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终身教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终身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终身教育论文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视角下成人教育论文

1终身教育的观念及其重要性

终身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整个人生阶段都随时准备接受教育的洗礼,其中即可包括正式教育,也可包括非正式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职教育都可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随着教育改革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教育已不仅仅作为一种教育观念而存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的体现。作为一种新兴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手段,终身教育能够为社会各类人才的培养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知识文化水平,并间接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果只满足于学校阶段的教育,在日新月异的知识体系更新面前,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职场需求。只有树立起终身教育的意识,积极参与成人教育培训,才能使个人能力与素质得以提高。

2我国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审视

2.1从成人教育的功能来分析

在科学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与此同时,教育的意义和显著作用就愈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职场中的个体,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岗位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就必须参加在职培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保持与时俱进。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必须对全社会发起加强成人教育的呼吁,激起全民终身教育的意识,从而使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上升至新的层次。为了适应发展科技的需要,就必须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这样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许多办学机构仍在成人教育的看法上存在误区,在教学投入方面严重偏向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将本科教育定位成学校的立足之本,研究生教育则能够突出本校的实力,而成人教育却只能做补充财政之用。因此,成人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常常缺乏校方的大力支持,对教学课程的设置、进度及考核评估等方面不闻不问,对其长期稳定发展缺乏全局的眼光,因此导致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样一来,本应作为促进在职人员提升专业能力的支持性力量变成了办学机构的敛财工具,使成人教育有名无实。从这一角度看,大学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的需要,加大成人教育的比例,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由于成人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和地位,因此应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成人教育的开展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利益和公益之间寻求最合适的平衡点。

2.2从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

终身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只有充足的教育资源才能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因此,教育资源的紧张是阻碍终身教育制度发展的较大限制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在整体教育资源分配上仍存在较大不足,尽管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终身教育的建设上始终未出现重大转变。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核心环节,在教育资源的分享上极度匮乏,因此不能有效解决广大社会人士要求参与在职教育的问题,我国的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改革成人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3.1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找准自身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行动的变革都是在思想的引导下完成的,有了明确的思想,才会展开积极的行动。对于成人教育来说,终身教育理念能够起到良好的补充和拓展作用。许多世界顶尖名牌大学都很注重成人教育的建设部分,如剑桥、哈佛等,它们在成人教育的方法手段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为了使我国的成人教育水平取得进步,应充分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立足于本国需要,从而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在办学理念方面,成人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将终身教育作为自身发展建设的核心理念,自觉将自身建设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来发展,在终身教育的整体建设中发挥重要职能。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要将广阔的受教育机会长期向广大受众开放,还要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终身教育观念的培养,将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学习思想渗透到整个学校的工作环节当中,帮助学校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更大成就。因此,成人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必须以定位为根本前提,充分认识到自身建设是为满足社会教育需要而存在的,教育的目的在于较大程度地提高学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应用技巧、实际应变能力,将他们的潜在能力进行充分挖掘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向前推进,成人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也将显示出更大的重要性。

3.2加快成人教育改革的步伐,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进程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学习,从而使每个人在学校或校外随时都有学习的机会。对于终身教育体系来说,对成人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的扭转、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这样才能逐渐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大学教育阶段,应提前提供成人教育的可能,从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当中举荐业务突出的合适人选参加免费入学,保障其在参加结业后仍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成人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及网络通讯,打造远程教育系统,改善办学条件,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法。同时,应对入学渠道适当放宽,使其更加多元化和弹性化,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整个社会。

3.3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法规,正确引导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的筹建,是整个社会系统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因此,为了配合这一制度的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来提供保障,制定配套的教育措施,形成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并完成定期的有效评估,巩固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巨大的实效。与此同时,还应在社会舆论方面加强正确的引导,尽力扭转学历至上的僵化观念,形成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和能力的新的认同体系。由于目前大部分民众仍无法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认识成人教育,因此有关教育部门还应在正确教育观念上做出积极的引导,开阔社会民众的眼界,使人们突破大学教育就代表高等教育的狭隘认知,进而认同成人教育的作用。3.4重视来自社会的需求,提高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使成人教育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终身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及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应对有终身学习志愿的人员保持时刻关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及习惯。随着信息化发展时代的来临,技术手段的革新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生产带来了深刻变革,使其越来越呈现出竞争性、综合性以及全球性的特征。为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优势,就必须在人才培训和教育事业上做出努力。成人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对社会产业结构的更新、岗位设置的变化进行及时了解,保持动态化的信息流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应得到加强,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成人教育的队伍中来,参与的同时也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

4结论

以终身教育作为研究视角,可对目前实行的成人教育中现存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严格的审视与剖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进行分析,指出了加强成人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对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肯定;同时也对改革我国成人教育的措施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国家科技的创新发展而言,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必然能够发挥其重大作用。

作者:乔楠 单位:云南大学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视域下城区老年教育论文

一、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中心师资现状分析

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中心是市教育局依托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办的一家老年大学,是宁波大市区范围内及时家由高校主办的,教育局直属的老年大学。所以该中心具有普通老年大学的所有特性,现在以该老年教育中心为例分析一下老年教育师资的一些情况。通过对老年教育中心的老师发放教师情况调查表,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份,调查问卷可见附图1~6。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类:从教师的性别和年龄层次来看,女性比例要稍高于男性教师,教师的年龄偏大60岁以上的要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从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来看,具有高学历、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了教师队伍的主流。但是教师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还有部分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由于老年大学中动态类的、艺术类的课程比较多,但是根据对该中心课程及课程任课教师的调查,80%以上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都集中在此类课程中。而且根据调查在该类课程教师中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师占到了70%以上的比例。从任教年数来看,老年大学的教师从教时间都比较长,教学经历丰富。从教师来看,除了一名老师是老年教育中心的,其他老师全部是外聘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在该老年教育中心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来自电大的在职教师,这是和其他老年大学有所不同的。

二、城区老年教育师资的现状

我们对宁波市区其他两所老年大学的师资情况也做了一些的定向分析,发现和老年中心师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1)城区老年教育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老年大学的老师一般以兼职教师为主。

兼职教师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普遍在多个地方任课,在上课时基本都抱有“做客”的心态,一般凭良心做事,没有长远的规划打算,和学生进行交流时间不多。而且兼职教师流动性比较大,这对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老年大学的较大来源之一就是退休教师。

这是对退休教师资源的第二次开发,也是退休教师“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这批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热心于老年教育,具有奉献精神,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保障。

3.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年龄一般偏大,这与教师的来源有非常大正相关性。

2)城区老年大学在师资建设方面给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老年大学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针对老年教育的培训,基本都靠教师自己摸索。

老年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对这个领域理论、实践的研究远远不如其他教育那么成熟。老年教育最近几年蓬勃发展,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但是有丰富老年教育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现在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师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有的原来不是专职教师,这就更需要老年大学对师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这对整个老年教育健康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2.老年大学教师薪酬较低,已引起各老年大学的关注。

老年大学的教师报酬普遍较低,特别是最近几年CPI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老年大学的课酬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该老年教育中心中的一部分教师是电大在职教师或者退休老师,薪酬来源基本不依靠老年大学的课酬,所以对老年大学支付的课酬不是很计较,但是整体老年大学薪酬普遍偏低、全靠教师的奉献、自觉,对于提高整个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都是很不利的。各个老年大学已经在关注这个问题,2013年开始宁波市区各老年大学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师课酬,增幅在40%左右,对于提高教师积极性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

3.老年大学教师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在老年大学一般教师的工作质量如何是不会影响到薪酬的,教好教坏基本一个样,全靠教师自己的责任心,没有相应的约束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利的。加强教师管理,逐步建立老年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保障老年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前提条件之一。

三、高校参与老年教育带来老年教育师资新亮点

通过对该教育中心与城区其他两所老年大学师资的比较,该中心师资队伍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该中心依托高校,优化了师资。在老年大学任教的很多老师就是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的在职教师,这支师资队伍年龄一般集中在30-45之间,精力充沛,基本上都是高学历、中级职称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师资队伍相对比较稳定。虽然高校教师对于老年大学来说也是兼职老师,但是由于这两所学校的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大大改善了由于兼职教师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实情况下为老年大学配备大量的专职教师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老年大学和高校紧密结合,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快速发展老年教育的一个有益探索。类似宁波电大这样的省级电大和一些高职院校其实拥有数量众多、素质优良的教师资源,在招生情况日趋下滑的大环境下,这类学校出于它学校本身发展的考虑有很强的转型需求和动力,有需要的高校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其实是一个共赢的局面。随着各个高校的进一步转型,很有可能有更多的专职教师参与到老年教育领域中来。这对稳定双方的教师队伍,提高老年大学整体教学水平,发展壮大老年大学规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效果在社老年教育中心和宁波电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中心良好的师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广大老年学员的肯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的形式对教师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数据表明:90.2%的学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只有9.8%的学员认为“一般”;没有学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并且在这次调查中显示老年学员对电大在职教师的评价普通较高,满意率达到。而电大老师也由此得到了自己转型的一个机会,对自己职业规划多了一份选择。

四、对于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老年教育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老年教育肯定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也变得刻不容缓。下面是我对于老年教育师资建设的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加强老年教育和地方电大、职业学校的结合

各地方电大、职业学校近年来招生数量总体萎缩。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市校为例,最近两年招生下滑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趋势是非常惊人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各地方电大、职校都存在转型的压力和动力,都在积极主动的寻求各种办学方式和途径。而这几年老年大学招生情况却是非常火爆的,很多老年朋友想读书但是由于老年教育规模限制的问题被拒之门外。而各所高校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老年教育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现在的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庞大的学习需求。合则两利,对于电大、职校,一方面可以拓宽办学途径,部分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参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老年教育则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快速地扩大办学规模,大大缓解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学规模之间的矛盾。宁波社区大学(宁波电大)已经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一个长效的培训机制

由于成规模的老年大学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现在基本没有正规老年教育专业出来的教师,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队伍中也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针对老年教育的培训。现在具体由哪个单位,通过哪种渠道对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都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中,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及时线,直接和广大的教师接触联系。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老年大学配合,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老年教育培训体系,应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①有效发挥电大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优势,积极拓宽培训的覆盖面。教师能否得到有效、有针对性的培训直接关系到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的能否持续良性发展,也是老年教育教师队伍成长的源泉。目前老年教育开展的培训方式基本都是传统的见面交流模式,比如各个老年大学每个学期初都会召开教师联谊会议,不定期召开的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等;面向的对象范围很小,基本是老年大学管理人员,而对最需培训的广大一线教师并未涉及到。考虑到现在老年教育中的一线教师大量都是兼职教师,在培训方式上更要加大创新力度,应采用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电大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采用时间上空间上交叠开展的培训方式,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参与培训教师的时间,扩大培训的参与面;培训形式上要多样,灵活应用名师观摩、技能培训、专家讲座、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以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②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引导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年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其他教学形态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紧扣“老年”这个教育特征,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内容。目前老年教育开展的交流研讨基本都是关于老年教育日常运行机制及事务管理方面的,对于如何提高教师本身素养较少涉及。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要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老年教育理论的培训。目前有关老年教育的理论主要有自我完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社会参与权利理论等,但是在职的老年教育教师基本都是没有受过系统的老年教育理论培训。适时举办各种关于老年教育理论的讲座,让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年教育本身,了解老年教育特点,对提高和老年群体的沟通技巧,提升老年学员的教育满意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二是突出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技能是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转化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既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上碰到的问题,又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论素养。

3.加强教师管理,提升老年教育软实力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随着老年群体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这块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过去几年老年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教育的建设重点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设备添置方面。随着老年教育的不断推进,为了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老年教育的管理部门逐渐加大了对软件设施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建设一支素质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的是提升老年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我们既要加强教师管理,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理论研究上来,也要提高老年教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增加岗位吸引力,让教师安心从教,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中来。

4.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创新积极性

一名的教师不仅要上好课,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还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自己所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老年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匮乏,而且参与老年教育的一线教师大多都是兼职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于科研方面的兴趣很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及其有限。在老年教育理领域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搞研究的不教书,教书的不做研究。这样理论与实践脱节,无论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研究理论的提升都是极为不利的。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应该正视这一现实,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一线教师勤思考、多研究,积极申报课题,争取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教学规律,把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互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既有实践基础又有理论高度的人才,担负起进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重任。

五、结语

随着老年教育的蓬勃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变得越来越迫切。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还有很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有效管理老年大学中的兼职教师?调整专兼职教师的比例?怎样建立师资队伍培训的体系?如何建立老年教育长效的培训机制?怎样建立老年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思考、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们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使得我们的师资队伍更加规范科学。

