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教学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点滴谈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发展。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又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时,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2.剪切或复制;3.打开目标文件夹;4.粘贴。将它与Word进行比较: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字块);2剪切或复制;3.将光标移动插入点;4.粘贴。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教师也可通过打开多种应用程序窗口,对菜单进行比较,发现通常情况下,文件和编辑菜单中的项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键盘命令也相同。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了相似性,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用这种方法时,选择的类比对象要恰当,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观察对象,培养能力
对象的方法与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巨大应用,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例如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他的不同性质决定着不同用途。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统一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它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物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窠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影像、动画等)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跟其它学科相比,软件的操作变化多端,而且这些操作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如果仅仅单独的罗列这些基本操作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这些操作串接起来讲解,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能自己去分析解决。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发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连接,分段,段落调整,段落排版,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设置打印页面等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集体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如拿一张已排版好的较为复杂的文章或表格,让学生尽量做到与样文或样表一致,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拓宽认知,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上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 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穿插工具软件教学,如看图软件Acdsee、豪杰图象浏览器,图形图象处理软件画图、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视频播放器MediaPlay、超级解霸,Mp3播放器,音频处理超级录音机,防毒杀毒Kill、Kv3000、瑞星杀毒软件等,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并融合时代气息于一身的现代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本应是令学生向往、充满生气的,但近些年来许多地方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却出现了教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并融合时代气息于一身的现代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本应是令学生向往、充满生气的,但近些年来许多地方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却出现了教学危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呆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信息技术课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课,有逐渐边缘化的倾向。
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反思我们当前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化解这些问题?
及时个原因就是计算机已由神秘事物变成一件“家用电器”,学生对计算机的新鲜感逐渐降低。总的来说,在二十一世纪之前,计算机通常还是昂贵的代名词,往往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学科以前几乎没使用过计算机,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令他们陌生,感到神秘的新鲜事物,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心,那时的计算机课成为学生神往的一门课,条件虽差但学得很认真,课堂纪律好。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走下“神坛”,在社会和家庭日益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的新鲜感逐渐降低,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学科之前已经玩了多年电脑,电脑用的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按照人的认知原理,在计算机日渐普及的年代,“计算机”已不是他们头脑中的新鲜事物,因此也不再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脑神经刺激源,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主观能动性在无形中消失了,不少学生几乎不听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课,而去做其它学科作业、看课外书、听MP3、做小动作等,只是等到上机课的时候才会向机房 “发起冲锋”,但其主观上是还去玩游戏、聊天、上网等等,信息技术课学科老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感到很是无奈。
其次就是教学内容重复单一,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步伐。当今的信息技术课,比较一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教材,就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几乎是重复单一,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还在重复地学习: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组成、Window98、“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更名、建立文件夹”、Word97或Word 2000等,软件版本和知识体例远远不能反映近一、两年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教材再怎么不好也比没有教材好,老师不能不用,但往往照本宣科,无奈地按教材内容授课,学生学得乏味。可以说,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最是无奈的一件事了。现在试作如下比较: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强调动手、淡化理论,小学生未知的东西较多,所以对信息技术课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开始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都有要求,由于学生年龄不大,比较听话,课堂纪律也不错,也比较好按教材教学,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学校机房设备落后,教学效果其实是难以保障的。对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来说,高一新生的现状基本上是这样的:学生大多是见过或用过计算机,较多学生有上网或用电脑的经历,计算机已不是他们心目中的新鲜事物,到了高一再来重复学习过去基本上学过、听过的信息技术内容就比较反感,他们自认为只要能到机房上网就可以了,教材上的内容已经没有多大的意思了。但事实上,往往他们对计算机知识是一知半解,也有很多误解和无知,但却自以为是,并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机操作习惯。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缺乏新颖性、时效性,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被学生认为是最没有意思的东西,因而理论课也就成了 “没有意思”的课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死守教材,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时代性。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妨进行如下自我反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这样的一个现状:教师常常对可引入教学的时代元素缺少挖掘,对教材内容缺乏推陈出新和全局安排,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你所教的东西到底对学生有什么用处,对于所教学生的总体情况和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教学就是被动地授课,课堂语言没有诱导性设计,所讲内容没有发散性、延展性和反映计算机近期发展成果的时效性,甚至连教师自己授课的精力都不充沛。试想,这么枯燥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又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四个原因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不够。一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人文关怀和业绩激励机制及科研创新奖励机制。学校未能出资鼓励他们对学生开展兴趣培养,未能支助他们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或技能的培训、竞赛,未能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水平竞技比赛,未能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长向校园网提供为其他学科制作的公用课件和便于拿来就播的理化生实验动画元件和人文学科的音视频合成动画元素,未能建立起信息技术教师的业绩竞争机制去激励信息技术教师对业务进行科研和教学研究。二是不重视硬件投入,缺乏必要的资金用于设备维护和硬件升级。不少学校机房的现状是:计算机数量不够,配置落后(计算机机房设施往往比主流配置平均晚五年左右),计算机运行又慢又卡,硬件的投入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现在频频出现上机课学生逃课的现象,有学生认为理论课没意思,上机课机子(计算机)又不够,就算有机子又不能流畅运行,操作快一点话就卡了。一些学生就干脆不去机房,呆在教室里干别的事,对信息技术课很是失望,觉得信息技术课可有可无。
