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环境卫生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环境卫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环境卫生论文

环境卫生论文:我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论文

1.横沥镇的环境概况

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部,面积50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1个社区,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20万。多年来,横沥镇积极创造优良的投资软硬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商贸服务业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人文生态同步推进的发展格局。横沥是一个祥和美丽的生态之镇,一直以“宽、洁、绿、美、净、通”作为打造“魅力横沥”的标准,使城市环境不断优化。自90年代初,横沥就按照高起点要求制订了全镇的城乡建设10年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一河两岸”、“一环两直”、“八大中心”,大力发展新城区,改造旧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整个城市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横沥的中心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10多平方公里,镇内等级公路1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城市生活中心区、生态旅游区、工业园区布局合理,新城中心区“一河两岸”商贸圈正日益成为对周边镇区具有辐射效应的城市名片。横沥镇全镇的绿化面积为977.2公顷、覆盖率为27.2%,并于2003和2009年成功荣获“广东省卫生镇”、“国家卫生镇”的称号。

2.横沥镇市容环境卫生存在问题

近年来,横沥镇在整治环境卫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继创建省卫生镇的成功后,一鼓作气,加大整治力度,于2008年完成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各项检查及验收工作。大大提升了横沥镇的市容环境卫生及城市形象。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环境卫生整体工作推进缓慢,局部工作出现倒退现象。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也必须有机协调、共同推进。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尚未理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环卫工作虽然是横沥镇环卫所为主,但许多公共设施却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如绿化带、河道、公交站牌等就分别涉及园林公司、水利所、公交等职能部门,有的一个点就牵涉到几个部门、涉及的部门越多,责任就越难以落实。如在绿化管理方面,道路的绿化带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的损坏和美化的修剪,损坏的绿化带及修剪后成堆的绿化垃圾没有及时的处理,而管理责任在园林公司。

2.2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

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在街上随意散发宣传资料,随意乱张贴等“六乱”现象较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市民不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投放、倾倒垃圾,扫垃圾出门、高空乱扔乱抛垃圾、乱丢乱倒垃圾现象经常发生;二,“城市牛皮癣”源头难于根治,乱张贴、乱涂写屡禁不止、清后反弹现象普遍;三,建筑工地车辆带泥上路和散体物料运输污染道路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流动摊档、夜市档不按要求设置箩框扫把,摊档周围乱丢杂物、乱倒油污、随意摆卖现象严重;五,宅基地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现象严重,致使卫生死角普遍存在;六,移动招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乱摆放、乱吊挂现象难于管治。七,在垃圾清扫、保洁方面,从横向看,主街道较好,小巷道较差;从纵向看,在节假日、重要会议、领导视察时段,环卫部门和村临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突击性环卫大整顿,时效性强,而有效性却短,常常是“一抓就紧、一放就松”,呈现出一种断层状态

2.3环卫设施陈旧、老化

近年来,政府和主管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环卫设施的投入,但由于环卫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环卫设施仍然存在不足。目前环卫所有车辆17台,其中垃圾运输车14台,扫路车1台,洒水车2台。属于报废车而仍在使用的垃圾运输车2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维修,不仅增加运行成本,而且影响工作效率,;无牌无证车辆4台,根据市的要求,相对情度上已不能使用;垃圾运输车辆中的吊臂车只有1台,担负着全镇8个垃圾站的清运任务,工作量大,容易使车辆进入老化状态且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现横沥镇有垃圾中转站20个;垃圾压缩站8个,且工厂企业每年以数十计不断增长,垃圾的清运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导致垃圾留城时间延长,加之垃圾运输车辆和一些垃圾中转站的陈旧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垃圾的及时运送和处理。

2.4环卫工人的素质问题

环卫行业历来是社会弱势群体较集中的行业,环卫工人的工作又是最辛苦的、最默默无闻的,收入相对较低。由于传统观念和世俗的偏见,一般进环卫工作的大多数是能力差、文化程度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就业能力弱的人。目前,横沥镇的所有环卫工人中,绝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技能与思想认识方面都需要加强。

2.5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横沥镇除了少数主要干道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外,一线清扫保洁人员仍是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手推车,工作方式还很落后,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而且环卫工人每天必须普扫两次以上,白天还要维持路面的干净。环卫工人长时间、频繁地出现在马路上。正因为如此,环卫工人的职业危险性也成倍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道路大量拓宽改造后,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环卫部门对主要马路一般实行16小时保洁、重点路段一般实行18小时保洁。效率低下的条件下更是会增加很多交通隐患!在繁华路段人流量、车流量大,却是环卫工人保洁的重点,环卫工人需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行将其拾起,增大了环卫工人的危险性。

2.6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加强市容管理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法规,不仅规范了政府机关、普通居民的行为和义务。而且规范了各级依法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存在着专业人员不专,不懂法,不依法的普遍现象,职能单位、职能部门在管理和建设城市中的角色混乱,管理混乱,任务不清,职责不明,管理跟不上,法规约束不到位。

3.原因分析

3.1政府职能定位欠

1)分管不明。

根据市政府的职能分工,东莞市城市管理局是市容环境卫生的行政主管部门。但目前,横沥镇还没有与东莞市城市管理局对口统一的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归属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管理,形成“双层”管理、“多头”管理的现象,致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规范和工作要求无法落到实处。人为造成了政令不畅通,部门之间配合不完善,责权利不明确,管理责任制度难落实等情况。从而导致政令落实不下去,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

2)大包大揽致使工作体制缺乏活力。

横沥镇政府从人力、财力、管理等全部牵头负责。环卫管理体制带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环境卫生工作的产业化和企业化程度太低,从而制约了公众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和程度。

3.2资金不足

专项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广,严重制约了横沥镇的环卫事业的发展。像环卫工人待遇不高,致使劳动积极性不强,责任感不强。同时也制约了镇环境卫生事业的机械化、科技化发展,设备维修跟不上,奖惩措施力度不够。

3.3宣传不到位

1)对于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条幅和电视台进行宣传。这两种宣传方式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监督和保持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2)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转变教育不足。

不少中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监督无效、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分管工作不积极。

3)环卫工人技能的培训与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够。

环卫工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很多的问题能够由他们发现。而对于他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在卫生保持和垃圾处理上效率低,出现纰漏环节多,而且缺乏最及时有效监督。

由于横沥镇对“六乱”行为处罚相对宽松,执法、处罚难以到位,而市民对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了解不深。因此,很多人对这些恶习陋俗并不重视。

4.关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和文明程度首先体现在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洁优美。针对目前横沥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

4.1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深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改革

1)要理顺市容环卫管理体制

细化责任区划,建立一个精干、高效、能够切实担负起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指挥、协调、监督等职责的管理机构。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并且将干部的考评与多对应环卫职责完成情况想挂钩。

2)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的管理

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为架构的城市垃圾处理投资新体制,增辟资金来源,加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政府资金投入不断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要实行城市垃圾有偿服务收费制度,尽快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补偿机制,达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目的。同时,面向社会,利用环卫设施点多面广影响大的优势,采取共同投资大家受益的原则,不断推动环卫设施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3)加强环卫工作的规划。

环卫工作所牵扯部门广泛,工作的连续性要求高,工作要求细致。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应该评价和分析全镇上下的环境卫生情况。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规划。原则上要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比如厕所的建设位点选择,垃圾收集运输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密集性高低。

4.2营造氛围,大力加强环卫工作宣传力度。

宣传工作在环卫工作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城市环境卫生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但更离不开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及其劳动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环卫部门应该立足本职工作,会同政府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等,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颂扬环卫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环卫工人默默奉献的精神面貌,热情讴歌环卫工人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氛围,打造出一个人人理解、支持和关心环卫工作的和谐氛围。

2)群众参与环卫工作中有着决定成败的作用。

要通过电视、报纸、条幅、社区宣传栏、家庭宣传小册子、镇中小学学生宣传教育等等方式将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得深入人心,让群众能够充分看到环卫工作的切身益处。并且将垃圾分类、垃圾收集、环卫设施保护和环卫工作监督的工作进行深入浅出的指导性宣传。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管理工作是贯彻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要让管理干部在思想上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其专业性、技巧性、规范性的现代管理理念与行为。将监督与实干的精神贯彻上下!

4.3加大城市环境卫生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培训环境卫生人才,提高环境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随着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内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把行业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着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要继续发扬以时传祥为代表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发挥环卫作为窗口行业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队伍的服务水平,又要以环卫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吸取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推动行业作业的机械化、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在具体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改善环境卫生作业环境,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实现环卫作业高水平、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减轻环卫职工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垃圾处理是环卫工作的重头戏,只有引进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改变当前垃圾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制约!将垃圾处理事业向着二次污染低、成本低、效率高、收益高发展!

5.结语

只有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坚定不移地进行市容环卫改革,逐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使横沥镇的市容环卫事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的形象,优化城市的招商引资环境,推进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先进适用的环卫设施、科学规范的行业管理和品质高效的作业服务于广大市民和社会。

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服务评估诌议

作者:周向红 薛美琴 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本文在梳理以上分析理论和工具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A评估步骤(充分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可能性评估)[5],并结合水和环境卫生服务在中国农村的供给情况,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1)水和环境卫生服务是否容易获得?主要从时间成本进行评判,包括取水时间为往返厕所耗费时间等。(2)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使用情况如何?主要从设施、服务的质量以及可持续性方面进行评价,涉及问题有饮用水的质量、厕所的质量、以及能否长期使用。(3)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否覆盖目标人群使用。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等。(4)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着重从经济、社会、生活质量,以及人的尊严等方面进行评估。陕北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近年来,该地在各级政府、国际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一直致力改变取水难、环境卫生差的状况。2005-2007年间志丹县改厕受益人口28975人、解决饮水人口7540人、全县卫生饮水的普及率达到52.6%,居民生活饮用水4项指标合格率。课题组于2009年10-12月随机选取了4个改水改厕项目村———保安镇张沟门村和沙道子村,顺宁镇百草台行政村和保娃沟门村进行了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包括改水改厕前后情况,村民对于改水改厕的满意度情况等。课题组共发放问卷200份,获取有效问卷192份,问卷样本符合正态分布,问卷对比数据均通过卡方检验。访谈采用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共访谈当地村民7人,其中卫生室医生2人,小学教师2人,家庭妇女1人,学生1人,村干部1人。

