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育科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育科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科学论文

教育科学论文: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参赛有感

2005年、2009年由教育部举办的及时、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都设有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比赛,笔者都参加了并且均获一等奖。

年初,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论文评选报告会上,评委专家讲到:“与2007年寒假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比较,大学教师们的论文与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没有层次的差别;与2005年及时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的论文比较,时隔三年多,没有进步!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会后,笔者将及时、二届的论文评选情况作了一个比较,数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到,尽管第二届的论文在总数上有所增加,但获奖的百分比“缩水”了。(原计划评选出一等奖105篇,占5%,只评出一等奖40篇,占1.72%。)反映出什么问题?论文的质量不尽人意。

评委专家指出,第二届论文比赛的参评文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选题存在偏差;未能深入研究,内容空泛,缺少独立见解;思路不清;写作不规范;态度不端正,存在抄袭现象。结合自己两届参评的经验,现将参加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比需要注意的问题整理如下,与同行分享,以达到交流、提高之目的。

一、需要认真研究、领会《论文参评指南》

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初评及全国的评选结果出来后,一些老师发现,有的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在初评就落选了,有的文章在全国评选时没有得到作者所期待的靠前的奖项。所以,一定要认真研究活动的文件通知,深入领会《论文参评指南》,比赛论文要紧扣主题。如及时届艺术展演活动的大主题为“弘扬民族精神,肩负神圣使命”,论文“评审指南”还对论文主题有专门的定位――“改革创新发展”;第二届艺术展演活动的大主题是“我和祖国”,在《论文参评指南》中给出了八个研究领域,那些没有获奖或名次不理想的文章,作者可能没有看到《论文参评指南》,或看到了但没有深入领会,没有按照指南的研究方向选题,在领域上产生偏误。

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比赛作为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一项内容,其通知与其他各项活动一样主要是通过高校团委而不是教务处、科研处等来传达、组织的。笔者了解到,在活动中出现“重活动、轻论文”的现象,艺术教师往往对比赛的通知、指南有所忽视,认为只要是艺术方面的论文就行;有的老师在论文上交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关文件,即使看到也来不及进行有针对性地写作,这样写出的论文怎么能够符合比赛要求呢?

二、不能急功近利、仓促完成比赛论文

据笔者了解,有的作者忙于各种事务,几天、几个星期就“赶出”文章来,要不就是随意拿已有的论文“重在参与”,没有深思熟虑、周密构思,故前人未见、未述的文章、论点不多。从下发论文比赛通知到各省收集论文进行初评有半年之久,省内评选后还有两个月才上交教育部进行全国评选,所以,起码有大半年的时间对论文进行构思、写作与修改,时间较充裕,不可急功近利。比赛中也出现了少数不尊重学术道德、不尊重评委的现象,如不同作者提交了两篇“内容一样、题目稍有不同”的文章。在今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瞬间就可知道文章的真假。原创,依旧是各位参赛者首先需要坚持的原则。再有,对于艺术类论文,尤其是参赛论文,评委通常在较为紧张的时间里对上千篇的文章进行评比,应在研究的基础上尽量避免通篇使用文字,尽量避免评委的“视觉疲劳”,要发挥图片、表格等的直观效果,适当使用音乐乐谱、美术图片、调查表格、柱状图、线状图等,以起到快捷有效的传达作用。

三、要严格按照比赛的要求,适当“打扮”论文

《论文参评指南》要求,“为便于论文的密封评选,论文的标题和正文中请勿出现作者及所在单位字样。”但有的论文,标题中就出现学校的名称,可见作者没有按照《论文参评指南》的要求来做,这是违反比赛规程的。不同的比赛,对标题、正文的字体、字号,打印的纸张规格、份数,字数(包括摘要的字数)、关键词(关键词的数量)、参考文献、注释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本届论文上交全国评选时依然有“我行我素”者。   评委形象地指出,“文章如同自己的闺女,要面世,需要精心培养、打扮才能展示。”确实,对于写好的文章需要精心地“装饰”一番,除了对内容进行宏观的把握,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等都要进行严谨地检查与修饰,然后装订成册。在讲评时,专家对广西、浙江的论文质量及装订特别予以肯定。这两个省(自治区)的论文在省级初评的基础上,送全国评选前把文章再次反馈给作者按照比赛要求修改,然后统一装订,既保障了文章的质量,也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而有些省的文章,则处于“散装”状态。

比赛只是形式。比赛的结果固然重要,一纸证书是大家所期望的,用于评优、评职,无可厚非,但参与比赛的过程与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以比赛为推动力,让师生关注高校艺术教育的科研状况,创作出更多促进教学改革的文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发展、协调发展的一代大学生,才是比赛的真正目的。

教育科学论文:优化计算机网络媒体,促进现代教育科学试验研究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冲击下,全国各地积极地开展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因此,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优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如何采用的方案,实现校园网络化,达到促进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 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多项以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汉字编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为手段,把各科教育与计算机教育融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改革试验研究。提倡教师开展积极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由传统的讲解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学习。这种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是极其迫切的,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的教学媒体,已经要求用来作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因此,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必须能满足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进行浏览有关多媒体视频、音频资源,自由阅读服务器上的多媒体光盘软件,达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互动操作的目的要求。

我校早在1994年就已经拥有两个电脑网络室共90多台电脑,并利用当时先进的网络系统进行有关学科等的教学改革实验,在全国、省、市各级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然而,这套系统对于多媒体信息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单向控制,学生要观看多媒体软件资料,都必须在老师的统一控制下集体或个体轮流进行,学生的学习归根到底始终还是掌握在老师的控制之下,学生无法自由进行无法进行真正的自主探究、互相交流,难以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就无法跟上发展的需要。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计算机媒体资源,建设先进的宽带高速多媒体互动型校园网络系统,就成为了我校开展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试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基础所在。

校园网络系统的配置。

1、校园网络建设的难题

1995年国际电气电工协会IEEE正式颁布802.u快速以太网技术标准,加上主要网络厂商3COM、BAY、CABLETRON、CISCO、IBM和INTEL的支持和推动,100兆快速以太网迅速流行,成为了目前高速局域网的主流技术。

100兆的快速以太网对于在区域网络上的一般应用,例如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传送档案、网络打印等仅需要相当有限的网络带宽的情况下,是足以应付自如的,造价也非常适合目前学校所能承受的能力。

然而,要是需要满足我校建设多媒体高速互动型网络,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这样的要求,选用100兆快速以太网就可能成为日后网络应用的瓶颈,无法适合日后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不妨作个简单的分析:

当在网络上播放视频时,如果每一个视频节目带宽要求为2Mbps,那么以45个电脑终端计算,假若同时播放不同视频,带宽要求则为:

2Mbps*45=90Mbps

这样的带宽,100M快速以太网根本不胜负荷。因为实际上在快速以太网可用的带宽约为:

100Mbps*40%=40Mbps

2、解决方案

要设计这样一个网络系统,要么考虑改用目前我们难以承受的昂贵造价的1000Mbps以太网(千兆网),要么就是有限地使用网络上VOD视频点播功能,牺牲各终端对网络上视频资源的自由点播使用。然而,这些都无法切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经过细致研究论证,我们从解决视频传输的带宽入手,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视频点播的技术难题。校园网还是选择了100兆快速网作为校园网骨干、10兆以太网接入教室、办公室终端的建设方案,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升级改造。

A、硬件技术:

(1)配置高性能服务器:作为提供软件和硬件服务的结合体,在为整个网络服务时,它的工作量是普通工作站的几倍到几十倍,特别是工作站从服务器读取多媒体软件数据时,承担了相当大的工作负荷。因此,我们采用了IBM Netfinity专用服务器,配置256M内存、36GB SCSI硬盘、32速SCSI光驱。并采用了以往在大型机上才实现的磁盘阵列技术,安装Windows NT server 4.0 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系统具备了支持高频度访问的能力。

(2)升级学生工作站:考虑到学生使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需要,将工作站学生机器配置升级为Pentium Celeron300A电脑,增配大容量硬盘、64M内存,安装Windows95 操作系统。

(3)选择高质量的网络电缆:快速以太网100Base-T 和10Base-T几乎兼容,同样可采用3类、5类双绞线,单模或多模光纤作传输介质,为了达到100M的传输速率和消除串扰,并考虑到学校内部传输距离较短,我们采用了超5类线进行布线。

(4)采用交换机堆叠技术,有效克服网络瓶颈:以往我们在使用传统的以太网络时,为了改善集线器的不足,往往将原来共享同一网段的各个用户分成几个组,各组利用服务器内部桥独立拥有10Mb/s的吞吐量。现在,我们更采用了先进的交换机(Switch) 设备,把工作站分别连接在五个做成堆叠的交换机上,大大保障了网络的带宽。

(5)安装目前世界上技术先进、成熟的多媒体互动网络系统Winschool。实现了网络的多媒体广播、监视监听、单独对

讲、讨论发言、遥控辅导、答题示范、转播示范、同步教学、电子举手、实时检查、锁定键盘、远端复位、电子白板等一系列功能。满足了教师进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的需要。 B、软件技术:

网络软件平台

以基于Internet应用和基于网络视频应用的Windows NT服务组成,实现多媒体WEB网页来浏览、电子邮件、视频点播等应用。

应用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

以Internet Explorer 来浏览多媒体WEB网页,Media player来进行视频播放,另外,在各终端安装虚拟光驱软件以播放多媒体光盘软件

C、关键技术:

(1)我们采用目前世界的技术,高效地对电视节目、录像带、VCD等视频源进行捕捉、压缩转换成近期格式的网络流式数码文件,并可按网络实际带宽来定制压缩,使图像保持VCD质量的同时,保持压缩比为3M~4M/分钟,约为VCD格式(Mpeg1格式)的1/3。由于采用了高压缩比率的流文件,大大降低了网络的带宽要求。

以上述例子计算,当在45个终端在网络上播放视频时,假若同时播放不同视频,原带宽要求为:2Mbps*45=90Mbps,采用关键的软件技术后,实际带宽则降至:90M*1/3=30Mbps,小于100M快速以太网实际可用的带宽: 100Mbps*40%=40Mbps。

不仅仅如此,由于流文件无须像普通的AVI文件或MPG文件那样需要在网络下载后播放,而仅仅稍需读完一小段缓冲即可开始边播放边下载,使视频播放更为流畅。

(2)建立媒体播放服务器。

采用NetShow Server技术,建立先进的媒体播放服务器,避免把服务器当成简单的文件服务器使用,利用先进的服务器软件技术,克服网络数据存取、传输中出现的碰撞冲突等问题。

实验表明,因此,我校校园100兆快速以太网已经有效地克服了网络瓶颈,使学生工作站能顺利地读取服务器上的多媒体文件数据。该网络能满足24个教学班、电脑室30个学生工作站同时流畅地播放服务器上读取不同的视频文件。达到了我们预先设计的速度目标,满足了新型模式的课堂教学实验的需要。

D、特色技术:建立虚拟光盘库。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有许多常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如我们学校参与研制开发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光盘软件等。为了方便教师们对各种软件的使用,我们采用了台湾研制的虚拟光碟软件VD2E,把有关的多媒体光盘教学软件压成文件保存在服务器中,建成光盘库。当VD2E启动后, 该光盘库上的各个文件即虚拟成一个个相应的光盘,并可通过软件进行仿真操作,不仅仅操作简便,更解决了光盘软件管理、校园网络资源共享的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利用VD2E虚拟光碟能有效地对光盘的容量进行压缩转换保存,节省了大量的磁盘空间,并解决了部分光盘软件只能直接利用CDROM,而不能拷贝在硬盘上使用的技术难题。

E、防病毒技术

我们的校园网络站点多,且都可以通过服务器连通外部网络系统,因此,我们的计算机网络遭受从硬盘或软盘中传播、通过网络,甚至经由 Internet 传输而来的日益猖獗的病毒侵袭的可能性极大。一旦不幸遭遇这样的事情,将会给学校带来重大的损失。

然而,要是采用普通的查杀毒软件定期检查机器,也能造成的不幸事情往往是:先染毒后杀毒,部分曾遭受病毒感染的电脑文件往往可能已经遭受破坏,无法恢复,造成工作繁复且极为被动;至于限制师生的网络浏览、软件交流的做法,则难免是因噎废食。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建网后采取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在每一台服务器和工作站上都安装了国际著名的防杀病毒产品-- Norton AntiVirus,使整个网络系统的都处于严密的后台监控状态之中,实现病毒的自动防护。此外,还设定每台电脑逢星期五晚上进行病毒代码的自动网上更新(目前系统包含有共4万多种病毒的近期定义档案),保持电脑网络系统能抵抗近期型病毒的侵袭。