信息技术学科应如何走出死胡同,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焕然一新?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件大事,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学科及教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采用什么方法呢?我们不妨尝试作如下设想。
及时、从小学到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有发展性、整体性、时效性,是经过总体
规划形成的激发科学创新的认知体系。建议出版社至少每两年对教材进行一次修订,作一些新的增补和必要的删除及勘误。信息技术学科大致分为记忆理解类和手动操作类两类知识。教材应对记忆理解类知识建立单独的学习框题,但不同阶段的教材的用语要符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力求无误。比如:计算机应用?发展?组成、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文件名通配符、同名文件相关知识、剪贴板作用与特点、算法设计、各个编程语句和函数的用法等,是理解认识类;有的直接记,有的要理解,教材的讲解就不能含糊不周,应作到科学。手动操作类知识,如:键盘指法、鼠标操作、Windows窗口操作、文件操作、制作Word电子小报、电脑绘画、编辑程序上机调试等,教材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完成同一任务,并对各项任务的基本的、常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进行必要的小结。电脑操作中常有一些没写入教材中的小技巧,教材也可以鼓励学生查阅电脑报刊杂志或上网搜索,开展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第二、学校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注意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保障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投入。学校不应只抓升学科目,而要实施素质教育,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发散性、时代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并鼓励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技能培训/竞赛和信息教师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水平竞赛,或给信息技术教研组一些有偿的项目去做,如:维护校内计算机,开发一些校内实用软件,帮助其它学科制作课件和动画元件,建立校本资源库等等,奖励对学校有贡献、创新有实绩的信息技术教师。学校应改善信息技术教师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他们主观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提高了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勇于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本人的研究,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如下三个要求:
1、精研专业,通备教材。这就是要不断充实新的知识和技能,专业水平要与时俱进,不吃老本,要对教材拉通备课,抓住教材知识体系,看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对教材讲述的不完善、落后和疏漏进行合理地修订和增补。
2、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根据情况设计教学。搞清楚什么是学生普遍知道的?什么是一知半解的?什么是及时次接触的?等等。教师只需问一问,学生普遍知道的就由学生完整地讲出来,教师用重复学生的话来表示知识点通过,比如鼠标的操作。学生一知半解但认识不清的,一种就是多让学生来谈,也许将多个学生的认识和观点归纳起来就完整了,比如改变窗口大小的操作,复制文件的操作。另一种就是学生经多次还言而不清、言而不尽的由教师就把这个“秘密”公布出来,提醒学生要搞清楚,比如,文件扩展名有关知识及重要性(Windows系统为什么要默认隐藏已知类型文件扩展名等)。对于学生及时次要接触的知识,教师要学会从其它学科或生活中发现学习素材或知识基础。比如: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为什么要学它,有什么好处,可从数学中找一些指数函数、数列等经典习题来引入,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解决它。如:高斯的神算、病毒的繁殖、印度国王的棋盘、趣味作图等等。
3、丰富教学语言,创建情境教学,打造“活”的信息课堂。“情境教学”本是英语情境会话教学的简称,但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也必须借鉴英语的情境教学方法,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信息技术学科必备知识的学习情境与氛围,全力打造灵动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让课堂活起来。下面以事例对比说明我的这个思想。
比如,以文件复制的教学为例,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传统教学与情境教学的区别。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学习的内容是文件的复制,这是必考的内容,大家要认真去学哈,那么什么是文件的复制呢?或者文件复制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来看,教材上这样说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文件复制的方法,文件复制的方法大致有菜单法、工具按钮法、鼠标右键快捷菜单法、快捷键法和鼠标拖动法(还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操作方法分类),我们将分别学习。现在先来学习菜单法,请大家认真听,作好笔记……”——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看似没有什么错误,内容到位,态度也很认真,但其实是有问题的,该教学没有创设教学情境,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听下去。
“同学们,你们好多同学有了MP3、MP4、音乐手机了,有的家里还有数码相机等。其实他们对于电脑来说都是一样的,你们知识吗?”学生一下就有了精神。个别学生在窃窃私语:“U盘”。教师马上抓住并放大声音说出来:“对,U盘,即Usb存储器”。教师问:“你们通过电脑向这些数码产品里面存些照片、音乐、电子书、电影等文件,用了些什么方法?这种操作在计算机里叫什么?”然后,教学按前面本人所讲的方法,对一知半解或知而不全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唤起学生自己对复制文件情境的回忆,教师激励学生站起来交流操作“经验”,体会在同学面前贡献经验的成功感,教师主要作归纳总结,对讲的正确方法进行表扬,不足或不够的继续鼓励其他学生再补充。如果学生再也说不出来了但知识、技能还有没讲完整的,教师可以故作神秘,比如:作悄悄状地说:“这个秘密,一般人我不轻意告诉他,快用笔记下来”。——这就是情境教学法。信息技术情境教学法要根据学生现状,站在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说起,以学生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到这个内容确实有用武之地。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由学生完成知识的归集,不足的和遗漏的再由教师“隆重”揭秘,而不是传统教法的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事无巨细,把学生灌得头昏脑胀。
活,就是信息技术课灵魂。活是信息技术课受学生欢迎的标志,活是信息技术课进展得顺利的标志,活是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较高的标志。活是信息技术教师精研“教材”和“学生”,实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总结,教师匡正,教学语言灵活诱人的结果。当然“活”的信息技术学科也离不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和学校(下)的重视,上下合力搞好机房硬件建设和升级修缮,学校领导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技术维护服务、资源建设服务,软件开发服务,为培养计算机爱好者开绿灯,减小信息技术学科与升学学科的差距,为信息技术教师提高生活待遇,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形成信息技术教师“三乐”(乐业、乐教、乐学)的良好风气。
活——全力打造灵动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材、上级部门与学校、教师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我们共同祝愿,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摘要
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改的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操作效果较为关注,但由于课堂时间、教学条件有限,很多内容在课上无法为学生进行演示,或学生无法亲自进行实验。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苏教版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形象。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整合
在新课改推动下,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学历、高素质、过硬的实践能力的人才,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指导教学,将两者进行整合。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科技也在不断走进课程教学,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生物教学来说,实现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中有一种教学方式叫做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生物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视觉、听觉的有机整合,还能让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感受,将成果通过更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调节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方法上,还能将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更直接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加明确,并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必要的教学内容中播放相关影片进行教学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教师立即进行解答,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只负责教而学生只负责学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整合的益处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基本都是教师在进行照本宣科的工作,提出的问题也很有局限性,学生只负责学习,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处于朦胧状态,似懂非懂,师生之间进行的互动也较少。新课改以后,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善并引进了新的教学设备,增添了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整合,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所需的图像、影视动画进行综合处理,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主设置教学主题,将所讲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得更加直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实现课本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现阶段的学生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网络信息也不陌生,但网络技术在发展中有利有弊,所以这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网络中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新颖、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找到要了解的内容,并出色地完成作业。