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获取改水以前,志丹县当地农村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主要是井水以及河水,取水不便,很多农户家庭需要花上大量时间挑水以满足日常饮水及用水需要。改水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农户取水用水提供了便利,69.1%的问卷调查家庭在改水后,家中有了自来水;不少农户家庭有了自家独立的水井;一些村深水井打造,用水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根据陕西志丹县4个改水改厕项目村的问卷统计,改水后,取水时间在10min以内的家庭达到了72.9%,而取水时间在40min以上的家庭仅为0.8%,改水使村民取水时间大为缩短。改厕以前,志丹当地农户家庭使用的厕所主要是简陋的茅厕或是露天的粪坑,70.2%被调查者的家中无独立的厕所。改厕后,被调查者家庭自家有独立厕所的家庭也占到了83.4%,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比例达到了72.0%。在访谈以及观察中,课题组成员也了解和观察到,无害化厕所一般都建于房屋的旁边,用厕的便利度相较于以前也大大增加。46.4%被调查者在改水以前往返厕所需的时间在1min以内,15.6%的被调查者在5min以上,改厕后,往返厕所在1min内的比例增加到了59.4%,而需要5min以上的比例降低到了8.3%。因此,水和环境卫生改善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大大提升了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品质。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使用情况42.4%和38.2%的问卷调查家庭认为“与5年前相比,所在区域的安全饮用水”有“明显改善”和“有一定改善”,改水后,卫生饮水普及,水质改善,这些都是改水受益家庭所深切体会的。在通有自来水的家庭,或是房屋附近有水井的家庭,取水用水都比较方便。但是通过村民访谈,一些村民也反应,虽然取水便利了,饮用水的水质有所保障,但是一些饮用水还存在异味,需要更好地监测。43.1%和41.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5年前相比,所在区域的厕所状况”有“明显改善”和“有一定改善”。改厕后有顶、有墙、有门、有便池、有粪便处理设施的无害化厕所代替了以前的简陋的茅厕和茅坑。在改厕以前,当地村民顾虑最多的雨天和夜间用厕不便、污水泛滥、臭味弥漫、不小心会掉下茅坑等问题在无害化厕所建立后都基本得到缓解或解决。使用沼气式厕所的家庭一般使用沼气作为做饭的燃料,给生活也带来了便捷。不过,调查中也发现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一些村民建成的卫生厕所未得到很好利用。三联式厕所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这些都妨碍了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的后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前期资金的浪费。目标人群的使用在问卷调查中,39.47%和48.68%的被调查妇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改水后饮用水状况,30.26%和48.68%的妇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改厕后厕所环境卫生条件,比例远远高于“不满意”的情况,问卷调查的女性对于饮用水和改厕的满意度达到了88.16%和78.95%,比男性对改水和改厕的满意度86.84%和77.88%还要高。同时,3.8%的被调查者认为改水之后“孩子上学方便”,21.80%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厕之后“孩子上学比较方便”。在家庭妇女、教师、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水和环境的改善,对于家庭妇女,家务劳动变得轻松,用厕隐秘性得到保障;对于孩子,学校饮用水、厕所卫生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从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来看,当地村民、妇女、儿童对于水和环境卫生的改善都是相当满意的。村容村貌。绝大多数村民认为改水改厕后,村容村貌得到很好改善。61.8%和27.2%的被调查者“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改水改厕项目实施后,村容村貌变得更好了,7.3%被调查者“不太赞同”这一观点,而“不赞同”和“很不赞同”的比例仅仅有3.6%。自豪感。在进一步的问卷调查中,79.4%的被调查者在改水改厕后对于自己的村庄“更加喜欢了”,37.6%和45.5%被调查者认为在改水、改厕后,亲朋好友对自家附近环境给予“很高”和“较高”的评价。环境卫生的改善也促进了村民对家园的认可。肠道疾病控制和预防。29.3%和55.0%的被调查农户认为改水改厕后,自己及家人的肠道疾病有“明显减少”和“有所减少”。在问卷和访谈当地的卫生室的医生中也了解到,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安全饮用水的普及以及粪便处理的无害化,使水质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从而使得以饮水传播和蚊虫传播为主的肠道类疾病的发生率大大下降。卫生观念及习惯。在调查自己和周边的人卫生习惯改善方面,38.7%和37.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明显改善”,55.5%和56.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所改善”,5.8%和6.9%的被调查者认为“和以前一样”,而“比以前差”和“比以前差很多”的比例均为0%。这说明,绝大多数当地村民对于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对于其卫生习惯改善的促进持肯定的态度。但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当地村民一些落后的卫生观念和不良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相当一部分村民还是习惯于喝生水,如厕后洗手的习惯并未养成。经济促进。32.8%和42.9%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卫生的改善对经济促进“影响很大”和“有一定影响”。对于改水、改厕后,收入是否有明显好转,30.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明显好转”,56.6%认为“有好转”,而“比以前差”和“比以前差很多”的比例都为0%。对于改水改厕后村里投资增加的情况,19.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增加”,27.8%认为“有一定增加”,9.6%认为“增加很小”,25.1%认为“没有变化”,17.6%选择了“不清楚”。在调查及访谈中了解到,虽然一些村的蔬菜大棚经济、旅游业、蓄养业的发展与改水改厕带来的环境卫生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村民对于改水改厕对经济促进作用及带来的机遇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

农村改水改厕推进使农民对于水和环境卫生的服务更容易获取,水质和厕所卫生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妇女儿童等焦点人群对于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使用的满意度提升。同时,水和环境卫生服务提供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水和环境卫生的现状不断改善,农民对于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改水改厕维护工作、农民意识等方面。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材料,课题组认为志丹在今后的改水改厕项目的推进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改水改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在继续推进改水改厕项目的同时,强调部门之间联动、精简服务供给环节、推进饮用水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改水改厕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率。其二,加强卫生宣传与教育促进。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水和环境卫生,在改善过程中不仅能直接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减少劳动交易时间。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方法鼓励群众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改水改厕项目中,使改水改厕项目成为转变农民健康认知、促进农民公共参与、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

环境卫生论文:畜牧卫生论文:畜牧环境卫生实践教导改革透析

作者:李万军 单位: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气象指标的测定、畜舍通风换气量的设计与计算、畜牧场环境卫生调查、畜舍采光的测定和计算、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测定、畜牧场设计图的识别等内容。在设计性实验中,我们增加了畜牧场的初步设计、畜舍建筑和设计等内容。在实验过程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测定舍内有害气体时,先让学生考虑自己的实验方法、步骤,然后与指导书比较,找出异同。若不同,则让学生设想若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会出现什么结果,若条件允许,则鼓励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做实验时不仅要动手,而且还要动脑,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实验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随时检查学生操作的正误,对操作有误的及时纠正。

在每个实验中我们都增设了一些作业题或思考题,增强实验效果。注重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使用方法、测试地点、操作方法不当等。尽管实验中教师已给予纠正,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出现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因此,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一方面可以指出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纠正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养成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科学实验,记录每一个实验结果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畜舍通风换气量的设计与计算这个实验结束后,针对目前畜牧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诊断并提出处理措施,把经济损失如何降低到低限度。学生们通过讨论,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实践考核方法实践考核改变过去以文字材料(实验报告)为主的方式,从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对思考题的回答、实验中提出问题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如在学生参观完各养殖场后,要求学生对所参观的养殖场存在的缺点进行总结。然后以一个设计者的身份来进行设计,这样就能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理论和实践是否紧密结合,以此来考核学生。考核内容既有实验理论,又有实验技能,这样做能督促学生复习、认真准备。通过改进考核方法,调动了学生在实验、实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引导了学生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生产技能、工作能力,除了在学校安排课内实践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使同学们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责任感,提高素质。开放实验室为了达到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实验室一般在每周三、周五下午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以便于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同学在试验中有问题,教师可随时进行指导。开放实验室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个性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促使人才脱颖而出。

进行科研训练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科研训练。既可自拟题目,也可参与家畜环境卫生学老师承担的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独立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其中的某一部分内容。既接触了实践,提高了操作水平,又了解了科研的步骤及过程。开展畜牧场环境调查同学们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周边地区的农村养殖户、规模化畜牧场进行畜牧场环境调查。使学生了解畜牧场的现状,区别出不同类型畜牧场的特点,找出其中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哪些条件是能够改善的,哪些条件由于客观原因(资金或技术)不能马上改变,避免学生盲目套用书本知识,以免将来到生产单位遇到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畜禽环境是影响畜禽生产力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学习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对培养应用型畜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更加丰富、更加直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等综合素质得到了的提高,从而为我国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为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荣成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顺着全市开展学习实践 科学 发展 活动的东风,积极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本文就荣成市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荣成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积极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整治、村民自治、设施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完善机制、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对策建议

1.荣成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

1.1环卫机构体制现状。荣成市总面积为1392平方公里,辖两城区(崖头、石岛)、12个镇、10个街道、853个行政村、97个居委会。市区崖头、石岛和各开发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物业管理机构,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及村民委员会,按各自管辖范围负责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工商、公安、 交通 、卫生、房管、环境保护等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助搞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中崖头中心城区内设环境卫生管理处,归口市建设局,仅负责中心城区市政界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市政界外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分工负责。石岛区的环境卫生由石岛环卫处管理,石岛环卫处归口石岛管理区建设环保局管理。

1.2环卫人员和清扫保洁现状。崖头现从事环卫工作的职工约436人,占服务人口的0.34‰,其中在编职工33人,临时聘用清扫工或其他人员共计403人,占从事环卫工作人员的92.3%,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初中及以下人员378人,占86.6%。荣成建成区清扫保洁352万平方米,主要以人工为主,有2辆清扫车,机动车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25%。

石岛现从事环卫工作的职工约306人,占服务人口的0?31‰,其中在编职工22人,临时聘用清扫工或其他人员共计284人,占从事环卫工作人员的92.2%,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初中及以下人员人,占90%。石岛市区的道路清扫保洁主要以人工为主,有1辆清扫车,机动车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25%。

村镇道路的清扫保洁形式不一,有的村镇有专人打扫,有的没有专人打扫,全部采用人工方式。

1.3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崖头和石岛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目前均实行混合收集、混合运输。使用的收集运输车辆主要有压缩车,还有全封闭自卸车等。

目前荣成市垃圾收集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二目前占80%。

方式一:

生活垃圾直接投放铁垃圾方箱垃圾运输车生活垃圾处理场

注:垃圾运输车指密闭式运输车等

方式二:

生活垃圾直接投放密闭塑料垃圾桶配套压缩车生活垃圾处理场

生活垃圾收集后,直接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不经过大型垃圾转运站二次转运。目前建成区内共有35个城中村,其中委托环卫有偿清运的有16个,4个城中村自行清运,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15个城中村未实行有偿清运,生活垃圾未实现无害化处理。石岛管理区有6个居委会未纳入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部分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部分未进入卫生填埋场,倾倒在附近的低洼地,城乡结合部尤为突出。

