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三语文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三语文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三语文论文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高效课堂综述

在导学案反馈中可以发现词性法、句式法等学生掌握得不好,所以,本节课学案就是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目标就是词性法和句式法。选择题同时也倾斜在词性法和句式法上。其次,师生共同研读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旗帜,它点向哪里,我们复习就往哪个方向着力。我们不能像牛那样活着,卖力而不讨好。“懒教师教出好学生”的精髓就在于教师能从宏观上把握高考的走向,引领学生走最快捷的路。那么根据考点去精心选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考纲中关于实词的考点具体阐述为“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常用”和“在文中”两个关键词,就能够让学生明确“结合语境”是文言实词的必考解读方法,尤其在印证答案时,“语境法”是好的途径。强调“常用”,能帮助学生减轻对记忆120个实词的恐惧。

一、设计导学案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反馈机会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同学互相点评,对本节课的疑难问题进行生生互学和师生学习,这样既能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又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在高效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全班“大展示”。比如在学生处理“见”这个字时,忽略了实词“见”的特殊义。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对实词“见”的意义进行“大展示”。首先,学生展示“见”的基本用法,即展示基本义“看,看清,看出”,如:卒以此见楚王之终不悟也。(《屈原列传》)然后通过联想记忆把握引申义“拜见”,拜见、求见,用于下对上。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再关注特殊的通假字意。接着,教师板书重点展示“见”的特殊义,即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背”意即“离我而去”。)同时,迁移记忆“见”为虚词时表被动的特殊用法,即介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可译为“被”,有时同“于”配合使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展示完成后学生在组内分别举例,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所以,教师千万别认为这浪费时间,因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不仅仅是教艺的展示,更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展示舞台。

二、学案的重要作用:及时检测,促进高效

高效课堂进行的第三个环节是检测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如何,不妨来一个检测。高三的复习书籍浩繁,往往一个知识点有大量的题目用于检测,也许你觉得每道题都很可爱,都想着将它们一网打尽,但学生做完,还需要我们教师讲解,一来复习进度不允许,二来学生也兴味索然,从而感觉到困惑。其实,忍痛割爱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在选择检测题时,以考纲和真题为依据(我个人认为真题做几遍都没关系)。同时,高三复习所选择的检测题,重在做题方法的锤炼,所选题型一定能够体现本节课的学法。比如,在处理“解读实词的结构法”这个知识点的检测题就可以选择2011年湖北卷的文言文阅读第1题A选项,“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虽然这道题考查“离”的用法已经超纲,但是根据“结构对举”的方法,学生仍能根据“被”(遭受)推测出“离”的含义,即遭受。当然,题量不要大,不要让学生做重复、无用功。要随做随改随评,或同学互评或教师点评,要让绝大部分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成就感。高三时间有限,向课堂要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是我们解决时间短暂与教学任务重这一矛盾的不二法宝。为了扩大课堂容量,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配合学案的实施与落实,既节省时间,又激发兴趣,让课堂容量更大,让效率更高。

高三语文论文:对上好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方式分析

复习课需要教师激励

恰当地引用名言会帮助学生坚定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从主观意识上对复习课产生兴趣。复习伊始,我就引用郭敬明的“高三,是坐在地狱,仰望天堂”提醒学生要充分做好吃苦的准备,鼓励他们力争一举成功。后来在课堂上我还不时引用柳青的名言“人生的路很漫长,但要紧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来教导学生一定要走好目前这关键的一步。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能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当学生意志松懈、产生倦怠情绪时,“每一件成功的背后都一定有一颗热忱的心”(爱默生语)将鼓舞其斗志。更有冰心老人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学生欣赏乃至膜拜。我还把自己飞信上的个性签名“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解释给学生——我引用的是泰戈尔的诗句,而只有当你有了“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的积极心态,才会发自内心地“我以我血荐高考”。

一句句叩人心扉的名言适时地向学生撒播,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理解他们的、关爱他们的,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复习课需要课型模式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近两年来,我在高三语文的复习中,结合高三学生的实际和高考的要求,尝试采用新郑教体局教研室提出的“明确考纲考点—回放高考试题—研究测试题目—总结规律方法—练习巩固扩展”的复习课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语文专题复习课,我着力注意以下几点:①针对高考要求,精选教学内容;②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具体明确;③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善于引导;④总结规律方法,着重技巧指导;⑤注意训练能力,恰当运用课件。

新郑教体局教研室还倡导推行了高三语文试题讲评课课型模式:公布试题答案—总结测试情况—分析成败得失—讲评重点难点—练习巩固补救。我积极对这一课型模式进行探讨,在试题讲评课上注意:①突出重点难点,不平均使用力量;②注重规律总结和方法指导,不就题论题;③体现学生主体,不搞“一言堂”;④引导学生反思,研究学习方法;⑤注重巩固补救,增强学生能力。特别是一点,我非常重视,补救训练常抓不懈。

复习课需要设置情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及时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各个专题讲座的导语我都力求讲述一个故事。如讲语言简洁、得体时,我给学生将一个书生卖鸡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去除卖鸡广告中繁冗芜杂的修饰,就是去除语言的赘肉,让语言更灵动更具美感;讲作文立意时,我给学生讲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画的几种构思,得出立意有“、深刻、新颖”三方面的要求。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及时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穿插谜语、小故事、歌曲等都可以让专题复习课拥有情趣。学生困倦时,不妨猜两三个谜语,好奇和好胜心理会让学生积极动脑,驱走疲劳。平时积累的小故事更不可埋没。讲字形要求“以义辨形”时,我会给学生讲“昧昧我思之”的小典故,清代科举,有文曰:“昧昧我思之”,“昧昧”为不明白之意。有生书作“妹妹我思之”,阅卷老师初不解其意,忽豁然开朗,于旁边批曰:“哥哥你错了”。讲作文运用句式的好处时,我会要求学生从自然谈到人文,这种写法在《诗经》中叫做“比兴”,我会告诉学生“比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词”,然后再举例说明。我会举信天游的例子,如“山羊绵羊并排排走,我和妹妹手拉手”等。我还会以流行歌为例进行批讲,“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说话妹不开口妹心怎么想”等都属于比兴的运用。讲“再”和“又”的区别时,我会高歌一句“让我再看你一眼,看你那流满泪水的脸”,学生自然就把握了“再”表示未完成的动作。甚至提到成语“一无长物”时,我会给学生即兴背诵席慕容的《如果》——“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暗淡/如果太阳愿意/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我可以永不再出现/如果你愿意/除了对你的思念/亲爱的朋友/我一无长物/然而/如果你愿意/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断落/如果你愿意/我将/把每一个河流都切断/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今生今世/永不再将你想起/除了/除了在有些个/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如果/如果你愿意”。激情的背诵,感染了学生,更记住了这个成语。不是有特级教师还把刘谦的魔术搬到课堂嘛,在学生思想抛锚时耍上两把,大见奇效。

总之,教师大可精心准备,率意点染,让课堂气氛活泼,富有情趣。

复习课需要合作探究

恰当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可以使专题复习课拥有热烈的气氛。复习词语运用、病句辨析两个考点时,别一味地给学生公布答案。应让学生分组讨论指定的习题,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再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教师只做必要的补充。别以为这种做法浪费时间,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发的学习金字塔表明:小组讨论和向他人教授的学习方法两周后学习的平均保持率分别为50%和90%,均远远高于听讲(此方法两周后学习的平均保持率仅为5%)的学习方法。这是因为通过讨论,学生印象特别深刻;而为全班同学讲解(即向别人教授)必须通过个体的思维,将内容转化为让其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因而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讨论时热烈的学习气氛,向全班同学讲解时所找到的成就感都是其他教法所不及的。另外,这种做法还能提供比参考书上更合理、更完善的解答,纠正参考书上的一些错误。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令语文老师一贯头疼的作文评讲,我也多采用讨论的方式。我曾尝试让一个学习小组负责批改和评讲。但这并非说教师就可以甩手不管,教师一定要事先制定出具体的批改细则,给出有针对性的评讲要求。评讲前,教师和评讲小组的代表会会面是很有必要的,借此了解一下本次作文的大体情况,再看上数篇学生习作,给出几条指导性建议。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安排学生评讲了。评讲形式也应不拘一格,可由一人主持评讲,也可几人合作进行,分别负责总体情况介绍,优点、缺点举例和例文朗读。为了取得良好的讲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指导到位,准备充分,形成模式后,作文教学的面貌就一定会大有改观。即使我自己改过的作文,在讲评时我也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评、互评,在讨论中集思广益。锤炼立意,理顺思路,积累素材,语言着色等都是学生在讨论中解决的问题。

