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气控制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电气控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气控制论文

电气控制论文:减速机油站电气控制论文

1改进措施

1)KA1吸合的前提是KA8吸合,KA8动作是因油压达到0.35MPa。为保障KA8动作,QF5电源经KA1常开触点后串入“润滑站正常”电路,其余电路不变,同时取KA17一对常开触点与窑主传电动机连锁。

2)为了防止重故障信号误报或误动作,在重故障信号电路里,串入时间继电器KT,当油压低或油位低时KA9和KA11动作后延时2s,重故障信号才输出,重故障指示灯亮,避免了因误报或误动作造成窑主传电动机跳闸。在图1b中,“润滑站正常”电源来自KA1常开触点,只有KA1吸合后,不论是启动1号泵或2号泵,KA3或KA4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润滑站正常”指示灯亮,同时KA17吸合,为窑主传电动机提供启动信号。因KA1动作前提是KA8动作,故“润滑站正常”指示灯亮就表明KA8已动作,油泵在启动时油压已达到0.35MPa,为判断运行中窑主传电动机油站与其连锁能否起作用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在KA1动作后,油压低时,油压开关SP2断开,KA9失电,常闭触点导通,时间继电器KT得电延时2s后动作,电路导通,中继KA16动作,重故障信号输出,窑主传电动机跳停。同理,油位低时KA11动作导致KA16动作,重故障信号输出,窑主传电动机跳停。

3)由于原减速机油站的油位和油压未接入中控,为防止继电器故障或压力开关卡涩造成重故障信号不能输入,因此将油位和油压接入中控,并作工艺连锁,保障窑主传电动机与减速机油站的连锁有效,同时为防止出现2台油泵未运行但油压误报或虚高的情况出现,在DCS程序里作了延时6s后动作,加强对窑主传电动机的保护。

2改进效果

1)不论现场还是远程控制,当油压低或油位低时,重故障信号均能输出,窑主传跳停,保障减速机油站与窑主传电动机连锁的性,窑主传电动机和减速机安全运行能力提高。

2)由于在重故障信号输出电气控制回路串联时间继电器或DCS上作了延时2s跳停,有效减少了因电气干扰等原因造成重故障信号虚报,进而造成窑主传电动机跳停的设备事故,为窑主传连续运行提供了保障。

作者:杨明 李文斌 高晓淞 单位: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鼓风机电气控制论文

1手动控制

在值班室内安装控制箱,当将鼓风机控制方式转到手动控制方式时,在控制箱可以控制鼓风机的启、停,并可以手动改变变频器运行频率,在生产比较稳定的情况时,手动输入变频器频率,风机云新稳定;控制箱上安装双回路数显表,显示鼓风机的运行状态,包括鼓风机的运行电流、运行频率。

2自动控制

当将鼓风机控制方式转到自动控制方式时,鼓风机启动后,鼓风机的运行频率根据调节池的液位变化自动调整变频器的运行频率;调节池液位达到高液位时,鼓风机在工频下运行,当调节池液位达到高液位以前,鼓风机运行频率随液位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障3台变频控制的鼓风机同时自动控制运行频率一致,在液位显示控制仪表输出的4~20mA信号加装一拖二模拟信号隔离器,通过一拖二模拟信号隔离器将频率信号分别传输给每台鼓风机变频器;从而保障了三台风机变频器的运行频率的一致,保障生产稳定运行。系统图及控制箱原理图如图2所示。

3变频器的选型和技术特性

目前市场上变频器的种类较多,考虑到变频器的性价比及公司内部备品备件问题,我公司选用AB生产的PowerFlex750系列的PowerFlex753变频器,其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灵活且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特点,维修方便。变频器具体参数为6脉冲,带直流端子;机柜为IP20,NEMA/UL,变频器功率为160kW,额定电压为400VAC;选用风机水泵类变频器;变频器的具体型号为:20F1NC302。变频器控制柜距离风机距离为60m,小于100米,因此没有选用出线电抗器。

4安装调试

为了保障公司生产稳定,3台鼓风机分开单独改造,一台机组改造成功以后,再着手进行另1台鼓风机改造,即保障了生产的稳定,又使鼓风机变频改造工作连续进行,安装调试一次成功。

5结语

鼓风机改造完成后运行稳定,单台鼓风机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60kW,额定电流为285A,通过这次变频改造后,鼓风机实际运行频率为38Hz,运行电流为210A;按年工作8000小时计算,单台鼓风机每年可节省电能:W=3UIT=3×0.4×75×8000=415680kWt;按照每度电0.4元计算,年可节约电费约16.6272万元;半年可收回改造投资成本。既保障了稳定生产,又为公司节约了电能。

作者:苏文恒 单位:唐山三友远达纤维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预张拉成绳机电气控制论文

1张拉力检测

生产中要求实时检测钢丝绳张拉力,但由于测量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所限,钢丝绳张拉力的检测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式得到的。在及时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之间安装了张拉力检测轮,用来检测运行中钢丝绳的张拉力。张拉力检测轮的支撑轴为轴销式压力传感器,钢丝绳经过检测轮形成夹角θ(补角为α,传感器安装角为α/2),钢丝绳张拉时通过张拉力检测轮在传感器上产生合力,钢丝绳张拉力合力方向即为传感器检测力的方向,其受力示意图如图2所示。张拉力主要采用PID控制。根据张拉力设定值与传感器测量张拉力实际值的差值,通过PID运算,限幅后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使钢丝绳张拉力达到设定值。但在实际运行中,为了使成绳机在启动加速阶段迅速建立张拉力,以及改变张拉力设定时快速达到设定值(建立或卸放张拉力),则采用增量式和PID相结合的控制。在设定值与实际值差值大于3kN时,张拉力的调节采用增量式控制,即以固定的时间周期,连续地从零累加(减)一个固定值,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第二牵引轮转矩给定。

2张拉力控制

张拉力是由第二牵引轮与及时牵引轮之间的转速差形成的,第二牵引轮的转速略大于及时牵引轮的转速。根据钢丝绳的直径、结构等不同,转速差也有一定的差别。为形成转速差,9/630在线预张拉成绳机采用的控制方式:及时牵引轮电机速度控制,第二牵引轮电机转矩控制。根据张拉力检测传感器测量数据,直接控制第二牵引轮电机输出转矩产生转速差,使2个牵引轮之间的钢丝绳张拉力达到设定值,张拉力控制原理如图3所示。随着张拉力实际值不断增加,当设定值与实际值差值≤3kN时,增量式控制的累加结果固定,张拉力的调节转换为PID控制进行微调,第二牵引轮转矩给定值为累加结果和PID输出的和值,调节后使张拉力平稳达到设定值,不超调,并且保障运行中张拉力变化在工艺要求的±2kN以内。

3电气控制系统

3.1控制系统构成

9/630在线预张拉成绳机的电气系统采用PLC、现场总线控制,其网络拓扑如图4所示。网络控制系统由1个PLC主站、1个PLC现场IO站、人机界面及4台变频器联网构成,各个通讯站点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交换。Profibus-DP现场总线较高传输速率能达到12Mbps,但由于此系统通讯距离较长、现场强电干扰源较多,为了保障通讯正常,系统现场总线的通讯速率选定为1.5Mbps[3]。