作者:柳华盛 单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下课程开发成人教育论文

一、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特点

1.多边互动性

在终身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学习模式是按照个人意愿所安排的,强调参与教育的学习者拥有受教育的自主选择权,这一权力不被受教育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所从事职业、社会地位所限制,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注重受教育者独立性的体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可以说,成人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进一步的扩展,所针对的是已经有相对教育基础并且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人,相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他们受教育的目的、原因都体现出更加明确成熟的性质,同时也普遍具有自主性学习意识。在成人教育中,扮演施教者角色的,更确切地说,是可以和受教育者共同进步、彼此完善的身份。因此,成人教育的开展模式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与知识获取,而是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与施教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多边互动。

2.长期性和阶段性

终身教育是在一个人生命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的一种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进步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个民族希望的所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教育的发达就是一个民族的昌盛;教育的失败就是一个国家的落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逐渐改变,以及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对个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升完善自己,所以终身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较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及时标准,这种由国家机制保障、全体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深深误导了中国家长的教子观念,误导了广大学生的成才观念。校园教育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标准,而成人教育是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并且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虽然我们需要一直获取新知识让自己得到充实,但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在某一阶段接受专门性的教育,让不足得到快速、有针对性的弥补。长期性与阶段性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长期性是终身教育最直观的表现,而阶段性则是终身教育的切实实施。

3.非正规性和非强制性

从我国成人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大部分都是非正规性的教育形式,也就是受教育者通常是利用业余时间接受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统一规范的上课作息时间。成人教育所针对的都是较为成熟的成年人,他们相对而言有更加清晰的受教育目的,有更强的主观意识,但每个人的目的性及主体意识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无法采取同样的活动去限制他们,不能用统一的规范活动来满足不同的目的。对于一般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学习具有相对的被动性,因为他们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但在成人教育中,学习不一定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应该更多地依靠他们对学习的认识,自觉地自我设计学习活动及其内容和方式,更加强调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权的体现,所以成人学习体现出十分鲜明的非强制特征。

二、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存在欠缺

从成人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受教育者一般都具有相对的教育基础,尤其是对于专科学历者来说,在接受成人教育时,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大部分之前就已经掌握,成人教育的实际价值并不能真正得以体现。同时,课程知识的设置一般都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导致知识理论与实际运用衔接不够紧密。很多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依然不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成人教育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程知识架构不完善

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其课程知识架构不够完善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般体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比重失调,甚至有的高校在对课程进行教学安排时一般都是根据实际的师资来确定,导致课程架构不稳定、不规范,教学时按照教材进行,缺少规划性及创新性,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3.课程设置水平不一致

就当前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来说,成人教育总体上可以分为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的教育课程来说,专科课程可以看作是对本科生课程的缩减,而研究生课程则是对本科课程的进一步强调与知识点强化。各个阶段的教育都需要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中这些教育目标的不同没有得以明确体现,很多高校在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上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建立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标准的基础上,即教育开展必须是适应现实要求的。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合理设定课程开发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评判准则,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综合考量学校本身发展、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设计教育课程时,应在保障原来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真实的能力情况设计相应的方式。成人教育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地区限制以及行业要求,教育对象不同,以及知识结构、个人需求、工作环境差异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制定多样性的教育战略,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实施统一化的课程是不可行的。

2.系统性原则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将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技能、学习渠道以及教育方式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整理,使之系统化。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还应对课程之间的链接问题加以充分重视,防止出现课程之间不连贯的问题。在进行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时,还要尽量防止出现知识反复或遗漏的现象,以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3.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

这里所提到的统一性是指在进行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时,要按照当地或者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规范性,遵循统一性原则的课程一般都属于基础类课程;而多样化则是指开设成人教育的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特点,满足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遵循多样化原则的课程通常都属于专业类课程。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地区或国家的课程设置要求,注重课程多样化的原则。无论哪类课程的设置,在加强规范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多样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确保人才的发展。

4.现实性与前瞻性共重的原则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这就对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抓共重的原则,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注重多行业知识技能的彼此融入,充分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顺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四、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方向

1.逐渐趋于人性化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以在职、成人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以成人职业需要为基点。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与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要强调社会需要和教育的外在功能。关注成人的职业世界和职业需要,强调以成人职业实际需要为原则、基点,围绕在职成人实践中的问题,按需进行课程开发,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限制,以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理念来适应发展着的生活现实,在生活中教育人,在教育中学会生活,以培养个性完善发展的人。这种做法能够弥补成人在工作中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使其适应不断变换的职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或实践机会的成人能够很好地发挥优势,学用结合。

2.逐渐趋于主体化

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上所施下所效,忽视成人学习者的能动作用和经验作用;着重凸显出教师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及所掌握的主要导向功能,对于学习本身的主体位置却往往予以忽略;过于凸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单方面参与,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很明显地体现出教育工作中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力度不够,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满堂灌是反主体教育的典型表现形式,强制性是其根本性特征。这显然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呼唤人的主体性,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终身教育理念的融入将教育模式从之前的教为主转变成当前的学为主,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3.逐渐趋于多元化

要促使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需要时及时参与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成人高等教育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既有正式教育、正规教育,也有非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既有普通教育课程,又有职业教育和闲暇生活教育课程,且注意结合成人的生活和经验,随着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变化而灵活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统整性、连续性和发展性,以适合成人终身持续发展学习需求,配合人生各阶段的社会角色与发展,以学习者的学习为导向,有利于成人个体的学习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以达成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适于成人学员的需要,便于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教学方式呈个性化趋势。

五、结语

未来成人教育会有别于传统思维,会不断适应个体个性发展,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个体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会消除一次性教育带给人的失败感,允许并提倡人们多次、多样的重新选择,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和谐发展,尽量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展现自身素质,根据时间、空间的不同组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把教育扩大到朋友、家族、工作岗位、党政机关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环境中去。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成人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延伸。终身教育对成人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标准,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合理开发对于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赛赛 单位: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中的远程教育论文

1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作用

1.1 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性

促使终身教育体系社会化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资源共享性,这使得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适合不同个体的所需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提供了保障。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性

有利于终身教育的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新型模式。学习者在充分掌握远程教育 资源的前提下,享受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实现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较大限度地从现代远程教育中获益,贯彻与执行未来较大的终生教育体系 。

1.3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

有利于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弹性教育结构,是推行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远程教育机构向社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成人进入教育机构学习。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学院蓬勃发展,对成人的开放性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从而达到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可以进行学习的终身教育的目的。

2、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

2.1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较大的特征,它把教育看成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各种形式。

2.2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所有的人只要掌握了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实现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2.3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远程教育使得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终身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均由个人决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和实用。

2.4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终身奋斗的目标。远程教育可以极大的实现终身教育的个性化和特性化。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从古到今,这些观念反映到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是学习者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实现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体现终生学习的要义。远程教育将丰富的教育目的、手段、内容、方法进行多重组合,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积极的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但是在课堂授课中,对每个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基本相同,“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组织和管理,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去安排自己的学习,使接受终身教育的学生,虽然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不同,但是可以根据自己在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差异的特点,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对本人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各自选择、按需所学,实现了终身教育的个性化辅导。远程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了个性教育。

3、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将现代远程教育融入其中,必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教育中占据着最宝贵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黄金教育期。常规的学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教育。许多的远程教育资源能在网络中找到。各种网校的资源,的民间学习网站脱颖而出。比如中国的基础教育网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丰富的学校课堂教育的课件视频等资源共享的信息。中国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基础必修课程,为远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期的基础条件。高等教育学府校的网络教育面向全日制大学生 ,在普通本科的选课学习上采取网上学习方法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更多热爱学习人可以欣赏名师名家的授课。

3.2 成人教育

成人继续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强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分校在祖国各地遍地开花。现代远程教育的在职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证书考试、岗位培训等 ,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成人提供学习服务 ,省掉了许多全日制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提供开放、自主、高效的学习模式,成人通过个人的学习方式,学科成绩和在校期间表现达到所需的标准和要求的,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达到不用离家就可以获得、高水平的证书,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3.3 老年人教育

老年人教育包括老年人所需要的保健、休闲、文化等多种所需教育的总和。老有所依,老有所好,老有所喜,老有所学。琴棋书画、旅游、家政、保健、烹饪、外语等高雅的文化学习成了老年人喜爱的追求方式。现代远远程教育最适宜因距离问题或身体不便利的老年人的群体。远程教育中的社区教育是老年人实现终身教育的好方式。

21 世纪的教育必须扩展为终身教育 ,不论年龄多大,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将远程教育融入到终身教育中这一原则必将使终身教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教育,使更多的人受益。

作者:李博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析

【内容提要】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为了追求人性的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也只有在此目的基础上,学习社会的创建才具有可能性。

【摘 要 题】终身教育

【关 键 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目的

自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首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之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社会的概念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加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社会也逐渐成为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指导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但是,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迅速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探讨最多的是它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差异,它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即更多的是在形式和概念的层面上探讨它对传统教育的矫正和革新,更多地强调教育的全程性、全员性及教育机会的均等性等教育形式方面,更多的突出教育的终身性、主体性。当然,这些都是非常必要强调和突出的,它们正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得以提出并能迅速传播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之所在。然而,笔者在此想表明的是,这种强调和突出似乎跨越了某些基础性研究工作更多地去追求目标的实现。如果不首先搞清楚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即如果不首先弄清它们的出发点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将很难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也很难对其规划和实施。因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开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构建学习社会的根本前提和首要条件。因此,只有首先弄清楚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才可以谈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实施、学习社会的构建等实际问题。

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出现的时间、强调的侧重点甚至在所追求的实际目标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比终身学习早,终身学习的概念是在人们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不断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的,是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从保罗·朗格郎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起,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一直存在出入。保罗·朗格郎认为,“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及研究方法,”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治。”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任研究员R·H戴维则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者集团为了自身生活的向上,而通过每个人的一生可达到的一种人情的、社会的、职业的发展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阶段及生活领域,已带来启发或提高为目的,并包括全部‘正规的’、‘非正规的’及‘非正式的’学习在内的,一种总合和统一的理念”。关于“终身教育”的这两种具代表性的观点,尽管在表述上各有侧重,但其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人的一生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接受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而人们对“终身学习”这一概念的理解,则突出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变化。它是一个在社会的支持和引导下,个体在某一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以求得意识和行为的改善,从而不断提高其文化素养、社会经验和职业能力的社会活动过程,它主要针对的是成人期以后的教育和学习状况而提出的。因为在成人期及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阶段,学习者和接受教育的人均是自立的社会人,他们不可能再像儿童、青少年那样单纯的从事学校学习和接受教育活动,他们必须担负一定的社会作用和责任。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自己为中心,去选择适应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而且他们常常采取的是“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在任何场合,他们都应当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计划和实施各项学习活动,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尽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存在以上显著的不同,但这也仅是着眼点和侧重点的不同,而非思想本质和最终目的意义上的不同。终身学习的实质“并非是要否定或轻视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而更需强调的是,在确立终身学习为主体的基点上,变教育的‘强制性’为对成人独立的学习活动的支援和促进。究其根本意图,即是试图通过高质量学习计划的制定,有效学习课程的供给,即对学习者个人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援助等措施,来推动成人终身学习的开展。”[1]也可以说“终身学习”概念在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对社会提供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终身教育体系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富有成效的个性化学习援助,而反对传统教育的“强制性”和整齐划一性。但是,就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本质和最终目的而言,两者都是非常一致的,即它们都是通过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知识,使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技能,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进行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人性的完善和人生价值真正的实现。这也正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二、关于追求人性的与人生真正价值实现之教育目的观

追求人性的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只要有一种正义的教育,一种面向全人类的文明的教育,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教育目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也不能例外。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的人性与真正人生价值的孜孜追求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17世纪20年代,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其《大教学论》中就已明确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2]大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目的是做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 ”,教育目的据以产生的理想为“发展人所有一切自然禀赋和才能”。[3]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Froebel,1782-1852)在其《人的教育》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忠诚的、纯洁的、宁静的也便是神圣的人生”。[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5月发表的《学会生存》报告书中对教育目的作了如下论述:“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4]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教育的终极目的必然是特殊的,同时也是普遍的。这一目的又常体现在对以下事物的追求中,即体现在对科学的人道主义、理性的发展、创造性及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的追求上;体现在对构成人格因素的智力的、伦理的、情感的、身体的均衡发展的追求上;体现在对有关人类历史命运的积极认识的追求上等方面。最早提出“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这一概念的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R·M·Hutchins)在其《学习社会》一书中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较大限度的发展,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如果不把人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彻底的转变以往的传统价值观,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也更谈不上学习社会的创建。他说:“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职业获得及人材的养成中解脱出来,而向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转换。”[5]

