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营管理类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营管理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营管理类论文

经营管理类论文: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管理的思考

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管理的思考

多元化经营管理,通常是指企业同时在多个领域开展经营和管理的活动。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原因很多,而国有煤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管理大多是因为煤矿寿命受矿产资源储量的限制较强,规模无论大、中、小都有终竭之日。为使企业获得新生,多元化经营可以说是它们的最终选择。但是,煤矿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独特之处甚多,因而煤矿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及管理确有研究之必要。本文通过对煤企多元化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供管窥之见,但愿能为煤矿企业今后的多元化决策略尽绵薄。

一、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煤炭企业要大力实施多元化经营不仅是自身的需要,也是客观条件使然。主观方面来说,寻找有发展潜力、利润高、市场前景好、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显著的项目和产品,是每一个经营管理者、每一个经营实体的必然追求。客观来说,由于煤炭企业自身条件的制约,寻求多元化经营之道也有其客观必然。

1、煤炭行业属资源消耗类企业,煤碳企业的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的储量多寡、开采条件、煤质状况等外在条件的制约。

2、煤炭行业开采成本的刚性制约。煤炭企业的成本包含:人力、资源开采费、矿用物资材料消耗等显性成本,和安全赔付、环保治理等隐性成本。这些成本投入是必然和不可预测的。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利润目标不易完成。

3、煤矿安全的问题。无疑,煤矿安全管理难度极高。自然条件的变化多样以及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生产、经营、管理极为不易。

4、煤炭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技术应用不是很普遍,在煤碳开采过程中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技术含量不高,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科研开发实力,企业在面对未来市场的竞争力不足。搞多元化可调整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产品结构等等使之更趋合理化。

5、煤炭属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水电,核电,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的大力推广应用,必然影响到着煤炭企业的前景。煤炭企业固然不是夕阳产业,也不是高利润的朝阳产业,因此煤炭企业脱离主业,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和经济增长点亦属必然。

6、煤炭企业搞多元化为富余人员的安置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促进了转产分流、减人提效和矿区的稳定。

7、为衰老报废矿井培植起新的替代产业,为煤炭综合利用提供了契机,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煤炭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企业大而全,离退病伤等等,以煤养煤显然不可行。还有诸如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国际行业动态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搞多元化是自身需求也是客观所迫。煤炭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在煤炭主业之外实施多元化经营,其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寓。

二、煤矿多元化经营现状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多元化经营(煤矿一般称多种经营)指一家企业同时生产或经营若干种不同产品,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外部环境、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成长或扩张行为。

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可分为:加速企业成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经营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煤炭行业更是如此。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可耗竭性,煤矿作为典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每一个矿区都会经历一个建设、兴盛、衰竭、报废的过程,特别是煤矿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只注重煤炭生产,产品结构单一,仅仅依靠煤炭资源而生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非常差。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的煤矿采取了开发新矿井、开拓新采区,实行纵深发展的策略。但是一个新的矿井或者新盘区从开拓到投产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而且还存在环境恶劣,开采困难,安全问题多,销售前景不明等现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再走传统的单纯依赖煤炭粗发式生产的发展模式,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向现代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只有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培育煤矿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新的接续产业,两条腿走路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市场优势。实现产业的顺利接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煤矿的多元化经营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煤炭工业多元化经营基本上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群体。据有关资料,全国煤矿多种经营总额达到1000多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多万人。经营领域广阔,涉及电力、冶金、建材、化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仓储贸易、工艺美术、电子仪器、医药和医疗器械以及商业、饮食服务、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生产产品6000多种。

三、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影响,煤矿多元化经营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多种经营缺乏总体规划

多种经营缺乏总体规划,各矿自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2、多种经营效益差

由于煤炭行业长期以来走粗放型经营的路子,多种经营的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在外部市场上立足,只能靠内部互相保护生存,多种经营的效益不是很理想。

3、多种经营企 业管理落后

多种经营企业未能按市场要求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它依附于煤炭母体,其企业管理仍然采用管理煤炭生产的方式,水平低下。

多种经营是在安置企业富余人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安置型、依附型、服务型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差。加之煤炭企业多数地处偏僻,区位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致使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多种经营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四、对策和建议

1、建立统一灵活的多种经营管理体制

要改革现有的多种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各单位的资产在全局(矿)范围内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建立与煤炭生产并重的多种经营实业公司,将下属单位的多种经营企业全部划归实业公司统一管理,彻底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级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封闭型管理体制。

多种经营实业公司要立足与搞好现有企业,以盘活存量资产、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抓大放小’,和“择优扶强’,积极进行资产调整和重组,重新构造多种经营的产业布局。要重点扶持有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规模和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形成对煤炭主业的强大支持。对一些小型企业要放开搞活,实行权力下放,采取联合、兼并、收购、租赁、破产拍卖,出让股权等方式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要给予优惠政策,鼓励职工个人或合伙购买小企业,允许资产抵押和分期付款。对那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公司和厂点,能由优势企业兼并的则实施兼并,没有希望挽救的就坚决进行破产处理,使呆滞资产重新盘活利用。应当允许有实力的个人或者外商参股控股多种经营企业,发展多元化股东结构和法人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决策民主化,推动多种经营企业尽快进入现代管理体制。

2、加强企业管理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要加强成本管理,劳动定额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成本否决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制度。要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二是在上新项目时,要科学选项、立项和管理项目。使新上项目在资金投入、技术含量、产品销路各方面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保新上项目的成功率。在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法人制,要完善监督和奖励机制,一方面法人管理效率高,项目获得成功,就可以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报酬;若管理不当,效率低下,则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防止损公肥私;三是树立以销售为龙头的现代经营意识。要摆脱过去那种产品经营的思维惯性,建立一套科学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实行销售人员的收入和销售业绩挂钩的方法,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企业的生命在于产品,产品的生命在于科技,只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才有竞争力。多种经营企业一定要克服过去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基建,轻技改的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鉴于煤炭企业目前一般还没有形成正规的技术开发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低,因此,技术创新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煤矿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通过建立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或采用股份合作的形式,组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对等的产学研合作实体,提高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

4、建立健全用人机制

人是企业的及时资源,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煤矿多种经营企业只有树立了人才优势,其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后劲,才会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煤矿应改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政策和感情留住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政策和机制。

及时,在职务上,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上,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彻底扫除管理层和普通职工之间的障碍,对各个管理岗位都通过公开招聘上岗;在职称上,要彻底废除论资排辈的僵化的用人机制,只要具备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就能得到聘用;技术人员实行技能与收入挂钩,把考核、定级、使用、晋升、工资升降、职称评定和待遇紧密结合起来,较大限度地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第二,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为了吸引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要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要在高级人才的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提供安家费和交通车辆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加快薪酬制度改革,实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并且允许技术人员技术入股,为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高级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对每年进入煤矿的大中专毕业生,要按照每个人的个性和专业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做到有目标地进行培养。采取和国内高校委托办学和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他们在工作中的培训。

煤炭企业现行多元化经营组织体制中存在着系统分散、多头领导、各成体系、管理混乱等弊端,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和浪费,严重制约着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煤炭企业建立适应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组织结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煤炭生产专业型、煤炭生产主导型的青壮年矿区来说,宜采用煤炭生产与多元化经营分开的二元化企业组织结构,便于对多元化经营的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煤炭效益好的优势,积累财力,促进多元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而对于煤炭生产关联型或非关联型的的衰老矿区,宜采用多元化的组织管理结构,煤炭企业仅作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方面。煤炭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立要符合市场主体型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原则和以产权为纽带的原则。

五、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煤炭生产的关系,把多元化经营与煤炭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其次,要处理好政府扶持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关系。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固然很重要,但企业不能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四自’,主体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经营项目。

第三,要处理好安置与效益的关系。长期以来,煤炭企业 一些短平快的多元化经营项目在安置富余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远来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于煤炭企业走向外部市场参与竞争。因此,实行多元化经营要注重长期利益,要注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结束语:为推动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己成为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煤炭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多元化经营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做好总体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才能促进多元经营向良性轨道发展,取得煤炭企业第二次创业的胜利。

经营管理类论文:农发行基层行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原来单一的粮棉油购销业务逐步扩大到现在的农林牧副渔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等业务,商业化业务的大力发展给农发行商业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摆在农发行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就如何提升基层行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基层行商业化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转变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节奏

以某支行为例:自20__年以来贷款总量增长迅速,由20__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__年末的3.3亿元,增幅达120%。贷款结构也由20__年末全部是政策性和准政策性占贷,转变为20__年末政策性和准政策性占贷1.8亿元,占总贷款的54%、商业性贷款1.5亿元,占总贷款的46%,业务上实现了“一体双翼”的经营模式。但部分同志仍然抱着“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应该以办理政策性业务为主”的老观念不放;有些同志认为经营政策性业务没有风险,商业性业务风险大,一味的怕风险、怕承担责任;还有些同志没有认清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式,以“老爷”的眼光坐等客户上门。这样的思想观念严重的影响了基层行业务发展步伐。

2、业务营销缺乏针对性

对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二八”理论认识不足。“二八”理论即:20%的客户带来80%的业务,而另外80%的客户只带来20%的业务。一般而言,同类型的信贷业务不论金额大小、期限长短,申报审批、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手续和程序都是一样的,银行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也是一样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大小客户一把抓,工作没有重点,对业务营销缺乏针对性,阻碍了基层行业务发展规模。

3、业务营销手段单一

目前基层行营销手段不外乎通过当地的会议上宣传新政策、到企业上门营销等。尽管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商业性业务,社会影响力有所提高,但仍然有大部分人不知道农发行是干什么的,甚至连农发行都没听说过,社会知名度相当低,银行与客户之间缺少相应的了解,没有与可能的客户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制约了基层行业务发展范围。

4、各类金融产品落后

由于农发行成立时间不长,并且以前一直是以经营政策性业务为主,金融产品不多,特别是结算手段相对落后。尽管20__年通过与工行合作的方式开通了网上银行,但尚未走上正轨,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在结算手段上,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不利于基层行商业性业务开展。

5、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农发行的业务发展也要靠每个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但目前基层行人员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业务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业务人员的数量、质量与业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业务管理的新要求等矛盾日益突出,现有人员难以适应当前业务高速发展的工作,限制了基层行业务发展速度。

二、提升基层行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建议

及时,在转变思想观念上,要加强全行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提高对金融市场形势和业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实现由老观念、消极观念到“积极审慎”的高速发展新业务的转变。使全行干部职工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行要抓住业务发展的机遇,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实施规模经营战略。

第二,在对客户的选择上,要严格按照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对原有客户进行合理分类,保留品质客户,淘汰一批不良客户;对新发展的客户,在信用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企业规模大、经营效益好、贷款需求期限长的客户,使基层行花费最小的成本取得较大的业务发展效益。

第三,在业务营销手段上,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通过新闻媒介作有关报道、进行一些公益活动等,并且在业务部门实行(天)服务、保障服务等一系列品质服务活动,加强农发行在公众中的认知度,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农发行和农发行的业务,提高农发行的公众地位和社会形象。

第四,在加强结算手段上,要尽早把网上银行业务开办起来,真正运用到结算业务中去,帮助客户提高结算效率。对有外汇结算业务的客户,积极代办国际结算业务。通过对新型结算业务的开办,不断完善基层行的结算手段。

第五、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千方百计增加基层业务人员人数,在全行现有人员中挑选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志充实到业务队伍中。要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的要求。要根据工作责任大小,拉开各岗位工资收入差距,加大考核力度,并且建立激励淘汰机制,促进业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信贷业务的高速、高效发展。

经营管理类论文:法律事务在农发行业务经营管理及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法律的重要性,大家也有所认识,现在我就法的功能将一下,法律事务在农发行业务经营管理及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1、法具有预防功能,知法是前提,知法才能用法,用法才能使自己参与的民事活动合法,起到预防纠纷、降低风险的作用。

2、具有保护功能,当农发行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法律诉讼是的救济途径,如果诉讼时机把握得好,操作得当,一般是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

3、还具有警示功能,现阶段,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市场信用缺失,债务人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权,讨债手法花样翻新,有的甚至进行了环环相扣的策略设置,在依法清收银行债权法律是强有力的手段,给债务人强有力的震慑,警示借款人不守信必经依法遭受严惩。

具体到农发行文秘站网开展的信贷业务,所涉法规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以及较高法院的众多司法解释和人总行和总行的一些规章和规定,学好这些法律法规对开展农发行的信贷业务,预防纠纷,清收债权,保障效益,维护农发行权益并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我行在贷款办理、贷款管理、贷款收回全过程应注意的法律事项及法律要求

对此,我我想《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担保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结合《较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相关司法解释中的几个问题来讲:

1、诉讼时效问题

诉讼时效一般是两年,权利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应当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提醒人们你享有权利应及时行使,不能“躺在权力上睡大觉”,这一觉睡过了,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诉讼时效有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形,催款通知书经债务人签收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两年。

下面谈谈催款通知书的送达问题:如果债务人死活就是不在上面签字怎么办?有人说法挂号信或者发特快专递,邮寄送达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实践中产生过一些这方面的纠纷积累了一些经验,将来打官司企业说贷款过了两年诉讼时效了,法律不保护,银行拿出邮寄回执说我们送达了,上面还有你们的签字呢,企业说我们压根就没见到催款通知书,里面是两张白纸,银行一时又证明不了企业收到的就是催款通知书,结果败诉了。所以和企业打交道要留一手:一、当面送达带上第三人,以便有证人;二、给不签字录音,根据较高法院的近期司法解释,偷拍偷录取得的证据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都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三、可以在委托公证员现场公证的情况下留置送达;四、可以公证邮寄送达。公证书的证据效力是比较高的,法院一般直接认定。

2、期间表述要规范。在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述:“期限为合同生效之日起,本息清偿之日止”。事实上法律规定民法所指的期限应当以时、日、月、年计算。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讲,没有约定具体年月日时的期间等于没有约定,而不约定期间的借款合同是不完善、不规范的。《较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 保障合同约定的保障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障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障合同约定保障人承担保障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障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此规定要注意,过了保障期间,再追究保障人保障责任就不行了。

3、合同的订立:

①、资信审查和调查很关键资信审查和调查其实就是判断企业有没有钱,有将来有没有还款能力,信誉怎样?这个工作不能小视,直接关系到贷款的回收。具体来讲信贷员应深入实地,查阅原始资料,认真、调查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况和重要诉讼情况、有无不守信挤挪收购资金、违规经营的不良记录等等,总行“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掌握贷款发放。”也就是这个意思。

②、给企业贯彻守信意识,也就是给企业下点毛毛雨,给企业讲明违约将要付出很惨重的代价,违约是要追究责任,退出市场,一辈子负债别想翻身。

③、不要一律采用填充式格式合同。格式合同的好处是方便重复使用,小额大面积放贷时可以使用,但一般贷款好不要使用,因为法律对格式合同提供一方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对银行不利的法律后果。如《合同法》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二种以上不同解释的,以不利于格式合同提供一方的解释为解释。

④、增加保护性条款。首先是对故意隐瞒关联担保企业信息的,一经

发现,商业银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其次是借款人、担保人要定期向商业银行报送对外担保情况,并保障提供的信息和对外担保金额完整、真实、;再次是担保人农发行书面同意,以其有效经营资产向他人设定抵(质)押或对外提供保障,贷款风险增加时,商业银行有权停止发放尚未发放的贷款,并要求借款人提前偿还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是在保障合同有效期内,担保人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机制或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如合并、联营、破产、解散和涉及重大经济纠纷等情况危及担保代偿能力时,银行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新的合法、有效、的担保。采取让企业筹集风险准备金(简称风险金)存入农发行的手段来预防风险。粮食企业因自身几乎没有盈余积累,大部分要靠职工集资筹集风险金。新收的粮食未销售前,企业的风险金不能提取。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合同内容产生纠纷了以合同为依据,合同内容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均是有效的,风险金其实就是合同履约保障金,企业违约了,我就有权要求你承担违约责任,要学会用合同保护自己。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法律顾问,合同审查就显得很关键了,出了纠纷要靠合同保护。

4、合同的履行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不要机械执行合同,对贷款的安全状况要实行全程监督,一旦发现贷款不安全因素形成,应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不安抗辩权,避免风险的发生。所谓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义务一方在自己履行义务后有可能无法履行其对应义务,则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权终止履行义务。举例说明:有一笔为期2年的贷款,现在只过了1年,银行有充分证据表明借款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背离了贷款合同订立时的资信状态,且无苏复可能,则银行有权终止贷款合同的继续履行,提前收回贷款。如果还机械地等到2年期满,那就会真的“人死债亡”了。

案例:如何运用撤销权保护农发行的合法权益?

甲公司欠某农发行贷款300万元,一直无力偿还。现在乙公司欠甲公司货款100万元已到期,但是甲公司明确表示放弃对丙的100万元债权。对甲公司这一行为,农发行该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债权?