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以垃圾箱和垃圾桶收集为主, 农村 生活垃圾的收运,近年来虽然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少数村镇实行垃圾固定点收集方式。村镇的垃圾运输方式主要是拖拉机运输,仅成山镇配有一辆垃圾压缩车。各镇统一安排环卫工人定期对垃圾进行收集,并将垃圾集中处理,送填埋场进行简易填埋。各镇由于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量不足;加之农户卫生意识不强,仍将生活垃圾沿沟、渠随处丢弃乱扔、乱倒。造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多元化,收集、处理处于不能及时清运现状。

1.4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4.1崖头生活垃圾处理。目前崖头的生活垃圾主要送往孔家生活垃圾处理厂,规划总占地32万m2,总库容为268.79 万m3,规划总投资为9023万元,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该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填埋区占地8.57万m2,填埋容量为120万m3,设计填埋能力为2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20吨/日,可满足市区15年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

目前,崖头的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有效改善了城区环境,提高了城市整体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对社会 经济 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4.2石岛生活垃圾处理。石岛目前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处石岛牧云路南,烟墩至码头公路东,规划占地面积为50亩,工程投资350万元,现已使用面积40亩,填埋高度为6米,渗沥液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场内有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日处理量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共投资250万元。

目前,石岛的生活垃圾全部在该处理场进行处理,但由于该处理场已经接近使用年限,因此需要建设新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目前新垃圾场正在建设过程中。

1.4.3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简易填埋,这些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常年露天堆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

1.5粪便清运处理状况。目前,荣成市区(包括石岛)所有水冲式厕所实现了管道化排放,粪便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同生活污水一起处理。无单独的粪便处理厂。所有旱厕和农村的粪便经简单处理后进入农用。

1.6环境卫生设施及机具现状。全市共有公共厕所101座,其中二类公厕22 座,三类公厕63 座,移动公厕16座,部分对外承包,全部由专人管理。其中,崖头城区61座,环卫管理的公厕二类公厕免费开放,石岛区11座,其他各乡镇共29座,全部属于三类公厕。全市共有果皮箱或垃圾桶(箱)6337个,其中崖头3540个,石岛区2100个,其他各乡镇共787个,有些村镇根本没有垃圾收集容器。全市环境卫生专用机具共57部,其中市环卫处23部,石岛环卫18部,其他各乡镇共16部,运输车辆基本是拖拉机。

2.荣成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分析

从荣成市的城市面貌的变化及近几年环卫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可以反映出,荣成市环境卫生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荣成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情况看,对荣成市的环境卫生有了更高的水准要求,现状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基础管理薄弱。一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取向,导致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只是覆盖在建成区,农村环境卫生未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环境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分散,市级的环卫统筹管理方面,宏观管理能力较弱。三是城郊涉农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的环卫管理 网络 不健全,机构出现断层,且按属地管理原则各自为政,导致农村环卫管理工作执行和推进十分困难。市级环卫机构与这些部门无上下关系,因此对执行工作情况的监督和落实就显得非常有限,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推动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不相适应。

2.2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做到城乡统一规划,缺少区域统筹。按照城乡一体,区域共享原则,荣成市的乡村环境卫生工作没有纳入乡镇统一建设中,实现城乡环卫建设一体化。农村和乡镇环境卫生较差,没有建立相应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各区、镇之间“各行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往往以各自行政区为单位进行规划和建设,没有考虑垃圾处理设施的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造成资源的浪费。

2.3规划设计更新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是公共厕所数量不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平方公里不低于3座的要求。在城区存在找厕所难的问题,现有公厕等级较低、卫生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很差,基本没有设置专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设备,不利于公厕作为公共卫生设施功能的发挥。二是缺少正规的粪便处理厂,城乡清淘的粪便直接排入城区管网或农田,严重污染环境。三是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较低,方式单一,难以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目前,崖头和石岛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方式为卫生填埋,由于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处理方式单一,没有进行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某些种类的垃圾(如餐厨垃圾)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应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垃圾处理设施,拓宽垃圾处理渠道,使荣成市的垃圾处理真正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村镇生活垃圾主要进行简易填埋,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四是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数量不足。各乡镇公厕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厕所不达标,城乡结合部地区厕所档次偏低,无防蝇设施,蚊蝇密度大,异味大。且80%的厕所清扫、清掏不能及时到位。五是镇村环卫装备更新周期长,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多处于陈旧老化状况,大部分使用的是农用车、拖拉机,甚至人力车。部分车况较差,安全隐患大,由于未能密闭运输,垃圾渗漏液沿路洒滴,车辆一过异味熏天。城乡保洁发展不平衡,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域保洁力度不同,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比较低。

2.4意识观念落后,工作经费决口较大。一是由于镇村远离市区,较多群众对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整体观念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把环境管理看成可有可无或毫不关已的事情,不主动积极配合参与进行相关管理,或是认为反正基础设施就这样差,再怎么管理也赶不上市区水平,且后一种思想甚至突出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头脑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消极落后。同时由于村民长年形成的生活习惯,普遍对环境意识不高,使垃圾量剧增,导致镇村内私搭乱建,环境脏乱等形成恶性循环。二是随着推动城镇化进程因拆迁等原因,镇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的土地收益和集体经济实体逐步锐减,收入萎缩,没有了原来拥有土地的优势,无力承担公益事业的经费支出。再者,收取垃圾处理费或清扫保洁费困难重重,按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其收费不涉及农民和农转非人员,致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经费保障难以维系,镇村均感经济压力倍增。还有各镇市容(环卫)站(所)把有限资金用在了低水平日常维护上,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低,严重挫伤了一线环卫工人的积极性。

2.5投资渠道单一,科研和科技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薄弱。一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城市维护费,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 历史 欠账较多。虽已制定了相应的垃圾处理收费方案,但保障措施缺乏,收集困难,从总体上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镇村来说,地方财政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二是随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和先进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卫专业队伍中工作人员老龄化程度高,固定工比例少,文化素质低,也使环卫专业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环卫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宣传力度薄弱,市民或村民对垃圾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

3.目前荣成市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内容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荣成市按照“村(居)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区)处理”的要求,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确定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依托市区、石岛、成山三大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分阶段实施。荣成建成区先期要在崖头城区及周边镇、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试点,实施的范围包括崖头街道尚未纳入市区孔家生活垃圾场集中处理的村庄,寻山街道、崂山街道、城西街道、滕家镇部分村庄,石岛城区及周边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由石岛管理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就目前而言,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要以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主要工作内容有:

3.1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市环卫处、石岛环卫处及成山环卫处,要各自按照各自的行政区划,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市环卫处应做好孔家生活垃圾场的续建和投入使用工作,确保垃圾正常处理。石岛环卫处应加快新建垃圾场的施工,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正常开展。成山环卫应对拟建垃圾场的场址进行选择,完成环评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为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建议走填埋与焚烧相结合之路,以减轻垃圾填埋场压力。垃圾场的建设投资应根据行政区划,由当地财政投资。

3.2建设垃圾中转站点。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块 发展 特点,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中转站点,并加快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尽快启动运行,完善垃圾中转 网络 ,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镇(街道)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目前石岛管理区已完成了6座中转站的建设,崖头周边有寻山、崂山、城西、滕家正在进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

3.3配置中转站压缩、除臭等设备,购置大型垃圾转运车辆。所需的资金应有市财政一次性拨付。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和垃圾转运、处理由市级环卫处负责,费用由市财政投资。

3.4建设村级垃圾收集点,村级要配置收集容器和垃圾收运车辆。按照人口分布状况,根据有关标准统一设计,每个行政村建设3座以上垃圾收集点,收集点的建设、垃圾容器、收运车辆的配置应由各镇(街道)负责投资。镇(街道)和村庄向垃圾中转站收集、运送生活垃圾所需的一切费用,由各镇(街道)或村庄负责。

3.5各镇(街道)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和专业保洁清运队伍。根据各行政村大小、人口规模以及 经济 实力,合理配备村级保洁员,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确保垃圾清扫、清运的正常进行。

3.6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各村清理镇村周边、道路两旁、河道库塘、山野田间等区域积存的各种垃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缔辖区内私设的垃圾场。

4.加快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4.1加大全民宣教力度,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 农村 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开设专栏的形式和渠道,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与其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 法律 法规,切实使城乡居民增强文明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形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4.2结合环境整治创建,实现村民自治。为推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彻底清除各乡镇或村内常年积存的卫生死角,树立环境卫生规范管理的“样板”,使农民们见到实效,为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清理垃圾,改善环境的脏、乱、差。设置标准垃圾箱、落实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入管护状态。二是清洁渠道,加强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各乡镇、村制订长效管护措施,同时发动群众,以有奖举报的方式,进行监督。三是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农村 工业 污染防治。开展不法排污 企业 专项整治,特别是乡镇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污染较重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四是清洁村庄,狠抓“六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要把整治“六乱”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首要任务。五是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活动,各镇(街道)设定奖项,鼓励开展创建部级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单位活动。同时在实施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镇(街道)各村或各居委会普遍召开村民大会,制订《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专门安排监督员每天监督环境卫生清理情况,约束村民遵守公约,保障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还可以在中小学开展“环境卫生小标兵”活动,动员中小学生宣讲环境卫生常识,帮助家长提高文明意识。为了使环境卫生公约随时起到警示作用,每一个村庄都要设置村务公开栏,对环境卫生遵守情况进行张贴悬挂。

4.3 科学 制定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因地制宜减量处理。根据新编制的《荣成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考虑荣成市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市、镇、村环卫基础设施。一是把城乡市容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与农村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实施,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城区远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卫设施规划。有经济实力的,对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实行一步到位,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城乡一体化;经济实力不足的,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再逐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二是把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对城郊的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前,必须合理规划,优先保障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硬件设施的经费和用地,可按照人口的密集程度预先安排环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乡镇、村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落实环卫配套设施。三是把城郊及乡镇的环境卫生纳入全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市(区)和镇(街道)两级政府将环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依据属地建设需要划定经费。也可由市财政统一核拨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等形式多给予经费倾斜,保障必要的环卫设施投入。四是采取垃圾综合处理技术路线,合理配置和规划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填埋技术、垃圾焚烧技术和堆肥技术要合理搭配,努力构建循环经济。

4.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工作网络。首先,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按照

环境卫生论文:浅析解决环境卫生问题的方法

【 论文 关键词】 环境卫生;问题;方法

【论文摘要】 城市的形成是商品 经济 发展 的必然产物。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文明程度是由城市的 历史 决定的。城市规模不同,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问题,经过几年的监察管理实践和认真分析,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平原挖坑填埋,还有的就在市区内坑洼地带和废旧场所将垃圾堆积成山,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 现代 化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相背离。

解决办法: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 农村 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较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解决办法: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 网络 ,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三、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

