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论文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1经济生活方面

学校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奖助学金发放人员的界定有一定要求,有的学生没有如实反映家庭状况,也拿到了奖助学金,平时的生活并不是简朴,却也是追求名牌电子产品、服饰等;学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拖欠学费,将学费挪作他用,使得一学期的学习付之东流,得不到学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毕业。

1.2就业方面

学生在书写简历时,为了夺人眼球,有意夸大自己优点;在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就不辞而别,缺乏应有的诚信和合同意识,对于学校的名誉及今后毕业学生就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大学生诚信缺失主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复杂,有社会、学校、家庭因素及自身原因。学生虽然生活在校园里,但通过各种渠道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同样会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不完善,大量的经济活动不规范,也会蔓延到学校,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政治生活中一些贪官,一些党政干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也是流于形式,简单的教学方法,大大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一些学校和教师的不适当的行为,也影响着学生坚守诚信的决心;我国的学生从小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长大的,学校、家庭、自身注重的就是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的水平相对发达国家相差较多,这也是造成目前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3加强诚信教育的方法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延续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探索新方法,重视、加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教师的责任。

3.1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是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加强大学生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培养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确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确立。当代著名人文学家汤一介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讲道:“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人文精神来加以引导。”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的综合、学科的交叉、文理的交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这就要求大学生成为专才,更要成为全才、通才,要情趣高雅,免受当前社会流行的功利主义、浮躁之风的影响,提高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3.2教书育人,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诚信建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相伴终生的,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决定着自身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率先遵守诚信规范。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敢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教师要爱岗敬业,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人格力量鼓舞他人,用才华和热情授业解惑,不辱使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

3.3健全考核体系,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

据学者归纳,发展中国家的大学里诚信情况不好,发达国家如美国、北欧等国家的大学中诚信情况较好,这与制度的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可借鉴美国现代大学体系中的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学校应组建专属机构来运作,以诚实、诚信、公平、尊重和负责为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具体的制度,在学校师生中广泛宣传,对于新生入学时,要求签署学术诚信保障书,让学生知道关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行为从定义、标准、处罚规定到申辩程序,若发现不诚信行为由组织机构按照规定给予处罚。将大学生诚信档案纳入网络化管理,作为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奖学金、评优、入党、研究生保送及就业推荐等的依据,可为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信用记录,引导就业单位挑选信用好的学生,形成守信获益、失信受损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言行的伦理导向与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家庭各方面密切配合,通过制度约束,少喊口号,不断探索、创新,培育出诚实守信的人才。

作者:周玉凤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缺失诚信教育论文

1政治信仰缺失

受西方思想的入侵,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渐盛行,好多高校大学生只向“钱”看,政治被视为实现利益的跳板。不少大学生在校参加政治或文体活动仅是为了考核及不影响评奖评优。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迷信和伪科学逐渐盛行,部分高校大学生遇到困难失去理性判断。各种宗教思想的侵袭,玷污了大学生的思想,使得青年大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2人际交往不诚信

以诚相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只有真诚待人,对彼此保有一种诚信的动机和态度,才能得到相互信任,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发展和加深,使得人际关系得到发展和巩固。但是不少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各种失信的行为。

3学业、求职造假

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并不专注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有的盲目于爱情,没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缺少学习兴趣,或者学习的文化知识不能很好应用。由于平时缺少知识的积累导致考试不能顺利通过,于是开始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作弊、打小抄上。久而久之,习以为常,甚至购买作弊工具。导致原来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产生不平衡心理,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水平,缺乏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4经济诚信缺失严重

当今大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他们或是不按合同还款或是不按时还利息,更有甚者毕业后拒绝还贷,很多同学恶意拖欠学费,这些诚信缺失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形象及声誉。大学生经济缺失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有的不只局限在道德层面,甚至触犯到法律,,对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构成威胁、造成损失。

5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5.1建立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档案

为规范和制约高校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引领大学生自觉诚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我国目前高校应展开的一项迫切任务。诚信档案的建立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推动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社会信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助力。

5.2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监督体制

为了孕育健康和谐的诚信环境,有力地促使高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高校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还要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应有效发挥学生主体的监督和舆论作用,加强信用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对失信者的行为通过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及时曝光,对守信用者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年学子引起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并主动信守保障,同时也能引起整个社会对高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关注。

5.3构建大学生诚信自律示范机制

诚信教育机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诚信缺失重要原因怕受到家长的斥责,因为害怕所以选择撒谎。有的甚至遭到父母的打骂,这样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身心更是受到损害,使得诚信问题也出现裂口。因此,建议家长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达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5.4建立大学生诚信危机制度

诚信危机制度是大学生经济诚信体制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生诚信危机制度可以保障高校诚信教育的顺利推进。各层次相关部门制定奖惩相结合的诚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避免单一的惩罚制度不合理。还需把握奖惩的力度,避免标准过低或过高失去合理性或者带来负面影响。高校还应完善大学生就业诚信体制,就业诚信制度能够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有效措施。

5.5吸取国外经验,建立科学诚信体制

从全球角度看,解决诚信问题的方法较多,其中当数发达国家的“联合征信制度”。此项制度内容如下:公司或个人的诚信状况由一家信用度高的资信公司存有,本人或本公司以及其他公司或个人采用付费方式进行查询。公司或个人如果存在信用不良,如恶意拖欠学费、拒绝按期偿还助学贷款、偷税、漏税等,这些不良信用记录就会在诚信资信公司留有诚信记录,这样信用记录会在日常或以后在商业活动和个人社会活动中作为参考评价。当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是广大青年学子成长过程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高校为国家发展输送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人才,已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学子诚信的缺失将会给祖国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损失,所以诚信教育势在必行,以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环境作为研究背景,关注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广大青年学子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培育诚信这一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才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不断前进,诚信教育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所以耐心细致地分析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由,并根据高校大学生诚信失衡采取相关措施,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永明 马俊红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华德学院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试析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的变革,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分化和重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以及我们大学生德育工作者自身没有大力创新并及时转变新时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理念,因此,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也随着整个社会失信状况的揭露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客观剖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帮助当代大学生走出诚信缺失的误区,从而促进其良好德性的健康培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诚信是立人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而且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资源。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研究,是新时期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高等院校是社会精英的输出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切实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成为重塑大学生诚信形象是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归纳出当前大学生诚信缺乏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学习、经济活动、求职就业等方面,这些不仅对大学生本身成才不利,也影响了高校的形象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最终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及时,学习诚信缺失。学习诚信缺失表现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方面。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思想上不重视,平时参加活动过多,导致没有很多时间完成作业,只好匆匆抄袭他人作业完成任务。恶性循环,到了考试前担心考试不通过,心里害怕就发生了作弊的行为。由于现在高校学生很少花时间去阅读书籍,从而导致写论文前胸中无墨,就只有大量引用别人的资料,或者是东拼西凑或者网络上剽窃他人的文章。

第二,经济诚信缺失。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现在高校为了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专门开设了绿色通道,为的是让他们能够顺利入学,获得减免学费或者是晚交学费的机会,但是令人伤神的是很多非困难生利用人际关系等渠道非正常入学,这就造成了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不信任问题,也使对学生的帮助无法扩大。也使那些真正的困难生无法受到应该有的帮助,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采取的无担保的政府助学工程。它是以大学生如期还款为前提的。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不讲信用,毕业后杳无音信,到期贷款不还,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为骗取贷款,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