新型多媒体校园网络的使用效应

目前,我们已经把大量的多媒体光盘软件、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教学录像压缩转换成电脑数码文件,在媒体播放服务器上建立了“录像库”和“光盘库”。以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演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用,满足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需求。

由于媒体资源得到了优化,我校师生更加积极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使我们学校的各个课题实验工作迅速走上了正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着初步的探索,并初见成效。

例如:三年级1班的一节语文作文课《荔枝》,老师就让学生在电脑上直接用认知码输入汉字进行无纸写作,教师就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把画面广播到每台电脑的屏幕上,提出写作的要求,然后老师在教师机上对每台学生机进行监看,当学生碰到疑难时,可通过电子举手方式告诉给老师,老师就在教师机上与学生进行远距离监视、对话和控制,及时给予辅导。而当学生忘记了描写的情景时,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看《荔枝》的影片资料、图像资料,并且随时查看老师刚才提出的写作要求,查看软件提供的写作帮助(包括可能用到的优美词语等等)。,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广播功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集体讲评,学生与学生之间除了小组可以协商外,也可通过网络直接调用其他任何一位同学的习作进行学习参考。这种多媒体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育科学论文:如何加强高中教育研究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在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致贺辞并作题为“加强高中教育研究,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主题发言。在发言中,罗洁副主任指出高中教育研究分会成立的重要意义,并对研究分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希望。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作“万类霜天竟自由——高中多样化发展”专题报告,指出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内涵、意义和所面临的挑战。

从破解首都教育难题,促进首都高中教育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角度,北京市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的成立可以说是恰逢其时。高中教育研究分会作为市级专门的高中教育学术团体对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扩大首都高中教育的影响力,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普及,共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建设与发展。

1.坚持研究分会工作的正确导向和科学引领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希望研究分会的工作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和北京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围绕首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咨询建议,使教育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的发展。

2.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学术研究和研讨活动

高中拥有大批有思想、有影响力的校长和名师。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的成员构成有在北京乃至全国,甚至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校长;有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基层经验丰富、领导执行力强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的同仁;有专业水平高、视野广阔、有影响力的首都高校专家学者;有市级教育支撑部门领导组成的顾问组。希望研究分会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制约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要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北京市高中教育同质化倾向问题,破解难题。

3.注重提炼具有首都特色的高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

北京市高中教育领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有许多的校长和教师,研究会要注意搭建平台,促进其教育思想与经验的交流和宣传;要通过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途径,提炼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本土化教育思想和理论;扩大北京市高中教育和校长、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切实提升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研究分会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促进高中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人文关怀,关注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幸福感。

要充分发挥校长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

高中教育研究分会是以校长为主体的学术团体,要充分发挥广大校长的教育智慧和创新精神,在研究分会工作中鼓励自主管理、平等交流讨论。希望校长们通过研究分会这个平台,交流思想、展示才华、和谐发展、互促共赢;希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关注并指导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的工作,研究探索校长的成长规律,发现、培养校长群体,打造具有首都风格和特质的教育家。要把研究分会办成校长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精神家园!

教育科学论文: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育发展的实践,不断丰富着教育发展的理论;反过来,教育发展的理论又指导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教育科学发展现的基本内容,是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践、基本理论,也是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教育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的发展观,才能办出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教育作为人类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 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自觉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把大人才观摆在突出的地位,这样我国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技竞争力,而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能力还是科技竞争力,都离不开入,离不开人才。目前我国需要大批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我国才能形成世界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及时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 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多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教育科学论文:检察机关警示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在全省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院组织学习了由省院编印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例和影像资料。这些违法违纪干部的行为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干部从事政法工作几十年,也曾为人民作过工作,但却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让人痛心。通过警示教育的学习,并结合我参与组织查办的许杰特大贪污腐败案件,我深切体会到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放弃原则,干部的首要问题还是怎么做人,不然的话就会在诱惑与欲望面前丧失立场,使自己成为权力的奴隶、金钱的奴隶,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自毁前程。

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使自己心灵上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学习,谈谈我对这次警示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权力需要监督。我们检察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及时位,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群众,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群众谋利益。现在,被查办的违法违纪的干部、被关押在看守所、劳改农场里的人,他们刚工作时也能够摆正位置,亲和群众,只是后来私欲膨胀,漠视监督,才导致滥用权力,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大转轨时期,人们的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都大大增强,但由于各种文化和思潮的磨擦、碰撞,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所以,我们每一名检察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务必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种种诱惑,不断增强监督意识,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我参与组织查办的许杰贪污贿赂系列案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许杰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但他的觉悟却并没有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升,相反,却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几年的“享受”,换来下半生的牢狱之灾,为人民所不齿,足以让我们党员干部时时警惕。

二、作风需要务实。目前,我们队伍里有个别人滋长了一些不良风气:讲排场,比待遇,工作谈条件,生活图安逸,对群众指手画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得过且过,作风浮夸,个别的甚至追求个人私欲,贪赃枉法,最终走上犯法违纪的道路。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我体会到,差距要从自身找,成绩要向别人学。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也要不断地学习与自省。对于自己的问题,要看到一点,修正一点,提高一点。党纪国法,是对每个国家工作人员的要求,执行得如何,体现我们对党和国家的态度与行动。干实事,就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我觉得,对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不但个人要积极参加和践行,还要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事,知荣耻、树新风、促和谐,为民、务实、清廉,力求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加强纪律、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取得新的进展,真正做到勤政为民,作风实在。

三、洁身需要自律。首先,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正确处理好工作内8小时与工作外8小时的关系,不要自毁人生;在价值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的道理。其次,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勿忘司马迁的“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善于处理与家庭、后代的关系,记住林则徐祠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再次,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善于尽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做到“敬能慑身,勤无废事,谦以养德,俭以济人”。

从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如何对待权力、地位、利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正人先要正己,作为一名战斗在反腐战线前沿的战士,应当也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利益的保护神,而决不能是特权利益的拥有者;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做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模范。要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修身立德,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和道德修炼,淡泊明志,固守节操,洁身自好,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警句长鸣,永葆人民检察官清正廉洁的本色。

教育科学论文:统筹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较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及时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不同的外部环境。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育科学论文:关于家庭教育科学发展观论文

