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小学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管理论文:原创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现有的中小学班级授课制与教学形式已渐渐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再加上中小学所面临的现状——生源减少,小班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小班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重小班教育!,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关爱。”所以它不但需要更多的品质教育资源、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更好的物质条件,而且需要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与之相适应。为此,教师学些教育学、心理学,掌握一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影响,趋利避害,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优化和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很有帮助。
一、利用“首应效应”,扭转管理模式。“首应效应“是指首次感知到的食物能在感知者的记忆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且不易改变。即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种现象就叫首应效应,也叫及时印象效应。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在一个试验中得到了证明。德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专制式、放任式和民主式三种。专制式和放任式是管理方式的两个极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多采用专制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追求一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已成为管理者们一致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管理者们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让首应效应发挥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像学校管理一样,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而且要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及时个违反制度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你的规章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你的首应效应也就发挥不了正面的作用。在这方面,全国班主任孙维刚老师做得很好,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他本人样样都做到。
二、巧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心灵。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与南风比威风的故事,看谁有办法让行人先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一阵凛冽刺骨的冷风,行人为了抵御寒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行人暖意渐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开了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处理师生关系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没有人不希望被尊重,没有人不希望得到师爱。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从学习到生活再到个性的了解,把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会在老师对他的尊重与爱护中拉近自己与老师的距离,愿意与老师做朋友,在双方共同构建的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的平台上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心交心,以情传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善于发挥‘情感效应’,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感情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教育教学管理中,要让南风效应永存。学生盼望赏识、渴求关爱,如枯萎的禾苗盼望甘霖。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就好像给学生的学习、成长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学生会永远沐浴着一片阳光。学会运用南风效应,它会助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助你的教育教学管理如虎添翼。
三、运用“门坎效应”,帮助树立信心。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高层次的要求。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子目标,而一旦一个个子目标得以落实,迈过一道道门坎,老师就要给以积极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并加以正确引导,然后逐步提高目标层次,最终达到预期目标。比如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老师就给出高的标准和要求的话,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得到。硬逼着他们去写,只会让学生感到兴味索然,说不定还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时不凡运用门坎效应,把作文教学分阶段进行。先让他们从片段作文写起,有计划地训练指导。对写得好的,老师不但要给予表扬,还要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声情并茂地展示出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幸福、自豪和快乐,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兴趣引发出高涨的写作热情。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帮助,而不是讽刺、挖苦、打消他的写作积极性。当学生获得成功时,他的感觉就好像农民经过漫长的夏季劳作,终于有了秋季的丰收,那他对作文的感情便会“爱你没商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若能采取分层管理、分层教学的话,学生会一步步走过来并未感觉到特别的难,相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新鲜有趣,青春活力迸溅。他们就好像一路游山玩水,好不费力,而作文的本领好比是吃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了。
在新课改理念下,奉献一份爱心给学生,就能让学生多一份自信,昂首望远方;恭送一份尊重给学生,就能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挺胸看世界。教师多学些心理学用于教育,就能给学生一支火炬点燃智慧;多学些方法点缀教学,就能给学生一份激情,展翅翱翔。多一点牺牲精神、求实精神、创新意识、人文关怀,相信我们的教育教
学管理,定能取得成功。(编辑:华华)
小学管理论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一、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教学理念革新
1.增进人文关怀,勇于创新
小学领导担任着指引教育教学方向,为教师团队把关,保障学校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新课改社会背景下,学校管理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转变陈旧观念,全力推动素质教育实行。然而,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并没有真正抵达教育教学者的心灵。许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并“唯分数论”。此种情况下,教育管理者应该首先摒弃自己头脑中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评价制度,增进人文关怀,培养出一批学业水平,素质水平可与现今课程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老师,将学校的管理工作与课程创新相一致,促进学生发展,切切实实地达到为社会培养有能力的人才的办学目的。
2.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前提。而要想将教学环境中包括的多种因素保持状态,须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整。首先,校方要以自身条件为基点,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这样通常会加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进师生关系,也能保障学生的听课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要提倡建立班级特色人文文化。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标准的综合,它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是将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凝结为集体的催化剂。一个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校方应该从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共同努力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特性的班级文化。,完善班级体制度文化。在班级内建立少而有力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一定准则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合理而健康地互相竞争。但是,制度不应该是校方的“圣旨”,而应该是由全体人员共同商讨决定的,被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学校制度准则。而能否顺利地建立它们并严格实施,无不与担任引导角色的教学领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实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一批的教师管理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1.培养一批高素质骨干教师
从长远的客观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发展应该将老师作为发展的根本需求,提高对教师的培训,才是塑造学校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础手段。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呈现出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所以管理者应该提供更多进修培训机会,并积极挖掘有潜力的年轻教师,为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提供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才能逐渐建立起一支的教师团队,并对其他的小学教育者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加强对教师敬业度的监督,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
2.在教师管理和学生自理之间寻求平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承担着学生、教学设备等一系列教学所需内容的管理工作,直接投身于教学管理当中。要学生教育自己、管理自己、自理、自立,这是对的,但不等于教师可以将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不问。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既会引,又善导;既敢放,又能收。其次,既要发扬民主,建立开放自由的班级氛围,又要善于集中,达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此外,还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聚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进行加工,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加强领导与学生间的直接沟通
因为缺乏有效的交流途径和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与领导之间不易达到一对一形式的直接交流,尽管有教师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人,但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许多校方领导者,并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充分了解自己布置的教学任务是否已被严格有效地实施,也不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如何,对学校管理机制建议如何,对自己的看法如何……更有甚者,领导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无视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新课改不过成为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笔下的一个名词。建立“校长有约”,“校长信箱”等高效渠道加强校领导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建立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四、结语
教育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同志曾经说过,基础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担任着崇高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只有从根本上推动新课改的实行,不断完善管理和教师团队,才能保障校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我们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谱写新篇章,创造新业绩。
