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业推广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论文

摘要:

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独立出乡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政、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政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政部门仍由乡镇政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政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独立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独立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政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其他人事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独立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丁奎 缪方云 单位: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新形势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1、做好对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培养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

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是促进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中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推广。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还不太好,同时交通也还在完善建设中,使得即使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也很难将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到农村家庭,同时农民普遍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导致对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也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思想观念还普遍停留在比较落后和保守的状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要求技术推广人员要对农民进行详细的农业技术的指导和宣传,并鼓励他们多接触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比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来获取更多关于农业方面的技术信息,加强他们对当前农业新技术、新机器的了解和认识,慢慢改变他们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惯常思维,学着接受新的农业生产观念,并在实际推广实践中,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农闲的时期,相关技术推广人员应分门别类的向农民介绍、讲解新的农业技术,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举办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班,鼓励农民在这种培训和学习中普及农业新技术,从而为农民达到真正的富裕起到带头领导作用。

2.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农民提供可实践性的农业科技

通过创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把近期的农业技术信息以及新兴的农业科技产品用实地示范的方式展示给农民,让他们通过对农业科技示范亲眼认识并了解到农业技术的效果和影响,从而带动农民对技术进行模仿尝试,并逐渐将农业技术真正落实应用到农民的农业生产中去。

3、技术推广人员要及时更新技术思想观念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引领带头发展的是知识经济作为主力,国家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在农业技术方面,作为推广农业技术的人员,必须是能够对农业新技术进行科学、正确的普及推广的实用型人才,并能够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通过提升自己的现代化知识,做到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带动中不断更新和优化,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同时还要有迎接新挑战的能力。因此作为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一定要把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并在实际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对农业技术的讲解、示范以及指导能力都要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4、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工作

为了保障技术推广人员能够更好的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发展服务,相关部门应该协作起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乡镇部门的推广农业技术的相关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条件提供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国家要重视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吸收引进先进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力量增加实力,更好的发挥为农业发展做出技术研究的骨干作用。

5、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因此要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离不开通过信息的支持和传播,尤其是为了更加而科学的将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手里,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信息网,让全国的新兴农业技术能够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共享给全国人民,从而达到及时、的把基层农业技术提供给农民的生产发展中去,也方便了基层农业服务站的工作。通过这种便捷快速的信息技术的传播,把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信息迅速传达给基层农民,这一方面引导了农民对相关农业技术的认识和学习,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工作的效率,促进了整个农业的进步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为了更好的为农民推广适合农业发展的新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在引导农民进行学习和认识的基础上,带领他们接受新的技术,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并调动广大农民运用新技术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我国整个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何莉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种子管理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推广体制下农业技术论文

1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

1.1农技推广管理方式过于传统

我国的农技推广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行政推广方式,一般情况下,推广的农业项目由政府决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逐级向下传达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工作,这种强制执行的方式会导致基层推广人员为了工作而进行农技推广,忽视了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效果。

1.2农技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素质过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相比,我国还相差甚远。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0.6%~1.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比值也达到了0.5%,也就是说我国农技推广的投入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至少4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数量在不断的减少,与农业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1200。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也相对较低,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加上对其培训的力度不足,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中,很少有专业学历的推广人员,在基层的推广人员中,能得到短期专业培训机会的人数相当少,这就导致我国推广人员的农技知识得不到更新,技术服务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2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对策

2.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

要想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就要建立以农民参与和选择为基础的农技推广机制。要意识到农业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同样也是农民,是否采纳新的农业技术来发展农业是农民自愿的选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行政职能,及时将市场农业需求信息及时时间告知农民,并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信息的培训。政府在完善自身服务职能的同时,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中的市场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推广农技的工作中,从而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农技推广体制。

2.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就要以政府的推广为导向和中心。这就要求政府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发挥出农技推广体系的社会公益性和基础性的作用。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如企业、农民等加入到农技推广中,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促使科技下乡多渠道发展,从而形成农技推广的合作机制。促进农民的专业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以农民为主要推广人员的组织,这样不仅能降低推广成本,还能提高推广的效率。这是由于农民本身就很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加上专业的技能容易获得认可,从而有效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再传播”。

2.3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就要求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技的推广,并成立专项资金做支持,加大对农技推广部分的资金投入比例。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从而能够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在加大农技经费投入同时,应同样重视关于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的工作。开展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且长期的能力培养教育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要对推广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定,并鼓励具有专业农技的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准。

3结论

为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能够适应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就应大力倡导科教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并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业推广技术工作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作者:李敏 单位:吉林省双辽市双山镇农业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技术推广视角下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渠道不畅通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推广网络也逐渐形成,但是目前这些推广网络仅局限于县级以上国家兴办的推广机构,面向基层推广网络建设还不完善,上下链接仍然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县、镇、乡3级推广网络共建平台。基层推广经费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也限制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然而,基层推广网络的建设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宣传科技知识、落实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各种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重要媒介。

1.2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产生错位

当前基层技术推广存在另一个问题是科研成果很难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农民需要的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技术,但是科研单位出的成果都是高精端的技术,这说明缺乏实际的调研,导致研究成果出现错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很难被推广开来。例如,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农民需要的不仅是高产,还需要好的品质等指标,因此,科研应该在实际生产经营寻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所获得的成果便可以很好的进行转化。