以上所有这些对教育目的探讨,均体现了人类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教育得以产生并日趋繁荣、日趋必要根本之所在。因为教育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本然地包含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人们总是通过教育的传递和塑造功能,把前人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生生不息的传递下去,并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不断塑造和完善人类自身,不断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因此,作为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特征之一,人们积极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人们希望终身接受教育,正是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完善,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的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正是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宏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由此,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我们设想创建和实践学习社会,就必须建基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这一根本目的之上。其实,也只有不断追求人性的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才能成为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富有人性修养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教育和学习活动;也只有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社会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三、创建学习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追求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终身化,重视社区参与教育活动,进而创建学习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规定,“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运用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但是,目前人们对于学习社会的创建研究多是“如何创建学习社会”这一焦点问题,即较多地从创建学习社会所需要具备的社会条件、遵循的原则及学习社会的模式等“形成性”层面进行研究和探索。这对于学习社会的创建无疑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于学习社会的本质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应该正确认识我们所要创建的学习社会本来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也就是说,应该首先弄清创建学习社会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对学习社会的本质没有一个恰当的把握,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只要为所有社会员提供了范围广泛的教育和学习机会的社会就是学习社会,或者一个单纯教育制度发达的社会就是学习社会,那么我们对于学习社会的认识就未免显得太肤浅了,而我们据此所“创建”的“学习社会”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社会。

创建学习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人的认识,即身处学习社会中的人应具有什么特征,应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学习社会对人的规定性是什么。只有弄清这一根本问题,我们才能据此进行创建学习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哈钦斯指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的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以学习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来促使目的实现,而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及成功的社会”[5]在此,哈钦斯强调了学习社会对人、对人生及对人生的真正价值的培养和实现,这应该是学习社会的本质之所在。只有充分体现人的价值,为人的价值的培养和实现提供充分的环境和保障,学习社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也只有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人类天生具有愿意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天赋得以充分的发展,学习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学习社会只有在不断追求人生的与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教育目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和不断发展,这是创建学习社会的根本出发点。,让我们重温哈钦斯的名言,它对我们创建学习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许多启示:“学习社会这种形式……现实是可能的。即为了受启发而学习,为了具有人性而学习。由此世界范围的交流将成为现实,教育也将恢复其本来的面貌。

终身教育论文:法院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体会

法院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体会

责任使命重如山

杨生华政委在《牢记责任,珍视信任,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质量》讲话中提到“教育,就是要抓好课堂教育和课下教育的结合,大量的经常的教育在课外”,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结合法院工作,我有以下体会:

一、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干警队伍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学习型法院的必然要求。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只有理论上的坚定和成熟,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和成熟。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要求干警精通法律法规和自身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提高和优化专业技能素质。另一方面要求干警熟悉掌握领导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办案和工作效率。此外,还应学习有关的历史知识,包括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以及本单位的创业发展等,以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加强前沿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

尤其是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要学习经济理论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增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实施国际化战略,学习国际经济贸易知识,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程序和运作方式,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和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学习和掌握外语、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和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等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现代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干警个体和法院整体的综合协调能力。

四、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去学习

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和全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成果。大力拓展各级领导和全体干警的视野,以宽广的胸怀了解掌握当代经济、政治、军事,科学和社会思潮等近期发展动态,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种变化,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趋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始终走在时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思潮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

【内容提要】成人高等教育在构造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重新审视终身教育的特质,把握成人高教的价值定位,并据此剖析目前运作现状,努力为发挥成人高教的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提供新的思路和运作策略。

【摘 要 题】终身教育

自从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提案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和不遗余力地推动,终身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影响较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潮,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主题,并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作用于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如何真正做到将成人高等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如何在概念和内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认识,如何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终身教育的活力和精髓,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终身教育思潮散点透视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交往的扩大,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们必然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这些变化对人的发展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时间、教育空间方面的限定,使教育在任何时间、空间上面向任何人,使教育在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上贯穿人的一生,即逐步确定终身教育的形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界的共识,那种认为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可以终身受用,因而把人的一生划分接受教育期和职业活动期的想法和做法,已远远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人类知识增长速度之快,更新周期之短,与人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更加激烈,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学习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心灵之窗、富裕之门的钥匙。从某种意义上,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而言,终身学习都是一种回报无限的必不可少的投资。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世界发展趋势,终身学习成为必然选择,并具有划时代的教育指导意义。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直接推动下,以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观为基础的终身教育思潮迅速扩展开来。20世纪70年代,以富尔为主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了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报告书,及时次果敢地提出了当代教育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和面向未来的重大主题,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目标以及信息时代的学习。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思潮体现了一种与传统教育(传统认为的一次性学校教育)不同的崭新的教育理念,表现出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所谓终身教育,简言之,就是指能满足个人在一生中多个阶段生存发展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完善自我,构建学习化社会。综观终身教育的著作理论,其基本内涵可概括如下:

1.时空的整体性。即教育与学习“时时都有,处处皆在”。传统教育往往将人的一生分割为三个时期:学习期,工作期,退休期。终身教育则冲破传统教育的桎梏,认为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完结永不休止的活动,即人的一生始终贯穿着教育与学习,不可分割。教育是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互为衔接、彼此制约、相互整合的终身过程,它能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好的组织结构和最适当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智能。主张冲出教育学习只有在学校才是正规式的狭隘局限,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密切结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各种教育体系都是人终生教育和学习的机构和场所。它十分强调教育资源的整合性和开放性,旨在实现人、教育、生活的整合。使人们充分发展自身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获得时空上的保障。

2.对象的全体性。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应当面向全体人员,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业如何,都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人人受教育、人人皆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以期给每一个人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能力。因此,它也是实现人人平等的一个重要手段。

3.人格的主体性。从本质上讲,终身教育是旨在促进人发展的教育,教育目标是培养个性完善发展的人,教育过程“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每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终身教育应当是培养每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和充分的程度上成为自己发展的对象和手段。教育应当给予学习者充分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因为其学习动机有别于传统教育下的外部强制性,它出自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所以终身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培养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中心,允许并提倡人们的多次、多样选择,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切机会、一切便利,以实现人终身的和谐发展。诚如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3年的专家会议报告指出的那样,“终身教育是解放自我实现及其自我完成的教育”。终身教育不仅仅是获得新的社会技能和技术工具以面对现实生活,还和内省的个人发展密切相关。

4.形式的多样性。由于终身教育具有整体性、全体性、主体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具有多样性。具体而言,终身教育在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场所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技术、组织形式等方面均有灵活多样性。它将克服传统教育单调、刻板、划一的弊端,使教育、学习更加切合实际,如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的,有校内、校外、远距离的,有长期、中期、短期的,有学历、学位、非学历、进修的等等。简言之,教育实现形式上多样化是终身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时空局限的具体表现,它主要包括: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教育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在此,我们还有必要弄清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联系与区别。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是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的: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提供支持系统,终身学习又是终身教育的延续,它维持终身教育体系的运作,并成为终身教育的目标指向。终身教育可被看作一套指导教育实践的组织和程序方针,旨在养成贯穿终生的学习。终身学习提倡培养公民个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积极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那么终身学习的目的何在?正确的予以审视与回答,将有助于我们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如何积极应答终身教育的挑战问题的认识。中央教科所王松涛副研究员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对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其观点概 述如下:终身学习应当超越社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基本的目标,其终极目的应当致力于通过贯穿一生的学习来获取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自由,包括认知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做事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在学得自由的同时,也要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把学习作为生存的方式贯穿一生,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自由。我们认为上述学习目的论较之传统的学习目的论,固然是一种突破,较之“四会”(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习目的论,更是一种丰富和深化,它昭示的是现代教育本质的核心要义,是终身教育之于终身学习的灵魂所在。从某种意义讲,明乎此,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从80年代初传入中国,虽然时间不长,但随着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成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体系”;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主席讲话中更加明确提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学习化社会的创建,应该说正在以积极的态势向前发展。诚如,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在我国要真正使“成人教育变得更具力量,成为一种欢迎、一种工具、一种权力、一种共享的责任”,它是打开迈向新世纪大门的钥匙,确是有待时日,任重而道远。

二、成人高教的价值定位

近代现代成人教育发展至今,规模之大,影响之广,都无疑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终身教育无论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是一种教育制度,自问世后,迅速风靡全球,显见二者之所以受到世人青睐与关注,是有其必然关联性的。

成人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成人为对象,它的广泛性、全球性、终身性、多样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同终身教育是相吻合和一致的,也是别的类型教育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事实上,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提出决非偶然,它固然有着极其深刻的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但从近代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直接的理论与实践的源头,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成人教育始于产业革命,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成人教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到了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许多从事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专家,已经开始逐渐地从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萌发、酝酿着终身教育的思想。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49年至1997年近半个世纪间所召开的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更是直接从成人教育的角度,一步步朝着终身教育理念迈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理论。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大量的、富于开拓性的终身教育实践,但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实践终身教育理念最活跃、最富于成效的还是成人教育领域,成人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终身教育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实践基础。正如《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所指出的,正是由于成人教育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才提出和制定了终身教育的理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终身教育的实践。”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总会通过的《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劝告书》也指出,由于科学、技术及经济的急速变化,为了人格的完善,教育必须贯穿人的终身。而实行终身教育,首先就要实现成人教育的发展,作为终身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人教育,它对经济及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等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主题确定为“成人学习是21世纪的关键”。大会发表的《汉堡宣言》称:“一个温和的建设性的以成人教育为主体的全民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学会生存》一书在论及此时指出:“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特别重要,因为成人教育对非成人教育的教育活动是否成功,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述思想理应成为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

另外,终身教育的主体性,也确证了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的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成人在整个人口构成中,是一个最为庞大的人群,尽管各国的具体比例也许不尽相同,但大体占人口的70%左右,可见,由于成人教育对象人数巨大,天然地构成了终身教育实施对象的主体。可以说成人教育履盖了每个人的多半生,是没有终期的教育,具有对象的广泛性,领域的开放性,过程的终身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从时间上看,每个人的一生中,在校外的成人期时间最长,成人教育占终身教育的大部分。从对职业(生存)的帮助看,成人的教育和学习对知识选择、掌握富有针对性,能力的培养扎实、有效,对职业乃至生存的帮助最直接、最有力。所以,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核心、标志,是形成学习化社会的主要渠道。

综上所述,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头,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实践基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又会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二者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互动作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剖析