第三,交往诚信缺失。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50%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赞同的高达45.8%,而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部分同意的占38.6%,不同意的只占2.6%。以上可看出高校人际关系的冷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长此下去,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忧郁,缺乏责任意识,容易引发心里疾病,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四,就业诚信缺失。大学生为了找到好工作,不少在推荐表上大做文章,不仅伪造各种荣誉证书,编造社会实践经验,有的甚至篡改学习成绩,以充实自己的求职材料,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三好学生,人人都是学生干部,让人哭笑不得。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及时,社会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主义主体多元化,这些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但是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唯利是图,为一己之利而放弃做人的根本原则,见利忘义。诚信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自由发展,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价值观也被引入到国内,这无疑加强了国人的自私意识。事事强调个体利益的重要性,抹杀个人和社会的统一,轻视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这一定程度上也诚信思想的衰微。同时法制不健全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弱化。

第二,学校因素。基础教育过分偏重升学率,高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是理论重于实践,重视灌输轻于引导。不少高校开设的诚信课程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一致,诚信教育内容过分滞后。目前,虽然在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大潮下,高校也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来说取得的成绩不令人满意。很多高校对诚信教育一直停留在流于形式的阶段。

第三,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非常宠爱,甚至达到“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这样的地步。由于父母忽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教育方法不当,或者某些家长自身诚信素质不高等原因而导致孩子不诚信。

第四,个人因素。当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等无一不在影响着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问题愈演愈烈。虽然大学生可以明辨是非,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又相对欠缺。

三、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

及时,逐步完善社会诚信环境,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在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要加强社会诚信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制定法律规章制度,对失信者或者企业给予惩罚,对讲信用的典型给予褒扬和奖励。完善诚信道德的法律监督机制。重视政府诚信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高校在诚信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其文明窗口的作用,如利用广播、宣传版、黑板报、壁报等,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社会意义,褒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诚信宣誓与签名、演讲、讲故事、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风气,真正形成一个倡导和尊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发挥课程主渠道对诚信道德的教育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者是开设专门的诚信课程是让学生,系统的认识诚信的好途径。同时诚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实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而且可以教会学生如何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倡导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变诚信思想的灌输为学生自觉的行动。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严重的情况,要积极倡导“自律”精神,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诚信的缺失,不能过分强调社会原因,推却自身的责任,而是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认识,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一定要讲清诚信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通过诚信教育,唤起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为人、诚信做事、诚信于社会”的良好习惯。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通行证,它分为两部分:一是诚信保障书,学生和学校签署的保障诚信的文件,学校要求其遵守。二是电子诚信档案,它纪录学生在校期间的遵守诚信与否的行为,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可以督促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以诚信为本,做个诚信之人。

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将诚信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三好学生,团员,班级干部结合起来,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将所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的行为公布于众,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从而教育其做“诚信”之人。

第三,积极构建诚信的家庭环境

父母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孩子的言行举止受父母的行为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父母要用自己诚信的言行,高素质的品质去熏陶学生,带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形成讲诚信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要与学校,社会多联系,处处做到“诚信”,从而给孩子诚信的终身教育。

第四,深入挖掘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构建诚信人格

大学生虽然可以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自律意识还是有待提高,因为,努力提高对诚信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诚信意识。同时,积极倡导自我修养。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浅析从大学生诚信缺失谈高校图书馆诚信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缺失 高校图书馆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多样化,结合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诚信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方面

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体现在思想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1.破坏公共环境。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其环境保持安定有序是图书馆最基本要求。可是部分学生进入图书馆内时不讲公共卫生,衣着不整、大声喧哗、随地乱丢杂物、吃东西、有的甚至在室内接收手机等。

2.书刊错架乱架现象严重。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采取开架借阅,读者可以自由借阅,极大方便了读者,但是部分学生不了解图书馆的这一服务模式,不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取下书架的图书随手乱放,造成错架乱架现象,影响他人查找,也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3.逾期不还现象不止。由于图书馆的图书是有限的,为了加快图书的流通,提高利用率,维护大多数学生的权益,图书馆对不同专业制定了借阅期限管理制度,对逾期不还者进行一定的处罚。但逾期不还的情况仍很严重。

4.污损书刊现象严重。部分学生随意在书刊上涂划或自以为是进行所谓批注,甚至是将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剪裁、撕去,使部分图书特别是时尚杂志面目全非,破坏率及高。

5.书刊丢失不断:书刊丢失是图书馆常见的现象,尽管丢书并非读者的主观意愿,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读者在图书保管上的主观过失,甚至谎称丢书而恶意占有对自己有特别价值的图书。另外,竟然有学生在不办理借阅手续的情况下将书带出书库,窃为己有。

6.网络诚信缺失。目前网络道德缺失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新现象。在电子阅览室,恶意下载软件并运行,造成机器故障或破坏局域网,严重的造成网络瘫痪;个别学生未经允许通过非法帐号或盗用他人帐号进入网络,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行为。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状况。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行为、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影响如下: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讲求公平公正、开拓进取等观念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流。但是市场经济带有的功利性和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泛滥;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新的道德体系构建不健全,这在一定时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诚信的滑坡。

(二)高校德育教育滞后的影响

首先是德育教育内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内容过多地停留在课本上。其次是道德教育的方法滞后,简单说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道德知识的传授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我们进行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在道德教育中,却偏偏缺少了这一重要的环节;有些德育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三)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于个人的诚信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惩戒机制;同样,在高校里,自律性强、诚实守信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鼓励;而对那些不讲诚信、善于投机取巧者,学校和社会也没能给予应有的法纪处分和道德谴责。种种原因致使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四)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欠缺的影响

当前,高校图书馆制度存在不合理化。在许多大学图书馆中,借书证就分了多种,比如老师的借书证能借30本,研究生的借书证能借20本,本科生的借书证只能借8本了,借阅时间的长短也不同。某些阅览室只有老师能进,一些则只有老师和研究生能进,学生面对不平等的对待,难免会做出失信的行为。

三、图书馆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诚信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图书馆应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宣传工作

图书馆诚信建设,观念是先导。而一个人的观念的形成包括个人及环境两种因素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则必须重视图书馆环境诚信教育。充分利用馆设做学术报告、开办展览厅,聘请专家讲授从诚信的现象讲到诚信的意义以及不诚信的危害,让大学生明白诚信的内涵,用事实案例使同学们受到启发。在同学中形成“人人谈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校园风气。因此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我们解决当前难题,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2]

(二)建立读者诚信档案,强化读者诚信观

所谓的惩罚机制就是公开单位及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使不讲信用的人不能方便地生活在社会上,所以机制是信用管理的杀手锏。在图书馆的管理数据库中,保存着读者的借还书记录,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读者的图书馆信用档案。内容包括借还书次数及有无偷书行为等。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考虑公开有不良记录的读者名字,并制定相应的惩罚规则。只有让失信的学生付出一定的代价,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学生则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更能激发出学生的诚信观念,形成诚信的良性循环机制。只有这样,图书馆的诚信教育职能才能落到实处。

(三)树图书馆诚信形象

首先是馆员要诚实守信地为读者服务,自觉地把诚信问题与工作职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言传身教,用诚信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其次是图书馆要讲诚信,办事要公平。如图书馆窗口应的对读者开放,我们不能因为图书的珍贵,就限制部分大学生阅读。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生命力,也是诚信原则最直观的体现。这就要求图书馆应以人为本、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总之,图书馆不仅要诚信服务于读者,更要带动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观,使图书馆的诚信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只有形成一种合力,我们大学生才能成为讲诚信的一代,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诚信、和谐的社会。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及策略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特征

1.诚信教育的含义

当代的大学生,与古代的书生是有区别的:古代的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代的大学生他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与社会环境不能脱节。信用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普遍发挥作用。因此,在社会领域,诚信教育也必须包括社会伦理、社会公德的教育。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特征