家庭教育是科学发展中的根本性课题

主题词:家庭教育 科学发展 根本课题

主要内容:实现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必须解决“想要科学发展”和“能够科学发展”两大问题,这就依靠制度和教育来保障。而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教育的成效归根结底取决于家庭教育的状况。因此,家庭教育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根本性、源头性课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并把它作为一项首要的、根本的战略提出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必须解决“想要科学发展”和“能够科学发展”两大问题。“想要”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由教育来完成;“能够”属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由制度来保障。而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最终依赖于教育,教育的成效则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的状况。因此,科学发展中的两大问题归根结底都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家庭教育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根本性、源头性课题。

众所周知,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就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的这段话,同样适用于科学发展。制度是重要的,但它是由人制定的,又是由人执行的,有什么样的人就制定什么样的制度,人有什么样的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执行情况。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从身边找到例证。在制度制定方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制度,就是由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规章,也是由企业决策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的。在制度执行方面,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蔑视甚至敌视制度的现象,如我们的廉政建设制度、安全生产制度、食品安全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都已建立起来,并且比较完善,但为什么腐败现象、环境污染现象仍然相当严重?为什么近几年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和生产责任事故?原因就是部分制度执行者素质低下,他们根本就不想贯彻执行有关制度。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有很大局限性,它只能起惩处和威慑作用,不能起约束作用,其构建和维持社会秩序这一重要作用以及其他功能往往通过道德作用得以实现,而且,制度作用实现的好途径是制度规范的价值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其内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用以支配行为。例如,我们关于廉政建设的制度很多,但这些制度往往只能在发现腐败行为后给腐败者以惩处或者通过对腐败者的惩处来威慑想腐败的人,至于想腐败的人是否实现腐败行为,如受贿行为,制度本身就无能为力了,只有靠思想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再如,杀人要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为什么还有人去实施杀人犯罪甚至是恐怖犯罪呢?死刑制度只能消灭已经犯罪的人,而不能消灭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就是说,包括法律在内的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犯罪问题,只能解决犯罪的惩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犯罪问题的是思想教育,因为支配一个人犯罪的是这个人的思想。所以说,只有在思想上解决了“想要做”的问题,制度“能够做”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思维方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

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的地位最重要。这是因为,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大量研究表明,六岁以前,是一个人智力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不仅决定着人的潜能发挥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品格、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日本著名教育家、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认为:人在零至三岁时,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属于“模式时期”,婴儿不像成人那样先分析理解之后再接受,而是一股脑儿全盘吸收。“大概孩子没有善恶之分,从小学到什么,长大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入孩子心中的东西一旦定性,以后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很难动摇孩子的意志。”我国教育家冯德全认为,一个人在四岁以前吸收的信息构建成“潜意识板块”,从而使情感、意志、性格、气质、气概的基础部分稳定下来,以后极难发生根本性改变。“潜意识板块”不知不觉地、顽固地支配着一个人情绪和行为,其能量之大,稳定性之强,可以塑造个体性格和民族性格。因此,井深大指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婴儿的头脑里。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强调,家庭教育“是对一个孩子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斯特娜说:“伟大始于家庭。”

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为什么我国北方人豪爽而南方人细腻?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和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成年后接受同样的社会教育,为什么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原因就是他们未成年时期接受的信息和教育不同。又为什么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接受同样的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境界?这是家庭教育使然。还有,为什么西方人把改变中国颜色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为什么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就是因为“潜意识板块”的巨大作用。关于家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不但众多教育家进行了充分阐述,而且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已经给予充分证明。孟子、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现在许多青少年犯罪则与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或者根本关系。所以说,教育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发展好各项事业的前提,也是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本。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抢占儿童大脑这块重要阵地,给儿童灌输科学发展的信息,继而形成“潜意识板块”,以此使我们的下一代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思想,自觉投身到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综上所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根本的战略提出来,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一是开展全民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活动。借鉴全民普法的经验,对全体成年公民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编写通用教材,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家庭。鼓励有关专家、学者举办各种形式的辅导班、报告会,将先进的研究成果尽快付诸

实践。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美国的中学就将怎样照顾婴儿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辟专栏,系统地反复地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引导更多的人在实践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积极研究和推广自身的经验做法,使每一位长亲特别是父母都成为先进家庭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二是努力完善的家庭教育制度。尽快制订家庭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家庭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孩子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等长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政府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职责等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项庞大的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也是推动和保障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我们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支持和积极从事家庭教育,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科学发展观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教育科学论文: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途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理论生成

(一)思想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各阶层群众,主要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才能收获实效。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党要更加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分析学生的特点”,[1]6“对青年学生应有的、符合实际的估计,这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70“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377“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思想理论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总结反思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及其重要性,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2]180教育部1984年印发文件指导高等院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步伐。198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印发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逐步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04年1月,中共中央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1]418并提出要建设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它表明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进程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系统逐步形成

随着党对思想理论教育规律性的探索不断深入展开,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理论教育不仅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路径,而且对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效,特别是它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新时期实现和达成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保障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保障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保障学生德智体发展。”[1]100党中央还将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以发展目标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出了新的更加完整的表述:“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更是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1]290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以大学生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确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表明党对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已经不是简单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问题。

(四)思想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提出

思想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近期代表大会的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建设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对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教 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要途径、主体因素、载体建设等要素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提升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基本构建了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

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这表明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明了党对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运行机理的认识和把握更加完整科学。深刻认识和认真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容架构,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思想理论教育方针,对于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对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于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精神文化传统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思想理论教育之理论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首先在于作为思想理论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科学化,这个内容就是作为党和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必须是科学的和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首要的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思想理论教育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期成果指导实践、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及时,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依据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党执政以来的宝贵经验为主体,明确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要求与总体布局,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理论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作出战略部署。第二,理论来源的实践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之理论科学化取决于理论来源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完成了三件大事,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具体成果。第三,价值取向的现代性。思想理论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调整开展教育的结构、功能、教育方式和领导方式。这一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而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是其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保障:思想理论教育之制度科学化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推动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永远为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光荣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不断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规律化。及时,思想理论教育的规范性。制度的属性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制度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第二,思想理论教育运行的规律化。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本质上是要求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符合政党活动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规律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核心。这个规律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特殊规律,也包括作为教育科学和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教育心理规律,还包括一般政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普遍规律。第三,思想理论教育体现的人民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三)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之方法科学化

