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环境质量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环境质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环境质量论文

环境质量论文: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

(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1.地质环境质量标准

确定地质环境质量的标准是地质环境恶性功能的易发程度和良性功能的易开发程度两个方面。结合勘查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潜水位埋深、富水性、煤层埋深、植被覆盖率、沙漠化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和水质,划分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较好区、中等区、较差区四个等级。

2.地质环境质量结果

该区内,上部主采4-1煤层埋深211.58m-589.20m之间,以良好型为主;潜水位埋深恶化型为主,富水性以恶化型为主;植被覆盖率25%~70%,以较好~良好为主;水质一般较好;土地沙漠化类型及水土流失强度以中等-较好为主,因此,评价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结果总体以中等至较好类型为主。

(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措施

防治环境恶化必须以开发煤炭资源为核心,“防”和“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1.水土流失

施工前编好水土保持方案;固定施工便道,减少对沙土植被破坏;煤炭开发造成的开挖面、取土面、施工场地等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用完后及时种草,合理规划煤矿弃土堆放、排渣等,充分利用天然洼地铺放弃渣,植树种草。对工业场地、居住区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加强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缩小风蚀水蚀面。在防治重点上基建阶段适当加大治理力度,生产阶段侧重于管理维护,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渐形成坡林草、沟坝堤防护体系。煤层开采时,增多增大预留保安柱,以减少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使地下水不受到较大影响;使用井下排水灌溉农田和人工草林地,以弥补由地裂缝潜水位下降对地表植被生长造成的影响;建议采用水砂胶料充填法采煤或留设相应的安全煤柱,以减少甚至不发生地表变形为目的,保障区内的水源地不受到破坏。

2.矸石堆放

矸石尽可能放置于未有地下水存在的低洼处。谨防矸石自燃,减少残煤量,在排矸石过程中及时洒水以免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积极做到矸石再利用和资源化。据西安煤研院《煤矸石肥料研制试验报告》和国外资料介绍,适宜研制肥料的煤矸石为炭质泥岩、粉岩和页岩类,在这类岩石中,一般有机质含量为20%-39%,pH值5.7-7.1,氮含量为0.20%-0.33%,并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B、Cu、Zu、Mn、Mo、CO等),这些含量要比矿区相对贫瘠的土壤含量高得多;作为公路、铁路筑路路基铺垫材料,国内鹤壁矿区利用煤矸石修筑专线铁路路基17km效果好,公路路基在各矿区都曾采用过;作为水泥、制砖的原料、燃料,代替黏土和燃煤;利用煤矸石提取和生产化工产品;煤矸石中的热能资源(矸石发热量6.7MJ/kg-8.39MJ/kg),可作为沸腾炉燃料用于发电等。

3.水质污染

把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生活垃圾、矿坑水等建立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及净化后的污水,加强人口比较集中地区污染源的控制,压缩污水排放量。

4.煤炭洗选废水的防治

对于井筒及矿坑中的较为洁净的水另行修仓储存,作适当处理后即可作为生活饮用及工业用水;对生活废水及井下排水投加混凝剂沉淀或采用系统工艺沉淀池进行沉淀后回用或排放,既做到水资源化,也避免了水循环污染。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积沙,它不仅具有透水能力,且具有吸附性的作用,故可利用它实现对污染水的净化。

二、结语

本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其他国内及陕北其他矿山水资源及环境治理措施,通过类比分析,研究该勘查区环境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本区地质及水文条件﹐对本区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做出分析评价﹐并提出环境治理的初步措施,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较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程湖渊 白保国 任福建 单位:陕西煤田地质局 一八五队

环境质量论文: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论文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本文所选6个片区(大兴安岭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吕梁片区、秦巴片区、武陵片区以及乌蒙片区)大致围绕在胡焕庸线周围(图1).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的地域分界线,也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地貌区域分界线、文化景观分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因此本文将胡焕庸线作为选择研究区的重要参考.研究区共249县,涉及14省53市,这6个片区中,大兴安岭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余下3片区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均有代表意义;从扶贫开发的角度考虑,从14个片区中选择不同区位条件下的研究区能更有代表性地表征全国贫困的状况;从数据源的角度考虑,针对贫困片区的贫困核心综合监测指标更具性和代表性.

1.2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研究采用数据包括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主要有研究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千米格网数据(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信息共享中心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www.geodata.cn)、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分辨率90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县界及河流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来自研究区所辖各省、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片区监测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发生率、地方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总人口等.以上空间数据在使用前经过了投影变换、地理配准、重采样等数据预处理.

1.3研究方法

1.3.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评价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由于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不受行政单元的限制,故在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时选择千米格网作为计算单元,从而得到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布.而经济贫困的统计指标通常按行政单元统计,因此以县域为单元对网格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输出.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到6片区覆盖国土面积较大,生态环境特点各有不同,如果根据每个片区的特点分别选取指标有失统一与客观;同时,指标体系不同,在进行片区间横向比较时的可比性不够合理,对其空间特征分析及后续机理分析都会造成影响.另外,大尺度研究区侧重于生态环境质量在研究区范围内空间分布特征的连续变化,而以环保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下文简称“规范”)[27]为主的指标体系更具有普适性,可以评价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但如果沿用“规范”给出的指标体系,则存在如下问题:1)污染类指标通常是以行政单元统计,本文采用网格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空间化过程中要加入许多社会经济数据,将大大增加结果的不确定性.2)各个片区存在的污染源可能并不相同,而本文重点关注恶劣生态环境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污染类指标对总评价结果贡献不大.3)污染类指标虽然可以侧面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但由于耦合对象之间要保持相互独立性,如果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中加入经济指标,会对后续耦合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综上,本文结合生态贫困内涵,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出发,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遵循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等通用原则,参考《新纲要》[1]中生态扶贫监测指标与任务,建立了以“规范”为基础、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表1).根据“规范”[27]给出的定义,生物丰度指数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5种地类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从二者定义中可以看出,生物丰度指数与植被覆盖指数的二级指标虽然有部分重复,但这些基础指标在指数计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并且不同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部分二级指标的重复并不影响评价结果.在指标的权重设置中,二级指标沿用“规范”[27]中定义的权重;为反映贫困地区的特点,4个一级指标选择层次分析法赋权,为了削弱主观影响,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又参考了“规范”[27]中原本的一级指标权重.其中,水网密度指数参考“规范”[27]中选用的归一化方法,没有二级指标的权重.

1.3.2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在贫困指标的选择上,通过查阅各市统计年鉴与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片区核心经济监测数据,本文选择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来集成贫困核心监测指标———贫困发生率、地方生产总值等,同样使用AHP法计算权重,得到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指标:贫困发生率为0.38,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0.08,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0.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0.2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23.经济贫困综合指数以式1的形式进行计算.经济贫困指数虽然是表达贫困程度,但考虑到结果以正向数值进行分析表达较为便利,即经济贫困综合指数越大,标志着经济发展情况越好,越不贫困,因此对负向指标(贫困发生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为正向.系统耦合度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协同的现象[28].在我国通常使用协调发展模型[29],基于变差系数的思想,来衡量两个事物之间发展的同步关系.前文所得EI与贫困综合指数存在量纲的差异,并且考虑到原始计算值可能会存在区分度不大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化后的排名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以此评价二者发展的同步性及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式中:C为耦合度;T为生态贫困与经济贫困综合评价指标;D为耦合协调度;f(x)为代表标准化生态环境质量排名;g(y)为标准化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排名;K为调节系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由于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开发需要协调发展,所以此处视为同等重要,取α=β=0.5,k值取3用以增加可区分度.C只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耦合程度,即二者的发展同步性.实际上,耦合度C相等的两个对象,发展程度可以相差很远.为了同时反映二者总体发展水平的高低,此处再引入耦合协调度D反映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

1.3.3空间特征分异分析为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首先,本文计算了空间自相关系数,用以检验某一要素的属性值是否显著地与其相邻空间点上的属性值相关联[30].其次,在0~1之间,C值越大,表示协调发展程度越好,因此借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分类体系[31],结合研究区特点,将研究区内249个县的协调发展类型分为4大类(表2)8小类,再概括为两个协调发展大类,用以体现协调发展和衰退失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差异将其分为6种差异类型(表3),并将二者差距在0.1以内时视为同步.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图2可以看出,在研究区中部及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北部,秦巴、武陵及乌蒙3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吕梁、大兴安岭和燕山片区.根据片区EI得出,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蒙、武陵、秦巴、燕山、吕梁、大兴安岭.

2.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分布从图3可以看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均大致表现为南高北低,个别县市二者有差异,这类县市的情况是二者的排名在249县中相差不多,协调程度高,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耦合协调度低.由表4可知,6片区249县中,可达勉强协调发展及其以上程度的占53.4%,即协调发展型和衰退失调型基本各占一半,但环境经济同步型仅占14.1%,表明在此6片区经济环境几乎不能协调同步发展,2.8%的县甚至环境经济共损.

2.3空间分异特征

2.3.1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对耦合协调度D求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得到MoranI值为0.36,即D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说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综合指数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程度分布是有规律的.从图4可以看出,耦合协调度在研究区东北部呈现出低值聚集,在中部呈现高值聚集;研究区中部大于零的Z值集中,东北部小于零的Z值集中,进一步表明了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部耦合度低、越向中部耦合度越高的趋势.