(三)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在经过一阶段或一学期的学习后,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很好的复习,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对所学的各个章节进行重复讲解,所以在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以往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播放,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将信息技术与苏科版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整合的具体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走进课堂
在苏科版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大量的道具,但不能将所需要的道具都拿到课堂上,即便有些道具方便带到课堂,但由于季节或条件的限制还是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应用。如在“观察花的结构”这项实验中就需要大量的花朵作为道具,这就增加了实验的难度,没有任何一种花朵是可以随意采摘的,所以在实验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找到实验中所需的内容,还能让学生观看得更清晰、生动,能很好地解决采摘等带来的问题。
(二)将信息技术作为师生进行互动的工具
现代技术较为发达,因而要正确利用这一点。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互动,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在进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项实验时,自行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网络上选取相关教学视频进行教学,通过视频中的试验,提出“在这项实验中淀粉经过唾液淀粉酶的分解后产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会看到,在不同温度下,加入碘液后淀粉的颜色会不同,在37摄氏度时加入碘液颜色不变,但在100摄氏度时,加入碘液后颜色会呈现蓝色,这就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观察越仔细,收获也就越多。
(三)运用信息技术生动讲解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更新较快,教材更新永远跟不上科学研究,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近期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如在关于“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需要小鱼作为实验对象,但传统的实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就可以选择近期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如用载玻片将小鱼的尾鳍压住,关注小鱼尾鳍的摆动情况,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达到实验目的,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实验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苏科版初中生物教学中是必然的,将二者进行整合以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对实验理解得更深刻。
作者:周婧玉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一、借助游戏来凸显学生的主动性
游戏教学是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组织有效的数学游戏活动,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键盘指法练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拼音打字游戏”,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从电脑小游戏中进行比赛练习,看谁做得既、用时又少,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而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率。
二、借助演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借助演示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学科的魅力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或者是作品展示中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的成果,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制作作息时间表》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制作的一个作息时间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之后,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基本的知识讲完之后,我组织学生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要求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包含在里面,以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方法来展现信息技术的魅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的信息素养获得的提升。
作者:李鸿鹏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向阳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现代信息技术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最旺的阶段,是学习的黄金阶段。但这是以学生对认知对象有浓厚的兴趣为前提。正所谓兴趣是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学生情绪低落,学习不积极,参与度不高,自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加一本教材加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枯燥无味,这如何能激起喜爱新鲜事物的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学生所熟悉且喜爱的教学设备,改变了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将以往枯燥的语言讲解知识转换成图文声像的综合传递与呈现,所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使得整个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展开积极的认知活动。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丰富而多样的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直观而丰富的表现形式,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等资料,通过教师的巧妙构思与精心设计来为学生呈现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情境,让学生眼前所见为生动的图片、逼真的画面,所听是悠扬而动听的音乐。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活跃而愉悦的教学氛围,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学生会保持长久集中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教学参与度更高,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植根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学科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更容易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来感受感性信息,并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如果只是就理论讲解,学生并不容易理解,而要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情境,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寓于直观形象的实际事物与现象之中,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突出学科特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理论条款,而是能够从直观事物中获取形象感知,经过独立地思考与思维上升为理性认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时,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又是举例又是讲解,看似讲得清晰透彻,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需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道德精神,以及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为此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强烈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独立思考与激烈讨论,从而总结出遇到遗产问题要本着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处理,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