1.3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事业单位条例中规定推广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但是目前很多地区重视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投入比例非常低,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经费就更少,这样即使想搞一些推广活因为没有经费来源也是力不从心。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甚至有些贫困地区还不能保障按月发放工资,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基础性设施和设备,这也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基层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基层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推广队伍不稳定,机构不合理,素质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学历较低,缺乏专业人员。在目前基层农业推广的队伍里,无学历或者中专学历较多,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员很少,这就造成了人员结构不合理。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身还是对专业技术要求很强很严的工作,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无法从事好推广、示范、试验等工作。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化,基层主要推广人员都是从事植保、农学栽培与育种等推广工作,而从事经济作物、园艺、蔬菜技术推广人员较少,导致了经济作物发展缓慢。缺乏知识更新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对一些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不了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基层推广人员很少,受福利待遇、办公条件、生活环境等原因,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都不愿意到基层进行工作。

1.5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

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最终群体是农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直接决定推广效率和好坏,而我国大部分农村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从事农业生产基本都是5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的文化水平很低,对科技成果的认识也不到位,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6推广理念和手段落后

目前,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老观念、旧方法还是普遍存在的,缺乏对新的现代化理念创新。例如,制定推广的项目和研究成果基本脱离实际,导致农民参与性不高。有些地方推广方式靠着行政手段强加执行,真正通过试验和示范让农民满意的新技术并不多,这就造成了推广部门和农民越来越远,缺乏有效的监督双向机制。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思路

2.1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更多的支持,加大对技术经费的投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要建立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要明确各自职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只承担公益职能,做技术性工作,行政职能应该由政府农业部门行使,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管理。

2.2要加快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效益

成立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很好的方式。通过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把一些散户的土地或水产养殖区集中到养殖大户手中进行规模化经营。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益,必须接受一些农业实用新技术,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例如,乐业县雅长乡党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生态网箱养鱼技术,建立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网箱养殖户数达408户,建成网箱养殖7380箱,库湾养殖面积超过133hm2,投放鱼苗达900多万尾,水产品年产量达7000t以上,农民从水产养殖中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

2.3要建立产学研模式,保障科研和生产联结

从事农业的大学及科研单位应该加强市场调研,研究成果要和实际相挂钩,这样才能保障成果快速有效的被推广。要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碰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技术来解决,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农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及农户互利合作制度,促使科技人员与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仅能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还能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益。

2.4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

要有计划、定期对在职农业推广人员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培训工作,这样可以促进知识更新、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引进农业院校各农业类专业的人才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让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保障推广队伍更加充满活力,效率更高。培养复合型推广人才,在培养大田作物技术推广人才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类的复合型推广人才。在懂得粮食作物推广技术的同时,也应该掌握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这样才能适应于未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中。

2.5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与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建设

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技术培训、示范等传统的服务工作,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国内、国外农产品的价格、需求等信息。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和应用系统建设,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可以通过网络随着跟农民保持沟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费用,又可提高推广效率。

作者:贺宇荣 单位:乐业县雅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技术推广及农业经济论文

一、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的现状和意义

农田耕作和农业产业也在向更加科学化的道路上发展,虽然农业生产和发展在一条平缓的道路发展,但是距离里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正是在这样的作用之下,如何将当下中国农业科研成果快速的应用到农业实践当中,将生产技术快速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就成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究其根本发展,还是需要在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上下足功夫,因为他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拥有农业专业技术和成果的研究认识,同时同基层的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因此,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意义深远。

二、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途径

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农村开展工作当中,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同农村基层群众接触实践较长,因此,工作人员要想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必须要具备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其次,他们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样才可以保障在实际的指导工作当中,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员和技术推广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身思想修养、个性品质等培养。通过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够保障他们在实践工作当中,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对待工作中的挫折等方面的问题。因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的重心除了传授先进的管理技术之外,还要跟广大的农村基层群众一起进行沟通,来了解实际问题,解决当下难题,因此,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帮助他们自觉地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控制和调节心理波动与情绪变化,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常保持一种稳定、冷静、清醒的精神状态,进而恰当地分析、稳妥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正确地分析推广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帮助为农村建设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2.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在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领域当中,除了强调与农村基层群众的沟通之外,更加考验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因为农村农田农业都属于一线的实践阶段,要想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技推广工作,需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因为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周期长、见效慢,若业务水平不过关或存在指导失误,就会造成损失。而且,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周期较长的大范围损失,因此,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农田治理当中,基层的农民群众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其中农田漫灌、盲目使用除草除虫的化学药剂等都是较为显著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应当在这方面进行重点的技术推广和知识解说,因为化学防止方法不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产量,还会大面积的污染农田、水源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在这方面就需要扩展知识面,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起到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