及时,认知性。大学生思维自由开放,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追求自主、自强的独立个性,希望做到与众不同。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公开宣布教育的意图,必须得到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使其内在的价值尺度与教育意图吻合。如果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诚信的价值尺度上达不到统一的认知度,那么受教育者就不会产生正确的行为,这会大大影响诚信教育的效果。所以,教育者的诚信教育以及方法的实施效果,更取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价值方面的统一认知度。

第二,操作性。无论哪个人的诚信品质都是建立在家庭、学校、社会影响的基础上,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又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养成诚信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人们大多首先关心的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职业前途和职业技能,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专门去修诚信品质课程。诚信品质的教育在大学中只能在特定的课堂上讲述,范围较小,而且时间有限,又没有实践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诚信品质的教育只有这一种途径来实现。在诚信教育的活动中,一般的说理性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并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般的道理人人都懂,不言自明,而且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需要认识、理解、评价、实践上做到多方面的平衡发展,这可比单纯的掌握文化知识的过程复杂的多,特别是对某种已经在大脑中形成的观念、感情和陋习加以改造,就显得比较困难,更何况诚信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依据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和理解,在这方面可大大超过了对他人的知识传播与灌输。这是诚信教育比知识教育的教育难度大的多的原因所在。

第三,发展性。诚信教育的宗旨是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化,为大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做铺垫。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跟进现实,指导思想可能不变,但是方针政策却能调整。所以不能把诚信教育看成是一成不变的。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及教育认识误区

1.现状描述及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高校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及时,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当前大学生对个体诚信状况的认同度很高,但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应该具备的,对自身非常重要,但在具体行为中却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做人的准则”。很多同学对诚信的认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生活中出现了不少学生对是否应该遵守诚信采取“视情况而定”的态度。

第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其一,考试中存在的舞弊行为。很多同学曾经还有过舞弊行为,他们在价值判断上迷失了方向,一旦开始作弊,那大学的考风考纪将会出现极大地混乱,尤其需要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学习诚信方面的针对性的教育。其二,论文掺水。对于论文抄袭、剽窃的现象大部分同学持否定态度,但有部分同学对此表示能够理解,说明当前一些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科学正确的学术诚信观。

其三,学历作假等。很多同学出于对自身现实利益的考虑,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综观大学生在校的诸多行为,诚信已经与很多同学背离很远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是对学校和教育者教育宗旨的好诠释,“教人以真,教人以诚”。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学校进行的思想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把德育内容照搬过来,或就事论事地讲诚信。

2.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以上关于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教育现状的描述及分析,显示了目前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及学校、社会在诚信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导致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误区,对于科学地揭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及时,诚信教育中的“泛诚信”论。“诚信”即诚实,守信。在商场上即使是比较小规模的竞争,也没有必要告诉对方自己的经营策略和真实意图;面对一个身患重症而又意志脆弱的病人,作为医生有义务对他隐瞒真实病情,稳定病人情绪,促使病情向积极方向发展。这些事实都说明,诚信是有前提的,不是放之四海皆能用。其实,上面所说的就是处于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人应该讲诚信,就隐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即人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谎言而给他人造成利益损失。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个人更不应该为谋取私利而采取欺诈手段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整体利益。否则,就只能危害到人们利益和社会的安全,是要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的。所以有时候在诚信教育中不能“泛诚信”,也就是事事都要求讲诚信。需要讲诚信时,一定要讲诚信;需要变通时,就一定要变通;需要伪装掩饰时,就一定要伪装掩饰。真正的讲诚信要学会一些注意事项:讲诚信要坚持“五个有利于”,即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对民族有利,对党有利,对社会有利。

第二,诚信教育只重“诚信说教”。“诚信教育”一词前几年就以被提出,但是目前对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社会上的不诚信事件屡屡出现,但是制止和打击的力度不够,使诚信教育陷入了一个误区,人们认为“诚信教育就只重诚信说教,而不注重对失诚的事例进行规范引导”。比如,在大街上碰上乞讨的人以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一般的人们都会对其伸出援助之手,给点钱或衣服。但是,却有很多身体健康、手脚健全的人为了不劳而获,公开的在大街上乞讨,这一现象严重打击了我们的扶弱心理,但是国家又没有办法消除。现在的学校不可能再是社会中的封闭西通,必须与时俱进,与社会及时沟通。

第三,诚信教育的重担只要学校“扛”。谈起教育,很多人认为这主要是学校要做的工作,诚信教育也是一样。但是他们忽视了诚信教育的内容问题。诚信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诚信规范,它不仅体现在社会公共道德中,也体现在单位和家庭中,具体化就分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不仅内化在社会的道德体系中,也渗透到了我国的组织纪律和社会的法律体系中。如民法中规定“公民参加民事活动要遵守自愿平等,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所以诚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还必须与社会教育、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

三、总结

总之,大学生中存在较为突出的诚信缺失现象,大学生知行不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社会黑暗面和光明面的选择,所以必须在认识到其认识误区的基础上及时的加以教育和引导,否则后患无穷。

作者:徐敏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教育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存在偏差,以及大学生自身道德心理不成熟造成的,并就此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途径

诚信到底是什么?诚信是诚与信的辩证统一,现代意义的“诚”是实事求是,“信”指信用,归纳起来便是“诚实守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要对他人给予信任。新一代的大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掌握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品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社会处于转轨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诚信存在着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将给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埋下隐患,故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具有高素质的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正在浮出水面,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影响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1)学习方面。首先表现在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夹带纸条发展到后来的手机短信,网络短信等高科技手段,呈现了现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次,表现在剽窃论文,毫不含糊,对于老师布置的论文,不是认真收集资料,刻苦钻研,而是在网上随便搜索几篇相关论文,复制、粘贴,便成了自己的“大作”。

(2)经济生活方面。首先表现在拖欠学费。个别大学生推崇及时行乐,攀比成风,把学费当作一切消费的资本。其次表现在骗取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1999年国家启动的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带有政府色彩的助学举措,但是,个别大学生骗取助学金,伪造贫困证明,供其吃喝玩乐,而使真正的贫困大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资助,这大大违背了国家的初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大的。

(3)择业方面。首先表现在伪造荣誉,在自荐书上注入掺假。由于近几年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推荐表中,弄虚作假,涂改成绩、伪造奖励材料等。其次,表现在随意违约。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或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有接收单位就草率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便毁约,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秩序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

(4)感情方面。主要表现在恋爱动机不纯。大学生正处于对异性狂热追求和相互吸引的阶段,但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谈恋爱一扫传统的含蓄的形式,往往把恋爱看作是填补心灵空虚的一种方式,而根本不去考虑恋爱双方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显示出相当大的盲目性。

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了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相对高的群体,其诚信品德塑造的程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必然会加剧社会的诚信缺失,影响国家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既有主观因素的作用,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知心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强调应试教育,信奉“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忽略了对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他们可以从字面上对“诚信”一词作出比较好的解释,但对其所具备的道德内涵,对个人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在一次大学生诚信调查中,68.2%的被调查者表示“只能意会,不能明确理解其含义”,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理解诚信的真正含义”。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当一个人犯了错误,但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消极后果,于是人们开始产生非理性思维,从而出现集体越轨行为,如校园中考试作弊风气,就是人们从众心理的真实体现,“反正有人抄,不抄白不抄”,于是纷纷效仿,盲目从众,其实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独立性较差,对待事情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

(3)侥幸心理。很多大学生认为诚信很重要,但是当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时候,却选择了不诚信,如考试作弊,一次作弊侥幸成功,就会想去做第二次、第三次,不用辛苦复习,就可以轻易拿到高分,伴随这种侥幸心态,作弊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其诚信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迷失了道德的方向。

(4)不平衡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考试成绩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我不作弊,这对我多不公平”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3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途径