三、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行为内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智育、德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的成败并非单单只是看学生能记住多少行为规范,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这些行为准则用于指导行为实践,能否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让学生做心中充满阳光,乐观生活,快乐学习的身心健康的青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现象与生活实际搬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道德准则与实际行动之间建立直观联系,尤其是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与场景,更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认可与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如在学习关于网络这一章节时,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平时学生上网的相关的资料,并截取电视新闻报导,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教学更具真实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讨论的热情,此时教师让学生就此话题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真实的实例面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不仅可以在认识上正确对待网络,同时还可以将所学与自身的网络行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这样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服务。
四、结语
总之,我们要正确对待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氛围,构建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进入更为丰富而宽广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展开快乐学习、主动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云 单位:河北省元氏县第七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生本教育思想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一、生本教学思想的特点
1.尊重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当相互尊重。但尊重学生时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管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就应当耐心的劝导学生,不能一味地讽刺,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如此便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生本教学的目标。
2.重视学习过程。
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规律,生本教育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例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者通过文字或图表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在上课时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其他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或者疑问等;,总结经验,突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重视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取得一定的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听取学生的意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相互交流。
二、生本教学思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结合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学生也经常与电脑接触,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也可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解幻灯片自定义动画时,教师就可改变教学方式,不直接进行操作,而是为学生展示一个简易的教学课件,在播放时先出示题目,点击后再出现答案。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看到过教师使用此种方式来教学,但是并不清楚过程,此时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听讲,此时教师在告诉学生这是利用了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让学生自主操作,并鼓励学生,此时学生就会主动去探寻知识,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2.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展开教学。
小学生天性好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尊重学生的天性,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内部结构时,教师就可利用学校已经淘汰的旧电脑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使用螺丝刀等专业工具进行拆卸,将硬盘以及内存条等拆卸下来,随后在一起研究该如何组装。此时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其中,在拆卸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生认识主机内部的各个部件,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计算机的结构,随后在讲解各个部件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通过纸牌游戏来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鼠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一举多得。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生本教学思想中,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思维与处理信息的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解《注册自己电子邮箱》一课时,教师在开课时可先让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操作步骤来研究,此时学生便能够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师可在旁边进行巡回指导,当发现学生有问题时就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还可让一些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同学,逐渐增强学生的地位,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本教学思想主张提高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在尊重学生天性的条件下活跃课堂氛围,如此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主动探索,最终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杨金权 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教学及游戏教学论文
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可能性
1.游戏本身的轻松有趣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我们所说的游戏化教学并不是指单纯的娱乐,而是指教师以一种比较幽默的、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技能,取代传统教学中长篇大论的教学模式。游戏和信息技术是需要整合的,把“学电脑”的思想转变为“玩电脑”,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学生能看到玩的机会,兴趣就产生了,注意力能容易集中起来,并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采用游戏教学法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
学生具有玩的天性,对电脑游戏很是热衷,这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也是小学生心理特征相符合的。小学生很容易接受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的事物和东西,教师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趣味性的事物和教学环节,学生的兴趣是可以通过活动培养的。游戏化教学并不是纯粹的娱乐,每个游戏的设定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教师可以对游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提升,学习就不是那么难了,学生的负担就减少了。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1.在课堂中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导入
每一节课都是需要设计一个导入,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作为导入,渲染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起来。游戏性教学具有新奇性、新鲜感和悬念性,学生对于新颖的事物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好奇。小学生注意力并不是能长时间集中的,而游戏化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起来。学生有兴趣了就愿意去学习,学习的态度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这是成功教学的及时步。我们以鼠标学习为例子,很多情况下教师只是把鼠标的操作方式直接的讲解给学生,学生认为很是容易并没有用心去记忆,因此鼠标操作方式并没有被学生掌握。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打开扫雷游戏,让学生自主玩扫雷游戏,并在一定的联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学生在扫雷过程中会不断尝试,理解鼠标的左右键有什么功能,在了解熟悉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赢得比赛的胜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与适当的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鼠标的操作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学生乐于其中,教师的压力也减少了,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老师能体验教学成功的快乐,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提高。
2.在巩固练习的时候对电脑游戏进行利用,能够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提升