作者:彭建全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石莲子镇中心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一、小学学校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学校管理最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保障学校有着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小学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创新精神,进而实现对学校办学效益的提升,将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的同时也逐渐地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尤其是当前人性化的现代管理理念下,其管理不仅仅对人的价值有着一定的注重和强调,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的一种尊重和理解。小学学校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将人文精神加以弘扬,并对和谐的校园文化进行构建,保障师生有着和谐的交流学习,在推动小学教育发展的同时,对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学业的进步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实施的过程
以人为本理念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先进理念,不仅仅是管理者常用的一种领导方式,同时也是管理者常用的一种管理理念,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情感进而将人性的和善加以彰显,在某种程度上对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构建。小学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更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重视度,并对学生的个性素质化发展加以尊重,对师生的权益加以保护,并保障学校活动的有序进行,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施,可以从以下三点具体做起:
1.加强管理沟通和调适。
小学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加强,并对以人为本的小学管理模式加以采用,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学校知识传播的核心主体,更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者就要对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以及生活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满足教师心理需求的同时,帮助教师将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加以解决,进而使得教师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小学教学中。定期举办家长会,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教师的教学中定期地开展教育叙事活动,从根本上将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还要将教师的个性以及教学风格加以展现,并让学生和家长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评比,进而逐渐地加强较适合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
2.采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更要采取民主的管理方式,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保障学校管理工作有着科学化的决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加强自己主人翁的意识,学校管理者更要将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以及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不仅仅保障学校有着现代化的管理,同时也要保障学校有着科学化的和谐管理和发展。小学学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并实现对学校各种事务进行民主化的管理,对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以及其实际的合法权益加以维护,进而使得教师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有着一定的参与性。
3.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更要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健康性和和谐性,在某种程度上将教师的教育魅力加以展现。小学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在校园建设中将当地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加以建设,并保障校园文化长廊不仅仅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也要有着一定的知识性、人文性以及趣味性,校园文化长廊在对校园文化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风采、教学教研成果、名人趣味故事、学校特色以及学生的典型作品进行展示,进而对和谐教育环境进行构建。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实施,更要结合小学生和教师的实际生活心理情况,并做好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创建和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进而实现小学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以及规范化的管理。
三、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国家教育体制同样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而基于新时展中的小学教育,更应该本着人性化的角度和学生发展的主旨,不断地对学校教育管理进行创新性改革,并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从而将小学历史使命加以完成,将素质教育推进,较大程度上实现小学学校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以及快速发展。
作者:胡友春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1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问题
1.1教师的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许多小学教师班级管理的观念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观念。绝大多数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只是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违纪情况以及学习成绩这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有些教师的班级管理知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而且管理的方式也特别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网络化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求。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自制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经常会在学习的时候发下一些小的错误。如果教师不能采用正确的管理方式,很容易给小学生的心理带来阴影,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2教师的管理压力较大
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教学工作,再加上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事情特别繁杂,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不仅要注意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需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促进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要积极做到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压力。
2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2.1利用网络通信软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开始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许多学生都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由于腼腆或者紧张,不敢当面和家长进行交流与联系。教师可以积极采用网络通信软件,例如:YY语音、腾讯QQ、微信等,与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即时地交流。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网络通信软件及时向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与联系,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而做出良好的管理措施,提高小学班级的管理效率。
2.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也可以建立班级QQ群以及班级微信朋友圈,然后在QQ群和微信朋友圈学生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的信息,将班级的管理情况公布在上面,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平时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且教师也可以把平时班级管理的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公布,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班级管理活动的详情,并在家庭管理中,配合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联系,向教师反映学生平时在家的表现。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以及学生做到及时地联系,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便于教师做好具体的班级管理方案。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历史时期就有人对教师的职业作出了解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把教师传授道理放在了及时位。因此,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平时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安全、思想等各方面的观念进行教育和培养。例如,在每年的3月5日,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学习雷锋。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可以举办一场学习雷锋的主题班会。利用网络技术,到网络上查找雷锋的相关知识和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助人为乐的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而且,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在主题班会上积极进行发言和讨论,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有效提高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深刻、更地对一些事情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今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方式也应积极跟上时展的潮流,利用网络资源,转变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
作者:刘朝平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
小学管理论文:柔性管理下小学人事管理论文
一、柔性管理理念融入小学人事管理工作
1.柔性管理概述
管理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这两种管理的管理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柔性管理,它最开始由企业界提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柔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灵活性,采用的是柔性的管理手段,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使企业的员工在非强制性管理的前提下,能够自觉地形成的品质以及奋斗的精神,同时能够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考虑到柔性管理在企业中应用获得的良好效果,可以将其引入到小学人事管理中。按照柔性的管理制度对学校的老师进行管理,摆脱外力的作用,使老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并且在工作岗位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校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2.将柔性管理融入小学人事管理工作中
柔性管理坚持的是软管理原则,不靠外力强压也不依赖强制性的政策,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工作状态。小学人事管理需要引入柔性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及模式,因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影响老师和领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领导用命令给老师增加压力,导致老师对工作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有时候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这样不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更加不利于教师的个人发展。柔性管理能够使老师自觉地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校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的提升,激发老师自我创新的能力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老师会自我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其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学校的整个教师队伍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而且老师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柔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学校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老师通过柔性管理,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把这种理念延伸到班级的管理中,每个班级会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二、柔性管理在小学人事管理中的必要性