分析:农发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放弃其对丙到期债权的行为,同时可以要求甲公司承担其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必要费用。我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甲公司欠农发行300万元贷款早已到期,一直无力偿还,却明确表示放弃其对丙10万元到期债权,其行为已经损害了农发行合法债权的实现,所以农发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的放弃行为。

但是,农发行行使撤销权是有期限的,农发行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及时行使该撤销权。《合同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所以农发行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甲公司放弃100万元货款时起一年内,应及时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的放弃行为。即使农发行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确实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甲公司放弃100万元债权的行为,自甲公司放弃其对丙的到期债权之日起,满五年之后,农发行也不再享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的权利。

农发行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的放弃行为,哪部分费用可以要求甲公司承担呢?我国较高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费、差旅费等必要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所以农发行可以在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行为的同时,一并要求甲公司支付其律师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

5、律禁止的担保人:根据《担保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 国家机关不得为保障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障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障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障。

此外,《公司法》第六十条的规定:“禁止董事、经理以公司资本为本公司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业或者个人债务提供担保”。

另外,关联企业担保也要严格审查,关联企业一般是指2家以上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企业属于上下级关系或同属于一家企业的兄弟公司等关系的企业。关联企业担保的表现形式一是有些企业利用工商登记,一套领导班子却使用几块牌子,多头套取银行贷款。二是母子公司、系统内企业互相担保,下级或子公司出面贷款,而实际为其上级公司、母公司所占用。

6、不得抵押的财产及注意事项

根据《担保法》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土地所有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

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 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案例:1999年4月18日,罗某为了经营粮油加工厂,与中国银行某支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向该支行借款12万元。同日,谢某与该支行签订了一份抵押担保合同,约定以谢某享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为该12万元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同时谢某向该支行提供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许可证。另查明,谢某签订合同时已在该集体土地上建有一层民房,该房价值4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的价值经评估为1万元。

上述借款逾期多年,罗某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银行借款及其利息,为此,该行起诉到法院,要求判令罗某偿还借款及其利息,判令谢某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但对谢某的赔偿责任有以下两种意见:

及时种意见认为:谢某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为贷款提供担保,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担保无效;但谢某的无效担保行为促使银行向罗某提供贷款,谢某应知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其对担保无效与银行存在混合过错,按照过错责任相抵原则,且依照较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故应判决谢某承担6万元及其利息的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谢某与银行签订的担保合同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而无效,但谢某在合同中仅承担提供担保的义务,属单务无偿的行为,法律对其注意义务应有所减轻,并应给予特殊的保护;相反,银行在担保合同中将仅享有要求承担担保责任的权利,不承担任何义务,且其是在管理自己的债权,本应尽到善良管理人的充分注意。为此,银行作为金融部门,相对于作为农民的谢某,其应有充分注意法律规定的合理期待,而本案中银行连抵押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般审查义务都未尽到,应视为其明知或应知合同无效,对此造成的损失银行将丧失请求赔偿的权利,而应由其自行承担。故应判决驳回银行要求谢某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

法院最终采纳了第二种意见。

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必须先办理国家征用手续然后作为出让土地才能进入市场流通,因此这些企业的集体土地可能因无法办理征用手续而无法变现,或者即使可以变现,但在按规定缴付有关的土地出让金后,银行所得无几。而附属在土地上的厂房的变现能力也因集体土地原因受到限制,无法满足抵押物最关键的特征或要求??流通性,因此一旦企业经营发生问题后,这类抵押物根本无法处置或者处置价值极低,因而极易形成贷款风险。所以办理此类抵押应该慎重。

7、抵押的审查和登记。对抵押物进行详细的审查。抵押物作为贷款清收的第二还款来源,在担保贷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银行应对抵押的物品进行详细的审查。内容包括:抵押物的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保管权等。《担保法》规定,当事人以特定财产,如土地使用证、城市房地产、运输工具、机器设备进行抵押时,应当进行抵押登记。如果未进行抵押登记,则抵押合同不能生效。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抵押不登记不生效,可以登记的抵押不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这个规定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企业就同一项财产在两个银行重复办理抵押贷款,办理抵押登记的才依法享有优先权,没有登记的不享有优先权。

8、建工程抵押情况下优先权不对造成的风险。抵押贷款在贷款到期时,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权人依法对抵押物有优先受偿权。但它在行使顺序上,位于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法定优先权之后。一旦法定优先权与抵押优先权在贷款案件诉讼中相遇,抵押优先权就相对不优先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债权甚至丧失担保物权的保障,即贷款债权被悬空。比如建设工程:我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条法律出台也是考虑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法律直接规定了,比如银行如果以在建工程作抵押,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必然加大银行的风险。

9、贷款因抵押物价值严重不足形成损失。

案例:某银行向某建筑集团公司发放的1笔150万元抵押贷款以该公司在运行中的18辆汽车作为抵押物,抵押价值450万元,表面上看抵押物价值3倍于贷款金额,好象贷款没有风险。但在处置时发现5辆车已报废,没有任何价值,经法院认定为原抵押物已不存在。另4辆大通桥梁车专用性强难以变卖,其余9辆车因为一直在建筑工地上使用,已经破旧不堪,并临近报废时限,且存在拖欠高额养路费(必须优先偿付)的情况,结果该行几经努力,处置抵押汽车仅收回40万元,形成110万元的损失。

10、不注重抵押物的完整性,以无法单独处理的房产附属设备建筑物等作为抵押物,造成处置抵押物遇到障碍,抵押最终落空。

如某银行发放给某咨询有限公司的1笔1500万元贷款以企业所有的安装在其他独立法人单位建筑物上的设备(消防、电梯、空调设备等)做了抵押,结果在贷款逾期经过诉讼后,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因为对电梯、空调设备、装潢等进行拆卸执行将会损坏所附房产的建筑物结构,而房产所属单位又不同意在不拆除抵押物的前提下给予补偿,因此法院认为债务人的抵押物无法处置又无其他资产而下达了中止执行裁定书。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因不完整的原因无法单独处置而变得没有价值。

11、及时行使别除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二条:“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债权人享有就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债务企业、担保企业破产应及时行使别除权。抵押物不属于破产财产,此时债权人享有别除权,即债权人就此抵押物行使权利不依据破产程序就能实现其债权。

12、小额信贷中以一套住宅抵押担保的风险:根据较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六条 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以居住房屋抵押现在还不能执行,法院一般都很谨慎,所以要慎重,这是新规定,以前你不还钱,法院就先贴公告限期搬出,强制拍卖了,现在执法人性化了,保障债务人的生存权,如果不注意受伤害的还是银行债权人,据深圳那边的情况,各大银行联合起来呼吁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没法开展,原因就是这条规定,贷款买的房,不还贷款银行还不能赶他走?

13、质押时质物需 移交、权利凭证需交付并应及时办理出质登记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十四条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第七十六条 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第七十八条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第七十九条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14、诉讼审理和法院强制执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技巧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分两种,一种是诉前财产保全,一种是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就实现查封债务人的财产保障将来能够执行会钱来,财产保全号称是“小执行”,实践中如果保全住了对方财产,对方一般会积极主动地找银行寻求和解,因为不和解他的损失会更大。保全的案件执行率是比较高的,执行难号称是“天下及时难”,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局面出现,起诉一定要采取财产保全。

诉讼担保和执行担保:诉讼过程中包括审理和执行中的担保是与我们签合同中的担保不一样,它是向法院担保,如果担保人不履行义务,法院直接裁定追加担保人为被执行人,直接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财产,就不经过审理了。

执行方法:除了常规的执行手段,查封扣押冻结搜查等,现在法院系统正在探索和实践一些新的知性方法,如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不允许坐轿车、用手机、出入歌舞厅等品质娱乐场所等)、通知公安边防机关,限制出入境;悬赏举报,有偿征集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实行债权凭证,给被执行人造成一辈子负债的震慑;由执行能力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恶意转移财产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较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三、经济纠纷案件的管理

人们说,好的律师不是帮你打赢官司,而是帮你不打官司,把法律纠纷和隐

患预防住,我想诉讼是很专业的法律活动,聘请专业律师很有必要,可以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法律素质。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身学习,练内功。

我想经济纠纷的管理,主要应注意几点,供领导参考:

1、起诉时机,诉讼成本,诉讼结果应参考专业人员的意见;

2、注意和法院审理庭和执行庭良好关系的建立这一点也很重要,审理是要

获得强制执行的依据,执行又是良心活,执行员去查了,回来说没有发现财产,或者根本就没去查,估计银行也不知道。

四、聘律师的管理外聘律师的管理,我个人认为要选出能力强,时间有保障、和法院建立良好关系的律师。管理上,加强沟通,一般事务派专人和律师联系,重大案件开会律师应该参加。

五、法律基础工作

建议多请专业法律专家授课,多学基本的常用的法规,不懂要问。

经营管理类论文:我同邮储共成长征文--浅谈县邮政局经营管理的几点体会

我在县局工作二十四年,从分拣封发员、质检员、汇检员、轮休员到乡邮管理员,又先后担任经营服务部主任、办公室主任、监督检查部主任,今年4月通过参加全州公开竞聘走上县局领导岗位。6月份开始,荣幸参训全国邮政县局长远程岗位培训和全省邮政县局长远程互动集中培训,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受益非浅。下面,结合工作经验和学习启迪,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企业要发展,经营是核心,管理是经营的基础和保障。要搞好县局经营管理,首先要抓住自已的工作中心,围绕中心去开展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在繁杂的事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什么是县局长的工作中心呢?我归纳为八个字:收入、质量、安全、服务。

收入,县局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是邮政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县局经营管理的终极追求目标。质量,在邮政行业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可说是邮政通信的生命线,也决定着邮政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重点是职工人身安全、资金安全、邮件安全、消防安全、车辆安全、信息网安全,安全是企业较大的效益,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服务,一要履行好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职责,二要重点提高商业化服务水平。

“收入、质量、安全、服务”是县局长的工作中心,只要紧紧抓住不放,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县局建设是可以搞好的。

一、 思想工作要有新意。

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关健在于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思想工作不可缺少。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无须多说,问题是怎样去做思想工作?如何发挥思想工作的效果?作为县局长,往往对此考虑不多。要么认为是书记或工会主席的事,要么采用“一作报告、二讨论,相互帮助加谈心”的老方法。我认为思想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时代气息,要有新意。“新”的中心是应当体现民主和改革。因为现在的员工,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一定知识面的中青年,他们能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问题往往囿于具体问题,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再说,一个人的思想水准和政治见解并不与职务成正比。因此,我认为开展民主对话、思想论坛、智力竞赛、专题研讨等活动较好,这可以变过去一级一级的“直线型”的思想工作,为群众性的“立体型”的思想工作,有助于发扬民主,取得实效。当然,这只能解决普遍性问题,特殊的思想问题还需过细的思想工作。总之,我觉得:一个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领导艺术就是使广大员工身上蕴藏的能动性释放出来,而要达到这些,简单的工作方法是不会奏效的。

二、 融入地方经济,实现竞合共赢。

邮政是地域性企业,属地经营、属地管理。邮政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地方经济,只有地方经济的大发展,才能实现邮政的大作为。同时,邮政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平台,又必须服从于地方经济发展这个大局。

融入地方经济,就是与地方经济的竞合,就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共赢。邮政要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首先要以“竞合共赢”的理念对待客户。要以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心态,抢抓各种机遇,不拘一格促发展。 一是深入的战略合作发展,优势互补,如服务中小企业,要“政府搭台、邮政唱戏” 让政府认可并产生社会效益,让中小企业认可并助力其发展,让邮政市场进一步拓展并产生经济效益。二是规范的业务互利发展,让利得利,充分利用相关政府部门政策资源等,合作推广邮政业务,实行收益均沾,达到拓展空间的目的。如服务地方文化旅游业,将邮资封片卡、个性化邮品、形象年册等邮政特有文化产品打造成颇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土特产”等。三是广泛的发展,如利用现成网络,取长补短、如、代收、业务,烟草代收配送业务,“三农”配送服务等。

三、 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创新精神的团队。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队伍素质的高低,人才优劣的比例,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水平和效果,也制约着企业活力的发挥,最终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的较大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所以,员工为企业贡献力量,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我认为,在鼓励员工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要通过多种途径,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要坚持不懈把员工的素质

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治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劳动竞赛、创先争优活动,让员工在推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创造中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员工战斗力和创造力,使企业上下形成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协调的理念,是增强团队战斗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保障。

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严格的管理是企业立于同行业先进行列不败的主线,加强企业管理也是为了企业稳定和谐发展。对于一个企业,其在运作过程中,不论大小都必须把管理放在首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就没有正常的企业运作。企业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内部管理。因此,企业必须向管理要效益。企业处在不利形势下主要是因为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不能创新,因此实施加强企业管理,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成了当前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是提高“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一个企业真正的效益不是逼出来的,而是自动的由员工工作产生的,如果一味强调绩效考核,强求工作,只能使通信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但要员工乐于工作,这需要管理者付出很大的细心和努力。管理者需做到:(1)平等对待下属,平等的意识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管理者要重视这种平等精神,使企业上下齐心。(2)管理者要能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提升员工满意度,包括员工对薪酬、晋升、管理、工作本身和企业的满意程度。(4)树立“管理就是严格的爱”的管理理念,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一经订好,一定要认真执行,要落实监督检查,要考核到位。

二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实质性的、多方位的改进与更新。目前,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归根结蒂都要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管理创新不仅要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资源整合方式,而且又强调了管理的新颖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加强企业管理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扎实工作,努力探讨。企业要想和谐的发展,就要不断总结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工作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使企业能够走向平安大道!

五、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与企业共同成长。

当前,中国邮政正处于史无前例的改革发展转型期,市场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既为邮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竞天择适者存,狭路相逢智者胜”。 面对新形势、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较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作为县局领导如何使自己的知识不老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实践中,把握好县局在邮政改革发展中的定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以积极的态度迎接邮政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发扬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已的命运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和带领员工,促进邮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企业与个人共同成长。

经营管理类论文:大连市社会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的提高,中国已于1999年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更为突出的是,中国正在经历着快速的人口高龄化。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上升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老人的赡养系数和供养系数上升,而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赡养照料老人的资源减少、功能弱化。这样的矛盾使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更加迫切。因而关于养老院经营模式的问题,如何改善养老院经营模式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养老院经营模式,是顺应经济发展浪潮的趋势,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社区养老院,对解决养老安置问题,提高年老型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都具有有深远的意义。

据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6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1.6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未来十年,大连老年人数量将爆炸式增长。

近期数据显示大连有养老机构265所,大连市内四区养老院有147所,总床位有12600多张。养老福利机构的性质分为:国营10所、床位1384;集体5所、床位585、街道1所、床位17;民营130所、床位10618单从数字上看,大连老年人口的数额远远超于此,这些养老院的床位数量满足不了要求,但事实恰恰相反,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入住率仅达到70%。目前大连养老机构面临的较大难题就是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的问题。

一、大连市政府兴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现状

目前现在的大连市养老院在体制上是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而存在,属于“社会收养”性质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由各级民政部门管理,收养入院对象以救助性、慈善性为特征,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靠民政部门拨款或集体供款,在资金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发展等方面的支持投入水平较高,条件优越,收住对象为生活能够自理为标准,由于收费低廉,出现了“排队等待入院”的现象。

具有代表特征的大连工人养老院,它始建于1952年,是大连市总工会所属的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占地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现有床位约300张。收费500-1000元;大连工人养老院工作人员编制70人,31名专业医务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名,中级职称24名,组成了一支具有丰富老年病临床经验和专业化护理知识的医疗队伍,形成了 “就医不出门,服务到床前”的高效、便捷的就医条件。六十余年的创院历史,使大连工人养老院在养老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品牌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护理、休闲、旅游等多种养老方式,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养老条件等多种经营方式,成为受市民欢迎的理想的养老机构。

大连市民营养老机构同全国各地一样,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迎着朝阳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在蒸蒸日上的老龄产业百花园里,成为一枝令人关注的鲜葩,在养老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使其茁壮成长永葆青春,尤其在养老事业实施适度普惠的情况下,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是令人思索和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大连市民营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鲜花盛开的背后,民营养老机构步履维艰。本文拟对其现状、及发展走势进行剖析和预测,以寻求更好发展的新思路。

二、大连市民营养老机构经营状况分析

大连市早在1987年就先于全国13年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面对呼啸而来的老龄化趋势,大连市政府从市情民情的实际出发,采取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方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事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各类民营养老院占总数的78.26%。民营床位12300余张,占总数的65.8%。

(一)生存与发展靠政府资助

在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进程中,大连市政府相继下发了若干有关扶持民营养老机构的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是2000年《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明确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合法地位,制定了有关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煤气、水电按民用计价等。文件下发后,我市涌现出一大批民营养老机构。二是2004年社会福利机构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对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院的积极性,此后连续5年新增床位在2500张以上。三是2008年《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新增床位资助暂行办法》出台,对新增床位给予每张800-2000元不等的资助。新增床位补贴政策出台后,2008年当年新增床位就达3200多张。由此可见,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扶持力度。

(二)经营困难的要因

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土地价格飞扬、房屋租金狂飙,致使投资成本升高,投资回报率降低,运营难度加大等等,严重制约了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至关重要的是入住率。民营养老机构年平均入住率为60%,大部分是在微利或持平状态下运营,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将房屋折旧计入成本。 影响入住率高低的因素:

一是地理位置;二是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施;三是价格。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民营养老机构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国办养老院。 国办养老院在地理位置,软硬件设施、信誉以及价格等方面,都优越于民营养老机构。因而,国办养老院呈现 “一床难求”,甚至排队等候一两年的盛况。而民营养老院74.6%是建在城乡结合部的甘井子区,交通不方便;软硬件设施方面,高端养老院不足1%,中端养老院占9.8%,普通养老院占80%以上;在价格方面比国办福利院高出15%左右。因此,相当一部分民营养老院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民营养老机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来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冲击。2010年,大连市政府根据国家民政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指导思想,出台了《大连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规划从2010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城乡社区兴建25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规划要求,每所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不少于2000人计算,届时将有约40 %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种服务,这必将对机构养老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冲击。

来自居家养老模式深受青睐的影响。大连市的老年人家庭观念重于泰山。居家养老模式使老年人不离开家,而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深受老年人和子女的青睐。而且,居家养老模式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符合国情、民情,利国、利民,其不断巩固、完善、发展,无疑会减少对机构养老院的需求,这对机构养老也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来自对养老床位需求量预测的再认识。对于养老床位需求量的预测,有关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认为我国所设养老床位低也应占老年人口的5%左右。按此比例计算,大连市所需养老床位最少也得5万张左右,而目前仅有2万多张。于是,大声呼吁:“养老床位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政府必须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但是,他们忽略了我们的国情、民情和现实。大连市老年人,受观念和经济条件制约,约有98%老年人不选择机构养老。目前,大连市现有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2%左右,尚且有40%的空床率。面对养老床位如此过剩的现实,占老年人口5%的养老床位,不是我们现在或短时间内追求地的目标。对养老床位需求量科学的预测,也是影响养老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可见,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必须有新的抉择。

三、未来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方向

(一)向高端养老院进军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虽然各行业的性质、特征不同,其社会化程度不同,但日趋社会化、品质化是必然的趋势。

截止目前,我市高端养老院寥寥无几。民营养老机构可称得上高端养老机构具备三星级宾馆标准的仅一家,具有二星级宾馆标准的仅10家,远远满足不了高收入老年人群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日趋一体化,全球化。必然带来养老事业的国际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应当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大作强国际水准的机构养老院。如,“国际假日酒店”、“沃尔玛”等跨国集团。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养老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当今和未来的老年人,不仅对养老机构软硬件的要求高,而且更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希望得到更舒适、更周到、更细致的服务。养老院必须向高端发展,以适应新时代老年人,特别是高收入、高知识老年人群的需求。

大连市的自然环境,为发展高端养老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被联合国誉为世界宜居城市,连续多年荣获国家模范卫生城、旅游城市,已享誉中外,是旅游观光、养老的天府圣地。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养老也将势不可当。

高端养老机构的优势已初露端倪。调查发现,越是条件优越的高端养老院,入住率越高。更有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地处市中心的中山区某豪华养老公寓,推出每月6000多元的养老套间7套,在没有正式开业前,就被预订一空。其中有5套是被外地老年人收入囊中。按照惯例新建养老机构一般都要有三年的“寂寞期”,被社会认可的过程。但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豪华养老机构,开门即红,这就是高端养老院的魅力。

(二)中端民营养老机构为本

在:请记住我站域名大连民营养老机构中,处于中端水准约占9.8%。其条件达到一星或准二星级宾馆标准,双人间带洗浴间,设有活动室、健身设施等。目前,主要面向中等收入的老年人群,月收费标准1500―2000元。入住率比较高,经营状况善良好。在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在市场化的运营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在竞争中仍处优势。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茁壮成长,向高端领域进军,或成为高端养老院的连锁店或分院,也不排除部分被淘汰出局。