科学方法是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经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归纳、锤炼、检验而证明有效管用的工具、手段、方式与运行机制的总和。增强方法的科学性,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及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摆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首位,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坚持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第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四,坚持把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四)目的:思想理论教育之价值取向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目的在于教育人们自觉改造世界观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营造有利于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优良环境。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而努力。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将党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理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以此凝聚人民意志,使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活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要能够把握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另一方面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要能够结合社会心理和人民的发展需要,化育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教育“包括但绝不止于学习班和研习营,尽管后者也很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中国,因为传统上大家都习惯于被动地听专家讲课这种教育培训模式,而在这种填鸭式的课堂上很少有真正的收获。真正的学习活动要求既有研究,又有实践”。[3]因此,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或效率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及时,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针对性。要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与高效率,要针对人的自主性特点,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个性”;要针对人的独立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动性;要针对人的选择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选择性。第二,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效率发挥的状况与其教育的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具有务实性、先进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第三,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自觉起表率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把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既是一个长时期追求的目标和建设后取得的结果,也是一个长期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关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

(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面临着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选择。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史上,出现过把思想理论教育过分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发生过把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逐渐被弱化和淡化的状况,特别是在“”中,由于过于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政治的巨烈冲击,并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相反,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要服务和服从于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及时,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是载体和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思想理论教育是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和灌输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 识形态。因此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就不是思想理论教育;同样,脱离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将大为减少,其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意识形态化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和传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提供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彰显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所谓“人性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因此,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实际是指在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及时,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的标准化和化,它体现的是一种物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科学化往往是与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和化等相关的,要求形成尽可能规范的思想理论教育实际操作体系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第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突出地体现在清晰和模糊的关系上。首先,清晰和模糊是相对的,并没有的清晰和。这表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清晰指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和不含糊的,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理论是可以是模糊的,只要方法正确,目的明确,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办法都是可以采取的。其次,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难以数量化和化的。,要给人性留出空间和余地,保留某种隐秘性,给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留出可能性。因此,科学与人文角度不同,致使方向也不同,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4]第三,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人性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李长春指出,思想理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5]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科学”这一概念,既指反映事物本质或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也指建构反映事物本质和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的方法。因此,科学化应当是科学理论和学说及其建构方法的有机统一体,也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规范化的过程。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及时,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反映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化”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的,理解和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本质及其内涵,需要反对“一般化”的思维倾向。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旨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代新人,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必须体现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中国化,就是合乎中国国情尤其是现时代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时代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必须是现时代的,能够正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以及所面对的经济全球化的时情和世情,把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与其意识形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大众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与途径上,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愿望和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具有普及和推广的认知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三,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统一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时情与世情,而其内涵和核心应是贯通“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个关键词的“中国化”。也就是说,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凸显“中国特色”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在方法创新上,体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应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样式,凸显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即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6

教育科学论文:构建教育科学繁荣的新平台

构建教育科学繁荣的新平台高宝立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首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日前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教育专家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进行了分析,既使大家了解到国际教育研究的若干前沿动态,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教育科学的新进展,必将为构建中国教育科学新的发展平台发挥积极作用。 先睹为快 首先,要区分教育研究与教育学研究。前者直面教育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后者牢牢地把学科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但二者的关系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其次,要区分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教育研究者自己不能缺乏教育学家意识,不能混同于教育家。如果淡薄了专业意识,就会模糊研究的价值趋向,就会淡漠了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化。其三,要区分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主题。问题的质量是科研质量的保障。 重视教育科学的原创性,发挥教育科学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 无庸讳言,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与国内其他学科领域发展水平相比,与国际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水平相比,在观念、体制、方法、技术、管理和氛围等方面,在对理论发展的贡献和对实践指导的影响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教育科学成果原创性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国教育界对原创性研究的渴求,首先来自于那些长期得不到真实解决的重大教育问题和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教育新问题。现有的教育理论尚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现有的教育建议还不能成为现实地解决重大教育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方案。 原创性研究的标准,一是首创性;二是基础性;三是导引性。有专家特别指出,由于教育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动发展性很强、受社会价值体系影响很深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加之中国教育科研基础比较薄弱,以及教育研究管理体制和科研项目资助体制的缺陷,因此,教育研究的原创面临特殊的困难。中国教育科研要想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取得重大影响,具有发言权,就应在科研管理体制、立项、评估和奖励等方面做出重大改革,以尽快进入原创引导的时代。 加强教育科学的开放性,推进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科学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封闭性。其一,崇尚高谈阔论和“宏大叙事”,不善于从生动的教育生活中汲取营养,使教育研究缺乏现实基础;其二,忽视教育科学同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失去了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滋养,造成教育科学成长方面的缺失。 有专家认为,教育科学注定会成为一个边界不断扩大的专门化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实际上,多学科的话语已经体现教育科学知识体系正在向开放和多元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等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领域,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这种研究的变化已经导致教育科学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研究方式的一系列变化。 有专家认为,教育科学目前处在社会科学的边缘,一个方面原因是教育研究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而复杂学科的建设一般要慢于简单学科。复杂科学的方法对于教育研究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价值,最重要的首先是对研究人员思维方式的改造。教育理论的功能及角色在于协助教育活动的圆满进行,所以应该打破“学科情结”,将教育研究视为一个各个学科就教育这个主题进行对话的学术场域。惟其如此,教育科研才能影响决策、影响大众、影响媒体、影响生活。 深化对教育科研规律的认识,致力于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 当前,教育科研活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科研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关。如:课题管理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奖、轻推广;课题评审的标准模糊、经验性过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不强;教育科研管理重利益驱动和短期效益的倾向比较严重;教育研究评价缺少民众和民间的参与,等等。 在谈到教育科研管理方法的改进时,有专家指出,教育科研管理方法的采用必须考虑到教育科研管理的目标、教育科研管理主体自身的能力、教育科研管理客体的实际状态、教育科研管理方法运用的成本等因素。教育科研管理方法的运用必须有效地促进教育科研管理目标的达成;必须符合教育科研管理对象的实际特点;在保障教育科研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要尽可能节约成本;教育科研管理方法的运用不是一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的对应,宜综合运用。 改善教育科研管理,要着重突破体制障碍。要打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决策部门相互封闭的局面,建立开放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科研系统;在发挥政府研究机构作用的同时,发展各种非政府研究机构,给各种研究机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发挥教育科学中介机构的作用,把研究与实验、应用与服务结合起来,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组织形态的创新;在运作层面,凡重大决策,要有多种方案的论证,进行比较选择;课题公开、信息公开、成果公开、学术自由、平等竞争;吸收科技界、经济界、文化界以各种形式参与教育研究、讨论,探索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教育研究的形式和途径。 强化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责任意识,提升研究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研究素养 有专家指出,培育积极健康的学术文化,是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要抵御官本位、名利导向等非学术因素的侵入,净化教育学术研究环境,保持教育科研的相对独立性,并且建立研究者、决策者、实践者的文化认同,增进了解、形成共识;另一方面,要警惕市场体制影响和延伸的学术组织的浮躁心理,防止追求短期功利,提倡进行系统、长期、艰苦的研究。还有专家认为,教育研究者要强化方法论意识、本土意识、问题意识,转变传统的研究理念和心态。改变“为学术而学术”的做法,并从单纯的学校教育研究领域向外拓展,建立教育研究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使教育研究更具社会价值,使教育研究成为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关注最多的研究领域。 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经典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专业性的教育研究在运用于基层的实践中,确实面临着失范的危机和严重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校本研究”顺应当前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潮流,与基层学校校长、教师的知识背景、工作特点和思维方式相匹配,从而异军突起、形成气候,符合实践自身的发展逻辑。当前,校本研究的实践急需有效地指导、引领和规范。实际上,学校教育科研在充分显示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同时存在着作为一种“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共性问题,有些问题如形式主义、功利倾向、规范程度差等还表现得比较普遍。 校本研究课题来源于学校实际,具有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鲜明针对性;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以教师群体参与为基本特征;以观察、访谈、案例、行动等研究方式为主;研究的结果应有助于学校实践问题的解决。校本研究由“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强调教师