1.有利于搞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并没有重视人的发展,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文化性以及情感性,不利于小学老师的发展。与刚性管理方式不同,柔性管理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老师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应用教育和引导的方法,与老师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充分尊重老师的情感以及老师的工作,将外在的规定进行内化,没有过多地依赖规章制度,激发内在的力量,从而实现有效管理的目标。
2.有利于老师之间的团结
柔性管理的宗旨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对老师产生一种说服力,使老师自觉地加入到组织行动中,而且能够激发老师的团队精神,使其认识到团队力量的伟大。柔性管理具有内在驱动性,由原来的强制性转化为自觉性,提高老师的积极主动性。
3.有助于激发老师的自主创造性
传统的刚性管理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的心理情绪,很容易使老师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使其感到压抑,从而阻碍了老师自主创造性的提高。柔性管理能够满足老师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激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老师能够自觉投入到教学的研究过程中,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创造性。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柔性管理,采用相关的措施,为老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使其发挥自身较大的潜力。
三、提高柔性管理效果的方法
1.加强学校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
柔性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从而提高柔性管理效果。首先,应该明确分工,加强组织之间的协调,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沟通解决,并且领导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其次,应该开展多方位的柔性管理,不能够偏向任何方面,使柔性管理贯穿小学人事管理的整个过程。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老师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实行目标化的管理模式。学校应该鼓励老师积极主动地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并且对老师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了解。除了工作上对老师进行合理管理之外,还应该关心老师生活,实行环境管理。老师的工作比较辛苦,学校应该考虑到老师的辛苦,对老师进行心理方面的关心,使老师感受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这样能够激发老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热情和积极性。
3.合理地应用柔性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如果学校的领导一味地使用权力,强加给老师任务或者工作,不但会引起老师的反感,而且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如果学校的领导能够以协商的柔性管理方式对待学校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领导的威信。柔性管理指的是基于一般性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师之间的差异性,然后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所以,学校应该根据调查的结果,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老师的真实想法,帮助老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从而提高老师对学校的信服程度。
4.对老师进行积极正面的肯定
对老师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够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能使老师对领导产生感恩之情,这是一项双赢的策略。每一位小学老师都很看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学校的认可或是受到学校的否定,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老师的自尊心以及工作信心。相反,如果老师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学校的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的安慰,从而激发老师正确的是非观,并且为继续保持成绩而坚定信心。学校在给予老师劳动成果积极肯定评价的基础上,再合理地指出不足,这样能够使老师欣然接受,而且引起老师思考,从而改正不足之处,实现自我提升。在采用柔性管理方式的时候,应该对老师的劳动成果进行积极正面的肯定。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校人事管理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和更新。柔性管理是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管理模式,受到很多小学的重视。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人事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搞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有利于老师之间的团结、有助于激发老师的自主创造性。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柔性管理的效果,比如加强学校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老师的主体地位,合理应用柔性管理模式,对老师进行积极正面的肯定。
作者:王静波 瞿健萍 单位:辽宁省庄河市明星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激励机制下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一、既要重视精神激励,又要重视物质激励
由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得,人的需求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并且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这些众多需求大致可以分为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两大类。因此,管理激励常常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一类是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用实物或奖金等形式进行奖励或惩罚,以影响人们行为动机的方法。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学校对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奖金嘉奖就是属于这种物质激励。而精神激励主要从精神层面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的一种方法。精神激励包括的方式比较多,主要有表扬激励、批评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等。例如,现如今,有不少小学学校的领导对于教师需求的分析不足,错误地认为小学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较大限度获得工资收入,所以只要采取多发课时费的方式就可以鼓励小学教师们多上课,认真上好课。这种简单的管理方式虽然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但并没有使小学教师的其他需求得到满足。学校领导在物质激励的同时也要估计教师们的感情激励,多多与教师进行情感沟通。只有同步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才能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取得较大的激励效果。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非是简单的拼凑和相加,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学校管理层应双管齐下而不能偏重任何一方。
二、既要重视正激励,又要重视负激励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做到奖罚分明,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在小学教师队伍中发挥良好的效果。正激励主要表现为对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表扬、奖励、赞赏、职位晋升等形式,而负激励主要表现为对表现较为逊色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批评、处分、开除等形式。正激励和负激励都可以对小学教师的行为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例如,在小学教师队伍中,小学老师的工资和各种相关的福利相对来说是较为固定的,因此如果只重视正激励,会让小学老师感觉得到学校的表扬、奖励、赞赏、职位晋升等手段是学校奖励的一种常态,并逐渐习以为常,从而使得正激励效果就会降低,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学校管理者在运用正激励的时候,要注意运用的时效和数量,对小学老师进行不定期的、合理的奖励。同时,小学学校管理者也不能忽视负激励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及时、合理的批评,能让小学老师消除侥幸心理,从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自觉克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激励小学老师尽快地回到正常的教学当中。在学校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当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加以辅助。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老师队伍保持激情和活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三、既注重个体激励,又注重团队激励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个体激励主要是针对小学教师个体表现为对象进行的激励,而团队激励主要是针对小学教师群体的整体表现为对象进行的激励。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在激励机制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个体激励因为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所以能充分调动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激励更多关注的是团队的整体表现,所以能够培养小学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小学学校的实际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该既注重个体激励,同时又注重团队激励,将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进行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激励较为。例如,对一些工作成绩不太明显的小学教师来说,虽然暂时不能得到个体激励,但是获得的团队激励也是对他们工作的积极肯定,同样也能给他们带来成功的愉悦。而对那些工作不努力的少数小学教师,集体荣誉会无形当中给他们形成一种压力,进而提高这些老师的自觉性和工作积极性。
四、既要注重外部激励,又要重视内部自我激励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常见的任务激励、人际关系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方式属于外部激励这一范畴。而内部的自我激励是指小学教师主动地与自身消极因素进行斗争,以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保持工作具有高效动力状态的活动,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学校管理者也应该看到,外部激励对于不同的小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作用相对有限。例如,学校管理者设置一个任务让小学教师去完成,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和速度来作为评价该教师工作的依据,这样做虽然能够促使小学教师努力的去完成工作,但是因为这种努力并非出自于教师的自愿,而是带有一定的强迫性。这种方法也会促使小学教师产生逆反情绪,然而这与激励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将外部激励和内部自我激励充分巧妙地结合起来,然而,不少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却往往容易忽略了内部性自我激励和外部性任务激励的平衡,使得小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激励机制的多方位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庭辉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虎岭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新课改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1新课改形势下教学管理的含义