复习课需要自我表现

到三年级,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我是老师”活动我从来没停过。当然,我会在不同时期布置很多专题,如名句名篇推介,如基础知识积累,如古诗文鉴赏,如新鲜素材梳理,如时文选读等。高三学生由于学习任 务重、压力大,往往牺牲课外阅读时间去补差,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殊不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灵的心智、深刻的思维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文采飞扬、新颖鲜活的好作文也非广读无以写就。有了课前五分钟时间的自我表现,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翻阅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阅读期刊寻找美文,或者利用语文纠错本、通过网路搜索、向老师索取资料等种种方式学习语文,这种方式再灵活一些,坚持下去,专题复习课将会如注入新鲜血液一般生机常在。

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我还曾为学生出过激发学生创造性火花的课外作业,如有学生希望在作文选材方面得到老师帮助,我告诉他们一材多用的技巧,并出示了一道益智性质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即用两个、两条—和两个O组成一个形象生动、寓意丰富的图案,并为图案拟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题目好是诗句或成语。没想到,最普通的最俗的材料也能妙用:有学生用O作人的头部,用作人的身子,用线段插入头部作人的眼睛,两个小人往那一立,起名为“一见钟情”;有学生设计成沙漏,起名“逝者如斯”;还有学生设计成钟乳石,美其名曰“天地情缘喀斯特”等。后来,我把学生中的设计贴在粘贴板上供大家欣赏。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个性,不仅对作文素材的运用有了新的体会,还对作文拟题大有裨益。

专题复习阶段学生每天面对的是一系列干巴巴的考点,要做的是一道道枯燥的习题,阅读的是一篇篇有时让人硬着头皮方能读完的文章。如此单调的内容会打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磨挫学生领略语文诗意的激情,但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拥有一颗热忱的心,善于动脑,何愁专题复习课不能精彩纷呈、生机常在呢?

作者单位:河南新郑市及时中学。

高三语文论文:论新课标下高三语文教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14/6/30 栏目:语文论文 【热点导读】: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初中语文教学运用“情感教育”之

文章来源自文秘站

一、表扬多姿化——选取不同角度、挑选不同层次(择取不同对象)、打出不同评语

巧于表扬,我觉得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高三学生成绩的一个有效方法。高三学生,易产生情绪,且高三的知识陈旧、习题繁多,复习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烦躁感,所以适当的、有技巧的表扬,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从不同角度每次考试完,阅卷时我总会一边打分、一边记下各题的得分情况,如选择题全对的同学;文字题部分的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答得好的(有的比参考答案还);作文上了48分的、50分以上的、54分以上的(分记叙文与议论文);卷面最工整的,文字题体现了答题技巧的及文字题分点答题最的等,我均会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

2、从不同层次每次表扬,我会从不同层面选取对象,扩大表扬范围,加强表扬力度。比如及时次我表扬分数排在前面的(总分如此、各题也是),第二次我会表扬有进步的和成绩排在前面的,第三次我会表扬成绩一直稳定和稳中有突破的不同层次会有不同代表,有利于激发整体,提高。

3、打不同评语批阅试卷,除了打好分数,每位同学的每套试卷,我都会为它打一句话的评语——或赞扬或指出凸显的问题,以之激励。比如我曾在一位同学的试卷上写下:写错别字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认真对待的心。在进步了的学生试卷上我写下:进步的阶梯,你有能力搭建,更应有恒心攀爬。还有学生,一直成绩较稳,所以我在他的试卷上写到:稳中求突破,会将你与梦想拉得更近所以到一套试卷,我为了不影响学生高考前的心情,发给他们答案,带领他们自批时,有学生在qq里写下了这样的话“老师,我真想您为我们再阅一次卷,每次您的评语都能给我无穷的能量。”每次表扬,我会稍加更新,这样不至于评语枯燥、学生厌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信心,稳定他们的情绪。促使他们在希望中不断挖掘潜能、释放能量。

二、知识系统化——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作文皆规范教学

高三的复习,资料繁多、内容丰富、作业量大,所以我们必须高效教学。教学规范、知识系统,不仅能使学生一目了然,且易让他们产生胸有成竹之感。比如我在复习作文时,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井然有序的进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用材——语言表达——开头结尾,由段落训练到整篇修改等,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文章明显有了较大提高,已逐步凸显出高三的水平,不仅99%以上的学生审题,不时出现新意,且文学与思想能在他们的文章中碰撞出火花,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一体化的教学,系统、高效。

三、技巧综合化——巧妙结合、事半功倍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高三的复习,多方结合,方更有效:知识与趣味结合;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结合;批改作业时单个面批与整体讨论结合;练、评、讲结合等,这样的复习,老师轻松,学生愉快,收获不菲。人生有涯,而学无涯。我们的教学领域,我们对于更科学有效的高三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又何尝不是如此。心得有限,但愿能给您些许启迪。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紧张感似乎还未褪去。今年是新课程改革成果检验的及时年,同时也是我们艰难摸索行进的一年。面对新课改,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种种摆在面前的难题。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考试大纲、新的备考指导,新在新与旧的变革中,面对种种的“新”,我们唯有转变观念和角色,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教得的从容,教得顺利。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雨,有许多收获,也有一些缺憾,现做一个总结,也算对自己这三年的探索与努力做一个反思。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及时届新课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较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

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两年的课程教学,我们在一种全新的模式下探索反思;一年的备考,又让我们在新与旧的矛盾与变革中去发现曙光。

二、备考 (一)制定合理细致的 (二)考查内容及形式紧跟新课改

选考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保护人》。作为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作品短制精作,构思精巧,具有极高的肩上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中国当代人物传记(庄志霞《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家应该不陌生,对于传主精神品质及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考题的亮点有二,一是选择题(5分)为多项选择,考生可以选两项,得分分别为5、4、3、2、1、0分,得分机会更多;二是一小题为探究题,考生要言之有据,有观点,更要用文中材料支撑,考查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表达题为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思维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第15题关于玉树的介绍,切近现实生活。第16题关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如果考生认识不深或学校感恩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中朗读的重要性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高三语文复习课,只要注重讲解分析,至于朗读,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将时间挤压再挤压,只为做题再做题。殊不知,朗读对于高三复习,同样重要。

一、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高三语文课上,我们会无数次提到“语感”一词,“语感”从何而来?主要从朗读训练中获得。众所周知,汉语的的词法、句法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光靠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来把握这些规律是比较困难的。而朗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大声朗读,不仅可以矫正读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比默看更强烈的刺激,并通过反复诵读,使语言的词语要素、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连续性,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才能在听说读写中辨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而不重视朗读的结果,便是学生语感差,不会读,不会写,而反过来这种状况又会导致学生不想朗读,甚至害怕朗读,形成恶性循环。到了高三,经过低年级的语文各项训练,学生也许形成了初步的语感,但这种语感不很明确,学生也可能不自知。经过高三复习课上理性的分析,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的语感会得到强化,这比单纯的传授解题技巧更有效。

在高三阶段,大声朗读在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培养健康人格心理等方面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读好书,让学生喜欢读书,那就是他较大的成功,”高三学生,生活、学习本来就紧张,各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惜时如金,走路如风,没有时间聊天、谈心,于是造成心里压抑,甚至自闭自卑。而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调节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同时朗读过程中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信心。

二、寻找一切朗读机会

已往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我只知学习别人的经验,精讲多练。但我发现,时间长了,学生累了、疲了,他们无精打采,课堂上死气沉沉。近一年,我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积极引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我发现,只要有心,高三语文复习课堂上朗读的机会很多,可朗读的内容也很多;而且,尽管少做了两道复习题,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可能要比多做两道题有用得多。

1.抓好晨读

有研究表明,早晨是人24小时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因此我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加强识记积累。分阶段布置学生朗读背诵的内容,如1——5册要求背诵默写的名句名篇、文言散文、精美散文;指导大声朗读复习资料上的“多音多义字”、“易混形声字”、“易读错的成语”等,通过大声读,学生读音的错误会暴露出来,老师和同学,就能帮助他纠正错误。而且大声读,可以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积累.