2.3.2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空间分布特征6片区中衰退失调严重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秦巴片区、武陵片区边缘严重程度高于片区中部,乌蒙片区东部衰退失调程度高于西部;吕梁片区和大兴安岭片区呈现整体衰退失调,燕山-太行山片区大部分地区衰退失调,中部、东部和南部个别县市协调发展.大兴安岭片区、吕梁片区和燕山-太行山片区中环境落后型占主要部分,秦巴片区和武陵片区经济落后型居多,乌蒙片区两种类型数量大致相等(图5).6片区协调发展类型与协调发展差异类相差比较明显,将品质协调发展型、良好协调发展型、中级协调发展型合并为协调发展型,得到6片区协调发展型比例分别为大兴安岭片区0、吕梁片区23%、秦巴片区67%、乌蒙片区48%、武陵片区58%、燕山片区65%,协调发展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秦巴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武陵片区、乌蒙片区、吕梁片区和大兴安岭片区(表5).将环境受损型与环境滞后型统一为环境落后型,经济受损型与经济滞后型统一为经济落后型,得到6片区环境落后型比例和经济落后型比例分别为:大兴安岭95%、5%,吕梁片区39%、44%,秦巴片区36%、41%,乌蒙片区43%、46%,武陵片区24%、60%,燕山片区48%、31%.环境发展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武陵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乌蒙片区、燕山片区、大兴安岭片区;经济发展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兴安岭片区,燕山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乌蒙片区、武陵片区(表6).只比较各省落在片区内部的部分,重庆、黑龙江、吉林、内蒙四省区环境落后型占绝大部分,甘肃、湖北、湖南和云南省则以经济落后型为主要类型,其他省各类型各占一定比例,经济环境共损型仅出现在贵州省和山西省内.从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差异类型可见,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和云南省以衰退失调型为主,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省和重庆市以协调发展型为主;贵州、河北、湖北、山西四省虽然几种类型相差不多,但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出贵州、湖北两省属衰退失调型,河北、山西两省属协调发展型(图6).在县级比较中,部级贫困县协调发展程度明显低于片区县,并且以经济落后型为主(图7).片区县虽然衰退失调程度低,但是环境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

2.3.3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空间分布特征从图5和图8可以看出,衰退失调型沿胡焕庸线大致从东北到西南的分布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燕山片区内蒙乌兰察布市、东部丰宁县与围场县、南部阜平县与涞源县,吕梁片区绝大部分地区,秦巴-武陵-乌蒙三片区西部甘肃陇南地区、中部巫山山脉一带、南部昭通地区以及毕节地区.另外,沿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以及黄河在山陕交界的干流两侧的落后类型大致相反.衰退失调型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较好的县市包括:大兴安岭片区阿尔山市,燕山-太行山片区丰宁县、围场县、阜平县和涞源县,秦巴片区甘肃陇南地区,武陵片区恩施地区、遵义地区,乌蒙片区昭通地区.这些地区有些是生态环境质量基础比较好,有些是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任务,如天然林保护以及退耕还林等工程.阿尔山市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4%,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位于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蒙古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的交汇处,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好.燕山-太行山片区的4个县内有多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本身比较好,而且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少有人类干扰.甘肃陇南地区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是全省境内的长江流域地区,森林茂密,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全区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300多种,野生动物300多种,中药材1200多种,生物多样性丰富.恩施地区有巫山山脉、武陵山脉及齐跃山脉组成的山地,森林覆盖率近70%,有着全国罕见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自然景观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遵义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0%,是国家森林城市,加上近年来一直大力改善流域植被,同时境内有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2009种,占全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昭通地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独特的地势形成了大山包、黄连河、铜锣坝、小草坝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1025种,草场植被资源1604种,同时有数十种珍贵野生动物,鱼类113种;同时,昭通地区还有大关黄连河景区、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多处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区.衰退失调型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包括:大兴安岭片区除阿尔山市外其他县市,燕山-太行山片区内蒙乌兰察布地区,吕梁片区榆林地区,秦巴-武陵-乌蒙三片区川渝地区、贵州毕节地区.这些地区基本都有可以带动经济的因素,有些地区受到经济圈、经济走廊等经济结构的影响,有些地区有矿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兴安岭片区除阿尔山市外其他县市经济发展主要受到东北经济圈、东北工业基地、大庆油田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影响,同时,作为粮食基地与畜牧业生产基地带动经济发展,大兴安岭部分片区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片区总面积的31%,并有铅锌铝、石油等矿产.乌兰察布地区与包头、呼和浩特相邻,是内蒙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联北开的交汇点,区位优越,交通上是进入东北、西北、华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受经济圈与交通要道的影响,经济发展好于片区内其他地区.榆林地区资源丰富,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发达,资源储量大,组合配置,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川渝地区同时受到大西南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的影响,经济发展优于周边地区,而毕节地区不仅受到大西南经济圈的影响,同时是成渝经济区-毕节-贵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成渝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的辐射与对接功能.

2.4对比分析为了验证本文大尺度6片区研究方法与结果的科学性,与前人的研究对象———小尺度吕梁地区、研究方法———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相互耦合关系[32]、研究结果———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性发展水平的相关议题进行对比分析.

2.4.1研究方法对比与前人研究相比,虽然研究分析框架类似,但不同尺度研究区中的指标体系与赋权方法均不相同,这两种存在的合理性大前提是6片区大尺度研究区不仅跨行政区,而且跨不同气候类型、地貌类型以及其他自然条件类型,从生态环境定义出发难以做到指标完整合理;小尺度研究区虽然既包含了贫困县,又包含了非贫困县,但自然条件与经济结构基本统一,从生态环境的定义出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更有地域代表性,因此二者均是合理的.从指标选择上看,6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框架选择了环保部颁布的、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规范,结合研究目的,对规范原本的5个指数若干指标进行删减与补充,建立了4个指数、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经济贫困指标选择了核心贫困监测数据,对于贫困区来说更有代表性和性.吕梁片区从生态环境质量的含义出发,针对吕梁地区典型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环境包含的5个方面出发,建立了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贫困指标选择了单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体现区域实际水平.

2.4.2研究结果对比从耦合结果的图面展示看,无论是生态环境质量、经济贫困、耦合结果还是空间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小尺度研究区的研究结果从高低分布上基本一致.从6片区的分区统计中选取吕梁片区的数据与吕梁单片区的数据进行比较(表7),结果表明,各类型数值纵向比较虽有差距,但整体横向趋势比较一致,只有同步型和共损型的高低相反,大尺度研究区内同步型比例高于共损型比例,小尺度研究区内同步型比例低于共损型比例.由表8可知,严重衰退失调型与中级协调发展型数量没有变化,1/5的轻度衰退失调型变为严重衰退失调型;1/4的中度衰退失调型变为濒临衰退失调型,1/8的中度衰退失调型变为勉强协调发展型;其他各类型均为不变或者变为紧邻级别.衰退失调型共16县,15县衰退失调,1县变为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型共4县,2县协调发展,2县变为衰退失调.从表9可见,环境受损型与经济滞后型不变,同步型1/2变为经济滞后型,1/2变为共损型;1/6的经济受损型变为经济滞后型;1/3共损型变为经济受损型,1/3共损型变为经济滞后型,其他类型不变.

2.4.3差异分析与解释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一是在小尺度研究区内,为了对比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的区别,加入了36个非贫困县参与研究[19],即小尺度研究区内进行标准化等数值处理是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进行.而大尺度研究区内所有县都是片区县,所有处理与分析都是在贫困县之间进行,因此在计算结果上会有差别,这也说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的相互关系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确实存在差别.二是由于耦合计算时为了增加区分度选择排名作为耦合对象,而不是传统的以真值为对象进行耦合,在不同的指标体系与权重计算下,得到的量算值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排名,因此造成后续计算结果的不同.不同尺度的研究结果对于连片特困区来说都可作为扶贫开发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决策者在以片区为单位、考虑不同片区整体发展时可以兼顾两种尺度下的政策建议,仅考虑片区内部协调关系时则可以小尺度的政策建议为主.

3结论

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及生态贫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设计并实现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评价与分析模型,并以国家划定的乌蒙片区、武陵片区等6个典型国家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分别在片区-省-市-县不同尺度上对其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在连片特困地区,一半左右的县可以达到协调发展,但大部分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不能做到同步发展.部级扶贫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二者失调发展的现象更严重一些.2)沿大兴安岭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经济落后与环境落后型,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以及黄河在山陕交界的干流东西两侧分别是环境落后型与经济落后型,而秦岭南北两侧分别是环境落后型和经济落后型.3)研究区中部及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北部,秦巴、武陵及乌蒙3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吕梁、大兴安岭和燕山片区,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蒙、武陵、秦巴、燕山、吕梁、大兴安岭.4)6片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秦巴、燕山-太行山、武陵、乌蒙、吕梁和大兴安岭片区.6片区环境发展协调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武陵、秦巴、吕梁、乌蒙、燕山、大兴安岭片区;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兴安岭、燕山、秦巴、吕梁、乌蒙、武陵片区.5)部级贫困县协调发展程度明显低于片区县,并且以经济落后型为主.片区县虽然衰退失调程度低,但是环境发展要落后于经济发展.利用本文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相关研究相比,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与客观性,也较好地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客观实际区位条件导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异特征,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性与实用性.但受扶贫监测经济数据的可获取性限制,本文仅以县域为单元做了1年的研究区案例研究,没有对耦合评价单元进行更精细尺度上的空间化处理,没有进行多时相对比分析.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搜寻不同时间序列的更加精细的村户级数据源,更加清晰地剖析不同时空尺度上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拓展验证本文协调性评价方法的性与普适性。

作者:王艳慧李静怡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环境质量论文: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论文

1室内环境污染概述

室内环境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与儿童危害更甚,室内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影响不可小视,长时间生活在受污染的室内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情况。通常室内环境污染物质及其来源途径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大类型:①物理污染。这一方面的污染主要是来源于各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音、室内照明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亮度不足亦或是亮度过大、因室内湿度过大而导致的石棉污染等问题情况;②化学污染。此种类型的污染主要就有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各种类型的无机物污染;而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机物污染则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所应用到的不合格装修材料、胶黏剂、涂料等;③生物污染。这一种污染类型主要是因未能够做好对室内环境的清洁工作,并且因室内通风较差及湿度加大导致的微生物细菌滋生。此外,对于花粉的过敏现象也属于是一种生物污染类型;④放射性污染。这一类污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土壤、自来水以及天然气管道当中所释放出的放射性氡气,另外采用石材所制成的大理石台面、铺设的大理石地板等会释放出γ射线,这也是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

2建筑装修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2.1样本提取

在提取室内环境检测样本之时,应注意控制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确保在装修完成1周内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物质进行检测,均匀分布检测点,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点应当与墙面保持>0.5的距离,和楼地面高度保持在0.8~1.5m的距离,并在检测过程中对现场环境的大气压及温度条件加以详细记录;②合理控制现场取样数量,针对建筑住宅进行环境质量检测时,要确保所检测的数量不小于5%,同时房间数量不低于3间,若房间数不足3间便应全部予以检测。在确保样板间污染物质浓度低于标准要求,便可将所抽检的房间数减少一半,但也应大于3间以上。若室内污染物质检测浓度仍旧超标便应查找原因并予以处理。

2.2检测标准及方法

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当中对于建筑室内的污染物质测定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可采用此标准来针对建筑装修空间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氨、氡等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可采取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活性炭盒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方法。同时也可选用现场仪器测定方法。