所谓的教学管理就是指学校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及特点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性行为或举措。教学管理首先所涉及的就是对于教学过程的管理,同时这也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而言,涵盖了对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特色及制度的管理,其中核心内容就是对于教师教学的管理,比如针对于教师授课方式或是备课质量以及考评模式等教学环节的管理成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并且对于学生学习的管理也是围绕着教学所开展的,因此教学管理就是围绕着教师教学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良好的教学管理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2当下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1就教学管理理念而言,相对落后
新课改推行后,笔者发现当前在我国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管理者其思想理念相对落后,一时难以转变,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尽管有的教师参与了新课改理念培训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依旧是拘泥于传统理念,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2.2就教学管理实效性而言,相对不足
我国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长时间来形成了一整套相对齐全的教学管理体制,然而该体制却是为应试教育所服务的,同新课改所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不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笔者发现,当前依旧有部分小学在教学管理模式上承袭于传统模式,新课改的推行流于形式,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实效性堪忧。
2.3就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而言,有待提升
新课改的推行对于教学工作者提出了诸多要求,教学方式上应当形成符合自身认知的教学体系,并且体现出教学的创新精神;教学能力方面,要积极发展多项教学技能;基础素养方面,强化知识领域学习,实现自我提升。然而,就当前小学教师的整体素养而言,同新课改要求差异甚大,导致了教学管理难以进一步增加。
3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教学管理优化的路径
3.1采用开放式的新型管理方式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就是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提升,所谓的开放式就是不能够拘泥于固定的管理体制,将单一形式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向多元化管理方式转变,逐渐转变传统以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坚持人本管理理念,构建起以人为本、尊师重教、解放并鼓励教师教学的正向管理体系,充分认可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才能,对其教学技能予以肯定并深度挖掘,推动教师教学及管理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就管理方式而言,彻底摒弃传统的单一式监管模式,就控制方向予以定位,根据教学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合理人性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对于教师团队的考评机制改善,确立更为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考评体系,在促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有效协调同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实现校方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保障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实现小学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
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单一化的教学考核体制容易造成校方同教师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实现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是必然的,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同被管理者之间实现换位思考,切身感受彼此的境况,从而能够为制定更好的管理模式奠定思想基础,并针对于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制定出长远的教学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代课实践的方式实现教学任务的科学分工,教学管理小组能够根据教师所擅长的科目实现分工化教学,实践小组要深入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来,了解教师教学的现状并能够及时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实现教学工作的改善与提升;同时,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思想管理工作,实践小组通过同教师聊天、谈心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满足其合理需求,从而使教师产生信任感与亲切感,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施行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所谓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教师的角度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情感心理需求,从而缓冲在常规管理模式下由于较为生硬的管理方式所导致的诸多弊端与不足,主要方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以教师与学生为本,依托教学需求设置科学的管理方式,从而实现人性化管理。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首先要开展的工作,对于教师教学的考核体制中既要包含相应的处罚机制,同时对于表现出色的教师也要予以奖励,在整个教学考核制度中奖励制度作为核心部分,通过积极动机因素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毕竟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有助于激发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奖励制度具体内容的制定上,其重点内容我教师个人的教学职责履行情况,要多方位、多角度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予以客观公正考评,由传统的定量考核逐步过渡到更为科学的定性考核模式,这对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以及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可也是大有裨益的,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
作者:代世恒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莲花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人本主义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一、民主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重在参与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贯彻教学规章制度时,要做到、彻底。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各种问题也会更加的清晰明白,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缺点有更加的掌握。教师也会更有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从人性化教学的角度出发,管理者一定要让教师全员参与,相互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这种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意义。教师之间也要经常进行交流,彼此交流经验,总结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这种参与式的交流方式,会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找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二、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使自己的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要以学生的意愿为出发点,立足学生的生活习惯,遵从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发展要求和个性发展放在及时位。在人性化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人性化教学,教师要遵从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有的教师动辄就对学生进行体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达到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
三、由教师指导课堂转变成探究型课堂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不明白的知识点处仔细琢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加入教学,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最终得到对自我的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实践找到学习方法,获取学习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在合作、求知、创造等方面的潜能。
四、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渠道,所以老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教师要想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到知识,就一定要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要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首先,人性化教学理念让教学从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同时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掘本身的潜能,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并给予学生肯定的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遵从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发展,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候给与学生适当的引导,尤其是在比较抽象、知识点的连接处和必须加深理解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与学生一起学习,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成为主角,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欠缺的能力,在今后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进行适当表扬,给学生以鼓励。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促进。人性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主动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
五、结语
总之,在人性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也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师要以学生的意愿为出发点,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继而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上的不明之处,以一种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组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师也要加入到其中,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来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孙冬丽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梦溪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一、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信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对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开展自我教育的起点。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发现自身的优点,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具体做法: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找优点,让他们懂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信心,尤其是那些有些自卑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找到自身闪光的地方,提高自我学习的信心。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才能实施自我教育,否则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学生找优点的活动后,也要让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而学生只有正视了自己,才能根据自身的缺点去开展自我教育。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我
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动机,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了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后,才能逐步去完善自我。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树立自我完善的动机,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加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学班主任应千方百计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供机会。