2、用好课前五分钟

高三复习课,老师指导,学生练习、考试,再老师订正、评析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课堂,于是,课堂上要么是老师滔滔不绝,要么是学生埋头苦做,而且往往一上课,师生就仿佛进入了临战状态,气氛很是压抑。为了改变这种气氛,我特意从《时文精粹》、《意林》、《读者》等杂志上选取短小精美的散文,如《改变命运的“a”计划》、《理想的高度》、《一生干好一件事》等,或自己或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给学生听,抑或印发给全体学生让他们齐声朗读,感受美文的熏陶,然后稍作分析点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还积累了一些作文素材。

3、将朗读用到复习课的各个环节中

指导诗歌鉴赏,我们必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典诗词,这可是绝好的朗读材料。大凡诗歌,都讲究押韵,富有节奏,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韵味无穷。要体会到诗歌的美,必须反复诵读,这样,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种享受,是默读所体味不到的。因此,在指导诗歌鉴赏时,所提供的诗歌材料,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反复朗读,领会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从整体上形成初步的感知,激发情感,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材料,模拟试卷中的精彩时文也是好的朗读材料,可以让学生齐声读或分组读,声情并茂地读,抑扬顿挫地读,读中思,思中读,并且安排学生潜心揣摩要点——内容、思想、思路、语言等,在读书思索中加强体味,是可以极大的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

写作课上,我们也可以常常朗读,朗读范文,使学生受到启发,开拓思路。学生的习作,老师千改万改,学生不一定认真看,很难收到什么效果,选几篇让其自己读,或请其他同学读,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写作、修改文章的兴趣。指导病句辨析与修改时,有些语病比较隐晦的句子,学生一时难以辨析,也可以让学生朗读这些语句(多半是轻声朗读),通过朗读,能发现默读中不易发现的问题。

三、加强朗读方法指导

学生中,能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朗读的学生为数不多,而大多数怕开口,怕读错,怕方言影响,怕结巴,怕同学笑话。因此,可以在语文复习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如在讲“识记现代汉语语音”时候,我特花点时间对学生加强普通话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方言的干扰,读准字音、音调。在指导文段的朗读时,授之以节奏、情感、重音、押韵等诵读知识。晨读时间要求学生激情朗读,表情朗读;语文课堂上,精美时文让学生用心品读。通过指导、帮助,大部分学生朗读文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晨读时书声朗朗,复习课上也常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高三语文论文:“三案六步”在高三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和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校自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来,“三案六步”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经得起检验的课堂模式,通过三年的实践,共同见证了它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惊喜。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观察到一些与高效课堂理念不一致甚至相悖的现象,尤其是高三课堂中类似现象较突出,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者,笔者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三案六步”出现的诸多问题作了以下思考。

一、“三案六步”在高三语文课堂中呈现的异象

1. 省略过程,回归传统

老师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回到传统课堂,一张导学案六个步骤一人滔滔不绝连唱带演、全程包办。有的按照“三案”内容和“六步”流程念导学案,有的干脆直接给学生对答案,起不到参与探究,启发思维,提升效率的作用。

2. 流于形式,只走过场

部分老师为操作方便,严格按照高效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每一步仅仅是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方向和目标并不明确,不能突出课堂的重点难点,最终只能算是走了过程,而实际师生一起玩了场“猴子捞月”、“竹篮打水”的游戏。

3. 倚重模式,生搬硬套

高三语文复习课有自己的特点,老师不顾知识章节的需要和班级情况按部就班套用“三案六步”模式,将该忽略的或减省的内容步骤劳神费力地一一铺开,将该重点落实的内容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达不到高效的目标。

4. 轻质轻量,效果打折

有的老师用的导学案设计一个课时,而在课堂上不足半节课已经被学生“啃光”,内容的设计上难度偏小或者探究的问题太少,训练的数量不够,都会导致时间的浪费和效率的打折。

5. 过度开放,激励不够

学生能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探究,各抒己见,打开思维的门扉,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本是高效的表现,可是老师在对问题和答案的把握上没有原则地应和甚至肯定,容易误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同样老师如果不及r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也会导致学生自我价值丧失。

二、“三案六步”在高三语文对课堂中的创新运用

1. 老师的观念要创新

“三案六步”不适合高三语文课堂实际是一种错误观念,因为无论课程本身具备何种特点,对于的教学模式而言只要用得好一样可以发挥较大效力。所以老师只有认识到高效课堂模式绝不是师生集体的表演和作秀,而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练兵,不是只能老师讲学生练,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盛宴,才能彻底改变语文课堂的陈旧气息。高三语文复习对性强,高考考点覆盖对归纳运用知识、训练提升能力的考查,而高效教学模式正是对这种考查要求的较大满足。所以语文老师应该与时俱进,从观念上进行创新,将“三案六步”的核心理念理解透彻,利用其高效优势为高三学生的复习备考保驾护航。

2. 导学案内容编制要创新

“三案六步”作为一种模式,其包含的导学案覆盖的知识点系统,行进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清晰可操控,这一点基础课和复习课并无明显区别,可不同在于到了高三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差异较大,语文基础也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中可以适当增删内容,亦即二次备课时定要考虑班级特色。

3. 教学的形式要创新

高三的复习任务相对较重,因此一堂课的容量不能太小,否则达不到最终效果,在“三案六步”教学过程中遵循六个步骤时也不能受形式约束限制,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适当增加举例、拓展、训练,比如在讲诗歌鉴赏形象知识专题时,可以拓展到小说中的形象、传记中的形象,进一步延伸到作文中如何刻画形象及其意义,使学生对同一知识有自己全新的认识:原来可以这样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可以适当删减或改变部分形式,如课堂容量较大时,可以减少展示的数量,降低点评的频率。

4. 课堂亮点要创新

从高三同行的公开课上感受最明显的是老师们仿佛千人一面,被磨平了棱角,失去了自我风格,评课也多是在时间把握、课堂节奏、引导探究上蜻蜓点水。因此,老师们在“三案六步”教学模式下也要追求创新,展示自己独特新风采。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课莫让刷题成主角

高三,我们还学不学语文课文呢?这似乎是一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可当下,高三语文学习的现状是什么呢?不少学校为了分数,把做题讲题当作高三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然而,这样做真的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吗?