3.2主要元器件功能

PLC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CPU为313C-2DP,该CPU集成Profibus-DP通讯接口,作为整个网络的主站。由于现场信号与配电室距离较远,网络中配置现场IO站,现场信号、传感器信号、操作控制等信号通过现场IO站传入PLC主站进行逻辑运算以及数据处理,处理结果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发送指令到各个变频器控制相应的运行状态[4]。人机界面安装在现场操作台上,其接入Profibus-DP现场总线,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各运行参数的实时数值,便于操作人员清楚了解设备状况及工艺参数,并且通过人机界面,操作人员随时对运行参数进行设置。控制系统中,张拉力检测轮上的传感器决定着张拉力控制的效果及精度,设计选型上采用轴销式压力传感器,其型号为ZX-2T,输出0~20mA模拟量信号,传感器信号通过PLC现场IO站的模拟量模块采集张拉力信号到PLC,PLC进行数据运算控制钢丝绳张拉力达到设定数值。9/630在线预张拉成绳机的运行要求动态响应好、力矩精度高,所以在变频器的选型上要求较高,为此变频器选用施耐德公司ATV71系列变频器[5]。主机电机为速度控制模式,电机端部的旋转编码器反馈信号接入变频器,形成速度闭环控制,使电机的速度精度达到额定速度的±0.01%,保障运行时速度平稳。第二牵引轮电机为转矩控制模式,同样安装旋转编码器,反馈信号接入变频器形成速度闭环控制,使转矩的控制精度达到±5%,有效地保障运行时的张拉力、平稳。收线机卷绕控制采用电机转矩控制模式,电机旋转编码器反馈信号接入变频器形成速度闭环控制,提高转矩精度,通过PLC进行卷径等计算,实现恒张力收线[6]。

3.3共直流母线应用

成绳机运行时需要改变运转速度。由于主机存在很大的惯性,在其降速过程中,能量回馈到变频器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达到一定数值后,制动单元动作,回馈能量消耗在制动电阻上;又由于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直流母线上的电容频繁充放电,电容使用寿命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容爆炸、变频器损坏。为此,9/630在线预张拉成绳机采用了变频器共直流母线技术,如图5所示。实现把焊丝紧压在测速轮上的同时,完成断线检测功能。当断线时此装置会压下1个线径的移动量产生位移,位移触动接近开关会产生信号进行反馈。

3.4放线机设计

放线机驱动部分采用交流变频电机通过一级皮带传动带动工字轮旋转,完成放线功能。放线主传动为一级皮带传动,按恒线速8m/s,埋弧焊丝一般采用h800工字轮,确定速比i=2.8,小皮带轮直径D1=140mm,大皮带轮直径D2=392mm。设定加减速时间为10s,根据8m/s恒线速和速比,进行电机选型,最终确定选用6极11kW电机作为放线电机。按公式f=Pn/60计算出较高转速时电机运行频率为48Hz,低为24.6Hz,电机处于恒转矩运行状态,其中P=3为6极电机极对数。

3.5电控系统

整机电气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交流变频器、人机界面、通讯等控制完成。收线机整机线速度可调,可保障恒线速8m/s高速运行。放线机为恒张力放线。在层绕过程中,放线机由满轮到空轮,直径由大变小,张力大小根据放线工字轮轮径大小自动调整。同时通过卷径计算,实现线速度跟踪,以保障焊丝张力基本恒定。

4结语

新型埋弧焊丝层绕机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中文界面、人机对话及PLC触摸屏操作,可任意设置焊丝层绕层数、根数及重量;采用微机计重、自动对零、层绕到重量自动报警停车。新设备可实现电气无极调速,保障恒线速8m/s运行,夹盘装置只用一种夹具就可以层绕任意线径的埋弧焊丝,操作简单方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者:孙继东 邰建明 单位: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PLC教学电气控制论文

(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改革

随着PLC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其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因此,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应对PLC教学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理论与实训课程的结合。在内容上,减少理论教学或生涩的概念讲解。注重核心技术,如电路设计、工作原理的讲解。适当增加PLC实验和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的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从而制定满足现代教学的教学大纲,提高教学效率。

(二)善于应用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传统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够直观,学生的兴趣较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作为与计算机有着紧密联系的PLC教学来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生动化,利用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将两种模式合理结合起来。另外,教师应注重教学引导,做好教学准备,将难懂教学概念进行视频展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提高。如在利用经验设计法进行电路设计时,就应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首先利用板书展示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然后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等展示,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

(三)丰富PLC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PLC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合作性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模式。在多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较为常用,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后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要求分组要具有合理性,组内学生具有一定差异,实现互补。在人数上可采取4-6人一组,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令其进行讨论,以获取学生的基本学习信息,激发其兴趣。根据PLC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应增加教学中的实验课程,为其建设必要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在教学内容上,应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并且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权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根据能力不同自主选择合适的课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增强对PLC基本原理的认识,并提高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查找足够的资料后对课程进行简单的设计,并制定编程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分组学习是为了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另外团队协作能力也是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实践证明,PLC的这一教学调整不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促进了教学改革,也满足了企业的需求。总结传统的PLC教学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枯燥,因此学生的兴趣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现代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因此提高学生的PLC设计能力和系统操作能力应作为教学重点。针对这一点,应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多种方法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以提高其动手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

作者:乔红霞 单位:江西铜业高级技工学校

电气控制论文:烟草设备电气控制论文

1输送带传输问题

输送带关系着材料的输送以及产品的输出,在生产过程中输送带出现问题,生产将难以进行。常见的输送带问题就是输送带的运行无法调控,出现持续运行、超速运行等现象。造成输送带难以控制的原因主要与电路系统有关,因此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应先对输送带的电路进行排除,应用万用表对电压进行反复测量比对。并注重查看是否有线路故障或者元件的损坏。一般输送带出现问题大多都是因为椌硅出现问题引起的。解决这种故障一般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只要对受损元件进行更换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解决。

2机组停机问题

卷烟机在进行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组故障,其中机组骤停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种故障一般不会提前产生警示信息,都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并且重启后又能恢复运转,带有着一定的反复性。这种故障的出现与拼接检测器有关,可能由水松纸或者保护套出现问题而引发机组的停机。就水松纸而言,其故障主要集中在违规安装或者质量不合格。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修正安装错误,或者对水松纸进行更换。而就保护套而言,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保护套破损,造成水松纸外露导致接触静电的产生。这种问题的解决带有一定的技巧性,无需停止机组,主要对前螺栓进行加长,并修正水松纸的位置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解决。

3包装设备常见电气控制问题及解决办法

包装设备的常见电气控制问题有很多,但是经过整合可以将所有故障问题划分为两个大类型:一类是检测功能问题;一类是元本身问题。电路板信号灯常亮是包装设备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故障,在实际生活中一旦遇到这种问题直接拔取电线,重新插回即可,但是容易出现反复性。这种故障经常会发生,主要源于复位功能失灵。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检测,查看电路是否正常,各器件有无损毁。一般这种情况出现,逻辑器件或者触发器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所以发现这些器件有问题给予更换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要注意是对器件进行更换,还是将整个电路板都更换掉。除了电路板信号灯出现故障外,包装设备有时在完整度检测方面也会出现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接近开关功能的失效。因此只需确定具体的问题开关,并给予更换就可以解决问题。包装设备中的元件问题主要有机械骤停、复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诊断主要围绕触点和元件展开就可以。解决的方法也以更换问题元件为主。

4常用卷包设备检测与诊断技术

卷包设备并不是烟草生产的核心设备,但是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电气控制问题。因此需要应用一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卷包机的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而实践证明这些被应用的检测和诊断技术,对于提升故障维修效率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4.1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一种实时监测技术,其可以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对机械运行的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机械正常的运行指标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判断机械是否存在问题。

4.2关键部位振动监测

设备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振动,这种振动带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以及稳定性,如果设备的振动出现异常,那么设备就有可能出现故障。关键部位振动监测应用的就是这种原理,通过对关键部位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并分析其是否处于正常范畴之中,以达到检测诊断的目的。