(一)实行责任制,进行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将日常班级工作分配出去,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因为每项工作都有了具体的责任人,所以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班级工作也会照常进行,且有条不紊。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做班级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放任不管,任学生随意安排,而是要用心留意,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关注、解决,给予表扬,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下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二)在学生内部设立“班主任”,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懂得自我学习。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增强自主能力。所以,小学班主任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转变管理方式,建立一种民主、开放、能够展示学生自我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学生中设立“班主任”就是按照不同的分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做“班主任”的机会,或者一周、或者24小时。在这期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组织全班学生开展集体活动,针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检查,督导班干部的工作进度。在这种制度的督促下,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能力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
三、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的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和检讨,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针对性。小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的他律到自律、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得学生简单地讲清楚事件、事实,而对于班内应该表扬的人或者事,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然后自己表达意见和立场。对于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让学生评价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先让学生评价事件本身,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该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该事件对于自己有哪些启示和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以往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已课堂的主体,应该具有发挥自我调控的能力,并根据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教师在平等的权利内交流互动,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让学生在自我约束内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于正确事情的坚持和对不正确事情的制止两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能力低下,需要班主任的引导。一是学生自己确定目标,自觉执行。自控能力的本质就是自己应向自己确定的目标迈进。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可以先让小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注意的问题,自己制定方案。这样,由学生自己确定的目标,他们自然会主动去遵守,并能够相互监督。二是事先预告,克服矛盾。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都比较低,对于确定的目标一会儿就可能忘记,所以,班主任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不可以去做,从而在教师的提醒下逐渐树立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发展。
五、结语
总之,良好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堡垒。小学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集体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不断提高管理班集体的水平,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让小学生在活泼、民主、平等的班集体内健康成长。
作者:夏炳群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育新小学
小学管理论文: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1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教学管理的内容与素质教育
要求情况不符由于现如今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许多小学学校会将小学教学管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改,但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则是一味地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准则,而忽略的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成长。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的小学教学管理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有着很大的偏差。依照这种管理内容进行小学教学管理,在短期内的确是实现了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只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考试的机器,而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2小学教学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学教学管理实际价值不高。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应当是按照既定的管理目标,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积极地施行管理方案,以此达到促进小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过是形式主义。很多小学学校在平时并不重视管理工作,而是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标准模式。只有在教育相关部门进行学校教育考察时,才会将一些教学管理工作刻意地展示出来,这种小学教学管理的形式主义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反而阻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二是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落后。目前,为了能够使小学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要求,不少学校也在进行管理工作,但大多数学校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还是在沿用多年前的制度,而未能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进步。落后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限制了我国小学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不仅增加了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量,也造成了管理与教学脱节的情况,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施难度都较大,不但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完成教学管理的目标,导致了小学教学中问题不断。
1.3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由于小学教学管理的不合理,造成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所需要接受的知识过多,再加上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任务很难完成。而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师只能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们不仅要完成大量的作业任务,更是因为作业大多为书面任务,单一枯燥,学生难以对学习形成高涨的兴趣,更没有时间去进行其他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也就造成了学生之间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实际能力得不到提升。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非常不利。二是小学教学管理难以促进教师的能力增长。由于刻板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所要讲解的知识按照既定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很少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教学特色,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活动。学校也难以为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这就导致了教师从事该职业之后,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单一的教学工作,缺乏工作热情,并且无法根据社会上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而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善,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2解决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2.1处理好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中各个方面的关系
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涉及到小学教育各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协调好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案之间的关系,教学管理发挥着指导教学的作用,而教学方案则是反作用于教学管理。其次,则是要协调好教学管理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关系,教学管理应当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体制。再次,则是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师工作的关系,教学管理的进行,应当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教学管理工作应当充分考虑的教师的未来发展,以合理的管理手段,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学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2.2形成先进的小学教学管理观念
小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观念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教学管理者应当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式,意识到教学管理是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小学学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并且意识到自身的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小学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学管理者还应当仔细分析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结果等情况,并且根据学校的教学现状,在整体的教育大环境之下,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案,以自身先进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正确的教学管理意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2.3完善小学教学管理体制
小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完善,一方面是要建立起专门负责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部门,并且聘用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才,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出谋划策,才能够对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作出正确的决策,并且付诸于实践。另一方面,则是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高低关系的教学能力的强弱。通过高薪聘用高素质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深造机会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4建立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建立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不同的责任,避免教学兼职的人员出现,强化教学管理的力度。二是要实施教研相长制度,通过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研究,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们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同时,将教学工作经验融入到科学文化知识的研究中,使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提高整体教学能力。