为什么在高三会出现“课文无用论”、“以题代文”、“以考代教”大行其道的局面,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种现状都源于高考这根实实在在的“指挥棒”。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如今考试已经渗透到社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刚上小学,家长要求小孩要做题考高分,随后“狼爸”、“狼妈”应运而生,他们的“经验”更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高升学率的学校,备受世人的推崇,低升学率的学校,常被很多人不齿。所以,在这种应试考试的大环境下,学校只能狠抓升学率,尤其在高三,老师、学生开展以应试为主的学习。语文,作为高考三大主课之一,也不能幸免,走上题海战术的道路。

语文搞题海战术,学生能提高成绩吗?若学生做题时能读透文本后研究解题方法,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高三语文的学习现状恰恰相反,学生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多数是浅阅读,这对想要提高语文成绩不是很管用。仔细分析高考卷,会发现很多省份的试卷中,有近70分的文本阅读题,但几乎没有课本上的原文,这也导致多数高中语文课不再学习课文。

有老师调查,高分考生并不认可高分得益于语文的强化训练,他们更认可高分得益于自己的长期阅读和有针对的自主练习。中等语文成绩的考生认为,高三花了很多时间做练习,好像学了不少招数,结果面对高考题时使不上力气。低分考生本来就疲于应付,加上提不起兴趣,当然收效甚微。

高考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人生的洗礼,是每个考生人生不可或缺的经历。作为高考的及时场考查,语文检测更多的是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文素质。经常会听到有老师、学生、家长叫苦:“语文太难了!提高语文成绩太难了!”语文之所以难,难在不仅需要思维,更需要思想;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想法;不仅需要做题,更需要成长;不仅需要备考策略,更需要用心去体会。语文刷题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是要日常的积累,对语文考试内容的分析,尤其是要从日常的文化素养提升语文成绩。

所以说,把做题讲题当作了高三语文的全部内容,对学生来说收效甚微。高三的语文还是应该回到课文的正路上来。因为高考语文得高分,要有比较厚实的语文素养为基础,仅有应试训练是不够的。

老师应放松高考对学生的束缚,淡化语文“技巧”性知识的灌输,贯彻“听说读写”,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在积淀。学校要回归语文课程的本真: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语文高考满分150分,阅读和作文两部分近100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死板的知识技能传授,学生“记住了”、“背会了”,仍然无法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只有“听说读写”的贯彻,才会真正解放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不仅使得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也能够加强学生内在素养的积淀。

要语文课堂回归到课文学习,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家长不能唯考试论,唯成绩论地看待语文教学。阅读好的考生,作文一般也不差;写作好的考生,阅读一般也不差。阅读和写作呈现正相关关性。真正提高语文考试成绩,要有日常的积累,学生需要养成广泛阅读、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只有学校、家庭、学生相互理解和配合,才能让高三语文课更具魅力,从而提高高考语文成绩。

高三语文论文:在高三语文古诗词复习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内容摘要:语文较大的特点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当前高中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逐渐趋向弱化、淡化和边缘化,语文素养呈下降趋势。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体现出一种人文素养,来构建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当前语文素养教育现状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应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素养 实践 古诗词

语文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接触的学科,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能很好地体现人文素养、人文情怀。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由于目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了语文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而如何在高三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语文人文素养

《论语.雍也》中有一句话:质胜文则野。这句话的意思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是粗野。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没接受过知识的学习,那么他和一个野人无差。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纵观现在的学生,语文文化基础差,书写表达上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字迹潦草;与人沟通缺乏礼貌,说话不流畅,阅读面狭窄,精神上缺乏追求。以上所有的现象反映了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容乐观。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将人文素养的内容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达到语文教学的人文目的。

语文课堂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每个人的知R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每个人的素养高低都是不同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这一点是不能求全责备的。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如何养成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人文环境是浸透着人性和人情的文化环境,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但它又不局限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与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心理氛围合理、有机、巧妙地整合,让学生“沉浸”其中,把学生内心最美好的东西激发出来,使他们的语言丰妙起来,让课堂韵味十足。比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想象的方式来使学生理解,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充满兴趣,那么就可能会如同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来学习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诗歌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诗歌能力。众所周知,高三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如何才能较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三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交流进一步探讨诗歌的韵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时,会出现这样的题目:有些人认为第二句也可说成“只有空床对素秋”,你是怎样认为的?老师可以把学生先分成小组,再把赞成“敌”的分为一组,赞成“对”的分成一组进行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机会,学生可能说:“对”突出了“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学生乙却说“敌”不仅指默默相对,更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学生丙补充:“敌”更能表现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寂寥凄怆之情。整个课堂,使场面热烈,气氛达到高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地积累,不断的对比,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更好地把握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可以更好地面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古诗词,同样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古诗词作为我国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工具。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中,应该注重对古诗词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三语文论文:如何提高高三语文的学习效率

摘 要: 高三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年,需要学习和提高语数外和综合等各科,查漏补缺。然而,语文作为单项比重较大的学科,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可以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不断探索,由难而易的过程。

关键词:高三 语文 成绩 效率

高三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年,需要学习和提高语数外和综合等各科,查漏补缺。然而,语文作为单项比重较大的学科,在高考总成绩的750分中占了150分,它的份量很重,考生的语文得分,直接影响了考生高考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可以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不断探索,由难而易的过程。就此文章,对提高高三语文成绩做出如下总结:

一、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做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的真正含义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才能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而语文的“广”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语文要提高比什么都难。语文的学习好比在一湖水里放盐,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尝不到咸;不像有的功课的学习,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点点就感觉很鲜。然而,盐放几天也许感觉不到,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是一定可以感觉到的。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功课的;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不比其他功课慢。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确立了语文学习的信心,你的成绩提高了,慢慢的你自然会喜欢上语文。

另外只要你在平日的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找出重难疑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注意归纳,主动发言收集激励的事例,那么你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厚,更加喜欢语文的学习。

二、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长期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

三、另外还要保障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

自学时间可以查漏补缺,是自省的过程,更是思想开悟的源泉。在自学期间可以养成以下几个习惯和小技巧。

1.背字典。不是在开玩笑,很多高校学霸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

2.每天坚持写一段220字左右的小短文,没有确定的主题,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积累一些主题的素材记忆。

3.多看一些伟人传记。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o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

四、坚持阅读在高三阶段,万不可以学习紧张为理由而放弃阅读

你放弃了阅读,也就放弃了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知识大多是从阅读中获得,没了阅读,你的语文就成了一潭死水,而且是一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减少变质的死水,那结果一定是语文学习的失败,你的语文最终成了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五、勤练语言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除了上文提及的积累材料和坚持阅读之外,还需要做的就是勤练语言

任何艺术长期不练都会生疏,齐白石24小时不画画就感觉异样,我们语文写作也是如此。好是每天写日记,长短不限,但每天写写;实在做不到,一周无论如何得写一篇。而且还得注意多写写应试作文,加快自己的作文速度,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日常写作时要注意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比如,多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名句、谚语俗语,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议论文善于运用设问、疑问、反问、排比、对比,记叙文巧用明喻、暗喻、拟人、比拟、象征。如果这些你都不会用,那也没关系,如果你喜欢唱歌,那就用歌词吧;如果你喜欢看电影,那就引用经典电影的经典台词吧;如果你很新潮,你就多用一些时尚词汇吧…… 但是,我所说的这么多语言的修饰,并不是要你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使用,这样一来,整个文章一定会显得杂乱无章、华而不实,难免有堆砌之嫌。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注意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语言的锤炼也不等于追求华丽的词藻,美丽自古以来都和质朴清新、浅显通俗并不矛盾,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铸就了千古绝唱,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用极其普通的语言倾倒了无数海外游子,关键是看你擅长于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你的文章适合用哪种风格,你只要把你的特长在文章中发挥出来即可。我们勤练,就是试图通过练来让自己有这样的特长。

总之,高三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连接着高中和大学;高三是一个满怀希望的时期,似乎光明的未来触手可及;高三也是一个沉重压抑的时期,作业和大考小考多得难以统计。我们同学也许忍不住会想:这世上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游刃有余地应付这一切?知识的掌握到底有无捷径?我的回答也许会让疲于奔命的学子们失望,我认为一切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上,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有效的方法是付出: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汗水。

高三语文论文:微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于高考语文复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拓宽复习容量,深化复习内容,增强复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语文复习课的缺陷。微课运用于高考语文复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复习效率。

一、微课的运用提高了复习效率

学生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如文言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一般不会低于三遍,但达到的效果仅仅是部分学生能掌握,另一部分学生则仍需要反复强调。这个反复强调的工作如果放在课堂内,就浪费了许多学生的复习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复习效率。如果找学生个别辅导,则又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如果把文言句式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课,在百度传课上,让未掌握的学生自行点击观看,那么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成语、语病、文言虚词等知识点都存在类似的状况,微课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种教学尴尬,并基本能保障课堂的内容是在针对全体学生的。