(三)普通民营养老院的转型

普通、小型民营养老机构,软硬件不尽人意,管理欠佳,入住率低,难以为继。虽然在养老服务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基于形势的变化和面临种种新的挑战,严重制约其生存与发展。其出路:大部分由政府买断或购买服务等形式转为国办,由社区和街道管理经营;其少部分升华为中等民营养老机构或做得更大;也不排除具有特色、有活力的小型养老机构依然存在与发展。

(四)政府与民营携手并进

民营养老机构向高端养老院发展,面向高收入老年人群、面向异地、国际旅游,价格放开市场化运营。国办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实施适度普惠制,福利制。虽然国办,但绝非政府大包大揽,实施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国民蛋糕日益做大,国家逐渐有能力挑起养老福利的大梁。同时,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关注民生、普惠于民指导思想的落实,养老事业主导思想必然有重大地转型。养老事业社会化战略审时度势地由民营养老机构唱主角,向政府挑大梁的战略模式转变,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政府应在外部环境方面为民营养老机构创造条件:如,贷款、用地、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等方面,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政府依然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使民营养老机构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

经营管理类论文:对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的作用探析

1实施天然次生林资源集约经营管理的作用

1.1可以维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是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加快森林自然更新、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岭南八局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也是内蒙古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是幼、中龄林面积大,但质量不高,单位蓄积量低,生态功能差。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建设稳定健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满足社会对森林多功能的需求,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逐步使林分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林内可燃物载量减少,病腐木减少,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增强,增强森林抗性,充分发挥森林有益功能,保护了生态环境,保障森林安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为落实发展、民生、环境三同时原则的需要,让天然次生林资源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必须紧扣发展、服务发展、优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切实做到保障民生,保护环境。由于天然次生林资源大多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经营管护区内农、牧、林矛盾较为突出,加之保护和经营管理对象较为分散,给日常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必须进行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实现林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措施

2.1加强林地资源封育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资源的封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面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积极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满足人们对林地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满足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对林地的需求,争取区域林地资源整体效益较大化,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封育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工程区域实行封山育林,在主要路口设立标志牌,重要地段设立围栏,制定管护制度,确定专人管护,确保特殊树种培育项目成果不受破坏;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盗伐和私拉盗运等毁坏天然林资源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防治,建立健全森防制度,严格禁止防火期野外用火,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加强森林检疫和防疫。加强特殊树种资源保护,对特殊树种集中分布区实行挂牌保护,专人巡山保护,落实专人看管。

2.2因地制宜、确定森林抚育对象

森林抚育对象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划定的限伐区和商品林经营区内亟待抚育的幼龄林和中龄林。按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并结合具体林分和林木生长特点,抚育间伐的作业方式可采用透光伐和生态疏伐等方式。

2.3对稀疏林分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

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的林隙中营造珍稀树种,采取“先造后抚”的措施。根据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补植方式,均匀补植或局部补植。均匀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小,且分布相对均匀的低效林;局部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大、形状各异,分布极不均匀的林分。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不仅能够摸索、总结人天混培育模式,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示范带动适宜地区大规模培育特殊树种,促进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发展,为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做出一定贡献,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4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受益当代、功及千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森林防火是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耗资工程,因此,极大制约森林防火的投入。实际上,从灾害经济学的观点看,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由减少的灾害损失来体现。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森林资源的破坏,具有抢险救灾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天保”工程的成败。

3结语

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肆意开发,导致部分地区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在森林集约经营过程中,为了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培育生长良好、形质健全的森林资源,可以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淘汰非目的树种,使目的树种扩大生存空间、改善森林卫生状况,增加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措施,改善林木品质,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汇功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作用。开展次生林集约经营,有助于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经营管理类论文: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变革中的法律问题

以2004年10月2日北京国安俱乐部足球队的客场罢赛事件为序幕,以10月17日大连实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发表有关改革中国足球管理模式、成立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联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盟公司)为开端,近期由部分中超俱乐部的“足球投资人”发起的被部分媒体冠以“中国足球革命”的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风波最终以中国足协满足“革命者”的部分诉求-2004年度中超联赛 “暂停降级”、先后向俱乐部公布本年度中超联赛预算和决算方案以及成立深化改革中超联赛体制的小组——来交换到“革命者”对中国足协拥有依法依章管理中国足球的权力和拥有各类部级足球竞赛所产生的财产权的暂时承认和尊重而暂告平息,联赛继续进行了。但是,风波并没有完,随着11月11日中国足协成立“中超深化改革工作小组”和“会员协会深化改革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日程表,有关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尽管这次被冠以“足球革命”的波澜称不上壮阔,但却折射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缩影。从法律角度看,足球界长期难以解决的比赛腐败、裁判“黑哨”等徇私枉“章”问题与社会其他方面存在的腐败现象、司法体系信任危机实乃同出一辙。不过本文主要就这次风波所引发的部分俱乐部与中国足协在深化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所涉法律问题上的歧见展开分析,以社会法暨经济法的理论和制度为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基本理念和具体法律工具的支持。

在现代资本力量无孔不入的大背景下,体育早已开始产业化、社会化了。在以经济为精神特质的20世纪,资本侵入了所有领域-慈善领域和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20世纪晚期第三域非营利组织勃兴:一方面,大批自主的私人组织,不再热衷于为其股东或经理孜孜逐利,而是致力于国家正式机制以外的公共目标,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继续分化(二者的区分不在于是否从事经营,而在于是否以向投资人分配经营利润为其设立宗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二者的融合,人们已经很难区分它们的界限(因为非营利性组织也利用营利性组织的运作方式从事经营,营利性组织也被提出了负有社会责任)。因此,如果欧洲某一国家的足球协会既具有管理职能又从事足球产业的经营并不会让人吃惊。2004年发生的中超风波是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以及政府组织之间在中超联赛自治方面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在中国难得一遇的典型、鲜活且集中的表现。这里面涉及到第三域的非营利组织-中国足协、球迷协会,又涉及到私域的营利性组织-俱乐部及其投资人、赞助商、电视转播商,还涉及到公域的公权力组织-国家体育总局。中超俱乐部投资人挑战中国足协,向其提出分享和行使中超联赛的财产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的要求,并以罢赛、延迟今年剩余比赛为武器。俱乐部及其投资人通过召开“投资人联席会议”并以各种名义充分表达了资本的逐利和话语权诉求。中国足协通过召开中国足协执委会坚决维护其对联赛的管理权和财产权。尽管冲突双方声称的目标是一致的-解决足球联赛中的种种问题,搞好中国足球,但是它们的具体看法却并不一致。社会自治两个重要领域-营利的私域与非营利的第三域-中的组织的分化与融合,以及它们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在中国足球领域表现极为突出,而且该风波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典型的社会自治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问题。这种法人团体要求自治的变革最终会促进社会立法和经济立法,并促进相应司法能力的提高。

社会法暨经济法是传统的公法和私法不能妥善解决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多元、多层次利益交叉融合和矛盾冲突而出现的新兴法律部门,它以具体领域的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基准,协调“社会权力”之间和“社会权力”与公权力、具体领域的公众之间的冲突。但是,社会法暨经济法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还是个不为人所熟知、所充分理解的新生事物。社会法暨经济法的发挥作用既取决于公权力的自我限制和革新,也取决于自治组织的力量,没有均衡的力量匹配很难让法制变革发生,即使通过移植或者根据理性至上的精英意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也很难让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风波为社会法暨经济法学的研究提供了典型的素材,也是以社会法暨经济法理论来武装参与变革的各种力量并促进变革和平、有序实现的良机。

部级的足球联赛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典型的社会生活的自治领域,在当代中国它还需要逐渐从政府的主导和支配中解脱出来从而演化为另外一种更具有时代适应性的面目-在公权力的支持下,实现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这场风波就是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变革中必然发生的要求重新界定各方权益集中而激烈的表现。可喜的是,尽管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但冲突双方都拿出了法律武器。在和平条件下,利益直接表现为法律上的权利,因此双方争议的焦点也集中在法律问题上。

一、中超联赛的财产权利问题

变革首先遇到的就是联赛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因为与美国、欧洲等国联赛的产权运作尤其是启动机制不同,中国足球联赛的产权人并非是徐明等俱乐部的“投资人”,也不是中国足协这一半官方半民间的非营利法人社团(它只是联赛产权所有者代表的委托人),其产权人是“全民”,即联赛财产是国有资产。从1992年启动中国足球改革并在1994年将专业化足球改革为职业化足球之后,中国足球的部级联赛开始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但是,除了俱乐部自己对球队的投入之外,整个联赛的组织工作(中国足协及其地方协会来承担的)和初始投资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鉴于全民财产无法由全民直接行使所有权,所以联赛产权的直接代表是国务院下属的国家体育总局。俱乐部的会费、赞助商之赞助都是联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对价。故而徐明等所代表的俱乐部投资人对联赛财产权提出所有权的要求是难以成立的,而中国足协执委会在2004年10月26日会议中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足协是竞赛所产生的所有权的最初拥有者”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只是所有者(全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的委托人,而非产权人,甚至产权代表也不是。因此,在2004年中超风波中提出财产权要求的双方都缺乏法律依据。联赛的所有权人(全民)如果决定将其

民营化则需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下进行决策并合理估价,在有关法人团体支付了合理对价后取得该项财产权。联赛所有权人如果决定继续维持国有公营的现状,则可以继续由所有权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委托中国足协这一非营利法人团体经营联赛。但是,按照20世纪末期开始的第三域团体革命和重塑政府运动所代表的潮流和趋势来看,中超联赛需要逐渐从全民所有通过公正程序变成第三域的团体(中国足协)所有或者私域的团体(中超联盟公司)所有。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俱乐部和中国足协提出所有权要求都代表了时代的要求,但是它们都需要支付合理对价并承担社会责任-譬如从联赛收入中抽取一定费用设立基金,以支付各级国家队的训练、比赛费用和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国有公营还是部分或者的民营化都需要严格界定产权,以产权为该联赛运作的基础。须注意的是,联赛的财产权与俱乐部的财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以混淆。“俱乐部的投资人”是不能通过偷换概念而变成联赛的投资人,更不能据此占有国家财产,否则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003年版的《国际足联章程》第71条第1款规定,“国际足联、其会员协会以及各洲际足联为由其管辖的各项赛事和竞赛所产生的所有权利的最初所有者,且不受任何内容,时间,地点和法律的限制。这些权利包括各种财务权利,视听和广播录制,复制和播放版权,多媒体版权,市场开发和推广权利以及无形资产权如徽章和版权。”中超联赛作为中国足协管辖的赛事,其各种财务权利、视听和广播录制、复制和播放版权、多媒体版权、市场开发和推广权利以及无形资产权如徽章和版权都应当在名义上由中国足协最初拥有。这与体育总局授权中国足协行使联赛的财产权利是相一致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超联赛的财产权在没有民营化之前仍然属于国有资产。

变革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自治的有效性问题。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是适应世界潮流和中国体制转型的需要而逐步展开的。1994年创立职业联赛就是逐渐使原先的专业队由依附政府转为市场主体,足球事业的投入也由国家承担转为依靠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增加投入。另外,职业联赛也逐步将赛区的管理、组织工作由政府牵头的赛区委员会承担转为由实体化的各地方协会承担。2004年成立中超联赛的初衷也在于进一步通过改变联赛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按照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的话讲,中超联赛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制-在中国足协的领导下,以中超委员会为主导,以中超俱乐部为主要成员,以中超的章程为基本依据,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管理体制。这些年的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其实就是逐渐将官办的足球事业社会化、市场化,促进足球领域的社会自治。但是,自治的有效性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自治的有效性依赖于法人团体间协调机制的灵活高效,而现行的自治机制中缺少俱乐部对中国足协制约和监督的法律渠道,俱乐部的意见很难影响足协的决策。成立中超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制定《中超联赛章程》和成立中超委员会,在足协和俱乐部之间建立对话的平台和制约的机制,但是实践证明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固然与足协专制的官僚作风有关,也与俱乐部和足协在中超联赛中的财产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划分不清楚有关。在现行体制下,中国足协作为联赛财产权所有者代表的委托人是经营联赛的主导者,但是俱乐部作为联赛的生产者之一应当分得相应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基本部分甚至应当是固定的,经营不善的风险应当由中国足协承担而不能由俱乐部承担。在民营化之后,经营风险应当由承接联赛财产权的组织(譬如徐明等提出的联盟公司)承担,中国足协则取得固定收入,并以此收入经营国家队和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由于中超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不清楚,所以其自治机制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改革或者明确现有的产权以及明确相应的风险负担是中超自治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否则还将是一本糊涂账,无法调动自治团体中各方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联赛财产权和经营权的明确界定需要通过自治团体中的各方协商解决并需要取得体育总局的支持,这与《国际足联章程》第71条第2款的规定也是吻合的。该条款规定,协会执委会应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权利以及权利的内容并就此制定特别的规程。执委会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独自使用此权利或同第三方合作或通过第三方来行使这些权利。因此,通过成立中超联盟公司的方式运作中超联赛并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障碍,但是它需要相应的协商机制和法律制度安排。

其次,自治的有效性依赖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联赛的监督制约。球迷协会、球员工会、裁判员团体以及赞助商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向自治的足球法人团体(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联盟公司)施加压力,它们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表达呼声,也可以用脚投票-离开中超联赛。在这次风波中颇为遗憾的是中国球迷的表现相对消极。中国足球联赛的发展促成了众多足球球迷协会的成立,但是这些球迷协会在事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没有发出什么有力的声音。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难能可贵的亮点。中超常委会开会前北京球迷协会的球迷代表在会场外发放传单、接受采访。在他们分发的题为“尊重球迷权益、净化赛场环境”的宣传单中,提出“采取球迷听证制度、尊重球迷利益”的要求。其中还有一球迷执着地举着“要求旁听会议”牌子,并不时呼喊要求旁听会议的口号。另据报道,上海、青岛、武汉、南京、天津五地球迷俱乐部所组成的中国球迷联盟联合在新浪网向中国足协发出公开信,并针对中国足球的改革提出加大足球产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建立规范的联赛管理体制、让球迷参与关键决策、保护球迷权益、发展球迷团体、规范各俱乐部票务市场等六点意见。这是民间自治力量监督作用的发挥,但是相对庞大的球迷组织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自治力量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还较为有限。尽管后来中国足协召开了球迷座谈会,尽管变革中冲突的双方都把球迷利益放在他们高举的大旗之上,但是球迷对变革的直接推动作用很小。既然不能对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发挥什么直接作用,那就干脆什么也不说,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再次,自治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媒体的监督。媒体公开透明的及时报道和有关转播权的谈判是有力的制约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治、自律机制的形成。在这次风波中需要赞扬的是媒体。中国大陆的足球新闻至少具备相对的“新闻自由”,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都不难从近期传媒的自由报道中得到整个事件的具体情况甚至细节,都不难从传统的大众传媒和新型的电子网络上得到各色人等对这次被冠以“足球革命”风波的种种评论。有人赞同并支持徐明等“革命者”的“革命行为”,认为他们的行为不仅是要推动中国足球管理体制迈向市场化,而且这种超越足球领域的“宪政中典型的公民不服从”的行为可能会促进中国民主的发展;有人反对并质疑徐明等 “革命者”资格和动机;还有一些传媒和球迷虽然早就对中国足协的专制无能不满,但倾向于认为徐明等人的“大亨革命”不过是场分肥闹剧,或者说是打着“市场化”、“谁投资、谁收益、谁享有”旗号行侵吞人民资产之实的“掠夺阴谋”的适时实施。总之,媒体给予该事件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作了充分、自由的报道、评论,各种不同的声音都得到了充分表达,提供了中国公民社会自治机制形成所必需的机会和平台。

,自治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国家体育总局重新定位和审视

自己的职能。在这次风波中,无论体育总局的领导是如何幕后指导足协工作的,但是它始终没有公开出面干预足协的自治,严格遵守了《体育法》第31条的规定-“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不过,中国足协的高层官员仍然由体育总局任命的做法充分说明了足协还是有强烈官方色彩的半官方组织。这也是自治机制难以有效实现的瓶颈,而这也是与《国际足联章程》的规定相悖的。该章程第17条第1款规定,“会员协会的机构只能通过本协会内的选举或任命产生。协会必须在各自的章程中规定选举的程序以保障选举和任命的独立性。”如果不按照上述程序产生会员协会机构,国际足联是不承认的,即使是过渡性质的也不允许。因此,进一步的改革可能还需要改革足协本身,改革体育总局和足协之间的关系,促进政事分开。这也是公权力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之间在当代分化融合的需要。

依法处理国家与法人团体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并有效保障法人团体的独立法律地位,是团体自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保障团体的民间自治性,国家侵入或者抑制团体太多,必将重现罗马帝国末期、中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法人团体萎缩、作用减退以及社会失去活力的现象。只有在团体自治以及团体与公权力组织合理分工与分离的时期,才有团体的勃兴和社会生活充满活力的局面。因此,确定团体与国家有关机构-登记管理机关和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同法律地位和职能范围的立法非常重要。这种分离与分工在西方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自治并非是摆脱管制,重塑政府运动中的管制革新潮流也并非是不要管制,而是自治与管制关系的重构。管制是为了进一步扩充自治,在这里,政府管制革新与竞争自治是“一币之两面”,它们并非是排斥关系,而是一种融合并相互扩张的关系。

在中超联赛中,公域、私域与第三域的界限是极端模糊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的协商、协调和合作,也需要充分的竞争制约机制,更需要法律来规范、保障。因此,在新世纪的自治浪潮中,社会学所谓的规范饥渴并未减少,反而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跨越公、私两域甚至第三域的社会法暨经济法的勃兴。社会法暨经济法秉持其社会本位思想,是协调社团自治和政府管制之间冲突的有力工具。

变革中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法人团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根据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现行社会团体的管理体制采取了两种限制竞争的措施:及时,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的,一般不许设立新的社会团体;第二,限制社会团体从事跨登记管理区域的活动,条例中社会团体名称的地域性要求、禁止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章程中须明确规定本社团的活动区域等规定都是其体现。虽然并非对所有的社会团体都需要上述地域单一性限制,但为了保障竞争的有序性,对某些团体进行上述法律限制是合理的。这在体育领域则最为典型。《体育法》第31条规定,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第40条规定,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作,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就中国足球协会来说,根据2003年由会员大会通过并依法登记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2条规定,中国足球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足球运动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中国足球协会是代表中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国际足球联合会会员和亚洲足球联合会会员。类似中国足球协会的地域单一性要求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是大量存在的,这种团体的地域单一性不是通过竞争形成的,而是通过法律取得垄断地位的。如果中国足协经营管理不好,中国的俱乐部和球迷(消费者)也无从选择支持另外一个社会团体。在西方可以通过选举更换无能的管理层,但中国足协的管理层是通过非民主的方式产生的。因此,对此种通过法律授权而取得地域垄断性的社会团体虽然在其产生初期需要政府主管机关进行严格的监管,但是最终还是应当通过逐渐推进依法自治来解决问题。