2.5制定合理的小学教学管理计划
制定合理的小学教学管理计划,能够保障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要做到对教学工作有合理的计划,也就是要根据整体的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划分,从而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其次,是要合理计划教研任务。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新兴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积极地研讨,并将结果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则是要对具体的教学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不同的学科之间、不同的教学阶段,如何分配教学任务等,都要有合理的计划,才能在教学中更顺利地进行。
2.6重视小学教学常规问题的管理
新时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学管理。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教学前的备课准备,如何能够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工作完成后,应当如何让学生巩固知识等,都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规范,才能够切实落实。
2.7强化小学教学管理的监督
新时期教学监督时小学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学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能够督促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能够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符合教学目标,防止教学工作偏离教学计划。教学监督的实施则是应当以教师、学生、其他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综合意见为准则,加强教学监督和控制,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旭光 单位:吉林公主岭
小学管理论文:农村小学后勤管理论文
一、加强后勤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八一爱民学校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是一所由原来9所村办小学撤并而成的联办小学,包括附属幼儿园,师生共计500余人。人多了,后勤工作也就更加纷繁复杂了。特别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后勤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加强后勤队伍的思想素质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是学校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一是加强后勤人员的思想教育,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学校经常对后勤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师生有着直接影响,意识到后勤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工作中处处体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同时,学校尊重、关心、爱护他们,激励他们把本职工作做好,使他们在岗位上感到责任感、成就感,从而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二是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学校积极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让他们学习锅炉、机械的操作,电气设备的运用,烹调技术的提高,以及食堂操作流程,食堂財、物的管理,努力提高各项岗位技能,为师生生活提供更品质的服务。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师生生活环境
有了一支好的后勤队伍还不够,还必须有好的生活设施和环境,才能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近几年,学校在红安县教育局的关怀下,一是引入县能源办20万元资金新建学生食堂九间;二是再次得到济南军区后期援助资金30万元,新建一栋学生宿舍楼;三是政府投入100万元,扩建学生餐厅250平方米,装备了食堂所有的设备;四是新建门卫室,实施门卫管理制度,保障了师生在校的安全;五是校园实现全部硬化、绿化、美化,现在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生生活其间,乐在其间。
三、加强后勤制度建设,规范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具有复杂性、琐碎性的特点,要想把后勤工作真正抓好,必须加强后勤制度建设,让制度管人、管事,让制度规范后勤工作。首先,学校制定了食堂从业人员管理的“三个制度”。一是岗位责任制。根据后勤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岗,并安排岗位培训,每个后勤人员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二是服务保障制。后勤人员签订服务保障书,主要是对师生生活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保障。每个学期结束,师生代表对后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扬、奖励,对成绩不足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调岗。三是责任追究制。学校实行“一岗双责”,对后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违反操作程序、玩忽职守、脱岗等行为,给学校和师生造成重大损失的,既要追究岗位责任人的经济和法纪责任,又要追究后勤管理者的领导责任。其次,制定后勤各项相关管理制度。如《门卫室管理制度》《领导、教师值日制度》《学校24小时巡查制度》《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卫生管理制度》《预防传染病管理措施》等,保障师生在校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等,保障师生个人利益和福利待遇不受损害,使学校经费支出更加合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向前发展;《值日领导、教师陪餐制》要求领导、教师同学生一起用餐,既保障了饮食质量,又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各项制度的建设,真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处处有服务、责任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服务质量
在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方面,重点抓三个环节,即“三查一教一罚”。三查是:一查个人卫生,要求人人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工作服。二查环境及炊具卫生,环境卫生采取“四定”的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用具实行“四过关”,即洗过关,刷过关,冲过关,消毒过关,同时要求用具摆放整齐。三查食品卫生,从原料采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着手,杜绝有毒、有害、变质、过期食品进入校园。一教一罚,就是每日进行三查记录,对违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然后按规定进行处罚。同时,学校还做到“五坚持”“五不准”。“五坚持”,一是坚持校委会值周领导和值日老师陪餐制。每次开饭前,校委会领导和值日老师试餐确认无误后方可食用。二是坚持开启“放心一周”评比活动。三是坚持时时保洁制,每顿进餐后,食堂值班人员迅速将食堂彻底清扫一次,时时刻刻确保清洁。四是坚持每周一次消毒。五是坚持食堂工作人员每学期集体学习一次《食堂卫生管理》《菜肴烹饪知识》,确保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五不准”,一是严把进货关,不准购买无证商贩的原材料和劣质菜。二是坚持生熟分开,不准把生食和熟食放在一起。三是不准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上岗。四是不准未体检人员及教师进操作间。五是不准食用剩饭剩菜。此外,严格把握食堂“五关”。一是严把采购关,凡是食堂供货商必须提供正规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二是严把食品入库、出库验收关,凡是证件不齐的商家坚决拒绝,凡腐败变质的食品一律不得进操作间。三是严把蔬菜摘洗浸泡关,凡植物类蔬菜必须按要求浸泡且反复清洗。四是严把食品烹饪关,只要是动植物食品必须煮熟烧透方可销售。五是严把食品出售关,确保餐具彻底清洗,确保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五、加强财务廉政监督,树立勤俭办学思想,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
后勤管理涉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坚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方针。学校加强财务管理,从实际出发,处处精打细算,做到合理开支。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后勤廉政监督,让每个后勤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用制度和程序来强化勤廉意识,规范办事行为。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道德观,发扬勤俭节约、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促进学校工作发展。
六、结语
总之,学校后勤团就是学校工作的先遣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对后勤工作的特别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服务功能,才能让教师更好的工作,让学生更努力的学习,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推动学校可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作者:来德忠 方太清 单位: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八一爱民学校
小学管理论文:小学教育教学中管理论文
1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每当一提及教学的质量,通常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的任务,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是没有关系的。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小学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根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来讲,小学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直接者。主要体现在:及时,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管理;第二,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测试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这是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2教学管理中要积极的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实现质量的提升。根据国外现代的教学管理相关的成功经验,要想使教学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的联合校内的所有成员、家长、社会积极的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国家在对学校的管理上还做得不够好,通常的参与管理的人只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等,教师、学生是很少、几乎没有参与到教学管理的组织中,还有家长和社会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去。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偏差,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的联合起来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一下两点:首先,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的调动校内的各个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其次,在校内要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的、适用的改进意见。
3构建和谐、优美、民主的教学环境
和谐、优美、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所谓教学环境主要是包括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教学的相关设备、各班级的班容风貌等。想要促使以上环境都能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需要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作为一个小学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就要集中精神,不断的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积极的争取多一点资金,为我们的教学人员建造舒适的、安逸的教学环境,促使教育工作人员不至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其教学的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是教学设备,因而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科适时的增添教学器材,逐渐的改善教学器材的设备,促使器材充分的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班级内的环境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班级优良作风的形成等,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4加强对教学整个过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并非检查和考出来的,而是要靠教师的教、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这个过程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联系,它们对教学质量都产生并形成了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因而,在管理教学质量的时候,必须要抓好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传统的经验上讲,对质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对质量的检查,也就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严重的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创造的管理。上面已讲,教学的质量并非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出来的,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也就是说,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批改等进行管理。在目前看来,我们国家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学生课内外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管理还远远不够。主要是因为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没有得到严格的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顾忌自身,没有实现各科作业的和谐统一;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相对来讲较重;部分学校因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好的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或者活动仅仅是流于形式等。因而,要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各科之间的有效协调,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以及加强学校对于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安排、检查等,促使其课外活动真正的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管理的实效性。