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及学生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1重塑学校环境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诚信环境。首先,要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良好校风的形成,教育工作者是关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成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时疏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无知、从众、侥幸、不平衡等不良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加强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作出诚信行为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从心理上最终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

3.2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诚信观念的确立关键在于自律,但必须有刚性措施,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约束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一旦违背了诚信,这个人的道德污点就难以轻易抹掉,正是这种约束机制提醒人们,当个人利益与诚信原则发生矛盾时,要三思而后行。在诚信档案中,详细记录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归还助学贷款、履行就业协议等诚信和不诚信的轨迹,并将诚信档案存入人事档案,作为将来继续深造、就业的重要依据,教育部还要组织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查询系统,供就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部门查询。

3.3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

诚信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最终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诚信是道德修养问题,规章制度和外部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但这种外部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如针对考试作弊行为,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大学生从内在修养做起。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可以理解和衡量出诚信的重要性,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4净化社会大环境

道德教育是多方位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诚信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导向,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加强舆论监督,批判各种不诚信行为,另外,由于道德的约束力有限,还应加强法制建设,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大打击失信行为的广度和力度,使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失信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只有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必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消除,营造出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受鄙视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和原因

摘要: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文章详细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从传统观念、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家庭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助于大家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及时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保障,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谈大学生不可缺失的诚信教育

摘要:诚信是一个人行走的标杆,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是一个种族存在的源泉。当前不少大学生缺少诚信意识,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据此,主要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字: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诚信教育

1诚信与诚信教育的内涵

古语有云:人无信而不立,言无信而不果,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信是一个人行走的标杆,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是一个种族存在的源泉。诚信之源自教育,诚信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教师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寓教于无声、教化于无形的导引,较大释放大学生人性中善的潜能。大学生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新诉求,是养成诚信行为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大学这个时期的学生们已经基本上把基础知识学完了,这个时期的学生们最重要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们也是最容易失去方向。21世纪是个多元化现实气息浓重的年代,这个世纪的我们拥有了先进的科学,发达的网络,高质量的生活。但同时也充满陷阱,诚信缺失的传销,假冒伪劣等等。大学生们不经意间就会触碰到这些不好的充满欺骗与谎言的画面,久而久之,他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自己就会做出这些个缺乏诚信的行为。

2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2.1大学生缺乏诚信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作弊;剽窃论文;恶意拖欠学费、拖欠助学贷款;制造虚假简历欺骗他人;恋爱过程中隐瞒事实、存在欺骗;偷看他人短信、他人微信等不诚信的行为,这些都无疑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思想的滑坡。针对大学生的诚信危机,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1)社会环境方面。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的主要原因,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的思想和行为也会不同。外界的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传销,假冒伪劣,以及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贪污受贿,个别领导生活腐化堕落,更有一些虚假宣传,招生黑幕,注水文凭,学术造假等等。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很容易给大学生们带来消极的影响,缺乏安全感,无疑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不诚信行为的条件,导致当代大学生陷入诚信危机的深渊。(2)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缺乏实效性。我们一直在强调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们往往真正接受到的系统性专业性的诚信教育不过是几场专家的讲座。更有甚者一些没有耐心的学生中途跑了,又或者压根就没去,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是无法学到诚信教育的内容的。(3)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单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没有以后养家养娃的负担,对承担家的责任意识淡薄,更缺失了对社会所应该承担责任的意识。即使自己做错了事不是推卸责任,就是拉人垫背。然而这种缺乏责任意识同时更深一步就会缺失诚信的问题只能接受教育来获得,由此可见,诚信教育必不可少。

2.2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应对对策

大学它是一块跳板,有人因为它飞向更高的层次,有人因为它结识了许多肝胆相照的兄弟,但也有人毕业了就失业了,又甚至有人从此走上不归路。所以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对学生品行的塑造。诚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单一个人或一个学校就可以完成,它是一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国家社会学校全体参与的教育活动。(1)从学校出发,一要加强高校诚信教育。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及时的位置,重视诚信机制的建设。作为教师以身作则是最为坚实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学校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比如说举行无人售卖活动、开展与诚信相关的讨论,定时开展相关的辩论比赛以及作文比赛,不仅同学们参加,老师们也要作为辅导人员,一起积极参与其中。在学校创造一个人人讲诚信,诚信由我行的氛围。将以往单一的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专家诚信讲座变成这样一种丰富多样的能够得到学生们极其响应的诚信小活动,似乎更能有效的加强同学们的诚信意识。要让大家觉得并不是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好事才是诚信,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信守自己所说的话、准时不迟到这就是诚信。(2)从社会方面出发,建立起有关诚信的一些政策。比如说建立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必须与学校,实习单位和机构共同填写。诚信档案不仅关切着学生在学校时评优评选,还是以后做出校门找工作重要标准。社会重视起来,企业重视起来,同学们也重视起来。更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中诚信制度。这不禁成为一种好的尝试与方法。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诚信观念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的同时,学会借鉴国内外道德准则,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以反面例子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牢固树立大学生诚信意识,共同携手促进大学生优良品格的养成,为快速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作出贡献。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失

摘要: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文章详细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从传统观念、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家庭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助于大家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及时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保障,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漫谈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策略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抄袭、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求职简历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担忧,作者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从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关键词:诚信诚信缺失表现原因对策

诚信的含义是什么?孔子在《论语》中做了阐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的“信”就是信实、诚笃的品德。后来朱熹曾写道:“信者,言之实也。”“诚者自然,信是用力,诚是理,信是心,诚是天道,信是人道,诚是以命言,信是以性言,诚是以道言,信是以德言。”概言之,即“诚是自然的实,信是人做的实。”中国人恪守的“仁、义、礼、智、信”中,信占其一,足可证明言必行、行必果及诚实守信一直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中国的优良传统一直在传承,而且在当今社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出来很多问题。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集中体现在学习方面、经济方面、为人处事方面、就业求职方面等。缺乏诚信对于大学生的成才极为不利。

1.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从国家教育部到高校对学生考试做出了严格的制度规定,但是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从打小抄发展到手机、隐形耳机等先进的现代化工具传递答案,作弊呈现多元化、现代化、盈利性等特点。学生考试作弊给高校的考风考纪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学术抄袭。学生的毕业论文及老师布置的论文作业,不是认真收集资料,运用所学自己知识写出的原创,而是“鼠标加键盘”在网络上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更有甚者直接将别人的论文换个名字,当做自己的论文来敷衍老师。这种创作方法使论文写作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同时抄袭之风严重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

2.经济方面诚信缺失

(1)故意拖欠学费。个别学生为了吃喝玩乐,搞攀比,竟然把学费当做消费资本恶意拖欠学费,这就为高校正常的学费收缴增加很多困难。

(2)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资助政策,还有个别学生,家庭经济不困难,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供其挥霍。这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得不到资助,严重阻碍国家资助政策的贯彻执行。

(3)恶意违约。个别学生使用银行信用卡消费,银行不催款学生就不主动还款;学生购买电话卡,打长途电话,打光就扔;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不主动还款,还需要银行和学校催款。种种失信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3.为人处事方面诚信缺失

(1)人际交往虚假。同学之间的交往不真诚,做人不诚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言行虚伪。经常保障,但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很难建立深厚的友谊。

(2)恋爱动机不纯。大学生把恋爱当做填补心灵空虚的一种方式,抱着游戏的态度,狂热的追求异性。由于大学生恋爱引发的轻生案和伤害案屡见不鲜。大学生恋爱根本不考虑道德责任和爱情的义务,充满盲目性。