教师在选择游戏类型的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出发点,让游戏化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且游戏应该适合学生的特点和具有操作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得到激发,教师采用的方式可以具有竞赛性,这样的比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采用的游戏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改,从而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自主创造游戏,让学生也加入到创造的过程中,把枯燥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快乐轻松的方式。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全过程关注并做好记录,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对没有赢得比赛的同学进行鼓励。我们以键盘录入教学为例子,教师往往是先把指法要点和手势教给学生,让后安排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内进行联系,学生是不是真的掌握了键盘录入的要点便不得而知了。此时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借助电脑上的金山打字通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学生有兴趣并积极参加到比赛中,还有动力不断熟悉和记忆键盘录入的要点,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对键盘录入的要点不断进行练习和巩固,并对回车键、空格键和删除键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强扭的瓜不甜,在学习中也是一样,过于勉强学生接受事物和知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适得其反,教师应该采取适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游戏的内在价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作者:胡海龙 单位:秦皇岛北戴河新区侯里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现代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这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激发学生兴趣更为重要。但是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采用单纯的语言描述、整个教学枯燥无味。趣味性不强、动态感不强、并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大多学生只是在机械应付、并不能集中思维与注意展开有效学习。这是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英语教学中、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枯燥而机械的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与声音动画等三维一体化的特点、可以将那些枯燥静止的英语单词转换成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听觉刺激。而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带给学生的感受是新鲜的。刺激是多方位的。所向学生展现的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美情境。这更加符合高中生的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英语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情境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想学好语言。就不能只是单纯而机械的背诵词汇,语法与句子。而是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之中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展开积极的交流与交际。但在传统教学中尽管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运用实物、道具等。但限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不能为学生提供自然而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对于基本的语法规则、语言规则学生只是机械记忆。学用脱节。这是学生语言运用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难以突破的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真实而自然的交际情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语法与语言规则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水平。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虚拟功能。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从互联网上收集与选取相关的图片、音频与视频片断等。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将学生带入虚拟的语言环境之中。展开视听说多方位的训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开口说英语、用英语。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提高对词汇、语法、句子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交际情景来运用不同的语言交流。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语言实际运用水平的提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学习素材
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机械照搬教材、将原本生动活泼的语言课上成了词汇,语法的机械灌输课、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只是局限在教材上。这并不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生活即教育。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尤其对于语言学科来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能够灵活运用。就必须要将语言的学习置于宽广的生活空间、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封闭教学观。现代信息技术以强大的互联网为依托、我们正可以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利用计算机超强的综合处理功能。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从而真正将英语学习与时展、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以教材为中心的开放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让学生掌握语言真谛。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与综合素养。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互动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是教师单方的行为。是知识的单向传递。现代教学倡导互动教学。提出要引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来展开主动学习与探究。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师生的共同参与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既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可以赋予学和辅助力。让学生使用、了解与学习语言。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为此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成功转换。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与驾驭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是由主演变成配角。少了一些灌输、多了一些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驾驭、多了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说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英语互动教学。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愈发重要。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驾驭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个互动平台、来在师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实现以学定教。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
五、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是现代教学下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提高对计算机的驾驭水平。要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而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才能让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作者:李清霞 单位:河北省元氏县及时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一、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学增添活力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并使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运用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生动活泼的课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特意为三年级设计的《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是小学生学习和研究科学启蒙的及时课,也可以说是小学阶段全部科学课的绪论课。它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大自然,涵盖了科学课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同时,它还要唤起学生对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关注,使他们产生学习和研究的欲望,进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得感性认识,体验成功的快乐,营造愉快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笔者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一看二做”的教学过程。一看就是观看有关大自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认识大自然的一些物体和现象。二做就是做实验,笔者先演示了两个有趣的小实验——“小喷泉”和“水往高处走”,再让学生动手做。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在动手做实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此时,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笔者再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科学这门课,科学课很有趣,它就是专门研究大自然的。