联赛财产权通过合法程序转移到中国足协手中还是俱乐部成立的联盟公司手中,都无法排除中国足协的管理权。中国足协无论以现在的半官方身份,还是自治之后成为彻底的民间组织,都具有管理、监督联赛的职能。这就涉及到营利的俱乐部之间以及它们与非营利的足协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如何规范的问题。无论是采取中国足协以其拥有财产权、经营权、监管权从而主导各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协调的机制,还是采取俱乐部通过联盟公司取得财产权而主导参加联赛的各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协调的机制,合作协调的机制都是经营联赛所必需的,但是它们都不得违反反垄断法的要求,不得利用垄断地位或者优势地位掠夺联赛消费者-赞助商、媒体、球迷-的利益,也不得利用其拥有的“社会权力”压榨劳动者-球员和裁判员-的利益。2004年中国足球联赛风波中出现的罢赛行为,威胁无限期停赛行为以及操纵比赛结果和追打裁判的行为,实际上都是既不顾消费者利益也不顾劳动者利益的行为(虽然其中可能有“黑哨”问题所迫,对“黑哨”问题必须有一个为所有各方公认的符合足球比赛规则的解决方法)。在中超联赛中,每个俱乐部球队都是垄断集团的成员,它们之间的部分或者全部成员的任何形式的卡特尔协议行为或者协调一致行为或者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或者相互持股、关联形成任何意义上的两个俱乐部的结合,都是违反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和精神的。在欧盟,足球协会和成员国的足球协会操纵比赛门票价格的行为是可能遭到竞争法执法部门的审查的,价格要由市场决定而非由一个垄断的同业公会决定。

因此,《国际足联章程》第18条第2款规定,“各会员协会应确保所属俱乐部就任何同会员资格有关的事务的决定权,不受外部机构响且不论其采取何种法人结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比赛的完整和竞争性受到威胁,会员协会都应确保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包括控股公司和子公司)不得同时控制一家以上的俱乐部。”该条款的宗旨在于保持联赛的竞争性,从而提出了联赛的反垄断要求。所以,反垄断是中国足协的一个重要职能。

实际上,《国际足联章程》第72条规定的“国际足联、其会员协会以及各洲际足联有权对其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足球比赛和赛事的图象、声音和其他数据传输方式的发行进行独家授权、且不受内容,时间,地点和技术和法律方面的限制”仅仅是说协会有对赛事转播进行独家授权的权利,这种独家授权本身不受法律限制,但是协会如果滥用其垄断地位或者优势地位损害下游企业(转播商)和消费者的利益还是要受反垄断法规制的。

法人团体之间提供社会服务的竞争和为提供服务而展开的吸取资金(政府提供的

财政支持、社会捐助、适当付费所得等)的竞争是需要相应的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来保障的。因此,联赛的升降级是“为赢得更高一个层次的市场而竞争”的重要制度。所以,足协取消暂停2004年中超的升降级是暂时取消竞争,正当理由不足,只是一种无原则的妥协。而且这种妥协是在实际解除了盛传属于“革命者”领袖徐明的“实德系”的四川冠城降级之虞的情况下,这就更使人们难免产生中国足协无能和无原则的印象。

变革中遇到的第四个问题是司法的最终保障问题。联赛中的“赌球”、“假球”、“黑哨”等违法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狠狠打击,不然其他问题都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司法的深度介入。而足球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所有权保障、社团之间协调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竞争与合作的规范等也需要司法的最终保障。司法为自治团体在内部与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争议解决提供了性的裁决机制,为各方依法依章维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场所与程序保障。但中国目前现有的司法体制可能还难以对此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所以,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提高是社会法暨经济法发挥其社会正义性的基础,因为复杂、模糊、高级的法律需要更高素质的法官和更高水平的司法体制。

私域法人团体所谓的私法自治行为是建立在当事人的利益和力量较量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础之上,所以民商法的司法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具有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的痕迹,无论是其意思表示行为本身还是向法院进行相应的说服工作,甚至最终的司法强制性。社会法暨经济法则建立在对法人团体自治规范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以遏制社会权力暨市场权力的“恶”,并促进弱者合作、争取发展机会为目标准则。在社会自治领域既分化又融合的情况下,司法审查已经不可能严格区分二者的行为差异,而是统一进行司法审查,但在具体事项上则运用不同的理念来适用法律。

正像涂尔干在19世纪末期所指出的,“虽说法人团体并不是公众关注的惟一问题,但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了,因为对其他问题的讨论都依赖于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如果我们不去创建新型法制所必需的团体,就无法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法制变革运动。因此,要是我们现在就想制定出详细的法律,那确实是徒劳无功的事情。”因此,中国2004年的中超风波所带来的团体变革也必然带来新的法制变革,必然给现有的立法和司法提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欣新 王斐民

经营管理类论文:探析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的作用

1实施天然次生林资源集约经营管理的作用

1.1可以维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是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加快森林自然更新、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岭南八局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也是内蒙古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是幼、中龄林面积大,但质量不高,单位蓄积量低,生态功能差。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建设稳定健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满足社会对森林多功能的需求,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逐步使林分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林内可燃物载量减少,病腐木减少,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增强,增强森林抗性,充分发挥森林有益功能,保护了生态环境,保障森林安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为落实发展、民生、环境三同时原则的需要,让天然次生林资源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必须紧扣发展、服务发展、优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切实做到保障民生,保护环境。由于天然次生林资源大多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经营管护区内农、牧、林矛盾较为突出,加之保护和经营管理对象较为分散,给日常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必须进行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实现林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措施

2.1加强林地资源封育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资源的封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面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积极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满足人们对林地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满足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对林地的需求,争取区域林地资源整体效益较大化,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封育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工程区域实行封山育林,在主要路口设立标志牌,重要地段设立围栏,制定管护制度,确定专人管护,确保特殊树种培育项目成果不受破坏;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盗伐和私拉盗运等毁坏天然林资源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防治,建立健全森防制度,严格禁止防火期野外用火,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加强森林检疫和防疫。加强特殊树种资源保护,对特殊树种集中分布区实行挂牌保护,专人巡山保护,落实专人看管。

2.2因地制宜、确定森林抚育对象

森林抚育对象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划定的限伐区和商品林经营区内亟待抚育的幼龄林和中龄林。按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并结合具体林分和林木生长特点,抚育间伐的作业方式可采用透光伐和生态疏伐等方式。

2.3对稀疏林分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

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的林隙中营造珍稀树种,采取“先造后抚”的措施。根据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补植方式,均匀补植或局部补植。均匀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小,且分布相对均匀的低效林;局部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大、形状各异,分布极不均匀的林分。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不仅能够摸索、总结人天混培育模式,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示范带动适宜地区大规模培育特殊树种,促进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发展,为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做出一定贡献,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4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受益当代、功及千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森林防火是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耗资工程,因此,极大制约森林防火的投入。实际上,从灾害经济学的观点看,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由减少的灾害损失来体现。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森林资源的破坏,具有抢险救灾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天保”工程的成败。

3结语

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肆意开发,导致部分地区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在森林集约经营过程中,为了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培育生长良好、形质健全的森林资源,可以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淘汰非目的树种,使目的树种扩大生存空间、改善森林卫生状况,增加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措施,改善林木品质,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汇功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作用。开展次生林集约经营,有助于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经营管理类论文:浅议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管理

浅议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管理黄旭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朝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改革与创新也不断的深入,其涉足的领域更广,竞争更为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繁荣与衰败、取胜与出局,更换交替,不断轮回,其间不变的活跃因素便是营销。因为不管市场经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才是生存之本,它决定一切,主宰企业兴衰。注重营销,注重用户的需要,注重与其它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迎接新挑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市场营销是企业管理中的命脉,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市场营销中视顾客为上帝,以消费者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现代营销战略家阿尔。拉依斯曾经论述:"市场营销是一场战争,敌人是竞争对手,顾客是赢得胜利的基础。"从早期的快餐业、饮料业到近年的电脑业、汽车业以及房地产业,都反映出市场营销的"战争"特性。这种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以价格、渠道、媒体、促销等为武器的战争。它的胜负不取决于武器的先进,而取决于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高效的运作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市场竞争力。

营销适用于一切企业,首先体现在大企业,综观层出不穷的行业大战,多为大企业充斥其间,它们资本雄厚,人才济济,市场经验丰富,有敢于争夺市场的先决条件。而中小企业往往势单力薄,资源匮乏,它们又如何面对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呢?答案就在营销战略上利用有限的资源,挖掘较大的潜力,创造无尽的价值。"兵不在广,而在于精",况且,"船小好掉头",只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合理的分析,扬长避短,市场一定会掌握在自己手中,企业也必将会有长远的发展。

如此看来,企业家要了解"市场营销"这个专名词的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市场营销的含义就是指与市场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即为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求而利用市场来实现潜在交换的活动。它是企业与顾客之间双方寻求有价值的物品的交换活动。著名的麦卡锡教授在《基础营销学》一书中,及时次提出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即产品、价格、销售区域及促销手段,以此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克特尔教授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市场营销"的"6P策略",即加进了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后来他在1986年6月来中国讲学时,又提出加进了探查、划分、优先、定位,这就构成了营销组合的10P策略。

随着新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营销的模式也随之产生,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服务营销、二是网络营销、三是概念营销、四是整合营销。新型市场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之间较大的区别就在于市场的主导位置不同。前者是消费观念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把市场看成生产过程起点,企业的职责首先是进行市场调查,了解顾客的实际需要,从而生产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后者是生产观念导向,"以生产为中心",把市场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企业的职责就是直接将产品推入市场。新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性使得原来只注重眼前效益的传统营销模式受到重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一飞跃也使企业的营销观念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到现在的以顾客为中心,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及发展演变,已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根据其特性和规律,制定市场操作规范,完善运营机制,重点围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激发营销队伍的创造性来开展科学营销,牢固树立市场决定一切的经营观念。由此看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应该把如何创新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按照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的四种类型,结合行业和企业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倡导品质服务,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面对用户。

长期以来,电力行业都把"人民电业为人民"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视顾客为上帝"已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美言,它必须货真价实。日前,电力系统开展的"光明工程",就是按照营销学中新型营销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组织实施的。它一改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用微笑服务迎送每一位客户;一改过去那种"吃、拿、卡、要"的不良现象,用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工作人员;一改过去个别职工滥用职权所出现的"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按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要求,让客户得到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

通过改善服务,大力开拓丁电力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增强了电力的整体实力,从而更好的向社会提供品质良好的服务。

二、强化营销队伍,整理销售渠道,科学规范管理。

由于电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满足顾客的核心利益。因此,电力部门应以这些核心利益为出发点,重视分析与研究市场需要,了解顾客现在和将来的需求,以"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观念来指导整个公司的运转。从组织结构、部门关系、设备配备、经费使用到人员安排以及激励机制的制定和完善等,都以市场为核心进行统筹安排。其间,利用完善的销售网络,利用现代观念、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与营销组合策略,进行点到点、点到面、面到面的广泛交流,也是一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建立一支善于打硬仗的营销队伍,能够出奇制胜地占有市场,也不失为一条制胜法宝。

三、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参与市场竞争。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新经济活动中,信息的获取是重中之重,它能激活整个市场,使营销这一"战争"更为激烈。因此,设立相关的市场研究机构及信息网络通道,对提高营销工作效率和参与市场竞争有着必要的保障。日本丸井百货公司原为13平方米的一家小店,由于后期加强了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及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了日本青年的支出模式有超前消费的冲动,于是,商品实行分期付款。这一举措很受青年人的欢迎。于是这一批固定消费者在其总顾客流量中占到82%。如今,这家公司已发展成为日本有名的大企业。

信息对电力来说,也是重要资源的一部分。为了使营销活动顺应"从满足购买者的需要发展到满足购买者的欲望","从价格竞争到非价格竞争","从地方营销发展到全国营销和国际营销"的时势,就必须时时监控营销环境中的大的影响力量,就必须随时了解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打有备之战。

经营管理类论文: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摘要】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监督和评价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查漏补缺,而且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咨询和参谋服务,增加组织价值。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至于内部审计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内审发挥作用的原因,同时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客观性 风险

内部审计是我国当前审计监督体系之中三大审计之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各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帮助企业堵塞漏洞;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评价,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经营管理;通过咨询活动,为管理当局提供专业服务,为风险管理出谋划策,降低企业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近年来,媒体上不断地揭露那些由于企业内部失控而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违纪者受到惩罚,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未结束,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审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便可以及早发现企业内部经营上出现的漏洞。分析影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审查的活动之外。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只有当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了应有的独立性,才能顺利的开展审计工作,才能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客观性是指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必须保持的一种精神状态。客观性要求内审人员在审计时不能把对其他事物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物的判断之上,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的质量妥协。

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危及内部审计生存的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是由企业的经营者来领导的,这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难以保障内部审计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也危及到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编制、审计证据的搜集、审计意见的发表等方面的独立性,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发表的审计意见严重缺乏客观性,无法为外部所认同,也起不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降低风险、加强控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想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首先必须确保内部审计的主体地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在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相关治理机构和高级管理层批准或认可的内部审计章程中作出规定。其次要确定内部审计向谁负责和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应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向拥有充分权力的人员或机构负责。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严格遵守内审协会制订的《道德规范》的有关要求,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独立的开展审计。

当前有学者提出内部审计职业化,这样可以较大程度的保障内审人员及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发表意见的客观性,具体的做法是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内部审计业务组织不再设置于企业经营者之下而是隶属内审协会或相应的事务所,内部审计业务组织与被审计企业不再存在固定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其通过接受委托来获取报酬收入,内部审计人员个人职务的升降、薪酬收入由内审协会或其所属的事务所来考核决定。对于企业重大决策、经营项目等内部审计业务由股东大会选举的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选择相应的内部审计业务组织进行委托审计,同时审计报告的接受、审计结果的处理均由其负责,这样既可以保障内审人员的独立、客观、公正,也可以保障所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的客观公正。

二是内部审计在当前的职能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管理当局监督下属机构的一个工具,业务单纯,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其服务特征不明显。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组,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企业拥有独立的经营权,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作用是在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经济活动化、经济效益较大化。内部审计应定位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将内部审计目标由原来的"检查与评价"重新定位为"增值与改善"。这说明现代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服务性,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树立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而且不断拓展强化内部审计的评价、咨询、参谋等服务职能。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审计业务沟通,及时报告重大审计事项,与管理当局讨论重大风险领域,监督遵守公司行为规范和商业惯例情况,评估董事会和组织的道德氛围以及在特定领域遵守政策的情况。

三是内部审计的风险问题。内部审计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告是合法、公允以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努力的结合。实事求是的讲,我国的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体现。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内部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增加审计难度,使审计人员对事实真相难以做出判断。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不仅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投资审计等,还要预测新形势下的兼并、联合、分拆以后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评价企业是否有效益,提出是否可行的意见书供领导决策参考。这些业务一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较为密切,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项涉及 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从而面临审计风险。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如果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徇私情或害怕打击报复,故意放弃对重大问题的追查和揭露,提供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结论,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1)加快内部审计有关法规准则的建设,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2)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3)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以加强对内审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从而减少人为风险。(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技术问题。内部审计是一个业务涉及面最为广泛的部门,随着企业的发展审计对象越来越复杂,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审计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职业谨慎性,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能力较差;而且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克守诚实、正直、客观、保密等职业道德,对审计结果做出较大的妥协。另外,传统内部审计过程中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本身就蕴藏着巨大风险。

现代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而且要熟悉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同时面对复杂的企业内部管理形式和审计对象,内审人员还应提高审计查证协调能力及审计表达能力,能力上的缺乏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审计过程中不接受被审部门雇员、客户、供应商以及有工作关系的人员的酬金或礼物,不得将其在审计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随意进行披露。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应强化风险意识,在审计中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并按照风险的高低进行排序和确认,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应审计业务的资料,并把风险控制在低水平,从而降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除了上述的几个主要原因外,内部审计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发挥作用,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经营管理类论文:对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措施的探究

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所在。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和制约施工企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国施工企业必

须要紧跟时代和社会潮流,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观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突破和创新。

一.当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战略目标是引导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不少施工企业没有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和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战略,致使企业缺乏有效的发展战略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经营管理决策具有盲目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有效进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根本保障。但是,我国的一些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没有坚持科学论证与民主参与的原则,很多情况下是按照领导的个人意志来进行决策,导致经营管理决策具有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 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在一些施工企业中,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一些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再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企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混乱的局面,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措施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竞争力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经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创新经营管理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为此必须要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经营管理理念。首先,要实施战略管理,根据市场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不断调整企业战略方向以及经营方针和策略,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次,要以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与运作体制为基础,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竞争市场、人才流动市场、设备租赁市场、以及劳务调配市场等,并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建立市场竞争激励机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机技术的优势,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加大对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建设工作的投入,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和技术人才,确保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2. 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施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挑战,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长远的发展,施工企业必须要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积极承揽工程任务。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经营管理队伍,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各项积极因素,并多方位多层次地搜集有效信息,需求更大的市场;其次,要建立稳定持久的信息网络系统,并完善操作决策机制,实现信息沟通互动渠道的畅通;此外,要强化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标书编制的质量以及经营管理决策的水平;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经营管理责任制度,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要想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就必须要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企业发展特色,培植和创建品质优势工程,并且着力打造高、精、尖工程项目,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3)做好联合经营,创造更大的经营空间。这就需要坚持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的经营方式,结合市场实际状况,实现设计勘察单位、金融融资部门、中介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等之间的联合,创造更大的市场经营空间,提高市场份额。

3. 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管理体制的优化。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要努力建立以法人治理为标志、资产经营管理为手段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并且产业化集团内部要实行适度集权与放权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使母公司和子公司成为利益共同体和战略共同体。其次,要对机构编制进行调整,实现人员管理的优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

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严格遵循立足市场、精干高效、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各级组织机构进行优化配置;并且人员管理要实现竞聘上岗、按需设岗、以及按岗聘用等,建设成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业务部门。此外,还要对劳动力结构进行调整,实现施工队伍的优化。一般,劳动力结构调整要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要根据市场需求与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对当前的项目部进行改造和重组,建立一批技术密集型的工程队伍;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务基地。

4. 强化对项目管理过程的控制,实现管理创新

1)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体制,对工程项目实施动态管理。所有的工程项目都要按照内部招标的方式来进行,并通过招标选聘的方法成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具体来说项目经理部要实行全员管理、风险抵押、以及集体承包等体制,兑现各项工程合同指标,并合理控制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以及成本等。2)要保障工程质量,创建品质工程。首先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创优意识,将创建品质工程看做是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其次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使全体工程参与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还要明确创优标准,加强过程控制。3)强化 财务管理,制定严格的财经制度。一般,要将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进行预算编制,并且了解和掌握资金的运行与执行状况,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技术创新

首先,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的教育培训,实现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的优化。其次,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这就需要将科技创新与重难点工程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并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突出企业的技术优势,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此外,还要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也不例外,因此在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要增加科技投入,积极研发和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结: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也必须要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以适应新的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认识,结合建筑市场行业未来发展要求,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营管理类论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探