2.3结果判断与处理

(1)若经检测建筑室内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的建筑污染标准限定要求,即表明该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要确保每一检测样本与各有害物质检测均应符合于相关的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要求;(2)若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仍超出限定标准,便应及时查找出问题原因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加以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继续实施检测。并且应在再次检测时需确保所检测的数额要高出上一次检测数额的一倍以上。

3防治建议

在对建筑装修空间室内环境质量采取预防与治理工作之时,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现具体分析如下:①选取质量合格的室内装饰材料,要能够符合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所用建筑装修材料的绿色、环保。一般而言,主要导致室内出现污染情况的便是在室内所铺设的地板。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的选用原木家具与建筑材料。此外,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会释放出γ射线,因此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特征,因此在室内装修时应谨慎选用。此外,在施工工艺的选择方面也应当尽可能选用天然、环保无污染的工艺手段,装修时应尽量不用纤维板及胶合板等人工合成板材;②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尽可能促成对装饰品的机械化生产,将成品能够在运送到装修现场后直接予以安装,从而避免在装饰涂料环节所产生的污染;③开窗通风是降低室内污染最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一项方法措施。在开窗通风的过程中应注意窗户开启大小的适当性,切忌为了贪图尽快排出室内污染气体而将窗户开的过大,而导致装饰顶板被吹裂,因此一般情况下通风直径以不超过200mm较为合理;④要明确掌握在建筑装修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项材料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与室内温度的相关性,材料应用时间和通风程度的相关性,以实现对室内温度与通风程度的合理控制。若条件允许,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装修施工效果较好;⑤活性炭因其具有大量微孔的独特物理特性,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很好地吸附室内漂浮的各种气体分子,在使用活性炭去除室内污染时,尽量放置在含胶粘的板材与油漆附近,利于吸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装修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及防治工作,应当由工程最初实施的源头来做起,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程控制,合理把握好每一道施工环节,始终将人居环境优化理念作为建筑装修的指导原则,为装修出能够达到客户满意度的建筑空间而不懈努力、奋斗。

作者:辛长滨 单位:威海市文登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环境质量论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

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基于单项污染的技术治理已难以有效阻止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从20世纪4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学者在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始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以荷兰、捷克、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都很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景观生态的设计、规划和管理,例如荷兰实行的景观对策计划、德国对农村景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土地生态分类调查、美国对新泽西州海岸平原松林景观和对西部山地花旗松景观的研究等。总的来讲,国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起步早,手段先进,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定量化特征比较明显。

1.2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和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之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领域逐步由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发展到水体、农田、旅游等诸多领域,研究内容及研究深度则由单要素评价向区域环境的综合评价过渡,由污染环境评价发展到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或整体环境评价,逐步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进而到县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从总体上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是全国性、大区域的定性描述,依然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表现为环境问题的简单罗列,或者环境问题没有考虑区域分异规律。

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各种类型生态系统千差万别,为充分体现云南省特点,开展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建立更适合西部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能为国家和其他省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考核提供借鉴。

2.1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1)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云南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和云贵高原,为高原山区省份。境内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良好。地处长江、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江河上游或源头,是世界10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区系关键、生物种类丰富。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生态建设具有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地位。

(2)云南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为山地高原,约40%的土地坡度在2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8%,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石漠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坡地过度开垦、草地超载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依然繁重。云南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和任务。云南省经济成分中低端资源输出型和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技术水平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况,仍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2.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

(1)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助于客观地反映云南省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县域生态环境”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生态环境,县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单元。由于云南省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各地生态环境质量基底不一,以县域为单位,通过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较为科学真实地反映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实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地区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进行经济补偿的依据。补偿县域由于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导致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为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会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而受到影响,保持当地社会经济与国家整体发展一致,避免出现由于过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而限制或阻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3)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为财政转移支付提供技术支持。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挂钩,调动当地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地方政府明白保护环境不仅关乎国家或者全省整体利益,而且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贡献,会得到相应的财力补偿。可从生态补偿性转移支付、生态保护性转移支付、区域引导性转移支付、政策性补助等方面施行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基础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争取国家对云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4)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作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估的依据。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作为资源环境统计和核算的依据,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识别生态环境问题,体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效果。一方面能够评估资金使用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为下一步财政转移支付测算提供依据,调节县域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同时,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还可以用于以生态保护、环境要素质量等指标为主的政绩考核。

(5)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外溢价值。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督促县级政府加强县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大环境监测投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县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水平,保护好生态系统,维护国家及区域生态安全,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

(1)指标体系设置要符合云南省实际,体现区域差异性。由于生态环境自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表征生态环境的指标非常多,所选指标要具有代表性,使用最能反映云南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重点关注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饮用水安全、大气和水体质量等生态环境问题。

(2)指标的设置要与生态环境质量紧密相关,不涉及经济类和社会类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农产品生产、工业、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不应纳入评价体系。不设置经济社会类指标,可以让地方政府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价值,避免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起到较为明确的导向作用。

(3)指标的设置要能体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既是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年度的现状评价,又是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年度间的变化评价。由于云南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县域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本底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差异较大,因此,体现变化情况很重要。以不同年份或年际间的动态变化来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是科学合理的,能通过变化值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4)指标体系要体现县域环境管理方面的成效或措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不仅仅是质量评价,同时也是管理考核,是对生态环境绩效的管理考核。其考核县级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真正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和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基于增强环境管理的需要和对地方政府的引导性,指标的设置要将技术指标与管理指标相结合。

3.2指标体系构建

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的背景;二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三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生态环境是由环境要素(如水、空气)与生物要素(如植物群落)经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因此表征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既需要环境要素指标,又需要生物要素指标。同时还应加入污染物排放、污水垃圾处理等指标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或污染治理的效果,采用环境管理类指标评价地方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贡献。指标体系应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的方法,、科学、合理反映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特征。

3.2.1生态环境质量

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森林面积1818万hm2,居全国第3位;活立木总蓄积量17.12亿m3,居全国第2位;森林碳汇量居全国前列。空气环境质量好或较好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湿地众多,云南省国际重要湿地占全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的10%。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部级21个,省级38个,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要关注以下方面: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促进草原植被的休养生息,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推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改善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江河流域为主的水环境质量;对自然湿地和重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因此,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可以通过自然生态和环境状况来表征。自然生态情况可重点采用林地、草地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水域湿地覆盖率,受保护地面积比例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能够指示县域生态系统整体的服务功能状况以及具备的绿色生态空间。环境状况主要考量县域水体和空气质量,重点评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地表水水质达标情况、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等。

3.2.2环境保护

云南省工业结构不尽合理,过度依赖矿产、冶金、化工、电力等资源型产业,能耗强度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万元GDP综合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好工业企业、农业面源等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电力行业烟气脱硝,冶金、建材、有色、焦化等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污染物排放强度及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能够体现县域产业结构以及环境治理成效,指示县域是否建立生态友好的产业结构。因此,云南省县域环境保护状况重点考量节能减排情况和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可采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重金属排放强度、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单位GDP能耗、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来表征。

3.2.3环境管理

设置环境管理方面的指标,加强环境管理抓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环境监管能力保障、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等。环境管理考核依据当地政府在政策引导、财政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照各项管理工作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进行评价,主要反映当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所做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给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县域辖区内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通报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以及违法征、占用林地事件等。

作者:高欣 施择 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环境质量论文:城市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

1南通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1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构建

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体制等若干层面。城市发展水平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当前状况,体现城市综合实力与总体素质。本文主要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动态性、数据的可获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参考“21世纪城市发展指数”和我国相关学者对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结合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以及南通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1.1.2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构建

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来已久,从传统地理学对自然要素的描述发展到现在对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综合性计算测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到目前为止相对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公认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参考《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考核指标(试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和我国相关学者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兼顾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南通市城市生态环境的自身特征,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南通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分别为系统层和变量层:系统层包括植被覆盖、水资源、土地质量、污染物负荷、大气环境和声环境6个层面,变量层是上述6个层面的对应指标。

1.2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采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其原始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的《南通市统计年鉴》、《南通市环境状况公告》和《江苏省统计年鉴》。计算原理和具体步骤主要为:①对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的历年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消除因数据正向和逆向、数量级、量纲的不同而造成结果的差异;②对标准化数据运用统计分析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因子变量进行提取(特征值大于1);③通过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指标公共因子贡献率(累计贡献率>85%)和指标公共因子载荷矩阵,根据回归法计算得到指标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④以各公共因子所对应的旋转后的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得分。

2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耦合协调度

协调度是事物之间耦合研究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度量体现系统发展是否有序和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是衡量不同阶段下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定量描述特定城市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城市建设的模式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度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组合状态。

2.1协调度水平计算方法与协调发展模式判断

协调度水平计算方法:参考我国相关学者在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环境、城市化水平与环境质量、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等领域对协调度的相关研究,并利用相关数学原理和离差分析原理,协调发展模式判断:关于协调度等级划分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协调度高低的判断或协调阶段的划分无明确定论。多数学者将协调度划分为:0.8—1.0为高度协调、0.6—0.8为中度协调、0.4—0.6为低度协调、0—0.4为不协调。考虑到协调度的大小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一致程度,并不能反映两者发展的正负问题。本文参考了相关研究结果,结合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特征.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计算我们将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得分代入式得到历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度水平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模式.