4.3异常噪音检测

设备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噪音在所难免,但是通过实践证明正常设备与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有所差异,并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可以借助噪音的变化来判断机械的故障。异常噪音检测主要就是以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噪音为检测对象,通过测量噪音的频率把握噪音的变化,一旦噪音超出正常范围,那么机械设备就有可能出现故障问题。该种检测虽然不能对设备故障进行定位和诊断,但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法,在设备诊断中极为常用。

4.4油样分析

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有些经常接触的区域会使用润滑油减少元件之间的摩擦。油样分析法主要就是在烟草设备上进行油样的提取,并应用现代科技采用光谱技术对油样中的物质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元件的磨损度。这种方法可以预防元件的过度损毁,在元件出现问题之间进行及时更换,保障了设备的运行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烟草设备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烟草设备的电气控制问题越发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因此烟厂管理人员应对烟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气控制问题进行有效的掌握,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核心故障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烟草生产质量的提高,并为烟草技术的改革,生产规模的扩大等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修博 单位: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卷烟厂

电气控制论文:电动注塑机电气控制论文

1与传统液压注塑机的比较优势

跟传统的液压注塑机相比较,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较大优势在于采用了伺服电机进行电气控制。由于创新地采用了伺服电机,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每一个注塑成型环节都可以长时间进行高精度控制,不但比传统的液压驱动节省五至七成的耗电量,而且还节省了液压油以及冷却水的成本。在注射速度方面,传统的液压式注塑机利用蓄能器技术能够达到较快的注射速度,但是由于受到液压阀及蓄能器动作特性的限制,不能达到较低的注射速度。而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特性比较好,从极低到极高的速度都可以加以控制,具有较广泛的速度适应范围。图2所示的是传统液压式注塑机液压伺服系统与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电气伺服系统的对比图。从图中可看出,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电气伺服系统里的伺服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液压传动装置里的动力源油泵,而且还直接起着液压伺服阀以及执行元件(即油缸)的作用,因此其注射速度相应较快,精度也较高。

2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电气控制

2.1工作原理

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采用的是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GSK6000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注塑行业先进生产工艺控制方法之大成,实现高效、节能以及环保的三大注塑理念。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是充分利用塑料热塑性,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塑料的加热融化及其流入模腔的速度,再经过保压及冷却阶段即可成型为形状各异的塑料制品。在加工产品的时候,首先计量加料,经过加热使原料熔融塑化,然后施加高压注射到合好的模具里面,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和冷却后开模,顶出制品即可完成整个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

2.2伺服单元的特性要求

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性能在非常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伺服控制系统精密、稳定的特性,要求伺服系统具备如下四方面特性。2.2.1精度高。为保障制品可以满足精密注射成型的要求,伺服控制系统必须具备高质量以及高稳定性,务求令射胶等动作具备非常高的精度。所以,不但要求伺服单元在位置控制方面定位精度高,而且要求在速度控制方面提供高精度调速。2.2.2响应快。为使结构复杂的制品注塑成型,常需进行多级注射。要确保执行机构根据预设要求严格切换成形参数,不但要求伺服控制系统定位精度高,同时也要求其具备快速响应的良好特性,能够很快地响应跟踪指令信号。2.2.3调速范围广。无论是注射过程还是锁模过程,执行机构都被要求在比较广的速度范围内运作。例如在驱动模板进行合模的过程中,为保护模具的安全,锁模机构需要从移模阶段的高速度切换到即将闭紧模具时的低速度,由此要求驱动锁模机构运行的伺服单元能够提供一个较广的调速范围,以实现较高转速与低转速的转换。2.2.4低速转矩大。注塑机低速运转时要求进给伺服系统具备较大的转矩输出。为满足以上特性要求,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对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伺服电机也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要求:(1)要求伺服电机在全部转速范围之内都可以平滑地运转,转矩的波动要小,特别是低速运转的时候仍然要保持平稳的速度且无爬行的现象;(2)要求伺服电机具备相应的过载能力,以满足系统低速以及大转矩两方面的特性要求;(3)要求伺服电机要有较小的转动惯量、较大的堵转转矩、尽量小的机电时间常数以及尽可能小的启动电压,以满足系统快速响应的特性要求;(4)要求伺服电机可以承受得起频繁的启动、制动以及反转。

2.3动作控制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注塑产品,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在注塑的过程中,使用伺服电机来实现对每个运动机构动作的顺序及过程控制,以确保注塑机能够依照工序要求完成制品生产流程。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装置是实现塑化计量、注射以及保压补缩三项功能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和控制方式决定着制品的质量,能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在限定的时间里,提供设定数量、组分以及温度均匀的熔料;二是按照塑料性能以及制品的结构情况,提供适合的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把熔料注入模腔。注塑的所有运动过程都是由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六台伺服电机通过动作配合去驱动完成的。图3所示为其主要部件结构图。与注射螺杆同轴并且连接紧密的电机叫做射胶伺服电机,起到通过传功装置实现注射螺杆向前注射运动的作用。跟注射螺杆平行的电机叫做溶胶伺服电机,其作用主要是实现螺杆转动使粒状原料往前传送。用于平移整个射台的电机叫做射台移动伺服电机,由该电机驱动完成射台的往复运动。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以伺服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其控制系统的硬件框架如图4所示,主要组成有人机界面、运动控制器、逻辑控制器、伺服驱动、温度控制单元以及传感器六大部分。工艺程序控制基于传感器的位置、温度、压力及速度等信息来进行,为达到高精密的注塑工艺建立了多个闭环环节。对于射出螺杆移动速度的控制,是将安装在伺服电机后的编码器信号作为输入的信号,相比于在控制器内设定速度指令来说实现了半闭环控制。对于射出压力的控制,是通过测定螺杆后的压力传感器信息来形成射出压力的全闭环控制。而对于超低速位置的控制,则是以光栅尺去实现闭环的控制。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动作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温度、压力等传感器信号的高速处理。工艺程序控制装置以及伺服电机驱动系统之间采用的是数字接口,两者间只互相传递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特别强、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微细量的稳定控制。

3结束语

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加强,用户对注塑机的要求越来越提高。广数精密全电动注塑机在各种新型注塑机当中较具代表性,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朝着更加简便化、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会对其自主研发的GSK控制系统及伺服电机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洋洋 单位: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电厂电气控制论文

1、高压启备变控制逻辑

如图1所示,高压启备变控制逻辑主要包括高压启备变220kV断路器及相关刀闸和高压启备变有载调压控制系统。(1)高压启备变有载调压系统共有17个档位,其中中间档分别显示为9A、9、9C。通过在ECS监控画面上操作可改变档位,以实现高压启备变的升压、降压功能。当档位显示在1档或17档时,逻辑应闭锁档位下调和上调。(2)高压启备变220kV侧断路器控制逻辑、允许合闸条件:1)断路器母线侧接地闸刀分闸状态;2)断路器变压器侧接地闸刀分闸状态;3)Q3、Q4有且只有一个在合闸状态;4)断路器操作机构正常,保护无动作;5)机组6kV母线工作/备用电源进线断路器均在分闸位置;6)断路器远方控制。

2、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控制逻辑

发电机同期点设置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由顺控逻辑和同期装置来完成顺控并网。顺控逻辑一般分为5步:(1)汽机转速至2950r/min,发电机、主变、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励磁系统均无保护动作,投励磁自动;(2)励磁系统自动位后合灭磁开关;(3)待发电机出口电压升至95%Un且同期装置正常,向DEH发送同期请求;(4)DEH返回允许同期装置投入,由DCS自动投入同期装置;(5)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合闸,同期成功,退出同期装置。以上每一步过程中,如有发电机、主变、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励磁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均停止顺控逻辑,由保护出口直接动作与停机。