2.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书本中有的课文内容很抽象,仅凭教师的讲述,学生即使当时学了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并没真正理解、掌握,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而运用信息技术,却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教授《探索宇宙》一课时,发现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宇宙中的许多现象难以理解。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后又将实验和投影结合,让学生看到“银河系”的状态。笔者在圆形透明的水槽中装了一些水,在水中撒上泡沫代表银河系的星系,把它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学生从水槽的侧面看水面是平的,屏幕上的正投影也没有形成旋涡。当笔者用玻璃棒绕中心快速搅动水槽中的水时,水中的泡沫一起绕中心快速旋转起来,从水槽侧面看到水面中间向下凹形成锅底状,屏幕上的投影也形成了旋涡状。这样的观察是比较真实有效的,使学生有机会看到了平常难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丰富了课堂教学。
3.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暗箱”问题
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知识属于“暗箱”课,如《人的消化系统》《人的血液循环》《植物怎样“喝水”》等。这些课文要求学生了解人体的生理知识,知道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理解植物体内的变化等,要达到这些要求空洞的讲解往往难以达成教学目标。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好地解决“暗箱”课的问题。例如,《人的血液循环》一课,是典型的“暗箱”课,学生从外部无法观察到人的血液循环。于是,笔者就借助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了人的血液循环,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再讲解,学生便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解决了“暗箱”中的难题。又如,在《植物怎样“喝水”》一课中,水分代谢是植物内部的运动变化,既看不到也摸不着,要学生掌握水分代谢的全过程,仅靠做三个实验是不能说明全部问题的,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发展想象的空间框架,把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排出水分三方面的知识统一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去掌握。为了解决这个“暗箱”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动画,让学生在动画演示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排出水分的完整过程,把部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完整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4.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溶解》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做实验,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经过思维加工地运用语言表达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先让学生做“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的实验,让学生感知、认识并理解溶解现象。然后,笔者把这个实验利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放入水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慢慢变小,消失得无影无踪,水槽中的水却慢慢变红了。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做了这个实验,再用投影形式强化认知,大家都能说出什么叫溶解。把一个实验具体到细节的放大,容易使描述更清晰,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找准结合点
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是有效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关键。课堂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段、一个具体事例,甚至可以是解决一个知识点、一个具体问题,这样的简单课件也同样是一个好课件。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地结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要用得恰到好处,要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交相辉映。
2.体现主体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辅助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常常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定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和一些趣味练习及智力游戏等。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两个朋友在玩乒乓球,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随后,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充分讨论,教师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势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促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适时、适度
信息技术不是单个的整体,不能替代教师,教师更不是机械的操作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它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让学生易于接受。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听课中,大部分课件的播放时间达到了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三,课件成了讲课的主体,代替教师讲,而教师则成了课件的辅助工具,本末倒置,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适量、适度,不是量越大越好。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效整合,不仅能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为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蒋红燕 赵勇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 江苏省宜兴市新街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一、在信息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情感需求
生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多方面需求,重视学生的主管感受,在较大限度上满足学生多发面的需要,而学生的情感需求则是教师最应该注意的。众所周知,情感是教学的润滑剂,能够让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并有趣,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让老师在教学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更有成就感,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本质上可以总结为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他们渴望能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等人士的认可与赞赏。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并引导学生,通过鼓励,奖赏等方式使得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受到尊重,能够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激发学生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针对,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有差别地教导学生。举例而言对于一些腼腆内向的学生,教师就应当多多鼓励他们回答课堂问题,切忌不能过多的批评,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卑心理,就很难再让他们建立起信心,另外也应当让那些腼腆的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信息教学互动之中,让他们多去跟其他同学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对于没有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就要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心与解决问题的勇气,可以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渐渐的回复自信心。另外,教师也应当多多的和他们进行交流,不断地转变他们的思想,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利用情感交流建立具有活力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是贯彻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
二、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将课堂还给学生