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与世界的平均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据1998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在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仍占总人口的13.7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3.0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6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7%。到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为413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为306万人,总量达到719万人,比1952年的普通高校在校生的19.1万人增加了21.6倍,高校在校生的增加总数为37.6倍,发展速度是可喜的。但以每10万人口在校生计算,到1999年我国的普通高校生为328人,若加上成教生,则每10万人口高校生为571人,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8%,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1995年全球成人识字率为77.6%,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综合入学率为62%,其中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16.2%,显见其差距的明显。因此,要整体提高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科学素质,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地开展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倡导终身教育,可使得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按自己的发展要求不断地自我提高完善,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果仅就成人高等 教育领域而言,与欧洲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相比,我们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表现得明显滞后和脆弱。云南大学成教院张宝昆先生,以高级访问者身份出访归来后,撰文指出,总体看,欧盟15国在最近15年内,尤其是在最近5年内不仅立足于本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而且均加大了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力度,并获得了相当大的收益。以英国为例,成人教育每年从欧盟国家获利5000万英磅,从非欧盟国家获利13500万英磅,成人教育培训与咨询每年获利更高,达27500万英磅,仅次于全日制高校。教育产业化已结出丰硕之果。令人感到憾缺的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至今对这个教育市场仍是淡然视之。殊不知,当我们还在为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的提法和概念争论不休的时候,别人已在悄悄干了十多年并获得了相当多的收益。当我们仅只盯着国内教育规模及收费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别人已悄悄地不仅挖走我们的人才,而且如鱼得水般地获得了巨额外汇,使大笔本来可以投到国内的个人教育资金流向了国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关于中国如何争取占领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尤其是如何扶持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因为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纪,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因特网时代,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和良性的循环,使其真正能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首要问题还是要坚持“三个面向”方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诚然,各国的教育发展受制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反过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受制于教育的发展,这就是人力资本作用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并要同时面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建设的双重挑战,国民素质的整体改善和提高,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前途。对此,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无疑是十分重大而艰巨的。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层次单一,成高普教化现象严重,成人高等教育中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的大学后继续教育为辅,在学历教育中又以专科层次为主,兼有少量专升本和高起本。1999年全国各类成人高校录取新生106.9万人,其中专科86.5万人,占录取总数的80.92%,专升本16.6万人,占寻取总数的15.53%,高起本3.8万人,占取录取总数的3.55%。成人高等教育层次单一,不仅是个历史原因,而且与认识上的误区也不无关系。从历史原因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人高等教育被定位为学历补课教育,也就有了成人高等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完成历史使命而终结的观点,从而导致成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专科学历层次为主,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发展缓慢。事实上,成人高等教育,是社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和必然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可以提升在职从业人员在生活中的竞争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而在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中不断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因而,发展多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层次(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多层次、多规格、有个性特点人才的需求。综观世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令人注目。值得指出的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与普通高校的学历教育是不能划等号的。遗憾的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现象至今还未能充分引起人们的警示并得到有效扼制。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就培养目标而言,普通高校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深厚、知识广博、系统性强的专业人才,它是一种研究性、理论性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有较大的适应范围;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种实用型或继续教育提高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适应范围相对较小。除此之外,两者在接受对象,基本性质上也不同(成教强调智能更新与素质提高,而传统普教强调知识传递、文化继承)。因此,成人高校不仅应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在培养目标上着重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而且这种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要按市场的实际需要设计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开设的专业,基本上是全日制现有专业的“改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几乎是全日制的“翻版”,连教学方法、形式及管理亦如出一辙,当然教学评价也就理所当然的是以“普教化”为标准了。问题的严重性正是源此而起,这种“普教化”的评价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独特性质,隔断了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限制了成教科技、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有专家认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应以“提高三率”为中心(即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创新率、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扎实提高人才培养成功率)。与此相关的还有人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内适性、个适性、外适性质量整合统一的质量观。据此,有人提出应构建以“问题中心”为教学主体,以“经验中心”为教学主线的讨论,参与、实践为主要方式的具有成人显著特色的教学方法体系。并认为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四个结合,即基础性与前沿性的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现实性与超前性的结合。我们认为上述观点符合终身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必将在实践中充盈鲜活的生命力。

另外,成人高等教育合作性竞争意识相对淡薄,在毕业生整体素质和社会影响力上,还未达到社会普遍承认的品质名牌工程。前文涉及的国际化教育市场问题,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以借鉴,西方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时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时,提出了“合作性竞争”这一新的概念。合作性竞争是一种创新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强调运用合作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实践,竞争对手之间不断密切合作,共同开拓和培育发展环境,最终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多方位优化及资源共享。进入21世纪,随着“大科学”、“大技术”、“大管理”的出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合作与交流必然成为一个人、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未来的学校管理是开放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将进入开放化的更高层次和更新境界,因而21世纪的成人高等教育应拓宽思路,扩展视野走集成化之路,使组织的功能聚变放大。美国新区学院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成功的范例。他们的管理和教学是开放性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以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为了使学校的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学院从各部门、各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作专题或兼职教师,还邀请当地有关知名人士担任各系科和专业的顾问。他们对有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招生数等能提出具体意见,他们经常与教师商议教学计划的改进、发展和变动等问题,并及时反映社会的需要,提供有关就业情况和新的就业机会等信息,成为学院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由此形成了一种非常广泛的社会依托和支持合作系统,在资源配置和经费来源上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在这种开放合作的动态运作中,双方都深得实惠。而我国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单打独 斗”式的状况仍不鲜见,固守一隅,苦苦支撑,实力不足,生源锐减,资金匮乏,信誉贬值,看来造成如此恶性循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合作与竞争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合作关系更容易表现出“利他”的精神,而竞争关系则更容易表现出“利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合作中包含着竞争,竞争中包含着合作。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优势、长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突破分工负责的严格界线,为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集诸校之长,建立跨职能的网络化“联合体”,借以增强办学活力、效能和系统的整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人高等教育在知识社会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不取决于它居于何处,它的规模大小,它的培养对象的属性,而取决于它能否具有战略上的先知先觉,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能否在不同的环境中互通有无、互相协作,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美国著名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和荷兰学者劳埃特·雷德斯多夫共同主编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一书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借鉴意义的命题:“三重螺旋模式”,即指以知识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经济体制中的大学、政府和产业界应该在知识生产的共同目标下冲破各自界限而协同发展。否则,它的运行便会产生严重阻滞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言以蔽之,冲破固守的“象牙塔”,努力提高自身与他校、社会的合作潜力,理应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另外,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强调合作性竞争也有其重要意义。信息化、网络化大大地扩展了教育的时空,使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形式、手段、方法都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将成为成人学习的基本条件,学习网络将与信息网络融合在一起,信息网络成为学习者重要的知识来源,这样全新的远程教育方式,是以个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为基点,因此强化合作竞争意识,有助于组织和个体主动获取信息,及时加工信息,有效利用信息,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论文:领导干部应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领导干部应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国防大学研究生队

一、领导干部树立终身教育规定的必要性

在新的世纪,对于担负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重任的领导者来说,可谓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跟上时代步伐、率领人民前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对领导者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1。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在纪念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提出“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观点,指出了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崛起,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的飞速变化增长,对我国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等也必然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的科技文明,特别是高新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迅速地打破国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以竞争和台作为中心,商业、金融、货币和股市逐步联为一体,走向全球化;世界各地的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方式波及国内,特别是随着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将更快地融人国际社会,面临挑战,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日俱增。这一切对于处在各级各类岗位上,担负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们提出了必须进行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

2.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

所谓领导就是率领、引导,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体现出比常人高明的地方,走在一般群众的前激,才能名副其实地称之为领导。领导工作与其它工作的不同点也正表现于此。一它的本质要求领导者们要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决策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领导者的不能仅仅依靠权力去建立和提高,繁多的是靠他的知识和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领导者的知识能力水平要高于或远高于被领导者的知识能力水平,形成一定的等级距离,领导者才真正拥有权力、享有威望、境有影响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半衰期在缩短,知识的增长与知识的老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知识渊糖的人效渠停止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也会变成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一登孤陋寡闻的人,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终身教育不再是口号.i。而是每个人的迫切需要和真实行动。每个人都在不匀,都在不断提高能力,如果领导者不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把“讲学习”的要求落在实际行动中,其知识能力水平必将为被领导者所超过,就无法再发挥领导作用,最终被淘汰出领导工作岗位。

3.领导者不断进步的内在条件

一般来讲,领导者要经历由基层、中层到高层的发展提升过程,表面上看这一过程是官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责任的加重,实质上是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唯有后者的提高,才能为前者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准备必要的条件。领导者官职的提高可以由一纸任命瞬时加以改变,但领导者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显然不会如此迅捷,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这两种提高之间就构成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领导者要有不断学习、终身教育的意识和行动。领导者只有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提高,更新原有知识,补充新知识,力求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站在时代前列的人,才能担负起更高更重的领导责任。既便是在新的、更高的工作岗位上一时有不适应的情况,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适应,加以提高,否则,就会因不称职而被淘汰。

二、领导于都要身动宵的特点羹术

领导干部进行终身教育应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的特点,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

1.自我教育、定期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

领导干部进行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自我教育是领导干部进行终身教育的基础疗领导于部在每天的工作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有计划在针对性地阅读书籍,并随时了解外界信息,奠定知识和能力持续增长的基础。定期培训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有,定期限。-”有相关内容的集中强化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目前,一大批单位和部门把领导干部的提升和进修培训结合起来,强调先训后用的原则,既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满足了领导干部尽快提升能力的需要。短期培讲是针对国际、’国户正在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是针对中央的这大方针政策的贯彻学习、社会发展中普遍性问题、一领导干部中分些快向性问题等,集中相关的领导干部,聘请专家学者或是高层领导地行专题讲解,使参与的领导者们能更快、更地把握新知识、新动向、新观念。、”-2.提高思想素质和提高能力素质相结合“一、、“领导干部进行终身教育,提高知识能力水平,必须把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摆在首位,摆在“生命线”的位置,领导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决定着进行领导工作时的立场和方向。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领导者不断地自警、自省,加强自我修养。一些贪污受贿、腐败堕落的领导干部,往往是从一些小事开始,在一念之间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越陷越深,不可自拔,从中反映出来的是长期不注意加强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干部进行终身教育切不可只注意能力的提高,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巩固和提高。

s.提高思维水平和提高工作能力素质相结合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的领导干部,应该既是一个思想家,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也是一个实干家,能够全身心地工作。领导者高于被领导者的地方,就在于领导者的思维能够看得深,看到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站得高、看得远,看到现实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未雨绸缎,见事早、决策快。领导者的思维成果最终要落实在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推动被领导者转化为客观现实,这需要领导者不断地提高在协调、用人、组织、指挥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领导干部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知识能力水平,就应该在提高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4.个体终身教育与组织团体终身教育相结合

领导者的终身教育与一般终身教育的重大区别还在于,领导者的终身教育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个体自身的终身教育,另一方面还需要组织领导团体的终身教育。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领导者个人难以完成领导工作,必须发挥整个领导班子的团体作用,发挥整体的会力。对于班子的“一把手”来说,既是班子的领导核心,又是班子进行学习提高的 老师,不仅自己要有终身教育的观念和行动,还要指导、帮助班子成员共同进行终身教育,整体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

三、领导干部终身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领导干部的终身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领导岗位的变迁所必需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于提高领导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以读书、实践、总结、交流为基本的方法。

1.必须明确终身教育的目的

领导者进行终身学习必须首先端正态度,“正其心”、“诚其意”,弄清楚为什么而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领导者,必须牢固地确立为国家、为人民、为党的事业而不断学习进取的使命感,这是领导者摆正自己位置,自觉地进行终身教育的内在动力。各个领导者都处于一定的职位,被赋予一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领导责任,职位、权力、责任三者密不可分。对无产阶级的领导者来说,职位是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而设立的,体现的是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者的职责只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只有全身心地投人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学习,力求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就具备了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基本素质。

2.提高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领导者在终身教育中应该具备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及时、而深刻地获得各种信息,才能对外界情况有客观、而深刻的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及早地、地获得信息,成为领导成败的关键。这需要领导者一方面亲自深人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现代快捷、高效的传媒手段来收集信息。调查研究由领导者亲自实施,使他们对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体悟,采取的措施也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但在当代瞬息万变的社会条件下,领导者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做调查研究,这就需要他们掌握获得信息的多种手段,既要注意吸收上下级提供的信息,又要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中了解外界情况的变化。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也正在成为领导者获得信息的重要领域和实施领导的重要渠道,领导者应尽快掌握网络技术这一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和手段。

3.完善知识结构

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完善的知识结构,是领导者内在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领导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领导者知识的丰富与否密切相关。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广阔的文化知识和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把自己塑造成博与专相统一的现代型领导者。为此,领导者一方面要重点掌握与领导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门类,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史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领导管理学等。另一方面作为辅助的知识,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知识。尤其应引起领导者格外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知识领域内学科前沿的新发现、新突破应加以重点了解和把握。这要靠领导者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不断地补充新知识。

4.优化思维结构

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运用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领导者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超前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随机决断的能力,这要求领导者在改善思维结构、优化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方法上下功夫。

领导者在终身教育中为提高综合素贡,首先必须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尤其是要读一些导师的著作,特别是哲学著作,学会哲学地思考问题,提高哲学思维能力。其次要勇于实践,实践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者提高综合素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只有自觉地投身到领导实践活动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更有效地锻炼提高。再次,要勤于总结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尤其是要善于从自己亲身的经验中,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想经验,从自己犯错误的痛苦经验中总结提高。,要在交流中提高。领导者应善于利用参加各种会议、培训班的机会,和别的领导者们进行广泛的交流,注意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反思警戒别人失误的教训,勇于在请教学习中查找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以利于整体的提高。