3、6kV厂用电源控制逻辑

3.1厂用电快切装置

为确保高压厂用电源连续安全供电,每段高压厂用母线都设有一套厂用电快切装置,该装置独立于DCS,与DCS之间以硬接线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从而通过DCS控制快切装置实现正常的切换、远方复归、切换闭锁。启动正常切换允许条件:(1)快切装置正常,无告警、闭锁;(2)6kV母线正常,无保护动作;(3)工作/备用电源进线断路器均正常,且必须有一个在合闸位置。

3.26kV断路器控制逻辑

(1)6kV备用电源进线断路器允许合闸条件:1)6kV备用启备变220kV断路器合位;4)6kV工作分支断路器分位。(2)6kV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允许合闸条件:1)6kV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正常;2)6kV母线无压且无保护动作;3)6kV备用分支断路器分位。合闸条件里设置了母线无压和另一个断路器在分闸位置闭锁母线受电后手动合闸工作/备用电源进线断路器,而只能通过厂用电快切装置进行切换。

4、380V低压厂用电源控制逻辑

以图2为例,380VPC共2段母线,设有1个分段断路器和2个进线断路器。ECS控制画面设有“A段带B段”、“B段带A段”顺控按钮。低厂变低压侧断路器合闸条件:(1)低厂变高压侧断路器合闸位置;(2)380V母线无压且无保护动作;(3)380V分段断路器分闸位置;(4)低压侧断路器正常。设置第1、2、3条逻辑是为了防止电源从低压侧倒送回高压侧。低压厂用电源顺控逻辑条件:(1)低厂变A低压侧断路器合闸位置;(2)低厂变B低压侧断路器合闸位置;(3)分段断路器分闸位置;(4)A、B段母线均正常。在ECS控制画面上点击“A段带B段”按钮,分段断路器合闸并延时自动分开低厂变B低压侧断路器;若要恢复供电,直接合上低厂变B低压侧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延时自动分闸。点击“B段带A段”按钮,分段断路器合闸并延时自动分开低厂变A低压侧断路器;恢复供电时,合上低厂变A低压侧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延时自动分闸。电厂保安段的作用是在全厂停电的情况下,保障机组安全停机及为重要设备安全运行提供电源。在事故状态下,柴油发电机通过ECS联锁功能紧急启动,恢复保安段电源,保障机组极端情况下安全停机。AVC控制装置根据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或无功功率目标值去调节发电机无功功率,与ECS控制系统有较大的独立性。AVC系统下位机装置的投入、退出设置在ECS控制。当AVC下位机装置投入时,ECS将励磁系统增减磁控制权交给AVC系统,并闭锁画面手动增减磁按钮。

5电气控制系统优化建议

利用ECS运算速度快、信息处理能力强的特点,对以上一些控制逻辑进行优化:(1)AVC控制逻辑:ECS除了控制AVC装置手动投退外,应利用其强大的逻辑处理功能,实现机组运行异常情况下的AVC装置自动退出。(2)保安段控制逻辑:机组正常运行,保安A段1ZK在分闸位置,3ZK在合闸位置,5ZK在合闸位置且母线正常。当保安段母线失压时,由ECS判断,保安A段1ZK正常则先切换到由1ZK供电,如1ZK进线PT无压,则启动柴油发电机。要避免柴油发电机的频繁启动。还可在ECS控制画面上增加远方试验启动柴油发电机和结束试验按钮,方便电厂运行人员定期启动柴油发电机,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6结语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电厂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日趋提高,且电网本身正朝电压等级提高、规模扩大、自动化水平提高的方向发展。尽管电气系统个体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但从系统整体情况来看,ECS的实时监视、分析控制、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胡明康 吴建洪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气控制论文:任务驱动法电气控制论文

1结合工厂“7S”制度下手,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实习其实是学生对岗位的一个认知,所以一定要注重实习场地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7S管理制度为切入点,明确学生在实训课中的各项责任。在我校在实习场所都张贴与企业“7S”相符的管理标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努力用先进的企业7S标准来规范他们的实训,让学生在实训工场除了锻炼相关专业技能之外,按照规章制度维持班集体良好的实训环境和氛围也是每个学生的职责所在。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对于学生体现出的技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细心教导的同时,更加要寻找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优点相互取长补短,鼓励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树立学生具有爱心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直至学生把事情做好为止,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以实训为主,在实训过程中经常与电打交道,在教学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触电事故。即使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强调用电安全,不乏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生总要试一试,这样的学生不但自身安全无法保障,更有甚至可能早晨无法挽救的损失。因此,加强学生尤其团队中队长的管理,发挥他们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本组内组员的自我管理恰好能避免上述的弊端,教师就能分出身来全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从企业的实际生产出发,激发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有些时候常说“兴趣”是好的老师,但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以鼓励,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培养而成的。我时常在备课时要结合生产生活的案例,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并根据实际工厂工作流程通过任务驱动法让他们体会到书本理论并非空洞无用,从而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时,传统步骤如下:首先找两位同学分别画出一个正转控制线路。接着,以起重机的吊钩需要上升与下降为例,提出如何使电动机实现正反转运动。运用任务驱动同样过程如果反之:先提出起重机的吊钩电气线路需要安排电工组安装,下发安装单到各个分组,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探索积极性,然后每一个小组发挥组员探索知识,总结讨论每人组员的思路,并适当在班级中讨论。此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为什么用常闭触点进行联锁,如何避免主电路短路等等知识点,并讲出道理来,以便了解学生是真正掌握本章节的重点。东西依然是从书上搬过来的,通过任务驱动法,把生产车间完成的事情之间搬入课堂,让学生积极性和自学能力提升到较高,老师可以从传统讲授的过程中解放出来,投入课堂的监控中,能更好使学生融入以后的工作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分组教学也存在了弊端:整个学习过程中班级那部分学习惰性比较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这些学生中势必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加之这些学生自身所存在的惰性思想,技能的差别、智力的差异等就会更加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要求也随之更高,并且要在小组团队中形成督促机制帮助这一少部分学生早些使他们的学习风格与老师预期要求想匹配,或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风格适时为他们做出一些便利,尽可能地使之迅速缩短学生相互之间的差距。总之,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是在教学手段基础上的改革,更是由“传统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体制革新。通过实践证明,实施分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还有待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真正让职业教育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作者:潘可嘉 单位:杭州及时技师学院

电气控制论文:智能化技术电气控制论文

1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是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住户提供技术信息,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为住户提供极大的便利。在电气工程中,电气控制控制技术以电气工程的实时监控为基础,及时分析系统反馈的运行数据,并评价系统的运行状况,以便于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运行故障,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同时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极大的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阶段

2.1手动化到自动化

电气控制技术的初始阶段是手工控制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工操作逐渐迈向了半自动化操作阶段,并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的自动化,这一阶段的电气控制技术是一次革命化的变化,极大解放了人力资源,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为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简单化到智能化

电气控制技术实现简单的自动化后,还需要借助人力的操作,因此其故障率一直比较的高,同时这些失误通过控制人力操作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相关的专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更高级的电气控制技术上,尤其是智能化技术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自动化的电气控制技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故障问题,人为故障比率较高,但是智能化控制技术则提高了机器的改错能力,极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性,因此,电气控制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的控制是一次深层次的革命,实现了控制技术的质的飞跃。

2.3逻辑化到网络化

电气控制技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因此进行控制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尤其是简化控制技术是革新的重点。当前电器控制技术面临着从逻辑化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海量的统计数据整理发展到了信息化的处理模式,电气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也从单一的触头硬接线逻辑控制系统发展到了微处理器或者微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其控制设备的体积减小,设备操作更加简洁。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监测、工程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加快了电气工程的设备事故监测维修速度,极大地优化了电气工程。