3.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是实践队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国家各级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都具有双重任务,一是要完成国家下达的推广任务,二是要为农民服务。因此,就要求负责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人员能够在实践指导当中,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推广人员切忌在生产中和指导过程中流露出高姿态,应注意与农民相融合,以提高沟通的效果。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应当立足于实践,同基层的农民群众保持平等的沟通,密切加强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这样,才可以保障对于农民自身受到的困扰问题有切实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对于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强农业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基层群众对于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的信任,以便农业技术人员在制订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时更能切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这样,在两者相互协作,融洽的环境下,保障工作科学有效的完成。在技术推广和管理当中,只有与农民进行有效地沟通,才能获取农民在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技术、服务等信息,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推广服务,共同促进农业、农业技术的稳定发展。

作者:刘凤云 单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街道办事处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农技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1.业务工作方面

1.1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和普及率。

创新培训方法,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辟非农产业增收渠道。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每年科技培训农民都在10万人次以上,每年跟踪培训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以点带面,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转化率。

1.2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农业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良种良法配套。按照“围绕产业搞示范、围绕项目搞示范、围绕推广搞示范、围绕效益搞示范”的指导原则,加强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这些科技示范区已成为了各级领导指导农业的样板田、农业新科技新成果的展示田、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田,为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1.3创新模式,强化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技物结合促推广。把新品种、新肥料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性较强的生产资料,通过建立专门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实现了技术和物资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围绕技术推产品,推好产品促转化,加快转化促发展的总体目标。二是示范展示促推广。针对农民科技素质不高,但效仿性较强的特点,大力兴办科技展示园。并以观摩展示会形式推广出去。三是农资统供促推广。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分户供应。为解决购物资金问题,内引外联,挂靠大公司、大科研单位,与他们联姻,做他们的推广伙伴。引来了物资、技术和信息,为有效推广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减少了农资销售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四是技术承包促推广。就是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中遇到农民不愿接受,我们又必须推广的情况下,采取技术承包式推广,我们提出了利益不沾,风险我担的承包办法。农民承担自然、市场、管理风险,技术人员承担技术风险。五是科技协作促推广。积极与科研院所农事加工企业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信息、产品、资金以及销售的优势,与他们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和推广活动。六是项目牵动促推广。就是通过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技推广整体工作的开展。我们把项目的实施当作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通过标准粮田、有害生物预警、支能资金整合等一批项目建设,先后推广了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多项综合高产栽培新技术,并且使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运行机制建设方面

各乡镇农业服务站为建平县农村经济局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垂直管理,人权、事权、财权一律由县农村经济局管理。县政府发文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明确了公益性职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的工资及技术服务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条件建设经费。各基层农业服务站现已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农技推广聘用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技推广制度、科技入户制度、技术咨询服务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日常考勤制度等11项相关制度及基层站站长职责及专业技术人员职责并上墙公示。从而保障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3.多元化发展方面

建立了多元推广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县政府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教育、涉农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积极创新推广服务方式方法。通过农技热线建立视频面对面解答农民技术难题,每天在电视上播放农技推广专题,注重农技推广的时效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等多种手段开展推广服务工作,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荣田肥业有限公司、辽宁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建平宝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建平县马铃薯协会、建平县科协等科研教学、企业、合作社等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充分发挥一主变多元的推广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1新品种、新技术传播形式少,传递速度慢。

目前,传播形式靠技术人员田间指导、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导致科学技术传播速度慢,农民新技术效果差。

1.2现有的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缺少提供新技术信息的配套设施。

1.3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科技人员常年工作在农业生产及时线,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下乡吃饭、住宿等很多方面都很困难,尤其是乡镇农技人员下乡旅差费、燃油费很难解决,自己加油下乡,工作运行经费少,严重阻碍农技推广工作发展。

1.4资金短缺,经费少,有的基层站房屋已年久失修,需重建或维修。

1.5农技推广队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的农技推广队伍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技推广队伍还需充实壮大,补充人员。

2.几点建议

2.1加大农民科技示范村接受科技信息等有关设施方面的投入

通过网络、先进的设备等学习接受新技术,提高科学技术的可视化水平及传播速度。

2.2在冬闲和春闲季节,搞好科技示范户培训,扩大培训面,提高科学技术的覆盖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能够接受新技术的配套设施。

2.3建议上级部门增加一定的办公运行经费

改善办公条件,以便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2.4建议上级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于基层站基础建设。

2.5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建立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

要从各农业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严格控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时要对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德才兼备,能适应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作者:韩国军 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推广工作视角下农业技术论文

一、香格里拉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态度不端正、资金不足等方面严重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在真正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因为对其推广缺乏明确的了解,不能与其积极地合作。加之农业的“弱质产业”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使农业科技服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日渐弱化,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造成大多数乡镇的农业推广部门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服务难以就位

。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是向农民提供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被动消费者,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要更新观念和进行机构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服务领域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3.农民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难以普及。

农民的学历程度不高,对其也是难以接受,农技推广的主要范围在农村,村民住宅分散,为这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香格里拉县农民文化素质更低,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比较差,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4.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难以跟上现实。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及时线,称为“三农”服务,要通过学习和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好多从大中专学校毕业以后,在基层工作将近20多年了,从来没有机会去学习和培训,技术人员知识提高和技术更新困难,造成基层农技人员专业能力较低,加上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老龄化这些都是导致农技推广效率低的原因。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很难。