微课上线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线点击的情况把握教学重点。如诗歌鉴赏相关的“虚实结合”这一微课,学生的点击量远远高于其他课程,那么教师就知道这个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能较地把握学情,有利于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微课的运用拓宽了复习容量

高考语文的复习可粗可细,讲个条条框框等于没复习,讲得太具体了,又没那么多的课堂时间。比如复习字形这个考点,在传统课堂上一般会说弄清汉字的本义,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再举五六个例子来证明此方法的有效。这对汉字功底薄弱的学生而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利用微课,立足于汉字的本义,详细讲解了近100个常见错别字的错因。如果要在课堂上去做这样的工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微课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困境,让课堂上提供的方法得到很好的运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再如文言虚词的复习。考纲要求掌握18个虚词。传统课堂上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蜻蜓点水地过一遍,不可能对每个虚词开展详细的讲解。制作微课可以把18个虚词分别制作成18堂微课。每堂课讲一个虚词,把该虚词在课内外出现的经典句子逐个分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虚词就有多方位的把握。

此类微课也可以运用在对成语、语病讲解,各类题材的诗歌鉴赏,写作素材的积累等考点。如此,微课的内容必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微课的运用深化了复习内容。

诗歌鉴赏中的“杜鹃”“猿”“蝉”等意象的理解较为困难,如果让学生听听这些动物的叫声,再提供一定的情境(画面),我想学生对该意象的理解肯定是深刻到位并终身难忘的。微课就具有这种把声音、图片、视l集成一体的功能,就可以把此类意象的讲解地较为深刻。又如对错别字的分析,文言实词的理解,把该汉字或文言实词的演变过程用微课展示出来;对俗语、成语含义的讲解,把该俗语、成语的来源故事通过微课播放出来。如此,学生对此类知识点的理解肯定是深刻的。实践证明,通过微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考点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四、微课的运用增强了复习兴趣

微课展示的课堂比传统课堂的讲授更形象更生动,学生至少比之前更有兴趣参与到语文复习中。更能提高他们复习兴趣的是让他们自己制作微课、观看自己同学制作的微课。利用录屏软件制作简单的微课对现在的高中生而言不是问题(很多学生在我未给他们介绍使用方法之前就已经会熟练使用了)。

五、对微课在语文高考复习应用的再思考

微课,让复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只要有网络或者有手机、mp4、平板等移动传媒就可以学习了,但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模式需要几个前提:

1.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

2.微课的质量和数量要保障。质量是指每个微课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一个问题,数量是指每个知识点都要有大量的微课,并且知识点的划分越细越好。只有保障了微课的质量和数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主动性和效率。

3.微课的质量和数量必须要保障。这一定要备课组或教研组里的教师通力合作。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广泛运用,相信微课这种教学手段会得到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运用。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学困生作文教学的有效突破

高三语文学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如何让这些学生在高考语文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写好高考作文。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抓准作文的增长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针对语文学困生最为薄弱的作文环节,因此,我们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个性化教育,把他们召集起来,进行分阶段的帮辅――每周三晚上一节课的作文辅导和训练。

及时阶段:训练审题立意的能力。收集整理2014-2015年全国各省市的作文题,让他们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一次3道题,分别批阅讲解,指出他们审题中的问题及可以改进之处,并提供高考作文佳作供他们赏析,让他们尝试说出作文可取之处,对他们正确的评点及时表扬,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阶段:训练论证方法,兼顾文章结构。对于学困生来说,事例论证、对比论证是他们最熟悉的论证法。可是,根据考试大纲发展等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可知,因果分析法在议论文写作中能更胜一筹。那么该如何指导这种“因果分析法”呢?

先W习“一果三因式”,以“史上温暖图书馆”为例,展开因果思维训练,掌握“六段式”议论结构。

(一)引材料,阐述“是什么(怎样)”:流浪汉进馆阅读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二)为何这样?(内外因,3点原因)

原因一:图书馆是公共资源、公共场所,正常公民都可以享用,求知面前人人平等。(外因1:从图书馆的特点分析)

原因二:时代进步了,社会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文明、和谐。流浪汉就馆阅读的文明、和谐的体现。(外因2:从社会因素分析)

原因三:拾荒者、流浪汉,他是精神正常的公民,他与其他读者不一样就是经济差距,在追求知识、精神人格方面是平等的。(内因:从正常公民的权益分析)

(三)要怎样:针对这种、这类问题,我们要怎么做(措施分析)

针对这种歧视弱势群体,拒绝他们享用公共资源、参与公共活动的行为,呼吁:

政府要有政策保障支持,给弱势人群温暖与关爱;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让学生不嫌弃甚至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四)总结扣题,首尾呼应。

在对学困生进行因果思维分析训练的同时,让他们掌握议论文基本的写作框架。经过两个月的帮辅,这些学困生在阶段考中作文成绩大有提升。作文成绩质的飞跃,客观上也满足了他们的功利性,因此这些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当中。

第三阶段:继续训练说理方式,学习“让步说理”和“类比说理”。还是以“史上温暖图书馆”为例。

“让步说理”:在及时段引材料,阐述了“是什么(怎样)”后的第二段,教他们“让步说理”,用“不可否认”,“诚然”等表示承认某种与观点相反的现象,或表示可能存在的现象,或几种选择中的更好,目的是更辩证。

例:不可否认(诚然),这些拾荒者、流浪汉进馆读书、听音乐等可能会存在卫生、服饰穿着等不太整洁的一面,部分读者嫌弃他不卫生,不文雅,影响了自己的阅读,产生了不良的歧视的情绪,这些现象可能会出现的。

但是他也是一个正常的公民,他有权力享受公共资源,有权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因此我认为流浪汉、拾荒者进图书馆阅读是文明进步的体现。

“类比说理”:在“因果分析法”之后的段,可以补充“类比说理”。即类比分析产生现象的背景,进而归纳产生问题、现象的根源、意义、影响(坏的方面――危害,好的方面――价值)。

例如:诸如此类的流浪汉、拾荒者在生活中公共场所受歧视还有:流浪汉等弱势群体乘坐公共汽车、流浪汉到餐馆就餐,甚至他们的家属都受歧视。为什么呢?精心反思,就是等级观念作祟,就是文明低下、修养不高的表现,是对底层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的不尊重。其实这种歧视产生的危害不小,容易让人更加自卑、自闭,更容易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牺牲生命等危害。(类比一根源一危害)

经过近半年的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帮辅,这些学困生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这两个方面都得到规范的训练,基本上悟出了写作的规律,在2016年的4月省质检中,他们的作文都上了新台阶,平均得分43.5,比原先未帮辅前的30.6分提升12.9分。

二、抓稳作文的得分点,因人制宜,教给方法,授之以渔

学困生的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兴趣也千差万别。如能发挥他们自身独特的优势,深入挖掘写作题材,让他们借助“熟识”,写出别样精彩的文章来,无疑是抓稳得分点的极为有效的策略。同时,让学困生结合自己的写作特点,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思维模式,从而快速成文。为此我们教给学困生一套写作思路――“推迭式”:梳理选定、对接勾连、整合归纳来应对考场作文题。

1.梳理选定:就是根据考场上的作文题,对自己熟悉的题材进行梳理,深入挖掘自己所熟悉的这一题材的意义点,从中选定一个与考场作文题主旨契合的意义点。

2.对接勾连:就是从自己熟悉的这类题材梳理出的不同角度、不同意义点中选定的某个意义点,用一两句话与本次作文的作文题搭建起一座桥梁,使之对接勾连起来。

3.整合归纳:就是把自己熟悉的这类题材选定的某个意义点与作文题有共同点或相似点的内容整合归纳在一起,而后阐述分析连缀成篇。

比如,有的学生很喜欢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建筑师王澍,对他的事迹了如指掌,我们就教给他们挖掘“王澍”这一人物的角度和意义点的方法。