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四、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环卫事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同。有的区环卫设施新颖完好,有的区垃圾容器陈旧、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甚至产生清运不及时、箱外垃圾长期堆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极易影响市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招商引资和 政治 、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解决办法:垃圾容器属于单位内部并由单位、物业部门管理的,自行出资到环卫指定经销单位购买;属于环卫部门自身管理的,及时更换、更新或维修,对于使用的铁制容器及时油漆冲刷,使垃圾设施及收集点面貌一新,建立巡回保洁清洗队伍,使垃圾容器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对于垃圾容器数量不足的,及时增设垃圾容器,确保覆盖率,保障日产日清。

五、运输粘带和撒漏问题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撒漏是城市道路污染的重要问题。造成道路污染的原因有: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另外,夏季垃圾运输车辆的污水撒漏,雨污混合,污水增多,再加上积压车操作压缩后污水排放不及时,运输途中刹车造成大量污水晃出,臭气熏天,造成城区环境二次污染。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较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六、加大环境卫生监察管理力度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洁的不平衡,乱扔乱倒形成的卫生死角,运输的撒漏等方面城市环卫问题时常可见,为了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卫生都要十分重视。城市环卫管理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这就要求组织专业的环卫监察队伍,对城区进行日查、周查和月查,并及时提交检查汇总报告。

解决办法:环卫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作业规范和考核办法,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考核。每周对城区环卫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反馈,督促整改和提高。每月对城区考核情况汇总报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中还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市区的 发展 要求,提出各城区加强环卫管理的局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考核中,监察队伍与城区环卫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发现的阶段性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及时下发,得到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本着为市民服务、不断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原则,根据不同季节,重点加强对不同内容的监管,冬季对清理积雪、煤灰污染,夏季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撒漏、垃圾箱(桶)污染、垃圾车污水撒漏、雨季流黄等方面的监管,对污水撒漏和垃圾死角、野垃圾场等环境问题及时拍下影像资料,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七、冬季迅速清理积雪,恢复道路 交通 问题

北方的冬季,时常有大暴雪降临。尤其地势起伏较大,北部临海的地区,强烈的北风携带湿气,在陆地抬高的情况下,极容易形成大到暴雪。大雪降临后,不仅人行和车辆交通压力大,而且,城市道路也无法清扫保洁,容易形成垃圾大量积压,清运困难,甚至形成新的垃圾死角。因此,大雪过后,迅速行动,清理积雪,恢复交通,成为以城市管理部门及社区为主的重要 政治 任务。

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为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荣成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顺着全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东风,积极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本文就荣成市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荣成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积极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整治、村民自治、设施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完善机制、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对策建议

1.荣成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

1.1环卫机构体制现状。荣成市总面积为1392平方公里,辖两城区(崖头、石岛)、12个镇、10个街道、853个行政村、97个居委会。市区崖头、石岛和各开发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物业管理机构,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及村民委员会,按各自管辖范围负责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工商、公安、交通、卫生、房管、环境保护等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助搞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中崖头中心城区内设环境卫生管理处,归口市建设局,仅负责中心城区市政界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市政界外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分工负责。石岛区的环境卫生由石岛环卫处管理,石岛环卫处归口石岛管理区建设环保局管理。

1.2环卫人员和清扫保洁现状。崖头现从事环卫工作的职工约436人,占服务人口的0.34‰,其中在编职工33人,临时聘用清扫工或其他人员共计403人,占从事环卫工作人员的92.3%,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初中及以下人员378人,占86.6%。荣成建成区清扫保洁352万平方米,主要以人工为主,有2辆清扫车,机动车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25%。

石岛现从事环卫工作的职工约306人,占服务人口的0?31‰,其中在编职工22人,临时聘用清扫工或其他人员共计284人,占从事环卫工作人员的92.2%,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初中及以下人员人,占90%。石岛市区的道路清扫保洁主要以人工为主,有1辆清扫车,机动车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25%。

村镇道路的清扫保洁形式不一,有的村镇有专人打扫,有的没有专人打扫,全部采用人工方式。

1.3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崖头和石岛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目前均实行混合收集、混合运输。使用的收集运输车辆主要有压缩车,还有全封闭自卸车等。

目前荣成市垃圾收集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二目前占80%。

方式一:

生活垃圾直接投放铁垃圾方箱垃圾运输车生活垃圾处理场

注:垃圾运输车指密闭式运输车等

方式二:

生活垃圾直接投放密闭塑料垃圾桶配套压缩车生活垃圾处理场

生活垃圾收集后,直接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不经过大型垃圾转运站二次转运。目前建成区内共有35个城中村,其中委托环卫有偿清运的有16个,4个城中村自行清运,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15个城中村未实行有偿清运,生活垃圾未实现无害化处理。石岛管理区有6个居委会未纳入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部分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部分未进入卫生填埋场,倾倒在附近的低洼地,城乡结合部尤为突出。

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以垃圾箱和垃圾桶收集为主,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近年来虽然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少数村镇实行垃圾固定点收集方式。村镇的垃圾运输方式主要是拖拉机运输,仅成山镇配有一辆垃圾压缩车。各镇统一安排环卫工人定期对垃圾进行收集,并将垃圾集中处理,送填埋场进行简易填埋。各镇由于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量不足;加之农户卫生意识不强,仍将生活垃圾沿沟、渠随处丢弃乱扔、乱倒。造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多元化,收集、处理处于不能及时清运现状。

1.4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4.1崖头生活垃圾处理。目前崖头的生活垃圾主要送往孔家生活垃圾处理厂,规划总占地32万m2,总库容为268.79 万m3,规划总投资为9023万元,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该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填埋区占地8.57万m2,填埋容量为120万m3,设计填埋能力为2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20吨/日,可满足市区15年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

目前,崖头的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有效改善了城区环境,提高了城市整体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4.2石岛生活垃圾处理。石岛目前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处石岛牧云路南,烟墩至码头公路东,规划占地面积为50亩,工程投资350万元,现已使用面积40亩,填埋高度为6米,渗沥液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场内有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日处理量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共投资250万元。

目前,石岛的生活垃圾全部在该处理场进行处理,但由于该处理场已经接近使用年限,因此需要建设新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目前新垃圾场正在建设过程中。

1.4.3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简易填埋,这些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常年露天堆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

1.5粪便清运处理状况。目前,荣成市区(包括石岛)所有水冲式厕所实现了管道化排放,粪便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同生活污水一起处理。无单独的粪便处理厂。所有旱厕和农村的粪便经简单处理后进入农用。

1.6环境卫生设施及机具现状。全市共有公共厕所101座,其中二类公厕22 座,三类公厕63 座,移动公厕16座,部分对外承包,全部由专人管理。其中,崖头城区61座,环卫管理的公厕二类公厕免费开放,石岛区11座,其他各乡镇共29座,全部属于三类公厕。全市共有果皮箱或垃圾桶(箱)6337个,其中崖头3540个,石岛区2100个,其他各乡镇共787个,有些村镇根本没有垃圾收集容器。全市环境卫生专用机具共57部,其中市环卫处23部,石岛环卫18部,其他各乡镇共16部,运输车辆基本是拖拉机。

2.荣成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分析

从荣成市的城市面貌的变化及近几年环卫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可以反映出,荣成市环境卫生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荣成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情况看,对荣成市的环境卫生有了更高的水准要求,现状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基础管理薄弱。一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取向,导致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只是覆盖在建成区,农村环境卫生未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环境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分散,市级的环卫统筹管理方面,宏观管理能力较弱。三是城郊涉农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的环卫管理网络不健全,机构出现断层,且按属地管理原则各自为政,导致农村环卫管理工作执行和推进十分困难。市级环卫机构与这些部门无上下关系,因此对执行工作情况的监督和落实就显得非常有限,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推动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不相适应。

2.2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做到城乡统一规划,缺少区域统筹。按照城乡一体,区域共享原则,荣成市的乡村环境卫生工作没有纳入乡镇统一建设中,实现城乡环卫建设一体化。农村和乡镇环境卫生较差,没有建立相应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各区、镇之间“各行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往往以各自行政区为单位进行规划和建设,没有考虑垃圾处理设施的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造成资源的浪费。

2.3规划设计更新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是公共厕所数量不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平方公里不低于3座的要求。在城区存在找厕所难的问题,现有公厕等级较低、卫生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很差,基本没有设置专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设备,不利于公厕作为公共卫生设施功能的发挥。二是缺少正规的粪便处理厂,城乡清淘的粪便直接排入城区管网或农田,严重污染环境。三是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较低,方式单一,难以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目前,崖头和石岛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方式为卫生填埋,由于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处理方式单一,没有进行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某些种类的垃圾(如餐厨垃圾)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应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垃圾处理设施,拓宽垃圾处理渠道,使荣成市的垃圾处理真正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村镇生活垃圾主要进行简易填埋,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四是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数量不足。各乡镇公厕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厕所不达标,城乡结合部地区厕所档次偏低,无防蝇设施,蚊蝇密度大,异味大。且80%的厕所清扫、清掏不能及时到位。五是镇村环卫装备更新周期长,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多处于陈旧老化状况,大部分使用的是农用车、拖拉机,甚至人力车。部分车况较差,安全隐患大,由于未能密闭运输,垃圾渗漏液沿路洒滴,车辆一过异味熏天。城乡保洁发展不平衡,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域保洁力度不同,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比较低。

2.4意识观念落后,工作经费决口较大。一是由于镇村远离市区,较多群众对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整体观念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把环境管理看成可有可无或毫不关已的事情,不主动积极配合参与进行相关管理,或是认为反正基础设施就这样差,再怎么管理也赶不上市区水平,且后一种思想甚至突出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头脑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消极落后。同时由于村民长年形成的生活习惯,普遍对环境意识不高,使垃圾量剧增,导致镇村内私搭乱建,环境脏乱等形成恶性循环。二是随着推动城镇化进程因拆迁等原因,镇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的土地收益和集体经济实体逐步锐减,收入萎缩,没有了原来拥有土地的优势,无力承担公益事业的经费支出。再者,收取垃圾处理费或清扫保洁费困难重重,按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其收费不涉及农民和农转非人员,致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经费保障难以维系,镇村均感经济压力倍增。还有各镇市容(环卫)站(所)把有限资金用在了低水平日常维护上,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低,严重挫伤了一线环卫工人的积极性。

2.5投资渠道单一,科研和科技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薄弱。一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城市维护费,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虽已制定了相应的垃圾处理收费方案,但保障措施缺乏,收集困难,从总体上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镇村来说,地方财政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二是随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和先进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卫专业队伍中工作人员老龄化程度高,固定工比例少,文化素质低,也使环卫专业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环卫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宣传力度薄弱,市民或村民对垃圾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