5.资金不足,服务难以增强。

资金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提,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及利率率低,从而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建立高效、精干、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尽快的完成推广工作的目标,真正把基层农业技术工作抓出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1.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合理构建县、乡、村、示范户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县一级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要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的为产业服务。发挥农业技术的优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专业组织,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农民的增收增效服务。

2.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推广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解决推广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加大投入,建立监督机制。

政府支持农业技术推广,确保了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持久、稳定的推广下去,确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到位,还应建立监督机构,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能才保障物尽其用,人尽其职,努力完成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4.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大力发展生产力。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把农业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的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起来的高产品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促使人们自觉的加大农技推广的工作力度,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约机制。

6.加强农民带头人的培养,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各地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文化、农民的接受能力情况不同进行合理规划,如在建塘镇,有大三特色产业,但都形不成规模,其因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头作用。专业合作组织始终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7.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对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特点,采取办培训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自我发展的能力。

8.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全程配套服务内容里,产前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为农民接触切实的后顾之忧,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结束语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为社会稳定和谐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唐志秀 单位: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示范中心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1示范中心在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示范推广的持续性

按照示范中心项目设计,项目建成后的3年内,中国政府向受援国政府提供无偿援助,用于维持示范中心的正常运行,发挥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等公益性功能,开展技术合作。3年技术合作结束后,中国政府不再提供援助资金,而是依靠项目实施单位以示范中心为依托开展商业化经营获取利润,用以弥补示范中心继续发挥公益性功能的运行成本。这就意味着,3年技术合作结束后示范推广的可持续,首先取决于项目实施单位能否通过商业化经营获取利润,其次取决于获取的利润能否用于示范推广等公益性功能的持续发挥。从对14个示范中心的监测评价情况来看,项目示范推广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一方面,从示范中心项目的功能、内容和规模看,项目实施单位不仅很难通过示范中心自身的经营实现收支平衡,也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商业化经营实现盈利。没有资金支持,示范中心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争取项目时的保障已开始缩水,政府援款结束后,企业既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承担公益性任务,又没有在非洲投资合作的长远打算,示范中心试验、示范、推广等公益性功能的可持续发挥受到严重挑战。

1.2品种技术的适用性

1.2.1品种的适用性

在已建成的首批14个示范中心中,试验示范最多的是水稻、玉米种植,其目的是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高产、品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应用于受援国生产当中。但是我们忽略了示范品种在受援国的适用性问题。比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在高肥、精耕细作条件下具有生长和产量优势,中方习惯于将其种植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但是,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成本较高,亲本不宜传授,在受援国大范围推广比较困难也不现实。一些非洲国家政府明确表示,不提倡种植杂交系列,理由是制种受制于人,没有自主生产能力。另外,为鼓励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受援国政府往往对水稻、玉米、小麦等种子实行补贴政策,相对于从中方企业购买杂交种子而言,本地常规种子的价格要低得多。加之杂交水稻、玉米种植需要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较大,农户因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也影响杂交品种在非洲的推广。因此,在非洲国家开展杂交品种推广的适用性问题值得考虑。

1.2.2技术的适用性

受援国当地对中国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应用效果等是中国援助效果的重要体现。若农业技术难以被受援国农户采用,以技术合作为主的农业援助模式将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在已建成的示范中心中,有的示范推广了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这些技术机械化程度高、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高、投入成本大,在非洲推广起来比较困难。相反,一些看似普通的种植技术,如撒直播技术和水稻人工移栽技术相对于机插秧而言,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具有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等生产优势,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玉米种植的“宽窄栽培、隔行去雄、追拔节肥”等栽培管理技术,具有成本低、容易学、简单实用的特点,也受到受援国的欢迎和认可。由此可见,适用非洲的农业技术将成为援非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1.3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援助的效果一直是国际援助关心的焦点问题。2005年的《巴黎宣言》中详细规定了有助于改善援助质量、提高援助效果的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提高援助有效性的5项基本原则。其中“重成果原则”对于示范中心的技术推广尤为重要,即受援国和援助国都应重视对援助实效和成果的衡量与管理。要提高援助的有效性,必须依靠援助国与受援国双方的努力,不能忽视受援国主体作用的发挥。示范中心作为中国政府援助的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其主要目标是示范推广中国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受援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如果仅仅依靠项目实施单位选派的农业技术人员“单打独斗”去实现这一目标显然不可能。但事实上,大多示范中心都与当地政府、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联系不密切甚不联系,有的甚至还将有合作意愿的当地部门拒之门外。由于缺乏有效沟通而得不到受援国政府的有力支持,有的示范中心很多公益性活动难以开展,有的示范中心存在农业培训招生难、农业技术推广难的问题。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严重影响了示范中心公益性功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农业援助项目的声誉。

2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

要使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持续发挥技术示范推广作用,就应该从中外政府、项目实施单位等3方入手,加以改进。

2.1对中国政府而言

一是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特性,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对示范中心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不搞一刀切。综合考虑经济基础、农业资源、市场空间、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治外交等因素,研究确定继续给予政府援款支持的示范中心,使其持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二是协助项目实施单位顺利进入自主经营期,代表中方尽快与受援国政府就示范中心的合作经营进行磋商,明确其法律地位和经营使用的责权利关系,为企业投资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示范中心开展技术推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三是构建农业援外管理体系,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专业部门以及援助项目实施单位之间的责权关系,加强对示范中心的监管,使示范中心更好地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2.2对受援国政府而言