2.2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计算

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度水平关系呈现以下三个阶段性特征:及时阶段(2004—2009年)表现为城市发展滞后型的高度协调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模式过渡。这一阶段中,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都处于上升态势,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数值,因此两者差距逐渐增大,协调度逐渐降低。第二阶段(2009—2011年)表现为城市发展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滞后型高度协调发展模式过渡。在该阶段中,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仍快速上升,而生态环境质量则放慢其增长速度,乃至在2010年出现拐点呈下降趋势。因此,两者综合评价得分的数值逐渐逼近,其数值的实际值与理想协调值的差距逐渐缩小,协调度呈现逐渐上升的状态。第三阶段(2011—2013年)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高度协调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模式过渡。本阶段中,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仍呈快速发展态势,而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却相反,呈现不断下降和不断恶化的趋势,因此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者一升一降、差距不断拉大,其数值的实际值与理想协调值的差距也随之拉大,协调度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综上所述,以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者的共同提升为前提,考虑两者之间的差距和相对关系的综合评价可知,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波动起伏较大,尤其是自2010年起城市发展水平不断上升,而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拐点,由上升转为下降,没有实现共同发展,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南通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平衡措施,减小两者的差距,尤其是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旦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将对南通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正是南通市调整城市发展的模式,改变现今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的城市发展、缩小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差距、协调两者关系的关键时刻。

3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支撑与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未来趋势。因此,对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探究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演变的趋势关系,对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的改善,实现城市发展的健康有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构建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及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衡量两者的协调演变关系。结果表明,近十年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波动起伏较大,尤其是自2010年起,协调度不断下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没有实现共同增长,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南通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平衡措施,减小两者的差距,尤其是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旦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将对南通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陆佩华单位:南通大学

环境质量论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

1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

按照环境生态学理论,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命系统的整个自然系统的总称,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由于评价的标准体系复杂,且因地而异,需要分层次进行,而我国目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尚处于探索阶段,无统一标准。因此本文依据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广泛应用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将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并考虑到呼包鄂地区的气候、土地、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工业排放量等,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值。

1.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广泛的综合决策方法,但其中的权重是由主观确定的,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因此本文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中引入熵,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熵权。

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得出,2012年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优,包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一般。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大力开发和利用资源,工业化水平经验丰富于自治区其他盟市,煤炭产量大幅度上升,使单位GDP能耗、电耗持续增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但政府在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后,大力推广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整顿落后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平衡。包头市是著名的草原钢城,工业发展历史相对久远,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过程排出的工业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同时滞后的观念也使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鄂尔多斯市的高耗能产业发展近几年逐渐稳定,规模增大,技术设备先进化,带来的工业结构合理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鄂尔多斯市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治理环境,对耗能高、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大、产值低的行业进行了大力整顿,响应国家重视环境保护的潮流,表现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单位GDP能耗、电耗、水耗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等,使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3结论

本文基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际,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呼包鄂地区2012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为:2012年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优,包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一般。本文所用的模糊综合分析法虽然可将一些难以界定或定量的因素定量化,确定每个指标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出更为的评价结果。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就某一年份的数据进行分析,无法进行一个时间序列的分析,得出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从而进行前后对比,探究更为具体的原因。

作者:罗莎莎甄江红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环境质量论文:环境质量与污水处理论文

1旬邑县水资源现状

大气降水是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06.3mm,年降水总量10.98×108m3。年平均降水量低于全省平均值(628mm)和全国平均值(686.8mm)。地下水开采量及回归量甚微,故不计入资源量,入境客水年径流量2626×104m3,亦不计入资源量,所以自产地表径流量即资源总量。水资源量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为600m3。旬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分循环交替较为强烈,碳酸盐岩类分布普遍,地表水体矿化度低,酸碱度和总硬度适中。由于旬邑县处在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下水多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水化学类型较为单一。旬邑县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山地区径流量8501×104m3,径流模数8.70,径流量占总水量的68.1%;塬区径流量3976×104m3,占全县总水量的31.9%,径流模数4.77。塬区是种植业集中地,但亩均水量仅17.6m3,缺水严重。再者,年内分配不均,不同保障率的水量相差悬殊。三水河是旬邑县较大的河流,其径流量年较大、最小相差8.6倍;年内的7~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一半还多,而10~2月的径流量只占全年的10%。全县平水年(保障率50%)水量10159×104m3,干旱年(保障率75%)水量6748×104m3,特干旱年(保障率95%)水量只有2674×104m3。

2旬邑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环境质量的改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排放量快速增加,直接排入水体,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为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旬邑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于2007在位于县城西南方小塔村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占地24亩,建设处理能力10000m3/d,日处理能力3000t,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B标准。旬邑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三水河水质明显改善

三水河是渭河水系的河流,陕西省2011实施颁布了新标准《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011,该标准对渭河水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旬邑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及运行改变了过去三水河城区黑水直流,排污口恶臭难闻。如今,所有污水通过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到污水处处理厂,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标准再排入三水河,无疑对纳污水体三水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2.2城市污水污染负荷大幅削减

根据旬邑县污水处理厂对CODCr、BOD5、SS的去除效率,污水经处理后主要污染物量浓度大幅削减,污水处理厂可削减城市污水污染负荷80%以上。现有城市污水符合偏低,约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50%,随着我国城镇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污染负荷会快速增加,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日益突出。

2.3城区环境质量彻底改善

过去餐饮业及居民脏水到处水乱泼乱倒,下水管道口经常堵塞,脏物堆积,恶臭难闻,现在旬邑县对环境进行基础设建设,所有街道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县城区域所有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如今,街道整洁,给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2.4为节约水资源做出贡献

旬邑县经济较为落后,经济结构单一,水资源相对缺乏,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后可使水资源再利用。旬邑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不断实施提标改造,处理工艺由原来的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更改为“改良A2/O+加药混凝陈定过滤+紫外线消毒”工艺,为工农业生产和县城净化,绿化提供充足的中水资源。旬邑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集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控制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节约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作者:王红红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西大街环境保护局

环境质量论文:旅游环境质量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旅游对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等,具体请详见。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障,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

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及时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品质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附图{f90304})

图2景点演变、承载量与环保关系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24小时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

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障。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障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障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环境质量论文:旅游区环境质量保护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具体请详见。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4年我国旅游收人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三、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四、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障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障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5、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环境质量论文:住宅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论文

随着全装修住宅的日益拓展,其室内环境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装修监理人员对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即对全装修带来室内环境污染的各种有害的控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要控制好室内环境,把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控制在有关规范以内,以满足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作为专业监理人员应对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理程序有所了解。

1、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及物理化学性质

目前在常温下从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氡、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的污染浓度限量为≤200Bq/m3;甲醛污染浓度限量为≤0.08mg/m3;氨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2mg/m3;苯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09mg/m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污染浓度限量为≤0.5mg/m3。

2、取样方法

(1)取样前注重事项

全装修住宅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免通风和通风口;首先以样板房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抽查同批全装修住宅(套)数量的2.5%;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一小时后进行;室内环境中氨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布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确定采样时可用交叉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全装修住宅检验时应当覆盖受检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间(如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储藏等);采样时应记录采样现场的温度和大气压。

(2)取样数量

全装修住宅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办法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

3、检测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及方法

全装修住宅工程室内空气氡的检测除可采用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1993中的4种测量方法,即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和气球法之外,还可采用现场仪器测定法;甲醛的检测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现场仪器检测方法;氨浓度应按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或国家标准《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测定,当发生争议时应以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为准;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居住工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规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范规定。

4、结果判定和处理

(1)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系指各种污染物检测结果及各取样检测点的检测结果两个方面,均要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否则,不能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2)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办法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二、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理的要点

1、施工前对设计图纸组织认真阅读和审查,对不利于减少室内环境污染的设计方案指出,并建议设计单位选用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2、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核,使用资质等级高、业绩丰富、专业化施工水平较高的装饰施工队伍,避免无组织无施工工艺的“游击施工队”进场施工造成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3、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对翻样图、材料明细表,综合工艺流程图进行校核,避免因不良施工工艺给室内环境带来的污染。

4、核验进场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同批材料的检测报告,并在装修材料使用前,取样品封样后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工程使用人造板或饰面人造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检测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工程使用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和水性处理剂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有总挥发性有机化物和游离早醛含量检测报告;工程使用溶剂型涂料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含量检测报告,并核查其中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工程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核查其中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

6、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节点、难点、重点进行巡视、旁站,通过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理,提高全装修房质量,确保室内环境污染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以内。

7、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承包单位使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并严禁在室内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

8、工程完工后,应督促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查检测方案中采样的数量、采样点设置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检规定。

三、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防治

1、室内装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高质量的健康环保建材。一般来说,人造板材是最轻易造成室内污染的,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

2、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装修时应减少采用人工合成板,如胶合板、纤维板等。

3、推广装饰配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厂内机械化生产,将成品运至现场后直接装配即可的施工工艺。

4、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风换气。

5、室内装修材料中污染物的释放量和室内温度、温度、通风程度以及材料的使用年限、装载度有关,在条件答应情况下尽量选择春、秋季施工。

6、室内绿化,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在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环境质量论文:建筑环境质量与节能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提出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理念,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1前言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例如据有关测试[1]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也就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例如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而北方地区空调器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的[2],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障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住区生态与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从模块化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中提炼出能充分反映建筑生态环境、能耗特征的评价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建筑环境评价软件平台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层次的标准,首先对于规划设计层次来说,可以通过模拟其日照、噪声、空气流场以及微气候等,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进行评价。第二个层次,对于节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全年模拟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稳态计算或者是设计计算,从而给出节能效果星级评价等级。这两个层次应该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2.4评价策略

对于评价策略,可以分两步:一、在房屋建造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Plansreview);二、在建造完成之后,对建筑进行实地抽查考核,以确定建造是否与审核后的图纸相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可相应授予一定的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2.5系统特点

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与实施

b、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c、数据丰富且,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d、激励机制完善,可操作。

3评价实例

以下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3.1居住小区声环境

某居住小区位于北京东四环路东侧,距四环路约400m,被现状住宅区和规划的城市干道分成东、西两区。小区总面积26公顷,容积率2.0,户型以一梯两户或三户的高层、小高层单元(11~18层)组成的板楼为主,边角处辅以一梯四户或六户的点式高层(14~18层),板楼前后间距40至60m。小区的周边环境好,交通便捷,但是随着小区及周边道路、用地建设的完善,过境交通量可能会增大,小区的安静可能会受到干扰,为此业主要求进行声环境评价。

经现场实测,图中的三个主要带状噪声源可能影响到居住小区声环境,为此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居住小区内的噪声分布,可以看到,颜色愈深的建筑所处的声环境越差,在没有采取设防噪绿带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其临街一面的室外噪声级不能满足居住区室外白天低于55dB、夜晚低于45dB的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对合理降噪提出了建议。

3.2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上图给出了该居住小区在北京冬季典型工况(北风,风速5m/s)下,1m水平高度上的空气流速分布图,暖色调表示风速高。原本业主担心在建筑群中部的南北大通道上会有较强的气流,但由于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大通道区域内风速基本小于1.2m/s,适于居民走动、生活。倒是在建筑群的一些其他局部发现,由于绕流等的影响会形成局部气流过强,笔者对此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值得说明的是,此分析结果可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3.3建筑群日照分析

当现代建筑越来越密集,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过的一缕阳光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建筑群日照分析被越来越重视,人们不满足于冬至日一小时日射这样的要求,而更关心在周围建筑物遮挡和建筑物自身遮挡的情况下,究竟自己等实实在在接受多少阳光。下图给出某建筑群在夏季清晨的日照与遮挡状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可将分析结果表现得更加逼真。