3.目前荣成市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内容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荣成市按照“村(居)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区)处理”的要求,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确定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依托市区、石岛、成山三大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分阶段实施。荣成建成区先期要在崖头城区及周边镇、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试点,实施的范围包括崖头街道尚未纳入市区孔家生活垃圾场集中处理的村庄,寻山街道、崂山街道、城西街道、滕家镇部分村庄,石岛城区及周边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由石岛管理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就目前而言,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要以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主要工作内容有:

3.1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市环卫处、石岛环卫处及成山环卫处,要各自按照各自的行政区划,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市环卫处应做好孔家生活垃圾场的续建和投入使用工作,确保垃圾正常处理。石岛环卫处应加快新建垃圾场的施工,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正常开展。成山环卫应对拟建垃圾场的场址进行选择,完成环评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为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建议走填埋与焚烧相结合之路,以减轻垃圾填埋场压力。垃圾场的建设投资应根据行政区划,由当地财政投资。

3.2建设垃圾中转站点。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块发展特点,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中转站点,并加快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尽快启动运行,完善垃圾中转网络,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镇(街道)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目前石岛管理区已完成了6座中转站的建设,崖头周边有寻山、崂山、城西、滕家正在进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

3.3配置中转站压缩、除臭等设备,购置大型垃圾转运车辆。所需的资金应有市财政一次性拨付。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和垃圾转运、处理由市级环卫处负责,费用由市财政投资。

3.4建设村级垃圾收集点,村级要配置收集容器和垃圾收运车辆。按照人口分布状况,根据有关标准统一设计,每个行政村建设3座以上垃圾收集点,收集点的建设、垃圾容器、收运车辆的配置应由各镇(街道)负责投资。镇(街道)和村庄向垃圾中转站收集、运送生活垃圾所需的一切费用,由各镇(街道)或村庄负责。

3.5各镇(街道)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和专业保洁清运队伍。根据各行政村大小、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实力,合理配备村级保洁员,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确保垃圾清扫、清运的正常进行。

3.6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各村清理镇村周边、道路两旁、河道库塘、山野田间等区域积存的各种垃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缔辖区内私设的垃圾场。

4.加快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4.1加大全民宣教力度,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开设专栏的形式和渠道,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与其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使城乡居民增强文明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形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4.2结合环境整治创建,实现村民自治。为推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彻底清除各乡镇或村内常年积存的卫生死角,树立环境卫生规范管理的“样板”,使农民们见到实效,为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清理垃圾,改善环境的脏、乱、差。设置标准垃圾箱、落实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入管护状态。二是清洁渠道,加强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各乡镇、村制订长效管护措施,同时发动群众,以有奖举报的方式,进行监督。三是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开展不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特别是乡镇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污染较重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四是清洁村庄,狠抓“六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要把整治“六乱”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首要任务。五是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活动,各镇(街道)设定奖项,鼓励开展创建部级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单位活动。同时在实施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镇(街道)各村或各居委会普遍召开村民大会,制订《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专门安排监督员每天监督环境卫生清理情况,约束村民遵守公约,保障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还可以在中小学开展“环境卫生小标兵”活动,动员中小学生宣讲环境卫生常识,帮助家长提高文明意识。为了使环境卫生公约随时起到警示作用,每一个村庄都要设置村务公开栏,对环境卫生遵守情况进行张贴悬挂。

4.3科学制定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因地制宜减量处理。根据新编制的《荣成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考虑荣成市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市、镇、村环卫基础设施。一是把城乡市容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与农村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实施,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城区远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卫设施规划。有经济实力的,对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实行一步到位,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城乡一体化;经济实力不足的,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再逐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二是把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对城郊的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前,必须合理规划,优先保障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硬件设施的经费和用地,可按照人口的密集程度预先安排环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乡镇、村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落实环卫配套设施。三是把城郊及乡镇的环境卫生纳入全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市(区)和镇(街道)两级政府将环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依据属地建设需要划定经费。也可由市财政统一核拨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等形式多给予经费倾斜,保障必要的环卫设施投入。四是采取垃圾综合处理技术路线,合理配置和规划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填埋技术、垃圾焚烧技术和堆肥技术要合理搭配,努力构建循环经济。

4.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工作网络。首先,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按照中国的体制机制,采用政治性手段,来完成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推行环境卫生一体化就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并建立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其次,健全工作网络是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保障。市、镇两级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理顺城乡管理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要逐步实行市(区)、镇(街道)、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走村收集、镇(街道)中转、市(区)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要强化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的职权,理顺与市、区职能部门的关系,保障“以块为主”功能的实现。城郊要稳步推进撤村建居委会,通过建立试点村,推行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并直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

4.5构建完善保障机制。一是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为提高基层单位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积极性,构建合理的投机保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市(区)里补一点、镇(街道)里贴一点、村(户)和企事业单位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各村委会负责垃圾的收集清运,收集、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的一切费用由村负责。各村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收运垃圾车辆购置配备由各镇(街道)负责投资。各镇负责辖区内垃圾中转站建设、配套车辆以及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费用由镇负责。各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建设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中转站后的清运、处理等运行、维护经费由市级财政保障。同时各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压缩设备及其配套的市环卫部门专用清运车辆购置由市财政负责。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对建成村级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经验收合格后,市、镇实行以奖代补。由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的建立,将会大大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二是构建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主要是加强镇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各镇要制订出台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保洁管理责任制,制定规范和标准以村为单位,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不留空白。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制订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4.6稳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既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环卫事业改革作为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特殊性,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以“保障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为目标,按照“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相分离的原则,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中经营性和竞争性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卫事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环卫体制改革。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考评奖罚体系,防止出现因追求企业利益较大化而忽视公共利益,使“脏、乱、差”现象反弹。其次是合理引入竞争机制,以镇或村为单位或划块分片,把清扫保洁推向市场,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扁平化运作模式,以实现环卫保洁的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可由专业物业保洁公司承担,提高环境卫生专业化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市(区)、镇(街道)、村委会三级监督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对专业清洁公司实行奖罚,拨付承包费用。,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形成稳定的收入、投入机制,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推动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环境卫生论文:浅析解决环境卫生问题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 环境卫生;问题;方法

【论文摘要】 城市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文明程度是由城市的历史决定的。城市规模不同,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问题,经过几年的监察管理实践和认真分析,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平原挖坑填埋,还有的就在市区内坑洼地带和废旧场所将垃圾堆积成山,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相背离。

解决办法: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较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解决办法: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三、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

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四、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环卫事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同。有的区环卫设施新颖完好,有的区垃圾容器陈旧、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甚至产生清运不及时、箱外垃圾长期堆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极易影响市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招商引资和政治、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解决办法:垃圾容器属于单位内部并由单位、物业部门管理的,自行出资到环卫指定经销单位购买;属于环卫部门自身管理的,及时更换、更新或维修,对于使用的铁制容器及时油漆冲刷,使垃圾设施及收集点面貌一新,建立巡回保洁清洗队伍,使垃圾容器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对于垃圾容器数量不足的,及时增设垃圾容器,确保覆盖率,保障日产日清。

五、运输粘带和撒漏问题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撒漏是城市道路污染的重要问题。造成道路污染的原因有: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另外,夏季垃圾运输车辆的污水撒漏,雨污混合,污水增多,再加上积压车操作压缩后污水排放不及时,运输途中刹车造成大量污水晃出,臭气熏天,造成城区环境二次污染。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较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六、加大环境卫生监察管理力度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洁的不平衡,乱扔乱倒形成的卫生死角,运输的撒漏等方面城市环卫问题时常可见,为了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卫生都要十分重视。城市环卫管理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这就要求组织专业的环卫监察队伍,对城区进行日查、周查和月查,并及时提交检查汇总报告。

解决办法:环卫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作业规范和考核办法,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考核。每周对城区环卫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反馈,督促整改和提高。每月对城区考核情况汇总报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中还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市区的发展要求,提出各城区加强环卫管理的局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考核中,监察队伍与城区环卫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发现的阶段性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及时下发,得到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本着为市民服务、不断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原则,根据不同季节,重点加强对不同内容的监管,冬季对清理积雪、煤灰污染,夏季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撒漏、垃圾箱(桶)污染、垃圾车污水撒漏、雨季流黄等方面的监管,对污水撒漏和垃圾死角、野垃圾场等环境问题及时拍下影像资料,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七、冬季迅速清理积雪,恢复道路交通问题

北方的冬季,时常有大暴雪降临。尤其地势起伏较大,北部临海的地区,强烈的北风携带湿气,在陆地抬高的情况下,极容易形成大到暴雪。大雪降临后,不仅人行和车辆交通压力大,而且,城市道路也无法清扫保洁,容易形成垃圾大量积压,清运困难,甚至形成新的垃圾死角。因此,大雪过后,迅速行动,清理积雪,恢复交通,成为以城市管理部门及社区为主的重要政治任务。

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学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探讨

【摘要】

目的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加强学生对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环境卫生学的部分章节教学中构建了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任务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将任务驱动法与案例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在学生中进行实践证实,此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

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通过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1-2]。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是将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结合的产物,它以具体任务为载体、将案例与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相结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分析具体案例,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与协作,完成既定任务、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3-5]。这种方法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学方式,同时又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事先给学生以既定的任务,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充分发挥了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6-7]。为了加强学生对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理论运用于环境卫生学教学中,构建了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任务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并在预防医学专业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中应用。实践证实,此教学方法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任务式案例教学法的设计

以校预防医学专业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为对象,以杨克敌主编《环境卫生学》为教材,选择公共场所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理、自然灾害环境卫生三个章节进行任务式案例教学,每个章节分别选择2~5个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其中公共场所卫生部分的类别多、情况复杂,因此选择的案例也最多,分别选择了旅店因燃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中毒事件、火锅店通风不畅致人CO中毒事件、舞厅不明原因眼病及皮肤病案例分析、酒店不明原因眼病案例和游泳池皮肤病案例进行分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一章中选择涵盖大气和水污染的典型的天津大爆炸事件和河池龙江镉污染事件;自然灾害环境卫生部分则选择汶川地震和2016年洪灾。按照假定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包括经历者、管理人员、调查人员、医护人员或救援人员,给每个案例精心设定不同的任务。

二、任务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准备阶段:课前1~2周,教师通过QQ、微信等方式将案例与角色任务发放给学生,并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杂志和网站等,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利于学生收集相应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将全班同学每6人分为1个小组,开展任务式案例教学。根据案例的不同,小组的角色任务相同或不同,每个小组分别建立自己的QQ群或微信群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会指派一名代表将本组分析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报并在全班开展讨论。

2.课堂实施阶段:因为每个小组已经利用课前阶段对本组任务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因此课堂阶段主要是小组汇报、班级大讨论和对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课堂上,老师首先简要介绍要讨论的案例及任务,然后由每组派人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期间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发问。各组轮流汇报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案例的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系统化和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完成本章节知识的学习。