一方面应发挥自主作用,制定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和项目清单,明确农业技术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需求,借助示范中心解决农业发展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使援助资金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并参与示范中心的管理和技术推广,将示范中心纳入其政府的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机制以及技术推广体系中,建立良好的内外合作研究机制,重视品种、技术试验成果,充分利用本国技术推广机构,借助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将中国的优良技术通过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以推广。

2.3对项目实施单位而言

一是加强与受援国政府、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为技术示范推广建立畅通的渠道。二是加强专家团队建设,按照项目需要的专家标准选择有研究能力、有组织协调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专家,研究和选择处于受援国的农业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先推广地位的品种,确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内容,并不断更新,确保推广的技术满足受援国需要。三是创新思路,主动谋划与受援国相关部门开展合作的领域与方式,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结合项目技术示范内容开展经营,利用产业化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示范中心示范推广等公益性功能的持续发挥。

作者:李嘉莉 单位: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多元化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

一、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支持不够

首先,齐齐哈尔市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是按照齐齐哈尔市的行政区划,分行业设立的。在这种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影响下,造成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分割现象严重。农业推广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出现了抢占资金和项目等问题。齐齐哈尔市基层单位往往按照自己的特色产业和地方需求,确定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缺乏统一的协同与配合,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较低。其次,齐齐哈尔市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项农业技术推广都带有浓烈的政府背景,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对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了解不够,往往根据相关各部门上报的资料确定相关政策,加上政府本身对农产品市场缺乏足够了解,造成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政府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又会人为设定一些强制性指标,有些不切实际的指标会带来资源的浪费。,齐齐哈尔市县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不同,农业技术推广不仅具有行政管理性质,又带有经营创收性质,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相关职能机构出现职能错位,弱化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地位。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知识结构落后、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短缺。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较为短缺,不能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较多的学习与培训机会,无法及时将近期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传授给农民,仍然将已经落后的农业技术向农民传播,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工资收入较低,与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农业专业的大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基于工资、福利等经济条件考虑,大多数农业相关人才更愿意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去工作条件较差的基层地区工作。其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应该具有较为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而农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多在齐齐哈尔市从业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并不是农业专业人员,其他工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开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三)农业技术科研单位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首先,农业技术科研单位是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创新源头,但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带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农业技术科研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政府重视,造成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这就造成了齐齐哈尔农业技术科研单位重视农业技术理论研究,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大量农业技术科研人员脱离农业生产实际,导致农业新技术转化率不高。很多农业技术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进行了大量的农业新技术研发,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这些很有市场前景的农业新技术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开来,不能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其次,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科研单位与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属于不同的部门,两者缺乏有效地沟通,协作能力较差,农业技术科研单位的农业新技术无法及时推广。,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效手段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齐齐哈尔市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不能帮助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完成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四)农业推广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新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齐齐哈尔市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加上农村地区面积广大,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受资金、技术等问题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首先,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较差,农户互联网接入率较低,加上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认识不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不多,导致齐齐哈尔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水平较低。其次,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网络不够健全,乡镇与农村农业技术信息化服务结构较少,很少有农村设立农业技术信息推广服务机构。

二、相关对策

(一)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首先,齐齐哈尔市政府要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质,完善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职能,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企业力量,扩大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范围,政府还要制定适应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其次,要建立顺畅的农民反馈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不是简单的技术传输,更要保障农业技术供求双方的切实利益,因此要建立顺畅的农民反馈机制,根据农业实际需要的变化,及时改变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与方式,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和方案,良好的农民反馈机制也可以及时反映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实现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和发展。,要不断改进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由于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点。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适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发挥农民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二)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

齐齐哈尔市没有为建设现代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制度。齐齐哈尔市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应该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相应的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的法规,当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也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农业技术推广又带有公益性质,必须由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技术研发单位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农业新技术的转化效率。此外,政府还应该及时发现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的新问题,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寻找合作机构,解决相关问题。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应在齐齐哈尔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统一的农业推广信息平台,农民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的掌握自己需要的农业技术信息。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平台除了提供相关农业技术信息外,还应该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等内容,开阔农民视野。齐齐哈尔市政府还应该投入专项资金提高乡、村的信息化水平,购置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设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农业推广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前,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方向较为单一,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即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产品流通、农业发展金融支持等介绍较少。此外,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较为单一,往往是政府指定农业技术部门对农民进行技术传播,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农业相关高校等单位,没能在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较大作用。而且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也较为单一,现在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是普通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应大力发展商品化、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项目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培训与走访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作者:郭艳 王家旭 王洋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通过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1推广农业技术的主流大众媒介方式

以农业科教片为代表的影视媒介就是运用电视电影精彩的画面艺术表现手段,以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表现内容,以解决现实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技术问题为目的,指向性和意识形态明确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推广方式产生的作用特点是内容形象逼真、显示深刻、音像效应、容易理解、推广范围广、成本低。网络化推广媒介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推广传播的形式。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正在朝着网络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利用网络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表现为农业数据库、农业网站和专家系统。网络媒介可以数字化、全球化的传播推广农业技术信息,并且易储存、复制、检索、传播大量的、多样的信息,能够快速的运用多种媒体,交互式的兼容多种传播方式,可以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自由的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角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特点