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者的整合,是校本研究活动中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基本力量。作为一种普及化的教育研究,校本研究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转向。这种转向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科研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又具有方法与方法论选择的重大意义。“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这是许多教师从事校本研究的切身体会。(作者单位:《教育研究》杂志社) 《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3日第3版

教育科学论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

摘要: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文献研究方法和思辩方法等四走基本类别。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运用区间,适用于教育宏观层面、教育现象、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并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及时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

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较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些方针和政策,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转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第三,《纲要》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典范。《纲要》从制定到出台征求意见稿,都有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与贡献。从中央到地方,不少教育科研部门全力投身其中,既发挥了教育科研的独特功能,也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地位。吉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承担了《纲要》的部分制定工作,为我省增添了光彩;不少人以各种方式参与《纲要》的制定工作,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更多的人对《纲要》的制定过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期待。根据国家部署,《纲要》在正式颁布之后,将在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与计划,这是我省教育科研工作者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机。应当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努力展现教育科研工作的功能,体现教育科研工作的独特价值。

教育科学论文:浅析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

[论文关键词] 教育 教育科学 基本概念

[论文摘 要] 本文在布列钦卡先生对“教育”,“教育目的”,“教育需求”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并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简要评述了布列钦卡先生的观点,并认为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仍然任重道远。

w·布列钦卡用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学研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和实践教育学三个研究领域,并尝试用演绎的方法对教育科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本书中,布列钦卡提出并试图澄清教育科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即“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围绕着这三个概念,布列钦卡用诠释的方法为我们深入解析了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复杂性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分析了概念应该具有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一、关于教育的概念的化问题

在对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时,作者以六国之例来说明了教育概念的混乱状况。作者在文中分别列举了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和苏联六个国家关于教育这一概念的代表性观点。由苏联教育科学院编撰的名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普通基础”的学术专著中,教育首先被定义为“对发展的控制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然后它又区分了作为客观影响的教育,亦即不依赖于教育学观点而存在的各种现象,以及作为专门组织化影响的教育。”其他的例子我们在此不再一一例举。对于作者在本书中对其所作的精辟分析和为使概念的化而做出的工作和努力,我们深表佩服和感激。这里,我们来看看作者所提出的“教育”的概念,作者在一番精辟而复杂的分析之后提出:“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为。”作者随后接着提出了一个比较简洁的定义:“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

就前述两个定义,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前一个定义提出的是对心理素质结构的改良,而后一个定义则是对人格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人格是属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一部分,但显然不能说人格就是心理素质结构本身,这二者明显是不同的。若人格是心理素质结构的部分内容,那么再看这两个定义就会发现,后者显然是将前者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而这种程度就指的是心理素质结构和人格二者的关系。

二、关于教育目的概念的化问题

在本书中,布列钦卡先生为我们例举了十种可以混同于“教育目的”这一概念的词汇,如“培养目的”、“培养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学目的”、“教育的目标”、“教育任务”、“培养任务”、“教育学任务”、“教育意图”和“学习目的”并给出了一些典型例子,如作者在“教育理想”这一同义概念中提到的是纽文惠斯的观点,纽文惠斯将其视为“‘必须给教育指明一个特定的方向的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理想’,它区别于那种‘一般被认为是可以不断实现或已经实现的’、‘具体的’教育目的”,如此等等。布列钦卡提出,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较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这种发展如果放在布列钦卡先生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就是这种预设的心理素质结构吧。当然,你也许会问,这种发展和心理素质结构本身有什么关系呢?不错,这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请你试想,一个人的发展如何体现,如何衡量呢?我们都知道,我们通常是以人的各方面能力的较大限度提升来判断这种发展,人的能力的提升是和心理素质相关的,我们说某个人某方面能力的提高则必然会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相关心理素质的改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通常来说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外显,而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则反映了这个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当我们说一个人能歌善舞,很显然,我们不只在说这个人外显行为能力的突出,我们同样预说了这个人内在心理素质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本身无法直接呈现,它需要借助人的行为活动能力来体现,从这点上说,布列钦卡先生确实是深挖了教育的根。然而,如果这样来说,教育活动只是为实现一种一切都是预设了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工具,它要的是参与活动的主体按照预设行动而以求较大限度的实现目标,而这个目标尽管是外显的行为能力却先在的是内设的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心理素质或素质结构”。这显然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至少对于教育主体来说,这是很自私的。教育目的本身应该是目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外在预设或约束的主动的行动者,这个行动者指向的是教育主体,或者可以说教育主体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三、关于教育需求的概念的化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布列钦卡先生对“教育需求”概念的化分析。布列钦卡先生为对这一概念进行科学化解释所做的大量的、细致的工作,这里将不再班门弄斧,亦如我们在上面所作的那样,我们还是来看看先生化后的概念,布列钦卡先生研究发现,“教育需求”这一概念本身对于科学教育理论的建构没有多大价值,但它却仍是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先生在提出,个体的教育需求概念使用的两个条件即“只有当某一特定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应该被某人所获得时;只有当人们确定教育者的某种被归纳到教育概念之下的行动是获得上述心理素质结构的一种必要条件时。”也就是说只有受教育者需求教育和教育者提供的正是受教育者所需求的这种教育时个体的教育需求这一概念才能成立。不错,先生对这一概念运用的条件限定,就这一概念本身来说正是十分精致的,但是,在这种精致过程中,区分出的受动者和主动者难免让人生疑。毕竟,教育显然不是一个主动,一个受动就能真正达成理想目标的行动。这方面,现实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画面,我们今天的教育正是这样的局面,而这也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情景即教育活动中,一个主动者的主动和一个受动者的被动。很显然,这其中主动者和受动者都是主体,他们都是在主动的建构这种心理素质结构,而并非是主动——被动建构的过程。对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而言,双向的主动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可以认为才是真正的教育,那种主动——被动的建构模式显然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对于布列钦卡先生为教育概念的科学化所做的工作,我们深表钦佩。尽管,布列钦卡先生做了如此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些概念仍然有些问题。我们在此对这些概念提出的非议,只是聚焦于问题本身,期望能够就教于方家。如能对思考同样问题的研究者们有些启发,实则幸事。从以上我们的简单分析来看,教育概念的科学化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为之努力探索。千百年来,历代大贤为了教育的明天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今天教育,就连其概念都仍然是歧义颇多,其任务之沉重亦可想而知,我辈亦应竭诚努力以探索出教育的大道矣。