5学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通常学校内的一切工作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因而,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教师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评价等。通常情况下,要加强对教师长期脱产校外与校内进修的有机结合。通过国家和有关的教育部门制定、建立多样化培训机构等,促使其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在目前来讲:部分学校、教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想要进行脱产校外进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针对教师的进修一定要加强校内的进修。学校可以是定期、定时请有关的专业人士到校内为教师培训,负责他们的进修任务,尽可能的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时,还要在校内充分的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教研会、老带新、个别性的指导等。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校内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促使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落实、贯彻党制定的教育方针,各学校根据自身的事情情况提升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因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重抓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更加的要注重这点。
6小结
总而言之,对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的方式。通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小学管理论文:科学化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一、小学教育管理科学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观念不能够跟上时展
教育管理观念会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要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就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然而,我国的中小学管理者们在进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时都缺乏先进的教育管理观念作为支撑。陈旧的教育管理观念是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们不主动研究新情况,使得陈旧的管理理念保护了落后的管理方式。这样还谈什么教育管理科学化。
(二)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法,引发被管理者们的需要,让被管理者们的行为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期望发生。由于我国现在很多小学都是公立学校,很多的小学管理者们都没有注意到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很多小学教师们都只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与兴趣在进行教学。教师拥有强烈的热情与兴趣无疑对教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却不可能太长久。学校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长期的激励教师,让教师们能够更加积极的投生于教育事业中来。
(三)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
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完善的用人机制。在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活动中,没有一套完善的用人机制与淘汰机制来作为支撑,使得管理主体往往会存在能级不符的情况,最终使得“能人提不上来,庸人沉不下去”。现在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很多时候都是降低了人员的要求,直接导致了冗员堆积。其次是思维上存在着定式。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管理者都是把教育管理单纯的作为行政管理工作来抓,下面的教师们只需要按照“行政服从,执行照办”这样的工作方法来工作,从而遏制了学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利于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二、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科学化的方法
(一)及时更新教育管理观念,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
为了能够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及时的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教育管理科学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小学教育管理科学化需要树立起以下观念:(1)树立起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观念,教育民主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化可以激发出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树立起教育管理自主化的观念,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十分注重管理者的自主权,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权限,这样有助于将责任落到实处,从而做到责、权、利的统一;(3)树立起教育管理开放化的观念,现代教育管理应该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系统,而非封闭的系统,如今社会开放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没有开放化的管理,就很难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二)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能够激励广大的教师们努力的工作,是保障学校各方面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实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深入的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努力的构建出适合学校自身的激励机制。学校的任务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人才,是教师们在学校的管理者们的管理下开展培养学生的活动。教育管理不能够一味的追求严厉,要能够调动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必须要树立起以人为本、求大发展的思想观念,实施班级绩效管理措施。教师们要对学生们的自习、活动课等纪律进行监督,要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们的情况,并将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要将绩效评定与学风纪律评比结果和考试成绩结果等进行挂钩,每月都需要评选出“优胜班级”、“优胜班主任”,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要将各个教师的责任落到实处,要注重引导教师们树立起良好的大局观念,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工作过程中分工不分班,促进教育管理工作发展。
(三)完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要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就必须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特别是对于小学。要想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估系统,学校必须对管理层以及其他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道德情操等进行经常性评估,要从教师们的日常管理活动、教育活动、道德品行等方面对教师们进行的评价,从而改善教育管理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水平,评估系统要能够反映出教师们的管理效果与教学效果;(2)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小学的教师们都不可能是管理专业毕业的,即使是学校的管理层,因此,在管理方面他们必然会存在许多的缺陷,而学校应该要积极的组织教师们接受相关的教育管理培训。
三、结语
教育管理科学化是学校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够让小学管理从根本上能够适应时展的需求。然而要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科学化,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克服困难,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文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要做到教书育人,还应该做好各种管理工作,让学校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小学管理论文:民办中小学管理论文
1民办学校所面对的问题
1.1生源较差
就目前来看“生源差”几乎是所有民办学校发展的较大障碍。从根本来看,民办学校产生的最根本出发点除了发展教育事业以外就是以赢利为目的。学校在开学以前就已经耗掉大量资金,开学后就要尽快获得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学校创办者为了获得较大效益不得不招收较大限额的学生,以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如:教学硬件的配备,生活开支,教师工资的发放等等。民办学校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招生,要招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学校的学习、生活条件要求高于公办学校,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认可,因为有了学生就有了一切。于是学校策划者只能顾及眼前,招收了一批良莠不齐的学生。当开学以后,才发现这里的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迟迟不能提高。于是学校的教学重点就落在了转化差生上来,让这些差生的学习有一定成都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这样才能留得住学生。
1.2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与公办学校不同的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全是“招聘”来的。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具有地域广的特点。之所以来到民办学校各自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工作问题,有的是因为生活问题,也有的是因为社会问题。在民办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为什么又“流动”走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师本身素质差,不能适应民办学校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差,教学效果不明显;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拈轻怕重;推卸责任,不注重合作。2)学校办学条件差,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工作环境不如意;工资待遇不高;教师自己的才能不能在这里有效地发挥。3)家庭的原因: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抛家舍业,时间一久,就有思乡之情。4)社会问题:全国各地政策不同,教师都要受到地方的制约,走来走去还是要回到老家。教师流动性大这一特点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显得更为重要,老师带领一个班级刚刚形成良好的班风,掌握了该班的学习、生活规律,突然换一个新老师,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学生要花一段时间适应这位老师,在适应的过程中无形的会失去很多。新任老师也要花费很多时间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来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如果长期频繁调换老师势必要造成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3学校场所、教学设备不完整