终身教育论文:谈信息技术对铁路员工终身教育

1铁路作业的特殊性和员工数量紧缺

使继续教育非常困难铁路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其基本持点是运行线路长,流动性大,从而使得员工作业时间不像一般企业一样那样能够实现定期休息,对于运营一线的员工来说,大多采到跑班完成之后集中休息的办法,也就是根据线路长短不同,在确定的运营线路上值乘完毕,然后集中休息。这样的作业方式导致员工参加继续教育非常困难,如果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会因为人员集中使得生产一线的员工在人力本来就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矛盾更加突出,而采用周末培训的办法则由于作业的流动性无法开展。因此,各个铁路运营相关站段一方面特别需要对员工开展培训,一方面又因生产作业原因在派出人员十分为难。对于员工本人来说,则一方面有强烈的接受再教育的愿望,一方面又很难找到合适的接受再教育的办法和途径。2004年原铁道部启动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铁路四次大提速基础上,描绘了铁路发展的美好蓝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我国政府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到目前为止,通过短短几年的功夫,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正在逐步形成。在铁路快速发展的同时,铁路员工并没有同步增加,这一方面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与铁路实施减员增效密切相关。但由于铁路发展的阶段性原因,使得铁路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缺员,从而出现2个司机值乘变1个司机值乘,每节车厢1个乘务人员变为多个车厢只有1个乘务人员的现象,生产一线的员工紧缺成为全国铁路战线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亟需提高技术技能以适应铁路发展需要的员工来说,使得其接受继续教育成为一种奢望,需要克服很大困难,好不容易参加之后还常常被迫请假缺课,使难得接受的继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现代信息技术为铁路员工终身教育

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远程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全球较大的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是远程教育的典型,国内部分大学上世纪开始的网络教育是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的新形态。但我国的远程教育并不为社会所认同,这除了人们思想观念上认为求学就得进学校,只有进学校学习才是正宗传统的固有观念有关之外,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去年以来,教育部大力推进以“三通二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信息化,把“宽带网络校校通、品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基本要求。我院作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单位,不仅把空间用于教学和管理,也在运用空间开展企业员工终身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的运用于教学之中,以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开发了“3G实景课堂”,将远在天涯的任意两地进行实时互联,使得高水平师资可以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对学生开展培训。二是将根据不同培训要求,将培训内容开发成培训资源包,放在教师的教学空间,并向学员开放权限,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个人学习空间进入教师空间开展学习,并通过空间与教师进行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空间提交学习作业或者其他学习成果,教师通过空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判,并适时做出教学调整。三是将微信微博等移动消息系统嫁接到学习空间,使学员接受学习任务和与教师交流时不受地点和网络条件的限制,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在有移动网络的任意地方进行学习,从而解决了铁路作业流动性造成的学习困难。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铁路员工终身教育的几点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铁路员工的终身教育是一个新事物,我院二年多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为继续搞好铁路员工的终身教育,进一步提高终身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需要从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一是要建立促进员工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机制,激发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需要有关管理部门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建立必要的制度,在激励的同时开展考核,建立优胜劣汰的氛围,从而形成终身教育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铁路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铁路因其运营的特殊性,建设了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由于其封闭运行,不能与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机融通,成为信息化的孤岛,从而使得职工难以利用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展终身学习,因此有必要在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终身学习提供方便和条件。三是加大对终身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力度,为职工提供品质终身学习资源。要通过建立必要的机制,把本科高校、科研院所、高职学院、培训机构和铁路职教部门的品质师资整合在一起,共同开发适宜于铁路员工终身教育的学习资源,并随着铁路发展而不断更新。四是加大铁路员工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强化培训,让铁路员工具备运用信息化手段接受教育、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能力,从而顺利实现以空间教学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总之,铁路员工的终身教育是十分紧迫而又十分重要的事情,根据铁路作业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员工终身教育是可行的路径,相信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铁路员工的终身教育一定能有更好的未来。

终身教育论文:当代美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论略

摘 要: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使得教育被认为是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在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推展终身教育的社会思潮,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成人教育走向专业化;终身教育成为制定教育政策和法律的重要原则;终身教育资源走向丰富化和网络化;社区学院成为推进终身教育的重要机构。

关键词:美国;终身教育;专业化;网络化;社区学院

美国不仅经济上是一个超级大国,发展教育方面也不遗余力,并且长时间地走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头。为解决伴随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而产生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美国社会迫切需要采取新的发展策略迎接时代挑战,而终身教育被认为是谋求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终身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成人教育走向专业化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发展的核心。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的,“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是成人教育”。在美国,成人教育实践成为拉动终身教育发展的火车头,成人教育的不断专业化是美国终身教育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美国成人教育已逐渐摆脱了教育领域的边际地位,在理论方面逐渐健全自身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成立了专业组织,从事专业活动,并且扫盲运动不断走向深化。

(一)成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

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里程碑当数1966年美国成人教育教授委员会(CPAE)出版的《成人教育——一个大学新兴研究领域的概要》。此书对美国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成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对课程、成人学习及教学方法都进行了探讨。综观当代美国成人教育的理论领域,基本围绕四大问题展开,即成人教育课程、成人学习动机及需求、成人教学与培训和成人教育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使得成人教育理论具有较多的经验性色彩。这些领域构筑起当代美国成人教育研究的“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未来的研究趋势。

(二)成人教育团体的发展

近年来美国成人教育领域的专业团体发展非常迅速,从地方性团体到全国性团体,乃至各种国际性的专业团体,成为成人教育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际性的成人教育组织主要是国际继续教育与训练协会;全国性的成人教育组织如美国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这也是美国当前最重要的成人教育专业团体之一;而地方性的成人教育组织有很多,典型的如威斯康星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密歇根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等。这些专业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相互交换和沟通有关成人教育的信息,在实践中相互协作,并共同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成人教育社会氛围,推动成人教育的立法,争取政府以及各种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使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三)成人扫盲运动的深化

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和社会从学习化社会和社会公正的高度,进一步对扫盲予以关注和支持。当代的美国扫盲运动自1979年福特基金会的文盲报告之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国会于1984年对《成人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强调为成人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至少使他们达到高中水平。美国政府为此推行了“成人基础教育计划”,由联邦政府每年拨款1亿美元,资助6万名教师每年为300万成人提供基本技能教育。位于哈佛大学的美国成人学习与扫盲研究中心(NCSALL)为扫盲运动提供理论指导,而民间的成人教育者也自发地组织起各种志愿扫盲组织,比较着名的有“劳白赤扫盲组织”和“自愿扫盲者组织”等。扫盲运动的深化是当代美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成就,表明了美国社会实施“全民终身教育”的决心。

二、终身教育成为制定教育政策和法律的重要原则

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法规的重要指导原则和组成部分,这突出表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政策与立法进程中。各种终身教育的政策与法案,从不同领域和侧面对公民终身教育的权利、义务和保障作出规范,从而使终身教育的推展获得了国家力量的保障。

(一)1966年的《成人教育法》

美国1966年正式通过了《成人教育法》,后经1970年、1978年等数次修订而日益完善。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立法的目的,包括扩大成年人的受教育机会,鼓励发展成人教育计划,培养成人成为更有才能和更负责任的公民;2)基本概念,对法案中的成人、成人教育、成人基本教育、社区学校、地方教育机构、州、高校等进行了法律的界定;3)经费问题,包括联邦拨款及其分配、经费的支付、师资培训经费等;4)教育实施,包括州的计划,成立研究、发展、推广、评估和情报中心,建立联邦和州的咨询委员会;5)优先群体,法案提出改善成年印第安人的受教育机会,对印度支那难民提供紧急成人教育计划,开展移民规化教育。该法案确立了当代美国成人教育的法律地位,为终身教育的导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1976年的《终身学习法案》

197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案》(也称《蒙代尔法案》),对终身教育提出了一个极为宽泛的定义,包括成人基本教育、继续教育、独立学习、农业教育、商业及劳工教育、职业教育及工作训练方案、双亲教育、退休前及退休人员教育、补救教育、职业及晋升教育以及协助各

机关团体运用研究的成果或创新的方法服务于家庭的需求及个人的发展等,涵盖面极为广泛。《终身学习法案》的颁布,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对学习的终身化政策的高度重视,以及推动终身教育的决心,标志着终身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三)1994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当代美国,终身教育被认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手段之一。1994年,克林顿政府向国会提交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获得通过,这一为期6年的时限法成为美国90年代后期教育改革的法律依据。该法案对从儿童到成人的各种教育形式提出要求,强调培养儿童的“终身学习能力”,强化教师的“继续教育”,确定了教育与训练在美国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并展示了联邦政府为完成目标的决心与魄力。该方案的重要宗旨在于“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达到改进成人的技能,拓展其潜力的最终目的。”为确保美国成人教育的终身化得以顺利实现,美国教育部还成立了“全国中等教育后教育、图书馆及终生学习研究所”,专门就终身教育的相关议题进行研究。

(四)1997年美国教育的“四大目标”与“十大原则”

1997年,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教育总统”的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就《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实施具体提出了教育的“四大目标”和“十大原则”。在教育的“四大目标”中,较高的目标是“每一个美国成年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这是美国教育政策在终身教育领域的深化。而“十大原则”的第九条强调指出:“21世纪的教育必须扩展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之路导向美好未来,美国人不论年龄有多大,都必须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这一原则已经关注到终身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价值,关注到了终身学习机会的均等问题,推动了美国终身教育保障政策的研究与完善。

(五)加强就业培训立法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成人群体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相关法案已经颁布十余种。美国政府还相继颁布了1973年的《就业与培训法案》、1977年的《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案》以及1982年的《工作训练伙伴法案》等。其中1982年的《工作训练伙伴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及时个由政府与私人和民间团体共同参与推动的成人职业训练法案,要求每一个培训服务区(SDA)设立私立企业委员会,邀请地区内的企业机构教育单位、劳工组织、社区团体等多方人士共同参与成人的教育活动。1994年,针对美国经济调整后工人结构性失业相对增多的局面,美国政府制定了《再就业法案》,规定每一位寻求就业服务的职员,无论其失业原因是什么,均有资格在统一认定的标准及整合过的方案中获得所需要的服务。目前在联邦的资助下,许多州建立起“一揽子生涯中心”(One—Stop Career Centers),负责探索一条将培训、就业和生涯指导相结合,对各种就业资源加以整合的新路。

终身教育的法制化演变历程表明,美国终身教育的法律已由最初的主要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逐渐转向了强调个人发展需求,在实施中特别强调系统、合作、协调的理念,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成人教育工作。

三、终身教育资源走向丰富化和网络化

美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十分注意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资源的建设,不仅构建了系统的学习资源提供体系,同时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使之成为构建学习社会的一个“新景点”。

(一)推动传统学校走向开放

在美国,公立学校充分展示了教育资源的公共性这一特点,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积极参与者。这些学校一方面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开设各种夜校、周末学习班,另一方面积极同企业或地方成人教育社团联合办学。同时,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传统大学纷纷加盟构建学习社会的队伍,采取措施扩大向成人世界的开放,一批以“终身教育大学”或“终身学学”命名的大学和学院不断涌现。

(二)吸纳社会机构的参与

除了教育机构参与办学外,闲暇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和中小企业也都积极地参与到推广终身教育的运动中来。就制度化的成人学习机会来说,非学校机构提供的机会远远多于学校,这些机会来自于农业开放讲座、社区团体、民间企业、都市娱乐组织、教会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图书馆、以及劳工组织等。通过市场机制,这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发挥出潜在的教育潜力。

(三)发展网络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美国的网上成人学校、网上教学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它超越时空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地安排学习,给面临工学矛盾、家务拖累、资金不足、流动性大的成人学习者,尤其是妇女提供了接触品质学习资源的机会,也为中小学课程提供了更多的补充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在网络教育领域,成立于1977年的电化教育委员会(Instruc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Council,简称ITC)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其成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近600个教育机构和院校,旨在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提供资讯与学习资源,拓展和提升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是ITC开发的一个学术活动的网络平台,其栏目主要有:1)新闻与目录,提供远程教学方面的近期消息、动态和专题论文;2)项目管理,向会员项目管理和进展的通知、会议纪要和简报等信息,以及有关的基金援助、合作机会与协作意向;3)法规援助,提供远程教育法规、研究报告和法律服务;4)远程教育信息库,公布远程教育文献和数据,如研究报告与摘要、在线课程、北美网站集锦、远程教育法规咨询等;5)年度远程学习会议,该会议是ITC的学术年会,发表远程教育研究论文,交流工作经验;6)出版与研究,ITC网站的一个特色栏目,主要提供院校的出版动态和文献摘要,以及大量的共享案例、资料和数据,注册会员可以在线下载。

四、社区学院成为推进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机构

目前美国有社区学院1123所,其中公立980所,私立143所,在校生达1050万人,占美国在校本科生总数的45%,年平均学费为1518美元,学生平均年龄为29岁,约36%的为全读生(即一个学期选12学分以上的课),64%的为半读生。社区学院收费低廉,学生可以在家食宿,吸引了大量的成年人和少数民族学生。社区学院成为美国创造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普及模式。