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延展性与可操作性,小学生都会比较喜欢学校里的信息技术课,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普遍渗透,一些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内容,很多小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内容很多都过于陈旧。另外,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强的操作性,单纯的口头教学并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学习,所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只需要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内容与进度进行一定的把握,并在必要时刻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彼此互相合作学习,从而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举例而言,教师在教授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时,可以先利用10分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也可以找一两个表现很突出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演示活动,等所有人都掌握了之后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作品。另外,在教Word插入图片方法时,可以让他们进行看图说话等创造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三、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的发挥,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也会造成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抵触心理。而生本教学理念则是将学生视为主动学习者,将学生看做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将生本教学理念融合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而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生本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好的方法。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在教学之前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情景导入教学。举例而言,在计算机的组成的教学上,教师避免单纯地灌输知识,先让学生自己想想一下到底有几个部分,然后在课堂上直接对计算机进行安装,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有直观的认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教学的人性化,还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无论哪种应用方法,最核心的都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城 单位:兴化市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调动学生强烈的互动交流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互动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动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比如,在阅读《美丽的珊瑚》一文时,主要从颜色、形状、家族、种类、体积、繁殖等方面介绍了珊瑚的情况。对于从没见过真珊瑚的学生来说,很难想象珊瑚的样子。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多形式向学生展示海底珊瑚。随着画面的出现和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乐朗诵,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当教师提问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珊瑚时,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得、完整、科学。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声画并茂、视听并举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科学的学习情境,使互动阅读课堂活跃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呢?怎能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互动阅读课堂,使学生和多媒体互动起来,推动了学生的主动阅读,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二、通过各种互动活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
,综合提高语文互动阅读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思考和感悟能力的切入点。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推进学生互动阅读,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互动阅读、交流效果。比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利用“互动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把学生带进电子阅览室,让学生搜集网页上有关的文字、视频等材料,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这样,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的损失”这一中心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且不需要教师的强调和解释。这样,学生在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中,体验到了互动阅读的愉悦,享受到了阅读的成功感。这些,就是“互动阅读”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优化。信息技术突破了课堂上难用语言解释的难题,使学生在互动中“活”起来,综合提高语文互动阅读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在互动中拓展阅读空间,培养
农村小学生的交流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互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要妙用信息技术手段多角度训练学生,伸展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每一篇读文、每一部适宜学生看的影片,都有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此,教师可从读、观、思、写等角度启发学生思索:文中、片中的哪个人物、哪句言语、哪个情节打动了你的心?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启迪,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沿着各自不同的思路,酝酿各自不同的感受。比如,在阅读《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时,我首先播放三国中有关片段,从刘备、孔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入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发表感受。然后,我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推荐阅读这本书。我还让他们想想在自己所积累的诗句中,哪些是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来个小组背诗竞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设计问题。我这样引导学生:你一定想了解他的前因后果,请你围绕这个故事,至少提出有助于阅读这部书的三个问题。这样教学,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出一些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题目,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互动阅读课堂”的有机结合,给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农村小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农村学生创新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环境,这也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所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注意在运用中克服农村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其长处,相信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巧妙结合,必将对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为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互动起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杨春侠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扣庄乡任庄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一、在课堂预习环节,为学生做出即时评价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学生课前预习比较充分,他们就能够把握下一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了解到自己需要重点弥补的知识结构缺陷.学生作好充分准备,才能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在课前预习的环节里,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对学生做出即时评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九连环这一数学游戏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列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学生揣摩该游戏原理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游戏融入在一起,用数学知识解释数学游戏;了解学生是否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能否把数学原理转化为数学计算;了解学生是否能结合新的知识完成计算的过程.以这个学生完成九连环游戏的步骤为例,教师给出的评价为:游戏原理的解析非常清晰,游戏过程的计算非常,你喜欢哪些数学游戏,是否可以共同探讨?教师通过这些评语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还尝试引导学生从数学游戏这一着眼点拓展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微课堂、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即时给学生评价,让学生愿意自主进行课前预习.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做出语言评价
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会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应用语言的方式给学生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例如,在讲“抽样方法”时,有位教师曾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在这一节课开始前,这位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游戏的气氛,如应用声、光效果,把这一次的教学环境布置成一个综艺节目一般.这位教师指出,咱们今天先不谈教学的问题,记得我昨天布置给你们一些课前预习的作业,还给你们的学习成果打了分数.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们的作业成绩到底做得怎样了,我想快速了解你们昨天的学习成绩.有哪位同学能够提供给我好的方案,让我能够最有效率、最地了解你们的数学成绩?于是学生联想到昨天学到的抽样的知识.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主题,表示:谁能提出一个最完善的方案,我会给予奖励哦!这位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口头评价,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接受到学习的激励,感受到学习的引导,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式的学习任务,需要自动地搜集研究材料、分析研究材料、整合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做好综合评估.