扣住王澍“让自己沉寂10年”这个核心内涵进行挖掘。可以采用“追问法(由果溯因)”追问:为什么王澍“让自己沉寂10年”?他是为了积聚能量,这样就有了“目标、积累”相关的意义点。怎样积累能量?要探索,要创新,要持之以恒,要守住寂寞。这样不断地“追问”,王澍这一人物题材的意义点就能被不断挖掘出来,从而为不同的作文题服务。

如果考场作文是以“目标”为话题,那么就可以运用自己“熟悉”的王澍这一题材,按照“退迭式”思路进行写作:

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观点)。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通过阐释,选定与话题相一致的意义点)。面对“切忌急功近利,要多思索,多体验”的导师叮嘱,王澍定下了沉寂10年为未来积聚能量的目标,他守住寂寞,厚积薄发,终于成就了《瓦园》的惊艳出世(用王澍题材中的这一意义点对接勾连起与话题的共同点)。如果王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积聚能量的目标,而是为了追名逐利,他日后能有系列经典建筑的相继问世吗?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整合语段,举例分析说理,照应段首观点句,并加以总结)。

以此举一反三,让他们活用自己“熟悉”的题材,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熟悉的题材资源得到较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而且写作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这样,作文分数的增长就不在话下了。

高三语文论文:“翻转课堂”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的重要作用

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利用传统的课堂复习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将“翻转课堂”引入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充分发挥其自由灵活、民主新颖等优势,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要求与现状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较大要求便是高效。高一、高二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文素养,而高三学生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便是高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试卷上书写规范且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高三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及答题技巧方面的指导。“题海战术”固然不可取,但必要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整个高中学习任务最繁重、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三语文复习课似乎更难处理。当前最紧要的应是找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切入点.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能使知识得到必要的巩固与强化,从而开发较高效的复习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

“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较大特色便在于“翻转”二字。所谓“翻转”即是“颠倒”的意思。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颠覆,是对知识传授与内化的逆向安排。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一般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巩固内化的过程则放在课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因此也就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分解,事先录制好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并整理下发相关任务单、学案等资料,帮助学生发现、思考、总结问题:而在课上则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下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翻转课堂”以颠覆性的自信姿态袭来,为教育变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如若恰当利用,必将有利于打造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课堂。

三、“翻转课堂”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的具体作用

1.变机械为灵活,有利于学习个性化

就高三学生而言,他们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养不同,他们在同一时间接受知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利用传统课堂进行高三语文统一复习,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翻转课堂”主要由课下预习和课堂讨论两部分构成,这样的拆分形式就弥补了传统课堂机械死板的教学短板。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虽是规定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但是何时观看,如何观看,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也可以在听不懂的地方随时暂停,进行思考或者在学习平台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快进观看,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利用“翻转课堂”的灵活翻转性,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

2.化零散为系统,有利于知识链条化

高三复习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而语文学科更是具有知识繁杂、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如果单纯利用每节40分钟的课堂进行知识讲解,不仅耗时巨大,而且效率低下。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利用微课将知识进行点化处理,从而使得每一个知识点得到聚焦。虽然每节微课时间约在15分钟左右,容量有限。但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每一专题知识进行规划,一个知识点录制一节微课,致力于将其讲清讲透。然后将这些微课视频进行编号,形成微课系列。如此,学生在课下自学时,便会条理分明。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其知识链条便自然而然地清晰化了。

3.转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化

高三复习在大多学生心里都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重复着单一的三步曲理论――例题――练习。而这些环节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个人为中心进行的。在现在大部分的高三语文复习课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忽略,自然疲惫不堪。而“翻转课堂”则可以增加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趣味性。如我在复习成语专题时,就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学微课后,自行给成语归类,搜集类似成语。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都非常踊跃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能绘声绘色地解释所搜集的成语有的同学还自行总结了成语运用的注意事项,并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出来,收获了同学的阵阵掌声。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们感到高三语文复习课也可以非常有趣,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高三语文复习课有着严格的要求,利用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复习存在诸多弊端。既然如此,我们教师就不应该僵化保守,固步自封,而应该顺应时代积极变革,探寻适合学生不同阶段需求的教学方式,打造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融入到高三语文复习课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打造民主课堂:能打破传统复习课的沉闷格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缔造趣味课堂:更能较大限度地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高三语文论文:浅谈高三语文的有效教学

高三是高中教学最关键的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较多、教学的内容相对繁多,这是高三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也是导致高三语文教学有效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让语文教学轻舞飞扬,要推动高三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真实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高三语文的有效教学,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高三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一、高三语文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

我国当前的教育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更加关注自身的升学率。因此,高三语文教学的任务相对繁重,教师为了迎合学校的指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只能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主要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需要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练习,周考、月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承受了较大的学习压力,通常被语文学习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特别是针对部分上进心极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热切期盼容易让他们产生急迫的心理,让他们承受极大的压力。

基于此,学生容易在高三语文教学中产生负面的意识和情绪,容易让学生自暴自弃。换言之,高三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情绪更加敏感,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以及家长的鼓励。

因此,教师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视学生的心理,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鼓舞,让学生能够带着足够的激情和热情面对高三语文学习,能够克服高三语文学习的难点,使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进行语文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重视高三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要通过正面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认可,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闪光点,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足够的肯定和赞扬,而不是一味的压迫学生、责备学生。进一步说,教师要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发挥罗森塔尔效应,利用期待和暗示的力量帮助学生克服内心负面的意识和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同时,教师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让学生掌握更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对其灵活运用,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高考,同时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组织多轮复习。这就在无形当中缩短了高三语文教学的时间,使得高三语文教学的任务较重、内容较多。这就表示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多且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高三语文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不能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基于此,学生才能利用有效的方法对众多的知识进行规划与整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高三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归去来兮辞》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这篇课文的内容,对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的能力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基于此,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学习,同时也从中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扎实,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整合与利用。

三、重视学生的基础

从高三语文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无法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获得真实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在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中并不努力和认真,导致其语文基础相对较弱。对于这部分愿意学习、渴望进步的学生,教师就必须重视其基础,要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能够跟上高三语文教学的节奏。

这就需要教师对高三语文教学的计划和内容进行合理妥善的安排,应该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安排更多的基础性内容,使学生能够弥补高一、高二学习中落下的功课。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关注,重塑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够更自信的迎接高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的来说,高三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阶段,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需要正确把握高三语文教学的特殊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交流,推动高三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高原,教师,现居辽宁抚顺。

高三语文论文:提高高三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三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们也清楚的看到了在高三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对高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三 语文教学 效率 策略

高三语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高三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三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习题训练缺乏创新

虽然目前国家不主张以应试教育作为教师研究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在客观上,高三学生正面临着高考,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效率,关系到许多高三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高三阶段,实施语文习题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高三课堂仅仅靠现成的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习题的内容是编者根据自己所在地编写的,所以在教学方面实用性不大,教师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习题内容,是导致高三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教师受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语文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导致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如果教师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学习负担不断加重

高三,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时期。所以家长与教师认为给高三学生加大学习任务量是理所当然,但是家长与教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学习的成绩与考试的频率以及难度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加大任务量并不等于提高学习效率,反而只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二、提高高三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式,创新习题训练

首先,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的习题训练具有时效性,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整合学生习题训练的内容。只有这样练习,才具有实际的学习效率,才能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高三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降低习题内容的难度,尽量将重难点的内容,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学生,并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改变教学方式,发挥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高三是整个高中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某些教师还是将自己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处于课堂的被动位置,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的策略,以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施效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还应该在课堂上面带微笑,积极鼓励学生说出对课堂问题的见解,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三)掌握学生心理,适当减轻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成功的高三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降低学生考试的难度,降低平时考试的频率;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减轻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选择科学的练习内容,根据学生心理情况和学习情况,适当增加难度恰当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积极去发现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效率策略的实施对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同时,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保障学生取得语文优异成绩的前提,这对高三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开发

高三是学生学习的特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掌握了不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于文本的解读已经能初步独立完成,但是这依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要求。现在的高考更多的是对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考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阅读能与写作相通那就是一通百通。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阅读文本仅仅为了解决文本后的几条题目,这样既让教师越来越狭隘在自己的课堂里,也让学生疲惫地漂在题海中,无任何乐趣可言。