3.1智能化技术理论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随后被其他领域行业普遍接受采纳,并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广泛推展。电气工程是人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要素,作为计算机技术中高端分支的智能化技术正逐渐被应用其中。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拟人的智能的方法和技术,开发研究升级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工作目的是设计出和人类智能相似的机器,以解决工作出现的复杂情况变化,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使用智能化操作技术能合理整合电气工程中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3.2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涉及的工作领域较多,分工较为明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极强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同时还需要控制人员有较高的责任感和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强电气控制中人工智能的有效使用,电气控制是整个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电气工程中,要加强自动化控制的保护,把GPS定位系统安装在电气控制线路中,通过定位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的线路工作,以便于能及时的传输、反馈电气工程中的运行数据,并做出智能化分析,及时采用有效的智能化控制措施。

3.3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中,可以使用智能化的控制手段进行系统故障的监测,通过问题的及时反馈,进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以便于进行故障的维修,并能够进一步的实施监控措施,在故障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有神经网络、模糊网络、专家系统等。对于电气的变压器、发动机、发电机进行有效的监控,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能清晰的判断故障的所在,通常在系统中采用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来分析,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尤其是在变压器的故障监控中,传统的诊断方法技术是通过检测变压箱中的气体来判断故障,其方法较为复杂、检测时间长,检测度差,很难有效的解决故障。

3.4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中的应用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①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这种算法是通过模仿生物遗传,利用生物的进化规律进行智能搜索和运算,利用生物遗传规律的型来优化系统内部缺陷。②智能化专家系统,通过设置完善的数据分析软件,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自我优化。在实际的工程中,一般要结合两种优化措施,以便达到的优化效果。此外,在智能化系统中,也采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设备的优化升级,其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物理学的方法和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设备和计算机算法的升级优化,从而解决了神经网络运算的速度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运行处理速度和智能化反应速度。

4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4.1数控技术的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数控技术是一种数字化的控制方式,借助于精密的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了系统数据的监控,同时通过传输系统把相关指令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配备的高效、即时的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处理传输数据,并做出相关的指令。数控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控在20世纪末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完善,各种系统内的漏洞也逐渐完善化,从而解决了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控制技术的安全,保障了电气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无人化、程序化、数据化的操作模式应当前数控技术发展的重点。

4.2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电气工程系统较为复杂,同时也是一个连续性的工程,因此,数控技术的应用应当结合电气工程的实际,确保电气工程中数控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数控技术的基础环节是数控体系,通常而言,数控体系的完成需要借助于服务主机和控制器,并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来确定系统的安全性和性。当前KVM主机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广泛,常采用CATS链接和KVM链接两种模式与数控系统机房进行连接,而本地的控制中心则通过KVM主机收集的信息数据来了解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运行数据对系统稳定性做出相应的评估。服务器的功能则是将系统的运行状况转化为数字化的电信号,同时担负着数据的存储和调取功能,这就提高了系统信息存储的科学化和,方便了控制工作的进行。此外控制中心也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做出相应的指令调整,而指令调整的信息也以同样的方式存储早服务器主机中,方面以后的信息调取工作。远程控制中心则是利用各种网络设备和电气系统与本地控制中心实现有效链接,在同一时内监控多个电气系统,常常应用于较为高层的片区系统。

4.3数控技术对电气工程设备运行环境的监控

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运行环境的监控,包括对电气系统运行环境、管理环境的监控。对于电气系统环境的监控包括运行环境湿度和温度、电压、电量等,根据设置的参数来确定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匹配度,如果电气控制监控系统的数据出现了异常,例如温度不稳、电压过大或者过小等情况都会造成内部环境的异常,而这些数据都会被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收到相关数据信号后就会与预先设定的警戒值进行比较,从而根据比对的数据做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发出有效的指令信号。

5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象征人类文明的进步,电气控制技术涉及的电气原理、电气线路、电气系统也逐渐复杂,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电气控制技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还要求电气控制技术要向着智能化和数控化的技术方向发展,以便更好的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作者:吴桂林 单位: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电气供热效果与电气控制论文

伴随着我国的综合性市场分析经济控制,逐步加强综合性经济快速的发展过程控制,从而逐步实现良好的电气自动化速度变化控制管理,采用合理化的综合性电气控制完善电气的供热效果分析的应用,实现良好的热力工作的有效化发展控制管理,从而实现电气控制的供热保护、自动化控制、有效化功效作用分析和良好的热力效果监控,从而保障有效化的综合性电气控制过程,实现我国综合性电气供热的控制效用管理过程分析。

1电气的综合性供热工作的技术控制租用

由于供热热力公司的各项设备和线路的自动化技术分析运作,实现良好的综合性作用条件控制,逐步实现良好的电气控制故障的分析过程控制。例如,针对电电气电路的相关设备进行额定电路线路数据控制,制定良好的综合性系统自动化运行,实现综合性供热公司的相关进度分析,提高有效化的较大线路的额定电路压力控制,完成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保障良好的正常运作。为了构建良好的综合性故障检测控制过程,实现系统的综合性设备机制控制,防止各项数据的有效化分析,控制电气控制技术中设备的电流大小,完善供热线路的逐步控制管理,从而完善供热系统综合性的设备功能分析,实现较高效率的有效化设备保护。

2电气自动化的综合性供热控制的作用

在热力公司供热技术分析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进行较大电流设备控制,对电气供热的压力、电流等设备的有效化控制,从而保障热力公司整个供热的效果运作,加强综合性系统管理分析,对电气设备的相关操控设备进行故障分析,防止出现系统内部的电路中断,造成综合性系统的终止。合理的控制电气供热的效果控制,构成合理化的科学供热设备分析,从而保障有效化的科学管理控制过程,逐步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电气设备操作控制过程,完善供热电气供电的控制管理,完善供电设备的有效化运作效率控制,确保综合性的供热系统安全化运行过程。

3电气控制技术的功效测量过程分析

在供热效果电气控制过程中,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的效果高校生产管理,加深综合性使用效率控制,加强设备的有效化运行过程,保障良好的效果测试分析测定过程,从而完善电气运行过程中的设备观察测定控制过程,及时发展电气设备过程中的相关运行过程,保障良好的设备存在供热效果分析。合理化的加强综合性电气设备效果控制,加深有效化的使用控制效率,积极加强综合性电气供热技术的控制过程,实现电气控制技术过程中的现场总线技术分析,对各个分散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控,加强总额还行供热网络设备的网络节点控制,提高有效化的综合性参数分析,保障良好的网络系统自动化分析过程,提高电气的技术控制管理,实现良好的数据分析过程,提高综合性的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控制。

4电气的供热效果控制监控作用

根据电气的综合性效果控制,对电气设备的相关用电效果进行分析,加强综合性监控控制管理,实现良好的信号指标质控管理。例如,在供热控制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控制,实现电气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故障分析,实现对电气供热设备运行的有效化分析和管理,从而逐步加深各个设备故障处理,改善电气设备过程中的相关故常处理过程分析,减少故障信号灯的闪亮次数,实现良好的电气设备控制管理,实现良好的研究分析控制过程,较大限度的保障低故障、高运行效果的控制管理,从而完善各项设备的有效化运行,实现合理化的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保障对电气设备维护过程质量的效果分析,提高综合性电气设备维护的质量控制管理。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气控制的供热原理的有效化控制,对电气系统和线路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保障编程和生产的机械电气控制管理。伴随着电气控制技术的供热效果应用,合理化的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化协调控制,实现良好的供热效率控制,降低企业的综合性管理控制,加强电气供热效果的层次分析过程,实现良好的综合性发展需求管理,保障良好的有效化电气改革分析。