(3)网络道德。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大量的资料,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网络娱乐。但是个别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在网络上虚假信息,利用网络赌博、诈骗等等,这些忽视网络道德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4.就业求职方面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造假。由于大学生的数量增多,就业压力大。不少大学生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在求职简历上伪造荣誉,夸大自己的能力,使得求职简历水分太大,用人单位为了求证,还得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协议违约。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或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倘若有接收单位就草率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便毁约,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声誉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文化因素。传统文化道德对个人修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一系列道德标准和规范,对于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等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规范所体现的约束性、有效性,并不适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由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脱节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再者,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和功利主义对我国社会的冲击,也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因素。在政治领域,个别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不仅影响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还给青年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在经济领域,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个别不法商人假冒伪劣、走私逃税、虚假广告、拖欠工资等等违法现象,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3.环境因素。目前社会上一小部分人为追求物质享受、崇尚金钱而不择手段,不惜出卖人格和尊严,甚至打法律的“擦边球”,这种利益至上的思想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大学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大学生在污浊的环境中难免不受影响。

4.教育因素。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不能归咎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教育的模式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是口头上的转变,没有真正落到实际。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被弱化,多采用灌输法只停留在书本上,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变得非常薄弱。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地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的大学生。

1.转变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

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开展诚信教育,就是要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通过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道德赖的基石,自觉地做一名诚信的大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唤醒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使广大学生成为具有诚信美德的高素质人才。

2.社会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净化社会环境

诚信教育是多方位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诚信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导向,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加强舆论监督,批判各种失信行为。另外,还应加强法制建设,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大打击失信行为的广度和力度,使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失信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只有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3.突出学校作为诚信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重要场所,也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体。首先学校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其次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讨论和谈心等手段,掌握学生的心理,是诚信教育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最终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是辅导员和班导师的重要作用。作为学生直接最多的辅导员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为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学生诚信品德、考试诚信、学术诚信、归还银行贷款、履行就业协议等诚信和失信的行为,同时将诚信纳入学生奖惩制度。奖励鼓励学生讲诚信,针对学生失信的行为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用爱心和恒心教育学生诚信,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4.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家长也是诚信教育的主要组成,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转变“重智力、轻品德”的教育方式,既要对孩子的功课负责,也要注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家长要认清诚信与成才的关系,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是家长的责任。家长要负起责任,用诚信的言行感染子女,带动子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把大学生教育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诚信缺失问题已不是个例,其表现主要为:经济方面的骗贷、学业方面的考试作弊、日常生活方面的恶意透支、就业方面的失信现象等,这已严重影响大学生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诚信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诚信缺失 对策研究

1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高职院校学生在诚信方面的总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同学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相符的。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就业竞争的压力、网络的不良信息的冲击,部分学生身上就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总的看来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诚信学习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然而面对通过考试、拿到奖学金,在考试中作弊现象却非常常见。学生们在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岗位,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每次期末考试之前,学校都会要求各班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要求学生们签订诚信保障书,对考试作弊的处理从严重警告到留校察看不等,但是仍然有人铤而走险,甚至还出现替考、代考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们在学习方面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就业和工作生活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2 骗助问题较为突出

大学里面专门针对贫困生开设的一个资助项目是国家助学金,其帮困的幅度很大,贫困生库里的同学可以获得贫困生的资格,同时可以申请到国家的经济补助、社会慈善机构的基金补助和专项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是没有资格申请这些项目的。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向学校提供虚假的家庭收入证明,骗取贫困生的资格,这样的行为损害了真正需要经济补助的那部分同学的利益,同时也使自己的诚信标准降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在获得助学金的补助后,请客吃饭的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部分学生的助学金并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可以说明的是,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和助学金的发放过程和监督程序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也必然会引发学生内部诚信缺失问题的出现。

1.3 就业方面城信缺失现象有所加重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就业的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们学会了推销自己、包装自己,但是也出现了包装过度的现象。如篡改成绩、伪造荣誉证书、随意违约、毁约等。

我国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做到诚信的要求,但在少数毕业生中仍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再就业机会面前,学生们把自身利益放在了及时位,就会出现夸大事实、弄虚作假等诚信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伪造各种荣誉证书、考试等级证书,杜撰各种实训实习经历。在对学生进行实习跟踪时,发现频繁跳槽的现象很严重,甚至出现在一个月之内换了好几家用人单位的情况。生产社会化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是人才的合理流动,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与用人单位的解约应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学生直接违约,说明《合同法》知识的欠缺、法制观念淡薄,还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人才成本,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

1.4 人际关系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更为广泛和更具有社会性。学生们的独立性很强,有自己的朋友圈,试图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体现在部分学生虚伪、不诚实、责任感缺失、玩弄感情、虚假网络、迷失自我。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有学生说到,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寝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不用诚信去对待彼此,对别人是否诚信的行为,自己也无所谓。这种冷漠主义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学生对于诚信观和价值观缺乏正确的认识,会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作用。这种冷漠的态度会对整个社会诚信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不良的影响。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她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下原因,使得彼此之间缺乏相互的信任。特别是和周围同学的关系处理上,往往表现为表面上和其他同学很亲密,而遇到需要互相借用东西的时候,有的同学动机不纯长期不还,同学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要回。因此,大学生诚信缺失就表现为缺乏责任感,同时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2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外部环境中部分失信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

我国现处于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社会的变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的变化。甚至出现“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观点,这样的观点使得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个人主义、功利主x分不清,不断受到消极影响,迷失方向。政府的公信力也在随着污染环境、钓鱼执法等现象的出现而弱化。

2.2 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学校育人功能的重要目标。我国在中小学设置了思想品德课,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通过不断完善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不管在中小学还是在高校,都只停留在理论教育方面。学生是否诚信和考试成绩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从表面上看,诚信教育的作用看似有,其实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诚信建设也存在深度不够,方式落后等问题。所有的高校都倡导学生要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但是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教育的深度和方式而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的因素,还在于对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2.3 家庭h境的影响

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诚信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往往只重视成绩、重视结果,忽略了品德和过程的学习。学生们从主观上认为家庭是诚信教育方面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父母的诚信教育和诚信示范对他们能产生较大影响。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下,大部分家长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以后的发展,这就转化为对学习成绩的高要求,科科,与此同时对于子女的品德教育家长们只着重强调。还存在本身的诚信意识就比较差的家长,这些因素对高职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模式产生了影响。

2.4 个人心理的原因

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也会引起诚信缺失的问题。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个人原因,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的消极认知、诚信情感的消极影响、单薄的诚信实践。

3 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

3.1 优化社会环境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核心思想的“仁义礼智信”是十分积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时展,给传统的诚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强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法治环境,诚信建设的基础是法律保障,因此需要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才能使讲诚信者受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必须打造诚信的政府,加强舆论监督,引导公众的诚信社会态度,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2 优化学校环境

诚信教育应纳入学生教育管理的日常体系,开展全程全员育人。从德育到各科教学,都要渗透着诚信教育。诚信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创建诚实守信的氛围,反复强调违背诚信原则的危害。高校诚信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学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内容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中关于诚信的内容都是理论学习的内容。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线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学校对于考核机制还要做进一步完善,如推行学术诚信、建立诚信考场等,把诚信教育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这样就能将学术抄袭和考试作弊现象大大减少。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还应做出正确的引导。坚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地影响周边的人,营造全社会讲诚实守信用环境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3 不断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组成社会最小的单位,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难以取代家庭教育,父母在家庭的诚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是否诚信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的诚信是通过父母潜移默化来实现的,父母是和子女最近的人,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社会态度和人格倾向。

3.4 优化个人内部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素质等内在因素在诚信建设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正确地看待名利、荣辱、是非,积极地对待生活、正确的诚信情感反应,只有在判断力正确的情况下,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做到诚信待人。