3.4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察人们在室外生活时切身感受到的诸如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其中温度作为人们感受居住环境好坏的主要参数,对评价小区热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影响人们在室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同时综合反映了诸如小区的太阳辐射及绿化状况等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相对较容易进行预测和比较的热环境参数。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气候情况也并不是处处相同的。“城市热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最突出特征,显著反映了由于城市化的结果使得城市气温与郊区或其它地区气温的不同,并将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般说来,认为某个区域的实际气温是由基础气温、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线性叠加得到的。区域地貌、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等因素决定了区域温度。即:M(I,t,x)=C(I,t,x)+L(I,t,x)+E(I,t,x)

其中M是区域气温,C是基础气温,L是局地地貌,E是城市化程度,I是天气状况,t是时间,x是地点。具体来说,在建筑群集地区,小区不同地方的温度环境在受相邻位置的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布局、小区的下垫面(如沙土或水泥路面)、绿化情况(包括水景布置)、以及交通和家电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使得局地气温出现热岛或冷岛、以及滞后或提前等现象。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

下图是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内热岛强度小,温度适宜,利于人们的室外活动以及室内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温度环境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使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4小结

目前,该项目以被列为建设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步开展整合软件系统、实际检验使用情况的工作,从对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项目入手,在实践中完善这一评价系统,并通过将建筑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理念的应用,明晰建筑生态环境的真正内涵,推广建筑节能概念,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一定的探索。


环境质量论文: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环境治理思考

我们长期以来都把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忽略了农村环境的保护。进入新农村建设时期,大量对农村土地进行开垦,破坏了农村地表结构,也破坏了农村的自净能力,但是依旧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农村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活动很少,以致于农村有些地方已经面临环境恶化的状态。现代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得不重视农村环境的保护,还给农村一片和谐景象。近几年,各级环保部门开始进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有益探索,我希望这些宝贵的经验能和大家共勉。

1、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1.1农村环境质量的内涵与现状研究

农村环境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环境是围绕生活周边的所涉及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是主体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平时的行为。农村环境质量侧重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环节。研究的农村环境质量主要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复杂。据了解,有关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很少,所以,可供借鉴的经验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来说很欠缺。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某些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缺乏具体的方案报告。

1.2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布点的选择

要对农村环境进行良好的监测,需要选择好布点,在怎样的环境之下是适合环境监测的,对采样点位置进行选择。首先,这个地点要具有代表性,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布点采样,才能获取最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的地点拥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可以真实反映农村环境问题。其次,还要有重点性,在农村范围,对污染较重地区,要优先布设适当的监测点,饮用水源地、果蔬基地、养殖基地等,重点掌握这些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要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有一个核心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需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为此,在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时,需要有一支专业团队,同时还需要政府的积极配合,对相关工作予以支持。

2、农村环境的治理

2.1健全农村环保工作考核体系

对于农村来说,产生环境污染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在治理环境问题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笔者认为农村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各方面,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养殖污染,水污染等这些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认识到问题所在,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此,我建议建立农村环保工作考核体系,把每村每户都纳入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规定中,严格监督环境考核工作的完成。我们可以把农村环境保护落实到每家每户,首先好自家周围的环境保护,然后,还要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和揭发。定期还要参加环境的考核评比,以奖促治和政策资金扶持,以此鼓励乡镇政府和当地居民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2.2逐步完善农村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上面我们有提到农村环境监测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广大农村环境区域大,污染面广的问题,我们要合理制定监测计划,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分析、样品运输等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同时,基层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合理配置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办公场地、质量管理体系机制等各面硬件软件,以保障监测质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我们知道农村环境还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涉及到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不完善,但是,我们要对我国立法机构有信心,关注农村问题,切实解决农民问题。其次,基层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力度不够,这些都是环境治理中呈现出的问题,监测机构注意问题根源,解决相关问题。据我了解,某些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环保目标考核制度,将逐步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之下召集广大专业人才加入到环境保护中,认真深入农村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为保护农村环境提供技术支持和及时手的资料。

3、更多争取技术支持,加强仪器配置和人员技能的培训

农村环境的监测和治理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农村来说,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需要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环境投资和管理。只有扩宽环境监测领域,配备必须的仪器设备,同时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才能确保农村环境监测事业的持续发展。

4、结论

农村,环境承载了希望,承载了梦想。有一个好的环境就会给人一个好的心情,还给大地一片炊烟,还给农村一片绿色。

作者:潘首自 王正美 单位:安顺市环境监测站 安顺市城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处

环境质量论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分析

摘要: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身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变,土壤环境质量也在不断的改变。人们为了保护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国家提出的任务作为目标,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断的检测。我国设计了土壤环境监测构架模式,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实际勘测和分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有了大大的帮助,因此讨论了土壤环境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介绍。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不断恶化,国家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资源的合理发展会帮助我国的经济不断的提高,而环境监测就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环境的现状提出合理的规划和实施路线,然后进行具体的环境监测,通过高科技技术,对计划进行一一实现。在我国的高度重视之下,全国在大规模的开展土地污染调查,这会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带来好的帮助。下面就来探讨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的状况。

1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随之忽略的就是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了土地的资源越来越匮乏,从而产生的问题就是粮食的不足,从原本的粮食出口国变为了粮食进口国。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少,其环境质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土地环境污染的途径特别多,而且想要对污染状况进行分析,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调查,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土地出现无机和有机混合污染的情况,这是我国面临的十分严峻的一大问题。因为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考验,甚至一些重工业企业和矿业企业对土壤环境不重视,大大加快了土壤环境的污染,使得土壤环境污染非但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而且越来越严重[1]。土地污染不但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不好影响,还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土地环境污染治理是一定要进行的。国土资源部门在全国各地调查走访,其结果显示系列地球生态化学问题最为突出,而且局部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严重。并且污水灌溉耕地的面积在不断的增加,使得土壤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土地环境污染是不可逆的,并且会长期影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也会有着很大的抑制作用。这就是我国目前土壤环境污染的现状,而土壤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也很严峻,需要我们注意并且及时解决[2]。及时大问题就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不到位,导致防治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资金的投入问题,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防治基础特别薄弱。虽然我国意识到土壤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但是如果不解决防治问题不大力投入资金,就会对环境保护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效果。并且防治的针对性不足,难以对各地土壤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缓解。而且在一些地方没有明确地规定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导致了很多部门和群众没有意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生产的农作物受到土壤污染的影响,使其内部营养成分发生很大的改变或者有害物质超标,不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对于出口的产品也会在国际市场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使我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2国内外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不只是我国有着严峻的土壤污染问题,国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土壤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在国外对土壤环境监测实验,是美国首先进行的。而随后,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等经济大国也相继展开了土壤环境监测研究。这些国家通过对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测,建立了很健全的监管系统,值得我们去应用和学习。有些国家还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要求和实践按照严格的规定执行。在随后的很多年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陆续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并且十分重视土壤污染的改善和治理[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土壤环境的监测调查和研究,并且通过采集土壤当中的化学用品建立了一些近代土壤元素分析方法,并且出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供人们借鉴。近些年来,国家环境保护组织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查监测,了详细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并且提出了很多有用和有效的规范方法,进而带动了我国各个地区积极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这样一来,我国便初步建立了全国性的土壤样品资源库,并且对这些土壤调查监测的文件进行保管,培养了很多的技术人才,提高了国内土壤环境监测水平,对国家土壤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存在着很多不健全的漏洞,并且监测方法并不是十分规范,难以在当下得到有效的利用,达不到国家的需求。并且在现有的标准下采用的检测技术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来说相对落后,而且许多设施和硬件等条件也达不到先进的水平。因为缺少了先进的监管技术和工作方法,所以对一些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带来很大的挑战。并且在国内,因为地区的不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发达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样也给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

上面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我国只有建立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且大力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技术,以基本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基础,用科学的监管和安全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监测,确保质量。

3.1监测点位的建立

近年来,我国不断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进行着标准测量的逐步开展,并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连续的工作原则,对一些重点工地和土壤基地进行详细的勘测,建立重点监测点位体系,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对这些点位进行系统化的基本监测。然后对这些点位的土壤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并且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2采样的方法和制样的方法

将记录过点位坐标的样品进行采集,然后在采集点采集0~20cm表层土壤。根据科学的迁移情况分析出采集面儿的样品污染情况,认真记录,然后进行风干,风干时要将样本土壤放置风干盘中,去除土壤中的杂质,然后搁置在阴凉处进行自然风干。风干以后进行粗磨加工和细磨加工两道工序,进行完两道工序以后就可以对新鲜样品进行监测和分析。

3.3评价方法和监测方案

在全国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之后,就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目标进行土壤监测工作。对于不同的监测点位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一定要保障质量,所以在各个环节就要进行认真的工作和记录。这样的检测是指将检测路线的基本要求在健全的质量管理网络之下,要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报告的科学可信程度,并且要用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效率,并且保存土壤样品档案,保障各个样品都可以进行合理的保管和复制。

3.4报告的编写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用的是每年监测部分重点区域和基础点位的制度,所以每年都要完成一份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在五年一周期的情况下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部级报告,并且各省也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合理的报告进行阐明,上交到国家,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带来更好的发展和帮助。

4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保障措施

首先,要建立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网络。这个网络的建立要由国家负责,并且由各个省市环境局进行辅助管理,保障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质量。各省市要完成国家下达的土壤监测任务,并且上交到国家监管部门,保障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网络的成功构建。其次要建立和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法,由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相当于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较晚,问题较为突出,所以要对检测方法进行提高和强化。要以全国土壤实际污染情况为例,并且借鉴国外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法,保障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的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强化土壤监测能力建设,保障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

5结束语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要实施的主要任务目标。为了对我国土壤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就要大力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科学性。这样既保障了人们的健康不受到威胁,还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快的帮助,对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质量论文:大气污染物环境质量问题刍议

1直接采用国外相关标准

为弥补上述国内标准的不足,满足日益严格的环评审批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环评工作者开始采用某些国外标准作为化工项目中特殊大气污染物执行环境质量标准的依据。常用的有美国环境保护局空气质量标准、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较大允许浓度标准,此外还包括以色列标准、欧洲标准、加拿大标准、日本标准等。采用国外标准的优势是所包含的特殊大气污染物指标种类较多,覆盖面广;缺点是查询国外标准原文较为困难,往往只能通过二次引用国内文献资料获得。在这方面内容较为的书籍如《国外环境标准选编》[4],推荐广大环评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2利用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换算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规定了33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其中除5类常规污染物有对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外,其余28类大气污染物暂无对应的质量标准。虽然国家并未明确表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数值上是否存在关联,但已有相关人士在实践工作中尝试找到一些推算规律。目前在国内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大多认为,取GB16297标准中部分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1/4或1/5作为其环境质量标准,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2]。不过此类研究尚处萌芽阶段,往往缺乏有效的论证和理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3运用经验公式进行推算