近些年,我国连锁经营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对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加有必要。自1998年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已有一百多所院校开办了该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本文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重点研究该专业订单式、2+1式、弹性学期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初探

1.连锁经营现状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世界上及时家近代连锁店——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成立于1859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正规连锁公司。此后不久,在工业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取得了普遍成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先进的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引进了连锁经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连锁业不仅在量上发展很快,而且从零售、餐饮等行业渗透到各种服务业,并且经营趋向国际化。

我国的连锁业起步较晚。虽然连锁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我国拥有连锁体系5000多个,是世界上连锁经营体系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各类连锁门店约10万家,占零售业和餐饮业总额的20%,并且还在以年递增35%的速度持续发展。然而连锁业的发展速度还是难以适应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现实。

但与连锁业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却相对短缺。由于行业发展过速而人才培训机制不足,连锁经营行业正在面临人才荒,其中尤为稀缺的是管理型人才。按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连锁行业的管理型人才缺口至少为60万。连锁经营行业正在面临巨大的人才荒,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加快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望提供人才补充。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而开设连锁经营管理这一专业的学校并不多,所以说专业建设成为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科技含量高是连锁经营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人员必须能懂得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操作技术,以适应现代连锁经营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人员需求过猛,相当多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学校教育或培训,不少管理人员虽然经过短期的上岗培训,但远远适应不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需要。

高等教育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近年来,连锁经营的迅猛发展给高等院校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加快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研究,以指导连锁经营管理实践。就目前来看,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且以专科院校为主。由于是新增专业,毕业生人数也相对较少,所以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现在还很少,这种状况与连锁业急剧发展的态势极不相称,专业建设问题迫在眉睫。

专业建设是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连锁经营所需人才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培养:一是出国考察和委托国外先进企业培训,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二是鼓励先进企业采取国外连锁企业的办法,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根据连锁企业的实际需要,对原有企业的员工进行连锁经营实用技术的培训。三是依托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这种方式是最切实可行的一种人才培养途径。这也就对我们院校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强化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研究,建立连锁经营管理教育培训基地,有条件的院校应考虑设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可见,专业建设是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

正是因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培养连锁经营人才的高校应当发挥其优势,培养更多的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为企业服务。下面拟从订单式、2+1式、弹性学期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四个方面分析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订单式”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企业定期派博学人士指导校方教学工作和提供实习指导,校方则按照企业要求有选择地录取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式办学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有效地解决校企之间对人才的供需矛盾。这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标准是由双方制定的;理论教学在学校,发挥了学校理论教学的优势;实践教学在企业,充分发挥现场和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在培养学生技能上的作用,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获得操作能力;企业对合格的毕业生可以全部录用。

订单培养的及时步就是要多方位、多层次跑“订单”,其次是按企业人才“订单”开设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组建,加大实践操作训练,做到“少理论,多实践”。在师资建设上,也可以考虑按“订单”要求组建,保持文化课教师相对稳定,专业课教师合理流动,学校需要的专业教师可在社会上、行业中聘请。推进订单式培养思路,

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必须更加灵活。在教学实施中,可以采取学分制培养,扩大“订单式”办学规模,初步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经营管理类论文:用电子商务促进经营管理

摘要:电子商务伴同着信息经济的步伐冲击着传统的商品交流方式与手腕。对于于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而言,认知、导入、运用电子商务是其今后能否延续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之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经营管理进程中施行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以及竞争的必由之路。这就请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领导决策者能够紧跟时期步伐,扭转传统的经营指点思想及熟识的经营模式,从现在起吸纳1批网络人材,给这些人材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但在电子商务运用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的进程中,要以超前、经济的目光,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使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稳步的发展。

症结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经营管理

1、电子商务及交易进程

自210世纪末以来,全世界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伴同着信息经济的步伐冲击着传统的商品交流方式与手腕。对于于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而言,认知、导入、运用电子商务是其今后能否延续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之1。所谓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节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借助于INTERNET平台进行联络交换,有效地在广阔空间组织商务贸易流动,实现整个交易进程的电子化。这个进程既包含网上广告、定货、付款、客户服务,也包含货物的送达、销售及市场调研分析、财务核算等。电子商务作为1种综合技术的运用,它是对于传统的面对于面交易方式的严峻挑战。

对于于1般的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的进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交易前,主要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合同签订以前进行的流动,包含在互联网及其它各种商务网络上,卖方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及交易的有关信息,买方寻觅商品或者服务及交易机会,双方通过电子网络交流信息,比较商品价格以及交易前提,了解对于方国家、地区的有关贸易政策,从而选择合适的交易对于象。

交易中,主要指签订合同及交易进行的进程。这1进程触及面很广,如与金融机构、运输部门、税务机关、海关等方面进行的电子单证的交流,即电子数据交流以及电子支付等。

交易后,主要指在交易双方完成各种交易手续以后,商品支付运输公司起运或者通过邮政邮寄,或者者直接通过电子化方式传递数字产品或者服务,并向用户提供利便、即时、品质的售后服务等。

2、电子商务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互联网已经经触及到经济以及社会的所有领域,电子商务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的是多方位的影响,它不但扭转看经营者的思想观念以及行动,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对于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冲击上。

一、电子商务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传统模式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交易主体虚拟化。主要是指卖方在网上交易中仅以网址存在,其名称、地址在网上其实不昭示浮现。不像传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那样,请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和进行税务登记,也没有请求网上经营者有固定的地址以及经营场所限制。

部份交易对于象无形化、信息化、数字化。传统的农产品产业化企业贸易方式以什物为主,通过网络进行贸易流动,其标的不但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商品,也能够是无形的服务。电子商务使许多传统的什物交易变为数字化信息的交易,购买者只要购买数据即可下载信息,患上到服务。

交易进程的无纸化。网上的交易流动进程中,1切通过网络进行,买卖双方互不见面,交易进程没有单据或者凭证的交流。在交易进程中独一的纸化纪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银行给客户月报表中收款金额以及收款人账号。

支付手腕的电子化、高度信息化。支付手腕的电子化、高度信息化是网上交易的1大特色。网上销售的货款支付1般使用电子化货泉,信誉卡的普遍使用是网上交易患以发展的条件前提。在网上商务交易进程中,买方只需在网上或者通过电话向卖方表露信誉卡的有关信息,付款即告完成。

电子商务交易全世界化、跨国化、跨地区化。网上交易往往是全世界化、跨国、跨地区化的,它削弱了商品以及劳务提供者与商家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地舆上的联络,买方以及卖方极可能不在同1个国家或者地区。国界、国境、地区界线的概念在网上交易中意义不大,它是1个开放的全世界系统。

二、电子商务对于消费主体的影响

扭转消费者的糊口方式。从书籍以及在线约会,到谈论产品价格以及流行信息等各种话题的聊天室,电子商务扭转着消费者的糊口方式。它最深远的影响是促使社会公家的思惟、成长以及购买方式产生广泛的变化。

扭转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网上购物可使人们足不出户,网上搜寻功能可以利便地让顾客货比多家。消费者能以1种10分轻松自由的自我服务方式来完成交易,从而使用户对于服务的满意度大为提高。如果依托电子数据交流能够正常张罗到物质,那末之后在扩展交易的问题上,首要的将是是不是已经经上网的问题。

给本钱以及价格带来压力。互联网自身是1种降低本钱,提高经济效益的手腕。使用电子交易的人1点鼠标就能够对于价格进行比较,对于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进行调和。出于大量节俭本

钱的斟酌、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顾客在互联网长进行交易很容易发展细小的价格差异并充沛应用这类差异。电子商务不但压低了价格,同时也使价格变患上更为灵便。供应商在网上自己就能够进行微小的调剂,给所有产品贴上新标签,只要点击1下鼠标就好了。

3、电子商务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来的机遇

总理在101届人大6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讲演中就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意义深远的阐述。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而产业化发展的出路则在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的发生与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来所熟识的经营模式体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使患上企业在短期内没法接受以及适应,也可能造成经营额度的降落,但同时电子商务也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互联网可以二四小时进行宣扬,从而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同时,互联网也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广告费、宣扬费以及办公费用。至今互联网的影响已经经超过任何1种媒体。任何人均可以在任何1个处所、任什么时候间走访至某企业的网页,这类网页的表现情势多是多媒体方式。这类逾越地域、逾越时间的即时效应,是其他媒体没法比拟的。

互联网可以替换传真,而且速度快、费用省、效果更好。依托互联网的IP电话也更廉价。固然,如何应用网络技术发掘新的利润空间才是发展电子商务最首要的目的。通过同享、简化、虚拟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能应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几近无穷的利润空间,可以降低经营本钱,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服务水平,使企业更快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信息经济中,电子化货泉自然地成为网络世界商务流动独一的交易媒体,互联网上的金融机构会以极低的本钱提供在线客户多方位、全天候的金融服务,如在线帐记查询、资金过户、电子货泉的借贷、网上保险等,这样就会对于旧的金融体制发生巨大的影响以及冲击。

总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经营管理进程中施行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以及竞争的必由之路。这就请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领导决策者能够紧跟时期步伐,扭转传统的经营指点思想及熟识的经营模式,从现在起吸纳1批网络人材,给这些人材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但在电子商务运用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的进程中,要以超前、经济的目光,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使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稳步的发展。因为我国目前互联网范围发展迅速,市场机制正在构成,消费者信誉意识较弱。在这类情况下,不宜过于寻求国外电子商务发展的门路,应从本身实际动身,从树立企业网页开始,使网页成为宣扬企业的媒体、追求合作火伴的桥梁、增进产品销售的纽带,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延续发展服务。

经营管理类论文: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

摘要:分析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有关政策和管理体制问题,主要有公益林补偿政策和标准尚未出台;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等等并对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 政策 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完备的生态体系作保障。随着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调整,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森林分类经营改革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基础工作。

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改革的主题。分类经营能否顺利地实施和推行下去,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林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生态功能的良好发挥,关系到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关系到林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所以分类经营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概况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 forest 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 ,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

森林分类经营并不是近年才提出来的,在18世纪形成的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理)理论中就有组织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例如,在地域上把相互连接的、具有相同经营方向的块划分为森林经营区,与此同时,把地域上不相连接,但在森林经营目的、经营周期、森林经营方式上相同的小班组织成森林经营类型比如用材、防护、水源涵养、特种目的的森林经营类型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森林经营体系,甚至直接以小班作为经营类型,这就是典型的分类经营。问题是传统的这种分类经营有以下的缺点:及时,突出了木材的利用忽略了其它各种效益;第二,只强调了经营的生物学和技术方面,忽略了经营的社会经济方面和林政管理方面;第三,只从自然和生物物理方面,而没有从事理和人理的互为储存关系考虑;第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为就林论林,没有与其它各部门、行业有机地结合,因而没有跳出行业的局限。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问题,国际上对其方式和目的要求,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在一定地域上,划块分类经营利用根据森林的主要功能划分为用材、防护、游憩、放牧等,发挥各自功能。国外称之为“邻接式多元化利用”。另外一种经营模式就是在一块森林中同时产生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这叫做“同步或多元化利用”。这两种方式的讨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争论的实质是对森林利用是否存在着效益和功能上的互斥和兼容是单目标与多目标上的差异,也包含着对森林经营上的理解。在我国,对生态与经济是否一致的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在促进木材和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创造状态的环境”,“强调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另一学派则强调“……紧紧抓住解放和提高林业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突出效益原则,强调结构效益,对林业实行分类指导,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对林业经营格局进行大调整,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重点林业的高效益带动全局的发展”,认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林业难以实施”。 从目前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后一种观点是严格的分类经营观点。但是这种分类经营应强调的是主导功能上的分工,是一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是互相对立、排斥(商品林与公益林),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林业是一个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特殊行业,两大效益的建设有不同的经济属性。为了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对市场机制失灵的方面加以克服,必须实行整个林业的分类经营。国家体改委和原林业部颁布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正式推出以分类经营改革为主题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在199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分工论》一书提出一种分类经营的模式——“林业分工论”,即从发展战略和经营思想出发,接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目的,将林业分成商品林业、公益林业和兼容性林业三种。认为“林业分工论”是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的分工,是林业的分工,而不是林种的进一步划分 。

自1995年原林业部颁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以来,根据原林业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林策通字[1996]69号)精神,各省(区)相继于1996年选择2~4个县(市)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1999]191号)和国家林业局《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林策发[2001]88号)文件精神,各省(区)相继启动了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省(区)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并将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上报到国家林业局。 其间各省林业厅(局)也同时制定和了本省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分类区划界定工作。

二、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 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政策,但是我国一直为建立生态公益补偿机制,这势必导致公益林经营主体不明,或经营主体无力正常地对其进行经营和管护,甚至会发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掠夺。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①人们的生态观念不强,对林业的三大效益认识不到位。虽然我国在历史上就有植树种竹的优良传统,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森林中的木材、薪材及林副产品等林产品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农业、

水利、旅游等行业长期以来形成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弱视甚至无视林业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社会效益,人们享受这种效益成了理所当然,而补偿却成了盲区。林业部门,特别是营林业承担了繁重的造林、育林任务,而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经营困难成为必然。如一些森林公园、水利设施的经营中,森林的管护和抚育等任务属林业部门的“分内事”,而经营收入却进入了旅游部门、水利部门的账户。这种投入和产出脱节、剥离的现象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②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计算困难。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问题的提出,已为时不短,并早已载入《森林法》中,但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且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和补偿办法。

公益林的补偿问题是制约公益林建设和实行分类经营的关键。长期以来,因公益林具有效益 外在性和受益对象广泛性的特点,造成公益林“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相对不发达地区负担,相对发达地区受益”、“上游负担,下游受益”、“林业部门负担,全社会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再加上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未对国家公益林的补偿程序、补偿办法、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筹资渠道等方面制订出明晰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省、地方政府也未对地方公益林制订明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关系到森林分类经营尤其是生态公益林发展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实行分类经营,关键看能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分类经营实际运作的瓶颈。

2.2 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 。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但在目前分类经营实践中尚未有完善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办法,而传统林业经营模式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属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利益补偿等方面的差别,而统一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之下,按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模式与方法去经营建设,带来的问题也很多:(1)大面积的天然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中的原始林被采伐后,被林相单一的人工林取代,造成生态危机的潜伏。天然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人工林不可比拟的生态价值 。(2)因缺乏科学的价值利益投入补偿机制,国有林区和各类防护林经营单位面临沉重的困难。因无林可采,或者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生产经营难以为继。(3)林业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让位于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目标。

2.3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矛盾依然存在

分类经营实施之初,将现有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林则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布、结构不均衡性及对天然林过量采伐,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所区划的商品林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供给;同时,对森林分布较多,并以木材生产为财政和林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已成为制约重点林区尤其是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林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也阻碍了林业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每年用于治山造林的投资不及水利投资的十分之一,随着两大生态林业工程的相继提出和推行,林业的地位和投入均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阴影的影响,更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时至今日,部分行业、部门对狭隘利益的维护和部分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以及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等现状仍令人忧心忡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因生产周期长、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态及社会效益表现不很直观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市场中成为一个弱势行业,且国家和地方在税收及现行的林政管理等方面,扶持发展的力度和营造有利于林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等方面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林业分类经营的实际运行和健康发展。

2.4 公益林建设与林农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

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的区域布局政策及公益林的补偿政策不明确,让一些既得利益者坐享其成而未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也使一些地区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过程中埋下伏笔,以便将来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政策上靠。另外,处于山区、重点林区的公益林,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的生计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大多为贫困山区,林农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和期望值很高。林农在能源、建房和自用材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耗森林资源,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森林。政府若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手段对林农及其利益从根本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将很难得到较长期的保障。

2.5 林产品税费比例过高

据对部分省(区)调研,林产品税费征收比例占销售价的比例偏大,尤其在商品材上表现较突出。商品材平均税费比例占商品材销售的40%~50%,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在商品材生产和销售环节双重征收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对商品材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商品林的发展。

2.6 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问题

各省在分类经营区划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有许多人工林,这些划入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除部分为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营造的如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生态工程林外,尚有相当部分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速生丰产林和群众自发营造的用材林。据对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划入天保工程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6.5万hm2,加上区划时未成林人工林地3.8万hm2,实际为110.3万hm2,直接划入禁伐区的人工林成林面积为7.3万hm2。这些已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区的人工林尤其是世行贷款造的人工林和农民自发营造的用材林全部划入禁伐区势必影响世行贷款的债权和债务偿还,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而挫伤群众造林积极性,除天保工程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也有类似情况。

三、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的可持续发展。

1)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办 法。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正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如“公益林管理办法”、“商品林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除了国家要增加对公益林的投资外,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生态公益林的服务对象明确的,由其受益者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征收的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培育、经营管理和新的公益林工程建设。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在尝试采用一些方法开展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的规定》,规定每年筹集1800万元作为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补偿费 。各级财政都从年度支出中拿出不少于1%的费用作为公益林的投入;湖南资兴市按水库灌溉田亩面积每亩每年收取20元人民币作为生态补偿费;广西金秀县的大瑶山水源林使下游一些县受益,这些县每年给金秀县的水源林建设补偿费达数百万元 。作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县”的河北省平泉县根据补偿要素和实际情况,提出补偿标准,并把补偿渠道分为自我补偿、外部受益者补偿和国家政府补偿等三个方面 。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难将公益林的经营投资交由政府或者社会去承担,但却可以本着向社会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的思路,对一些事权比较明确的部门和单位,征收生态林的建设补偿费。只有将这个“瓶颈”尽快打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才有物质基础。

2)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 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各省(区)、地(市)、县根据其生态区位重要性,也应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商品林建设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推向市场,作为企业行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较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较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包括高科技的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模式的集约化经营。

尤其要调整商品林布局和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商品林发展中应根据本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在自然、社会条件好的地方,以工程形式营造速生丰产林,并根据速生丰产林资源布局,重新调整林产工业布局,形成资源——产业——效益良性循环。

4)帮助生态公益林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生态公益林区群众在不破坏环境建设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解决林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广节能技术,发展沼气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发展林下养殖、种植业,开发新的产业,让林农增加收入,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生活提高的矛盾。

5)适度调整林产品税费,让利于民,促进林业发展。林产品尤其是商品木材在上缴税费方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省反映比较普遍,特别是商品材在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重复征收两个8%(贵州省为两个8.8%)的税问题,林农和林区干部意见较大;其他地方性附加税比例也不少,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适度调低商品材生产和流通领域农林特产税及其它税费征缴比例,废除地方性搭车性收费,让利于民,促进森林资源发展。

结束语

森林分类经营作为我国林业改革的关键一环,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补偿费;广西金秀县的大瑶山水源林使下游一些县受益,这些县每年给金秀县的水源林建设补偿费达数百万元 。作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县”的河北省平泉县根据补偿要素和实际情况,提出补偿标准,并把补偿渠道分为自我补偿、外部受益者补偿和国家政府补偿等三个方面 。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难将公益林的经营投资交由政府或者社会去承担,但却可以本着向社会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的思路,对一些事权比较明确的部门和单位,征收生态林的建设补偿费。只有将这个“瓶颈”尽快打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才有物质基础。