(一)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

1.交通便利。社区学院是地方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一般开办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有一定规模的社区中,社区学院面 向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年的教育在入学和就读方面非常便捷,因此它是的的确确的走读大学。交通便利和走读使得学生的就学成本大为降低。

2.学费便宜。在所有高等院校之内,社区学院的学费较为低廉。通常学生只付学费和各种专业课程所需费用的1/3或以下,其余2/3左右的经费来自于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甚至所有的费用都来自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家境不好的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于联邦政府、州政府或民间赞助者的助学金、补助或帮助。此外,学生往往可以住在家里,这样也就减少了住宿的开支。

3.面向大众。社区学院对大众开放,没有入学考试的要求。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入学。

4.办学灵活。社区学院的课有白天的,也有晚上的,有常日的,也有周末的。有的在校本部上课,还有在学校分部或是当地中学或图书馆上课。学生可以一次选一门课或几门课;他们可以读一学期或读一年。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随时来读或随时停读,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一般来说,学业可以在两年内结束。

5.课程设置从需求出发。在州政府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各社区学院可开设各种对他们本学区有价值的课程和科目。譬如,市区的社区学院就不会教与农业或兽医有关的课,而在乡村的社区学院就不会教工业制造或房地产业的课。

(二)社区学院的任务

1.大学预备教育。美国社区学院为有志于到大学继续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开设课程,学生结业后通过考试获得副学士学位,转入大学三年级学习。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调查显示,36%的人读社区学院的原因是为了向四年制学院或大学转学作准备,34%的是为了掌握一项新职业所需的技能。社区学院和大学签定校际间或全州范围内的协议,保障其毕业生顺利转学。

2.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社区学院的重点,大约2/3的学生学习职业技术,获得工程、商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学位,只有大约25%的学位授予人文类学生。专业和课程设置根据社区经济和社区生活的需要,一般由工商业企业审定。为工作而教育从一开始就是社区学院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成人及继续教育。这是说社区学院主要为在职人员进修或补修某些课程。选学课程的规定和学习时间的长短非常灵活,可以全日学习,也可以业余学习。社区学院承担了更多的终生学习的义务,它们不限次数地向想重新学习的人敞开大门。1986年,美国社区学院进行了几乎100万继续教育的课程、方案和研讨会,并执行了3万多项特别计划,非学分制招生人数等于并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了学分制招生人数。社区学院通过周末研讨会、专门的学院以及校友学院,对社会政策的制定者进行继续教育,例如记者、董事长、国会和立法机构职员、法官、高级文官、工会领导人和牧师等。

4.补救性教育。这是说社区学院主要是为学习上有困难的人设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卡内基高教委员会呼吁社区学院承担解决美国部分青年受教育不够,就业困难的问题,要求对他们进行知识补救、就业咨询和劳动指导。学生及时次进入社区学院时,学院专门对他们的读、写以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行认真评估,给学习准备不足的学生安排强化教育方案,以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弱点并掌握自立和高效学习的技能。

5.社区教育。美国社区学院是建设新社区的重要缔造者。约翰·加德纳提出,“社区学院可以发挥召集人的作用,使各派别和有各种利益的代表坐在一起,非官方地但是严肃地共同讨论社区问题……学院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召集者、一个有价值的论坛、一个讨论共同利益的会晤场所”。除此以外,社区学院还有为社区推广文化的任务,它们是社区的文化中心,扫除文盲也是社区学院的基本任务之一。

终身教育论文: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摘要: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可以说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它对终身体育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长远效益.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为更好地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其健康人格,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终身教育;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培养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可以说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它对终身体育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长远效益。

一、高校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主要场所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

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一个人一生都必须接受教育。它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等教育的一切方面,贯穿人的一生,从幼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所接受的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终身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认为,“终身教育显然不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它包含着每个人生活的基本问题,新的态度、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终身教育使我们理解和认识个人在其中显示出的新的意义的整整一系列基本情况;它为影响着个人和社会命运的某些重大问题找到了新的答案”。他还指出教育应贯穿于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学校教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占一个人一生的10%一20%,其中80%的教育是在学校以外得到的。我们面临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学习充实完善自己,终身教育能够保障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实现自我,能够真正的实现机会均等,使人生的一个阶段的教育改变为终身的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风行的“终身教育”思潮的必然发展。1968年终身教育及时次成为国际会议的议题,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整套理论,形成当前国际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一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北京体育大学王则珊教授于1987年率先在我国开启了终身体育研究的先河。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以及接受体育指导和教育。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旨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兴趣和爱好,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为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从事体育锻炼做好准备,体现了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观,随着终身教育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体育不仅是学生时期作为人的发展手段,也是贯穿一生的主要生活内容。

(三)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健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1,高校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就高校体育本身而言,它可以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坚持性。主要表现在能持久地保持充沛的精力,有始有终地不懈工作,能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地去克服困难,不为所处环境内外的干扰因素所动摇。二是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踟蹰疑虑、优柔寡断的现象,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自信能克服。三是自制力。主要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能够抑制感情冲动,和善地与人合作共事,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在各情形下理性地处理问题,能够遇事不急不躁,能委曲求全等。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一切都会成为空谈。4.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和核心,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助于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途径

(一)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理论和方法。首先要从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体育要素上来拓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自觉参与到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当中去,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其次,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把学生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加进来,如武术、气功、太极拳、健身跑、游泳、网球等。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游戏性、健身性和时代性。课程设置应依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基础、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区别对等,充分调动这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和张扬,同时也使体育课程内容向多层次方向发展。体育课的开设时间、方式可逐步趋向机动灵活,如登山远足、郊游则可结合假期或野营活动组织教学。这种灵活的课程安排可使学生有多重选择,增加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机会,有利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再次,教学方法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要改变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逐步实现变灌输为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样、变封闭式为开放式,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应从堵养终身体育意识的角度出发注重评价的性,把体现情感目标的有关指标纳入体育学习评价之中,开始逐步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重视个体评价,主张以个人的进步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加强宜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形式,如校报、橱窗、黑板报、广播电视、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形成良好的体 育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校运动会、体育节、体育比赛、俱乐部、体育知识竞赛等)。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中,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各种活动自然渗透以每个学生的中心,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自觉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最终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优势项目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是激发人们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在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高校学生中进行终身体育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和对体育的个体要求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项目,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从而为学生以后能够更长久地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逐步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以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改善高校体育设施

运动场馆、设施、装备是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是从目前全国众多学校的现状来看都十分匮乏,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和发展。同时,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部门开展体育教学、运动竞赛、训练竞赛、群体活动以及场地维修的经济基础,随着体育改革发展,学校体育各项工作蓬勃发展,体育经费开支日趋增大,但体育资金在大多数学校还得不到应有的增长,各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各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应的政策,切实扭转高校体育部门经济地位与实际需要严重反差的局面。

(五)实施课内外一体化

课内外结合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和途径。我们应因人而异地建立个性化的锻炼模式。把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体育健康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同时上课时要突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体育意识和让学生掌握2—3项自身热爱、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并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课内计划,纳入考试评价体系中,使学生能真正从观念上、行动上确立终身体育锻炼观,并使其终身受益。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应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方面人手,以战略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将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造就高素质人才。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下成人教育转型研究

摘要:成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高等院校为参照样本,分析了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全民教育下的发展特点,同时参考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研究我国的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旨在保障和促进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终身教育;成人教育;转型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阶段,面临着生源逐渐匮乏、定位不够、质量逐年下降的窘境。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转型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转什么、怎么转”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成人教育现存的教育模式

成人教育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等,同时还包括职业教育以及社区教育等。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对缓解高等教育的压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育的公平、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成人教育形式单一化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主要以学历的教育为主,很多的成人教育仍旧是以“应试教育”为培养目标,把通过考试作为获得成人教育文凭的途径,形成许多考生报名参加成人教育是为了获得文凭,是为了拿文凭而读书,而不是为了学知识而读书。

2.教学方式单一化

成人教育招生是面向社会的,学生在年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是以上班为主、学习为辅,因此容易带来很多学习和教育的局限性。全民终身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形成“校园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并不是为了拿文凭而学习,因此集中式的单一教学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成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成人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其生存和发展却不适应现在教学和教育的需求。成人教育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特色不明、教学定位不准等若干问题。

1.成人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后备力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展社会学生来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它所设置的专业和教学的内容却是根据普通高校的教育来进行的,从而导致定位于学术型的人才培养,却通过成人教育获得文凭。因此成人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招生特点来设置合理教程,而是生搬硬套,从而导致了成人教育边缘化的发展。

2.培训内容模式化

到成人教育学习的学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是成人教育的设置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仍旧是以最初设置的“应试教育”为培养目标,以考试来决定结果,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也没有考虑成人教育学生的独特特点。

3.教学方式单一化

当前,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都是以面授为主,大多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成人教育的教学计划基本都是高校教学的复制品,培养的目标和内容都为照搬照用,忽视了成人自身方面的特殊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参加成人教育的人员年龄和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的专业都需要进行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当前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特别单一,难以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

4.重经济效益

高校的成人教育的发展地位现已经处于“边缘化”的阶段,很多高校基本上都是把成人教育当做是摇钱树,把经济效益放在及时位,导致现在很多高校重视对外宣传而忽视人才培养,重经济效益忽视质量提升。而质量应是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济利益的较大化追求是民众对成人教育的不信任,也是成人教育畸形发展的原因之一。

5.诚信缺失极其严重

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与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样的,成人教育含有利益的成分存在,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的现象,这导致了成人教育的质量严重下滑,也使得成人教育的可信度逐步下降,动摇了成人教育在多年之前树立下的威信。这主要体现在、考试代考等弊端的出现,让很多的社会学生形成了花钱就能读大学的错误思想,对成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国外的先进经验

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同样也是“全民的终身教育”,对依托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很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对该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转型,在国外早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十分明确。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紧扣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理念,拓展高校的资源,让成人教育充分利用,成为成教的特色发展之一。这里的定位是充分考虑到了国民的自身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是理论需求,更重要的是实践的需要。二是注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高校在成人教育的发展上是集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受教育的情况,进行分类教育。如根据受教育的学生开展实践工作,成为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三是政策支持。许多国外的政策当中,都会有保护性的政策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来科学的引导教育实践工作,以吸引社会上不同的力量来主动地参与到成人教育当中,真正的实现全民化的教育,引导社会学生热爱学习的观念。四是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国外的成人教育多以社会大学、开放大学等形式来进行发展,使得一般的成人教育和一般的高校教育结合化,这样的无歧视、无差别的教育模式,能够保障成人教育的全民化,维持其持续发展性。

四、全民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的转型发展

1.构建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针对成人教育的学生文化基础落后,学习兴趣不足以及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可以在人才的培养和考试制度上进行改革,实行职业教育和一般教育的连通性,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建立既开放又灵活的教学模式,并实施学分制,对学分进行有效的认定,检验学习成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成人教育对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2.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社会教育的目标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当下看来吻合,都非常强调教育纳入社会的大背景当中,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的职责和义务,能够营造人人都学、人人想学的良好局面。因此,高校的成人教育应该与的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的交叉学习,让成人教育走进社会、走进家庭,让成人教育的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构建内容丰富的教育模式

当前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十分单一化,基于教育要从人的本质出发,让人能够“德、智、体、美”发展,因此要多角度地开设专业课程,不仅需要立足于专业知识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树立,将成人教育打造成多方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终身教育论文: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浅析

【摘要】

在教育事业中,社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优化教育方式,是实现终身教育的趋势所向。社区教育的有效发展,成为了终身教育中的促进力量,是使教育面向社会的重要发展途径,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

【关键词】

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一体化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续,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实现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广大社区群体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使社区所有的群体都能接受教育,促进社区成员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区的有效构建。在进行社区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社区群体的素质、年龄等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社区成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能够同步进行。

一、高效的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终身教育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人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在社区教育中,为了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教育,让人们不仅能从学校中接受教育,在参加工作后还能社区里继续接受教育。通过教育范围的扩大,为社会教育体系中的终身教育打下了基础。在开展社区教育时,社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能力不同、素质不同的群体,要根据教育对象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案,使每个人都能积极的接受社区教育,促进他们的继续发展。社区是居民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强化社区教育能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建立社区化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实现。

二、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人的发展方面分析,在人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接受外界的知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使人进行终身学习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在社区教育中,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机会,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让他们对社区教育认可,并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坚持不断的学习,并产生充分学习的动力。因此,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的学习通过社区教育不断完善。终身教育强调“时时”学习和受教育,社区教育强调“处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全员、全程、多方位”的教育。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力的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为实现社区全体成员具备终身教育思想打下基础。