三、任务式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与评价

在学期教学任务结束后,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每项均包含显著提高、提高、无明显变化、下降和显著下降五个选项,统计时以选择其中显著提高和提高为认可任务式案例教学法。经预调查后,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调查,学生当场填完,经核实无漏项当场回收。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1份,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统计结果显示,185人认为任务式案例教学法能明显加深理解,77人认为可加深理解,总认可率达到93%;超过80%的学生认为此方法在提高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有效获取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认为此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的比例高达93.9%。为客观评价任务式案例教学的效果,在2015级学生期末考试结束后,按照学生失分数与总分值的比例,分别统计学生在任务式案例教学法三章内容上的失分率与其它章节的失分率。结果显示,这三章的失分明显低于其它章节,仅14章有一个学生出现了失误,10章和15章内容均未出现失误学生。

四、任务式案例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并不是及时次应用[8-9],但基本是基本课堂讨论为主,并没有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在案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系列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分析案例,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进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此方法着眼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和规则,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从上课效果和考试结果来看,任务式案例教学法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减少学生的失分率,但同时也有近70%的学生认为此方法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9%的学生认为加大了学习的负担。但也正是这种“负担”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教学过程中来。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提前了解,会使讨论思路更加清晰,更容易适应案例讨论教学各个环节的展开,也可以通过引导小组开展轮流主持案例讨论教学,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应的,任务式案例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广泛搜集案例又要精心设计任务;案例和任务既要贴合教学内容,又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给予的建议上,94%的学生建议继续实行任务式案例教学法,但选取的案例尽可能新一些,距离生活近一些。

总之,任务式案例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上的改进,同时又是任务式教学的拓展,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优势,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利 吴学森 杨晶 张杰 宋健 单位: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环境卫生论文:新农村环境卫生建构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环境卫生建设却明显滞后,农村污染严重,卫生环境明显落后于城市卫生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的环境卫生规划问题,已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来解决。 1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成因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活垃圾、污水、人及牲畜粪便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业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生活污染和城市污染叠加,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的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1.1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1)由于大多数居民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于房前屋后、农田边、水塘边和马路边,很少送到垃圾处理厂,导致垃圾污水处理达不到无害化要求。2)由于卫生厕所还没有在我国农村普及,粪便的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要求。大部分农户家庭仍然是设施简陋的老式厕所,这种厕所防病效果不佳,使浅层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危害了村民的身心健康。3)由于垃圾随意堆放,夏季腐烂发臭,造成蚊蝇孳生,如果遇到雨季,腐烂的垃圾蚊蝇随着雨水留进农田,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还有许多垃圾堆放在河沟池塘边,直接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4)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村庄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居民私搭乱建,住房与道路、排水、公厕设施不配套,影响了后续的建设和发展,更危害了环境卫生规划。5)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陈旧,如化便池、垃圾收集容器等,都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垃圾收集工具太过简易,密闭效果、防漏效果都很差,加之乡镇垃圾收集系统刚刚处于启动阶段,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的期望还有所差距,导致卫生环境规划受到制约。6)近几年来,由于环保原因,我国了限塑令,很多一次性塑料制品悄悄的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有些企业和个人,贪图眼前利益,不顾农村的环境卫生情况,将生产和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这些外来的垃圾也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7)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是难以改变,大多数居民中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方式,院子内杂物随意堆放,随地吐痰,牲畜散养,招来很多苍蝇蚊虫,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农村环境卫生的规划,更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1.2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成因 1)资金缺乏。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农村环境改造的关键因素,由于资金短缺,我国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配备、管理能力都跟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导致了农村卫生环境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2)部分领导干部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我国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够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上过于消极,重视当前效益,也给农村环境卫生规划造成相当大的困难。3)缺乏技术支撑。由于农村的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处理难度很大,而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如今的处理要求,需要使用更新的技术。4)突击整治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我国强调“村容整洁”,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不定期的突击整治,农村在环境整治和设施配置等方面也有所投入,但是缺少后期的维护,从而导致检查评比过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不能实现长效管理。5)村里缺乏宣传教育,农民环保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疏于管理,没有很好的对农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加之农民普遍缺乏环境卫生保护意识,认为环保是干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致使农村环境卫生无法长期保持。 2借鉴城市规划经验农村环境卫生规划要点 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规划好农村的环境卫生,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规划好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1)因地制宜的制定村镇环境卫生综合规划方案。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计划,健全乡镇级卫生管理机构,做到村容整洁,牲畜不再散养,配备好基本的环卫设施,环卫制度和保洁队伍,确保路面干净平整,垃圾定期及时清理,污水排放系统畅通,室内、院内、厕所都要保持通风,整洁,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加强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多渠道筹集资金,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环卫建设和管理的资金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3)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农民的饮用水问题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农村的改水工作,保障让农民尽早喝上自来水,喝上卫生水,以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改厕问题也不能忽视,要大力修建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让农民使用上卫生厕所,养成卫生习惯,过上健康的生活。4)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网络。将农村、城中村和城郊村的环境卫生纳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确保没有管理空白区域。5)建立垃圾收集处理制度。垃圾收集处理制度是治理农村卫生问题最直接快捷的办法,要将垃圾集中处理,改变随意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农村的垃圾收集可以借鉴城市的垃圾处理办法,定点收集,定点销毁,还要做到垃圾分类回收,能处理的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就转运到大型垃圾处理部门集中处理。6)鼓励农民自己建设环境保护措施。鼓励农民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建设适合于自己家庭的卫生设施,如生态卫生厕所,沼气池等。这样既能补充能源,又能减少污染,减少垃圾排放量。7)加强科研投入,开发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技术,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8)注重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共同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培养群众的社会公德。9)加强集贸市场的管理。集贸市场要纳入统一管理,首先要杜绝乱设摊点现象;其次要落实定点摊位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度;要配置垃圾回收容器和公共厕所,并派专人管理,以保持这些设施的整洁卫生。#p#分页标题#e# 3结语 农村的环境卫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在农村环境卫生规划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环卫工资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我们要根据地域特征,适当的规划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从最基本着手,从垃圾、粪便、污水处理等最简单的问题着手,解决环保问题。同时还要不断的在干部和群众中普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调度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体制现状与革新建议

一、国内外城市环境卫生体制现状

1.国外现状。环境卫生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趋势是构建统一的服务市场,实行公共服务作业民营化。英国、法国、瑞士,其环卫运行模式都打破了行业垄断,采取环卫部门民营化或部分民营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德国的环卫事业是由政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加拿大环卫事业则是由政府协调,允许国内的部分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卫标准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机构,尽可能的将环境卫生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成功典例之一,新加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采用私营化、招投标、产业化、公开化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方式[1]。日本的环境卫生也是亚洲国家中做的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卫事业是以政府组织为主,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参与作为补充。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积极创新,加快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发达程度的表现,城市的环境卫生事业作为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准之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环卫工作管理的各种要素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例如,建立资料库收集所有环卫事件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直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报告非法丢弃垃圾事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环卫工作的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杜绝责任推诿,同时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可以随时关注并参与环卫工作的评价。环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通讯、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渠道,从而加快城市环卫事业现代化的进程[8]。#p#分页标题#e#

3.积极联合高等院校创新环卫设施,加大环境卫生工作科技含量。城市环卫工作高科技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连市聚集了许多科技开发研究所以及众多高等院校,这些有利的条件都为环卫工作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政府、企业都应与这些部门积极联合,研发垃圾清扫、收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不但提升本地环卫作业水平,还对外输出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环卫工作效率的新产品,例如,节能垃圾清扫、清运车,新式密闭垃圾收运车,多功能智能清洁车,防腐蚀的涂层材料等,加大环卫工作科技投入的比例,真正实现环卫工作的科技创新。

4.扩大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公众参与管理与监督。城市居民是城市中的主体,环卫事业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成员,应在市民及商业、企业等群体中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环卫事业与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公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12345热线、信访投诉等多种渠道参与环卫工作的监督,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每个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环卫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等工作,让每个公民都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每个公民都充分发挥主人公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关注,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

环境卫生论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管理办法

为确保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持续改善全镇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管理,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美观的美好乡村形象。根据《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试行)》(办发〔2017〕6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

一、督查考评目标

开展以“四清”、“五化”、“两控”、“两处理”、“两示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整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堆、农膜乱飞、广告乱贴、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影响人居环境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讲卫生、勤清洁、重环保的理念,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大提升的目标。到2017年底,建成一批环境舒适优美、基础设施健全、服务设施配套、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文明和谐的美丽村。

二、督查考评对象

(一)镇区环境卫生:依据《镇镇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确定的责任区域和责任单位,对镇区各单位进行考评。

(二)农村环境卫生:对各村进行督查考评;同时对包村、包片领导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履职情况进行考评。

三、督查考评办法

(一)督查考评主体:

1.督查: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对村、镇属各单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不定期不间断督查考评,每月不少于三次。

2.暗访:由镇督查组对全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暗访,暗访结果纳入考核,每月通报一次,对未及时或按规定要求做出整改的,进行通报批评。

3.考评:由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队,镇人大、镇纪委以及镇分管领导参加,镇党政办抽调一名干部和4名村负责人(轮流安排村书记或村主任)组成考评组,每月对镇区各单位的责任区域和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二)督查考评方式:

1、集中考评:每月月底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成考评组集中进行考评。

2、分组督查:党政主要领导分片带领分管领导逐村逐社不间断进行督查。

(三)督查考评标准:依据《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文件内容,根据全镇工作进展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确定当月督查内容。

(四)督查考评结果应用。

1、考评组考评结果由镇分管领导负责汇总,共分为五个等次,其中:一等次1名,二等次3名,三等次3名,四等次3名,五等次3名,镇政府每季度依据考评等次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费用进行奖补。

2、督查考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督查通报》形式及时向各村、镇属各单位反馈,同时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

3、每月考评得分和排名情况通过公告栏、手机微信等形式公布,排名后三位的村由镇党委对村书记、主任、文书进行约谈,并责令村书记在镇村干部会上做书面检查;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村,给予村书记党政纪处分;连续三次排名后三位的村,按照《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问责办法(试行)》、村委员会组织法启动问责程序,镇党委委派包村领导为及时书记,同时年终考核不定等次。

4、每月的考核结果累计分数作为该村委会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5、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日常考核结果按30%的比例纳入各村年度卫生考核,年终考核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按30%的比例单独列项进行考核,依据该村年终累计得分进行综合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村,以及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个人,由镇党委、政府按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工作不达标,排名后三位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当年不得评先树优。

6、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与各村环境卫生整治考评结果相结合,同考核、同奖惩,奖优罚劣。每月考评为第四、第五等次的村,身份是公务员的包村领导罚款100元,干部罚款50;身份是事业人员的包村领导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10%—20%,干部扣5%—10%,对不按时上缴罚款的,年终考核不定等次。