这是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民办学校的决策者由于资金短缺,又急于开学,暂时租用教学场所。这些场所有的是由一些倒闭工厂的厂房改造而成的,教学、学习、生活环境恶劣,没有体育活动场地,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舒适的休息房间,更谈不上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施等等。这样的学校怎么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的栋梁呢。
1.4收费制度不够规范、不够统一
由于民办学校是新生事物,所需办学资金不需要国家支持,收费标准国家没有具体的规定,所有的民办学校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来收费,收费的标准不尽相同,多则几十万,少则千元,收费名目繁多,形式多样。随着民办学校的增多,因钱的问题学生家长与校方发生纠纷也越来越多。学生所缴纳费用与所收到的效益不能成正比,远远不能得到应得的回报。一些学校从学生那里收缴的费用,不及时投入到教学中来,致使教学环境不能改善。
1.5学校封闭式的管理不能与社会接轨
民办学校学生家长大都工作繁忙,不能及时管理孩子,送到这类学校也出于一种轻松的解脱,把管理权让给学校,由学校全权管理。于是,学校为了让家长省心、放心,采用封闭式管理。把学生整天关在学校里,过着“教室—宿舍—餐厅”三点式单调乏味的生活。学生虽然远离了社会不良风气,与校外游戏厅、娱乐场所隔绝,便利了学校的管理,但这种看似理想的管理方式却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严重脱轨。
2加强民办中小学的管理措施
2.1要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办学方向
在实践中注重强化民办学校的“育人”意识。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是不可低估的,当人们在对已往基础教育传统模式的审视中寻求通往成功的理想轨道时,竟然发现,强化民办学校“育人”意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现在有些民办中小学校在办教育方面,经济意识增强,“育人”意识逐渐淡化。这种现象使基础教育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少数学校借办学之名谋取暴利,被人们骂之为“学店”。如不强化“育人”意识,基础教育改革就难以顺利展开和收到良好的效果,国家提出的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任务就只能落空。因此,强化学校的“育人”意识,既是学校工作的必需,也是民办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2.2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民办学校的脊梁,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其与公办学校相抗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依托。“名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办学校的成功和名气靠的就是教师的水平和质量[2]。因此,要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定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必须在素质结构上达到较高水平,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比例适当,在学历结构上达到较高程度。要达到此目的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是乏力的,还应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诸多问题,如开展教育科研、提供进修机会、解决住房、医疗保险、职称评定、退休安置等等。政府应维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尽快建立公民办学校间的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制订民办学校流出教师的培训费用补偿政策,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力缩小公民办学校教师间的待遇差距,积极构建公民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评优、赛教、培训制度,帮助民办学校建立安全、稳定的教师工作环境,全力为民办中小学发展提供一种品质的管理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福利待遇。这种福利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上,如对于工作突出的教师,学校要尽量为其争取职称评定、先进报评等;物质上,如向校董会为教师争取年终奖、教学奖、假期旅游,给带家眷的教师分配家属房等一些相应福利;尽量少给教师摊派负担,周末尽量少搞活动影响教师的休息等。
2.3规范学校的收费制度
民办学校的收费必须“依法依理依情、公正公平公开”,依法是首要的,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一定不能收[3]。依理则是在法律允许或者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内,不合理的也不能收。为提高办事效率,给民办中小学校收费提供方便,增加办事透明度,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民办学校的收费做了具体的规定,使收费制度更加规范化。民办学校的收费趋势开始向低收费、大众化、家庭化方向发展,即民办学校的教育对象开始普及到普通家庭,面向全体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望进入品质的民办学校。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招收更多好学生的有效保障。
2.4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民办中小学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是规范和发展民办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一是学校要明确规定担任董事的具体要求、董事的产生方式、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等程序性事项,增强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二是“通过加强民办学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制度建设,让民办学校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促进民办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范化”。三是积极成立民办教育协会,使其在规范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市场秩序、为民办中小学教育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商议本地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当地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5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
针对民办中小学的寄宿制管理特点和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所带来的弊端,民办中小学应努力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多激励,少惩罚,尽可能关心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突显人文关怀,激发教师和学生内在的动力,切忌滥用“量化管理”和用单一的分数衡量教师和学生。
3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民办中小学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民办学校在今后的路要怎么做,不仅仅需要办学者的探索和努力,而且还需要校内各方面、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促进民办中小学健康稳步的发展。
小学管理论文:基于校园文化的小学德育管理论文
一、当前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学校外部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构成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整体环境,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缺少。这三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与社会上的不良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很难通过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消除。也正是因为这样,家庭与社会往往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严重的制约。现在社会上审美意识的错位,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纵容与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很多错误的习惯,例如小小年纪就开始追星、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等,有的甚至还不会尊重父母,认为父母都必须围着他(她)转才是正确的。这样发展的结果是让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渐的下降甚至是导致以后的犯罪。同时还有很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很少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而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般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辈的,他们大都对孩子很溺爱,这又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负面思想品质。
(二)原有的德育评价机制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
在小学阶段,一个人会初步的形成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观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个雏形,当人长大之后,这个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严重的影响。然而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分数作为了评判教育水平的标准,忽视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的学校评三好生、学生都是只看学习成绩。虽然现在的小学生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习惯,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还有着比较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环保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平等、独立、宽容等等。但是在很多时候孩子们通过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平等、独立,在家长眼中就成了不尊重长辈、桀骜不驯。这些都是因为人们还在用传统的品德标准来进行衡量而造成的。因此建立起新的品德衡量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三)对德育观念的漠视
有的学校在工作上虽然接受“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德育让位”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学校领导对德育的不重视,那么教师也就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这样只能造成德育观念淡化、学生德育水平不高等不良后果。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排课的时候,学生的德育课程都往后排而且课时也很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脱离;德育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等等,这些都是德育观念淡化出现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二、对改善当前学校德育管理现状的思考
(一)以校园文化为基点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本质内容。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引导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发展。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通过良好的校园风气来较大可能的降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负面的影响。
(二)更新德育评判标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德育水平
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听话、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学生,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衡量学生品德的好坏并不仅仅是只有这两方面,而且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只是希望与长辈进行合理的沟通,应该进行鼓励。同时在小学德育开展中,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特别是在小学,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而家长对小学生的德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小学生仿效较多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总之,只有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提高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下,使学生尽量避免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在教育教学的目标中要凸显德育目的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过程中凸显了德育目标,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三维课程教学目标,指出课程价值观应是“育人观”,强调各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注重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要求,还充分体现在教材、教与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过程中。
三、结语
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里只讲了其中的一部分的问题。在进行德育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学校能做的很有限。所以希望教师、家长能够对小学生的德育给予重视,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