依据污染物的毒理学性质,参照美国、前苏联等国在制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所采用的某些通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的性作进一步的比对分析,是我国研究人员提出的又一种获得特殊污染物空气质量标准值的方法[3]。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不受其他任何标准的制约,对任何污染物均可采用;缺点是获取污染物的毒理学性质等各类基础参数的难度不一,后续的比对分析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料或试验结果来支撑。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在环评行业还属较少使用之列。

4小结

综上所述,不少业内人士在早期的工作中已开始对特殊大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问题进行摸索和尝试,但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不多,且并未正式取得化工或环保主管部门的认可,因此在实际的环评工作中,这些方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还有待考量。目前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较为艰巨,在没有外部物质条件支撑的前提下,其向前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希望在接下来不断的工作实践过程中,通过化工及环保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能使这个问题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从官方的角度正式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标准,达到逐步解决这类问题的目的。

作者:曹宇 单位:广州市江蓝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环境质量论文: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估述评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由于各种因子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不相同,因此,需要引入权重加以调整[15]。层次分析法是在多位专家经验判断的基础上结合适当的数学模型再进一步运算确定权重,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16]。该方法确定权重的步骤为:在建立地质环境评价因子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专家意见,按照Saaty等[17]给出的1~9的标度确定各个指标间的相对性,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然后运用和积法或方根法(本文采用方根法)计算矩阵的较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即为标准层(指标层)相应因素对于目标层(标准层)重要性权重,并按公式(1)、公式(2)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若满足一致性要求,可确定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否则重新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3,18]。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出针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评价因子重要性的综合权重(表6)。可以看出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排在前几位的主要是:地下水开采程度、水质污染、人类工程强度等因子。经计算,CR=0.0207<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

根据较大隶属度法,对B'做出评判。模糊数学法评判的过程(1)计算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为了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定量分析,需要确定各指标的评价集。目前对地质环境质量评定缺乏统一的标准,现根据评价因子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单个评价因子的分类指标[22]以及环境地质调查成果,并参照相关领域专家组的经验,将研究区地质环境评价集划分为4个等级,V={优、良好、中等、差},将各评价因子按质量等级划分指标基准值,尽量对4个等级进行量化(表7)。确定各级单因子评判的隶属函数,计算出隶属度。根据各因子4级标准做出4个级别的隶属函数(rij)表示各评价单元量化原始数据(Ci)与其对应的第i个评价因子对应第j级指标基准值的隶属程度(0≤rij≤1)。当Ci小于或等于j级指标基准值Cij时,其隶属度取0,当Ci大于或等于j+1级指标基准值Cij+1时,其隶属度取1,介于j与j+1级指标基准值,其隶属度按式,式内插法确定。(式略)(3)模糊矩阵复合运算模糊矩阵复合运算[23]是A与R矩阵进行复合运算B=A•R,实际是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加权的过程。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在模糊数学里是通过模糊算子进行的,常用的模糊算子有取小取大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相乘相加法,其中取小取大法为主因素突出型,相乘取大法为半主因素突出型,取小相加法、相乘相加法为加权平均型[24]。在本次模糊评判中,采用模糊算子为相乘取大法。相乘取大模型:bj=∨ni=1(ai×rij)(5)通过对研究区各评价单元单元格的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得出各评价单元单元格相对于各级地质环境质量级别的综合评判隶属度,比较各级隶属度的大小,其中隶属度较大者所在的等级就是该单元格的分类等级。若在评判结果中出现二个较大值,取靠近较大值的那个较大值来确定级别。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本文模糊数学模型分别对沭阳主城区各评价单元网格进行了评价计算,将同一等级的单元格进行合并,从而得出不同等级的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图(图2)。评价结果表明: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为良好(Ⅱ)、中等(Ⅲ)、差(Ⅳ)三个等级。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Ⅱ):分布于沭阳主城区老城东部及南部,面积约60.7km2,占评价面积的52.8%,为沭阳未来城市发展的“东扩南延”区,以新建城区为主体,区内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水体发育,人类活动中等,环境地质问题发育轻微。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Ⅲ):分布于新沂河、淮沭河以及邻近老城周边,面积约36.1km2,占评价面积的31.4%,其中约25%为水体。新沂河、淮沭河水质中等,由于受上游新沂等地客水的影响易发生污染。河流岸坡在汛期易发生河岸坍塌等地质灾害;浅层地下水由于受地表水污染遭受了一定的污染。地质环境质量差区(Ⅳ):位于沭阳主城区老城区一带,面积约18.2km2,占评价面积的15.8%。人类活动强烈,为城市建成区,以旧城改造为主体。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严重超采,已形成降落漏斗和轻微地面沉降、浅层地下水遭受一定的污染、区内存在大型露天垃圾堆积场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质量产生的重大影响。7结论本文构建了适于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数学法对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判,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环境现状野外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评价结果合理、。

作者:汪名鹏 单位:江苏省水文地质海洋地质勘查院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环境质量论文:环境质量指标分析

本文作者:王志彬、赵和璧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指标体系建立分析

1.1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根据当前国内外就环境评价体系的构造研究,本文参考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1-9],构造3层指标体系,由下至上分别是三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见表1)。三级指标共有16个单项指标:分别为每单位废气排放量工业产值、工业烟尘处理率、工业粉尘处理率、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每单位废水排放量工业产值、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每单位废水需氧量排放量工业产值、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每单位固体废弃物产量工业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水资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这些指标都与二级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二级指标有5个单项指标,分别为大气环境参量、水环境参量、固废环境参量、噪声环境参量、生态环境参量等,反映了环境质量所包含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一级指标为一个综合性指标。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各地环境问题有不同特征与表现,通过一些单项指标虽然可以从不同方面解释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发现地区性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但单项指标无法体现地区环境与经济之间总体的关系,也不能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为此,基于单项指标,建立了一个综合性指标———环境质量参量,限于各单项指标量纲的不同,对各项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赋予权重,经检验分析表明,权重合理,该综合指标可行,可以以此来判断和评价某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

1.2.1大气环境参量(1)每单位废气排放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废气排放量工业产值是指以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燃料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大气的含有污染物的气体总量,以标准状态(273K,101325Pa)为单位的工业产值,单位为亿元/亿立方米。(2)工业烟尘处理率工业烟尘处理率=工业烟尘处理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往年存储量)×,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夹带的颗粒物排放量。(3)工业粉尘处理率工业粉尘处理率=工业粉尘处理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往年存储量)×,其中工业粉尘排放量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颗粒物排放量。(4)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空气质量等级是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确定的污染指数分级以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目前,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①空气污染指数(API)0~50为一级,空气质量为优。②API51~100为二级,空气质量为良好。③API101~200为三级,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④API201~300为四级,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⑤API大于300为五级,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该分级标准是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实施标准,也是进行城市环境功能分区和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1.2.2水环境参量(1)每单位废水排放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废水排放量工业产值是指以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放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为单位的工业产值,单位为亿元/亿立方米。(2)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是指报告期内废水中各项污染物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废水量,包括未经处理外排达标的,经废水处理后排放达标以及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达标的。(3)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是指以每亿元的工业产值为单位量,统计用来处理废水的设施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在一个均衡度上。(4)每单位废水需氧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废水需氧量工业产值是指以废水中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化学需氧量,COD)为单位的工业产值。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单位是亿元/万吨。

1.2.3噪声环境参量(1)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目前我国尚无对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标准,在对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中一直沿用GB3222—94中的方法,以考核城市道路总体噪声水平,将各路段监测的道路交通噪声值按路段长度加权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全市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2)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在我国,区域环境噪声采用“网格法”布点监测,遵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即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较高限值,引用GB/T14623标准,监测方法按GB/T14623执行。

1.2.4固废环境参量(1)每单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产值是指以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单位的工业产值,单位为亿元/万吨。(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往年储存量)×。(3)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往年储存量)×。(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报告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比率,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理量代替。1.2.5生态环境参量(1)人均水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对水资源的定义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量,并适合对某地水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这里提到的水资源就是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总和。(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公共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生态市达标值为大于等于11m2/人。具体计算时,公共绿地包括:公共人工绿地、天然绿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绿地。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单位为米2/人。1.2.6综合指标———环境质量参量环境质量参量是建立在上述单个指标基础上,用以综合反映某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将三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16个三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用二级指标乘以三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个单一指标的最终权重,,对处理后的指标进行求和,得到环境质量参量,用下式表示:式中,S为环境质量参量,Wi为Xi所对应的指标所占比重,Xi为各项单一指标归一化指数。环境质量参量是反映地区环境质量水平的综合性指标,S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越高。

2实证分析

2.1应用案例选取北京、辽宁、上海、广东和陕西分别代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就各个指标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各地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年。

2.1.1大气环境参量比较由表2可知,大气环境质量好的是广东省,北京、辽宁、上海和陕西的大气环境质量大致在同一水平,其中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在2008年有明显好转,这可能与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实施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有关;其他地区在2008年变幅不大。

2.1.2水环境参量比较由表3可知,水环境质量水平好的是上海市,且呈现逐年直线上升的情况,广东省自2005年开始,水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好转,至2008年一直以较快速度大幅上升。其他3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水平都出现隔年波动的状况。

2.1.3噪声环境参量比较由表4可知,陕西省是各地区中噪声环境质量水平相对平稳的地区,一直保持在中间水平,其他各个地区每年的噪声环境质量波动幅度较大,这可能与噪声本身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

2.1.4固废环境参量比较由表5可知,各个地区的固废环境质量水平基本一致,除了广东省在2007年和2008年的下滑幅度较大以外,其他各省市总体上以较高的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2.1.5生态环境参量比较由表6可知,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没有明显的、有规律的发展趋势,不过从大体上来看,各地区均表现出隔年起伏波动的情况,这一点陕西省表现的最为明显,甚至出现了“W”型的变化趋势。

2.2五地区环境质量参量比较由表7可知,广东省的环境质量水平较高,并且在趋于改善;上海市与陕西省的环境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改善,而且改善速度很快;北京和辽宁的环境质量水平就2003年到2008年这6年来看,虽然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处于不稳定的变动。