通过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可以做到传播信息快,推广迅速且互动性强,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反馈。利用大众媒介平台可以在更广的受众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并且内容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由于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大部分农村居民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设备接受到所传播的技术推广信息,农业技术可以声画并茂,图文兼备的快速传递出去,通俗易懂,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从而提高了推广工作的效率。在利用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会改变农业受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农业受众逐渐形成信科学、靠科学、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在其取得的良好推广效果和现实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农业受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促进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提高其幸福指数。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业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接受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影视艺术的审美享受,从而娱乐生活。

3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注意事项

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要注意其目的性和时效性。目的性就是指在选择推广媒介时要考虑技术推广的目的性,推广的内容决定推广的形式和载体。推广技术信息的内容长短,表达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要利用适合的媒介形式以保障达到推广的目的。对于农业技术信息而言,其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推广者而言,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时差的因素,以保障选择适合当地有效的媒介形式推广农业技术要在有效的时限内发挥较大的效果。还要注意有的放矢性和因地制宜。在利用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推广对象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教育文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普及率,这些都决定了推广效果。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也存在巨大差异,各地的地理人文因素也有很大的不同,南米北麦,差异较大。因此在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要注意其科教性。推广的农业技术要具有科技含量和现实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具有推广价值;农业技术推广信息要具有科学和谨慎的逻辑性和性,推广内容要完整连贯;农业技术推广不要忽视其教育性和应用性,这是推广受众接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前提。

4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网络传播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农业推广体系名存实亡,网散、钱断、人散,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真实现状写照。虽然现阶段在大力建设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开始注重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但是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主要还是依靠拍摄农业科教宣传片和开发农业技术信息系统等进行推广;在大力建设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推广新的农业科技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背景下,大众媒介下的农业技术推广陷入了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的局面。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推广体系和主体机构,对于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政府依然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一种资本进入市场流通,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十分混乱,导致了大量虚假信息的出现,这也是农业技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推广所带来的负面效益,使得信息市场真假难辨。

5总结

大众传媒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成功与否,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农业技术的推广信息传播是否成功,也就是说关于新的农业技术的信息能否顺利到达受众那里;受众能否理解所推广的技术信息,如果不能,那么推广工作就没有意义了,这也就是传播本身效果;推广工作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推广的技术是否得到了人们的利用,能否对农业产生实际的效益,提高生产率。在大力建设信息化、现代化农业的大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必须插上大众传媒的翅膀,它能够将大量的技术信息快速的传递给广大农村受众,以产生较大化的实际效益。

作者:孔令智 袁振宁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畜牧兽医技术农业推广论文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应用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

(1)畜牧科技基础脆弱,设施年久失修,利用率下降,效益减退。

(2)畜牧部门缺乏竞争机制,应变市场条件的能力脆弱。

表现在市场意识、商品客观淡薄,内部没有加工增值龙头企业。畜产品属于原始的初级产品,没有转化成多层次加工增值的高附加值产品,降低了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畜牧科技综合经济效益。

(3)畜牧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健全,科研与技术推广脱节,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实用技术培训跟不上。

畜牧科技成果从研究到应用,中间的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健全的推广体系作为科研与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再好的成果也就无法实施。

(4)畜牧科技人才短缺,且人员知识老化。

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科技人员外流现象突出。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专业人员少,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较弱。

(5)农牧民群众文化程度低,科学养殖的意识淡薄。

畜牧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必须依靠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农牧民的意识转变至关重要。目前,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才还不多,给畜牧技术推广的进程带来困难。

(6)试验、示范工作跟不上,推动力度不够。

由于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科学养殖技术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因而科学养殖的技术水平较差。加之经费紧缺,畜牧推广部门不能开展应有的试验项目,得不到及时手资料和经验,缺乏把握性的正确指导。技术推广仍停留在理论和常规技术的项目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上仍沿用先试验;再示范;后推广的传统作法。

2对策措施

2.1提高农牧民科技水平,增强科技转化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畜牧科技宣传。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的意识,采取各项措施,强化农牧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和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变被动接受畜牧科学技术为自觉采用。畜牧科技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互相支持,拿出具体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和应用工作。同时,培养建立一批科学养殖能手和畜牧科技示范户,建立示范专业养殖户。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畜牧科技水平,以加速畜牧兽医科技技术的应用推广,使落后的养殖观念向现代化养殖观念转变,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向产业化、标准化经营方式转变。

2.2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网络,强化服务功能体系

加强各级科技推广机构的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以县畜牧科技推广单位为龙头,以乡村畜牧兽医服务组织为纽带,以科技养殖示范户、专业户和养殖能手为主体,上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下联广大农牧户的畜牧兽医科技服务网络。促使畜牧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为稳定畜牧科技队伍应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长期在生产及时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在补贴、福利和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应予以重奖,充分调动畜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3加大畜牧兽医科技宣传力度,改进技术转化方法