总之,诚信教育是学生人格品德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内容,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小事做细、细事做微、微事做透,将诚信落到实处。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从“诚信缺失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思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高等院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中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也随着整个社会失信状况的揭露浮出水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透视

1.学习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方面,要学有所成,就必须严谨踏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学习不用心,学风不正,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作业抄袭应付。特别是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作弊心态坦然,作弊手段防不胜防。

2.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蓄意拖欠学费和偿还助学贷款问题上。有的大学生家庭并不困难,将家长给其准备的学费随意挥霍而借故家里贫困,故意拖欠学费。国家助学贷款是银行对贫困大学生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它的初衷是帮助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此项工作却遭遇了“信用瓶颈”。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守保障,贷款到期不还,出现违约现象,大大牵制了银行继续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时小心谨慎,为控制和规避风险而提高门槛,这就给后面贷款的学生造成一定困难。

3.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极力发挥包装之妙用,在应聘中不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想方设法地在求职履历上注水掺假,涂改考试成绩,伪造荣誉证书。

4.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学生们在集体宿舍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钱物、生活用品等被窃事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在自习教室中书籍、钱包等丢失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也存在着学生做案。还有一些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发现感兴趣或有用的内容,就随手撕毁带走,不以为耻,还美其名曰“窃书不为偷”。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究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受到社会环境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被运用于人际关系中,效率的优先和利润的较大化成为人们评价一切的准绳。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唯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现象必然会投射到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不良的刺激。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在现实中某些不守信用的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得到一定的利益,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于是使大学生对诚信本身以及失信后果的认知出现偏差,使他们逐渐滋生投机心理,忽略和放弃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担当的责任,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足,教育里只有知识教育,缺乏情感教育。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忽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重知轻德的现象,把道德简单地用各种数据来量化衡量,用书面考试成绩作为德育主要的评价方式,而不是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行为的培养。在诚信机制方面,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学校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不能制止学生的失信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同时,有部分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存在着一定的缺憾,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助长了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对急剧转型的当代社会反应敏感,由于他们仍处在社会化进程中,对自身行为尚不能负起的责任,缺乏关照到自己行为的社会责任的能力。大学生的道德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诚信缺乏现象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常常会引起学生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从而被身边存在的许多不诚信现象误导。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做事随性而为,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明确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1.积极营造讲求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加强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批判各种不诚信行为,使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深入人心,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一个人是否能够确立诚信的观念,教育很重要,但制度的完善更为关键。道德不能解决诚信建设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起社会信用的刚性。通过加快信用立法,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法律和制度上约束失信行为。

2.创建文明诚信的校园小环境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大学生诚信理念形成的舆论氛围。

高校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考风建设,通过校报、校网、广播站、海报、标语等宣传形式,谴责、处罚考试作弊、不按时还贷等弄虚作假、不守信用的现象,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让学生从中认识、反省、辨别自己的行为是非,使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2)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寻求富有实效的活动形式。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多彩,可以把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大学生诚信实践机制,设置诚信实践的模拟情境,组织大学生到一些金融机构切身体验经济信用行为,让大学生通过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因诚实守信成功和不诚实守信失败的事例和教训,使学生体会到将诚实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与习惯的重要性。

(3)切实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要在学生中做好诚信教育,教育管理者自身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按章办事、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保持良好的师德,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一致的。

(4)设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有效的诚信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学生信用管理体系,设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有益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一种载体,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方面诚信评价的、动态的跟踪记录。诚信档案内容可以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涵盖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组织纪律、生活学习、相关的责任义务情况以及履行保障情况,特别像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杂费缴纳、考试作业等。通过制定诸如“学生诚信评估条例”,把失信者曾经的失信行为记录在案,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进行各种处理甚至惩罚,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可作为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交给用人单位。同时建立诚信档案不仅仅要在高校内通行有效,而且要与社会接轨,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联系,与相关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

3.倡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促进其有效的自我教育。各种学生自育自理团体的建立,为学生自我诚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和认知能力,使他们在自身的体验中感悟到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思想和行为的必要性,最终把所学到的诚信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做一个讲求信用的人。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摘 要】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的变革,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分化和重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以及我们大学生德育工作者自身没有大力创新并及时转变新时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理念,因此,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也随着整个社会失信状况的揭露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客观剖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帮助当代大学生走出诚信缺失的误区,从而促进其良好品德。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归纳出当前大学生诚信缺乏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学习、经济活动、求职就业等方面,这些不仅对大学生本身成才不利,也影响了高校的形象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最终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及时,学习诚信缺失。学习诚信缺失表现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方面。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思想上不重视,平时参加活动过多,导致没有很多时间完成作业,只好匆匆抄袭他人作业完成任务。恶性循环,到了考试前担心考试不通过,心里害怕就发生了作弊的行为。由于现在高校学生很少花时间去阅读书籍,从而导致考试时前胸中无墨,就只有大量引用别人的资料,或者是东拼西凑或者网络上剽窃他人的文章。

第二,经济诚信缺失。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现在高校为了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专门开设了绿色通道,为的是让他们能够顺利入学,获得减免学费或者是晚交学费的机会,但是令人伤神的是很多非困难生利用人际关系等渠道非正常入学,这就造成了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不信任问题,也使对学生的帮助无法扩大。也使那些真正的困难生无法受到应该有的帮助。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及时,社会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主义主体多元化,这些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但是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唯利是图,为一己之利而放弃做人的根本原则,见利忘义。诚信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第二,学校因素。基础教育过分偏重升学率,高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是理论重于实践,重视灌输轻于引导。不少高校开设的诚信课程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一致,诚信教育内容过分滞后。目前,虽然在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大潮下,高校也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来说取得的成绩不令人满意。很多高校对诚信教育一直停留在流于形式的阶段。

第三,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非常宠爱,甚至达到“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这样的地步。由于父母忽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教育方法不当,或者某些家长自身诚信素质不高等原因而导致孩子不诚信。

第四,个人因素。当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等无一不在影响着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问题愈演愈烈。虽然大学生可以明辨是非,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又相对欠缺。

三、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

及时,逐步完善社会诚信环境,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在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要加强社会诚信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制定法律规章制度,对失信者或者企业给予惩罚,对讲信用的典型给予褒扬和奖励。完善诚信道德的法律监督机制。重视政府诚信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高校在诚信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其文明窗口的作用,如利用广播、宣传版、黑板报、壁报等,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社会意义,褒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诚信宣誓与签名、演讲、讲故事、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风气,真正形成一个倡导和尊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发挥课程主渠道对诚信道德的教育作用。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一定要讲清诚信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通过诚信教育,唤起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为人、诚信做事、诚信于社会”的良好习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通行证,它分为两部分:一是诚信保障书,学生和学校签署的保障诚信的文件,学校要求其遵守。二是电子诚信档案,它纪录学生在校期间的遵守诚信与否的行为,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可以督促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以诚信为本,做个诚信之人。

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将诚信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三好学生,团员,班级干部结合起来,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将所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的行为公布于众,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从而教育其做“诚信”之人。

第三,积极构建诚信的家庭环境。

父母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孩子的言行举止受父母的行为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父母要用自己诚信的言行,高素质的品质去熏陶学生,带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形成讲诚信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要与学校,社会多联系,处处做到“诚信”,从而给孩子诚信的终身教育。

第四,深入挖掘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构建诚信人格。大学生虽然可以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自律意识还是有待提高,因为,努力提高对诚信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诚信意识。同时,积极倡导自我修养。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分析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也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然而,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屡屡见诸报道的诚信缺失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做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更是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的具体表现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由于身份角色和学习、生活环境等不同于社会其他成员,这一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学业方面。包括考试作弊、学术不端。各个高校都有关于考试作弊的严格处理规定,但是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仍是屡禁不止。作弊者数量不断上涨,作弊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替考逐步“产业化”。“”出现在各类考试的考场之中。