作者:赵立波 单位:哈尔滨佛雷克斯热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冰库门电气控制论文

1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

1.1冰库内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现在冰库系统中使用的是机械式传感器来控制内部风机的运行与停止,由于冰库内湿度大,温度比较低,传感器结冰比较严重,就直接导致传感器动作部件锈蚀与损坏,风机不能正常工作。

1.2工作人员在管理中对设备的影响

由于冰库在管理中的特殊性,工作人员需要在冰库管理的过程中频繁出入,这样就加快了传感器机械部件和照明供电开关的磨损,如果不关灯又会造成灯具的损坏,对冰库管理和设备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2改造方案

2.1风机系统改造方案

(1)自动控制:合上电源主开关QS,将转换开关S1、S2打至“自动”工作模式,AC220V主电源通过变压器T转变为AC24V控制电源,当冰库门处于关门状态时,电子感应开关SR受到感应,控制电源通过转换开关S1、电子感应开关闭合触点SR,使延时继电器线圈KT得电,延时闭合触点KT2、KT3延时闭合,给控制箱内的PLC一个风机运行的闭合信号,由PLC来控制主接触器得电动作,使冰库内风机运行;同时,延时断开(常闭)触点KT1延时断开,主接器KM失电,主触点KM失电复位,冰库内照明系统断电,照明熄灭。当管理人员进行冰库时,冰库门被打开,电子感应开关接收不到感应信号,触点SR断开,延时继电器KT失电,延时闭合触点KT2、KT3复位,断开风机运行信号,风机停止运行;同时,延时断开(常闭)触点KT1复位闭合,控制电源通过转换开关S2、延时断开(常闭)触点KT1,使主接触器KM得电,主触点KM闭合,照明系统得电,照明点亮。(2)手动控制:将转换开关S1、S2转至“手动”工作模式,合上电源主开关QS,AC220主电源通过变压器T转变为AC24V控制电源,在“手动”工作模式下,无论冰库门处于关门或开门状态,冰库内风机与照明的工作不受电子感应开关的控制,只能手动通过转换开关S1、S2来控制其运行与停止。

2.2保护功能

(1)在自动工作模式下,通过利用延时继电器KT得电延时动作的工作特性,防止了冰库开关门时造成电子感应开关误动作使得风机和照明频繁得电,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2)联锁保护:在自动工作模式下,当延时继电器KT得电时,控制风机工作的延时闭合触点KT2、KT3与串在照明控制回路中的延时断开(常闭)触点KT1形成联锁控制,防止了风机与照明的同时工作,有效的改善了设备的工作环境与使用寿命。

3改造可行性分析

3.1机械限位开关该船目前采用的是,按钮式限位开关是利用机械运动部件碰撞限位开关的推杆来控制其触点动作的开关电器,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行程和变换运动方向、速度及程序控制。按钮式限位开关主要推杆(1)、反力弹簧(2)、触头(3)或微动开关及外壳等部分组成。借助机械件上的撞块触动操作机构,推动微动开关,使触点闭合或断开。机械限位开关的优点:内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机械限位开关的缺点:触点动作时需要通过外界运行部件碰撞来控制,受外界工作环境影响较大,推杆、弹簧及微动开关容易锈蚀磨损。

3.2电子式感应接近开关

功能简介电子式感应接近开关是一种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接通电源后,在开关的咸应面将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应面时,金属中产生涡流面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然后根据衰减量的变化来完成无接触检测物体的目的。性能指标表1设备性能指标数据用途与特点电子式感应接近开关不需要直接与物体接触进行动作,无机械动作部件,工作时不受灰尘等非金属因素的影响,并且低功耗、长寿命,可使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

4结束语

冰库门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功能实现简单、工作性高、电子元件使用寿命长;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及对冰库的管理,同时还大大提高冰库内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及使用寿命,确保了船舶主电网的稳定,为船舶的海上航行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树仁 唐然 黄杰 单位: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电气控制论文:铣床电气控制论文

1、机器的加速系统完成是通过主轴和工作台之间的加速来实现功能

在加速过程中,要看选定的啮齿是否进入到预定的啮齿相咬合。如果选定的啮齿没有咬合,那么就要进行电动机作业,然后把啮齿放到适应的地方,这样就对齿轮正常咬合提供基本的保障。零部件的加工中,要注意的是电动机的主轴启动后,随后工作台再参与到作业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2、PLC的选择和硬件电路设计

PLC的设计中,是采取日本三菱的40mr型的可编程控制器,这样先进的控制器,才既能满足铣床电气的控制要求,又能满足其故障辨析的需求。40mr的输入口有二十四个,输出口十六个,共计四十个I/O端口。采用输入输出一体化的组件构成,是此控制器的一大亮点。这样不但装配工作和调控实验工作非常便利,输入的反应速度也大大的提高,而且还可以进行I/O端口的扩展。

2.1输入输出端口

开关量是以铣床升降台电气控制的需求为依据的,总共有十九个开关,是供给PLC检测的输入信号,而十四个输出信号,也是由PLC进行输出。

2.2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功能

我们以PLC的I/O分配为依据,可以得知控制对象的特征和需求。进而用PLC的输入和输出接口连接相对应的电气设备,这样不但达到控制的目的,还能够检测设备故障。具体的I/O分配在表一中可以体现出来,当然在I/O端口的地址分配完毕后,才可以进行PLC硬件的设计。

3、IIAX的控制软件设计

PLC控制软件的设计依据铣床控制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在系统设计PLC软件的思路中,为了让程序开发环境更加简单易设计,应用了两个辅助性的继电器来完成。编程过程中采纳互锁功能的设计理念,是为了让系统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当然在互锁的过程中,还分别对Y002、Y003进行串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常闭触点的同时,对KM2、KM3的保护做的更加。这样的一连串设计,实现了整个铣床控制系统的有效组合,性大大提高。编程中,各个控制方式是以独立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样就保障了在铣床控制系统中,工作方式的进行可以很好的用开关量来实现,这样就让程序构成一目了然,提高了编程的便利性。

4、故障的诊断设计

运用PLC本身具有的运算和逻辑的功能是故障诊断的基础,这样的运算和逻辑功能就是在铣床运行过程中,把整个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作业状况与所储存的正确状态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不相符时,就必须要做出检测,在允许的范围内,就不予报警;如果超过所规定的范围,就要进行警报处理。在被控设备工作的正常运作中,无论是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还是继电器内部的信号,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够保障机器的有序进行。当硬件运行过程中,左右开关同时闭合,警报响起,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查找开关中要修理的零部件。这样就通过逻辑运算的功能完成了其他的如接触器、电机的警报处理。

5、结语

在本文中通过实例来表述了PLC具有故障辨析和电气控制的功能。因为对这种技术的提升和运用,从而把铣床控制系统的危险性和事故率降低到低,从而提升了设施的自动化水准和产品的品质,为我国铣床加工行业自动化故障诊断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