畜牧科技的宣传要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结合的工作方针,建立样板;以点带面,把先进实用的畜牧兽医科技成果与新技术组装配套,加大推广力度。一是试验示范,按照实际情况把需要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进行小面积试验,小面积示范,让农牧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切实体会到畜牧科技成果带来的效益,通过典型示范扩大推广面积。二是搞好技术宣传和培训,从实地、实用、实效出发,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掌握畜牧科技的使用管理方法。三是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切实做好与畜牧技术相配套的其他服务工作,确保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应用顺利进行。四是增加畜牧科技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3结语

影响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应用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树立为农牧民着想、对农牧民负责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进一步促使畜牧科技的应用与推广,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增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作者:年成 旦智九 单位:迭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迭部县卡坝乡兽医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技术推广中的农业机械论文

1推广中存在的阻碍

1.1农业基础地位偏低

在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改善经济发展情况,将很多资金投入到了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并且一些政府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政府也认识到要发展经济不能单纯依靠农业,并且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加之投资一些其他项目,资金剩余不多,这样就导致很少的资金流动存在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

1.2落后的推广机制

农机市场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开放,打破了原有结构农机推广体系,农民按照本身的需要对农机产品进行选择,由主动出击取代了传统被动接受农产品的选择和技术的推广。广阔的农机市场出现在农民的眼前,对农机技术和农机产品的学习和了解渠道也在逐渐拓宽,对单一的政府推广不再依赖。在农机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打击下,政府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时和经济发展需求上就很难适应。

1.3落后的推广信息内容

随着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滞后、推广内容落后造成技术推广时位置非常被动。因为很多乡镇企业对农业发展不够重视,造成技术落后,信息闭塞,不能够及时时间了解和学习到新的农机信息技术。对于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情况,地方政府没能重视起来,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需求上他们很难及时的给予满足,时间长了,再想去发展农业技术,对技术推广的切入点就很难再找到。

1.4农民为推广的对象,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农民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体,但是农民受过高等教育的比较少,并且很多是世代进行农业生产,很多人怀着从众的心理。以前的农业生产观念在他们心中已经很难找到代替品,这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就会存在排斥心理和抵触心理。

2改进策略分析

2.1对农机生产部门的建设上予以强化

增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性,同时也有助于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学习。对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建立与完善,能够将产品技术整合、技术推广、创建信息采集的完整网络体系更好地创建起来,将部门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紧密的结合起农民与推广人员,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2.2提升推广人员的技术素养

技术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与不断更新的生产技术相适应,对技术人员政府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他们进行进修,为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先进的知识和生产技术被推广人员所掌握,才能够向农民传递更好的技术知识。

2.3关注农民需求

在将推广机制、人员技术素养进行完善与提高的同时,对农民的需求是最不能忽视的。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推广,不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意识。广泛的建立起农机市场,农民在选择农机产品时也更自由。近些年,政府将一定的农机产品购置补贴提供给了农民,农民在购买农机产品时也会非常主动,这样将良好的机遇提供给了技术推广人员。同时工作人员还要贴近农民生产,深入基层,对农民的需求予以了解,在及时时间购买先进农机产品、引进先进技术,确保在农业生产技术运用的时候让农民少走弯路。

2.4对宣传力度予以强化

宣传是农机技术推广应该做的工作,对什么是农机技术使农民有个充分的认识。对农机技术在原有宣传的基础上使农民有了一些了解,然而这样的了解只是认识了技术,没有达到想要学习或深入了解的目的,这样就很难展开推广的工作。因此要联系当地实情,对宣传力度予以强化。这个宣传队伍或者宣传人员,一定要对农机技术感兴趣,在宣传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民心中的地位。

2.5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只有政府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将正确的经济观念树立起来,要明确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的基本国情,农业是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基础。

3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帮助。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因此,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对策,才能够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推广,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着更高的方向迈进。

作者:白国庆 单位: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农机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论文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科技成果同实际生产需求错位袁影响

推广效果经调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每年的农业科研成果数量众多,但真正能推广应用的却很少。科研成果申报机制存在弊端,导致农业应用研究不立足于市场需求,易于直接投入生产的实用技术;申报奖项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报奖的模式,一级接一级的虚假累加成果数量,导致真正的科研成果缩小了推广转化的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研成果只有在生产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农民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高效化的趋势,由于市场需求发生了转变,就更加强烈需要有效的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但是,当前的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推广机制过于单一,忽视了配套集成技术与整体技术的作用,不能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呼应,且又由于市场技术等信息流通不畅,使得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1.2农民接纳农业新技术能力不高

袁增加了推广难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我国农业技术却相对落后。一是农业生产者大多聚集在农村,农业生产主体是农民,这些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新技术吸收能力有限;二是农民大多经济条件有限,即使有能力学习采用新技术,对于见效慢、投入高的新技术,只能望而却步,改用见效快的物化类技术成果,如农药等;三是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使得大部分农户都受到小农意识影响,养成急功近利回避风险的本能,他们更愿意使用落后的传统技术,而不愿承担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有知识的有志农村青年都涌入城市务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政府应加强推广队伍的管理

