)运行机制不活。一是缺乏激励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与农技推广部门的自身效益不协调。由于受现行制度局限,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广大农技推广人员送科技到广大乡村田间,致富了千家万户,获得的效益回报却很低微,除成果在获奖时有少量奖金外,几乎得不到什么奖励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回报,推广效益与自身效益基本脱节,影响了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缺乏动力机制,“喂入式”的纯政府推广行为与市场机制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内在要求不协调,现行推广服务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模式,推广行为基本上是纯政府行为,是一种“喂入式”的推广方式,而现行农业经营体系又是分户经营,规模小且效益不明显。再加上农业本身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缺乏学科技、用科技的原动力,普及新技术难以成为农民的自身要求和自觉行动,没有产生拉力,形成了一种推而不拉、喂而不吃的尴尬局面;三是缺乏市场机制,由于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也没有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科研与推广,推广与生产之间也就没有按市场规律运行,行政计划还占有较大比重,导致成果与生产脱节,生产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难以产生高效。

(四)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现有培训机构都在推广体系内,各级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的形式也是以短期为主,这样的培训体系不利于整个农技队伍的专业培训和全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分析理论综述

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是否进行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业科技投入量的大小,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国外学者Griliches(1958),Akino,Masakatsu and Yujiro Hayami(1975)的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公共农业科研的回报及其在生产者的分配问题上。Griliches(1958)发现,美国的杂交玉米技术具有很高的社会回报率;Akino,Masakatsu and YujiroHayami(1975)发现即使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和美国,品种改良研究(比如水稻育种、家禽育种等)的社会回报率相当高,更不用说在发展中国家了。从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国际比较来看,学者Evenson(1997)对全世界375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研究结果的考察,得出农业科研投入的回报率高达49%。尽管这种结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可能,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科研投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世界上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此外,有些研究意识到了市场扭曲对农业科研回报的作用。Alston,Edwards and Freebairn(1988)注意到政府干预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的数量和利益分配的影响,他们认为,既然生产者从农业科研中得到的剩余会因政府的干预而改变,生产者也可能直接投资于农业科研或积极游说对政府农业科研提供资助,也就是说政府用于农业科研的财政支出受到生产者利益的影响。国内学者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研究上,樊胜根(1997)分别采用可变系数模型和固定系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年收益率很高,为 44%~169%。黄季、胡瑞法(2000)采用 CAPSIM模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率进行模拟推算得出: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达到59.6%,而在市场不开放的条件下,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也达到55.8%。赵芝俊、张社梅(2005)采用CD生产函数计算了农业科研投入的总收益、边际收益和长期边际收益,计算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带来的总收益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边际收益和长期的边际收益在1998年达到较高值之后,一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在1994~2003年间,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内部边际利润率为76.22%。以上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不同,其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但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领域的预期收益是不争的事实。在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效益方面,高启杰(2002)对19年来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支出同农业产出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推广支出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农业推广活动与投入的影响在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农业科技推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同时,不同时期政府农技推广投入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进行了分析,朱晶(2003)提出了一种优化公共投资配置的方法,她认为,根据边际收益相等的原理配置公共科研投入可以使总收益极大化,优化公共投入不仅可以提高有限的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私人投入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朱亮(2006)认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是保障农业科研投入高效的关键,将政府计划指导为主的农业科研资源分配模式同市场发展目标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刘艳(2004)指出,要使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经济效率,必须完善农业科研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的运作效率。

三、税费改革后河南农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

(一)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共同推进。一方面要通过深化农业科技制度改革,科学设置各方面的科技机构,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优化结构;同时,加快科技机构内部的机制转变,改革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扩大知识、劳动、资本等科技资源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建立现代、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

(二)国办科技与民办科技多元化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归属于公益类事业。一方面需要由国家建立一个精干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制定科技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民办科研,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营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的科技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三)拓宽农技推广经费筹措渠道。现阶段,农技推广要继续坚持以政府支持的无偿服务为主,并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推进花钱买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由管理转向服务,并通过服务提高农技系统的服务能力。政府通过实行转移支付,重点用于弥补地方财政因税费改革造成的缺口,强化对农技推广一线人员的经费补贴,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正常运转所需之人头事业经费。要保障推广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逐步实行共担费用的农技推广方式,使农技推广经费在各受益者之间合理分摊,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外,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对农民采用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入网的农民可以免费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无偿使用网络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优惠享受网络提供的生产资料,对一些经济效益大、技术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服务,根据各地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制定公开、合理的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村镇政府中介组织、专业生产组织等收取有偿服务费用。

(四)将农技推广经费编列政府财政预算。针对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公共财政应该将农技推广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技系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从政策法律上明确规定,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经费由财政保障,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由推广机构统筹使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推广体系,但政府投入不足,经费不能保障,由此造成农技推广体系的萎缩和农技人员的流失,与目前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应将农技推广经费列入各级地方政府预算,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正常运转。

(五)不断推进农技推广方式创新。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向农民发放农技推广培训券等做法吸引农民参加培训,克服行政性推广模式的弊端。农技推广是经济问题,其实也是教育问题,推广有没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是否真正了解和接受推广培训。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论述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时,提出了学券制,建议把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体系,在学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医治公立学校的集权过度症,适当遏制教育官僚主义的滋长。税费改革后,许多对农业生产有较高积极性的农民却苦于培训费用高、培训效果差。我国政府如果能向农民发放数额不等的农技推广培训券,持培训券人员就可自主选择农技推广站点培训项目,并接受培训,根据培训券面值抵扣培训费用;同时,政府拨出与所发放的培训券总额大致相当的经费用于支付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的优惠。具有资质的各类农技推广站点,都可到当地政府提出申请,为持培训优惠券的农民提供培训,并从政府手中领取到与培训券所等值的费用,农民的自主选择将促使农技推广站点努力完善自身的教育培训功能,办成农民所喜爱的培训技术实用见效的机构。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