四、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为学生做好相应的评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即时评价、语言评价、综合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作者:张文康 单位:江苏盐城市及时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呈现的特点
1、学生学习地位具有主体性
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教育还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其发展。所以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人为本。高校足球教学作为特殊的教学活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不能违反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在把握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足球课堂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足球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不同的教学媒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同时也各自有自己的不足与局限性。举例来说,幻灯片能够将静止的图像放大,可是却无法将图像以运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视频资料尽管能够动态化地表现出事物的运行、位移,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形状变化、相互关系等,可是却不擅长表现静止的图像。所以,高校足球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现代信息技术,必须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针对性。
3、课后教学成果具有实效性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足球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有优越性,但是如果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或者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没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不是好课堂”、“每一节课都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简单认为二者可以划等号,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就一定好,教学效果明显。事实上在足球教学中,足球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结合在一起,不能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较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足球教学水平
很多大学生对足球教学兴趣不高,这一点在足球技术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学生普遍感觉足球技术的内容枯燥,而且十分单调,因此非常容易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多种媒体同时集合在一起,图像、声音、动画等媒体形式能够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同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集存储、控制、组织于一体的集成环境,为学生提供模拟化、交互化、可视化、智能化以及重组化的学习环境。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足球教学,学生会在单位时间内感受到更多的信息,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足球技术,学生的学习欲望一定能够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2、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足球运动是一项体能项目,综合性比较强,并且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复杂、多样,教学内容不但包括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基本的技术动作,甚至还包括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运动规则等。很明显,教学内容的复杂多样不但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而且也有利于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压缩讲解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质疑、讨论的机会,而且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强化动作、矫正错误动作的练习环节,这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式中枯燥、单调的教学形式,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综合效应。
3、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示范讲解,而传统的辅助教学工具,如挂图、模型等也被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所替代。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不但能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感受教学信息,而且课堂上的信息容量大大增加,教学过程不再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大量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现代教学技术在足球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足球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营造更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方法
1、理论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由于高校教学条件有限,足球理论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有的时候也使用挂图、幻灯片等辅助性工具,可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足球理论课变成枯燥的概念性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很差。但是如果在足球理论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足球理论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学生不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虚实、快慢、远近的转换,而且所学知识也由复杂转为简单,由静止转为运动,整个课堂呈现出交互性强、便捷化、信息量大的特点,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受到刺激,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2、足球教学实践,注重学生肢体教学的分解
学生在刚刚接触足球的初期,只要依靠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来理解和掌握足球运动技术动作。教师为学生做出优美、而轻松的示范动作,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足球运动的美,从而能学到较为规范的技术动作。可是足球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会下滑,这就会使部分教师无法地完成某些难度较大的示范动作,或者完成的动作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这时候就会影响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但是如果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呈现示范动作,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足球战术实践,致力于提升足球团队协作水平
足球战术起源于运动规则,即它是在把握比赛规则和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比赛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攻守矛盾出现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足球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并与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足球战术教学大纲设立专门的战术训练与信息交流的平台。
四、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如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不仅为推动高校足球教学水平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此外,针对足球教学中的肢体分解动作,足球战术邓芳的教学难题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及讲解,都为丰富高校足球教学内容的丰富起到了一些有益的作用。总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较大限度的提升高校足球教学水平,还需高校足球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较大限度提升高校足球的教学水平。
作者:权华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生活元素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一、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学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仍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学生而言,他的绝大多数时间还是用在学习与考试有关的科目上,为上学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而对于与成绩几乎毫无关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而言,不仅学生不会过多的重视这门课,多数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和学生的结业考试,多数情况下教师或者学校也是进行“突击战术”,一次性通过,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习与成绩相关的学科。
2.学生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兴趣不高。
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这将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发展和授课带来极大的阻碍,授课教师的动力和教学热情也会大打折扣。加之目前学生学习考学压力大以及传统授课影响,许多学生把中学信息技术课作为“放松课”“休息课”,还有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在中学课程所占的课时少,学生更难融入到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
二、依托生活元素,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生活元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把中学信息技术课生活化,将会令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氛围更好,教学质量更高。
1.教师备课加入生活元素,改变教学思路。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基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旦教师的授课过程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氛围将会相当尴尬。为避免这种尴尬,教师备课时适当加入生活元素,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信息技术与生活元素深度融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模式改革创新的目标。创新是在教学备课中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课其实就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墨守成规。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要泯灭学生的个性。教师不要对学生做出统一要求,课后评价也要灵活多变,注重能力和创新方面的评价。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应该多研究、多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环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才能活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2.授课过程中重视实践课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中学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过程,作为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理论课的讲解又要重视上机实践课的操作,把生活元素加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为学生日后走出校园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习插入图片和插入艺术字这节课为例。在学习《插入艺术字》和《插入图片》两课时可采用两人合作的形式。教师可初步拟一个题目《我的微笑我的自信》,让学生两两结合分组,在幻灯片上插入艺术标题“我的微笑我的自信”。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自己操作,把自己的照片和字体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组合排列,然后让每个小组汇报组内采用的艺术字样式以及制作步骤,各小组相互点评哪一种艺术字更适合“我的微笑我的自信”这个题目。互评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选出作品,这样这节课就快乐地结束了。教师可以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总结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通过每节课的总结,积少成多,学生对这一节课便可熟能生巧了。其他课程同理。制作完成后可以由教师保存,制作成照片由下节课的时候再分发给各位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自主的实践插入图片和插入艺术字这节课,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能得到自己亲手拼接的照片,为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带来乐趣。其实,制作图片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边思考边探索,变换各种方式让自己的照片以最美的形式展现给大家,通过解决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个小问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此外,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还可以采取互问互答,情景展示,媒体展现等各种途径引入生活元素,通过各小组分析或者个人发言,合作完成课时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合本文所述,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唯有通过了解学生的爱好和要求后,不段创新教学模式添教学乐趣,把生活元素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才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
作者:占妙真 单位:惠安嘉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