三、优化社区教育的模式,促进终生教育发展的步伐

在开展社区教育时,社区工作者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模式,使社区教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终身教育的有效实现。在制定社区教育时,要摆脱形式主义的思想,本着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心态开展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展现代化的社区教育。在传统的社区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采用固定的教学场所,运用黑板、粉笔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参与学习的社区成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社区教育趋于形式化,不能真正提高社区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变化,在开展社区教育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教育,为社区成员创设网络教室,使他们能够足不出户的接受教育。网络教室的构建是社区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社区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调整学习时间。运用网络教育方式,给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成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同时,网络上的资源丰富,可以使社区成员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随着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学习,他们通过网络教室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使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实现了教育的实效性,为终身教育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模式的优化。在社区教育网络化的时代,运用网络教育给社区教育创设了全新的教育方式,使更多的成员参与到了社区教育学习中,实现了社区教育的社会化、广泛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社区教育者不能再及时时间掌握社区成员学习的情况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社区教育时,要把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发挥它们的优势,使社区教育能发挥实效,真正为社区成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平台。在面授教育中,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面对面的接触,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教育者对学习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面对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使教学活动能更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把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方式的优化,使社区教育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精心设计教育内容,面向社区不同的群体。社区居民是有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构成的群体。在开展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面向年轻人进行教育时,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优生优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网络教育的模式;在面向老年人进行教育时,可以采用面授的方式,选择老年人的睡眠障碍、不良生活方式、口腔卫生、膳食营养等方面进行教育。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每个群体都对社区教育产生兴趣,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并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实现。

总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把社区教育放到首位,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社区教育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推动力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社区教育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要认真工作,为促进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社区教育顺利、高效的发展。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及成人教育管理创新

摘要:

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详细阐释,并对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更科学、有效地推进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教育观念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建设社会文明与推进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与现代成人教育有着直接关联,换言之,基于现代成人教育长期发展背景下逐渐衍生出终身教育理念。目前终身教育理念广泛传播,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理念与成人教育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强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推进终身教育理念广泛传播相辅相成。目前终身教育理念逐渐发展与成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就终身教育理念形成来源来看,是基于成人教育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终身教育理念被认为是一个对成人学习、发展、创新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理念,该理念形成本质上与成人学习必要性与社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终身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对推动社会更好发展,促进成人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本文将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详细阐释,并对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更科学、有效的推进成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展开进一步分析。

1终身教育

1.1终身教育的阐释。自1965年朗格郎(Paul•IJ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终身教育的思想现已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涵盖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等核心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成为指导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未来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理论的广泛传播,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由终身教育的产生所引发出的巨大作用力和影响力,实际上远远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围。大凡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包括日常生活领域,亦都无不受到其冲击波的强烈震荡”。“教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变革新关系的形成以及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持续性教育和学习的必要,宣告了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或者说学校教育时代的终结,人类社会进入了后教育时代”。

1.2终身教育理念推动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人教育在社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各个国家对成人教育的进行开放政策,也对成人教育进行教育预算的支出。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如果像过去一样,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者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这是不可能的了。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现在,教育和未来的培训和教育任务的新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建立和发挥的作用能够为国家的教育奠定深厚的基础。如今,成人教育已经成为了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它是终身教育实现的主要的手段和实现终身教育理想的基本条件。终身教育以个人一生自愿学习为主,要求有个性化、多样化、非职业化的特征。在终身教育的本质中,个体发展多样性,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它就是以人为本,个性为辅,道德品质为优,增强学习的能力为主。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终身教育的发展也在侧面反映出成人教育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职能,发展可持续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拓展自己的视野,成人教育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劳逸结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创新

2.1彻底变革陈旧的成人教育观念,进一步强化对发展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理论上来看,虽然“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种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成人教育工作中来。然而,现实中常常并非是这样,作为突破教育观念、制度、模式、内容、方法等的一种新型教育-成人教育,其观念的树立与更新决不是一帆风顺的。终身教育的概念始终没有一个的理解,对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没有一个、深人和公正的认识。鉴于此,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成人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成人教育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培养各方面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实现教育民主化,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参政议政能力,实现和保障公民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2适应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注重成人的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强化对非正式的非正规的成人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体系,它必然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当今“教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变革新关系的形成以及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持续性教育和学习的必要,宣告了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或者说是学校教育的教育时代已经终结,人类社会进人了后教育时代”。由此,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非正式学习是今后成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人教育工作有理由要从这一现实出发,研究非正式学习的发生发展规律,重视和相应地组织好成人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做好非正规的非正式的成人教育管理。

3建立和健全为学习者服务的教育机制和体系

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个人对学习的需求与社会整体对教育的需求为前提。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和企业需要发展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当今的社会是人才的竞争的社会,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接受教育和学习,获取生活在社会中本领和本事,是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对成人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很多的成人返回学校学习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种技能,所以,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开发为人们持久服务的学习教育制度和教育服务体系,是当代教育部门和教育家研究的课题和重要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在要求着处于社会中的人们要有更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对社会中的求职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学历证明是进入自己理想企业的基础,没有文化的人们只能成为最底层的劳动者。因此,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成为了成人自己的愿望,文盲时代早已过去,拥有更高的学识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知识水平要求的越来越高。人们的一生都和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而人才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是成人教育还是终身教育,人们都要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体系,促进未来的教育发展。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人教育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后,终身教育理论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但是由于有客观存在,终身教育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些问题。作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之一,在成人教育中确立学分银行制度迫不及待。学分银行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成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功利色彩,同时可以按照学员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确定课程,受到储蓄银行的启示,学分银行会自动存储成人学员在不同时期所修得的学分,类似零存整取机制,获得学分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实现不同教育机构的学分的兑换,学分达到规定要求之后可以支取即获得学位,从而真正满足成人学分学员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人教育

前言

信息时代,知识越来越重要,获取知识最直接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为了营造人人都能享受教育机会和资源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

一、终身教育国内外发展状况

1.终身教育在国外的发展

终身教育源于国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或机构在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1]。为了实现终身教育,主要在于提供教育政策支持,并辅以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支持。

2.中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前后,终身教育才开始逐渐传入国内,中国及时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契机,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终身教育,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不断地被制定,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概念被不断提出,形式多样化的教育不断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终身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终身教育的研究相对落后

我国对终身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仅停留在探讨和浅显的认识水平上,而终身教育的实践没有完整的雏形,在理解与实践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2]。

(2)各级各类教育相互分割且教育服务质量不高

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独特目标和教学特色相对缺乏;课程内容一成不变;课程结构设置也不合理,降低了教育服务的质量。

(3)终身教育趋于功利化

由于长期以来都推行应试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从成人教育的实践来看,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政府和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缺乏战略性规划。

二、在成人教育中确立学分银行的必要性

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学分银行制度的出现,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学分银行制度可以解决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具备多重社会身份,工学矛盾突出。学分银行制度里,成人学员可以随到随学,随时随地存储学分[3],可以不受工作、时间、职业等的限制,像银行存款的零存整取一样,允许集中也允许中断,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比如技能培训、考证等,学分累积达到一定学历层次或培训的学分数后,就授予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准其结业。

2.学分银行制度可以共享教育资源

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跟正规教育相比,较边缘化,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一般不能被满足。学分银行的设立,将有利于打造品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的沟通和衔接。

3.学分银行制度可引领成人教育走向市场

成人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满足成人学员的个性化发展。成人教育设立学分银行,学习制度人性化,课程选择灵活化,这就要求成人院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在规律和成人学员的需要。从而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引导下逐步走向市场。

三、学分银行理论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学分银行的机制建设需要理论指导,需要阐述学分银行制度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1.学分银行制度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终身教育并不是具体的,而是泛指,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理论是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它促进了学分银行制度的产生,学分银行制度在建立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终身教育理论的需要。

2.学分银行制度与学习自由的关系

学分银行制度的计量单位是学分,存储和兑换功能考虑到了学习的自由,学分银行制度里面学生可以自由选课,也充分体现了学习自由。

四、学分银行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

学分银行制度,顾名思义,有与银行相似之处,具备储存和兑换功能,只不过对象是学分。

1.存分机制

跟银行的经营模式类似,成人学员在入学时,学分银行会给每个学员开户,学分不断累积相当于零存,学分到达规定要求,可以支取即获得相应的学位。学生有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的自由权,体现了民主与公平。

2.兑分机制

成人学员在不断取得学分之后,关键是兑分。学分兑换的具体流程为:进入选课系统,查询学分,一旦考试通过或课程结业,学分自动存入账户,如果期间有所中断,重新开始后,原有学分会被重新审核,最终计算有效学分,并在系统里存档[6]。

五、结论

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我国为了推行终身教育也采取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措施,同时也兴起了形式多样的各种层次的教育。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重要实践内容之一。由于学分银行借鉴了储蓄银行的机制,学分银行的建立可以满足成人学员的个性化发展,同时由于学分银行学习时间和课程的灵活性,成人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分账户的存储,学分累积到规定的要求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按比例兑换。综上所述,在终身教育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大背景下,在成人教育中应用学分银行制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终身教育论文: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及终身教育

摘要:

近些年,随着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从终身教育视野下探讨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终身教育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终身教育;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被誉为“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可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媲美,它孕育着真正的教育事业”。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被各国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引发了一场最深刻的教育改革实践。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人士所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大幅度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

终身教育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5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划分为教育和工作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只是人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应当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终身教育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又包括横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2)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人们养成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终身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终身学习才是目的。(3)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模式。终身教育思想是全方面和多层次的,只有在理解其本质内涵以基础下才能有力开展相应教育工作。

二、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重视教育的起始阶段,重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和奠基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之后,人们纷纷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各级部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提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得到社会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

(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学习愿望日益增强。幼儿教师需要整天和年幼儿童打交道,工作繁杂琐碎,一些教师会感到“忙、盲、茫”。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理念的提出,幼儿教师对学习的需求日益强烈,专业化意识日趋增强。但是,由于平日工作的繁忙和自身学历程度不高,自学对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比较困难,多数希望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其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在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专业化程度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的成长并非依靠师范教育阶段就能完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职后继续教育对幼儿教师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号召,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扩大自己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很多非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更需要通过入职和职后教育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和教育方法,从而逐渐促进专业化成长。

三、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日益重视,但是整个教育培训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规划有待完善。

虽然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幼儿教师培训计划,但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偏远的市、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性,未将幼儿教师纳入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其次,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公办园和市直属幼儿园占有优先权利,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再次,对于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政府和园所往往只重视培训是否顺利开展,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关注程度不够,学习和考核的整体规划有待提高。

(二)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和主动参与。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现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多以培训形式展开,政府和学校部门按上级要求让一定比例的幼儿教师接受培训,教学内容大多是由教育专家及现有教学条件确定,容易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幼儿教师大多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而现行幼儿教师培训重视理论知识及相应教学技能传授。其次,教育方式上,容易忽视教师主动参与。现行教育方式一般以集中学习、理论讲授为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很多老师盲目接受、应付差事,无法发挥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

(三)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较大城乡差异。另外,幼儿园教师接受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过程中,农村幼儿园占有教育资源较少,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开展得极少,造成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四、终身教育思想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理想。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全世界各个阶段教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1.强化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一体化。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贯穿人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要将幼儿教师的成长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使幼儿教师一生都能受到一致的、连贯的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中,逐步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做好幼儿教师的入职准备工作,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还要转变思想,不能把继续教育作为幼儿教师学历的补偿,要注重通过继续教育使幼儿教师在思想和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

2.完善园本培训,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都在大力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可是落实到一个幼儿园,教师参与数量还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园本培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园本培训一般参与的教师比较多,而且可以在幼儿园经常地实地开展,园本培训可以幼儿园和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总之,幼儿园应该完善园本培训制度,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二)公平公正,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

终身教育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重要作用,社会应对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提供终身保障,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监督,尤其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仅要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还要确保培训名额落实到位,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绩效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指标,对教师、学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三)更新观念,构建系统化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1.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首先,由于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一个符合多层次幼儿教师学习发展的分层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比如,将新手幼儿教师、骨干幼儿教师及农村幼儿教师分层次进行继续教育,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培训目标,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其次,培训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发展性,要深入实践发现幼儿教师需求,力求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终身教育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所以培训中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自学反思能力。