作者:李克培

电气控制论文:热源厂电气控制论文

1输煤系统

由永磁分选机、上煤平皮带机、上煤斜皮带机及上煤给煤机组成。热源厂上煤过程都是在每天的一段时间快速完成,不需要全天连续运行,所以本人认为上煤系统所有电机都应该直接启动,不需要变频器控制。这样既能够节省投资,也能够快速完成锅炉上煤。上煤系统需要采用连锁控制,启动顺序为:永磁分选机上煤平皮带机上煤斜皮带机上煤给煤机。停止相反。由于近几年热源厂建设规模都比较大,上煤平廊和上煤斜廊也都比较长,为了防止上煤皮带过长,发生皮带跑偏等紧急情况,需要设置皮带跑偏开关和紧急拉绳开关。从本人的实践经验来看,皮带跑偏开关和紧急拉绳开关触点应设置在上煤平皮带或上煤斜皮带控制回路中,而不应该设置在控制总回路中。例如,上煤斜皮带出现故障,按下斜皮带跑偏开关或斜皮带拉绳开关,斜皮带将停止运行,相应的上煤给煤机和永磁分选机也均将停止运行,而上煤平皮带机还正常运行,这样就避免了上煤平皮带堆煤情况发生。如果皮带跑偏开关和紧急拉绳开关触点设置控制总回路中。一旦出现故障,按下皮带跑偏开关或皮带拉绳开关,将造成整个输煤系统所有电机全部停止运行,皮带上大量堆煤,给下一次输煤造成隐患和困难。以上输煤系统控制柜配电间,本人觉得宜设置在输煤廊转运层下面比较合理,这样便于上煤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也节省大量电缆投资。输煤系统所有电机均设就地控制、本控制柜控制以及手动、自动连锁顺序控制。就地控制优先。一般情况下输煤系统都不在热源厂集中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如果需要在集中控制室设置输煤系统集中控制,集中控制室应设模拟监视屏,以监视输煤系统各机械设备的顺序启停、运行方式的选择及发送指令、重大故障的显示等。

2除渣系统

除渣系统一般由斜链除渣机、水平板链除渣机及渣斗鄂式阀门组成。以上除渣系统控制柜,也应该与水系统配电柜设置设在同一配电间内比较合理,这样便于管理。除渣系统需要采用连锁控制,启动顺序为:斜链除渣机水平板链除渣机。停止相反。渣斗鄂式阀门不参与连锁控制。除渣系统中斜链除渣机、水平板链除渣机设就地控制、集中控制、本控制柜控制以及手动、自动连锁顺序控制。就地控制优先。渣斗鄂式阀门设置在现场,现场就地控制。斜链除渣机、水平板链除渣机采用变频器调速控制,以达到节能效果。由于除渣系统在整个采暖期需要连续运行,根据除渣量需要变频调速,所以就地控制中需要设置调速开关,达到现场控制除渣机运行速度。锅炉系统、输煤系统、除渣系统按要求设置连锁控制,均可根据程序按逆流方向延时启动,程序停车时,顺流方向延时停车。当运行过程中,任一设备故障停车时,按顺流方向设备前的各设备立即停车,该设备之后的设备延时停车。集中控制是指在热源厂设置一个集中控制室,水系统、锅炉系统、除渣系统需要集中控制的所有电机,在集中控制室就可以实行集中连锁控制。集中控制包括电气连锁实现集中控制和采用DCS计算机控制两种。中、小型热源厂一般采用电气连锁实现集中控制;大型及部分中型热源厂一般都采用DCS计算机控制实现集中控制。热源厂当年全部投入运行,就可以采用DCS计算机控制实现集中控制。如果当年不能够全部投入运行,需要分批投入,就需要先采用电气连锁实现集中控制,待全部投入再利用DCS计算机控制实现集中控制。这种分批投入运行的方式会增加投资费用。

3电缆敷设方式

随着热源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热力系统管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粗,给电缆敷设造成许多困难。水泵间墙上水管道比较多,电缆沿桥架敷设非常容易与水管道撞车,给施工、运行及以后电气维护造成困难,宜采用电缆沿电缆沟敷设;锅炉间管道较少,宜采用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方式;风机间两侧墙上管道较少,前后墙上管道较多,故风机间宜采用电缆沿电缆沟和电缆桥架相结合的敷设方式;上煤廊和除渣廊,均宜采用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建筑为钢结构的热源厂,柱跨度较大,大跨度电缆桥架也不容易固定,宜全部采用电缆沿电缆沟敷设。电缆桥架不宜选用槽式电缆桥架,虽然槽式电缆桥架美观、干净,但散热效果不好,施工安装也不方便。宜选用梯形电缆桥架,散热效果好,也便于施工安装。

4结语

当前,我国供热区域规划热负荷较大,并且热负荷增长较快,建设及改造大、中型热源厂工程十分必要。在设计阶段,必须结合热源厂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电气控制,减少甚至消除热源厂电气控制及电缆敷设的缺陷,较大限度地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作者:苏阳 单位:沈阳市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

电气控制论文:机自专业电气控制论文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课堂灌输与讲授为主,辅以试验巩固。由于本身课时有限,加之继电器接触器线路的设计应用环节复杂,电气元件图形符号种类繁多、PLC寻址方式和基本指令不易识记等,加之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表述英语用量大,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1.中英文双语教学学生听力差异双语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机自专业知识讲透,还要大力提升英语表述的比例。[3]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外语听力稍差的学生需要教师重复解释,或者中文翻译,基础好的学生反而收听重复,使得课时进度受到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2.课堂与实验教学双语比重不同课堂授课使用双语而实验只有中文的教学方法,使得双语教学效果甚微。根据随机调查反映,课堂教学环节双语教学比重大,学生熟悉各个电气元件的英文名称,会用基本的语言进行控制环节的动作描述,但到了实验与实践环节,遭遇了只用中文的尴尬,学生没有配套的双语实验环境。3.双语教辅和资料配套不足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发现正式出版的针对机自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双语或英文原版教材,配套的双语辅助资料、手册等也不多见,无形中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4.双语教学的评价方法有待改善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考核环节既要注重机自专业知识考核,还要兼顾双语基本素质的考查,更要考核学生语言表达与实际操作等诸多能力,仅靠卷面考试和实验得分的单一评价方法显然不合时宜。5.其他问题比如课内互动方式、交流和作业等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双语环境建设问题。

二、解决对策

1.[4]CDIO理念提出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属于次要位置;CDIO理念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学生特别是教师的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CDIO理念重视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取代了学生过多追求高分而“单打独斗”的学习偏见;在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为主,主讲教师引导帮助为辅等等。在电气控制技术双语教学整个环节中充分运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大法宝,即从重点与非重点、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等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构思;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多元设计;运用课堂、专业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厂矿企业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实现;平时教学启发、引导与实践操作锻炼相结合,专家、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进行课程质量考评运作体系。2.双语教学过程的策略与运用(1)双语教学大纲的科学制订。在该课程原有中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长期授课的一线教师、学生代表,甚至包括PLC、继电接触器生产商在内组成大纲制定小组,探讨该课程涉及的近期技术前沿,列举近期技术产品,根据专业建设目标和课程要求、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实践环节客观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既反映先进技术的时代特征又密切联系实际,使得制定的教学大纲成为指导双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2)课堂教学的多元模式改革。在课堂授课中除了传统板书模式之外,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方法,增加多媒体、视频、音频等教学方式的比重,以较大幅度减小学生对听力的过分依赖,从而避免听力基础参差不齐带来的不良效果。同时,利用CDIO理念,教师应加大课堂互动设计的力度,培养学生团队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从而建立双语互动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适应双语思维的学习意识。(3)探索双语实验教学新模式。实验教师对实验内容和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运用双语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深入钻研的兴趣。(4)增加双语教材和课外辅助资料投入。好的教材是步入知识之门的敲门砖,特别是双语教材,吸取国外教材在感性认识、广泛性、趣味性等方面的长处,增加图片、实例、提问和思考等多元模块,使得教学内容在保障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前提下内容更加丰富,更易理解和识记,富有趣味性。(5)建立双语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考核与评价虽然是每门课程结束后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也绝不能因此成为课程学习过程的指挥棒,单为应付考试必然影响双语教学的初衷,背离课程教学目标和意义。结合课堂教学、互动表现、实践操作、卷面考核和作业等环节,建立尊重客观实际的考核体系,引导学生在平时就注重双语学习的良好习惯,摒弃死记硬背、不问所以然的不良学习方法,并为教师下次授课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科学数据与案例。(6)主讲教师的双语素质培养。主讲教师是双语教学各个环节得以实施的统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语言素质、组织能力、思维灵活性,甚至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各环节的实施效果,应保障教师双语综合素质培养的投入,有条件的好到国外接收真实外语环境的锻炼和熏陶,接受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这样才能反馈到实际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益。