2)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 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各省(区)、地(市)、县根据其生态区位重要性,也应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商品林建设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推向市场,作为企业行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较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较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包括高科技的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模式的集约化经营。

尤其要调整商品林布局和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商品林发展中应根据本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在自然、社会条件好的地方,以工程形式营造速生丰产林,并根据速生丰产林资源布局,重新调整林产工业布局,形成资源——产业——效益良性循环。

4)帮助生态公益林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生态公益林区群众在不破坏环境建设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解决林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广节能技术,发展沼气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发展林下养殖、种植业,开发新的产业,让林农增加收入,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生活提高的矛盾。

5)适度调整林产品税费,让利于民,促进林业发展。林产品尤其是商品木材在上缴税费方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省反映比较普遍,特别是商品材在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重复征收两个8%(贵州省为两个8.8%)的税问题,林农和林区干部意见较大;其他地方性附加税比例也不少,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适度调低商品材生产和流通领域农林特产税及其它税费征缴比例,废除地方性搭车性收费,让利于民,促进森林资源发展。

结束语

森林分类经营作为我国林业改革的关键一环,要走的路还很长,在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类经营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建立完整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当前工作的重心。林业部门都应该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找到适合本地区林业发展的分类经营办法。森林分类经营实施的关键问题是统筹安排,分门别类。难点在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关键是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现阶段我国财 政状况持续紧张,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就是当务之急。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类经营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建立完整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当前工作的重心。林业部门都应该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找到适合本地区林业发展的分类经营办法。森林分类经营实施的关键问题是统筹安排,分门别类。难点在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关键是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现阶段我国财政状况持续紧张,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就是当务之急。

经营管理类论文: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 现代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不再是生产执行,而是转为决策经营。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中,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决策、计划、领导、组织、控制以及创新。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就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计划即针对企业发展方向,对企业未来活动进行具体的策划,也即行动纲领。领导即带领企业实现目标的管理者,一般具有杰出的判断力、决策力以及创造力,可以预测未来发展形势并作出相应决策。组织就是以某种方法和形式协调企业生产,以达到预期目标。控制就是在生产经营中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改正原计划,确保企业沿正确方向发展。创新就是不断地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开拓和发展,让企业可以有超越预期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

管理会计,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与会计的结合。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分析会计资料,得出相关信息,从而为企业内部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主要作用是控制现在已发生业务,预测企业未来并进行相关决策。基本特点是:面向未来。管理会计中的所有预测与决策分析都是在企业具体的生产和经营之前进行的,提出解决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案,将管理和会计工作拓展到未来统筹中。这是现代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较大不同点。既考虑到了企业的局部利益,也兼顾了全局利益。直接作用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广泛应用数学方法。管理会计中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对大量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提出相关可行性方案,选择化方案,并评价其经济效果,将管理工作定量化。

二、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一)决策作用

运用化的原则来决定方案,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这就是决策的实质。管理会计中,决策包括两个方面:经营决策与投资决策。经营决策就是企业在某一阶段内的相关经济活动决策,它主要考虑的是财力、人力与物力的合理配置,把企业的生产成本降到低,利益较大化。因此,其核心是利润问题,所有的经营决策都以达到利润较大化为核心。经营决策一般从三方面进行考虑:及时,成本决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可以从控制生产费用,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入手。第二,定价决策。定价方法有多种,除了简单的成本相加法之外,还可以利用顾客特定心理或产品的某种性质来进行定价。如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无同类产品竞争,可以提高价格以获取巨大利润,但产品若处于成熟期,则应降低价格,以增大市场占有率。 第三,生产方案决策,用科学的方法得出几种方案,然后用化原则选择方案。

(二)控制作用

发现偏差是控制的实质与作用。控制的重点是成本控制,企业在生产中,先调查整个市场趋势,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状况,制定目标成本,然后严格监督各项成本使用,对每一项生产费用的支出都进行一定的限制,最终达到目标成本。成本控制可以从资源消耗方面入手,对生产材料实行定额消耗标准;也可以从人员管理方面入手,加强对员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目前,现代会计理论中的“管理会计控制作用”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是“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即分析、计算企业以往的生产成本,并结合现阶段市场发展情况,预测未来的变化因素,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目标成本。这种目标成本实质是一种预计成本,它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的是,它把成本管理工作从原来的被动事后核算转变为主动的事前控制,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就可以以此为目标,把实际成本尽量控制在目标成本允许范围内,实现预期利润。

三、管理会计理论实际应用途径

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产权,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让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有应用的空间和环境。

其次,吸取国外经验,并按照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形成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因此,我国企业要想现代会计理论可以融合在自身的企业管理中,就要参照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吸取经验,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另外,要观照国内与全球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善,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制度,切勿生搬硬套。

,管理会计理论的学习与培训。管理会计理论能否在企业顺利应用,最终还是要靠人。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对管理会计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赞同这种做法,可以让管理会计理论和相关措施在企业迅速地推广,并得到良好的应用。否则,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重重障碍。管理会计实质是一种管理的活动。所以首先要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思想水平,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积极支持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另外,管理会计需要以企业文化作为依托。所以要建立企业文化,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管理。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形势。因此,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合理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完善企业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发展。

经营管理类论文:农业银行经营管理转型新局面简述

一、高效增加存款总量,增强发展信心

按照资本约束、财务约束和风险约束的要求,全力以赴地从客户、产品、渠道、服务和细分市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存款业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首先,尽快扭转对公存款疲态。一是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在发展领域方面,由过去偏重资产业务转变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并重,更加重视各类客户的整体营销;在优势培育上,实现区域市场有效联动、批零有效联动和客户、渠道、产品有效联动;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进一步强化市场细分,根据区域经济运行特征,实施分类指导。二是健全对公业务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市分行前台部门直接营销意识,提高直营客户数量、业务增长和创利回报目标在部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积极推行对公客户“包户包效”机制,充分利用CRM系统厘定、落实分层营销维护责任。三是加快营销方式转变。积极推广应用上下游一体化供应链的营销模式、项目渠道带动的营销模式、产品捆绑式营销模式、联动交叉营销模式、联盟营销模式、大存款营销模式。四是突出抓好机构类存款增长。建立与市、县、乡镇各级财政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增强与财政系统合作的紧密度。加强重点法人信贷客户银企合作情况的监测,突出抓好信贷客户存款归行率考核,提升与重点法人信贷客户银企合作的紧密度。其次,继续巩固个人资金优势。一是做好包户管理。以现有的PCRM、CFE、日日清、EPAS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群为依托,加强对贵宾客户的有效维护,完善个人高价值客户管理体系。二是发挥“赢在大堂”优势。按照分流低端客户,提升中端客户的要求,做优客户品质。三是提高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挖掘潜力客户需求,通过产品交叉销售、产品及交易渠道绑定、强化客户营销与维护的过程管控和常态化联系,有效提升潜力客户。四是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网点软转项目落地推广,加大服务品牌宣传,全行力争创建3家千佳示范网点。五是实行网点PK赛。从8家支行中抽取12家财富网点和重点精品网点分6组进行PK,每日公布PK进度,按月进行通报点评,按季召开分析会,对获胜网点按季给予奖励。

二、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高质量实现有效投放。明确全行投放优先级,做大做优个贷业务,大力发展高价值信贷业务,择优支持政府类重点项目及区域重大项目,积极发展科技信贷。对接区域有效需求,把握扬州经济转型机遇,切实挖掘区域有效信贷需求。结合今年企业评级分类授信,开展区域内企业用信需求调查,制定一揽子服务方案,满足企业合理用信需求。二是高质量发展中间业务。在确保中间业务总量计划完成的基础上,加大结构优化力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实现实质性中间业务市场份额提高。从做强产品、加快创新、拉长短腿、优化配置、强化督导五个方面,对中间业务收入进行细分,制订落实中间业务加快发展的明确路径和方法,有效提升中间业务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高度重视NIM管理。积极探求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资金成本和资金应用效益的较大化,大力拓展活期、短期存款和结算性同业存款等低成本核心存款,根据稳定核心客户的要求适度吸收中长期存款。积极实施“资产长久期,负债短久期”的策略,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发挥资源配置对利率定价的推动作用,信贷计划、经济资本等重要资源优先向贷款收息率和存贷利差高的支行、向利率执行水平高的业务和产品倾斜。强化资金流量、流向分析,合理摆布资金头寸,进一步拓展资金运用渠道,增强资金面向市场营运能力。四是高效挖掘内部管理红利。节约经济资本占用,建立经济资本配置与资产结构优化、价值贡献度之间的联动关系,强化资本约束,确保经济资本占用控制在限额以内。提高信贷计划使用效率,按照“做大月中流量、控好月末计划”的总体思路管理信贷计划,确保总量计划不超,序时投放均衡,结构不断优化,价值创造水平持续提升。优化费用资源配置,压缩无效低效费用开支,优化费用结构,将资源向基层、向创收多效益高的领域倾斜。

三、深入强化风险管理,筑牢发展保障

扬州分行将以“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始终把控制风险作为及时责任,进一步加强内控建设,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一是强化合规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治心”,强化“制度管人”,加大合规文化宣传和“学制度”活动,营造浓厚的合规氛围,使制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二是强化“五个三”创建。加强信贷“三化三无”、运营管理“三化三铁”、安全保卫“三化三达标”、科技“网络三高”、服务“三优”创建,强化全员创建意识,细化创建目标与措施,落实创建责任,强化创建督查,确保创建成效。三是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信用风险排查长效机制,从业务源头上防范风险。深入推进大额贷款客户监管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用信企业分层次现场监管。从3月至9月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信贷经营管理薄弱环节集中整治活动。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逐户完善清收方案,明确清收措施,落实好清收责任人和清收时间。四是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把防欺诈、防挪用、防截留、防盗窃作为重点,加强部门配合,制定和落实好方案和措施。突出抓好员工行为、信贷、财会、运营和科技等五大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和执行力建设,着力推动形成基础管理精细化、常态化、持续优化的良性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五是强化风险管理制约手段。深化和完善市分行领导挂钩联系支行、部门挂钩联系网点和支行班子成员包干网点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下沉管理重心。缩减管理层次,提高执行力。加强员工积分系统和内控合规管理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系统的统计考核作用,推进问题的及时整改。充分发挥网点管理部作用,强化员工思想、合规、廉政教育与管理,突出抓好网点班子日常行为管理、检查网点班子日常议事、 报告、出勤、请休假等制度执行,抓好网点员工风险行为排查和内部管理考核。做好尽职监督管理工作的计划管理,合理安排检查时间、频次,统筹配置检查资源,提高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高效的问题发现、整改及处理机制。

四、大力加强党建和员工队伍建设,激发发展活力

紧密结合新时期农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为全行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人力支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注重企业文化精神引领的作用,积极推进企业文化改造,按照银行标杆要求,积极培植“负重奋进,勇于担当,实干兴行”的企业精神。突出“双先”宣传,着力挖掘和培育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突出展示高品质、高效率、负责任的农行人形象。关注员工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员工文体活动,抓好“五小”建设,常态化开展员工人文关怀。二是优化薪酬资源的配置。严格科级干部工资的考核分配,合理控制机关人员工资增长水平。扎口管理、统一兑现各类工资性奖励,切实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加大工资分配向基层网点倾斜力度,实行柜员低工资保障、荣誉薪金奖励、技术等级薪金奖励、工龄薪金奖励等制度,鼓励柜员安心柜面工作,确保网点柜员队伍相对稳定。对客户经理和柜员进行等级管理,与工资进行挂钩。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工作。三是开创队伍建设新局面。规范干部队伍管理,坚持以公开竞聘为主渠道,推进公开竞聘和公推公选的干部选拔方式,做好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工作。加强基层网点的班子建设,形成由行长、副行长和运营主管组成的相互制约的领导班子。积极实施助理岗位成长计划,关注基层网点行长助理岗位上的高学历、高素质人员,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履职考核,进行动态调整。落实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和近亲属回避“四项制度”,各级行关键岗位交流轮岗率必须保持在。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和素质能力提升,对中层干部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与机制,保持干事业、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开展基层党支部活动阵地示范点建设,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反腐倡廉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与基层经营管理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六条规定”,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各级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经营管理类论文: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内容提要】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思想;二是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思想;三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思想;四是营建企业精神的思想。这些思想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得以在同帝国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日益深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先是出现了由洋务派创办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继而到70年代末,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渐次产生。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是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在与外国资本激烈的竞争中,虽然他们在资金、原料、技术和设备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却能得以逐渐发展和壮大,并敢于与外国资本相抗衡。究其原因,除客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历史条件给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时的有利时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一批民族企业家,他们在民族企业艰难、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思想并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经营管理思想

民族企业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它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和战略高度,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计划,组织生产,指导企业的经营。在国外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要赢得市场并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打破洋货独霸市场的局面。民族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方面,其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加强质量管理,开拓流通市场

外国在华企业凭借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图挤垮民族企业。这就迫使民族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用名牌品质产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名牌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不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就不能建立企业的信誉,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创制名牌国货产品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它不仅是民族企业生存能力的表现,也是民族企业家抵御外侮,以国货品质产品击败洋货,在市场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赢得一席地位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民族企业家深深懂得,“凡百业如欲抵御外侮,专持国家保护政策与社会爱国心理,而不力图改进产品,实非竞争之根本办法”(载《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为此,一些民族企业莫不精心生产出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如:荣宗敬(公元1873年-1938年)、荣德生(公元1875年-1952年)兄弟企业的“兵船”牌面粉;宋fěi@①卿(公元1898年-1956年)东亚毛纺厂的“抵羊”牌毛线;简照南(公元1870年-1923年)、简玉阶(公元1875年-1957年)兄弟企业的“双喜”、“飞马”牌香烟;张謇(公元1852年-1926年)大土毛纺厂的“魁星”、“红魁”、“绿魁”棉纱等。在与洋货竞争中,这些产品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信任和赞誉,充分显示出名牌品质产品对企业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影响。

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必须在产品的原料上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并不断更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因此,民族企业家对以下管理原则非常重视。

1.注重原料质量,保障原料来源

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优劣。民族企业所创名牌,无不从原料质量入手。所谓“熟货之良梏,视乎生货之优劣”(张謇,《实业文钞》)。穆藕初(公元1876年-1943年)在收购原料时,以质量为及时标准,他主张宁可多花钱,也要采购品质原料。荣氏企业生产的“兵船”牌面粉之所以在市场上经久不衰,是因为荣德生对原料选购有严格的规定,他指出“货好必真工,品质需实料”(《荣氏企业史料》,上册)。因此,该企业在各处所办的麦庄,绝不收失晒热伤的小麦,进仓小麦皆由专人负责挑拣。民族企业家在严格控制收购质量合格的原料时,还提倡“广集国内所有工业制品原料,分别研究,以期有得”(张謇,《实业录》)。他们对原料的选购可以说是到了十分挑剔的地步。

为了保障原料的质量,张謇在1900年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自己生产原料。到1920年,共开垦数万亩土地,可产棉花116000担。穆藕初也极力主张改良中国的棉种和扩大种植面积,强调“棉质不改良,纺织事业亦难求充分之发展”(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他专门租地成立穆氏试验场,从事改良棉质之研究。民族企业家的实践活动说明,没有丰富的原料,工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他们在自办试验场、农垦场的同时,也曾上书政府,希望能实施改良计划,提高国产原料的质量。拿荣氏兄弟来说,他们曾一再向政府当局条陈“大农计划”案、“垦边”案以及“振兴农业、复兴工业”案等,呼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视农业的发展,以促使民族轻纺工业得到充足的原料供应”(荣敬宗,《开拓西北,推广植棉案》)。民族企业家的这些经营思想,不单单是从企业利益考虑,也是从整个社会出发的,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推动社会进步,促使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

2.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一个企业要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民族企业中一些资本雄厚的企业,对机器的扩充和设备的更新都比较重视,他们不断引进性能先进的设备,以保障产品的质量。荣家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成功之道,就是“设备求其新”(《荣氏企业史料》,上册)。他们认为,要生产出与洋货相媲美的国货,就必须引进设备,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仅以茂新厂为例,1905年曾向英商怡和洋行订购18寸英国钢磨6部,新机落成后,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优良,推销甚爽。1913年又改装美式机钢磨24部,使产品质量达到优异。范旭东(公元1883年-1945年)是民族企业家中靠科学技术创办化学工业的典型,他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之本”(《天津文史资料选集》,第23辑),企业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技术设备为物质基础。他坚持不惜花费资金购买的机器设备,追求的技术。他所创办的水利制碱公司在生产中遇到困难时,决定拿出重金到美国购买的烧锅。在他委任侯德榜(公元1890年-1974年)出国购买设备时,特别强调要以近期式和质量为首要条件,其“工艺和设备都必须是先进的”,“在这方面如有闪失,将会给我们带来千古的创痛”(李祉川,《侯德榜传》)。正是依靠先进的技术,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使水利制碱公司生产的“红三角 ”牌纯碱,在1926年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为中国工业产品赢得了荣誉。

(二)削价竞销,以价格低廉争得市场

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不等于已经占领了市场。民族企业要在与外资企业竞争中夺得市场,除确保产品质量优胜外,也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者的消费水平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准,否则,即使质量甚优,而价格高于洋货,产品也会无人问津。因此,针对洋货的低廉价格,民族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基础上,也采用低价促销策略,以赢得市场。简氏兄弟曾认为:“货必求美而胜英美,而价钱则贱过英美,人心自然推向”(《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这就是南洋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采用的竞争策略。民族企业家还认识到,采用廉价策略,使产品在市场上尽快出售,就可以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价格的高低,而国货产品价格的定位,应视市场上同类洋货价格而定。张謇认为,价格高低的标准在于促使产品“利在速售”,因此应根据市场行情,“有时而减,有时而平”(张謇,《实业录》)。东亚毛纺厂生产的“抵羊牌”毛线,打破了外国企业产品独霸毛纺市场的局面,与进口毛线形成了竞销的格局。当时英国在华毛纺织厂生产的“蜜蜂牌”毛线,日商加藤洋行经销的“麻雀牌”毛线,都以低价销售,企图垄断中国的毛线市场。宋fěi@①卿遂提出针锋相对的管理措施。首先,在毛线产品的商标上,宋fěi@①卿经过精心设计,以双羊抵角为标志,取名“抵羊”,“抵羊”既反映以羊毛做原料的纺织品的特点,又是“抵洋”的谐音,即抵制洋货之意。这种巧妙的构思,正迎合了“九·一八”事变后群众抵洋抗日的心理。因此,“抵羊”牌毛线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了国人的欢迎。与此同时,宋fěi@①卿又狠抓产品质量,使“抵羊牌”毛线在色泽、拉力、手感等方面,都达到了品质产品的标准。在价格上,宋fěi@①卿则以英、日为准,随其变动而上下浮动,必要时不惜放弃部分赢利,砸价甩卖,甚至采取买两磅送一磅的促销手段。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抵制了洋货的竞争,打破了英日企业垄断我国毛纺市场的阴谋,使“抵羊牌”毛线成为家喻户晓、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巩固了东亚毛纺厂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