2.突出教师参与的主体性。在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多提供机会让幼儿教师与专家或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在培训方式上尽量拓展培训形式,充分开展参与式培训,如示范观摩、说课评课、集体研讨等方式。就像终身教育强调的那样,教育教学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发展,不再是从外部强迫灌输,而是自由地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进行。

(四)重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发展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发展,还包括个体发展。幼儿教师如果单纯拥有超高教学技能和丰富知识水平,却无法在自己的职业中寻求到快乐和满足,这也是不幸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求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像终身教育理念提出的一样,教师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教师更好地“照亮”别人,实现其工具价值,而且帮助教师个人发展,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深入教师情意方面,包括教师的情感、期望、价值观等,注重教师自身成长,只有自身得到成长和满足,才会对该职业产生认同感,进而产生幸福感。走向幸福,才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教师作为每一位幼儿启蒙阶段的指明灯,其作用是巨大且深远的。因此,必须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彻底落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赵静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终身教育论文:终身教育下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构成终身教育体系的社区教育已然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试图探讨如何在教育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以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真正使居民享受到终身教育。

关键词:

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功能;建议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率先提出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一词,他指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曼雷和莫托则根据这一思想在美国的密执安州进行了实验。实验的具体内容包括:成立低成就教学班、举办青年及成年人生活、职业及康乐教育、为青年、成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推行社区辅导计划、征募热心的义务工作人员、设立地方领袖培训中心、举办领导训练课程等等。

二、国内社区教育产生的必然性

首先,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教育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缺失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素质教育问题、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老年化社会问题等等。而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的力量所无法解决也是无从触及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能够填补学校教育空缺的教育方式,这样,社区教育应需而生。其次,社区教育的产生还有着群众因素,及社会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社区教育的实质是针对人终身发展的教育,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提高社区成员的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成员的社会化、个性化,以利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社区教育的产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必然。普遍认同的终身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而社区教育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正是社区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才让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由思想变为现实。当前可以把终身教育体系归纳为以下几点:及时,终身教育把教育看成是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过程,即包括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它也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第二,终身教育的对象没有局限性,不管男女老少,贫穷还是富有,都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服务对象,它是为每一个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教每一个人学习生存的本领。第三,终身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当然也包括社会教育,也就是说,它包括了人的各个阶段,它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第四,终身教育的教育方式非常灵活,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通过与授课教师的面对面交流、通过网络、通过与邻居好友结成学习小组等等,它的内容方式都可以根据每个学习者的需求来决定,人们可以在这个体系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而社区教育正是对教育社会一体化的一种探索,从社区教育在教育的连续性、教育手段多样性、社会适应性,以及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可见,社区教育在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很好地贯彻了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社区教育的主要功能

及时,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是指人在一生中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社会各场合所提供的一切正规、非正规和正式、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总和。由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倡导的是社会全体公民都能够终身享受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对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而社区教育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第二,近年来,国内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区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社区已经成为了社会主要成员最重要的活动舞台之一,社区发展的对象是社区居民,是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社区的发展,有利于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要发展社区工作离不开以人为中心的建设,而社区教育则是这一以人为中心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就曾提出,社区教育是获得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和完善社区教育,能使社会持续发展。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学习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获得学习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机会,学习是整个社会成员经常的重要活动并成为一种时代标志。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社区教育的功能在于这种教育是促进社区发展、加强社区建设,将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基本手段,是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是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人及社会的发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对如何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几点建议

社区教育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它是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各种学习需求提供资源。由于参加社区教育的居民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同,因此,社区教育的内容不能统一而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当前的社区教育学院在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及时,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当前深知,活动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和生命,只有通过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才能不断深入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也才能逐渐深入人心,也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增强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取得社区教育应有的效果。对此当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开展适合各个社区的活动。由于各个社区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不同,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民们的年龄不同、爱好不同,所以,每个社区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内容的要求也不同,因而组织居民开展活动不能一概而论统一形式,而要丰富多彩、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二是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化。当前的社区教育活动形式不仅是专题讲座,还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当前组织喜爱书法的居民开展“春联进万家”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联系;组织居民志愿者在社区巡逻,制止高空抛物行为,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组织青少年参加“护绿小卫士”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定期组织开展“道德实践讲堂”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开展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等活动。三是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当前聘请居住在本社区的律师为居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为部分弱者维权;聘请社区卫生院的医护工作人员为居民进行免费体检和进行健康咨询,并且开设健康养生教育课,帮助社区居民掌握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邀请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的工作者到社区普及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识;协调社区内的各类书画兴趣培训班,在假期为学生提供数字化信息培训,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知识,教会孩子们正确使用计算机,避免孩子们在假期中长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第二,积极完善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社区教育,首先要有一定数量且素质较高的各类教师或者能担任专业授课的人员。而社区教育学院是街道社区教育的主阵地,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龙头领导作用。当前根据这一原则,建立了强大的师资库,首先从各级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聘请了多名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骨干教师,请他们担任社区教育辅导教师,同时也聘请了十多位在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的辅导教师,他们涉及各行各业,例如有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派出所的干警、司法局的干部、银行的理财顾问、文艺工作者、社区的居民等等。每学期当前都会调整兼职教师名单,充实一批年富力强、学历文化高的志愿者担任社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的授课内容在不同程度和规模上涵盖了各个阶层的社区居民平时生活和工作需要,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得每次的社区教育活动都能使不同的社区居民获得自己的各种需求。第三,加强职业性指导。生存是社区居民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社区教育的重点工作还应该更加重视社区居民的职业性指导,为在职的和待业的居民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教育。当前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周时,更多的是为居民提供短期技能培训,例如,当前为社区的残疾人协理员提供手语教学辅导,希望他们在今后为聋哑残疾人服务时能够扫清交流障碍;当前为待业盲人安排按摩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计算机网页制作和编排的课程教学,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能够获得一技之长,在今后自主创业和就业中能够增加一分成功的希望;当前也为家庭主妇们提供了烹饪和插花等家居方面的培训,为她们的日常家庭工作带来一丝新的乐趣;等等。通过这些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社区居民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课程不仅能带来知识,同时还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帮助,也增加了社区居民们对当前社区教育学院的信任。发展和完善社区教育,实际上也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并实现终身教育理想方面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通过实践,当前发现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充实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作为社区教育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社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在组织社区教育活动时,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融合为一体,统一策划、整体推进。在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辛勤努力下,国内的社区教育必然会结出绚烂的果实,当前将向建设学习型社会迈出扎实关键的一步。

终身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终身教育发展

摘要:

终身教育日益成为当前农村教师发展的诉求和选择。但是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终身教育方面的理念、业务水平等发展存在困境。因此,加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渗透、政府和学校创设条件支持他们的职业发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元自主开展自我职业教育,或许是破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发展困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终身教育;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发展困境;策略

近年来,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职进修、业务培训、轮岗交流等方式,使教师的发展问题有了切实的改善。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基础条件的制约,使得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理念认同、业务水平、职业技能还远未达到终身理念下教师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困境解析

1.1教育理念滞后,知识结构不完善,实践性知识水平较差

由于农村教师处在信息较为闭塞的地方,教学理念无法跟上社会的变革,教学水平难以跟上现实社会的变化,因此常常出现教学理念滞后于教育实践,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如电脑多媒体操作、网络资源的查找等方面,甚至出现年龄较高的教师还远远不如高年级的小学学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农村教学中让人尴尬的现象。教学理念的滞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实践性水平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老师难以将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相结合、对特殊问题和具体任务情境缺乏把握能力,从而不能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

1.2教师知识的发展过早进入退缩期,职业倦怠感强,成就动机弱

农村教师由于流动性差,缺乏外部的压力,一些老教师多年从事同一门课程,甚至长期在一个年级授课,使得教师对教学创新缺乏动力,甚至产生排斥和抵触的心理。虽然各级政府和学区也对教师进行一些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水平也相对有限。使得部分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明显,职业的成功动机很弱。而有一定教龄的老师,特别是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多数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有着来自家庭的生活压力,因此,这些都加剧了他们的排斥情绪,丧失了职业发展的热情。

1.3缺乏激励和成长的环境氛围

由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一些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面对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形势和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常常表现得很冷漠。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来说,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成长氛围的支持。同时,有些领导并非来自一线的语文教师,对这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教学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不鼓励,上级规定的有关待遇不能落实,挫伤了教师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农村的小学老师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差。

2终身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策略

当前,新的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手段都在发生变化,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人们的选择。教师承担着人类知识生产、传承的重要职责,更应该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武装自己,正视职业发展的诉求,重构职业目标。具体说来,应该做到:

2.1让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的自觉选择

终身教育提倡者朗格朗说过,教育应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贯穿着人的一生。终身教育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校学习,也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一切正规的、非正规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所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平衡,发展提高专业水平。

2.2政府和学校应该提供政策的保障,完善激励机制

农村小学教师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把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工作作为各自任期内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并强化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农村小学应创造一种适合教师成长的机制,如实行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对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成就者,在学习、进修、奖金等方面有实质性倾斜,以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发展。另外,农村地区的小学由于交通不便,信息落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落后于城镇,因此,农村学校应与城市较先进的学校建立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它们的校本研究活动,发挥城市学校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元自主开展教师职业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迎合终身教育理念背景下的职业发展新需要,进行多元自主学习。在知识发展的内容方面,应深入探究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特别根据农村小学生的接收能力、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在职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培训,通过研讨会、个案研究、角色模拟等方式,将实践性知识转化为理论知识。通过培训,使教师的不同意见可以互相交锋,产生思想上的火花,与同行的交流逐渐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总之,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于本学科的教学发展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资源整合,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促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信念,从而进入专业发展的更新期,继续追求专业的成长。

作者:朱玉华 单位:福建省龙海市卓岐小学

终身教育论文: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地位

1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都是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成人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其所接受的幼儿教育、普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为其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知识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普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而成人教育是其延续,相对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更为自由,方法和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内容也更为丰富和广泛。成人教育的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终身性决定了其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教育难以达到的。终身教育的主要发展对象是成年人,成人教育中的成人高等教育更符合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动力。所以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和密切关系,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思想基础,其可以较大限度地体现终身教育的原则和特征。

2成人教育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尺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创建一个学习型社会,不仅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重要动力,同时也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尺。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其完善均要以创新型的成人教育实践作为前提条件。成人教育发展得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得越完整,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也变得更加快速和简单。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看出,其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2.1成人教育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很多教育内容的开展是针对进入更高一级的教育而设计的,从而使得部分学生由于某方面知识的欠缺而不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此外,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教学周期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而难以让更多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使得很多工作岗位都存在知识老化、知识缺乏等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及时通过自主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精神享受、自我服务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由于传统教育缺乏灵活性,教学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所开设的教学课程也相对简单,难以满足在岗人员对知识学习的要求。而成人教育的导向是满足社会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慢慢形成了其特有的教育理念以及运行机制,将培养对象的范围扩大为以在职的工作人员为主,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习者的业务知识、交际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成人教育已初步建立了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办学形式和招生制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2.2成人教育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开展的远程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并且其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教育效果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远程教育突破了许多传统学校教育难以克服的弊端,可以让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自己觉得需要加强和补充的知识,可以借助科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终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成人教育,在丰富成人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扩宽了教育范围和教育对象,使更多成年人有机会接受终身教育,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由于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随时随地性以及可选择性等特点,让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自主学习,这就使得学习者在丰富自身知识、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就目前来说,远程教育是受益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受欢迎的一种终身教育形式,为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2.3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应用型人才

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技能培训是指根据国家的职业技能标准和分类开展的规范性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在职人员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从而使这些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大大提高,使其更好地在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因此,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完善了劳动力结构,使得中高技能级别的在职人员比例有所提高。

2.4成人教育是沟通终身教育与人们生活的重要桥梁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分支,由社区成员组成、参与和管理,包括公德教育、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健康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而社区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成为社区成人丰富知识的新途径。社区成人教育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教育内容的覆盖面也相对较广,包括养花养鱼、养生保健、家庭理财、水电维修以及棋牌竞技等等。总的来说,社区教育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年龄层次、技能特长等情况,设计符合社区人群、实用性较强的教育内容,是沟通终身教育与人们生活的重要桥梁。

2.5成人教育中的企业教育实现了终身教育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企业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又一重点发展领域,是在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中,结合其具体的实际情况,针对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的培训和教育。将成人教育的范围扩展到企业教育中,对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创建学习型企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促进了终身教育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使企业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成人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完善成人教育制度,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成人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丰富了终身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使更多人从中受益,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也是沟通终身教育与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桥梁,成人教育中的企业教育实现了终身教育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作者:郭雅丹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