三、结语

电气控制双语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机械类新世纪专门人才,增强人才全球视野的重要选择,符合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新时期发展需要,符合国家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接轨世界的战略需要。课程能否体现双语特征,教学过程能否实现良性互动,课后能否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达到品质、理想的教学预期,给高校任课教师、专家,乃至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机自专业双语教学过程,实现双语培养模式的理想目标,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工作过程。

作者:付海龙 贾光政 王金东 夏法锋 张慧超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控制论文:自动化专业电气控制论文

1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在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严格分开,虽然教学相对集中,但是这种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做好知识的衔接。将课堂直接设立实验室展开教学,可以做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交替,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主动探索精神被激发起来,提高了学生对于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兴趣。

2建立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专业知识的抽象性很高。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要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较为困难。那么,就可以考虑调整教学方法。鉴于中职学校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专业适用性人才,中职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实习环境,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以专业技术的学习为主,可以进人到企业中一边实际操作一边学习,将理论知识恰当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的同时,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对于理论知识中的不足予以补充。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了教师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企业也可以对于前来实习的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评价,以优先选择更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3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专业技能上亦是如此。比如,在可编程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技术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就是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掌握微电子控制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方法,就是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人到技术知识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配合教师,以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可以组织专业知识竞赛,并以设计发明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充分地运用于技术小发明中,不断地思考,深人地探索,试图以推陈出新的方式获得胜利。而技能竞赛活动的展开,是建立“在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的,也是为了社会培养高技能的人才。

4互动教学法实施

将互动教学法应用于“PLC控制系统安装及调试”的课程教学中。这个课程所涉及到内容包括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考虑到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性质,在教学中要将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对于工作任务的调配,首先是接受控制任务,对于被控制的对象予以分析,经过分配系统的输人(输出)处理之后,将系统的二次接线图绘制出来,然后就进人到控制程序的编写、系统的接线安装和调试以及验收环节。在实施互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情境都是建立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基础上的。通过师生之间采取各种形式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包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准备工作以及演示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展开的。学生在课堂情境的感染力下,就会去模仿,并以自己的方式练习。在整个的互动教学中,所强调的不仅是工作任务完成结果,更为强调完成任务的过程。特别是学生模仿教师演示,教师要负责指导工作,以使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之外,还要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学生毕业离校之后,能够很快地融人到社会当中,参与人才竞争。

作者:胡杰

电气控制论文:PLC与电气控制论文

1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内涵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职业工作的岗位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的核心内容及目标,这与传统基于知识体系的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课程的内涵也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1)教学目标:将职业核心能力的习得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定位与目标就与传统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其本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有文献称为职业行动能力.目前在职业教育中,虽然已经对这一目标取得了共识,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将职业能力等同为职业技能,这是不科学的.职业技能仅仅是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具体操作能力,而职业能力是一个更加广义的范畴,包含情感能力、构思能力、反思能力等,明确这一区别对课程开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课程内容:将工作岗位能力的获得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区别于传统课程在于其教学的内容的选取是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来选取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来选取教学内容.根据这种方式来选取教学内容实际上对传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弱化,而与实践紧密相关的隐性知识的地位得到了加强.隐性知识无论是获得、表述还是传授难度都较显性知识要高,这是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更高层次的教育在于培养以及激发学生的自主获得隐性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这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更加重要,也是目前职业教育工作者还较少关注的一个问题.(3)教学组织:将工作岗位的进阶作为课程内容安排的主要方式.课程教学的组织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课程的教学组织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这显然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相适应.职业特征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核心,按照工作岗位的进阶来组织其教学就成为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准则,其组织过程也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结构进行分拆,进而根据工作行为的动态过程进行重构的过程.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对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有着很大的思维惯性,这使得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组织过程中常常难以达到“实至名归”的状态.总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涵可以用图1表示其三个方面.

2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开发过程

《电气控制与PLC》作为一门职业岗位特征十分明显的课程,传统的知识系统型课程已经难以适应该课程的教学要求,迫切需要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该课程的开发.根据此课程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专任教师与不同合作对象的配合,使其能够与该课程对应的工作过程零距离,使所承担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出胜任工作岗位的合格工作者.(1)在岗位能力调研阶段,通过任课教师通过到企业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电气控制与PLC》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是维修电工,该工作岗位具体需要的核心技术能力为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安装与维修.(2)在岗位任务分析阶段,任课教师与行业专家一起具体分析课程对应的维修电工岗位典型的工作的任务,也为课程内容选取和学习情景的构造积累素材和奠定基础.(3)在课程结构组织阶段,任课教师在职教专家的指导下对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进行整合,避免教学内容遗漏与重复.(4)在课程内容选取阶段,任课教师根据前面确定的岗位能力、岗位任务以及课程整合的结构,在岗位能手的协助下选取本课程具体的内容,同时也将学习情境构造完成.(5)在教学活动实施阶段,任课教师与学生在构造的学习情境下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6)在教学完成后,任课教师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今后的课程建设工作.

3结束语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将课程的教学目标直接瞄准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教学内容也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分析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开发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与PLC》,该课程以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宋雷 王文蓉 陈湘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论文:虚拟训练系统电气控制论文

1系统优点

(1)职业性:知识和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设备维护工作的要求,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2)实践性:虚拟训练系统内容应贴近实践,有效辅助实践技能的形成。(3)情景性:设置的训练场景仿真实际生产过程,营造情景化训练氛围,学员能真实体验训练过程。(4)过程性:训练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产生发展规律,注重训练的过程的科学合理性,注重阶段性检查,注重层层推进性。(5)趣味性: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包含趣味,从而有效提高学员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2所采用关键技术与实现途径

2.13D建模与Web3D技术

目前三维建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利用3D建模技术构建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三维模型,采用层次建模方法,利用树状结构表示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的各个组成部分。该系统是基于网络实施虚拟教学的,网络传输受带宽的限制,所以3D模型不能设计过于精细,建模完成后需要二次优化处理,在保障不失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面数以缩小模型文件大小,然后通过插件导出Web3D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在本系统中三维模型采用SolidWorks2012进行设计,通过3DMAX2012进行渲染,再利用Cult3D进行3D模型交互设计,利用Flash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实现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虚拟操作,然后通过IE浏览器。

2.2人机交互技术

根据电气设备零部件操作的关系,利用Cult3D和FlashActionScript技术,在模型中添加各种交互功能,建立Web3D和Flash对象,实现虚拟训练。

2.3网络集成技术

本系统采用B/S模式,综合应用Web3D、Asp、Jscript、HTML及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构建一个基于Web浏览器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电气设备虚拟训练系统。其中,Asp技术负责界面显示,MySQL数据库技术负责数据的存储,Web3D和Flash技术建立交互式电气设备模型,共同实现电气设备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和(二维、三维)虚拟训练系统。

3推广应用前景和效益分析

整个系统研制完成后经试验,性能较好,安全稳定,满足训练,达到与实装一样的训练效果。可应用于《电力拖动控制与PLC》、《电机与电气控制设备》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技能训练,用于学生教学与训练,可增强对器件结构组成、控制线路工作原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适应岗位任职需要,满足电气设备维护岗位随着设备信息化的不断提高对电气设备操作维护人员技能的要求,进而加快学员能力素质的形成,使训练效率与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胡永胜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院