(三)建立广泛的销售组织,采用灵活的销售技巧,扩大市场占有率

产品销路的好坏,销售数量的多少,还要看流通渠道是否畅通。因此,民族企业家对如何扩大和健全产品推销机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推销费。大中华火柴厂为加强成品推销工作,在总事务所营业科里设置专人,分别负责苏、浙、皖、赣等省(近区)和国内其他各地(远区)的推销工作,并在各大城市设立事务所,建立起一个密集的推销网,保障了产品在这些市场上的优势。

一些民族企业家为建立和完善销售网,鼓励,奖励销售,采用对经销商优惠赔贴的措施,保护经销商的利益,以打开产品在市场上的销路。东亚毛纺厂为使“抵羊牌”毛线能够在洋货比较畅销的城市竞销,采用了“厂商产销合作合约”的方法。具体作法是:由商店预交一部分进货押金给“东亚”,而“东亚”按其押金数每月付息,并给商店以相应的产品,在销售时,产品价格视行情而变,若有亏损,一概由“东亚”负责。这种经销办法,经销商不担风险,又能获得较丰厚的利润,鼓励了他们与“东亚”合作、与洋货进行竞争的积极性,这就使东亚毛纺厂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品推销网——“抵羊网”,加强了该厂在竞争中的实力。以华北地区为例,仅仅一年时间,已经使“洋货毫无活动余地,吾货独占华北之势己成”(《东亚历史档案》)。

二、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的经营管理思想

资金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的任务,是要以的方案筹措资金,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较大限度的利润。我国近代民族企业家,一般来说,资金都不够充裕,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充实的物质基础,容易被资金雄厚的外国企业所吞并。因此,民族企业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来筹措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所以,如何筹措和运用资金,就成为民族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最主要的内容。民族企业筹措资金的渠道和方法,主要有四种。

(一)靠企业资金的自身积累,将利润转化为资本

利润积累是企业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一些民族企业家把企业“公积金”的提留,即利润的积累看成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张謇认为:“公积者,工商之命脉也”(张謇,《实业录》),深刻指出了利润资本化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因果关系。同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追逐利润,而没有利润的资本化,不进行资本的再投入,获取更大的利润就无从谈起。资本积累和利润的积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此,张謇也有其独到的认识,他认为:“岂可望人以生利,而不裕其母财,禁骐骥之足而贵以千里耶?”(同上)“裕其母财”就是利润资本化积累,只有“裕其母财”,才有可能获取更大的利润,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既然资本积累对扩大企业资金来源及扩大再生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配企业利润时,一定要先留足公积金,否则,“分利过当,生犹不及”(张謇,《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然后再将利润剩余部分作为股息分给股东,绝不能把公积金挪作红利分掉,“不可不厚储公积,不预为之防也。至于未获盈利之新厂,更不得移本作息”。因此,企业要不断发展,在利润的分配上,就要保持一定的合理限度,做到“彼此计息,不可无限制”(张謇,《实业录》)。

荣氏兄弟在如何解决资金短缺方面,也有其独到的管理主张。他们在企业经营中,采取“肉烂在锅里”的积累方式,即添购新机,扩大生产。荣氏兄弟的经营指导思想是“要拿大钱,所以要大量生产”,为扩大企业规模,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荣德生提出,申新纺织公司“除发股息外,一般不发红利给股东,盈利不断滚下去,用于扩大再生产”(《荣家企业史料》,上册)。其他民族企业,像大生纱厂、豫丰纱厂等,都把提取“公积金”作为追加资本、扩大企业资金的主要途径,少提或不提红利,“厚储公积”,并使之转化为资本积累。近代民族企业就是通过这种依靠自身积累的办法,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增强了与资本雄厚的外国企业进行竞争的经济实力。

(二)靠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民族企业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来积累资金,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他们要获得充足的资金,就必须利用旧中国的生息资本,向银行、钱庄借款,以扩大企业规模,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困境。张謇认为:“用己之财则己之善,用人之财则人之善,知其未必善而必期其善,是在经营之致力矣”(张謇,《实业录》)。这就是说,借债经营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经营致力”,有效地利用借来的资金,从事企业经营而能获利,仍是可行的。

近代民族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旦资金严重短缺,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为了生存,还不得不利用外资,以调节资金营运的盈虚。当然,在借用外资时,也面临着随时被外国资本操纵、挤垮的命运。因此,他们虽认为“外资可借”,但借来的外资必须用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上。同时,利用外资,应不附带政治条件,以免为外人操纵和宰割。张謇在《实 业宣言》中明确提出,借外债应“条约正当,权限分明”,“不可丧主权,不可涉国际”和“欲达借款之目的,必先筹还债之方”等正确的管理原则。

(三)自设金融机构,自调流动资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中国有新式金融机构来为它融通资金,民族企业家也越来越意识到金融机构的重要性。穆藕初认为:“金融与百业发展之关系,无异于血脉与人体。血脉旺则人体健,金融流通无滞,然后百业始有发挥之余地”(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落后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设立和健全银行机构来促进实业的发展。为此,民族企业家主张建立民间银行,以辅助中央银行,服务于工业所需资金的融通。张謇说:“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设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间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办通货”(张謇,《实业政见宣言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需资金的来源。可见,民族企业家既有创办金融机构的认识,也有在实业活动中缺乏资金的教训。许多民族企业家就曾自设金融机构,以积聚社会上的闲置资金,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服务。穆藕初创办了中华劝工银行,起到了促进“国内工业之发达”,使“外来之劣货”“无可乘之隙”(穆藕初,《藕初文录》)的目的。刘鸿生成立了中国企业银行,既方便了刘氏集团各企业间资金的使用,又促进了资金的周转与流通。其他民族企业,如荣氏集团、民生公司等,也都设有自己的银行、储蓄部,以满足资金流通需要。

民族企业自办银行,一方面摆脱了其他银行特别是外国银行的控制,避免因借债过多而被吞并的危险;另一方面,自办银行,也吸收了社会大量游资,充实了企业资金的来源。

(四)加强财务管理,完善会计制度

民族资本企业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企业曾出现过资金运用上的混乱与浪费现象。因此,民族企业家深感其弊端,主张实行完善的会计制度,以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卢作孚(公元1893年-1952年)在经营其民生实业公司时,曾认为“任何机关或事业之业务能发展到何种程度,皆以财务为决定之条件,工商事业尤以财务决定其成效”。在如何管理企业财务的问题上,卢作孚提出了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的管理原则,建立起集财权于总公司的比较完善的财务制度。

刘鸿生将成本会计看作是“考察企业经营管理优劣的眼睛”(刘鸿生,《中国工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他不惜用高薪聘请及时流的会计专家为他设立各个企业的会计制度,并由总公司实行对所属企业的集中管理,建立了统一的财务制度,在企业集中使用财力、应付对外竞争、保障资金的积累、扩大企业的再生产等方面,均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三、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管理思想

在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有卓识的民族企业家都认识到,我国实业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在于“缺乏人才,并缺乏独树一帜之人才”(穆藕初,《藕初文录》)。商品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张謇认为:“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阅历、能力之竞争也”(张謇,《教育录》),他总结出“无人才不可为国”(张謇,《专录》)的结论。民族企业家还把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社会是否拥有人才,看成是决定企业成败或社会兴衰的关键。穆藕初曾说:“凡百事业之成败,全视人才之优劣。”(穆藕初,《中国棉业发展史》)

民族企业家所说的人才,是指什么样的人才呢?穆藕初明确指出:“实业界适用人才,分为甲乙两种,甲为科学人才,乙为管理人才。”他认为,在这两种人才中,“管理人才所负之责任为至重也”(穆藕初,《藕初文录》)。民族企业家甚至还这样认为:“我们缺乏技术人才,尤其缺乏管理人才,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则作为社会,一切问题都不能解决。”(卢作孚,《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训练》)这种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在当时人才和知识倍受压抑的旧中国,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一)择人和用人是管理工作的关键

民族企业家刘鸿生认为:“缺乏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缺少训练有素的人才,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说:“要办好一个企业,首先得物色好专门人才,没有人才,不可冒昧从事。”(刘鸿生,《中国工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所以说,人才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而要选拔人才,首先要能够发现和识别人才。穆藕初提出“物色人才与善用人才,实为事业家首务”,并把是否具备“健全之脑力,敏锐之眼光,灵活之手腕,坚固之信用,雄厚之力量”(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作为衡量企业领导者是否称职的标准。民族企业家择人和用人的标准,既考虑专业素质,又考虑其思想素质。张謇提出的用人标准是:“今日用人不患无用,而患无体。其人果正,则必有忠君爱国之心,则勤求事理必于当。”(张謇,《政闻录》)他在这里所讲的“体”与“用”,其实就是品德与才干,而他用人的标准,首先在“体”即品德。他的这种提法,虽然有效忠封建国家、封建制度的意味,但重视人才对企业和国家的忠诚心,还是可取的,卢作孚在用人上坚持任人唯贤的标准,他将品德和才干结合起来,认为用人的标准是“重品德与才干”。刘鸿生又有自己的用人之道,他认为用人不可求全责备,只要有一技之长,他就任用,“全才有全才的用处,偏才有偏才的用处,要学会善用他们”(刘念智,《实业家刘鸿生传略》)。

(二)要聘用实干人才

民族企业家所重视的才干,既包括理论知识,更包括实战经验,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结合,是大多数民族企业家所强调的。穆藕初认为,用人“仅有实在经验,而无专门知识,可小就而不可大授。仅有专门知识,而无实在经验,能拟议而不能建设”(穆藕初,《藕初文录》)。卢作孚主张对有学历、有理想、有才干者,一定要想尽办法聘请并委以重任。他对虽无学历但有本领的人,也大胆任用。水手出身的张才廷,为人精明能干又有事业心,人称土专家,原是上海轮船公司的土工程师,因无学历不受重用,卢作孚遂请他到民生公司任职,并委以重任。张在工作实践中,显示出其才能,只用了两个月,就将外国专家认为无法打捞的“万流轮”打捞上岸,对民生公司做出了贡献,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在人才培养跟不上需要的情况下,民族实业家 较多从“实用”出发,广揽实干人才。他们认为,单有文凭而无实在本领,“若虚有其名,无裨实用,不如无学”(荣德生,《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这种在选择人才时重视“实用”的思想,在当时民族企业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既要人尽其才,又要爱护人才

人才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尽其才,企业家要在对每种工作进行分析,确定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以及所需学历、能力、经验之后,据此安排适合这项工作的人,使其能发挥专长;二是爱护人才,就是给人才以相应的待遇,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等。

民族企业家对选拔和物色到的人才,都尽力做到人尽其才,委以重任。刘鸿生认为,企业领导应善用人才,“要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刘鸿生,《中国工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张謇提出,用人之道在于“责任专,薪水重,上有纲纪,下无壅隔”(张謇,《实业文纱》)。在这些用人原则下,许多专业技术人才被重用,并使他们有明确的工作责任、职权划分和与工作性质相符合的报酬。东亚毛纺厂聘请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有知名专家、教授和留学归国的博士,对这些专门技术人才,“东亚”给以优厚的待遇,月薪一般与经理相当,个别博士的工资甚至超过了经理。宋fěi@①卿还为这些人才专门租用了一栋“博士楼”,从各方面照顾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在生产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在其他民族企业中,一批或有专长或有学历并有实践经验的人,均被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实了企业的人才力量,保障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发挥出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聘用西人”的原则

在一些民族企业里,出于生产和技术上的需要,还以高薪聘用了外国的技术人员。张謇曾提出“聘用西人”的主张,并在大生纱厂聘用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外国技术人员、教师和医生作为技术指导。民族企业家为了使这些外籍技术人员很好地为本企业服务,在生活上给以较高的待遇,这些外籍人员也在改进生产、提高产品性能、提高生产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近代民族企业家在聘用外国人员的问题上也是极其慎重的。他们的原则是,“聘用西人”只能作为暂时的措施,从长远看,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问题,还必须依靠本国技术人员。“唯致意于厂内人员的培养,与国内专才之罗致”(刘鸿生,《企业史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办法,不自行培养所需的人才,实业的发展必然缺乏后劲。正如刘鸿生所说:“客卿可用,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也应当用,但只有立足国内,致力于本国人才的发掘、使用和培养,以解决人才来源问题”(刘鸿生,《企业史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不受外人控制的民族企业。这种由聘用外国技术人员,到注重中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并进而为培养更多的技术力量创造条件的人才管理思想,反映了民族企业家人才资源开发观念的转变和提高,也反映了他们独立自主发展企业的愿望。

(五)注重专门人才培养

适合各种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需要经过培养和训练。因此,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条件。民族企业家除了对社会上现有人才尽力挖掘、量才使用外,还注重职工专业素质的提高。卢作孚曾明确指出“管理方法的实施特别重在工作人员的训练”,要“训练所有的工作人员,使其活动有效率、有技术,而且有管理的技术”(卢作孚,《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因此,卢作孚不惜花费资金和时间,在民生公司开展了对职工的培训,举办各种短期、长期的培训班,建立培训学校,加强对职工技术的训练,同时还通过专业培训,为本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民生公司曾选送不少职工进各种专业学校接受培训,还先后选送百余人出国深造,这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企业里确实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创举。荣氏兄弟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训练工作,在造就培养人才的问题上,荣德生提出了“贵在实学”的原则,他说:“若虚有其名,无裨实用,不如无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十分注意提高企业现有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业务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荣氏兄弟认为“人才之兴”,必须有良师入正轨,必须“如良玉美璞,细加琢磨”,“选送人才入各级学府深造,方能成器”(荣德生,《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因此,荣氏兄弟将举办各种类型之学校,放在整个事业的重要位置上来考虑。荣氏企业先后创办了公益工商中学、中国纺织印染工业专科学校、中国纺织印染工程补习学校等,保障了企业获得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他民族企业家如穆藕初、宋fěi@①卿、刘鸿生等,在所办的企业中都设有培训班、培训学校、职业学校,甚至还制定了“先培训,后工作”的制度。这些培训措施的实行,提高了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高、中级专业人才。

(六)投资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民族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目的,当然是要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他们在经营活动中认识到教育和实业密不可分,教育对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张謇说:“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而欲兴教育,当自兴实业始。”(张謇,《实业录》)又说:“举事必先启民智,启民智必由教育”(张謇,《自治录》),指出了教育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他认为“实业教育,期于相辅,教育必求普及”,而“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倡”(张謇《教育录》)。许多民族企业家甚至把教育不兴看作是导致实业失败、国家贫弱的原因,荣德生说:“我国数十年来贫弱的原因,以政治腐朽、生产落后与国际市场之经济侵略,实为主要因素。但所以贫弱,所以无新事业发展,则缺乏人才启发之故耳”(荣德生,《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穆藕初也把累办新业而累招失败之较大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缺乏实业人才”,故造成“不良之结果”(穆藕初,《藕初文录》)。

许多民族企业家不仅是主张兴办教育,以促进实业发展的理论倡导者,也是投资兴办教育的实践者。其中,民族企业家陈嘉庚(公元1874年-1961年)就是一生致力于发展教育的典型人物。陈嘉庚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而“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陈嘉庚年谱》)。因此,他把经营企业的所得倾囊办学,他不仅投资于普通教育的建立,而且还注意高等教育的发展。他说:“科学之发源,乃在专门大学,有专门大学之设立,则实业、教育、政治三者之人才,乃能辈出”(同上),遂投资创办了厦门大学、集美学校。民族企业家将大量资金用于兴办教育的行动,一方面保障了企业人才的来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培养了各种人才,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成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管理上的一大特色。

四、营建企业精神的管理思想

商品经济的竞争,也包含一种精神的对抗。从长远看,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的胜利,除了战略 正确、决策正确、经营方式灵活、有竞争能力外,还必须有一种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文化来支撑和武装企业。企业精神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实践中,由企业家大力提倡和亲自推行,模范执行并为全体职工共同营建而形成的。它得到了职工的认同并成为整个企业的理想、价值和基本信念,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尽心尽力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民族企业家就开始注意提倡和营建适合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形成了像“民生精神”、“东亚精神”等一些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培养职工积极为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民族企业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以个人推动企业为号召,要求职工努力为企业工作,同时以企业的进步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他们这种提倡职工为企业、为社会发展而献身的思想,易于被职工所接受,对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些民族企业家在阐述企业的宗旨时,都提出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卢作孚强调,民生公司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便利群众,开发产业,富强国家”,宣称“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卢作孚,《怎么样做事——为社会做事》)。通过企业的自身建设来影响和改造社会,要求人人都有为公司及整个社会服务的思想和行动。这些原则和口号的贯彻实施,逐渐成为民生公司赖以团结广大职工的精神力量,成了他们共同的追求,使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成为川江上最富有朝气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宋fěi@①卿一向以“文明办厂”著称,他提出东亚公司的主义是“以生产辅助社会的进步”(宋fěi@①卿《东亚铭》),他认为:“凡是生产事业必须都有余利,没有余利的生产,就……成为消耗,但(东亚)并非专为营利而生产,乃在利用出产的产品,供给社会的需要,利用合理的生产余利,辅助社会上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东亚精神》,〈甲〉),以此来鼓励职工要做好本职工作,要有献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精神。

(二)培养职工“爱厂如家”的企业群体观念

民族企业家注意把职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兴衰融为一体,激励职工树立为企业竭责尽力的群体意识。卢作孚号召职工把自己的命运同公司联系起来,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提倡“公司的问题职工解决,职工的问题公司解决”。他号召职工不计地位、报酬,忘我劳动,“有事业的成功,才会有个人的成功”,“职工的得失,把握在自己手上,只有努力斗争,才能使事业不离开自己”(《民生公司十一周年纪念刊》)。这些口号和思想,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剥削关系,模糊了劳资间阶级关系的对立,但对于促使职工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事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宋fěi@①卿在《东亚铭》和《厂训》中也提倡职工要有为“东亚”、为集体的利益而献身的精神。他教育职工“本牺牲自己之精神,尽力服务旁人”,他强调这种服务于他人的精神,是人生最重要的,“因为你不帮忙别人,你亦不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忙。我们做事为人,若都采取帮忙的态度,可以进行顺利,成绩宏大”(《东亚声·服务是什么意思》)。这种献身和服务精神,就是让职工做到“爱厂如家”,以工厂事业为重,关心工厂的生产,为工厂的兴衰而献身。“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关心职工福利待遇,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能使他们倡导的敬业精神深入到职工心里,除了通过宣传教育以提高职工的认识外,还在物质上关心职工,重视职工的福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当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充分结合的时候,职工自然会表现出工作的主动性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东亚公司对职工的待遇就很重视,对职工实行了生活补助费、病伤津贴、伤亡抚恤、疾病疗养、婚丧补助、子弟奖学金等。卢作孚把重视职工福利看作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基本措施,给职工创造了优厚的待遇,如免费就医、供应膳食、定期休假、建立训练场所及文体活动设施等,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该公司还规定:“凡年满60岁以上者,体力衰弱不能再任一切职务者,给予终身养老金”(《民生公司职工救助条例》),使职工感到老有所养,增进了职工视公司为家的意识。