3结果与讨论

(1)通过环境质量水平的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的实际应用发现,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较真实地反映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环境质量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通过横向比较,以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技术水平高、资源产出率高、污染物处理率高,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同时,环保投入较多,比如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烟尘处理率等指标得分较高;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是全国重工业基地,该地区大量发展工业,从而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水平较低,从而影响了该地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但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经济增长处于粗放阶段,对资源的利用率低,生态环境质量较低且总是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动中。(3)纵向比较发现,各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说明全国各地现在已经普遍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其中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的是上海市、广东省和陕西省,均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北京市和辽宁省的变化趋势不是很稳定,有上下波动的情况,这可能与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压力和政策变化有关。(4)就单个指标来看,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固废环境质量对综合的环境质量影响程度较大,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上述的单项指标可见,各地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与综合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

环境质量论文:财政分权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性检验

一、引 言

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财政分权并没有使环境质量下降[1]反而使环境质量提高[2],有研究认为财政分权使得环境质量降低[3]。中国的财政分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中国的财政分权伴随着政治集权,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有非常强的(政治)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4],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即地方政府更多的只需要对中央政府负责,中央政府通过以GDP为主导的考核机制对地方政府进行考评。在中国,中央政府拥有的任命地方官员,因而有能力奖惩地方官员的行为,而在俄罗斯等财政联邦主义体制下,中央政府没有能力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5],这是中国式分权相比联邦财政分权的较大不同,那么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国内专门作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的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影响的实证检验主要如下:杨瑞龙、章泉[6]首次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得出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质量越差,验证了财政分权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降低环境保护的努力。李猛[7]从财政分权角度提出了中国环境污染趋势的新假说:环境污染程度随着人均地方财政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持续上升,当人均地方财政能力水平超过倒U型曲线拐点值后,环境污染程度趋于下降。张凌云、齐晔[8]分析了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在面临政治激励(政绩考核下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财政约束(地方政府财税压力大)下的环境监管困境,只是没有对相应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与以往的相关文献相比,本文的不同是发现财政分权对不同性质的污染公共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且结合排污费制度进行分析。在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排污费对污染排放有明显抑制作用吗?财政分权会使地方政府降低排污费的收取从而使污染排放强度增加吗?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提出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机制的假说,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假说进行验证。

二、假说的提出

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分权国家,钱颖一等[9]较早提出“中国式分权”,后来Blanchardand Shleifer[5]将中国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结合起来,强调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财政激励不同,俄罗斯等国家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较弱,地方政府不存在主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总而言之,中国式分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并存; (2)“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GDP为主导的考核机制负责; (3)地方政府的行为不需要对民众负责,缺乏民众的监督; (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税关系没有通过法律关系来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制基础。

分税制改革后将各种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地方政府只享有部分税收的征收权和减免权(如屠宰税和筵席税),但中国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几乎全部是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变得不对称,很多研究认为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原因是财政分权后出现的收支责任缺口,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多、见效慢,不能作为中央政府衡量的政绩,地方政府更关注中央政府对其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激励:其一,经济激励:中央政府依据各地区的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量进行奖惩,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越快、增量越大,地方政府通过增量分成获得的财力就越多;其二,政治激励: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有的任免权,在决定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时,中央政府会考察该地的经济增长绩效,会和往届任期官员管辖期间的绩效以及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绩效相比。在这种唯GDP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自然会选择唯GDP的发展方式。诚然中国式分权引导地方政府“GDP竞赛”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这种竞赛背后的代价就是一些投资多、见效慢的社会公用事业逐渐萎缩,如环境保护。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强度越高。

地方政府为了迎合中央政府的政治经济激励,发展本地的经济,一个常用的手段就是招商引资,上马大型项目,一方面可以获得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这些大型项目的兴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供中央政府衡量的政绩。大型项目的上马需要大量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流入,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政府不顾引进企业是否达到环保要求,或者知道引进企业环保不达标,但为了经济效益从而牺牲环境。地方政府对企业最直接的优惠政策是减免税负,为了吸引新的企业入驻本辖区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会放松环境监管,对企业减免税负,为入驻企业降低成本。税负的下降减少当地政府财政收入,从而导致环保投入不足和低效率,最终提高了污染排放强度。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有待检验的假说:

假说1: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越高。

假说2:上一期的排污费征收额度越大,下一期的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越低。

假说3:在假说1和假说2成立的前提下,财政分权促使地方政府降低排污费的收取,从而使得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增加。

三、实证分析:模型、变量、方法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受到上一期的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此采用动态面板的估计方法。基于杨瑞龙、章泉(2007)[6]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立的回归模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只包含财政分权、排污费以及财政分权和排污费的交叉项的基准模型,另一部分是加入控制变量的扩展模型:Eit=β1facit+β2pwfit-1+β3(facit×pwfit-1) +uitEit=β1facit+β2pwfit-1+β3(facit×pwfit-1) +β4C+uit这里使用的是1999-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其中下标i和t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我们的样本包括了除西藏和海南以外的29个内地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被解释变量E表示各省份工业废水排放量/各省份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废气排放量/各省份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固体废物/各省份工业生产总值。

Fac代表财政分权,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之一,该指标如何度量是有争议的,乔宝云(2002)[10]等以人均省级财政支出与人均总财政支出的比值来衡量;林毅夫、刘志强[11]以省级政府在预算收入中保留的平均份额来衡量(省级政府在本省预算收入中的边际分成率); Zhang, Zou(1998)[12]和张晏、龚六堂[13]用各省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中央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来衡量。基于前人的研究加上数据的可获得性,再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沿用张晏、龚六堂[13]的做法,采用各省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中央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我们预期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

除财政分权之外影响环境污染的另一个渠道是政府税收,政府对企业课税越多,则表明对企业的环境污染管制越严格,本文主要考察排污费(Pwf)。以往考察排污费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的文献都没有考虑其内生性(如李永友,沈坤荣, 2008;崔亚飞, 2010)[14][15],本文用排污费的滞后一期作为解释变量,便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我们预期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这也符合这一政策提出的初衷。财政分权通过影响排污费的收取进而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便是我们的交叉2页。facit×pwfit-1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招商引资,降低本地排污费的收取作为企业进入的优惠条件,从而减弱对企业排污的惩罚力度,使得污染排放强度增加,对我们预期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C是一组控制变量,我们控制了产业结构(sanbig)、经济发展水平(gdp及其平方项和立方项)、公众的非正式规制(环境信访)、人口密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这几个变量。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统计特征见表1。

四、计量检验

不管是基准模型的回归还是扩展模型的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二氧化硫、废水、固体废物滞后一期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我们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的必要性。首先看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SO2和PW的回归方程中财政分权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同时验证了假说1,但是PF方程的财政分权回归系数却为负,和我们的预期相反,通过分析,这也不难理解,二氧化硫属于覆盖全国的纯污染公共物品,废水属于外溢性污染公共品,而固体废物属于地方污染公共品,二氧化硫和废水这两种污染物都不仅属于某一个地区,当地政府对这两种污染物的减少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在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环境质量提高并不能作为中央政府可衡量的政绩,各地方政府自然会选择发展经济,而在这类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采取“搭便车行为”,而固体废弃物却可以清楚地划分区域,因此当地政府有动力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该污染物的排放。在PW回归方程中,排污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而在PF和SO2的回归方程中排污费的回归系数为正,这个结论与崔亚飞[15]的研究大致一致,验证了Chirinko和Wilson (2007)[16]发现的“骑翘翘板”策略,即政府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采取不同的环境策略。中国排污费收取制度的人为因素很大,而且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和企业协商收费的行为,可以说中国的排污费收取已经沦为地方政府用于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15],地方政府对产值大、利税高的排放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的企业放松监管。交叉项的符号在PW的回归方程为正,表明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降低排污费使得废水污染排放强度提高。

再来看扩展模型的回归结果。财政分权的回归结果分析同前,下面看排污费,我们发现即使是PW回归方程中的排污费回归系数为负,但也不显著,而PF和SO2回归方程中的排污费回归系数是正的,也就说我们的假说2基本不成立,目前中国的排污费收取对环境污染排放的遏制效果确实令人堪忧。既然假说2不能成立,那么假说3也就不能成立(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在SO2和PF回归方程中显著为负,在PW方程中为正但不显著,即交叉项对污染强度的影响应该是负向的。)虽从理论上讲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竞争从而降低排污费的收取,但排污费的收取并不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从而财政分权通过降低排污费收取这个渠道进而增加污染的假说是不能成立的,即我们提出的假说2和假说3不符合中国现实。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一期的排污费收入越高,下一期的污染强度越高,因为地方政府要稳固已有的税收收入,会放任环境污染排放,从而收取更多的排污费;中国式分权使得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财政收入从而放松某种污染排放的管制,进而收取更多的排污费,而排污费对污染物的遏制效应不明显,于是出现排污费和污染强度都增加的局面。

下面对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进行简单说明。由于人口密度及GDP的回归系数偏小,所以表中没有列出具体的值,而是将其正负以及显著性列出。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的回归方程的人口密度回归系数符合我们的预期,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环境污染强度会增加,但增加的边际效应在递减,人口密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废水排放强度的显著增加。在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的估计方程中,GDP的一次项为负,二次项为正,三次项为负,呈现倒“N”型的曲线特征,对固体废物而言,虽然GDP的回归系数符合EKC假说,但是不显著。本文回归结果还告诉我们随着外商投资的增加,固体废物是增加的,但废水和二氧化硫并没有增加,外商投资通过产业转移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转移到中国或在中国生产。

五、结 论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是否会增加环境污染强度这一核心问题,结论表明:财政分权制度下的事权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关注区域性公共品(如固体废物),而对于全局性公共品(如二氧化硫和废水)采取“公有地悲剧”或“搭便车”的态度;排污费的收取对环境污染排放没有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尤其会对利税高的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固体废物采取放松治理的策略,从而增加本地区的财政收入,这样便呈现出污染物在不断增加,排污费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的局面。

上述研究结论在政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中国这种经济上分权,政治上集权的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以GDP为标尺衡量地方政府的表现,从而给予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激励,地方政府势必会选取以经济发展换环境污染这样的“趋劣竞争”,因此中央政府应该改变这种既有的考核机制,加入环境、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考核项目,使得地方政府不只是对中央政府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本辖区的居民福利负责,一旦中央政府以GDP为标尺的“指挥棒”发生了变化,地方政府的发展策略以及政府间的竞争策略会发生较大的根本性的扭转。(2)规范地方政府排污费收取行为,坚决制止企业和政府官员协商收费的行为,将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收费的这种行为关系纳入法律体系,而且要将排污费的使用规范化。