教育科学论文:试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论文摘要]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特点: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内容的倾向性及研究主体的特定性。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对于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及时,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及时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近些年来,高校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产生了排斥情绪,甚至逆反心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状况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展开研究,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渴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间题,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即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研究的主体力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就必须研究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单纯说教教学方式。这就要求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基础,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做到改革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在这一领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政策,进行倡导、鼓励和推动,并负责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的推广,而从事直接研究的主体力量必须是教师。因为,一方面理论课教师是及时线的教学任务承担者,对改革的必要性的体会最为深刻。同时,这种研究也是提高其自身教学质量,获得学生较高评价的主要途径。因而,教师从事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内在动力。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其较大的价值莫过于受到教育对象的承认和爱戴。另一方面,理论课教师比其他人更具备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研究的基本条件。作为一名教师,他们较扎实地掌握了一般教育学的原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下接受教育时的认知程度、态度和情绪,有最为直接的观察、掌握和体会。

教育科学论文:试析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论文摘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是培养研究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需要,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术性、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恩主义理论;教研;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学科基础和依托。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这一学科建设时间短,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与我们时代对该学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这成为制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有效开展的一个瓶颈。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建议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工作和任务,任重而道远,它涉及和涵盖了培养目标的确定、研究方向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图书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层次、多方向的建设任务,而在这些建设任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研究放在该学科建设的首位。

首先,这是由该学科特殊性质决定的。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侧重点是在德育方面,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最根本的是使受教育者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成为受教育者的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多层次、多方向、多环节的培养工作,要以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知识作为教材,并尽可能适应受教育者的特点,采用其乐于接受的有效形式。这就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研究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研究教育教学的手段、方法、形式等等。

其次,这是由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决定的。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在这方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也不会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和“丑化”的战略图谋,各种敌对势力也总想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这一战略图谋,他们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斗争形势,根据该学科的特殊性质和培养任务,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培养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使我们在当前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固有本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才能保障学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转变社会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角色观念,培养研究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需要

一般而言,关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明确而清晰的,即认为高校教师不仅是教学教育承担者,也是某一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学者,高校教师确实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社会公认的事实和被普遍接受的观念。但一旦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角色定位,人们就往往发生偏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已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念,即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员,是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宣传员,理论课教师,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注释工作,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则是党中央以及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也以宣传员的角色给自己定位,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而这一状况又进一步强化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观念,这一观念的明显例证就是高校毕业生(含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不愿进入高校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认为这对于自己专业的发展没有好处。他们认为,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不利于其专业的发展。转变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观念,是直接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树立牢固的科研意识,增强从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研究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转变观念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求广大理论课教师,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趋于合理的过程,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只有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砺炼,教师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家、学者。

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术性、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理论。首先,它有着极强的学术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创始人之所以能够创立这一理论,来源于他们对作为其理论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刻苦的钻研和深刻的理解,来源于他们对他们所处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考察,来源于他们对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的了解、来源于他们对当时西方各国的社会政治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他们创立这一理论,耗去了他们毕生的精力。这正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又具有极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该理论的目的看,它是为世界无产阶级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而开展的革命斗争服务的;从其社会效果和作用看,它创立以来,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步伐;从其社会地位看,它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理论。这一理论是一个有阶级立场、有国家界线的科学体系。与之相比,自然科学则无阶级立场,无国家界线,一般社会科学虽然也具有阶级性,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其阶级性远不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是统一的。学术性是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是结果,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特性,要求我们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立场、方法的灌输。这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其教育有着一般科学教育的共性,必须体现它的学术性,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会被大学生看作僵化的教条而予以排拒,从而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术性,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只有开展研究,才能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的透彻理解,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更为有效的途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科学论文:浅谈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职业技能培养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培养 抓手 思考

论文摘要:本文以认识论为视角,探讨了国家政策层面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要求、社会及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和职业教育自身对职业技能培养的定位及其目标,还探讨了职业学校学生由“需要职业”到“职业需要”的转变中,职业技能在其中所起的桥梁作用。职业技能培养中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本着“适度”、“够用”为原则,而对专业技能的教学,则应体现为“能做”、“会做”、“熟练”这三个层面上,进而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

职业教育方兴未艾,从职业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到职业学校的规模扩大,从学校的内涵发展到学生的技能提升,从重视师资培养到注重人文熏陶,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跃上了崭新的台阶。

但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尚待进一步明确,对职业技能培养从认识到实践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误区还需要进一步澄清,以廓清认识,开拓创新,使“面向人人”、“使人成为人”的职业教育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把职业教育真正办成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应该说,职业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内涵即学历教育,也有成人教育的内涵即培训和进修教育,更有自身的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究其实质就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1月)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中的“知”“行”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

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虽说指的是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身体力行,指的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学至于行而止矣”,我们借用作职业教育,“知”即指“知识”、“理论”、“真理”等,“行”即指“做”、“实践”等。

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同样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强调知识“适度”、理论“够用”,强调“应知”和“应会”,强调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达到“知”“行”统一。

“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形式。“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被人们简称为“技能教育”,这虽然有点偏,但却说明了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