企业精神文化的形成,使民族企业充满活力,在对外经济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保障了这些企业在旧中国的逆境中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

总的来说,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中国民族企业家善于适应社会形势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及时变革经营管理观念,不断改进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了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原料不足、设备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生产社会化,使民族企业在与这些反动势力的抗争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为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族企业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营管理思想,也在我国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经营管理类论文:谈供水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营管理

一、建立供水企业财务集中化模式

我国的供水企业可以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供水企业的财务集中化的模式,采取“按步实施、逐层展开”的方式,打造自己独有的一套财务管理模式,以此来保障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在资金的使用方面,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

使供水企业的各个环节有效的整合,统一建立网上银行,改变了过去供水企业各个基层环节独立核算的模式引起的资金沉淀的情况,只有通过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才能有效的调动起供水企业各个基层单位的沉淀资金,将之行之有效的进行统一管理调配,这就可以有效提高内部资金的流通。

(二)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各个下属单位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首先,将供水企业的各个下属单位财务的表格进行统一,将其中的各项指标都进行细化,再通过细化后的表格进行层层汇总,分别相对应的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得到详细的数据结果。其次,在财务的数据上进行数据的监控,对于数额相差较大的数额进行详细比对,并对其中的款项用途做出标注,对处在不同环节的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要做出针对性较强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要落实到位,并由公司集团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小组对下面基层单位的数据进行合理化校验,对不符合制度的数据进行核算,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只有建立了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障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不出问题。

(三)建立财务数据处理电子信息一体化

网络体系将供水企业的各个下属基层单位的数据信息都汇总到公司集团的服务器中,各项信息通过网络,各个基层单位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权限登录到网络平台上,将基层单位的财务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上报,在服务器上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设立相关的关联关系,方便对上报的信息进行校验和审核,这样做可以使供水企业的各个下属基层单位之间根据供水的关系实现无缝对接。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发现,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并且可以提供出一整套的完成财务数据,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比对,可以很快的核算出公司的整体的财务运行情况,并可以根据财务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要改变传统的老国企管理模式而采取科学化、市场化运作的经营理念,要理性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阶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各个基层企业的需求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并按照平台的需求,将现有的财务人员组织成专项的财务管理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职责。

(五)优化供水企业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优化

对供水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流程是和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对供水企业的业务流程来进行财务管理,通过企业各个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规范供水企业的业务流程,将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是必要的。

(六)在企业中,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系统

作为供水企业从事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一个行业,在生产质量的管理上就更应该有一套强有力的审查考核系统。在审查考核系统中,要明确责任,对每一个工作岗位做出明确规定,实施定岗定量,专人专责。企业应该对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岗位都做出考核,通过考核筛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发现精英。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要进行奖励,对工作敷衍了事的要追究责任,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考核系统,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采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为供水企业带来益处

(一)通过财务一体化管理

可以改变供水企业的内部资金结构,将原来的大量沉淀资金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避免供水企业的资金闲置导致的浪费,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一体化可以加速企业的资金流通,使得资金在使用上更加畅通。

(二)通过网络平台的运用

可以将财务管理大规模的合并运算,将实际生产和财务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保障了各个环节的流畅运行,并且可以实时跟踪企业的工作进度,并对企业运营中的问题作出快速回应。一个良好网络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工作人员忙中出错的概率,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财务一体化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采用新的财务一体化管理更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从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可以发现企业自身的发展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应对财务危机时不会力不从心。

(四)供水企业的合理的考核制度

可以将企业管理者的执行力度一直保持到一线的工人身上,确立了岗位目标者责任化,对企业的自身发展和壮大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将提升工人的工作热情,并对工人的行为规范做出了约束,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供水企业创新财务管理之对策

各供水企业要切实转变观念,认识并运用知识资本,把握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集团公司的财务总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知识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

四、结束语

供水企业使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后,可以有效的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同时也规划了企业生产,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在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之后,作为企业的领导也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可以在解决企业的融资、管理中的问题时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财务的管理上也更加得心应手,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可以做到根据即时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化危为机。

经营管理类论文: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变革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经济单位,其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从网络环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出发,分析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环境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企业管理

自从1994年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来,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迅速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__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__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数达到9400万人,比上年增长18.2%。网络的发展对企业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从其发展态势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看,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受到了挑战,网络逐渐成为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媒介。面对日益变化的网络经济环境,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已初见端倪。

网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企业传统的宣传手段主要依靠纸质媒体和平面媒体,其传播速度和范围十分有限,但宣传成本却十分昂贵。对于大企业来说,因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且财力相对较雄厚,在宣传上从一开始就占有一定的优势。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阶段的新生企业,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中利用宣传来提高品牌知名度相对于成熟企业来说无疑要困难。也就是说,在传统经济环境下,新生小企业的成长速度比较慢,发展机会比较少。而在网络经济时代,这种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网络使得新生企业可以极小的成本进入市场,企业的宣传手段不仅可以依靠传统媒体,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来进行,其中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无疑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从全球信息化发展的结果看,除了极少部分毫无竞争力的企业外,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和富有远见的小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的页面链接,将企业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产品情况介绍给感兴趣的潜在目标客户群,同时收集各类信息建立企业需要的数据库,服务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这种将企业信息在internet上、通过与搜索引擎合作的方式,使得企业只需花费很小的成本就可以在数秒钟之内,把需要展示的信息传送给世界每一个角落里的现实或潜在购买力。这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在费用方面,也仅限于硬件的投入和网络接入及维护的费用。与搜索引擎的合作,可以通过“窄告”的方式来广告信息,其付费根据目标客户的点击数进行计算,点击的目标客户大多是潜在的客户。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些费用投入少,但是却不会比传统媒体广告投放取得的效果小,而且与搜索引擎合作广告,点击者大多是对产品感兴趣的目标客户,企业为其点击付费是超值的。

企业大规模标准化向个性化定制转变

工业经济时代与农业经济时代较大的区别就在于工业经济时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分工合作和专业化生产。按照比较成本理论,这种分工合作可以在不增加社会劳动供给的条件下,增加社会总产品,也就是说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专业化生产必然导致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以形成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这种发展模式在传统经济环境下符合企业的利益,即通过大规模的经济来降低单个产品的成本,从而增加利润收入。但是这种强迫式的产品供给模式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传统经济环境中,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稀缺资源,消费者关于产品信息的取得是被迫的,受企业的广告媒体宣传制约,而且相对封闭,具有区域性,消费者很难取得区域外其他同类产品或替代品的信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消费需求,不得不接受这种标准化的产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信息的“封锁”已经不复存在,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信息。消费者信息的自由取得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企业的竞争更趋激烈。一个企业不仅要应付本区域内的企业竞争,而且还要与区域外的其他同类企业竞争,此时消费者相对于企业来说变成了稀缺资源,强迫式的产品供给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为了争取更多的顾客,企业的生产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开始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相对于传统经济环境中消费者事实上的与产品生产的脱离,网络经济环境下消费者通过个性化的定制,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消费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被迫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消费者的参与迫使企业的生产不能再局限于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开始要进行市场细分,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实行纳米式差异化营销。企业的营销战略必须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注重客户关系的管理,培育顾客忠诚度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变得尤为重要。

网络使企业虚拟化、全球化经营成为可能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信息不对称对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造成了障碍,急需要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作为流通领域的商业部门发挥着联系生产部门与消费者的桥梁作用,逐渐发展壮大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如果用箭头的粗细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的话,显然在传统经济环境下,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商业企业获得产品满足需求,消费者与生产企业的直接接触很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极大幅度地弱化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引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障碍,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突破了时空限制。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网络直销正在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配合快送速递业务,使信息流与物流实现无缝连接将成为可能,虚拟企业以其低廉的营销成本正在挤压实体企业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商业企业。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分工所形成的生产与流通的分离,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回归原始的自产自销状态,作为流通领域的商业企业因网络的存在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减弱。而作为生产部门的工业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形成与顾客的一对一交流,直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商业企业作为流通部门,其作为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用逐渐丧失。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有可能使整个经济社会发生变化,工业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将会包办传统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绝大部分经营行为。而商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变得极为狭小,甚至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将变得微不足道。同时,物流业必将得到飞速发展,甚至会直接取代商业企业目前的地位,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

对于传统的商业企业来说,其生 存方式必将发生变化,一方面商业企业可能会转变自身角色,作为配送体系的终端,将自身融入到生产企业或者物流业中去;另一方面是商业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由实体经营向虚拟经营转变,通过虚拟经营降低经营成本,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信息交换来获利。这时企业是将产品变成信息,充当着信息中介的作用,但是此时的商业企业所处的地位将会十分尴尬,因为网络已经弱化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网络环境下作为信息中介的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已经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了。

工业品的生产设计将会发生变化

个性化定制对工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消费者的定制行为可以促进产品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经济中的产品设计仅仅是企业行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企业的引导下进行的。而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直接参与、产品设计思维将不再局限于企业,产品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速度将会远远超过过去的任何时代。消费者作为直接的需求者,更加了解自己的需要,企业设计出来的产品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但是,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并不是无限制的,也就是说消费者需要的是产品的功能,个性化主要还是体现在产品的外观、颜色等非技术性因素上。而且消费者的偏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企业宣传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有可能引导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绝大部分消费者不具备产品的深层次设计能力,企业依赖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来设计产品,无论从消费者的设计能力还是从企业自身成本及资源的配置来考虑,都没有可行性的依据。另外,如果企业依赖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产品,那么传统经济环境下资源的优化配置,规模经济的优势将会丧失,企业经营成本必定增加,面临一个如此信息开放的市场,企业的竞争对手之多、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企业面对如此竞争压力而没有期望利润回报,它就不可能去迎合消费者的个性产品需求。那么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消费对企业产品的较大影响,就可能只在于产品设计趋于复杂化。

对于目前的企业分工协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不会改变。简单地说,一件由几个零部件组装成的产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受到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影响,可能会被分解成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个零部件。原先的单一产品组装方式可能会演变成几十种、几百种甚至是几千种不同产品的组装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零部件的生产仍然可以是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不会改变规模经济优势,但是这种产品的设计生产方式,其复杂程度及技术需求将大大提高。

企业的危机管理将更加重要

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消费者获得信息也是开放的,对于企业来说,其成长及发展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对于新生企业来说,其成长速度将可能超越传统经济环境下的成长速度,虚拟企业甚至在一两年内就可以利用网络迅速成长,形成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规模;另一方面企业在发生危机时其衰退的速度也可能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甚至破产。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均较其他媒介有较大优势。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在传统经济环境下,信息只能在小范围的区域内传播,对于企业的影响也仅仅局限于小范围区域。而且传统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较慢,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危机,危机产生的危害可以被控制到最小。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极其透明,使极大范围的消费者在企业危机一发生就能够充分了解。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的发生几乎是突发性的,根本没有时间慢慢想办法来处理。此时企业面临的压力却是空前的,尤其是发生企业内部危机时,危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这就要求企业有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危机发生前能够预警,发生时有能力应急,发生后可以迅速恢复。尤其是企业发生产品危机等内部危机时,企业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前途。如果企业以诚实守信的原则和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来处理问题,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原谅,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在处理诸如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质量等问题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消费者的忠诚度,使未使用自己产品的消费者不再尝试购买,使自己忠实的消费者转而购买其他替代品。网络环境下本来就很脆弱的顾客忠诚度变得更加难以维持,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也是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消费观念,也使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可能催生一批新兴产业,传统的各行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调整自己,使自身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不断地进行经营创新。

经营管理类论文: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郑之炎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是个崭新的话题,在国内更是一块处女地。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遂成此文,与各位读者分享心得体会,也希冀大家不吝赐教。

何为内部客户服务

内部客户(INTERNAL CUSTOMER),相对于外部客户(人们通常所谓的“客户”)而言,是指得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同事。如你是设计师,工程师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如你是工程师,厂长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假如你是财务部经理,那么公司高层领导、其他部门经理就是你的客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企业里总裁(总经理)高高在上,销售员位于低层,下属是为上司服务的,即所谓传统金字塔。这一观念在八十年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所谓的倒金字塔(见下图)。即以“顾客满意”为较高价值导向。一线员工为客户服务,中层主管为一线员工服务,高层主管又为中层主管服务。以“服务”为链接方式,越接近“上帝”,对公司的价值越升。

瑞典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前总裁让·卡尔松在其畅销书《真理之时》(MOMENTS OF TRUTH)中强调外部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并且说与其说下级服务上级,员工服务领导,不如说两者是相互服务的(双车道)。他极力主张把传统的金字塔倒过来。

我为内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为外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满意了,内部客户转而把外部客户服务得更好。有人甚至宣称内部服务先于外部客户服务。

最近,国外有专家认为“内部客户”的概念是为了使后线员工(不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所有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有服务目标而虚拟的。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同意后线员工为前线员工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服务好内部客户

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服务不是服务业的专利,而是所有行业的制胜法宝。同样,不仅外部客户才有服务,内部客户服务也不可或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提出“管理即服务”,“领导即服务”的新理念,而且身体力行,亲自与一线营销人员共进英雄宴。安泰保险集团马来西亚分公司总经理每周一个下午4:00-5:00去员工俱乐部为员工冲咖啡,提供服务。

其次,与外部客户服务一样,内部客户服务的真谛是建立信任,即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应确立信任互动关系。几乎所有客户服务技巧都同样适用于内部客户服务。例如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内部客户服务三要素(3Cs ):关怀(CARE)、合作(COOPERA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

国外企业界设有专门内部客户服务训练课程以提高内部客服者的服务水平。《内部客户》(DIANE BAILEY著)介绍了21项内部客户关怀(CARE)活动和12门课程概要。强调每个人在内部客户服务链上的作用,检阅了个人、团队和高级管理层对客户关怀文化的贡献。书中阐明了以下一些重要问题: 谁是你的内部客户?什么是内部客户关怀?内部客户关怀的好处是什么?内部客户服务链是什么?内部客户关怀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在内部客户关怀中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我们在此援引哈佛商学院MBA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日本企业是多么重视内部客户服务。

美国沃里科公司管理了15年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著名的希尔斯百货公司(SEARS)的供应商。最辉煌时员工达2000人,是该市的重要企业,后来因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次品率达10%,陷入困境。该公司管理层邀请日本三洋公司参股并管理该工厂。日本管理人员到达该厂后,先后办了三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首先邀请电视厂的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然后赠送给每个工人一部半导体收音机。这时,日本经理对大家说,厂里灰尘满地,脏乱不堪,大家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呢?于是,由日本管理人员带头,大家一起动手清扫厂房,还把整个工厂粉刷得焕然一新。①

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谈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就不能不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迄今至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近代

人事管理、现代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有没有第五阶段?答案是肯定的。内部客户服务的理念和实践将是第五阶段的重要特征。至于叫什么名称,这不是最重要的。

过去在中国大陆,人们认为人事部门是权力部门、是享受别人服务的部门(有的人事工作者也自认为如此),所以管、卡、压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在国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是权力部门,而是经营部门、服务部门。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者JOHN GREER说得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光是处理业务。我们将成为更多服务的提供者和信息提供者。”有人甚至进而提出人力资源部门是利润中心。②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对的主要是内部客户。偶尔也有外部客户。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是不是我们的外部客户?不是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他们的客户。

人力资源部门的内部客户是谁呢?每位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业务员。在一个大企业里,各级人力资源部门都有各自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室、岗位也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当然有时会重叠。

内部客户服务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最重要工作。服务范畴具体如下:

为高层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规划、投入与产出化、处理好员工关系。

为一线部门:提供人才。

为员工提供:技能提升、潜能开发、激励关怀、人员发展。

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内部客户服务

首先要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意识是基础和前提。没有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技巧无从谈起。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内部客户的需求。服务态度是服务意识的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端正服务态度,从我做起,从小事(平凡)之事做起。服务技巧是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的开华。技巧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才转化为技巧。

大家都领教过内地酒楼服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如果你在深圳好世界就餐过,你就感受到什么是品质服务。那里的服务员,在你刚抽出香烟,她就会热情地为你点燃;在你刚迈下大门的台阶,他就会为你拉开车门。享受到海尔的服务的人们就会明白海尔一定会成为百年的海尔。她的售后服务人员不仅为你免费安装,而且为你讲解、示范,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不弄脏你家的地板,他们在进门前立即在脚上套上一个布套。

中国深圳有家大公司实行干部晋升考试制度。每次考试后,人事部门只向其所在部门负责人或本人反馈考试结果(分数)。结果引起种种误会。其实人事部门只要稍加改进服务,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不仅向其本人而且向其部门长或分管领导反馈整个考试的情况(不仅仅是分数),明确未通过者可以来查阅试卷;必要时向其部门长或分管理领导出示原答卷(为题库的安全性起见,应当场回收)。

高超的服务技巧使坏事变好事,小好事变大好事,使内部客户由衷感激。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就会使我们不断创新,想方设法为内部客户着想。

其次要实行公开保障制。现在政府都在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深圳市很多政府部门都实行公开保障制,向广大市民公开办事程序并保障办事时限。但奇怪的是我们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却没有实行公开保障制。基层分支机构人员到(请)总部办事很不方便。

再者,要充分利用内部网(INTRANET)和IT技术。网络技术成本低,能提高工作效率,人人皆可用。许多公司把一些人力资源信息如职位空缺、福利信息等输进企业内部网。人力资源部门还更进一步着手创设完善的互动式软件,让员工直接填表、从数据库中获得个人信息,甚至在网络上掂量各种福利项目的长短。当初,ELIZABETH GROVER接手美国著名的ORACLE(甲骨文)公司的工资和福利总裁时,人力资源部谁都没有电脑,所有业务都是手工操作。GROVER于1995年组织实施把灵活的福利项目输进内部网,实现电脑化处理,大受欢迎。

第四,要正确对待投诉,在企业内部建立申诉制度 。在中国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不是很健全, 人事部既要代表资方又要考虑劳方的利益,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即使你服务好,被服务者还是认为你做的不够。申诉制度有助于公司经营决策层及时了解员工的心声,也有助于人事部门检讨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员工关系。当然,人事部门从事内部客户服务应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无原则迁就内部客户。

下面这个范例也许对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员搞好内部客户服务具有莫大的启迪:

1990年2月,GE公司机械工程师伯涅特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这是他一次加班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于是他给当时的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投诉。斯通立即责成较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三天后,他们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还没有结束。他们“小题大做”。首先向伯涅特本人道歉;接着了解“人才”待遇较低的问题,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向著名《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情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