7、集中考评结果占总分值的50%,班子成员专题会议综合测评结果占总分值的50%,总分作为当年各村考评依据。

8、分组督查中每发现一处,保洁员扣发工资30元,监督员扣发工资100元,村干部扣发工资100元,由村上执行,镇政府从该村当季奖补资金中扣除。

环境卫生论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法

一、环卫科在办事处环境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对办事处辖区城市环境卫生的“日督查、周检查、月评比”活动。

二、环卫科每周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环境卫生状况和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杂物清理等情况进行一遍地督查,发现不符合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的情况,逐一进行拍照并向有关责任单位(各社区、环卫科、城建科、园林科)下发限期整改责任书,整改责任单位整改到位之后向办事处写出整改报告,环卫科到现场复核后予以消号。

三、对各社区环境卫生的周检查、月评比工作,由环卫科组织,在办事处环境卫生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成员参与下实施,每月4次,其中社区主任参与1次,社区主抓环卫工作的副职参与2次,分包社区科室长参与1次,每季度办事处全体班子成员和社区支书参与1次。参与周检查的人员每个人对各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排序,排序分建成、半建成区两块进行,各排出1—8名,每个参与检查人员的排序情况相加之后的数字即为各社区的周检查结果。

四、计分办法:每月考评按百分制计算,周检查每次为10分,检查结果较高计9分,低计6分;被市电视台曝光一次扣10分,没有按限期整改到位加倍扣分;在爱卫办等单位检查中被扣分的,每处扣6分,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加倍扣分;被市领导和创建办、市委市政府督查考评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两办批评一次扣5分,限期不整改到位的加倍扣分;办事处领导和环卫督查考评科日督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一处整改通知书扣1分,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加倍扣分。被市电视台表扬一次加奖5分,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一次加奖5分,被市创建办、市委市政府督查考评办通报表扬一次加奖3分。

五、每月对日督查、周检查以及按计分办法计算的情况,提交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会议审议,对各社区及有关责任单位进行通报并提出表扬和批评。

六、每季度对三个月的月考评结果进行汇总并提交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会议进行审议,对排在前三名的社区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加分奖励,对排在一名的社区通报批评,社区向党工委办事处写出书面检查,并就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落实。

七、月考评结果,记入年终办事处对社区考核成绩。

环境卫生论文: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

一、目标要求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总体目标,以“洁净、亮绿、清新、有序”为标准,以健全环卫队伍,完善环卫设施,落实环卫经费为重点,以强化检查评比和实行奖优罚劣为手段,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健全机制

(一)健全、规范环卫队伍,明确岗位职责

1、辖区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由办事处环卫科按照路段等级确定清扫保洁工人的人数,明确岗位职责。

2、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清扫保洁,由各社区按照其所辖需要清扫保洁的公共区域确定人数,并明确岗位职责;关于清扫保洁人数的确定。

3、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由环卫科负责协调,暂按照现有收集清运工人划定的区域进行作业,各社区依照日产日清、无积存的标准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必要情况下,依据垃圾收集的数量和频次进行适当调整。

4、城市建筑垃圾(包括装修垃圾)的清运由城建科负责协调,各社区对产生建筑垃圾的业主进行监督管理,防止积存,乱倒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环卫设施

1、办事处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设、改造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各社区对于新建中转站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做好配合,对于公厕建设要按照办事处每个社区新建一座二类公厕的要求抓好落实。

2、关于主次干道果皮箱的安置,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由办事处负责落实,达到每50米一个的标准。

3、各社区负责落实:居民楼院每个门栋配备1个垃圾桶,独家院每排配备一个垃圾桶,或3000平方米建一个密闭式垃圾房,城乡结合部尚未改造的居民区以建密闭式垃圾房为主,数量密度以满足需要方便居民为宜,原则上不少于20户1个,桶房可以相互替代,但要完成总的目标任务,达到方便居民,生活垃圾不见天不落地的要求。

4、清扫保洁工人要配齐保洁工具,包括扫帚、笤帚、灰斗、铁锨、三轮车等达到每人一套,从事主次干道清扫保洁的由办事处配备,负责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清扫保洁的工具由社区落实。

5、辖区单位和门店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也要配齐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容量以能满足本单位2日所产垃圾量为宜。

(三)健全管理制度

1、清扫保洁:

(1)环卫科要完善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制度,落实“24小时两扫、全天保洁“的要求,明确上下班时间和清扫保洁的质量标准。

(2)各社区要健全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清扫保洁制度,落实“24小时一扫、全天保洁”的要求,明确清扫、保洁的质量标准,划定每个环卫工人的清扫保洁区域,并使其知道岗位职责。

(3)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和单位的清扫保洁的监督管理,也要纳所在社区的检查评比,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责令改正,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2、垃圾清运:

(1)环卫科要针对启用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具体情况通过近一阶段的运行,完善垃圾清运机制和制度。

(2)各社区要按照办事处总的要求和本社区具体情况,健全对生活垃圾清运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日产日清以及不见天不落地无积存目标的实现。

(3)各社区要与辖区门店、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生活垃圾处置协议,督促清运工人按照协议的约定搞好上门收集工作,切实解决乱倒问题;同时要在居民区中开展定时投放和收集垃圾的宣传、教育、引导活动,提高居民维护环境卫生和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的自觉性。

3、“门前三包”制度

各社区要加强对辖区门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对于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不服从监管的门店,要建立违法违章行为抄告制度,提请市有关职能部门执法,以确保“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

4、督查评比制度

(1)各社区要建立和完善对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人的日常监督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落实提高管理水平。

(2)环卫科、园林科、城建科等职能科室,按照其职责分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以保障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办事处环卫领导小组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要求,对辖区整个环卫工作开展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工作,通过检查、评比、考核促进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办事处建立城市环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辖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日常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管理工作。

2、各社区要建立支书、主任挂帅,相关班子成员主抓,有关同志配合的环卫工作落实机构,以保障各项环卫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环卫经费,严格评比奖罚。

1、各社区与环卫规费征收科配合,加强对辖区居民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扩大征收面提高征收率,以保障清扫保洁工人工资的落实。

2、办事处财政将环卫事业经费纳入预算,优先保障环卫工人工资的发放和环卫设施维护经费的落实,以保障环卫正常工作的开展。

3、为使环境卫生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由办事处环卫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社区和环卫、园林、城建等职能部门进行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全年总评。对按月评出名次的得分情况作为季考核、全年总评的依据,每月公布名次,每季度对考核排在前5名的社区命名为环卫工作红旗单位。6—10名的命名为环卫工作先进单位,对每月排在一名的实行通报批评,对季度考核排在一名的实行黄牌警告,并建议对主抓领导调整分工,对全年总评排在一名的社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一切评先资格,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

环境卫生论文:数字化管理对环境卫生管理的运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环境卫生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城市卫生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卫生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环境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高度重视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文章针对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建设;环境卫生作业;车辆交通

纵观当今社会,可以看出环境卫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环境卫生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环境卫生管理中引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1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发展步伐,各行各业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随着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

2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2.1数字化管理可以对环境卫生作业进行实时监控

数字化管理可以对环境卫生作业进行实时监控,简单来说,就是在检查城市的环境卫生时,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进而可以把握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可以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清扫车上,这样就可以在发现环境卫生问题之后,及时时间定位到附近的清扫车,方便最近的清扫车进行清扫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在及时时间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保障环境卫生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

2.2数字化管理可以对车辆交通进行实时监控

可以在车辆上安装数字化设备来对城市作业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以方便科学管理。这样一来就可以掌握车辆的动向,对其行驶轨迹了如指掌,进而方便对车辆进行有效的调度。这就要求在作业之前,制定和设计急性的预定轨道,设置好相关的数字化设备。通过数字化管理,就能自车辆偏离行驶轨道或者出现错乱时及时发出警报,在及时时间提醒驾驶员,并且记录下车辆的实际交通情况。

2.3数字化管理可以做好车辆的信息管理工作

数字化管理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及时地掌握城市的卫生环境情况以及车辆的各类信息及行驶情况。数字化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库,将车辆的车型、数量、车况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展示,之后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除此之外,通过使用数字化管理方法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调度和配置。

2.4数字化管理模式便于驾驶员进行调度管理

数字化管理中的“钥匙盘”功能可以随时查找车辆驾驶员的考勤情况以及自然情况等信息。可以通过语音短信群发功能或者对讲功能来临时调度驾驶员。通过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使得驾驶员掌握各项工作,在进行环卫工作时一旦出现突发状况,驾驶员就可以在及时时间向指挥中心进行汇报。当出现特殊情况时,驾驶员还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人员和车辆的调度,进而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2.5数字化管理有助于统计报表管理以及数据信息分析

纵观环境卫生工作的全局,数字化管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环卫管理信息的处理。通过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在进行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高效地处理各类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6数字化管理有助于降低环境卫生管理的成本

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和汇总,并且能够在及时时间进行车辆和人员的配置及调度,大幅度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和便捷程度,并降低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3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卫生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也提高了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标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进行工作时的时效较长,单人作业模式较为普遍,质量管理难度较大。传统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很少采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存在一定的死角,无法形成无死角的管理,使得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很难大幅度提高。通过分析总结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总结当前环境卫生建设的新局面,不断改革创新、改变思路、深化改革,逐步引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2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逐步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中数字化技术设施建设。并通过合理进行资金投入比例,不断贯彻国家相关政策,使得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实现环卫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刚开始筹建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时,领导、管理者以及项目的具体负责人都要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并加强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与具有相应数字化技术支撑系统的开发公司通力合作,来构建总体的系统建设框架,并撰写前期规划。为确保数字化系统的顺利建成以及运行质量,中心应成立专门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办公室,为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3.3做好规划工作,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

当完成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之后,数字化管理尚需进行深入探索。这就需要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并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首先,应该进行硬件设施的完善,之后在新环卫设施上安装系统;其次,需要确保前期规划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为垃圾收集、公厕保洁、道路清洁以及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预留出空间和多个对外接口,因此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应考虑到长期的发展,在满足现有功能的前提下为未来的开发利用预留空间。

3.4注重应用并逐步完善

在系统试运行阶段,可能会出现科技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带来的不稳定性、不性、不适应性等问题,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改进。比如,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载系统可能会受到噪音的影响,导致声音模糊不清;在系统登录时出现的不稳定状态导致各分中心都不能正常登录系统或者是地图的显示不清晰或不显示;油耗显示的数据与实际耗油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不性;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车载电瓶的耗电量过大;车辆上所安装的设备线路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中心以及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心通过不断努力已经解决了部分难题,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尚需进一步完善。