三、“庖丁解牛”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层次

哲学家庄子在《养生主》中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那位庖丁对解牛这门技艺的训练和掌握经历了三个层次。及时个层次:“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即刚学解牛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个活生生、整体的牛,不知道从何处下刀,没有看到牛的虚无处、空隙处,怎么能下刀解牛呢?初学职业技能者,大概就是这个状态:茫然,惶恐,不知所措。第二个层次:“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即经过三年(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所看到的就不再是整个的无从下刀的牛,而是懂得牛的一般结构(或构造)原理,能够根据其原理找缝隙和空隙处来下刀解牛了。经过三年的职业技能学习,了解了相应专业知识,明白了相关的专业原理,尤其是经过三年的专业技能训练,大可以一显身手,初试牛刀了。第三个层次:“方今之时”(“十九年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说,现在(十九年后)我不用眼睛看,只凭感觉,就可以很干净利落地下刀解牛。即是仅凭着感觉和兴趣,乘兴而下刀,乘兴而“善刀”(收刀),随心所欲,“踌躇满志”,尤如一名音乐指挥家成功指挥一场大型音乐会,尤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成功表演《孔雀舞》。职业技能达到这样精湛娴熟的高度,不能不让人赞叹和仰慕。如果说,这位“庖丁”“三年之后”的职业技能还处于“技”的阶段的话,那么,他“方今之时”(“十九年后”)的职业技能已经达到“艺”的境界了。

无独有偶,宋代欧阳修笔下也有一位“卖油翁”,他倒油的职业技能也确实令人叹服。他能“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复(覆)其口,徐以杓(勺)酌油沥之,(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意思是讲,那卖油翁拿出一个口小肚大的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覆盖在葫芦口的上端,然后用勺子舀油再倒入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里进入葫芦而不沾湿铜钱。他的倒油技艺确实高超,近乎出神入化了吧。

不言而喻,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头戏,是“职业教育精神”、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简言之,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不但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且还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教育科学论文:从课题训练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应该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在课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获得发展。课题训练的模式可以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训练模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采用课题分解、逐步实施;量化打分、层层推进;结题验收、强化考核等方式开展。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题训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72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以下简称《科研方法》)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养、增强教师实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科研方法》课程的实际开设效果来看普遍存在问题,甚至被许多学生称为是教育类课程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科研方法》课程课题训练的指导思想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自英国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20世纪60年代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理念以来,迅速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引领教师通过反思实践教学,并通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教学层次和水平,是现代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科研方法》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其应该直接为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成为研究者做好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准备。

从实际的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由于缺少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会做科研,这成为阻碍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技术性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于教师从认识上对于这一理念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师教育课程在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现在教师教育中的《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多数限于科研方法一般性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际技能性的训练重视不够,使得课程的教学在脱离了实际的科研训练之后变成了抽象的理论讲演。学生在学完了《科研方法》课程之后,对于如何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仍然无所适从。因此,《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应该紧紧围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基本理念为中心,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实际的掌握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从而最终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此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在训练中求发展

从性质上看,《科研方法》课程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其目标应该从总体上既需要服务于学生认知思维层次的提升,引领学生的认识达到理性的高度,同时也需要关注具体的教育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具体的教育问题研究能力。《科研方法》这两方面的性质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成人的学习往往更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对于绝大多数参加继续教育的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工作而学习是其基本的学习动因。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学习思潮在学生的学习中影响深远,“有用的就学,没用的不学”也成了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的主要标准。虽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面对现实情况,与其否定这种思想的存在,不如在承认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做出适当引领和改进。因此,立足于学生具体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掌握,并逐步引导学生思维朝纵深化方向发展,应该是此课程开设的基本逻辑。

二、《科研方法》课程课题训练的实施策略

(一)“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训练模式

《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一般需要先开设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其课程的开设一般在继续教育活动的中后期。这与学生后期完成的毕业论文在时间上有衔接的可能性。因此,在《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可以考虑将学生的课堂训练作业与其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粗制滥造的现状,为毕业论文写作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方法》课程课堂训练的积极性,以此提高科研训练的质量。从可行性角度来分析,毕业论文的写作从其性质来看就是在完整的参与某个特定的课题的研究。而《科研方法》课程在“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的独立的从事课题研究。以完整课题研究的形式作为《科研方法》课程的训练内容

以对学生的科研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一个多方位的训练。因此,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训练模式,课题研究就成了联接《科研方法》课堂训练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使学生在实际参与某项课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既强化学生在《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的实效性,同时也为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训练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具体课题训练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保障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科研训练的质量,可以从教学考核这一方面加大对学生课堂教学训练在学分考核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各类高校都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相关政策,课题训练可以利用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科研立项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科研立项与课题训练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题训练的积极性。在实际的课题训练过程中,以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为中心,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1.课题分解、逐一实施

一项完整的课题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过程,即课题的选择(选题)、课题的论证(开题)、课题的完成(结题),而其中又可以具体的分解为:课题的选择与界定、文献的检索与分析、研究计划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成果的书写、研究结论的论证等阶段。这一过程与《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基本一致。因此,在学生的课题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和任务让学生分阶段的完成,并结合《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逐一的予以实施。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训练进一步强化《科研方法》课程内容的学习,对课堂所学内容做出及时的巩固与练习,同时将整个课题研究活动分阶段的逐一实施,有利于保障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量化打分、层层推进

在将一个完整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步骤之后,为了保障各个阶段性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按照课题研究的进程在各个不同的任务之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局面。学生在完成各阶段具体的任务时,只有上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了,并且顺利通过特定的考核,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强化考核对于整个课题完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课题训练的实际过程中,为了保障每一个环节的训练质量,需要对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做出单独考核,并予以打分。在打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但是无论如何需要建立一个考核的退出机制。以便让那些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合格的作业重新接受练习,直到这个环节合格了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的研究。这样操作可能会使不同的学生在整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进度会出现个别化的差异,但是为了保障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却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训练作业个性化的一种体现。

3.结题验收、强化考核

在课程结束之际,通过课题分解、层层推进的方式,学生的课题训练任务也基本接近尾声。此时所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结题验收,并对其整个的研究活动进行考核打分。结题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让学生写书面的结题报告和结题论证来完成其课题的结题工作,也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模拟参加结题活动中的答辩工作。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结题方式,严格考核在这里至关重要。对于考核结果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生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进行推荐发表,或者推荐到学校相关的刊物或学报上发表,以此激励学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而对于整个的课题研究活动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助机制和惩戒机制,让其通过帮助获得提高并能够在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