环境质量论文: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赵玲委员:全省环保工作目前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是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纵深发展。一是要向精准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发展,要特别关心老百姓身边的污染。二是环境治理工作要前移抓好各种风险的防范,往后要更加重视生态的保护与修复,要争取恢复到自然生态状况,使污染不再反。纵深发展还要在治理各方面逐步平衡,比如治水治气,这两年来重点抓了,但是治土这块也要跟上去。

瞿素芬委员:抓好大江大河治理同时,还要注重小微水体的治理,把城乡居民的门前屋后的小微水体的治理,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特别是要保质保量把农村的排污纳管污水处理运行这项基础工作做好。

潘海天委员:城市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治执法情况较好,但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区域环境污染防治还存在执法监管薄弱点,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尤其对偷排偷放。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相关垃圾分类和垃圾焚烧处理综合利用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盛颂恩委员:环境的问题还是要高度重视,不能过于乐观,评价要留有余地。2016年环境整治工作做得不错,但是这里面隐含因保G20很长一段时间被强力控制住,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这个数据是常态的,所以无论是治水还是治气,任务仍非常重。

罗卫东委员:要进一步重视环境治理的科学化,加强关键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工作。要重视对浙江历史水系的研究梳理和利用,防止因水系损害、破坏造成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庄建南委员:浙江抓环境保护已经有多年,有许多成熟的做法,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制度上规范起来。在此基础上应该上升到法制层面,用法制来保障。

环境质量论文:

摘要:运用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进行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选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7项指标,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通过联系度对嘉临江(广元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N是各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应加以重点监控;八庙沟断面、上石盘断面、安家湾断面、南渡断面水质状况是Ⅳ级,苴国村断面是Ⅱ级,姚渡断面是Ⅲ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理论严谨、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合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问题,这种形势在中国尤为严峻。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已超出了河流、湖泊的纳污能力,使得水体普遍遭受到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变差问题日益突出[1],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制约作用。针对当前严峻的水环境形势,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水质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取决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目前水质评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集对分析法、TOPSIS法、遗传算法、物元分析法等。单因子评价法虽然计算简便,但以最差指标的类别作为水体的水质类别,对水质要求过于严格,使水域使用功能评价结果偏低[2];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较大隶属度原则判定,容易造成一部分数据的丢失,影评价的性,容易误判,使得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出水质的真实状况[3]。水环境质量的多因子综合评价与水质等级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水体污染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集对分析法正是一种用于处理随机、模糊、中介和信息不所导致的不确定性系统的方法,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鉴于此,本研究以嘉陵江(广元段)地表水为例,运用模糊集对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和方案,也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1 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

1.1 集对分析基本概念

集对分析理论(Set pair analysis,SPA),是中国学者赵克勤[4]于1989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对不确定系统的两个有关联的集合构建集对,再对集对的特性做同一性、差异性、对立性分析,然后建立集对的同异反联系度。集对分析的基础是集对的构建,关键是联系度的计算。集对指的是有一定联系两个集合组成的对子。设有联系的集合X和Y。X有N项表征其特性,即X=(x1,x2,…,xn),Y亦有N项表征其特性,即Y=(y1,y2,…,yn)。X和Y构成集对H(X,Y),其联系度为[5]:

式中,a+b+c=1,S+F+P=N;S/N为集对H(X,Y)的同一度,简记为a;b=F/N为差异度;c=P/N为对立度;I为差异不确定系数,在(-1,1)区间视不同情况取值,有时仅起差异标记作用;J为对立度系数,其值为-1,起对立标记作用。

上式为常用的联系度,即3元联系度,若将其做不同层次展开,可得多元(K元)联系度μx~y=a+b1I1+b2I2+bk-2Ik-2+cJ。

1.2 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联系度是对不确定系统里的有一定联系的2个集合关系的量化,它可以清晰定量地显示出2个集合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运用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待评价的水体指标与评价标准视为1个集对,如果有N个评价指标,其中S个评价指标优于标准,P个评价指标劣于标准,另有F个评价指标未测或缺乏比较,运用式(1)即可计算出各评价样本的联系度,通过a、b、c三者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分析判断水质情况[6]。但由于不同测点水质即使处于同一级别,也会因评价指标数值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需对分级标准继续做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指标数值与评价水体分级标准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出即使不同断面的水体水质污染程度处于同一级别,也会因评价指标数值的差异,使水体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因而相对于分级标准可继续进行集对分析[7],由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模糊的、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建立以下五元联系度计算公式,可以扩大评价等级范围,克服了传统集对分析法只有3个等级的缺点。

根据水质评价指标的特性,可将其分为越大越优型和越小越优型。对越大越优型指标,其联系度为:

式中,f1为评价样本隶属于1级标准的可能性,f2为评价样本隶属于2级标准的可能性,fK为评价样本隶属于K级标准的可能性。

对水环境质量评价进行等级评判,为避免个人主观性影响评价结果,采用置信度准则[8]评判样本所属的等级,即:

hk=(f1+f2+…+fk)>λ,k=1,2,・・・,K (6)

式中,λ为置信度,不宜过大,过大则评价结果趋向于保守、稳妥;亦不宜过小,过小则评价结果性变差,风险变大。λ一般建议在[0.50,0.70]内取值。

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展开评价工作时,权重系数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性。目前,权重系数确定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得出,如层次分析法、特征值法、闪奖冉戏ā⒆家评分法、Delphi法等,这些方法虽较成熟,但客观性较差。客观赋权法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与原始数据密切相关,客观性较强,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均为客观赋权法[9,10]。这些方法均在评价工作中取得了较广泛的应用,有自身特色,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经综合分析,本研究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权重。

2 模糊集对聚类模型的应用

2.1 评价因子

嘉陵江(广元段)水质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取主要根据以下2个原则: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1]中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评价监测指标排除,如透明度、硝态氮、浊度、叶绿素、电导率等;将某些监测值已比Ⅰ类水质标准低的监测指标排除,如Hg、Cu、Zn、As等重金属指标,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进行评价分析。本研究选择溶解氧量(DO)、高锰酸盐指标(CODMn)、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7项指标对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取2014年各项指标平均值。

2.2 评价标准

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水质分级原则进行水质评价。

2.3 权重

层次分析法能把评价因子定量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影响,因为每个断面评价因子的监测数值各不相同,各种污染因子数值大小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将每个断面各个指标的监测数值分别计算权重,使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权重是衡量评价因子中某一因子对水质污染程度大小的量,权重系数越大,则该因子对水质的影响程度越大[12]。为了使各因子具有可比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于一般的偏小型分布指标,如BOD5、CODCr等,其计算式为di=ci/si,见表2。但是对于越大越优型指标如DO,其计算式应为di=si/ci。式中di属于无量纲数,表示某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值相对于水质标准的标度,ci表示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值(mg/L),si表示评价因子的各级浓度标准值的均值(mg/L)。

构造标度为di的水环境评价因子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运用方根法求出权重值,并使权重值通过一致性检验。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计算结果见表3。

2.4 联系度

以八庙沟断面为例,定义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xi(i=1,2,…,7)为集合Ai,对应指标1级评价标准集合为B1,构建集对H(Ai,B1)(i=1,2,…,7)。根据分析所选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可知评价指标DO为越大越优型指标,其余指标均为越小越优型,故选用式(2)和式(3)计算各集对H(Ai,B1)(i=1,2,…,7)的5元联系度μAi,B1=ai+bi,1I1+bi,2I2+bi,3I3+ciJ,结果见表4。据此可以算出上石盘、安家湾、南渡、苴国村和姚渡5个断面的联系度。

设八庙沟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值构成集合A,7个指标的1级等级标准构成集合B,用式(4)计算出集对H(A,B)的联系度为

μA~B=f1+f2I1+f3I2+f4I3+f5J=0.529+0.003I1+0.000I2+0.215I3+0.252J

由此,可计算出上石盘、安家湾、南渡、苴国村和姚渡5个断面的联系度,结果见表5。

2.5 综合评价

根据置信度准则评判样本所属的等级,即由式(6)计算hk值,计算结果见表5的6~10列,取λ=0.6,对于八庙沟断面,h1=0.5290.6,由置信度准则可判断八庙沟断面水环境质量等级为Ⅳ级。同理,可判断出其他5个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等级,其评价结果见表6。为对比分析,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亦列入表6中。

由表6可知,模糊集对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一致,其中模糊集对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有2个断面相差一级,一个断面相差2级,其原因应该是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较大隶属度原则判定,但是没有考虑到隶属度的具体分布情况,造成了一部分数据的丢失,影响了评价的性,而且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强调“主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评价结果有点偏高。

评价结果表明,苴国村断面水环境质量为Ⅱ级,姚渡断面为Ⅲ级,这两个断面水质状况较好,八庙沟断面、上石盘断面、安家湾断面和南渡断面均为是Ⅳ级。另外通过联系度具体数值还可以判断出处于同一水质类别水体的水质状况,可以进行水系统内或者不同水系统间的比较和整体的定量描述。同样处于水质类别Ⅳ级的八庙沟、上石盘、安家湾和南渡的hk值是不一样的,h4值越小说明水体偏向于Ⅲ类水的趋势越大,水质状况就会更好一点,安家湾断面水质优于上石盘、八庙沟,姚渡是同一级别中水质最差的,这与实际情况相符,主要污染指标TN超标严重,应对其加以重点监控,以达到水质控制目标。

3 小结与讨论

1)用模糊集对聚类分析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能反映出各种因子共同作用下的水质状况,还可以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污染类型,对于未达标的水域,需要通过纳污量的削减等措施以改善其水质[13],水环境质量评价对实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五元联系度克服了过去集对分析评价级别只有3个等级的缺点,将评价等级范围扩大,对监测数据的利用率高,还能得到属于同一级别的水质状况的排序,保障综合评价结果的性。集对分析法将差异度引入函数中,即把水质等级之间的模糊过渡性描述出来,能充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14],使评价结果更具备分辨率。

3)模糊集对评价法通过联系度直观地反映出嘉陵江(广元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无需复杂的数学知识,理论严谨,计算简洁,易于操作,评价结果合理,在同类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本研究是探索性的,在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分配方面今后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