并予以财政上的扶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各地方政府都应予以财政上的扶持。一方面,基本待遇得到保障,推广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推广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只有改善推广体系的硬、软件设施,使得推广信息畅通,推广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实行竞争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使推广人员有忧患意识,能自主地提高自身水平及工作能力,并给有重大贡献的推广人员以加工资、破格提拔的优惠政策,较大限度地鼓励推广人员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2.2在现有生产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科研

科研成果只有实际运用到生产上,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科研。鼓励农业科技研究时,应立足于当前农业生产需求,而不要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一方面生产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又浪费了人员及资金去研究一些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成果。所以,政府一定要完善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对接机制。

2.3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政府要发挥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骨干作用,组织建立一支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改善推广观念及进行机制创新。一方面,净化推广队伍,对于在队伍中插科打诨、毫无实际能力的干部予以辞退。另一方面,广纳社会人才,一些农民由于多年经验积累,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农业技术却有着非凡能力,政府应破格录取,使之为农业技术推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应大力鼓励成立民间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变成全民参与的公益性活动,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渠道,鼓励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另外,农民由于文化水平限制,对新技术的接纳存在一定困难,政府应多加开展培训活动,适当提高农民文化水平,让新的农业技术真正为农民所用。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明确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遇到的问题,制定计划,高瞻远瞩,才能更好地完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作者:张晓敏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现阶段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1盐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盐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尚存在诸多问题,大致可归纳如下。

1.1推广理念及技术服务手段落后

在推广理念上,没有以农民为中心,缺乏以农民为主的服务导向,大多数推广人员持农民不问我也不过问的消极态度。在技术服务方面,推广人员与外界接触、沟通较少,信息闭塞,导致在技术和创新领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要求与需要。

1.2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开展农业推广服务

盐源县各乡镇几乎都在高山上,通往各乡镇的道路崎岖,下雨天和冬天下雪季节很难进入各乡镇,加之交通工具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难度;各乡镇没有必备的农业仪器和检测手段,基本条件不具备,技术手段落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遇到田间实际农技问题全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3当地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视不够

乡镇推广站都是以一种应付上级的心态来对待推广服务,忽视了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的重要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资金也远远不足,从而使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条件差。盐源县属于盆地,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又往往遇上干旱灾害天气,产量较低,农业投资较大,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只能顺其自然,对防御自然灾害是零意识,缺少防止自然灾害的知识。此外,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的农业科技和新的农业品种接受较慢,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慢、普及范围不广。从全县的农业生产水平来看,农业发展滞后。因此,亟需解决农业发展的阻碍,对促进乡镇农业高产、高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4工作条件差,难以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县农业部门缺乏对乡镇农业推广站的考核管理,而是乡镇政府对其进行管理。对农技人员技术职称的评定只注重结果,而没有考虑实际工作的成效。部分农技人员的工资与实际付出的成效关系不大,因而挫伤了农业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除了工资外,没有其他补助。加上各乡镇的生活条件差,导致推广人员7d只工作2~3d就回县城的现象。

2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路径选择

首先,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本思路,在县政府以及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根据各乡镇的基本情况,实地调查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合适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并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民了解农业相关政策。推广人员应积极主动和农民沟通,深入了解农民的服务需求,为农民讲解农业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宣传新技术,与农民一起进行实际的农业生产,从中传授新技术。然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要想富就要先修路,因此目前的及时要务就是把通向各乡镇的道路修建通畅。如果路途艰难,则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很难有效实施,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设备也很难运送到生产地,而且对农民来说,农业产品也很难运输出去。在把路修通修好的基础上,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等,把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另外,县政府和乡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对重点农业产业加大扶持,尽可能打造农产品品牌,在有资源的村开发农业旅游村。再者,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明确各个农技推广机构职能,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适当的资金投入,形成多种形式生产,多种形式服务的体系。,创造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基本待遇,保障和改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建立和健全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农技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力度,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

作者:罗文才 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

农业推广技术论文:推广应用农业技术论文

一、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

(一)人员素质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保障农业推广系统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着农业推广系统的效率和功能,并且决定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

(二)经费投入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的力度,是保障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关键。农业技术推广需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生的指导、咨询、示范及实验等活动都需要经费保障,但因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仅依靠政府,由于目前基层政府在经费拨付上还没有推行财政全额拨款制度,也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三)农民认知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于的主要需求体。在当前如果采纳新的农业技术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所以在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彻底改变技术供给状况。相关部门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真正做到让农民自己选择,科学引导农业公司、农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二、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措施

(一)提高农民认知度

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做到政府、农民高度认知,特别是农民高度认知,要让社会各界都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农民只有真正提高了思想认识,对农业认识达到认识水平的一致性,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只有真正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适应性,才能保障农民对农业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

(二)完善服务机制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要标准越来越高,应用传统的农业技术也与当前的服务机制不相适应,也不再能满足农业多方位需求。要想促进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推进农业技术应用机制的完善,只有当服务机制以及运行机制得到开放,农业技术服务的应用才能得到扩大范围,随着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才能较大化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优化农业资产及综合性服务方向。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真正能够做到深入了解涉农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实时关注农业的动态,切实开展适应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活动,以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应用的需要。在建设中只有确保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整性。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很的突破,成绩显著,但由于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才能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来峰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