部分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为研究“便利”起见,不惜伪造、篡改试验数据,编造问卷数据分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由“剪刀加浆糊”的学术小偷,升级为“鼠标加剪贴板”的学术海盗,大肆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经济方面,包括奖助学金评定造假和恶意拖欠贷款。奖助学金是国家和高校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家庭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评定过程中,由于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导致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具体而言,部分大学生隐瞒家庭实际收入状况,夸大家庭的困难和开销,骗取助学金和各种困难补助。

国家贷款是国家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业费用问题的一项优惠贷款政策。相比于商贷,国家贷款办理简便,利率较低。即便如此,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还贷情况仍不容乐观,恶意拖欠,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限还贷者有之,更有甚者直接“失联”,拒不还款,致银行难以追缴,整个学校的诚信受损。

第三、校园生活方面,包括人际交往欺诈和网络行为失范。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背弃诚信原则,利用同学、老乡、社团成员等关系,兜售伪劣产品给同学,牟取暴利。有的大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不惜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中伤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就业方面,包括简历造假和肆意违约。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为了简历更加“光鲜”,不惜改动考试成绩,伪造实习履历和实践证明,填写虚假的任职经历。这些虚假信息,严重干扰了用人单位的判断,破坏了招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之后,严重缺乏诚信和契约精神,遇有自己更心仪的岗位和机会,自行违约,使招聘单位措手不及。

二、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的对策

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与社会环境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有关。高校做为承担大学生教育培养责任的机构,应该根据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度,弘扬诚信之风。具体来讲,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及时、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营造诚信氛围。高校应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强化诚信教育,分析诚信缺失的危害,突出诚信在个人成长成才的作用,引导学生“知而后能行”。诚信品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诚信相关的学生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诚信漫画展等活动,营造倡导诚信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办无人值守的诚信小铺,将诚信观念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高校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诚信,并加强对于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认识。

第二、建立诚信机制。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它更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健全而有效的诚信机制,是大学生诚信的重要保障。诚信机制的构建,首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涵盖大学生学业学习、评奖评优、综合测评、日常考核、就业求职等各个方面。诚信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和评定,以此为基础展开奖惩。对于骗助学金、考试作弊、学术剽窃、散步不实言论等行为,予以记录并实施一票否决的评价原则。对于诚信失范的大学生,取消一定期限之内的评奖评优资格,以示惩戒。与之相应,对诚信楷模要给予表彰。通过机制的作用,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将诚信教育和大学生学业教育、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诚信教育做为一个重要的专题教育,固然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更要和学业教育、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以达到联动的效果。大学生的学业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包括学术规范教育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求真务实,是各个学科所共有的学术规范,它传达出了对知识和真理的尊重,也是对诚信观念的阐释。在开展学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行为,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将诚信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 相较于学业学习,日常生活领域更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灾区”。这就需要学生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日常管理之时,及时地对诚信失范行为进行批评,并不失时机地开展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改正错误,树立诚信观念,并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三、小结

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之本,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必备的道德品质。大学生诚信缺失,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既有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监督不到位有着密切关联。做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机构,高校应当担负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开展形势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建立联动的工作模式,打造行之有效的诚信机制,切实提升大学生诚信度,扭转大学生诚信观念淡薄,行为失范的局面。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

大学生今后将遍布并掌管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所以,探讨当今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诚信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诚信观,建立诚信社会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问题;诚信社会体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现代社会中,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人交往的道德准则,也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诚信不仅对他们自身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生今后将遍布并掌管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所以,探讨当今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诚信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诚信观,建立诚信社会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在诚信方面的主流是乐观、积极的,绝大多数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具备诚信这一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综合能力符合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但是我们也发现,个别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行为,比如仍有学生有考试作弊、拖欠助学贷款等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思想政治诚信缺失

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对于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目前,大学新生入校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率一般在95%以上,而在针对对学生的入党动机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不明确,或为了好找工作等理由,而非将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这种以利益为目的入党思想极易造成大学生为了入党拉关系。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尽快加以遏制,不仅造成学校风气败坏,更重要的是会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把这种失信行为作为自己事业成功的捷径,造成整个社会失信风潮的蔓延。

1.2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

在当代大学生中现在流行的词汇为“翘课”、“挂科”、“裸考”等,个别学生由于上课不用心听课,课后或沉迷于游戏或沉迷于小说,对所学的知识了解甚少,以至于在上交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只能以抄袭应付了事,而当正式考试来临时,更是想尽办法,投机取巧,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诚信缺失的真实写照。学习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学术造假现象频发

在大学毕业之际,毕业论文成了大学生拿到毕业证的一道门坎。但是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在大学生活的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大部分学生面临着毕业实习、就业等众多压力,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显得无能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论文抄袭、等等学术造假行为屡见不鲜,而学术抄袭的方式,主要就是先选上几篇文章,然后再从中复制和黏贴有用的部分,换一种表达方式将抄袭的段落和句子重新写出来,加上一些自己的观点甚至还不是自己的观点,就成功完成了一篇论文。很多毕业生的论文都是这样完成的,虽然学校每年都对论文的重复率进行严格控制,甚至用测试论文重复率工具检测,但是学生们在上交论文之前自己先花钱去购买测试工具然后不断修改,这样能使自己论文的重复率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之内。这样做在表面上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质上仍然是学术作假,严重影响了大学学术的严肃性。

1.2.2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已经成为了每个班级考试时经常发生的失信行为。尽管每到期末开始总是要求学生们签考试诚信保障书,学校加大作弊处理的力度――轻者提高申请学士学位的学分绩点,重者勒令退学,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作弊现象仍然非常普遍。而且他们的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例如带纸条、接收短信、抄袭前后桌甚至是打手势、交换试卷。还有同学是直接是找了代考机构然后戴上机构给予一种隐性的耳机,塞进耳朵,从外观上看不到,在考试过程中就收听考试答案,事后再通过镊子拔出。考试作弊改变了勤奋铸就成功的校园秩序,损害了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利益,可以说是大学校园的一个顽固的毒瘤。其实这件事不仅体现了大学生的不诚信,更是体现了当下社会上一些机构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提前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提前买到考试题目然后再通过高价出卖给大学生,谋取高额利润。

1.3 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生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对高校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也越来越大,贫困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助学项目越开越多,扶持对象越来越广泛,但是这种政策让一部分学生有机可乘,经济诚信缺失的现象屡有发生。

1.3.1 拖欠贷款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继续读书,缓解就学压力的一种无担保贷款,以学生自己的身份和信誉做为担保,然后通过银行发放助学贷款。这是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的政策。由于我国的个人信用系统并未完善,所以还款是建立在大学生的自身诚信水平基础上的。多数大学生对助学贷款的履行还是十分严谨、重视的。但是有一些困难学生在入学的时候申请助学贷款,但是在就业若干年后不仅不归还助学贷款本息,连利息也不按时归还,这就造成了国家贴息的助学贷款出现众多坏账。

1.3.2编造理由,骗取助学金

助学金是大学里面专门针对贫困生开设的一个项目,帮困力度很大,获得贫困生资格的大学生可以得到来自国家的经济补助、享受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助学金,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是有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弄虚作假获取贫困生资格,向学校提供虚假的证明,在每年的大学生困难补助评定等环节,都会发现一些学生不惜慌称自己的父母离异、身染重病、残疾等原因去骗取困难补助。在拿到困难补助之后,花钱大手大脚,损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那部分学生的利益同时降低了自己诚信道德水准和人格,在学校校园引起了极坏的影响,也亵渎了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