怎样既能摆脱“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状,又能切切实实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养成语文思维的好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呢?我们以小说《皮影戏》为例,浅谈我对课堂资源生成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想要真正做到这点,首先是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提高,认识要转变。阻碍语文课堂转变的很大因素来自于教师,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很少参与到再次的系统学习中去。因此,他们的知识结构依然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这种与新的知识理念的脱节,让教师不能站到高处,一览众山小。教师眼里的世界小了,他们能带给学生的世界自然是更小的。因此,我们提倡终身学习,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再学习。教师要接触近期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二要树立学生的资源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有效的。学生的参与建立在兴趣的前提下,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认真细读,大胆质疑,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明白学习应成为自己的事,自己主观上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备课,在课前预案时做好充分的工作。对文本的解读要解放思想,让文本解读丰富化、多样化。在丰富多样的解读中去挖掘更多的动态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我在备《皮影戏》这篇小说时,对于小说的基本内容的进行了梳理。对于皮影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把握,开头繁复的制作过程的描写,以及几次精彩绝伦的皮影戏的描写,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去品读,同时还要注意文本最主要的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这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取向。另外,我特别注意了小说主人公皮影张的命运。因为主人公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前后,这也是他人生命运转折的时期。这样一位民间艺人,为了自己心爱的皮影艺术,最终将生命最绚烂的时刻绽放在他所挚爱的艺术当中。这是最让我动容的。因此,我就想到了,由此引导学生去进行更深更广的思索,结合现实的社会,结合我们有限的生命阅历,结合我们读过的经典作品,去思索社会、人生现象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学生发现,开头对于皮影道具的制作的描述,既有对皮影艺术的赞美,又对人物形象有烘托作用,也为下文皮影戏的刻画作铺垫。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他表演灵巧,严肃少语,爱国正义,命运坎坷,最终为了艺术而献身。我们能读到作者对皮影艺术的赞美,对这些艺人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现代社会冷落传统艺术的批判。当然只读这些,我们足以应付后面的题目,但是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还需要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合理地进行想象,深入挖掘甚至是探索质疑,填补文本阅读时发现的“空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课堂生成新资源。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去思索,民间艺术经历了这样的大的波折,依然留存了许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民间艺术?关于民间艺术与现代歌舞的争辩,是否需要摒弃现代歌舞?当今社会是否还有这些“皮影张们”,虽然处于新世纪,他们是否能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这些问题的探讨,既能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使其思想性更加深刻,又能联系文本与现实,联系阅读与写作,这样的阅读与写作才是鲜活的。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动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地捕捉到有效资源,并能合理利用,课堂将不断涌现精彩,出现更多的鲜活的灵感。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思维能力。但个人的思维有很多的局限,我们要借助合作、探究,以及借助工具占有更多的资源,才能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成果,并给予及时的评价。我们学生在我的预设问题中,谈到了现代社会也有正能量,不是一味的捧杀。我们现在留存的民间艺术当然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让年轻人爱上老祖宗留下的古老的民间艺术,艺术才能有生命力。我们还有学生关注到了现在的民间艺术家,谈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有的成名,活得滋润了,把他们手里的艺术传承下来了。但也有艺术家挣扎在生存线上,甚至被现在的某些法令、制度逼迫得躲在社会一隅。于是我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从这里,去窥探这一领域,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的人、事,从这些人和事中去思考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在课堂上研习小说《皮影戏》的同时通过学生的思索、探究中渐渐生成的。

好的老师应该是课堂的鼓动师,当学生对于课堂内容能够提出疑问,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尤其是对于胆小的学生,即使他们提出的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错误的见解时,我们也应该以包容之心,给学生以信心。对于稍纵即逝的课堂资源,只有老师慧眼识珠,才能让这些宝贵的资源存活下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如皋市江安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复习的策略探讨

摘要:高三学生面临着人生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其所取得的成绩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考前的复习是高三学生以及各科教师的关键任务。语文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其考前的复习往往非常繁重,然而就目前我国各高中高三的语文复习想转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策略来辅助高三的语文复习。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问题;策略

高中的学生在进入高三之后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任务将更加的繁重,在整个高三学年,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完高三原有的课业任务,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时间将整个高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因此高三的学生往往会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语文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复习任务也相对较为繁重,除了必要的知识点大量的课文、文言文、古诗词等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之外,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高三的语文复习往往会局限于机械的读、记、背、默过于枯燥,从而大大降低了语文复习的效率。所以,高三的语文复习应当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也需要传授学生与高考相关的注意点。

一、高三语文的复习现状分析

(一)复习模式以高考为纲过于僵化

我国高三的语文复习过程长期以来都以高考作为纲要,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绩,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通常重点复习考试所需的知识点,而考试不考的内容往往只会一带而过,这样的复习模式被认为适应高考的需求被广泛的采用。然而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效果却并不显著,以高考作为复习纲要的的模式往往会使语文复习的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且一成不变,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僵化的趋势,从却缺乏应有的创新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的复习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也会使他们形成学习的惰性,从而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对于一些书本固有的知识可能能够手到擒来,而对于那些需要动脑思考的应用型题目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

(二)复习教学的心态错误的目的性

在我国,高三的学生学习和复习的过程往往非常辛苦而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会显得非常辛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复习教学心态过于注重目的性。由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性,教师这一原本非功利性的职业也逐渐变得具有功利性,尤其是在一些高中,往往会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来激励教师,而教师之间尤其是高三的教师,往往在自己所带学生的升学率中会有一种攀比的心态,这也就导致高三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目的性,而忽视了语文复习教学原本培养学生考试中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有的教师会用做题量来衡量学生的复习成果,而不是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的问题或是一些良好的改变,从而大大降低的高三语文复习的效率。

(三)复习教学的过程过于注重考题预测

高三复习教学的目的最终是通过高考,因此,有很多高三的语文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考题的预测,尤其是作文题目的预测。高考作文对于不同的题目学生也应当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作文的内容也应当根据学生对于题目的不同的理解赋予不同的情感,而过分对考题的猜测只会使学生局限于写作的固有模式,甚至是模仿范文写出一篇相差无几虚假情感的文章,对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各高中往往对于那些能够猜中试题的教师会给予非常丰厚的奖励,也使得教师更加的注重对高考试题的预测而忽略了对考试方法和规范的培养。

二、高三语文复习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复习氛围

以高考作为复习纲要的语文复习课堂往往充斥着紧张感和压迫感,学生也往往机械的重复着读、记、背、默这样的复习过程,使课堂的分为显得单一枯燥,缺乏生命力。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复习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建立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不要作为语文考试内容的讲解者,而应当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对高考的见解,并且让他们就自己的复习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堂的互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考试的重点和要点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语文复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下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从而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效率以及有效性。

(二)明确高中语文复习的目的性

高三语文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高考,因此,高三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自身复习教学错误的目的性,从以下两方面来完善语文的复习教学:1.高三语文复习的针对性。高三的语文复习应当针对高考的需求解决学生自身在语文知识点方面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一方面,解决高三学生学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作业或者是对学生测验的试卷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班会讨论等方式掌握学生在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安排,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解决学生在试卷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能够细致的分析学生平时测验的试卷,找出学生在答题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2.高三语文复习的规范性。针对高考应当给高三学生制定相应的规范,及时,训练规范,高三学生平时所做的练习应当依照高考的要求安排,时间、考试要求、考场秩序等,而教师的阅卷要求也应当根据高考的要求来执行,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练习中适应高考的要求规范;第二,答题规范,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从审题到答题就能按照高考的答题规范来练习;第三,书写规范,按高考的规范要求学生在平时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三的语文复习应当改变原有的复习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的效率为目的,赋予语文复习教学课堂生命力,同时教师也应当明确自身的复习教学目的,从而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成效。