3.5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对于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应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更多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数字化管理的较大效能。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活动来提高环境卫生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数字化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通过专业的培训以及举办经验交流会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数字化管理的工作流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手段等进行培训。除此之外,应该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数字化管理工作,并通过设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划分工作职责,确保该制度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掌握的技术、最前沿的动态,才能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

4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数字化管理

4.1逐步强化应用系统实施管理意识

为提高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应该进行观念的转变,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对应用型系统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管理学习氛围,大力开展数字化管理相关的宣传活动,推动各级领导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实现系统管理,逐步提高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质量。

4.2建立健全数字化管理系统保障机制

应根据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运用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及建议,对《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管理规定》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按照《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建立指挥中心以及各分中心的软硬件设施维修保养制度以及系统管理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与此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不断完善系统的开发应用,对于在使用数字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推动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5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环境卫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环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对于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助于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环境卫生论文:预防医学环境卫生教学质量剖析

【关键词】 环境卫生学;教学;体会

【摘要】环境卫生学是应用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阐明其规律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影响的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广泛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近年来,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卫生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高危人群概念的提出加深了对环境卫生学病因的探索,环境污染物健康危险度评价也日趋向国际标准化靠拢。为了能够结合时代特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使该学科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为人类健康服务,根据教学实践以及经验交流,就教学中常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些体会。

一、把握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当今社会,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应用,随之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已逐步凸现,除了时有发生的急性事故和传染病以外,也造成我国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疾病谱的改变使得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控制。而环境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大气、水、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每个人身边随时存在的外界环境因素和我们健康的关系。因此,在开课伊始就要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与人类自身健康的密切程度,明确学习目的和用途,即方向性和实用性,明白要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都离不开对环境的控制和对疾病的预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尤其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改变其过去认为预防医学“无用”的观点,让学生将该学科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使其认识到该学科的学习对于促进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增强学习兴趣,加强理解,巩固记忆

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除了事先要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对教材精心编排外,更要密切联系实际,围绕实例展开教学。教材中的实例一般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而补充一些新发生的,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会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知识每时每刻都与自身相关。比如讲述化妆品卫生时,结合目前在学生中普遍流行染发的现象进行讲解。染发在学生的眼中是一种美的时尚,学生有染发经历的不在少数,跃跃欲试的人更不计其数。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染发剂的成分,更不知道染发剂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以此为话题,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长期频繁染发对身体的损害等,给学生一个短时间的发言与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就此过渡到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举例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原来环境与健康的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加强了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根据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中提出了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认知规律,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了解并遵循这个规律,按照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的体现上主要是教师角色从过去知识的机械灌输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接受者,明确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中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上课时教师忙于灌输内容,学生忙于记笔记,学生的思维处于迟钝状态,对学习的内容不加以理解、思考、推理,仅仅停留于书面文字的记忆,或者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要达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目的,不仅仅要学生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主学习知识、利用知识,这需要教师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的经验是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创造一定的情境和空间,让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进行讨论,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不解之处,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层面上逐渐展开,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知识,同时增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住宅卫生时,针对目前室内装修污染较严重的事实,创建室内污染与健康效应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室内装修污染的问题,搜寻相关资料并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注意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的备课仅仅依靠教科书和参考书来准备护理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现代教学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已走进校园并为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想环境。目前大学教学已基本普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形式比传统板书更直观、生动,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但我们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不能仅仅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书面备课的替代工具,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工具。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不能仅仅是书本内容的拷贝,上课时照着宣读,这样使学生对每张幻灯上面的大量的文字感到索然寡味,在有限的一张幻灯片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又迫于考试压力, 怕丢掉考试内容,拼命记笔记,从而没有时间听讲, 造成恶性循环。我们的体会是课件应该是简洁明瞭,层次清晰,上下幻灯联系紧密,重点突出。避免大量文字,把学生从阅读幻灯片上转移到思考和听老师讲解上来。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的画面和动画, 分散学生注意力。应该充分发挥幻灯带来的优势, 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学生对潦草字迹的误解, 可方便地显示讲解时要求的图表,以及更直观地举例,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讲解水平要求的降低,相反,教师的语言、仪态、肢体动作等依然是调动课堂气氛、与学生达成互动的主要因素。如授课时要求教师语音清晰,音调正确,语速适中,仪态端庄、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等。因此,现代教学方法也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为了培养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进行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词汇的强化。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环境卫生学以及整个预防医学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对环境卫生学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环境卫生论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策略

1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城市规划不合理的现象在中小城市普遍存在。随着中小城市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旧建筑改造、建设新小区的步伐也也是提速。但是在这两个方面却存在环卫管理问题,一方面是在建设时,环卫基础设施未配套建设,在建筑后期很难重新规划地方放置建筑垃圾。另一方面,已经建成的设施,不能满足目前城市发展对环卫设施的要求,且分布的区域不合理。露天垃圾场随处可见,河流也被严重污染,这对城市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

1.2环卫管理投入不足,对城市卫生不够重视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化,一些地方的经济企业以农业为主,市场经济发展较慢,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城市环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地方财政迫于压力,即是对城市卫生足够重视也无法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环卫管理工作。有部分城市,居民本身对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政府部门只重视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忽略城市环境卫生所能带来的隐形效益与社会影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环境卫生不重视,对居民未进行正确环卫观念的引导,自然不会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去发展环卫工作。

1.3环卫管理人员参差不齐每一个城市中,辖区内的环卫工作都由不同能力的职能部门执行监管,这些执行人员队伍所接受的培训、对环卫工作的认识不统一,他们所管辖的区域也决定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例如城市中心的商业街、商业广场由环卫部直接管理,他们接受过专业培训,熟识管理质量标准,环卫部也会对其的管理质量遵从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管理。然而在下面的社区街道,辖区内的环卫工作由社区街道办事处或者居委会来管理,他们的环卫队伍人数较少、环卫设施配置不足,致使大街小巷容易出现垃圾随处可见的问题,让城市的形象受到影响。

1.4环卫管理责任不明确随着中小城市不断扩大城区面积,加快发展步伐,导致在环卫工作管理中出现对市区、街道的交叉的公共部分,出现管理职责不明、多重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对于公共区域环卫管理职责归属不清,造成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新规划的城区。由于疏于管理,露天垃圾场随处可见,垃圾随地扔,不仅污染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对水质进行污染,对城市文明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

1.5环卫管理体制不健全,环境立法不完善环卫管理工作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核心,但是环卫管理工作却并不仅仅是环卫部门的单项工作,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例如建设一个垃圾小那场,需要国土部门、城市规划部门、财政部门等参与配合,这些部门如果不能有效配合,垃圾消纳场的场建设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甚至最终无法建设。由于环境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能对环卫部工作人员进行很好的保护。在执法过程中,不能占据重要地位,导致环境法无法实施,从而使环卫部工作人员不能依据环境法来执行任务。

2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措施

2.1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环境问题是一所城市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对于城市中的作为固定用途的环卫设施,不能因利益驱动而随意拆除挪作他用。针对城市中出现的乱贴乱画影响市容的行为要及时阻止,对于旧城改造的建筑应该提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建筑垃圾等杂物放置在统一的位置,对施工现场进行整顿。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充分对城市建设中的环卫设施及环卫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规划。

2.2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环卫管理的重视度政府在环卫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展示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应看到环卫管理所带来的长期社会效益。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卫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对城市的环境卫生进行宣传,来引导人们共同保护好居住的环境,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城市居民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例如增加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等。针对一些中小城市中以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应该转变思维,在财政预算尽可能控制的前提下,加大对环境卫生的投入力度,保障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

2.3加大对各级环卫管理人员培训虽然各层级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层次不齐,接受的教育培训不同,对环卫工作质量认识不足。尤其是针对区县级的环卫管理人员,应加强进行培训,树立环卫管理工作的标准与规范,严格按照标准来开展工作。在管理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对基层的环卫管理人员开展政治学习、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可以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对于过失,追求责任,对于表现好的人员进行奖励。不仅对环卫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约束,还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4明确区域管理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对于市区、街道出现交叉的公共路段,建立城市环境卫生区域管理制度,明确到人,明确职责。城市的主干道、居民区、商业街、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划分到环卫部门统一管理,社区街道、小巷的环境卫生,划分到街道或社区办事处统一管理。各辖区内出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管理辖区的部门。各部门分工协作,各自管理好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中出现问题后就相互推诿的现象。为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2.5改革管理体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环卫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政府是一个城市的较高权力者,应该主动协调环卫管理工作,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各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环卫工作每个人都有责任。同时要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城市环卫管理人员的地位,使环境执法能够落到实处。切实的发挥该岗位人员在保护环境及环境执法中的任务。

3结语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严格监管,还需要提升城市居民的意识。本人仅针对常见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以期对提升中小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更好的发展建设文明城市。

作者:孙连才 单位:东宁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环境卫生论文: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整改措施

按照县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改善城区市容环境秩序,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一、市容市貌

1、采取“错时上班、交叉执法、定岗定人定责”的管理方式,对阳岭大道、章源大道、沿江路早点摊、夜宵摊点进行严格间、限地点经营,进一步规范管理。

2、加强建筑余土、渣土管理。开展以强化渣土管理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对建筑工地进行造册登记,加强日常监管,提前介入,强化源头监控,同时加大对乱倒乱堆建筑垃圾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3、强力整治户外广告。对县城区破损、有碍市容不规范大型广告,门店招牌和横幅、条幅等户外广告进行专项整治,对不规范,不符合设置规划、破损、有碍市容、影响美观且有安全隐患的广告牌一律进行取缔、拆除、更换。

4、着力抓好占道经营。推出“以人为本,文明规范,以疏为主,错时管理”的方式,将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引导至农贸市场周边,按照“定点、、便民、有序”的原则合理布置,禁止摊点占路为市,同时要求所有门店一律实行“坐店经营”,取缔违章占道经营。

二、环境卫生

1、增加保洁员,延长工作时间,实现清扫、清运无缝隙对接,确定每个时间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垃圾及时清扫、清运。

2、创新环境卫生清扫运行机制,章源大道、阳岭大道相继采取路段班组承包模式,实现“朝六晚九”持续全天候清扫保洁。

3、实行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分路段挂点督查,及时掌握各路段的卫生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4、加强对路面街道的清扫和冲洗、洒水力度,有效除尘,提升空气质量。

三、园林绿化

1、实行所长负责制,其他管理人员分片包干督查,负责对城区绿地、树木进行排查。

2、及时组织管护人员对城区主街道行道树进行修剪,清除杂草,对斜树、歪树及时扶正种植。

3、加强绿地卫生的清扫保洁。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执法监督

1、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下属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实行分管领导负总责,其他人员具体负责的监督机制。采取局机关行政人员分片分路段包干形式进行严格督查,加强对路段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