1.3.3 日常小事缺失诚信

笔者曾在校园内将手机丢失,发现是被学生拾到,后来笔者花了200元钱将手机赎回。校园里这种日常小事中缺乏诚信的现象有很多,教师上厕所的功夫,办公室内的手机等贵重物品就会丢失;学生吃饭后落在食堂里的包、上课或上自习后落在教室里的包,再回去找便不见踪影。这些都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的缩小体现,但是却反映出我们的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正在逐渐减少。

1.4恋爱诚信缺失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同时也是男女双方一种强烈依恋、信任、责任以及无私专一的情感。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当大学恋爱变得更加的自由和放松时,有个别学生的恋爱态度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同学对爱情缺乏正确的态度,不够真心,持有的态度是游戏人生。他们认为谈恋爱就是玩一玩而已,缺乏诚信思想及行为,缺乏法律意识与基本道德素养。而且有的大学生因为对方欺骗感情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也给恋爱双方及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关注与警觉。

2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体制上的缺陷,也有管理上的漏洞;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2.1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

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社会诚信危机侵烛着学生思想

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取决于他周围的环境,而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又进一步影响他的社会环境。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的思维模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各种市场经济的标准逐渐的开始渗透到人际交往之中,利益成了人们行为处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社会上一些人坑蒙拐骗、制假售假、少数干部贪污受贿腐败等一些失信甚至是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不仅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社会的诚信危机同时还不同程度的渗透到社会活动中去。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恶化导致其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原本纯洁的思想受到极大侵烛,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使其受到了社会中的消极影响。

2.1.2教育体制的弊端

学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诚信教育是以小学、中学诚信教育为基础的,但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有着应试教育的深深烙印,从小学到中学,这是一个人成长尤其是形成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道德诚信教育并没有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学校里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诚信教育流于形式,把诚信教育当作知识传授,教育手段单一,方式枯燥、内容陈旧,是一种空泛的政治说教。进入大学阶段,高校对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方面表现滞后,诚信机制不健全,教育、管理者忽视学生诚信的不良影响。学习成绩往往成为学生评优、评奖的最主要依据,而这些又是将来能找到满意工作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表现出来的诚信缺失行为,如考试作弊,正是为了获得他们发展、尊重与交往的需要。

2.1.3家庭教育的失当

家庭是孩子的及时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家长在社会活动中存在严重的道德失范,如行贿受贿等。当着孩子的面所做的这些违背诚信的事,影响了孩子诚信品质的形成。当学生从家长身上观察到某种不诚信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并没有受到处罚,那学生在对这种行为的后果进行估量时会认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他个人主观认为那样做不是诚信的表现。所以说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诚信道德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当前很多家长以孩子为家庭的中心,奉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信条,从小娇生惯养,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没有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反而偏袒纵容,影响了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诚信意识。其次,由于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日常生活中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重智育轻德育,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才的重要标准,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这都导致了当今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2.2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诚信素质较差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责任意识淡薄,个人价值取向偏离。大学生当中决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过分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观念。这种观念常常会诱导大学生发生偏离诚信正轨的行为。此外,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单一,道德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的能力较差,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的理解,缺乏对诚信缺失危害性的认识。容易将亲身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使其失去诚信观念。多数大学生认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掌握一定的硬件条件,例如,四、六级英语证书,各种荣誉证书等,忽视了道德修养这种软件的重要性。同时,一部分大学生在社会法律、道德允许的条件下,把追求个人利益的较大化、效率优先和利润较大化作为评价一切事物的重要尺度,使得价值取向功利化,责任意识淡薄,常常已牺牲道德原则为代价,产生诚信危机。

诚信作为当代社会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形成的最基本内容,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希望,诚实守信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备素质。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深刻认识诚信的价值,认真理解诚信缺失的危害,自觉的将诚信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生活、学习、求职和交友等方面,做到诚信做人、以诚为本。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额诚信问题调查研究(课题号:2014lslktshx-04)”的阶段成果。

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摘 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备品格,然而当前高校学生的诚信问题令人担忧,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及导致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对于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缺失 原因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备品格,一个讲诚信的人,会处处受欢迎;而不讲诚信的人,往往会遭到忽视,甚至遭人厌恶,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仅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包括自身能力素质、文化素质等,诚信即蕴含在这些素质之中,通过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促进作用。

一、诚信教育的意义

(一)诚实守信是立身处世必备的道德素质。

诚信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一个人如果缺失诚信,在为人处事中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严重限制了自己潜能的发挥,有的人甚至认为偶尔一两次的失信不会对自身信誉造成太大的影响,殊不知,即使是偶尔的一次也会影响到自身形象,导致日后与人交往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诚实守信是职场成功的重要保障。

纵观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不难发现,诚实守信是他们为人处事中重要的一项,尽管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却一定不会成功。一个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的人常常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把别人当傻子,其结果是将自己推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诚实守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否首先通过家庭关系表现出来。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其中夫妻关系又是影响家庭和谐的主要因素。夫妻间若不讲究诚信,相互不信任,会导致家庭走上破裂之路,家人之间的诚实守信、互爱互助也反映了家庭的文明度。还有就是邻里之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则生活幸福和谐,更有利于社会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考试作弊现象。

在当今社会逢证必考的大形势驱动下,在校大学生为了今后就业方便,纷纷报考各类考试,由于各种原因耽误复习,又在考试中参与作弊,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最明显的表现。尽管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已经郑重申明对于考试违规违纪考生要严加惩处,任然有不少学生顶风作案,考试中弄虚作假,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作弊手段层出不穷,这种欺诈性质的参考方式本身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诚信问题。

(二)拖欠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施的一种援助措施,助学贷款的发放为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解了燃眉之急,使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但很多学生在顺利毕业后偿还贷款时出现了诚信缺失问题,总是逃避拖拉还款,甚至拒绝还款,使本来想要雪中送炭的助学项目一度陷入尴尬境地,同时,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感缺失问题。

(三)伪造各种证书。

随着近些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不少学生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个人简历上大做文章,甚至存在虚假信息,加上企业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又很注重学生在校成绩及各类证书获取情况,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一丝优势,不少学生便采用各种手段获取证书,诸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等。

(四)道德缺失。

近些年关于大学生道德感缺失的报道时有发生,如公共场所言行无度、不懂尊重老年人、恶意散布网络谣言中伤他人等。大学生是国家高素质人才,应当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如今这个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中,遵守网络道德、讲究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盗看他人网络信息、制造网络病毒、浏览黄色网站等现象均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低下问题。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们在获得国外大量先进知识技术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思想、生活方式涌入国门,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理性思维能力尚不完备,加上社会阅历不深,很容易将一些片面消极的社会现象当做社会的本质,导致他们诚信流失,因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违背诚信原则的做法屡见不鲜,产生大量的失信行为。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但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往往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很多家长总认为只需要关注子女学习上能否考到高分,其他的可以日后慢慢培养,殊不知,思想道德教育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的,很多家长不是教会孩子先做人后做事,而是一味的灌输给孩子一定好好好学习,将来考名校的思想,这种忽略道德教育的家庭培养模式很容易导致孩子诚信感的缺乏;同时,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自身存在缺失诚信行为,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多少也会受到影响,严重危及孩子诚信素质的形成。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校,更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地方,有的高校在德育方面存在问题,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学生实践,只注重思想的灌输,而忽略引导,甚至像有些高校,为了提升所谓的就业率,让学生弄虚作假,否则就毕不了业;在教学评估时让学生说假话等,这些都会对在校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中出现诚信缺失的几率要大得多。

四、总结

人无信,则不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鄙视那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保障,正确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及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更有利于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更有目的性,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具有更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