高三语文论文:浅谈高三语文教学中作业布置

摘要:面临高考,学生都忙于复习,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教师也会忽视作业布置这一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抓住多样化作业形式、作业检查和辅导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兴趣与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业布置 检查 辅导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中,作业布置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对解题方法技巧消化,进而提高课堂实效性。但教高三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及时学期学生完成作业还有一定积极性,但一到第二学期,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能完成课下作业。面对教师的“威逼利诱”,就是完成不了。

高三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要把课堂作为基本阵营,而把课后的积累、总结作为提高成绩的大后方。还有,我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学情,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作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尤其是一班的几个重点生,几乎每次考完试,我都会针对他们的薄弱点,以及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谈话,指出问题,解决办法。

追问原因,归纳起来有三个:首先,每科都有作业,加起来太多,没时间全写完,就只有牺牲语文了。其次,语文作业抄抄写写没什么意义,有这时间还不如背几个单词,做几个数学题。再次,语文中有些主观性问题不知道写什么,还不如老师边讲边记。

再仔细反思一下,其实这三个原因也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平时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认为语文在高考中虽不能“提分”,却也不至于“拉分”,学和不学差距不大。二是老师作业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而反思我们的高三语文教学,光靠老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留作业。不留作业,难以巩固课堂上的教学成果。在这里我们就不妨思考高三课堂教学中的作业问题,什么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又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答题技巧?同时留什么作业既能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又能使学生乐于完成且不增加负担?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多样的作业形式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要强调听说,也要强调读写,同时针对高考,更多的是思考和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因此我们不妨在作业布置形式上多样化。

1、朗读背诵是语文作业的基础

高中阶段,学生要熟知许多古典散文与诗词,在理解、熟读基础上要达到背诵经典篇章。

背诵这种作业形式,不仅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初中生的记忆特点。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十四、五岁是人的记忆发展的一个高峰,在这之后,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就开始下降了。在有限的两、三年内,尽可能让学生多背、多记一些东西,扩大语言信息储存量,既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补充写作素材,化用古诗词还能增加作文语言文采,有益于他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除了高考背诵的众多篇目,有些篇章也非常值得背诵,例如《报任安书》第四段,《滕王阁序》第四段等。怎样让学生乐于背诵这么多文章而不觉是负担呢?教师可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综述背诵诸多好处,看谁背的牢,背的好,然后用奖励作驱动,发一些小纪念品,或者用惩罚做手段,让完成不了任务的表演节目,这样学生热情会高涨起来;也可在背诵中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小游戏,巩固背诵的成果;同时也可将长的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化背诵任务到每天,这样也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2、阅读作业是根本

教师在布置阅读作业是也可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搜集一些学生喜欢杂志书籍,让学生品鉴,写评论。当然,有些作业免不了会枯燥,如让学生害怕的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作业更加不好留。加上现在教学参考书目繁多,学生为应付老师,照抄照搬参考书现象很严重。正因为这样,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日渐下降。考试时,拿一篇文言文,大多数人看不懂,又没有参考书借鉴,只好硬着头皮连蒙带猜。

那么通过怎样的作业,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呢?我们不妨在作业布置中将高考考点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课堂上讲完某段文章后,给学生留自己拟定五道高考题的作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高考题形式出题,后面附上答案。及时题实词考查,从课堂讲授的文段中精选出4个字或词加点,设置一个错误实词解释;第二题,考查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第三题文意理解;第四题文中重点句子翻译。

这样要求后,学生要想出好题,必须复习好课文,同时,还要兼顾以前学过的课文。老师可在第二天上课前,随便抽出一本作业作为上一节课复习题,既巩固了知识,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工作,还在做题过程中让其他同学自查与反思。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出题点,揣摩出题人思路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啊。

当然文言作业如此,现代文阅读作业亦可依样画葫芦。

二、作业的检查

教师都希望学生们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不论是“硬”作业(笔头作业)还是“软”作业(预习、复习、背诵等),都能认真对待。可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检查、批改作业是保障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不能忽视。检查背诵的工作量很大,靠老师一个检查是不可能的。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五、六个学生。每天早上提前几分钟到校,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检查背书,下及时节课或第二课后,我到班里去登记,每个学生的背书成绩都详细记录在案。那些学习有困难或不用功的学生由我亲自检查,及时纠正他们背诵中的问题。

三、作业的辅导

作业的辅导既是阶段性的,又是经常性的;既可以面对学生群体,又可以面对个别学生。在作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常是通过作业辅导的形式来提醒学生注意。

以上是自己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总之一句话,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指导学生有意识、高效率地完成这一环节。

高三语文论文:高三语文如何向早读要效率

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在如何有效利用早读课程中,仍需进一步的努力。众所周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清晨一些识记类的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记忆。因此高效地开发利用语文早读课对语文等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1.高三语文早读课现状

由于语文早读范围过于宽泛,加上多数学校对高三早读目标的构建缺乏有效的组织,缺乏教师的有效规范和指引,未能对早读目标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自由选择早读项目,致使语文早读目标模糊,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早读状况较为无序。

2.早读课低效无序的原因分析

早读课没有得到真正重视是造成上述早读课现状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学校不够重视,学校的管理层,往往更加重视日常的课程,对早读课关注较低;老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早餐点到及禁止中途翘课等,也有利于早读的时间自行处理班务等;学生自身缺乏自制力,不进行朗读,甚至时常交头接耳、睡觉等。其次是老师不够重视,一些语文老师本身不重视早读课,不将早读课当成一堂真正的课来对待,不提前备课,使得早读课缺少准备,无计划,无目的。一些老师认为,早读是学生自身的事,因而对学生缺少有效的引导,甚至不布置早读任务,进而使早读课的效率降低。使学生不知朗读什么内容,一些学生翻到多少页朗读多少页,使得早读课变得无目的,随意性大。老师仅仅管管课堂纪律,盲目的营造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读什么,读的如何缺少重视。

3.改善早读课的策略分析

(1)正确认识早读的目的

早读课应重视学生朗读情况,使其充分的读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语感,在朗读中熏陶自身情感。科学的早读课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使学生读语文产生热情与渴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在长期的朗读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且对于高三学子而言,早读课对于语文的学习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教学。

(2)制定科学的早读目标

老师与学生都应正确认识到早读课也是一节完整的课程,因此要制定正确的早读任务。缺少具体的早读目标,将降低早读课的效果。老师应提前进行早读课的准备,为学生布置科学的早读目标,使学生有目的的去朗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早读效率。早读目标应对以下几点进行详细的布置:一是早读的具体内容与范围,范围主要为字音、成语、文言实虚词、高中篇目、初中篇目以及课外名句的背诵这一类适宜早读的内容;二是早读的要求与目标,如要求达到可熟练书写、理解文意、背诵段落等目标;三是早读的关键点与有效的检测,如检测时要求95%以上学生检测可达90分以上。

(3)积极创新早读课程

早读课要提高学习效率不应墨守成规,语文老师应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合理的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多方面的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应针对早读课的单一现在进行分析,合理利用,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辅助。

(4)合理进行早读资源的开发

高三语文处于备考的情况,可开发的早读资源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教材课文。我国教材课文多选于典范式的文章,考试内容也是以教材为纲要。合理运用教材,将其中的部分篇目如重点文言文中的字音、词句、段落用于早读及早读测试。

(5)对早读效果进行检查

为了保障早读课的效率得到提高,应进行定期的检查抽查,如每天早读前10分钟对前24小时的早读内容进行抽查检测。根据朗读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语文老师应使用灵活多变的检查方式,如字词默写、抽查背诵、抽查文言诗词默写、全班背诵等,进行为早读课的效率提供保障。检测后对早读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在未能达到制定目标的情况下,要及时发现问题,与早读中无法完成任务及不能达到测验目标的学生多进行交流,可将这部分与能较好完成检测的学生结成学习互帮小组,令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结语

综上所述,就如何高效开发利用高三语文早读课进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高效地开发利用高三语文早读课,应结合上文所述观点与实际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王春燕,教师,现居江苏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